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光明遍照,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2 07:24
标题: 佛弟子光明遍照,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习经记录帖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23 14:40 编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缘起:深入经藏共修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弟子光明遍照,发心按照善知识的教导先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恳请诸佛菩萨  善知识慈悲加持

让弟子能够入清净光明心,深入经藏,深入经文义理,增上智慧,按照自己当下的次第学习体会“心无挂碍”,让自心真正清净光明


弟子光明遍照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2 21:3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2 21:56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以上)


《心经》很短,正因为短小,所以末学也是在很早以前就喜欢读诵了

但是《心经》到底说了什么,自己从中要去领悟什么,想要因此学习什么,说实话末学真的没想过

因为在末学看来,每一句《心经》就像咒语,深奥不可及

末学只知道读诵《心经》的功德很大(读诵每一部经的功德都很大)

但是末学除了表相读诵外,总是有意无意的在逃避,没有入心法真正去理解去实修这部经,然而
其实佛法的重点就在于心法,一切表法和行法都是为了让众生能契入心法


末学深深的忏悔自己的愚痴无知


深深感恩净土这次发起的深入经藏共修,按照善知识的教导: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让末学由此机缘净下心来学习《心经》
虽然[心经]的义理很深,就是讲第一实义
佛弟子如果没有阅读过般若系列佛经,实在不容易真正明白[心经]的涵义
而且经中说只有累世修行般若实义的菩萨行者,才容易真正明白
佛说一般初发大乘心的佛弟子和声闻人对于般若实义可能会惊讶畏惧,所以切勿因此谤法


但是,末学也牢记善知识的教导:
真心修行大乘的佛弟子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般若实义,才能真正契入实义佛道

因为要学习《心经》法义,末学搜索了《清净光明净土》中与心经有关的善知识的教导,发现善知识有很多教导

末学惭愧忏悔,过去真的没有好好学习善知识的帖子,所以修行总是无法增上

今天末学也学习了一些焰光明师兄分享的善知识的教导,增上了末学学习《心经》的信心

末学也想这样结合《清净光明净土》中善知识的教导来学习这部《心经》,同时也能籍此学习《心经》的机会好好深入学习善知识的教导

所以,末学当下的心很欢喜,以欢喜心,感恩心来实修这部《心经》

深深感恩十方诸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末学相信善知识的教导

只要发心纯正,真心想解脱轮回普渡众生成就佛道,佛菩萨就会不断的提携您
会运用各种方式,或苦或难,或提携或鼓励,来考验和引导众生,逐渐增上修行
所以对于心经,只要您实修不断增上,就会有不同阶段的体悟

末学一定净下心,一点一点的按照善知识、老师的教导用心品读

回说心经
其实,心经可以说是全部佛法的浓缩,
能懂到什么程度,这要看您自己的实修情况,也就是佛性显露的情况
心经的内容,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讲到十二因缘和四圣谛,
然后破除前面所讲的种种方便次第两边执着,最后谈到菩提般若佛性实相
这样就讲完了

从善知识的教导中,可以得知学习心经先要从五蕴、六入、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依次学习深入

然后破除有无二边执着,破除对四相执着,真正做到【不二】,直至佛性显露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3 21:29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4 06:10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5.5 小时)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昨天说到学习心经先要从五蕴、六入、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依次学习深入
然后破除有无二边执着,破除对四相执着,真正做到【不二】,直至佛性显露

今天来学习心经的第一句,讲的就是五蕴:

【末学解说】
观自在菩萨即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发愿在世间普度众生,为了度脱世间众生都能达到涅槃的彼岸,就深入修行般若智慧

在禅定中,以智慧观察,观察到色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蕴(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
想蕴(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蕴(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蕴(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这些构成人的肉体、感受、想象、意念、心识这五种要素全都是空无的,并没有如我们众生看到、感受到的是真实存在的,观察到众生身心原本都清净无染

因为这一实证,观世音菩萨就明了度脱生老病死苦以及其他一切的苦难的根本就是实证五蕴都是空无的

如果能够达到五蕴皆空,那么这个肉体色身就不会再执着于苦、乐、舍这些感受中,也不会停留在爱憎善恶的境界中

没有了这些执着,就不会因此而造作种种的善恶业,内心呈现一片清净安详,没有了种种世俗杂染,而能使得六根清净

就如善知识的教导:
痛苦其实是来自于五阴(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六根
所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消除)一切苦厄],所以佛法上常讲六根必须清净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于外境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起尘染,这样迷失本性(覆盖佛性)就会影响身心,产生痛苦
所以佛法上究竟解脱痛苦的方法就是清净六根, 放下对于六尘的执着,放下七情六欲,放下财色名食睡,
这要实际不断练习, 先冷静安静下来, 收摄六根, 不要乱想, 可以安住念佛或持咒
六根暂停歇息, 慢慢就能恢复平静,逐渐断除六根妄想, 逐渐佛性就会显露, 佛性的功能就能启发
佛性原本圆满的功德就能显露, 相由心生, 这时候身心就会调整为健康正常, 外在境遇也会改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观照【五蕴皆空】呢?
基本上,「五蕴」或「五阴」就是指众生自己的意念或心识作用,就是知见观念问题

对于实修者树立正确的知见观念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就必须深入经藏,学习佛所讲的正知正见

佛在持世经中就教导了如何正观五阴:
(附注:如何观察色阴?)

菩萨分别观察。选择[色取阴]。云何为分别观察选择[色取阴]。
是[色取阴]从四大生。假名为[色取阴]。是[色阴]无有自性。但以四大和合。假名为[色阴]。
色阴无有作者。无使作者。无作无起无出。名为[色阴]。但以先业因缘四大所摄数名[色阴]。
[非阴]是色阴。譬如虚空。阴实无生相。若说[虚空阴]。是中无有法生。但有名字。故名为[虚空阴]。
凡夫于此无[阴][阴相](另一版本为[阴想])。以颠倒心故无[实][实相](另一版本为[实想])。贪着[我]五阴[我所]五阴。[我]色阴[我所]色阴。如是贪着。
是诸凡夫贪着[色]已。于[色]中依止[我][我所]。[有色][受色][取色][着色][依色]。受行种种恶不善业。
我等不应随凡夫学。我等应勤修集助菩提法。今应正观色阴。

菩萨正观色阴时。知同水沫聚。云何知同水沫聚。
无聚是水沫聚。但从众缘生。不可执捉无有坚牢。水沫聚中无有。聚相无聚是水沫聚。色阴亦如是。色阴中无有阴相。

菩萨如是观时作是念。
凡夫不能正观虚妄色。不能如实知色无常。不能如实知色相。
我等入正道。不应贪着虚妄。不应贪着色。何以故。色是不可贪着相。色但有名字无决定相。
当观是色无决定相。离名字故名之为色。又说色名恼坏相。
智者通达知是无相。我等应当善知修集色无相方便。不贪着色相。
若人贪着色相。即贪着色。我等应善知入色相。

菩萨如是正观时。如实观察选择色。是色阴皆从凡夫忆想分别起。
若法从忆想分别起。即是不生。一切忆想分别皆非真实。
凡夫依止颠倒所起色。为色所缚为色所害。往来苦恼。无明痴暗故。贪色不舍。见色有常牢固。
是凡夫人为色缚。色所缚故。往来地狱畜生饿鬼天人。深贪色味。不观色中有诸过恶。
我等不应随凡夫学。应当观察选择分别修习色方便。分别观察选择色时。见色性如梦。
譬如梦中色。皆从忆想分别觉观起。曾所见闻觉知因缘起。
是梦中亦知彼我。亦见地水火风。亦见山河丛林。梦中色相无有决定。但以忆想故有。
色阴相亦如是。从先世业因缘出。无有决定性。

菩萨如是思惟不取色。若我若我所。但正观色如实无常相虚妄颠倒。
众生颠倒贪着取色。若我色。若我所色。若彼色。若彼所色。
如是正观察选择色时。不得色。不见色性。亦不贪着色无常。

菩萨尔时若于色中。爱念贪着皆悉除断。
善知色正相善知色平等相。善知色灭相。善知色灭道相。善知色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作是念。是身色阴。皆从业果报觉观起。四大所摄是身色阴。非我非彼无有所属。无所从起。
观色阴如是。内色不贪不受。外色不贪不受。
过去色不贪不受。未来色不贪不受。现在色不贪不受。即知一切色阴是无生相。
是菩萨尔时不灭色亦不求灭色法。

持世。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色取阴如是。


(附注:如何观察受阴?)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受取阴]。
(附注:[观察选择]就是[善拣择])

菩萨作是思惟。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皆从因缘生。属诸因缘入受相中。此中无有受者。但以贪着故。贪著者即是不真。虚妄从忆想分别起。
是菩萨如是思惟时作是念。是凡夫为虚妄受所缚。为[三受]所害。所谓[苦][乐][不苦不乐]受。
是凡夫若受[乐]。为[爱结]所使。以爱结所使故。能起恶业。
若受[苦]。为[恚结]所使。以恚结所使故。起诸恶业。
若受[不苦不乐]受。为[无明结]所使。是人因无明结所使故。不脱忧悲苦恼。
我等今不应随凡夫学。应正观诸法。我等应如实观诸受。

菩萨如实观[受阴]作是念。
非阴是受阴。从忆想分别起。颠倒相应无有受者。但从先世业因起。今世缘故。
诸受自性空。受中无有受相。菩萨观达受阴。譬如雨渧水泡。有生有灭无有决定。
受阴亦如是。次第因缘起。属诸因缘无有住时。虚妄不实从忆想颠倒相应起。

菩萨尔时作是念。凡夫可愍为诸受所制。以不正观受阴故。
故得乐受生着。得苦受亦生着。得不苦不乐受亦生着。
为诸受所缚驰走往来。从身至身受结所缚。轮转五道无有休息。
是凡夫著于诸受。为受所制为受所系。不脱受阴。于受阴所不见出处。
不知正观受阴故。不知如实观受阴无常。于受阴中为欲染所缚。不知受阴如实相。

我等今不应随凡夫学。应如实观察选择受阴。
即时如实观受阴。无阴是受阴。不真阴是受阴。颠倒阴是受阴。不住阴是受阴。
是时见受阴如实相。无有作者。无有使作者。于受阴中不见受阴相。
如是观受阴。不见受阴在内不见受阴在外。不着受我不着受彼。
知受阴无所从来无有所属。无法能生受者。
但从颠倒相应先世业果报数名[受阴]。见受阴虚妄因缘相续行。
尔时过去受阴。不受不贪不着。未来受阴。亦不受不贪不着。现在受阴。亦不受不贪不着。
是人于乐受中除却爱结。于苦受中除却恚结。不苦不乐受中知见无明结故。勤行精进。
菩萨尔时。若受乐受心不生爱。若受苦受心不生恚。若受不苦不乐受心不生痴。

持世。凡夫多于乐受生爱。苦受生恚。不苦不乐受生痴。
是诸凡夫以爱恚痴故深入暗冥。不能如实知受阴。亦不知爱恚痴相。
深贪着爱恚痴。所谓是我我所。是此彼等。

持世。菩萨摩诃萨于此中[正观受阴]者。不为[爱][恚][痴]所牵。
若生[爱][恚][痴]。即能除断行于正道。(附注:[爱][恚][痴]即贪瞋痴三毒之另译)
于乐受中断爱结使故勤精进。于苦受中断恚结使故勤精进。于不苦不乐受中断痴结使故勤精进如实知三受相。
尔时有所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皆离不着。离爱结使。离恚结使。离痴结使。诸受起时皆能知见知受阴如实无常。
若能如是知已。于受阴中欲染悉断。入断受阴欲染道中。不为诸受所污。

是菩萨若如是正观受阴。如实知受阴。知受阴[集]受阴[灭]受阴[灭道]。
然后如实知受阴是无生相。以无生相。通达受阴无相。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选择受阴]。
  

(附注:如何观察想阴?)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想阴]。

菩萨摩诃萨[正观想阴]时。见[想阴]皆从颠倒起。虚妄不坚固不真实。从本已来不生相。以因缘和合从先世业力起。

作是念。非阴是[想阴]。虚妄阴是[想阴]。颠倒阴是[想阴]。
想阴中无[想][阴想]。譬如春后月焰。以名字故说名为焰。[阴][想阴]亦如是。以识相故说名[想阴]。

凡夫于此为虚妄想所系。或识乐或识苦。或识不苦不乐。或识寒热。或识男女。或识五道生死。或识合或识散。或识过去。或识未来。或识现在。或识好或识丑。或识有或识无。
是凡夫想。皆为颠倒虚妄。属诸因缘。但假名为想阴。此中若内若外。无有想者。
凡夫人虚妄想所系故。或识贪欲。或识瞋恚。或识愚痴。或识妻子。
凡夫依止是想阴贪着虚妄。以是想阴驰走往来。不能如实观想阴是虚妄。
凡夫人以我想彼想男女想。系于想阴不能得脱。贪着想阴。[我]是想阴。[我所]是想阴。

我等不应随凡夫学。菩萨摩诃萨如是正观想阴。
想阴中想阴想不可得。如焰阴中焰。阴相不可得。菩萨见想阴如焰性。
过去想阴不贪不受不着。未来想阴亦不贪不受不着。现在想阴不住。
不分别若我若彼。即彼灭[想受阴]道。通达[想阴]是无生。不见[想阴]若来处若去处。
但以颠倒相应先世业因所起。现在缘所系。
无阴是想阴。观察选择想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通达想阴无生。亦不分别想阴灭。
但为灭一切想受阴故。亦住如实知见故。

菩萨如实观想阴时。远离一切想道心。亦不住一切想道。
但住知见想阴。亦如实想阴。不贪着想阴。如实观察一切想阴。如实知想阴集灭尽。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正观察选择想阴]。则离[想阴]欲染。亦能行断[想阴]欲染道。


(附注:如何观察行阴?)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行阴]。

持世。菩萨摩诃萨。观行阴从颠倒起虚妄忆想分别假借。
而有菩萨尔时若身行口行意行。皆观不净无常苦空无我。如是观时作是念。
非阴是行阴。苦阴是行阴。因缘生阴是行阴。像阴是行阴。
诸行阴无增无减无集。若[身行][口行][意行]无有作者。

智者不贪受是[行阴]。何以故。
是诸身行。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中间。
口行意行亦如是。不在意内。不在意外。不在中间。

行阴中无行阴相。何以故。是行阴从众因缘颠倒起。虚妄不真。先业果报所摄。亦令因缘所系。
能有所行诸所有行。若身行若口行若意行。皆非真行。是无所有行。是虚妄行。是颠倒行。
是故说非阴是行阴。何以故。智者不决定得行阴相。是身行是口行是意行。此处彼处若内若外。
又身口意行。尚无决定行相可得可说。何况行阴可得可说。是故说无阴是行阴。

凡夫起颠倒想贪着[身][口][意]行。忆念分别是[行阴]。为行阴所缚驰走往来。
是凡夫人以颠倒故。起身口意行。起已贪着归趣。无法生法想。无阴生阴想。
贪着颠倒行故。为行阴所系往来五道。常随身口意行。不能如实观身口意行。
不能如实观行阴故。以身口意而起诸行。
是诸凡夫著颠倒故。着不真法故。着虚妄故。数名行阴。

持世。菩萨于此中如是正观诸行无有根本。羸劣无力以众缘和合。可说[行阴]。
是中无有真实行阴。无阴是行阴。从本已来不生是行阴。无性是行阴。
诸行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无有住时诸行念念生灭。

持世。菩萨如是[正观行阴]空不可得。不坚牢相。乃至毫厘亦不可得。
作是念。是诸凡夫为不坚牢法所系。行阴所系。贪着所缚。
起身口意行。我是行我所是行。起如是业为行阴所缚。不知行阴性入无明痴冥。
于诸行中生真实想。以颠倒故贪着受取行阴。
是人贪着受取行阴故。或起乐行或起苦行。或起不苦不乐行。
是人起乐行已得乐身。起苦行已得苦身。起不苦不乐行已。得不苦不乐身。
是人得乐身已生爱。得苦身已生瞋。得不苦不乐身已生愚痴。
是人以爱瞋痴故。不见诸行过恶。不能清净身口意行。
是人身口意行不清净故。堕不清净道中。所谓地狱畜生饿鬼。
或时暂生天人中。贪着身口意行。深着行阴。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正观。今我等不应随凡夫学。
我等应清净身口意行。不应贪着行阴。应观行阴过恶。应求出[行阴]道。
如是观者名为[如实正观行阴]。亦名[正观行阴无常]。
即时如实观诸行。诸行集诸行灭。诸行灭道。不受不贪不着诸行。亦不贪不着行阴。
如是观时远离[行相]。亦行无[行阴]道。即观诸行空。于一切诸行中。惊怖生厌离心。
但起清净身口意行坏行相故。离行阴相故。是人有所得身皆是清净。
何以故。
是人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清净。
是人远离行阴相。坏诸法及根本相。
如是正观时见行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得诸行决定生相。亦不得决定灭相。
即观诸行无生灭相。一切诸行亦无生灭。

是人观一切诸行无生灭相。生厌离心。正通达诸行集灭相。虽证诸行无生相。而善通达诸行相。
何以故。
持世。是行阴无决定相。譬如芭蕉坚牢相不可得。无坚牢相亦不可得。
行阴亦如是。坚牢相不可得。无坚牢相亦不可得。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选择思惟入于行阴。


(附注:如何观察识阴?)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正观察选择识阴]。

菩萨摩诃萨观非阴是[识阴]。颠倒阴是识阴。虚妄阴是识阴。何以故。

持世。是[识阴]从颠倒起。虚妄缘所系。
从先业有。现在缘所系。属众因缘。虚妄无所有。忆想分别起。从识而生。有所识故名之为[识]。
从忆想分别觉观生。假借而有。有所识故数名为[识]。
以识诸物故。以起心业故。以思惟故。众缘生相故。起种种思惟故。数名[识阴]。
从有所识。有识像出。示心业故。摄思惟故。数名[识阴]。
或名为[心]。或名为[意]。或名为[识]。皆是[意业]分别故[识阴]所摄。
[识相][识行][识性]示故。数名[识阴]。
如是非阴是识阴。不生不起不作。但以颠倒相应缘虚妄识故。数名[识阴]。
何以故。
是[识阴]从众因缘生无自性。次第相续生。念念生灭。是识缘不生阴相。
何以故。
是[识阴]生相不可得。决定相亦不可得。生相不可得故。决定相不可得故。根本无所有故。自相无故。牢坚不可得故。
智者正观察选择通达非阴是识阴。

凡夫于非识阴生识阴相。以觉观分别忆想颠倒相应虚妄所缚。强名为[识阴]。
[贪着]是[识阴]依止所识。依止识种种示思惟故生起[识阴]。
是人种种分别。贪着内识。贪着外识。贪着内外识。贪着远识贪着近识。以识相故分别起[识阴]。
是人以忆想分别若[心]若[意]若[识]。假借强名是[心]是[意]是[识]。如是知种种心相生。
是凡夫贪着识阴。为识阴所缚。[心][意][识]合故。起种种识阴。
分别虚妄事故。以一相故。以决定相故。能得是[心]是[意]是[识]。能得分别爱着。
是人依止识阴深贪识故。亦得过去识阴贪着念有。亦得未来识阴贪着念有。亦得现在识阴贪着念有。
诸凡夫于[见闻觉知]法中。计得[识阴]贪着[念有]。
是人贪着见闻觉知法。为识阴所缚贵其所知。以[心][意][识]合系故驰走往来。
所谓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此世。皆识阴所缚故。
不能如实知识阴。识阴是虚妄不实颠倒相应。因见闻觉知法起。
此中无有实识者。若不能如是实观。或起善识。或起不善识。或起善不善识。
是人常随识行。不知识所生处。不知识如实相。

