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6-24 10:43
标题: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的习经记录帖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10 11:25 编辑

缘起: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为什么要深入佛经,因为: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清净光明佛

弟子净慧慈光发心按照次序补齐上述佛经,故本次学习《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加持,令弟子通过本次学习能够扩展思维和心量,了知甚深菩萨法及轮回原理和甚深观行原理,祈愿能与佛心相应(印),写出符合自己次第的白话解说,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6-25 11:1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9 11:06 编辑

习经目录: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一、关于经名


二、佛为文殊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

1、介绍参与法会诸菩萨

2、文殊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如来因地修行如何发清净心?

3、世尊为众生宣说大陀罗尼圆觉法门,能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

4、看清无明的根本,免堕生死轮回

5、依照净觉随顺的方法修行,能令菩萨发清净心,令末法众生不堕邪见

6、世尊以偈诵方式再次对文殊菩萨宣说法义



二、世尊为普贤菩萨宣说示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远离一切幻妄境界,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1、普贤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如何去除妄想之心,获得解脱?

2、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3、世尊以偈诵再次对普贤菩萨宣说法义



三、世尊为普眼菩萨宣说修习圆觉,应当如何正念远离诸幻

1、普眼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如何次第修行?正念思维?安住受持?

2、认识身体是四大假和之虚幻相



四、世尊为金刚藏菩萨宣说圆觉本性平等不坏,众生用思惟心不能测度如来境界,应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1、金刚藏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既然众生本来能成佛,为什么还会有无明?

2、思惟(或虚妄)心不能成就圆觉方便

3、世尊再次以偈语重宣法义



五、世尊为弥勒菩萨宣说爱欲为轮回本,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事理二障而现深浅

1、弥勒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如何断除轮回根本?乃至如何设立方便普度众生?

2、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应当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3、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事理二障而现深浅

4、世尊再次以偈宣说法义



六、世尊为清净慧菩萨宣说圆觉自性无取无证

1、清净慧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一切众生及菩萨与如来所证所得有什么差别?

2、一切众生及菩萨与如来圆觉自性无取无证

3、四种随顺觉性

(1)、四种随顺觉性:凡夫随顺觉性
(2)、四种随顺觉性: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3)、四种随顺觉性: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4)、四种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

4、世尊再次以偈语重宣法义



七、世尊为威德自在菩萨宣说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修行方便

1、威德自在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修行人共有几种?

2、修行人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1)、奢摩他的修行方便
(2)、三摩钵提的修行方便
(3)、禅那的修行方便

3、圆证[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即成圆觉

4、世尊以偈语为威德自在菩萨重宣法义



八、世尊为辩音菩萨宣说单修奢摩他或三摩钵提或禅那一法,乃至或先或后齐修二法乃至三法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

1、辩音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一切想要成就佛道的菩萨,有几种修习方法?

2、二十五种[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

3、如何正确修行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并取得成就?

4、世尊以偈语为辨音菩萨重宣法义



九、世尊为净诸业障菩萨开示觉性本净

1、净诸业障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众生觉心本自清净,为什么会被染污?

2、众生因为妄执我、人、众生、寿者而长养无明,令修行不得成就

(1)、什么是我相?
(2)、什么是人相?
(3)、什么是众生相?
(4)、什么是寿者相?

3、若不离四相,终不能成佛

4、如何做到法解脱?

5、世尊用偈语再次为净诸业障菩萨宣说法义



十、世尊为普觉菩萨开示,欲求圆觉,应除作、任、止、灭四种病相,以及去除诸病求证圆觉之道

1、普觉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末法众生如何分辨善知识?当修什么法?如何令众生不堕入邪见?

2、谁是善知识?以及如何亲近善知识?

3、真正的善知识必定远离四病

4、末世众生不得成道,源于心有分别执着不能平等

5、欲求圆觉的众生,该如何发心?

6、世尊用偈语方式再次为普觉菩萨宣说法义



十一、世尊为圆觉菩萨开示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以及修习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观等方便

1、圆觉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2、世尊开示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

3、精进勤修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净观,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4、世尊用偈语方式再次为圆觉菩萨重说法义



十二、世尊为贤善首菩萨开示此经名字,有何功德

1、贤善首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此经名字?如何奉持?有何功德?如何护持?流布何地?

2、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

3、修习此圆觉经的功德利益

4、修此圆觉经者能得诸菩萨及诸护法时时守护,令远离一切灾难,修行不退转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6-25 11:1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28 11:03 编辑

(本次学习:3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一、关于经名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
“方者方正,广者广大,诸大乘经之通名也。
方广者,十二分教之一,虽为大小乘之通名,而独用于大乘经者为最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觉:
“圆满之觉性。
谓如来所证之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
又以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就体而言,称一心就因而言,称如来藏就果而言,则称圆觉
与真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等毕竟同一。圆觉经一部即演说此法。
圆觉经略疏序载,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称为圆觉。
其实皆为一心,背之则为凡,顺之则为圣;迷之则有生死,悟之则息轮回
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为凡夫,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为菩萨,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为如来
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为一道。FROM:佛光大辞典”

修多罗:
“意译为契经、正经、贯经。
本意指由线与纽串连花簇,引申为能贯串前后法语、法意使不散失者。
亦即契于理、合于机,贯穿法相摄持所化之义。
就文体与内容而言,佛陀所说之教法,凡属直说之长行者,皆属于修多罗。FROM:佛光大辞典”

了义经:
“说示究竟显了之义之经典也。
从大乘言之,则小乘总为不了义经。
然大小乘经典中亦有了义不了义之别。故佛言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学习笔记]:

圆觉:
“圆满之觉性。
谓如来所证之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
又以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就体而言,称一心就因而言,称如来藏就果而言,则称圆觉
与真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等毕竟同一。圆觉经一部即演说此法。
圆觉经略疏序载,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称为圆觉。
其实皆为一心,背之则为凡,顺之则为圣;迷之则有生死,悟之则息轮回
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为凡夫,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为菩萨,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为如来
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为一道。FROM:佛光大辞典”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这段解释其实也是在说明第八识的不可思议!

虽然整段解释当中没有提到第八识,但是

「真如」「佛性」「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第八识」「如来藏」「安摩罗识」「首楞严三昧」
上述名相虽不尽相同或不一定代表相同意思,但是这些都代表同一种主题的不同相貌说明 —
『一实境界』实修者二种观道:『唯心识观』,『真如实观』~《占察善恶业报经》

所以,回到上面的词语解释,我们可以知道不论凡夫或贤圣,轮回或解脱,离不开众生第八识的神通作用

因为,
「第八识」才是一切神通变化或业力果报的根本 — 我与「六字大明咒」
神通的本体就是众生的「第八识」 — 闲聊「神通」
所以,神通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情,也不是一般以为的那些才是神通
如果真明白神通的法性原理,就会知道,其实,神通无所不在,
因为,神通只是心念的作用,第八识的展现,无所不在
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一个负面和正面心念,不要小看心念的力量
因为,放眼所及,全都是心念作用的展现,全都是第八识展现的神通 —
闲聊「神通」

也就是说,
念头就是神通,心念就是神通 — 闲聊「神通」

其中原理就是
外相对[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产生作用,而形成[第六识](意识)的概念执着,最后变成[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习气种子

同样的,[第八识]的习气种子也影响[第六识]对外相的判断,形成执着

这就是一种互动式的交流状态

[心念]的原理就是如此,其实很简单,懂了原理就很简单

如果超越了对表相的执着,那才能超越肉体的存在,而逐渐回到正面的精神状态

不用怀疑,道理就是如此,因为佛菩萨就是如此,佛菩萨就是最好的案例 —
[生命]和[心念]的原理

因此,
佛菩萨和凡夫众生的差别就是第八识净化和堕落的差别结果。— 佛经中讲的种种功德是真的吗?

名词解释:

【了义经】
(术语)说示究竟显了之义之经典也。从大乘言之,则小乘总为不了义经。然大小乘经典中亦有了义不了义之别。故佛言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也。(参见:四依项下法四依)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多罗】
<一>梵语 su^tra,巴利语 sutta。所指有二:(一)为一切佛法之总称。(二)特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之第一类,此时又意译为契经、正经、贯经。本意指由线与纽串连花簇,引申为能贯串前后法语、法意使不散失者。亦即契于理、合于机,贯穿法相摄持所化之义。就文体与内容而言,佛陀所说之教法,凡属直说之长行者,皆属于修多罗。((参见:十二部经)344、“经”5548)
 <二>著七条、五条袈裟时,以彩线交络组纽,结成花鬘状,垂于袈裟背后之色带。此法行于日本天台、真言、净土、真宗等。最初原使用五条袈裟,今加以简略而变化,定其威仪。使用修多罗并非自古即有,大约源于初唐时代。(释门章服仪(道宣)、考信录卷一)p4040 FROM:【佛光大辞典】

【修多罗】
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方广】
(术语)又云大方等。方者方正,广者广大,诸大乘经之通名也。方广者,十二分教之一,虽为大小乘之通名,而独用于大乘经者为最多。探玄记一曰:“对法论说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依处故,宣说广大甚深法故名为方广,又瑜伽说声闻藏中无方广故。”今大乘于方广部中为最上,故云大方广。梵Maha%vaipuly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觉】
1、圆满的觉性。具足众德叫做“圆”,照破无明叫做“觉”。此圆觉,就是人人本具的真心。
2、对世间一切事理,无不彻底了知其事实真相,叫做“圆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圆觉】
圆满之觉性。谓如来所证之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又以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就体而言,称一心;就因而言,称如来藏;就果而言,则称圆觉。与真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等毕竟同一。圆觉经一部即演说此法。圆觉经略疏序载,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称为圆觉。其实皆为一心,背之则为凡,顺之则为圣;迷之则有生死,悟之则息轮回。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为凡夫,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为菩萨,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为如来。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为一道。(圆觉经略疏卷上(宗密))p5417 FROM:【佛光大辞典】

【圆觉】
(术语)一切有情皆有本觉,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约于体而谓为一心。约于因而谓为如来藏。约于果而谓为圆觉。圆觉者,圆满之灵觉也。圆觉经曰:“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又曰:“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圭峰圆觉略疏序曰:“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为圆觉。”佛使证此圆觉,为说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6-26 10:5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9 10:41 编辑

(本次学习:4楼~7楼 共用时3小时)


二、佛为文殊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

1、介绍参与法会诸菩萨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学习解说]:

我听佛说,一时(指佛于某地说法之时),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意译等至、正定现前。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的状态。亦即入定时,以定之力使身、心领受平等安和之相。又定心而离邪乱称为“正”,无念无想而纳法在心称为“受”,犹如明镜之无心现物。),一切如来光严住持(安住于世而保持法),一切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寂灭为梵名涅槃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平等本际(指根本究竟之边际。即绝对平等之理体,多指涅槃而言),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与十万位大菩萨摩诃萨聚在一处,这些菩萨有: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坐在上席,与诸眷属们一起入于三昧正定,同时住于如来平等法会


名词解释:

【寂灭】
(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a%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佛国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灭。”注曰:“肇曰:去相故言寂灭。”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无量寿经上曰:“超出世间,深乐寂灭。”智度论五十五曰:“灭三毒及诸戏论故名寂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首】
(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住持】
(术语)安住于世而保持法也。圆觉经曰:“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毗婆沙论曰:“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净土论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又】(杂名)一寺之主僧名住持,此由禅门起。敕修清规住持章曰:“佛教入中国四百余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居,或依律等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禅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向风问道。有徒字蕃,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如天竺之称舍利须菩提,以齿德俱尊也。”禅苑清规尊宿住持曰:“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际】
<一>指根本究竟之边际。即绝对平等之理体,多指涅槃而言。又作真际、真如、实际。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三上):“平等本际,圆满十方。”胜鬘经(大一二·二二二中):“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
 <二>指过去、以前之状态。与“前际”同义。法华经卷一(大九·七二上):“欲知众生本际之行,从其过去,志性所猗。”(中阿含卷十本际经)((参见:三世)536)
 <三>指真理之根源、万物之根本。中观论疏卷六末(大四二·一○一上):“本际,都是人、法始起处也。”
 <四>(1882~1968)安徽桐城人,俗姓龙。号澄澈。初习儒学,兼通法政,擅长诗文。民国前七年(1905)加入同盟会,参与革命行列。民国肇建,先后任职于教育、军政、金融、交通界。出家前尝亲近月霞、印光、普照、倓虚、大愚等诸师问道研学,更从班禅喇嘛受秘法。民国四十一年冬,礼南亭和尚出家,随受具足戒于台南关仔岭大仙寺,又亲近慈航法师。四十八年,创建海印寺于基隆,并栖止于该寺,净密双修。五十七年八月示寂于台北,世寿八十六。著有学佛修养及健康实验法、怀柏山房文钞、吟草等书,曾印行“南来堂诗集”。所创海印寺,现由门人仁化法师住持,继其文风,并集录师生前之懿言为梵室偶谈一书行世。p1974 FROM:【佛光大辞典】

【正受】
梵语 sama^patti,巴利语同。音译作三摩钵底、三摩拔提、三摩[足*我]。意译等至、正定现前。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的状态。亦即入定时,以定之力使身、心领受平等安和之相。又定心而离邪乱称为“正”,无念无想而纳法在心称为“受”,犹如明镜之无心现物。观经玄义分(大三七·二四七下):“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或谓正受为三昧、三摩地(梵 sama^dhi)或禅定之异名。
 盖正受新译“等至”,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二载,等持、三摩地、等至三者有异,以等持仅通于有心定,等至则广通有心、无心定。俱舍论卷二十八,以四禅、四无色定为等至。大乘义章卷十三,以灭尽定、无想定之无心定为等至。又慧远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及智顗之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等,就观无量寿经中所说“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之语有所论述,谓散善之三福业为思惟,定善之十六观为正受。(杂阿含经卷十七、旧华严经卷十一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菩萨地持经卷九、解脱道论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杂阿毗昙心论卷七)((参见:三昧)580、“三摩钵底”673、“定”3171)p1989 FROM:【佛光大辞典】

【正受三昧】
(术语)三昧一译正受。正受三昧者,梵汉双举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时】
1、指佛于某地说法之时。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
2、指佛说法之时,亦即师资道合,机教相叩之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圆觉经】
《圆觉经》,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此经译者的生平事迹不详。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说:"沙门佛陀多罗,唐云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于东都白马寺译《圆觉了义经》一部。此经近出,不委何年;……但真诠不谬,岂假具知年月耶?"《续古今译经图记》、《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二也同此记载,认为此经译出的年月有疑问。又宗密《圆觉经大疏》卷上之二说:"北都藏海寺道诠法师《疏》又云:羯湿弥罗三藏法师佛陀多罗,长寿二年(693)龙集癸已,持于梵本至神都,于白马寺翻译,四月八日毕。其度语、笔受、证义诸德,具如别录。不知此说本约何文?素承此人学广道高,不合孟浪。……然入藏诸经,或失译主、或无年月者亦多,古来诸德皆但以所诠义宗定其真伪矣。"同《疏钞》卷四之上又说:"言龙集者,有释云高宗大帝,……此说恐谬:……长寿年是则天之代,然今亦未委其指的也,待更寻检。疏具如别录者,复不知是何图录,悉待寻勘。"可见古德对此经的翻译记载多有所疑,但都相信其真诠不谬,而并致其笃信之忱。

  此经的内容,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全经一般分作序、正、流通三分。

  初、序分,叙述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诸佛众生清净寂灭平等圆满不二所现净土,有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为上首的十万大菩萨众,皆入此三昧住于如来平等法会。

  次、正宗分,叙佛因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次第请问,而依次宣说圆觉的义理和观行,即分十二章,每章先以长行问答说法,后以偈颂重宣其义。其中:一、文殊章,是一经的宗趣所在。宣说有大陀罗尼--圆觉法门,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显示佛菩萨的因行果相都不外乎修证本有的圆觉道理。以下各章即说其观行。二、普贤章,说示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远离一切幻妄境界,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三、普眼章,说示修习圆觉,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奢摩他行,坚持净戒,宴坐静观身心幻垢、人法二空,乃至幻灭垢尽,一切清净,觉性平等不动。


      四、金刚藏章,说示圆觉本性平等不坏,众生有思惟心不能测度如来境界,故应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五、弥勒章,说示爱欲为轮回根本,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事理二障而现深浅。应发大愿,求善知识,渐断诸障,证大圆觉。

  六、清净慧章,说示圆觉自性本无取证,但于除灭一切幻化修证位中,有凡夫随顺觉性、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诸位差别。

  七、威德自在章,说示修行的方便,依着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差别:一、奢摩他、二、三摩钵提、三、禅那,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八、辩音章,说示单修奢摩他或三摩钵提或禅那一法,乃至或先或后齐修二法乃至三法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

  九、净诸业障章,说示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瞋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净觉海。

  十、普觉章,说示欲求圆觉,应除作、任、止、灭四种病相,以及去除诸病求证圆觉之道。

  十一、圆觉章,说示修行大圆觉者,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以及修习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观等方便。

  十二、贤善首章,说示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等五名,并信闻受持此经的功德利益等。此章通行本中只有长行问答说法,未有偈颂重宣其义,比起以前十一章来文体似欠完整。近世日本松本文三郎氏偶获古来本《圆觉经》下卷一帖,见此贤善首章佛说至"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句下,有"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贤善首当知,……护是宣持者,无令生退屈"一百十三字,这实是此经已脱佚的文字可知(见日本《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二十三套第四册、《圆觉经佚文》)。由于现存最古的此经注疏唐宗密《大疏》、《略疏》中均皆缺此文句看来,可知这一段文字是在公元九世纪初宗密撰疏以前即已脱落了的。

  又最后贤善首章一般即为此经的流通分,或又以此章后段从"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起至经末止,叙述诸金刚、天王、鬼王等众护祐持是经人等为流通分。

  此经在经录中被列于大乘修多罗藏,后世更收入华严部。这是由于此经所说"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文殊章》),又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普贤章》),"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究竟说"(《贤善首章》),这都合乎华严宗圆摄一切诸法,直显本来成佛的圆教旨趣。因此唐宗密禅师认为此经"分同华严圆教",后世学人都列之于华严部类。又此经在禅门中也传习甚广,即因此经显示的修行方便,处处与禅法相合。经中所说:"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普贤章》),"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金刚藏章》)、"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与众生"、"修多罗教如标月指,……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清净慧章》),以及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禅法及二十五种清净定轮,乃至远离作、止、任、灭四种禅病(七至十一章),这些教旨都适用于禅门修学,因而此经在丛林中盛行流传。经中最后并称"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后世学人也即称此经为大乘顿教。

  至于此经在教禅之间的盛行弘传,实倡始于唐圭峰宗密禅师(780~841),即宗密上承贤首(法藏)、清凉(澄观)的华严教系,又承荷泽(神会)、荆南(惟忠)、遂州(道圆)的南宗禅系,对于此经极为欣戚,自称"禅遇南宗,教逢斯典,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轴之中义天朗耀"(《圆觉经大疏》序),而殷殷致力于此经的弘阐。所著有《圆觉经大疏》十二卷、《大疏钞》二十六卷、《略疏》四卷、《略疏钞》十二卷、《大疏科》三卷、《道场证义》十八卷,精详地显发了此经的义蕴。此外,他还著有《圆觉经礼忏略本》四卷、《圆觉经道场六时礼》一卷等(见《义天录·海东有本见行录》)。宗密在《圆觉经大疏钞》卷一之下中自称:"此经具法性、法相、破相三宗经论,南北顿渐两宗禅门,又分同华严圆教,具足悟修门户,……宗密遂研精覃思,竟无疲厌;后因攻《华严》大部,清凉广疏,穷本究末,又遍阅藏经,凡所听习咨询讨论披读,一一对详《圆觉》,以求旨趣;……率愚为《疏》,至(长庆)三年(823)
  夏终,方遂终毕。"于此显示宗密著《疏》的内容和他教禅兼弘的宗旨。因此在华严和禅宗盛行的当时,由于宗密的弘扬,致使此经广行流传。而宗密的疏钞即为后世学人依凭的要籍。

  在宗密以前,此经的著疏已有四家,即唐京报国寺惟慤《疏》一卷、先天寺悟实《疏》二卷、荐福寺坚志《疏》四卷、北都藏海寺道诠《疏》三卷。宗密当时皆反复研味,认为"互有长短,谓慤邈经文,简而可览;实述理性,显而有宗;诠多专于它词,志可利于群俗"(《圆觉经大疏》卷上之二)。此外宗密又闻江淮间也另有疏流行,但未亲见(同《疏钞》卷四之上)。自宗密疏出,文义精朗,以上各疏即均晦佚无传(见清远《圆觉经略疏钞随文要解》)。宗密以后,至十一世纪间,贤首宗学者杭州慧因寺净源,曾据宗密的《道场修证仪》删订为《圆觉经略本道场修证仪》一卷,用以便于修习。十二世纪间,毗陵华严寺观复撰有《圆觉经钞辩疑误》二卷,以勘定当时《疏钞》刊行本的错误。随后有西蜀龙翔寺复庵道辉撰《圆觉经类解》八卷,经镜庵行霆加以修订行世。至宋孝宗则以禅学思想撰《御注圆觉经》二卷。毗陵华严寺清远撰《圆觉经疏钞随文要解》十二卷。又当时教禅一致的风气流行,于时有龙江章江禅院如山撰《圆觉经略疏序注》一。此外尚有大轲撰《乐性乐》二卷、德素撰《玄议》二卷、法圆撰《经解》二卷、道璘撰《地位章》一卷、《三观扶宗息非》一卷等(均见《义天录》)。又天台宗徒有秀州竹庵可观撰《圆觉手鑑》一卷,澄觉神焕撰《疏》二卷、景德寺居式撰《疏》四卷、慈室妙云撰《直解》三卷、柏庭善月撰《略解》一卷(见《佛祖统纪》卷十四~十八)。十三世纪间,苕水古云元粹依天台教观,参考神焕、居式、可观、慈室诸《疏》,并据宗密《疏钞》撰《集注》二卷,其中保存了已经散佚的天台诸家的注解。潼川居简序此书云:"圭峰发明此经,造《疏》数万言,……由唐至今,广略并行,西南学徒,家有其书,于戏盛哉。江淮荆蛮稍若不競,天台再造于五季乱离之际,鼓行吴越间,作者辈出,巉然见头角,由是二家之言,肝胆楚越,咫尺云壤。"于此可见台、贤两宗学人并重此经而见解各别。稍后又有台州崇善教寺智聪撰《心镜》六卷,居士周琪撰《夹颂集解讲义》十二卷,这都是阐述教禅一致的理解之作。至十七世纪以来,有武林陆通律寺寂正撰《要解》二卷。憨山德清撰《直解》二卷、二楞庵通润撰《近释》六卷、居士焦竑撰《精解译林》二卷(现存上卷)、禅宗罗峰弘丽撰《句释正白》六卷、贤首宗徒通润撰《折义疏》六卷、净挺撰《圆觉连珠》一卷等。这是由于宋、明以来佛教界形成禅教融会的风气,而此经乃契其机,因而讲述颇盛。

  此经从唐以来,在朝鲜半岛甚为流行,据《义天录》有本现行录,可知当时(1090)尚传存有坚志《疏》,以及宗密、净源、大轲、德素、法圆、善聪、仲希、道璘等疏著,其中以宗密的《疏钞》流传最广。同时此经在日本禅教间也盛行传持,著名的注疏有凤潭的《集注日本决》五卷、普寂的《义疏》二卷、大内青峦的《讲义》一卷、汤次了荣的《研究》一卷等。FROM:【《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6-26 10:5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9 10:42 编辑

2、文殊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如来因地修行如何发清净心?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学习解说]:

于是,文殊菩萨在大众中从坐而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圈,长跪(两膝据地,两胫上空,两足指头柱地,挺身而立,经文或曰胡跪。佛使丈夫互跪,使尼众长跪,以女子体弱,长跪较互跪为易也)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祈愿您为法会大众宣说如来清净因地法行以及菩萨在大乘修行中如何发清净心,远离无明妄念,令末法时期求大乘者免堕邪见,说完这些话以后,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名词解释:

【长跪】
(术语)两膝据地,两胫上空,两足指头柱地,挺身而立,经文或曰胡跪。佛使丈夫互跪,使尼众长跪,以女子体弱,长跪较互跪为易也。释门归敬仪下曰:“僧是丈夫,刚干事立,故制互跪。尼是女弱,翘苦易劳,故令长跪。两膝据地,两胫翘空,两足指柱地,挺身而立者也。”寄归传一曰:“言长跪者,谓是双膝踞地,竖两足以支身,旧云胡跪者非也。五天皆尔,何独道胡?”释氏要览中曰:“长跪即两膝著地,亦先下右膝为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因地】
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之阶位。亦即指由因行至证果间之阶位。与“因位”同义。可分为二种:(一)对佛果之果位而言,等觉以下者悉为因地。如教行信证卷二之“法藏菩萨因位时”一语,系对阿弥陀佛之果地而言。盖法藏菩萨系阿弥陀佛于往昔因位时之名号。(二)对初地以上之菩萨而言,地前菩萨之阶位皆为因地。亦即对已证位者,称未证位者为因地。首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八中):“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即是一例。((参见:果地)3322)p2275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对文殊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行法,以及为末法一切求大乘的众生获得正法免堕邪见,你要仔细听,我现在就为你解说。这时,文殊菩萨十分欢喜,与法会其他大众默默等待听佛说法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6-26 10:5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9 10:43 编辑

3、世尊为众生宣说大陀罗尼圆觉法门,能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学习解说]:

善男子,无上法王(如来之尊号。以如来于法得自在故)有大陀罗尼门,名叫圆觉,能流出一切清净真如(即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之本体;为一切万有之根源。又作如如、如实、法界、法性、实际、实相、如来藏、法身、佛性、自性清净身、一心、不思议界。)菩提(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及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一切如来最初都是依照圆照清净觉相,永远断除无明成就佛道


================


[学习笔记]:

由这段经文想到《楞严经》讲的第一决定义

说的是,想要获得佛果,修行就要
从佛的因地开始,从佛性下手
学佛由佛性入手,由法身入手, 期望恢复佛性本然与诸佛同一法身 —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回到经文,圆觉能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一切如来因地修行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成就佛道

回到实修,具体该如何按部就班恢复佛性早日成就佛道呢?

[大般涅槃经]说[首楞严三昧]就是[佛性]

底下我们来看看佛说[首楞严三昧]怎么修?

(这边坚意菩萨问佛"菩萨想要学首楞严三昧该怎么学呢?")

坚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当云何学。

佛告坚意。譬如学射先射大准。
射大准已学射小准。射小准已次学射的。学射的已次学射杖。学射杖已学射百毛。射百毛已学射十毛。射十毛已
学射一毛。射一毛已学射百分毛之一分。能射是已名为善射。
随意不空。是人若欲于夜暗中所闻音声若人非人不用心力射之皆着。

如是坚意。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

先当学爱乐心。
学爱乐心已当学深心。
学深心已当学大慈。
学大慈已当学大悲。
学大悲已当学四圣梵行。所谓慈悲喜舍。
学四圣梵行已。当学报得最上五通常自随身。
学是通已。尔时便能成就六波罗蜜。
成就六波罗蜜已。便能通达方便。
通达方便已得住第三柔顺忍。
住第三柔顺忍已得无生法忍。
得无生法忍已诸佛授记。
诸佛授记已能入第八菩萨地。
入第八菩萨地已得诸佛现前三昧。
得诸佛现前三昧已常不离见诸佛。
常不离见诸佛已能具足一切佛法因缘。
具足一切佛法因缘已能起庄严佛土功德。
能起庄严佛土功德已。能具生家种姓。
能具生家种姓已。入胎出生。
入胎出生已能具十地。
具十地已。尔时便得受佛职号。
受佛职号已便得一切菩萨三昧。
得一切菩萨三昧已然后乃得首楞严三昧。
得首楞严三昧已能为众生施作佛事。而亦不舍菩萨行法。


坚意。菩萨若学如是诸法。则得首楞严三昧。菩萨已得首楞严三昧。则于诸法无所复学。何以故。先已善学一切法故。
譬如学射能射一毛分不复学余。所以者何。先已学故。
如是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于一切法无所复学。
一切三昧一切功德皆已学故。[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

名词解释: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
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
梵语 nirva^N!a,巴利语 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 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槃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槃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槃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槃八味。若以此配以涅槃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槃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略称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槃,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槃分为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槃)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又作应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槃,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槃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槃之城,亦称无为涅槃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槃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槃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槃会、涅槃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六)p4149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真如】
梵语 bhu^ta-tathata^ 或 tathata^。即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之本体;为一切万有之根源。又作如如、如实、法界、法性、实际、实相、如来藏、法身、佛性、自性清净身、一心、不思议界。早期汉译佛典中译作本无。真,真实不虚妄之意;如,不变其性之意。即大乘佛教所说之“万有之本体”。然详细论究之,则各宗各家所引真如一词之含意各异,总约之,可有如下数种。
 依据阿含经典载,缘起之理法乃永远不变之真理,故称为真如。又据异部宗轮论中化地部所举之九无为中,有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道支真如、缘起真如等,其中之善、不善、无记等三性与八圣道、生死缘起之理法等,均为真实而永远不变者,故称之为真如。
 大乘佛教之主张,一切存在之本性为人、法二无我,乃超越所有之差别相,故称真如,例如如来法身之自性即是。据佛地经论卷七,真如乃一切现象(诸法)之实性,其相虽有各种差别,其体则是一味,与一切法不一不异,非言语、思考之所及。从其远离所有错误、虚伪之观点言之,假名为真如。若以其为一切善之所依,名法界;以其远离减损之谤,名实有;以其远离增益之谤,名空无;以其为真实,名实际;以其为无分别智之所悟,故假名称胜义。有关真如之异名,大般若经卷三六○共举出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与不思议界等十二名。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则举出真如、空性、无相、实际、胜义与法界等六名。法华玄义卷八下举出实相、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槃、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与微妙寂灭等十四名。此外,又作一如、一如法界、一法界、真如实相、真如一实、真实际、真胜义谛等称。以其相之绝对平等,亦称一相。
 解深密经卷三有七真如之说,即:(1)流转真如(缘起之理法),(2)实相真如(诸法之实性),(3)了别真如(万法唯识之理法),(4)至(7)配合于苦集灭道等四谛,依序为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上记七真如中,除实相真如以外之六种亦称六真如,系以各个理法之自体永远不变,故称之为真如;然或谓非由其理法自体而名真如,乃是由实相真如所显现之各种相状而立者。
 法相宗之说,据成唯识论卷九载,真如乃远离虚妄分别之法,为人、法二无我之性,相当于三性中之圆成实性。此宗主张一切现象皆从阿赖耶识所生,故真如本身为一超越现象之绝对寂然之体,其自体不会成为现象之法,故说“真如凝然,不作诸法”。据成唯识论卷十载,菩萨须至初地始悟真如之理,依次以其所悟内容之深浅次第,立有十真如之别。其名称如下:(1)遍行真如,即普遍万有的二空之理。(2)最胜真如,身完全受持具足戒所悟之真如,以其具足无量功德,故称最胜。(3)胜流真如,从真如流出之教,较其他教为胜之意,其教之根本即是真如。(4)无摄受真如,即不成为执著的对象之意。(5)类无别真如,谓生死与涅槃不二,即迷悟一如之意。(6)无染净真如,即真如超越染净之意。(7)法无别真如,谓真如已离生灭之相,故不论自何法而论之,其体为一。(8)不增减真如,谓断烦恼之污垢既不减,修清净之法亦无所增,即离增减执著之意。一旦悟此真如,即能自在变现各种形状与国土,故亦称相土自在所依真如。(9)智自在所依真如,于四无碍智得自在之意。(10)业自在等所依真如,即得一切神通、总持、禅定等身口意的作用自在之意。
 以上十者为顺次从初地至十地行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而至菩提。此外,人无我之真如(人空真如)与法无我之真如(法空真如),合称为二空真如;其中二乘人只悟人空真如,菩萨则能悟二空真如。
 地论宗主张,第八阿赖耶识(摄论宗作第九阿摩罗识)之自体为自性清净心,此一自性清净心即是真如。其识因受无明之熏习,故显现出染净诸现象。
 大乘起信论之主张,真如为众生心之本体,其为杜绝言诠、思惟者,称作离言真如;然若勉强以言语表现之,则称作依言真如,以上二者合称为二真如。就依言真如而言,其体远离迷心而空,故为如实空(空真如);且其自体具足无限清净之无漏清净功德,故为如实不空(不空真如)。同时,众生心(即真如)具有绝对不动之心真如门,与缘于无明而起动生灭,形成染净现象之心生灭门;故称不动之真如为不变真如,随缘而现之染净等现象为随缘真如,以上二者亦合称为二真如。一般对万有生起之法,若依真如之不变或随缘而说明者,即称真如缘起(如来藏缘起)。以下列举之二真如均为同类语,即清净真如与染净真如、或非安立真如与安立真如(安立,意即使万有之生起各得其所)。
 华严宗依据性起说而主张“本体即现象”,即真如本为万法,万法本为真如之意。同时真如分为一乘真如与三乘真如;前者复分为别教真如、同教真如,后者复分为顿教真如、渐教真如,此均由对真如理解之不同所致者。
 天台宗依据性具说,主张真如本身本来具足染净善恶诸法。
 又诸佛之自性(真如),称为无垢真如,或出缠真如;众生之体性真如因被烦恼所污垢,故称有垢真如,或在缠真如。二者合称,即为两垢如如。
 依据释摩诃衍论卷三载,真如乃悟始觉、本觉二智之理者,故立性真如与虚空之理二义。清净虚空之理有十义,即:无障碍义、周遍义、平等义、广大义、无相义、清净义、不动义、有空义、空空义、无得义等。(杂阿含经卷十二、卷二十一、佛地经论卷四、卷七、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成唯识论卷二、梁译摄大乘论卷下、唐译摄大乘论释卷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p419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法王】
(杂语)如来之尊号。以如来于法得自在故也。圆觉经曰:“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智度论七曰:“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6-26 10:5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9 10:43 编辑

4、看清无明的根本,免堕生死轮回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花,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花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花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学习解说]:

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种种颠倒,就像迷途的人妄认为地水火风是自己的身,妄认为六尘(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境是自己的心相,就像患有眼疾的人见到空中有花和第二月一样

善男子,空中原本没有花,只是病人妄念执着有花,因为妄念的缘故,不但对虚空的自性产生迷惑,甚至对于空花的出处也是心生迷惑,因此而轮回于生死苦海中,这就是无明

善男子,无明其实也不是实有的,就像梦境中的一切醒来后根本不存在,又好比空中花消失在虚空,不可以说有固定的消失处,为什么呢,因为根本就没有生的缘故,一切众生其实也都是在无生(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中,只是妄见有生有灭,因此而轮回生死苦海不得解脱


名词解释:

【无生】
(术语)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转轮生死。”最胜王经一曰:“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仁王经中曰:“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梵网经上曰:“伏空假,会法性,登无生山。”止观大意曰:“众教诸门,大各有四,乃至八万四千不同,莫不并以无生为首。今且从初于无生门遍破诸惑。”肇论新疏游刃中曰:“清凉云:若闻无生者,便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但于严土利他不生喜乐,而趣于寂故,成声闻乘也。若闻无生,便知从缘,故无生等,成缘觉乘。若闻无生,便知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即生灭而无生灭,无生灭不碍于生灭。以此灭恶生善,利自利他,成菩萨乘。”垂裕记二曰:“无生寂灭,一体异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第二月】
泛指似有非有之事物。犹如眼翳之人,望真月时,幻见二月,即以为天上有二个月。与“空中花”等为同类用语。于佛教教理中,诸法皆无实体,而迷执之众生每每妄认地、水等四大为“自身相”,复以相续相、执取相等六粗之相为“自心相”,如是则犹如眼翳之人误认有空中花、第二月等。楞严经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圆觉经、新译仁王经卷中)p4761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见:六境)1298)p1298 FROM:【佛光大辞典】

【缘影】
指心识四分中,见分缘虑外尘而生之外尘影像。此为见分缘虑外尘之气分,故又称缘气。又为所缘之事相,而非能缘之心性,故称缘事。其别有二:(一)指五识与五因缘之意识,缘外界五尘时,心内所现之色、声、香、味、触等。(二)指五后意识、独头意识,分别见闻觉知外界六尘之性觉。分别此见闻觉知之分别性,为缘外尘而生者,故亦是缘影。以上二者虽有所缘、能缘之分别,但皆属缘影。p613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6-27 10:3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9 10:44 编辑

(本次学习:增补6楼学习笔记 + 8楼共用时2.5小时以上)


5、依照净觉随顺的方法修行,能令菩萨发清净心,令末法众生不堕邪见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来在因地修圆觉时就知道空花非实有,所以不会在生死中轮回,也不会让身心遭受生死轮回之苦,这不是因为作了什么才这样,而是因为本性(或自性)就是这样的

这些觉悟的人所证的境界犹如虚空的道理,因为知道虚空之理所以明白空花是虚幻相,但是不可以说没有知觉性,而是不在有无上心生执着,这样叫做净觉随顺,为什么呢

因为虚空性是常住不动的,而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也是无生无灭无有知见的,如同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布十方,所以叫做因地法行,菩萨因此在大乘法中发清净心,末法众生依照这个方法修行不会堕入邪见


==================

[学习笔记]:

今天习经时想到这段经文,又有不同的理解,所以重新整理一下

这段经文主要讲了如来在因地修行以智慧觉照,永断无明,成就佛道

也就是说正知见的重要性,因为因不正果则曲,由于知见影响行为,所以无明颠倒必然引发轮回业

经中诸佛如来因为了知身心虚幻以及自(佛)性清净无有生灭,而能心无两边执着,保持净觉随顺,圆成佛道

菩萨如果依此修行能在大乘法中发清净心,末法众生依此修行能免堕邪见

所以,净觉随顺则是本文的观行方法

什么是净觉随顺?感恩善知识教导:

[圆觉经]上讲[净觉随顺],就是净化自己的念头,保持正觉,其他一切随顺众生即可
先达到自己不着不贪,众生喜欢如何,只要不违背法律和戒律,就随顺吧 —
法门实修帖 73#

身为实修者如何按部就班循序修习净觉随顺呢?

