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焰光明,学习〈楞严经〉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8 02:30
标题: 佛弟子焰光明,学习〈楞严经〉的习经记录帖
缘起:《楞严经》共修(2020/10/9—11/7)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金刚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楞严会上诸佛菩萨
弟子焰光明,发心学习【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恳请诸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令弟子入清净光明心增长智慧,读懂经中的实修要点,认真写出正确的白话解说,以佛法正见自利利他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持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9 18:59
一、全经内容简介
(增补中)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9 19:00
二、【学习目录】
【卷一】
1,法会地点和与会大众
2,阿难尊者遭遇淫咒幻术,文殊菩萨以佛陀教导的楞严咒将其救回
3,佛陀询问阿难尊者出家因缘,由此引出「七处征心」
a,阿难尊者的出家因缘
b,【七处征心】
①心在身内?
②心在身外?
③心潜伏根里?
④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
⑤随所合处心则随有?
⑥心在中间?
⑦一切无著名觉知心?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1,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由此获得二种殊胜的功德
2,观世音菩萨为何能【三十二应身广度众生】?([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首楞严三昧)的妙用之①)
3,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布施众生十四种无畏功德?([闻薰闻修金刚三昧](首楞严三昧)的妙用之②)
(整理增补中~)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9 19:0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本楼用时,约2小时10分)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出
【学习解说:将这部实修佛子必修的《楞严经》带到中国来的,是印度名叫般剌蜜帝的法师。
《楞严经》当时在印度被视为国宝,严禁外传,般剌蜜帝法师历尽艰辛才将此部经典带到了中国,并主持翻译此经。非常感恩】
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
【学习解说:给这部《楞严经》做文章润色的,是菩萨戒弟子房融,官职做到过宰相】
乌长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学习解说:将经文翻译为中文的,是乌长国的(今巴基斯坦北部的古代小国,位于今斯瓦特河流域,中国东晋时即已经存在)弥伽释迦法师】
1,法会地点和参与大众
★ 如是我闻:
【学习解说:我是这样从佛陀处听闻的
这里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佛陀的堂弟,也是佛陀的侍者
我们现在学习的经藏,是由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在佛陀涅槃后诵出(律藏则是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诵出),并由佛陀的弟子们集结起来的。】
★ 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乾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学习解说:一时(指在某个时候;也指时机适合的意思),
佛陀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讲说佛法(室罗筏城就是通常所说的舍卫城,是乔刹罗国的都城,佛陀在此前后居住过25年左右,做了很多佛法的开示。),
听法的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这些比丘都是断除了烦恼和生死的大阿罗汉(这里的大,指的是发大乘心的意思)。
这些大阿罗汉,是真佛子,都能安住世间延续佛陀正法,善于超越种种有为法的束缚(不被世间各种色声香味触法所障碍),
能在国土中成就各种威德仪则,能跟随佛陀转法轮,都清净微妙能领受佛陀的嘱托
能以清净庄严的戒律,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在这三界中都是未脱离轮回的)众生做弘扬佛法的示范
能应化为各种身形随缘度脱无量众生,令脱离生死苦海
这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中,以大智舍利弗(佛陀弟子中智慧第一)、摩诃目乾连(神通第一)、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说法第一)、须菩提(佛陀弟子中解空第一)、优波尼沙陀这些佛陀的大弟子为尊为上】
[名词解释]
【一时】
1.指佛于某地说法之时。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
2.指佛说法之时,亦即师资道合,机教相叩之时。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漏】
(术语)Ana%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住持】
(术语)安住于世而保持法也。圆觉经曰:“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毗婆沙论曰:“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净土论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又】(杂名)一寺之主僧名住持,此由禅门起。敕修清规住持章曰:“佛教入中国四百余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居,或依律等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禅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向风问道。有徒字蕃,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如天竺之称舍利须菩提,以齿德俱尊也。”禅苑清规尊宿住持曰:“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首】
(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学习解说:还有无量的辟支佛无学行者,以及初发心求菩提道而未有深行者一同来到佛陀处,属于僧人在夏安居结束之际来做自恣(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忏悔,叫做“自恣”)】
【无学】
梵语 as/aiks!a。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俱舍论卷二十四、法华玄赞卷一)((参见:九无学)147、“有学”2458)p5138
FROM:【佛光大辞典】
【初心】
梵语 nava-ya^na-sam!prasthita。全称初发意、初发心、新发意、新发心。指初发心求菩提道而未有深行者。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参见:新发意)5468)p2789
FROM:【佛光大辞典】
【自恣】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学习解说:参加此次法会的还有十方的大菩萨,都想一觉心中所疑,想要听闻慈悲威严的世尊演说深奥秘密之义理。
这时,佛陀安坐下来,就为法会里的大众宣说 深奥的佛法义理,法会中清净修行的大众听闻了佛陀前所未有的说法开示,佛陀如迦陵频伽鸟一样和雅微妙的音声遍布着整个法界,感应了恒河沙那么多的菩萨来道场中聚会,在这些菩萨大众中,以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最尊最上
由这些参与法会的大众可以看出,此部楞严经要讲的是大乘法】
【密义】
指深奥秘密之义理。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p4494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筵】
指说法之坐席。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禅院清规卷七尊宿入院)p3416
FROM:【佛光大辞典】
【清众】
指出家教团或于丛林修行之大众。又称清净大海众、清净众。如印度四大河流入于大海,即舍原名,皆成海水;比丘出家,亦舍以前之种姓族名,不分贵贱上下,皆成志求解脱之清净大众。(景德传灯录卷六末附禅门规式)p4672
FROM:【佛光大辞典】
【迦陵频伽鸟】
迦陵频伽,梵语 kalavin%ka,巴利语 karavi^ka。又作歌罗频伽鸟、羯逻频迦鸟、迦兰频伽鸟、迦陵毗伽鸟。略称迦陵频鸟、迦娄宾鸟、迦陵鸟、羯毗鸟、鹖鹎鸟、羯脾鸟、频伽鸟等。意译作好声鸟、美音鸟、妙声鸟。此鸟产于印度,本出自雪山,山谷旷野亦多。其色黑似雀,羽毛甚美,喙部呈赤色,在卵壳中即能鸣,音声清婉,和雅微妙,为天、人、紧那罗、一切鸟声所不能及。在佛教经典中,常以其鸣声譬喻佛菩萨之妙音。或谓此鸟即极乐净土之鸟,在净土曼荼罗中,作人头鸟身形。(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新华严经卷七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十八、慧苑音义卷下、翻译名义集卷六)p3965
FROM:【佛光大辞典】
【仙音】
指佛之音声。佛之音声非比寻常,故以仙音喻称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伽陵仙音遍十方界。”p1548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10 16:35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40分)
2,阿难尊者遭遇淫咒幻术,文殊菩萨以佛陀教敕的楞严咒将其救回
★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
【这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死亡忌日置办斋饭,邀请佛陀来皇宫,并亲自在城门迎接,广泛设置了种种无上名贵的美味佳肴,一并宴请诸位大菩萨;还有城中的长者和居士们,也都想供养饭食给僧众们,都等着佛陀来应供。】
[名词解释]
营斋:指设斋食以供僧道,请为死者超度灵魂。摘自百度
宫掖:是皇宫的意思。摘自百度
★ 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
【学习解说:佛陀教令文殊菩萨分别带领菩萨和阿罗汉们去城中斋主处应供,只有阿难尊者,先前个别接受邀请,外出远游还来不及回归僧众的序列中,在既没有上座和尚又没有阿阇黎随行的情况下,途中自己回归,并且当日还没有接受过供养。】
[名词解释]
【上座】
僧寺的职位名,位在住持之下,除了住持以外,更无人高出其上,故名为“上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种阿阇黎】
﹝出四分律﹞
梵语阿阇黎,华言轨范。谓其能为人轨范,故云阿阇黎也。
[一、出家阿阇黎],出家阿阇黎者,即比丘剃度之师也。谓出家者,必须依师而得剃度。律云:所依得出家者。是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受戒阿阇黎],受戒阿阇黎者,即比丘受戒之师也。谓既得出家,必须依师求受戒法。律云:于受戒时得作羯磨者。是也。(梵语羯磨,华言作法。)
[三、教授阿阇黎],教授阿阇黎者,即比丘教授之师也。谓既得戒法,必须得师教授威仪。律云:从教授得威仪者。是也。
[四、受经阿阇黎],受经阿阇黎者,即比丘受经之师也。谓出家者,必须依师受习经文,解说义理。律云:从所受经,得读修妒路,若说义乃至一四句偈等。是也。(梵语修妒路,又云修多罗,华言契经。)
[五、依止阿阇黎],依止阿阇黎者,即比丘依止之师也。谓比丘度夏,当依师住,或依止作宿。律云:乃至依住一宿者。是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学习解说:这时,阿难尊者拿着应供的钵器,在经过的城市中按照次第托钵乞食,心里想着以第一个遇到的施主为最后的斋主,不管饮食是干净还是污秽,也不管布施的人是尊贵的刹利还是下贱的旃陀罗种姓,都平等慈悲受施,不拣择回避微小低贱的布施,发心要做一切众生的福田,圆成众生无量的功德。
因为阿难尊者知道,世尊曾经呵斥过须菩提和大迦叶尊者,虽然已经成为阿罗汉,但是心不均等(注:一个专门接受富者的布施为做福田,一位专门接受穷者的布施为做福田),在承蒙佛陀开示阐述要平等无遮止的布施后,消除了猜疑诽谤。
在经过城墙的时候,阿难尊者徐徐迈步通过城门,非常有威仪的进行乞食。】
[名词解释]
【无遮】
无遮止限制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学习解说:阿难因为按着次序乞食,经历到了淫室,遭遇了有大幻术的摩登伽女用娑毗迦罗先梵天咒将其摄取住进入了淫席,随后被淫女抚摸身体,即将要毁坏戒体。】
[名词解释]:
【娑毗迦罗】
梵名 Kapila。又作劫毗罗。译为黄发、金头或龟种。印度古仙人名,为数论派之祖。因其须发面色皆黄赤,故号为黄赤色仙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4077
FROM:【佛光大辞典】
【戒体】
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谓之“戒体”,此戒体虽属色法,但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㢡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的顶门上放射出百宝无畏光明,光中有千叶宝莲华生出,有佛的化身在上面结跏趺坐,并宣说神咒,教敕文殊师利菩萨持咒前往救护
文殊师利菩萨以楞严咒消灭恶咒之后,将阿难尊者和摩登伽女都带回了佛陀的处所
阿难尊者见到佛陀后,哭泣着向佛顶礼,悔恨自己无始来一向只是多闻,但是没有真正实修成就道力,于是殷重勤恳的请问十方如来成就菩提妙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的最初方便之法。(相关阅读: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这时,还有恒河沙数量的菩萨以及十方法界的大阿罗汉、辟支佛等,全都乐于听闻,都退坐到一边,等候佛陀的开示。
————
以下是适合初学者的初浅方便说,
(甚深的境界并非完全如此,例如奢摩他有更甚深的境界,详情请参阅解深密经)
简单说
奢摩他,就是静的法门,是自我安定的力量,就是寂灭
就是止观的止的工夫, 修止成定就是一般讲的禅定
最简单通俗的方法就是静坐, 其实不仅于静坐, 只要能心静都是
例如念佛,拜佛,持咒,诵经,只要能让我们心静,这些都算是
不过末法时期,众生心不清净,戒律不净,修学禅定大都容易着魔境,
所以建议戒律必须精严,并且先学楞严经咒,弄清楚50魔
其实只要工夫到家就能一念入寂
三摩钵提,就是观想忆念,就是观出形象,
只要静坐念佛拜佛持咒诵经中,有加入观想忆念佛菩萨形象和佛国净土都算在内
佛经中很多讲三昧的经典其实都是三摩钵提,观无量寿经也是,
初修就是观想忆念,成就后就是神通幻化利益众生
所以三摩钵提是幻化诸有的法门, 也就是神通法门
禅那,则是在分别中,了了分明,不起分别
初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数息, 高深的修行则是实相般若智观照
禅那不像奢摩他那样安住守静,也不像三摩钵提那样幻化诸有
禅那是在空有中自在,住于实相,
如果说奢摩他是单一,三摩钵提就是无量,
禅那则是不空不有,依实相法在生活中面对一切如实观照
佛陀在圆觉经说,三世诸佛没有不依照三净观顿渐修行而成就的
摘自: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11 23:48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20分)
3,佛陀询问阿难尊者出家因缘,由此引出「七处征心」
a, 阿难尊者的出家因缘
★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你我是血缘亲属,犹如亲兄弟一般(注:阿难尊者是佛陀的堂弟),
在当初发心出家的时候,你是因为看到了什么殊胜的相貌,而顿时舍弃世间很深很重的恩爱执着呢?
注:而众生正是因为舍不下爱欲,所以一直轮回,所以【佛陀在圆觉经上说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详见: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
[名词解释]
同气: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此指同胞兄弟。——摘自百度
天伦:原指自然的道理,代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常用于书面语言当中。——摘自百度
★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我是看到了如来的[三十二相],实在无可比拟的殊胜,佛身内外透明交相辉映,就像琉璃一般清净光明。
之后就时常思惟:“这样的相貌不是由爱欲中产生的。为什么呢?因为爱欲的习气(气息)粗重秽恶,阴阳交合下,腥臊臭秽脓血杂乱,不能由此生发这样殊胜清净光明的紫金光聚”
这样思维后,就非常仰慕佛陀,渴望在佛陀座下剃度,落发出家。】
[名词解释]
【三十二相】
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
(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
(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
(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
(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
(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
(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
(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
(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
(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
(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
(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
(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
(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
(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
(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
(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
(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
(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
(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
(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
(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
(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
(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
(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
(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
(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
(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
(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
(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
(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
(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善哉】
梵语 sa^dhu,巴利语同。音译作沙度、娑度、萨。为契合我意之称叹语。又作好、善、善成、胜、完、正。玄应音义卷十七以“萨”为“娑度”之讹略。古印度于开会议决之际,表示赞成时皆用此语;又释尊或其他诸佛于赞同其弟子之意见时,亦发此语,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此外,持戒作法时亦用之,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一(大二四·四五六上):“娑度(译为善,凡是作法了时,及随时白事皆如是作,若不说者,得越法罪)。”(法华经卷七妙音品、大品般若经卷二“三假品”、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八、大智度论卷五十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翻译名义集卷五)p4885
FROM:【佛光大辞典】
★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学习解说:佛陀说:善哉(注:为契合我意之称叹语,常表赞叹、赞同的意思),阿难!
你们应当知道,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生死死相续不断,都是因为不知有常住真心,不知本性清净、本体光明,
只知道听从妄心、追随妄想。而妄想非真,虚幻生灭,所以有了生生死死轮回的假相(相关阅读:[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 大佛顶首楞严经)
(注:那什么才是真相呢?请参阅:[建议初学必读]~认识生老病死和法界真相,以及改变命运的原理和方法、[略说]学习面对人生(生命)的真相(实相)、[略说]法界真相)
你现今想要钻研探究无上菩提,想真正发露光明本性,就应当以[直心]来回答我的问题。
十方如来同一成佛之道,出离生死轮回都是因为[直心],
因为心念言语行为都正直不曲的缘故,所以从因地修行一直到成佛,中间都没有曲折之相,不会走偏
(注:[相由心生,万法唯心],心直,修行之路就不迂回不曲折
也由此可知,学习[佛经心法]:什么是[曲心]?什么是[直心]?~大宝积经、佛弟子有过失该如何? 云何[菩萨质直心]? ~ 大般涅槃经,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出离生死都是因为直心啊)
阿难,我现在问你,你说当时发心是因为见到如来[三十二相]的缘故,那么是谁在见,又是谁在对所见之相生起爱乐呢?】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这样来爱乐的,是我的心和眼睛。由眼睛观看到如来殊胜的相貌,随即内心产生爱乐,因为这样的缘故,我发心要舍弃导致生死的世俗生活(而跟随佛陀出家)】
★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如你所说,真正的爱乐是因为心和眼睛所产生的,那么若是不能识别心和眼的所在,就不能降伏烦恼。
就像国王被盗贼所侵犯,想要发兵去讨伐除灭,那么士兵首先应当知道贼寇在何处才能成行。
既然使你流转生死的,是心识和眼识。那么我现今要问你,心与眼,究竟在何处呢?
(注:接下来将是[七处征心]的问答,敬请期待)】
[名词解释]
【尘劳】
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13 00:00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
3,佛陀询问阿难尊者出家因缘,由此引出「七处征心」
b,七处征心——①心在身内?
★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花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凡夫众生(异生:是凡夫的别名,因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的果报而生;末学暂时理解,也可以结合《楞严经》卷八里写到的,十种由畜生道投生为人的众生来看),识心都是寄居在身体内的,放眼观察如来的青莲花眼是在佛面上的,我现今观察到眼耳鼻舌等浮根以及与之相对的色声香味是在表面上的,而能识别的心则是寄居在身体内的】
[名词解释]
【异生】
凡夫的别名,因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的果报而生。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浮根】
(术语)又曰扶尘根。五根有二种,在内正有发识取境之用者,名为胜义根。眼之如葡萄,耳之如卷叶,外形谓为浮根扶根或扶尘根。浮者浮虚不实之义也。楞严经一曰:“我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尘】
(名数)色香味触也。凡色法以地水火风之四大种为能造,依之而造五根五境之色。即能造之四大与所造之十色皆为实色也。于此实色中以色香味触之四法,造山河草木等外器之法,是谓之四尘所造,无单一色尘乃至触之物体也(声有无不定故不言之)。小乘有部宗立之为微聚之实法,大乘之唯识则立之为和合之假色。又众生内身之根处,其扶尘根亦四尘所成者也。其胜义根虽为触境所摄之四大所成,然无色香味之和合,故惟为能造之四大与眼根,乃至能造之四大与身根而巳。但小乘有部宗之五根据九事俱生或十事俱生之义,谓胜义之五根,亦为四尘所成也。见百法问答钞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现今坐着的如来讲法的讲堂内,来观察祇陀林,现在是在何处呢?】
★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回答:世尊,这大重阁清净讲堂,是在给孤独园中,现今的祇陀林确实是在讲堂之外
注:祇树给孤独园是佛陀行脚弘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道场,它的由来也有一段殊胜的因缘。
分享一段佛法小故事,方便您了解:祇树给孤独园】
[名词解释]
【重阁讲堂】:在中印度毘舍离城附近,有一片广大的林木,无人种植,自然天成,林区从迦毘罗卫国连到雪山,十分辽阔,因此被称为“大林”。大林之内有一座精舍,就叫作大林精舍,也称作高阁讲堂、重阁讲堂、重阁精舍。精舍内有一间为佛陀所建的讲堂,堂形如雁子,设备完善,佛陀曾住此说法。——摘自百度
【祇树给孤独园】
祇陀太子的树林,给孤独长者的园地,此园在古印度舍卫国,佛陀常在那里讲经说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学习解说:佛陀问:阿难,你现在在讲堂中,先看到的是什么?】
★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学习解说:阿难回答:世尊,我在讲堂中,先看到如来,然后看到与会的大众,然后向外望去,才看到讲堂之外的祇陀林和给孤独园】
★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
【学习解说:佛陀问:阿难,你望见的祇陀林和及孤独园,是如何能够看到的?】
★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回答:这大讲堂门窗都是打开的,所以我能在讲堂中得以远远望见外面的景象】
★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学习解说:这时,佛陀在大众中,舒张紫磨金色的手臂,为阿难摩顶(给予安慰和鼓励),并开示阿难和与会大众:有三摩提(三摩提,也就是三摩地,是禅定的通称),名叫[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一切行法,是十方如来,一门深入(相关阅读:一门深入 ~ 楞严经),超出生死轮回的妙庄严路。你现在仔细的听!
阿难尊者顶礼佛陀,恭恭敬敬伏于地上,领受佛陀大慈大悲的教诲。
《大般涅槃经》云:首楞者名一切毕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
[名词解释]
【佛顶尊】
(菩萨)胎藏界第三院之释迦如来入转轮王三摩地,现统领四天下之轮王形,以标帜佛智最胜之尊形,故名佛顶尊。顶者最胜之义,智者是一切功德中最胜,故云佛顶,其部类有五佛顶三佛顶之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首楞严】
华译健相、一切事竟,为佛所得之三昧名。健相者,好比佛德坚固,诸烦恼魔及魔人不能破坏;一切事竟者,一切毕竟而得坚固。涅槃经说:“首楞严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首楞严三昧经中说“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诸山河日月星宿悉现如故,而不迫迮。示诸众生,首楞严三昧不可思议力如是。”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万行】
(术语)一切之行法也。菩提心论曰:“复经三僧祇劫,修六度万行,皆悉具足,然证佛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如果像你说的,身在讲堂中,透过打开的门窗能远远的看到祇陀林和给孤独园,也看到众生在此讲堂中,但是不能见到如来,只见到讲堂外的景象。】
★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回答佛陀:世尊,身在讲堂中,却看不到如来,只看到讲堂外的林泉,这是不正确的。】
★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佛陀说:阿难,你之前(说识心在身内)也是一样(错谬)啊。
你灵明的心性,对于一切都能明了。如果你现前能够明了一切的心是在身内的话,应该先能了解到身内的情形
但是真有有众生,能先看到身内的情况,然后再看到外面的事物吗?
纵然无法看到身内的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也应该能够感知到,但是现在为什么无法觉知呢?
如果心在身内都无法觉知内在的事物,又如何能觉知外在之物呢?(就如身在讲堂中都无法看到讲堂里的事物,又如何能看到讲堂外的事物呢?,这里是将身比喻为心,将讲堂比喻为身体)
所以,像你之前所说的,觉了能知的心在身内,是不正确的。
注:这种把心理解为在身内,对凡夫众生来说,是很普遍的现象,通常把肉团心理解为是自己的真心,觉得心就在自己的体内。一般人对此都不怀疑,更不会深入探究
学习了佛陀上述的教导之后,就能破除这种凡夫常见的颠倒知见。】
[名词解释]
【心灵】
(杂语)心识灵妙,故曰心灵。楞严经一曰:“汝之心灵,一切明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了】
(术语)觉悟了知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楞严经一曰:“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14 01:01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10分)
3,佛陀询问阿难尊者出家因缘,由此引出「七处征心」
b,七处征心——②心在身外?
★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向佛陀跪拜顶礼说:我听了如来说法的音声,悟解了知我的心实际是在身外的。
为什么呢?就像室内燃起灯光,灯的光明必然先照亮室内,然后透过屋门再照向庭院,
而一切众生不见身中景象,只看到身外的事物,就像灯光在屋子外,只能照见室外,无法照明室内。
像这样解义,必定明了没有疑惑,符合佛陀的了义之说,没有虚妄了吧?
相关阅读:什么是[了义经]和[不了义经] ~ 大方等大集经】
[名词解释]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
FROM:【佛光大辞典】
【法音】
(术语)说法之音声也。无量寿经上曰:“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法华经譬喻品曰:“闻此法音,心怀踊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那些比丘,适才跟着我从室罗筏城,按照次序托钵乞食,之后回到祇陀林中,我已参加完了斋戒(接受了饮食等的供养),你观察看看,当一个比丘吃饱的时候,其他比丘是否也都觉饱足了呢?】
[名词解释]
【抟食】
又作揣食、段食。四食之一,九食之一。段食有粗细两种,如饭、面等为粗食,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为细食。又泛指一切欲界之食物。(俱舍论卷十、成实论卷二)((参见:四食)1741)p5814
FROM:【佛光大辞典】
宿斋:古代指举行祭祀等礼仪前的斋戒。——摘自百度
★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学习解说:阿难回答:不能饱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比丘虽然都已经是阿罗汉了,但是躯体和性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怎么能一人受食其他众人都得到饱足呢?】
★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如果你觉了能知的心,实际是在身外的,那么身和心都在各自的外面,各不相干,
这样就会:心能知晓的身则无法感觉,而身能感觉到的,心又无法觉知。我现今用兜罗绵手(惟佛独有,洁白柔软,犹如兜罗树上的柳絮状棉)】
[名词解释]
【兜罗绵手】又名兜罗毦、妒罗绵、兜罗锦。是兜罗树上柳絮状棉编织而成。棉[梵tūla]。以兜罗绵之洁白细软比喻云状,这有佛教含义,当出自《大般涅槃经》佛祖涅槃时的情景。——摘自百度
★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回答:是的,世尊。】
★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如果两者是能够相知的,那怎么能说在外呢?所以,应当知道,像你所说的“觉了能知的心,位于身外”,这是不正确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14 23:58
(接续楼上)(本楼和10楼,合计用时约1.5小时)
3,佛陀询问阿难尊者出家因缘,由此引出「七处征心」
b,七处征心——③心潜伏根里?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像佛陀所说的,因为见不到身内的景象,所以,识心不是居住在身内的;又身心是彼此觉知不相分离的,所以识心不在身外。我现今思惟,知道了心在某一处。】
★ 佛言:“处今何在?”
【学习解说:佛陀说:现今心在何处呢?】
★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这能明了能觉知的心,既然不能觉知自身内而能见到身外,那我思惟他潜伏在眼根里,
犹如有人拿来透明的琉璃碗覆盖在双眼上,这样眼睛虽然透过与琉璃碗和合起来看,但不会产生障碍,眼根随看随即能分别,
而我觉了能知的心,不能见到身内的景象,是因为他潜伏在眼根里,所以能分明的看到身外之物。】
[名词解释]
【眼根】
(术语)六根之一。眼识发生之所依者。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其体质清净,是为实之眼根,不可以肉眼见者,是名胜义根。彼以肉眼可见之眼球,称为扶尘根,为彼胜义根之所依者。即如盲人,有扶尘根,无胜义根故,不能生眼识也。俱舍论一曰:“眼谓内处四大所造,净色为性。”同颂疏一曰:“眼等五根,体清净故,如珠宝光,故名净色。”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眼根】
梵语 caks!ur-indriya,巴利语 cakkhundriya。音译斫刍。单称眼。为眼识之所依,能看取色境,即为不可见有对(有碍)之净色。五根或六根之一,为十二处中之眼处(梵 caks!ur-a^yatana),十八界中之眼界(梵 caks!ur-dha^tu)。普通所称之“眼”指眼球;然于大毗婆沙等经论分为二种,谓可见而由筋肉所组成者,为扶根(扶尘根);对此,不可见而有能见之作用者为眼,称为胜义根。其中,扶根以四尘为体,为可见有对;胜义根以清净之大种所造之色为体,为不可见有对。
关于眼取境时,是眼识能见色,或眼根能见色等问题,历来有四种说法,而以其中之“根见”为大毗婆沙论所认可,故于论中一一评破其他三说,即:(一)根见,为世友所主张,称为“根见家”,谓眼根观照色境之力用,称为见,眼识则仅能了别眼根所观照之境。若谓眼识能见色,则识为无障之法,故应可见被障蔽于壁外之境,然其识见既不能成立,此即为“根见”之证明,即根为有障、有对之法,故不能见被障之色。(二)识见,为法救所主张,若谓眼识可见色,识应有见相,然识无见相,故识见之理为非。(三)根识相应之慧见,若谓根、识相应之慧能见色,则与耳识相应之慧,亦应闻声,然慧无闻相,故慧见之理非。(四)根识和合见,若谓根识和合而见色,应于一切时皆能见色,以无时不和合,故理为非。
对此根见或识见之问题,大乘唯识主张根识和合见。盖唯识宗认为一切诸法皆为第八识所变现,而无小乘所说的由极微所成之根境,故认为“根”仅具有“识”所藉以攀缘而变现“境”之功能以外即无其他功能。又诸经论关于眼之种别,亦有多种说法,或谓异熟生、长养二种,或说三眼、四眼、五眼、十眼等。瑜伽师地论卷三对于眼之种类,记载最详,论中由一种“能见之眼”增数至过去眼、现在眼、未来眼、内眼等之十一种眼。(杂阿含经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二、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见:眼)4742、“眼识”4744)p4743
FROM:【佛光大辞典】
★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像你所说的,觉了能知之心潜伏在眼根里就像琉璃一般,那么有人用琉璃笼罩住双眼的时候,是否见到山河?又能否见到琉璃本身呢?】
★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回答:是这样的,世尊!当有人用琉璃笼罩住双眼,确实能见到琉璃本身的】
★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你的心如果如同琉璃笼罩双眼那样和眼睛贴合在一起,那么应当能见到山河,也能见到双眼,但是为何见不到呢?
如果能见到双眼,那么眼睛就成了外境,见到双眼的当下就无法随时看到其他的外境;如果不能见到双眼,那怎么能说这觉了能之的心,潜伏在眼根里,就像琉璃盖合在双眼上呢?
所以应当知道,你讲的:“觉了能知的心,潜伏在眼根里,就像琉璃盖合在双眼上一般”,这是不正确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15 01:40
3,佛陀询问阿难尊者出家因缘,由此引出「七处征心」
b,七处征心——④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
★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府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我现今又作了如是的思惟:众生的身体,五脏六腑是藏在身中的,而七窍(目、鼻、口、耳)是显露在外的;隐藏起来的是暗,而有窍穴的则是明。
现今我对着佛陀,张开眼睛看到明亮就命名为见外,而闭上眼睛见到黑暗就命名为见内,这样来解义是否正确呢?】
★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府?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当你闭上眼睛见到黑暗的时候,这个黑暗的境界是否和你的眼是相对着的?还是不相对的?
如果是和眼相对的,那么黑暗就是在眼前了,怎么会成为身体内部了呢?如果成为身体内部了,暗室里没有日月和灯光的时候,难道满室的黑暗都是你体内的五脏六腑吗?
如果不是相对着的,那要如何看到,如何叫做见到呢?如果离开外见由内对所成,合上眼看见黑暗就叫做身中,那为什么睁开眼见到光明却看不到自己的面孔呢?
如果睁眼见不到面孔,那么内对就不成立。如果见到面孔,那么能了知的心和眼根是在虚空的,怎么能成为内在呢?
如果在虚空中,那么就不是你自己的身体了。如来现今看到你的面孔也是你身体的一部分。眼睛已经看见了但是身体却无法觉知,那么你的身体和眼睛应该有两个觉知,也就是你的一个身体会最终成就两尊佛。
所以,像你说的"见暗就叫见内",是不正确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15 23:59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1小时)
3,佛陀询问阿难尊者出家因缘,由此引出「七处征心」
b,七处征心——⑤随所合处心则随有?
★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我时常听闻佛陀开示四众弟子“因为心生的缘故,种种法生;又因为种种法生的缘故,又有种种心生”。我现今思惟,那么思惟的体性就是我的心性,随着思惟种种法,则是心的所在,而不是之前讲的心在身内或身外或中间。】
[名词解释]
【四众】
(名数)一发起众,如法华经会座因舍利弗三请,而发起本经之说法,击扬发动,令如来有所说,是曰发起众。二当机众,正当座之机众也,如诸声闻正闻本经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如文殊观音来自他方,助佛化,庄严法座者。四结缘众,薄福众生,今无证悟之益,而结见佛闻法之因缘,作未来得道之因缘者。见法华文句二。
【又】有僧伽之四众:一比丘Bhiks!u,二比丘尼Bhiks!un!i,三优婆塞Upa%saka,四优婆夷Upa%sika%。药师经曰:“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素迦,邬波斯迦。”见法华玄赞一。
【又】一比丘,二比丘尼,三沙弥S/ra%man!era,四沙弥尼Sra%man!erika%,即出家之四众也。光宅法华疏一曰:“虽有天龙八部,莫过四类,出家四众也。”
【又】一龙象众,大天之流也。二边鄙众,大天门徒也。三多闻众,凡夫随顺学人圣者而多闻法者。四大德众,即四果之圣众也。见宗轮论述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现在所说的“由于法生的缘故,有种种心生,随着思惟种种法,则是心的所在”,心若是没有体性,就无法和合。如果没有体性而能和合而成的,那么就有十九界是因为七尘和合而成的。但这样是不正确的。又如果有实体,就像你用手捶打自己的身体,你能觉知到捶打的心,是从身内生出来的?还是从身外进入的?如果从身内出来的,还是应该能见到身体内的景象,如果是从外面进来的,则应该先看到自己的面孔。】
[名词解释]
【十九界】
(名数)此犹言六蕴十三处,譬无法而言之也。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尘】
(譬喻)色等之六境,谓之六尘。尘法极于六,无第七尘。故喻无法为七尘。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回答:见是眼见,知是心知,而非眼知,为见非义(?)】
★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肢时,四肢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佛陀说:如果单单眼睛就能看见,你在室内能看见门吗?那些死去的人尚存有眼睛,应当能够看到事物。但是如果能够看到事物,那还能称为死人吗?阿难,你觉了能知的心,如果必定有其实体,那么是一体呢?还是多体?现在在你的身上,是遍体的吗?还是没有遍体?
如果是一体的,那么你用手捶四肢之一的时候,应该四肢都有觉知;如果都能觉知的话,捶打的觉受应该没有特定的所在。如果被捶打的时候,觉受固定出现在某一处,那么一体的假设就不成立。而如果有多体的话,就成了多人。如果是遍体的话,就如同前面讲到的捶打的道理一样。如果不是遍体的,那么在碰触你的头部,又碰触你的脚部时,应当头有觉知,但是脚无觉知。但你现今不是这样的(而是碰触头和碰触脚,都会有觉知),所以应当知道,你所说的与外境相合产生思维的时候而随即有心,是不正确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16 23:59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
3,佛陀询问阿难尊者出家因缘,由此引出「七处征心」
b,七处征心——⑥心在中间?
★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我也听闻过佛陀和文殊师利等法王子谈论[实相]的时候,世尊也说过:心不在内,也不在外
(注:【实相就是没有真正的生死,所以实义佛经中常说不生不灭
只是众生一再堕入累世习气和虚妄表相中而一直轮回
这就是整个法界的现象】——详见 [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关于实相,更多文章请学习参阅:
[略说]法界真相
众生平等,&实相与差别相
[略说]学习面对人生(生命)的真相(实相)
[建议初学必读]~认识生老病死和法界真相,以及改变命运的原理和方法)
像我思惟的,如果心在内但是对身内的景象却无法见到,如果心在身外则身心无法相互觉知,这样心在身内却对身内无法觉知所以这样的假设是错误的,如果心在身外那么身心可以相互觉知就不成立了,所以这样的假设也是错误的。
现今身心能相知,但又无法见到身内景象的缘故,那么心应当是在中间。】
[名词解释]
【法王子】
梵语 kuma^rabhu^ta。音译究摩罗浮多、鸠摩罗浮。意译童真。乃菩萨之别名。菩萨为佛位之继承者,佛为法王,故总称菩萨为法王子。菩萨与如来法王之关系犹如世间王子与国王之关系,故称法王子。(阿弥陀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大智度论卷四、卷三十二、注维摩经卷一)p3340
FROM:【佛光大辞典】
★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学习解说:佛陀说:你说心在中间,那么对于中的位置一定是不迷惑的,不会不知具体的所在处。
你现今推论说心在中间,那么中又在哪里呢?是在具体处所?还是在身?如果是在身,那么在侧边就不是在中间,如果在中间那么如同在身内。如果有具体的处所,是能够表示方位的,还是无法表示的?如果无法表示,那么等同于无;如果能有所表示的,则其处所是不固定的。如果有人用外表的方位来表示中间的时候,从东看则在西,从南观察则在北边。表体既然都混乱了,心也会相应杂乱。】
★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我所说的中,并不是上述两种。就像世尊教导的:“以眼根和色尘为因缘,而产生了眼识”。因为眼有分别,而外在的色尘没有觉知,眼识在两者中产生,这就是心的所在。】
★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佛陀说:你的心如果是在眼根和色尘(外在能看到的一切事物)之中,那么心的体性是二者兼而有之,还是非兼而有之?如果二者都有,那么物的体性杂乱,无法体察了知,两者呈现对立,怎么能说是中间呢?如果二者不是兼而有之,不是能了知又不是不能了知,即没有确定的体性,那么所谓的中间又是怎样的相貌呢?所以应当知道,你所说的,心在中间是不正确的。】
[名词解释]
【根】
梵语 indriya 之意译。通常指器官、机能、能力之意。佛教用语中,“根”一词亦含有器官能力之意。草木之根不仅具有增长方,且可衍生出枝干、花叶果实等。又如人类之眼、耳、鼻、舌、身等,不仅有助于人类之觉悟,且可促进信、精进、念、定、慧等,故以五根称之。教中经义,有关根之用法甚多,大别之,可有如下两大类:
(一)乃指强而有力之作用(又称增上)之意。共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二十二根。最初之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其中除意根(心)外,前五根属感觉器官(五官)或是感觉机能,由物质(色)所形成,故称为五色根,简称为五根。数论派认为此五根具有知觉之作用,故称之为知根、五知根。其在五知根外另加五作业根(手、足、口、大便处、小便处)及意根,而立十一根之说。而吠檀多学派则立十四根之说。
眼等五根分为司感觉作用之胜义根(相当于不可见的神经系统)和有扶助作用之扶尘根(眼球、鼓膜等,乃血肉形成之外部器官),在一切有部认为此胜义根才是五根。
二十二根中之乐、苦、喜、忧、舍等五根能感受外界之印象感觉,而与眼等五根区别,称为五受根。此外,信、勤、念、定、慧等亦称五根,以其能除烦恼、臻圣道,有其殊胜之作用,故亦以根称之,然为别于眼等五根,而称为五无漏根。又有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三根,其本体多为意、乐、喜、舍、五无漏根等九根;未知当知根在见道,已知根在修道,具知根在无学道所引起,此三根又称三无漏根。
复次,二十二根中之女、男、命根等,指命根与寿命。女根、男根即给予女、男具有性征之力量,特指性器而言。从男转变成女或由女转变为男之移性,称为转根。一般所称之二根,有指胜义根与扶尘根者,或指女根与男根者。
(二)根有根机、根性之意,表示受教者之性质、资质。因根有优劣之分,故有所谓利、钝二根之别,或上、中、下等三根,利、中、钝等三根之别。若以修道力修炼之,从钝根、下根而渐修至利根、上根,称为炼根或转根。各种转根之中,尤指由声闻(下根)至缘觉(中根),再往上至菩萨(上根)者。(俱舍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四)((参见:三无漏根)629、“五根”1137)p4131
FROM:【佛光大辞典】
【尘】
<一>梵语 rajas,巴利语 raja。为显色之一。即青、黄、赤、白、云、烟、尘、雾等十二种显色,与方、圆、长、短等八种形色,合为二十种色法,共为眼根之对象。据俱舍论卷十二载,尘又有微尘、金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隙游尘等分别,七个极微,合为一微尘;七个微尘,合为一金尘;七金尘合为一水尘;顺次类推。此处,尘意指微细之物质。尘常浮动,且附著于他物而染污之,故喻称烦恼为尘垢、尘劳、客尘,或俗尘。(长阿含卷一大本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转法轮品)((参见:极微)5479)
<二>梵语 artha, vis!aya。真谛等旧译家将之译作尘,新译作境或境界。为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觉思惟作用之对象、对境。计有六种,即色、声、香、味、触、法,称之六境、六尘。译作尘,盖取色等六境具有染污情识之义。(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二、卷一三六、俱舍论卷一、卷二、成实论卷四根尘合离品)((参见:境)5765)p576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18 00:43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1小时)
3,佛陀询问阿难尊者出家因缘,由此引出「七处征心」
b,七处征心——⑦一切无著名觉知心?
★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我往昔看见佛陀和大目连(神通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论义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四大弟子共转法轮,经常说:“能觉知善分别的心性,既不在内,也不在外,不在中间,全部都不在。把对一切都没有执著命名为心。”,那么我没有执著能命名为心吗?】
[名词解释]
【转法轮】 (术语)佛之教法,谓之法轮。说教法,谓之转法轮。轮者,转轮圣王之轮,宝,有回转与碾摧之二义,回转四天下,碾摧诸怨敌。佛之教法,亦回转一切众生界,摧破诸烦恼,故譬之曰法轮。轮者,譬说教法。转自心之法,而移他之心,恰如转车轮也。止观辅行一曰:“轮具二义:一者转义,二摧破义。以四谛轮转度与他摧破结惑,如王轮宝能坏能安。”嘉祥法华义疏曰:“流圆演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无累不摧,亦是轮之义。”法华经方便品曰:“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法华文句五曰:“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分别】
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著】
1.没有执著的意思。
2.菩萨名,佛灭九百年间出生于健陀罗国(在克什米尔之西),先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每夜升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白天则对大众开示,为法相宗之祖。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性】
即吾人永恒不变的心体,亦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说能觉知善分别的心性全然不存在,这个世间的虚空水中陆地和空中飞行的所有物命和现象命名为一切。你所说的不执著,是在这一切的,还是不在这一切的?没有则等同于龟毛兔角(通常龟是无毛的,而兔也是不长角的),本来就不存在,怎么还会有执著不执著呢?有不执著的对象,就不能命名为无;没有一切相状则是无,不是无就会有相状,只要有相状就是有就是存在,怎么能不著呢?所以应当知道,将不执著一切命名为觉知心,是不正确的。】
[名词解释]
【龟毛】
(譬喻)譬有名无实之物也。智度论十二曰:“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成实论二曰:“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监香风色等,是为无。”止观十上曰:“人我如龟毛兔角不可得。”宗镜录四十六曰:“如辩兔角之大小,了龟毛之短长。”楞伽经二曰:“无性而作言说,谓兔角龟毛等世间现言说。”楞严经一曰:“无则同于龟毛兔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兔角】
(譬喻)愚人误以兔耳为角,实则无角也,以譬物之必无。楞严经曰:“无则同于龟毛兔角。”智度论一曰:“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同十二曰:“又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18 23:59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20分)
★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指。唯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学习解说:这时,阿难尊者在大众中,从座席上站起来,偏袒右肩(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右膝着地,恭恭敬敬向佛合掌,对佛说:我是如来最小的弟弟(堂弟),承蒙佛陀慈爱,现今虽然出家,但是还依仗着佛陀的怜爱,所以平时只是多闻,没有实证断除烦恼,不能折伏娑毗罗咒,被邪咒所转,困溺在淫女的舍宅里,都是因为不知道真言的边际所指。只愿世尊大慈大悲哀愍,开示我们[奢摩他]的道路,令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能不堕入(脱离)卑贱的种族。
阿难尊者说完,就五体投地的跪下来,还有与会的大众,也都倾慕渴望的翘首期盼,想要亲耳听闻佛陀的开示教诲】
[名词解释]
【偏袒右肩】
梵语 eka^m!sam uttara^san%gam! kr!tva^ ,巴利语ekam!sam! uttara^san%gam! karoti。又作偏露右肩、偏袒一肩、偏露一膊。略称偏袒。为“通肩”一词之相对语。即披著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即于比丘拜见佛陀或问讯师僧时,须偏袒,以从事拂床、洒扫等工作,故偏袒右肩即意谓便于服劳、听令使役,亦即以偏袒为敬礼之标帜。佛像中,有偏袒右肩形及通肩形,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之天鼓雷音如来、宝幢如来、释迦院之释迦牟尼如来、阿难、迦栴延等均作偏袒右肩形。(舍利弗问经、无量寿经卷上、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释氏要览卷中、慧琳音义卷十)p4374
FROM:【佛光大辞典】
【阐提】
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
一、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此种人极难成佛,名“断善阐提”;
二、大悲菩萨,发一切众生成佛,然后成佛之愿,因众生至多,时间至久,故此种菩萨,亦极难成佛,名“大悲阐提”。通常所指的一阐提人,多数是指断善阐提。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隳】:毁坏;崩毁。——摘自百度
【弥戾车】
梵名 Mleccha。指边地之卑贱种族。又作弥离车、篾隶车、蜜列车、宜例车、毕嘌蹉。意译边地、边夷无所知者、卑贱、下贱种、垢浊种、恶中恶、奴中奴。梵语原意为言语不分明者,如我国所谓南蛮鴃舌之人;引申指顽愚卑贱、憎恶佛法之种族,相传该族居于印度西方或北方。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及卷一八三谓,此族居于印度西方。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谓,此族在北印度滥波国以北。(十诵律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二十、瑜伽论记卷六上、续高僧傅卷四、慧琳音义卷二)p6417
FROM:【佛光大辞典】
★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从面部发出种种光,这些光晃眼耀目,就像成百上千的太阳一齐普照一样,所有的佛世界都六种震动,就像十方微尘数那么多的国土都一时之间显现出来;因为佛的威神力的关系,令诸多的世界合成为一界,这些世界中所有一切大菩萨,都在自己的国土,合掌等候听闻佛陀的教诲。】
[名词解释]【六种震动】
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又作六变震动、六反震动。略称六震、六动。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依地动之方向,举出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等六相。新华严经卷十六、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一等则举出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各相复分小、中、大等三种,故计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等十八相。大方广大庄严经卷二则举出摇动、极摇动、遍摇动、扣击、极扣击、遍扣击、移转、极移转、遍移转、涌覆、极涌覆、遍涌覆、出声、极出声、遍出声、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等十八相。
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载有地动之八种因缘:(一)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震动。(二)得道之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知试力则普地震动。(三)若菩萨由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普地大动。(四)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胁生,专念不乱,则普地震动。(五)菩萨初成无上正觉,地大震动。(六)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则普地震动。(七)佛之说教将毕,欲舍性命,则普地震动。(八)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时,地大震动。同经卷二亦载有大地震动之六时:(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三)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入涅槃时。(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八、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参见:六震)1310)p1307
FROM:【佛光大辞典】
★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造种种颠倒的恶业,造业形成的种子自然就像恶叉聚果那么多,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以及不能分别成就声闻、缘觉等道果,以致成了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的眷属,都是因为不知道二种根本,所以错乱修习,就像煮沙想要让它变成饭食,纵然经过微尘那么多劫的时间也无法达成。
那么,是哪二种根本呢?阿难,一是导致众生无始以来生死轮回的根本,现今的你和众生,都将攀缘心当做是真心自性;二是无始菩提涅槃元本清净的本体,是你的识知精明、本来明照的真如觉体,能生出种种因缘。但众生因为遗失了这清净光明的本心,虽然终日与之同行,但是却浑然不觉,反而随着妄心去造业,因此白白堕入恶道去受苦受报。】
[名词解释]
【识精】
众生之真心,识知精明,称为识精。宗镜录卷三(大四八·四三○中):“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圆觉经)p6701
FROM:【佛光大辞典】
【元明】
真如的觉体,本来明照,故称“元明”。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本明】
(术语)又曰元明。本觉之体清净,有大智慧光明,故曰元明。楞严经一曰:“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20 00:00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5小时)
★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学习解说:阿难,你现今想要知道奢摩他的修习道路,愿意出离生死轮回,我现在再次问你。】
★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阿难言:“见。”
【学习解说:这时,如来举起金色的手臂,将五轮指弯起来,对阿难尊者说:你现在能看到吗?
阿难尊者说:能看到的】
★ 佛言:“汝何所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曜我心目。”
【学习解说:佛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阿难尊者说:我看见如来举起手臂,屈起手指,成光明拳,照耀我的心(意识)和目(眼识)】
[名词解释]
【心目】
(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
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言:“汝将谁见?”
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学习解说:你是用什么见到的呢?
阿难尊者说:我和大众,都是用眼睛见到的。】
★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现今回答我的。如来屈起手指成为光明拳,照耀你的的心(意识)和目(眼识),你的眼睛是可以看到。那又以什么为心,来承当我光明拳的照耀呢?】
★ 阿难言:“如来现今徴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回答:如来现在征集心的所在,而我以心推究穷尽寻找追逐,这能推究的,我将其当作为心。】
★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学习解说:佛陀说:咄(叮斥,令警醒的意思)!阿难,这不是你的心。】
★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学习解说:阿难惊惧的合掌离开座位,站起来对佛陀说:这不是我的心,那么,应当将什么命名为我的心呢?】
[名词解释]
矍然,汉语词汇,拼音jué rán,释义是惊惧;惊视。急遽——摘自百度
★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这是因眼前的色尘而产生的虚妄分别之相,迷惑你,令你遗失真心自性。你从无始以来至于今生都在认贼(指妄心)为子,丢失了你本元常在的真心,所以轮回生死随业流转。】
[名词解释]
【真性】
(术语)不妄云真,不变云性。是吾人本具之心体也。楞严经一曰:“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唯垂大悲开示未悟!”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我是佛陀宠爱的弟弟,因为心爱佛陀的光明相好,使我生起了出家的心。为什么单单供养如来,以及周遍恒河沙那么多的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修行一切难行能行的法事(佛事)都是用的此心;纵然是毁谤佛法永远退失善根也是因为此心。如果这样显明发露的不是真心,那么我就像没有心的土木一样,离开觉知就更没有心的所在了。为什么如来说这不是心呢?我实在惊惧恐怖,并且与会的大众也都心有疑惑,只愿佛陀垂慈,以大悲心开示盲冥没有明悟的众生!】
[名词解释]
【法事】
又作佛事,指宣扬佛法或修行佛法,如诵经、念佛、讲经、法会、斋会等等,都叫做“法事”或“佛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开示阿难尊者以及大众,要令入[无生法忍]心,在师子坐上对阿难尊者摩顶(安慰),并告诉说:
如来常说所生的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里的微尘,都是因为心而显现体相。(相关阅读:[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所现])
(注:「生忍」:就是自己身心对「一切众生」和「外在世俗」的忍,能忍这类一切苦。
「法忍」:就是在修行方面对各种法门修持上的忍,学习过程都能安忍在修持的法中。
「无生法忍」:就是「不二」或称「无二」,就是超越「生忍」和「法忍」,不即不离,故称「无生法忍」。
—详见 为什么要念佛、命终求生「极乐世界」?)
阿难!如果所有世界一切所有,甚至其中相互连结的草叶,追究它的根源也都是有体性的,纵使是虚空也是有其名字相貌,更何况是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呢?
你如果执着拘泥在妄心的分别和觉受上,认为所了知性必定是心,那么此心就应离开一切色、香、味、触等种种的尘事,而再有一个全性,就如你现今听我说法,这是因为声音而有分别,但纵然灭除了一切见闻觉知,向内守着幽闲仍然是妄心在分别法尘影事。我破斥你执着的种种观念不是心的所在,是要让你从心性上细微揣摩,如果离开了眼前的色尘而有分别性那么就是你的真心;如果能分别之性,离开了种种尘染之事没有不变的实体,那么就是由妄心分别而有种种虚幻不实之事,一切尘染之法都不是常住的,在变异的时候,依此而有的心,就像龟毛兔角没有实体,这样你的法身就是断灭的,这样谁来修正无生法忍呢?
听了佛陀上述的开示,阿难和与会大众都静默下来,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空虚不足。
[名词解释]
缕结:草名。俗称鼓筝草。多年生小草,茎细长,在地面随处生细根,互相联结,广覆于地面。——摘自百度
【法尘】
(术语)六尘之一。一切之法,为意识之所缘者谓之法尘。在十二处中,谓之法处,在十八界中谓之法界,于根境相对之语,则曰法境。楞严经一曰:“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闭,犹为分别影事。”行宗记二下曰:“法尘一界,兼通色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影事】
(术语)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故曰前尘影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世间一切修学之人,虽然九次第定现前,但是不能证得断尽烦恼的阿罗汉,都是因为执着导致生死的妄想,错误的把它当做真实。所以,现今你虽然多闻,但是(没有断除妄想烦恼)不能成就依圣道而成的果(即菩提、涅槃)。】
★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唯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学习解说:阿难听闻佛陀的教诲,再一次五体投地悲咽着流下眼泪,随后长跪在佛陀面前说到:自从我因为见到佛陀而发心出家,自恃有佛陀的威神力,常常思维不用劳动我自己修行,以为如来会以三昧力惠泽于我,却不知道根本来说身心无法相互替代,迷失了我的本心,致使虽然身在出家但是心没有真正入道,就像贫穷的儿子舍下父亲外出逃逝(不知本有家珍),所以,今日虽然多闻,但是如果不修行那么就和不闻是等同的,就像有人终日嘴说食物但是终究不能填饱肚子。世尊,我们现今被二障(上面经文有提到)所束缚缠绕,都是因为不知道寂然常在的心性的缘故。只愿如来哀愍我们贫穷而无恃怙者,令妙明真心得以发明,使我观道之眼得以打开】
[名词解释]
【穷露】
(杂名)贫穷而无恃怙之覆育者。露为露出之义。楞严经一曰:“惟愿如来哀愍穷露。”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20 23:59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3.5小时)
★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学习解说:这时,如来从胸口的卍字里涌出宝光,其光明亮辉煌,有百千种颜色,十方微尘那么多佛世界一时都有此宝光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之顶,又旋即围绕着阿难尊者和与会大众。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我现今要为你建立大法幢,也令十方一切众生,都还能获得无上微密本性清净的正明之心,得清净眼。阿难!你先回答我,看见的光明拳,这拳的光明是因为什么而有的?是怎么成拳的,你是用什么见到的?”】
[名词解释]
晃昱:亦作“晃煜”。明亮;辉煌。——摘自百度
【法幢】
(譬喻)妙法高耸,如幢之上出,故曰法幢。又如猛将之建幢旗以譬佛菩萨之说法,能伏魔军而得胜也。无量寿经上曰:“建法幢,震法雷。”涅槃经十九曰:“法殿欲崩,法幢欲倒。”大经慧远疏曰:“宣说证法,证法高胜,如幢上出”同嘉祥疏曰:“建幢是战胜之相,譬说法降魔得胜也。”祖庭事苑七曰:“诸佛菩萨建立法幢,犹如猛胜建诸幢帜,降伏一切诸魔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微密】
(术语)微妙秘密也。涅槃经三曰:“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大日经六曰:“吾当一切说微密最希有诸佛之秘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心】
(术语)正明之心也。楞严经一曰:“唯愿如来哀愍穷路,发妙明心,开吾道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回答:是由于佛陀全身的阎浮檀金色犹如赤色的宝山,这是从清净心里生出来的,所以有光明。我实际是用眼睛看到佛陀将五轮指的指端握住,并提起来展示给众人,所以才有了拳的形象。】
[名词解释]
赩:赤色。——摘自百度
★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如来今天实言告诉你,有智之人要以譬喻而得以开悟。阿难!譬如我的拳,如果没有我的手就无法构成我的拳;如果没有你的眼,你就无法看见。以你的眼根为例说明我握拳的道理,义理上是否均等?】
★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是的,世尊。没有我的眼睛就没有我所见的,以我的眼根为例来说明如来拳的道理,事项和义理上都是相类似的。】
★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说的相类似,实际义理上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就像无手的人拳头根本就是灭失的;但是无眼的人却不是全然看不见。为什么呢?你试着问问途中遇到的盲人:“你看到的是什么?” 那盲人必定会回答你:“我现今眼前只见到黑暗,看不到其他。”从这义理上来观察思维,是所见的尘境本自就是黑暗的,哪里会是能见之性有什么欠缺损失呢?】
[名词解释]
【前尘】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那些盲人眼前所看到的只有黑暗,怎么能说是见到呢?】
★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盲人们没有眼,只能看到黑暗,这与有眼的人在暗室里面见到了黑暗,这两种黑暗是有区别的呢?还是没有区别的?】
★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是的,世尊,这黑暗中的人和那些盲人所见到的黑暗,比较起来是没有差异的。】
★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学习解说:佛陀说:阿难,犹如无眼的人所见都是黑暗,忽然眼得光明还复了种种前尘景象,见到了这种种色相名叫眼见。在黑暗中的人眼前见到的全然就是黑暗,如果忽然获得了灯光,也在眼前见到种种色尘,这应该叫做灯见。但是如果灯有见,灯也就不称为灯了;另外如果灯能观见色相那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应当知道,有灯在能显明出色相。这样来说,能见的是眼而不是灯,眼能显现色相,这样的能见之性,是心不是眼。】
★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虽然又听了一次如来教导的言语,但是和大众都默然不知应答,这是因为内心尚未开悟的缘故,所以都还希冀如来能以慈悲的音声宣说开示,都合掌清净自心等候着佛陀悲心的教诲。】
★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学习解说:这时,佛陀舒张开兜罗绵网相光手,张开五轮指,教诲阿难和与会大众:“我最初成道是在野鹿园中,为阿若多(即憍陈如)五比丘等及你们四众弟子说:‘一切众生不能成就菩提及阿罗汉,都是因为被客尘烦恼所贻误的缘故。’ 你们当时是因为什么因缘而开悟,成就今日的圣道果位的?】
★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佛言:“如是。”
【学习解说:这时,五比丘中最先证初果的憍陈如站起来对佛陀说:“我现今在大众中为长老,独得善解之名,是因为了悟[客尘]二字成就的圣果。世尊!就像客人投宿在旅店,或住宿或饭食,食宿之事完毕之后,就开始整理行装奔赴前途来不及安住;如果是真实的主人自然会长久安住。这样思惟不住的名为客人、安住的名为主人,将不住者命名为客。又如雪后初晴,旭日生起,天空的光芒从缝隙照进来,使空气里的种种灰尘发明显露,灰尘的本质是摇动的,而虚空则是寂然不动的。这样思维只有澄寂被命名为空,而摇动命名为尘,因为摇动性的关系所以与尘的义理相符”
佛说:是这样的】
[名词解释]
【客尘】
(术语)形容烦恼者。烦恼非心性固有之物,为迷理而起者,故名之为客。为污心性者,故名之为尘。维摩经问疾品曰:“菩萨断除客尘烦恼。”注“什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于心为客尘也。肇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宝窟下末曰:“无始无明,自心分别所作,无有真实,故名为客,坌污称尘。”日本太子之维摩经疏四曰:“一切不善,理非恒有,终必有遣除之义,故为客。”最胜王经一曰:“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楞严经一曰:“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圆觉经曰:“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长老】
(术语)通称道高腊长之比丘。如长老舍利弗,长老须菩提等。汉书外戚传曰:“近世之事,语尚在长老之耳。”增一阿含经曰:“阿难白世尊:如何比丘当云何自称名号?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称长老,大比丘称小比丘称名字。”十诵律曰:“佛言:从今下座比丘唤上座言长老,尔时但唤长老不便。佛言:从今唤长老某甲,如唤长老舍利弗长老目犍连。”金刚经纂要上曰:“长老者德长年老,唐译曰具寿,寿即是命。魏译曰慧命,以慧为命。”【又】(职位)禅家称住持之僧为长老。敕修清规住持章曰:“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祖庭事苑曰:“今禅宗住持之者必呼长老。”行事钞下二之二曰:“毗尼母云:五十夏已去,一切沙门国王之所尊敬,是耆宿长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
【学习解说:这时如来在大众中屈五轮指,屈上之后又张开,张开之后又屈起来,对阿难着:你现今见到了什么?】
★ 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我见到如来的百宝轮掌在向大众展示有开有合】
★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看见我的手在大众中有打开有合上,那是因为我的手有开有合?还是因为你的见性有开有合呢? 】
★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自开自合。”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回答:世尊,佛的宝手在大众中打开闭合,是我看到如来的手有开合,不是我的能见之性有开有合】
★ 佛言:“谁动谁静?”
【学习解说:佛陀说:那是谁在动,又是谁是静止的呢?】
★ 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佛手屈合不停,而我的能见之性尚且没有静止,谁又能无住呢?】
★ 佛言:“如是。”
【学习解说:佛陀说:是这样的】
★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
【学习解说:于是如来从五轮掌里飞出一缕宝光射向阿难尊者的右侧,尊者随即回头向右看;佛陀又放一缕光在阿难尊者的左侧,尊者又回头向左看。佛陀和阿难尊者说:你现今是因为什么而有摇动的?】
★ 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我见到如来的微妙宝光照耀我的左右,所以左看右看,头自己就在摇动】
★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
【学习解说:佛陀说,阿难,你看佛光左右动头,是你的头在动?还是你的见性在动?】
★ “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佛言:“如是。”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世尊,是我的头自己在动,而我的见性尚且没有静止,怎么会摇动呢?】
★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学习解说:于是如来普遍的告诉大众:如果众生,以摇动的命名为尘,以不停住的命名为客,你观察阿难的头自动摇动而见性未有所动,你又看到我的手自己打开合上见性则没有舒张卷合,那为什么你随会动的身和以变动的外境,从始至终念念生灭,遗失真心自性颠倒行事,认物为己,令自己流转在生死轮回中呢?】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 (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22 03:02
【卷二】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1小时)
★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学习解说:这时,阿难和与会的大众,听了佛陀的开示教诲,都身心泰安(安定),
想着自己从无始以来迷失忘却了本心,虚妄的认同攀缘色声等六尘,以妄心思量分别世间一切虚幻的事物,
而今日得到佛陀的开示领悟了道理,就像乳哺中的婴儿遇到了慈母,合掌顶礼佛陀
想要听闻如来开显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名词解释]
【缘尘】
(术语)缘色声等之六尘也。楞严经二曰:“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长水之义疏曰:“悟知缘尘之心是影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分别】
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影事】
(术语)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故曰前尘影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悟】
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现前】
梵语 pratyaks!a。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又称现在前。依成唯识论卷九所说,就欲界入见道者而言,色、无色之上二界为不现前界,欲界则为现前界。对四方僧伽而言,常住僧伽称为现前僧伽,其所用之资具称为现前僧物。又菩萨乘十地之第六地,为真如净性显现之位,乃引生无分别最胜般若而令现前之阶位,故称为现前地。又供养眼前之佛身、塔婆等,称为现前供养,为十种供养之一。于授戒时,小乘须具备现前十师,大乘则仅须现前一师即可,称为现前师。(无量寿经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七、显扬圣教论卷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p4727
FROM:【佛光大辞典】
【生灭】
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有生有灭,是有为法,不生不灭,是无为法。根据佛教的中道思想来说,一切有为法的生灭,都是假生假灭,不是实生实灭,若是实生实灭,即是无生无灭。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令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学习解说:波斯匿王站起来对佛陀说:我以往没有承蒙诸佛的教诲敕令,只是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属外道六师之列),都说:‘人死后不再复生,将其命名为涅槃。’我现今虽然值遇佛陀,但是内心仍然犹豫不决,如何充分阐发证知此心不生不灭的境地?令与会的尚有烦恼的大众都乐于听闻。】
【毗罗胝子】
(人名)毗罗胝子者,苦行外道。淘糟饮汁。拔发灰身。六师中之第三师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断灭】
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灭】
(术语)有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为已有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为法是也,有灭者必不有生。无为法是也。但自中道之正见言之,则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告大王:“汝身现存,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学习解说:
佛陀告诉大王:你现在的肉身还存在,现今再次问你,你的肉身是像金刚一般常住不坏呢?还是也会变坏呢?
波斯匿王说:世尊,我的肉身最终是要变化灭失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22 20:14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20分)
★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学习解说:佛陀说,大王,你的肉身没有坏灭过,那怎么知道坏灭的情况呢?】
★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学习解说:波斯匿王说:世尊,我这无常变坏的身体,虽然还没有彻底坏灭过,但是我当下的心念,念念都在迁移更新没有停住,就像炭火变成了灰,在渐渐陨灭消亡没有止息,由此,我决定知道这肉身必当坏灭殆尽。】
★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学习解说:佛陀说:是这样的,大王。你现在的年龄已经在走向衰老,容颜相貌和孩童时候相比怎么样呢?】
★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学习解说:波斯匿王说:世尊,我往昔是孩童的时候,肤腠(即肌肤)滋润有光泽,到了成年的时候,身上血气充足充满,而现在走向衰老的年龄,形体和容色都很干枯憔悴,精神也转为昏昧,头发变白脸上长皱纹,性命将不长久,怎么能和以前气力充足兴盛的年龄来相比呢?】
肤腠:指肌肤。—摘自百度
★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学习解说:佛陀说:大王,你的形体和容貌,应该不是顿时变为朽老的。】
★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年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学习解说:波斯匿王说:世尊,身体的变化是秘密的,所以我诚然不觉,经过年复一年寒暑的交替,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我二十岁的时候,虽然号称少年,但是容颜相貌比十岁的时候要衰老,三十岁的时候又比二十岁的时候要衰老,今年我六十二岁了,观察五十岁时候的自己,(对比来看)仿佛还很强壮。
世尊,虽然我以十年为限来对比发现身体的凋零情况,其实如果我细微的来思维,这期间身体不是经过一年二年才有变化的,实际是年年都在变化的;并且不仅仅是按照年在变化,也是月月在变化的;兼有每天都是在迁移代谢的,更深入彻底的来思维,是刹那刹那间在变化的,念念之间都没有停住过,由此可以知道我的身体最终是要坏灭的。】
殂落:死亡、凋零。—摘自百度
★ 佛言:“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知汝身中有不灭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学习解说:佛陀说:大王,你通过观察变化迁移没有停住的现象,而体悟到你的肉身必然坏灭;不过是否也知道,肉身坏灭的时候,你身中还有不灭的东西呢?
