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光明遍照,学习〈佛说无量寿经〉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7-24 20:11
标题: 佛弟子光明遍照,学习〈佛说无量寿经〉的习经记录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缘起:深入经藏共修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弟子光明遍照,按照善知识的教导接下来发心学习《佛说无量寿经》
恳请诸佛菩萨 善知识慈悲加持
让弟子能够入清净光明心,深入了解阿弥陀佛,明白弥陀48愿,并按照经中教导断除恶行、修习善业
弟子光明遍照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7-24 21:25
西方极乐世界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7-24 21:27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2 21:07 编辑
经文导读: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末学计划这几天先读诵熟悉一下经文,然后再开始习经,阿弥陀佛)
1,介绍法会的地点以及参加法会的对象(4#—5#)
2,释迦牟尼佛示现出生在娑婆世界
2.1释迦牟尼佛降生在世,大地呈现六种震动
2.2释迦牟尼佛依照世间习惯,示现学习各种世间技术,享受世间五欲之乐
2.3释迦牟尼佛见到世间的悲惨,领悟世事无常,毅然出家开始苦行
2.4深入禅定中,以智慧破魔,终成无上正觉
2.5释梵祈请,请转法论,从此世尊以狮子吼开启了为众生演说佛法
3,承继佛的教导,诸菩萨游走在诸佛国土,为众生广宣佛法
3.1菩萨游诸佛国,悲悯众生,广化众生,成为众生的大导师,为诸佛所共护念
3.2菩萨以智慧和大无畏深入通达空寂之法义,成就无愿三昧
3.3菩萨以种种善方便教导救度众生之时,自己也成就无量功德
3.3.1菩萨于深入禅定中,一念间能见无量诸佛
3.3.2菩萨在无量菩萨行中,得获如来四无碍辨智,善于开化一切众生
3.3.3菩萨行者在菩萨行中,收获诸佛一样的无量功德
4,世尊示现稀有瑞相,从而引出阿难尊者的疑问
4.1世尊赞扬阿难尊者的提问,指出这一问题能令诸天人民获得真实的法益
4.2佛智无碍、佛寿无量,于一切法都自在无碍,引出阿弥陀佛在因地时的无量愿心的事迹
5,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法下出家修行,并以偈诵方式赞叹世自在王如来的佛德
6,法藏比丘以偈诵方式表达了成佛的愿望
6.1法藏比丘希望自己能像世自在王如来一样,不但自己度脱生死之海,也能成为众生的依靠
6.2法藏比丘发愿以坚定不退心一心求取道业
6.3法藏比丘发愿自己成佛后光明无量、国土第一殊胜、国土人民安隐快乐
6.4法藏比丘恳请世自在王如来作证,自己的愿心真实不虚
7,法藏比丘恳请世自在王如来宣说诸佛如来庄严净土构成
8,法藏比丘用五劫时间来思维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的优劣,摄取精华以此来构建自己的佛国净土
9,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发下了宏伟广大的成佛四十八愿(16楼—19楼)
10,法藏比丘以偈诵的方式再次发下成就佛道建立佛国的大愿心
11,法藏比丘发完誓愿后,开始精进修行,并践行菩萨行,积极累积功德
12,法藏比丘经过多劫的精进修行,终于满愿,建成清净庄严的极乐佛国净土
12.1介绍极乐净土恢弘广大,其佛国土的地都是有七宝而成的七宝地
12.2极乐净土没有如世间一样的山河溪谷,也无三恶趣,四季常温
12.3极乐世界的众生依各自的业力果报而居住在不同的地方
13,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无量,是最尊第一
13.1阿弥陀佛光明照耀下众生所获得的功德
13.2赞叹阿弥陀佛光明威神功德的殊胜,即使昼夜一劫也说不尽
14,阿弥陀佛寿命无量,无法用数字比喻能计算出来的,彼佛国土众生寿命也是如此
15,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众生数量多的不可称计
16,极乐世界的树都是有七宝严饰而成,排列整齐无有杂乱
17,介绍极乐世界中道场树的庄严殊胜以及功德
18,介绍极乐世界中的讲堂都是七宝自然化成
19,介绍极乐世界八功德池的殊胜以及功德
20,往生到极乐世界众生所获得的果报
20.1往生者身具清净之色,口具微妙声音,具足神通功德
20.2往生极乐世界众生颜貌都微妙端正,超世稀有
20.3极乐净土都是有奇妙珍异庄严而成,金壁辉煌,庄严美丽
20.4极乐世界中的德风吹过,不起尘劳,令人身心无比快乐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1,十方诸佛共同赞叹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力不可思议
2,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3,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有三种类型
3.1上辈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以及上辈往生的功德
3.2中辈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以及中辈往生者的功德
3.3下辈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以及下辈往生者的功德
4,诸佛共同称赞阿弥陀佛无量功德,十方世界诸菩萨众皆来拜见阿弥陀佛
5,世尊以偈诵的方式赞颂十方世界菩萨众都去供养无量寿佛
6,世尊以偈诵的方式宣说阿弥陀佛为前去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们宣说经法
7,世尊以偈诵方式称赞供养阿弥陀佛的功德,劝导众生往生无量寿佛国
8,世尊以偈诵的方式劝导众生应深信此念佛法门
9,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众都能证得一生补处位
10,往生极乐世界众生的功德
11,极乐世界众生能自在供养十方世界诸佛
12,极乐世界众生听闻阿弥陀佛说法以及自然界和天人们供养无量寿佛
13,极乐世界众生承继佛的教导为众生宣说正法
14,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愿圆满一切菩萨行,具足无量功德
15,世尊教导众生应弃世事,精进努力念佛,截断五恶,往生极乐净土
16,世尊劝导众生应团结友爱,不起嗔心
16.1怨憎之苦
16.2爱别离苦
17,众生愚痴,代代相传,不信因果
17.1世人愚痴,不知无常道理,所以在六道不断轮回
17.2世人愚痴,不信经法,造作恶业,堕三恶趣
17.3众生愚痴,不知世间情爱障碍修行成道
17.4众生愚痴,造作种种恶业堕入三恶道受苦,无有出期
十八、世尊劝导众生应远离众恶,精进修行,要往生极乐世界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8-27 20:15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8-29 19:46 编辑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本楼学习二次,用时约3.5小时以上)
一、介绍法会的地点以及参加法会对象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䗍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劫宾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净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满愿子、尊者离障阂、尊者流灌、尊者坚伏、尊者面王、尊者果乘、尊者仁性、尊者喜乐、尊者善来、尊者罗云、尊者阿难,皆如斯等上首者也。】
【学习解说】
我(指阿难尊者)亲自听闻佛这样说:
有一段时期,佛住在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国之都城)耆阇崛(意译作灵鹫山、鹫头、灵山。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为著名的佛陀说法之地)山中,与佛同住在一起的还有已经证得声闻缘觉乘的大比丘(比丘之德高年长者)一万二千人,这些声闻缘觉乘者都已经具足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六种神通,这些尊者中以
尊者了本际(阿若憍陈如比丘,佛陀成道时最初度化的五比丘之一)、尊者正愿(佛陀成道时最初度化的五比丘之一)、尊者正语(佛陀成道时最初度化的五比丘之一)、尊者大号(佛陀成道时最初度化的五比丘之一)、尊者仁贤(佛陀成道时最初度化的五比丘之一)、尊者离垢(五百罗汉第壹佰壹拾玖尊,离垢尊者为天神)、尊者名闻(为佛陀第六位弟子)、尊者善实(佛陀弟子之一)、尊者具足(富兰那迦。意译满足、具足。乃佛陀弟子之一。为波罗奈城之长者,与耶舍长者、离垢、善实、牛王等为友)、尊者牛王(佛陀弟子之一)、尊者优楼频䗍迦叶(佛陀弟子三迦叶之一,见下面)、尊者伽耶迦叶(佛陀弟子三迦叶之一)、尊者那提迦叶(佛陀弟子三迦叶之一)、尊者摩诃迦叶(亦称大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亦名大饮光。修行头陀苦行,以“头陀第一”著称)、尊者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尊者大目揵连(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神足第一)、尊者劫宾那(世尊之弟子。能知星宿。众僧中第一)、尊者大住、尊者大净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满愿子(为释尊十大弟子之一,说法第一)、尊者离障阂、尊者流灌、尊者坚伏(佛陀弟子之一)、尊者面王(弊衣第一之比丘)、尊者果乘、尊者仁性(佛弟子之一)、尊者喜乐、尊者善来、尊者罗云(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系佛陀出家前之子,密行第一)、尊者阿难(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
等这三十一位尊者分别坐在法会的主位上
【如是我闻】
(杂语)如是者,指经中所说之佛语,我闻者阿难自言也,佛经为佛入灭后多闻第一之阿难所编集,故诸经之开卷,皆置此四字。又,如是者,信顺之辞也。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故也。佛法以信为第一,故诸经之首举阿难之能信而云如是。又外道之经典,开卷有阿(无之义)、伛(有之义)二字为吉祥之表,是诤论之本也,故佛教为避诤论列如是等之六成就。如是二字为信成就,我闻二字为闻成就。凡诸经之首有通别二序,通序称为证信序,中列六事。是佛入灭时告阿难使置于诸经之冠首者。出于集法藏经。佛地论一曰:“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探玄记三曰:“如是总举一部文义,谓指己所闻之法故云如是。”理趣释曰:“如是者所谓结集之时所指是经也,我闻者盖表亲从佛闻也。”智度论一曰:“问曰:诸佛经何以故初称如是语?答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中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注维摩经一:“肇曰:如是信顺辞,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故建言如是。”法华文句一曰:“对破外道阿伛二字不如不是对治悉檀也。”法华义疏一曰:“立此六事为简外道,外道经初皆标阿伛二字,如来教首六事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王舍城】
王舍,梵名 Ra^jagr!ha,巴利名 Ra^jagaha,音译曷罗阇姞利呬、罗阅只。或译王舍国。中印度摩羯陀国之都城。旧址位于恒河中游巴特那市(Patna)南侧比哈尔(Behar)地方之拉查基尔(Rajgir)。频婆娑罗王时,由上茅宫城(梵 Kus/a^grapura,音译矩奢揭罗补罗,又称旧王舍城、山城)迁至今地,为频婆娑罗王、阿阇世王、韦提希夫人等在位时之都城。此城为佛陀传教中心地之一,附近有著名之释尊说法地:迦兰陀竹园、灵鹫山等。相传佛陀入灭后第一次经典结集在此举行。其后,阿育王将摩羯陀国首都迁至华氏城。
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九所载,王舍城附近尚有佛陀伐那山、杖林、二温泉、伏醉象塔、毕钵罗石室、提婆达多入定石室、自杀比丘塔、佛舍利塔、阿难半身舍利塔、阿育王石柱等佛教遗迹多处。(善见律毗婆沙卷八、大智度论卷三)p1510
FROM:【佛光大辞典】
【耆阇崛山】
梵名 Gr!dhraku^t!a,巴利名 Gijjha-ku^t!a。又作只阇崛山、耆阇多山、崛山。意译作灵鹫山、鹫头、灵山。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为著名的佛陀说法之地。其山名之由来,一说以山顶形状类于鹫鸟,另说因山顶栖有众多鹫鸟,故称之。梵语 gr!dhra 本为“贪食者”之意,其后转指兀鹫;此类鹫鸟羽翼略黑,头部灰白少毛,好食死尸,栖于林野。
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A. Cunningham)据大唐西域记与高僧法显传之记载,推定其位置即今之贝哈尔州(Behar)拉查基尔(Rajgir)东南之塞拉吉里(Saila-giri)。另据近时之探查,则谓新旧王舍城之间有一向东绵延之山峡,山峡之北耸立一海拔千尺之秀峰,其南面之中腹大约二二四公尺处有一岩台,称为查塔吉里(Chata-giri),其处乃佛陀多次演说妙法之耆阇崛山。
与佛陀同时代之摩羯陀国频婆娑罗王(梵 Bimbisa^ra)为闻法之故,曾大兴工程,自山腰至山顶,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余步,长约三公里。山顶有一佛陀昔日之说法台,然迄今仅存红砖墙基。此外,复有佛教古迹多处,如提婆达多投石击佛处、佛陀与舍利弗等诸声闻入定之石室、阿难遭受魔王娆乱之处、佛陀宣说法华经、大品般若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无量寿经等处。(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九、法华经文句卷一上、玄应音义卷六)p4287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比丘】
(术语)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又对于沙弥而总称比丘为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通】
梵语 abhijn~a^,巴利语 abhin~n~a^。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
FROM:【佛光大辞典】
【了本际】
(人名)阿若憍陈如比丘,一译了本际。(参见:阿若憍陈如)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语】
<一>梵语 samyag-va^c,巴利语 samma^-va^ca^。又作正言、谛语。八正道之一。即远离妄言、两舌、粗言、绮语等一切虚妄不实之语。又以正语亦必为合呼道理之语,故又称顺理语。((参见:八正道)280)
<二>梵语 Va^s!pa,巴利名 Vappa。音译婆师波、婆涩婆、婆师婆、婆犯、婆敷。意译作起气、泪出。为佛陀成道时最初度化的五比丘之一。释尊逾城出家后,净饭王敕命正语与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亲侍释尊。其后,释尊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即首先度化彼等。(中阿含卷八侍者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转妙法轮品)((参见:婆师波)4457)p2003
FROM:【佛光大辞典】
【离垢尊者】
五百罗汉第壹佰壹拾玖尊,离垢尊者为天神——摘自百度
【名闻】
<一>指名声广闻于世间。与“名誉”同义。法华经劝持品(大九·三六下):“为求名闻故,分别于是经。”因名闻能显亲荣己,故常令凡夫贪求不已;然以欲求无尽而所冀难得,故求名闻之心愈强,则愈易增加苦恼。(菩提心论、大智度论卷十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
<二>梵名 Yas/as。佛之弟子。音译耶舍。又作耶输陀。意译作名闻。((参见:耶舍)3930)p2261
FROM:【佛光大辞典】
【耶舍】
<一>梵名 Yas/a 或 Yas/oda。又作耶输陀、耶输伽。意为名闻、善称。中印度波罗奈国(巴 Va^ra^N!asi^,现今瓦拉那西)大富长者善觉之子。因厌离俗世,遂出家,诣释尊于鹿野苑(梵 Mr!gada^va)。仅次于五比丘,而为佛陀第六位弟子。后来,其父母及故二(妻子)亦归依三宝,是为最早成为优婆塞、优婆夷者。(毗尼母经卷一、出曜经卷二十九)
<二>巴利名 Yasa-Ka^kaN!d!akaputta。又作耶舍陀迦兰提子、耶舍迦那子。释尊入灭后百年(即纪元前二八三年顷)之长老僧。夙通三藏,证阿罗汉果,得六神通。当时,住毗舍离(梵 Vai^s/a^li)之跋耆子(巴 Vajjiputta)等,以盐净等十事净法,起而反抗保守之比丘,对十条戒律提出新解。此在保守派称“十事非法”,经耶舍与离婆多(梵 Revata,巴同)等长老于毗舍离城会七百比丘,决定彼之十事为非法。另据巴利文大史、岛史等载,耶舍断十事为非法,组成上座部,即为南传佛教所说之上座部创始者。(四分律卷五十四、十诵律卷六十)((参见:十事非法)442)
<三>阿育王时巴连弗(华氏)城鸡雀精舍之上座。赞助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寺塔,并向王推荐优婆鞠多。(杂阿含经卷二十三、阿育王经卷一)
<四>全称那连提黎耶舍。北印度乌场国人。((参见:那连提黎耶舍)3027)p3930
FROM:【佛光大辞典】
【具足】
<一>具备满足之略称。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八上):“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此外,具足依义,谓如来具足世间、出世间法,为众生之所依。又具足三千,乃一毫之内具足三千之略称,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相即相入。楞伽师资记序(大八五·一二八三中):“一毫之内具足三千大千,一尘之中容受无边世界。”(无量寿经卷上、六十华严经性起品、大乘义章卷十四)
<二>梵名 PurN!aka。音译富兰那迦。意译满足、具足。乃佛陀弟子之一。为波罗奈城之长者,与耶舍长者、离垢、善实、牛王等为友。后闻耶舍归佛出家修行,乃与离垢等相携诣佛所出家,终成阿罗汉。(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六)p3077
FROM:【佛光大辞典】
【优楼频螺迦叶】
梵名 Uruvilva^-ka^s/yapa,巴利名 Uruvela-kassapa。佛陀弟子三迦叶之一。优楼频螺(梵 Uruvilva^)为位于佛陀伽耶南方尼连禅河畔之地名,迦叶(梵 Ka^s/yapa)为其姓。又称耆年迦叶、上时迦叶。未归依佛陀之前,与二位胞弟伽耶迦叶(梵 Gaya^-ka^s/yapa)、那提迦叶(梵 Nadi^-ka^s/yapa)皆信奉事火外道;以其头上结发如螺髻形,故又称螺发梵志(梵 Jat!ila)。
三兄弟领弟子千人住于摩揭陀国时,为有名望之长老,故四方归信云集。后佛陀示现种种神通度化,遂成为佛弟子,将祭火器具皆投入尼连禅河。今印度山琦(Sanchi^)大塔塔门之浮雕中,即有佛陀教化三迦叶之事迹。
在密教中,位居胎藏界曼荼罗遍知院之三角智印左方。形像为全身肉色,现比丘形,合掌坐于座具上。密号善巧金刚。(中阿含经卷十一、普曜经卷八、中本起经卷上、佛所行赞卷四、五分律卷十六、四分律卷三十二、青龙寺仪轨卷中、大唐西域记卷八、玄应音义卷二十五、慧琳音义卷二十六)p6412
FROM:【佛光大辞典】
【摩诃迦叶】
摩诃华译“大”,亦称大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亦名大饮光。修行头陀苦行,以“头陀第一”著称。后佛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迦叶领会佛意而微笑,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印度禅宗初祖。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舍利弗】
梵名 S/a^riputra,巴利名 Sa^riputta。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弗怛罗、舍利弗多罗、奢利富多罗、奢利弗多罗、奢唎补怛罗、设利弗呾罗。意译鹙鹭子、秋露子、鸲鹆子、鸲鹆子。梵汉并译,则称舍利子、舍梨子。旧译“身子”,或系误以 s/a^ri(舍利鸟)作 s/ari^ra(身体)。梵语putra(弗),意谓子息。其母为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出生时以眼似舍利鸟,乃命名为舍利;故舍利弗之名,即谓“舍利之子”。又名优波底沙(梵 Upatis!ya,巴 Upati^s!ya),或作优波提舍、优波帝须等。意译大光,即从父而得之名称。
据佛本行集经卷四十八舍利目连因缘品载,舍利弗自幼形貌端严,及长,修习诸技艺,通晓四吠陀。年十六即能挫伏他人之论议,诸族弟悉皆归服。年少之时,与邻村之目犍连结交,尝偕伴赴王舍城外只离渠呵之大祭,见众人混杂嬉戏,顿萌无常之感,即剃除须发,投六师外道中之删阇耶毗罗胝子(梵 San~jayavairat!t!iputra)出家学道,仅七日七夜即贯通其教旨,会众二百五十人皆奉之为上首,然舍利弗犹深憾未能尽得解脱。
其时,佛陀成道未久,住于王舍城竹林精舍,弟子阿说示(又称马胜比丘)著衣持钵,入城中乞食。舍利弗见其威仪端正,行步稳重,遂问所师何人,所习何法。阿说示乃以佛陀所说之因缘法示之,令了知诸法无我之理。舍利弗旋即与目犍连各率弟子二百五十人同时诣竹林精舍皈依佛陀。
据十二游经载,舍利弗归佛后,常随从佛陀,辅翼圣化,为诸弟子中之上首;复以聪明胜众,被誉为佛弟子中“智慧第一”。另据众许摩诃帝经卷十一、卷十二、贤愚经卷十须达起精舍品等载,舍利弗并通晓外典,屡以超绝之辩才摧伏赤眼婆罗门等外道;而须达多长者之皈依佛陀,捐建祇园精舍等事,亦为舍利弗撮挽接引所致。又据四分律卷四十六、十诵律卷三十七等载,佛陀晚年,提婆达多唱五事非法,欲破僧团,并率五百比丘遁入伽耶山中,舍利弗乃与目犍连共至彼山,令五百比丘自悟其非,复归佛陀。
舍利弗一生为僧伽长老崇敬,且屡为佛陀所赞美。后较佛陀早入灭,七日后荼毗,葬遗骨衣钵于祇园,须达多长者并为之建塔。又据法华经譬喻品所载,舍利弗得佛陀之记别,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号华光如来。又现存之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二十卷、舍利弗阿毗昙论三十卷,相传系舍利弗所讲说者。(杂阿含经卷四十五、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卷三十三、佛所行赞卷四大弟子出家品、中本起经卷上舍利弗大目犍连来学品、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一、大智度论卷十一、卷四十五、大唐西域记卷四、卷六、玄应音义卷三、P. Bigandet: The Life or Legend of Gandama, vol. I)p3498
FROM:【佛光大辞典】
【目犍连】
梵名 Maudgalya^yana,巴利名 Moggalla^na。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摩诃目犍连(梵 Maha^maudgalya^yana)、 大目犍连、大目乾连、大目连、目连、目揵连、目伽略、勿伽罗、目犍连延、目犍罗夜那、没特伽罗、毛伽利耶夜那。别名拘律陀(梵 Kolita)、拘律、俱哩多、拘离迦、拘理迦、俱离多。意译天抱。被誉为神通第一。为古代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罗门种。生而容貌端正,自幼即与舍利弗交情甚笃,同为删阇耶(梵 San~jaya)外道之弟子,各领徒众二百五十人。尝与舍利弗互约,先得悟解脱者必以相告,遂共竞精进修行。后舍利弗因逢佛陀弟子阿说示,而悟诸法无我之理,并告目犍连,目犍连遂率弟子一同拜谒佛陀,蒙其教化,时经一月,证得阿罗汉果。于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七舍利弗目连缘品、四分律卷三十三等均载有此事。
目犍连与舍利弗归依佛陀后,共同精进修道,遂成诸弟子中之上首,辅翼佛佗之教化,有关其事迹,于经典中时有记载。又于杂阿含经卷二十三、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四十一等经论中,皆特称之为“神足第一”。据载,目犍连亦曾代替佛陀为众经说法。
另据盂兰盆经载,目犍连曾为救母出离饿鬼道,而于七月十五僧自恣之日供养十方大德僧众,遂为后世盂兰盆会之由来。晚年在王舍域内行乞时,惨遭嫉恨佛陀教团之婆罗门徒执杖梵志,以瓦石击死,此系佛陀涅槃前之事。佛陀于竹林精舍门边建塔吊之;又于大唐西域记卷四、卷九等,亦有记载。
此外,于密教中,目犍连系安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中尊释迦牟尼佛右方上列之第四位。其形像为沙门形,右手握拳,舒展食指,左手执袈裟之角,面稍向左,坐于赤莲华座。(杂阿含经卷十九、卷三十四、卷四十三、中阿含卷九瞻波经、卷二十长老上尊睡眠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卷十二、卷十八、卷二十八、观无量寿经、五分律卷十六、摩诃僧祇律卷十六、十诵律卷三十七)p2108
FROM:【佛光大辞典】
【劫宾那】
(人名)Kapphin!a,又作劫庀那,劫譬那,劫比拏。译曰房宿。憍萨罗国人。世尊之弟子。能知星宿。众僧中第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满愿子】
(人名)新译满慈子。尊者富楼那之翻名。(参见:富楼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富楼那】
梵名 Pu^rN!a,巴利名 PuN!N!a。为释尊十大弟子之一。全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梵 Pu^rN!a-maitra^yaN!i^putra,巴 PuN!N!a-manta^ni-putta)。又作布剌拏梅但利曳尼子、分耨文陀尼子。或略作富娄那、弥多罗尼子。意译为满慈子、满祝子、满愿子。“满”是其名,“慈”是其母姓,从母得名,故称满慈子。“弥多罗”为其母之族名,有祝、愿之义,故称满祝子、满愿子。为迦毗罗婆苏(即迦毗罗卫)人,净饭王国师之子,属婆罗门种。容貌端正,自幼聪明,能解韦陀等诸论,长而厌俗,欲求解脱,遂于悉达太子出城之夜,与朋友三十人同时于波梨婆遮迦法中出家,入雪山,苦行精进,终得四禅五通。及佛成道,于鹿野苑转法轮,师乃至佛所求出家受具足戒,后证得阿罗汉果。以其长于辩才,善于分别义理,后专事演法教化,因闻其说法而解脱得度者,多达九万九千人,故被誉为“说法第一”。
据杂阿含经卷十三、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等所载,西方输卢那人凶恶弊暴,好嘲骂,师闻之,征得佛陀允许,乃前往教化其国,为五百优婆塞说法,建立五百僧伽蓝,令其具足夏安居等事,后于彼地入无余涅槃。另据法华经卷四“五百弟子受记品”载,佛陀曾记别师当来成佛,号法明如来。另据大唐西域记卷四载,秣菟罗国之大都城存有师之遗身塔。(杂阿含经卷十、卷十六、中阿含卷二“七车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七富楼那出家品、满愿子经、道行般若经卷一道行品、分别功德论卷四、大智度论卷三、玄应音义卷三、卷八)p4929
FROM:【佛光大辞典】
【坚伏】
梵名 Kanpila。为佛陀弟子之一,无量寿经同闻众中可见其名。坚伏在大阿弥陀经中称为裢脾坻,在庄严经中称为紧鼻哩。(净土三部经音义卷一、无量寿经会疏卷一)p4444
FROM:【佛光大辞典】
【面王比丘】
(人名)弊衣第一之比丘。增一阿含经三曰:“著弊恶衣,无所羞耻,所谓面王比丘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仁性】
梵名 Si^vali,巴利名同。又称仁吉。音译尸利罗、尸婆罗、世跋罗、施跋罗。佛弟子之一。刹帝利种出身。其人秉性仁慈,故有此名。曾于过去世以财物施与贫者,由此福业累世生于天上与人间,福德圆满,至佛世为佛弟子,得阿罗汉果,列为无量寿经会座之同闻众。(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大智度论卷二十四)p1219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来】
<一>梵语 sva^gata,巴利语 sa^gata。音译作沙竭陀、莎揭哆、娑婆揭多。为印度比丘欢迎来客所用之客套语,即“其来正好”之意。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客旧相遇条记载印度寺众之礼法,凡弟子门人等应先对来客说“莎揭哆”;客即答“窣莎揭哆”(梵 susva^gata,译作极善来)。
佛陀对比丘称“善来比丘”时,该比丘即得具足戒,此谓“善来得”,为十种得戒缘之一,系限于释尊一人特授之作法。即由彼人之愿力与佛陀之威神力,佛向欲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彼人即为沙门,具备剃发与著袈裟之相,得具足戒。“善来比丘”一语始用于憍陈如等五比丘归依释尊时。据善见律毗婆沙卷七载,佛世时依此法而得戒者,凡一千三百四十一人。四分律载有名字比丘、相似比丘、自称比丘、善来比丘、乞求比丘、著割截衣比丘、破结使比丘、受大戒百四羯磨如法成就得处所比丘等八种比丘,此列第四,为具足戒作法制定前出家型态之一。增一阿含经卷十五(大二·六二一下):“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著衣裳尽变作袈裟,头发自落,如似剃发,以经七日。”(中阿含卷九手长者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毗尼母经卷一、四分律卷三十二、五分律卷十五、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十诵律卷五十六、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俱舍论卷十四)
<二>梵名 Sva^gata,巴利名 Sa^gata。又作娑婆揭多、沙伽陀、修伽陀。佛世之比丘名,为憍闪毗国(巴 Kosambi^)失收摩罗山(梵 Sum!suma^ragira)浮图长者(梵 Bodha)之子。以资性薄福,荡尽家产,赖行乞维生,人称恶来(梵 Dura^gata)。后遇释尊,释尊教其以青莲花供僧,乃忆前生曾修青处观。其后又闻释尊演说妙法,证得初果,遂剃发出家,发勇猛心,终证阿罗汉果。释尊命其至失收摩罗山调伏毒龙,师至龙处,入火光定,以神通力调伏之。后至室罗伐城,受一婆罗门供养,不知饮浆中羼酒,饮之醉卧于地,释尊为说饮酒之过,此即制饮酒戒之起因。(增一阿含经卷三、无量寿经卷上、阿罗汉具德经、沙曷比丘功德经、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二饮酒学处、四分律卷十六)p4881
FROM:【佛光大辞典】
【罗云】
<一>指罗睺罗。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参见:罗睺罗)6681)
<二>(542~616)隋代僧。荆州府松滋县人,俗姓邢。兄弟五人皆剃度出家,长兄道颙,师为幼弟。师自上东明寺出家后,随杨都兴皇寺之法朗(师传中误作道朗)学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四论。法朗示寂后,转谒福缘寺之亘法师。未几应萤禅寺陟禅师之请,归乡弘法,创建还乡寺。后住龙泉寺达五十余年,宣讲四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化导四方,尝称病婉辞炀帝之召请。大业十二年示寂,世寿七十五。弟子有慧成、道胜等十人。(续高僧传卷九)p6679
FROM:【佛光大辞典】
【罗睺罗】
<一>梵名 Ra^hula。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系佛陀出家前之子。又作罗护罗、罗怙罗、罗吼罗、曷罗怙罗、罗云、罗云。意译作覆障、障月、执日。以其生于罗睺罗阿修罗王障蚀月时,又因六年处于母胎中,为胎所覆,故有障月、覆障之名。关于罗睺罗之生母,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或谓瞿夷,或谓耶输陀罗。
据未曾有因缘经卷上载,佛陀成道后六年始还迦毗罗城,令罗睺罗出家受戒,以舍利弗为和尚、目犍连为阿阇梨,此即佛教有沙弥之始。其为沙弥时,有种种不如法,受佛训诫,后严守制戒,精进修道,得阿罗汉果,自古誉称“密行第一”。另据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载,师列为十六阿罗汉之第十一,与眷属一千一百阿罗汉共住毕利飏瞿洲(梵 Priyan%gu),护持正法,饶益有情。(杂阿含经卷一、卷八、佛本行集经卷五十五、十二游经、四分律卷十一、注维摩诘经卷三、法华玄赞卷一)
<二>付法藏第十六祖罗睺罗跋陀罗之略称。((参见:罗睺罗跋陀罗)6682)p6681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
梵名 A^nanda,巴利名同。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
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
又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二载,佛陀传法予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后又传法予阿难,故阿难为付法藏之第二祖。阿难于佛陀入灭后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间于殑伽河中游示寂,入寂前,将法付嘱于商那和修。(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中阿含卷三十三侍者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弟子品、阿难同学经、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五分律卷三、卷二十九、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六、卷七)p3694
FROM:【佛光大辞典】
【上首】
(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8-29 19:59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8-29 21:33 编辑
(接续楼上 5—6楼层用时约3.5小时)
★【又与大乘众菩萨俱,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等,此贤劫中一切菩萨。】
【学习解说】
参加这次法会的还有那些求取佛的一切智慧、并发起利益、度脱一切众生的大乘菩萨众,其中有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之译名)、慈氏菩萨(弥勒菩萨)等在现在这个贤劫中出现的所有菩萨
【词解】
【大乘】
梵语摩诃衍,华译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之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十地称为十圣,才是修习位。论时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兹列表说明如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普贤菩萨】
普贤,梵名 Samantabhadra,或 Vis/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颱-台+(盋-皿)]陀菩萨、邲输[颱-台+(盋-皿)]陀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菩萨为释迦如来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
普贤之名始出于三曼陀罗菩萨经,后广见诸经而成普遍之信仰。据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载,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守护法华之行者。台宗二百题卷十立有相普贤论题,依礼忏诵经之有相行,达成感见普贤之旨。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说普贤菩萨十种广大之行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经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无量,临命终时,得此愿王引导,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然此十大愿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故亦称普贤之愿海。以此菩萨之广大行愿,一般称为大行普贤菩萨。
在密教中,普贤与金刚萨埵同体,列于金胎两部曼荼罗中,是为密教普贤。金刚界曼荼罗中,为贤劫十六尊之一,安置于北方四菩萨之最下位。密号普摄金刚。种子[fan(ah!)](ah!)。三昧耶形为剑形。形像依会之不同而有别,微细会左手握拳安腰,右手执利剑;供养会以二手执莲花举于胸前,莲花上有利剑。胎藏界曼荼罗中,列于中台八叶院之东南隅,身呈白肉色,戴五佛宝冠,左手以拇指、食指执莲花,莲上有火焰围绕之利剑;右手臂伸开仰掌,屈无名指、小指。种子[fan(am!)](am!)。三昧耶形为莲上剑。密号真如金刚。此外,尚有以普贤延命菩萨为本尊之修法,称为普贤延命法。
我国四川峨眉山夙为普贤菩萨之道场,传为晋代蒲翁所开创,于圣寿万年寺安置普贤之像,宋太宗敕造二丈金铜像,并建大阁以安置,尔后崇信甚盛。(旧华严经卷六十入法界品、大智度论卷九、法华义疏卷十二、大日经疏卷一、卷九)((参见:普贤)5000)p5002
FROM:【佛光大辞典】
【妙德】
(术语)文殊师利(Man^jus%ri)菩萨之译名。法华文句一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无行经云:满殊尸利,普超云濡首。思益云:虽说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释门正统二曰:“妙德现于清凉,遍吉彰于岷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弥勒】
(佛名)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于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注维摩经一曰:“什曰:弥勒,菩萨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子。”法华嘉祥疏二曰:“弥勒,此云慈氏也。过去值弥勒佛发愿名弥勒也。出一切智光仙人经,弥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慈氏佛说慈心三昧经,故曰慈也。华严经云: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天台净名疏五曰:“言弥勒者,有云从姓立名,今谓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弥勒,此翻慈氏。过去为王名昙摩流支,慈育国人,国人称为慈氏。自尔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云无胜。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亲见正文,未可定执。”俱舍光记十八曰:“梅怛,此云慈。俪药,此云氏。菩萨于慈姓中生,从姓立名,故名慈氏。旧云弥勒,讹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低黎,并讹也。”慧苑音义下曰:“弥勒,具昧怛[口*履]曳,此翻为慈氏也。”慧琳音义十四曰:“弥帝隶,古云弥勒,皆讹略不正也,正音云每怛哩。”西域记七曰:“梅怛丽耶,唐言慈,即姓也。旧曰弥勒,讹略也。”在密教,胎藏界之弥勒,坐于中台八叶院东北方之莲上,金刚界之弥勒在贤劫十六尊中,坐于东方,羯磨会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刚因菩萨,即为此尊之本誓,大轮金刚者,此尊之教令轮身也。密号曰迅疾金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贤劫】
(术语)过去之住劫,名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名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名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千佛出世,故称赞之为贤劫。亦名善劫。大悲经三曰:“阿难!何故名为贤劫?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一一莲华各有千叶,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气芬熏,甚可爱乐。彼净居天因见此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而赞叹言:奇哉奇哉!希有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悲华经五曰:“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中略)时有大劫名曰善贤,何因缘故劫名善贤?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行宗记四下曰:“慈恩劫章云:即此住劫称贤劫,此界成后有千佛出世,既多贤圣,故名贤劫。”梵Bhadrakalp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又贤护等十六正士: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
【学习解说】
参加这次法会的还有贤劫千佛中的上首十六位大菩萨,他们分别是:贤护菩萨、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还有一位就是慈氏(弥勒)菩萨,这些大士全部都以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为自己修行救度众生的标帜,学习和践行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都具足菩萨行者无量的大行大愿,菩萨们安住在实证成就佛果的功德法门中,游走在十方世间广泛的度化利益众生,运用种种善巧方便,令诸众生能够深入佛教导的佛法正知见,明白法界真相
什么是法界的真相呢?
就是众生虽然表相上有生死,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绝对的死亡或出生
只是因为对六道的执着抓取不放,所以一直累世轮回
也就是因为种种无知害怕恐惧和情爱欲望贪着, 无法认清六道轮回的真相
因为对表相的执着,所以无法脱离轮回引力的控制
其实,轮回或解脱是可以自主的,
如果众生因为对表相的贪瞋痴, 这心念就不由自主, 就会堕入轮回
就像您对梦境中事物情境的执着, 这梦就一直持续, 如果您能破除梦境, 知道梦境是虚幻, 梦就醒了
如果众生对世俗能放下执着, 就能超越表相, 而投生清净的天道, 甚至脱离六道轮回的引力控制而成佛
六道轮回其实是自己造成的, 是自己的心念造成的
六道轮回的引力就是自己心念执着的力量
而这解脱轮回的诀窍, 就在于心念的超越和自主性
佛就是究竟圆满的超越者
——[略说]法界真相
从而发起精进实修,在实修中落实佛的教导,以佛的正知见转化自己凡夫的妄念变为清净心念,不断地断除贪嗔痴慢疑五毒,最终到达不生不灭的无余涅槃中,在无量世间中成就圆满佛果
【词解】
【贤护菩萨】
贤护,梵名 Bhadra-pa^la。为八大菩萨之一,十六大菩萨之一。系在家菩萨。音译作跋捺罗波罗菩萨、[颱-台+(盋-皿)]陀婆罗菩萨、跋陀波罗菩萨、拔陂菩萨、跋陀和菩萨、发捺罗播逻菩萨。又称贤护长者、贤护胜上童真、善守菩萨、贤守菩萨。在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与无量寿经之听闻众中,皆置贤护菩萨于首位。据大宝积经卷一○九载,此贤护长者系一富商之子,其所受之诸乐、果报,为忉利帝释天王所不及。据八吉祥神咒经载,若有急疾,呼贤护等八人名字,即得解脱。命终时,此八人飞往迎之。又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所载,跋陀婆罗入浴室而悟水因,证得无所有,基于此说,禅宗遂于浴室安置贤护尊者。
在密教中,贤护菩萨为贤劫十六尊之一。置于金刚界曼荼罗羯磨会等轮坛外西方第二位。密号巧护金刚、离垢金刚。三摩耶形为贤瓶。其形像为呈红色之女形,左手握拳安于膝上,右手捧持贤瓶坐于莲花上。女形表定德,红色表慈悲,贤瓶表护持众生清净之智水,故于此尊形历然自显大定、悲、智之三德。此尊因善护众生之佛知见,故又称巧护金刚。
又指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九尊之第四位。又称除疑怪菩萨。密号巧济金刚。三摩耶形为独股金刚杵。其形像为呈肉色之女形,左手捧宝瓶,右手持独股杵,坐于赤莲花上。独股杵为如来一实之智,表阿字之一法界,宝瓶表善护众生心地之五智,故有贤护之称。又以如来金刚之智慧,善于除却众生之疑悔,故又称除疑悔菩萨;而以如来一实之慧光,巧于救济处黑闇中之众生,故又称巧济金刚。(大宝积经卷一一○、贤劫经卷一、幻士仁贤经、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一、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灌顶经卷四、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三、青龙寺仪轨卷中、贤劫十六尊、金刚顶大教王经疏卷二、玄应音义卷五)p6183
FROM:【佛光大辞典】
【贤劫十六尊】
<一>贤劫出现之十六尊。又称贤劫十六大菩萨。即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之中,羯磨会、三昧耶会、供养会、降三世会等各安立于轮坛外四方之十六菩萨。四方各安立四尊,东方之四尊为:(一)慈氏(梵 Maitreya,音译每怛缵野),即弥勒。密号迅疾金刚、正觉金刚。(二)不空见(梵 Amogha-dars/ana,音译阿目佉那[口*栗]舍曩),又称“常”。密号普见金刚、真如金刚。(三)除盖障(梵 Sarva^pa^yajaha,音译萨嚩幡野惹诃),又称能舍一切恶趣、灭恶趣、除恶、破恶趣、正流转。密号普救金刚、智满金刚。(四)除忧暗(梵 Sarvas/okatamo-nirgha^tana,音译萨嚩戌迦怛母你[口*栗]伽多),又称乐摧一切黑闇忧恼、除一切暗、除忧、除忧恼、觉清净。密号净智金刚、解脱金刚。
南方之四尊:(一)香象(梵 Gandhahastin,音译誐驮贺悉昼),又称大火。密号大力金刚、护戒金刚。(二)大精进(梵S/auraya,音译输罗野),又称勇猛、不退。密号不退金刚。(三)金刚幢(梵 Gaganagan~ja,音译誐誐曩彦惹),又称虚空藏、宝幢、三有。密号福贵金刚、圆满金刚。(四)智幢(梵 Jn~a^naketu,音译枳娘襄计都),又称常恒者、性净。密号智满金刚、法满金刚。
西方之四尊:(一)无量光(梵 Amita-prabha,音译阿弥多钵罗婆),又称甘露光、降三世、大明。密号大明金刚、离染金刚。(二)贤护(梵 Bhadra-pa^la,音译跋捺罗播逻),又称贤护光、主宰。密号巧护金刚、离垢金刚。(三)网明(梵 Ja^lini^prabha,音译惹里你钵罗婆),又称光网、能调。密号方便金刚、普愿金刚。(四)月光(梵 Candraprabha,音译赞捺罗睺罗婆),又称食乐。密号清凉金刚、适悦金刚。
北方之四尊:(一)无尽意(梵 Aks!ayamati,音译阿吃叉野摩底),又称无尽慧、无量意、无量慧、妙地、无尽。密号定惠金刚、无尽金刚。(二)文殊(梵 Pratibha^naku^t!a,音译钵罗底婆耶俱吒),又称辩积、智积、胜。密号巧辩金刚、大惠金刚。(三)金刚藏(梵 Vajragarbha,音译嚩日罗檗婆),又称坚主。密号持教金刚、立验金刚。(四)普贤(梵 Samant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捺罗),又称智彼岸。密号普摄金刚、如意金刚。
此贤劫十六尊或系贤劫出现之弥勒等菩萨杂糅贤护等十六正士中某尊,充以十六之数所成,为贤劫千佛之代表,或为千佛之上首。其通种子为[fan(hu^m!)](hu^m!)。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宝云经卷一、大宝积经卷一一一、贤劫十六尊、金刚顶经卷一、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三、金刚顶大教王经疏卷二、都部陀罗尼目)
<二>全一卷。译者佚名。译出年代不详,或谓晚唐时代,一说乃法全所作。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叙说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中贤劫十六尊及外金刚部二十天之印明。p6175
FROM:【佛光大辞典】
【香象菩萨】
梵名 Gandha-hastin。音译作乾陀诃提菩萨、乾陀呵昼菩萨、健陀诃娑底菩萨。又作香惠菩萨、赤色菩萨、不可息菩萨。乃贤劫十六尊之一。列位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之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中之第一位菩萨。香,遍满无碍之义;象,行足大力之义。二字合成,即诸行果满。其形像,身呈白肉色,坐莲华上,右拳在心前,手上持莲,莲上有香器,左拳置于腰上。密号大力金刚,或护戒金刚。此菩萨于诸大乘经屡见其名,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九、无量寿经卷上、阿弥陀经等。(道行般若经卷九、金刚界曼荼罗钞卷下)p4015
FROM:【佛光大辞典】
【彼岸】
梵语波罗,华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之涅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8-29 21:3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6 15:12 编辑
二、释迦牟尼佛示现出生在娑婆世界
2.1,释迦牟尼佛降生在世,大地呈现六种震动
★【处兜率天弘宣正法,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振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释梵奉侍,天、人归仰。”】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入世之前在兜率天(欲界六天之第四天)内院弘扬宣流教法,此时释迦牟尼佛前世已经修行至一生补处菩萨
有一天菩萨舍去在天宫说法,转世来到世间,神识入于母胎,从母亲的右胁出生,一出生就自己向前走了七步
此时从释迦牟尼佛身上显现闪耀出无量光明,这光明普遍的照耀着十方无量无数的佛国世界,十方世界发出六种震动
显现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等十八相
此时菩萨行走七步后,举着手向十方世界宣称:我将在今世在这个世间成就无上佛道,平等的度化一切众生,令众生都能通过修行远离世间烦恼,直至解脱
当下帝释天和大梵天的天王带领天人们都来世间侍奉释迦牟尼佛,人、天人都仰望礼敬释迦牟尼佛、皈依释迦牟尼佛
【词解】
【兜率天】
兜率,梵名 Tus!ita,巴利名 Tusita,西藏名 Dgah!-ldan。又作都率天、兜术天、兜率陀天、兜率多天、兜师陀天、睹史多天、兜驶多天。意译知足天、妙足天、喜足天、喜乐天。与夜摩天合称为兜夜。乃欲界六天之第四天,位于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间,距夜摩天十六万由旬,在虚空密云之上,纵广八万由旬。关于此天之名,立世阿毗昙论卷六谓,欢乐饱满,于其资具满足,于八圣道不生知足,故称为兜率陀天。佛地经论卷五则谓,后身菩萨于中教化,多修喜足,故称为喜足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兜率内院乃即将成佛者(即补处菩萨)之居处,今则为弥勒菩萨之净土;弥勒现亦为补处菩萨,于此宣说佛法,若住此天满四千岁,即下生人间,成佛于龙华树下。又昔时释迦如来身为菩萨时,亦从此天下生人间而成佛。一般所传内院有四十九院,或即依据弥勒上生经之说而来,其经文谓(大一四·四一九上):“此摩尼光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外院属欲界天,为天众之所居,享受欲乐。天人之寿命约四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之四百年,换算之,约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但古之记数法为五十七亿六千万年。此外,此天众生,情欲动时,两相执手,即成阴阳,初生之儿如人间八岁小孩,七日成人,身长四由旬,衣长八由旬,宽四由旬,重一铢半。
又密教将此天子安在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北方。其形像,身呈白肉色,右手屈臂,置于乳下,屈中间三指,伸小指,持未开之莲花。左手作拳印,叉腰。左右有侍女,身亦呈白肉色,右手皆持未开之莲花。种子为[fan(tam!)1](tam!),三昧耶形为荷叶上之未开莲花。(普曜经卷一、慧苑音义卷上)p4385
FROM:【佛光大辞典】
【弘宣】
(术语)弘通宣流教法也。无量寿经上曰:“处兜率天,弘宣正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种震动】
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又作六变震动、六反震动。略称六震、六动。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依地动之方向,举出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等六相。新华严经卷十六、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一等则举出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各相复分小、中、大等三种,故计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等十八相。大方广大庄严经卷二则举出摇动、极摇动、遍摇动、扣击、极扣击、遍扣击、移转、极移转、遍移转、涌覆、极涌覆、遍涌覆、出声、极出声、遍出声、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等十八相。
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载有地动之八种因缘:(一)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震动。(二)得道之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知试力则普地震动。(三)若菩萨由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普地大动。(四)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胁生,专念不乱,则普地震动。(五)菩萨初成无上正觉,地大震动。(六)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则普地震动。(七)佛之说教将毕,欲舍性命,则普地震动。(八)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时,地大震动。同经卷二亦载有大地震动之六时:(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三)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入涅槃时。(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八、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参见:六震)1310)p130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尊】
为佛之尊称。佛乃人天中之最胜者,故称无上尊。
<一>诸佛之尊称。佛德尊胜,非人天乘所可比拟,故方等大集经卷八有(大一三·四七中)“是人能礼无上尊”之语。无上尊与十力尊(如来具十智力)、十力无等尊、正觉、一切胜、世尊为同义语。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五下):“吾当于世,为无上尊。”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一二·四二九下):“惟愿无上尊,哀受我等请。”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大一七·四五二中):“念当勤精进,顶礼无上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对毗婆尸佛、尸弃佛、迦那含佛等,称为(大二六·四三下)“归命无上尊”,此则与最胜尊、无比尊、无极尊、勇猛第一尊、妙法王同义。
<二>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下)“稽首无上尊”,即指阿弥陀佛。故据无量寿经等所载,无上尊系指诸佛之通称或弥陀之别号。(南本涅槃经卷九、往生要集卷上、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上(璟兴)、六要钞卷三末)p5072
FROM:【佛光大辞典】
【释梵】
又作梵释。指帝释与梵王。此二天王归依释迦牟尼佛,为经论中常见之守护神。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一中):“目连侍左,阿难在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无量寿经卷上、无量寿经义疏卷上、观经玄义分)p6836
FROM:【佛光大辞典】
【归仰】
梵语 adhigamani^ya。表示归命敬仰之意。亦即对诸佛菩萨之归依礼敬。法苑义林章卷四归敬章(大四五·三一六中):“又起殷净心,策殊胜业,申诚归仰,故名敬礼。”(无量寿经卷上)p6570
FROM:【佛光大辞典】
2.2,释迦牟尼佛依照世间习惯,示现学习各种世间技术,享受世间五欲之乐
★【示现算计、文艺、射御,博综道术,贯练群籍,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味之间】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当时示现种种世间技术,计算、文艺、射击、防御之术无一不精通,并且善于博取各种道法技术,融会贯通世间上各种书籍
常常游玩在后宫的后花园中,练习武术以及学习各种文艺,处在后宫殿中沉浸在种种世俗的声色暧昧之中
【道术】
<一>谓道法技术;通于内、外、世、出世之法。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博综道术,贯练群籍。”无量寿经义疏(大三七·一一八下):“广习五明道术。”
<二>指道教为求祈福、降魔、镇灾等,所行之法术。p5647
FROM:【佛光大辞典】
【色味】
(杂语)色者女色,味者爱味也。无量寿经上曰:“处宫中色味之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0-30 19:58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6 15:1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1小时40分)
2.3,释迦牟尼佛见到世间的悲惨,领悟世事无常,毅然出家开始苦行
★【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舍珍妙衣而着法服,剃除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在宫中这些形形色色的暧昧生活之外也看到了世间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这对他内心的触动很大,感悟到世间之事都是无常的,是不可靠不长久的,是没有意义的
于是就舍弃了国家、财富和王位,来到深山中学习修行之道,他将身上穿的衣服、所乘的白马、头上戴的宝冠、身上佩戴的璎珞等装饰物,派遣跟随的人都拿回到宫中
世尊舍弃华丽的衣服穿上修行的衣服,剃除头上的须发,一心端坐在树下面修习苦行,这样受苦精进修行了六年,在修行过程中都是严格按照实修者应遵循的各种戒律依法修习
【词解】
【宝冠】
1.饰以宝物之冠。多指佛及其徒众所戴者。 2.指花朵。——摘自汉典
【法服】
(杂名)又云法衣。三衣之总名也。三衣有法制,如法制者,名法服。法华经序品曰:‘剃除须发而被法服。’世以袍裳袍服作法服者,非。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2.4,深入禅定中,以智慧破魔,终成无上正觉
★【现五浊刹随顺群生,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按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往诣道场,吉祥感徴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树下,加趺而坐,奋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示现在娑婆世界这个五浊恶世中,就会随顺凡夫众生的种种相貌,因此释迦牟尼佛就示现身上污染上尘垢,来到了泥连河中沐浴
因为修习苦行,这时世尊的身体非常的虚弱,天人们看到后就把河边的树枝压低让释迦牟尼佛能够攀着树枝走出浴池上岸
有很多灵性的禽鸟一路跟随来到了修行的道场,路上遇到了一位割草的姑娘,名叫吉祥,吉祥感受到世尊的功德,为了表达自己对释迦牟尼佛的敬意,吉祥恳请世尊接受她布施的青草(这其实也是世尊在教导世人供养实修者的福报很大,所以我们平时也应供养真正的实修者),把青草敷在菩提树下
世尊就在菩提树下,结跏趺而坐,身上发出无量光明,这光明一直照射到天宫,魔宫中的魔王一看就知道世间有佛出世,于是魔王就带领魔子魔孙来逼迫世尊,干扰威胁世尊成就佛道
但是世尊都以无上的智慧和甚深的禅定力降服了魔王的干扰和挑战,最终终于获得无上微妙殊胜的解脱之法而成就佛道
【词解】
【五浊】