以法门来说
这可以先依照[四正勤]
(这在帖子中讲过很多次,如果有机会详阅,应该更容易明白)
就是
1.[有恶念即断之](或负面思维,就是马上不要想)
2.[无恶念就保持](这样才不会习惯堕入负面想法)
3.[无善念则生之](或正念,就是随时要生起善心)
4.[有善念则增广](随时要让善心盈满,要乐观想好事情,广为宣导)

遵照上面佛陀的教导,
这样就可以逐渐达到[六根清净]和[净觉随顺]的[净觉]
[净觉随顺]是两个阶段,[净觉]是对内,就是[清净六根],[随顺]是对外,就是[普贤十愿]的[恒顺众生]

再者,
佛经上常说,只要一句四句偈就能修行或就能开悟
所以您只要随时想着要[清净六根],就能逐渐约束自己的六根,自然就会[六根清净]
这就是思维法句,落实法句
[净觉随顺]也是同理 — [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参考阅读:分别而不分别, 不分别而分别 ~ 圆觉经:净觉随顺,金刚经:破除四相


名词解释:

【法界性】
(术语)单名法界,又曰法性。合云法界性。法界即法性也。圆觉经曰:“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华严经十九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来藏】
(术语)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三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于众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于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一切法也。楞伽经四曰:“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众生。”胜鬘宝窟下本曰:“一切众生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如所摄故名藏也。则众生为如来所摄也,是如来藏众生。”起信论义记上曰:“如来藏心,含和合不和合二门,以其在于众生位故,若在佛地则无和合义。”(二)隐覆之义,真如在烦恼中时,为烦恼隐覆如来之性德,而不使显现,故名如来藏,是众生之烦恼藏如来也。胜鬘经曰:“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又曰:“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理趣般若经曰:“一切有情皆如来藏。”同述赞下曰:“此真性正实如来藏在缠中名如来藏,一切众生皆有真理故。”胜鬘宝窟下本曰:“如来性住在道前为烦恼隐覆,众生不见,故名为藏,是众生藏如来也。”(三)能摄之义,真如在烦恼中。含摄如来一切果地之功德,故名如来藏。占察经下曰:“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起信论曰:“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述赞下曰:“藏谓库藏,诸佛所有一切功德皆在其中名如来藏,现行功德未能起,故不名法身。”起信论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能摄故出生也),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梵Tatha%gatagarbha。【又】如来所说之一切经藏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其有专心受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正使今身不尽结,后生便得高才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6-28 10:4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9 10:44 编辑

(本次学习:重新整理8楼学习笔记 + 9楼~10楼学习内容,共用时2.5小时以上)

6、世尊以偈诵方式再次对文殊菩萨宣说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  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转,  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  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  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  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  修此免邪见。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再次以偈诵方式对文殊菩萨说

文殊你应当知道,一切如来由因地开始修行,都是通过智慧觉照了达无明

诸佛如来深知空花的道理,因此免堕轮回之苦,又如同梦中人,醒来后一无所得的道理

因为这些觉悟者所证的境界如同常住不动的虚空性,遍布十方法界,圆满成就佛道

虽说诸相如同空花和梦境,但是消除这些幻境却无有灭处,成道也是一样的道理,实无所得

这是因为根本自性圆满的缘故,菩萨因此而在大乘中发清净心,末法众生依此修行也能免堕邪见


==================


名词解释:

【遍觉】
(术语)周遍圆满之觉悟也。止观五曰:“乃至成佛,正觉大觉遍觉。皆是观慧异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6-28 10:4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30 13:44 编辑

二、世尊为普贤菩萨宣说示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远离一切幻妄境界,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1、普贤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如何去除妄想之心,获得解脱?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学习解说]:

普贤菩萨在大众中从坐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我愿为此次法会诸菩萨及末法一切听闻圆觉清净境界的大乘者,当如何修行?

世尊,如果听闻此法的众生知道身心虚幻,如何以幻来修于幻呢?如果身心皆是虚幻,则没有心了,那么谁来修行呢?为什么又说修行也是虚幻?

如果众生不修行,常住在生死中,也不知道这是虚幻的境界,如何去除妄想心,获得解脱呢

祈请世尊,为末法一切众生解说如何渐次修行,令众生永远出离各种虚幻的境界

菩萨菩萨说完后,五体投地,这样连续祈请三次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6-29 08:3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30 09:48 编辑

(本次学习:11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2、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学习解说]:

上文讲到,普贤菩萨问佛了知身心虚幻的行者,如何以幻修幻,如何去除妄想之心获得解脱?

这段经文,世尊先是夸赞普贤菩萨能为诸菩萨及末法众生请法问世尊,如何修习菩萨如幻三昧,远离虚幻相

然后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都是如来圆觉妙心的显现

就像空花在空中出现,幻花虽然消失但是空性却不会坏灭,所有幻相全都灭尽,觉心不动(谓诸如来由证大寂灭定,所有功德,一切外道魔军盗贼亲属,乃至火水风等,皆不能挠乱变坏,故曰不动)

然后又说,在幻相上说觉依然叫做幻,在幻相上说有觉仍未离开幻,说无觉也是同理

因此,真正的幻灭叫做不动(谓诸如来由证大寂灭定,所有功德,一切外道魔军盗贼亲属,乃至火水风等,皆不能挠乱变坏,故曰不动)

世尊继续说,一切菩萨及末法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的境界,连心如幻的念头也要远离,包括远离的念头也要远离,还有离开远离的念头也要远离,最后达到既没有离,也没有所离,这样才能永离诸幻

就像用两块木头钻木取火,当火燃烧时木头也变为灰烬,以幻修幻也是同理,种种幻相虽然灭尽,但是不入断灭

世尊接着说,知道是虚幻就马上远离,远离诸幻就能获得觉悟,一切菩萨及末法众生都是依此修行而永离诸幻

关于“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如何在实修中运用,请参考阅读:[略说]以三净观消除习气

==================

[学习笔记1]:

经文~“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这句经文讲的是一切众生种种幻化,都是如来圆觉妙心的显现,就是说心念的影响力是非常深远的

换句话说,
心念的正向作用和负面作用都一样强大

如果[负面心念]主宰自己,那就变成累世轮回的强大业力

如果[正向心念]光明自己,那就会变成佛菩萨同等的威力 —
[生命]和[心念]的原理

也就是唯心所现的道理

[唯心所现]的心是指第八识,心王
[唯识所变][唯识所现]的识一样也都是指第八识,心王,就是阿赖耶识
意思是阿赖耶识可以变现出一切, 这在密严经也讲的很清楚 —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所现]

其中原理就是,
外相对[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产生作用,而形成[第六识](意识)的概念执着,最后变成[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习气种子

同样的,[第八识]的习气种子也影响[第六识]对外相的判断,形成执着

这就是一种互动式的交流状态

[心念]的原理就是如此,其实很简单,懂了原理就很简单

如果超越了对表相的执着,那才能超越肉体的存在,而逐渐回到正面的精神状态

不用怀疑,道理就是如此,因为佛菩萨就是如此,佛菩萨就是最好的案例 —
[生命]和[心念]的原理
所以,[学佛成佛],最主要就在于[心的解脱]
因为肉体的果报身,也是由心而生,由[第八识]的无明妄念结合众缘所生
学佛就是为了消除第八识的无明习气,逐渐恢复清净的第八识,
就是[楞严经]上讲的[菴摩罗识],也就是俗称的第九识 —
[普贤心法~上品上生极乐世界]学佛的人有什么能力(或资格)可以代众生受苦果?
如果「有情众生」能透过修行佛法,逐渐去除「第八识」的染污,消除「无明(愚痴)种子」,
清净后的「第八识」则称「第九识」-「庵摩罗识」,就是恢复原本清净光明圆满的「自性」,称为「佛性」
这样的「有情众生」则称「成佛」,有能自主的不可思议神通力量 —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


[学习笔记2]:

经文~“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世尊以两木取火,木头烧完火也灭了的道理,为我们解说以幻修幻的道理

在修行过程中,虽然要消除种种幻相,但要清楚明白不能因此而堕入断灭相

由此想到梦境,不论梦中得到或失去什么,醒后根本不会因为真的得到而增加,或真的失去而减少

这道理就像“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 因为在幻的基础上根本不可能有真的觉

所以经中继续教导“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因为真正的“幻灭名为不动”

也就是说心要做到不分别不执着,超越是非有无两边对立才行

如同《金刚经》中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虽然身心是幻,但我们可以借假修真,以幻修幻就是藉由不二法深入实相

佛法讲的不分别执着就是指[不二] — [不二]的探讨
以[禅那]来说
就是当下心念放下对立两边的执着,就是[不二] —
[略说]以三净观消除习气
[甚深般若波罗蜜]就是恢复[佛性]的方法,就是不二法门 — [分析探讨]佛像到底能不能佩带?带楞严咒不能进入厕所?


名词解释:

【如来藏】
<一>梵语 tatha^gata-garbha。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经论中常以该思想阐明人之迷、悟对立意义。胜鬘经法身章(大一二·二二一下):“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大方等如来藏经亦列举莲花内有化佛、淳蜜在岩树中、真金堕于不净处、弊物裹金像、贱女怀贵子等九喻,详加解说其义。
 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谓“藏”有三义:(一)所摄藏,一切众生悉摄于如来之智内。(二)隐覆藏,如来法身无论因位、果位,俱不改变;然众生为烦恼所覆,故不得见。(三)能摄藏,如来果德悉摄于凡夫心中。于同论卷二自体相品与胜鬘经自性清净章谓“藏”有自性、因、至得、真实、秘密等五义,即:(一)万有悉为如来之自性,由自性之义而言,称为如来藏。(二)此藏乃圣人修行正法而生之对境,由成为境界之“因”义而言,称为正法藏,或法界藏。(三)信此藏可得如来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义而言,称为法身藏。(四)此藏超越世间一切虚伪,由真实之义而言,称为出世藏,或出世间上上藏。(五)一切法若顺此藏则得清净,反之则成染浊,由秘密义而言,称为自性清净藏。以上五项称为五种藏。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则列举能藏、所藏、能生之三义;圆觉经略疏卷上,亦举出隐覆、含摄、出生等三义,称为三种如来藏。另据胜鬘经空义隐覆真实章载,如来藏可分二种:(一)如来藏超越烦恼,或与烦恼不同,亦即于如来藏中烦恼为空,称为空如来藏。(二)如来藏具足一切法,而与烦恼不离、不脱、不异,此即不空如来藏。又同经法身章载,如来藏尚可分为二义:(一)在缠,被烦恼所缠缚之状态,包含空与不空二如来藏。(二)出缠,脱离烦恼缠缚之状态。大乘起信论则谓,真如有如实空与如实不空二面;觉之体相若以四镜为喻,即:(一)如实空镜,即空如来藏。(二)因薰习镜,即不空如来藏。(三)法出离镜。(四)缘薰习镜。前二者为在缠,后二者则为出缠。
 释摩诃衍论卷二归纳以上诸说,而立十种如来藏。即:大总持如来藏、远转远缚如来藏、与行与相如来藏、真如真如如来藏、生灭真如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能摄如来藏、所摄如来藏、隐覆如来藏等十种。
 或以如来藏与阿赖耶识、阿摩罗识(九识家所立之第九识)为一,例如入楞伽经卷七(大一六·五五六中):“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又(大一六·五五六下):“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此时如来藏即阿摩罗识。
 如来藏之思想,在印度较唯识说早成立,与中观、唯识等思想不同,然后世在唯识说之外,未别立如来藏,而于唯识说中论述如来藏。我国地论宗则以如来藏为究竟,而立净识缘起说。天台宗认为如来藏即实相,而视其为不可思议之妙法。于华严宗,在三祖法藏之起信论义记卷上立有四宗教判,第四宗即名如来藏缘起宗;内容含摄楞伽、密严、起信、宝性等经论之说,就该宗五教判而言相当于第三之终教。又密教胎藏界曼荼罗所说,即根据如来藏思想而来。(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卷四、入楞伽经卷一、大乘密严经卷下、大般若经卷五七八、无上依经卷上、金刚仙论卷五、大智度论疏卷十四、法华经玄义卷五下、大乘义章卷一、卷三末、四分律疏饰宗记卷三本)((参见:譬喻)6809)
 <二>指佛所说之一切经藏。增一阿含经卷一(大二·五五○下):“其有专心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p2361 FROM:【佛光大辞典】

【不动】
谓诸如来由证大寂灭定,所有功德,一切外道魔军盗贼亲属,乃至火水风等,皆不能挠乱变坏,故曰不动。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6-30 09:50
(本次学习:增补11楼[学习笔记2] + 12楼,共用时2.5小时)

3、世尊以偈诵再次对普贤菩萨宣说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  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  犹如虚空花,
  依空而有相,  空花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  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  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  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  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  方便亦如是。”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世尊再次以偈诵方式宣讲法义

世尊对普贤说,你要知道,一切众生的无明根本都是由心所生,这些无明犹如空中花,依着空性而建立,空花可以灭除,空性始终不动

幻相由心生,灭除幻相才能获得觉心圆满,因为真正的幻灭是不动,故诸菩萨及末法众生应当远离诸幻,甚至远离诸幻的念头也要远离

如同以木取火,木头烧完火也灭了,觉心没有渐次和方便一说,如同前面经文讲到,知道是虚幻就马上远离,远离诸幻就能获得觉悟


名词解释:

【断灭论(梵uccheda-va^da)】

主张众生在死后,生命即完全断灭、空无的看法。又称‘断见’。这种看法,与‘常见’都是佛法所常破斥的边执之见。

据巴利语《梵网经》所载,释尊时代印度一般思想界的学说,大略可归为六十二见。断灭论即为其中之一。持此论者反对正统婆罗门的‘常住我论’,而主张‘我’(灵魂)随着身体的衰坏也必完全断灭消失。六师外道中的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就是持此论者。

佛法是反对断灭论的,但也同时反对与断灭论相反的‘常见’。佛法所主张的是生灭相续、非断非常的中道之见。

◎附一︰印顺《中观论颂讲记》〈观因缘品〉第一(摘录)

常断有二义︰(一)一期的,时间的连续上,起初是这样,后来还是这样,这就是常。在前后的连续中,完全解体,就是断。(二)究竟的,就世间生死边说,常在生死中,这叫常。断除种种的烦恼,断生死,这叫做断。但佛教中,凡是世间法,是不大说为‘常’的,多称为相续,因为‘常’容易与梵我论混滥。在出世解脱边说︰解脱生死的涅槃,本来如是,所以也说为‘常’,但这‘常’是超时间性的。断烦恼而显证的,也偶然的称为‘断’的。但怕他与断灭见相混,所以多说为‘空’、‘寂’、‘离’等。

◎附二︰印顺《胜鬘经讲记》(摘录)

《胜鬘经》︰‘边见者,凡夫于五受阴,我见妄想计着,生二见,是名边见,所谓常见、断见。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常,是常见,非正见,妄想见故,作如是见。于身诸根,分别思惟,现法见坏,于有相续不见,起于断见,妄想见故。于心相续愚闇不解,不知刹那间意识境界,起于常见,妄想见故。此妄想见,于彼义若过若不及,作异想分别若断若常。’

《讲记》︰‘边见’,先说凡夫的二见。即二边见。‘凡夫于五受阴’境,以‘我见’为本;依此我见而起种种‘妄想’和‘计着’。我见是六十二见的根本,一切见依我见而生。种种妄想执着,‘生二见,是名边见’。落于二边,边鄙而不中正的倒见,名为边见。二见极多,今举出特重要的,即‘常见断见’。为何特别举出这断常二见?因佛法宗本,为生死流转与解脱涅槃法。于此二而引生的倒见,不是误认为常住的,就是错执为断灭的。

二见的解说,有二番。先约于生死涅槃所起的断常见说︰‘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行是有生灭法,如五阴。凡夫见有生灭,见生者必归于无常灭,不了五阴无常相似相续,不了如来藏为依而不失不坏。于是就起断见,以为不免无常,不免一死,终于是什么都没有。有些凡夫外道,厌生死而求涅槃,‘见涅槃常,是常见’,也‘非正见’。因为凡夫不能真知涅槃,仅是比对世间无常,而推想离世间的常住。这样的常见,还是不正见。凡夫于诸行无常起断见,于涅槃起常见,由于‘妄想见’而‘作如是’的执‘见’。次约有为身心所起的断常见说︰‘于’有情‘身’分的‘诸根’──能见的眼,能闻的耳,到能触的身。‘分别思惟’,于‘现法’中‘见’它‘坏’了。现法即现在,现在生中的诸根,一旦坏了,不能再起作用,或部分坏了,或完全坏了,如人的死亡。这类凡夫,专在物质所集成的诸根着想,于是见诸根坏了,就以为有情不再存在。他对‘于’三‘有相续’的事理,‘不’能明‘见’,所以执为什么都没有了,‘起于断见’。这是唯物论者的偏见,由于不契真义,但凭‘妄想’的执‘见’而如此。有一类凡夫,‘于心相续’的真义,‘愚闇不解’。心虽是相续的,但以愚痴闇昧而不能如实了解,‘不知刹那间’生灭的‘意识境界’,所以‘起于常见’;这是唯心论者的偏见。唯心论者,执有精神的常住;他们以为眼等诸根坏了,心是相续常住而不断的。不知道心──意识是刹那刹那生灭的相续,如火焰一样,流水一样,是前后相续不断的,但并不是常住。于心相续所起的常见,也是由于‘妄想见’而生起的。

上面所说的于生死涅槃起断常见,或说于有为的物心二法起断常见,‘此妄想见’,都是‘于彼’真‘义,若过若不及’,而不能恰当,所‘作异想分别’,才以为是‘若断若常’。过与不及,都不合中道正义。不及是损减见,太过是增益见。如见眼等坏灭,即否认业果不失的缘起法,起于断见,即是不及的损减。见到心识的相续,误以为常住,这是太过的增益见。这过与不及的断常二见,即是上来所说的二见──边见。

◎附三︰《长阿含经》卷十四〈梵动经〉(摘录)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起断灭论,说众生断灭无余。彼尽入七见中,于末劫末见起断灭论,说众生断灭无余。于七见中,齐是不过。

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起断灭论,说众生断灭无余,于七见中,齐是不过。诸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身四大六入从父母生,乳餔养育,衣食成长,摩扪拥护。然是无常必归磨灭,齐是名为断灭第一见也。

或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言,此我不得名断灭,我欲界天断灭无余。齐是为断灭,是为二见。或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言,此非断灭,色界化身诸根具足,断灭无余,是为断灭。

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空处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识处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不用处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有想无想处断灭。是第七断灭,是为七见。

诸有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末劫末见,言此众生类断灭无余。于七见中,齐此不过。

◎附四︰《大毗婆沙论》卷二00(摘录)

世间沙门婆罗门等所依诸见皆入二见。谓有见、无有见。今应分别。云何诸见一切皆入此二见中?答︰非此入言显摄彼体,但显彼入二见品中。所以者何?有见者即常见,无有见者即断见。诸恶见趣虽有多种,无不皆入此二品类。如此品初补剌拏说无施与等五类邪见入断见品,以执无故。

有说入二品,由执我常谤因等故;次说乃至活有命者死后断坏无有等断见摄,故即断见品。有作是说,此四大种士夫身乃至智者赞受入二品中。次说无因无缘等,是末塞羯梨见;次说造教造等,是珊阇夷见,此二俱入断见品,以执无故。

有说入二品,由执我常谤因等故;次说此七士身等常见摄,故即常见品;次说有十四亿等是无胜发褐见;次说一切士夫诸有所受无不皆以宿作为因等,是离系亲子见,此二俱入二品,以执有我后断灭故。次说一切士夫所受皆是无因无缘等,是犎迦多衍那见入断见品,以执无故。

有说入二品,以执我常谤无因故;次说自作苦乐等此入二品,以执有我后断灭故;次说所受苦乐非自作等入断见品,以执无故。

有说入二品,以执我常谤无因故;次说我及世间常等常见摄,故即常见品;次说谛故住故我有我等常见摄,故即常见品;次说谛故住故我无我等断见摄,故即断见品;次说我观我等入常见品;次说受妙五欲等入常见品,执有我常得涅槃故。

有说入二品,以执有我后断灭故;次说风不吹等常见摄,故即常见品;次说众生执我作等入二见品,以执有我后断灭故;后说诸欲净妙快意受用而无过失等入常见品,执有我常受胜欲故。有说入二品,以执有我后断灭故。

[参考资料] 《大正句王经》卷上;《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乘入楞伽经》卷四;《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卷三〈观有无品〉;《中论疏》卷七(末);《百论》卷下〈破因中有果品〉;《般若灯论》卷九〈观有无品〉;宇井伯寿《六师外道研究》、《六十二见论》。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 11:20
(本次学习:13楼~14楼,共用时2小时以上)

三、世尊为普眼菩萨宣说修习圆觉,应当如何正念远离诸幻

1、普眼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如何次第修行?正念思维?安住受持?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则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学习解说]:

普眼菩萨在大众中从坐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愿您为此次法会诸菩萨及末法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如何思维?如何安住受持?没有开悟的众生应该如何修行才能得到开悟?

世尊,如果众生没有正确的修行方便和正念思维,即使听闻世尊宣说三昧仍然迷惑不明白,不能悟入圆觉的境界,唯愿世尊慈悲,为我们及末法众生演说方便法,普眼菩萨说完这些话,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名词解释:

【住持】
(术语)安住于世而保持法也。圆觉经曰:“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毗婆沙论曰:“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净土论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又】(杂名)一寺之主僧名住持,此由禅门起。敕修清规住持章曰:“佛教入中国四百余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居,或依律等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禅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向风问道。有徒字蕃,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如天竺之称舍利须菩提,以齿德俱尊也。”禅苑清规尊宿住持曰:“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世尊夸赞普眼菩萨能发心为诸菩萨及末法众生请问如来次第修行,应当如何正念思维,如何安住受持,世尊让普眼菩萨仔细认真听,普眼菩萨非常欢喜,与诸大众默默等待世尊开示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 11:20
2、认识身体是四大假和之虚幻相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想要求得如来净妙之圆觉心的新学菩萨及末法众生,应当保持正念远离各种幻相,先依照如来奢摩他(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的修行方法,坚持持戒,安身正坐,心中这样观想:

我现在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都属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都属于水,暖气属于火,动转属于风,四大如果各自分离,现在的身体又如何存在呢?

所以要知道这个身体根本没有实体,只是四大和合而成的幻相,因为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众缘之假和合也。和合必有离散,是一时之和合而非永久,故云假)才有的身体,之后妄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四大内外合成妄有缘气(缘虑心之气分),积聚之后似有缘相(缘虑之状),假名为心

这个虚妄的心如果不与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攀缘的情况下,心也不可能有,四大如果被分解,身体就没有了,六尘也不存在了,妄心和六尘都各自散灭后,根本也没有一个缘心(攀缘事物之心)可以见到了


名词解释:

【缘尘】
(术语)缘色声等之六尘也。楞严经二曰:“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长水之义疏曰:“悟知缘尘之心是影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见:六境)1298)p1298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尘】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相】
(术语)缘虑之状。圆觉经曰:“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集。似有缘相,假名为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虑心】
为四种心之一。又作虑知心、虑知缘虑心。即攀缘境界,思虑事物之心,指眼、耳乃至阿赖耶等八种之心识。(摩诃止观卷一、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参见:四心)1670)p6132 FROM:【佛光大辞典】

【缘心】
(术语)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曰:“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楞严经二曰:“我悟佛现说法,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气】
(术语)缘虑心之气分也。(参见:缘影)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假合】
(术语)众缘之假和合也。和合必有离散,是一时之和合而非永久,故云假。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圆觉心】
(术语)如来净妙之圆觉心也。圆觉经曰:“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宴坐】
又作燕坐。安身正坐之意,指坐禅。又为“坐禅”之代名词。((参见:燕坐)6266)p4085 FROM:【佛光大辞典】

【奢摩他】
(术语)S/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禅定七名之一。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摄心住缘。目之止。”慧琳音义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义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静。谓正定离沉掉也。”圆觉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了义灯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徒众】
(杂语)弟子之成群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 10:0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2 10:09 编辑

(本次学习:15楼,共用时3小时)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接续14楼经文(如上),继续思维学习,想到下面教导:

幻灭是成长的开始,
同样的,想解脱轮回而成佛,就要先知道虚幻和真实的差别
先把对幻想的执着给破除,勇敢的接受真实,这样才能迈向解脱之路 —
[略说]法界真相

回说本文也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法界真相,那就是色身假我

因为,

身体是由众生的念头执着于四大[地][水][火][风]四种特性所假合而成, 所以虚名为肉身,四大生灭无常非有真实,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所以这肉身也是生灭无常, 并不是真实的我 — 行菩萨道,如何慰问病患?自己患病又如何调伏?~维摩诘所说经

既然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那么四大各自分离身体又在哪里呢

所以色身并非实体(有),但我们绝对不能因此堕入断灭见,要知道还有一个真我可以带领我们走向成佛,获得解脱

什么是真我呢,详见:
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
「法我」意义很深远,可以依照不同次第做不同深浅的解说,稍候再说明
「法我」,从佛法上来说,就是指真正真实的我,究竟的我,根本的我,实相的我,觉悟的我
以佛法中的不同佛法名相来说,简单说就是:
清净后的「第八识」(空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或「佛性」、或称「自性」
「补特伽罗我」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自我」,
就是『有情众生所认为的自己』,而这通常就是指自己这个肉体或观念中的我。
「自我」或「假我」,「补特伽罗」就是指「有情众生」

然而,
【补特伽罗非实有性。虚妄见故名为恶见】

为什么【「自我」(不论肉体或观念上的我)没有真实性(这是从根本和究竟上来说)】

因为「自我」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执着虚妄下而形成观念见解上的我,以及因念而投生成为肉体这个我
但是,除了人道和畜生道,鬼道或天道并不是以肉身为身体,而是意念身,
所以,「我」这个身体,从不断「六道轮回」的过程看来,「我」和「身体」以及「观念」都是虚幻变异的,
而且就是因为不能认清轮回真相,不知道法界的法性原理,不明白佛性,因妄念执着假象的我和客尘而轮回,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这就像在梦中,你想吃梦中的烤肉,或正在吃,醒来,梦中的肉和我都是假的,而且梦中吃肉的想法也是因迷而生,也是虚幻
所以众生执着的这个自我,就像由各种观念织成的梦境,梦中的我就是由各种观念见解织罗而成的,所以没有真实性
相对来说,如果修行者能逐渐明白「法我」,不论生活中或梦中都能逐渐契入「法我」,这就能逐渐见到真实而解脱
所以,就算在梦中,梦中能知见「法我」,这都是好的,因为『实有法我。法性实有』,梦中能见性,也能趣向解脱
总而言之,轮回中的我,因为不能见性,所以浑沌,所以,这种迷糊的我并不是真我,「佛性」才是「真我」
因为众生的欲望和执着,「佛性」被「六尘」所覆盖,所以,才需要透过修行来除盖恢复「真我」「佛性」 —
「真我」与「假我」

也就是说,
「真我」:指轮回的业障身是假我,「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真我」—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认清实相,区别清楚虚幻和真实后,才能明确目标,借假修真,迈向成佛与解脱!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3 10:51
(本次学习:16楼~17楼共用时3小时)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普眼菩萨说,当众生把幻身灭除后,幻心就灭除了,因为幻心灭除了,幻尘就灭除了,因为幻尘灭除了,幻灭就灭除了,当幻灭灭除后,非幻则永远不灭

就像打磨铜镜,要将污垢彻底清除,才能露出光亮,要知道身、心也是幻垢,只有将所有这些垢相清除,才能露出十方清净,譬如摩尼宝珠映照五种颜色而显现出来,可是愚痴的人误以为这五种颜色就是摩尼宝珠的本色

(同理) 圆觉净性(一切有情皆有本觉,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约于体而谓为一心。约于因而谓为如来藏。约于果而谓为圆觉)通过身心作出相应的显现,可是愚痴的人说清净的圆觉是实有,身和心也是实有,因此不能远离幻化,所以我才说身和心都是幻垢,能够远离幻垢的人叫做菩萨


名词解释:

【圆觉】
(术语)一切有情皆有本觉,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约于体而谓为一心。约于因而谓为如来藏。约于果而谓为圆觉。圆觉者,圆满之灵觉也。圆觉经曰:“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又曰:“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圭峰圆觉略疏序曰:“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为圆觉。”佛使证此圆觉,为说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磨镜】
磨治铜镜。古用铜镜,须常磨光方能照影。— 摘自百度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3 10:52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若是实证幻灭便能获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就会因为觉(即证悟涅槃妙理之智慧)而显发,因为觉的智慧圆满光明了,心就显得清净,心清净了,见也清净,见清净了,眼根也清净,眼根清净了,眼识也清净,眼识清净了,闻也清净,闻清净了,耳根也清净,耳根清净了,耳识也清净,耳识清净了,觉也清净,由此类推,鼻、舌、身、意也是一样清净,根清净了,色也清净,色清净了,声也清净,由此类推,香、味、触、法也一样清净