波斯匿王说:我确实不知道!】
★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
【佛陀说:那我现在开示你不生不灭的真心自性。大王,你在什么年纪的时候看到过恒河水?】
★ 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学习解说:波斯匿王说:在我三岁的时候,慈母带着我去进见长命天神,经过了河流,当时就知道了这是恒河水】
【耆婆天】
意为命天,即长命之天。此天为帝释天左右之侍卫。西域诸国风俗,皆事长命天神,子生三岁,即谒此天之庙,以求长命百岁。(楞严经卷二)p4287
FROM:【佛光大辞典】
谒:1.进见。 2.到陵墓致敬。—摘自百度
★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学习解说:佛陀说:大王,像你所说的,二十岁的时候比十岁要衰老,这样类推,直到六十岁,都是在随着岁月念念间在迁移衰老,那么你三岁的时候看见过的恒河,和你在十三岁时候看到的恒河水有什么区别呢?】
★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学习解说:波斯匿王说:十三岁的时候见到的恒河水,就仿佛三岁的时候看到的没有差异,甚至到了今年六十二岁,也是没有差异的。】
★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学习解说:佛陀说:你现今哀伤自己头发花白脸有皱纹,你的脸一定比童年的时候多出很多皱纹,然而你现今观察这条恒河水的时候,和你是孩童的时候来观察,有没有年幼或者年老的差别呢?】
★ 王言:“不也,世尊!”
【学习解说:波斯匿王说:没有差别的,世尊。】
★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学习解说:佛陀说:大王,你的面庞虽然有了皱纹,但是你的精明能见之性却没有打皱,会皱的是变化的,而不会皱的就是不会变化的,
会变化的就有生灭,而不变的则是本元 是不生不灭的,既然这样,你又怎会遭受生死流转呢,并且还要引用末伽梨等外道的说法,来说随着这个肉身的死去,一切都会全部灭亡了呢?】
【末伽梨】
(人名)末伽梨拘赊梨之略。外道名。楞严经二曰:“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参见:末伽梨拘赊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学习解说:波斯匿王听了佛陀如是的教诲,相信肉身死了之后舍掉了这一期的生命,但还会(随业力)趣向新一期的生命(注:实际生命是不会消失的,只是凡夫众生因为妄想颠倒,而有分段生死),并且和与会大众都因为佛陀的开示而获得从未有过的法喜】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23 23:59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45分)
★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陀,合掌长跪对佛陀说:世尊,如果此能见能闻之心性,必定不生不灭的话,为什么世尊把我们命名为遗失真心颠倒行事呢?愿世尊兴慈悲,为我洗除内心的尘垢。】
★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
【学习解说:这时,如来垂下金色的手臂,将五轮手指朝下,指示阿难尊者说:你现在看我的母陀罗手,是倒的还是正的?】
【母陀罗手】
(术语)母陀罗手。亦云吉祥手。即结决定印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世间的众生,以这样为倒,然而我不知道谁是正、谁是倒。】
★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如果世间人以此为倒,那世间人以什么为正呢?】
★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如来竖起手臂,把兜罗绵手朝上指向空中,这样叫做正。】
★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学习解说:佛陀竖起手臂,告诉阿难尊者:如果这样颠倒的将首尾相换,世间之人就倒转过来观看,那么由此可以类比知道,你的身和如来清净法身为什么会有区别了,如来之身名为[正遍知](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你的身叫性颠倒(颠倒本性),那么经由你仔细观察你身和佛身,世人被称为颠倒者具体原因何在呢?】
【正遍知】
(亦名正等觉),谓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以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号正等觉。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颠倒】
梵语 vipari^ta,或 viparya^sa。略作倒。谓违背常道、正理,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对于颠倒妄见之分类,诸经论所说有异。(一)二颠倒,即:(1)众生颠倒,众生不知真理,为烦恼所迷惑。(2)世界颠倒,众生迷失真性,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所说出自首楞严经卷七、大明三藏法数卷八等。
(二)三颠倒,又作三倒,即:(1)想颠倒,对于对象错误之想法。(2)见颠倒,错误之见解。(3)心颠倒,具有上述二种颠倒之心之自体即虚妄。所说出自阴持入经卷上、大集法门经卷下、大品般若经卷十一、七处三观经等。
(三)四颠倒,又作四倒,即:(1)有为之四颠倒,凡夫不知此世(迷界)之真实相,而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不净为净,以无我为我。(2)无为之四颠倒,声闻、缘觉虽对有为之四颠倒具有正见,然却误以为悟境是灭尽之世界,故不知悟界(涅槃)乃常、乐、我、净者。以上八种妄见合称八颠倒,或八倒。所说出自南本涅槃经卷二、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一○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乘义章卷五末等。
(四)七颠倒,指想倒、见倒、心倒、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等七者。乃上记三颠倒与四颠倒之合称。所说出自瑜伽师地论卷八、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三等。
此外,圆测于仁王经疏卷下列举常、乐、我、净等四颠倒,及贪、嗔、痴、过去因、未来果、现在因果等六颠倒,合为十颠倒。并主张以“四念处观”灭除四颠倒,以三善根观灭除贪等三毒,而以三世观灭除过、现、未三世之执著。又大集法门经卷上谓,有为之四颠倒,复个别具有想、心、见等三颠倒,总为十二颠倒。(六十华严经卷十、法华经卷六、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十九、往生论注卷上、慧琳音义卷十五)p6731
FROM:【佛光大辞典】
★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精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学习解说:佛陀这样说的时候,阿难和与会的大众都目不转睛而又懵懂的瞪眼看着佛,不知道自己身心颠倒究竟在哪里。
佛陀因为慈悲哀愍阿难和与会大众的缘故,发出犹如海潮般美妙的说法音声,周遍的告知与会的所有大众:诸位善男子,我常恒说:“有形的物质,和各种心的作用(心法)以及其所攀缘的种种法,都是唯心所现”
你的身、你的心,都是妙明精妙的真心所显现之物,为何你们遗失本具的圆满微妙珍宝般光明的正明之心,而错误的将原本觉悟中的昏暗迷惑当作为空,又将空中的晦暗之处纠结为色(物质),色和妄想交织成了虚妄之身,因缘聚合时内心摇动,向外奔放纵逸,就这样以昏扰扰的妄心之相以为是本具的妙明真性。将一念迷乱的妄心当做是真心,迷惑颠倒的认为心决定是在身内的,而不知道无论是色身,还是身外的山河虚空大地,都是自己妙明真心中物。
就像将澄清的百千大海给丢弃掉,只将大海里的一个浮沤水泡认为是自体,将其看做是大海的全部。
而你们就是这迷惑之中的人,就像我上面用垂手来举例说明的那样颠倒没有差别,所以如来说众生是可怜悯者】
【色心】
色和心。色是指有形的物质;心是指无形的精神。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明】
妙明的真心,即无漏的真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明心】
(术语)正明之心也。楞严经一曰:“唯愿如来哀愍穷路,发妙明心,开吾道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悟】
(术语)觉之意。对于迷而言。即自迷梦醒觉也。与觉悟同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25 05:06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30分)
★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承蒙佛陀悲心深切的救度、教诲,垂着眼泪,向佛叉手作礼,对佛说:我虽然承蒙佛陀这样微妙法音的开示,领悟微妙明心本元的所在、领悟圆满常住的心地;然而我领悟佛陀现在说法的音声,是以攀缘心在做瞻仰,不敢将领悟获得的心认为是本元心地的所在。愿佛陀哀愍,宣扬开示圆通的说法音声,拔除我疑惑的根源,归向无上正真的佛道。】
【心地】
1,(喻)心能生万法,如地能生万物。
2,修行人依心而起行,故名心地。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心】
(术语)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曰:“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楞严经二曰:“我悟佛现说法,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音】
(术语)圆妙之声音。谓佛语也。楞严经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道】
(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
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同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
法华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无上正遍知果道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们尚且还是以攀缘心听法的,这样听到的法也是由缘而起,(还只是听闻到)并非真正实证获得了法性(见①)
就像有人用手指着月亮示导示给人看,那人顺着手指应当去看向月亮;如果是将手指当成月亮来看,那么此人不单单看不到月轮,并且手指起到的指向作用也失去了。为什么呢?
因为错误的将手指当成了其所要指向的明月。
并且不单单是忘失了手指的指向作用,而且也不能识别什么是明什么是暗了。为什么呢?因为将手指的特性当做了明月的特性,所以对于明和暗两者的特性也都无法真正明瞭了。
而你也是这样的,如果将分别我说法音声的心当做你的真心,那么此心应当是离开所分别的音声而单独有个[分别性]存在的。
就像有旅客寄宿在旅店,时间到了就会离去,不是常恒居住于此。而掌管旅店之人却不会离开旅店去到别处,所以叫作亭主。
同样的道理,如果真的是你的真心,就不会离去。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离开音声,能分别音声的特性也没有了呢?
难道有声才有能分别之性吗?分别我容(此处末学尚不明白),离开了色相就没有分别性,甚至连分别都没有了,不是物质也不是虚空。离开所缘之法就没有分别性,也就是你的心性各有还归之处,这样的话,你的心性究竟以什么为主呢?
① 「法性」
相较于「正报」「有情众生」,法界中没有「第八识」的「器世间」,称为「依报」或「无情众生」
「有情众生」都有「佛性」能成佛,相较于「有情众生」的「佛性」,「无情众生」则称「法性」
「一切法」可泛称「一切正法、非法和一切器世间的物、相」,或依照佛弟子根器而狭隘只称「一切正法」
所以,「法性」就是「一切法」的原理,就是包含一切正法非法的原理和一切器世间的特性
— 详见:「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拘舍离】
(流派)Gosari,又作瞿舍梨,劬奢离。十外道之第三。译曰牛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劬奢离,或瞿舍梨,此云牛舍也,此是母名也。其母本生牛舍之中,因为名也,子名应云牛舍子也。”楞严经二曰:“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缘】
<一>谓一切法皆由因缘而生。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大一二·六九四下):“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又深见诸法因缘生之理,而起平等之慈悲,称为法缘慈悲。(大智度论卷二十)((参见:慈悲)5805)
<二>谓与佛法为缘。如归依佛法僧三宝,即是与佛法为缘。
<三>指属于同法系之兄弟子孙。意同于法眷。((参见:法眷)3388)p3422
FROM:【佛光大辞典】
★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如果我们以为的心性各有还归之处,而如来所说的妙明元心却没有还归处,时时常在的?只希望世尊哀愍,为我宣示演说。】
【妙明】
(术语)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楞严经一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元心】
(术语)绝待圆满之一心也。为森罗万象之元,故谓之元心。与起信论之一心同。楞严经三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暂且说,你能看到我,是因为见精明元的关系,虽然还不是真正的妙精明心,但是他像第二月,而不只是月影了,你应当仔细用心的来听,我现在要开示你没有还归处(圆满常住)的本心所在。】
【元明】
(术语)真如之觉体本来明照,故曰元明。楞严经六曰:“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又】一名本明。以本觉之自性清净心而名。楞严经一曰:“元明能生诸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拥,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土+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学习解说:阿难!这大讲堂的大门向着东方洞开,太阳升起的时候有光明照耀,到了夜晚的时候,黑月和云雾的关系,则出现昏暗相;门窗的间隙可以看到通达性,墙宇(房屋)之间可看到围绕拥挤性;能分别之处见到的是缘起性;顽虚之中遍布的是空性;郁[土+孛]之的景象则环绕昏尘性;天色清明之际则能观察到清净性】
【顽虚还空】
顽者,无知也。顽虚者,谓无形相,顽然无有知觉也。经云:顽虚之中,遍是空性,而言还者,谓无形相之碍,则遍是虚空,若有形相则不见其虚矣。是则顽虚即空,故复还于空也。当知所见之虚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虚时无复见其形相矣。故曰顽虚还空。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拥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土+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
【学习解说:阿难!你看这些所有的变化,我现今都让其还归本来所在的原因处。什么是本因?阿难,这些变化的明都还归给太阳?为什么呢?没有太阳就不光明,所以,明的因归属于日。这些变化的暗,都还归给黑月。通性还归门窗;拥挤性还归给墙宇(房屋),攀缘之性还归给妄心分别;顽虚还归给空性;郁[土+孛]还归给尘;清明还归给霁(即雨过天晴)。而世间的一切所有,都不会超出这些种类。你看到这八类,有哪一类是能见的精明之性的还归处呢?】
【日轮】
(术语)世所谓太阳也,是日天子所居宫殿之外貌((参见:日宫))。俱舍论十一曰:“日轮下面,颇胝伽宝火珠所成,能热能照。”观无量寿经曰:“金莲华犹如日轮。”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精明】
精,精妙;明,明白。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无量寿经卷下、首楞严经卷六)p5882
FROM:【佛光大辞典】
★ 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学习解说:如果还归于明,那么不明的时候,就见不到暗;虽然明和暗的现象有种种差别,但是能见之性是没有差别的;那些有还归处的,自然都不是你;若不是你那又是谁呢?由此可知,你的本心微妙清净。你自己不能正念观察,所以丧失本心堕入轮转,恒常被生死的长河所漂没溺亡,所以如来称为可怜愍者。
注:【当「有情众生」的「第八识」受到累世「无明(愚痴)种子」的染污,则因迷而轮回】 ~ 详见:「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25 23:58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1小时以上)
★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虽然我这能见之性没有归还处,但是又如何能知道,这就是我的真心自性呢?】
★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我现在来问你,现今你虽然没有真正断除烦恼获得清净,但是承蒙佛陀的威神之力,能够见到初禅的境界而没有障碍;而阿那律(佛陀天眼第一的大弟子)看整个阎浮提,就像把庵摩罗果放在手掌里观察同样的清楚;诸菩萨能平等看到百千世界没有差别;十方如来能全然看尽微尘多数量的清净国土没有任何看不到的。而众生所能看到了解的不过是分寸之间(形容很短浅)】
★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
【学习解说:阿难,我和你观察四天王所住的宫殿,在其间看遍了水上陆地空中种种现象,虽然有昏暗和明亮种种不同的形象,但实际都只是妄心分别现前的六尘境产生的障碍而已,你应该在此中,分别清楚自他。什么是我的本体?而物象是谁?】
留碍,读音为liú ài,汉语词语,意思是阻碍,障碍。——摘自百度
【前尘】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学习解说:阿难,穷尽你见到的一切来源,从日月宫,是物不是你,到仔细看遍七金山,虽然见到了种种光,那也是物不是你;渐渐更多的看到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路边干枯的小草)人畜,也都是物不是你。】
★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学习解说:阿难!这些或远或近的景物都有其各自的物性,虽然各有差别或特殊性,但都是你清净的见精所看到的;这些物类自身存在着差别,而你的见性是没有特殊性的(就像镜子只是映照而已),这见精微妙清明就是你的能见之性。
如果见到这些事物,那你就是见到我所见的了?如果同样看到这些事物就叫见我所见,那我不见事物的时候,为什么你不能见到我不见之处呢?如果能见到不见之处,当然就不是不见的状态了;如果不见我不见之地,这不见之地自然就不是物类,那又怎么会不是你呢?你现今看事物的时候,你看到事物,事物又看到你,这样体性就纷繁复杂,这样的话,你和我以及世间一切就(因为体性不同而有抵触)无法安立。】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26 23:57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5小时)
★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你看见物象的时候,是你不是我,而能见之性周边法界,如果不是你那又是谁呢?为什么要怀疑自己的真心自性,你的心性不真所以取一个我以求真实】
★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如果这能见之性,必定是我不是其余,那我和如来观见到四天王住在日月宫的胜藏宝殿中,这能见之性圆满周边娑婆国土;但是回到祇陀精舍就只看到伽蓝(寺院),清心户堂只看到屋檐和走廊。世尊,既然这能见之性,其本体是周遍一切法界的,现今在室内却只看到一室的范围,是因为这见性又由大缩小了吗?还是墙壁将见性夹住使之断绝了呢?我现今不知道正确的道理究竟何在,只愿世尊以大慈悲,为我敷演其中的义理】
【伽蓝】
1,僧伽蓝摩的简称,华译为众园,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的通称。
2,指佛教的护法神。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窦迹?是义不然。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一切世间大小内外所有事业,都是属于前尘影事,不应该说见性有舒展或缩紧。譬如方形的器皿,中间是方形的空间,这方形器皿里看到的方形空间,必定是方的吗?还是一定不是方的?如果一定是方的,那么放置到别的圆形器皿中就不应该是圆的;如果一定不是方的,那么在方形器皿中也应该没有方的空间。
阿难,如果想让虚空没有方或圆的形状,只要移除器皿,虚空就没有了方形之体,而不应该说更要除去虚空方形相状的所在。如果像你问的,进入室内的时候使见性缩小了,抬头看太阳的时候,难道你所见的是和太阳的整个表面等齐吗?如果建筑物的墙壁能将见性夹断,穿过小洞的时候难道没有小洞的痕迹吗?不是这样的。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被外物所迷惑,遗失了本心,被外物所转,是故随着看到的外物觉得有大小的区别;如果心能不被外物所迷惑,能转外物,那么就能和如来一样,身心圆满光明安住真心佛性而不动转,这样就能在一毛端中普遍包含容受十方国土】
★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令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如果这见精必定是我的微妙本性,现今微妙本性现于我前,见性必定是真我,那我现今的身心又是何物呢?而现在的身心分别都是实实在在在的啊,见性没有分别分辨我身,如果真是我心现今令我得见,见性才是真实的我,而不是这肉身是我,那为什么如来先前对我说“物能见我呢?”只愿佛陀大慈大悲开解我未悟之处】
★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祇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若必有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现今你所说的:“见性在你面前”这不是事实。如果真的在你之前,你真实的见到,那么这见精既然有方所(处所)那就不是没有指示了。你现今坐在祇陀林中,看遍树林水渠和殿堂,向上能看到日月,向前能面对恒河,你现今在我师子座前,举手指出陈列种种相貌:阴的是树林,明的是太阳,有阻碍的是墙壁,通达的是虚空,这样甚至纤毫大的草树,都虽然大小不一样,但却都有形状可以指着。如果必定有一个见性能出现在你之前,你应该能以手确确实实指示陈列出所见到的是什么
阿难,如果空是见,既然已经成了见,那么又什么是空呢?如果物是见,既然已经成了见,那么又什么是物呢?你可以细微的来披露剖析世间万象,解析出精明净妙的见精之本元,将他指示陈列给我,就像指出各种事物那样清楚分明没有疑惑】
★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佛言:“如是,如是!”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我现今在这大重阁讲堂,远远看到恒河,向上观察到日月,举手所指放眼看到,所指示出的都是物象,而不是见精。世尊,就像佛陀所说,何况我这样尚有烦恼的初学声闻行者,就算是菩萨也不能在万千物象之前单独将见精剖析出来,无法离开一切物象而有自性单独存在。
佛陀说:如是,如是!】
★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学习解说:佛陀又告诉阿难尊者:你所说的,没有见精是离开一切物象而有自性的,那么你所指的是物象之中没有是见精的。我现今再次告诉你,你和如来坐在祇陀林中观看林苑,甚至日月都有各自特殊的形象,必定没有你所指的见精,那你如何阐述这些物象中,什么不是见精所见呢?】
★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为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
佛言:“如是,如是!”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我确实看遍这祇陀林,不知道这其中什么不是见精所见?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如果树不是见,那怎么见树呢?如果树就是见,那什么是树呢?这样类推,如果空不是见,那什么是空呢?如果空就是见,那又什么是空呢?我又思惟这些世间万象中,从微细处来说明无不是见性所见啊
佛陀说:如是,如是!】
★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梨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学习解说:这时,与会大众里不是无学行者的众生,听了佛陀的话,都茫然不知道的义理的起始和终结处,一时之间都惊慌失措魂不守舍。如来知道大众内心忧虑害怕,对大众心生怜悯,安慰阿难尊者和大众说:善男子们,无上法王所说的是真实语,不是末伽梨四种外道等所讲的外道论义,你们仔细用心的思维不要堕入哀伤思慕的情绪。】
【末伽梨】(人名)末伽梨拘赊梨之略。外道名。楞严经二曰:“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参见:末伽梨拘赊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27 23:07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
★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唯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学习解说:这时,文殊师利菩萨怜愍四众弟子,在与会大众中站起来,顶礼佛陀的双足,恭恭敬敬的对佛陀说:世尊,这些大众,不能了悟如来阐述说明的色空两种精见,是不对的还是对的。
世尊,眼前现象的色(物质)空等现象,如果是见,那么应该能有所指示之处,如果不是见,那么应该就无法看到。现在大众不知道其中义理的所归之处,所以内心惊惧恐怖,不是因为往昔善根轻微鲜少,只愿如来以大慈悲,阐述说明这些物象和见精的本元究竟是何物,在这中间没有是与不是的问题】
★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和与会大众:十方如来和大菩萨们,各自安住在三摩地(禅定)中,能见(见性)、所见(见到的物象)以及由此生发种种表相,就像虚空里的花一样,本来就是没有的。这见精和因缘和合之物,元本就是菩提妙净明体,在此中间又有什么是或者不是的分别呢?文殊!我现今问你,如你文殊,还更有一个文殊是文殊吗?还是没有文殊了?】
★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学习解说:如是(表示原本如此),世尊!我真实文殊,没有是与不是相对的那个文殊。为什么呢?如果有是文殊的这个文殊,那么就有两个文殊。然而我现今又不是没有文殊,而是实相超越两边没有是或者非(不是)】
★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学习解说:佛陀说:这微妙清明的见性和虚空里的微尘是一样的,原本都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因妄想的缘故而变现为色尘虚空及对此有看见有听闻,就像第二月,谁是月呢?谁不是月呢?只有唯一真月,真月之中没有月或者非月,所以你现今观察见性与六尘,并有种种的阐述说明,都叫做妄想,不能在此中说是说不是(因为本来就是虚幻不实的)】
★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与先梵志裟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与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学习解说:世尊,就像法王(就是佛陀)所说的那样,觉性遍满十方法界,体性湛然常住不变没有生灭,那和先古的梵志裟毗迦罗所谈的冥谛,以及投灰等诸多外道所说的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什么差别呢?世尊曾经在楞伽山,为大慧(菩萨)等演说此义理,那些外道等常常说自然(即自然无因论),我说的因缘不同于外道所说。而我现今观察这觉性自然无为不生不灭,远离一切虚幻妄想颠倒,类似(外道)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要怎样正确的开示才能不遭受种种邪魔,并获得真实本心的妙觉明性呢?】
【娑毗迦罗】
(人名)又作劫毗罗Kapila,外道名。即数论师也。楞严经一曰:“娑毗罗迦,先梵天咒。”同十曰:“娑毗罗迦所归冥谛。”同长水疏曰:“娑毗罗迦,亦云劫毗罗,此云金头,或云黄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涂灰,计自在天生万物】
涂灰,即外道名。谓此外道,计欲界第六自在天能生万物。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楞伽山】
楞伽,梵名 Lan%ka^,巴利名同。又作结伽山、撵迦山、楞迦山。意译难往山、可畏山、险绝山。相传此山乃佛陀宣讲楞伽经之处。据入楞伽经卷一请佛品所载,此山系由种种宝性所成,诸宝间错,光明赫炎,犹如百千日共照耀金山。山中有无量花园香树,微风吹拂,枝叶摇曳,百千妙香一时流布,百千妙音一时俱发。重岩屈曲,处处仙境,无数众宝共成灵堂、龛窟,内外明彻,不能复现日月之光晖,此山乃古昔诸仙贤圣得道入化之处。另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所载,此山位于南海之滨。慧苑音义卷下亦谓其位于南天竺南界之海岸。大唐西域记卷十一与续高僧传卷四均谓楞伽山系位于锡兰之山名;巴利文大史(Maha^-vam!sa, i.)则以楞伽为锡兰之别名,然现代学者大多反对此一说法。(新华严经卷六十二、华严经疏卷五十六、玄应音义卷七、东南印度诸国の研究)p5490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慧】
(菩萨)Maha%mati,梵名摩诃摩底。菩萨名。于楞伽经会座为一会之上首,是对扬主也。佛地论一曰:“问答决择无穷尽,故名为大慧。”【又】(人名)禅师名。宋杭州径山之佛日禅师,名宗杲,法嗣佛于果圜悟禅师,高宗绍兴十七年诏使住径山,以二十一年事窜梅州,二十八年诏使再住径山,孝宗隆兴元年八月十日,寂于径山明月堂,寿七十五。赐谥普觉,塔曰宝光。孝宗居藩邸师事之,及即位赐号大慧禅师。有语录三十卷,敕入大藏。见五灯会元十九。圜悟尝著碧岩集,大慧烧之。碧岩种电钞一曰:“此书已成,学者走知解者多矣。大慧为救此弊一炬炳之,所谓云门一棒打杀之高怀也。”【又】唐之一行禅师谥大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然】
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p253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29 03:44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
★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阿难!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学习解说:阿难,我现今这样以方便法做开示,告诉你真实的义理,但是你还是没有领悟,迷惑的认为见性是自然而成的。
阿难,如果见性必定是自然,那么就要能明辨自然的体性。你暂且观察这妙明的见性中,是以什么为自体的?这见性是以明为自体?还是以暗为自体?还是以空为自体?又或者以塞为自体?
阿难,如果以明为自体,那么就不应该见到暗;如果又以空为自体的,就不应该见到阻塞之相。这样类推,以暗等相为自体的,那么对明的时候,见性是断灭的,所以怎么能见明呢?】
★ 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我今发明是因缘性,心犹未明,咨询如来是义云何合因缘性?”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这微妙的见性不是自然而成,那么我现今就陈述为是因缘性,但是心中还是不真正明了,所以向佛咨询,因缘和合之性具体是怎样的?】
★ 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同见,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
阿难!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
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学习解说:佛陀说:你讲因缘,那么我再来问你。你见到物象的时候,见性现前,这见是因为明而有见?还是因为暗而有见?还是因为空而有见?还是因为塞而有见呢?
阿难,如果因为明而有见,那么就应见不到暗;如果因为暗而有见,就应见不到明。这样类推,因空或者塞而有见的情形,和明与暗之间的情况相同。
再有,阿难,这见又是因为攀缘(借助)明而有见?还是攀缘(借助)暗而有见?或是攀缘(借助)空而有见?或是攀缘(借助)塞而有见?
阿难,如果因为攀缘空而有见,那么应该见不到塞;如果是因为攀缘塞而有见,就应见不到空。这样类推,攀缘明或攀缘暗的情况,是和空与塞的情况相同的。
由此可知,这精觉妙明之性,不是因因缘而有,也不是自然而有或不是自然而有,没有不是或是是或不是的概念,离一切相是一切法。而你为何在这中间白白用心,用世间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来做种种分别呢?就像用手撮摩虚空,只是自己徒增辛劳,而虚空又岂是能被你随意执持抓取的呢?】
【戏论】
梵语 prapan~ca。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大三○·八一五上):“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
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九种戏论。三种为:(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九种为:(一)通计我,(二)约计是我,(三) 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二种戏论:(一)于真实之理生戏论,(二)于世间之事生戏论。此外,中观论疏卷一亦列举五种戏论。(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参见:爱论见论)5463)p6439
FROM:【佛光大辞典】
★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世尊!这精妙觉性必定是非因缘性的,那为何世尊时常对比丘们宣说,见性有四种因缘,所谓的因空、因明、因心、因眼。这又是什么义理呢?】
★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
【学习解说:佛陀说:阿难,我所说的世间因缘之相,不是从第一义(究竟的实相义理、中道义、佛性)来讲的。
阿难!我再来问你。世间之人说我能见,那么什么是见?什么又是不见呢?
注:[第一义]在很多佛经上都有谈到,例如[维摩诘经]讲[不二法]
[大般涅槃经]上说[中道]就是[第一义],就是[佛性],就是[究竟实义]
[佛性]就是[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呢,请参考下面帖子
[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
摘自:[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
相关阅读: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楞严经
第一实义中无业无报、无生无灭、无净无垢。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 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世间人因为有日、月、灯的光而见到种种物象,这样就叫作见;如果没有这三种光明,就不能见。】
★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学习解说:(佛陀说:)阿难!如果没有上述三种照明的时候,叫作不见,那么也不应见暗;如果必定见暗,那这只是没有照明,怎么是没有见性呢?
阿难,如果在见暗的时候,不见明的缘故名叫不见;现今在明的时候不能见到暗相,还是一样叫作不见。这两种相状都叫作不见。
所以阿难,见明的时候,见不是明;见暗的时候,见不是暗;见空的时候,见不是空;见塞的时候,见不是塞,这四个义理是成就的。
你还应当知道,见见的时候,见不是见;见尚且离见,见不能及。又怎么能再说见性是因缘、自然以及和合等相呢?你们这些声闻众智慧狭劣没有见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我现今教诲你,你应当善加思惟,不应对成佛的菩提之路生起疲倦或是懈怠。】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如佛世尊为我们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内心还是未能明悟;而现今更听说见见非见,重新又增加了心里的迷闷。伏愿世尊布施大智慧的眼目,开示我等清净光明觉心(佛性)的所在。”阿难尊者说完之后,流着悲心的眼泪顶礼佛陀,等候承受佛陀的教诲。】
伏愿,为表示愿望的敬辞。——摘自百度
【慧目】
(术语)智慧之眼目也。圆觉经曰:“幻翳朗照,慧目清净。”又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寄归传一曰:“既无慧目,谁鉴是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心】
(术语)本觉之妙心。一心之灵性,本来离迷妄,故云觉。全之即称佛圆觉经曰:“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化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30 04:12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5小时)
★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 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今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怜悯阿难尊者和与会大众,将要敷演大陀罗尼,开示得[三摩提](即禅定)的微妙修行道路,对阿难尊者说:
你虽然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但是益处只是多闻,对于奢摩他的修行中,做微妙细密的正念观照,内心仍然没有真正明了。
你现今仔细的听,我将会为你分别进行开示,也是为了将来尚在烦恼中没有断除的行者能够实证无上佛道而说。
阿难,一切众生在世间轮回,都是因为有二种颠倒分别而有种种虚妄的见解,当下发生当下就随业力流转
(相关阅读:什么是【业】?什么是【业障】?如何【消除业障】?)
具体是哪两种呢?一种是众生随个业产生的妄见;另一种是众生因为共业关系而产生的妄见。(下面会具体来分别解释两种妄见)】
【微密】
(术语)微妙秘密也。涅槃经三曰:“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大日经六曰:“吾当一切说微密最希有诸佛之秘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见】
(术语)虚妄不实之分别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南本涅槃经八曰:“为除世间诸妄见故。”俱舍论九曰:“一切妄见皆转倒摄。”大乘义章三曰:“唯心妄见,故说为妄。”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别业】
(术语)对于总业之语。众生殊别之业因也,随而众生感各异之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同分】
(术语)俱舍七十五法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之第三。使诸法相同之因名为同分。是为一实法,由有此实法而使物同也。此有二种:一名众生同分,又名有情同分。二名法同分。人畜等之有情相同。谓之众生同分,有情同分。蕴处界等之法相同,名为法同分,又众生同分分二类:一为无差别同分,一切有情,一类同等,异于非情上之同分也。二为有差别同分,诸有情中三界九地五趣四生婆罗门刹利等之称,有男女等乃至四向四果各别之同分。又法同分有无差别有差别。俱舍论五曰:“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有情展转类等,本论说此为众同分。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中略)复有法同分,谓随蕴处界。”【又】分别十八界有同分彼同分之一门,同分之义稍异。(参见:彼同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同分】
梵语 sabha^ga。<一>又作有分、等分。分,自己之作用之义。 即根(感官之机能)、境(对象)、识(认识之主体)三者相互交涉,各别实现其自业之作用,各别完成其任务,称为同分。例如,眼根之自业为取色境,眼识之自业为缘色境,而色境之自业,则为眼根及眼识所取;如此,根、境、识三者相互交涉。各别实现其自业。反之,根、境、识三者若仅止于相互交涉,而不实现其各别之自业,则称为彼同分(梵 tat-sabha^ga),又作余有分、非等分。盖彼同分非为同分,然其与彼(指同分)种类相同,故称彼同分。此外,同分、彼同分二者,亦称为等分、非等分;自分、彼分;有分、余有分。(俱舍论卷二、顺正理论卷六、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卷七十二、杂阿毗昙心论卷一)((参见:彼同分)3204)
<二>为“众同分”之略称。指有情众生之共性或共因。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俱舍论卷五)((参见:众同分)4749)p2243
FROM:【佛光大辞典】
★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
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学习解说:什么叫做别业妄见呢?
阿难,就像世间人眼睛里有赤眚(眚是指眼睛长白翳),夜晚看到灯光中有五种颜色重叠起来的圆影。你怎么想呢?
这夜晚的灯光,所显现的圆光,是因为灯而出现的?还是因为随着见性而产生的?
阿难,如果是因为灯而显现的色相,那么没有长眼翳的人为什么不能同样看到,这圆影为什么只有患眼病的人才能看到呢?
如果是因为见而有色,见性已经成了色相(即圆光),那么有眼病的人看到圆影应当怎么称呼呢?
再有,阿难!如果这圆影是离开夜灯独自而有的,那么室中张设的帷帐和坐席,应该也有圆影出现;如果是离开见性而有圆影的,那么眼睛应当看不到,而为什么有眼病的人能看到呢?
所以应当知道,色像确实因为灯而显现,因为眼睛有病所以才看到了圆影,圆影和所见都是因为眼睛有白翳的关系,所以最终不能说是因为灯或者见性才有圆影,因为圆影本来就是虚幻的,这个中间没有灯或者见的缘故。就像之前讲到的第二月,不是本体也不是所现的影像。为什么呢?因为是凭空而成的。所以有智慧者不应该说,这捏根本来是有形状或没有形状离开见性或不是见性。这圆影也是这样的,是因为眼病的关系而成的,为何还要去分别是因为灯而有还是见而有呢,何况更要徒劳的去分别不是因为灯而有或者不是因为见而有呢?
★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
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
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蚀珮玦彗勃飞流,负耳虹霓种种恶相,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
【学习解说:什么叫作同分妄见呢?
阿难,这阎浮提除了海水,中间的平原陆地还有三千大洲,正中处的大洲从东到西总括丈量,其中有二千三百个大国,另外的小洲,则分布在海中,其间或是有两三百个小洲,或是有一个或二个,以至于有三十个、四十个、五十个小洲。
阿难!如果这些小洲里有一个小洲只有两个国家,又只有其中一个国家的人民因为共业的关系感召恶缘,那么这个小洲的这个国家里的众生会看到一切不吉祥的境界,例如或是见到两个太阳或两个月亮,其中甚至看到月缺月圆、彗星和孛星(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孛,古人指光芒四射的一种彗星)流星彩虹等各种恶劣天象,而这只是这个国家的人民会看到,另一个国家的人们,(因为没有共业的关系,所以)不会听到也不会见到这样恶劣的天象。
阿难,我接下来将要为你具体讲讲这二件事的关联类似之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0-30 22:47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45分)
★ “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学习解说:(佛陀说)阿难,就像众生的别业妄见,看到灯光中显现出圆影,虽然类似外境那样显现,但终究是众生因为眼病所形成的,眚(眼睛生瞖长膜)是由眼睛产生疾病,不是因为色尘(物质)所造成的。然而眼病终究不是见性的过失。例如你今日以眼睛看山河国土以及众生,都是无始以来见病所形成的,见和所见似乎是境界现前,而实际是我的觉明见性因眼病所见,{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这段不是很明了】
★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现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学习解说:阿难,就像众生同分妄见,例如一人因别业的关系见虚妄之相,一个患病目的人,如同一个国家,其所见的圆影是因为眼病所成,就像该国众生因为共业关系看到不祥之相,是相同的见性业障所生起的瘴气恶相,都是无始以来看见虚妄所形成的。就例如阎浮提三千大洲,以及四大海和娑婆世界,以至十方有烦恼的国土及其众生,原本都是觉明无漏妙心,因为攀缘虚妄的见闻觉知成病,因缘和合而虚妄有生,因缘和合而虚妄有死,如果能够远离这些和合因缘不与之和合,那么就能灭除生死之因,圆满显露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令本觉之心常住不灭。】
【四大海】
(名数)在须弥山四方之大海也,须弥山在四大海之中央,四大海中各有一大洲,四大海外,则铁围山围绕之。(参见:九山八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闇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阿难,你虽然现前领悟到,本觉妙明之心,不是因缘性,不是自然性,但是仍然未明了这觉性的本元,不是和合或不和合而有。
阿难,我再次以妄心前现之六尘境(色声香味触法)来问你。而你现今仍然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了因缘所成之性,而自己产生疑惑。实证的菩提心如果是因为和合而发起的,那么你现今清净微妙的见精,是与明和合的?还是和闇和合的?还是与通和合的?还是与塞和合的?如果与明和合的,你看到明的时候,明相现前,还怎么参杂看到其他的相呢?【见相可辨,杂何形像?】,如果如果见性不是见,那要怎么看到明呢?如果就是见本身,那要如何见见呢?如果圆满都是见,那要在何处与明相合呢?如果明相圆满,不与见性相合,那么见性和明就必定是体性各异的;既然是夹杂的就不能被叫做体性明了;既然夹杂,就失去了明的特性,所以清净微妙的见精是与明相合是不对的。以及与暗或通以及塞相合的想法也是相类似,是不对的。】
【前尘】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1 03:55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30分)
★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再有,阿难,你现今微妙清净的见精,是和明相合?是与暗相合?是与通相合?是与塞相合?如果与明相合,见到暗的时候,光明之相已经灭失,那么这见性就不与暗相合了。既然这样,那要如何见到暗呢?如果见到暗的时候,见精不和暗相合,那么见精与明相合的时候,也应见不到明;而既然见不到明,又怎么能说见精与明相合呢?由此明了明不是暗,类推出,暗与通,以及与塞之间的情形也是这样的。】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我如今是这样思维的,这微妙的觉性和六尘缘影以及由此而起的心念思虑是不相和合的?】
★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佛陀说:你现今又说觉性(和六尘缘影以及由此而起的心念思虑)不是和合的。那我再来问你,这微妙的见精,是不与明和?不与暗和?不与通和?不与塞和?
如果不与明和,那么在见到明的时候,必定会有边畔(即边际),既然这样你暂且认真仔细的观察,哪部分是明?哪部分是见?见和明都各自以什么为边际?
阿难,如果明的边际必定没有见性,那么两者就是不相触及的,自然就无法了知明相的所在,如果这样的话,边畔要如何形成呢?以此类推,暗和通以及塞等相状,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边畔:犹边际。——摘自百度
★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无所得。
【学习解说:如果见精不是和合之性的,那么是不与明合?不与暗合?不与通合?还是不与塞合呢?
如果不是和明相相合,那么见性和明相两者之间就相互抵触矛盾的,就像耳朵不和明相相互接触,见性如果不明了明相的所在,那要怎样辨别明相是否合理呢?以此类推,暗和通以及塞等相状,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阿难,你还是没有明了一切虚浮的客尘都是幻化之相,当下处生起又随所在处灭尽,幻化虚妄就称为相,但是其本性是真实的,有微妙觉明的本体,这样以至于到五阴、六入、从十二处到十八界,都是因缘和合虚而生,当因缘分离虚妄之相消失就称为灭;竟不知道相虽然有生灭和来去,而原本的如来藏性是常住妙明的,本性周遍圆满如如不动,而众生在真常佛性中以妄想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之相,最终只能是了无所得的。
相关阅读:如来藏 ~ 楞严经】
【乖角】
1.指东汉名士郭泰折巾一角之事。郭泰字林宗,不应官府征召,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后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2.抵牾;矛盾。3.分离。4.违背情理。5.拐角。
——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甄明】
1.辨明;明察。2.通晓。3.显明。
——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浮尘】
(杂语)一切有为之诸法,浮尘不实,尘翳真性,故曰浮尘。楞严经二曰:“阿难,汝未明一切浮尘幻化相。”同长水疏曰:“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曰浮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阴】
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见五蕴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蕴】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兹列表说明如下:
(, 下载次数: 426)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入】
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二处】
十二处者,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二处也。亦名十二入。即合六根六尘以言,谓之十二处。处者方所也,所依之义也。言根在内,尘在外,眼唯对色,耳唯对声等,各有所依一定方所也。言十二入者,入即涉入之义,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之故。如眼根对色,即能见色,是名眼入。耳根对声,即能闻声,是名耳入等。乃至一切可见之色,而对于眼,是名色入等是也。六根为内,名内六入;六尘为外,名外六入。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入
十二处┤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入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十八界】
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作用。兹列表说明如下:
(, 下载次数: 424)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2 17:50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40分)
★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精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花,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狂花,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花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花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花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花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为何五阴的本质是如来藏真如妙性?(相关阅读:[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 ~ 楞严经)
阿难,如果有人用清净的眼睛观察晴朗明洁的天空,唯一有的应当是精虚之性,迥无所有
而当有人无缘无故瞪着眼睛不动,生起了疲劳相,就可能在虚空里看到之前没有的狂花,或是其他虚妄狂乱之相;[色阴]的产生也是类似这样的。
阿难,这些出现在眼前的狂花,并不是从虚空而来,也不是从眼睛所出。
阿难,是这样的,如果是从虚空来的,那么虚空还应当还归入虚空,如果有出入的相状,就不是虚空了;如果虚空不空,自然就无法容纳花相而有生起和灭除的现象,就像已经有一个阿难体,就无法再容纳下另一个阿难了。
如果(狂花)是从眼睛所出那么应当还归入眼,也就是这狂花的体性是从眼睛所出,那么应当也有见性。如果有见性,花相去除,应当也能见眼;如果没有见性,就应当遮住天空,旋即还应当遮住眼睛。
如果能见到花,眼睛就应当没有翳病,怎么能将晴空号称为(能见的)清明眼呢?】
【五阴】
(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阴有荫覆与阴积之二义。(参见:蕴)。色,受,想,行,识,五法之名义,新旧皆同。(参见:五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蕴】
梵语 ru^pa-skandha,巴利语 ru^pa-kkhandha。又作色阴、色受阴。为五蕴之一。色,为变碍义;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称之为色。而色之聚集,称为色蕴;亦即有质碍、变碍诸法之类聚。
依据俱舍论卷一所载,色系指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及无表色。五根为眼、耳等五识之所依,为五种净色。五境为眼、耳等五根所取之五种境界。
五境中之色,有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二十种。青黄赤白等十二种,称显色;长短方圆等八种,称形色。声,分为有执受大种因、无执受大种因等八种声。香,有好香、恶香、等香、不等香四种之别。味,有甘、醋、咸、辛、苦、淡等六种。触,有地、水、火、风四大种,及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并冷、饿、渴等十一种。无表色,谓意识缘于过去所见之境,虽分别明了,而无表对,故称无表;虽无所表,而于所缘之境执著不忘,故称为色。
于上述诸色法中,又可依其一一法之性质而归纳成下列之数种分类。据杂阿含经卷三载,色受阴即所有之色;乃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之色。其中,地水火风四大种,是为能造,而色声等,是为所造。阿毗昙心论经卷一载,色有二种:(一)微尘积聚之色,指眼、耳乃至味、触等十色入,又称十色处。(二)非微尘积聚之色,指无教色(无表色),为法入之所摄。又杂阿含经卷十三、集异门足论卷三、俱舍论卷十三等,将色分为有见有对、无见有对、无见无对三种。有见有对,又作可见有对。因其可示现彼此之差别,故为有见;以其有障碍,故为有对;即指极微所成,眼根所取之色境。无见有对,又作不可见有对。虽有障碍而不可见,即指五根及声香味触之四境。无见无对,乃不可见无障碍之法,即指无表色。
依据显扬圣教论卷五所载,色蕴略有五种相,即:(一)自相,即色身诸法各有不同之自相,如坚是地相,湿是水相,暖是火相,动是风相。(二)共相,即色身诸法和合之相,谓一切色身皆从地水火风和合为相。(三)所依能依相属相,即色身四大种是所依相,四大造色是能依相。(四)受用相,谓眼等诸根有增上力,故诸色尘境界得以产生,遂有苦乐逆顺受用之相。(五)业相,谓色身能作种种业行之相,故一切业行,皆依色身摄受增长。(杂阿含经卷二、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卷七十六、卷一二八、杂阿毗昙心论卷一、卷二、顺正理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乘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卷一、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一)((参见:五蕴)1212)p2549
FROM:【佛光大辞典】
★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即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安逸全身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而后此人无缘无故用两个手掌与虚空相互摩擦,忽然间,两手虚妄的生出涩滑冷热诸等相状;类似的,[受阴]的产生也是这样的。
阿难,这些虚幻的触觉,不是从虚空来的,不是从手掌出的。就是这样,阿难!如果是从虚空来的,既然能触及手掌,为什么不能触及身体呢?不应当虚空是有选择性的来给予接触的。
如果触摩的觉受是从手掌出来的,这种接受就应当一直都有啊,不是等两掌与虚空摩擦的时候才有。
又如果是从手掌出来的,与虚空触摩相合的时候能觉知,分离的时候应随即感受到触觉的回入,并且手臂手腕及骨髓也应当能觉知到触觉进入时的踪迹,这样就有能觉知的心知道有触觉的出入,也就是自有一个物体在身中往来,如何要等到两掌与虚空相合摩擦才名叫为触。所以应当知道,[受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而有,不具自然性。】
【宴安】:安逸享受。——摘自百度
【调适】:1。协调。2。合适,适合。3. 犹调理;调养。
【受蕴】
梵语 vedana^-skandha^h!,巴利语 vedanakkhandha。指苦、乐、舍等“受”及眼触等所生之诸种感受之积聚:亦即肉体之感受与精神之知觉等的感受作用。乃五蕴之一。此外,诸受之集合,亦称受众。据大智度论卷六十八载,百八种烦恼等诸受之和合,称为受众。((参见:五蕴)1212、“受”3096)p3110
FROM:【佛光大辞典】
★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醋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醋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踏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在谈到酸梅的时候,口中引发酸水流出;当想到自己站在悬崖上的时候,足底心就会有酸涩感产生;类似的,[想阴]也是这样的。
阿难,醋梅的说法,不是从醋梅生出的,也不是从嘴里进入的。
阿难,是这样的,如果是从醋梅生出来的,醋梅应当能自己就言谈,为何要等人来说呢?如果是从嘴里进入的,那么嘴就能够听到,何须要等到耳朵来听闻呢?如果只是耳朵听闻,那为什么口水不是从耳中流出呢?想到脚踏悬崖后引发的种种感受,也是相类似的。
所以,应当知道[想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而有,不具自然性。】
【想蕴】
梵语 sam!jn~a^-skandha。蕴为积聚之意。佛教谓一切有为法之积聚有五种类别,想蕴即其中之一。人有想像事物善恶邪正,或想像眼、耳、鼻、舌、身、触之种种“情想”,积聚之,称为想蕴。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蕴)1212)p5452
FROM:【佛光大辞典】
★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暴流的波浪是相连接续的,前浪接着后浪互不逾越,应当知道[行阴]也是这样的。
阿难,这样的流动性,不是因为虚空而生,不是从水而生;也不是水性,但又不离空和水。
阿难,是这样的,如果因空而有暴流生起,那么十方无尽的虚空应当成为无尽的暴流,整个世界自然都会受到沦陷溺亡。
如果是因水而有暴流,那么这暴流应该不是水性的,现今应该有相应的相状存在。
如果就是水性的,那么在(平静)清澈的时候则应当不是水的体性。
而如果离开空和水而有暴流,虚空以外没有外部,水性之外没有流动性。
所以,应当知道[行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而有,不具自然性。】
【行蕴】
梵语 sam!ska^ra-skandha,巴利语 san%kha^ra-khandha。行,迁流、变化、造作之意;蕴,聚集、类别之意。佛教将一切有为法分类为五种,称为“五蕴”,行蕴即其中之第四类,乃指具有造作、迁流性质之诸法所类聚者。俱舍宗将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概分为七十五法,其中,有四十四种心所与十四种不相应法等,共计五十八法,总称为行蕴。此系于全部五蕴中,除去色、受、想、识等四蕴之外,将其余一切诸行皆统摄于行蕴。然若依准“一切有为法皆为造作迁流者”之义而言,则不独行蕴,即连其余色、受等四蕴亦皆可称为行蕴。惟俱舍宗极力反对此说,如普光之俱舍论记卷一即谓,色、受、想、识等四蕴虽亦属造作迁流者,然因涵摄行之性质较少之故,故宜各别称名,而行蕴涵摄行之性质较多之故,故得以称为行。
行蕴之解释及其涵摄之范围,除上记之外,另有异说,如经部与大乘佛教即以六思身为行蕴。所谓六思身,即与六识相应之“思”,如眼触所生之思、耳触所生之思,乃至鼻、舌、身、意等诸触所生之思。此一界说,范围极为宽广。(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五蕴)1212)p2567
FROM:【佛光大辞典】
★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取来频伽瓶,将瓶装满空气用后用盖塞起来,经过千里远行赠送给他国;应当知道[识阴]也是这样的。
阿难,这样的虚空,不是从那方而来,不是从这方而入。
阿难,是这样的,如果虚空是从那方来的,那么将瓶子装满虚空,这个瓶子所在地的虚空就应该减少;又如果打开盖子从这方而有虚空进入的瓶中,那么开孔倒瓶的时候,应当看到有虚空出来。
所以,应当知道[识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而有,不具自然性。】
【频伽瓶】
瓶,与瓶同。以瓶之形状似频伽鸟而得名。佛陀以频伽瓶比喻无空之去来,无识之生灭。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谓,譬如有人取频伽瓶来贮藏空而行千里,开孔倒瓶,而不见空出。如是虚空,非彼方来,亦非此方入,识、蕴亦复如是;故知识、蕴虚妄,本非因缘,亦非自然性。p6364
FROM:【佛光大辞典】
【识蕴】
梵语 vijn~a^na-skandha,巴利语 vin~n~a^N!a-khandha。指眼识等诸识之聚集。为五蕴之一。又作识阴、识受阴。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此复差别有六识身,谓眼识身至意识身。”盖眼等六识对境仅取总相来分别,故类聚此六识而立名为识蕴。于十二处中合为一意处,于十八界中分别六识为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且另立无间灭之意根,总计为七心界。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大三一·七○一上):“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差别。”其中,第八阿赖耶识为心,第七末那识为意,前六识为识,是即总称此八识为识蕴。
又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举识蕴有五种差别:(一)安住,谓诸识于三界执著内外而安住。(二)杂染,谓诸凡夫于现法中依受用境界,于后法中依生死等门而被染污。(三)所依,谓识依眼等六处、六识身而转。(四)住,谓识依四识住等而安住。(五)异相,谓识有贪心或离贪心、善或不善或无记等异相。(杂阿含经卷三、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集异门足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p6701
FROM:【佛光大辞典】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二(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3 17:14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10分)
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三
★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精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
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再有,阿难!为什么六入本质上来讲是如来藏是微妙的真如自性呢?
阿难,较长时间瞪眼产生劳累,无论是眼睛还是劳累状,本质都是菩提,瞪眼引发劳累,原因在于明暗二种虚妄的尘相,见性吸收了这两种尘象,就叫做见性,这见性本身是离开明暗这两种尘象的,毕竟没有明暗的体性。
所以,阿难,应当知道,见性不是从明暗而来,不是从眼根所出,也不是从虚空生出来的。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见性)是从明相中生出来的,暗相就随之会消灭了,应当不再见到暗。
如果是从暗相来的,明相就随之会消灭了,应当不再见到明。
如果是从眼根(眼睛)生出来的,那么必定没有没明相或暗相。
这见精原本没有自性。如果是从虚空生出来的,眼前看到的尘象还归,应当看到眼根;如果是虚空自己看见的,那又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眼根所入的尘相是虚妄的,原本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
【妄尘】
(术语)妄为虚妄,尘为尘坌,一切世间之事物,体性虚妄,且污圣道,如尘坌,故名妄尘。楞严经七曰:“生灭二种妄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用两个手指,急速的来回塞入自己的耳朵,耳朵因为劳累的关系,头部之中有声音发作,而耳朵和劳累之相本质上都是菩提。类似长时瞪眼引发劳累之相,手指塞耳产生劳累之相,原因在于动静二种虚妄的尘相,闻性吸收了虚妄的尘象,就叫做闻性,这能闻之性是离开动静这二种尘象,毕竟没有体性的。
所以,阿难,应当知道能闻之性不是从动静的尘象而来的,不是从耳根出来的,不是从虚空生出的。为什么呢?
如果是从静相来的,动相就会随之灭失,就听不到动相了。
如果是从动相来的,静相就会随之灭失,应该就觉知不到静相
如果是从耳朵(耳根)生出的,那必然没有动静两种性相。
这样能听闻之体,根本上是没有自性的。如果是从虚空生出的,但有听闻之性就不是虚空性;又如果是虚空自己听闻的,那又和你是否出入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耳朵所入的尘相是虚妄的,原本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4 18:38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20分)
★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自随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急速的抽搐吸鼻,鼻子因为较长时间抽搐出现劳累状,就会在鼻中有冷冷的触感,因为这冷冷的触感,而去分别是通是塞是虚是实,这样以至于闻到香气或臭气都是类似的来区别分别,而鼻和尘劳相本质上都是菩提觉性生发的。类似长时瞪眼引发劳累,长时间抽搐鼻子则产生虚妄的通畅或阻塞二种尘象,在这中间闻到吸收上述尘象,就叫做嗅闻性,这种闻性是离开通畅或阻塞两种尘象的,没有固定不变的自体。
所以应当知道,闻不是从通性或者塞性而来的,不是从耳根出来的,也不是从虚空生出的。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是从通性来的,那么塞性就会随之灭失了,又怎能了知塞呢?
如果是从塞性来的,那么通性就会随之灭失了,又怎能因通有闻呢,类似的,又怎能生发明了香味或是臭味等感触呢?
如果是从鼻子(鼻根)生出来的,那么必定没有通性或是塞性。这能闻之体,本来就是没有自性的。
如果是从空里生出来的,这闻性自然能回归嗅到你自己的鼻子(而实际是嗅不到的)
而如果是虚空所出自有的闻性,那和你本身又有什么关联呢?
所以应当知道,鼻子嗅入的是虚妄之相,原本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
★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即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舔舐嘴唇,久了会有劳累之相,如果生病的人就会感受到苦味,如果是无病的人则有微甜的感触,由苦和甜的觉受显露了舌根的功用,平时不动的时候,舌根恒常尝的是淡性。舌和尘劳之相本质都是从菩提觉性生发的,类似长时瞪眼引发劳累,长时间舔舐嘴唇而有虚妄的甜苦淡二种尘象,知觉生发吸收尘象,叫做知味性,这知味性是脱离甜苦以及淡性二种尘相,是毕竟没有固定体性的。
所以阿难,应当知道,能尝到苦知道淡的觉知,并不是从甜性或苦性来的,不是因为淡性而有的,也不是从舌根生出的,也不是从虚空生起的。为什么呢?如果是从甜苦之性来的,那么知淡之性就应该灭失了,又如何能知道淡呢?
如果是从淡性来的,能知甜的特性就亡失了,又如何能知道甜相和苦相呢?
如果是从舌根生出的,必然没有甜和淡以及苦的尘象。
这样可以知道,舌根本身没有固定的自性。
如果是从虚空生出的,虚空自己能感受到味性的话,那又与你有什么联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舌根摄入的是虚妄之相,原本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
★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用冷的一只手去触摸热的另一只手,如果冷的势力强,那么热的手就会随从冷的觉受;如果是热的功用胜,那么冷的手就会转为热,这样和合觉知的触受显露了离合的觉知,冷热两种势能的形成是因为接触产生的尘劳之相。这身和尘劳本质上都是菩提觉性中生发的。类似瞪眼引发尘劳之相,两手是因为接触而有离合两种虚妄的尘象,觉性在中居住吸收了尘象,名为觉知性。而这觉知性的本体,是离开接触和分离这两个特性,毕竟没有根本体性的。
所以阿难,应当知道这觉知性,不是从离性与合性而来的,不因为违性或顺性而有,也不是从身根所出,也不是从虚空生起。为什么呢?
如果合的时候,有觉知性到来,那么离性就应当灭失,又如何觉知离呢?违顺二相,也是这样的。
如果是从身根生出的,必然没有离、合、违、顺四种性相,而你的身根都能觉知,就说明身根原本没有固定的自性。
如果是从虚空生出的,那么虚空是自行觉知的,既然这样,又和你有什么联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身体摄入的觉受是虚妄的,原本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5 18:56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35分)
★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妄,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逾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孰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花,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因为疲劳困倦就睡,睡熟之后则有醒,吸览尘境就产生忆念,不能一心忆念则会堕入虚妄,因为内心颠倒而有生住异灭等种种现象,吸览的习气在尘象中归集不能逾越,称为意知根。意根和尘劳本质上都是菩提觉性中生发的。类似瞪眼引发尘劳,是因为生灭两种虚妄性,知觉积集其中吸收撮取内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分为内外二种,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所缘之色声香味触为“外尘”,意识所缘之法为“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叫觉知性。这觉知性是离开睡醒和睡着两种生灭相尘,毕竟没有固定体性的。
所以阿难,应当知道觉知之根,不是从寤(睡醒)寐(睡着)而来的,不是从生灭性而有的,不是从意根生出的,也不是从虚空产生的。为什么呢?
如果是从寤(睡醒)而来,那么寐性(睡着)就会随之灭失,那要怎样是寐呢?
如果生起的时候必定有,那么灭失的时候就会同时无,那么又是谁在受灭呢?如果是从灭有的,生起就是灭失,那么谁来觉知生呢?如果是从意根生出的,寤寐二相对着身体有离开或和合,当离开了这寤寐两个体性,那这能觉知者,就等同于空花,毕竟没有自性了。
如果是从虚空生出的,自是由虚空自行来觉知,那又与你何关呢?
所以应当知道意根摄入的尘象是虚妄的,原本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
【忆】
指对于某一对象,心中悬系而不忘。大乘义章卷二(大四四·四九二上):“常守一缘,不能舍离,于缘发悟名忆。”p6220
FROM:【佛光大辞典】
【内尘】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分为内外二种,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所缘之色声香味触为“外尘”,意识所缘之法为“内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意根】
<一>梵语 mana-indriya。六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根”为能生之义。六根中之前五根所对之境为四大(地、水、火、风)所形成之色法;意根所对之境则为心法,对法境即产生意识。((参见:六根)1284)
<二>又作意地。即指第六识。((参见:意识)5449)p5446
FROM:【佛光大辞典】
★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再有,阿难,为什么十二处根本来说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相关阅读:如来藏 ~ 楞严经、 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
阿难,你且观察这祇陀树林以及这些泉池。你会怎么想呢?这是因为色相生起眼睛看到了?还是眼睛生出了色相呢?
阿难,如果眼根生出了色相,那么看到的虚空不是色相,色性就消除了,既然销散了显发的就是一切都没有的境界,色相既然没有了,又如何(对比)显明虚空的特质呢?
空也是这样的,如果是色尘里生出了眼睛之性,那么观察到的虚空没有色相,见性就会消亡了,既然消亡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又是谁在明了何者是空、何者是色呢?
所以应当知道,见和色以及虚空都没有固定的生出,即色尘和见的生出都是虚妄的,原本就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十二处】
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你更听这祇陀园里,准备好饮食开始击鼓,大众聚集开始撞钟,这钟和鼓的音声前后相续。你是怎么想的呢?是这些声音来到了耳边?还是耳朵去到了声音所在处?
阿难!如果是这声音来到了耳边,就像我在室罗筏城中托钵乞食,那么祇陀林里就没有我同时在了;这声音必然来到阿难的耳内,那么目连和迦叶(都是佛陀的大弟子)应该都听不到了,更何况是其中一千二百五十位沙门,一同听闻钟声共同来进食呢(就更不可能听到了)
如果是你的耳朵去到声音所在处,就像我还归到祇陀林中,在室罗城里就没有我了;你听闻到鼓声,耳朵已经去了击鼓之处,一齐出现的钟声就应当听不到了,更何况是其中再有例如马牛羊发出的种种音声响动,就更听不到了。
又如果声音和耳朵都没有去来到往,那么也是无法听闻到的。
所以应当知道,听和音声都是没有固定的生出的,也就是听和音声都是虚妄的,原本就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7 00:16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
★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臭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你又嗅到这香炉里的旃檀味,这香如果再燃烧一铢(很少的分量),室罗筏城四十里的范围内同时都能闻到香气。
对此你是怎么想的呢?这香是从旃檀木生出的?还是从你的鼻子里生出的?还是从虚空里生出来的?
阿难,既然称这香是从你的鼻子所生,就应当从鼻子里出来,但是鼻子却不是檀香,那又为何鼻子里有檀香的香气呢?
称你闻到了香气,香气应当入到了鼻中,但是说鼻中有香生出,又不合乎道理。
如果香是从虚空生出的,虚空之性是恒常存在的,那又为何要借助焚烧这枯木(旃檀)才有香气闻到呢?
如果香气是从站檀木生出的,那么这香的特质因为燃烧加热变成了烟,如果鼻子蒙与烟气和合闻到了香气,但是这烟虽然腾空但是却无法飘远,四十里范围内又如何能闻到呢?所以,应当知道香气臭气以及能闻之性都没有固定的出生处,也就是嗅觉和香味这两处都是虚妄的,原本就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铢两(极轻微的分量)。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喻极微小的数量)。—— 摘自百度
【非义】,指不合乎道义。——摘自百度
★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你时常在大众中持钵(托钵乞食),这个期间或者遇到了大众供养酥酪醍醐,被命名为上味(美味,精美的食品)。
对此你是怎么想的呢?这上味是从虚空生出的?是从舌头生出的?还是从食物本身生出的?
阿难,如果这上味是从你的舌头生出的,那么你的嘴里只有一条舌头,在品尝酥酪的时候已经变成了酥味,而遇到黑石蜜(石蜜即冰糖)的时候所尝到的味道就不应该有变化,而如果不能随着食物有变化,那就不能称为知味。
但如果能随着食物而有所迁动和改变的,而舌头本身的体性又只有一种,又如何能多种味道在一条舌头里都能觉知呢?
如果味道是从食物生出的,食物本生没有识别之性,如何能知道自己的味道呢?况且,如果食物自己能知味的话,就相当于别人在进食,又与你有什么相干呢?
如果味道是从虚空生出的,那么你品尝虚空又能尝到什么味道呢?如果虚空必然是咸的味道,那么既咸你的舌也咸你的脸,那么这个世界的人就像海鱼一样;既然恒常感受咸味就会不知道淡味,而若是不知道淡味也必然不能感觉到咸味,那要如何叫味呢?所以,应当知道舌知味和尝味都没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尝和味这两处都是虚妄的,原本就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酥酪】
是一种奶制品,主要用羊奶、牛奶等制成,故又有“乳酪”、“奶酪”等多种名称,现在通常叫做“奶酪”。——摘自百度
【醍醐】
(饮食)五味之一。制自牛乳。味中第一,药中第一。涅槃经三曰:“醍醐者名世间第一上味。”又曰:“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众生热恼乱心。”同八曰:“云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纯得醍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石蜜】
(饮食)冰糖也。善见律十七曰:“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庶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陀者,此是蜜也。”法华玄义七曰:“言石蜜者,正法念经第三云: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三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本章曰:“一名乳糖,又名白雪糖,即白糖。出益州,及西戎。用水牛乳汁米粉和沙糖煎炼作饼块,黄白色而坚重,川浙者佳。主心腹热胀,润肺气,助五藏津,治目中热膜,口干渴,可止目昏闇能明。”按根本律,有糖无石蜜。律摄云:糖摄石蜜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推移】
意思是移动、变化或发展。——摘自百度
★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唯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你经常晨朝的时候用手摩擦头部。你是怎么想的呢?这摩擦的觉知,只有接触的时候才有。那能触的觉受是在于手?还是在头?如果是手摩而有觉知,头就不能感知,那如何成处触呢?如果是在于头,那么手就不起作用了,那又怎么能成触呢?如果各自都有觉知,那么你阿难就有两个身体了。
如果头和手一接触就摩擦感产生,那么手和头应当是同一体性的;但如果两者是一体的,那么又如何成触呢?;如果有两个实体,那么又是谁触摸而有觉知产生呢?能触的不是触觉的出生处,触觉的出生处则不能感知,此外也不应该是虚空令你有了触觉。
所以应当知道,触觉和身体都是没有固定出生处的,也就是身体和触觉这两处都是虚妄的,原本就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
【学习解说:阿难,你思量作意的时候恒常有善、恶、无记三种特性,形成了相应的法则(规律、现象)。这种种的法,是由心而生,还是离开心而有另外的方向和作用处呢?】
【意】
梵语 manas。音译作末那。意谓“思量”。即周遍思惟之心理作用。如将之作为认识机能之依据,则称意根,为六根之一。于十二处中,称为意处;于十八界中,称为意界。依六识家之见,心、意、识三者同体异名。依八识家而言,心即指阿赖耶识,意指末那识,而识则指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等识)兼及意识。(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一、卷四、摄大乘论本卷一)((参见:意识)5449)p5445
FROM:【佛光大辞典】
【无记】
(术语)三性之一。事物之性体中容,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者。又感善果不可记,感恶果亦不可记者。俱舍论二曰:“无记者,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有说,不能记异熟果,故名无记。”唯识论五曰:“于善不善损益义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大乘义章七曰:“解有二种:一对果分别,中容之业不能记得苦乐两报,故名无记。二就说分别,中容之业如来不记为善为恶,故名无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则,指法度、规范、规则、规定、规律、准则、定理、定律、效应、现象、方法、办法等。——摘自百度
★ “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法就是心,那么法就不是尘劳之相,不是心攀缘的对象,又如何成为生长心心所作用之处呢?
