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净莲,学习[楞严经]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6 21:53
标题: 佛弟子净莲,学习[楞严经]的习经记录帖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18 16:27 编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金刚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楞严会上诸佛菩萨
弟子净莲,发心学习【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恳请诸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令弟子入清净光明心增长智慧,读懂经中的实修要点,认真写出正确的白话解说,以佛法正见自利利他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持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6 23:13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19 09:31 编辑
学习用时约 1 小时30分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点击阅读佛经原文)
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出
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
乌长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 [经文] --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末学解说]▪
我从佛陀处是这样听闻的:
说法时,佛陀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室罗筏城就是通常所说的舍卫城,是乔刹罗国的都城),参与的大比丘(年岁大而且道德高的比丘)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全部都是断除烦恼的大阿罗汉(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称为大阿罗汉)
注解:
【一时】:1.指佛于某地说法之时。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2.指佛说法之时,亦即师资道合,机教相叩之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无漏】:(术语)Ana%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乾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末学解说]▪
这些佛弟子能够安住于世间保持佛法,善于超越一切,能够在国土中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则,跟从佛陀常转法轮(佛所说之法),能够很好的落实践行佛陀的付嘱,庄严清净调伏三业(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为三界作出示范,能够变化各种无量身形度脱众生,帮助众生超越各种烦恼业障,最终获得解脱自在。
听法的大众中:大智舍利弗、摩诃目乾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在主位。
注解:
【住持】:(术语)安住于世而保持法也。圆觉经曰:“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毗婆沙论曰:“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净土论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又】(杂名)一寺之主僧名住持,此由禅门起。敕修清规住持章曰:“佛教入中国四百余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居,或依律等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禅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向风问道。有徒字蕃,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如天竺之称舍利须菩提,以齿德俱尊也。”禅苑清规尊宿住持曰:“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威仪】:(术语)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则者。法华经序品曰:“又见具戒,威仪无缺。”观无量寿经曰:“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疏一下曰:“行善所及,各有宪章,名威仪也。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左传曰:“有威可畏谓之威,有仪可则谓之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轮】:1、(喻)佛所说之法,能够碾碎众生的一切烦恼,就好像巨轮能够碾碎一切的岩石和沙砾一样。 2、佛所说之法,辗转传人,好像车轮的旋转,无远弗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尼】: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治贪嗔痴等恶也。又言调伏,谓能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上首】:(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末学解说]▪
还有无量辟支无学(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以及初发心求菩萨道而未有深行者,一同来到佛陀所,还有休夏自恣(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忏悔,叫做“自恣”)这一类的僧人。还有想要询问解决心中疑惑的十方菩萨,想要从慈悲威严的佛陀处求得深奥秘密之义理。
注解:
【无学】:梵语 as/aiks!a。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俱舍论卷二十四、法华玄赞卷一)((参见:九无学)147、“有学”2458)p5138FROM:【佛光大辞典】
【初心】:梵语 nava-ya^na-sam!prasthita。全称初发意、初发心、新发意、新发心。指初发心求菩提道而未有深行者。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参见:新发意)5468)p2789FROM:【佛光大辞典】
【自恣】: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密义】:指深奥秘密之义理。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p449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末学解说]▪
此时佛世尊敷座宴安,为会中大众宣演讲说深奥秘密之义理,在法会中的清净大众获得了未曾有过的开示,佛陀如迦陵频伽鸟一般的佛音遍满十方法界,令如恒河沙那样多的菩萨都聚集到了道场,这些菩萨中以文殊师利而为上首(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
注解:
【法筵】:指说法之坐席。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禅院清规卷七尊宿入院)FROM:【佛光大辞典】
【清众】:指出家教团或于丛林修行之大众。又称清净大海众、清净众。如印度四大河流入于大海,即舍原名,皆成海水;比丘出家,亦舍以前之种姓族名,不分贵贱上下,皆成志求解脱之清净大众。(景德传灯录卷六末附禅门规式)FROM:【佛光大辞典】
【迦陵频伽鸟】:迦陵频伽,梵语 kalavin%ka,巴利语 karavi^ka。又作歌罗频伽鸟、羯逻频迦鸟、迦兰频伽鸟、迦陵毗伽鸟。略称迦陵频鸟、迦娄宾鸟、迦陵鸟、羯毗鸟、鹖鹎鸟、羯脾鸟、频伽鸟等。意译作好声鸟、美音鸟、妙声鸟。此鸟产于印度,本出自雪山,山谷旷野亦多。其色黑似雀,羽毛甚美,喙部呈赤色,在卵壳中即能鸣,音声清婉,和雅微妙,为天、人、紧那罗、一切鸟声所不能及。在佛教经典中,常以其鸣声譬喻佛菩萨之妙音。或谓此鸟即极乐净土之鸟,在净土曼荼罗中,作人头鸟身形。(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新华严经卷七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十八、慧苑音义卷下、翻译名义集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仙音】:指佛之音声。佛之音声非比寻常,故以仙音喻称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伽陵仙音遍十方界。”FROM:【佛光大辞典】
【上首】:(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7 13:53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7 14:01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30分)
-- [经文] --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
▪[末学解说]▪
一时,波斯匿王(见下方注解)为他父王的忌日设斋食以供僧道,亲自恭迎佛陀到皇宫来,准备了丰盛珍贵的美味佳肴,还宴请了诸位大菩萨;城中还有长者居士,也同时要给僧人布施斋饭,至心恭候供应佛陀。
注解:
【时】:(术语)时有假实之二。实时曰迦罗Ka%la,是世间之实时也。二曰三昧耶Samaya,是以名刹那生灭之分位者,非有时之实性,故名之为假时。唯识论所谓世无别体。依法而立是也。佛教中经论之二藏,多说三昧耶假时。律藏多说迦罗之实时。(参见:三昧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斯匿王】:波斯匿,梵名 Prasenajit,巴利名 Pasenadi。又作钵逻犀那恃多王、钵啰洗曩喻那王。意译胜军王、胜光王、和悦王、月光王、明光王。为中印度憍萨罗国(梵 Kaus/ala)国王,约与释尊同时。住舍卫城(梵 S/ra^vasti^),为释尊教团之大外护者,兼领有迦尸国(梵 Ka^s/i),而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强国。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载,如来成道未久,波斯匿王即位,欲娶释种之女,释迦族之摩诃男(梵 Maha^na^ma)乃选婢女之女妻之,王立为第一夫人,生子名毗流勒(梵 Vid!u^d!abha)。王初暴恶无信,归佛后,屡蒙佛陀教化,笃信佛法,曾与其夫人摩利迦(梵 Mallika^,即末利夫人)问答,得“人皆深爱自己”之结论,其后,请教释尊,其对话迄今仍知名于世。世寿八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谓王随寿在世,命终之后,毗流勒为王。然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八、西藏佛传等所记与此不同,谓王乃因太子毗流勒篡位,于逃亡途中饿死。(杂阿含经卷四十二、卷四十六、中阿含卷六十爱生经、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卷二十八、卷四十三、出曜经卷八、四分律卷十五、卷十六、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七、卷二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讳日】:人死亡之日﹔忌日。摘自百度
【营斋】:指设斋食以供僧道,请为死者超度灵魂。摘自百度
【宫掖】:是皇宫的意思。摘自百度
【饭僧】:(杂语)犹言斋僧。旧唐书曰:懿宗奉佛太过,常于禁中饭僧,亲为赞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来应】:(术语)应他之请而来也。楞严经一曰:“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
▪[末学解说]▪
佛陀令文殊分别带领诸位菩萨及阿罗汉来应供诸位布施斋食的施主;只有阿难因为先前受到个别邀请,远游没有回来,来不及顺僧位入席,因而没有上座及阿阇黎(分别见下方注解),中途独自归来这一日没有供养。
注解:
【斋主】:布施斋食的施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僧次】:僧侣戒腊之席次。即受具足戒后依年数而定席位。据梵网经卷下载,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而不问老、少、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此外,供养法有僧次与别请之分。施主不选其人,但顺僧位之席次而供养,称为僧次;特选其人而迎请供养,则称为别请。(禅苑清规斋僧仪)FROM:【佛光大辞典】
【不遑】:没有时间;来不及。摘自百度
【上座】:僧寺的职位名,位在住持之下,除了住持以外,更无人高出其上,故名为“上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阇黎】: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故又称导师。摘自百度
-- [经文] --
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末学解说]▪
这时阿难拿着应供的钵器,在城中不着于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平等一心进行乞食,心中对开始所求到的供应到最后施主给予的供应都认为是自己的施主,不论食物是否干净,不论施主是尊贵的王室还是下级的种族,都慈悲对待、平等对待,不会拒绝微少低贱的布施,发愿要成就圆满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
阿难知道,如来世尊诃责过须菩提及大迦叶(分别见下方注解),因为他们为阿罗汉时心没有做到平等,经过世尊开示阐明要宽容平等,而消除了种种猜疑毁谤。
经过城墙,阿难慢慢迈步通过城门,庄严整理自己的威德和仪则,严肃恭敬的行斋法。
注解:
【应器】:又名应量器,即比丘乞食时所用的铁钵。(参见:钵)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次第乞食】:谓比丘乞食之时,不着于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常平等一心次第而乞,是为头阤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檀越】:施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斋主】:布施斋食的施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刹利】:(杂名)(参见:刹帝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刹帝利】:印度四姓阶级之第二,华译田主,或王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旃陀罗】:梵语 caN!d!a^la 之音译。又作旃荼罗、栴荼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居于首陀罗阶级之下位者,乃最下级之种族,彼等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根据摩奴法典所载,旃陀罗系指以首陀罗为父、婆罗门为母之混血种。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大二·六三六上):“或有一人,生卑贱家,或旃陀罗种,或啖人种,或工师种。”(法华经安乐行品、观无量寿经、十诵律卷九)((参见:四姓)1705)FROM:【佛光大辞典】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迦叶】:(人名)摩诃迦叶也。增一阿含经三曰:“十二头陀难得之行,所谓大迦叶比丘是。”(参见:迦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迦叶】:梵语迦叶波,华言饮光。谓其身光炎涌,能映余物故也。如来灭后,集诸大众,于毕钵罗窟等处,结集阿毗昙藏。(梵语阿毗昙,华言无比法,即论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遮】:(杂名)宽容物而无遮也。圆觉经曰:“惟愿不舍无遮大悲,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楞严经一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设无遮广大供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城隍】:为民间传说中,神界之地方司法官,而非佛教供奉之神祇。俗谓仁人君子死后可主其事。每于祭典时出巡全境,前有谢必安(七爷)、范无救(八爷)二将军为其开道。此名词出自周易“城复于隍,勿用师”之句,初指保护城市之防御工事。三国时,始建庙塑像。唐时已相当普遍。至明太祖更按京都、府、州、县之城隍,依序晋封为王、公、侯、伯等爵位。至清代,则将祭祀城隍列入祀典。新官到任,并得前往举行就任奉告典礼,始行视事。据台湾省通志礼俗篇载,清朝视台湾为难治之区,故一入版图,即于府治设城隍庙,假借神道以补治化之不足。FROM:【佛光大辞典】
【徐步】:1.缓慢地步行 2.以缓慢的步伐。摘自百度
【郭门】:外城的门。摘自百度
【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斋法】:过午不食的行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末学解说]▪
那时,阿难因为乞食,按顺序来到了淫室,遭到大幻术摩登伽女(见下方注解)以娑毗迦罗(见下方注解)先梵天咒将他摄入到了淫席,被抚摩身体而将要毁坏戒体(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谓之“戒体”)。
佛世尊知道阿难被淫术所摄,受斋后立即归来;国王及大臣长者居士,全都跟随佛陀来,想要一起听闻佛法的精华要义。
注解:
【摩登伽女】:(人名)佛在世有一摩登伽女为其女钵吉帝,以幻术蛊惑阿难,将使淫乐。佛说神咒解其难。见钵吉帝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娑毗迦罗】:梵名 Kapila。又作劫毗罗。译为黄发、金头或龟种。印度古仙人名,为数论派之祖。因其须发面色皆黄赤,故号为黄赤色仙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FROM:【佛光大辞典】
【戒体】: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谓之“戒体”,此戒体虽属色法,但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要】:佛法的精华要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㢡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头顶放出百宝无畏的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其中结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宣说神咒(神秘的咒语,即陀罗尼),世尊令文殊师利持咒前往救护,以楞严咒将恶咒销灭,将阿难及摩登伽带回到佛陀处。
阿难见到佛陀,向世尊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悲伤的哭泣,悔恨自己长久时间以来,一向只多闻经法教说,但却没能具备修行者的功力,志诚恳请十方如来教导,能够成就菩提(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不可思议之奢摩他(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三摩(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禅那(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最初的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
这时,还有恒河沙一般多的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全部都想要听闻受持,退坐安静的等待佛陀开示。
注解:
【结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神咒】:神秘的咒语,即陀罗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始】:1、无有元始。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辗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 2、指距今极久远的时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FROM:【佛光大辞典】
【道力】:修道者的功力。楞严经说:“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奢摩他】:即最高之禅定。妙,即不可思议、绝对、无比之意。奢摩他,为梵语 s/amatha 之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七名之一,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梵语三摩地的简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梵语 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见:三昧)580)FROM:【佛光大辞典】
【禅那】:华译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8 14:4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8 14:52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末学解说]▪
佛世尊告诉阿难:“你与我是血缘的亲属,犹如兄弟,在最初发心的时候,在佛法中是见到何种殊胜之相,而能够立刻断舍世间中的深重恩爱(于父母妻子等间互感恩溺爱之情也)呢?
注解:
【同气】: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此指同胞兄弟。——摘自百度
【天伦】:原指自然的道理,代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常用于书面语言当中。——摘自百度
【恩爱】:(术语)于父母妻子等间互感恩溺爱之情也。无量寿经曰:“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
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末学解说]▪
阿难告诉佛陀:“我见到了如来的【三十二相】(详见下方注解)殊胜美妙至极,形体清澈相映犹如琉璃(详见下方注解)一般。
之后常常自己思惟:‘此相貌一定不是由欲爱(凡夫贪爱五欲之境)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由欲爱而生)则会因为淫欲之气粗重污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因而不能发出这般殊胜清净美妙光明的紫金光聚。’
所以,会以渴仰(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之心想要随从佛陀,剃发出家。”
注解:
【如来】:1、佛十号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故名“如来”。2、如是不变的、真实的法身;来是随缘的、变化的应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十二相】:(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数四十八谓: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腨如鹿王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论八十八。其他智度论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亦出优婆夷净行出门经修学品。与诸本大体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琉璃】:(物名)Vaidu%rya,新译曰吠琉璃,吠琉璃耶,毗头梨,吠努璃耶等。七宝之一。译言远山宝,不远山宝等。青色之宝石也。就产出之山名之。远山为须弥山之异名。不远山者去波罗奈城不远之山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琉璃,吠琉璃也,亦云毗琉璃,又言鞞头梨。从山为名,谓远山宝也,远山即须弥山也。此宝青色,一切宝皆不可坏。”慧琳音义一曰:“吠琉璃宝名也,或云毗琉璃,或但云琉璃。须弥南是此宝也。其宝青色莹彻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释髻珠云是此宝。”慧苑音义上曰:“琉璃梵言,具云吠琉璃耶,此为不远山。谓西域有山,去波罗奈城不远。此宝出彼,故以名之。”梵语杂名曰:“琉璃,吠努离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欲爱】:(术语)菩萨喜乐正法,谓之法爱,凡夫贪爱五欲之境,谓之欲爱,又欲界之贪爱也。对于色爱而言。楞严经一曰:“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欲气】:(术语)淫欲之气分也。楞严经一曰:“欲气粗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渴仰】: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中阿含卷九郁伽长者经(大一·四七九下):“尔时,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九·四三上):“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遇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又如安乐集卷上(大四七·四下):“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议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亦表示闻法之意,即指信前求道之心切。此外,由渴仰之念而颔首闻法,称为渴仰首,为“解脱耳”之对称。(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大般涅槃经卷一、高僧法显传)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末学解说]▪
佛世尊说:“善哉(为契合我意之称叹语),阿难!你等应当要了知,一切众生从无始(详见下方注解)以来生死不断,都是由于不知道常住真心,自性清净,自体光明,而是执着种种虚妄之想,可妄想并不是真实的,所以才会轮转三界六道,无脱出之期。
你如今想要研练自心,发明本有之真性,应当以正直而无谄曲之心来回答我的提问。
十方如来之所以能够同成佛道,出离生死,都要有直心,心因为正直的缘故,这样一直保持到最终成佛,(所以)中间永远不会有种种谄曲相貌。
阿难!我如今问你,当初你的发心是缘于如来【三十二相】,那么如何能见到,又是谁为之爱乐呢?
注解:
【善哉】:梵语 sa^dhu,巴利语同。音译作沙度、娑度、萨。为契合我意之称叹语。又作好、善、善成、胜、完、正。玄应音义卷十七以“萨”为“娑度”之讹略。古印度于开会议决之际,表示赞成时皆用此语;又释尊或其他诸佛于赞同其弟子之意见时,亦发此语,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此外,持戒作法时亦用之,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一(大二四·四五六上):“娑度(译为善,凡是作法了时,及随时白事皆如是作,若不说者,得越法罪)。”(法华经卷七妙音品、大品般若经卷二“三假品”、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八、大智度论卷五十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翻译名义集卷五)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始】:1、无有元始。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辗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2、指距今极久远的时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住】:1、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楞伽经说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 2、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想】:虚妄的思想。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轮转】:(术语)与输回同。轮转三界六道,无脱出之期也。往生要集上本曰:“轮转无际,不免三途。”有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发明性】:(术语)研练自心,发明本有之真性也。楞严经一曰:“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直心】:正直而无谄曲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爱乐】:(术语)爱者亲爱,乐者乐欲,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也。唯识论六曰:“爱乐证修世出世善。”净土论曰:“爱乐佛法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
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这样的爱乐是来源于我的心与眼。
是由眼看见了如来殊胜之相,是由心产生了爱乐,所以我发心,愿意舍离生死。”
注解:
【爱乐】:(术语)爱者亲爱,乐者乐欲,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也。唯识论六曰:“爱乐证修世出世善。”净土论曰:“爱乐佛法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目】:(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若如你所说,真正的爱乐是因为心与眼,那么如果不能识别了知心与眼在哪里,就不能够降伏烦恼
比如,国王被贼人侵犯,要发兵讨伐,这些士兵必须要知道贼人在哪才行。
你认为令你流转生死是由于心与眼的原因。我现在问你,只有心与眼,如今它们在哪里呢?”
注解:
【心目】:(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9 17:14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10 16:03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
纵观如来青莲花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一切世间(详见下方注解)中有十种凡夫(因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的果报而生)众生,这些凡夫众生共同之处是识心(指六识或八识之心王)都安居在身内;
就好像看到如来世尊的青莲花眼是在佛陀的面容之上一样,我如今观察这色尘、香尘、味尘、触尘垢染众生心的浮根(浮者浮虚不实,末学理解,是指眼耳鼻舌身)也都只是在我的面容上,而心识实际上是在身内的。
注解:【世间】: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异生】:凡夫的别名,因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的果报而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识心】:对“心所法”而言,指六识或八识之心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七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FROM:【佛光大辞典】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之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识】:(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末那识Manas及第八识也。末那为意,意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此识为识体意,故名意识。前之第六识以此意为所依,故名意识。因而为别二识,存梵名也。是为一切众生妄惑之根本。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译曰藏,以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故。是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根本。恒了识种子五根器界之三境,故名为识。旧曰阿梨耶,译曰无没。无没为不失之义,与藏同意(贤首)。又虽在生死,亦不失没,故名无没(净影)。【又】性宗于楞伽经开真识现识分别事识而为八识。【又】大乘义章三末列八识。前六识如常。第七为阿陀那识A^da%na,译曰无解。以体是无明痴闇故也。是当于唯识之第七识。第八为阿梨耶识。合楞伽经之真识与唯识之阿赖耶识而为一识之名也。
┌1眼识──眼根缘色尘┐
│2耳识──耳根缘声尘│
│3鼻识──鼻根缘香尘├识(了别为义)──────────────┐
│4舌识──舌根缘味尘│ │
│5身识──身根缘触尘│ │七
│6意识──意根缘法尘┘ ├转
八 │ ┌是第六意识所依之根──────────┐ │识
识─┤7第七末那识─┤常随四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意(思量│
│ └向内执取阿赖耶为我,向外认识境界为实法┘ 为义)┘
│ ┌能藏 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
│ ┌华译藏识┤所藏 受第七识所薰习───┐
│ │ └执藏 受第七识所执取 ├心(集起
└ 8第八识阿赖耶─┤无覆无记 │为义)──根
└种子现行时,善恶分明,业报相续 ┘ 本
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青莲华眼】: (譬喻)楞严经一曰:“如来青莲华眼。”(参见:青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青莲】:(譬喻)梵语优钵罗Utpala,青色之莲华也。其叶修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眼目之相,故取以譬佛之眼。法华妙音品曰:“目如广大青莲华叶。”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注“肇曰: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为喻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浮根】:(术语)又曰扶尘根。五根有二种,在内正有发识取境之用者,名为胜义根。眼之如葡萄,耳之如卷叶,外形谓为浮根扶根或扶尘根。浮者浮虚不实之义也。楞严经一曰:“我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尘】:又作四微。指色尘、香尘、味尘、触尘。尘,梵语 artha,新译作境;为垢染众生心之义。(一)色尘,指青、黄等显色,及长、短、方、圆等形色。(二)香尘,指好、恶等之气味。(三)味尘,指甘、醋等之味。(四)触尘,指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及滑、涩等之性。据俱舍论卷四所载,物质之最小单位“极微”形成之时,必须由四大及四尘等八事俱生,缺一法而不可,称为“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若加身根或声,称为九事俱生;再加眼根,则为十事俱生。并以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亦即以四大之相倚而造极微,由极微相聚而成色法。然依大众部之说,则于四尘之外,不立五根。此外,于诸经典中尚有多种异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大智度论卷十八、成实论卷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见:四大)164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你现今坐在如来的讲堂,观看祇陀林(此林元为祇陀太子所有,故名祇陀林)如今在哪里呢?”
“世尊!此处大重阁(在中印度毗舍离国猕猴池边大林中)清净讲堂是在给孤园(给孤独长者买祇陀太子的园林给佛讲经说法,故其园名为“给孤独园”)中,如今祇陀林实际是在讲堂之外。”
注解:
【祇陀林】:(地名)此林元为祇陀太子所有,故名祇陀林。(参见:祇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重阁讲堂】:(堂塔)在中印度毗舍离国猕猴池边大林中。五分律一曰:“后之毗舍离住猕猴河边重阁讲堂。”杂阿含经三曰:“一时佛住毗耶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大涅槃经上曰:“一时佛住毗耶离大林中重阁讲堂。”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给孤独园】:给孤独长者买祇陀太子的园林给佛讲经说法,故其园名为“给孤独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末学解说]▪
“阿难!你如今在讲堂中,先见到什么呢?”
“世尊!我在讲堂中,先见到如来世尊,其次看到大众,之后向外看才看到祇陀林和给孤园。”
-- [经文] --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末学解说]▪
“阿难!你是如何见到祇陀林和给孤园呢?”
“世尊!这个大讲堂,门窗开阔豁亮,所以我能够讲堂中看得到远处。”
-- [经文] --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
“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
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在大众中,舒展金色臂抚摩阿难之顶,为阿难及诸大众进行开示:
“有三摩提(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称名为大佛顶首楞严王,具备满足一切行为修行,是十方如来超越生死之道,殊妙之庄严路。你现在认真听!”
阿难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恭敬伏身领受佛陀慈悲教导。
注解:
【摩顶】:佛用手抚摩弟子之顶。通常佛不是为了付嘱大法而抚摩弟子之顶,就是为了授记而抚摩弟子之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提】:(术语)即三摩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具足】:(杂语)具备满足也金刚经曰:“如来具足五眼。”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法华经曰:“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万行】:一切的行为或修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门】:(譬喻)谓出生死之道,譬如门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唯有一门,而复狭小。”文句五上曰:“门者出要路也。”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又入涅槃之门也。安乐集上曰:“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如你所说身体在讲堂中,因为门窗开阔豁亮所以看得到远处的祇陀林和给孤园,也有众生在这个讲堂中,看不见如来世尊,而只看到讲堂的外面。”
阿难回答说:“世尊!在讲堂中看不见如来世尊而只见到外面的林泉,这是不对的。”
-- [经文] --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
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
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
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末学解说]▪
“阿难!你前面所讲的情况也是一样的!你的心识灵妙,对一切都可以明白了知。
如果你先前了知心是在身体内的,那么这时应当是了知身体内部的;
会有众生是先看见身体内部之后再看到外物吗,要是不能看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所谓真正明白了知,如何会不知道呢?
对于其内在不能了知,如何了知外面呢?(这就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即阿难上面回答世尊:“在讲堂中看不见如来世尊而能见到外面的林泉,这是不对的。”)
所以,这就证明你所说的:‘能够觉了能知之心安住在身内。’是不对的。”
注解:
【明了】:(术语)完全明知其事理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菩萨于净身皆见世所有,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灵】:(杂语)心识灵妙,故曰心灵。楞严经一曰:“汝之心灵,一切明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10 17:55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10 17:56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
“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
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末学解说]▪
阿难恭敬跪拜行礼对佛世尊说:
“我听闻如来宣说了佛法之音,觉悟了知我之心识实际上是安居在身外的。为什么呢?
比如,在室中点燃灯光,那么这灯光一定是先照亮室内,然后再到室门后再到庭院,一切众生看不见身内(心识)而只看见身外(世俗景象),就如同灯光安放在室外无法照明室内一样。
这样解义就能够明白而不再有疑惑,如同佛陀了义(说理非常透彻究竟的意思)不再有妄念了吧?”
注解:
【稽首】: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FROM:【佛光大辞典】
【法音】:(术语)说法之音声也。无量寿经上曰:“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法华经譬喻品曰:“闻此法音,心怀踊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了义】:说理非常透彻究竟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末学解说]▪
佛世尊告诉阿难:“这些比丘适时跟从我来到室罗筏城,按照顺序化缘食物回到祇陀林,我已经宿斋(古代指举行祭祀等礼仪前的斋戒)完毕,你观察比丘,如果一人吃饱时,其他诸人也都能够饱吗?”
注解:
【抟食】:又作揣食、段食。四食之一,九食之一。段食有粗细两种,如饭、面等为粗食,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为细食。又泛指一切欲界之食物。(俱舍论卷十、成实论卷二)((参见:四食)1741)FROM:【佛光大辞典】
【宿斋】:古代指举行祭祀等礼仪前的斋戒。摘自百度
-- [经文] --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末学解说]▪
阿难回答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这些比丘虽然为阿罗汉,但身躯和命理各不相同,如何可以做到一人吃食就可以令众人饱足呢?”
注解:
【躯命】:生命。摘自百度
-- [经文] --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若是你的觉悟见解是心识实际在身外,身体、心识则都在相貌之外,二者没有关系,那么心识所了知的,身体不能觉知,身体可以觉知的,心识不能了知。
我如今为你展示兜罗绵手(见下方注解),当你用眼看见时,心能够识别吗?”
阿难回答说:“是的,世尊!”
注解:
【觉了】: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中略)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正法华经卷九、佛所行赞卷四、无量寿经卷下、楞严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FROM:【佛光大辞典】
【兜罗緜】:兜罗,此云细香。苑音义翻冰。或云兜沙,此云霜。斯皆从色为名。或名妒罗緜,兜罗树名,緜从树生,因而立称,如柳絮也。亦翻杨华,或称兜罗毦(而吏切)者,毛毳(此芮切)也。熏闻云:谓佛手柔软,加以合缦,似此緜也。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兜罗绵手】又名兜罗毦、妒罗绵、兜罗锦。是兜罗树上柳絮状棉编织而成。棉[梵tūla]。以兜罗绵之洁白细软比喻云状,这有佛教含义,当出自《大般涅槃经》佛祖涅槃时的情景。——摘自百度
【分别】:(杂语)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法华经曰:“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发智论一曰:“法归分别,圣归涅槃。”成实论三曰:“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唯识述记七末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俱舍光记二十曰:“毗婆阇(Vibha%jya)名分别。”三界之心心所以虚妄之分别为自性,即妄于无我无法之上,而分别我法也,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慧。慈恩寺传七曰:“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身体、心识相互了知,为什么二者在外面呢?
所以这说明你所说:‘能够了知觉悟之心识安住在身体之外。’是不对的。”
注解:
【觉了】: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中略)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正法华经卷九、佛所行赞卷四、无量寿经卷下、楞严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
“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
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
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
“世尊!如佛陀所说,因为看不到身内的缘故,所以不在身内;
因为身体、心识相互了知,不会分离的缘故,所以不在身外。
我现在思惟,才知道二者是在一处。”
-- [经文] --
佛言:“处今何在?”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
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末学解说]▪
佛陀说:“这处如今在哪里呢?”
阿难说:“这能够觉悟了知的心识,既然不能了知身内而能见到身外,那假如我思维心识是潜伏在众生眼根之中的,
犹如有人用琉璃碗将两眼盖住,虽然有琉璃碗遮挡合住双眼,但(琉璃是透明的,所以)其实没有障碍,那眼根随时见到随时能够分别,
然而我的觉了能知之心,看不见身内是因为眼根存在的缘故,可以分别明了身外没有障碍,是因为心识潜伏在眼根之内的缘故。”
注解:
【根】:梵语 indriya 之意译。通常指器官、机能、能力之意。佛教用语中,“根”一词亦含有器官能力之意。草木之根不仅具有增长方,且可衍生出枝干、花叶果实等。又如人类之眼、耳、鼻、舌、身等,不仅有助于人类之觉悟,且可促进信、精进、念、定、慧等,故以五根称之。教中经义,有关根之用法甚多,大别之,可有如下两大类:
(一)乃指强而有力之作用(又称增上)之意。共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二十二根。最初之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其中除意根(心)外,前五根属感觉器官(五官)或是感觉机能,由物质(色)所形成,故称为五色根,简称为五根。数论派认为此五根具有知觉之作用,故称之为知根、五知根。其在五知根外另加五作业根(手、足、口、大便处、小便处)及意根,而立十一根之说。而吠檀多学派则立十四根之说。
眼等五根分为司感觉作用之胜义根(相当于不可见的神经系统)和有扶助作用之扶尘根(眼球、鼓膜等,乃血肉形成之外部器官),在一切有部认为此胜义根才是五根。
二十二根中之乐、苦、喜、忧、舍等五根能感受外界之印象感觉,而与眼等五根区别,称为五受根。此外,信、勤、念、定、慧等亦称五根,以其能除烦恼、臻圣道,有其殊胜之作用,故亦以根称之,然为别于眼等五根,而称为五无漏根。又有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三根,其本体多为意、乐、喜、舍、五无漏根等九根;未知当知根在见道,已知根在修道,具知根在无学道所引起,此三根又称三无漏根。
复次,二十二根中之女、男、命根等,指命根与寿命。女根、男根即给予女、男具有性征之力量,特指性器而言。从男转变成女或由女转变为男之移性,称为转根。一般所称之二根,有指胜义根与扶尘根者,或指女根与男根者。
(二)根有根机、根性之意,表示受教者之性质、资质。因根有优劣之分,故有所谓利、钝二根之别,或上、中、下等三根,利、中、钝等三根之别。若以修道力修炼之,从钝根、下根而渐修至利根、上根,称为炼根或转根。各种转根之中,尤指由声闻(下根)至缘觉(中根),再往上至菩萨(上根)者。(俱舍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四)((参见:三无漏根)629、“五根”1137)FROM:【佛光大辞典】
【潜根】:潜根者,谓阿难被佛征心非外,则又计为潜伏根里。(根,谓眼根。)故以琉璃笼眼为喻,谓眼合于心,如琉璃笼于眼上,若眼见物时,心即随能分别,无有障碍。如琉璃合眼,不碍于见物也。佛乃责其法喻不齐,汝若以琉璃喻眼,则眼亦可见眼,若可见,即同于境矣。眼若同境,则心境各异。岂可云心潜伏根内,随即分别耶?故云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无有是处。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末学解说]▪
佛世尊告诉阿难:“如果像你所说,心识潜伏在眼根内如同琉璃合住双眼一样。那么有人以琉璃合住双眼,应当是见到山河景象,是否可以见到琉璃呢?”
“是的,世尊!有人以琉璃合住双眼,实际见到的是琉璃。”
注解:
【潜根】:潜根者,谓阿难被佛征心非外,则又计为潜伏根里。(根,谓眼根。)故以琉璃笼眼为喻,谓眼合于心,如琉璃笼于眼上,若眼见物时,心即随能分别,无有障碍。如琉璃合眼,不碍于见物也。佛乃责其法喻不齐,汝若以琉璃喻眼,则眼亦可见眼,若可见,即同于境矣。眼若同境,则心境各异。岂可云心潜伏根内,随即分别耶?故云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无有是处。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你的心识如果像琉璃合住双眼,应当见到山河景象,为何看不到眼根?
如果能够看到眼根,眼根与心识就是同境,不能分开来说;
如果不能见到,如何说明此了知的心识,是潜伏在眼根内如同琉璃合住双眼呢?
所以,这说明你所说:‘觉了能知之心是潜伏在眼根里,如同琉璃合住双眼。’是不对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11 16:01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12 10:56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
“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
‘是众生身,府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
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
“世尊!我如今又作这样的思考:
‘这众生的身体,五脏六腑藏在体内,窍穴(人有九窍,即两眼、两鼻孔、两耳、口、前阴、肛门)则在体外,隐藏起来则是在暗处(无法看到),有窍穴则很明显,(可以看到)。’
如今我面对佛世尊,睁开眼就可以明见,就称为见外,闭上眼就见到黑暗,就称为见内,是这样解义吗?”
注解:
【思惟】:思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窍穴】:人有九窍,即两眼、两鼻孔、两耳、口、前阴、肛门。摘自百度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府?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当你闭上眼见到黑暗的时候,这黑暗的境界是与眼相对呢?还是不相对呢?
如果与眼相对,黑暗则是在眼前,为什么会在体内呢?
如果是在体内,那么暗室中没有日、月、灯光,此室中的黑暗全都是你的五脏六腑吗?
如果是不相对,如何能够见到呢?
如果不是从外面见到,就是由内部相对而见,那么合上眼见到黑暗称为身中(体内),睁开眼见到光明,为什么会看不见面孔呢?
如果看不见面孔,那么内部相对就不成立。如果可以见到面孔,那么能够了知之心以及眼根就都是在虚空,为什么会在体内呢?
如果在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自然就不是你的身体。如来现今见到你的面孔也是你的身体,你的眼根已经觉知,但身体没有觉知,那么你的主张是身体与眼根应当有两种觉知,也就是你这一个身体应当可以成就两尊佛。
所以,这说明你所讲的:‘见暗称为见内者。’是不对的。”
注解: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末学解说]▪
阿难说:“我常听闻佛开示(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四众(详见下方注解):
‘由于心性的缘故,而产生了种种法界;由于法界的缘故,产生了种种心性。’
我如今思惟,这思惟之体才是我真实的心性,二者相随合为一处,心性跟随思维所有,并非在身体的内、外、中间三处。”
注解:
【开示悟入】: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众】:1、佛说法时听众共有四类,即一、发起众,发起讲经的人;二、当机众,听法就能获益的人;三、影响众,如他方来助佛宣扬佛法的菩萨;四、结缘众,如一般下根的薄福众生。 2、指出家之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
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末学解说]▪
佛世尊告诉阿难:“你如今所说的:‘由于法界的缘故,产生了种种心性,思维心性相随合为一处,心性跟随思维所有’,
这心性没有所依之体则无法和合。如果没有所依之体而能够和合者,则是十九界(此犹言六蕴十三处,譬无法而言之也)因七尘(色等之六境,谓之六尘。尘法极于六,无第七尘。故喻无法为七尘)和合而成。这是不对的!
如果有所依之体者,比如你的手来自你的身体,你了知这手的心是从体内出来的?还是从体外进入的呢?
如果还是从体内而出,就可以见到身中(体内);如果是从体外进来,就应当先见到面孔。”
注解:
【十九界】:(名数)此犹言六蕴十三处,譬无法而言之也。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尘】:(譬喻)色等之六境,谓之六尘。尘法极于六,无第七尘。故喻无法为七尘。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体】:(术语)梵语驮都Dha%tu,译曰体、界,性等。物之一定不变而为差别支分之所依根本者,谓之体,对此而名能依之差别为相。此体相有性相二宗之别,法相宗谓能依之相外有所依之体,如草木之外尚有大地也,法性宗谓只完能依之相为所依之体,犹如种种器具通为一全体也。例如人身,法相宗谓四支五官者相也,此外有众同分或阿赖耶识者,是所依之体,法性宗谓该摄四支五官众同分阿赖耶识者为体,此外无有别体。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之关系亦如此,法相宗谓依他起之万有外,有圆成实之真如,法性宗谓该通依他起之万有相者,即圆成实之真体。身体之体,梵语Ka%ya。【又】体者通之义。谓通达于理也。常言体信,体达,体会等。述记九末曰:“体者通也。”金光明玄义曰:“体是达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末学解说]▪
阿难说:“能见到是因为眼睛,心能了知并非是因为眼睛,不能因为能见到而错误解义。”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12 12:58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13 19:31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
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
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肢时,四肢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
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
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末学解说]▪
佛世尊说:“如果说是因为眼睛能够看见,你在室内能够看见门外的景象吗?
如果人已经死了但眼睛是存在的,就应当还能看见物相。如果能看见物相,如何说已经死了呢?
阿难!再有,你这觉了能知之心,如果一定有依附之体,是依附在一体上呢?还是依附在多体上呢?
如今在你身上,是在全身遍体呢?还是不全身遍体呢?
如果是一体,那么你用手捣撞一肢的时候,四肢都应当有感觉,如果全都有感觉,那么这捣撞应当就不存了呀。
如果捣撞是有的,那么你这一体之说自然也就不成立了。如果是多体,那么就变成了很多人。为什么这身体是你的呢?
如是全身遍体,就如同前面所讲的捣撞是一个道理。如果不是全身遍体,当你触碰到头,也触碰到足时,头会有所觉知,足应当没有觉知。
如今你所说的情况不是这样的,所以应当知道,思维心性相随合为一处,心性跟随思维所有,是不对的。”
注解:
【挃】:捣,撞。摘自百度
【咸】:全,都。摘自百度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
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
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我也听闻佛陀与文殊等诸位法王子讨论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时,
世尊也说:‘心不在内也不在外。’
我如今思惟,心在内却无法见到身内的物相,心在外则与身不能相互觉知,那么因为对内无法了知所以心在内不成立;身体与心能相互了知则心在外也不成立。
如今身体与心能够相互了知,却无法见到内在的物相,所以心应当是在中间。”
注解:【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
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
无表同无,表则无定。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末学解说]▪
佛世尊说:“你说心在中间,那么对中间肯定不会迷惑了,都能够了知。
如今你推论说心在身中,中间在哪里呢?是在某一处呢?还是在身上呢?
如果是在身上,那么如果在边侧就不是中间,如果在中间就如同在身内。
如果在某一处,是有表体呢?还是无表体呢?
如果没有表体就如同不存在,如果有表体则没有固定之处。
是什么缘故呢?假如人为表体,当表体在中间时,从东看则为西,从南观则成北。表体既然混乱,心应当就杂乱了。”
-- [经文] --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
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
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末学解说]▪
阿难说:“我所说的中间,并不是这两种情况。
如世尊所说:‘以眼根与色境(眼根所取青黄等质碍之境,称为色境)为因缘,产生了眼识。’
眼根有分别,但色尘(指眼根、眼识所取所缘之对境。为五尘之一,六尘之一。此色染污心识,生起烦恼,故称为尘)并没有觉知,根识产生于其中,则为心之所在。”
注解:
【眼识】:梵语 caks!ur-vijn~a^na,巴利语 cakkhu-vin~n~a^N!a。即以眼根为所依,了别色境之识,随根而立名。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十八界之一。眼根虽有二处,眼识则唯一。大毗婆沙论之正义,以眼根能见色,而立“眼根见”之说;法救主张眼识能见色,而立“眼识见”之说;唯识家则立“根识和合见”之说。其中,有部宗之本义,世称眼见家;对此,大众部法救等论师则称为识见家。唯识家以万法为唯识所变现,眼识与色之相分相合,产生分别,故其识显现似色之识。(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成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参见:眼根)4743)FROM:【佛光大辞典】
【色境】:又作色处、色界。或单称色。为五境之一,六境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眼根所取青黄等质碍之境,称为色境。分为二类:(一)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二)显色,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瑜伽师地论卷一则另加表色(行、住、坐、卧、取、舍、屈、伸),而合为三类。(大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一)((参见:十二处)343、“十八界”356、“五境”1171、“六境”1298、“表色”3513)FROM:【佛光大辞典】
【色尘】:指眼根、眼识所取所缘之对境。为五尘之一,六尘之一。此色染污心识,生起烦恼,故称为尘。((参见:五境)1171、“六尘”1298、“色”254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末学解说]▪
佛世尊说:“你的心如果在根(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称为根;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加上“意”则称六根)、尘(根之所取者,称为尘(亦称境),乃所认识之对象;五尘即色、声、香、味、触,加上“法”则称六尘)之中,那么这心体是二种兼有呢?还是不同时兼有呢?
如果是二者兼有,事物体性杂乱,不能互相了知,就成为了敌对的两方,如何在中间呢?
如果二者兼有不成立,无法了知,不能了知,也就是没有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那么心在中间如何表相呢?
所以应当知道,心应当在中间,是不对的。”
注解:
【根尘】:又作根境。乃五根与五尘,或六根与六尘之并称。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称为根,乃认识对象之器官;根之所取者,称为尘(亦称境),乃所认识之对象。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加上“意”则称六根;五尘即色、声、香、味、触,加上“法”则称六尘。根尘二字并举,犹如主观、客观之并列,含有相依又相对立之意。俱舍论卷十(大二九·五二中):“虽有根境不发于识,而无有识不托根境。”此外,六根六境合之,称为十二处、十二入。((参见:根)4131)FROM:【佛光大辞典】
【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俱舍论卷十三(大二九·七一上):“体性是善,犹如良药。”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13 22:40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14 19:53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20分钟)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
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
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我曾经见到佛陀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分别见下方注解)四大弟子共同说法度众生,
常常讲:‘能够觉知思量分别的心性(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既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不在中间,都不在。一切不执著称名为心。’
那么,我不执著是否可以称名为心呢?”
注解:
【大目犍连】: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通。见亡母生饿鬼中,持饭往饷,饭化猛火。目连痛哭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必假十方众僧威神之力,当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为母设盂兰盆斋,供佛及僧,始克济拔。”目连如教设斋,其母即以是日脱饿鬼苦,转更资荐,遂生天上。由此兰盆胜会流通万世焉。赞曰:“生养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导其正信,死荐其灵神,大孝之大孝也。目犍连以之。”FROM:【《佛教人物传》【中华佛典宝库 编】V2.1】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富楼那】: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转法轮】: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的烦恼,谓之“法轮”,故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分别】: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性】:梵语 citta-prakr!ti,巴利语 citta-pakati。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心之本性有清净、染污,或二者皆不是,或二者皆是等说,于佛教思想史上为经常论议之事,而以心性本净说为其主流。原始佛教之心性说,在增支部经典(A.N.I. 5, 6)中虽仅言心(梵 citta,巴同),然就其意义而言,已关呼心之本性问题,亦即主张心之本性清净。故知原始佛教之心性问题,系以心性清净说为其主。至部派佛教时,大众部、分别论者等主张心性本净;有部等则破之,立心性净不净各异说。据异部宗轮论载,大众部主张心性本净,虽以客尘随烦恼之杂染,然非为心之本体。
在大乘佛教中,所言心性说乃继原始佛教以来之心性本净说而发展,此乃其特色,并可由此心性本净说溯大乘佛教思想之源流。惟心性本净说在初期、中期及后期之大乘经论中皆提及,多方述及心性本净客尘烦恼之思想型态,此外,并与如来藏、佛性、菩提心、心真如、法性心、空性、净识、阿摩罗识、唯识实性、圆成实性、心体等思想交替,形成大乘思想之发展,故大乘经论“心性说”之特色,与部派佛教之诸论书中所言心之本性是净是染之心理问题有异,而成为解明成佛之可能性、开悟之心、佛陀之精神特质等诸问题之思想依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随想论、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七、顺正理论卷七十二、大智度论卷十九、大乘庄严经论卷六、辩中边论卷上、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无著】: 1、没有执著的意思。 2、菩萨名,佛灭九百年间出生于健陀罗国(在克什米尔之西),先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每夜升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白天则对大众开示,为法相宗之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你说能够觉知思量分别之心性哪里都不在,世间虚空(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水里陆地空中飞行,所有物象称名为一切。 那么你不执著,这些物相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如果说不存在,则如同于龟毛兔角(龟本无毛,兔亦无角,然龟游水中,身沾水藻,人视之则误认水藻为龟毛,又如误认直竖之兔耳为兔角;故诸经论每以“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或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亦即凡夫对实我实法之妄执),如何能不执著呢?(因为不存在就没有可执著之物了)
如果有不执著者,就不能说是不存在,没有物相则可以称为不存在,如果存在则就是有物相,物相既然是有的就是存在的,如何能不执著呢?
所以应当知道,对一切无执著称名为觉知心,是不对的。”
注解:
【虚空】:(术语)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遍,相者随于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为虚空,以其相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为一无为法,数于三无为之一而摄于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于色处之中,即有为法也。世人以此空界之色为虚空,故世人所谓虚空者为妄法,而不免生灭。楞严经六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同九曰:“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同十曰:“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起信论曰:“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则无虚空之相。”大乘义章二曰:“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遍,相则随色,彼此别异。”此体之虚空无为,有部立为有法,大乘立为无法。(参见:虚空无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龟毛兔角】:龟本无毛,兔亦无角,然龟游水中,身沾水藻,人视之则误认水藻为龟毛,又如误认直竖之兔耳为兔角;故诸经论每以“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或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亦即凡夫对实我实法之妄执。成实论卷二(大三二·二五六上):“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盐香、风色等,是名无。”(楞伽经卷二、大智度论卷一、宗镜录卷四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
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指。
唯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末学解说]▪
这时,阿难在大众中从座位起身,偏袒右肩(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对佛世尊说:
“我是如来最小的兄弟(堂弟),承蒙佛陀慈爱,虽然现今已经出家,但自己还依持佛陀的怜爱,
所以虽然多闻经法教说,却没有真正断除烦恼,不能折伏(折破摧伏之义。即以摧伏的方法,调伏众生之心)娑毗罗咒,被魔咒影响沉溺于淫舍,就是因为不知道真如实际所指的是什么。
只希望世尊能够慈悲哀愍,开示(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我等如何能够止息一切杂念的方法,令种种极难成佛之众生不会堕入顽愚卑贱、憎恶佛法的种族。”
说完后,五体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和与会诸大众倾慕渴念仰望等待,恭敬听闻佛陀的开示教诲。
注解: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术语)Ana%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折伏摄受】:为‘折伏’与‘摄受’二语的复合词。指教化引导众生的二种方法。略称伏摄、折摄。此中之‘折伏’,系折破摧伏之义。即以摧伏的方法,调伏众生之心;‘摄受’,为摄取容受之义。即以摄受的方法,以教法教导正善之众生,令得利益。《胜鬘经》〈十受章〉云(大正12·217c)︰‘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胜鬘经义疏》释之,谓力有二种,一是势力,二是道力。重恶即以势力折伏,轻恶即以道力摄受。息恶修善,则圣化久住。又,《法华玄义》卷六(上)云(大正33·751b)︰
‘若作折伏摄受者,佛鉴机缘,或作苦国,或作乐国,苦乐由佛,不关众生。(中略)佛以观恶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起于秽国折伏摄受四趣众生也。(中略)佛以即中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或起净国,或起秽国,折伏摄受圆界菩萨众生也。’
日本日莲宗的开祖日莲承此意趣,特以折伏为弘教之法,而大肆批评其他宗派。日莲于《开目钞》卷下谓,摄受与折伏犹如水火之差异。在无智恶人充满国土时,宜以摄受法令其接受佛教,如《法华经》的〈安乐行品〉。而在邪智谤法者较多之时,则宜应用折伏的方法,如〈常不轻品〉。譬如热时用寒水,寒时则取火云云。
[参考资料] 《众许摩诃帝经》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六;《法华文句》卷八(下);《胜鬘宝窟》卷上(末);《瑜伽论记》卷二十二(下);《新华严经论》卷二十四;《华严五教章》卷一;《摩诃止观》卷十(下)。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娑毗迦罗】:(人名)又作劫毗罗Kapila,外道名。即数论师也。楞严经一曰:“娑毗罗迦,先梵天咒。”同十曰:“娑毗罗迦所归冥谛。”同长水疏曰:“娑毗罗迦,亦云劫毗罗,此云金头,或云黄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际】:即真如实际之略称。断绝相对差别之相,呈现平等一如的真如法性之理体。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观如来品(大八·八三五中):“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维摩诘所说经卷下)FROM:【佛光大辞典】
【大慈】:伟大的慈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哀愍】:(术语)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宝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慈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示悟入】: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阐提】: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
一、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此种人极难成佛,名“断善阐提”;
二、大悲菩萨,发一切众生成佛,然后成佛之愿,因众生至多,时间至久,故此种菩萨,亦极难成佛,名“大悲阐提”。通常所指的一阐提人,多数是指断善阐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隳】:毁坏;崩毁。摘自百度
【弥戾车】:梵名 Mleccha。指边地之卑贱种族。又作弥离车、篾隶车、蜜列车、宜例车、毕嘌蹉。意译边地、边夷无所知者、卑贱、下贱种、垢浊种、恶中恶、奴中奴。梵语原意为言语不分明者,如我国所谓南蛮鴃舌之人;引申指顽愚卑贱、憎恶佛法之种族,相传该族居于印度西方或北方。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及卷一八三谓,此族居于印度西方。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谓,此族在北印度滥波国以北。(十诵律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二十、瑜伽论记卷六上、续高僧傅卷四、慧琳音义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五体投地】:(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从其面门(详见下方注解)放出种种光,这些光明亮闪耀如同百千日光普照,普佛世界六种震动(详见下方注解),像这样的十方如微尘数的国土同时出现;
佛之威神令种种世界合成一界,这些世界中所有一切诸位大菩萨,全都在本国土合掌恭敬听闻佛陀开始教诲。
注解:
【面门】:梵语 mukha。有三释:(一)指口,(二)指面之正容,(三)指鼻下与口上之间。北本涅槃经卷一(大一二·三六五下):“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大三五·一五一中):“面门者,诸德有三释。(中略)今释依梵语,称面及口并门悉名目佉(梵 mukha),是故翻此目佉为面门也。故知此中通举其事。”(八十华严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六种震动】:大地震动,有三种的六种,即
一、为动之六时,即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
二、为动之六方,即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
三、为动之六相,即动、涌、震、击、吼、爆。当地动时,吾人如小儿卧摇篮中,不觉篮动,惟觉舒服,故地动是表示祥瑞,而且此六种震动,只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见,凡夫则毫不知情。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末学解说]▪
佛世尊告诉阿难:“一切众生从久远以来有种种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由此造作善恶业的种子自然会如同恶叉聚而累积在一起,
种种修行人不能获得成就无上菩提(成佛),甚至不能成就声闻(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还有成为了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诸天魔王(天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其名为波旬,常率眷属阻碍修持佛道者)及魔的眷属(亲近、顺从者),
全都是因为不知道二种根本(攀缘之心),进行错误混乱的修习,就好像想要把沙子煮成美食,纵然是经过很久的时间最终也是不能获得的。
是哪二种根本呢?阿难!一是众生无穷劫轮转生死的根本,就是你现今与种种众生,用攀缘之心作为自己的本性;
二是菩提涅槃清净之根本,就是你现今的真心,识知精明,能够产生诸缘,但而这些因缘(能生一切的根本)被遗失了。
因为诸众生遗失了本觉(因本觉之体清净而有大智慧光明),虽然终日在一起,但是自己无法觉知,因而堕入六道轮回。
注解:
【无始】: 1、无有元始。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辗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 2、指距今极久远的时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业种】:(杂语)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犹如世间之种子。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止观四上曰:“业种虽久,久不败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叉聚】:(植物)恶叉者,果实名。形似无食子,落地则多聚于一处,故云恶叉聚。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唯识论二曰:“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同述记曰:“恶叉形,如无食子,落在地时,多为聚故,以为喻也。”同演秘曰:“恶叉聚者,于一聚中,法尔而有多品类也。西域有之,人以为染,并取其油。”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恶叉树名。其子形如无食子,彼国多聚以卖之,如此间杏人,故喻也。”(梵Rudra-aks!a今之金刚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FROM:【佛光大辞典】
【声闻】:(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天】:(界名)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王】:天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其名为波旬,常率眷属阻碍修持佛道者。据楞严经卷六载,若不断淫,必落于魔道,上品为魔王,中品为魔民,下品为魔女。但从大乘之法门言之,魔王实为深位之菩萨以大方便力所示现者,其目的在教化众生。或谓第六天上别有魔之宫殿,魔王住之,非他化自在天主。(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不思议品)FROM:【佛光大辞典】
【眷属】:梵语 pariva^ra,巴利语同。眷为亲爱,属为隶属,指亲近、顺从者。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谓佛陀有大眷属与内眷属;内眷属指其出家以前车匿、瞿毗耶等人,以及苦行时之五人给侍、得道时之阿难等;大眷属则指舍利弗、目犍连等诸圣,及弥勒、文殊师利等诸菩萨。
善导将佛陀之眷属分为在家、出家二种,佛陀有伯、叔四人为在家者称为外眷属,佛弟子为出家者称为内眷属。惟若广义言之,则凡闻道受教者均为佛之眷属。又随附无漏净慧必起之心所及四相,亦称为眷属。巴利律藏分为五部分,其中最后部分,亦称为眷属;意即律藏之补遗。(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二、法华经玄义卷六下、法华玄义释签卷十三、大日经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尘劫】:(术语)即尘点劫也。楞严经一曰:“纵经尘劫,终不能得。”(参见:尘点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点劫】:尘,指微尘;劫,为极大之时限。尘点劫,为譬喻时间甚长久远之词。略称尘劫。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说三千尘点劫,谓大通智胜如来之入灭,系久远以前之事。譬如将三千大千世界磨为微尘,东方经过千国土,方掉落一微尘;再经过千国土,掉落第二微尘;待全部微尘落尽,而所经之国土皆悉碎为微尘。如是之一微尘为一劫,即有三千尘点劫。同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则说五百尘点劫,以阐明释尊成佛以来之久远。谓将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经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国土,方掉落一微尘,再经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土,掉落第二微尘;待全部微尘落尽,所经国土悉碎为微尘。如是之一微尘称一劫,总计有五百尘点劫,或说为五百亿尘点劫。(大智度论卷三十二、法华经玄义卷一上、法华义疏卷四(吉藏))FROM:【佛光大辞典】
【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实不可得。但迷失本性,即随生死,故名无始生死。根本者,即是攀缘之心。经云: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自性】: 1、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 2、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来具有之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性净理体,虚融寂灭,不迁不变,无始无终,故名无始菩提涅槃;不染烦恼,不涉生死,故号元清净体,即菩提涅槃清净之根本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识精】:众生之真心,识知精明,称为识精。宗镜录卷三(大四八·四三○中):“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圆觉经)FROM:【佛光大辞典】
【本明】:又作元明。指本觉。因本觉之体清净而有大智慧光明,故称本明。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八下):“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FROM:【佛光大辞典】
【诸趣】:六道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14 21:48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14 21:57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 1 小时 30分钟)
-- [经文] --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末学解说]▪
“阿难!你现今想要知道止息一切杂念的方法,愿脱离生死轮回,那么我如今再问你。”
注解: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阿难言:“见。”
▪[末学解说]▪
此时,如来举起金色臂,弯曲五轮指(自小指、无名指等依次配于地、水、火、风、空五轮),对阿难说:“你现在能看见吗?”
阿难说:“可以看见。”
注解:
【五轮】:<一>在密教中,指五智轮,即地、水、火、风、空五大。五大具足众德,圆轮周遍而无缺,故称五轮。若以众生肉身之支分与五大相应,即将自身之五处配于五轮五字:顶(空,[fan(kha)])、面(风,[fan(ha)])、胸(火,[fan(ra)])、脐(水,[fan(va)])、膝(地,[fan(a)]),以便作观,称为五轮观,或称五轮成身观。此系令行者体会肉身即是佛身之方法。金刚界法所作之五相成身观,与胎藏界法所作之五轮成身观乃相对之法。若就众生之身分而言,五轮即五体之意。又色不离心、心不离色之故,得说五大即五智,五智即五轮。若就显色与形色而言,五轮之中,空为团形青色,风为半月形黑色,火为三角形赤色,水为圆形白色,地为方形黄色。(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上、五轮九字明秘密释)((参见:五字严身观)1077)
<二>指五轮塔婆。即以五轮之标示,次第堆积成塔形,表大日如来法身之形相。(楞严经卷一)((参见:五轮塔)1201)
<三>指五指。自小指、无名指等依次配于地、水、火、风、空五轮。(广大仪轨、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
<四>指金刚界五解脱轮。即于一大金刚轮中敷列五个月轮,表五佛之解脱地。((参见:五解脱轮)117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言:“汝何所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曜我心目。”
▪[末学解说]▪
佛世尊说:“你看见什么了呢?”
阿难说:“我见到如来举起手臂,弯曲手指,成为光明拳,照耀我的心目(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
注解:
【心目】:(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言:“汝将谁见?”
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末学解说]▪
佛世尊说:“你是用什么见到的呢?”
阿难说:“我与大众都是用眼见到的。”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
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你现在回答我说。如来弯曲手指成为光明拳,照耀你的心(意识)与目(眼识),你的眼识可以见到。
那么当我的光明拳照耀时,又是以什么成为了心识呢?”
-- [经文] --
阿难言:“如来现今徴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末学解说]▪
阿难说:“如来现今征询心在哪里,而我以心推研穷究、寻找追逐,如果能够推研者,我认为就是心。”
-- [经文] --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末学解说]▪
佛陀说:“咄(叮斥,令警醒的意思)!阿难!这并不是你的心。”
-- [经文] --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
“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末学解说]▪
阿难惊惧,离开座位,恭敬合掌,站起身来对佛世尊说:
“这不是我的心,那要称名为什么呢?”
注解:
【矍然】:惊惧;惊视。摘自百度
-- [经文] --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这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这些虚假不实之相,想要迷惑你的真性(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
因为你从很久以来至于今生将盗贼(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认做是自己的孩子,因而丢失了你的自性,所以会轮转三界六道,无脱出之期。”
注解:
【前尘】:(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见:六境)1298)FROM:【佛光大辞典】
【虚妄】:虚假不实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性】: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轮转】:(术语)与输回同。轮转三界六道,无脱出之期也。往生要集上本曰:“轮转无际,不免三途。”有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
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
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唯垂大悲开示未悟!”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我是佛陀宠爱的兄弟,因为心中爱乐佛法的缘故所以出家,我的心如何只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河沙一般的国土,接受诸佛及善知识的教导,发起大勇猛,修行一切艰难修行的方法,宣扬佛法或修行佛法,(因为)全都是用这样的心;
纵然是毁谤佛法,永远退转善根,也是因为此心。如果这些发露明显的不是心,我就是无心的,如同种种土木,离开此觉知,更是不知道心在哪里了。
为什么如来说这不是心呢?我实在是惊恐,与会的大众也没有不疑惑的,恳请佛陀慈悲开示,我们所不能觉悟的!”
注解:
【难行】:艰难修行的方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事】:又作佛事,指宣扬佛法或修行佛法,如诵经、念佛、讲经、法会、斋会等等,都叫做“法事”或“佛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15 13:43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15 13:52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 3 小时 30分钟)
-- [经文] --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
“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
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开示(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阿难及诸大众,帮助他们能够令心证入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
在师子座(师子就是狮子,佛是人中师子,所以佛所坐的地方,或床或地,都叫做“师子座”)抚摩阿难顶,为其讲说:
“如来常说种种法的产生是因为心而出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分别见下方注解)因为心而形成了体性。
阿难!如果种种世界的一切所有,其中乃至是草叶连接,追问其根源都有其本体自性,纵然是虚空也是有名貌的,何况是清净妙净光明的心性,一切心会没有本体自性吗?
如果你执着舍不得分别的觉观(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认为你所了知的体性就是心,此心应当舍离种种一切色、香、味、触,种种尘(为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觉思惟作用之对象、对境)、事(指因缘生之一切有为法,即宇宙间千差万别之现象)、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会有分别,有全性(有很多的体性)
比如你现今接受听闻我说法,这会因为声音而有分别,纵然断灭一切所见所闻以及觉知,在内守护幽闲,还是会由法尘(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来分别世界的一切事物,
我并不是在让你执著没有心,只是要你对心应进行微细揣摩,如果能够舍离前尘(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末学理解为妄念)有分别性,这才是你的真心;
如果这分别性虽然舍离妄念但没有本体自性,那么还是在以妄念来分别世界的一切事物,妄念是无常的,当妄念断灭的时候,这心就会如同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或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那么你的法身也会一同断灭,谁还能修证无生法忍(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呢?”
此时,阿难与诸大众沉默感到内心若有所失。
注解:
【开示悟入】: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师子座】:师子就是狮子,佛是人中师子,所以佛所坐的地方,或床或地,都叫做“师子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因果】:(术语)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是谓因果之理。佛教通之三世说善恶应报之义。观无量寿经曰:“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止观五下曰:“招果为因,克获为果。”十住毗婆娑论十二曰:“因以得知,得者成就。果者从因有,事成名为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界】: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微尘】:梵语 aN!u-raja 或 aN!u-rajas,巴利语同。音译阿拏、阿耨。单称微、尘。即眼根所取最微细之色量。极微,为俱舍论卷十、卷十二所说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即称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此外,诸经论亦每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数”比喻数极多。(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分别功德品、大智度论卷七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参见:极微)5479)FROM:【佛光大辞典】
【缕】:线。摘自百度
【诘】:追问。摘自百度
【根元】:根源;根本。摘自百度
【体性】:体是本体,性是本性。体与性,同体而异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观】:新译作寻伺。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上):“有觉、有观,名为口行。”又觉与观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往生要集卷中本)FROM:【佛光大辞典】
【尘】:<一>梵语 rajas,巴利语 raja。为显色之一。即青、黄、赤、白、云、烟、尘、雾等十二种显色,与方、圆、长、短等八种形色,合为二十种色法,共为眼根之对象。据俱舍论卷十二载,尘又有微尘、金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隙游尘等分别,七个极微,合为一微尘;七个微尘,合为一金尘;七金尘合为一水尘;顺次类推。此处,尘意指微细之物质。尘常浮动,且附著于他物而染污之,故喻称烦恼为尘垢、尘劳、客尘,或俗尘。(长阿含卷一大本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转法轮品)((参见:极微)5479)
<二>梵语 artha, vis!aya。真谛等旧译家将之译作尘,新译作境或境界。为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觉思惟作用之对象、对境。计有六种,即色、声、香、味、触、法,称之六境、六尘。译作尘,盖取色等六境具有染污情识之义。(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二、卷一三六、俱舍论卷一、卷二、成实论卷四根尘合离品)((参见:境)5765)FROM:【佛光大辞典】
【事】:梵语 artha。指因缘生之一切有为法,即宇宙间千差万别之现象。与平等门之“理”相对。僧肇之宝藏论(大四五·一四三下):“理合万德,事出千巧;事虽无穷,理终一道。”(俱舍论卷二十五、华严五教止观、摩诃止观卷一上)((参见:事理)3043)FROM:【佛光大辞典】
【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如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就叫做“恶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尘】: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吾人日常动作,虽已过去,但前尘往事,忆念不忘,这就是法尘的作用。六尘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影事】:(术语)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故曰前尘影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前尘】:(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分别】: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常】:(杂语)犹言无常,谓世相之无常也。无量寿经上曰:“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四十二章经曰:“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龟毛兔角】:龟本无毛,兔亦无角,然龟游水中,身沾水藻,人视之则误认水藻为龟毛,又如误认直竖之兔耳为兔角;故诸经论每以“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或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亦即凡夫对实我实法之妄执。成实论卷二(大三二·二五六上):“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盐香、风色等,是名无。”(楞伽经卷二、大智度论卷一、宗镜录卷四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自失】:因感空虚、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摘自百度
-- [经文] --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
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世间一切种种修习研学佛道之人,现前虽然已成就九种次第,还是不能断尽烦恼成为阿罗汉,都是因为执著生死妄想,错误以为(妄念)是真实的。
所以你如今虽然得以多闻但不能成就圣果(菩提涅槃也,是依圣道所得,故曰圣果)。”
注解:
【修学】:(术语)修习研学佛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渐习学,悉当成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果】:(术语)菩提涅槃也,是依圣道所得,故曰圣果,此果为真正,故曰圣果。楞严经一曰:“虽得多闻,不成圣果。”净住子曰:三乘圣果。十地功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
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
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唯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末学解说]▪
阿难听闻后,再次悲伤流泪五体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长跪合掌对佛世尊说:
“自从跟随佛陀发心出家,依恃佛陀的威神,常常自己思惟(闭门坐车),没有助益修行,认为如来会帮我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而不是自己做到),
不知道身、心本来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迷失了我的本心,虽然身体是出家了,但心其实没有证入无漏圣道,
就如同贫穷的孩子舍弃父亲逃走(而珍宝就在家中),今日才知道虽然有多闻,但是如果不修行,就如同没有听闻,就好像人在说饭食但是不能解饱一样。
世尊!我等现今被二种障碍(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所缠附,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成就涅槃之心性。
唯愿如来慈悲哀愍,穷露(贫穷而无恃怙之覆育)启发正明之心,帮助我打开能见正道之眼。”
注解:
【五体投地】:(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入道】:<一>谓证入无漏圣道之意。<二>引申转指出家入佛道者,称为入道人、入道者。日本对于天皇与公卿等晚年剃发,归依佛门,亦敬称为入道。亲王之入佛门者,则称为入道亲王。FROM:【佛光大辞典】
【二障】: 1、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 2、事障和理障。贪、嗔、痴等烦恼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槃,名“事障”;邪见能碍正知见,障大菩提,名“理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常】:即指涅槃。寂,无烦恼之意;常,无生灭之意。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九上):“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FROM:【佛光大辞典】
【穷露】:(杂名)贫穷而无恃怙之覆育者。露为露出之义。楞严经一曰:“惟愿如来哀愍穷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心】:(术语)正明之心也。楞严经一曰:“唯愿如来哀愍穷路,发妙明心,开吾道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眼】:能见正道之眼。楞严经说:“发妙明心,开我道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末学解说]▪
此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明亮辉煌有百千种色,十方微尘国土普佛世界一时间被周遍照耀,遍灌十方所有佛土诸如来顶,也照耀至阿难及诸大众。
佛陀告诉阿难说:“我现今为你建立大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也令十方一切众生,能够获得殊妙微密自性清净正明之心,获得清净眼。
注解:
【卍字】:梵语 s/ri^vatsalaks!ana。又作万字、万字、卍卍字。音译作室利靺蹉洛刹曩。意译作吉祥海云、吉祥喜旋。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种好之一。乃显现于佛及十地菩萨胸臆等处之德相。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六、大般若经卷三八一等,均记载佛之胸前、手足、腰间等处有卍字。于今印度阿摩罗婆提(梵 Amara^vati^)出土之佛足石,亦刻有数个卍字。
卍之形,原是古代印度表示吉祥之标志。除印度外,波斯、希腊均有此类符号,通常被视为太阳、电光、火、流水等之象征。在古代印度,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均使用之。最早时,古印度人认为此一符号乃存于梵天、毗湿笯(梵 Vis!N!u)吉栗瑟拏(梵 Kr!s!N!a)胸部之旋毛,而普遍视之为吉祥、清净、圆满之标相。在佛教,卍字为佛及十地菩萨胸前之吉祥相,其后渐成为代表佛教之标志。
卍字之汉译,古来有数说,鸠摩罗什、玄奘等诸师译为“德”字,菩提流支则译为“万”字,表示功德圆满之意。另于宋高僧传卷三则谓,卍字译为“万”并非取其意译,而系准其音。然卍字之音,初时不入经传,至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始制定此字读为“万”,而谓其乃“吉祥万德之所集”。
然“卍”本为一种记号,而非一字。历来之所以联读为“卍字”者,一方面固因习惯使然,最主要者则因自梵文译成汉文时之讹误。盖梵语laks!aN!a,音译作洛刹曩,为“相”之义;另一梵语 aks!ara,音译作恶刹罗,为“字”之义。或因洛刹曩、恶刹罗两音相近,遂将其字义混同。准此而言,则卍字、万字应作卍相、万相,始符其梵语本义。
相当于“卍”字之梵语不只一字,以新华严经为例,全经之卍字共有十七处,皆读为“万”,然以梵本对勘之,则其原语共有四种:(一)s/ri^vatsa,音译作室利靺蹉,意译作吉祥臆、吉祥犊。新华严经卷四十八(大一○·二五三下):“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云。”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s/ri^vatsa,系指毛发等旋转重叠如海云之相。(二)nandy-a^varta,音译作难提迦物多,意译为喜旋。新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六上):“其发右旋,光净润泽,卍字严饰。”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nandy-a^varta,系指佛发右旋之相。(三)svastika,音译作塞缚悉底迦、濊佉阿悉底迦,意译为有乐。新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四中):“愿一切众生得如卍字发,螺文右旋发。”其中,“卍”字之原语即为 svastika,含有“有乐”之义,意指毛发右旋,自成纹样,令见者咸得欣悦之相。(四)pu^rN!aghat!a,音译作本囊伽吒,意译为增长。新译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八中):“愿一切众生得轮相指,指节圆满,文相右旋,愿一切众生得如莲华卍字旋指。”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pu^rN!aghat!a,为“满瓶”之义,意指佛之头部或指节等处圆满隆起之相。由是可知,上举四相之中,除 pu^rN!aghat!a 之外,其余三者皆与毛发有关,然三者之语义亦略有差异,惟诸经论所译一概皆作“卍”字,实与梵本语义有所出入。
卍字自古即有左右旋之别,于印度教,男性神多用卍表示,女性神多用卍表示。于佛教,现存于鹿野苑之古塔,其上之卍字全为“卍”,该塔系阿育王时代之建筑物,为纪念佛陀昔时于此入定而建者。在西藏,喇嘛教徒多用卍,棒教徒则用卍。我国历代左右旋混用各半,慧琳音义与高丽大藏经皆主张卍,日本大正藏亦准之而采用卍,然宋、元、明三版藏经均用卍。卍字产生左右旋之纷歧,主要系由于“立场”之差异。盖经中多处有“右旋”之说,且佛眉间白毫亦宛转右旋,又如礼敬佛菩萨时亦需右绕而行,故“右旋”一词已成定说,惟究竟以“卍”为右旋,抑或以“卍”为右旋,则是争论之关键。若以卍字置于吾人之前,而以吾人之立场观望卍字,右旋则成卍;然若以卍字本身之立场而言,则卍乃符右旋之方向。(普曜经卷二、十地经论卷十二、毗奈耶杂事卷十三、慧苑音义卷二、经律异相卷五、法苑珠林卷三十五、翻译名义集卷六、祖庭事苑卷四、曼荼罗の研究、卍字之变迁及び分布(堀谦德,东亚之光第六之三))FROM:【佛光大辞典】
【晃煜】:明亮;辉煌。摘自百度
【宝刹】:(杂名)佛土之尊称也。又为佛寺之美称。刹者梵语Ks!etra之略,译曰土田。庄严经下曰:“遍覆如来宝刹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幢】:其义有二:(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二)为说法道场之标帜。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禅宗又转其意,将演法开畅,称为建法幢。今各寺之安居结制,亦称建法幢。(无量寿经卷上、首楞严经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岩录第二十一则)
FROM:【佛光大辞典】
【明心】:(术语)正明之心也。楞严经一曰:“唯愿如来哀愍穷路,发妙明心,开吾道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
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末学解说]▪
阿难!你先回答我,见到光明拳,此拳的光明是因为什么而有的呢?如何成为拳了呢?你是如何见到的呢?”
阿难回答说:“因为佛陀的全体,金色泽赤黄带有紫焰气如同红色珍宝累积的山,因为自心清净,所以有光明,
我是以真实的眼睛看见佛陀以五轮指端屈握为众人示现,所以有拳相。”
注解:
【阎浮檀金】:梵语 jambu^nada-suvarN!a。意谓流经阎浮(jambu^)树间之河流(nada,檀)所产之沙金。此金色泽赤黄带有紫焰气,为金中之最高贵者。又称染部捺陀金、赡部捺陀金、剡浮那他金、阎浮那陀金、胜金。于香醉山与雪山之间,有流经阎浮树林之河流,从此河流采出之金即称阎浮檀金。在印度神话中,阎浮河为恒河七支流之一,似非本有此河之存在,故阎浮檀金可能与阎浮大树王同是附和须弥四洲之说而为想像之物。有关阎浮檀金之记载,屡见于诸经典。(观无量寿经、法华经卷三授记品、起世因本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三十五、玄应音义卷二十二)FROM:【佛光大辞典】
【宝山】:(杂名)珍宝累积之山也。心地观经六曰:“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智度论一曰:“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
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如来今日如实告诉你,种种有智慧者要以譬喻(为使人易于理解教说之意义内容,而使用实例或寓言等加以说明)开智慧、悟道理。
阿难!譬如我拳,如果没有我的手就不能成为我拳;如果没有你的眼,就不能让你看见。
以你的眼根来举例说明我拳的道理,这事义是否合适呢?”
阿难言:“是的,世尊!既然没有我的眼根,就不能形成我所见到的,那么以我的眼根来举例说明如来拳,这事义(以典故比喻事物的意义)是相类似的。”
注解:
【譬喻】:略称“譬”或“喻”。为使人易于理解教说之意义内容,而使用实例或寓言等加以说明,称为譬喻。FROM:【佛光大辞典】
【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事义】:谓以典故比喻事物的意义。。摘自百度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
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
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
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
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末学解说]▪
佛世尊告诉阿难:“你说是相类似的,其实不是的。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没有手,那么肯定就不会有人的拳;那些没有眼根的人,并不是什么都见不到。
为什么呢?你可以试试询问遇到的盲人:‘你能见到什么呢?’
那些盲人肯定回答你:‘我现今眼前只能见到黑暗,看不到其他的。’
以这样的事义来看,前尘(眼睛)的自体就是黑暗的,见到事物与不见事物,都没有什么亏损区别啊?”
-- [经文] --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末学解说]▪
阿难说:“种种盲眼,眼前只能见到黑暗,如何能见到事物呢?”
佛陀告诉阿难:“种种盲人没有眼根只能见到黑暗,与有眼根的人处在暗室中,这两种黑暗有分别呢?还是没有分别呢?”
“是的,世尊!在此黑暗中,有眼根之人与那些盲人,所见到的两种黑暗没有差异。”
-- [经文] --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
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
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
又则灯观何关汝事?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
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末学解说]▪
“阿难!若是没有眼根之人所见到的全部黑暗,忽然获得光明恢复眼识,见到种种色相,这是由眼见到;
那些在黑暗中有眼根之人所见到的全部黑暗,如果忽然获得灯光,眼识可以见到种种色相,这是由灯见到。
如果是由灯而见,那么有灯就能见到,这就不是灯了,
而且,是因为灯能够见到,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灯能够显示出色相。能够见到,是因为眼而并非是灯,
眼显现色相,这样的见性是心并非是眼。”
-- [经文] --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末学解说]▪
阿难虽然再次获得听闻佛陀的讲说,与诸大众沉默不语,心未得开悟,还希望如来能够慈音宣说开示,合掌清心等候佛陀的慈悲教诲。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16 15:18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16 15:33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 1 小时 50分钟)
-- [经文] --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
“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
‘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
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舒展兜罗绵网相光手(佛八十种相好之一,即手足柔软似兜罗绵),张开五轮指(指五指。自小指、无名指等依次配于地、水、火、风、空五轮),教诲告诫阿难及诸大众:
“我最初成佛得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五比丘等以及你和四众讲说:
‘一切众生不能成就菩提(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及阿罗汉(详见下方注解),全都是因为客尘烦恼所误导。’
你等当时是因为什么能够开悟,现今成就圣果的呢?”