(名数)又名五滓,五浑等。住劫中人寿二万劫已后,而有浑浊不净之法五种:一、劫浊,谓至二万岁已后见等之四浊起时也。二、见浊,身见边见等之见惑也,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三、烦恼浊,贪嗔痴等一切修惑之烦恼,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四、众生浊,劫浊时之众生为见浊烦恼浊之结果,人间之果报渐衰,心钝体弱,苦多福少也。五、命浊,此亦为前二浊之结果,寿命渐缩少,乃至十岁也,此中以劫浊为总,以他四浊为别。劫浊中有四浊,以四浊之故为劫浊也,又四浊中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此二者成众生浊与命浊之二者也。文句四下曰:‘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但约四浊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立此假名。烦恼浊指五钝使为体,见浊指五利使为体,命浊指连持色心为体。’同文句记曰:‘准悲华经,八万至三万亦不有浊,至二万岁为五浊始。’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三曰:‘言五浊者:一劫浊,劫浊无别体,但四浊聚于此时。悲华云:从灭劫人寿二万岁时为劫浊。二见浊,五利使。三烦恼浊,五钝使。四众生浊,亦无别体,揽前利钝果报立此假名。五命浊,连持色心,摧年促寿。’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阿弥陀经曰:‘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金流】
(地名)连河之别名。无量寿经上曰:‘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同述文赞上曰:‘金流即尼连河。’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灵禽】
1.珍禽﹐神鸟。 2.谓有灵性的禽鸟。 3.对鸟的美称。
© 汉典
【功祚】
功德福禄。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0-31 17:08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6 15:1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
2.5、释梵祈请,请转法论,从此世尊以狮子吼开启了为众生演说佛法
★【释梵祈劝请转法轮,以佛游步、佛吼而吼,扣法鼓、吹法螺、执法剑、建法幢、震法雷、曜法电、澍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光明普照无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总摄魔界、动魔宫殿,众魔慑怖莫不归伏。】
【学习解说】
世尊在菩提树下成就佛道,证悟:众生本都具足如来智慧德相,但由于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使得这种智慧无法显现。
由此告诉众生,只要放下妄想和执着,人人都可以显露本自具足的佛性光明,而实证成佛
但是一开始世尊怕凡夫众生不相信转而毁谤佛法,所以在实证的当下就要步入涅槃
是帝释天帝和大梵天王诚恳的祈请世尊能够驻留在娑婆世间为众生演说甚深微妙之法(这里也是教导众生想要听闻佛法,必须以恭敬心祈请,“佛经上说~佛法在恭敬心中求——[略说]求法须知)
让众生都能够听闻佛法继而精进修行而解脱,在帝释天帝和大梵天王的祈请下,世尊放弃了涅槃的想法,开始了在这个娑婆世界为众生演说佛法的艰辛历程
这时世尊就示现佛的一切威仪,示现佛游步,在十方法界中来去自如,无有障碍,又发出震耳欲聋的狮子吼音,击退众生心中的恐惧
扣响了大鼓,吹响了法螺,令十方世界的众生都能听闻到佛的法音,降服众生的心魔
执起法剑斩断众生心中的种种烦恼,建起法幢,让众生以佛法的智慧来破除心中的烦恼执着
震法雷,破除众生累世轮回中的愚痴迷茫,如电光一样,世尊的说法瞬间照亮生处黑暗中的众生
世尊为众生普施甘露法雨,浇灌众生干渴的心田,这样时时为众生广说佛法,利益了无量无边的众生
世尊殊妙的法音令世间众生得以觉悟,世尊散发的光明照耀无量无边的佛国净土
在释迦牟尼佛成佛的瞬间,一切世界发出六种震动(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则普地震动),这种震动震慑了魔界,令魔宫发生动荡
魔宫中的魔民震慑于佛陀的威严,内心都生起畏惧之心,最后无不降服归顺佛陀而修习佛法
【词解】
【游步】
1.漫游。 2.涉猎。
© 汉典
【佛吼】
(杂语)佛之师子吼也,佛之说法,谓之师子吼,喻于大众无所怖也。无量寿经上曰:“佛吼而吼。”同嘉祥疏曰:“举师子王哮吼为譬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鼓】
佛教法器之一。举行法事时用以集众唱赞的大鼓。亦指禅寺法堂东北角之鼓,与茶鼓相对。
© 汉典
【法鼓】
(喻)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法音,传播得很远。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螺 】
软体动物的一属,多生活在海洋中,壳圆锥形,壁厚,长约1尺,表面有很多瘤状突起。磨去尖顶的壳吹起来很响,古代做佛事时用来做乐器,所以叫法螺。渔船、航船等也用来做号角。
© 汉典
【法螺】
梵语 dharma-s/an%kha。螺(s/an%kha),音译商佉,意译珂、贝、蠡贝。于印度,召集人群或征战时,多吹此贝。亦为乐器。后世以法螺为螺之通称。(一)因吹螺之声远闻,且螺声勇猛。喻佛说法仪节隆盛,广被大众,且能降魔,故称法螺。(二)密教中,乃千手观音的持物之一。(三)为日本“修验道”重要法具之一,原是于山中修行时,为避免猛兽追逐所备重要用具之一,亦使用于法会之际。(法华经卷一序品、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八、大日经卷四密印品、五分律卷十八)p3428
FROM:【佛光大辞典】
【法剑】
比喻佛法如剑。剑,原为制敌之具,佛法可制服众生烦恼之魔军,犹如剑可制敌,故有此语。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吹法螺,执法剑。”般舟赞(大四七·四八四下):“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p3421
FROM:【佛光大辞典】
【法幢】
其义有二:(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二)为说法道场之标帜。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禅宗又转其意,将演法开畅,称为建法幢。今各寺之安居结制,亦称建法幢。(无量寿经卷上、首楞严经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岩录第二十一则)p3421
FROM:【佛光大辞典】
【法雷】
比喻佛法能破除众生之迷妄而使其开悟,有如雷霆之震骇众生。又喻法音雄猛犹如震雷。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震法雷,曜法电。”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大三七·九六下):“法无碍智,化众生也。天雷一动,卉艺生牙;法音一闻,阐道快成。”故又喻众生听闻法音,顿生法芽,犹如春雷一动,草木生芽。p3417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电】
(譬喻)说法照了,譬如电光。无量寿经上曰:“震法雷,曜法电。”同慧远疏曰:“义无碍智益众生也,电光一发,有物斯睹。义言一宣,诸义悉见。”同嘉祥疏曰:“耀电譬说法有照了之用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雨】
以雨来比喻佛之教法。佛法滋润众生,令由迷妄而至证悟,犹如雨之普泽草木,使其生长,而至开花结果,故以雨譬喻之。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二上):“无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法华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p3365
FROM:【佛光大辞典】
【法雨】
(譬喻)妙法能滋润众生,故譬之为雨。无量寿经上曰:“澍法雨演法施。”法华经序品曰:“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同普门品曰:“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涅槃经二曰:“无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嘉祥无量寿经疏曰:“澍雨有润泽之功,譬说法能沾利众生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施】
梵语 dharma-des/ana^,巴利语 dhamma-desana^。指宣说教法,利益众生。为二施之一,三施之一。又作说教、说法、说经、谈义、劝化。与“唱导”同义。(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法华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一)((参见:布施)1901、“说法”5922)p3366
FROM:【佛光大辞典】
【六种震动】
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又作六变震动、六反震动。略称六震、六动。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依地动之方向,举出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等六相。新华严经卷十六、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一等则举出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各相复分小、中、大等三种,故计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等十八相。大方广大庄严经卷二则举出摇动、极摇动、遍摇动、扣击、极扣击、遍扣击、移转、极移转、遍移转、涌覆、极涌覆、遍涌覆、出声、极出声、遍出声、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等十八相。
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载有地动之八种因缘:(一)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震动。(二)得道之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知试力则普地震动。(三)若菩萨由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普地大动。(四)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胁生,专念不乱,则普地震动。(五)菩萨初成无上正觉,地大震动。(六)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则普地震动。(七)佛之说教将毕,欲舍性命,则普地震动。(八)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时,地大震动。同经卷二亦载有大地震动之六时:(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三)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入涅槃时。(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八、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参见:六震)1310)p130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6 21:03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6 21:0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
★【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严护法城,开阐法门;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为众生广说正信佛法,打破根植在众生心中炽盛的邪法,消除世间众生心中的种种邪见
开解众生心中种种世间烦恼,断除凡夫众生深重的世间欲望,牢牢的守护住正法,不让邪法邪见有机会摧毁众生学习正法的信心
广泛的向众生演说正信的佛法,教导众生解脱六道轮回的方法,洗去众生身上的污垢,净化众生累世轮回中集聚的愚痴无明,显露清明智慧
为了把正信的佛法发扬广大,也能使众生对佛法融会贯通,就在世间不停地宣扬佛法,度化世间众生一起出离恶道,解脱自在
【词解】
【掴裂】
(杂语)裂破也。无量寿经上曰:“掴裂邪网。”同述文赞曰:“掴古恶反,亦裂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网】
(譬喻)邪法如网绞络而能罗人,故曰邪网。无量寿经上曰:“掴裂邪网消灭诸见。”起信论曰:“远离痴慢出邪网故。”同义记上曰:“出邪魔罥网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劳】
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
FROM:【佛光大辞典】
【欲堑】
(譬喻)贪欲深而难越,故譬以堑。无量寿经上曰:“散诸尘劳,坏诸欲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城】
正法可杜防非法,犹如城池之防患外敌,故称法城。准此,一切经法亦称法城,此乃因经法可守护正法之故。又涅槃妙果乃安身之处,故亦称法城。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严护法城,开阐法门;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维摩经佛国品、无量寿经义疏(慧远))p3377
FROM:【佛光大辞典】
【开阐】
1.犹开辟;发展。 2.广为开设。 3.发挥阐述。
© 汉典
【洗濯】洗涤
除去[罪过、积习、耻辱、仇恨等]
——摘自汉典
【垢污】
(譬喻)以身之垢譬心性之妄惑也。无量寿经上曰:“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同经嘉祥疏曰:“垢污者执相之惑,皆沾污慧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化】
(术语)以正道化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宣流正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入国分卫获诸丰膳,贮功德、示福田、欲宣法、现欣笑,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显现道意无量功德,授菩萨记成等正觉,示现灭度拯济无极。】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成就正等觉后,来到世界各国宣化佛法,在托钵乞食中获得众生丰盛的膳食供养,这也是世尊令众生获得累积功德,广种福田的机会,增上众生的福报
释迦牟尼佛为众生演说佛法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以光明的法音救度治疗众生,脱离世间的三种苦难(分别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详见下面注解)
为众生显现大乘的菩提之道,教导众生发起菩提心,宣说发起菩提心菩萨行的无量功德
并为发起菩提心的菩萨行者授记,将来何时能够成就正等正觉,增上菩萨行者的信心
为了能够让众生感到佛法的珍贵而珍惜当下的修行,就为众生示现灭度,虽然佛示现涅槃之相,但是佛的的法身永远陪伴着众生,救渡一切众生没有穷尽
【词解】
【分卫】
(术语)Pin!d!apa%ta,或翻乞食,或翻团堕。乞食者为比丘行而乞食也,团堕者就乞得之食而释之,以西竺之法,多抟食作团堕叠钵中故也。善见论曰:“分卫者,乞食也。”玄应音义五曰:“分卫,此言讹也。正言傧荼波多,傧荼此云团,波多此云堕,言食堕在钵中也。团者食团,谓乞食。”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一曰:“梵云分卫,此翻抟堕,以西竺多抟食堕叠盆中故。”或为汉语,谓以乞得之食物分与僧尼而卫护之令修道也。是为乞食之义。又为佛分身保护众生之义,是非乞食之事。僧祇律曰:“乞食分施僧尼,卫护令修道业,故云分卫。”嘉祥大经疏曰:“能分身护物机,故言分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苦】
梵语 tisro-duh!khata^h!。<一>依苦之性质,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一)苦苦(梵 duh!kha-duh!khata^),有漏行蕴中,诸非可意之苦受法,逼恼身心之苦。(二)坏苦(梵 vipariN!a^ma-duh!khata^),诸可意之乐受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三)行苦(梵 sam!ska^ra-duh!khata^),除可意非可意以外所余之舍受法,为众缘所造,难免生灭迁流,故圣者观见之,于身心皆感逼恼,故称为行苦。一切有漏之行皆无常而生灭迁流,故皆为行苦所摄,则非可意之法有苦苦、行苦二种,可意之法则有坏苦、行苦二种。(俱舍论卷二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
<二>苦谛四行相中之苦有所取苦、事相苦、和合苦等三类,系唯识宗所立。(一)所取苦,又作取苦。于遍计所执性上,执持实我、实法,遂于能取之心感苦。(二)事相苦,又作相苦。于依他起性上,见苦苦、坏苦、行苦等三相。(三)和合苦,于圆成实性上取苦之义,即真如与一切有漏有为之苦相和合,故称苦,然其体实无。(成唯识论卷八、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本)
<三>因食所生之界不平等所生病苦、欲希求苦、求不允苦。(一)界不平等所生病苦,系由“段食”所致,乃地、水、火、风四大不调而引起之病苦。(二)欲希求苦,系由“触食”所致,为欲求渴望之苦。(三)求不允苦,系由“意思食”所致,为求不得之苦。(瑜伽师地论卷九十四)
<四>印度古代六派哲学中之数论学派所立,将世间诸苦分为如下三种:(一)依内苦(梵 a^dhya^tmika-duh!khata^),系由风热痰之不平等,故生病苦,是即身苦;又怨会、爱离、所求不得而生之心苦,亦属依内苦。(二)依外苦(梵 a^dhibhautika-duh!khata^),系由世人、禽兽毒蛇、山崩岸坼等所生之苦。(三)依天苦(梵 a^dhidaivika-duh!khata^),系由寒热、风雨、雷霆等种种天之所为所生之苦。(金七十论卷上)p59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苦】
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世人即有生死之身,已经够苦,加上众苦逼迫,简直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坏苦是偶而出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 汉典
★【消除诸漏,殖众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难量。】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不但以佛法消除众生种种烦恼,也教导众生要培植善根,这样就能增上无量不可思议的福慧功德
【词解】
【诸漏】
漏,烦恼之异称。诸漏,即诸烦恼。总摄三界诸烦恼,称为三漏。法华经卷一序品(大九·一下):“诸漏已尽,无复烦恼。”p6309
FROM:【佛光大辞典】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7 20:24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6 15:4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
三、承继佛的教导,诸菩萨游走在诸佛国土,为众生广宣解脱佛法
3.1菩萨游诸佛国,悲悯众生,广化众生,成为众生的大导师,为诸佛所共护念
★【游诸佛国,普现道教,其所修行清净无秽。】
【学习解说】
菩萨行者受到佛的授记后,都游走在世界各个佛国,广泛的为众生宣扬佛的教导,并且按照佛的教导如实修行,令自心清净无染,智慧显露
★【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无所不变,本学明了在意所为。此诸菩萨亦复如是,学一切法贯综缕练,所住安谛靡不感化,无数佛土皆悉普现,未曾慢恣、愍伤众生。】
【学习解说】
就像那些行幻术之人在众生面前示现种种奇异的变化,或变男人或变女人,或变其他令众生惊奇的事物
凡是众生所想全都能示现在众生面前,这些变幻之术,幻术师都了然于胸,可以随众生任意所想信手沾来,为众生变幻出来
菩萨行者也是这样,认真学习佛陀教导的各种解脱法门,把这些法门融会贯通,不断地熟练通达这些能够利益众生的法门
安住在涅槃寂静的真谛和俗事虚妄的俗谛之中,因此世间众生都被他们利益众生的精神所感化
菩萨行者在他们所经过的无量无边的佛国之中,都会根据众生的根器示现各种各样的形相来运用种种方便教化众生
从来都不曾对众生有过傲慢懈怠之心、也从来不曾放纵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
而是时时哀悯众生沦落在六道轮回中不断地受苦,发起救渡众生的愿心
【词解】
【幻师】
梵语 ma^ya^-ka^ra。又作幻士、幻人、幻术师。即行幻术之人,能于无实体者变化而现之。经论中多用之为譬喻。幻术不仅行于印度,我国之道士与日本之阴阳家亦传习之,即西欧古传说中之魔术师,其术称为幻术、外术、咒术、符术、魔术,亦称为外法、魔法。(大乘入楞伽经卷二、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幻师颰陀神咒经、大智度论卷四十四、卷五十)p1391
FROM:【佛光大辞典】
【贯综】
贯通融会。
© 汉典
【谛】
(术语)真实不虚之义,言真实之道理不虚妄也。如俗事虚妄之道理,名为俗谛,涅槃寂静之道理,名为真谛。见此谛理者为圣者,不然为凡夫。大日经疏八曰:“谛者,即是如来真实句。”义林章二末曰:“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为谛。”又曰:“事如实事,理如实理,事理不谬,名之为谛。”二谛义上曰:“谛是实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恣】
放纵,无拘束:~意。~肆。~睢。~情。~行无忌。
方言,舒服:透~。睡得真~。
© 汉典
【愍伤】
哀伤。
© 汉典
★【如是之法一切具足,菩萨经典究畅要妙,名称普至导御十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佛所住者皆已得住、大圣所立而皆已立,如来道化各能宣布,为诸菩萨而作大师。】
【学习解说】
菩萨行者对佛的教导全都融会贯通,一切都已具足圆满,菩萨行者在行菩萨道时,精通佛陀教导的一切经文典籍,对其中精深微妙的法义更是能够充分表达疏解
这样菩萨行者的名声流传到世间的角角落落,引导十方世界的众生都能信受正信佛法,令众生都能在行者的愿心教导下修行解脱
因此无数无量的诸佛都会一起护念菩萨行者的种种菩萨行
如此精进实修,佛所安住的境界菩萨都已经安住进去,佛所教导的各种法门全都实修验证,如来宣扬的正信佛法都能为众生如法演说,如佛那样成为其他菩萨的大导师
【词解】
【究畅 】
充分表达。
© 汉典
【大圣】
(术语)佛之尊号。法华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妙宗钞上曰:“佛是极圣,故称为大。”法华弘传序曰:“非大圣无由开化。”【又】以名高位之菩萨。无量寿经上曰:“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净影疏曰:“大有两义:一位高名大,二德胜名大,会正为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要妙】
1.亦作"要眇"。 2.精深微妙。 3.美好貌。
© 汉典
【所立】
<一>梵语 siddha。所成立之意。(俱舍论卷一)
<二>因明用语。即于因明对论中提出而有待证明之主张命题,亦即因明三支中之宗支。相对于此,因支(理由)与喻支(譬喻)系用以证成宗支是否能确立者,故称能立。(因明入正理论、因明正理门论)p3244
FROM:【佛光大辞典】
★【以甚深禅慧开导众人,通诸法性,达众生相,明了诸国】
【学习解说】
菩萨行者以微妙甚深的禅定和智慧开导众生,菩萨通达宇宙中一切现象所具有的真实不变的本性,通达世间凡夫众生的一切相貌,明了世间各国的种种因缘
【词解】
【禅慧】
禅定与智慧。依此二者能摄一切之证行。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中):“以甚深禅慧,开导众人。”(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p6481
FROM:【佛光大辞典】
【法性】
梵语 dharmata^,巴利语 dhammata^。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又作真如法性、真法性、真性。又为真如之异称。法性乃万法之本,故又作法本。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即以一切法之总相、别相同归于法性,谓诸法有各各相(即现象之差别相)与实相。所谓各各相,例如蜡炙火溶,顿失以前之相,以其为不固定者,故分别求之而不可得;不可得故空(无自性),即说空为诸法之实相。对一切差别相而言,因其自性是空,故皆为同一,称之为“如”。一切相同归于空,故称空为法性。又如黄石之中具有金之性质,一切世间法中皆具涅槃之法性,故说此诸法本然之实性为法性,此与圆觉经所谓“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同义。释尊曾于大宝积经卷五十二开示诸法实性之义,谓法性无有变异,无有增益,无作无不作;复于一切处通照平等,于诸平等中善住平等,不平等中善住平等,于诸平等不平等中妙善平等;又谓法性无有分别,无有所缘,于一切法能证得究竟体相。故若有依趣法性者,则诸法性无不依趣。一般对法性与如来藏加以区别,即广指一切法之实相为法性,然亦有主张法性与如来藏同义之说。如大般若经卷五六九法性品说如来之法性与大乘止观法门卷一等即属此说。(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菩萨地持经卷一、成唯识论卷二、大智度论卷二十八、大乘玄论卷三)((参见:真如)4197、“真理”4221)p3358
FROM:【佛光大辞典】
3.2菩萨以智慧和大无畏深入通达空寂之法义,成就无愿三昧
★【供养诸佛。化现其身犹如电光,善学无畏晓了幻法。坏裂魔网,解诸缠缚。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
【学习解说】
总是如闪电那样令自己的身形顷刻间站在佛的面前,以最虔诚的心恭敬供养诸佛
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善于学习通晓种种教导众生的方便法门,摧毁魔王织就的外道,解脱缠缚在众生身上的种种烦恼
菩萨的实修功德已经超越了声闻弟子(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缘觉弟子(独自悟道之修行者。即于现在身中,不禀佛教,无师独悟,性乐寂静而不事说法教化之圣者。声闻与缘觉)所实证的功德
通达空无相之理,了知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灭,实证无愿三昧(于一切生死法中愿求离造作之念之禅定也)
【幻法】
(术语)幻师之法术。幻化之法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闻】
梵语 s/ra^vaka,巴利语 sa^vaka。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解释声闻之名义有三,即:(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卷四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三)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卷二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此三释中,前二者为小乘之声闻,第三则为菩萨,随义而称为声闻。
声闻原指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后与缘觉、菩萨相对,而为二乘、三乘之一。即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期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槃者。声闻乘,乃专为声闻所说之教法。声闻藏,则为阐述其教说之经典。
于诸经论中,声闻之种类有二种、三种、四种、五种之别。据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载,有:一向趣寂声闻、回向菩提声闻等二种声闻。入楞伽经卷四载,有:决定寂灭声闻、发菩提愿善根名善根声闻、化应化声闻等三种声闻。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三有:变化声闻、誓愿声闻、法性声闻等三种声闻。世亲之法华论卷下则将声闻分类为决定声闻、增上慢声闻、退菩提心声闻、应化声闻等四种。
另据法华文句卷四上所举,将声闻类分为五,称为五种声闻,即:(一)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道熟而证得小果。(二)退菩提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然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三)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度化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现声闻之形,以劝诱小乘,令入大乘。(四)增上慢声闻,谓厌离生死,欣乐涅槃,修习小乘而以得少为满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五)大乘声闻,谓以佛道之声,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喻小乘涅槃),终归大乘实相之理。
以上所举,皆基于大乘教义所作之分类,然诸部阿含经典及发智论、六足论等诸论之中,则不持此等说法,彼所谓之声闻,仅指上述之趣寂声闻一种而已。此外,声闻一语,于阿含等原始圣典中,兼指出家与在家弟子;然至后世,则专指佛教教团确立后之出家修行僧。(杂阿含经卷三十一、长阿含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卷八十、法华玄论卷一、卷四、卷七、大乘义章卷十七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法华文句卷一上)p6497
FROM:【佛光大辞典】
【缘觉】
梵语 pratyeka-buddha,巴利语 pacceka-buddha。音译钵剌医迦佛陀、毕勒支底迦佛、辟支迦佛、贝支迦佛、辟支佛。又作独觉、缘一觉、因缘觉。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独自悟道之修行者。即于现在身中,不禀佛教,无师独悟,性乐寂静而不事说法教化之圣者。声闻与缘觉,称为二乘;若共菩萨,则为三乘。
独觉之种类,依大毗婆沙、俱舍、瑜伽师地诸论,有部行独觉、麟角喻独觉二种。依俱舍论卷十二载,部行独觉指声闻时已证不还果,而欲达阿罗汉果时,离佛自修自悟者;麟角喻独觉指独居修行一百大劫,而积足善根功德之觉者。关于部行独觉,有一说认为原即指须陀洹等之声闻;另一说则谓彼等先为异生,曾修声闻之顺决择分,后自证道,由是而得独胜之名,此系基于本事经中苦行外仙效仿猕猴之威仪而独证之说,即阐明部行独觉乃异生凡夫之意。此中,部行独觉之得名,系由其在声闻修行之际,多居僧团中生活;麟角喻独觉则系独自于山间、林下修行,不结伴侣,故以麟角为喻。
另依大智度论卷十八之意,辟支佛有二类:(一)独觉辟支佛,亦有二种:(1)小辟支迦佛,本是“学人”(即指“有学”,系相对于“无学”而言),在受生七次须陀洹之后来生于人间,而于无佛之世自证成道。(2)大辟支迦佛,即于百劫中增长福慧,而得三十一相、三十相、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之圣者。盖前者即相当于部行独觉中之得果声闻,后者相当于麟角喻独觉。(二)因缘觉辟支佛,系由先世福德愿行之果报,而不必从他人闻法即能自出智慧,藉飞花落叶等之小因缘而觉悟,相当于部行独觉中之异生凡夫。
又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明揭三种独觉之道,其第一种即相当于今所说之大辟支迦佛,第二种相当于因缘觉,第三种相当于小辟支迦佛。四教义卷三引用大智度论之文,谓犹如独觉有大小二种,因缘觉亦有大小二种,其说恐非允当。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四亦举出缘觉有三种之别:(一)缘觉之缘觉,此与“因果俱”相同。(二)声闻之缘觉,其中“因”系指声闻,“果”成缘觉。(三)菩萨之缘觉,其中“因”系指菩萨,“果”成缘觉。
大乘义章卷十七对声闻、缘觉有四句分别:(一)是声闻而非缘觉,即声闻人。(二)是缘觉而非声闻,即麟角喻人。(三)是声闻亦是缘觉,即为部行。(四)是缘觉亦是声闻,即因缘觉。又声闻、缘觉相较,则有五同六异之说,五同即:(一)见理同,同见生空之理。(二)断障同,同断四住之烦恼。(三)修行同,同修三十七道品法。(四)得果同,同得尽智、无生智果。(五)证灭同,同证有余、无余涅槃。六异指:(一)根异,声闻为钝根,缘觉为利根。(二)所依异,声闻依师,缘觉不依师。(三)藉缘异,声闻藉教法为缘而得悟道,缘觉藉事相之现缘而悟道。(四)所观异,声闻观察四真谛法,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法。(五)向果异,声闻人中四向四果,缘觉人中一向一果。(六)通用异,声闻之人二千国土为通境界,缘觉之人三千国土为通境界。
缘觉若与菩萨相较,则有一同十异,一同即入于圣位而永不退转,十异即:(一)因异,缘觉之宿善狭小,菩萨广大。(二)根异,缘觉为钝根,菩萨为利根。(三)心异,缘觉畏苦,菩萨不畏。(四)所解异,缘觉观十二因缘而悟解生空之理,菩萨观一切法而解二空。(五)起行异,缘觉修自利行,菩萨修自他二利行。(六)断障异,缘觉断烦恼障,菩萨能断烦恼、所知二障。(七)得果异,缘觉得小涅槃,菩萨得大涅槃。(八)起化异,缘觉仅现神通而不说法,菩萨能现神通,亦能宣说。(九)通用异,缘觉同于声闻仅一心一作,不能众心众作,而诸佛菩萨能于一时化现十方世界之一切色相、五趣之身等而施化用。(十)体义异,缘觉所有之身智功德悉皆无常、苦、无我、不净,菩萨之涅槃则常、乐、我、净。以上之比较系大乘家之说,小乘家则认为不论声闻、缘觉、菩萨等,最后均归于“灰身灭智”之状态。
缘觉人唯有自利行,而无利他心,故不起大悲心救度众生,遂难登佛果位。此即缘觉之舍悲障。若自声闻而言,则缘觉为利根;若自菩萨而言,则缘觉为钝根。故旧华严经卷六等,相对于声闻之称为小乘,菩萨之称为大乘,遂将缘觉称为中乘;另于大品十地之中,称缘觉为“支佛地”,置之于“已辨地”之上,“菩萨地”之下。亦即通教十地中之第八地。以支佛地而言,本身便有十地之分类。(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贤愚经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卷一八○、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二、辟支佛因缘论卷一、出三藏记集卷一、瑜伽论略纂卷九、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慧苑音义卷上、玄应音义卷三、翻译名义集卷二)p613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相】
<一>梵语animitta。无形相之意。为“有相”之对称。大宝积经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另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师子吼菩萨品载,涅槃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称无相。
此外,赖宝之真言名目载,无相有浅略、深秘二义,即:(一)诸法之体性,如幻虚假,自性为空,一相不存,无色无形,此为浅略之无相。(二)一相之中虽具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为无色无形之无相,乃系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之义,故为深秘之无相。前者表示显教遮情之意,后者为真言表德之义。另就“教”而言,可分有相教、无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无相行;就“观”而言,可分有相观、无相观;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无相土。(大品般若经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六十一,百论卷上舍罪福品)((参见:有相无相)2437)
<二>(684~762)唐代禅僧。俗姓金,世称金和上、东海大师。原为新罗王族,于新罗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后,开元十六年(728)随入唐使航海来华。谒玄宗,住禅定寺,未久入蜀,至德纯寺,欲师事处寂,时处寂因病不得引见,然无相燃一指供养,遂得留止二年。二十四年,处寂遣人唤无相,付嘱从智诜所传之达磨衣,遂隐山中修头陀行。后应请开禅法,住成都府净众寺,化导二十年。天宝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见之,礼锡丰隆。宝应元年(762)五月,将信衣付嘱予无住,十九日坐化,世寿七十九。师于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设道场说法,先引声教念佛,次说无忆、无念、莫忘三句。后世之净众宗,即指无相之法系。其传承及教旨,见于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宋高僧传卷十九、神僧传卷七、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卷四、禅学思想史卷上(忽滑谷快天)、支那净土教理史(望月信亨)、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p5103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愿解脱门】
(术语)又云无作解脱门。三解脱门之第二。于一切生死法中愿求离造作之念之禅定也。(参见:三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8 21:32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6 15:5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40分)
3.3菩萨以种种善方便教导救度众生之时,自己也成就无量功德
3.3.1菩萨于深入禅定中,一念间能见无量诸佛
★【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于此中下而现灭度,亦无所作、亦无所有,不起、不灭得平等法。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诸根智慧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宣扬演说一切经典,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遍。】
【学习解说】为了救渡不同根器的众生,善于运用种种方便,为众生示现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应机教化救渡众生
菩萨学习佛的做法,在最后示现无余涅槃,色身入灭,不住世间
实际上菩萨在行菩萨道时,无所做,也无所有,对一切法起不生不灭之想,通达法性平等
由此菩萨都具足了无量功德,成就无量总持(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也成就无量无数三昧(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
信勤念定慧之善根都显示出超然的智慧,安住在禅定中,对一切法都不起妄想妄念
菩萨在深入学习佛教导的菩萨行的法藏中,实证佛的华严三昧(修此定乃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趣,为达此理趣而修万行,庄严佛果,称为华严;一心修之,称为三昧。此三昧乃统摄法界,入一切佛法之大三昧。)
大菩萨们为世间众生广泛宣扬演说佛教导的一切经典,安住在微妙甚深的禅定之中,全都能够看到现在住世的无量无边的诸佛,而且在一念之间就能来到世间诸佛佛国,供养诸佛
【词解】
【总持】
(术语)梵语陀罗尼Dha%ran!i,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忌谓之持。”嘉祥法华疏二曰:“问:以何为持体?答:智度论云:或说念,或说定,或说慧。今明一正观随义异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总持】
1、指忆念所闻之法而不忘失的能力。
2、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这也就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3、总持有四种:
一、法总持,又名闻总持,即不忘失佛的教法;
二、义总持,即能执持佛法的义理;
三、咒总持,即菩萨依定起咒,解除众生的苦厄;
四、忍总持,即能如实的把握事实的真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诸根】
(术语)信勤念定慧之五根,其他一切之善根也。无量寿经曰:“诸根智慧。”慧远疏曰:“信勤念等,名为诸根。若通论之,一切善法,悉名诸根,如涅槃说。”又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无量寿经上曰:“诸根悦豫。”慧远疏曰:“眼等五根,同现喜相。”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定】
梵语 sama^dhi。指禅定之境。谓于诸法不起妄想妄念。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又于密教,指寂静清凉之三昧。大日经疏卷四(大三九·六二二下):“于北方观不动佛,作离热清凉住于寂定之相。”p4503
FROM:【佛光大辞典】
【法藏】
<一>法,谓法性;藏,为含藏。又作佛法藏、如来藏,意指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
<二>法,教法之意;藏,含藏之意。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以教法含藏多义,故称法藏。或指含藏此等教说之圣教、经典等;经典含藏众多之法门,故有此称。
<三>纳藏经典之府库亦称法藏,或宝藏、经藏、轮藏、经堂。((参见:经藏)5557)
<四>梵名 Dharma^kara。音译作昙摩迦、昙摩迦留。意译作法宝处、法处、法积、作法。为阿弥陀佛未成佛时之法名。又称法藏比丘。据无量寿经卷上所载,过去久远劫前,世自在王如来之时,有一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即发无上正真道意,乃弃王位出家,号曰法藏。其高才勇哲,超异于世,未久即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法藏乃发四十八大愿。以其所闻教法护持不失,聚集众多,故无量寿经译作“法藏”(梵 dharma^kara,乃法的积聚,或本源处之义),唐代所译之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会译作“法处”,宋代所译之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译作“作法”,大智度论则译作“法积”。((参见:阿弥陀佛)3680)
<五>(546~629)隋唐僧。颍川颍阴人,俗姓荀。二十二岁出家。因通鲜卑语,受知于北周武帝。后入终南山紫盖峰,独栖安禅。建德年间,武帝大肆灭佛。至宣帝即位,师上京请复佛法,常敕令蓄发,为菩萨僧,作陟峙寺主,师严拒不从。后复隐遁山林。至隋代,文帝兴复佛法,师始复出,为太平宫寺上座。唐贞观三年示寂,世寿八十四。(续高僧传卷十九)
<六>(643~712)唐代僧。为华严宗第三祖。字贤首,号国一法师。又称香象大师、康藏国师。俗姓康,祖先康居国人,至其祖父,举族迁至中土,居于长安。早年师事智俨,听讲华严,深入其玄旨。智俨示寂后,乃依薄尘剃度,时年二十八。初以能通西域诸国语与梵文经书,遂奉命参与义净之译场,先后译出新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等十余部。尝为武后讲华严十玄缘起之深义,而指殿隅金狮子为喻,武后遂豁然领解,后师乃因之撰成金师子章。师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致力于华严教学之组织大成,又注释楞伽、密严、梵网、起信等经论,并仿天台之例,将佛教各种思想体系分类为五教十宗,而推崇华严之组织乃最高者,华严哲学于现实世界中乃属理想世界之实现。于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示寂于大荐福寺,世寿七十。著作甚多,计有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华严料简、华严五教章、大乘密教经疏四卷、梵网经疏、大乘起信论疏、华严纲目、华严玄义章等二十余部。弟子主要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等。(贤首大师碑传、宋高僧传卷五、佛祖统纪卷二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
<七>(1573~1635)明代临济宗僧。梁溪(位于江苏无锡)人,俗姓苏。号汉月,字于密。十五岁出家,长好禅旨,读高峰语录有疑,潜心参究,历十余年。一日,闻折竹声大悟。天启四年(1624),至金粟寺参诣密云圆悟,蒙其印可付法。开法于苏州虞山中之三峰清凉禅寺(三峰禅院),世称三峰藏公。其后,历住北禅大慈寺、杭州安稳寺,苏州圣恩寺等名刹。师聪敏绝伦,负操任气,学贯佛儒。潜心禅修,沉思有年,见地遂异,倡为新说。著五宗源,指责当世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仅单传释迦拈华一事,而强调自威音王以来,无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一时诸方惊疑,论诤遂起。圆悟曾寄书告诫之,然不能夺其意。后于崇祯八年七月示寂,世寿六十二。清代雍正年间,帝以政令指其教为魔说,毁其书,黜其徒,三峰一脉遂绝。其所著广录三十卷、弘戒法仪三卷、语录三十卷等,迄今仍流传于丛林间。(五灯严统卷二十四、五灯全书卷六十五)p3428
FROM:【佛光大辞典】
【华严三昧】
三昧,即定。指供佛、教化、十度等行所依之定。又作佛华严三昧、华严定、佛华三昧。修此定乃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趣,为达此理趣而修万行,庄严佛果,称为华严;一心修之,称为三昧。此三昧乃统摄法界,入一切佛法之大三昧。据旧华严经卷三十六离世间品载,普贤菩萨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为佛华严。华严游心法界记释此三昧,以“华”有生实作用,而释华为菩萨万行;以“严”为行成果满契合相应,垢障永消,证理圆洁;以“三昧”为理智无二,交彻镕融,彼此俱亡,能、所皆绝。又谓华即严,以理智无碍故;华严即三昧,以行融离见故;或华即严,以一行顿修一切行故;华严即三昧,一行即多而不碍一多故;或华严即三昧,以定乱双融故;或三昧即华严,以理智如如故。若将此三昧与“海印三昧”相对照,则此三昧乃约解行而言,系从因而立名,海印三昧系依果而立。然因果本无二,故此二者为一体之二用。唐代法藏著「妄尽还源观”,即谓自性清净圆明之体有二用,一为海印森罗常住之用,即海印三昧;一为法界圆明自在之用,即华严三昧。(无量寿经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疏卷五、卷十六、华严五教止观)((参见:海印三昧)4165)p5238
FROM:【佛光大辞典】
3.3.2菩萨在无量菩萨行中,得获如来四无碍辨智,善于开化一切众生
★【济诸剧难诸闲不闲,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超过世间诸所有法。】
【学习解说】
菩萨不管是对修行的众生或不修行的众生都是平等的救度,令世间众生出离三恶道,远离种种苦难
教导他们认识法界真相,从而走上修行解脱的道路,菩萨也因此在宣说佛法的过程中获得了如来善巧说法的才能,具足四无碍辨(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成就无碍自在的解智
菩萨能够完全听懂所有众生的语言,也能以众生听得懂的语言教导众生弃恶向善,走向修行解脱之路,菩萨教导众生解脱的法门超过了世间一切法(指三界中一切因缘所生的生灭无常的事物)
【词解】
【闲不闲】
指有闲与无闲修习佛道之两种境地。闲又译作有暇,即有闲暇可修行佛道之处,如人道;不闲又译作无闲、无暇,即无暇修行佛道之处,指生于八难之处,即生地狱、饿鬼、畜生、长寿天、北郁单越、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等,盖此八处由于业力所致,或太苦,或太乐,故不易修持。(无量寿经卷上、说无垢称经卷二、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慧远)、慧琳音义卷十八)((参见:八难)318)p5316
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众言】
1.犹群言。亦指一般人的言论。
© 汉典
【开化】
(术语)教人开蒙化恶也。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间法】
梵语 loka-dharma,巴利语 loka-dhamma。指自惑业因缘所生之三界有情、非情等一切法,此等诸法皆为有漏无常。四谛中之苦、集二谛属世间法。一切世间法中,以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者,特称为八世间法,又称八风。p1526
FROM:【佛光大辞典】
【世间法】
指三界中一切因缘所生的生灭无常的事物。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众生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任。】
【学习解说】
菩萨行者全身心的都致力于救渡众生出离三世迷惑之事中,对世间一切万物现象都了然于胸,因此对一切外境事物的显现都能做到随意自在,不惊不喜
菩萨在宣扬佛法的过程中,总是谦卑的走上前去主动与众生先做朋友,然后根据时机、根器再以善巧方便为众生演说适合不同众生的佛法
菩萨行者把教导众生解脱六道轮回当做自己一生为之努力奋斗的重要任务
【词解】
【度世】
<一>指度脱三世迷界之事。度即渡、出,犹言出世、出世间、离世间。如华严经离世间品,又称度世品经。
<二>指为自己名利、生计所作一切之生业。
<三>指济度世间之人。如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能度诸世间。”(佛说无量寿经卷上)p3778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9 20:55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6 16:1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40分)
3.3.3菩萨行者在菩萨行中,收获诸佛一样的无量功德
★【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众生,演慈辩、授法眼、杜三趣、开善门,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犹如孝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之若己,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菩萨领受佛所宣说的经典,深入如来微妙甚深法藏,学习佛的一切教导,守护众生本自具足的佛性光明,令佛性不绝
菩萨在世间于众生常起大悲心,悲悯众生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为了解救众生离轮回苦,常常慈悲的为众生演说解脱的方法
传授众生开启彻见佛法正理的智慧之眼,明了一切法的真实相貌,从而修行证道
杜绝众生步入三恶道之门,引导众生学习善法,常作善业,步入人天善道
虽然众生没有向菩萨请法,但是菩萨总是主动的根据众生的根器应机为众生演说佛法,利益世间众生
菩萨对众生的爱犹如世间孝子爱戴尊敬父母一样,菩萨对众生就像对自己,教导众生时时培植善本,坚固善根,增上功德,直至到达涅槃的彼岸
正是因为菩萨的无量菩萨行,而获得如诸佛一样的无量功德,菩萨非凡的智慧以及功德之广大真的是不可思议
【词解】
【受持】
梵语 udgrahaN!a。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可分三方面:(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即须誓愿持守,不得有违。(二)受持经典,乃十种法行、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即受学经典之际,发净信解,以恭敬心阅读,并须时时讽诵、忆念。又信受佛之教法,称受持佛语;信受某部经典,如信受法华经,称受持法华。于日本日莲宗,谓行者于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之经题、受持法华经之际,立即可由凡夫身转为佛身,称为受持妙法成佛,略称受持成佛。(三)受持三衣,据释氏要览卷上载,僧众得受三衣后,须依法于适当之时、地穿著,如入聚落、听法等,得著大衣;于净处、习诵等,得著七条衣;于任何处所,得著五条衣。(妙法莲华经普贤劝发品、陀罗尼品、胜鬘宝窟卷上本、得度略作法、从容录第三则)p3106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眼】
<一>梵语 dharma-caks!u,巴利语 dhamma-cakkhu。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参见:五眼)1151)
<二>日本僧位之一种。全称法眼大和尚位。即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此僧位于日本贞观六年(864),与法印、法桥等同时制定,并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至弘安八年(1285),始比照于五位殿上人之位。后来佛像之雕刻师等,亦可被任此位。(释家官班记卷下、三代宝录卷十六、卷四十三)
<三>(885~958)法眼文益禅师。五代僧。为我国法眼宗之祖。南唐国主李氏曾赐以“净慧大师”之号,入寂后,谥号“大法眼”。((参见:文益)1429)p3386
FROM:【佛光大辞典】
【趣】
梵语 gati,巴利语同。意译道。指众生以自己所作之行为(业)所导趋来生之生存或生存世界而言。趣之分类大致有:(一)六趣,指地狱、饿鬼、畜生(傍生)、阿修罗(修罗)、人、天等,又称六道。(二)五趣,六趣若去除阿修罗则为五趣,又称五道。大乘多说六趣,说一切有部则说五趣。说五趣时,即将阿修罗含摄于饿鬼、天等趣之中。又五趣亦称为五恶趣,乃相对于无漏净土而言,即有漏秽土,亦即迷之世界。(三)将上记之六趣区分为善、恶二类:(1)善趣,即指天、人、阿修罗等三趣,均为善业所生,故称三善趣,又称三善道。(2)恶趣,即指地狱、饿鬼、畜生等三趣,均为恶业所生,故称三恶趣,又称三恶道。又三恶趣亦称三涂、三途(涂、途,道之意,又为涂炭之意),即指火涂、刀涂、血涂三者,通常依序相当于地狱、饿鬼、畜生。又三恶趣加阿修罗,则为四恶趣。
此外,有关“趣”之义,诸典籍之诠释各异。据俱舍论卷八释为所往之义。大乘义章卷八末载,趣乃相对“因”而言,因能向果,而果为因趣,故称为趣。又摄大乘论释(无性)卷四解释六十二见趣之趣,系指品类之义。((参见:六道)1298)p6184
FROM:【佛光大辞典】
【不请之法】
指不请亦说之法。又作不请法。佛虽未受众生之央请,亦随众生之根机而主动说示利益之法门。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中):“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p997
FROM:【佛光大辞典】
【黎庶】众民,民众© 汉典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明】
(杂语)非凡常曰圣。称智德曰明。无量寿经上曰:“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是菩萨无量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学习解说】
像上面介绍的这样利益、救渡众生的福德圆满的大菩萨很多很多,他们也都来到了这次的法会现场
四、世尊示现稀有瑞相,从而引出阿难尊者的疑问
★【尔时,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
【学习解说】
这时,坐在演讲台上的世尊,他的色身五根都示现愉悦的神情,容貌清净,身上发出的光明高大壮观无比
【词解】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悦豫 】
1.亦作"悦悆"。 2.喜悦,愉快。
© 汉典
【姿色】 [妇女]美好的姿态和容貌© 汉典
【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 汉典
★【尊者阿难承佛圣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威容显耀超绝无量,未曾瞻睹殊妙如今。唯然,大圣!我心念言:‘今日世尊住奇特法、今日世雄住佛所住、今日世眼住导师行、今日世英住最胜道、今日天尊行如来德。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得无今佛念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尔?’”】
【学习解说】
与会的阿难尊者看到世尊这一奇特的瑞相,在佛力加持下,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着右肩(挂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两膝长跪,双手合掌,问世尊:
今天世尊色身诸根愉悦,容貌清净庄严,身上发出的光明高大壮观,就如明镜内外一样洁净舒畅
世尊庄重威严的仪容远远超过世间一切众生,世尊今天如此殊胜的容貌是我从来不曾见过的
正因为这样,世尊,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今天世尊安住在不同寻常的法相中,今日世雄(佛之尊称。谓佛有大定力,具雄健之德,于世间最为雄猛,能制伏、断尽一切烦恼)安住在佛的真如境界中
今日世眼(佛之德名。又作世间眼。佛智慧圆满,具足五眼,可为一切世间之眼目,示导正道;又开世人之眼,使见正道,故称世眼)以无边法力安住在导引众生超脱生死中
今日世英(佛陀之尊称。佛陀乃妙智具足者,一切世人莫能伦比,故于一切世间为最上之英胜)安住在最殊胜的超越一切世智的妙智中
今日世尊(佛之异名。涅槃经谓天有五种,佛为第一义天,是天中之最尊者,故云天尊)显示如来的圆满功德
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佛佛相念,莫非今日世尊也在忆念诸佛?所以世尊才显现出如此庄严的勇猛威势,光明显耀?
【词解】
【偏袒右肩】
(术语)挂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释氏要览曰:“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法华经曰:“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表里】外表和内心;外面和里面© 汉典
【威容 】庄重威严的仪容© 汉典
【显耀】指以声誉、势力等著称
© 汉典
【超绝】
超越,远远胜过。
超群绝伦;出众。
© 汉典
【奇特】
梵语ascarya的意译。如《贤愚经》卷八说:“如来出世,实复奇特。”又《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中说佛有三种奇特,即神通奇特、慧心奇特和摄受奇特。奇特的意思是超异,不同寻常。佛的“十八不共法”,也可以说是奇特。经藏中有《一字奇特佛顶经》。然而,把整个佛法想像得奇特古怪,就会流入邪僻一径。禅宗有句话:“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如唐·宗杲《大慧禅师语录》卷十九指出:“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传可授,便不是正法。正法无传无授,唯我证尔证。”再举两个俗例。如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李郎以奇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忠尽行,必报人臣。”又如郭沫若《洪波曲》:“桂林和阳朔的山水的确很奇特。”(李明权)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世雄】
佛之尊称。谓佛有大定力,具雄健之德,于世间最为雄猛,能制伏、断尽一切烦恼。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今日世雄住佛所住。”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下):“世雄不可量。”p1528
FROM:【佛光大辞典】
【世眼】
佛之德名。又作世间眼。佛智慧圆满,具足五眼,可为一切世间之眼目,示导正道;又开世人之眼,使见正道,故称世眼。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今日世眼住导师行。”俱舍论卷二十九(大二九·一五二中):“大师世眼久已闭。”p1522
FROM:【佛光大辞典】
【导师 】]佛教语。导引众生入于佛道者的通称;又指引路人和在政治、思想、学术或某种知识上的指导者;为一种事业指示方向、掌握重大决策的伟大人物
© 汉典
【大导师】
1.指佛菩萨。谓其能以无边法力导引众生超脱生死。
© 汉典
【世英】
佛陀之尊称。佛陀乃妙智具足者,一切世人莫能伦比,故于一切世间为最上之英胜,称为世英。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今日世英住最胜道。”p1521
FROM:【佛光大辞典】
【天尊】
(术语)佛之异名。涅槃经谓天有五种,佛为第一义天,是天中之最尊者,故云天尊。无量寿经上曰:“今日天尊行如来德。”同净影疏曰:“天尊是佛异名,天有五种,如涅槃说。佛于五天中上,故曰天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得无】
1. 副词 莫非;该不会。 2. 副词 能不;怎能不。© 汉典
【威神】
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于是世尊告阿难曰:“云何,阿难!诸天教汝来问佛耶?自以慧见问威颜乎?”】
【学习解说】
世尊听完阿难尊者提出的疑问,对尊者说:阿难,你的这些问题是诸天人们来叫你问佛的,还是依靠你自己的智慧见解来问佛的?