持世。菩萨摩诃萨于此中如是正观知识阴从虚妄识起。
所谓[见闻觉知]法中众因缘生。无法生法想故贪着识阴。
我等不应随凡夫学。人我等当如实正观察选择识。如实正观察选择识阴。
是诸菩萨如实观时。知识阴虚妄不实从本已来常不生相。
知非阴是识阴。像阴是识阴。幻阴是识阴。譬如幻所化人识。
不在内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间。识性亦如是。如幻性虚妄缘生。从忆想分别起。
无有实事如机关木人。识亦如是从颠倒起虚妄因缘和合故有。
如是观时。知识皆无常苦不净无我。知识相如幻。观识性如幻。

菩萨尔时作是念。世间甚为狂痴。
所谓从忆想分别识起于世间。与[心][意][识]合。三界但皆是识。
是[心][意][识]亦无形无方。不在法内不在法外。
凡夫为虚妄相应所缚故。于识阴中贪着若我若我所。
是人贪着识阴在内。贪着识阴在外。贪着识阴在内外。贪着识阴在彼我。
是人贵此识阴为识阴所缚。受识阴味说识阴相。所谓若心若意若识。随味行故贪受识阴。
是人为识所缚。识阴合故为心意识所牵。以心意识因缘力故生是凡夫。
若起下思得下身。若起上思得上身。若起中思得中身。
是人随心意识力故。生依止诸入。贪着识阴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菩萨于此中如实正观选择识阴。如实正观识阴无常相故。
过去识阴不贪不着不念。知非阴是识阴。
未来世识阴亦不贪不着不念。知非阴是识阴。
现在识阴亦不依止。如实知识阴无常相。如实知识阴生灭相。

若如是思惟正观识阴。是名[正观入识阴道]。
所谓如实知识。如实知识集。如实知识灭。如实知识灭道。
是人如实观识阴集灭相。能坏识阴。能断一切相。知识阴集灭相。亦通达识阴集灭相。

菩萨尔时亦不生识阴。亦不灭识阴。是识阴从本已来无生。
如是观时不分别识灭相。通达识阴无生相。何以故。

持世。是识阴无生无相无成。是识阴生性虚妄故。入在无生相中。
持世。识阴终不有生成相。是识阴相从众因缘生。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因缘法。非阴是识阴。
观察选择信解证知。通达诸所有识悉皆知实。菩萨知识阴实故。如是一切所缘知皆破坏。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观识阴。知是识阴无生者。无作者无起者。无受者无所受者。
但以众缘生。众缘合故有。缘见闻觉识法故系有。从本已来常毕竟空。
如是观识阴时。即知识阴是无作无起相。不贵不着。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正观察选择入识阴]。

  若菩萨能如是方便入五阴。能如是[方便正观五阴]。是名[通达入五阴集灭道]。皆能断诸阴相。
真知五阴方便。以是方便故。于五受阴中。不贪不着不缚不系。如实知色无常相。
是菩萨若于色有欲染则能除断。亦如实知受想行识。亦如实知受想行识无常相。
若于受想行识中。有欲染则能除断。菩萨于五受阴中除断欲染故。随顺通达决定五阴方便。
如是观时。能知[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词解】
【般若波罗蜜】
 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蕴】
 (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参见:阴)),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五蕴】
 (术语)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为性者,故云五蕴。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五蕴】
 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度】:1、与渡同义,如舟子渡人过海的意思。2、出或离的意思,出是出离世俗,离是脱离生死。3、帮助的意思,帮助世人离苦得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苦厄】:谓苦患与灾厄。般若心经(大八·八四八下):“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p3943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4 21:44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20 20:54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昨天学习【心经】中教导:【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所以应当正观【五阴】,今天首先来学习如何正观【色阴】

(附注:如何观察色阴?)
菩萨分别观察。选择[色取阴]。云何为分别观察选择[色取阴]。
是[色取阴]从四大生。假名为[色取阴]。是[色阴]无有自性。但以四大和合。假名为[色阴]。
色阴无有作者。无使作者。无作无起无出。名为[色阴]。但以先业因缘四大所摄数名[色阴]。
[非阴]是色阴。譬如虚空。阴实无生相。若说[虚空阴]。是中无有法生。但有名字。故名为[虚空阴]。
凡夫于此无[阴][阴相](另一版本为[阴想])。以颠倒心故无[实][实相](另一版本为[实想])。贪着[我]五阴[我所]五阴。[我]色阴[我所]色阴。如是贪着。
是诸凡夫贪着[色]已。于[色]中依止[我][我所]。[有色][受色][取色][着色][依色]。受行种种恶不善业。
我等不应随凡夫学。我等应勤修集助菩提法。今应正观色阴。

菩萨正观色阴时。知同水沫聚。云何知同水沫聚。
无聚是水沫聚。但从众缘生。不可执捉无有坚牢。水沫聚中无有。聚相无聚是水沫聚。色阴亦如是。色阴中无有阴相。

菩萨如是观时作是念。
凡夫不能正观虚妄色。不能如实知色无常。不能如实知色相。
我等入正道。不应贪着虚妄。不应贪着色。何以故。色是不可贪着相。色但有名字无决定相。
当观是色无决定相。离名字故名之为色。又说色名恼坏相。
智者通达知是无相。我等应当善知修集色无相方便。不贪着色相。
若人贪着色相。即贪着色。我等应善知入色相。

菩萨如是正观时。如实观察选择色。是色阴皆从凡夫忆想分别起。
若法从忆想分别起。即是不生。一切忆想分别皆非真实。
凡夫依止颠倒所起色。为色所缚为色所害。往来苦恼。无明痴暗故。贪色不舍。见色有常牢固。
是凡夫人为色缚。色所缚故。往来地狱畜生饿鬼天人。深贪色味。不观色中有诸过恶。
我等不应随凡夫学。应当观察选择分别修习色方便。分别观察选择色时。见色性如梦。
譬如梦中色。皆从忆想分别觉观起。曾所见闻觉知因缘起。
是梦中亦知彼我。亦见地水火风。亦见山河丛林。梦中色相无有决定。但以忆想故有。
色阴相亦如是。从先世业因缘出。无有决定性。

菩萨如是思惟不取色。若我若我所。但正观色如实无常相虚妄颠倒。
众生颠倒贪着取色。若我色。若我所色。若彼色。若彼所色。
如是正观察选择色时。不得色。不见色性。亦不贪着色无常。

菩萨尔时若于色中。爱念贪着皆悉除断。
善知色正相善知色平等相。善知色灭相。善知色灭道相。善知色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作是念。是身色阴。皆从业果报觉观起。四大所摄是身色阴。非我非彼无有所属。无所从起。
观色阴如是。内色不贪不受。外色不贪不受。
过去色不贪不受。未来色不贪不受。现在色不贪不受。即知一切色阴是无生相。
是菩萨尔时不灭色亦不求灭色法。

持世。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色取阴如是——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理解:

【色阴】只是过去世因缘和合,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这个色阴是虚幻的,四大分离,这个色身也就不存在

所以不要在这个色身中执着【我】【我所】

就像凡夫众生,在【色阴】中执着【我】【我所】

所以总是在自以为的[有色][受色][取色][着色][依色]外境中造作种种恶业



菩萨应正观【色阴】,那么应如何正观呢?

应像水泡聚集在一起这样正观,想象这水泡虽然聚在一起,但是其实它们只是因缘和合相互凑在了一起

这水泡聚在一起根本就不牢固,只是一个聚集的外相而已,过一会就会各自散去,有聚相实则无聚这就是水泡聚的特点

【色阴】也是如此,四大一散,根本就没有色阴这个外相


而凡夫不知这个【色阴】是虚妄不实的,是无常的,所以贪着色相

但是菩萨知道这个色相是无常、是虚幻的,色阴只是一个名字没有外相

就像水泡聚一样,只是一个名字,而不是真正的水泡聚在一起,过一会儿自然就会散去

所以不能贪着这个色相,被这个色相所缠缚



凡夫众生之所以执着这个色相,是因为凡夫众生世俗杂染、分别妄想太大,色阴就是从这些臆想中来

如果法从臆想中来,那就不叫法,因为一切臆想都不是真实的,法是客观存在的,是原本就该是这样的

凡夫因为心性颠倒,被种种色相缠缚,所以总是贪心不断,嗔心不断,愚痴无智,造作种种恶业,不断在六道轮回

而菩萨应该观察选择色相,看见色相应该作如同梦中想,为什么呢?

因为梦中见的一切幻相都是众生心识中忆想出来的,并非梦中真实有,梦醒皆无

所以色阴相也如同梦中色相一样,是过去因缘和合四大假合而成,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所以不要被色阴相所迷惑


菩萨 因为 明白【色阴】是无常的、是虚幻颠倒的,不被【色阴】所迷,所以对于种种色相从无贪着

因为菩萨能在色阴中断除一切爱念贪着,善知色相的成住坏空,善知色阴无所从来也无所去,是虚幻不实的

这些都是过去世的因缘和合,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非真实我也非真实他,没有从哪里来,也没有从那里去

对一切色阴不执着,这样才不会着魔

为了众生在修行过程中不被色魔所迷,为此佛陀在《楞严经》中列出了关于

[色阴(色蕴)十魔境]的种种身心变化现象,使修行者在修行中时刻警醒不堕魔境

所以,作为实修者都应该好好思惟随时对照自己的内心,不被色阴魔所迷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方遍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于夜半,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体忽然同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火光不能烧爇。纵割其肉,犹如削木。此名尘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净心功极,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遍满。又见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上观天宫,得无障碍。此名欣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非为圣证。不作圣心,魔事销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必读]世间常见各种着魔现象,与修行过程的身心变化 ~ 楞严经(50阴魔的前30种魔境)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5 21:5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5 21:53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

今天来学习如何正观【受阴】

(附注:如何观察受阴?)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受取阴]。
(附注:[观察选择]就是[善拣择])

菩萨作是思惟。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皆从因缘生。属诸因缘入受相中。此中无有受者。但以贪着故。贪著者即是不真。虚妄从忆想分别起。
是菩萨如是思惟时作是念。是凡夫为虚妄受所缚。为[三受]所害。所谓[苦][乐][不苦不乐]受。
是凡夫若受[乐]。为[爱结]所使。以爱结所使故。能起恶业。
若受[苦]。为[恚结]所使。以恚结所使故。起诸恶业。
若受[不苦不乐]受。为[无明结]所使。是人因无明结所使故。不脱忧悲苦恼。
我等今不应随凡夫学。应正观诸法。我等应如实观诸受。

菩萨如实观[受阴]作是念。
非阴是受阴。从忆想分别起。颠倒相应无有受者。但从先世业因起。今世缘故。
诸受自性空。受中无有受相。菩萨观达受阴。譬如雨渧水泡。有生有灭无有决定。
受阴亦如是。次第因缘起。属诸因缘无有住时。虚妄不实从忆想颠倒相应起。

菩萨尔时作是念。凡夫可愍为诸受所制。以不正观受阴故。
故得乐受生着。得苦受亦生着。得不苦不乐受亦生着。
为诸受所缚驰走往来。从身至身受结所缚。轮转五道无有休息。
是凡夫著于诸受。为受所制为受所系。不脱受阴。于受阴所不见出处。
不知正观受阴故。不知如实观受阴无常。于受阴中为欲染所缚。不知受阴如实相。

我等今不应随凡夫学。应如实观察选择受阴。
即时如实观受阴。无阴是受阴。不真阴是受阴。颠倒阴是受阴。不住阴是受阴。
是时见受阴如实相。无有作者。无有使作者。于受阴中不见受阴相。
如是观受阴。不见受阴在内不见受阴在外。不着受我不着受彼。
知受阴无所从来无有所属。无法能生受者。
但从颠倒相应先世业果报数名[受阴]。见受阴虚妄因缘相续行。
尔时过去受阴。不受不贪不着。未来受阴。亦不受不贪不着。现在受阴。亦不受不贪不着。
是人于乐受中除却爱结。于苦受中除却恚结。不苦不乐受中知见无明结故。勤行精进。
菩萨尔时。若受乐受心不生爱。若受苦受心不生恚。若受不苦不乐受心不生痴。

持世。凡夫多于乐受生爱。苦受生恚。不苦不乐受生痴。
是诸凡夫以爱恚痴故深入暗冥。不能如实知受阴。亦不知爱恚痴相。
深贪着爱恚痴。所谓是我我所。是此彼等。

持世。菩萨摩诃萨于此中[正观受阴]者。不为[爱][恚][痴]所牵。
若生[爱][恚][痴]。即能除断行于正道。(附注:[爱][恚][痴]即贪瞋痴三毒之另译)
于乐受中断爱结使故勤精进。于苦受中断恚结使故勤精进。于不苦不乐受中断痴结使故勤精进如实知三受相。
尔时有所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皆离不着。离爱结使。离恚结使。离痴结使。诸受起时皆能知见知受阴如实无常。
若能如是知已。于受阴中欲染悉断。入断受阴欲染道中。不为诸受所污。

是菩萨若如是正观受阴。如实知受阴。知受阴[集]受阴[灭]受阴[灭道]。
然后如实知受阴是无生相。以无生相。通达受阴无相。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选择受阴]。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学习理解:

受蕴(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

菩萨应该善于思维如实观察种种受觉,不要堕入种种觉受当中

要知道凡夫众生所感受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众生因过去世的因缘际遇而生,是虚幻不真实的

这些觉受其实并没有承受者,但是凡夫众生因为贪恋这虚幻的觉受,所以被这些虚妄的觉受所羁绊、束缚,最终被这种种觉受所害,为什么呢?

比如,如果凡夫沉浸于【乐受】,因为凡夫众生被【爱结】缠缚,一旦贪爱这个虚幻破灭,因爱生恨,就会造作种种恶业

同样,如果凡夫沉浸于【苦受】,因为凡夫众生会被【恚结】所缠缚,一旦心中的这个嗔恚之火到达极限,就会造作种种恶业

同样,如果凡夫是【不苦不乐受】,这就被【无明结】所缠缚,因为愚痴无明,无法分辨真实,所以常常陷于忧愁悲苦恼恨之中


而菩萨不会沉浸于这三种觉受中,因为菩萨常常这样善思维: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虚幻不实的,只是因为过去世的因缘在今世的际遇,并没有真正的承受者

因为受阴都是因缘聚合,觉受中并没有真实的相貌,就好像下雨天,水滴落到地上生起一个水泡,然后马上就消失不见,虽然有生有灭但是最后什么都没有,不会起任何作用

受阴也是这样,虚妄不实,缘起缘落,没有真正的相貌,只是众生的颠倒忆想


凡夫众生因为不知生命轮回真相,不知受阴是虚幻不真实的,时常沉浸在【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中

在虚幻中无法自拔,被这些受阴所束缚,不断地造作恶业,因此累劫在地狱道、饿鬼道、阿修罗道、人道中不断的轮回受苦,无有出期


所以,作为实修者不应堕入凡夫知见中,应该善于思维观察种种受阴

看到种种受阴,应该从诸法实相上来思维,即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成、变化无常的,没有永恒的、固定不变的自体

所以没有作者,没有使作者,在受阴中感受不到受阴的相貌,如此,就不会被受阴所缠缚

要知道这个受阴没有从哪里来,也没有到哪里去,只是众生过去世因缘聚合和众生的颠倒乱想

实修者不仅对受阴不受不贪不着,更应勤行精进

在【乐受】中断除对爱的缠缚,在【苦受】中断除一切的嗔恚,在【不乐不苦受】中断除愚痴无明,显露智慧,身心清净


凡夫众生对于【乐受】总是心生贪恋,对于【苦受】总是生起嗔恚之心,对于【不苦不乐受】总是因愚痴而生起种种忧愁苦恼

这些都是因为凡夫众生深陷贪嗔痴中而变得昏暗不明,不能如实知道受阴是因缘积聚而成,是虚幻不实的,总是在贪嗔痴三毒中,执着于我我所


但是菩萨却能正观受阴,明了受阴只是过去世因缘积聚而成,是虚幻不实的,所以不会沉迷在受阴中,被贪爱嗔恚愚痴所羁绊

而且如果生起贪嗔痴,也能立即用佛法正见断除,根本不会陷入其中

反而精进修行,坚固佛法正念,于【乐受】中断除贪心,于【苦受】中断除嗔恚,于【不苦不乐受】中断除愚痴

让身心在清净心中了知这受阴的种种虚幻的相貌而不堕入其中

因此对于【苦】【乐】【不苦不乐】这些受阴,皆能远离不再执着,不会被这些受阴觉受所污染


由此,佛陀也在《楞严经》中专门列出了关于

[受阴(受蕴)十魔]~常见的修行过程中的十种身心变化现象,使修行者在修行中时刻警醒不堕魔境

所以,作为实修者都应该好好思惟随时对照自己的内心,不被受阴魔所迷

[受阴(受蕴)十魔]~常见的修行过程中的十种身心变化现象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虫,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此名功用抑摧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回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沉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此名修心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此名修行失于方便。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此名轻安无慧自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叠毛)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已言成圣得大自在。此名因慧获诸轻清。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误众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谛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谛。鬼心久入,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入人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味其虚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无限爱生。爱极发狂,便为贪欲。此名定境安顺入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神鬼力故,于末世中摄其凡愚,其数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满千万。魔心生厌,离其身体。威德既无,陷于王难。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受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亦当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必读]世间常见各种着魔现象,与修行过程的身心变化 ~ 楞严经(50阴魔的前30种魔境)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6 21:37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8 22:01 编辑

末学在学习《心经》的过程中,对于经文中教导的【照见五蕴皆空】,末学想要深入学习善知识分享的关于如何正观五阴的教导,但是末学惭愧,目前无法领受体会经文中各种正观的法义,老师慈悲让末学先读(背)诵这段经文后,再思惟法义


学习和读诵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中 如何观察想阴 这一段约 4小时


(附注:如何观察想阴?)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想阴]。

菩萨摩诃萨[正观想阴]时。见[想阴]皆从颠倒起。虚妄不坚固不真实。从本已来不生相。以因缘和合从先世业力起。

作是念。非阴是[想阴]。虚妄阴是[想阴]。颠倒阴是[想阴]。
想阴中无[想][阴想]。譬如春后月焰。以名字故说名为焰。[阴][想阴]亦如是。以识相故说名[想阴]。

凡夫于此为虚妄想所系。或识乐或识苦。或识不苦不乐。或识寒热。或识男女。或识五道生死。或识合或识散。或识过去。或识未来。或识现在。或识好或识丑。或识有或识无。
是凡夫想。皆为颠倒虚妄。属诸因缘。但假名为想阴。此中若内若外。无有想者。
凡夫人虚妄想所系故。或识贪欲。或识瞋恚。或识愚痴。或识妻子。

凡夫依止是想阴贪着虚妄。以是想阴驰走往来。不能如实观想阴是虚妄。
凡夫人以我想彼想男女想。系于想阴不能得脱。贪着想阴。[我]是想阴。[我所]是想阴。

我等不应随凡夫学。菩萨摩诃萨如是正观想阴。
想阴中想阴想不可得。如焰阴中焰。阴相不可得。菩萨见想阴如焰性。
过去想阴不贪不受不着。未来想阴亦不贪不受不着。现在想阴不住。
不分别若我若彼。即彼灭[想受阴]道。通达[想阴]是无生。不见[想阴]若来处若去处。
但以颠倒相应先世业因所起。现在缘所系。