注解:
【兜罗】:梵语 tu^la,巴利语同。又作堵罗、妒罗、蠹罗、兜罗绵、兜罗贮。意译绵、细绵。乃总称草木所生之花絮。种类颇多,四分律卷十九列举白杨树华、杨柳华、蒲台三种;五分律卷九列举柳华、白杨华、蒲梨华、睒婆华等四种;十诵律卷十八列举柳华、白杨华、阿鸠罗华、波鸠罗华、鸠舍罗华、间阇华、波波阇华、杂摩华等八种。惟俱舍论光记卷十一、翻译名义集卷七等,均以兜罗为树名,谓兜罗绵为兜罗树所生之绵,如柳絮。又佛八十种相好之一,即手足柔软似兜罗绵。(大般若经卷三一一众喻品、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九、俱舍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五上、慧琳音义卷六十四)FROM:【佛光大辞典】
【五轮】:<一>在密教中,指五智轮,即地、水、火、风、空五大。五大具足众德,圆轮周遍而无缺,故称五轮。若以众生肉身之支分与五大相应,即将自身之五处配于五轮五字:顶(空,[fan(kha)])、面(风,[fan(ha)])、胸(火,[fan(ra)])、脐(水,[fan(va)])、膝(地,[fan(a)]),以便作观,称为五轮观,或称五轮成身观。此系令行者体会肉身即是佛身之方法。金刚界法所作之五相成身观,与胎藏界法所作之五轮成身观乃相对之法。若就众生之身分而言,五轮即五体之意。又色不离心、心不离色之故,得说五大即五智,五智即五轮。若就显色与形色而言,五轮之中,空为团形青色,风为半月形黑色,火为三角形赤色,水为圆形白色,地为方形黄色。(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上、五轮九字明秘密释)((参见:五字严身观)1077)
<二>指五轮塔婆。即以五轮之标示,次第堆积成塔形,表大日如来法身之形相。(楞严经卷一)((参见:五轮塔)1201)
<三>指五指。自小指、无名指等依次配于地、水、火、风、空五轮。(广大仪轨、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
<四>指金刚界五解脱轮。即于一大金刚轮中敷列五个月轮,表五佛之解脱地。((参见:五解脱轮)1170)FROM:【佛光大辞典】
【成道】:成佛得道之略称。即完成佛道之意。又作成佛、得佛、得道、成正觉。为八相之一。谓菩萨完成修行,成就佛果。据传释尊历六年苦行后,于菩提树下吉祥草之金刚座上成道,此处即称为成道处。然大乘经论中以在树下成道为示现应身成佛之相,而谓佛陀之报身乃于色究竟天摩醯首罗智处成佛。
释尊成道之年岁有诸多异说,十二游经、佛本行集经卷十相师占看品、岛史(巴 Di^pavam!sa,Ⅲ)、大史(巴 Maha^vam!sa, Ⅱ)等均谓三十五岁,另有三十、三十一岁等说。成道之月日则有二月八日、十六日、四月八日等说。若据大唐西域记卷八载,佛陀成道日为吠舍佉月后半八日,即阴历三月八日;又同书记载上座部谓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即三月十五日。我国盛行腊八(十二月八日)成道之说,而以此日所修之法会,称为成道会、腊八会,特受禅宗所重视。又在日本,禅宗于释尊成道日所修之法会,称为成道忌。即从十二月一日至八日晨止,举行“腊八接心”,而于八日晨修成道忌。
在天台宗,三乘教之菩萨,须经初、第二、第三阿僧祇劫及百大劫等四修行阶段,始可成道,称为四阶成道。然于说一切有部等小乘教则认为四修行阶段应为:(一)三阿僧祇劫,(二)百大劫,(三)菩萨于最后身断除九地中之下八地烦恼,(四)三十四心断结成道。(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道行般若经卷十、大般泥洹经卷下、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十地经论卷下、入大乘论卷下、大毗婆沙论卷一○三、翻译名义集卷七)((参见:八相)289)FROM:【佛光大辞典】
【阿若多】:(人名)比丘名。译曰无知。见阿若憍陈如。楞严经一曰:“阿若多五比丘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若憍陈如】:(人名)A^jn^a%ta-kaun!d!imya,旧称阿若憍陈如,阿若居邻,阿若拘邻。新称阿若多憍陈那。阿若名,憍陈如姓。阿若,译作已知,无知,了本际。憍陈如,译作火器。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罗门种。阿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也,乃至知无耳。无量寿、文殊问、阿毗昙、婆沙、皆称为了本际。”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阿若多,解也。憍陈那,婆罗门姓之一姓也。憍陈如,讹也。”饰宗记七末曰:“婆沙八十二云:以憍陈那先见法故,因斯号彼为阿若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客尘】:(术语)形容烦恼者。烦恼非心性固有之物,为迷理而起者,故名之为客。为污心性者,故名之为尘。维摩经问疾品曰:“菩萨断除客尘烦恼。”注“什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于心为客尘也。肇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宝窟下末曰:“无始无明,自心分别所作,无有真实,故名为客,坌污称尘。”日本太子之维摩经疏四曰:“一切不善,理非恒有,终必有遣除之义,故为客。”最胜王经一曰:“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楞严经一曰:“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圆觉经曰:“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
“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
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佛言:“如是。”
▪[末学解说]▪
此时,憍陈那(详见下方注解)起立对佛世尊说:
“我现今为长老在大众中独独获得善解之名,是因为觉悟了客尘(即烦恼)二字,所以成就了圣果。
世尊!比如有游行旅客来到路边供旅人暂时休息的处所,也许住宿也许饭食,食宿完毕后,就会整理行装向前行路,没有时间安住下来;
如果是真实的主人自然会长久的安住。这样思惟,不能安住的是客人、能够安住的是主人,以不能安住称之为客人的解义。
又比如雨雪后初晴,太阳升起,阳光照射到空隙中,就会发露显明出空中种种有尘质的相貌,尘质是摇动的,虚空(空界之别称。六界之一。指一切诸法存在之场所、空间)是寂静不动的。
这样思惟,清澄寂静为空,摇动为尘,以摇动者称之为尘的解义。”
佛陀说:“是的。”
注解:
【憍陈那】:(人名)Ka%un!d!inya,巴Kon!d!an^n^a,旧称憍陈如。亦曰拘邻。尊者之姓。译曰火器,了本际。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憍陈那,旧云憍陈如,讹也。此云火器,是姓也。阿若是名,亦云初智,以最初悟无生而得智由本愿也。”五比丘之笔头人。初释尊出家求道,净饭王命供奉共为苦行。后释尊观破苦行于成道无效而弃之,彼以此为释尊破戒堕落,与他四比丘共去,后于波罗捺国鹿野园受释尊教化,为弟子。即佛最初之弟子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旅亭】:路边供旅人暂时休息的处所。摘自百度
【俶装】:整理行装。摘自百度
【不遑】:没有时间;来不及。摘自百度
【攸往】:长久且圆满态。摘自百度
【新霁】:雨雪后初晴。摘自百度
【旸】:太阳升起。摘自百度
【虚空】:梵语 a^ka^s/a。音译阿迦舍。<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亦为“无为法”之一,即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所说三无为之一,大众部、化地部所说九无为之一,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卷二所举六无为之一,大乘五蕴论所举四无为之一,瑜伽师地论卷三、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等所举八无为之一。经论中多以之作为譬喻用,其义有五:(一)横遍之义,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二德王品、净土论(世亲),皆以虚空譬喻广大无边际。(二)恒常之义,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七迦叶品,以虚空譬喻无变易之常性。(三)无碍之义,据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七迦叶品载,世间之中,无障碍处,名为虚空。(四)无分别之义,即无亲疏、远近、爱憎之差别,北本涅槃经卷十六梵行品载,譬如虚空,无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无有众生寿命;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父母乃至寿命,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亦复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虚空。(五)容受之义,北本涅槃经卷十六梵行品载,譬如虚空,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又宗镜录卷六举无障碍、周遍、平等、广大、无相、清净、不动、有空、空空、无得等十义以解说、比喻真如之理。此外,印度外道中,口力论师以虚空为万物之真因,由虚空生风,乃至生万物,其后还没虚空,称为涅槃。(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卷六、外道小乘涅槃论、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一、顺正理论卷一、大乘义章卷二、俱舍论宝疏卷一)((参见:虚空无为)5263)
<二>空界之别称。六界之一。指一切诸法存在之场所、空间。然于说一切有部中,虚空与空界则有所分别,以虚空非色,空界是色;虚空无见,空界有见;虚空无漏,空界有漏;虚空无为,空界有为。吾人所见之空为空界,非为虚空。但诸经中多将此两者互用,不作分别。又说一切有部主张空界之色以明暗为体,即为实有,其他诸部则持否定之说。(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法蕴足论卷十、顺正理论卷二、大乘义章卷二、瑜伽论记卷十四下)FROM:【佛光大辞典】
【寂然】:寂静无事的状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
谓阿难言:“汝今何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末学解说]▪
此时,如来在大众中弯屈五轮指,弯屈后又再展开,展开后又弯屈,
对阿难说:“你现今见到什么了?”
阿难说:“我见到如来的百宝轮掌在大众中展开合拢。”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自开自合。”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你见到我的手在大众中展开合拢,是因为我的手有开有合呢?还是因为你的见性(所看见的)有开有合呢?”
阿难回答说:“世尊!您的宝手在众中展开合拢,是我见到如来之手自行展开合拢,并不是因为我的见性(所看见的)而自开自合。”
-- [经文] --
佛言:“谁动谁静?”
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佛言:“如是。”
▪[末学解说]▪
佛陀说:“谁在动,谁在静呢?”
阿难回答说:“佛世尊的手在动,而我的见性(看见的)其实没有在动,手动不是因为见性而动。”
佛言:“是的。”
-- [经文] --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
▪[末学解说]▪
如来世尊于是从轮掌中飞出一宝光在阿难右边,这时阿难便回头右看,又放出一光在阿难左边,阿难又回头左看。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
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末学解说]▪
佛陀对阿难说:“你的头今日因为什么原因而摇动呢?”
阿难回答说:“我见到如来世尊放出的殊妙宝光来到我的左、右,所以向左右看,头便自行摇动。”
-- [经文] --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
“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佛言:“如是。”
▪[末学解说]▪
“阿难!你因为看到佛光而左右动头,为什么你的头会动?是因为你的见性(看见的)而动吗?”
“世尊!是我的头自行摇动,而我的见性其实没有在动,头动不是因为见性(看见的)而摇动。”
佛言:“是的。”
-- [经文] --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
“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
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
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末学解说]▪
于是,如来普广告示与会大众:
“如果再有众生,以摇动者称之为尘,以不安住者称之为客,你们看阿难的头是自行动摇的,见性(看见的)其实是没有动的,
再有,你们看见我的手是自行展开合拢的,见性(看见的)其实是没有舒展卷曲的,为什么你们现今要将动认为是自身、将动认为是自境呢,
从无始至终,念念有生有灭,遗失了自己的真性,颠倒行事,心性失去真实,认物为己,自己要在生死轮回中流转呢?”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 (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17 11:41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17 14:41 编辑
【卷二】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1 小时 50分钟)
-- [经文] --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
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末学解说]▪
这时,阿难和诸大众听闻佛陀的开示教诲,身心安定舒然,心中自念从无始以来,失去了本心,错误的认知缘尘(缘色声等之六尘),思量识别世界一切事物,
今日开智悟理,犹如失去哺育的婴儿忽然遇到了慈母,合掌向佛恭敬行礼,愿意听闻如来显露出身心的真假虚实,将生灭与不生灭(详见下方注解)二种方法显明其本性。
注解:
【缘尘】:(术语)缘色声等之六尘也。楞严经二曰:“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长水之义疏曰:“悟知缘尘之心是影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分别】:(杂语)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法华经曰:“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发智论一曰:“法归分别,圣归涅槃。”成实论三曰:“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唯识述记七末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俱舍光记二十曰:“毗婆阇(Vibha%jya)名分别。”三界之心心所以虚妄之分别为自性,即妄于无我无法之上,而分别我法也,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慧。慈恩寺传七曰:“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影事】:(术语)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故曰前尘影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悟】:(术语)开智悟理也。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八十华严经四曰:“开悟一切愚闇众生。”出曜经二曰:“欲化彼人令得开悟。”付法藏传五曰:“尔时马鸣,著白[疊*毛]衣,入众伎中,自击钟鼓,调和琴瑟,音节哀雅,曲调成就,演宣诸法苦空无我。时此城中五百王子,同时开悟,厌恶五欲,出家为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有生有灭,是有为法,不生不灭,是无为法。根据佛教的中道思想来说,一切有为法的生灭,都是假生假灭,不是实生实灭,若是实生实灭,即是无生无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波斯匿王起立白佛:
“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
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
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
令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末学解说]▪
波斯匿王(详见下方注解)站起身来对佛世尊说:
“我从前未能获得诸佛的教诲告诫,见到迦旃延、毗罗胝子(详见下方注解)规谏劝诫说:
‘这色身在死亡之后就不会再复生,称名为涅槃。’
我虽然值遇佛陀,现今仍然有疑虑,如何能够解释证明此心不再受生于三界五趣之中(即永入涅槃,不受生死之果报)呢?
让在这里的一切大众,种种有漏(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者,全都想要弄清楚明白。”
注解:
【波斯匿王】:波斯匿,梵名 Prasenajit,巴利名 Pasenadi。又作钵逻犀那恃多王、钵啰洗曩喻那王。意译胜军王、胜光王、和悦王、月光王、明光王。为中印度憍萨罗国(梵 Kaus/ala)国王,约与释尊同时。住舍卫城(梵 S/ra^vasti^),为释尊教团之大外护者,兼领有迦尸国(梵 Ka^s/i),而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强国。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载,如来成道未久,波斯匿王即位,欲娶释种之女,释迦族之摩诃男(梵 Maha^na^ma)乃选婢女之女妻之,王立为第一夫人,生子名毗流勒(梵 Vid!u^d!abha)。
王初暴恶无信,归佛后,屡蒙佛陀教化,笃信佛法,曾与其夫人摩利迦(梵 Mallika^,即末利夫人)问答,得“人皆深爱自己”之结论,其后,请教释尊,其对话迄今仍知名于世。世寿八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谓王随寿在世,命终之后,毗流勒为王。然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八、西藏佛传等所记与此不同,谓王乃因太子毗流勒篡位,于逃亡途中饿死。(杂阿含经卷四十二、卷四十六、中阿含卷六十爱生经、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卷二十八、卷四十三、出曜经卷八、四分律卷十五、卷十六、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七、卷二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迦旃延】: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论议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罗胝子】:(人名)毗罗胝子者,苦行外道。淘糟饮汁。拔发灰身。六师中之第三师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诲敕】:教诲,告诫。摘自百度
【咸言】:规谏劝诫的话。摘自百度
【断灭】: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生】:<一>梵语 arhan。音译阿罗汉。得阿罗汉果者,不再受生于三界五趣之中,即永入涅槃,不受生死之果报,故称为不生。(大智度论卷三)
<二>如来之异名。如来常住不生不灭,故称为不生。(楞伽经卷四)
<三>“涅”字之义,谓众法常住而无始生。据南本与北本涅槃经卷五载,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称为大涅槃。
<四>梵语 anutpa^da。音译阿耨波陀。大智度论卷四十八(大二五·四○八中):“阿提,秦言初。阿耨波陀,秦言不生。”FROM:【佛光大辞典】
【有漏】: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都叫做有漏法,而世间之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大王:“汝身现存,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大王:“你的肉身现今是存在的,那么如今再问你,你这肉身是否能够如同金刚(即金刚石,其性坚利,坚故不为他物所坏,利故能损坏他物,故佛经常以之比喻坚利),恒常存在不腐朽呢?还是会变坏呢?”
“世尊!我现今这肉身最终要变化灭尽的。”
注解:
【金刚】:即金刚石,其性坚利,坚故不为他物所坏,利故能损坏他物,故佛经常以之比喻坚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变灭】:变化幻灭。摘自百度
-- [经文] --
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末学解说]▪
佛陀说:“大王!你并没未曾经历过灭尽,如何知道会灭尽呢?”
“世尊!我这无常变坏之肉身,虽然未曾经历过灭尽,但我观察到,现前的念念(每一个念头)都会迁变衰退,新新(新之又新;不断变新)不能安住,
如同火变成灰,会渐渐销殒,灭亡不会停止,所以可以审知辨识此肉身,应当是会灭尽的。”
注解:
【念念】:1、指连续不断的意念。 2、指每一个念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新新】:新之又新;不断变新。摘自百度
【殒亡】:灭亡。摘自百度审知辨识
【决知】:审知辨识。摘自百度
-- [经文] --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
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末学解说]▪
佛陀说:“是的,大王!你如今的年龄已经开始衰老,容颜相貌如何能如童子之时呢?”
“世尊!我在孩童的时候皮肌肤温润光泽,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气充满,
到了如今的垂暮之年便慢慢衰老,形体与色相憔悴,精神昏沉,头发变白面有皱纹,寿命将要结束,如何能够与身体充盛之时相比呢。”
注解:
【肤腠】:指肌肤。摘自百度
【颓龄】:衰年;垂暮之年。摘自百度
【衰耄】:衰老。摘自百度
【形色】:(术语)形体与色相。法华经譬喻品曰:“即遣二人形色憔悴。”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形色不同。”【又】谓长短方圆等形之可见于眼者。二色之一。俱舍论一曰:“形色有八,(中略)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枯悴】:憔悴。摘自百度
【昏昧】:失去知觉;昏沉。摘自百度
-- [经文] --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
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年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
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
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
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末学解说]▪
佛陀说:“大王!你的身形容貌应当不会是立刻衰老的。”
波斯匿王说:“世尊!变化是暗中开始的,我真是没有感觉,经过寒暑迁流演变,逐渐变成这样的。是什么缘故呢?
我年龄二十的时候,虽然年少,但是颜貌已经比十岁时候要老十年;三十的时候又比二十衰老;到如今已经六十二了,再看五十的时候,仿佛还强壮。
世尊!我观见暗中变化的衰老,这中间迁流变易,以十年为限,如果在让我进行微细的思惟,其变化并不只是一个年纪、两个年纪,实际上是年年有变化;
也不仅仅是年年在变化,也是月月在变化;同时不只是月月有变化,还是日日有变化;
再深入思维,认真观察,是刹那刹那(指极短的时间),念念(每一个念头)之间都没有停止过,所以知道我的身体最终要变化灭尽的。”
注解:
【刹那】:华译一念,指极短的时间。经上说,一弹指之间,即已含有六十个刹那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念】:1、指连续不断的意念。 2、指每一个念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18 17:14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18 17:2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1 小时20分钟)
-- [经文] --
佛言:“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
亦于灭时,知汝身中有不灭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末学解说]▪
佛陀说:“大王!你见到变化迁改(衰老)没有停止,而觉悟了知你会灭尽(身死);
那么灭尽之时,你是否了知你的身体中有不会灭尽的呢?”
波斯匿王合掌对佛世尊说:“我是不知道的!”
-- [经文] --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
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末学解说]▪
佛陀说:“我现今开示你不生不灭之本体自性。
大王!你是什么年龄见到恒河水的呢?”
波斯匿王说:“我在三岁时,慈母带着我拜见[耆婆天](长命之天。此天为帝释天左右之侍卫。西域诸国风俗,皆事长命天神,子生三岁,即谒此天之庙,以求长命百岁),经过这条河流。那时就知道是恒河水。”
注解:
【不生】:<一>梵语 arhan。音译阿罗汉。得阿罗汉果者,不再受生于三界五趣之中,即永入涅槃,不受生死之果报,故称为不生。(大智度论卷三)
<二>如来之异名。如来常住不生不灭,故称为不生。(楞伽经卷四)
<三>“涅”字之义,谓众法常住而无始生。据南本与北本涅槃经卷五载,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称为大涅槃。
<四>梵语 anutpa^da。音译阿耨波陀。大智度论卷四十八(大二五·四○八中):“阿提,秦言初。阿耨波陀,秦言不生。”FROM:【佛光大辞典】
【性】:诸法永恒不变的自性、本体,亦即真如、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谒】:拜见。摘自百度
【耆婆天】:意为命天,即长命之天。此天为帝释天左右之侍卫。西域诸国风俗,皆事长命天神,子生三岁,即谒此天之庙,以求长命百岁。(楞严经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
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
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末学解说]▪
佛陀说:“大王!如你前面所说,二十岁时比十岁时衰老,
一直到六十岁,经过日、月、年的时间,念念之间都在迁改变化,
那么,你从三岁见到这条河时,到你十三岁时,河流的水如何呢?”
波斯匿王说:“如同三岁见到时一样,没有变化差异,一直到今年我六十二岁,也没有变化差异。”
-- [经文] --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
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王言:“不也,世尊!”
▪[末学解说]▪
佛陀说:“你现今自己伤感头发已白,面有皱纹,这面容必定是老于童年的,
那么你现今此时观看这恒河水,与从前在孩童时观看恒河水,有没有童少或年老之分别呢?”
波斯匿王说:“没有,世尊!”
注解:
【耄】: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摘自百度
-- [经文] --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末学解说]▪
佛陀说:“大王!你的面容虽然有皱纹,然而你的真精自性是没有皱的,
有皱者会有变化、没有皱者则是不变的,有变化者会灭尽,不变者是本元,没有生灭,
那么,为什么还要在这其中接受你的生死轮转,而且还引用那些末伽梨(末伽梨拘赊梨之略。外道名)等的言说,认为这肉身死后会全部灭尽呢?”
注解:
【末伽梨】:(人名)末伽梨拘赊梨之略。外道名。楞严经二曰:“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参见:末伽梨拘赊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
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末学解说]▪
波斯匿王听闻佛陀的教诲,深信了知应当要舍离生死与六道轮回,
并与在会诸位大众,欢欣鼓舞,前所未有。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19 16:54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19 17:0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经文] --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
“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
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末学解说]▪
阿难随即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世尊,合掌长跪对佛陀说:
“世尊!如果此见闻(目见佛,耳闻法)一定可以不生不灭,
为什么世尊说我们遗失了真性(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行事呢?
祈愿佛陀能够慈悲开示帮我们洗除尘垢。”
注解:
【见闻】:(杂语)目见佛,耳闻法也。法华经序品曰:“见闻若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性】: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
“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末学解说]▪
这时,如来世尊垂金色手臂,以手向下指着,开示阿难说:
“你现今见到我的母陀罗手(母陀罗手。亦云吉祥手。即结决定印也)是正还是倒呢?”
阿难说:“世间众生会认为是倒,但是我不知道谁为正,谁为倒。”
注解:
【母陀罗手】:(术语)母陀罗手。亦云吉祥手。即结决定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世间众生以此为倒,那么世间众生是以什么为正呢?”
阿难说:“如来世尊竖立手臂,兜罗绵手向上指空,就称名为正。”
注解:
【兜罗】:梵语 tu^la,巴利语同。又作堵罗、妒罗、蠹罗、兜罗绵、兜罗贮。意译绵、细绵。乃总称草木所生之花絮。种类颇多,四分律卷十九列举白杨树华、杨柳华、蒲台三种;五分律卷九列举柳华、白杨华、蒲梨华、睒婆华等四种;十诵律卷十八列举柳华、白杨华、阿鸠罗华、波鸠罗华、鸠舍罗华、间阇华、波波阇华、杂摩华等八种。惟俱舍论光记卷十一、翻译名义集卷七等,均以兜罗为树名,谓兜罗绵为兜罗树所生之绵,如柳絮。又佛八十种相好之一,即手足柔软似兜罗绵。(大般若经卷三一一众喻品、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九、俱舍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五上、慧琳音义卷六十四)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
“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
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末学解说]▪
佛陀随即竖立手臂,告诉阿难说:
“如果这样颠倒、首尾相互掉换,世间众生再次瞻视,这样类比就会了知,你的身体与诸如来的清净法身有什么区别,
如来之清净法身称名为正遍知(正遍知,即真正遍知一切法),你等之身叫做真性(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颠倒,根据你仔细观察你的身体与佛陀的法身,称为颠倒者的名字是因为什么叫做颠倒呢?”
注解:
【正遍知】:梵语 asmyak-sam!buddha,音译作三藐三佛陀。佛十号之一。又作三耶三佛檀、正遍智、正遍知、正遍觉、正真道、正等觉、正等正觉、正觉等、正等觉者。三藐,正之意;三,遍之意;佛陀,知、觉之意。正遍知,即真正遍知一切法。此外,梵语 samyaksam!bodhi,音译作三藐三菩提,旧译作正遍知、正遍知道,新译为正等觉、正等正觉。“菩提”系就法而言,“佛陀”则就人而名;故三藐三菩提宜谓正遍知、正等觉,三藐三佛陀则应指正遍知者、正等觉者。((参见:十号)480、“正觉”2005、“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精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
“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
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
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末学解说]▪
这时,阿难与诸位大众目不转睛的瞪大眼睛瞻视佛世尊,不知道身心颠倒的原因。
佛陀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因而发出海潮音(佛讲经说法,或僧众诵经的声音,好像海潮之声,响亮无尽)周遍告示与会所有大众:
“诸位善男子!我常常说:‘色、心(色是指有形的物质;心是指无形的精神)种种缘,是被心所驱使的,种种因缘,是因为心而出现的。’
你的身体、你的心,都是真妙明心、真性心体所示现之物,为什么你们遗失了本来殊妙圆融光明之心,宝明微妙之性,
(因为)你们将觉悟中的迷惑,愚昧的认为是空了,空隐藏在暗中,与暗结合成为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
色交杂着妄想,由妄想相状成为了身,聚合的因缘在内摇动,向外奔放纵逸,昏沉搅乱,干扰相状,便认为这就是心性(自性清净心)。
因为分别不清,认为是本心,所以迷惑,认为心在色身之内,不知道色身外到山河、虚空大地,全都是妙明真心的产物。
譬如,对澄清的百千大海,视而不见,只将其中一个冒出的水泡,视为全部的海潮,乃至为整个海。
你们就是在这迷妄里的人,如同我垂手的示例一样,因而如来说众生为可怜愍者。”
注解:
【瞪瞢】:睁眼楞视貌。摘自百度
【海潮音】:佛讲经说法,或僧众诵经的声音,好像海潮之声,响亮无尽。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色心】:色和心。色是指有形的物质;心是指无形的精神。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法】:(术语)因缘也。凡遇相契者谓有缘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明】:(术语)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楞严经一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心】:美妙的心体,即如来的真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圆妙】:谓空假中三谛圆融而不可思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明心】:(术语)正明之心也。楞严经一曰:“唯愿如来哀愍穷路,发妙明心,开吾道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性】:即吾人永恒不变的心体,亦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瀛渤】:渤海。摘自百度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20 17:50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20 17:5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3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
“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
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末学解说]▪
阿难接受佛陀慈悲救渡的深切教诲,无声流泪,叉手(印度致敬法之一种。又称金刚合掌。即合掌交叉两手之指头)对佛世尊说:
“我虽然承蒙佛陀开示教导殊妙法音,开悟发现自己的真心,本心所以圆满,是要恒常安住于依心而修行;
而我思维佛陀现今宣说的佛法之音,现在是以攀缘事物之心来瞻仰,空获得此心,但不敢确定认为这就是本元之心(本心)。
祈愿佛陀哀愍,宣扬开示圆妙法音,拔除我疑念的根源,回归佛道(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
注解:
【垂泣】:无声而流泪。摘自百度
【叉手】:两手交叉之意。<一>印度致敬法之一种。又称金刚合掌。即合掌交叉两手之指头。中阿含经卷三(大一·四三八中):“彼伽蓝人或稽首佛足,却坐一面;或问讯佛,却坐一面;或叉手向佛,却坐一面;或遥见佛已,默然而坐。”<二>禅林礼法之一。又称拱手。原为我国俗礼,后为禅门采用。即以左手把住右手,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拇指向上。如以右手掩胸,不得著胸,须令稍离。敕修百丈清规卷下大众章装包(大四八·一一四○上):“途中云水相逢,彼此叉手,朝揖而过。”(释氏要览卷中、事林广记(道忠))FROM:【佛光大辞典】
【妙音】:梵名 Ghos!a,巴利名 Ghosa。又作瞿沙、惧沙、巨沙。为印度佛教说一切有部四大论师之一。北印度都货逻国(梵 Tukha^ra)人,与婆须蜜(即世友)曾至阿守磨波浪多(梵 As/ma^para^nta),受阇提长者(梵 Ja^ti)之供养。师由相之差异而立三世之别,以此称名于世。古来由此而尊之为婆沙会四大论师之一。著有阿毗昙甘露味论二卷,该书有汉译本,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五四载,师主张色界无想天之众生仅于结生与命终之二刹那有心念作用,其余时刻均无起心动念之作用。所谓结生之心,乃“等无间缘”及“四缘”所生起的命终之心。由于此类见解,遂有评其说为不应正理者,而斥为异端,谓其为说一切有部之异师,而非婆沙之正统派。(大毗婆沙论卷一、卷七十七、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出三藏记集卷四、开元释教录卷十三)FROM:【佛光大辞典】
【明心见性】: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地】:1、(喻)心能生万法,如地能生万物。 2、修行人依心而起行,故名心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音】:(术语)说法之音声也。无量寿经上曰:“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法华经譬喻品曰:“闻此法音,心怀踊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心】:(术语)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曰:“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楞严经二曰:“我悟佛现说法,现以缘心,允所瞻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音】:圆妙的声音,即佛的声音。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疑根】:疑念深入于心,犹如树根深植于地,故称疑根。楞严经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万善同归集卷下)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道】: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见:菩提心)520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
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
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你们还是在以攀缘事物之心听法,所以获得的此法也是攀缘之法,并没有获得法之本性。
如同有人以手指着月体给别人看,那人因为手指应当看到的是月体;但若是将手指以为是月体,此人岂不是看不到月轮,也看不到手指了。
为什么呢?因为将标示的手指认为是明月的缘故。不仅见不到手指,也不能再识别明与暗了。
为什么呢?因为将手指的体性认为是月体的体性,所以对明、暗二性就无法了知了。
你也是如此,如果以分别我演说的法音认为是你的本心,那么此心自己应当舍离分别之音声,有分别性。
譬如,有旅客寄宿在旅亭,是暂时停歇然后离去,永远不会常住,然而掌管旅亭的主人则是都不会离去的,所以称名为亭主;
同样的道理,如果是你的真心就不会离去。为什么舍离了音声就没有分别性了呢?
只是因为有音声而产生的分别心,分别于“我”的表相,舍离了种种色相便无分别性,如此这般,乃至没有了分别,没有色相,没有虚空。
拘舍离(外道)等愚昧认为的自性,舍离种种法缘(说法普结善缘),无分别性,那么你的心性便各自有要还归之处(如同旅客),如何成为主人呢?”
注解:
【缘心】:(术语)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曰:“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楞严经二曰:“我悟佛现说法,现以缘心,允所瞻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拘舍离】:(流派)Gosari,又作瞿舍梨,劬奢离。十外道之第三。译曰牛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劬奢离,或瞿舍梨,此云牛舍也,此是母名也。其母本生牛舍之中,因为名也,子名应云牛舍子也。”楞严经二曰:“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冥谛】:为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之数论哲学派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谛。又作冥性、冥初。通常多称自性谛、自性。数论学派将宇宙万有区别为二十五种谛理,而以冥谛为第一谛,为万物之本源、诸法之始,故亦称冥初。又为诸法生灭变异之根本原因,即为诸法之实性,故又称冥性、自性。(金七十论卷上、百论疏卷上、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参见:二十五谛)177)FROM:【佛光大辞典】
【法缘】:1、说法普结善缘。2、说法人的机缘很殊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此见虽非妙精明心,
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末学解说]▪
阿难说:“如果我的心性各自有所要还归之处,这样的知见不能妙精正明,
那么如来所说妙明的本觉圆满之心为何能够不还归呢?只希望佛陀哀愍为我宣示演说。”
注解:
【兜罗】:梵语 tu^la,巴利语同。又作堵罗、妒罗、蠹罗、兜罗绵、兜罗贮。意译绵、细绵。乃总称草木所生之花絮。种类颇多,四分律卷十九列举白杨树华、杨柳华、蒲台三种;五分律卷九列举柳华、白杨华、蒲梨华、睒婆华等四种;十诵律卷十八列举柳华、白杨华、阿鸠罗华、波鸠罗华、鸠舍罗华、间阇华、波波阇华、杂摩华等八种。惟俱舍论光记卷十一、翻译名义集卷七等,均以兜罗为树名,谓兜罗绵为兜罗树所生之绵,如柳絮。又佛八十种相好之一,即手足柔软似兜罗绵。(大般若经卷三一一众喻品、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九、俱舍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五上、慧琳音义卷六十四)FROM:【佛光大辞典】
【明心】:(术语)正明之心也。楞严经一曰:“唯愿如来哀愍穷路,发妙明心,开吾道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明】:妙明的真心,即无漏的真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元心】:本觉圆满之一心。此心为森罗万象之元,故称元心。即起信论所说之一心。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你见到了我,见到了自性清净心之绝妙明澄,此见,如同第二月(有了手指的指向),并非仅仅是月影了,
你应当认真来听,现今为你开示如何能够没有还归之处。
注解:
【精明】:精,精妙;明,明白。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无量寿经卷下、首楞严经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
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拥,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
郁[土+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末学解说]▪
阿难!这个大讲堂向着东方敞开,当太阳升到天上,就会有光明照耀,到了半夜黑月,云雾昏暗阴沉,就会再昏暗下来,
通过门窗的缝隙则可以让视野通达,因为有墙宇则会让视野拥堵,因为有分别之处就会有种种诸相,顽虚之中全都是空性(空之自性),
郁[土+孛]的景象则是由于昏尘,天色清朗的状态下便能够看到清净。
注解:
【洞开】:敞开;打开。摘自百度
【晦暝】:昏暗;阴沉。摘自百度
【见缘】:(术语)见分之缘影,即相分也。楞严经二曰:“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参见:四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相分】:谓于眼等六识,各各变异,成色等种种诸相,是名相分。(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空性】:梵语 s/u^nyata^,巴利语 sun~n~ata^。音译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乃真如之异名。依唯识家之说,真如为远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真如实体即跃然而现,亦即依空而显明实性,非谓真如之体为空。又梵语之 s/u^nyata^,除译为空性外,经论中亦译作无、空门(三解脱门之一)等。(大日经住心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卷七末)FROM:【佛光大辞典】
【澄霁】:天色清朗。摘自百度
-- [经文] --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
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
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
暗还黑月;通还户牖;拥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土+孛]还尘;清明还霁。
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
▪[末学解说]▪
阿难!你所见到的种种变化之相,我现今各自还归其的根本原因。什么是其本因呢?
阿难!这些种种变化中,光明还于太阳。为什么呢?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光明,光明来自于太阳,所以光明还于太阳;
黑暗还于黑月;通达还于门窗;拥塞还于墙宇;缘境还于分别;顽虚还于空性;郁[土+孛]还于昏尘;清明还于天空放晴。
种种世间一切的所有,不超出这些类。你见到的这八种,其真心自性应当还于谁呢?
注解:
【缘】:(术语)Pratyaya,攀缘之义。人之心识,攀缘于一切之境界也。如眼识攀缘色境而见之,乃至身识攀缘触境而觉之。因而心识为能缘,其境界为所缘,其心识向境界而动之作用,谓之缘。即心攀缘境界也。缘为心对于境之作用,易言之,则为心之虑知。故常曰缘虑,示缘即虑知也。成唯识论一曰:“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又】由藉之义。依藉于他者。大乘义章三本曰:“缘者由藉之义,缘别不同,故分为四:一者因缘,二者次第缘,三者缘缘,四者增上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顽虚还空】:顽者,无知也。顽虚者,谓无形相,顽然无有知觉也。经云:顽虚之中,遍是空性,而言还者,谓无形相之碍,则遍是虚空,若有形相则不见其虚矣。是则顽虚即空,故复还于空也。当知所见之虚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虚时无复见其形相矣。故曰顽虚还空。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黑月】:梵语 kr!s!N!a-paks!a,巴利语 kaN!ha-pakkha。音译讫哩史拏博乞史。又称黑分、黑半。为“白月”之对称。即印度历法中,每月之前十五日。印度以月之盈缺将每个月分为黑月、白月两部分,自满月之翌日至新月前日之前半月,称黑月;从新月至满月之后半月,称为白月。故一个月相当于阴历之十六日至次月之十五日间。又因月有大小,故黑月有十五或十四日。(俱舍论光记卷十一、大唐西域记卷二)((参见:白月)2080)FROM:【佛光大辞典】
【霁】:本意指雨停止,特指停止下雪,天空放晴。摘自百度
-- [经文] --
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知汝心本妙明净。
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末学解说]▪
是什么缘故呢?如果还于光明,那么没有光明时,也就不会见到黑暗,虽然光明、黑暗等有种种差别,但是见性是没有差别的;
种种可还者,自然不是你本性,不是你,那是谁呢?由此了知,你的心本来是妙明清净的。
因为你自己的愚迷不明白,而丧失本心自性而堕入轮转,在生死中,恒常被淹没沉溺,所以如来说众生可怜愍啊。”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21 21:17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21 21:25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
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末学解说]▪
阿难说:“我虽然知道了,见性(彻见自心之佛性)无还归之处,如何能够了知这就是我的真性(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呢?”
佛陀告诉阿难:“我现今问你,现在你还未能获得清净没有烦恼,但依承佛之神力加持,可以见到初禅(清净心中,诸漏不动,是为初禅。心能寂静审虑,感受到离开欲界之恶而生喜、乐,心感喜受,身感乐受,故称“离生喜乐”,然仍有寻与伺之心理活动,称为初禅),没有障碍;
然而阿那律(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天眼第一”著称)观见阎浮提(阎浮是树名,译为赡部,因为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因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如同观察掌中的庵摩罗果(一种透明的水果,叶子似小枣,开白色小花,果实如胡桃,味酸甜,可入药)一般清楚;
诸菩萨等能够观见到百千世界;十方如来能够观见到无穷无尽如微尘数量的清净国土,没有不能观见的。众生所看到的不过只是分寸(局限在自己所见的视力范围)。
注解:
【见性】:指彻见自心之佛性。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四八·三八六中):“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景德传灯录卷六中邑洪恩条、续传灯录卷十九胜因崇恺条)((参见:见性成佛)2994)FROM:【佛光大辞典】
【真性】: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漏】: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初禅】:梵语 prathama-dhya^na,巴利语 pathama-jjha^na。新译作初静虑。为四禅之一。清净心中,诸漏不动,是为初禅。具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等五支。即得八触、十功德,心能寂静审虑,感受到离开欲界之恶而生喜、乐,心感喜受,身感乐受,故称“离生喜乐”,然仍有寻与伺之心理活动,称为初禅。寻,旧译作“觉”,为心之粗分别作用;伺,旧译作“观”,为心之细分别作用。以得此禅定之人仍有寻、伺作用,故又称“有觉有观”。若于现世成就初禅,即得生于色界初禅天之果报。又于此禅定之中,可对治贪恚害寻、苦、忧、犯戒、散乱等五种修道之障难。此外,于初禅定中,以寻、伺之心理活动,故有见、闻、触之活动,且能起语业;二禅以上则以远离寻伺之故,不再起语业。(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八、显扬圣教论卷二、卷十九)((参见:四禅)1843)FROM:【佛光大辞典】
【阿那律】: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天眼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阎浮提】:华译为赡部洲。阎浮是树名,译为赡部,因为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因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庵摩罗果】:梵语,音译为“庵摩洛迦”、“庵摩勒”、“阿摩勒”、“阿末罗”等,一种透明的水果,叶子似小枣,开白色小花,果实如胡桃,味酸甜,可入药。《维摩经.弟子品》曰:“庵摩勒果,形似槟,食之除风冷。” 《白玛邓登尊者传》
【分寸】:微小。摘自百度
-- [经文] --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
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
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
▪[末学解说]▪
阿难!我带你去观见,由四天王(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所居住的宫殿中,周遍游视水里、陆地、空中飞行一切物象,
虽然有的昏暗、有的光明,这些种种形像,无非都是妄心前现的六尘境进行分别而留下的障碍,
你应当由此,来分别自性与他性。如今我让你在见性中选择,谁是我体?谁是物象呢?
注解:
【四天王】:(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天王天Caturmaha%ra%jaka%yika%s,东持国天Dhr!itara%s!t!ra,南增长天Viru%d!haka,西广目天Viru%pa%ks!a,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s/raman!a。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前尘】:(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
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末学解说]▪
阿难!穷极你所能见到的一切,从日宫到月宫,都是物象不是你(的本体自性);再对七金山(位于须弥山及铁围山间之七座山,其山悉由金宝所成,故有此称)进行周遍审视,虽然有种种光色,也是物相并不是你(的本体自性);
渐渐再观看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全都是物相而不是你(的本体自性)。
注解:
【七金山】:位于须弥山及铁围山间之七座山,其山悉由金宝所成,故有此称。七者即:(一)逾健达罗山(梵 Yugam!dhara),绕须弥之山,高四万由旬。(二)伊沙驮罗山(梵 I^s!a^dhara),绕逾健达罗,高二万由旬。(三)朅地洛迦山(梵 Khadiraka)。(四)苏达梨舍那山(梵 Sudars/ana)。(五)頞湿缚羯拏山(梵 As/vakarN!a)。(六)毗那怛迦山(梵 Vinataka)。(七)尼民达罗山(梵 Nimim!dhara)。此七座金山,依序绕其前座,高度亦为前座之半。然长阿含经卷十八、起世经卷一等所载相异。(瑜伽师地论卷二、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FROM:【佛光大辞典】
【谛观】:审视,仔细看。摘自百度
-- [经文] --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
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末学解说]▪
阿难!这些近、远所有的种种物性,虽然各自有差异不同,但同样都是因你精明清净的见性才能够看清楚
这些种种物类,自然会有种种差别,但见性没有不同,这清净殊妙光明,就是你的见性。
如果见性是物,那么你也可以见到我的见性了?
如果同时见到一个事物,称为能见到我的见性;当我见不到时,为什么你就见不到我的不见之处(见性)了呢?
如果能见到我的不见之处(见性),(我的见性)自然就不是你的不见之相(见性);如果见不到我的不见之地(见性),自然见性就不是物,为什么不是你呢?
再有,如你现今的见性是物时,那么你既然见到物,物也会见到你,体性(体是本体,性是本性)就会纷繁杂乱,你与我以及种种世间的一切就没有差别了,如何各自安立呢。
注解:
【体性】:体是本体,性是本性。体与性,同体而异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纷杂】:纷繁杂乱。摘自百度
【安立】:即施设差别之义。亦即用语言、名相来区别种种事物。反之,则为非安立。非安立乃超越相对之差别,不以语言、名相表示。据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举出安立之四义,即:(一)安置,系于已存在之事理上,建立其存在之依据,又称为建立、成立。(二)施设,系广以道理施设教法之理趣。(三)开演,系对于未经阐说之事理加以新说,或将已有之旧说加以广说者。(四)可建,系对言亡虑绝之法性境界,以教理相称,可通解此境界之语言表达者。同书并举出,陈那论师将一切之“能立”、“能破”总称为安立;即谓能立自宗大乘唯识之说,能破他宗执著有境之论,故谓之安立。
又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载,安立果,谓依风轮安立水轮,复依水轮安立金轮,如此复安立大地,乃至安立一切有情、无情;亦即于某基础上安立之结果,称为安立果。此处之安立,为安置建立之义,相当于唯识二十论述记之“成立”之义。
此外,对真如之本质(真谛之理)施设差别之名言以解说者,称为安立谛;离一切言说、名相,由绝对超越之立场来体达真如之理者,称为非安立谛。成唯识论卷九所举之相见道中,观非安立谛者有三品之心,而缘安立谛者则有十六心。又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末所说之四种世俗谛,属于安立谛,而四种胜义谛中之前三种亦属安立谛,唯最后之“胜义胜义谛”属于非安立谛。(无量寿经卷上、俱舍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八、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胜鬘宝窟卷上末)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末学解说]▪
阿难!如你见到物时,是你见到而不是我见到,能见之性周遍,如果不是你又是谁呢?
为什么怀疑自己的真如自性,认为自己的真如自性不真,而来我这里求取真实呢。”
注解:
【见性】:指彻见自心之佛性。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四八·三八六中):“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景德传灯录卷六中邑洪恩条、续传灯录卷十九胜因崇恺条)((参见:见性成佛)2994)FROM:【佛光大辞典】
【真性】: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
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
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
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如果这能见之性是我的不是他的,那么我与如来共同由四天王所居住日月宫的胜藏宝殿所观看到的,这见性是周圆遍满娑婆国的;
而退归到寺院只能见到伽蓝(寺院),到清心户堂只能看到屋檐走廊。
世尊!这样的见性,其体性本来应周遍一切法界的,如今在室中只能周满一室,为什么这见性会由大缩小呢?
是因为墙宇夹挡在中间,令见性断绝了吗?我如今不知这义理在哪里,祈愿佛陀垂怜弘慈,为我演说开示。”
注解:
【精舍】:寺院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伽蓝】: 1、僧伽蓝摩的简称,华译为众园,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的通称。 2、指佛教的护法神。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22 14:4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22 14:5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4 小时 )
-- [经文] --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
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
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
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一切世间中大、小、内、外,所有事、业,各自类属来源于妄心前现之六尘境,因此不应当说见性会有伸缩。
譬如,一个方形的器具,中间是方形的空间,我再来问你,由这个方形器具中所见到的方形的空间,能确定为方形吗?或是不确定为方形呢?
如果确定是方形,那么在别处安置到圆形器具中,其中的空间应当(是方形的)不是圆形的;
如果确定不是方形,那么在方形器具中应当就没有方形的空间。
你说不知道(见性由大缩小)道理在哪里,道理是,能见之性也是这样(如同容器中的空间无法确定一样),(见性)如何能有实相存在呢?
注解:
【前尘】:(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义】:(术语)梵语阿他Artha,又作阿阤,译曰义。道理,意味也。华玄略述一本曰:“义者所以也。”净影维摩义记四曰:“义别有三:一对相显实,所以名义。二对体用显义用名义。三对恶论善义利名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诸法永恒不变的自性、本体,亦即真如、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
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窦迹?是义不然。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想要没有方形、圆形,只要除去器具的方形(圆形),虚空里便没有了方形(圆形),不应当说,还要除去虚空方形(圆形)的相状。
如果如你所说,进入到室内时会缩小见性令其变小,那么在仰面观看太阳之时,岂不是你的见性要与太阳一样大吗?
如果建筑墙宇能够夹断见性,见性穿过是因为有小孔,为什么没有(见性)穿孔的痕迹呢?所以,这知见是不对的。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愚迷的认为自己是物象,失去了本心,被物所转,所以见性因此有分别,会看到大与小;
如果心能够转物,就会与如来一样,身心圆满光明,不动于道场,在一根汗毛的顶端也能够周遍容纳十方一切国土。”
注解:
【前尘】:(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窦】:孔、洞。摘自百度
【道场】: 1、群众学道的场所。 2、佛寺。 3、成道的地方。 4、供养佛的地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
“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令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
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
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
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
“世尊!如果这见精,必定是我的精妙自性,这精妙自性显现在我面前,见性就是我的真性,那么我现今的身心又是何物呢?
然而如今的身心实际上是有分别的,见性没有分别分辨我身,
如果是真实的本心,应当能够令我现在见到,(如果)见性是真实的我,而这身不是我,为什么如来特别在前面说:‘物能见到我呢?’
恳请如果垂怜慈悲开示启发我未能觉悟之处。”
-- [经文] --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
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且今与汝坐祇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
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
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
若必有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现今你所说的:‘见性在你面前’这是不对的。
如果见性实际出现在你面前,你真实的看见了,那么这个见精,就有其方位和所在,并非不能指示(其所在)。
如今与你坐在祇陀林中,周遍观览园林水渠与殿堂,向上能看到日、月,向前能看到恒河,
你现今在我师子座前,可以举手指向这些种种相状,阴处有林木,明处有太阳,阻碍处有墙壁,通达处是虚空,
如此这般类推,一直到花草、树木、纤尘、毫毛,大小虽然有差别,但都是有形状的,没有不能指向的。
如果必定有见性可以显现在你面前,你应当能以手确实的指出来,哪一个是见性。
注解:
【体性】:体是本体,性是本性。体与性,同体而异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纷杂】:纷繁杂乱。摘自百度
-- [经文] --
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
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
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末学解说]▪
阿难!你应当要知道,如果虚空是见性,既然虚空已经成为了见性,那什么又是虚空呢?
如果物是见性,既然物已经是见性,那什么又为物呢?
你可以微细观察一切万物万象,分析找出精明净妙的见性本元,指出来示现给我看,如同对那些物象,能够分辨明了,没有疑惑。”
注解:
【见性】:指彻见自心之佛性。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四八·三八六中):“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景德传灯录卷六中邑洪恩条、续传灯录卷十九胜因崇恺条)((参见:见性成佛)299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佛言:“如是,如是!”
▪[末学解说]▪
阿难说:“我现今在这个重阁讲堂,向远能看到恒河,向上能观到日月,举手能指示出来的,都是眼睛所能观看到的,指出来的全都是物,而不是见性。
世尊!如佛陀所说,何况我这样还有烦恼的初学声闻,即使是菩萨,也不能在一切万物万象前,剖析找出精明见性,脱离一切万物而独有自性(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
佛陀说:“是的,是这样的!”
注解:
【自性】:1、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2、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来具有之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
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
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末学解说]▪
佛陀又告诉阿难:“如同你所说,没有精明见性是脱离一切物象而独有自性的,那么你所指示出的物象之中,都不是见性。
如今再告诉你!你与如来坐在祇陀林中观看林苑,乃至日月的种种物象殊异,必定没有见精,能让你指示出来;
你又怎样发现分别这种种物象中,哪一个不是见性呢?”
-- [经文] --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以故?
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
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为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
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
佛言:“如是,如是!”
▪[末学解说]▪
阿难说:“我实际周遍观见这祇陀林,不知道这些物象之中哪一个不是见性?为什么呢?
如果是树,不是见性,如何能见到树呢?如果树是见性,什么又是树呢?
如此这般类推,乃至如果是虚空不是见性,为何会成为虚空呢?如果虚空是见性,什么又是虚空呢?
我又思惟这万物万象中,由微细处来启发阐明,全都是见性。”
佛陀说:“是的,是这样的!”
注解:
【发明】:启发、阐明。摘自百度
-- [经文] --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
“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梨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末学解说]▪
这时,与会大众不是无学(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的众生,听闻佛陀所说,茫然不知这义理的终始,一时之间惶恐而心中害怕,失其所守。
如来知道大众忧虑害怕,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说:
“诸位善男子!无上法王所讲的都是真实之语,如来所说,不欺骗、不虚假,并非末伽梨(末伽梨拘赊梨之略。外道名)四种外道不死矫乱的说义,你们要认真思惟,不要堕入哀伤思慕之中。”
注解:
【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惶悚】:惶恐而心中害怕。摘自百度
【末伽梨】:(人名)末伽梨拘赊梨之略。外道名。楞严经二曰:“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参见:末伽梨拘赊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论议】:<一>即论义。指藉往复问答以阐明法门之义理。((参见:论义)6171)
<二>梵名 Upades/a。论议经之略称。为十二部经之一。音译优婆提舍、优波提舍、优波替舍。意译法义、说义、法说。为佛陀与弟子间之论议、分别,以解明经义、辨别法相之一种经典形式。又佛自论议问答而辨理者,或佛弟子论佛语、议法相与佛相应者,亦称论议。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大三○·四一九上):“云何论议?所谓一切摩呾履迦阿毗达磨,研究甚深素呾缆义,宣畅一切契经宗要,是名论议。”((参见:优波提舍)6404)FROM:【佛光大辞典】
【哀慕】:谓因父母、君上之死而哀伤思慕。摘自百度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23 13:55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23 14:0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3 小时 )
-- [经文] --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
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
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
唯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末学解说]▪
这时,法王子文殊师利菩萨怜愍诸四众(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详见下方注解),在大众中随即从座位站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向佛陀说:
“世尊!这些大众,不能觉悟如来启发阐明的见精与色空(色相、虚空)物象之间是与不是的法义原理。
世尊!如果这些前尘、缘影、色空等物象,若是见精,应当是有所指向的;如果不是见精,应当是看不到的。
然而大众现今不知道,这法义的原理,所以有惊慌恐怖,并不是其往昔的善根微薄,
恳请祈愿如来慈悲,启发阐明这种种物象与此见精的本元究竟是什么,在物象和见精中间(为何)没有是与不是。”
注解:
【文殊师利】: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谓明见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不可思议,故名妙德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众】:梵语 catasrah! pars!adah!,巴利语 catasso parisa^。<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FROM:【佛光大辞典】
【畴昔】:往昔;日前;以前。摘自百度
【轻鲜】:微薄。摘自百度
-- [经文] --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
“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
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文殊菩萨及与会大众:
“十方如来以及大菩萨们,其自性都安住于三摩地(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中,见精(能见之性)与见缘(见分之缘影,即相分也。相分,相就是相状、形相,即外境反映到心识上的影像。)和由此产生的念想相状,如同虚空的花,本来都是没有的。
此见精和见缘原本是菩提妙净明体,为什么在其中会有是或不是呢?
文殊!我现在问你,如果你是文殊,还会再有文殊是文殊吗?或不是文殊吗?”
注解: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见缘】:(术语)见分之缘影,即相分也。楞严经二曰:“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参见:四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分】:唯识宗所说识体(包括八识心王和五十一个相应心所)的四种功能。
一、相分,相就是相状、形相,即外境反映到心识上的影像;
二、见分,见是见照,由见分去见照它、认识它;
三、自证分,这时由心识的自体来证知“见分”的见照有无错误,这种证知的功能叫“自证分”;
四、证自证分,自证分证验之后,再度证知其结果有无缪误,这种再度证知的作用叫“证自证分”。四分者,四个部分之义。虽说是四分,事实上仍是一体,自证分和证自证分是识的自体,相分、见分是识的功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
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
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末学解说]▪
“是这样的,世尊!我是真正的文殊,就没有“是文殊”者了。
为什么呢?如果有“是文殊”者,就会有二个文殊了。
然而我现在并非是“无文殊”,所以在这其中实际上没有是或不是。”
-- [经文] --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
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
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
由是精真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末学解说]▪
佛陀说:“这见精(能见之性)妙净光明与种种虚空色尘(物象)之间也是同样的道理,
原本是妙明无上菩提清净圆融的真心,被妄想成为了色尘虚空(物象)以及闻识、见识,
就如同第二月,谁是这月呢?谁又不是月呢?
文殊师利!只有一真月,其中自然没有是月或非月。
所以,你现在观察见精(能见之性)与前尘(物象),种种认知,都称名为妄想,不能在其中分辨出是或不是,
只有你的精真妙觉明性,能够令你分辨出能指出的或不能指出的。”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
与先梵志裟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
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
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与彼自然,
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真实如法王所说,觉性因缘周遍十方法界,清澈安然恒常永住,其自性不生不灭,
与从先梵志(一切外道之出家人)裟毗迦罗所谈的自性,以及投灰等诸外道种种言说,有真正的我遍满十方,有什么差别呢?
佛世尊也曾经在楞伽山(详见下方注解),为大慧(详见下方注解)等演说法义,那些外道等常常的言说,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我所说的因缘并不是外道之境界。
我如今观察这觉性是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而存在的,不生不灭,远离一切虚假不实颠倒事理,类似外道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的言说,
如何开启示明众生,能够不堕入种种魔邪,获得真实之心的妙觉明性?”
注解:
【湛然】:1.清澈貌。 2.安然貌。 3.淡泊。 4.清醒貌。摘自百度
【性】:诸法永恒不变的自性、本体,亦即真如、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 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冥谛】:为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之数论哲学派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谛。又作冥性、冥初。通常多称自性谛、自性。数论学派将宇宙万有区别为二十五种谛理,而以冥谛为第一谛,为万物之本源、诸法之始,故亦称冥初。又为诸法生灭变异之根本原因,即为诸法之实性,故又称冥性、自性。(金七十论卷上、百论疏卷上、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参见:二十五谛)177)FROM:【佛光大辞典】
【真我】:意指真实之我。对外道、凡夫之妄我,而谓涅槃之我德为真我。以涅槃所具之八自在乃真实之我故。此外,法藏将“我”分为执我、慢我、习气我、随世流布我、自在我、真我等六种,而谓真我具有真如“常乐我净”之我德。(大藏法数卷十二、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真我】:真正的我。凡夫执著五蕴假合之身为我,其实那是“假我”,要像佛那样具有八大自在的我,才是“真我”。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FRO
【楞伽山】:楞伽,梵名 Lan%ka^,巴利名同。又作结伽山、撵迦山、楞迦山。意译难往山、可畏山、险绝山。相传此山乃佛陀宣讲楞伽经之处。据入楞伽经卷一请佛品所载,此山系由种种宝性所成,诸宝间错,光明赫炎,犹如百千日共照耀金山。山中有无量花园香树,微风吹拂,枝叶摇曳,百千妙香一时流布,百千妙音一时俱发。重岩屈曲,处处仙境,无数众宝共成灵堂、龛窟,内外明彻,不能复现日月之光晖,此山乃古昔诸仙贤圣得道入化之处。另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所载,此山位于南海之滨。慧苑音义卷下亦谓其位于南天竺南界之海岸。大唐西域记卷十一与续高僧传卷四均谓楞伽山系位于锡兰之山名;巴利文大史(Maha^-vam!sa, i.)则以楞伽为锡兰之别名,然现代学者大多反对此一说法。(新华严经卷六十二、华严经疏卷五十六、玄应音义卷七、东南印度诸国の研究)FROM:【佛光大辞典】
【大慧】:(菩萨)Maha%mati,梵名摩诃摩底。菩萨名。于楞伽经会座为一会之上首,是对扬主也。佛地论一曰:“问答决择无穷尽,故名为大慧。”【又】(人名)禅师名。宋杭州径山之佛日禅师,名宗杲,法嗣佛于果圜悟禅师,高宗绍兴十七年诏使住径山,以二十一年事窜梅州,二十八年诏使再住径山,孝宗隆兴元年八月十日,寂于径山明月堂,寿七十五。赐谥普觉,塔曰宝光。孝宗居藩邸师事之,及即位赐号大慧禅师。有语录三十卷,敕入大藏。见五灯会元十九。圜悟尝著碧岩集,大慧烧之。碧岩种电钞一曰:“此书已成,学者走知解者多矣。大慧为救此弊一炬炳之,所谓云门一棒打杀之高怀也。”【又】唐之一行禅师谥大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然】: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FROM:【佛光大辞典】
【虚妄】:虚假不实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24 14:31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24 14:5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4 小时 )
-- [经文] --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
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
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
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
阿难!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
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我如今这样开明启示引导教化,真实的告诉你,你还是未能开悟,迷惑以为自然(外道—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相同。
阿难!如果是自然(万物是依因缘所生),就需要辨明,应当有自然(万物依因缘所生)之体。
你现在观察这妙净光明的见性之中,以什么为自然(万物依因缘所生)之体呢?
这见性是再以光明为体呢,以黑暗为体呢?以虚空为体呢?以阻塞为体呢?
阿难!如果是以光明为自然(万物依因缘所生)之体,应当见不到黑暗,都是光明;如果要以虚空为自然(万物依因缘所生)之体,应当不见到阻塞,全是虚空。
如此这般类推,(如果)以种种黑暗等相状,认为是自然(万物依因缘所生)之体,那么在光明时,见性就断灭了,为何还能见到光明呢?”
注解: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然】: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FROM:【佛光大辞典】
【甄明】:辨明,明察;通晓;显明。摘自百度
-- [经文] --
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
我今发明是因缘性,心犹未明,咨询如来是义云何合因缘性?”
▪[末学解说]▪
阿难说:“必定是这妙明见性不是自然(万物依因缘所生)的。
我现在启发阐明它是因缘性(详见下方注解),但心中还是未能明了,所以想请教如来世尊,这(见性)义理如何以因缘性(详见下方注解)和合呢?”
注解:
【因缘性】:(术语)为诸法生起原因又为依托之性也。四缘性之一。大乘小乘,其解不同。(一)小乘于诸法之原因六因中,除能作因外,余五因为因缘性。如此因缘性,义既通于六因中五因,故其意颇广,且举一例,如眼识之起,以有发识取境作用之眼根为因,所对之色境为缘而生。故眼根与色境,为眼识生起,有为因缘之性云。(二)大乘于六因中,唯以同类因为因缘之性,余五因总为增上缘之性。详言之,则同类因通于因缘性与增上缘性。余五因唯为增上缘之性。因类因为引生等流果之原因,又名自种因。即过去之善法,于现在之善法为因,现在之善法,于未来之善法为因。恶法无记法亦然。如此诸法之亲因缘种子,为因缘性,又熏生此种子之现行法,为种子之因缘性,更生后自类种子之前念种子,为后起种子之因缘性,毕竟离为诸法原因之种子,不可立因缘性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
汝今同见,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
阿难!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
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
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
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
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
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
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末学解说]▪
佛陀说:“你讲到了因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那么我再问你。
你现在见到种种物象,于此同时见性(能见之性)示现在前,那么这见性是因光明有见性?因黑暗有见性?因虚空有见性?因阻塞有见性呢?
阿难!如果是因光明有见性,应当不会见到黑暗;如果是因黑暗有见性,应当不会见到光明。
如此类推,乃至是因虚空有见性、因阻塞有见性,等同于见不到光明、黑暗的道理。
再有,阿难!这见性又是以光明的因缘有见性吗?以黑暗的因缘有见性吗?以虚空的因缘有见性吗?以阻塞的因缘有见性吗?
阿难!如果是以虚空的因缘有见性,应当不会见到阻塞;如果是以阻塞的因缘有见性,应当不会见到虚空。
如此类推,乃至是以光明的因缘有见性、以黑暗的因缘有见性,等同于见不到虚空、阻塞的道理。
由此应当知道,这精觉妙明的见性,没有因由、没有助缘,也不是自然(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而生、也并非“不自然”而生,没有不是与是、没有是与不是,脱离一切万相,是一切法(法乃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
你现在为什么要在中间用心,去以种种世间的戏论(含有游戏性和不切实际的言论)名相而进行分别呢?
如同想要用手掌要去聚合摩挲虚空,那只是自己白白辛劳!虚空如何能够让你执取捕捉得到呢?”
注解:
【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措心】:用心。摘自百度
【戏论】:含有游戏性和不切实际的言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名相】:1、耳可以听到的,叫做“名”,眼可以看到的,叫做“相”。一切事物都有名相,但一切的名相都虚妄不实。楞伽经说:“愚痴凡夫,随名相流。” 2、佛教的名词术语,叫做“名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然】: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FROM:【佛光大辞典】
【法】:梵语 dharma,巴利语 dhamma。音译为达磨、达摩、驮摩、昙摩、昙无、昙。<一>于佛典中,法之用例极多而语意不一,总括之,可类别为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任持自性,意指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轨生物解,指能轨范人伦,令人产生对一定事物理解之根据。就任持自性之意义而言,法乃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就轨生物解之意义而言,法乃指认识之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教说、真理、善行等。
于色法、心法等一切诸法言之,法系指所有之存在。同时,诸法又分为有为与无为、善与不善、色与心、有漏与无漏、染与净、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心相应与心不相应等二法。又就诸法之分类而言,最常用以赅括诸法者有俱舍宗之五位七十五法、唯识宗之五位百法。
若就规范、教法等含意而言,佛典中常见之用语如:佛陀之教法,称为佛法、教法或正法,即泛指佛门中一切行为之规范、教说。盖真理为普遍不变之真实道理,称之为法;阐说此真理者,即为佛之教说。佛之教说以外的外道教法,称为邪法。又因听闻佛法而获得之喜悦,称为法喜、法悦。总括聚集佛法者,称为法聚、法蕴、法藏、法集、法宝藏。佛法之义理,称为法义。透视诸法性空缘起真理、观察诸法者,称法眼。同一法门系统者,犹如世俗之亲友眷属,称为法类、法眷;继承者称为法子、法嗣、法弟、法孙;其相承次第,称为法脉、法系、法流、法统。述说佛法之经论文句,称为法文。诸法之自性,称为法性、法体;其自相则称法相。佛法之威力、正法之力,称为法力。佛之自体,称为法身。佛法为进入涅槃之门户,称为法门;其中之教理旨趣,称为法味;受用此等法味,称为法乐;爱乐于其中,称为法爱。为人宣说此等正法,称为法施。以正法教化世人,称为法化;蒙受教化之利益,称为法益、法利。又以正法能降伏烦恼之魔军,故称法剑。佛之说法,称为转法轮;正法之规准、象征,称为法印;佛之遗教,称为遗法。以佛法比喻闇夜灯火,称为法灯、法光、法炬。以其能滋润一切生物,故以雨水为譬喻,称为法雨、法水、法润。又正法蒙受迫害,称为法难;圣教之灭尽,称为法灭。
此外,尚有法海、法山、法声、法音、法鼓、法幢、法螺、法道、法雷、法镜、法筵、法苑、法桥、法衣、法师、法会、法具、法名、法号、法主等名称。(杂阿含经卷三十一、中阿含卷二十八诸法本经、大品般若经卷四句义品、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刹那品、大宝积经卷五十二、大智度论卷四十八)
<二>于六境中,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之对境各称色、声、香、味、触;相对此五者,第六识(意识)所缘之对境,特称为法,或法处(梵 dharma^yatana)、法界(梵 dharma-dha^tu)。(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三、俱舍论卷一、法蕴足论卷十处品)
<三>因明用语。性质、属性之意。于因明(论理学)中,宗(命题,即论证之主张)之宾词(后陈)称为法,主词(前陈)称为有法。此即依宾词能显示主词所欲表白、界定之性质。(因明论疏明灯抄卷二本、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二)((参见:邪正)3032、“体”6928)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
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
是义云何?”
▪[末学解说]▪
阿难告诉佛陀说:“世尊!如果这精妙觉明的见性,一定是没有因、没有缘的。
世尊为什么常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有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
这是什么义理呢?”
-- [经文] --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阿难!吾复问汝。
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
▪[末学解说]▪
佛陀说:“阿难!我宣说的世间种种因缘之相,并不是现今所讲的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
阿难!我再问你。
种种世间众生,说我能够看见,什么叫做看见?什么叫做看不见?”
注解: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
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末学解说]▪
阿难说:“世间众生是因由日光、月光、灯光而看见种种物相,所以称之为看见;
如果没有这三种光明,那就看不见。”
-- [经文] --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
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
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
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
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
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
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
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没有三种光明时,称之为不见者(看不见),应当也看不见黑暗;如果肯定能够看见黑暗,只是没有光明(照亮),如何会是没有见性呢?
阿难!如果在黑暗时,因为见不到光明的缘故,称之为“看不见”;现今在光明时,见不到黑暗之相,也应称之为“看不见”。这两种相状都称之为“看不见”。
如果是因这二种相状(光明、黑暗)相互侵凌劫夺(导致看见、看不见),那么并非是你的见性暂时不在其中(见性始终都在),
如此可知,这二种相状(光明、黑暗)都可称之为“看见”,为什么称之为“看不见”呢?
所以,阿难!你现今应当了知,看见光明的时候,见性并非是这个光明;见到黑暗之时,见性并非是这个黑暗;
见到虚空之时,见性并非是这个虚空;见到阻塞之时,见性并非是这个阻塞,四种义理是这样成就的。
你还应当了知,见缘(外境反映到心识上的影像)见性(彻见自心之佛)相对之时,见缘并非是见性;见精尚且不是见性,见缘就更不及了。
怎么还要讲因缘、自然及和合相呢?
你等声闻众,思想狭窄见识浅薄,不能通透了达清净之实相,
我现在教诲你,应当要认真努力思惟,不要对修行妙菩提之路产生疲倦懈怠啊。”
注解:
【陵夺】:侵凌劫夺。摘自百度
【成就】:<一>梵语 samanva^gama,巴利语 samanna^gama。为“得”之一种。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乃说一切有部之教义,然有部之论师亦有持异说者。于俱舍论卷四载,“成就”与“获”均属于“得”之一种。未得或已失而今得,称为获;已得而至今相续不失,则称为成就。然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七则以得、获、成就等三者异声而同义。另据同论卷一六二载,得与成就之差别有“未得而得名得,已得而得名成就”、“初得而得名得,得已不断名成就”等七说。(顺正理论卷十二、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参见:得)4548) <二>梵语 sam!panna,巴利语同。具足、所有、支配之意,即具足七宝或戒、定、慧等,且于此自在,是谓成就。或为完成志愿之意。密教以此为悉地(梵 sidhi)之意译。(中阿含卷五成就戒经、长阿含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品、阿弥陀经、俱舍论卷四) <三>即印度名著 Sa^dhaN!a^。本书之副题为 Realization of Life(生命之实现)。近代印度文学家、思想家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撰。系辑录其于一九一三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多次之演讲稿而成书。本书内容包括有:个人与宇宙之关系、灵魂之意识、恶之问题、自之我问题、美之实现、无限者之实现等八篇。主要阐示:(一)西方都市文化产生“他”与“我”、人与自然之对立;而印度文化则产生人与自然融合一体之意识。现象界虽然呈现千形百状,然真理唯有一个;吾人只要体悟其一,即悟一切。(二)人生之悲剧,系由于以有限之条件,欲升达无限世界之结果,故须实践奥义书中“舍离一切乃可获得一切”之真理;佛陀所说之舍弃自我,即如油灯之舍油而照明;所谓解脱,无非是从无知与贪欲之中脱离而出。文中充满复兴印度精神之热情与理论。(A. Chakravarty, Macmillan: A Tagore Reader, 1961、タゴ─ル生诞百年祭记念论文集)FROM:【佛光大辞典】
【见性】:指彻见自心之佛性。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四八·三八六中):“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景德传灯录卷六中邑洪恩条、续传灯录卷十九胜因崇恺条)((参见:见性成佛)2994)FROM:【佛光大辞典】
【四分】:唯识宗所说识体(包括八识心王和五十一个相应心所)的四种功能。
一、相分,相就是相状、形相,即外境反映到心识上的影像;
二、见分,见是见照,由见分去见照它、认识它;
三、自证分,这时由心识的自体来证知“见分”的见照有无错误,这种证知的功能叫“自证分”;
四、证自证分,自证分证验之后,再度证知其结果有无缪误,这种再度证知的作用叫“证自证分”。四分者,四个部分之义。虽说是四分,事实上仍是一体,自证分和证自证分是识的自体,相分、见分是识的功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
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
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
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佛世尊为我等宣说了因缘以及与自然,种种和合相,与不和合,但自心还是未能开悟;
然而现今又听闻了,见缘、见精并非是见性,更增加了迷惑不解。
伏愿佛陀大慈大悲布施大智慧的眼睛,开示我等能够觉悟自心、光明清净。”
说完之后,悲伤流泪向佛陀顶礼,承受佛陀法旨。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25 12:41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25 12:5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3 小时 )
-- [经文] --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
“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
汝今谛听,吾今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怜愍阿难及与会大众,将要详细演说大陀罗尼(佛陀之咒语,云为陀罗尼)、种种三摩提(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殊妙修行之路(方法),对阿难说:
“你虽然能够有很强的记忆,只是有益于多闻经法教说;而对于奢摩他(为禅定的异名,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此常具“观”(智慧)并用,称为止观)的微密观照,心还是未能觉了明悟。
你如今认真听,我现在为你进行分别开显明示,也能够令将来种种有漏(有漏就是有烦恼)众生都能获得菩提(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道果。
注解:
【大陀罗尼】:(术语)佛陀之咒语,云为陀罗尼。其中咒语多者,云为大。又美其功德。云为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提】:(术语)即三摩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FROM:【佛光大辞典】
【奢摩他】:为梵语 camatha 之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的异名,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此常具“观”(智慧)并用,称为止观。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分别】: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开示】: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开示者:谓他展转所生疑惑,皆能除遣。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开示者:谓即显示此应遍知,此应永断等差别故。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有漏】: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都叫做有漏法,而世间之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
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末学解说]▪
阿难!一切众生之所以轮回世间,是因为二种颠倒(倒见事理)执着分别而产生的妄见,在当下本处发生,随当下相应的业力轮转。
这两种妄见是什么呢?一是众生因各别不同业而生的妄见;二是众生因共性或共因而生的妄见。
注解:
【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分别】: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别业】:各别不同的业因。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同分】:梵语 sabha^ga。<一>又作有分、等分。分,自己之作用之义。 即根(感官之机能)、境(对象)、识(认识之主体)三者相互交涉,各别实现其自业之作用,各别完成其任务,称为同分。例如,眼根之自业为取色境,眼识之自业为缘色境,而色境之自业,则为眼根及眼识所取;如此,根、境、识三者相互交涉。各别实现其自业。反之,根、境、识三者若仅止于相互交涉,而不实现其各别之自业,则称为彼同分(梵 tat-sabha^ga),又作余有分、非等分。盖彼同分非为同分,然其与彼(指同分)种类相同,故称彼同分。此外,同分、彼同分二者,亦称为等分、非等分;自分、彼分;有分、余有分。(俱舍论卷二、顺正理论卷六、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卷七十二、杂阿毗昙心论卷一)((参见:彼同分)3204)
<二>为“众同分”之略称。指有情众生之共性或共因。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俱舍论卷五)((参见:众同分)474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
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
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
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
▪[末学解说]▪
“什么是别业妄见呢?
阿难!如同世间的人,眼睛有赤眚(眚,是一种眼睛生翳的病。因眼病伤火,故称其为赤眚),所以在夜晚中看到的灯光,就会有圆影,有五种颜色重叠。
你会如何认为呢?这夜灯所显现出的圆光,是因为灯而显现的呢,还是因为当下所见而显现的呢?
阿难!如果是因为灯而显现的,那么没有长眼翳的人为什么不能同样看见,难道是这圆影只有眼翳的人可以观看到吗?
如果是因为当下所见而显现出的色相(圆影),当下所见便已是色相(圆影)了,那么那个有眼翳的人看见的圆影又是什么呢?
注解:
【赤眚】:眚,是一种眼睛生翳的病。因眼病伤火,故称其为赤眚。摘自百度
-- [经文] --
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
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
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
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末学解说]▪
再有,阿难!如果这圆影离开灯,在别处显现,那么灯旁边也应可以观看到帷帐、席位有圆影显现;
如果圆影离开眼疾所见,在别处显现,就应当不是由眼睛看到的,不然为什么有眼疾的人能够看见圆影呢?
所以应当知道,圆影的根源在灯,因为眼睛生病才看到了圆影,圆影与眼疾所见都是因为眼睛生病,眼睛生病不是见性有病。
因而不应当说,圆影是因为灯显现,或是因为眼疾所见而显现,因为在这其中(圆影原本并不存在)其实既没有灯,也没有眼疾所见。
就如同第二月,不是月亮的本体,也不是月亮的影子。为什么呢?
观看的第二个月亮,是因为眼睛被捏而出现的。种种有智慧的人,不应当说,这捏着眼睛看到的第二个月亮,是有形的、或是无形的,是离开见而有、或不是离开见而有的;
同样的道理,是眼疾的原因看到了圆影,(圆影原本并不存在)现在要称谁,是因为灯显现、是因为见(眼疾所见)显现呢,何况再去分别不是因为灯显现、不是因为见(眼疾所见)显现呢?
注解:
【屏帐】:室中张设的帷帐。摘自百度
【几筵】:亦作“几梴”。犹几席。摘自百度
-- [经文] --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
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东西括量,
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
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
▪[末学解说]▪
“什么叫做同分妄见呢?
阿难!这阎浮提(详见下方注解)除了大海水之外,中间的平原陆地有三千大洲,正中的大洲,从东到西括量计算,
共有二千三百个大国,其余的小洲坐落在各海之中,
这中间或有三两百个小洲,或是有一个或二个,乃至三十、四十、五十个。
注解:
【阎浮提】:华译为赡部洲。阎浮是树名,译为赡部,因为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因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
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诸一切不祥境界。
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蚀珮玦彗勃飞流,负耳虹霓种种恶相,但此国见;
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
▪[末学解说]▪
阿难!假如在这些小洲里面,有一个小洲中只有两国,
其中的一个国家因为共同的恶业招感了恶缘,那么那个小洲这个国土中的众生,会看到种种一切不祥的境界。
也许会看见两个太阳,也许会见到两个月亮,甚至出现日月晕食、太阳旁边有缺口玉佩的云彩、彗星孛星、流星,太阳月亮旁边那个云彩,好象多出一个耳朵的赘瘤一样生疮一样、虹彩,这些种种灾厄之相,只会在这个国土中见到;
另一个国家的众生,看不见,也不会听闻到。
阿难!我现在为你,以这二件事的原理来进行说明。
注解:
【晕蚀】:日月之晕与食。摘自百度
【珮玦】:有缺口的环形佩玉。摘自百度
【彗勃】:彗星和孛星。彗星的尾巴,尤其对亮度或形状而言。通称扫帚星摘自百度
【飞流】:1.快速飞行。 2.指瀑布,飞泉。3.流星。摘自百度
【负耳】:太阳月亮旁边那个云彩,好象多出一个耳朵的赘瘤一样生疮一样。摘自百度
【虹霓】:就是虹彩了,虹霓就是公的母的,公的是虹,早晨的谓之虹,晚上的谓之霓,雌性的、阴性的,这个是虹霓。摘自百度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26 11:2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26 18:1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4 小时 )
-- [经文] --
“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
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
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
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
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那些众生是各别不同业而生的妄见,那么观看灯光中所显现的圆影,虽然好像是示现在面前之境,但最终那所见是因为眼疾才看到,眼疾是眼睛有了毛病并不是色(物质)所造成的,因而眼睛生病的众生不是见性有毛病。
例如你今日,以眼睛所观见到的山河国土以及一切众生,全部都是无始以来,见病(类似眼疾看到圆影)所形成的,
眼见与见缘(外境反映到心识上的影像)好像是示现在面前的境界,原本都是我的妙觉明心,所见到的缘由是眼睛有疾
觉知所看见的物象是因为眼疾而见(假象),就是本觉明心;觉知尘缘之相不是因眼疾而见,觉知自己的觉性是眼疾而生,但觉性不在眼疾之中(觉性不是眼疾),而是真实的见性。为什么还要叫觉闻知见(由听闻觉知产生知见)呢?
所以,你如今见到我和你以及世间十种类别的众生,全是眼疾所见;
(如果)所见不是眼疾者所见,那么其所见就是真精(真性),(因为)真性不是眼疾者,所以不叫见性。
注解:
【别业】:各别不同的业因。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眚】:所景切,目病生翳也。FROM:【祖庭事苑】
【见缘】:(术语)见分之缘影,即相分也。楞严经二曰:“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参见:四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分】:唯识宗所说识体(包括八识心王和五十一个相应心所)的四种功能。
一、相分,相就是相状、形相,即外境反映到心识上的影像;
二、见分,见是见照,由见分去见照它、认识它;
三、自证分,这时由心识的自体来证知“见分”的见照有无错误,这种证知的功能叫“自证分”;
四、证自证分,自证分证验之后,再度证知其结果有无缪误,这种再度证知的作用叫“证自证分”。四分者,四个部分之义。虽说是四分,事实上仍是一体,自证分和证自证分是识的自体,相分、见分是识的功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色】:梵语 ru^pa,巴利语同。ru^pa 系自 ru^p(造形)之动词语根变化而来,故含有“有形状”之意。又谓 ru^pa 是由 ru^(坏)之动词语根转变而来,有变坏、变化之意。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玆就广狭二义分述之:
<一>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即五蕴中之色蕴,五位中之色法(与心法相对)。乃质碍(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经论中对于色有诸种分法,据俱舍论卷一载,色包含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无表色等十一种。唯识宗分色为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等十一种。其中,法处所摄色是意识之对境,包括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等。
于此诸色法中,又可依其一一法之性而归纳成下列数种分类:(一)内色(五根)与外色(五境)。(二)细色(无表色,或指色界之色)与粗色(由极微所成之色,或指欲界之色)。(三)定果色(由定所生之色)与业果色(由业所造之色)。(四)可见有对色(指狭义之色,即色境)、不可见有对色(指声、香、味、触、五根)与不可见无对色(指无表色)等三种。(杂阿含经卷一、卷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根)1137、“五境”1171、“色蕴”2549、“法处所摄色”3389)
<二>眼根所取之境。对于声、香等而言,色乃专指眼根所识别之对象,如青、黄等质碍之境。五境之一,六境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又作色境、色处、色界。据瑜伽师地论卷一载,色大别有三种:(一)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二)显色,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等十二种。(三)表色,凡吾人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显然可表示于外,而令人目见者。盖此皆于五根、五境等色蕴中,特指眼根所取之境,故称为色。(识身足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顺正理论卷一、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有宗七十五法记卷一)((参见:表色)3513、“形色”3788、“显色”6922)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
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现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
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那些众生是因共性或共因而生的妄见,如同那些因为各别不同业因而生妄见的一个人,一个人眼睛有疾如同一个国家的人有眼疾
那个所见到的圆影是因眼疾的妄见而产生的,如同这个国土中的众生,因为共业齐同看到了不祥之相,是共同妄见的业障令瘴恶之相产生,都是无始以来由妄见所生的。
例如阎浮提三千大洲中,以及四大海(详见下方注解)、娑婆世界,连同十方种种有烦恼的国土及种种众生,都是净觉光明断除烦恼的殊妙本心,
见闻觉知因虚妄所以有了问题,和合虚妄而生、和合虚妄而死。
如果能够远离种种和合因缘及不和合因缘, 就可以灭除种种生死之因,圆满成就菩提、不生不灭的本性,清净本心、令本觉恒常永住。
注解:
【同分】:梵语 sabha^ga。<一>又作有分、等分。分,自己之作用之义。 即根(感官之机能)、境(对象)、识(认识之主体)三者相互交涉,各别实现其自业之作用,各别完成其任务,称为同分。例如,眼根之自业为取色境,眼识之自业为缘色境,而色境之自业,则为眼根及眼识所取;如此,根、境、识三者相互交涉。各别实现其自业。反之,根、境、识三者若仅止于相互交涉,而不实现其各别之自业,则称为彼同分(梵 tat-sabha^ga),又作余有分、非等分。盖彼同分非为同分,然其与彼(指同分)种类相同,故称彼同分。此外,同分、彼同分二者,亦称为等分、非等分;自分、彼分;有分、余有分。(俱舍论卷二、顺正理论卷六、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卷七十二、杂阿毗昙心论卷一)((参见:彼同分)3204)
<二>为“众同分”之略称。指有情众生之共性或共因。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俱舍论卷五)((参见:众同分)4749)FROM:【佛光大辞典】
【四大海】:<一>指须弥山四周之大海。于古代印度之世界观中,须弥山位于世界之中间,其周围有四大海,四大海中各有一大洲,四大海外则为铁围山。
<二>指环绕国土四周之海。大海为众河所归,乃水之积聚,其量为最。称四大海者,非指大海之部分,乃指其全部而言。如观无量寿经以四大海一词形容阿弥陀佛眼量之纵广。观无量寿经之第九观佛身(大一二·三四三中):“佛眼清净,如四大海水,清白分明。”据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载,一大海纵广为八万四千由旬,合四倍之大海则为三十三万六千由旬,而阿弥陀佛之眼量犹超过之,故称四大海,非指四种不同之大海。(观无量寿经疏(智顗))
<三>指有情众生之身体。有情之身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犹如苦海,故称四大海。宋朝择英法师作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偈中之“五须弥”乃指众生由五蕴色心相聚而成之我慢山,高如五须弥;“四大海”则指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之身,为一切苦之本。阿弥陀佛以白毫相光宛转于众生五蕴须弥我慢之山,令众生破除八万四千烦恼,去除我、法二执;又以绀青慈目照见众生,令悟四大皆空,苦海澄清,归于极乐。(净业纲要(灵源))FROM:【佛光大辞典】
【娑婆世界】:刹土无量,名称亦可无量。若就释尊应化本生刹土而言,则所谓娑婆世界也。娑婆又作沙诃,堪忍之义,故译作忍土。此界众生,甚能堪忍,故名。又作杂恶杂会者,谓三恶五趣杂会也。娑婆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是一佛摄化之境土也。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和合】:和合者,谓于因果众缘集会,假立和合。因果众缘集会者,且如识法因果相续,必假众缘和会,谓根不坏境界现前能,生此识作意正起,如是于余一切如理应知。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 [经文] --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
证菩提心和合起者,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闇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
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
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阿难!你虽然已经觉悟了本觉殊妙光明,觉性不是因缘性、不是自然性,但还是未能明了这觉性的本元,并不是和合而生、不和合而生。
阿难!我如今再以前尘(妄心前现之六尘境)问你。你如今还是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种种因缘性,令自己疑惑。
证得菩提之心是因和合而生,那么你现在殊妙清净的见精,是与光明和合吗?是与黑暗和合吗?是与通达和合吗?是与阻塞和合吗?