★【阿难白佛:“无有诸天来教我者,自以所见问斯义耳。”】
【学习解说】
阿难回答:不是诸天人们来叫我问佛的,是我自己看到世尊如此奇特的瑞相,心中觉得惊奇,所以来问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10 21:47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7 14:4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
4.1世尊赞扬阿难尊者的提问,指出这一问题能令诸天人民获得真实的法益
★【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发深智慧真妙辩才,愍念众生问斯慧义。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普令群萌获真法利。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今所问者多所饶益,开化一切诸天人民。】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很好,阿难,你今天所问的这些问题非常的好。我非常的欣慰这都是因为你能够深入观察,也是智慧显露,你已经具足了真实微妙的辩才
又因为你悲悯世间众生,希望众生也能获得佛法的利益故而由此智慧的一问
如来怜悯三界众生的慈悲心是没有穷尽的,正因为如此,佛才诞生出现在世间
就是要发扬光大正道之教,让广大的民众都能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由修行而获得解脱
我们应该知道,能够遇佛出世,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即使经历无量亿劫也是很难遇到,这就如优昙花罕见一开
你今世有幸遇到佛,并且由此智慧一问就能够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能够开导蒙昧的众生,令诸天人民都能得到真实的法益
【词解】
【真妙】
(杂语)真实微妙也。教行信证行卷曰:“称名则是最胜真妙胜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尽】
没有穷尽。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矜哀】
(术语)矜者怜也。怜愍众生之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兴】
指佛诞生于人间。
© 汉典
【光阐 】
发扬光大。
© 汉典
【道教】
(术语)正道之教也。无量寿经上曰:“出兴于世,光阐道教。”同下曰:“宣布道教,断诸疑网。”其后魏寇谦之以为神仙道之名。(参见:道士)。惟蒙古人尚称佛教为道教。蒙古源流四曰:“崇祀昭释迦牟尼佛于上方福地,大施金银宝贝于释迦牟尼佛,极加敬重。修明道教。”又曰:“遵依从前道教而行,遂赖道教,获享安逸。”案此书中称佛教为道教处甚多,略录一二以例其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灵瑞华】
(植物)梵语优昙华,又云优昙波罗华,一译灵瑞华。无量寿经上曰:“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参见:优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昙华】
(植物)即优昙。亦名优昙钵华。按此花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余。叶有二种:一平滑,一粗糙。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花托大如拳,或如拇指,十余聚生。可食而味劣,世称三千年开化一度。值佛出世始开。南史曰:“优昙华乃佛瑞应,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出世。”故今称不出世之物曰昙花一现,本此。(参见:优昙)。又草蜻蛉之卵子也,其卵附著柳弃上,有线形长柄托之,多数簇聚,如树之有花。日本称为优昙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化】
佛经谓开导蒙昧,化恶向善为“开化”。《法华经·序品》:“是诸八王子,妙光(佛)所开化。”《无量寿经》卷上:“入众言音,开化一切。”《坛经·机缘品》:“(智)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后引申为开创教化和趋向文明之意。《宋书·顾觊之传》:“兴建极开化,树声贻则,典防之兴,由来尚矣。”(常正)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4.2佛智无碍、佛寿无量,于一切法都自在无碍,引出阿弥陀佛在因地时的无量愿心的事迹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多所导御,慧见无碍,无能遏绝。以一餐之力,能住寿命亿百千劫无数无量,复过于此。诸根悦豫不以毁损,姿色不变光颜无异。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学习解说】
阿难,你应当知道,如来已经成就正等正觉,如来的智慧难以估量,佛所开化引导的众生也无量无边
佛甚深广大的智慧没有一点障碍,从而自在的引导众生,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阻止佛教化众生
佛的功德威力无比殊胜,能以一餐的能量安住在世百千万亿劫中,佛的寿命无量无数,而且始终六根愉悦,不会因岁月的变迁而有毁损
佛色身的姿色容貌永不改变,永远都是光明闪耀。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如来的禅定力和智慧已经达到了最究竟畅通的境界,这智慧的深远没有边际,对一切法的运用都是了然于胸,没有任何束缚,也没有任何障碍
【词解】
【遏绝】
诛灭;灭绝。
阻止禁绝。
© 汉典
【悦豫 】
1.亦作"悦悆"。 2.喜悦,愉快。
© 汉典
【姿色】 [妇女]美好的姿态和容貌© 汉典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 汉典
【自在】
(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在】
梵语 i^s/vara(音译伊湿伐罗), vas/ita^,巴利语 issara。又作无碍、纵任。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做任何事均无障碍。此为诸佛及上位菩萨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称为自在人。菩萨所具之自在力,有下列不同种类:
(一)二种自在,据华严经疏卷六所载:(1)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之圆融自在。(2)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自在现身说法,化导众生。
(二)四种自在,据辩中边论卷上、大乘庄严经论卷五载,指第八不动地以上菩萨所具之自在力:(1)无分别自在,谓舍弃一切功用之行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分别之想而得自在。(2)刹土自在,又作净土自在。谓能自由生于各种国土而令诸国土清净。(3)智自在,谓至第九善慧地即得无碍智,于说法教化任运自在。(4)业自在,谓至第十法云地即无烦恼业缚,更无障碍。又自在王菩萨经卷上亦列有四种自在:(1)戒自在,谓由修行具足戒而诸戒具足,所愿皆成。(2)神通自在,谓具足眼通、耳通等五通而所欲无碍。(3)智自在,谓具足阴智、性智等五智而无滞自在。(4)慧自在,谓修得义无碍智、法无碍智等四无碍智,能通晓诸法,诠释经典之章句。
(三)五种自在,据大宝积经卷六十八遍净天授记品所载:(1)寿命自在,谓菩萨虽已成就法身之慧命,了无生、死、夭、寿,然为度脱有情,遂以诸方便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而无有挂碍。(2)生自在,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而去、住无碍。(3)业自在,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之利他行业皆胜任无碍。(4)觉观自在,觉,即粗心;观,即细心。菩萨化导有情,虽有思惟,然远离散乱,随愿度脱而平等无碍。
(四)八种自在,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所载,如来法身具足八自在,即:(1)能示现一身为多身,(2)示现一尘身而充满大千世界,(3)大身轻举远到,(4)于一土而化现无数不同之身,(5)眼、耳、鼻、舌、身之功用互通,(6)得一切法而如无法想,(7)说一偈义而经无量劫,(8)身遍诸处而犹如虚空。
(五)十种自在,据旧华严经卷二十六“十地品”载:(1)命自在(梵 a^yur-vas/ita^),又作寿命自在、寿自在。谓菩萨于长劫中住持寿命,化益众生无穷。(2)心自在(梵 ceto-vas/ita^),谓出生阿僧祇三昧而入于深智。(3)财自在(梵 paris!ka^ra-vas/ita^),又作资具自在、众聚自在、庄严自在、物自在。谓菩萨以大庄严来庄严一切国土。(4)业自在(梵 karma-vas/ita^),谓菩萨于诸业得大自在,而随时受报。(5)生自在(梵 upapatti-vas/ita^),又作受生自在。谓菩萨自在受生于一切国土。(6)愿自在(梵 praN!idha^na-vas/ita^),谓菩萨随所愿于随时随处成就菩提。(7)信解自在(梵 adhimukti-vas/ita^),又作解脱自在、信自在、胜解自在。谓菩萨于一切世界能见诸佛充满。(8)如意自在(梵 r!ddhi-vas/ita^),又作神力自在、神变自在。谓菩萨能示现一切大神变。(9)智自在(梵 jn~a^na-vas/ita^),谓菩萨于念念中,示现觉悟如来之十力无所畏。(10)法自在(梵 dharma-vas/ita^),谓菩萨示现无量无边之法门。
行六波罗蜜可成就十种自在,即行法施、无畏施、财施,可顺次成满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持戒行能成满业自在、生自在;精进行能成满愿自在;忍辱、安受、通达等三忍行能成满信解自在;静虑行能成满如意自在;般若行能成满智自在、法自在。
十自在于诸经典中,其名称与顺序略异。如旧华严经卷三十九离世间品,列举众生自在、刹自在、法自在、身自在、愿自在、境界自在、智自在、通自在、神力自在、力自在等十种自在,各自在中又分十种自在,遂成百种自在。(新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三、法集经卷三、宝雨经卷四、梁译摄大乘论卷下、显扬圣教论卷八、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疏卷四十七)p251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谛听,今为汝说。”】
【学习解说】
阿难,你要好好听,今天我就回答你上面提出的关于佛是否也在忆念诸佛,而显露殊胜的容貌这个问题:
【“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威容显耀超绝无量,未曾瞻睹殊妙如今。唯然,大圣!我心念言:‘今日世尊住奇特法、今日世雄住佛所住、今日世眼住导师行、今日世英住最胜道、今日天尊行如来德。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得无今佛念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尔?】
★【对曰:“唯然,愿乐欲闻。”】
【学习解说】
阿难尊者回答:真是太好了,我很高兴能够听闻佛为我们演说
五、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法下出家修行,并以偈诵方式赞叹世自在王如来的佛德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须弥天冠、次名须弥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离垢、次名无著、次名龙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顶、次名不动地、次名琉璃妙华、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种、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脱华、次名庄严光明、次名海觉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离尘垢、次名舍厌意、次名宝炎、次名妙顶、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无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华、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华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痴冥、次名度盖行、次名净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鸾音、次名师子音、次名龙音、次名处世,如此诸佛皆悉已过。】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在过去很久很久以前,有锭光如来出世在世间,教导无量无边的众生学习佛法,精进修行,断除贪嗔痴三毒,断除世间迷惑实证佛法智慧而获得道果在锭光如来涅槃后,接着依次有光远如来、月光如来、旃檀香如来、善山王如来、须弥天冠如来、须弥等曜如来、月色如来、正念如来、离垢如来、无著如来、龙天如来、夜光如来、安明顶如来、不动地如来、琉璃妙华如来、琉璃金色如来、金藏如来、炎光如来、炎根如来、地种如来、月像如来、日音如来、解脱华如来、庄严光明如来、海觉神通如来、水光如来、大香如来、离尘垢如来、舍厌意如来、宝炎如来、妙顶如来、勇立如来、功德持慧如来、蔽日月光如来、日月琉璃光如来、无上琉璃光如来、最上首如来、菩提华如来、月明如来、日光如来、华色王如来、水月光如来、除痴冥如来、度盖行如来、净信如来、善宿如来、威神如来、法慧如来、鸾音如来、师子音如来、龙音如来、处世如来出现于世,然后这些如来都涅槃寂灭
【词解】
【得道】
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颂赞曰:】
【学习解说】
这时就有世自在王如来出现于世,具足佛的十种名号,即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在世自在王如来驻世时代,有一位国王,时常去世自在王如来居住的地方听闻佛法,听法过程中心中总是感到非常的欢喜愉悦,于是当下就发起无上菩提心,寻求真正能够帮助众生都解脱的道路
国王于是舍弃国家,放弃王位,出家修行,法号法藏比丘,法藏比丘才能高超勇猛聪明,超出世间任何人,有一天,法藏比丘来到了世自在王如来的居所,头着地恭敬的礼拜世自在王如来的双足,然后围绕着佛向右转了三圈,跪下来双手合掌以偈诵的方式称赞世自在王如来
【词解】
【十号】
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之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虽称十号,然一般皆列举十一号,即:(一)如来(梵 tatha^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二)应供(梵 arhat),音译阿罗汉,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三)正遍知(梵 samyak-sam!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四)明行足(梵 vidya^-caraN!a-sam!panna),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五)善逝(梵 sugata),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六)世间解(梵 loka-vid),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七)无上士(梵 anuttara),如诸法中,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八)调御丈夫(梵 purus!a-damya-sa^rathi),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槃。(九)天人师(梵 s/a^sta^ deva-manus!ya^N!a^m!),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十)佛(梵 buddha),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十一)世尊(梵 bhagavat),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此外,诸经论中亦有仅列举十号者,即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或将佛、世尊合为一号,或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等诸说。(大智度论卷二、卷二十一、大乘义章卷二十末)p480
FROM:【佛光大辞典】
【悦豫】
1.亦作"悦悆"。 2.喜悦,愉快。
© 汉典
【高才】
(1) [excellent ability]∶才能高超
(2) [skilled talent]∶才能不同凡响的人
© 汉典
【超异】
1.异乎寻常。 2.谓特殊看待,起用异才。
© 汉典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11 21:1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7 15:0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 【光颜巍巍, 威神无极, 如是炎明,
无与等者。 日月摩尼, 珠光炎耀,
皆悉隐蔽, 犹如聚墨。】
【学习解说】
世自在王如来容颜发出的光明雄伟壮观,这庄严威猛的光明照澈四周没有边际
如此闪耀的光明,没有任何一种光能够与他相等
就是太阳、月亮以及摩尼宝珠发出的耀眼的光,在世自在王如来尊颜发出的光明面前,也都全部失去了光泽
他们发出的光就好像是一堆墨聚在一起
可想而知世自在王如来身上发出的光明是如此的殊胜耀眼
【词解】
【光颜】
(杂语)佛之颜有光,故云光颜。无量寿经上曰:“光颜巍巍如明净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
© 汉典
【威神】
(术语)威势勇猛,不可测度也。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胜鬘宝窟中本曰:“外使物畏,目之为威。内难测度,称之曰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摩尼】
梵语 maN!i,巴利语同。又作末尼。意译作珠、宝珠。为珠玉之总称。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又梵语 Cinta^-maN!i,音译为真陀摩尼、振多摩尼、震多摩尼,意译如意宝、如意珠,又作如意摩尼、摩尼宝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凡意有所求,此珠皆能出之,故称如意宝珠。
有言摩尼系由摩竭鱼脑中所取出;或言为帝释天所持物碎落而来;亦有言由佛舍利所变者。千手观音之四十手中,右手即持日精摩尼,左手则持月精摩尼。日精摩尼,又作日摩尼,为可自然发出光热照明之摩尼;月精摩尼,又作月光摩尼、明月摩尼、明月真珠、月爱珠,可除人热恼,而予清凉。
经论中载有诸种摩尼,大毗婆沙论卷一○二载,末尼宝有光明末尼、清水末尼、方等末尼、无价末尼、如意珠等五种。旧华严经卷四十七载有青琉璃摩尼、夜光摩尼、日藏摩尼、月幢摩尼、妙藏摩尼、大灯摩尼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七举出帝释毗楞伽摩尼、诸天登祚所著摩尼、梵天光幢摩尼、梵天艳光摩尼等。(遗日摩尼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大品般若经卷十、旧华严经卷五十九、起世经卷二转轮圣王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九、慧琳音义卷二十七)p6067
FROM:【佛光大辞典】
【聚墨】
用以譬喻物之黑。无量寿经卷上颂曰(大一二·二六七上):“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炎明,无与等者。日月摩尼,珠光炎耀,皆悉隐蔽,犹若聚墨。”观佛三昧海经卷三(大一五·六六○中):“优婆夷众中二十四人,见佛身色犹如聚墨。”p5900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容颜,超世无伦,正觉大音,响流十方。
戒闻精进,三昧智慧,威德无侣,殊胜希有。
深谛善念,诸佛法海,穷深尽奥,究其崖底。
无明、欲、怒,世尊永无,人雄师子,神德无量。
功德广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动大千。】
【学习解说】
如来光明殊胜的尊容,异乎寻常,世间任何一个人都无与伦比
如来证悟诸法的觉智法音,响彻十方一切世界
如来持戒、布施、精进、三昧禅定、忍辱、智慧六度修持的威德力没有人能比,这样殊胜的威德实在是很难遇到
世尊深深的领悟实证佛法真谛,对如大海一样宽广的佛法,穷尽一切方法直入最深处探索解悟实证
对于世间众生所显露的愚痴无明、嗔心、欲望,世尊全部都不会生起
世尊是人中狮子,勇猛威武,神通威德无量
世尊利益救度众生出离轮回的功德广大,世尊的智慧甚深微妙,世尊显现的光明,令三千大千世界无不震动
【词解】
【超世】
1.谓杰出不凡﹑异乎寻常。 2.犹出世,出尘。
© 汉典
【正觉】
<一>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p2005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侣】
1.无可匹比。 2.没有同伴。
© 汉典
【殊胜】
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如吾人常赞叹极乐净土因缘殊胜,因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凡有一念之善者皆可往生净土,莲花化生,实乃稀有之事。p4144
FROM:【佛光大辞典】
【希有】
梵语 a^s/carya。谓事之甚少、难逢者。尤指如来之示现及其一代教法,故有“希有大法王”、“希法”之称。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三谓佛陀有四种希有,即:(一)时希有,谓佛陀之出世,非旷世所常有。(二)处希有,三千世界中,佛陀不出现于他处,唯降生于迦毗罗城。(三)德希有,佛陀乃具无量之福德智慧者,以其最尊,无人能比,故谓德希有。(四)事希有,佛陀一代所作,系以佛法普利众生,故为希有殊胜之事。
若能了知诸佛妙法,生尊重不思议心者,亦称为希有人,如金刚仙论卷十(大二五·八七四中):“明此般若理深旨远,唯是诸佛境界,非余人所知故,凡夫、二乘、小行根、小行之人所不能受,以信者难得故,曰希有也。”又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谓,若人能相续念佛,则如分陀利华(花),以念佛为人中之希有者,故有此喻。(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无量寿经卷上、金刚般若疏卷二(吉藏)、法华义疏卷三(吉藏))p2874
FROM:【佛光大辞典】
【谛】
梵语 satya,巴利语 sacca。审实不虚之义。指真实无误、永远不变之事实,即真理。增一阿含经卷十七载,如来所说之理法,真实不虚,称为谛。
诸经论关于谛之种别,有诸多异说,如唯一之真理,称为一谛;此外又有真俗二谛、空假中三谛、苦集灭道四谛,及七谛、十谛、十六谛、二十五谛等。
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开展四谛而为七谛、十谛,依此阐明迷悟、因果之理。其中,七谛与四谛之关系如下:爱味谛(集)、过患谛(苦)、出离谛(道)、法性谛(灭)、胜解谛(道)、圣谛(灭)、非圣谛(苦集)。十谛与四谛之关系如下:起初之逼切苦谛等五者,系显示八苦,表苦谛;其次,业谛与烦恼谛系表集谛;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谛与正见谛系表道谛;最后,正见果谛则相当于灭谛。
据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五载,第五地之菩萨教化众生,为令其明了真理,故说十谛,即:世谛、第一义谛、相谛、差别谛、说成谛、事谛、生谛、尽无生智谛、令入道智谛、一切菩萨次第成就诸地起如来智谛等。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则将此开立为十六谛。
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之正理学派所立十六谛,系将认识及推理论证之方式分为十六种,亦称作十六句义。即:量(得真智之方法)、所量(知识之对象)、疑、用(指动机、解疑之作用)、喻(实例、例证)、悉坛(立论者之主张)、支分(论证之形式,即五支作法)、思择(熟虑推理)、决(断定)、论议、纷议、坏议、似因(立论之根据含有误谬之性质)、难难(故意曲解对方之非难攻击而作之非难)、诤论(相当于十四过类)、堕负(论诤败北)等。(中阿含卷八众集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成实论卷十一、二谛义卷上、摩诃止观卷三上、法华经玄义卷二下、中观论疏卷十本、金七十论)p6294
FROM:【佛光大辞典】
【穷深】
1.极深。 2.谓深入偏僻之地。
© 汉典
【人雄师子】
(术语)佛之德号。佛于人中最雄健,故曰人雄与世雄,师子者譬其之雄健也。无量寿经上曰:“人雄师子,神德无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德】
1.高洁的品德。
© 汉典
【功德】
(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妙】
甚深微妙。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法藏比丘以偈诵方式表达了成佛的愿望
6.1法藏比丘希望自己能像世自在王如来一样,不但自己度脱生死之海,也能成为众生的依靠
★【愿我作佛,齐圣法王,过度生死,靡不解脱。
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学习解说】
希望我成佛的时候,能够像世自在王如来一样,度脱生死之海,对世间的一切无不解脱
因此常行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六度波罗蜜
我在这里发愿:将来我成佛时,一定教导众生也都按照这样的愿心去做,常行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六度波罗蜜,使众生因此都能断除心中的恐惧,令身心安定
【词解】
【过度】
(术语)谓自出生死,又使人出生死也。无量寿经上曰:“过度生死,靡不解脱。”异译之大阿弥陀经曰:“过度人道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靡】
毋彼切,无也。
FROM:【祖庭事苑】
6.2法藏比丘发愿以坚定不退心一心求取道业
★ 【假令有佛,百千亿万,无量大圣,数如恒沙,
供养一切,斯等诸佛,不如求道,坚正不却。】
【学习解说】
假使有百千万亿数如恒河沙一样多的无量无数的佛
我们以至诚心供养这些诸佛的功德,也比不上至心求道永不退却的功德
【词解】
【大圣】
(术语)佛之尊号。法华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妙宗钞上曰:“佛是极圣,故称为大。”法华弘传序曰:“非大圣无由开化。”【又】以名高位之菩萨。无量寿经上曰:“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净影疏曰:“大有两义:一位高名大,二德胜名大,会正为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6.3法藏比丘发愿自己成佛后光明无量、国土第一殊胜、国土人民安隐快乐
★ 【譬如恒沙, 诸佛世界, 复不可计,
无数刹土, 光明悉照, 遍此诸国,
如是精进, 威神难量。 令我作佛,
国土第一, 其众奇妙, 道场超绝。
国如泥洹, 而无等双, 我当愍哀,
度脱一切。 十方来生, 心悦清净,
已到我国, 快乐安隐】
【学习解说】
就如有无量无数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诸佛世界,这些无量无数的佛国世界光明照澈无量无边国土,这无量光明的威神难以估量
假使我成佛,我的国土的光明一定超过其他一切佛国世界,成为所有佛国中光明最胜我的佛国中的众生也最为奇特殊妙,我佛国中的道场超过所有国土中的道场我的国土如涅槃寂静一样,没有哪一个国土所能比拟
我因为哀悯世间众生所遭受的种种苦难,所以发愿一定要救渡众生出离苦海
那些发愿来生想要来到我佛国的十方世界的众生,他们都能身心清净愉悦
而已经往生到我佛国的众生都能感受到身心安稳快乐
6.4法藏比丘恳请世自在王如来作证,自己的愿心真实不虚
★【幸佛信明,是我真证,发愿于彼,力精所欲。
十方世尊,智慧无碍,常令此尊,知我心行。 假令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
【学习解说】
祈请世自在王如来能够相信并为我做证明,上面我所发下的愿心是我发自内心的真实不妄的证据
我在这里发下大愿,今后一定竭尽全力努力修行达到自己上面的愿望
十方世界的诸佛世尊,智慧自在无碍,十方如来知晓我的广大愿心
即使我在修行的过程中,身陷三恶道中的种种苦毒中
我还是常行精进,永不退缩,也绝不后悔自己所发下的愿心
【词解】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安隐】
(术语)与安稳同。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援心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信明】
(杂语)信忍证明其事也。无量寿经上曰:“幸佛信明,是我真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来生】
(术语)如言来世,未来之生报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证】
(术语)真实不妄之证据也。如云明证。又真实之证悟也。无量寿经曰:“幸佛信明,是吾真证。”教行信证信卷序曰:“沈自心唯心,贬净土真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行】
梵语citta-carya。<一>心内之作用、活动、状态、变化。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指既无法用语言表达,亦不能以心思加以计度。有关心之活动,如自心之喜爱、喜好;大乘起信论说众生之心行不等,专为喜好文简义丰之文语者著起信论。
<二>心之对象。心作用所及之范围。(中论卷三观法品)
<三>心之志向、心愿、性向、决心等。(无量寿经卷上)
<四>于心所起之分别意识、妄想、计较分别。(景德传灯录卷十九、碧岩录第四十六则)
<五>心、行之合称。净土教中,安心与起行,称为他力之心行;菩提心与众多之善行(发心修行),称为自力之心行。(安乐集卷上)p1400
FROM:【佛光大辞典】
【苦毒】
(术语)苦身毒身者。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12 21:14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8 14:4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七、法藏比丘恳请世自在王如来宣说诸佛如来庄严净土构成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法藏比丘当时说完这些偈诵后就对世自在王如来说:
世尊,我已经发起成就无上(至高无上)佛道之愿心,恳请世尊能够为我广泛的宣说各种经典法义
我必定按照佛的教导如法落实各种修行,参考摄取其他无量佛国净土中的优点来装饰我的佛国,令我佛国净土成为最清净庄严
也希望以此能够让我在世快速的成就正等正觉,拔掉众生生死轮回中的种种苦的根源
【词解】
【正觉】
<一>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p2005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
至高无上。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摄取】
(术语)摄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摄救苦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勤苦】
(杂语)勤而苦也。无量寿经下曰:“爱念相随,勤苦若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语阿难:“时世自在王佛告法藏比丘:‘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汝自当知。’】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当时世自在王如来就对法藏比丘说:如你所说的清净佛国净土如何通过修行来庄严,你自己肯定是已经知道了的
★【“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我闻此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如来说:佛法的义理博大精深,并非是我这个次第所能完全知道的
只能恳求世尊能够为我广泛的宣说诸佛如来是如何通过修行来建造他们的佛国净土的
我一定按照佛的教导如实的落实修行,以期能够圆满的达到我的愿望
【词解】
【弘深】
1.宽广深沉。 2.指博大精深。
© 汉典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学习解说】
这时,世自在王如来深知法藏比丘志向深远广大,而且意志坚定,于是就为法藏比丘宣说经典:
比如有一条大海,如果一个人用斗来量海水,这样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也能把海水吸干,见到海底,从而得到海底中的妙宝
同理,只要人有至诚心,精进求取道法,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退缩,求道不止,那么就一定能成就道果,如此,什么样的愿心不会实现?
【词解】
【高明】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
汉典
【克果】
(术语)谓得果也。无量寿经上曰:“求道不止,会当克果。”又曰:“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文句三下曰:“果由因克。”述文赞中曰:“克者遂也,得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至心】
最诚挚之心;诚心。
© 汉典
★【“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
【学习解说】
世自在王如来说完,就立即为法藏比丘广泛的宣说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刹土中诸天人、人的善恶,以及各个佛国净土的优点和缺点,这些佛国都以满足法藏比丘的心愿而全部一一示现在法藏比丘面前
八、法藏比丘用五劫时间来思维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的优劣,摄取精华以此来构建自己的佛国净土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学习解说】
这时候,法藏比丘认真的听着世自在王如来宣说的各个庄严的佛国净土,说的当下这些佛国净土都一一的出现在法藏比丘面前
于是法藏比丘更加发起无上殊胜的大愿,此时法藏比丘的内心寂静无染,也更坚定了要建立清净无染的佛国净土的志向
这个当下世间任何人都比不上法藏比丘的这个愿心就这样经历了五劫(劫:视之为不可计算之长大年月),法藏比丘一心都安住在清净修行上,时时都在思惟摄取如何建造一个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
【词解】
【劫】
梵语 kalpa,巴利语 kappa。音译劫波、劫跛、劫簸、羯腊波。意译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时。原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佛教沿之,而视之为不可计算之长大年月,故经论中多以譬喻故事喻显之。
婆罗门教认为世界应经历无数劫,一说一劫相当于大梵天之一白昼,或一千时(梵 yuga),即人间之四十三亿二千万年,劫末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复重创世界;另一说则以为一劫有四时:(一)圆满时(梵 kr!tayuga),相当于一百七十二万八千年。(二)三分时(梵 treta^yuga),相当于一百二十九万六千年。(三)二分时(梵 dva^yuga),相当于八十六万四千年。(四)争斗时(梵 kaliyuga),相当于四十三万二千年。四者凡四百三十二万年。据称现正处于争斗时。此外,根据上记“一劫四时”之说法,婆罗门教并认为四时相较,时间上愈形短少,人类道德亦日趋低落,若争斗时结束即为劫末,世界即将毁灭。
佛教对于“时间”之观念,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与毁灭之过程。有关劫之分类,诸经论有各种说法。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谓劫有二种,一为大劫,二为小劫;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分五种劫,即夜、昼、月、时、年;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以劫有中间劫、成坏劫、大劫三种;俱舍论卷十二谓有坏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种;彰所知论卷上分劫有中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大劫等六种;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下载有九种劫,即:(一)日月岁数。(二)增减劫,即是饥、病、刀小三灾劫,称为中劫。(三)二十劫为一劫,即梵众天劫。(四)四十劫为一劫,即梵前益天劫。(五)六十劫为一劫,即大梵天劫。(六)八十劫为一劫,即火灾劫。(七)七火为一劫,即水灾劫。(八)七水为一劫,即风灾劫。(九)三大阿僧祇劫。
诸经论中又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名目,小劫、中劫同为梵语 antara-kalpa 之译,大劫则为梵语 maha^-kalpa 之译。鸠摩罗什译之法华经中,皆称小劫,而法意所译之提婆达多品中则称中劫;二者皆同为 antara-kalpa 之译。又大楼炭经卷五以刀兵等三灾为三小劫,而起世经卷九称之为三种中劫。立世阿毗昙论卷九以八十小劫为一大劫,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则以八十中劫为一大劫;此等差异,均可视为 antara-kalpa 之异译。
盖“劫”字原表示时限,其中虽有多种分别,但长时之“劫”常用于说明世界之成立及破坏之过程。前述大毗婆沙论中,分劫为中间劫、成坏劫及大劫等三种,俱舍论等分坏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种,彰所知论分为中劫等六种,即是其例。依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载,中间劫亦有减劫、增劫、增减劫等三种:减劫者,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之间;增劫者,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之间;增减劫者,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又从八万岁减至十岁之间。此三种劫在说明住劫二十中劫之差别,即住劫二十中劫之中,第一劫为减,第二十劫为增,中间十八劫为增减劫,各中劫之时量皆相等。此即最初减劫中有情福胜,故下减较缓,最后增劫中有情福劣,故上增亦缓,中间十八劫中,上下交替间有缓有疾,故此三劫时量相等。以上为小乘之说。又依瑜伽师地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等,大乘立二十中劫之各劫皆有增减,故不必如大毗婆沙论所说之三种劫,即以各中劫为唯一之增减劫。另如优婆塞戒经卷七所说,从十岁增至八万岁,从八万岁减还至十岁,如是增减满十八反,称为中劫。是为异说。
中劫中定有刀兵灾、疾疫灾、饥馑灾等三灾出现,称为小三灾。关于三灾出现之时限,有不同之说法。依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四载,于各中劫中之减劫,人寿每减至十岁,三灾即出现。刀兵灾者,是时人心嗔毒增上,相见即兴强猛伤害之心,手所执者皆成利刃,各逞凶狂,互相残害,经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灾者,继刀兵灾之后,非人吐毒,疾病流行,遇辄命终,难可救疗,都不闻有医药之名,时经七月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灾后起饥馑灾,天龙忿责,不降甘雨,由此饥馑,人多命终,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乃止。
上举小三灾,又称三种中劫。若依大毗婆沙论所说,一劫中三灾并起,则住劫二十中劫中,各具小三灾。若依立世阿毗昙论所说,于别劫中次第起一灾,则第一劫为疾疫劫(梵 roga^ntara-kalpa),第二劫为刀兵劫(梵 s/astra^ntara-kalpa),第三劫为饥馑劫(梵 durbhiks!a^ntara-kalpa),以至第十九劫为疾疫劫。住劫中有如上二十中劫,坏劫、空劫、成劫亦各有二十中劫,合为八十中劫。坏、空、成三劫中虽无减增之别,但由于其时量等同住劫,故准彼而各有二十中劫。八十中劫为一大劫,一大劫即总括成、住、坏、空等四劫,是一期世界之始末。
坏劫时,器世间坏,有火、水、风等三灾,称为大三灾,以别于前说之小三灾。其中,火灾由七日轮出现而起,风吹猛焰,初禅以下悉被焚烧。水灾由雨霖而起,第二禅以下悉被浸没。风灾由风之相击而起,第三禅以下悉被飘散。其次第初以火灾坏灭七回,再以水灾坏灭一回;水灾之后复有七火。如此水灾满七次,更起七火,之后起一风灾,第三禅以下器世界均被飘散。总计有八次七火灾,一次七水灾,一次风灾,即所谓六十四转大劫。以故,初禅以下之器世界,每经一大劫即遭一次破坏,第二禅则每经八大劫遭一次破坏,第三禅则每六十四大劫遭一度破坏。色界中,唯第四禅不为三灾所坏。故初禅大梵天之寿量为六十中劫,即一大劫(除空劫二十劫),第二禅天寿量八大劫,第三禅天寿量六十四大劫。此中一大劫称火灾劫,七火灾劫称水灾劫,七水灾劫称风灾劫。
又积大劫之数为十百千,乃至积数至阿僧祇,则称一阿僧祇劫(梵 asam!khyeya-kalpa),累积至三,称为三阿僧祇劫。但其时量之计算复有多种异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列举四说,一说如前,一说积中劫至阿僧企耶为一阿僧祇劫,一说积成劫,一说积坏劫。菩萨地持经卷九谓劫有二种,一者日月、昼夜、时节、岁数无量,故称阿僧祇;二者大劫无量,故称阿僧祇。后者与婆沙之正义相同,前者乃就岁数劫而言。
总之,劫之时量悠长,算数所难计量。杂阿含经卷三十四有芥子劫(梵 sars!apopama-kalpa)、磐石劫(梵 parvatopama-kalpa)之譬喻,大藏法数卷三十二有草木、沙细、芥子、碎尘、拂石等五大劫之名,皆说明劫之时量悠久无限。又依吉尔得斯(R.C. Childers)之巴利文辞典载,劫有空及不空二种。不空劫又有坚劫(梵 sa^ra-kalpa)、醍醐劫(梵 maN!d!a-kalpa)、妙劫(梵 vara-kalpa)、坚醍醐劫(梵 sa^ra-maN!d!a-kalpa)、贤劫(梵 bhadra-kalpa)等五种差别。三劫三千佛缘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等,则说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等三劫,其中各有千佛出世。此外,八十华严卷二以大海之水量比喻劫数之多,称为劫海。(中阿含经卷二、长阿含经卷一、起世因本经卷九、立世阿毗昙论卷七、俱舍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三十二、大智度论卷七、法华玄论卷五、法华经玄赞卷二末、大日经疏卷二、俱舍论光记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瑜伽论记卷一下、四分律疏饰宗义记卷十末、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佛祖统纪卷三十、法苑珠林卷一)p2811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
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
“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
“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
比丘白佛:‘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
【学习解说】
这时,阿难尊者问佛:世自在王如来的佛国寿命有多长?
佛说:世自在王如来的寿命四十二劫
在这个当下,法藏比丘摄取了二百一十亿个诸佛国土中最殊胜的地方,以及清净之修行
等到法藏比丘的清净修行完成时,又来到了世自在王如来的住所,恭敬的以头著地礼拜世自在王如来的双足,向右绕佛三周后
双手合掌对佛说:世尊,我现在已经摄取收集到了如何建造清净的庄严佛国以及清净佛国的修行
世自在王如来告诉法藏比丘:今天正是合适的时候,你今天可以说说你对清净庄严佛国的构想,令一切大众都能心生欢喜
也能令与会的菩萨听闻你所说的方法,以此因缘也发起菩提心,精进修行,而成就无量大愿
法藏比丘对佛说:但愿众生能够仔细听我说,之后发起与我一样的大愿心,解脱成佛,下面我就具体的说说我的大愿
【词解】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13 21:14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8 14:4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40分)
九、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发下了宏伟广大的成佛四十八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我的佛国中有地狱(六道之一。以地狱为罪恶众生死后所生之道途故也)、饿鬼(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走的道途)、畜生(即畜生之依止处。众生以生前所造恶业,种畜生之业因,死后即趋往畜生界,称为畜生道)三恶道,那么我就不取正觉(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就是不成佛
这就说明,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没有三恶道的,所以往生到那里的人民根本就不会受三恶道之苦
【词解】
【地狱道】
(界名)六道之一。以地狱为罪恶众生死后所生之道途故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饿鬼道】
五道或六道之一。又作饿鬼趣。按鬼类中有夜叉、罗刹等具大威力者,故新译单称鬼,而不加“饿”字。然旧译之经论则多称饿鬼,盖鬼类中以饿鬼最多之故。据大乘义章卷八末载,所谓饿鬼者,常饥虚,故谓之饿;恐怯多畏,故谓之鬼。此鬼类羸瘦丑恶,见者皆生畏惧,穷年卒岁不遇饮食,或居海底,或近山林,乐少苦多而寿长劫远。以昔时贪嫉,欺诳于人,由此因缘,故堕饿鬼道。(正法念处经卷十六)((参见:五趣)1198、“轮回”6186)p6369
FROM:【佛光大辞典】
【饿鬼道】
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走的道途。五道或六道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畜生道】
六道之一。又作畜生趣。即畜生之依止处。众生以生前所造恶业,种畜生之业因,死后即趋往畜生界,称为畜生道。((参见:六道)1298)p4189
FROM:【佛光大辞典】
【正觉】
<一>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p2005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的众生中,他们这一期的寿命终结后堕入到三恶道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上面也已经说明,在极乐世界里没有三恶道,所以那里的众生不会也堕入三恶道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的众生,他们的身形没有呈现金色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此可以知晓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金色身,已经具足如来的三十二相之一,所以非常的殊胜
【词解】
【真金色相】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参见:三十二相)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的众生,他们的容貌有漂亮有丑陋之分,那么我就不成佛
也就是说在极乐世界的众生,他们的相貌都是一样的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的众生,没有证得宿命通(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不能知晓过去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前的事情,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就说明,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有宿命通,都能知晓过去百千万亿劫前的事情,知晓以前都做过什么事,知晓一切都有因果,所以能够断除恶业,今生积极做善业,累积福报功德
【词解】
【宿命】
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恒水经、无垢称经卷二、平等觉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十六)((参见:宿世)4509、“宿住随念智证通”4509)p4510
FROM:【佛光大辞典】
【宿命通】
能知过去世生命,和做过什么事情的神通,为六神通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那由他】
(杂语)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的佛国的众生不能证得天眼通,乃至不能看到百千万亿那由他((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诸佛国土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里就说明了在极乐世界的众生,他们修习的禅定功夫甚深,在绝对寂静中能照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之远近粗细等诸物
【词解】
【天眼】
天眼者,谓诸天因修禅定而得也。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以无色质障碍故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天眼通】
梵语 divya-caks!ur-jn~a^na-sa^ks!a^tkriya^bhiin~a^。五通之一,六通之一。谓以天眼照了欲色二界色处之通力。又作天眼智通、天眼通证、天眼智证通。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大智度论卷五所载,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证得色界四大种所造净色之眼根,称为天眼。以此眼能照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之远近粗细等诸物,称为天眼通,以眼识相应之慧为体,其性无记,摄于十智中之有漏世俗智。
天眼有修得与报得二种,凡于人界修四禅定而得净眼者,称为修得;生于色界诸天而自得净眼者,称为报得。五通中之天眼唯由修得,五眼中之天眼则通修、报二种。又天眼通复能引起死生智,与死生智共知有情之死此生彼,故又称死生智证通(梵 cyuty-upapatti-jn~a^na^bhijn~a^),略称死生智通。(长阿含卷九增一经、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新华严经卷四十四、集异门足论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参见:五通)1153、“六神通”1290、“天眼明”1357)p1358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不能证得天耳通(色界诸天人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得色界四大种所造净色之耳根,称为天耳。能闻人声、非人声,及远近、粗细等一切音声),甚至无法听到无量无数诸佛国土中诸佛所说的经典教导,由此不能信受诸佛所讲的法义,那么我就不成佛由此可以知晓在极乐世界的众生一定都具足天耳通(能闻自地及下地之天声、人声、非人声及远近等一切之音声,称为天耳通),能听闻到十方诸佛在各占的佛国净土宣说佛法,也能听闻到世间人们、非人声,及远近、粗细等一切音声
【词解】
【天耳】
色界诸天人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得色界四大种所造净色之耳根,称为天耳。能闻人声、非人声,及远近、粗细等一切音声。(大智度论卷五、集异门足论卷十五)p1348
FROM:【佛光大辞典】
【天耳通】
梵语 divya-s/rotra-jn~a^na-sa^ks!a^tkriya^bhijn~a^。五通之一,六通之一。谓以天耳缘欲色二界声处之通力。又作天耳智通、天耳智证通、天耳通证。据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五所载,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得色界四大种所造净色之耳根,称为天耳。以此天耳能闻自地及下地之天声、人声、非人声及远近等一切之音声,称为天耳通。乃以耳识相应之慧为体,其性无记,摄于十智中之有漏世俗智。天耳通有修得、报得二种,凡于人界修四禅定,由定力发得色界四大清净造色,而得天耳之作用者,称为修得;由生四禅天所得之果报,称为报得。(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法界次第卷中上)((参见:五通)1153、“六神通”1290)p1348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不能证得他心智(十智之一。又作知他人心智、心差别智。指了知他人心念之智。远离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禅定以上者,得发此智;于六通中,称为他心通),无法得知无量无数佛国世界中的众生所思所想,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此可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得知众生心中的念想
所以,我们修行应该修身语意清净,不但不能说恶语,起心动念都不能有恶念,不但会有因果报,其实,我们心中所想,口中所说,菩萨及天人们都能以神通而得知
正应了那句俗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我们在生活工作修行中,应该收摄身心,安住在清净光明的氛围中,令自己的身语意业清净
【词解】
【他心智】
梵语 para-citta-jn~a^na。十智之一。又作知他人心智、心差别智。指了知他人心念之智。远离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禅定以上者,得发此智;于六通中,称为他心通。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载,他心智以修慧为自性,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于他人之现在欲界系、色界系及无漏之心相得以了知,由加行能证得此智。大乘义章卷十五(大四四·七五七上):“他心智者,非己之虑,称曰他心,照斯之解,名他心智。”
此智由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所成,通于有漏、无漏,而亦必以同类法为所缘,然不知胜位者之心及过去、未来之心。唯以现在之一念,缘实有之一事而取其自相,不能取他之能缘心及所缘行相。又唯在四禅故,仅知欲、色界系及无漏法,与非缘于无色界系者。(俱舍论卷二十六、大般若经卷四八九、集异门足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一○九)((参见:十智)472)p1542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的众生不能证得神足通(即得如意自在之神通力),不能在一念之间到达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国土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也说明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足心如意通,即身如其意,随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间,十方无量国土都能同时一一到达,变化无穷
这种神通也就能令极乐世界的众生能在每天早上都来去自由的到十方世界的诸佛世界供养诸佛而毫不耽误时间
【词解】
【神足通】
又作如意足通、神境智通、神境智证通。五通之一,六神通之一。即得如意自在之神通力。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载有三种神用:(一)运身神用,举身凌虚,犹如飞鸟,亦如壁上所画飞仙。(二)胜解神用,于远作近解,依此力故,或住此洲手扪日月,或屈伸臂顷至色究竟天。(三)意势神用,眼识至“色顶”,或上至“色究竟天”,或超越无边之世界。另如大智度论卷五所述,有三种如意:(一)能到,复分:(1)身能飞行,如鸟之无碍。(2)移远令近,不往而到。(3)此没彼出。(4)一念能至。(二)转变,即大能作小,以小作大;以一变多,以多变一,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之转变至极不过七日,诸佛及弟子之转变久近自在。(三)圣如意,即能观六尘之不可爱不净之物为净,观可爱清净之物为不净。此圣如意之法唯佛独有。其他经论有关如意之论颇多,然皆大同小异。(长阿含卷九增一经、俱舍论卷二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成实论卷十六“六通智品”)((参见:十八变)360、“神通”4251)p4248
FROM:【佛光大辞典】
【神足通】
五通之一,又名神境智证通,或心如意通,即身如其意,随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间,十方无量国土都能同时一一到达,变化无穷。佛十大弟子中,目犍连就是得了这种圆满的神通而号称为“神通第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心中会生起如世间众生那样的世俗念想,贪恋执着自己的身体者,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也说明在极乐世界的众生,身心都非常的清净无染,已经断除了凡夫众生的执着妄想,能时时安住在修行的正念中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不能住正定聚,乃至寂静涅槃的,我就不成佛
就是说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一定能够修行证悟直至成佛
【词解】
【定聚】
(术语)三聚之一。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不取正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聚】
(名数)以三聚该收一切众生也。一、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三、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也。此三聚之义通于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论十曰:“正邪不定聚圣造无间余。”预流向已上之圣者为正定聚,造五无间业者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间修七方便之行者为不定聚。大乘之三聚有多义,智度论八十四曰:“能破颠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颠倒者是邪定,得因缘能破不得则不能破是名不定。”是通相说三聚,未判其位也。依起信论之所说,则十信已前之凡夫不信因果,为邪定,十住已上为正定,十信之人为不定性。此为实大乘之义。权大乘之相宗,则依智度论之说意,不因位而制之,依彼宗所立之五性而立之。即无种性之人为邪定,不定种性之人为不定性,菩萨定性之人为正定。又依释摩诃衍论之一说,则十圣为正定聚,三贤为不定聚,自余之凡夫为邪定聚。是亦权大乘之意也。圭峰之起信笔削记三曰:“权教以无种性人为邪,以菩萨为正,以不定性人为不定。终教以一切异性为邪,三贤为正,十信为不定。”探玄记三曰:“若依地论,见道已上,方名正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光明有限量,不能照彻无量无数的诸佛国土,那么我就不成佛
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限,能够遍照十方无量世界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如果我的寿命有限,经过百千亿那由他劫后就到了尽头,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就说明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无边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挍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声闻乘者可以用数字来计量,甚至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缘觉众生,在百千万劫后都来计数我佛国土中的声闻众生,而且能够计算出来,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在极乐世界的声闻乘众生无量无边,无法用数字来计量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寿命都无限,除非众生发起大愿要救渡众生而示现在娑婆世界,这样寿命就能随菩萨随意自在,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有听闻到不善的行为的众生名字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也就是说在极乐世界的众生只有行善,累积福报功德,不会造作不善之业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14 21:03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14 21:0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中的无量诸佛都不称赞、宣扬我名号的殊胜,令众生都能信服,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里就是说十方世界的诸佛都在称赞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使众生都能听闻到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有很大的功德,想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应称念阿弥陀佛名号
【词解】
【咨嗟】
为感叹称赞之语。又作咨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p6297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因为听闻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名号,真实的相信,并且内心由衷的欢喜,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以这样的至诚心称念十句我的名号,如果不能往生的,那么我就不成佛,除非这个人犯了五逆之罪(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诽谤佛陀所说的教法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定要至心有深信心,这样才能与佛真正相应,以至诚心称念,即使只称念十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也能感应道交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信为功德母,万法唯心
【词解】
【信乐】
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谓于心忍许,更爱乐欲求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摄大乘论释卷九(大三一·二一三中):“于六度正教中,心决无疑,故名为信。如所信法,求欲修行,故名为乐。”此盖于心忍许,无有疑虑,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更进而如其所信,欲求修证世与出世之善,称为信乐。净土法门对于信乐之意义则解之为信净土(即愿乐往生)之义。(俱舍论光记卷四、观经散善义传通信卷一)((参见:三心)532)p3722
FROM:【佛光大辞典】
【至心】
<一>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无量寿经卷上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专心、一心之意。善导之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下):“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分至心为二:(一)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为一心、勇猛心、深心等三种。
<二>三信之一。为日本净土真宗之教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所誓愿之至心、信乐、欲生等三心称为三信,其中之“至心”,净土宗认为,从心底诚心信仰阿弥陀佛即称至心;净土真宗则以为,信仰阿弥陀佛之信心,实际仍为阿弥陀佛所给予,此即弥陀之至心所致。((参见:三信)578)2538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逆】
又作五逆罪。即五重罪。指罪大恶极,极逆于理者。有大乘五逆、小乘五逆之分。
(一)小乘五逆(单五逆)指:害母(梵 ma^tr!-gha^ta,又作杀母)、害父(梵 pitr!-gha^ta,又作杀父)、害阿罗汉(梵 arhad-gha^ta,又作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梵 tatha^gatasya^ntike dus!t!a-citta-rudhirotpa^dana,又作出佛身血)、破僧(梵 sam!gha-bheda,又作破和合僧、斗乱众僧)等五者。前二者为弃恩田,后三者则坏德田,故称五逆、五重罪。以其行为将成为堕无间地狱之因,故亦称五无间业(梵 pan~ca anantarya-karma^N!i),略称五无间或五不救罪。分别而言,前三者指故意杀害父、母、阿罗汉。破和合僧复分为二,离开原来所属之教团,而成立新教团,行布萨、羯磨等事,称破羯磨僧;若立异师异说,而另组教团,则称破法轮僧。此外,俱舍论卷十八载,五无间同类业(梵 pan~ca upa^nantari^ya^N!i),又作近五无间、五无间同分、近五逆、类似五逆。即与上述之五无间业同类之五种罪业,指:污母阿罗汉尼(梵 ma^tur arhantya^ du^s!aN!am)、杀住定地菩萨(梵 niyatabhu^misthitasya bodhisattvasya ma^raN!am)、杀有学圣者(梵 s/aiks!asya ma^raN!am)、夺僧合缘(梵 sam!gha^yadva^raharaN!am)及破窣堵波(梵 stu^pabhedanam)。
(二)大乘五逆(复五逆),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举出五大根本重罪,即:(1)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之物。或教唆他人行此等事,而心生欢喜。(2)毁谤声闻、缘觉以及大乘法。(3)妨碍出家人修行,或杀害出家人。(4)犯小乘五逆罪之一。(5)主张所有皆无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不畏后世果报,而教唆他人行十恶等。
慧沼于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中,将小乘五逆中之杀父、杀母合为一项,再加上诽谤正法(佛法)一项,而成立三乘通说之五逆。
关于五逆罪之轻重,大乘义章卷七说杀父最轻,杀母次轻,杀阿罗汉罪复转重,出佛身血转转弥重,破和合僧最重。(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四分律卷四十六、十诵律卷三十六、俱舍论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九、顺正理论卷四十三、瑜伽论记卷三上、卷五、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四、俱舍论光记卷十八)p1142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逆罪】
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法】
<一>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参见:正像末)2002)p1992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精进修行累积种种功德,并且以至诚心发愿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在他临终时,如果我没有和极乐世界的菩萨众们围绕在他的面前,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此可以知晓,只要我们至心念佛,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会和无量的菩萨众来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看到这,内心是不是很激动欢喜
【词解】
【菩提心】
(术语)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
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殖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听闻我的名号后,一心系念(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要往生我的佛国净土,开始修行培植累积种种德本(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以此功德至心回向自己将来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众生的这些愿望达不成,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系念】
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又作系念、悬念、悬想。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二九(大六·六八六中):“住空闲处,系念思惟先所修行。”又观无量寿经谓,众生用心观想佛时,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此外,一般俗称忧虑为悬念,称恋慕为悬想,皆为转讹之用法。(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卷三十九、大宝积经卷四十七、玄应音义卷三、慧琳音义卷三、卷九)p6671
FROM:【佛光大辞典】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果遂】
(术语)希望果遂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没有具足佛的三十二相,那么我就不成佛
也就是说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能具足佛的三十二瑞相,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容貌姣好,光颜巍巍
【词解】
【三十二相】
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有他方佛土的众生往生到我的佛国净土修行,一定能修行达到菩萨的最高阶位——等觉菩萨,之后必定在世间成佛,就像弥勒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
除去那些特别发愿为了自在教化救度众生的菩萨,他们坚固自己的深弘誓愿,不断地累积善根功德,度脱一切众生,他们游学到诸佛国土,广修种种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导无量众生化恶向善,使他们生起无上求道之心,这些菩萨行者在各地的菩萨行超出了一般人固有的想象,他们就是在修习实践普贤菩萨救度众生的大悲愿行,如果这些众生的普贤愿行不能实现,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此愿心可以知晓,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修行至菩萨的最高阶位而成佛,也能实现成就自己发愿践行普贤德行的广大愿心
【词解】
【究竟】
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一生补处】
梵语 eka-ja^ti-pratibaddha。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略称补处。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一般皆称弥勒为一生补处之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此词又作一生所系,指仅此一生被系缚于迷界,来生即可成佛,故有此称。另据无量寿经记卷上之说,一生补处之菩萨又分为四位次:(一)住于正定位之菩萨。(二)接近于佛地之菩萨。(三)住于兜率天之菩萨。(四)由兜率天至人间下生而成佛。(菩萨本业经十地品、大日经具缘真言品、弥勒上生经宗要)p30
FROM:【佛光大辞典】
【所化】
梵语 vini^ta。为“能化”之对称。指能化(师)者所教化之对象(弟子)。于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所举三种世间中,以十佛等之智正觉世间为能化,而以众生世间为所化。此外,一般称修行僧为能化,追随此修行僧之信众为所化。(中阿含卷四十八求解经、法华经卷二譬喻品、佛地经论卷七、施设论卷六)((参见:能所)4296)p3244
FROM:【佛光大辞典】
【弘誓】
梵语 maha^sarna^ha-sannaddha。广大之誓愿。又作弘誓愿、大誓庄严。以其所愿之事,广大普被众生,故称弘誓。其梵语之原意乃“著大铠”;亦即建立弘大誓愿广度众生,以期成就无上菩提,犹如被著大铠,以自庄严,投于阵中;即指菩萨之总愿。此弘誓坚固无比,故以甲胄为喻,称为弘誓铠。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中):“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一般,佛、菩萨共通之誓愿有四弘誓愿。此外,佛、菩萨另有别愿,如弥勒菩萨之奉行十善愿,法藏菩萨(阿弥陀佛未成佛前之名称)之四十八愿。日本净土真宗即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称为本弘誓愿(本愿、弘愿、誓愿、弘誓);且日本净土真宗以此弘愿之教为真实法,故有“弘愿真宗”之称。
此弘誓乃超越普通思虑而无法臆测者,故称难思弘誓。此难思弘誓为阿弥陀佛广大之誓愿力,为众生能往生净土强有力之增上缘,故称弘誓强缘。即谓弥陀之本愿弘誓,乃众生往生之殊胜因缘。弘誓能负载众生渡过生死大海而至净土,故以船为喻,称为弘誓船,又作大愿船。迦才净土论卷下(大四七·一○二上):“阿弥陀佛举慈悲桌,乘大愿船,运度一切苦恼众生。”又如大海能包容一切,无论善、恶众生均可渡过;或谓其深广如海,称为弘誓海。(道行般若经卷一、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虚空藏菩萨品、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僧那品、往生要集卷三)((参见:四弘誓愿)1677、“要门”3953)p1924
FROM:【佛光大辞典】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化】
(术语)教人开蒙化恶也。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常伦】
1.伦常。 2.常序;常类。 3.一定的规律。
© 汉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国土中的菩萨承佛威力要到各处供养诸佛,如果不能在一顿饭的时间内来到无量无数的佛国净土供养诸佛,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也说明,在极乐世界的众生能够在一念之间来到无量无数的佛国世界供养无量无数诸佛,以此累积自己的福报功德,增上自己的修行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菩萨想要在诸佛前供养诸佛,增上自己的供养功德,这时如果想要供养的供品、供具不能自在的获得,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就是说,在极乐世界的菩萨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在如意的获得供养诸佛的供品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菩萨不能运用智慧为众生演说一切佛法,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也说明在极乐世界的菩萨,智慧具足,能够自在无碍的为众生演说一切佛法
【词解】
【一切智者】
梵语 sarvajn~a,巴利语 sabban~n~u。指如实证得一切智慧之觉者。乃佛之别称。与“一切智人”、“一切智藏”同义。俱舍论卷二十九(大二九·一五五五上):“佛于一切能顿遍知,故名一切智者。”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中):“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又密教以此为大日如来之德号。(大日经疏卷一)p16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菩萨不能获得那罗延金刚神力,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众都具有如金刚那罗延那般坚固的身体
【词解】
【那罗延】
(天名)Na%ra%yan!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真谛云:那罗,翻为人。延,为生本。梵王是众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罗什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人生本也。”慧琳音义六曰:“那罗延,欲界中天名也,一名毗纽天。欲求多力者承事供养,若精诚祈祷多获神力也。”同二十五曰:“此云力士。”涅槃经疏七曰:“那罗延,此翻金刚。”慧苑音义上曰:“那罗延,此云坚固也。”俱舍光记二十七曰:“此神名人种神。”大日经疏十曰:“毗纽天有众多别名,即是那罗延天别名也,是佛化身,三昧同前。毗瑟纽费(即以本名为真言也),以第一字为种子。毗是空义,瑟纽是进义,生义,乘空而进,所谓此天乘迦娄罗鸟而行空中也。私谓,释迦于五部佛中乘迦娄坐,即是虚空进行之义也。”秘藏记下曰:“那罗延天,三面,青黄色,右手持轮,乘迦楼罗鸟。”又,十九执金刚之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以及国中的一切万物都是非常的庄严清净华丽,他们的形体、色彩都非常的奇特殊胜,精巧微妙,这样的物品举不胜举
在极乐世界证得天眼通的一切众生,如果有人能知道其数量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就说明,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证得了天眼通,而且数量无限
【词解】
【光丽】
华美。
© 汉典
【形色】
<一>梵语 sam!stha^na-ru^pa。有形之色。“显色”之对称。指色法中,质碍粗著,因触而觉知其长短大小凹凸等者。计有八种:(一)长(梵 di^rgha),一面多生。(二)短(梵 hrasva),一面少生。(三)方(梵 caturas/ra),四面齐等。(四)圆(梵 vr!tta),周遍一切处而生。(五)高(梵 unnata),中间凸出。(六)下(梵 avanata),中间拗凹。(七)正(梵 s/a^ta),表面齐平。(八)不正(梵 vis/a^ta),表面参差。说一切有部以此等诸色极微各别,各有别体;唯识大乘则以为非实色。(俱舍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俱舍论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
<二>形体与色相。即指人畜等之颜色形貌。(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无量寿经卷上、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p3788
FROM:【佛光大辞典】
【穷微】
1.探究精微的道理。 2.穷尽细微琐事。
© 汉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的菩萨,即使是那些只有很少功德的众生,如果不能看到高四百万里并且发出的无量光明菩提树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道场树】
<一>指菩提树。又作觉树、道树、思惟树。释尊于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成佛,故称道场树。又阿弥陀佛之净土亦有道场树,即无量寿经卷上所载极乐世界之菩提树,其树高四百万里,周围五十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条间周匝,垂以璎珞,珍妙宝网罗覆其上,微风吹枝叶,演出无量妙法声。另据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所载,树仅高百千由旬,庄严经卷下载一千六百由旬。((参见:菩提树)5208)
<二>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昙鸾之赞阿弥陀偈(大四七·四二三上):“稽首顶礼道场树。”p5649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国中的菩萨众如果受持读诵经文,或为别人演说而不能具足各种辩才无碍的智慧,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也就是说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众都具足四无碍辩才之智
【词解】
【讽诵】
讽咏谙诵之意。又作诵经、讽经、讽读、读经。即出声读诵经文、偈颂等。讽诵之法,原为印度婆罗门间所行的六行(梵 s!at! karma^N!i)之一,后佛教徒亦用此法。讽颂经典供养僧,称讽供。于禅林,讽经依对象、时间、场合之不同而分多种,如每日粥罢、斋罢、放参罢之三时上殿讽经,称三时讽经;每月朔望之祝圣讽经;为“具应供之德”的无量贤圣及十六大阿罗汉而讽之应供讽经;此外尚有半斋讽经、日中讽经、土地堂讽经、祖堂讽经、韦驮天讽经、朝课讽经、晚课讽经等。(长阿含卷十五种德经、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敕修百丈清规卷一圣节条、禅苑清规卷二、禅林象器笺讽唱门)p6312
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国中的菩萨,他们的无碍辩才有限量的,那么我就不成觉
这再次说明在极乐世界具足无碍之辩才的菩萨无量无边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15 21:17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15 21:1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40分)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我的国土必定是清净光明,散发的光明都能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诸佛世界犹如在明镜中,显现在眼前清晰可见,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从地上到虚空中的那些宫殿、楼观、池中的流水、花儿、树木
凡是我国土中的一切万物全部都是由无量珍宝以及上百千种香和合而成,一切万物装饰奇特殊胜美妙,超过所有的人、天人
我佛国中的万物所散发出的妙香可以普薰到十方世界,令十方世界的菩萨众生闻到这妙香后都身心愉悦,放下凡夫的种种烦恼执着而全都跟随佛修习佛法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极乐世界的宝香能令众生想要学习佛法的妙处,极乐世界的万物都能是众生修行的因缘
【词解】
【楼观】
泛指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
© 汉典
【严饰 】
装饰美盛;盛饰。
© 汉典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的众生之类,凡是由我发出的光明照触在众生身上
那么受我光明照触的众生身心都会变得柔软(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也),超过人、天人,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次可以得知,阿弥陀佛散发的光明不可思议,能令众生身心柔软,断除凡夫众生身上的戾气,改掉凡夫的恶业习气
【词解】
【柔软】
(术语)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也。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的众生,听闻相信称念我的名号后
不能证得菩萨无生法忍(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不能总持一切甚深佛法者,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就是说只要听闻深信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实证佛的智慧,总持一切佛法