如果是离开心而有其他的方向和作用处,那么法有自性能觉知?还是不能觉知?如果能知那么就叫做心,也就是和你相异的觉知心,同于其他种种凡夫妄心是你也是心,这样使得你的心之外为何又有另外能觉知的心呢
如果法有自性不能被觉知,这法尘不是色、声、香、味、不是离合冷暖之相,以及不是虚空之相,那又应当是个怎样的存在呢?
现今无论色相或是虚空都无法显示它的所在,那么此法不与人间相应更有虚空以外的存在,也就不是心攀缘的处所,那么心心所作用之处如何安住建立呢?
所以应当知道,法则和妄心都是没有固定出生处的,也就是法尘和心意两者都是虚妄的,原本就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处】
(术语)三科之一。梵名阿耶怛那A^yatana,旧译曰入,新译曰处。根与境为生心心所作用之处,故云处。根与境相涉入,故云入。有六根六境之十二法,故谓之十二处,又云十二入。俱舍论一曰:“心心所生长门义是处义。训释词者,谓能生长心心所法故名为处,是能生长彼作用义。”同光记一下曰:“梵云阿耶怛那,唐云处,旧翻为入,此亦不然。若言入梵本应云钵罗吠舍,旧经亦有翻为处者。如空无处等及阿练若等,并与今同。”(参见:三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量】
心生起妄想以度量种种的外境,这是对凡夫的心量而言,若是如来真证的心量,则是离一切外在的影响而住于无心。楞伽经说:“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所缘,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8 03:30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10分)
★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
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
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
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再有,阿难,为什么十八界根本来说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相关阅读:如来藏 ~ 楞严经、 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
阿难,就像你所明了的,眼睛攀缘色尘生出了眼识,那这眼识是因为眼睛(眼根)所成,以眼睛为本体?还是因为外境色尘所生,以色尘为本体呢?
阿难,如果眼识是因为眼根所生,既然没有色尘和虚空(没有可分别的对象),那么纵然你有眼识,又有何用呢?你的见性又不是青又不是黄又不是赤(红)也不是白,无法表示其有所存在,因此要怎样来对它进行确立和界别呢?
如果眼识是因为色尘而生的,在只有虚空没有色相的情况下你的眼识就应当灭失了,这样又如何能识知虚空性是怎样的呢?如果色相改变,你的眼识也随着色相迁移改变,那如果你的眼识不随之迁移改变的情况下,所谓的界别要如何确立呢?
眼识随着色尘的改变而改变,界别之相自然就没有了;如果不随之改变,眼识的界别之性则被常恒固定了。
既然眼识是从色相所生,那就应当不能识别虚空的所在。
而如果是兼有眼根和色尘两者共同所生,说他是和合的中间的两种特性又是分离的,说其两种特性分离而表像上又是和合的,像这样体性杂乱,要如何确立界别呢?
所以应当知道,无论眼根还是色尘还是眼根攀缘色尘产生的眼识界,这三处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存在,也就是眼根、色相和眼界这三者,本质来说都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眼识】
(术语)六识之一。以眼根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识之名。三藏法数二十一曰:“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唯识论五曰:“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界】
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不相混杂。
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
【学习解说:阿难,又像你所明了的,耳朵攀缘声尘生出了耳识。那么这耳识是因为耳朵(耳根)所生出,以耳根来界别确立?还是因为声尘而生出,以声尘来界别确立呢?】
★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
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
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耳识是因为耳根而生出的,动静两种尘相如果不出现在前,耳根就无法成就耳识,而知觉尚且不能成就,那要如何识别声尘的形貌呢?
如果说耳识是因为耳闻的关系,那么在没有动静两种尘相的时候,耳闻自身都无法成就,更如何在耳朵接触外尘的基础上形成识界呢,耳识界要跟从谁来建立呢?
如果耳识是从声音生出的,那么识性是因为声尘而有,就和听闻本身无关了,而没有听闻(能听)性,那么外在声相的所在也就亡失了;如果说耳识是从声音生出的,那也就是说声音是因为听闻而现显出声相的,那么听闻的是闻识而不是听闻这之外的境界,这样闻性就等同于声尘,既然耳识闻性成为了闻的对象,那么又由谁来明了闻性觉知呢,而如果没有觉知就如同草木一般。所以不应将声尘和闻性界别开来,但是如果不界别,又如何形成内外相的区别呢?
所以应当知道,无论耳根还是声尘还是耳根攀缘色尘产生的耳识界,这三处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存在,也就是耳根、声相和耳识界这三者,本质来说都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11 18:02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30分)
★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学习解说:阿难,又像你所明了的,鼻子攀缘香味生出了鼻识。那么这鼻识是因为鼻子生出,以鼻根来界别确立的呢?还是因为香味生出的,以香味来界别确立呢?】
★ “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则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是因为鼻子生出的,那你心中是以什么来作为鼻子的呢?是汲取肉形双爪的形相?还是将能嗅动摇之性当做鼻子呢?如果是取肉形为鼻,肉质则是身体,通过身体觉知就是触觉,就叫做身而不是鼻,如果叫做触那就是尘,鼻根尚且无法命名,鼻识更要如何界别确立呢?
如果是取嗅觉为鼻,那你心里又是以什么为觉知呢?如果是以肉为觉知,肉质能知元本在于接触而不是鼻;
如果因为虚空而知,那么虚空是自行觉知的,这样肉质则不应该有觉受了,以此推论,如果虚空是你,你的身没有觉知,那么今日阿难就应当不存在;
如果以香味为鼻知,那就属于香味自知,又与你何干呢?
如果香臭两种香气必定生在你的鼻子里,那么这香臭两种流动之气,不生伊兰树(花可爱,气味甚恶,其恶臭及四十里)和旃檀木,当没有这二种物的时候,你自己嗅鼻为香为臭。臭就不是香,香就不是臭,如果香臭两者都能闻的,那么你一个人应该有两个鼻子。那么我就要问有二个阿难吗,谁是你的本体呢?如果鼻子只是一个,香味和臭气没有两样,臭既是香香又成为臭,不具有两种明确的体性,那么界别要从谁来建立呢?
如果是因为香味生出的,鼻识因为香味而有,就像人有眼但是无法观看到的自己的眼睛,如果鼻识因为香有,那么类似的应该无法闻到香味,如果能觉知的那就不是鼻识的出生处,如果没有觉知性那么也就不成为鼻识。香不能觉知有香,那么香界就无法形成;鼻识如果不能识别觉知香味,那么形成的界别就不是从香而来的,这样,既然没有中间,也不成内外,那么这些闻性就毕竟是虚妄的。
所以应当知道,无论鼻根还是香尘还是鼻根攀缘香尘产生的鼻识界,这三处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所在,也就是鼻根、香相和鼻识界这三者,本质来说都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伊兰】
(植物)Era%van!a,又作伊罗,黳罗,堙罗那等。树名。花可爱,气味甚恶,其恶臭及四十里。经论中多以伊兰喻烦恼,以旃檀之妙香比菩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学习解说:阿难,又像你所明了的,因为舌头攀缘味道所以出生了舌识。那这识别性是因为舌而生出的,以舌为界别确立的?还是因为味道而生出,以味道来界别确立呢?】
★ “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舌识)是因为舌头生出的,那么这世间的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一种中药)、姜桂应该都是无味的了。
如果舌头是苦性的,那么谁来尝出这苦味呢?舌头不能自己尝出味道,那么又由谁来觉知呢?如果舌性不是苦味的,味道不是自己生出来的,那么舌识的界别要如何确立呢?
如果舌识是因为味道生出来的,那么舌识自身就是味道,那么就应该像舌根自己无法品尝到自己的味道一样的,如何能够分辨出这是味道或者不是味道呢?再有,一切味道并非一物里生出来的,因为如果生出多味就应该有多个识体,识体如果是一个,那么必然是味中所生。如果咸淡甘辛各种味道和合一起生出了识体,那么各种味道变异之相共同变成了一种味道没有了分别性,而如果连分别性也没有了就不能被称作识了,还更怎么能说舌、味、识形成的界别呢?
也不应该是虚空生出了你的心识。舌头和味道和合在一起,这样元本就没有了自性,怎么能生成界别呢?
所以应当知道,无论舌根还是味尘还是舌根攀缘味尘产生的舌识界,这三处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所在,也就是舌根、味相和舌识界这三者,本质来说都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12 16:31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40分)
★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学习解说: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身体攀缘触觉生出了身识。这身识是因为身体而生出,以身体确立界别?还是因为触觉而生出,以触觉确立界别】
★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即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身识)因为身体而生出的,那么必定没有和合与分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
如果是因为接触而生出的,那么身识必定不在你的身中,然而谁又能没有身体而知道和合与分离呢?
阿难,物体不因接触而有觉知,身体接触则有觉知;能知的身即是触觉,能知的触觉即是身体。是触觉就不是身体,是身体就不是触觉,身体和触觉元本没有固定的处所,与身和合就是身体自身的体性,与身分离就和虚空相等同,如果内外的假设不成立中部要怎么确立呢?又中部不能确立,内外都是虚空性,那么你的意识要如何确立和界别呢?所以应当知道,身根、身的触觉以及由此为缘生出的身识界,三处根本都是虚无的,就是身、身触和身识界三者,本质来说都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
【学习解说: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意识对外在法尘攀缘生出了意识。这意识是因为作意而生的,以作意来界别?还是因为从外的法尘而生出,以种种法相来界别呢?】
【意】
唯识学的第七末那识,华译为意,思量之义,恒审思量第八阿赖耶识为我,有思考、辨别、判断、分析、综合等的作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界】
意谓事物之间的区别,也可以解释为产生其他事物的原因。例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合称为十八界。又如地、水、火、风、空、识称为六界。此外,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此“界”有接近于“境界”之意。唯识宗即将一切法的种子称为“界”,有要素、因之意。如《阿毗达磨经》偈子:“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六界,及涅槃证得。”此中的“界”,即作因解。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 “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汝今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意识是从意中生出的,那么必定对你心中之意有所思维,以陈述阐明你的心意。如果现前没有法,意识无从生起,也就是离开了所缘的境界没有形貌相状,心识要如何起作用呢?
再有,你的识心和心中种种思量,都有了别性,那么两者是相同的呢,还是不同的?如果和意根相同,那么就是意根。如果和意根不同,就应当没有识别性。而如果没有识别性,那要如何作意呢?而如果有识别性,那又如何识别意识呢?只有相同或相异两种性相,如果两种性相不成立,那界别要如何确立呢?
如果(意识)是因为法而生出的,而世间诸法是离不开(色声香味触法)五尘的。你观察色法,以及声法、香法、味法,以及触法,相状分明的和(眼耳鼻舌身)五根相对应,可见不是你的意根所摄取的关系。如果你的意识是决定依着法而生出的,那你现今仔细的观察法的相状究竟是怎样的?实际上如果离开了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超越了这些相状,终将没有什么法可以得到。(意识的)生是因为色空等法生起的关系,灭也是因为色空等诸法灭除的缘故,意识形成的因既然不存在了,依之形成的意识又会是什么相貌相状呢?而没有了相状,界别要如何生出呢?所以应当知道意、法和由此缘生出的意识界,三处在根本来说是不存在的,就是意、法、意识界这三者,本质来说都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相关阅读:[诸经辑要]~[心][意][识][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
【识心】
(术语)六识或八识之心王也。楞严经一曰:“一切世间十种众生,同将识心居住身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思量】
(术语)思虑量度事理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尘】
(术语)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此五者,能染污真性,故名尘。止观四上曰:“死事弗奢,那得不怖。怖心起时,如履汤火。五尘六欲,不暇贪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法】
1.指一切有形有相之物质。色有变坏、质碍、示现等义。山河大地,房宅器物,以至有情的肉体色身,及五识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五境,乃至第六识所缘之境(法处所摄色),均在色法的范围之内。根据唯识学,万法皆识所变,色法就是心王及心所所变现的影相。
2.指五位百法中之色法,色法有十一种:
一、五根,即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觉器官;
二、五境,又名五尘,即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
三、法处所摄色,是第六意识所缘之境,也就是法处所摄的色法,这一类色法是无质的,是五根所不能领纳的,只能用意识来了别领略,也就是意识所缘的一切现象。
合五根五境和法处所摄色,便是十一种之色法。兹列表说明如下:
(, 下载次数: 436)
【心王】
(术语)心之主作用,对于心所之伴作用,而谓为心王。心王者,总了别所对之境,心所者,对之而起贪嗔等之情也。密教以之为金刚界之大日如来,心所即心数为其眷属。此心王心数之差别,吽字义以大日为心王,余尊为心数,十住心论等以五佛为心王,余尊为心数,守护国经等以九尊为心王,余尊为心数。但依主伴无尽因果不二之义,则无论何尊,总以中央配于法界体性智,故九会四重之圣者得各为心王也。涅槃经一曰:“头为殿堂,心王居中。”大日经三曰:“安住心王,等同虚空。”成实论十六曰:“处处经中说心为王。”俱舍论六曰:“此中心王极少,犹与五十八法为俱有因。”四念处一曰:“心者心王,异乎木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所】
(术语)心所有法之略。为心王之所有,而有贪嗔等别作用之心法也。小乘俱舍有四十四法。大乘唯识有五十一法。(参见:五位)
┌遍行(触、作意、受、想、思)────────────────五┐
│别境(欲、胜解、念、定、慧)────────────────五│
心 │善心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 │
所─┤ 行舍、不害)───────────────────十一├五
法 │随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六│十
│ (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 │一
│ 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廿│
└不定(睡眠、恶作、寻、伺)─────────────────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
(术语)法者梵云达磨Dharma,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为法也。唯识论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谓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各保任维持其自体也。轨生物解者,谓如是既各有自体,皆为自体任持之状,然只限于有体,不能容无体,法者,兼摄无体,该尽一切也。唯识论一曰:“法谓轨持。”同述记一本曰:“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俱舍论光记一曰:“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胜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解。”大乘义章十曰:“法者,外国正音名为达磨,亦名昙无。本是一音,传之别耳。此翻名法,法义不同。泛释有二:一自体为法,二者轨则名法。”唯识述记二末曰:“法者,道理义也。有般涅槃之义,名般涅槃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所得】
没有什么法可以得到的意思,这是无相的道理。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13 23:49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1小时30分)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如来常常说因缘和合,一切世间的种种变化,都是因为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发明的。为什么现在如来排除摒弃因缘、自然这两种说法呢?我现今不知道如来这样说的义理,还请如来慈悲哀愍,为众生开示中道、了义、没有戏论之法。
相关阅读:
什么是[了义经]和[不了义经] ~ 大方等大集经
何等是菩萨摩诃萨[戏论]?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云何[真实义]? ~ 瑜伽师地论
★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告诉阿难尊者说:你先前厌离声闻、缘觉等小乘佛法,发心精勤追求无上菩提,所以我今时开示你第一义谛。为何又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来自行缠绕呢?你虽然说多闻,但是像说药的人(实际不晓得药性),当真药现前的时候却不能分别,所以如来说是真可怜愍之人。你现今仔细的听,我将为你分别开示,令将来修行大乘的行者能通达实相智慧。
阿难尊者默然,等候听佛陀的教诲。
相关阅读:
[探讨]小乘是大乘的基础?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
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像你所说的,(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生发显明了世间种种变化。
阿难,如果这些四大体性不是和合的,那么诸大之间就不能相互杂和,就像虚空不和种种色相相融和;如果相互和合的,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就像旋转的火轮没有休息。
阿难,就像水能变成冰冰还会还复为水。你观察地大(坚性),粗大的是大地,细微的是微尘,再细微的是到了[邻虚尘](指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是色边际相(此色尘分析,至于微细色相之际,人、天之眼所不能见,是为色边际)的七分之一,再更细的分析邻虚,其实就是虚空了。
阿难,如果将邻虚,分析成虚空,应当知道虚空里生出了色相。你现今所问的“由于和合的缘故,生出了世间种种变化的相状”,那你暂且观察这一个[邻虚空],是用几个虚空和合而有的呢?所以不应该是邻虚合成了邻虚。
再者,若邻虚尘分析入了虚空,那要用几多的色相来合成虚空呢?如果是色相和合,既然和合了色相那就不是虚空了;如果是虚空和合,既然只是虚空相合,就不是色相了。色相尚且还可以再细析,空要如何能和合呢(空色体性不同)?你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如来藏中之妙色)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色(真空之妙色。依此真善妙色者,称为法身有相),佛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现所觉知所度量的境界,都是依循众生的业力而发现的。但是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凡夫意识心分别和算计测度的结果,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注:『四大是指「地」坚、「水」湿、「火」暖、「风」动 四种特性,而且物质都是由这四种特性所组成的。』(详见: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相关阅读:
如来藏 ~ 楞严经
[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 ~ 楞严经】
【邻虚】
(术语)又曰邻虚尘。新译曰极微。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胜论外道谓此邻虚于三灾劫末时亦不坏,分散于虚空而常住。佛教之小乘有部宗,虽立极微为实有。然以为因缘所作,业力尽,极微亦坏,故明为无常生灭。是内外道之区别也。楞严经三曰:“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百论序疏曰:“外道计,邻虚无十方分,圆而是常,(中略)毗昙明亦有邻虚尘,无十方分,具二缘生,故是无常。一因缘,二增上缘。”止观三曰:“如释论解檀波罗蜜,破外道邻虚云。此尘为有为无,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若无极微色,则无十方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边际】
谓此色尘分析,至于微细色相之际,人、天之眼所不能见,是为色边际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性色】
(术语)又云真色。如来藏中之妙色也。性即是色,故云性色。台家所谓性具之色也。楞严经三曰:“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空】
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
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
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色】
又作性色。即真空之妙色。依此真善妙色者,称为法身有相。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七下):“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p4200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14 22:57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5小时30分)
★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卢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火性没有我(不变的体性),是寄托于各种因缘和合而显现的。你看城中尚没有饭食的人家,将要烧火做饭的时候,手里拿着阳燧在太阳下取火。
阿难,所谓和合者,像我和你及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现今叫一众,虽然就一众来说是一个整体,但是追究其根本,比丘又都各各有身,都有所生的姓氏名字,例如舍利弗是婆罗门种性(佛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优卢频螺是迦叶波种姓(迦叶三兄弟里的长兄,原是外道,后被佛陀教化调伏,归佛正法,证得阿罗汉),再到阿难是瞿昙种姓(佛陀的堂弟,也是佛陀的侍者)。
阿难,如果这火性是因为和合而有的,有人手执镜子取火,这火是从镜中生出的?还是从艾草中生出的?还是从太阳而来呢?
阿难,如果火性是从太阳而来,自然就能燃烧你手中的艾草,并且所来处的林木都应当受到焚烧。
如果是从镜中生出的,自然能从镜中出火使艾草燃烧,这样的话,为何镜子自己不先熔化呢?而在你的手边萦绕尚且没有热的现象,更要如何能融化呢?
如果是从艾草生出来的,为何要藉由日镜和太阳的光明相接,然后才生出火呢?
你再仔细观察镜子是由手执持的,太阳是从天上来的,艾草是从地中生出的,那火是从哪里游历到此的呢?太阳和镜子距离遥远,非相互和合,不应火光无所从来自行有之。
是你尚且还不知道如来藏中,性火(对事火之称地水火风四大种和合之火云事火,火大之一种云性火。性火者,遍于一切之色法也)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火,佛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只是随众生心应现所觉知所度量的境界,都是依循众生的业力而发现的。但是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只是凡夫意识心分别算计测度的结果,所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阳燧】 是指用铜或铜合金做成的铜鉴状器物。其状为一个凹面镜,当它面向太阳时,光线先直射在凹面上,再从不同角度反射出来。取火于日为阳燧,古人认为阳燧辟邪作用。以镜辟邪的习俗,在越地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遗传。——摘自百度
【优楼频螺迦叶】
(人名)Uruvilva%-ka%s/yapa,又作优楼频蠃迦叶,优卢频螺迦叶,优楼频蠡迦叶,优留毗迦叶。乌卢频螺迦叶波。罗汉名。译曰木瓜林。三迦叶之第一。玄应音义二十五曰:“乌卢频螺,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下修道,故以名焉。迦叶波是姓,旧言优楼频螺。正法华经云:上时迦叶,兄弟三人,居长者也。”玄赞一曰:“迦叶波者姓也,此云饮光,婆罗门姓。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饮蔽日月之光。(中略)三迦叶,皆饮光种。兄弟三人,梵云邬卢频螺,言优楼,讹也。此云木瓜,当其胸前,有一癃起,犹如木瓜。又池中龙亦名木瓜,从彼为称,故以为名。”为归佛前有五百弟子之外道论师。导佛于毒蛇窟,不得害。与二弟及弟子共归佛出家。见四分律三十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纡】
1.弯曲;曲折:萦~。2.系;结:~金佩紫(指地位显贵)。——摘自百度
【性火】
(术语)对事火之称地水火风四大种和合之火云事火,火大之一种云性火。性火者,遍于一切之色法也。因明大疏二曰:“火有二种:一者性火,二者事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空】
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
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
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珠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陷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水性不固定,奔流或是停息没有恒常性。就像室罗城的迦毗罗仙(数论外道之祖)、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作幻术之人),求取太阴精(即月亮)用来和合制作幻药,这些幻师们在白月(印度之历法,以月之盈缺立白黑之名,自月盈至于满之间为白月,称为白月)昼(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这个时候,手持方珠承接月中之水。这水是从方珠里生出的?还是虚空自己生出的?还是从月中而来的呢?
阿难,如果是从月中而来,尚且能使远方的方珠出水,所经的林木也应当能吐出流水。如果林木能有水流出,那么何必要等待方珠有水流出呢;如果不流,表明水不是月亮降下的。
如果水是从方珠生出的,那么方珠应当恒常流水,何必等待白月的白天到了中夜的时候才有水出呢?
如果是从虚空生出的,虚空无边无际那么所出的水也应当是没有边际的,这样的话,人及天人都会共同被水淹没,为何还有水上陆地空中所行的各种众生呢?
你更仔细的来观察,月亮来自高高的天际,方珠则由手执持,承接水珠的水盘是由人敷设的(都各有来处),而水流是从哪个地方流注而来的呢?月亮和方珠相隔遥远,非相互和合,不应水精无所从来本自而有。
是你尚且还不知道如来藏中,性水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水,佛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只是随众生心应现所觉知所度量的境界,都是依循众生的业力而发现的。但是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凡夫意识心分别算计测度的结果,所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迦毗罗仙】
迦毗罗,梵名 Kapila。数论外道之祖。又作劫比罗仙、迦毗梨仙、紧闭罗仙、迦夷罗仙、柯箄罗仙、迦比罗仙。全称迦毗罗大仙。意译为黄头仙、龟种仙、金头仙、赤色仙等。此仙人鬓发、面色皆黄赤,故有黄赤色仙人之名。约生于纪元前六世纪。生而自然具备法、智、离欲、自在等四德,见此世间之盲闇、沉迷,遂起大悲心,先为婆罗门阿修利(梵 Asuri)说二十五谛之义,次为般遮尸诃(梵 Pan~cas/ikha)说法,所说之法达十万偈,名为“僧佉论”。然现今学者谓迦毗罗仙乃金胎神(梵 HiraN!yagarbha)之人格化,而以为历史上并无其人;然此说迄未有定论。(贤愚经卷十、金七十论卷下、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法华文句科本卷八、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3963
FROM:【佛光大辞典】
【数论外道】
(流派)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pila,古云迦毗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鬓发面色并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于时世号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谛,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为雨。以生于雨时故名。其雨之徒党,名为雨众外道。数论为此雨众外道中别人所作。今之金七十论是也。梵名曰僧佉Sa%m%khya%,此翻为数。即智慧之数也。数为量诸法之根本,故以立名。从数而起之论,故名数论。又论能生数,故亦名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之人,名为数论者。谓有外道,入于金耳国,以钹鍱腹,顶戴火盆。击王之论鼓,求与僧论议,使僧堕负。遂作七十行颂,以申数论之宗。王赏之以金。外道欲彰己令誉,名之为金七十论。彼论之长行,天亲菩萨所造也。然考天亲菩萨传,则为佛灭后九百年中频阇诃婆娑外道之事。谓此外道制僧佉论,入阿轮阇国,于正勤王处,为此论议。遂制胜。王赐以三洛沙黄金,入于频阇诃山之石窟中化为石云。天亲菩萨后闻此事,即造七十真实论,破彼外道所造之僧佉论。首尾瓦解,无有一句得立。王复以三洛沙金赏之。唯识述记四末之再说稿与之同。谓:“世亲菩萨时,东天竺有僧,与数论师之学徒论议。彼立二十五谛,说大地等之为常。僧竟不能答,王信受外道。外道为王造七十行之颂,上于王。王赐千金以显扬之。今之金七十论是也。世亲乃造第一义谛论,亦名胜义七十论,以对彼论而破彼外道。”百论疏上之中曰:“僧佉此云制数论,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谛,故一切法摄入二十五谛中,名为制数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幻师】
(术语)作幻术之人曰幻师。楞伽经一曰:“如工幻师依草木瓦石作种种幻,起一切众生若干形色。”无量寿经上曰:“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参见: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太阴精】指月亮。古人以为月乃太阴之精。——摘自百度
【白月】
(杂语)又曰白分S/uklapaks!a,印度之历法,以月之盈缺立白黑之名,自月盈至于满之间为白月,称为白月。一日乃至白月十五日。自十六日以下,为黑分,即Kr!s!n!apaks!a又为黑月一日乃至十五日。合前之黑月与后之白月而为一月。西域记二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后,合为一月。”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中宵】:中夜,半夜。——摘自百度
★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若风自生彼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风性(风大)没有实际的体性,时动时静没有常性。你经常整理衣服进入僧众队列时,僧伽梨衣(三衣之一,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的衣角触动旁人,这时有微风吹拂旁人的面庞。那么这风是从袈裟的衣角生出的?还是从虚空发出的?还是从那(些)人的面庞生出的?
阿难,如果这风是从袈裟的衣角生出的,那么你披风在身,所穿的僧伽梨衣就会随风翻飞动摇应当会远离你的身体;我现今说法,会中衣服下垂,你看我的衣风在哪里呢?说明衣中不应当有藏风地。
如果风是从虚空生的,你的衣服没有在动,那是什么原因没有受到风的吹拂呢?虚空常在,所以风应当恒常生起;而如果没有风在吹拂,虚空也应当会灭失了。风停息可见,虚空灭失是什么相状呢?如果有生有灭,就不被叫做是虚空了;而既然叫做虚空,又为什么会有风生出呢?
如果风自己生出来吹拂面庞,就应当从他人的面庞生出来吹拂你,为什么反而是你整理衣服的时候相反的有风吹拂他人呢?
你仔细的观察,整理衣服是在于你,而面庞是属于那(些)人,虚空寂静安然不参与流动,那么风是由谁从何方鼓动来此的呢?风和虚空体性隔阂,非相互和合,不应风性无所从来自行有之。
你宛然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风,佛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只是随众生心应现所觉知所度量的境界。
阿难,就像你一人微动衣服有微风生出,遍法界拂衣则满国土有风生出,风的生起周遍世间哪有固定的方角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呢,都是依循众生的业力而发现的。但是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凡夫意识心分别算计测度的结果,所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风性】
风性即风大也。谓琉璃光法王子,往昔劫中,于无量声佛所,蒙佛开示妙明心体,及说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即于尔时观此世界及与身心,各有所动,遂即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而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空虚浅深随出多少。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学习解说:阿难,虚空之性无形无相,因为色相而显发。就像室罗城离河遥远,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各种种性的人,在新的居住地凿井求水,挖出一尺的土,就会有一尺的虚空,这样直到挖出一丈的土,中间会得到一丈的虚空,空虚浅深是随着出土的多少而变化的。这(井中的)虚空是因为土而生出的?因为开凿而有的?还是没有原因自己生出来的?阿难,如果这虚空是无因自生的,没有凿土的时候,为什么不是没有障碍,看到大地迥然通达呢?
如果是因为土被取出而生出虚空,那么土取出的时候应当见到虚空进入,如果土先出来之后没有虚空进入,那要如何说虚空因土取出而生出呢?如果虚空没有出入,那么虚空和土之间元本没有异因,而无异则同,又为什么土取出的时候不见虚空也出来呢?
如果虚空是因为开凿而生出的,那么开凿出的应当是虚空,而不应当是土?如果不是因为开凿而生出的,开凿出的是土,那么为何会见到空呢?
你应该更仔细的审察观察,凿是因为随着人的手做工运转的关系,土是从地中移出的,这样的话,虚空是哪里出来的呢?凿和虚空两者虚实不同不能相互为用、也非相互和合,不应虚空无所从来自行而出。
如果这虚空,体性圆满周边法界本来就没有动摇,就应当知道现前的地水火风都名为五大,体性正真圆满周遍融和,都是如来藏性,本来没有生灭。
阿难,你心性昏昧愚迷,不能了悟四大元本是如来藏,才会观察虚空有出有入,或是非出非入。你全然不知道如来藏中,性觉(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觉(佛之究竟觉悟也。别于菩萨之相似觉随分觉,故云真觉),佛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只是随众生心应现所觉知所度量的境界。】
【异因】
(术语)异之原因。别途之原因。遗教经曰:“集实是因,更无异因。”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觉】
(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觉】
(术语)佛之究竟觉悟也。别于菩萨之相似觉随分觉,故云真觉。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就像一井之空,由空出生一井,十方虚空也是这样,圆满十方(无处不是)哪有所谓的方角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那都是依循众生的业力而发现的。但是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凡夫意识心分别算计测度的结果,所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方所】
方角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俱舍论卷八(大二九·四一上):“以无色法,无有方所;过去、未来无表无色,不住方所,理决然故。”p143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15 21:05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4小时50分)
★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非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暗明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拥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见觉自行没有了知,要因为色(见下方注解)和虚空而有。如你现今在祇陀林,晨朝光明傍晚昏暗;又如在中夜的时候,遇到白月则光明黑月就黑暗,可见明暗是因为所见来分析的。这见是和明暗相和虚空为同一体的呢,还是非同一体的?或部分同,部分不同?或部分不同,部分同?
阿难,如果这见精是和明与暗以及虚空原本是一体的,那么明暗不同的两种体性就消亡了。暗的时候没有明,明的时候没有暗,如果与暗是同一性的,那么明的时候见性就消亡了;如果必定是和明同一性的,那么暗的时候见性就消亡了,见性灭失如何还能见明见暗呢?
如果和暗与明的体性相异,见明和见暗的时候见性没有生灭,但是一体性要如何成立呢?
如果这见精与明和暗不是一体的,你离开了明暗以及虚空,分析见性的本元,会是何种形相呢?离开了明相、离开了暗相以及离开了虚空,这见性元本就如同龟毛兔角(但有其名,实无其物),明相暗相虚空这三事都是完全不同的,那么见要如何确立呢?明相和暗相是相背离的,怎么能或许相同呢?离开了明相暗相虚空,见性的本元没有了,又怎么去说有何不同呢?分哪个是虚空 分哪个是见性,两者本来没有边畔(边际),如何说有不同呢?见到暗相或者见到明相,见性本身没有迁移改变,如何能说不是不同呢?
你更加仔细的审察,微细的审察,详细的审察,从真实不虚道理的层面来审察,观察明是来自于太阳,暗是随从黑月,通是属于虚空,拥(通“壅”。阻塞)是归于大地,那这见精是从哪里来的呢?见觉空顽非和合成,不应当这见精是无所从来自行生出的。如果这六根的见闻知(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根本上其体性圆融周遍法界本不动摇的,那应当知道无边不动的虚空和其动摇,以及地水火风一起名为六大,体性正真圆融,都是如来藏的显现,元本没有生灭。
阿难,你心性沉沦,不能了悟你见闻知的觉性原本是如来藏(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你应当观察这见闻觉知,是生是灭?是同还是异?还是不生灭的?还是不同也不异的?你不曾知道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注:这句不太明白),佛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只是随众生心应现所觉知所度量的境界。
就像见根的见性周边法界,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触觉知也是一样,也有佛性的妙德莹然(形容光洁明亮的样子)周遍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哪里有什么方角和处所呢(本来就是无所不在的),只是众生依循业力而发现(有所谓的方角和处所)。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凡夫意识心分别算计测度的结果,所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色】
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龟毛】
(譬喻)譬有名无实之物也。智度论十二曰:“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成实论二曰:“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监香风色等,是为无。”止观十上曰:“人我如龟毛兔角不可得。”宗镜录四十六曰:“如辩兔角之大小,了龟毛之短长。”楞伽经二曰:“无性而作言说,谓兔角龟毛等世间现言说。”楞严经一曰:“无则同于龟毛兔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兔角】
(譬喻)愚人误以兔耳为角,实则无角也,以譬物之必无。楞严经曰:“无则同于龟毛兔角。”智度论一曰:“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同十二曰:“又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谛】
(术语)真实不虚之义,言真实之道理不虚妄也。如俗事虚妄之道理,名为俗谛,涅槃寂静之道理,名为真谛。见此谛理者为圣者,不然为凡夫。大日经疏八曰:“谛者,即是如来真实句。”义林章二末曰:“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为谛。”又曰:“事如实事,理如实理,事理不谬,名之为谛。”二谛义上曰:“谛是实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
梵语叫做菩提,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烦恼,伺隙侵人,惟至圣能随缘省察,不为所困,是觉察义;在理障上,凡夫痴迷,颠倒执著,惟至圣能朗然彻悟,烛照无遗,是觉悟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见闻觉知】
(术语)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又云识。智度论四十曰:“问曰:何以故三识所和合为一,三识所知别为三?答曰:是三识助道法多,是故别说。余三识不尔,是故合说。是三识但知世间事,是故合为一。余三亦知世间,亦知出世间,是故别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莹然】
形容光洁明亮的样子。——摘自百度
【方所】
(杂语)方角与所处也。法华经曰:“善应诸方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乾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辩,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非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识性没有本源,是因为六种根尘相对而虚妄生出的(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你现今用眼睛来回逐个的看,这眼睛巡视就像镜子,没有分析和区别的功能,是你的意识在其中按着顺序在标指:这是文殊、这是富楼那、这是目乾连、这是须菩提、这是舍利弗。这识的了知性是从见生出的?还是从相生出的?还是从虚空生出的?还是没有原因突然生出的呢?
阿难,如果你的识性是从眼见中生出的,那么如果没有明、暗以及色境和虚空,这四种都没有,没有见的根源,这样见性都尚且无法生发,见识更要如何发起呢?如果你的识性是从外相生起的,不是从见生出的,当既不见明又不见暗,明暗都看不到即是无色空时,那尚且连相状都没有,见识要从何生发呢?
如果识性是从虚空生出的,没有形相就无法见到,无法见到就无法辨别,自然就无法知道什么是明是暗是色是空,没有相状就灭除了攀缘处,六根的见闻觉知就没有安立的处所;在这两个不同于当中,空不同于无,有不一定同于有实体的物,那你要怎样用眼识来分别呢?如果这识心是突然就生发出来的,为什么不能从太阳中识别出明月呢?
你更细致、详细、微细的审察知道,见是依托你的眼睛,“相”往前推论是从前境而来的,有相状的成为有,没有相状的则成为无,那这攀缘的识心是从哪里生出的呢?识动、见澄两者不相和合,闻听觉知也是如此,不应当这识心没有依从自行生出的。如果这识心本来就无所依从,应当识别见闻觉知之性本身就是圆满湛然没有依从性的,并且和虚空地水火风命名为七大,体性正真圆融,都是如来藏的显现,没有生灭性。
阿难,你的内心粗糙浮躁,不能了悟见闻之性是如来藏中所发明的。你应当观察(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处识心,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是空还是有?是不同还是不异?是非空还是非有?你根本上不知道如来藏里,性识(众生之根性心识也)明知,觉明真识(真识,谓自性清净心也。盖第八阿赖耶识,通真通妄,妄即是染,真即是净。今言净分,故名真识也),妙觉(佛的觉性)湛然周遍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哪里有什么方角和处所呢(本来就是无所不在的),只是众生依循业力而发现(有所谓的方角和处所)。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凡夫意识心分别算计测度的结果,所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六识】
﹝出法界次第﹞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五、身识],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但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缘】
(术语)Pratyaya,攀缘之义。人之心识,攀缘于一切之境界也。如眼识攀缘色境而见之,乃至身识攀缘触境而觉之。因而心识为能缘,其境界为所缘,其心识向境界而动之作用,谓之缘。即心攀缘境界也。缘为心对于境之作用,易言之,则为心之虑知。故常曰缘虑,示缘即虑知也。成唯识论一曰:“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又】由藉之义。依藉于他者。大乘义章三本曰:“缘者由藉之义,缘别不同,故分为四:一者因缘,二者次第缘,三者缘缘,四者增上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识】
(术语)众生之根性心识也。归敬仪中曰:“群生性识深浅利钝。”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识】
真识者,谓自性清净心也。盖第八阿赖耶识,通真通妄,妄即是染,真即是净。今言净分,故名真识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谓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故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妙觉】
为大乘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一,四十二位之一。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故亦为佛果之别称。又称妙觉地。为究极理想境地之表现;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妙觉位。于此位能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槃之理。
天台四教仪一书说明别、圆二教妙觉位之差异,谓别教之妙觉位坐于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转无量四谛之法轮;圆教之妙觉位则以虚空为座,成就清净法身,居于常寂光土。(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四教义卷五、卷六、法华玄义卷四下、卷五上、大乘四论玄义卷二)p2857
FROM:【佛光大辞典】
★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掌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学习解说:这时,阿难尊者和与会大众,蒙佛微妙开示,身心的挂碍荡然无存。这些与会大众,各各都知晓自心遍满十方法界,见十方的虚空犹如观察手掌里拿着树叶等物,一切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布圆满含裹十方法界;反观父母所生的肉身,犹如十方虚空里吹来的一粒微尘,若存若亡,就像湛然巨大的海流里的一个微细浮沤(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灭,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起起灭灭无所依靠(随时幻灭)。与会大众都了了然自知本妙真心常住不灭,向佛合掌顶礼获得前所未有的法益,并在如来前讲说偈颂赞叹佛陀:】
★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学习解说:这是说从佛性起修,能够直达根本,快速的成就法身功德
[首楞严三昧]就是[佛性]
相关阅读:[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
★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学习解说:愿能成就佛果,也这样来普度恒河沙这样无量无边的众生
将此深心奉献于微尘数的佛国世界普利众生,这样叫做报佛恩
关于深心,请参阅:十种[发心]和[深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
不染一切世间法深心;
不杂一切二乘道深心;
了达一切佛菩提深心;
随顺一切智智道深心;
不为一切众魔外道所动深心;
净修一切如来圆满智深心;
受持一切所闻法深心;
不著一切受生处深心;
具足一切微细智深心;
修一切诸佛法深心。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一切智无上清净深心。」】
——
【宝王】
(术语)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云宝王。楞严经三曰:“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往生论注上曰:“华严经宝王如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学习解说:伏请世尊为做证明,五浊恶世发誓先入;如果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我终不于此取涅槃,终不成佛
弟子亦当如是发愿!】
★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啰心无动转。”
【学习解说:大雄大力大慈悲,是指的佛陀,希望佛陀更多的开示教诲,令我能更多的审除微细的疑惑,
让我能早日登上无上正等正觉之位(即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到十方法界坐道场普度众生,
即便虚空之性可销殒灭亡,金刚般坚固的佛性真心也永远不会动转。】
【无上觉】
(术语)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曰无上正等正觉。七佛经曰:“如是出家时,速成无上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烁迦罗】
梵语 cakra,巴利语 cakka。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为金刚、坚固、轮铁等意。例如梵语之 Cakrava^d!a,乃指铁围山。又如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烁迦罗心无动转。”其烁迦罗一词,乃精进、坚固之义。又烁迦罗眼,谓金刚眼、坚固眼,即指明定正邪、辨别得失之眼。(碧岩录第九则颂古、慧琳音义卷四十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6667
FROM:【佛光大辞典】
【舜若多】
(术语)S/u%nyata%,译作空性。有二释,一指虚空之实体,名为空性。空即性之持业释也。楞严经三曰:“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长水疏曰:“舜若多,云空也。虚空之性不可销灭。”二指诸法之空无谓之空,空之性名为空性。空之性之依主释也。指真如之体,生法之二空为门,而显中道之真如,故谓真如为空性。非言真如之体是空也。唯识述记一本曰:“非性是空,说为二空。从能显说,梵言舜若,可说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显实性也。故言空者。从能显说,二空之性,名二空性。依士释名,言真如空未善理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三(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16 11:34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1小时40分)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四
★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学习解说:这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佛陀弟子里,说法第一的大弟子)在大众中起座站起来,偏袒右肩(这是比丘恭敬尊者之相)右膝著地,合掌恭恭敬敬,对佛陀说:
大威德世尊!善于为众生演说第一义谛。
注:第一义谛是针对世俗谛来说的,第一义谛根本是在于讲说佛性
相关阅读:云何名为[第一义谛]?云何菩萨名[正修行]? ~ 清净毗尼方广经
世尊经常推举说,我是人中说法第一,
而现今我听了如来微妙的法音,就像聋人能听到百步外蚊子鸣叫的声音那样不可思议,本来连见都无法见到的,何况是听闻呢
但是佛陀虽然宣说讲明法义令我能解除疑惑,但是现今我还是未能详细弄清其中的义理,到达究竟没有疑惑的境地(疑惑是指,于正法中,犹豫无决,昏迷不了,是名疑惑)。
世尊,阿难等人,虽然[开悟],但是累劫以来的无明习气尚未消除;
(关于如何正确理解[开悟],请参阅:[实修案例问答]真假菩萨&开悟&惭愧忏悔心实修
[开悟]两字在许多佛经中的用法就像[布施]
例如,佛陀在经上教导菩萨行者应该要学习[开悟]众生,就是让众生能[破迷开慧]
这种情况就像[布施],菩萨行者不断的布施众生
同样的,经上教导菩萨要不断运用各种机缘[开悟]众生,让众生[破迷显慧]
而众生在修行过程中就会不断的破迷开慧,智慧不断增上,这就是[开悟]
所以[开悟]是个过程,不是专指特定实证,悟可以有大悟小悟,直到成佛
佛菩萨教导众生就是要让众生不断[破迷开悟])
而与会大众中像我这样已经达到无漏境地者(不再由六根而起烦恼),虽然已经清净,烦恼已经断尽,但是现今听闻如来说法的法音还是有疑悔(疑念与后悔)之处
注:也就是尚有无明,尚未能通达第一义谛(佛性),【佛说只有十地菩萨才能稍微明白佛性,成佛才能真正完全明白佛性】
(详阅:什么是佛性? ~ 楞严经 ~ 大般涅槃经)
经文中的[纡]字,表曲折,就是还没有直达根本(佛性)的意思,因此尚留有疑惑不明朗,就可能由无明中产生后悔等念想,描述的非常形象
世尊!如果世间一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五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十八界(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等,本质上都是如来藏清净本然(即佛性)
那为什么会忽生出山河大地等有为之相,并按着顺序迁移变化(就是无常),终而复始没有停止呢?
如来又说,地、水、火、风四大的本性是圆融的,周遍整个法界,湛然(深、清澈的意思)常住(指没有生灭变迁)
世尊,如果地性(坚性)遍布整个法界,那要如何容下水呢?如果水性(湿性)周遍,火就应该无法生起;又怎样能水火二性都遍满虚空,两种特性之间又不互相侵凌和消灭呢?
世尊,地性显示障碍,空性显示虚通,为何这两种相反的特性都同时遍满法界呢?
而我不知道其中的道理究竟是怎样的,惟愿世尊以大慈大悲心弘布正法,开解我和大众心中的迷云(迷惑颠倒犹如云层,遮住了智慧光明的显发)
——
[名词解释]
【偏袒右肩】
(术语)挂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释氏要览曰:“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法华经曰:“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敷演】意思是叙说并加以发挥;表演。——摘自百度
【第一义谛】
(术语)二谛之一。对于世俗谛之称,又云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总以名深妙之真理,谛者真实之道理也。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故云第一义,真实故云真,为圣者所见,故云圣,为殊胜之妙义,故云胜义。大乘义章一曰:“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真者,是其绝妄之称。世与第一审实不谬,故通名谛。(中略)彼世谛若对第一,应名第二。若对真谛,应名妄谛。第一义谛若对世谛,应名出世。若对俗谛,应名非俗。若对等谛,应名非等。立名一一不可返对。是故事法,旦名世谛俗谛等谛。理法,旦名第一义谛乃至真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疑惑】
谓无正信之心,于正法中,犹豫无决,昏迷不了,是名疑惑。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疑悔】
(术语)疑念与后悔。法华经序品曰:“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八界】
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作用。兹列表说明如下:
(, 下载次数: 429)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住】
1,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楞伽经说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
2,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16 23:34
(接续楼上)(本楼用约时1小时20分)
★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告诉富楼那和会中已经断除烦恼、学道圆满的阿罗汉:如来今日普遍的为与会大众宣讲胜义(谓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深妙理也)中正真胜义之性,令会中的定性声闻(唯修声闻之因,证声闻之果,不更进求佛道者),以及一切还没有证得二空(我空和法空、性空和相空)、未发心回小向大的小乘阿罗汉等,都能获得一乘(即佛乘。乘,是运载的意思)寂灭(即涅槃,,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场地 ,即大乘涅槃的境界。正真的阿兰若(为寂静处,是比丘所居住的寺院的总称)修行处。你现今仔细的听,我将为你演说。
富楼那等都静默下来等候承听佛陀的教诲】
【无学】
(术语)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学道圆满,不更修学也。法华玄赞一曰:“戒定慧三,正为学体,进趣修习名为有学,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法华嘉祥疏九曰:“若缘真之心更有增进义,是名为学。缘真之心已满,不复进求,是名无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胜义】
(术语)对于世间或世俗之语而有胜义之语,谓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深妙理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性声闻】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种性之一。具本来唯一之声闻无漏种子者。唯修声闻之因,证声闻之果,不更进求佛道,是曰定性声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空】
1.我空和法空。我空又名人空或生空,即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即悟诸法缘起性空的真理。
2.性空和相空。性空是说诸法皆众缘和合而生,根本没有自性;相空是说诸法缘生的相,都是虚幻不实的。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乘】
﹝出法华经﹞
一乘者,佛乘也。乘即运载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故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也。佛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由众生机器不等,于是先说三乘之法而调熟之。故经云:于一乘道,分别说三。后至法华,会三乘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又云: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学习解说:佛陀说:富楼那,你所说的,清净本然的佛性为何突然间生出了山河大地?你不是经常听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妙明吗?】
富楼那说,是的,世尊,我常常听闻如来宣说这类的义理。
★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无明。”
【学习解说:佛陀说:你称的觉明,是性明称为觉?还是将觉悟不明称为明觉?
富楼那说:如果这不明命名为觉的话,那么就没有无明了。】
【觉】
(术语)梵语菩提Bodhi,旧译曰道,新翻曰觉。觉有觉察觉悟之两义。觉察者察知恶事也。觉悟者开悟真理也。大乘义章二十末曰:“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觉悟觉,对其智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翻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俱舍论以尽智无生地之二为觉体,唯识以大圆镜智等四智为觉体,智度论以一切种智等三智为觉体,密教以法界体性智等五智为觉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
(术语)智慧之别名。佛地论一曰:“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破闇故说为明。有义无碍善根为性,翻无明故。”大乘义章十四曰:“知法显了故名为明。”【又】真言之别名。真言能破烦恼之闇,故云明。又由口说云真言,由身现云明。又佛放光明于光中说故云明。演密钞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你也,此译云明。破闇为义,梵语漫怛罗,此云真言,或名神咒。谓此真言能破众生烦恼闇障,义翻为明,咒即明故。”大日经疏十二曰:“破除一切无明烦恼之闇故,名之为明。然明及真言义有差别,若心口出者名真言,从一切身分任运生者,名之为明也。”秘藏记本曰:“陀罗尼者,佛放光光之中所说也,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义不异。”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17 17:07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3小时30分)
★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炎、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学习解说:如果没有所要明了的,就没有明觉,有方所就不是真正的觉,没有方所就没有明的对象,[[[无明又非觉湛明性]]]?自性觉悟必定有明,由明而能觉是妄心的想法;觉性不是明的对象,是因为有了明而建立里所谓的对象。有所立,就有了虚妄,生出了虚妄的能(自动之法);原本没有同或异的觉性中,猛然间有了差异,与差异相相异的则建立了相对的同的概念,这样同和异就发明出来,因此又建立了不同不异。这样不同的特性相互扰乱对待就生发了劳乱,劳乱久了就生发了尘,自行相互浑浊,由此引发尘劳烦恼建立起了世界。
(注:可见,这个娑婆世界,本质上是虚妄、烦恼的世界啊。)
静止的是虚空,虚空是同,世界则是异,没有同和异相对待的是真有为法。觉性的明和虚空的暗昧相互对待形成了摇动性,因此产生了风轮来掌控世界;
因为虚空生出摇动,坚固了明性建立了阻碍性质的金宝(即黄金珠宝等),能明的觉性建立了坚固性,因此有了金轮保持国土;坚固的觉性令金宝形成,摇动的明性使风生出,风和金相互摩擦,所以有了火光产生了变化性,宝明里生出了湿润性,透过火光的蒸发,向上形成水汽,所以有水轮含藏十方世界。
火光上腾随之有水降下,交相发生建立了坚固性,湿的形成巨海,干的形成大陆和岛屿(以及水浅时露出的地方)等,因为这样的缘故,大海之中火光常起,这些大陆和岛屿里的江河就常常得到灌注,如果水势较弱,火势较旺就结为高山,山石相互击打则形成炎,融化则变为水;如果土势较弱,水里抽出(长出)草木,所以林薮(指山林水泽,草木丛生的地方)遇到火就烧成了土,相互绞缠就变成了水。
这样虚妄交错的发生,依次作为彼此的种子不断发生,因为这样的因缘就有了[世界相续之相]。】
——
【尘】
(术语)谓一切世间之事法,染污真性者。四尘五尘六尘等。法界次第曰:“尘即垢染之义,谓此六尘能染污真性故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能坌名尘,坌污心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执持】意思是握持;掌握;控制。——摘自百度。
【金宝】黄金和珠宝。泛指贵重财物。——摘自百度。
【金轮】
(杂名)世界之最底为风轮,此风轮依止虚空,其厚为十六亿由旬。其坚固如金刚。风轮之上有水轮,深八亿由旬。水轮之上有金轮,厚三亿二万由旬。径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由轮形之金刚而成,故曰金轮。此金轮之上有九山八海,是为地轮。自水面至金轮,其深八万由旬。可以知地轮之厚矣。见俱舍论十。
【又】转轮圣王所感得之七宝之一。此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之差等,因之而生金轮王乃至铁轮王之优劣。俱舍论十二曰:“谓铁轮王王一洲界,铜轮王二,银轮王三,若金轮王王四洲界。契经就胜但说金轮,故契经言: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洒顶位,于十五日受斋戒时,沐浴首身受胜斋戒,升高台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其轮千辐具足毂辋众相,圆净如巧匠成,舒妙光明来应王所。此王定是金转轮王,余转轮王应知亦尔。”唐则天称金轮圣神皇帝,用此事也。【又】金轮圣王之略。尊帝王而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洲】1.一块大陆和附近岛屿的总称。地球上有七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2.河流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沙~。三角~。3.(Zhōu)姓。——摘自百度
【潬】古同“滩”,水中沙堆。——摘自百度
【滩】1.河、海、湖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泛指河、海、湖边比岸低的地方。2.江河中水浅多石而水流很急的地方。——摘自百度
★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逾,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啰蓝、遏蒱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学习解说:再有,富楼那,明和妄的根本不在于其他,有一个明可以觉,是产生虚妄的根本。既然建立了虚妄的处所,执着于这个明理无法逾越,所以会因为这样的因缘,听不能超出声尘,见不能超出色相,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妄想尘相于此成就,原本觉性的功用就分开为见、闻、觉、知,相同业力的就相互缠绕,随因缘合离而有形成和变化
因为见明而生发色相,由对明起见(思惟推求审详而决择事理也)而形成了想(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于心上,以为起言语之因者),而因为不同的见解则会形成对立憎恶的情绪,而相同的想法就产生贪爱之情,流连爱着就种下了生死的种子,纳受各种想法则会成就胎生,阴阳和合吸引同业相生,因为这样的因缘就生出了羯啰蓝(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遏蒱昙(又叫遏部昙,受胎二七日,状如疮疱)等,随其爱想的不同,相应而有胎卵湿化等受生方式,卵是源于想而生,胎是因为情而有,湿是因为和合而感召,化则是以离旧形而起相应,而情想合离这四种心识作用又是相互变易的,所有众生都是随着业力而在这中间飞沉变换的,因为这样的因缘就有了[众生相续之相]。】
——
【咎】1.过失;罪过。 2.责备;处分。 3.凶。——摘自百度
【见】
见,梵名捺喇舍曩,思惟推求审详而决择事理也。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想】
(术语)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于心上,以为起言语之因者。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俱舍论四曰:“想,谓于境取差别相。”唯识论三曰:“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想】
梵语 sam!jn~a^,巴利语 san~n~a^。音译为僧若。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五蕴之一。系动词 jn~a^(知)与接头语 sam!(一切)连结而成,相当于现代语中“概念”一词。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视其为五遍行之一。指对境之像,于心中浮现之精神作用而言。即相当于表象之知觉,乃次于“受”(印象感觉)而起之心所作用。其所依之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而由眼触所生之想,乃至由意触所生之想,计有六想(亦作六想身,身表复数)。其次,依所缘境之大、小、无量之别,而有大想、小想、无量想等三想。又欲想(贪欲想)、嗔想(嗔恚想)、害想(杀害想)等三想,谓三不善想或三恶想,乃与贪、嗔(发怒)、害(加害于人)等三种烦恼相应而产生之“想”。出离想、不恚想、不害想等三想,称三善想,乃三不善想之相反。
此外,想为观想之意。大品般若经卷一,有无常想等十想之说;往生要集卷中亦谓,修念佛时,即是住于归命想(一心归佛)、引摄想(为佛所引导)、往生想(往生净土)等三想之中。(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俱舍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入阿毗达磨论卷上)p5451
FROM:【佛光大辞典】
【羯罗蓝】
梵语 kalala,巴利语同。指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又作迦罗逻、歌逻逻、羯剌蓝。为胚、胎之义。意译作凝滑、和合、杂秽、胞胎、膜。为胎内五位之一。即托胎以后初七日间之状态。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七(大五四·六二二上):羯逻蓝(梵语,旧言歌逻逻,此云凝滑。父母不净和合,如蜜和酪,泯然成一;于受生七日中,凝滑如酪上凝膏,渐结有肥滑也。)
瑜伽师地论卷一之中,以此位为色与心、心所之共同安危之所依处,故称为“依托”;书中并阐明此位乃吾人之“识”之最初依托处。(杂阿含经卷四十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卷三十八、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俱舍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九、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四、慧苑音义卷下)((参见:胎内五位)3933)p6143
FROM:【佛光大辞典】
【遏部昙】
梵语遏部昙,华言疱。谓受胎二七日,状如疮疱,故名遏部昙。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化生】
梵语 upapa^duka,巴利语 upapa^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均唯属化生,人、傍生、鬼等三趣则有一部分为化生,如劫初之人为化生,龙、金翅鸟为傍生之化生者,鬼通胎、化二种,故五趣中以化生为最多。凡化生者,不缺诸根支分,死亦不留其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故于四生中亦最胜。据俱舍论卷九载,化生者,皆以爱染当生处而受其生。又依经中所载,生于净土者亦多为化生。(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无量寿经卷下(康僧铠译)、俱舍论卷八、往生论)((参见:四生)1680)p1323
FROM:【佛光大辞典】
★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债汝,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学习解说:富楼那,妄想和贪爱形同结缚,众生因为贪爱而无法分离,所以世间就有父母子孙不断相生,这些都是以贪欲为根本的;
贪和爱共同滋长,贪欲无法得到止息,这样世间卵化湿胎这四种众生就随能力的强弱相互吞食,这些都是以杀生和贪欲为根本的;
人吃了羊,羊死之后投生为人,人死之后又投生为羊,这样以至于十类众生之间,生生死死互相食啖,各种恶业都随之生起,无穷无尽直到未来无边际,这些是以盗和贪为根本的;
你欠我命,我还你债,因为这样的因缘,百千劫中常在生死无法解脱;你爱我心,我怜你色,因为这样的因缘恒常在业力的缠绕系缚里,这中间是以杀盗淫三业为根本的,
因为这样的因缘就有了[业果相续之相]。】
相关阅读:
轮回的根本~ 杀盗淫 (楞严经) 经文&白话
[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十一生类】
谓十一种不同之生类。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生、无色生、有想生、无想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等十生,加一以总通之一生而为十一生。卵生者,如鸟于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胎生者,如人于母胎成体而后出生。湿生者,如虫依湿气而生。化生者,如诸天、地狱及劫初之众生,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起。有色生者,如色界四禅天之众生。无色生者,如无色界四空处之众生。有想生者,如三界九地中,第四禅无想天外之一切众生。无想生者,如无想天之众生。非有想生及非无想生则二分非想非非想处之一处,为非想非非想处之众生。(金刚经、性灵集卷六)p323
FROM:【佛光大辞典】
★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学习解说:富楼那,这三种颠倒相续,都是因为觉明明了之性,因为了知而生发了相状,从而虚妄的见到了山河大地,以及由此衍生的这些有为相(生住异灭)的次第迁移流动,因此终而复始的虚妄流转】
——
【四有为相】
(名数)生住异灭之四者,此有二种。一一期四相。法之初有名生,生已而相似相异名住,此相续之转变名异,后无名灭。二刹那生灭。谓一刹那中具四相也。此有大小乘之别,大乘法相宗谓色心之法体,自有生住异灭四相之变化。即言四相者,以其变化分位而名之假法也。本无今有之位名生。生位暂停之位名住。住别前后之位名异。无位名灭。此中前三者为有,故同在现在。一为无,故在过去(唯识述记二末),小乘有部立色心之法体为恒有,故其生灭之变化随用而说,不据于体。且离法体别有四相之实性,以使彼心身之作用,生住异灭。故色心之法名为所相,四相名为能相。使先无之色心作用为今有,名为生相。使其作用暂时安住,引其自果,名为住相。使引其自果之作用衰变,名为异相。使其作用遂灭坏,名为灭相,而此生等四相既是有为法,则必别有生等四相。若果有之,则以彼亦应有其余之四相,而有无穷之失。因之四相有本相随相之二者,随相以生本相,本相有八能,随相有一能,互为能生所生,故随相之外更无随相,即无无穷之失。如色法之生,有九法俱起。一是本法,色之自体作用也,使此色之自体作用生之法为本生相,使色之自体作用住之法为本住相,使色之自体作用异之法为本异相,使色之自体作用灭之法为本灭相(此为四本相亦曰四大相),合为五法,本生相不能自生,更有随生相生本生相,乃至本灭相不能自灭,更有随灭相灭本灭相(此为四有相亦曰四大有相),合为九法,此九法中本生相除自而生余八法。乃至本灭相除自而灭余八法。又随生相唯生本生相,而不能生自余之八法(自与他之七法),乃至有灭相但灭本灭相,而不能灭自余之八(自与他之七法),此之谓于八一有能。即四本相各对八法有能,四随相各于一法有能,互为能生所生,故更无无穷之失。俱舍论五曰:“此有生等,于八一有能。”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18 23:50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3小时40分)
★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学习解说:富楼那说:如果这妙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曰妙觉。即佛果之无上正觉也)本具的妙觉明性与如来心是不增不减,没有相状的,只是忽然之间生出了山河大地等有为之相;
而如来现今已经获得了妙空明觉,山河大地这些有为习气烦恼里而来的景象为何又再次生出了呢?】
——
【妙觉】
(术语)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曰妙觉。即佛果之无上正觉也。二乘止于自觉,无觉他之功。菩萨虽自觉觉他并行,而未圆满,独佛二觉圆满,觉体不可思议也。四教仪四曰:“金刚后心,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名真解脱。翛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地。”三藏法数二十六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习】
(术语)烦恼之余气曰习气,又云习。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漏】
(术语)梵语A^srava烦恼之异名也。漏为流注漏泄之义,三界之有情,由眼耳等六疮门,日夜流注漏泄烦恼而不止,故名漏。又烦恼现行,使心连注流散而不绝,故名漏。烦恼如漏器漏舍也。
俱舍论二十曰:“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究,故名为漏。(中略)若善释者,应作是言,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
法华玄赞一曰:“诸论皆云:烦恼现行令心连注流散不绝,名之为漏。如漏器漏舍深可厌恶,损污处广,毁责过失,立以漏名。”又漏失之义,烦恼漏失正道,故名。又烦恼使人漏落于生死,故名。
法华文句一曰:“成论云:失道故名漏。(中略)毗昙云:漏落生死。”
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成论人以失理取相之心名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富楼那:譬如迷路的人,在一个聚落(村落)中把南边当成了北边,那这迷是因为迷本身而有?还是因为了悟所生出的呢?】
——
【聚落】
梵语 gra^ma,音译枷喇摩;巴利语 ga^ma。又作聚洛。或称村落、村。即众人所聚居之处。五分律卷一(大二二·六上):“若城堑若篱栅周回围绕三由旬乃至一屋,是名聚落。”盖佛教教团之僧众常在阿兰若(比丘之住处),若于乞食说法外,非时入聚落,则犯波逸提罪。(四分律卷五、卷十九、有部毗奈耶卷二、四分律名义标释卷八)p5900
FROM:【佛光大辞典】
★ 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学习解说:富楼那说:这迷路的人,不是因为迷惑,也不是因为了悟。为什么呢?因为迷在本质来说没有根本,怎么能说因迷成迷呢?再者悟不是生迷的原因,怎么能说因为悟而生出了迷呢?】
★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
“不也,世尊!”
【学习解说:佛说:这迷路的人正在迷惑的时候,突然有已经了悟的人给予指示让他开悟。富楼那,你是怎么想的呢,这个人纵然还没有完全走出迷惑,但是对这个村落会更增加迷惑吗?】
★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亦如翳人见空中花,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花所灭空地待花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学习解说:富楼那,十方如来也是这样的。迷惑颠倒本来是不存在的,其体性是毕竟空寂的,以往本来就没有迷惑,只是似乎有迷能够于中觉悟,而一旦觉悟迷惑就灭除了,觉悟中是没有迷惑生出的。
这就像有人因为眼病看见空中有花生出,一旦眼病消除了虚空里的花也随之消灭了;忽然有愚痴的人,在出现空花又随之消灭的地方等待有花再次生出。你观察这人,是愚痴呢?还是智慧?】
★ 富楼那言:“空元无花,妄见生灭,见花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学习解说:富楼那说:空中原本就没有花,是从虚妄里见到的生灭之相,见到幻花灭失了虚空,已经是颠倒了;想要让花再重新生出,这就更是癫狂愚痴了。怎么更说这样的狂人是愚痴?还是智慧呢?】
——
【妄见】
(术语)虚妄不实之分别也。我见边见等是也。
南本涅槃经八曰:“为除世间诸妄见故。”
俱舍论九曰:“一切妄见皆转倒摄。”
大乘义章三曰:“唯心妄见,故说为妄。”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同分妄见】
谓诸众生迷失真性,同见一切虚妄境界,同受苦乐,同业所感。譬如一国之人,同见瘴恶不祥之事,是名同分妄见。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佛陀说:就像你所了解的,那又为什么问:“诸佛如来妙觉性本自明空,为什么更生出山河大地呢?”,又像金矿夹杂有纯金,而金子本身质地纯一没有夹杂,就像树木烧成了灰不会再重新变为树木,诸佛如来的菩提涅槃(佛性本然)也是这样的。
注:这里的[菩提涅槃],指的是[佛性]。(相关阅读: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
★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凌灭;又徴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学习解说:富楼那,又像你所问的:地水火风四大,本性圆融,周遍法界,而疑惑水性和火性为什么不相互侵凌消灭;虚空和大地都遍满法界为何没有不和合、不相容】
★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
【学习解说:富楼那,譬如虚空,虽然本体不显现为各种相状,但是也不拒绝各种相状的生发和显现。这是为什么呢?】
★ 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花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凌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
【学习解说:富楼那,就像太虚空(又称顽空、偏空。此虚空湛然常寂,毕竟无为无物,教中常以之譬喻小乘灰身灭智之涅槃,而异于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义空。),日光照耀则明,云层聚集则暗,风摇则动、雨(雪)后澄澈则清、水气凝聚则浊、尘土积集成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水澄清则能映照。
那你是怎么想的呢?这些不同的有为相(因缘和合而成的相状),是因为从他生出的?还是从虚空而有的?