如果是与光明和合,那么你观见明相时,应当是明相显现在面前,什么地方夹杂着见精呢?所见之相可以分辨,夹杂混在一起是什么形像呢?
如果不是见者,如何看见明相呢?如果是见者,如何见到见性呢?
如果所见(见性)圆满,在什么地方与光明和合呢。如果明相圆满,应不和合见性,(所以)见性必然不同于明相;明相夹杂见性,就会失去见性、光明自己的名字。
明相夹杂见性就会失去光明的本性,所以,见性与光明和合是不对的,(见性)与黑暗、与通达、与阻塞和合,也是同样的道理。
注解:
【本觉】:(术语)众生之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相,照照灵灵,有觉知之德。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尔之性德,故曰本觉。即如来之法身也。然此本心体,无始以来,覆于无明烦恼,隐藏至于今日,一旦依修治之功,始显其性德,是曰始觉,然觉而观之,则始觉非别,原为本觉之体,故始觉本觉,咸同一致。本觉之外无始觉。始觉即与本觉同一也。仁王经中曰:“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起信论曰:“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前尘】:(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27 13:05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2-27 13:1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1 小时 40 分钟 )
-- [经文] --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
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
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
了明非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还有,阿难!你现在微妙清净的见精,是与光明和合吗?是与黑暗和合吗?是与通达和合吗?是与阻塞和合吗?
如果是与光明和合,在黑暗的时候,明相就已经灭尽,这见性即是不与种种黑暗和合。那么要如何见到黑暗呢?
如果见到黑暗的时候,(见精)不与黑暗和合,与光明和合,应当不会见到光明;既然见不到光明,如何是与光明和合呢?
如何了知是光明不是黑暗呢,(见精)与黑暗,通达,以及种种群塞和合,都是同样的道理。”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如果我这样思惟,这妙觉本元与种种缘尘(缘色声等之六尘)以及心念思虑是不和合的呢?”
注解:
【缘尘】:(术语)缘色声等之六尘也。楞严经二曰:“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长水之义疏曰:“悟知缘尘之心是影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和合】:和合者,谓于因果众缘集会,假立和合。因果众缘集会者,且如识法因果相续,必假众缘和会,谓根不坏境界现前能,生此识作意正起,如是于余一切如理应知。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 [经文] --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
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
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佛陀说:“你现在又说本妙觉元是不和合的。我再问你。这微妙的见精是不和合者,是不与光明和合吗?是不与黑暗和合吗?是不与通达和合吗?是不与阻塞和合吗?
如果是不与光明和合,那么见精与明相一定有边际。你认真观察看看,什么地方是明相?什么地方是见精?见精、明相各自以什么作为边际呢?
阿难!如果明相的边际中必定没有见精(二者不和合),彼此就不会相互触及,(见精)自然也就不知道其明相的所在,那么这个边际要如何形成呢?
以此类推,与黑暗、通达以及诸群塞,也是同样的道理。
-- [经文] --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
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
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再说,这微妙的见精是不和合的,是不与光明和合呢?是不与黑暗和合呢?是不与通达和合呢?是不与阻塞和合呢?
如果不与光明和合,见精与明性二者就会相互抵触矛盾,如同耳朵与明相,不会相互触及,
见精尚且不知到明相的所在,又如何去甄别分明,与明相和合是否合理呢?
以此类推,与黑暗、通达以及诸群塞,也是同样的道理。
注解:
【乖角】:抵牾;矛盾。违背情理。摘自百度。
-- [经文] --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无所得。
▪[末学解说]▪
阿难!你还是未能明白一切有为之诸法种种幻化之相,都是在当下之处出生起,随其在处而灭尽(生灭没有来去之处),虚幻妄想都称为相,其自性才是真实的,才是妙觉明体,
如此类推,乃至到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详见下方注解),都是因缘和合时虚妄产生,因缘别离时虚妄灭尽,
却不知道,生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去来之相,原本就是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恒长永住、微妙清明,如如不动、周遍圆满的妙真如性(真如为万法之实性,诸相不可得,故曰妙),在这真常的如来藏性中追求,去、来、迷、悟、死、生之相,不会有任何所得。
注解:
【浮尘】:(杂语)一切有为之诸法,浮尘不实,尘翳真性,故曰浮尘。楞严经二曰:“阿难,汝未明一切浮尘幻化相。”同长水疏曰:“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曰浮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阴】: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见五蕴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兹列表说明如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入】: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二处】:十二处者,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二处也。亦名十二入。即合六根六尘以言,谓之十二处。处者方所也,所依之义也。言根在内,尘在外,眼唯对色,耳唯对声等,各有所依一定方所也。言十二入者,入即涉入之义,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之故。如眼根对色,即能见色,是名眼入。耳根对声,即能闻声,是名耳入等。乃至一切可见之色,而对于眼,是名色入等是也。六根为内,名内六入;六尘为外,名外六入。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入
十二处┤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入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十八界】: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作用。兹列表说明如下:
【生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有生有灭,是有为法,不生不灭,是无为法。根据佛教的中道思想来说,一切有为法的生灭,都是假生假灭,不是实生实灭,若是实生实灭,即是无生无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真如性】:(术语)真如为万法之实性,诸相不可得,故曰妙。楞严经二曰:“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2-28 20:0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 09:4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3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精虚迥无所有,
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花,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是诸狂花,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
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花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花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花空旋合见眼;
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花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为什么五阴(色,受,想,行,识)本来即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呢?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的眼目观看晴朗明亮的天空,只有一个清净虚空,其他什么都没有,
这人无缘无故,一直不动眼睛瞪着看,使眼睛产生了疲劳,所以在虚空中看见了狂花(假象),还有一切狂乱的假相;要知道色阴(一般说为地水火风空见等,细说是无量的有形有相的万法,一般的是指无情物,属于器世界,无情世界)也是同样的道理。
阿难!这种种狂花(假象),不是从虚空而来,也不是从眼睛而出。是这样,阿难!
如果是从虚空而来,既然从虚空而来,就应当回入到虚空,如果有出有入,就不是虚空了,虚空如果不空,自然不会容纳这些狂花之相(假象)的生起与灭尽,如同阿难之体,不会再容纳另一个阿难一样。
如果是从眼睛而出,既然从眼睛而出,也应当回入到眼睛,那么(因为)这狂花之性从眼睛而出的缘故,所以也应当有见性。如果有见性,(见性)离去则花相消失,(见性)转回则能见到眼睛;
如果没有见性,(从眼睛)出会遮挡天空,转回会遮挡眼睛。如果还可以看见狂花,眼睛应当是没有翳病的,为什么(只有看见)晴空才叫做清明的眼睛呢?
所以应当明白,色阴(一般说为地水火风空见等,细说是无量的有形有相的万法,一般的是指无情物,属于器世界,无情世界)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五阴】:(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阴有荫覆与阴积之二义。(参见:蕴)。色,受,想,行,识,五法之名义,新旧皆同。(参见:五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兹列表说明如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真如性】:(术语)真如为万法之实性,诸相不可得,故曰妙。楞严经二曰:“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翳】:遮蔽,隐藏。摘自百度
【色阴】:一般说为地水火风空见等,细说是无量的有形有相的万法,一般的是指无情物,属于器世界,无情世界。摘自百度
【自然】: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
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即触入,
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
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譬如有人手脚安闲全身舒适,忽然之间如同忘记了生,感觉不到苦与乐,
这人无缘无故以二只手掌在空中相互摩擦,在二只手中虚妄的产生了涩、滑、冷、热种种触感;受阴(就是识根对识尘,因缘和合而产生当时当今这种一念直觉)也是同样的道理。
阿难!这些种种虚幻的触感,不是从虚空而来,不是从手掌而出。是这样,阿难!
如果是从虚空而来,既然能够触到手掌,为何不能触到身体呢?不应当是虚空有选择性的来触到哪里。
如果是从手掌而出,应当不用等到手掌在虚空相合(摩擦)才有触感。如果还是从手掌而出,那么手掌在虚空相合(摩擦),手掌就会知道;手掌自虚空中离开,触感应当回入
手臂、手腕、骨头、骨髓应当也会觉知触感回入时的踪迹,必然有本觉的妙心能够知道这个触感什么时候出、什么时候入,
那么自然有一个物体是在身体中往来的,为什么还要等到手掌在虚空中相合(摩擦)才会知道,再称之为触呢?
所以应当知道,受阴(就是识根对识尘,因缘和合而产生当时当今这种一念直觉)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宴安】:安逸享受。摘自百度
【百骸】:指人的各种骨骼或全身。摘自百度
【违顺】:违境与顺境之并称。又作顺违。感苦之境界,称为违境,即与自己之身心相违悖,以致引起痛苦、不快或嗔恚之环境皆属之。反之,感乐之境界,称为顺境。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下):“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六上):“以贪、嗔境顺违多故,自起烦恼,返堕恶道。”(法界次第卷上)FROM:【佛光大辞典】
【受阴】:一般的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能缘]对[所缘](五根为能缘,五尘为所缘),能缘对所缘叫因缘和合,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种[俱生意识],也叫[所缘缘],或者叫[增上缘]。就是识根对识尘,因缘和合而产生当时当今这种一念直觉。摘自百度
【觉心】:本觉的妙心,亦即觉悟不迷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醋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如是醋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
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
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
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踏悬崖与说相类。
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譬如有人,在谈说酸梅的时候,口中会有口水流出,假想踏上悬崖时会觉得足心酸涩;想阴(就是第6种意识心,也叫独头意识,佛在《楞严经》把意根说成是我们的心脏,对应第6种尘叫法尘。能缘为意根,所缘为法尘,因缘和合而产生第6种意识心。)也是同样的道理。
阿难!说到酸梅会有醋感,(这醋感)不是从梅子而生,也不是从口而入。是这样,阿难!
如果是由酸梅而生,梅子本身就有醋感,为什么要等别人说再有醋感呢?
如果是从口而入,就是这嘴巴听闻后有了醋感,为什么还需要等着用耳朵听闻呢?
如果只用耳朵来听闻,那么这口水为什么不是从耳朵中流出呢 ?假想踏上悬崖的觉受也是类似相同的。
所以应当知道,想阴(就是第6种意识心,也叫独头意识,佛在《楞严经》把意根说成是我们的心脏,对应第6种尘叫法尘。能缘为意根,所缘为法尘,因缘和合而产生第6种意识心。)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想阴】:就是第6种意识心,也叫独头意识,佛在《楞严经》把意根说成是我们的心脏,对应第6种尘叫法尘。能缘为意根,所缘为法尘,因缘和合而产生第6种意识心。
这种产生一般又分成两种情况:(1) 借助五种俱生意识,直接转成意识心,比如,眼识作为原材料,由意根通过眼识因缘和合,而妄加分别为意识心。(2) 通过意根回忆,而产生第6种意识心,所以叫独头意识,叫闭门造车。摘自百度。
-- [经文] --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如是,阿难!
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
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譬如有暴流,其波浪连续不断,前浪与后浪,(有先后顺序)不会相互逾越;行阴(一般说为第7识,也叫末那识、传达识,佛讲见性、见分、见精,就是讲第7识,可以细说为前7识、后7转识,前7转识通第8识、第9识,后七转识通6种意识心。前面的6种意识心,佛在小乘因缘法里,把它说成是离尘无体;离开了一定的时间、空间,六种意识心不存在,所以叫做生灭识,其实它没有办法生灭,通过第7识把六种意识心,统统传到第8识保存在那里,就变成阿赖耶识种子,就变成第7识的家当财富。)也是同样的道理。
阿难!这暴流的流动性,不是因为虚空而生,不是因为水而有;也不是水性,也不能脱离虚空与水。是这样,阿难!
如果是因虚空而生,那么种种十方世界的无尽虚空就都成了无尽的瀑流,整个世界全都会沦陷沉溺在瀑流之中。
如果是因水而有,那么这暴流的流动性应当不是水性,水性应具有相应的相状,应当可以示现其所在。
如果就是水性,那么在水流澄清(没有流动)的时候(暴流的流动性没有了),应当就不是水的体性了。如果脱离开虚空与水,虚空之外哪里有外呢(暴流如何存在),脱离水也不会有水流存在。
所以应当知道,行阴(一般说为第7识,也叫末那识、传达识,佛讲见性、见分、见精,就是讲第7识,可以细说为前7识、后7转识,前7转识通第8识、第9识,后七转识通6种意识心。前面的6种意识心,佛在小乘因缘法里,把它说成是离尘无体;离开了一定的时间、空间,六种意识心不存在,所以叫做生灭识,其实它没有办法生灭,通过第7识把六种意识心,统统传到第8识保存在那里,就变成阿赖耶识种子,就变成第7识的家当财富。)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行阴】:一般说为第7识,也叫末那识、传达识,佛讲见性、见分、见精,就是讲第7识,可以细说为前7识、后7转识,前7转识通第8识、第9识,后七转识通6种意识心。前面的6种意识心,佛在小乘因缘法里,把它说成是离尘无体;离开了一定的时间、空间,六种意识心不存在,所以叫做生灭识,其实它没有办法生灭,通过第7识把六种意识心,统统传到第8识保存在那里,就变成阿赖耶识种子,就变成第7识的家当财富。摘自百度。
-- [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
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
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譬如有人,取来一个频伽瓶((以瓶之形状似频伽鸟而得名。佛陀以频伽瓶比喻无空之去来,无识之生灭)),塞住其两孔,将瓶子装满虚空,千里远行送给他国;识阴(也叫阿赖耶识,指第8识,一切种子的仓库,属真妄和合之识,属虚无妄想,也叫颠倒梦想)也是同样的道理。
阿难!这样的虚空,不是从另一方(本国)而来,也不是从这一方(他国)而入。是这样,阿难!
如果从另一方(本国)而来,那么这个瓶子既然是贮满虚空而去的,这个瓶子所在处的虚空,就应当会减少(瓶子装满的)虚空。
如果从这方(他国)而入,打开孔倒瓶时,应当会见到有虚空出来。
所以应当知道,识阴(也叫阿赖耶识,指第8识,一切种子的仓库,属真妄和合之识,属虚无妄想,也叫颠倒梦想)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识阴】:也叫阿赖耶识,指第8识,一切种子的仓库,属真妄和合之识,属虚无妄想,也叫颠倒梦想。摘自百度。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二(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1 15:36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 15:4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5 小时 )
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三
-- [经文] --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即彼目精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
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
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
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
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
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再有,阿难!为什么六入(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本来即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呢?
阿难!那个眼睛一直瞪而引发疲劳的人,眼睛和疲劳,都是导致显现疲劳之相(眼前狂花之相—假象)的原因,
因为明、暗两种虚妄尘相,引发的妄见在其中吸取了明、暗两种尘相,称之为见性,
这个见性脱离明、暗二种尘相,最终是没有体性的。是这样,阿难!
应当要知道,这个见性不是由光明、黑暗而来,不是从眼根而出,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为什么呢?
如果是从光明而来,(见性所吸取的)黑暗尘相即会随之灭尽,应当就不会见到黑暗。
如果从黑暗而来,(见性所吸取的)光明尘相即会随之灭尽,应当就不会见到光明。
如果从眼根而生,必然就没有光明与黑暗二种尘相了。这样的见精(脱离了明、暗二种尘相),根本没有自己的体性。
如果在虚空中产生,眼前看到的尘象,归入时应当可以见到眼根;那么,虚空是自己在看,和你的眼入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六入】: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入】:﹝出法界次第﹞入,即趣入之义。谓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一、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为识所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分别五尘,能入于法,故名意入。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真如性】:(术语)真如为万法之实性,诸相不可得,故曰妙。楞严经二曰:“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尘】:(术语)妄为虚妄,尘为尘坌,一切世间之事物,体性虚妄,且污圣道,如尘坌,故名妄尘。楞严经七曰:“生灭二种妄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毕竟】:梵语 atyanta。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远离烦恼污染之绝对清净真理(如涅槃、实相、空性等),称为毕竟净;佛为众生究竟之所归依处,故称毕竟依;绝对空称为毕竟空;佛所证为究极之悟境,非他所能类比,称为毕竟觉(意同无上觉);究竟法界理性之智慧,称为毕竟智;宇宙万有实为空无,故终无常住,称为毕竟无常住。(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卷四十、注维摩经卷十、往生论注卷下)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
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
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
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
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
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
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譬如有人,用两手指急速塞住耳朵,因为耳根疲劳,所以头中有了声音,耳朵和疲劳,都是导致显现疲劳之相(头中有声之相—假象)的原因,
因为动、静两种虚妄尘相,引发的妄闻在其中吸取了动、静两种尘相,称之为闻性,
这个闻性脱离动、静二种尘相,最终是没有体性的。是这样,阿难!
应当要知道,这个听闻之性不是由动、静而来,不是从耳根而出,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为什么呢?
如果是从静而来,(闻性所吸取)动的尘相即会随之灭尽,应当就不会听闻到动。
如果是从动而来,(闻性所吸取)静的尘相即会随之灭尽,应当就不会觉知到静。
如果从耳根而生,必然就没有动与静二种尘相了。这样的听闻之体—耳根(脱离了动、静二种尘相),根本没有自己的体性。
如果在虚空中产生,有听闻之性就不是虚空了;如果虚空是自己在听闻,和你的耳入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耳入(谓耳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六入】:﹝出法界次第﹞入,即趣入之义。谓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一、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为识所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分别五尘,能入于法,故名意入。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菩提】:(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
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
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
若从通来,塞自随灭,云何知塞?
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
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体,本无自性。
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譬如有人,急速的抽缩鼻子很长时间产生了疲劳,就在鼻中有冷触的感觉,因为这冷触的感觉,可以分别通、塞的真假,如此类推乃至分别种种香、臭之气,鼻子和疲劳,都是导致显现疲劳之相(冷触之相—假象)的原因,
因为通、塞两种虚妄尘相,引发的虚妄嗅闻在其中吸取了通、塞两种尘相,称之为嗅闻性,
这个嗅闻性脱离通、塞二种尘相,最终是没有体性的。
应当要知道,这个嗅闻之性不是由通、塞而来,不是从鼻根而出,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为什么呢?
如果是从通而来,(嗅闻性所吸取)塞的尘相即会随之灭尽,如何能觉知塞呢?
如果是因塞而有,通的时候不能嗅闻到,又如何能觉知香、臭等触感呢?
如果从鼻根而生,必然就没有通与塞二种尘相了。这样的嗅闻之体—鼻根(脱离了通、塞二种尘相),根本没有自己的体性。
如果在虚空中产生,这嗅闻性自己应当可以回嗅你的鼻子,如果虚空是自己在嗅闻,和你的鼻入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鼻入(谓鼻根为识所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六入】:﹝出法界次第﹞入,即趣入之义。谓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一、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为识所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分别五尘,能入于法,故名意入。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
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
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
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
若甜苦来,淡即知灭,云何知淡?
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
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
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头舐吻嘴唇很长时间产生了疲劳,这个人如果生病了,就会有苦味,如果是无病之人,会微有甜触的感觉,
因为甜与苦而显现出舌根的功能,在舌头不动的时候,常常是淡性(没有味道)。舌头和疲劳,都是导致显现疲劳之相(甜苦之相—假象)的原因,
因为甜苦与淡两种虚妄尘相,引发的虚妄知味在其中吸取了甜苦与淡两种尘相,称之为知味性,
这个知味性脱离甜苦与淡的二种尘相,最终是没有体性的。是这样,阿难!
应当要知道,这个可以品尝出苦味、觉知淡味的知味性,不是从甜苦而来,不是因为淡性而有,不是从舌根而出,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为什么呢?
如果是从甜苦而来,(知味性所吸取)淡的尘相即会随之灭尽,如何能够觉知淡的味道呢?
如果是从淡性而出,(知味性所吸取)甜苦的尘相即会随之消失,又如何能够觉知甜苦的二种尘相呢?
如果从舌根而生,必然就没有甜苦与淡二种尘相了。这样的知味之根—舌根(脱离了甜苦与淡的尘相),根本没有自己的体性。
如果在虚空中产生,虚空自己觉知的味道不是你嘴里觉知的味道,如果虚空是自己觉知味道的,和你的舌入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舌入(谓舌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六入】:﹝出法界次第﹞入,即趣入之义。谓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一、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为识所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分别五尘,能入于法,故名意入。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
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
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
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
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
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
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譬如有人,用一只冷手触摸另一只热手,如果冷的势力多于的势力,热手会变冷,如果热功胜于冷者,冷手就会变热,
以这样双手想合的触觉,可以显现出(双手)是否相离,冷热势力的形成因为长时间的触摸。身体和疲劳,都是导致显现疲劳之相(冷热之相—假象)的原因,
因为离、合两种虚妄尘相,引发的虚妄知觉在其中吸取了离、合两种尘相,称之为知觉性
这个知觉体,脱离了离合与违顺的尘相,最终是没有体性的。是这样,阿难!
应当要知道,这个知觉性,不是从离、合而来,不是因为违顺而有,不是从身根而出,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为什么呢?
如果是从合时而来,(知觉性所吸取)离的尘相即会随之灭尽,如何能够觉知离开了呢?违顺二相,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从身根而生,必然就没有离、合、违、顺四种虚妄尘相了。你身体的知觉性—身根(脱离了离合与违顺的尘相),根本没有自己的体性。
如果在虚空中产生,虚空是自己知觉的,和你的身入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身入(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六入】:﹝出法界次第﹞入,即趣入之义。谓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一、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为识所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分别五尘,能入于法,故名意入。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2 16:5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2 16:5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妄,
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逾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
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
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
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
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
若从灭有,生即灭无,孰知生者?
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花,毕竟无性。
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譬如有人,疲劳困倦就会睡觉,睡好之后就醒了,观览到的尘相会成为记忆,失去记忆就是忘记了,
因为这颠倒生、住、异、灭(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而吸取种种妄习集中归入(意根),有秩序不相互逾越,称之为意知根。意识和疲劳,都是导致显现疲劳之相(生灭之相—假象)的原因
因为生、灭两种虚妄尘相,集合种种知见在意知根中吸取内尘(指意识所缘之法尘。“外尘”之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为意识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见闻(末学理解为外尘)要违逆生死之流但无法达到,称之为觉知性
这个觉知性,脱离了寤寐(醒和睡)与生灭的二种尘相,最终是没有体性的。是这样,阿难!
应当要知道,这个觉知之根,不是从寤寐(醒和睡)而来,不是因生灭而有,不是从意根而出,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为什么呢?
如果是从醒而来,(觉知性所吸取)睡的尘相即会随之灭尽,那怎样是醒着的呢?
如果生时必定有,灭尽时即会同时无,那要让谁来领受灭尽呢?
如果从灭时而有,生时即是灭的尘相消失,谁能知道是生者呢?
如果从意根而生,寤寐(醒和睡)二种虚妄尘相是随着身体而开合的,如果脱离了这二体,这个觉知这等同于虚空之花,根本没有自己的体性。
所以应当知道,意入(谓意根分别五尘,能入于法,故名意入)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生住异灭】:(杂语)有为法之四相也。(参见:四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相】: (名数)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俱舍论五曰:“颂曰:相,谓诸有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为相,法若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此于诸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为异,能坏为灭。”小乘有部谓离所相之法,则有能相之别体,成实及大乘,谓此四相唯为有为法变异之差别,非有所相与能相之别体。因之有部之四相,为实法,成实及大乘之四相为假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内尘】:指意识所缘之法尘。“外尘”之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为意识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FROM:【佛光大辞典】
【六入】:﹝出法界次第﹞入,即趣入之义。谓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一、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为识所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分别五尘,能入于法,故名意入。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逆流】:<一>“顺流”之对称。于生死之流中,逆向而上,以入于觉悟之境界。有情众生于无始以来,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而难以超脱轮回,故须以逆流之心对治之。湛然于授菩萨戒仪举出逆流十心:(一)正信因果心,(二)自愧克责心,(三)怖畏恶道心,(四)发露瑕疵心,(五)断相续心,(六)发菩提心,(七)修功补过心,(八)守护正法心,(九)念十方佛心,(十)观罪性空心。((参见:顺流)5356)
<二>声闻四果之一。即指须陀洹。须陀洹之人起无漏智,证见正理,永逆生死之流转,而渐趣涅槃之道,故称逆流。FROM:【佛光大辞典】
【顺流】:梵语 anusroto-ga^min,巴利语 anusota-ga^min。又作随流。为“逆流”之对称。谓众生随顺三界、六道生死之流,而轮转于迷界。如众生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违背涅槃之道;即为流转生死之因果。反之,断三界惑障,违逆生死之流,趣入涅槃之道,则称为逆流;即为还灭之因果。又据摩诃止观卷四上载,修行之人因“顺流十心”而颠倒造恶,积集重累,流转生死,须以“逆流十心”对治此等过失。顺流十心即:(一)无明昏闇心,众生内心为无明所迷惑,妄计人我执,起颠倒妄想,广造众业,流转生死。(二)外顺恶友心,指众生内具烦恼,外为恶友迷惑而失正行之心。(三)无随喜心,谓对他人之善行不能随喜。(四)纵恣三业心,谓任意造身口意三业罪。(五)遍一切处起恶心,众生所造恶事虽不广,然为恶之心遍布一切处。(六)常念恶事心,众生唯起恶心,增长恶事,昼夜不绝。(七)覆藏罪心,掩蔽己过,无悔改心。(八)不畏恶道心,谓鲁钝无识,不畏趣入恶道。(九)无惭无愧心,造诸恶业,而无惭愧心。(十)一阐提心,谓否定一切因果道理。(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六、俱舍论卷十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二)((参见:逆流)4327、“逆流十心”4327)FROM:【佛光大辞典】
【寤寐】:醒和睡。摘自百度
-- [经文] --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
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
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再有,阿难!为什么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本来即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呢?
阿难!你观看这祇陀(舍卫国波斯匿王太子之名)树林以及种种泉池。是如何想的?这些是因为色尘产生眼根所见呢?还是眼根中产生了色相呢?
阿难!如果是眼根中产生了色相,那么见到虚空时,(虚空)没有色相,色性应当就销亡了,既然销亡了则显现出的一切就都没有了,色相既然没有了,谁能来证明虚空的质性呢?
虚空也是如此。如果是色尘产生眼根所见,那么观看虚空时,(虚空)没有色尘,见性应当就销亡了,销亡则是一切都没有了,谁能来证明是虚空还是色尘呢?
所以应当知道,见性与虚空、色尘都没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色尘与见性都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真如性】:(术语)真如为万法之实性,诸相不可得,故曰妙。楞严经二曰:“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祇陀】:(人名)Jetr! Jeta,旧称祇陀。新称逝多,誓多。译曰胜。舍卫国波斯匿王太子之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
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
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
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
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
若无来往,亦复无闻。
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你再听此祇陀园中,斋食置办好了击鼓、大众集合好了撞钟,钟鼓的音声前后相续。
是如何想的?这些是因为这音声来到耳边呢?还是因为耳根到了音声之处呢?
阿难!如果是这音声来到耳边,如同我在室罗筏城乞食的时候,在祇陀林就不会同时有我;
这音声必然来到阿难的耳处,那么目连、迦叶应当都不能听闻到,何况是这里面的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听闻到钟声可以同时能来到斋食之处呢。
如果是你耳根到了那音声之处,如同我回到祇陀林中时,在室罗城就不会同时有我;
你听闻到鼓声,其耳根就已经到了击鼓的处所,钟声如果一同发出,应当就不能听闻到了,何况在这里面再有象马牛羊的种种音响呢。
如果(音声与耳根)没有来往之处,那么也是不能听闻到的。
所以应当知道,耳根与音声都没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耳根与声性都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3 17:02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
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
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
是故当知香臭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二处
▪[末学解说]▪
“阿难!你再来嗅闻这个香炉中的栴檀(檀香),这檀香若是只燃烧一铢,室罗筏城的四十里内也能同时闻到香气。
是如何想的?这香气是因为栴檀木而生呢?还是生于你的鼻根呢?还是生于虚空呢?
阿难!如果这香气是生于你的鼻根,称说是从鼻根所生,就应当由鼻根而出,鼻根不是栴檀(檀香),为什么鼻根中会有栴檀的香气呢?
称说你嗅闻到了香气,那么(香气)应当是从鼻根进入的,这和前面从鼻根中生出香气自相矛盾,所以这样说是不对的。
如果是生于虚空,虚空之性恒常永在,香气也应当是常在的,为什么还要借着香炉燃烧这枯木才能产生香气呢?
如果是生于旃檀木,那么这香的特质会因为燃烧而形成烟,如果鼻根是因为烟气而嗅闻到香气,但这烟气升腾到空中不会到达很远的地方,四十里内又如何能够都嗅闻到呢?
所以应当知道,所嗅的香臭与能嗅的鼻根都没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能嗅的鼻根与所嗅的香臭都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栴檀】:檀香。摘自百度
【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摘自百度
-- [经文] --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
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
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你常常二时(朝、夕二时)在大众中持钵乞食,在这期间或者能遇到有人布施酥酪、醍醐(五味之一。制自牛乳),称之为上味(指最佳味)。
是如何想的?这上味是生于虚空中呢?还是生于舌根中呢?还是生于食物中?
阿难!如果这上味是生于你的舌根,在你的口中只有一条舌头,舌头这时已有了酥味,那么遇到黑石蜜(冰糖)时应当也不会转移变化,如果舌头不会变化转移,就不能称为可以觉知味道,如果会变化转移,舌头并不是多体,为什么多种味道这一条舌头都能觉知呢?
如果是生于食物,食物并没有根识可以分别,又如何能够知道自己是什么味道呢?
即使食物能够自知味道,就等同于其他人在吃食物,与你有什么关系呢,称为是味道的觉知呢?
如果是生于虚空,你品尝这虚空应当是何种味道呢?
一定认为虚空假设是咸味,既然让你的舌头是咸的,也应当让你的脸是咸的,那么这个世界的人就等同于大海里面的鱼;既然全都在咸味中,就不能觉知淡味了,那么不能识别淡味也就不能觉知咸味,如果都不能觉知,为什么称名为味道呢?
所以应当知道,能尝味的舌根与尝味都没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舌根与尝味都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二时】:<一>时分假、实二种,即:(一)迦罗时(梵 ka^la,巴同,译为实时),指能以数量计量之时间而言。此乃戒律中所说之时间,如食时、非食时。(二)三摩耶时(梵 samaya,巴同,译为假时),指某一时间而言。如经云“一时佛在舍卫国……”,此所言之时,即指假时。(大智度论卷一)
<二>指朝、夕二时。FROM:【佛光大辞典】
【醍醐】:(饮食)五味之一。制自牛乳。味中第一,药中第一。涅槃经三曰:“醍醐者名世间第一上味。”又曰:“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众生热恼乱心。”同八曰:“云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纯得醍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味】:指最佳味。往生要集卷中载,阿弥陀佛以饮食施与众生之故,遂得上味相;其舌下有二宝珠,流注甘露,滴舌根上,诸天世人及十地菩萨均无此舌根,亦无此味。又楞严经中,以酥酪醍醐为世间诸味中之最上者。FROM:【佛光大辞典】
【石蜜】:梵语 pha^N!ita。冰糖之异称。五分律卷五作五种药之一。苏悉地羯啰经卷上分别烧香品作五香之一。善见律卷十七(大二四·七九五中):“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蔗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尼者,此是蜜也。”正法念处经卷三(大一七·一七上):“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三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本草纲目记载,石蜜,又称乳糖、白雪糖,即白糖,出产于益州(四川)及西戎。用水、牛乳汁、米粉和沙糖煎炼作成饼块,黄白色而坚重。主治心腹热胀,滋润肺气,助益五藏津。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
于意云何,此摩所知,唯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
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
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
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你常常在晨朝(即指辰时,即今之八时顷;或谓由卯时至巳时,即今六时至十时顷。为六时之一。又作清旦,晨旦、平旦。寺院中,于此时勤修佛事,称为晨朝)以手摩头。
是如何想的?这摩头的觉知,只有接触到的时候才有。能触的觉知是在手呢?还是在头呢?
如果是在手,那么头则不能觉知,如何形成触呢?
如果是在头,那么手则没有用处了,如何称之为触呢?
如果是各自都有觉知,那么你阿难就应当有二个身体了。
如果头与手是同一个触而生,那么手与头应当是一体的,如果是一体的,触则无法形成了(没有能触、也没有所触);如果是两个个体,能触的觉知又在哪里呢?
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
能触的觉知不是触觉产生的地方,触觉产生的地方没有能触的觉知。也不应该是虚空与你形成了触觉。
所以应当知道,触觉与身根没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身根与触觉都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晨朝】:梵语 pu^rva^hN!a,巴利语 pubbaN!ha。即指辰时,即今之八时顷;或谓由卯时至巳时,即今六时至十时顷。为六时之一。又作清旦,晨旦、平旦。寺院中,于此时勤修佛事,称为晨朝,或作晨课、朝课、早课。善导之往生礼赞偈,谓晨朝为六时之第五时。(阿弥陀经、般若理趣经、摩诃僧祇律卷六僧残法)((参见:六时)1283)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4 17:12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
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
▪[末学解说]▪
“阿难!你常常将意根中所攀缘的善、恶、无,标记成三种属性,并生成相应的法则。
那么这法尘是在心中所生呢?还是应当脱离心而有其他的处所呢?
注解:
【方所】:(杂语)方角与所处也。法华经曰:“善应诸方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尘】: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吾人日常动作,虽已过去,但前尘往事,忆念不忘,这就是法尘的作用。六尘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
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
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
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
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
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就是在心中,那么法(则)就不是(法)尘(谓一切世间之事法。)(末学理解为善、恶、无),既然不是心所攀缘的,如何成为法尘的处所呢?
如果是脱离心而有其他的方所,那么法的自性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如果知道则称之为心,(这心是在其他方所,所以)不是你的心,(既然称之为心,所以)也不是尘;如果相同于他方处所的心,是你也是你的心,为什么你的心会有两个呢?
如果不知道,那么这个法尘既不是色、声、香、味,也不是离合冷暖以及虚空等相,此尘要如何存在呢?
如果现在色相、虚空都不能显示其所在,那么法尘不应当在人间,应当在更有的虚空之外,也就不是心所攀缘的处所,那么这个法尘的处所是谁建立的呢。
所以应当知道,法与心都没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法尘与意根是虚妄的,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尘】:(术语)谓一切世间之事法,染污真性者。四尘五尘六尘等。法界次第曰:“尘即垢染之义,谓此六尘能染污真性故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能坌名尘,坌污心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
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
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
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
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
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再有,阿难!为什么十八界(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本来即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呢?
阿难!正如你所明了的,眼根与色尘互为因缘进而产生了眼识,这个眼识是因眼根所生,以眼睛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还是因为色尘所生,以色尘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
阿难!如果是因眼根所生,既然没有色尘、虚空,也就没有可分别的,纵然有你的眼识又有什么作用呢?你的见性又不是青黄赤白,不能显现分辨,要从哪里建立划分这个界呢?
如果眼识是因色尘所生,虚空没有色尘时,你的眼识应当灭尽,又如何能识知是虚空性呢?如果色相发生改变时,你也识知其色相发生了迁变,说明你的眼识没有随之改变,这个界应当如何确立呢?
如果眼识色尘的迁变而改变,界相就自然没有了;如果不变那么眼识即是恒在的。既然眼识从色相所生,应当就不能识知虚空的所在。
如果眼识是眼根和色尘共同作用而产生,合在一起则中离(如果是眼根、色尘相合而生,所生的眼识,就会在中间分离),离则两合(如果是眼根和色尘相离而生,那么所生的眼识,又是眼根与色尘的和合),体性杂乱又如何形成界呢?
所以应当知道,眼根和色尘互为因缘,生出眼识界。眼识不从眼根生,不从色尘生,不从眼根色尘合生,三处都没有。眼识与色相以及色界,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十八界】:梵语 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俱舍论卷一)((参见:十二处)343)FROM:【佛光大辞典】
【界】: 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不相混杂。 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5 17:04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6 12:5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3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
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
▪[末学解说]▪
“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耳根与声尘互为因缘进而产生了耳识。
这个耳识是因耳根所生,以耳根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还是因为声尘所生,以声尘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
注解:
【声】:(术语)五尘之一。为四大种之所造,属于色法。耳根所对之境也。有八种之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界】: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不相混杂。 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耳识】:(术语)六识之一。由耳根生起分别声境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
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
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
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
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
阿难!如果耳识是因耳根所生,动静二种相状如果不显现在前,耳根不能形成觉知,必定就不能觉知;觉知尚且没有形成,耳识要如何形成相貌呢?
如果耳识是从耳闻所生,没有动静二种相状,耳闻就无法形成。耳根要如何与声尘接触形成识界(自持其体,而与他差别,故名识界)呢,这耳识之界从哪里建立呢?
如果耳识是产生于声尘,耳识因为声尘而有,那么就与听闻无关,不听闻就失去了声相的所在;
耳识从声尘产生,声尘因听闻而有声相,听闻应当有闻识,不听闻就没有识界(差别)。那么听闻就同于声尘,如果耳识已被听闻到,谁又能知道听闻的是耳识呢,如果不知道就如同草木了。
不应当说耳识由声尘、听闻夹杂合成,界是没有中间位置的,那么内外之相要从哪里形成呢?
所以应当知道,耳根和声尘互为因缘,生出耳识界。耳识不从耳根生,不从声尘生,不从耳根声尘合生,三处都没有。耳识与声尘以及耳识界,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识界】:(界名)十八界之一。六识心王及八识心王,自持其体,而与他差别,故名识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耳识界】:谓识依耳根能闻诸声,名耳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
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末学解说]▪
“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鼻根与香尘互为因缘进而产生了鼻识。
这个鼻识是因鼻根所生,以鼻根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还是因为香尘所生,以香尘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
注解:
【界】: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不相混杂。 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
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
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
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
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
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
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则非生,不知非识。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
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鼻识是因鼻根而生,那么你心中什么是鼻子呢?是鼻子的肉形双爪之相呢?还是鼻子的嗅知动摇之性呢?
如果鼻子是取肉形,那么肉形应属身根,身根觉知即是触,应当叫身根而不是鼻根,如果叫做触就是尘,鼻根尚且连名字都没有,如何建立鼻识界呢?
如果鼻子是取嗅知,你的心中又是以什么来觉知的呢?如果以肉形来觉知,那么肉形(属身根)的觉知应是触觉而不是鼻子;
如果以虚空来觉知,虚空是自身觉知,肉形应当没有觉知,这样来说,应当虚空是你,而你的身体没有觉知,(虚空无所在)那么今日的阿难也应当是无所在的;
如果以香尘为嗅知,嗅知属于香尘自身,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香臭之气必定是生于你的鼻根,那么香臭这两种流动的气体,就不是生于伊兰木及栴檀木的,没有这两物,你自己用鼻子嗅闻,是香是臭呢。
如果是臭就不是香,如果是香应当就不是臭,如果香臭两种都能嗅闻到,那么你一个人应当有两个鼻子,对我提问的难道有两个阿难吗?谁又是你的本体呢?
如果鼻子只有一个,那么香臭就没有两种,臭既是香,香也是臭,没有香臭二种自性,那么鼻识界要从哪里建立呢?
如果因为香尘产生,鼻识因香而有,如同眼睛能看见但不能看到眼睛自身,(以此类推)因香而生应当不能嗅知香自身,如果能嗅知,就不是香所生,如果不能嗅知就不是鼻识。
香不能嗅知有无,那么香识界就不能形成;鼻识不能嗅知香,香识界就不是从香建立的,(鼻识)既然不在中间,也就不能形成内根外尘,那种种闻性终究都是虚妄的。
所以应当知道,鼻根和香尘互为因缘,生出鼻识界。鼻识不从鼻根生,不从香尘生,不从鼻根香尘合生,三处都没有。鼻识与香尘以及鼻识界,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鼻识界】:谓识依鼻根能嗅诸香,名鼻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6 12:56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6 12:5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
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末学解说]▪
“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舌根与味尘互为因缘进而产生了舌识。
这个舌识是因舌根所生,以舌根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还是因为味尘所生,以味尘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
注解:
【声】:(术语)五尘之一。为四大种之所造,属于色法。耳根所对之境也。有八种之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界】: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不相混杂。 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
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
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
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舌识)是因舌根而生,那么种种世间的甘蔗(甜)、乌梅(酸)、黄连(苦)、石盐(咸)、细辛、姜桂(生姜和肉桂)就都是没有味道的了。
你自己尝自己的舌头,是甜还是苦呢?如果舌性是苦的,那么谁来尝舌的味道呢?舌头不会自己尝自己的味道,又是谁知觉的味道呢?
如果舌性不是苦的,味道自己不会生出来,如何建立舌识之界呢?
如果是因味尘而生,舌识自己成为了味道,那么就与舌根相同,应不会自己尝自己的味道,如何分辨识知是味道或不是味道呢?
再有,一切味道不是从一种物体产生的,既然味道生出这么多,舌识也应当是多体啊,舌识与舌体如果是一体,必然是味道而生(只有一种味道)。
咸、淡、甘、辛、和合共生,种种味道变异之相如果同成为一种味道,应当就没有分别了,既然没有分别,那么就不能叫做识,又如何叫舌、味、识之界呢?
也不应当是虚空产生了你的心识。如果舌根、味尘和合,就会在其中失去了自己的自性,那么这个界要如何建立呢?
所以应当知道,舌根和味尘互为因缘,生出舌识界。舌识不从舌根生,不从味尘生,不从舌根味尘合生,三处都没有。舌识与味尘以及舌识界,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识界】:(界名)十八界之一。六识心王及八识心王,自持其体,而与他差别,故名识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舌识界】:谓识依舌根能尝诸味,名舌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
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末学解说]▪
“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身根与触尘互为因缘进而产生了身识。
这个身识是因身根所生,以身根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还是因为触尘所生,以触尘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
注解:
【界】: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不相混杂。 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身识】:谓身根由对触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觉触,是名身识。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
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
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即汝识生从谁立界?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身识)因为身根而生,必然没有合、离,那么(合、离)这二种感觉,身根是如何识别的呢。
如果(身识)是因为触尘而生,那么必然就不需要你的身体了,谁又能够没有身体而觉知合、离这两种感觉呢?
阿难!物体不能自触而有觉知,身体觉知是因为有触,身体能觉知即是触,能觉知触是身体
如果是触,就不是身体,如果是身体,就不是触,身体与触二种相状,本元没有处所,如果与身体和合,就成为身体自己的体性,如果离开身体,即是虚空等相,如果内(身根)外(触尘)无法形成,中间(身识)要如何界立呢?
如果中间(身识)不能成立,内(身根)外(触尘)自性为虚空,那么你的身识要从哪里建立界立呢?
所以应当知道,身根和触尘互为因缘,生出身识界。身识不从身根生,不从触尘生,不从身根触尘合生,三处都没有。身识与触尘以及身识界,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身识界】:谓识依身根能觉诸触,名身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
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
▪[末学解说]▪
“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意根与法尘互为因缘进而产生了意识。
这个意识是因意根所生,以意根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还是因为法尘所生,以法尘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
注解:
【界】: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不相混杂。 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
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
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
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
汝识决定依于法生,汝今谛观法法何状?
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
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
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意识)因为意根而生,那么在你的意根中必然有所思量,所以才能显现出你的意根。
如果没有现前的法尘,意根是不能产生的,离开了缘尘(意根)就无形了,意识又将如何作用呢?
再有,你的识心与种种思量,都有明了识别的属性,它们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呢?
如果相同,意识就是意根,为什么(意识)是意根所生呢?如果不同,就应当不能识别。如果不能识别,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如果能够识别,是如何识别意识的呢?只有相同与不同,二种都不成立,这个界要如何建立呢?
如果是(意识)因为法尘而生,世间种种法都离不开五尘(色、声、香、味、触)。你观察色法(详见下方注解),以及种种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分别对应五根(眼、耳、鼻、舌、身),都不是意根所摄。
如果你的意识决定是依于法尘而生,那么你现在认真观察法尘,法尘是何种相状呢?
如果脱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超越了这些相状,最终一无所得的。
生是因色空等尘相而生,灭是因色空等尘相而灭,(意识)产生的原因(法尘)既然没有了,由此产生的意识又作何形相呢?没有相状,这个界如何而生呢?
所以应当知道,意根和法尘互为因缘,生出意识界。意识不从意根生,不从法尘生,不从意根法尘合生,三处都没有。意识与法尘以及意识界,根本不是由因缘而生、也没有自然性。”
注解:
【识界】:(界名)十八界之一。六识心王及八识心王,自持其体,而与他差别,故名识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意识界】:谓识依意根而能分别一切法相,名意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五尘】:﹝出法界次第﹞尘,即垢染之义。谓此五尘能染污真性故也。
[一、色尘],谓眼所见青黄赤白及男女形貌等色,是名色尘。
[二、声尘],谓耳所闻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是名声尘。
[三、香尘],谓鼻所嗅栴檀沉水饮食,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四、味尘],谓舌所尝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是名味尘。
[五、触尘],谓身所触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上妙衣服等,是名触尘。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色法】:梵语 ru^pa-dharma。广义言之,乃总称物质之存在。泛指有质碍之物,即占有一定之空间,具有自他互相障碍,及会变坏之性质者。一切法可分为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五位,其中色法在五蕴分类中称为色蕴,心法称为识蕴。在小乘俱舍五位七十五法和大乘法相宗五位百法中均将色法分为三类十一种:(一)五根(眼、耳、鼻、舌、身),(二)五境(色、声、香、味、触),(三)无表色。在五位七十五法中,色法在心法之前,因其能引起贪欲爱乐等染法,被视为最重要之对治对象;而五位百法中,色法则在心法、心所法之后,乃因其不能独立生起,而仅为前二者之变现。((参见:心)1395、“色”2541)FROM:【佛光大辞典】
【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7 16:03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
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
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如来常常说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一切世间的种种变化,都是因为四大(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和合而发明的。
为什么如来将因缘、自然这二者都排除、摒弃掉呢?
我现在确实不知道这义理是什么,恳请如来垂怜,慈悲哀愍,为众生开示中道真实、究竟的义理,没有戏论(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之法。”
注解:
【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大】:(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排摈】:排斥、摈弃。摘自百度。
【戏论】:梵语 prapan~ca。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大三○·八一五上):“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
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九种戏论。三种为:(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九种为:(一)通计我,(二)约计是我,(三) 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二种戏论:(一)于真实之理生戏论,(二)于世间之事生戏论。此外,中观论疏卷一亦列举五种戏论。(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参见:爱论见论)546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
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
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
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
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告诉阿难尊者说:你先前厌舍远离声闻、缘觉等小乘(对于大乘之称。求佛果为大乘,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为小乘)佛法,发心精进勤修,追求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所以我现在开示你第一义谛(二谛之一。即最殊胜之第一真理。为“世俗谛”之对称。略称第一义)。
为什么又将世间的戏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妄想因缘来缠附困扰你自己呢?
你虽然多闻佛法,如同读药方之人,真药出现在面前却不能分别,所以如来说真是可怜可愍啊。
你现在认真仔细听,我为你进行分别开示,也令未来修行大乘的众生能够通达真如实相。”
阿难默然安静,承接佛陀的圣旨。
注解:
【厌离】:梵语 udvega 或 sam!vega。于物生厌而舍去之意。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成唯识论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小乘】:(术语)梵名希那衍Hinaya%na%,对于大乘之称。求佛果为大乘,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为小乘。佛果者谓开一切种智,为尽未来际众生化益之悟。阿罗汉果与辟支佛果,虽有浅深之别,然皆为灰身灭智归于空寂涅槃之悟。乘者,运载之义,指使人乘之至其悟岸之教,以四谛为至阿罗汉果之教体,以十二因缘为至辟支佛果之教体。如此小乘有二道,故亦谓之二乘。又此二乘为佛成道后十二年间经律论三藏之所诠,故天台称之为三藏教。佛灭后印度之小乘分总别二十之流派,来我国后,遂立宗名俱舍,成实,及律三者,即小乘也。是皆为佛随他意之说法,姑以调熟下劣根性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乃至化一人我则堕悭贪。”法华经游意下曰:“今以二义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曰大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FROM:【佛光大辞典】
【第一义谛】:梵语 parama^rtha-satya,巴利语 paramattha-sacca。二谛之一。即最殊胜之第一真理。为“世俗谛”之对称。略称第一义。又称胜义谛、真谛、圣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总括其名,即指深妙无上之真理,为诸法中之第一,故称第一义谛。
佛教各宗派对第一义谛所下之定义不尽相同,如小乘说一切有部将单一而不可分解之对象视为真实存在之认识,称为胜义谛;中观学派则认为诸圣贤了解缘起性空之理,洞彻世俗认识之颠倒,以此道理为真实,称为真谛;小乘经部及瑜伽行派等则将佛教智慧及依此智慧为对象之理解,称为胜义谛。就大乘而言,则主要藉真谛与俗谛二者调和世间与出世间之对立,将此二谛联系起来观察现象,称为中观、中道,为大乘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此外,禅林多用第一义,相对于第二义之相待差别,特以第一义来诠显绝对不可思议之境界。第一义复称向上门、正位等;第二义则称向下门、偏位等。(俱舍论卷二十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显扬圣教论卷二、卷六)((参见:二谛)244)FROM:【佛光大辞典】
【戏论】:梵语 prapan~ca。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大三○·八一五上):“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
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九种戏论。三种为:(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九种为:(一)通计我,(二)约计是我,(三) 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二种戏论:(一)于真实之理生戏论,(二)于世间之事生戏论。此外,中观论疏卷一亦列举五种戏论。(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参见:爱论见论)5463)FROM:【佛光大辞典】
【当来】:来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通达】: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
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
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
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
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
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如你所言,地水火风这四大和合,产生了世间的种种变化。
阿难!如果这四大的体性不是和合的,地水火风就不能交杂和合,就如同虚空不能和合种种色相一样;
如果(四大的体性)是和合的,就会一同变化,始终相辅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同旋转的火轮一样没有休息。阿难!就如同水结成冰,冰又还原成水。
你观察地大的自性,粗的是大地,细的是微尘,分析至极小的邻虚尘(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是色边际(谓此色尘分析,至于微细色相之际,人、天之眼所不能见,是为色边际也)相七分之一,更进一步分析邻虚(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即是虚空,有空性。
阿难!如果把这邻虚分析成虚空,那么虚空应当生出色相。
你现在问:‘因为和合的缘故,生出世间种种变化之相。’你且观察这一邻虚尘(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是用几个虚空和合而有呢?因此,不是邻虚和合而成了邻虚。
再有,邻虚尘分析成为虚空者,是用几种色相来合成虚空的呢?
如果是色相和合,和合的色相则不是虚空;如果是虚空和合,和合的虚空则不是色相。色相还可以再分析,虚空要怎样和合呢?
你的本元不知道如来藏中,性色(如来藏中之妙色)就是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是真色(真空之妙色。依此真善妙色者,称为法身有相),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不同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大】:(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邻虚】:(术语)又曰邻虚尘。新译曰极微。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胜论外道谓此邻虚于三灾劫末时亦不坏,分散于虚空而常住。佛教之小乘有部宗,虽立极微为实有。然以为因缘所作,业力尽,极微亦坏,故明为无常生灭。是内外道之区别也。楞严经三曰:“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百论序疏曰:“外道计,邻虚无十方分,圆而是常,(中略)毗昙明亦有邻虚尘,无十方分,具二缘生,故是无常。一因缘,二增上缘。”止观三曰:“如释论解檀波罗蜜,破外道邻虚云。此尘为有为无,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若无极微色,则无十方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极微】:梵语 parama^N!u。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依俱舍论卷十二谓,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而成一团,称作“微”,又称“微尘”,亦即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之所见。微尘,梵语 aN!u-rajas,音译作阿拏、阿菟,又作阿耨尘。
集合七微尘,谓一金尘,七金尘谓一水尘,七水尘谓一兔毛尘,七兔毛尘谓一羊毛尘,七羊毛尘谓一牛毛尘,七牛毛尘谓一隙游尘(又作向游尘)。金尘、水尘能够通过金中、水中之空隙,故尘有极微细之意。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乃表示尘如兔、羊、牛的毛端之微细。隙游尘则指如窗隙间,吾人肉眼可视之光中浮游细尘而言。
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四微)始能形成。因不能缺少其一,故称“八事俱生,随一不减”。(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卷一三六、大智度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FROM:【佛光大辞典】
【色边际】:谓此色尘分析,至于微细色相之际,人、天之眼所不能见,是为色边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性色】:(术语)又云真色。如来藏中之妙色也。性即是色,故云性色。台家所谓性具之色也。楞严经三曰:“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空】: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色】::又作性色。即真空之妙色。依此真善妙色者,称为法身有相。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七下):“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8 16:01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1 12:0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
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卢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
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
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
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
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
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
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火性(火性即火大)没有本我自性,是寄托于种种尘缘之中的。
你看室罗筏城中没吃饭的人家要生火做饭时,手拿着阳燧(古代取火用的凹面铜镜,用以聚集日光)在太阳下求火。
阿难!什么叫做和合者呢,如同我与你以及这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现在都在一起,成为一个团体的大众,团体虽然是一个,追究其根本,还是各自有各人的身体,都有各自的氏族名字,比如舍利弗是婆罗门种、优卢频螺是迦叶波种,还有阿难是瞿昙种姓。
阿难!如果此火性是因为和合而有,那么有人用手执铜镜向太阳求火,这火是从铜镜中出来的吗?还是从艾炷中出来的呢?还是从太阳中出来的呢?
阿难!如果是从太阳而来,能够燃烧你手中的艾炷,那么太阳经过的地方,林木都应会受到焚烧。
如果是从铜镜中而出,火能够从铜镜出来燃烧艾炷,铜镜为什么不会镕化呢。你拿着铜镜的手也没有热相,如何融解铜镜呢。
如果是生于艾柱,为什么还要借着太阳与铜镜的光明相连接,才能产生火呢。
你再认真观察,铜镜是用手拿着的、太阳是从天而来的、艾柱是从本地而生的,那么火是从什么地方游历于此的呢?
太阳和镜子相距遥远,不是和在一起,不是合成一体,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这个火光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
你还是不知道,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中,性火(由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和合而成的现实之火,称为事火;然若仅就火自身之性质而言,则称为性火)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
阿难应当要知道!世人在一处执铜镜就在这一处产生火,如果遍法界都执铜镜,那满世间就都有火,如果火在遍世间都生起,还有固定的方所吗,所以都是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火大不同的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火性】:火性即火大也。谓乌刍瑟摩,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其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由是谛观,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因此火光三昧力故,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消,生火宝焰,证无上觉,斯为第一。(梵语乌刍瑟摩,华言火头。)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阳燧】:阳燧是指古代取火用的凹面铜镜,用以聚集日光,点燃艾炷。摘自百度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火】:为“事火”之对称。由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和合而成的现实之火,称为事火;然若仅就火自身之性质而言,则称为性火,此盖以火大遍于一切色法之故,亦即火大为一切物质之基本元素之一。(因明大疏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真空】: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色】::又作性色。即真空之妙色。依此真善妙色者,称为法身有相。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七下):“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
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
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
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珠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
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
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陷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
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
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水性(水性即水大也)不固定,流动、停息没有恒定的状态。
比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以及钵头摩、诃萨多等种种大幻师(为佛之德名。佛说幻化之事,能为幻化之事,故称幻师),求取月亮的水晶制作幻药,这些大幻师等,在白月(指印度每月的后半十五日)的夜晚,手拿着方诸承接月中之水。
这水是从方珠中而出?是虚空中自有的?还是从月中而来呢?
阿难!如果是从月中而来,尚且在远方能够令方珠出水,那么所经过的林木都应当吐出流水。如果有水流出,那为什么还要等待方珠才能流出呢?如果不流,证明这水就不是从月亮降下的。
如果是从方珠而出,那么这方珠中恒常应当有流水,何必还要等到白月(指印度每月的后半十五日)夜晚的中夜呢?
如果是从虚空而生,虚空是没有边际的,虚空生出的水也应当没有边际,那么从人间到天上全都会被水淹没,为什么还有水、陆、空、行呢?
你再认真观察,月亮是从天上升起的,方珠是被手持的,承珠的水盘是由幻师本人陈设的,那么水从是什么地方流到此处呢?
月亮、方珠相距遥远,不是和在一起,不是合成一体,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这个水精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在一处执方珠就在这一处有水流出,如果遍法界执方珠,那满法界都有水,如果水在满世间都能生出,还有固定的方所吗,所以都是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水大不同的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水性】:水性即水大也。谓月光童子,往昔劫中,于水天佛所,修习水观。观于身中涕唾津液大小便利与世界外诸香水海,水性一同,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经无量佛,方得无身,与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无生忍者,谓一切诸法本来不生,于此法中,能忍可印证也。梵语菩提,华言道。)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大幻师】:为佛之德名。佛说幻化之事,能为幻化之事,故称幻师。大集经卷十九(大一三·一三一上):“说一切法如水月,我今敬礼大幻师。”FROM:【佛光大辞典】
【水精】:梵语 sphat!ika。音译颇梨、颇致迦。又作白珠、水晶。增广本草纲目卷八举之,以其晶莹如水,坚硬如玉,故又称水玉。然慧琳音义则谓颇梨古译水精为非,举出颇梨有紫、白、红、碧等色,莹净通明,为宝中之极品,其中红、碧最珍,紫、白次之。(慧琳音义卷四、玄应音义卷六)((参见:颇梨)5949)FROM:【佛光大辞典】
【白月】:指印度每月的后半十五日。正名白半,又称白分、白月分。为‘黑月’的对称。印度纪月之法,系以月之盈缺而将一月分为黑月白月各十五日。白月即指从新月至满月期间,亦即每月十六日以后的后半个月。相当于中国、日本阴历的每月一日至十五日。《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二云(大正27·914c)︰‘于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如来为彼转正法轮。’《大唐西域记》卷六云(大正51·903b)︰‘佛以生年八十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入般涅槃。当此三月十五日。’《宿曜经》卷上云(大正21·393a)︰‘凡月有黑白两分,从一日至十五日为白月分。’[参考资料] 《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十一;《大唐西域记》卷二。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敷设】:布设;铺设。摘自百度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9 17:27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1 12:0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
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
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
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
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
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若风自生彼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
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风性(风性即风大)没有本我自性,时动时静不是常性的。
你常常整理衣服进入到大众时,僧伽梨(比丘三衣之一)的衣角飘动触及傍人,就会有微风吹拂其人的脸。这风是出于袈裟的衣角呢?是产生于虚空呢?还是生于其人的脸呢?
阿难!这风如果是出于袈裟的衣角,那么你穿袈裟就是披着风,衣服随风飞摇,应当会离开你的身体;
我现在说法,会中衣服是垂下的,你看我的衣风在哪里呢?不应当是在衣服中还有藏风的地方呀。
如果风是生于虚空,你的衣服不动,是什么原因没有风拂面呢?虚空性是常住的,风应当就是常生的;如果没有风时,虚空应当是灭尽的。风灭了可以被见,虚空灭了是什么形状呢?
如果有生有灭,就不叫虚空了;如果称名为虚空,为什么还有风生出呢?
如果风是自己产生于被吹拂的脸,从那人的脸生出来,应当会吹拂你,那么你自己整理衣服时,为什么倒过来吹拂别人呢?
你认真的审视观察,整理衣服的是你,吹拂的脸是别人的,虚空是寂然不参与流动的,那么这风是从什么地方鼓动来此的呢?
风与虚空体性相隔,不是和在一起,不是合成一体,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这个风性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
你还是不知道,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中,性风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
阿难!如同你一个人整理衣服会有微风生出,如果遍法界整理衣服,那满国土都有风,如果风周遍世间都在生起,还有固定的方所吗,所以都是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风大不同的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风性】:风性即风大也。谓琉璃光法王子,往昔劫中,于无量声佛所,蒙佛开示妙明心体,及说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即于尔时观此世界及与身心,各有所动,遂即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而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僧伽梨】:(衣服)Sam%gha%ti,比丘三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鸱,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为三衣中之最大者,故称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三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为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为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为上品。西域记二曰:“僧伽胝,旧曰僧伽梨,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僧伽梨,此音讹也,应云僧伽致,或云僧伽胝。译云合,或云重,谓割之合成,又重作也。此一衣必割截成,余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部、说诸有部等多则不割。若圣辨部、大众部等则割截之。若不割者直安帖角及以[巾*句]纽而已。”寄归传二曰:“僧伽胝,译为复衣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空】: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
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空虚浅深随出多少。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
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
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
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空性(空性即空大)是无形的,是因色相显现发明的。
比如室罗城,离河水很远,种种刹利以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建立安居时,凿井求水,从井中挖出一尺土,就会有一尺的虚空,这样一直挖,从中挖出一丈土,就会得一丈的虚空,虚空的浅深随着出土的多少而决定。
那么此虚空是因土所出呢?是因凿而有呢?还是没有原因自己产生的呢?
阿难!如果此虚空是没有原因自己产生的,没有凿土之前,为什么不是无碍的,只是见到大地而不是通达的呢?
如果虚空是因挖土而出的,那么土被挖出时,应当会见到虚空进入,如果土先被挖出来,没有虚空而入,为什么说虚空是因挖土而出来的呢?如果没有虚空出入,那么应当虚空与土的本元自性没有不同,既然没有不同就是相同的,为什么土被挖出时,虚空没有出来呢?
如果虚空是因凿而出,那么 凿出来的应当是虚空,不应当是土?如果不是因凿而出,凿出来的就是土,为什么会见到虚空呢?
汝要更加认真的审视观察,凿是从人的手随方运转而来的,土是从大地中移出来的,这虚空是从哪里而来的呢?
凿与虚空,虚实不同,不能互相作用,不是和在一起,不是合成一体,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这个虚空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
如果这虚空,自性圆满,周遍法界,本不动摇,应当知道现前的地、水、火、风都称叫做五大,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来无生无灭。
阿难!你的心昏迷,不能觉悟四大本元是如来藏,应当要观察虚空是因凿而出呢,是因挖土而入,还是没有出也没有入自己产生的呢?
你全然不知到,如来藏中,性觉(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觉(佛之究竟觉悟也。别于菩萨之相似觉随分觉,故云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
阿难!比如将一井挖空,那么虚空就生满一井,十方虚空也是同样的道理,虚空圆满十方,还有固定的方所吗,所以都是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虚空不同的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空性】:空性即空大也。谓虚空藏菩萨,于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由是谛观四大无依,虚空佛国,同一虚妄,于同发明,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斯为第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性觉】:(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觉】:(术语)佛之究竟觉悟也。别于菩萨之相似觉随分觉,故云真觉。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10 15:18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1 12:0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
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
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
暗时无明,明时非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
若暗明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
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
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
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
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
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拥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
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见觉是没有觉知的,是因色相和虚空而有的。
比如你现今在祇陀林,早上明亮晚上昏暗;假设在半夜,白月时是有光的,黑月时便是暗的,所以明、暗等相是因见精而分别辨析的。
那么这见精与明、暗之相以及虚空,是同一体、还是非一体?或是同体、不同性?或是不同体、同性?
阿难!这见精如果与明、与暗以及与虚空是同一体,那么明与暗二体之相就消亡了。
在暗时就没有明,在明时就不是暗,如果见精与暗一体,那么明时则见精消亡;如果是与明一体,那么暗时应当见精灭尽,(无论明暗)见精都会灭尽,又如何能见明、见暗呢?
如果与暗、明不同性,见精是无生无灭的,同一体是如何形成的呢?
如果这见精与暗、与明是不同体,你脱离明、暗以及与虚空,分析见精的本元是什么形相呢?
脱离明、脱离暗以及脱离虚空,这见精的本元就如同龟毛兔角(指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
如果见精与明、暗、虚空三事不同体,是从何处建立见精的呢?
如果见精与明、暗是相互背离的,要如何(显现)是同一体呢?
如果见精脱离明、暗、虚空三事,没有本元,要如何(显现)是不同体呢?
如果分别虚空、见精之性,其本来没有边际,要如何(显现)不同性呢?
如果见暗、见明之性没有迁改,要如何(显现)相同性呢?
你再细细的审视、微细的审视、详细的审视、认真的审视,
可以观察到,光明是从太阳而来的、黑暗是随黑月而来的、通达是属于虚空的、拥塞是归于大地的,那么这见精是从哪里来的呢?
见觉、空顽不是和在一起,不是合成一体,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这个见精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
如果见、闻、觉、知,自性圆满,周遍法界,本不动摇,应当知道无边不动的虚空与其动摇(识),地、水、火、风共称为六大,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来无生无灭。
阿难!你的心昏迷,不能觉悟你的见、闻、觉、知,本是如来藏,你应当观察此见、闻、觉、知,是有生有灭的因缘性?还是有同有异的和合性?是非生灭的自然性?还是非同异的非和合性?
你还不曾知道,如来藏中,见性是本觉的妙明,本觉的真精是妙明的真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
比如一个见根,可以遍见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也都是如此,妙德莹然遍周法界,虚空圆满十方,还有固定的方所吗,所以都是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不同的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龟毛兔角】:佛典中常见之譬喻。指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按,龟本无毛,然龟游水中时,身沾水藻,人视之,乃有误认水藻为龟毛者。又,兔亦无角,然直竖之长耳亦有被误认为兔角之时。经论中常用以比喻凡夫之妄执实我实法。盖凡夫常将因缘所成之假有法,妄执为实有之故。如《成实论》卷四阐明‘过去、未来之法无体’时云(大正32·271c)︰‘无谓过去、未来,兔角、龟毛、蛇足、风色,赤盐香等。’又,《大智度论》卷一云(大正25·61a)︰‘一切种、一切时、一切法门中,求不可得。譬如兔角、龟毛常无。’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11 15:06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1 15:0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3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
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乾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
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
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
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辩,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非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
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
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
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识性(识性即识大)是没有本源的,是因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对应六尘(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虚妄而出的。
你现今周遍观察这在会的圣众,用眼睛按顺序浏览,眼睛环顾所看到的,如同镜中的景象,是没有辨别分析的,是你的识性在这其中按照次第顺序进行标识指明,这是文殊菩萨,这是富楼那尊者,这是目犍连尊者,这是须菩提尊者,那是舍利弗尊者。
这识性的了知是产生于所见?是产生于尘相?是产生于虚空?还是没有原因突然出现的呢?
阿难!如果你的识性是产生于所见之中,比如明、暗以及色相、虚空,这四种如果都没有,那么也不会有你的见性,见性尚且都没有,要从何处发起识性呢?
如果你的识性是产生于尘相之中,不是从所见而生,既然看不见明也看不见暗,明与暗都看不到,色相即是空,那尘相尚且都没有了,识性要从何处发起呢?
如果你的识性是产生于虚空,不是尘相就见不到,见不到就无法辨别,自是不能了知明、暗、色、空,而没有尘相就灭尽了攀缘之处,那么见、闻、觉、知也就没有地方安住了;此处没有尘相和攀缘之处,虚空不等同于没有,有不等同于有实物,纵然能够发起你的识性,又要如何去分别呢?
如果你的识性是没有原因突然出现的,为什么不会将太阳辨识为明月呢。
你再更细、更详、更微细的完整审视,你的所见是依托于你的眼睛,由尘相推断之前的外境,有相状的形成有,没有相状的就是无,这攀缘的识性因何所出呢?
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识动(识性攀缘、分别一切)与见澄(见性澄寂、没有分别),不是和在一起,不是合成一体,不是和合而产生的;闻、听、觉、知、也是如此,这个攀缘的识性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
如果这识心本来没有所从之处,应当知道明白,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清澈貌),其自性也不是有所从的,兼与虚空、地、水、火、风、共称为七大,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来无生无灭。
阿难!因为你的心粗重飘浮,所以不能觉悟、见闻、发明、了知,其根本是如来藏。
你应当观察这六处(眼耳鼻舌身意)识心,是同、是异?是空、是有?还是非同非异、非空非有?
你从根本上不知道,如来藏中,根性心识是妙明真知,明澄本觉是真精妙识,妙觉湛然,周遍法界,虚空圆满十方,还有固定的方所吗,所以都是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不同的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识性】:识性即识大也。谓弥勒菩萨,往昔劫中,于日月灯明佛所,而得出家,修习唯心识定。至然灯佛出世,方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了一切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而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得无生忍,斯为第一。(梵语弥勒,华言慈氏。)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根尘】:六根和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湛然】:清澈貌。摘自百度
【性识】:(术语)众生之根性心识也。归敬仪中曰:“群生性识深浅利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掌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末学解说]▪
这时,阿难和与会大众,承蒙佛如来的微妙开示,身心空寂,没有挂念障碍。
法会的种种大众,各各了知,自心周遍十方法界,遍见十方虚空如同观看手中拿着的叶物,一切世间所有物都是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周遍圆满,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的身体,犹如那十方虚空之中吹过的一粒微尘,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好像湛然巨大海流中的一个浮泡,时起时灭漂浮不定。
与会大众都了然自知,本来清净的妙明真心常住不灭,向佛世尊顶礼合掌,自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利益,到如来前,说偈(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赞叹佛陀:
注解:
【偈】: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啰心无动转。”
▪[末学解说]▪
“佛世尊妙绝湛然,总一切法持一切义,寂然不动,首楞严(为佛所得之三昧名)王世间希有,
销除了我等亿劫颠倒(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之妄想,不用经历无量亿劫而能获得法身(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
祈愿现今可以证得菩提之果,成就宝王(佛陀之尊称也),还再来度脱这样的恒河沙众生,
将这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奉给尘刹(如微尘数的世界)众生,以此报达佛恩。
俯首恭请佛世尊为誓愿证明,发愿会率先入五浊恶世(详见下方注解)度化众生,
如果还有一位众生未成佛,终不在这恶世取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佛世尊大雄(佛有大力,能伏四魔。故名大雄)、大力、大慈大悲,恳请佛陀再详加开示,帮助断除微细的迷惑,
让我等能够早登无上觉位,在十方法界坐道场度众生,
虚空可以消亡,但金刚坚固的真心不会动摇转变。”
注解:
【总持】:1、指忆念所闻之法而不忘失的能力。
2、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这也就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3、总持有四种:
一、法总持,又名闻总持,即不忘失佛的教法;
二、义总持,即能执持佛法的义理;
三、咒总持,即菩萨依定起咒,解除众生的苦厄;
四、忍总持,即能如实的把握事实的真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首楞严】:华译健相、一切事竟,为佛所得之三昧名。健相者,好比佛德坚固,诸烦恼魔及魔人不能破坏;一切事竟者,一切毕竟而得坚固。涅槃经说:“首楞严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首楞严三昧经中说“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诸山河日月星宿悉现如故,而不迫迮。示诸众生,首楞严三昧不可思议力如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僧祇】:译曰众,数。僧祇部,僧祇律,僧祇物等。【又】阿僧祇Asam%khyeya之略。译曰无数,无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宝王】:(术语)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云宝王。楞严经三曰:“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往生论注上曰:“华严经宝王如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FROM:【佛光大辞典】
【尘刹】:是说如微尘数的世界。刹华译即国土或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浊恶世】:(参见:五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浊】:佛教以五浊说明世界的丑恶。
一、劫浊,言时代遭逢恶运,灾难频生;
二、烦恼浊,指世人心中充满贪、嗔、痴等烦恼;
三、众生浊,指众生资质低劣,苦多乐少;
四、见浊,指邪见流行,思想混乱;
五、命浊,指众生因恶业受报,心身交瘁,寿命短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雄】:(术语)佛之德号。佛有大力,能伏四魔。故名大雄。法华经涌出品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同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慈悲】:(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觉】:无上的正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舜若】:空之梵语。谓虚空及诸法之空无也。又舜若多之略,译作空性。(参见:舜若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舜若多】:译作空性。有二释,一指虚空之实体,名为空性。空即性之持业释也。楞严经三曰:“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长水疏曰:“舜若多,云空也。虚空之性不可销灭。”二指诸法之空无谓之空,空之性名为空性。空之性之依主释也。指真如之体,生法之二空为门,而显中道之真如,故谓真如为空性。非言真如之体是空也。唯识述记一本曰:“非性是空,说为二空。从能显说,梵言舜若,可说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显实性也。故言空者。从能显说,二空之性,名二空性。依士释名,言真如空未善理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烁迦罗】:梵语 cakra,巴利语 cakka。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为金刚、坚固、轮铁等意。例如梵语之 Cakrava^d!a,乃指铁围山。又如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烁迦罗心无动转。”其烁迦罗一词,乃精进、坚固之义。又烁迦罗眼,谓金刚眼、坚固眼,即指明定正邪、辨别得失之眼。(碧岩录第九则颂古、慧琳音义卷四十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FROM:【佛光大辞典】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三(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12 12:14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四
-- [经文] --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本所不见,何况得闻?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
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
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末学解说]▪
这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从座位起身,偏袒着右肩,右膝跪在地上,合掌恭敬对佛陀说:
“大威德(大威与大德。有伏恶之势叫“大威”,有护善之功叫“大德”)的佛世尊!您善为众生开示演说如来第一义谛(二谛之一,又名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是深妙的真理的意思)。
世尊常常推举我,在说法(演说佛法)人中我为第一,如今听闻如来的微妙法音,就如同聋人要去听超过百步之外的声音,本来都看不见,更何况能够听闻到呢?
佛陀虽然宣说明示让我等断除疑惑,但现今还是未能更详细的明白其中义理,从而能完全解除疑惑。
世尊!比如阿难等人,虽然已经开悟,但是无始以来的习气、烦恼还没有断除;我们这些会中已经获得清净没有烦恼的大阿罗汉,虽然断尽了烦恼,现今听闻如来所宣说的法音,还是存在疑悔(疑念与后悔)。
世尊!如果世间一切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五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十八界(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等,全都是如来藏,清净本然,为什么会忽生出山河大地种种由因缘和合所造作的现象,按照次第顺序流动变迁,终而复始呢?
再有,如来宣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如果地性周遍,如何能容得下水呢?
如果水性周遍,火就无法生起,而且如何能显明水火二性周遍虚空,不互相侵凌和消灭呢?
世尊!地性显现障碍,空性显现虚通,为什么二者都能周遍法界呢?