【词解】
【无生法忍】
(术语)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宝积经二十六曰:“无生法忍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忍故。”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无生忍,同上不起法忍,法忍即慧性耳。见法无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生法忍也。”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鞞跋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总持】
(术语)梵语陀罗尼Dha%ran!i,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忌谓之持。”嘉祥法华疏二曰:“问:以何为持体?答:智度论云:或说念,或说定,或说慧。今明一正观随义异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如果有女人听闻到我的名号,内心生起欢喜深信之心,由此发起菩提心(求正觉之心)
厌恶自己此生的女人身,发愿要成为大丈夫身,在她这一期的寿命结束后,如果再转生为女身,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众生想要舍弃女人身而转为男人身,只要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并且发起菩提心,阿弥陀佛一定会加持,来世不再成为女人之身
【词解】
【菩提心】
(术语)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中,诸菩萨听闻至心称念我的名号
在他寿终之后,常修善法,修习八正道,四无量心等菩萨梵行,自利利他,发愿要成就佛道,如果他们不能成就,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梵行】
梵语 brahma-carya^,巴利语 brahma-cariya。意译净行。即道俗二众所修之清净行为。以梵天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行;反之,行淫欲之法,即称非梵行。娑罗门将一生分为四期,其中第一期即称梵行期(梵 brahma-ca^rin),于此期间,其生活遵守不淫之戒,并学吠陀、祭仪等。于佛教以不淫,受持诸戒,称为梵行。又于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以具足禅,于八解脱中,逆顺游行,称为梵行具足。大方等大集经卷七不眴菩萨品、大宝积经卷八十六大神变会等以八正道为梵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以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为梵行,住知法等七善法,即称梵行具足。凡此,皆为广义之梵行。(增一阿含经卷三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法华玄义卷四上、法华义疏卷七)((参见:五行)1085)p4631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中的人、天人们听闻我的名号,对我五体投地跪拜行礼
内心欢喜而且深信我的教导,乐于修习六度波罗蜜、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等诸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
令诸天的天人们以及世间的人民都对这些菩萨行者生起恭敬仰慕之心,如果做不到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此可以得知,如实发愿践行如来教导的诸菩萨行,就能获得人天的尊敬仰慕
【词解】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行】
(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国中的众生心中想要穿什么样的衣服,那么这些衣服就会随着这个念想而出现在面前
就像如来为比丘剃度时,一句善来比丘,法服自然穿在比丘身上,这就是应念而现,如果需要众生有裁剪缝补、需要染色或洗涤的行为,那么我就不成佛
也就是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心想事成
【词解】
【应法】
(术语)与法相应,不背于理也。犹言如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浣濯】
1.亦作"澣濯"。 2.洗涤。 3.指洗过多次的衣服;旧衣。 4.洗雪﹑清除(耻辱﹑过恶等)。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16 20:58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17 14:0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国中的众生他们所感受到的快乐还不及在世间的那些断尽了种种烦恼、对一切无所执着的比丘,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享受到无穷无尽的快乐
【词解】
【漏尽】
梵语 a^srava-ks!aya, ks!i^na-a^srava。漏,烦恼之异称。以圣智断尽烦恼,称为漏尽。与“无漏”同义。大智度论卷三(大二五·八○中):“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参见:无漏)5128)p5826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菩萨在任何时候想要观见十方无量世界庄严清净的佛国净土,都能随时如愿,十方无量佛国净土都能在我佛国净土的宝树中一一示现,就如一面明镜清晰的看到十方无量世界,如果做不到那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在极乐世界能随自己的心愿随时观看到十方无量佛国净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后,精进修行一心称念我的名号,这样直至修行得道成佛前,如果色身诸根有缺陷丑陋不完整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里说明只要听闻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众生都能诸根具足,无有缺陷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到我的名号后至心称念,全部都能实证清净解脱三昧(即将心安定在清净解脱的一种安定状态),安住在这清净解脱的三昧中,这些菩萨在一刹那间(一念之间)就能供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世尊,而又一心不乱,不失禅定,如果不能做到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这里说明诸菩萨能在动中也能保持禅定,让心如如不动
【词解】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发意顷】
指发起一个意念之间,形容时间之短暂。与“一念之顷”同义。p70
FROM:【佛光大辞典】
【定意】
(术语)与定心同。无量寿经上曰:“不失定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心】
(术语)修禅行而远离乱意也。无量寿经下曰:“深心定心。”智度论二十六曰:“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能得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至心称念,那么在这一期的生命结束后就能转生在尊贵的家中,受人尊重仰慕,如果不能做到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里是说听闻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来生就能生尊贵家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心里欢喜踊跃,精进修习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等大乘的菩萨行,从而具足种种的功德,如果不能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里说明只要听闻阿弥陀佛名号,生起欢喜心,修诸菩萨行,就一定能具足成就佛果的种种功德
【词解】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都能实证普等三昧(同时普见一切诸佛之三昧),安住在这普等三昧中一直到成佛,经常能够见到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一切如来,如果不能这样,那么我就不能成佛
这里说只要听闻阿弥陀佛名号的诸菩萨众,精进修行就能摘三昧禅定中见到一切诸佛
【词解】
【普等三昧】
指同时普见一切诸佛之三昧。普,普遍之意;等,齐等之意。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上):“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别译本之无量寿如来会称为平等三摩地门,无量寿庄严经称普遍菩萨三摩地,悲华经卷六称为遍至三昧,大悲分陀利经卷三称为普至三昧。p4996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国中的菩萨都能随着自己的志向心愿,想要听闻佛讲的任何一种佛法就能随时听闻到,根本不用担心听闻不到,如果不能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是说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众都能随意听闻自己想要听的佛法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后,如果不能立即得至不退转的果位,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只要听闻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诸菩萨众都能证得不退转果位
【词解】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称念我的名字,如果不能立即证得第一音响忍、第二柔顺忍、第三无生法忍果位,对于一切佛法不能立即实证不退转的,那么我就不能成佛
这就是说,他方国土的菩萨众只要听闻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实证三法忍果位,并且在修习佛法的路上永远不会退转
【词解】
【三法忍】
梵语 tisrah! ks!a^ntayah!。又作三忍。谓悟解三种法理且认证之。“忍”,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之意。<一>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一)音响忍(梵 ghos!a^nugama-dharma-ks!a^nti),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二)柔顺忍(梵 anulomiki^-dharma-ks!a^nti),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三)无生法忍(梵 anutpattika-dharma-ks!a^nti),又作修习无生忍、无生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
又唐代僧玄一于无量寿经记卷上,以三忍配三慧:(一)闻慧,谓近从音教而有音响忍。(二)思慧,谓随分调心而有柔顺忍。(三)修慧,谓观证无生之理而有无生忍。
又日僧了惠于无量寿经钞卷五引述新罗僧义寂之解释,即:(一)音响忍,谓若闻真实之法不惊不怖不畏、信解受持、爱乐顺入、修习安住,是为第一之随顺音响忍,称为音响忍。此系于十忍品中之解释。(二)菩萨随顺寂静观一切法,平等正念而不违逆诸法,以随顺深入一切诸法,以清净之直心分别诸法,修平等观而深入具足,是为第二之顺忍,称为随顺忍。(三)菩萨不见有法之生,不见有法之灭;若不生则不灭,不灭则无尽,无尽则离垢,离垢则无坏,无坏则不动,不动则寂灭,是为第三之无生法忍。(无量寿经卷上、坐禅三昧经卷下、月灯三昧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无量寿经钞卷四)
<二>见阿弥陀佛之净土而心生欢喜,得喜忍、悟忍、信忍等无生忍。此盖以观想勇猛专精,见净土庄严,心生欢喜而得无生忍时,就其喜、悟、信等三种心态而分者。然此种无生忍究系观佛而得,或由信心而得,则众说纷纭。(观经序分义)
<三>忍辱波罗蜜之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一)耐怨害忍,人以怨憎毒害加于我,而能安心忍耐无反报之心。(二)安受苦忍,疾病水火刀杖众苦所逼,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三)谛察法忍,审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本、华严大疏钞卷五)((参见:忍)2889)p57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17 20:25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8 14:5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40分)
十、法藏比丘以偈诵的方式再次发下成就佛道建立佛国的大愿心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而说颂曰:】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尊者:当时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发下弘伟的四十八大愿以后,马上又说了以下的偈诵:
★ 【我建超世愿, 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
我于无量劫, 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 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 名声超十方,
究竟靡不闻, 誓不成等觉。】
【学习解说】
我在此发下超越一切诸佛的殊胜的大愿心,必定要成就无上佛道
如果这些大愿中没有全部实现,那么我发誓我绝不成佛
如果我在无量劫(多到无可计量的劫数)的修行中,没有成为众生的大施主(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
普遍的救渡深陷在世间种种烦恼执着中受苦的众生,那么我发誓绝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我的名声一定超越十方一切世界
如果在十方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不能听闻到我的名号,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此可以看出法藏比丘的愿心是多么的广大坚定,而且在无量劫中总是在无量诸国土中践行着六度波罗蜜、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摄法等大乘菩萨道,救渡众生出离世间种种烦恼执着,令身心清净,不断的引导众生学习深入佛法,学习佛的智慧而令众生都能解脱自在)
【词解】
【超世愿】
指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弥陀于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历经五劫,参考诸佛之愿,熟思再三,始立四十八愿。其愿超呼世间一切诸佛之愿,最为殊胜,故称之超世愿。(无量寿经卷上)p5281
FROM:【佛光大辞典】
【无量劫】
多到无可计量的劫数。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施主】
(术语)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无量寿经上曰:“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穷,誓不成正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靡不】意思是无不——摘自百度
★【离欲深正念, 净慧修梵行,
志求无上道, 为诸天人师。
神力演大光, 普照无际土,
消除三垢冥, 明济众厄难。
开彼智慧眼, 灭此昏盲闇,
闭塞诸恶道, 通达善趣门。】
【学习解说】
远离世间种种欲望,安住在甚深的禅定中,时时让自己保持安住佛法的正念中
学习佛的清净智慧,修行践行种种自利利他的菩萨法门
立志求取成就无上佛道,能成为诸天人、人的导师
以自己的神通威德力时时散发出耀眼的光明,广泛的照彻无量无边的国土上
这光明能灭除众生贪嗔痴三毒引发的愚昧,救渡十方一切众生出离种种的苦难之中
开启众生如佛那样的智慧之光,灭除累世轮回中愚痴无明
关闭众生在轮回中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大门,引导众生都学习佛法而自在无碍的走入通向解脱的佛门
(这说的是法藏比丘发愿后,在以后的无量劫中所实践菩萨行的过程)
【词解】
【离欲】
(术语)离贪欲,淫欲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四十二章经曰:“离欲寂静,是最为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念】
<一>梵语 samyak-smr!ti,巴利语 samma^sati。指真正之念。八正道之一。又作谛意。即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分为二:(一)世俗有漏正念,即与有漏作意相应之善念。(二)出世间无漏正念,即依无漏之正见能思惟谛境,而与无漏作意相应的明记不忘之念。有关正念之体性,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载,念根、念力与正念,皆摄入念觉支。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念根、念力、念觉支与正念,皆以念为体。摩诃止观卷七上则谓“念”为“忍”之义,并配于天台宗之四教,即三藏教之正念为伏忍,通教之正念为柔顺忍,别教之正念为无生忍,圆教之正念为寂灭忍。(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八正道经、转法轮经)((参见:八正道)280)
<二>净土宗则谓,面临诸种遭遇,能心不错乱颠倒而一心念佛,称为正念。(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往生礼赞前序)((参见:一心正念)24)
<三>(1215~1289)宋代临济宗僧。温州(浙江)永嘉人,号大休。早年参学于灵隐寺东谷妙光,再谒石溪心月,遂得印可。咸淳五年(1269)夏,乘商船赴日。依镰仓建长寺之兰溪道隆。执权之北条时宗甚景仰师之道望,礼请居于禅兴寺。其后,历住寿福、圆觉、建长诸寺。晚年于圆觉寺内自建一小庵,立匾称为“藏六”。又筑寿塔以为归藏之地,并自著圆湛无生铭,记录一生之行谊德业。日本正应二年十一月示寂,遗偈:“拈起须弥槌,击碎虚空鼓;藏身没影踪,日轮正当午。”世寿七十五。敕谥“佛源禅师”。著有大休和尚语录六卷。为日本禅宗大休派(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之一)之祖。(元亨释书卷八、延宝传灯录卷三、本朝高僧传卷二十一)p1990
FROM:【佛光大辞典】
【梵行】
梵语 brahma-carya^,巴利语 brahma-cariya。意译净行。即道俗二众所修之清净行为。以梵天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行;反之,行淫欲之法,即称非梵行。娑罗门将一生分为四期,其中第一期即称梵行期(梵 brahma-ca^rin),于此期间,其生活遵守不淫之戒,并学吠陀、祭仪等。于佛教以不淫,受持诸戒,称为梵行。又于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以具足禅,于八解脱中,逆顺游行,称为梵行具足。大方等大集经卷七不眴菩萨品、大宝积经卷八十六大神变会等以八正道为梵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以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为梵行,住知法等七善法,即称梵行具足。凡此,皆为广义之梵行。(增一阿含经卷三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法华玄义卷四上、法华义疏卷七)((参见:五行)1085)p4631
FROM:【佛光大辞典】
【神力】
梵语 r!ddhi,巴利语 iddhi 。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诸经中,多处载有佛菩萨显现神力之说,如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谓,世尊尝于百亿万人天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至于上梵世,其一切毛孔均放出无量无数色光,悉皆遍照十方世界。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二十九(大三四·一四一下):“神名不测,力名干用;不测则天然之体深,干用则转变之力大。”窥基之法华经玄义赞卷十(大三四·八四一上):“妙用无方曰神,威势能摧为力。”p424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垢】
垢,梵语 mala。三种垢秽之意。指能垢秽众生心行之贪(梵 ra^ga)、嗔(梵 dves!a)、痴(梵 moha)三毒。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大三七·一○三下):“消除三垢,济度厄难,小乘法教,化断三毒,名除三垢。”即以三毒为三垢之说。华严经疏演义钞卷十六之上解释毗舍浮佛无三垢之语,以现行、种子、习气三者,称为三垢。天台家则以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为三垢。(大乘义章卷五本、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p579
FROM:【佛光大辞典】
【冥】
⒈ 昏暗:幽冥。冥蒙。晦冥。
⒉ 深奥,深沉:冥思。冥想。冥心。
⒊ 糊涂,愚昧:冥顽不灵。
⒋ 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冥界。冥府。冥婚。冥衣。冥寿。——摘自百度
【昏闇】
p0829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昏闇者:成就诽谤一切邪见。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通达】
(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功祚成满足, 威曜朗十方,
日月戢重晖, 天光隐不现。
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常于大众中, 说法师子吼。
供养一切佛, 具足众德本,
愿慧悉成满, 得为三界雄。】
【学习解说】
具足了圆满佛国的功德福禄后,自身的威严光明照彻十方无量世界
在这耀眼光明面前,太阳和月亮就像先后收敛起了自己的光辉,四周没有了光亮,连天上星星的光亮也好像因为羞愧而隐藏起来不再显现
(这说明法藏比丘实证后的光明炽盛,在阿弥陀佛所散发的光明面前,太阳、月亮、星星所散发的光明就显得实在是太弱了)
法藏比丘为众生开启修行成就的佛道法门,广泛的向众生宣说修习佛法的种种功德
常常在为大众说法时,示现狮子吼(佛以无畏音说法,如狮子之咆吼。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亦为人中之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又当佛说法时,菩萨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恶魔生怖畏;犹如狮子吼时,小狮子亦增威,百兽怖伏)
并且发愿供养一切诸佛,具足无量无上德本(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
这样当愿心和智慧都圆满具足时,就成为了三界(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参见:四禅天))。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
中的大雄者(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可折伏一切之魔障)
【词解】
【功祚】
功德福禄。
© 汉典
【重晖】
谓前后相继的光辉业绩。
© 汉典
【戢】】
收敛,收藏:~翼。~影。载~干戈(把兵器收藏起来)。
止,停止:~怒。~鳞(喻蓄志待时)。
© 汉典
【法藏】
(术语)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来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现己心,故曰受持。”【又】(术语)佛所说之教法也,教法含藏多义,故名法藏。多法集积,故又曰法蕴,其数有八万四千,释之者有多义,法华经序品曰:“此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同宝塔品曰:“持八万四千法藏,为人演说。”贤劫经曰:“佛初发至分舍利凡有三百五十度门,一一皆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又对四分,合八千四百,一变十合八万四千。”俱舍论一曰:“有师言如来说八万部法蕴经,一一法蕴有六千颂,如法蕴足论有六千颂。又有师说就所诠法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其数八万四千因之显一法门之教门为一法蕴,其数八万。然如实说,所化有情,有贪嗔等八万烦恼,为对治之,世尊说八万法蕴。”多论一曰:“八万法藏者,树之根须枝叶多,名为一树,佛为一众生始终说法名一藏,如是有八万。有曰佛名一座说法为藏,如是有八万。有云十六字为半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如是有八万。有云每半月说戒,为一藏,如是有八万。有云佛自说六万大千偈为一藏,如是有八万,有云佛说尘劳有八万,法药亦有八万,名八万法藏。【又】(杂名)纳经之库藏曰法藏,亦云宝藏。【又】(菩萨)无量寿佛在因位时之名也。(参见:法藏比丘)。【又】(人名)华严之祖贤首法藏法师讳法藏。康居国人。姓康氏。来居长安。往侍智俨。尽得其教。以巾帻说法。武后度之为僧。乙未,诏师开示华严宗旨。方序经题,口出白光,须臾成盖。后大悦,赐号贤首。诏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既毕,诏讲新经。大地震动。即日指殿隅金狮子为晓譬之因。其说著金师子章。睿宗受内禅,请师授菩萨大戒。师讲华严三十余遍。楞伽密严梵网起信心经皆有义疏。先天元年,终于大荐福寺。赠鸿胪卿。是为华严三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
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
FROM:【佛光大辞典】
【师子吼】
梵语 sim!hana^da。又作狮子吼。谓佛以无畏音说法,如狮子之咆吼。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亦为人中之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又当佛说法时,菩萨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恶魔生怖畏;犹如狮子吼时,小狮子亦增威,百兽怖伏。
关于“师子吼”一词之语义,胜鬘宝窟卷上本举出三种:(一)如说修行,谓所说如所行,言行一致而无有虚说。(二)无畏说,谓胜鬘亲于佛前,对大众纵任辩才,阐扬妙法,而无所畏惧。此无畏又有二种:(1)不畏他,谓胜人临座而弘道绰然。(2)令他畏,谓能令外道惊愧,天魔慑惧。(三)决定说,谓依究竟理说究竟教,能上弘大道,下利群生,邪无不摧,正无不显。
此外,维摩诘所说经注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皆列举多种狮子吼之解释。其中,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并举出佛狮子吼与狮子吼之差别,即:狮子吼能令众兽惊怖,犹如濒临死亡之痛苦;佛狮子吼则无死亡之畏惧,且令闻者生喜乐心。
另新译华严经卷五十七,举出十种狮子吼。又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亦举出狮子吼之十一事。
此外,于后世,一般多援引佛典中“狮子吼”一词,用以形容秉持正义,排除异端,于大众之中大声作激昂慷慨之言论。或用以比喻悍妻所发出之恶声,闻之足以使人坦惧。(中阿含卷二十六师子吼经、长阿含卷十一阿閦夷经、无量寿经卷上、胜鬘经一乘章)p4091
FROM:【佛光大辞典】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界】
(术语)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参见:四禅天))。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参见:四空处)),说出俱舍论世间品,三界义。图表三界则如图。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界雄】
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可折伏一切之魔障。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p587
FROM:【佛光大辞典】
★ 【如佛无量智, 通达靡不遍,
愿我功德力, 等此最胜尊。
斯愿若克果, 大千应感动,
虚空诸天人, 当雨珍妙华。】
【学习解说】
就如佛的智慧无量无边,没有穷尽,佛的一切种智无不遍及十方一切世界,惠及十方一切众生
但愿我所成就的功德力,也能够等同佛的一切无碍之智慧,通达遍及十方一切世界,普惠一切众生
我的这个愿望如果能够真正实现得果,那么三千大千世界应该能为之有所感应
整个虚空中的天人们,应当会降下殊妙的花儿,这花密集得就如天空中下着雨一样
【词解】
【通达】
(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智】
梵语 buddha-jn~a^na,巴利语 buddha-n~a^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密教则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毗娑沙论卷十五、宗镜录卷三十三)((参见:五智)1161、“四智”1769)p2725
FROM:【佛光大辞典】
【最胜尊】
指诸尊中之至极者。为对佛之尊称。佛成就一切智,断尽一切烦恼,于人、天等一切众生中为最胜,故称最胜尊。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p5045
FROM:【佛光大辞典】
【克果】
(术语)谓得果也。无量寿经上曰:“求道不止,会当克果。”又曰:“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文句三下曰:“果由因克。”述文赞中曰:“克者遂也,得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华】
(杂语)殊妙之华。无量寿经上曰:“天雨妙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18 20:57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8 15:0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20分)
十一、法藏比丘发完誓愿后,开始精进修行,并践行菩萨行,积极累积功德
★【佛语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满如是大愿,诚谛不虚,超出世间深乐寂灭。】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刚说完上面的偈诵,这时候,大地就发出六种震动(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即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天上下起了花雨覆盖在地上,大地如花海美妙似锦,自然美妙的音乐从虚空中响起,伴随着空中传出铿锵有力的声音:你将来必定能够成就无上佛道
由此可以知晓法藏比丘已经具足了修满自己所发下的四十八愿的诚心和道心,这些愿心和道心超出了一切世间的众生,此后法藏比丘就进入甚深的寂灭禅定中,开始修行
【词解】
【六种震动】
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又作六变震动、六反震动。略称六震、六动。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依地动之方向,举出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等六相。新华严经卷十六、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一等则举出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各相复分小、中、大等三种,故计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等十八相。大方广大庄严经卷二则举出摇动、极摇动、遍摇动、扣击、极扣击、遍扣击、移转、极移转、遍移转、涌覆、极涌覆、遍涌覆、出声、极出声、遍出声、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等十八相。
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载有地动之八种因缘:(一)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震动。(二)得道之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知试力则普地震动。(三)若菩萨由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普地大动。(四)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胁生,专念不乱,则普地震动。(五)菩萨初成无上正觉,地大震动。(六)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则普地震动。(七)佛之说教将毕,欲舍性命,则普地震动。(八)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时,地大震动。同经卷二亦载有大地震动之六时:(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三)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入涅槃时。(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八、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参见:六震)1310)p1307
FROM:【佛光大辞典】
【诚谛】
1.真实而详审。 2.真谛﹐真正的道理或意义。
© 汉典
★【阿难!法藏比丘于彼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殖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着色、声、香、味、触之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
【学习解说】
阿难,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以及在所有的人、天人、魔众、梵天以及天龙八部等大众之中发起这样恢弘的大愿后,就按照这样的愿心,一直专注的建造着这个庄严的殊胜的佛国净土
法藏比丘所要建立的佛国净土开阔广大,完全超过了世间任何一个佛国,建成后的佛国恒常不变,永远都不会衰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法藏在不可思议的无限长久的时间里一直专注修行,积极培植福报,践行菩萨行者的种种菩萨行,广修六度波罗蜜,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广行四摄法来引导众生走上学佛的道路
因此法藏比丘的身心已然清净无染,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已然不再执着,因此不会生起贪欲、嗔恚、以及想要害人之知觉,也不会生起对种种欲望的贪念、互相诤斗以及害人之念
成就忍辱之力,无论多么巨大的苦难也能忍受而不动摇,少欲知足(指节制物欲。又作喜足少欲、无欲知足。即将欲望减少而知满足之意。分别言之,于未得之物不起过分之贪欲,称为少欲(梵 alpeccha);对既得之物,不嫌其少,不生悔恨,称为知足(梵 sam!tus!t!a)。少欲知足为修道之要谛),远离贪嗔痴三毒,安住在不生不灭的三昧禅定中,身心清净,智慧显露而没有障碍
(在经文中多次提到菩萨行者在修行时,时时安住在甚深禅定中,由此可见修行中,修行定力实在是非常关键
所以对于初修行者就更应安住在清净无染的阿兰若处,远离世俗杂染,以清净心修行种种法门,学习佛法的智慧,因为
世俗的一切对于修行解脱来说有太多太多的干扰和障碍,有时就算只是要放松消除压力而参与上述的任何一项(俗事太多无法一一列出)
却可能因此浪费更多时间且增加许多烦恼和恶习,没得到放松和休息,却可能因此让身心更疲惫
因此,如果真心想修行解脱,应该尽量减少世俗的各项杂染,尤其应该减少看电视和连续剧,多把时间用在摄心修持上
这样才容易逐渐控制心猿意马的心念,心念才能逐渐减少妄念,才能有利于日后禅定的修学和真正的解脱
所以,初修行者应该多把时间安排在拜佛念佛持咒(都可摄心清净消除干扰和业障)诵经上面(可增加对经中教导和义理的了解,增上福慧)
以大量的修行来消除累世和今生数十年累积的俗念和妄念,避免自己再次堕入在世俗中,这样才能有利于日后临命终提起正念而往生净土
如果自己的正念不足,花在世俗的心思又多于修行的时间,那可想知日后的干扰和障碍的负面力量必定会强过于自己的正向心力
因此,修行应该要趁早,才能尽快扭转这种局势和劣势,才能帮助自己自主往生,结束累生累世的轮回
——初学修行应该尽量远离一切世俗杂染
【词解】
【开廓】
1.开拓,扩展。 2.开朗阔大。
© 汉典
【常然】
1.自然之性;常态。 2.一向如此。
© 汉典
【兆载永劫】
谓无限久远之时间。兆、载,均为极大之数目名称;劫,为古代印度表示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依据翻译名义集卷三载,兆,梵语 atilaks!a(度洛叉);载,梵语 maha^prayuta(大钵罗庾多)。慧琳音义卷二十七依“算经”之说,举出黄帝数法之十等分别,即:亿、兆、京、垓、壤、秭、沟、涧、正、载,而兆生京,京生垓,乃至正生载。同书并举出世俗通用之数法,即: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十亿为兆等。
又兆载永劫一语亦意谓修行时间之无量无数,如无量寿经卷上所说(大一二·二六九下):“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故阿弥陀佛在未成佛果以前,亦即尚在“因位”为法藏菩萨时,为救济众生,发起四十八愿,为成就此誓愿,而经无量时间之修行,称为兆载永劫行,或永劫修行。(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无量寿经义疏(吉藏))p2186
FROM:【佛光大辞典】
【欲觉】
(术语)三恶觉之一。贪欲之知觉也。无量寿经上曰:“不生欲觉嗔觉害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害觉】
又作恼觉。三觉之一,八觉之一。谓欲加害于他人之心。(无量寿经疏卷上(净影))p4084
FROM:【佛光大辞典】
【欲想】
(术语)三恶想之一。思财想色之思想也。无量寿经上曰:“不起欲想嗔想害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害想】
(术语)三想之一。害人之思想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忍力】
(术语)忍辱之力也。法华经序品曰:“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少欲知足】
指节制物欲。又作喜足少欲、无欲知足。即将欲望减少而知满足之意。分别言之,于未得之物不起过分之贪欲,称为少欲(梵 alpeccha);对既得之物,不嫌其少,不生悔恨,称为知足(梵 sam!tus!t!a)。少欲知足为修道之要谛,俱舍论视之为身器清净三因(三净因)之一,中阿含卷十八“八念经”、八大人觉经等则以之为八大人觉中最初之二法。(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一)p1382
FROM:【佛光大辞典】
【染恚痴】
(术语)又云淫怒痴,贪嗔痴。染者贪欲,恚者嗔恚,痴者愚痴。即三毒之烦恼也。无量寿经下曰:“少欲知足,无染恚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常寂】
(术语)真体离无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一本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软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惓,专求清白之法。以慧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大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对待众生从来都不起虚伪(虚妄而不真实也)和谄曲(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之心,总是先对众生和颜悦色,以柔软语先开口和众生打招呼,为了实现自己的大愿心每天都勇猛精进的修行无漏之善法,断除种种烦恼污垢而无有疲倦
时时以佛法的智慧来教导利益众生,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尽责的服侍师长,以此功德来具备满足引导大众学习佛法的资历,教导众生也能恭敬供养三宝,尽责服侍师长,增上成就众生的功德
【词解】
【虚伪】
(术语)虚妄而不真实也。楞伽经三曰:“无垢虚伪妄想习气。”无量寿经下曰:“虚伪谄曲之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谄曲】
梵语 van%ka, kuhana。为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又对物无所执著,称为无谄曲。金七十论卷上(大五四·一二五一上):“尼夜摩亦五:一不杀,二不盗,三实语,四梵行,五无谄曲。”(无量寿经卷上、菩萨地持经卷五、十住毗婆沙论卷八、十地经论卷二)p6167
FROM:【佛光大辞典】
【清白】
(术语)佛所显之法。又总名无漏之善法,皆离烦恼之垢染,故云清白。无量寿经上曰:“清白之法,具足圆满。”同慧远疏曰:“所显之法,出离邪谤,名为清白。”同嘉祥疏曰:“是无漏明,故云清白。”又七善之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奉事】
(杂语)奉命服侍也。无量寿经上曰:“释梵奉事,天人归仰。”观无量寿经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具足】
<一>具备满足之略称。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八上):“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此外,具足依义,谓如来具足世间、出世间法,为众生之所依。又具足三千,乃一毫之内具足三千之略称,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相即相入。楞伽师资记序(大八五·一二八三中):“一毫之内具足三千大千,一尘之中容受无边世界。”(无量寿经卷上、六十华严经性起品、大乘义章卷十四)
<二>梵名 PurN!aka。音译富兰那迦。意译满足、具足。乃佛陀弟子之一。为波罗奈城之长者,与耶舍长者、离垢、善实、牛王等为友。后闻耶舍归佛出家修行,乃与离垢等相携诣佛所出家,终成阿罗汉。(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六)p3077
FROM:【佛光大辞典】
【庄严】
(术语)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又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观无量寿经曰:“以诸恶业而自庄严。”辅行一之一曰:“一心三谛为所庄严,一心三观为能庄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彼我兼利。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
【学习解说】
常安住在空、无相、无愿这三三昧中(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对世间一切万物不起任何的念想,观察到一切法皆空,无有实体,远离各种粗恶的世俗语言,不说这些恶语去害别人或害自己或害人害己
并且常常学习说各种善语,用和善柔软语来利益自己或利益别人乃至自利利他
法藏比丘舍弃自己的国家、放弃王位、舍弃财产和家人出家修行,不但自己修习践行六度波罗蜜(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还教导众生也要修习这六度波罗蜜,来增上累积功德
【词解】
【三空】
(名数)言空,无相,无愿之三解脱也。此三者共明空理故曰三空。(参见:三三昧)。【又】布施行,言受者施者布施物三相之空也。少室六门二种入曰:“行檀舍施,心无怖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
(术语)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空寂。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同注“肇曰:小乘观法缘起,内无真主为空义。虽能观空,而于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无不极,所以究竟空义也。”大乘义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同二曰:“空者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为空。”万善同归集五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灭之无。”梵S/u%nyat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三昧】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化】
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化,梵语 nirmita,又作变化、变化事、等变化。举凡神仙之通力、天龙之业力,及以禁咒、禅定等变现诸物者,皆称为化。此等化事化物,皆空而无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化物般之无实。((参见:十喻)470)p2345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相】
<一>梵语animitta。无形相之意。为“有相”之对称。大宝积经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另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师子吼菩萨品载,涅槃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称无相。
此外,赖宝之真言名目载,无相有浅略、深秘二义,即:(一)诸法之体性,如幻虚假,自性为空,一相不存,无色无形,此为浅略之无相。(二)一相之中虽具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为无色无形之无相,乃系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之义,故为深秘之无相。前者表示显教遮情之意,后者为真言表德之义。另就“教”而言,可分有相教、无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无相行;就“观”而言,可分有相观、无相观;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无相土。(大品般若经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六十一,百论卷上舍罪福品)((参见:有相无相)2437)
<二>(684~762)唐代禅僧。俗姓金,世称金和上、东海大师。原为新罗王族,于新罗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后,开元十六年(728)随入唐使航海来华。谒玄宗,住禅定寺,未久入蜀,至德纯寺,欲师事处寂,时处寂因病不得引见,然无相燃一指供养,遂得留止二年。二十四年,处寂遣人唤无相,付嘱从智诜所传之达磨衣,遂隐山中修头陀行。后应请开禅法,住成都府净众寺,化导二十年。天宝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见之,礼锡丰隆。宝应元年(762)五月,将信衣付嘱予无住,十九日坐化,世寿七十九。师于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设道场说法,先引声教念佛,次说无忆、无念、莫忘三句。后世之净众宗,即指无相之法系。其传承及教旨,见于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宋高僧传卷十九、神僧传卷七、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卷四、禅学思想史卷上(忽滑谷快天)、支那净土教理史(望月信亨)、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p5103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相】
(术语)谓真理之绝众相也。又涅槃离男女等十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涅槃经三十曰:“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大乘义章二曰:“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释,涅槃之法离十相,故曰无相。”维摩经不二法门品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同净影疏曰:“诸法悉空,名为无相。”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曰:“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此无相有浅深二重,(参见:有相)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愿】
p1042
显扬二卷十七页云:。无愿亦有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谓由无智故,颠倒所起诸行相貌。智者:谓缘彼境,伏恶了知。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无作】
梵语 akarmaka 或 akr!trima。指无因缘之造作。又指心无造作物之念,如无作三昧;或谓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而自然相续之法,如无表色、无作戒等。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下):“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参见:无作三昧)5087、“无作戒”5087、“无表色”5097)p5086
FROM:【佛光大辞典】
【无起】
(术语)无生之异名。无生法忍一名无记法忍。无因生果名为无起,又作无生。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记,观法如化。”同慧远疏下曰:“无因可生,云无起。故维摩云:虽行无记而起善行,故知无起约因以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粗言】
即粗恶之言语,或指粗浅之教说。又作粗言、粗语、粗语、粗语。历来之判教有大小乘二教之说,而以小乘之教法称为粗言。又于判教之中,有劝(劝善)、诫(诫恶)二门之别,其诫门之教法,亦称粗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梵行品(大一二·四八五上):“粗语及软语,皆归第一义,是故我今者,归依于世尊。”(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梵行品)((参见:投子一切佛声)2950)p4766
FROM:【佛光大辞典】
【财色】
(术语)财宝与女色。无量寿经上曰:“弃国捐王,绝去财色。”四十二章经曰:“财色施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净心诫观法上曰:“一切苦因果,财色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波罗蜜】
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19 20:5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8 15:2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在无量无数劫的修行中不断地累积种种功德,他不管身处何处,都能随心所欲
这都是因为累劫修行,那些能够救度众生出离苦海的妙法自然而然会随着自己的心意显示出来
以此妙法教导劝化无量无数众生学习善法,远离恶缘,也能令众生以此善法修行逐渐通达诸法
【词解】
【在意 】
留心,注意,他只顾看信,别人对他说的话,他都没有在意
介意,这些心事他是不会在意的
© 汉典
【宝藏】
谓贮藏珍宝之库藏。有二喻:<一>比喻能济度众生苦厄之妙法。又称法藏。无量寿经(大一二·二六九下):“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法华经信解品、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二>比喻本来之自性,亦即佛性。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大五一·四四○下):“汝自家宝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p6764
FROM:【佛光大辞典】
【教化】
<一>梵语 pari-pac。教,以善法教导他人;化,令远离恶法。为教导感化之意,即说法引导众生而令其受感化。如经上所言,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令住无上正真之道。凡此皆属转恶为善、转凡化圣之教化。与“开化”、“摄化”、“施化”、“劝化”等词同义。(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增一阿含经卷一、法华经卷四)
<二>日本佛教用语。在佛前举行法会之际,所唱诵之一种赞歌。p4596
FROM:【佛光大辞典】
【安立】
(术语)安置建立之义。无量寿经上曰:“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俱舍论十一曰:“安立器世间。”唯识论八曰:“安立真如。”胜鬘宝窟上末曰:“安立者,始建曰安,终成为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安立】
安立亦名成立,谓菩萨由后得智,于所通达诸法境界,能立正教,令他修行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住于无上正真之道,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如是功德不可称说。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身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诸盖幢幡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人天,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安住在普度教化众生的菩萨行中,在累劫的轮回中,有时成为长者(富豪或年高德劭者),有时成为居士(居财之士,居家之士,在家志佛道者),有时成为豪门大贵族,有时成为受人尊重的人,有时成为刹帝利(乃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有时成为国王,有时转轮圣王,有时成为六欲天天主(一、四王天,有持国,广目,增长,多闻之四王,故名四王天。二、忉利天,译言三十三天,帝释天为中央,四方各有八天,故从天数而名三十三天。三、夜摩天,译言时分,彼天中时时唱快哉,故名。四、兜率天,译言喜足,于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五、乐变化天,于五欲之境自乐变化,故名。六、他化自在天,于五欲之境使他自在变化,故名。此中四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上,故谓之地居天,兜率天已上住在空中,故谓之空居天),有时甚至成为大梵天天主
法藏比丘无论以什么身份出现于世,都常常以四事(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恭敬供养一切诸佛如来,像这样所成就的功德真是无量无边,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法藏比丘因为修行善口业,呼出的口气清香洁净犹如优钵罗花散发出的香气,身上的每个毛孔都会散发出旃檀香香气,这香气能普遍的薰染到十方无量世界
法藏比丘无论在哪一劫中出世,他的容貌神色都无比的庄严端正,相好(极好的相貌。一切菩萨修满了三大阿僧祇劫之后,还要再修各种的相好,修了一百种福,才能成就一种的相好,这是在成佛之前修的,要种得相好满足了,才可以成佛)殊胜美妙
法藏比丘的双手常能生出无尽的宝藏,或华丽的衣服、或精美的饮食、或珍贵奇妙的花、香,或种种庄严殊胜的幢幡、伞盖这些用品
像这些显露出来的奇特的事,超过了所有的天人们,法藏比丘在修行中已经对一切诸法的运用自在无碍
【词解】
【正真之道《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
问。如何是正真之道。师云。一愿也教汝行。二愿也教汝行
FROM:【《禅宗语录辞典》 【宋·释普济 撰】V1.31】
【长者】
梵语 s/res!t!hin(音译室隶瑟[女*它]),或 gr!ha-pati(音译疑叻贺钵底);巴利语 set!t!hin,或 gaha-pati。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如杂阿含经卷五所载,那拘罗长者已一二○岁,年耆而根熟。又增一阿含经卷三清信士品列举多位特出之长者,如第一智慧之质多长者,降伏外道之掘多长者,能说深法之优波掘长者,福德盛满之阇利长者,大檀越主之须达长者,门族成就之泯兔长者。然据翻译名义集卷二长者篇载,印度称豪族、富商巨贾为长者;此则异于前记阿含经之说法,亦大异于我国素以耆年高德者称为长者之风习。又日本所谓之长者,亦含有长老耆宿之意,如藤原氏长者、源氏长者等。
此外,法华经文句卷五上举出三种长者,即:(一)世间长者,具有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等十德者。(二)出世长者,即指佛。佛生于真如实际之中,功成道著,十号无极,法财万德悉皆具满,十力雄猛而善能降伏诸魔与外道,于一心三智无不通达,故亦称出世佛大长者。(三)观心长者,即具有观心之智之大智者,其观心之智从实相而出,了知于三谛中含藏一切功德,而善能以正观之慧降伏染著之心,一一彻见中道与权实等事理诸法。(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梵语杂名、法苑珠林卷五十六、慧苑音义卷下)((参见:长者十德)3601)p3600
FROM:【佛光大辞典】
【居士】
(杂名)梵语曰迦罗越kulapati,居财之士,居家之士,在家志佛道者。辍耕录曰:“今人多以居士自号。考之六经,惟礼记有居士锦带。注,谓道艺处士也。”吴曾能改斋漫录曰:“居士之号,起于商周之时。韩非子书曰:太公封于齐,东海上有居士狂矞华士昆弟二人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而食之,掘而饮之云云。则居士之由来久矣。”魏志管宁传曰:“胡居士贤者也。”南史曰:“阮孝绪屏居一室,家人莫得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到洽筑室岩阿,幽居积岁,时人号曰居士。虞寄居闽中,知刺史陈宝应有异志。恐祸及,乃著居士服,居东山寺。”魏书曰:“卢景裕不仕,贞素自得,人号居士。”今为在家修禅者之称。注维摩经一:“什曰:外国白衣多财富乐者,名为居士。肇曰:积财一亿,入居士里。宝货弥殖故,贪著弥深。”天台观音义疏曰:“居士者,多积贿货,居业丰盈,以此为名也。”慧远维摩经疏一曰:“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居士有二种:一居舍之士,故名居士。二居财一亿,故名居士。”法华玄赞十曰:“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名为居士。”十诵律六曰:“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罗门种。余在家白衣,是名居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豪姓】
指豪门大族。
© 汉典
【尊贵】高贵而值得尊敬
© 汉典
【刹帝利】
梵语 ks!atriya。意译地主、王种。略作刹利。乃印度四姓阶级中之第二阶级,地位仅次于婆罗门,乃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释尊即出身此阶级。((参见:四姓)1705)p3732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欲天】
(界名)欲界有六重之天,谓之六欲天:一、四王天,有持国,广目,增长,多闻之四王,故名四王天。二、忉利天,译言三十三天,帝释天为中央,四方各有八天,故从天数而名三十三天。三、夜摩天,译言时分,彼天中时时唱快哉,故名。四、兜率天,译言喜足,于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五、乐变化天,于五欲之境自乐变化,故名。六、他化自在天,于五欲之境使他自在变化,故名。此中四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上,故谓之地居天,兜率天已上住在空中,故谓之空居天。见智度论九,俱舍论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王】
(天名)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毗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帝持拂。”(参见:大梵天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事】
(名数)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也。或房舍,衣服,饮食,汤药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衣服卧具饮食医药。”无量寿经下曰:“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盂兰盆经疏上曰:“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养三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旃檀】
旃(zhān)檀,又名檀香、白檀,是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珍稀树种,收藏价值极高。檀香木香味醇和,历久弥香,素有“香料之王”之美誉。
© 汉典
【容色】
容貌神色。
© 汉典
【相好】
(术语)Laks!ana Vyan^jana,就佛之身体而言,微妙之相状,可了别者,是谓之相,细相之可爱乐者,谓之好。相者大相,好者更为庄严大相之小相也。就丈六之化身而言,则相有三十二,好有八十。就报身而言,则有八万四千乃至无量之相与好。观无量寿经曰:“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又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法界次第下曰:“相好乃同是色法,皆为庄严显发佛身。但相总而好别,相若无好则不圆满,轮王释梵亦有相。以无好故相不微妙,故次相而辨好也。”辅行六曰:“相大庄严身,好小庄严身,若说大者则说小。”智度论二十九曰:“若须八十随形好何不皆名为相而别为好?答曰:相大严身。若说大则已摄小。复次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具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大乘义章二十末曰:“福状外彰,名之为相。又表内德亦名为相,姿媚可爱惬悦人情,说之为好。”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相好】
极好的相貌。一切菩萨修满了三大阿僧祇劫之后,还要再修各种的相好,修了一百种福,才能成就一种的相好,这是在成佛之前修的,要种得相好满足了,才可以成佛。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二、法藏比丘经过多劫的精进修行,终于满愿,建成清净庄严的极乐佛国净土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
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
【学习解说】
阿难尊者问世尊:法藏菩萨现在是成佛后而入涅槃?或是还未成佛?或是现在正在成佛?
佛告诉阿难尊者:法藏菩萨现在已经成佛,现在正在西方净土,从这里到西方净土需要经过十万亿各国土,法藏菩萨的佛国净土名为安乐
【词解】
【刹】
<一>梵语 ks!etra 之略译。又作纥差呾罗、刹多罗、差多罗、刹摩。 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一般所熟知之“佛刹”即佛土之意。
<二>梵语 laks!ata^ 之略译。全称剌瑟胝。 意谓标志、记号。指旗杆或塔之心柱。一般称寺院谓寺刹、梵刹、金刹或名刹等,盖佛堂前自古有建幡竿(即刹)之风,故得此名。僧人对语时,称对方之寺为宝刹。p3731
FROM:【佛光大辞典】
12.1介绍极乐净土恢弘广大,其佛国土的地都是有七宝而成的七宝地
★【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为经几时?”
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恢廓旷荡不可限极。悉相杂厕,转相入间,光赫焜耀,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其宝犹如第六天宝。】
【学习解说】
阿难尊者又问: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经过了多长时间?
世尊回答: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经过了十劫,在法藏菩萨的佛国净土有七种宝物:即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铺成大地
这个安乐世界无比的宽阔广大,没有边限,这些珍宝互相夹杂,互相交错,散发出光彩夺目的光芒
这光芒既微妙奇特艳丽,又清净庄严,超过了十方一切世界中所有珍宝
在极乐净土中的珍宝是众宝中最为精致的,宝欲界第六天中最殊胜的珍宝(【第六天宝】指欲界中最殊胜之宝物。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乃欲界诸天中最上之天,故其宝亦为最殊胜之物)
【词解】
【恢廓】宽阔,恢廓的胸襟
(2) 扩展
© 汉典
【旷荡】空阔宽广;广大,旷荡的草原
(2) 旷达;大度心怀旷荡
© 汉典
【杂厕】混杂;夹杂。© 汉典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光赫】光辉显赫。© 汉典
【焜耀】
1.明照;照耀。 2.光辉;辉煌。 3.萤火虫的别名。
© 汉典
【第六天宝】
指欲界中最殊胜之宝物。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乃欲界诸天中最上之天,故其宝亦为最殊胜之物。诸经中,常用于显示佛土宝物殊胜,或用作比较、譬喻之语。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上):“其佛国土,自然七宝,(中略)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其宝犹如第六天宝。”p4764
FROM:【佛光大辞典】
12.2极乐净土没有如世间一样的山河溪谷,也无三恶趣,四季常温
★【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见则见。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亦无四时——春、秋、冬、夏——不寒、不热,常和调适。”】
【学习解说】
又因为在极乐世界四周没有须弥山以及金刚围山(即围绕于须弥四洲之外海,由铁所成之山)等一切诸山,也没有大海、小溪、沟渠、水井、山谷
没有没有这些景物,但是如果极乐世界的众生想要看这些山山水水、小渠流水、山谷水井的美好景色时,凭借佛的大威神力,就能够一览无余
在极乐世界也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这就是法藏比丘在因地发下的第一大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在极乐世界也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因为在极乐世界的每一天都是处在不寒、不热的恒温中,非常的惬意
【词解】
【须弥山】
须弥,梵名 Sumeru,巴利名同。又作苏迷卢山、须弥卢山、须弥留山、修迷楼山。略作弥楼山(梵 Meru)。意译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积山、妙光山、安明由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
佛教宇宙观主张宇宙系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一千个一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一佛之化境。每一世界最下层系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为一层金,或谓硬石,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即为山、海洋、大洲等所构成之大地;而须弥山即位于此世界之中央。
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其山直上,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宫殿,山基有纯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夹道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之门、墙、窗、栏、树等,皆为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为帝释天所居住之处。
据立世阿毗昙论卷二数量品记载,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八大山、八大海顺次环绕,整个世界之形相团圆,有如铜烛盘。须弥山周遭为须弥海所环绕,高为八万由旬,深入水面下八万由旬,基底呈四方形,周围有三十二万由旬,继之为八山,山与山之间,隔著七海。八山之山名顺次为:由乾陀(梵 Yugandha^ra,巴 Yugandhara)、伊沙陀(梵 I^s!a^dhara,巴 I^sadhara)、诃罗置(梵 Khadiraka,巴 Karavi^ka)、修腾娑(梵 Sudars/ana,巴 Sudassana)、阿沙干那(梵 As/vakarN!a,巴 AssakaN!N!a)、毗那多(梵 Vinataka,巴同)、尼民陀(梵 Nimim!dhara,巴 Nemindhara),铁围山(梵 Cakrava^d!a,巴 Cakkava^^la)。七海之前六海名称,即随其所环绕之山而得名。第七山外有咸海,其外有铁围山。须弥四洲:弗婆提、瞿陀尼、阎浮提、郁单越,各位于咸海中之东西南北四方,吾等众生即居住于南面之阎浮提洲。然关于八大山之名称及顺次,于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大楼炭经卷五灾变品之记载,略有不同。(杂阿含经卷十六、长阿含经卷十九至卷二十二、正法念处经卷十八、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九、大智度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卷十一、卷十二、华严经疏卷十七)((参见:九山八海)127)p5364 )
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围山】
梵名 Cakrava^d!aparvata,巴利名 Cakkava^^la-pabbata。又作铁围山、轮围山、金刚山。即围绕于须弥四洲之外海,由铁所成之山。以铁性坚固,故称金刚。((参见:铁围山)6878)p356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20 20:25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30 20:2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12.3极乐世界的众生依各自的业力果报而居住在不同的地方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学习解说】
这时,阿难问佛:世尊!如果极乐世界没有须弥山,那么四大天王以及忉利天的天人们住在哪里?
(在欲界中的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的半山腰中,忉利天则住在须弥山的山顶,而极乐世界没有须弥天,故阿难尊者由此疑问)
★【佛语阿难:“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
阿难白佛:“行业果报不可思议。”
佛语阿难:“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
阿难白佛:“我不疑此法,但为将来众生欲除其疑惑,故问斯义。”】
【学习解说】
佛反问阿难尊者:那第三焰天以及色究竟天的天人们是依什么而住呢?
(这些天都是依空而住)
阿难尊者马上醒悟到:这些都是依附着各自行业(指身、口、意所造作之行为)所获得的不同果报,这种业力果报真是不可思议
(这就是第三焰天以及色究竟天依空而住的原因——果报不可思议)
佛告诉阿难尊者:行业(指身、口、意所造作之行为)产生的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也是这样不可思议,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依靠自己的善业功德而安住在应住的地方的,所以不需要有须弥山
阿难尊者对佛说:我自己是不会怀疑佛所说的话,但是未来的众生不知道这些道理,我就是为了替将来的众生除去疑惑,因此才有了这么一问
【词解】
【色究竟天】
色究竟,梵名 Akanis!t!ha 或 Aghanis!t!ha,巴利名 Akanit!t!ha,音译阿迦尼吒、阿迦尼师吒、阿迦腻吒、阿迦抳瑟搋。又作碍究竟天、质阂究竟天、一究竟天、一善天、无结爱天、无小天。乃色界四禅天之最顶位。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此天乃修最上品四禅者所生之处,其果报于有色界中为最胜。
关于此天众生之寿量,大楼炭经卷四谓,寿长百劫,然亦有夭折者。长阿含经卷二十谓,寿长五千劫,或稍减。立世阿毗昙论卷七、俱舍论卷十一谓,寿量一万六千大劫,身量一万六千由旬。(大楼炭经卷一、起世经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二、法苑珠林卷三、慧苑音义卷下、佛祖统纪卷三十一)((参见:五净居天)1150、“色界”2545)p2542
FROM:【佛光大辞典】
【第三焰天】
(界名)焰为梵语,又云夜摩,欲界中第三重之天处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行业】
指身、口、意所造作之行为。又作作业。p2562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三、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无量,是最尊第一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是一切光明中第一尊贵的,是其他诸佛的光明所不能相比的
阿弥陀佛的佛光有时照彻百佛世界,有时照彻千佛世界,总而言之,阿弥陀佛的光明能够照彻东方如恒河沙那样多的佛国世界
也能照彻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方、下方如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世界
有时佛光照遍七尺,有时佛光照遍一由旬(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有时遍照二由旬、三由旬、四由旬、五由旬由旬,像这样不断地增加乃至照遍整个佛刹
所以无量寿佛也叫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词解】
【威神】
(术语)威势勇猛,不可测度也。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胜鬘宝窟中本曰:“外使物畏,目之为威。内难测度,称之曰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由旬】
梵语 yojana 之音译,巴利语同。意译合、和合、应、限量、一程、驿等。又作逾阇那、 逾缮那、瑜膳那、俞旬、由延。为印度计算里程之单位。盖梵语 yojana 乃“附轭”之义,由语根 yuj 而来的名词;即指公牛挂轭行走一日之旅程。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军之路程。
有关由旬之计数有各种不同说法:(一)就由旬换算拘卢舍而言:印度之国俗系采取四拘卢舍为一由旬。于佛典中,亦有以四拘卢舍为一由旬者,如方广大庄严经卷四现艺品、摩登迦经卷下明时分别品等为其例;然佛典大多以八拘卢舍为一由旬,如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俱舍论卷十二等所载皆是。(二)若配合我国之里数亦有异说: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旧传之一由旬可换算为四十里,印度之国俗为三十里,佛教为十六里;慧苑音义卷下载为十六或十七余里。另据义净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夹注载,印度之国俗为三十二里,佛教为十二里。
此外,近代学者富烈特(J. Flect)与弗斯特(Major Vost)二人,分别基于印度之一肘(梵 hasta)为半码或少于半码来换算为英哩,故若依富烈特之说,并换算为公里,则旧传之一由旬为十九点五公里,印度之国俗为十四点六公里,佛教为七点三公里;若依弗斯特之说,则旧传为二十二点八公里,印度国俗为十七公里,佛教为八点五公里。(摩诃僧祇律卷九、翻梵语卷十、注维摩诘经卷六、玄应音义卷二、卷三、慧琳音义卷一、卷二十七、J. Flect: Yojana andli (J.R.A.S. 1906))p2075
FROM:【佛光大辞典】
【由旬】
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13.1阿弥陀佛光明照耀下众生获得的功德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学习解说】
如果有众生有幸遇到阿弥陀佛的这束光明,那么众生就能消灭累劫以来积聚的贪嗔痴三毒
令身口意清净,身心柔软,内心生起无限的欢喜雀跃,在光明照耀下,生起一心向善、修行解脱之心
如果有众生堕入在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正遭受无量无边的苦痛,这时观见到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那么正在遭受的所有的痛苦就会停歇下来
让身心不再有任何的苦痛,也不会再在这三恶道遭受苦痛,等到这一期的生命结束后都能获得解脱
(由此末学想到在学习《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时,讲到只要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三恶道众生就能脱离恶道,转为善道,而这里只要能够获得阿弥陀佛的佛光普照,就能脱离恶道转生善道,由此可知佛成就的种种无上功德真的是无时无刻都在利益着无量无边的众生)
【词解】
【善心】
(术语)以惭愧之二法及无贪等之三根为善之自性,与之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名曰善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13.2赞叹阿弥陀佛光明威神功德的殊胜,即使昼夜一劫也说不尽
★【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知。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大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不能尽。”】
【学习解说】
阿弥陀佛散发的无量光明,照耀十方诸佛国土,十方世界众生没有一个是不知道的
不但我现在正在称赞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一切诸佛、声闻乘者(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缘觉乘者(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以及诸菩萨众全也都在共同赞叹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
如果有众生听闻到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所具足的不可思议的大威功德力后,能够日夜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连续不断,就能随着众生的心愿得以往生极乐净土
而这人也会被诸菩萨、诸声闻大众等共同称赞他念佛的功德,如此一直到他成就佛道时,也能被十方诸佛赞叹他身上所散发的无量光明
就像现在诸佛称赞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一样
佛接着说:我如今在这儿说阿弥陀佛散发的无量光明所具足的殊胜微妙的大威功德力,即使我日夜不断的说,用一劫时间也是说不完的
(由此可见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所具足的大威功德力真是太多太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得到阿弥陀佛无量光明的加被,就能随愿往生净土)
【词解】
【显赫】 权势、名声等盛大显著的
© 汉典
【威神】
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闻知】
1.听说;知道。 2.见闻;知识。 3.谓由传闻传授而有所认识。语本《孟子.尽心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
© 汉典
【声闻】
(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觉】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功德】
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21 21:08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30 20:4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40分)
十四、阿弥陀佛寿命无量,无法用数字比喻能计算出来的,彼佛国土众生寿命也是如此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劫数,不能穷尽知其限极。声闻、菩萨、天、人之众,寿命长短亦复如是,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也。又声闻、菩萨其数难量不可称说,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限,长的无法用时间来计量,你想知道有多长吗?
如果十方世界的无量众生都获得人身,而且他们都证得了声闻、缘觉果位,这些声闻、缘觉乘者都集中起来寂静思维,一心一意的
就是用尽了他们所有的智慧,在百千外劫中共同推算阿弥陀佛的寿命,也无法推算出来阿弥陀佛的寿命到底有多长
在极乐世界的声闻乘者、菩萨众、天人、人,他们的寿命长短也是这样,并不能用文字数字来表达出来,这也说明在极乐世界的大众们,他们的寿命也是很长的
这些声闻乘者、菩萨圣众在极乐世界的数量多的也是无量无边,他们都有着能够自在通晓透彻一切事理的智慧,也有着使人敬畏佩服的强大力量,能在手掌中把持一切世界
【词解】
【禅思】
即禅定。寂静思惟之义。禅苑清规卷九(卍续一一一·四六三上):“非时不食,非法不言,精勤思义,温故知新,坐则禅思,起则讽诵。”(无量寿经卷下、释门归敬仪卷中)p6475
FROM:【佛光大辞典】
【神智】
(术语)自在彻见事理之智慧曰神智。无量寿经上曰:“神智洞达。”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洞达】 通晓;透彻© 汉典
【威力】使人畏服的强大力量© 汉典
【掌中 】
手掌中。
喻控制的范围内。犹言掌握之中。
© 汉典
十五、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众生数量多的不可称计
★【佛语阿难:“彼佛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菩萨亦然。能如大目揵连百千万亿无量无数,于阿僧祇那由他劫乃至灭度悉共计挍,不能究了多少之数。譬如大海深广无量,假使有人析其一毛以为百分,以一分毛沾取一渧。于意云何?其所渧者于彼大海,何所为多?”】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在阿弥陀佛刚成佛初期,第一次集会为大众演说佛法时,那时已经证得声闻乘者的众生已经多的不可计数
菩萨圣众也是这样,多的不可计数,就如有百千万亿无量无边的像大目犍连那样神通第一的尊者
他们在无量无数的阿僧祇(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那由他(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劫中乃至到他们灭度
在那么长的时间里他们共同计算,也不能明白这些声闻乘者和菩萨圣众到底有多少
这就如又广又深的大海中的海水无量,假如有人用一根毛把它分开来一百份,在以这一份的毛去蘸取大海中的水
那这一份蘸取的水与深广的大海中的水相比,到底是哪一个多呢?