六尘清净了,地大也清净,地大清净了,水大也清净,由此类推,火大、风大也一样清净

四大清净了,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十八界(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二十五有也清净(由业因而有果报生,故果亦名为“有”,三界的果法,分为二十五类,名二十五有。其中欲界十四有,即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七有,即四禅天为四有,另大梵天五净居天无想天为三有。无色界四有,即四空处),接着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四无碍智(即指四种自由自在而无所滞碍之理解能力(即智解)及言语表达能力(即辩才)。均以智慧为本质,故称为四无碍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解;就言语表达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辩。又此为化度众生之法,故亦称四化法)、佛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三十七道品也都清净(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由此类推,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都清净

一切实相本质都清净了,所以一身清净,一身清净了,多身就清净,多身清净了,乃至十方众生都圆满觉悟获得清净

一个世界清净了,多个世界就清净,多个世界清净了,乃至圆满周遍整个虚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名词解释:

【三十七道品】
道品,为梵语 bodhi-pa^ks!ika 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一)四念处,又作四念住。(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断。(1)已生恶令永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长。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觉意。(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著之境。(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道谛。(1)正见,能见真理。(2)正思惟,心无邪念。(3)正语,言无虚妄。(4)正业,住于清净善业。(5)正命,依法乞食活命。(6)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7)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8)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p506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不共法】
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
 <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称十八不共佛法。(一)出自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1)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2)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6)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7)欲无减,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8)精进无减,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9)念无减,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10)慧无减,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减。(11)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减。(12)解脱知见无减,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二)即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此十八种乃诸佛初成道时,于尽智位所修得之法,为余之圣者所无。即唯佛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心;得大悲,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十力为: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所畏为: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三念住为: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
 (三)有余师所说佛之十八不共法。大智度论卷二十六举:一切智、功德无量、大悲、智慧中自在、定中自在、变化自在、记别无量、记别不虚、言无失、智慧无减、常施舍行、常观众生、不失念、无烦恼习、无有能如法出其失、无能见顶、足下柔软、得神通波罗蜜故,转众生心令欢喜得度。大抵此不共法皆以智慧为义。另外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之四十不共法品说佛四十不共法,卷十一说四十四不共法,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出佛一百四十不共法。(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十七)
 <二>菩萨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宝雨经卷四。即:(一)行施不随他教。(二)持戒不随他教。(三)修忍不随他教。(四)精进不随他教。(五)静虑不随他教。(六)般若不随他教。(七)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八)能解回向。(九)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十)不退大乘。(十一)善能示现于生死涅槃,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十二)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十三)具足十善身语意业。(十四)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十五)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十六)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十八)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又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出菩萨十不共之说,与宝雨经所载雷同。奋迅王问经卷下亦出菩萨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与前载相通者。(自在王菩萨经卷下、华严经疏卷五十二、大乘义章卷十六)p350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碍解】
梵语 catasrah! pratisam!vidah!。略作四无碍、四解、四辩。即指四种自由自在而无所滞碍之理解能力(即智解)及言语表达能力(即辩才)。均以智慧为本质,故称为四无碍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解;就言语表达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辩。又此为化度众生之法,故亦称四化法。
 据俱舍论卷二十七载,即:(一)法无碍解(梵 dharma-pratisam!vid),又作法无碍智、法无碍辩、法解、法无碍、法辩。谓善能诠表,领悟法之名句、文章,并能决断无碍。(二)义无碍解(梵 artha-pratisam!vid),又作义无碍智、义无碍辩、义解、义无碍、义辩。谓精通于法所诠表之义理,并能决断无碍。(三)词无碍解(梵 nirukti pratisam!vid),又作词无碍智、词无碍辩、辞无碍智、辞无碍辩、词解、词无碍、辞无碍、词辩、辞辩。谓精通各种地方方言而能无碍自在。(四)辩无碍解(梵 pratibha^na-pratisam!vid),又作辩无碍智、辩无碍辩、乐说无碍解、乐说无碍智、乐说无碍辩、应辩。谓随顺正理而宣扬无碍;或亦称乐说,系为随顺对方之愿求而乐于为之巧说,故称乐说。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载,法、义、词、辩四无碍解,依次以修习数论、佛语、声论、因论为加行;或法、词二无碍解习外论,义、辩二无碍解习内论为加行。又于四无碍解之次第,举出多说。如主张先起词无碍解,次起法无碍解,再次起义无碍解,最后起辩无碍解;以先了达世俗之言词,次了知词所依之名、句等,其次了知名句所依之义趣,方得于理无碍应机说法。此外,成唯识论卷九认为四无碍解中,初地以上之菩萨仅得其中一部分,第九地得其四,至佛果时,始圆满完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品类足论卷五、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卷五十、成实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法华经玄赞卷三、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四)p1778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所畏】
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二十五有】
由业因而有果报生,故果亦名为“有”,三界的果法,分为二十五类,名二十五有。其中欲界十四有,即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七有,即四禅天为四有,另大梵天五净居天无想天为三有。无色界四有,即四空处。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十五有】
生死轮回之迷界计分为二十五种;由因必得果,因果不亡,故称为有。即二十五种三界有情异熟之果体,为:(一)地狱有,(二)畜生有,(三)饿鬼有,(四)阿修罗有。地狱至阿修罗乃六趣中之四趣,各一有。(五)弗婆提有,(六)瞿耶尼有,(七)郁单越有,(八)阎浮提有。由(五)至(八)乃开人之四洲为四有。(九)四天处有,(十)三十三天处有,(十一)炎摩天有,(十二)兜率天有,(十三)化乐天有,(十四)他化自在天有,(十五)初禅有,(十六)大梵天有,(十七)二禅有,(十八)三禅有,(十九)四禅有,(廿)无想有,(廿一)净居阿那含有,(廿二)空处有,(廿三)识处有,(廿四)不用处有,(廿五)非想非非想处有。天趣中,六欲天、四禅及四无色各一有;别开初禅之大梵,四禅之无想、净居,各为一有。总计欲界十四种,色界七种,无色界四种。破此二十五有者,有二十五三昧。(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入楞伽经卷七之五法门品)((参见:二十五三昧)174)p175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界】
梵语 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俱舍论卷一)((参见:十二处)343)p356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处】
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圆明常寂照】
六祖惠能所说。谓心性本来是圆满光明与真常不变的,虽然是寂静不动,却能够遍照一切法界,虽然遍照一切法界,却仍旧还是寂静无动,此乃是无上涅槃之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
<一>梵语 bodhi,巴利语同。音译菩提。即证悟涅槃妙理之智慧。旧译作道,新译则作觉。以区分“法”与“人”之故,而译 bodhi 为觉,译 buddha 为觉者。(般若心经幽赞卷下、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慧苑音义卷上)((参见:菩提)5198)
 <二>梵语 buddha。音译佛、佛陀。又作觉者。据慧远之观经义疏卷本载,觉有二义:(一)觉察之义,系相对于“烦恼障”而言。烦恼之侵害如贼,仅圣者能觉知而不受其害,故谓之觉。(二)觉悟之义,系相对于“所知障”而言。无明之昏闇如睡眠,然圣慧一起则明朗了知,如自睡眠中醒寤,故谓之觉。又凡夫之人,了无觉义;声闻、缘觉等二乘之人,仅具自觉;而菩萨虽能自觉、觉他,然觉行未满;唯独有佛,为自觉、觉他,而又觉行圆满者。(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参见:佛)2605)
 <三>与“不觉”相对。指心性远离妄念而照用朗然。据大乘起信论载,阿赖耶识(万有之本体)有觉与不觉二义,而觉又有本觉、始觉之别。其中,以万有之本体本为清净之觉体(本觉),然无始以来为无明妄念所覆,故依现实状态,而称不觉;若依修行观智即可达觉了心源,则称始觉。
 又依觉之程度,始觉复分为如下四位:(一)究竟觉,意谓无上之觉知,系指菩萨修行阶位中第十地菩萨之觉知,然一般以佛之觉知方为究竟觉、无上觉、正觉、大觉等。(二)随分觉,指初地以上至第九地的菩萨之觉知,以其不完全究竟之故。(三)相似觉,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及二乘之觉知,以其相似于觉,然非真觉。(四)不觉,十信以下之凡夫,已觉知业果之理,如知恶业能招感苦果等,虽不造恶业,然仍未起断惑之智慧,是为不觉。((参见:本觉)1979、“始觉”3140)
 <四>梵语 vitarka。新译作寻。心所之名。即寻求推度之精神作用,亦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仅限于色界之初禅及欲界。于诸经论中,因其性质之善、恶,分为善觉与恶觉。如欲觉(贪觉)、嗔觉(恚觉)、害觉(恼觉)等三者,称为三恶觉,或三不善觉;若再加亲里觉、国土觉、不死觉、族姓觉(利他觉)、轻他觉(轻侮觉),则称八觉。反之,离欲觉(远离觉、出离觉、出觉)、无嗔觉(无恚觉)、无害觉(无恼觉)等三者,称为三善觉(其中后二者为安稳觉)。此外,菩萨、缘觉、声闻等圣者为入菩提道而觉知、思念之八种觉,称为八大人觉,或大人八念,即:少欲觉、知足觉、远离觉、精进觉、正念觉、正定觉、正慧觉、不戏论觉等八者,皆属于善觉类。(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菩萨地持经卷四、成实论卷十四、俱舍释论卷三)((参见:寻)4936)
 <五>为心、心所之总名。以心、心所乃缘对境而觉知之故。成唯识论卷二(大三一·六下):“如心、心所,能取彼觉,亦不缘彼,是能取故;如缘此觉,诸心、心所依他起故。”(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p679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方】
(术语)方者方所方法,佛之设化自在,而无一定之方所,无一定之方法也。璎珞本业经曰:“大用无方法王法主。”三论玄义曰:“适化无方,陶诱非一。”行事钞上一之二曰:“药病相叩,利润无方。”同资持记曰:“方谓方所。如来立法,量同空界。群生万类,无不沾益,故其所利,不在一隅。故曰无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4 10:2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5 10:18 编辑

(本次学习:18楼共用时2.5小时)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虚空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平等不动,应当知道觉性也是这样平等不动,地、水、火、风四大平等不动,应当知道觉性也是这样平等不动,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应当知道觉性同样也是这样平等不动

觉性遍满法界清净不动,应当知道六根也会遍满法界清净不动,六根遍满法界了,应当知道六尘也会遍满法界清净不动,六尘遍满法界了,应当知道四大也会遍满法界,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由于觉性遍满法界,根(眼、耳、鼻、舌、身、意)性、尘(色、声、香、味、触、法)性不会有损坏和杂染,六根和六尘没有损坏杂染,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也不会有损坏杂染,就像百千灯光同时照亮一间屋子,灯光遍满各个角落,没有一处黑暗

觉性获得成就后,应当知道菩萨便不会被法所束缚或对法产生执着,也不会贪求于法获得解脱,更不会厌恶生死,也不会贪爱涅槃,不会敬重持戒,也不会憎恨破戒,不会敬重久修者,也不会轻视新学

为什么呢,因为觉了一切的缘故,就像通过眼光晓了眼前一切境相,心无憎爱之分别


[学习笔记 1]:

经文~“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这段经文也是在告诉我们修行的正确方向,否则心念偏向任何一边都无法获得真正解脱与成佛

如同《金刚经》中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因此如来是不着一相的

因为念念有因果,一旦心念有所分别执着,哪怕只是一个念头都会产生相对应的相,所以不可以分别和执着


回说,为什么菩萨能做到“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经中讲,因为菩萨“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那么,什么是[一切觉]?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应该与[见性]是同理:

什么叫「见性」?
就是明白「法性」原理,
「见」就是明白,「性」就是一切原理,就是一切性、法性、佛性、菩萨性、善性、众生性、凡夫性...

「见性」就是对「一切」,不论是佛法、佛经、世俗、任何言语文字,没有疑惑,能深入佛义、明白原理
「见性」是代表「智慧」,就是有明白原理的智慧,这才是「见性」!
「见性」就是明白原理,明白现象(表相),明白本质和变化,而且是以佛法的知见和思维,而迈向解脱成佛的方向,这才是见性!


所以,「眼睛看不看」不是重点,可有可无,闭着眼睛也能回答众生的疑问
因为「见性」就是「懂」,根本在于「智慧」,「见性」就是有智慧能「看清楚」(明白)一切原理和表相 —
什么叫「见性」?
所以,明心见性不可求,而是要放下一切执着,
这样心才会真正清净,才能明心,才能见性,这样才能真正实证 —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


[学习笔记 2]:


a,经文~ “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

由此想到,诸菩萨皆以广大愿力回入娑婆,普度众生自他兼利,这就是大菩萨的心量和境界

根据佛经中说法:(请自行深入经藏就会看到)
娑婆世界是个一般菩萨(小菩萨)都不愿意来的五浊恶世
因为这世界的众生大都充满罪恶,也因此这世界有很多苦的果报
多数的小菩萨因为难以忍受这些世俗罪恶,也深怕感染这些恶习和恶念,所以不愿意来娑婆世界
甚至多数大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也少有发愿在五浊恶世中成佛的,大都发愿在清净佛土中成佛
只有大菩萨才能不怕这些而到娑婆世界普渡众生,而有少数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发愿在五浊恶世成佛
因为,五浊恶世实在太苦太恶太邪太黑暗,这里的众生太刚强难化 —
学校或军中或公司或家庭或人生中的种种霸凌

大菩萨因为了知法界实相,并且深知烦恼即菩提与净秽一如的道理,所以心无畏惧,欢喜入世

烦恼即菩提的意思是说,

遇到烦恼的时候, 能认清烦恼的本质是虚妄,

(注:情绪欲望有生灭的特性,是可转变的,本质上是虚幻变异的,若能不被影响,当下就能清净自在, 这时候烦恼就变成空)

因为认清烦恼(欲望)是虚妄, 所以能放下, 而能(顿然或渐修)成就菩提, 这才叫做烦恼即菩提, 也就是先找到问题点, 认清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所以说烦恼处就是菩提处, 而不是放纵欲望, 以为纵欲能够得到菩提

这在楞严经初发心二决定义讲的很清楚, 这是从思维上去超越, 所以能放下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净秽一如的意思是说,

净秽一如,就是空有一如,善恶一如,是非一如, 就是不执着于空有善恶是非的不二法门

所谓不二并非唯一,这又是另一个错解, 不二是指非二, 也就是非空非有,非是非非

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不过,这并不是我们凡夫所能做到的境界
凡夫应该先学是非善恶, 能分辨是非, 能断恶修善, 能以空破有(第一阶段)

能知道万物生灭虚幻不实, 破除心中对自我和对万物的执着

把执着小我转化成慈悲大我, 这样熟悉后, 才学习法身菩萨的不二法门

也就是用"空有一如"(不二法门)破除空和有(第二阶段), 也就是两边不着, 去除第一阶段的法执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b,经文~“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这是说诸菩萨因为平等无分别,所以不会执着表相差别
如同《金刚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名词解释:

【根尘】
又作根境。乃五根与五尘,或六根与六尘之并称。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称为根,乃认识对象之器官;根之所取者,称为尘(亦称境),乃所认识之对象。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加上“意”则称六根;五尘即色、声、香、味、触,加上“法”则称六尘。根尘二字并举,犹如主观、客观之并列,含有相依又相对立之意。俱舍论卷十(大二九·五二中):“虽有根境不发于识,而无有识不托根境。”此外,六根六境合之,称为十二处、十二入。((参见:根)4131)p4139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是】
<一>为六成就中之信成就。通常置于一经之首,例如“如是我闻”中之“如是”,乃表示深信此经所记载者,皆系佛陀亲口所说之教法。((参见:六成就)1266)
 <二>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例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举之“十如是”,即是一例。十如是,谓诸法实相具有十种如是,即:(一)如是相,(二)如是性,(三)如是体,(四)如是力,(五)如是作,(六)如是因,(七)如是缘,(八)如是果,(九)如是报,(十)如是本末究竟等。此于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三下,有详细之解释。((参见:十如是)427)
 <三>为对他人印可证明之语。亦即对他人之所说所解,加以肯定、赞成之意。例如“如是如是”一语。p2366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缚】
(术语)与法执同。谓染著于法也。圆觉经曰:“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5 10:00
(本次学习:增补18楼[学习笔记 2] + 19楼~20楼 共用时3小时)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任、无止、无作、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如果菩萨及末法众生觉心圆满,那么在修行中就会无有可修以及无有所证,圆觉(一切有情皆有本觉,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约于体而谓为一心。约于因而谓为如来藏。约于果而谓为圆觉。圆觉者,圆满之灵觉)普照寂灭无二(涅槃乃远离一切差别之相,故称为寂灭无二),遍照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就像空中花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有束缚和解脱,由此可知众生本来都能成佛,而生死轮回和涅槃就像昨日的梦

如果是昨日梦的话,应当知道生死及涅槃根本就没有生灭和来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任、无止、无作、无灭,总之就是没有能与所的分别,既没有所证的东西,也没有能证的人,因为一切法性平等无二

菩萨应当这样去修行,这样循序渐进、思惟、住持,以这样的方便,就能开悟,能这样如法修行者,就不会心生迷闷和颠倒


名词解释:

【圆觉】
(术语)一切有情皆有本觉,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约于体而谓为一心。约于因而谓为如来藏。约于果而谓为圆觉。圆觉者,圆满之灵觉也。圆觉经曰:“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又曰:“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圭峰圆觉略疏序曰:“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为圆觉。”佛使证此圆觉,为说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灭无二】
涅槃乃远离一切差别之相,故称为寂灭无二。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五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5 10:00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属四大,
  心性归六尘。  四大体各离,
  谁为和合者?  如是渐修行,
  一切悉清净。  不动遍法界,
  无作止任灭,  亦无能证者。
  一切佛世界,  犹如虚空花,
  三世悉平等,  毕竟无来去。
  初发心菩萨,  及末世众生,
  欲求入佛道,  应如是修习。”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语对普眼菩萨宣说:普眼你应当知道,一切众生身心皆是虚幻,因为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心性也归属于六尘,如果四大各自分离,身体又将如何存在呢,所以你们应当依照经中教导渐次修行,这样就能获得清净且平等不动遍满法界,要知道一切佛世界犹如空中花,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平等,根本没有来去,初发心菩萨及末法众生想要圆成佛道,应当依照经中教导如法修行


名词解释:

【偈】
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6 10:08
(本次学习:21楼 共用时3小时)

四、世尊为金刚藏菩萨宣说圆觉本性平等不坏,众生用思惟心不能测度如来境界,应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1、金刚藏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既然众生本来能成佛,为什么还会有无明?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学习解说]:

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感恩您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说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渐次方便法,我与在座众生承蒙您的教诲,犹如患病的眼睛,终于获得了清净

世尊,如果众生本来能成佛,为什么还会有一切无明?如果这些无明本来就有,如来为什么又说众生本来能成佛?如果十方众生本来能成佛,无明是后来生起的,那么一切如来又会在什么时候生起无明和烦恼呢?

唯愿世尊慈悲,为诸菩萨开示秘密藏(秘密之法藏,甚深秘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非一般所可了知之法门;复以如来善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而不说,故称秘密。故秘密藏乃诸经为显其甚深秘义之通名),以及令末法一切众生都能听闻此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远断除疑悔

金刚藏菩萨说完这些话,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名词解释:

【秘密藏】
秘密之法藏,甚深秘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非一般所可了知之法门;复以如来善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而不说,故称秘密。故秘密藏乃诸经为显其甚深秘义之通名。于显教中,南本与北本涅槃经卷二以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之不一不异为秘密藏。然依密教之意,则总以释迦化身所说之教法为显教,独以大日法身之所说为秘密藏,亦即真言一乘之总名。不惟其法门深奥,且以之为如来内证极秘之法,故于未灌顶之人决不宣示;犹如声闻乘于未授戒之人不说戒经,故称戒经为秘密藏。(大日经疏卷三)p426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遮】
(杂名)宽容物而无遮也。圆觉经曰:“惟愿不舍无遮大悲,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楞严经一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设无遮广大供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觉经】
《圆觉经》,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此经译者的生平事迹不详。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说:"沙门佛陀多罗,唐云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于东都白马寺译《圆觉了义经》一部。此经近出,不委何年;……但真诠不谬,岂假具知年月耶?"《续古今译经图记》、《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二也同此记载,认为此经译出的年月有疑问。又宗密《圆觉经大疏》卷上之二说:"北都藏海寺道诠法师《疏》又云:羯湿弥罗三藏法师佛陀多罗,长寿二年(693)龙集癸已,持于梵本至神都,于白马寺翻译,四月八日毕。其度语、笔受、证义诸德,具如别录。不知此说本约何文?素承此人学广道高,不合孟浪。……然入藏诸经,或失译主、或无年月者亦多,古来诸德皆但以所诠义宗定其真伪矣。"同《疏钞》卷四之上又说:"言龙集者,有释云高宗大帝,……此说恐谬:……长寿年是则天之代,然今亦未委其指的也,待更寻检。疏具如别录者,复不知是何图录,悉待寻勘。"可见古德对此经的翻译记载多有所疑,但都相信其真诠不谬,而并致其笃信之忱。

  此经的内容,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全经一般分作序、正、流通三分。

  初、序分,叙述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诸佛众生清净寂灭平等圆满不二所现净土,有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为上首的十万大菩萨众,皆入此三昧住于如来平等法会。

  次、正宗分,叙佛因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次第请问,而依次宣说圆觉的义理和观行,即分十二章,每章先以长行问答说法,后以偈颂重宣其义。其中:一、文殊章,是一经的宗趣所在。宣说有大陀罗尼--圆觉法门,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显示佛菩萨的因行果相都不外乎修证本有的圆觉道理。以下各章即说其观行。二、普贤章,说示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远离一切幻妄境界,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三、普眼章,说示修习圆觉,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奢摩他行,坚持净戒,宴坐静观身心幻垢、人法二空,乃至幻灭垢尽,一切清净,觉性平等不动。

      四、金刚藏章,说示圆觉本性平等不坏,众生有思惟心不能测度如来境界,故应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五、弥勒章,说示爱欲为轮回根本,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事理二障而现深浅。应发大愿,求善知识,渐断诸障,证大圆觉。

  六、清净慧章,说示圆觉自性本无取证,但于除灭一切幻化修证位中,有凡夫随顺觉性、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诸位差别。

  七、威德自在章,说示修行的方便,依着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差别:一、奢摩他、二、三摩钵提、三、禅那,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八、辩音章,说示单修奢摩他或三摩钵提或禅那一法,乃至或先或后齐修二法乃至三法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

  九、净诸业障章,说示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瞋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净觉海。

  十、普觉章,说示欲求圆觉,应除作、任、止、灭四种病相,以及去除诸病求证圆觉之道。

  十一、圆觉章,说示修行大圆觉者,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以及修习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观等方便。

  十二、贤善首章,说示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等五名,并信闻受持此经的功德利益等。此章通行本中只有长行问答说法,未有偈颂重宣其义,比起以前十一章来文体似欠完整。近世日本松本文三郎氏偶获古来本《圆觉经》下卷一帖,见此贤善首章佛说至"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句下,有"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贤善首当知,……护是宣持者,无令生退屈"一百十三字,这实是此经已脱佚的文字可知(见日本《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二十三套第四册、《圆觉经佚文》)。由于现存最古的此经注疏唐宗密《大疏》、《略疏》中均皆缺此文句看来,可知这一段文字是在公元九世纪初宗密撰疏以前即已脱落了的。

  又最后贤善首章一般即为此经的流通分,或又以此章后段从"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起至经末止,叙述诸金刚、天王、鬼王等众护祐持是经人等为流通分。

  此经在经录中被列于大乘修多罗藏,后世更收入华严部。这是由于此经所说"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文殊章》),又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普贤章》),"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究竟说"(《贤善首章》),这都合乎华严宗圆摄一切诸法,直显本来成佛的圆教旨趣。因此唐宗密禅师认为此经"分同华严圆教",后世学人都列之于华严部类。又此经在禅门中也传习甚广,即因此经显示的修行方便,处处与禅法相合。经中所说:"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普贤章》),"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金刚藏章》)、"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与众生"、"修多罗教如标月指,……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清净慧章》),以及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禅法及二十五种清净定轮,乃至远离作、止、任、灭四种禅病(七至十一章),这些教旨都适用于禅门修学,因而此经在丛林中盛行流传。经中最后并称"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后世学人也即称此经为大乘顿教。

  至于此经在教禅之间的盛行弘传,实倡始于唐圭峰宗密禅师(780~841),即宗密上承贤首(法藏)、清凉(澄观)的华严教系,又承荷泽(神会)、荆南(惟忠)、遂州(道圆)的南宗禅系,对于此经极为欣戚,自称"禅遇南宗,教逢斯典,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轴之中义天朗耀"(《圆觉经大疏》序),而殷殷致力于此经的弘阐。所著有《圆觉经大疏》十二卷、《大疏钞》二十六卷、《略疏》四卷、《略疏钞》十二卷、《大疏科》三卷、《道场证义》十八卷,精详地显发了此经的义蕴。此外,他还著有《圆觉经礼忏略本》四卷、《圆觉经道场六时礼》一卷等(见《义天录·海东有本见行录》)。宗密在《圆觉经大疏钞》卷一之下中自称:"此经具法性、法相、破相三宗经论,南北顿渐两宗禅门,又分同华严圆教,具足悟修门户,……宗密遂研精覃思,竟无疲厌;后因攻《华严》大部,清凉广疏,穷本究末,又遍阅藏经,凡所听习咨询讨论披读,一一对详《圆觉》,以求旨趣;……率愚为《疏》,至(长庆)三年(823)
  夏终,方遂终毕。"于此显示宗密著《疏》的内容和他教禅兼弘的宗旨。因此在华严和禅宗盛行的当时,由于宗密的弘扬,致使此经广行流传。而宗密的疏钞即为后世学人依凭的要籍。

  在宗密以前,此经的著疏已有四家,即唐京报国寺惟慤《疏》一卷、先天寺悟实《疏》二卷、荐福寺坚志《疏》四卷、北都藏海寺道诠《疏》三卷。宗密当时皆反复研味,认为"互有长短,谓慤邈经文,简而可览;实述理性,显而有宗;诠多专于它词,志可利于群俗"(《圆觉经大疏》卷上之二)。此外宗密又闻江淮间也另有疏流行,但未亲见(同《疏钞》卷四之上)。自宗密疏出,文义精朗,以上各疏即均晦佚无传(见清远《圆觉经略疏钞随文要解》)。宗密以后,至十一世纪间,贤首宗学者杭州慧因寺净源,曾据宗密的《道场修证仪》删订为《圆觉经略本道场修证仪》一卷,用以便于修习。十二世纪间,毗陵华严寺观复撰有《圆觉经钞辩疑误》二卷,以勘定当时《疏钞》刊行本的错误。随后有西蜀龙翔寺复庵道辉撰《圆觉经类解》八卷,经镜庵行霆加以修订行世。至宋孝宗则以禅学思想撰《御注圆觉经》二卷。毗陵华严寺清远撰《圆觉经疏钞随文要解》十二卷。又当时教禅一致的风气流行,于时有龙江章江禅院如山撰《圆觉经略疏序注》一。此外尚有大轲撰《乐性乐》二卷、德素撰《玄议》二卷、法圆撰《经解》二卷、道璘撰《地位章》一卷、《三观扶宗息非》一卷等(均见《义天录》)。又天台宗徒有秀州竹庵可观撰《圆觉手鑑》一卷,澄觉神焕撰《疏》二卷、景德寺居式撰《疏》四卷、慈室妙云撰《直解》三卷、柏庭善月撰《略解》一卷(见《佛祖统纪》卷十四~十八)。十三世纪间,苕水古云元粹依天台教观,参考神焕、居式、可观、慈室诸《疏》,并据宗密《疏钞》撰《集注》二卷,其中保存了已经散佚的天台诸家的注解。潼川居简序此书云:"圭峰发明此经,造《疏》数万言,……由唐至今,广略并行,西南学徒,家有其书,于戏盛哉。江淮荆蛮稍若不競,天台再造于五季乱离之际,鼓行吴越间,作者辈出,巉然见头角,由是二家之言,肝胆楚越,咫尺云壤。"于此可见台、贤两宗学人并重此经而见解各别。稍后又有台州崇善教寺智聪撰《心镜》六卷,居士周琪撰《夹颂集解讲义》十二卷,这都是阐述教禅一致的理解之作。至十七世纪以来,有武林陆通律寺寂正撰《要解》二卷。憨山德清撰《直解》二卷、二楞庵通润撰《近释》六卷、居士焦竑撰《精解译林》二卷(现存上卷)、禅宗罗峰弘丽撰《句释正白》六卷、贤首宗徒通润撰《折义疏》六卷、净挺撰《圆觉连珠》一卷等。这是由于宋、明以来佛教界形成禅教融会的风气,而此经乃契其机,因而讲述颇盛。

  此经从唐以来,在朝鲜半岛甚为流行,据《义天录》有本现行录,可知当时(1090)尚传存有坚志《疏》,以及宗密、净源、大轲、德素、法圆、善聪、仲希、道璘等疏著,其中以宗密的《疏钞》流传最广。同时此经在日本禅教间也盛行传持,著名的注疏有凤潭的《集注日本决》五卷、普寂的《义疏》二卷、大内青峦的《讲义》一卷、汤次了荣的《研究》一卷等。FROM:【《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世尊称赞金刚藏菩萨能为诸菩萨及末法众生,请问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法门,令诸菩萨能听闻最上大乘的法义和教诲,能使十方菩萨及末法一切众生,获得坚定的信心,永远断除疑悔,世尊叮嘱金刚藏菩萨要仔细听,马上就为他们宣说,金刚藏菩萨与法会大众非常欢喜,默默的等待世尊说法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犹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一切世界无非生灭、聚散、循环、取舍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轮回相,像这样在未出轮回的情况下而分辨圆觉,同样也是轮回

就像云彩从月亮旁边飘过,好像月亮在移动,又像船在水中划过,好像堤岸在移动一样,当轮回流转的垢心没有清净的话,观佛圆觉怎能不迷惑呢,所以你才会提出上面的问题

==============

[学习笔记]:

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由上面这段经文,想到下面《楞严经》中世尊对富楼那的相关教导:

楞严经卷第四~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

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

“不也,世尊!”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亦如翳人见空中花,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花所灭空地待花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富楼那言:“空元无花,妄见生灭,见花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

这两段经文告诉我们,众生因为无明而迷失本心

无明其实来自于自心的分别与执着,因为自心不断的执着取舍世间生灭有无等对立相而轮回流转

经中还教导:“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这是说心念(执念或妄念)如果不停止,轮回是不可能停止的

如果心“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7 12:20
(本次学习:22楼 共用时2.5小时)

2、思惟(或虚妄)心不能成就圆觉方便

善男子!譬如患翳妄见空花,患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花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花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花?何以故?空本无花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花翳。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用譬如解说,就像眼疾的人见到空中花,如果翳病消失后,不可以说:现在翳病没了,什么时候还会生起翳病?为什么不能这样说?因为翳病和花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又好比空中的花消失了,不可以说虚空什么时候会再生起花?为什么呢?因为空中原本没有花,所以根本也没有生和灭

生死与涅槃也是同理,妙觉圆照远离空花和翳病(所以不可以说花和翳什么时候会生起,也不可以说圆觉妙心什么时候会生起迷惑),应当知道虚空既不是暂时有也不是暂时无,更何况如来圆觉随顺,如同虚空一样平等


名词解释:

【相待】
相对的意思,如有低就有高,有左就有右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学习解说]:

世尊以金矿为譬喻继续解说,比如冶炼金矿,金子并不是在冶炼后才有,既然已经冶炼出金子了,就不会再回到金矿的状态,而且经过无穷无尽的时间,金子也不会损坏,所以不应当说金子本来是没有的

如来圆觉也是同理,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来就没有菩提或涅槃,也没有成佛或不成佛,也没有妄见引起的轮回或没有轮回这些分别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花。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花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学习解说]:

但是诸声闻乘人所得到的境界虽然身心语言已经断灭,但是终究不能达到圆满的涅槃,更何况是以有思维的心测度如来圆满的境界,这就如同用萤火虫烧须弥山是不可能的事情,以轮回的心生轮回的知见,想要悟入如来大寂灭海必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说一切菩萨及末法众生,要先断除无始轮回根本

思维的心其实都是六尘妄想缘气,并不是真实的心体,如同空花一样,用这种思维心分辨佛的境界,就像空花结出空果,其实都是妄想,虚妄的心不能成就圆觉方便,这样的分别心提出的问题也不是正问


[学习笔记]:

经文~“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花。”

这段经文是说思维心并非真心,我们之所以累世轮回都是因为没有认清这个虚妄的心

如同前面学过的经文,也讲到: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回到本文,世尊也说此虚妄心不能成就圆觉方便,这就是告诉我们想要解脱成佛,首先要断除这个无始轮回的根本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8 11:4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8 11:42 编辑

(本次学习:23楼~25楼 共用时2.5小时以上)

3、世尊再次以偈语重宣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  如来寂灭性,
  未曾有终始。  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  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  譬如销金矿,
  金非销故有,  虽复本来金,
  终以销成就,  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  生死与涅槃,
  凡夫及诸佛,  同为空花相。
  思惟犹幻化,  何况诘虚妄?
  若能了此心,  然后求圆觉。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语宣说:金刚藏你应当知道,如来寂灭性(寂灭为梵名涅槃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未曾有开始和终止,如果众生以轮回心思维佛境界,只会堕入轮回,是不可能悟入诸佛智慧海

这就像冶炼金矿,金子的特性并非冶炼之后才有的,虽然金性原本就存在,但是必须通过冶炼才能获得,一旦被提炼出来以后,就不会在变回矿石的成份,要知道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都如同空花一样是虚幻相,思维也是幻化,更何况是虚妄?如果消除此虚妄之心,才能求证获得圆觉


名词解释:

【寂灭】
(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a%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佛国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灭。”注曰:“肇曰:去相故言寂灭。”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无量寿经上曰:“超出世间,深乐寂灭。”智度论五十五曰:“灭三毒及诸戏论故名寂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8 11:4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9 10:48 编辑

五、世尊为弥勒菩萨宣说爱欲为轮回本,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事理二障而现深浅

1、弥勒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如何断除轮回根本?乃至如何设立方便普度众生?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唯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曜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学习解说]:

弥勒菩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示秘密藏(秘密之法藏,甚深秘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非一般所可了知之法门;复以如来善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而不说,故称秘密。故秘密藏乃诸经为显其甚深秘义之通名),令众生深悟轮回的因果原理,以及令他们分辨正邪,布施末法一切众生无畏道眼(能见正道之眼),在大涅槃中生起坚定的信心,不再重蹈轮回的错误知见

弥勒菩萨继续请问佛说,如果诸菩萨及末法众生,想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应当如何断除轮回根本?轮回过程中有几种特性?修行成佛过程中有几种差别?回入尘劳(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称作尘劳)应当设立哪些方便度化众生?