而我不知道这义理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愿如来大慈大悲弘布正法,开示我和一切大众心中的迷云。”
说完,五体投地顶礼佛陀,钦仰渴慕如来无上的慈悲教诲。
注解: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文句云:富楼那,翻满愿;弥多罗,翻慈;尼,女也。父于满江祷梵天求子,正值江满。又梦七宝器,盛满中宝入母怀。母怀子,父愿获从,诸遂愿故言满愿。弥多罗尼,翻慈行,亦云知识。四韦陀有此品,其母诵之,以此为名。或名弥窒(音质)子,翻善知识。支谦译度无极经:名满祝子,谓父于满江祷梵天而得其子。西域记云:布剌拏梅呾丽衍尼弗呾罗,唐言满慈子。旧讹略云弥多罗尼子。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大威德】:大威与大德。有伏恶之势叫“大威”,有护善之功叫“大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一义谛】:二谛之一,又名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是深妙的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说法】:演说佛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漏】: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疑悔】:(术语)疑念与后悔。法华经序品曰:“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称有为法。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相对于此,永远不变而绝对存在者,则称为无为法。据俱舍论光记卷五载,因缘造作称为“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因缘之造作,故称为有为,因此有为亦为缘起法之别名。小乘著重以有为来说明人生无常,大乘则扩大为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分析,说明性空、唯心之理。
一般以五蕴为有为法。俱舍宗七十五法中,有为法占七十二种;唯识宗百法中,有为法占九十四种。大别之,有为法可分为:色法(物质)、心法(心)、非色非心法(不相应法)三种,称为三有为。
有为法乃无常之法,于每一刹那皆在转变、迁移,故又称为有为转变。复次,言有为法为无常者,系因凡有为法皆具有生、住、异、灭四相,此即上记所谓的有为法之四个基本特征,称为四有为相;此外,亦有将住、异二相合并为一,而立三有为相。
俱舍论卷一曾举出有为法四种异称:(一)世路:世,三世之意;路,即法,乃世所依者。谓过去法是世已行之法;现在法,是世正行之法;未来法,是世当行之法。故有为法为三世之所依,故称为世路。又“世”含有“可破坏”之意,有为法乃可破坏之法,又为无常之所依,故称为世路。(二)言依:言,指以音声为其体之言语,乃“能诠之名言”与“所诠之实义”所赖以表显、依存者。称有为法为言依者,盖以所诠之义,与能诠之名,俱堕于三世而行于三世,故称为言依。(三)有离:离,永离之意,即指涅槃。一切有为诸法终将被舍离,而至涅槃,故称为有离。(四)有事:事,因之义。有为诸法皆从因而生,故称为有事。
又有为法须藉因果之关系始能成立,即凡为有为之法,必定会引生其果,故有为又称有果。此外,另有“有刹那”之异称,则在强调其刹那间生灭变迁之性质。(俱舍论卷五、成唯识论卷二、俱舍论颂疏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大乘义章卷二)((参见:五位七十五法)1089、“五位百法”1089、“四相”1732)FROM:【佛光大辞典】
【宣流】:(杂语)弘布正法也。无量寿经上曰:“光融佛法,宣流正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13 09:35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3 20:34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约 3 小时 )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
“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告诉富楼那(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著称)以及法会中已经漏尽(凡人自眼等六根门漏泄烦恼,故名烦恼为漏。至三乘之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烦恼)、证得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的种种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说胜义(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深妙理)中的真胜义性,令会中定性(在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各具唯一种子之众生曰定性)声闻、以及种种一切还未获得二空(我空和法空。我空又名人空或生空,即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即悟诸法缘起性空的真理)、未发心回小向大的小乘阿罗汉等,都能获得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真正的阿练若(寂静处)修行处。
你们现在认真听,我来为你们演说。”
富楼那等钦承佛的法音,安静恭敬的承听(听从,接受)。
注解:
【富楼那】: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漏尽】:凡人自眼等六根门漏泄烦恼,故名烦恼为漏。至三乘之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烦恼,谓之漏尽。法华经序品曰:“诸漏已尽逮得己利。”智度论三曰:“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胜义】:(术语)对于世间或世俗之语而有胜义之语,谓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深妙理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性】:(术语)在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各具唯一种子之众生曰定性,具二种或三种之众生曰不定性。总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人天之有漏种子者,曰无种性。定性之中有三性,加以不定性无种性,则为五性,即法相宗所立之五性各别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空】: 1、我空和法空。我空又名人空或生空,即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即悟诸法缘起性空的真理。 2、性空和相空。性空是说诸法皆众缘和合而生,根本没有自性;相空是说诸法缘生的相,都是虚幻不实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练若】:(术语)(参见:阿兰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兰若】:华译为寂静处,是比丘所居住的寺院的总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承听】:听从,接受。摘自百度
-- [经文] --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末学解说]▪
佛陀说:“富楼那!像你说的,佛性清净本然,为什么会忽然生出山河大地呢?
你不是常常听闻如来宣说性觉(真如之体不依他体而自觉、自明)是真妙明心、本觉(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觉性)是真妙明心吗?
富楼那说:“是的,世尊!我常常听闻佛世尊宣说这样的义理。”
注解:
【性觉】:谓真如之体不依他体而自觉、自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上):“性觉妙明,本觉明妙。”FROM:【佛光大辞典】
【妙明】:(术语)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楞严经一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明】:妙明的真心,即无漏的真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本觉】: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觉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无明。”
▪[末学解说]▪
佛陀说:“你称为的觉明,是因为觉性本来就明称之为觉呢?还是因为觉性本来不明,(要发明这不明的觉性)而称之为明觉呢?”
富楼那说:“如果觉性不明称之为觉,那么就没有无明了。”
-- [经文] --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
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炎、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末学解说]▪
佛陀说:“如果觉性不明,则没有明觉,如果觉性有明就不是觉,是无明就不是明觉,无明又不是觉,因为觉性是湛然妙明的。
所以性觉(真如之体不依他体而自觉、自明)必然是妙明的,妄念令本觉成为能明的觉;这个能明的觉并不是真正的妙明,是因为虚妄的明而建立起来的。
这个能明的觉既然是由妄念建立起来的,便产生了你妄念的功能;在没有同异的觉性中,忽然有了差别异相,因为差异分别那些不同,从而就有了对应的相同,因为同、异的产生,又建立了不同不异。
如此这般的扰乱,互相对待产生劳相,劳相久了而引发尘相,自相浑浊,因此引起尘劳烦恼,产生了世界。
静相成了虚空,虚空是为同,世界是为异,而没有同异的,是真有为法。
因为觉性妙明,虚空暗昧,互相对待形成了摇动,所以有风轮(为大地四轮之一,乃世界之最底部)执持世界;
因为虚空产生摇动,坚固明性而有了障碍之相,那坚精金宝,无明妄觉所立的坚碍之相,所以有金轮保持国土;
因为坚固的妄觉形成了金宝,摇动的妄明生出了风,风与金相互摩擦所以有火光,因为其变化性,宝明生润,由火光向上而蒸发,所以有水轮含润十方界;
火升腾,水下降,相互交集产生了坚固交之相,湿的形成巨海,干的形成洲潬,因为这个缘故,大海之中常会有火光生起,洲潬中常会有江河流注,如果水势比火势劣就会结为高山,所以山石相击则会形成火焰、融化则会形成水,如果土势比水势劣就会抽为草木,所以山林草木被烧就形成土,绞拧草木就形成水。
这些交互的妄相,轮流更换互相作为种子,因为这样的因缘令世界相续。
注解:
【性觉】:谓真如之体不依他体而自觉、自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上):“性觉妙明,本觉明妙。”FROM:【佛光大辞典】
【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风轮】:为大地四轮之一,乃世界之最底部。世界之成必先立于虚空之上,称为空轮,依此空轮而上生风轮、水轮、金轮,合称四轮,四轮之上乃有九山八海。风轮其广无数,厚有十六亿逾缮那。其体坚密,假令有一大诺健那,以金刚轮奋威击之,则金刚碎尽,而风轮无损。称之为轮,乃取其形横圆、其体坚密之义。(俱舍论卷十一、卷十二)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14 14:58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4 15:0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1 小时 40 分钟 )
-- [经文] --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
所妄既立,明理不逾,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啰蓝、遏蒱昙等,
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末学解说]▪
“再有,富楼那!无明虚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觉性的妄明。
虚妄已经建立,不会逾越相应的明理,由于这个因缘,所以听不会超出声尘,见不会超出色尘,形成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由此本觉明体分成了见闻觉知等六根,因同业相互交缠,因聚合分离形成变化,
因见性妄明引发色相,因妄明之见形成妄想,因不同的妄见会形成怨憎,因相同的妄想会形成爱欲,流动不止的爱欲成为了种子,容纳的爱欲妄想成为了胎,当男女交遘时吸引同业,所以有因缘产生羯啰蓝(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遏蒱昙(又叫遏部昙,受胎二七日,状如疮疱)等胎相,
胎卵湿化(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都是相对应而生的,卵生是由妄想而生、胎生是因情欲而有、湿生是以和合而感生、化生是以分离而应生,情欲、妄想、和合、分离,互相变化、更易替换,所有众生受业力,不断飞沉变化,因为这样的因缘,众生相续不断。
注解:
【富楼那】: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妄】:即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因此六尘是凡夫们所时常迷妄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羯罗蓝】:梵语 kalala,巴利语同。指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又作迦罗逻、歌逻逻、羯剌蓝。为胚、胎之义。意译作凝滑、和合、杂秽、胞胎、膜。为胎内五位之一。即托胎以后初七日间之状态。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七(大五四·六二二上):羯逻蓝(梵语,旧言歌逻逻,此云凝滑。父母不净和合,如蜜和酪,泯然成一;于受生七日中,凝滑如酪上凝膏,渐结有肥滑也。)
瑜伽师地论卷一之中,以此位为色与心、心所之共同安危之所依处,故称为“依托”;书中并阐明此位乃吾人之“识”之最初依托处。(杂阿含经卷四十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卷三十八、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俱舍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九、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四、慧苑音义卷下)((参见:胎内五位)3933)
【遏部昙】:梵语遏部昙,华言疱。谓受胎二七日,状如疮疱,故名遏部昙。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胎卵湿化】:(杂语)四生也。(参见:四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汝负我命,我还债汝,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末学解说]▪
“富楼那!妄想与爱欲是在一起的,如果爱不能离,则会有种种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这些都以欲贪为根本;
贪欲与爱欲共同滋生,如果贪不能停,则会有种种世间卵化湿胎的众生随着各自力量的强弱互相吞食,这些都以杀贪(同于贪欲。于所愿无厌足之烦恼也)为根本;
比如人吃羊,羊死后投生为人,人死后投生为羊,像这样乃至十种不同种类的众生,死而复生,生而复死,互相吞食、互相报复,所有恶业都由此产生,一直到未来没有穷尽,这些都以盗贪(起窃盗业之贪欲)为根本。
你欠我命,我还你债,因为这个因缘,经过百千劫的时间还在生死轮回;你爱我的心,我怜你的色,因为这个因缘,经过百千劫的时间还在爱欲缠缚,以杀盗淫这三种为根本,因为这个因缘,业果相续不断。
注解:
【欲贪】:(术语)同于贪欲。于所愿无厌足之烦恼也。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身孰为本,欲贪为本。”法华经譬喻品曰:“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楞严经四曰:“想爱固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盗贪】:(术语)起窃盗业之贪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末学解说]▪
富楼那!世界、众生、业果这三种颠倒相续,全都是性觉妄为明觉,由此产生明了知性,因明了之性引发了种种业相,由虚妄的见性产生了山河大地,种种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相,有次序的变迁流转,都是因为此虚妄,所以终而复始。”
注解: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15 12:25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5 12:37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3 小时 30 分)
-- [经文] --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末学解说]▪
富楼那说:“如果这妙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德不可思议)本有的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一样不增不减,没有原因忽生出山河大地种种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相;
如来现今已经证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之相、习气烦恼为什么会再生出呢?”
注解:
【富楼那】: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德不可思议,称为“妙觉”,为佛果的无上正觉,证得此正觉的人,被称为“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
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
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富楼那:“譬如迷路之人在一个村落,迷惑的将南方认为成北方,那么这个迷惑,是因为迷的自身而有呢?还是因为觉悟出了问题呢?”
富楼那说:“这样的迷路之人,既不是因为这个迷自身,也不是因为觉悟出了问题。
为什么呢?迷的本身是没有根本的,如何因迷而有呢?觉悟是不会产生迷的,迷如何因觉悟而出呢?”
-- [经文] --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
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
“不也,世尊!”
▪[末学解说]▪
佛陀说:“那迷路之人正在迷惑时,忽然有了悟之人给予指示,令其明白知道正确的方向。
富楼那!你是如何想的,这个人纵然迷惑过,(知道正确方向后)是否还会对这村落产生迷惑呢?”
“不会的,世尊!”
-- [经文] --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
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亦如翳人见空中花,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花所灭空地待花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富楼那言:“空元无花,妄见生灭,见花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末学解说]▪
“富楼那!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个迷是没有根本的(不存在),自性是空的,本来没有迷惑,好像有迷惑的妄觉,一旦觉悟到了迷惑,迷惑也就灭尽消失了,觉悟了就不会产生迷惑。
也如同有眼疾的人会看见空中有花,翳病如果去除了,空中的花也会随之灭尽消失了;忽然有个愚痴之人,在空中之花的消失处,等待花再次生出。你看这人,是愚痴呢?还是智慧呢?”
富楼那说:“空中原本就没有花,是因为妄见而有生有灭,见到虚空之花出现或灭尽,已经是颠倒了;还想要让花再次生出,实在是狂痴。为什么还要说这样的狂人是愚痴还是智慧呢?”
-- [经文] --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
‘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
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佛陀说:“如同你所理解的,那为什么还要问:
‘诸佛如来,已经证得了妙觉明空,为何要再生出山河大地呢?’
又比如,金矿中夹杂精金,而精金至纯不会夹杂(砂石),如同木头烧成灰,不会重新成为木头一样,
诸佛如来,证得菩提涅槃,也是同样的道理。
-- [经文] --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凌灭;又徴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
▪[末学解说]▪
“富楼那!又如你所问:‘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为什么水火两性不相互侵陵、生灭;还有虚空及诸大地,周遍法界不和合相容。’
富楼那!譬如虚空,其体性不是一切相,因而不拒绝其他种种诸相发挥。这是为什么呢?
-- [经文] --
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
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花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凌灭义?
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
▪[末学解说]▪
富楼那!那太虚空(谓浩浩宇宙之虚空。又称顽空、偏空。此虚空湛然常寂,毕竟无为无物,教中常以之譬喻小乘灰身灭智之涅槃,而异于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义空),太阳照射时显现明相、云朵屯聚时显现暗相、风吹摇时显现动相、天晴澄澈时显现清相、水气凝聚时显现浊相、尘土积集时显现霾相、水澄清时显现映相。
你是如何想的,这些不同地方的种种有为(因缘造作)之相,是因他(太阳、云朵等)而生?还是虚空自生的?
如果是因他(太阳、云朵等)所生,富楼那!那么,当太阳照射时就是日明(明相),十方世界也都是日色(明相),(十方世界都为明相)为什么在空中还要再见到太阳呢?
如是是虚空自身产生的明相,虚空应当可以自己照明,为什么在半夜、云雾的时候不能产生光明照耀呢?
应当知道,这个明相不是因为太阳、不是因为虚空,不异于虚空太阳。
观察这些相状,原本是虚妄的,没有可以指明之处,犹如虚空之花,结的果子也是空果,为何还要追问其相互侵凌生灭之义理呢?
观察自性,本元真实,只有妙觉明性,妙觉明心原本就不是水火,(水火是妄见而生,不是实有)为什么还要问二者是不相容者呢?
真妙觉明也是如此。你如果以空性发明就会显现虚空,以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就会各各显现,如果同时都发明就会全部显现,为什么会全部显现呢?
注解:
【太虚空】:谓浩浩宇宙之虚空。又称顽空、偏空。此虚空湛然常寂,毕竟无为无物,教中常以之譬喻小乘灰身灭智之涅槃,而异于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义空。(菩提心论)FROM:【佛光大辞典】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
‘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
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末学解说]▪
富楼那!比如在一处水中,显现太阳的光影,两个人一同观看水中的太阳,(二人)向东向西各行,各自都能看见太阳,随着二人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原先就没有标准的答案,所以不应当故意说:
‘这太阳只有一个,为什么会各自而行?各自都有太阳跟随,就应该有两个太阳,为什么显现为一个太阳呢?’
都是虚妄,不能作为凭据。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16 13:13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6 13:20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30 分)
-- [经文] --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钵剌若、非波罗蜜多;
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
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末学解说]▪
“富楼那!你以色相、空相来倾夺如来藏(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如来藏就会随之显现为色相、空相周遍法界,
所以在其中,产生了风动、空澄、日明、云暗等相状,众生为之迷闷,背离本觉,和合虚妄尘相,因而引发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有了世间诸相;
我(如来)是以不生不灭的妙觉明性,和合如来藏,因而如来藏只有妙觉明性圆照法界,所以在其中,一即为无量、无量即为一,小中能现大,大中能现小,不动道场周遍十方法界,法身含纳十方世界无尽虚空,能在一毛端显现佛陀净土,坐微尘里宣说佛法,灭尽种种妄尘之相,和合本觉,所以能够发明真实不虚、如常不变的妙觉明性。
而如来藏原本求取涅槃圆果的心,不是心性不是虚空;不是“地、水、火、风”四大;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不是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指众生衰变及灭坏)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苦为生死之果,集为生死之因,灭为涅槃之果,道为涅槃之因也);非智非得;不是菩萨所修布施、持戒、精进、忍辱、静虑、般若六度法;
如是乃至不是怛闼阿竭(译曰如来)、非阿罗诃(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三耶三菩(与三藐三菩提同);非大涅槃(指成佛),非常非乐非我非净(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所以不是世间法,不是出世法(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
注解: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来藏】: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经论中常以该思想阐明人之迷、悟对立意义。FROM:【佛光大辞典】
【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宝王】:(术语)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云宝王。楞严经三曰:“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往生论注上曰:“华严经宝王如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法轮】: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的烦恼,谓之“法轮”,故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圆心】:求取涅槃圆果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老死】:老与死之并称。又作老死支。十二因缘之一。指众生衰变及灭坏之位。依三世两重因果之说,生支、老死支为未来二果,于现在舍命后,正在形成新生命之一刹那间所集结之五蕴,称为生支;相对于此,生起识之刹那以后,名色、六触、受、爱渐增,乃至总异灭位,称为老死支。其中,老,是色、心之衰变;死,为寿命尽而灭坏。
此外,大乘唯识家以二世一重因果配于十二因缘,谓生及老死为所生支,自爱、取、有等三支所生的异熟五蕴之衰变及身坏命终,方为老死支。另据成唯识论卷八载,于生、老、病、死等四者中,立生为一支,老与死合为一支;病则不列为支,以病非遍于一切众生,且非定有。老虽非定有,然遍于一切,故立为支。(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参见:十二因缘)337)FROM:【佛光大辞典】
【苦集灭道】:(术语)即四谛也。苦集二者如上。灭者谓灭生死苦果之涅槃。道者谓可得涅槃果之正道。盖苦集灭道者为世间与出世间,即生死与涅槃之一双因果,苦为生死之果,集为生死之因,灭为涅槃之果,道为涅槃之因也。但先果而后因者,以果显著易知,因幽微难知故也。此四种之理,皆是真实,故云谛。声闻乘之人,观此四谛之理厌生死,乐涅槃,以断烦恼(集谛)而证涅槃(灭谛)也。(参见:四谛)。按法界次第云: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迫恼,故名为苦。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为集。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不为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道以能通之义。有二种:一正道。实观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二助道。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是助道。此二相扶,能通涅槃。故名为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怛闼阿竭】:(术语)译曰如来。(参见:多陀阿伽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多陀阿伽度】:译曰如来,又曰如去。其来去相通者,由“达于如实之人。”(Tatha%gata),“如实来格之人。”(Tatha%-a%gata)两读法而来。智度论曰:“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来,佛亦如是来,更不去至后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玄应音义三曰:“怛萨阿竭,大品经作多他阿伽度,此云如来。”慧琳音义十六曰:“多陀竭,正音云怛他檗多,唐云如来也。”仁王经仪轨曰:“阿佗檗多夜,此云如来。”注维摩经九:“什曰:多陀怛伽度,秦言如来,亦云如去。如法说,故名如。著佛以安稳道来,此佛亦如是来,彼佛安稳去,此佛亦如是去也。”大疏一曰:“梵本云怛他揭多,怛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一切诸佛如法实相知解,知已亦如诸法实相为众生说。今佛复如是,故名如实知者,亦名如实说者。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名如去。释论具含四义,然古译多云如来,有部戒本云如去,阿阇梨意存如去如说,今且顺古题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罗诃】:(术语)Arhat,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当受众生供养义。智度论二曰:“阿罗诃,名应受供养,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耶三菩】:与三藐三菩提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涅槃】:指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乐我净】:<一>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称涅槃四德。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佛性论卷二)((参见:四德)1829)
<二>凡夫不知一己与世界之真相本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而生之四种谬误见解。常,以为人将永远存在;乐,以为人生是快乐的;我,以为有自由、自主、可掌握的主体之“我”;净,以为身心是清净的。此亦即四颠倒。故印度之早期佛教,为对治此四颠倒,而教之修习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念处。((参见:四颠倒)1852)FROM:【佛光大辞典】
【世出世间】: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钵剌若、即波罗蜜多;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即俱世出世故。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末学解说]▪
如来藏(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本元妙觉明心,即是心性即是虚空;即是“地、水、火、风”四大;
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即是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指众生衰变及灭坏)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苦为生死之果,集为生死之因,灭为涅槃之果,道为涅槃之因也);即智即得;即是菩萨所修布施、持戒、精进、忍辱、静虑、般若六度法;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译曰如来)、非阿罗诃(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三耶三菩(与三藐三菩提同);即大涅槃(指成佛),即常、即乐、即我、即净(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所以是世间法,是出世法(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
这就是如来藏,本来即是妙觉明心,没有“是”,没有“不是”,是“是”,也不是“是”。
注解:
【如来藏】: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经论中常以该思想阐明人之迷、悟对立意义。FROM:【佛光大辞典】
【老死】:老与死之并称。又作老死支。十二因缘之一。指众生衰变及灭坏之位。依三世两重因果之说,生支、老死支为未来二果,于现在舍命后,正在形成新生命之一刹那间所集结之五蕴,称为生支;相对于此,生起识之刹那以后,名色、六触、受、爱渐增,乃至总异灭位,称为老死支。其中,老,是色、心之衰变;死,为寿命尽而灭坏。
此外,大乘唯识家以二世一重因果配于十二因缘,谓生及老死为所生支,自爱、取、有等三支所生的异熟五蕴之衰变及身坏命终,方为老死支。另据成唯识论卷八载,于生、老、病、死等四者中,立生为一支,老与死合为一支;病则不列为支,以病非遍于一切众生,且非定有。老虽非定有,然遍于一切,故立为支。(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参见:十二因缘)337)FROM:【佛光大辞典】
【苦集灭道】:(术语)即四谛也。苦集二者如上。灭者谓灭生死苦果之涅槃。道者谓可得涅槃果之正道。盖苦集灭道者为世间与出世间,即生死与涅槃之一双因果,苦为生死之果,集为生死之因,灭为涅槃之果,道为涅槃之因也。但先果而后因者,以果显著易知,因幽微难知故也。此四种之理,皆是真实,故云谛。声闻乘之人,观此四谛之理厌生死,乐涅槃,以断烦恼(集谛)而证涅槃(灭谛)也。(参见:四谛)。按法界次第云: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迫恼,故名为苦。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为集。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不为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道以能通之义。有二种:一正道。实观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二助道。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是助道。此二相扶,能通涅槃。故名为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怛闼阿竭】:(术语)译曰如来。(参见:多陀阿伽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多陀阿伽度】:译曰如来,又曰如去。其来去相通者,由“达于如实之人。”(Tatha%gata),“如实来格之人。”(Tatha%-a%gata)两读法而来。智度论曰:“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来,佛亦如是来,更不去至后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玄应音义三曰:“怛萨阿竭,大品经作多他阿伽度,此云如来。”慧琳音义十六曰:“多陀竭,正音云怛他檗多,唐云如来也。”仁王经仪轨曰:“阿佗檗多夜,此云如来。”注维摩经九:“什曰:多陀怛伽度,秦言如来,亦云如去。如法说,故名如。著佛以安稳道来,此佛亦如是来,彼佛安稳去,此佛亦如是去也。”大疏一曰:“梵本云怛他揭多,怛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一切诸佛如法实相知解,知已亦如诸法实相为众生说。今佛复如是,故名如实知者,亦名如实说者。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名如去。释论具含四义,然古译多云如来,有部戒本云如去,阿阇梨意存如去如说,今且顺古题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罗诃】:(术语)Arhat,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当受众生供养义。智度论二曰:“阿罗诃,名应受供养,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耶三菩】:与三藐三菩提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涅槃】:指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乐我净】:<一>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称涅槃四德。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佛性论卷二)((参见:四德)1829)
<二>凡夫不知一己与世界之真相本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而生之四种谬误见解。常,以为人将永远存在;乐,以为人生是快乐的;我,以为有自由、自主、可掌握的主体之“我”;净,以为身心是清净的。此亦即四颠倒。故印度之早期佛教,为对治此四颠倒,而教之修习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念处。((参见:四颠倒)1852)FROM:【佛光大辞典】
【世出世间】: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
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末学解说]▪
如何帮助世间的三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无色有。)众生,以及出世间的声闻、缘觉,以其所知心理解明白如来的无上菩提,用世间语言契入佛的知见呢?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然有美妙之音,如果没有妙指弹奏,终究不能发出美妙的乐音,你与众生也是如此,各各都有圆满的宝觉真心,如我按指(抚琴),海印(佛所得之三昧名,比喻佛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风平浪静澄清之海面,无相不现)发光(帮助显现宝觉真心)。
你们举心动念,是先起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这是因为不肯精勤求取无上觉(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之道,爱念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获得很小的成果就满足了。”
注解:
【三有】:(名数)三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三有爱著心。”颂疏界品一曰:“名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遁麟记一曰:“言三有者,即三界之异名。”【又】一本有,现生之身心。二当有,未来之身心。三中有,本有与当有中间所受之身心。欲界色界之生死,必有中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海印】:佛所得之三昧名,比喻佛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风平浪静澄清之海面,无相不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觉】:(术语)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曰无上正等正觉。七佛经曰:“如是出家时,速成无上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参见:声闻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17 12:19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7 12:2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1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
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末学解说]▪
富楼那说:“我们与如来的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无别都是圆满的,然而我往昔因为无始妄想,所以长久在轮回中流转沉沦,现在虽然证得了小乘的圣果,还是没能明白究竟。
世尊!种种妄想,一切都会圆灭,只有妙觉真心是常在的,请问如来,一切众生为什么会有妄想,自己遮蔽本具的妙明真心,而沦溺于生死苦海呢”
-- [经文] --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
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
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
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
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富楼那:“你虽然断除了疑(谓于诸实理犹豫不决之心也),但还存有惑(迷妄之心,迷于所对之境而颠倒事理谓之惑)。
我以世间发生的事,现在再来问你。
你有没有听闻,室罗城中的演若达多,忽然在早晨用镜子照面,喜见镜中之头有眉目,瞋责自己的头看不见眉目,认为是魑魅作怪,因此发狂而走。(以自己之本头比喻真性,镜中之头比喻妄相。喜见镜中之头有眉目,比喻妄取幻境为真性而坚执不舍;嗔责己头不见眉目,则比喻迷背真性)。
你是如何想的,这人是什么原因无缘无故的狂走呢?”
富楼那说:“是这人的心狂乱,再没有其他的缘故。”
注解:
【疑】:(术语)谓于诸实理犹豫不决之心也。故非一旦契悟谛理不能绝之。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乃为断疑者。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大乘义章六曰:“疑者于境不决犹豫曰疑,有二种:一者疑事,如夜观树疑为是人为非人等。二者疑理,疑诸谛等。小乘法中,唯取疑理,说为疑使。大乘通取,皆须断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惑】:(术语)迷妄之心,迷于所对之境而颠倒事理谓之惑。贪嗔等烦恼之总名也。大乘义章五本曰:“能惑所缘,故称为惑。”探玄记十三曰:“心迷前境,目之为惑。”仁王经合疏中曰:“所言惑者,谓迷妄之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演若达多】:梵名 Yajn~adatta。又作延若达多、耶若达多。意译作祠授,因祭祠天而乞得之意。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载,室罗城中演若达多,一日于晨朝以镜照面,于镜中得见己头之眉目而喜,欲返观己头却不见眉目,因生大嗔恨,以为乃魑魅所作,遂无状狂走。此系以自己之本头比喻真性,镜中之头比喻妄相。喜见镜中之头有眉目,比喻妄取幻境为真性而坚执不舍;嗔责己头不见眉目,则比喻迷背真性。楞严经文句卷四(卍续二○·二八五下):“当知凡夫爱妄有而不见真空,二乘爱偏空而不见妙有,菩萨爱万行而不见中道,别教爱但中而不见法界,皆狂走也。(中略)是人心狂,更无他故,则知妄本无因。”
此外,俱舍论卷三十参究我之有、无时,举出天授(提婆达多)、祠授二者为例,盖此二者为印度常见之名。(俱舍论光记卷三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宗镜录卷五、大佛顶首楞严经纂注卷四)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
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
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
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末学解说]▪
佛陀说:“真心妙觉清净圆满,本来就是圆融明妙的,既然称为妄想,为什么还有产生的原因呢?如果是有原因而产生的,为什么还能称为妄想呢?
因种种妄想相互辗转、互相为因,所以从迷惑积累而生出更多的迷惑,经历了如微尘数那么多劫的时间,虽然佛陀给予启发、显明,还是不能返本归元,
这迷惑的原因其实就是迷惑自身,如果能够认识明白,迷惑本来是没有原因产生的,妄想便会无所依从,尚且没有生起,又如何有灭尽呢。
证得菩提者,如同清醒时的人在说梦境中的事,其心是精明(精,精妙;明,明白。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的,要有什么原因会去取梦中之物呢,况且还没有原因,本来就无所有。
如同那城中的演若达多,哪里有原因,是其自己恐怖头有问题而狂走,如果其痴狂之心忽然停止了,就会明白头本自有,不是从由外而得,纵然痴狂之心没有停止,头有何遗失吗。
富楼那!妄性也是如此,因为什么原因而存在呢?
你只要不随着(妄念)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断除这三种缘,就不会产生三种因,那么你心中的演若达多,痴狂之性自己就会停止,狂心歇息,就能显现菩提自性,胜净明心本来周遍法界,不是从他人处获得的,为什么还要向外追求、不断修证呢?
注解:
【精明】:精,精妙;明,明白。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无量寿经卷下、首楞严经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劬劳】: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劬劳者:谓由彼因缘,正起追求故。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修证】: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功,则众生亦可远离染污,趣向佛道。(像法决疑经)((参见:修证不二)405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末学解说]▪
“就好像有人自己的衣服中系了如意宝珠,但自己却不知道,穷困流离四方,东奔西走乞食,虽然很贫穷,但如意珠不曾遗失,忽然遇到有智慧的人,指示其如意宝珠的所在,心中所愿都实现了,成为大饶富,方才醒悟到,神珠(一直都在自身上)不是从外面获得的。”
注解:
【穷露】:穷困流离的人。摘自百度
【智者】:<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见: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赐“智者”德号。(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参见:智顗)5038)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18 15:24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8 15:5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3 小时 )
-- [经文] --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
“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
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末学解说]▪
此时,阿难在大众中,恭敬顶礼佛足,站起身来对佛陀说:
“世尊!现在所说的杀盗淫三业,因为三缘断灭,所以三因不生,心中的达多(即前面举例提到的演若达多),狂性停歇,歇息之后就会显现菩提,并不是从外人而得。这里面的因缘道理,清楚明白,为什么如来要顿弃因缘之说呢?
我从这因缘之说,令心获得开悟,世尊教导的这义理,不只是我们这些年轻还待修学的声闻众,现今此会中的大目犍连以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也是从长老、梵志(外道)听闻佛说因缘,发心开悟,证得成就无漏(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的。
现今您说菩提不是依从因缘,那么王舍城中的拘舍梨这些人所说的自然(自然无因论)就成了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恳请世尊大慈大悲垂怜,开示启发我们的迷闷。”
注解:
【梵志】:梵语 bra^hmaN!a。<一>音译婆罗门、梵士。意译净裔、净行。又称净行者、净行梵志。婆罗门志求住无垢清净得生梵天,故有此称。玄应音义卷十八载,婆罗门应作婆罗贺磨拏,意指承习梵天之法者。自称由梵天之口而生,为四姓中之最殊胜者,故独取梵之名。瑜伽论记卷十九之上载,梵为西国之言,译为寂静、涅槃;志为本地语,矢志求梵,故合称梵志。散见于经典中之长爪梵志、螺髻梵志均为著名之佛弟子,亦可知皆出自婆罗门。又梵志之女,或志于梵道之女,称为梵女。(中阿含卷四十八马邑经、增一阿含经卷九、法句经卷下、大日经疏卷四)((参见:婆罗门)4463)
<二>通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大二五·四六一中):“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三>相对于“尼干(尼犍)”,而称在家之婆罗门为梵志。法华文句记卷九上载,在家事梵称为梵志,出家之外道通称尼干。然于法华经要解卷五所载则相反,在家之外道称为尼犍,而出家之外道称为梵志。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梵语 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有漏)2452)FROM:【佛光大辞典】
【自然】: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FROM:【佛光大辞典】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
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
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
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这就如同那城中的演若达多,狂性的因缘如果得到灭除,那么其不狂性就自然会出来,因缘、自然,穷尽其理就是这样。
阿难!演若达多的头本来自然就有,如果本身就有,就在自身上,是什么缘故令演若达多害怕头而狂走呢?
如果是自然本有的头这个因缘发狂,那么失去了自然本有的头,这个因缘就会消失吗?
如果自然本有的头没有失去,恐怖发狂就是由妄想而生出的,从来就没有改变更易,为何还要藉由因缘呢?
如果本狂是自然就有,本来就有狂怖,那么没有发狂的时候,这个狂性在哪里潜藏呢?
如果不狂是自然就有,头本来没有妄想,为什么会狂走呢?
如果能够觉悟到头是自然本有,能够识别觉知狂走(是因妄想),(就能明白)因缘、自然之说全都是戏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
所以我说,三缘断灭就会显现菩提之心。
注解:
【自然】: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FROM:【佛光大辞典】
【戏论】: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大三○·八一五上):“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
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九种戏论。三种为:(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九种为:(一)通计我,(二)约计是我,(三) 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二种戏论:(一)于真实之理生戏论,(二)于世间之事生戏论。此外,中观论疏卷一亦列举五种戏论。(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参见:爱论见论)546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
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
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因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末学解说]▪
菩提之心生起,生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之心灭尽,这其中只有生灭,灭尽之心都没有了,才可以不费功夫修行入道。
如果有自然,这样会显明自然心生,而生灭心灭也是生灭,可无生灭者才是自然啊。
犹如世间种种相杂和成一体,称之为和合性(在因果中,众缘和合,名为“和合性”),非和合者称之为本然性。
本然不是自然本有,和合不是和合因缘,和合、本然都要脱离开,自然性、因缘性都是没有的,这句才是无戏论法(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
无上菩提、无余涅槃,尚且还在遥远之处,除非你经历尘劫去辛勤修证,否则即使再忆持(记忆受持而不忘失)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同恒河沙之多,也只是增益戏论罢了。
你虽然谈说因缘、自然,可以清楚明了,人间称你为多闻第一,以此积累尘劫时间的多闻熏习,还不能免除脱离摩登伽之难,是什么原因还要等待我用佛顶神咒来救渡,(听闻后)摩登伽之心,顿然歇息,证得阿那含果,在佛法中精进修习,爱欲之河干涸(不再痴缠你),让你获得解脱。
注解:
【生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有生有灭,是有为法,不生不灭,是无为法。根据佛教的中道思想来说,一切有为法的生灭,都是假生假灭,不是实生实灭,若是实生实灭,即是无生无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然】: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FROM:【佛光大辞典】
【和合性】:在因果中,众缘和合,名为“和合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戏论】: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大三○·八一五上):“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
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九种戏论。三种为:(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九种为:(一)通计我,(二)约计是我,(三) 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二种戏论:(一)于真实之理生戏论,(二)于世间之事生戏论。此外,中观论疏卷一亦列举五种戏论。(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参见:爱论见论)5463)FROM:【佛光大辞典】
【忆持】:(术语)记忆受持而不忘失也。观无量寿经曰:“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决定】:梵语 nis/caya。意指一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略作定。有决定信、决定业、决定性等语。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修行六波罗蜜可得六决定,即:布施可得财成决定、持戒可得生胜决定、忍辱可得不退决定、精进可得修习决定、禅定可得定业决定、智慧可得无功用决定。(俱舍论卷二十三、往生论注卷下)((参见:六决定)1267)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罗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薰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
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末学解说]▪
所以,阿难!你虽然经历了尘劫的时间忆持如来秘密奥妙庄严教法,却不如在一日修行无漏(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业,远离世间憎、爱两种苦;
比如摩登伽,以前是淫女,由于佛顶神咒的神力,销除其爱欲,修行佛法,现在叫性比丘尼,和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一样,都是觉悟宿世因缘,进而了知累世都是因贪爱而受苦,因为一念薰修无漏(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善业的缘故,或者脱离生死缠缚、或者蒙佛授记。
为何你要自己欺骗自己,还停留在观看和听闻之上呢?”
注解:
【无漏】: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20 10:31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21 20:30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45 分)
-- [经文] --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
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
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以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唯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必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末学解说]▪
阿难以及种种大众听闻佛陀的开示教诲,疑惑得以销除,心觉悟了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获得从未也有过的身心轻松与安定,再次悲痛流泪,恭敬顶礼佛足,长跪合掌对佛陀说:
“至高无上大慈大悲的清净宝王,用善巧方便来开示我心,以这般种种因缘方便来提携奖劝,引导种种沉于生死、冥于无明的众生能够脱离苦海。
世尊!我现今虽然承受如是(表示诸法实相之语)法音,了知如来藏是妙觉明心,周遍十方法界,含纳孕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
如来还斥责我,如果只是多闻不实修,不如反覆实践,数数薰习。
我现在就像旅行漂泊中想要停歇的人,忽然承蒙天王恩赐以华丽的屋舍,虽然获得了大宅院,但需要先进入大门。
只愿如来能够不舍大悲,开示我们这些在会种种的被无明蒙蔽之人,能够捐弃舍掉小乘法,毕竟获证如来无余涅槃的发心修行之路,帮助有学(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者,慑伏无始以来的妄想攀缘心,证得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契入佛知见。”
说完,阿难五体投地顶礼佛陀,法会上的一切大众,都一心聆听佛陀慈悲教导
注解:
【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沉冥】:(术语)沈于生死冥于无明也。楞严经四曰:“引诸沉冥,出于苦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是】:<一>为六成就中之信成就。通常置于一经之首,例如“如是我闻”中之“如是”,乃表示深信此经所记载者,皆系佛陀亲口所说之教法。((参见:六成就)1266)
<二>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例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举之“十如是”,即是一例。十如是,谓诸法实相具有十种如是,即:(一)如是相,(二)如是性,(三)如是体,(四)如是力,(五)如是作,(六)如是因,(七)如是缘,(八)如是果,(九)如是报,(十)如是本末究竟等。此于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三下,有详细之解释。((参见:十如是)427)
<三>为对他人印可证明之语。亦即对他人之所说所解,加以肯定、赞成之意。例如“如是如是”一语。FROM:【佛光大辞典】
【修习】: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FROM:【佛光大辞典】
【有学】:又称学人。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
有学共有十八类,称为十八有学或十八学人,据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举,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等十八类。此外,于成实论等经论中,尚有不同之分类。(俱舍论卷二十四、成实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十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十八有学)351、“四向四果”1683、“无学”5138)FROM:【佛光大辞典】
【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
“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惓,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哀愍法会中的缘觉、声闻,这些对菩提心还没有完全脱离烦恼系缚而通达无碍者,以及为在未来佛灭度后的末法众生能够发菩提心,开示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种种大众:
“你们决定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对于佛如来妙的三摩提(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精进求取,没有疲倦,应当先要明了知道对初发心求菩提者的两种起决定作用的义理。那么,对初发心求菩提者的两种起决定作用的义理是什么呢?
注解:
【自在】:1、是进退无碍的意思。 2、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提】:(术语)即三摩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初心】:全称初发意、初发心、新发意、新发心。指初发心求菩提道而未有深行者。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参见:新发意)5468)FROM:【佛光大辞典】
【二决定义】:决定,断然不易之义。楞严经卷二载,如来令阿难甄别真妄,一以审因心果觉之异同,一以审烦恼根本之生起,有二种决定义,即:(一)审因心果觉,阿难不知众生本具之因心即如来所证之果觉,如来所证之果觉即众生本具之因心,故如来令其谛审观察,决定知因心与果觉二者,本来不异。若能即此不异之心,而为立进修之本,则无上菩提,决定成就。(二)审烦恼根本,阿难不知烦恼根本,随所作业妄受生死,无解脱之时,故佛令其审观详察,决定知烦恼体性,及所作之业与所受之报,本来虚幻不实。若能穷此颠倒之源,则正行成立,无上涅槃,决定可证。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
▪[末学解说]▪
“阿难!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你们如果想要捐弃声闻乘,修习菩萨乘,契入佛知见,应当谛审观察,因地(指修行佛道之阶位。亦即指由因行至证果间之阶位)发心与果地(即依因位之修行而得妙觉果满之极位。又作果位、果极。又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果地各异,而声闻乘之中又有四果之别等)觉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阿难!如果是于因地而发心,以生灭心为根本来修习,想要求证不生不灭的佛乘,是不对的。因为如果用这样的义理来讲,你应当观照一切器世间的可造作之法都是要依从变迁灭尽的。
注解: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因地】: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之阶位。亦即指由因行至证果间之阶位。与“因位”同义。可分为二种:(一)对佛果之果位而言,等觉以下者悉为因地。如教行信证卷二之“法藏菩萨因位时”一语,系对阿弥陀佛之果地而言。盖法藏菩萨系阿弥陀佛于往昔因位时之名号。(二)对初地以上之菩萨而言,地前菩萨之阶位皆为因地。亦即对已证位者,称未证位者为因地。首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八中):“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即是一例。((参见:果地)3322)FROM:【佛光大辞典】
【果地】:相对于“因位”、“因地”而言。即依因位之修行而得妙觉果满之极位。又作果位、果极。又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果地各异,而声闻乘之中又有四果之别等。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二上):“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21 20:28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21 20:34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20 分)
-- [经文] --
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
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云何为浊?
▪[末学解说]▪
阿难!你观察这世间,可造作之法,谁能够不坏灭呢,然而从来没有听闻过虚空会烂坏的。
为什么呢?因为虚空不是可造作的,所以从始至终都不会坏灭。
而你的身中以坚固之相为地、湿润之相为水、暖触之相为火、动摇之相为风,因为这四种缠缚将你的湛圆妙觉明心分为:视、听、觉、察,从始至终,五叠浑浊。为什么会浑浊呢?
-- [经文] --
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
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明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阿难!譬如清水,本来是清澈洁净的,而那尘土灰沙这类,本质是滞留障碍的,二者是天然自然而成的,其体性是不相互循顺的,
有世间人取了尘土投放于净水中,尘土失去了留障之性,清水失去了清洁之性,其容貌就显现为浑浊了,你这五重浊也是同样的道理。
注解:
【法尔】:天然的、自然的、不待造作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末学解说]▪
“阿难!你看虚空周遍十方法界,虚空与见性不能分别;有虚空而无体、有见性而无觉,相互交织形成虚妄,这是第一重,称名为劫浊(谓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一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是名劫浊)。
你的身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产生见闻觉知,壅塞阻碍(清净自性),水火风土旋动令(你)觉知,相互交织形成虚妄,这是第二重,称名为见浊(谓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不修善道,是名见浊)。
再有,你心中的忆念、识别、读诵、修习,这些体性引发产生种种知见来显现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脱离所缘的六尘则无相,脱离觉性则无性,相互交织形成虚妄,这是第三重,称名为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是名烦恼浊)。
再有,你(的心念)从早到晚,生灭不停,知见每每想要停留于世间,所作之业每每就会随之迁至于相应国土,相互交织形成虚妄,这是第四重,称名为众生浊(谓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斋法,是名众生浊)。
你们的见闻,本来没有不同,因为种种尘相障碍,所以产生了不同,其觉性中相互了知、作用中相互背离,相同与不同失去了分别的标准,相互交织形成虚妄,这是第五重,称名为命浊(谓往古世时,人寿八万四千岁,今时人寿转减,百岁者稀。以恶业增故,寿数短促,是名命浊)。
注解:
【劫浊】: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一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是名劫浊。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见浊】:谓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不修善道,是名见浊。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是名烦恼浊。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众生浊】:谓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斋法,是名众生浊。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命浊】:谓往古世时,人寿八万四千岁,今时人寿转减,百岁者稀。以恶业增故,寿数短促,是名命浊。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如澄浊水贮于净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
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末学解说]▪
“阿难!你现今想要让见闻觉知,契入如来的常乐我净,应当先选择断除造成死生的根本,依从不生不灭、圆满湛然的常住佛性,以湛然自性来回转虚妄生灭,调伏妄想还归本来元觉,获得本元明妙的觉性,以不生不灭之性作为因地修行之心,然后便可圆满成就果地的修证。
比如要澄清贮存于净器中浑浊的水,先要让水静深不动,沙土自然会沉下去,清水就会显现,这称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再去除掉沙泥的纯净水,称名为[永远断除根本无明]。
妙明之相精湛纯洁,一切现前的变化不再成为烦恼,都是契合涅槃的清净妙德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22 20:36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23 16:16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
不闻虚空被汝堕裂。何以故?空无相形,无结解故。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末学解说]▪
“第二义,你们必须想发起菩提之心,要对菩萨乘(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菩萨行六度行,广化众生出离生死,故以此六度为乘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生出大勇猛,一定要抛弃种种有为(造作之义)之相,应当详细审观烦恼的根本,自无始以来,发生恶业,润其业种,而使受生,谁在造业?谁在受报?
阿难!你修证菩提,如果不能审视观察烦恼的根本,就不能了知虚妄(虚假不实)、根尘(根为眼等之六根。眼等所对之色等六境曰尘);何处是颠倒之处尚且都不知道,如何能够降伏,证取如来果位呢?
阿难!你看世间想要解除结缚之人,如果看不见这个结,又如何知道怎么解呢?
没有听闻过虚空能被你摔裂的。为什么呢?因为虚空没有相没有形,没有结可以解。
这
所以你现前的眼、耳、鼻、舌以及身、心,六根成为盗贼的助手,在劫夺自家宝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起了缠缚,在器世间(指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因国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纳众生居住)中不能超越。
注解:
【菩萨乘】: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菩萨行六度行,广化众生出离生死,故以此六度为乘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弃捐】:抛弃。摘自百度
【有为】:(术语)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即因缘所生之事物,尽有为也。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物,必有此因缘之造作,故云有为法。本来自尔而非因缘所生者,谓之无为法。故有为者如言有因缘。大乘义章二曰:“为是集起造作之义,法有为作故,名有为。”俱舍论光记五曰:“因缘造作名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彼为故,名曰有为。”俱舍论颂疏界品一曰:“为者作也,此有为法,众缘造作故名为,有彼为故,名为有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润生】:(术语)烦恼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二种。依邪师,邪教,邪思惟之三缘而故起,谓之分别起,习为性,自然而起,谓之俱生起。八识中意识为主,起此二种,分别起之烦恼,造善恶之业,俱生起之烦恼,润其业种,而使受生,谓之润生。俱生起之烦恼,起于临终之时,即自体爱,境界爱,当生爱之三爱是也。(参见:爱)。出于唯识论八,百法问答钞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虚妄】:虚假不实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根尘】:(术语)根为眼等之六根。眼等所对之色等六境曰尘。止观一下曰:“根尘相对,一念心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器世间】:指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因国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纳众生居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位方有十,流数有三。
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
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末学解说]▪
“阿难!为什么称名为众生世界呢?世,是变化流动(时间);界,是方向位置(空间)。
你现今应当知道,界为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世为过去、未来、现在;方位有十个,时间分三类(十方三世)。
一切众生,交织妄想形成色相,身在其中不断变迁流转,与世界互相交涉;
而这界性,虽设置了十个方位,定位很清楚,但世间却只能看到东西南北,上下没有定位,中间没有方位,
界的东南西北四方四数与世的过去、未来、现在三数,相涉相乘,变成十二,再经过一一叠之流变成十,十十叠之流变百,百百叠之流变成千,从始至终,都含括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中,各各功德都有一千二百。
-- [经文] --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傍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诤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惟圣与凡无不苞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末学解说]▪
“阿难!你再在六根中,分析评定其优劣,
比如眼睛可以观见,后面(看不到)是暗的,前面(能看到)是明的,前方全都能看到,后方全都看不到,加上左右两傍,能看到三分之二(前面加两旁,后面看不到),总体来说,发挥的功德是不完全的,如果把其功德分为三分,有一分是没有功德的,所以应当知道,眼根只有八百功德;
比如耳朵能够周遍听闻十方而没有遗漏,动的声音,无论远近,静的声音,更是没有边际,所以应当知道,耳根圆满有一千二百功德;
比如鼻子可以嗅闻,要通过呼吸,有呼气、有吸气,在呼气吸气中间交接的时候则无法嗅闻,以此验明鼻根的功德,三分缺了一分,所以应当知道,鼻根只有八百功德;
比如舌头可以宣扬所有种种世间、出世间的智慧,言语虽然会有方位之分别(方言),但可表达的义理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应当知道,舌根圆满有一千二百功德;
比如身体可以觉触,识别顺逆,但要相合时才能觉知,如果相离就不能觉知,相离就少一分功德,相合能知顺逆,是两分功德,以此验明身根的功德,三分缺了一分,所以应当知道,身根只有八百功德;
比如意根可以默然容受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无论是圣人还是凡人,都能一一包容,穷尽其涯岸边际,所以应当知道,意根圆满有一千二百功德;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23 19:1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23 19:24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30分钟 )
-- [经文] --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
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末学解说]▪
“阿难!你现今想要逆转生死爱欲之流,返归穷尽欲流的根本,到达不生不灭之处,应当验明这六根,谁相合?谁相离?谁深隐?谁浅显?谁圆满通达?谁不圆满?
如果能够在此开悟圆通之根,就能够逆转无始以来由虚妄交织产生的业流,依循圆通(性体周遍为圆,妙用无碍为通。又以觉慧周遍通解通入法性,谓为圆通)之根,与依循不圆通之根,会有修行一日与修行一劫的差别,
我现在已经完备显现了六根湛然圆满光明,本身具足的功德,数量有这些,随你(次第)谨慎选择其中可以通入法性的法门,我会进行启发显明,帮助你增进提升。
十方如来对于十八界,都是一一修行,都证得圆满无上菩提,在这中间没有优劣之分;
但是你的根器下劣,不能在其中圆满通达自在的智慧,所以我宣扬,让你只在一门中深入,如果能够通入一门(一根)、断除虚妄,那么六根便可以同一时都获得清净。”
注解:
【圆通】:(术语)妙智所证之理曰圆通。性体周遍为圆,妙用无碍为通。又以觉慧周遍通解通入法性,谓为圆通。此前义就所证理体释之。后义就能证行门释之。楞严经圆通之目,据后义。经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问:陈圆通之法门。谓音声为圆通之门乃至耳根为圆通之门也。经五曰:“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又曰:“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中略)如吾所证,音声为上。”楞严正脉疏曰:“六根互用,周遍圆融,成玆妙果。其修入方法,最为方便者,即从耳根修入,耳根闻性。人人本自圆通。如十方击鼓,一时并闻,是圆也。隔墙听音,远近能悉,是通也。声有动静,循环代谢。而闻性湛然常住,了无生灭。若不寻声流转。而能反闻自性。渐至动静双除,根尘回脱,寂灭现前,六根互相为用,遂得圆通。”三藏法数四十六曰:“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又】观音为圆通大士。(参见:圆通大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如何逆转生死欲流,深入一门,能够令六根同一时清净呢?”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
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
“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
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
阿难言:“我用耳闻。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你现今已经证得须陀洹果(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已经灭尽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世间见解上的迷惑错误,
然而还没有了知,六根中积累了无始以来的虚妄习气,这些虚妄习气是要通过修行才能断除的,何况在这其中,生住异灭(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此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不息,此灭彼生,此生彼灭)分别调剂领头、此起彼伏不停变换呢?
现今你且观察现前的六根,是一根呢?还是六根呢?
“阿难!如果说六根是一根,那么(它们的功能作用应该一样的)耳朵为什么看不见、眼睛为什么听不见、头为什么不能行走、足为什么不能说话?
如果这六根就是六种不同的根器,那么,比如我现今在法会对你宣扬微妙法门,你的六根是哪一根来领纳接受的呢?”
阿难说:“我是用耳朵来听闻的。
注解:
【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见所断】:谓声闻初果之人,断惑见理,名为见道。因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故名见所断。(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八十八使者,一身见、二边见、三见取、四戒取、五邪见、六贪、七嗔、八痴、九慢、十疑。此十使历三界四谛下,增减不同,成八十八。谓欲界苦谛十使具足;集、灭二谛各七使,除身见、边见、戒取;道谛下八使,除身见、边见。四谛合为三十二。上色界、无色界,每四谛下各除嗔使,余皆如欲界,故上二界合为五十六。并前欲界三十二,共成八十八使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见惑】:二惑之一,即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之五不正见是。见惑品数,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百十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因修】:(术语)因地之修行(修行佛因之位为因地),又修行成佛之因也(本为修因,对于果证而颠倒其句耳)。慈恩传序曰:“示之以因修,明之以果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住异灭】:(杂语)有为法之四相也。(参见:四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相】: 1、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此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不息,此灭彼生,此生彼灭。 2、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见我人四相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
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
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佛陀说:“你的耳根自能听闻,与身、口有什么关系呢?
口来询问义理,身来恭敬承接,所以应当知道,不是一根为六根,也不是六根为一根,你的根终究不是由一或由六生起的。
阿难!应当知道这根不是一、不是六,是由无始以来的颠倒,虚妄沦换交替,所以在本来湛然圆满的真性中生出一、六之义,你证得须陀洹果,虽然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六根脱离了尘境,,但是仍然有一个(空相)没有断掉。
比如太虚空中参合了各种器具,根据器具形状的不同,将其称名为不同的虚空,如果除去器具来观察虚空,说这虚空还是相同的一个,那太虚空为什么会被你分别成相同或不同呢?
何况更要取名是一个(虚空)、不是一个(虚空)呢?所以,你要了知六根,也是同样的道理。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25 09:45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25 09:49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30分钟 )
-- [经文] --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粘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览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末学解说]▪
由明暗等二种虚妄相互反映,在净妙圆心中粘遮湛然之性而引发见精,见精映现色尘,结合色尘相形成了眼根,眼根的本元为清净四大(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因为外形像葡萄一样所以叫做眼体,浮根(指眼球、外耳等肉团所形成之五根外形器官)造作的四尘(色尘、香尘、味尘、触尘)随色尘流转奔逸;
由动静等二种虚妄相互碰击,在净妙圆心中粘遮湛然之性而引发听闻之性,听精映现声尘,卷合声尘相形成了耳根,耳根的本元为清净四大(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因为外形像卷叶一样所以叫做耳体,浮根(指眼球、外耳等肉团所形成之五根外形器官)造作的四尘(色尘、香尘、味尘、触尘)随声尘流转奔逸;
由通塞等二种虚妄相互显发,在净妙圆心中粘遮湛然之性而引发嗅闻之性,嗅精映现香尘,吸纳香尘相形成了鼻根,鼻根的本元为清净四大(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因为外形像垂爪一样所以叫做鼻体,浮根(指眼球、外耳等肉团所形成之五根外形器官)造作的四尘(色尘、香尘、味尘、触尘)随香尘流转奔逸;
由恬变等二种虚妄相互参合,在净妙圆心中粘遮湛然之性而引发尝性,尝精映现味尘,绞合味尘相形成了舌根,舌根的本元为清净四大(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因为外形像初升的半月一样所以叫做舌体,浮根(指眼球、外耳等肉团所形成之五根外形器官)造作的四尘(色尘、香尘、味尘、触尘)随味尘流转奔逸;
由离合等二种虚妄相互摩擦,在净妙圆心中粘遮湛然之性而引发觉性,觉精映现触尘,博取触尘相形成了身根,身根的本元为清净四大(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因为外形像腰鼓一样所以叫做身体,浮根(指眼球、外耳等肉团所形成之五根外形器官)造作的四尘(色尘、香尘、味尘、触尘)随触尘流转奔逸;
由生灭等二种虚妄相续不断,在净妙圆心中粘遮湛然之性而引发知觉性,知精映现法尘,收揽法尘相形成了意根,意根的本元为清净四大(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因为好像处于暗室中一样所以叫做意思,浮根(指眼球、外耳等肉团所形成之五根外形器官)造作的四尘(色尘、香尘、味尘、触尘)随法尘流转奔逸;
注解:
【浮根】:(术语)又曰扶尘根。五根有二种,在内正有发识取境之用者,名为胜义根。眼之如葡萄,耳之如卷叶,外形谓为浮根扶根或扶尘根。浮者浮虚不实之义也。楞严经一曰:“我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扶尘根】:指眼球、外耳等肉团所形成之五根外形器官,系扶助正根之五尘,其自身并无发识取境之作用,故称为扶尘根。又作扶根、浮根、扶根尘。五根具有扶根与正根,正根(又作胜义根)非生理机能,而是五根据以发生感觉认识作用之实体,乃依于扶根而立,取外界之境,发内界之识,其体清净微妙,为集合极微之四大而成,非肉眼可见,即指五官之神经。(俱舍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二)((参见:胜义根)4866)FROM:【佛光大辞典】
【妙圆】:即殊妙圆满之意;亦即真实绝对之相。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章(大五一·二一九上):“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准此,禅林中形容圆满微妙之机要语句,亦称为“妙圆枢口”。枢,原指开闭门扉之轴处;引申为机要之意。从容录第三则(大四八·二二九中):“英雄力破重围,妙圆枢口转灵机。”FROM:【佛光大辞典】
【四尘】:又作四微。指色尘、香尘、味尘、触尘。尘,梵语 artha,新译作境;为垢染众生心之义。(一)色尘,指青、黄等显色,及长、短、方、圆等形色。(二)香尘,指好、恶等之气味。(三)味尘,指甘、醋等之味。(四)触尘,指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及滑、涩等之性。
据俱舍论卷四所载,物质之最小单位“极微”形成之时,必须由四大及四尘等八事俱生,缺一法而不可,称为“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若加身根或声,称为九事俱生;再加眼根,则为十事俱生。并以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亦即以四大之相倚而造极微,由极微相聚而成色法。然依大众部之说,则于四尘之外,不立五根。此外,于诸经典中尚有多种异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大智度论卷十八、成实论卷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见:四大)1649)FROM:【佛光大辞典】
【四大】:(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27 16:38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27 16:50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30 分)
-- [经文] --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暗明,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
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末学解说]▪
“阿难!这样的六根,由六根觉知妄明,因为有了妄明形成了明觉,失去了六根本元觉性,粘住虚妄而引发出光,
所以,你现今如果能脱离暗、明,便可以不需要见体(眼根),如果能脱离动、静,便可以不需要听质(耳根),如果能脱离通、塞,便不会有嗅性(不需要鼻根),如果能脱离变、恬,便不会有尝性(不需要舌根),如果脱离合、离,便没有觉触(不需要身根),如果无生无灭,了知便无处安住。
你只要不依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暗明,这样的十二种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之相,从六根中任意拔除一根,脱粘虚妄慑服内心,调伏归入真元,发显本性光明;
耀性能够显发光明,其余五根粘住的虚妄应当就可以全部拔除脱离,不会再由前尘(妄心前现之六尘境)引发知见,明性不会再依循六根、寄托六根来引发光明,由此这六根可以相互为用。
注解: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前尘】:(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
跋难陀龙无耳而听;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
骄梵钵提异舌知味;
舜若多神无身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
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末学解说]▪
“阿难!你难道不知道,现今这法会之中,阿那律陀是无目而见(佛在给孤独园为众说法,那律于中眠睡,佛以偈呵曰:咄咄何为睡,螺狮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那律闻已,达晓不眠,遂失眼根,获天眼通。观三千世界,犹如掌果);
跋难陀龙是无耳而听(梵语跋难陀,华言善欢喜。谓其能护国土,雨泽以时,瓶沙王年为一会以报之,百姓闻皆欢喜故也。以其无耳能听,故云无耳而听);
殑伽神女是非鼻闻香(梵语殑伽,华言天堂来,河名。谓此河源自雪山顶,无热恼池流出故也。此女即主河之神,遂以为名。以其无鼻能闻,故云非鼻闻香);
骄梵钵提是异舌知味(正云“笈房钵底”,此云“牛相”。故经云“我有口业,于过去世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呞者,牛凡食后,常事虚哨,时人称为牛呞也。异舌者,未见别缘,或可既为牛相,即牛舌也。而能辨了人所食味,故云“异舌知味”);
舜若多神是无身有触(梵语舜若多,华言虚空。即主空神也。纂要云:但无粗相之身,亦有微妙之色。经云:如来光中,映令暂现,其质如风,以其无身,而能知触。故云:无身觉触),能够在如来光中映射令其暂现,体质为风质,本来没有本体;
种种灭尽定(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证得寂静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摩诃华译“大”,亦称大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亦名大饮光。修行头陀苦行,以“头陀第一”著称),很早就已经灭尽意根,但却完全能够明了知觉而不由心念。
阿难!现今你诸根如果能够全部拔除,令自性显露发光,这样浮尘(一切有为之诸法,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称浮尘)以及器世间((界名)一切众生可住居之国土世界,谓之器世间)的种种变化之相就会如同热汤销融冰一样,应念化成无上正觉。
注解:
【阿那律陀】:(罗汉)(参见:阿那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那律陀,无目而见】:梵语阿那律陀,华言如意。谓其于过去世,以一食施辟支佛,感九十一劫受如意乐。增一阿含经云:佛在给孤独园为众说法,那律于中眠睡,佛以偈呵曰:咄咄何为睡,螺狮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那律闻已,达晓不眠,遂失眼根,获天眼通。观三千世界,犹如掌果。故云:无目而见。(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掌果者,掌中之果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梵语跋难陀,华言善欢喜。谓其能护国土,雨泽以时,瓶沙王年为一会以报之,百姓闻皆欢喜故也。以其无耳能听,故云无耳而听。(梵语瓶沙,又云频婆娑罗,华言模实,以身模充实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梵语殑伽,华言天堂来,河名。谓此河源自雪山顶,无热恼池流出故也。此女即主河之神,遂以为名。以其无鼻能闻,故云非鼻闻香。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骄梵钵提】:正云“笈房钵底”,此云“牛相”。故经云“我有口业,于过去世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呞者,牛凡食后,常事虚哨,时人称为牛呞也。异舌者,未见别缘,或可既为牛相,即牛舌也。而能辨了人所食味,故云“异舌知味”。呞,音诗。FROM:【祖庭事苑】
【舜若多神,无身觉触】:梵语舜若多,华言虚空。即主空神也。纂要云:但无粗相之身,亦有微妙之色。经云:如来光中,映令暂现,其质如风,以其无身,而能知触。故云:无身觉触。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灭尽定】: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摩诃迦叶】:摩诃华译“大”,亦称大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亦名大饮光。修行头陀苦行,以“头陀第一”著称。后佛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迦叶领会佛意而微笑,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印度禅宗初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意根】:<一>梵语 mana-indriya。六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根”为能生之义。六根中之前五根所对之境为四大(地、水、火、风)所形成之色法;意根所对之境则为心法,对法境即产生意识。((参见:六根)1284)<二>又作意地。即指第六识。((参见:意识)5449)FROM:【佛光大辞典】
【浮尘】:一切有为之诸法,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称浮尘。(楞严经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器世间】:(界名)一切众生可住居之国土世界,谓之器世间。对于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之语。俱舍论十一曰:“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说。”楞严经四曰:“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辩知觉是同,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末学解说]▪
阿难!比如那世人聚拢所见于眼根,如果令眼根急速闭合,暗相就会显现眼前,六根即使都阴暗下来,头、足也是同类,如果有人用手循着身体外绕,虽然看不见,但对头、足的辩知是相同的,
因明可以看见,黑暗则看不见,如果不明之性是自发产生的,则种种暗相便永远不能昏暗了,根尘既然已经销除,为什么觉明不能成为圆妙(谓空假中三谛圆融而不可思议)呢。”
注解:
【圆妙】:谓空假中三谛圆融而不可思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若此见听离于暗明、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
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吝。”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如佛世尊的说言,因地(修行佛道之阶位)的觉心(本觉的妙心,亦即觉悟不迷的心)想要求取常住(意指绵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恒常存在,永不生灭变易),要与果位名目契合相顺应。
世尊!比如果位之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这七种名,虽然称谓有别,但都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同金刚王,常住不坏;
如果这见听能够脱离暗明、动静、通塞,毕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无体,犹如心念离开前尘(妄心前现之六尘境),本来就没有,为什么将此毕竟断灭认为是修行之因,想证得如来的七常住果(佛证不生不灭常住之果有七种名称,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境智)呢?
世尊!如果脱离明暗,见性毕竟为空,如同没有前尘(妄心前现之六尘境),妄念自性就会灭尽,由此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来没有我心以及我心之住所,要将谁作为修行之因求取无上正觉呢?
如来先前说,湛然真精圆满常住,违背诚实之言,最终会成为戏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什么是如来的真实语呢?恳请佛陀垂怜大慈(伟大的慈心),开悟我们这些愚昧无知者。”
注解:
【因地】: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之阶位。亦即指由因行至证果间之阶位。与“因位”同义。可分为二种:(一)对佛果之果位而言,等觉以下者悉为因地。如教行信证卷二之“法藏菩萨因位时”一语,系对阿弥陀佛之果地而言。盖法藏菩萨系阿弥陀佛于往昔因位时之名号。(二)对初地以上之菩萨而言,地前菩萨之阶位皆为因地。亦即对已证位者,称未证位者为因地。首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八中):“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即是一例。((参见:果地)3322)FROM:【佛光大辞典】
【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心】:本觉的妙心,亦即觉悟不迷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住】:<一>梵语 nitya-sthita。略称常。为“无常”之对称。意指绵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恒常存在,永不生灭变易。胜鬘经自性清净章、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四等,均谓如来法身常住不变。大乘庄严经论卷三菩提品则载不唯如来法身,即报、应二身亦常住不变,而以法身为本性常(本质上永远不变),报身为无间常(受乐不绝),应身为相续常(为教化众生而变现,生灭无限相续)。佛性论卷四无变异品复就三身常住说十种因缘,谓此三身者,恒能生起世间利益等事,故说常住;此系依于十种因缘,即:(一)因缘无边,谓无量劫来舍身命摄正法,以正法为无穷无尽,故以无穷因招感无穷果,果即三身,故为常。(二)众生界无边,谓初发心时结四弘誓,起十无尽之大愿,若众生不可尽,我愿无尽;众生既无尽,化身常在世间教导众生,故为常。(三)大悲无边,谓如来众德圆满常在大悲,救拔众生之恩无边际,故为常。(四)如意足无边,谓世间得四神足者尚能住寿四十小劫,何况如来大神足之师,当能住寿自在,于百千亿劫广化众生,故为常。(五)无分别智无边,谓远离生死、涅槃二执,与第一义谛相应,不动、不出,故为常。(六)恒在禅定无散,谓如来恒在禅定,无可坏者,故为常。(七)安乐清凉,谓安乐即是金刚心,能断除无明住地最后念之无常苦,因已无苦,是为安乐,佛果显成,是为清凉;此是解脱道,故为常。(八)行于世间八法不染,佛身虽复在于道前,与生死相应,但不为烦恼所染,而无妄想之缘,故为常。(九)甘露寂静远离死魔,佛果常乐,故寂静,寂静故远离死魔,远离死魔,故为常。(十)本性法然无生无灭,即法身非本无今有、本有今无,行三世而非三世法,故为谓常。(杂阿含经卷三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佛地经论卷七、成唯识论卷十、大般涅槃经疏卷八)((参见:三常)608、“无常”5109)
<二>丛林之职务中,总称担任支配、运作日常事务之住众为常住。此外,亦指常备供僧伽受用之物。FROM:【佛光大辞典】
【毕竟】: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远离烦恼污染之绝对清净真理(如涅槃、实相、空性等),称为毕竟净;佛为众生究竟之所归依处,故称毕竟依;绝对空称为毕竟空;佛所证为究极之悟境,非他所能类比,称为毕竟觉(意同无上觉);究竟法界理性之智慧,称为毕竟智;宇宙万有实为空无,故终无常住,称为毕竟无常住。(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卷四十、注维摩经卷十、往生论注卷下)FROM:【佛光大辞典】
【前尘】:(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常住果】:佛证不生不灭常住之果有七种名称,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境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戏论】:梵语 prapan~ca。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大三○·八一五上):“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
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九种戏论。三种为:(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九种为:(一)通计我,(二)约计是我,(三) 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二种戏论:(一)于真实之理生戏论,(二)于世间之事生戏论。此外,中观论疏卷一亦列举五种戏论。(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参见:爱论见论)5463)FROM:【佛光大辞典】
【大慈】:伟大的慈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29 13:25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29 13:27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你修学多闻,但还没有断尽种种烦恼,心中只明白了知颠倒的原因,可真实的颠倒显现在前时,其实还是不能识别,恐你诚心还没有信伏(信其法或其人而伏从之也),我现今试将尘俗诸事来断除你的疑惑。”
注解:
【信伏】:(术语)信其法或其人而伏从之也。楞严经四曰:“恐汝诚心未信伏。”梁僧传法曰:“与安公相值,忽然信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我闻。”
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不闻。”
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末学解说]▪
这时,如来令罗睺罗(佛的儿子,也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第一”著称)击钟一声,问阿难:“你现今是否听闻到呢?”
阿难与大众一同说:“我们听闻到了。”
在钟停歇没有声音后,佛陀又问:“你们现今是否能听闻到呢?”
阿难与大众一同说:“没有听闻到。”
这时,罗睺罗又击钟一声,佛陀又问:“你们现今是否能听闻到呢?”
阿难与大众一同又说:“我们都能听闻到。”
佛陀问阿难:“你认为如何是听闻?如何是不闻呢?”
阿难与大众一同对佛陀说:“钟声如果撞击,则是我听闻,撞击很久之后响声消失,声音、回响都没有了,则是无闻。”
注解:
【罗睺罗】:佛的儿子,也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第一”著称。他虽然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但后来在法华会上,回小向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如来又敕罗睺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
阿难言:“声。”
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
阿难大众答言:“无声。”
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
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末学解说]▪
如来又令罗睺击钟,问阿难:“现今是否有声呢?”
阿难说:“有声。”
不多久,声音消失,佛陀又问:“现今是否有声呢?”
阿难与大众回到:“无声。”
过了一会,罗睺再来撞钟,佛陀又问:“现今是否有声呢?”
阿难与大众一同说:“有声。”
佛陀问阿难:“你认为如何是有声?如何是无声呢?”
阿难与大众一同对佛陀说:“钟声如果撞击后发出声,则是有声,撞击很久之后响声消失,声音、回响都没有了,则是无声。”
注解:
【少选】:一会儿;不多久。摘自百度
【有顷】:过了一会儿。摘自百度
-- [经文] --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
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
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
惟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
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
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以及法会的种种大众:“你们现今为什么言语自相矫乱呢。”
大众与阿难同时问佛陀:“我们现今如何矫乱呢?”
佛陀说:“我问你们是否听闻到,你们说听闻到;又问你们是否有声,你们说有声。
对于听闻与有声的回答不定,这样的回答为何不是矫乱呢?
阿难!声音消失没有响声,你说无闻,如果真是无闻,那么闻性就已灭尽,如同枯木,钟声再撞击时,你如何能觉知呢?
觉知有、觉知无,自然是因声尘的或无、或有,难道那闻性是因为你而或有、或无吗?
如果闻性实际上是没有的,那么谁觉知的无闻呢?
-- [经文] --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
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
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复撞钟,
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
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末学解说]▪
所以,阿难!声尘在闻性中,自然有生有灭,并不是因为你听闻,令声尘有生有灭,而令你的闻性,为有、为无。
你尚且颠倒,迷惑的将声尘认为是闻性,就不奇怪你会昏暗糊涂,认为常住是断灭了。
始终不应当,脱离种种动静、闭塞、开通而说闻无性。
比如深睡的人,在床枕睡熟,其家有人在那人睡觉时捣练舂米,
这人在梦中听闻到舂捣声,认为是他物发出的声音,也许是击鼓、也许是撞钟,
就在梦中自己奇怪撞钟为什么发出木石的响声,此时忽然醒过来,才知道是杵捣的声音,
自己告诉家人:‘我正在作梦时,迷惑的将此舂米的声音认为是敲鼓的声音。’
-- [经文] --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尘根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末学解说]▪
阿难!这人在梦中,难道会记忆静摇、开闭、通塞,他的身体虽然睡着了,但闻性却没有昏迷,同样的道理,纵然你的身形销灭,寿命随光阴而流转迁,此性为什么会因为你而销灭呢?
以种种众生从无始以来,依循诸色尘、声尘,追逐妄念流转,一直不能开悟自性的清净妙常,不能依循常住自性而追逐种种生灭,由此这般生生世世杂染(合杂乱和污染,即指烦恼,通于善、恶、无记等三性,为一切有漏法的总称)而流转轮回;
如果能够舍弃生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有生有灭,是有为法,不生不灭,是无为法。根据佛教的中道思想来说,一切有为法的生灭,都是假生假灭,不是实生实灭,若是实生实灭,即是无生无灭。),坚守真实常在(自性),常光(佛所具三十二相之一。即常围绕佛菩萨身边,昼夜恒照之光明)现前,尘相之根,识别之心会立时销灭陨落,妄想物相为尘(谓一切世间之事法,染污真性者)、识别情有(凡夫妄计一切之境界,无理但存情,谓之情有)为垢(妄惑垢心性,故名垢),二者都能远离,则你的法眼就可以立时清明,如何能不成就无上知觉呢?”
注解:
【命光】:指人之寿命。盖寿命随光阴而流转迁谢,故称为命光。首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四上):“纵汝形销,命光迁谢。(中略)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情识为垢,二俱远离。”FROM:【佛光大辞典】
【杂染】:杂者,杂乱之义;染者,污染之义。合杂乱和污染,即指烦恼,通于善、恶、无记等三性,为一切有漏法的总称。参考三杂染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有生有灭,是有为法,不生不灭,是无为法。根据佛教的中道思想来说,一切有为法的生灭,都是假生假灭,不是实生实灭,若是实生实灭,即是无生无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常】:真实、常在的境界,即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光】:佛所具三十二相之一。即常围绕佛菩萨身边,昼夜恒照之光明。又称圆光、丈光、常光一丈、常光一寻。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谓,面各一寻,周市佛身,昼夜常照之光明,称为常光。大乘经典则谓,诸佛以常光遍照十方,不限一寻。大智度论卷八载,佛唯现一丈之光明,乃因五浊恶世中薄福钝根者,眼微不堪见,若利根福厚者,如来则为之常现无量之光明。至于阿弥陀佛之光明,以因位之愿行,故以常光常遍照十方世界。众生若见佛之常光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平等觉经卷一以常光为头光;观无量寿经则视之为身光。常光与神通光不同,神通光系临时发放之光明,如释迦如来欲说法华经时,所放之光照东方一万八千之土,即是神通光。大法炬陀罗尼经卷四说常光与放光之别,于平时唯有常光,若有因缘始放异光。因若佛常放殊异之光,世间即无有日月星辰、昼夜时节、晦朔弦望,乃至春夏秋冬之别。(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佛不思议法品)((参见:三十二相)507、“光明”2173)FROM:【佛光大辞典】
【尘】:(术语)谓一切世间之事法,染污真性者。四尘五尘六尘等。法界次第曰:“尘即垢染之义,谓此六尘能染污真性故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能坌名尘,坌污心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根】: 1、能生的意思。 2、增上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识心】:对“心所法”而言,指六识或八识之心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七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FROM:【佛光大辞典】
【识】:心的别名,了别之义。心对外境明了分别,叫做识。唯识论说:“识谓了别。”又说:“识以了境为自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眼】:菩萨之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为五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垢】:(术语)妄惑垢心性,故名垢。烦恼之异名。俱舍论二曰:“垢之与漏,名异体同。”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染污净心,说以为垢。能惑所缘,故称为惑。”梵,摩罗。Mal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情有】:(术语)凡夫妄计一切之境界,无理但存情,谓之情有。归敬仪中曰:“人惟情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 (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3-31 13:20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
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五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
唯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
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末学解说]▪
阿难告诉佛陀说:“世尊!如来虽然演说了第二义的法门,现今观察世间解结之人,如果不知其所结之根元,我认为这人最终是不能解开这个结的。
世尊!我和法会中有学、声闻都是如此,从无始以来,与种种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同灭同生,虽然获得如是多闻的善根,称名为出家,还是犹如隔天就会发作的疟疾一样,屡犯不止。
只愿世尊大慈大悲,悲哀怜愍我们这些沦溺于生死苦海的众生,今日开示身心中,什么是结?从哪里解结?也让未来的苦难众生,能够脱免轮回,不堕入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苦难。”
说完这话后,阿难和一切法会大众,五体投地,泪如雨下,虔诚翘首、等候佛如来的无上开示
注解:
【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有】:(名数)三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三有爱著心。”颂疏界品一曰:“名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遁麟记一曰:“言三有者,即三界之异名。”【又】一本有,现生之身心。二当有,未来之身心。三中有,本有与当有中间所受之身心。欲界色界之生死,必有中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
以阎浮檀紫光金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振动,
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怜愍阿难以及法会中的种种有学者,也为未来一切众生开示出世解脱的原因、将来开悟解脱的眼目,
以阎浮檀紫光金手摩阿难的头顶,这时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都出现六种振动(指大地震动的六种相状),
在世界中如微尘数那么多的如来,各各有宝光从佛顶放出,无量宝光同时从诸佛世界来到祇陀林,灌如来顶,法会一切大众,都赞叹这前所未有的瑞相
注解:
【六种震动】:指大地震动的六种相状。又称六变震动或六反震动,略称六震或六动。依佛典所载,在释尊诞生、成道、说法或如来出现时,大地皆有六种震动。《无量寿经》卷上(大正12·265c)︰‘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新译《华严经》卷十六(大正10·85c)︰‘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一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六种震动。’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
“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
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末学解说]▪
于是,阿难以及法会诸大众,都听闻到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诉阿难说:
“很好,阿难!你想要识别了知一起同生的无明,也是使你轮转生死之结的根元,其实就是你的六根,再没有他物。
你还想要了知如何修行无上菩提(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能够令你快速证得安乐(身安心乐)解脱,寂静妙常,也是你的六根,再没有他物。”
注解:
【无上菩提】: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末学解说]▪
阿难虽然听闻了十方如来异口同声宣示的法音,心还是未能明了,稽首向佛陀说:“为什么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都同样是六根,再没有他物呢。”
-- [经文] --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花。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六根六尘是同一根源,所以结缚、解脱也不是分开二种,识性是虚妄的,犹如虚空之花。
阿难!由六尘显发觉知,因六根显发相状,相状、知见没有自己的体性,就像交芦一样,相互支撑、相互依存。
所以你现今,如果觉知见,而建立见的觉知,这就是无明的根本;如果觉知见,而能够将尘见除去,不起分别,这就是涅槃无漏真净,
为什么在这其中,再要容纳他物呢?”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1 17:26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1 17:27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 不实如空花。
言妄显诸真, 妄真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 云何见所见?
中间无实性, 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 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无明, 发明便解脱。
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 入流成正觉。
陀那微细识, 习气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莲华,
金刚王宝觉, 如幻三摩提,
弹指超无学。 此阿毗达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再次宣说此义理,而说偈言:
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一切有为的事物其本性皆空(有为),由因缘而生所以如同虚幻;
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无为)没有起灭,虚假不实如同虚空之花。
说妄念(有为)为了显现诸真(无为),其实妄念(有为)、诸真(无为)都是虚妄
(有为)(无为)仍然都不是真实真性,什么是见、所见是什么呢?
(能见的根与所见的尘)这中间没有真实自性,所以如交芦一样互为因果之法
形成结与解开结,其实都是同样的因,成为圣人与凡人,其实也没有二条路,都是一条路。
你观察交芦互为因果之性,认为是虚空、认为是实有,其实都是不对的;
如果迷惑糊涂就是无明(愚痴),如果显发明了便可以获得解脱。
解开结敷要因循次第,六根如果能够解脱一根,其他根也可以灭尽;
如果六根能够选择圆通,那么就可以入流(谓初入圣人之流)成就正觉。
陀那的微细(十地菩萨所断十种障的第四种。这也是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属于第六意识相应俱生的身见等。因为它是最下品,不由作意而生,永远随顺现行,所以称为微细)之识,形成习气(用以比喻虽灭除烦恼之正体(称为正使),尚存习惯气分)成为了烦恼;
所谓的真实并不是真性,由此会产生恐怖迷惑,(所以)我常常不会这样说法。
自己的心取自于本心,不是虚幻生成的幻法(幻师之法术。幻化之法门),
如果不由自心而取,就没有所谓的“不是虚幻”,“不是虚幻”尚且都没有产生,幻法如何建立呢?