无阴是想阴。观察选择想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通达想阴无生。亦不分别想阴灭。
但为灭一切想受阴故。亦住如实知见故。

菩萨如实观想阴时。远离一切想道心。亦不住一切想道。
但住知见想阴。亦如实想阴。不贪着想阴。如实观察一切想阴。如实知想阴集灭尽。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正观察选择想阴]。则离[想阴]欲染。亦能行断[想阴]欲染道。


===================================================


6/6  学习和读诵  4小时

6/7  学习和读诵  4小时

6/8   学习和读诵  3小时10分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9 21:45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10 08:41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50分)

今天来学习如何正观【想阴】
(附注:如何观察想阴?)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想阴]。

菩萨摩诃萨[正观想阴]时。见[想阴]皆从颠倒起。虚妄不坚固不真实。从本已来不生相。以因缘和合从先世业力起。

作是念。非阴是[想阴]。虚妄阴是[想阴]。颠倒阴是[想阴]。
想阴中无[想][阴想]。譬如春后月焰。以名字故说名为焰。[阴][想阴]亦如是。以识相故说名[想阴]。

凡夫于此为虚妄想所系。或识乐或识苦。或识不苦不乐。或识寒热。或识男女。或识五道生死。或识合或识散。或识过去。或识未来。或识现在。或识好或识丑。或识有或识无。
是凡夫想。皆为颠倒虚妄。属诸因缘。但假名为想阴。此中若内若外。无有想者。
凡夫人虚妄想所系故。或识贪欲。或识瞋恚。或识愚痴。或识妻子。
凡夫依止是想阴贪着虚妄。以是想阴驰走往来。不能如实观想阴是虚妄。
凡夫人以我想彼想男女想。系于想阴不能得脱。贪着想阴。[我]是想阴。[我所]是想阴。

我等不应随凡夫学。菩萨摩诃萨如是正观想阴。
想阴中想阴想不可得。如焰阴中焰。阴相不可得。菩萨见想阴如焰性。
过去想阴不贪不受不着。未来想阴亦不贪不受不着。现在想阴不住。
不分别若我若彼。即彼灭[想受阴]道。通达[想阴]是无生。不见[想阴]若来处若去处。
但以颠倒相应先世业因所起。现在缘所系。
无阴是想阴。观察选择想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通达想阴无生。亦不分别想阴灭。
但为灭一切想受阴故。亦住如实知见故。

菩萨如实观想阴时。远离一切想道心。亦不住一切想道。
但住知见想阴。亦如实想阴。不贪着想阴。如实观察一切想阴。如实知想阴集灭尽。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正观察选择想阴]。则离[想阴]欲染。亦能行断[想阴]欲染道。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学习理解:

[想阴]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

这一段讲的是菩萨摩诃萨应该如何善观察[想阴]

菩萨正观[想阴]时,观察到[想阴]是众生对世间上的一切境界而生起的种种颠倒乱想,它是虚妄的,是不坚固也不真实的

[想阴]原本就不会生出种种相貌,它们都是因为过去世业力由今世的因缘和合而成

所以对于[想阴]应该做这样想:非阴是[想阴]。虚妄阴是[想阴]。颠倒阴是[想阴]。

想阴中并没有真实的[想][阴想],就如明月当空时,月亮的光焰照射整个虚空,其实月亮的光焰并非真实,这只是众生无明

执着于自己眼睛看见的景象,认为光焰实有,其实这只是众生第八识无明种子变现的境界

[阴][想阴]也是这样,都是众生对虚幻的境界的颠倒乱想,并没有真正的实体,只是虚妄的心识作用现象,所以只是名为(概念上认为的)[想阴]。

可知,外境是虚妄,各种想念也是虚妄,实修破除对二者的执著(始终看向光明),即能见真。


而凡夫众生总是被这些虚妄的幻想所束缚,执着于众生所谓的苦或乐、或不苦不乐,或执着于男女

或五道生死,或和合、或分散,或执着于过去、未来、现在,或执着于好的坏的,或执着于有和无

这些凡夫执着的种种觉受观想,都是凡夫八识中对虚幻境界的颠倒乱想,都是虚幻不实的

要知道这些觉受观想,都是过去世的业力因今世的种种因缘和合下对外境想象的心的作用,并不是真正有这些实体相貌

被称之为[想阴],也只是给了这些相以假名而已,实际上在这些虚幻的妄想中,无论内外都没有真正的那个观想者


凡夫众生被这些虚妄的幻想所缠缚,执着于贪嗔痴恶业,执着于世间妻子子女的外相

又因贪着种种虚幻的外境,习惯了对这些外境作种种的颠倒乱想,并跟着这些虚妄的外境来来回回

就如真的一样不断地与这些外境纠缠,所以不能如实的观想这些外境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凡夫又执着堕入在我想、他想、男女之想中,时刻处在这些颠倒妄想中不能解脱,因为贪着这种种的妄想

越发沉迷在虚幻的外境中,把它当做真实,执着的认为【我】、【我所】就是想阴,不知在一切外境中,根本就没有真实的观想者


对于菩萨行者就不应该像凡夫众生那样堕入这些虚幻的假相中做种种颠倒乱想,而是应该以佛法的正知见来观想[想阴]

要知道想阴中想、阴想这些相都是虚妄不可得的,就如那燃烧中炽烈的焰火,如何能够抓得到,外力一作用,就没有了
这就是焰火的特性,所以根本就不会执着要得到它


而菩萨观想阴也如焰火这样,缘起缘灭,所以对于过去的想阴不贪不受不着,未来的想阴也是不贪不受不着

现在更不安住在种种的颠倒妄想中,因为知道它是虚幻的,不坚固不真实

只有不分别执着于【我】【彼】,就能断除对于一切虚幻外境的种种颠倒乱想,不被种种外相所迷

明白【想阴】不是自己生起的,也不见它从哪来要到哪去,它只是过去世业因与众生的颠倒乱想起相应

在今世因缘和合下的一种心识作用的现象,它没有从哪里来,也没有到哪里去,没有固定的起始和终结

所以,也是无我的,只有这样的善观察思惟,就能通达想阴不会自己生出来,也不会去分别想阴到底是怎么灭的

菩萨行者为了不被一切外境所迷惑,断除种种颠倒乱想,就会安住在识别事理辨明真相之中

菩萨行者只有这样如实的善观察想阴,了知想阴只是过去世业因的因缘和合,是无常的,就能远离一切凡夫颠倒乱想,更不会时刻沉浸在凡夫妄想中

对一切虚幻的外境总是善于观察,识别事理,按照实际情况观察思惟辨别种种外境,并不会贪恋在虚妄的外境中,作种种乱想

以佛法正见如实的观察一切外境的缘起缘灭,不执着贪恋一切外境,破除种种颠倒乱想,让心始终安住在清净光明中


由此,佛陀也在《楞严经》中专门列出了关于
[想阴(想蕴)十魔]~常见的修行过程中的十种身心变化现象,使修行者在修行中时刻警醒不堕魔境

所以,作为实修者都应该好好思惟随时对照自己的内心,不被想阴魔所迷

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圆明,锐其精思,贪求善巧。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不觉是其魔着,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斯须(就是丝须,有胡须的意思),或作比丘,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或寝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指信徒愚昧,把这著魔的人当作菩萨)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综观现今宗教乱象,许多修行者的师父已经着魔成为魔师,在堂上说法,神通变化,幻象迷惑人,口中常说灾祥变异,或者说,哪里有佛出世,或说天灾,或说战争,来恐怖人,让信众尽散家财,供养于魔师,末法众生无知,不可不慎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淫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又是神通迷惑信徒)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综观现今宗教乱象,许多修行者的师父已经着魔成为魔师,在堂上说法神通变化,幻象迷惑人,口中常说某处某人是佛菩萨的化身,因而对这人生起亲近渴望的心,错误知见增长,正智消灭,末法乱象频传,众生无知不可不慎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绵合,澄其精思,贪求契合。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实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娱,得未曾有(种种神通迷惑人)。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绵爱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男佛女佛,是否就是常见的喇嘛男女双修佛像,或所谓活佛和佛母或明妃,读者可自行判断
末法时期,抓奸在床的宗教乱象新闻很多,新闻都已上报不是伪造,众生无知不可不慎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根本,穷览物化性之终始,精爽其心,贪求辨析。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元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是诸人等,将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归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为菩萨。推究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此名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综观现今宗教乱象,许多修行者的师父已经着魔成为魔师,在堂上说法神通变化,幻象迷惑人,口中常说-"男女行淫双修,采阴补阳之术"才是菩提涅槃的真实法门,无知众生却往往信以为真,末法乱象频传,众生无知不可不慎,见此楞严经佛陀教化,应该信受,不然怎是佛陀弟子,应该自我检测,是信佛,还是信凡间的师父或上师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就是贪求感应)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元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黏如胶漆,得未曾有(种种神通迷惑人)。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此名疠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点也实在很常见,先套前世亲友眷属关系以便亲密,后来不是散尽家财供养,就是开始男女双修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敛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种种神通迷惑人)。佛律仪外,重加精苦。诽谛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点也很常见,就是喜欢预言,而且常能料中,不过有些只是小鬼根本料不中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殊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册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着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种种神通迷惑人)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诽谛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真修行不贪求宿命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神通,种种变化,研究化元,贪取神力(贪求神通)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诚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通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或复手执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听四众头上。是诸听人顶上火光,皆长数尺,亦无热性,曾不焚烧。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动。或入瓶内。或处囊中。越牖透垣,曾无障碍。(种种神通迷惑人)
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着白衣,受比丘礼。诽谛禅律,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傍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嘴巴上常说他自己神通自在,而且称赞男女行淫,不灭除粗鄙的恶行,把男女猥亵的淫行,当作佛法来传承,......这不就是在说把男女行淫双修当作佛法来传承吗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

(
种种神通迷惑人)

诽毁戒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虽得空寂,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长寿,辛苦研几,贪求永岁,弃分段生,顿希变易细相常住。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竟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生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好言他方往还无滞。或经万里,瞬息再来。皆于彼方取得其物。或于一处,在一宅中,数步之间,令其从东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现前。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我生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属,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发心者,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与汝长命。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口兼独言,听若妖魅。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就是附佛外道所谓的修长寿法,而且还能在男女行淫双修中,见到天魔化现的执金刚现前传法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着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这十种魔,在末法时期,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在佛法中出家,扰乱正法,让众生正邪不分

第二种,就是附在修行人身上,例如许多自称师父自称得道的在家人

第三种,就是直接现形,这些着魔的人都自称已经成道或实证成佛

这些着魔的人,最短九辈子,长则超过百世,每次轮回转世,就算想修行,总是堕入魔网
所以修行不可不慎,一走错路,真是所谓万劫不复啊!
——[必读]世间常见各种着魔现象,与修行过程的身心变化 ~ 楞严经(50阴魔的前30种魔境)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10 21:4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10 21:47 编辑

末学在学习《心经》的过程中,对于经文中教导的【照见五蕴皆空】,末学想要深入学习善知识分享的关于如何正观五阴的教导,但是末学惭愧,目前无法领受体会经文中各种正观的法义,老师慈悲让末学先读(背)诵这段经文后,再思惟法义


学习和读诵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中 如何观察行阴 这一段约 3.5小时


(附注:如何观察行阴?)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行阴]。

持世。菩萨摩诃萨。观行阴从颠倒起虚妄忆想分别假借。
而有菩萨尔时若身行口行意行。皆观不净无常苦空无我。如是观时作是念。
非阴是行阴。苦阴是行阴。因缘生阴是行阴。像阴是行阴。
诸行阴无增无减无集。若[身行][口行][意行]无有作者。

智者不贪受是[行阴]。何以故。
是诸身行。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中间。
口行意行亦如是。不在意内。不在意外。不在中间。

行阴中无行阴相。何以故。是行阴从众因缘颠倒起。虚妄不真。先业果报所摄。亦令因缘所系。
能有所行诸所有行。若身行若口行若意行。皆非真行。是无所有行。是虚妄行。是颠倒行。
是故说非阴是行阴。何以故。智者不决定得行阴相。是身行是口行是意行。此处彼处若内若外。
又身口意行。尚无决定行相可得可说。何况行阴可得可说。是故说无阴是行阴。

凡夫起颠倒想贪着[身][口][意]行。忆念分别是[行阴]。为行阴所缚驰走往来。
是凡夫人以颠倒故。起身口意行。起已贪着归趣。无法生法想。无阴生阴想。
贪着颠倒行故。为行阴所系往来五道。常随身口意行。不能如实观身口意行。
不能如实观行阴故。以身口意而起诸行。
是诸凡夫著颠倒故。着不真法故。着虚妄故。数名行阴。

持世。菩萨于此中如是正观诸行无有根本。羸劣无力以众缘和合。可说[行阴]。
是中无有真实行阴。无阴是行阴。从本已来不生是行阴。无性是行阴。
诸行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无有住时诸行念念生灭。

持世。菩萨如是[正观行阴]空不可得。不坚牢相。乃至毫厘亦不可得。
作是念。是诸凡夫为不坚牢法所系。行阴所系。贪着所缚。
起身口意行。我是行我所是行。起如是业为行阴所缚。不知行阴性入无明痴冥。
于诸行中生真实想。以颠倒故贪着受取行阴。
是人贪着受取行阴故。或起乐行或起苦行。或起不苦不乐行。
是人起乐行已得乐身。起苦行已得苦身。起不苦不乐行已。得不苦不乐身。
是人得乐身已生爱。得苦身已生瞋。得不苦不乐身已生愚痴。
是人以爱瞋痴故。不见诸行过恶。不能清净身口意行。
是人身口意行不清净故。堕不清净道中。所谓地狱畜生饿鬼。
或时暂生天人中。贪着身口意行。深着行阴。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正观。今我等不应随凡夫学。
我等应清净身口意行。不应贪着行阴。应观行阴过恶。应求出[行阴]道。
如是观者名为[如实正观行阴]。亦名[正观行阴无常]。
即时如实观诸行。诸行集诸行灭。诸行灭道。不受不贪不着诸行。亦不贪不着行阴。
如是观时远离[行相]。亦行无[行阴]道。即观诸行空。于一切诸行中。惊怖生厌离心。
但起清净身口意行坏行相故。离行阴相故。是人有所得身皆是清净。
何以故。
是人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清净。
是人远离行阴相。坏诸法及根本相。
如是正观时见行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得诸行决定生相。亦不得决定灭相。
即观诸行无生灭相。一切诸行亦无生灭。

是人观一切诸行无生灭相。生厌离心。正通达诸行集灭相。虽证诸行无生相。而善通达诸行相。
何以故。
持世。是行阴无决定相。譬如芭蕉坚牢相不可得。无坚牢相亦不可得。
行阴亦如是。坚牢相不可得。无坚牢相亦不可得。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选择思惟入于行阴。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11 21:3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11 21:43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4小时)

今天来学习如何正观【行阴】
(附注:如何观察行阴?)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行阴]。

持世。菩萨摩诃萨。观行阴从颠倒起虚妄忆想分别假借。
而有菩萨尔时若身行口行意行。皆观不净无常苦空无我。如是观时作是念。
非阴是行阴。苦阴是行阴。因缘生阴是行阴。像阴是行阴。
诸行阴无增无减无集。若[身行][口行][意行]无有作者。

智者不贪受是[行阴]。何以故。
是诸身行。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中间。
口行意行亦如是。不在意内。不在意外。不在中间。

行阴中无行阴相。何以故。是行阴从众因缘颠倒起。虚妄不真。先业果报所摄。亦令因缘所系。
能有所行诸所有行。若身行若口行若意行。皆非真行。是无所有行。是虚妄行。是颠倒行。
是故说非阴是行阴。何以故。智者不决定得行阴相。是身行是口行是意行。此处彼处若内若外。
又身口意行。尚无决定行相可得可说。何况行阴可得可说。是故说无阴是行阴。

凡夫起颠倒想贪着[身][口][意]行。忆念分别是[行阴]。为行阴所缚驰走往来。
是凡夫人以颠倒故。起身口意行。起已贪着归趣。无法生法想。无阴生阴想。
贪着颠倒行故。为行阴所系往来五道。常随身口意行。不能如实观身口意行。
不能如实观行阴故。以身口意而起诸行。
是诸凡夫著颠倒故。着不真法故。着虚妄故。数名行阴。

持世。菩萨于此中如是正观诸行无有根本。羸劣无力以众缘和合。可说[行阴]。
是中无有真实行阴。无阴是行阴。从本已来不生是行阴。无性是行阴。
诸行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无有住时诸行念念生灭。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
菩萨摩诃萨,观察行阴,发现都是由众生的颠倒妄想起,是虚幻不真实,都是凭借着众生的种种分别忆想

或有的菩萨对于自己的身口意行,都是用小乘观照自身不净、世间无常、观空、观苦

苦观,观照诸苦,以此厌离世间,以此明白世间不实,以求解脱

观自身不净,以断除对自我的贪着,观世间不净,以断除对世间和情欲的追逐

观白骨(这中间有好几个细部过程,请参阅瑜伽师地论),以断除对男欢女爱的迷恋

观世间无常,以断除对世间的执着

观诸法无我,观空(身空,世间空,一切空),以破除身心障碍

这一切都以自己为出发点,断除一切障碍自己的诱惑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作这样的观想后,于是做这样的念想:

非阴是行阴,苦阴是行阴,因缘生因是行阴,像阴是行阴

这些行阴不会增不会减不会集聚,[身行][口行][业行]中也没有真正造业的人

有智慧的人,不贪恋各种外境,因此不会造作各种恶业,为什么呢?