【词解】
【初会】
会,指说法之会座,即指佛陀说法时之集合而言。佛陀成道后最初之说法;或一部经最初说法之会合,均称为初会。p2791
FROM:【佛光大辞典】
【阿僧祇】
梵语 asam!khya 之音译。为印度数目之一,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只。意译不可算计,或无量数、无央数。据称一阿僧祇有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于印度六十种数目单位中,阿僧只为第五十二数。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载,有三种阿僧企耶,即:(一)劫阿僧企耶,以大劫为一,积至洛叉俱胝,辗转乃至过婆揭罗数。(二)生阿僧企耶,指一一劫经无数生。(三)妙行阿僧企耶,于一一劫修无数妙行。由此三种阿僧企耶证无上觉。(新华严经卷四十五阿僧祇品、俱舍论卷十二分别世间品、大智度论卷四)((参见:五十二数)1046)p3666
FROM:【佛光大辞典】
【那由他】
(杂语)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白佛:“彼所渧水比于大海多少之量,非巧历算数、言辞譬类所能知也。”
佛语阿难:“如目连等于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计彼初会声闻菩萨,所知数者犹如一渧,其所不知如大海水。】
【学习解说】
阿难尊者回答世尊:用百分之一份的毛蘸取的那一滴海水与深广的大海中的水相比,他们之间相差的数量并不是那些精于计算的人能够计算出来的,也无法用言语比喻能够知道的
佛告诉阿难尊者:所以就如有百千万亿个如目犍连那样的神通者用无量亿劫的时间来计算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初次讲法时法会中的声闻乘者、菩萨圣众的数量,他们所计算出来的数量就如用百分之一份的毛所蘸取的海水那样多,他们所不知道的数量就如又深又广的大海中的水
【词解】
【巧历】
精于历算的人。
© 汉典
十六、极乐世界的树都是有七宝严饰而成,排列整齐无有杂乱
★【又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金树、银树、琉璃树、颇梨树、珊瑚树、玛瑙树、砗磲树——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或有金树,银叶、华、果;或有银树,金叶、华、果;或琉璃树,颇梨为叶,华、果亦然;或水精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或珊瑚树,玛瑙为叶,华、果亦然;或玛瑙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或砗磲树,众宝为叶,华、果亦然。】
【学习解说】
在阿弥陀佛的佛国净土,四周遍布着用七种珍宝严饰而成的宝树——有金子严饰而成的金树,有银子严饰而成银树,有琉璃严饰而成的琉璃树,有玻璃严饰而成的玻璃树,有珊瑚严饰而成的珊瑚树,有玛瑙严饰而成的玛瑙树,有砗磲严饰而成的砗磲树,又有同时用二种珍宝或三种珍宝甚至用七种珍宝同时严饰而成的宝树,有二种珍宝严饰而成的这些宝树
或金子为树干,银子为叶子、花朵和果实
或银子为树干,金子为叶子、花朵和果实
或琉璃为树干,玻璃为叶子、花朵和果实
或水晶为树干、琉璃为叶子、花朵和果实
或珊瑚为树干、玛瑙为叶子、花朵和果实
或玛瑙为树干、琉璃为叶子、花朵和果实
或砗磲为树干、众宝为叶子、花朵和果实
★【或有宝树,紫金为本、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水精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华、砗磲为实;或有宝树,白银为本、琉璃为茎、水精为枝、珊瑚为条、玛瑙为叶、砗磲为华、紫金为实;或有宝树,琉璃为本、水精为茎、珊瑚为枝、玛瑙为条、砗磲为叶、紫金为华、白银为实;或有宝树,水精为本、珊瑚为茎、玛瑙为枝、砗磲为条、紫金为叶、白银为华、琉璃为实;或有宝树,珊瑚为本、玛瑙为茎、砗磲为枝、紫金为条、白银为叶、琉璃为华、水精为实;或有宝树,玛瑙为本、砗磲为茎、紫金为枝、白银为条、琉璃为叶、水精为华、珊瑚为实;或有宝树,砗磲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精为叶、珊瑚为华、玛瑙为实。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
【学习解说】
而用七宝严饰而成的宝树分别有:
或紫金为树根、白银为茎秆,琉璃为枝、水晶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花、砗磲为果实
或白银为树根、琉璃为茎秆、水晶为枝、珊瑚为条、玛瑙为叶、砗磲为花、紫金为果实
或琉璃为树根、水晶为茎秆、珊瑚为枝、玛瑙为条、砗磲为叶、紫金为花、白银为果实
或水晶为树根、珊瑚为茎秆、玛瑙为枝、砗磲为条、紫金为叶、白银为花、琉璃为果实
或珊瑚为树根、玛瑙为茎秆、砗磲为枝、紫金为条、白银为叶、琉璃为花、水晶为果实
或玛瑙为树根、砗磲为茎秆、紫金为枝、白银为条、琉璃为叶、水晶为花、珊瑚为果实
或砗磲为树根、紫金为茎秆、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晶为叶、珊瑚为花、玛瑙为果实
这些宝树行行相当,排列整齐,树干之间相互可以看到,每一棵树的枝条都是一样的长,没有一点杂乱无章,叶子和叶子都是相向面对面,花和华之间都是互相随顺有序,果实都是一样的大
这些宝树发出来的光耀美不胜收,微风吹过,各种珍宝便发出宫、商、角、徵、羽五种音声,微妙殊胜的音声非常的自然和谐
【词解】
【相值 】
1. 动词 犹相遇。 2. 动词 相当;相匹敌。© 汉典
【五音声】
宫(gōng)、商(shāng)、角(jiǎo)、徵(zhǐ)、羽(yǔ)——在百度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22 20:5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30 20:5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十七、特别介绍极乐世界中道场树的庄严殊胜以及功德
★【又无量寿佛其道场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众宝之王——而庄严之。周匝条间垂宝璎珞,百千万色种种异变,无量光炎照曜无极。珍妙宝网罗覆其上,一切庄严随应而现。微风徐动出妙法音,普流十方一切佛国。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不遭苦患;目睹其色、耳闻其音、鼻知其香、舌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
【学习解说】
在无量寿佛国土中的道场树,树高有四百万里,树根错综盘延至方圆五千由旬,树枝向四方扩散有二十万里,道场树都是有七宝和合而成
特别还有众宝之王之称的月光摩尼持海轮宝装饰而成,枝条周围都垂挂着璎珞(由珠玉或花等编缀成之饰物)
这些璎珞在无量光明的照耀下呈现出百千万种颜色并且不断地闪烁变化着,特别的美丽壮观
而且道场树上有各种用珍宝合成的罗网覆盖着,无比庄严,而且会随着众生的心念而呈现不同的景象
微风徐徐吹过,这些珠宝装饰就会发出无比美妙动听的法音(说法之音声),就像世尊在为众生演说佛法一样,这些法音随着微风普遍的流传到十方一切佛国世界
如果有人听闻到这法音,就能获得甚深法忍,在修行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任何障碍,都能充满信心,勇猛的超越而不退转,这样一直到成就佛道都不会遭遇种种苦患
用眼根看着极乐世界中的庄严宝树,耳朵听着美妙的法音、舌尖常遍各种美味、身心融入在光明之中,心心系念诸佛法义
这些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实证甚深的无生法忍,安住在修行中而不会退转而直至成就佛道,在修行过程中都能做到六根清净没有种种烦恼苦患
【词解】
【四布】向四方传布、散发。
© 汉典
【由旬】
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月光摩尼】
(物名)宝珠名。摩尼之光如月者。无量寿经上曰:“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众宝之王而庄严之。”千手经曰:“月精摩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持海轮宝】
(物名)摩尼珠之名。无量寿经上曰:“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之王而庄严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周匝】环绕一周;围绕;也指周围,盘旋穿插,周匝数遍
(2) 周到;周密
© 汉典
【璎珞】
梵语 mukta^ha^ra,ha^ra 或 keyu^ra。音译作吉由罗、枳由罗。又作缨络。由珠玉或花等编缀成之饰物。可挂在头、颈、胸或手脚等部位。印度一般王公贵人皆佩戴之。又据诸经典所载,在净土或北俱卢洲,均可见树上垂有璎珞。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七中):“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无量寿经卷下、起世经卷一郁单越洲品、慧琳音义卷七十八)p6856
FROM:【佛光大辞典】
【法音】
(术语)说法之音声也。无量寿经上曰:“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法华经譬喻品曰:“闻此法音,心怀踊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若彼国人天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
【学习解说】
阿难,如果极乐世界的众生见到这种宝树,就能获得三种法忍:
第一种:音响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
第二种:柔顺忍(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
第三种:无生法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
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大的利益,这都是由阿弥陀佛的无量威神功德力、阿弥陀佛发下的本愿功德力(指本愿之力用。略作愿力。又作宿愿力、大愿业力。即诸佛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愿之力用,于果位而得发显成就。依天亲菩萨之往生论所说,佛之本愿力,能速疾成满如大宝海之无量而殊胜之功德)、阿弥陀佛满足众生愿望的功德力(指阿弥陀佛之愿心圆备。为阿弥陀佛五种力之一。即希求成就圆满具足一切愿之本愿)、阿弥陀佛的明了愿(谓弥陀之本愿非虚设,赖其救济无间断,确实明了也),阿弥陀佛所发大愿无比的坚固心,阿弥陀佛究竟成就佛道的愿心所成就
【词解】
【明了愿】
(术语)谓弥陀之本愿非虚设,赖其救济无间断,确实明了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愿力】
指本愿之力用。略作愿力。又作宿愿力、大愿业力。即诸佛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愿之力用,于果位而得发显成就。依天亲菩萨之往生论所说,佛之本愿力,能速疾成满如大宝海之无量而殊胜之功德。又据唐代善导大师之观无量寿经疏卷一所说,一切善恶之凡夫,无不凭借阿弥陀佛之大愿力为增上缘,而得往生净土。
或将本愿与力分开为二,谓本愿指因位之誓愿,力指果上之神力。如昙鸾于往生论注解释“观佛本愿力”一文中所说(大四○·八四○上):“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观无量寿经、俱舍论卷九)((参见:本愿)1976)p1977
FROM:【佛光大辞典】
【满足愿】
指阿弥陀佛之愿心圆备。为阿弥陀佛五种力之一。即希求成就圆满具足一切愿之本愿。无量寿经卷上载,净土道场树之利益(大一二·二七一上):“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无量寿经义疏卷下(隋代慧远))((参见:五种力)1173)p5832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愿】
(术语)愿心不退而遂成就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音响忍】
(术语)就树林之音声而悟非有而有之真理也。三法忍之一。(参见:三法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柔顺忍】
梵语 anulomiki^-dharma-ks!a^nti。三忍之一。又作思惟柔顺忍。意指慧心柔软,能随顺真理。柔顺,指其心柔智顺,于实相之理不乖违;忍,指能安住其地位,慧心安法。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大三七·一○六上):“三地已还,舍诠趣实,名柔顺忍。”与义寂之无量寿经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忍品)所明之十忍中之第二顺忍同义。((参见:三法忍)571)p3842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法忍】
梵语 tisrah! ks!a^ntayah!。又作三忍。谓悟解三种法理且认证之。“忍”,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之意。<一>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一)音响忍(梵 ghos!a^nugama-dharma-ks!a^nti),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二)柔顺忍(梵 anulomiki^-dharma-ks!a^nti),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三)无生法忍(梵 anutpattika-dharma-ks!a^nti),又作修习无生忍、无生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
又唐代僧玄一于无量寿经记卷上,以三忍配三慧:(一)闻慧,谓近从音教而有音响忍。(二)思慧,谓随分调心而有柔顺忍。(三)修慧,谓观证无生之理而有无生忍。
又日僧了惠于无量寿经钞卷五引述新罗僧义寂之解释,即:(一)音响忍,谓若闻真实之法不惊不怖不畏、信解受持、爱乐顺入、修习安住,是为第一之随顺音响忍,称为音响忍。此系于十忍品中之解释。(二)菩萨随顺寂静观一切法,平等正念而不违逆诸法,以随顺深入一切诸法,以清净之直心分别诸法,修平等观而深入具足,是为第二之顺忍,称为随顺忍。(三)菩萨不见有法之生,不见有法之灭;若不生则不灭,不灭则无尽,无尽则离垢,离垢则无坏,无坏则不动,不动则寂灭,是为第三之无生法忍。(无量寿经卷上、坐禅三昧经卷下、月灯三昧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无量寿经钞卷四)
<二>见阿弥陀佛之净土而心生欢喜,得喜忍、悟忍、信忍等无生忍。此盖以观想勇猛专精,见净土庄严,心生欢喜而得无生忍时,就其喜、悟、信等三种心态而分者。然此种无生忍究系观佛而得,或由信心而得,则众说纷纭。(观经序分义)
<三>忍辱波罗蜜之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一)耐怨害忍,人以怨憎毒害加于我,而能安心忍耐无反报之心。(二)安受苦忍,疾病水火刀杖众苦所逼,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三)谛察法忍,审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本、华严大疏钞卷五)((参见:忍)2889)p571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法忍】
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于声闻之八人地乃至已办地、辟支佛地等观四谛,一切智断仅得菩萨无生法忍之部分,苦集灭道之四谛实乃分别诸法实相之一谛,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由此可知,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
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又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第七地之菩萨,三业清净,修无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行品列举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灭忍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顺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无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无量寿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入楞伽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净土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四)((参见:三法忍)571、“五忍”1097)p5079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阿难:“世间帝王有百千音乐,自转轮圣王乃至第六天上,伎乐音声展转相胜千亿万倍;第六天上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树一种音声千亿倍也。亦有自然万种伎乐,又其乐声无非法音,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在世间的帝王能欣赏到百千种音乐声,转轮圣王甚至欲界最高天第六天的天王们所欣赏的各种音乐声要比世间帝王所听闻到的音乐超过千亿万倍,但是第六天上上万种的音乐声
不及极乐世界诸七宝树上所发出的绝妙音声,在极乐世界七宝树上发出的优美的音声超过了第六天上万种音声千亿倍
在极乐世界,不但有七宝树上发出优美的音声,还有虚空中自然发出的上万种的音声,这些音声都演奏着优美的法音,声音清晰流畅洪亮,这声音微妙优美和谐雅正,是十方世界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美妙的音声了
【词解】
【伎乐】
音乐。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六天】
(界名)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他化自在天】
简称他化天,此天不用自己变现乐具,假下天化作,自在游戏,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六天之顶,为欲界之主,与色界摩醯首罗天,同为防害正法之魔王,乃四魔中之天魔。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清畅】
清悠流畅。
© 汉典
【和雅 】
1.温和文雅。 2.谓乐曲的声调和谐雅正。 3.指诗词的风格和平雅正。
© 汉典
十八、介绍极乐世界中的讲堂都是七宝自然化成
★【又,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覆盖其上。】
【学习解说】
极乐世界中的讲堂(说法讲经之堂舍)、精舍(寺院之异名。为精行者所居)、宫殿、楼观(泛指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都是用七种珍宝自然严饰而成,在这些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的顶上又有真珠、有光芒如明月般皎洁的摩尼宝珠覆盖其上
【词解】
【讲堂】
(堂塔)说法讲经之堂舍。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班定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定道教演畅妙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精舍】
(术语)寺院之异名。为精行者所居,故曰精舍。非精妙之谓。此名自祇园精舍而来。学林新编曰:“晋孝武幼奉佛法,立静舍于殿门,引沙门居之。因此俗谓佛寺曰静舍,亦曰精舍。”按汉儒者教授生徒,其所居悉称精舍。范书包咸传:咸住东海,立精舍讲授。党锢传:刘淑檀敷俱立精舍教授。姜肱传:盗就精庐求见。注云:精庐即精舍也。以此观之,精舍本为儒士设。晋时别居沙门,乃袭用其名焉耳。三国志注引江表传曰:于吉来吴,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疗病。晋武以前道士,亦尝袭精舍名矣。释迦谱八曰:“息心所栖故曰精舍。”慧苑音义上曰:“艺文类曰:精舍者,非以舍之精妙名为精舍,由其精练行者之所居,故谓之精舍也。”名义集七曰:“灵祐寺诰曰:非粗暴者所居故云精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楼观】
泛指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
© 汉典
【明月摩尼】
其光芒如明月般皎洁的摩尼宝珠。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九、介绍极乐世界八功德池的殊胜以及功德
★【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广深浅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池者底黄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水精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砗磲池者底玛瑙沙,玛瑙池者底砗磲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其池岸上有栴檀树,华叶垂布,香气普熏。天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
【学习解说】
在这些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的里面、外面、左边、右边都有许多个水池,这些水池有大有小,或有十由旬大(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或二十由旬大,或三十由旬大,甚至有百由旬大、千由旬大,无论是长度、广度、深度全都是一样的,水池中的八功德水即清澈又盈满,不断地传来清净香洁的气味,令人闻之如甘露清甜
在水池底下也有各种珍宝严饰而成
或黄金为池底,白银为沙,或水晶为池底,琉璃为沙,或琉璃为池底,水晶为沙,或珊瑚为池底,琥珀为沙,或琥珀为池底,珊瑚为沙,或砗磲为池底,玛瑙为沙,或玛瑙为池底,砗磲为沙,或白玉为池底,紫金为沙,除了这些用二宝合成,还有三宝乃至用七宝共同合成的水池
在水池的岸上排列着一排排的旃檀树,旃檀树的花和叶下垂着,四周香气扑鼻
在水池中又开满着优钵罗花(青莲花)、钵昙摩华(赤莲华)、拘物头花(红、黄莲花)、芬陀利华(白莲华)等等各种颜色的莲花,种种色彩和强烈的光错交在一起覆盖在水面上,就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词解】
【由旬】
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浴池】
为浴身所设之池塘。于印度,除浴室之外,有承受雨水作池,或盛清流洗浴。印度为热带,故随处设之,以供澡浴之用。(释氏要览卷中)p4161
FROM:【佛光大辞典】
湛然 】
清澈貌。
安然貌。
盛、满的样子。
淡泊。
清醒貌。
© 汉典
【优钵罗华】
优钵罗,梵语 utpala,巴利语 uppala。即睡莲。学名 Nymphaea tetragona,属睡莲科。又作乌钵罗花、沤钵罗花、优钵剌花、殟钵罗花。意译作青莲花。若冠青色(梵 ni^la)之形容词,则作泥庐钵罗花(梵 ni^lotpala)。法华玄赞卷一载,殟钵罗华为青莲华。玄应音义卷三称之为黛花。大日经疏卷十五谓优钵罗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似泥庐钵罗花。依之,或系优钵罗花以青色者居多,且青色者为殊胜,故通常称为青色。
考之梵本,其附加赤(rakta)、青(ni^la)等形容词之语不少。梵文佛所行赞经作 rakta^tpala,法华经药王品(大九·五四下)“应以青莲花盛满末香”、妙音品(大九·五五下)“目如广大青莲华叶”等处,则使用 ni^lotpala 一语。(起世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八)(参阅“尼罗乌钵罗华”1896)p6411
FROM:【佛光大辞典】
【钵昙摩华】
梵语 padma。又作波头摩华、钵特忙华。译作赤莲华。属睡莲科,学名 Nelumbium Speciosum, Will。产于印度、马来半岛、中国、日本、澳洲等地。栽培于池沼或水田,根茎肥大可供食用。叶呈圆形,直径约六十至一百公分。夏日花梗抽出水面数尺,开白色、淡红色之大花,果实大小一如豌豆,数个或十数个包于肥厚之花托中,味美可食。于诸经论中,常将此花与优钵罗华等诸种莲华并举,而为佛菩萨之敷座或严身之具。(大日莲华常经疏卷十五)p4192
FROM:【佛光大辞典】
【拘物头】
(植物)Kumuda,又作拘勿头,俱勿头,句文罗,拘物陀,拘母陀,拘牟头,拘贸头,拘某头,拘牟那,屈摩罗,究牟陀,拘物度,拘勿投等。花名。译曰地喜花,赤莲花,白莲花,青莲花,黄色花等。又莲花之未敷者。玄应音义三曰:“句文罗,又曰拘物陀,又作拘牟头(牟或作贸),或作拘物头。此译云:拘者地,物陀者喜,名地喜花。”慧琳音义三曰:“拘某陀花,古作拘勿头,正音拘牟那。此即赤莲花,深朱色。”法华玄义七曰:“睿师序云:未敷名屈摩罗,将落名迦摩罗,处中盛时名分陀利。”慧苑音义上曰:“拘物头花,其花茎有刺,色或赤白。以其花茎稍短,未开敷时,状即蹴然故,亦或名小白花也。”续高僧传二曰:“究牟陀,此云黄色华。”大日经疏十五曰:“俱物头,有赤及青二种。”又曰:“俱物头,是莲花青色者。”俱舍光记十一曰:“拘物陀,此云白莲花。”可洪音义一曰:“拘母陀,亦云俱物头,亦云俱牟陀,此云红莲花也。”四阿含暮钞下曰:“拘勿度,此云白华。”名义集三曰:“拘勿投,此云黄莲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芬陀利华】
梵语 puN!d!ari^ka,巴利语同。又作奔荼利迦化、分荼利花、分陀利花。意译白莲华。属白色睡莲之一,又为五种莲华之一。据大日经疏卷十五载,此花雪白如银,光亮夺目,甚香甚大,多生于阿耨达池,人间少见,茎长一尺余,花色、形状极类睡莲。此花生于泥中而不为泥所污染,故经论中每以之比喻佛性、法性之于烦恼而不为烦恼所污染。另据妙法莲华经后序之说,此花未开敷时,称为屈摩罗;将凋谢时,称为迦摩罗;正开放时,称为芬陀利。((参见:莲华)6146)p350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23 21:29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3 21:3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40分)
★【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
【学习解说】
在极乐世界的菩萨圣众以及声闻众生们来到宝池中,他们想要令宝池中的水淹没至双足,一念之间,这水就淹没至双足
想要这池水淹没到自己的膝中,一念之间,池水就到了膝盖上,想要让池水淹没至腰上,那池水在一念间就到了腰间
想要让池水一直到颈肩处,马上池水就淹没至颈肩,想要洗涤整个身体,那么池中水就会把整个身体都洒遍
想要让池中水恢复到原先的样子,一念间池中之水马上就恢复原样
还有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池中之水可以随着众生各自的喜好随意调节池水的冷暖程度,喜欢暖一点的,就调节为暖的,喜欢冷一点的,也会自动调节到众生喜欢的温度
浸润在八功德水中令整个人都神清气爽,洗涤心中的种种尘垢烦恼,令自心显露清净光明,此时连池中的水也净的没有形状
★【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
【学习解说】
池底的宝沙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就是池水再深这光也能照彻得到,微风吹过,池中泛起小小的波浪,这些水波互相回流灌注,自然安详,不急不慢
回流灌注时阵阵波浪发出自然美妙的音声,随着众生心中的所想都能听闻到,或听闻到佛宣说佛法的声音,或听闻到法义在虚空中流传,或听闻到僧众精进修行的声音
或听闻寂静涅槃声,或演说着空无我的妙法,或听闻如何修习大慈悲的音声
或听闻如何修行六度波罗蜜法门(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
或听闻佛所具有的十种力用(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 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的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即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的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的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即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的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即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槃的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即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的智力。)
或听闻佛的四无畏音声(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也。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也)
或听闻佛的十八不共法声(见下),或听闻佛的神通和智慧,或感受到无所作声,或不起灭声,或听闻无生忍等法义(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
甚至听闻到佛的甘露灌顶等等众多的妙法之音声
这些法音令众生听闻后内心都无比的欢喜,都能随顺清净、离欲(离贪欲,淫欲)、寂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之义理
能随顺佛法僧三宝、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能随顺佛的神通智慧力、菩萨圣众、声闻乘者种种的修行法门
在极乐世界,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连这些名称都没有,在极乐世界只有自然快乐的音声,所以,阿弥陀佛国叫做安乐!
【词解】
【映彻】
照临。
晶莹剔透貌。
© 汉典
【微澜】
微小的波纹。
© 汉典
【灌注】浇灌;流入
把铁水灌注到模子里,冷却后凝固成铸件
(2) [clysis]∶把大量液体引入体内(通常用胃肠外注射)以替代丢失的液体(如出血、痢疾或烧伤),以供给营养或维持血压
© 汉典
【安详】从容自如;稳重
态度安详
举止安详
(2) 平静自然
夜的草原是这么宁静而安详。——碧野《天山景物记》
© 汉典
【寂静】
<一>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六门教授习定论、往生论)
<二>指涅槃之寂灭无相。无生即寂,无灭即静;涅槃境界远离诸苦,湛然常住,无生无灭,故称为寂静。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就有余依及无余依地各说四种寂静。(一)有余依中:(1)苦寂静,谓永尽诸漏,及断除后有之众苦,而得当来不生之法。(2)烦恼寂静,谓断除一切之烦恼,而得毕竟不生之法。(3)不损恼有情寂静,谓永断烦恼,不造诸恶,修习诸善。(4)舍寂静,谓恒住于“舍”性之中,不喜不忧,安住于正念正知。(二)无余依中:(1)数教寂静,谓诸数及言教等并息。(2)一切依寂静,谓有余依中虽有施设依乃至后边依等八依,今于此境界中总断离此等诸依。(3)依依苦寂静,谓依准前述之八依,永灭除众生之苦。(4)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依准前述之八依,苦之疑虑不生。(法蕴足论卷四、卷六、般若灯论卷二、十八空论、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瑜伽论记卷二十四)p4507
FROM:【佛光大辞典】
【空无我声】
指极乐八功德池之波声,说空无我之妙法。无量寿经说:“波扬无量自然妙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
(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力】
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
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业报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的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即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的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的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即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的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即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槃的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即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的智力。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畏】
(名数)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也。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也。见智度论二十五、法界次第下之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八不共法】
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
<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称十八不共佛法。(一)出自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1)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2)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6)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7)欲无减,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8)精进无减,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9)念无减,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10)慧无减,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减。(11)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减。(12)解脱知见无减,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二)即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此十八种乃诸佛初成道时,于尽智位所修得之法,为余之圣者所无。即唯佛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心;得大悲,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十力为: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所畏为: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三念住为: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
(三)有余师所说佛之十八不共法。大智度论卷二十六举:一切智、功德无量、大悲、智慧中自在、定中自在、变化自在、记别无量、记别不虚、言无失、智慧无减、常施舍行、常观众生、不失念、无烦恼习、无有能如法出其失、无能见顶、足下柔软、得神通波罗蜜故,转众生心令欢喜得度。大抵此不共法皆以智慧为义。另外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之四十不共法品说佛四十不共法,卷十一说四十四不共法,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出佛一百四十不共法。(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十七)
<二>菩萨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宝雨经卷四。即:(一)行施不随他教。(二)持戒不随他教。(三)修忍不随他教。(四)精进不随他教。(五)静虑不随他教。(六)般若不随他教。(七)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八)能解回向。(九)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十)不退大乘。(十一)善能示现于生死涅槃,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十二)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十三)具足十善身语意业。(十四)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十五)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十六)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十八)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又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出菩萨十不共之说,与宝雨经所载雷同。奋迅王问经卷下亦出菩萨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与前载相通者。(自在王菩萨经卷下、华严经疏卷五十二、大乘义章卷十六)p350
FROM:【佛光大辞典】
【通慧】
1、神通和智慧。
2、一切的神通皆以智慧为体,故名“通慧”,意即通就是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生忍】
(术语)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为第四。或为初地之证名,或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忍法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仁王经良贲疏曰:“言无生者,谓即真理。智证真理,名无生忍。”楞严经长水疏一下曰:“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同八上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无漏真智,名之为忍。得此智时,忍可印持,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相冥,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如龙树说,初地已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天台观经疏曰:“无生忍是初地初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离欲】
(术语)离贪欲,淫欲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四十二章经曰:“离欲寂静,是最为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灭】
(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a%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佛国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灭。”注曰:“肇曰:去相故言寂灭。”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无量寿经上曰:“超出世间,深乐寂灭。”智度论五十五曰:“灭三毒及诸戏论故名寂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实】
(杂语)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华经宝塔品曰:“如所说者,皆是真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24 21:23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19 16:2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
二十、往生到极乐世界众生所获得的果报
20.1往生者身具清净之色,口具微妙声音,具足神通功德
★【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犹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时,七宝应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虎珀、明月真珠如是众钵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学习解说】
阿难,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足如上面所说的清净的色身,具足种种优美微妙的音声
具足种种神通(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下的四十八愿中,就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足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等种种神通)
所居住的宫殿、所穿着的衣服、每次的饮食、以及需要供养诸佛所用的鲜花、妙香等庄严的供具,都如在欲界的最高第六天一样自然幻化而成
到了饮食时间,用七宝严饰而成的器皿自然就会出现在众生面前,有金色做成的、银色做成的、琉璃做成的、砗磲做成的、玛瑙做成的、珊瑚做成的、琥珀做成、又有如明月般一样的真珠做成的众钵具等都会随着众生的心念自然就会出现在众生面前,不一会成千上百种美味饮食自然就把众生手中捧着的器皿装满了
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虽然在极乐世界可以看到美味的饮食,但是却没有如世间人那样饮食的人,在极乐世界的众生只要观其色、闻其香就够了,因为在极乐世界的众生以意念为食,就自然饱足
他们的身心柔软和顺,身上没有世间人之气味,而且这些食物等到饮食完毕,自然就化去不见了,等到再次饮食时又会自然化现
【词解】
【柔软】
(术语)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也。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梵名 Para-nirmita-vas/a-vartin,巴利名 Para-nimmita-vasa-vattin,音译作波罗尼蜜和耶越致、波罗尼蜜、波罗维摩婆奢、娑舍跋提。又译作他化乐天、他化自转天、化应声天。单称自在天、他化天、化他天,或第六天。即六欲天之第六天。此天假他所化之乐事以成己乐,故称他化自在天。大智度论卷九(大二五·一二二上):“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即于他化之中得自在。
此天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皆为娆害正法之魔王,乃四魔中之天魔,有“第六天魔王”之称。又据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载,第六天上别有纵广六千由旬之天魔宫殿。大智度论卷五(大二五·九九中):“魔有四种(中略)。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此天位于欲界天之最高所,在距大海百二十八万由旬虚空密云之上,纵广八万由旬,与忉利天同。于此天界,有优钵罗花等之水生花及解脱花等之陆生花。
此天有三事胜于阎浮提,即:长寿、端正、多乐。天众之寿量为一万六千岁,其一昼夜约为人间一千六百年,但亦有中夭者。其身长十六由旬或一拘卢舍半,衣长三十二由旬,广十六由旬,然重仅半铢。食自然之食。男女相视成淫,欲求子时,随念而忽化生于膝上。初生时,如人间十岁之孩童,色貌圆满,衣服自备。于诸经中,如大阿弥陀经卷上、海龙王经卷四法供养品、商主天子所问经、说无垢称经卷一序品等皆述及此天之各种庄严景象。又于大乘诸经中,华严经七处八会中之第六他化自在天宫会、般若经四处十六会中之第十会他化自在天宫说般若理趣分等,即是于此天之天宫中所宣说者。
于密教中,此天位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北方。其形像,身呈肉色,右手直竖,手中执箭,左手屈三指,手中持弓。种子为:[fan(pam!)1](pam!)。三昧耶形为荷叶上之弓箭。(修行本起经卷下出家品、俱舍论卷八、卷十一、立世阿毗昙论卷六、法苑珠林卷二、卷三)p1540
FROM:【佛光大辞典】
20.2往生极乐世界众生颜貌都微妙端正,超世稀有
★【彼佛国土清净安隐,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其诸声闻、菩萨、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人、天之名。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学习解说】
阿弥陀佛的佛国净土清净安隐,寂静微妙快乐,仅次于真正成就真如涅槃之道,在极乐世界的声闻乘者、菩萨圣众、人、天人都是智慧过人,技艺高超,神通自在
他们都是同一类型之人,身形没有高低之分,容貌没有美丑区别,之所以有声闻、菩萨、人、天人之分,只是为了随顺其他世间众生的习惯方便,因此才有了人、天人的称号
在极乐世界的众生容貌都端庄正气,超过世间任何人,容貌神色微妙殊胜,非天人也非人所比拟,因为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在莲花中化身,自然生长,所以受自然虚无(无物之实体,无为自然也)之身,得无极之体(达悟涅槃无极之理之身也)
【词解】
【安隐】
(术语)与安稳同。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援心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为】
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高明】具有独到见解,高超技艺的人◎汉典
【洞达】 通晓;透彻
街衢洞达,闾阎且千。——班固《西都赋》
思虑洞达。——《论衡·知实》
© 汉典
【颜貌 】
1.亦作"颜皃"。 2.容仪,面貌。
© 汉典
【端正】
谓因见佛相好发欢喜心,而生渴仰,以此因缘,来世即得相貌端正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容色】
容貌神色。
© 汉典
【虚无】
(术语)无物之实体,无为自然也。老子以此虚无为道体。三论玄义曰:“伯阳之道,道指虚无。牟尼之道,道超四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极之体】
(术语)极乐净土众生之身体,达悟涅槃无极之理之身也。无量寿经曰:“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穷乞人在帝王边,形貌容状宁可类乎?”】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比如在世间的一位贫穷乞丐往帝王的身边一站,那么这两人的容貌相状,会是一样的吗?
★【阿难白佛:“假令此人在帝王边,羸陋丑恶无以为喻,百千万亿不可计倍。所以然者?贫穷乞人底极厮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皆坐前世不殖德本,积财不施、富有益悭,但欲唐得、贪求无厌,不信修善、犯恶山积。如是寿终,财宝消散,苦身积聚为之忧恼,于己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怙,无德可恃,是故,死堕恶趣,受此长苦。罪毕得出生为下贱,愚鄙斯极示同人类。】
【学习解说】
阿难尊者回答:如果让世间的贫穷乞丐与帝王站在一边,那么这位乞丐的丑陋程度是无法用语言来比喻的,他与帝王容貌真的是不止相差百千万亿倍,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位乞丐是世间最底层的人,地位低贱,生活贫穷,常常是穿着破烂的衣服,甚至无法遮住整个身体
至于饮食,能够维持生命就已经是一件幸事,常常饥寒交迫,陷入困苦之中,被生活所迫,那些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几乎全部失去
这都是因为前世不培植善根功德,不积极行善,自己有钱的时候太吝啬,从不向众生布施,越富有越悭贪,一心只想着能白白获得钱财,贪得无厌
不相信修习善业,累积功德,犯下的恶业就如大山一样高
这样的人命终之后,生前绞尽脑汁积聚的财物都烟消云散,自己获得的只是一身的苦恼,对自己出离生死没有一点益处,只是徒然被他人占有
这样的人没有善业也没有任何的功德可以让自己有所依靠,也没有能让自己往生的资粮,所以死后堕入三恶道,累劫受苦
等到恶道的苦报受完,投生为人,也是出生下贱,愚昧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25 20:44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19 20:4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以上)
★【所以世间帝王人中独尊,皆由宿世积德所致,慈惠博施,仁爱兼济,履信修善,无所违诤。是以寿终,福应得升善道,上生天上享兹福乐。积善余庆今得为人,遇生王家自然尊贵,仪容端正众所敬事,妙衣珍膳随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学习解说】
上面由乞丐与帝王的比较说到世间贫穷乞丐宿世的因缘,现在就来说说帝王的宿世因缘,之所以世间帝王在世间是最受人尊重敬仰,这都是由于帝王在宿世积极的累积功德
时时以慈悲心对待众生,常常满怀仁爱之心布施救济众生,笃守信用,修习善业,从不违背众生,也从来都不与众生起争执
因此这人在这一期的生命结束后,他在世间获得的福报得以使他能够投生善道,上生到天上,享受天人们的福乐
而当天人的寿命终结时,所累积的福报还有多余,那么就会投生到人间,而且能够投生到帝王家,一生下来就是众人敬仰的尊贵之人
他的仪表容貌端正,众人都非常的尊敬他,无论多华丽的衣服、多珍贵的山珍海味,都能够随心所欲
而他所享受到的这一切福报都是因为他自己宿世修习福报所带来的,因此今生能够获得这样大的福德果报
(所以,无论是乞丐还是帝王都是因为宿世自己所造下的业因而得到的相应的善恶果报
这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也有说明,悭贪的众生投生三恶道,广行布施、持戒精进修行的众生得生善道,生尊贵家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诸众生,不识善恶,唯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恒不自在】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中,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严,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通过乞丐与帝王宿世业因所获果报的对比,就验证了这样的一句真言: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所以我们一定要守护自己的善心善念,不要造作恶业,更要不断地修习善业,广施众生,自利利他)
【词解】
【博施】
普遍施与;多多给予。
© 汉典
【慈惠】
犹仁爱。
© 汉典
【服御 】
1.亦作"服驭"。 2.指服饰车马器用之类。 3.谓驾驭车马。 4.使用;役使。
© 汉典
★【佛告阿难:“汝言是也。计如帝王,虽人中尊贵,形色端正,比之转轮圣王,甚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转轮圣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比忉利天王,又复丑恶不得相喻万亿倍也。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亿倍不相类也。设第六天王比无量寿佛国菩萨、声闻,光颜容色不相及逮,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你说的非常的对,比如帝王,虽说他是人中地位最尊贵的,姿色容貌端正,但是比起转轮圣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的相貌,又实在是很粗俗丑陋,就好像那个乞丐站在帝王身边一样
转轮圣王的威德相貌固然殊胜奇妙,属于天下第一,但是比起忉利天天主(华言三十三,即帝释天主,居须弥山顶),那么就要丑陋的很多,相差不止千万亿倍
如果把忉利天天王跟第六天王相比,那么忉利天王就又要逊色很多,两者相差也不止百千亿倍
如果把第六天王与阿弥陀佛国中的菩萨圣众、声闻乘者相比,那么极乐世界的菩萨众以及声闻众,他们光明的容颜根本就不是第六天妄所能比的,相差就不止百千万亿倍
由此可知极乐世界的众生,他们的容貌都是殊胜无法比拟的
【词解】
【鄙陋】粗俗浅薄
学识鄙陋
(2) [ugly]∶丑陋
© 汉典
【转轮圣王】
梵语 cakra-varti-ra^jan,巴利语 raja cakkavattin。音译作斫迦罗伐辣底遏罗阇、遮迦罗跋帝、遮加越。意译作转轮王、转轮圣帝、轮王、飞行转轮帝、飞行皇帝。意即旋转轮宝(相当于战车)之王。王拥有七宝(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宝藏丰富),统一须弥四洲,以正法御世,其国土丰饶,人民和乐。
转轮圣王出现之说盛行于释尊时代,诸经论将佛陀与之比拟之处甚多。杂阿含经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即以转轮圣王之七宝及其治化,与佛之七觉支等并举。或将佛陀说法称作转法轮,比拟转轮圣王之转轮宝。又大毗婆沙论等称转轮圣王之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分别有其轮王。仁王般若经卷上菩萨教化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等,据此说配于菩萨行位,以铁轮王为十信位,铜轮王为十住位,银轮王为十行位,金轮王为十回向位。法苑珠林卷四十三,举轮王有军轮王、财轮王、法轮王,阿育王等为军轮王,金轮至铁轮四王为财轮王,如来为法轮王。
按转轮圣王多出现于太古时代,诸经论举其名者颇多,有顶生王、大善见王、民主善思王等,皆系实际于印度太古出世之王。此外,长阿含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载,当来弥勒出现时,儴伽转轮圣王将出现。悲华经卷三大施品载,于删提岚界善持劫中,有无量净转轮圣王出现。如来智印经载,月髻佛出世时,慧起转轮圣王出现。又俱舍论卷十二载,转轮圣王出现于人寿无量岁至八万岁之时。然法华经玄赞卷四则谓金轮王一定在人寿八万岁以前出世,银轮王乃至铁轮王则不一定,如阿育王是铁轮王,而于人寿百岁时出世。(杂阿含经卷十五、中阿含卷十一“四洲经”、卷四十一梵摩经、长阿含卷十五究罗檀头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品、大宝积经卷五十九、卷七十五、卷七十六、贤愚经卷八、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卷一五○、卷一八三、大智度论卷四、卷二十四、卷八十二、大唐西域记卷一)p6624
FROM:【佛光大辞典】
【转轮圣王】
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
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
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
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
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
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为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参考轮王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忉利天王】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即帝释天主,居须弥山顶。谓发光地菩萨,修行三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三十三天之主。以大方便,化诸众生,及诸天众,舍离贪欲,住于善道,故云忉利天王。(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第六天】
(界名)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20.3极乐净土都是有奇妙珍异庄严而成,金壁辉煌,庄严美丽
★【佛告阿难:“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诸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又,以众宝妙衣遍布其地,一切人天践之而行。无量宝网弥覆佛上,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绞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在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天人们,他们所穿的衣服、饮食、花、香、璎珞、幢幡、幡盖以及发出的微妙音声,甚至他们所居住的寺院、宫殿、楼阁,它们的形状、颜色、高低、大小、或用一种珍宝严饰,或用二种珍宝乃至用无量珍宝严饰,都会随着极乐世界众生们的心念喜好随心所欲的变化
在极乐世界,用七宝严饰而成的美妙华丽的宝衣铺满大地,所有的人、天人们都是踏着这些珍贵华丽的宝衣随路而行
还有虚空中弥覆着用无量珍宝织成的宝网,这些宝网都用金丝、珍珠、还有百千种奇珍异宝相互交织装饰着,宝网的四周都下垂着各种用珠宝严饰而成的宝铃,珠宝发出的耀眼的光芒极尽庄严华丽,
20.4极乐世界中的德风吹过,不起尘劳,令人身心无比快乐
★【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极乐世界那具足万德的自然微风轻轻吹过,这风吹到人的身上不会感到寒冷、也不会感到炎热,冷热刚刚好
这温凉柔软的微风不快不慢,徐徐的吹向这些用珍宝严饰而成的罗网以及七宝树上,在这些宝网和宝树上的宝铃微微摆动,互相碰撞,为众生演说微妙殊胜的法音
微风吹过也广泛的流传出上万种温和文雅的德香(谓德之馨如香也),这香气在虚空中飘散,闻到这香气的众生,顿时清除掉身上的种种烦恼习气,从此不再生起
这德风吹到身上,身心不由自主获得无比的快乐,就好像实证比丘获得了灭尽三昧(即灭尽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于无心位之定)后所体会到的那种快乐感受(这就是极乐世界德风的殊胜功德)
【词解】
【舍宅 】
谓施舍住宅作寺院。
© 汉典
【金缕 】
1.指金缕衣。 2.指金丝。 3.金属制成的穗状物。 4.曲调《金缕曲》﹑《金缕衣》的省称。 5.指柳条。
© 汉典
【绞饰】
(杂语)观无量寿佛经中之校饰,据慧琳音义作绞饰。绞,交效反,谓绘黑黄间色也。礼玉藻注。绞,苍黄之色也。说文从系交声。饰,装饰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周匝】环绕一周;围绕;也指周围
盘旋穿插,周匝数遍
© 汉典
【极尽】意思是①终点,尽头。②犹使尽,用尽。③谓精通。——摘自百度
【德风】
指极乐世界具足万德之清风。无量寿经说:“自然德风起微动,其余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流布】广泛流传;传布© 汉典
【温雅】温和文雅© 汉典
【德香】
(术语)谓德之馨如香也。无量义经曰:“道风德香熏一切。”无量寿经下曰:“流布万种温雅德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劳】
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
FROM:【佛光大辞典】
【垢习】
谓烦恼之习气。垢即烦恼之秽,习即习性、习气。佛说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二上):“尘劳垢习,自然不起。”p3766
FROM:【佛光大辞典】
【灭尽三昧】
(术语)又曰灭尽定。灭尽六识心心所之禅定也。(参见:灭尽定)。无量寿经下曰:“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灭尽定】
梵语 nirodha-sama^patti。又作灭受想定、灭尽三昧。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灭尽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于无心位之定。与无想定并称二无心定,然无想定为异生凡夫所得,此定则为佛及俱解脱之阿罗汉远离定障所得,即以现法涅槃之胜解力而修入者。圣者远离无所有处之烦恼,其定之境地可喻为无余涅槃之寂静;故为入无心寂静之乐者,乃依修此定,即可生无色界之第四有顶天。诸宗派对此定有各种异说,如说一切有部主张此定别有实体;但经量部、唯识宗等不认其为实法,唯于心、心所不转之分位假立此定,唯识宗且以为在此定中未断灭阿赖耶识;分别论者则谓,入此定之圣者,其想与受已灭,然仍有细心未灭。
另据宗镜录卷五十五所举,灭尽定与无想定有四种不同:(一)证得者之异,即灭尽定为佛、罗汉所证出世间之定;无想定则为凡夫、外道所证世间之定。(二)祈愿之异,即灭尽定者唯求出世功德;无想定者则求世间乐果。(三)感果与不感果之异,即灭尽定为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无想定则为有漏业,能感无想天果报。(四)灭识之异,即灭尽定能灭除第六识,兼能灭第七识之染分;无想定仅灭除第六识分别之见,其他诸邪见尚未能断尽。(中阿含经卷五十八、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二)((参见:无想定)5124)p5509
FROM:【佛光大辞典】
★【又,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陷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反。
【学习解说】
微风吹过,大地上的花儿铺满整个佛土,这些花朵都是随着颜色分类排列整齐而不杂乱,大地上一片柔软,放眼望去光彩夺目,又芳香四溢,双足踏在花朵上就会陷下去四寸,脚一抬起,就又恢复原貌,这些花的功用消失后地面自然开裂,这些花朵全部都消失在地下,不会留有一朵,地面恢复洁净,这样等到时节一到,微风再次吹过,花儿再次铺满大地,上面的境相再次重现,这样昼夜六时随着时节重复变化
【词解】
【光泽】光彩;光华
© 汉典
20.5极乐世界无量宝莲华中幻化无量诸佛,散发无量光明为众生演说成道的佛法
★【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叶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学习解说】
在极乐世界的无量无数宝莲华周遍整个世界,每一朵宝莲华都有百千亿瓣花叶,宝莲华的花叶散发出的光明有无数种
青色的发出青光,白色的发出白光,黄色的发出黄色的光,黑色的发出黑色的光,红色的发出红色的光,紫色的发出紫色的光,光彩夺目,熠熠生辉,这光比日月还要耀眼
每一朵宝莲华中就会发出三十六百千亿束光,每一束光中就有三十六百千亿尊佛,佛身都是紫磨金色,相貌庄严殊胜
每一尊佛又释放出百千光明,普遍的为十方众生宣说微妙的佛法,如是诸佛都在引导众生修习正法,引导无量众生一起走向解脱成佛的道路
【词解】
【玄】黑色:~青(深黑色)© 汉典
【朱】红色© 汉典
【紫磨金】
指带有紫色之黄金,为黄金中之最上品。又称紫磨黄金、紫金。紫,紫色;磨,无垢浊之意。同于印度之阎浮檀金。紫磨黄金之莲台称为紫金台。紫磨金之色,称紫磨金色,即带有紫色之金色。观无量寿经中,阐明九品往生者之相,谓上品中生者临终时,阿弥陀佛持紫金台来迎,行者身作紫磨金色。此外,佛身为紫磨金色身,有忍辱柔软之相,称“紫磨忍辱”。(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无量寿经卷上、普曜经卷五、续博物志)p519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26 21:0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19 21:16 编辑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本楼层用时约1小时15分)
一、十方诸佛共同赞叹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力不可思议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全部都能安住在正定聚中,就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必定能够证悟而入寂静涅槃,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并没有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以及没有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也),那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正是阿弥陀佛的愿心所成就的呀!
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比丘)修行时,发下的四十八宏伟大愿中的第十一条就是: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的愿心成就了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必定能够修行证悟直至成佛
所以,十方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诸佛如来都在共同称赞阿弥陀佛的威神(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功德力(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不可思议
【词解】
【正定聚】
梵语 samyaktva-niyata-ra^s/i,巴利语 sammatta-niyata-ra^si。三聚之一。又作正性定聚、正定、等聚、善聚。或称直见际。指众生中必定证悟者。依俱舍论卷十载,见道以上之圣者断尽“见”等惑,获得毕竟不退之离系得,定于正性之涅槃择灭中,故称正定。又菩萨阶位在十信以上者,亦称正定。((参见:三聚)665)p1990
FROM:【佛光大辞典】
【邪聚】
(术语)邪性定聚也。无量寿经下曰:“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参见:三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定聚】
梵语 aniyata-ra^s/i,巴利语 aniyata-ra^si。又作不定性聚、不定、亦不在邪亦不在正见际。三聚之一。聚为聚类、聚集之义。依众生根机之别,分类聚集之,可有三类;其性正邪未属,遇善缘则成正定(聚),得恶缘则成邪定(聚)者,以其不定,故称不定聚。(成实论卷二、圆觉经大疏钞卷三)((参见:三定聚)562、“正定聚”1990)p97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聚】
(名数)以三聚该收一切众生也。一、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三、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也。此三聚之义通于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论十曰:“正邪不定聚圣造无间余。”预流向已上之圣者为正定聚,造五无间业者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间修七方便之行者为不定聚。大乘之三聚有多义,智度论八十四曰:“能破颠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颠倒者是邪定,得因缘能破不得则不能破是名不定。”是通相说三聚,未判其位也。依起信论之所说,则十信已前之凡夫不信因果,为邪定,十住已上为正定,十信之人为不定性。此为实大乘之义。权大乘之相宗,则依智度论之说意,不因位而制之,依彼宗所立之五性而立之。即无种性之人为邪定,不定种性之人为不定性,菩萨定性之人为正定。又依释摩诃衍论之一说,则十圣为正定聚,三贤为不定聚,自余之凡夫为邪定聚。是亦权大乘之意也。圭峰之起信笔削记三曰:“权教以无种性人为邪,以菩萨为正,以不定性人为不定。终教以一切异性为邪,三贤为正,十信为不定。”探玄记三曰:“若依地论,见道已上,方名正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威神】
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
(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学习解说】
正因为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力不可思议,所以,有众生只要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内心生起无限欢喜和信心,于是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这样甚至只是至心一念,把这一念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那么阿弥陀佛就能满众生愿,接引众生往生极乐净土安住在正定聚中,永远不会退转,所以
[为什么要念佛?]
就像从小立志做大事,就会朝目标前进
因为佛有大智慧大慈悲,是真正觉悟者,
每个佛菩萨都曾经发过大愿,俱足大慈悲,
所以都是我们忆念学习成佛的目标,
因此我们一心念佛,仿效佛菩萨的大慈悲精神,
就像从小阅读伟人故事,受到精神的感染,
奋起向上,相由心生,业由心转,转凡成圣
透过时时忆想佛菩萨和念佛菩萨名号,仿效佛菩萨的精神,
我们由心性上逐渐改变,心常忆念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和光明
借此逐渐由心改变我们的思想行为,真正逐渐把自己由凡夫转变佛
所以佛弟子应该随时念佛
而且透过实际念佛转凡心为佛心的过程,
得到和法界一切佛菩萨以及一切众生相应共鸣(认可与帮忙,就是所谓加持)
因此能逐渐成就佛法大事业,这种威力就是功德
所以念佛能成就大功德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另外,我们应该明白:如果有众生造下了五逆之罪或是毁谤佛所宣说的正法,这样的人就会直接堕入三恶道,受三恶道的苦报而无法往生极乐世界
(相关阅读:为什么要念佛、命终求生「极乐世界」?)
三、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有上中下三种类型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十方世界的诸天人民,发起至诚心,愿意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有上中下三种
3.1上辈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以及上辈往生的功德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学习解说】
第一种上生往生者,是舍离家庭而出家修行,发起菩提心,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修习种种善行功德,发愿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这一类的众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的诸菩萨众就会出现在他的面前,此众生就能随即跟随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净土,在极乐世界八功德池中的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出来(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安住在正定聚中不退转,他们智慧勇猛,又具足种种神通
所以,佛告诉阿难,如果有众生想要在今世就能见到阿弥陀佛的,就应该发起无上菩提心,修诸善行,成就无量功德,并且至心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
【化生】
梵语 upapa^duka,巴利语 upapa^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均唯属化生,人、傍生、鬼等三趣则有一部分为化生,如劫初之人为化生,龙、金翅鸟为傍生之化生者,鬼通胎、化二种,故五趣中以化生为最多。凡化生者,不缺诸根支分,死亦不留其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故于四生中亦最胜。据俱舍论卷九载,化生者,皆以爱染当生处而受其生。又依经中所载,生于净土者亦多为化生。(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无量寿经卷下(康僧铠译)、俱舍论卷八、往生论)((参见:四生)1680)p132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27 21:09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19 21:2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1小时40分)
3.2中辈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以及中辈往生者的功德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第二种中辈往生者是指十方世界诸天人民,至心发愿要往生到极乐世界,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出家做种种修行
但是在世间应当发起无上菩提心,一心一意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多少修习善法行善业,受持种种斋戒,令身心清净
并且建造塔堂和佛像,供养僧众,并且能在佛前燃明灯悬幡盖,建幢幡,以种种香、花供养佛,以此供养的功德回向自己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
那么这个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会以化身(佛三身之一。又名应化身,变化身。为众生变化种种形之佛身也)出现,光明相好,与真佛身一样
这时阿弥陀佛的化身与极乐世界的诸菩萨大众一起出现在这个人面前,随即此人就跟随阿弥陀佛的化身及诸大众往生极乐世界,安住在正定聚中永不退转
但是他所获得的功德和智慧不及第一种上辈往生者
【词解】
【斋戒】
广义言之,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狭义而言,则指八关斋戒,或特指过午不食之戒法。斋之梵语为 upos!adha,巴利语 uposatha,音译乌逋沙他、布萨陀婆,略译为布萨。原为古印度之祭法,即每隔十五日举行一次集会,令各自忏悔罪过、清净身心,于此日,祭主并行断食而住于清净戒之法。至佛陀时代,尼乾子等外道亦沿用此风,集会一处而持断食等四戒;由是,佛陀亦允于僧团中采用此一行事,此乃僧团布萨之由来。
准此可知,“斋”之本意原为清净之谓,后渐转指不过中食(过午不食)之法;能持守此法者,称为持斋;持斋期间所食之物,或法会时所供养之食,称为斋食。此外,以食物供养僧侣亦称为斋;此类之法会则称斋会。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代,斋食乃特指午前所食之食(又称中食),午后食者即非斋法,此系就其“食时”而言;至大乘佛教时代,乃以慈悲禁杀之意,转而侧重于“食体”,故以素食为斋,如我国佛教徒多将素食习称为“吃斋”、“持斋”;然严格言之,其与戒律中“斋”之本意并无直接关系。
中阿含卷十四大天[木*奈]林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等,举出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日为六斋日,惟不以断食等苦行为旨,而强调忏悔、清净等精神。于此六日必集僧众诵呗说戒经,使比丘安住于净戒中以长养善法;在家二众亦须于六斋日持守八戒而增长善法。又杂阿含经卷五十、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等,于六斋日外,另举出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长斋月”之说。
盖凡有持斋,则必有戒,故斋戒二字自古并称。上文所述即为斋戒之广义含义,狭义言之,即指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中所谓“圣八支斋”者,亦即今日教内习称之八关斋戒(又称八关斋、八戒),此一戒律乃专供优婆塞、优婆夷等在家二众于一日一夜受持出家之戒。其内容于诸经所举颇有异说,然通常所谓之八戒者列举如下:(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不与取”系指未经他人允诺而自行取用他人之物,亦即偷盗之意。(三)离非梵行,梵行即清净不淫之行。(四)离虚诳语,举凡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均属之。(五)离饮诸酒,酒能乱性昏智,妨碍修行,故须远离。(六)离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不坐卧于一尺六寸以上或宽大华丽之床座,以免养尊处优,习于放逸。(七)离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即不以香花、花鬘佩戴于身,不以香油等涂抹于身,不作歌舞倡伎,亦不无故前往观听。(八)离食非时食,即上记所谓之不过中食,此系八戒中之最重要者。
此外,菩萨善戒经亦列举: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自赞毁他、不悭惜财法、不嗔受悔、不谤乱正法等八种。大智度论卷十三则举出:不恼害、不劫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不饮酒等八者。诸经中举出多种有关持守八斋戒之功德者,例如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均谓,受持者于命终后必生于欲界六天,不堕三途八难;优婆塞戒经卷五之八戒斋品亦云,可除去五逆罪,并灭除其余一切之罪障。
我国儒家自古亦有斋戒之说,论语谓:“斋必变食,居必迁坐。”盖古人于祭祀之前,必先变食迁坐,以自齐洁。“斋”字于古经传中与“齐”字通用,系取其“齐一意志”之义。礼记曲礼所谓:“齐戒以告鬼神。”礼记祭义谓:“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易经系辞注亦云:“洗心曰齐,防患曰戒。”准此而言,则儒家重视斋时“虔笃专注、齐一意志”之意,与佛教之斋戒强调忏悔、清净之意,可谓不谋而合。(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揵连经、起世因本经卷二、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五分律卷十八、十诵律卷二十二、摩诃僧祇律卷十七、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卷三十七)p6546
FROM:【佛光大辞典】
【塔像】
(术语)塔与佛像。无量寿经下曰:“起立塔像,饭食沙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化身】
(术语)佛三身之一。又名应化身,变化身。为众生变化种种形之佛身也。有广狭二门,广门之化身者,谓对二乘凡夫示现之种种佛身,及六道异类之身,总为化身也。佛地论七曰:“变化身者,为欲利益安乐众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成唯识论十曰:“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法华论下曰:“一者示现应化佛菩提,随所应见而为示现,如经皆谓如来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狭门之化身者,分上述之化身(亦云应化身),为应身与化身二者,现佛形为应身,现他异形为化身。合部金光明经一曰:“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身,(中略)自在力故。随众生心,随众生行,(中略)现种种身,是名化身。(中略)是身得现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顶背圆光,是名应身。”大乘义章十八曰:“为化众生,示现佛形,名为应身。示现种种六道之形,说为化身。”(参见:三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3.3下辈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以及下辈往生者的功德
★【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第三种下辈往生者指的是十方世界诸天人民,至心发愿要往生到极乐世界
但是在世间并没有修诸善行功德,就应当发起无上菩提心,应一心一意的专门称念阿弥陀佛圣号
乃至专门念十句阿弥陀佛圣号,以真诚心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
如果有众生听闻到介绍这部关于极乐净土的甚深微妙之法后,内心生起欢喜心,并且对经文中的教导信心满满,不生一丝疑惑
乃至称念一句阿弥陀佛圣号,以至诚心回向自己愿意往生极乐世界,那么此人在临命终就会在梦中梦到阿弥陀佛
这些人也能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但是他的功德和智慧就要次于中辈往生的众生
【词解】
【专意】
专门;特别
© 汉典
【深法】
甚深微妙之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由经文中可以看出,上辈往生者能够在临终的当下见到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的莲花池中当下就自然化身,住不退转,而且【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而中辈往生者,在临终的当下能见到阿弥陀佛的化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也是住不退转,但是他的功德和智慧就要逊于上辈往生者
而下辈往生者,在临终时只能在梦中见到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净土后还需要精进修行,待业障消除,莲华开后才能面见阿弥陀佛,所以他的功德和智慧就要逊于中辈往生者
这也可以看出在世间修行的重要性,尤其是出家修行,能够具足种种修行功德,能够上辈往生,直接见佛!