这称名为妙莲华(真明之佛知见,在染亦不污,故谓为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来正觉之德称),
修习如幻(以譬一切诸法之无实)三摩提(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弹指间可以超过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
此阿毗达磨(大法,无比法,乃真智之尊称,凡论部为发生其真智者,故附以大法,无比法之名。新称阿毗达磨。译曰对法。对法者智慧之别名。以智慧对观诸法真之理义),为十方薄伽梵(又作婆伽婆、婆伽梵、婆嚩誐帝。意译有德、能破、世尊、尊贵。即有德而为世所尊重者之意),一路能够进入证得涅槃妙果之处。”
注解:
【真性】: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空】:(术语)谓有为之诸法为因缘之假和合而无自性也。十八空之一。涅槃经十六曰:“有为空者,有为之法,悉皆是空。”天台之仁王经合疏中曰:“有为空者,色心和合生,阴界入等,皆无所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为空】:十八空之一,谓一切有为的事物,其本性皆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为】:即非由因缘所造作。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FROM:【佛光大辞典】
【交芦】:(譬喻)又曰束芦。交叉三干之芦而立者。以譬互为因果之法。楞严经五曰:“由尘发根,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入流】:小乘四果的第一果。谓初入圣人之流。《金刚经·一相无相分》:“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后多指紧跟时流,或列入流品。如《南齐书·王僧虔传》:“谢灵运书乃不论,遇其合时,亦得入流。”也指加入某个行列。如鲁迅《南腔北调·题记》:“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 (文贤)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陀那】:(术语)D!a%na,又曰檀,檀那。译曰布施。六波罗蜜之一。【又】(杂语)量目名。译曰一铢。见大乘法数二。【又】(术语)阿陀那(A^da%na)之略。阿赖耶识之异名。楞严经五曰:“陀那微细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微细】:十地菩萨所断十种障的第四种。这也是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属于第六意识相应俱生的身见等。因为它是最下品,不由作意而生,永远随顺现行,所以称为微细。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习气】:又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略称习。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尤以烦恼)经常生起,其熏习于吾人心中之习惯、气分、习性、余习、残气等,称为习气。如由纳香之箧中取出香,箧内犹存香气;用以比喻虽灭除烦恼之正体(称为正使),尚存习惯气分。佛典中所记载,如难陀之淫习、舍利弗及摩诃迦叶之嗔习、卑陵伽婆跋之慢习、摩头婆私吒之跳戏习、憍梵钵提之牛业习等,均为习气之例;唯有佛乃能永断正使及其习气。FROM:【佛光大辞典】
【暴流】:梵语 ogha,巴利语同。又作瀑流。<一>为烦恼之别名。旧译暴河。大水暴涨之时,可漂流人畜、房屋等;烦恼亦然,可漂失吾人之善德善品,故称为暴流。诸经中以暴流喻烦恼时,通常分为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等四种。(杂阿含经卷十八、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参见:四暴流)1831、“烦恼”5515) <二>依唯识说,阿赖耶识于轮回之际仍持续不断,犹如暴流。(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开演】:(术语)说法也。解深密经一曰:“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唯识述记一本曰:“幽隐未显,今说名开。先略难知,广谈为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幻法】:(术语)幻师之法术。幻化之法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莲华】:(譬喻)真明之佛知见,在染亦不污,故谓为妙莲华。楞严经五曰:“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实觉如幻三摩提。”长水疏五上曰:“此平等性观,能破无明开佛知见。此知见性,处妄常真,在染不染,今得显发,如开敷出水,故以为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金刚王宝觉】:(术语)如来正觉之德称。楞严经五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生?是名妙莲华金刚宝觉。”同长水疏五上曰:“无明坚牢最为难坏,一念能破金刚定力。此定尊上更无能过,于法自在,是可宝重如摩尼珠随意生育,无上觉里名王宝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幻】: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大智度论卷六)((参见:十喻)470、“幻”1390)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提】:(术语)即三摩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弹指】:梵语 acchat!a^ 之意译。即拇指与食指之指头强力摩擦,弹出声音;或以拇指与中指压覆食指,复以食指向外急弹。于印度,弹指有四义:(一)表示虔敬欢喜,据法华经卷六神力品载,诸佛之謦欬声与弹指声普传至十方,大地皆起六种振动。(二)表示警告,据新译华严经卷七十九载,善财童子至弥勒菩萨之楼阁前,弹指出声,门即开启令其入内。(三)表示许诺,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载,有二龙王请世尊准许彼等为优婆塞,世尊弹指允之。(四)时间单位,弹指所需之极短暂时间,称为一弹指或一弹指顷。关于一弹指时间之长短,诸说不一,如大智度论卷八十三谓,一弹指有六十念。俱舍论卷十二(大二九·六二上):“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如是名为一刹那量。”现今一般常用语“一弹指”即源自佛教经典。(菩萨处胎经卷二、观无量寿经、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祖庭事苑卷三)((参见:一弹指)78、“刹那”3731)FROM:【佛光大辞典】
【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毗达磨】:(术语)Abhidharma,又作阿鼻达磨。论部之总名。旧称阿毗昙。译曰大法,无比法。大法,无比法,乃真智之尊称,凡论部为发生其真智者,故附以大法,无比法之名。新称阿毗达磨。译曰对法。对法者智慧之别名。以智慧对观诸法真之理义。盖论部问答决择诸法事理使人之智慧发达。智慧为对观真理者,故转指论部对观真理者,即谓之阿毗达磨。出三藏记十曰:“阿毗昙者,秦言大法也。”大乘义章一曰:“阿毗昙者,此方正翻,名无比法。阿,谓无也。毗,谓比也。昙,谓法也。”西域记三曰:“阿毗达磨藏,或曰阿毗昙藏,略也。”玄应音义十七曰:“阿毗昙,或言阿毗达磨,或云阿鼻达磨,皆梵音转也。此译云胜法,或言无比法,以诠慧故。或云向法,以因向果故。或名对法,以智对境故。”起信论疏曰:“今译为对法,谓阿毗是能对智,达磨是所对境法,谓以正智。妙尽法源,简择法相,分明指掌,如对面见,故云对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薄伽梵】:梵语 bhagavat,巴利语 bhagava^ 或 bhagavant。为佛陀十号之一,诸佛通号之一。又作婆伽婆、婆伽梵、婆嚩誐帝。意译有德、能破、世尊、尊贵。即有德而为世所尊重者之意。在印度用于有德之神或圣者之敬称,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在佛教中则为佛之尊称,又因佛陀具有德、能分别、受众人尊敬、能破除烦恼等众德,故薄伽梵亦具有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等四种意义。另据佛地经论卷一载,薄伽梵具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种意义。此外,亦有将佛与薄伽梵并称为“佛薄伽梵”者。(大智度论卷二、清净道论卷七、大乘义章卷二十)((参见:世尊)1522、“婆伽婆”4453)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门】:<一>指极乐净土。极乐净土乃证得涅槃妙果之处,故称为涅槃门。
<二>指念佛、信心等。净土宗强调念佛与信心,并谓以之可证涅槃之果,故称之为涅槃门。
<三>葬所四门之一。此系本自密教金刚、胎藏两界曼荼罗均有四方四门之说,其中,北方为涅槃门,分别配以四智(大圆、平等、妙观、成所)中之“成所”、四德(常、乐、我、净)中之“净”、四佛知见(开、示、悟、入)中之“入”、四季中之“冬”。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门】:进入涅槃城的门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
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沈垢。”
▪[末学解说]▪
于是阿难以及种种大众,听闻佛如来宣示的无上慈悲教诲,祇夜(意指在经典前段以散文体叙说之后,再以韵文附加于后段者)、伽陀(广义指歌谣、圣歌,狭义则指于教说之段落或经文之末,以句联结而成之韵文,内容不一定与前后文有关),相互结合,精妙透彻,义理清晰,眼目开敞、心胸洞明,赞叹前所未有。
阿难合掌顶礼对佛陀说:“我现今听闻佛陀无遮止限制大悲,开示性净妙常的真实法句,心还是未能通达什么是“六解一亡”,舒解结敷要因循什么次第。
只愿佛世尊垂怜,再次慈愍法会以及将来的众生,施以甘露法音,洗涤无明尘垢。”
注解:
【祇夜】:乃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又作岐夜、祇夜经。其意为诗歌、歌咏。旧译为重颂、重颂偈。新译为应颂。意指在经典前段以散文体叙说之后,再以韵文附加于后段者。因其内容与经文相同,故称重颂、重颂偈或应颂(与经文相应之颂)。(南本涅槃经卷十四、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参见:偈)4383)FROM:【佛光大辞典】
【伽陀】:<一>梵语 ga^tha^,巴利语同。为九部教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又作伽他、偈佗、偈。意译讽诵、讽颂、造颂、偈颂、颂、孤起颂、不重颂偈。系由语根 gai 而形成之名词。gai 有“谣”之意,故“伽陀”一词,广义指歌谣、圣歌,狭义则指于教说之段落或经文之末,以句联结而成之韵文,内容不一定与前后文有关。
伽陀与祇夜(即重颂)二者之差别在于祇夜虽亦为韵文,但重复述说长行经文之内容;伽陀则否,故有不重颂偈、孤起颂等异称,其长短或二句,或三句、四句、五句、六句不等。但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中,谓诸经中联结句而讽诵彼彼所说者,称为伽陀。大智度论卷三十三亦谓一切偈皆称祇夜,句之多寡不定,又称伽陀。此等均以伽陀仅为讽咏之义,与祇夜无二。又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载,伽陀指除修多罗及戒律以外诸经典中之四句偈等。另据巴利文长部经注(Suman%gala-vila^sini^)序、善见律(巴 Samanta-pa^sa^dika^)序所载,法句(巴 Dhamma-pada)、长老偈(巴 Thera-ga^tha^)、长老尼偈(巴 Theri^-ga^tha^)、经集(巴 Sutanipa^ta)等书中,凡不称为修多罗之偈颂,称为伽陀。此外,成实论卷一谓祇夜(偈)有伽陀、路伽二种,路伽又分顺烦恼、不顺烦恼二类,而将十二部经中之伽陀,归属不顺烦恼之类。(显扬圣教论卷六、卷十二、顺正理论卷四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卷八十一、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四)((参见:十二部经)344、“偈”4383)
<二>阿伽陀(梵 agada)之略。为良药。六十华严经卷十(大九·四六五上):“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大三五·二一四中):“伽陀,此云良药,谓能除一切毒。”FROM:【佛光大辞典】
【无遮】:无遮止限制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3 12:27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4 11:08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10 分钟)
-- [经文] --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览七宝机,引手于机,取劫波罗天所奉花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
▪[末学解说]▪
这时,如来在师子座,整理涅槃僧(意译作裙。十三资具衣之一,似尼众五衣中之下裙而稍异)、收拢僧伽梨(为三衣中之最大者,故称为大衣),看七宝所成的几案,伸手在几案上拿起劫波罗天供养的花巾,在大众面前绾了一个结,给阿难看并说道:“这叫做什么?”
阿难与法会大众一同对佛陀说:“这叫做结。”
注解:
【涅槃僧】:梵语 niva^sana。音译泥缚些那、泥洹僧。意译作裙。十三资具衣之一,似尼众五衣中之下裙而稍异。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载,四部之殊,以著裙表异,于一切有部,两边向外双褶;于大众部则以右裙蹙在左边,向内而插,使之不堕,西方妇女之著裙,与大众部无别。上座、正量之制亦同于此,然以向外直翻旁插为异,腰绦之制亦复不同,尼众亦一准僧众,全无别体。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载下列五事:(一)不得倒持下著上,(二)当使四边等,(三)襞头当近左面,(四)结带当于右面,(五)带当三绕,其两头不得下垂。(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之二、大唐西域记卷二、慧琳音义卷八十二)FROM:【佛光大辞典】
【僧伽梨】:(衣服)Sam%gha%ti,比丘三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鸱,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为三衣中之最大者,故称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三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为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为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为上品。西域记二曰:“僧伽胝,旧曰僧伽梨,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僧伽梨,此音讹也,应云僧伽致,或云僧伽胝。译云合,或云重,谓割之合成,又重作也。此一衣必割截成,余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部、说诸有部等多则不割。若圣辨部、大众部等则割截之。若不割者直安帖角及以[巾*句]纽而已。”寄归传二曰:“僧伽胝,译为复衣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于是如来绾叠花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
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
如是伦次绾叠花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
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此名为结。
▪[末学解说]▪
于是如来挽叠花巾,又打成一个结,再问阿难:“这叫做什么?”
阿难与大众又对佛陀说:“这也叫做结。”
佛陀这样依次绾叠花巾,共打成了六个结,每一个结打成,都拿手中所成之结问阿难,这叫做什么?
阿难和大众也都是这样,按照次第顺序,回答佛陀,这叫做结。
-- [经文] --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花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花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
‘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只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
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我最初挽叠花巾,你称之为结,这挽叠成结的花巾与先前没有挽叠成结的花巾其实是一条,为什么这条花巾挽叠的第二、第三个结,你还是称之为结呢?”
阿难对佛说:“世尊!此宝叠织而成的花巾,虽然原本是同一体,我是这样思惟的:
‘如来挽叠一次,就得一结之名,如果挽叠百次,就有百结之名,何况这条花巾只有六个结,不到七个结,也不止五个结。’
为什么如来只许初时称之为结,第二、第三次挽叠而成的结,不能称之为结呢?”
-- [经文] --
佛告阿难:“此宝花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
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
“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这宝花巾,你知道这花巾原本就是一条,我六次挽叠,而有六个结,你审视观察,巾体是同一个,因有结而有不同。
你是如何想的,初此挽叠打成的结,称之为第一,如此这般一直到第六个结,我现今想要将第六个结称之为第一,可否呢?”
“不可以的,世尊!六结如果一同存在,第六个结终究不是第一,纵然我经历了解其产生的过程,尽其所能去明辩,如何能令这六个结乱掉其名称次序呢。”
-- [经文] --
佛言:“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末学解说]▪
佛陀说:“六个结虽然次序不同,但因循回顾其本因,都是一条花巾所造,如果令其杂乱,终究是不对的,而你的六根也是同样的道理,其根源终归是相同的,但由此根源而各自产生,到底便有了差异。”
注解:
【毕竟】:表示终归、到底、究竟等意义,表示追根究底,最终所得的结果或最后所达到的状态。“毕”是终止、结束的意思,“竟”是完毕、终于的意思。佛典中常见“毕竟”一词,如:“毕竟空”,谓诸法究竟不可得,一切有为法、无为法终归于空。“毕竟依”,谓佛为众生究竟依处。“毕竟无”,谓龟毛兔角之类毕竟是无。“毕竟智”,谓如实证如一切法总相、别相之智。如此等等。后亦常见于诗文。唐代白居易《题王侍御池亭碑诗》:“毕竟林塘谁是主?主人来少客来多。”李商隐《早起诗》:“莺啼花又笑,毕竟是谁春?”(禹振声)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4 14:2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4 14:33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
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你必然对此嫌疑,如果不想有这六个结,想要由一个结来解开,又如何能够获得呢?”
阿难说:“这些结如果存在,那么是非问题会产生于自身,此结不是彼结,彼结也并非此结,如来今日如果全部解除,结如果都没有了,那么就没有彼此之分了,尚且“一”都不存在,“六”从哪里生成呢?”
-- [经文] --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花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花相。”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
▪[末学解说]▪
佛陀说:“六解一亡,也是同样的道理。
由于你无始以来,心性痴狂迷乱,知见由虚妄而发,引发的虚妄知见不停息,不停息的虚妄知见引发尘相,如同疲劳的眼睛,从而有了虚幻的狂花在湛然精明的自性中产生,无因无故纷杂乱起了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全部都是狂劳颠倒的虚妄之相。”
阿难说:“这颠倒之劳所起的虚相如同那六个结,如何能够解除呢?”
-- [经文] --
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
“不也,世尊!”
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
“不也,世尊!”
▪[末学解说]▪
如来用手将所打结的花巾向左边拽,问阿难说:“这样能解吗?”
“不能,世尊!”
然后再用手向右边拉,又问阿难:“这样能解吗?”
“不能,世尊!”
-- [经文] --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成解?”
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我现今用手向左、右两边各自牵拉,都不能解结,你想个办法,要如何解结呢?”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应当由结心来解,这就能够解开了”
-- [经文] --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
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是的,是这样的!如果想要解开结,应当要从结心来解。
阿难!我宣说佛法从因缘生,并非是取于世间和合粗相的因缘,如来显发宣明的世间、出世间一切法,能够了知一切的根本、缘由,以及所缘而生出的一切,如是乃至恒河沙那么多的法界之外,一滴雨也能了知水滴的数量,
现前种种的松树为什么是直的,荆棘为什么是弯曲的?鹄的羽毛为什么是白色的?乌鸦为什么是黑色的?都可以了知其根本的原因和由来。
所以,阿难!随你心念来选择六根(要修习的一根),根的结缚如果能够断除,尘相自然会灭尽,种种虚妄也会销亡,虚妄的不真又如何还能够存在呢。
阿难!我现今问你,这劫波罗巾的六个结,如果同时去解,能够同时解开吗?”
-- [经文] --
“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末学解说]▪
“不能,世尊!这些结本来是按照次序挽叠生成的,今日应当必须也按照次序来解,六个结虽然在同一体的花巾上,但打结的时间却不在同一时,那么要解开结的时候,如何能同时解开呢”
佛陀说:“六根的解除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根得到解脱时,先可以证得人空(又名生空,或我空,即观人身是五蕴假和合而有,其性本空,亦即悟五蕴无我的真理),到空性圆满光明时,成就法空(指诸法之自性为空)获得解脱,解脱法成就后,俱空(谓我、法二执既遣,能空之空亦除,空、执两亡,方契本性,是名俱空)不生,这称之为菩萨从三摩地证得无生忍(谓七地、八地、九地菩萨,妄惑已尽,了知诸法悉皆不生,故名无生忍)。”
注解:
【人空】:又名生空,或我空,即观人身是五蕴假和合而有,其性本空,亦即悟五蕴无我的真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生忍】:谓七地、八地、九地菩萨,妄惑已尽,了知诸法悉皆不生,故名无生忍。(七地即远行地,八地即不动地,九地即善慧地。)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空】:指诸法之自性为空。又作法无我(梵 dharma-naira^tmya)。为二空之一,三空之一。法空可从一切法无我与因缘生等二义论之。大毗婆沙论卷九(大二七·四五中):“尊者世友说言:‘我不定说诸法皆空,定说一切法皆无我。’问:‘若非我行相与空行相,俱能缘一切法者,此二行相有何差别?’答:‘非我行相对治我见,空行相对治我所见。’”于说一切有部,认为法体恒有,故不说诸法皆空,而观一切法无我,以对治我见。然成实论卷十二灭法心品、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等谓,五蕴等之法无我,无实在不变之自性,故为空。
又大乘义章卷一“二无我义”中,就四宗来分别空之义:(一)毗昙立性宗,仅说明生空,而不说法空。(二)成实破性宗,具说明二空。谓苦空无常等之集成诸法,称为法和合。法和合之中,空无定性,故为法空。(三)般若破相宗,亦说二空。谓不须待苦空无常等之离散破坏,凡假名之诸法即为空。(四)显实宗,亦说二空。分为二门:(1)依持门,妄想法之空,称为众生空;所依之真实寂,称为法空。(2)缘起门,真如之体寂,称为法空;缘用之寂灭,称为众生空。其中,破性宗之空为析空,破相宗之空为体空,显实宗之依持门之二空为三性三无性,缘起门之二空为真如之体用。(大智度论卷六、卷三十一、瑜伽师地论卷九十、显扬圣教论卷十六)((参见:二空)202、“空”3467、“无我”5087)FROM:【佛光大辞典】
【俱空】:谓我、法二执既遣,能空之空亦除,空、执两亡,方契本性,是名俱空。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
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
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
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冀佛冥授。
▪[末学解说]▪
阿难以及法会诸大众承蒙佛陀开示,智慧觉性圆满通达,不再有疑惑。
一时,合掌顶礼佛的双足,对佛陀说:“我等今日,身心清净光明,畅快没有障碍,虽然现在觉悟了知什么是“一六亡义”,但还是未能通达圆通的根本。
世尊!我辈累劫漂流在生死苦海,零落于轮回诸趣,从没有想到能够值遇佛陀成为天伦之亲,如同失去哺乳的婴儿忽然遇到了慈爱的母亲,
如果能够再因此首楞严法会之际缘成就无上菩提之道,将所获得的佛陀开示演说的秘密法语还归入本来自性的证悟,否则,就与没有听闻过,没有什么差别。
只恳请佛陀垂怜大悲,惠赐我等秘密庄严之法,成就如来最后的开示。”
说完,阿难五体投地行礼后,退回到自己的座位,希望佛陀传授开示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5 15:23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6 11:15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40 分钟)
-- [经文] --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
“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
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
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普告法会大众之中的诸位大菩萨以及诸漏尽(断尽一切的烦恼)大阿罗汉:
“你等菩萨及阿罗汉,生于佛法中,得以成就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果位。
我现今问你们,最初发心证悟十八界,是以谁为圆通(谓遍满一切,融通无碍;即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
从什么方便法门证入的三摩地(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呢?”
注解:
【漏尽】:断尽一切的烦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八界】:一切众生,内外心境根尘,可以十八界括之。
十八界者,谓合六根、六尘、六识以言,谓之十八界。界者各成界限也。六根为内界,六尘为外界,六识为中界。眼根色尘,内外相对,于其中间,生于眼识,则成三界。六根六尘,相对而生六识,则成十八界。
一、六根 亦名六受,又名六入,又名六处。言六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根即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又增上之义,如草木之根,有增上力,能生干枝也。言六受者,以能受诸尘之故。六入六处之义,见十二处条下。
二、六尘 亦名六欲,又名六入,又名六处,又名六境,又名六贼。言六尘者,谓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色谓明暗质碍等,声谓动静美恶等,香谓通塞香臭等,味谓咸淡甘辛等,触谓离合冷暖等,法谓生灭善恶等。言六欲六境者,谓皆可欲之境也。言六贼者,谓诸尘媒介诸根,劫掠一切善法功德之故。六入六处之义,见十二处条下。
三、六识 亦名六情。言六识者,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亦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言六情者,谓对境生情故。又既属分别,皆是虚妄之情故。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十八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圆通】:谓遍满一切,融通无碍;即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复次,以智慧通达真如之道理或实践,亦可称圆通。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谓,二十五位菩萨各个皆具圆通,共有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等二十五圆通。此外,楞严会上二十五圣之中,以观世音之耳根圆通为最上,故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楞严经圆通疏前茅卷下、楞严经纂注卷五)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骄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
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末学解说]▪
憍陈那等五位比丘,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在鹿野苑(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说四谛法的地方)和鸡园(指鸡头摩寺),观见如来最初成就佛道,从佛的法音妙声证悟明了苦集灭道的真谛。
佛陀问比丘时,我最先称已解悟,如来印可我,给我命名阿若多。
佛法音声殊妙密圆,我是从佛法音声而证得阿罗汉。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如果像我所修证的,由音声修持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憍陈那】:(人名)Ka%un!d!inya,巴Kon!d!an^n^a,旧称憍陈如。亦曰拘邻。尊者之姓。译曰火器,了本际。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憍陈那,旧云憍陈如,讹也。此云火器,是姓也。阿若是名,亦云初智,以最初悟无生而得智由本愿也。”五比丘之笔头人。初释尊出家求道,净饭王命供奉共为苦行。后释尊观破苦行于成道无效而弃之,彼以此为释尊破戒堕落,与他四比丘共去,后于波罗捺国鹿野园受释尊教化,为弟子。即佛最初之弟子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谛】:(名数)又云四圣谛,四真谛。圣者所见之真理也。梵语Catva%ri-A^ryasatya%ni,巴利语Catta%ri-Ariyasacca%ni。一苦谛Duh!kha-a%ryasatya,三界六趣之苦报也。是为迷之果。二集谛Samudya-a%ryasatya,贪嗔等烦恼,及善恶之诸业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谛。三灭谛Nirodha-a%ryasatya,涅槃也。涅槃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真空寂灭,故名灭。是为悟之果。四道谛Ma%rga-a%ryasatya,八正道也,此能通于涅槃故名道。是为悟之因。其中前二者流转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间因果。后二者还灭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间因果。此四者皆云谛者,言其真理实为至极也。而二者皆先果后因者,果易见,因难知,故先示苦果令其厌,然后使断其因,又举涅槃之妙果使乐之,然后使修其道,是乃诱引最劣小机之善巧也。佛起菩提树下至鹿野苑,为五比丘始说此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依之而修道证灭者,称为声闻人。法华经譬喻品曰:“昔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四十二章经曰:“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涅槃经十二曰:“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涅槃经十五曰:“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止持会集音义曰:“苦谛者,苦以痛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大论云:无量众生有三种身苦:老病死。三种心苦:贪嗔痴。三种后世苦:地狱饿鬼畜生。总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谛审生死实是苦者,故名苦谛也。三苦,谓苦苦坏苦行苦,八苦可知。集谛者,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为集。审一切烦恼惑业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谛也。尽谛者,亦名灭谛。灭即寂灭,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以诸烦恼结使灭故,三界业亦灭。若三界业烦恼灭者,即是灭谛有余涅槃。因灭故果灭,舍此报身时,后世苦果,永不相续,名入无余涅槃。谛审涅槃实为寂灭,故名灭谛也。道谛者,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为道谛。审此二道相扶,实能通至涅槃不虚,故名道谛也。正道者,实观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助道者,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是名助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若多】:(人名)比丘名。译曰无知。见阿若憍陈如。楞严经一曰:“阿若多五比丘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鸡园】:字义是指鸡头摩寺。——摘自百度
【鹿野园】:(地名)Mr!gada%va,又名鹿野苑、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仙人园、仙园、鹿园、施鹿园、鹿林等,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佛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谛之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为古来仙人始说法处,故名仙人论处。为仙人之住处,故名仙人住处。昔有五百仙人见王之婇女发欲心失神通坠堕于此,故名仙人堕处。为诸鹿之住处,故名鹿林。梵达多王以此林施鹿,故名施鹿林。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二曰:“问何故名仙人论处?答若作是说诸佛定于此处转法轮者,彼说佛是最胜仙人,皆是于此处初转法轮,故名仙人论处。若作是说诸佛非定于此转法轮者,彼说应言仙人住处,谓佛出世时有佛大仙及圣弟子仙众所住,佛不出世时有独觉仙所住。若无独觉时有世俗五通仙住,以此处恒有诸仙住已今住当住,故名仙人住处。有说:应言仙人堕处。昔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至此遇退因缘一时堕落,问何故名施鹿林?答恒有诸鹿游止此林,故名鹿林。昔有国王名梵达多,以此林施与群鹿,故名施鹿林。”
西域记七曰:“波罗尼斯国大林中有窣堵波,是如来昔与提婆达多俱为鹿王断事之处。昔于此处大林之中有两群鹿各五百余。时此国王畋游原泽,菩萨鹿王前请王曰:大王校猎中原,纵燎飞天,凡我徒属命尽玆晨。不日腐臭无所充膳,愿欲次差日输一鹿。王有割鲜之膳,我延旦夕之命。王善其言回驾而返,两群之鹿更次输命,提婆群中有怀孕鹿次当就死,白其王曰:身虽应死,子未收也。鹿王怒曰:谁不宝命。雌鹿叹曰:吾王不仁,死无日矣。乃告急菩萨鹿王。鹿王曰:悲哉!慈母之心,恩及未形。吾今代汝,遂至王门。道路之人传声唱曰:彼大鹿王今来入邑,都人士庶莫不驰观。王闻之以为不诚,门者白至,王乃信然。曰鹿王何遽来耶?鹿曰:有雌鹿当死,胎子未产,心不能忍,敢以身代。王闻叹曰:我人身鹿也,尔鹿身人也。于此悉放诸鹿不复输命,即以其林为诸鹿薮,因而谓之施鹿林焉。鹿野之号自此而兴。”智度论十六所记与此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
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末学解说]▪
优波尼沙陀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也观见到佛世尊最初成就佛道,观见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之相而产生了极大的厌离心,了悟种种色性是从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而生,白骨最终会化为微尘归入虚空,虚空、色尘二者都无,由此成就了无学之位,如来印可我,给我命名尼沙陀。
尘色既已灭尽,显露真性妙色密圆,我是从色相而证得阿罗汉。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如果像我所修证的,由色因修持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优波尼沙陀】:(术语)(参见:邬波尼杀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邬波尼杀昙】:(杂语)Upanis!ad,又作坞波尼杀昙,优波尼沙陀。译曰近少,微细,因等。慧苑音义上曰:“优波尼沙陀分,正云坞波尼杀昙。言坞波者近也,尼杀昙者少也。”慧琳音义一曰:“优波尼沙陀分,梵语算法。数之极也,大论释为微细分析至极之言也。”同十曰:“义译为微细,极至邻虚,名坞波尼杀昙。”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邬波尼杀昙分,又言优婆沙陀分,此数之极也。”能断金刚论下曰:“邬波尼[(?*文)/心]昙,译为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他身不净之观法,称为不净观。((参见:七种不净)11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
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末学解说]▪
香严童子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听闻如来教导,认真观察种种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相。
我当时辞别佛世尊,在清净处宴然安处,晦迹韬光,见到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静悄然进入鼻中,我观察这香气,不是从木生、不是从空生、不是从烟生,也不是从火生,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向何处去,由此意识(虚妄执着)销亡,从而显发证明了无漏(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如来印可我,获得香严之号。
尘气倏忽灭尽,显露真性妙香密圆,我是从香严(香光庄严)而证得阿罗汉。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如果像我所修证的,由香严修持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香严】:(术语)香光庄严之略。【又】(菩萨)维摩诘经曰:“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楞严经曰:“香严童子白佛言:见诸比丘,烧沈水香,香气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无明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蜜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又】(人名)唐邓州香严山智闲禅师,就沩山灵佑禅师而契悟,法化盛行,死后敕谥袭灯大师。见宋高僧传十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清斋】:清净之持斋。斋,庄严洁净之意,尤指饮食、动作、思虑、意念而言。据释氏要览卷下载,民间有辰刻饮一杯水,终日不食之俗,称为清斋。又指茹素戒荤,或指净室之意。FROM:【佛光大辞典】
【寂然】:即指寂静无事之状态,或心中呈现平静澄澈之境地。维摩经卷上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正法华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6 13:25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6 13:34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 [经文] --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醋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
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末学解说]▪
药王、药上(见下方注解)二位法王子与法会中五百位梵天(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眷属,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从无始劫以来,作为世间的良医,口中遍尝这娑婆世界的草木金石,其名称种类总共有十万八千,所以都能够悉知苦醋咸淡甘辛等味,以及由此和合而生的种种变化、不同,是冷、是热,有毒、无毒也全都能够遍知。
承事供养如来后,了知味性不是空、不是有(没有实体)、不是身心、也不能离开身心,由此分别味尘而得开悟,承蒙佛如来印可我们,命名为药王、药上二菩萨。
现今在法会中为法王子(大菩萨的尊称,因大菩萨是出生于法王之家,而且能够传承佛法),因为味尘了悟,显露本觉明心,证菩萨位。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如果像我所修证的,由味因修持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药王菩萨】:药王,梵名 Bhais!ajya-ra^ja,音译鞞逝舍罗惹。为施与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之菩萨。为阿弥陀佛二十五菩萨之一。据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载,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有佛号琉璃光照如来,其国名悬胜幡。彼佛涅槃后,于像法中,有日藏比丘,聪明多智,为大众广说大乘如来之无上清净平等大慧。时众中有星宿光长者,闻说大乘平等大慧,心生欢喜,以雪山之良药,供养日藏比丘及众僧,并发愿以此功德回向无上菩提,若有众生闻己名者,愿其得灭除三种病苦。时长者之弟电光明,亦随兄持诸醍醐良药供养日藏及诸僧众,亦发大菩提心,愿得成佛。其时,大众赞叹星宿光长者为药王,电光明为药上,后即为药王、药上二位菩萨。同经并载此二菩萨久修梵行,诸愿已满,药王菩萨于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梵 Vimala-netra);药上菩萨亦成佛,号净藏如来(梵 Vimala-garbha)。
又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载,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有日月净明德如来,其佛寿命为四万二千劫。时有一菩萨,名“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修习苦行,精进经行,一心求佛,经一万二千岁,证得“现一切身色三昧”,乃服诸香,饮香油,燃自身供养佛一千二百年。命终后复化生于净德王之家,受日月净明德如来之付嘱,于彼佛灭度后造八万四千塔。其自身亦于七万二千年间,燃臂供养其塔。或谓彼“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即今之药王菩萨。
另据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载,于过去无数劫,有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说法华经。时有国王名妙庄严(梵 S/ubha-vyu^ha),夫人名净德(梵 Vimala-datta),二子名净藏、净眼。其王邪见炽盛,信外道之法。夫人与二子乃共设种种方便,使王至宿王华智佛所,听闻法华经,共得利益。净藏、净眼二人即今药王、药上二菩萨。
药王菩萨之形像,一般为顶戴宝冠,左手握拳,置于腰部,右手屈臂,置放胸前,而以拇指、中指、无名指执持药树。三昧耶形为阿迦陀药,或为莲花。真言为“唵(om!)鞞逝舍罗惹耶(bhais!ajya-ra^jaya,药王)莎诃(sva^ha^)”,或“曩莫三曼多没驮南讫叉拏多罗阎攒莎诃。”(灌顶经卷十二、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法华经文句卷十下、图像抄卷五)FROM:【佛光大辞典】
【梵天】:(界名)新作波罗贺么天Brahmadeva,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此中有三天:第一梵众天Brahmaka%yika,第二梵辅天Brahmapurohita,第三大梵天Maha%brahman,但常称为梵天者,指大梵天王,名曰尸弃S/ikhin,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初来请转法轮,又常住佛之右边,手持白拂((参见:大梵天))。外道所说之梵天,则大异。(参见:梵天外道)。【又】印度云梵天。梵土天竺之意也。传通缘起曰:“梵天之教。”【又】修验道墓所云梵天,取梵天来降守护圣灵之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王子】:大菩萨的尊称,因大菩萨是出生于法王之家,而且能够传承佛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
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今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罗。
妙触宣明,成佛子住。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末学解说]▪
跋陀婆罗(见下方注解)与其同伴十六位开士(特指菩萨。盖菩萨明解一切真理,能开导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故有此尊称),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等先前于威音王佛(乃过去庄严劫最初之佛名)处听闻佛法出家,按佛制的顺序入室沐浴时,忽然觉悟水因,既不洗尘(如果是水因洗尘而有触觉,尘本是无觉、虚空的,如何能有触觉呢),也不洗体(如果是水因洗体而有触觉,身体本是假合、虚空的,如何能有触觉呢),(根、尘既然都为空,那么触也为空)因此在这中间安然自在,证得无所有(又叫做无所得,空的别名)。
因为累世熏习而没有忘失,一直到现在跟从佛陀出家,现今证得无学之位,威音王佛命名我为跋陀婆罗。
因妙触而宣明真性,成就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住。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如果像我所修证的,由触因修持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跋陀婆罗】:(菩萨)又作軷陀、颰陀波罗、颰陀和、颰陀和罗、跋陀罗波黎、跋陀罗波梨。贤护菩萨之梵名。法华文句二曰:“跋陀婆罗菩萨,此云善守,亦云贤守。思益经云:若众生闻名者,毕定得三菩提,故名善守。”(参见:贤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士】:梵语 bodhisattva。音译菩提萨埵。又作阐士。开,明达之意。指开正道,以引导众生者;特指菩萨。盖菩萨明解一切真理,能开导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故有此尊称。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一(大二六·五三一上):“开士威力如来藏,三界照明慧眼道。”释氏要览卷上(大五四·二六○下):“经中多呼菩萨为开士,前秦苻坚赐沙门有德解者,号开士。”可知开士亦为高僧之尊号。(玄应音义卷四)FROM:【佛光大辞典】
【威音王佛】:威音王,梵名 Bhi^s!ma-garjitasvara-ra^ja。又作寂趣音王佛。乃过去庄严劫最初之佛名。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大九·五○中):“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离衰(梵 Vinirbhoga),国名大成(梵 Maha^sam!bha^va)。其威音王佛于彼世中,为天人、阿修罗说法。(中略)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之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可知威音王佛乃多数佛之佛名。
另据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十本载,诸佛同名为威音王者,即显说法华之音声,如王之尊胜,有大威势,能令众生获大利乐。其后禅宗以此佛表示遥远之古代,以“威音王佛已前”比喻人类本有的纯正之精神境界。(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正法华经卷九常被轻慢品、天台法华疏义决卷六本、五灯会元卷十九、祖庭事苑卷五、法华开示抄卷二十三)FROM:【佛光大辞典】
【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所有】:又叫做无所得,空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自尔已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者,即我眷属,同时发心,
我观世间六尘变坏,唯以空寂修于灭尽,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弹指。
我以空法,成阿罗汉。
世尊说我头陀为最,妙法开明销灭诸漏。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末学解说]▪
摩诃迦叶(见下方注解)以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在过去劫时,在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以亲近佛陀,听闻佛法修学,日月灯佛灭度以后,我供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从那以后,生生世世身相圆满、紫金光聚,这紫金光比丘尼,即是我的眷属,我们同时发心,
我观察世间,六尘会迁变坏灭,唯有以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修习灭尽定(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身心便可以度百千劫犹如弹指之间。
我因为修习空法(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而成就阿罗汉。
世尊说我是头陀中最精进的,由妙法开示发明真性,销灭一切烦恼诸漏。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如果像我所修证的,由法因修持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摩诃迦叶】:(人名)Maha%ka%s/yapa,具曰摩诃迦叶波。摩诃译曰大。迦叶波译曰龟或饮光。婆罗门种之一姓。名毕波罗Pippala,彼父母祷于毕波罗树神而生,故名毕波罗。为大富长者之子,能舍大财与大姓,修头陀之大行,为大人所识,故标大之名。以别于十力,优楼频罗等之迦叶姓。法华光宅疏一曰:“摩诃言大,迦叶是姓,此翻为龟也。所以呼为大者,异于三小迦叶,故呼此人为大也。”法华文句一曰:“摩诃迦叶,此翻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言龟氏。真谛三藏翻光波,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使不现,故言光波,亦云饮光。迦叶身光亦能映物,名毕波罗。(中略)毕波罗树也,父母祷树神求得此子,以树名之。”法华嘉祥疏一曰:“摩诃迦叶者,文殊问经翻为大龟。摩伽陀国之大姓也,从姓立名。别名必波罗者,在必波罗树下生,故名必波罗童子。(中略)十八部论疏云:具足应云迦叶波,迦叶此云光,波此云饮,合而言之故云饮光。饮光是其姓。上古有仙人名为饮光,以此仙人身有光明,能饮诸光令不复现。今此迦叶是饮光仙人种,即以饮光为姓,从姓立名,称饮光也。又此罗汉亦自有饮光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著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FROM:【佛光大辞典】
【灭尽定】: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空法】:(术语)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般若经说之。宝积经七十八曰:“欲除如是过,当离诸利养。远离在空闲,修习于空法。”中论二曰:“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于诸佛所说空法,明了通达。”【又】谓小乘之涅槃。法华经譬喻品曰:“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
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阿那律陀(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开始出家时,常喜欢睡觉,如来呵斥教导我,贪睡是畜生类的习气,我听闻佛的呵斥后哭泣自责,七天没有睡觉而双目失明,
世尊开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因此能够不用眼睛观见到十方,精真妙见、洞达一切,观见十方犹如看掌中之果,如来印可我,成就了阿罗汉。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如果像我所修证的,由观见性、循本归元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阿那律】:(人名)Aniruddha,旧称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少/免]楼驮,阿楼驮,阿[少/免]驮,阿泥[少/免]豆,阿泥噜多。译曰如意无贪。新称阿泥律陀。译曰无灭如意。佛十大弟子之一。为佛之从弟,迦毗罗城之释氏也。玄应音义二十六曰:“阿那律陀,旧言阿那律,亦云阿[少/免]楼驮,亦言阿泥卢豆,皆一也。此云无灭,亦云如意,甘露饭王之子,佛堂弟也。”其传见法华文句三,阿弥陀经慈恩疏上,名义集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
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返息循空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周利槃特迦(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因为缺乏诵持而没有多闻(多闻法文而受持也)之性,最开始值遇佛陀,听闻佛法出家,记忆受持如来的一句偈颂,用一百天,还是记得前面遗忘后面、记得后面又遗忘前面,佛陀怜愍我愚钝,教导我修习安居(印度夏季之雨期达三月之久。此三个月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称为安居),调出入息。
我当时观察出入息,从微细到穷尽,生住异灭四种相,刹那生灭,诸法皆空,心下豁然通达,证得大无碍,乃至漏尽一切烦恼,成就阿罗汉,在佛陀座下得到印可,成就无学之位。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如果像我所修证的,由出入息、循观空性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周利槃特】:(人名)S/uddhipanthaka又Ks!udrap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半托迦,翻曰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长子,称曰槃特。后又于路上生一子,名曰周利槃特。槃特者,路之义。周利槃特者,小路之义。兄聪明,弟愚钝。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周利槃特,亦云周利槃陀迦。周利云小,槃陀迦,此云路也。”慈恩阿弥陀经疏上曰:“周梨槃陀迦者,不思议经翻为继道。(中略)以兄弟相继于路边生。兄名路边,弟名继道。即周梨槃陀伽。”有部毗奈耶三十一曰:“朱荼半托迦,朱荼是小,半托迦是路。旧云周利槃特迦者,讹也。”增一阿含经三曰:“能化形体作若干变,所谓周利般兔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多闻】:(术语)多闻法文而受持也。维摩经菩萨品曰:“多闻是道场,如闻是行故。”圆觉经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忆持】:(术语)记忆受持而不忘失也。观无量寿经曰:“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伽陀】:梵语伽陀,华言讽颂。谓不颂长行之文,直说偈句。如金光明经中空品等是也。亦名孤起,如楞严经中阿难赞佛偈云:妙湛总持不动尊等是也。(楞严,梵语具云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阿难,华言庆喜。)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安居】:梵语 va^rs!ika 或 vars!a,巴利语 vassa。意译为雨期。为修行制度之一。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坐腊、一夏九旬、九旬禁足、结制安居、结制。印度夏季之雨期达三月之久。此三个月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称为安居。此系唯恐雨季期间外出,踩杀地面之虫类及草树之新芽,招引世讥,故聚集修行,避免外出。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卷四,解释安居之字义,即形心摄静为安,要期在住为居。
安居之制始行于印度古代婆罗门教,后为佛教所采用。于长阿含卷二游行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等中,记载释尊与弟子安居修行之事迹。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等,则列举出释尊于四十五年间坐夏之地名。关于释尊在成道后与弟子第一次举行安居之地点,诸经典所说不一,然一般多以鹿野苑为第一次安居之所在。又据善见律毗婆沙卷三载,阿育王之子摩哂陀与诸比丘在锡兰(今斯里兰卡)支帝耶山(巴 Cetiyagiri)之迦那迦室(巴 KaN!t!aka)坐夏三个月。至今锡兰等南方佛教诸国仍依照律之规定而行安居之制。
据十诵律卷二十四所举,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等出家五众应行安居,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则可不行安居。又出家五众中,比丘与沙弥一起安居修行,比丘尼与沙弥尼、式叉摩尼一起安居修行。于巴利律藏大品入雨安居犍度(Vassupana^yika-kkhandhaka)等中,规定比丘等若不行安居,则堕恶作(巴 dukkat!a,突吉罗)之罪。
关于安居之场所,四分律卷三十七安居犍度举出树下、小屋、山窟、树空、船上、聚落等处,或依牧牛者、压油人、斫材人等安居。五分律卷十九安居法则禁止于无救护处、冢间、空树、皮覆屋、露地处安居。又于安居前,须先修治房舍,并将房舍、资具等物公平分配予大众。至于分配日期,据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七床褥法条所举,若安居之处所较近时,可于四月十五日分配;若安居之处所较远,或安居之人数过多,而须移至别处安居时,则可提早于四月十三日分配。又入安居时,须对所依之人(有德之比丘)表白结制安居之旨意,方可入安居,称为对首安居;若无所依之人时,则于心中自表结制安居之旨意,以入安居,称为心念安居。
于安居期间禁止外出游行,违反此规定者得恶作之罪。然据四分律卷三十七所举,若能即日归回者,可准许外出;或有特殊事宜,获得僧伽之认可,以七日、十五日等为期限者,亦可准许外出,此种方法称为七日法、受日法。此外,若有违规外出者,即得恶作之罪,称为破安居、破夏,将失去接受安居施物分配之资格。然若因避离猛兽、毒蛇、火难、水难、王难、贼难、食料难、女人、亲族等障难,或为调解破僧等事而离开安居之场所,则不获罪。
安居之时期,一般多以一夏九旬(即三个月)为期。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四,以四月十六日为安居之始日,七月十五日为终日,翌日为自恣日;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七则以七月十五日为自恣日;大唐西域记卷二、卷八所举之安居期为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关于安居之种类有二说:一说为前安居、后安居二种,前安居始于五月十六日,后安居始于六月十六日。一说为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三种,前安居始于四月十六日,中安居始于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五日,后安居始于五月十六日。此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本引用涅槃经之说,将结制中之一日分为五分,依次叙述佛陀早起著衣、外出乞食行化,乃至为比丘众、诸天善神说法等一日中之行止。
安居之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过夏、夏竟、夏满、夏解、安居竟。结夏与解夏期间,称为半夏。据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衣犍度载,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解界、结界、受功德衣等四事。即于安居圆满后,大众反省安居中之行为,若有罪时则自宣己罪,相互忏悔,称为自恣;自恣之日称为自恣日、佛欢喜日。又安居结束时,应解除安居期间禁止外出于结界范围之规定,此为解界。又安居圆满后,比丘、比丘尼等增加法腊一岁。法腊又称夏腊,为出家人定长幼次序之规准。
一般多于夏季举行安居,然亦有于冬季结制安居者,称为冬安居。我国、西域地方及日本皆有冬安居之制。据大唐西域记卷一羯霜那国载,十二月十六日为冬安居之首日,翌年之三月十五日为终日。
我国行安居之制始于姚秦时代,其时由于十诵律、广律等之传译,皆详细解说安居之作法,我国僧人乃依之而行结夏。另如出三藏记集卷三新集律来汉地四部序录、广弘明集卷二十四等,则载有我国僧人结安居之事迹。我国之安居制度虽承袭于印度,然因风土民情之差异,故未全然沿用印度之作法,而有部分变通之处。如大宋僧史略卷下赐夏腊条所载,中唐至五代时,有未依安居之行仪而赐增夏腊之事。此外,安居在我国亦有随意随处而行之说,即认为修行随处可行,并不限于安居期间,故于年中行事中,未将三个月之安居修行视为必行之事。如百丈清规月分须知章中,记载各月之行事,然却无安居之事项。另据释氏要览卷下解夏草条载,印度比丘于自恣日时,须以茅草(即吉祥草)为僧伽之座,自亦坐于茅草上而行自恣。此种习俗传至我国则有所改变,如宋代江南地方之僧,于解夏日时以茅草赠与檀越。
日本之安居制度行之久远,约与灌佛会、盂兰盆会等同时由我国传入。于安居期间亦举行讲经,称为夏经。平安时代安居中除讲经外,尚行写经,称为夏书。又于夏解日将夏书收纳于寺社中,称为夏书纳、夏解纳。又安居期间隐居在寺社中,称为夏笼;隐居之堂,称为夏堂;安居中所修之念佛等,称为夏念佛;结夏安居之僧、称为夏僧;安居期间,避离不净之食物,称为夏断。
日本之安居,系采夏、冬二期并行之制,在形式上历来变化不少,但至今仍被隆重举行。其中,尤以禅宗特重安居之行事,即以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夏安居之时期,以十月十五日至翌年一月十五日为冬安居之时期。(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月灯三昧经卷五、正法念经、四分律卷五十八、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卷二、景德传灯录卷十七曹山本寂禅师章下、嘉泰普灯录卷十四雪庭元净禅师章下、禅苑清规卷二、兴禅护国论卷下)((参见:自恣)2529)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7 20:08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11 12:24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3 小时)
-- [经文] --
骄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
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骄梵钵提(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有口业(即由口而说的一切善恶言语),在过去劫因轻视戏弄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所以世世生生有牛呞病(牛凡食后,常事虚哨,时人称为牛呞也),
如来开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由此得以断灭妄心,入三摩地,观察味的知觉性,不是来自于舌根之体,不是来自于品尝的食物,应念得以超越世间一切烦恼,内脱身心根识,外遗六尘世界,
远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之难,犹如鸟儿出笼,脱离尘垢、消除尘染,获得法眼清净,成就阿罗汉,如来亲自印证我为无学道(系尽证真谛之理,解脱一切烦恼,学道圆满,而不更修学胜果之道)。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如果像我所修证的,由味因旋入觉知自性来修持,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骄梵钵提】:正云“笈房钵底”,此云“牛相”。故经云“我有口业,于过去世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呞者,牛凡食后,常事虚哨,时人称为牛呞也。异舌者,未见别缘,或可既为牛相,即牛舌也。而能辨了人所食味,故云“异舌知味”。呞,音诗。FROM:【祖庭事苑】
【口业】:又名语业,即由口而说的一切善恶言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漏】:一切的烦恼。漏即烦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有】:(名数)三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三有爱著心。”颂疏界品一曰:“名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遁麟记一曰:“言三有者,即三界之异名。”【又】一本有,现生之身心。二当有,未来之身心。三中有,本有与当有中间所受之身心。欲界色界之生死,必有中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学道】:梵语 as/aiks!a-ma^rga。又作无学位、无学地。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与见道、修道合称为三道。系尽证真谛之理,解脱一切烦恼,学道圆满,而不更修学胜果之道。即指阿罗汉果。大小乘规定无学道之内容有所不同,小乘以阿罗汉果位为无学道,以其余四向三果为有学道。大乘则以菩萨修行阶位之第十地最后所得之佛果为无学道。又无学之阿罗汉有利、钝之别,钝根者必须待时而解脱,故称时爱心解脱、时解脱;利根者不须待时即得解脱,故称为不动心解脱、不时解脱。(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卷六十六、卷六十八、卷九十四、卷一○一、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五、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十七)((参见:九无学) 147、“阿罗汉”3692、“解脱”5602)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
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
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毕陵伽婆蹉(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开始发心,跟从佛陀出家入佛道,多次听闻如来宣说种种世间不可乐事,在城中乞食时,心里一直思惟佛说的法,不觉间在路上被毒刺刺伤了脚,
我的心念可以觉知全身很疼痛,了知此深痛虽然是自己的觉心有疼痛的觉知,但如果觉心是清净心就没有疼痛的觉知,我又思惟,这身体难道有两种觉知吗?
这样收摄妄念没多久,身心忽然便空了,经过二十一日,一切烦恼灭尽,成就阿罗汉,获得佛陀亲自印证,发明证得无学(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如果像我所修证的,由纯净的本觉自性舍离身体的妄觉来修持,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毕陵伽婆蹉】:梵名 Pilinda-vatsa,巴利名 Pilinda-vaccha 之音译。又作毕陵伽筏蹉、毕邻陀婆蹉、毕兰陀筏蹉、比利陀婆遮、毕那缚蹉。略称毕陵伽、毕陵。又梵汉文并举,称为毕邻陀子。 意译余习、恶口。依巴利文 Paramattha-di^pani^(小部诸经之注释书)载,毕陵为舍卫城之婆罗门种,初学隐身咒,得名声,后遇佛,失其咒力,遂出家为佛弟子。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谓其言语粗犷,不避尊贵。大智度论卷二载,毕陵曾渡恒河乞食,因骂恒河神,神至佛所告此事,佛使毕陵向恒河神忏谢。并谓其因五百世以来生婆罗门家,常自骄贵,轻贱余人,故为本来所习之口言而已。盖“余习”又有“恶口”之称,系基于此。又师亦擅长神通,有部毗奈耶卷五载师曾以神通力救助其被劫夺之甥。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一,谓其身患诸疾。(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法华玄赞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入道】:(术语)舍世法入佛道也。犹言出家。其人曰入道人。或略云道人。宝积经三十六曰:“以净信心于佛法中出家入道。”十住论七曰:“或舍家入道。”遗教经曰:“入道智慧人。”智度论曰:“见画跏跌坐,魔王亦愁怖。何况入道人,安坐不倾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学】:梵语 as/aiks!a。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俱舍论卷二十四、法华玄赞卷一)((参见:九无学)147、“有学”2458)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须菩提(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从无始旷劫以来,心已证得无碍,自有回忆,受生的次数如同恒河沙的数量一般多,最初在母胎时,已了知空寂(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如是乃至十方世界为空,也令众生证得空性(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
承蒙如来发明,真如之理体远离一切迷情所见之相,空性(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圆明,证得阿罗汉,顿然领悟如来的宝觉明心、真空智海,获得佛陀证悟实相的智慧,进而被印证为无学(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能够获得解脱的空性,我最是究竟彻底。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如果像我所修证的,一切差别之形相事物入空性,无生无灭,由空性法门归于真如自性来修持,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旷劫】:旷,乃久远之意;劫(梵 kalpa),乃古代印度表示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谓久远之时期,即无穷尽之彼时。碧岩录第一则(大四八·一四○下):“心有也,旷劫而滞凡夫;心无也,刹那而登妙觉。”FROM:【佛光大辞典】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著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FROM:【佛光大辞典】
【空性】:梵语 s/u^nyata^,巴利语 sun~n~ata^。音译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乃真如之异名。依唯识家之说,真如为远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真如实体即跃然而现,亦即依空而显明实性,非谓真如之体为空。又梵语之 s/u^nyata^,除译为空性外,经论中亦译作无、空门(三解脱门之一)等。(大日经住心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卷七末)FROM:【佛光大辞典】
【性觉】:(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空】:<一>真如之理体远离一切迷情所见之相,杜绝“有、空”之相对,故称真空。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空真如、唯识所说之二空真如、华严所说三观中之真空观等均属之。又大乘以非有之有,称为妙有;非空之空,称为真空。此乃大乘至极之真空。((参见:空)3467、“真空妙有”4215)
<二>指小乘之涅槃境界。以其非假,故称真;以其离相,故称空。乃空无一物之偏真单空。(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一上)
<三>(855~937)新罗僧。鸡林人。从伽耶山之善融出家,受具足戒后穷究三藏,复游历四方。后住持小伯山寺。高丽太祖二十年(937)入京,甚受太祖礼遇,然未久即入寂,世寿八十三。帝谥“真空大师”之号。(朝鲜金石总览上丰基毗聿真空大师普法塔铭)
<四>(1204~1268)日本三论宗僧,京都大通寺律僧。俗姓藤原。自幼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深研性相之学,复受两部灌顶,深得小野、广泽二流之秘要。圣一国师自宋返日后,师尝从之习宗镜录。历主高野三昧院、万祥山大通寺、镰仓无量寿院。文永五年入寂,世寿六十五。遗有三论玄义检幽钞、往生论注钞、十因文集等。FROM:【佛光大辞典】
【顿入】:谓顿然领悟。摘自百度。
【空海】:虚空与大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知见】:是指佛证悟实相的智慧。众生本具如此能力,但由于业障深重,所以不能开。为此,诸佛世尊以其大悲心出现于世,向众生开示佛的知见,使之领悟,从而进入佛的知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学】:梵语 as/aiks!a。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俱舍论卷二十四、法华玄赞卷一)((参见:九无学)147、“有学”2458)FROM:【佛光大辞典】
【诸相】:相,指诸法之形相状态。诸相乃总称一切差别之形相事物。(维摩诘经弟子品)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
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
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舍利弗(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从无始旷劫以来,心见(眼识)已清净,这样经历了如恒河沙数量一般多次的受生,对世出世间的种种差别变化,一见就能明白通达,没有障碍。
我在路中遇到迦叶波(佛弟子名。古佛名。童子名),兄弟先后逐次宣说因缘(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
证悟心是没有边际的,跟从佛陀出家,见觉得以明圆,证得大无畏(心中无所怖畏),成为阿罗汉和佛长子,听闻佛陀说法而生 ,由佛法蜕化而生。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如果像我所修证的,由心见(眼识)显发本性光明,光明圆满同佛知见来修持,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见】:心见即眼识也。谓舍利弗于旷劫来,心见清净,后于路中,逢迦叶波,宣说因缘,从佛出家,于一切法,照了无碍,悟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梵语舍利弗,华言身子。心见发光,光极知见者,由心见发明,而圆照万法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迦叶波】:(杂名)又作迦摄波。佛弟子名。古佛名。童子名。仙人名。律部名。(参见:迦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因缘】:<一>梵语 hetu-pratyaya。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
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之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无有自性,此即“因缘即空”之理。若以烦恼为因,以业为缘,能招感迷界之果;以智为因,以定为缘,则能招感悟界之果。
此外,俱舍论卷六、卷七等,举出六因四缘之说,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即: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其中,六因中之能作因为四缘中之增上缘,其余五因则为四缘中之因缘。然唯识家则以六因中之同类因通于因缘与增上缘,以其余五因为增上缘。同类因,为引生等流果之原因,故又称自种因。亦即俱舍论等以异性之因引生异性之果为因缘之义;唯识家则以种现相望之因果,及种子之自类相续为因缘之义。(杂阿含经卷一、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大乘起信论、成唯识论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卷三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八)((参见:因)2269、“缘”6123)
<二>因即缘之义。指四缘中之因缘。因系引生一切诸法之直接内在原因,与诸法有亲密之关系,故称亲因缘。凡具有因缘之状态者,称为因缘性。((参见:四缘)1832)
<三>梵语 nida^na 之意译。又作缘起。为十二部经之第六。((参见:尼陀那)1888)FROM:【佛光大辞典】
【无畏】:心中无所怖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
纵彼障深未合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
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普贤菩萨(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已经曾经为恒河沙数量一般多的如来做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导其弟子,要具备大乘菩萨根性,应当修习普贤行,就是从我这里立名的。
世尊!我用心闻(即耳识也),分别众生的所有知见,如果在他方恒沙世界以外,有一位众生发心修学普贤行,我当时便会乘着六牙白象,分身百千,都到他那里去,
纵然其业障深重,不能见到我,我也会在暗中为这人摩顶,拥护安慰,帮助他成就。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我认为根本之因,由心闻(即耳识也)发明真心能够自在分别来修持,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普贤菩萨】:普贤,梵名 Samantabhadra,或 Vis/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颱-台+(盋-皿)]陀菩萨、邲输[颱-台+(盋-皿)]陀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菩萨为释迦如来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
普贤之名始出于三曼陀罗菩萨经,后广见诸经而成普遍之信仰。据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载,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守护法华之行者。台宗二百题卷十立有相普贤论题,依礼忏诵经之有相行,达成感见普贤之旨。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说普贤菩萨十种广大之行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经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无量,临命终时,得此愿王引导,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然此十大愿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故亦称普贤之愿海。以此菩萨之广大行愿,一般称为大行普贤菩萨。
在密教中,普贤与金刚萨埵同体,列于金胎两部曼荼罗中,是为密教普贤。金刚界曼荼罗中,为贤劫十六尊之一,安置于北方四菩萨之最下位。密号普摄金刚。种子[fan(ah!)](ah!)。三昧耶形为剑形。形像依会之不同而有别,微细会左手握拳安腰,右手执利剑;供养会以二手执莲花举于胸前,莲花上有利剑。胎藏界曼荼罗中,列于中台八叶院之东南隅,身呈白肉色,戴五佛宝冠,左手以拇指、食指执莲花,莲上有火焰围绕之利剑;右手臂伸开仰掌,屈无名指、小指。种子[fan(am!)](am!)。三昧耶形为莲上剑。密号真如金刚。此外,尚有以普贤延命菩萨为本尊之修法,称为普贤延命法。
我国四川峨眉山夙为普贤菩萨之道场,传为晋代蒲翁所开创,于圣寿万年寺安置普贤之像,宋太宗敕造二丈金铜像,并建大阁以安置,尔后崇信甚盛。(旧华严经卷六十入法界品、大智度论卷九、法华义疏卷十二、大日经疏卷一、卷九)FROM:【佛光大辞典】
【心闻】:心闻即耳识也。谓菩萨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常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有众生,修普贤行,分身百千,皆至其处,摩顶拥护,令其成就。心闻圆通,普贤境界。故云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提,心常散动未获无漏。
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
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
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孙陀罗难陀(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开始出家,跟从佛陀修行佛道,虽然具足戒律,但在修习三摩地时,心常常散乱动摇,因而未能获证无漏。
世尊教导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便开始仔细观察,经过二十一日,看见鼻中的气息,出入好像一缕烟一样,由此身心清净、内外明彻,圆照洞达世界,遍成一片透彻、清净犹如琉璃一般,
烟相渐渐消失,鼻息变成白色,心得以开悟,漏尽一切烦恼,出息入息化为一片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证得阿罗汉果,佛世尊为我授记,未来会成就菩提(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我认为以消除鼻息,由久观鼻端白息而显发光明自性,光明圆照灭尽一切烦恼来修持,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孙陀罗难陀】:梵名 Sundara-nanda。意译作艳喜。本名难陀,因其妻名孙陀利,故以孙陀罗难陀名之。为净饭王第二子,释尊之异母弟。身长一丈五尺四寸,容姿端正,具三十相,与佛相比唯缺白毫相及耳垂肩相。佛成道后度其出家,证阿罗汉果。(增一阿含经卷三、佛本行集经卷十一)((参见:难陀)6722)FROM:【佛光大辞典】
【俱絺罗】:(人名)又作俱祉罗,拘絺罗。新称慧耻罗。罗汉名。(参见:拘瑟耻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9 11:30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9 11:31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 [经文] --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
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
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
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从无始旷劫以来,辩才(善巧说法义之才能)已证得无碍,可以宣说苦空(指有漏果报苦谛四行相(苦、空、无常、无我)之前二者)之理,能够深达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之义,
如是乃至对恒河沙数量多的如来秘密(法门之深奥)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我在大众中,微妙开示,证得无所畏(不由他缘,自觉法故)。
世尊了知我有大辩才,教导我以音声轮发扬辩才,我在佛陀前,协助佛世尊转法轮宣扬佛法,因师子吼(佛在大众之中演说佛法,心中毫无怖畏,有如师子作吼),成就阿罗汉,世尊印可我为说法第一。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我以说法之音降伏魔怨,销灭一切烦恼,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文句云:富楼那,翻满愿;弥多罗,翻慈;尼,女也。父于满江祷梵天求子,正值江满。又梦七宝器,盛满中宝入母怀。母怀子,父愿获从,诸遂愿故言满愿。弥多罗尼,翻慈行,亦云知识。四韦陀有此品,其母诵之,以此为名。或名弥窒(音质)子,翻善知识。支谦译度无极经:名满祝子,谓父于满江祷梵天而得其子。西域记云:布剌拏梅呾丽衍尼弗呾罗,唐言满慈子。旧讹略云弥多罗尼子。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辩才】:(杂语)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也。分别之有四种,谓之四无碍辩。净影大经疏上曰:“言能辩了,语能才巧,故曰辩才。”嘉祥法华疏二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空】:指有漏果报苦谛四行相(苦、空、无常、无我)之前二者。有漏之果报,具有三苦八苦之性,故称为苦;男女一异等皆因缘所生灭,而无固定不变之实相,故称为空。FROM:【佛光大辞典】
【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秘密】:(术语)秘为秘奥之义,言其法门之深奥也,密为隐密。言不容易示人也。佛说诸经各有秘密之法。圆觉经曰:“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曰:“此经名如来秘密藏。”秘藏记末曰:“秘密义,秘者秘奥,密者隐密也。凡于一切物皆有秘密,何者色显心隐?大小乘乃至外道等,如此有秘密。”然真言宗以显密二教判一切经,特以自宗为秘密。自此秘密之名。为彼宗所占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所畏】:瑜伽九十三卷九页云:不由他缘,自觉法故;名无所畏。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音声】:(术语)入于耳根者曰音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师子吼】:(喻)佛在大众之中演说佛法,心中毫无怖畏,有如师子作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音】:(术语)说法之音声也。无量寿经上曰:“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法华经譬喻品曰:“闻此法音,心怀踊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漏】:一切的烦恼。漏即烦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亲随佛逾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
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
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无上。
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优波离(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亲身随从佛陀离开城出家,亲身观察如来六年的勤苦修行,亲眼见到如来降伏种种魔、制伏种种外道,解脱世间贪欲及一切烦恼,
承蒙佛陀教导戒律,如是乃至三千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八万微细,性罪造的业、遮罪造的业(性遮二罪见下方注解)全都获得清净,
身心达到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成就阿罗汉,我是如来弟子大众中守持戒律的纲纪,佛陀亲自印可我心,持戒修身在大众中无人超过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我以持戒修身而身得自在,次第到持戒修心而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能通其事而无碍如利刃),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优波离】:<一>梵名 Upa^li,巴利名同。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优婆离、邬波离、忧波利。意译作近执、近取。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出身首陀罗种,为宫廷之理发师。佛陀成道第六年,王子跋提、阿那律、阿难等七人出家时,优波离亦随同出家。实为佛陀广开门户,四姓平等摄化之第一步。
优波离精于戒律,修持严谨,誉为“持律第一”;后于第一次经典结集时,诵出律部。有关其前生功德、出家因缘,载于佛本行集经卷五十三至卷五十五。又中阿含卷五十二优婆离经,记述优婆离就律向佛陀请问;而同经卷三十二之优婆离居士,与师乃同名异人。 在密教,为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中诸声闻之一,居于释迦左方上列第七位。其形像,全身呈肉色,现比丘形,趺坐于荷叶上。(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四分律卷四、卷五、五分律卷三十、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大智度论卷二)
<二>巴利名 Upa^li。又作优婆离。十八世纪泰国僧。奉泰国大城王朝波隆科斯王(Borom Kos)之命,组织僧团,至锡兰传授泰国式戒法。西元一七五三年,依泰国僧团仪式,为萨罗难迦罗及五位锡兰沙弥授比丘戒,开创锡兰暹罗派(Sya^ma-vam!sa)之始,后入寂于锡兰。FROM:【佛光大辞典】
【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遮二罪】:性罪、遮罪之并称。性罪全称自性罪,又作性重、实罪;遮罪又作制罪、遮制。性罪,即自性罪过,不待佛陀制禁,性自是恶,犯之即有罪报;遮罪,则为避免世人之讥嫌,佛陀乃因应时间、地点、情况所制定之禁戒,意为遮止无犯,守护余戒,若犯之则获遮制之罪。
律二十二明了论(大二四·六六七上):“佛所立学处有三种:一性罪,二制罪,三二罪。此中,性罪者,若是身口意恶业所摄,或由随惑及惑等流故犯,复于此过犯中,故意所摄有染污业增长,与此俱有罪相续流,是名性罪。异此三因所犯,或由不了别戒,或由失念,或由不故意过犯。此中,若无惑及惑等流,又无念念增长,是名制罪。若具二相,是名制性二罪。”
于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北本涅槃经卷十一、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三、俱舍论卷十四等谓,杀、盗、淫、妄等四波罗夷为性罪;成实论卷九“十善道品”等谓,杀、盗、淫、妄及恶口、两舌、绮语、贪、嗔、邪见等十恶为性罪。又大乘义章卷十谓,十恶中之前七项为性罪;摩诃止观卷四上谓,十恶中之前七项加上饮酒一项,称为性罪。
除性罪所摄之外,其余为遮罪,即指突吉罗等诸罪,依北本涅槃经卷十一、菩萨戒本(昙无谶)、菩萨地持经卷五、优婆塞五戒威仪经、梵网经卷下等,均称之为轻罪或轻垢罪。又关于饮酒,诸论皆称为遮罪,唯俱舍论卷十四谓之为性罪。(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九、顺正理论卷三十八、优婆塞戒经卷六、梁译摄大乘论卷下)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执心】:(杂语)固执事物而不离之心也。广百论释曰:“非唯空有,亦复空空,遍遣执心。”中论疏三末曰:“方广之流闻无生,乃更增其执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通利】:(术语)能通其事而无碍如利刃也。法华经序品曰:“虽读诵诸经而不通利。”同化城喻品曰:“诸根通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
我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我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我游十方得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
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
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大目犍连(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最初在路上乞食,遇到了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分别见下方注解),为我宣说如来因缘法的甚深义理,
我由此顿时发心获得大通达,如来惠泽我,袈裟着身剃发出家,我游化十方,证得无碍,由此获得神通,被推为无上,成就阿罗汉。
不仅只有世尊,十方如来也都赞叹我的神通之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我以旋归湛然自性,显露真心光明,好像澄清浑浊的水流,持久之后变成了清洁莹净,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大目犍连】:什曰:目连,婆罗门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垂裕记:问:大经云目犍连,即姓也。因姓立名目连,何故名拘律陀耶?答:本自有名,但时人多召其姓,故大经云耳。净名疏云:文殊问经,翻莱(音罗)茯(蒲北切)根,父母好食,以标子名。真谛三藏云:勿伽罗,此翻胡豆,绿色豆也。上古仙人,好食于此,仍以为姓。正云摩诃没特伽罗,新翻采菽氏。菽,亦豆也。西域记云:没特伽罗,旧曰目犍连,讹略也。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优楼频螺】:(植物)Uruvilva%,巴Uruela%,又作沤楼频螺,乌卢频罗,乌卢频螺,优楼毗蠡,优楼频蠡,木名。译曰木瓜。智度论三十四曰:“如释迦文佛,于沤楼频螺树林中,食一麻一米。”文句一之下曰:“优楼频蠡,亦优楼毗,(中略)此翻木瓜林。”又村名。苦行林所在之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伽耶】:(术语)Ka%ya,译曰身。名义集六曰:“梵有四名:一伽耶,二设利罗,三弟诃,四应伽,此云积集。”【又】Gaya,译曰象。本行集经十二曰:“伽耶,隋言象王,仙名也。”名义集二曰:“伽耶,或那伽(Na%ga),或那先,此云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那提迦叶】:(人名)Nadika%s%yapa,三迦叶之一。又作捺提迦叶簸。新曰捺地迦叶波。迦叶其姓,那提为河名,此人在那提河边得道。故谓为那提迦叶。光宅法华疏一曰:“迦叶姓也,那提者河名也。昔此外道,其人事外神领五百徒众,住在那提河边。值仙受道,得罗汉道犹以昔河为名也。”慧琳音义二十曰:“那提河名。”西域记八曰:“捺地迦叶波,旧曰那提迦叶,讹也。”不思议境界经上曰:“那提迦叶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12 17:29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13 13:22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
“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
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
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
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乌刍瑟摩到(见下方注解)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对佛陀说:
“我常常回忆先前,在久远劫以前,秉性多贪欲,当时有佛出世,名号为[空王](佛的别名,因佛空无一切邪执),
空王佛宣说,多淫欲的人会被猛火围聚,教导我遍观全身四肢百骸的冷暖之气,神光内凝,转化多淫心成为智慧之火,
从此,诸佛都称我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即第四禅定。与火光定同)力的缘故,成就阿罗汉。
心中发起大愿,一切诸佛成就菩提之道,我都会作为护法力士,亲自降伏魔怨。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我以认真观察身心暖触,获得无碍流通,销灭一切烦恼而生大宝光焰,登上无上正觉,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乌刍瑟摩】:资中:此云火头,此力士观火性得道,故以名也。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空王】:佛的别名,因佛空无一切邪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火光三昧】:(术语)即第四禅定。与火光定同。本行集经四十曰:“如来尔时,亦入如是火光三昧,身出大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力士】:<一>大力之男子。<二> 大力之一族,即末罗族,住拘尸那揭罗城。即佛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末罗国,佛涅槃时,由其族台佛棺木。长阿含经卷四称力士为末罗。((参见:末罗)1946) <三>或作金刚力士之略称。((参见:那罗延天)302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
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陷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
时国大王筵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
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持地菩萨(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忆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世间,我当时是一名比丘,常常在一切交通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指地势险要的关口、通道),有不方便妨碍有损车马通行之处,我都会填平,或者建造桥梁,或者背负沙土,
这样辛勤劳苦,历经了无量诸佛出现世间,或者有众生在街市中,需要人扛东西,我便会先帮其扛着,到这人要去的地方,然后放下东西就走,不收取报酬。
庄严劫最后一尊佛、毗舍浮佛住世时,世间多有饥荒,我帮人背负东西,不问远近只拿一钱,如果碰到有车、牛深陷在泥泞之中,我会用神力帮其推出,拔除他们的苦恼
当时国王设斋供养佛陀,这时我在平地等待佛陀,毗舍浮如来为我摩顶并告诉我:‘你要让心平等无差别,那么世间的一切都会平等无差别。’
我即时自心获得开悟,观见造身体的微尘与造世界的所有微尘平等无差别,微尘的自性不会触摩,乃至刀兵相接也不会触摩,我从诸法之性觉悟到无生法忍,成就阿罗汉。
回心(即改变对世俗欲望之追求与邪恶之心,转向善道,并从此皈依佛教,成虔诚之佛教徒。又将邪恶之心改为向佛之心,即称为回心忏悔;反自利之小乘而趋向大乘,称为回心向大;反自力而信仰他力(佛、菩萨),则称舍自归他;自始即能直入大乘者,称为直入之根机;必须靠回心转意者,即称回心之根机。)现今证入菩萨位中,听闻诸如来宣说妙莲华(佛的真知灼见,在染亦不污,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佛知见地,我因先证明(证明于本誓无违越之证言)而成为上首(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我以认真观察身与世界二种微尘平等无差别,本是如来藏,因虚妄显发尘相,尘相消灭智慧圆满而成就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持地】:(菩萨)菩萨名。佛为母说法,上忉利天时,此菩萨为作三道之宝阶。观佛三昧海经六曰:“父王白佛:佛母摩耶生忉利天,佛今光相神通具足,云何当往为母说法?佛告大王:如来当如转轮圣王足行之法,从阎浮提上忉利天,问讯檀越为说妙法。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持地,即从座起入首楞严三昧。三昧力故从金刚际金刚为轮,金刚为根,金刚为花,花花相次出阎浮提。时四龙王难陀,跋难陀,阿耨达多,娑伽罗龙王等,各持七宝诣持地所。奉上七宝,为佛世尊作三道宝阶。左白银,右颇梨,中黄金,从阎浮提金刚地际上忉利宫。”摩诃摩耶经上曰:“天帝释知佛当下,即使鬼神作三道宝阶。”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释提桓因,告自在天子,(中略)化作金银水精。”造像功德经上曰:“毗首羯磨,并诸天众,知佛将欲下阎浮提,作三道宝阶。”【又】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第七位,有持地菩萨。密号曰内修金刚,愿相金刚。其荷负众生,如地之能持万物。故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险隘】:地势险要的关口、通道。摘自百度
【阛阓】:街市;街道。摘自百度
【心地】:1、(喻)心能生万法,如地能生万物。 2、修行人依心而起行,故名心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微尘】:细微的灰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心】:又作回心。本意谓回转心意。即改变对世俗欲望之追求与邪恶之心,转向善道,并从此皈依佛教,成虔诚之佛教徒。又将邪恶之心改为向佛之心,即称为回心忏悔;反自利之小乘而趋向大乘,称为回心向大;反自力而信仰他力(佛、菩萨),则称舍自归他;自始即能直入大乘者,称为直入之根机;必须靠回心转意者,即称回心之根机。
回心向大之说,出于大乘经典。法相宗于五性各别之立场,认为定性之声闻、缘觉等二乘,无回心向大之可能;唯有不定性之二乘能回心向大,入于无余涅槃。对此,华严宗与天台宗于“一切皆成”之立场,主张二乘皆能回心向大,以至成佛。而二乘回心之时间,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卷二十一载,四果中之声闻与缘觉必经八万、六万、四万、二万劫及一万劫之漫长时间,方能成为大乘菩萨。法相宗认为不定性之二乘在入无余涅槃之前,须将阿赖耶识中菩萨种性之种子回心;复以根机不同,故须各以相当之时间始可至十信之初心。华严宗、天台宗等则言,未入无余涅槃前之菩萨回心,并无一定之时间;然一旦入无余涅槃时,其发菩提心则有快、慢之分。 华严宗认为依根机之利钝及厌恶停于无余涅槃之强弱心,其经过时间有所不同。关于此,法藏之起信论义记及慧远、吉藏皆有异说。
华严宗于五教中,对始教分为回心与直进二种教,又于始、终、顿三教中,亦用此“回心、直进”等语。(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卷三化城喻品、成唯识论卷十、华严五教章卷三、卷四)FROM:【佛光大辞典】【妙莲华】:(喻)佛的真知灼见,在染亦不污,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证明】:(术语)证明于本誓无违越之证言也。首楞严经三曰:“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首】:(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道】: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见:菩提心)520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精入三摩地,
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漩澓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
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
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屋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盻而去,
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
“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
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
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
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月光童子(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回忆往昔、恒河沙劫以前,有一位佛出世,名号为水天如来,教导诸菩萨修习水精证入三摩地,
观察身体中的水性没有互相争夺,从鼻涕唾液到穷尽身体的津液、精血、大小便,在身体中旋环往复,水性是相同的,到观见身体中的水
与世界外浮幢王刹种种香水海(围绕著须弥山的内海,海水具有八功德,且其味芳香,故名香水海)的水,都是平等无差别的。
我在那个时候,初步修成水观,但只是可以观见到水,还没有得成无身的境界。
当时我是一名比丘,在静室中安住坐禅,我有一个弟子,从窗户窥探观看室内,只看见房间里都是清水,其它什么都没有。弟子年幼无知,取了一个瓦砾投到水中,激起水花有了响声,环视之后便离开了。
我出定以后,顿时觉得心痛,好像舍利弗遇到了违害鬼一样,我便自己思惟:‘现今我已经证得阿罗汉道,已很久离开病缘、不会生病了,为什么今天忽然产生心痛了呢,难道是阿罗汉道退失了吗?’