因为智者身所造作之业,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中间

口行意行也是如此,并不是在其意识内,意识外,或者意识中间

在这些身行口行意行各种行阴中都没有行阴的种种相貌,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行阴都是过去世所造的业因与众生的颠倒乱相起相应,在今世因缘下而呈现出的因果业报

在所有的行为造作中,众生身、口、意造作中呈现种种善恶业行为,其实并不是起决定的真正业行,这些造作的行为都是虚妄行,颠倒行

所以说,非阴是行阴,智者不决定得行阴相。是身行是口行是意行。此处彼处若内若外。

又身口意行。尚无决定行相可得可说。何况行阴可得可说。是故说无阴是行阴。

凡夫时时起颠倒妄想,总是贪恋身口意造作种种行为,所以忆念、分别是行阴

众生总是被这些行阴所缠缚,围绕着这些行阴不断的来来往往造诸恶业

因为凡夫执着于种种的颠倒妄想,所以身口意所造作的业,也是趣向种种贪着,不会有生起思维法的念想,无阴生阴想。


因为贪着种种颠倒行,常常放任自己的身口意,造作种种恶业,而不断地在六道轮回

如果不能学习佛法正见,就不能如实正观自己的身口意所造作的种种业行

不能如实正观行阴,总是随着凡夫的身口意而造作种种恶业

这就是凡夫的颠倒心性,总是沉浸在虚妄的幻相中,造作种种恶业,不能深入真如实相之法

菩萨如果在一切外境中能够正观各种有为法其实没有根本,六根对外境没有多的影响,一切外境只是过去业因的众缘和合,这可以说是行阴

但是其中并没有真实的行为造作,无阴是行阴,诸法从本已来不生是行阴,无自性是行阴

诸法过去世不可得,未来世不可得,现在世不可得,无有住时诸法念念都是生灭,所以没有所谓的我,我所

自然也就不再颠倒妄想执着于造作各种业习


【词解】
【身行】
 (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真法】
 (术语)真如实相之法也。华严经十六曰:‘正觉远离数,此是佛真法。’临济录曰:‘真佛无形,真法无相。’教行信证行卷曰:‘至理真法,一如化物利人。’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诸行】
 (术语)行者迁流之义,谓生自因缘,迁流三世之有为法也。其法数多,故曰诸行。中论观行品曰:‘诸行名五蕴。’法华玄义十曰:‘诸行是因缘生法。’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羸劣】
p1447
如老差别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页云:言羸劣者:诸根于境,无多能故。
FROM:【法相辞典】

【生灭】
 (术语)有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为已有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为法是也,有灭者必不有生。无为法是也。但自中道之正见言之,则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12 21:13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13 21:50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4.5小时)

今天继续学习如何正观【行阴】
持世。菩萨如是[正观行阴]空不可得。不坚牢相。乃至毫厘亦不可得。
作是念。是诸凡夫为不坚牢法所系。行阴所系。贪着所缚。
起身口意行。我是行我所是行。起如是业为行阴所缚。不知行阴性入无明痴冥。
于诸行中生真实想。以颠倒故贪着受取行阴。
是人贪着受取行阴故。或起乐行或起苦行。或起不苦不乐行。
是人起乐行已得乐身。起苦行已得苦身。起不苦不乐行已。得不苦不乐身。
是人得乐身已生爱。得苦身已生瞋。得不苦不乐身已生愚痴。
是人以爱瞋痴故。不见诸行过恶。不能清净身口意行。
是人身口意行不清净故。堕不清净道中。所谓地狱畜生饿鬼。
或时暂生天人中。贪着身口意行。深着行阴。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正观。今我等不应随凡夫学。
我等应清净身口意行。不应贪着行阴。应观行阴过恶。应求出[行阴]道。
如是观者名为[如实正观行阴]。亦名[正观行阴无常]。
即时如实观诸行。诸行集诸行灭。诸行灭道。不受不贪不着诸行。亦不贪不着行阴。
如是观时远离[行相]。亦行无[行阴]道。即观诸行空。于一切诸行中。惊怖生厌离心。
但起清净身口意行坏行相故。离行阴相故。是人有所得身皆是清净。
何以故。
是人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清净。
是人远离行阴相。坏诸法及根本相。
如是正观时见行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得诸行决定生相。亦不得决定灭相。
即观诸行无生灭相。一切诸行亦无生灭。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


诸法过去世不可得,未来世不可得,现在世不可得,无有住时诸法都是不可得的生灭

菩萨如是正观行阴,就发现空不可得,一切法无所有,如梦幻泡影不坚固,只是因缘和合,他们不断的发生变化,丝毫不可能获得

于是应作这样想:凡夫人执着于这些不坚牢的法,执着于外境,贪恋这些外境,被这些外境所缠缚

身口意由此造作种种善恶业,执着的认为我是行、我所是行,起这样的想法都是因为被行阴所束缚

不知道行阴的体性是过去世业因的因缘和合,是不真实的,所以愚痴无明

他们在有为法中对一切外境做真实想,因为心念的颠倒所以贪着一切外境,造作种种善恶业

因为贪恋乐、苦、不苦不乐外境而造作善恶诸行,就相应有了乐行、苦行、不苦不乐行

起乐行(善行)自然的善报(乐身),起苦行(恶业)自然得恶报(苦身),起不苦不乐行的,就得不苦不乐身

结果就是得到福报的人就对外境生起贪爱心,受到苦报的人因为苦就生起嗔心,得不苦不乐身的人就是愚痴

众生因为执着于贪嗔痴,就不再正观行阴,看不到自己在造作业中的种种过患,也因此在造作善恶业的过程中不能以清净的身语意来行事

正是自己的身口意业不清净,与恶因相应,果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道,累世福报比较大的,就升天成为天人或者生在人间,成为人

这就是贪恋世间各种外境,身口意不清净造作恶业的果报,不断在六道轮回,不能解脱,而修行就是清净自心

所以菩萨摩诃萨不应该如凡夫那样被种种外境所迷,造诸恶行,菩萨摩诃萨应该如实正观

应清净身口意,不应贪着外境造作种种恶业,应善于观察自己身口意在造作过程中的种种过患,并发心要断除这些恶业

不堕入在众生境界中,以免时时起贪嗔痴,口是心非,令身语意三业不清净

这样的观照就是【如实正观行阴】,也名为【正观行阴无常】

当下能够如实的正观种种有为法,正观诸法因缘集起,集成生死苦果之业烦恼,正观灭生死苦果之涅槃,证涅槃之正道

不贪不执着于种种有为法,对一切外境也不执着不贪恋,如此就不会真正贪恋造作种种善恶业

这样正观时就远离行阴的相貌,亦行无[行阴]道,观诸法皆空,无有实相,明了于一切有为法中

因为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招致种种的痛苦,对于这些心生恐怖而产生厌离之心

明了只有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业,就能清净众生心以及心所所具有的认识作用或所映现的影像状态,远离行阴的种种相貌,使众生这个执着分别之心业变得清净,为什么呢?

因为这人身口意业清净,在身口意在造作种种业中也都能够清净,远离行阴相貌,没有分别执着,明了真如实相

这样正观时,观察到行阴没有从哪里来也没有到哪里去,一切有为法不能决定生相(四相之一。使未起之有为法生于现在之法也。),也不能决定灭相(有为四相之一。谓有为法有现法灭而入于过去之相也

这就是正观一切有为法没有生灭的相貌,也没有生灭,他们只是因缘和合,只是假生假灭,没有自性


【词解】
【行相】
行相,在佛教中,指的是心(心王)及心所所具有的认识作用或所映现的影像状态。这一概念在佛学大辞典中有详细的解释,其中提到行相有粗有细,如前六识的行相粗而易知,第八识的行相细而难明。行相的辞典解释还包括缘青境心及心所,皆带青上影像,此识上相,名为行相。行谓行解,即能缘心也;相谓影像,即行上相也。行解之相,名为行相,依主释也。12

在佛教中,行相的概念与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紧密相关。例如,缘苦谛有四行相:苦、非常、空、非我;缘集谛有四行相:因、集、生、缘;缘灭谛有四行相:灭、静、妙、离;缘道谛有四行相:道、如、行、出。这些行相是佛教修行者观悟四谛之理的重要内容。

此外,佛教中的行相概念还涉及到心与心所的认识作用与影像状态。在俱舍宗中,行相指的是映现于心之影像;而在唯识宗中,则指心与心所之认识作用。这两种不同的解释反映了佛教内部对于行相概念的多样理解和应用。
——摘自百度

【有所得】
 (术语)执着之心。分别之心也。智度论六十曰:‘有所得者,所谓以我心于诸法中取相故。’同八十三曰:‘诸有二者是有所得,无有二者是无所得。’佛藏经一曰:‘有所得者,说有我人寿者命者。’探要记十曰:‘爱执即生,名有所得。若执有相,是增益执,亦名常见。若执无相,是损减执,亦名断见。’涅槃经十七曰:‘无所得者则名为慧,(中略)名大涅槃。’三论玄义曰:‘有所得者为魔眷属,非佛弟子。’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生相】
 (术语)四相之一。使未起之有为法生于现在之法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灭相】
 (术语)有为四相之一。谓有为法有现法灭而入于过去之相也。又真如三相之一。真如寂灭,无二种之生死,谓为灭相。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灭相】
 (术语)有为四相之一。谓有为法有现法灭而入于过去之相也。又真如三相之一。真如寂灭,无二种之生死,谓为灭相。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生灭】
 (术语)有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为已有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为法是也,有灭者必不有生。无为法是也。但自中道之正见言之,则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13 21:50
(本楼层用时约1.5小时)

今天继续学习如何正观【行阴】
是人观一切诸行无生灭相。生厌离心。正通达诸行集灭相。虽证诸行无生相。而善通达诸行相。
何以故。
持世。是行阴无决定相。譬如芭蕉坚牢相不可得。无坚牢相亦不可得。
行阴亦如是。坚牢相不可得。无坚牢相亦不可得。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选择思惟入于行阴。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
众生正观一切有为法没有生灭的相貌,他们只是过去世的因缘和合,只是假生假灭,没有自性,对一切外境起厌离心

通达诸有为法的因缘集起,消失过程,虽然证得一切有为法没有真正的生相,然而通达一切有为法的种种行解之相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因为行阴没有真实的相貌,一切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恒久不变的实体存在

就比如芭蕉树,他的坚牢相貌不可得,因为芭蕉树它的树干是由一片一片的芭蕉叶子组成

如果把芭蕉树的叶子拔掉,芭蕉树也就没有了,哪来的坚固相貌,又哪来的不坚固相貌

行阴也是这样,坚牢相不可得到,无坚牢相也不可得到,因为一切事物根本就没有永恒的实体,他是无常的,在不断的变化的


【通达】
  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编)】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13 21:53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13 21:56 编辑

末学在学习《心经》的过程中,对于经文中教导的【照见五蕴皆空】,末学想要深入学习善知识分享的关于如何正观五阴的教导,但是末学惭愧,目前无法领受体会经文中各种正观的法义,老师慈悲让末学先读(背)诵这段经文后,再思惟法义


学习和读诵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中 如何观察识阴 这一段约 2小时15分

(附注:如何观察识阴?)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正观察选择识阴]。

菩萨摩诃萨观非阴是[识阴]。颠倒阴是识阴。虚妄阴是识阴。何以故。

持世。是[识阴]从颠倒起。虚妄缘所系。
从先业有。现在缘所系。属众因缘。虚妄无所有。忆想分别起。从识而生。有所识故名之为[识]。
从忆想分别觉观生。假借而有。有所识故数名为[识]。
以识诸物故。以起心业故。以思惟故。众缘生相故。起种种思惟故。数名[识阴]。
从有所识。有识像出。示心业故。摄思惟故。数名[识阴]。
或名为[心]。或名为[意]。或名为[识]。皆是[意业]分别故[识阴]所摄。
[识相][识行][识性]示故。数名[识阴]。

如是非阴是识阴。不生不起不作。但以颠倒相应缘虚妄识故。数名[识阴]。

何以故。

是[识阴]从众因缘生无自性。次第相续生。念念生灭。是识缘不生阴相。

何以故。

是[识阴]生相不可得。决定相亦不可得。生相不可得故。决定相不可得故。根本无所有故。自相无故。牢坚不可得故。
智者正观察选择通达非阴是识阴。

凡夫于非识阴生识阴相。以觉观分别忆想颠倒相应虚妄所缚。强名为[识阴]。
[贪着]是[识阴]依止所识。依止识种种示思惟故生起[识阴]。
是人种种分别。贪着内识。贪着外识。贪着内外识。贪着远识贪着近识。以识相故分别起[识阴]。
是人以忆想分别若[心]若[意]若[识]。假借强名是[心]是[意]是[识]。如是知种种心相生。
是凡夫贪着识阴。为识阴所缚。[心][意][识]合故。起种种识阴。
分别虚妄事故。以一相故。以决定相故。能得是[心]是[意]是[识]。能得分别爱着。
是人依止识阴深贪识故。亦得过去识阴贪着念有。亦得未来识阴贪着念有。亦得现在识阴贪着念有。
诸凡夫于[见闻觉知]法中。计得[识阴]贪着[念有]。
是人贪着见闻觉知法。为识阴所缚贵其所知。以[心][意][识]合系故驰走往来。
所谓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此世。皆识阴所缚故。
不能如实知识阴。识阴是虚妄不实颠倒相应。因见闻觉知法起。
此中无有实识者。若不能如是实观。或起善识。或起不善识。或起善不善识。
是人常随识行。不知识所生处。不知识如实相。

持世。菩萨摩诃萨于此中如是正观知识阴从虚妄识起。
所谓[见闻觉知]法中众因缘生。无法生法想故贪着识阴。
我等不应随凡夫学。人我等当如实正观察选择识。如实正观察选择识阴。
是诸菩萨如实观时。知识阴虚妄不实从本已来常不生相。
知非阴是识阴。像阴是识阴。幻阴是识阴。譬如幻所化人识。
不在内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间。识性亦如是。如幻性虚妄缘生。从忆想分别起。
无有实事如机关木人。识亦如是从颠倒起虚妄因缘和合故有。
如是观时。知识皆无常苦不净无我。知识相如幻。观识性如幻。

菩萨尔时作是念。世间甚为狂痴。
所谓从忆想分别识起于世间。与[心][意][识]合。三界但皆是识。
是[心][意][识]亦无形无方。不在法内不在法外。
凡夫为虚妄相应所缚故。于识阴中贪着若我若我所。
是人贪着识阴在内。贪着识阴在外。贪着识阴在内外。贪着识阴在彼我。
是人贵此识阴为识阴所缚。受识阴味说识阴相。所谓若心若意若识。随味行故贪受识阴。
是人为识所缚。识阴合故为心意识所牵。以心意识因缘力故生是凡夫。
若起下思得下身。若起上思得上身。若起中思得中身。
是人随心意识力故。生依止诸入。贪着识阴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菩萨于此中如实正观选择识阴。如实正观识阴无常相故。
过去识阴不贪不着不念。知非阴是识阴。
未来世识阴亦不贪不着不念。知非阴是识阴。
现在识阴亦不依止。如实知识阴无常相。如实知识阴生灭相。

若如是思惟正观识阴。是名[正观入识阴道]。
所谓如实知识。如实知识集。如实知识灭。如实知识灭道。
是人如实观识阴集灭相。能坏识阴。能断一切相。知识阴集灭相。亦通达识阴集灭相。

菩萨尔时亦不生识阴。亦不灭识阴。是识阴从本已来无生。
如是观时不分别识灭相。通达识阴无生相。何以故。

持世。是识阴无生无相无成。是识阴生性虚妄故。入在无生相中。
持世。识阴终不有生成相。是识阴相从众因缘生。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因缘法。非阴是识阴。
观察选择信解证知。通达诸所有识悉皆知实。菩萨知识阴实故。如是一切所缘知皆破坏。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观识阴。知是识阴无生者。无作者无起者。无受者无所受者。
但以众缘生。众缘合故有。缘见闻觉识法故系有。从本已来常毕竟空。
如是观识阴时。即知识阴是无作无起相。不贵不着。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正观察选择入识阴]。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14 21:0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14 21:01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4小时以上)

今天读诵、学习如何正观【识阴】
(附注:如何观察识阴?)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正观察选择识阴]。

菩萨摩诃萨观非阴是[识阴]。颠倒阴是识阴。虚妄阴是识阴。何以故。

持世。是[识阴]从颠倒起。虚妄缘所系。
从先业有。现在缘所系。属众因缘。虚妄无所有。忆想分别起。从识而生。有所识故名之为[识]。
从忆想分别觉观生。假借而有。有所识故数名为[识]。
以识诸物故。以起心业故。以思惟故。众缘生相故。起种种思惟故。数名[识阴]。
从有所识。有识像出。示心业故。摄思惟故。数名[识阴]。
或名为[心]。或名为[意]。或名为[识]。皆是[意业]分别故[识阴]所摄。
[识相][识行][识性]示故。数名[识阴]。


如是非阴是识阴。不生不起不作。但以颠倒相应缘虚妄识故。数名[识阴]。

何以故。

是[识阴]从众因缘生无自性。次第相续生。念念生灭。是识缘不生阴相。

何以故。

是[识阴]生相不可得。决定相亦不可得。生相不可得故。决定相不可得故。根本无所有故。自相无故。牢坚不可得故。

————————————————————————————————————————

菩萨摩诃萨观察到非阴是识阴,颠倒心是识阴,虚妄心是识阴,为什么呢?

因为识阴是分别种种尘境后的和合集聚,是从颠倒妄想心而起,是种种因缘和合而成

由过去世造作的业因在今世由众因缘引发成熟后的积聚和合而生出来,所以一切相都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

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都是由众生的颠倒乱想分别执着所起

从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中而生发出来,因为心对境有所分别,所以名为【识】

这个识阴由众生自己意根的忆想、分别和觉观中生起,只是假借这些因缘而有了有所识的这个功能,所以名为识

因为能识别眼前的事物或者现象,能生起内心种种业的缘故,能思维的缘故,是众多因缘和合的缘故,能生起种种思维的缘故,这些就是识阴

因为识阴能识别种种现象,从这些显现的外境现象中能显示众生内心的业力缘故,能摄取众生思维缘故,所以名为识阴

这个识阴或者名叫心,或者叫做意,或者叫做识,这些都是意业(即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动念是)的种种分别,都是识阴所摄受的

这些识的相貌、识行,即所思所想,也就是起心动念,识的性质(审察事物﹑判别是非的禀性)所显示出来,这就是识阴

这样的非阴是识阴,它不是从哪里出生,对外境不起作用,只是因为颠倒的心念与过去世业因相应,因缘和合显示虚妄的认知,所以叫做识阴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识阴都是因为众生过去世的业因在今生因缘成熟和合而成,是虚幻的,没有自性,按照顺序相续而生

念念都是生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有生有灭,是有为法,不生不灭,是无为法。

所以由因缘和合而成的识不会生出阴相,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识阴生出的相貌是不可能得到的,识阴的决定相貌也是不可得,识阴出生的相貌不可得,决定相不可得的原因

所以识阴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无所得的,识阴自身的相貌不可得,识阴的牢固相也是无所得


【词解】

【识蕴】
  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编)】

【识】
 心的别名,了别之义。心对于境而了别,叫做识。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业】
 1.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是;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之言语是;意业即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动念是。2.善业、恶业、无记业。善业是良善的行为造作;恶业是恶劣的行为造作;无记业是非善非恶无可记别的作业。3.漏业、无漏业、非漏非无漏业。漏业是有烦恼的作业,可召感分段生死的果报,乃凡夫的作业;无漏业是无烦恼的作业,可召感方便有余土的果报,乃二乘人的作业;非漏非无漏业可召感实报土的果报,乃菩萨的作业。4.顺现受业、顺生受业、顺后受业。顺现受业是此生造业此生就受果报;顺生受业是此生造业要在来生才受果报;顺后受业是此生造业要到二生以后才受果报。5.罪业、福业、不动业。罪业就是罪恶之业,造了罪恶之业,将会堕落到三恶道中去受苦;福业就是福德之业,造了福德之业,将来就会招感人天的福报,享受世界上的福乐;不动业是约所修的禅定说的,如修四禅定,将来就会生到色界天去,如修四无色定,将来就会生到无色界天去,在色无色界天中,享受禅定之乐,不为外境所动,故名不动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识性】
审察事物﹑判别是非的禀性。——摘自百度

【生灭】
 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有生有灭,是有为法,不生不灭,是无为法。根据佛教的中道思想来说,一切有为法的生灭,都是假生假灭,不是实生实灭,若是实生实灭,便是无生无灭。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15 21:5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15 21:53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45分)

今天继续学习如何正观【识阴】

智者正观察选择通达非阴是识阴。

凡夫于非识阴生识阴相。以觉观分别忆想颠倒相应虚妄所缚。强名为[识阴]。
[贪着]是[识阴]依止所识。依止识种种示思惟故生起[识阴]。
是人种种分别。贪着内识。贪着外识。贪着内外识。贪着远识贪着近识。以识相故分别起[识阴]。
是人以忆想分别若[心]若[意]若[识]。假借强名是[心]是[意]是[识]。如是知种种心相生。
是凡夫贪着识阴。为识阴所缚。[心][意][识]合故。起种种识阴。
分别虚妄事故。以一相故。以决定相故。能得是[心]是[意]是[识]。能得分别爱着。