一般来说,出家人才有修禅定的条件和基础.
出家就必定要落实戒律,这样就俱足修禅定的基础.
出家能舍除一切世俗烦恼欲求和干扰障碍,所以,出家后才容易达成阿兰若处(清净地)这个条件.
而且,出家后由佛经中学习正确的观念和知见(这属于智慧),这样才能由正确的观念知见来学习正确的禅定.
所以,刚刚说,出家才容易具备学习禅定的各种条件和基础.
至于智慧,
不同佛经中的观念和知见,就是各种不同次第的智慧.
所以,智慧要由佛经中来获取,就是按照修行次第,逐渐深入广览群经.
不过,这对一般世俗人来说,因为工作家庭等种种人生烦恼,所以往往无法按照次第实修,无法深入经藏.
所以,如果能出家,在智慧的修持方面也是占很大优势的.
综合以上说明,可以看出:
相较下,在家修行则困难重重.
如果不是像[维摩诘居士]这种真正菩萨示现的大居士.
([居士]一词是不能随便乱用的,末法大都乱用,请自查佛学辞典)
一般的在家修行,大都变成只求往生净土,而不能在现世当下有更大的发心和进展.
这也是一般祖师劝在家佛弟子至少要求往生净土的原因,因为在家修行确实障碍多,容易退转.
所以,如果真想学佛成佛,就要落实戒定慧,而且最好能出家.
这样基础和条件才容易俱足,修行效果才会倍增,才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而且在求往生净土方面,福慧资粮也更充足,更容易达成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28 21:09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0 20:5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1小时40分)
四、诸佛共同称赞阿弥陀佛无量功德,十方世界诸菩萨众皆来拜见阿弥陀佛★【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于彼东方恒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大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力无量无边,所以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如来都在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力不可思议
在东方无量无数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净土中的无量无数的菩萨众,全都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来恭敬供养阿弥陀佛,以及恭敬供养在净土中的诸菩萨圣众和声闻乘众生
他们在净土听闻阿弥陀佛宣说甚深念佛法门,并且将听闻的甚深念佛法门向十方世界的众生们广泛的宣扬
在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四维中无量无数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净土中的无量无数菩萨众也都来到极乐世界恭敬供养阿弥陀佛
以及恭敬供养在净土中的菩萨圣众以及声闻乘者,他们也在净土听阿弥陀佛演说甚深念佛法门后
并将这些甚深念佛法门在十方世界的众生中间广泛宣说,教导众生都能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都能生起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愿心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 汉典
【宣布】公之于众© 汉典
【道化】
(术语)以道法而教化他也。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宣布道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世尊以偈诵的方式赞颂十方世界菩萨众都去供养无量寿佛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国, 其数如恒沙,
彼土诸菩萨, 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 上、下亦复然。
彼土菩萨众, 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 各赍天妙华,
宝香无价衣, 供养无量觉;
咸然奏天乐, 畅发和雅音,
歌叹最胜尊, 供养无量觉。】
【学习解说】
为此世尊以偈诵称赞:
东方世界无量无数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净土中的无量无数诸菩萨众,他们都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恭敬供养阿弥陀佛
同样南方、西方、北方、思维、上方、下方无量无数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国土中无量无数的菩萨众,也都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恭敬供养阿弥陀佛
这些无量无数的菩萨众,各自都拿着天上最殊妙美丽的鲜花、种种珍宝、种种珍贵的旃檀香以及用七宝制成的宝衣来恭敬供养阿弥陀佛
他们又一起奏响了天乐,发出流畅和雅的乐音,歌颂赞叹最尊崇的世尊,也依此方式来供养无量寿佛
【词解】
【赍】
怀抱着,带着:~恨。~持(拿着)。~志而没(mò)(志未遂而死去)。
把东西送给别人:~发(资助)。~赏。~盗粮(把粮食送给盗贼,喻帮助敌人做坏事)。
【漢典】
【最胜尊】
指诸尊中之至极者。为对佛之尊称。佛成就一切智,断尽一切烦恼,于人、天等一切众生中为最胜,故称最胜尊。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p5045
FROM:【佛光大辞典】
★【究达神通慧, 游入深法门,
具足功德藏, 妙智无等伦。
慧日照世间, 消除生死云,
恭敬绕三匝, 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 微妙难思议,
因发无量心, 愿我国亦然。】
【学习解说】
阿弥陀佛已经具足种种神通,通达一切世间智慧和出世间智慧,能够自在无碍的深入最深奥的佛法真谛,了悟真如本性
完全具足种种功德,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智慧无人能比
佛无与伦比的智慧如日光普照众生,破除众生愚痴无明,消除众生生死轮回
诸菩萨众以最恭敬之心向右绕佛三圈,以最虔诚之心恭敬礼拜阿弥陀佛
观见到阿弥陀佛庄严的佛国净土,殊胜微妙不可思议
因此我们也发起无量精进修行的道心,愿我们的国土也能像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那样殊胜微妙
【词解】
【究达 】
1.通晓。 2.阐明;阐发。
© 汉典
【深法门】
(术语)诸法之深义,有无量之门,故云深法门。无量寿经下偈曰:“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智】
(术语)称佛智之不可思议也。无量寿经上曰:“妙智无等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日】
<一>梵语 jn~a^na-diva^kara。以日光比喻佛之智慧普照众生,能破无明生死痴闇。与“慧光”、“慧照”等同义。法华经卷七普门品(大九·五八上):“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无量寿经卷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二)
<二>(680~748)唐代净土宗僧。东莱(山东)人,俗姓辛。幼见从印度归来之义净,深受其影响,遂誓游印度。于中宗嗣圣十九年(702),乘船经昆仑(今康道尔群岛)、佛誓(今苏门答腊)、师子洲(今斯里兰卡)等,三年始达印度。乃礼谒圣迹,寻求梵文经典,参访善知识,历时十三年。师独影孤征,远涉雪岭胡乡,备经艰苦,遂深厌此娑婆世界,乃寻求有乐无苦、速生佛国之法,遍问印度之三藏学者,皆赞净土。未久,至北印度健驮罗国,王城东北有一山,山有观音像,师以顶礼圣像,断食毕命祈请,终至第七日之夜感观音现紫金色相,为其摩顶开示。师遍游七十余国,凡历十八年,于开元七年(719)始归长安,呈献佛像与经典,玄宗遂敕赐“慈愍三藏”之号。师勤修念佛法门,弘扬净土教义。著有往生净土集三卷、般舟三昧赞等。天宝七年于洛阳罔极寺入寂,世寿六十九。又师之净土思想有其独特之处,故有将其净土学说同净土大师慧远和善导两流并列,称为慈愍流。(宋高僧传卷二十九、佛祖统纪卷四十)
<三>(1271~1340)元代曹洞宗僧。明州定海(浙江)人,俗姓沈。号东明。幼即志干清爽,九岁入奉化大同寺为童侍。十三岁落发,十七岁受具足戒。后参访直翁德举而契悟,遂任侍香。未久,历游天童、灵隐、万寿、蒋山等地。后又至姑苏掌承天寺藏钥,未久东归明堂之白云寺开教,并继嗣直翁之法,居止六年,德风被及四方。元至大二年(1309,日本延庆二年),应日僧之请赴日,于禅兴寺传戒。翌年迁圆觉寺,住七年,大扬曹洞宗风。时曾创建白云庵。后以幕府之命,历住建长、万寿、东胜、寿福诸刹,接引众人三十年如一日。日本历应三年(即元至元六年)于白云庵示寂,世寿六十九,法腊五十三。世称东明慧日。著有宗门无尽灯论,其法流称东明流,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一。(延宝传灯录卷四、日本高僧传卷二十六、日本洞上联灯录卷一)p6022
FROM:【佛光大辞典】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
FROM:【佛光大辞典】
六、世尊以偈诵的方式宣说阿弥陀佛为前去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们宣说经法
★ 【应时无量尊, 动容发欣笑,
口出无数光, 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 三匝从顶入,
一切天、人众, 踊跃皆欢喜。】
【学习解说】
这时阿弥陀佛对着恭敬礼拜的诸菩萨众显露动容的微笑,口中散发出无数的光明,这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一切诸国
回旋晃动的光明围绕着阿弥陀佛的身上,向右旋绕三周后从头顶上窜入身体
一切与会的人】天人们看到这一境相,内心都无比欢喜踊跃
【词解】
【动容】脸上显露出受了感动的表情
© 汉典
【回光 】
1.回旋晃动的光。 2.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天空发生短时光亮的现象。 3.迷信指离躯远游之神魂返归躯壳。
© 汉典
【三匝】
又作三市。指右旋三周。乃敬礼之一种,源自印度仪式。即对尊者或佛塔,向右旋绕三周,以表仰望之诚。有绕一周,复绕三周者;或因宿愿、别请,而随顶礼者之意数绕之。至后世禅宗公案中,参诣者每于问答后,即礼拜宗师,绕三匝而行。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大四八·三五七下)即有“绕师三匝,振锡而立”之句。((参见:右绕)1616)p54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29 21:1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0 21:0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20分)
★ 【大士观世音, 整服稽首问,
白佛:‘何缘笑? 唯然愿说意。’
梵声犹雷震, 八音畅妙响:
‘当授菩萨记, 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 吾悉知彼愿,
志求严净土, 受决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 犹如梦幻响,
满足诸妙愿, 必成如是刹。
知法如电影, 究竟菩萨道,
具诸功德本, 受决当作佛;
通达诸法门, 一切空无我,
专求净佛土, 必成如是刹。’】
【学习解说】
阿弥陀佛的弟子观世音菩萨,整理好自己的衣服恭敬的礼拜后问阿弥陀佛:
世尊到底是何原因而发出动容的微笑,并且全身放出光明?我们都希望世尊能够为我们讲述这个原因
当下虚空中响起如雷鸣般的梵音声,如来的这八种清净之音流畅美妙,在天空中响起,阿弥陀佛向众生畅言:
今天我就要为来到极乐世界的十方世界的菩萨们授记,你们一定要好好的听清楚
从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方、下方等十方世界来到的菩萨众,我知道他们来到这里心中的愿望
他们一心想要求取庄严的佛国净土,他们在授记后,将来必当成就佛道
他们觉悟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本来就如梦境、如幻影、如回响之音不真实
等菩萨众圆满了自己所发下的愿心后,一定能成就自己心中所期盼的清净国土
明白世间一切法如闪电如影子不可得,所以心无挂碍,只是极尽的圆满自己的菩萨行
在菩萨行中,累积种种善行功德,授记后一定能够成就佛道
之后菩萨通达一切智慧,对一切法都能透彻无碍,明了一切法的本性是空、是无我
所以一心一意的去求清净的佛土,那样必定能够成就向极乐世界那样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
【词解】
【梵声】
(术语)如来之梵音也。无量寿经下曰:“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参见:梵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雷震】
雷击﹔雷鸣。
© 汉典
【八音】
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即:(一)极好音,又作最好声、悦耳声。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却未达极境,唯佛音声能令闻者无厌,得入妙道,为好中之最。(二)柔软音,又作濡软声、发喜声。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皆舍刚强之心。(三)和适音,又作和调声、和雅声。谓佛常居中道,妙解从容,所出音声和雅调适,能令闻者心皆融适,因声会理。(四)尊慧音,又作入心声。谓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彻,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慧解开明。(五)不女音,又作无厌声。谓佛住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六)不误音,又作分明声。谓佛智圆明,照了无碍,所出音声谛审真实,无有差谬,能令闻者各获正见。(七)深远音,又作深妙音。谓佛智幽深,行位高极,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声非大,远闻不小,皆悟甚深幽远之理。(八)不竭音,又作易了声。谓如来愿行无尽,住于无尽法藏,所出音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以上乃就佛音之德而言。
另如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卷八,举出不男音、不女音、不强音、不软音、不清音、不浊音、不雄音、不雌音等八种,此系就佛音之体而言,同经卷七所列见苦、向苦、见习、向习、见尽、向尽、见道、向道等八音,乃就佛音之用而言。(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梵摩渝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下)p292
FROM:【佛光大辞典】
【受决】
(术语)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究竟】
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通达】
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七、世尊以偈诵方式称赞供养阿弥陀佛的功德,劝导众生往生无量寿佛国
★ 【诸佛告菩萨: ‘令觐安养佛,
闻法乐受行, 疾得清净处。
至彼严净土, 便速得神通,
必于无量尊, 受记成等觉。’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志愿, 愿己国无异,
普念度一切, 名显达十方。
奉事亿如来, 飞化遍诸刹,
恭敬欢喜去, 还到安养国。】
【学习解说】
十方世界的诸佛告诉自己国土的菩萨众们,要到极乐世界去礼拜供养阿弥陀佛
要听闻阿弥陀佛宣说的法门,并且要以欢喜心按照佛的教导去做,才能快速的证得清净的佛国净土
来到阿弥陀佛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就能快速的获得种种神通(这也是由阿弥陀佛的大愿心所获得)
那么就一定能够在阿弥陀佛面前得到阿弥陀佛的授记而成就佛道
阿弥陀佛发下的誓愿恢弘广大,众生听闻后如果发愿要往生极乐净土
那么一定都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从此就能安住在正定聚中永不退转
菩萨们都发起如阿弥陀佛那样大的愿心,愿自己将来成就的国土也如极乐世界那样清净庄严
从此菩萨们的心中系念的就是要普度一切众生,在菩萨行中,他们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十方一切世界
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能自在无碍的飞到十方一切国土,侍奉供养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
欢欢喜喜的供养好诸佛如来之后,就又自在的飞回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
【词解】
【无量尊】
(佛名)无量寿佛之异称。无量寿经下曰:“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奉事】
(杂语)奉命服侍也。无量寿经上曰:“释梵奉事,天人归仰。”观无量寿经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世尊以偈诵的方式劝导众生应深信此念佛法门
★ 【若人无善本, 不得闻此经;
清净有戒者, 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 则能信此事,
谦敬闻奉行, 踊跃大欢喜。
憍慢弊懈怠, 难以信此法;
宿世见诸佛, 乐听如是教,
声闻或菩萨, 莫能究圣心,
譬如从生盲, 欲行开导人。】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累世没有善行的功德,就不能听闻到这部甚深的念佛法门的经典
只有净心受持戒律的众生,才能听闻到这部教导众生发愿往生净土的经典
曾经在过去世有幸拜见过阿弥陀佛的众生,就完全能相信阿弥陀佛为众生建造的极乐世界这件事
他们能生起谦卑恭敬之心,按照佛的教导,依教奉行,并且内心生起无比的大欢喜
而心生傲慢、欺骗别人、对修行懈怠之人,就很难相信这部殊胜的念佛法门
但是过去世有幸拜见过诸佛世尊的众生,因为宿世的因缘,他们都非常乐意的听闻阿弥陀佛的教导
然而无论是声闻乘者还是菩萨圣众,以他们的智慧还是无法究竟明白佛的智慧
就如一生下来就眼盲的众生,想要为别人指引路一样,很难
【词解】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踊跃】向上跳起
踊跃欢呼
(2)∶欢欣奋起的样子
© 汉典
【憍慢】
1.傲慢。
© 汉典
【弊】】
欺蒙人的坏事:作~。营私舞~。
害处,与“利”相对:~病。~端。~害。~政。利~。兴利除~。
败,疲困。
古同“蔽”,隐蔽。
© 汉典
★ 【如来智慧海, 深广无崖底,
二乘非所测, 唯佛独明了。
假使一切人, 具足皆得道,
净慧如本空, 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 尽寿犹不知。
佛慧无边际, 如是致清净,】
【学习解说】
如来的智慧如大海一样深广无边无际
并不是声闻缘觉菩萨乘所能臆测,如来的智慧只有佛与佛独独明了
假使世间一切人,都是具足得道的圣者
都能以清净的智慧明白一切法本性皆空,就是这样的圣者再用上亿劫的时间去思维佛深广的智慧
并且穷尽自己的能力去演说佛的智慧,这样到了生命的尽头还是不能完全明白佛的智慧
佛的智慧无边无际,宽广无边,清净的已经到达了极致
【词解】
【本空】
谓诸法本来性空;即一切万物之本性皆空。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净慧如(知)本空,亿劫思佛智。”p1962
FROM:【佛光大辞典】
【信慧】
<一>指三十七道品中“五根”之信根与慧根。信可以破邪见,慧可以断无明。佛说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寿命甚难得,佛世亦难值,人有信慧难。”
<二>指信心之智慧。p372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1-30 21:06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1 20:3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1.5小时)
★【寿命甚难得, 佛世亦难值。
人有信慧难, 若闻精进求,
闻法能不忘, 见敬得大庆,
则我善亲友, 是故当发意。
设满世界火, 必过要闻法,
会当成佛道, 广济生死流。”】
【学习解说】
人的生命实在是很难得,遇到佛驻世那就更难得
人能够具足信根和慧根很难,如果有听闻到佛法的因缘就应该要依法精进修行,求取道法
听闻佛法后能够深入自己的第八识,不断地思维永不忘记,看见尊敬的人能生起恭敬之心又能心生欢喜庆幸
这样的人就是佛法的信受者,能够坚信佛宣说的法义并能受持,这样的人就能够发起大心
假使十方世界充满着种种的障碍,也一定要闯过去听闻佛宣说的佛法并依教奉行,精进实修
这样的人将来必定会成就佛道,能够普度世间众生,救渡众生出离生死的轮回
【词解】
【善亲友】
(术语)称闻佛法信受者曰善亲友。观无量寿经曰:“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意】
(术语)同于发心。无量寿经上曰:“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九、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众都能证得一生补处位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极乐世界的菩萨众都能修行至菩萨最高果位——等觉菩萨果位,然后在下一世在世间成佛,除非有菩萨为了众生发起弘大的誓愿,自愿发愿到世间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难,解脱六道轮回,以此大愿功德庄严自己,自利利他,最终成就佛道
【词解】
【究竟】
(术语)梵字Uttara之译,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生补处】
梵语 eka-ja^ti-pratibaddha。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略称补处。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一般皆称弥勒为一生补处之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此词又作一生所系,指仅此一生被系缚于迷界,来生即可成佛,故有此称。另据无量寿经记卷上之说,一生补处之菩萨又分为四位次:(一)住于正定位之菩萨。(二)接近于佛地之菩萨。(三)住于兜率天之菩萨。(四)由兜率天至人间下生而成佛。(菩萨本业经十地品、大日经具缘真言品、弥勒上生经宗要)p30
FROM:【佛光大辞典】
【弘誓】
梵语 maha^sarna^ha-sannaddha。广大之誓愿。又作弘誓愿、大誓庄严。以其所愿之事,广大普被众生,故称弘誓。其梵语之原意乃“著大铠”;亦即建立弘大誓愿广度众生,以期成就无上菩提,犹如被著大铠,以自庄严,投于阵中;即指菩萨之总愿。此弘誓坚固无比,故以甲胄为喻,称为弘誓铠。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中):“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一般,佛、菩萨共通之誓愿有四弘誓愿。此外,佛、菩萨另有别愿,如弥勒菩萨之奉行十善愿,法藏菩萨(阿弥陀佛未成佛前之名称)之四十八愿。日本净土真宗即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称为本弘誓愿(本愿、弘愿、誓愿、弘誓);且日本净土真宗以此弘愿之教为真实法,故有“弘愿真宗”之称。
此弘誓乃超越普通思虑而无法臆测者,故称难思弘誓。此难思弘誓为阿弥陀佛广大之誓愿力,为众生能往生净土强有力之增上缘,故称弘誓强缘。即谓弥陀之本愿弘誓,乃众生往生之殊胜因缘。弘誓能负载众生渡过生死大海而至净土,故以船为喻,称为弘誓船,又作大愿船。迦才净土论卷下(大四七·一○二上):“阿弥陀佛举慈悲桌,乘大愿船,运度一切苦恼众生。”又如大海能包容一切,无论善、恶众生均可渡过;或谓其深广如海,称为弘誓海。(道行般若经卷一、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虚空藏菩萨品、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僧那品、往生要集卷三)((参见:四弘誓愿)1677、“要门”3953)p1924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往生极乐世界众生的功德
★【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学习解说】
阿难,在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中的声闻乘众生,身上的光散发出来能照方圆一寻(古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菩萨身上的光明能遍照方圆一百由旬,其中有二位菩萨是众菩萨中最被众生尊敬的,他们的威神功德力不可思议,身上所散发出的光明遍照十方三千大千世界
【词解】【一寻】
古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寻访或寻觅一次。
© 汉典
【由旬】
梵语 yojana 之音译,巴利语同。意译合、和合、应、限量、一程、驿等。又作逾阇那、 逾缮那、瑜膳那、俞旬、由延。为印度计算里程之单位。盖梵语 yojana 乃“附轭”之义,由语根 yuj 而来的名词;即指公牛挂轭行走一日之旅程。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军之路程。
有关由旬之计数有各种不同说法:(一)就由旬换算拘卢舍而言:印度之国俗系采取四拘卢舍为一由旬。于佛典中,亦有以四拘卢舍为一由旬者,如方广大庄严经卷四现艺品、摩登迦经卷下明时分别品等为其例;然佛典大多以八拘卢舍为一由旬,如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俱舍论卷十二等所载皆是。(二)若配合我国之里数亦有异说: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旧传之一由旬可换算为四十里,印度之国俗为三十里,佛教为十六里;慧苑音义卷下载为十六或十七余里。另据义净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夹注载,印度之国俗为三十二里,佛教为十二里。
此外,近代学者富烈特(J. Flect)与弗斯特(Major Vost)二人,分别基于印度之一肘(梵 hasta)为半码或少于半码来换算为英哩,故若依富烈特之说,并换算为公里,则旧传之一由旬为十九点五公里,印度之国俗为十四点六公里,佛教为七点三公里;若依弗斯特之说,则旧传为二十二点八公里,印度国俗为十七公里,佛教为八点五公里。(摩诃僧祇律卷九、翻梵语卷十、注维摩诘经卷六、玄应音义卷二、卷三、慧琳音义卷一、卷二十七、J. Flect: Yojana andli (J.R.A.S. 1906))p2075
FROM:【佛光大辞典】
【威神】
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
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是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阿僧祇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学习解说】
阿难尊者问释迦牟尼佛:那这二位菩萨的名号分别叫什么呢?
佛告诉阿难尊者:一名教观世音菩萨,另一名教大势至菩萨。这二位菩萨因地就是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菩萨行,命终之后就往生到了极乐世界
世尊继续告诉阿难尊者: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全部都具足佛的三十二相(这也是阿弥陀佛的愿心成就),智慧圆满,能够深入证悟一切法义,能够充分表达一切法义的精要微妙,具足一切神通,六根聪明锐利,如果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根器属于钝根的,那么他们也能够成就二忍(即<一>音响忍、柔顺忍、(一)音响忍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二)柔顺忍(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如果属于利根根器的,就能获得无生法忍(又作修习无生忍、无生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
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在成佛的过程中绝不会堕入到三恶趣,他们的神通都自在无碍,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过去世的事情,如果这些菩萨示现在恶道,那也是他们的愿心所致,是这些菩萨们发起大愿要往生到五浊恶世的世界去救渡那里的众生,就像我现在选择投生到这个娑婆世界一样,来到这里救渡这里的众生出离六道轮回
【词解】
【究畅】
充分表达。
© 汉典
【要妙】
(术语)诸法之要处,真理之妙旨也。无量寿经下曰:“深入诸法,究畅要妙。”净影疏曰:“得其宗要,知其妙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利】
(术语)聪明锐利也。无量寿经下曰:“神通无碍,诸根明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法忍】
梵语 tisrah! ks!a^ntayah!。又作三忍。谓悟解三种法理且认证之。“忍”,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之意。<一>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一)音响忍(梵 ghos!a^nugama-dharma-ks!a^nti),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二)柔顺忍(梵 anulomiki^-dharma-ks!a^nti),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三)无生法忍(梵 anutpattika-dharma-ks!a^nti),又作修习无生忍、无生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
又唐代僧玄一于无量寿经记卷上,以三忍配三慧:(一)闻慧,谓近从音教而有音响忍。(二)思慧,谓随分调心而有柔顺忍。(三)修慧,谓观证无生之理而有无生忍。
又日僧了惠于无量寿经钞卷五引述新罗僧义寂之解释,即:(一)音响忍,谓若闻真实之法不惊不怖不畏、信解受持、爱乐顺入、修习安住,是为第一之随顺音响忍,称为音响忍。此系于十忍品中之解释。(二)菩萨随顺寂静观一切法,平等正念而不违逆诸法,以随顺深入一切诸法,以清净之直心分别诸法,修平等观而深入具足,是为第二之顺忍,称为随顺忍。(三)菩萨不见有法之生,不见有法之灭;若不生则不灭,不灭则无尽,无尽则离垢,离垢则无坏,无坏则不动,不动则寂灭,是为第三之无生法忍。(无量寿经卷上、坐禅三昧经卷下、月灯三昧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无量寿经钞卷四)
<二>见阿弥陀佛之净土而心生欢喜,得喜忍、悟忍、信忍等无生忍。此盖以观想勇猛专精,见净土庄严,心生欢喜而得无生忍时,就其喜、悟、信等三种心态而分者。然此种无生忍究系观佛而得,或由信心而得,则众说纷纭。(观经序分义)
<三>忍辱波罗蜜之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一)耐怨害忍,人以怨憎毒害加于我,而能安心忍耐无反报之心。(二)安受苦忍,疾病水火刀杖众苦所逼,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三)谛察法忍,审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本、华严大疏钞卷五)((参见:忍)2889)p571
FROM:【佛光大辞典】
【阿僧祇】
梵语 asam!khya 之音译。为印度数目之一,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只。意译不可算计,或无量数、无央数。据称一阿僧祇有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于印度六十种数目单位中,阿僧只为第五十二数。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载,有三种阿僧企耶,即:(一)劫阿僧企耶,以大劫为一,积至洛叉俱胝,辗转乃至过婆揭罗数。(二)生阿僧企耶,指一一劫经无数生。(三)妙行阿僧企耶,于一一劫修无数妙行。由此三种阿僧企耶证无上觉。(新华严经卷四十五阿僧祇品、俱舍论卷十二分别世间品、大智度论卷四)((参见:五十二数)1046)p3666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1 20:56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1 20:4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
十一、极乐世界众生能自在供养十方世界诸佛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缯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转以奉散诸佛、菩萨、声闻大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晃耀,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其诸菩萨佥然欣悦,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
佛告诉阿难尊者: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能够承继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力
在一顿饭的功夫就能来来往往至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
随着自己心中所想,那些美丽的花、上好的檀香沉香、各种音乐、缯盖(缯,指绢帛。意即以绢帛制造之大盖)、幢幡(幢幡皆为旌旗之属,竿柱高秀,头安宝珠,以种种之彩帛庄严之者曰幢。长帛下垂者曰幡。又自幢竿垂幢曰幢幡)等等
有无数无量像这样的供养之具都会自然化现,随着极乐世界中菩萨们的心念自然出现在各自菩萨们的面前
那些呈现的奇珍异宝绝非娑婆世界所能拥有,极乐世界菩萨们把这些供品恭敬供养给十方世界的诸佛、菩萨、声闻大众们
菩萨们手中捧着的花散开在虚空中连成一片美丽的伞盖,金色幌耀,香气熏染整个虚空
这些用花装饰而成的伞盖覆盖着四周围方圆有四百里,伞盖逐渐成倍的增多,一直覆盖三千大千世界,并且随着出现的前后顺序又逐渐的在空中消失
一同去十方世界供养的菩萨们看到这一情景都露出欣喜愉悦的神情,在虚空中共同奏响殊胜美妙的乐声,以此殊胜微妙的乐声来歌颂赞叹佛所流露出来的佛德
然后菩萨们都会在十方世界听闻无量无数的诸佛讲经说法,内心非常的欢喜
等到供佛完毕,就都会轻轻飞升至虚空中,在午饭之前又回到自己的国土——极乐世界
(前面有讲到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方、下方十方世界众生都来到极乐世界恭敬供养阿弥陀佛并且听闻阿弥陀佛宣说佛法,这里讲的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众也都会到十方世界恭敬供养听闻诸佛讲法,这也说明菩萨们都能在十方世界自在无碍供养诸佛,听闻经法,增上功德)
【词解】
<一>梵语 va^dya。又作妓乐。音乐之义。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伎乐有六失,即:求歌、求舞、求琴瑟、波内卑、多罗槃、首呵那。然法华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下载,以香华、伎乐作为供养。此即禁止以娱乐为目的之伎乐,而许以供养为目的之伎乐。(大唐西域记卷一)
<二>为日本雅乐之一种。又作吴乐。三国时代自吴国经朝鲜传入日本,故称吴乐。(日本书纪卷二十二、卷二十九、圣德太子传历卷下)p2159
缯,指绢帛。意即以绢帛制造之大盖。又称天缯盖。系天盖之一种。盖,原为印度作为防日遮雨之器物,后世乃以圆筒形丝帛制品高悬于佛像顶上,或悬于说法者高座之上,而成为佛殿之庄严具。((参见:天盖)1366、“盖”5910)p6588
(物名)幢幡皆为旌旗之属。梵语驮缚若Dhvaja,译曰幢,梵语波吒迦Pat!a%ka,译曰幡。竿柱高秀,头安宝珠,以种种之彩帛庄严之者曰幢。长帛下垂者曰幡。又自幢竿垂幢曰幢幡。观无量寿经曰:“幢幡无量宝盖。”瑜只经拾古钞上曰:“幡者悬于龙头之幢也,旗竿头安宝珠云幢旗,幡竿头置龙头云金刚幡也。”(参见:幢)
梵语 pus!pa-cchatra。华,即花、花鬘等;盖,即遮阳之伞。以花装饰而成之伞盖,称为华盖。又作花盖。相传我国古代神话中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如花状之物出现于黄帝头顶上,称为华盖。故后世帝王所用之伞,别称华盖。
在印度、西域等地,气候炙热,人多持伞盖遮阳,伞上或以花装饰之,一般通称为华盖。又密教修法中,用于灌顶之伞盖,亦有于上悬佩花鬘之作法。又佛教建筑中,如经幢、石塔之顶上,有雕刻精细如伞状之盖,亦称华盖,又称宝盖。(瞿醯经卷下分别护摩品、无量寿经卷下、法华玄赞卷二)p5234
© 汉典
【轻举】
1.谓飞升,登仙。 2.隐遁;避世。 3.轻率行动。 4.轻率举荐。 5.轻轻飘动。 6.谓飞扬。
© 汉典
十二、极乐世界众生听闻阿弥陀佛说法以及自然界和天人们供养无量寿佛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即时四方自然风起,普吹宝树出五音声,雨无量妙华随风周遍,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当斯之时,熙然快乐不可胜言。”】
【学习解说】
佛又告诉阿难尊者:阿弥陀佛要为声闻众生、菩萨大众演说佛法时,都会把大家召集到七宝讲堂
广说正信的佛法,为大家阐明微妙甚深法义,与会大众听了无不欢喜信受,而心开义解,证悟得道
这个时候,从四方吹来清凉舒适的德凤,吹过七宝树,发出自然相合的五种音声(宫商角徵羽)
天上飘洒下无量无数美妙的天花,随着阵阵的微风洒遍整个国土各个角落,像这样的自然供养是源源不断,不会停止的
诸天的天人们都捧着天上百千种最艳丽的鲜花以及上等的檀香沉香、还有上万种动听的音乐来供养阿弥陀佛以及净土中的菩萨众、声闻大众
天上普散着花香,沸沸扬扬落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天空中传来的悠扬的乐声令众生心旷神怡
前后左右来来往往的众生很多很多,但是他们都很有秩序的相互避让,不会碰撞,此时此刻大众所获得的快乐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让自己融入到这样的场景中,听闻阿弥陀佛为大众宣说佛法时的欢喜领受,又能感受自然界和天人们供养佛的壮观和欢喜之情,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真好啊!)
【词解】
【道教】
(术语)正道之教也。无量寿经上曰:“出兴于世,光阐道教。”同下曰:“宣布道教,断诸疑网。”其后魏寇谦之以为神仙道之名。(参见:道士)。惟蒙古人尚称佛教为道教。蒙古源流四曰:“崇祀昭释迦牟尼佛于上方福地,大施金银宝贝于释迦牟尼佛,极加敬重。修明道教。”又曰:“遵依从前道教而行,遂赖道教,获享安逸。”案此书中称佛教为道教处甚多,略录一二以例其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演畅】
谓演说阐明义理。又作宣扬。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广导诸众生,令速成菩提。”又同义语有“演说”、“演道”、“演布”等。(杂阿含经卷十二、长阿含经卷二、灌顶经卷十二、阿弥陀经、俱舍论卷一)p5824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音】
(名数)又曰五声,或五调子,即宫商角徵羽也。无量寿经上曰:“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宫者土声,最浊,为君,为壹越调,配于中央。商者金声,次浊,为臣,为平调,配于西方。角者木声,半清半浊,为民,为双调整,配于东方。征者火声。微清,为人事,为黄钟调,配于南方。羽者水声。最清,为万物,为槃涉调,配于北方。即阿于宇伊衣之五音也。密宗亦配之于五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赍】
1.怀着;抱着。2.把东西送给人。——摘自百度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2 21:2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2 19:4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
十三、极乐世界众生承继佛的教导为众生宣说正法
★【佛告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着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诸菩萨众,凡是在适合的场所常常随机为众生宣说正信的佛法,谨遵佛的教导,以智慧辨别众生的根器,依照根器各自为他们宣说比较容易接受的佛法,对于宣说的佛法从来没有失误也不会遗漏
这些菩萨们对极乐世界中所有的一切万物,都不会生起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这样的凡夫分别心,对万物没有贪爱执着之心,在往返进退之间都不会被世俗的情爱所牵绊,随意自在,对一切事物都不会有适意或不适意的感受,没有彼此,也没有我的分别执着,不会与别人发生竞争,也不会与别人发生争论
【词解】
【我所心】
(术语)想实有我所有之事物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违 】
1.没有违背;不要违背。 2.特指不要违反礼法﹑天道。
© 汉典
【无失】
1.没有失误。 2.不遗漏。 3.没有损失。 4.佛教指酒戒五神之一。
© 汉典
【去来】
1.往来,往返。 2.谓离去而又归来。 3.离去。来,语气助词。 4.犹言左右,表示概数。 5.佛教语。指过去﹑未来。
© 汉典
【进止】∶进退;去留,进退举止
© 汉典
【适莫】
适,指适意;莫,指不适意。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下):“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无量寿经义疏卷下(大三七·一一○上):“于众生所,无适适之亲,无莫莫之疏,名无适莫。”p6189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四、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愿圆满一切菩萨行,具足无量功德
★【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柔软调伏无忿恨心、离盖清净无厌怠心、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诸通明慧,游志七觉修心佛法,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对众生都生起大慈悲心,总是想方设法的利益众生,他们身心柔软,不起愤恨恼怒之心,脱离世间种种烦恼,身心清净,对众生不会生起一丝的厌烦嫌弃,总是充满着平等心、胜心(修殊胜之行之心也)、深心(深求佛道之心)、定心(修禅行而远离乱意也)、爱法(爱乐执著于法之心也)、乐法(乐求妙法也)、喜法之心,灭除了种种烦恼,远离堕入三恶趣中时种种恐惧之心
这些菩萨们究竟圆满了一切菩萨行,具足成就了无量功德,他们都进入了甚深禅定
获得六种神通(依佛菩萨之定慧力而示现之六种无碍自在妙用,即神足通证、天耳通证、知他心通证、宿命通证、天眼通证、漏尽通证),证得三明(为至无学位,除尽愚闇,于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即宿命智证明、生死智证明、漏尽智证明)
成就三慧(指闻思修三慧,为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即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致力于修习七觉支(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
以此深入佛法,身心清净,他们的肉眼清澈透明,能够观见各种色境,没有分不清的东西
他们的天眼能通达(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无量无边十方一切世界中的各种境相
他们的法眼(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能观察一切法之真如实相
他们的慧眼(指智慧之眼。为二乘所证之眼。为三眼之一,五眼之一。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能够照见诸法实相,普度众生至涅槃彼岸
他们的佛眼完全觉悟了知诸法本性
【词解】
【通明慧】
即指六通、三明、三慧。六通者,又作六神通,依佛菩萨之定慧力而示现之六种无碍自在妙用,即神足通证、天耳通证、知他心通证、宿命通证、天眼通证、漏尽通证。三明,为至无学位,除尽愚闇,于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即宿命智证明、生死智证明、漏尽智证明。三慧,指闻思修三慧,为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即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参见:三明)569、“三慧”670、“六通”1292)p4799
FROM:【佛光大辞典】
【离盖】
盖,指贪欲等五盖(梵 pan~ca a^varaN!a^ni),即五种覆障心性之烦恼;或泛指诸烦恼。离盖,即谓脱离烦恼而得清净。(无量寿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八)p6718
FROM:【佛光大辞典】
【胜心】
(术语)修殊胜之行之心也。无量寿经曰:“等心胜心深心。”净影疏曰:“所行务上,名为胜心。”高僧传六曰:“发胜心于旷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心】
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
FROM:【佛光大辞典】
【定心】
(术语)修禅行而远离乱意也。无量寿经下曰:“深心定心。”智度论二十六曰:“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能得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法】
(术语)爱乐执著于法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法乐法。”同慧远疏曰:“修慧行,得法爱著,名为爱法。”止观五之六曰:“爱法即无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乐法】
(术语)乐求妙法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法乐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究竟】
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明】
梵语 tri-vidya,巴利语 ti-vijja^。<一>又作三达、三证法。达于无学位,除尽愚闇,而于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即:(一)宿命智证明(梵 pu^rva-niva^sa^nusmr!ti-jn~a^na-sa^ks!a^t-kriya-vidya^),又作宿住随念智作证明、宿住智证明、宿住智明、宿命明、宿命智。即明白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百千万亿生之相状之智慧。(二)生死智证明(梵 cyuty-upapatti-jn~a^na-sa^ks!a^t-kriya-vidya^),又作死生智证明、天眼明、天眼智。即了知众生死时生时、善色恶色,或由邪法因缘成就恶行,命终生恶趣之中;或由正法因缘成就善行,命终生善趣中等等生死相状之智慧。(三)漏尽智证明(梵 a^srava-ks!aya-jn~a^na-sa^ks!a^t-kriya-vidya^),又作漏尽智明、漏尽明、漏尽智。即了知如实证得四谛之理,解脱漏心,灭除一切烦恼等之智慧。
又依大毗婆沙论卷一○二载,宿命明见过去事而生厌离,天眼明见未来事而生厌离,漏尽明既已厌离,乃欣乐涅槃;此外,宿命明可断除常见,天眼明可断除断见,漏尽明则远离此二边而安住于中道。若与六神通相配,则此三明依序以六通之第五、第二、第六为自性。(杂阿含经卷三十一、大智度论卷二、集异门足论卷三、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六、俱舍论卷二十七)((参见:六神通)1290)
<二>菩萨明、诸佛明、无明明。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载,菩萨明即般若波罗蜜,诸佛明即佛眼,无明明即毕竟空。(涅槃经会疏卷十六、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p569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慧】
梵语 tisrah! prajn~a^h!。指闻思修三慧。即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即:(一)闻慧(梵 s/rutamayi^ prajn~a^),即由三藏十二分教或善知识处闻知,能生无漏圣慧,故称闻所成慧。此为声闻所成就。(二)思慧(梵 cinta^mayi^ prajn~a^),即由思惟所闻所见之道理而生之无漏圣慧,为缘觉所成就。(三)修慧(梵 bha^vana^mayi^ prajn~a^),乃依修习而生之无漏圣慧,为菩萨所成就。
其中,闻慧为三慧之因,众生若受持转读,究竟流布诸经藏,则生慧;依此闻慧则生思慧;依思慧则有修慧。此乃断烦恼、证得涅槃之过程,犹如依种生芽,依芽生茎,依茎转生枝叶花果。故前二慧为散智,仅为发起修慧之助缘;修慧则为定智,具有断惑证理之作用。若以大乘菩萨之阶位而言,十住位得闻慧,十行位得思慧,十回向位得修慧。另就毗昙之界系而言,欲界有闻、思二慧,因欲界为不定界,非修地,亦非离染地,若欲修时则堕思慧中,故此界无修所成慧。色界有闻、修二慧,无色界唯有修所成慧;因色、无色界是定界,是修地,亦是离染地,若欲思时已堕修中,故此二界无思所成慧。又无色界不用耳根听闻佛法,故无闻所成慧。(优婆塞戒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成实论卷十六、集异门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二、佛地经论卷一)p670
FROM:【佛光大辞典】
【游志】
指放心物外的意向。 畅达心神。 谓将注意力投向某一方面。——摘自百度
【七觉分】
(名数)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或曰分。一,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法之真伪。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四,轻安觉支,止观及法界次第名为除觉分,断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五,念觉支,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七,行舍觉支,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是行蕴所摄之舍之心所,故名行舍。此七法,若行者之心浮动时,可用除舍定之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时可用择法精进喜之三觉支起之。念觉支常念定慧,不可废退。是故除念觉外,他六觉随行人之要而用之。以此七事得证无学果。止观七曰:“心浮动时以除觉除身口之粗,以舍觉观智,以定心入禅,若心沈时以精进择喜起之,念通缘两处。”同辅行曰:“定慧各三,随用一得益便止,无假遍修,若全无益,方趣后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于两处。”梵Saptabodhyan%g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觉支】
梵语 saptabodhyan%ga^ni。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六末)p125
FROM:【佛光大辞典】
【清彻】
清静明朗。
清而透明。
清脆;清晰。多形容音响。
© 汉典
【肉眼】
梵语 ma^m!sa-caks!us,巴利语ma^m!sa-cakkhu。乃五眼之一。指人之肉眼。凡夫以此肉眼可分明照见色境。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肉眼清彻,靡不分了。”然肉眼有诸多障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载,肉眼能清晰照见近处之景物,于远处者则否;照见眼前之景物时,即无法同时照见背后者;能照见外在者,却无法照见内在者;白昼时能照见诸物,黑夜中则否。反之,佛菩萨以修行之功德,能照见一切诸法及其实相。(大智度论卷三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宗镜录卷五十五)((参见:五眼)1151)p2512
FROM:【佛光大辞典】
【通达】
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天眼】
(术语)五眼之一。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眼根前知粗细远近一切之诸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种,在人中依禅定于肉眼上彼修得净眼者,谓为修得之天眼,生于色界诸天自得此净眼者,谓为生得或报得之天眼。智度论五曰:“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二者从修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观无量寿经曰:“未得天眼,不能远观。”无量寿经下曰:“天眼通达,无量无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眼】
<一>梵语 dharma-caks!u,巴利语 dhamma-cakkhu。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参见:五眼)1151)
<二>日本僧位之一种。全称法眼大和尚位。即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此僧位于日本贞观六年(864),与法印、法桥等同时制定,并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至弘安八年(1285),始比照于五位殿上人之位。后来佛像之雕刻师等,亦可被任此位。(释家官班记卷下、三代宝录卷十六、卷四十三)
<三>(885~958)法眼文益禅师。五代僧。为我国法眼宗之祖。南唐国主李氏曾赐以“净慧大师”之号,入寂后,谥号“大法眼”。((参见:文益)1429)p3386
FROM:【佛光大辞典】
【慧眼】
梵语 prajn~a^-caks!us。指智慧之眼。为二乘所证之眼。为三眼之一,五眼之一。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二五·三○五下):“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维摩经卷中、六十华严经卷一、无量寿经卷下、思益经卷三、大乘义章卷二十)((参见:三眼)616、“五眼”1151)p6044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眼】
<一>梵语 dharma-caks!u,巴利语 dhamma-cakkhu。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参见:五眼)1151)
<二>日本僧位之一种。全称法眼大和尚位。即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此僧位于日本贞观六年(864),与法印、法桥等同时制定,并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至弘安八年(1285),始比照于五位殿上人之位。后来佛像之雕刻师等,亦可被任此位。(释家官班记卷下、三代宝录卷十六、卷四十三)
<三>(885~958)法眼文益禅师。五代僧。为我国法眼宗之祖。南唐国主李氏曾赐以“净慧大师”之号,入寂后,谥号“大法眼”。((参见:文益)1429)p3386
FROM:【佛光大辞典】
【佛眼】
(术语)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诸法实相之眼也。又别于前之四眼,四眼至佛则总名为佛眼。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同慧远疏曰:“前四是别,佛眼是总。”法华文句四曰:“佛眼圆通,本胜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毗尼止持音义曰:“谓具肉天慧法四眼之用,无不见知。如人见极远处,佛见则为至近。人见幽暗处,佛见则为明显。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善知习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修诸善本,志崇佛道。】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总是以自己无碍的智慧为众生演说佛法,观见到三界所有的事物、境相都是空性的,不真实的,是虚妄的,立志求取无上佛法,具足种种智慧辩才,以智慧除灭众生心中种种烦恼的过患,
这些菩萨原本就是从如来的教导中实证真如法性,所以能够解一切法,善于知道如何运用众生喜欢接受的音声等方便法,来教导、灭除众生的凡夫习气
这些菩萨不喜世间那些无益的世俗语,喜欢为众生演说正信的佛法,修习种种善法,累积功德,一直志向于求取无上佛道
【词解】
【等观】
(术语)一切平等观念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等观三界,空无所有。”涅槃经一曰:“等观众生,如视一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论】
(术语)正者对邪而言。正法之论议也。无量寿经下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慧由心出,于佛教法该罗无外。】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了知一切法皆是寂灭空无得,把生身之苦与烦恼全部都断除,听闻甚深佛法时心不生起怀疑恐惧,而是常常安住在这些甚深法义中如实修行
菩萨的大悲心深远微妙,这大悲心永远贯穿菩萨行者的无量菩萨行,就像大地载万物一样,永远不会舍去,菩萨行者坚定的沿着佛教导的大乘佛法一直引导众生到达涅槃彼岸
菩萨们心中流出的佛法智慧,果断的断除众生心中的种种疑惑,菩萨行者尽心为众生演说佛法没有一点遗漏
【词解】
【寂灭】
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生身】
(术语)诸佛菩萨有法身生身之二身。所证之理体曰法身。为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之肉身曰生身。又以通力一时化现之肉身。亦曰生身。所谓生身之弥陀,生身之观音,生身之普贤,生身之弥勒等是也。【又】二余之一。菩萨变易生死之身也。无量寿经下曰:“生身烦恼,二余俱尽。”(参见:二余)。【又】分段生死之身曰生身。如言生身得忍,父母所生身,即证大觉位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余】
乃指生身之苦与烦恼之残余而言。若再加业之残余,则为三余。往生极乐世界之人,皆已灭此二余。无量寿经卷下(一二·二七四上):“生身烦恼,二余俱尽。”p249
FROM:【佛光大辞典】
【覆载】
1.覆盖与承载。谓覆育包容。《礼记.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2.指天地。 3.比喻帝王的恩德。
© 汉典
【无外】
1.谓古代帝王以天下为一家。 2.犹无穷,无所不包。 3.没有外物。 4.指远方。 5.犹言没有两样。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3 21:3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5 14:0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净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所获得的智慧就如大海一样深广,他们在修行中所证得的甚深禅定就如须弥山那样巍然不动,他们身上显露的智慧之光明亮清净超过太阳月亮,对佛所教导的无漏之善法已经全部具足圆满
【词解】
【山王】
(杂语)谓山之最高者。在诸山中为王也。无量寿经下曰:“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光】
(术语)慧智之光也。无量寿经下曰:“慧光明净,超逾日月。”【又】(人名)北齐名僧,为律宗大家。又译十地论于洛阳,为地论宗之鼻祖。门下弟子甚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白】
即清白之法、清白业。指佛所显示之教法。又为无漏善法之总称。皆取其远离烦恼垢染之意,而称为清白。法华经序品列为七善之一。(如幻三昧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p4662
FROM:【佛光大辞典】
★【“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阂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的清净之心犹如纯净无暇的雪山,照彻一切功德,都同等清净无染
这些菩萨的包容之心犹如大地,对一切万物都同等的对待容纳,并不会对这些万物有干净的、污秽的、好的、恶的种种区别
犹如洁净之水,洗涤凡夫众生身上种种烦恼污垢,令众生身心清净
又如熊熊燃烧的大火,菩萨们以自己的智慧之火烧灭引发众生种种烦恼的薪薪之火
犹如大风,行走在十方世界的各个角落,没有任何障碍,自在的为众生演说佛法
犹如虚空(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对一切万物都不会有任何的执着
犹如清净无染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即使深入世间也不会被世间种种污垢所染污
犹如一辆大车,菩萨行者以自己所学的大乘佛法引导着无量众生出离生死之地
★【犹如重云,震大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如梵天王,于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如优昙钵华,希有难遇故;如金翅鸟,威伏外道故;如众游禽,无所藏积故;犹如牛王,无能胜故;犹如象王,善调伏故;如师子王,无所畏故。】
【学习解说】
犹如穿过重重叠叠的云层,响起震耳欲聋的雷电声,菩萨如雷电般的法音警醒迷蒙中的众生
犹如大雨浇灌久旱的大地,菩萨以甘露法雨滋润唤醒着众生沉睡的心
菩萨如屹立不倒的金刚山(又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周绕世界之铁围山也),不被众魔外道所摧毁
菩萨们犹如梵天王(指色界初禅天之大梵天)一样,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先来请佛转法轮,是一切善法中位居第一的众生
菩萨犹如尼拘律树,包容着一切众生,为众生遮风挡雨
这些菩萨们犹如优昙钵花世间稀有,世人很难遇到(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又如神话之鸟——金翅鸟,以威猛降服一切外道
又如天空中飞翔的小鸟,菩萨们完全示现在大众的面前,对众生说法没有任何隐藏
犹如牛中之王,菩萨们的佛德在一切人中是最为殊胜的
犹如象中之王,菩萨们以种种善巧方便调伏一切众生,令众生生起信佛念佛之心
犹如狮子王,菩萨为摄受救渡众生,对一切无所畏惧,知难而行
【词解】
【尘劳】
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
FROM:【佛光大辞典】
【火王】
(譬喻)譬火之猛曰王。无量寿经下曰:“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烦恼薪】
(譬喻)烦恼烧于智慧之火,故譬以薪。无量寿经下曰:“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薪】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虚空】
(术语)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遍,相者随于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为虚空,以其相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为一无为法,数于三无为之一而摄于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于色处之中,即有为法也。世人以此空界之色为虚空,故世人所谓虚空者为妄法,而不免生灭。楞严经六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同九曰:“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同十曰:“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起信论曰:“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则无虚空之相。”大乘义章二曰:“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遍,相则随色,彼此别异。”此体之虚空无为,有部立为有法,大乘立为无法。(参见:虚空无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语 bahu-jana。意谓多数之生类。又作群生。即众生之异名。萌者,即草木始发芽而犹冥昧之貌,或种子未剖之相。众生道心初发,然尚为无明所覆,犹如众草木萌芽,故以群萌喻称众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中略)普令群萌获真法利。”法华经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增一阿含经卷四十、玄应音义卷六、慧苑音义卷上、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卷上(戒度))p5565
FROM:【佛光大辞典】
【重云】重叠的云层。
【金刚山】
(杂名)又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周绕世界之铁围山也。起世经二曰:“诸余大山及须弥山王之外,别有一山,名斫迦罗(前代旧译云铁围山)。高六百八十万由旬,纵广亦六百八十万由旬。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破坏。”无量寿经上曰:“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同下曰:“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又】指须弥山言:注维摩经一:“肇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探玄记十九曰:“住金刚山顶者,即是此光明山也。”(光明山为须弥山之别名)。【又】(地名)长阿含经十八曰:“南州有金刚山,中有修罗宫,所治有六千由旬。”八十华严经四十五菩萨住处品曰:“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中略)海中有处,名金刚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法起,与其眷属诸菩萨众千二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此清凉山,即我国之五台山,金刚山,即日本河内之金刚山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天王】
指色界初禅天之大梵天。梵天王名尸弃,又称娑婆世界主、世主天。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先来请佛转法轮。又常侍佛之右边,手持白拂。(杂阿含经卷四十四、法华经序品)((参见:大梵天)850)p4628
FROM:【佛光大辞典】
【上首】
梵语 pramukha,巴利语 pamukha。<一>即大众之中位居最上者。于佛世时即有此称,上首一词散见于各汉译经典中。后于禅林里,间以“首座”代称上首,而其推重之意不变。(大品般若经卷四金刚品、观无量寿经、法华论卷上)
<二>指诸法门中最上之法。例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二,将“厌离一切法三昧、超过一切法三昧”等十五种三昧称为一切三昧中之上首,复将“观诸法性陀罗尼门、发菩提心陀罗尼门”等五十三陀罗尼门称为一切陀罗尼门之上首。(法华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五、大日经疏卷十二)
<三>指佛弟子优波离。梵名 Upa^li,意译化生,或译上首,以其持律第一,为众纪纲,故称上首。如来入灭后,其与五百圣人于毕钵罗窟内,结集毗奈耶藏。(付法藏因缘经卷一)p717
FROM:【佛光大辞典】
【尼拘律树】
尼拘律,梵语 nyagrodha,巴利语 nigrodha,意译为无节、纵广、多根。又称尼拘陀树、尼拘屡陀树、尼拘尼陀树、尼拘类树、尼俱卢陀树、诺瞿陀树。学名 Ficus indica。属桑科,形状类似榕树。产于印度、锡兰等地,高十公尺乃至十五公尺,树叶呈长椭圆形,叶端为尖状。由枝生出下垂气根,达地复生根;枝叶繁茂而向四方蔓生,然其种子甚小,故佛典常用来比喻由小因而得大果报者;或为覆物之譬喻。慧琳音义卷十五解释尼拘律树为(大五四·四○二上):“此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去地三丈余,方有枝叶,其子微细如柳花子。唐国无此树,言是柳树者,非也。”(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别译杂阿含经卷八、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智度论卷八、俱舍论卷六)p1885
FROM:【佛光大辞典】
【普覆】
1.普遍覆盖,包容。 2.谓普施恩惠。 3.指天。
© 汉典
【优昙】
(植物)Udumbara,又作乌昙。花名。具曰优昙婆罗,乌昙跋罗,邬昙钵罗,优昙钵等。译曰灵瑞,瑞应。法华文句四上曰:“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八曰:“优昙花,讹略也。正音乌昙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起空,亦云瑞应。”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昙跋罗花,旧言优昙波罗花,或作优昙婆罗花。此叶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无花而结实,亦有花而难植。故经中以喻希有者也。”慧苑音义下曰:“乌昙花,此云希有也,此花多时乃一开也。”法华玄赞三曰:“邬昙钵罗,此云瑞应。”法华义疏三末曰:“河西道朗云:此云灵瑞花,又云空起花,天竺有树而无其花。若轮王出世,此花则现。”翻梵语九曰:“郁昙钵林,亦云优昙婆罗,亦云优昙钵。译曰:优者起也,昙婆罗者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譬如优昙华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同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同化城喻品曰:“昔所未曾睹,无量智慧者,如优昙钵罗。”同妙庄严王品曰:“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参见:优昙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金翅鸟】
梵语 suparN!a,或 suparN!in。音译苏钵剌尼。意译羽毛美丽者。又译食吐悲苦声。系印度神话之鸟,被视同迦楼罗鸟(梵 garud!a,檗噜拏)。又作妙翅鸟、项瘿鸟。为印度教毗湿奴神所跨乘。于佛教中,为八部众之一,翅翮金色,两翼广三三六万里,住于须弥山下层。据长阿含经卷十九载,此鸟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种,常取卵胎湿化之诸龙为食。(大楼炭经卷三、卷四、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卷七、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法华文句卷二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二、俱舍论光记卷八、慧苑音义卷上)((参见:迦楼罗鸟)3974)p3582
FROM:【佛光大辞典】
【游禽】
飞鸟。
© 汉典
【牛王】
梵语 r!s!abha。又作超群、胜群。指牛中之王。牛王之形色胜于其他诸牛,譬喻佛德于一切人中为最胜。(胜鬘经摄受章、无量寿经卷下、法华经玄赞卷五本)p1504
FROM:【佛光大辞典】
【象王】
譬喻佛之举止如象中之王。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载,佛有八十种好,进止如象王,行步如鹅王,容仪如狮子王。又以之譬喻菩萨,无量寿经卷下记载,菩萨犹如象王,以其善调伏之故。p527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4 21:03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
★【“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摧灭嫉心,不望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
【学习解说】
极乐世界菩萨们的心如虚空那样宽广,对众生总是心怀大慈悲心
他们已经摧毁消除了凡夫嫉妒之心,不会与众生攀比谁胜谁负,专心致志的一心乐求道法
对于佛法,内心从来都不会感到厌烦和满足,常常为众生宣说佛法,一点也不会感到疲倦
他们为众生敲响法鼓,让众生能够聆听到佛的法音,建立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
以智慧的光明照耀众生,帮助众生消除累世的愚痴无明,让身心变得清净光明
菩萨们常常修习六和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与众生友爱和谐,常常行走在为众生进行法布施的路上,而且意志坚定勇猛,永不退缩
【词解】
【摧灭】
1.摧毁消灭。
© 汉典
【法鼓】
<一>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大集经卷五十六、无量寿经卷上)
<二>禅宗寺院使用的大鼓之一。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之鼓,称为法鼓;西北角之鼓,称为茶鼓。法鼓乃于法会之前告知大众之用,或用于住持之上堂、小参、普说、入室之际。(禅林象器笺呗器门)p3417
FROM:【佛光大辞典】
【法鼓】
(喻)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法音,传播得很远。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幢】