“这时,童子快速到我面前,说了上面发生的事,我就告诉他:‘你再见到水时,可以马上打开门到水中除去瓦砾。’
童子遵照教导,之后我入定时,又见到水,瓦砾还在水中,便打开门除去瓦砾,我出定以后,身体就回复如初了,
我值遇了无量诸佛,这样到[山海自在通王如来]住世的时候,才去掉身相,了知身体的水与十方世界的一切香水海,本体自性都是真实不虚,如常不变,没有差别,因而现今在如来处,获得童真的名号,预入大乘菩萨之会。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我以认真观察水性,其性唯一,流通内外,没有差别而得证无生法忍、圆满菩提,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月光童子】:月光,梵名 Candra-prabha。又作月明童子、月光菩萨、月光儿。为佛世时王舍城长者申日之子。依月光童子经所载,申日听信不兰迦叶等六师外道之言,设火坑欲加害于佛,月光童子谏之而不听。及佛至,火坑忽变作浴池,申日大为惊悔,归佛开悟,得不退转法忍。另据申日经所述,佛谓于己般涅槃千岁之后,月光童子当生于秦国(中国)作圣君,持守经法,兴隆道化。(德护长者经卷下、宝雨经卷一、月灯三昧经、月明菩萨经)FROM:【佛光大辞典】
【水精】:梵语 sphat!ika。音译颇梨、颇致迦。又作白珠、水晶。增广本草纲目卷八举之,以其晶莹如水,坚硬如玉,故又称水玉。然慧琳音义则谓颇梨古译水精为非,举出颇梨有紫、白、红、碧等色,莹净通明,为宝中之极品,其中红、碧最珍,紫、白次之。(慧琳音义卷四、玄应音义卷六)((参见:颇梨)5949)FROM:【佛光大辞典】
【香水海】:围绕著须弥山的内海,海水具有八功德,且其味芳香,故名香水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安禅】:安住于坐禅之意。与“安心法门”、“安乐法门”同义。若因安住坐禅而心呈平静,则称为安禅静虑。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大珠慧海章(大五一·四四一中):“拔生死深根,获见前三昧;若不安禅静虑,到遮里总须茫然。”
祖师坐禅修行而成为证迹之石床,被传称为安禅石、坐禅石;此乃源于昔时释尊坐于菩提树下之石上而成道之因缘。
此外,坐禅不受环境之支配,一心自由无碍,而不局限于闲静之山间水畔,称为安禅不必须山水。碧岩录第四十三则(大四八·一八○上):“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13 16:51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15 17:15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
开示菩萨本觉妙明,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
我时了觉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
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
逢佛未几得无生忍,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琉璃光法王子(菩萨的尊称,因大菩萨是出生于法王之家,而且能够传承佛法)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忆念往昔,在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劫以前,有佛出世名号为[无量声],
开示(开,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之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之理。示,显示之意;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菩萨本觉妙明的真谛,观察这个世界和一切众生的身体,都是由妄缘(指虚妄不实之缘)风力所转而成。
我在那时,观察世界安立时、观察世界变动时、观察身体动、止时、观察心动念时,种种动相平等没有差别,
我当时了知觉察这所有的动性,不知从哪里来,不知往哪里去,十方微尘世界、一切颠倒众生,都是虚妄的,甚至是三千大千世界,
在这一个大世界里的所有众生,如同一个容器中贮藏着上百个蚊蚋啾啾乱叫,在这个只有分寸大小的容器内鼓动而引发狂闹。
值遇到佛陀后不久,我证得无生法忍(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那时自心获得开悟,见到了东方不动佛国,成为法王子侍奉十方诸佛,因而身心发光,内外洞彻无碍。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没有所依,觉悟菩提心证入三摩地而契合十方诸佛传授唯一的妙觉明心,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法王子】:大菩萨的尊称,因大菩萨是出生于法王之家,而且能够传承佛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开示】:开,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之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之理。示,显示之意;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FROM:【佛光大辞典】
【妄缘】:指虚妄不实之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下谓(大二五·八九六下):“有为诸法,亦复如是,体性本空,从妄缘有,有缘既散,还复归无。”又内在、外在之事物(缘),系众生生起妄情之缘由,故亦称妄缘。景德传灯录卷九古灵神赞章(大五一·二六八上):“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
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
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虚空藏菩萨(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与如来同在[定光佛]处修得无边身(佛的身量广大无有边际),那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数那么多的佛国刹土化成虚空,
又在自心显现大圆镜,由内放出十种微妙宝光照彻十方,穷尽虚空际的种种佛土进入到大圆镜内,涉入到我身,身体如同虚空因而不会相互妨碍,身体能够涉入到微尘数的国土中,广行佛事,最大限度的随顺众生的根器因缘给予教导,
这种大神力是由我认真观察,地水火风四大无所依从,随妄想而生灭,都为虚空没有差别,与佛国本来就是相同的,在这相同性之中发明开悟,证得无生法忍(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无际,无形无相而证入三摩地,获得圆明无碍的神妙之力,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虚空藏菩萨】:虚空藏,梵名 A^ka^s/a-garbha(音译阿迦舍檗婆), Gagana-gan~ja(音译誐誐曩彦惹),西藏名 Nan-mkhah!i-sn~in%-po, Nam-mkhah!-mdsod;即福、智二藏无量,等如虚空,广大无边之意。又作虚空孕菩萨。此菩萨流出无量之法宝,普施所欲者,利乐众生。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主尊、现图胎藏曼荼罗释迦院之释迦右方胁侍、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一)虚空藏院主尊,其形像,身呈肉色,头戴五佛冠,右手屈臂持剑,剑缘有光焰;左手置于腰侧,握拳持莲,莲上有如意宝珠,坐于宝莲华上。其所持之宝珠、剑,即表福智二门。密号如意金刚。种子为[fan(i)](i)。三昧耶形为慧刀。(二)释迦院之胁侍,其形像,右手竖掌,屈食、中指,执白拂;左手覆拳安于脐,持莲花,莲上有绿珠;披天衣,立于一平敷之莲华座,面稍向左。密号无尽金刚。种子为[fan(a^)](a^)。三昧耶形为莲上绿珠。(三)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之一,此菩萨位于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之第三位,又称金刚幢菩萨、宝幢菩萨。其形像,身呈白肉色,左手握拳,按于腰上;右手持莲,莲上有宝珠。密号富贵金刚、圆满金刚。种子为[fan(a^)](a^)。三昧耶形为三瓣宝珠。印相为金刚缚,即二食指作宝瓶状,二拇指并竖。(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四虚空藏品、虚空菩萨经、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三、般若理趣经、大日经疏卷五、卷十、两部曼荼罗义记卷三、卷四、现图曼荼罗金刚界诸尊便览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无边身】:佛的身量广大无有边际。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随顺】:谓随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法华经卷一序品有供养诸佛、随顺(梵 a^nulomiki^)行大道、具六波罗密之说。同经卷四“五百弟子受记品”亦说,世尊甚奇特,所为极希有,随顺世间若干之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之贪著。
新华严经卷三十七中亦有菩萨如是观一切法之自性清净,随顺(梵 anuloma)不违,得入第六现前地,得明利之随顺忍(梵 anulomiki^ ks!a^ntih!),而未得无生法忍等之记载。
随顺一语,在佛、众生、教法皆可用之。于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举出十种随顺学法,即不净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逆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光明想、离欲想、灭想、死想;并言欲修习十想,须断十种障碍学法与违逆学法。又举出宿因、随顺教、如理加行、无间殷重所作、猛利乐欲、持瑜伽力、止息身心粗重、数数观察、无有怯弱、离增上慢等十种随顺学法,并一一加以解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成熟品、大乘庄严经论卷二成熟品、俱舍论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上)FROM:【佛光大辞典】
【无依】:犹言无著。谓虽处于万境而一无所依,即不被任何外在条件所左右。或指远离烦恼系缚之境界。又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之佛道修行者,称为无依道人。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四七·四九八下):“唯有听法无依道人,是诸佛之母,所以佛从无依生,若悟无依,佛亦无得。”(传心法要)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15 17:14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15 17:18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20 分钟 )
-- [经文] --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
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
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弥勒菩萨(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忆念往昔,历经微尘数量劫的时间之前,有佛出世名为[日月灯明],我跟从这位佛陀出家,但心中依然看重世间的名誉,喜好游走于豪族大姓。
那时,世尊教导我修习唯心识(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定,由此证入三摩地,历经累劫以来,以唯心识三昧(定心一处),侍奉了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求取世间的名利心才得以歇灭消失
直到燃灯佛住世的时候,我才证得无上[妙圆识心三昧],穷尽虚空所有国土,不论干净、秽浊,不论是有、是无,都是我心(识心)变化所现的。
世尊!我因了知唯心识的缘故,由识性流出无量如来,现在得到佛世尊授记,成为释迦如来之补处菩萨。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我以认真观察十方一切都是唯识所变,识心圆明,证入圆满成就真实,远离依他起性(指一切事物虽然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转化而成,不过这些种子的转化,须由缘的牵引)及遍计执性(凡夫不了解一切事物都是由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转化而成的,以为实有外境,于是对之生起种种的执著)而证得无生法忍,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弥勒菩萨】:弥勒,梵名 Maitreya,巴利名 Metteyya。又称梅呾丽耶菩萨、末怛唎耶菩萨、迷底屦菩萨、弥帝礼菩萨。意译作慈氏。依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天。据传此菩萨欲成熟诸众生,由初发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缘而名为慈氏。大日经疏卷一,谓慈氏菩萨系以佛四无量中之慈为首,此慈从如来种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故称为慈氏。
释尊曾预言授记,当其寿四千岁(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尽时,将下生此世,于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称作一生补处菩萨、补处菩萨、补处萨埵;至彼时已得佛格,故亦称弥勒佛、弥勒如来。据此而有二种造像。
据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平等觉经卷四等所说,弥勒与佛陀之另一弟子阿逸多为同一人;然据中阿含卷十三说本经、出曜经卷六及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等所说,则以弥勒与阿逸多为不同之二人。
在密教中,弥勒菩萨为胎藏界曼荼罗中台九尊之一,位居大日如来东北方;于金刚界曼荼罗则为贤劫十六尊之一。关于其形像有种种异说,如八大菩萨曼荼罗经及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载,身呈金色,左手持军持,右手掌向外上扬,作施无畏之势。三昧耶形为瓶或塔,密号迅疾金刚。
中国一般寺庙供奉之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为五代时之契此和尚,因传说为弥勒化身,故后人塑像供奉之。而往生兜率天之信仰,自古与阿弥陀信仰同为佛教徒所重。此外,弥勒菩萨之本生谭详见于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杂阿含经卷四十三、长阿含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杂譬喻经、贤愚经卷十二波婆梨品、旧华严经卷六十、慈氏菩萨修愈誐念诵法卷上入法界五大观门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九、维摩经略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八、大唐西域记卷四、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十八)((参见:阿逸多)3664、“弥勒信仰”6422)FROM:【佛光大辞典】
【微尘】:梵语 aN!u-raja 或 aN!u-rajas,巴利语同。音译阿拏、阿耨。单称微、尘。即眼根所取最微细之色量。极微,为俱舍论卷十、卷十二所说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即称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此外,诸经论亦每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数”比喻数极多。(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分别功德品、大智度论卷七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参见:极微)5479)FROM:【佛光大辞典】
【心识】:心和识。心梵语是质多,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梵语是毗若南,以了别为性,有了别认识的功能,如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补处】:(术语)前佛既灭后,成佛而补其处是名补处。即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萨也,隔一生而成佛,则谓之一生补处。又此位名等觉,弥勒即为释迦如来之补处菩萨也。维摩经曰:“弥勒在一生补处。”智度论七曰:“弥勒菩萨应称补处。”观音玄义中曰:“补处者,前佛既灭,而此菩萨即补其处,故云补处。”四教仪集注下曰:“一生补处者,犹有一品无明,故有一生。过其一生,即补妙觉之处。”无量寿经上曰:“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依他起性】:指一切事物虽然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转化而成,不过这些种子的转化,须由缘的牵引,此即依他起。(参见:三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遍计所执性】:凡夫不了解一切事物都是由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转化而成的,以为实有外境,于是对之生起种种的执著,谓之遍计所执,为三性之一。(参见:三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大势至法王子(见下方注解)与五十二位眷属菩萨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我忆念往昔,在恒河沙数量劫之前,有佛出世名为[无量光],十二为如来在这一劫相继成佛,最后一位佛名为[超日月光],这尊佛陀教导我[念佛三昧]。
譬如有人,一人专长为记忆,一人专长为遗忘,这样的两个人不论是否相逢,或者是否相见,如果二个人相互忆念,二人的忆念很深,如此这般乃至到生生世世,便会如同影子随行,不会相互对立、分离,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就如同慈母忆念孩子一般,如果孩子逃走消失了,虽然忆念又能做什么呢?
孩子如果忆念母亲能够如同母亲忆念孩子一般,那么母子即使经历累世也不会相互违背远离,
如果众生心中能够忆佛、念佛,现前今生、当来来生就必定能够见到佛,亲近佛。
不用凭借其它的方便法门,自然可以获得自心开悟,就如同染香之人,身上自然就会有香气,这便称名为香光庄严。
我本在这个因地(修行佛道之位也。对于成佛之位为果地或果上而名)中修行,以心念佛,证得无生法忍,现今在此娑婆世界摄受念佛之人,引导回归极乐净土。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我只选择收摄六根,清净心念,相续不断而证得三摩地,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大势至菩萨】:大势至,梵名 Maha^-stha^ma-pra^pta,音译摩诃娑太摩钵钵罗钵跢。意译作“得大势”、“大精进”。略称势志菩萨、势至菩萨。此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众生离三涂,得无上力;又彼行时,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动,故称大势至。与观世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胁侍,世称西方三圣。首楞严经卷五念佛圆通章谓,大势至菩萨于因地时,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故今摄此娑婆世界之念佛众生,归入净土。又依悲华经卷三载,当阿弥陀佛入灭后,由观世音菩萨补其位;观世音入灭后,则由大势至补处成佛,掌握化权,号善住珍宝山王如来。
关于其形像,据观无量寿经载,其天冠中有五百宝花,一一宝花又有五百宝台,每一宝台皆现十方诸佛之净妙国土相;顶上之肉髻如钵头摩花,肉髻中安置一宝瓶;其余身相则与观世音菩萨大同小异。又据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品载,二菩萨俱呈纯金色白焰光,右手执白拂,左手执莲花,大势至之身形较观世音小。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位于观音院内列上方第二位,全身肉色,左手持开合莲花,右手屈中间三指,置于胸前,坐于赤莲花上。密号持轮金刚,三昧耶形为未开敷之莲花。(大阿弥陀经卷上、悲华经卷二、法华经玄赞卷二、陀罗尼杂集卷一、大日经疏卷十三)((参见:观世音菩萨)6953)FROM:【佛光大辞典】
【因地】:(术语)修行佛道之位也。对于成佛之位为果地或果上而名。圆觉经曰:“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楞严经五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又因于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 (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16 15:53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17 14:14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40 分钟 )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
-- [经文] --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
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末学解说]▪
这时,观世音菩萨(见下方注解)即时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世尊!忆念我往昔在无数恒河沙劫以前,那时有佛出现于世名为[观世音],
我在这位佛陀前发菩提心,佛教导我从[闻][思][修]证入三摩地。
注解: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梵名 Avalokites/vara,音译阿缚卢枳低湿伐罗。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又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略称观音菩萨。别称救世菩萨、莲华手菩萨、圆通大士。另一梵名为 A^rya^valokites/vara,音译阿唎耶跋卢枳羝铄筏啰,为圣观世音之义。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胁侍,世称西方三圣。凡遇难众生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故称观世音菩萨。又因其于理事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称观自在菩萨。
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详说此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益众生之事,谓受苦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令得解脱;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以摄化众生。
关于观世音菩萨之住处,据新华严经卷六十八载,此菩萨住南海补陀落山。故其住处即在此娑婆世界。而在大阿弥陀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观世音受记经中,以此菩萨为阿弥陀佛之胁侍,常住西方极乐世界辅施教化,即以西方净土为此菩萨之本住处。密教亦以此菩萨为阿弥陀佛之胁侍,并谓此菩萨与阿弥陀佛原为因果之异,寻其本觉即为无量寿佛,但由本誓故示现大悲菩萨形。密教复安立此菩萨于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观音院、遍知院、释迦院、文殊院、虚空藏院、苏悉地院等诸院中,其形像、持物等各异。然一切功德庄严王经、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等,则以观世音为释迦之胁侍。
关于观世音菩萨之形像,因其应化无方,故相状亦颇多,而以二臂之正观音为其本形,余者皆其示现神变自在之力用,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有二臂、四臂,乃至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万四千清净宝目。其化相有千手千眼、十一面、准提、如意轮、不空罥索、青颈、香王、阿么[齒*來]等,亦皆有个别之仪轨。又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举出四面大悲观音、除八难仙观音、播拏目佉观音、大梵身相观音、根本莲华顶观音、广大明王央俱舍观音等。此外,摩诃止观卷二上举有六观音,诸尊真言句义抄揭示十五观音,又有二十五观音、三十三观音等;其中,部分非基于经轨而来,而系至后世混合中国及日本之民俗信仰所产生。
观世音之信仰始自印度、西域,后传至中国内地、西藏、南海、日本等地,故有关观世音之记载甚多。西藏信仰观世音尤盛,代代之达赖喇嘛皆称为其化身,且其真言(六字大明咒)至今尚广传于该地。自西晋竺法护之正法华经译出后,中国内地亦大兴观世音之信仰,有关著作亦颇多。自北魏以后,造观世音像之风益盛,今大同、龙门、驼山等地存有遗品甚多。隋唐以后,随著密教之传入,诸种观世音像亦被造立,如敦煌千佛洞之菩萨像,观世音像即居大半。又以元魏孙敬德之高王观音经为始,观世音菩萨救苦经、观世音十大愿经、观世音三昧经等诸经亦陆续出现。相传其显灵说法之道场在我国浙江普陀山。据称其生日为阴历二月十九日,出家日为九月十九日,成道日为六月十九日。(旧华严经卷五十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大宝积经卷八十二、卷一○○、悲华经卷三、人日经卷一具缘品、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陀罗尼集经卷五、大智度论卷二十六、卷三十、卷三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七、法华经文句卷十下、法华义记卷八、注维摩诘经卷一、般若心经幽赞卷上、大日经疏卷五、三部秘释、大唐西域记卷三、玄应音义卷五、法苑珠林卷十七)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末学解说]▪
最初是在听闻中明白了流转生死的出处(声尘),如果所入之处(声尘)能够归于寂灭,则动静二相就可以不再生起,
这样逐渐增进,由闻与所闻灭尽,所有的闻性不再住于本觉;而后,觉与所觉归于空,空觉达到圆满;之后,空与所空都灭尽,生灭既已灭尽,则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便会现前,
忽然之间,超越了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得两种殊胜境界:
一是向上能够与十方诸佛的本妙觉心相契合,与诸佛如来有同等的悲力;
二是向下能够与十方一切六道众生相契合,与一切众生有同样的悲仰。
注解:
【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末学解说]▪
“世尊!因为我供养观音如来,承蒙如来教授我[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修习获得与佛如来同样的大慈之力,令我身能化现成三十二种应身,到一切国土中度化众生。
-- [经文] --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末学解说]▪
世尊。如果有菩萨,要证入三摩地,增进修习无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之法,殊胜真解能够现前圆满。我便会化现佛身为其说法,令其得到解脱。
如果有种种有学(见下方注解),要达到寂静妙明(妙明的真心,即无漏的真智),殊胜真妙能够现前圆满。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独觉身(观十二因缘而求涅槃者,即称为独觉身),为其说法,令其得到解脱。
如果有种种有学(见下方注解),要断除十二缘(见下方注解),缘断显露胜性,殊胜真妙能够现前圆满。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缘觉(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身,为其说法,令其得到解脱。
如果有种种有学(见下方注解),要证得四谛空(见下方注解),修道证入寂灭,殊胜真性能够现前圆满。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声闻身(指声闻之果位。即观苦、集、灭、道四圣谛而求涅槃解脱者),为其说法,令其得到解脱。
注解:
【无漏】:梵语 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有漏)2452)FROM:【佛光大辞典】
【胜解】: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然有关胜解一语,各家之解释互异,说一切有部与俱舍宗谓胜解为十大地法之一,能与一切心所相应,即于一切心品遍起。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不论是与非、邪与正,皆能审决,为此心所之作用。如心对境时,其为花、为月,心即印可其为花、月,故一切心品必定有此心所。然唯识宗则以其为五别境之一,不能遍于一切心所。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彼说非理。”此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
又上座部主张胜解即“决定”,而与“智相”无别。说一切有部则以“印可”为胜解之别作用,谓“印可”乃经由胜解以衍生之另一作用,故异于胜解或智相等;而“智相”之外别有其体。大毗婆沙论卷一○一谓择灭乃无为解脱之自性,胜解为有为解脱之自性。(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卷二十八)FROM:【佛光大辞典】
【有学】:梵语 s/aiks!a,巴利语 sekha。又称学人。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
有学共有十八类,称为十八有学或十八学人,据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举,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等十八类。此外,于成实论等经论中,尚有不同之分类。(俱舍论卷二十四、成实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十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十八有学)351、“四向四果”1683、“无学”5138)FROM:【佛光大辞典】
【独觉身】:华严经所说融三世间十身之一。华严宗谓圆教之菩萨以真实之智解照见法界时,所触目者,无论万有万法,皆视为佛身,简约其类别,分为十种,总称为融三世间十身,其中,观十二因缘而求涅槃者,即称为独觉身。((参见:融三世间十身)6287)FROM:【佛光大辞典】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声闻身】:梵语 s/ra^vaka-ka^ya。为解境十佛之一。指声闻之果位。即观苦、集、灭、道四圣谛而求涅槃解脱者。(旧华严经卷二十六、华严玄谈卷三)((参见:解境十佛)5605)FROM:【佛光大辞典】
【妙明】:妙明的真心,即无漏的真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谛】:谛,梵语 satya,巴利语 sacca,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四谛大体上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教义之大纲,乃释尊最初之说法。四谛依次称为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或苦圣谛、苦习谛、苦灭谛、苦灭道圣谛,或苦谛、苦集谛、苦尽谛、苦出要谛,或苦圣谛、集圣谛、真圣谛、道圣谛。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据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等所说四谛之义,即:(一)苦谛(梵 duh!kha-satya),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审实世间事物,不论有情、非情悉皆为苦;亦即对人生及环境所作之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之一切,本质皆苦。苦谛即关于生死实是苦之真谛。(二)集谛(梵 samudaya-satya),集,招聚之义。审实一切烦恼惑业,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三)灭谛(梵 nirodha-satya),灭,即寂灭;审实断除苦之根本─欲爱,则得苦灭,可入于涅槃之境界。灭谛即关于灭尽苦、集之真谛。(四)道谛(梵 ma^rga-satya),道,能通之义。审实灭苦之道,乃正见、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则可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槃之境。道谛即关于八正道之真谛。
四谛系佛陀成道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之说,为佛教中之基本教义,并为生死解脱之唯一方法。后世虽以四谛为声闻之法,然除小乘教中有此生死解脱之说外,于大乘经典中亦有此四谛之说,如胜鬘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卷十三等,不仅附有大乘之解释,并对四谛之深义有所发挥。
关于四谛之自性,诸部有多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载,阿毗达磨之诸论师以五取蕴为苦谛,有漏因为集谛,择灭为灭谛,学、无学法为道谛。关于四谛现观之次第,据俱舍论卷二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记载,先观苦谛,依次观集谛、灭谛、道谛。
此外,四谛之理分为三阶段,而各有四种行相之说,称为三转十二行相。若以苦谛为例,三转即:(一)初转是“说此为苦谛”之示转。(二)第二转是“应遍知(永断、作证、修习)苦谛”之劝转。(三)第三转为“已遍知(乃至修习)苦谛”之证转。其他集、灭、道谛亦各有三转。所谓十二行相,据杂阿含经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四载,即指在三转中,各设有眼、智、明、觉四行相,而于各谛中均有十二行相。另有一种解释则不考虑眼、智、明、觉,而认为每一谛有三转,四谛则共有十二行相。
然有部教学之修证论中认为,于四善根位观四谛,每一谛各有四种行相,合计则为十六行相,称为四谛十六行相。即:观苦谛有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即一切万法无恒存性,为苦、为假相之存在,且无实体性;观集谛有因、集、生、缘四行相,即爱执为苦之因,其集聚苦而为苦生起之助缘;观灭谛有灭、静、妙、离四行相,谓苦灭之理想境界即灭系缚、静烦恼、殊妙境、离灾祸;观道谛有道、如、行、出四行相,谓至苦灭之圣道,为圣者实践之正道,合于正理,趋向理想境,而超出迷妄之生存。此四善根位之次即入见道,以无漏真智现观四谛。此见道即为预流向,至于预流果以后则属修道,若以通于预流向、预流果之十六心现观四谛,称为圣谛现观。其中仅最后之第十六心属预流果,前十五心属见道。
复次,观欲界四谛之智,称为法智;观上二界(色界与无色界)四谛之智,称为类智,而此法智与类智又各有忍与智。此即言,在无间道,以忍断烦恼;在解脱道,则以智证真理。就苦谛而言,乃是以苦法智忍(简称苦法忍)现观欲界之苦谛,断苦谛所迷之烦恼,以苦法智现观欲界之苦谛,并证苦谛之理,以苦类智忍(简称苦类忍)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断烦恼,以苦类智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证理,即以此四心现观苦谛。故准此而言,对集、灭、道三谛亦各有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等,总共则有十六心,称为八智八忍,或八忍八智。此外,依次观四谛之无漏清净,可分别产生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此四智与世俗智、法智、类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并称为十智,乃统括一切有漏智与无漏智之总称。
大乘佛教在显扬圣教论卷七中,依四谛之内容开演为行苦谛、坏苦谛、苦苦谛、流转谛(以上系由苦谛展开)、杂染谛(相当苦、集二谛)、流息谛(相当于灭谛)、清净谛(相当于灭、道二谛)、正方便谛(相当于道谛)等八种,称为八谛。又据吉藏之胜鬘宝窟卷下本所述,小乘之四谛观乃不完全、不究竟,后更有修作,故称有作四谛;大乘之四谛则完全而究竟,后更无修作,故称无作四谛;此二者亦合称为八谛。
又天台宗智顗大师依胜鬘经、涅槃经之说,别立浅深不同之四种四谛,与藏、通、别、圆四教相配当:(一)生灭四谛,为藏教所说,就有为生灭之事,而观四谛之因果为实有生、灭。(二)无生四谛,又作无生灭四谛。为通教所说,就因缘诸法即空无生,而观四谛迷悟之因果,均是空无而无生灭。(三)无量四谛,为别教所说,就界内界外恒沙无量差别,而观一切现象皆由因缘生,具有无量之差别,因而四谛亦有无量之相。(四)无作四谛,圆教所说,就迷悟之当体即实相,而观迷与悟之对立矛盾即非矛盾,而皆为实相。
另法相宗于四谛中之灭谛立有自性灭、二取灭、本性灭等三灭谛;在道谛中立有遍知道、永断道、作证道等三道谛,此系由于灭谛与道谛中各具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故。(杂阿含经卷十五、卷十六、中阿含卷七象迹喻经、卷二十五念经、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卷九“十上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四、卷四十二、四谛经、转法轮经、旧华严经卷四、卷五、新华严经卷十二“四圣谛品”、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六差别品、五分律卷十五、善见律毗婆沙卷四、集异门足论卷七、品类足论卷七、法蕴足论卷六、杂阿毗昙心论卷八、成实论卷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智度论卷十一、卷十八、卷四十八、卷九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卷六十七、卷九十五、显扬圣教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至卷十、成唯识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四谛论、法华经玄赞卷七末、法华经玄义卷二下、中观论疏卷十本、大乘义章卷三本、摩诃止观卷一之三、卷一之四)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末学解说]▪
如果有种种众生,想自心明了觉悟,不犯欲尘(五欲污身如尘坌),想自身获得清净。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梵王(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得到解脱。
如果有种种众生,想成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帝释(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种种众生,想身得自在,游行十方世界。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自在天(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种种众生,想身得自在,飞行一切虚空。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大自在天(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注解:
【欲尘】:(术语)五欲污身如尘坌,故云尘,又欲者六欲,尘者五尘。无量义经曰:“微渧先堕,以淹欲尘。”智度论十七曰:“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俱舍光记十一曰:“喜林苑极妙欲尘,殊类皆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王】:(天名)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毗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帝持拂。”(参见:大梵天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主】:<一>大自在天之别名。为大自在天外道之主神。((参见:大自在天)783)
<二>指帝释天。帝释天为忉利天之主,故称天主,又称天帝。(大智度论卷四、维摩经疏(净影))((参见:帝释天)3776)
<三>人名。梵名 S/am!kara-sva^min 之意译,音译作商羯罗主。商羯罗为大自在天之别名,其父母祈请大自在天而得子,故名之为商羯罗主。系陈那之弟子,博通因明,祖述陈那之因明正理门论,著有因明入正理论一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参见:商羯罗主)4410)FROM:【佛光大辞典】
【帝释】:(天名)忉利天之主也,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他之三十二天(忉利天译三十三天),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S/akra deva%na%m indra,略云释提桓因。新译之梵名,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译能,天帝之姓,提桓者天,因陀罗者帝,即能天帝也,今反转梵语而谓为帝释,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一众也。大日经一曰:“初方释天王,安住妙高山,宝冠被璎珞,持跋折罗印,及诸余眷属,慧者能分布。”同疏五曰:“于东方五顶之南当画因陀罗释天之主,坐须弥山,天众围绕。首戴宝冠,身被种种璎珞,持跋折罗。及诸余眷属,谓舍指夫人,及六欲天等,是如图中所示也。”法华义疏二曰:“释提桓因者,具足外国语应云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为能,提桓为天。因陀罗为主,以其在善法堂治化称会天心,故为能天主。”法华玄赞二曰:“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姓也,此翻为能。提婆,天也。因达罗,帝也。正云能天帝。释提桓因,云天帝释,俱讹倒也。此在妙高山顶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也。过去字憍尸迦,此云茧儿,名阿摩揭陀。此云此毒害,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在天】:(参见:大自在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自在天】:梵名 Mahes/vara,巴利名 Mahissara。音译作摩醯首罗、莫醯伊湿伐罗。又作自在天、自在天王、天主。传说为噜捺罗天(梵 Rudra)之忿怒身,因其居住地之不同,又有商羯罗(梵 S/am!kara)、伊舍那(梵 I^s/a^na)等之异名。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信奉此天者被称为大自在天外道,此派以天为世界之本体,谓此天乃一切万物之主宰者,又司暴风雷电,凡人间所受之苦乐悲喜,悉与此天之苦乐悲喜相一致。故此天喜时,一切众生均得安乐;此天嗔时,则众魔现,国土荒乱,一切众生均随其受苦;若世界毁灭时,一切万物将归入大自在天中。此盖为大自在天神格之表现;然除杀伤、暴恶等性格之外,此天亦具有救护、治疗之性格,而以吉祥神之面貌出现。初时,此天与那罗延天同列于梵天之下,其后,其神位渐次升高,而成为最高神格,于婆罗门教中,被视为“其体常住,遍满宇宙”,而有“以虚空为头,以地为身”之泛神论之神格。然湿婆神进入佛教后,即成为佛教之守护神,称为大自在天,住在第四禅天。其像为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之天人形,有大威力,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数,独尊于色界。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末学解说]▪
如果有种种众生,喜爱统领鬼神,救护国土。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大将军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种种众生,喜爱统领世界,保护众生。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四天王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种种众生,喜爱生于天宫,可以驱使鬼神。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四天王国太子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种种众生,乐于成为人中帝王。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人王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注解:
【四天王】:(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天王天Caturmaha%ra%jaka%yika%s,东持国天Dhr!itara%s!t!ra,南增长天Viru%d!haka,西广目天Viru%pa%ks!a,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s/raman!a。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17 19:57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18 09:11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末学解说]▪
如果有种种众生,喜爱主理氏族种姓之事,被世间人所推崇。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长者(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种种众生,喜爱谈论诠显真如之言说,以清净自居。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居士(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种种众生,喜爱治理国土,剖明决断。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宰相官员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种种众生,喜爱各种方术数理,保养自处。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婆罗门(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注解:
【长者】: 1、年长或位尊的人。 2、尊称有道德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名言】:指名字、名目与言句、言说。大乘密严经卷下(大一六·七三九中):“瓶、衣、车乘等,名言所分别,色相虽可说,体性无所有。世间众色法,但相无有余,唯依相立名,是名无实事。”由此可见,名言系假立而无实者。又大乘起信论所举之由境界之缘,引生六种相之说中,第四相为计名字相,即指由妄执假立之名言所分别之相,此亦为名言系假立之一例。
关于名之种类,大毗婆沙论有二种、四种、六种之说,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举出五种,释摩诃衍论卷二举出二种。
就言说而论,据中论卷四、大乘起信论等所举,言说为俗谛,能诠显真如第一义之义旨。关于言说之种类,大智度论卷一举出邪见、慢、名字三种,其中,邪见与慢为不净,名字则为净。又释摩诃衍论卷二,举出相言说、梦言说、妄执言说、无始言说、如义言说等五种,其中,前四种为虚妄之说,最后一种为如实之说。又瑜伽师地论卷二,举出有法语言、无法语言、余语言三种。
综上所述,可知名言为能诠者,能诠显真如本体之真义,然以其无有实体,而系一种方便教化之权巧施设,故若执著拘泥于名言,则易落入舍义求文,舍本逐末之大患中,而难以悟知实相中道之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入楞伽经卷四、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顺正理论卷十四、成唯识论卷二、摄大乘论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居士】:梵语 gr!ha-pati,巴利语 gaha-pati。音译迦罗越、伽罗越。意译长者、家主、家长。指印度四姓中吠舍种(梵 vais/ya)之富豪,或在家有道之士。经、律典籍中,常称吠舍种之富豪为居士,如中阿含卷一水喻经、长阿含卷二十二世本缘品、大品般若经卷一、放光般若经卷一等所载。而大智度论卷九十八等,则称居家有道之士为居士。
佛教中之居士常与古来所称之长者混同,如慧远之维摩义记卷一末(大三八·四四一中):“居士有二,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后者即为佛教中之居士。如印度之维摩、贤护等常修佛道之在家菩萨,及我国梁代傅大士、北魏刘谦之、唐代李通玄等能通佛道之在家者。今则泛指在家修道之男子为居士,亦有称女在家修道之女子为居士者。
在我国,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如首楞严经义疏注卷一、法华经演义卷七之一、祖庭事苑卷三等所载。(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十诵律卷六、维摩经文疏卷九)FROM:【佛光大辞典】
【婆罗门】:婆罗贺摩拿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数术】:数术,也写作术数, 是中华古代神秘文化的主干内容。数术的特征是以数行方术;基础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太玄甲子数等。"术",指方术;"数",指气数、数理;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摘自百度。
【摄卫】:保养身体。 摘自百度。
-- [经文] --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末学解说]▪
如果有男子,好学佛法想要出家,持守种种戒律。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比丘(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女人,好学佛法想要出家,持守种种戒律。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比丘尼(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男子,乐于持守五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优婆塞(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女子,以五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自处。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优婆夷(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注解: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比丘含有三义,即
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会群众乞化饮食,以资维持色身,一面又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以资长养法身。
二、破恶,此恶是指心中的种种烦恼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学,扑灭贪嗔痴等烦恼,以便达到了脱生死的目的。
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众生皆为其魔子魔孙,永远受他的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却在跳出三界,以解脱为期,大家都很认真修行,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起来,故谓之怖魔。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比丘尼】:(术语)Bhiks!un!i,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新云苾刍尼。梵语尼者,显女性之声也。因之比丘为男僧,比丘尼为女僧。俱舍光记十四曰:“苾刍,唐言乞士,旧云比丘,讹也。苾刍尼苾刍如前解,尼是女声。”慧琳音义二曰:“苾刍尼义说同上,出家女之总名,尼例声明即女声也。”以阿难恳请初度佛之姨母大爱道为僧,是为比丘尼之始。(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婆塞】:华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优婆夷】:华译为清净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等,即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女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戒】:(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参见: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末学解说]▪
如果有女人,要以管理内部政务立身来修家国之道。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女主(天子之后)身,以及封国夫人、赐予封号的妇女、大家族妇女之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众生,要不坏童男之身。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童男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处女,要不坏童女之身。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童女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注解:
【女主应】:女主,天子之后也。谓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命妇】:古时被赐予封号的妇女,一般为官员的母亲、妻子。摘自百度。
-- [经文] --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末学解说]▪
如果有种种天人,乐于脱离天人类。我便会化现天人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诸龙(八部众之一,有神通力,能变化云雨),乐于脱离龙类。我便会化现龙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有药叉,乐于度脱本类。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药叉(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乾闼婆,乐于脱离本类。我便会在其面前化乾闼婆(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阿修罗,乐于脱离本类。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阿修罗(见下方注解)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注解:
【诸天】:(界名)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龙】:梵语叫做那伽,八部众之一,有神通力,能变化云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药叉】: (异类)(参见:夜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夜叉】: (异类)Yaks!a,又曰阅叉。新作药叉,夜乞叉。译言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玄应音义三曰:“阅叉或云夜叉,皆讹也。正言药叉,此译云能啖鬼,谓食啖人也。又云伤者,谓能伤害人也。”法华玄赞二曰:“夜叉,此云勇健。飞腾空中,摄地行类诸罗刹也。罗刹,云暴恶,亦云可畏。彼皆讹音,梵语正云药叉罗刹婆。”注维摩经一:“什曰:夜叉,秦言贵人,亦言轻捷。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净名疏二曰:“夜叉者,皆是鬼道。夜叉,此云轻疾。”慧苑音义下曰:“夜叉,此云祠祭鬼,谓俗间祠祭以求恩福者也。旧翻捷疾鬼也。”梵语杂名曰:“夜叉,药乞叉。”大日经疏一曰:“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乾闼婆身】: (杂语)三十三身之一。乾闼婆者,帝释执法乐神名。八部众之一。观自在菩萨现种种之身,应入诸国土时亦示此身形。法华经普门品所谓“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首楞严经六所谓“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为说法。”是也。补陀落海会轨说其形像曰:“乾闼婆身,顶上有八角冠,身相赤肉色,身如大牛王,左定执箫笛,右慧持宝剑,具大威力相,发髻有焰鬘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修罗】:六道之一,华译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译作无端,因其容貌很丑陋。又译作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末学解说]▪
如果紧那罗(见下方注解),乐于脱离本类。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紧那罗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摩呼罗伽(见下方注解),乐于脱离本类。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摩呼罗伽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种种众生,乐于为人,修习人道。我便会化现人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如果种种非人(指非人类之天龙八部,以及夜叉、恶鬼、修罗、地狱等。一般又作为鬼神之泛称),有形无形,有想(从忆想所生)无想(无想者,想心昏迷,无所觉了也。谓此类有情,因顽钝愚痴之惑,起枯槁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是也),乐于度脱本类。我便会在其面前化现其身,为其说法,令其能够成就。
这些就称名为妙净(无上清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全都是以闻性熏修三昧,无因缘造作的殊妙之力而自在成就的。
注解:
【紧那罗】:梵名 Kim!nara,巴利名 Kinnara。又作紧捺洛、紧拏罗、紧担路、甄陀罗、真陀罗。或称歌神、歌乐神、音乐天。kim! 为疑问词,nara 为人之意;意译作疑神、疑人、人非人。原为印度神话中之神,后被佛教吸收为八部众之第七。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载,此神形貌似人,然顶有一角,人见而起疑,故译为疑人、疑神。彼具有美妙的音声,能歌舞。华严经疏卷五载其为天帝之执法乐神。大乘诸经中,佛说法之听众中常列其名。于密教,为俱毗罗之眷属,于阿阇梨所传曼荼罗图位中,位居北方第三重。于现图曼荼罗,在外金刚部北方,摩睺罗伽众之北有二尊紧那罗,俱呈肉色,其中之一于膝上安置横鼓,另一于膝前安置二竖鼓,俱作欲击鼓之势。
又观世音菩萨为济度众生,而顺应各种机类示现三十二种形相(即三十二应),其中第二十九即为“紧那罗应”。谓紧那罗若欲脱离紧那罗身,观世音菩萨即于其前应现紧那罗身,为其说法,使之成就。(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一、法华经卷一序品、起世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十七、注维摩诘经卷一、大日经疏卷六、慧琳音义卷十一)FROM:【佛光大辞典】
【摩呼罗伽应】: 梵语摩呼罗伽,华言大蝮行,即大蟒蛇也。谓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非人】:梵语 amanus!ya,巴利语 amanussa。指非人类之天龙八部,以及夜叉、恶鬼、修罗、地狱等。一般又作为鬼神之泛称。比丘六物图私抄卷下载,于律典中,谓有人趣、非人趣、畜生趣等三趣,而以非人趣指天、修罗、地狱、饿鬼等四趣。又出家遁世之沙门,亦自谦为非人。此外,又用为对乞儿、穷乏者之贬称。(长阿含卷十五种德经、法华经普门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俱舍论卷十二)FROM:【佛光大辞典】
【有想】:有想者,从忆想所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是也。(罔象者,似有似无也。潜结者,潜即隐伏,结即凝滞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想】:无想者,想心昏迷,无所觉了也。谓此类有情,因顽钝愚痴之惑,起枯槁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是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者,如华表生精,如黄头外道化为石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作】:无因缘的造作。与无为同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18 12:2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18 12:25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3小时 )
-- [经文] --
“世尊!我复以此[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末学解说]▪
“世尊!我又以此[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无因缘造作的殊妙之力,而与种种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体悲仰,令种种众生能够从我身心,获得十四种无畏(勇猛安稳)功德(功能福德):
注解:
【无作】:无因缘的造作。与无为同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畏】:梵语 vais/a^radya,巴利语 vesa^rajja;或梵语 abhaya,巴利语同。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佛之四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佛所具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十八不共法),即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而四无畏与“十力”中之处非处智力、漏尽智力、业法集智力、遍趣行智力相配。十力复一一摄四无畏,故总为四十无畏。菩萨之四无畏,即能持无畏、知根无畏、决疑无畏、答报无畏。而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记载菩萨十种无畏,即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又密教行者发菩提心之时有六种功德,即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六种,称为六无畏。(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大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五、大日经疏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一)((参见:六无畏)1294、“四无所畏”1773)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末学解说]▪
第一种,由我不从声尘观照而以清净自性观照。能够让十方一切苦恼众生,通过观照诵念我名号的音声与我相应,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得到解脱。
第二种,由我旋转虚妄知见,已归复了清净自性,通过观照忆念我的名号与我相应,能够让一切众生,假设入于大火之中,也不会被大火所烧。
第三种,由我旋转虚妄观听,已归复了清净自性,通过观照忆念我的名号与我相应,能够让一切众生,即使遇到大水,也不会被大水溺亡。
第四种,由我断灭妄想,无杀害之心,已归复了清净自性,通过观照忆念我的名号与我相应,能够让一切众生,即使入于诸鬼国,也不会被鬼伤害。
-- [经文] --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末学解说]▪
第五种,由我熏修听闻成就闻性,六根销除虚妄归复清净自性,都有听闻声尘之性,通过观照忆念我的名号与我相应,能够让一切众生,在将要被害时,刀一截截的断掉,即使兵器砍过来就好像割水一样,或者像风吹光,清净自性不会被动摇。
第六种,由我闻性熏修显发清净自性的绝妙明澄,光明遍照法界,而让种种幽暗之性不能周全,通过观照忆念我的名号与我相应,能够令一切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鬼怪。虽然可以靠近身傍,却连眼睛都无法直视。
第七种,由我音性圆满销除,观照闻性返归恢复清净自性,而离开一切尘劳妄想,通过观照忆念我的名号与我相应,能够让一切众生,不会被枷锁捆缚。
第八种,由我灭尽音性圆满闻性,而遍生大慈之力。通过观照忆念我的名号与我相应,能够让一切众生,经过险恶道路的时候,贼匪不能劫夺。
注解:
【精明】:精,精妙;明,明白。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无量寿经卷下、首楞严经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末学解说]▪
第九种,由我熏修闻性脱离尘境,而不会再被一切色尘所障碍,通过观照忆念我的名号与我相应,能够让一切多淫的众生,远离色尘、贪欲自息。
第十种,由我纯净自性之音断除声尘,而根境圆融一体,没有能对、所对。通过观照忆念我的名号与我相应,能够让一切忿怒嗔恨的众生,远离一切嗔恨恚怒。
第十一种,由我销除尘相旋归本妙觉明,而法界身心,犹如琉璃,透彻朗照、没有障碍。通过观照忆念我的名号与我相应,能够让一切昏沉暗钝、没有善根的众生,永远脱离愚痴晦暗。
第十二种,由我销融外形障碍归复清净闻性,而能够坐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周遍十方。供养如微尘数的诸佛如来。在各各佛陀的身边做法王子。通过观照忆念我的名号与我相应,能够让法界一切没有孩子的众生,想要男孩便可以诞生有福德有智慧的男孩。
-- [经文] --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末学解说]▪
第十三种,由我六根圆满通达,光明遍照无二没有差别,含摄十方法界。立起大圆镜,归复空如来藏(真如之体性毕竟空寂,不止一切染净之法,如明镜内无一实质)。承继随顺如来如微尘数的秘密法门,受持领纳没有缺失。通过观照忆念我的名号与我相应,能够让一切没有孩子的众生,想要女孩便可以诞生相貌端正、有福有德、心性柔顺、众人爱敬的女孩。
第十四种,这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中,现住世间的诸位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那么多,修习佛法垂范世间,教化救渡一切众生,随顺众生的因缘次第,方便智慧各有不同。由我所修得圆通本根是发妙于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让持诵我名号的众生,与那些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名号的众生,二种人可以获得同等没有差别的福德。
世尊,我这名号,与其他众多名号是没有差异的。是因为我修习闻薰闻修金刚三昧而证得了真正的圆通。这就是[十四施无畏力],能够让一切通过忆念我名号的众生与我相应,具备功能福德。
注解:
【空如来藏】:(术语)如来藏者,真如之德名。真如之体性毕竟空寂,不止一切染净之法,如明镜内无一实质,故谓为空。非谓真如之体是无也。大乘止观一曰:“此心性,虽复缘起建立生死涅槃违顺等法,而复心体平等,妙绝染净之相。非直心体自性平等,所起染净等法,亦复性自非有。”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言如实空者,此以如实之中空无妄染故。云如实空,非谓如实自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20 11:0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20 11:07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小时 30分钟 )
-- [经文] --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末学解说]▪
世尊。我又因为获得真实圆通,证得无上菩提道的缘故,所以又获得了四种不可思议、不假作意的殊妙功德。
注解:
【无作】:(术语)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七帖见闻七曰:“圆教意十界三千万法皆中道,法尔任运自然体,始令造作法无之故,名无作教也。”【又】心无造作物之念也。如无作三昧是。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起,观法如化。”【又】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自然相续之法也。如无作戒,无作色等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
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末学解说]▪
第一,由我最初获得微妙的妙明心闻,令心精脱离了听闻之性,见闻觉知不再分隔,而成就了统一、圆融的清净宝觉。
所以我能化现众多的微妙之容,能说无量无边的秘密神咒。
其中或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金刚首。
或化现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结密印臂。
或化现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或者慈祥或者威严,或者安定或者智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广大之力用无论何事皆作得也)。
注解:
【烁迦罗】:梵语 cakra,巴利语 cakka。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为金刚、坚固、轮铁等意。例如梵语之 Cakrava^d!a,乃指铁围山。又如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烁迦罗心无动转。”其烁迦罗一词,乃精进、坚固之义。又烁迦罗眼,谓金刚眼、坚固眼,即指明定正邪、辨别得失之眼。(碧岩录第九则颂古、慧琳音义卷四十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FROM:【佛光大辞典】
【母陀罗】:梵语 mudra^。又作目陀罗、母捺罗、莫捺罗。译为印相、契印、密印。略称印。即密教曼荼罗海会诸尊各标示其内证三昧之印。未成佛果之修行人与诸尊之本誓相同,皆为成就三密涉入之义,而于手上结密印,属于身口意三密中之身密。盖“印”者,即所谓标帜之义,以此方便表显诸尊内证之德。((参见:手印)1412、“印相”2231)FROM:【佛光大辞典】
【大自在】:(术语)言广大之力用无论何事皆作得也。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
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
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
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末学解说]▪
第二,由我从闻性思修,而脱离出六尘,如同声音穿过垣墙,不会有任何障碍。
所以我能够化现任一身形,诵持任一佛咒。
无论身形还是佛咒,都能将无畏布施给种种众生。
所以十方一切微尘数那么多的国土众生,都称我为施无畏者;
注解: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末学解说]▪
第三,由我修习本妙圆通的清净本根。而可以在所游世界中,令众生舍去一切自身财宝,请求我慈悲哀愍救拔
-- [经文] --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
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末学解说]▪
第四,由我已经证得佛心(如来之心也,觉悟之心),证得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而能够以种种珍宝,供养十方如来,并傍及普惠于法界六道众生。
能够求妻子得妻子、求孩子得孩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佛世尊问谁为圆通,我从耳门修习圆照三昧,攀缘之心得大自在,因入流相,证得三摩提,成就无上菩提,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圆通的法门。
注解:
【佛心】:(术语)如来之心也,觉悟之心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又】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无住心者是佛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FROM:【佛光大辞典】
【入流】: 梵文Srataapanna(须陀洹)的旧译。小乘四果的第一果。谓初入圣人之流。《金刚经·一相无相分》:“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后多指紧跟时流,或列入流品。如《南齐书·王僧虔传》:“谢灵运书乃不论,遇其合时,亦得入流。”也指加入某个行列。如鲁迅《南腔北调·题记》:“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 [经文] --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末学解说]▪
世尊!那位佛如来赞叹我成就证得了耳根圆通法门,在法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的名号,由我能够观听十方圆明,所以观音名周遍十方法界。”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21 12:26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22 10:26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
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在师子座上全身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数如来、法王子、菩萨顶;
十方诸佛如来也全身同放百宝光明,从微尘数的方向来灌释迦佛顶,同时灌法会一切大菩萨、阿罗汉顶,并祇陀园中树木丛林泉池沼泽,同时演奏法音,宝光相交彼此罗织,如同宝丝织成的网,
法会所有大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利益,一切大众都获得了金刚三昧。
-- [经文] --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数奏。
▪[末学解说]▪
这时,诸天下雨一般的洒下百宝所成的莲华,青色的、黄色的、赤色的、白色的,交相错杂、缤纷辉映,十方虚空成了七宝之色,这个娑婆世界的山河大地同时不见了,只看见十方微尘数的国土,合成了一个世界,梵呗天乐、歌咏赞叹,自然的敷演奏响。
-- [经文] --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
“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
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
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末学解说]▪
于是如来告诉文殊师利法王子:
“你现今看到这二十五无学的大菩萨、阿罗汉,各自演说最初成道的方便法门,都讲自己修习的是真实圆通法门,他们这些修行实际上没有优劣、前后的差别;
我现在想要让阿难开悟,这二十五种行法之中,选择哪一种作为修行的本根呢?
且在我灭度后,此娑婆世界的未来众生,想要证入菩萨乘、求取无上菩提,应该选择哪一种方便法能够更容易获得成就呢?
-- [经文] --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末学解说]▪
文殊师利法王子尊奉佛陀的慈旨,即时从座起身,顶礼佛的双足,秉承佛的威德神力,以偈颂回答道:
“觉性甚深湛然如海,澄清明澈周遍法界, 圆满澄澈的觉性元本殊妙不可思议;
本元光明澄照生死流所,建立起照映的虚妄尘相,由此原本的觉性消失了。
因为觉性被迷而产生虚妄,进而有了虚空,由虚空进而建立起了世界,
妄想澄寂结成无情国土,能知觉的有情名为众生。
注解:
【觉海】:<一>指悟界。觉性甚深,湛然如海,故称觉海。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上):“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又指佛教。佛以觉悟为宗,以其教义深广,故以海喻之。<二>宋代云门宗僧。法名若冲,号觉海。(参阅“若冲”3948)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从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末学解说]▪
虚空在本觉佛性中,就如同大海中的一个水泡,
一切烦恼、微尘数国土器世间,都是由虚空幻化而生;
如同水泡一般的虚空本就是空无的,何况是种种三有(见下方注解)呢?
要归复本元自性平等无二,有很多方便法门。
注解:
【三有】:(名数)三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三有爱著心。”颂疏界品一曰:“名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遁麟记一曰:“言三有者,即三界之异名。”【又】一本有,现生之身心。二当有,未来之身心。三中有,本有与当有中间所受之身心。欲界色界之生死,必有中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末学解说]▪
圣性(生无漏智而断烦恼之性为圣性)没有不通达的,顺修与逆修都是入道的方便法门;
但若初发心欲入首楞严王三昧,会有慢、快的速度不同。
由色性虚妄结成了尘相,使得见精不能明了透彻;
如果无法明了透彻,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针对[优波尼沙陀尊者][以实相智慧来观照色性])
注解:
【圣性】:唯识家称生无漏智而断烦恼之性为圣性,即俱舍家所说之正性。唯识以无漏智之种子为圣性之体,俱舍以离烦恼为正性。俱舍论卷十(大二九·五六下):“何名正性?谓契经言,贪无余断、嗔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是名正性。”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22 13:03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22 13:13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3 小时 )
-- [经文] --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音声(声尘)中夹杂有语言文字,只能解释相应的文句义理;
一音一语,一字一句是不能遍含一切法义的,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骄陈那尊者]之[以实相智慧来观照(听法的)音声])
-- [经文] --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香尘是以与鼻根相合而觉知,脱离鼻根则觉知便没有了;
如果觉知不能恒常,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香严童子]之[以实相智慧来观照香严(香气)])
-- [经文] --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味道的觉知性并非是本然就有的,要以舌根与味道相合时才能有;
如果味性觉知(会随味道不同而有差异)不是恒常如一的,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药王、药上二法王子]之[以实相智慧观照味尘])
-- [经文] --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触尘是以身根与所触相合而发明的,没有所触就不能发明触觉;
因为有相合、相离,所以触性不定,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跋陀婆罗尊者]之[实相智慧观照触觉])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法尘被称为内尘(指意识所缘之法尘。“外尘”之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为意识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依凭尘相必定会有处所对应,
因为有能所(自动之法叫做“能”,被动之法叫做“所”),所以无法周遍涉入,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摩诃迦叶尊者]之[以观诸法因缘本自空寂])
注解:
【内尘】:指意识所缘之法尘。“外尘”之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为意识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FROM:【佛光大辞典】
【能所】:自动之法叫做“能”,被动之法叫做“所”。譬如六根对六尘,六根是能缘,六尘为所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眼睛观见的性能虽然可以洞然明了,但眼睛只能明见前方,不能明观后方;
四方之四维,只能看到一半(不能周遍),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阿那律尊者]之[将见由原本向外看,旋转为循着真心本元向内观]而获圆通的部分)
-- [经文] --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鼻的气息虽然出入通达,但现前交接之际并无出入之气,
因为出入之间有支离间断,所以不能相续互涉,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周利槃特迦尊者]之[以智慧观照出息入息毕竟为空])
-- [经文] --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舌根没有味尘的涉入就不能显发觉知,是因味尘而产生了觉知;
如果味尘消失了,舌根的觉性也就没有了,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骄梵钵提尊者]之[以觉性来了知味性的虚妄])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身根与所触的触尘相同,想合则有相离则无,因此都不是圆满的觉观(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
因为各自有涯际限度,所以彼此相离时便不能相互觉知,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毕陵伽婆蹉尊者]之[纯入觉性彻底超越身体的觉受])
注解:
【觉观】:新译作寻伺。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上):“有觉、有观,名为口行。”又觉与观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往生要集卷中本)FROM:【佛光大辞典】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觉知之意根与意识妄想杂混在一起,因而终究无法见到湛然之觉性;
如果妄想杂念不能脱离,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须菩提尊者]之[将对有为法的虚妄觉知,向内旋正为以智慧观照归于般若空性])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眼识是夹杂着根、尘、识三缘合和而生的,推究根本是没有实相的;
如果识性自体都无法确定,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舍利弗尊者]之[由真心而见生发光明,光明至极而能知见一切原理和相貌])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心闻即耳识,能够洞彻十方圆闻无碍,是普贤菩萨久修大因大愿而成;
初发心修学者是无法登入这种次第境界的,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普贤菩萨]之[由[发起大愿心]以此来发明真心自在了知分别一切])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摄想观鼻端,本是权宜方便之法,只为摄受妄想令散乱内心得以安住;
如果有能住之心,有所住之境(能住、所住都是虚妄),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孙陀罗难陀尊者]之[以摄心观照消除鼻息尘相,久后化为光明,光明圆成烦恼灭尽])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舌识说法只是拨弄音声文字,只有先前修持已有成就者才能在言下开智悟理;
名相文句的本身并不是清净的无漏法,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富楼那尊者]之[我以演说正法的音声,降伏[魔]对众生的怨害,消灭一切烦恼])
注解:
【开悟】:(术语)开智悟理也。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八十华严经四曰:“开悟一切愚闇众生。”出曜经二曰:“欲化彼人令得开悟。”付法藏传五曰:“尔时马鸣,著白[疊*毛]衣,入众伎中,自击钟鼓,调和琴瑟,音节哀雅,曲调成就,演宣诸法苦空无我。时此城中五百王子,同时开悟,厌恶五欲,出家为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23 13:3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23 13:35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持犯不犯只能够约束身根,但对于不属于身根的行为,或者达到无身境界以后,就无法约束,
所以持戒不能周遍用于一切时处,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优波离尊者]之[以持戒修身令身自在,次第增上摄心为戒令心获得通达(断除一切疑惑),然后达到身心一切都通畅,能如利刃般破除所有障碍])
-- [经文] --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神通本是由宿世因缘修成,为何要关联到佛法的分别(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呢;
因为是妄念所缘而并非真正脱离了一切物象,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目犍连尊者]之[将神通力旋归湛然真心自性,发露宣明心光,犹如澄净(心念)浊流久之令其成为清莹])
注解:
【分别】:<一>梵语 vikalpa。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一)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二)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上述之三分别,故谓有分别(梵 savikalpa);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故谓无分别(梵 avikalpa)。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意识之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者。
但在大乘佛教,尤其是摄大乘论认为凡夫所起之分别,系由迷妄所产生,与真如之理并不契合,仅依分别,无法如实悟证真如之理,故凡夫之分别,乃为虚妄分别(简称妄分别)。若欲得真如,则须舍离凡夫之分别智,而依无分别智始可。亦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超越能知与所知之对立,始可获得平等之无分别智。此无分别智分加行(准备阶段)、根本、后得三阶段,依次称为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成唯识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摄大乘论本卷中、显扬圣教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
<二>梵语 vibhan%ga, vibhajya。区分、类别、分析之意。即欲分类、分析教法,而由种种立场来研究考察之意。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如果以地性(见下方注解)来观修,地大坚固留碍不能通达;
是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法,并不是圣性(生无漏智而断烦恼之性为圣性),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持地菩萨]之[以实相智慧观照构成色身和世界两者的微尘,本性平等没有差别,都是本具的[如来藏]虚妄的生发出尘劳之相,这样观照后,尘染销灭佛智圆满])
注解:
【地性】:地性即地大也。谓持地菩萨,于往昔时,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曾为比丘,平填道路,造作桥梁,行诸苦行。后世复值毗舍浮佛出现,国王延佛设斋。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告言: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因是即得心开,见身微尘及与世界一切微尘,等无差别,即得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梵语毗舍浮,华言遍一切自在。如来藏者,即一切众生本具真如之理藏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圣性】:唯识家称生无漏智而断烦恼之性为圣性,即俱舍家所说之正性。唯识以无漏智之种子为圣性之体,俱舍以离烦恼为正性。俱舍论卷十(大二九·五六下):“何名正性?谓契经言,贪无余断、嗔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是名正性。”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如果以水性(见下方注解)来观修,由观想念力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
如如(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不是觉观(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月光童子]之[观照水性一味普遍流通整个法界])
注解:
【水性】:水性即水大也。谓月光童子,往昔劫中,于水天佛所,修习水观。观于身中涕唾津液大小便利与世界外诸香水海,水性一同,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经无量佛,方得无身,与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无生忍者,谓一切诸法本来不生,于此法中,能忍可印证也。梵语菩提,华言道。)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如如】: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观】:新译作寻伺。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上):“有觉、有观,名为口行。”又觉与观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往生要集卷中本)FROM:【佛光大辞典】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如果以火性(见下方注解)来观修,只是厌离淫欲之火并不是真正的断离;
并不是初发心行者的方便法门,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乌刍瑟摩尊者]之[以智慧观照身心暖触的觉受不障碍流通性,一切烦恼销灭殆尽后,有大宝焰(智慧之火)生出,登上正觉之位])
注解:
【火性】:火性即火大也。谓乌刍瑟摩,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其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由是谛观,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因此火光三昧力故,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消,生火宝焰,证无上觉,斯为第一。(梵语乌刍瑟摩,华言火头。)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如果以风性(见下方注解)来观修,有时动起,有时寂静,二者是相对的;
既然有动、静相对,便不是无上正等正觉,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琉璃光法王子]之[以观察风力是虚妄而起没有最终的依托之处,由此领悟菩提心(正觉之心)入三摩地(正定),契合十方诸佛传授的妙明真心])
注解:
【风性】:风性即风大也。谓琉璃光法王子,往昔劫中,于无量声佛所,蒙佛开示妙明心体,及说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即于尔时观此世界及与身心,各有所动,遂即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而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上觉】:无上正等正觉之略称。觉,为梵语 bodhi 之意译,音译菩提,指证得佛智、涅槃之妙理;佛所证得之菩提,为最上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觉。菩萨本生鬘论卷三(大三·三三八上):“自舍己身无所贪惜,共诸众生证无上觉。”(无量寿经卷上、七佛经、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仁王经疏卷中(良贲))((参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如果以空性(见下方注解)来观修,虚空昏钝冥顽而没有觉知;
没有觉知相异于菩提正觉,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虚空藏菩萨]之[以智慧观察虚空无边际而入三摩地(即正定)圆明了本具的佛性无边微妙力])
注解:
【空性】:空性即空大也。谓虚空藏菩萨,于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由是谛观四大无依,虚空佛国,同一虚妄,于同发明,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斯为第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如果以识性(见下方注解)来观修,可以观察到心识生灭不停,并不是恒常永住的;
存心之观乃是虚妄,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针对[弥勒菩萨]之[以观照十方世界[唯识所现],识心(阿赖耶识)清净圆明入圆满绝待之真实,远离依于他之因缘而起之法和凡夫妄情计度揣测之习])
注解:
【识性】:识性即识大也。谓弥勒菩萨,往昔劫中,于日月灯明佛所,而得出家,修习唯心识定。至然灯佛出世,方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了一切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而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得无生忍,斯为第一。(梵语弥勒,华言慈氏。)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末学解说]▪
一切有为的造作迁变流动不能常住,[念性]也是相生继灭的;
以生灭之因,求证不生不灭之果,因果不同,相互违背,那么又如何能够依此获得圆通呢?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25 13:01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25 13:05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
-- [经文] --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末学解说]▪
我现今回答世尊:佛陀为教化众生,出现于娑婆世界,
真正的教化本体,在于清净无碍的音声听闻之性,
如果要证取三摩地,实在应从闻性之中证入。
-- [经文] --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末学解说]▪
脱离苦难获得解脱,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在恒沙劫这么长的时间中,入于微尘数那样多的诸佛国土,
以广大无碍的自在力,以十四种无畏来布施苦难的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末学解说]▪
观世音菩萨微妙的音声闻性修持法门,如天籁梵音(指佛的声音,佛的声音有五种清净的相,即正直、和雅、清澈、清满、周遍远闻,为佛三十二相之一),清静无染,又如海潮之音,应不失时,连绵不决,
能够救护世间众生都获得安宁,能够获得出世间常住的自性真心。
注解:
【梵音】:1、指佛的声音,佛的声音有五种清净的相,即正直、和雅、清澈、清满、周遍远闻,为佛三十二相之一。 2、指读经的声音。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末学解说]▪
我现在启白如来,正如观世音菩萨所说,
譬如人在清净安居的时侯,十方同时击鼓,
这十方的声音可以同时听到,这就是圆满的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末学解说]▪
眼根不能看到障碍以外的事物,口、鼻也是如此,
身根要与外尘相合才能觉知,意根中的心念纷乱而无绪;
但隔着墙壁听音声的响动,无论远近都可以听到,
这是其它五根所不能具备的,这就是通达的真实。
-- [经文] --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末学解说]▪
音声之性的动与静,反映在听闻之中就是有声与无声,
无声时就说没有听到,其实并不是没有听闻之性;
无声时闻性并没有灭掉,有声时闻性也没有生出,
所以,闻性生灭圆融,二俱远离,是常住不变的真实。
即使在梦想之中,或者无为无思外境全无之时,
觉观之闻性仍能超出意识思维之外,这是身心其余五根所不能达到的。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26 13:20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26 13:26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末学解说]▪
现今这娑婆国土,音声之论得到宣讲证明,
众生因为迷住了本元的闻性,依循虚妄的声尘所以流转生死;
阿难纵然博闻强记,还是不免落入邪思之中,
难道不是随声尘所沦溺的吗? 因此,要回旋追随声尘的习气之流,才能获得无妄的真实自性。
-- [经文] --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末学解说]▪
阿难你认真仔细听,我承蒙佛陀的威德神力,
宣说金刚宝王、如幻一样不可思议、能够生出诸佛的佛母真三昧(三世如来自此三昧出生,故云佛母真三昧)。
注解:
【佛母真三昧】:(术语)三世如来自此三昧出生,故云佛母真三昧。楞严经六曰:“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末学解说]▪
你听闻过微尘数一样多的佛陀,教导的一切秘密法门,
但如果不先断除欲望烦恼,蓄积了过多的听闻,反而会形成错误的知见而产生障碍。
如果将听闻之性只忆持诸佛佛法,为什么不将听闻之性,返归能闻的本觉自性呢?
-- [经文] --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
▪[末学解说]▪
耳根的听闻之性并非是自然而生的,是因为执取声尘,才有了相应的名字;
如果能返旋听闻之性,与声尘脱离,那么能够脱离声尘的闻性,又从何处立名呢?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
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末学解说]▪
由一根返归到本然清净之自性,那么六根也就同时都能得到解脱。
见闻觉知,如同眼睛产生幻觉的翳病,三界如同虚空中的幻华,
听闻之性如果能够归返本觉自性,幻翳之妄根灭除,空华就不复存在,一切尘境自然消亡,本觉自性也就圆满清净了。
注解:
【见闻觉知】:(术语)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又云识。智度论四十曰:“问曰:何以故三识所和合为一,三识所知别为三?答曰:是三识助道法多,是故别说。余三识不尔,是故合说。是三识但知世间事,是故合为一。余三亦知世间,亦知出世间,是故别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末学解说]▪
清净到极点,自性光明便可以通达无碍,能够寂然朗照遍含虚空,
再来观照这个世间,一切都如同梦中之事,
摩登伽女亦是梦中之人,那还有谁能留难你的身形呢?
注解:
【摩登伽】:梵语 ma^tan%ga,巴利语同。乃印度男性贱民之通称。又作摩灯伽、摩邓伽。略称摩瞪。意译作有志、憍逸、恶作业。女性贱民则称摩登只(梵 ma^tan%gi,巴同),此类贱民以清扫街路为业。瑜伽论记卷二十三上(大四二·八二九下):“摩登只者,旃茶(疑作荼)罗女名摩登只,旃茶罗男名摩登伽,此二是通名也,此女但以扫巾为活、”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记载,有一摩登伽女名钵吉帝,曾蛊惑阿难。该淫女即为最下阶级贱民旃陀罗种出身。(二十唯识述记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二)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末学解说]▪
如同世上巧妙的幻术师,以幻术化做种种男女的形象,
虽然看见其诸根在动,但只要将机关抽离;
当机关停息寂然不动时,种种幻相便会没有了自性而消失。
注解:
【幻师】:梵语 ma^ya^-ka^ra。又作幻士、幻人、幻术师。即行幻术之人,能于无实体者变化而现之。经论中多用之为譬喻。幻术不仅行于印度,我国之道士与日本之阴阳家亦传习之,即西欧古传说中之魔术师,其术称为幻术、外术、咒术、符术、魔术,亦称为外法、魔法。(大乘入楞伽经卷二、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幻师颰陀神咒经、大智度论卷四十四、卷五十)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末学解说]▪
六根也是同样的道理,元本都是依靠唯一的精湛妙明自性,却分成六处的和合;
如果有一处停息,恢复自性,那么六处的作用,也就全都不能成立,
一切尘垢可以应念销灭,能够成就圆满妙明清静的妙觉真心,
如果还是有余尘尚未消除,还有无明烦恼,就尚在有学之位,还需要继续修学佛法,如果能够达到心光发明,圆满之极,那就是如来的本体。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27 11:04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27 11:08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20 分钟 )
-- [经文] --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末学解说]▪
阿难以及在座的大众,应回旋你们能闻的机关,
反转闻听之性,归返至清净自性,恢复发露本觉自性便可成就无上道,
这就是真正的圆通法门。
-- [经文] --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末学解说]▪
这是微尘数一样多的佛陀,走向涅槃的共同法门,
过去的诸佛如来,从这个法门已经得到成就;
现在的诸多菩萨,依此法门各自入于圆满妙明的自性,
未来的修学之人,也应当依照这个法门修学。
我也是从此法门之中而证悟,不只是观世音菩萨。
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末学解说]▪
诚实地回答佛世尊,询问我种种修行的方便法门,
要救度末劫时期,想要出离世间苦海的人,
使其成就寂静的涅槃妙心,在众多的方便法门之中,观世音菩萨所开示的耳根圆通法门是最上妙法。
-- [经文] --
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末学解说]▪
其他种种修行的方便法门,全都是因佛陀的威神之力,为了使众生舍弃世间的尘劳,
并不须要恒常修学,这些法门的优劣深浅和他们各自宣说的相同。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末学解说]▪
顶礼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没有烦恼不可思议;
唯愿加被未来一切众生,对观世音菩萨宣说的这一圆通法门不再产生疑惑,
这一法门是最方便最容易成就的,足以教化阿难,以及末劫时期沉沦的众生,
只要依靠这个耳根法门修持,可以得证圆通超越其它法门,获得真如涅槃妙心。”
注解: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
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
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末学解说]▪
于是阿难以及法会大众,各各身心了然,获得大开示(开,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之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之理。示,显示之意;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
观照佛之菩提与涅槃的方法,就好像有人因为有事而外出远游,虽然还没有归还,但是已明了知道回家的路。
一切法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和一切新发心的菩萨,其数大概有十条恒河中的沙子那么多,全都获得了本心(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远离尘垢,获得了法眼净(指具有观见真理等诸法而无障碍、疑惑之眼)。
性比丘尼,即摩登伽女,听闻了文殊菩萨的偈言,证得四果阿罗汉;无量众生都发起了勤求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
注解:
【开示】:开,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之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之理。示,显示之意;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
【本心】: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六祖坛经(大四八·三四九上):“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卍续一一○·四二一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FROM:【佛光大辞典】
【法眼净】:梵语 dharmacaks!u-vis/uddha。指具有观见真理等诸法而无障碍、疑惑之眼。又作净法眼、清净法眼。吉藏之维摩经略疏卷四谓,小乘于初果见四圣谛之理,大乘于初地得“真无生法”,均称为法眼净。据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载,于见道以前尚未完全断惑,或断除欲界五品之惑而入见道者,生法眼净,得预流果;断除欲界第六第七品之惑者,生法眼净,得一来果;断除欲界九品乃至断除无所有处之惑者,生法眼净,证不还果。其中所说之法眼异于五眼中之法眼,五眼中之法眼,相当于大乘之法眼净,唯菩萨有之,系二乘之人所无;又小乘之法眼乃初果见四谛法者所具,而大乘之法眼则于初地得真无生法者始有。经中常载有佛陀说法,令诸长者、天人、外道等远离尘垢,证得法眼净之事迹,如杂阿含经卷十五(大二·一○四上):“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尊者憍陈如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法华经卷七、无量寿经卷下、四分律卷三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28 20:5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29 18:48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整衣服,望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
“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末学解说]▪
阿难整理衣服,望观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圆满光明,(既对众生仍在迷中感到悲伤,又对自己已得修学方便感到欣喜)悲欣交集,为了利益未来一切众生,稽首对佛陀说:
“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的世尊!我现今已证悟了成佛法门,对于如何修行,已经没有疑惑,常听闻如来这样宣说:
‘自己还未获得度脱而先救渡他人者,是菩萨发心;自己已经觉悟圆满也能够觉悟他人者,是如来应世。’
我现在虽然没有得度,但我发愿救渡末法时期一切众生。
世尊!末法时期的众生,距离佛住世已越来越远,邪师说法如同恒河沙数那么多,
如果想要摄受自心,证入三摩地,应当如何安立道场,远离一切魔事,让菩提心不会退转呢?”
注解: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迹】:(术语)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楞严经八曰:“六天形虽不动心迹尚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
“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在大众中称赞阿难:
“很好!很好!如你所问,要安立道场,救护末法时一切沉溺苦海的众生,你现今认真听,我来为你宣说!”
阿难和一切大众都认真承命、谨奉教旨。
-- [经文] --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你常常听闻我宣说毗奈耶(谓佛所说之戒律。)中修行有三种决定义,分别是收摄身心,这是戒,因戒而生定,因定而启发智慧。
这就称名为三无漏学。阿难!要如何摄心,我称之为戒呢?
注解:
【毗奈耶】:(术语)Vinaya,一作鼻那夜,毗那耶,又云毗尼,鞞尼迦。三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戒律灭诸过非,故云灭,如世间之律法,断决轻重之罪者,故云律,调和身语意之作业,制伏诸要行,故云调伏。毗尼母论一曰:“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灭。”行事钞中一曰:“毗尼,或云毗奈耶,或云毗那耶,此翻为律。或以灭翻从功能为号。终非正译,故以律翻之,乃当正义。”义林章二本曰:“毗奈耶者,此云调伏。”探玄记一曰:“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玄应音义十四曰:“毗尼,或言鞞泥迦,或言毗那耶,或云鼻那夜,或云毗奈耶,皆由梵音轻重声之讹转也。此译云离行,行并道也。谓此行能离恶道,因以名焉。”【又】(书名)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之略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末学解说]▪
如果一切世界的六道众生,心能够不生淫欲,就可以不随淫欲心而不断的流转生死。
你修习三昧,本是要超出尘劳,如果淫心不断除,那么尘劳是不会被超出的,
纵然博学多智禅定现前,如果不断除淫欲之心,必然会落入魔道,上品为魔王、中品为魔民、下品为魔女,这些诸魔也有各自的徒众,都自称已成就了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有很多这类的魔民在世间兴旺繁盛,到处贪欲行淫,还被当为善知识,让跟随的众生,落入贪爱之坑不能出离而失去菩提正路。
你教导末法众生,修习三摩地(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首先要断除淫心,这便是[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注解: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决定】:梵语 nis/caya。意指一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略作定。有决定信、决定业、决定性等语。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修行六波罗蜜可得六决定,即:布施可得财成决定、持戒可得生胜决定、忍辱可得不退决定、精进可得修习决定、禅定可得定业决定、智慧可得无功用决定。(俱舍论卷二十三、往生论注卷下)((参见:六决定)1267)FROM:【佛光大辞典】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
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末学解说]▪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淫心修习禅定者,就如同想要蒸沙子石头,将其做成饭,即使经过百千劫那么长的时间也只能称之为热沙。
为什么呢?因为这根本不是饭,本来就只是石头沙子。
同样的道理,你如果以淫身去求取佛之妙果,纵然获得了微妙的觉悟,也都是淫根,因为其根本是淫心,所以必然不能出离三途(血途、刀途、火途。血途是畜生道,因畜生常在被杀,或互相吞食之处;刀途是饿鬼道,因饿鬼常在饥饿,或刀剑杖逼迫之处;火途是地狱道,因地狱常在寒冰,或猛火烧煎之处。此三途就是三恶道的别名)轮转,那么如来之涅槃要从什么路来修证呢?
因而必须要从身心两个方面都断除淫欲的一切机会,乃至断性都没有了,这样求证佛菩提才有希望。
像我这样说,称之为佛说;不这样说,便是魔王波旬所说。
注解: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途】:血途、刀途、火途。血途是畜生道,因畜生常在被杀,或互相吞食之处;刀途是饿鬼道,因饿鬼常在饥饿,或刀剑杖逼迫之处;火途是地狱道,因地狱常在寒冰,或猛火烧煎之处。此三途就是三恶道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
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即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神鬼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末学解说]▪
“阿难!再有,一切世界的六道众生,心能够不起杀念,就可以不随杀心而不断的流转生死。
你修习三昧,本是要超出尘劳,如果杀心不断除,那么尘劳是不会被超出的,
纵然博学多智禅定现前,如果不断除杀心,必然会落入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即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这些诸鬼神也有各自的徒众,都自称已成就了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有很多这类的神鬼在世间兴旺繁盛,自称食肉也可以证得菩提之路。
-- [经文] --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
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末学解说]▪
阿难!我让比丘吃五净肉(五种的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这些肉都是用神力变化而生,根本没有命根,你们婆罗门,地面热气蒸腾,气候潮湿闷热,再加上有很多砂石,因而绿草青菜难以生长,
我以大悲神力加持,因大慈悲将五净肉假称为肉,你获得的只是一种味道而已,哪知道如来灭度以后,竟会将吃众生肉的人称为释迦佛的弟子。
你等应当要了知,这样的食肉之人,纵然修学禅定暂时开悟,也只是相似三摩地而已,实是大罗刹,报尽寿终必会沉沦生死苦海,他们并不是佛弟子,
这样的人互相杀害吞食,不能停止,这样的人又如何能够出离三界呢?
你教导末法众生,修习三摩地(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其次要断除杀生之心,这便是[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注解:
【五净肉】:五种的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释子】:释迦佛的弟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
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
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末学解说]▪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杀心修习禅定者,就好像有人自己塞住耳朵,高声大叫却希望别人听不到,这称之为欲隐弥露、欲盖弥彰。
持戒清净的比丘和菩萨,在岔路上行走都不会踩踏有生命的草,何况用手去拔;如果是大悲行者,又怎么会取众生的血肉作为食物充饥呢?
如果诸比丘不穿东方出产的丝绵绢帛,和本土用牛皮作的鞋子,以及兽皮、马毛等制品,不吃牛奶作的乳酩醍醐等,这样的比丘,才是真求解脱,可以酬谢偿还宿债,不会再来三界受生,为什么呢?