是人依止识阴深贪识故。亦得过去识阴贪着念有。亦得未来识阴贪着念有。亦得现在识阴贪着念有。
诸凡夫于[见闻觉知]法中。计得[识阴]贪着[念有]。
是人贪着见闻觉知法。为识阴所缚贵其所知。以[心][意][识]合系故驰走往来。
所谓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此世。皆识阴所缚故。
不能如实知识阴。识阴是虚妄不实颠倒相应。因见闻觉知法起。
此中无有实识者。若不能如是实观。或起善识。或起不善识。或起善不善识。
是人常随识行。不知识所生处。不知识如实相。


持世。菩萨摩诃萨于此中如是正观知识阴从虚妄识起。
所谓[见闻觉知]法中众因缘生。无法生法想故贪着识阴。
我等不应随凡夫学。人我等当如实正观察选择识。如实正观察选择识阴。
是诸菩萨如实观时。知识阴虚妄不实从本已来常不生相。
知非阴是识阴。像阴是识阴。幻阴是识阴。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

有智慧的人应当正观察选择通达非阴是识阴,而凡夫把不是识阴的法当做生出识阴的相貌

以自己凡夫的知觉来观察、分别、忆想,这样就与颠倒心念相应,被世间种种的虚妄相所缠缚,不能清净自心,强名为识阴

贪着世间种种外境所呈现的一切虚妄相是识阴,依止于种种所识(谓无分别故,有分别故,因故,转故,相故,相所生故,能治所治故,微细差别故;当知是所识义。无分别者:谓五识身。有分别者:谓意识身。因者:谓阿赖耶识。转者:谓所余识。),依止识所示现的种种思惟,因此生起识阴相

因为凡夫人的种种分别,他们贪着心内识,贪着心外识,贪着内外识,贪着过去未来的远识,又贪着现在的近识,因为分别心识的种种相貌而在心中生起识阴

凡夫人以自己的忆想,来分别心、意、识,假借识阴是心、意、识,以此来了知种种心的相貌

因为凡夫人贪着识阴,所以被识阴所缠缚,又因为心意识和合的缘故,生起了种种识阴

众生因为分别虚妄事相的缘故,因为唯一真相的缘故,因为决定识阴相貌的缘故,就认为能得心意识,而且不断地分别贪恋识阴


凡夫众生依止于识阴,内心执着、贪恋识阴的缘故,也贪恋过去识阴,因为贪念识阴有,也执着的认为未来也有识阴,也执着贪念现在的识阴有

因为执着认为识阴有,凡夫众生在观见、听闻、觉知的种种有为法中,也计得识阴,贪着识阴有

因为凡夫贪念在观见听闻觉知中有识阴,所以被识阴所缠缚,执着着自己的这一认知

因为心意识和合所系,执着的贪念在虚幻的心识中,所以不断地在六道中轮回

从这一世到未来世,从过去世到这一世,来来往往不断轮回,这都是因为凡夫的心识被识阴所束缚

不能如实的了知识阴,不识识阴是虚妄不实的,是众生颠倒心念因为能见能闻能觉能知的有为法中而生起

在这个能见能闻能觉能知的有为法中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识心,如果不能如实的观察识阴

就会生起作善业的识阴,或者生起作恶业的识阴,或者生起作不善不恶的识阴

这样的人常常随着识阴不断地迁流,不知道识阴从哪里生起,也不知道识阴的真实相貌


菩萨摩诃萨在见闻觉知中应如实的正观识阴是从虚妄的心识中生起

是在所谓的见闻觉知中,由种种的因缘和合而生起了识阴,原本没有法却生起了思惟法的念想,因此就贪着识阴

我们不应该随凡夫那样想,我们应该如实的观察选择识心,如实的正观察选择识阴

诸菩萨如实正观识阴时,知道识阴是虚幻不实的,原本以来就没有从哪里生出相貌来

知道非阴是识阴,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的想阴是识阴,种种虚幻的相貌是识阴

【词解】
【通达】
 (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所识】
  杂集论三卷三页云:云何所识?几是所识?为何义故,观所识耶?谓无分别故,有分别故,因故,转故,相故,相所生故,能治所治故,微细差别故;当知是所识义。无分别者:谓五识身。有分别者:谓意识身。因者:谓阿赖耶识。转者:谓所余识。相者:谓根及义。相所生者:谓根义所生诸识。能治所治者:谓有贪离贪,有嗔离嗔,有痴离痴,如是等,微细差别者:谓七种难识了别差别故。七种难识了别者:一、不可知了别器了别。谓一切时无分别行相故。二、种种行相了别。谓一法一行有种种相。此难建立,是故微细。三、俱有了别。谓一时间诸识俱起,云何各别了自境界。此难建立,是故微细。当知此微细言,通一切处。四、能治所治速疾回转了别。谓具缚者,云何有贪等心,须臾转变,起离贪等心。五、习气了别。谓诸业现行,熏习于心;云何非离心外别有习气,亦非即心。又与果时,次第而转。六、相续了别。谓无量种感自身业,熏习在识,云何于余明了将命终位,暂起觉悟;余业熏习,转于异趣,令生相续。七、解脱了别。谓阿罗汉心,证得第一无戏论法性,超过生死曾所积习一切种有漏行;云何此心行相流转。此难建立,是故微细。如是当知一切皆是所识。为舍执著能见者等我故;观察所识。见者等言,当知为显见者闻者嗅者尝者触者识者。
FROM:【法相辞典】

【内识】
 (术语)外境之对。与心识同。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心识】
 心与识。心梵语是质多,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梵语是毗若南,主要的意义是了别为性,是指依意根生起的前六识,了别的作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相】是佛教术语,意思为唯一的真相——摘自百度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16 21:24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16 21:25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

今天继续学习如何正观【识阴】

譬如幻所化人识。
不在内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间。识性亦如是。如幻性虚妄缘生。从忆想分别起。
无有实事如机关木人。识亦如是从颠倒起虚妄因缘和合故有。
如是观时。知识皆无常苦不净无我。知识相如幻。观识性如幻。

菩萨尔时作是念。世间甚为狂痴。
所谓从忆想分别识起于世间。与[心][意][识]合。三界但皆是识。
是[心][意][识]亦无形无方。不在法内不在法外。
凡夫为虚妄相应所缚故。于识阴中贪着若我若我所。
是人贪着识阴在内。贪着识阴在外。贪着识阴在内外。贪着识阴在彼我。
是人贵此识阴为识阴所缚。受识阴味说识阴相。所谓若心若意若识。随味行故贪受识阴。
是人为识所缚。识阴合故为心意识所牵。以心意识因缘力故生是凡夫。
若起下思得下身。若起上思得上身。若起中思得中身。
是人随心意识力故。生依止诸入。贪着识阴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菩萨于此中如实正观选择识阴。如实正观识阴无常相故。
过去识阴不贪不着不念。知非阴是识阴。
未来世识阴亦不贪不着不念。知非阴是识阴。
现在识阴亦不依止。如实知识阴无常相。如实知识阴生灭相。

若如是思惟正观识阴。是名[正观入识阴道]。
所谓如实知识。如实知识集。如实知识灭。如实知识灭道。
是人如实观识阴集灭相。能坏识阴。能断一切相。知识阴集灭相。亦通达识阴集灭相。

——————————————————————————————————

譬如由虚幻的外境,所化现出来的人的识心,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间

识心的性质也是这样,是虚幻性的,由虚妄的因缘和合而成,由众生的忆想分别而生起

没有真实的相貌,就如在梦中见到的一样虚幻,梦醒就消失

识阴也是这样,由众生的颠倒心性生起,是虚妄的,是过去世的业因在今世因缘和合而生起的种种幻相

如果这样观察时就能知道众生的这个心识都是无常的,是苦的,是不净的,是无我的

知道识阴的相貌是虚幻的,观察到识阴的性质也是虚幻不实的

菩萨这时就会生起这样的念想:世间之事真是太狂妄愚痴

众生对事相的种种忆想分别,这种心识生起于世间之事,与心意识相和合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都是识心,这些心意识无形无方,没有具体的形状,也不在心识的法内,也不在法外

凡夫因为与虚妄颠倒相相应,被种种的虚妄外相所束缚,深陷在识阴中贪恋执着我、我所

这人贪着识阴在心外、在心内、在心的内外,贪着识阴就是我,我所

这人贪着识阴的这些相貌,被识阴所束缚,贪着种种识心沉浸在识阴的相貌中,认为这是心,这是意,这是识,随着这些心意识贪着在识阴中

这人被识阴所缠缚,种种识阴相和合所以被心意识所牵制,因为过去世业因的因缘和合,在心意识中常常随境所转,这就是我们凡夫的相貌

心起下思就得下身,心起上思就得上身,心起中间思就得中身,这些身相都是随着凡夫的心意识而显现

它们依止于凡夫心中所有的想法和感觉,即是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因为贪着识阴的缘故,所以在不断地轮回中无法脱离生老病死忧愁苦恼等种种苦难

菩萨在这时应如实的正观察选择识阴,如实的观照识阴是无常的,是没有真实相貌的

对于过去世的识阴不贪不执着不念想,知道非阴是识阴

未来世的识阴也应不贪不执着不念想,知道非阴是识阴

现在的识阴也应不执着,如实的观想识阴是无常的,是不断变化的,是没有真实相貌的

如实的观察识阴的生灭相,即生灭的过程,观察一切现象的产生和消失

了知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实体存在,所以对一切现象都不应执着和贪恋,这样才能真正的解脱

如果能够如此正观察思惟识阴,就是[正观入识阴道]

也就是如实的了知识阴,如实的了知识阴的集聚过程,是过去世业因在今世的因缘和合

如实的了知识阴的真如寂灭相,如实的了知识阴的灭谛道谛(灭者,灭生死因果之涅槃也,道者证涅槃之正道也,灭为果而道为因,谓之无漏之因果,又曰还灭之因果。先果后因者,先示果使生欣求之念,因以修因也。

是人如实的正观识阴的集聚、生灭、灭生之相,就不会再执着贪恋在识阴中,能断除一切外相,不会再沉迷在外境中

了知识阴的集聚生灭之相,也能通达识阴的集聚生灭相貌,了知一切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恒久不变的实体存在,不再执着在这些虚幻的外境中


【词解】
【法想】
 (术语)思惟法之想念也。维摩经问疾品曰:‘即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机关木人】
 (譬喻)喻五蕴之假者。智度论六曰:‘都无有作者,是事是幻耶?为机关木人,为是梦中事。’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灭道】
 (术语)灭谛与道谛也。灭者,灭生死因果之涅槃也,道者证涅槃之正道也,灭为果而道为因,谓之无漏之因果,又曰还灭之因果。先果后因者,先示果使生欣求之念,因以修因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诸入】是佛教术语,指的是心中所有的想法和感觉,也即是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佛教讲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即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摘自百度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17 22:1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17 22:12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今天继续学习如何正观【识阴】
菩萨尔时亦不生识阴。亦不灭识阴。是识阴从本已来无生。
如是观时不分别识灭相。通达识阴无生相。何以故。

持世。是识阴无生无相无成。是识阴生性虚妄故。入在无生相中。
持世。识阴终不有生成相。是识阴相从众因缘生。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因缘法。非阴是识阴。
观察选择信解证知。通达诸所有识悉皆知实。菩萨知识阴实故。如是一切所缘知皆破坏。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观识阴。知是识阴无生者。无作者无起者。无受者无所受者。
但以众缘生。众缘合故有。缘见闻觉识法故系有。从本已来常毕竟空。
如是观识阴时。即知识阴是无作无起相。不贵不着。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正观察选择入识阴]。



若菩萨能如是方便入五阴。能如是[方便正观五阴]。是名[通达入五阴集灭道]。皆能断诸阴相。
真知五阴方便。以是方便故。于五受阴中。不贪不着不缚不系。如实知色无常相。
是菩萨若于色有欲染则能除断。亦如实知受想行识。亦如实知受想行识无常相。
若于受想行识中。有欲染则能除断。菩萨于五受阴中除断欲染故。随顺通达决定五阴方便。
如是观时。能知[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


菩萨此时心中不会对识阴作生起想,也不会对识阴作灭除想,因为知道识阴原本就没有是从哪里生出来

这样的观照就不会分别识阴是如何消除的,因为原本就是没有的

为什么通达识阴没有生起的地方呢?

是因为识阴不会自己生起没有真实的相貌,是识阴本身的自性是虚妄的缘故,所以不会自己生起,只是业因的因缘和合,没有固定的相貌

识阴没有自己生起的相貌,识阴的种种相貌是由于过去世的种种业因在今世的因缘和合而成

菩萨摩诃萨能够如实正观察因缘和合有为法,了知非阴就是识阴

观察选择对佛法正信正解而得证果,通达所有的识阴都是如此不会自己生起,没有真实的相貌

菩萨了知识阴的这一真实相,像这样一切事物都是按照其自身的因缘和合而成,不强求也不刻意追求

菩萨摩诃萨这样正观识阴,了知识阴不会自己生起,没有造作者也没有生起者,没有受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之后身,当受罪福果报),也没有所受者

只是因为众生过去世的因缘和合所以有了识阴,缘于能见能闻能觉能识的有为法称之为有识阴

但是根本以来是无常的,是虚幻的,是毕竟空的(一切有为诸法的体性毕竟空寂

以这样的心来正观察识阴,就知道识阴是没有造作也不会自己生出相貌,平淡不张扬

菩萨摩诃萨应该如此正观察识阴

菩萨摩诃萨如果能够以需观照方便法真正的深入五阴,正观察五阴的特性

那就能通达五阴的聚集、生灭过程,也能通达灭生死因果之涅槃,证涅槃之正道,就能断除五阴虚妄的相貌

真正的了知五阴方便,以种种观照方便来正观察五阴,观察到五阴之法都是因缘所生,无有实相

所以不应执着贪恋这些虚幻的外相上,应该如实的知道色阴没有永恒的相貌

菩萨如果对污染真性的色阴能够断除,那么没有了色阴的污染,也能清净受想行识四阴

从而如实的了知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都由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的真实相貌

如果在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中,对世间种种爱欲贪着也能够断除这些污染真如自性

菩萨能够在这五阴中断除种种爱欲杂染,就能随顺通达决定五阴的观照方便法

了知五阴的集聚、生灭过程,了知五阴是无常的,他们都是凡夫颠倒的心念与过去世的业因在今世的因缘下和合而成

他们并没有固定的相貌,总是随着外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所以是虚幻不实的,没有自己的自性,所以说五蕴皆空,众生不应执着贪恋其中

===============================================

末学很惭愧,在学习如何正观五阴时,末学还是无法能够比较深入经文的义理,虽然学习起来很吃力,但是末学也在过程中感受到法喜

在学习色阴时,经文中有一个比喻:
菩萨正观色阴时。知同水沫聚。云何知同水沫聚。
无聚是水沫聚。但从众缘生。不可执捉无有坚牢。水沫聚中无有。聚相无聚是水沫聚。色阴亦如是。色阴中无有阴相。

就是色身如大海中波浪聚集的泡沫,波浪过后,水泡随即散灭,没有相貌

学习受阴时
非阴是受阴。从忆想分别起。颠倒相应无有受者。但从先世业因起。今世缘故。
诸受自性空。受中无有受相。菩萨观达受阴。譬如雨渧水泡。有生有灭无有决定。
受阴亦如是。次第因缘起。属诸因缘无有住时。虚妄不实从忆想颠倒相应起。

就是所受的种种苦乐犹如雨滴水泡,在滴下的瞬间就灭掉,没有相貌

这样的比喻让末学一下子就感受到色阴、受阴没有真实相貌、是虚幻的、是无常的真实体悟

由此体会到虽然佛法很深奥,但是佛法就是在生活中,都能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加强末学要深入经藏,学习佛法智慧的信心决心

深深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老师,阿弥陀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18 20:52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上面在学习如何正观五阴时,已经知道,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都是无常的,都没有固定的相貌

他们都是因为过去世的业因在今世的因缘和合下而形成的物质和现象,这些物质和现象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是随缘而生,缘灭而灭

而空的本性也是这样,在佛学大辞典中这样解释空:【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空寂】

而凡是因缘和合而生都是无常的,虚幻的,不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就如经文中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指的是一切有形象的物质,也就是一切物质与空性是没有差别的,他们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都是无常的、虚幻的,都是因缘生而生,因缘灭而灭,没有永恒的存在

而受、想、行、识属于精神现象,所以一切现象也与空性一样没有差别,也是无常的不真实的

既然一切物质和现象没有一成不变的,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缘起缘灭,缘灭缘起,也就是这个因缘成就了一切物质和现象

那么众生想要脱离六道轮回,每一个缘起就格外的重要,按照末学的次第理解,这个缘起取决于众生的心念

因为心念是相的制造者,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就像我们的生命

其实[生命]并没有终结,只有两种情况,就是一直轮回或超越轮回,所以佛经上说实相不生不灭,非生非灭

生命轮回是由[心念]所主宰,如果我们的心念被外相所左右,那就会陷入[心][相]牵扯共业的轮回之中

但是心又受到外相影响而迷惑,所以形成滚雪球般的巨大谜团,变成累世轮回

因此,想要解脱轮回,不再生生世世被现象所困惑或因为轮回而痛苦,

那就要自己超越外相,让心念导向真实,这样心念就会成就正向的作用

心念的正向作用和负面作用都一样强大

如果[负面心念]主宰自己,那就变成累世轮回的强大业力

如果[正向心念]光明自己,那就会变成佛菩萨同等的威力

所以,正视观照自己的心念非常的重要,要时时正观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不要被外相所迷,沉浸在虚幻的外相中

例如佛经上常谈到的[色][受][想][行][识]

[色]包含的很广,简单说就是外相,就是外在一切现象,眼睛所见就是[色],

所以不要被眼睛所见的外相所迷惑,这就是修行的根本

所以在[楞严经]中[色阴]现象讲的都是看到或听到外在现象

再者,[受]就是觉受,佛经上到处都是教导修行人要超越自我觉受,不要陷入觉受之中,不然就容易累世轮回

所以,修行人不要或哀或怨或叹或悲或傲,这些在[楞严经]讲的[受阴]现象也说明的很清楚

以上所讲的[色][受]现象就是[外在现象]和[身体感受]对众生的影响

再者,[想]就是心念的执着,[楞严经]也讲了十种执着,这自己可以参阅

如果超越了上述[色][受][想]现象,佛经上说就会有神通了

但是,虽然有了神通,不过[知见]上没有透彻,却因为神通而以为自己全懂了

那就会堕入自以为是的[邪见]中,就变成[行][识]现象的共二十种外道

所以,[行]就是细微的心念执着,就是所谓的[第七识]现象

而[识]就是指[第八识]的恶种子或错误知见,这是最细微的习气种子,是根源

因为早期强调互动式教学,和电脑科技的发达,

所以,近年来大家都对[互动]有了新的观念和了解

例如,对于网页或各项科技产品都会强调[主动的互动式]的功能,尤其在教学上更是如此

由设计者设计主动引导或诱发人们学习的介面程式,来引导和加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谈到互动,其实[身心]或[心和外相]的影响也是如此

也就是[第八识]和外界的互动状态也是如此

外相对[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产生作用,而形成[第六识](意识)的概念执着,最后变成[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习气种子