其义有二:(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二)为说法道场之标帜。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禅宗又转其意,将演法开畅,称为建法幢。今各寺之安居结制,亦称建法幢。(无量寿经卷上、首楞严经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岩录第二十一则)p3421
FROM:【佛光大辞典】
【痴闇】
(术语)无明之闇惑。唐华严经二曰:“如来智慧无边缘,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众生痴闇心。”金光王童子经曰:“远离诸烦恼,痴闇云翳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和敬】
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举出:(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即:(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此外,据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记载,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称和敬。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无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意慈和敬。(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经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二)p1269
FROM:【佛光大辞典】
★【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胜莫不尊敬,灭三垢障游诸神通。】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是世间的明灯,是众生收获福德的最胜田园,常常成为众生修行的导师,他们平等的对待一切众生,无有憎爱的分别
他们唯有在求取正法的路上享受着快乐,没有其他世俗的喜乐和忧戚
他们为一切众生拔除财色名食睡等欲望的陷阱,以此让众生能安心的修行
菩萨为众生所付出的一切,成就了菩萨无比殊胜圆满的功德,世间人们对他们无不尊敬
他们已经灭除贪嗔痴三毒的垢秽障碍,为了利益十方众生,常常以神通游走在世界各国
【词解】
【福田】
梵语puN!ya-ks!etra,巴利语 pun~n~a-kkhetta。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据正法念处经卷十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等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而父母为三界内之最胜福田。据优婆塞戒经卷三供养三宝品、像法决疑经、大智度论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八等载,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称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报答之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报恩福田);受怜悯之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怜愍福田、贫穷福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又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载,有所求而为者,称为有作福田,如父母、师长;无所求而为者,称为无作福田,如诸佛、菩萨等。以上二者称为二种福田。关于二种福田尚有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学人田(修行中之圣者),与无学人田(得究极之圣者);以及敬田与恩田,悲田与敬田等多种。另有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布施持戒品所说之大德田(相当于敬田)、贫苦田(相当于悲田)、大德贫苦田等三种田。俱舍论卷十八则说趣田(畜生等)、苦田(贫者等)、恩田(父母等)、德田(佛等)等四种田。又智顗于菩萨戒义疏卷下列举出佛田、圣人田、僧田、和尚田、阿阇梨田、父田、母田、病田等八种田(八福田)。
依成实论卷一福田品之说,二十七贤圣断尽贪、恚等诸烦恼,其心空而不起烦恼恶业,所得禅定皆清净而永离诸烦恼,弃舍忧乐,又能断除五种心缚,成就八种功德田,并以七定护持善心,灭尽七种漏,具足戒等七净法,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复以能度彼岸、精勤求度等,称为福田。
又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具足“十法行”者称为真实福田,即:(一)住于空、无相、无愿之解脱门而不入法位,(二)见知四谛而不证道果,(三)行八解脱而不舍菩萨行,(四)能起宿住、死生、漏尽等三种智证明而行于三界,(五)能现声闻形色威仪而不随音教从他求法,(六)现辟支佛形色威仪而以无碍辩才说法,(七)常在禅定而能现行一切诸行,(八)不离正道而现入邪道,(九)深贪染爱而离诸欲一切烦恼,(十)入于涅槃而生死不坏不舍。
由前述可知福田说有多种,然以佛及圣弟子为福田者为其根本,据此而称阿罗汉为应供,其后即有三宝之敬田、贫穷者之悲田等名称。我国向重敬、悲二田,多行供养惠施。依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启福篇道宣之序言,今论福德乃以悲敬为始,悲则能哀矜苦趣之艰辛,欲愿拔济彼等出离;敬则知佛法难遇,能信仰弘布之。(杂阿含经卷三十五、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小品般若经卷八、新华严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二、大智度论卷四、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十三、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慧远)、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法藏)、释氏要览卷中、法苑珠林卷二十一、卷三十三、翻译名义集卷四)p5852
FROM:【佛光大辞典】
【欣戚】
1.亦作"欣戚"。 2.喜乐和忧戚。
© 汉典
【欲刺 】
佛教谓财﹑色﹑食﹑名﹑睡五欲恼人﹐如针刺肤﹐故称"欲刺"。
© 汉典
【三垢】
垢,梵语 mala。三种垢秽之意。指能垢秽众生心行之贪(梵 ra^ga)、嗔(梵 dves!a)、痴(梵 moha)三毒。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大三七·一○三下):“消除三垢,济度厄难,小乘法教,化断三毒,名除三垢。”即以三毒为三垢之说。华严经疏演义钞卷十六之上解释毗舍浮佛无三垢之语,以现行、种子、习气三者,称为三垢。天台家则以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为三垢。(大乘义章卷五本、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p579
FROM:【佛光大辞典】
★【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自己累世宿业修习正法的因缘之力,由此引发今生因听闻正法而善因发动的因缘的力量
还有求取正觉的力量,自己累世发起大愿的力量,善巧方便之力,常力、修善的力量、禅定的力量、智慧之力、多闻的力量
以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的力量、正念的力量、止观(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的力量、六种神通的力量
按照佛的教导调伏众生身口意恶业的力量、像这样的力量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全部都已经具足,
【词解】
【因力】
乃万物生成时直接之力。为“缘力”之对称。俱舍论卷二(大二九·七下):“又诸根生非由有用,若有因力,无用亦生。”同论卷十七(大二九·八九中):“若由因力,彼断善根,将死时续;若由缘力,彼断善根,将生时续。”(无量寿经卷下)p2270
FROM:【佛光大辞典】
【缘力】
指助缘之力量。相对于“因力”而言。佛家以为夙世有修习正法之善因,今生复听闻正法而助其善因之发动,此力量称为缘力。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因力、缘力、意力、愿力,(中略)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p6123
FROM:【佛光大辞典】
【意力】
(术语)求正觉之意思。无量寿经下曰:“意力愿力。”同净影疏曰:“求佛之心,名为意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愿力】
指本愿之力用。又作本愿力、大愿业力、宿愿力。谓菩萨在“因位”所发本愿之力用至果位而显其功。在净土宗专指阿弥陀佛之愿力,如观无量寿经、往生论、往生论注卷下、观经疏卷一等所说。日本净土真宗有愿力回向之说,此系指众生往生净土之因,或获得往生之果报,皆仰仗佛陀之愿力。因此种力量为凡夫所无法思议者,故称愿力不可思议。又因其作用乃是自然而然者,故称为愿力自然。而由此种愿力所成就之净土,则称“愿力成就净土”。相对于众生之自力及释尊之佛力,日本净土宗西山派特别称弥陀之力为愿力。此外,如来本愿所与之信心,称为愿力信心。((参见:本愿力)1977)p6727
FROM:【佛光大辞典】
【善力】
(术语)修善之力用。由善所得之力。无量寿经下曰:“常力,善力。”净影疏曰:“依法正修,名为善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力】
梵语 sama^dhi-bala,巴利语同。止息散乱之心,归于静寂之禅定力,称为定力。即不论遭遇任何境地,均能如如不动之禅定力。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五力”之一。又定力为远离欲恶不善之法,一般而言即四种静虑。(禅苑清规卷八)((参见:五力)1043)p3175
FROM:【佛光大辞典】
【慧力】
(术语)五力之一。言智慧有能除烦恼之力用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止观】
<一>为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所代表之意义,及诸经论所阐释者有下列数种:(一)为天台宗之实践法门。止为梵语 s/amatha(奢摩他),观为梵语 vipas/yana^(毗婆舍那)之译;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对象(止),并生起正智慧以观此一对象(观),称为止观,即指定、慧二法。又作寂照、明静。定、慧与戒同为佛教徒之重要实践德目,如阿含诸经对此多有论说。止与观相辅相成以完成佛道,彼此有不可互离之关系,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将天台之实践法教义化、组织化、体系化之代表人物为智顗。其著作“摩诃止观”即以止观之意义构成其体系,而以空假中三观之实践法完成其组织。
在摩诃止观卷三上,有关于止观名义之解说,将止观各立三义,称为三止三观。止之三义,即:(1)止息义,谓烦恼妄想寂然而停息。(2)停止义,谓缘心谛理,系念现前而停住不动。(3)对不止止义,即对不止而明止之义。谓无明与法性不二,然称无明为不止,称法性为止,此乃就相待(相对)而论,为以不止而明止。观之三义,即:(1)贯穿义,谓利用智慧以穿灭烦恼。(2)观达义,谓观智通达以契会真如。(3)对不观观义,即对不观而明观之义。谓无明与法性不二,然称无明为不观,称法性为观,此乃就相待而论,为以不观而明观。同书又举出,止观具有相待(相对)与绝待(绝对)之义。相待止观包括上述之三止三观,即:(1)止息义与贯穿义乃就修门(实践门)上之断德(断烦恼德)而言。(2)停止义及观达义乃就智德(断烦恼后所生之智德)而言。(3)对不止止义及对不观观义乃就性德(本来的智、断二德为不二之法性之德)而言。绝待止观,又称不思议止观、无生止观、一大事止观。其非言说之道,非心识之境,灭绝绝灭之故,称为绝待止;颠倒妄想断除之故,称为绝待观。即超越对待之域,止观皆不可得,为言亡虑绝之境界;然若有四悉檀之因缘,则可有种种之说法。
此外,智顗从慧思所传之止观有三种,即:(1)渐次止观,持戒修定,以渐次悟入实相。此即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十卷所说之实践法。(2)不定止观,顺应众生之性质能力,其实践之顺序亦不定。此为六妙门一卷所说之实践法。(3)圆顿止观,初即以实相为对象,而行解亦圆满顿速。此为摩诃止观十卷所说之实践法。其中,以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为实践理论之圆顿止观为最胜法门。(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乘止观法门卷一、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七、华严五教止观)
(二)据大乘起信论举出,修行止观门之方法,即:止息一切境界散乱之相而随顺奢摩他(止);分别因缘生灭之相而随顺毗婆舍那(观),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而得成就。(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末)((参见:五行)1085)
(三)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将奢摩他译作止,止者,止心一处不做恶;将毗婆舍那译作观,观者,心缘其事。((参见:五念门)1109)
(四)据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广说止观之行相,即:止为定;观为慧,一切善法从修而生者,皆为止观所摄。止能遮结;观能断灭。又世间之众生皆堕于二边,若苦若乐;止能舍乐,观能离苦。另七净中之戒净、心净为止,其余五净为观;八大人觉中之六觉为止,二觉为观;四忆处中之三忆处为止,第四忆处为观;四如意足为止,四正勤为观;五根中之四根为止,慧根为观;五力中之四力为止,慧力为观;七觉分中之三觉分为止,三觉分为观,念觉分则止观俱随;八道分中之三分为戒,二分为止,三分为观,其中,戒亦属于止。又止能断贪,观则能除无明。
(五)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各别举出修习止与观之三种事由,即:(1)为不放逸、庄严大智、得自在等三事,而修习奢摩他(止)。(2)为观生死恶果报、增长善根、破诸烦恼等三事,而修习毗婆舍那(观)。
盖止观即是修行者观行之要法,于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等诸经论中宣说甚多。(中阿含卷十五三十喻经、长阿含经卷九、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六妙法门、止观大意、守护国界章卷上之下)((参见:三十七道品)506)
<二>书名。为智顗讲述,灌顶笔录之摩诃止观之略称。((参见:摩诃止观)6076)p1476
FROM:【佛光大辞典】
【调伏】
(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如法调伏诸众生力。”(二)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上):“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在密教中,有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五大明王,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梵 abhica^raka),系五种或四种修法之一。(新华严经卷五、维摩经疏(净影)、华严经探玄记卷四)p6165
FROM:【佛光大辞典】
★【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
【学习解说】
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他们的身体容貌都非常的端庄,具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他们的功德和智慧辩才也都具足,没有人能够与之相等,虽然如此,他们还是至诚恭敬供养十方世界的无量诸佛,常为诸佛共同称赞
在菩萨行中,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已经究竟圆满了菩萨应践行的六度波罗蜜
修习空三昧,无相三昧,明了一切诸法皆无自性,其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
修习无愿三昧、不生不灭三昧等一切禅定法门,他们修行的成就已经超越声闻、缘觉的境界
【词解】
【无相】
<一>梵语animitta。无形相之意。为“有相”之对称。大宝积经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另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师子吼菩萨品载,涅槃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称无相。
此外,赖宝之真言名目载,无相有浅略、深秘二义,即:(一)诸法之体性,如幻虚假,自性为空,一相不存,无色无形,此为浅略之无相。(二)一相之中虽具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为无色无形之无相,乃系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之义,故为深秘之无相。前者表示显教遮情之意,后者为真言表德之义。另就“教”而言,可分有相教、无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无相行;就“观”而言,可分有相观、无相观;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无相土。(大品般若经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六十一,百论卷上舍罪福品)((参见:有相无相)2437)
<二>(684~762)唐代禅僧。俗姓金,世称金和上、东海大师。原为新罗王族,于新罗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后,开元十六年(728)随入唐使航海来华。谒玄宗,住禅定寺,未久入蜀,至德纯寺,欲师事处寂,时处寂因病不得引见,然无相燃一指供养,遂得留止二年。二十四年,处寂遣人唤无相,付嘱从智诜所传之达磨衣,遂隐山中修头陀行。后应请开禅法,住成都府净众寺,化导二十年。天宝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见之,礼锡丰隆。宝应元年(762)五月,将信衣付嘱予无住,十九日坐化,世寿七十九。师于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设道场说法,先引声教念佛,次说无忆、无念、莫忘三句。后世之净众宗,即指无相之法系。其传承及教旨,见于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宋高僧传卷十九、神僧传卷七、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卷四、禅学思想史卷上(忽滑谷快天)、支那净土教理史(望月信亨)、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p5103
FROM:【佛光大辞典】
【不生不灭】
乃“生灭”之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表之。据般若心经谓,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之特性,不生亦不灭。此一思想萌芽于佛教以前之印度社会,后成为佛教根本教义之一。p965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学习解说】
阿难,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成就的无量功德,我今天只是为你略微的说了一下,如果要把极乐世界菩萨们的功德都说出来,即使用百千万劫的时间也是说不完的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5 21:3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2 20:0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以上)
十五、世尊教导众生应弃世事,精进努力念佛,截断五恶,往生极乐净土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以及诸天的天人、世间之人:
往生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中的声闻乘者、菩萨们,他们的功德智慧说都说不完
再则阿弥陀佛的无量寿佛国又是如前介绍的那样微妙殊胜清净安乐,那么我们何不一心修习佛教导的种种善行,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圣号
以此修行实证平等的自性佛性,透彻通达一切诸法而自在无碍呢?
所以我们应该要精进落实各种修行,努力沿着这个目标前行,这样就一定能够超越种种障碍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只要我们一心向佛,精进修行,就能承继阿弥陀佛的愿力,截断五恶趣(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之境界),五恶趣的门自然就会关闭,跟随阿弥陀佛飞升到极乐世界
所以,往生到极乐净土是很容易的事,只要我们信愿行,极乐净土就不会违逆任何一位众生,阿弥陀佛就会自然的牵引着众生来到自己殊胜的家园
由此,我们就应该抛弃世间之事,要精进修行求取各种功德,这样就能获得无限的生命(极乐世界佛寿无量),体会寿命无量的乐趣
【词解】
【洞达】 通晓;透彻
街衢洞达,闾阎且千。——班固《西都赋》
思虑洞达。——《论衡·知实》
© 汉典
【超绝】
超越,远远胜过。
超群绝伦;出众。
© 汉典
【横截】
1.横穿,横插。 2.横渡。 3.横阻。
© 汉典
【五恶趣】
(术语)又曰五趣,五道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之境界。此中自天趣别开阿修罗,故为六趣。对于弥陀之净土,悉以之为恶趣。地狱鬼畜三者,为纯恶之所趣,故名为恶趣。人天为善恶杂业之所趣,故亦名为恶趣。无量寿经下曰:“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同净影疏下曰:“三途人天是其五趣,于此分别下三恶道名为恶趣,人天二道名为善趣。今此约对弥陀净刹,娑婆五道,齐名恶趣。地狱饿鬼畜生是其纯恶所向,名为恶趣。娑婆人天杂恶所向,亦名恶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六、众生被贪念驱使,陷入苦中不能自拔
★【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
【学习解说】
然而世间之人都有着轻薄的习气,大家都喜欢在财色名食睡中团团转,争着享受世间五欲
在这个极其痛苦的五浊恶世中,世人勤于经营世间种种谋生手段,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
无论是尊贵的还是卑微的,无论是贫穷的还是富裕的,无论是年少的还是年长的,无论是男还是女都在为钱财忧愁
有钱的也忧愁,害怕这钱守不住,没钱的也烦恼,总是想着能多拥有钱供家人使用,总之,不管是有钱没钱,他们的忧愁烦恼都是一样的强烈
【词解】
【薄俗】
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 汉典
【剧恶】
1.大恶。 2.指大坏人。
© 汉典
★【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忧念愁怖】
【学习解说】
他们久积思虑,整日生活在忧愁苦恼这种惶恐中,为了自己内心的欲望而不断地忙忙碌碌,没有一刻是安心的
有田地的担心失去田地,有住宅的担心失去住宅,即使有了猪、牛、羊、马、鸡、狗六畜、有了女婢、有了钱财、有了衣、食以及其他物品,但是还是会担心什么时候失去这些,于是每天不断的思虑叹息,患得患失,令自己每天处在忧愁烦恼恐怖之中
【词解】
【屏营】
作谦词用于信札中,意为惶恐
屏营顿首
© 汉典
【积虑】
1.久积思虑。
© 汉典
【累息】
1.长叹。 2.屏气。因恐惧而不敢喘息。
© 汉典
★【横为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忧毒忪忪,无有解时。结愤心中不离忧恼,心坚意固适无纵舍,或坐摧碎身亡命终,弃捐之去莫谁随者。】
【学习解说】
假如遇到不同寻常的事情,比如说遇到水灾、火灾、家中被盗贼所偷盗、怨家索财、债主讨债
一想到这些在水灾中被飘走、火灾中被焚烧,还有被偷盗掠夺,都会造成财产的严重损失
由此内心就变得忧愁痛苦,惊恐不安,这样的心情没有解开的时间
因为心中总是处在愤恨忧恼之中,这样的心念时刻盘根在心中无法释怀
就是因为对钱财的执着,使人忧心抑郁,身心憔悴,最终导致身亡命终,那些身家财产也就自然放弃
这些用命守护的财产一样都不会跟随而去,这正应了这句话: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所以,作为实修者更应该深入经藏,学习佛的教导,对世间一切事应放下执着,学会舍)
【词解】
【忧毒】
忧愁痛苦。
© 汉典
【忪忪】
1.惊恐不安貌。
© 汉典
【结愤】愤恨抑郁——摘自百度
纵舍 词语解释
解释
1.亦作"纵舍"。 2.追踪与舍弃。 3.释放;宽放。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6 21:09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2 20:3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尊贵、豪富亦有斯患,忧惧万端,勤苦若此,结众寒热与痛共俱。】
【学习解说】
那些尊贵之人、腰缠万贯的富豪们也都患有这些患得患失的毛病,他们对自己的名誉、财产看的非常重,担心一朝之间就失去
所以在世时,时时的让自己为这些陷入忧愁烦恼中,过去辛辛苦苦的为了家业来回奔波算计,到头来的下场就如同寒热之邪纠缠在一起,非常的痛苦而又无可奈何
【词解】
【万端】 头绪极多而纷乱,感慨万端
© 汉典
★【贫穷下劣困乏常无,无田亦忧欲有田、无宅亦忧欲有宅,无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亦忧欲有之。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适欲具有便复糜散。如是忧苦当复求索,不能时得思想无益,身心俱劳,坐起不安,忧念相随,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俱。】
【学习解说】
对那些家中卑劣贫穷,常常缺乏生活物资的家庭来说,家中没有田产的,心中时时想要能够拥有田产,没有住房的则想要有一间能居住的房子
没有牛马等六畜的则想要有牛马鸡狗羊等家禽,家中没有奴婢可使唤的则也想拥有,没有钱财的最好能够获得很多的钱财
没有衣、食或其他物品得最好能够全都拥有,无有缺少,反正是等家中拥有了一样物件,则又想着能够再拥有另一样物件
总之就是家中总是缺少一样东西,而贪婪的想要能够全部得到,但是等到了全部都拥有的时候,又不能好好的坚守,这些东西马上就又消失掉
如此就又忧心忡忡的再次艰辛的求取,此时又不能随心所欲的获得,即使心中有多想得到也是没有办法,弄得自己身心疲惫不堪,坐立不安
心念时时处在忧虑之中,辛勤求取一生,到头来的下场就如同寒热之邪纠缠在一起,非常的痛苦而又无可奈何
【词解】
【下劣】低劣;恶劣;卑劣
© 汉典
【糜散】
破碎;散失。
© 汉典
【忧念】
忧虑。
© 汉典
★【或时坐之终身夭命,不肯为善、行道、进德,寿终身死当独远去,有所趣向善恶之道,莫能知者。】
【学习解说】
有时因为忧心太重而使身体遭遇种种病患甚至导致生命夭折,所以如果一生之中总是贪图物质,不肯做善行,不肯修行佛道,不提高道德修养
那么在命终之后只能一个人孤独的远去,最后到底是投生恶道还是投生善道,这只要看看自己平时所造的业行就知道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切众生都是随业受报
【词解】
【行道】
<一>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右绕之外,亦有左绕之说,然一般皆以右绕为常法。我国与日本,遇到各宗重要法会时,均有行道之举。除绕行佛殿内、堂内等,更一面散花、诵经或唱梵呗。善导于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列举出有关“散华行道”之详细作法。又行道之时,回绕廊道,称为缘仪;绕旋庭院,称为庭仪。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载,绕塔行道之时,应持守下列事项:(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踩踏虫类,(三)不得顾视左右,(四)不得于塔前地上吐唾,(五)不得与塔中住人言谈。(大智度论卷六十七、释门归敬仪卷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参见:右绕)1616)
<二>指“经行”而言。即于坐禅之间,起身走动以舒缓身心之步行。((参见:经行)5551)
<三>梵语 i^rya^patha。直译为“威仪路”。或指托钵行路之方式。此外亦泛指行、住、坐、卧等,比丘日常所应注意之四威仪。((参见:四威仪)1728)
<四>修行佛道之意。p2563
FROM:【佛光大辞典】
【或时】有时。
© 汉典
十六、世尊劝导众生应团结友爱,不起嗔心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学习解说】
生活在世间的人民,无论是父子、兄弟、夫妻、家族中人或家族外的亲属,应当做到互敬互爱,不能互相厌恶嫉妒,对于家中的财物也应彼此沟通,不得悭贪吝啬
应当常常和颜悦色,相互之间不要有抵触心理
16.1怨憎之苦
★【或时心诤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即时应急相破,然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
【学习解说】
或有众生之间时而发生争吵,各自都会生起恼怒愤恨的心念,但是要知道,在今世所形成的恨意虽然只有一点点,如果不及时化解,这样仇恨一点点的累积,
如果拖延到下世,这仇恨就会逐渐的变大甚至形成大怨结,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世间人为了世间之事虽然相互伤害,但是却不是双方立即就爆发出来,而是各自在心里都种下恶的种子
这种愤怒的恶种子就会深埋在众生的第八识中,并且在不断轮回中,无论化作什么身份,这恶的种子都不会消失,都会在下一期轮回中相遇而互相报复,这也是冤亲债主形成的原因
过去他笑你,今日你笑他,对立心起,循环不已,两两轮回,无法解脱
过去他伤你,今日你伤他,对立心起,循环不已,两两轮回,无法解脱
怨家和债主因此而生
对立心仇恨心不除,永堕轮回
灾难是一种过去恶因,现在果报的显示方式
众生在此中若不能化解仇恨和对立
就会形成以后的下一波灾难
所以,如果自己犯了错,就应该当面对当事人忏悔道歉,这样才能化解彼此的怨结,而不会拖到下世形成冤亲债主受到因果报
要知道,所谓的[怨亲债主]都是每世结怨造成的,
所以我们每个当下都不应该和人结怨或结仇,应该广结善缘
才不会造就以后的怨亲债主
知道为什么许多累世因果业障无法消除吗?为什么所谓的冤亲债主久缠不放吗?为什么那些因果业障病很难痊愈?
就是因为犯错的众生没有真心道歉和悔过以及真正改正
请大家换个角度,如果你被侵害了,如果对方没有真心亲口道歉,你真能博爱的原谅对方?
如果能做到,那就是自己解脱了,那代表很有修养、有宽大的胸怀,自己会因为无挂碍而逐渐迈向成佛之道
不过,对一般众生来说,如果没得到对方真心的道歉,通常就是怨念累世纠缠,无法解脱
就算久了忘记当时的事情,但是怨念和对类似事情的纠结并不是真正消除
(因为不是真正从事和理上获得身心的解脱,此外还有累世习气的影响)
所以,想消除累世业障,那就要对事主真心道歉;想广结善缘普渡众生而成佛,那就不要结怨
【词解】
【憎疾】
1.亦作"憎嫉"。 2.厌恶妒忌。
© 汉典
【相通】 彼此沟通;连通;互相通融© 汉典
【贪惜 】
1.犹贪吝。
© 汉典
【违戾】
1.违背。 2.抵触;不一致。 3.乖谬;不合情理。
© 汉典
【患害】
祸害。
© 汉典
【结愤】愤怒堆积、积聚在心中,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克识】
克,必之意;识,记之意。谓天神记录人所做之善恶时,必无丝毫之夹杂。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下):“自然克识,不得相离。”又同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六中):“天神克识,别其名籍。”p373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7 21:2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2 20:5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
16.2爱别离苦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学习解说】
世间之人都是沉浸在世间的贪爱欲望之中,因着贪欲而造下种种恶业,因此在临命终时都是会随着自己的业报而各自轮回,独生独死,独来独往,没有一起作伴的人,当来到由自己业力所牵的六道时,无论是苦,无论是乐,只能是由自己承受,任何人都无法替代
★【善恶变化、殃福异处,宿豫严待,当独趣入。远到他所莫能见者,善恶自然追行所生。】
【学习解说】
每一个人都会随着自己播下的善因和恶因,所获得不同的果报,有的受恶报遭殃,有的受福报享福,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无论怎样,过去世所造下的因,总是严阵以待的等在那里,时机一到,单独的走向属于自己业报的那一个地方
即便投生到任何一个地方,没有众生能遇到,但是自己所造的善恶业因总是会追随着世人的生生死死,无论在哪儿都会受到相应的果报
【词解】
★【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甚难甚难复得相值】
【学习解说】
恍恍惚惚中,因为受各自业因的牵引,而分别投生到不同的六道,因为投生地方不同,所以这一分别就预示着想要再次见面真的是遥遥无期,等到再次相见的那一天真的是很难很难
【词解】
【窈窈冥冥】
1.微妙精深貌。 2.渺茫恍忽之貌。
© 汉典
16.3世尊劝导众生应弃世事,精进求道,往生极乐
★【何不弃众事,各曼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如何不求道,安所须待,欲何乐乎?】
【学习解说】
既然这样,那我们为何不能趁今世舍弃掉世间种种欲望,化解心中种种的怨仇,在我们各自都身心尚健康之时,努力勤于修习种种善业,断除种种恶业,精进学习践行佛的教导,今世发起度脱六道轮回,度脱三界之苦的愿心,而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令自己的寿命无量?
为什么我们不以直心求取这样的成道之心,如果现在不精进修行解脱,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到底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快乐呢?
【词解】
【度世】
<一>指度脱三世迷界之事。度即渡、出,犹言出世、出世间、离世间。如华严经离世间品,又称度世品经。
<二>指为自己名利、生计所作一切之生业。
<三>指济度世间之人。如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能度诸世间。”(佛说无量寿经卷上)p3778
FROM:【佛光大辞典】
【安所 】
1.安居,安定地生活。 2.何处。
© 汉典
【须待】
1.依靠。 2.等待。
© 汉典
十七、众生愚痴,代代相传,不信因果
★【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信之,谓之不然终无有是。】
像这样贪爱世间欲乐的世人,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相信修行佛道才能成佛的道理,不相信人没有真正的死亡,而是随着各自的业力而不断地轮回,不相信布施众生能获得福报,这些人对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真理都毫不相信,认为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因此也就没有种种善行
【词解】
【惠施】
1.犹恩惠。 2.布施;施恩。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8 21:06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2 20:5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
★【但坐此故,且自见之,更相瞻视,先后同然。转相承受父余教令,先人祖父素不为善、不识道德,身愚神闇,心塞意闭。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自不能见,无有语者;吉凶祸福,竞各作之,无一怪也。】
【学习解说】
世人不相信因果,认为没有什么善恶果报,所以从来不做善事,也因为这样的心念,没有智慧,行事总是以自己的凡夫知见而为之
众生之间更是互相观你看我,我看你,发现都是一样的心念,一样的行事,都不相信因果行善事
而且人类在一代传一代的延续,下一代的人都承继了父辈错误的教导,先祖平时从来不行善,不守伦理道德,身心愚痴无明,精神昏暗,又心眼闭塞,没有智慧,对于生死过程中有六道轮回、以及如何能投生善道,如何要堕入三恶道的这些知见自然是无法知晓的
上一辈如此,因此也没有人会告诉他们的后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及如何获取福报,如何躲避灾祸,因此他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的互相竞争,造作恶业,这样的事情真的是见怪不怪,没有人会去责备教导他们
【词解】
【坐此】
因此;由此。
© 汉典
【瞻视】
1.观瞻。指外观。 2.观看;顾盼。
© 汉典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17,1世人愚痴,不知无常道理,所以在六道不断轮回
★【生死常道转相嗣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教语开导,信之者少,是以生死流转无有休止。】
【学习解说】
生死六道轮回,这是基本的常识道理,众生都是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变换着身份,或子先死,父哭子,或父先死,子哭父,或者兄弟、夫妇互相哭泣,神情哀恸,这样前世后世相续不断,这都是因为众生常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的果报
要知道生死轮回是无常的根本,这都是因为众生过去世造下的业因的果报,无法改变,即便有人开解教导,教导众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定要多做善事,不造恶业,但是相信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众生不断的在六道中生死轮回,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
【词解】
【嗣立】
动词 谓继承君位。© 汉典
【常道】
(杂语)寻常之道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生死常道转相嗣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常】
梵语 anitya,或 anityata^,巴利语 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即:(一)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二)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坏灭,如人寿命尽时则死灭。另据辩中边论卷中所举,就遍、依、圆三性而有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之别。即:(一)遍计所执性,其体全无,称无性无常、无物无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缘生之诸法有生灭起尽,称生灭无常、起尽无常。(三)圆成实性,其位乃由垢转变成净,故称垢尽无常、有垢无垢无常。上述之说,不仅以缘生有为之诸法为无常,且认为圆成实性之法亦含有转变无常之义。又据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成无常品,举出无性无常、失坏无常、转异无常、别离无常、得无常、当有无常等六种;另举出刹那门、相续门、病门、老门、死门、心门、器门、受用门等八种无常。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明示十二种无常之相,即: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另入楞伽经卷七无常品中载有外道之八种无常。
此外,观世相之无常,称无常观、非常观;说明无常旨趣之偈颂,称无常偈;安置病僧之堂院,称无常院、无常堂、延寿堂。(杂阿含经卷一、卷十、卷四十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法句经卷上、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八)((参见:常无常)4530)p5109
FROM:【佛光大辞典】
【颠倒】
(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17,2世人愚痴,不信经法,造作恶业,堕三恶趣
★【如此之人,曚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痴惑于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瞋怒,贪狼于财色。坐之不得道,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
【学习解说】
像这样冥顽不化的世人,他们不相信佛法中的教导,不相信善恶果报,所做的事情永远不会考虑到后果会怎样,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呈一时之快,丝毫不顾及将来要遭受恶的果报
如是心性痴闇没有智慧的世人终日沉迷于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中,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违背人类道德的准则做一些违法的事,如果没有达成,就会堕入嗔怒恼火之中,对财色的贪欲之深犹如狼性
这样的世人因为不相信经法,不勤于修行,所以就无法断惑成就智慧而证得道果,只能在六道中不断轮回,更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趣,受三恶道无量无边的痛苦,这样不断地生死轮回真是无有穷尽,真正的太可悲了
【词解】
【抵突】
1.触犯;逼近。 2.率直;莽撞。
© 汉典
【痴惑】
(术语)心性痴闇,惑于理者。止观五曰:“无明痴惑,本是法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迷没】
因迷情而没于非理之中。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上):“不达于道德,迷没于嗔怒。”((参见:迷情)4332)p4331
FROM:【佛光大辞典】
【瞋怒】
表示十分愤怒;恼火。
© 汉典
【贪狼】
比喻贪欲之深有如狼之特性。以狼性多贪,故喻多贪者为狼,称为贪狼。如同狐之本性多疑,故有“狐疑”之语。(无量寿经卷下)p4793
FROM:【佛光大辞典】
【得道】
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9 20:46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2 20:5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
17.3众生愚痴,不知世间情爱障碍修行成道★【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着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
【学习解说】
有时一家人中,父子、兄弟、夫妇,其中一人先死了,在这一死一生间,生的人就会非常的悲哀,让人怜悯,他们日夜沉浸在往日的恩爱中,更加的思念已经远去的人,整日被忧虑的情绪所缠缚着,对亡者的思念日夜加剧,内心无比的痛苦,这样互相留恋的人,终日乃至年年岁岁都沉浸在对对方的思念中,没有解开心结的一天
【词解】
【哀愍】
(术语)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宝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慈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忧念】
忧虑。
© 汉典
【穷日】
1.尽一整天的时间;终日。 2.指癸亥日。
© 汉典
【迭相】
相继;轮番。
© 汉典
【顾恋 】
顾念;留恋:~老小丨~子女。
© 汉典
【卒岁】度过一年,全年© 汉典
★【教语道德心不开明,思想恩好不离情欲。惛曚闭塞,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计、心自端政、专精行道、决断世事,便旋至竟年寿终尽不能得道,无可奈何。】
【学习解说】
即使佛陀教导众生的人伦道德也无法使他的内心开解明朗起来,他们所思所想的不外乎都是世间的恩爱、世间人的 各种欲望他们心智迷糊不清,心胸狭隘,被愚痴迷惑覆盖起来,不能深入细致的思考事情的本性,不能端正自己的内心
不能专心致致的把心安放在精进求取解脱的大道上,不能把世间的事情做一个究竟的了断
一直到终年寿终的时候还是留恋世间不能解脱证得道果,这样的人真的是没有办法,只能在六道中轮回
============================
这段经文说的是众生因为贪恋执着世间的各种情爱,而障碍众生修行成道
这也是众生在世间轮回中所承受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中的其中一苦: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
因为对所谓亲人的执着,一心陷在过去种种的恩爱中无法出离,这就是众生的愚痴,就如【
清净光明专辑】中教导的:
何等名为[非所应求而反生起]。
[非所求]者。谓[老病死]。 [非爱合会]。 [所爱别离]。 [所欲匮乏愁叹忧苦]。 [种种热恼]。彼于如是诸行生起。反生欣乐。于生为本一切行中。深起乐着。于生为本所有诸业。造作积集。由是因缘于有生苦及生为本老病死等众苦差别。不得解脱。如是名为[非所应求而反生起]。
(附注:对于生老病死等等不应该追求的[世间苦]却心生向往勤于追求,所以无法解脱)
——[愚痴凡夫的特征]看看我们自己是吗? ~ 瑜伽师地论
世间人执着于世间种种欲望,追求种种享乐,而这正是苦的根源,但是众生总是以苦为乐并且沉迷其中,殊不知这都是修行成道的障碍,
就如
1.有了健康的身体,您还会想要念佛持咒诵经来治病消灾吗?
2.有了薪资丰厚的好职业,您还会想要求佛菩萨给个好工作吗?
3.有了财富,您还会想要念佛持咒诵经来求财或修行吗?
4.有了美满的家庭,有娇美温柔的妻子,或帅气英挺的丈夫
或者可爱听话的儿女,这样您还会想要念佛诵经持咒修行吗?
还是整天陪着丈夫或妻子和儿女,陶醉在温柔乡中呢?
5.有了这些美满的条件,您还会相信因果吗?您还会戒杀吃素吗?
6.您还会遵守戒律吗?您能不邪淫吗?不想包个二奶三奶吗?
7.这么富贵,能不妄自尊大吗?能不狂妄不妄语吗?能戒酒不乱性吗?
8.有了巨大的财富后,真的能布施吗?真的能舍吗?
9.富贵尊大后能忍辱吗?能谦卑吗?能慈悲对众生吗?还是变成自己最大
10.还能想要探究法界和生命的真相吗?还是沉沦于酒色财气,纸醉金迷呢?
11.当然也不可能戒除美色,练习禅定了,没有禅定,连生天都不可能了
像经文中说的
【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着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
这都是因为众生没有对生死有正确的认识,不明白
法界真相,而陷入凡情中无法解脱,只能在六道中不断轮回受苦
其实,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每一生每一世都难免一死
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不断的在六道中轮回
如果知见观念上没有提升,没能从精神上得到超越和解脱
那就会不断的堕入各种相中,而不断的轮回受苦
世间一般人就是这样
反观世俗一般人,或一些还不能放下生死的佛弟子
整天执着七情六欲,为种种世俗欲望而烦恼,也因身体伤病而痛苦
穷尽一生追逐于世俗名利和情爱,堕入红尘各种爱恨情仇纠葛中
最终不仅无法自拔,无法解决上述各种痛苦,也难逃死亡这个关卡,更无法逃离轮回的因果
反之
真正的实修者,不在乎财富或世俗情欲,也不在乎病痛死亡
而是让自己能以正确的知见和观念,让自己随时保持清净光明的正观
因此,人生中即使遇到各种世俗变故,或人情冷暖,或意外事故,或重病和死亡
也能觉悟生死,以清净光明正观,让身心契入光明安乐中而消除痛苦,进而往生净土
【词解】
【教语】
(术语)佛教众生之语言。无量寿经下曰:“教语开导,信之者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德】
有关人类行为善恶、正邪之原理。其原语为拉丁语之 mors,系与 a$ethos(习俗)同义;盖习俗乃道德与法律之基础,其中,法律为社会活动中之规范,道德则为人类社会生活规范中必要的个人规制。孔子提倡以仁、德为中心之人伦关系,基督教、佛教等诸宗教亦极重视道德力量。基督教强调以神爱之中的博爱精神而爱邻人,从而展开其伦理思想。佛教则诫恶劝善,并禁止杀生、偷盗等十恶业(十不善业)。于佛教之基本精神中,所谓德,自获其利之意;所谓道,利益他人之意。又如七佛通戒偈云(大二·五五一上):“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由之,即可理解佛教之人伦道德观。(超日明三昧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十五、辩正论卷五(法琳)、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文帝诏令玄奘法师翻老子为梵文事(道宣))p5656
FROM:【佛光大辞典】
【思想】
指五蕴之第三想(梵 sam!jn~a^),古译作思想。吴·支谦译梵网六十二见经(大一·二六六下):“彼色法、痛痒、思想、行、识,其法常坚固。此人间地种、水种、火种、风种、空种,是法非常,无坚固,有终亡。(中略)有天名无想,人无有思想,无有痛庠。”后汉安世高所译漏分布经中,举出少思想、多思想、无有量思想、无所有不用思想等四种思想。另于普法义经中,则举出念不净思想、非常思想、以非常为苦思想、以苦为非身思想、秽食思想、一切天下不欲乐思想、念死思想、不明思想、却意思想、灭思想等十种思想。(法句经卷下爱欲品、如幻三昧经卷上)p3810
FROM:【佛光大辞典】
【惛懵】意思是迷糊不清
【愚惑】
(杂语)心愚而迷于理者。无量寿经下曰:“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计。”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决断】做决定
(2) 有魄力,有决断的人
(3) 做出的最后决定
成败在于决断
© 汉典
【竟年】
终岁;整年。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10 21:08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2 21:05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20分)
17.4众生愚痴,造作种种恶业堕入三恶道受苦,无有出期
★【总猥愦扰皆贪爱欲,惑道者众、悟之者寡,世间匆匆,无可聊赖。尊卑、上下、贫富、贵贱,勤苦匆务各怀杀毒,恶气窈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不从人心,自然非恶先随与之。恣听所为待其罪极,其寿未尽便顿夺之。下入恶道,累世怼苦展转其中,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
世人聚集在一起,为什么总会有种种的混乱和烦恼?殊不知其实这些都是因为世人都沉迷在世间的贪爱之中,这些都是因为众生不学佛的缘故
对于真正的解脱之道充满了疑惑或者完全不相信,这样的众生太多太多,能够明心见性,彻悟解脱的众生太少太少
来到这个世间也不过几十年,但是众生都生活在烦躁不安的情绪中,并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
无论什么身份,或尊卑、或上下、或贫富、或贵贱都一样,一心都放在世俗的各种事务中
因为心念处在烦恼、混乱之中,所以众生的心中都时时怀着一股戾气
为了自己的欲望,这股昏暗的戾气随时都能呼之欲出与众生为敌,引起种种事端
违逆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基本道德素养,也不顺从人善之本性
而自然界与社会对于这些恶,总是先随着众生的心愿给与,听任他的所作所为
等到他的小恶累积到罪大恶极的时候,那么他受到的惩罚就开始了,原本他的寿命还没有到尽头
但是因为种种恶业而受到短命的果报,并且堕入到三恶道
地狱道的苦受尽辗转投生到饿鬼道,饿鬼道的苦受尽辗转投生到畜生道
经历数千亿劫始终无法出离,就这样不断的轮回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真的是太可悲太可怜悯了
【词解】
苟且:“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随俗之毁誉也”。
谦辞,犹言辱:“先帝不以臣卑鄙,~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昏乱,糊涂:~~(a.昏乱不安;b.糊涂)。昏~。发聋振~。
搅乱:~乱。~害。~攘(骚乱,纷乱,如“干戈~~”)。干~。
增添麻烦:打~(客气话,表示给别人添了麻烦)。困~。叨~。庸人自~。
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疑~。困~。惶~。智者不~。
又作得悟。即了见心性,彻悟大道。专心修习佛道,以期达到悟道之妙处,此乃各宗修道之共同究极目的。然悟道一语,多为禅宗用于得法开悟者,称为见性悟道。p4113
FROM:【佛光大辞典】
【聊赖】精神或生活上的凭借;寄托
© 汉典
【窈冥】幽暗;昏暗
© 汉典
【兴事】
1.兴建政事。 2.指兴建土木之事。 3.引起事端。
© 汉典
【天地】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人心】儒家道家术语。
人之初,性本善
人心与道心(道之心)相对,成正比,道心越胜,人心越善,道业越深;反之,亦然。
© 汉典
【恣听】
听任。
© 汉典
【哀愍】
(术语)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宝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慈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八、世尊劝导众生应远离众恶,精进修行,要往生极乐世界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我今语汝世间之事,人用是故,坐不得道。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曼佛在世当勤精进,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傥有疑意不解经者,可具问佛,当为说之。”】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以及诸天人们:我今天告诉你们世间人沉迷贪嗔痴三毒的祸害,世人就是因为受贪嗔痴三毒的祸害,所以不能成就道业
所以众生应当深思熟虑为自己的解脱谋划,应当远离种种恶业,选择种种善行,辛勤努力的去落实
世间的贪爱、欲望以及荣华富贵不可能长久的保持,到了缘尽的时候都会失去远离,那时除了痛苦没有一点乐趣可言
何不趁难得的在佛驻世的当下精进修行,一心念佛,至诚发愿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可得智慧明了通达,成就殊胜的功德
千万不可随顺凡夫的种种欲望习气,辜负了佛在经文中关于戒律的教导,在修行上落后于人
倘若对经戒的教导有疑问不明白的,现在你们就可以来问佛,我一定会为你们做详细的论述
【词解】
【爱欲】
(术语)爱者贪爱、亲爱。欲者贪欲、乐欲。深爱妻子等之情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欲荣华,不可常保。”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达】
(术语)明者三明,达者三达。在阿罗汉云三明,在佛云三达,明者明了之义。达者通达之义。无量寿经下曰:“智慧明达。”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亏负】对不住人;使吃亏
© 汉典
【经戒】
(术语)经义与戒行。又经中所译之戒法。又戒为万世之常经,故曰经戒。无量寿经下曰:“奉持经戒,受行道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11 21:1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11 21:1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弥勒菩萨长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说快善,听佛经者贯心思之。世人实尔如佛所言,今佛慈愍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闻佛所说莫不欢喜。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
【学习解说】
听佛说完,此时弥勒菩萨在释迦牟尼佛面前虔诚的长跪对着佛说:
佛的大威神通力庄严尊重,佛所说的发生在众生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能令听闻者用心的深思,对照
世间之人实在是如同佛所说,贪嗔痴深重,障碍证得道果,不断在六道轮回受苦
今天佛因为慈悲怜悯众生,为众生开示能够通往解脱成道的大道,只要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就一定能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令大家耳目一新,犹如在黑暗中看见了光明
就如当下看到了阿弥陀佛,听到了阿弥陀佛的讲法一样,而获得长久的解脱
众生听闻到世尊如此教导,心中都充满了欢喜之情,同时与会的诸天天人、世间人民以及那些畜生类及蠕动之类的众生,全都承蒙佛的恩德
在听闻佛的教导后在佛光照耀下解脱了心中种种的烦恼忧愁
【词解】
【长跪】
(术语)两膝据地,两胫上空,两足指头柱地,挺身而立,经文或曰胡跪。佛使丈夫互跪,使尼众长跪,以女子体弱,长跪较互跪为易也。释门归敬仪下曰:“僧是丈夫,刚干事立,故制互跪。尼是女弱,翘苦易劳,故令长跪。两膝据地,两胫翘空,两足指柱地,挺身而立者也。”寄归传一曰:“言长跪者,谓是双膝踞地,竖两足以支身,旧云胡跪者非也。五天皆尔,何独道胡?”释氏要览中曰:“长跪即两膝著地,亦先下右膝为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明 】原义是从野蛮进化到文明,后来指通达事理,思想不守旧,开明人士© 汉典
【蠕动】
(杂名)总称无足而动之虫。即腹行之虫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语教诫甚深甚善,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今我众等所以蒙得度脱,皆佛前世求道之时谦苦所致。恩德普覆,福禄巍巍,光明彻照达空无极;开入泥洹,】
【学习解说】
佛对众生的教诫很深,又对众生的解脱有着很大的益处,佛的无上智慧神通能够明明白白的观见到十方一切世界过去现在将来的任何事情,并且无一不是能为众生做究竟的演说教导
如今我们这些菩萨众等之所以能够获得解脱,都是因为佛在过去世求道之时,时时以谦卑恭敬之心求取正信的佛法并且精进修行
并发起普度众生的大愿所致,佛救渡众生的恩德普施一切众生,佛成就的功德广大宏伟
佛的光明无量,遍照无量无边的十方世界,遍照整个虚空,没有尽头,佛通达一切事物都空无的道理,教导众生都要入于涅槃
【词解】
【教诫】
(杂语)教之诫之也。无量寿经下曰:“佛语教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见】
明白看到;明显见于。
高明的识见。
© 汉典
【究畅】
充分表达。
© 汉典
【普覆】
1.普遍覆盖,包容。 2.谓普施恩惠。 3.指天。
© 汉典
【福禄】
1.幸福与爵禄。 2.兽名。即斑马。形状像骡,身有条纹。原产非洲。
© 汉典
【巍巍】高大壮观的样子
巍巍乎可畏。——明· 刘基《卖柑者言》
© 汉典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教授典揽威制消化,感动十方无穷无极。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随心所愿皆令得道。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学习解说】
教授众生一切经典要义,以此让众生都能消除掉凡夫种种执着妄想
佛的恩德感动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佛就是大法王,他的尊贵超过所有的圣人,佛是一切人天的大导师,能够随顺众生的心愿,令众生都能够通过修行而证得道果
如今正好遇到佛出世,又听闻佛宣说这部《无量寿经》,我们都非常的欢喜,内心一下子开朗明白了
【词解】
【典揽】
指撮取经典之要义而说明之。典,指经典;揽,指撮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开入泥洹,教授典揽。(中略)典揽智慧,众道之要。”又净影寺慧远亦于无量寿经疏中谓,善解经典而揽知众义,称为典揽。p3082
FROM:【佛光大辞典】
【威制】
用威力压服或用暴力制服。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12 20:25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12 20:2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50分)
★【佛告弥勒:“汝言是也。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天下久久乃复有佛,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说经法,宣布道教,断诸疑网;拔爱欲之本,杜众恶之源。游步三界无所拘阂,典揽智慧众道之要,执持纲维昭然分明,开示五趣度未度者,决正生死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你说的对,如果有众生能对佛生起恭敬敬仰之心,实在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会获得很大的福报
因为在世间能够遇到佛驻世,是非常难得稀有之事,需要经过相当长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遇到
如今我在这个娑婆世界示现成佛,为众生宣说正信的佛法,广泛的为众生宣说各种经典法义,宣扬正道之教
就是为了教导众生以正确的知见断除交织在心中的种种疑问,为众生拔除掉贪恋世间爱欲的根本,杜绝众生作恶的根源,即拔除众生贪嗔痴慢疑五毒
佛游步在三界中的一切世界教导度化众生,没有任何障碍
为众生撮取经典中的智慧令众生增长修行智慧,教导声闻乘、缘觉乘、佛乘三乘中的种种行法的要点
令众生能够按照各种佛经中教导的行法如法修行,经典中的各种行法都了了分明
现在我就为众生开示在天道、人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五道中的种种状况
以此来度脱五道众生,令众生都能够从中学到正确的知见从而来精进修行,解脱自己的生死轮回,成就涅槃成佛之道
【词解】
【久久】 经过相当的时间© 汉典
【道教】
(术语)正道之教也。无量寿经上曰:“出兴于世,光阐道教。”同下曰:“宣布道教,断诸疑网。”其后魏寇谦之以为神仙道之名。(参见:道士)。惟蒙古人尚称佛教为道教。蒙古源流四曰:“崇祀昭释迦牟尼佛于上方福地,大施金银宝贝于释迦牟尼佛,极加敬重。修明道教。”又曰:“遵依从前道教而行,遂赖道教,获享安逸。”案此书中称佛教为道教处甚多,略录一二以例其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欲】
梵语 ka^ma,巴利语同。即贪爱之法。与爱著、爱染、爱执同义。古代印度人认为人生之三大目的为法(梵 dharma)、利(梵 artha)、爱等,即指真理之了解、财物之蓄积、性爱之享受。关于爱欲,有所谓之爱欲经(梵 Ka^ma-su^tra),此经被公认为世界闻名之性爱指南,上流人士亦经由此指南而获得性生活之指导。
原始佛教教团乃为以僧侣(比丘)为主之教团,而性欲则属人类仅次于食欲之一种本能,故于僧侣教团中,制定严格之戒律,以超脱爱欲为修行者之重要修行德目。进入大乘佛教时期,由于在家信众参与教团,禁止爱欲成为不可能,仅能对在家信众加以善巧方便之限制。
所谓烦恼即菩提,乃是藉爱欲或其他能动摇人类心志之本能,在其不断干扰中,去修证而进入了生脱死之悟境。p54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典揽】
指撮取经典之要义而说明之。典,指经典;揽,指撮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开入泥洹,教授典揽。(中略)典揽智慧,众道之要。”又净影寺慧远亦于无量寿经疏中谓,善解经典而揽知众义,称为典揽。p3082
FROM:【佛光大辞典】
【众道】
(术语)谓三乘之行法也。无量寿经下曰:“众道之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执持】
坚持不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执持】
1.握持;掌握;控制。 2.操守。 3.指所坚持的观念见解。 4.谓拘泥,固执。
© 汉典
【纲维】
1.总纲和四维。比喻法度。 2.维系;护持。 3.犹纲领。 4.寺庙中的司事僧。
© 汉典
【决正】
认为正确而决定依从。
© 汉典
★【“弥勒当知,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众生,其已久远,从汝得道至于泥洹不可称数。汝及十方诸天、人民一切四众,永劫已来展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乃至今世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吾助尔喜。】
【学习解说】
弥勒,你应当知道,你从无数劫以来,精进修行种种菩萨行,以此来度化众生已经很久了
跟从你一起学道的众生,并且已经走入涅槃解脱的众生也已经无量无数
你以及十方诸天、世间一切四众弟子(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在无始劫以来一直都展转轮回在五道(天、人、畜生、饿鬼、地狱道)之中
他们的内心总是忧虑畏怯,生活在世间的痛苦中不可言说,一直到今生今世也还是展转在六道生死轮回中
所幸今世你们遇到佛出世,从佛处听经闻法,明白修行解脱的方法
现在又听闻无量寿佛的念佛法门,真的是非常的有善根,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我也为你们感到高兴
【词解】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众】
梵语 catasrah! pars!adah!,巴利语 catasso parisa^。<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p1763
FROM:【佛光大辞典】
【永劫】
永久劫(梵 kalpa)之略称。谓无限长之时间。劫,即古代印度表示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又作旷劫。兆、载皆表极大之数。据无量寿经卷上载,阿弥陀佛于“因位”为法藏菩萨时,为济度众生而发四十八愿,更于重发誓后谓(大一二·二六九下):“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故阿弥陀佛因位之修行,称为永劫修行,或兆载永劫行。或形容众生轮回流转时间之久长,称为永劫,如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末所说(大四七·四八七中):“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沈轮在久尘。”若用于指未来之情形,则称为未来永劫。((参见:兆载永劫)2186)p2011
FROM:【佛光大辞典】
【忧畏】
忧虑畏怯。
© 汉典
★【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己洁体,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
【学习解说】
从此以后,你们也应当观察生老病死的痛苦,观察身上所流出来的不干不净的津液,并生起厌恶之心,体会这个世界都是没有乐趣可言,要下定决心出离六道轮回
因此在今后的修行中应该端正自己的身语意等种种心念行为,要多做有益众生的善事,修正自己的凡夫心念,清除贪嗔痴三毒,让自己的身心都清净光明起来
要言行一致,与人忠诚守信用,做到表里如一,内在的心灵和表相完全一致,当自己因为精进实修而解脱六道轮回时就发愿要乘愿再来,度脱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众生们
【恶露】
巴利语 asubha。指身上所出不洁之津液。如脓、血、尿、屎等。恶,为憎厌之义;露,即津液。据心地观经载,自见己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又无量寿经卷下谓,生、老、病、死皆苦,且恶露不净,故无可乐者。p4952
FROM:【佛光大辞典】
【心垢】
(术语)烦恼为心之垢秽,故曰心垢。无量寿经下曰:“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憬兴疏曰:“心垢者,烦恼之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13 20:35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佛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得之,无为自然次于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众生要生起绝对的信心发愿将来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为了这一目标平时就要积极行善,累积往生的善业功德
虽然在这一世精进修行,在断除凡夫习气这一过程中也许有点艰难,只要坚定信心,一定能够冲破种种障碍
要知道这一世是很短暂的,也就在须臾之间,以短暂的辛苦就能换来以后长久的快乐
因为等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后,那就能享受极乐世界的无比欢乐
在极乐世界就能与极乐世界的菩萨众们长久的在一起,那里法音缭绕,时时能听闻佛菩萨演说解脱的法门
永远拔除生死轮回的根本,不再有因贪欲、嗔恚、愚痴所带来的种种世俗烦恼
在极乐世界的众生,如果寿命想要一劫、百劫、千亿万劫,都能随着众生的心愿自在随意的获得满足
因为在极乐世界的众生寿命无量,但是如果有众生发愿要回到世间行菩萨行救度众生
那么他就会缩短在极乐世界的寿命而乘愿再来到娑婆世界救渡众生
这在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中也有说明: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更令人快乐的是在极乐世界修行的众生,自然能实证成就涅槃成佛之道
【词解】
【精明】
(杂语)精良明白也,谓心意之清洁。无量寿经下曰:“精明求愿。”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为】
(术语)梵语Asam%skr!ta。为者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又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曰无为,即真理之异名也。此无为法有三种六种之别,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是正为圣智所证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实相,曰法界,皆无为之异名也。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经曰:“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肇论曰:“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探玄记四曰:“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华严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大乘义章二曰:“释有二:一对法外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为彼法外四相所为,虚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无为。二对法体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前后集起,评之曰为,虚空等三无彼为故,名曰无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
【学习解说】
所以你们应当各自发起勇猛精进之心并发起大愿,努力修行,对于佛的教导要深信不疑,中途一定不要后悔放弃
如果有一丝怀疑,就会因为自己的这一错误心念而虽然往生到极乐净土,但是只能处在极乐世界边界之七宝宫殿之中
五百岁中不能见佛,不闻经法,亦不见菩萨、声闻圣众(见下面注解)等这些令人遗憾痛心的事情
(所以求往生者一定要有真心,要坚定信心,不要怀疑或半信半疑,要如实做到信愿行才能往生面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众)
【词解】
【过咎】
过失;错误。
© 汉典
【边地胎生】
指以疑惑心修诸功德之人,死后将受生于极乐净土之边地。略称边胎。无量寿经卷下载,若人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但以不了佛智、不思议智等,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等众生生于边地之宫殿中,五百岁中不能见佛,不闻经法,亦不见菩萨、声闻圣众。又据大阿弥陀经卷下载,其人奉行施与,复后悔而生怀疑,暂信暂不信,意志犹豫,其人临命终时,不能至阿弥陀佛处,只见弥陀边界之七宝宫殿,遂以欢喜心止住城内,于水池中化生。其城纵广二千里,中有七宝舍宅,又有七宝浴池,池中自然华香,七宝行树皆出五音之声,于饭食时,应意自然得百味饮食,凡城中快乐皆如第二忉利天。但不能出城,不得见佛、闻经及见诸比丘僧,亦不得知阿弥陀佛国之诸菩萨、阿罗汉相貌。逮留此边胎五百岁后,始得至阿弥陀佛所,而渐得智慧开明。
有关边地胎生之解释,净土诸家间有异说。据昙鸾之略论安乐净土义载,生此边地者,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义同于八难中边地之难,又在极乐净土之边隅,故谓边地;又如人初生之时,人法未成,比喻其闇昧,故称胎生。(观经疏定善义、散善义、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释净土群疑论探要记卷八、菩提心集卷上)p6708
FROM:【佛光大辞典】
★【弥勒白佛:“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学习解说】
弥勒菩萨对佛说:我们一定谨记佛的种种教诲,专心精进努力修习各种法门,坚信佛的教导,按照佛的教导如法修行,不敢有一丝的怀疑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德,十方世界最无伦匹。所以者何?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今我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你们能够在这个娑婆世界端正自己的心念,深信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不造作种种恶业,这样的心念行为已经具足了无上功德,在十方世界中无人能够相比,这时为什么呢?