因为穿上这些用众生身上的某些部位做成的兽皮或丝绢等,就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就像人吃了从土地出产的各种谷米豆麦蔬果等,脚就不能再离开地一样;
对一切众生必须由身心修行,如果身体、身体的部分,身心两个方面都能做到不服不食,我说这样的人才是真解脱者。
像我这样说,称之为佛说;不这样说,便是魔王波旬所说。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29 19:04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29 19:15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5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萨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禆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挹世间永脱诸漏,
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末学解说]▪
“阿难!再有,一切世界的六道众生,心能够不起偷盗之念,就可以不随偷心而不断的流转生死。
你修习三昧,本是要超出尘劳,如果偷心不断除,那么尘劳是不会被超出的,
纵然博学多智禅定现前,如果不断除偷心,必然会落入邪道,上品为精灵、中品为妖魅、下品为邪人诸魅所著,这些妖邪也有各自的徒众,都自称已成就了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有很多这类的妖邪在世间兴旺繁盛,潜藏隐匿、欺奸骗诈,自称为善知识,已经得到上人(对智德兼备而可为众僧及众人师者之高僧的尊称)之法,欺骗迷惑愚痴无识的人,惊悚恐吓让其失去本心,所经过的地方会令其家财耗散。
我教导比丘依循方位、没有选择的去乞食,让他们舍去贪心成就菩提道,这些比丘们自己不做熟食,在三界中只是寄居漂泊,表示仅来这一次世间,超越生死后再也不会返回;
为什么有贼人假借如来的衣服,禆贩如来佛法,造种种恶业,说修行佛法却没有出家,认为具足圆满戒行的比丘是小乘之道呢?由此疑误无量众生堕入无间地狱。
如果我灭度之后,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习三摩提(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能够在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乃至在身上爇一香炷供养诸佛,我说这样的人无始以来的宿债可以在一时酬还完毕,长辞世间永远脱离一切烦恼诸漏,
虽然还没有即刻明了证悟无上正觉之路,但这样的人对于佛法已生起决定的信心,如果没有这样舍身的善因,纵然成就了无为(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之法,来生还是会生于人间酬还宿债,就像我食马麦之难一样。
你教导末法众生,修习三摩地(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次后要断除偷盗之心,这就叫[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注解:
【上人】:梵语 purus!ars!abha。对智德兼备而可为众僧及众人师者之高僧的尊称。释氏要览卷上谓,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者为上人。大品般若经卷十七坚固品则载,若菩萨摩诃萨能一心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护持心不散乱,称为上人。在日本,上人一语,特用于净土宗与日莲宗,并谓圣人较上人为重要,故日本真宗称宗祖亲鸾为圣人,称其列祖为上人。中世纪后,日本朝廷以此作为僧位敕授高僧。(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九、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三)FROM:【佛光大辞典】
【具戒】:(术语)谓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为具足圆满之戒。行事钞上之三曰:“欲绍降佛种为世福田者,谓受具戒。”(参见:具足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为】:梵语 asam!skr!ta。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作无为法(梵 asam!skr!ta-dharma)。原系涅槃之异名,后世更于涅槃以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于小乘各部派中,说一切有部立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合为三无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于三无为之外,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无色处,及缘起支性(十二缘起之理)、圣道支性(八圣道之理)等,总为九无为。化地部则以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取代四无色处,亦作九无为之说。大乘唯识家于三无为外,别立不动、想受灭、真如,合为六无为;或开立真如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而为八无为。然无论开立为六无为或八无为,非谓无为有多种别体,而系断除我、法二执所显之一种法性;复以此一法性从所显之诸缘而称种种之名。准此而言,真如、法性、法界、实相等亦皆为无为法。又以涅槃而言,上记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而涅槃乃一切无为法中之最殊胜者。
又关于无为法之体,说一切有部主张其为有体,经量部及大乘唯识家以其为无体,不承认其实相。其中,唯识家依“识变”与“法性”假立六种无为,即:(一)指远离烦恼所知障之真如,以其无有障碍,恰如虚空,称为虚空无为。(二)指远离一切有漏之系缚而显之真理,称为择灭无为。(三)指本来自性清净之真如,以其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而来,称为非择灭无为。(四)指显现于第四静虑(第四禅)之真如,以第四静虑已灭苦、乐二受,寂静不动,称为不动无为。(五)指显现于灭尽定之真如,以灭尽定已灭六识心想与苦、乐二受,称为想受灭无为。(六)指真实如常,无有丝毫虚妄变异之法性真如,称为真如无为。(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一、卷六)((参见:有为)2445)FROM:【佛光大辞典】
【马麦】:(故事)马粮之麦也,佛一夏受阿耆达婆罗门王请,安居彼国,与五百比丘共食三月马麦。是佛十难之一。楞严经六曰:“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参见:阿耆达)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骂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末学解说]▪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偷盗之心修习禅定者,就好像有人用水去灌有漏的器具,想要将其灌满,纵然经过如微尘数那么多劫的时间,最终也是装不满的。
如果诸比丘,除衣钵(衣指袈裟,钵是出家人用来盛放施主供养食物的应器)之外,一分一寸都不积蓄,乞食吃后将余下的布施给饥饿众生,在大众集会的时候合掌礼敬大众,即使有人捶打怒骂,也如同受到称赞欢喜领受,必须要让身心两方面都舍弃掉,身肉骨血和众生共有,不将如来不了义(谓诸经中宣说世俗等事,或说厌离生死,欣求涅槃等,种种文句差别,不为究竟显了,名不了义)之说以自身次第的理解去误导初学之人,佛陀印证许可这样的比丘,能够得到真正的三昧(定心一处)。
像我这样说,称之为佛说;不这样说,便是魔王波旬所说。
【衣钵】:衣指袈裟,钵是出家人用来盛放施主供养食物的应器,二者都是出家人重要的法物,并可作为师承的信证,衣钵的授受即代表著心法的授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了义】:谓诸经中宣说世俗等事,或说厌离生死,欣求涅槃等,种种文句差别,不为究竟显了,名不了义。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
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
‘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
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
与其同事称叹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一切世界的六道众生,虽然身心没有杀盗淫,三种梵行(梵者清净之义,断淫欲之法为梵行)已经圆满成就;
但是有大妄语,那么修习三摩提也得不到清净,会将成爱见魔,失去如来种。就是没有得到圣果称已经得到、没有证入圣道称已经证入,或者为了求取世间第一的尊荣和殊胜,在他人面前说:
‘我现今已经证得了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
希求别人的礼拜忏悔,贪得他人的恭敬供养,这样的人善根已断,因而成佛的种子也消灭了,就像有人用刀砍断多罗树,断了就不能再复生。佛陀印记这样的人,永远殒灭善根,不再具有正知正见,沉沦生死苦海,不能成就三昧。
我灭度后,敕令诸位菩萨和阿罗汉,在末法之时随类应身,示现种种形象度脱轮转生死的众生,或者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等,
与其共事进行教化引导,称扬赞叹佛乘,让他们的身心能够证入三摩地,始终不会说“我是真菩萨,是真阿罗汉”。
不会泄漏佛之密因(如来证悟了义之果德名秘密藏,而达到此秘密藏之因行,称为密因)、对未学佛的众生轻易随便言说,除非临命终时有遗嘱托付,这样的人又怎么会迷惑扰乱众生说大妄语呢?
你教导末法众生,修习三摩地(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最后还要断除种种大妄语,这便是[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注解:
【密因】:<一>如来证悟了义之果德名秘密藏,而达到此秘密藏之因行,称为密因。密,乃经上所说之陀罗尼,非凡小所能知,故称密,密即因。楞严义疏卷八之二(大三九·九三三上):“三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一切行,而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为密。密即因也。”(首楞严经序、大日经卷五)
<二>指佛菩萨之本地。楞严义疏卷六之二(大三九·九一四下):“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首楞严经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
因地不直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如我是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末学解说]▪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大妄语者,就如同将人粪刻为栴檀的形状而想要由此得到旃檀的香气,这是不可能的。
我教导比丘,直心是成佛的道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一切行为之中都没有虚假,又怎么会自称已得上人(对智德兼备而可为众僧及众人师者之高僧的尊称)之法呢?
好像穷人妄想要称号为帝王,这是自取诛灭,更何况是法王(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怎么能妄说窃取呢?
如果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不直不真,相应的果报就会迂回曲折,这样去求取佛果菩提,就像有人想要用口去咬自己的肚脐,怎么可能成就呢
如果种种比丘之心能够像弓弦一样直,一切都为真实,就可以证入三摩提,永远没有魔事干扰障碍,我印可这样的人能够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像我这样说,称之为佛说;不这样说,便是魔王波旬所说。
注解:
【上人】:梵语 purus!ars!abha。对智德兼备而可为众僧及众人师者之高僧的尊称。释氏要览卷上谓,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者为上人。大品般若经卷十七坚固品则载,若菩萨摩诃萨能一心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护持心不散乱,称为上人。在日本,上人一语,特用于净土宗与日莲宗,并谓圣人较上人为重要,故日本真宗称宗祖亲鸾为圣人,称其列祖为上人。中世纪后,日本朝廷以此作为僧位敕授高僧。(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九、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三)FROM:【佛光大辞典】
【法王】:(术语)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法华经譬喻品曰:“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同药王品曰:“如来是诸法之王。”维摩经佛国品曰:“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释迦方志上曰:“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于诸法得胜自在,故名法王。”【又】(职位)元世祖尊蕃僧八思巴为大宝法王西天佛子。明代因之。西藏封法王者三人。曰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皆红教喇嘛也。清代虽无法王之名号。然如青海等处有诺们罕。即法王之义。【又】(杂名)国王崇奉佛法,亦称佛王。阿育王经一曰:“八万四千塔一时俱成,王起塔已,守护佛法,时诸人民谓为阿育法王。”即其例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4-30 10:45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4-30 10:51 编辑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 (本楼用时 1 小时 50 分钟 )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谛译
-- [经文] --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
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末学解说]▪
“阿难!你问如何收摄散乱之心,我现今首先宣说了证入三摩地修学的殊妙法门。
求取菩萨道,要先持受这四种戒律仪则,要做到犹如冰霜一般清净洁白,自然不会再生出一切枝叶,这样心中的贪嗔痴,口上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就必然再没有产生的因由。
注解:
【摄心】:收摄散乱的心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门】:(术语)殊妙之法门也。唐华严经一曰:“普应群情阐妙门。”【又】涅槃为妙,入妙之门曰妙门。台家所立之六妙门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如是四事若不失遗,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
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末学解说]▪
阿难!这样的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如果能够严持谨守、不犯不失,心就不会再攀缘色香味触等六尘,那么一切魔事如何还会发生呢?
如果有宿世的善恶习气不能灭除,你要教导这样的人,一心诵持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这是如来佛顶放光,光中坐在宝莲花上所宣说之心咒,
比如你宿世与摩登伽经历了尘劫的因缘,所以你们的恩爱习气并非是一生乃及一劫的时间;我宣说此神咒,摩登伽女听后便能永远除去欲爱之心,成就阿罗汉。
她尚且是淫女之身,无心修行,能通过神咒之力冥冥资助加持而快速证得无学之位;
更何况是你们这些在法会已成就了声闻,发心勤求最上乘佛法的修行者呢?就像顺着风扬洒尘土一样,会有什么困难艰险呢。
注解:
【宿习】:(术语)宿世之习也。通于善恶。俱舍论十二曰:“虽有此理,由彼宿习。”天台别传曰:“宿习开发,焕若华敷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
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
戒成已后着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
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末学解说]▪
“如果在末法时代,有众生想要发心坐道场,首先要受持比丘清净禁戒,应该要选择持戒清净第一的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作为戒师,
如果遇不到真正的清净僧(本性清净,严持戒律,通达经论,不为诸魔之所沮坏,又能调伏利益一切众生,为说诸戒轻重之相,堪称护法无上大师,是名清净僧也),你的戒律和仪则必然不能成就,
受戒成就以后,应穿崭新干净的衣服,燃香、安居于闲静之处,持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零八遍,
然后结界建立道场,祈求十方现在住世的诸佛如来,放大悲光来灌顶。
阿难!这样末法之时的清净比丘、比丘尼、白衣(
在家人)、檀越(
施主),能够心中灭尽贪淫,严持佛制定的清净戒律,在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洗澡沐浴,二十四小时行道(
详见下方注解),这样日以继夜、不睡不眠,经三七二十一日,我就会现身到这人的身前,摩顶安慰,令其能够开悟。”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清净僧】:谓其本性清净,严持戒律,通达经论,不为诸魔之所沮坏,又能调伏利益一切众生,为说诸戒轻重之相,堪称护法无上大师,是名清净僧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檀越】:施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时】:昼三时和夜三时,合称为六时。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印度的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六时即二十四小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行道】:<一>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右绕之外,亦有左绕之说,然一般皆以右绕为常法。我国与日本,遇到各宗重要法会时,均有行道之举。除绕行佛殿内、堂内等,更一面散花、诵经或唱梵呗。善导于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列举出有关“散华行道”之详细作法。又行道之时,回绕廊道,称为缘仪;绕旋庭院,称为庭仪。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载,绕塔行道之时,应持守下列事项:(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踩踏虫类,(三)不得顾视左右,(四)不得于塔前地上吐唾,(五)不得与塔中住人言谈。(大智度论卷六十七、释门归敬仪卷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参见:右绕)1616)
<二>指“经行”而言。即于坐禅之间,起身走动以舒缓身心之步行。((参见:经行)5551)
<三>梵语 i^rya^patha。直译为“威仪路”。或指托钵行路之方式。此外亦泛指行、住、坐、卧等,比丘日常所应注意之四威仪。((参见:四威仪)1728)
<四>修行佛道之意。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
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和上栴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我承蒙如来无上的慈悲教诲,心已获得开悟,自知依此修证定会成就无学之道;然而在末法时代修行建立道场,应该要怎样结界才符合佛世尊的清净律仪规则呢?”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末法时代的众生发愿要建立道场,首先应取雪山上的大力白牛,白牛吃的是雪山的肥腻香草,只饮用雪山的清水,因而它的粪便非常微细,可以取它的粪便混合旃檀,涂抹在道场的地面上;
如果不是雪山的大力白牛,其牛粪是臭秽的,不能用来涂抹其地,(那么可以采用这个方法)到一处平原,在离地面五尺以下,取这里的黄土,在混合上旃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等,将这十种香细细的箩筛成粉末,与黄土一起混合成泥,再涂抹在道场地面上。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2 19:50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2 19:57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10 分钟 )
-- [经文] --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
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花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间花铺设,庄严香炉纯烧沉水无令见火,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沙糖、油饼、乳糜、酥合、蜜、姜、纯酥、纯蜜及诸果子、饮食、葡萄、石蜜,种种上妙等食,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每以食时;
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飨佛菩萨。
▪[末学解说]▪
做方圆(指定半径范围内的面积)为丈六(一丈六尺。指佛的化身的长度)的八角坛,在坛的中心安置一个或金或银或铜或木头所造的莲华,在莲华中安放一个钵,钵中事先盛放着八月的露水,露水里安放所有华叶,
取八面圆镜分别安放在八角坛的八方,围绕着中心的花钵,在镜子外边建立十六朵莲华,十六座香炉,莲华和香炉相隔交错铺排陈设,香炉要庄严,纯烧沉水香,不要见到火,
取白牛的牛奶放置在十六个器皿里面,将牛奶煎成饼,并且和砂糖、油饼、乳糜(以乳而造之粥也)、苏合(香名)、蜜姜、纯酥、纯蜜以及各种果子、饮食、葡萄、石蜜(冰糖),种种上妙等食物,放在莲华的外面,也是十六个,各自围绕对应在十六朵莲华的外面,每次按照进食的时间供奉诸佛和大菩萨;
如果是在中夜(即今午后十时至翌日午前二时之间),取半升蜜、用酥三合,在坛前另外安置一个小火炉,用水和兜楼婆香一起煎成香水,用香水洗炭,让炭烧得猛烈炽燃,再将酥和蜜投入烧热的小火炉里,一直烧到烟都没有了,以此供养诸佛菩萨。
注解:
【方圆】:指定半径范围内的面积。摘自百度
【丈六】:一丈六尺。指佛的化身的长度。后亦借指佛身。摘自百度
【乳糜】:(饮食)以乳而造之粥也。大日经疏七曰:“乳糜者,西方粥有多种。或以乌麻汁,以诸豆并诸药味,如十诵药法等文广明,然最以乳糜为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苏合】:(杂名)香名。梵名咄噜瑟剑。名义集三曰:“咄噜瑟剑,此云苏合。珙钞引续汉书云:出大秦国,合诸香煎其汁谓之苏合。”梵Turus!k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石蜜】:(饮食)冰糖也。善见律十七曰:“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庶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陀者,此是蜜也。”法华玄义七曰:“言石蜜者,正法念经第三云: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三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本章曰:“一名乳糖,又名白雪糖,即白糖。出益州,及西戎。用水牛乳汁米粉和沙糖煎炼作饼块,黄白色而坚重,川浙者佳。主心腹热胀,润肺气,助五藏津,治目中热膜,口干渴,可止目昏闇能明。”按根本律,有糖无石蜜。律摄云:糖摄石蜜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中夜】:梵语 madhyama-ya^ma,巴利语 majjhima-yama。为六时之一。又作夜半。即今午后十时至翌日午前二时之间。((参见:三时)59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
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
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知、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
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末学解说]▪
在八角坛的四周外围都悬挂上幡(为旌旗之总称。与“幢”俱为供养佛菩萨等之庄严物)华(奉华于佛菩萨又散而供养之也),于八角坛室中的四面墙壁都敷陈摆设上十方如来和诸菩萨的所有形像;
应朝着太阳的方向,张挂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阿閦佛、阿弥陀佛的形象;有各种变化相的观世音菩萨形象,和金刚藏菩萨的形象,安放佛像在左右;
帝释天大梵王、乌刍瑟摩(秽迹金刚,主不净处之执金刚也),以及蓝地迦、军荼利、毗俱胝、四天王、频那、夜迦等的形象,张挂在门的左右两侧。
再取八面镜子,镜面朝下悬挂空中,和坛场中安放的镜子,一方一面互相对应,让镜子的形影相互重叠涉入
注解:
【幡】:梵语 pata^ka^,音译波哆迦,或梵语 ketu,音译计都。又作幡。为旌旗之总称。与“幢”俱为供养佛菩萨等之庄严物。昔时于印度,幡即具有各种色彩,而在我国隋代,幡之使用已十分盛行。其形状系以三角形之幡头,连接长形之幡身,幡头下部及幡身之左右垂饰幡手,幡身之下部则垂饰幡足。此外,造幡具有降魔、延寿、离苦难等各种福德,此于撰集百缘经卷七、灌顶经卷十一等均有记载。
幡之种类极多,如依作用分,有灌顶幡,密教以幡触顶,谓能先受轮王之灌顶,终受佛位之灌顶;续命神幡,又作寿命幡,乃延寿祈命之神幡;荐亡幡,又作命过幡,即能令亡者于中阴身获福德而往生;信幡,信号之幡;庭幡,请雨法等庭仪中所用。又依其造像分,有五种旗幡,即狮子幡、莫羯罗幡、龙幡、揭路荼幡、牛王幡。依颜色分,则有青、黄、赤、白、黑等五色幡。依质料分,乃有平绢制成之平幡、丝线制成之丝幡,其他如金属、玉石等制成之铜幡、玉幡等。另有依大小、使用场所、图样之不同而分者。(佛般泥洹经卷上、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卷五、祖庭事苑卷三)((参见:幡)FROM:【佛光大辞典】
【华】:(杂名)奉华于佛菩萨又散而供养之也。密教修法时,华为最重要者之一。大日经二具缘品曰:“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当奉悦意华,洁白黄朱色。”同疏七说应各随诸尊之性类及曼荼罗之方位等,分别奉献之华。又见苏悉地羯罗经供养花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乌刍沙摩】:(明王)Ucchusma,又作乌枢沙摩,乌刍涩摩,乌刍瑟摩,乌枢瑟摩。乌素沙摩。明王名。译曰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为清净之德,因之于厕中祭此明王。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摩,唐云不净洁金刚。”希麟音义五曰:“乌枢瑟摩,或云乌刍摩沙,此云秽迹。旧翻为不净洁,皆讹。新翻为除秽,忿怒尊也。”楞严经五曰:“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义疏五下曰:“乌刍沙摩,云火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秽迹金刚】:(菩萨)即秽积金刚乌刍涩么明王Ucchus!ma,主不净处之执金刚也。经轨作秽迹。秘藏记作秽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毗俱胝】:(菩萨)Bhrukut!i,又作毗俱知。胎藏界观音院三十七尊中之一尊也。谓之毗俱胝菩萨。又云毗俱胝观音。又云毗俱胝天女(八大观音之一),毗俱胝者,皱之义,此天女从观音额上之皱中生,故名毗俱胝。译曰嗔目。三目四手忿怒形之天女也。
不空罥索心咒王经下曰:“毗俱胝天女,毗俱胝,周言嗔目。”
大日经疏五曰:“观音左边置圣者毗俱胝,其身四手,右边一手垂数珠鬘,一手作施愿印,左边一手持莲华,一手持军持。面有三目,如摩醯首罗像,首戴发冠,如毗卢遮那发髻冠形。”
同十曰:“佛大会中,时诸金刚现大可畏降伏之状,状如无有能伏之者。时观音额皱中现此菩萨,西方谓额上皱文为毗俱胝,如今人忿时额上有皱也。此菩萨现身作大忿怒之状,时诸金刚皆有怖心,入金刚藏身中。时彼毗俱胝进至执金刚藏前,时彼亦大怖畏,入如来座下而言:愿佛护我。时佛谓彼毗俱胝言:姊汝住。时毗俱胝即住已白佛,唯佛所教敕,我当奉行。”
苏婆呼经下曰:“苾唎俱胝,此云忿像也。”陀罗尼集经六,有观自在毗俱胝菩萨三昧法印咒品,具说念诵之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频那夜迦】:(天名)Vina%yaka,鬼神名。即欢喜天也。(参见:欢喜天及毗那夜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于初七日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恒于六时诵咒绕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
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
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罗咒;
至第四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末学解说]▪
“在第一个七天中,至诚恭敬的顶礼十方如来和一切大菩萨、阿罗汉,恒常六时(昼三时和夜三时,合称为六时。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印度的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六时即二十四小时)围绕坛场诵持楞严咒,至诚一心行道(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四小时一次、行一百零八遍;
在第二个七天中,一直专心发菩萨愿,心里没有间断,我之前教导的戒律中有如何发愿的教示;
在第三个七天中,一天十二个时辰一直诵持佛顶神咒(楞严咒);
到第四个七天中,十方如来会同时出现在坛场镜光相互照映的地方,承蒙十方诸佛摩顶,在这个道场修习三摩地,能够让后世末法时期的修学之人,身心光明清净得如同琉璃一般。
阿难,如果这名比丘,开始传戒的戒师以及同坛法会中的十位比丘等,其中有一位持戒不清净,这个道场,多是不会成就的。
第三个七天之后,在道场端坐安居一百天,不从座位上站起来,有利根的修行者就会证得须陀洹果(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对于前之向位而称为须陀洹果。声闻乘四圣位中正果初位之位也),纵然身心还没有成就圣果,自己已了知,一定会成就佛果。
你问修行建立道场要怎样结界合乎佛世尊的清净律仪规则,应该这样来建立。”
注解:
【六时】:昼三时和夜三时,合称为六时。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印度的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六时即二十四小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行道】:<一>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右绕之外,亦有左绕之说,然一般皆以右绕为常法。我国与日本,遇到各宗重要法会时,均有行道之举。除绕行佛殿内、堂内等,更一面散花、诵经或唱梵呗。善导于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列举出有关“散华行道”之详细作法。又行道之时,回绕廊道,称为缘仪;绕旋庭院,称为庭仪。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载,绕塔行道之时,应持守下列事项:(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踩踏虫类,(三)不得顾视左右,(四)不得于塔前地上吐唾,(五)不得与塔中住人言谈。(大智度论卷六十七、释门归敬仪卷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参见:右绕)1616)
<二>指“经行”而言。即于坐禅之间,起身走动以舒缓身心之步行。((参见:经行)5551)
<三>梵语 i^rya^patha。直译为“威仪路”。或指托钵行路之方式。此外亦泛指行、住、坐、卧等,比丘日常所应注意之四威仪。((参见:四威仪)1728)
<四>修行佛道之意。FROM:【佛光大辞典】
【毗奈耶】:(术语)Vinaya,一作鼻那夜,毗那耶,又云毗尼,鞞尼迦。三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戒律灭诸过非,故云灭,如世间之律法,断决轻重之罪者,故云律,调和身语意之作业,制伏诸要行,故云调伏。毗尼母论一曰:“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灭。”行事钞中一曰:“毗尼,或云毗奈耶,或云毗那耶,此翻为律。或以灭翻从功能为号。终非正译,故以律翻之,乃当正义。”义林章二本曰:“毗奈耶者,此云调伏。”探玄记一曰:“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玄应音义十四曰:“毗尼,或言鞞泥迦,或言毗那耶,或云鼻那夜,或云毗奈耶,皆由梵音轻重声之讹转也。此译云离行,行并道也。谓此行能离恶道,因以名焉。”【又】(书名)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之略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须陀洹果】:(术语)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对于前之向位而称为须陀洹果。声闻乘四圣位中正果初位之位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
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
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
唯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
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
▪[末学解说]▪
阿难顶礼佛足对佛陀说:
“自从我出家以来,仗恃着佛陀的慈悲怜爱,只追求多闻佛法,而未能证得无为(即真如的别名。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
遭遇那梵天邪术被禁困时,心虽然明了,但却力不自由,幸好仰赖文殊菩萨让我得到解脱。
虽然承蒙如来佛顶神咒的冥冥之力加被脱难,还没有亲身听闻过。
惟愿世尊大慈大悲,为我等重新宣说,悲哀怜愍救拔这法会中的一切修行者,以及末法之时身处轮回的众生,能够承听佛顶密咒音声,身心得到解脱。”
说完,法会上的一切大众,都向世尊行礼,等候听闻如来的秘密章句。
注解:
【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
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
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
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恃怙,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现百宝之光,佛光中涌现出千叶宝莲,
有化如来坐在宝华中,佛顶放出十道百宝光明,
一一光明中周遍示现出十恒河沙的金刚密迹(刚力士,金刚手,执金刚等。总为执金刚杵现大威势拥护佛法之天神之通称),擎山、持杵周遍虚空法界,
法会大众仰观,既畏惧又敬爱,祈求佛陀哀愍庇佑,一心一意地听佛陀在无见顶相的化佛当中宣说神咒。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写(一)萨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钐(二)南无萨婆勃陀勃地萨跢鞞弊(三毗迦切)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四)娑舍啰婆迦僧伽喃(五)南无卢鸡阿罗汉跢喃(六)南无苏卢多波那喃(七)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八)南无卢鸡三藐伽跢喃(九)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十)南无提婆离瑟赧(十一)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赧(十二)舍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他喃(十三)南无跋啰诃摩泥(十四)南无因陀啰耶(十五)南无婆伽婆帝(十六)嚧陀啰耶(十七)乌摩般帝(十八)娑醯夜耶(十九)南无婆伽婆帝(二十)那啰野拏耶(二十一)槃遮摩诃三慕陀啰(二十二)南无悉羯唎多耶(二十三)南无婆伽婆帝(二十四)摩诃迦罗耶(二十五)地唎般剌那伽啰(二十六)毗陀啰波拏迦啰耶(二十七)阿地目帝(二十八)尸摩舍那泥婆悉泥(二十九)摩怛唎伽拏(三十)南无悉羯唎多耶(三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三十二)多他伽跢俱啰耶(三十三)南无般头摩俱啰耶(三十四)南无跋阇罗俱啰耶(三十五)南无摩尼俱啰耶(三十六)南无伽阇俱啰耶(三十七)南无婆伽婆帝(三十八)帝唎茶输啰西那(三十九)波啰诃啰拏啰阇耶(四十)跢他伽多耶(四十一)南无婆伽婆帝(四十二)南无阿弥多婆耶(四十三)哆他伽多耶(四十四)阿啰诃帝(四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四十六)南无婆伽婆帝(四十七)阿刍鞞耶(四十八)跢他伽多耶(四十九)阿啰诃帝(五十)三藐三菩陀耶(五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五十二)鞞沙阇耶俱盧吠柱唎耶(五十三)般啰婆啰阇耶(五十四)跢他伽多耶(五十五)南无婆伽婆帝(五十六)三补师毖多(五十七)萨怜捺啰剌阇耶(五十八)跢他伽多耶(五十九)阿啰诃帝(六十)三藐三菩陀耶(六十一)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二)舍鸡野母那曳(六十三)跢他伽多耶(六十四)阿啰诃帝(六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六十六)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七)剌怛那鸡都啰阇耶(六十八)跢他伽多耶(六十九)阿啰诃帝(七十)三藐三菩陀耶(七十一)帝瓢南无萨羯唎多(七十二)翳昙婆伽婆多(七十三)萨怛他伽都瑟尼钐(七十四)萨怛多般怛[口+篮](七十五)南无阿婆啰视耽(七十六)般啰帝扬歧啰(七十七)萨啰婆部多揭啰诃(七十八)尼羯啰诃揭迦啰诃尼(七十九)跋啰毖地耶叱陀你(八十)阿迦啰蜜唎柱(八十一)般唎怛啰耶儜揭唎(八十二)萨啰婆槃陀那目叉尼(八十三)萨啰婆突瑟吒(八十四)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八十五)赭都啰失帝南(八十六)羯啰诃娑诃萨啰若阇(八十七)毗多崩娑那羯唎(八十八)阿瑟吒冰舍帝南(八十九)那叉刹怛啰若阇(九十)波啰萨陀那羯唎(九十一)阿瑟吒南(九十二)摩诃揭啰诃若阇(九十三)毗多崩萨那羯唎(九十四)萨婆舍都嚧你婆啰若阇(九十五)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九十六)毖沙舍悉怛啰(九十七)阿吉尼乌陀迦啰若阇(九十八)阿般啰视多具啰(九十九)摩诃般啰战持(百)摩诃叠多(百一)摩诃帝阇(二)摩诃税多阇婆啰(三)摩诃跋啰槃陀啰婆悉你(四)阿唎耶多啰(五)毗唎俱知(六)誓婆毗阇耶(七)跋阇啰摩礼底(八)毗舍嚧多(九)勃腾罔迦(十)跋阇啰制喝那阿遮(一百十一)摩啰制婆般啰质多(十二)跋阇啰擅持(十三)毗舍啰遮(十四)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十五)苏摩嚧波(十六)摩诃税多(十七)阿唎耶多啰(十八)摩诃婆啰阿般啰(十九)跋阇啰商羯啰制婆(二十)跋阇啰俱摩唎(一百二十一)俱蓝陀唎(二十二)跋阇啰喝萨多遮(二十三)毗地耶乾遮那摩唎迦(二十四)啒苏母婆羯啰跢那(二十五)鞞嚧遮那俱唎耶(二十六)夜啰菟瑟尼钐(二十七)毗折蓝婆摩尼遮(二十八)跋阇啰迦那迦波啰婆(二十九)嚧阇那跋阇啰顿稚遮(三十)税多遮迦摩啰(一百三十一)刹奢尸波啰婆(三十二)翳帝夷帝(三十三)母陀啰羯拏(三十四)娑鞞啰忏(三十五)掘梵都(三十六)印兔那么么写(三十七)
乌[合+牛](三十八)唎瑟揭拏(三十九)般剌舍悉多(四十)萨怛他伽都瑟尼钐(一百四十一)虎[合+牛](四十二)都嚧雍(四十三)瞻婆那(四十四)虎[合+牛](四十五)都嚧雍(四十六)悉耽婆那(四十七)虎[合+牛](四十八)都嚧雍(四十九)波罗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五十)虎[合+牛](一百五十一)都嚧雍(五十二)萨婆药叉喝啰刹娑(五十三)揭啰诃若阇(五十四)毗腾崩萨那羯啰(五十五)虎[合+牛](五十六)都嚧雍(五十七)者都啰尸底南(五十八)揭啰诃娑诃萨啰南(五十九)毗腾崩萨那啰(六十)虎[合+牛](一百六十一)都嚧雍(六十二)啰叉(六十三)婆伽梵(六十四)萨怛他伽都瑟尼钐(六十五)波啰点阇吉唎(六十六)摩诃娑诃萨啰(六十七)勃树娑诃萨啰室唎沙(六十八)俱知娑诃萨泥帝隶(六十九)阿弊提视婆唎多(七十)吒吒甖迦(一百七十一)摩诃跋阇嚧陀啰(七十二)帝唎菩婆那(七十三)曼茶啰(七十四)乌[合+牛](七十五)莎悉帝薄婆都(七十六)么么(七十七)印兔那么么写(七十八)
啰阇婆夜(百七十九)主啰跋夜(八十)阿祇尼婆夜(一百八十一)乌陀迦婆夜(八十二)毗沙婆夜(八十三)舍萨多啰婆夜(八十四)婆啰斫羯啰婆夜(八十五)突瑟叉婆夜(八十六)阿舍你婆夜(八十七)阿迦啰蜜唎柱婆夜(八十八)陀啰尼部弥剑波伽波陀婆夜(八十九)乌啰迦婆多婆夜(九十)剌阇壇茶婆夜(一百九十一)那伽婆夜(九十二)毗条怛婆夜(九十三)苏波啰拏婆夜(九十四)药叉揭啰诃(九十五)啰叉私揭啰诃(九十六)毕唎多揭啰诃(九十七)毗舍遮揭啰诃(九十八)部多揭啰诃(九十九)鸠槃茶揭啰诃(二百)补丹那揭啰诃(二百一)迦吒补丹那揭啰诃(二)悉乾度揭啰诃(三)阿播悉摩啰揭啰诃(四)乌檀摩陀揭啰诃(五)车夜揭啰诃(六)醯唎婆帝揭啰诃(七)社多诃唎南(八)揭婆诃唎南(九)嚧地啰诃唎南(十)忙娑诃唎南(二百十一)谜陀诃唎南(十二)摩阇诃唎南(十三)阇多诃唎女(十四)视比多诃唎南(十五)毗多诃唎南(十六)婆多诃唎南(十七)阿输遮诃唎女(十八)质多诃唎女(十九)帝钐萨鞞钐(二十)萨婆揭啰诃南(二百二十一)毗陀耶阇瞋陀夜弥(二十二)鸡啰夜弥(二十三)波唎跋啰者迦讫唎担(二十四)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十五)鸡啰夜弥(二十六)茶演尼讫唎担(二十七)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十八)鸡啰夜弥(二十九)摩诃般输般怛夜(三十)嚧陀啰讫唎担(二百三十一)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三十二)鸡啰夜弥(三十三)那啰夜拏讫唎担(三十四)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三十五)鸡啰夜弥(三十六)怛埵伽嚧茶西讫唎担(三十七)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三十八)鸡啰夜弥(三十九)摩诃迦啰摩怛唎伽拏讫唎担(四十)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百四十一)鸡啰夜弥(四十二)迦波唎迦讫唎担(四十三)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四十四)鸡啰夜弥(四十五)阇耶羯啰摩度羯啰(四十六)萨婆啰他娑达那讫唎担(四十七)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四十八)鸡啰夜弥(四十九)赭咄啰婆耆你讫唎担(五十)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百五十一)鸡啰夜弥(五十二)毗唎羊讫唎知(五十三)难陀鸡沙啰伽拏般帝(五十四)索醯夜讫唎担(五十五)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五十六)鸡啰夜弥(五十七)那揭那舍啰婆拏讫唎担(五十八)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五十九)鸡啰夜弥(六十)阿罗汉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百六十一)鸡啰夜弥(六十二)毗多啰伽讫唎担(六十三)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六十四)鸡啰夜弥跋阇啰波你(六十五)具醯夜具醯夜(六十六)迦地般帝讫唎担(六十七)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六十八)鸡啰夜弥(六十九)啰叉罔(七十)婆伽梵(七十一)印兔那么么写(七十二)
婆伽梵(二百七十三)萨怛多般怛啰(七十四)南无粹都帝(七十五)阿悉多那啰剌迦(七十六)波啰婆悉普吒(七十七)毗迦萨怛多钵帝唎(七十八)什佛啰什佛啰(七十九)陀啰陀啰(八十)频陀啰频陀啰瞋陀瞋陀(八十一)虎[合+牛](八十二)虎[合+牛](八十三)泮吒(八十四)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八十五)娑诃(八十六)醯醯泮(八十七)阿牟迦耶泮(八十八)阿波啰提诃多泮(八十九)婆啰波啰陀泮(九十)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二百九十一)萨婆提鞞弊泮(九十二)萨婆那伽弊泮(九十三)萨婆药叉弊泮(九十四)萨婆乾闼婆弊泮(九十五)萨婆补丹那弊泮(九十六)迦吒补丹那弊泮(九十七)萨婆突狼枳帝弊泮(九十八)萨婆突涩比[口+犁]讫瑟帝弊泮(九十九)萨婆什婆唎弊泮(三百)萨婆阿播悉摩[口+犁]弊泮(三百一)萨婆舍啰婆拏弊泮(二)萨婆地帝鸡弊泮(三)萨婆怛摩陀继弊泮(四)萨婆毗陀耶啰誓遮[口+犁]弊泮(五)阇夜羯啰摩度羯啰(六)萨婆罗他娑陀鸡弊泮(七)毗地夜遮唎弊泮(八)者都啰缚耆你弊泮(九)跋阇啰俱摩唎(十)毗陀夜啰誓弊泮(三百十一)摩诃波啰丁羊乂耆唎弊泮(十二)跋阇啰商羯啰夜(十三)波啰丈耆啰阇耶泮(十四)摩诃迦啰夜(十五)摩诃末怛唎迦拏(十六)南无娑羯唎多夜泮(十七)毖瑟拏婢曳泮(十八)勃啰诃牟尼曳泮(十九)阿耆尼曳泮(二十)摩诃羯唎曳泮(三百二十一)羯啰檀迟曳泮(二十二)蔑怛唎曳泮(二十三)唠怛唎曳泮(二十四)遮文茶曳泮(二十五)羯逻啰怛唎曳泮(二十六)迦般唎曳泮(二十七)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二十八)婆私你曳泮(二十九)演吉质(三十)萨埵婆写(三百三十一)么么印兔那么么写(三十二)
突瑟吒质多(三十三)阿末怛唎质多(三十四)乌阇诃啰(三十五)伽婆诃啰(三十六)嚧地啰诃啰(三十七)婆娑诃啰(三十八)摩阇诃啰(三十九)阇多诃啰(四十)视毖多诃啰(三百四十一)跋略夜诃啰(四十二)乾陀诃啰(四十三)布史波诃啰(四十四)颇啰诃啰(四十五)婆写诃啰(四十六)般波质多(四十七)突瑟吒质多(四十八)唠陀啰质多(四十九)药叉揭啰诃(五十)啰刹娑揭啰诃(三百五十一)闭[口+隷]多揭啰诃(五十二)毗舍遮揭啰诃(五十三)部多揭啰诃(五十四)鸠槃茶揭啰诃(五十五)悉乾陀揭啰诃(五十六)乌怛摩陀揭啰诃(五十七)车夜揭啰诃(五十八)阿播萨摩啰揭啰诃(五十九)宅袪革茶耆尼揭啰诃(六十)唎佛帝揭啰诃(三百六十一)阇弥迦揭啰诃(六十二)舍俱尼揭啰诃(六十三)姥陀啰难地迦揭啰诃(六十四)阿蓝婆揭啰诃(六十五)乾度波尼揭啰诃(六十六)什伐啰堙迦醯迦(六十七)坠帝药迦(六十八)怛隶帝药迦(六十九)者突托迦(七十)昵提什伐啰毖钐摩什伐啰(三百七十一)薄底迦(七十二)鼻底迦(七十三)室隶瑟蜜迦(七十四)娑你般帝迦(七十五)萨婆什伐啰(七十六)室嚧吉帝(七十七)末陀鞞达嚧制剑(七十八)阿绮嚧钳(七十九)目佉嚧钳(八十)羯唎突嚧钳(三百八十一)揭啰诃揭蓝(八十二)羯拏输蓝(八十三)惮多输蓝(八十四)迄唎夜输蓝(八十五)末么输蓝(八十六)跋唎室婆输蓝(八十七)毖栗瑟吒输蓝(八十八)乌陀啰输蓝(八十九)羯知输蓝(九十)跋悉帝输蓝(三百九十一)邬嚧输蓝(九十二)常伽输蓝(九十三)喝悉多输蓝(九十四)跋陀输蓝(九十五)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输蓝(九十六)部多毖跢茶(九十七)茶耆尼什婆啰(九十八)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九十九)萨般嚧诃凌伽(四百)输沙怛啰娑那羯啰(四百一)毗沙喻迦(二)阿耆尼乌陀迦(三)末啰鞞啰建跢啰(四)阿迦啰蜜唎咄怛敛部迦(五)地栗剌吒(六)毖唎瑟质迦(七)萨婆那俱啰(八)肆引伽弊揭啰唎药叉怛啰刍(九)末啰视吠帝钐娑鞞钐(十)悉怛多钵怛啰(十一)摩诃跋阇嚧瑟尼钐(十二)摩诃般赖丈耆蓝(十三)夜波突陀舍喻阇那(十四)辫怛隶拏(十五)毗陀耶槃昙迦嚧弥(十六)帝殊槃昙迦嚧弥(十七)般啰毗陀槃昙迦嚧弥(十八)跢姪他(十九)唵(二十)阿那隶(四百二十一)毗舍提(二十二)鞞啰跋阇啰陀唎(二十三)槃陀槃陀你(二十四)跋阇啰谤尼泮(二十五)虎[合+牛]都嚧瓮泮(二十六)娑婆诃(二十七)
注解:
【金刚密迹】:(术语)又曰密迹金刚,密迹力士,金刚力士,金刚手,执金刚等。总为执金刚杵现大威势拥护佛法之天神之通称。大日如来以此金刚众为内眷属,以普贤文殊等诸菩萨为大眷属,犹之释迦以舍利弗等声闻众为内眷属。其他诸菩萨为大眷属也。密迹者,常侍佛而忆持佛秘密事之义。又知佛之三密垂迹为神之义。大日经名曰金刚手秘密主。楞严经七曰:“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金光明经鬼神品曰:“金刚密迹大鬼神王,及其眷属五百徒党,一切皆是大菩萨等,亦悉拥护听是经者。”见密迹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3 12:36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3 12:41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
▪[末学解说]▪
“阿难!这【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首楞严经所说大佛顶咒之名也。悉怛多般怛罗,译曰白伞盖。以譬大悲之光明遍覆法界)秘密伽陀(广义指歌谣、圣歌,狭义则指于教说之段落或经文之末,以句联结而成之韵文,内容不一定与前后文有关)微妙章句,能够出生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一切诸佛。
注解:
【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真言)首楞严经所说大佛顶咒之名也。悉怛多般怛罗,译曰白伞盖。以譬大悲之光明遍覆法界。经七曰:“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挥,坐宝莲华所说心咒。”又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悉怛多般怛罗】:(术语)译曰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曰:“悉怛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遍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a%tapatr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伽陀】:<一>梵语 ga^tha^,巴利语同。为九部教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又作伽他、偈佗、偈。意译讽诵、讽颂、造颂、偈颂、颂、孤起颂、不重颂偈。系由语根 gai 而形成之名词。gai 有“谣”之意,故“伽陀”一词,广义指歌谣、圣歌,狭义则指于教说之段落或经文之末,以句联结而成之韵文,内容不一定与前后文有关。
伽陀与祇夜(即重颂)二者之差别在于祇夜虽亦为韵文,但重复述说长行经文之内容;伽陀则否,故有不重颂偈、孤起颂等异称,其长短或二句,或三句、四句、五句、六句不等。但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中,谓诸经中联结句而讽诵彼彼所说者,称为伽陀。大智度论卷三十三亦谓一切偈皆称祇夜,句之多寡不定,又称伽陀。此等均以伽陀仅为讽咏之义,与祇夜无二。又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载,伽陀指除修多罗及戒律以外诸经典中之四句偈等。另据巴利文长部经注(Suman%gala-vila^sini^)序、善见律(巴 Samanta-pa^sa^dika^)序所载,法句(巴 Dhamma-pada)、长老偈(巴 Thera-ga^tha^)、长老尼偈(巴 Theri^-ga^tha^)、经集(巴 Sutanipa^ta)等书中,凡不称为修多罗之偈颂,称为伽陀。此外,成实论卷一谓祇夜(偈)有伽陀、路伽二种,路伽又分顺烦恼、不顺烦恼二类,而将十二部经中之伽陀,归属不顺烦恼之类。(显扬圣教论卷六、卷十二、顺正理论卷四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卷八十一、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四)((参见:十二部经)344、“偈”4383)
<二>阿伽陀(梵 agada)之略。为良药。六十华严经卷十(大九·四六五上):“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大三五·二一四中):“伽陀,此云良药,谓能除一切毒。”FROM:【佛光大辞典】
【十方】:(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
▪[末学解说]▪
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如来因此咒心(诸咒中之精要),能够得到成就至高无上、真正遍知一切法的觉悟;
注解:
【十方】:(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咒心】: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就无上正等觉;又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另如般若心经之咒,亦为咒中之精要,亦可称为咒心。(禅林象器笺第十七类讽唱门)FROM:【佛光大辞典】
【正遍知】:梵语 asmyak-sam!buddha,音译作三藐三佛陀。佛十号之一。又作三耶三佛檀、正遍智、正遍知、正遍觉、正真道、正等觉、正等正觉、正觉等、正等觉者。三藐,正之意;三,遍之意;佛陀,知、觉之意。正遍知,即真正遍知一切法。此外,梵语 samyaksam!bodhi,音译作三藐三菩提,旧译作正遍知、正遍知道,新译为正等觉、正等正觉。“菩提”系就法而言,“佛陀”则就人而名;故三藐三菩提宜谓正遍知、正等觉,三藐三佛陀则应指正遍知者、正等觉者。((参见:十号)480、“正觉”2005、“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
▪[末学解说]▪
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如来执持此咒心(诸咒中之精要),能够降伏(以威力降伏他)诸魔(梵语魔罗的简称,华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即能害人性命和干扰障碍人们修道的恶魔,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其眷属为魔民),制服诸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注解:
【十方】:(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咒心】: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就无上正等觉;又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另如般若心经之咒,亦为咒中之精要,亦可称为咒心。(禅林象器笺第十七类讽唱门)FROM:【佛光大辞典】
【降伏】:(术语)梵语阿毗遮噜迦Abhica%raka,译曰降伏。以威力降伏他也。维摩经佛国品曰:“降伏魔怨,制诸外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梵语魔罗的简称,华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即能害人性命和干扰障碍人们修道的恶魔,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其眷属为魔民。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末学解说]▪
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如来乘此咒心(诸咒中之精要),能够坐宝莲华应身变化于微尘数那么多的国土(度化众生);
注解:
【十方】:(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咒心】: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就无上正等觉;又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另如般若心经之咒,亦为咒中之精要,亦可称为咒心。(禅林象器笺第十七类讽唱门)FROM:【佛光大辞典】
【微尘】:梵语 aN!u-raja 或 aN!u-rajas,巴利语同。音译阿拏、阿耨。单称微、尘。即眼根所取最微细之色量。极微,为俱舍论卷十、卷十二所说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即称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此外,诸经论亦每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数”比喻数极多。(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分别功德品、大智度论卷七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参见:极微)547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末学解说]▪
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如来含此咒心(诸咒中之精要),能够在微尘数那么多的国土转大法轮(说教法,谓之转法轮);
注解:
【十方】:(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咒心】: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就无上正等觉;又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另如般若心经之咒,亦为咒中之精要,亦可称为咒心。(禅林象器笺第十七类讽唱门)FROM:【佛光大辞典】
【微尘】:梵语 aN!u-raja 或 aN!u-rajas,巴利语同。音译阿拏、阿耨。单称微、尘。即眼根所取最微细之色量。极微,为俱舍论卷十、卷十二所说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即称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此外,诸经论亦每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数”比喻数极多。(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分别功德品、大智度论卷七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参见:极微)5479)FROM:【佛光大辞典】
【转法轮】:(术语)佛之教法,谓之法轮。说教法,谓之转法轮。轮者,转轮圣王之轮,宝,有回转与碾摧之二义,回转四天下,碾摧诸怨敌。佛之教法,亦回转一切众生界,摧破诸烦恼,故譬之曰法轮。轮者,譬说教法。转自心之法,而移他之心,恰如转车轮也。止观辅行一曰:“轮具二义:一者转义,二摧破义。以四谛轮转度与他摧破结惑,如王轮宝能坏能安。”嘉祥法华义疏曰:“流圆演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无累不摧,亦是轮之义。”法华经方便品曰:“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法华文句五曰:“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记;
▪[末学解说]▪
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诸咒中之精要),能够于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摩顶授记(摩顶是佛用手抚摩弟子之顶,授记是授将来成佛的预记),即使众生果位还未能成就,也能够因诵持神咒可以于十方蒙受佛陀授记;
注解:
【十方】:(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咒心】: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就无上正等觉;又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另如般若心经之咒,亦为咒中之精要,亦可称为咒心。(禅林象器笺第十七类讽唱门)FROM:【佛光大辞典】
【摩顶授记】:摩顶是佛用手抚摩弟子之顶,授记是授将来成佛的预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方】:(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
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
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水火难、饥渴贫穷,应念销散;
▪[末学解说]▪
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诸咒中之精要),能够于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拔苦济难群苦众生,
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虽说法亦不能闻)、怨憎会苦(我所怨憎之人或嫌忌之事物,每相会这苦)、爱别离苦(别所爱者之苦痛)、求不得苦(求物而不能得之苦)、五阴炽盛(指人各具五阴而诸苦炽盛,亦指有漏的五蕴之苦),大小种种横事可以同时得到解脱,
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水、火难、饥渴贫穷,如能诚心诵持楞严神咒,一切苦难都能应念消散;
注解:
【十方】:(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咒心】: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就无上正等觉;又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另如般若心经之咒,亦为咒中之精要,亦可称为咒心。(禅林象器笺第十七类讽唱门)FROM:【佛光大辞典】
【拔济】:(杂语)拔苦济难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盲聋喑哑难】:谓此等人虽生中国,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虽说法亦不能闻,故名盲聋喑哑难。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怨憎会苦】:(术语)八苦之一。我所怨憎之人或嫌忌之事物,每相会这苦也。涅槃经十二曰:“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别离苦】:(术语)八苦之一。别所爱者之苦痛也。如妻别夫时之苦痛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求不得苦】:(术语)八苦之一,求物而不能得之苦也。涅槃经十二曰:“何等名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复有二种:一者所悕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如是则名求不得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阴炽盛苦】:又作五盛阴苦、五取蕴苦。为八苦之一。指人各具五阴而诸苦炽盛,亦指有漏的五蕴之苦。例如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所欲不得等,均属之。(中阿含经卷七、增一阿含经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三、显扬圣教论卷十五、大乘义章卷三本)((参见:八苦)29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
四威仪中供养如意,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
▪[末学解说]▪
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诸咒中之精要),能够于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奉事善知识,
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都能如心所愿来承事供养,于无量无数诸佛大众会中,时常被推举为大法王子(大菩萨的尊称,因大菩萨是出生于法王之家,而且能够传承佛法);
注解:
【十方】:(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咒心】: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就无上正等觉;又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另如般若心经之咒,亦为咒中之精要,亦可称为咒心。(禅林象器笺第十七类讽唱门)FROM:【佛光大辞典】
【法王子】:大菩萨的尊称,因大菩萨是出生于法王之家,而且能够传承佛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
▪[末学解说]▪
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诸咒中之精要),能够于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摄受(佛以慈心摄取众生)亲因(为能生起有为诸法之直接、亲密之原因)眷属,让一切诸小乘修行者听闻到如来藏心的秘密大法,能够不产生惊疑恐怖;
注解:
【十方】:(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咒心】: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就无上正等觉;又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另如般若心经之咒,亦为咒中之精要,亦可称为咒心。(禅林象器笺第十七类讽唱门)FROM:【佛光大辞典】
【摄受】:(术语)又曰摄取。佛以慈心摄取众生也。胜鬘经曰:“愿佛常摄受。”唐华严经二十八曰:“普能摄受一切众生。”止观十曰:“夫佛有两说:一摄,二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亲因缘】:即四缘中第一之“因缘”,为能生起有为诸法之直接、亲密之原因。于唯识宗称为亲因缘,意谓能亲生自果,辨生自体之因缘种子性。以法本无自性,乃依他之亲因缘法而生起,即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同时而互为因果,此为大乘缘起之实义。(成唯识论卷七)((参见:四缘)1832)FROM:【佛光大辞典】
【亲因、直接因】:能生因之一。直接生起自果,谓与自己所生后果之间,无需经过其它事物者,如烟之亲因为火。 《佛学名相》
【小乘】:(术语)梵名希那衍Hinaya%na%,对于大乘之称。求佛果为大乘,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为小乘。佛果者谓开一切种智,为尽未来际众生化益之悟。阿罗汉果与辟支佛果,虽有浅深之别,然皆为灰身灭智归于空寂涅槃之悟。乘者,运载之义,指使人乘之至其悟岸之教,以四谛为至阿罗汉果之教体,以十二因缘为至辟支佛果之教体。如此小乘有二道,故亦谓之二乘。又此二乘为佛成道后十二年间经律论三藏之所诠,故天台称之为三藏教。佛灭后印度之小乘分总别二十之流派,来我国后,遂立宗名俱舍,成实,及律三者,即小乘也。是皆为佛随他意之说法,姑以调熟下劣根性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乃至化一人我则堕悭贪。”法华经游意下曰:“今以二义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曰大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末学解说]▪
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如来诵持此咒心(诸咒中之精要),能够成就无上佛道,转烦恼而成菩提,转生死而入涅槃;
注解:
【十方】:(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咒心】: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就无上正等觉;又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另如般若心经之咒,亦为咒中之精要,亦可称为咒心。(禅林象器笺第十七类讽唱门)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十方如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
▪[末学解说]▪
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如来传此咒心(诸咒中之精要),能够于佛陀灭度后,咐嘱世间众生修行佛法,住持佛事,严守戒律,身心都能获得清净
注解:
【十方】:(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咒心】: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就无上正等觉;又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另如般若心经之咒,亦为咒中之精要,亦可称为咒心。(禅林象器笺第十七类讽唱门)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罗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连,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
亦说此咒名如来顶,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末学解说]▪
“如果我宣说这佛顶光聚般怛罗咒,从早晨至晚间,音声相连不断,字句中间也不重复,即使经过恒河沙劫那么长的时间,也说不尽此咒的功德和妙用。
此咒还名为如来顶,你等有学尚未解脱轮回,至诚发心要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如果不持诵此《楞严咒》想要坐道场,令其身心远离种种魔事(恶魔所作的事,如干扰障碍人们修道是),是不可能的。
注解: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事】:恶魔所作的事,如干扰障碍人们修道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5 15:15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6 14:43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叠,书写此咒贮于香囊,
是人心惛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诸世界一切国土的所有众生,能够用所生国土中的桦树皮、贝叶、素纸、白布,书写此咒贮存于香囊里,
如果这人心中昏昧,不能诵持记忆,将楞严咒或带身上,或书写好放在宅中,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在其有生之年,一切种种毒害都不能侵害於他。
-- [经文] --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
如是乃至龙天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着,心得正受。
一切咒咀、魇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毒心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
毗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
▪[末学解说]▪
“阿难!我现今为你再宣说此咒,能够救护世间,获得大无畏,成就众生获得出离世间的无上智慧。
如果我灭度后,末法之世的众生有能够自已持诵的,教他人持诵的,应当知道这样的诵持众生,火不能烧著他们,水不能沉溺他们,大大小小的毒害都不能加害于他们,
这样乃至於龙、天、鬼、神、妖精、鬼魅,以及它们所持的所有恶咒,都不能够附著於他们,其心可以获得正受(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与三昧相应的禅定,叫做“正受”)。
一切咒咀、魇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以至万物的毒气,一旦进入这人的口中,就会化成甘露,一切恶煞及诸鬼怪,心有阴毒者,都不能起恶心加害这人
毗那夜迦(人身象鼻,常随侍人为障难之恶鬼神也)以及诸恶鬼王及其眷属,全都因为领受深恩对其恒常加以守护。
注解:
【正受】: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与三昧相应的禅定,叫做“正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那夜迦】:(天名)Vina%yaka,又作毗那耶迦,毗那也迦,频那夜迦,毗那耶怛迦,毗那吒迦,吠那野怛迦。译云常随魔,障碍神。人身象鼻,常随侍人为障难之恶鬼神也。大日经疏七曰:“毗那夜迦,即是一切为障者。此障皆从妄想心生。”毗那夜迦含光轨曰:“毗那夜迦,常随作障难,故名常随魔也。(中略)毗那夜迦,亦名毗那怛伽。此云象鼻也,其形如人,但鼻极长,即爱香尘故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毗那怛迦,此云有障碍神。有一鬼神人形象头,凡见他事,皆为障碍。”希麟音义七曰:“毗那夜迦,旧云频那夜迦,皆不正梵语也。应云吠那野怛迦,此云障碍神,谓现人身象头,能障一切殊胜事业故。”退治此实类毗那夜迦之法,称为誐那钵底,即欢喜天。人身象头,双身抱合,男神为实之毗那夜迦,女神者,观音菩萨为退治彼,现毗那夜迦女形与彼抱合而生欢喜心之相也。此云大圣欢喜天。(参见:欢喜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
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
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
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末学解说]▪
“阿难!应当知道这楞严咒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无量无数的金刚藏王(金刚藏王即金刚萨埵之变化身)菩萨种族,他们一一都有诸金刚众(手执金刚杵的神祇众类,亦即金刚神的眷属)作为其眷属,
假设有众生心念散乱还未入三摩地(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如果能够心中忆念、口中诵持楞严咒,金刚王都会恒常守护随从这样的诸善男子,更何况是决定发菩提心的修行者呢。
这些种种金刚菩萨藏王,会专心急速启发其神识,令其立时心能够记忆起八万四千恒河沙劫的过往,周遍了知,没有疑惑,
从第一劫乃至到来世之身,生生世世不会生在夜叉罗刹,以及富单、迦吒富单那、鸠盘茶,毗舍遮等和各种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这样凶恶的地方;
这些善男子如果读、诵神咒,书写神咒,将神咒带在身上、藏在家中,以种种事物供养神咒,能够生生世世不生在贫穷下贱,没有快乐的地方;
这些众生纵然其自身没造作福德善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都会给予此人,因此可以得到在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中,常常能与诸佛同生在一处,由此生出无量功德像落在树下的果子那样可以聚在一起,与佛同处薰修佛法永远不会分散。
所以能够令破戒之人戒根获得清净;没有受戒的人,使其能够俱受戒律;不能精进修习的人,使其能够精进勇猛;没有智慧的人,使其得到智慧;身心不能清净的人,立即获得清净;不持守斋戒的人,自然能持守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
注解:
【俱胝】:<一>梵语 kot!i,巴利语同。又作拘胝、俱致、拘梨。意译为亿。乃印度数量之名。玄应音义卷五载,俱致,或称俱胝,即中土所称之“千万”,或“亿”。圆测之解深密经疏卷六(卍续三四·四四四上):“俱胝,传释有三,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可见历代所译之殊异。
<二>唐代僧。生卒年、俗姓、乡籍等均不详。属南岳怀让之系统。常诵俱胝(准胝)观音咒,世人遂称之俱胝。尝止于浙江婺州金华,后因无以答覆实际尼之质问,遂起勇猛精进之心。未久,大梅法常之法嗣天龙禅师到庵,师乃迎礼具陈其事,天龙竖一指而示之,师当下大悟。其后凡有参学僧前来问法,师皆竖一指以答之,世称“俱胝一指”、“一指禅”。于入寂前,尝谓(大五一·二八八上):“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景德传灯录卷十一、五灯会元卷四、祖堂集卷十九、无门关第三则)((参见:俱胝一指)4034)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藏王】:(菩萨)金刚藏者,是执金刚之总名,与金刚萨埵异名同体,金刚藏王即金刚萨埵之变化身也。又释迦为金刚萨埵之变化身(金刚萨埵部释之),故释迦与金刚藏王,其能变之体,可谓同一。陀罗尼集经七,金刚藏威力三昧法印咒品说金刚王之本体曰:“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金刚藏。在大众中即从座起,五体投地,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有眷属十四部众,一一眷属各有无量徒众相随现在会中,为我驱使。从昔已来,曾持咒法,深奥明了,严秘清净。是故而共执成我法,称我名为摩诃跋折罗波尼罗阇。”(译曰大执金刚王)。次示画像曰:“一切金刚藏菩萨像,通身黄色。而以左脚偏加,斜垂右脚,似欲下座而起形。在于百宝莲华座上,如令斜身而面向右视而坐。头戴七宝庄严华冠,身有重光。其像背倚宝绣枕上,其像左手屈臂覆左[月*(比/土)]上,右手屈臂在右膝上。以手大指头指相捻,而屈中指及无名指在于掌中,小指直坚。”楞严经七曰:“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胎藏界虚空藏院二十八尊中有一百八臂金刚藏王。以表对治一百八之烦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金刚众】:手执金刚杵的神祇众类,亦即金刚神的眷属。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后身】:(杂语)谓来世之身。郑谷诗曰:“后身惟愿似师身。”宣和书谱曰:“李阳冰篆迹殊绝,自谓苍颉后身。”即今俗转胎之说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得戒】:(术语)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于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其他虽有种种得戒之法,然不通于灭后之弟子。见义林章三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
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设着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
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
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末学解说]▪
“阿难!这样的善男子受持此咒时,假设犯禁戒在还没有受持时,在持咒之后,众多破戒之罪,不论轻重一时之间都能够销灭;
纵然曾经饮酒、食五辛等种种不净之行,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也不会以此作为其过错,假设穿着不干净、破烂的衣服,一行一住也都会如同清净;
纵然不建法坛,不入道场,也不行道(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诵持此咒能够具有与入法坛行道相同的功德;
如果造作五逆无间(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的重罪,以及那些犯了四弃、八弃(详见下方注解)罪业的比丘、比丘尼,诵持此咒后,
这样的重业可以犹如猛风吹散聚沙一样,全部都能消灭除尽,不留下一丝一毫。
注解:
【行道】:<一>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右绕之外,亦有左绕之说,然一般皆以右绕为常法。我国与日本,遇到各宗重要法会时,均有行道之举。除绕行佛殿内、堂内等,更一面散花、诵经或唱梵呗。善导于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列举出有关“散华行道”之详细作法。又行道之时,回绕廊道,称为缘仪;绕旋庭院,称为庭仪。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载,绕塔行道之时,应持守下列事项:(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踩踏虫类,(三)不得顾视左右,(四)不得于塔前地上吐唾,(五)不得与塔中住人言谈。(大智度论卷六十七、释门归敬仪卷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参见:右绕)1616)
<二>指“经行”而言。即于坐禅之间,起身走动以舒缓身心之步行。((参见:经行)5551)
<三>梵语 i^rya^patha。直译为“威仪路”。或指托钵行路之方式。此外亦泛指行、住、坐、卧等,比丘日常所应注意之四威仪。((参见:四威仪)1728)
<四>修行佛道之意。FROM:【佛光大辞典】
【五逆罪】: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弃】:比丘若触犯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梵 catva^rah! pa^ra^jika dharma^h!)则不得忏悔,必被逐出僧团,永弃于佛门之外,故称四波罗夷为四弃。又梵语 Pa^ra^jika,亦译作弃。FROM:【佛光大辞典】
【八弃】:谓比丘尼之八波罗夷罪。又作尼八弃戒、八弃戒。即:非梵行、不与取、杀、上人法、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FROM:【佛光大辞典】
【八弃戒──尼八弃戒】:﹝出楞严义海﹞ 梵语尼,华言女。弃,却也。谓尼犯此八罪,弃却于佛法之外也。
[一、杀],杀即损伤物命也。谓一切有情,皆惜身命。尼若不能悯彼,反更伤残,是故为众所弃也。
[二、盗],盗即窃取他物也。谓尼于他人所有财物,生贪乐心,不与而取,是故为众所弃也。
[三、淫],淫即染欲也。谓尼不能以礼自防,以戒自守,贪着色欲,污犯净行,是故为众所弃也。
[四、妄],妄乃虚妄不实也。谓尼隐覆实事,虚言诳他,是故为众所弃也。
[五、触],触即触着。谓尼若与男身相触,起染欲心,是故为众所弃也。
[六、八],八者,八事也。谓尼与染心男子,两手相捉,或捉其衣,或同入屏处,或屏处共坐,或共语,或共行,或相倚,或与相期。犯此八事,是故为众所弃也。(屏处者,僻静处也。)
[七、覆],覆即遮覆也。谓尼与大众说戒作法之时,遮覆他罪,不肯对众陈露,是故为众所弃也。
[八、随],随即依也。谓尼于大僧众中,未与作共住法,而随彼共住,是故为众所弃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6 16:35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8-9 19:00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若有众生 ,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
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 ,庄宅园馆。
如是积业,犹汤消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有众生 ,从无量无数劫以来,所有犯下的一切轻重罪障(罪恶障碍圣道,为得善果之障,故称罪障),从前世来,还没有来得及忏悔。
如果其能够读诵、书写此楞严咒,身上携带持有,如果能够安置在居住之处 ,庄宅,园馆。
这些从前累积犯下的罪障,便可以犹如热汤浇雪,融化消失。不久之后都能够获得证悟无生忍(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
注解:
【无生忍】:(术语)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为第四。或为初地之证名,或为七八九地之悟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罪障】:罪恶障碍圣道,为得善果之障,故称罪障。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大二○·六四○下):“此比丘承此咒力,罪障消灭,即得生于三十三天。”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
求长命者,即得长命 。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
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末学解说]▪
再有阿难!若有女人,不能生男孩、女孩,想要祈求怀孕者,如果能够以至诚之心忆念此楞严咒,或者能够在身上携带此悉怛多般怛啰(大佛顶咒)者,便可以生下福德智慧具足的男孩、女孩。
想要祈求长命者,能够满愿获得长命 。想要祈求果报快速圆满者,能够快速证得圆满。乃至想要祈求身体、寿命、诸色、能力的方面,也都能够如愿。
命终之后,可以随自己的愿力,往生十方任何国土,绝对不会生到边地下贱的地方,何况生于地狱饿鬼,奇形杂报的地方呢!
注解:
【至心】:(术语)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晋书王嘉传曰:“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无量寿经上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金光明经上曰:“至心念佛。”同文句二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言至心。”同文句记曰:“至犹极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悉怛多般怛罗】:(术语)译曰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曰:“悉怛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遍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a%tapatr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身命】:(杂语)吾身与吾寿命也。身者以四大为体,命者以寿暖识为体。法华经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力】:梵语 bala,音译波罗;或 bala^na,音译末丽囊。机能、能力之意。(一)指十波罗蜜中之第九,即称力波罗蜜。(二)指思择力、修习力。(三)自力、他力。(四)指产生菩提心之力有自力、他力、因力、方便力等四力。((参见:二力)169、“十波罗蜜”449、“四力”1628)FROM:【佛光大辞典】
【往生】:(术语)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为对于极乐之别名,是净土门之至要骨目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边地】:边隅之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边隅,有地名懈慢界,又名胎宫,往生到那里的人,五百岁不得见闻三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争,兼余一切厄难之地。
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 。
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礼拜恭敬,一心供养。
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
一切灾厄,悉皆销灭。
▪[末学解说]▪
阿难!若种种国土,州县、人聚集的部落,有饥荒、瘟疫,或者有战争,贼盗侵扰,以及其余一切发生灾祸厄难之地。
如果能够书写此神咒,安置在城之四门,和种种塔庙,或者幢上。
让其国土中所有众生,奉持恭迎神咒,礼拜恭敬,专心一意的供养。
让其国土的人民,每个人各自都在身上佩带,或者每个人各自都在居所之地安放神咒。
那么,一切灾祸厄难,全都可以消除灭尽。
注解:
【支提】:梵语 caitya,巴利语 cetiya。又作支帝、枝提、支陀、支征、脂帝、制多、制底、制底耶。积集之义。又译聚相。释尊荼毗时,曾积聚香柴而成大[卄/積],此为“支提”一名之起因,其后于佛陀之灵迹等堆积[尃*瓦]土而营造之,又谓世尊无量之福德积集于此,故举凡塔庙、灵庙、庙、方坟等,皆称支提。此外,穿凿石窟之特殊构造,亦称支提。
塔(梵 stu^pa,音译窣堵波)与支提有别,依摩诃僧祇律之说,有舍利者为塔,无舍利者为支提。后世多混用之,地持经论即主张不论有无舍利,皆称支提。又据阿育王经卷七载,佛之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涅槃处,称四支征,而世所广知者则为“四大灵塔”,亦是混用之例。另有说总称为“塔”,别称“支提”者。FROM:【佛光大辞典】
【脱阇】: (物名)Dhvaja,译曰幢。楞严经七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长水疏七曰:“脱阇云幢。”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 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
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 ,杻械枷锁不着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
阿难!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 ;
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有此咒地,悉皆消灭。
十二由旬成结界地,诸恶灾祥 ,永不能入。
▪[末学解说]▪
阿难!各处各方国土的一切众生,因这有此神咒,能够使天龙欢喜,从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
也能够震慑一切恶星,在各方变化作怪,不会起灾难障碍,人们没有横祸夭难,杻械枷锁不会附着其身,昼夜能够安眠,恒常没有恶梦。
阿难!这娑婆世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天上掌管人间一切灾祸厄难的神),中间的二十八大恶星是为上首 ;
其中的八大恶星作为最主要的,幻化做各种形态,出现在世间之时,能够让众生产生出各种灾难异常。有此神咒之处,能够将其全都消灭。
由围绕楞严咒的十二由旬(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三十里)组成结界之地,各种恶事灾祸乃至灾变的征兆 ,永远都不能入侵。
注解:
【在在处处】:(杂语)各处各方也。涅槃经九曰:“在在处处,示现有生,犹如彼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星】:是天上掌管人间一切灾祸厄难的神。(百度)
【由旬】:(杂语)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逾阇那。新称逾缮那。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三十里。西域记二曰:“夫数量之称,谓逾缮那,旧曰由旬,又曰逾阇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逾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逾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载惟十六里,穷微之数,分一逾缮那为八拘卢舍。拘卢舍者,谓大牛鸣声所极闻称拘卢舍,分一拘卢舍为五百弓,分一弓为四肘,分一肘为二十四指,分一指节为七宿麦。”玄应音义二曰:“俞旬,又作由旬,或作由延,又作逾阇那,皆讹也。此言逾缮那,此译云:合也,应也。计合应尔许度量,同此方驿逻也。”有部百一羯磨三曰:“言逾缮那者,既无正翻义,当东夏一驿可三十余里,旧云由旬者讹略。若准西国俗法,四俱卢舍为一逾缮那,计一俱卢舍可有八里,即是当其三十二里。若准内教,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一俱卢舍有五百弓,弓有一步数,准其步数才一里半余,将八倍之当十二里,此乃不充一驿。亲验当今西方逾缮那可有一驿,故今皆作一驿翻之,遮无远滞。”注维摩经六:“肇曰:由旬天竺里数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一指节者,横大母指而取其厚量也。又一肘者,自肘之本端至中指之末也。惠运之俱舍记曰:“一肘者,自肘本端至中指末也,一尺八寸。”智证之杂记曰:“横大母指而取其厚,以为一指也。”俱舍论十二曰:“赡部洲人身,多长十三肘半,于中少分有长四肘。”积算此指节之量可知由旬之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由旬】: (杂语)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逾阇那。新称逾缮那。为计里程之数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结界】:在建佛寺,或作戒坛时,行一种之作法,而定其区域、界限,即其作法所限定之范围,叫做“结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灾祥】:指吉凶灾变的征兆。(百度)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隐。
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 ,旧业陈债,来相恼害。
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
所受戒主,逢清净僧。持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 ,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末学解说]▪
所以,如来宣说此神咒,能够在未来世(三世之一。就刹那之三世而言。以现在一刹那为中心,后刹那以往为未来世,就一期之三世而言,今生已后之生为未来世),保护刚开始学习佛法的诸修行者,能够证入(证得妙道,而入于真理)三摩地(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身心安泰怡然,获得大安稳。
更没有一切诸魔鬼神,和无始(指距今极久远的时间)以来的受冤横祸和宿世灾难,累世业障和陈年怨债,来加以烦恼伤害。
你和法会大众中各个有修学之人,以及未来世的种种修行者,依我所说建立坛场,并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持戒。
所受持的戒主,是清净僧(谓其本性清净,严持戒律,通达经论,不为诸魔之所沮坏,又能调伏利益一切众生,为说诸戒轻重之相,堪称护法无上大师,是名清净僧)。持诵此咒心,不产生疑惑后悔。这样的善男子,(虽)有父母投生为人身,如果不能远离一切言说文字妄想,悟证自己的本性,那么十方如来所说便是虚妄之语了。
注解:
【未来世】:(术语)三世之一。就刹那之三世而言。以现在一刹那为中心,后刹那以往为未来世,就一期之三世而言,今生已后之生为未来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梵语 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见:三昧)580)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安隐】:(术语)与安稳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始】: 1、无有元始。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辗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 2、指距今极久远的时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法】: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清净僧】: 谓其本性清净,严持戒律,通达经论,不为诸魔之所沮坏,又能调伏利益一切众生,为说诸戒轻重之相,堪称护法无上大师,是名清净僧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心通】:远离一切言说文字妄想,悟证自己的本性,叫做“心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语】:十恶之一。又作故妄语、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欺。特指以欺人为目的而作之虚妄语。妄语戒为五戒、十戒之一。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8 15:43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8 15:52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
▪[末学解说]▪
佛陀宣说完毕后,法会中无量百千位金刚(为诸尊所住三摩地之标帜。又持金刚杵之力士,称为执金刚),一时之间都来到佛前合掌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对佛陀说:如佛所说,我等必当诚心保护这样修行菩提的行者(修行佛法的人)。
注解:
【金刚】:为诸尊所住三摩地之标帜。又持金刚杵之力士,称为执金刚,略称金刚。寺院中之四天王像,俗称为四大金刚。FROM:【佛光大辞典】
【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行者】:1、修行佛法的人。2、居住佛寺但留著头发修行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 ,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
▪[末学解说]▪
这时大梵天王,和天帝释(忉利天之主)、四天大王,也到佛陀前同时顶礼 ,对佛陀说:评审(经过考验)后如果有这样的修学善人(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我等必当尽心竭力志诚的保护他,让其一生所作都能够如愿。
注解:
【梵王】:(天名)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帝释】:(天名)忉利天之主,姓释迦,名天帝释,又云帝释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天大王】:(天名)四天王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人】: (杂语)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也。无量寿经下曰:“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 、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
▪[末学解说]▪
又有无量的药叉(夜叉,捷疾鬼,)大将,诸罗刹(恶鬼)王、富单那(饿鬼)王、鸠槃茶(厌魅鬼)王、毗舍遮(吸血鬼)王、频那 、夜迦、各个大鬼王以及各个鬼帅,也到佛陀前合掌顶礼:我等也发誓,愿意护持这样的人,令其菩提心快速获得圆满。
注解:
【药叉】:夜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夜叉】:华译捷疾鬼,这种鬼能够在天空中飞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罗刹】: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富单那】:(异类)又作布单那。饿鬼名。(参见:布怛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鸠槃茶】: 亦云槃查,亦云俱槃茶,此云瓮形。旧云冬瓜,此神阴如冬瓜,行置肩上,坐便踞之,即厌魅鬼。梵语乌苏慢,此云厌。字苑云:厌,眠内不祥也。苍颉篇云:伏合人心曰厌。论衡曰:卧厌,不寤者也。字本作厌,后人加鬼。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毗舍遮鬼】:毗舍遮,梵名 Pis/a^ca。又作毕舍遮鬼、臂奢柘鬼。意译食血肉鬼、啖人精气鬼、癫狂鬼、吸血鬼。原为印度古代神话中之魔鬼,其腹如沧海,咽喉如针,常与阿修罗、罗刹并提,佛教中之饿鬼即源于此。此鬼啖食人之精气、血肉,乃饿鬼中之胜者。又慧苑音义卷下,以毗舍遮为东方提头赖吒(梵 Dhr!ta-ra^s!t!ra,即持国天)之眷属。FROM:【佛光大辞典】
【频那夜迦】: 旧云频那,是猪头;夜迦,是象鼻,此二使者。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 ,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
▪[末学解说]▪
又有无量日月天子(诸天护持者)、风师、雨师、云师、雷师,以及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也在法会中顶礼佛足 ,对佛陀说:我等也会保护这样的修行之人,能够建立并安住于道场,心中无所怖畏。
注解:
【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天子】:<一>谓于人中为王,而蒙诸天护持者。此乃前世修中、下品之十善所得之果报。金光明经卷三(大一六·三四七上):“虽在人中,生为人王,以天护故,复称天子。” <二>指欲界第六天之魔王,即他化自在天子魔。 <三>指诸天之天人。FROM:【佛光大辞典】
【眷属】:梵语 pariva^ra,巴利语同。眷为亲爱,属为隶属,指亲近、顺从者。FROM:【佛光大辞典】
【无畏】:心中无所怖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所畏】:瑜伽九十三卷九页云:不由他缘,自觉法故;名无所畏。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 [经文] --
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 ,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末学解说]▪
又有无量的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的万物神灵,以及风神王、无色界天,在如来前同时稽首(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对佛陀说:我等也会保护这样的修行之人,能够证得成就菩提(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永远没有魔事障碍。
注解:【无色界】: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也。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四天者,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稽首】: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如我等辈 ,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地正修行者。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 ,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
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 ,除彼发心,乐修禅者。
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陨碎其首,犹如微尘 ,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末学解说]▪
这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无量无数的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世尊说:
世尊!我等所修习的功业,很久以前就已经成就了菩提,但却没有取涅槃(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为了)恒常随此咒(楞严咒),救渡护持末法时期修行三摩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之正定的修行者。
世尊!这样的修习心法,求取正定之人,如果在道场,和其余处经行(在一定的场所中往复回旋之行走),乃至是散乱之心 ,在众人所聚居之处娱乐嬉戏。我等弟子大众,(也会)始终跟随侍奉守卫此人。
纵然有魔王、大自在天人想要伺机干扰障碍此修行者,始终不能得成。诸小鬼神,只能距离此善人(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在十由旬之外,除非是发菩提心,乐于修习禅定者(才能靠近)。
世尊!如果这些恶魔,或是恶魔的眷属,想要来侵害干扰这样的善人(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者;我就会以宝杵,粉碎其头,就如微尘一般 ,恒常守护此人,令其所作得偿所愿。
注解:
【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定】:正确的禅定。身心清净,入无漏定,叫做“正定”。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经行】:梵语 can%kramana,巴利语 can%kamana。意指在一定的场所中往复回旋之行走。通常在食后、疲倦时,或坐禅昏沉瞌睡时,即起而经行,为一种调剂身心之安静散步。FROM:【佛光大辞典】
【散心】:(术语)散乱之心。放逸之心。止观五曰:“夫散心者,恶中之惑。如无钩醉象,踏坏华池。穴鼻骆驼,翻倒负驮。疾于掣电。毒逾蛇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游戏】:娱乐嬉戏称为游戏。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聚落】:梵语 gra^ma,音译枷喇摩;巴利语 ga^ma。又作聚洛。或称村落、村。即众人所聚居之处。FROM:【佛光大辞典】
【徒众】:(杂语)弟子之成群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大自在天】
【大自在天】:梵名 Mahes/vara,巴利名 Mahissara。音译作摩醯首罗、莫醯伊湿伐罗。又作自在天、自在天王、天主。传说为噜捺罗天(梵 Rudra)之忿怒身,因其居住地之不同,又有商羯罗(梵 S/am!kara)、伊舍那(梵 I^s/a^na)等之异名。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信奉此天者被称为大自在天外道,此派以天为世界之本体,谓此天乃一切万物之主宰者,又司暴风雷电,凡人间所受之苦乐悲喜,悉与此天之苦乐悲喜相一致。故此天喜时,一切众生均得安乐;此天嗔时,则众魔现,国土荒乱,一切众生均随其受苦;若世界毁灭时,一切万物将归入大自在天中。此盖为大自在天神格之表现;然除杀伤、暴恶等性格之外,此天亦具有救护、治疗之性格,而以吉祥神之面貌出现。初时,此天与那罗延天同列于梵天之下,其后,其神位渐次升高,而成为最高神格,于婆罗门教中,被视为“其体常住,遍满宇宙”,而有“以虚空为头,以地为身”之泛神论之神格。然湿婆神进入佛教后,即成为佛教之守护神,称为大自在天,住在第四禅天。其像为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之天人形,有大威力,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数,独尊于色界。FROM:【佛光大辞典】
【由旬】:梵语 yojana 之音译,巴利语同。意译合、和合、应、限量、一程、驿等。又作逾阇那、 逾缮那、瑜膳那、俞旬、由延。为印度计算里程之单位。盖梵语 yojana 乃“附轭”之义,由语根 yuj 而来的名词;即指公牛挂轭行走一日之旅程。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军之路程。
有关由旬之计数有各种不同说法:(一)就由旬换算拘卢舍而言:印度之国俗系采取四拘卢舍为一由旬。于佛典中,亦有以四拘卢舍为一由旬者,如方广大庄严经卷四现艺品、摩登迦经卷下明时分别品等为其例;然佛典大多以八拘卢舍为一由旬,如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俱舍论卷十二等所载皆是。(二)若配合我国之里数亦有异说: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旧传之一由旬可换算为四十里,印度之国俗为三十里,佛教为十六里;慧苑音义卷下载为十六或十七余里。另据义净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夹注载,印度之国俗为三十二里,佛教为十二里。
此外,近代学者富烈特(J. Flect)与弗斯特(Major Vost)二人,分别基于印度之一肘(梵 hasta)为半码或少于半码来换算为英哩,故若依富烈特之说,并换算为公里,则旧传之一由旬为十九点五公里,印度之国俗为十四点六公里,佛教为七点三公里;若依弗斯特之说,则旧传为二十二点八公里,印度国俗为十七公里,佛教为八点五公里。(摩诃僧祇律卷九、翻梵语卷十、注维摩诘经卷六、玄应音义卷二、卷三、慧琳音义卷一、卷二十七、J. Flect: Yojana andli (J.R.A.S. 1906))FROM:【佛光大辞典】
【发心】:发愿求取无上菩提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人】: (杂语)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也。无量寿经下曰:“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禅】: ‘超越三昧’ 般若经说:‘行者依师子奋迅三昧,逆顺出入超越三昧。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从初禅起,超入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处起,入灭受想定。从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定。灭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定。灭定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灭定。灭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定。灭定起,入空处。空处起,入灭定。灭定起,入识处。识处起,入灭定。灭定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入灭定。灭定起,入非非想处。非非想处起,入灭定。灭定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灭定。灭定起,还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非想定。非非想定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四禅。第四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三禅。第三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二禅。第二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初禅。初禅起,住散心中。’
是名超越三昧超越之相,自有超入超出,如前二番。经文所说,今明超入出中,各有四种。
一、入超 一顺入超,二逆入超,三顺逆入超,四逆顺入超。
二、出超 出亦如是。
三、傍超 复有傍超,亦论四种。
譬如师子,有四种超:一者前掷四十里,譬顺超相。二却掷四十里,譬逆超相。三右傍掷四十里,譬傍超入根本禅相。四左傍掷四十里,譬傍超入观禅之相。
复有具足超,不具足超。俱足超越,即是菩萨,如上所说。不具足超,即是声闻,不能自在远超入故,但能从初禅超入三禅,尚不能超二,何能超三?如黄师子,超则不远,若白师子,则能远掷,可譬菩萨也。
若三乘行人,此入三昧,具足修一切法门。是时观定等法,转深明利,更复出生百千三昧,功德深厚,神通猛利,故名修禅。修禅
┌四禅……一、初禅…二、二禅…三、三禅………四、四禅
┌一、世间禅┤四等……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 └四空处…一、空处…二、识处…三、无所有处…四、非非想处
│ ┌六妙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 │ ┌ 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
│二、亦世间亦│ │ 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受喜
│ 出世间禅┤ │ 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
│(亦名共禅)│十六特胜…┤ 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
│ │ │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
│ │ └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
│ └通明观……一、观息…二、观色…三、观心…四、三事俱无
│ ┌九┌一、胖胀……二、青瘀……三、坏
│ │想┤四、血涂漫…五、脓烂……六、虫啖
│ 坏│ └七、散………八、骨………九、烧
│ ┌法┤八┌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
│ │观│念┴五、念舍…六、念天…七、念出入息…八、念死
小│ │ │ ┌一、无常………二、苦………………三、无我
乘│ │ │十┤四、食不净……五、世间不可乐……六、死
禅┤ │ └想└七、不净……八、断……九、离……十、尽
定│ ┌观┤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
│ │ │ ┌八│三、净背舍身作证…………四、处空处背舍
│ │ │ │背┤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
│三│ │不│舍└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八、灭受想背舍
│ │ │坏│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五、青胜处
│出│ └法┤八│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六、黄胜处
│世│ 观│胜┤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七、赤胜处
│间│ │处└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八、白胜处
│禅│ │ ┌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地
│︵┤ └十一切处┴六、水……七、火……八、风……九、空……十、识
│亦│ ┌一、初禅………二、二禅………三、三禅
│名│炼………九次第定┤四、四禅………五、空处………六、识处
│不│ └七、无所有……八、非非想……九、灭受想
│共│ ┌由入初禅次第入二三直至灭受想
│禅│薰………师子奋迅三昧┤
└︶│ └从灭想起次第还入非非想无所有直至初禅
│ ┌一、超入……顺入超…逆入超…顺逆入超…逆顺入超
│ │二、超出……顺出超…逆出超…顺逆出超…逆顺出超
└修………超越三昧┤三、旁超……顺旁超…逆旁超…顺逆旁超…逆顺旁超
└四、具足……具足超…不具足超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 [经文] --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
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
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 ,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
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 。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末学解说]▪
阿难随即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对佛世尊说:
我等愚痴昏钝,喜欢广求多闻却不求悟解,因而对于种种烦恼之心未能求得出离解脱。
承蒙佛陀的慈悲教诲,得到了正确的熏习修行之法,身心喜悦,获得了广大的利益。
世尊!这样修习实证佛之三摩提,未达到涅槃之境时 ,什么称为干慧之地(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四十四心呢?