同样的,[第八识]的习气种子也影响[第六识]对外相的判断,形成执着

这就是一种互动式的交流状态

[心念]的原理就是如此,其实很简单,懂了原理就很简单

如果超越了对表相的执着,那才能超越肉体的存在,而逐渐回到正面的精神状态

不用怀疑,道理就是如此,因为佛菩萨就是如此,佛菩萨就是最好的案例

——[生命]和[心念]的原理

佛菩萨都是在实修的过程中实证、明了法界的真相,所以对于一切物质和现象所显现的种种虚妄之相都不会执着,无所挂碍,达到身心真正的清净自在

什么是法界的真相呢?
就是众生虽然表相上有生死,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绝对的死亡或出生
只是因为对六道的执着抓取不放,所以一直累世轮回
也就是因为种种无知害怕恐惧和情爱欲望贪着, 无法认清六道轮回的真相
因为对表相的执着,所以无法脱离轮回引力的控制

其实,轮回或解脱是可以自主的,
如果众生因为对表相的贪瞋痴, 这心念就不由自主, 就会堕入轮回
就像您对梦境中事物情境的执着, 这梦就一直持续, 如果您能破除梦境, 知道梦境是虚幻, 梦就醒了
如果众生对世俗能放下执着, 就能超越表相, 而投生清净的天道, 甚至脱离六道轮回的引力控制而成佛

六道轮回其实是自己造成的, 是自己的心念造成的
六道轮回的引力就是自己心念执着的力量
而这解脱轮回的诀窍, 就在于心念的超越和自主性
佛就是究竟圆满的超越者

——[略说]法界真相

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入实修,断除对种种虚幻外境的执着贪恋,让心回归本自清净的光明佛性
修行的方法
就是透过六根意识作用的观行,结合佛法正见和法义
透过观行和法义的结合,逐渐摆脱世俗和烦恼的干扰
让身心逐渐契入实相,达成身心一如的境界

——[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词解】
【空】
 (术语)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空寂。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同注‘肇曰:小乘观法缘起,内无真主为空义。虽能观空,而于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无不极,所以究竟空义也。’大乘义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同二曰:‘空者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为空。’万善同归集五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灭之无。’梵S/u%nyata%。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色】
 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蕴】
 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19 21:24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19 21:27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4小时)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舍利弗,世间所有的法:即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以及四圣谛等等这些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都是呈现空性之相

不生不灭,他们都随缘而生,随缘而灭,无有固定自性,一切事物以及现象都不会自己生起,也不会自己灭掉,都是随缘不断的流转

不垢不净,一切事物和现象既不是垢秽的,也不是纯净的,没有垢净的分别

不增不减,一切事物和现象不会在数量上有增有减,这更加说明诸法的实相是空,他只是在相貌上在因缘和合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没有固定的实体相貌

由此可见,空性中没有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具体见下面词解),人类的感官与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受。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于心上,以为起言语之因者。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这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也没有眼根为眼识之所依,能看取色境,即为不可见有对(有碍)之净色)、耳根指耳识之所依,由此取声境无见有对之净色)、鼻根指鼻识所依之无见有对之感觉器官,即嗅觉器官。色界二禅以上五识皆无,故鼻根于彼并无作用,唯为庄严身之故而有之)、舌根(舌识之所依,取味境之无见有对之净色)、身根即指身识所依,取触境无见有对之净色。此指身体内之净色根,而非谓肉体之扶尘根)、意根意根所对之境则为心法,对法境即产生意识
等六根

没有色尘是眼根所对之境,为眼识所缘的对象。有显色、形色、表色三种色)、声尘是耳根所对之境,为耳识所缘的对象。有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香尘是鼻根所对之境,为鼻识所缘的对象。有好香、恶香、平等香)、味尘(:是舌根所对之境,为舌识所缘的对象。有苦、酸、辛、甘、咸、淡六种)、触尘是身根所对之境,为身识所缘的对象。有地、水、火风四者是能造之触,其所造的假触,有轻、软、滑、涩、冷、渴、饱、饥等多种)、法尘五根五境之外,还有“无表色”,此又名法尘,这不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五识所取的境界,而是意根所对,为意识所缘的对象,及自识所变,有可缘义之色。此又名法处所摄色,此是假境,略为三种,一者可见有对,如显色等;二者不可见有对,如眼根等,三者不可见无对,约指意业而言)六尘

【词解】
【诸法】
 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空相】
 (术语)诸法皆空之相状。因缘生之法,无有自性,是空之相状也。智度论六曰:‘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同五十三曰:‘须菩提常行无诤三昧,与菩萨同事,巧便乐说一种空相法门。’【又】真空之体相,名为空相。般若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法藏略疏曰:‘辨此空状,故云空相,或真空体相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诸法空】
  谓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法,无有实相,一切皆空。无取无舍,能离一切诸见,是名诸法空。(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编)】


【空】
 (术语)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空寂。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同注“肇曰:小乘观法缘起,内无真主为空义。虽能观空,而于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无不极,所以究竟空义也。”大乘义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同二曰:“空者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为空。”万善同归集五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灭之无。”梵S/u%nyat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入】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又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旧曰六入,新曰六处,即十二入十二处也。六境为外之六入,六根为内之六入。十二因缘中之六入为内之六入,即六根也。入为涉入之义,六根六境互涉入而生六识,故名处。处为所依之义,六根六境为生六识之所依,故名处。大乘义章四曰:‘言六入者,生识之处,名之为入。’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眼等六情是名六入。’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不生不灭】
 (术语)对生灭之语,常住之异名也。小乘独就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大乘于有为之事相上论不生不灭之义。维摩经不二门品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般若波罗蜜经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中论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按不生亦不灭四句偈文,所以发明真空无相第一妙谛。凡佛经均不外此意。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不生不灭】
 不生也不灭,是常住的别名,也是永生的意思。涅槃经说:‘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生不灭】
 (术语)对生灭之语,常住之异名也。小乘独就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大乘于有为之事相上论不生不灭之义。维摩经不二门品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般若波罗蜜经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中论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按不生亦不灭四句偈文,所以发明真空无相第一妙谛。凡佛经均不外此意。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不增不减】
 (术语)凡佛教说不增不减,有二门:一就实相之空理而言。一就法之无尽而言。如般若经,即就空理者,如不增不减经,即就无尽者般若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诸法即真空也,真空无增减也。然如说生佛二界之不增不减,就生界之无尽佛界之无尽而言,二界无增减也。起信论义记上曰:‘况众生界如虚空界,设如一鸟飞于虚空,从西向东,经百千年终不得说东近而西远,何以故?以虚空无分齐故。’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色】
 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色】
梵语 ru^pa,巴利语同。ru^pa 系自 ru^p(造形)之动词语根变化而来,故含有“有形状”之意。又谓 ru^pa 是由 ru^(坏)之动词语根转变而来,有变坏、变化之意。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玆就广狭二义分述之:
 <一>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即五蕴中之色蕴,五位中之色法(与心法相对)。乃质碍(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经论中对于色有诸种分法,据俱舍论卷一载,色包含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无表色等十一种。唯识宗分色为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等十一种。其中,法处所摄色是意识之对境,包括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等。
 于此诸色法中,又可依其一一法之性而归纳成下列数种分类:(一)内色(五根)与外色(五境)。(二)细色(无表色,或指色界之色)与粗色(由极微所成之色,或指欲界之色)。(三)定果色(由定所生之色)与业果色(由业所造之色)。(四)可见有对色(指狭义之色,即色境)、不可见有对色(指声、香、味、触、五根)与不可见无对色(指无表色)等三种。(杂阿含经卷一、卷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根)1137、“五境”1171、“色蕴”2549、“法处所摄色”3389)
 <二>眼根所取之境。对于声、香等而言,色乃专指眼根所识别之对象,如青、黄等质碍之境。五境之一,六境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又作色境、色处、色界。据瑜伽师地论卷一载,色大别有三种:(一)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二)显色,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等十二种。(三)表色,凡吾人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显然可表示于外,而令人目见者。盖此皆于五根、五境等色蕴中,特指眼根所取之境,故称为色。(识身足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顺正理论卷一、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有宗七十五法记卷一)((参见:表色)3513、“形色”3788、“显色”6922)p2541
FROM:【佛光大辞典】

【五蕴】
  ﹝出大乘广五蕴论﹞
  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
  [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
  [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也。)
  [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
  [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
  [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五蕴】
  ﹝出大乘广五蕴论﹞
  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
  [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
  [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也。)
  [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
  [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
  [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受】
人类的感官与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受。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参见:三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想】
梵语 sam!jn~a^,巴利语 san~n~a^。音译为僧若。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五蕴之一。系动词 jn~a^(知)与接头语 sam!(一切)连结而成,相当于现代语中“概念”一词。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视其为五遍行之一。指对境之像,于心中浮现之精神作用而言。即相当于表象之知觉,乃次于“受”(印象感觉)而起之心所作用。其所依之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而由眼触所生之想,乃至由意触所生之想,计有六想(亦作六想身,身表复数)。其次,依所缘境之大、小、无量之别,而有大想、小想、无量想等三想。又欲想(贪欲想)、嗔想(嗔恚想)、害想(杀害想)等三想,谓三不善想或三恶想,乃与贪、嗔(发怒)、害(加害于人)等三种烦恼相应而产生之“想”。出离想、不恚想、不害想等三想,称三善想,乃三不善想之相反。
 此外,想为观想之意。大品般若经卷一,有无常想等十想之说;往生要集卷中亦谓,修念佛时,即是住于归命想(一心归佛)、引摄想(为佛所引导)、往生想(往生净土)等三想之中。(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俱舍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入阿毗达磨论卷上)p5451
FROM:【佛光大辞典】

【想】
 (术语)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于心上,以为起言语之因者。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俱舍论四曰:“想,谓于境取差别相。”唯识论三曰:“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行】
 (术语)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三本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乘义章八曰:“起作名行。”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玄义三下曰:“夫行名进趣,非智不进。”【又】从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也。大乘义章二曰:“有为集起,目之为行。”俱舍颂疏一曰:“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若于造作,或约迁流余四蕴,亦名为行。”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行】
<一>梵语 sam!ska^ra,巴利语 san%kha^ra。音译删迦罗、僧娑迦罗。原为造作之意,后转为迁流变化之意。(一)造作之义。义同于“业”。十二缘起中第二支“行”即属此类。指能招感现世果报之过去世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二)迁流变化,即“有为”之义。盖有为乃由因缘所造,故系指无常之一切法。诸行无常中之“行”即属此类。五蕴中之“行蕴”亦即此义。((参见:十二因缘)337、“五蕴”1212、“行蕴”2567、“业”5494)
 <二>梵语 carya^ 或 carita,巴利语 cariya^ 或 carita。(一)意谓动作、行为。(二)指为到达悟境所作之修行或行法。如行解相应、行说一致、教行证、教理行果之“行”,意即对于知解言说之实地践行。日本净土真宗谓称名念佛为大行。
 <三>梵语 gamana。指进行、步行。行住坐卧(四威仪)之行即是此义。((参见:四威仪)1728)p2551
FROM:【佛光大辞典】

【识】
梵语 vijn~a^na,巴利语 vin~n~a^N!a。音译作毗阇那、毗若南。vijn~a^na 为 vi(分析、分割)与 jn~a^na(知)之合成语,乃谓分析、分类对象而后认知之作用。虽至后世时,心(梵 citta,巴同)、意(梵 mano,巴同)、识三语汇分别使用,然于初期时皆混合使用。依唯识宗之解释,吾人能识别、了别外境,乃因识对外境之作用所显现,故于此状态之识称为表识、记识(梵 vijn~apti,音译作毗若底)。
 于大、小乘佛教皆立有六识说。六识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之了别作用,此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种心识。喻如“六窗一猿”,六识之体为一,而起作用之门户则六,概系六识说最初之意义。六识中,第六之意识称为第六识,后世更赋予六识、意识、分别事识、四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人我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等十名,称为六识十名。
 除以上六识外,唯识宗另举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即阿梨耶识),成立八识说。其中从眼识至身识之五识(与六识说相同),总称为前五识。至第六意识,称为前六识。至第七末那识(即第七识,或单称七识),称为前七识(或单称七识)。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而缘各境转起,故称为七转识或转识。而前六识能清晰识别对象,故称为了别境识。第七末那识称思量识,第八阿赖耶识称异熟识。据护法之唯识说,八识中第六与第七识具有执著虚妄之对象为我或为法之遍计性,故称“六七能遍计”。而前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因无我、法之执著,故称此为“五八无执”。复次,印度之无相唯识派认为八识之体性皆同,故主张八识体一之说。但有相唯识派及唯识宗则谓其体性各别,而主张八识体别说;且二识乃至八识同时并起,同时转起(俱转),称为八识俱转。然而,小乘有部宗等不主张二识并起,异于前说。
 摄论宗(真谛所创)于八识外另立第九阿摩罗识(庵摩罗识),成立九识说。阿摩罗识别名无垢识、真如识、真识,即所谓净识,依此而言,第八阿梨耶识被解作妄识或真妄和合识。地论宗、天台宗亦有人主张此说。
 真言宗立十识,即于八识之外别立二种:(一)多一识心,为生灭门之所依,相当于了知差别现象界之后得智。(二)一一识心,为真如门之所依,相当于体悟平等一如真理之根本智。
 据真谛译之世亲所著摄论释卷五谓,因阿梨耶识变异所生之识,共有: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应受识、正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与善恶两道生死识等十一种差别。于此,“显识论”举出显识与分别识二种,其中因阿梨耶识所显现之显识复分为:身识、尘识、用识、世识、器识、数识、四种言说识、自他异识与善恶生死识等九识;而分别识为虚妄分别之主体,又可分成有身者识与受者识二种,其看法大致与真谛所说相符。
 又楞伽经卷一说三识,即:(一)真识,相当于阿摩罗识,或相当于阿梨耶识。(二)现识,相当于显现万法之阿赖耶识,或阿陀那识(即末那识)。(三)分别事识,即七转识,或前六识。然真识之说仅见于楞伽经,而不见于梵本及其他译本。按智吉祥贤之楞伽经注谓,现识为前五识,分别事识则为第六意识。
 据大乘起信论所说,由于阿梨耶识中之根本无明在阿梨耶识上起动妄念,以至认识对象而生起执著心,其相状可分为:(一)业识,起动业作之始相。(二)转识,因业识作用,所生见照的主观作用之相。(三)现识,转识成为客观之境所现之相。(四)智识,执著现识为实在之相。(五)相续识,对现识执著不断之相。上记五种识总称为五意,或五识;相当于三细六粗中之前五者。此外,依无明能起动阿梨耶识,而展开迷界之相状,如风吹大海成浪,故喻称为识浪。(杂阿含经卷三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二、卷九、释摩诃衍论卷二、大乘义章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俱舍论光记卷四、宗镜录卷五十、十住心论卷十)((参见:末那识)1941、“阿摩罗识”3671、“阿赖耶识”3676)p6697
FROM:【佛光大辞典】

【识】
 (术语)梵语,婆哩惹你Parijn^ana,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一曰:“识谓了别。”同五曰:“识以了境为自性。”大乘义章三曰:“识者乃是神知之别名也。”止观二曰:“对境觉智,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了了别知名为识。”同四曰:“识是一期心主。”往生礼赞曰:“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蕴】
 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眼根】
梵语 caks!ur-indriya,巴利语 cakkhundriya。音译斫刍。单称眼。为眼识之所依,能看取色境,即为不可见有对(有碍)之净色。五根或六根之一,为十二处中之眼处(梵 caks!ur-a^yatana),十八界中之眼界(梵 caks!ur-dha^tu)。普通所称之“眼”指眼球;然于大毗婆沙等经论分为二种,谓可见而由筋肉所组成者,为扶根(扶尘根);对此,不可见而有能见之作用者为眼,称为胜义根。其中,扶根以四尘为体,为可见有对;胜义根以清净之大种所造之色为体,为不可见有对。
 关于眼取境时,是眼识能见色,或眼根能见色等问题,历来有四种说法,而以其中之“根见”为大毗婆沙论所认可,故于论中一一评破其他三说,即:(一)根见,为世友所主张,称为“根见家”,谓眼根观照色境之力用,称为见,眼识则仅能了别眼根所观照之境。若谓眼识能见色,则识为无障之法,故应可见被障蔽于壁外之境,然其识见既不能成立,此即为“根见”之证明,即根为有障、有对之法,故不能见被障之色。(二)识见,为法救所主张,若谓眼识可见色,识应有见相,然识无见相,故识见之理为非。(三)根识相应之慧见,若谓根、识相应之慧能见色,则与耳识相应之慧,亦应闻声,然慧无闻相,故慧见之理非。(四)根识和合见,若谓根识和合而见色,应于一切时皆能见色,以无时不和合,故理为非。
 对此根见或识见之问题,大乘唯识主张根识和合见。盖唯识宗认为一切诸法皆为第八识所变现,而无小乘所说的由极微所成之根境,故认为“根”仅具有“识”所藉以攀缘而变现“境”之功能以外即无其他功能。又诸经论关于眼之种别,亦有多种说法,或谓异熟生、长养二种,或说三眼、四眼、五眼、十眼等。瑜伽师地论卷三对于眼之种类,记载最详,论中由一种“能见之眼”增数至过去眼、现在眼、未来眼、内眼等之十一种眼。(杂阿含经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二、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见:眼)4742、“眼识”4744)p4743
FROM:【佛光大辞典】

【眼根】
 (术语)六根之一。眼识发生之所依者。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其体质清净,是为实之眼根,不可以肉眼见者,是名胜义根。彼以肉眼可见之眼球,称为扶尘根,为彼胜义根之所依者。即如盲人,有扶尘根,无胜义根故,不能生眼识也。俱舍论一曰:“眼谓内处四大所造,净色为性。”同颂疏一曰:“眼等五根,体清净故,如珠宝光,故名净色。”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耳根】
梵语 s/rotrendriya,巴利语 sotindriya。音译戍缕多因姓唎焰。乃六根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二十二根之一。略称耳。指耳识之所依,由此取声境无见有对之净色。依俱舍论卷二所载,耳根之极微在耳穴内旋环而住,恰如卷成筒状之桦皮,能听闻远处之声响。然声响若逼近耳根即不能闻,故与眼根同为离中知,均取非至之境。又耳根于十二处中称为耳处,于十八界中称为耳界。此外,梵语 s/rotra,意译作耳、能闻。音译除戍缕多外,又作述噜怛罗、羯赖拏、羯叻拏(梵 karN!a)。(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二、品类足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卷四、卷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之五根章、梵语杂名)((参见:十二处)343、“十八界”356、“六根”1284、“耳识”2510)p2509
FROM:【佛光大辞典】

【耳根】
 (术语)六根之一。对于声境而生耳识者。即耳官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鼻根】
梵语 ghra^N!endriya,巴利语 gha^n'indriya。音译揭逻拏因侄唎焰。为五根之一,六根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二十二根之一。单称鼻。指鼻识所依之无见有对之感觉器官,即嗅觉器官。色界二禅以上五识皆无,故鼻根于彼并无作用,唯为庄严身之故而有之。又鼻根于十二处中称鼻处(梵 ghra^N!a^yatana),十八界中称鼻界(梵 ghra^N!a-dha^tu)。(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卷一四二、卷一四五、俱舍论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一、卷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见:五根)1137)p5955
FROM:【佛光大辞典】

【舌根】
梵语 jihvendriya,巴利语 jivhendriya。五根之一,六根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二十二根之一。舌识之所依,取味境之无见有对之净色,称为舌根。梵语 jihva^,原意火焰,即能尝之义,谓祭神时投供物于火中,火焰即神之能尝。于无色界,舌根不能成就,唯欲、色界有之。于十二处,舌根称为舌处(梵 jihva^yatana);于十八界,则称舌界(梵 jihva^-dha^tu)。(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卷一四二、卷一四五、俱舍论卷一、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显扬圣教论卷一、品类足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参见:二十二根)171、“十二处”343、“十八界”356、“五根”1137)p2540
FROM:【佛光大辞典】