唯愿世尊慈悲救世不舍众生,令一切修行的菩萨及末法众生,都拥有智慧之眼,令心趋向清净,圆满的觉悟如来无上知见,弥勒菩萨说完这些话,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名词解释:

【圆悟】
(术语)圆满觉真理也。圆觉经曰:“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又在台家圆教,三谛三观圆融,故空假中之谛理,同时觉悟也。指要钞上曰:“既不明性具十界,故无圆断圆悟义。”【又】(人名)宜兴人。姓蒋氏,号密云。三十岁,从幻有正传祝发。过铜棺山,豁然大悟,四十九岁,传传之衣拂。历住六大刹,大振宗风。崇祯中年七十七寂。有全录十二卷。见天童密云禅师年谱,五灯严统等。【又】圆悟克勤禅师。(参见:克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劳】
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称作尘劳。如《无量寿经》卷上:“散诸尘劳,坏诸欲堑。”因烦恼能染污心性,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累。如清·龚自珍《发大心文》:“有境相应行心,有非境不相应行心;若广分别言,则有八万四千尘劳,皆起一心。”后多指事务劳累或旅途劳累。如宋·秦观《满庭芳》词之二:“饮罢不防醉卧,尘劳事,有谁听。”又如郭沬若《<屈原>与<厘雅王>》:“他是和你一样从香港回来的,在极端的危险之后,尘劳未定,便委屈他来担任了这一次的苦役。”(文贤)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道眼】
能见正道之眼。楞严经说:“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道眼】
<一>修道而得之眼通(力)。又作天眼通。宗密之盂兰盆经疏卷下注释目连以道眼观母之生处一文中,道眼即作天眼通解,谓由证道而得,故称道眼。
<二>指观道之眼。圆觉经(大一七·九一六上):“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p5646 FROM:【佛光大辞典】

【秘密藏】
秘密之法藏,甚深秘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非一般所可了知之法门;复以如来善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而不说,故称秘密。故秘密藏乃诸经为显其甚深秘义之通名。于显教中,南本与北本涅槃经卷二以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之不一不异为秘密藏。然依密教之意,则总以释迦化身所说之教法为显教,独以大日法身之所说为秘密藏,亦即真言一乘之总名。不惟其法门深奥,且以之为如来内证极秘之法,故于未灌顶之人决不宣示;犹如声闻乘于未授戒之人不说戒经,故称戒经为秘密藏。(大日经疏卷三)p4267 FROM:【佛光大辞典】

【大寂灭】
(术语)大涅槃也。涅槃,一译寂灭。圆觉经曰:“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语寂灭海终不能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世尊赞叹弥勒菩萨能为诸菩萨及末法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法义,令诸菩萨获得智慧之眼,以及令一切末法众生永远断除轮回,觉悟实相,获得无生法忍(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

世尊叮嘱弥勒菩萨及大众,要仔细听着,马上就为他们解说


名词解释:

【无生法忍】
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于声闻之八人地乃至已办地、辟支佛地等观四谛,一切智断仅得菩萨无生法忍之部分,苦集灭道之四谛实乃分别诸法实相之一谛,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由此可知,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
 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又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第七地之菩萨,三业清净,修无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行品列举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灭忍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顺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无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无量寿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入楞伽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净土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四)((参见:三法忍)571、“五忍”1097)p5079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8 11:4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10 10:10 编辑

2、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应当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一切众生从无始际(一切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如今生从前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世而有,如是展转推究,故众生及法之元始不可得,故云无始)以来,由于种种恩爱、贪欲所以轮回,如果世界一切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诸众生,都是因为淫欲而受生,那么应当知道爱欲是轮回的根本

由于种种欲望,助发爱性,因此才会生死相续,欲是因为爱而生,命是因为欲而有,众生贪爱生命还是因为欲的根本,爱欲是因,爱命是果,由于欲境有种种违顺,当外境背离爱欲之心就会生起憎恨和嫉妒,进而造作种种恶业,因此感召地狱、饿鬼的恶报

如果知道欲望的过患,舍恶从善,又会感召人、天的果报,如果知道一切诸爱的过患,弃爱乐舍,又会感召有为增上善果(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即因缘所生之事物,尽有为也。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物,必有此因缘之造作,故云有为法),所以都是轮回业,不能成就圣道,因此众生想要脱离生死免堕轮回,应当先断除贪欲以及去除爱欲之心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菩萨示现回入娑婆,并不是因为爱欲而来,而是以慈悲心为令众生舍弃贪爱,菩萨是借助贪欲给众生演示如何出离生死,如果末法一切众生能舍弃种种欲望,以及断除憎爱,便能永远断除轮回,只要发心勤求如来圆觉境界,那么在清净心中便能获得开悟


================

[学习笔记]:

上述经文告诉我们爱欲是轮回本,其中原理:

就像水往低处流,这是地心引力的作用
同样的,六道轮回是众生心念的作用,是一种物以类聚结合而成的共业念力作用
如果每天念念都是六道中的俗世,就会在六道中轮回 —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所以,不论是贪恋世间种种欲望而造作恶业,还是修行种种善业往生天上,其实都无法出离轮回

这是因为不论心念执恶或执善都是有为法,既然有为法就会随缘生灭,所以这样的心念无法真正出离轮回,也说明心念的次第还比较低,还没有提升到佛菩萨的心量中

所以,接下来世尊以菩萨为例教导我们:

“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如果能以慈悲心取代爱欲或凡夫心,这样就能自他兼利,彼此共同得到提升

如同世尊后面说的“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慈悲心是大乘发心,是实修解脱成佛的正道,我们当如是学!

由于我们还只是初学,所以除了发大乘心外,我们还应当按部就班老实实修,因为:

一般在红尘世俗的佛弟子很难修行成就
因为世俗欲望和仇恨以及烦恼等等的干扰非常严重
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或电视报纸杂志网路等各种媒体所传播的贪嗔痴讯息都非常频繁,口味也越来越重
在这些欲望和纷扰的洪流下,凡人实在难以抵挡
所以,就算学佛多年也可能少有进步,对于解脱生死没有一点把握

佛陀在圆觉经上说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因此,佛陀教导佛弟子

1。培养慈悲心,行善布施,让欲望升华,逐渐放下对世俗的贪着和执着
2。守持戒律,远离恶行,避免被贪嗔痴恶业一再腐蚀,这样心念才能逐渐清净
3。忍辱,能忍才能避免一再造恶,才能避免恶念恶行滚雪球般的变大
4。常行精进,透过实修实做,逐渐消除习气,产生定力
因为世俗的诱惑实在很多很大,所以要更多的实修功课来帮助自己不退转
5。要远离世俗纷扰处(尤其网路诤讼处),寻求寂静处(阿兰若处),以利禅定的修持
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世俗的引诱和干扰非常严重
透过日常生活和电视报纸杂志网路等媒体,就算佛弟子也难以抵挡诱惑和干扰
6。深入经藏,逐渐明白甚深实相,以出世间智慧破除世俗烦恼和疑惑
智慧是破除一切障碍的根本,所以实修者应逐渐深入甚深智慧

实修者对于以上六项重点都要一一检验和落实
这样逐渐落实六度才能有利修行,避免被世俗欲望所吞蚀,解脱生死轮回才能逐渐有把握

再者,对于四宏愿要能真实面对,好好落实,不要变成有口无心的口号

实修就要做好抉择,然后好好落实,这样才能逐渐看到成果
若是心口不一盲修瞎练或一曝十寒,那只是自欺欺人浪费时间

最后,请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是最后的一道保障和宝藏 —
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名词解释:

【爱渴】
(术语)又曰渴爱。言爱欲之心,其贪如渴者之求水。圆觉经曰:“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为】
(术语)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即因缘所生之事物,尽有为也。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物,必有此因缘之造作,故云有为法。本来自尔而非因缘所生者,谓之无为法。故有为者如言有因缘。大乘义章二曰:“为是集起造作之义,法有为作故,名有为。”俱舍论光记五曰:“因缘造作名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彼为故,名曰有为。”俱舍论颂疏界品一曰:“为者作也,此有为法,众缘造作故名为,有彼为故,名为有为。”梵Asam!skr!t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始】
(术语)一切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如今生从前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世而有,如是展转推究,故众生及法之元始不可得,故云无始。胜鬘宝窟中末曰:“摄论云:无始即是显因也,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显佛法是因缘义。”梵语杂名曰:“无始,阿努婆嚩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9 10:30
(本次学习:26楼~27楼 共用时3小时 + 增补25楼学习笔记)

3、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事理二障而现深浅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一切众生因为贪欲而发起无明,显示出五种差别性,依照事理二种障而现深浅不同

什么是两种障呢?

一是理障,“指根本无明、邪见等理惑,障碍正知见,使不达本觉真如”

二是事障,“指贪、嗔、慢、无明、见、疑等之烦恼;此等烦恼能令生死相续而障涅槃,故称事障”

什么是五种差别性呢?

善男子,如果理事二障都没有断灭,就是没成佛

如果众生永离贪欲,已断除事碍未断理碍,只能悟到声闻、缘觉境界,还不能显住菩萨境界

如果末法众生想要悟入如来大圆觉海,应当发愿断除理事二障,如果能断除这两种障碍就能悟入菩萨境界,理事两种障碍都已断除就能悟入如来微妙圆觉境界,满足菩提及大涅槃的修行

一切修证圆觉的众生,遇到善知识并依照他们因地的修行方法实修,便能得到顿渐两种次第

如果遇到如来无上菩提正确的修行路,不论根器大小,都能成就佛果

如果众生想求善知识,却遇到邪见的人,没有得到正向的引导和领悟,就是外道种性,这是邪师的过错,并非众生的过错,以上就是众生五种性的差别


名词解释:

【五性成佛】
据华严经疏卷二载,依众生成佛种性之不同,而分为五,即:
(一)不定性半成佛,不定性指根性不定。谓不定性者若近声闻,则习声闻法;若近缘觉、菩萨,则亦随顺而习其法。习声闻、缘觉之法者,沉滞小果,不乐度生,不求佛道,故不成佛。习菩萨利生之行者,取证菩提而得成佛,故称不定性半成佛。
(二)无种性不成佛,谓无有正信善根之人拨无因果,不受化度,甘溺生死,不求解脱,故称无种性不成佛。
(三)声闻性不成佛,声闻指闻佛声教而悟道之人。谓声闻根性,唯习生灭四谛之法,而证真空涅槃之果,乐著空寂,怖畏生死,不能起行度生,进求佛道,故称声闻性不成佛。
(四)缘觉性不成佛,缘觉指由观因缘而觉悟真理者。谓缘觉根性,唯观十二因缘之法,而证真空涅槃之果,固执偏空,不求佛道,故称缘觉性不成佛。
(五)菩萨性全成佛,谓菩萨能自觉、觉他,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集众因,证菩提果,故称菩萨性全成佛。((参见:五姓)1107、“五种性”1179)p1111 FROM:【佛光大辞典】

【事障】
二障之一。指贪、嗔、慢、无明、见、疑等之烦恼;此等烦恼能令生死相续而障涅槃,故称事障。与“理障”相对称。理障则指根本无明(又称元品无明),乃有碍正知正见,而障本觉真如之理者。圆觉经(大一七·九一六中):“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参见:二障)241)p3045 FROM:【佛光大辞典】

【理障】
二障之一。“事障”之对称。指根本无明、邪见等理惑,能障碍正知见,使不达本觉真如。(圆觉经卷下)((参见:二障)241)p4721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菩萨是以大悲方便回入世间启发没有觉悟的人,甚至以种种形象或顺逆因缘与众生同事,引导教化众生成就佛道,菩萨之所以能这样发心,都是依照无始以来清净愿力使然

如果末法一切众生于大圆觉生起增上心,应当效仿菩萨那样发大清净愿:愿我现在住于佛的圆觉境界,值遇善知识不要遇到外道或二乘的人,然后依照这样的发愿如法修行,渐渐断除各种障碍,障碍断尽后愿望就能得到满足,登解脱清净法殿(谓法身所居之大涅槃界),证得广大圆满的觉悟佛的大智


名词解释:

【解脱清净法殿】
(术语)谓法身所居之大涅槃界也。圆觉经曰:“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圆觉】
广大圆满的觉悟,亦即佛的大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9 10:31
4、世尊继续以偈语宣说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不得大解脱,  皆由贪欲故,
  堕落于生死。  若能断憎爱,
  及与贪瞋痴,  不因差别性,
  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销灭,
  求师得正悟,  随顺菩提愿,
  依止大涅槃。  十方诸菩萨,
  皆以大悲愿,  示现入生死。
  现在修行者,  及末世众生,
  勤断诸爱见,  便归大圆觉。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以偈语宣说:弥勒你应当知道,一切众生堕落于生死轮回,无法解脱成佛都是由于贪欲的缘故,如果能断除憎爱及贪嗔痴,就不会被五种差别性所障碍,全部都能成就佛道

理事二障永远灭除,遇到善知识就能获得正悟,随顺菩提大愿,依止(即依存而止住之意)大涅槃,十方一切菩萨都是因为大悲愿力回入世间,为众生示现解脱之道,末法修行的众生,应当勤修断除一切爱见(爱,谓对事物之染着;见,谓对义理之推度、执着。引申为对事、理所起之烦恼),便能证得广大圆满佛的大智


名词解释:

【爱见】
‘爱’与‘见’之并称。爱,谓对事物之染着;见,谓对义理之推度、执着。引申为对事、理所起之烦恼。《大智度论》卷七云(大正25·110a)︰‘烦恼有二种(中略),一属爱,二属见。’又,同书卷二十一谓,众生有二分行,谓爱行、见行。爱多者,着乐;见多者,着身见等行。《中论》卷三〈观法品〉则谓,戏论有爱论与见论之别。吉藏《中论疏》卷一释云(大正42·12b)︰‘一者爱论,谓于一切法有取相心;二者见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即以有所得之心染着事物,称为爱论;执着于错误的见解,称为见论。[参考资料] 《大般涅槃经》卷十五;《维摩经疏庵罗记》卷三十。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依止】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著。又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谓依止(梵 a^s/raya)作意为十八种作意之一,同经卷八以依止(梵 nis/raya)为八无上之一。
 大乘庄严经论卷一种性品则列举菩萨种性之四种依止,即:(一)无量善根依止,(二)无量智慧依止,(三)一切烦恼障、智障得清净依止,(四)一切神通变化依止。又同经卷七度摄品载菩萨修习诸波罗蜜有五依止,即:(一)物依止(梵 upadhi-sam!nis/rita),(二)思惟依止(梵 manasika^ra-sam!nis/rita),(三)心依止(梵 a^s/aya-sam!nis/rita),(四)方便依止(梵 upa^ya-sam!nis/rita),(五)势力依止(梵 vibhutva-sam!nis/rita)。(杂阿含经卷二十四、广义法门经、小品般若经卷二塔品、大乘入楞伽经卷三、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重显空性品、善见律毗婆沙卷四、辩中边论卷上辩相品、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法华玄义卷五上)p305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0 10:14
(本次学习:28楼~30楼 共用时3小时)

六、世尊为清净慧菩萨宣说圆觉自性无取

1、清净慧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一切众生及菩萨与如来所证所得有什么差别?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愿为一切诸来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清净慧菩萨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为我们宣说这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我们从没见过也没听过的法,我们今日承蒙佛的引导,身心泰然获得了大利益,祈愿世尊为一切大众重新宣说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菩萨与如来世尊所证所得有什么差别?希望末法众生听闻您的开示后,能随缘开悟,清净慧菩萨说完这些话以后,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世尊夸赞清净慧菩萨能为诸菩萨及末法众生,请问如来一切众生及菩萨与如来在修行上的次序差别,然后叮嘱他们要仔细听,马上就为他们宣说,清净慧菩萨及法会大众非常欢喜,默默的等待世尊开示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0 10:15

2、一切众生及菩萨与如来圆觉自性无取无证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圆觉自性不可取也不可证,因为在实相中没有菩萨和一切众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菩萨和众生都是幻化的,如果这些幻化消失后,一定无所取也无所证

可是众生因为迷惑颠倒,没有明白这一切是幻化,也没有灭除这些幻化,便在幻境中有了差别,如果能明白和实证如来寂灭随顺的真实境界,就不会有寂灭或不寂灭以及有无寂灭的人了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0 10:1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11 10:14 编辑

3、四种随顺觉性

(1)、四种随顺觉性:凡夫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着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由于妄想有我和爱我的人,不曾知道其实念念生灭,甚至被妄念影响随之生起憎爱之心,贪着世间五欲(财色名食睡)

如果遇到善友的帮助令他得到了开悟,了知圆觉自性(即佛性)于生死轮回与解脱的修行原理,便能知道累生累世都是自己劳虑引发,如果有人永断劳虑得到法界清净,那么这个清净的境界又变为障碍自己提升的一个境界执着其中,因此于圆觉的境界不能自在,这叫做凡夫随顺觉性


名词解释:

【五欲】
梵语 pan~ca ka^ma^h!,巴利语 pan~ca ka^ma^。<一>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一)色欲(梵 ru^pa-ka^ma),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二)声欲(梵 s/abda-ka^ma),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三)香欲(梵 gandha-ka^ma),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著无厌。(四)味欲(梵 rasa-ka^ma),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五)触欲(梵 spras!t!avya-ka^ma),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著无厌。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佛遗教经、大智度论卷十七、卷三十七、摩诃止观卷四下)
 <二>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著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著,不能出离三界。(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著而无厌。(四)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著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著睡眠而无厌。(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七、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p1149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1 10:15
(本次学习:31楼~32楼 共用时3小时)

(2)、四种随顺觉性: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一切(还未成佛的)菩萨都会有见解上的障碍,虽然菩萨断除了理解(解义)上的疑惑,但是会在见觉上产生执着,因为执着有觉而被障碍不能获得自在,这种人就是属于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名词解释:

【觉性】
能使人觉悟、觉知之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性】
(术语)离一切迷妄之觉悟自性也。圆觉经曰:“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又】觉知之性。谓心识也。唯识论一曰:“非觉性故。”同述记一末曰:“觉者觉察,心心所总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见者】
(术语)十六人我之一。确执人我是见者。大乘义章六曰:“计有我人,用眼见色,故名见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见取】
(术语)四取之一。取著于身见边见等非理之见也。三藏法数十八曰:“邪见分别名之为见,所谓身见边见等,因见取著,故曰见取。”【又】见取见之略,五见之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见】
(术语)梵名捺喇舍曩Dars/ana,思虑推求审详而决择事理也。通于正邪。止观五下曰:“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俱舍论二曰:“审虑为先决择名见。”大乘义章五本曰:“推求说之为见。”止观十上曰:“作决定解,名之为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1 10:16
(3)、四种随顺觉性: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菩萨如果认为有观照和觉悟,其实这些都叫做障碍。所以菩萨正确的修行方向应该是常觉不住,应当消除心中观照与被观照的相

比如有人断掉自己的头,头既然已经断掉了,就没有可以再断的头了,道理就是用障碍的心自灭障碍,障碍的心既然已灭,就没有障碍再需要灭除了

修多罗教(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好比是用手指月,如果见到月亮了,就会知道手指并不是月亮,然而一切如来为菩萨演说种种法义也是同理,这叫做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学习笔记]: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如标月指”,是《楞严经》中的教导: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

这是告诉我们,不要把手指当成月亮,要知道佛经相当于手指,为了给我们指出月亮所在的位置,我们不应当执着在手指上

同理,佛在《金刚经》中也有相关教导: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这是告诉我们,即使对法也不能心生执着,所以经中世尊进一步指出如来所说的法就像渡人过河的船一样,既然上了岸就不需要带船了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这是因为众生佛性平等,本来就在,所以不需要向外寻求,那样只会越走越远,我们只要向内去除贪嗔痴及各种无明烦恼,终有一天定能显露本自具足的佛性,所以末学体会学佛修行就像是做减法,透过对照佛经反思检讨,只要按部就班逐渐清除一切妄念与染污,定能见到真实,见到那颗无量光明的摩尼宝珠,清净光明的佛性!


名词解释:

【修多罗】
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2 10:4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12 10:54 编辑

(本次学习:33楼 共用时3.5小时)

(4)、四种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一切障碍即是究竟觉(究竟之觉证,即指佛果。又作无上觉、正觉、大觉。乃大乘起信论所说“始觉”四觉之一。为始觉中之究竟位。即菩萨觉证妄心之本源,始觉之智与本觉之理相契合之觉悟。盖证得佛果者,能觉了染心之源,远离微细之念,故得彻见心性,其心常住,故称其觉为究竟觉。)
得念、失念无非解脱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智慧、愚痴通为般若
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无明、真如无异境界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众生、国土同一法性
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法界海慧(观法界之平等大慧,深广如海)照了诸相犹如虚空,这叫做如来随顺觉性

===============

[学习笔记]:

下面结合清净光明专辑,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上面三段经文的修行原理,末学理解为就是烦恼即菩提的意思,也就是说不论障碍与烦恼还是觉悟与解脱都是一体两面的情况,烦恼即菩提的修行原理如下:

因为认清烦恼(欲望)是虚妄, 所以能放下, 而能(顿然或渐修)成就菩提, 这才叫做烦恼即菩提, 也就是先找到问题点, 认清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所以说烦恼处就是菩提处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得念、失念无非解脱”
这是因为在实相中根本没有一个得或者失,所以佛不会有此执着,如同《心经》上讲“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得失只是暂时现象,如果深入真相的人,都能最终都能获得解脱


“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这是因为佛法平等不二,表面看似有菩萨和外道的区别,其实都是因为众生根器次第而有差别,例如小乘与大乘,所以只要众生恢复佛性,都能成就佛道


“智慧、愚痴通为般若”、“无明、真如无异境界”
这是因为不论智慧与真如还是愚痴与无明,根本原因在于第八识染污程度不同,糊涂就变无明愚痴,清明就变智慧真如,本心只有一个没有两个
佛菩萨和凡夫众生的差别就是第八识净化和堕落的差别结果。— 佛经中讲的种种功德是真的吗?


“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这是因为心净则国土净的道理,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唯心所现

[唯心所现]的意思就是由众生自己的心念就能决定自己所存在的生命型态,以及变现整个宇宙的外观和相貌 — [心净,则国土净]的原理
明白了[唯心所现]的道理
那就可以由自己学习转念,发起正向心来改变自己和周遭环境,随着正向心的增上,正报和依报就会随之改善
这样大家就能慢慢体会佛经上讲的[心净,则国土净]的道理
只要您慢慢契入甚深观照,就能明白娑婆世界也是净土,无处不是净土 —
[心净,则国土净]的原理

名词解释:

【有性】
(术语)有出离解脱之性,谓之有性。无佛性谓之无性,即阐提也。圆觉经曰:“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圭峰之略疏下一曰:“有性者三乘性也,无性者阐提性也。非为他日回心,现已齐成佛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性】
具有出离解脱之性,称为有性;而无出离解脱之性,惟乐欲生死,不欣求出离,称为无性。无性即指“一阐提”,关于“一阐提”能否成佛之说,各宗派有不同之见解。(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卷三十二、圆觉经)((参见:一阐提)85)p243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性】
<一>梵语 nih!svabha^vatva, nih!svabha^va, asvabha^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中论卷三、唯识三十论颂、转识论)
 <二>梵语 asad-bha^va。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因明正理门论)
 <三>梵语 a-gotra。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参见:五姓)1107)
 <四>指无性菩萨(梵 Asvabha^va)。生卒年不详。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参见:摄大乘论释)6844)p5092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界海慧】
(术语)观法界之平等大慧,深广如海,故名。圆觉经曰:“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失念】
梵语 musita-smr!tita^ 之意译。又作忘念。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百法之一。为“念”之对称。指对于所缘境及诸善法不能明白记忆之精神作用。唯识宗将其视为二十随烦恼中八大随烦恼之一。关于其体则有三说:(一)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所说,以念为体,依此之故而为念之一分。(二)为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八所说,以痴之等流为体,依此之故而为痴之一分。(三)并取前述之二种,以念与痴之一分为体。(成唯识论卷六、显扬圣教论卷一、大乘五蕴论)((参见:随烦恼)6353)p1880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觉】
究竟之觉证,即指佛果。又作无上觉、正觉、大觉。乃大乘起信论所说“始觉”四觉之一。为始觉中之究竟位。即菩萨觉证妄心之本源,始觉之智与本觉之理相契合之觉悟。盖证得佛果者,能觉了染心之源,远离微细之念,故得彻见心性,其心常住,故称其觉为究竟觉。
 又以此觉之位乃断尽无明之惑,通达诸法之实相,至最上至极之位,故称究竟位,即佛果位。反之,金刚喻定以下之觉,尚未能究竟觉证心源,故称非究竟觉。此外,一切之心相终究幻灭,非指心体之灭,称为究竟灭。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八上):“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成唯识论卷九、大明三藏法数卷九、卷二十一)p298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诸菩萨及末法众生,如果能在任何时候不起妄念,对于妄心不刻意熄灭,在妄想中不另外添加自己的想法,也不在自己的想法上去分辨真实与否,众生如果听闻这个法门能够信解受持,心不惊畏,这叫做随顺觉性

你们应当知道,这样的众生曾经已经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累积了很多很多功德,佛说这样的人将成就一切种智(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

================

[学习笔记]: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这句经文是说不需要刻意消灭妄心,然后去寻求一个清净,因为《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所以末学理解为,对于妄心自己有观察到和知道起了妄心就好,知道了就平静的把它放下,不要去理会它,放下的同时就是(当前次第的)清净,而不是再去另外寻找一个清净


名词解释:

【一切种智】
梵语 sarvatha^-jn~a^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中):“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中略)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论注卷下)p19 FROM:【佛光大辞典】

【植众德本】
(杂语)积种种之功德也。法华经序品曰:“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功德能生善果,故曰德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3 09:30
(本次学习:34楼~37楼 共用时3小时)

4、世尊再次以偈语重宣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慧当知,  圆满菩提性,
  无取亦无证,  无菩萨众生。
  觉与未觉时,  渐次有差别,
  众生为解碍,  菩萨未离觉。
  入地永寂灭,  不住一切相,
  大觉悉圆满,  名为遍随顺。
  末世诸众生,  心不生虚妄,
  佛说如是人,  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  功德已圆满,
  虽有多方便,  皆名随顺智。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语对清净慧菩萨宣说:圆觉自性不可取也不可证,也没有菩萨和众生的分别,无非都是觉悟与未觉悟者的次第差别,众生被自己的凡夫知见和观念所障碍,菩萨虽然断除了解义上的疑惑,但是会在见觉上产生执着而不能获得自在,入地菩萨才能永远获得寂灭不执着一切相,佛的觉悟圆满无碍,所以叫做遍随顺,末法一切众生如果能不起妄念,佛说这样的人现世即是菩萨,他们曾经供养过恒河沙诸佛,功德已经圆满了,虽然佛法中有很多善巧方便,其实都是随顺众生次第引导成就佛道


名词解释:

【大觉】
指释尊之觉悟。又作正觉、大悟。释尊觉悟宇宙之实相后,不仅将自己从迷惑中解放出来,更欲使他人得到解脱,而今觉行圆满,故其觉悟称为大觉。(心地观经卷一、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p912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3 09:31
七、世尊为威德自在菩萨宣说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修行方便

1、威德自在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修行人共有几种?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广为我们宣说几种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悟真心佛性本自清净,承蒙佛为我们宣说圆满法义,令我们未通过实修而能获得大利益,世尊,比如城外有四个门,不论哪个门都能进入城内,所以成佛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一切菩萨庄严佛国以及成就菩提也不是只有一种方便

惟愿世尊,继续广为我们宣说一切修行方便,为我们宣说修行人共有几种?令法会菩萨及求大乘的末法众生能够快速开悟,契入如来大寂灭海(大涅槃也),威德自在菩萨说完这些话以后,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世尊夸赞威德自在菩萨能发心为诸菩萨及末法众生请问如来修行方便法门,世尊叮嘱他们要仔细听,威德自在菩萨非常欢喜,与诸大众默默等待世尊开示


名词解释:

【大寂灭】
(术语)大涅槃也。涅槃,一译寂灭。圆觉经曰:“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语寂灭海终不能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心】
<一>本觉灵妙之心性。即觉证本具之真心(佛性)。圆觉经(大一七·九一四上):“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二>(1207~1298)日本临济宗法灯派之祖。信浓国神林人,俗姓常澄。号心地。天性英迈。十五岁入神宫寺,十九岁落发,二十九岁于东大寺受具足戒。建长元年(1249)春,随商船入宋,直趋径山。翌年,参谒荆叟珏,游四明、育王、五台山等圣地。宝祐元年(1253)春,偶值乡僧源心,闻知无门慧开为一代宗师,乃共至护国寺参谒慧开,得其心要,六年后回国。先后驻锡西方寺、兴国寺、胜林寺。龟山上皇闻师高风,曾三度下诏书请师住于洛东胜林寺,并亲迎至宫中问法,后又将皇居改为禅刹,请师居之。然师厌帝畿之烦嚣而辞之。从其座下受教者常达千余人,室中多举“狗子还有佛性也无”之话头接引学人。永仁六年示寂,世寿九十二。龟山上皇敕谥“法灯禅师”。后醍醐天皇重谥“法灯圆明国师”。(元亨释书卷六、延宝传灯录卷二)p6794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3 09:31
2、修行人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学习解说]:

世尊说,无上妙觉(如来所得之觉体,不可思议,最胜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妙觉)即真心佛性遍布十方,能出生十方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在修行中无有二法,只是众生根器次第差别而有很多方便法,如果依照众生性的次第差别归纳有三种:


名词解释:

【无上妙觉】
如来所得之觉体,不可思议,最胜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妙觉。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七下):“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p507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妙觉】
(术语)如来所得之觉体,不可思议,故云妙,无有过之,故云无上。圆觉经曰:“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3 09:35
(1)、奢摩他的修行方便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如果菩萨悟入清净圆满的觉性(即真心佛性),以净觉心求取寂静,通过澄清各种妄念,在静中就能生出智慧,从此永远灭除身心客尘等烦恼,因此心生轻安,由于寂静的缘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全都显现,如同镜中像,这种方便法叫做奢摩他

===========

[学习笔记]:

【奢摩他】
华译为,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简单说
奢摩他,就是静的法门,是自我安定的力量,就是寂灭
就是止观的止的工夫, 修止成定就是一般讲的禅定
最简单通俗的方法就是静坐, 其实不仅于静坐, 只要能心静都是
例如念佛,拜佛,持咒,诵经,只要能让我们心静,这些都算是
不过末法时期,众生心不清净,戒律不净,修学禅定大都容易着魔境,
所以建议戒律必须精严,并且先学楞严经咒,弄清楚50魔
其实只要工夫到家就能一念入寂 —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这是学习让自己静心的方法,
一般来说就是人或心念先离开问题处,
让自己有时间或空间运用平常练习[奢摩他]的方式来保持稳定
例如夫妻吵架,先离开现场,运用平常实修取静的方式来平息自己
方式例如静坐或念佛或打木鱼
所以,以初浅的[奢摩他]来说,这并没有觉照,这是取静而定
但是在佛经中更高深的[奢摩他]就并非如此,这边先不做讨论 —
[略说]以三净观消除习气

佛在《瑜伽师地论》中也有相关开示九种奢摩他的教导:
云何名为「九种心住」?
谓有苾刍(比丘)令心:1.[内住],2.[等住],3.[安住],4.[近住],5.[调顺],6.[寂静],7.[最极寂静],8.[专注一趣],及以9.[等持]。
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说明:这是讲修学「奢摩他」过程的九种状况,或称阶段,或称次第)

云何1.[内住]?
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系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
(说明:面对外在一切相和一切境界,寻单一缘而收摄自心,藉此让心系念于内在深处,不让心散乱,这就叫「内住」,也就是初学「内观」,藉由外缘而收摄自心,学习制伏乱心。关于「所缘境界」,例如:自古以来的敲「木鱼」或数「念珠」都是一种所缘方式,「所缘」就是指六根攀缘的六种尘染,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楞严经」说藉由一根所缘而深入观行来断除杂染,这就叫「一门深入」)