如果是从他生出的,富楼那,日照的时候既然是日光明亮,那么十方世界就共同为日光,为什么空中更能见到圆日呢?
如果是因为虚空生出了光明,虚空应该自己就能照明,那为什么在中夜以及有云雾的时候见不到日光照耀呢?
由此可知,明不是因为太阳,不是因为虚空,并且不与虚空和太阳相异。
所观察到的相状元本就是虚妄,没有可以指出和陈述的方所,就像求取空花最后结出的是空果,为什么反而探究询问这些相之间是否相互侵凌消灭之义呢?正观本性原本正真,唯有妙觉明性,妙觉明心先前就不是水火,为何还要问彼此是否相容呢?真妙觉明也是这样的。你以空性来发明就有虚空显现,以地水火风四大性来发明就各各有相应的显现,如果同时都发明就全部都显现,为什么会都显现呢?】
——
【太虚空】
(术语)浩浩宇宙之虚空也,毕竟无为无物,故云顽空,偏空,太虚空。以譬小乘之涅槃,而别于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义空。菩提心论曰:“当观二乘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但净意识,不知其他。久久成果位,以灰身灭智趣其涅槃,如太虚空湛然常寂。”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太虚空】
谓浩浩宇宙之虚空。又称顽空、偏空。此虚空湛然常寂,毕竟无为无物,教中常以之譬喻小乘灰身灭智之涅槃,而异于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义空。(菩提心论)p1375
FROM:【佛光大辞典】
【殊方】释义为不同的方法、方向或旨趣;远方,异域。——摘自百度
【观】
以正慧观察事理。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学习解说:富楼那,像一池水里显现日光的倒影,两个人同时观察水中的太阳,分别向东向西行走都各自有太阳看到,随着二人一东一西而行,先没定准的不应该责难说:“这是一个太阳,为什么随着观察的人各自行走?两个人既然都各自有一个水中的太阳跟随,为什么空中显现的只有一个太阳?”事实上,这样问只是在虚妄的现象里打转,没有任何责难的依据。】
——
【无准】1.没定准,不一定。2.不准确。3.没有准则或依据。——摘自百度
★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钵剌若、非波罗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钵剌若、即波罗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即俱世出世故。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学习解说:富楼那,你用色相和空相来侵夺如来藏,而如来藏周遍法界随缘显现为色或为空,所以在其间有风动、空澄、日明、云暗等种种现象,而众生心智迷闷,与清净觉性相背离,和依着如来藏显现的虚妄尘像相和合,所以有尘劳发生进而有了世间相;我(即佛)是以不生不灭的妙明心与如来藏相和合,而如来藏唯有妙觉明圆满遍照法界(没有风动、空澄、日明、云暗等尘),所以在其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注:这是说本体是一,用可以是无量),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注:这些是说真心里没有分别,普皆平等一如),因为如来灭除尘相与清净觉体相合,所以发明了真如妙觉明性。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钵剌若、非波罗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以是俱非世出世故。(注:这是就本体来说)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钵剌若、即波罗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即俱世出世故。(注:这是就显现的表相来说)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注:这是说要断除两边的执着,详细请学习:《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为何世间三有众生(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凡夫众生)及出世间的声闻、缘觉(即二乘行人),以所知心来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间的语言想要悟入佛的知见?
就像琴瑟箜篌琵琶虽有美妙的音声,但是如果没有妙指的弹奏就始终无法发出这样的美妙之音,你和众生也是这样的,虽然各各有圆满的宝觉真心,就像我结海印三昧所发之光明。
但是你却短暂的举心,就有尘劳先行生起了,这都是由不勤求无上觉道(佛道),爱念小乘(未发大乘成佛的心,因地不真果则曲)得少为足的缘故。”
——
【一即一切】
一是最少,一切是最多,一即一切是多少一样,没有分别的意思。法住法位,法性即在诸法差别位上见,在诸法差别现象上亦即显出法性本体来,所以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佛教法法相即、法法相入的理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有】
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
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
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
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
2、本有、当有、中有。本有指现生的身心;当有指未来的身心;中有指本有与当有之间所受的身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海印三昧】
梵语 sa^garamudra^-sama^dhi。又作海印定、海印三摩地、大海印三昧。华严家以此三昧为华严大经所依之总定。佛说法前,必先入定思惟法义,以及审查根机。如说法华时,入无量义处三昧;说般若时,入等持王三昧;说涅槃时,入不动三昧。华严经七处八会中,每一会均有别定,即第一会入如来藏三昧,乃至第八会入师子奋迅三昧。海印三昧即此七处八会所依之总定。海印者,约喻以立名,即以大海风止波静,水澄清时,天边万象巨细无不印现海面;譬喻佛陀之心中,识浪不生,湛然澄清,至明至静,森罗万象一时印现,三世一切之法皆悉炳然无不现。华严大经即依此定中所印现之万有而如实说,故称此为海印定中同时炳现之说。(旧华严经卷六贤首菩萨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五虚空藏菩萨品、华严经孔目章卷四、华严经探玄记卷四、华严五教章卷一)p4165
FROM:【佛光大辞典】
【海印】
佛所得之三昧名,比喻佛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风平浪静澄清之海面,无相不现。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义──海印三昧有十义】
﹝出宗镜录﹞
海印是喻。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从喻立称,故名海印三昧。谓大海澄渟,湛然不动,万象皆现,如印印物。如来智海,清净湛然,一切众生心念根欲,悉在如来三昧智中,犹海现像也。
[一、无心能现],谓如来三昧法性平等,离诸名相,不加功用,而能显现一切诸相,是名无心能现。
[二、现无所现],谓如来三昧,随众生心,现种种相,如光如影,了不可得,是名现无所现。
[三、能现所现非一],谓如来三昧能现之智,与所现之境,一念圆融,十方普应,是名能现所现非一。
[四、能现所现非异],谓如来三昧能现之智,所现之境,虽十方普应不同,莫不本乎一念,是名能现所现非异。
[五、无去来],谓如来三昧,万法现于自心,彼亦不来;身相遍于法界,我亦不去,是名无去来。
[六、广大],谓如来三昧普遍包容,无法不备,众生世界,不离一心,是名广大。
[七、普现],谓如来三昧,一切世界于一心中,不简巨细,皆悉能现,是名普现。
[八、顿现],谓如来三昧,一切世界当念即现,无前无后,色相宛然,是名顿现。
[九、常现],谓如来三昧,于诸法相,无有不现之时。非如明镜,像对则现,不对则不能现,是名常现。
[十、非现现],谓如来三昧,寂然不动,为众生故,于非应中随感而应。犹如明镜,无心现物,而像对即现,是名非现现。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上觉】
(术语)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曰无上正等正觉。七佛经曰:“如是出家时,速成无上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小乘】
(术语)梵名希那衍Hinaya%na%,对于大乘之称。求佛果为大乘,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为小乘。佛果者谓开一切种智,为尽未来际众生化益之悟。阿罗汉果与辟支佛果,虽有浅深之别,然皆为灰身灭智归于空寂涅槃之悟。乘者,运载之义,指使人乘之至其悟岸之教,以四谛为至阿罗汉果之教体,以十二因缘为至辟支佛果之教体。如此小乘有二道,故亦谓之二乘。又此二乘为佛成道后十二年间经律论三藏之所诠,故天台称之为三藏教。佛灭后印度之小乘分总别二十之流派,来我国后,遂立宗名俱舍,成实,及律三者,即小乘也。是皆为佛随他意之说法,姑以调熟下劣根性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乃至化一人我则堕悭贪。”法华经游意下曰:“今以二义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曰大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19 15:43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
★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学习解说:富楼那说:我与如来的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是无二无别同样圆满的,而我往昔因为遭受无始妄想的缘故,长久在生死中轮回,现今虽然获得了小乘阿罗汉的圣果,但是犹然没有达到究竟的境地。
世尊!所有的虚妄毕竟都是幻灭的,只有妙觉性是真实常住的。敢问(请问的意思,带有自谦和尊敬的姿态)如来,一切众生因为什么原因而有妄想颠倒,自己障蔽自己的妙明觉性,而遭受生死长河的淹没】
——
【真常】
世间之相,虚妄不实,皆是因缘相续之假。若夫圣人所得之法,则是真常。真者真实,离迷情、绝虚妄,是曰真实。常者常住,法无生灭变迁,是曰常住。真实常住,故曰真常。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敢问】一种谦辞,表示向对方提出问题的同时,附带自谦和尊敬的姿态。尤其在讲究尊卑的场合,对方地位较高时提问用敢问比请问好。——摘自百度
★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
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富楼那:你虽然疑心已经断除(注:疑,属于六根本烦恼之一),但是还有疑惑的习气尚未除尽。我用世间目前的事再来问你。你难道没听说过,室罗城中有叫演若达多的人,忽然在一日早晨用镜子照自己的面庞,对镜中显现能见的头和眉目产生贪爱(注:其实镜中所见并非真实,只是一种显现),又对于自己的头不能看到自己的面貌而心生嗔恨,以为是魑魅(鬼神)所作,于是无状狂走。对此你是怎么想的呢?这人是什么原因无缘无故的狂走呢?
富楼那说:这是此人内心狂乱,更没有其他别的缘故。】
——
【疑】
(术语)谓于诸实理犹豫不决之心也。故非一旦契悟谛理不能绝之。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乃为断疑者。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大乘义章六曰:“疑者于境不决犹豫曰疑,有二种:一者疑事,如夜观树疑为是人为非人等。二者疑理,疑诸谛等。小乘法中,唯取疑理,说为疑使。大乘通取,皆须断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疑】
狐疑不信,是六根本烦恼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烦恼】
﹝出瑜伽师地论﹞
谓贪嗔等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名为烦恼。
[一、贪烦恼],贪即贪爱。谓于五欲顺情等境,求而未获,爱而不舍,以不舍故,便起烦恼,故名贪烦恼。(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嗔烦恼],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即起嗔恚忿恨,缠结记忆在心,而生烦恼,故名嗔烦恼。
[二、慢烦恼],慢即轻慢。谓自任其能,轻凌于他,起不敬心,傲慢结缚,而生烦恼,故名慢烦恼。
[四、无明烦恼],谓于一切诸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以不了故,起贪嗔痴等烦恼,故名无明烦恼。
[五、疑烦恼],犹豫不决为疑。谓因前无明不了,即起疑惑,以乱真心,或是或非,或善或恶,展转缠结,而生烦恼,故名疑烦恼。
[六、不正见烦恼],谓因前疑心不了,所见不正,以不正故,遂起邪见,含藏结缚,而生烦恼,故名不正见烦恼。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演若达多】
梵名 Yajn~adatta。又作延若达多、耶若达多。意译作祠授,因祭祠天而乞得之意。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载,室罗城中演若达多,一日于晨朝以镜照面,于镜中得见己头之眉目而喜,欲返观己头却不见眉目,因生大嗔恨,以为乃魑魅所作,遂无状狂走。此系以自己之本头比喻真性,镜中之头比喻妄相。喜见镜中之头有眉目,比喻妄取幻境为真性而坚执不舍;嗔责己头不见眉目,则比喻迷背真性。楞严经文句卷四(卍续二○·二八五下):“当知凡夫爱妄有而不见真空,二乘爱偏空而不见妙有,菩萨爱万行而不见中道,别教爱但中而不见法界,皆狂走也。(中略)是人心狂,更无他故,则知妄本无因。”
此外,俱舍论卷三十参究我之有、无时,举出天授(提婆达多)、祠授二者为例,盖此二者为印度常见之名。(俱舍论光记卷三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宗镜录卷五、大佛顶首楞严经纂注卷四)p5823
FROM:【佛光大辞典】
【魑魅魍魉】
魑魅、魍魉均为鬼神之名。如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上):“其舍恐怖,变状如是,处处皆有,魑魅魍魉。”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二陀罗尼护持国界品、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等,均载其名称。
吉藏于法华义疏卷六对此加以解说(大三四·五三五中):“张平子西京赋注解云,山神为魑,虎形也;宅神为魅,猪头人形,身有尾;木石夭怪为魍魉。春秋第十卷云,铸蒇像物故有百兽之形,使人入山川不逢魑魅魍魉。注云,魑是山神,兽形;魅为怪物,魍魉者水神。”
魑魅魍魉实系见于我国古代典籍之鬼神名,佛典乃借而用之,在法华经之梵本等,并无相当于此四字之原语。(大般若经卷五○一、卷五四○、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安宅神咒经、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灌顶经卷十二、顺正理论卷十二、卷六十七、治禅病秘要法卷下、法华文句记卷六下、法华玄赞卷六本、慧琳音义卷二十七、希麟音义卷一)p6885
FROM:【佛光大辞典】
★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
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学习解说:佛陀说:妙觉性清明圆满,原本圆融明妙,而那些既然称为虚妄的,怎么还有所谓的原因呢?如果有建立的原因,怎么会成为虚妄呢?其实质是从妄想中次第辗转相互为因,经过尘劫那么长时间迷惑累积迷惑,现今虽然佛阐发明述正真的义理,但还仍然不能返归自性,这累积的迷惑是因迷惑本身而自有的,识知迷惑没有原因没有凭依之处,尚且没有真正的生起怎么会有所谓的灭失呢。
而获得(实证)菩提的人,就像睡醒(醒悟)的人说梦中的事,内心已经精明,怎么还会执取梦中之物呢,况且本来就无因 本来就无所有。
就像城中的演若达多,哪有什么因缘导致其恐怖看不到头而狂乱奔走呢,如果狂乱之心能够止歇,明白头本自有不是从外得的(自然就不会狂走了),
而且纵然狂心尚未停歇(以为头没有了),对于头来讲其实并没有任何遗失的。
富楼那,虚妄之性就是这样的,它因何而在呢 ?你只要不随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注:这三种相续具体见:[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 大佛顶首楞严经),三种缘都能断除的话,那么导致轮回的三种因就不再生出,那么你心中的[演若达多]的痴狂性就会自行停歇,狂心消歇,菩提本性就会显露。人人都有殊胜清净的正明之心,本来就周遍法界,不从他人获得,不需要借助辛劳的从外修证而获得(注:因为胜净明心只是被尘染覆盖了,其实原本就在,不是从外获得的,而是由内起修,由心起修,烦恼断除,菩提自现)。
相关阅读:[止观初探]正视心识作用,由观照心念探讨"楞严经: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
【妙觉】
(术语)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曰妙觉。即佛果之无上正觉也。二乘止于自觉,无觉他之功。菩萨虽自觉觉他并行,而未圆满,独佛二觉圆满,觉体不可思议也。四教仪四曰:“金刚后心,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名真解脱。翛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地。”三藏法数二十六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寤】1.睡醒:“七日而~”。~寐以求。2.古同“悟”,理解,明白。3.古同“牾”,逆。——摘自百度
劬劳:劳累。——摘自百度
【肯綮(qìng)】典故名,典出《庄子·内篇·养生主》“肯,著骨肉。綮,犹结处也。” 后遂以“肯綮”指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摘自百度
【明心】
(术语)正明之心也。楞严经一曰:“唯愿如来哀愍穷路,发妙明心,开吾道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学习解说:就像有人自己的衣服里就系挂着如意宝珠(比喻真心佛性),但是自身却无知无觉,穷困流离到他方奔走乞食维生,虽然表面看着贫穷实际宝珠从未遗失,忽然间遇到智者(善知识)指示他衣里所藏的明珠(注:这里可见善知识的重要,示导我们佛性的所在),随即所愿都能称心如意,得到了大富饶,这时才领悟宝珠(真心佛性)不是从外得的(实在是本自具足啊,只是因为流连外境,心性被尘染所覆盖,才不识自家家珍)】
(注:富楼那尊者是佛陀大弟子中说法第一,外现是声闻形,实则是奉行的菩萨行,于所问之法心已通达,只是代替尚未回小向大,还未发起大乘心的阿罗汉来发问,以利益大众
佛经上说,善于发问和善于答问的人,都是世上非常稀有的人,因为【[善问]即得转于无上法轮。能枯十二因缘大树。能度无边生死大河。能与魔王波旬共战。能摧波旬所立胜幢。】 (详见:佛说世上两种人非常稀有~大般涅槃经)
——
【穷露】穷困流离的人。
【智者】
<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见: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赐“智者”德号。(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参见:智顗)5038)p5025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20 17:19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4小时)
【杀盗淫三缘断故,菩提心现】
★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学习解说:这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站起来对佛说:”世尊,现今说[杀][盗][淫],将这三种缘断除的缘故,那么三种导致生死轮回的因就不会生起,心中的达多(即演若达多,典故见前面的经文)狂性就会停歇,狂性消歇菩提就会显露,不假从他人获得(因为是人人本具的,只是被尘染所覆盖)。这样的因缘关系皎洁明白,为什么如来现今顿然舍弃因缘之说呢?
我是从佛陀教导的因缘之说心得开悟的,世尊关于因缘的教导不单单是我们这些还待修学的初学声闻行者开悟的因缘,在今日这法会中的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这些长老梵志也是因为听佛讲述因缘的义理,发心修行开悟得成无漏(证阿罗汉果)的。您今日说菩提不是从因缘得的,那么王舍城中的拘舍梨等(佛陀时代,中印度最具势力之外道论师六人)所说的(无因)自然论就会成第一义(究竟之真理)了。惟愿世尊垂大慈悲,给予开示,启发我等迷闷的心智】
——
【末伽梨拘赊梨子】
梵名 Maskari^-gos/a^liputra,巴利名 Makkhali-gosa^laputta。为古印度六师外道之一。又作末羯利瞿阇离子、末塞羯利瞿赊利子、末伽梨俱舍梨子、末佉梨劬奢离子。略称末伽梨,或末佉梨。六师外道,指佛陀时代,中印度最具势力之外道论师六人。末伽梨拘赊梨子为自然论者,主张众生之苦乐不由因缘,惟为自然产生者。末伽梨,又作末萨羯梨,乃常行之意;此外道常行不住,故称之。拘赊梨乃其母之名,故称之拘赊梨子。(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八、注维摩诘经卷三、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参见:六师外道)1282)p1940
FROM:【佛光大辞典】
【第一义】
(术语)以名究竟之真理,是为最上,故云第一。深有理由,故云义,圣智之自觉也。大乘义章一曰:“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中论疏三本曰:“以其最上莫过,故称第一。深有所以,目之为义。”胜鬘宝窟上末曰:“理极莫过,名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为义。”法华义疏四曰:“第一义者,一实之道,理极无过为第一。深有所以,称为义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第一义,谓诸法一相义也。”楞伽经二曰:“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碧岩第一则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因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罗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薰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就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如果得到灭除,不狂之性自然就显露出来,这样因缘或者自然的理论就穷尽于此(不再起作用了)。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那是什么因缘令演若达多害怕看不到头而惊怖狂走呢?若自然因为头的因缘而狂走,那为何不自然因缘故失?而头本身没有灭失,是狂怖的心自己虚妄生出,头根本没有变化更易何须藉由什么因缘呢?
又如果说,这狂怖性自然就有,本来就狂怖,那么没有发狂的时候,狂性潜藏在哪里呢?
又如果不狂是自然的,头本来就不虚妄,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演若达多,代表痴狂之人)狂走呢?
如果能正确明悟头的本来状态,就会知道自己是虚妄狂走,这样因缘说和自然论就都成为戏论了。
所以我说三缘(杀盗淫)断除的缘故,即菩提心显露。
菩提心生,生灭心就灭了,这其中生灭、灭失都尽了,不借加用之功而能入圣道。
如果有自然,这样发明 自然心生,生灭心灭,但这本身也是一种生灭,而实际没有生灭的才是自然。
就像世间各种相杂和成为一体,被命名为和合性,而不经和合而成的被称为本然性。本然非自然,合不借因缘和合而有,所以因缘和合与自然性都离,有离有合都不是(清净本然),这句才叫做无戏论法(注:【若不破除[有][无]两边,皆是[戏论].所以网路上辩论或空谈,若无实证[不二],皆是[戏论]】——详见 何等是菩萨摩诃萨[戏论]?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对小乘声闻来说因为发心的关系)[菩提][涅槃]尚在遥远(这两者指的都是佛性,详见: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
不是你经历劫数辛勤修证就能实证,因为如果不识本心,那么虽然忆念十方如来、受持十二部经,了知像恒河沙那么多的微妙义理,也都只是增益戏论。
你虽然因缘性自然性决定明了,人间称你为多闻,这样多劫听闻熏习佛法,但是遇到摩登伽女(用邪咒)留难还是不能免离,是什么原因还需等待我用佛顶神咒救度,而摩登伽女听闻之后,心中淫火顿时熄灭,当即获得了阿那含果,在佛法中成精进林,内心爱欲之河干枯令你获得解脱。
所以,阿难,你虽然历劫长的时间记忆受持而不忘失如来秘密微妙严净之法(但没有实际修证),就不如能在一日之中实修无漏(无烦恼)之道业(者),远离世间憎爱两种苦恼;如摩登伽女一向虽为淫女,但是由于楞严咒之威力销除爱欲烦恼,现今佛法之中名为性比丘尼,和罗睺罗(佛陀的长子)的母亲耶输陀罗比丘尼同样,因为了悟宿世因缘的关系,知道生生世世以来因为贪欲爱染而受苦,而一念(非凡夫根尘相对的妄念,而是与如来相正智之念)薰修至于无漏(彻底断除烦恼)之大善相印的缘故,(因为这正智之念就)或是能得以出离烦恼缠覆(解脱生死),或是会蒙佛授记(毕竟成佛)。而你为何还要自欺,还要留恋在六根的观听之中呢?
注:修行必然要超越六根的觉受,方能契入佛性真心。】
——
【自然】
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p2531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功用智】
(术语)菩萨于八地已上,不借加用之功,自然契于真性之智也。西方要决曰:“十地论云:入八地已去,得任运无功用智,于散散中得自在故无念退也。”玄义分记一曰:“佛地论意,七地已前名功用,八地已上无功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忆持】
(术语)记忆受持而不忘失也。观无量寿经曰:“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念】
﹝出华严经﹞
念即心念。此之一念,有真有妄。若凡夫以根对尘所起之念,念念生灭,此妄念也。若离根尘,真净明妙,虚彻灵通之念,即是如来正智之念也。此正智之念,非生非灭,不常不断,促一刹那而非短,延无量劫而非长。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是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梵语刹那,华言一念。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以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唯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必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和与会大众听闻佛陀的开示教诲,内心的疑惑消除,由心领悟实相的义理,身意都获得稀有的轻利安适,再次流下悲心的眼泪,对着佛足顶礼,长跪合掌对佛陀说:无上大悲(注:佛陀的悲心平等广大,没有谁能再超过的了,所以是无上)清净(注:佛陀的悲心是至极清净的,离一切执着,不同于尚未离执的爱见大悲)宝王(佛陀的尊称,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所以称宝王),善于开导我心,能以这样种种因缘方便说法来提拔奖励,引导沉溺于生死苦海的无明众生出离生死苦海。
世尊!我现今承听如来这番法音,了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布十方界,蕴含化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如来还呵责如果只是多闻,不会有真正的功用,不如听闻之后随即能落实修习(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者。
我现今就像旅途中漂泊之人,忽然获得天王赏赐华丽的房屋,虽然获得了豪大的宅院,但需要有门才能进入。只希望如来,以大悲心不舍不弃,开示我和与会大众中智慧昏蒙暗蔽者,能捐除舍弃小乘法,必定获得如来无余涅槃(指断烦恼障,灭异熟苦果五蕴所成之身,而完全无所依处之涅槃)的根本发心之路,令有学者(尚未证阿罗汉果的前三果小乘行者)如何摄伏(威慑使之屈服)畴昔(即往昔)攀缘之心,能得陀罗尼(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入佛知见(了知照见诸法实相理之佛智慧也)。”说完之后,阿难尊者以最恭敬的五体投地之礼向佛礼拜,在会大众也都一心等候佛陀以大悲心演说慈旨。】
——
【大悲】
梵语 maha^karuN!a^,巴利语同。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小乘有部以之为十八不共法之一,大乘法相宗则以之为佛百四十不共法之一。一般又以之为四无量心之一,如华严经所说之十种大悲心,及宝雨经所说之佛三十二种大悲心。此外,通常又以之与“大慈”并用,最常见者为表示观音之慈悲。然“大悲”一词,于诸经中之解释略有异同。
(一)小乘之说,如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一、卷八十三、俱舍论卷二十七等所说,所谓大悲,乃缘于三界一切有情而起,为佛之世俗智,凡有五义,即:
(1)资粮大,乃以大福德智慧之资粮而成办者。
(2)行相大,此力能于三苦之境,作拔苦之行相。
(3)所缘大,以三界之有情为所缘。
(4)平等大,远离怨亲等之分别心,而普遍利乐一切有情。
(5)上品大,大悲为诸法中之最上品,更为其余各种悲心所不可比。
若以“大悲”与“悲”相较,则有八种之异:
(1)自性异,大悲以智慧为体,悲以无嗔为体。
(2)行相异,大悲缘“三苦”之行相,悲唯缘“苦苦”之行相。
(3)所缘异,大悲通缘三界,悲唯缘欲界。
(4)依地异,大悲依第四禅,悲通依于四禅。
(5)依身异,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之身。
(6)证得异,大悲系远离有顶之惑而证得,悲则仅远离欲界之惑而证得。
(7)救济异,大悲能成就救济之事,悲唯希望救济。
(8)哀愍异,大悲能哀愍平等,悲则唯拔除欲界有情之苦,故其哀愍不平等。此外,成实论卷十二亦详释佛之大悲,所说与有部之说大致相同,惟成实论强调“先谈法空,后论大悲”,乃两者显著之差异。
(二)大乘之说,新译华严经卷五十三于所列举二千普贤行法中,以大悲配于十住位,而举出菩萨生起大悲之十种缘由,即:
(1)菩萨观察众生之所依怙而起大悲,
(2)菩萨观察众生根性不调顺而起大悲,
(3)菩萨观察众生缺乏善根而起大悲,
(4)菩萨观察众生长夜惛眠而起大悲,
(5)菩萨观察众生行诸不善法而起大悲,
(6)菩萨观察众生为欲所缚而起大悲,
(7)菩萨观察众生沉没于生死海中而起大悲,
(8)菩萨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
(9)菩萨观察众生不欲行善法而起大悲,
(10)菩萨观察众生失诸佛法而起大悲。
此外,宝雨经卷五、思益经卷三、大萨遮尼乾子经卷六、除盖障菩萨经卷八等,均载有如来三十二大悲(梵 dva^trim!s/at tatha^gatasya maha^karuN!a^h!)之说,即有情未能了达诸法实谛,又以妄执之故,长惛眠于无明之大夜,如来乃深切哀愍而起大悲,并为之摄化垂示。思益经并谓,说法、随宜、方便、法门、大悲等五者为如来所用之五力,乃一切二乘之所不能及。又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卷四十九等亦举出与上记类同之记载,所异者,瑜伽论强调,悲与大悲之别在于“极清净故”,即以第十地之菩萨及佛之慈悲称为大悲,余者之慈悲仅称为悲,盖因彼等尚未达于“极清净”之境地。由是,十住毗婆沙论卷一所举菩萨八法之中,有所谓高低大小之说,并提出“三缘慈悲”之论,即:有情缘之慈悲为小悲,法缘之慈悲为中悲,无缘之慈悲为大悲。(佛性论卷二、法华玄赞卷九、翻译名义大集第十章)((参见:慈悲)5805)p858
FROM:【佛光大辞典】
【宝王】
(术语)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云宝王。楞严经三曰:“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往生论注上曰:“华严经宝王如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沉冥】
(术语)沈于生死冥于无明也。楞严经四曰:“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
FROM:【佛光大辞典】)
【有学】
梵语 s/aiks!a,巴利语 sekha。又称学人。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
有学共有十八类,称为十八有学或十八学人,据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举,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等十八类。此外,于成实论等经论中,尚有不同之分类。(俱舍论卷二十四、成实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十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十八有学)351、“四向四果”1683、“无学”5138)p245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余涅槃】
梵语 nirupadhis/es!a-nirva^N!a。为“有余涅槃”之对称。四种涅槃之一,九谛之一。新译为“无余依涅槃”。依,指依身,即人之身体。无余依涅槃系指断烦恼障,灭异熟苦果五蕴所成之身,而完全无所依处之涅槃。(中阿含卷二“七车经”、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二、大智度论卷三十一、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卷二十一、卷八十六、成唯识论卷十)((参见:有余涅槃)2459)p5139
FROM:【佛光大辞典】
【异熟果】
异熟果者,谓果报异时成熟,即第八识也。以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种子,而成熟诸根识之果也。如眼等诸根,由昔作善恶之因,今报得苦乐之果。若今作善恶之因,亦感当来苦乐之果,是名异熟果。(诸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畴昔】:意思是往昔、日前、以前;指往事或以往的情怀。——摘自百度
【陀罗尼】
(术语)Dha%ran!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为四种:
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
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
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于咒总持而不失也。
四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闻义咒忍之四者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体言之,法义之二者以念与慧为体,咒以定为体,忍以无分别智为体。大乘义章十一末曰:“陀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持。念法不失,故名为持。”佛地论五曰:“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智度论五曰:“陀罗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法界次第下之下曰:“陀罗尼,是西土之音,此土翻云能持,或言能遮。(中略)又翻为总持。随有若名若义,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总持。”瑜伽略纂十二曰:“论云:陀罗尼有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忍。(中略)法陀罗尼以法为境,即能诠名言,以念慧为体。义陀罗尼其体同法,唯境界异。其异者何?所诠义为境,谓无量义意越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为境也。能得忍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忍体,即证真如。”可洪音义一下曰:“陀邻尼,此云总持。”今日常指咒陀罗尼曰陀罗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知见】
(术语)了知照见诸法实相理之佛智慧也,是为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云知。又为五眼中佛眼之用,故就眼而云见。得此佛知见,有开示悟入之次第,初于十住位断一分之无明,得少分之知见,谓之开佛知见,乃至于十地终断尽无明,知见圆明,谓之入佛知见。释迦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缘,为开示悟入此佛知见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法华文句四曰:“佛以一切种智知,佛以佛眼见,开此智眼乃名佛知见。”法华玄义九曰:“灵智寂照名佛知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21 16:52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3小时10分)
【初心二决定义】
(注:这初心二决定义,其实是教导声闻回小向大,发菩提心的两种具体方法)
★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惓,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哀愍法会中的缘觉、声闻行者们,这些还没有自在(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发起菩提心(成佛心)者,以及来世佛灭度后末法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期)众生能发菩提心,开示无上乘(即指的大乘)微妙(不可思议)的修行之路,向阿难和与会大众宣布明示:你们决定发起菩提心(成佛之心),对于佛如来的妙三摩提(三摩提即三摩地,就是禅定)不生疲倦,应当先阐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什么是初心二义决定呢?】
——
【自在】
(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当来】
(杂语)应来之世。即来世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
(术语)梵语曰曼乳。Man^ju,萨Sat,苏Su,不可思议之义,绝待之义,无比之义也。法华玄义一曰:“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法华游意曰:“妙,是精微深远之称。”大日经疏一曰:“妙,名更无等比,更无过上义。”法华玄赞一曰:“萨者,正妙之义。”梵语杂名曰:“妙,曼乳。”秘藏记末曰:“苏者,妙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提】
(术语)即三摩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
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又云正心行处。谓众生心行,从无始来,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决定】
梵语 nis/caya。意指一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略作定。有决定信、决定业、决定性等语。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修行六波罗蜜可得六决定,即:布施可得财成决定、持戒可得生胜决定、忍辱可得不退决定、精进可得修习决定、禅定可得定业决定、智慧可得无功用决定。(俱舍论卷二十三、往生论注卷下)((参见:六决定)1267)p2968
FROM:【佛光大辞典】
※【初心二决定义】~第一义
★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学习解说:阿难,(初心二决定义的)第一义,是你们如果想要捐除舍弃声闻(的发心、知见),修习菩萨乘(菩萨行六度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广化众生出离生死,故以此六度为乘),悟入[佛知见](是指佛证悟实相的智慧。众生本具如此能力,但由于业障深重,所以不能开),应当审察观照因地发心和果地所修证的觉位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注:因为发心不同,所以声闻、缘觉以及菩萨的果位各不相同
相关阅读:
[探讨]小乘是大乘的基础?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
【菩萨乘】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菩萨行六度行,广化众生出离生死,故以此六度为乘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果地】
相对于“因位”、“因地”而言。即依因位之修行而得妙觉果满之极位。又作果位、果极。又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果地各异,而声闻乘之中又有四果之别等。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二上):“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p3322
FROM:【佛光大辞典】
【佛知见】
是指佛证悟实相的智慧。众生本具如此能力,但由于业障深重,所以不能开。为此,诸佛世尊以其大悲心出现于世,向众生开示佛的知见,使之领悟,从而进入佛的知见。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在因地,以生灭心为修行的根本因,这样来求取佛乘不生不灭之果,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的缘故,你应当观照这器世间(一切众生所居之国土世界。相当于依正二报中之依报),可以有为造作的种种之法都是无常变化 生灭不住的。】
——
【器世间】
梵语 bha^jana-loka。三世间之一。又作器世界、器界、器。指一切众生所居之国土世界。相当于依正二报中之依报。即指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而言,与“国土世间”、“住处世间”同义。以国土世界形如器物,能容受众生,可变可坏,故称器世间。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四所载,于一劫中成器世间,十九劫中有情渐住;又器世间至色究竟天为止,其上为无色天。小乘以器世间为有情共业所感者,唯识大乘则以之为阿赖耶识顿变之境。此外,天亲于净土论中,称阿弥陀佛净土之庄严功德为器世间清净,即因阿弥陀佛之净土为如来本愿力所建,故称器世间,然不同于有情共业所感之有漏国土。(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俱舍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二、往生论注卷三、俱舍论光记卷十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百法问答钞卷一、翻译名义集卷七)((参见:世间)1524)p6209
FROM:【佛光大辞典】
★ 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云何为浊?
【学习解说:阿难,你观察这世间,可造作之法,谁能不变坏呢?然而却始终没有听闻过虚空会烂会坏的。为什么呢?因为虚空是无法造作出来的,所以始终不会变坏消失。而你身中的坚固之相为地,湿润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因为这四种缠缚分割了你湛然圆满的妙觉明心,使之(在眼)为视、(在耳)为听、(在鼻舌身)为觉、(在意识)为察,从始至终五种浑浊叠加(也就是五浊)。那么什么是浊呢?】
★ 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明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清水,本来(本来面目)是清洁的,而尘土灰沙之类,本质是滞留阻碍的,这两种天然不假造作的体性是不相顺从(不相融合)的,而如果有世间人拿尘土投入净水中,土失去了留碍(障碍阻碍)性,水则亡失了清洁性,出现相互扰乱的容貌被发明为浊,而你所处世间的五重浊就是如此。)】
——
【留碍】意思是阻碍,障碍。——摘自百度
【法尔】
又作法然、自然、天然、自尔、法尔自然。此是指万象(诸法)于其天然自然而非经由任何造作的状态,即指某事物本来的相状。相对于因力、业力而言,法尔力意谓无法说明之天然、自然之力。《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载四种道理,其第四种为法尔道理,此即表某事物原相之天然道理,例如火是热性、水是湿润性。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 [五浊的成因]
★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学习解说:阿难,你看虚空遍满十方法界,虚空和见不相区分,虚空没有实体,见没有觉知,相互交织形成虚妄,这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你的身凭借四大和合为体,见闻觉知阻塞使得留碍,水火风土旋动令明觉知,相互交织形成虚妄,这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又你心中对上述觉知持续忆念如读诵般的串习,这样,性中生发知见,容纳和显现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而实际上离开六尘没有色相 离开觉性没有真实的体性,相互交织形成虚妄,是第三重,名为[烦恼浊]。
又你晨朝黄昏身心生灭不停,心随着知见每每留恋执着于所处的世间,身随着业力的运作常常迁移于不同的国土,相互交织形成虚妄,是第四重,名为[众生浊]。
你的见闻元本是不相异的,只是因为执着尘相,本来没有相状的状态有异相生出,性上相互知晓,但是用途上相互背离,相同和相异失去准性,相互交织形成虚妄,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注:读其他佛经,例如《佛说阿弥陀经》也讲到这个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而上面这段是对为何形成五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
【抟】凭借,把东西揉弄成球形——摘自百度
【壅】1.堵塞:~塞。2.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的根上:~土。——摘自百度
★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如澄浊水贮于净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学习解说:阿难,你现今想要令具有(五浊之性)的见闻觉知由远而近,契合如来常乐我净(的佛性),应当先理清造成死生的根本,依循不生不灭圆满湛然的觉性来成就,以湛然的觉性来使虚妄生灭之性回转,令妄心慑服还归元觉,显露元明觉性,以无生灭的心性为目标做因地修行之心,依此实修,逐渐圆满果地的修证。
就像要让装在器皿里浑浊的水变澄清,先要让水深静下来,这样沙土自然沉淀清水就会现前,这叫[初伏客尘烦恼](即最初慑伏客尘烦恼。因为烦恼是虚妄,如旅店里的客人,最终会离开消逝,所以称为客尘);再将下沉的泥土(烦恼尘垢)去除令水彻底清纯,就叫[永远断除根本无明]。真心妙明,其相精纯(与之相反,众生心无明,显露的是贪嗔痴混杂之相),一切的变现都不会再显现为烦恼,而是始终契合清净佛性本具的微妙功德,也就是真空妙有(用)。】
——
【清净】
(术语)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22 23:57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4小时30分)
【初心二决定义】~第二义
★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堕裂。何以故?空无相形,无结解故。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学习解说:([初心二决定义]的)第二义,你们必然要发起菩提心(成佛之心),对修行菩萨乘生起广大的勇猛心,一定要捐除舍弃一切有为造作之相,应当细致详细的审察烦恼的根本所在,以明了无始以来是谁在造业,润其业种,而使受生?又是谁在受报?
阿难,你修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如果不观察烦恼的根本,就不能知道根尘本是虚妄;如果连哪里是颠倒的都不知道,那要如何降伏烦恼来实证成佛呢?
阿难,你观察世界解结的人,如果都见不到哪里打结了,那要怎么解开所打的结呢?不曾听闻虚空会被你下堕而摔裂的。为什么呢?因为虚空无形无相,不存在解结的缘故。
而你现前的眼耳鼻舌及与身心,成为六贼自己劫夺自家珍宝(染污真心自性),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出缠缚,对此器世间不能超越。】
【润生】
(术语)烦恼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二种。依邪师,邪教,邪思惟之三缘而故起,谓之分别起,习为性,自然而起,谓之俱生起。八识中意识为主,起此二种,分别起之烦恼,造善恶之业,俱生起之烦恼,润其业种,而使受生,谓之润生。俱生起之烦恼,起于临终之时,即自体爱,境界爱,当生爱之三爱是也。(参见:爱)。出于唯识论八,百法问答钞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位方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学习解说:阿难,怎样叫做众生世界?世,是迁移流动;界,是方位。你现今应当知道,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叫做[界],过去未来现在叫做[世],方位有十方(东、南、西、北四方;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四维;加上、下,则为十方),时间流有三(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妄想交织而成之相(也就是说,所谓的空间和时间也不是真实的),身中变异,世界相互牵涉;这个界性,虽然可设定十个方位来明了,但是在这世间人来讲,只看到东西南北,上下没有明确的位置,中间没有确定的方所,而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是明确的,必定和世(即时间——过去未来现在)相互涉入,三四四三辗转变为十二,而流变为三叠成一十百千,这些都总括在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一千二百】
——
【方位】
指方向。我国原有所谓东、南、西、北四方;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四维;四方与四维合则为八方。自佛教传入我国后,复加上、下,则为十方。其列举之顺序应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上、下。其中,在四方有关须弥山者,有须弥四洲、四天王天之说;有关现在佛者,则有四方四佛之说。又四方四佛中,以西方阿弥陀佛特别著名,为净土教所尊崇。
密教之发心、修行、菩提、涅槃等四门,可配合于东、南、西、北等四方。于现图曼荼罗中,胎藏界曼荼罗之上方为东;向曼荼罗之右为南;其下为西;向曼荼罗之左为北。于金刚界曼荼罗中,其上方则为西,向右为北,其下为东,向左为南。
至于八方,在密教有东方因陀罗等八方天之说;关于十方,除十方十佛之通说外,另有十方诸佛、十方世界。十方即代表全体而言。此外,教团全体之共有物,称为四方僧物或十方僧物,而别于一结界中之僧众共有物(现前僧物),此四方或十方,均指全体之意。p1434
FROM:【佛光大辞典】
【贸迁】1,贩运买卖。2.指购买货物。3.变更,改换。——摘自百度
【相涉】指相关;互相牵涉。——摘自百度
★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傍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诤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惟圣与凡无不苞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学习解说:阿难,你又在这中间克定(评定)(六根的)优劣,
如眼睛能看到后面暗、前面明,前方所见全明、后方所见全暗,左右两旁只是看到三分之二,因此总的来说所作功德不完全,三分有功一分无德,所以应当知道眼根只有八百功德;
如耳朵能周遍的听十方的声音没有遗漏处,[动若迩遥诤无边际](??),应当知道耳根有圆满的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子透过出息入息来闻味,而出入相交时候的闻性功能是缺失的,因此验证鼻根功德三分缺一,所以应当知道鼻根只有八百功德;
如舌头能宣扬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言语所说虽然极细微,但是其中蕴含的义理却可以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应当知道舌根有圆满的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体的觉触能识别相违还是相顺,但只有与之触合的时候能知觉,分离了就无法知觉,
即这种知觉单有身根的时候无法显露,要有外境来与之接触才能显露,因此验证身根功德三分缺一,所以应当知道身根只有八百功德;
如意识能默然容纳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及出世间的法义,无论是圣人与凡俗所作,都无所不包无不穷尽,所以应当知道意根有圆满的一千二百功德;
(注:法华经中讲到了受持法华经的法师六根分别相应具八百或一千二百功德,本经中则阐明了其中的原理)】
——
迩遥:1.犹远近。——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方分】
主张极微有上、下、左、右之方位,在空间占有体积,称为方分。一说极微为圆形,而无方分。(成唯识论述记卷一)((参见:极微)5479)p1433
FROM:【佛光大辞典】
※【一门深入】
★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学习解说:阿难,你现今想要逆转导致生死的爱欲之流,返还穷尽至不生不灭处,应当察验产生六种受用的六根(的功德),与谁相合?与谁相离?谁深?谁浅?谁是圆通(圆满融通)?谁不圆满?
如果能在此间领悟圆通的根本,得以逆转无始来虚妄造业交织的暴流(业力之流),以圆通为依循(来修行),这样能和不圆根快速的背离(相倍,同相背),我现今已经完备的显露公开了六根湛然圆满,本所具足的数量功德是这样的(注:如上面一段所述),你可随自己详细的选择其一作为证入圆通之门,我将会进一步的为你发明(解说)令能向上增进。十方如来对于十八界,都一一实修圆满获得无上菩提,在这中间没有优劣之别(都能修行成就);但是你因为根器下劣不能在其中有圆满自在的智慧来选择,所以我做了宣示阐扬,令你能从(六根中任何)一门深入,进入没有虚妄的境界,令六根能一时中都获得清净。】
注:『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指六种肉体器官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指六种肉体器官的觉知
就是人体透过六根,接受到的六种外境,于内产生六种觉知,就是六识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就是人体透过六根接受到的六种外境,称为六尘
以上 六根,六识,六尘 称为十八界』(详见:[必修]十二因缘)
——
【六受】
(术语)受领于六根之六尘曰六受,行住坐卧语默曰六作。又六根之作业也。止观二之二曰:“若有诸尘,须舍六受。若无财物,须连六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八界】
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作用。兹列表说明如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圆通】
(术语)妙智所证之理曰圆通。性体周遍为圆,妙用无碍为通。又以觉慧周遍通解通入法性,谓为圆通。此前义就所证理体释之。后义就能证行门释之。
楞严经圆通之目,据后义。经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问:陈圆通之法门。谓音声为圆通之门乃至耳根为圆通之门也。经五曰:“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又曰:“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中略)如吾所证,音声为上。”
楞严正脉疏曰:“六根互用,周遍圆融,成玆妙果。其修入方法,最为方便者,即从耳根修入,耳根闻性。人人本自圆通。如十方击鼓,一时并闻,是圆也。隔墙听音,远近能悉,是通也。声有动静,循环代谢。而闻性湛然常住,了无生灭。若不寻声流转。而能反闻自性。渐至动静双除,根尘回脱,寂灭现前,六根互相为用,遂得圆通。”
三藏法数四十六曰:“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
【又】观音为圆通大士。(参见:圆通大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业】
(术语)虚妄不实之业因也。圆觉经曰:“有妄业故有流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业】
虚妄造恶的业因。缘觉经说:“有妄业故有流转。”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学习解说:阿难对佛陀说:世尊,怎么才能逆着生死之流,一门深入,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一时都获得清净呢?】
★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
“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
阿难言:“我用耳闻。”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现今已经获得了须陀洹果(小乘的初果之位),已经消灭断除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因世间见解带来的疑惑(就是见惑已断),但是尚未能了知六根中累积生成的无始以来的虚妄习气,这些习气是要透过修行而逐渐断除的,[[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你现今且来观察现前的六根,是一?还是六呢?阿难,如果说是同一个,那为什么耳不能见,眼不能闻,头不能行走,足不能言语呢?如果说这六根一定是六,那我现今在法会中为你宣示阐扬的微妙(不可思议)法门,是由你六根里的谁(哪一根)来领悟纳受的呢?
阿难尊者回答:我是用耳朵来听闻的。】
——
【见惑】
见道所断惑(梵 dars/ana-ma^rga-praha^tavya^nus/aya)之略称。又作见烦恼、见障、见一处住地。指在见道时所断灭之惑。修道时所断灭之惑,则称修惑(或思惑)。俱舍宗以执迷于四谛理之迷理惑为见惑,执迷于现象事物之迷事惑为修惑。唯识宗以见惑为后天之烦恼,称为分别起,系因邪师或邪教等诱导,而于心上生起者;修惑为与生俱来,而自然产生之先天性烦恼,称为俱生起(表一)。
(, 下载次数: 432)
此外,以见思二惑为空观能断之烦恼,故天台宗立此二惑,而与尘沙惑、无明惑并称三惑。其中,见思惑因对三界内之事物而起,能招感三界之生死(即迷的生存),故称界内惑。并以其共通三乘所断之烦恼,故亦称通惑。
(一)据小乘俱舍宗,见惑凡八十八种,称为见惑八十八使(表二)。
(, 下载次数: 433)
即见道所灭之根本烦恼有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钝使(贪、嗔、痴、慢、疑)等十惑。于见道观三界之各四谛,其所断之见惑各各不同,即于欲界苦谛所断有十使;集、灭二谛所断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见、边见、戒禁取见);道谛所断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见、边见),共断三十二使。于色界、无色界各四谛所断皆如欲界,然各谛之下又除嗔使,故各断二十八使。色界、无色界共计断五十六使,故三界共计断八十八使。复次,十惑中,小乘以贪、嗔、痴、慢四者通于见修二道所断,疑与五见,则唯为见所断,说修惑有八十一种,称为修惑八十一品(表三)。
(, 下载次数: 433)
即修道时所灭之根本烦恼计有十种,在欲界有贪、嗔、痴、慢,在色界、无色界各有贪、痴、慢。若以此十种配合九地,更依烦恼之强弱来分,则由上上品至下下品九种,共为八十一品。见惑八十八使与十种修惑,合称九十八随眠。
(二)大乘唯识宗以十惑中之贪、嗔、痴、慢、身见、边见六者通于见修二道所断,其余四者唯为见所断,而说见惑有一一二种,即欲界之四谛下各有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十惑,共为四十惑;色界、无色界各四谛下各除嗔,而为九惑,合为七十二惑,故三界合计一一二惑。修惑有十六种,即于欲界有贪、嗔、痴、慢、身见、边见等六惑;色界、无色界则各除嗔而为五惑,合为十惑,三界合计十六惑。见思二种,总计共有一二八根本烦恼(表四)。
(, 下载次数: 430)
(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杂阿毗昙心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六、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六十五、成唯识论述记卷六下、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末、摩诃止观卷五下、俱舍论光记卷十九)((参见:九十八随眠)126、“见道”3000、“修惑”4047)p2997
FROM:【佛光大辞典】
【分剂】1.调节,调剂。2.犹分际。——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 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佛陀说:如果是你的耳朵自行听到的,那么和你的身和口有什么相关呢?但是你的口却来询问义理,你的身来恭敬的承接,所以应当知道不是一也不是六,不是六也不是一,你的根终究不是元本的一或者元本的六。
阿难,你应当知道,这根不是一不是六,只是由无始来颠倒妄想沦溺替换,在本然圆满湛然的觉性中虚妄生出一六之义。你获得了须陀洹果,虽然六根对境不起见惑,但是仍然有一(空相)未亡,就像太虚空里参合着各种器皿(注:即六根之间的区隔仍然存在),因为器皿的形状不同就把空说成不同的空,将器皿除去又说空为一,这太虚空为何被你分成是同或者不同?更何况将其命名为是一非一呢?(注:实则太虚空中,如何会有器皿呢?) 由此可知,你对产生六种受用的六根也是这样(错误)了知的】
——
【钦承】1.恭敬地继承或承受。——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沦替】解释为衰落;废弃。——摘自百度
【太虚空】
(术语)浩浩宇宙之虚空也,毕竟无为无物,故云顽空,偏空,太虚空。以譬小乘之涅槃,而别于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义空。菩提心论曰:“当观二乘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但净意识,不知其他。久久成果位,以灰身灭智趣其涅槃,如太虚空湛然常寂。”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23 23:58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11/23 3.5小时,11/24 1.5小时,合计约5小时)
※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最初形成
★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粘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览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学习解说: 有明和暗二种相互显现,在殊妙圆满的真心中粘着湛然之性而生发见,见精映照色相,与色相结合成眼根,其根的本元是清净四大,而表现在外形状像葡萄被叫做眼体,这虚浮不实的眼根随色相而流散奔走
有动和静二种相击,在殊妙圆满的真心中粘着湛然之性而生发听,听精映照声相,与声相卷合成耳根,其根的本元是清净四大,而表现在外形状像新卷之叶被叫做耳体,这虚浮不实的耳根随声相而流散奔走
有通和塞二种相发,在殊妙圆满的真心中粘着湛然之性而生发嗅,嗅精映照香相,与香相纳合成鼻根,其根的本元是清净四大,而表现在外形状像垂下的双爪被叫做鼻体,这虚浮不实的鼻根随香相而流散奔走
有恬和变二种相参,在殊妙圆满的真心中粘着湛然之性而生发尝,尝精映照味相,与味相绞合成舌根,其根的本元是清净四大,而表现在外形状像初初形成的半月被叫做舌体,这虚浮不实的舌根随味相而流散奔走
有离和合二种相摩,在殊妙圆满的真心中粘着湛然之性而生发觉,觉精映照触相,与触相触搏(撞击)成身根,其根的本元是清净四大,而表现在外形状像腰鼓框架被叫做身体,这虚浮不实的身根随触相而流散奔走
有生和灭二种相续,在殊妙圆满的真心中粘着湛然之性而生发知,知精映照法相,观法成意根,其根的本元是清净四大,而表现于外犹如幽室昏暗被叫做意思,这虚浮不实的意根随法相而流散奔走】
——
【妙圆】
即殊妙圆满之意;亦即真实绝对之相。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章(大五一·二一九上):“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准此,禅林中形容圆满微妙之机要语句,亦称为“妙圆枢口”。枢,原指开闭门扉之轴处;引申为机要之意。从容录第三则(大四八·二二九中):“英雄力破重围,妙圆枢口转灵机。”p2855
FROM:【佛光大辞典】
【浮根】
(术语)又曰扶尘根。五根有二种,在内正有发识取境之用者,名为胜义根。眼之如葡萄,耳之如卷叶,外形谓为浮根扶根或扶尘根。浮者浮虚不实之义也。楞严经一曰:“我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尘】
(名数)色香味触也。凡色法以地水火风之四大种为能造,依之而造五根五境之色。即能造之四大与所造之十色皆为实色也。于此实色中以色香味触之四法,造山河草木等外器之法,是谓之四尘所造,无单一色尘乃至触之物体也(声有无不定故不言之)。小乘有部宗立之为微聚之实法,大乘之唯识则立之为和合之假色。又众生内身之根处,其扶尘根亦四尘所成者也。其胜义根虽为触境所摄之四大所成,然无色香味之和合,故惟为能造之四大与眼根,乃至能造之四大与身根而巳。但小乘有部宗之五根据九事俱生或十事俱生之义,谓胜义之五根,亦为四尘所成也。见百法问答钞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陀阐明最终能六根互用的原理
★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暗明,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学习解说:阿难,这六根在觉性之明中,因为额外有了明的觉受,粘着虚妄生发的光相,而遗失了原本的心精
所以你现今只要离开对明暗相的执着就没有了对应的见体;离开动静二相就没有了听的根本,离开了通畅和阻塞二相鼻嗅之性就不会生起,离开了变化和恬静之相尝味之性就没有了出处,离开了离、合二相身的觉触本来就没有了,没有了生灭之相对此了知的识心也没有了安寄处。
你只要不依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暗明,这十二种生灭的有为相,随机选取六根里的一根,来实修脱离这些相的缠粘而向内收伏,伏归于元真之性,令生发本具的明性光耀;一旦耀性得以发明,其余五根应拔除的粘附也能圆满的解脱,不再由现前的尘境起凡夫知见,明性不再依循寄托诸根得以发明,这样六根就能相互融通相互为用了。】
★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学习解说:阿难,你难道不知,今日在此法会中的
阿那律陀无目而见(阿那律尊者一次因为听佛陀为大众开示的时候打瞌睡,被佛陀呵斥,之后七日七夜不睡精进修道,遂至肉眼失明,后来佛陀慈悲教导他修持三昧之法,成为了佛陀大弟子中“天眼第一”,
详细请参阅[佛经故事]:阿那律尊者);
跋难陀龙(梵语跋难陀,华言善欢喜。谓其能护国土,雨泽以时,瓶沙王年为一会以报之,百姓闻皆欢喜故也。以其无耳能听,故云无耳而听。)无耳能听;
殑伽神女(梵语殑伽,华言天堂来,河名。谓此河源自雪山顶,无热恼池流出故也。此女即主河之神,遂以为名。以其无鼻能闻,故云非鼻闻香。)非鼻闻香;
骄梵钵提(梵语憍梵钵提,华言牛呞。法华文句云: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常事虚噍。盖其余报未除,舌尝味时,亦事虚噍,故人称为牛呞。以其异舌而能尝味,故云异舌知味。)异舌知味;
舜若多神无身有触(梵语舜若多,华言虚空。即主空神也。纂要云:但无粗相之身,亦有微妙之色。)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
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佛陀修头陀第一的大弟子),久久之前已灭除了意根,却能圆明了知一切,而不用藉由心念。
阿难,现今你的诸根如果已经圆满拔除,内在的真心之光莹然生发,这样外在的浮尘以及器世间的种种变化之相都会像热汤融冰一样消散,随即化为无上知觉。】
——
【阿那律】
梵名 Aniruddha,巴利名 Anuruddha。又作阿尼卢陀、阿[少/兔]楼驮、阿难律、阿楼陀。意译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随顺义人、不争有无。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城之释氏,佛陀之从弟。关于其身世,起世经卷十、五分律卷十五、众许摩诃帝经卷二等载为斛饭王之子,佛本行集经卷十一、大智度论卷三则载为甘露饭王之子。佛陀成道后归乡,阿那律与阿难、难陀、优波离等,即于其时出家为佛弟子。出家后之阿那律,修道精进,堪称模范。彼尝于佛说法中酣睡,为佛所呵责,遂立誓不眠,而罹眼疾,至于失明。然以修行益进,心眼渐开,终成佛弟子中天眼第一,能见天上地下六道众生。(中阿含卷十八“八念经”、长阿含卷四游行经、佛本行集经卷五十八、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阿那律品、大智度论卷十一)p3625
FROM:【佛光大辞典】
【跋难陀龙,无耳而听】
梵语跋难陀,华言善欢喜。谓其能护国土,雨泽以时,瓶沙王年为一会以报之,百姓闻皆欢喜故也。以其无耳能听,故云无耳而听。(梵语瓶沙,又云频婆娑罗,华言模实,以身模充实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
梵语殑伽,华言天堂来,河名。谓此河源自雪山顶,无热恼池流出故也。此女即主河之神,遂以为名。以其无鼻能闻,故云非鼻闻香。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憍梵钵提,异舌知味】
梵语憍梵钵提,华言牛呞。法华文句云: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常事虚噍。盖其余报未除,舌尝味时,亦事虚噍,故人称为牛呞。以其异舌而能尝味,故云异舌知味。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舜若多神,无身觉触】
梵语舜若多,华言虚空。即主空神也。纂要云:但无粗相之身,亦有微妙之色。经云:如来光中,映令暂现,其质如风,以其无身,而能知触。故云:无身觉触。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辩知觉是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学习解说:阿难,就像世人眼前见到各种景象,如果急速的合上眼,暗相就现前了,六根黯然头和脚也是类似,这人如果用手循着身体外绕,虽然没有用眼见,但是对头和脚分辨的觉知是相同的,有见因为明的关系,有暗则成无见,不明是自动生发的,所以暗相永远不能令其黑暗,根尘既然都销殒了,云何觉明不成圆妙呢?】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若此见听离于暗明、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吝。”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如佛所说,因地(修行佛道之位的)觉心(本觉之妙心)想要求取常住之法,应当要与佛果之位的名目(法门之名称数目)相应(相契合)
世尊,如佛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这七种名称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是清净圆满、体性坚固凝练,就像如金刚王(金刚中最胜的)常住不坏;
如果所见所听能离开暗明、动静、通塞,毕竟没有体性,就像心念离开前尘(妄心前现之六尘境)本来就无所得(体悟无相之真理,内心无所执著,无所分别),
却为什么将毕竟断灭之心作为修行之因,想要获得如来七常住果(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呢(注:因地不真,果报必然曲折难成)?
世尊,如果离开明暗之见,而入毕竟空的境界,就如没有妄心现前的六尘境界,心念自性不生本灭,在进退循环微细中推求,本来就没有我及我心所,那要把谁建立为因地修行的因心来求取无上正等正觉呢?如来先前就说过真心湛精恒常圆明,如果违犯如来诚实之语,终将成为戏论。那什么是如来诚实之语呢?惟愿世尊垂大慈悲开导我们这些蒙昧者。】
相关阅读:何等是菩萨摩诃萨[戏论]?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
【因地】
(术语)修行佛道之位也。对于成佛之位为果地或果上而名。
圆觉经曰:“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楞严经五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又因于地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心】
(术语)本觉之妙心。一心之灵性,本来离迷妄,故云觉。全之即称佛圆觉经曰:“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化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果位】
(术语)对于因位而云。佛果之位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名目】
(术语)法门之名称数目也。又,集其名目之书,名为名目。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前尘】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所得】
梵语 apra^ptitva。又作无所有。略称无得。为“有所得”之对称。谓体悟无相之真理,内心无所执著,无所分别。反之,执著诸法差别之相,堕入有无边邪之见,则称有所得。诸法均由因缘所生,本无自性,以无自性,故无决定相可得,称为无所得。此即不堕于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四双八计之中道正观。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二五·一九七中):“诸法实相中,受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
又菩萨永断一切生死,出离三界,住于一切智,乃无所得大乘之至极,故菩萨亦称无所得。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七(大一二·四六四中):“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大品般若经卷六、卷二十一、大般若经卷四八九、维摩经卷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智度论卷八十四、中观论疏卷二末)((参见:有所得)2433)p5093
FROM:【佛光大辞典】
★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学习解说:阿难,你修学多闻,但是没有完全实修断尽烦恼,心中只是白白知道颠倒的成因,但是真正颠倒现前的时候你却未能识破,现在恐你还是没能信伏,所以我用世俗尘累的事做比喻来消除你的疑惑】
★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我闻。”
【学习解说:这时,如来指令罗睺罗敲钟一声,问阿难:你现今是否听闻到?
阿难和大众都回答:我听到了】
★ 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不闻。”
【学习解说:钟声停歇没有音声,佛陀又问:你们现今有听到音声吗?
阿难和大众都回答:没听到】
★ 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学习解说:这时,罗睺罗又撞钟一声,佛陀又问:你现今是否听闻到?
阿难和大众又回答:都听到了】
★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学习解说:佛陀问阿难尊者:你怎样是听闻?怎样是没有听闻呢?
阿难和大众都回答佛陀说:如果撞钟,我就听闻到,如果撞钟之后时间久了,声音和回向都灭绝了,就叫做无闻】
★ 如来又敕罗睺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
阿难言:“声。”
【学习解说:佛陀又指令罗睺罗击钟,问阿难尊者:现在有声音吗?
阿难回答:有声】
★ 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
阿难大众答言:“无声。”
【学习解说:待少过一会儿声音销灭,佛陀又问:现在有声音吗?
阿难和大众回答:无声】
★ 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
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学习解说:过了一会儿,罗睺罗再次来撞钟,佛陀又问:现在有声音吗?
阿难和大众都说:有声音】
★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学习解说:佛陀问阿难:你说的有声是怎样的?无声又是怎样的呢?
阿难和大众都回答佛陀:钟声如果击打发出,就叫做有声;如果时间稍久声音和回响都销灭了,就叫做无声】
★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
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
【学习解说:佛陀对阿难和大众说:你们为什么自说自话来扰乱呢?
大众和阿难同时问佛:我为什么叫做故意扰乱呢?】
★ 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惟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学习解说:佛说:我来问你是否听到,你就会回答听到;又问你是不是有声音,你就回答有声音。因听闻和声音来回答,没有一个定论,怎么不是故意扰乱呢?
阿难,声音销灭没有响声了,你说无闻,如果真的无闻,那么闻性灭失等同于枯木,钟声再次撞击的时候,你如何能知晓呢?知道是有是无,是因为声尘(声音)或有或无,难道是因为你的闻性或有或无吗?如果闻性实际是没有的,那么是谁在知道这个无的状态呢?】
★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复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学习解说:所以,阿难,是声音在闻中自行有生灭,不是你听声音导致声音有生有灭,进而导致你的闻性变有变无。你尚且颠倒,迷惑的将声音当成闻性,难怪智慧昏沉迷闷,将常住闻性以为是断灭的。终究不应该离开动静、闭塞、开通之相,而说没有闻性(闻性是通过这些相来体现的)。
就像睡得很深重的人,在床枕上熟睡,家中有人在他睡着的时候捶捣舂米,此人在睡梦中听到舂米捣碎的声音,将他当做是其他物体发出的声音,或是击鼓声,或是撞钟声,于是在梦中奇怪将撞钟的声音以为是木石相击发出的响声,等到忽然醒来才随即知晓是杵捣的声音,就自己告诉家人:我正在作梦的时候,迷惑的将舂米的声音当做是敲鼓的声音(注:这个例子说明,闻性常在,但是听到的声音是生灭的,随每个人的业力不同而有相异的显现)】
【遄】1.快;急速。2.往来频繁。——摘自百度
★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尘根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学习解说:阿难,这人在梦中难道有忆念静摇、开闭、通塞等相状吗,他身体虽然在睡觉但是闻性是不会昏睡的,即便你的形体随着时光的变迁消散了,但是这见性如何会销灭呢?