【身根】
梵语 ka^yendriya,巴利语同。五根之一,六根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二十二根之一。略作身。即指身识所依,取触境无见有对之净色。此指身体内之净色根,而非谓肉体之扶尘根。
 关于身之语义,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载,此盖取梵语 ka^ya(音译迦耶)之积集义、依止义。其他眼根等之大种及造色虽皆亦积集,而身根为诸根多法所依止,多法皆积集于身根,故特称迦耶。
 此身根,在十二处中称为身处(梵 ka^ya^yatana),在十八界中称为身界(梵 ka^ya-dha^tu)。通常所谓之身,皆总指肉团而言,与身根不同。在婆沙等诸论中,筋肉等称为扶尘根,对于有能触作用之身根,则称之为胜义根。又身根唯欲色二界存有,无色界则无。大毗婆沙论卷九十载地狱身根不同于人等身根,谓地狱中解诸肢节,乃至糜烂,亦有身根。(大毗婆沙论卷一四四、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卷十、俱舍论卷四、俱舍论光记卷二至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卷十末、佛家名相通释卷上(熊十力))p3017
FROM:【佛光大辞典】

【意根】
<一>梵语 mana-indriya。六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根”为能生之义。六根中之前五根所对之境为四大(地、水、火、风)所形成之色法;意根所对之境则为心法,对法境即产生意识。((参见:六根)1284)
<二>又作意地。即指第六识。((参见:意识)5449)p5446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根】
梵语 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p1284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根】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见:六境)1298)p1298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尘】
 (名数)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净心诫观下曰:“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境】
梵语 s!ad! vis!aya^h!。指六根所取之六种对境,亦为六识所感觉认识之六种境界。即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境犹如尘埃能污染人之情识,故称六尘。能引人迷妄,又称六妄;能令善衰灭,又称六衰;或因其能劫持一切善法,故又称六贼。
 依俱舍论卷一载,色境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等十二显色,与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形色。声境有由生物身体所发出,以及由物质所发出者;各有表示事物之理之言语与声音,如拍手、哭声、管弦音、雷鸣等非言语之声;复有快声与慢声之分,计有八种。香境有如沉香之好香,如葱、炝之恶香,亦有适中之香,以及强烈之香等四种。味境有苦、酢、咸、辛、甘、淡六种。触境有坚、湿、软、动四大,加滑、涩、重、轻、冷、饥、渴则为十一种。法境则广含一切法,狭义则指除五境以外之一切,即指意根、意识对六境全体之作用;或特指意根、意识所作用之对象,称为法境,在十二处之中,则称法处。有部认为法境包含无表色、心所、不相应行、无为等。此外,瑜伽行派之唯识学说,主张识外无境之说,而认为六境均属一心之变现。(显识论、俱舍论卷二、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六)p1298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境】
  指六根所取的六种对境,亦为六识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即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境犹如尘埃能污染人之情识,故称六尘。此六境即:一、色境:是眼根所对之境,为眼识所缘的对象。有显色、形色、表色三种色。二、声境:是耳根所对之境,为耳识所缘的对象。有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三、香境:是鼻根所对之境,为鼻识所缘的对象。有好香、恶香、平等香。四、味境:是舌根所对之境,为舌识所缘的对象。有苦、酸、辛、甘、咸、淡六种。五、触境:触境是身根所对之境,为身识所缘的对象。有地、水、火风四者是能造之触,其所造的假触,有轻、软、滑、涩、冷、渴、饱、饥等多种。六、法境:五根五境之外,还有“无表色”,此又名法尘,这不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五识所取的境界,而是意根所对,为意识所缘的对象,及自识所变,有可缘义之色。此又名法处所摄色,此是假境,略为三种,一者可见有对,如显色等;二者不可见有对,如眼根等,三者不可见无对,约指意业而言。见《俱舍论》卷二所载。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色尘】
指眼根、眼识所取所缘之对境。为五尘之一,六尘之一。此色染污心识,生起烦恼,故称为尘。((参见:五境)1171、“六尘”1298、“色”2541)p2549
FROM:【佛光大辞典】

【香尘】
六尘之一。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香为其一,乃鼻识、鼻根所缘之对境。尘即染污之义,谓其能染污情识,使真性不能显露。栴檀沉香、饮食之香、男女身上所有香,及一切好恶之香等,皆为香尘。(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八)p4016
FROM:【佛光大辞典】

【触尘】
 (术语)六尘之一。身根所对之境为触,坚湿等是也。此境能眩惑人之识情而污真性,故斥之云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尘】
<一>六尘之一。指为意识所缘之诸法。经中常将烦恼比喻为尘垢,因此等诸法能染污情识,故称法尘。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九上):“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又法尘相当于十二处中之法处,十八界中之法界。或指使人起执著心之现象。((参见:六境)1298)
<二>修行者执著于佛法,而生起迷妄心,此佛法于其人,亦称为法尘。碧岩录第八十三则(大四八·二○九上):“殊不知宗师家说话,绝意识,绝情量,绝生死,绝法尘,入正位,更不存一法。”p341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20 21:0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20 21:47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4小时以上)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学习解说】
是诸法空,所以没有能发生认识功能的眼根界、耳根界、鼻根界、舌根界、意根界

也没有六根所缘(认识)的对象,即色尘界、声尘界、香尘界、味尘界、触尘界、法尘界

也没有六根对六境所生起的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也就是说空性中不会生起这十八界法

空性中不存在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状态

也同样没有因为不存在不通达真理和不明白理解事相而否定这些不通达的真理和事相

空性中甚至没有衰老与死亡这种现象,但是也同样没有认为衰老或者死亡这个相是没有的,因为

空只是一种方法或态度或心念,
并不是否定存在,并不是否定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或众生
就算是成佛了,有情众生一样都是存在的,不论是佛还是其他型态众生(六道众生)都是存在的
所以,「空」或「虚幻」、「虚无」只是相应或对应次第的一种心念或态度或说法
例如:心中念善和持戒的人,投生(飞生)天界,因为不执着人间世俗,
所以,相应而生在天上,而天上也与天人的心念相应(成为依报),而没有人间的恶或污秽
也就是,对于天人来说,世俗人间是虚幻、空无的,而对人类来说,世俗人间是真实的,这也是相应而生

而对修行者来说,或对想究竟解脱成佛的人来说
想要得到相应的因果,那就要有相应的心念和修行
对于空或虚幻的相应理解和实修,也要有相应次第的提高

——「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因为空是因缘法所生,知道这些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的固定的实相,随缘生灭,所以不会去执着

甚至没有苦、集、灭、道这个佛陀成道时初转法轮的四真谛,就如在《金刚经》中所讲: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没有般若智慧可以实证,也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抓取得到的,我们眼根所看到的一切物质现象其实只是虚幻罢了

=====================================

今天学习的经文和前二天的经文中都是讲了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十二入(即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

十八界(即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

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这些构成世间一切物质与现象的所有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都是虚幻的,缘起缘灭

没有固定的真实相貌,他们是无常的,不断变化的,就如空的本质,是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那么到底什么是空呢?
若依照戒定慧三种不同次第来说

空是一种不执着、不贪求、能舍的智慧
这是知见观念上和实际上都能真正超越,而不随俗,能真正超越表相和世俗
这不是一般凡夫嘴巴随便说说的,而是真正身心一如,无求能舍,心无挂碍
所以,以这样的甚深心法念力和知见观念,就能超越轮回,随愿于法界中普渡众生
这阶段是戒定慧一如,事实上,就是因为真正契入,身心一致,所以自然成定成戒

再者,下一个次第
空是一种不堕入世俗表相欲乐苦受的定观
虽然还不能身心一如,还不能真正身心脱俗
但是透过定观觉照,就能保持空观,不堕入世俗和恶道轮回

最后,如果上面两种都做不到的一般凡夫俗子或修行上的初学者
那就不应该妄谈空观或空法或空见,例如说什么吃肉喝酒或男欢女爱都是空
这样的说法不仅仅误导众生,也会误了自己,深执七情六欲而堕入恶道却不自知

——什么是空?

因为诸法空相,一切都是虚妄不真实的,所以不应该执着在这些虚幻的相貌中,然而众生因为凡夫的认知,不能真正明了空性

习惯了有,没有,我,我所,总是对境迷惑,堕入虚幻的假相中,往来复去不断轮回

而想要真正的解脱轮回 ,只有修习佛法,学习佛法正见,从根本上来断除这些凡夫的认知和行为,然而
大部分修行人也都认为自己有智慧
尤其看过空法后,都自以为懂空
若真是如此
那就应该知道[难过][生气][心动][委屈]这些都只是负面心念和习气,虚妄不实
就应该知道自己不应该堕入[贪][瞋][痴]
就应该证明自己真的懂空且能空,不是吗?

其实,以众生的根器来说,
[听闻空法]是一回事,要透过[观修]的过程才能逐渐[渐空]和[真空]

——您委屈吗?难过吗?生气吗?心动吗? 您真懂空吗?

如何观修?比如,善知识教导的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由此经文中能够明了一切物质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是无常的,是空的,知道不能被境所迷,放下凡夫的我执,从外境中跳脱出来,所以

修行的方法
就是透过六根意识作用的观行,结合佛法正见和法义
透过观行和法义的结合,逐渐摆脱世俗和烦恼的干扰
让身心逐渐契入实相,达成身心一如的境界

——[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从修行方法上来说,如果能观空,能放下,那么,心念就容易清净,如此而已,
这只是迈向究竟修行成就中的一个修行过程罢了
所以,「空无」可说是修行过程的一种观照方法,一般就是用来对治「我执」

——「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词解】
【诸法空】
  谓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法,无有实相,一切皆空。无取无舍,能离一切诸见,是名诸法空。(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空】
 (术语)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空寂。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同注‘肇曰:小乘观法缘起,内无真主为空义。虽能观空,而于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无不极,所以究竟空义也。’大乘义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同二曰:‘空者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为空。’万善同归集五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灭之无。’梵S/u%nyata%。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十八界】
梵语 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俱舍论卷一)((参见:十二处)343)p356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界】
 (名数)(参见:三科)。谓六根六境六识也。龙舒心经谓眼识色处为眼识界,耳闻声处为耳识界,并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谓之六识界。总为十八界。
    十 八 界 及 其 效 用

    六根界┌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根  根  根  根  根  根
       └界  界  界  界  界  界
        │  │  │  │  │  │
        │  │  │  │  │  │
    六尘界┌色  声  香  味  触  法
       │尘  尘  尘  尘  尘  尘
       └界  界  界  界  界  界
        │  │  │  │  │  │
        │  │  │  │  │  │
    六识界┌眼  耳  鼻  舌  身  意
       │识  识  识  识  识  识
       └界  界  界  界  界  界
        │  │  │  │  │  │
        │  │  │  │  │  │
    效用  见  闻  嗅  尝  觉  思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明】
 (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a%,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明】
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明】
梵语 avidya^,巴利语 avijja^。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作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作痴(梵 moha)。
 就十二缘起中无明支解之,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阿含经谓,无明乃对于佛教真理(四谛)之错误认知,即无智;且其与渴爱具有表里之关系。说一切有部以“三世两重”之因果来解说十二缘起,谓其中之无明系指过去烦恼位之五蕴,由于该位诸烦恼中,以无明之作用最强,故总称宿世烦恼为无明。唯识宗则以“二世一重”之因果加以解释,谓无明与行能牵引识等五果之种子,故为“能引支”;其中,与第六意识相应之“痴”,能起善恶之业,称为无明。
 有部与唯识宗又将无明分为相应无明与不共无明二种。相应无明,系与贪等根本烦恼相应共起;不共无明,则无与之相应而起者,以其独自生起,故又作独头无明。且成唯识论卷五将不共无明更分为恒行不共无明与独行不共无明。恒行不共无明,系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无明,即与贪等根本烦恼相应而起,此无明无始以来恒行,障碍真义智,故称恒行;又自一切凡夫心常无间之观点言,乃与相应于第六意识之无明有异,故称为不共。独行不共无明,系与第六意识相应之无明,以其与其他根本烦恼不相应,单独而起,故亦称不共。此独行不共无明复依其与随烦恼俱起与否,更细分主独行无明与非主独行无明。
 唯识宗又区分无明为种子与现行,其中,常随众生,隐眠在第八阿赖耶识中之无明种子,称为随眠无明;对此,无明之现行,缠缚众生,系著生死(迷之世界),称为缠无明。又缠无明有相应与不共,即为随眠、缠、相应与不共等四种,称为四种无明、四无明。此外,无明复可分为根本与枝末、共与不共、相应与不相应、迷理与迷事、独头与俱行、覆业与发业、种子子时、行业果、惑等十五种无明。
 据胜鬘经之说,与见惑及三界之修惑(贪等)相应之相应无明,称为四住地之惑。所谓四住地即: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其中,见一处住地指见惑,后三住地则指三界之修惑。又独行不共之无明为无始无明住地之惑(若合以上四住地之惑,则称五住地之惑),此无明住地为一切烦恼之根本,唯如来之菩提智得以断之。
 据大乘起信论之说,无明为不觉,此不觉分为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二种。根本无明,又作根本不觉、无始无明、元品无明,忽然念起无明或元初之一念。即不了达真如平等之理,故忽然起动差别对立之念的元初,即为诸烦恼之元始、迷妄之最初,皆非由其他烦恼所生者,故谓“忽然”。以其极微细,故难以区别心王与心所之状态。故根本无明即最细微之动心,而诸种惑、业、苦等皆以此一念起动之心为根本,故称根本无明。此即无始无明住地之惑。枝末无明,又作枝末不觉,即依根本无明而起之枝末的染污心,有三细六粗之惑业。
 据天台宗之说,依空、假、中三观可断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此中,无明即迷于非有非空之理,而为障碍中道之惑。亦即中观所断之对象。关于断除无明者,在天台所判“化法四教”之别教,于十回向伏无明,在初地以上至妙觉等十二阶位,断尽十二品无明。此际,十回向中,最后之第十回向断除最初之无明,进入初地;此最初之无明复分三品来断,故称三品之无明。在圆教,则于初住以上至妙觉等四十二阶位断尽四十二品无明,此际,第五十一阶位(等觉)之最后心即显妙觉智,由此能断除最后之无明(称为元品无明、无始无明、最后品无明)。然以上为过去之说,实则圆教不立三观之次第,而主张持一心作观,三惑同体,同时可断。(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卷三十八、大智度论卷四十三、成实论卷九、成唯识论卷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卷六十四、十地经论卷八、俱舍论卷九、卷十九、摩诃止观卷六上、胜鬘经宝窟卷中末)p5094
FROM:【佛光大辞典】

【四谛】
谛,梵语 satya,巴利语 sacca,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四谛大体上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教义之大纲,乃释尊最初之说法。四谛依次称为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或苦圣谛、苦习谛、苦灭谛、苦灭道圣谛,或苦谛、苦集谛、苦尽谛、苦出要谛,或苦圣谛、集圣谛、真圣谛、道圣谛。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据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等所说四谛之义,即:(一)苦谛(梵 duh!kha-satya),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审实世间事物,不论有情、非情悉皆为苦;亦即对人生及环境所作之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之一切,本质皆苦。苦谛即关于生死实是苦之真谛。(二)集谛(梵 samudaya-satya),集,招聚之义。审实一切烦恼惑业,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三)灭谛(梵 nirodha-satya),灭,即寂灭;审实断除苦之根本─欲爱,则得苦灭,可入于涅槃之境界。灭谛即关于灭尽苦、集之真谛。(四)道谛(梵 ma^rga-satya),道,能通之义。审实灭苦之道,乃正见、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则可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槃之境。道谛即关于八正道之真谛。
 四谛系佛陀成道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之说,为佛教中之基本教义,并为生死解脱之唯一方法。后世虽以四谛为声闻之法,然除小乘教中有此生死解脱之说外,于大乘经典中亦有此四谛之说,如胜鬘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卷十三等,不仅附有大乘之解释,并对四谛之深义有所发挥。
 关于四谛之自性,诸部有多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载,阿毗达磨之诸论师以五取蕴为苦谛,有漏因为集谛,择灭为灭谛,学、无学法为道谛。关于四谛现观之次第,据俱舍论卷二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记载,先观苦谛,依次观集谛、灭谛、道谛。
 此外,四谛之理分为三阶段,而各有四种行相之说,称为三转十二行相。若以苦谛为例,三转即:(一)初转是“说此为苦谛”之示转。(二)第二转是“应遍知(永断、作证、修习)苦谛”之劝转。(三)第三转为“已遍知(乃至修习)苦谛”之证转。其他集、灭、道谛亦各有三转。所谓十二行相,据杂阿含经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四载,即指在三转中,各设有眼、智、明、觉四行相,而于各谛中均有十二行相。另有一种解释则不考虑眼、智、明、觉,而认为每一谛有三转,四谛则共有十二行相。
 然有部教学之修证论中认为,于四善根位观四谛,每一谛各有四种行相,合计则为十六行相,称为四谛十六行相。即:观苦谛有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即一切万法无恒存性,为苦、为假相之存在,且无实体性;观集谛有因、集、生、缘四行相,即爱执为苦之因,其集聚苦而为苦生起之助缘;观灭谛有灭、静、妙、离四行相,谓苦灭之理想境界即灭系缚、静烦恼、殊妙境、离灾祸;观道谛有道、如、行、出四行相,谓至苦灭之圣道,为圣者实践之正道,合于正理,趋向理想境,而超出迷妄之生存。此四善根位之次即入见道,以无漏真智现观四谛。此见道即为预流向,至于预流果以后则属修道,若以通于预流向、预流果之十六心现观四谛,称为圣谛现观。其中仅最后之第十六心属预流果,前十五心属见道。
 复次,观欲界四谛之智,称为法智;观上二界(色界与无色界)四谛之智,称为类智,而此法智与类智又各有忍与智。此即言,在无间道,以忍断烦恼;在解脱道,则以智证真理。就苦谛而言,乃是以苦法智忍(简称苦法忍)现观欲界之苦谛,断苦谛所迷之烦恼,以苦法智现观欲界之苦谛,并证苦谛之理,以苦类智忍(简称苦类忍)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断烦恼,以苦类智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证理,即以此四心现观苦谛。故准此而言,对集、灭、道三谛亦各有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等,总共则有十六心,称为八智八忍,或八忍八智。此外,依次观四谛之无漏清净,可分别产生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此四智与世俗智、法智、类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并称为十智,乃统括一切有漏智与无漏智之总称。
 大乘佛教在显扬圣教论卷七中,依四谛之内容开演为行苦谛、坏苦谛、苦苦谛、流转谛(以上系由苦谛展开)、杂染谛(相当苦、集二谛)、流息谛(相当于灭谛)、清净谛(相当于灭、道二谛)、正方便谛(相当于道谛)等八种,称为八谛。又据吉藏之胜鬘宝窟卷下本所述,小乘之四谛观乃不完全、不究竟,后更有修作,故称有作四谛;大乘之四谛则完全而究竟,后更无修作,故称无作四谛;此二者亦合称为八谛。
 又天台宗智顗大师依胜鬘经、涅槃经之说,别立浅深不同之四种四谛,与藏、通、别、圆四教相配当:(一)生灭四谛,为藏教所说,就有为生灭之事,而观四谛之因果为实有生、灭。(二)无生四谛,又作无生灭四谛。为通教所说,就因缘诸法即空无生,而观四谛迷悟之因果,均是空无而无生灭。(三)无量四谛,为别教所说,就界内界外恒沙无量差别,而观一切现象皆由因缘生,具有无量之差别,因而四谛亦有无量之相。(四)无作四谛,圆教所说,就迷悟之当体即实相,而观迷与悟之对立矛盾即非矛盾,而皆为实相。
 另法相宗于四谛中之灭谛立有自性灭、二取灭、本性灭等三灭谛;在道谛中立有遍知道、永断道、作证道等三道谛,此系由于灭谛与道谛中各具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故。(杂阿含经卷十五、卷十六、中阿含卷七象迹喻经、卷二十五念经、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卷九“十上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四、卷四十二、四谛经、转法轮经、旧华严经卷四、卷五、新华严经卷十二“四圣谛品”、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六差别品、五分律卷十五、善见律毗婆沙卷四、集异门足论卷七、品类足论卷七、法蕴足论卷六、杂阿毗昙心论卷八、成实论卷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智度论卷十一、卷十八、卷四十八、卷九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卷六十七、卷九十五、显扬圣教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至卷十、成唯识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四谛论、法华经玄赞卷七末、法华经玄义卷二下、中观论疏卷十本、大乘义章卷三本、摩诃止观卷一之三、卷一之四)p1840
FROM:【佛光大辞典】

【智】
 (术语)梵语Jn^a%na,阇那,若那。于事理决断也。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唯识述记九曰:“忍言智以决断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21 21:05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21 21:09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习解说】
前面说了五蕴、六入、十八界等等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真实的固定相貌,缘起缘灭,一切都是虚幻之相

了知诸法的本质是空无自性,因为体悟无相这一真理,就会对一切事物和现象无所执着,无所分别

所以菩萨以自己的般若智慧来实修甚深六度波罗蜜,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直至到达涅槃的彼岸

在实修过程中,因为了知诸法皆空,一切物质现象都是虚妄不真实,所以能够做到心无挂碍,不会执着分别

因为心中无所挂碍,此时已经进入一个无我的境界,所以对世间的一切现象都不会出现恐怖心

就如世间的生老病死苦等等,因为了知这些也都是众生的妄想,是虚幻不实的,自然就不会害怕

而众生因为凡夫知见执着,不知道法界真相,内心时时处在颠倒妄想中,总是把世间幻相当做真实,把无常当做常相,以苦为乐,不知真理,常常为烦恼所迷惑

而菩萨因为心无挂碍,了知空无自性,心中无有所得,远离了世间种种颠倒梦想,身心清净,所以能够实证究竟涅槃,证得无上佛果

况且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诸佛也都是以这个般若智慧照澈诸法实相,并且穷尽一切智慧,实证生死彼岸到达涅槃的彼岸,而成就无上佛道

所以,我们知道只有这个般若智慧才能真正实证法界实相,在深入实修中脱离六道轮回而解脱自在,那么什么是法界实相呢?