云何2.[等住]?
谓即最初所系缚心。其性麁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
(说明:在初学内观制伏乱心的时候,因为心性粗重散乱而无法让内观的工夫成遍或等同,所以再次依所缘境界为方便,持续让心逐渐澄净,让粗重心逐渐细微,以便让心能定住,这就叫「等住」。此外,「功夫」是指「武功」,所以应该用「工夫成遍」,就像「下工夫」,「成遍」是按照古文和经文来用,意指遍满,现代人则习惯用「工夫成片」,而「功夫成片」则是误用,所以如果不是指武功,应该用「真工夫」)

云何3.[安住]?
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复还摄录安置内境。故名[安住]。
(说明:虽然不断依照所缘而内观,并持续加强练习而等住,但是由于偶尔失去正念,心跑到世俗外境上,这就要再收摄乱心回复到内观的境界上,这就叫「安住」)

云何4.[近住]?
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故名[近住]。
(说明:这是指要勤于修行内观,随时亲近不远离观照心念而安定的修行,因为这原因,所以心中必须计算数量来让心安住其内,不让心跑到外处,这就叫「近住」,也就是透过计数而让心随时亲近修定。「数数」:第一个数(发音同「属」)是动词,就是要计算,第二个数(发音同「树」)是名词,就是数量,这就像现在一般数羊帮助睡眠的方式一样,「计数念佛」或称「数数念佛」也是这道理)

云何5.[调顺]?
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调顺]。
(说明:这就是直接面对乱心的根源,对于外相色声香味触和男女而起的贪瞋痴,应该直接正视,对这些应该生起罪过和危害的想法,这样想才能增加自己的抵抗力,面对这些世俗相才能制伏乱心而不流散,这就叫「调顺」,就是心因为外相而乱了,就调整而归顺)

云何6.[寂静]?
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静]。
(说明:之前的「调顺」是面对外相而引起的,此处则是因为内在的念头想法而引起的贪瞋痴,这时同样应该生起罪过和危害的想法,以便增上抵抗力而止息乱心,这就叫「寂静」)

云何名为7.[最极寂静]?
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
(说明:突然失去正念而使上述两种烦恼现行,不过却能马上直接断除恶念和烦恼,就叫「最极寂静」,也就是说断就断,发现妄念就能马上断除,这对初学者可能不容易,但是,只要熟练,其实是可以的,念头既然可以突然跑出去,也是可以瞬间转回来的,因为是瞬间,不需要调顺,也不是安住,所以称为「最极寂静」,例如:一般人常感到疲累,但是疲累也是个念头,马上就能断除)

云何名为8.[专注一趣]?
谓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是故名为[专注一趣]。
(说明:这是指本身很勤于修行定观的方法,而且有了「真工夫」和能在生活中实际运用,修行没有中断而念念能持续在三昧禅定的状态中,这就叫「专注一趣」。「加行」:「加」指增上,「行」指修行,「加行」就是精进努力修行。「功用」:「功」是指成功,就是下工夫而有「功」,「用」是指实用运用,能融入生活中实用运用)

云何9.[等持]?
谓[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故名[等持]。
(说明:这是说透过各种数量次第的实修和学习的缘故,而成为不需要精进加行和运用功能就能工夫成遍,在生活点滴中自然而然念念都处于「奢摩他」境界,随时随地都能在三昧禅定中。这种不需要加行和功用,而心随时都能持续在三昧状态没有任何散乱的情况,这就叫「等持」)瑜伽师地论:[奢摩他]九种心住

名词解释:

【奢摩他】
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
(术语)S/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禅定七名之一。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摄心住缘。目之止。”慧琳音义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义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静。谓正定离沉掉也。”圆觉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了义灯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客尘】
梵语 akasma^t-kles/a。又作客尘烦恼。即烦恼之义,此系相对于“自性清净”一词而立者。所谓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吾人之心性,犹如尘埃之染污万物,故称为尘。以佛法真理而言,人性本即清净无染,一无尘垢,然因外境现象纷沓,导致对境生迷而心生烦恼。注维摩经卷五(大三八·三七八中):“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又以“尘”之一词,本为色体之极微细者,故以之喻客尘烦恼如尘埃般微小却无所不在,遍布三千大千世界,修道者需祛除此客尘方能成圣果。最胜王经卷一如来寿量品(大一六·四○七上):“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此一说法,于小乘部派时代,即为分别论者所主张,其后大乘佛教承袭此一思想,尤以如来藏系等大乘诸经论特重之,而强调众生之心本为自性清净之如来藏,后受外境之流转所染,遂衍生客尘烦恼。例如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九下):“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中略)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即谓一切动摇不住之物皆为客尘,而非实身实境,然凡愚之人则必以动者为实有之身,以动者为实有之境,遂于终始之间,念念随其生灭,一味颠倒行事,遗失真性。既失其真,反认客尘为自身,遂于轮回之中自取流转。
 此外,佛性论卷四列举一切客尘烦恼凡有九种,即:随眠贪欲烦恼、随眠嗔、随眠痴、贪嗔痴等极重上心惑、无明住地、见谛所灭、修习所灭、不净地、净地惑。(楞伽经卷七、维摩经卷中、大毗婆沙论卷四)p377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4 12:25
(本次学习:38楼 共用时2.5小时)

(2)、三摩钵提的修行方便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如果菩萨悟入清净圆满的觉性(即真心佛性),了知心性(谓不变之心体,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也)与根(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幻化的,然后以幻相消除幻相,甚至变化诸幻开导未觉悟的众生,由于菩萨知道一切都是幻化的缘故,便能心生大慈大悲和轻安,一切菩萨都是这样修行且逐渐深入。菩萨的幻化不同于凡夫的幻化,但是菩萨观察的幻化也是幻相也要远离,这就是菩萨圆满妙行,如同大地生长出秧苗,这种方便叫做三摩钵提

===============

[学习笔记]:

三摩钵提的重点在于观想 就是想像 — [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以初浅的[三摩钵提]来说
这就是学习让自己[转念]的方法,让自己做[正向观照]
让自己转到好的观念和想法和氛围上 —
[略说]以三净观消除习气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由于凡夫妄念特别多,所以世尊教给我们这种以幻修幻的方法,先与清净光明相应消除粗重妄念,然后在远离一切诸幻,这也是诸佛的慈悲用心与善巧方便,比如,

可以由美味的觉受而转化入观清净光明(这就是[圆觉经]讲的[三摩钵提])— [略说]自修和普渡众生的阶段修行,以及分辨正邪,不取正邪的基础修行
可以由观照佛菩萨光明形象而转化苦受,入观清净光明(这就是[圆觉经]讲的[三摩钵提])— [略说]自修和普渡众生的阶段修行,以及分辨正邪,不取正邪的基础修行

总之,
初修就是观想忆念,成就后就是神通幻化利益众生
所以三摩钵提是幻化诸有的法门, 也就是神通法门 —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也就是说,
「三摩钵提」就是观,就是冥想,就是想像,也就是神通的原理,也是「四正勤」的3和4步骤,许多大乘观行,都是这原理。— 「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另外,在方法上也有深浅次第不同,
观想不是每一种都要表相化,这样很累,心力愿力清净力不够就会更累
可以义理性的氛围化,意境化,简单化,万有归一
所以圆觉经讲的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这些都有很深的实修方式 —
法门实修帖 77#

名词解释:

【毗婆舍那】
(术语)Vipas%yana%,又作毗钵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起信论元晓疏下曰:“奢摩他,此云止。毗钵舍那,此云观。”慧琳音义十八曰:“毗钵舍那,唐云观。”涅槃经疏十二曰:“毗婆舍那,此翻为观,亦云见。”慧苑音义上曰:“毗钵舍那,此云种种观察,谓正慧决择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钵提】
梵语三摩钵提,华言等持。昏沉掉举皆离曰等,令心专注一境曰持。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而有,遂起幻修以除诸幻,即是方便随缘止,义当假观。故经云: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方便随缘止者,谓随缘历境,安心不动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妙行】
(术语)殊妙之行法也。大方等陀罗尼经四曰:“不离善友,常说众生妙行。”法华玄义四曰:“妙行者一行一切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性】
(术语)谓不变之心体,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也。台宗所立四教中别教以下,以心性立为真空,圆教立为心性具十界三千之法。圆觉经曰:“以净觉心知觉心性。”起信论义记中本曰:“所谓心性不生不灭。”法华玄义四之三曰:“心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唯识论二曰:“众生心性二分合成。”止观大意曰:“不变随缘故为心,随缘不变故为性。”【又】心性二字,空宗与性宗等解说不同。惟禅宗则毫无区别。黄檗传心法要曰:“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又云:“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南阳慧忠国师语录曰:“未审心之与性为别不别,师曰:迷则别,悟则不别。曰:经云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今云不别,何也?师曰:汝但依语而不依义,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5 11:10
(本次学习:39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3)、禅那的修行方便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净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如果菩萨悟入清净圆满的觉性(即真心佛性),以此清净圆满觉悟的心不取幻相及清净相,因为了知身心都是挂碍,无知和觉明不依身心为碍,所以能永远超越碍与无碍的境界,并且可以受用世界和身心,如同器中锽(在佛教经典中,器中锽也被用来描述一种境界,象征着内心的烦恼必须由心地去解决,别人无法帮忙。在描述这种境界时,器中锽被用来比喻内心的烦恼如同器中的声音,虽然声音来自内部,但可以通过解决内心的烦恼来达到解脱。),烦恼和涅槃也不会相互形成障碍,因此便能生出寂灭轻安,妙觉随顺的境界,了知众生的寿命都是浮想(虚妄不实之思想),这种方便叫做禅那(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

=================

[学习笔记]:

「禅那」就是觉,就是法义、法性的通达,就是不二,就是中道。简单说就是清净平等的分析和明了而不执着两边。— 「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所以,
[圆觉经]上[禅那]的修行法,就是[觉照不二] — [不二]的探讨

就是思维觉观义理,破除世俗虚妄(两边对立虚妄)
这是指观照佛经上讲的种种不同次第法义,观照生灭空有对立两边,以破除妄心 —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就是当下心念放下对立两边的执着,就是[不二]
例如,工作上遇到不如意,或夫妻有口角,种种心念上的分别执着
自己要能面对而放下心中对两边的执着 —
[略说]以三净观消除习气

在实修过程中,
初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数息, 高深的修行则是实相般若智观照 —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甚深的义理例如,甚深四谛,甚深十二缘起,不二法,第一义谛,
又或者随文入观,思维[心经][般若经]等经的法义
初学者可取佛经上的一四句偈,随时观照日常生活中心态执着的对立两边
这没有场地时间任何一切限制,基本上就是张开眼觉观,开放式的状态下保持觉性 —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初禅那不像奢摩他那样安住守静,也不像三摩钵提那样幻化诸有
禅那是在空有中自在,住于实相,
如果说奢摩他是单一,三摩钵提就是无量,
禅那则是不空不有,依实相法在生活中面对一切如实观照 —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所以,
[圆觉经]所教导的三种大乘净观成佛法门
[奢摩他](这就是止静),[三摩钵提](这就是观想),[禅那](这就是觉义,不二)
这全部都是转念的法门,透过三种不同方式,达到转化或破除妄念的目的 —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这三个禅观方法是成佛的必学法门
这是相当重要的三个方法
不过,只要深入经藏,就会知道佛说这仍然是方便次第, 不过已经是很高的次第了
这三个方法,又可以延生很多更方便的次第法... —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名词解释:

【器中锽】
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含义可能因上下文而异。在古文中,它可能指的是一种古代兵器,具体为斧型兵器,作为兵器时是金属制成,而作为仪仗时则是木制。此外,在佛教经典中,器中锽也被用来描述一种境界,象征着内心的烦恼必须由心地去解决,别人无法帮忙。在描述这种境界时,器中锽被用来比喻内心的烦恼如同器中的声音,虽然声音来自内部,但可以通过解决内心的烦恼来达到解脱。

此外,器中锽也被用来形容一种境界,即“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和“禅那唯寂灭”,这些描述体现了对内心境界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境界的追求。例如,“寂静奢摩他,如镜照诸像; 如幻三摩提,如苗渐增长; 禅那唯寂灭,如彼器中锽。”这段话表达了通过修行达到的三种境界,其中禅那(寂灭)被比喻为器中锽,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超越。

综上所述,器中锽既指一种古代兵器,也象征着一种修行境界,体现了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的转变和超越。FROM:百度百科

【浮想】
(术语)虚妄不实之思想也。圆觉经曰:“众生寿命皆为浮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禅那】
华译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禅那】
(术语)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禅定同。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为寄于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次第禅门一上曰:“思惟修者,此可对因。何以故?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故以对修因。”大乘义章十二曰:“上界静法审观方成,名思惟修。”俱舍论二十八曰:“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是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如说心在定能如实了知。”同光记十八曰:“由定寂静慧能审虑。(中略)驮南,此云静虑,旧云禅。或云禅那,或云持阿那,皆讹也。(中略)婆沙八十三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等引为定之异名)。修得此禅那,则死后必生于色界之四禅天。外道为生天而修之。佛者为依此发无漏智而修之。欲成就之。必脱离欲界生得之散心妄念,外道佛法,其揆一也。梵Dhya%na。【又】(河名)Jamna Jnmna,在印度。发源西部喜马拉雅山中。南东流经特里阿固拉阿拉哈巴等处。而会于恒河。长八六○哩。联以运河。以便灌溉。灌域约一一八○○○方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6 11:17
(本次学习:40楼 共用时3小时)

3、圆证[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即成圆觉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这三个法门:“[奢摩他](这就是止静),[三摩钵提](这就是观想),[禅那](这就是觉义,不二)—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都是获得圆满觉悟的法门,众生应当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就佛道,十方菩萨种种方便都是依照这三种法门,如法实修实证者能成就圆觉(圆满佛道)

世尊继续说,假如有人修行圣道(与“俗道”相对。即无漏智所行之正道,与“出世道”同义),教化百千万亿众生成就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不如有人听闻这部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间随顺修习此法门



名词解释:

【圣道】
<一>圣正之道。与“俗道”相对。即无漏智所行之正道,与“出世道”同义。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大二·一六○中):“精勤修习者,能开发圣道。”(大方等大集经卷三、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二、卷二十三、成唯识论卷五)
 <二>指八圣道支。又作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参见:八正道)280)p5585 FROM:【佛光大辞典】

【圆觉】
(术语)一切有情皆有本觉,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约于体而谓为一心。约于因而谓为如来藏。约于果而谓为圆觉。圆觉者,圆满之灵觉也。圆觉经曰:“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又曰:“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圭峰圆觉略疏序曰:“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为圆觉。”佛使证此圆觉,为说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6 11:17
4、世尊以偈语为威德自在菩萨重宣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  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  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  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  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  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  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  名究竟涅槃。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语对威德自在菩萨说:你应当知道,无上大觉心本际(谓穷极之始修)无二相,这是说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众生与佛平等不二,但是为了随顺众生因缘次第,就会有无量方便法,概括起来有三个种类:

一个是寂静奢摩他(这就是止静),如同镜中映照的影像

一个是如幻三摩提(这就是观想),如同大地的秧苗渐渐增长

一个是禅那唯寂灭(这就是觉义,不二),如同器中锽(注:在佛教经典中,器中锽也被用来描述一种境界,象征着内心的烦恼必须由心地去解决,别人无法帮忙。在描述这种境界时,器中锽被用来比喻内心的烦恼如同器中的声音,虽然声音来自内部,但可以通过解决内心的烦恼来达到解脱。)

这三种殊妙的方法都是以净觉心随顺的法门,十方诸如来及大菩萨因此而成就佛道,这三种方法如实证得后叫做究竟涅槃,就是成佛了


名词解释:

【无二相】
p1057 瑜伽八十卷十五页云:云何无二相?谓诸名言安足处事,由彼自性,无所有故;非名言熏习想所行自性,有故;说为无二。于此无二,若起二执;名为杂染。若无二执;名为清净。又非一切名言安足处事,由彼世俗言说熏习想所行自性,无所有故,非彼熏习智所行自性,有故;说为无二。于此无二,若起二执;名为杂染。若无二执;名为清净。由此无二相;应知悟入如来一切密意语言。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本际】
(术语)谓穷极之始修也。圆觉经曰:“平等本际圆满十方。”胜鬘经曰:“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6 11:18
八、世尊为辩音菩萨宣说单修奢摩他或三摩钵提或禅那一法,乃至或先或后齐修二法乃至三法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

1、辩音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一切想要成就佛道的菩萨,有几种修习方法?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辩音菩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您上面说的这个方便法门稀有难得,世尊,这些方便法门对于想要成就佛道的菩萨来说,有几种修行方法,愿您为大众及末法众生方便开示,令他们能够领悟实相,辨音菩萨说完这些话以后,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世尊称赞辨音菩萨,能发心为诸菩萨大众及末法众生请问如来修行的方法,世尊叮嘱辨音菩萨要仔细听,马上就为他们宣说,辨音菩萨非常欢喜,与大众默默等待听佛说法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6 11:18
2、二十五种[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一切如来的佛性圆觉清净,本来没有修习以及修习的人,但是一切菩萨及末法众生需要先依靠幻化而修习,方法如下有二十五种清净方便的修行方法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7 11:02
(本次学习:41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学习解说]:

如果诸菩萨只是安住守静,由“静虑的力量”也能永远断除烦恼获得究竟成就,不用离开座位便能悟入涅槃,这种菩萨修行的方法叫做单修奢摩他

如果诸菩萨只是观想幻化,藉由佛力加持发生种种作用,修行菩萨种种妙行,于陀罗尼-“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FROM:佛光大辞典”不会失去,这种菩萨修行的方法叫做单修三摩钵提

如果诸菩萨只是灭除幻化,断除烦恼,烦恼断尽后便能证得实相,这种菩萨修行的方法叫做单修禅那


名词解释:

【陀罗尼】
梵语 dha^raN!i^ 之音译。又作陀怜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盖菩萨以利他为主,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得此则能不忘失无量之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同时亦能自由自在的说教。有关菩萨所得之陀罗尼,诸经论所说颇多。及至后世,因陀罗尼之形式,类同诵咒,因此后人将其与咒混同,遂统称咒为陀罗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长短加以区分,长句者为陀罗尼,短句者为真言,一字二字者为种子。
 关于陀罗尼之种类,依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载,陀罗尼分为四类:(一)闻持陀罗尼,得陀罗尼者耳闻之事不忘。(二)分别知陀罗尼,能区别一切邪正、好丑之能力。(三)入音声陀罗尼,闻一切言语音声,欢喜而不嗔。(四)字入门陀罗尼,听闻阿罗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门,即可体达诸法实相;盖以悉昙四十二字门总摄一切言语之故。上述之前三者称为“三陀罗尼”。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四陀罗尼:(一)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二)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之灾厄。(四)忍陀罗尼,通达诸法离言之实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关修得此四陀罗尼之法,详载于大乘义章卷十一。
 天台宗据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之说,立有: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等三陀罗尼,而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
 咒,名为陀罗尼,故对经、律、论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记录,称作陀罗尼藏、明咒藏、秘藏等。乃五藏之一。基于此之陀罗尼,有大随求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等,以及应不同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诵相应之陀罗尼。此外,密教中,于供养祖师或祈亡者冥福之法会,诵持尊胜陀罗尼,称为陀罗尼会、陀罗尼讲会。(贤愚经卷十阿难总持品、大宝积经卷四无上陀罗尼会、卷一一五无尽菩萨会、海龙王经卷二总持门品、总释陀罗尼义赞、慧苑音义卷一)p3607 FROM:【佛光大辞典】

【寂念】
即禅定。禅定时,虑念寂静,称为寂念。圆觉经(大一七·九一八中):“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p4503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力】
佛之力用。佛具有二智,故亦称智力;以方便智能摄化众生,故亦称方便力;显示由佛果而起之力,故又称愿力。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下):“佛力无所畏,解脱诸三昧,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大智度论卷二、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p2606 FROM:【佛光大辞典】

【静力】
静虑的力量,亦即禅定的力量。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学习解说]:

如果诸菩萨先取极静,以静慧(谓安静之智慧。即空慧,能涤灭身心烦恼)心,观照种种幻相,然后由此生起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如果菩萨以静慧心,生起智慧,实证静性,便能断除烦恼,永远出离生死轮回,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名词解释:

【静性】
p1378 如净惑所缘中说。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菩萨行】
(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静慧】
谓安静之智慧。即空慧,能涤灭身心烦恼。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七下):“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p6360 FROM:【佛光大辞典】

【至静】
(杂语)又曰极静。禅定之力极而静心也。圆觉经曰:“以静慧故证至静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后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及修禅那。


[学习解说]:

如果菩萨以寂静心,生起智慧,再由幻化的力量,度化众生,最后断除烦恼,进入寂灭,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如果菩萨以极静心,生起智慧力,断除了烦恼,然后生起菩萨清净妙行,普度众生,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如果菩萨以极静心,生起智慧力,断除烦恼,然后普度众生,建立世界,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及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境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学习解说]:

如果菩萨以极静的智慧力资发变化,最后断除烦恼,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如果菩萨以极静的智慧力用资寂灭,最后发起作用变化境界,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8 10:47
(本次学习:42楼 共用时2.5小时)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在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学习解说]:

如果菩萨以观修的变化力,随顺种种境界,从中获得寂静,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注:这是说,藉由观修,在随顺的过程中,让心止静)

如果菩萨以观修的变化力,在种种境界中,直接取得寂灭,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注:这是说,藉由观修,直接在境界中,获得觉照(悟))

如果菩萨以观修的变化力而作佛事,先安住寂静,再断除烦恼,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注:这是说,透过观修,先止静,然后获得觉照(悟))

如果菩萨以观修的变化力,无碍作用,因此断除烦恼,安住寂静,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注:这是说,透过观修,便能获得觉照(悟),因此止于静)

如果菩萨以观修的变化力,作为方便,达到寂静寂灭,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注:这是说,透过观修,便能同时获得止静和觉照(悟))

如果菩萨以观修的变化力,种种起用,达到寂静,最后断除烦恼,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注:这是说,透过观修,达到止静,最后获得觉照(悟))

如果菩萨以观修的变化力,达到寂灭,然后安住清净,不做静虑(静坐思惟),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注:这是说,透过观修,获得觉照(悟),然后让心止于静)


名词解释:

【静虑】
静坐思惟,亦即禅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事】
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又作立地。据维摩经卷下载,佛陀将一切事均视为佛事,以此表示佛之德性。于禅宗,用以指举扬佛法之行事,如开眼、安座(安置佛像于堂内)、拈香、上堂、入室、普说、垂示等,均为佛事。后世泛称于佛前举行之仪式为佛事,又称法事、法会,或指超度亡灵之诵经。
 此外,在葬仪中担任导师之人,称为佛事师。于禅林中之三佛事(奠茶、奠汤、秉炬)、五佛事(起龛、锁龛、奠茶、奠汤、秉炬)、九佛事(入龛、移龛、锁龛、挂真、对真小参、起龛、奠茶、奠汤、秉炬)等,分别由三人之佛事师、五人之佛事师、九人之佛事师负责。又在葬仪、法会中所得之金钱,称为佛事钱。敕修百丈清规卷七板帐式之夹注(大四八·一一五○上):“仍量唱衣钱多寡,则排日、俵嚫、讽经、看经、添奠茶汤、转龛骨等佛事。”又导入佛法之方便,称为佛事门或庄严门。(禅苑清规卷四殿主钟头、行持轨范卷三丧仪法、临济录示众)((参见:法会)3411)p2630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碍】
(术语)又云无阂,无碍。自在通达而无碍也,自在涉入而无碍也,自在融通而为一体也。如灯光互相涉入,是无碍之相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心常安住无阂解脱。”往生论注下曰:“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门无碍相也。”即身成佛义曰:“无碍者,涉入自在义。”往生要集中本曰:“我所有三道,与弥陀佛万德,本来空寂,一体无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学习解说]:

如果菩萨先以寂灭力,达到寂静,然后安住于清净,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注:这是说,透过觉照(悟)的智慧力,让心安住止静)

如果菩萨先以寂灭力,生起种种作用,然后在一切境中方便随顺,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注:这是说,透过觉照(悟)的智慧力,而能方便随顺观修一切境界)


名词解释:

【随顺】
谓随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法华经卷一序品有供养诸佛、随顺(梵 a^nulomiki^)行大道、具六波罗密之说。同经卷四“五百弟子受记品”亦说,世尊甚奇特,所为极希有,随顺(梵 anuvartayante)世间若干之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之贪著。
 新华严经卷三十七中亦有菩萨如是观一切法之自性清净,随顺(梵 anuloma)不违,得入第六现前地,得明利之随顺忍(梵 anulomiki^ ks!a^ntih!),而未得无生法忍等之记载。
 随顺一语,在佛、众生、教法皆可用之。于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举出十种随顺学法,即不净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逆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光明想、离欲想、灭想、死想;并言欲修习十想,须断十种障碍学法与违逆学法。又举出宿因、随顺教、如理加行、无间殷重所作、猛利乐欲、持瑜伽力、止息身心粗重、数数观察、无有怯弱、离增上慢等十种随顺学法,并一一加以解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成熟品、大乘庄严经论卷二成熟品、俱舍论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上)p6352 FROM:【佛光大辞典】

【寂用湛然】
(术语)真如之理体,离有为之诸相,故云寂,而生世间出世间之善法,故云用。即起信论所说三大中之体用二大也。而即体为用,与体皆常住不灭,故云湛然。观经玄义分曰:“恒沙功德寂用湛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9 10:52
(本次学习:43楼~45楼 共用时2.5小时)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菩萨以寂灭力,了知种种自性(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安住于静虑,生起变化,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如果菩萨以寂灭力,无作(无因缘之造作)自性,而生起种种作用,获得清净的境界,回归静虑,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如果菩萨以寂灭力,获得种种清净,安住于静虑,生起变化,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如果菩萨以寂灭力,达到寂静,再生起变化,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如果菩萨以寂灭力,生起变化,并生起清明的智慧达到寂静,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如果菩萨以圆觉的智慧“圆满融合诸法”,对于一切诸法性相(性就是诸法永恒不变的本性,相就是诸法显现于外可资分别的形相)都不离觉性(离一切迷妄之觉悟自性),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叫做圆满修习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名词解释:

【顿渐】
(术语)顿教与渐教也。以判诸大乘教。又曰渐顿。(参见:渐顿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顿渐二教】
不依次第,快速到达觉悟之教法,称为顿教;依顺序渐进,经长时间修行而觉悟者,称为渐教。若以教法形式观之,开始即讲说深奥之内容,称为顿教;而自浅显内容次第讲说进入深奥内容者,则称为渐教。上述为一般教判之标准,即以受教之根机而论,或由佛陀说法之方法与内容区别之。又南北朝诸师之顿渐二教判中,以天台之顿、渐、秘密、不定等四教,及华严五教判之第四最为著名。此外,我国禅宗南北二系于证悟过程之旨趣互异,南方慧能系主张速疾直入究极之悟,世称“南顿”;北方神秀系则强调依序渐进之悟,世称“北渐”,此即禅宗之顿渐二教。p5704 FROM:【佛光大辞典】

【梵行】
梵语 brahma-carya^,巴利语 brahma-cariya。意译净行。即道俗二众所修之清净行为。以梵天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行;反之,行淫欲之法,即称非梵行。娑罗门将一生分为四期,其中第一期即称梵行期(梵 brahma-ca^rin),于此期间,其生活遵守不淫之戒,并学吠陀、祭仪等。于佛教以不淫,受持诸戒,称为梵行。又于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以具足禅,于八解脱中,逆顺游行,称为梵行具足。大方等大集经卷七不眴菩萨品、大宝积经卷八十六大神变会等以八正道为梵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以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为梵行,住知法等七善法,即称梵行具足。凡此,皆为广义之梵行。(增一阿含经卷三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法华玄义卷四上、法华义疏卷七)((参见:五行)1085)p4631 FROM:【佛光大辞典】

【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谓一切菩萨欲证圆觉,彼修禅定有二十五种方法。盖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而生,禅定有三种,即:(一)奢摩他(静行),(二)三摩钵提(幻行),(三)禅那(寂行)。于此,单修一行者有三人,三行互修者二十一人,三行圆修者一人,合为二十五人。此二十五人所修之禅定,称为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修此法而得成菩提。(圆觉经)p177 FROM:【佛光大辞典】

【性相】
1、性就是诸法永恒不变的本性,相就是诸法显现于外可资分别的形相。
2、无为法为性,有为法为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相】
(术语)性者法之自体,在内不可改易也。相者相貌,现于外可分别也。有为无为相对,则无为法为性,有为法为相。而有为无为皆有性相,自体云性,可识云相。智度论三十一曰:“性言其体,相言可识。”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是相,如是性。”涅槃经二曰:“汝今当观诸行性相。”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性】
(术语)离一切迷妄之觉悟自性也。圆觉经曰:“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又】觉知之性。谓心识也。唯识论一曰:“非觉性故。”同述记一末曰:“觉者觉察,心心所总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修】
(术语)在台家圆教,同时修空假中之三观也。又圆满修万行也。圆觉经曰:“圆修三种。”元照弥陀经疏上曰:“万行圆修,最胜独推果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合】
(术语)圆满融合诸法也。圆觉经曰:“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作】
(术语)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七帖见闻七曰:“圆教意十界三千万法皆中道,法尔任运自然体,始令造作法无之故,名无作教也。”【又】心无造作物之念也。如无作三昧是。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起,观法如化。”【又】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自然相续之法也。如无作戒,无作色等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性】
(术语)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证信卷曰:“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又】数论师二十五谛中第一谛为冥性。又称自性。为万有之生因。唯识述记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参见:数论外道)附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灭】
(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a%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佛国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灭。”注曰:“肇曰:去相故言寂灭。”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无量寿经上曰:“超出世间,深乐寂灭。”智度论五十五曰:“灭三毒及诸戏论故名寂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9 10:53

3、如何正确修行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并取得成就?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以上就是一切欲证圆觉的菩萨,修习禅定的二十五种方法,如果菩萨及末法众生依照这二十五种方法修行,应当清净梵行(意译净行。即道俗二众所修之清净行为。以梵天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行),寂静思维,忏悔业障,这样经过二十一日,在二十五种方法上各做标记,以至诚心求佛哀愍,然后随缘取出一个,依照取出的标记便能知道自己是顿悟还是渐修(不依次第,快速到达觉悟之教法,称为顿教;依顺序渐进,经长时间修行而觉悟者,称为渐教。若以教法形式观之,开始即讲说深奥之内容,称为顿教;而自浅显内容次第讲说进入深奥内容者,则称为渐教),其中如果生起一念怀疑后悔的话,那么就不能成就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19 10:5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23 11:20 编辑

4、世尊以偈语为辨音菩萨重宣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辩音汝当知,  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  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他,  三摩提禅那,
  三法顿渐修,  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  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  并法不随顺。
  一切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  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  不久证涅槃。


[学习解说]:

世尊用偈语的形式再次宣说:辨音你应当知道,一切诸菩萨得到无碍清净的智慧都是依照禅定而生起,这些禅定分别是奢摩他、三摩提、禅那,这三种方法可以渐修可以顿悟,共有二十五种修行方法

十方诸如来没有不是修行这个法门而成就的,唯除“不依次第渐修而顿觉菩提之人”,因此一切诸菩萨及末法众生应当常常受持这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勤奋修习,这样依靠佛的大悲力,不久就能证得涅槃


===================


[学习笔记]:

“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上面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一切诸菩萨获得的无碍清净智慧都是从禅定而生起

禅定的方式深浅次第各有不同,简略来说大略有几个方式
就是[圆觉经]所教导的三种大乘净观成佛法门
[奢摩他](这就是止静),[三摩钵提](这就是观想),[禅那](这就是觉义,不二)
这全部都是转念的法门,透过三种不同方式,达到转化或破除妄念的目的

第一种,就是置心一处(取静),(这只是最初浅的奢摩他,其实甚深的奢摩他如同禅那)
例如,持名念佛,或观鼻(不做生灭义理观照,只是置心一处,不做观想)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安静的地方(通俗一般来说就是安静的地方打坐),
比较熟悉后,地方吵不吵闹是没差别的(随处一刹那的时间都能运用,不限定要坐)


再者,就是透过观想忆想,转妄心为清净心,讲白一点就是幻想,这也是神通法
例如,观无量寿经中的观想法,或者慈心三昧的修法,或者所谓光明定,
又或者诵经随闻入观(观想置身法会现场)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闭起眼睛,又或者先观像来加强印象,熟练后张开眼睛也没问题
场地姿势也没有限制,随处都行


另外,就是思维觉观义理,破除世俗虚妄(两边对立虚妄)
这是指观照佛经上讲的种种不同次第法义,观照生灭空有对立两边,以破除妄心
例如,最初浅的就是观照呼吸数息生灭两边不着,
甚深的义理例如,甚深四谛,甚深十二缘起,不二法,第一义谛,
又或者随文入观,思维[心经][般若经]等经的法义
初学者可取佛经上的一四句偈,随时观照日常生活中心态执着的对立两边
这没有场地时间任何一切限制,基本上就是张开眼觉观,开放式的状态下保持觉性 —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具体实修方法,
例如,
生气的时候,佛陀教导我们觉察没有来者与受者,
这属于义理的觉察,这样就能破除生气的妄心,
当然方法不只一种,上述三种类别的种种方法都可以
例如,念佛也行,光明定也行...