因为众生从[无始](一切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如今生从前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世而有,如是展转推究,故众生及法之元始不可得,故云无始)以来,依循色尘声尘念念流转不息,一直不曾开晓明悟微妙常住的清净本性,不依循常住的本性而追逐生灭的六尘幻相,由此生生世世在生死杂染中流转;如果能舍弃生灭之法,守护真实常住之法,佛性常光现前,[尘][根][识心]即刻销殒散落,因想而成的相,因识心而有的情,这两种烦恼就都远离了,你随即就会[法眼](五眼之一。法眼者,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一切诸法,能知能行,谓因行是法,得证是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门,令修令证也)清明,怎么还会不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呢?】
——
【无始】
(术语)一切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如今生从前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世而有,如是展转推究,故众生及法之元始不可得,故云无始。胜鬘宝窟中末曰:“摄论云:无始即是显因也,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显佛法是因缘义。”梵语杂名曰:“无始,阿努婆嚩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常】
世间之相,虚妄不实,皆是因缘相续之假。若夫圣人所得之法,则是真常。真者真实,离迷情、绝虚妄,是曰真实。常者常住,法无生灭变迁,是曰常住。真实常住,故曰真常。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法眼】
法眼者,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一切诸法,能知能行,谓因行是法,得证是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门,令修令证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眼】
<一>梵语 dharma-caks!u,巴利语 dhamma-cakkhu。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参见:五眼)1151)
<二>日本僧位之一种。全称法眼大和尚位。即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此僧位于日本贞观六年(864),与法印、法桥等同时制定,并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至弘安八年(1285),始比照于五位殿上人之位。后来佛像之雕刻师等,亦可被任此位。(释家官班记卷下、三代宝录卷十六、卷四十三)
<三>(885~958)法眼文益禅师。五代僧。为我国法眼宗之祖。南唐国主李氏曾赐以“净慧大师”之号,入寂后,谥号“大法眼”。((参见:文益)1429)p3386
FROM:【佛光大辞典】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 (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24 17:36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5小时)
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五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唯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
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如来虽然宣说第二义之法门(详见楼上),但观察现今世间之人,如果不知道结使(烦恼)的根元所在,我相信这人还始终无法真正了解产生生死烦恼的原因所在。
世尊,我和法会里(虽然听闻佛法,但尚未断尽烦恼的)有学声闻行者也是一样的,从无始以来和无明烦恼同灭同生,虽然有多闻有善根,名叫出家,但是犹然隔日就犯疟疾(比喻不时还犯严重的习气毛病)。
唯愿大慈悲的世尊,哀愍我们生死烦恼里头出头没的众生,今日开示我们什么是身心的结使(即烦恼)?要怎样能解开这个烦恼结呢?也让未来世的苦难众生,能够免除轮回,不堕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生死流转之中。"
阿难尊者这样说完之后,向着大众也行恭敬的五体投地之礼,流下恭敬虔诚的眼泪,等着听佛陀无上慈悲智慧的[开示](谓他展转所生疑惑,皆能除遣)】
——
【疟】疟疾,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通过蚊子叮咬传染。症状为阵发性交替出现发冷和高热、出汗。长期多次发作会出现脾肿大、贫血等病状。——摘自百度
【有学】
梵语 s/aiks!a,巴利语 sekha。又称学人。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
有学共有十八类,称为十八有学或十八学人,据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举,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等十八类。此外,于成实论等经论中,尚有不同之分类。(俱舍论卷二十四、成实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十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十八有学)351、“四向四果”1683、“无学”5138)p2458
FROM:【佛光大辞典】
【沦溺】意思是沉没;淹没等。——摘自百度
【翘诚】犹虔诚。——摘自百度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示】
p1184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开示者:谓他展转所生疑惑,皆能除遣。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开示者:谓即显示此应遍知,此应永断等差别故。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光金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振动,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学习解说:这时,佛陀怜悯阿难尊者和法会里的有学众生们,也为了给未来一切众生种下出世间解脱之因,做将来出离生死的眼目,
于是佛陀用阎浮檀紫光金手摩阿难尊者的头顶(阎浮檀金是金中最高贵者)(相关阅读:如何得到诸佛菩萨的灌顶授记加持? (请勿乱让人加持灌顶)),
这个时候十方的佛国世界都普遍的有六种振动(通常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会有六种震动,这里是佛陀将要讲重要的法义开示,所以出现相应的祥瑞,也是以此告知十方有缘来听法),有微尘数那么多住世的如来,都各各有宝光从佛顶而出,这些光都同时从那些佛国世界来向祇陀林灌释迦如来顶,与会大众们都赞叹这前所未有的殊胜景象
于是,阿难尊者和与会大众都听闻十方如来异口同声告诉阿难尊者说:很好,阿难!你想要认识知晓与生俱来的无明习气,也就是使你流转生死的烦恼根本,实则就是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除此以外没有其他。你还想知道获得无上菩提的修持方法,让你能快速的登上安乐解脱寂静微妙的真常境界,也是要从你的六根来修行,更没有这之外的其他之物。
相关阅读:[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
【六种震动】
大地震动,有三种的六种,即
一、为动之六时,即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
二、为动之六方,即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
三、为动之六相,即动、涌、震、击、吼、爆。当地动时,吾人如小儿卧摇篮中,不觉篮动,惟觉舒服,故地动是表示祥瑞,而且此六种震动,只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见,凡夫则毫不知情。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听闻了十方诸佛的说法之音,(因为烦恼覆盖的缘故)内心仍然没有明了,就跪下来礼拜佛陀,对佛说:为什么既让我堕入生死轮回,又能获得安乐妙常真性的都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不是他物呢?】
★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花。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六根和六尘的本源是相同的,所以要从两者的缠绕里解脱出来也别无二法,意识心本性是虚妄的,就犹如虚空里的幻花一样。阿难!由六尘生发了虚妄的知见,因六根而有了虚妄的相状,这相状和知见本没有自性,只是如交芦般互为因果(使众生起惑造业,不断轮回)。
所以你今日,将虚妄的知见作为自己的所知,这就是无明的根本;知道所见(闻觉知)都是虚幻不实的,(毕竟破除虚妄,这样)就是涅槃(佛性)、没有烦恼的真实清净。如何还在这中间,更容纳其他之物呢?】
——
【交芦】
(譬喻)又曰束芦。交叉三干之芦而立者。以譬互为因果之法。楞严经五曰:“由尘发根,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 不实如空花。 言妄显诸真, 妄真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 云何见所见?
中间无实性, 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 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无明, 发明便解脱。
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 入流成正觉。
陀那微细识, 习气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莲华,
金刚王宝觉, 如幻三摩提,
弹指超无学。 此阿毗达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
★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沈垢。”
【学习解说:于是,阿难和与会大众听闻了如来教导的无上慈悲的祇夜(重诵偈,重颂,就是上面那样的文句,对之前所说义理的再次或总结阐述,以使众生能更容易记忆和明白)、伽陀(以偈说法),将事例和道理巧妙晶莹的融合,并且义理清晰透彻,心中生出前所未有的赞叹。
阿难尊者向着佛陀合掌顶礼,对佛说:我现今听闻佛陀无遮止限制的大悲(音声),由清净本性微妙常住真实心里流露的法句(佛法章句),心中还是没有通达由六根的一根解开六尘的缠覆,及至最后完全脱离六根六尘缠绕(恢复真心佛性)而解脱的道理。惟愿广大慈悲的世尊再次哀愍这个法会众生以及将来(指的我们这个末法时期)的众生,布施说法的音声来洗涤众生生死轮回的尘垢。】
——
【祇夜】
(术语)Geya,旧译曰重诵偈,重颂。新译曰应颂。前段所说经文之义,更为偈颂者,即重说其义故云重颂。与前段之经义相应故云应颂。是十二部经之一。大乘义章一曰:“祇夜,此翻名为重诵偈也。以偈重诵修多罗中所说法义,故名祇夜。”玄义六上曰:“祇夜者,诸经中偈,四五七九言,句少多不定。重颂上者,皆名祇夜也。”华严疏钞二十一曰:“祇夜者,此云应颂。一与长行相应之颂,由于长行说未尽故,杂集云不了义经,应更颂释。二为后来,应更颂故。涅槃云:佛昔为诸比丘说契经竟,尔时复有利根众生,为听法故,后至佛所,即便问人:如来向者为说何事?佛时知已,即因本经,以偈颂曰:我昔与汝等不识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等。”三藏法数四十四曰:“梵语祇夜,华言应颂,又云重颂。谓应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或六句四句三句二句,皆名颂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伽陀】
梵语伽陀,华言讽颂,或名不颂颂,谓不颂长行也;或名直颂,谓直以偈说法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25 17:29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3小时50分)
★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览七宝机,引手于机,取劫波罗天所奉花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
【学习解说:这时,如来在狮子座上,整理[涅槃僧](译言内衣。即裙也)、收束[僧伽梨](又作僧伽胝、僧伽致、伽胝。为三衣之一。即九条以上之衣。又因必须割截后始制成,故称重衣、复衣、重复衣。因其条数多,故称杂碎衣。为外出及其他庄严仪式时著之,如入王宫、聚落、乞食,及升座说法、降伏外道等诸时所著用,故称入王宫聚落衣。又以其为诸衣中最大者,故称大衣。),看向七宝机,用手从机上拿[取劫波罗天](指时分天,即夜摩天,谓其时时唱快乐故。以莲华开合,分其昼夜,此天依空而居。)所奉上的花巾,在大众中打成一个结,展示阿难并说:这名叫什么?
阿难和会中的大众都回答佛陀:这叫结】
——
【涅槃僧】
(衣服)Niva%sana,又作泥洹僧。新称泥嚩些那。又曰厥修罗(Kusn^laka),译言内衣。即裙也。行事钞下一之二曰:“涅槃僧法(此云内衣),僧祇佛于僧前自著内衣。又,泥婆珊那,泥伐散那,泥婆娑,旧称涅槃僧。教诸比丘,因制式。”资持记中三之四曰:“涅槃僧,此云内衣,即是裙也。以西土裙法横叠围身,长绳四绕使正,多致不齐。”同下一之二曰:“翻内衣,西国本无裈裤,即以此衣衬体著故。”慧琳音义八十二曰:“泥缚些那,僧方裙也,旧云涅槃僧。”西域记二曰:“泥嚩些那,既无带襻,其将服也,集衣为褶,束带以缁。褶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僧伽梨】
梵语san%gha^t!i^,巴利语同。又作僧伽胝、僧伽致、伽胝。为三衣之一。即九条以上之衣。又因必须割截后始制成,故称重衣、复衣、重复衣。因其条数多,故称杂碎衣。为外出及其他庄严仪式时著之,如入王宫、聚落、乞食,及升座说法、降伏外道等诸时所著用,故称入王宫聚落衣。又以其为诸衣中最大者,故称大衣。共有下中上三位九品之不同,而有“九品大衣”之称;一般就其下下品而通称为九条衣。然四分律仅举下中六品而已。其中,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一条、下上品十三条,皆二长一短;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皆三长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二十五条,皆四长一短。长多短少,乃表圣增凡减之意。(四分律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四十八、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四、五分律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九、摩诃僧祇律卷九、卷三十八、十诵律卷二十七、卷二十八、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七、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五、卷六、有部百一羯磨卷一、卷十、大智度论卷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玄应音义卷十四、毗尼日用切要)((参见:法衣)3346)p5723
(, 下载次数: 432)
FROM:【佛光大辞典】
【劫波罗天】
(界名)译曰时分天。楞严经一曰:“取劫波罗天所奉华中,于大众前,绾成一结。”(参见:时分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时分天】
p0915
即夜摩天。如夜摩天中说。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夜摩天】
梵语夜摩,华言善时,亦名时分。谓其时时唱快乐故。以莲华开合,分其昼夜,此天依空而居。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于是如来绾叠花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
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叠花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此名为结。
【学习解说:于是如来又把花巾叠起来,并且打成一个结,重新问阿难:这叫什么呢?
阿难和大众又回答佛陀:这也叫结。
这样佛陀顺着次序叠好花巾一一打上结,总共成了六个结,每次都把打好的结拿在手里问阿难这叫什么?阿难和大众也都这样,按照次序回答佛陀,这叫结】
——
【绾】1.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2.卷(juǎn):~起袖子。——摘自百度
【伦次】语言、文章的条理次序:语无~。文笔错杂,毫无~。——摘自百度
★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花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花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只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我初次在花巾打结的时候,你把他叫做结,这条叠好的花巾和之前(没打结的时候)实际是同一条,第二次第三次打结后你们为什么还是叫做结?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这宝花叠加而成的花巾,虽然是一体的,而我是这样思惟的:‘如来打一个结就得到一个结的名字,那么如果打一个结终究成为一百个结的名字,何况这个条花巾只有六个结,始终不是七也不是五。’为什么佛陀只许在初次打结的时候叫结,之后第二第三不叫做结呢?】
——
【汝曹】意思是你们。——摘自百度
★ 佛告阿难:“此宝花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
“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这条宝花巾,你知道元本只是一条,我在六次打结后名为有六结,你仔细观察,这巾体是相同的,只是因为打结而有不同。那你是怎么想的呢?初次打结的时候命名为第一,这样以致到后来第六结生出,我想要将第六结命名为第一是否可以的?
(阿难尊者回答;)不可以的,世尊。如果六结都存在,但是这第六个结终究不是第一个结,我一个个经历其产生并明明白白分辩,怎么能将这六结胡乱命名呢?】
★ 佛言:“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学习解说:佛陀说:六结不同,而回顾原本的成因是同一花巾造成的,让他变为杂乱终究无法得成,你的六根也是这样的,是从毕竟(究竟)相同的觉体中生出了毕竟(本空)的差异相】
★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
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如果不想六结不成,又想要令一成就,这怎么能得成呢?
阿难尊者说:如果这些结存在,那么是是非非纷纷在其中发生,诸如这结不是那结那结不是这结,如来今日如果总的(一次性全部)解除,结不再生,那么原本存在的彼此就没有了,连一都没有了,又怎么还会有六成立呢?】
——
【锋起】意思是喻纷纷发生。——摘自百度
★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花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花相。”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
【学习解说:佛陀说:六结解开后,原本所谓的每一结也同样没有了。你因为无始以来,心性狂乱,生发虚妄的凡夫知见,这样虚妄的生发没有止息,劳碌之见发生了尘相,如果劳碌在眼,就有虚幻的狂花在原本湛然的精明真心里生出,没有原因的乱起一切山河、大地、生死、涅槃,这些都是虚妄劳碌颠倒的幻化尘相。
(注:所以,如果能止息烦恼妄心,不起凡夫知见,菩提真心自然就会显现。就像[清净光明专辑]中教导的:
【法界本清净
众生都是自寻烦恼,自作自受
就像跳梁小丑,自找罪受
所以多练习光明心法,别胡思乱想
只要您保持清净光明心,
就算不做任何事情,别人自然就会喜欢您
因为佛性散发的清净光明,自然就能利益一切众生(包含人和非人))
详见:[进阶心法]能发起大心,就能与佛菩萨的悲愿智慧相应结合,就能不断突破】
★ 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
“不也,世尊!”
【学习解说:佛陀用手把打结的花巾向左拽拉,并问阿难尊者:这样是在解结吗?
(尊者回答:)不是,世尊。】
——
【掣】1.拽;拉:牵~。~肘。2.抽:~签。3.极快地闪过:风驰电~。——摘自百度
★ 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
“不也,世尊!”
【学习解说:佛陀又用手将花巾偏向右边牵拉,又问阿难尊者:这样呢,是在解节吗?
(尊者回答:)不是,世尊。】
★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成解?”
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我现今用手向左以及向右(将花巾)相牵,都终究不能解开所打的结,你有什么方便方法,能够解开结吗?
阿难尊者回答佛陀:世尊,应当在结的中心来解,这样所打的结就会分散了。】
★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是的,就是这样。如果想要消除原本所打的结,应当从结心来解开。
阿难,我说佛法是从因缘和合而生,不是取的世间和合的粗大的尘相,如来发明(阐发明述)的世间和出世间法,是能细微的知道其根本原因和缘起,这样甚至到恒河沙那么多世界之外,一滴雨里水的数目也都知道,显现于眼前的种种松树的直,棘刺的弯曲、鸿鹄的白、乌鸦的黑都知道其根本的元由(注:佛陀是正遍知,世出世间的一切原理相貌,无不清楚透彻的了知。)
所以,阿难,随你心中所想选择(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上的结使如果去除,尘相也就自然消灭了,种种虚幻消亡之后不真还有什么存在的理由呢。阿难,我现今问你,眼前的劫波罗巾的六个结(夜摩天献上的花巾),是否能同时得到解除?】
——
【现前】
梵语 pratyaks!a。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又称现在前。依成唯识论卷九所说,就欲界入见道者而言,色、无色之上二界为不现前界,欲界则为现前界。对四方僧伽而言,常住僧伽称为现前僧伽,其所用之资具称为现前僧物。又菩萨乘十地之第六地,为真如净性显现之位,乃引生无分别最胜般若而令现前之阶位,故称为现前地。又供养眼前之佛身、塔婆等,称为现前供养,为十种供养之一。于授戒时,小乘须具备现前十师,大乘则仅须现前一师即可,称为现前师。(无量寿经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七、显扬圣教论卷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p4727
FROM:【佛光大辞典】
【萦】围绕;缠绕:琐事~身。——摘自百度
★ “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回答:)不能,世尊。因为这些结是按着次序打结的,所以今日应当次第的解开,六个结虽然都出现在巾上(体是同的),但是打结的先后时间不同,所以怎么能同时解结呢?)】
★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学习解说:佛陀说,六根也是相同的情况,初解(一)根的时候会先得到【人空】(也叫我空、生空,详细见下面名词解释),待到空性圆满的时候解脱法成,解脱法圆满后我执、法执以及能空之空都不再生出,这叫做菩萨从三摩地(三摩地,即禅定)(获)得无生忍(无生忍,即无生法忍)】
(注:「生忍」:就是自己身心对「一切众生」和「外在世俗」的忍,能忍这类一切苦。
「法忍」:就是在修行方面对各种法门修持上的忍,学习过程都能安忍在修持的法中。
「无生法忍」:就是「不二」或称「无二」,就是超越「生忍」和「法忍」,不即不离,故称「无生法忍」。
详见:为什么要念佛、命终求生「极乐世界」?)
——
【人空】
(术语)又名生空、我空,二空之一。观人为五蕴之假和合,又为因缘所生,知中无常一之我体,故云人空。证此人空之理因而断一切烦恼,终得涅槃果,是乃小乘之至极也。又大乘立一切法有真如性,空人我之执者,言人空之显真如也。孔目章三曰:“我执无处所显真如名人空。”唯识述记一本曰:“智缘空起为所由门,显二真如名二空理。(中略)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显实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人空】
人空即我空也,亦曰生空。谓凡夫妄计五蕴是我,强立主宰,引生烦恼,造种种业。佛为破此计,故说五蕴无我。二乘悟之,入无我理,是名人空。(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俱空】
谓我、法二执既遣,能空之空亦除,空、执两亡,方契本性,是名俱空。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执】
谓众生不了五阴等法,从因缘生,如幻如化,计为我身,妄生执着,是名法执。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冀佛冥授。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和法会大众承蒙佛陀的开示,智慧觉性得以通达,内心不再有疑惑。一时,(阿难尊者)合掌顶礼佛陀的双足,对佛说:“我们今日身心明洁清晰,内心轻快没有障碍,但是虽然知道了一六消亡之义(解一六亦亡),但是对于其中的根本还是没有圆满的融通。
世尊,我们等辈累劫以来在生死轮回中飘零,犹如孤儿没有父母可以依靠,未曾想到能够遇到佛得享天伦,就像乳哺的孩子突然遇到慈母,如果因此因缘际会道业圆成,那么听佛开示所得的密言就像自己本来就了悟一般,否则(如果不能彻底了悟)就像没有听闻一般没有差别。惟愿世尊大悲垂慈,恩惠开示我们幽秘庄严的道理,成就如来(之前所讲道理)最后的开示。”
说完,阿难尊者向佛行最恭敬的五体投地之礼,后退藏到一边,希冀佛陀能传授精妙深奥的道理(注:冥的其中一个意思是:深奥,深沉)】
——
【皎然】意思是明亮洁白貌;高洁貌;清晰貌,分明貌。——摘自百度
【孤露】
(术语)孤者孤独,无父母也,露者露出,无覆我者也。法华经寿量品曰:“自惟孤露,无复恃怙。”涅槃经一曰:“贫穷孤露,一旦远离无上世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伦】:原指自然的道理,代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常用于书面语言当中。——摘自百度
【际会】聚首;聚会。引申为配合呼应。机遇;时机。缝隙,两物体相接的中缝。——摘自百度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27 00:06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30分)
★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普遍的告知法会中的大菩萨和已经完全断除烦恼并发起大心的阿罗汉们:你们这些菩萨和阿罗汉,从我的法中生出,修行已经成就,到了无学的果位。
我问你们,最初发心了悟十八界,是以谁为圆通法门的?是用的什么方便法而契入三摩地(即禅定)的?】
(注:【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指六种肉体器官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指六种肉体器官的觉知
就是人体透过六根,接受到的六种外境,于内产生六种觉知,就是六识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就是人体透过六根接受到的六种外境,称为六尘
以上 六根,六识,六尘 称为十八界】
详见:[必修]十二因缘)
★ 骄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学习解说:骄陈那等五位比丘当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陀双足并且说到:我在鹿野苑(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说四谛法的地方)和鸡园(指鸡头摩寺),观看到如来最初成就佛道(成佛),听佛说法的音声明了[四谛]法而开悟。佛陀问比丘,我初次称已经于道得解,如来印可我,命名我为阿若多。佛陀说微妙法的音声周密圆融,我因为音声而实证获得阿罗汉。佛陀今日问获得圆通之法,就如我自己所实证的那样,以观照音声来修持是其中最上等的。】
——
【鸡园】字义是指鸡头摩寺。——摘自百度
【鹿野园】
(地名)Mr!gada%va,又名鹿野苑、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仙人园、仙园、鹿园、施鹿园、鹿林等,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佛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谛之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为古来仙人始说法处,故名仙人论处。为仙人之住处,故名仙人住处。昔有五百仙人见王之婇女发欲心失神通坠堕于此,故名仙人堕处。为诸鹿之住处,故名鹿林。梵达多王以此林施鹿,故名施鹿林。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二曰:“问何故名仙人论处?答若作是说诸佛定于此处转法轮者,彼说佛是最胜仙人,皆是于此处初转法轮,故名仙人论处。若作是说诸佛非定于此转法轮者,彼说应言仙人住处,谓佛出世时有佛大仙及圣弟子仙众所住,佛不出世时有独觉仙所住。若无独觉时有世俗五通仙住,以此处恒有诸仙住已今住当住,故名仙人住处。有说:应言仙人堕处。昔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至此遇退因缘一时堕落,问何故名施鹿林?答恒有诸鹿游止此林,故名鹿林。昔有国王名梵达多,以此林施与群鹿,故名施鹿林。”
西域记七曰:“波罗尼斯国大林中有窣堵波,是如来昔与提婆达多俱为鹿王断事之处。昔于此处大林之中有两群鹿各五百余。时此国王畋游原泽,菩萨鹿王前请王曰:大王校猎中原,纵燎飞天,凡我徒属命尽玆晨。不日腐臭无所充膳,愿欲次差日输一鹿。王有割鲜之膳,我延旦夕之命。王善其言回驾而返,两群之鹿更次输命,提婆群中有怀孕鹿次当就死,白其王曰:身虽应死,子未收也。鹿王怒曰:谁不宝命。雌鹿叹曰:吾王不仁,死无日矣。乃告急菩萨鹿王。鹿王曰:悲哉!慈母之心,恩及未形。吾今代汝,遂至王门。道路之人传声唱曰:彼大鹿王今来入邑,都人士庶莫不驰观。王闻之以为不诚,门者白至,王乃信然。曰鹿王何遽来耶?鹿曰:有雌鹿当死,胎子未产,心不能忍,敢以身代。王闻叹曰:我人身鹿也,尔鹿身人也。于此悉放诸鹿不复输命,即以其林为诸鹿薮,因而谓之施鹿林焉。鹿野之号自此而兴。”智度论十六所记与此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学习解说:优波尼沙陀尊者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也是观照佛陀最初成佛之道,观察不净之相,在其中生起很大的厌离心,了悟色性是从不净生起的,白骨析分为微尘最后还归到虚空,最后空性色性都本空,以此实证了无学之道,如来对此印证我名为尼沙陀(尘性)。以智慧观照尘色尽除,严密圆融的妙色就会显现,我是从色相而实证获得阿罗汉的。佛陀今日问获得圆通之法,就如我自己所实证的那样,以观照色性来修持是其中最上等的。】
——
【优波尼沙陀】
资中,此云尘性,以观尘性空而得道故。亦名优波尼杀昙。
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学习解说:香严童子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听了如来教导我从实相义上来观察种种[有为](因缘所生,有生有灭)相的道理。之后我从佛陀处告辞,来到一家净室参加聚会,看到有比丘僧烧沉水香(略称沉香),香气入我鼻中我内心寂然(平静澄澈),我以智慧观照这香气不是木,不是空,不是烟,不是火,,由这样的观照令第六意识的分别执着消歇,发明了无漏(无烦恼)的智慧,如来印可我得到香严的名号。虚妄的尘气忽然灭除,本具的自性妙香周密圆融,我是从香严(妙香庄严中)实证获得阿罗汉果的。佛陀今日问获得圆通之法,就如我自己所实证的那样,以观照香严来修持是其中最上等的。】
——
【香严】
(术语)香光庄严之略。【又】(菩萨)维摩诘经曰:“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楞严经曰:“香严童子白佛言:见诸比丘,烧沈水香,香气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无明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蜜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又】(人名)唐邓州香严山智闲禅师,就沩山灵佑禅师而契悟,法化盛行,死后敕谥袭灯大师。见宋高僧传十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谛】
(术语)真实不虚之义,言真实之道理不虚妄也。如俗事虚妄之道理,名为俗谛,涅槃寂静之道理,名为真谛。见此谛理者为圣者,不然为凡夫。大日经疏八曰:“谛者,即是如来真实句。”义林章二末曰:“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为谛。”又曰:“事如实事,理如实理,事理不谬,名之为谛。”二谛义上曰:“谛是实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斋】
(术语)清净之持斋也。由下午至明旦不食,谓之斋。【又】释氏要览下曰:“今民俗以辰刻饮一杯水,终日不食,云清斋。”【又】谓茹素戒荤也。王维诗曰:“松下清斋折露葵。”【又】(杂名)楞严经曰:“我时辞佛,宴晦清斋。”(注)清斋,净室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沉香】
梵语 agaru, aguru, ka^la^guru, kr!s!N!a^garu,巴利语 agalu。音译阿伽嚧、阿伽楼、阿竭流、恶揭噜。意译不动。为沉水香之略称。又称黑沉香、蜜香。系采自热带所产瑞香科常绿乔木之天然香料。此香木学名 Aquilaria agallocha,材质甚重,为青白色。印度、波斯、暹罗、交趾及我国广东南部、海南岛等地均产之。其木朽败或伐采时,由中心木质部分渗出黑色树脂,即是沉香。其香浓郁,木心坚实,入水必沈,故称沉水香,可供药用,治疗风水肿毒。
沉香树种类甚多,以 Alo-exylonagallochum 为最佳,产于我国者称为 A. sinensis。据增广本草纲目卷三十四沉香条载,由于产地、形色等因素之不同,沉香亦有各种名称及等级,如称栈香、黄熟香、猬刺香、鸡骨香、海南沈、上沉香等。或谓上有黑色光泽之沉香,称为伽罗,系最上乘之香。(中阿含卷十五“三十喻经”、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新华严经卷六十七、大智度论卷三十、翻梵语卷十、法苑珠林卷三十六、翻译名义集卷八)((参见:伽罗)2270)p2967
FROM:【佛光大辞典】
【寂然】
即指寂静无事之状态,或心中呈现平静澄澈之境地。维摩经卷上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正法华经卷一)p4504
FROM:【佛光大辞典】
【妙香】
(杂语)殊妙之香也。增一经曰:“有妙香三种:谓多闻香戒香施香。此三香,逆风顺风,无不闻之。”杜甫诗曰:“心清闻妙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27 17:23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4小时)
★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醋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学习解说:药王、药上两位法王子以及一起在法会中的五百梵天,都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从无始劫来,都作世间的良医,口中尝遍了这娑婆世界的草木和金石(金石,即金属和石头),名目和数量共有十万八千之多,对于这些的苦味酸味咸味淡味甜味辣味等等味道都能知晓,并且这些事物和合后发生变异的情况,是冷是热是有毒还是无毒也全部都能知道。
但在承继奉事佛陀之后,知道了味性不是空,不是有,不是身心,也不远离身心,因为这样以智慧观照来分别味尘由此开悟,
蒙佛陀印可我们兄弟二人,命名为药王、药上二位菩萨。现今在法会中为法王子(从世尊口正法所生,绍继佛身不断绝,故名法王子。犹如世间国王和王子的关系),因为了悟味尘而明心见性,登上了菩萨之位。
佛陀现今问获得圆通之法,就如我所实证的那样,以实相智慧观照味尘来修持是其中最上等的。】
——
【药王菩萨】
药王,梵名 Bhais!ajya-ra^ja,音译鞞逝舍罗惹。为施与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之菩萨。为阿弥陀佛二十五菩萨之一。据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载,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有佛号琉璃光照如来,其国名悬胜幡。彼佛涅槃后,于像法中,有日藏比丘,聪明多智,为大众广说大乘如来之无上清净平等大慧。时众中有星宿光长者,闻说大乘平等大慧,心生欢喜,以雪山之良药,供养日藏比丘及众僧,并发愿以此功德回向无上菩提,若有众生闻己名者,愿其得灭除三种病苦。时长者之弟电光明,亦随兄持诸醍醐良药供养日藏及诸僧众,亦发大菩提心,愿得成佛。其时,大众赞叹星宿光长者为药王,电光明为药上,后即为药王、药上二位菩萨。同经并载此二菩萨久修梵行,诸愿已满,药王菩萨于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梵 Vimala-netra);药上菩萨亦成佛,号净藏如来(梵 Vimala-garbha)。
又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载,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有日月净明德如来,其佛寿命为四万二千劫。时有一菩萨,名“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修习苦行,精进经行,一心求佛,经一万二千岁,证得“现一切身色三昧”,乃服诸香,饮香油,燃自身供养佛一千二百年。命终后复化生于净德王之家,受日月净明德如来之付嘱,于彼佛灭度后造八万四千塔。其自身亦于七万二千年间,燃臂供养其塔。或谓彼“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即今之药王菩萨。
另据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载,于过去无数劫,有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说法华经。时有国王名妙庄严(梵 S/ubha-vyu^ha),夫人名净德(梵 Vimala-datta),二子名净藏、净眼。其王邪见炽盛,信外道之法。夫人与二子乃共设种种方便,使王至宿王华智佛所,听闻法华经,共得利益。净藏、净眼二人即今药王、药上二菩萨。
药王菩萨之形像,一般为顶戴宝冠,左手握拳,置于腰部,右手屈臂,置放胸前,而以拇指、中指、无名指执持药树。三昧耶形为阿迦陀药,或为莲花。真言为“唵(om!)鞞逝舍罗惹耶(bhais!ajya-ra^jaya,药王)莎诃(sva^ha^)”,或“曩莫三曼多没驮南讫叉拏多罗阎攒莎诃。”(灌顶经卷十二、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法华经文句卷十下、图像抄卷五)p6690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王子】
(术语)菩萨为生育于法王佛陀之家者,故总称曰法王子。经中多称文殊为法王子者,以其为释尊二胁士之上座。助佛教化之第一法子也。佛地论曰:“从世尊口正法所生,绍继佛身不断绝,故名法王子。”智度论三十二曰:“佛为法王,菩萨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为佛,如文殊也。”注维摩经一:“什曰:来补佛处,故言法王子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天】
(界名)新作波罗贺么天Brahmadeva,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此中有三天:第一梵众天Brahmaka%yika,第二梵辅天Brahmapurohita,第三大梵天Maha%brahman,但常称为梵天者,指大梵天王,名曰尸弃S/ikhin,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初来请转法轮,又常住佛之右边,手持白拂((参见:大梵天))。外道所说之梵天,则大异。(参见:梵天外道)。【又】印度云梵天。梵土天竺之意也。传通缘起曰:“梵天之教。”【又】修验道墓所云梵天,取梵天来降守护圣灵之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凡有】所有;一切。—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昆季】兄弟。—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味因】
味因即味尘也。谓药王、药上二法王子等,于无始劫,为世良医,一切草木金石之味,悉能遍知。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皆是本然清净妙味,从是开悟,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味因为上。(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今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学习解说:跋陀婆罗菩萨以及与他同伴的十六位求正道之居士菩萨,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们先前在『威音王佛』(又叫『寂趣音王佛』,是过去[庄严劫]最初之佛名)处听闻佛法出家,
在僧众洗浴的时候按照次序入室沐浴,忽然领悟水因(水尘)既不洗尘也不洗体(注:其实这个忽然领悟也并非偶然,而是菩萨们闻法后一直在思维和实修,因缘到了,就当即契悟真道了),只是安然的在其中间,得[无所有](又言无所得,空之异名也),
因为累世修习没有忘失的关系,所以(我)得以跟从佛陀出家,现今获得了无学位(阿罗汉的果位),佛陀命名我为[跋陀婆罗](即贤护的意思),以不可思议的实相智慧宣示明悟真性,成就了[佛子住](佛子,这里指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住;是指入理般若)
佛陀现今问获得圆通之法,就如我所实证的那样,以实相智慧观照触觉来修持是其中最上等的。】
——
【跋陀婆罗】
(菩萨)又作軷陀、颰陀波罗、颰陀和、颰陀和罗、跋陀罗波黎、跋陀罗波梨。贤护菩萨之梵名。法华文句二曰:“跋陀婆罗菩萨,此云善守,亦云贤守。思益经云:若众生闻名者,毕定得三菩提,故名善守。”(参见:贤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六开士】
指显教经论中普遍列举之十六位求正道之居士菩萨。又作十六大士、十六正士、十六贤士、十六善丈夫、十六丈夫众、十六菩萨。即贤护、宝积、星德、帝天、水天、善力、大意、殊胜意、增意、善发意、不虚见、不休息、不少意、导师、日藏、持地等菩萨。有关十六开士之名称,诸经所出略异。(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大宝积经卷一一一、无量寿经、碧岩录第七十八则)p392
FROM:【佛光大辞典】
【威音王佛】
威音王,梵名 Bhi^s!ma-garjitasvara-ra^ja。又作寂趣音王佛。乃过去庄严劫最初之佛名。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大九·五○中):“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离衰(梵 Vinirbhoga),国名大成(梵 Maha^sam!bha^va)。其威音王佛于彼世中,为天人、阿修罗说法。(中略)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之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可知威音王佛乃多数佛之佛名。
另据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十本载,诸佛同名为威音王者,即显说法华之音声,如王之尊胜,有大威势,能令众生获大利乐。其后禅宗以此佛表示遥远之古代,以“威音王佛已前”比喻人类本有的纯正之精神境界。(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正法华经卷九常被轻慢品、天台法华疏义决卷六本、五灯会元卷十九、祖庭事苑卷五、法华开示抄卷二十三)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所有】
(术语)又言无所得,空之异名也。楞严经上曰:“安然得无所有。”佛藏经一曰:“忆念分别无所有法,或说断常,或说有作,或说无作。”仁王经中曰:“是故阴入界无我,无所有相。”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
精微、奥妙、绝妙、不可思议等之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宣明】:1.公开表明,毫无隐瞒。2.显明,毫无遮蔽。3.谓使显明。4.宣扬,显扬。
【佛子】
(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
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
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
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
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
【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佛子】
(术语)别教菩萨,始到初地,即证我法二空之真如,故谓为生于如来家之真佛子。唯识述记九末曰:“绍继佛种,令不断绝。乃至般若证真法界,名于中生,名真佛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自尔已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者,即我眷属,同时发心,我观世间六尘变坏,唯以空寂修于灭尽,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弹指。我以空法,成阿罗汉。世尊说我头陀为最,妙法开明销灭诸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学习解说:摩诃迦叶(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头陀(苦行)第一)及紫金光比丘尼等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在过去劫(注: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劫]叫[贤劫],有一千尊佛出世,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出世度众的佛;之前的一个劫叫[庄严劫],也有千佛出世)在这个娑婆世界中,当时遇到有佛出世叫『日月灯』,
令我得以亲近(善知识)(注:佛陀就是最大的善知识)闻法修学(注:【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也说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 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思维佛法,实修佛法】(详见: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佛经为什么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读诵?);
佛灭度后又供养舍利、燃点上灯延续光明(注:这更深层来说,是承继佛陀正法,延续佛法光明辗转破除黑暗利益众生的意思,相关内容一起学习:[达摩破相论]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之实义)
并用紫光金(最上等之金)涂佛形像,从那以来,获得世世生生身体恒常有圆满紫金光聚(紫金,又叫紫磨金,是金中最上品,佛身为紫磨金色身,有忍辱柔软之相,称“紫磨忍辱”)的果报
这紫金光比丘尼,是我的眷属(紫金光比丘尼又叫妙贤比丘尼,出家前为摩诃迦叶尊者的妻子,后来在佛法里出家也证得了阿罗汉果,相关内容可参阅:[修行要小心]迦叶之妻~ 投错了出家的门路),同时发心,我观察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不能常住最终会要变坏,唯有观察诸法[空寂](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修习[灭尽六识心心所而不使起],这样身心才能一弹指的时间度过百千劫的迷惑到达觉悟的彼岸(注:众生因为迷于虚妄的十八界,所以形成了世界(时间和方位),累世在其中迷惑颠倒,长久无法出离,所以要出离生死,必然要超越六根、六尘、六识的障碍方能成就,一旦破除十八界的障碍,回归真心自性,一切的迷惑颠倒就都当下灭除了)。
我是以修持空法成就阿罗汉的。世尊说我头陀行为第一(也就是「苦行第一」,相关内容可学习:以「法性原理」和「众生性」来看『苦行』的真假与可否),以此妙法开明了真心自性,销灭了一切烦恼欲漏。
佛陀来问我们成就圆通的方法,如我所实修实证的,观诸法因缘本自空寂,是最上等的修法。】
——
【紫磨金】
指带有紫色之黄金,为黄金中之最上品。又称紫磨黄金、紫金。紫,紫色;磨,无垢浊之意。同于印度之阎浮檀金。紫磨黄金之莲台称为紫金台。紫磨金之色,称紫磨金色,即带有紫色之金色。观无量寿经中,阐明九品往生者之相,谓上品中生者临终时,阿弥陀佛持紫金台来迎,行者身作紫磨金色。此外,佛身为紫磨金色身,有忍辱柔软之相,称“紫磨忍辱”。(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无量寿经卷上、普曜经卷五、续博物志)p5197
FROM:【佛光大辞典】
【空寂】
(术语)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心地观经一曰:“今者三界大导师,座上跏趺入三昧。独处凝然空寂舍,身心不动如须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灭尽定】
(术语)梵语Nirodhasama%patti,又名灭受想定。二无心定之一。灭尽六识心心所而不使起之禅定也。不还果已上之圣者,为假入涅槃之想而入于此定,极长者为七日,属于非想天,外道所入之无心定,名为无想定。属于第四禅。俱舍论五曰:“如说复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无想定。如是复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灭尽定。”大乘义章二曰:“灭尽定者,谓诸圣人患心劳虑,暂灭心识。得一有为非色心法,领补心处,名灭尽定。”同九曰:“灭受想者,偏对受想二阴彰名。想绝受亡,名灭受想。灭尽定者,通对一切心心数法以彰名也。心及心法一切俱亡,名为灭尽。”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度】
渡过之意。指从此处渡经生死迷惑之大海,而到达觉悟之彼岸。出家为觉悟之第一步,故称出家为“得度”。又梵语 pa^ramita^,音译波罗蜜多,意译度、度彼岸,即从生死此岸到解脱涅槃之彼岸。(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大智度论卷十二)p3778
FROM:【佛光大辞典】
【诸漏】
漏,烦恼之异称。诸漏,即诸烦恼。总摄三界诸烦恼,称为三漏。法华经卷一序品(大九·一下):“诸漏已尽,无复烦恼。”p6309
FROM:【佛光大辞典】
【法因】
法因即法尘也。谓摩诃迦叶等,因观世间六尘变坏,悟法性空,遂修灭尽定,以灭意根,受想不起,妙法开明,消灭诸漏,得无生灭,遂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法因为上。(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饮光。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而证此定也。诸漏者,谓由一切烦恼漏落生死也。从憍陈那至迦叶,是于六尘悟入圆通。)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阿那律陀尊者(也叫阿那律,是佛陀大弟子中“天眼第一”)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着佛陀说:我最初出家的时候,很喜欢睡觉(注:睡眠也是烦恼之一,相对于贪嗔痴等根本烦恼,此则称为随烦恼,但也很障蔽善法和智慧,应当要如法修行来断除),如来就呵斥我这样贪睡下去会堕入畜生之类,我听闻佛陀的呵斥后悲啼哭泣自责不已,七日七夜不睡不眠最终双眼失明
世尊很慈悲的开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由此不用眼睛就能观察见到十方世界,见精纯真能洞悉一切犹如看手中的果实,如来就印可我成就了阿罗汉果。
佛陀来问获得圆通的方法,就如我所实证的,将见由原本向外看,旋转为循着真心本元向内观,这是最上等的修持之法。】
【睡眠的二十种过患】~发觉净心经
佛告弥勒菩萨云:“弥勒!于中菩萨当观二十种睡眠诸患。何等为二十?弥勒!夫有菩萨当乐睡眠者,
1当有懒堕,身体沉重,肤皮不净;
2皮肉粗涩;3诸大秽浊;4威德薄少;
5饮食不消;6体生创疱;7多有懈怠;
8增长痴网;9智慧羸弱;10善欲疲倦;
11当趣黑闇;12人不恭敬;13禀质愚痴;
14多诸烦恼;15心向诸使;16于善法中而不生欲;
17一切白法能令减少;18恒行惊怖之中;
19见精进者而毁辱之;20至于大众被他轻贱。
弥勒!菩萨乐于睡眠,有如是等二十诸患。若菩萨观时,当乐发精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身体沉重无寂定, 懒堕懈怠形不端,
皮肤秽恶不清净, 若乐睡眠随顺行。
涕唾风等及黄癊, 彼于身体多饶有,
诸界撩乱不平等, 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食饮食不成熟, 身体粗大无光泽,
彼于音声而嘶破, 若乐睡眠随顺行。
身体多有诸疮疱, 昼夜随顺睡眠者,
其于身体多生苦, 若乐睡眠随顺行。
多有懈怠离精进, 诸乐甚远无财分,
恒常睡醉无正意, 若乐睡眠随顺行。
恒常增长痴罗网, 诸见颠倒甚难治,
彼无正念意所夺, 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有智慧甚羸弱, 诸法损减无禅定,
远离智慧及正住, 若乐睡眠随顺行。
知彼懈怠不勤学, 恒为非人夺威德,
住在兰若常恐怖, 若乐睡眠随顺行。
恒常蒙愦失正念, 彼有读诵不能住,
所说正法常忘失, 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常护助烦恼等, 恒乱迷惑性轻躁,
彼于后时生悔心, 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有多业灭尽者, 追忆求时生恼悔,
增长诸使烦恼地, 若乐睡眠随顺行。
于诸善事无求欲, 于诸法中无求心,
数数行于非法中, 若乐睡眠随顺行。
即是远离菩提道, 一切功德悉减少,
灭于白净至黑闇, 若乐睡眠随顺行。
无有无畏严炽心, 彼不尝生欢喜念,
睡眠所执宽慢行, 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自知己懈怠处, 妒他住于精进力,
彼于精进说非善, 若乐睡眠随顺行。
智者若见如是患, 谁当喜乐共睡眠?
一向生痴多见网, 无欲正法灭功德,
智者谁不乐精进? 若能灭苦净诸闇,
未来恶道皆悉尽, 诸乐根本得甘露。
世间所有诸才艺, 及出世间诸能处,
能发精进不为难, 智者何不力精进?
若欲真住胜菩提, 彼等当知睡眠患,
精进无怠不放逸, 我于如是发觉彼。
故无放逸与恐怖, 发于精进禅定心,
舍于诸患离睡眠, 守护菩提及种子。”
——
【睡眠】
闭目休息,为不定地法之一,亦是五盖之一。适当的睡眠,不多亦不少,能休息脑力,调剂疲劳,则属善法,若太多太少,皆陷于昏沉,则属恶法,所以列为不定。不定者,善恶须看情形,事先不能断定其为善恶也。至于五盖中之睡眠盖,则情形分明,如栏中猪,吃了倒头便睡,以致终日头脑昏昏沉沈,无清醒时,能盖覆心性,不生善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返息循空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周利槃特迦尊者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因为累世少诵持的缘故,没有多闻的善性,在最初遇到佛陀听法出家后,忆念诵持佛陀教导的一句偈颂(句颂),在一百天内或是想到了前面遗忘了后面,得到了后面又遗漏了前面,佛陀怜悯我愚钝,就教导我安居专门调出息和入息。
我在观察气息微细没有穷尽,而生住异灭没有断绝,在生起到灭失的如流水般变化的过程中,心性豁然打开(其实是尊者这样持续专注一境的观照出息入息,生发了实相智慧)获得了大自在,以至于最终成就了没有烦恼的阿罗汉,在佛陀座下得到印可成为了无学果位的阿罗汉。
佛陀来问获得圆通的方法,就如我所实证的,以智慧观照出息入息毕竟为空,由此明悟真心自性,是最上等的修持之法。】
——
【周利槃特】
梵 Cu^d!apanthaka, Cullapatka, Ks!ullapanthaka, S/uddhipam!thaka,巴利名 Cullapanthaka, Cu^^lapanthaka。为十六罗汉中第十六尊。又作周利槃陀伽、周稚般他伽、注荼半托迦、昆努钵陀那、咒利般陀伽、朱利槃特、知利满台、周罗般陀。略称般陀、半托伽。意译为小路、路边生。系佛世时舍衙城一婆罗门之子,后与兄摩诃槃特(梵 Maha^panthaka)同为佛陀弟子。禀性鲁钝愚笨,凡学习之教法,诵过即忘,故时人称之为愚路。其后,佛陀教示简短之“拂尘除垢”一语,令其于拂拭诸比丘之鞋履时反覆念诵,遂渐除业障,某日忽然开悟而证得阿罗汉果。证悟之后,具大神通,能示现各种形像,尝现大神力为六群比丘尼说法。至后世,一般咸信周利槃特与其一千六百阿罗汉眷属共住于持轴山,护持正法,饶益有情。(后略)
FROM:【佛光大辞典】
【伽陀】
梵语伽陀,华言讽颂,或名不颂颂,谓不颂长行也;或名直颂,谓直以偈说法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安居】
又名坐夏,或坐腊,即在夏季的三个月中,僧徒们不得随便外出,以便致力于坐禅和修习佛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28 20:35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4小时)
★ 骄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骄梵钵提尊者(意译是牛王、牛相)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造有口业,在过去劫之前轻视戏弄[沙门](出家修道者),导致生生世世有牛呞病(像牛那样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注:过去劫所犯的过失,到现在这么长的时间还在受报,可见业果的不可思议,因小果大,切切要引以为鉴啊)
如来就开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以除灭妄想生灭之心而入[三摩地](即禅定),以实相智慧观照所食之味非体非物,一念间得以超越世间一切烦恼,于内脱离自己虚妄身心的束缚于外解脱虚幻世界的颠倒限碍,远离[三有](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谓之有)犹如鸟儿出笼一样自由自在,脱离尘垢消灭尘染获得[清净法眼](具有观见真理等诸法而无障碍、疑惑之眼。又作净法眼、清净法眼)成就阿罗汉果,如来亲自印证我登上无学果位成就阿罗汉道。
佛陀来问获得圆通的方法,就如我所实证的,将原本向外尝味旋转为向内观照,以觉性来了知味性的虚妄,由此明悟真心自性,这是最上等的修持之法。】
——
【憍梵钵提】
或云憍梵波提、伽梵婆提、笈房钵底。此翻牛呞。法华疏云: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常事虚哨,余报未夷,时人称为牛呞。楞严云:于过去世,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尔雅作齝与呞同。郭璞云:食之已久,复出嚼之。亦翻牛王,又翻牛相。
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沙门】
或云桑门,或名沙迦懑(门字上声)曩,皆讹。正言室摩那拏,或舍罗磨拏。此言功劳,言修道有多劳也。什师云: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门。肇云: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行,勤行取涅槃。阿含经云: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遇乐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号沙门。后汉书郊祀志云:沙门,汉言息心,削发去家,绝情洗欲,而归于无为也。瑞应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或云具名沙门那,此云乏道。以为良福田故,能断众生馑乏;以修八正道故,能断一切邪道。故迦叶品云:沙门那者,即八正道;沙门果者,从道毕竟永断一切贪嗔痴等(云云)。世言沙门名乏,那者名道。如是道者,断一切乏,断一切邪道,以是义故,名八正道,为沙门那。从是道中获得果故,名沙门果。或以沙门翻勤息。垂裕记云:谓勤行众善,止息诸恶。息界内恶者,藏通沙门;次第息界内外恶者,别教沙门;一心遍息内外诸恶者,圆融沙门。瑜伽论云:有四沙门:一胜道沙门,即佛等;二说道沙门,谓说正法者;三活道沙门,谓修诸善品者;四污道沙门,谓诸邪行者。
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诸漏】
(术语)漏者,烦恼之异名也。诸烦恼也。总摄三界之诸烦恼为三漏。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漏已尽,复无烦恼。”(参见: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界】
梵语 loka-dha^tu,巴利语同。音译路迦驮睹。意谓可毁坏之处所。略称界。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亦即指众生居住之所依处,如山川、国土等。由上所述,可知世界原指三界之有为世界;然大乘佛教亦指莲华藏世界(华严宗所说佛之境界)、弥陀净土等,即包含超越相对世界之绝对世界、无为世界。
古代印度依须弥山之说成立宇宙论,即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围绕其四方之九山八海、四洲(四天下)及日月,合为一单位,称为一世界。合千个一世界,为一小千世界;合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合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大千界、大千)。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世界)。宇宙即由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构成,由此可见世界之广大无边。
一佛施行教化之范围(即一佛土),或为一世界,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或为更广大之世界。“世界”一语本与“世间”同义,包含有情世间、器世间,然一般惯指器世间(山河大地)而言。
此外,住于一世界中之有情众生,可分类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道之别。其中,前五道所住之世界,称为欲界;而天道之中,有色天所住之世界,称为色界;无色天所住之世界,称为无色界。然于大乘诸经论中,则载有诸佛净土存在于上述三界以外之说。如摩诃止观卷五上载,于六道之外另立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圣,总称十界,此十界各有其所居之国土。又如华严五教章卷三依据华严经而举出十佛境界之所依为国土海、世界海二种。即:(一)国土海,乃十佛自体之所居,为不可说圆融自在之依报。(二)世界海,乃舍那十身摄化之处,又分为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十重世界海、无量杂类世界海三类。(起世因本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七离世间品、大楼炭经卷一阎浮利品、大智度论卷五十、卷九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二、卷九十三)((参见:一佛世界)45、“世间”1524、“国土海世界海”4431)p1517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有】
(名数)三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
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
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
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
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三有爱著心。”颂疏界品一曰:“名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遁麟记一曰:“言三有者,即三界之异名。”【又】一本有,现生之身心。二当有,未来之身心。三中有,本有与当有中间所受之身心。欲界色界之生死,必有中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眼净】
梵语 dharmacaks!u-vis/uddha。指具有观见真理等诸法而无障碍、疑惑之眼。又作净法眼、清净法眼。
吉藏之维摩经略疏卷四谓,小乘于初果见四圣谛之理,大乘于[初地]得“真无生法”,均称为法眼净。
据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载,于见道以前尚未完全断惑,
或断除欲界五品之惑而入见道者,生法眼净,得预流果;
断除欲界第六第七品之惑者,生法眼净,得一来果;
断除欲界九品乃至断除无所有处之惑者,生法眼净,证不还果。
其中所说之法眼异于五眼中之法眼,五眼中之法眼,相当于大乘之法眼净,唯菩萨有之,系二乘之人所无;
又小乘之法眼乃初果见四谛法者所具,而大乘之法眼则于初地得真无生法者始有。
经中常载有佛陀说法,令诸长者、天人、外道等远离尘垢,证得法眼净之事迹,
如杂阿含经卷十五(大二·一○四上):“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尊者憍陈如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法华经卷七、无量寿经卷下、四分律卷三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一)p3388
FROM:【佛光大辞典】
★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毕陵伽婆蹉(意译为余习、恶口)尊者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初发心的时候,跟从佛陀修学入道,数次听闻如来说这个娑婆世间不可贪乐之事(世间一切色欲滋味、车乘服饰、宫室园苑皆是恶事,心生猒离,不可乐着),在城中托钵乞食的时候,心中还在思惟佛陀所讲的法门,不觉之间被毒刺刺伤了脚,心中觉得全身都疼痛,知晓这疼痛是因为觉而觉痛,但是如果内心清净觉性清明(不堕入妄念)就没有(凡夫以为的)痛和痛觉,我又思惟这一个身体难道有两种觉知吗?这样正念观照收摄凡夫的心念没多久时间,身心忽然就空掉了,经过三七(二十一)天的时间,断除烦恼和虚妄心成就了阿罗汉果,得到佛陀亲自印证,由心发明获得了无学果位。
佛陀来问获得圆通的方法,就如我所实证的,纯入觉性彻底超越身体的觉受,这是最上等的修持之法。】
——
【毕陵伽婆蹉】
梵名 Pilinda-vatsa,巴利名 Pilinda-vaccha 之音译。又作毕陵伽筏蹉、毕邻陀婆蹉、毕兰陀筏蹉、比利陀婆遮、毕那缚蹉。略称毕陵伽、毕陵。又梵汉文并举,称为毕邻陀子。 意译余习、恶口。依巴利文 Paramattha-di^pani^(小部诸经之注释书)载,毕陵为舍卫城之婆罗门种,初学隐身咒,得名声,后遇佛,失其咒力,遂出家为佛弟子。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谓其言语粗犷,不避尊贵。大智度论卷二载,毕陵曾渡恒河乞食,因骂恒河神,神至佛所告此事,佛使毕陵向恒河神忏谢。并谓其因五百世以来生婆罗门家,常自骄贵,轻贱余人,故为本来所习之口言而已。盖“余习”又有“恶口”之称,系基于此。又师亦擅长神通,有部毗奈耶卷五载师曾以神通力救助其被劫夺之甥。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一,谓其身患诸疾。(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法华玄赞卷一)p4736
FROM:【佛光大辞典】
【世间不可乐想】
谓观世间一切色欲滋味、车乘服饰、宫室园苑皆是恶事,心生猒离,不可乐着。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断贪乐,是名世间不可乐想。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学】
(术语)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学道圆满,不更修学也。法华玄赞一曰:“戒定慧三,正为学体,进趣修习名为有学,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法华嘉祥疏九曰:“若缘真之心更有增进义,是名为学。缘真之心已满,不复进求,是名无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须菩提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说:我从[旷劫]来(对很久远的过去叫做“旷劫”,若对很久远的未来则叫做“永劫”),内心已经自在无碍,自己忆念过去受生的次数就像恒河沙那么多(注:尊者已具足宿命通),初初在母亲胎中的时候,已经知道诸法空寂以及十方世界其性本空的般若实相义理,也令众生证得了空性的道理,承蒙如来发明真如之体觉悟[真空](真如之理性离一切迷情所见之相,故云真空),实证圆明的空性,获得了阿罗汉果,顿时得入如来宝明空海,与[佛知见]同(佛知见,指的了知照见诸法实相理之佛智慧也,是为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云知。又为五眼中佛眼之用,故就眼而云见),被印记获得无学果位(成阿罗汉)。
佛陀来问获得圆通的方法,就如我所实证的,一切相都非真实,超越有无两边,将对有为法的虚妄觉知,向内旋正为以智慧观照归于般若空性,这是最上等的修持之法。】
——
【须菩提】
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旷劫】
对很久远的过去叫做“旷劫”,若对很久远的未来则叫做“永劫”。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觉】
(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知见】
(术语)了知照见诸法实相理之佛智慧也,是为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云知。又为五眼中佛眼之用,故就眼而云见。得此佛知见,有开示悟入之次第,初于十住位断一分之无明,得少分之知见,谓之开佛知见,乃至于十地终断尽无明,知见圆明,谓之入佛知见。释迦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缘,为开示悟入此佛知见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法华文句四曰:“佛以一切种智知,佛以佛眼见,开此智眼乃名佛知见。”法华玄义九曰:“灵智寂照名佛知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舍利弗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说:我从[旷劫]来(对很久远的过去叫做“旷劫”,若对很久远的未来则叫做“永劫”),心见(即眼识)已经清净,了知这样受生的次数就像恒河沙那么多(注:尊者已具足宿命通),世间出世间的种种变化,只要一见到就都获得通达没有障碍,我在行路的途中与迦叶波(佛的弟子)相逢,二人同行宣说因缘的道理,由此领悟真心没有边际,于是追随佛陀出家,由眼见发明的觉性并得以圆明,获得了大[无畏](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成为阿罗汉和佛陀第一大弟子,我是听佛陀宣说正法而生出的、得佛陀教化正法而生出的。
佛陀来问获得圆通的方法,就如我所实证的,由真心而见生发光明,光明至极而能知见一切原理和相貌,这是最上等的修持之法。】
——
【心见】
心见即眼识也。谓舍利弗于旷劫来,心见清净,后于路中,逢迦叶波,宣说因缘,从佛出家,于一切法,照了无碍,悟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梵语舍利弗,华言身子。心见发光,光极知见者,由心见发明,而圆照万法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畏】
梵语 vais/a^radya,巴利语 vesa^rajja;或梵语 abhaya,巴利语同。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佛之四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佛所具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十八不共法),即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而四无畏与“十力”中之处非处智力、漏尽智力、业法集智力、遍趣行智力相配。十力复一一摄四无畏,故总为四十无畏。菩萨之四无畏,即能持无畏、知根无畏、决疑无畏、答报无畏。而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记载菩萨十种无畏,即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又密教行者发菩提心之时有六种功德,即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六种,称为六无畏。(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大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五、大日经疏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一)((参见:六无畏)1294、“四无所畏”1773)p5101
FROM:【佛光大辞典】
★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合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普贤菩萨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已曾经给恒河沙那么多的如来做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导弟子们,要增长菩萨根性者应当修习普贤行,就是从我这里建立名称的。
世尊,我是用心闻,来分别了知众生所有知见的,如果他方恒河沙世界之外,有一位众生心中发起了普贤行,我当时就乘着六牙白象,分身百千来到此人处,即使此人因为业障还很深还无法见到我,我会暗中对这人摩顶,拥护他发心行普贤行,安慰其心让他能够最终成就。
佛陀来问获得圆通的方法,我所得成圆通的根本之因,是[发起大愿心]以此来发明真心自在了知分别一切,这是最上等的修持之法。
这里分享清净光明专辑中善知识的文章:[略说]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 楞严经
帮助我们厘清:【能够[心闻洞十方],,,这是来自于大愿心】【普贤菩萨的部分不是在讲耳识】
——
【根】
(术语)Indriya,能生之义。增上之义。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因而眼之眼根,有强力,能生眼识,则名为眼根。信有生他善法之力。则名为信根。又人性有生善恶作业之力,则名为根性。俱舍论二曰:“根者是何义?最胜自在光显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大乘义章四曰:“能生名根,”俱舍光记三曰:“胜用增上,故名为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普贤行】
谓依圆融法门,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是名普贤行。(一行者,即于四十二位之中,随修一行,即摄一切余行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提,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 孙陀罗难陀尊者(为净饭王第二子,释尊之异母弟。身长一丈五尺四寸,容姿端正,具三十相,与佛相比唯缺白毫相及耳垂肩相。佛成道后度其出家,证阿罗汉果),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刚刚出家跟从佛陀修行佛道,虽然圆满守持戒律,但是对于修行[三摩提](即禅定),还是内心经常散乱浮动没能断尽烦恼。世尊就教导我和俱絺罗(即摩诃拘絺罗尊者)观照鼻端的白相,我初初以智慧观照经过三七二十一天,观见鼻中有气出入像烟,与此同时身心从内发明圆满洞彻世界,全部变成空虚寂静就像琉璃一样,随后观照形成的白烟相销除,鼻子的出息入息变成了白色,真心完全打开烦恼全部断尽后,出息入息都化作了光明之相,照耀十方世界获得了阿罗汉果,佛陀印记我将来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果)。
佛陀来问获得圆通的方法,我以摄心观照消除鼻息尘相,久后化为光明,光明圆成烦恼灭尽,为最上等的修持之法。】
——
【孙陀罗难陀】
梵名 Sundara-nanda。意译作艳喜。本名难陀,因其妻名孙陀利,故以孙陀罗难陀名之。为净饭王第二子,释尊之异母弟。身长一丈五尺四寸,容姿端正,具三十相,与佛相比唯缺白毫相及耳垂肩相。佛成道后度其出家,证阿罗汉果。(增一阿含经卷三、佛本行集经卷十一)((参见:难陀)6722)p4082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提】
智论云。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谓是心从无始已来。常曲不端。得是正心行处。心则端直。如蛇入竹筒内。
FROM:【《释氏要览》(宋 道诚集)】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29 19:26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4小时10分)
★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说法”第一)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说:我从[旷劫](对很久远的过去叫做“旷劫”,若对很久远的未来则叫做“永劫”)来已经辩才无碍,能宣说[苦空](指有漏果报苦谛四行相(苦、空、无常、无我)之前二者。有漏之果报,具有三苦八苦之性,故称为苦;男女一异等皆因缘所生灭,而无固定不变之实相,故称为空)的道理,实际又深深通达[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的道理(注:尊者外现是声闻,实则内密菩萨行),这些是恒河沙那么多无量如来所宣说的秘密法门,我在大众之中做微妙的开示,获得了大[无畏](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世尊知道我有大辩才,教导我发扬以说法的音声来转法-轮,我在佛陀前承侍助佛法化转法-轮,以狮子吼说法成就了阿罗汉
佛陀来问圆通法门,我以法音(演说正法的音声)降伏[魔](关于魔,更多内容请学习:「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对众生的怨害,消灭一切烦恼,为最上等的修持法门】
(注:这段讲到的[秘密法门],其实是应众生根器次第而说的,因为众生根器次第参差不一,所以不能随便对其说甚深法,避免因为业障深重的关系无法信受而产生毁谤,自误误他。所以需要因材施教,次第说法。具体请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的相关教导:有没有密法?、若有为说微妙甚深大乘正法,说听二人俱获大罪,亦为违逆一切诸佛)
——
【富楼那】
梵名 Pu^rN!a,巴利名 PuN!N!a。为释尊十大弟子之一。全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梵 Pu^rN!a-maitra^yaN!i^putra,巴 PuN!N!a-manta^ni-putta)。又作布剌拏梅但利曳尼子、分耨文陀尼子。或略作富娄那、弥多罗尼子。意译为满慈子、满祝子、满愿子。“满”是其名,“慈”是其母姓,从母得名,故称满慈子。“弥多罗”为其母之族名,有祝、愿之义,故称满祝子、满愿子。为迦毗罗婆苏(即迦毗罗卫)人,净饭王国师之子,属婆罗门种。容貌端正,自幼聪明,能解韦陀等诸论,长而厌俗,欲求解脱,遂于悉达太子出城之夜,与朋友三十人同时于波梨婆遮迦法中出家,入雪山,苦行精进,终得四禅五通。及佛成道,于鹿野苑转法轮,师乃至佛所求出家受具足戒,后证得阿罗汉果。以其长于辩才,善于分别义理,后专事演法教化,因闻其说法而解脱得度者,多达九万九千人,故被誉为“说法第一”。
据杂阿含经卷十三、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等所载,西方输卢那人凶恶弊暴,好嘲骂,师闻之,征得佛陀允许,乃前往教化其国,为五百优婆塞说法,建立五百僧伽蓝,令其具足夏安居等事,后于彼地入无余涅槃。另据法华经卷四“五百弟子受记品”载,佛陀曾记别师当来成佛,号法明如来。另据大唐西域记卷四载,秣菟罗国之大都城存有师之遗身塔。(杂阿含经卷十、卷十六、中阿含卷二“七车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七富楼那出家品、满愿子经、道行般若经卷一道行品、分别功德论卷四、大智度论卷三、玄应音义卷三、卷八)p4929
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
(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
(二)利辩,能深入通达。
(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
(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
(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
(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
(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
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苦空】
指有漏果报苦谛四行相(苦、空、无常、无我)之前二者。有漏之果报,具有三苦八苦之性,故称为苦;男女一异等皆因缘所生灭,而无固定不变之实相,故称为空。p394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苦】
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世人即有生死之身,已经够苦,加上众苦逼迫,简直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坏苦是偶而出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苦】
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
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
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
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
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
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
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
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实相】
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畏】
梵语 vais/a^radya,巴利语 vesa^rajja;或梵语 abhaya,巴利语同。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佛之四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佛所具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十八不共法),即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而四无畏与“十力”中之处非处智力、漏尽智力、业法集智力、遍趣行智力相配。十力复一一摄四无畏,故总为四十无畏。菩萨之四无畏,即能持无畏、知根无畏、决疑无畏、答报无畏。而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记载菩萨十种无畏,即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又密教行者发菩提心之时有六种功德,即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六种,称为六无畏。(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大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五、大日经疏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一)((参见:六无畏)1294、“四无所畏”1773)p5101
FROM:【佛光大辞典】
【狮子吼】
(喻)佛陀说法,毫无怖畏,声震十方,群魔慑伏,好像狮子一叫,百兽降伏一样。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怨】
指恶魔。因恶魔向人行恶,为人之怨敌,故称魔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八(大八·九○○上):“安处不动,犹若金刚,以智慧剑斩烦恼贼、破生死军、摧伏魔怨、荷负一切,令诸众生皆得解脱。”(说无垢称经卷二、卷六)p6887
FROM:【佛光大辞典】
★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亲随佛逾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优波离尊者(意译为化生或上首,是佛陀十大弟子中“持律”第一,如来灭后,与五百圣人,在毕钵罗窟内,结集毗奈耶藏(律藏),就是由其诵出的;经藏则是阿难尊者诵出)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亲身经历佛陀越城出家,亲身观见如来勤苦修行六年(成就圣道),亲眼看到如来降伏天魔制伏外道,解脱了世间种种的贪欲和一切烦恼,承蒙佛陀教导戒律,这样从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为佛弟子持守日常威仪之作法。坐作进退有威德仪则,称为威仪。比丘所应持守之二百五十戒,配以行住坐卧四威仪,合为一千戒,循转三世(一说三聚净戒),即成三千威仪。再配以身口七支(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嗔痴三毒及等分等四种烦恼,共成八万四千),到性遮二罪(见下方注解)全都获得了清净,身心到达涅槃寂静的境界成就了阿罗汉,我是如来法中守持戒律的[纲纪](注:即为大众做典范),佛陀亲自印证我的真心,推举我持戒修身是大众中最上的 无人能超过。
佛陀来问圆通法门,我以持戒修身令身自在,次第增上摄心为戒令心获得通达(断除一切疑惑),然后达到身心一切都通畅,能如利刃般破除所有障碍,为最上等的修持法门】
——
【优波离】
<一>梵名 Upa^li,巴利名同。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优婆离、邬波离、忧波利。意译作近执、近取。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出身首陀罗种,为宫廷之理发师。佛陀成道第六年,王子跋提、阿那律、阿难等七人出家时,优波离亦随同出家。实为佛陀广开门户,四姓平等摄化之第一步。
优波离精于戒律,修持严谨,誉为“持律第一”;后于第一次经典结集时,诵出律部。有关其前生功德、出家因缘,载于佛本行集经卷五十三至卷五十五。又中阿含卷五十二优婆离经,记述优婆离就律向佛陀请问;而同经卷三十二之优婆离居士,与师乃同名异人。
在密教,为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中诸声闻之一,居于释迦左方上列第七位。其形像,全身呈肉色,现比丘形,趺坐于荷叶上。(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四分律卷四、卷五、五分律卷三十、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大智度论卷二)
<二>巴利名 Upa^li。又作优婆离。十八世纪泰国僧。奉泰国大城王朝波隆科斯王(Borom Kos)之命,组织僧团,至锡兰传授泰国式戒法。西元一七五三年,依泰国僧团仪式,为萨罗难迦罗及五位锡兰沙弥授比丘戒,开创锡兰暹罗派(Sya^ma-vam!sa)之始,后入寂于锡兰。p6404
FROM:【佛光大辞典】
【优波离】
梵语优波离,华言化生,或翻上首。以其持律第一,为众纪纲故也。如来灭后,与五百圣人,于毕钵罗窟内,结集毗奈耶藏。(毕钵罗,西域记云:即菩提树也。梵语毗奈耶,华言善治,即律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为佛弟子持守日常威仪之作法。坐作进退有威德仪则,称为威仪。比丘所应持守之二百五十戒,配以行住坐卧四威仪,合为一千戒,循转三世(一说三聚净戒),即成三千威仪。再配以身口七支(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嗔痴三毒及等分等四种烦恼,共成八万四千。诸经举其大数,但称八万细行;净心诫观法以小乘、大乘之不同著眼,而谓菩萨戒有八万威仪,声闻戒有三千威仪。又八宗纲要卷上谓僧戒与尼戒不同,僧有二百五十戒,即三千威仪,六万细行。尼有三百四十戒,即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考诸文献,最早采用三千威仪之名目者,或即袭用自我国古代成语,即中庸之“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法华三大部补注卷十一、大藏法数卷六十八)p52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聚净戒】
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所应共持。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通利】
(术语)能通其事而无碍如利刃也。法华经序品曰:“虽读诵诸经而不通利。”同化城喻品曰:“诸根通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遮二罪】
性罪、遮罪之并称。性罪全称自性罪,又作性重、实罪;遮罪又作制罪、遮制。性罪,即自性罪过,不待佛陀制禁,性自是恶,犯之即有罪报;遮罪,则为避免世人之讥嫌,佛陀乃因应时间、地点、情况所制定之禁戒,意为遮止无犯,守护余戒,若犯之则获遮制之罪。
律二十二明了论(大二四·六六七上):“佛所立学处有三种:一性罪,二制罪,三二罪。此中,性罪者,若是身口意恶业所摄,或由随惑及惑等流故犯,复于此过犯中,故意所摄有染污业增长,与此俱有罪相续流,是名性罪。异此三因所犯,或由不了别戒,或由失念,或由不故意过犯。此中,若无惑及惑等流,又无念念增长,是名制罪。若具二相,是名制性二罪。”
于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北本涅槃经卷十一、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三、俱舍论卷十四等谓,杀、盗、淫、妄等四波罗夷为性罪;成实论卷九“十善道品”等谓,杀、盗、淫、妄及恶口、两舌、绮语、贪、嗔、邪见等十恶为性罪。又大乘义章卷十谓,十恶中之前七项为性罪;摩诃止观卷四上谓,十恶中之前七项加上饮酒一项,称为性罪。
除性罪所摄之外,其余为遮罪,即指突吉罗等诸罪,依北本涅槃经卷十一、菩萨戒本(昙无谶)、菩萨地持经卷五、优婆塞五戒威仪经、梵网经卷下等,均称之为轻罪或轻垢罪。又关于饮酒,诸论皆称为遮罪,唯俱舍论卷十四谓之为性罪。(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九、顺正理论卷三十八、优婆塞戒经卷六、梁译摄大乘论卷下)p3241
FROM:【佛光大辞典】
★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我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我游十方得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大目犍连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于中“神通第一”)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最初在路边乞食,遇到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即迦叶三兄弟,原本都是事火外道,后来被佛陀摄受修行佛道),向我宣说如来教导的因缘法的深义,我当下顿时发心智慧得到大通达,如来恩惠我袈裟加身须发自落跟随出家,我游行十方世界没有挂碍,发明了神通,成为众弟子中神通第一者,成就了阿罗汉果。不单单释尊,十方如来都赞叹我的神通之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
佛陀来问圆通法门,我以旋归湛然真心自性,发露宣明心光,犹如澄净(心念)浊流久之令其成为清莹,做为最上等的修持法门】
——
【目犍连】
梵名 Maudgalya^yana,巴利名 Moggalla^na。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摩诃目犍连(梵 Maha^maudgalya^yana)、 大目犍连、大目乾连、大目连、目连、目揵连、目伽略、勿伽罗、目犍连延、目犍罗夜那、没特伽罗、毛伽利耶夜那。别名拘律陀(梵 Kolita)、拘律、俱哩多、拘离迦、拘理迦、俱离多。意译天抱。被誉为神通第一。为古代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罗门种。生而容貌端正,自幼即与舍利弗交情甚笃,同为删阇耶(梵 San~jaya)外道之弟子,各领徒众二百五十人。尝与舍利弗互约,先得悟解脱者必以相告,遂共竞精进修行。后舍利弗因逢佛陀弟子阿说示,而悟诸法无我之理,并告目犍连,目犍连遂率弟子一同拜谒佛陀,蒙其教化,时经一月,证得阿罗汉果。于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七舍利弗目连缘品、四分律卷三十三等均载有此事。
目犍连与舍利弗归依佛陀后,共同精进修道,遂成诸弟子中之上首,辅翼佛佗之教化,有关其事迹,于经典中时有记载。又于杂阿含经卷二十三、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四十一等经论中,皆特称之为“神足第一”。据载,目犍连亦曾代替佛陀为众经说法。
另据盂兰盆经载,目犍连曾为救母出离饿鬼道,而于七月十五僧自恣之日供养十方大德僧众,遂为后世盂兰盆会之由来。晚年在王舍域内行乞时,惨遭嫉恨佛陀教团之婆罗门徒执杖梵志,以瓦石击死,此系佛陀涅槃前之事。佛陀于竹林精舍门边建塔吊之;又于大唐西域记卷四、卷九等,亦有记载。
此外,于密教中,目犍连系安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中尊释迦牟尼佛右方上列之第四位。其形像为沙门形,右手握拳,舒展食指,左手执袈裟之角,面稍向左,坐于赤莲华座。(杂阿含经卷十九、卷三十四、卷四十三、中阿含卷九瞻波经、卷二十长老上尊睡眠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卷十二、卷十八、卷二十八、观无量寿经、五分律卷十六、摩诃僧祇律卷十六、十诵律卷三十七)p2108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迦叶】
迦叶,梵名 Ka^s/yapa,意为光波,因其身光炎涌,故称。毗婆尸佛时,三人共立刹柱,以是因缘感报,遂为兄弟。(一)优楼频螺迦叶(梵 Uruvilva^-ka^s/yapa),优楼频螺,意为木瓜林;以其居处近于此林,故称。其将护四众,供给四事,令无所乏。(二)那提迦叶(梵 Nadi^-ka^s/yapa),那提,意为河;以其居止近此河,故称。其心意寂然,降伏结业,精进修行。(三)伽耶迦叶(梵 Gaya^-ka^s/yapa),伽耶,意为城;以其居家在王舍城南七由旬,故称。能观了诸法,都无所著,教化众生。三人原系事火外道,各有徒众五百、三百、二百,佛成道后不久,即秉佛之教化,归入正法。(增一阿含经卷三、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p591
FROM:【佛光大辞典】
★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乌刍(chú)瑟摩尊者(意译为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为清净之德)在如来前,合掌顶礼佛的双足对佛陀说:我常常忆念先前,在久远劫的时候生性多有贪欲,当时有佛出世名号是[空王],说多淫欲的人会猛火聚身,教导我观照全身四肢百骸(骸,即骸骨,借指身体),将其中的冷暖之气,以精神之光向内凝聚,转化多淫的心为智慧之火,从那之后诸佛都把我召唤为火头,我因为修持[火光三昧](三昧,即禅定)的关系成就了阿罗汉果。并且发起大愿心,诸佛修道成佛,我都做金刚力士的形象在一边亲身降伏魔怨来助佛法化。
佛陀来问圆通法门,我以智慧观照身心暖触的觉受不障碍流通性,一切烦恼销灭殆尽后,有大宝焰(智慧之火)生出,登上正觉之位,做为最上等的修持法门】
——
【乌刍沙摩】
(明王)Ucchusma,又作乌枢沙摩,乌刍涩摩,乌刍瑟摩,乌枢瑟摩。乌素沙摩。明王名。译曰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为清净之德,因之于厕中祭此明王。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摩,唐云不净洁金刚。”希麟音义五曰:“乌枢瑟摩,或云乌刍摩沙,此云秽迹。旧翻为不净洁,皆讹。新翻为除秽,忿怒尊也。”楞严经五曰:“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义疏五下曰:“乌刍沙摩,云火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金刚力士】
(天名)与金刚神,执金刚,持金刚,金刚夜叉,密迹金刚等皆同。执金刚杵护持佛法之天神也。楞伽经四曰:“金刚力士,常随侍卫。”立于寺门两胁之二王是也。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品记其宿世之事历发愿。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陷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时国大王筵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持地菩萨(此菩萨在佛陀为母说法,上忉利天时,作三道宝阶;[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也有这位菩萨做当机众向佛请法)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忆念过去『普光如来』出现世间度化众生的时候,常常在一些交通要道、渡口、田地、险隘(指地势险要的关口、通道),这些有不如法妨碍损伤车马通过的地方,我都填平,或是造上桥梁,或是背来沙土(填充),这样辛勤劳苦的修行经过无量的佛出现世间度众,或者有众生在街市中,需要有人帮着扛重物我就上前帮忙,到了指定的地点就放下所扛之物,即时离开不收取任何的报酬。
一世,在『毗舍浮佛』出现在世间的时候,世上多遭遇了饥荒,我做负重扛物背人之人,不问路途远近,都象征性的只取一钱,或者有车和牛陷在泥土里,我就用神力帮助推动车轮,拔出其陷入泥沼的苦恼,当时的大王设下了斋宴供养佛陀,我那个时候平整好地面等佛来应供,毗舍如来为我摩顶对我说:“应当平整心地,这样世界的地面也会一切平整”。(听了佛陀的教诲)我的心随即得到了开解(注:这也和菩萨之前一直直心做利益大众的善行,累积了福德有关系,所以时机到了听佛讲法就悟道了),观见构成身体的微尘和造就这个世界的微尘是平等没有差别的,微尘自性本空,实际彼此是不相互触摩的,以至于刀兵(砍杀)其实也是没有真正接触的,我因为体悟法性而领悟无生法忍,成就了阿罗汉果。并且将心回小向大,进入了菩萨阶位中,听闻如来宣说[妙莲华]((譬喻)真明之佛知见,在染亦不污,故谓为妙莲华,也是比喻的佛性本心)佛知见地(佛知见,是指诸佛如来照见诸法实相妙理之知见慧解),我帅先实证为做证明而成为[上首](指大众中的主位)
佛问修行圆通的法门,我以实相智慧观照构成色身和世界两者的微尘,本性平等没有差别,都是本具的[如来藏]虚妄的生发出尘劳之相,这样观照后,尘染销灭佛智圆满,成就无上道,是修持的最上等法门。】
(相关阅读:如来藏 ~ 楞严经)
——
【持地】
(菩萨)菩萨名。佛为母说法,上忉利天时,此菩萨为作三道之宝阶。
观佛三昧海经六曰:“父王白佛:佛母摩耶生忉利天,佛今光相神通具足,云何当往为母说法?佛告大王:如来当如转轮圣王足行之法,从阎浮提上忉利天,问讯檀越为说妙法。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持地,即从座起入首楞严三昧。三昧力故从金刚际金刚为轮,金刚为根,金刚为花,花花相次出阎浮提。时四龙王难陀,跋难陀,阿耨达多,娑伽罗龙王等,各持七宝诣持地所。奉上七宝,为佛世尊作三道宝阶。左白银,右颇梨,中黄金,从阎浮提金刚地际上忉利宫。”摩诃摩耶经上曰:“天帝释知佛当下,即使鬼神作三道宝阶。”
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释提桓因,告自在天子,(中略)化作金银水精。”
造像功德经上曰:“毗首羯磨,并诸天众,知佛将欲下阎浮提,作三道宝阶。”
【又】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第七位,有持地菩萨。密号曰内修金刚,愿相金刚。其荷负众生,如地之能持万物。故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阛阓huán huì】1.街市;街道。2.借指店铺;商业。3.借指民间。——摘自百度
【擎】往上托;举:众~易举。高~着红旗。——摘自百度
【妙莲华】
(譬喻)真明之佛知见,在染亦不污,故谓为妙莲华。楞严经五曰:“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实觉如幻三摩提。”长水疏五上曰:“此平等性观,能破无明开佛知见。此知见性,处妄常真,在染不染,今得显发,如开敷出水,故以为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首】
(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精入三摩地,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漩澓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
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屋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盻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
“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月光童子(具体事迹见下方名词解释)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忆念以往像恒河沙那么多劫之前,有佛出现世间度众,名号为[水天],教导菩萨们修习水精,以此入三摩地(即禅定),观照身中的水性是不相侵夺的,从最初的鼻涕唾液这样没有穷尽的津液、精血(精与血的统称,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大小便,在身中漩澓(水旋转回流),而水性都是相同的,到观见身中之水和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即注满香水之大海。据佛教之传说,世界有九山八海,中央是须弥山,其周围为八山八海所围绕。除第八海为碱水外,其他皆为八功德水,有清香之德,故称香水海)中的水,在本性上是平等没有差别的.