法界的真相其实很简单
真实的情况如果被说开了,就像魔术被说破了一样,道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这道理却不容易听到或知道,因为知道的人不多,讲的也少
(当然这在佛教中不是什么秘密,诸佛菩萨和祖师大德都在宣讲这个道理)
另外,就算众生知道了也可能不容易相信,
因为真实的情况可能是令众生难以接受的, 而且众生累世所累积的习气比较接受虚幻而不信真实
这是因为众生累世对六道的观念执着太深重,所以不容易接受真实
(所以众生随便就能生气,随时念头都是贪瞋痴)

有句话说~幻灭是成长的开始,
同样的,想解脱轮回而成佛,就要先知道虚幻和真实的差别
先把对幻想的执着给破除,勇敢的接受真实,这样才能迈向解脱之路

什么是法界的真相呢?
就是众生虽然表相上有生死,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绝对的死亡或出生
只是因为对六道的执着抓取不放,所以一直累世轮回
也就是因为种种无知害怕恐惧和情爱欲望贪着, 无法认清六道轮回的真相
因为对表相的执着,所以无法脱离轮回引力的控制

其实,轮回或解脱是可以自主的,
如果众生因为对表相的贪瞋痴, 这心念就不由自主, 就会堕入轮回
就像您对梦境中事物情境的执着, 这梦就一直持续, 如果您能破除梦境, 知道梦境是虚幻, 梦就醒了
如果众生对世俗能放下执着, 就能超越表相, 而投生清净的天道, 甚至脱离六道轮回的引力控制而成佛

六道轮回其实是自己造成的, 是自己的心念造成的
六道轮回的引力就是自己心念执着的力量
而这解脱轮回的诀窍, 就在于心念的超越和自主性
佛就是究竟圆满的超越者

如果众生不明白这道理, 也没有学习超越表相的理论和方法
这就会堕入心念的不自主性, 而与其他众生互相干扰, 形成共业引力而沉沦

由此可知,众生为什么会一直在六道中轮回,就是因为众生无法超越凡夫的习气和执着,一再堕入累世习气和虚妄的表相中而一直轮回

由法界真相中可以得知:
我们每个众生都可以自主而成佛, 不论你过去有多少罪业,
只要您有超越的智慧, 知道罪性本空, 就能超越一切苦难业障而成佛
重点就在于心念的清净, 断除贪瞋痴和世俗杂染
这样就能恢复佛性原本的清净, 俱足佛性圆满的功德能力, 如同诸佛一般
这就是般若智慧的奥妙, 也是法界的真相

——[略说]法界真相

佛经上说~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所以修行就是让自己认识法界实相,脱离虚妄表相,达到身心自在的状态
就是透过修行来恢复原本就圆满自在的佛性而成佛
——[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那么什么是佛性呢?
关于佛性,性是指原理和特质
佛说(有情)众生都有佛性,这就是说众生都有成佛的根本特质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水能变冰,也能变蒸气,只要符合条件,就会改变型态,这就是水的原理特性,就是水性
所以,只要按照正确的修行方法,众生都可以解脱成佛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佛性不是什么奇怪的东西,佛性就是至心,就是究竟智慧,就是不二,不可说,也可说,不可见,也可见,不生不灭
——《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在楞严经和大般涅槃经中教导,佛性就是
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不过大般涅槃经上,佛说只有十地菩萨才能稍微明白佛性,成佛才能真正完全明白佛性
——什么是佛性? ~ 楞严经 ~ 大般涅槃经

我们修行的目标就是成佛,而
修行成佛就是学习正确的心念,然后逐渐恢复真心,圆满的佛性
在成佛之前,都是学习佛陀正法,运用佛陀教导的正确方式
由正确的前六识心识作用,思维观照,逐渐清净第八识
所以这是必经过程

——一切法都是佛法?分辨正邪也是分别心吗?分辨正邪而不取正邪

修行的方法
就是透过六根意识作用的观行,结合佛法正见和法义
透过观行和法义的结合,逐渐摆脱世俗和烦恼的干扰
让身心逐渐契入实相,达成身心一如的境界
——[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词解】
【无所得】
梵语 apra^ptitva。又作无所有。略称无得。为“有所得”之对称。谓体悟无相之真理,内心无所执著,无所分别。反之,执著诸法差别之相,堕入有无边邪之见,则称有所得。诸法均由因缘所生,本无自性,以无自性,故无决定相可得,称为无所得。此即不堕于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四双八计之中道正观。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二五·一九七中):“诸法实相中,受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
 又菩萨永断一切生死,出离三界,住于一切智,乃无所得大乘之至极,故菩萨亦称无所得。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七(大一二·四六四中):“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大品般若经卷六、卷二十一、大般若经卷四八九、维摩经卷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智度论卷八十四、中观论疏卷二末)((参见:有所得)2433)p5093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萨埵】
 (术语)Bodhisattva,同菩萨。大日经疏一曰:“菩提萨埵,阿阇梨云:具据正义当云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乐修行坚持不舍义也。然声明有如是法,若论文字,其义虽正,音韵或不流便者,得取便安之。故世论师谓为萨埵,传习者随顺其辞。”(参见:菩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
 (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
梵语 prajn~a^-pa^ramita^。又作般若波罗蜜多、般罗若波罗蜜。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或称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慧,称为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故又称诸佛之母。般若即慧,声闻、缘觉虽有所得,然彼等唯求速趣涅槃,不穷智之边际,故不能得般若波罗蜜;唯菩萨求一切智,遂以之达于彼岸,称具足般若波罗蜜。此般若波罗蜜于成佛时转为一切种智,故般若波罗蜜不属于佛,不属于声闻、辟支佛,亦不属于凡夫,唯属于菩萨。关于般若波罗蜜之自性,大智度论卷十一举出多种说法。
 又大乘庄严经论卷八详述般若波罗蜜之自性、因、果、业、相应及其品类,谓般若波罗蜜以正择出世间之法为其自性,以定持为其因,以获得善解脱为其果,以无上正择为其命,以正说正法为其业,以一切法之上首为其相应,以世间、出世间、大出世间为其品类。关于般若波罗蜜之修习法,诸经所举甚多,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举出五法,大乘宝云经卷二举出十法,另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波罗蜜多品、大智度论卷四、大品般若经卷八散花品等亦有述说。又诸经中亦多赞叹般若波罗蜜,及其异名者。(大品般若经卷十四佛母品、六度集经卷八、放光般若经卷四摩诃衍品、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四十三)((参见:般若)4301)p4304
FROM:【佛光大辞典】

【恐怖】
梵语 bhaya。“何者应恐怖?”此一问题在南传经典增支部Ⅱ之Ⅰ中即说是现世之罪(如偷盗他人之物而受王之刑法)。“吾人应恐怖现世之罪报;吾人该恐怖罪报,应养成恐怖罪报之习性,如此,才能从一切罪报中解脱。”上述经义教吾人欲避免犯罪,须预先考虑罪报之恐怖。其后之大乘佛教则认为:罪乃无法避免者,犯罪之后,恐怖之感即接踵而至,若非请求诸佛摄受其恐怖,或将自己绝对投入于一特定人格者之怀抱,令自己进入无我之境界,此外则别无拔除恐怖之法。上述思想之起源,系从藉坐禅修行进入无畏(梵 abhaya)境界之结果而产生。推究原因而言,恐怖乃因愚痴心而生起;心有挂碍,执有我法而患得患失,即无往而不恐怖。经中说恐怖有五种:(一)恶名畏,(二)不活畏,(三)死畏,(四)恶道畏,(五)大众威德畏。((参见:五怖畏)1110)p4105
FROM:【佛光大辞典】

【颠倒】
梵语 vipari^ta,或 viparya^sa。略作倒。谓违背常道、正理,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对于颠倒妄见之分类,诸经论所说有异。(一)二颠倒,即:(1)众生颠倒,众生不知真理,为烦恼所迷惑。(2)世界颠倒,众生迷失真性,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所说出自首楞严经卷七、大明三藏法数卷八等。
 (二)三颠倒,又作三倒,即:(1)想颠倒,对于对象错误之想法。(2)见颠倒,错误之见解。(3)心颠倒,具有上述二种颠倒之心之自体即虚妄。所说出自阴持入经卷上、大集法门经卷下、大品般若经卷十一、七处三观经等。
 (三)四颠倒,又作四倒,即:(1)有为之四颠倒,凡夫不知此世(迷界)之真实相,而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不净为净,以无我为我。(2)无为之四颠倒,声闻、缘觉虽对有为之四颠倒具有正见,然却误以为悟境是灭尽之世界,故不知悟界(涅槃)乃常、乐、我、净者。以上八种妄见合称八颠倒,或八倒。所说出自南本涅槃经卷二、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一○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乘义章卷五末等。
 (四)七颠倒,指想倒、见倒、心倒、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等七者。乃上记三颠倒与四颠倒之合称。所说出自瑜伽师地论卷八、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三等。
 此外,圆测于仁王经疏卷下列举常、乐、我、净等四颠倒,及贪、嗔、痴、过去因、未来果、现在因果等六颠倒,合为十颠倒。并主张以“四念处观”灭除四颠倒,以三善根观灭除贪等三毒,而以三世观灭除过、现、未三世之执著。又大集法门经卷上谓,有为之四颠倒,复个别具有想、心、见等三颠倒,总为十二颠倒。(六十华严经卷十、法华经卷六、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十九、往生论注卷上、慧琳音义卷十五)p6731
FROM:【佛光大辞典】


【梦想】
 (术语)梦中之想念也。楞严经中曰:“彼诸善男子,修三摩地想蕴尽者,是人平生梦想消灭,寐寤恒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般涅槃】
梵语 maha^-parinirva^N!a。音译作摩诃般涅槃那。略称涅槃。指大灭度、大圆寂,为佛完全解脱之境地。据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之说,大者,为法身;灭者,为解脱;度者,为般若,即三德秘藏。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大一二·五二一中):“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一切法悉无所见,若有见者,不见佛性,不能修习般若波罗蜜,不得入于大般涅槃。”(入楞伽经卷二、俱舍论光记卷六)((参见:涅槃)4149)p84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6-22 21:3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23 14:39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 揭帝 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 菩提 僧莎诃】


【学习解说】
只有般若智慧才能拨开世间种种迷雾,去妄显真,破除虚妄的凡夫认知和观念,显现事物的真实面貌

这样就能令众生不为种种外境所迷惑,才能断除众生一切痛苦,才能真正做到心无挂碍,而远离颠倒梦想,实证无余涅槃

所以,般若智慧就是大神咒(具大神力之陀罗尼),能摧毁一切妖魔鬼怪的干扰

是大明咒,能够放大光明破除众生心中的昏暗,不会被种种世间的幻相所迷

是无上咒,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与般若智慧相比,而能够超越般若智慧的

是无等等咒,般若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没有其他法能与之相比等同,他能令受持者坚定的走在学佛路上,一路拨开迷雾见月明

令众生冲破世间种种虚幻的假相而实证菩提花开

所以般若智慧就是能够破除世间一切的苦,能够断除众生无明,令众生看清法界真相

通过修行般若智慧而到达涅槃彼岸,实证解脱成佛

菩萨慈悲,就为众生演说这个能够破除众生无明昏暗,令众生开启智慧的神咒:揭帝 揭帝 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 菩提 僧莎诃】

============================

般若智慧能令众生拨开迷雾见月明,破除虚幻的假相,显现法界实相,实证明心见性,登上成佛彼岸

所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那么为什么咒具足如此大的威力和功德呢?

因为

【咒】:梵语陀罗尼,华译为咒,即佛菩萨从禅定中所发出来的秘密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也就是
每个咒都是由佛的慈悲愿力圆满佛果所流露
——您懂咒吗? 请看[观世音菩萨]谈[陀罗尼相貌]


所以由佛菩萨佛果流露出来的佛咒都蕴含了佛菩萨的清净智慧和慈悲愿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教导众生要至心持咒的原因
[为什么要持咒?]
每个咒都有其代表的意义功能与功德,
以及相应的佛菩萨和佛菩萨的精神象征与功德
咒就是一把钥匙,
将我们的愿望和佛菩萨以及这些精神愿力与功德串联起来
为了获得持咒的真实功德利益,我们必须发起和佛菩萨同样的精神愿力
透过持咒,我们可以逐渐加强我们的精神愿力和专注禅定力,
而且和所代表的佛菩萨起连结相应,奉行佛菩萨的精神,得到众多护法的支持
透过持咒的愿力,从而启动整个法界的相关佛法事业
就能逐渐成就持咒的功德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在这里,我们应该明白
真正的佛咒,其实是「佛性」,这才是根本,而念诵的佛咒,其实只是方便和导引(这在佛经中有说过)
「第八识」才是一切神通变化或业力果报的根本,而成佛还是轮回,关键则在于正念还是邪念,问题在于心念
正确的心念,就会引导成佛,错误的观念,就会堕落和轮回

所以,念诵的咒,这外在的咒语,只是引导自己契入佛性本心、引导「第八识」走向清净成佛的工具罢了
而如果对这咒的意义有所偏差或失去信心,那么当然也就无法借由此咒清净自心和回归清净本然的佛性了
而如果修行者能「见性」(明白原理),能明辨工具与本心的差别,那么自然不会被外在和流言所转
这也就是,「佛性」才是「有情众生」的根本咒,而一切宣扬的咒语,只是用来引发回归「佛性」光明罢了

——我与「六字大明咒」
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这些观念在很多佛经都有提到
所以不论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施食超度回向....,一切法的根本重心在于心法
所以佛经上经常强调[至心][诚心][深心],
也常讲到[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欢喜心]....
藉由这些心法修持,逐渐转凡心为佛心,逐渐显露根本佛性而成佛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所以不论[拜佛][念佛][持咒][诵经][打坐][施食][超度][回向],或一切外在行法
[重点]都在于[收摄凡心],[契入佛心],然后[恢复佛性]
这才是我们心应该放的位置,就是[放在契入佛心的心境上]

——[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打坐,施食,放生,超度,回向]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入心持咒,让自心契入佛心,就能得到佛菩萨的慈悲加持,才能显露佛咒的最大功德威力,摧毁魔众干扰,制伏外道,摧破凡夫一切无明障碍

让自心时时安住在佛菩萨的光明中入心持咒,让般若智慧真正发挥出大神通力,大光明力,真正显露无上咒,无等等咒的功德效用

这也是实修者最该做的实修功课!末学当如是学,如实做!

深深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阿弥陀佛

【词解】
【大神咒】

 (经名)具大神力之陀罗尼也。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陀罗尼】
梵语 dha^raN!i^ 之音译。又作陀怜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盖菩萨以利他为主,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得此则能不忘失无量之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同时亦能自由自在的说教。有关菩萨所得之陀罗尼,诸经论所说颇多。及至后世,因陀罗尼之形式,类同诵咒,因此后人将其与咒混同,遂统称咒为陀罗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长短加以区分,长句者为陀罗尼,短句者为真言,一字二字者为种子。
 关于陀罗尼之种类,依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载,陀罗尼分为四类:(一)闻持陀罗尼,得陀罗尼者耳闻之事不忘。(二)分别知陀罗尼,能区别一切邪正、好丑之能力。(三)入音声陀罗尼,闻一切言语音声,欢喜而不嗔。(四)字入门陀罗尼,听闻阿罗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门,即可体达诸法实相;盖以悉昙四十二字门总摄一切言语之故。上述之前三者称为“三陀罗尼”。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四陀罗尼:(一)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二)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之灾厄。(四)忍陀罗尼,通达诸法离言之实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关修得此四陀罗尼之法,详载于大乘义章卷十一。
 天台宗据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之说,立有: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等三陀罗尼,而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
 咒,名为陀罗尼,故对经、律、论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记录,称作陀罗尼藏、明咒藏、秘藏等。乃五藏之一。基于此之陀罗尼,有大随求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等,以及应不同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诵相应之陀罗尼。此外,密教中,于供养祖师或祈亡者冥福之法会,诵持尊胜陀罗尼,称为陀罗尼会、陀罗尼讲会。(贤愚经卷十阿难总持品、大宝积经卷四无上陀罗尼会、卷一一五无尽菩萨会、海龙王经卷二总持门品、总释陀罗尼义赞、慧苑音义卷一)p3607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明咒】
 (经名)放大光明破众生昏闇之陀罗尼也。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法藏疏曰:‘鉴照不昧名为明咒。’又明为咒之别名。佛于光中说陀罗尼。故名咒为明。大明即大咒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无等等咒】
 (杂名)般若波罗蜜多咒四名之一。此咒独绝无伦,故曰无等等咒。无等等者无等无等也。般若心经曰:“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中略)是无等等咒。”同略疏曰:“四独绝无偈,名无等等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篇经文暂时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老师 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念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47.52.130.92/)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