对于冷热问题可以修学[光明定],或者[观照生灭]破除冷热,也可以[置心一处修习止静]

蚊子叮咬(痒)的时候可以修学[慈心三昧],[光明定]也行

肚子饿的时候可以采用[奢摩他]的方式让烦恼[止静],
这时候烦恼业障就会止息,就不会感到饥饿

男女欲望来的时候,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
修止静或观想都行或者思维生灭虚幻

意见冲突的时候,修慈悲观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这些念佛持咒或光明定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都行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
这些可以思维观照佛经讲的六道轮回法界真相的法义

昏沉的时候,修[光明定]或者[慈心三昧],浮躁的时候,修[止静]

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这应该[观照实义]或者[慈悲观][慈心三昧]或者[光明定]都行

拥有神通的时候,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这些应该[观照实相义],以破除贪着

以上这些状态只要多练习,就会由浅入深,
觉观的能力就会逐渐变好,不容易堕入迷惑执着之中
日常生活就能逐渐随时保持在(或近于)禅定觉照的状态 —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再来看经文讲到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这是说一切诸菩萨及末法众生都应当常常受持这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常常勤奋修习禅定觉观,依靠佛的大悲力,这样不久就能证得涅槃

由此可知,受持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二十五种清净定轮,能证得涅槃
这是因为,
透过这些净观的方法来达到禅定的状态,
这时候妄心消除,佛性的圆满功德就会逐渐显露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因为佛心显露,所以当下业障逐渐清净
所以就能让身心转为清净,原本身心的业障痛苦就会逐渐消失 —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基本上原理和行法就是如此,
至于佛弟子自己的领会和运用有多深
这就要看个人因缘根器和业障深浅影响的不同了 —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名词解释:

【顿觉】
(术语)谓不依次第渐修而顿觉菩提之人。华严宗五教中之顿教是也。圆觉经曰:“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顿觉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0 09:3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20 09:40 编辑

(本次学习:增补48楼学习笔记+49楼~50楼 共用时2.5小时)


九、世尊为净诸业障菩萨开示觉性本净

1、净诸业障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众生觉心本自清净,为什么会被染污?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说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从坐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您为我们广说一切如来因地修行的这些不可思议事情,令在坐大众得到前所未有的欢喜,看见您经历恒河沙劫勤苦修行的境界,我们在坐这些菩萨深深感到欣慰和高兴

世尊,如果觉心本自清净,为什么会被染污?使众生迷惑不得清净?唯愿如来为我们开示,使我们能够明白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令法会大众及末法众生开启智慧,说完这些话,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世尊夸赞净诸业障菩萨能为法会大众及末法众生,请问如来修行方便,世尊叮嘱他们要仔细听,马上将为他们演说,净诸业障菩萨十分欢喜,与其他大众默默等待佛的开示


名词解释:

【法性】
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开悟】
(术语)开智悟理也。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八十华严经四曰:“开悟一切愚闇众生。”出曜经二曰:“欲化彼人令得开悟。”付法藏传五曰:“尔时马鸣,著白[疊*毛]衣,入众伎中,自击钟鼓,调和琴瑟,音节哀雅,曲调成就,演宣诸法苦空无我。时此城中五百王子,同时开悟,厌恶五欲,出家为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心】
(术语)本觉之妙心。一心之灵性,本来离迷妄,故云觉。全之即称佛圆觉经曰:“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化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行相】
(术语)心识各自固有之性能,谓之行相。心识以各自之性能,游行于境相之上,又行于所对境之相状,故名行相。唯识论二曰:“识以了别为行相故。”心识对于事物之境时,必现其影像于心内,如镜之于物指其心内之影像而谓之行相。唯识述记三本曰:“相者体也,即谓境相,行于境相,名为行相。或相谓相状,行境之相状,名为行相。或行境之行解相貌,然本但是行于相义,非是行解义。”又为行解事物之相貌,故云行相。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言行相者,即是行解相故,名为行相。”同四曰:“有所行境界相,故名行相。又解,行谓行解,如了别等;相谓相貌,如影像等。行家相故,名为行相。”俱舍宝疏四曰:“能缘心法,于所缘境品类不同。行解心上,起品类相,如镜照物类于镜面上,有种种像差别之相。”颂疏三曰:“如缘青境心及心所,皆带青上影像,此识上相,名为行相。行谓行解,即能缘心也。相谓影像,即行上相也。行解之相,名为行相,依主释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行相】
行事的相状。行相有粗有细,如前六识的行相粗而易知,第八识的行相细而难明。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净诸业障菩萨章《宏智禅师广录》】
净诸业障菩萨章
证悟由来把秉长。重重脱处雪加霜。众生相在犹流浪。寿命根除自息狂。退骨龙能将雨去。蜕鳞鲲复得风翔。郢人斫尽蝇泥也。方见元初鼻孔光FROM:【《禅宗语录辞典》 【宋·释普济 撰】V1.31】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0 09:38

2、众生因为妄执我、人、众生、寿者而长养无明,令修行不得成就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妄想执着有我、人、众生和寿命,以为这四种颠倒是实有的我,因此便产生憎恨和爱恋,在虚妄的基础上又加重了一层执着与虚妄,由于这两层虚妄让众生产生了造业的行为,又因为造作不善业而轮回流转,厌恶轮回流转的人又虚妄的执着涅槃,因此不能悟入清净的自性,不是清净自性阻止悟入,而是有个能入的错误观念和知见,所以不能觉悟,所以动念和止念都是迷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从无始以来众生就被无明主宰,一切众生都缺乏智慧的双眼,身心都被无明所障碍,就像有人不会自断生命一样,因此就会知道,有爱我的,我就随顺,不随顺我的,就会生起憎恨,众生就是这样为了憎爱心助长了无明,所以修行不得成就


名词解释:

【清净觉相】
(术语)本觉之真相也,正觉之体离染污,故云清净。圆觉经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本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1 08:2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21 08:26 编辑

(本次学习:51楼~54楼 共用时2.5小时以上)


(1)、什么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支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什么是我相呢?就是一切众生心有所证,比如有人身体健康舒适,就会忘记自己的身体,等到生病针灸时才知道自己有个身体,所以我的身体是从证取体现出来的,乃至证到如来的境界了知清净涅槃时也都是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


名词解释:

【四相】
<一>指显示诸法生灭变迁之生、住、异、灭等四相。又作四有为、四有为相、四本相。属心不相应行法。
 (一)小乘说一切有部之说:据发智论卷二、大毗娑沙论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五等载,一切有为法均为无常,虽由于因缘力,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然瞬间即灭,而成为过去位。此种成为过去位之现象,称为落谢、谢灭。此生灭变迁之有为法,流转于未来、现在、过去等三世中。
 (1)生(梵 ja^ti),又作生相,即有为法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2)住(梵 sthiti),又作住相,即有为法安住于现在位。(3)异(梵 anyatha^tva),又作异相,即有为法于现在位变异、衰损。(4)灭(梵 anityata^),又作灭相,即有为法从现在位灭转至过去位。然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出曜经卷一等,则仅说生、老、死等三有为相。
 一切有为法皆具上记之四相,而此四相之自体亦为有为法,故须另有令其生、住、异、灭之法,即生生、住住、异异、灭灭四者,称为随相、小相。相对于此,生、住、异、灭则称本相、大相。盖有为法之生成,必须具有九法,即法之自体,及四本相、四随相,此九法同时俱起,缺一不可。其中,四本相之作用,各涉于除本身外之八法;而四随相之作用,则仅及于各个之本相一法,称为八一有能、八一功能。此作用交互相续而永无差误。
 有部主张刹那生灭,故四相于一刹那间俱有,亦即六因、四缘之因缘和合时,当生起生相乃至灭相。然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就上记之四相而称为刹那有为相、细有为相、胜义谛有为相;反之,就一期相续有为相,称为分位有为相、粗有为相、世俗谛有为相,即指人初生之生相、少壮之住相、诸根衰损之老相、死时之死相。又北本涅槃经卷十二,以生、老、病、死四苦,称为一期四相、粗四相。(法华经卷一序品、顺正理论卷十三、阿毗达磨显宗记卷七)
 (二)小乘经部之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五等载,经部就诸法之相续而假立四相,故主张四相假立,否定有部之过未有体、四相实有说,并驳斥于生相之外,藉因缘而生起诸法之说,谓诸法之生起非仅藉因缘力。
 (三)小乘其余诸部之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载,譬喻者谓四相假立;分别论者谓四相无为;法密部以生、住、异等前三相谓有为,以灭相谓无为;相似相续沙门谓色之四相为色,心之四相为心;正量部则以色法为一期相续,声、香、味、触等心、心所法为刹那生灭;法上部、贤胄部、犊子部、密林山部等说法与正量部相同,惟其内容不详。(异部宗轮论、成唯识论卷七、成实论卷七不相应行品、二十唯识述记卷上、卷下)
 (四)大乘法相宗之说: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卷五十一、卷八十八、成唯识论卷二等记载,法相宗亦主张“四相假立,过未无体”。就刹那而言,有为法依因缘之力,由本无而今有,乃属暂有还无者,为表示异于无为而假立四相。以本无今有,故称有位为“生”,暂停于生位即称“住”,住位前后之变异即称“异”,以暂有还无,故称灭时为“灭”。其中,生、住、异三者为“有”,同属现在;灭为“无”,则属过去。就一期分位而言,初有,称为生;后无,称为灭;已生而相似相续,称为住;住之相续转变,称为异。又无论刹那或一期,皆以前三相为现在,灭相为过去,然有部主张未来有体,遂以生相为未来,灭相为现在。
 (五)三论宗之说:仅立生、住、灭 三相。谓万物皆各有其有为相。(十二门论观相门)
 (六)大乘起信论卷中之说:为显示始觉还灭之分齐,而将不觉流转门之顺序寄与四相。即于三细六粗之九相中,以业相寄与生相,以见相、境相、智相、相续相寄与住相,以执取相、计名字相寄与异相,以起业相寄与灭相,依此而显示其粗细之相。
 (七)释摩诃衍论卷三之说:(1)生相,根本无明薰染本觉时所生起之独力业相、独力随相、俱合动相等三种细相称为生相。(2)住相,生相所具三相之住位称为住相,有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等四种。(3)异相,次于住相而起,其行相稍钝而生起我执,散动身、口之业,有执取相、计名字相。(4)灭相,次于异相而起,行相最粗,能造诸业而受苦果,有起业相、业系苦相。
 此外,中观学派则以不生不灭总破一切法,认为所谓生灭者,均系虚妄分别,为戏论之产物。((参见:有为)2445 )
 <二>对有为法之四种观相。(一)自性相,观有为法其自性之相,对境如翳,能见如星,识体如灯,皆瞬息幻灭。(二)著所住味相,对所依住之器世间味著之相,此为颠倒之见著于颠倒之境,故观其如幻。(三)随顺过失相,随顺无常身、苦受等过失之相,故观其毕竟如朝露、如水泡。(四)随顺出离相,观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所有,如梦、如电、如云,而随顺无我之出离道。(金刚般若论卷下、金刚经疏论纂卷下、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七)
 <三>指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众生对个体心身所错执之四种相。又作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即:(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四)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p1732 FROM:【佛光大辞典】

【我相】
(术语)实我之相。四相之一。金刚经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同刊定记四曰:“我者谓自五蕴总相为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1 08:24
(2)、什么是人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学习解说]:

什么是人相呢?就是众生心里有去证悟者,悟到有我者就不能认识到佛性真我,所悟到的非我也是同理,虽然所悟已经超过一切证者,但这也都是人相,乃至心有证得圆满觉悟的涅槃也是我相,认为自己有少悟者便去证理,这些都是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


名词解释:

【四相】
<一>指显示诸法生灭变迁之生、住、异、灭等四相。又作四有为、四有为相、四本相。属心不相应行法。
 (一)小乘说一切有部之说:据发智论卷二、大毗娑沙论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五等载,一切有为法均为无常,虽由于因缘力,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然瞬间即灭,而成为过去位。此种成为过去位之现象,称为落谢、谢灭。此生灭变迁之有为法,流转于未来、现在、过去等三世中。
 (1)生(梵 ja^ti),又作生相,即有为法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2)住(梵 sthiti),又作住相,即有为法安住于现在位。(3)异(梵 anyatha^tva),又作异相,即有为法于现在位变异、衰损。(4)灭(梵 anityata^),又作灭相,即有为法从现在位灭转至过去位。然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出曜经卷一等,则仅说生、老、死等三有为相。
 一切有为法皆具上记之四相,而此四相之自体亦为有为法,故须另有令其生、住、异、灭之法,即生生、住住、异异、灭灭四者,称为随相、小相。相对于此,生、住、异、灭则称本相、大相。盖有为法之生成,必须具有九法,即法之自体,及四本相、四随相,此九法同时俱起,缺一不可。其中,四本相之作用,各涉于除本身外之八法;而四随相之作用,则仅及于各个之本相一法,称为八一有能、八一功能。此作用交互相续而永无差误。
 有部主张刹那生灭,故四相于一刹那间俱有,亦即六因、四缘之因缘和合时,当生起生相乃至灭相。然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就上记之四相而称为刹那有为相、细有为相、胜义谛有为相;反之,就一期相续有为相,称为分位有为相、粗有为相、世俗谛有为相,即指人初生之生相、少壮之住相、诸根衰损之老相、死时之死相。又北本涅槃经卷十二,以生、老、病、死四苦,称为一期四相、粗四相。(法华经卷一序品、顺正理论卷十三、阿毗达磨显宗记卷七)
 (二)小乘经部之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五等载,经部就诸法之相续而假立四相,故主张四相假立,否定有部之过未有体、四相实有说,并驳斥于生相之外,藉因缘而生起诸法之说,谓诸法之生起非仅藉因缘力。
 (三)小乘其余诸部之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载,譬喻者谓四相假立;分别论者谓四相无为;法密部以生、住、异等前三相谓有为,以灭相谓无为;相似相续沙门谓色之四相为色,心之四相为心;正量部则以色法为一期相续,声、香、味、触等心、心所法为刹那生灭;法上部、贤胄部、犊子部、密林山部等说法与正量部相同,惟其内容不详。(异部宗轮论、成唯识论卷七、成实论卷七不相应行品、二十唯识述记卷上、卷下)
 (四)大乘法相宗之说: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卷五十一、卷八十八、成唯识论卷二等记载,法相宗亦主张“四相假立,过未无体”。就刹那而言,有为法依因缘之力,由本无而今有,乃属暂有还无者,为表示异于无为而假立四相。以本无今有,故称有位为“生”,暂停于生位即称“住”,住位前后之变异即称“异”,以暂有还无,故称灭时为“灭”。其中,生、住、异三者为“有”,同属现在;灭为“无”,则属过去。就一期分位而言,初有,称为生;后无,称为灭;已生而相似相续,称为住;住之相续转变,称为异。又无论刹那或一期,皆以前三相为现在,灭相为过去,然有部主张未来有体,遂以生相为未来,灭相为现在。
 (五)三论宗之说:仅立生、住、灭 三相。谓万物皆各有其有为相。(十二门论观相门)
 (六)大乘起信论卷中之说:为显示始觉还灭之分齐,而将不觉流转门之顺序寄与四相。即于三细六粗之九相中,以业相寄与生相,以见相、境相、智相、相续相寄与住相,以执取相、计名字相寄与异相,以起业相寄与灭相,依此而显示其粗细之相。
 (七)释摩诃衍论卷三之说:(1)生相,根本无明薰染本觉时所生起之独力业相、独力随相、俱合动相等三种细相称为生相。(2)住相,生相所具三相之住位称为住相,有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等四种。(3)异相,次于住相而起,其行相稍钝而生起我执,散动身、口之业,有执取相、计名字相。(4)灭相,次于异相而起,行相最粗,能造诸业而受苦果,有起业相、业系苦相。
 此外,中观学派则以不生不灭总破一切法,认为所谓生灭者,均系虚妄分别,为戏论之产物。((参见:有为)2445 )
 <二>对有为法之四种观相。(一)自性相,观有为法其自性之相,对境如翳,能见如星,识体如灯,皆瞬息幻灭。(二)著所住味相,对所依住之器世间味著之相,此为颠倒之见著于颠倒之境,故观其如幻。(三)随顺过失相,随顺无常身、苦受等过失之相,故观其毕竟如朝露、如水泡。(四)随顺出离相,观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所有,如梦、如电、如云,而随顺无我之出离道。(金刚般若论卷下、金刚经疏论纂卷下、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七)
 <三>指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众生对个体心身所错执之四种相。又作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即:(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四)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p1732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1 08:2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21 08:26 编辑

(3)、什么是众生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学习解说]:

什么是众生相呢?就是众生用心去证悟不能得到的东西,比如有人说我是众生,此人所说的众生不是我也不是他,为什么不是我?因为我如果是众生,就不是我了,为什么不是他呢?因为我是众生,而没有说他是众生,其实众生只要认为有所证有所悟,这就是我相和人相,进而又认为这是别人所不能及的,这就是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



名词解释:

【四相】
<一>指显示诸法生灭变迁之生、住、异、灭等四相。又作四有为、四有为相、四本相。属心不相应行法。
 (一)小乘说一切有部之说:据发智论卷二、大毗娑沙论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五等载,一切有为法均为无常,虽由于因缘力,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然瞬间即灭,而成为过去位。此种成为过去位之现象,称为落谢、谢灭。此生灭变迁之有为法,流转于未来、现在、过去等三世中。
 (1)生(梵 ja^ti),又作生相,即有为法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2)住(梵 sthiti),又作住相,即有为法安住于现在位。(3)异(梵 anyatha^tva),又作异相,即有为法于现在位变异、衰损。(4)灭(梵 anityata^),又作灭相,即有为法从现在位灭转至过去位。然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出曜经卷一等,则仅说生、老、死等三有为相。
 一切有为法皆具上记之四相,而此四相之自体亦为有为法,故须另有令其生、住、异、灭之法,即生生、住住、异异、灭灭四者,称为随相、小相。相对于此,生、住、异、灭则称本相、大相。盖有为法之生成,必须具有九法,即法之自体,及四本相、四随相,此九法同时俱起,缺一不可。其中,四本相之作用,各涉于除本身外之八法;而四随相之作用,则仅及于各个之本相一法,称为八一有能、八一功能。此作用交互相续而永无差误。
 有部主张刹那生灭,故四相于一刹那间俱有,亦即六因、四缘之因缘和合时,当生起生相乃至灭相。然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就上记之四相而称为刹那有为相、细有为相、胜义谛有为相;反之,就一期相续有为相,称为分位有为相、粗有为相、世俗谛有为相,即指人初生之生相、少壮之住相、诸根衰损之老相、死时之死相。又北本涅槃经卷十二,以生、老、病、死四苦,称为一期四相、粗四相。(法华经卷一序品、顺正理论卷十三、阿毗达磨显宗记卷七)
 (二)小乘经部之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五等载,经部就诸法之相续而假立四相,故主张四相假立,否定有部之过未有体、四相实有说,并驳斥于生相之外,藉因缘而生起诸法之说,谓诸法之生起非仅藉因缘力。
 (三)小乘其余诸部之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载,譬喻者谓四相假立;分别论者谓四相无为;法密部以生、住、异等前三相谓有为,以灭相谓无为;相似相续沙门谓色之四相为色,心之四相为心;正量部则以色法为一期相续,声、香、味、触等心、心所法为刹那生灭;法上部、贤胄部、犊子部、密林山部等说法与正量部相同,惟其内容不详。(异部宗轮论、成唯识论卷七、成实论卷七不相应行品、二十唯识述记卷上、卷下)
 (四)大乘法相宗之说: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卷五十一、卷八十八、成唯识论卷二等记载,法相宗亦主张“四相假立,过未无体”。就刹那而言,有为法依因缘之力,由本无而今有,乃属暂有还无者,为表示异于无为而假立四相。以本无今有,故称有位为“生”,暂停于生位即称“住”,住位前后之变异即称“异”,以暂有还无,故称灭时为“灭”。其中,生、住、异三者为“有”,同属现在;灭为“无”,则属过去。就一期分位而言,初有,称为生;后无,称为灭;已生而相似相续,称为住;住之相续转变,称为异。又无论刹那或一期,皆以前三相为现在,灭相为过去,然有部主张未来有体,遂以生相为未来,灭相为现在。
 (五)三论宗之说:仅立生、住、灭 三相。谓万物皆各有其有为相。(十二门论观相门)
 (六)大乘起信论卷中之说:为显示始觉还灭之分齐,而将不觉流转门之顺序寄与四相。即于三细六粗之九相中,以业相寄与生相,以见相、境相、智相、相续相寄与住相,以执取相、计名字相寄与异相,以起业相寄与灭相,依此而显示其粗细之相。
 (七)释摩诃衍论卷三之说:(1)生相,根本无明薰染本觉时所生起之独力业相、独力随相、俱合动相等三种细相称为生相。(2)住相,生相所具三相之住位称为住相,有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等四种。(3)异相,次于住相而起,其行相稍钝而生起我执,散动身、口之业,有执取相、计名字相。(4)灭相,次于异相而起,行相最粗,能造诸业而受苦果,有起业相、业系苦相。
 此外,中观学派则以不生不灭总破一切法,认为所谓生灭者,均系虚妄分别,为戏论之产物。((参见:有为)2445 )
 <二>对有为法之四种观相。(一)自性相,观有为法其自性之相,对境如翳,能见如星,识体如灯,皆瞬息幻灭。(二)著所住味相,对所依住之器世间味著之相,此为颠倒之见著于颠倒之境,故观其如幻。(三)随顺过失相,随顺无常身、苦受等过失之相,故观其毕竟如朝露、如水泡。(四)随顺出离相,观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所有,如梦、如电、如云,而随顺无我之出离道。(金刚般若论卷下、金刚经疏论纂卷下、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七)
 <三>指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众生对个体心身所错执之四种相。又作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即:(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四)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p1732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1 08:26
(4)、什么是寿者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什么是寿命相呢?就是众生心中清清净净和了知觉照,一切众生由于业智却不能自己见到,就像命根一样,如果众生心有照见一切觉悟都是尘垢,就会知道觉和所觉都不离尘垢,比如用热水融冰,冰被融化就没有了,所以认为有我和有个觉悟的我也是尘垢或执着


名词解释:

【四相】
<一>指显示诸法生灭变迁之生、住、异、灭等四相。又作四有为、四有为相、四本相。属心不相应行法。
 (一)小乘说一切有部之说:据发智论卷二、大毗娑沙论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五等载,一切有为法均为无常,虽由于因缘力,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然瞬间即灭,而成为过去位。此种成为过去位之现象,称为落谢、谢灭。此生灭变迁之有为法,流转于未来、现在、过去等三世中。
 (1)生(梵 ja^ti),又作生相,即有为法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2)住(梵 sthiti),又作住相,即有为法安住于现在位。(3)异(梵 anyatha^tva),又作异相,即有为法于现在位变异、衰损。(4)灭(梵 anityata^),又作灭相,即有为法从现在位灭转至过去位。然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出曜经卷一等,则仅说生、老、死等三有为相。
 一切有为法皆具上记之四相,而此四相之自体亦为有为法,故须另有令其生、住、异、灭之法,即生生、住住、异异、灭灭四者,称为随相、小相。相对于此,生、住、异、灭则称本相、大相。盖有为法之生成,必须具有九法,即法之自体,及四本相、四随相,此九法同时俱起,缺一不可。其中,四本相之作用,各涉于除本身外之八法;而四随相之作用,则仅及于各个之本相一法,称为八一有能、八一功能。此作用交互相续而永无差误。
 有部主张刹那生灭,故四相于一刹那间俱有,亦即六因、四缘之因缘和合时,当生起生相乃至灭相。然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就上记之四相而称为刹那有为相、细有为相、胜义谛有为相;反之,就一期相续有为相,称为分位有为相、粗有为相、世俗谛有为相,即指人初生之生相、少壮之住相、诸根衰损之老相、死时之死相。又北本涅槃经卷十二,以生、老、病、死四苦,称为一期四相、粗四相。(法华经卷一序品、顺正理论卷十三、阿毗达磨显宗记卷七)
 (二)小乘经部之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五等载,经部就诸法之相续而假立四相,故主张四相假立,否定有部之过未有体、四相实有说,并驳斥于生相之外,藉因缘而生起诸法之说,谓诸法之生起非仅藉因缘力。
 (三)小乘其余诸部之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载,譬喻者谓四相假立;分别论者谓四相无为;法密部以生、住、异等前三相谓有为,以灭相谓无为;相似相续沙门谓色之四相为色,心之四相为心;正量部则以色法为一期相续,声、香、味、触等心、心所法为刹那生灭;法上部、贤胄部、犊子部、密林山部等说法与正量部相同,惟其内容不详。(异部宗轮论、成唯识论卷七、成实论卷七不相应行品、二十唯识述记卷上、卷下)
 (四)大乘法相宗之说: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卷五十一、卷八十八、成唯识论卷二等记载,法相宗亦主张“四相假立,过未无体”。就刹那而言,有为法依因缘之力,由本无而今有,乃属暂有还无者,为表示异于无为而假立四相。以本无今有,故称有位为“生”,暂停于生位即称“住”,住位前后之变异即称“异”,以暂有还无,故称灭时为“灭”。其中,生、住、异三者为“有”,同属现在;灭为“无”,则属过去。就一期分位而言,初有,称为生;后无,称为灭;已生而相似相续,称为住;住之相续转变,称为异。又无论刹那或一期,皆以前三相为现在,灭相为过去,然有部主张未来有体,遂以生相为未来,灭相为现在。
 (五)三论宗之说:仅立生、住、灭 三相。谓万物皆各有其有为相。(十二门论观相门)
 (六)大乘起信论卷中之说:为显示始觉还灭之分齐,而将不觉流转门之顺序寄与四相。即于三细六粗之九相中,以业相寄与生相,以见相、境相、智相、相续相寄与住相,以执取相、计名字相寄与异相,以起业相寄与灭相,依此而显示其粗细之相。
 (七)释摩诃衍论卷三之说:(1)生相,根本无明薰染本觉时所生起之独力业相、独力随相、俱合动相等三种细相称为生相。(2)住相,生相所具三相之住位称为住相,有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等四种。(3)异相,次于住相而起,其行相稍钝而生起我执,散动身、口之业,有执取相、计名字相。(4)灭相,次于异相而起,行相最粗,能造诸业而受苦果,有起业相、业系苦相。
 此外,中观学派则以不生不灭总破一切法,认为所谓生灭者,均系虚妄分别,为戏论之产物。((参见:有为)2445 )
 <二>对有为法之四种观相。(一)自性相,观有为法其自性之相,对境如翳,能见如星,识体如灯,皆瞬息幻灭。(二)著所住味相,对所依住之器世间味著之相,此为颠倒之见著于颠倒之境,故观其如幻。(三)随顺过失相,随顺无常身、苦受等过失之相,故观其毕竟如朝露、如水泡。(四)随顺出离相,观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所有,如梦、如电、如云,而随顺无我之出离道。(金刚般若论卷下、金刚经疏论纂卷下、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七)
 <三>指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众生对个体心身所错执之四种相。又作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即:(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四)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p173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2 10:4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23 09:08 编辑

(本次学习:55楼 共用时2.5小时以上)

3、若不离四相,终不能成佛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以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末法众生不了解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所以虽然经过多劫勤苦修行,但都是有为法(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称有为法。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不能成佛,不能证得果位(依圣道所证得之果报。即指菩提涅槃),因此叫做正法末世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把我认为是涅槃,把有证和有悟看成是成就,就像有人认贼为子,家里的财宝不能守住,为什么呢,因为心有我爱的缘故,因此爱涅槃同样也是爱,假如降伏爱根则又执着一个涅槃的相,如果心有憎恨,那么厌恶生死轮回也是憎恨心,殊不知爱(恨之心)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厌恶生死轮回者不叫做解脱

==============

[学习笔记]:

藉由这段教导,让末学更进一步了解到修行过程中执着我相的过患

如同经中讲:“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

这是说虽然经过多劫勤苦修行,但都是有为法,终不能成佛,不能证得果位

众生因为有我相的缘故,跟着又生出爱与恨的执着,比如爱恋涅槃、厌恶轮回,殊不知这些都是有为法,不叫作解脱,更无法出离生死轮回

那要怎样正确修行呢,由此想到清净光明专辑中有关不二的相关教导:

其实佛法讲的不分别执着就是指[不二] — [不二]的探讨

说到不分别执着,这不是说什么都不想就是不分别不执着,要知道
学佛不是什么都不懂,而是要对法义清清楚楚却又不分别无挂碍 — [探讨]小乘是大乘的基础?

所以,
[真正的不二]是指~
虽能分辨美丑和苦乐的表相,却不会堕入美丑和苦乐的执着,能知实相,不堕入虚幻
也就是不会堕入苦受中而觉得很痛苦,也不会陷入享乐的欲望中而沉迷于幻境
所以这样的觉者当然不会堕入酒色财气中,也不会堕入人生的苦难感受中
所以菩萨能入六道普渡众生而不觉苦 —
[不二]的探讨

也就是说,
只有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这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 — 执持各自是非对错的轮回VS真正不二中道智慧的解脱

因为,
[左道]和[右道]可能都是障碍真相的一边
能不能破迷开悟,那要看自己对待两边的心量了 —
智者见真,愚者疑伪

经由上面这些教导,引发末学继续思维,成佛到底应该在什么时候?

是在未来进入涅槃?还是在过去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净土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不论未来还是过去,这些都是执着在相中的一种表现,还是没有出离四相,这是因为
提升清净心光明心,体验不二法,光明不思议,当下即净土 —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名词解释:

【圣果】
<一>依圣道所证得之果报。即指菩提涅槃。(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中本)
<二>指四种沙门果中之阿罗汉果。(华严五教章卷二)p5580 FROM:【佛光大辞典】

【有为】
梵语 sam!skr!ta,巴利语 san%khata。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称有为法。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相对于此,永远不变而绝对存在者,则称为无为法。据俱舍论光记卷五载,因缘造作称为“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因缘之造作,故称为有为,因此有为亦为缘起法之别名。小乘著重以有为来说明人生无常,大乘则扩大为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分析,说明性空、唯心之理。
 一般以五蕴为有为法。俱舍宗七十五法中,有为法占七十二种;唯识宗百法中,有为法占九十四种。大别之,有为法可分为:色法(物质)、心法(心)、非色非心法(不相应法)三种,称为三有为。
 有为法乃无常之法,于每一刹那皆在转变、迁移,故又称为有为转变。复次,言有为法为无常者,系因凡有为法皆具有生、住、异、灭四相,此即上记所谓的有为法之四个基本特征,称为四有为相;此外,亦有将住、异二相合并为一,而立三有为相。
 俱舍论卷一曾举出有为法四种异称:(一)世路:世,三世之意;路,即法,乃世所依者。谓过去法是世已行之法;现在法,是世正行之法;未来法,是世当行之法。故有为法为三世之所依,故称为世路。又“世”含有“可破坏”之意,有为法乃可破坏之法,又为无常之所依,故称为世路。(二)言依:言,指以音声为其体之言语,乃“能诠之名言”与“所诠之实义”所赖以表显、依存者。称有为法为言依者,盖以所诠之义,与能诠之名,俱堕于三世而行于三世,故称为言依。(三)有离:离,永离之意,即指涅槃。一切有为诸法终将被舍离,而至涅槃,故称为有离。(四)有事:事,因之义。有为诸法皆从因而生,故称为有事。
 又有为法须藉因果之关系始能成立,即凡为有为之法,必定会引生其果,故有为又称有果。此外,另有“有刹那”之异称,则在强调其刹那间生灭变迁之性质。(俱舍论卷五、成唯识论卷二、俱舍论颂疏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大乘义章卷二)((参见:五位七十五法)1089、“五位百法”1089、“四相”1732)p2445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3 10:12
(本次学习:56楼 共用时2.5小时以上)


4、如何做到法解脱?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如何知道所修的法不能获得解脱呢?