我在最初观照成功的时候,只是看到了水但还未达到无身的境界,
一次当我正在比丘房室内安静坐禅(即入定)的时候,我的弟子从窗户中看向室内,只看见清水遍满整个房间其他都看不到,弟子因为童稚无知就取来瓦砾投向水中,激起水花发出声音左顾右盼看了之后就离开了,而我出定之后顿时觉得心痛,就像舍利弗尊者在入定时候遭受违害鬼来打头那样(觉得身体不适),我自己思惟到:我已经获得了阿罗汉道,已经很久离开生病的因缘了,为什么今日忽然觉得心痛,难道会(于阿罗汉果)有所退失?
这时,童子很快来我这里说了上述发生的事,我就告诉他:“如果你再看到水,可以随即打开门进入水中去把瓦砾去除。” 童子奉行教导,在我之后入定时又清楚看到水中有瓦砾,就开门除去,于是我出定之后,体质回复如初,在值逢无量佛后,这样直到[山海自在通王如来]的时候,肉身才亡掉,实证身体的水性与十方界诸香水海,其本性都是契合于真空,两者无二无别,现今于(释迦)如来处,获得[童真]之名,成为菩萨。
佛陀问成就圆通的法门,我以实证水性一味普遍流通整个法界,获得[无生法忍],圆满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是最上等的修行法门!
(注:「生忍」:就是自己身心对「一切众生」和「外在世俗」的忍,能忍这类一切苦。
「法忍」:就是在修行方面对各种法门修持上的忍,学习过程都能安忍在修持的法中。
「无生法忍」:就是「不二」或称「无二」,就是超越「生忍」和「法忍」,不即不离,故称「无生法忍」。
详见:为什么要念佛、命终求生「极乐世界」?)】
——
【月光童子】
(人名)又曰月光儿。其父德护为摩揭陀国王舍城之长者,不信佛,听六师之言,作火坑欲害佛,其子月光童子谏止之,亦不听。后见佛到,火坑变而为凉池,心大悔责。归佛,得须陀洹果。佛与月光童子以成佛之记。且说佛灭后当作支那国王,兴隆三宝。德护长者经下曰:“又此童子,我涅槃后,于未来世,护持我法。(中略)于当来世佛法末时,于阎浮提支那国内,作大国王,名曰大行,能令支那国内一切众生信于佛法种诸善根。时大行王,以大信心大威德力,供养我钵,于尔数年,我钵当至沙勒国,从尔次第至支那国。”(历代三宝纪十二又引此经)。
佛说申日经曰:“佛告阿难:我般涅槃千岁已后,经法且欲断绝。月光童子,当出于秦国作圣君,受我经法,兴隆道化。秦土及诸边国鄯善、乌苌、归玆、疏勒、大宛、于填、及诸羌虏夷狄,皆当奉佛尊法,普作比丘。”此童子为月灯三昧经之对告众。其异译月明菩萨经称为月明童男。
宝雨经一曰:“尔时东方有一天子,名曰月光,乘五色云,来诣佛所。右绕三匝,顶礼佛足,退坐一面。佛告天曰:汝光明甚为希有。(中略)由汝曾种无量善根因缘,今得如是光明照曜,天子!以是缘故,我涅槃后,最后时分,第四五百年中,法欲灭时,汝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摩诃支那国,位居阿鞞跋致,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经于多岁,正法治化,养育众生,犹如赤子,令修十善。能于我法广大住持,建立塔寺,又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沙门,于一切时常修梵行,名曰月净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香水海】
略称香海。即注满香水之大海。据佛教之传说,世界有九山八海,中央是须弥山,其周围为八山八海所围绕。除第八海为碱水外,其他皆为八功德水,有清香之德,故称香水海。(俱舍论卷十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三、佛祖统纪卷三十一)p4009
FROM:【佛光大辞典】
【顾盻】意思是环视,左顾右盼。——摘自百度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1-30 15:49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3小时30分)
★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开示菩萨本觉妙明,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了觉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逢佛未几得无生忍,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琉璃光[法王子](法王子,菩萨的尊称,佛位的承继者)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忆念过去恒河沙那么多劫前,有一尊名号为[无量声]的佛出现世间度化众生,开示菩萨们本具的清净觉体真妙明心,教导菩萨们观照这个世界和众生的身,都是因为虚妄的缘起产生风力转动所致。我在那时以智慧观察世间安立不动时、观察世间变动时、观察身动时身不动时、观察心念动时,这些变动都是无二的平等没有差别的。
我那时了知这些诸多的变动性,实质是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的,十方微尘数量的颠倒众生,因为都堕入同样的虚妄之中,这样到三千大千世界,到一世界内所有众生,都如同一个器皿里贮藏的一百蚊子那样啾啾乱叫,在微小的空间里相互鼓动激发产生狂性喧闹。
在遇到佛不久之后,我获得了无生法忍,那时心意得到开解,于是见到了东方的不动佛国(阿閦佛的佛国),成为[法王子](菩萨的尊称,佛位的承继者)奉事十方佛,由此身心发光,洞然明彻无上正觉没有任何障碍。
佛陀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是虚妄而起没有最终的依托之处,由此领悟菩提心(正觉之心)入三摩地(正定),契合十方诸佛传授的妙明真心,为最上等的修持方法。】
——
【法王子】
梵语 kuma^rabhu^ta。音译究摩罗浮多、鸠摩罗浮。意译童真。乃菩萨之别名。菩萨为佛位之继承者,佛为法王,故总称菩萨为法王子。菩萨与如来法王之关系犹如世间王子与国王之关系,故称法王子。(阿弥陀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大智度论卷四、卷三十二、注维摩经卷一)p3340
FROM:【佛光大辞典】
【本觉】
(术语)众生之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相,照照灵灵,有觉知之德。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尔之性德,故曰本觉。即如来之法身也。然此本心体,无始以来,覆于无明烦恼,隐藏至于今日,一旦依修治之功,始显其性德,是曰始觉,然觉而观之,则始觉非别,原为本觉之体,故始觉本觉,咸同一致。本觉之外无始觉。始觉即与本觉同一也。仁王经中曰:“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起信论曰:“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明】
(术语)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楞严经一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千大千世界】
梵语 tri-sa^hasra-maha^-sa^hasra-loka-dha^tu,巴利语 ti-sahassi^-maha^-sahassi^loka-dha^tavo。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又作一大三千大千世界、一大三千世界、三千世界。谓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然据正确推定,所谓三千世界实则为十亿个小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实为千百亿个世界,与一般泛称无限世界、宇宙全体之模糊概念实有差距。又于佛典之宇宙观中,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观无量寿经卷十二、俱舍论卷十一、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往生要集卷八十四)p523
FROM:【佛光大辞典】
【分寸】1、说话或做事的适当标准或限度。2、微小。3、短暂的时间。4、茶叶。——摘自百度
【狂闹】意思是喧闹。——摘自百度
【洞彻】亦作“ 洞澈 ”,彻底地理解。——摘自百度
★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虚空藏菩萨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和如来(即释尊)都是从[定光佛](即燃灯佛)之处得到的[无边身](无边身指佛之身量无边际,这里应该指的法身),那时手中执持[四大宝珠](?),将十方微尘多的佛土都照明化作虚空,由真心自心中显现大圆镜(大圆镜智指的佛性,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其内放射出十种[微妙](不可思议的)宝光流布浇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刹来到镜内涉入到我身中,而(法)身如虚空没有形质,相互不相妨碍,此身能善于入微尘多的佛国,广大的施行佛事,最大限度的随顺众生的根器因缘给予教导,这样的大神通之力,是来自于我实相智慧的观照,了知地水火风四大没有究竟的依靠,是妄想中而有生灭的,唯有虚空之性无二无别,佛国之间本自同质空无边际,我在领悟真空广大之性后,发明了圆满究竟的[无生法忍]。
佛陀问修行圆通的法门,我以智慧观察虚空无边际而入三摩地(即正定)圆明了本具的佛性无边微妙力,以此为最上等的修持方法。
(注:「生忍」:就是自己身心对「一切众生」和「外在世俗」的忍,能忍这类一切苦。
「法忍」:就是在修行方面对各种法门修持上的忍,学习过程都能安忍在修持的法中。
「无生法忍」:就是「不二」或称「无二」,就是超越「生忍」和「法忍」,不即不离,故称「无生法忍」。
(详见:为什么要念佛、命终求生「极乐世界」?)】
——
【虚空藏】
(菩萨)梵名A^ka%s/agarbha,又Gaganagarbha,又云虚空孕。菩萨名。空慧之库藏,犹如虚空,故名虚空藏,包藏一切之功德如虚空,故名虚空藏。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中尊也。大集经虚空藏品谓为从此东方大庄严世界一宝庄严佛所之菩萨,虚空藏菩萨经谓为从此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胜华敷藏如来所之菩萨。金刚界之曼陀罗在贤劫十六尊之中。胎藏界在第六之释迦院与第十之虚空藏院。
注维摩一曰:“什曰:虚空藏菩萨,实相慧藏如虚空也。”
千手经曰:“当知其人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
大集经十四虚空藏品曰:“何因缘故名虚空藏?佛告速辩菩萨:善男子!譬如大富长者多诸民众,无量库藏财宝充满,能行布施,心无悭吝。若行施时,贫穷往者,随意所须,开大宝藏,悉能给与,彼诸众生皆得适意。长者施已,心喜无悔。善男子!虚空藏菩萨亦复如是。(中略)得如来神足力故,于虚空中,随众生所须,若法施若财施,尽能施与,皆令欢喜。”
大日经一曰:“次复于龙方,当画虚空藏,勒勇被白服,持刀生焰光。”
同疏五曰:“次于西方画虚空藏菩萨,被鲜白衣,左手持莲华,华上有大刀印,刀印上遍生焰光。及诸眷属皆坐正莲华上。此菩萨持如来等虚空慧。所以持大刀者,利慧之标帜也。被服白衣,明白净无垢,是其教门外饰也。譬如虚空无所分别,亦无所积集,而世间万像依之以生。今此法门亦尔,于毕竟空中出生不思议自在用,无有究尽。如大集虚空藏经中广明,故名虚空藏也。”此菩萨与南方宝生四菩萨之最初宝菩萨同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光如来】
定光,梵名 Di^pam!kara,巴利名同。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出现于过去世,曾为释尊授记之佛。又作锭光如来、然灯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
关于其本缘,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所载,过去久远劫有王名为地主,将统领之阎浮里地半分予其臣善明统治,善明之第一夫人日月光生子之际,阎浮里内金光晃然,该子颜貌端正,具三十二相,因而名为灯光。年二十九,出家学道,即夜成佛。善明王与四十亿众诣灯光如来,听其说法,如来又至地主王处,为其说法。此处,地主王乃释尊自身,灯光如来即善明之王子,出现于地主王治下,而受其供养。
四分律卷三十一,则以定光如来为胜怨王大臣提阎浮婆提之子,受胜怨王之供养,其时,有比丘名为弥却,以花散如来之上,脱鹿皮衣掩泥泞路,让如来踏过,如来因此为弥却记别,此处即以弥却为释尊之前身。又关于定光如来出现之时劫,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佛本行集经卷三等,谓过去久远劫;修行本起经卷上、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则谓过去九十一劫。
定光如来乃过去佛中最有名者,故诸经论多以定光为中心,而说其前后诸佛之出现,如大阿弥陀经卷上载,定光之后有三十三佛,平等觉经卷一载,有三十八佛。于今印度山崎(梵 Sa^nchi^)塔门浮雕中,有定光如来化作大城之图像,此与四分律卷三十一所载相合。(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卷四十、道行般若经卷六、放光般若经卷六、中本起经卷上转法轮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参见:地主王)2308)p3176
FROM:【佛光大辞典】
【无边身】
(术语)佛之身量无边际也。西域记九曰:“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圆镜智】
谓如来真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是名大圆镜智。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刹】
<一>梵语 ks!etra 之略译。又作纥差呾罗、刹多罗、差多罗、刹摩。 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一般所熟知之“佛刹”即佛土之意。
<二>梵语 laks!ata^ 之略译。全称剌瑟胝。 意谓标志、记号。指旗杆或塔之心柱。一般称寺院谓寺刹、梵刹、金刹或名刹等,盖佛堂前自古有建幡竿(即刹)之风,故得此名。僧人对语时,称对方之寺为宝刹。p3731
FROM:【佛光大辞典】
【随顺】
谓随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法华经卷一序品有供养诸佛、随顺(梵 a^nulomiki^)行大道、具六波罗密之说。同经卷四“五百弟子受记品”亦说,世尊甚奇特,所为极希有,随顺(梵 anuvartayante)世间若干之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之贪著。
新华严经卷三十七中亦有菩萨如是观一切法之自性清净,随顺(梵 anuloma)不违,得入第六现前地,得明利之随顺忍(梵 anulomiki^ ks!a^ntih!),而未得无生法忍等之记载。
随顺一语,在佛、众生、教法皆可用之。于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举出十种随顺学法,即不净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逆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光明想、离欲想、灭想、死想;并言欲修习十想,须断十种障碍学法与违逆学法。又举出宿因、随顺教、如理加行、无间殷重所作、猛利乐欲、持瑜伽力、止息身心粗重、数数观察、无有怯弱、离增上慢等十种随顺学法,并一一加以解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成熟品、大乘庄严经论卷二成熟品、俱舍论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上)p6352
FROM:【佛光大辞典】
★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弥勒菩萨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忆念以前微尘劫那么久远之前,有尊佛出现世间度化众生名叫[日月灯明],我从这尊佛所得以出家,但是心中还是看重爱好世间名声,喜欢在尊贵的族姓之家往来游走。
那时世尊教导我修行唯心识观,修习禅定入三昧正定,从那以来经过多劫以此三昧承事恒河沙那么多的佛(修学佛法),求取世间名声之心得到了熄灭不复再有,这样到了[然灯佛]出世度众的时候,我才最终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照见尽虚空遍法界如来国土[净][秽][有][无],都是我心(心王,阿赖耶识)变化显现的。
世尊,我了知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道理,由清净的阿赖耶识里流现出无量如来,现今得(释尊)授记,次后当替补佛位成佛。
(注:这里要厘清一点,这边讲到的[心识],不是指的第六意识,而是第八识,心王,就是阿赖耶识,具体请学习:[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所现])
佛陀问修行圆通的方法,我是以观照十方世界[唯识所现],识心(阿赖耶识)清净圆明入圆满绝待之真实,远离依于他之因缘而起之法和凡夫妄情计度揣测之习,获得无生法忍,以此为最上等的修持方法。
(注:「生忍」:就是自己身心对「一切众生」和「外在世俗」的忍,能忍这类一切苦。
「法忍」:就是在修行方面对各种法门修持上的忍,学习过程都能安忍在修持的法中。
「无生法忍」:就是「不二」或称「无二」,就是超越「生忍」和「法忍」,不即不离,故称「无生法忍」。
(详见:为什么要念佛、命终求生「极乐世界」?)】
【弥勒】
(佛名)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于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
注维摩经一曰:“什曰:弥勒,菩萨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子。”
法华嘉祥疏二曰:“弥勒,此云慈氏也。过去值弥勒佛发愿名弥勒也。出一切智光仙人经,弥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慈氏佛说慈心三昧经,故曰慈也。
华严经云: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
天台净名疏五曰:“言弥勒者,有云从姓立名,今谓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弥勒,此翻慈氏。过去为王名昙摩流支,慈育国人,国人称为慈氏。自尔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云无胜。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亲见正文,未可定执。”俱舍光记十八曰:“梅怛,此云慈。俪药,此云氏。菩萨于慈姓中生,从姓立名,故名慈氏。旧云弥勒,讹也。”
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低黎,并讹也。”慧苑音义下曰:“弥勒,具昧怛[口*履]曳,此翻为慈氏也。”慧琳音义十四曰:“弥帝隶,古云弥勒,皆讹略不正也,正音云每怛哩。”
西域记七曰:“梅怛丽耶,唐言慈,即姓也。旧曰弥勒,讹略也。”在密教,胎藏界之弥勒,坐于中台八叶院东北方之莲上,金刚界之弥勒在贤劫十六尊中,坐于东方,羯磨会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刚因菩萨,即为此尊之本誓,大轮金刚者,此尊之教令轮身也。密号曰迅疾金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依他】
(术语)非自然之法,而为依于他之因缘而起之法,是曰依他法,亦云依他起性。三性之一。成唯识论八曰:“由斯理趣,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
大势至菩萨法王子(和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并称西方三圣,以智慧光普照一切,和观世音菩萨同时发愿,阿弥陀佛涅槃后会先后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成佛,法化众生。)(相关阅读:如何由外表区分[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形象?)(法王子是对菩萨的尊称,佛位的承继者)和祂同来的五十二位菩萨,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忆念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度众名号为[无量光],之后一劫的时间内,相继有十二尊佛出现这个世间,最后一尊佛名号叫[超日月光],这尊佛教导我修行[念佛三昧](相关阅读:念佛三昧 ~ 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
譬如有人,一人专门忆念而一人专意忘却,这样的两个人,即便相逢也和没有相逢一样,或是相见和如同没有见到一般,如果二人能相互忆念并且都忆念的很深,这样从一生到一生,彼此就会像影子追随身体一样不相违背不相分离,十方如来怜悯忆念就像母亲忆念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舍弃逃逝,母亲即便忆念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孩子忆念母亲能够像母亲忆念孩子那般深切的时候,那么母子经历一生又一生也都不会相违远去,同样的道理,众生的心如果能忆佛念佛,现前或是将来必定能够见佛离(成)佛不远,不用再藉由其他的方便法,就能自行打开真心(转凡心为佛心),就像常常受香熏染的人身上自然而然会有(佛的功德)香气和光明,这就叫做香光庄严。)
(注:透过时时忆想佛菩萨和念佛菩萨名号,仿效佛菩萨的精神,
我们由心性上逐渐改变,心常忆念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和光明
借此逐渐由心改变我们的思想行为,真正逐渐把自己由凡夫转变佛
详见:[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我(即大势至菩萨)本来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因为念佛之心而悟入的[无生法忍],现今在这个娑婆世界摄受念佛人归向(西方)佛国净土。
佛陀问成就圆通的法门,我不作其他选择,唯有都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令心不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净念相继(不断),由此获得[念佛三昧],以此为最上等的修持方法!”
(相关阅读:念佛三昧 ~ 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
——
【大势至】
菩萨名,为西方三圣之一。观无量寿经说:“以智能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 (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1 11:25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20分)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感恩法师慈悲翻译,阿弥陀佛)
1,【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由此获得二种殊胜的功德】
★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
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学习解说:这时,观世音菩萨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释迦)佛说:
世尊,忆念我往昔在无数恒河沙那么久远劫之前
(注:由此可看出菩萨修菩萨行是多生多劫的,《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也有偈颂赞叹菩萨:[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有一尊佛出现世间,名号为[观世音],我是从这尊佛发起菩提心的
(注:关于更多菩萨发菩提心的事迹,还可参考:[发心不同果报则不同]---读《大悲莲华经》中诸佛菩萨初发菩提心的事迹有感)
(注:这是指的观世音菩萨因为亲近善知识而发起了菩提心,因为佛陀是最大的善知识
正确的[发心]并不容易,这需要善知识的引导(详见:[解答]念经念咒-------究竟[数量]重要还是[发心]要紧? ?)),
佛陀教导我从[闻](听闻佛法)[思](思维佛法)[修](实修佛法)入三摩地。
(注:观世音菩萨因地修行的时候,从[观世音佛] 发心发菩提心,再到佛陀教导[闻思修]三个修行阶段
其实也就是[大般涅槃经]里的讲的: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
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思维佛法,实修佛法(详见: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佛经为什么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读诵?,修学佛法的四个阶段 ~ 大般涅槃经)
可见佛菩萨[因地]也是这样修行,这样为我们作出榜样的,
我们当然更应该好好依教奉行,如法实修,才能最终如佛菩萨那样恢复清净光明的佛性真心,普渡众生,自利利他,深深感恩
「因地」是相对于「果地」来说,大乘的「果地」就是指成佛,「因地」就是菩萨行阶段)(详见:为什么要念佛、命终求生「极乐世界」?)】
★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学习解说:最初在修习听闻中,觉察到让自己流转生死的处所,就是执著外在的声尘而产生种种妄念,令心性被染污,所以才会入生死流,不断轮回
所以明白应当截断导致生死流转的[声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向内观照自己的闻性,直到[动静二相]都了了然(明明白白)不再生起(一般众生则大都是无知无觉,而不是了了然而不闻)
(注:声尘有动相和静相所以是生灭的,而闻性不会随着动静二相而改变,所以是常在的
这里要厘清一下:一般众生以为没有声音的时候,闻性也没在了,实际上如果无声的时候闻性也随之消失,那要如何知道是无声呢?
所以说闻性是常在的,并非[无声号无闻])
这样再持续增上修行,令听闻和所闻到的声音都灭尽,对一切听闻的音声没有任何的执着,
这样觉性现前、再继续增上,直到所觉处都变为空寂,并且对空的觉受达到极其圆满,
之后不执着空,继续修行增上,待到空的觉受、和所空的对象都空掉了,这样(有、空二种)生灭之相灭尽破除之后,不生不灭的寂灭境界就现前了
就能忽然之间超出世间和出世间的区隔,进入十方真实圆明的世界,获得二种殊胜圆通的功德:
一是,上与十方一切诸佛本具的妙觉真心相契合,获得和诸佛如来相同的大慈悲之力,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二是,下与十方一切六道众生的心相契合,证入同体大悲,切身体会众生的苦,满众生愿,施以无畏,拔济众苦,使获得安乐。】
——
【上合诸佛本觉妙心】
本觉妙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也。谓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是为殊胜。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下合众生同一悲仰】
谓菩萨所证圆通之理,与众生本有之心,迷悟虽殊,体元不二。故能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冥应十方,等施无畏,设有所求,随愿满足,是为殊胜。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2 17:37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5小时35分)
2,观世音菩萨为何能【三十二应身广度众生】?——[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首楞严三昧)的妙用之①
★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学习解说:世尊,由于我供养观音如来,承蒙如来教授我[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具有了和诸佛如来一样大慈悲力的缘故,令我能应化成三十二类身分(具体下面会讲到),微妙的涉入诸佛国土,随众生根器次第因缘而给予度化。
(注:这里讲的[金刚三昧],就是首楞严三昧,即佛性。可见佛菩萨都是在[禅定]中度化中众生的
『大般涅槃经:
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详见: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般涅槃经))】
——
【如幻】
(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西俗多工伎,以种种法现出无实之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谓之幻,幻事虽如实见闻而非实也,故以譬一切诸法之无实。
智度论六曰:“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如幻。”维摩经方便品曰:“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参见: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1】【学习解说:世尊,如果有菩萨们修行入定,向上增进修行达到无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胜解(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末学理解为佛性)即将圆满的时候,我(指观世音菩萨)现[佛身]为之说法,令其获得解脱。】
词解:
(三昧(梵文:समाधि Samādhi),又译三摩地、三摩提,意译为等持、正心行处、「心一境性」,佛教术语,意指专注于所缘境,而进入心不散乱的状态,皆可称为三摩地)
【胜解】
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然有关胜解一语,各家之解释互异,说一切有部与俱舍宗谓胜解为十大地法之一,能与一切心所相应,即于一切心品遍起。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不论是与非、邪与正,皆能审决,为此心所之作用。如心对境时,其为花、为月,心即印可其为花、月,故一切心品必定有此心所。然唯识宗则以其为五别境之一,不能遍于一切心所。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彼说非理。”此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
又上座部主张胜解即“决定”,而与“智相”无别。说一切有部则以“印可”为胜解之别作用,谓“印可”乃经由胜解以衍生之另一作用,故异于胜解或智相等;而“智相”之外别有其体。大毗婆沙论卷一○一谓择灭乃无为解脱之自性,胜解为有为解脱之自性。(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卷二十八)p486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
梵语 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有漏)2452)p5128
FROM:【佛光大辞典】
★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2】【学习解说:如果有二乘的[有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行者,内心[寂静](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妙明真心显露,殊胜微妙的境界即将圆满的时候,我(指观世音菩萨)就以[独觉身](又曰缘觉。即辟支。常乐寂静,独自修行,修行功成,于无佛之世,自己觉悟而离生死者,谓之独觉。)显现在前,为他说法,令获得解脱
注:独觉行者虽然凭自己的智慧来悟道,但是只能自己解脱生死,不如佛菩萨那样,能觉悟有情,兼济众生。】
——
【寂静】
<一>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六门教授习定论、往生论)
<二>指涅槃之寂灭无相。无生即寂,无灭即静;涅槃境界远离诸苦,湛然常住,无生无灭,故称为寂静。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就有余依及无余依地各说四种寂静。(一)有余依中:(1)苦寂静,谓永尽诸漏,及断除后有之众苦,而得当来不生之法。(2)烦恼寂静,谓断除一切之烦恼,而得毕竟不生之法。(3)不损恼有情寂静,谓永断烦恼,不造诸恶,修习诸善。(4)舍寂静,谓恒住于“舍”性之中,不喜不忧,安住于正念正知。(二)无余依中:(1)数教寂静,谓诸数及言教等并息。(2)一切依寂静,谓有余依中虽有施设依乃至后边依等八依,今于此境界中总断离此等诸依。(3)依依苦寂静,谓依准前述之八依,永灭除众生之苦。(4)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依准前述之八依,苦之疑虑不生。(法蕴足论卷四、卷六、般若灯论卷二、十八空论、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瑜伽论记卷二十四)p4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妙明】
(术语)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楞严经一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学】
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独觉】
(术语)又曰缘觉。即辟支。常乐寂静,独自修行,修行功成,于无佛之世,自己觉悟而离生死者,谓之独觉。此有麟角喻部行二种,独身无伴侣,如麟一角,为前者,有伴侣而同一独悟,为部行。出于无佛世,不藉佛之教法,则一也。是不依佛之声教,故胜于声闻,自脱生死而止,不能兼济他,故不及佛。即大中小三乘之中乘也。俱舍论十二曰:“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又曰:“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二者麟角喻。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为独胜。(中略)由本事中说,一山处总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与独觉相近而住,见彼威仪,展转游行至外仙,现先所见独觉威仪,诸仙睹之咸生敬慕,须臾皆证独觉菩提。(中略)麟角喻者,谓必独居。”(参见:缘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3】【学习解说:如果有二乘的[有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行者,】,断除了十二因缘导致的无明生死,胜性显露,殊胜妙明的境界即将圆满的时候,我(指观世音菩萨)就以[缘觉身]显现在前,为他说法,令获得解脱
(注:独觉和缘觉的区别,主要是:【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注:关于十二因缘,请学习:[必修]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其实是讲有情生命的缘起, 就是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12个过程
就是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无明,是指过去世无始劫以来的烦恼
无明就是存在第八识, 第八识就像仓库, 就像生命不断轮回的记忆库
善恶种子都存在第八识中, 无明就是愚痴, 是相对于圆满的佛性
所以,十二因缘起于第八识1.无明(于第八识中)
然后进入第七识(行蕴,心念瀑布流) 2.行(这里的行就是行蕴,指第七识)
然后进入第六识(就是一般讲的意识) 3.识(这里是指第六识, 生成指意识已经投胎)
4.名色(名指第六识,色指第五识, 此时有意识和肉体, 但是眼耳鼻舌尚未生成)
5.六入(六根生成) 6.触(产生六触) 7.受(因为六触产生六种觉受分别)
8.爱(对六种觉受产生贪爱) 9.取(对六种觉受产生执取) 10.有(因执着而产生现业果报)
11.生(以前面的方式不断出生) 12.老死(不断以前面的方式老死))
——
【有学】
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4】【学习解说:如果有小乘的[有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行者,因为修行(苦集灭道)四圣谛而证得空性,修道至入灭(小乘有余涅槃),胜性即将圆满显现的时候,我(指观世音菩萨)就以[声闻身]显现在前,为他说法,令获得解脱】
——
【有学】
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圣谛】
又名四真谛,或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
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
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
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
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兹列表说明如下:
(, 下载次数: 438)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声闻】
(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
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5】【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已经明白领悟欲望心的过患,不再因为欲望而犯种种的恶法恶行,欲望之身已经清净,我(指观世音菩萨)就以[梵王身](即色界初禅天主)显现在前,为他说法,令获得解脱】
——
【梵王应】
梵王者,即色界初禅天主也。谓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初禅天】
为色界四禅天之一。乃修初禅定之人命终后所生之处,或指居于此天之众生。以此天之众生已远离欲界之恶法,而生起喜、乐之感受,故此天又称为“离生喜乐地”。据俱舍论卷八、卷二十八、顺正理论卷二十一载,此天众生又分为三:
(一)大梵天(梵 Maha^-brahman),乃初禅天之王,亦为主宰娑婆世界之大梵王。乃广善之因缘所生,系最初生而最后殁者,得“中间定”,威德殊胜。
(二)梵众天(梵 Brahma-pa^ris!adya),乃大梵所有、所化、所领之众。
(三)梵辅天(梵 Brahma-purohita),即于大梵天之前行列,而为其辅翼之侍卫。又于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中,除上述三天外另举出梵身天(梵 Brahma-ka^yika),共计为四。
此外,有关初禅诸天之依处、身量及寿量等之果报,于长阿含经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俱舍论卷十一、立世阿毗昙论卷三、卷七等皆详加记载。又以此天乃大梵天所住之世界,故又称梵界(梵 Brahma-loka),或梵世天。
(瑜伽师地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八、大智度论卷九)((参见:四禅天)1846、“色界”2545)p2792
FROM:【佛光大辞典】
=====(1-5这些身,都已经是能成就解脱之因了,因为欲望已经清净,不会再因之而生死流转了,所以称为[令其解脱])=====
★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6】【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喜欢做[天主](诸天之帝主)统领天人,我(指观世音菩萨)就以[帝释身]显现在前,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注:帝释天,即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帝王,释尊为报母恩,在这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和大众宣说了《地藏经》)
——
【天主】
(天名)诸天之帝主也。最胜王经八曰:“有王法心论,名天主教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帝释】
(天名)忉利天之主也,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他之三十二天(忉利天译三十三天),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S/akra deva%na%m indra,略云释提桓因。新译之梵名,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译能,天帝之姓,提桓者天,因陀罗者帝,即能天帝也,今反转梵语而谓为帝释,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一众也。
大日经一曰:“初方释天王,安住妙高山,宝冠被璎珞,持跋折罗印,及诸余眷属,慧者能分布。”
同疏五曰:“于东方五顶之南当画因陀罗释天之主,坐须弥山,天众围绕。首戴宝冠,身被种种璎珞,持跋折罗。及诸余眷属,谓舍指夫人,及六欲天等,是如图中所示也。”
法华义疏二曰:“释提桓因者,具足外国语应云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为能,提桓为天。因陀罗为主,以其在善法堂治化称会天心,故为能天主。”
法华玄赞二曰:“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姓也,此翻为能。提婆,天也。因达罗,帝也。正云能天帝。释提桓因,云天帝释,俱讹倒也。此在妙高山顶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也。过去字憍尸迦,此云茧儿,名阿摩揭陀。此云此毒害,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7】【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喜欢自由自在的游行在十方世界,我(指观世音菩萨)就以[自在天身](即欲界第五天天主身)显现在前,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自在天应】
自在天者,即欲界第五天也。谓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菩萨即于彼前,应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8】【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喜欢自由自在的在虚空中飞行,我(指观世音菩萨)就以[大自在天身](即欲界第六天天主身)显现在前,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
【大自在天应】
大自在天者,即欲界第六天主也。谓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9】【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喜爱统领鬼神、拯救卫护国土,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天大将军身]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
【天大将军应】
天大将军,即帝释天主之大将军也。谓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菩萨即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10】【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喜爱统治世界保护众生,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四天王身](28天中的唯一地居天(居须弥山的山腰),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层天--四天王天的天主,是再上一层忉利天,天主帝释天的外将)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
【四天王】
(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
称为四天王天Caturmaha%ra%jaka%yika%s,东持国天Dhr!itara%s!t!ra,南增长天Viru%d!haka,西广目天Viru%pa%ks!a,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s/raman!a。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
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
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
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
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
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
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
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11】【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喜爱生在天宫之中和驱使鬼神办事,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四天王太子身]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6-11说的是,菩萨应众生心、众生性,化现[天身]度众的情况=====
★ 若诸众生乐为人主,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12】【学习解说:如果有人乐于做人中的君主,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人王身](人中帝王)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13】【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喜爱主理家族中的事务及于其中受到推崇礼让,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长者身](积财具德者之通称)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
【长者】
(杂名)梵语曰疑叻贺钵底Dr!ha-pati,积财具德者之通称。如须达长者等。法华玄赞十曰:“心平性直,语实行敦。齿迈财盈,名为长者。”
又,年长者之称。孟子曰:“徐行后长者。”
又,显贵者之称。史记曰:“门外多长者车辙。”
又,谨厚者之称。汉书曰:“宽大长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其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14】【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喜爱谈论有价值的言论、善言,喜欢清净居住(不喜愦闹),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居士身](居财之士,居家之士,在家志佛道者)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
【居士】
(杂名)梵语曰迦罗越kulapati,居财之士,居家之士,在家志佛道者。
辍耕录曰:“今人多以居士自号。考之六经,惟礼记有居士锦带。注,谓道艺处士也。”吴曾能改斋漫录曰:“居士之号,起于商周之时。
韩非子书曰:太公封于齐,东海上有居士狂矞华士昆弟二人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而食之,掘而饮之云云。则居士之由来久矣。”
魏志管宁传曰:“胡居士贤者也。”
南史曰:“阮孝绪屏居一室,家人莫得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到洽筑室岩阿,幽居积岁,时人号曰居士。虞寄居闽中,知刺史陈宝应有异志。恐祸及,乃著居士服,居东山寺。”魏书曰:“卢景裕不仕,贞素自得,人号居士。”今为在家修禅者之称。
注维摩经一:“什曰:外国白衣多财富乐者,名为居士。肇曰:积财一亿,入居士里。宝货弥殖故,贪著弥深。”
天台观音义疏曰:“居士者,多积贿货,居业丰盈,以此为名也。”
慧远维摩经疏一曰:“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
祥法华义疏十二曰:“居士有二种:一居舍之士,故名居士。二居财一亿,故名居士。”
法华玄赞十曰:“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名为居士。”
十诵律六曰:“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罗门种。余在家白衣,是名居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15】【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喜爱治理国土,和剖析论断国邦城邑之间的事务,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宰官身](宰相大臣的形象)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16】【学习解说:如果众生中有喜爱数术(例如占卜、看星象、天相等)以及喜欢养生之类的,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婆罗门身]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注:婆罗门是当时印度四个种族中,最高贵的种姓,其余为刹帝利(即王种,奕世君临,统辖其余之三姓者)、吠舍(即商贾,贸易有无者)、四戍陀罗(即农民及奴,身勤稼穑者)
——
【婆罗门】
婆罗贺摩拿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17】【学习解说:如果有男子,喜好出家修学,持守种种戒律,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比丘身](出家男众身)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 若有女子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18】【学习解说:如果有女子,喜好出家修学,持守种种戒律,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比丘尼身](出家女众身)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19】【学习解说:如果有男子,爱乐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优婆塞身](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 若复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20】【学习解说:如果有女子,以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自我约束,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优婆塞身](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女居士)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21】【学习解说:如果有女子,乐于打理国家内部政务或是家族中的各类事务来协助治理家国之事,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女君主以及国公的妻子等有封号的大家族中的妇女身份]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22】【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不行男女欲事保持童贞,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童男之身]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佛道】
★ 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23】【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不行男女欲事保持童贞,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童女之身]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所愿】
=====12-23说的是,菩萨应众生心、众生性,化现[人身]度众的情况=====
★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24】【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乐于脱离天人身(解脱轮回),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天人身]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所愿】
(注:伦,指的是辈,类的意思)
★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25】【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乐于脱离龙身(志求善道或出离轮回),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龙身]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所愿】
★ 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26】【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乐于脱离药叉身(志求善道或出离轮回),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药叉身](即夜叉,是恶鬼,有三种:一者在地,二者在虚空,三者在天)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所愿】
——
【夜叉】
梵语夜叉,华言勇健,亦名暴恶。有三种:一者在地,二者在虚空,三者在天。地夜叉不能飞腾,虚空与天二夜叉,皆能飞行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27】【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乐于脱离乾闼婆身(志求善道或出离轮回),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乾闼婆身]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所愿】
——
【乾闼婆】
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阴,即身也。不啖酒肉,惟香资阴,故名香阴。是帝释天主乐神,在须弥山南,金刚窟住。天主欲作乐时,即上天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28】【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乐于脱离阿修罗身(志求善道或出离轮回),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阿修罗身](众生之一,福报次于天人,男的丑陋好斗女的长相端正,根据楞严经记载:天上、人中、鬼里都有其类)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所愿】
——
【阿修罗】
梵语阿修罗,华言无端正,以男多丑而女端正故,又云非天。谓此神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行非天也。其所居宫殿城郭器用,降于地居天一等;亦有婚姻男女,法式略如人间。(地居天者,即三十三天及四天王天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若紧陀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陀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29】【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乐于脱离紧那罗身(志求善道或出离轮回),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紧陀罗身](即紧那罗,似人而头有角,亦帝释天主乐神)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所愿】
——
【紧那罗】
梵语紧那罗,华言疑神。似人而头有角,亦帝释天主乐神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30】【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乐于出离摩呼罗伽身(志求善道或出离轮回),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摩呼罗伽身](地龙而腹行,也有说是大蟒神而腹行)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所愿】
——
【摩睺罗伽】
梵语摩睺罗伽,华言大腹行。罗什法师云是地龙而腹行,又云是大蟒神而腹行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31】【学习解说:如果有众生乐于为人,修习成就人身的[五戒十善],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人身]为他说法,令其能够成就所愿】
(要获得人身,必然要持守五戒十善,请看《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的教导(详见:[必读]贫富,长短命,多少病,美丑,智愚,六道轮回...种种因果报应):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人趣报]。
一者不杀。
二者不盗。
三者不邪淫。
四者不妄语。
五者不绮语。
六者不两舌。
七者不恶口。
八者不贪。
九者不瞋。
十者不邪见。
于十善业。缺漏不全。
以是十业。得人趣报。』)
★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32】【学习解说:如果一切有形或没有形体的众生,以及有想(从忆想所生的)和无想(想心昏迷,无所觉了)的众生,(志求善道或出离轮回),我(指观世音菩萨)就应现[摩呼罗伽身]为他说法,令其成就所愿】
——
【有想】
有想者,从忆想所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是也。(罔象者,似有似无也。潜结者,潜即隐伏,结即凝滞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想】
无想者,想心昏迷,无所觉了也。谓此类有情,因顽钝愚痴之惑,起枯槁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是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者,如华表生精,如黄头外道化为石是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24-32说的是,菩萨应众生心、众生性,化现[天龙八部身]度众的情况=====
深深感恩 顶礼 菩萨慈悲度众的大悲心
★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薰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学习解说:以上就叫[妙净(无上清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都是因为闻性薰修圆通了[首楞严三昧](相关阅读:[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由此三昧具有的无作妙力(无因缘造作的微妙之力)所自在成就的】)
(注:末学理解,上述也是菩萨道的普渡众生法门——四摄法的具体体现,令由是受道)
——
【无作】
(术语)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七帖见闻七曰:“圆教意十界三千万法皆中道,法尔任运自然体,始令造作法无之故,名无作教也。”
【又】心无造作物之念也。如无作三昧是。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起,观法如化。”
【又】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自然相续之法也。如无作戒,无作色等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3 19:32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4小时30分)
3,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布施众生十四种无畏功德?([闻薰闻修金刚三昧](首楞严三昧)的无作妙力之②)
★ “世尊!我复以此[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学习解说:世尊,我还以此[闻薰闻修金刚三昧]的无作(无因缘之造作、心无造作物之念、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自然相续之法)妙力(微妙之力),悲悯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让众生中有对我心怀悲恋仰慕者,能感应道交,而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具体下面会一一讲到):】
——
【无作】
(术语)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七帖见闻七曰:“圆教意十界三千万法皆中道,法尔任运自然体,始令造作法无之故,名无作教也。”
【又】心无造作物之念也。如无作三昧是。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起,观法如化。”
【又】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自然相续之法也。如无作戒,无作色等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金刚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智慧坚固,能破诸三昧;譬犹金刚,坚固不坏,而能碎诸万物,是名金刚三昧。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四无畏】
据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即:
(一)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不自观音,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故使受苦众生蒙此真观,即得解脱,是为无畏。
(二)知见旋复,在心谓“知”,在眼谓“见”;“知”、“见”之性热,则属于火。谓菩萨能旋转知见,以复真空,能使众生,设入火难,火不能烧,是为无畏。
(三)观听旋复,“观”、“听”之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能使众生,设为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为无畏。
(四)断灭妄想心无杀害,谓菩萨证悟实性,断灭妄想,发大慈心,无杀害念,能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
(五)熏闻成闻六根消复同于声听,谓熏闻属思,思其所闻,无性可得,则成真闻;六根害人,与兵刃无异。菩萨六根既皆消灭,以复真空,一切尘境,同于声听,能使众生之当被害者,刀刃所加,段段折坏,是为无畏。
(六)闻熏精明明遍法界,谓菩萨从闻熏习,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众生虽被药叉啹宣暗者来近其侧,然菩萨之精明能使药叉之目受明夺,自不能视,是为无畏。
(七)音性圆消观听返入,谓受虚妄声尘系缚,无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使众生禁系等事不能著身,是为无畏。
(八)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谓菩萨消灭音声,圆成闻慧,则遍生慈力,能以大力令彼得乐,是以众生经于险路如行坦途,或遇恶寇,自不能劫,是为无畏。
(九)熏闻离尘色不能劫,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能使一切性多淫之人不生贪欲,是为无畏。
(十)纯音无尘根境圆融,谓菩萨音性纯净,离诸妄尘,根境相入,圆融无碍,能使怀忿恨之人不生嗔恚,是为无畏。
(十一)消尘旋明,谓菩萨除暗消尘,旋复性明,能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是为无畏。
(十二)融形复闻,谓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故涉入世间,而不坏世间之相,能遍十方,供养微尘数佛,禀承其法,各为法子;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十三)六根圆通明照无二,谓菩萨六根圆融,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明照无二,由此故能承顺法门,受领无失;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十四)我一名与六十二恒河沙名等无有异,谓菩萨得真圆通,能使求福众生,但持我之名号,与彼俱持无数菩萨名号之人,较量所得福德,等同而无异,是为无畏。p413
FROM:【佛光大辞典】
★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学习解说:第一种无畏是,我(指观世音菩萨)不以妄心分别观听自己听到的音声,而是以觉性来观(以正慧观察事理)照,照破声尘,返归真心自性,让十方世界正遭受生死苦恼的众生(注:众生之所以苦恼,根本原因是将五蕴和合的假我当成是真我,由此衍生我所和诸多的烦恼),因为观照倾听称念我(名号)的音声,而获得解脱。
注:众生因为称念忆念菩萨名号,与菩萨的大悲心起联结,相由心生,业由心转,而获得救度和解脱。】
——
【不自观音,以观观者】
不自观音者,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也。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故令受苦众生,蒙此真观,即得解脱,是为无畏。经云: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是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苦恼】
(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观】
以正慧观察事理。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学习解说:第二种无畏是,我(指观世音菩萨),旋转凡夫知见复原为佛知见,进入无妄想分别不执着的真空实相境界,令被大火所烧的众生,因为观照称念忆念我(的名号),和大悲心的光明(法界光明)起联结(得到护佑),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不会被大火所烧。】
——
【知见】
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p3461
FROM:【佛光大辞典】
【知见旋复】
在心曰知,在眼曰见。知见性热,则属于人(编者注:‘人’疑为‘火’字)。谓菩萨能旋转知见,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入火难,自不能烧,是为无畏。经云:设入大火,火不能烧。是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六知见】
(名数)又云十六神我。未见正道之人,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诸缘,即有十六知见之别:
一、我,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
二、众生,于五阴等法和合中妄计有实之众生而生,故名为众生。
三、寿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有我受一期之报命有长短,故名寿者。
四、命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之命根,连续不绝,故名命者。
五、生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生起众事,又我来生人中,故名生者。
六、养育,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养育他人及我生为父母所养育,故名养育。
七、众数,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众法之数,故名众数。
八、人,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为能修行之人,异于不能修行之人,及我生于人道,异于余道,故名人。
九、作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身力手足,而能任事,故名作者。
十、使作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役他,故名使作者。
十一、起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起后世罪福之业,故名起者。
十二、使起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起后世罪福之业,故名使起者。
十三、受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后身当受罪福之果报,故名受者。
十四、使受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受后世罪福之果报,故名使受者。
十五、知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五根能知五尘,故名知者。
十六、见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眼根能见一切之色相,故名见者。出智度论二十五。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阴】
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见五蕴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蕴】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兹列表说明如下:
(, 下载次数: 437)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学习解说:第三种无畏是,我(指观世音菩萨),旋转执着外境色相(物质)和声音的看与听,复原为无妄想分别 不执着的真空实相境界,令被大水所漂荡的众生,因为观照称念忆念我(的名号),和大悲心的光明(法界光明)起联结(得到护佑),相由心生,业由心转(被光明同化),不会被大水漂溺而亡。】
——
【观听旋复】
观听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为大水所漂,自不能溺,是为无畏。经云: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学习解说:第四无畏是,我(指观世音菩萨)已断除灭尽妄想心,没有任何杀害的心念,进入不分别无执着清净的实相境界,令不慎进入鬼国的众生,因为观照称念忆念我(名号),和大悲心的光明(法界光明)起联结(得到护佑),相由心生,业由心转(被光明同化),所以不会被鬼神所侵扰和加害】
——
【断灭妄想,心无杀害】
妄想作业,以杀为首。谓菩萨证悟实性,断灭妄想,大慈心发,无杀害念。能令众生入彼罗刹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经云:入诸鬼国,鬼不能害。是也。(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五者薰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学习解说:第五种无畏是,我(指观世音菩萨)因为从闻性一门深入向内薰修,令六根虚妄的功能区隔销灭,都还复为本具的真心自性的妙用,如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具有了耳听的功能,进入不分别无执着清净的实相境界,令即将要受刑的众生,因为观照称念忆念我(的名号),和大悲心的光明(法界光明)起联结(得到护佑),从而相由心生、业由心转,虽然被刀砍,一段段坏掉的却是刀具本身,使得刀砍向众生,就像在割水一样没有损伤,也像风吹光明,不会令其本性有所摇动。】
——
【熏闻成闻,六根销复】
同于声听,谓熏闻属思,思其所闻,无性可得,则成真闻。六根害人,兵刃无异。菩萨六根既皆销灭,以复真空,一切尘境,同于声听。能令众生,当被害者,刀刃所加,段段折坏,是为无畏。经云:临当被害,刀段段坏。是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六者闻薰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学习解说:第六种无畏是,我(指观世音菩萨)由闻性一门深入的进行薰修,心精光明日益圆满周遍法界,在佛性光明中,一切幽暗之性都无法周全(无法存在),进入不分别无执着清净的实相境界,令观照称念忆念我(名号)的众生,入大悲心的光明(法界光明)中得到加被和同化,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恶鬼即便能靠近其人旁边,也都因为光明照耀的关系,无法直接目视(更无法伤害加害,甚至也生起安乐之心慈悲之心)】
——
【闻熏精明,明遍法界】
谓菩萨从闻熏习,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能令众生虽被药叉诸幽暗者,来近其侧,目受明夺,自不能视,是为无畏。经云:药叉罗刹鸠槃荼鬼,虽近其傍,目不能视。是也。(梵语药叉,亦云夜叉,华言勇健。梵语鸠槃荼,华言瓮形。)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学习解说:第七种无畏是,我(指观世音菩萨)由闻性一门深入的进行薰修,音声的虚妄之性圆满消除,由向外看和听返回到内观真心自性,脱离了外在妄想尘染的束缚,进入不分别无执着清净的实相境界,令观照称念忆念我(名号)的众生,入大悲心的光明(法界光明)中消除妄想执着,得到同化,不再被有形的枷锁所系缚,获得自在解脱】
——
【音性圆消,观听返入】
谓受虚妄声尘系缚,不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令众生禁系等事,不能着身,是为无畏。经云:禁系枷锁,所不能着。是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学习解说:第八种无畏是,我(指观世音菩萨)由闻性一门深入的进行薰修,音声的虚妄之性圆满消除,入不分别无执着的真心自性中,由此自然而然生起大慈力,周遍法界,令观照称念忆念我(名号)的众生,入大慈悲心的光明(法界光明)中消除妄想执着,得到同化,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令路遇的盗贼都不起加害之心(甚至也心生安乐和慈悯),获得解脱】
——
【灭音圆闻,遍生慈力】
谓菩萨消灭音声,圆成闻慧,则遍生慈力,能以大利,令彼得乐。是以众生经于险路,如行坦途;或遇恶寇,自不能劫,是为无畏。经云:经过险路,贼不能劫。是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九者薰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学习解说:第九种无畏是,我(指观世音菩萨)由闻性一门深入薰修,六根的区隔消除,证入了清净的真心自性,不再被外在的色尘(色欲)所影响,令观照称念忆念我(名号)的多淫众生,入大悲心的光明(法界光明)中得到同化,(逐渐)消除妄想无明,远离对色欲的贪着,获得清净解脱】
——
【熏闻离尘,色不能劫】
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能令一切性多淫人,贪欲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是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第十种无畏是,我(指观世音菩萨)由闻性一门深入的进行薰修,消除了(能听的)耳根和(所听的)音尘之间的分别和界限(注:其实两者本质都是虚妄的),进入不分别无执着的清净实相境界,令观照称念忆念我(名号)的众生,入大悲心的光明(法界光明)中得到同化,远离妄想无明和嗔恨习气,消除恶(共)业果报。】
——
【纯音无尘,根境圆融】
谓菩萨音性纯净,离诸妄尘,根境相入,圆融无碍。能令怀忿恨人,嗔恚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是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第十一种无畏是,我(指观世音菩萨)由闻性一门深入的进行薰修,消除了六根尘染的束缚,回复了本具的佛性光明,身心光明遍满法界,就像琉璃一般朗然清澈没有任何障碍,能够令一切心性昏沉愚钝有种种修法障碍甚至断善根的众生,因为回心观照称念忆念我(的名号),而入大悲心的光明(法界光明)中得到同化,永远脱离愚痴和黑暗的业障与果报】
——
【销尘旋明】
谓菩萨除暗销尘,旋复性明。能令一切昏钝无善心人,痴暗远离,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是也。(梵语阿颠迦,华言无善心。)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第十二种无畏是,我(指观世音菩萨)因为修习耳根圆通法门,消融了有形外相的障碍,还归清净无碍的闻性(觉性),证得了法性身,能够不动身心而自在涉入世间,能够不破坏世界而随意遍满十方法界(注:这都是首楞严三昧之力),能去到微尘数多的佛国供养诸佛如来,在各各佛的身边亲近承事做法王子助佛法化,以此功德遍及法界一切无子众生,能得偿所愿,生下福德智慧俱足的男孩。】
——
【融形复闻】
谓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故涉入世间而不坏世间之相,能遍十方,供养微尘数佛,禀承其法,各为法子,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经云:能令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是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第十三种无畏是,我(指观世音菩萨)因为圆通了眼耳鼻身意六根,其间光明无二无别,光明普照含摄十方法界,安立[大圆镜][空如来藏](即佛性),承继随顺十方微尘如来的秘密法门,都能圆满的领受没有任何缺失,以此功德能普遍惠及法界一切无子众生,能得偿所愿,生下长相端正有福德,生性柔顺为人爱敬的女孩。】
——
【六根圆通,明照无二】
谓菩萨六根圆融,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明照无二。由此故能承顺法门,受领无失,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经云: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是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遍周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第十四种无畏是,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中,现住世间度众的一切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量那么多,都在修持正法为大众做垂范,都各各有不同的智慧和方便,来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成就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而我因为圆满实证了耳根圆通法门,实证法身,身心微妙含容 周遍法界,能令众生受持我的名号,与同时受持这六十二恒河沙这么多法王子的名号,能获得的福德是相等,没有丝毫的差别。
可见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有多么不可思议啊,【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深深感恩!】
★ 世尊!我一号名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学习解说:世尊,众生称念(忆念)我名号,与其他众多名号获得的功德是没有差异无二无别的,因为我修习实证了真正的圆通,没有一切相的差别,一些都在实相中得到圆融。以上就叫做[十四施无畏力],能令一切称念忆念我(名号)的众生所具备的福德。】
——
【圆通】
(术语)妙智所证之理曰圆通。性体周遍为圆,妙用无碍为通。又以觉慧周遍通解通入法性,谓为圆通。此前义就所证理体释之。后义就能证行门释之。楞严经圆通之目,据后义。经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问:陈圆通之法门。谓音声为圆通之门乃至耳根为圆通之门也。经五曰:“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又曰:“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中略)如吾所证,音声为上。”楞严正脉疏曰:“六根互用,周遍圆融,成玆妙果。其修入方法,最为方便者,即从耳根修入,耳根闻性。人人本自圆通。如十方击鼓,一时并闻,是圆也。隔墙听音,远近能悉,是通也。声有动静,循环代谢。而闻性湛然常住,了无生灭。若不寻声流转。而能反闻自性。渐至动静双除,根尘回脱,寂灭现前,六根互相为用,遂得圆通。”三藏法数四十六曰:“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又】观音为圆通大士。(参见:圆通大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4 17:10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20分)
★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学习解说:世尊,我因为获得了耳根圆通,实证了[无上佛道],所以又能够善获得四种不可思议[无作](心无造作物之念的)妙德(佛性功德)】
——
【无作】
(术语)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七帖见闻七曰:“圆教意十界三千万法皆中道,法尔任运自然体,始令造作法无之故,名无作教也。”
【又】心无造作物之念也。如无作三昧是。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起,观法如化。”
【又】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自然相续之法也。如无作戒,无作色等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道】
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见:菩提心)5200)p5073
FROM:【佛光大辞典】
★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
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学习解说:第一种无作妙德是,我初初获得微妙的心闻,心精发明消融了单一的闻性,妙明真心本具的见闻觉知不再分隔,成就了纯一圆融的清净(没有烦恼,是为清净)宝觉性(不再有任何的执着和造作)(注:这段是就佛性本体来说的,是清净圆满无染纯一的清净宝觉)
能够适应无量众生,显现众多微妙不可思议的容颜,能够宣说无量无边(注:众生心无量,菩萨随缘宣说无量咒)的秘密(深奥隐密,不易为人知的)神咒
其中或是显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这样甚至到一百八首,以及一千首一万首直到八万四千金刚首(头);
或是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这样甚至到一百八零臂一千臂一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指的结有密印的手臂);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这样甚至到一百零八目一千目一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眼),或是慈祥或是威武或是安定或是智慧,随时随处救护众生,获得得[大自在](指言广大之力用无论何事皆作得也)(注:这段是就佛性的妙用来说,菩萨随度众的需要,以首楞严三昧之力,显现无量多的容颜、金刚首、母陀罗臂和清净宝目,非常的自在)】
——
【圆融】
(杂语)圆者周遍之义,融者融通融和之义,若就分别妄执之见言之,则万差之诸法尽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万法遍为融通无碍,无二无别,犹如水波,谓为圆融。曰烦恼即菩提,曰生死即涅槃,曰众生即本觉,曰娑婆即寂光,皆是圆融之理趣也。此法门为性宗之枢机,实大乘之极谈。楞严经四曰:“如来观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止观曰:“若就分别妄执之事,即一向不融。若据心性缘起之用,即可得相摄。”宗镜录九十九曰:“事理圆融者,即种种事称理而遍。以真如理为洪炉,融万事为大冶,铁汁洋溢,无异相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边】
谓世间一切事物,既假众缘具足和合而生,本无自性;若无自性,则一切法皆空,不得言有,故名无边。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秘密】
梵语 guhya,巴利语 guyha。深奥隐密,不易为人知。如如来所具之神通力,或如来所未曾宣说之密意。摄大乘论本卷中载,如来之意含有四种秘密(又作四秘密、四种合义、四节、四依):
(一)令入秘密,为导众生入真实智,先随世俗之想法而说。
(二)相秘密,为示一切法无自性,无生无灭,说如遍计所执性等三性。
(三)对治秘密,为对治种种过失,说种种法。
(四)转变秘密,其意义与表面上之言语、文字之叙述全别;真义隐含其中,非如明言所示。此外,一般又将佛教分为显露之教(显教)与秘密之教(密教)两种。另据隋代智顗之说,在佛的说法中,虽系同闻佛之教法,但彼此之理解不同,互不相知,故称为秘密(化仪四教中之秘密教)。(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智度论卷四、卷六十五、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华严金师子章、法华玄义释签卷二)p4262
FROM:【佛光大辞典】
【烁迦罗】
(杂名)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梵音Cakrava%da,遮迦山名。译曰轮铁围,即铁围山也。起世经一曰:“斫迦罗隋言轮围。”正法念经十六曰:“斫迦婆罗山魏言轮山。”慧苑音义上曰:“斫迦罗山正云灼羯罗,此曰轮围山。”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柘迦罗此云轮山,旧言铁围。围即轮义,本无铁名,译人义立耳。”【又】(杂语)又作斫迦罗,烁羯罗。梵音Cakra,译曰金刚,轮,精进。楞严经三曰:“烁迦罗,心无动转。”同长水疏曰:“烁迦罗云坚固不壤也,又翻为轮。”慧琳音义四十二曰:“烁迦罗此名精进也。”梵语杂名曰:“轮,斫羯罗。”碧岩九则颂古曰:“烁迦罗眼绝尘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母陀罗手】
(术语)母陀罗手。亦云吉祥手。即结决定印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母陀罗】
梵语 mudra^。又作目陀罗、母捺罗、莫捺罗。译为印相、契印、密印。略称印。即密教曼荼罗海会诸尊各标示其内证三昧之印。未成佛果之修行人与诸尊之本誓相同,皆为成就三密涉入之义,而于手上结密印,属于身口意三密中之身密。盖“印”者,即所谓标帜之义,以此方便表显诸尊内证之德。((参见:手印)1412、“印相”2231)p2009
FROM:【佛光大辞典】
【清净】
(术语)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切如来决定印】
菩提心的德名,因为发大菩提心的人,决定成佛。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自在】
(术语)言广大之力用无论何事皆作得也。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学习解说:第二种无作妙德是,由于我(指观世音菩萨),因为听闻和思维佛法,已经脱离了六尘的束缚,就像声音不会再被墙壁所障碍,所以我能应现种种身形,持诵种种佛咒,以这些身形和佛咒布施无畏给众生(去解除众生的怖畏和痛苦),所以十方微尘的国土都把我命名为[施无畏者]。】
——
【垣】1.墙:城~。颓~断壁。2.城:省~(省城)。3.姓。——摘自百度
【无畏施】
(术语)三施之一。以无畏施于人也。持戒之人无杀害之心,一切众生之无畏无过于此,名曰无畏施。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施】
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以财物去救济贫苦的人;法施是以自己所闻悉的佛法去向人演说;无畏施是竭尽所能去解除别人的怖畏和痛苦。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学习解说:第三种无作妙德是,由于我修习(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本具的微妙圆通之智(谓遍满一切,融通无碍;即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清净了六根,佛性功德圆满显露,能令游行所经世界的众生舍下身上佩带的种种珍宝(供养我),祈求我慈悲哀愍救拔。】
——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
FROM:【佛光大辞典】
【圆通】
谓遍满一切,融通无碍;即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
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
复次,以智慧通达真如之道理或实践,亦可称圆通。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谓,二十五位菩萨各个皆具圆通,共有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等二十五圆通。
此外,楞严会上二十五圣之中,以观世音之耳根圆通为最上,故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
(楞严经圆通疏前茅卷下、楞严经纂注卷五)p5407
FROM:【佛光大辞典】
【哀愍】
p0880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言哀愍者:谓如有一、由诸善行,无损恼行,哀愍于他。
二解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一页云:当知此中,于诸有情,长时哀愍,熏修其心,住最后有,诸大菩萨,见诸愚夫,堕贪爱河,顺流漂溺,为五相苦之所逼切。既观见已;深起大悲。何等为五?