因为在所有佛国中的天人们他们自然的与人为善,不大会行恶事,因为善根深厚,所以容易教导开解
如今我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这个娑婆世界是处于五恶(五种恶。(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五)饮酒)、五痛(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五烧(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之中,是所有世界中最为痛苦的恶世
【词解】
【至德具足益】
是说信弥陀而念佛的人,于现在世就已具足了无上的功德,为现在十种益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伦匹】
1.流辈,同辈。 2.类比,比并。 3.配偶。
© 汉典
【五恶】
五种恶。(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五)饮酒。又五戒所防即为上述之五恶;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四天王经、无量寿经义疏卷下(慧远))p1161
FROM:【佛光大辞典】
【五痛五烧】
由造五恶所受之果报。依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谓,痛是苦受,烧是苦具,二者皆为地狱之报。(无量寿经卷下、灌顶经卷一)p1163
FROM:【佛光大辞典】
【五烧】
(譬喻)造杀,盗,淫,妄,酒之五恶者,生时遭王法之逼害,死入于恶道,名为五痛,苦痛切身如火之烧,故喻之为五烧。无量寿经下曰:“我今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又曰:“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我在这个五浊恶世以佛法教化开导众生,不要再造作五恶,这样就不会受到王法的惩处,因为不再造恶,也避免将来受因果报而堕入三恶道
降伏改正他们凡夫的心念行为,教导他们要受持五戒,精进修行,从而获得福慧功德,度脱三世迷界之事,往生无量佛国寿命无限,最终证得涅槃之道
【词解】
【五善】
(名数)五戒也。(参见:善恶)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度世】
<一>指度脱三世迷界之事。度即渡、出,犹言出世、出世间、离世间。如华严经离世间品,又称度世品经。
<二>指为自己名利、生计所作一切之生业。
<三>指济度世间之人。如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能度诸世间。”(佛说无量寿经卷上)p3778
FROM:【佛光大辞典】
★【佛言:“何等为五恶?何等五痛?何等五烧?何等消化五恶、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佛说:什么是五恶?什么是五痛?什么是五烧?应该如何去除这些五恶,令众生能都受持五戒,获得福慧功德而度脱世间之迷事,往生无量寿佛国而成就涅槃成佛之道?
接下来佛陀就详细的为众生详细的说明五恶、五痛、五烧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14 21:04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14 21:1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20分)
★【其一恶者,诸天、人民、蠕动之类。欲为众恶莫不皆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戮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恶逆无道,后受殃罚自然趣向。】
第一大恶就是:诸天人、世间之人以及畜生道中之众生,他们为了自己的欲望造作种种恶业而心不惭愧
强者欺负弱者,转身自己又被更强者伤害,他们之间彼此残害杀戮,互相的侵吞
不知道修习善业与众生结下善缘,而是造作种种奸恶逆乱,违背人性的暴虐之事
结果就会遭受因果的惩处,所获得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词解】
1.奸恶逆乱。 2.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指殴打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死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的人。
★【神明记识犯者不赦,故有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盲、喑哑、愚痴、憋恶,至有尪狂不逮之属。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天地神明都能明白察知众生的善恶邪正,对于那些造下种种恶业的众生必定是会受到因果的报应,绝不会赦免
因此世间就有了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哑、愚痴、丑陋之人,甚至有众生天生跛脚、精神分裂等六根不具足者
反之还有出生就生在尊贵之家、富豪之家,享受荣华富贵,令人尊敬
又有众生智慧无碍,才能高超,通达明了世间种种境界
这些福德都是因为众生在过去世常常行慈尽孝,修习种种善业所累积的功德而获得的果报
所以,想要不遭受恶业苦报,就必须断恶行善,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也有教导:
【复次,阿难!彼琰魔王主领世间名籍之记。若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宝,坏君臣法,毁于信戒,琰魔法王,随罪轻重,考而罚之。是故我今劝诸有情,然灯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
无法思惟分别者,称为神;能照见者称为明。(一)指天地之诸神,诸神能明白察知善恶邪正,确实无误,故有此称。(二)指众生之神识(灵魂、精神之主体)。p4249
明是指三明,达是指三达。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则叫做“三达”。明是明了的意思,达是通达的意思。
★【世有常道、王法、牢狱不肯畏慎,为恶入罪受其殃罚,求望解脱难得免出。】
【学习解说】
在世间不仅有好坏的道德标准,更甚有王法、有关押犯人的牢狱
那些不畏惧造恶之人,就会为自己造下的恶业而入罪遭受狱中种种刑具的惩罚
到那时畏于所遭受的惩罚想要解脱免受惩处就是不可能的了
【词解】
【常道】
(杂语)寻常之道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生死常道转相嗣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譬如王法痛苦极刑,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转贸其身、改形易道,所受寿命或长或短,魂神精识自然趣之。当独值向相从共生,更相报复无有止已,殃恶未尽不得相离,展转其中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学习解说】在世间造作恶业受到王法的惩处,这种报应现世就能看到,这就是现世报
而等到寿命终后受到的果报就更加的深远、剧烈,投生到三恶道,流转生死,不断地变换身份,这就是后世报
譬如有众生在世间造恶业遭受王法处置,根据量刑要受到各种刑具的刑罚
而命终投生到三恶道则根据众生的恶业会受到火涂、刀涂、血涂的果报,受无量的痛苦
在三恶道中他们不断地改变着身份,等到地狱道的果报受完,再投生到饿鬼道,饿鬼道果报受尽,再投生到畜生道
如此不断轮回,受种种苦,在不同的恶道中他们的寿命长短,是随着他们的魂灵按照各自的恶业来决定
在三恶道中众生都是独来独往,唯一跟随共生的就是那些要寻找机会报复的怨亲债主,他们一刻都不会停止报复的心念
过去世结下的怨结如果没有偿还或者没有解开,那么就永远会跟随左右,不会离开
他们一起辗转在三恶道中没有出离的日子,因为怨气深重,双方都难得解脱,这种痛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词解】
【幽冥】
(术语)虽为有理,而幽远非常识所及之处。又,三恶道无真理光之处(即冥土)。无量寿经下曰:“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八十华严经十一曰:“一一毛孔现光明,普遍虚空发大音,所有幽冥靡不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生】
<一>梵语 ja^tiparivartah!。谓死于此处,而生于彼处。又作换世、轮回转生。大智度论卷十六(大二五·一七五中):“菩萨得天眼,观众生轮转五道,回旋其中。天中死,人中生;人中死,天中生;(中略)非有想、非无想天中死,阿鼻地狱中生。如是展转生五道中。”((参见:轮回)618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涂】又作三途。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
© 汉典
【魂神】
魂灵。
© 汉典
【相从】
1.跟随,在一起。 2.相交往;相合并。
© 汉典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卒暴应至,善恶之道会当归之。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在整个宇宙天地之间,自然有他的规则,有一些恶报虽然没有立刻得到报应,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因果报应的规则并不会发生改变,等到恶业因缘一到,就会马上受到报应
这就是一大恶——互相杀害,一痛——受到世间王法惩处,遭受各种刑具的惩罚,一烧——堕三恶道不断轮回受报,痛苦万分,无法用语言形容
【词解】
【卒暴】
急促;紧迫。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4-12-15 21:0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16 21:2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以上)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一大善也。】
【学习解说】
杀生的罪业所受到的现世报和后世报就如大火焚烧身体一样痛苦
人如果能够制伏自己的恶念,端正自己的心念行为,只做善业,不造作恶业,这样就能度脱人间的生死苦难
因为做善业所获得的福德就能在未来世投生天上或是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最终实证涅槃之道,这就是一大善
【词解】
【一心制意】谓专注一心时,能制伏意念所起之烦恼。——摘自百度
【正行】
梵语 samyak-pratipatti,巴利语 samma^-pat!ipatti。指不邪曲之行。即以佛之教化为基准之正当行为,与“邪行”相对;或对杂行、助行而言正行。又由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正行,由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助行。
据八正道经载,不谛见、不谛念、不谛语、不谛治、不谛求、不谛行、不谛意、不谛定等,称为道八邪行;反之,谛见、谛念,乃至谛意、谛定等,则称为道八正行。据中阿含卷三十八鹦鹉经及大智度论卷四十八等载,与外道凡夫之邪行相对的八正道等即属正行。
诸家列有数种正行说。如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举出三种正行即:于佛宝应修供养承事正行、于法宝所应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宝所应修共受财法正行。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以六波罗蜜为正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正行。辩中边论卷下就十波罗蜜行之“相”分别为六种正行,即: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正行。中边分别论卷下则就上述之作意正行分出十种正行,即:书写、供养、施与他、若他读诵一心听闻、自读、自如理取名句味及义、如道理及名句味显说、正心闻诵、空处如理思量、已入意为不退失故修习。法华经玄赞卷八以法华经卷四法师品所谓之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供养等,称为正行六种法师。
净土宗大德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中,谓修习五种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行业为五正行。即:(一)读诵,读诵净土之圣典。(二)观察,观想阿弥陀佛之相好。(三)礼拜,礼拜阿弥陀佛。(四)称名,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五)赞叹供养,赞叹阿弥陀佛之功德。反之,若以阿弥陀佛以外诸佛菩萨为礼拜、观想等之对象者,则称杂行。五正行中“称名”一项特别符合弥陀之本愿,故称正定业,其余四项则称助业、助行,二者因相对而作此称。若在专修念佛(称名)之外,兼修其他四行者,则称助正兼行。又就往生净土之“正因”,而言正行。此外,密教中,则于加行之后所修之行业称正行。(转法轮经、般泥洹经卷下、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解深密经卷三、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卷八十七、辩中边论述记卷中、法苑珠林卷十七)((参见:正因正行)1985)p1986
FROM:【佛光大辞典】
【度脱】
佛﹑道教语。谓超度解脱人世的生死苦难,到达仙佛境界。
© 汉典
★【佛言:“其二恶者,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室家、夫妇——都无义理,不顺法度。奢淫憍纵,各欲快意,任心自恣,更相欺惑。心口各异、言念无实、佞谄不忠、巧言谀媚、嫉贤谤善,陷入怨枉。】
【学习解说】
佛继续说:第二大恶者(就是偷盗),世间的人民不论是父子、兄弟、还是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以及夫妇都没有社会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伦理道德
他们不顾王法和各种社会规章制度,奢侈淫逸,骄傲放纵,都各自为了自己的欲望,为了自己获得快乐,总是放任自己,不受约束
更是互相欺骗诱惑,心口不一,说话总是言而无信
对上阿谀奉承内心不忠诚,表面上好听而实际上都是一些虚伪的话,嫉妒有贤之士,毁谤善良忠诚之人,甚至常常用各种借口来冤枉陷害他们
【词解】
【室家】
1.房舍;宅院。 2.夫妇。 3.妻子。 4.泛指家庭或家庭中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等。 5.家家,家家户户。
© 汉典
【义理】
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3、称 宋 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4、文辞相关。5、犹道理
© 汉典
【奢淫】
奢侈淫逸。
© 汉典
【自恣】
放纵自己﹐不受约束。
© 汉典
【言念】
1.想念。言﹐助词。
© 汉典
【无实】
1.指植物不结子实。 2.不真实;不诚实。 3.没有实体。
© 汉典
【佞谄】
1.亦作"佞讇"。 2.谄媚奉承。
© 汉典
【谀媚】
1.亦作"?媚"。 2.奉承献媚。
© 汉典
【巧言 】
表面上好听而实际上虚伪的话。
© 汉典
★【主上不明任用臣下、臣下自在机伪多端,践度能行知其形势。在位不正为其所欺,妄损忠良不当天心。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妇、中外知识更相欺诳,各怀贪欲、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尊卑、上下心俱同然。】
【学习解说】
作为君主不明事理,不加考察,随意任用臣子,特别是随意任用自己的亲信,这样的臣子就有了自在作恶的机会
他们不仅虚伪而且诡计多端,总是会审时度势,专门挑君主喜欢的来说话行事,来博取君主的喜欢
这样的君主在位不理正事,总是被这些投机取巧的下属欺骗,并且设下计策无端的谋害忠臣,朝中乌烟瘴气,做着天理难容的勾当,失去了民心
臣子欺瞒君主,子女欺骗父母,兄弟之间、夫妇之间、家庭中各个成员以及外面认识的人更是互相欺骗
各个人心中都怀着自私的心念,因为贪欲、嗔恚、愚痴的心念,都想着要为自己博取最大的利益,越多越好
无论是尊贵的人、卑微的人,无论是上级还是下属贪欲心都是一样的
【词解】
★【破家亡身不顾前后,亲属内外坐之灭族。或时室家、知识、乡党、市里、愚民、野人转共从事,更相剥害,忿成怨结。】
【学习解说】
行偷盗恶业,到了最后就是受因果报而家破人亡,连着他们的内外亲属也都不例外
有时一家人和认识的亲朋好友、乡里的人、城市里的人、愚痴无智的人、流浪的人凑在一起共同行偷盗的恶业
因为都怀着贪欲,都想分的多一点,所以在分赃中就会互相盘剥伤害,由此就会因分赃不均而结下怨结
【词解】
【室家】
1.房舍;宅院。 2.夫妇。 3.妻子。 4.泛指家庭或家庭中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等。 5.家家,家家户户。
© 汉典
★【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所恃怙,独来独去无一随者。】
【学习解说】
富有的人悭贪吝惜,不舍得用自己的财物施舍贫穷的众生,甚至不舍得给与自己的家人使用,这在药师经中就有教导: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诸众生,不识善恶,唯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
那些人一方面为了守护自己的财产一方面贪心又想要获得更大的财物,所以,他的身心都非常的忧苦
因为贪吝,直到最后除了钱财,尽无人可以依靠,自己独来独往,没有任何追随者
到了临命终,连这些视若珍宝的钱财也都不属于他
【词解】
【至竟】
1.直到最终。 2.副词。犹究竟。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7 天前
(接续楼上,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然后乃悔,当复何及?】
【学习解说】
所造的善业令众生获得福报,所造恶业就会令众生受到恶报,善报和恶报都会一直追随着造业众生的生生世世
或享受着善业带来的福报,或承受着造恶带来的种种痛苦,在承受痛苦的当下才开始后悔自己曾经犯下的错,那怎么来得及呢?
★【世间人民心愚少智,见善憎谤不思慕及,但欲为恶妄作非法,常怀盗心悕望他利,消散磨尽而复求索。邪心不正,惧人有色,不豫思计,事至乃悔。】
【学习解说】
世间的人民心智愚蠢少有智慧,看到行善的人不是见贤思齐心生敬佩一起行善反而生起憎恨毁谤嫉妒之心
为了自己的欲望常常罔顾王法,为非作歹,时常心怀偷盗之心,想要窃取他人的财物获取不当利益
等到这些不法之财挥霍掉之后又想着能再去哪里偷窃获取
因为心术不正,常行偷盗,所以总是害怕别人的眼色,担心东窗事发,总是战战兢兢的过日子
这就是在偷盗前不好好思维能不能做坏事的果报,然而事已至此,后悔也没用,只能承担偷盗的果报
【词解】
【消散】消失;离散;消除
© 汉典
【不豫】
不事先预备。
不犹豫。
不怕烦。
天子有病的讳称。
不高兴。
泛称尊长有疾。
不参与。
© 汉典
★【今世现有王法牢狱,随罪趣向受其殃罚。因其前世不信道德、不修善本,今复为恶,天神克识别其名籍,寿终神逝下入恶道,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
【学习解说】
犯了罪,在现世就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和惩罚,遭受牢狱之灾,并随着他的罪恶大小而分别判处不同惩罚
至于后世报,因为他在前世不守道德,不修善业,如今随着轮回的习气再次造恶,天神们已经记下了他的名字以及他作恶的形迹
那么在他命终之后就会根据他的造恶程度而堕入三恶道,在三恶道中自然得承受三恶道中的种种痛苦,
★【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二大恶、二痛、二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在不断地轮回中,等到地狱果报受完,再受饿鬼道的果报,在饿鬼道中的果报受完,就再受畜生道的果报
就这样不断地展转轮回受报,生生世世都没有出离解脱的日子,在三恶道中承受的苦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这就是众生在世上的第二大恶——偷盗业,所要承担的世间第二痛——受到世间王法惩处,遭受牢狱的惩罚,命终后受到的三烧——堕三恶道不断轮回受报,痛苦万分,无法用语言形容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二大善也。】
【学习解说】
偷盗的罪业所受到的现世报和后世报就如大火焚烧身体一样痛苦
众生如果能够在世间制伏自己的恶念,端正自己的心念行为,只做善业,不造作恶业(偷盗),这样就能度脱人间的生死苦难
因为做善业所获得的福德就能在未来世投生天上或是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最终实证涅槃之道,这就是第二大善
【词解】
【一心制意】谓专注一心时,能制伏意念所起之烦恼。——摘自百度
【正行】
梵语 samyak-pratipatti,巴利语 samma^-pat!ipatti。指不邪曲之行。即以佛之教化为基准之正当行为,与“邪行”相对;或对杂行、助行而言正行。又由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正行,由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助行。
据八正道经载,不谛见、不谛念、不谛语、不谛治、不谛求、不谛行、不谛意、不谛定等,称为道八邪行;反之,谛见、谛念,乃至谛意、谛定等,则称为道八正行。据中阿含卷三十八鹦鹉经及大智度论卷四十八等载,与外道凡夫之邪行相对的八正道等即属正行。
诸家列有数种正行说。如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举出三种正行即:于佛宝应修供养承事正行、于法宝所应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宝所应修共受财法正行。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以六波罗蜜为正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正行。辩中边论卷下就十波罗蜜行之“相”分别为六种正行,即: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正行。中边分别论卷下则就上述之作意正行分出十种正行,即:书写、供养、施与他、若他读诵一心听闻、自读、自如理取名句味及义、如道理及名句味显说、正心闻诵、空处如理思量、已入意为不退失故修习。法华经玄赞卷八以法华经卷四法师品所谓之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供养等,称为正行六种法师。
净土宗大德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中,谓修习五种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行业为五正行。即:(一)读诵,读诵净土之圣典。(二)观察,观想阿弥陀佛之相好。(三)礼拜,礼拜阿弥陀佛。(四)称名,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五)赞叹供养,赞叹阿弥陀佛之功德。反之,若以阿弥陀佛以外诸佛菩萨为礼拜、观想等之对象者,则称杂行。五正行中“称名”一项特别符合弥陀之本愿,故称正定业,其余四项则称助业、助行,二者因相对而作此称。若在专修念佛(称名)之外,兼修其他四行者,则称助正兼行。又就往生净土之“正因”,而言正行。此外,密教中,则于加行之后所修之行业称正行。(转法轮经、般泥洹经卷下、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解深密经卷三、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卷八十七、辩中边论述记卷中、法苑珠林卷十七)((参见:正因正行)1985)p1986
FROM:【佛光大辞典】
【度脱】
佛﹑道教语。谓超度解脱人世的生死苦难,到达仙佛境界。
© 汉典
★【佛言:“其三恶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共居天地之间,处年寿命无能几何。上有贤明长者、尊贵豪富,下有贫穷㒋贱、尪劣愚夫,中有不善之人常怀邪恶,但念淫妷,烦满胸中,爱欲交乱坐起不安,贪意守惜但欲唐得。】
【学习解说】
佛继续说:第三恶(就是邪淫),世间人民因为因缘和合而相互集聚,共同生活在这个宇宙之间,而生活在这个世间的众生,寿命都是很短暂的
不管是德高望重的贤圣,还是家财万贯的富豪,不管是贫穷下贱的还是身体孱弱有残疾的的或是愚昧无智之人
这些人中总有一些是心怀不善的,他们心中常常生起邪恶的念想,总是心心念念的想着淫欲之事,由此使心中更加的烦躁
在对淫欲的贪念下,丧失了心性,与人互相苟合,而且在相同的贪欲心念下,使得双方都惺惺相惜,更加的迷恋对方
【词解】
【寄生】
一种生物体依附在另一生物体中以求供给养料、提供保护或进行繁衍等而得以生存
(2) [parasitic]∶指不劳而获的生活
© 汉典
【贤明】
(术语)贤圣,明哲。无量寿经下曰:“贤明长者,尊贵豪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尪劣】
1.孱弱;怯弱。
© 汉典
【妷】】
◎ 放荡:© 汉典
【交乱】
共乱。
© 汉典
【眄睐 】
1.顾盼。 2.眷顾。
© 汉典
【细色 】
犹美色。
© 汉典
★【眄睐细色邪态外逸,自妻厌憎私妄出入,费损家财事为非法,交结聚会兴师相伐,攻劫杀戮强夺不道。】
【学习解说】
双眼顾盼流连的望着对方的美色,那种邪淫放荡的媚态一目了然
反之对自己的妻子表现出厌烦憎恨的心思,总是偷偷出去与人私会,即违背了伦理道德,又损耗了家中的财物
于是就从事非法之事,常常在外结交一些恶趣相投的人聚会,又会因为一言不合而兴师动众相互讨伐,攻击掠夺互相杀戮强夺豪娶,做着大逆不道的事情
【词解】
【交结】交往;交朋友
(2) 相互连接
(3) 认识;相互勾结
© 汉典
【攻劫 】
攻击掠夺。
犹攻讦。
© 汉典
★【恶心在外不自修业,盗窃趣得欲击成事,恐势迫胁归给妻子,恣心快意极身作乐。】
【学习解说】
如此邪淫恶行的名声在外流传,自己又不幡然醒悟,反而把盗窃当成一件快乐之事,每天都在想着如何去偷盗
又甚至为了获取不法钱财恐吓威胁别人,把掠夺来的不义之财交给家人,自己则随心在外逍遥快活
【词解】
【恣心】
随心,任情。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6 天前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或于亲属不避尊卑,家室中外患而苦之,亦复不畏王法禁令。如是之恶著于人鬼,日月照见、神明记识,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
【学习解说】
堕入邪淫中的人有时对于自己的亲属也不避讳,更没有尊卑之分,毫无人性的行这种淫欲之事
令自己家中的其他成员也都因为他的行为被亲戚们所诟病,真的是内忧外患,苦不胜言
因为淫心炽盛,内心也毫不惧怕国家法律的禁令制裁
尽管如此,这种人造下的恶业最终总是会被人所唾弃,被恶鬼缠缚,他的恶行被日月照的明明白白,被神明记得清清楚楚
等到他命终的时候,果报就开始了,自然是堕入到三恶道受无量无边的痛苦,
★【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三大恶、三痛、三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在三恶道中不断地轮回,等到地狱道中的果报受完,再投生到饿鬼道,受饿鬼道的痛苦,等到饿鬼道的果报受完,再展转到畜生道,受畜生道的痛苦
如此展转其中,累生累世都不得出离,更难以解脱,在三恶道所遭受的痛苦真的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述
这就是众生在世上的第三大恶——邪淫,所要承担的世间第三痛——被恶鬼所缠缚,丑行被曝光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众人所唾弃,命终后受到的三烧——被神明记载下世间的恶行,跟据他的业行果报,堕三恶道不断轮回受报,痛苦万分,无法用语言形容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三大善也。】
【学习解说】
邪淫的罪业所受到的现世报和后世报就如大火焚烧身体一样痛苦万分
所以,众生在娑婆恶世都应该时时保持正念,以正念制伏自己内心的恶念,端正自己的心念行为,总是想着要行善,不造作恶业——不邪淫,这样就能度脱人间的生死苦难
因为做善业所获得的福德就能在未来世投生天上或是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最终实证涅槃之道,这就是第三大善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众恶。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谗贼、斗乱,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于傍快喜。不孝二亲、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学习解说】
佛继续教导,这第四种恶就是:世间人民不知道要修习善行,反而互相教唆行种种恶业,时时在众生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又时常口出恶言,诽谤讥毁别人,诋毁别人的名声,又时常说大妄语,说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以达到自己欺压人的目的,又时常说一些没有意义的 甚至是淫意之语,令人想入非非
为了达到自己的私欲,不惜做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恶事,恶人之间也会因为利益冲突而恶言恶语恶行,相互打斗,扰乱社会秩序
自己不行善,反而憎恨嫉妒行善之人,造谣败坏贤圣之人的名誉,见自己的阴谋得逞,善人遭到迫害,心里就很高兴,在一旁看笑话
这些人不孝敬父母,不尊敬师长,对师长起傲慢轻怠之心,对朋友不诚实,不守信用
【词解】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两舌】
梵语 pais/unya,巴利语 pisuN!a^-va^ca^。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又作离间语、两舌语。为十恶业之一。四分律卷十一,以两舌语为“波逸提”之第三;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下,将两舌戒配于梵网四十八轻戒中之第十九戒。然成实论卷八之五戒品中则不以两舌为五戒之一,谓两舌属微细过,守护不易;且两舌系由妄语分出,若说妄语,则已含摄于内,故不以两舌为戒。两舌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亦得弊恶眷属与不和眷属之果报。(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十诵律卷九、瑜伽师地论卷八、俱舍论卷十六)((参见:十善十恶)468)p3070
FROM:【佛光大辞典】
【恶口】
为十恶之一。新译粗恶语。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据大乘义章卷七载,言辞粗鄙,故视为恶;其恶从口而生,故称之为恶口。法界次第初门卷上(大四六·六六九下):“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另据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载,若恶口骂詈诽谤,其人将获大罪报。(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十六)p4946
FROM:【佛光大辞典】
【妄语】
十恶之一。又作故妄语、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欺。特指以欺人为目的而作之虚妄语。妄语戒为五戒、十戒之一。据四分律卷十一所载,妄语为波逸提(必须向众僧忏悔之罪),此系小妄语(虚伪不实);另据同书卷二载,未至菩提而妄言得菩提(即妄称证得佛道)者,即犯波罗夷(为教团驱逐之大罪),此系大妄语(未得言得,未证谓证)。此外,据大智度论卷十三载,犯妄语戒而无惭愧心者,自断于至涅槃及生天之道,并有口气臭、善神远离等十种罪过,此称为妄语十罪。(杂阿含经卷三十三、优婆塞五戒相经、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顺正理论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十四、大乘义章卷七、卷十二)((参见:律)3789)p2343
FROM:【佛光大辞典】
【绮语】
梵语 sam!bhinna-prala^pa。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十恶之一。成实论卷八以非实语、实语而不以时、实语以时而随顺衰恼、实语以时而言无本末义理无次等皆为绮语。又瑜伽师地论卷八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静语、不思量语、不静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成实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卷六十、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上)((参见:十善十恶)468)p5888
FROM:【佛光大辞典】
【谗贼】
1.诽谤中伤﹐残害良善。 2.指好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人。
© 汉典
【于傍快喜】是指以各种花言巧语欺骗、迷惑别人,见自己的阴谋得逞,善人遭到迫害,心里就很高兴,在一旁看笑话——摘自百度
【无信】
1.不要相信;不相信。 2.不守信用,没有信用。
© 汉典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不能自知,为恶无耻,自以强健欲人敬难,不畏天地、神明、日月,不肯作善,难可降化。自用偃蹇谓可常尔,无所忧惧,常怀憍慢。】
【学习解说】
又自以为是,狂妄自大,以为自己最了不起,常常以暴力恐吓威胁侵扰别人,没有自知之明,不以造恶为可耻的事情
自以为自己身体强壮总是想要让别人都敬畏他,这样的人不敬畏天地神明日月,始终不肯行善,实在是难以降服教化
常常骄横野蛮,对一切都无忧无惧,目空一切,真是傲慢的很
【词解】
【自大】自以为了不起;把自己的地位作用等看得很重要的,夸大自己的价值的
© 汉典
【横行】
(2)依仗暴力做坏事
在世界上横行的邪恶势力
© 汉典
★【如是众恶,天神记识,赖其前世颇作福德,小善扶接营护助之;今世为恶福德尽灭,诸善神鬼各去离之,身独空立无所复依。寿命终尽诸恶所归,自然迫促共趣夺之。】
【学习解说】
像这样造作种种恶业又傲慢的众生,天神们都已经为他做下了标记
这些人凭借着过去世的行善业而获得的福报,能够暂时护念着他没有当下承受恶果
但是等今世造下的种种恶业令他的福报全都消耗掉,护持他的善神们也都离他而去,只剩下自己孤零零一个,没有了依靠
等到寿命终结的时候自己造下的恶业果报全都来讨报,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夺取他的生命
【词解】
【迫促】急迫;紧促© 汉典
★【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当往趣向,罪报自然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精神痛苦,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学习解说】
又因为他造下的种种恶业都被神明记录在册,在灾祸业力的牵引下必定是投生到三恶道,这就是造作恶业必定受到恶的果报,这一规则从来都不会改变
所以造恶之人必定会随着业力掉入火坑,令其身心摧毁破碎,精神遭受无量痛苦,等到这个时候才后悔,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必定要承受这些恶报
【词解】
★【天道自然,不得蹉跌,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四大恶、四痛、四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天地间的自然规律是不会有闪失失误的,因此造作恶业的众生,自然是会堕入到三恶道受无量无边的痛苦,这就是因果法则
在三恶道中不断地轮回,等到地狱道中的果报受完,再投生到饿鬼道,受饿鬼道的痛苦,等到饿鬼道的果报受完,再展转到畜生道,受畜生道的痛苦,如此展转其中,累生累世都不得出离,更难以解脱,在三恶道所遭受的痛苦真的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述
这就是众生在世上的第四大恶——妄语,所要承担的世间第四痛——过去世福报消耗,善神远离,独自一人,无有依靠,命终后受到的四烧——被神明记载在世间的恶行,堕三恶道,随着业力掉入火坑,令身心摧毁破碎,精神遭受无量痛苦
【词解】
【蹉跌】失足跌倒,比喻失误
专必成之功,而忽蹉跌之败者也。——《后汉书·蔡邕传》
© 汉典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四大善也。”】
【学习解说】
妄语的罪业所受到的现世报和后世报就如大火焚烧身体一样痛苦万分
所以,众生在娑婆恶世都应该时时保持正念,以正念制伏自己内心的恶念,端正自己的心念行为,总是想着要行善,不造作恶业——不妄语,这样就能度脱人间的生死苦难
因为做善业所获得的福德就能在未来世投生天上或是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最终实证涅槃之道,这就是第四大善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5 天前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佛言:“其五恶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业,家室眷属饥寒困苦。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取与无节,众共患厌,负恩违义,无有报偿之心。】
【学习解说】
佛继续说:第五种恶就是:世间人民徘徊懒惰之心炽盛,总是不肯做善事,不肯修身养性,消除业障,因为懈怠懒惰,导致家中亲眷受到饥寒交困之苦
对父母的劝导教诲总是怒目相视,态度恶劣,一开口说话就是吵架,恶言相加,总要违背父母的教导,与父母的意见相左
双方在一起就像怨家一样,令父母悲痛万分,不如没有这个儿子
总是伸手向别人要钱,而且没有节制,令家里的人都厌烦他
又总是做些忘恩负义的事,对先前有恩与他的人总是没有报答之心
【词解】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汉典
【治身】犹修身。© 汉典
【瞋目】瞪大眼睛表示愤怒© 汉典
【违戾】
1.违背。 2.抵触;不一致。 3.乖谬;不合情理。
© 汉典
【反逆】
1.相反。 2.叛逆;谋反。 3.北齐刑律有重罪十条,首为反逆,不在八议论赎之列。隋唐律承北齐制﹐置十恶之条﹐改称谋反。参阅《隋书.刑法志》。亦指谋反犯。 4.颠簸。
© 汉典
【无节】
1.谓无先验之明。一说谓不通礼节。 2.没有法度;不加节制。 3.没有节操。 4.指物体不分段,没有节。
© 汉典
【负恩】
1.谓承受恩德。 2.忘恩;背恩。
© 汉典
★【贫穷困乏不能复得,辜较纵夺放恣游散,串数唐得用自赈给。耽酒嗜美、饮食无度,肆心荡逸、鲁扈抵突,不识人情强欲抑制。见人有善憎嫉恶之,无义、无礼,无所顾录。自用职当不可谏晓,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不信先圣诸佛经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后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欲杀真人,斗乱众僧,欲害父母、兄弟、眷属,六亲憎恶愿令其死。】
【学习解说】
因为懈怠懒惰又不行善,致使生活贫穷潦倒,虽然家中各种生活用品都缺乏,但是因为先前取与没有节制,又没有感恩之心,所以别人都不会再给与他
于是放纵任性的走上了搜刮众生钱财的叛逆之路,整日游手好闲,抢夺财物,把不义之财恣意挥霍,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整日沉迷于美酒佳人,饮食没有节制,肆意的放纵自己,又鲁莽跋扈,总是与别人起冲突,不管人情世故,总是强制约束别人,不令别人反对
见到行善之人不起敬仰之心反而心生嫉妒憎恨,对人不讲情义,也没有礼义廉耻,行事没有一丝的顾念,总是肆无忌惮,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听不进别人的劝导,总是刚愎自用
对自己家中的家人亲戚朋友的生活过的好不好不会有一丝的记挂,只想到自己是否够用
不会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内心也不存师长朋友平时谆谆教导的情义,心中常怀着恶念,口中常说着恶语,身体常行恶事,从来都不做一件善事
不相信先世圣人们所讲的经文法义教导,不相信修行佛法可以度脱三世之迷,不相信人死后,神识还会转生在六道轮回,不相信行善能得善业果报,作恶就会受到恶报的因果法则
因此,放纵自己的心念行为,不仅杀阿罗汉,破坏僧众团结,令他们生起争斗,还想杀害父母,兄弟、眷属,这样的行为,令亲属朋友们都对他生起憎恨之心,都希望他死去
【词解】
【辜较】
1.搜刮聚敛。指对财利的把持。 2.大略﹔大概。 3.比较。 4.查对﹔计点。
© 汉典
【 放恣】 放纵任性© 汉典
【唐得】
徒得;白白得到。
© 汉典
【肆心】
1.用心;尽心。 2.犹恣意。
© 汉典
【荡佚】
放纵;不受约束。
© 汉典
【抵突】
1.触犯;逼近。 2.率直;莽撞。
© 汉典
【抑制】约束;压制© 汉典
【顾录】
顾念收纳。
© 汉典
【晓谏】即规劝使明白。© 汉典
【度世】
<一>指度脱三世迷界之事。度即渡、出,犹言出世、出世间、离世间。如华严经离世间品,又称度世品经。
<二>指为自己名利、生计所作一切之生业。
<三>指济度世间之人。如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能度诸世间。”(佛说无量寿经卷上)p3778
FROM:【佛光大辞典】
【真人】
阿罗汉之异名。以彼等乃修无伪真道者,故称真人。此外,伟大之修行者(佛陀),或趋向证得真谛法又不自贵、不贱他之圣人,皆称为真人。((参见:阿罗汉)3692)p4193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是世人心意俱然,愚痴曚昧而自以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逆恶天地,而于其中悕望侥幸,欲求长生,会当归死。慈心教诲令其念善,开示生死善恶之趣自然有是,而不信之;】
【学习解说】
这样的世间人自己总是自满自足,实则愚痴蒙昧却自以为自己有智慧,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死后又不知轮转到哪里?
对人不仁不义又不孝顺,所做之事已经违背了天地公理,违背了人伦道德
但是却还是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然而这怎么可能?像这样的恶念恶行,只有堕入三恶道的可能
善知识慈悲教导希望他能够心生善念,行善事,并为他开示生死轮回之道理
开示善恶业的果报,行善也必定投生善道,造作恶业必定堕入恶道的基本道理,但是众生愚昧对于因果却不相信
【词解】
【具然】自满自足貌——摘自百度
【会当】意思是该当——摘自百度
【归死】指的是接受死刑
★【苦心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穷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学习解说】
别人苦口婆心的教导还是对他毫无受益,他的心中还是愚昧不开窍,还是无法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相信人死后会根据自己的业力而轮回不同的六道,这样的人等到寿命终结的时候,肯定会后悔会恐惧
但是平时不事先修习种种善业,累积福德,等到临命终时方才后悔害怕,到那时一切都晚了
天地之间,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分的清清楚楚,什么样的业力投生到哪一道明明白白,不会有错
这一真理深奥开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祸福因果一脉相承,每一个人做了善恶业,必定会有相应的善恶果报,谁也替代不了谁
【词解】
【不豫 】不事先预备。© 汉典
★【数之自然应其所行,殃咎追命无得纵舍。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用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
【学习解说】
因为众生的恶行,灾祸自然就会跟随他要他的命,绝不会放纵和舍弃
善良的人常常行善事,就会得到福德,今后享受各种荣华富贵,这就是从乐入乐,从明入明
恶人常常造作恶业,就会受到恶的苦报,以后堕入恶道遭受无量痛苦,这就是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这样的因果报应谁才会知道呢?独独只有佛才能知道,但是对于佛的教导开示,相信的人并如实落实的众生实在太少
所以众生才会一直在轮回的道路上生生死死,不断轮回在三恶道中
【词解】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4 天前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1小时)
★【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像这样愚痴的世人真的是数之不尽,因此就自然会有三恶道,在三恶道受无量无边的烦恼痛苦
在三恶道中不断地轮回,等到地狱道中的果报受完,再投生到饿鬼道,受饿鬼道的痛苦,等到饿鬼道的果报受完,再展转到畜生道,受畜生道的痛苦,如此展转其中,累生累世都不得出离,更难以解脱,在三恶道所遭受的痛苦真的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述
这就是众生在世上的第五大恶——不信教导,所要承担的世间第五痛——受到恶的苦报,命终后受到的五烧——堕三恶道,遭受无量痛苦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所语如语、心口不转,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学习解说】
不信佛的教导所受到的现世报和后世报就如大火焚烧身体一样痛苦万分
所以,众生应坚信先世圣人们所讲的经文法义教导,相信修行佛法可以度脱三世之迷
相信人死后,神识还会转生在六道中轮回,相信行善能得善业果报,作恶就会受到恶报的因果法则
因此众生都应该时时保持正念,以正念制伏自己内心的恶念,端正自己的心念行为
平时一定要言行一致,所做所行都应以至诚心面对
所说的话必定是符合世间法律和道德规范的,也必定是契合佛法法义的正向语言
心中想的口中说的必定无有违背,总是想着为众生多做善事,不造作恶业,这样就能度脱三世迷惑
又因做善业所获得的福德就能在未来世投生天上或是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最终实证涅槃之道,这就是第五大善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3 天前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是世五恶勤苦若此,五痛、五烧展转相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我今天为你们说的娑婆世界的这五种恶业,如果不停的造作这些恶业,所要承受的果报真的是非常的痛苦
他所承受的五痛(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五烧(其于未来世受三恶道苦报)不断地因造作五恶而辗转发生
所以只要众生不断地造作恶业,不修习善业,结果自然都会堕入三恶道受苦
【词解】
【五痛五烧】
由造五恶所受之果报。依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谓,痛是苦受,烧是苦具,二者皆为地狱之报。(无量寿经卷下、灌顶经卷一)p1163
FROM:【佛光大辞典】
【展转】
梵语 param!para^ 或 anupu^rva。又作转转。即顺次连续之意。顺次对照,称为展转相对,或展转相望。相互由他转生,则称为展转相生。p4086
FROM:【佛光大辞典】
★【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恶所招示众见之。身死随行入三恶道,苦毒无量自相燋然。】
【学习解说】
或是先在今世承受五痛的折磨,身体久病不愈,被病魔折磨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这都是自己造下恶业所承受的现世报,让众生都能在今世亲眼见到,起到警示作用
临终之后神识则随着自己的罪业堕入三恶道,在三恶道承受五烧的无量无边的痛苦,就如大火烧身一样剧痛无比
【词解】
【燋然】意思是憔悴貌。——摘自百度
【无所】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
© 汉典
★【至其久后共作怨结,从小微起遂成大恶,皆由贪着财色、不能施慧,痴欲所迫、随心思想,烦恼结缚无有解已,厚己诤利无所省录。】
【学习解说】
到了很久以后,才发现自己所结下的怨仇,一开始都是由小恶而引发相互报复,这报复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逐渐就引发了大恶,结下了大的仇恨
究其原因,这些都是因为众生贪着世间财色、悭贪吝啬,不肯布施的缘故,又因为愚痴无智,时常随顺凡夫贪欲的心念,令自己堕入种种烦恼中,不能解脱
众生因为自私,总是对自己宽厚,为了争夺自己的利益而相互诤斗,彼此勾心斗角,对于这些恶业自己又不会好好反省,只能一直随恶业流转
★【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身生劳苦久后大剧。】
【学习解说】
世人在享受荣华富贵时,只贪图一时的肆意快乐,而不知要节制,更不懂要修习善业,增上福德
殊不知自己微弱的福报没有消耗多时就会随时消失,由此身心就会承受各种辛劳痛苦
并随着自己造作的恶业逐渐增加,最后就会承受大的苦报
★【天道施张自然纠举,纲纪罗网上下相应,焭焭忪忪当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学习解说】
因果报应,这是自然法则,任何人都躲不过,造作恶业,随时都会被国家法律制度以及未来的因果报应所惩罚
到那时只能孤单一人无依无靠,惊恐不安的承受现世律法惩处的苦报以及未来堕入三恶道受无量无边的苦报
这样的事例古今都有很多,听了真的是令人非常的悲伤痛苦
【词解】
【劳苦】勤劳辛苦
© 汉典
【施张】
1.施行。 2.张开;展开。 3.安放;铺陈。
© 汉典
【天道】 自然规律
© 汉典
【纠举】
1.亦作"糾举"。 2.督察举发。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前天 20:59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1小时)
★【佛语弥勒:“世间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灭众恶,悉令就善弃捐所思,奉持经戒、受行道法,无所违失,终得度世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世间众生就是这样,总是造作恶业,不修善业,承受五痛和五烧的痛苦,佛为众生的无知感到悲哀怜悯
于是佛就以大威神力摧毁消灭众生的种种恶业,教导众生佛法的智慧,教导众生修习十善,抛弃凡夫恶的心念行为,断除恶因恶果报,结下善因成就善的果报
教导众生要严格奉持遵守经文中的戒律,不造作恶业,受持佛法中教导的种种行法,只要坚持努力落实实践佛法而不退却,也不曾有过失,那么最终就能解脱世间六道轮回,成就涅槃之道
【词解】
【摧灭】
1.摧毁消灭。
© 汉典
【奉持】
1.保持﹐保住。 2.犹奉行。 3.犹主持﹐料理。
© 汉典
★【佛言:“汝今诸天人民及后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能于其中端心正行,主上为善、率化其下,转相敕令各自端守,尊圣敬善、仁慈博爱。佛语教诲无敢亏负,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永离三涂无量忧畏苦痛之道。】
【学习解说】
佛说:你(指弥勒菩萨)、诸天人民以及未来世的众生,听闻佛所说的教导后应当认真的思惟,按照佛的教导端正自己的心念,做有助于解脱的正向行为
就如上级领导要一心向善,言行一致,这样就能归顺下属也一心向善,这样互相传递落实佛的教导,各自端正自己的心念,礼敬诸佛尊重贤圣,对一切众生都心怀仁慈悲博爱
对佛的教导绝不辜负,应当生起度脱六道轮回的决心,拔除造成轮回业的种种恶业根本,远离三恶道,远离造成一切忧虑畏惧苦痛的凡夫心念行为
【词解】
【正行】
梵语 samyak-pratipatti,巴利语 samma^-pat!ipatti。指不邪曲之行。即以佛之教化为基准之正当行为,与“邪行”相对;或对杂行、助行而言正行。又由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正行,由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助行。
据八正道经载,不谛见、不谛念、不谛语、不谛治、不谛求、不谛行、不谛意、不谛定等,称为道八邪行;反之,谛见、谛念,乃至谛意、谛定等,则称为道八正行。据中阿含卷三十八鹦鹉经及大智度论卷四十八等载,与外道凡夫之邪行相对的八正道等即属正行。
诸家列有数种正行说。如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举出三种正行即:于佛宝应修供养承事正行、于法宝所应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宝所应修共受财法正行。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以六波罗蜜为正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正行。辩中边论卷下就十波罗蜜行之“相”分别为六种正行,即: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正行。中边分别论卷下则就上述之作意正行分出十种正行,即:书写、供养、施与他、若他读诵一心听闻、自读、自如理取名句味及义、如道理及名句味显说、正心闻诵、空处如理思量、已入意为不退失故修习。法华经玄赞卷八以法华经卷四法师品所谓之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供养等,称为正行六种法师。
净土宗大德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中,谓修习五种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行业为五正行。即:(一)读诵,读诵净土之圣典。(二)观察,观想阿弥陀佛之相好。(三)礼拜,礼拜阿弥陀佛。(四)称名,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五)赞叹供养,赞叹阿弥陀佛之功德。反之,若以阿弥陀佛以外诸佛菩萨为礼拜、观想等之对象者,则称杂行。五正行中“称名”一项特别符合弥陀之本愿,故称正定业,其余四项则称助业、助行,二者因相对而作此称。若在专修念佛(称名)之外,兼修其他四行者,则称助正兼行。又就往生净土之“正因”,而言正行。此外,密教中,则于加行之后所修之行业称正行。(转法轮经、般泥洹经卷下、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解深密经卷三、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卷八十七、辩中边论述记卷中、法苑珠林卷十七)((参见:正因正行)1985)p1986
FROM:【佛光大辞典】
【率化】
归顺。
© 汉典
【主上】指君主或上级,表示对君主或上级的尊称——摘自百度
【敕令】 指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
© 汉典
【转相 】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亏负】对不住人;使吃亏© 汉典
【忧畏 】
忧虑畏怯。
© 汉典
★【汝等于是广殖德本,布恩施慧,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
【学习解说】
所以,你们这些人应当广泛的培植一切增上福德之本的种种善行,广泛的布施恩惠,千万不要违犯佛经中教导的戒律,要修习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波罗蜜,不仅自己如此,还应该互相教导,令众生都修行六度波罗蜜
【词解】【德本】
道德的根本。古代以孝为德本。
© 汉典
【道禁】
佛道之禁戒。指大乘、小乘之诸戒律,系用以禁止诸恶者。即戒波罗蜜。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下):“广植德本,布恩施慧,勿犯道禁。”p565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昨天 21:11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1.5小时)
★【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
【学习解说】
在娑婆世界广行善事,教化众生,就是在培植福德,并且在世间收摄自己的凡夫心念,以正向心念,受持清净的八关斋戒一日一夜,这样的功德远胜过在无量寿佛国行善一百年,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无量寿佛国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就具备的,国中所有的众生都在修善积德,没有一丝丝的恶念恶行
(反观娑婆世界众生,念念都是陷在贪嗔痴的恶念中,因为自私自利,造作种种恶业,由此在娑婆世界修行善业,是多么的难得)
【词解】
【无为自然】是指顺应自然之道,不强行干预,而是让事物按照其自然规律发展——摘自百度
★【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
【学习解说】
在娑婆世界修善十日十夜,这样的功德远胜过在他方世界中修善一千年,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他方世界国土中修习善业的机会有很多很多,造作恶业的机会很少,他们自然获得种种福德,因为没有造恶的地方呀!
【词解】
【自然】指的是事物本来的样子,不受外界影响,保持其自然状态。——摘自百度
★【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勤苦求欲转相欺殆,心劳形困饮苦食毒,如是匆务未尝宁息。】
【学习解说】
唯有在娑婆世界有种种的恶业因缘,没有福德自然,众生都是辛辛苦苦的追求自己的欲望利益,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相互欺诈,勾心斗角,弄得自己身心憔悴,精神和体力都极度疲劳,就如同在饮世间三苦(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二、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三、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食贪嗔痴三毒一样,每天都急着造做这些恶业,没有一刻停下来的时候
【词解】
【欺殆】
1.欺诈。
© 汉典
【三苦】
(名数)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二、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三、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欲界有三苦。色界有坏苦行苦。无色界有行苦。无量寿经上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吾哀汝等天人之类,苦心诲喻教令修善,随器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在意所愿皆令得道。】
【学习解说】
我因为哀悯你们这些天人和世间众生,所以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成佛,苦口婆心的教导你们,运用各种方便作比喻,教导你们要修习善业,根据众生的根器作不同的开导,我为众生所传授的经法,都能使众生获得很大的利益,如果众生都能够按照我的教导去做,那么都能够成就佛道
★【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学习解说】
佛所游历过的地方,如论是哪个国家、城市、或是人群聚集的乡村,那里的人们全都得到佛的教导,断除恶念,人心向善,使天下太平,日月清明,风调雨顺、没有天灾人祸,国泰民安,人民幸福,没有战争,国民人人崇尚道德,人与人之间以仁义相待,都修行十善业,文明礼让谦卑恭敬
【词解】
【游履】
犹游历。
© 汉典
【国邑】
1.国都。 2.城邑。 3.汉代诸侯的封地。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47.52.130.92/)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