修习菩提的末法众生,如果将自己稍微证得一点点的境界认为是清净,就是还没有从根本处断除我相,如果有人赞叹他的修行,就心生欢喜愿意度化对方,如果有人诽谤他的修行就心生嗔恨,这样就可以看出我相非常坚固,并且潜藏在“八识中第八阿赖耶识”,表现在眼、耳、鼻、舌、身、意诸根中从未间断过

因此,修道的人如果不去除我相不能进入清净觉海(比喻清净之本觉,深广如海),如果众生能够“了知我体乃五蕴之假和合者”,就不会有被毁辱的想法了,另外如果还有我在说法的念头,也说明我相没有完全断除,众生相和寿命相也是同理


名词解释:

【我空】
梵语 a^tma-s/u^nyata^。了知我体乃五蕴之假和合者,称为我空。又作人空、生空、假名空、人无我、众生无我。系二空之一。凡夫于五蕴法强立主宰,称为我执;若推求色、受、想、行、识等五法,皆无自性,不见常一之我体,则为我空。
 大乘义章卷一(大四四·四八五中):“众法成生,故曰众生;生但假有,无其自性,是故名为众生无我。众生性相,一切皆无,说之为空;寄用名人,无我与空,义同前释。性实名我,阴中无我,故曰我空。”故缘无我而起智,以显现真如之理,称为我空真如。(放光般若经卷十八、成唯识论卷一、成实论卷十二灭法心品、华严经孔目章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明三藏法数卷六、卷十)((参见:无我)5087)p2941 FROM:【佛光大辞典】

【我空】
又名生空,或人空,众生虽然都有一个心身,但那是五蕴假合而成的,没有实在常一的我体,叫做“我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清净觉海】
比喻清净之本觉,深广如海。圆觉经(大一七·九二○上):“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又“清净觉相”一词,系指本觉之真相(正体),远离染垢。((参见:清净)4667)p4671 FROM:【佛光大辞典】

【藏识】
含藏一切善恶种子的识,即阿赖耶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藏识】
(术语)八识中第八阿赖耶识也。阿赖耶,译曰藏。含藏一切种子之识也。依性宗,则为直真妄和合之识也。圆觉经曰:“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履诸根曾不间断。”六波罗蜜多经十曰:“藏识为所依,随缘现众像。如人目有翳,妄见空中华。”业疏济缘记三下曰:“梵云阿梨耶,或云阿赖耶,此云含藏识,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染净种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瞋、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末法众生执着四相以为是法,所以这些众生都是可怜悯的人,他们虽然精进修行,但只是加重了病相,所以不能进入清净觉海

末法众生不了解四相都是虚妄,即使能以如来解及所行处而修行,终不能成就,或者有些众生没有获得解脱却说已经获得解脱,没有证悟却说已经证悟,见到比自己修行好的人就心生嫉妒,这些众生都是没有断除我相,所以不能进入清净觉海

末法众生希望成就佛道,但是不能身体力行实修实证,只是多闻,这样就会增长我见,所以应当勇猛精进降伏烦恼,没有得到的让自己得到,没有证悟的让自己证悟,心不随境转,不生贪、瞋、爱、慢、谄曲、嫉妒等负面心念,灭除一切你我、恩爱等妄念,佛说这样的人能够渐渐获得成就,求于善知识不堕入邪见,如果所求时心生憎恨和爱恋,就不能进入清净觉海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4 11:2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24 11:22 编辑

(本次学习:57楼~59楼 共用时2.5小时以上)

5、世尊用偈语再次为净诸业障菩萨宣说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净业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皆由执我爱,  无始妄流转,
  未除四种相,  不得成菩提。
  爱憎生于心,  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  不能入觉城。
  若能归悟刹,  先去贪瞋痴,
  法爱不存心,  渐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  憎爱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  终不堕邪见。
  所求别生心,  究竟非成就。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语对净诸业障菩萨说:净业你应当知道,一切众生都是由于执着我爱(为四根本烦恼之一。谓深生爱著于一己妄执之自我。第七末那识常执著第八阿赖耶识为“我”而生起此烦恼),导致无始以来在生死轮回中流转,如果不能去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能成就菩提

爱恨都由这颗心生起,因为妄心的缘故,所以迷闷不觉,不能进入清净觉海,如果能回归悟刹(即指开悟之人所住之国土),先去除贪嗔痴,也不对法心生执着,这样就能渐渐获得成就

如果知道我的色身本来就是四大假合而有,憎恨和爱恋又从何生起?如果能向善知识请教,终不堕邪见,所求时如果心生憎恨和爱恋,则不能获得成就


名词解释:

【悟刹】
刹,为刹多罗(梵 ks!etra)之略称,乃土田、国土之义。悟刹,即指开悟之人所住之国土。圆觉经(大一七·九二○上):“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p4112 FROM:【佛光大辞典】

【我爱】
梵语 a^tma-sneha。为四根本烦恼之一。谓深生爱著于一己妄执之自我。第七末那识常执著第八阿赖耶识为“我”而生起此烦恼。成唯识论卷四(大三一·二二中):“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著,故名我爱。”(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本、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本)((参见:四烦恼)1783)p2943 FROM:【佛光大辞典】

【所求】
于净土教,以西方净土为所求之处。唐代善导于观无量寿佛经疏散善义之十一义门中谓,回向所修之诸功德,愿生弥陀佛国;于上品下生之项中即谓,回向功德之处乃所求之处。日僧证空于观经散善要义释观门义钞卷三谓,所求,意为欣求;指依所爱之行而求之极乐。p3247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4 11:22

十、世尊为普觉菩萨开示,欲求圆觉,应除作、任、止、灭四种病相,以及去除诸病求证圆觉之道

1、普觉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末法众生如何分辨善知识?当修什么法?如何令众生不堕入邪见?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普觉菩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为我们开示禅病(参禅者因未体得参禅之真诀而修禅所招致之各种疾病。禅病有身、心方面之各种疾病,特以陷入妄想妄见者为多),让我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喜,心意荡然,获得极大的安稳

世尊,末法众生离佛渐远,贤圣之人隐藏不现,邪法外道充斥世间且日益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众生应当如何分辨善知识?应当修什么法?去除什么病?如何才能令众生不堕入邪见?说完这些话,普觉菩萨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世尊夸赞普觉菩萨能够发心为众生请问如来如何修行,布施末法一切众生获得无畏,令众生成就圣道,世尊叮嘱普觉菩萨要仔细听,普觉菩萨十分欢喜,与法会其他大众默默等待听佛说法

关于“贤圣隐伏”,参考阅读:乱世圣人隐


名词解释:

【无畏】
梵语 vais/a^radya,巴利语 vesa^rajja;或梵语 abhaya,巴利语同。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佛之四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佛所具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十八不共法),即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而四无畏与“十力”中之处非处智力、漏尽智力、业法集智力、遍趣行智力相配。十力复一一摄四无畏,故总为四十无畏。菩萨之四无畏,即能持无畏、知根无畏、决疑无畏、答报无畏。而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记载菩萨十种无畏,即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又密教行者发菩提心之时有六种功德,即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六种,称为六无畏。(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大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五、大日经疏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一)((参见:六无畏)1294、“四无所畏”1773)p5101 FROM:【佛光大辞典】

【道眼】
(术语)修道而得之眼也。又观道之眼也。佛开解梵志阿颰经曰:“道眼观知可度者。”圆觉经曰:“分别邪正能于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楞严经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注曰:“真妄显现,决择分明,曰道眼。”苏轼诗曰:“道眼已入不二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禅病】
参禅者因未体得参禅之真诀而修禅所招致之各种疾病。禅病有身、心方面之各种疾病,特以陷入妄想妄见者为多。圆觉经(大一七·九二○上):“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又藏经中有治禅病秘要法二卷,详述禅病之病相及其治法;首楞严经则载五蕴魔境,详述各种身心上之禅病。(续高僧传卷十九释法应章)p6478 FROM:【佛光大辞典】

【贤圣】
贤(梵 bhadra)与圣(梵 a^rya)之并称。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
 盖佛道修行者有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别,而此三乘复有贤圣位之分。(一)兹就大小乘诸经论所说之声闻乘而论其贤圣之别:(1)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所列,以十八学人(有学)与九无学合为二十七贤圣。1.十八学人,即:信行、法行、信解脱、见到、身证、家家、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2.九无学,即: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又成实论卷一分别贤圣品亦立二十七贤圣,惟其名称与解释与中阿含所说互有异同。
 (2)据俱舍论卷二十二以下之分别贤圣品载,于见道以前立七贤,见道以后立四圣及七圣。1.七贤,即: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顶、忍、世第一法。2.四圣,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3.七圣,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若以见道、修道、无学道等三道与四圣、七圣相配列,则见道即是上记四圣中初果向位中之钝根(随信行),及利根(随法行);修道即前三果后三向位中之钝根(信解),及利根(见至);无学道乃第四果中之钝根(慧解脱),及利根(俱解脱)。至于在此身中得灭尽定之第三果之圣者,则称为“身证”。故总合上记之七贤、七圣,共为十四类。
 (3)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与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等亦立二十七贤圣,即: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极七返、家家、一间、中般、生般、无行般、有行般、上流般、退法、思法、护法、住法、堪达法、不动法。其中,亦以前十八项为有学,后九项为无学。又此一配列法系将随信行与随法行摄于见道以前之方便位,故若再加此二项,则总为二十九贤圣。
 (二)次将声闻、缘觉(辟支佛)、菩萨等三乘共摄于“十地”,而论其贤圣之别,此即大品般若经卷十七灯炷深奥品与大智度论卷七十五等所说之“三乘共十地”,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等十地;其中,以初二地为贤,后八地为圣。另如大方等大集经卷八海慧菩萨品亦列举“出离九种性而入于佛种性”之说。所谓九种性,即:凡夫性、信行性、法行性、八忍性、须陀洹性、斯陀含性、阿那含性、阿罗汉性、辟支佛性,再加佛种性,则共为十性;其中,以初三性为贤,后七性为圣。要之,其旨趣大致与三乘共十地之说相同。
 (三)若仅就菩萨位次而言者,如成唯识论卷九所举,总立菩萨位为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并以修习大乘顺解脱分之善根(即暖位等四善根位以前)之三十心为资粮位;以修大乘顺决择分之善根(即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位)为加行位;以见道初地之“入心”为通达位;以初地之“住心”以后,至第十地之“金刚无间道”为修习位;以佛果为究竟位。其中,即以初二位为贤,后三位为圣。另如华严经所说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妙觉位等菩萨四十一位,即以前三十位为贤,十地及妙觉为圣。此外,仁王般若经卷上教化品,别于十住位之前另有十信位之说,故总为五十一位;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则详举五十二位之名,即: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心为贤,十地、等觉、妙觉等十二阶位为圣。
 准之上记所叙,贤圣之别,诸经论虽皆有其定说,然亦不宜一概判然定夺之,而仅应别其范围之宽、狭、通、局,如大乘义章卷十七本所说,贤之范围“通”而圣之范围“局”,以贤之范围“通”,故自修道之始至修道之终皆可谓之为贤者,如经中常言“贤者舍利弗”、“贤者须菩提”,非谓舍利弗、须菩提定然仅属贤位而不属圣位之人;以圣之范围“局”,故谓见道以前为凡夫位之贤者,而见道以上始可谓之为圣者。另如俱舍论贤圣品于广说七贤七圣之时,即通称为贤圣(梵 a^rya-pudgala)。(旧华严经卷八、卷十一、卷十五、卷二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五十七至卷七十二、法华经玄义卷九下、四教义卷二至卷六、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二)((参见:菩萨阶位)5221)p6180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4 11:2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25 15:41 编辑

2、谁是善知识?以及如何亲近善知识?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憍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末法众生应当寻求一切有正知见的人当作善知识,心要不住相,不执着声闻缘觉的二乘境界,虽然常住在世间,但心却永远都是清净的,常为众生示现种种过患,赞叹梵行,不让众生违背戒律,如果能寻求到这样的善知识,便能成就佛道

末法众生如果遇到这样的善知识应当不惜身命发心供养,这样的善知识在行住坐卧中都是清净的,即使为众生示现种种过患也不会心生骄慢,如果能与这样的善知识修行并且不起恶念,便能究竟成就正觉,获得心花开放,智慧显露,照耀十方世界


===============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为我们讲了谁是善知识?以及如何亲近善知识?

经中说:“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此,“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

由此可知,亲近善知识的重要!

佛在大般涅槃经中讲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其中第一个就是要我们“亲近善知识”!

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思维佛法,实修佛法 — 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佛经为什么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读诵?

尤其,我们身处末法时期,“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

世间人往往好逸乐,在财色名食睡中打转,迷失在错误的知见中,起惑、造业、受苦。若能舍离放逸之心,迷途知返,亲近善知识,念念靠在法上,即能转识成智、转染污成清净。从随业流转中出离,不再烦烦恼恼,如此身心解脱,才是真正的乐、真正的自在。— 常近善知识

《华严经》云:「若能远离恶知识,则得亲近善知识;若得亲近善知识,则能修集广大善。」实修实证的大善知识,提点我们因缘果报之理、戒定慧之法门,乃至直示明心见性的顿悟法门,指引我们正确的人生方向,引领我们日日精进、远离懈怠,一步一脚印,迈向菩提大道。— 与善知识同行

倘若我们福德具足有幸遇到善知识,当如何亲近供养善知识?

详见佛在《华严经》中的相关教导: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三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复次善男子。汝因此故。
求善知识。勿于身心而生疲倦。
见善知识。勿生厌足。
请问善知识。勿惮劳苦。
亲近善知识。勿怀退转。
供养善知识。无令间断。
随顺善知识教诲。不应违逆。
于善知识所有功德。不应疑惑。
闻善知识演说出离门。应生决定。
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勿生嫌怪。
于善知识所生深信心不应变改。

何以故。善男子。菩萨
因善知识。闻一切菩萨行。
因善知识。成就一切菩萨功德。
因善知识。出生一切菩萨大愿。
因善知识。引发一切菩萨善根。
因善知识。积集一切。菩萨助道法。
因善知识。开发一切菩萨法光明。
因善知识。成就一切菩萨出离门。
因善知识。修学一切菩萨清净戒。
因善知识。安住一切菩萨功德法。
因善知识。清净一切菩萨自性心。
因善知识。发明一切菩萨坚固志。
因善知识。具足一切菩萨陀罗尼辩才门。
因善知识。能生一切菩萨清净藏。
因善知识。出现一切菩萨智光明。
因善知识。获得一切菩萨增上愿。
因善知识。得与一切菩萨同一愿。
因善知识。听闻一切菩萨殊胜法。
因善知识。得到一切菩萨秘密处。
因善知识。得至一切菩萨法宝洲。
因善知识。得增一切菩萨善根芽。
因善知识。增广一切菩萨智慧海。
因善知识。守护一切菩萨深密藏。
因善知识。任持一切菩萨福德聚。
因善知识。清净一切菩萨受生道。
因善知识。领受一切菩萨正法云。
因善知识。游入一切菩萨出世道。
因善知识。发起一切菩萨大欢喜。
因善知识。获得一切如来菩提果。
因善知识。摄取一切菩萨妙行。
因善知识。开敷一切菩萨功德。
因善知识。往一切方听受妙法。
因善知识。演说一切菩萨心。
因善知识。成就一切菩萨大慈力。
因善知识。出生一切菩萨大悲力。
因善知识。摄持一切菩萨自在力。
因善知识。出生一切菩萨菩提分。
因善知识。能作一切菩萨利益事。
善男子。一切菩萨。
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
由善知识成就。自在受生。
由善知识显示。得宿住智。
由善知识开发。知一切劫。
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
由善知识观察。不毁犯菩萨戒。
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
由善知识养育。不退失菩萨法。
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
由善知识教诲。不入二乘地。
由善知识引发。得出离世间。
由善知识覆护。能不染世法。
由善知识抚育。修一切菩萨行。心不散乱。
由善知识发起。辨一切助道具。心不退屈。
由善知识势力。不为业惑之所碎坏。
由善知识任持。不为诸魔之所恐怖。
由善知识被忍辱甲。能受一切恶言毁辱。
由善知识安慰。于世苦乐心无忧喜。
由善知识生长。能灭诸憍慢常爱乐法。
由善知识守护。能令菩萨净戒圆满。
由善知识威力。能了诸法心无所得。
由善知识安慰。能于三界心无恐怖。
由善知识教示。能知善巧出三界道。
由善知识劝修。信甚深法心无厌足。
由善知识教导。不为名利憍慢逼迫。
由善知识演说。得宿住智知过去因。
由善知识加持。于未来际而得善巧。
由善知识能生。得善巧智知三世等。
由善知识摄受。能转众生依正业报。
由善知识普守护。能内怀惭愧具足众善。
由善知识随顺力。能和颜软语引导众生。
由善知识修行力。能离一切断常诸见。
由善知识随顺守护。能远离利衰毁誉等法。
由善知识显示。不说己能。赞他功德。
由善知识巧示。能勤修习菩提分法。
由善知识决择。能演契经甚深理趣。
由善知识劝修。能爱乐成就头陀功德。
由善知识先导。于诸空法而得善巧。
善男子。由依止承事善知识故。能增长一切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菩提分法。
何以故。善男子。善知识者。
能清净诸恶法。
能退舍诸盖缠障。
能散灭无明黑暗云。
能解散一切诸见缚。
能引出生死大苦城。
能舍离决定住着处。
能裂坏一切恶魔网。
能拔除一切苦毒箭。
能出离无明深林。
能超过邪见旷野。
能越度诸有瀑流。
能拔出爱欲淤泥。
能不入诸邪恶道。
能显示菩提路。
能令安住不放逸。
能引至修行处。
能清净一切智性道。
能令增长智慧眼。
能令长养菩提心。
能令发起大悲意。
能说一切菩萨行。
能诲示一切波罗蜜。
能安置一切菩萨地。
能令获得诸忍门。
能出生一切诸善根。
能成辨一切助道具。
能施与一切大功德。
能令普到一切如来所。
能显示一切功德法。
能劝修一切胜利益。
能策励一切所修道。
能显示永出生死门。
能杜绝一切诸邪径。
能令趣入真实道。
能以法光普照耀。
能以法雨普润泽。
能令尊重师长离诸懒惰。
能令入白净法心无厌足。
善男子。
善知识者。如轨范师。能以善语而诲示故。
善知识者。犹如伴侣。住阿兰若不舍离故。
善知识者。如胜神通。能现种种诸自在故。
善知识者。如金刚剑。能截烦恼及随眠故。
善知识者。如亲教师。能为忏除五犯罪故。
善知识者。如胜静虑。能灭一切随烦恼故。
善知识者。如摩尼镜。令现前证宿住智故。
善知识者。犹如桥梁。能令超度诸有流故。
善知识者。能断疑网。业异熟中善决断故。
善知识者。能善安处。令速入于不退地故。
善知识者。能令深信。微细业果如自见故。
善知识者。善能劝修。毁呰一切不善法故。
善知识者。是智慧眼。一切法中不执着故。
善知识者。心如明灯。顺本觉性而觉了故。
善知识者。如说道者。为大丈夫处会说故。
善知识者。能舍恶友。不入恶人之住处故。
善知识者。舍不律仪。能令增长善律仪故。
善知识者。能教时语。随众生根而发言故。
善知识者。劝随顺修。令舍衣食摄众生故。
善知识者。为先导师。令如所说而修行故。
善知识者。令其深入。等持等至皆深入故。
善知识者。犹如良医。能于饮食知节量故。
善知识者。如瑜伽师。能令趣入相应行故。
善知识者。能为显示。令见菩萨胜境界故。
善知识者。能为觉悟。令于诸法觉本性故。
善知识者。能为安慰。令诸众生无忧恼故。
善知识者。犹如羂索。能摄众生入佛智故。
善知识者。如得王印。于一切法无障碍故。
善知识者。为能引发。令诸众生趣种智故。
善知识者。为法园苑。是诸菩萨爱乐处故。
善知识者。如威猛将。摧伏一切诸魔军故。
善知识者。为大明咒。能除一切诸苦厄故。
善知识者。犹如大船。超过生死至彼岸故。
善知识者。如如意珠。能令所愿皆圆满故。
善知识者。能为救护。于诸恶道救众生故。
善知识者。为先导相。修佛十八不共法故。
善知识者。如庄严具。庄严一切净法身故。
善知识者。如妙璎珞。庄严发心诸佛子故。
善知识者。犹如长子。能绍佛种使不断故。
善知识者。如贤德瓶。圆满诸佛智功德故。
善知识者。如净摩尼。能清一切垢浊心故。
善知识者。如清净戒。能令三业皆清净故。
善知识者。犹如关钥。能开一切解脱门故。
善知识者。犹如大路。行佛智行所行处故。
善知识者。是佛境界。非诸二乘境界地故。
善知识者。如正智教。非是三乘所知境故。
善知识者。如等流果。从诸种智同类生故。
善知识者。如明净眼。能示众生夷险道故。
善知识者。如陀罗尼。能持修学诸众生故。
善知识者。为能发起。发起一切智慧明故。
善知识者。为能断灭。断灭一切无明暗故。
善知识者。如最胜药。能除众生诸惑病故。
善知识者。如无尽藏。充满众生种种愿故。
善知识者。如善方便。善巧证得诸佛地故。
善知识者。犹如门户。少欲知足所行道故。
善知识者。如能作业。能令勤修清净业故。
善知识者。如说道者。远离险难诸因缘故。
善知识者。犹如止观。息灭一切渴爱法故。
善知识者。为说慧者。令入甚深无生义故。
善知识者。能为照明。令见因果不失坏故。
善知识者。如闲静地。能静其心修习道故。
善知识者。为示道者。引诣如来集会所故。
善知识者。犹如日月。能为照明甚深法故。
善知识者。如轨范师。能为分别微细智故。
善知识者。为能觉悟。令悟诸法如梦幻故。
善知识者。为胜仪范。随顺众生常护他故。
善知识者。能知世智。去来语默心无乱故。
善知识者。厌不善心。性自觉悟远愚迷故。
善知识者。承奉尊长。无我无人及懒惰故。
善知识者。销灭诸惑。观自他身不可得故。
善知识者。具觉悟智。随顺觉知世出世故。
善知识者。离无益事。能令自他超诸有故。
善知识者。为真实智。普知一切生灭体故。
善知识者。无得无忧。观察过去自业体故。
善知识者。住头陀行。以菩萨法常洗涤故。
善知识者。得义无碍。觉悟差别真实体故。
善知识者。不求赞美。不显己德益尊敬故。
善知识者。具妙忍智。于自业果深觉悟故。
善知识者。远离在家。不以利养而亲近故。
善知识者。住远离行。舍无义语近真实故。
善知识者。修行正境。常勤修习四念住故。
善知识者。善巧问答。于诸问答无不知故。
善知识者。能摧异论。善能安立摧邪见故。
善知识者。不厌贫穷。于彼能生慈愍心故。
善知识者。能为法摄。真实法中令深入故。
善知识者。能以财摄。令诸众生修善行故。
善知识者。常修知足。厌离守护诸过失故。
善知识者。赞叹净戒。于诸种种甚深戒果能体解故。
善知识者。诃责破戒。谓于种种破戒过失深觉悟故。
善知识者。能具足戒。谓无谄诳如理受持正念知故。
善知识者。能善观察。于善不善一切法中勤请问故。
善知识者。能为先导。劝诸众生于佛菩提令勤修故。
善知识者。住不退转。舍四颠倒知倒性故。
善知识者。住真实相。普知诸法皆无相故。
善知识者。住真实解。谓知识灭名色等法皆不生故。
善知识者。得无所畏。谓觉诸佛甚深法门体相用故。
善知识者。净戒住处。谓于菩萨戒身戒相智普知故。
善知识者。深入定门。谓离欲泥住三昧故。
善知识者。心无垢浊。谓离盖缠住净心故。
善知识者。得诸总持。谓如实演说心无着故。
善知识者。知甚深门。谓能普入法本性故。
善知识者。信心住处。住诸善法根本处故。
善知识者。住寂静教。谓普除灭诸渴爱故。
善知识者。住正直道。谓能普知苦无我故。
善知识者。住菩萨地。谓于十地普了知故。
善知识者。是智慧地。谓于诸法无迷惑故。
善知识者。是诸佛地。谓能出生菩萨法故。
善知识者。住真实道。一切二乘不能知故。
善知识者。得无尽辩。能说如实知见体故。
善知识者。善离忧恼。知生死苦本无我故。
善知识者。非文字境。知语言道不可得故。
善知识者。住无生法。谓知识性不可得故。
善知识者。是能寂静。谓能除灭诸烦恼故。
善知识者。能灭邪见。谓能安住正见中故。
复次善男子。
善知识者。犹如慈母。出生一切佛种性故。
善知识者。犹如严父。广大利益亲付嘱故。
善知识者。犹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法故。
善知识者。犹如教师。示诸菩萨所应学故。
善知识者。犹如善导。能示甚深波罗蜜故。
善知识者。犹如良医。能治种种烦恼病故。
善知识者。犹如雪山。增长一切种智药故。
善知识者。犹如勇将。殄除一切诸恐怖故。
善知识者。犹如船师。令度生死大瀑流故。
善知识者。犹如商主。令到一切智宝洲故。
善男子。汝今若能如是作意。正念思惟。当得亲近诸善知识。—— 【善知识】 ~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华严)

名词解释:

【心花怒放】
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故名“心花”。《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唐译《华严经》卷六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花开敷。”南朝梁·简文帝《又请御讲启》:“俾兹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树,共转六尘。”后来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怒放:盛开。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四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常正)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5 10:3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25 15:56 编辑

(本次学习:60楼~62楼 共用时3小时以上)


3、真正的善知识必定远离四病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善知识所证的妙法必定远离四种病,分别是:

一、作病,“作者即生心造作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学习笔记: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因为生心造作的法都是有为法,所以不能获得圆满觉性)


二、任病,“任者即随缘任性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任彼一切,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学习笔记: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因为“六道轮回是众生心念的作用”,如果随缘任性或随波逐流,就会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必定堕入轮回,所以不能获得圆满觉性

参考阅读: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三、止病,“止者即止妄即真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今永息诸念,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得故,说名为病。”

(学习笔记: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永息诸念”相当于置心一处暂时将妄念止息,如果一念不生能圆满觉性,那么诸佛菩萨普度众生的善巧方便及妙有又该如何理解和体现呢,所以不能获得圆满觉性)


四、灭病,“灭者即寂灭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今永灭一切烦恼,身心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灭相故,说名为病。”

(学习笔记: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心经》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彼圆觉性,非灭相故”

虽然世尊依照众生根器不同,会相应做出不同诠释说明:

比如,世尊
在[楞严经]讲的很清楚,
[楞严经卷四]中的[初心第二决定义],讲的就是要看清楚烦恼的根源
这根源就是六根,因为六根贪着六尘,所以,认清楚烦恼所在
由断除六根烦恼,一门深入(此非一般讲的一门深入), 即可实证菩提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但是,在[维摩诘经]中也有深入说明:
在[维摩诘经],由[不二法门]来解[烦恼即菩提]
不二是指[空][有]不二,[正][邪]不二,[是] [非]不二....
这也就是[六祖坛经]讲的36对, 用意在离两边执着
所以,这并不是说[空]就是[有],也不是说[正]就是[邪],也不是说[是]就是[非]
不二不是指唯一, 而是指不着[空]不着[有],不着[正]不着[邪],不着[是]不着[非]


所以[烦恼]即[菩提],这是对立的两边
真正的不二实相义就是不着[烦恼]不着[菩提],两边都不执着,这才是[大乘第一义]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另外,世尊对清净慧菩萨也有讲过: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其实都是在提醒我们不要执着两边,要学习中道不二的修行方法才能真正自在解脱轮回

不过,上面说的都是大菩萨的境界

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并不是我们这种凡夫

凡夫应该先学是非善恶, 能分辨是非, 能断恶修善, 能以空破有(第一阶段)

能知道万物生灭虚幻不实, 破除心中对自我和对万物的执着

把执着小我转化成慈悲大我, 这样熟悉后, 才学习法身菩萨的不二法门

也就是用"空有一如"(不二法门)破除空和有(第二阶段), 也就是两边不着, 去除第一阶段的法执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如果能远离以上这四种病,就能见到清净,能够这样做的叫做正观,不能这样做的叫做邪观


名词解释:

【四病】
指欲求圆满觉性者之四种病态。(一)作病,作,生心造作之意。即欲于本心作种种行以求圆觉之病;盖圆觉之性,非“作”可致。(二)任病,任,随缘任性之意。即不欲断死,不求涅槃,任彼一切以求圆觉之病;盖圆觉非“任有”而致。(三)止病,止,止妄即真之意。即欲永息诸念,寂然平等以求圆觉之病;盖圆觉非“止”可得。(四)灭病,灭,寂灭之意。即欲永灭一切烦恼心身,令根尘永寂以求圆觉之病;盖圆觉之性非“灭”可得。(圆觉经)p1749 FROM:【佛光大辞典】

【作病】
作者,即生心造作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任病】
任者即随缘任性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任彼一切,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止病】
止者即止妄即真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今永息诸念,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得故,说名为病。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灭病】
灭者,即寂灭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今永灭一切烦恼,身心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灭相故,说名为病。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5 10:31

4、末世众生不得成道,源于心有分别执着不能平等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瞋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末法众生应当尽心尽力供养善友和侍奉善知识,如果善知识主动亲近,应当断除傲慢心,如果善知识离开,应当断除嗔恨心,不论面对顺境或逆境,都要心如虚空一样不生妄念,了知自己与一切众生佛性平等,这样修行才能获得圆满觉悟

末法众生之所以不能成就佛道,都是因为无始以来心有执着自他、憎爱的分别心障碍,因此不得解脱,如果有人对待怨家能像对待亲生父母那样就能除去诸病,甚至在一切法中都应当这样不分别不执着,修习平等心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5 10:32

5、欲求圆觉的众生,该如何发心?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学习解说]:

末法众生想要获得圆满觉悟,应当这样发心:我要度化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获得究竟圆满的觉性,虽然度尽一切众生,但是不执着所度的众生,要能去除我相、人相,以及一切诸相,如果能这样发心者就不会堕入邪见


名词解释:

【尽虚空界】
谓广大无际涯之虚空界。于时间而言,尽未来际;于空间而言,尽虚空界。佛教以“尽虚空界”一语示无际涯之相,此语或系脱胎自“尽虚空遍法界”一语。三十七尊礼忏文(大一八·三三六上):“南谟大圆镜智金刚波罗蜜,出生尽虚空遍法界尘刹波罗蜜等一切诸佛。”((参见:尽未来际)5845)p5847 FROM:【佛光大辞典】

【圆觉】
圆满之觉性。谓如来所证之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又以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就体而言,称一心;就因而言,称如来藏;就果而言,则称圆觉。与真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等毕竟同一。圆觉经一部即演说此法。圆觉经略疏序载,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称为圆觉。其实皆为一心,背之则为凡,顺之则为圣;迷之则有生死,悟之则息轮回。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为凡夫,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为菩萨,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为如来。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为一道。(圆觉经略疏卷上(宗密))p541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6 10:30
(本次学习:63楼~65楼 共用时2.5小时以上)


6、世尊用偈语方式再次为普觉菩萨宣说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  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  应当求正觉,
  心远二乘者。  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  亲近无憍慢,
  远离无瞋恨。  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希有,  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仪,  戒根永清净,
  度一切众生,  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  常依止智慧,
  便得超邪见,  证觉般涅槃。


[学习解说]:

世尊对普觉菩萨说,末法一切众生想要寻求善知识,应当寻找具有正知见的人,心要远离声闻缘觉小乘法,还要远离作、止、任、灭这四种病,亲近善知识时要断除傲慢,消除嗔恨心,见到种种境界,要心生稀有难得想,视善知识要如同佛出世,不毁犯戒律,持戒清净,还应当发心普度一切众生,要去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要常常依止智慧,便能超越邪知邪见,证得圆满觉性成就佛道


名词解释:

【涅槃】
梵语 nirva^N!a,巴利语 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 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槃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槃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槃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槃八味。若以此配以涅槃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槃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略称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槃,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槃分为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槃)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又作应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槃,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槃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槃之城,亦称无为涅槃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槃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槃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槃会、涅槃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六)p4149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6 10:30

十一、世尊为圆觉菩萨开示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以及修习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观等方便

1、圆觉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唯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圆觉菩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为我们广说获得清净觉悟的种种方便,令末法众生获得大利益,世尊,我们现在已经获得了开悟,如果佛灭度后,那些还没有开悟的末法众生应当如何安居修行获得圆觉清净境界?在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这三种净观中以哪个为首?唯愿世尊大慈大悲为法会大众及末法众生进行法布施,说完这些话以后,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世尊赞叹圆觉菩萨能够发心请问如来修行方便,令众生获得大利益,世尊叮嘱圆觉菩萨要仔细听,马上就为他们宣说,圆觉菩萨十分欢喜,与法会其他大众默默等待听佛说法


名词解释:

【安居】
(行事)Vars!a,印度僧徒,两期三月间禁外出而致力坐禅修学,是名两安居。异名为坐夏,坐腊等。始此谓之结夏,解此谓之解夏。业疏四曰:“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其安居之因由,(参见:布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觉】
(术语)清净之觉悟也。圆觉经曰:“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又】(人名)名仁岳,自号潜夫。净觉是敕赐号也。初从四明法智学,后背师成一家,世谓之为山外派之泰斗。所著有楞严会解十卷,熏闻记五卷,楞严文句三卷,金刚般若经疏二卷,发轸钞五卷,弥陀经疏二卷,指归记二卷,十不二门文心解二卷,杂录名义十二卷,义学杂编六卷等。见佛祖统纪二十一。【又】(杂名)魏书曰:“浮屠正号曰佛施,佛施与浮图声相近,皆西方言。其来转为二音,华言译之,则谓净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觉】
<一>为佛之异称。心体无污染称为净,对境不迷称为觉。佛,梵名 Buddha,意译为觉;佛之体清净本然,故一般以净觉为佛之异称。
<二>(683~750?)唐代禅僧。俗姓韦,为唐中宗庶人之弟。虽受恩泽预将为侯,却遁而乞食,入太行山剃发受具足戒,居某禅师之旧兰若,猛虎舐足、毒蛇熏体,或山神献果、天女散花,亦未尝喜惧。曾师事北宗禅之神秀,神秀示寂后,闻东京有玄赜者,即随从亲受指导,律仪周密,深解经典。尔后于太行山灵泉谷撰楞伽师资记,复住长安大安国寺。入寂后,荼毗于少陵原赤谷兰若。王维撰有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师塔铭(收于全唐文卷三二七)。师致力于阐明北宗禅之祖统,著有注般若心经,入室弟子逾七十名。(楞伽师资记序(胡适,收于校刊唐写本楞伽师资记)、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
<三>(992~1064)北宋天台学僧。霅川(浙江吴兴县)人,俗姓姜。名仁岳。字寂静。自号潜夫,赐号“净觉”。曾师事四明知礼十余年,究其蕴奥,及至山家山外论诤渐激烈,师扶助知礼对抗山外之徒,出力甚多。后因疾,宴坐静室,恍若梦觉,悟从来所学之非,遂投遵式门下,与知礼相辩论,自成一派,世称杂传派或后山外派之泰斗。住持昭庆寺及石壁、灵芝、慧安、清修诸寺,又主永嘉之净社十年,大弘法化,后还乡住祥符寺。晚年专意净业,燃三指供养佛,严守戒范。治平元年安坐示寂,世寿七十三。著有大论节文十二卷、楞严集解十卷、楞严文句熏闻记五卷、楞严文句发轸钞二卷、弥陀经疏、弥陀经疏指归、金刚般若经疏、十谏书、杂录名义等凡五十五卷。(佛祖统纪卷二十一、释门正统卷五)p4713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7-26 10:31