一者、见彼堕贪爱河,不正寻思,不可爱水,常所逼触。
二者、见彼内外六处,三毒火鸡,住于两岸。
三者、见彼在于欲界,众多忧苦,种种灾横,诸恶毒剌,遍布其下。
四者、见彼在于色界,世间慧眼有所阙故;犹如盲冥,处在其中。
五者、见彼在无色界,世间慧眼、已圆满故;诸圣慧眼、有所阙故;犹如昏闇居在其上。
既见如是堕贪爱河诸有情类,遍于一切,皆不寂静,若触、若岸、若下中上苦逼迫已;发起大悲。是名哀愍。
三解 瑜伽九十八卷二页云:无缘而起利乐二心,无缘而起慈悲二心;当知如此是哀愍义。由哀愍故;不恼于他。是故当知一切哀愍、与彼相违。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大涅槃】
指成佛。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学习解说:第四种无作妙德是,我究竟实证获得了[佛心](充满慈爱(大慈悲)之心、不执著于任何事、理之心),此心本具的功德,能以种种珍宝供养十方如来,并惠及法界一切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禅定)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指的成佛)。
注:即满足众生[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所求】
——
【佛心】
其义有三:(一)指如来充满慈爱(大慈悲)之心。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下):“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二)指不执著于任何事、理之心。顿悟入道要门论(卍续一一○·四二二上):“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
(三)指人人心中本来具足之清净真如心。p2612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
<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佛陀问成就[圆通](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的方法,我是从耳门(耳根)薰修的,成就圆照三昧,以此得成三摩提(禅定)成就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最上等的修行法门!】
——
【圆照】
(术语)圆觉经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又曰:“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又】(人名)京兆蓝田(陕西蓝田县)人。姓张氏。十岁,依西明寺景云律师出家,研钻维摩法华因明唯识等,傍究儒典,特精律藏。唐开元年间,奉敕预译经,大历年间,诏两京律师十四人,定新旧两疏之律条,师与超济等共当笔受之任,所谓敕佥定四分律疏是也。年八十二寂。所著有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等十九种。见宋高僧传,佛祖统纪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
(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
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
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
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
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
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
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
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
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
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
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
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
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学习解说:世尊,观世音佛赞叹我善于证得耳根圆通法门,在法会中给我授【观世音】的名号(与观世音佛相同的名号),由于我能够观照倾听十方圆融明彻,所以[观音]之名,遍布十方法界(无畏普施众生)】
——
【大会】
(术语)大法会也。为佛事而会多众也。般舟赞曰:“一一大会随人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5 23:58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4小时20分)
5,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请看文殊菩萨如何宣说【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
★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数奏。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坐在[师子座]上(注:佛为人中之师子,故佛之所坐,总名师子座;又坐此座说无为师子吼法,是故亦名师子座。),从佛的五体(佛顶、左手、右手、左膝、右膝)同时放出智慧的宝光,远远灌注到十方微尘如来和法王子菩萨们的首顶;
十方如来也是这样五体同时放射出宝光,从微尘数那么多的方位来灌注释尊的佛顶,以及灌注法会中所有大菩萨和阿罗汉的首顶
并且林木池沼都在演绎法音,宝光交相织罗相互辉映,就像宝丝所成的网,令与会大众都获得前所未有的法益,一切都获得了[金刚三昧](即首楞严三昧,即佛性)。
这时,(因为诸佛的威神力)天空中有百宝莲华如雨而下,青黄赤白各种颜色都有,纷纷落下,十方的虚空都变成了七宝色,
这个娑婆世界中的大地山河忽然之间都不见了,只看见十方微尘国土和合为[一界](即一世界),梵呗歌咏,在自然的演奏着。
于是,释尊告诉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法王子:你现今观察二十五位已成就无学果位的大菩萨(以菩萨来说,成就[首楞严三昧],不复再修学一切法了,详见:[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和阿罗汉(在声闻四果来说,位断三界见、思惑尽,真理究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也),都说了各自成就道果的最初方便法门,都说修习的是真实圆通,彼此的修行没有优劣之分,没有先后的差别;我现今如果想要让阿难能够破迷开慧悟入佛道,这二十五种行法当中谁为根本呢?并且,在我灭度(即涅槃)后,此娑婆世界的众生想要证入菩萨乘求取无上的佛道,修行哪种法门容易成就呢?(释尊大悲心切切,念念不忘众生,尤其是末法众生,深深感恩,深深惭愧)】
——
【师子座】
(术语)佛为人中之师子,故佛之所坐,总名师子座。如帝王之座谓为龙座也。
智度论七曰:“是号名师子,非实师子也,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如今者国王坐处亦名师子座。”
探玄记三曰:“总依智度论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又坐此座说无为师子吼法,是故亦名师子座。”
又文殊菩萨以乘狮子为通例,其意亦如上所述。梵Sim%ha%san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体】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凡礼敬三宝,必须五体投地,所以折伏憍慢,用表虔诚故也。(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一、右膝],疏云:愿我右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也。
[二、左膝],疏云:愿我左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也。
[三、右手],疏云:愿我右手着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地震现瑞,证大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左手],疏云:愿我左手着地之时,令诸众生远离外道,难调伏者,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道也。(四摄法者,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也。)
[五、首顶],疏云:愿我首顶着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七宝】
(名数)诸经论所说少异。
法华经受记品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
无量寿经上就树说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
智度论十曰:“有七种宝:金、银、毗琉璃、颇梨、车渠、马瑙、赤真珠(此珠极贵非珊瑚也)。”
阿弥陀经曰:“亦以金Suvarn!a,银Ru%pya,琉璃Vaidu%rya,玻璃Sphat!ika,砗磲Musa%ra-galva,赤珠Rohita-mukta,玛瑙As/magarbha,而严饰之。”
般若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虎珀、珊瑚、为七宝。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界】
(术语)一世界也。楞严经一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又】十界中任何界之一。玄义二上曰:“九界之权,一界之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呗】
(仪式)法会之声明也。呗者呗匿之略。又作婆陟、婆师。音韵屈曲升降,能契于曲,为讽咏之声,是梵土之法曲,故名梵呗。又曰呗匿。单云呗。翻作止断止息或赞叹,法事之初唱之,以止断外缘,止息内心,方堪作法事,又其偈颂多赞佛德,故云赞叹。
行事钞上四曰:“说戒者坐已,维那打静,小者供养,梵呗作之。若准律文呗匿如法。
出要律仪云:此郁鞞国语,翻为止断也。又云止息。由此外缘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任为法事也。”
法华玄赞四曰:“婆陟,此云赞叹。呗匿,讹也。”
楞严经六曰:“梵呗咏歌。”
梁僧传十三(经师篇论)曰:“然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绾,五众既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原夫梵呗之起亦肇自陈思。(中略)其后居士支谦亦传梵呗三契,皆湮没不存。世有共议一章,恐或谦之余则也。唯康僧会所造泥洹梵呗于今尚传,即敬谒一契。文出双卷泥洹,故曰泥洹呗也。”(参见:呗)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学位】
无学位者,即声闻第四果阿罗汉也。此位断三界见、思惑尽,真理究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门】
(杂语)人家之门口也。具差别与趣入之两义。于法有种种之差别。能使人趣入涅槃,故指经中法为门。
净土论注下曰:“门者入出义也。”大乘义章一曰:“门别不同,故名为门,又能通人趣入名门。”
四教仪一曰:“门者以能通为义,佛教所诠正四句法,通行人至真性实相之理,故名为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学习解说:文殊师利法王子尊奉佛陀的慈旨(因为佛为法王,所以这里说慈旨),即时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承蒙佛陀的威神之力,向佛陀说出偈颂:】
★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学习解说:觉性甚深,其体性犹如大海,澄清明澈圆满周边;这圆满澄澈的觉体本来不可思议
真如之觉体本来明照,但是建立起所照的虚妄对象后,原本绝待的觉照之体就亡失了。】
——
【觉海】
(譬喻)觉性甚深湛然,譬如海也。楞严经六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长水疏曰:“觉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
续入藏经明神宗序曰:“假筏迷津,施航觉海。”
【又】谓佛教也,佛以觉悟为宗。言海者,喻其教义之深广也。卢思道文曰:“投心觉海,束意玄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元妙】
(术语)涅槃之觉体,本来不可思议,故谓之元妙。楞严经六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吴兴云:“真觉之性,譬如大海,澄湛圆融,此喻寂而常照也。复牒圆澄所喻之觉,示其本来,照而常寂,故曰元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元明】
(术语)真如之觉体本来明照,故曰元明。楞严经六曰:“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又】一名本明。以本觉之自性清净心而名。楞严经一曰:“元明能生诸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所立】
<一>梵语 siddha。所成立之意。(俱舍论卷一)
<二>因明用语。即于因明对论中提出而有待证明之主张命题,亦即因明三支中之宗支。相对于此,因支(理由)与喻支(譬喻)系用以证成宗支是否能确立者,故称能立。(因明入正理论、因明正理门论)p3244
FROM:【佛光大辞典】
【性】
(术语)体之义,因之义,不改之义也。
唯识述记一本曰:“性者体也。”
探玄记十八曰:“性是因义。”
大乘义章一曰:“性释有四义:一者种子因本之义,二体义名性,三不改名性,四性别为性。”
智度论三十一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缘。”
传心法要上曰:“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相,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同下曰:“天真自性,本无迷悟。尽十方虚空界,元来是我一心体。”
禅源诸诠三曰:“良由此宗(禅宗)所说本性,不但空寂,而自然常知,故应目为心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所立】
<一>梵语 siddha。所成立之意。(俱舍论卷一)
<二>因明用语。即于因明对论中提出而有待证明之主张命题,亦即因明三支中之宗支。相对于此,因支(理由)与喻支(譬喻)系用以证成宗支是否能确立者,故称能立。(因明入正理论、因明正理门论)p3244
FROM:【佛光大辞典】
★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学习解说:因为觉性亡失产生迷惑虚妄,所以就有了所谓的虚空,依着虚空又(衍生)建立了世界,
原本澄澈的觉性中有了各种想而有了国土,继而有各种知觉,而依着业力的不同产生不同类的众生】
——
【迷妄】
闇于事理者,称作迷;虚而无实者,称作妄。众生迷妄,故具众苦。(唐译华严经卷四、仁王经合疏卷中)p4330
FROM:【佛光大辞典】
【虚空】
(术语)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遍,相者随于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为虚空,以其相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为一无为法,数于三无为之一而摄于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于色处之中,即有为法也。世人以此空界之色为虚空,故世人所谓虚空者为妄法,而不免生灭。楞严经六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同九曰:“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同十曰:“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起信论曰:“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则无虚空之相。”大乘义章二曰:“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遍,相则随色,彼此别异。”此体之虚空无为,有部立为有法,大乘立为无法。(参见:虚空无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从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学习解说:虚空在觉性大海来说,就像大海里漂浮的一个水泡,如微尘那么多的烦恼国土,都是从虚空中虚妄生发出来的;
而实际上这如水泡一样的虚空本来就没有的,何况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呢,更是不复存在的
要回归的觉性本体是无二无别的,而所用的方便法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注:觉性大海甚深湛然,水泡(虚空)相对大海实在微不足道,更何况是依此建立的虚妄的烦恼世界呢,再到众生虚妄执着的个体,更是不足为道。
知道了这个真相,应当发起广大心,发起和佛心相印之心,恢复佛性,令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皆得清净自在解脱
具体的观照方法请学习: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相关阅读:不应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发一愿、得一记、住一忍,生究竟想 ~ [华严经]善财53参】
——
【三有】
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
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
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
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
2,本有、当有、中有。本有指现生的身心;当有指未来的身心;中有指本有与当有之间所受的身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迟速不同伦。
【学习解说:真正的无漏智是全部通达的,所以无论顺逆,都能用来作为悟道的方便法门(来适应和利益众生)(注:二十五位介绍圆通法门的圣者,无不是经由智慧圆满的佛陀教导而成就的,所以想要成佛必定不能离开善知识,而佛陀就是最大的善知识)
只是初心(初发心而未经深行者)根器因缘各不相同,所以证入三昧(禅定)有迟缓或快速的区别】
——
【圣性】
唯识说圣性,俱舍说正性,意思则一。唯识以无漏智的种子为圣性,俱舍以离烦恼为正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初心】
(术语)初发心而未经深行者。
首楞严经一曰:“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
止观一曰:“初心尚尔,况中后心。”
往生要集中本曰:“初心观行不堪深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学习解说:色想而结成的色相,其实是微尘的聚合,再进一步的精研析分,会发现色相的本质是空,而初学者对此不容易明了透彻,所以无法由这个法门来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优波尼沙陀尊者]解说的[以实相智慧来观照色性]而获圆通的部分)】
★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说法的音声是以语言来表达的,语言本身就是单一表相,如果不能透过名句来体会其中蕴含的心法,就难以明白其中包含的圆融的实相义涵,所以对初学者来说无法由这个法门来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骄陈那尊者]解说的[以实相智慧来观照(听法的)音声]而获圆通的部分)】
★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对香味的觉知要通过与香味和合才能达成,像这样有合有离,不能恒常觉知(熏修)的观照方法,对初学者来说不容易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香严童子]解说的[以实相智慧来观照香严(香气)]而获圆通的部分)】
★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对味道的觉知要通过进食才能达成,如果没有进食的时候,就无法感受到各种味道,像这样味性不是一直都有一直不变,不是恒常都能觉知(熏修)的观照方法,对初学者来说不容易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药王、药上二法王子]解说的[以实相智慧观照味尘]而获圆通的部分)】
★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对触觉的明了,要通过身体的接触才能达成,像这样有合有离没有固定的体性,不能恒常觉知(熏修)的观照方法,对初学者来说不容易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跋陀婆罗尊者]解说的[实相智慧观照触觉]而获圆通的部分)】
★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用意识观照的色声香味触等法,被称为内尘,要依托这些尘相来做观照,就有了观照的对象,有能对和所对,就无法究竟圆满的涉入,所以观照法性(本自空寂),对初学者来说不容易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摩诃迦叶尊者]解说的[以观诸法因缘本自空寂]而获圆通的部分)】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6 22:54
(接续楼上)(本楼和61楼,合计用时约4.5小时)
★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眼见之性虽然直观、清楚明了,但缺点在于只能看到前面无法看到后面,左右旁观只能看到三分之二,因此见性并未周遍,对初学者来说不容易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阿那律尊者]解说的[将见由原本向外看,旋转为循着真心本元向内观]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鼻息出入通畅,但是出息和入息两者没有交集,是支离断开的,不能(对其中的一种)做持续的思维观察,所以对初学者来说不容易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周利槃特迦尊者]解说的[以智慧观照出息入息毕竟为空]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涉入】
p094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涉入者:谓先寻思,于所缘境,作意思惟,心涉入故。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舌头不是无端而有觉知的,因为有食物的味道才能显出味觉,如果口中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就无法持续思维观察味性,所以对初学者来说不容易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骄梵钵提尊者]解说的[以觉性来了知味性的虚妄]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身和所接触的对象相同,都要依赖和合,才能彼此觉知(所以都不是圆满的觉性观照),无法突破限量,默契相知,因此无法持续思维观察触性,所以对初学来说不容易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毕陵伽婆蹉尊者]解说的[纯入觉性彻底超越身体的觉受]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涯量】:限度;限量。——摘自百度
【冥会】:1.默契,暗合。2.心灵相通;内心领会。3.谓对玄理的领会。4.谓死后相会。——摘自百度
★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知根掺有杂乱的思虑,终究无法明了清净湛然的觉性,如果不脱离凡夫的念想,对初学来说不容易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须菩提尊者]解说的[将对有为法的虚妄觉知,向内旋正为以智慧观照归于般若空性]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圆觉】
圆满之觉性。谓如来所证之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
又以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就体而言,称一心;就因而言,称如来藏;就果而言,则称圆觉。与真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等毕竟同一。
圆觉经一部即演说此法。圆觉经略疏序载,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称为圆觉。其实皆为一心,背之则为凡,顺之则为圣;迷之则有生死,悟之则息轮回。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为凡夫,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为菩萨,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为如来。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为一道。(圆觉经略疏卷上(宗密))p5417
FROM:【佛光大辞典】
★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第六识)识见,夹杂着(依着)眼耳鼻舌身诸根以及所对应的色身香味触等尘境而产生,从根本上说没有一个真实之相,也就是本身体性就是不定的,依此观照实修,对初学来说不容易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舍利弗尊者]解说的[由真心而见生发光明,光明至极而能知见一切原理和相貌]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注:这段,请学习善知识的解说:[略说]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 楞严经】(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普贤菩萨]解说的[由[发起大愿心]以此来发明真心自在了知分别一切]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鼻想]本权机, 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观鼻息所出的相状,只是摄心清净的权宜方便,如果能将其看成心的所住处呢。依此观照实修,对初学来说不容易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孙陀罗难陀尊者]解说的[以摄心观照消除鼻息尘相,久后化为光明,光明圆成烦恼灭尽]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以声音和文字来说法,令先前有成就的行者由此破迷开慧体悟真道。但是名(相)(文)句本身就不是无漏之法,对初学来说无法由此修行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富楼那尊者]解说的[我以演说正法的音声,降伏[魔]对众生的怨害,消灭一切烦恼]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戒律的受持和毁犯,是针对有身来说,如果没有身,也就谈不上有所约束,这样有的能约束、有的无法约束,无法遍及含盖一切。对初学来说不易由此修行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优波离尊者]解说的[以持戒修身令身自在,次第增上摄心为戒令心获得通达(断除一切疑惑),然后达到身心一切都通畅,能如利刃般破除所有障碍]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神通是宿世的因缘所感召的,与法的分别有何关系呢?忆念宿世的因缘,则仍是未脱离与外物(外境)的关联。对初学来说无法由此修行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目犍连尊者]解说的[将神通力旋归湛然真心自性,发露宣明心光,犹如澄净(心念)浊流久之令其成为清莹]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如果以地大之性来观照,其性坚凝滞碍,不是通达之性,是有为之相,不属于正性(不是成就无漏智(佛智)的种子)。对初学来说无法由此修行成就,谈不上获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持地菩萨]解说的[以实相智慧观照构成色身和世界两者的微尘,本性平等没有差别,都是本具的[如来藏]虚妄的生发出尘劳之相,这样观照后,尘染销灭佛智圆满]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圣性】
(术语)唯识作圣性。俱舍作正性。其意一也。唯识以无漏智之种子为圣性之体。俱舍以离烦恼为正性。唯识述记九末曰:“即依无漏智分别智等俱行五蕴种子为圣性体。”俱舍论十曰:“何名正性?谓契经言:贪无余断,嗔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是名正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如果以水大之性来观照,有所想念就不是真实之性,想出来的如如之性,并不是真正的智慧觉观。对初学来说无法由此修行成就,来获得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月光童子]解说的[观照水性一味普遍流通整个法界]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以火大之性来观照,有厌离的对象,就不是真正的离相,不适宜作为初发心者的修持方便,来获得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乌刍瑟摩尊者]解说的[以智慧观照身心暖触的觉受不障碍流通性,一切烦恼销灭殆尽后,有大宝焰(智慧之火)生出,登上正觉之位]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以风大之性来观照,风起是动相,风停是寂静之相,两者是相对的,既然有相对性,就不是无上圆融的正觉之性。所以,对初学来说不易由此修行成就,来获得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琉璃光法王子]解说的[以观察风力是虚妄而起没有最终的依托之处,由此领悟菩提心(正觉之心)入三摩地(正定),契合十方诸佛传授的妙明真心]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以空性进行观照,先前没有觉悟空性的昏钝状态是和无上菩提的实相相违背的。对初学来说不易由此修行成就,来获得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虚空藏菩萨]解说的[以智慧观察虚空无边际而入三摩地(即正定)圆明了本具的佛性无边微妙力]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空性】
(术语)真如之异名。梵语舜若多S/u%nyata,译曰空性。真如为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真如之实体跃然而显,即依空而显之实性,谓为空性。非谓真如之体是空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言舜若,可说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显实性。故言空者,从能显说。二空之性,依士释名。言真如空,未善理故。”同序曰:“空性了义,几乎息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以识性(阿赖耶识)来观照,未清净前的识心,有善恶的种子并存,仍会随外境的不同而产生分别执着,这样攀缘的心念本身就是虚妄的。所以,对初学来说不易由此修行成就,来获得圆通】
(注:这是针对二十五位圣者中,[弥勒菩萨]解说的[以观照十方世界[唯识所现],识心(阿赖耶识)清净圆明入圆满绝待之真实,远离依于他之因缘而起之法和凡夫妄情计度揣测之习]而获圆通的部分,做的偈颂)
★ 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观照一切外在事物 现象时刻都在无常变化之中,内心的想念也是时刻受外境的影响而生灭不实的,不同的心念则召感今日不同的果报。对初学来说不易由此修行成就,来获得圆通】
(注:以上是观世音菩萨之外的二十四位圣者,在佛陀慈悲教导下,依照个人的根器次第和特殊因缘,修持成就圆通的方法,相对来说对末法娑婆众生不易
所以,这边,世尊又特别和文殊师利法王子,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适合末法众生根器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来利益未来世(我们这个时期的)众生,特别特别感恩佛菩萨的慈悲护念。我们一起来用心学习~)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6 22:57
(接续楼上)(本楼和60楼,合计用时约4.5小时)
5--c, 入菩萨乘求无上道,【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得易成就
★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学习解说:我(指的文殊菩萨)现今禀白世尊,佛陀出现此娑婆世界,教化众生的真正教法本体在于清净的音闻(因为听闻,而思维,而实修),如果有人想要求取三摩提(禅定),实在应该由清净的听闻来进入(证入)】
——
【教体】
释迦佛一代教法的本体。关于教体诸师所说略有不同,有人是以音声为体,有人是以名句为体,有人是以真如为体。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闻】
耳听。与思、修合称三慧。对于根据经典而来之教说,听闻而信解之,称为闻法、闻信。佛陀之弟子常听闻声教,称为声闻;后世之行人唯依经卷而知佛法,或遇善知识而得闻法。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六迦叶菩萨品载,仅信仰佛之教说一半者、不能为他人解说者,及为议论或为得名誉利益而身持教说者,凡此皆为闻不具足。又据无量寿经卷下载,闻其(阿弥陀佛)名号,而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净土,住于不退转之位。又深信佛之光明有摄受救度众生之作用,则称为“闻光力”。p5898
FROM:【佛光大辞典】
★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学习解说:观世音菩萨承蒙[观世音佛]教导,修习[闻薰闻修如幻金刚三昧],
在恒河沙劫那么长的时间里,应化为三十二类身进入微尘数那么多的国土去教化和救度众生,令离苦得解脱,获得了[大自在]力(言广大之力用无论何事皆作得也)
以无畏普施一切众生,成就了十四种无畏功德和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
【大自在】
(术语)言广大之力用无论何事皆作得也。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畏施】
用种种的方法去消除别人的危难和恐惧,为三施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学习解说:观世音菩萨的音声清净微妙,是法界的梵音,如海潮一般周遍法界,没有任何障碍
众生只要称念,在世就都能获得安宁,更能获得出世间常住不变的真实利益】
(注:【何谓真实利益?
恢复佛性俱足的光明圆满,这才是真实利益】
---详见:[相关帖子辑要]为什么所求不能如愿?)
★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学习解说:我(指的文殊师利法王子)现今启禀如来,像观世音菩萨所说的,
就像有人在静室居住,突然十方同时出现击鼓的声音,
而十方又都能同时听闻十方传来的鼓声,这样能听和所听都没有障碍,如此才是真正的圆融[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
——
【真实】
(杂语)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华经宝塔品曰:“如所说者,皆是真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学习解说:眼睛无法看到障碍物以外的事物,嘴巴和鼻子也是这样,有阻隔就无法尝味或闻香;
身体要与所对的对象和合,才能显现触觉;心念则总是纷繁杂乱没有头绪,
都不像耳朵那样,可以越过城墙等障碍来听到声音,并且无论远近都能听到
这些都是其他五根所不具备的特性,而这恰恰是其能通向真实的特质】
★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学习解说:音声有发动,有静止,在闻中表现为有或者无
虽然世间人把无声叫做无闻,实际并非真正没有了闻性,
因为没有了音声闻性其实还是不灭的,就像有了音声闻性也不是才随之生出来的
所以,闻性的存在,是离开音声的生灭之相的;无论音声是发动,还是静止,闻性都是常在的,而这才是常住的真实。】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7 19:08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3小时)
★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学习解说:现今这个娑婆世界,有所论述都是通过声音宣讲而得显明
但是众生往往迷惑在表相中(依文解义),随着音声流转,并未按照其中的教导实际去做到
就像阿难即便多闻强记,但是也还是不能避免落入邪思中,难道不是被音声所转,落入轮转吗?
所以,要旋转导致生死的声尘之流,向内观照实修,才能真正脱离虚妄】
——
【声论】
(术语)又曰声明记论。旧曰毗伽罗论Vya%karan!a,新曰毗诃羯喇拏(寄归传),毗耶羯刺谪(慈恩寺传),五明中声明之记论也。有五经四论等。(参见:毗伽罗)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流】
﹝出成实论﹞
流而不返谓之流。谓众生由三惑之所流转,漂泊三界,而不能返于涅槃彼岸也。又名四暴河者,以其惑业,暴涌成河,漂没众生也。亦名四轭者,谓众生为惑业所缠,若牛之缚轭以驾车,而不能脱离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见流],见即三界见惑也。谓意根对于法尘,起分别见。因此见惑,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故名见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欲流],欲者,即欲界思惑也。谓五根贪爱五尘,故名为思惑,即贪嗔慢也。因此思惑,流转欲界,不能出离,故名欲流。(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有流],有即因果不亡为有。谓色界、无色界思惑,即贪慢也。因此思惑,流转色、无色界,不能出离,故名有流。
[四、无明流],无所明了,故曰无明,即三界思惑中痴惑也。由此无明,流转生死,不能出离,故名无明流。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学习解说:阿难,你仔细的听,我承蒙佛陀的大威神力,宣说金刚王(金刚中之最胜者,常住不坏的佛性,也是首楞严三昧),如幻如化不可思议,能生出种种佛法的真实三昧。】
——
【金刚王】
(杂语)金刚中之最胜者,云金刚王。犹言牛中之最胜者,为牛王也。楞严经四曰:“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母】
(杂语)佛从法生,故以法名佛母。大方便佛报恩经六曰:“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
【又】般若波罗蜜为生诸佛之母,故称佛母,故禅家称摩诃般若波罗蜜为摩诃佛母也。大品般若经十六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中略)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出生诸佛。”智度论三十四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敕修清规曰:“绕旋行道称念摩诃佛母圣号。”
【又】释尊之母,即摩耶夫人。或称佛之姨母大爱道为佛母。
【又】主诸佛如来出生随类形,能生母德之尊体,谓之佛母尊,即佛眼佛母、准提佛母、孔雀佛母等。但常称为佛母者多指大日之佛母,即佛眼佛母尊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学习解说:你听闻过微尘数那么多的佛,教导的一切秘密法门,但是如不先除去欲望和烦恼习气,就难以真正相应,还可能因为听闻过多,认为自己已经懂了其中的道理,而实际自己(欲望习气还很多)定力还不足,就可能定慧失衡,致使听闻过多反而成了过失。
(注:就如善知识在[[戒定慧]与[定慧等观]]教导:
【虽然有了正确的观念,但是累世习气和欲望可能还是无法顺利降伏
如果没有定力,往往就会陷入欲望和观念上的幻想,甚至引发外界干扰
这时候就需要修定,才不会因为没有定力而陷入狂慧的着魔状态】
所以修行要戒定慧平衡,定慧等观,才真正符合经中的教导,也才是稳妥的)
听闻了诸多佛陀的教诲,而不能知道实修改习气,何不(当下起)从自己的闻性上着手,做正面正向的思维和修行,令心念转向,开始逆流而上,逐渐成就正定,实证智慧
注:除欲漏的方法,首先是要持戒,下面经文会讲到[四清净明诲](断心淫、断偷盗、断杀生、断大妄语)的具体内容
相关阅读:
如何分辨末法邪师 ~ 楞严经
[楞严经]三增进修行渐次~永断五辛。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
辨别末法邪魔外道的第四清净明诲(默认或自称佛菩萨转世)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
——
【秘密】
(术语)秘为秘奥之义,言其法门之深奥也,密为隐密。言不容易示人也。佛说诸经各有秘密之法。圆觉经曰:“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曰:“此经名如来秘密藏。”秘藏记末曰:“秘密义,秘者秘奥,密者隐密也。凡于一切物皆有秘密,何者色显心隐?大小乘乃至外道等,如此有秘密。”然真言宗以显密二教判一切经,特以自宗为秘密。自此秘密之名。为彼宗所占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学习解说:听闻到的,不是自然而生的,种种事物的名字是因为音声而有的,当心由执着外在的音声,转而安住于闻性的时候,就能渐渐不再受外在事物的影响,既然能脱离开来的,就不是本具的,是生灭的,所以只是假名而已】
★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学习解说:由一根(耳根)返回了本源(真心自性),六根也都会解开了缠缚,获得解脱六根见到、听闻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里的一切,就像病眼里生出的空花
如果能够反闻(反观自己的心性)、断除生病的根源(去除无明习气),那么尘染自然就会消除,清净圆满的觉性自然能得以显露】
★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学习解说:待到自心极致清净,自性之光就能通达一切,觉性寂然遍照含受虚空
这个时候再来观照这个世间,就会发现之前经历的就如梦中之事那样虚幻不实
当时以为真实的摩登伽女,其实只是梦中的幻象罢了,既然只是梦中的景象,如何还能(对你施以幻术)留住你的身形呢?】
★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学习解说:就像世间巧妙的幻术师,幻化形成了各种男女的形象,虽然看到这些幻人也有眼耳鼻舌身意在动,但是只要将其中的机关枢纽抽除
幻人就会归于既然寂然安静,原本幻化而成的种种特性都会消失灭尽了。】
★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
【学习解说:众生也是如此,眼耳鼻舌身意本是出自精明的心性,因为在这纯一净妙的心性中,生出虚妄的念想并结成为色,而生出了本不存在六根,
把原本能够圆满见闻觉知的本觉心性,区隔为六种虚妄的觉知;
而一旦能从六根(的一根,一门深入的)返转回去,回复原本精明纯然的心性,
那么所谓六根六识的区别都将不存在,尘垢就会随心念的清净而消除,回归本自具足的圆明净妙
而如果心念还是蒙尘的,尚有烦恼,那就是有学众生,还需要继续修学佛法来清净自心
如果已断除所有烦恼,不再有尘染烦恼,心念已至极清净光明,圆满显露佛性,那么就是诸佛如来】
★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学习解说:大众和阿难,你们要倒转心念(的注意力),由外向内的听闻自己内心的声音,透过观照自己的心性,去除覆盖自心的一切尘染,来由此进入无上道(佛道),这才是真正的修习圆通的方法。】
★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学习解说:这是过去微尘数那么多佛,一路修行,贯穿始终,修行成就涅槃(成佛)的法门;
过去诸佛如来,因为修持这个法门已经成就了佛果;
现今的菩萨们,也透过这个法门进入了定慧圆明的境界;
未来末法的修学行人,也应当依靠这个法门来如法修持。
我(指的文殊师利法王子)也是从这个法门中实修而成就的,不单单只是观世音菩萨。
(注:可见这是发大乘心的菩萨行者的必修法门——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
★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学习解说:确实如同世尊(为了利益与会大众和末法众生)向我询问的诸多修行方便
在末法时期哪一种是最易成就的能救度众生的法门呢,(我的回答是)成就[涅槃心](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是最易,最殊胜的】
——
【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如来所证究竟法身之果。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学习解说:其他(说到的二十四种)方便法门,都是因为佛的威神力加持下,针对特殊的因缘施以教化而得以成就的,末法众生当依此[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修学才容易成就。】
★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学习解说:听了文殊师利菩萨的偈颂教导,阿难尊者和与会大众,身心的疑惑都得到很大的开解,观照佛的无上正等正觉和大涅槃,就像有人因为有事外出找不到归还的道路,而明白了回家的道路一般亲切。
整个法会的大众,包括天龙八部、二乘中尚未实证阿罗汉果的有学行者,以及一切新发心的菩萨行者,数量有十恒河沙那么多,都获得了[本心](本原自心),远离一切烦恼,获[法眼净](分明见真谛谓之法眼净。通于大小乘言之。小乘为于初果见四真谛之理,大乘为于初地得无生法忍)(断八十八使之见惑而得正见,谓之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是于二乘初果与菩萨初地之得益也。但多就小乘之初果而言);性比丘尼(也就是摩登伽女)听闻了偈颂实证了阿罗汉;无量众生都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觉之心,成佛之心)(之后必定会因此发心而成佛)】
——
【开示】
p1184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开示者:谓他展转所生疑惑,皆能除遣。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开示者:谓即显示此应遍知,此应永断等差别故。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本心】
(术语)即本原自心也。六祖坛经曰:“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远尘离垢】
(术语)远离尘垢也。尘垢虽为烦恼之总名,然今指八十八使之见惑。断八十八使之见惑而得正见,谓之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是于二乘初果与菩萨初地之得益也。但多就小乘之初果而言。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维摩经方便品曰:“三万二千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十八使】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见惑,能驱役一切众生流转三界生死故也。言见惑者,以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凡有十种:
一、身见,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之中,妄计为身也。
二、边见,谓于身见计断计常,随执一边也。
三、见取,谓于非真胜法中,谬见涅槃,生心而取也。
四、戒取,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也。
五、邪见,谓无明不了,邪心取理也。
六、贪,谓于诸欲境,引取无厌也。
七、嗔,谓于逆情之境,而起忿怒也。
八、痴,谓于事理之中,迷惑不了也。
九、慢,谓自恃才德富贵,轻蔑于他也。
十、疑,谓迷心垂理,犹豫不决也。
此之十使,历三界四谛下增减不同,共成八十八使。
盖欲界苦谛下十使具足;集、灭二谛下,各有七使;除身见、边见、戒取三使;道谛下有八使,除身见、边见二使。则四谛合为三十二使也。
色界、无色界四谛下,皆如欲界,只于每谛下,又除嗔使,故一界有二十八使,二界合为五十六使。
并前欲界三十二使,总成八十八也。
(集、灭二谛各除身见、边见、戒取者,谓此三使,皆依苦谛而起;而此二谛,则无也。道谛除身见、边见者,谓此二使亦苦谛所起,而此则无也。然不除戒取者,谓外道执取邪戒,妄为正道,故于此不除也。上二界除嗔使者,以上二界无嗔故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p1259
瑜伽八十三卷十四页云:复次远尘离垢者:
尘、谓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现观有间无间我慢现转。
垢、谓彼品,及见断品所有粗重。令永无故;名远尘离垢。
又复尘者:所谓我慢、及见所断一切烦恼。
垢、谓二品所有粗重。于诸法中者:谓于自相共相所住法中。
言法眼者:谓如实现证唯有法慧。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法眼净】
(术语)分明见真谛谓之法眼净。通于大小乘言之。小乘为于初果见四真谛之理,大乘为于初地得无生法忍。
增一阿含经一曰:“三万天人得法眼净。”
无量寿经下曰:“得清净法眼。”
维摩经佛国品曰:“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大经慧远疏曰:“见四真谛,名净法眼。”
注维摩经一:“肇曰法眼道,须陀洹道也。始见道迹,故得法眼名。”
同嘉祥疏曰:“云法眼净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见四谛法名法眼,大乘法眼初地得真无生法故云法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真谛】
又作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其理真实无二,故称真谛;为圣者之所见,故称圣谛。释尊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说四谛真理,阐明迷、悟两界之因果,成为佛教之根本义理。((参见:四谛)1840)p175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8 23:56
(接续楼上)(本楼-66楼,合计用时4小时20分)
6,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 楞严经
★ 阿难整衣服,望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学习解说:阿难整理衣服,望向大众,并合掌顶礼,心迹(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圆满光明,想要利益未来世(我们这个末法时代)众生的缘故,向佛陀跪拜顶礼说:大悲世尊,我现今已经悟入成佛法门,在此(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中修行,内心已经没有疑惑(知道可以决定成佛),
我常听如来说:"自己虽然还没有度脱生死苦海(出离轮回),但是已经想着要度化他人,这样是菩萨发心(注:修行有利益众生的发心很重要,能由此实践菩萨道,圆满自身的不足,而最终成佛);
而自己已经恢复圆满的觉性并且能令其他众生也获得觉悟的,就是如来应化来这个世间普渡众生的。”
现今,我虽然自身还没有度脱生死,但发愿度化末法时期的一切众生。世尊,(末法时期的)众生距离佛陀正法教化的时代越来越远,邪师说法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多的数不过来,我想要令自己和众生,能收摄自心进入三摩地(禅定中),应当怎样令道场安然而立,远离种种魔事的干扰,让已经发起的菩提心不再退转呢?”(相关阅读:
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十种[会遭受魔扰]与[不遭受魔扰]的情况 ~ 大般若经)
(注:因为佛陀具足智慧,所以佛的悲心不同于一般,称为大悲,请看《优婆塞戒经》里的教导(详见 如何修悲心(如何生起悲心) ~ 优婆塞戒经: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
(注: 我们还没得道,所以就是要像上面这样边观)
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
未得道时悲心动转。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有动转。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众生故。故名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济。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与慧共行。故名大悲。
(注: 这边很清楚讲到,真正具足智慧才叫做大悲)』)】
——
【心迹】
(术语)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楞严经八曰:“六天形虽不动心迹尚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明常寂照】
六祖惠能所说。谓心性本来是圆满光明与真常不变的,虽然是寂静不动,却能够遍照一切法界,虽然遍照一切法界,却仍旧还是寂静无动,此乃是无上涅槃之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
(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学习解说:这是,世尊在大众之中称赞阿难尊者:很好,很好。你所问的,如何安置建立道场救护末法时期沉溺生死中的众生之事,你仔细的听,我将为你解说。阿难尊者和与会大众都恭敬等候佛陀的教诲。】
【安立】
(术语)安置建立之义。
无量寿经上曰:“教化安立,无数众生。”
俱舍论十一曰:“安立器世间。”
唯识论八曰:“安立真如。”
胜鬘宝窟上末曰:“安立者,始建曰安,终成为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时常听我讲毗奈耶(即戒律)中,有三项决定(一定)不能改变的法义,具体是[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被命名为三无漏学(由此依此[戒定慧]三学修行,令日夜漏注的生死烦恼逐渐得到止息,必定能断见思烦恼,而最终实证无漏圣果(阿罗汉果))。
阿难!那我说的摄心为戒具体是怎样的呢?】
——
【毗奈耶】
(术语)Vinaya,一作鼻那夜,毗那耶,又云毗尼,鞞尼迦。三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
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戒律灭诸过非,故云灭,如世间之律法,断决轻重之罪者,故云律,调和身语意之作业,制伏诸要行,故云调伏。
毗尼母论一曰:“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
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灭。”
行事钞中一曰:“毗尼,或云毗奈耶,或云毗那耶,此翻为律。或以灭翻从功能为号。终非正译,故以律翻之,乃当正义。”
义林章二本曰:“毗奈耶者,此云调伏。”
探玄记一曰:“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
玄应音义十四曰:“毗尼,或言鞞泥迦,或言毗那耶,或云鼻那夜,或云毗奈耶,皆由梵音轻重声之讹转也。此译云离行,行并道也。谓此行能离恶道,因以名焉。”
【又】(书名)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之略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无漏学】
上来戒定慧三学,总称三无漏学。此三无漏学,为如来立教之大要。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一不可缺,而皆称为无漏学者。若依此而修学,必断见思烦恼,而证无漏圣果也。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6—a,【四个决定清净明诲——断淫心】
★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如果有诸世界的六道众生,其心中能够不起淫念,那就不会随着这念淫心而接续不断的生生死死,否则即便是修行得到很多智慧禅定得以现前
但是因为心念不清净的关系,必定感召堕入恶道的果报,上品福报的是魔王,中品的是魔民,下品的则是魔女
这些诸魔也有各自的徒众,都各各说自己已经成就了无上道。我(指的释尊)灭度之后,多有这样的魔民在这个世间昌繁炽盛,广泛的施行淫欲做众生的善知识,令相信其贪爱邪见的众生堕入深坑失去了菩提路(成佛的道路)
所以,你教导世人(末法众生)修习修三昧禅定,首先应当断除淫心,这名叫[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决定,就是一定不变的意思,就是修行禅定一定要遵守的戒律,这样才不会因之着魔)】
——
【淫欲】
(术语)色欲也。圆觉经曰:“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行事钞中曰:“智论云:淫欲虽不恼众生,心心系缚,故为大罪。故律中淫欲为初。”按淫,除淫汤外,应均从女作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劳】
(术语)烦恼之异名。贪嗔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
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
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
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见】
(术语)执著于人而起爱也。
维摩经问疾品曰:“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
什注曰:“见有众生,心生爱著,因此生悲,名为爱见大悲。”
又,爱与见二种之烦恼也。迷事之惑名爱,迷理之惑名见。如贪欲嗔恚等为迷事之惑。我见邪见等为迷理之惑。
楞严经六曰:“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智度论七曰:“烦恼有二种:一属爱,二属见。”
同二十一曰:“众生有二分行,爱行见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见】
随顺贪欲,是谓之爱。分别执着,是谓之见。
即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着为爱。意根对于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计断计常,执有执无等为见。
大概爱由任运而起,见由分别而起。
又贪着五欲为爱,执着所见为见。又迷于事为爱,如贪欲嗔恚等。迷于理为见,如有无断常等。
若穷究众生之所以缘起,不出此爱着见取二事。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淫欲而修行禅定的行者,就像蒸煮沙石想要让其变成米饭,这样经过千百劫的时间也只能叫热沙(而不会由沙变饭)
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饭食的根本,只是能沙石本身。
就像你想用淫欲之身求取清净的佛身妙果,纵然看着像是获得了微妙的领悟,但是其本质是淫欲,根本上是淫欲所成,是生死轮回的因,必然无法出离[三途](血途、刀途、火途。血途是畜生道,因畜生常在被杀,或互相吞食之处;刀途是饿鬼道,因饿鬼常在饥饿,或刀剑杖逼迫之处;火途是地狱道,因地狱常在寒冰,或猛火烧煎之处。此三途就是三恶道的别名)的果报,哪里会是圆满成佛的实修实证之路呢?
只有使淫欲的根基从身心两个方面都彻底断除,并且连断除的想法都没有了,成佛才有真正的希望。
如我这样说的名为[佛说],不如我这样说的,就是魔王波旬所说。】
——
【三途】
血途、刀途、火途。血途是畜生道,因畜生常在被杀,或互相吞食之处;刀途是饿鬼道,因饿鬼常在饥饿,或刀剑杖逼迫之处;火途是地狱道,因地狱常在寒冰,或猛火烧煎之处。此三途就是三恶道的别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9 09:37
6—b,【四个决定清净明诲——断杀生】
★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
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即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神鬼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
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阿难,有诸世界的六道众生,能够不起杀生的心念,就能不随其而生生死死相续不断的受报。
您学习三昧禅定,本来能够出离尘垢烦恼,但是如果不能断除杀心,就无法真正脱离尘垢,即便修行到很多禅定出现,如果没有断除杀生就必定还是会堕入神鬼道。
上品的人会成为大力鬼,中品的则变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的将会变为地行罗刹,这些鬼神们也都有徒众,各各都说自己已经实证了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时期,多有这样的神鬼在世间昌繁炽盛,说自己是因为吃肉获得了菩提路。
我让比丘们吃[五净肉](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这些肉都是我(指的释尊)以神力化先生成的,本来不存在命根的,你们婆罗门地多湿热,再加上有很多的沙石,草和菜多无法在上面生长,
我用大悲心加持的缘故,藉由大慈悲而将假名这些变现的五净肉为肉,让你们能尝到食物的味道得以维生,无奈的是为何在如来灭度(即涅槃)之后,还有吃众生肉者叫做[释子](释迦佛的弟子)呢。
你们应当知道,这样吃肉的人,纵然看似心开意解获得了禅定,但是内心实质还是大罗刹鬼,命终受报必定要沉沦生死苦海里,不是佛弟子,像这样的人互相杀害和吞食没有止息,要怎么脱离三界出轮回呢
所以,你教导世人修行三昧禅定,其次要断除的是杀生,这叫做[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决定,就是一定不变的意思,就是修行禅定一定要遵守的戒律,这样才不会因之着魔)】
——
【五净肉】
五种的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决定】
梵语 nis/caya。意指一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略作定。有决定信、决定业、决定性等语。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修行六波罗蜜可得六决定,即:布施可得财成决定、持戒可得生胜决定、忍辱可得不退决定、精进可得修习决定、禅定可得定业决定、智慧可得无功用决定。(俱舍论卷二十三、往生论注卷下)((参见:六决定)1267)p2968
FROM:【佛光大辞典】
★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
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杀生而修禅定的人,就像有人自己塞上耳朵,之后高声大叫又想要他人听不到,这就做欲盖弥彰
清净的比丘和菩萨行者,在岔路口行走的时候都不去践踏生草,当然更不会用手去拔;清净者连草都不去拔,而自称大悲的人为什么还要取众生的血肉来充饥呢?
如果有比丘不穿东方(相对当时的印度来讲,多是其东方的国家产有)[丝绵](以茧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绢帛](古代丝织物的总称),以及不穿(当时印度)当地皮毛制成的鞋子和衣服,也不吃奶酪醍醐等动物性的食物,这样的比丘是真正在脱离这个世间,这一期清净修行酬尝宿世因果欠债之后,将不再生到[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里(注:因为已经超越了这些导致生死轮回的因,不会再结生死轮回的果,有因必有果,要超越生死,就必须修清净行、清净心)
如果还在[服](吃或者穿)这些东西,那么身体(或者身体的一部分)还是在生死的因缘之中,就像人吃土地里长出的百谷作物,那么脚就无法离地(因为要以此维生,无法斩断联结),必然要身体或者身体的一部分或是身心全部都不再服用和贪恋上述这些物品(动物性的物品),我说这样的人才是真解脱者(注:所以真正想解脱生死的实修者,对于羽绒服、皮鞋、蛋奶之类的事物,都是应该要清净断除的,这个经中写的很清楚。)
如我这样说的名为[佛说],不如我这样说的,就是魔王波旬所说。】
——
【绢帛】古代丝织物的总称,在没有纸张之前,一直作为重要的书写、画画材料。——摘自百度
【丝绵】用下脚茧和茧壳表面的浮丝为原料,经过精练,溶去丝胶,扯松纤维而成。保暖性好,供作衣絮和被絮之用。——摘自百度
【身分】
<一>指身体之一部分或身体全部。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二(大一八·五九二中):“修瑜伽者应善筹量,乃至身分饮食不杂乱出。”
如遗教经论所谓之“身分供养”,即指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之身业供养。(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
<二>专指男根。十诵律卷一(大二三·一下):“是愚痴人开诸漏门,宁以身分内毒蛇口中,终不以此触彼女身。”p3016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9 09:38
6—c,【四个决定清净明诲——断偷盗】
★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萨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禆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挹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再有世界中的六道众生,没有偷盗之心,那么就不会因为偷心而生生死死相续不断
你修行三昧禅定本来是要脱出烦恼尘垢的侵扰,但是如果不断除有心,烦恼尘垢就无法真正的出离,纵然有很多智慧出现在前,
但是如果不断除偷盗,那么必然会落入邪道,上品福报好的变为精灵,中品的是妖魅,下品的则是被鬼魅所附着的邪(见)人,这些邪道众生也都有各自的徒众,都说自己已经获得了无上道
在我灭度(涅槃)之后,多有这样的妖魅邪人在世间昌繁炽盛,隐藏在人中虚伪欺诈称为善知识,都说自己已经获得了上德之人的道法,欺骗迷惑恐吓众生让其失去正心,所经过之处,令众生都耗尽家财来供养。
而我(指的释尊)教导比丘按照方位没有拣择的来托钵乞食,令其舍弃贪欲,能成就菩萨道,所以比丘们都不着急烧煮食物(这是当时印度僧人的情况),把三界当做是旅途暂时寄居其中(心不贪恋),示现一次死亡一次投生,之后永断生死不再轮回;为什么现今有贼人偷盗佛门的衣服,假装是出家人以贩卖佛法来牟利造作种种的恶业,所自己所修持的都是佛法,实际却不是真正出家,具足圆满戒行的小乘出家比丘?由此迷惑耽误无量众生堕入无间狱。
如果我(指的释尊)灭度(涅槃)后(末法时期),有比丘发心一定要修习成就三昧禅定,能够在如来形像之前,身上点一盏灯、或者烧燃一个指节,以及在身上爇一炷香来供养,那么我说这人无始以来欠下的恶业宿债都因为这样舍身供养的因缘而得到偿还,命终后将永远告别这个世间脱离生死烦恼
此人虽然还没有即刻明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道路,但是对佛法已经建立了决定不移的信心,若不是用这样舍身的因缘来偿还宿债,那么即便是很小的因果,即便行者已经修行成就了无为果位,但是因果不虚,还是会生到人中来酬偿其宿世的业债,就像我(指的释尊)也还要遭遇马麦之难一样(注:其实佛陀已清净,只是为了教化众生,才这样示现的)。
所以,你教导世人,修行三摩地(禅定)次后应当断除偷盗,这就叫[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骂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所以,阿难,如果不断偷盗而修行禅定的人,就像有人用水灌注带漏的器皿而想让他充满,这样纵然经过尘点劫那么长的时间也是无法让水位平复的。
如果比丘们除了法衣和饭钵之外,分寸都不积蓄,乞食来的饮食除维持自己色身外,余下的分给饥饿众生,在大众集会的场合能合掌礼敬大众,有人捶打辱骂和受到称赞一样于心不动,这样必然能使身和心都捐献和舍弃,身上的肉骨血与众生共有(布施给众生),不将如来引导不同次第众生的不了义经回为自己的见解后来误导初学,佛陀印可这样的人是获得了(佛母)真三昧(注:三世如来自此三昧出生,故云佛母真三昧)
如我这样说的名为[佛说],不如我这样说的,就是魔王波旬所说。】
——
【佛母真三昧】
(术语)三世如来自此三昧出生,故云佛母真三昧。楞严经六曰:“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9 10:08
(接续楼上)(63楼-本楼,合计用时4小时20分)
6—d,【四个决定清净明诲——断大妄语】
★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叹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有世界的六道众生,虽然身心没有杀盗淫,三种行为已经圆满断除;但是如果还有大妄语,那么修行三摩提(禅定)也无法得到清净,会成为爱见魔,失去如来种性。
就是没有获得果位说自己获得了;没有实证说自己实证了;或者贪求世间第一尊贵殊胜,在别人面前说:"我已经获得了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的果位或者位阶。"
目的是贪求他人的礼拜忏悔和种种供养,这种人是断善根之人,消灭了成佛的种性,就像有人用刀砍断的多罗木,佛陀印记这样的人,永远殒灭了善根不再能深入正知见,沉沦在生死苦海当中,不能成就三昧禅定。
我灭度(涅槃)后,,教敕菩萨和阿罗汉们应化为各种身份,在末法时期以种种形象度化生死轮转里的众生,或是作沙门(出家人的通称)、或是作在家的居士、或是人中帝王、宰相或官吏、童男、童男,这样乃至一直到淫女、寡妇、奸人、小偷、屠夫或者贩夫走卒,和他们做同事亲近接触,藉此因缘称赞大乘佛法,令他们的身心都能通过修行进入三昧禅定,中求不会自己说出我是真菩萨、真阿罗汉。不会泄露佛陀秘密教敕的因缘,不会轻易向一般未学佛的众生透露身份,除非是临命终有特殊原因才不公开的交付事情的因由,不会像这样公开说大妄语来迷惑和扰乱世人的。
所以,你教导世人修行三摩地(禅定)最后应当断除各种大妄语,这叫做[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
【爱见】
随顺贪欲,是谓之爱。分别执着,是谓之见。即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着为爱。意根对于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计断计常,执有执无等为见。大概爱由任运而起,见由分别而起。又贪着五欲为爱,执着所见为见。又迷于事为爱,如贪欲嗔恚等。迷于理为见,如有无断常等。若穷究众生之所以缘起,不出此爱着见取二事。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直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是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大妄语而修行三昧禅定想要成就,就像是在人粪上雕刻处旃檀的形状,想要求取香味,那是不可能的。
我教导比丘的是,直心是道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一切都没有虚假,当然也不会自称已经获得有德上人之法。
就像穷人虚妄的号称自己是帝王,这样只是自取(被真帝王)诛灭,更何况,法王之位是要毕竟成佛才是的,当然无法无中生有的被窃取。
因地不真,果报就会曲折;就像想要修行成佛得无上正觉,但是却还在大妄语,就像自己想要咬到自己的肚脐,这是办不到的
而如果有比丘,内心就像直弦一样没有任何曲折,一切都是真实的,那么修行进入禅定是永远不会遭受魔事干扰的,而我印证这样的修行人最终会成就菩萨无上正知觉。
如我这样说的名为[佛说],不如我这样说的,就是魔王波旬所说。】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 (竟)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9 17:10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 (本楼用时约1小时20分)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谛译
【e,总结: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持楞严咒,可消宿习和魔事 】
★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学习解说:(佛陀说)阿难,你问的如何摄心,我现今先说的是,入三摩地(禅定)修学的微妙法门。求取菩萨道,最先要修持四种[律仪](戒律、仪则。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具体内容就是之前已经讲到的[四个决定清净明诲]——断淫心、断杀生、断偷盗、断大妄语),持守的程度要像冰霜那样皎洁,这样自然不会由不持戒而生出枝枝叶叶(指的各种障碍和魔扰)来,让内心的贪嗔痴,口里的妄语、绮语、两舌、恶口都没有生起的因。
——
【律仪】
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阿难!如是四事若不失遗,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
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学习解说:阿难,这样的四件事(即指的[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如果能好好受持不漏失,心不但不会再攀缘色声香味触,一切魔事还要怎么发生呢?(当然不会再发生)
(注:这边来了解学习一下,魔事都有哪些内容,可以多反观自照和警觉: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魔事品]
何等菩萨为恶魔所乱?~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傲慢自大,互相嗤笑,互相轻蔑,菩萨当知,是为魔事 ~ 小品般若经)
如果有宿世习气难以灭除的,你就教导这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这是如来[无见顶相](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上,无为心佛(自性佛)在从顶上生发出的光辉里,坐宝莲华所说的神咒,
你过去和摩登伽女有用[劫]来计算那么长时间的因缘,彼此恩爱的习气不是一生甚至不是一劫(就是还要更久),但我一宣扬楞严咒,(摩登伽女的)爱欲之心就永远脱落,成就了阿罗汉果
像这样本来无心修行的淫女,都能在楞严咒(在佛)的威神力暗中加持下快速证得[无学位](声闻第四果阿罗汉也。此位断三界见、思惑尽,真理究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也);更何况是你们在法会中的声闻行人,已经发起了求取最上乘(佛乘)决心想要成佛的修行人呢?(当然更容易)就像顺着风向扬起沙尘,顺风顺势,有什么艰难险阻呢?】
——
【无见顶相】
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为梵语 us!N!i^s!as/iraskata^(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
优婆塞戒经卷一(大二四、一○四○上):“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观无量寿经、楞严经卷七)((参见:八十种好)268)p508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学位】
无学位者,即声闻第四果阿罗汉也。此位断三界见、思惑尽,真理究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11 00:18
(接续楼上)(68楼--70楼,合计用时约5小时20分)
【建立清净道场,要依清净僧得戒才能成就】
★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戒成已后着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学习解说:如果有末法时期,想要安坐道场(不受魔扰顺利修道的),
①应当要先受持比丘清净禁戒,并且要选择持戒清净第一的沙门来做戒师,如果不能遇到真正的[清净僧](谓其本性清净,严持戒律,通达经论,不为诸魔之所沮坏,又能调伏利益一切众生,为说诸戒轻重之相,堪称护法无上大师,是名清净僧也),那么你的戒律和仪则就必定无法成就(注:可见清净僧的重要,承担着法脉的延续。不过,如果无法遇到清净僧,也说明自己福慧不够,业障太重),
②从清净僧处得戒之后,穿崭新清净的衣服,燃上香,在闲静处居住,持诵楞严咒108遍
③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恳求十方现在国土所有诸佛,放大悲光来灌顶加持(净化同化)。
阿难,这样末法时期的清净比丘、比丘尼、在家人,内心除灭贪爱和淫欲,受持佛陀教导的清净戒律,在这个道场中发菩萨愿,洗澡沐浴干净,这样经过二十一天不休息的经行绕佛持咒,我自会在这些行者前现身,为其摩顶给予安慰令其破迷开悟。】
注:一般说到道场,大众多会想到寺院,这是外部的道场,更进一步来说,还有内在的道场,请看[维摩诘经]的教导:何处是道场?何谓道场?
——
【道场】
<一>梵名 Bodhi-maN!d!a。又作菩提道场、菩提场。指中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上佛陀成道之处。(旧华严经卷一世间净眼品、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
<二>指修行佛道之区域;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称道场。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大九·五二上):“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维摩义记卷二末)
<三>指成就菩提动机之发心、修行等。如维摩经卷上菩萨品所说,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布施是道场,三明是道场,于一念间知一切法是道场。(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华严经疏卷四)
<四>在密教,修瑜伽妙行时,须先行结界,次则建立本尊道场,以修道场观。其目的在观他方世界佛之身土,作为表示本尊之建立,或即观自心本来具有的本尊身土,迎他方世界本尊,使其与自心融为一体。((参见:道场观)5649)
<五>一般所谓之道场,系指修习佛法之场所,故道场可作为寺院之别名。隋炀帝即尝下诏,明令天下之寺改称道场。此外,宫中行佛事之场所,称内道场,或称内寺。临济宗专指供云水僧修行之场所为道场。日本天台宗之安然,称受戒之场所为道场。(佛祖统纪卷三十九、续高僧传卷十一吉藏传、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
<六>指某些法会,如慈悲道场、水陆道场等。
<七>北魏僧。籍贯不详。又作道长。初从慧光出家。北魏永平元年(508),菩提流支来华,译出十地经论等,师投其门下,后因故触怒流支,遂遁入嵩山,十年之间精研大智度论,穷尽其旨。不久出洛阳,专讲智论。复于邺都大集寺大张讲筵,缁素云集,时人尊为“学者之宗”。师平素奉置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所画之阿弥陀五十菩萨像,后且以之转写于世。生卒年不详,仅知北齐后主隆化元年(576)时,师尚健在。另据安乐集卷下所载六大德相承之说,依次有道场、昙鸾之记载,准之,昙鸾或为师之门人。(大智度论疏卷二十四、续高僧传卷二十四明瞻传、广弘明集卷二)p5647
FROM:【佛光大辞典】
【清净僧】
谓其本性清净,严持戒律,通达经论,不为诸魔之所沮坏,又能调伏利益一切众生,为说诸戒轻重之相,堪称护法无上大师,是名清净僧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白衣】
(杂名)俗人之别称。以天竺之波罗门及俗人,多服鲜白之衣故也。以是称沙门,谓之缁衣,或染衣。
西域记二曰:“衣裳服玩无所裁制,贵鲜白,轻杂彩。”道宣律师感通录曰:“白衣俗服,佛严制断。
”涅槃经疏十四曰:“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
遗教经曰:“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维摩经方便品曰:“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
智度论十三曰:“白衣虽有五戒,不如沙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檀越】
(术语)Da%napati,谓施主也。越为施之功德,已越贫穷海之义也。
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言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由行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
资持记曰:“檀越,亦云檀那,并讹略也。义净三藏云:具云陀那钵底,此翻施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11 00:26
(接续楼上)
【末法修行建立道场,怎么结界,符合佛教导的清净轨则】
★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学习解说:阿难对佛陀说:世尊,我承蒙如来无上悲心的教诲,内心已经破迷开悟,自己就知道修正无学之道已经成就;那么末法时期,修行建立道场,要怎样结界合乎佛世尊的清净律仪规则呢?
(注:阿难尊者悲心切切,替末法时期的众生询问如何结界,才清净如法,感恩)】
★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和上栴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
末法时期,如果有人发愿建立道场(修行佛道的场所、寺院),
① [取雪山白牛粪合上旃檀香来涂地]先取来雪山上生长的有大力的白牛,吃的是山上肥腻的香草,这牛只喝雪山的清水,所以他的粪便是极其细微的,可取来牛的粪便与旃檀香和合在一起,涂抹道场的地面;
如果不是雪山之牛,那么牛粪就会臭秽,不能够用来涂抹场地,那么就会有第二个方法:
或者,[取平原土和合众香来涂场地]
另外,从平原从地皮开始向下五尺,取来其中的[黄土];然后将栴檀(檀香)、沉水(沉香)、苏合(为烧香用之香料,或为药品)、薰陆(如桃之胶,有香气者)、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磨成细细的粉状混合均匀,和取来的黄土混合成泥,来涂抹场地。】
——
【苏合香】
<一>梵语 turus!ka。音译作都卢瑟迦、突缩迦、杜鲁瑟剑。又作酥合香、合诸香草。为烧香用之香料,或为药品。本草纲目谓由诸香之汁煎成,非为自然物。或谓苏合香属金缕梅树之落叶乔木,多产于小亚细亚,自其树皮采得之树脂,称苏合香或苏合油,其香味类似安息香;苏合油为燃灯原料,又用作护摩油。(牟梨曼陀罗咒经、翻译名义集卷三、卷八)
<二>舞乐之名。略称苏合。乃新乐、盘涉调,属大曲。舞者以苏合药草为甲胄而作舞,故有此名。陈后主所作,一说为中印度之乐曲。据舞曲口传载,阿育王患病,求苏合之药草,经七日而得,病即痊愈,其臣乃以药草为甲胄而作舞,遂有此乐。p6780
FROM:【佛光大辞典】
【薰陆香】
(物名)梵名君杜噜Kundurnka,如桃之胶,有香气者。西域记十一曰:“薰陆香树,树叶若棠梨也。”演密钞六曰:“薰陆者,出于西方,即树胶。夏天日炙,镕滴沙中,在地有香,谓之薰陆。”土耳古语Ghyu|nluk。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薰陆香】
(物名)梵名君杜噜Kundurnka,如桃之胶,有香气者。西域记十一曰:“薰陆香树,树叶若棠梨也。”演密钞六曰:“薰陆者,出于西方,即树胶。夏天日炙,镕滴沙中,在地有香,谓之薰陆。”土耳古语Ghyu|nluk。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郁金】
梵语 kun%kuma。学名 Crocus sativus, Linn。又作茶矩么、茶矩磨(茶为菳之误写)。属球根植物,可制成染料,花可作香,称为郁金香。产于北印度喀什米尔、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等地。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可知昔时之印度人常以旃檀、郁金等诸香涂身。阿育王传卷四、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四十载,末田地那尊者教化恶龙,为支济居民活命,遂自香山拔取郁金香之根移植至当地。又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七以之为三十二味药之一。(苏悉地羯啰经卷上、蕤呬耶经卷中、慧琳音义卷三十九、卷七十)p6983
FROM:【佛光大辞典】
【白胶香】
梵语 sarja-rasa 即娑罗树之胶乳。乃密教修孔雀经法时,所烧五种香之一。依据孔雀经所修之孔雀经法,用以息灾、祈雨等。修法时,于大坛上之五方烧五种香,其中,白胶香系东方所烧之香。(大日经疏卷七、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参见:五香)1126)p2101
FROM:【佛光大辞典】
【青木】青木香一般指青藤香。
青藤香(别名马兜铃根、兜铃根、土青木香、土木香、青木香、蛇参根、铁扁担、痧药、野木香根、水木香根、白青木香、天仙藤根)草质藤本;根圆柱形,外皮黄褐色;茎柔弱,无毛,暗紫色或绿色,有腐肉味。叶卵状三角形,长圆状卵形或戟形,花单生或2朵聚生于叶腋;花梗长开花后期近顶端常稍弯,花被基部膨大呈球形,与子房连接处具关节,花药卵形,子房圆柱形,蒴果近球形,顶端圆形而微凹,种子扁平,钝三角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摘自百度
【零陵香】(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是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又名灵香草、香草、排草和佩兰,主产于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和广西等省区。
株高20-60厘米,干后有浓郁香气。——摘自百度
【甘松】中药名。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杂质,晒干或阴干。——摘自百度
【鸡舌香】
(物名)名义集三曰:“异物志曰:是草萎可合香,笺外国胡人说,众香共是一木,华为鸡舌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鸡舌香】鸡舌香一般指母丁香。母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药用丁香)的近成熟果实,干燥果实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3厘米,直径约0.6~1厘米。外表呈褐色,或带有土红色粉末,粗糙,多细皱纹,上端宿萼有4裂片。 丁香是一种进口“南药”,原产于印尼 马鲁古群岛,公元前 3 世纪作为“香药”传入我国。 ——摘自百度
★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花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间花铺设,庄严香炉纯烧沉水无令见火,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沙糖、油饼、乳糜、酥合、蜜、姜、纯酥、纯蜜及诸果子、饮食、葡萄、石蜜,种种上妙等食,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飨佛菩萨。
【学习解说:
②做半径为一丈六的八角坛,
③坛心中安置一朵莲华,使用金银铜木所建造,
④华中放置一个钵器,钵总先盛满[八月露水],水中安置所钵的大小安置好所有的华叶,
⑤取来八面圆镜,围着花钵安放,
⑥圆镜外,建立十六朵莲华,再将十六个香炉间隔着莲华铺设,烧纯沉香来庄严香炉,但是不要有火焰看到,
⑦取白牛乳放到十六个器具中,乳成煎饼状,
并且和沙糖(砂糖)、油饼、乳糜(用乳汁或酥油调制的粥)、酥合、蜜、姜、纯酥(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纯蜜及诸果子、饮食、葡萄、石蜜(冰糖),等种种上妙(上好美妙)的饮食,
放置在莲华外各个外绕着的十六朵莲花外,每到饭食的时候,来奉献供养诸佛如来和大菩萨;
⑧如果是在中夜(晚上十点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取来蜜半升、酥三盒,在八角坛前另外安置一个小火炉,用[兜楼婆香](即檀香)煎取香水,将香水沐浴炉炭,让炭更更猛更炽热的燃烧,把之前准备的酥、蜜投入炎炉里,等到烟都烧尽了,用来奉上呈送给佛菩萨】
——
【方圆】为面积描述用语,是指一定半径范围内的面积 。——摘自百度
【乳糜】意思是亦作"乳麋"、用乳汁或酥油调制的粥。——摘自百度
【酥】
是牛羊等乳钻抨成之。或以草叶药而成之。所谓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而醍醐最为上药。大智度论曰:“牛乳驴乳,其乳虽同,牛乳抨则成酥,驴乳抨则成粪。”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石蜜】
(饮食)冰糖也。
善见律十七曰:“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庶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陀者,此是蜜也。”
法华玄义七曰:“言石蜜者,正法念经第三云: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三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
本章曰:“一名乳糖,又名白雪糖,即白糖。出益州,及西戎。用水牛乳汁米粉和沙糖煎炼作饼块,黄白色而坚重,川浙者佳。主心腹热胀,润肺气,助五藏津,治目中热膜,口干渴,可止目昏闇能明。”
按根本律,有糖无石蜜。律摄云:糖摄石蜜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中夜】
梵语 madhyama-ya^ma,巴利语 majjhima-yama。为六时之一。又作夜半。即今午后十时至翌日午前二时之间。((参见:三时)596)p1020
FROM:【佛光大辞典】
★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知、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学习解说:
⑨把(八角)坛室外面的四周都悬挂上幡(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庄严具,犹如大将之旌旗也)和华
⑩在(八角)坛室,内部的四面墙壁上,敷设十方如来和诸佛菩萨的所有形象:
⑪应当朝着太阳的方向,陈设铺设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閦佛、阿弥陀佛的形象;
⑫观世音菩萨作种种大变化的形象以及金刚藏菩萨的形象,铺设安置在诸佛形象的左右两边;
⑬帝释天大梵王、乌刍瑟摩(秽迹金刚,主不净处之执金刚也),并蓝地迦(青面金刚)诸[军茶利](金刚的一个别名)、与毗俱知(毗俱胝者,皱之义,此天女从观音额上之皱中生,故名毗俱胝。译曰嗔目。三目四手忿怒形之天女也)、四天王等[频那夜迦](鬼神名,详见下方注解)的形象,张贴于门侧左右安置;
⑭又取来八面镜子悬挂在虚空中,和坛场中(详见第⑤点)所安置的圆镜方位和镜面相对应,使彼此的光线和影子相互重叠涉入】
——
【幡】
(物名)梵语波哆迦Pata%ka%,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庄严具,犹如大将之旌旗也。又为祈福立之。梵语杂名曰:“幡,波哆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乌刍沙摩】
(明王)Ucchusma,又作乌枢沙摩,乌刍涩摩,乌刍瑟摩,乌枢瑟摩。乌素沙摩。明王名。译曰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为清净之德,因之于厕中祭此明王。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摩,唐云不净洁金刚。”希麟音义五曰:“乌枢瑟摩,或云乌刍摩沙,此云秽迹。旧翻为不净洁,皆讹。新翻为除秽,忿怒尊也。”楞严经五曰:“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义疏五下曰:“乌刍沙摩,云火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秽迹金刚】
(菩萨)即秽积金刚乌刍涩么明王Ucchus!ma,主不净处之执金刚也。经轨作秽迹。秘藏记作秽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毗俱胝】
(菩萨)Bhrukut!i,又作毗俱知。胎藏界观音院三十七尊中之一尊也。谓之毗俱胝菩萨。又云毗俱胝观音。又云毗俱胝天女(八大观音之一),毗俱胝者,皱之义,此天女从观音额上之皱中生,故名毗俱胝。译曰嗔目。三目四手忿怒形之天女也。
不空罥索心咒王经下曰:“毗俱胝天女,毗俱胝,周言嗔目。”
大日经疏五曰:“观音左边置圣者毗俱胝,其身四手,右边一手垂数珠鬘,一手作施愿印,左边一手持莲华,一手持军持。面有三目,如摩醯首罗像,首戴发冠,如毗卢遮那发髻冠形。”
同十曰:“佛大会中,时诸金刚现大可畏降伏之状,状如无有能伏之者。时观音额皱中现此菩萨,西方谓额上皱文为毗俱胝,如今人忿时额上有皱也。此菩萨现身作大忿怒之状,时诸金刚皆有怖心,入金刚藏身中。时彼毗俱胝进至执金刚藏前,时彼亦大怖畏,入如来座下而言:愿佛护我。时佛谓彼毗俱胝言:姊汝住。时毗俱胝即住已白佛,唯佛所教敕,我当奉行。”
苏婆呼经下曰:“苾唎俱胝,此云忿像也。”
陀罗尼集经六,有观自在毗俱胝菩萨三昧法印咒品,具说念诵之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频那夜迦】
(天名)Vina%yaka,鬼神名。即欢喜天也。(参见:欢喜天及毗那夜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欢喜天】
(天名)又云大圣欢喜天,大圣天,圣天。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长子,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天者观音化现,而与彼抱著,得其欢心,以镇彼暴者。因称欢喜天。梵名誐那钵底Gan!apati,就其形而谓之毗那夜迦Vina%yaka,象鼻天。善无畏译之大圣欢喜供养法曰:“大圣自在天,乌女为妇,所生有三千子,其左千五百,毗那夜迦王为第一,行诸恶事;右千五百,扇那夜迦持善天为第一,修一切善利。此扇那夜迦王,则观音之化身也。为调和彼毗那夜迦恶行,同生一类成兄弟夫妇,示现相抱同体之形。其本因缘,具在大明咒贼经。”毗那夜迦舍光轨曰:“今说毗那夜迦有多种,或似人天,或似婆罗门,或现男女端正之貌。即分四部,摄众多类。如是种种,作诸障碍。唯大圣天欢喜王,是权现之身,如上所说,为欲诱进诸作障者令入正见故,所以不似余毗那夜迦,而现象头。此是示喻故,谓如像王虽有嗔恚强力,能随养育者及调御师也。誐那钵底,亦复如是,虽现障身,能随归依人乃至归佛者,是故此天现象头也。毗那夜迦,亦名毗那怛迦,此云象鼻也。其形如人,俱鼻极长,即爱香尘故也。唯今大圣天,其头眼耳鼻舌诸相,皆似象,能随行者也。此天者,即誐那钵底,此云欢喜。”使咒法经曰:“尔时毗那罗曩伽,将领九千八百诸大鬼王。(中略)向于世尊,俱发声言:我以自在神通故,号毗那罗曩伽,亦名毗那夜迦,亦名毗微那曩伽,亦曰摩诃毗那夜迦。如是四天下,称皆不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于初七日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恒于六时诵咒绕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
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
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罗咒;
至第四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学习解说:(作完上面坛城的布置之后)
⑮在第一个七天里,行者们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和阿罗汉,常恒在六时(印度的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六时即二十四小时)持楞严咒,围绕坛场至诚心经行行道,一时(这一段时间)常行(持诵)一百零八遍;
⑯在第二个七天里,一直专心发菩萨愿,内心没有间断,我之前在律藏之中也有发愿的教导;
⑰在第三个七天里,在二十小时里都一直在持诵楞严咒;
⑱在第四个七天里,十方如来一时同时出现在镜子的镜光交际之处,因为承蒙佛的摩顶,在此道场修三摩地(三昧正定),能令这样在末世(末法时期的)修学人,身心清净光明就像琉璃一样;
(注: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众生要找正信道场修行不易,阿难尊者的这个问法非常重要,让末法众生中真正有志解脱的行者,能有清净的道场来短期克期取证;这也是佛菩萨对末法众生的慈愍)
⑲阿难,如果有比丘,以及依止的根本受戒师以及同一法会里的十位比丘等,其中如果有一位不清净的,这样的道场多是不能成就的。
(注:这是一个特别说明,参与法会的比丘若有一位不清净,道场就多不能成就)
⑳从三七(二十一)天后,端坐安心坐禅经过一百天时间,有根器锐利的行者,一直不从座位上站起来成就了小乘初果--须陀洹果(入圣者位了),
纵然有行者身心还没有成就圣果的,但是也必定知道自己一定能成就佛道。
你问的如何建立清净道场,就是上述这样来建立。】
——
【六时】
昼三时和夜三时,合称为六时。
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
印度的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六时即二十四小时。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至心】
(术语)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
晋书王嘉传曰:“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
无量寿经上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金光明经上曰:“至心念佛。”
同文句二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言至心。”
同文句记曰:“至犹极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毗奈耶】
(术语)Vinaya,一作鼻那夜,毗那耶,又云毗尼,鞞尼迦。三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戒律灭诸过非,故云灭,如世间之律法,断决轻重之罪者,故云律,调和身语意之作业,制伏诸要行,故云调伏。毗尼母论一曰:“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灭。”行事钞中一曰:“毗尼,或云毗奈耶,或云毗那耶,此翻为律。或以灭翻从功能为号。终非正译,故以律翻之,乃当正义。”义林章二本曰:“毗奈耶者,此云调伏。”探玄记一曰:“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玄应音义十四曰:“毗尼,或言鞞泥迦,或言毗那耶,或云鼻那夜,或云毗奈耶,皆由梵音轻重声之讹转也。此译云离行,行并道也。谓此行能离恶道,因以名焉。”【又】(书名)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之略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二时】
近代于敦煌发现之佛教俗曲韵文文献,系流行于唐代之佛教俗曲之一。系以我国划分一日时间之十二支为单位,其文体形式,依相同之字句格式,每一时辰作一首或数首曲,再汇集成篇,此类形式,即称“定格联章”。其字句格式多数为三、七、七、七之体例,亦有三、五、五、五之体例,例如:“食时辰,努力早出尘;莫念时时苦,早取涅槃因。”十二时有多种:禅门十二时、太子十二时、法体十二时、法界十二时、圣教十二时、维摩五更转十二时、天下传孝十二时等。p343
FROM:【佛光大辞典】
【安居】
(行事)Vars!a,印度僧徒,两期三月间禁外出而致力坐禅修学,是名两安居。异名为坐夏,坐腊等。始此谓之结夏,解此谓之解夏。业疏四曰:“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其安居之因由,(参见:布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11 18:18
(接续楼上)(68楼—70楼合计用时,约5小时20分)
【佛陀宣说楞严咒全咒】
★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唯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自从出家以来,凭仗自己是佛陀的堂弟心生憍爱(憍:恃自己之盛事而心高傲也),平时只是追求多听闻佛法,没有实证无为涅槃的境界。在遭遇了大梵天邪术的禁锢后,内心虽然明白,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修不够,无法脱离魔扰),无法自由活动,幸亏有文殊菩萨让我获得解脱。
(注:如果实修,只是听闻,不实际修证,是很容易着魔的,这边列出的帖子都是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实修的:
[略说]色阴受阴十魔境
色受想阴(色受想蕴)三十魔~[楞严经]原文与白话
初学者修行应先明白「戒」「定」「慧」修行渐次,避免错误和意外的后果
[占察忏]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占察善恶业报经
[必读]世间常见各种着魔现象,与修行过程的身心变化 ~ 楞严经(50阴魔的前30种魔境))
我虽然承蒙如来宣讲的楞严咒得以脱难,但是是间接(暗中)借助了他的神力,并没有真正亲自听闻过。
只盼望大慈悲的世尊,能重新宣说咒语,悲心救度这个法会的修行者,以及未来世(指的末法时期)尚在生死中的轮回者,能承领佛陀微密的音声,令身心获得解脱。
这时,与会的一切大众,都向着佛陀顶礼,等候听闻佛陀宣说秘密陀罗尼章句】
——
【憍】(术语)恃自己之盛事而心高傲也。唯识论六曰:“云何为憍?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恃】依赖;凭仗。
【无为舍】
(术语)无为者,涅槃也,涅槃为人之安宅,故云舍。千手经曰:“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恃怙,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从佛顶的肉髻(如来及菩萨之顶上,骨肉隆起,其形如髻,故称肉髻,乃尊贵之相)中,涌出了百宝(百宝指的贵重)的光明,光中又涌出千朵叶子的宝莲华,有化如来坐在宝莲华上,也从顶上放出十道百宝光明,每一道光明中,都普遍示现出有十恒河沙的金刚力士,手中拿着山和金刚杵,遍布在整个虚空法界
与会大众抬头仰观,看到如此诸多的金刚力士,内心都又是爱敬又是畏惧,都向着佛陀寻求依赖和依怙,都一心听佛从无见顶相中放光宣说的神咒:(以下是【楞严咒】全文)】(相关阅读:[持诵][佩带][安置]楞严咒的功德,附咒图请自印)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写(一)萨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钐(二)南无萨婆勃陀勃地萨跢鞞弊(三毗迦切)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四)娑舍啰婆迦僧伽喃(五)南无卢鸡阿罗汉跢喃(六)南无苏卢多波那喃(七)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八)南无卢鸡三藐伽跢喃(九)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十)南无提婆离瑟赧(十一)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赧(十二)舍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他喃(十三)南无跋啰诃摩泥(十四)南无因陀啰耶(十五)南无婆伽婆帝(十六)嚧陀啰耶(十七)乌摩般帝(十八)娑醯夜耶(十九)南无婆伽婆帝(二十)那啰野拏耶(二十一)槃遮摩诃三慕陀啰(二十二)南无悉羯唎多耶(二十三)南无婆伽婆帝(二十四)摩诃迦罗耶(二十五)地唎般剌那伽啰(二十六)毗陀啰波拏迦啰耶(二十七)阿地目帝(二十八)尸摩舍那泥婆悉泥(二十九)摩怛唎伽拏(三十)南无悉羯唎多耶(三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三十二)多他伽跢俱啰耶(三十三)南无般头摩俱啰耶(三十四)南无跋阇罗俱啰耶(三十五)南无摩尼俱啰耶(三十六)南无伽阇俱啰耶(三十七)南无婆伽婆帝(三十八)帝唎茶输啰西那(三十九)波啰诃啰拏啰阇耶(四十)跢他伽多耶(四十一)南无婆伽婆帝(四十二)南无阿弥多婆耶(四十三)哆他伽多耶(四十四)阿啰诃帝(四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四十六)南无婆伽婆帝(四十七)阿刍鞞耶(四十八)跢他伽多耶(四十九)阿啰诃帝(五十)三藐三菩陀耶(五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五十二)鞞沙阇耶俱盧吠柱唎耶(五十三)般啰婆啰阇耶(五十四)跢他伽多耶(五十五)南无婆伽婆帝(五十六)三补师毖多(五十七)萨怜捺啰剌阇耶(五十八)跢他伽多耶(五十九)阿啰诃帝(六十)三藐三菩陀耶(六十一)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二)舍鸡野母那曳(六十三)跢他伽多耶(六十四)阿啰诃帝(六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六十六)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七)剌怛那鸡都啰阇耶(六十八)跢他伽多耶(六十九)阿啰诃帝(七十)三藐三菩陀耶(七十一)帝瓢南无萨羯唎多(七十二)翳昙婆伽婆多(七十三)萨怛他伽都瑟尼钐(七十四)萨怛多般怛[口+篮](七十五)南无阿婆啰视耽(七十六)般啰帝扬歧啰(七十七)萨啰婆部多揭啰诃(七十八)尼羯啰诃揭迦啰诃尼(七十九)跋啰毖地耶叱陀你(八十)阿迦啰蜜唎柱(八十一)般唎怛啰耶儜揭唎(八十二)萨啰婆槃陀那目叉尼(八十三)萨啰婆突瑟吒(八十四)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八十五)赭都啰失帝南(八十六)羯啰诃娑诃萨啰若阇(八十七)毗多崩娑那羯唎(八十八)阿瑟吒冰舍帝南(八十九)那叉刹怛啰若阇(九十)波啰萨陀那羯唎(九十一)阿瑟吒南(九十二)摩诃揭啰诃若阇(九十三)毗多崩萨那羯唎(九十四)萨婆舍都嚧你婆啰若阇(九十五)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九十六)毖沙舍悉怛啰(九十七)阿吉尼乌陀迦啰若阇(九十八)阿般啰视多具啰(九十九)摩诃般啰战持(百)摩诃叠多(百一)摩诃帝阇(二)摩诃税多阇婆啰(三)摩诃跋啰槃陀啰婆悉你(四)阿唎耶多啰(五)毗唎俱知(六)誓婆毗阇耶(七)跋阇啰摩礼底(八)毗舍嚧多(九)勃腾罔迦(十)跋阇啰制喝那阿遮(一百十一)摩啰制婆般啰质多(十二)跋阇啰擅持(十三)毗舍啰遮(十四)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十五)苏摩嚧波(十六)摩诃税多(十七)阿唎耶多啰(十八)摩诃婆啰阿般啰(十九)跋阇啰商羯啰制婆(二十)跋阇啰俱摩唎(一百二十一)俱蓝陀唎(二十二)跋阇啰喝萨多遮(二十三)毗地耶乾遮那摩唎迦(二十四)啒苏母婆羯啰跢那(二十五)鞞嚧遮那俱唎耶(二十六)夜啰菟瑟尼钐(二十七)毗折蓝婆摩尼遮(二十八)跋阇啰迦那迦波啰婆(二十九)嚧阇那跋阇啰顿稚遮(三十)税多遮迦摩啰(一百三十一)刹奢尸波啰婆(三十二)翳帝夷帝(三十三)母陀啰羯拏(三十四)娑鞞啰忏(三十五)掘梵都(三十六)印兔那么么写(三十七)
乌[合+牛](三十八)唎瑟揭拏(三十九)般剌舍悉多(四十)萨怛他伽都瑟尼钐(一百四十一)虎[合+牛](四十二)都嚧雍(四十三)瞻婆那(四十四)虎[合+牛](四十五)都嚧雍(四十六)悉耽婆那(四十七)虎[合+牛](四十八)都嚧雍(四十九)波罗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五十)虎[合+牛](一百五十一)都嚧雍(五十二)萨婆药叉喝啰刹娑(五十三)揭啰诃若阇(五十四)毗腾崩萨那羯啰(五十五)虎[合+牛](五十六)都嚧雍(五十七)者都啰尸底南(五十八)揭啰诃娑诃萨啰南(五十九)毗腾崩萨那啰(六十)虎[合+牛](一百六十一)都嚧雍(六十二)啰叉(六十三)婆伽梵(六十四)萨怛他伽都瑟尼钐(六十五)波啰点阇吉唎(六十六)摩诃娑诃萨啰(六十七)勃树娑诃萨啰室唎沙(六十八)俱知娑诃萨泥帝隶(六十九)阿弊提视婆唎多(七十)吒吒甖迦(一百七十一)摩诃跋阇嚧陀啰(七十二)帝唎菩婆那(七十三)曼茶啰(七十四)乌[合+牛](七十五)莎悉帝薄婆都(七十六)么么(七十七)印兔那么么写(七十八)
啰阇婆夜(百七十九)主啰跋夜(八十)阿祇尼婆夜(一百八十一)乌陀迦婆夜(八十二)毗沙婆夜(八十三)舍萨多啰婆夜(八十四)婆啰斫羯啰婆夜(八十五)突瑟叉婆夜(八十六)阿舍你婆夜(八十七)阿迦啰蜜唎柱婆夜(八十八)陀啰尼部弥剑波伽波陀婆夜(八十九)乌啰迦婆多婆夜(九十)剌阇壇茶婆夜(一百九十一)那伽婆夜(九十二)毗条怛婆夜(九十三)苏波啰拏婆夜(九十四)药叉揭啰诃(九十五)啰叉私揭啰诃(九十六)毕唎多揭啰诃(九十七)毗舍遮揭啰诃(九十八)部多揭啰诃(九十九)鸠槃茶揭啰诃(二百)补丹那揭啰诃(二百一)迦吒补丹那揭啰诃(二)悉乾度揭啰诃(三)阿播悉摩啰揭啰诃(四)乌檀摩陀揭啰诃(五)车夜揭啰诃(六)醯唎婆帝揭啰诃(七)社多诃唎南(八)揭婆诃唎南(九)嚧地啰诃唎南(十)忙娑诃唎南(二百十一)谜陀诃唎南(十二)摩阇诃唎南(十三)阇多诃唎女(十四)视比多诃唎南(十五)毗多诃唎南(十六)婆多诃唎南(十七)阿输遮诃唎女(十八)质多诃唎女(十九)帝钐萨鞞钐(二十)萨婆揭啰诃南(二百二十一)毗陀耶阇瞋陀夜弥(二十二)鸡啰夜弥(二十三)波唎跋啰者迦讫唎担(二十四)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十五)鸡啰夜弥(二十六)茶演尼讫唎担(二十七)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十八)鸡啰夜弥(二十九)摩诃般输般怛夜(三十)嚧陀啰讫唎担(二百三十一)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三十二)鸡啰夜弥(三十三)那啰夜拏讫唎担(三十四)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三十五)鸡啰夜弥(三十六)怛埵伽嚧茶西讫唎担(三十七)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三十八)鸡啰夜弥(三十九)摩诃迦啰摩怛唎伽拏讫唎担(四十)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百四十一)鸡啰夜弥(四十二)迦波唎迦讫唎担(四十三)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四十四)鸡啰夜弥(四十五)阇耶羯啰摩度羯啰(四十六)萨婆啰他娑达那讫唎担(四十七)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四十八)鸡啰夜弥(四十九)赭咄啰婆耆你讫唎担(五十)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百五十一)鸡啰夜弥(五十二)毗唎羊讫唎知(五十三)难陀鸡沙啰伽拏般帝(五十四)索醯夜讫唎担(五十五)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五十六)鸡啰夜弥(五十七)那揭那舍啰婆拏讫唎担(五十八)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五十九)鸡啰夜弥(六十)阿罗汉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百六十一)鸡啰夜弥(六十二)毗多啰伽讫唎担(六十三)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六十四)鸡啰夜弥跋阇啰波你(六十五)具醯夜具醯夜(六十六)迦地般帝讫唎担(六十七)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六十八)鸡啰夜弥(六十九)啰叉罔(七十)婆伽梵(七十一)印兔那么么写(七十二)
婆伽梵(二百七十三)萨怛多般怛啰(七十四)南无粹都帝(七十五)阿悉多那啰剌迦(七十六)波啰婆悉普吒(七十七)毗迦萨怛多钵帝唎(七十八)什佛啰什佛啰(七十九)陀啰陀啰(八十)频陀啰频陀啰瞋陀瞋陀(八十一)虎[合+牛](八十二)虎[合+牛](八十三)泮吒(八十四)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八十五)娑诃(八十六)醯醯泮(八十七)阿牟迦耶泮(八十八)阿波啰提诃多泮(八十九)婆啰波啰陀泮(九十)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二百九十一)萨婆提鞞弊泮(九十二)萨婆那伽弊泮(九十三)萨婆药叉弊泮(九十四)萨婆乾闼婆弊泮(九十五)萨婆补丹那弊泮(九十六)迦吒补丹那弊泮(九十七)萨婆突狼枳帝弊泮(九十八)萨婆突涩比[口+犁]讫瑟帝弊泮(九十九)萨婆什婆唎弊泮(三百)萨婆阿播悉摩[口+犁]弊泮(三百一)萨婆舍啰婆拏弊泮(二)萨婆地帝鸡弊泮(三)萨婆怛摩陀继弊泮(四)萨婆毗陀耶啰誓遮[口+犁]弊泮(五)阇夜羯啰摩度羯啰(六)萨婆罗他娑陀鸡弊泮(七)毗地夜遮唎弊泮(八)者都啰缚耆你弊泮(九)跋阇啰俱摩唎(十)毗陀夜啰誓弊泮(三百十一)摩诃波啰丁羊乂耆唎弊泮(十二)跋阇啰商羯啰夜(十三)波啰丈耆啰阇耶泮(十四)摩诃迦啰夜(十五)摩诃末怛唎迦拏(十六)南无娑羯唎多夜泮(十七)毖瑟拏婢曳泮(十八)勃啰诃牟尼曳泮(十九)阿耆尼曳泮(二十)摩诃羯唎曳泮(三百二十一)羯啰檀迟曳泮(二十二)蔑怛唎曳泮(二十三)唠怛唎曳泮(二十四)遮文茶曳泮(二十五)羯逻啰怛唎曳泮(二十六)迦般唎曳泮(二十七)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二十八)婆私你曳泮(二十九)演吉质(三十)萨埵婆写(三百三十一)么么印兔那么么写(三十二)
突瑟吒质多(三十三)阿末怛唎质多(三十四)乌阇诃啰(三十五)伽婆诃啰(三十六)嚧地啰诃啰(三十七)婆娑诃啰(三十八)摩阇诃啰(三十九)阇多诃啰(四十)视毖多诃啰(三百四十一)跋略夜诃啰(四十二)乾陀诃啰(四十三)布史波诃啰(四十四)颇啰诃啰(四十五)婆写诃啰(四十六)般波质多(四十七)突瑟吒质多(四十八)唠陀啰质多(四十九)药叉揭啰诃(五十)啰刹娑揭啰诃(三百五十一)闭[口+隷]多揭啰诃(五十二)毗舍遮揭啰诃(五十三)部多揭啰诃(五十四)鸠槃茶揭啰诃(五十五)悉乾陀揭啰诃(五十六)乌怛摩陀揭啰诃(五十七)车夜揭啰诃(五十八)阿播萨摩啰揭啰诃(五十九)宅袪革茶耆尼揭啰诃(六十)唎佛帝揭啰诃(三百六十一)阇弥迦揭啰诃(六十二)舍俱尼揭啰诃(六十三)姥陀啰难地迦揭啰诃(六十四)阿蓝婆揭啰诃(六十五)乾度波尼揭啰诃(六十六)什伐啰堙迦醯迦(六十七)坠帝药迦(六十八)怛隶帝药迦(六十九)者突托迦(七十)昵提什伐啰毖钐摩什伐啰(三百七十一)薄底迦(七十二)鼻底迦(七十三)室隶瑟蜜迦(七十四)娑你般帝迦(七十五)萨婆什伐啰(七十六)室嚧吉帝(七十七)末陀鞞达嚧制剑(七十八)阿绮嚧钳(七十九)目佉嚧钳(八十)羯唎突嚧钳(三百八十一)揭啰诃揭蓝(八十二)羯拏输蓝(八十三)惮多输蓝(八十四)迄唎夜输蓝(八十五)末么输蓝(八十六)跋唎室婆输蓝(八十七)毖栗瑟吒输蓝(八十八)乌陀啰输蓝(八十九)羯知输蓝(九十)跋悉帝输蓝(三百九十一)邬嚧输蓝(九十二)常伽输蓝(九十三)喝悉多输蓝(九十四)跋陀输蓝(九十五)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输蓝(九十六)部多毖跢茶(九十七)茶耆尼什婆啰(九十八)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九十九)萨般嚧诃凌伽(四百)输沙怛啰娑那羯啰(四百一)毗沙喻迦(二)阿耆尼乌陀迦(三)末啰鞞啰建跢啰(四)阿迦啰蜜唎咄怛敛部迦(五)地栗剌吒(六)毖唎瑟质迦(七)萨婆那俱啰(八)肆引伽弊揭啰唎药叉怛啰刍(九)末啰视吠帝钐娑鞞钐(十)悉怛多钵怛啰(十一)摩诃跋阇嚧瑟尼钐(十二)摩诃般赖丈耆蓝(十三)夜波突陀舍喻阇那(十四)辫怛隶拏(十五)毗陀耶槃昙迦嚧弥(十六)帝殊槃昙迦嚧弥(十七)般啰毗陀槃昙迦嚧弥(十八)跢姪他(十九)唵(二十)阿那隶(四百二十一)毗舍提(二十二)鞞啰跋阇啰陀唎(二十三)槃陀槃陀你(二十四)跋阇啰谤尼泮(二十五)虎[合+牛]都嚧瓮泮(二十六)娑婆诃(二十七)
———
【肉髻相】
梵语 us!N!i^s!a-s/iraskata^,巴利语 uN!hi^sa-si^so。乃三十二相之一。如来及菩萨之顶上,骨肉隆起,其形如髻,故称肉髻,乃尊贵之相。音译嗢瑟尼沙、乌瑟腻沙、郁瑟尼沙、郁尼沙。略称乌沙。意译作髻、顶髻、佛顶。又作顶上肉髻相、顶髻相、顶肉髻相、顶肉髻成相、肉髻圆好高胜相、顶肉骨成相、顶发肉骨成相、顶上肉髻高广平好相、顶上现乌瑟腻沙相。
据佛本行集经卷九载,佛陀顶上肉髻,高广平好。据中阿含卷十一之三十二相经载,大人顶上有肉髻团圆相,称为发螺右旋,此系大人大人之相。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世尊顶上之乌瑟腻沙,高显而广阔,犹如天盖。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四上):“次观大势至菩萨,(中略)顶上肉髻如钵头摩花,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盖此肉髻相,乃佛及菩萨所共有者,惟诸佛之相极殊胜,菩萨之相则稍逊之。据观无量寿经载,观世音菩萨之色身相中,唯有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肉髻相之成就,与业因有关,据宝女所问经卷四载,如来顶上肉髻自然呈现大人相,乃往古世敬奉贤圣与尊长所修得者。另据无上依经卷下如来功德品载,若菩萨于自行十善外,并化导众生修行,见修行者即欢喜赞叹;又以无量怜愍胸怀,发弘誓心,摄受众生归趣正法,由此业缘得二种好相,其一即郁尼沙顶骨涌起,自然成髻。其他诸经中有谓,由持戒、布施等因缘,亦能获得此相。后世所造立之图相中,多于宝髻基部之前面,嵌入红色宝石,或将前顶头部无发处涂成红色,而称之为肉髻相。此系依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一所载(大一五·六四八下):“如来顶骨团圆,犹如合卷,其色正白,若见薄皮,则为红色,或见厚皮,则金刚色。”(长阿含经卷一、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观佛三昧海经卷四、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卷下、十住毗婆沙论卷八、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大智度论卷四)((参见:三十二相)507、“无见顶相”5088)p251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15 00:25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40分)
【[持诵][佩带][安置]楞严咒的功德】
★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
【学习解说:阿难,这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遍覆一切法)秘密(指法门深奥,不容易示人)伽陀(良药)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注:可见此咒的殊胜,诵此咒能成佛)。】
——
【悉怛多般怛罗】
(术语)译曰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曰:“悉怛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遍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a%tapatr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秘密】
(术语)秘为秘奥之义,言其法门之深奥也,密为隐密。言不容易示人也。佛说诸经各有秘密之法。
圆觉经曰:“为诸菩萨开秘密藏。”
涅槃经曰:“此经名如来秘密藏。”
秘藏记末曰:“秘密义,秘者秘奥,密者隐密也。凡于一切物皆有秘密,何者色显心隐?大小乘乃至外道等,如此有秘密。”
然真言宗以显密二教判一切经,特以自宗为秘密。自此秘密之名。为彼宗所占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伽陀】
<一>梵语 ga^tha^,巴利语同。为九部教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又作伽他、偈佗、偈。意译讽诵、讽颂、造颂、偈颂、颂、孤起颂、不重颂偈。系由语根 gai 而形成之名词。gai 有“谣”之意,故“伽陀”一词,广义指歌谣、圣歌,狭义则指于教说之段落或经文之末,以句联结而成之韵文,内容不一定与前后文有关。
伽陀与祇夜(即重颂)二者之差别在于祇夜虽亦为韵文,但重复述说长行经文之内容;伽陀则否,故有不重颂偈、孤起颂等异称,其长短或二句,或三句、四句、五句、六句不等。但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中,谓诸经中联结句而讽诵彼彼所说者,称为伽陀。大智度论卷三十三亦谓一切偈皆称祇夜,句之多寡不定,又称伽陀。此等均以伽陀仅为讽咏之义,与祇夜无二。又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载,伽陀指除修多罗及戒律以外诸经典中之四句偈等。另据巴利文长部经注(Suman%gala-vila^sini^)序、善见律(巴 Samanta-pa^sa^dika^)序所载,法句(巴 Dhamma-pada)、长老偈(巴 Thera-ga^tha^)、长老尼偈(巴 Theri^-ga^tha^)、经集(巴 Sutanipa^ta)等书中,凡不称为修多罗之偈颂,称为伽陀。此外,成实论卷一谓祇夜(偈)有伽陀、路伽二种,路伽又分顺烦恼、不顺烦恼二类,而将十二部经中之伽陀,归属不顺烦恼之类。(显扬圣教论卷六、卷十二、顺正理论卷四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卷八十一、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四)((参见:十二部经)344、“偈”4383)
<二>阿伽陀(梵 agada)之略。为良药。六十华严经卷十(大九·四六五上):“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大三五·二一四中):“伽陀,此云良药,谓能除一切毒。”p2766
FROM:【佛光大辞典】
★ 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
【学习解说: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
——
【咒心】
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就无上正等觉;又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另如般若心经之咒,亦为咒中之精要,亦可称为咒心。(禅林象器笺第十七类讽唱门)p3115
FROM:【佛光大辞典】
【正遍觉】
真正普遍的觉悟,与正遍智同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
【学习解说: 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伏外道。】
——
【降伏】
(术语)梵语阿毗遮噜迦Abhica%raka,译曰降伏。以威力降伏他也。维摩经佛国品曰:“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华应微尘国;
【学习解说: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华应身无量,在微尘数那么多的国土度化众生】
——
【乘】
梵语 ya^na。音译为衍那。有乘物、运载、运度等意。指能乘载众生,运至彼岸者;亦即指佛陀之教法。乘有大乘、小乘、一乘、二乘、三乘、五乘等。真实之教称正乘;为导至真实教法所假设之方便教法,称为方便乘。又令转方便乘而修正乘者,称为救济乘。(证契大乘经卷上、大乘起信论、大乘四法经释、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序品、梁译摄大乘论卷十五)p4021
FROM:【佛光大辞典】
★ 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
【学习解说:十方如来含此咒心,在微尘数那么多的国土转大[法轮](佛之说法,能摧破众生之恶,犹如轮王之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说法普度众生】
——
【法轮】
(术语)佛之说法,能摧破众生之恶,犹如轮王之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谓之法轮。又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展转传人,如车轮然。故譬为法轮。行宗记一上曰:“法轮者,摧业惑故。”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智度论八曰:“佛转法轮,或名法轮,或名梵轮。”同二十五曰:“佛转法轮,如转轮圣王转宝轮。(中略)转轮圣王手转宝轮,空中无碍。佛转法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其见宝轮者诸灾恶害皆灭。遇佛法轮,一切邪见疑悔灾害皆悉消灭。王以是轮治四天下,佛以法轮治一切世间天及人。”嘉祥法华疏二曰:“无生正观,体可楷模,故名为法。流演圆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又无生正观无累不摧,亦是轮义。”维摩经慧远疏曰:“名四谛以为法轮,从喻名之。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摧刚强,转下众生上升虚空。四谛如是,能摧众生恶不善法,转下众生上入圣道,故以为轮。”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记;
【学习解说: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在十方世界为众生摩顶授记,如果有众生能持诵此咒心,即便道果尚未圆满,也因为此持诵此咒心的缘故能蒙十方佛授记】
(更多关于授记成佛的内容请见:怎样才能让佛授记我们成佛? ~ 佛藏经
首楞严三昧经 ~ 菩萨授记凡有四种
时佛欲断众会疑故。告坚意言。菩萨授记凡有四种。
何谓为四。
1.有未发心而与授记。
2.有适发心而与授记。
3.有密授记。
4.有得无生法忍现前授记。
是谓为四。
唯有如来能知此事。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 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水火难、饥渴贫穷,应念销散;
【学习解说: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在十方世界救拔济渡群苦众生, 所谓三恶道的众生(地狱、饿鬼、畜生),眼盲耳聋嘴哑,不喜欢的人偏偏聚会在一起的苦,喜欢的人又偏偏要分开别离的苦,想要求取的又得不到的苦,五阴炽盛((色受想行识)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以及大小的横事都能同事得到解脱;各种灾难,诸如盗贼、战争、被王责罚、牢狱以及风水火等的灾难,以及饥渴和贫穷的灾难,都能因为持诵楞严咒而销散。】
——
【五阴炽盛苦】
为八苦之一,指人各具五阴而诸苦炽盛,亦指有漏的五蕴之苦。例如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所欲不得等均属之。见《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六所载。(参见:八苦)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八苦】
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
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
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
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
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
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
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
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蕴】
(术语)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为性者,故云五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
【学习解说: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在十方世界奉事善知识,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都能做随心如意的供养,在如恒河沙般那么多的如来法会中被推举为大法王子】
【法王子】
(术语)菩萨为生育于法王佛陀之家者,故总称曰法王子。经中多称文殊为法王子者,以其为释尊二胁士之上座。助佛教化之第一法子也。
佛地论曰:“从世尊口正法所生,绍继佛身不断绝,故名法王子。”
智度论三十二曰:“佛为法王,菩萨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为佛,如文殊也。”
注维摩经一:“什曰:来补佛处,故言法王子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
【分享善知识的解说,提供有缘学习:
(, 下载次数: 569)
】
【学习解说: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在十方摄受亲眷,让小乘声闻行者听闻甚深法能不生惊怖之心】
★ 十方如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坐菩提树、入大涅槃;
【学习解说:十方如来持诵此咒心,成无上正等正觉、坐菩提树下,示现入大涅槃(成佛)】
★ 十方如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
【学习解说:十方如来传授此咒心,令菩萨们能在佛陀灭度(涅槃)后受托付安住于世而保持佛法,能令庄严清净的戒律都守持的清净无缺。】
——
【法事】
(仪式)又云佛事。为追福及善根开供佛施僧读诵讲说之会座也。
【又】(杂语)佛法之修行,谓之法事。楞严经一曰:“发大勇猛,行一切难行法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住持】
(术语)安住于世而保持法也。圆觉经曰:“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毗婆沙论曰:“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净土论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又】(杂名)一寺之主僧名住持,此由禅门起。敕修清规住持章曰:“佛教入中国四百余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居,或依律等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禅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向风问道。有徒字蕃,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如天竺之称舍利须菩提,以齿德俱尊也。”禅苑清规尊宿住持曰:“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罗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连,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亦说此咒名如来顶,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如果我(指的释尊)说这佛顶光聚般怛罗咒,从破晓到黄昏音声相连接续的说,字句中间也不重叠,这样经过恒河沙劫那么长的时间也无法说尽(此咒的功德利益)。这个咒的还有一个名字是[如来顶](可见此咒的珍贵),你们这些有学众生尚未解脱轮回,发至诚之心,想要向前进取佛道毕竟不退转的,如果不持诵此楞严咒而能安坐道场,令身心能远离种种内外魔事的干扰,是不可能的。
注:所以,要毕竟修行成佛,就一定要学习楞严经、持诵楞严咒。
相关阅读:
楞严经~把自己当作肉身活佛就是着魔
贪求神通冥感悬应, 必定着魔 ~ 楞严经
选择师父很重要,如果没吃素,天魔化作佛身,学魔却以为是学佛 ~ 楞严经
[必读]世间常见各种着魔现象,与修行过程的身心变化 ~ 楞严经(50阴魔的前30种魔境)】
——
【趣向】
p1326
瑜伽八十三卷十四页云:言趣向者:谓记神通,究竟往趣,无退还故。又建立世俗胜义二种法故。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焰光明 时间: 2020-12-16 00:43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45分)
[毒不能害]
★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叠,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惛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诸世界众生,随所在世界国土所生的桦皮(桦树皮)、贝叶(贝多罗叶也。印度之人以写经文)、纸素(供书写或绘画用的纸张或绢帛)、白叠(棉布),在上面书写此楞严咒,收藏储存在香囊中,如果这个人因为业障的关系,心智昏昧,不能读诵记忆,或是将此楞严咒随身佩带或是书写好放在家宅中,那么此人有生之年,一切的毒都无法加害。】
——
【贝叶】
(物名)贝多罗叶也。印度之人以写经文。慈恩寺传三曰:“经三月安居中集三藏讫,书之贝叶,方遍流通。”唯识枢要上本曰:“虽文具传于贝叶,而义不备于一本。”(参见:贝多罗)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纸素】,指供书写或绘画用的纸张或绢帛;泛指书画的纸本或绢本。——摘自百度
【白叠】棉布的一个古名词,又作白氎。——摘自百度
★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龙天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着,心得正受。一切咒咀、魇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毒心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毗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
【学习解说:阿难,我现今更为你说此楞严咒,能救护世间令获得大无畏,能成就众生使获得[出世间智](指声闻、缘觉二乘之智)。我灭度之后,末法时期的众生能自己持诵,或是教导他人持诵,应当知道这样持诵楞严咒的众生,火不能烧死水不会溺亡,大大小小各种毒物都不会侵害,这样以至于天龙鬼神、精(人之神识或物之精)祇(地神)魔(恶魔)魅(鬼魅,灵鬼之害人者)所有恶咒,都不能附着,心常在正受(即禅定)中,一切咒咀(为杀人念诵咒咀神之咒)、魇蛊(以巫术、妖术使人遭灾或神智迷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的毒气,这种种的毒害进入到此人口中都得到化解变成了甘露(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美味,
一切的恶星宿以及恶心丑陋的鬼神和人,都对这持咒的行者不能生起恶心,像毗那夜迦等恶鬼王和其眷属们,都因为领受佛菩萨的深重恩德而对持诵楞严咒的行者恒常加以守护。】
——
【出世间智】
梵语 lokottara-jn~a^na。指声闻、缘觉二乘之智。三智之一。二乘之人,以一切智修四谛十二因缘,能出离世间,故称之为出世间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三)((参见:三智)625)p1555
FROM:【佛光大辞典】
【持诵】
受持诵读经典或是真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咒咀】
(术语)为杀人念诵咒咀神之咒也。咒咀神为起尸鬼即毗陀罗是。古昔有倒悬乌刍沙摩明王画像而供物等皆转倒而作咒咀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魇蛊】意思为以巫术、妖术使人遭灾或神智迷糊。——摘自百度
【甘露】
(饮食)梵语Amr!ta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
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
注维摩经七:“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
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药也。”
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陀味,旧经中作须陀饮,此云天甘露食也。”
正法念经九曰:“甘露为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毗那夜迦】
(天名)Vina%yaka,又作毗那耶迦,毗那也迦,频那夜迦,毗那耶怛迦,毗那吒迦,吠那野怛迦。译云常随魔,障碍神。人身象鼻,常随侍人为障难之恶鬼神也。大日经疏七曰:“毗那夜迦,即是一切为障者。此障皆从妄想心生。”毗那夜迦含光轨曰:“毗那夜迦,常随作障难,故名常随魔也。(中略)毗那夜迦,亦名毗那怛伽。此云象鼻也,其形如人,但鼻极长,即爱香尘故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毗那怛迦,此云有障碍神。有一鬼神人形象头,凡见他事,皆为障碍。”希麟音义七曰:“毗那夜迦,旧云频那夜迦,皆不正梵语也。应云吠那野怛迦,此云障碍神,谓现人身象头,能障一切殊胜事业故。”退治此实类毗那夜迦之法,称为誐那钵底,即欢喜天。人身象头,双身抱合,男神为实之毗那夜迦,女神者,观音菩萨为退治彼,现毗那夜迦女形与彼抱合而生欢喜心之相也。此云大圣欢喜天。(参见:欢喜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露宿命通&不生恶处&常与诸佛同生一处&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
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
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学习解说:阿难,应当知道,此楞严咒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那么多的金刚藏王菩萨种族,每一种族,又都有很多的金刚(护法)众做眷属,
如果有众生以散乱心还不是入禅定中内心忆念口中持诵楞严咒,这些金刚藏王菩萨也都恒常随从守护这些持咒的善男子(善女人),更何况是决定发起菩提心的行者呢(当然更是时时守护)
这些金刚藏王菩萨,以精纯之心暗中快速启发决定发起菩提心的行者的神识,这人即刻就能记忆起八万四千恒河沙劫之事,全部了解知晓没有任何疑惑,之后的第一劫到之后受身之处,都不会再受报为药叉(夜叉,恶鬼的一种)、罗刹(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以及饿鬼,也不会受生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这样的恶处
此善男子或是读诵、或是书写、或是佩带、或是收藏楞严咒,以及用各种物质进行供养,能够不生在贫穷下贱以及不可爱乐之处;
这些众生即便自身不专门培植福德善业,十方诸佛的所有功德都会给予此人,因此能获得如恒河沙阿僧祇劫那么多数不清的时间中,常恒和诸佛生在同一处能见佛闻法,由此能获得像[恶叉聚](意译为綖贯珠、金刚子。树名,亦为果实名。学名 Eleocarpus ganitrus。其果实皆三粒同一蒂,且落地后多聚集于一处,故称恶叉聚,用以譬喻惑、业、苦三者间之互相关连。此外,经论中多引之譬喻多数或众多之意)果实那么多的无量功德,和诸佛在一起薰修正法,(恢复佛性)永远不再分散。
所以,能够让破戒的人从根本上清净戒行;让没有得戒的人获得戒体;没有精进的人令生起精进心;没有智慧的人能开启智慧(相关阅读:什么是实修?什么是智慧?);身心不清净的人能快速获得清净;不能受持斋戒的人能自然成就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
——
【罗刹】
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富单那】
梵语富单那,华言臭饿鬼。是主热病鬼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恶叉聚】
恶叉,梵语 aks!a,又作呜噜捺啰叉(梵 rudra^ks!a)。意译为綖贯珠、金刚子。树名,亦为果实名。学名 Eleocarpus ganitrus。其果实皆三粒同一蒂,且落地后多聚集于一处,故称恶叉聚,用以譬喻惑、业、苦三者间之互相关连。此外,经论中多引之譬喻多数或众多之意。瑜伽师地论卷九十六(大三○·八四六下):“譬如世间大恶叉聚,于此聚中有多品类。”成唯识论卷二(大三一·八上):“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恶叉聚之果实呈紫色,印度人多取以染物或榨油,其果核可作念珠之用。(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卷五十六、瑜伽论记卷十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成唯识论演秘卷二末、玄应音义卷二十二、慧琳音义卷三十五、翻译名义集卷三)p4945
FROM:【佛光大辞典】
【得戒】
(术语)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于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其他虽有种种得戒之法,然不通于灭后之弟子。见义林章三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戒体】
戒之体性。旧译无作,新译无表。指行者受戒后,于身所生防非止恶之功能。亦即对于戒法之信念与奉持戒法之意志。戒体虽由作礼乞戒等作用而生起,但发得之后,即不假造作,恒常相续,故称无作;其外相不显著,故称无表。据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上载,陈隋以前即有戒体有无之诤论,智顗认其为有,视之为假色。((参见:戒体三种)2920、“无作戒”5087)p2920
FROM:【佛光大辞典】
【斋戒】
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
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设着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
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此善男子,有持诵楞严咒,无论是诵咒前所毁犯的种种[禁戒](谓佛说经,制诸禁戒。令一切众生,摄持身口意业,清净不犯,即能超脱三恶趣苦,是为禁戒。(三恶趣者,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还是持咒之后破戒造罪,无论罪业的轻重,一时之间都能(因为咒力而)销除灭尽;纵然之前有过喝酒或吃[五辛](详细见下方相关学习推荐)等种种不净的行为,一切诸佛、菩萨、金刚护法、天人仙人、鬼神都不会再以此过错而不护持;
此持咒人假使穿的是不净破烂弊旧的衣服,也丝毫不影响起一行一住间散发的清净;纵使不设置坛城不进入道场,也不在里面经行行道,持诵这楞严咒的功德和入坛城行道的功德是等同的;
如果此持咒人造作了五逆、无间地狱的深重罪业,以及犯了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的重罪,但是因为持诵里楞严咒的功德,这样的重业都像猛风吹散聚集的沙堆那样,全部都能灭除,即便连毛发那么微少也不会遗留。】
相关学习帖子:
五辛是哪些?
佛弟子不可吃五辛~楞严经
《楞严经》中提到〔五辛〕为何物?
___
【禁戒】
(术语)佛制定之法律为禁非戒恶者。三藏中律藏专明之。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禁戒】
谓佛说经,制诸禁戒。令一切众生,摄持身口意业,清净不犯,即能超脱三恶趣苦,是为禁戒。(三恶趣者,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行道】
(仪式)为敬礼佛而向佛右方周围旋绕也。寄归传三曰:“诸经应云旋右三匝,若云佛边行道者非也。经云右绕三匝者,正顺其仪。”万善同归集二曰:“行道一法,西天偏重,绕百千匝方施一拜。经云:一日一夜行道,志心报四恩。如是等人,得入道疾。”尊胜陀罗尼经曰:“于四衢道,造窣堵波,安置陀罗尼。合掌恭敬,旋绕行道,归依礼拜。”大法会必行行道之式。
【又】行其所知之道也。无量寿经下曰:“行道进德。”
【又】与经行同用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逆】
又作五逆罪。即五重罪。指罪大恶极,极逆于理者。有大乘五逆、小乘五逆之分。
(一)小乘五逆(单五逆)指:害母(梵 ma^tr!-gha^ta,又作杀母)、害父(梵 pitr!-gha^ta,又作杀父)、害阿罗汉(梵 arhad-gha^ta,又作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梵 tatha^gatasya^ntike dus!t!a-citta-rudhirotpa^dana,又作出佛身血)、破僧(梵 sam!gha-bheda,又作破和合僧、斗乱众僧)等五者。前二者为弃恩田,后三者则坏德田,故称五逆、五重罪。以其行为将成为堕无间地狱之因,故亦称五无间业(梵 pan~ca anantarya-karma^N!i),略称五无间或五不救罪。分别而言,前三者指故意杀害父、母、阿罗汉。破和合僧复分为二,离开原来所属之教团,而成立新教团,行布萨、羯磨等事,称破羯磨僧;若立异师异说,而另组教团,则称破法轮僧。此外,俱舍论卷十八载,五无间同类业(梵 pan~ca upa^nantari^ya^N!i),又作近五无间、五无间同分、近五逆、类似五逆。即与上述之五无间业同类之五种罪业,指:污母阿罗汉尼(梵 ma^tur arhantya^ du^s!aN!am)、杀住定地菩萨(梵 niyatabhu^misthitasya bodhisattvasya ma^raN!am)、杀有学圣者(梵 s/aiks!asya ma^raN!am)、夺僧合缘(梵 sam!gha^yadva^raharaN!am)及破窣堵波(梵 stu^pabhedanam)。
(二)大乘五逆(复五逆),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举出五大根本重罪,即:(1)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之物。或教唆他人行此等事,而心生欢喜。(2)毁谤声闻、缘觉以及大乘法。(3)妨碍出家人修行,或杀害出家人。(4)犯小乘五逆罪之一。(5)主张所有皆无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不畏后世果报,而教唆他人行十恶等。
慧沼于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中,将小乘五逆中之杀父、杀母合为一项,再加上诽谤正法(佛法)一项,而成立三乘通说之五逆。
关于五逆罪之轻重,大乘义章卷七说杀父最轻,杀母次轻,杀阿罗汉罪复转重,出佛身血转转弥重,破和合僧最重。(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四分律卷四十六、十诵律卷三十六、俱舍论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九、顺正理论卷四十三、瑜伽论记卷三上、卷五、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四、俱舍论光记卷十八)p114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本楼增补中,,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47.52.130.92/)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