2、世尊开示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花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一切众生不论佛在世或佛灭度或在末法时期,如果这些众生具有大乘根性,相信佛宣讲的秘密大圆觉心,并且想要修行的人,到在寺院与大家一同修行,如果有缘事就随分观察,如果无有他事因缘,就建立道场订立期限,长期是一百二十天,中期是一百天,短期是八十天,安心在道场修行
如果佛在世,应当生起正思维,如果佛灭度后,应当设立佛形像,观想忆念,如同如来在世一样,还要悬挂幡盖,供养鲜花,这样经过二十一日,还要顶礼十方诸佛名字,并诚心在佛前忏悔业障,如果遇到善境界就能获得身心轻安,这样经过二十一日,始终摄心念佛


名词解释:

【缘事】
信有因果报应的事实,叫做“缘事”,若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理,则叫做“缘理”。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伽蓝】
<一>梵语 sam!gha^ra^ma 之略译。全译为僧伽蓝摩。又作僧伽蓝。意译众园。又称僧园、僧院。原意指僧众所居之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后世,一所伽蓝之完成,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七堂伽蓝。七堂之名称或配置,因时代或宗派之异而有所不同。通常皆为南面建筑,就以研究学问为主之寺院而言,须具有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称佛殿,安置本尊佛。与塔共为伽蓝之中心建筑)、讲堂(讲经之堂屋)、钟楼(俗称钟撞堂,为悬挂洪钟之所在)、藏经楼(一作经堂,为藏纳一切经之堂)、僧房(又作僧坊,即僧众起居之所在。分布于讲堂东西北三方,即三面僧房)和食堂(又称斋堂)等。
 禅宗伽蓝,则须具有佛殿、法堂(又称说法堂。相当于讲堂,位于佛殿后方)、僧堂(或作禅堂、云堂、选佛场。僧众坐禅或起居之所,中央安置文殊菩萨像)、库房(又作库院,为调配食物之所)、山门(又作三门。即具有三扇门之楼门,表示空、无相、无愿等三解脱门)、西净(又作东司净房,指厕所)和浴室(又作温室,为温浴之室)等七堂,其中以僧堂、西净、浴室为禁语之所,故总称三默堂。
(十诵律卷三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参见:寺院)2414)
<二>梵语 tagara。为香木之一种。((参见:伽罗)2770)p2769 FROM:【佛光大辞典】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学习解说]:

在夏安居的初日,应当依止清净的菩萨,心离声闻,在安居日时应当在佛前这样说: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或优婆夷某某,愿跟随菩萨修寂灭行,进入清净实相,以大圆满觉悟为我的寺院,身心安居其中,证得平等性智(指体悟自、他平等之智。即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慧,依此智慧而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乃生起大慈悲心),使我与十方如来和大菩萨安居三月,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

世尊继续说,这就是菩萨示现安居,如果末法修行的众生求菩萨道,想参加长期、中期或短期夏安居的人,非彼所闻一切境界都不可取


名词解释:

【安居】
梵语 va^rs!ika 或 vars!a,巴利语 vassa。意译为雨期。为修行制度之一。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坐腊、一夏九旬、九旬禁足、结制安居、结制。印度夏季之雨期达三月之久。此三个月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称为安居。此系唯恐雨季期间外出,踩杀地面之虫类及草树之新芽,招引世讥,故聚集修行,避免外出。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卷四,解释安居之字义,即形心摄静为安,要期在住为居。
 安居之制始行于印度古代婆罗门教,后为佛教所采用。于长阿含卷二游行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等中,记载释尊与弟子安居修行之事迹。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等,则列举出释尊于四十五年间坐夏之地名。关于释尊在成道后与弟子第一次举行安居之地点,诸经典所说不一,然一般多以鹿野苑为第一次安居之所在。又据善见律毗婆沙卷三载,阿育王之子摩哂陀与诸比丘在锡兰(今斯里兰卡)支帝耶山(巴 Cetiyagiri)之迦那迦室(巴 KaN!t!aka)坐夏三个月。至今锡兰等南方佛教诸国仍依照律之规定而行安居之制。
 据十诵律卷二十四所举,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等出家五众应行安居,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则可不行安居。又出家五众中,比丘与沙弥一起安居修行,比丘尼与沙弥尼、式叉摩尼一起安居修行。于巴利律藏大品入雨安居犍度(Vassupana^yika-kkhandhaka)等中,规定比丘等若不行安居,则堕恶作(巴 dukkat!a,突吉罗)之罪。
 关于安居之场所,四分律卷三十七安居犍度举出树下、小屋、山窟、树空、船上、聚落等处,或依牧牛者、压油人、斫材人等安居。五分律卷十九安居法则禁止于无救护处、冢间、空树、皮覆屋、露地处安居。又于安居前,须先修治房舍,并将房舍、资具等物公平分配予大众。至于分配日期,据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七床褥法条所举,若安居之处所较近时,可于四月十五日分配;若安居之处所较远,或安居之人数过多,而须移至别处安居时,则可提早于四月十三日分配。又入安居时,须对所依之人(有德之比丘)表白结制安居之旨意,方可入安居,称为对首安居;若无所依之人时,则于心中自表结制安居之旨意,以入安居,称为心念安居。
 于安居期间禁止外出游行,违反此规定者得恶作之罪。然据四分律卷三十七所举,若能即日归回者,可准许外出;或有特殊事宜,获得僧伽之认可,以七日、十五日等为期限者,亦可准许外出,此种方法称为七日法、受日法。此外,若有违规外出者,即得恶作之罪,称为破安居、破夏,将失去接受安居施物分配之资格。然若因避离猛兽、毒蛇、火难、水难、王难、贼难、食料难、女人、亲族等障难,或为调解破僧等事而离开安居之场所,则不获罪。
 安居之时期,一般多以一夏九旬(即三个月)为期。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四,以四月十六日为安居之始日,七月十五日为终日,翌日为自恣日;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七则以七月十五日为自恣日;大唐西域记卷二、卷八所举之安居期为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关于安居之种类有二说:一说为前安居、后安居二种,前安居始于五月十六日,后安居始于六月十六日。一说为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三种,前安居始于四月十六日,中安居始于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五日,后安居始于五月十六日。此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本引用涅槃经之说,将结制中之一日分为五分,依次叙述佛陀早起著衣、外出乞食行化,乃至为比丘众、诸天善神说法等一日中之行止。
 安居之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过夏、夏竟、夏满、夏解、安居竟。结夏与解夏期间,称为半夏。据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衣犍度载,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解界、结界、受功德衣等四事。即于安居圆满后,大众反省安居中之行为,若有罪时则自宣己罪,相互忏悔,称为自恣;自恣之日称为自恣日、佛欢喜日。又安居结束时,应解除安居期间禁止外出于结界范围之规定,此为解界。又安居圆满后,比丘、比丘尼等增加法腊一岁。法腊又称夏腊,为出家人定长幼次序之规准。
 一般多于夏季举行安居,然亦有于冬季结制安居者,称为冬安居。我国、西域地方及日本皆有冬安居之制。据大唐西域记卷一羯霜那国载,十二月十六日为冬安居之首日,翌年之三月十五日为终日。
 我国行安居之制始于姚秦时代,其时由于十诵律、广律等之传译,皆详细解说安居之作法,我国僧人乃依之而行结夏。另如出三藏记集卷三新集律来汉地四部序录、广弘明集卷二十四等,则载有我国僧人结安居之事迹。我国之安居制度虽承袭于印度,然因风土民情之差异,故未全然沿用印度之作法,而有部分变通之处。如大宋僧史略卷下赐夏腊条所载,中唐至五代时,有未依安居之行仪而赐增夏腊之事。此外,安居在我国亦有随意随处而行之说,即认为修行随处可行,并不限于安居期间,故于年中行事中,未将三个月之安居修行视为必行之事。如百丈清规月分须知章中,记载各月之行事,然却无安居之事项。另据释氏要览卷下解夏草条载,印度比丘于自恣日时,须以茅草(即吉祥草)为僧伽之座,自亦坐于茅草上而行自恣。此种习俗传至我国则有所改变,如宋代江南地方之僧,于解夏日时以茅草赠与檀越。
 日本之安居制度行之久远,约与灌佛会、盂兰盆会等同时由我国传入。于安居期间亦举行讲经,称为夏经。平安时代安居中除讲经外,尚行写经,称为夏书。又于夏解日将夏书收纳于寺社中,称为夏书纳、夏解纳。又安居期间隐居在寺社中,称为夏笼;隐居之堂,称为夏堂;安居中所修之念佛等,称为夏念佛;结夏安居之僧、称为夏僧;安居期间,避离不净之食物,称为夏断。
 日本之安居,系采夏、冬二期并行之制,在形式上历来变化不少,但至今仍被隆重举行。其中,尤以禅宗特重安居之行事,即以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夏安居之时期,以十月十五日至翌年一月十五日为冬安居之时期。(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月灯三昧经卷五、正法念经、四分律卷五十八、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卷二、景德传灯录卷十七曹山本寂禅师章下、嘉泰普灯录卷十四雪庭元净禅师章下、禅苑清规卷二、兴禅护国论卷下)((参见:自恣)2529)p2398 FROM:【佛光大辞典】

【平等性智】
梵语 samata^-jn~a^na。又作平等智。乃四智心品之一,五智之一。指体悟自、他平等之智。即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慧,依此智慧而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乃生起大慈悲心。佛地论卷三谓平等性智乃观自、他一切皆平等,大慈大悲恒常相互契合而无间断,故建立佛地“无住涅槃”(不住于生死、涅槃之涅槃)。随诸有情之所乐,示现自、他受用之身与土等种种影像。对于初地以上之菩萨,示现他受用之身土,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心地观经卷二(大三·二九八下):“平等性智,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佗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
 此外,密教所建立之五智,其中平等性智又作灌顶智,为南方宝生佛之智。秘藏记卷上本(大八六·二中):“平等性智,清净智水,不简情、非情故,彼此同如故,常住不变故,名曰平等性智。”((参见:五智)1161、“四智心品”1771)p1916 FROM:【佛光大辞典】

【夏首】
(杂名)夏安居之初日也。圆觉经曰:“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7 08:0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8 12:10 编辑

(本次学习:66楼 共用时2.5小时)


3、精进勤修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净观,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讲的是,如果有众生修奢摩他(止),要先修心静,不起念头,当心静至极时便能生智慧,这就是初静,再将这种清净扩展到整个世界,当这种清净的觉(智慧)遍满整个世界时,任何众生哪怕生起一个念头都能清楚的知道,甚至百千世界众生只要起心动念都能知道

由此想到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不自观音,以观观者。— 《楞严经》】,原理就是身心清净至极后的智慧显现。

-------------------------

以下是适合初学者的初浅方便说,
(甚深的境界并非完全如此,例如奢摩他有更甚深的境界,详情请参阅解深密经)
简单说
奢摩他,就是静的法门,是自我安定的力量,就是寂灭
就是止观的止的工夫, 修止成定就是一般讲的禅定
最简单通俗的方法就是静坐, 其实不仅于静坐, 只要能心静都是
例如念佛,拜佛,持咒,诵经,只要能让我们心静,这些都算是
不过末法时期,众生心不清净,戒律不净,修学禅定大都容易着魔境,
所以建议戒律必须精严,并且先学楞严经咒,弄清楚50魔
其实只要工夫到家就能一念入寂 —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讲的是,如果有众生修三摩钵提(观),应当是先忆念观想十方如来或十方世界一切菩萨,然后可以依照种种其他观修方法渐次修习勤苦三昧,发广大愿时时与诸佛菩萨相应,透过熏习形成佛种(生佛果之种子也。菩萨之所行名佛种)

------------------

三摩钵提,就是观想忆念,就是观出形象,
只要静坐念佛拜佛持咒诵经中,有加入观想忆念佛菩萨形象和佛国净土都算在内
佛经中很多讲三昧的经典其实都是三摩钵提,观无量寿经也是,
初修就是观想忆念,成就后就是神通幻化利益众生
所以三摩钵提是幻化诸有的法门, 也就是神通法门 —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名词解释:

【佛种】
(术语)生佛果之种子也。菩萨之所行名佛种。旧华严经三十二曰:“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生,是故说一乘。”探玄记十一曰:“菩萨所行名为佛种。”维摩经佛道品曰:“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同注:“肇曰:尘劳众生即成佛道,更无异人之成佛,故是佛种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讲的是,如果有众生修禅那,应当先修数息,达到心中了了分明生住异灭各种念头,甚至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也能了了分明,由此逐渐增进,最后能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就像目睹自己所受用物

参考阅读:如何修[数息观] ~ 瑜伽师地论

--------------------

禅那,则是在分别中,了了分明,不起分别
初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数息, 高深的修行则是实相般若智观照
禅那不像奢摩他那样安住守静,也不像三摩钵提那样幻化诸有
禅那是在空有中自在,住于实相,
如果说奢摩他是单一,三摩钵提就是无量,
禅那则是不空不有,依实相法在生活中面对一切如实观照


佛陀在圆觉经说,三世诸佛没有不依照三净观顿渐修行而成就的 —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名词解释:

【数门】
(术语)数息门之略。即数息观也。圆觉经曰:“若诸众生,修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异灭分齐头数。”(参见:五停心观)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学习解说]:

以上就是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观照的最初方便法,如果众生能精进遍修三种方法,相当于如来出现在世间

如果将来的钝根众生想要求道却不得成就,这是因为往昔业力障碍,解决的方法是勤修忏悔,然后生起新希望,先断除憎恨、贪爱心、嫉妒心、谄曲之心

要有求胜上心,可以在三种净观中随缘选择一种,如果当前选择的观照没有成就,最好不要更换另外两个观法,应当专心致志修习当前的观照方法,这样便能渐渐求证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8 12:1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9 10:36 编辑

(本次学习:67楼~69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4、世尊用偈语方式再次为圆觉菩萨重说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欲行无上道,  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  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  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  奢摩他至静,
  三摩正忆持,  禅那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  若能勤修习,
  是名佛出世。  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忏,  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销灭,  佛境便现前。”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颂方式对圆觉菩萨说,一切众生想要修行无上佛道,应当先立道场结长期、中期、下期安置净居,忏悔无始以来深重罪业,这样要经过二十一日,然后正思维,不是自己实修实证的境界都不可取不可执着

奢摩他就是修止,让心趋于寂静,三摩钵提是修观,让心正忆念诸佛菩萨,禅那“是在分别中,了了分明,不起分别”,“是不空不有,依实相法在生活中面对一切如实观照”

参考阅读: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众生若能勤修这三种净观,相当于如来出现在世间,钝根众生求道不得成就,则应勤修忏悔无始来所犯的一切罪业,先将业障全部消除后,佛境便会现前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8 12:11
十二、世尊为贤善首菩萨开示此经名字,有何功德

1、贤善首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此经名字?如何奉持?有何功德?如何护持?流布何地?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学习解说]:

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长跪合掌请问世尊,此大乘教叫什么名字,如何奉行受持?众生修习能得什么功德?我们应当如何护持此经?应当将此经传到何处?贤善首菩萨说完这些话后,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世尊夸赞贤善首菩萨能够为末法众生请问如来此经教的功德利益及名字,世尊叮嘱贤善首菩萨要仔细听,马上就为他们演说,贤善首菩萨十分欢喜,与法会其他大众默默等待听佛说法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8 12:1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9 10:35 编辑

2、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此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也在演说,三世如来都守护这部经,也是十方菩萨之所归依的经典,是十二部经(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的清净眼目(譬物之主要而言)

此经名叫大方广(无外曰大,正理曰方,包富曰广。一乘实相之理,具此三义,故称大方广)圆觉(圆满之觉性。谓如来所证之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陀罗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

又叫修多罗(又意译为契经、正经、贯经。本意指由线与纽串连花簇,引申为能贯串前后法语、法意使不散失者。亦即契于理、合于机,贯穿法相摄持所化之义。就文体与内容而言,佛陀所说之教法,凡属直说之长行者,皆属于修多罗)了义(显了分明说示究竟之实义,谓之了义)

又叫秘密王三昧(圆觉经所说之行法,甚深秘奥,统摄万行,为秘中之最秘,故称秘密王。三昧乃就所修之行法而称之),又叫如来决定境界

又叫如来藏(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自性差别,你应当这样奉持

世尊继续说,此经是如来的境界,唯有如来能详尽宣说,如果诸菩萨及末法众生依此经典修行,渐渐增进便能成就佛道

此经是顿教大乘(以说法之内容而分,迅即证得佛果、成就菩提之教法,称为顿教),能令顿根众生听闻此法获得开悟,就像大海不嫌弃小流,哪怕蚊虻及阿修罗饮用此水都能获得圆满


名词解释:

【顿教】
不历阶梯渐次,直指本源,顿时开悟的教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顿教】
<一>以说法之内容而分,长时间修行而后到达悟境之教法,称为渐教;迅即证得佛果、成就菩提之教法,称为顿教。或循序渐进到证果之教法,称为渐教;一跃顿至佛果之教法,称为顿教。((参见:顿渐二教)5704)
 <二>以说法之形式而言,对根器未熟之众生,由浅入深,初说小乘,渐次说大乘之法,称为渐教;对顿悟之机,自始直说深法之教,称为顿教。
 <三>华严宗于五教之第四,立顿教之名,谓教、理、行、果等四法皆为顿教之旨。((参见:五教十宗)1146)
 <四>唐代善导大师判观经所说之教法为顿教。又天台宗以四教之第四为圆顿教,即指法华经所说之教法。((参见:五时八教)1132)
 <五>日僧源空认为大台宗、真言宗虽言顿教,然以断除烦恼始能证理,故仍属渐教;准此,主张不必断烦恼,即能由凡夫顿超迷界的无量寿经之教,方为纯粹之顿教,亦乃顿中之顿。p5703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藏】
<一>梵语 tatha^gata-garbha。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经论中常以该思想阐明人之迷、悟对立意义。胜鬘经法身章(大一二·二二一下):“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大方等如来藏经亦列举莲花内有化佛、淳蜜在岩树中、真金堕于不净处、弊物裹金像、贱女怀贵子等九喻,详加解说其义。
 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谓“藏”有三义:(一)所摄藏,一切众生悉摄于如来之智内。(二)隐覆藏,如来法身无论因位、果位,俱不改变;然众生为烦恼所覆,故不得见。(三)能摄藏,如来果德悉摄于凡夫心中。于同论卷二自体相品与胜鬘经自性清净章谓“藏”有自性、因、至得、真实、秘密等五义,即:(一)万有悉为如来之自性,由自性之义而言,称为如来藏。(二)此藏乃圣人修行正法而生之对境,由成为境界之“因”义而言,称为正法藏,或法界藏。(三)信此藏可得如来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义而言,称为法身藏。(四)此藏超越世间一切虚伪,由真实之义而言,称为出世藏,或出世间上上藏。(五)一切法若顺此藏则得清净,反之则成染浊,由秘密义而言,称为自性清净藏。以上五项称为五种藏。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则列举能藏、所藏、能生之三义;圆觉经略疏卷上,亦举出隐覆、含摄、出生等三义,称为三种如来藏。另据胜鬘经空义隐覆真实章载,如来藏可分二种:(一)如来藏超越烦恼,或与烦恼不同,亦即于如来藏中烦恼为空,称为空如来藏。(二)如来藏具足一切法,而与烦恼不离、不脱、不异,此即不空如来藏。又同经法身章载,如来藏尚可分为二义:(一)在缠,被烦恼所缠缚之状态,包含空与不空二如来藏。(二)出缠,脱离烦恼缠缚之状态。大乘起信论则谓,真如有如实空与如实不空二面;觉之体相若以四镜为喻,即:(一)如实空镜,即空如来藏。(二)因薰习镜,即不空如来藏。(三)法出离镜。(四)缘薰习镜。前二者为在缠,后二者则为出缠。
 释摩诃衍论卷二归纳以上诸说,而立十种如来藏。即:大总持如来藏、远转远缚如来藏、与行与相如来藏、真如真如如来藏、生灭真如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能摄如来藏、所摄如来藏、隐覆如来藏等十种。
 或以如来藏与阿赖耶识、阿摩罗识(九识家所立之第九识)为一,例如入楞伽经卷七(大一六·五五六中):“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又(大一六·五五六下):“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此时如来藏即阿摩罗识。
 如来藏之思想,在印度较唯识说早成立,与中观、唯识等思想不同,然后世在唯识说之外,未别立如来藏,而于唯识说中论述如来藏。我国地论宗则以如来藏为究竟,而立净识缘起说。天台宗认为如来藏即实相,而视其为不可思议之妙法。于华严宗,在三祖法藏之起信论义记卷上立有四宗教判,第四宗即名如来藏缘起宗;内容含摄楞伽、密严、起信、宝性等经论之说,就该宗五教判而言相当于第三之终教。又密教胎藏界曼荼罗所说,即根据如来藏思想而来。(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卷四、入楞伽经卷一、大乘密严经卷下、大般若经卷五七八、无上依经卷上、金刚仙论卷五、大智度论疏卷十四、法华经玄义卷五下、大乘义章卷一、卷三末、四分律疏饰宗记卷三本)((参见:譬喻)6809)
 <二>指佛所说之一切经藏。增一阿含经卷一(大二·五五○下):“其有专心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p2361 FROM:【佛光大辞典】

【自性差别】
p0598 瑜伽八十一卷十四页云:此中自性差别者:谓色自性、有十色处差别。受自性、有三受差别。想自性、有六想差别。行自性、有三行差别。识自性、有六识差别。如是等类,当知诸法自性差别。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秘密王三昧】
圆觉经五名之一。圆觉经所说之行法,甚深秘奥,统摄万行,为秘中之最秘,故称秘密王。三昧乃就所修之行法而称之。p4264 FROM:【佛光大辞典】

【修多罗】
<一>梵语 su^tra,巴利语 sutta。所指有二:(一)为一切佛法之总称。(二)特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之第一类,此时又意译为契经、正经、贯经。本意指由线与纽串连花簇,引申为能贯串前后法语、法意使不散失者。亦即契于理、合于机,贯穿法相摄持所化之义。就文体与内容而言,佛陀所说之教法,凡属直说之长行者,皆属于修多罗。((参见:十二部经)344、“经”5548)
 <二>著七条、五条袈裟时,以彩线交络组纽,结成花鬘状,垂于袈裟背后之色带。此法行于日本天台、真言、净土、真宗等。最初原使用五条袈裟,今加以简略而变化,定其威仪。使用修多罗并非自古即有,大约源于初唐时代。(释门章服仪(道宣)、考信录卷一)p4040 FROM:【佛光大辞典】

【了义】
(术语)对于不了义而言。显了分明说示究竟之实义,谓之了义。未了未尽之说,谓之不了义。了义不了义者,方便(不了义)、真实(了义)之异名也。圆觉经曰:“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又“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同略疏一曰:“了义者,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隐之谭。”宝积经五十二曰:“若诸经中,有所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是不了义。若有宣说生死涅槃二无差别,是名了义。”大集经二十九曰:“了义经者,生死涅槃一相无二。”涅槃经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眼目】
(譬喻)譬物之主要而言。圆觉经曰:“是经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文句记十上曰:“以一乘妙行为眼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二部经】
梵语 dva^das/a^n%ga-buddha-vacana。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梵 su^tra,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二)应颂(梵 geya,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三)记别(梵 vya^karaN!a,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四)讽颂(梵 ga^tha^,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五)自说(梵 uda^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六)因缘(梵 nida^na,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七)譬喻(梵 avada^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八)本事(梵 itivr!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九)本生(梵 ja^taka,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十)方广(梵 vaipulya,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十一)希法(梵 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论议(梵 upades/a,音译优波提舍),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印顺))p344 FROM:【佛光大辞典】

【陀罗尼】
梵语 dha^raN!i^ 之音译。又作陀怜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盖菩萨以利他为主,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得此则能不忘失无量之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同时亦能自由自在的说教。有关菩萨所得之陀罗尼,诸经论所说颇多。及至后世,因陀罗尼之形式,类同诵咒,因此后人将其与咒混同,遂统称咒为陀罗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长短加以区分,长句者为陀罗尼,短句者为真言,一字二字者为种子。
 关于陀罗尼之种类,依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载,陀罗尼分为四类:(一)闻持陀罗尼,得陀罗尼者耳闻之事不忘。(二)分别知陀罗尼,能区别一切邪正、好丑之能力。(三)入音声陀罗尼,闻一切言语音声,欢喜而不嗔。(四)字入门陀罗尼,听闻阿罗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门,即可体达诸法实相;盖以悉昙四十二字门总摄一切言语之故。上述之前三者称为“三陀罗尼”。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四陀罗尼:(一)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二)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之灾厄。(四)忍陀罗尼,通达诸法离言之实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关修得此四陀罗尼之法,详载于大乘义章卷十一。
 天台宗据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之说,立有: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等三陀罗尼,而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
 咒,名为陀罗尼,故对经、律、论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记录,称作陀罗尼藏、明咒藏、秘藏等。乃五藏之一。基于此之陀罗尼,有大随求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等,以及应不同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诵相应之陀罗尼。此外,密教中,于供养祖师或祈亡者冥福之法会,诵持尊胜陀罗尼,称为陀罗尼会、陀罗尼讲会。(贤愚经卷十阿难总持品、大宝积经卷四无上陀罗尼会、卷一一五无尽菩萨会、海龙王经卷二总持门品、总释陀罗尼义赞、慧苑音义卷一)p3607 FROM:【佛光大辞典】

【圆觉】
圆满之觉性。谓如来所证之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又以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就体而言,称一心;就因而言,称如来藏;就果而言,则称圆觉。与真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等毕竟同一。圆觉经一部即演说此法。圆觉经略疏序载,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称为圆觉。其实皆为一心,背之则为凡,顺之则为圣;迷之则有生死,悟之则息轮回。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为凡夫,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为菩萨,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为如来。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为一道。(圆觉经略疏卷上(宗密))p5417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方广】
梵语 maha^-vaipulya。为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又作无比、广破、大方等。无外曰大,正理曰方,包富曰广。一乘实相之理,具此三义,故称大方广。为大小乘之通名,然多用于大乘经。大乘为方广部之至上,故称大方广。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方广地藏十轮经等皆是。诸经以正理广辩诸法,一切法之性相众多,非广言繁词不能辩彻,此广言能破除极顽坚之无智闇,而证得幽博、平等之理趣。(顺正理论卷四十四、大日经疏卷九、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本)((参见:毗佛略)3849)p75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9 10:39
(本次学习:70楼~71楼+整理全篇经文目录 共用时2小时)

3、修习此圆觉经的功德利益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贤善首菩萨说,假如有人用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所得功德不如有人听闻此经经名以及明白其中一句经义

假如有人教化百千恒河沙众生获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有人向众生宣说此经哪怕半句偈子

如果有人听闻此经名字能生信心且毫无疑惑,要知道此人并非在一佛二佛面前种了福慧,他们已于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才能听到这部圆觉经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9 10:40
4、修此圆觉经者能得诸菩萨及诸护法时时守护,令远离一切灾难,修行不退转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销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学习解说]:

世尊对贤善首菩萨说,你们应当护念末法时期修此圆觉经的人,避免他们被恶魔及各种外道扰乱身心生退转心

这时,会中的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共八万金刚与他们的眷属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对佛说:如果末法时期有能受持这部大乘圆觉经,我们会像守护眼睛那样守护这些修行者,乃至在道场修行者,我们也会带领徒众早晚不离的守护在他们身旁,令他们不退转,令他们家中永远没有灾难,远离疾病缠身,财宝丰足,无有缺少


名词解释:

【金刚】
<一>梵语 vajra,巴利语 vajira。音译作伐阇罗、跋阇罗、跋折罗、嚩日啰、伐折罗、跋日罗。即金中最刚之义。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较常用于比喻武器。以金刚比喻武器,乃因其坚固、锐利,而能摧毁一切,且非万物所能破坏。以金刚比喻宝石,及取其最胜之义。
 (一)以金刚比喻武器,如帝释天及密迹力士所持之武器,称为金刚杵;其不为任何物所破坏,而能摧破一切,犹如金刚。故经论中常出现金刚坚固、金刚不坏、金刚身、金刚顶、金刚界、金刚心、金刚坚固之信心等辞汇。又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卷上载,真谛以六种金刚之色,比喻般若(智慧)之体用,即:(1)青色能消除灾厄,以喻般若能消除业障。(2)黄色随人之所须,以喻无漏之功德。(3)赤色对日而生出火光,以喻智慧对本觉而生出无生之智火。(4)白色能澄清浊水,以喻般若能清除疑浊。(5)空色令人行坐于空中,以喻般若之慧能破除法执,而令人住于真空之理。(6)碧色能消除诸毒,以喻智慧能净除三毒。此皆以金刚之坚固、非万物所能破,来比喻般若之体;以金刚之锐利、能破万物,来比喻般若之用。
 于密教,金刚一词亦常用于武器方面,如独钴(即独股形状之金刚杵或金刚铃)、三钴、五钴等,多作为诸尊之三摩耶形,乃诸尊之本誓或内证之德的表征,具有摧破众生之烦恼、去除惑业之障难、惊觉众生等各种含义,此外亦以之为诸尊所住三摩地之标帜。又持金刚杵之力士,称为执金刚,略称金刚。寺院中之四天王像,俗称为四大金刚。
 (二)以金刚比喻宝石,因金刚石透明无色,且光耀璀璨,一经日光照射,即显现出各种光耀之色彩,于夜中亦能放出萤光,而为诸宝中之最胜者。经论中亦以金刚宝石来比喻菩萨所证得之金刚三昧;以取其最胜之义。然经论中较少用此譬喻。
 此外,据金刚顶疏卷一之说,世界之金刚有不可破坏、宝中之宝、战具中之胜等三义。另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乘义章卷九等举出,金刚有能破、清净、体坚、最胜、难测、难得、势力、能照、不定、主、能集、能益、庄严、无分别等十四德。(大日经疏卷一、卷十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上、金刚仙论卷一、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卷十、梵语杂名、慧苑音义卷上、希麟音义卷七)((参见:金刚二义)3534)
 <二>为金刚草履之略称。即指由蔺或槁做成之草履。((参见:金刚草履)3555)p3532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学习解说]:

这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还有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也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对佛说,他们也会保护受持此经的修行者,令他们安稳修行不退转

还有大力鬼王名叫吉槃茶与十万鬼王也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对佛说,他们也会保护受持此经的修行者,朝夕守护令不退转,而且在修行者住处的一由旬内(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三十里),如果有鬼神侵犯,他们会将这些鬼神打成微尘


名词解释:

【由旬】
(杂语)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逾阇那。新称逾缮那。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三十里。西域记二曰:“夫数量之称,谓逾缮那,旧曰由旬,又曰逾阇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逾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逾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载惟十六里,穷微之数,分一逾缮那为八拘卢舍。拘卢舍者,谓大牛鸣声所极闻称拘卢舍,分一拘卢舍为五百弓,分一弓为四肘,分一肘为二十四指,分一指节为七宿麦。”玄应音义二曰:“俞旬,又作由旬,或作由延,又作逾阇那,皆讹也。此言逾缮那,此译云:合也,应也。计合应尔许度量,同此方驿逻也。”有部百一羯磨三曰:“言逾缮那者,既无正翻义,当东夏一驿可三十余里,旧云由旬者讹略。若准西国俗法,四俱卢舍为一逾缮那,计一俱卢舍可有八里,即是当其三十二里。若准内教,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一俱卢舍有五百弓,弓有一步数,准其步数才一里半余,将八倍之当十二里,此乃不充一驿。亲验当今西方逾缮那可有一驿,故今皆作一驿翻之,遮无远滞。”注维摩经六:“肇曰:由旬天竺里数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一指节者,横大母指而取其厚量也。又一肘者,自肘之本端至中指之末也。惠运之俱舍记曰:“一肘者,自肘本端至中指末也,一尺八寸。”智证之杂记曰:“横大母指而取其厚,以为一指也。”俱舍论十二曰:“赡部洲人身,多长十三肘半,于中少分有长四肘。”积算此指节之量可知由旬之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学习解说]:

佛说完此经后,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听佛说完后,都心生大欢喜,如法信受及奉行!


名词解释:

【信受奉行】
谓信受如来所说之法而奉行之。多于佛经文末用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四下):“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p3717   FROM:【佛光大辞典】

【八部鬼众】
<一>谓四天王所领之八类鬼神。即:(一)乾闼婆(梵 gandharva),译为香阴,乃不食酒肉,唯以香资阴(阴即身之意),帝释天乐神即是。(二)毗舍阇(梵 pis/a^ca),译为啖精气,乃食人及五谷之精气。(三)鸠槃荼(梵 kumbha^N!d!a),译为瓮形,以其阴似瓮故,即厌魅鬼。(四)薜荔多(梵 preta), 译为饿鬼,以其长劫不闻浆水之名,常为饥所逼。(五)诸龙(梵 na^ga), 龙有四种,即:(1)守天宫殿,持令不落。(2)兴云致雨,利益人间。(3)地龙,决江开渎。(4)伏藏龙,守转轮王大福人宝藏。(六)富单那(梵 pu^tana),译为臭饿鬼或热病鬼,乃主热之病鬼。(七)夜叉(梵 yaks!a),译为勇健,有地行夜叉、虚空夜叉、天夜叉三种。(八)罗刹(梵 ra^ks!asa),译为速疾鬼,又称可畏,以其暴恶可畏故名。(翻译名义集卷二)
 <二>又指天龙等之八部众。(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三)((参见:八部众)296)p295 FROM:【佛光大辞典】



(本篇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老师 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念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47.52.130.92/)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