什么样的修行次第,对应什么样的修行名目呢?修行到什么程度能称为进入到十地位中呢?如何能够被称为等觉菩萨呢?
问完之后,阿难五体投地向佛世尊行礼。与会大众专心伫立等候聆听佛陀的慈悲法音,心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的看向佛世尊。
注解:
【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FROM:【佛光大辞典】
【熏修】:熏是熏习,修是修行,即以德熏身而修行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饶益】:给人丰饶的利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修证】: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功,则众生亦可远离染污,趣向佛道。(像法决疑经)((参见:修证不二)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地】:(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干慧地】:梵语 s/ukla-vidars/ana^-bhu^mi。即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盖三乘圣人,初修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等三观,虽有观慧,然未全得真谛法性理水,故称为干慧地。据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干慧地有二种,即:(一)声闻,乃独求涅槃,故勤精进、持戒,或习观佛三昧、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集诸善法,舍不善法等;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称干慧地。(二)菩萨,则为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又据摩诃止观卷六上载,将十地配合菩萨五十三位,而以其中之外凡三贤为干慧地,称为十信。((参见:十地)FROM:【佛光大辞典】
【等觉菩萨】: 等觉有二解,一者又作等正觉,为佛十号之一,即是佛位,为菩萨修行至极位之称;二者,为菩萨修行五十二位之第五十一位,称等觉者,意谓与佛相等,而修行上尚逊一筹。亦称有上士,以妙觉佛陀称有上士,故等觉称有上士。亦称一生补处,意谓次一生将成佛。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 [经文] --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
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地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末学解说]▪
这时佛世尊,称赞阿难说:很好!很好!
你等能够普为广大众生,以及种种末法时期的一切众生、修习三摩地、求取大乘的修行者,宣示从于凡夫,到最后证得大涅槃,至高无上的正觉修行之路。
你现在认真仔细听,我来为你宣说 !阿难与大众,合掌摒弃杂念,沉默不语接受教导。
注解:
【善哉】:梵语 sa^dhu,巴利语同。音译作沙度、娑度、萨。为契合我意之称叹语。又作好、善、善成、胜、完、正。玄应音义卷十七以“萨”为“娑度”之讹略。古印度于开会议决之际,表示赞成时皆用此语;又释尊或其他诸佛于赞同其弟子之意见时,亦发此语,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地】:(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乘】“ (术语)Mana%ya%na,梵语摩诃衍,译言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十二门论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十住(第一发心住内,包括十信,由凡夫修十信成就,须经一万大劫)┐资
初 │十行 ├粮
僧 │十回向────────────────────────────┘位
只─┤ 暖──────────┐四寻思观──────────────┐
劫 │ 顶──────────┘ │加
│ 忍──────────┐ ├行
└ 世 第一───────┘四如实智──────────────┘位
┌入心────────────────通达位(即见道位)
┌初地─┤住心───────────┐
│ └出心 │
│二地 │
二 │三地 │
僧─┤四地 │
只 │五地 │
劫 │六地 ├修习位(即修道位)
└七地 │
│
三 ┌八地 │
僧─┤九地 │
只 │十地 │
劫 └等觉───────────────┘
妙觉────────────────────────────究竟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
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
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 ,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末学解说]▪
佛陀说:阿难,应当要知道,殊妙的佛性是圆满光明的,是脱离种种虚假名相的。
本来就没有世界、众生,是因为有妄念才产生了世界、众生,是因为有了生,才有了灭。
生与灭实际上都是虚妄之相,如果灭除了虚妄就能够显露真性,这称之为如来无上菩提以及大涅槃二转依号。(如何)转烦恼而为菩提、转生死而为涅槃。
阿难!你现今想要修习真三摩地,直到如来大涅槃者 ,首先应当要认识这众生、世界二种颠倒(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的原因,如果能够不产生这两种颠倒,那么就可以获得如来之真三摩地。
注解:
【名相】:(术语)五法之一。一切之事物,有名有相,耳可闻,谓之名,眼可见,谓之相,皆是虚假,而非契于法之实性者,凡夫常分别此虚假之名相,而起种种之妄惑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转依】: ﹝出楞严经义海﹞
[一、转烦恼依菩提],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一切众生无明妄惑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证之道也。然菩提、烦恼,其性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菩提而为烦恼;诸佛悟故,即转烦恼而为菩提。若能了达烦恼即是菩提,念念修习,是名转烦恼依菩提也。
[二、转生死依涅槃],生死者,一切众生虚妄生灭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证之果也。然生死涅槃,性元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涅槃而为生死;诸佛悟故,即转生死而为涅槃。若能了达生死即是涅槃,念念证入,是名转生死依涅槃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摩地】:(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颠倒】: (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9 20:14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9 20:19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1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
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
此有所有,非因所因 ,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
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
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 。
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末学解说]▪
阿难!什么是众生颠倒呢?
阿难!众生自性本明,心性妙明圆融,因无明引发了妄性,由此自性产生了虚妄,从而知见生出,从本来空无中,成立起了一切有为世界。
这个有为世界中的一切所有,并不是本因(自性)所导致的原因,其安住之处所,安住之相貌,是没有本根的。在这个本来没有之处,却建立起了世间世界以及一切众生。
(因为)迷住了本性的光明圆满,(所以)产生了虚妄,妄性是没有实体的,(因而)没有所能依存之处。
如果想要恢复真如自性,这个想要真如自性的心念就已经不是本真的真如自性了。
以虚妄不真来寻求复归真如自性,只能变成非相(假名相)。非生(假生死)、非住(假安住)、非心(假心念)、非法(假佛法),轮回辗转不断发生。
由此产生的业力不断显发,不断薰染形成了业障。相同的业障(共业)会互相感应,因为有这些感应的业障,它们相灭相生,所以有了众生颠倒(众生不知真理,为烦恼所迷惑)。
注解:
【颠倒】:梵语 vipari^ta,或 viparya^sa。略作倒。谓违背常道、正理,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对于颠倒妄见之分类,诸经论所说有异。
(一)二颠倒,即:(1)众生颠倒,众生不知真理,为烦恼所迷惑。(2)世界颠倒,众生迷失真性,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所说出自首楞严经卷七、大明三藏法数卷八等。
(二)三颠倒,又作三倒,即:(1)想颠倒,对于对象错误之想法。(2)见颠倒,错误之见解。(3)心颠倒,具有上述二种颠倒之心之自体即虚妄。所说出自阴持入经卷上、大集法门经卷下、大品般若经卷十一、七处三观经等。
(三)四颠倒,又作四倒,即:(1)有为之四颠倒,凡夫不知此世(迷界)之真实相,而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不净为净,以无我为我。(2)无为之四颠倒,声闻、缘觉虽对有为之四颠倒具有正见,然却误以为悟境是灭尽之世界,故不知悟界(涅槃)乃常、乐、我、净者。以上八种妄见合称八颠倒,或八倒。所说出自南本涅槃经卷二、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一○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乘义章卷五末等。
(四)七颠倒,指想倒、见倒、心倒、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等七者。乃上记三颠倒与四颠倒之合称。所说出自瑜伽师地论卷八、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三等。
此外,圆测于仁王经疏卷下列举常、乐、我、净等四颠倒,及贪、嗔、痴、过去因、未来果、现在因果等六颠倒,合为十颠倒。并主张以“四念处观”灭除四颠倒,以三善根观灭除贪等三毒,而以三世观灭除过、现、未三世之执著。又大集法门经卷上谓,有为之四颠倒,复个别具有想、心、见等三颠倒,总为十二颠倒。(六十华严经卷十、法华经卷六、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十九、往生论注卷上、慧琳音义卷十五)FROM:【佛光大辞典】
【生】:谓从现世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为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有】:梵语 bhava,巴利语同。即存在、生存之义。于佛教典籍或各家主张中,“有”之使用范围极广,其意义与分类亦有多种不同之说法。据大毗婆沙论卷六十所举,“有”之义有多种,然主要指有情众生之异熟果体,及能招感此异熟果体之诸业。亦即由善恶之业因,能招感苦乐之果报,此种因果报应,相续而不亡失,故称为“有”。FROM:【佛光大辞典】
【毕竟】:梵语 atyanta。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远离烦恼污染之绝对清净真理(如涅槃、实相、空性等),称为毕竟净;佛为众生究竟之所归依处,故称毕竟依;绝对空称为毕竟空;佛所证为究极之悟境,非他所能类比,称为毕竟觉(意同无上觉);究竟法界理性之智慧,称为毕竟智;宇宙万有实为空无,故终无常住,称为毕竟无常住。(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卷四十、注维摩经卷十、往生论注卷下)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FROM:【佛光大辞典】
【住】:一切行蕴发生以后,未灭以前,刹那相续,辗转存在。为不相应行之一。 《佛学词典》
【住相】:谓既出胎已,住于世间,是为住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
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
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
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 ,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
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
是故世间声 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末学解说]▪
阿难!什么是世界颠倒(众生迷失真性,住妄境界起诸倒见)呢?
这有为世界的一切所有,分段由妄念产生,因此建立起分类界别。
以不是本因作为起因,没有住所当成住所,如此这般不停的迁化流转,因此建立起世间世界。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东南西北四方,相互牵涉,令众生变化成为十二类。
所以世界(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因动摇而有耳根所闻之声,因耳根所闻之声而有眼根所取之色境,因有眼根所取之色境而有鼻根所嗅之香,因有鼻根所嗅之香而有触感,因有触感而有舌根所尝之味,因有舌根所尝之味从而了知一切法(第六识(意识)所缘之对境,特称为法)。
六根散乱虚妄颠倒,形成相应的业性,十二类众生依据不同业性区分,并由此轮转。
所以世间的声香味触,穷尽十二类众生的流转变化,成为一个轮回。
由此轮转颠倒的缘故,所以有了卵生(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胎生(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湿生(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化生(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有色(指欲界和色界中具有色身的众生)、无色(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是也)、有想(即神鬼精灵之类是也)、无想(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是也)、若非有色(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是也)、若非无色(即咒诅厌生之类是也,如虾蟆、孔雀等)、若非有想(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是也)、若非无想(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是也)这十二类。
注解:
【有】:梵语 bhava,巴利语同。即存在、生存之义。于佛教典籍或各家主张中,“有”之使用范围极广,其意义与分类亦有多种不同之说法。据大毗婆沙论卷六十所举,“有”之义有多种,然主要指有情众生之异熟果体,及能招感此异熟果体之诸业。亦即由善恶之业因,能招感苦乐之果报,此种因果报应,相续而不亡失,故称为“有”。FROM:【佛光大辞典】
【生】:谓从现世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为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因】:梵语 hetu。<一>指能引生结果之原因。从狭义而言,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称为因(内因),而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外在原因,则称为缘(外缘)。然从广义而言,凡参与造果之因素,包括使事物得以生存与变化之一切条件,皆称为因。由此可知,广义之因,系包含内因与外缘二者。
关于因之种类,有二因、五因、六因、十因等数种,兹略述于下:
(一) 二因:有能生因与方便因、正因与了因、正因与缘因、习因(又作同类因)与报因(又作异熟因)、引因(又作牵引因,于遥远之末来世,间接引生果报之业种子)与生因(又作生起因,于不久之未来世,直接引生果报之业种子)、通因(为许多果报所共通之因)与别因(仅为一个果报之特别因)等种类。
(二)五因:即生、依、立、持、养等。若以能造之四大种(地、水、火、风)为因,所造之色为果时,四大种对所造色而言,即有五因之意义。例如,生因,系指四大为产生所造色之因;依因,系指四大成为所造色之依凭;立因,系指四大为保持所造色之因;持因,系指四大为持续所造色之因;养因,则指四大为养育所造色之因。上述系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一、俱舍论卷七等所举。另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将一切因分为生因、和合因、住因、增长因、远因等五种。
(三)有部宗认为,因有六种:(1)能作因,即除自体之外,其余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能成为自体之生因者,皆称为能作因。可分为有力能作因、无力能作因二种。(2)俱有因,即同时存在之俱有法,相互为因之义。又分为互为果俱有因、同一果俱有因二种。(3)同类因,同类之法连续产生时,前法即为后法之同类因。(4)相应因,于俱有因之中,属于心与心所间之相互关系者,即为相应因。(5)遍行因,于同类因之中,作用力强盛之烦恼(即遍行惑),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故称为遍行因。(6)异熟因,即恶业及有漏之善业为因,招感无记之果报时,称为异熟因。此外,另有当有因、相续因、相因、能作因、显了因、待因等六因之说。
(四)唯识宗所立之十因:(1)随说因,语言(能说)乃表明事物(所说)之因,故语言即为随说因。(2)观待因,又称以有因。观待,意指相对性、条件性。相对于某物而言,能引起其一定之要求或受用之条件,此条件即为观待因,如饥饿为饮食之观待因,手为执物之观待因,足为往来之观待因。(3)牵引因,种子为能于遥远之未来,引生自果之因,故称牵引因。(4)摄受因,即种子以外之一切缘,能相互摄受而起果,故称为摄受因。(5)生起因,种子为于不久之未来,引生自果之因,故称生起因。(6)引发因,种子起现行时,能够引生同类之胜果,故称引发因。(7)定别因,一切有为法,能够引生自果,而互不杂乱,称为定别因。(8)同事因,因果和合为一者,称为同事因。(9)相违因,即于法生成时,产生障碍者,称为相违因。(10)不相违因,即于法生成时,不产生障碍者,称为不相违因。
此外,佛性论卷二,举出应得、加行、圆满等三因佛性。又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四教义卷六,亦举出正因、了因、缘因等三因佛性。又法华经、智印经等,举出七因、十一因等说。另优婆塞戒经卷一,则举有十二因之说。除上述外,尚有十习因之说,系指因沉迷不悟,而于来世生于地狱之十种恶业。
盖一切万法皆由因缘而起,有因则必有果,如以米麦为例,米麦之种子为因,而雨露、阳光、土壤、人力等为缘,如此则能产生米麦之果实。此种因果之间相应相酬的思想,乃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一切事物的关系之基本理论。(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卷二十九、阿毗达磨发智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俱舍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五、卷三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二、卷八)
<二>因明用语。指成立宗(命题)之理由、根据。为古因明五支作法之一,新因明三支作法之一。即因明对论中,立论者就自己之主张所立之理由,以作为令对方承认之论证根据。分为“正因”与“似因”二种。凡具备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之因,称为正因,即正确可靠之理由与根据。不具备三相之因,则称似因,即错误或似是而非之理由与根据。似因又分为不成、不定、相违三类。(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因明入正理论明灯抄卷一末)((参见:不成因)971、“不定因”973、“因三相”2271、“因明”2276、“相违”3910)FROM:【佛光大辞典】
【住】:一切行蕴发生以后,未灭以前,刹那相续,辗转存在。为不相应行之一。 《佛学词典》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方】:(术语)密教次第东南西北,东方为因陀罗方,南方为焰魔罗方,西方为嚩噜拏方,北方为毗娑门方,又东北为伊舍尼方,东南为护摩方,西南为涅哩底方,西北为嚩瘦方。是皆因护方神而名之。见大日经疏五。又以四大,四显色,四佛,阿字之四转等各配于此四方。(参见:五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和合】: 和合者,谓于因果众缘集会,假立和合。因果众缘集会者,且如识法因果相续,必假众缘和会,谓根不坏境界现前能,生此识作意正起,如是于余一切如理应知。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世界】:有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动】:即地水火风四大中,风大之自性。即风具有动摇之性,可产生流引、增盛之作用,故能令四大所造物质相续变移至他方。俱舍论卷一(大二九·三中):“风界动性,由此能引大种造色,令其相续,生至余方,如吹灯光,故名为动。”FROM:【佛光大辞典】
【声】:梵语 s/abda,巴利语 sadda。音译摄拖。指具有呼召作用之音响。为耳根所闻、耳识所了别(认识)之对象,眼不能见及,具有障碍之性质,是即“无见有对”之色法。为六境(六尘)之一,十二处(十二入)之一,十八界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就处、界等,而称声为声境、声尘、声处、声入、声界。
声之分类,有各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一等载,由发声之物体有感觉与否,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为心、心所之异名;有执受,指有情身;大种,即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其声发自有情之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之言语、拍手之声音等;发自非情之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因之声,如化人之言语,或木、石等所发之声音。其次,再视声之具有意义、意志与否,各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各声能否予人快感,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以上所说计有八种。如表所示:
杂阿毗昙心论卷一将声分别为因受四大声(有执受之四大为因)、因不受四大声(无执受之四大为因)、因俱声(有执受、无执受两种四大为因)等三种,而以击鼓、吹贝所发出之声音为因俱声。然俱舍论并不赞成此种说法。
另据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载,声有十一种,即:(一)可意声。(二)不可意声。(三)俱相违声,既非可意声,亦非不可意声,故特称为处中之声。(四)因受大种声,指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五)因不受大种声。(六)因俱大种声。(七)世所共成声,指世俗性之声。(八)成所引声,指圣者之说。(九)遍计所执声,指佛教以外之外道之说。(十)圣言所摄声,即对见、闻、觉、知四者,以见说见,以不见说不见,指如实之音声。(十一)非圣言所摄声。
瑜伽师地论卷一则举出十八种,即:螺贝声、大小鼓声、舞声、歌声、诸音乐声、俳戏叫声、女声、男声、风林等声、明了声、不明了声、有义声、无义声、下中上声、江河等声、斗诤諠杂声、受持演说声、论义决择声。此外,密教则将各种音声加以人格化,称为金刚歌菩萨,谓此菩萨具有六十四种音声。(顺正理论卷一、显扬圣教论卷一、入阿毗达磨论卷上、瑜伽师地论卷三、俱舍论光记卷一、大乘义章卷八末)FROM:【佛光大辞典】
【色】:梵语 ru^pa,巴利语同。ru^pa 系自 ru^p(造形)之动词语根变化而来,故含有“有形状”之意。又谓 ru^pa 是由 ru^(坏)之动词语根转变而来,有变坏、变化之意。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玆就广狭二义分述之:
<一>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即五蕴中之色蕴,五位中之色法(与心法相对)。乃质碍(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经论中对于色有诸种分法,据俱舍论卷一载,色包含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无表色等十一种。唯识宗分色为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等十一种。其中,法处所摄色是意识之对境,包括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等。
于此诸色法中,又可依其一一法之性而归纳成下列数种分类:(一)内色(五根)与外色(五境)。(二)细色(无表色,或指色界之色)与粗色(由极微所成之色,或指欲界之色)。(三)定果色(由定所生之色)与业果色(由业所造之色)。(四)可见有对色(指狭义之色,即色境)、不可见有对色(指声、香、味、触、五根)与不可见无对色(指无表色)等三种。(杂阿含经卷一、卷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根)1137、“五境”1171、“色蕴”2549、“法处所摄色”3389)
<二>眼根所取之境。对于声、香等而言,色乃专指眼根所识别之对象,如青、黄等质碍之境。五境之一,六境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又作色境、色处、色界。据瑜伽师地论卷一载,色大别有三种:(一)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二)显色,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等十二种。(三)表色,凡吾人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显然可表示于外,而令人目见者。盖此皆于五根、五境等色蕴中,特指眼根所取之境,故称为色。(识身足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顺正理论卷一、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有宗七十五法记卷一)((参见:表色)3513、“形色”3788、“显色”6922)FROM:【佛光大辞典】
【香】:梵语 gandha,巴利语同。音译为乾陀。乃鼻根所嗅之物,鼻识所分别之对象之一。为五境(五尘)、六境、十二处、十八界、七十五法、百法等之一。在品类足论卷一、法蕴足论卷十中,分有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香。大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一中,则分为好香、恶香、平等香、不平等香等四种香。
关于好、恶、平等之分类,大毗婆沙论卷十三由各种观点加以论说,例如香给予心所起之快、不快、非快非不快,抑或香能否滋养、损害我人之五官,或非滋养非损害五官,以及产生香之成因是由福业、罪业,或由四大种势力而来者等。又另对四香之中,等与不等之区别,是否可由香之力量保持平衡而滋养身体,或因不平衡而损害身体,或视香力之强弱而定等,凡此种种问题,亦均加以讨论。此外,如瑜伽师地论卷三,对香亦举出一种到十种之分类。
由富有香气之树脂或木片等所制之成品,即称“香”。以其原料之不同而分类,有栴檀香(亦作檀香,有白檀香、赤檀香二种)、沉水香(亦作沉香,为产于印度、南洋等香木之树脂制成)、丁子香(即丁香)、郁金香(郁金即番红花之花汁所压制)、龙脑香(樟脑之一种,产于南洋之香木制成),以上称为五香,密教作坛时,将之与五宝、五谷一同埋入地中。其他尚有薰陆香(亦作乳香,似松脂)、伽罗、真盘(又作真那盘,为含暗褐色之树脂,或指黑沉香)、安息香(为产于南洋之香木之树皮脂汁凝固后所制,或是将树脂磨成粉状)等。
印度地属热带,气候炎热,故易生体垢、恶臭,为消除体垢与恶臭,遂将彼地盛产之香木炼制成香料,涂抹于身体,称作涂香;或焚烧香料,以薰衣服与室内,称作烧香、薰香。一般风俗习惯乃于寒天时烧香,而涂香则在寒天或热天时均可,然涂香主要仍是用于热天。
烧香、涂香亦为供佛方法之一。依贤愚经卷三,迎请佛陀之仪礼有烧香之说。在法华经卷四亦谓,香、抹香(于道场、寺庙撒粉末之香,又作末香、粖香)、涂香、烧香等,为十种供养中之数种供养。密教中亦有阏伽水、涂香、华鬘、烧香、饭食、灯明等六种供养,可依次配于六波罗蜜,如除去阏伽水,则为五供养。此外,密教有将手腕涂香,而后观想自己本具之五分法身者。
涂香或烧香时,所用香之种类因修法之类别(息灾、增益、降伏)而有所不同。此外,又视所供奉尊像之部别,而有限用之香,即佛部用沉香,金刚部用丁子香,莲华部用白檀香,宝部用龙脑香,羯磨部用薰陆香。然依毗尼母经卷五等谓,佛陀制定出家众除疗病外,不可涂香,故沙弥十戒中有禁止涂香之规定。
涂香时所用之香有香水、香油、香药等。烧香时所用之香有丸香(圆形之香。在密教修护摩法时,将之投入炉中供养,以此象征总集烦恼,并用智火烧尽贪、嗔等烦恼)、散香(粉末状之香。密教将微细烦恼、精进、愚痴等比喻为散香)、抹香(烧香所用粉末状之香)、练香(搅拌所成之香)、线香(线状之香)等。
抹香之外,亦有用香水撒布道场或灌浴佛像者。在密教中,以牛粪、净好土、香水混合而成“香泥”,可供修法时涂坛之用。又火葬时,以香木为薪材者,称为香薪。
烧香又称焚香、拈香、捻香、告香、插香、炷香等。禅宗特别用拈香之称,常于种种场合中拈香,如开堂之日,祈求圣寿万岁之拈香,称为祝圣拈香;法会之时,为出席之敕使祝福之拈香,称为敕使拈香;接嗣法灯所作之拈香,称为嗣法拈香;为朝臣所作之拈香,称为臣僚拈香等皆是。此外,禅僧住职一寺,首次说法时,须把香献至其师之前,而来报告自己已成嗣法者,此香称为信香;至于对向自己烧香者之答礼所拈之香,称为还香(又作答香);代理他人烧香,称为代香;斋食时对僧众颁香,或巡堂时在诸尊前烧香,称为行香(行有颁与之意)。在我国,参拜寺院或纳香资,均称为进香。
盛香之容器,称为香筥、香箱、香盒、香合;焚香之炉,称为香炉、薰炉、火炉;使香继燃不绝之盘,称为香盘、常香盘;香炉之有把手者,称为柄香炉、手炉。又装柄香炉、名香、如意之箱,称为香炉筥,此筥与戒体筥、居箱等,在法会时,同为导师等所用(密教中为大阿阇梨所用),在法仪等法会时,则由十弟子中之一人执持。
或以香来比喻佛法之功德,例如戒香、闻香、施香,或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五分法身,又作五分香),又如佛殿之称为香室、香殿等亦属此类譬称。此外,在日本,同于花道、茶道,而有所谓“香道”之盛行。(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陀罗尼集经卷十二、旧华严经卷四十九、新华严经卷六十七)
FROM:【佛光大辞典】
【触】:<一>梵语 spars/a,巴利语 phassa。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地法、七十五法之一,唯识宗视为五遍行、百法之一。指境(对象)、根(感官及其机能)、识(认识)三者和合时所产生之精神作用;亦即指主观与客观接触之感觉而言。
此时之根、境、识各分为六种,则触亦有六触(六触身,身为复数之意)。例如由眼根、色境、眼识三者和合而产生之触为眼触,如由耳、鼻、舌、身、意产生耳触乃至意触。此为说一切有部所立三和合生触之义,即根、境、识和合时,能生其他心所。经量部则唯以根、境、识三者和合名为触,无有别体,名三和成触。
于六触中,前五触所依之根为有对(二物有相互为障之性质),故称有对触。第六触之意触,以名(增语)为对象,故称增语触;此增语触对第<二>项中所说之以身根为对象之所触而言,此为能触。
又随染净等相应法之别而有八种触,即与无漏相应之明触、与染污相应之无明触、与有漏善及无覆无记相应之非明非无明触,及无明触中与爱相应之爱触、与恚相应之恚触,以及随受之不同而产生乐受之顺乐受触、生苦受之顺苦受触、生不苦不乐受之顺不苦不乐受触。
此外,十二缘起之第六支为触,又称触支,有部依分位缘起释为婴儿期之“触”。即于婴儿期根、境、识三者和合而未了知苦乐差别之位。(杂阿含经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俱舍论卷四、卷九、卷十、大乘义章卷四)
<二>梵语 spras!t!avya,巴利语 phot!t!habba。五境之一,十二触之一,十八界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被触之对象,故亦译为“所触”。指身根感觉之对象,即所触之对境,称为触境,乃五境、六境之一。共有十一触:即地、水、火、风四大种,与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其中四大种为能造之触,后七种为所造之触。(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俱舍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品类足论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味】:梵语 rasa,巴利语同。依感觉器官或感觉机能(即五根),所得知对象(五境)之一。即由舌根所尝之味,亦即舌根所受用之境。乃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味之种类,诸说有异,如品类足论卷一,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等三种。法蕴足论卷十,分味为根、茎、枝、叶、花、果、食、饮、诸酒、苦、酢、甘、辛、咸、淡、可意、不可意、顺舍等十八种。大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一等,将味分为甘、醋(又作酢、酸)、咸、辛、苦、淡等六味。六味之外另加涩、不了,称为八味;六味中,若除去淡味,则为五味。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以上述之三味、六味,再加俱生、和合、变异等成为十二种味。此外,攒摇牛乳而有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味之分别。须弥山之七内海,及净土之浴地等,其水有甘、冷、软等八味。具足多种之好味,称百味之饮食。又爱乐于正法而产生殊妙之味,称为法味,或禅味。于涅槃悟境所具足之常、乐、我、净四德,可开演为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等,此称八功德水,又称八味水。
另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载,佛陀说法之顺序,由广说至要略可分为五阶段,乃以牛乳之乳、酪等五味比喻层层进阶之境界。天台宗则将释尊一代之教说,分为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等五时,以之配合乳、酪等五味,阐释佛陀说法之顺序与内容。(顺正理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一、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大乘义章卷八末)((参见:五时八教)1132)FROM:【佛光大辞典】
【法】:梵语 dharma,巴利语 dhamma。音译为达磨、达摩、驮摩、昙摩、昙无、昙。<一>于佛典中,法之用例极多而语意不一,总括之,可类别为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任持自性,意指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轨生物解,指能轨范人伦,令人产生对一定事物理解之根据。就任持自性之意义而言,法乃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就轨生物解之意义而言,法乃指认识之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教说、真理、善行等。
于色法、心法等一切诸法言之,法系指所有之存在。同时,诸法又分为有为与无为、善与不善、色与心、有漏与无漏、染与净、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心相应与心不相应等二法。又就诸法之分类而言,最常用以赅括诸法者有俱舍宗之五位七十五法、唯识宗之五位百法。
若就规范、教法等含意而言,佛典中常见之用语如:佛陀之教法,称为佛法、教法或正法,即泛指佛门中一切行为之规范、教说。盖真理为普遍不变之真实道理,称之为法;阐说此真理者,即为佛之教说。佛之教说以外的外道教法,称为邪法。又因听闻佛法而获得之喜悦,称为法喜、法悦。总括聚集佛法者,称为法聚、法蕴、法藏、法集、法宝藏。佛法之义理,称为法义。透视诸法性空缘起真理、观察诸法者,称法眼。同一法门系统者,犹如世俗之亲友眷属,称为法类、法眷;继承者称为法子、法嗣、法弟、法孙;其相承次第,称为法脉、法系、法流、法统。述说佛法之经论文句,称为法文。诸法之自性,称为法性、法体;其自相则称法相。佛法之威力、正法之力,称为法力。佛之自体,称为法身。佛法为进入涅槃之门户,称为法门;其中之教理旨趣,称为法味;受用此等法味,称为法乐;爱乐于其中,称为法爱。为人宣说此等正法,称为法施。以正法教化世人,称为法化;蒙受教化之利益,称为法益、法利。又以正法能降伏烦恼之魔军,故称法剑。佛之说法,称为转法轮;正法之规准、象征,称为法印;佛之遗教,称为遗法。以佛法比喻闇夜灯火,称为法灯、法光、法炬。以其能滋润一切生物,故以雨水为譬喻,称为法雨、法水、法润。又正法蒙受迫害,称为法难;圣教之灭尽,称为法灭。
此外,尚有法海、法山、法声、法音、法鼓、法幢、法螺、法道、法雷、法镜、法筵、法苑、法桥、法衣、法师、法会、法具、法名、法号、法主等名称。(杂阿含经卷三十一、中阿含卷二十八诸法本经、大品般若经卷四句义品、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刹那品、大宝积经卷五十二、大智度论卷四十八)
<二>于六境中,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之对境各称色、声、香、味、触;相对此五者,第六识(意识)所缘之对境,特称为法,或法处(梵 dharma^yatana)、法界(梵 dharma-dha^tu)。(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三、俱舍论卷一、法蕴足论卷十处品)
<三>因明用语。性质、属性之意。于因明(论理学)中,宗(命题,即论证之主张)之宾词(后陈)称为法,主词(前陈)称为有法。此即依宾词能显示主词所欲表白、界定之性质。(因明论疏明灯抄卷二本、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二)((参见:邪正)3032、“体”6928)FROM:【佛光大辞典】
【业性】(术语)又曰业体。业之自体也。华严经二曰:“业性广大无穷尽。”(参见:业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色】:指欲界和色界中具有色身的众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色】:无色者,无有形色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销散之惑,起阴隐乱想之业。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是也。(空散销沉者,色尽心亡,猒空绝想,沉冥幽隐,即无色界外道之类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有想】: 有想者,从忆想所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是也。(罔象者,似有似无也。潜结者,潜即隐伏,结即凝滞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想】:无想者,想心昏迷,无所觉了也。谓此类有情,因顽钝愚痴之惑,起枯槁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是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者,如华表生精,如黄头外道化为石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非有色】: 非有色者,谓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也。谓此类有情,因虚伪相待之惑,起因依乱想之业,惑业相染,故感非有色相成色之报,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是也。(非有色相成色者,如水母本无自类之色相,故曰非有色相,以水沫为身,以虾为目,故曰成色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非无色】: 非无色者,因声呼召而能成形也。谓此类有情,因相引妄性颠倒之惑,起呼召乱想之业,惑业相附,故感非无色相无色之报,即咒诅厌生之类是也。(非无色相无色者,如虾蟆等,从自类生,不假他成,故曰非无色相,藉声得生,故曰无色。咒诅猒生者,咒诅亦呼召耳,猒即祷也,如虾蟆以声附卵,然后生长,非声则坏;又孔雀,雌者闻雄者鸣,即有娠,生雏,此等物类,若由厌祷而生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非有想】: 非有想者,谓借他之身以成自类也。谓此类有情,因诬罔颠倒之惑,起回互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有想相成想之报,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是也。(诬罔即诳惑也,回互犹转换也。蒲卢,蜾羸也,取青虫以为己子,乃诬罔回互之义也。非有想相成想者,如青虫,非蒲卢之类,故曰非有想相而能成己之子,故曰成想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非无想】: 非无想者,谓虽亲而成怨害也。谓此类有情,因怨恨颠倒之惑,起杀害妄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无想相无想之报,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是也。(非无想相无想者,父母有爱,故曰非无想相;后时成大,父母遭食,故曰无想也。土枭,食母鸟也;破镜,食父兽也,形如貙而虎眼。今云鸟者,恐译误耳。)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10 15:06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11 15:41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1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
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末学解说]▪
阿难!因为世界之虚妄(虚假不实)轮回,动性令众生产生了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聚合相杂气而形成了无数飞升沉落的烦恼妄想。
这样便有了[卵]羯逻蓝(卵七日还没有形成之相就叫羯逻蓝),流转于国土,天上的鸟,水里的鱼,陆上的龟蛇,这类充塞其中。
【虚妄】:虚假不实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八万四千】:形容数目很多,这是印度人所常用的一种习惯语,佛经上也常用此句来说数目之多,并非真有这么一个八万四千的确定数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乱想】: (术语)散乱放逸之心想也。谓一切之烦恼。楞严经七曰:“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增一阿含经一曰:“去众乱想,逮沙门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羯逻蓝】:(物名)Kalala,又作羯罗蓝,歌罗逻,羯刺蓝,羯逻罗等。译曰凝滑,杂秽等。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自受生之初至七日间之位。胎内五位之一。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羯逻蓝,旧言歌罗逻,此云和合,又云凝滑。父母不净和合,如蜜和酪,泯然成一。于受生七日中,凝滑如酪上凝膏,渐结有肥滑也。”同二十四曰:“羯刺蓝。”慧琳音义十三曰:“羯逻罗初受胎时,父之遗泄也。”俱舍光记九曰:“翻云杂秽。”
【流转】:在六道之中,流来转去,不停的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
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末学解说]▪
因为世界之杂染(合杂乱和污染,即指烦恼)轮回,欲性令众生产生了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聚合相杂滋(液体)而形成了无数纵横交错的烦恼妄想。
这样便有了[胎]遏蒲昙(受胎二七即十四日名遏蒲昙),流转于国土,人畜龙仙,这类充塞其中。
【杂染】:杂者,杂乱之义;染者,污染之义。合杂乱和污染,即指烦恼,通于善、恶、无记等三性,为一切有漏法的总称。参考三杂染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
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蝡动,其类充塞。
▪[末学解说]▪
因为世界之执著(坚持或固执)轮回,趣向令众生产生了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聚合相杂暖(温湿)而形成了无数反转倾覆的烦恼妄想。
这样便有了[湿相]蔽尸(受胎三七日即二十一日,名闭尸),流转于国土,心地愚钝、身量微小蠕动的,这类充塞其中。
注解:
【执著】:坚持或固执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趣】:梵语 gati,巴利语同。意译道。指众生以自己所作之行为(业)所导趋来生之生存或生存世界而言。趣之分类大致有:(一)六趣,指地狱、饿鬼、畜生(傍生)、阿修罗(修罗)、人、天等,又称六道。(二)五趣,六趣若去除阿修罗则为五趣,又称五道。大乘多说六趣,说一切有部则说五趣。说五趣时,即将阿修罗含摄于饿鬼、天等趣之中。又五趣亦称为五恶趣,乃相对于无漏净土而言,即有漏秽土,亦即迷之世界。(三)将上记之六趣区分为善、恶二类:(1)善趣,即指天、人、阿修罗等三趣,均为善业所生,故称三善趣,又称三善道。(2)恶趣,即指地狱、饿鬼、畜生等三趣,均为恶业所生,故称三恶趣,又称三恶道。又三恶趣亦称三涂、三途(涂、途,道之意,又为涂炭之意),即指火涂、刀涂、血涂三者,通常依序相当于地狱、饿鬼、畜生。又三恶趣加阿修罗,则为四恶趣。
此外,有关“趣”之义,诸典籍之诠释各异。据俱舍论卷八释为所往之义。大乘义章卷八末载,趣乃相对“因”而言,因能向果,而果为因趣,故称为趣。又摄大乘论释(无性)卷四解释六十二见趣之趣,系指品类之义。((参见:六道)FROM:【佛光大辞典】
【蔽尸】:(杂语)Pes/i,作闭尸,箄尸,蜱罗尸。译曰肉团,结。胎内五位之第三。玄应音义一曰:“蜱罗尸,或作闭尸,此译云肉团也。至第三七日,结集成肉团,若男则上阔下狭,若女则上狭下阔。成肉团,犹未坚。”瑜伽略纂一曰:“闭尸,此名结。虽已成完,仍柔软故。西域呼熟血亦名闭尸,彼相类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流转】:在六道之中,流来转去,不停的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
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末学解说]▪
因为世界之变易(变易生死。这种生死是菩萨于三界外心念上生灭迁变转易的生死,是属于精神上的生死,与三界内凡夫肉体上的分段生死不同)轮回,诸假令众生产生了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聚合相杂触而形成了无数新旧的烦恼妄想。
这样便有了[化相]羯南(受胎四七日即二十八日名羯南),流转于国土,蜕变而后转为飞行的,这类充塞其中。
注解:
【变易】:变易生死。这种生死是菩萨于三界外心念上生灭迁变转易的生死,是属于精神上的生死,与三界内凡夫肉体上的分段生死不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假】:1、借的意思,诸法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五蕴而有众生是。 2、虚妄不实之义,诸法因缘和合而有,幻生幻灭,虚妄而无实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化相】:(术语)佛陀教化众生之相状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和合着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
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末学解说]▪
因为世界之留碍轮回,诸障令众生产生了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聚合相杂执着而形成了无数精识光耀的烦恼妄想。
这样便有了[色相]羯南(受胎四七日即二十八日名羯南),流转于国土,能识吉凶的,这类充塞其中。
注解:
【着】: 众生所以轮回三道而不能超脱者,为处处着故。因着则惑业苦生,惑业苦生生不已,乃成轮回。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色相】:一切物质显现于外可以眼见的形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流转】:在六道之中,流来转去,不停的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
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沉,其类充塞。
▪[末学解说]▪
因为世界之销散轮回,诸惑令众生产生了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聚合相杂暗相而形成了无数阴暗幽隐的烦恼妄想。
这样便有了无色羯南(受胎四七日即二十八日名羯南),流转于国土,无有形色(无色界外道之类)的,这类充塞其中。
注解:
【无色】:无色者,无有形色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销散之惑,起阴隐乱想之业。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是也。(空散销沉者,色尽心亡,猒空绝想,沉冥幽隐,即无色界外道之类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流转】:在六道之中,流来转去,不停的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11 15:4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11 15:44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
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末学解说]▪
因为世界之罔象轮回,幻影令众生产生了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聚合相杂回忆形成了无数潜伏的烦恼妄想。
这样便有了有想(从忆想所生也)之相,形成羯南(受胎四七日名羯南。意为凝厚,又意为坚肉),流转于国土,神鬼精灵(神、鬼、精、灵,是有想众生),这类充塞其中。
【忆】:指对于某一对象,心中悬系而不忘。大乘义章卷二(大四四·四九二上):“常守一缘,不能舍离,于缘发悟名忆。”FROM:【佛光大辞典】
【结】:(术语)结集之义,系缚之义。烦恼之异名。为烦恼因而结集生死,故谓之结,又系缚众生,而不使解脱,故谓之结。即为生死之因者。大乘义章五本曰:“结集生死,目之为结。结缚生死,亦名为结。”同五末曰:“烦恼闇惑,结缚行人,故名为结。又能缚心,亦名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三藏法数二十四曰:“结即系缚之义。谓众生因烦恼妄惑造诸恶业。而为众苦系缚。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故云结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想】:有想者,从忆想所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是也。(罔象者,似有似无也。潜结者,潜即隐伏,结即凝滞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流转】:在六道之中,流来转去,不停的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
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末学解说]▪
因为世界之愚钝轮回,愚痴令众生产生了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聚合相杂顽空形成了无数枯槁(喻指惑染之凡夫无法益之滋润,以致法身慧命濒临枯竭之状态)的烦恼妄想。
这样便有了无想(想心昏迷,无所觉了也)之相,形成羯南(受胎四七日名羯南。意为凝厚,又意为坚肉),流转于国土,由精神冥想可化生土木金石的,这类充塞其中。
【愚钝】:(杂语)心愚根性钝者。行事钞中之四曰:“若论事忏,属彼愚钝。”文类曰:“凡小易修真教,愚钝易往捷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枯槁众生】:以草木于旱时缺乏雨水而行将枯槁,喻指惑染之凡夫无法益之滋润,以致法身慧命濒临枯竭之状态。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二○上):“犹如大云,充润一切枯槁众生。”道宣述教诫律仪(大四五·八六九中):“内乖菩萨之心,外阙声闻之行;四仪既无法润,乃名枯槁众生。”FROM:【佛光大辞典】
【无想】: 无想者,想心昏迷,无所觉了也。谓此类有情,因顽钝愚痴之惑,起枯槁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是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者,如华表生精,如黄头外道化为石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流转】:在六道之中,流来转去,不停的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
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末学解说]▪
因为世界之相待轮回,虚伪令众生产生了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聚合相杂伪相而形成了无数以为有因却不明其因是什么的烦恼妄想。
这样便有了非有色之相,形成色羯南(受胎四七日名羯南。意为凝厚,又意为坚肉),流转于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的,这类充塞其中。
注解:
【相待】:指差别界之现象互相对立。即一切有为法皆自他对立,藉之以存立。如长短、东西、有无、是非、净秽、迷悟、生死等,彼此相待相倚而存立。又如色境待眼根而为色境,眼根待色境而为眼根。依注维摩诘经卷二(大三八,三四六中):“肇曰:‘诸法相待生,犹长短比而形。’”FROM:【佛光大辞典】
【染】:染污、不洁净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有色】:非有色者,谓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也。谓此类有情,因虚伪相待之惑,起因依乱想之业,惑业相染,故感非有色相成色之报,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是也。(非有色相成色者,如水母本无自类之色相,故曰非有色相,以水沫为身,以虾为目,故曰成色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流转】:在六道之中,流来转去,不停的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
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末学解说]▪
因为世界之相引轮回,妄性令众生产生了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聚合相杂秘咒而形成了无数呼唤感召的烦恼妄想。
这样便有了非无色(非无色相无色者,如虾蟆等,从自类生,不假他成,故曰非无色相,藉声得生,故曰无色。)之相,形成色羯南(受胎四七日名羯南。意为凝厚,又意为坚肉),流转于国土,通过咒、诅、厌,因声呼召而能成形的,这类充塞其中。
注解:
【性】:<一>梵语 prakr!ti,巴利语 pakati。与“相”、“修”相对。有不变之义。指本来具足之性质、事物之实体(即自性)、对相状而言之自体、众生之素质(种性)等。即受外界影响亦不改变之本质。
据菩萨地持经卷一种性品、大乘庄严经论卷一种性品、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卷三十二等载,不待其他因缘,无始以来法尔即有的本分之因种,称为性。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性有总、别之异:(一)总性,如无常、苦、空、无我、无生、无灭等。(二)别性,如火为热性、水为湿性、心为识性等。即无常、无我等为一切法共通之理性,热性、湿性等则为诸法各别之自性。FROM:【佛光大辞典】
【咒】:梵语陀罗尼,华译为咒,即佛菩萨从禅定中所发出来的秘密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无色】: 非无色者,因声呼召而能成形也。谓此类有情,因相引妄性颠倒之惑,起呼召乱想之业,惑业相附,故感非无色相无色之报,即咒诅厌生之类是也。(非无色相无色者,如虾蟆等,从自类生,不假他成,故曰非无色相,藉声得生,故曰无色。咒诅猒生者,咒诅亦呼召耳,猒即祷也,如虾蟆以声附卵,然后生长,非声则坏;又孔雀,雌者闻雄者鸣,即有娠,生雏,此等物类,若由厌祷而生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流转】:在六道之中,流来转去,不停的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
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末学解说]▪
因为世界之合妄轮回,诬罔令众生产生了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聚合相杂差异而形成了无数相互交杂涉入的烦恼妄想。
这样便有了非有想之相,形成想羯南(受胎四七日名羯南。意为凝厚,又意为坚肉),流转于国土,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借他之身以成自类的,这类充塞其中。
注解:
【回互】:(术语)甲乙互相交杂涉入之意。如六根对于前境,能辨别其声色等,谓之根境回互是也。参同契有曰:“门门一切之境,回互不回互,回更相涉。”彼华严所谓理事无碍及事事无碍,可配于此回互,理事各立,事事住位,可配于不回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非有想】: 非有想者,谓借他之身以成自类也。谓此类有情,因诬罔颠倒之惑,起回互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有想相成想之报,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是也。(诬罔即诳惑也,回互犹转换也。蒲卢,蜾羸也,取青虫以为己子,乃诬罔回互之义也。非有想相成想者,如青虫,非蒲卢之类,故曰非有想相而能成己之子,故曰成想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流转】:在六道之中,流来转去,不停的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
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
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末学解说]▪
因为世界之怨害轮回,执杀令众生产生了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聚合相杂诸怪而形成了无数伤害父母的烦恼妄想。
这样便有了非无想之相,形成无想羯南(受胎四七日名羯南。意为凝厚,又意为坚肉),流转于国土,如同土枭(食母鸟)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食父兽)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虽亲而成怨害的,这类充塞其中。
这些名为众生十二种类。
注解:
【非无想】: 非无想者,谓虽亲而成怨害也。谓此类有情,因怨恨颠倒之惑,起杀害妄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无想相无想之报,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是也。(非无想相无想者,父母有爱,故曰非无想相;后时成大,父母遭食,故曰无想也。土枭,食母鸟也;破镜,食父兽也,形如貙而虎眼。今云鸟者,恐译误耳。)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流转】:在六道之中,流来转去,不停的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 (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12 16:1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12 16:22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八
-- [经文] --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
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
汝今修证佛三摩地,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
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末学解说]▪
阿难!这些众生,每一类中,也都各自具有十二种颠倒(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
犹如捏住眼睛有乱华(幻影)发生。这种种颠倒,令本来的妙圆真净明心,具足了的虚妄乱想。
你现今修行证悟三摩地(安住一境而不动),应当要针对虚妄乱想这个根本之因,建立三种渐次(除助因、刳正性、违现业),方才能断除消灭(虚妄散乱之想)。
如同在干净的器具中,要除去毒蜜,用各种汤水混合夹杂灰香,洗涤这个器具,然后才能储藏甘露。
注解: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FROM:【佛光大辞典】
【颠倒】:梵语 vipari^ta,或 viparya^sa。略作倒。谓违背常道、正理,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对于颠倒妄见之分类,诸经论所说有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具足】:具备满足之略称。‘法华经’普门品(大正九·58A):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无量寿经卷上、六十华严性起品、大乘义章十四]FROM:【天台教学辞典(释慧岳监修,释会旻主编)】
【修证】: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功,则众生亦可远离染污,趣向佛道。(像法决疑经)((参见:修证不二)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 ?
一者、修习,除其助因。
二者、真修,刳其正性。
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末学解说]▪
什么是三种渐次呢?
一是、精修数习,断除众生助恶之因(助恶之因,即五种辛也。五辛者,即葱、薤、韭、蒜、兴渠也。谓此五辛食则能发淫恚,邪魅所著,天人远离,是故修行之人,欲得菩提,必先断除此五种辛菜也)。
二是、真修实证,断除剖破淫杀之性(以一切盗妄等恶,皆由淫杀而起,故指此为正性也。若欲修菩提者,当用剖破淫杀之性,勿令毁犯)。
三是、增进次第,远离现行六尘境界所起之业。(修菩提之人,既能断除五辛,不犯淫杀,则于现前六尘之境违远而不相涉。)(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注解:
【修习】:谓依如来所说之法,精修数习,以成道果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真修】:不假作意,与理体相应任运而修,称真修;FROM:【佛光大辞典】
【三渐次】:﹝出首楞严经﹞ 三渐次者,乃楞严经中,佛欲说修行地位,而先说此三等渐次以为根本。以由一切地位虽有浅深不同,而皆以此三种而为进行之本。故经云:如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也。
[一、除助因],除助因者,谓除众生助恶之因也。助恶之因,即五种辛也。五辛者,即葱、薤、韭、蒜、兴渠也。谓此五辛食则能发淫恚,邪魅所著,天人远离,是故修行之人,欲得菩提,必先断除此五种辛菜也。故经云: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也。(兴渠,叶如蔓菁,根如萝卜,出土辛臭。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
[二、刳正性],刳,剖也、破也。正性,即众生淫杀之性也。以一切盗妄等恶,皆由淫杀而起,故指此为正性也。若欲修菩提者,当用剖破淫杀之性,勿令毁犯。故经云: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违现业],违者,背也、远也。现业即现行六尘境界所起之业也。谓修菩提之人,既能断除五辛,不犯淫杀,则于现前六尘之境违远而不相涉。故经云: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是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云何助因?
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
▪[末学解说]▪
阿难!上面所讲世界的十二类众生,不能自生,要依靠四食而存在。就是段食(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触食(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思食(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识食(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
所以佛说:一切众生都是依食而有。
注解:
【四食】: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古译经律皆为搏食,以手团曰搏;后译复言浆饮等不可搏,遂译为段食。
[二、触食],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
[三、思食],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第六识即意识也。)
[四、识食],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住】: 谓修道之人,非时不住,若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 。
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 。
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
常与鬼住,福德日消,长无利益。
▪[末学解说]▪
阿难!一切众生食用甘美的食物会生,食用有毒的食物会死 。
诸众生想要求取三摩地(安住一境而不动),应当要断除五种辛菜(葱、蒜、韭、 薤(音谢)、兴渠)。
这是五种辛菜,煮熟食用会引发淫欲心,生吃食用会产生嗔恚心。
像这样世界的食辛之人,纵然能够宣说十二部经,十方诸天人、诸神仙,也会因嫌其臭秽,全都远离。
种种饿鬼等,因为其食物的次第(喜欢食用五辛),所以会舔舐食辛之人的嘴唇。
常常与鬼在一起,福德就会日益消散,时间久了自然无利益生长。
注解:
【三摩地】: 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又云正心行处。谓众生心行,从无始来,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也。
【淫】: 淫即染欲也。谓尼不能以礼自防,以戒自守,贪着色欲,污犯净行,是故为众所弃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天仙】:梵语 devar!s!i。泛指天人与神仙。据理趣分述赞卷中谓,五趣之极,称为天;人而有神德者,称为仙。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 。
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
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末学解说]▪
这样的食辛人,修习三摩地(安住一境而不动)时,菩萨、天仙(天人与神仙),十方善神,不会来守护。
大力魔王却会趁此(食辛)方便,化现作佛身,前来为他说法,诽谤诋毁佛立的禁戒,称扬赞叹贪欲、嗔恨、愚痴。
食辛人命终之后,自己会成为魔王的眷属。把魔福享受尽了,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注解:
【天仙】:梵语 devar!s!i。泛指天人与神仙。据理趣分述赞卷中谓,五趣之极,称为天;人而有神德者,称为仙。FROM:【佛光大辞典】
【眷属】:梵语 pariva^ra,巴利语同。眷为亲爱,属为隶属,指亲近、顺从者。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谓佛陀有大眷属与内眷属;内眷属指其出家以前车匿、瞿毗耶等人,以及苦行时之五人给侍、得道时之阿难等;大眷属则指舍利弗、目犍连等诸圣,及弥勒、文殊师利等诸菩萨。
善导将佛陀之眷属分为在家、出家二种,佛陀有伯、叔四人为在家者称为外眷属,佛弟子为出家者称为内眷属。惟若广义言之,则凡闻道受教者均为佛之眷属。又随附无漏净慧必起之心所及四相,亦称为眷属。巴利律藏分为五部分,其中最后部分,亦称为眷属;意即律藏之补遗。(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二、法华经玄义卷六下、法华玄义释签卷十三、大日经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修菩提者 ,『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末学解说]▪
阿难!修行菩提(清净究竟之理)者(想提升自己修行的层次),要【永远断除五辛】,这叫做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注解: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五辛】:﹝出梵网经﹞ 首楞严经云:是五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大力魔王,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为魔眷属,永堕无间地狱。是故求菩提者,当断世间五种辛菜也。(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大蒜],大蒜者,至荤至辛之物也。
[二、茖葱],茖葱者,薤也。其形似韭类,山葱也。
[三、慈葱],慈葱者,乃葱之正名也。
[四、兰葱],兰葱者,即小蒜也。杂阿含经云:非小蒜,木葱。是也。木葱即韭也。
[五、兴渠],兴渠者,叶如蔓菁,根如萝卜,生熟皆臭如蒜。出于阗国,华夏不产,故不翻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云何正性?
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
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末学解说]▪
什么是正性(俱舍以离烦恼)?
阿难!如果这样的众生想证入三摩地(安住一境而不动),要先严格持守清净戒律。
永远断除淫欲之心,不以酒、肉为餐,用火来净化食物,不吃生的食物。
注解:
【正性】:(术语)与圣性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性】:唯识说圣性,俱舍说正性,意思则一。唯识以无漏智的种子为圣性,俱舍以离烦恼为正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
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是修行之人,不断除淫欲与杀生,想要出离三界(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应当观淫欲,就像毒蛇一样,就如见到怨恨的贼人一样。
先要持守声闻要守的戒律,不犯四弃(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八弃(见下方注解),让身体能够不动;
然后奉行菩萨之清净戒律仪轨,让心念能够不起。
禁戒能够成就,则在世间永远不会再有相生相杀的业障,不去偷盗抢劫,就不会再有相互间的负累牵涉,也就能够不再偿还宿世的业债。
注解:
【声闻】:谓闻佛声教,依四谛法,修道证真,是名声闻。(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弃】:比丘若触犯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梵 catva^rah! pa^ra^jika dharma^h!)则不得忏悔,必被逐出僧团,永弃于佛门之外,故称四波罗夷为四弃。又梵语 Pa^ra^jika,亦译作弃。((参见:四波罗夷)1720、“波罗夷”3442)FROM:【佛光大辞典】
【八弃戒──尼八弃戒】: ﹝出楞严义海﹞ 梵语尼,华言女。弃,却也。谓尼犯此八罪,弃却于佛法之外也。
[一、杀],杀即损伤物命也。谓一切有情,皆惜身命。尼若不能悯彼,反更伤残,是故为众所弃也。
[二、盗],盗即窃取他物也。谓尼于他人所有财物,生贪乐心,不与而取,是故为众所弃也。
[三、淫],淫即染欲也。谓尼不能以礼自防,以戒自守,贪着色欲,污犯净行,是故为众所弃也。
[四、妄],妄乃虚妄不实也。谓尼隐覆实事,虚言诳他,是故为众所弃也。
[五、触],触即触着。谓尼若与男身相触,起染欲心,是故为众所弃也。
[六、八],八者,八事也。谓尼与染心男子,两手相捉,或捉其衣,或同入屏处,或屏处共坐,或共语,或共行,或相倚,或与相期。犯此八事,是故为众所弃也。(屏处者,僻静处也。)
[七、覆],覆即遮覆也。谓尼与大众说戒作法之时,遮覆他罪,不肯对众陈露,是故为众所弃也。
[八、随],随即依也。谓尼于大僧众中,未与作共住法,而随彼共住,是故为众所弃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行】: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 ,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
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末学解说]▪
这样的清净之人修习三摩地(安住一境而不动),即便用父母给予的肉身,不须要天眼,也能够可以观见十方世界,见到佛世尊听闻佛法,亲身奉持佛陀的法旨,获得大神通,游历十方世界,宿命(过去世之命运)清净,没有艰险。
这叫做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注解:
【宿命】: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恒水经、无垢称经卷二、平等觉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十六)((参见:宿世)4509、“宿住随念智证通”450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云何现业?
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
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
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
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
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末学解说]▪
什么是现业?
阿难!这样的清净持守禁戒之人,心中没有贪淫之念,不会对外境的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执着流散。
因为不流散放逸,所以能够使本元自己旋归。不攀附外尘之缘,六根就没有相对应的(外尘),反妄想之流全归入唯一自性,六根的作用也就不会发挥进行了。
十方一切国土,了了分明,清净无染,如同琉璃内悬挂明月一般。
身心畅快怡然,殊妙圆满,平等自在,获得大安稳。
一切如来的密圆(如如不动)、净妙(能生万法),全部都示现其中。
这样的人即时获得无生法忍,依从这样的方法按照次第修行,随所发起的菩提心,行大乘道,建立菩提之果位。
这叫做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注解:
【六尘】: ﹝出涅槃经﹞ 尘,即染污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发,涅槃经中称此六尘,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也。
[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
[二、声尘],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声等,是名声尘。
[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四、味尘],谓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是名味尘。
[五、触尘],触,即着也。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纱衣上服等,是名触尘。
[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国土】:(术语)一切有情之住处。有净土秽土等之区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安立】: 安立亦名成立,谓菩萨由后得智,于所通达诸法境界,能立正教,令他修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圣位】:<一>三乘人证得菩提之果位。新华严经卷二十六(大一○·一四○上):“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俱舍论卷二十四)<二>指断尽见惑之初果圣者。((参见:须陀洹)5360)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14 17:29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14 17:31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乾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
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乾有其慧,名干慧地。
▪[末学解说]▪
阿难!这样的善男子,欲爱之念已经干枯灭尽,六根与外境不再相对应,现世前世的残存习气不会再相续造新业。
令自心断除虚妄显露光明,纯是智慧,智慧的性能光明圆满,遍照十方法界,因为此地只是干有其慧,所以名为干慧地(
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
注解:
【善男子】:(术语)佛称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闻法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干慧地】:梵语 s/ukla-vidars/ana^-bhu^mi。即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盖三乘圣人,初修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等三观,虽有观慧,然未全得真谛法性理水,故称为干慧地。据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干慧地有二种,即:(一)声闻,乃独求涅槃,故勤精进、持戒,或习观佛三昧、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集诸善法,舍不善法等;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称干慧地。(二)菩萨,则为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又据摩诃止观卷六上载,将十地配合菩萨五十三位,而以其中之外凡三贤为干慧地,称为十信。((参见:十地)41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欲习初乾,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
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末学解说]▪
因为只是欲习初干,还没有与真如自性的法流相连接。
以此初得干有智慧之心,在其中流入真如自性的法流,令圆融妙性得以滋润展开,从真心妙圆的境界中,重新启发真实的微妙,不可思议的信心恒常安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在中道(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纯真而行,名为信心(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
注解:
【圆妙】:(术语)台家释圆教之圆,有圆妙之一义。空假中三谛圆融而不可思议。谓为圆妙。妙者以不可思议而名。四教仪集注下曰:“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名圆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谛】:空谛、假谛、中谛。空是说空无自体;假是说但有缘生假相;中是说诸法非空非假亦空亦假的中道实理。此三谛是天台宗所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妙】:(杂语)真实微妙也。教行信证行卷曰:“称名则是最胜真妙胜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精微、奥妙、绝妙、不可思议等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想】:虚妄的思想。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中道】: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信】: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最初十位名十信,因入佛教海,修无量法门,要以信为先也。
一、信心。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名曰“信心”。
二、念心。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心不忘,名曰“念心”。
三、精进心。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心纯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
五、定心,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定光发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
九、戒心。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
十、愿心。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
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末学解说]▪
真实的信心清楚明了,一切都能够圆通自在,五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不会再有障碍。
从过去到未来无量的时间中,舍身或是受身(生、死),一切习气都能示现面前,是善男子都能够忆念起,并不会再遗忘,称为念心住(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心不忘)。
注解:
【圆通】:谓遍满一切,融通无碍;即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复次,以智慧通达真如之道理或实践,亦可称圆通。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谓,二十五位菩萨各个皆具圆通,共有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等二十五圆通。此外,楞严会上二十五圣之中,以观世音之耳根圆通为最上,故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楞严经圆通疏前茅卷下、楞严经纂注卷五)FROM:【佛光大辞典】
【三科】:一切诸法分为蕴、处、界三类,称为三科。蕴处界又作阴入界、阴界入。即:(一)五蕴,又作五阴、五众、五聚。指色、受、想、行、识。(二)十二处,又作十二入。指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三)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俱舍论卷一载,依愚之差别,为愚于心所者细别心所而说五蕴,为愚于色法者细别色法而说十二处,为愚于色、心二法者细别色、心二法而说十八界;依根之利钝,为利根者说五蕴,为中根者说十二处,为钝根者说十八界;依乐欲之不同,为欲略者说五蕴,为欲中者说十二处,为欲广者说十八界。即由三科观察人及世界,依愚夫迷悟之不同情况,破我执之谬,立无我之理。
小乘诸部于三科立有假实之论。其中,说一切有部主张三科皆实,经部主张蕴、处为假,界为实。俱舍论则以蕴为假,处、界二者为实。依俱舍论,蕴有积集之义,积集多法为蕴,故蕴为假法;处、界二者则不然,故为实。有部认为蕴中之一法有蕴之相,即称为蕴,而不须积集多法始称为蕴,故以蕴为实法。经部则认为“处”乃极微积聚,为识之生门,故为假。华严五教章卷一之十宗判之第四“现通假实宗”列举说假部等之说,即于三科中,以蕴为实,处、界为假,因为处为六根六境相对,界为根境相对、识境相对、根识相对始能成立,蕴则不然。(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卷七十二、卷七十三、卷七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俱舍论光记卷一、大乘义章卷八本之末、百法问答钞卷一)((参见:十二处)343、“十八界”356、“五蕴”1212)FROM:【佛光大辞典】
【舍身】:梵语 a^tma-paritya^ga。指舍弃身命。又作烧身、遗身、亡身。以舍身供养佛等,或布施身肉等予众生,乃布施行为之最上乘。据大智度论卷十一载,布施财物为外布施,舍身则称为内布施(所谓内外,意即属主观之身与属客观之物)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15 19:00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15 19:07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20 分钟)
-- [经文] --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 。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末学解说]▪
真心殊妙圆满纯净真实,真精发生变化,无始以来的习气都融通为一体的精明妙用。以此精明不断增进,进入真净之境,名为精进心(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
注解:
【妙圆】:即殊妙圆满之意;亦即真实绝对之相。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章(大五一·二一九上):“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准此,禅林中形容圆满微妙之机要语句,亦称为“妙圆枢口”。枢,原指开闭门扉之轴处;引申为机要之意。从容录第三则(大四八·二二九中):“英雄力破重围,妙圆枢口转灵机。”FROM:【佛光大辞典】
【精明】:(杂语)精良明白也,谓心意之清洁。无量寿经下曰:“精明求愿。”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趣】:趣向的意思,众生受报,皆由因趣果,故六道又名六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末学解说]▪
真心的精明现前,一切事相作为,纯为智慧,名为慧心(心纯行勤,智慧自生)住。
注解: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末学解说]▪
执持智慧光明之境,周遍一切寂静湛然,寂静灵妙常凝不动,名为定心(百杂粉碎,心体湛然)住。
注解:
【执持】:坚持不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末学解说]▪
心定显发清净光明,光明之性深入自性,唯有增进无退转,名为不退心(定光发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注解:
【明】:梵语 vidya^,巴利语 vijja^。音译作费陀、苾驮。即灼照透视。意指破除愚痴之闇昧,而悟达真理之神圣智慧。据佛地经论卷二载,由于明能除闇,故以慧为自性;由于明为无明之相对者,故以无痴之善根为自性。据原始佛教经典之三转法轮经载,修八圣道,解四谛理,成就眼、智、明、觉(皆表智慧之语),即得趣入涅槃。FROM:【佛光大辞典】
【明】: 1、智慧的别名。 2、真言陀罗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 ,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末学解说]▪
心进入安宁泰然之境,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的气分交接相应,名护法心(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护法心”)。
-- [经文] --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末学解说]▪
保持真心妙明的觉明之境,能够以殊妙的力量,回光映照佛力的慈光,导向佛陀的境界安然而住。好像有两面镜子,光明相互对应,其中妙影,相互重重涉入,名为回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
注解:
【慈光】:佛菩萨大慈大悲的光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心光密回,护佛常凝 ,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末学解说]▪
心光绵密交回,护得佛之常凝无上殊妙清净,安住于无为之境,永远不再遗失,名为戒心(安住净戒,心光常凝)住。
注解:
【无为】:梵语 asam!skr!ta。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末学解说]▪
安住于戒心境中自在无碍,能够游于十方世界,所去都可随愿,名为愿心(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住。
注解:
【自在】: 1、是进退无碍的意思。 2、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16 12:34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16 12:38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05 分钟 )
【十住】
-- [经文] --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末学解说]▪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实的方便法发起此十心(前面讲的“十信”),心之真精发明本体光辉,十信心之功用遍互涉入,圆成唯一真心,名为发心住。
注解:
【善男子】:(术语)佛称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闻法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住】: ﹝出楞严经﹞ 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信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前面讲的“十信”)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十用,即十信之用也。)
[二、治地住],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证之理,显若精金。因此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履,即治也,亦造入之义。)
[三、修行住],修行者,起行造心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修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
[四、生贵住],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佛家,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中阴者,谓现身已谢,后身未生,于此之中,识未托胎之时也。)
[五、方便具足住],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利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道胎者,谓道果之胎,以喻菩萨之入圣道也。觉胤者,觉即是佛,谓佛之胤嗣也。)
[六、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九、法王子住],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佛之真子,而继绍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刹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刹利,梵语具云刹帝利,华言田主。)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 。以前妙心,屦以成地,名治地住。
▪[末学解说]▪
心中所生发的光明之境,犹如明净的琉璃,显现出内在的精金 。以前面所发的妙心,行屦于形成妙明的心地,名为治地住。
注解:
[治地住],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证之理,显若精金。因此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履,即治也,亦造入之义。)
-- [经文] --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 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末学解说]▪
发心、治地所涉及的一切知见,都能够明明了了,遍游十方世界,没有滞留障碍,名为修行住。
注解:
【心地】:<一>指戒。戒以心为本,恰如世间之以大地为基,故称戒为“心地”,乃梵网经中之语。
<二>指菩萨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十位之心(菩萨之阶位)。菩萨系根据心而修行,故喻心为地,称为心地。
<三>在禅宗,达摩所传之菩提即称“心地”。FROM:【佛光大辞典】
[修行住],修行者,起行造心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修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
【明了】:(术语)完全明知其事理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菩萨于净身皆见世所有,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末学解说]▪
所行与佛相同,蒙受佛之气分,犹如中阴身可以自由求得转生父母,阴信冥寂融通无碍,入于佛的种姓,名为生贵住。
注解:
【冥通】:冥者离诸妄相而冥寂,通者融通一切而无碍,是赞叹真理的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贵住],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佛家,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中阴者,谓现身已谢,后身未生,于此之中,识未托胎之时也。)
-- [经文] --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末学解说]▪
既能游心于道犹如初得人身而入胎,亲承佛之法统,如胎儿已完成人形,名为方便具足住。
注解:
【人相】:人相者,比前我相已进一步,虽不复认证为我,而犹存悟我之心,名为人相。经云:悟己超过一切证者,名为人相。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方便具足住],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利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道胎者,谓道果之胎,以喻菩萨之入圣道也。觉胤者,觉即是佛,谓佛之胤嗣也。)
-- [经文] --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末学解说]▪
容貌如同佛,道心也同佛一样,称为正心住。
注解:
[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 [经文] --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末学解说]▪
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称为不退住。
注解:
[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 [经文] --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末学解说]▪
佛所具有的十身(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灵妙之相,一时全部具足,称为童真住。
注解:
【一时】:(杂语)巴利语翳迦三昧耶Ekam!samayam!之译语。在某时之义。诸经之初,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等。天台观经疏一,谓“今不论长短假实,说此经竟,总谓为一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童真住],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 [经文] --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末学解说]▪
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佛之真子,而继绍佛种也,称为法王子住。
注解:
[法王子住],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佛之真子,而继绍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 [经文] --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 ,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末学解说]▪
菩萨既成佛子,佛以智水而灌其顶,如同国王以诸国事委任太子,犹如刹利、转轮王之子受职,世子长大,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堪行佛事),名为灌顶住。
注解:
[灌顶住],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刹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刹利,梵语具云刹帝利,华言田主。)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17 15:37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19 11:35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20 分钟 )
【十行】
-- [经文] --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末学解说]▪
阿难!是善男子,成为佛的法子后,便具足无量如来的殊妙功德,于十方世界中,随顺饶益救渡众生(自他俱喜),名为欢喜行。
注解:
【十行】: ﹝出楞严经﹞ 十行者,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得己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然行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至真实,而成十种也。
[一、欢喜行],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饶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
[二、饶益行],谓善推妙德,饶益众生,使得法利,不生猒想。经云: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三、无嗔恨行],谓嗔恨生于违拒,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自他之利兼成,则嗔恨自无也。经云: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四、无尽行],谓随众生之类,化现其身,转化无穷,而益物无尽,竖遍三际,横周十方,通达无碍。经云: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三际者,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
[五、离痴乱行],谓妙智了达一切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而无差误。经云: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六、善现行],谓由无痴乱行,故能于同类中,显现异相;于异相中,不见有异;同异圆融,互现自在。经云: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七、无著行],无著,即无碍之义也。谓由善现之行,充扩圆融,以满空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而尘相不坏;尘界交现,小大无碍。经云: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八、尊重行],谓前无著行中,现尘现界,皆是般若观照之力;然般若于六度中称为第一,可谓至尊至重矣。经云: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梵语波罗蜜多,华言到彼岸。)
[九、善法行],谓于妙观慧中,种种明现,以显圆融之德。十方诸佛,莫不依此圆融而为法则。经云: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十、真实行],谓前圆融德相,一一皆是无为真实之性,然依性起修,则所修之行,无非真实矣。经云: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末学解说]▪
善于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使得法利,不生猒想),名为饶益行。
注解:
[饶益行],谓善推妙德,饶益众生,使得法利,不生猒想。经云: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 [经文] --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瞋恨行。
▪[末学解说]▪
不但能够自己觉悟,而且能帮助他人觉悟,对于一切遭遇没有违逆拒绝(嗔恨生于违拒;自他之利兼成,则嗔恨自无也),名为无嗔恨行。
注解:
[无嗔恨行],谓嗔恨生于违拒,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自他之利兼成,则嗔恨自无也。经云: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 [经文] --
种类出生 ,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末学解说]▪
在未来无穷际的时间中,随十二类众生化现其身出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平等度化众生,于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名为无尽行。
注解: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尽行],谓随众生之类,化现其身,转化无穷,而益物无尽,竖遍三际,横周十方,通达无碍。经云: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三际者,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
-- [经文] --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末学解说]▪
妙智了达一切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始终没有差别和误失,名为离痴乱行。
注解:
[离痴乱行],谓妙智了达一切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而无差误。经云: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 [经文] --
则于同中 ,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末学解说]▪
能在同一的法性中,显现各种差异的作用,在每一种差异的相貌中,又能够见到其共同之处(同异圆融,互现自在),名为善现行。
注解:
[善现行],谓由无痴乱行,故能于同类中,显现异相;于异相中,不见有异;同异圆融,互现自在。经云: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 [经文] --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诸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着行。
▪[末学解说]▪
(由善现之行)这般直至于十方虚空界,遍满各个微尘,在每一微尘之中,又可示现十方世界,所现微尘和世界,都不相互留碍,名为无着行。
注解: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微尘】:梵语 aN!u-raja 或 aN!u-rajas,巴利语同。音译阿拏、阿耨。单称微、尘。即眼根所取最微细之色量。极微,为俱舍论卷十、卷十二所说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即称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此外,诸经论亦每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数”比喻数极多。(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分别功德品、大智度论卷七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参见:极微)5479)FROM:【佛光大辞典】
[无著行],无著,即无碍之义也。谓由善现之行,充扩圆融,以满空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而尘相不坏;尘界交现,小大无碍。经云: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 [经文] --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末学解说]▪
种种现尘现界,皆为般若观照之力,都是为了救渡众生解脱生死抵达涅槃之彼岸,名为尊重行。
注解:
【波罗蜜多】:(术语)又曰播啰弭多,(参见: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术语)Pa%ramita%,又作波罗蜜多,播啰弭多。译言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曰度。以名菩萨之大行者,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尊重行],谓前无著行中,现尘现界,皆是般若观照之力;然般若于六度中称为第一,可谓至尊至重矣。经云: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梵语波罗蜜多,华言到彼岸。)
-- [经文] --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末学解说]▪
如这样的圆融通达,能够成就十方诸佛的仪轨和法则,名为善法行。
注解:
[善法行],谓于妙观慧中,种种明现,以显圆融之德。十方诸佛,莫不依此圆融而为法则。经云: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 [经文] --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末学解说]▪
一一都是清净无漏,真理真如,因依其无为真实之性起修,名为真实行。
注解: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 (术语)Ana%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真】: (术语)又名一如。亦曰一实。皆为绝待之真理也。一者无二,以平等不二之故谓之一。真者离虚妄之义,所谓真如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实行],谓前圆融德相,一一皆是无为真实之性,然依性起修,则所修之行,无非真实矣。经云: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19 13:1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19 13:16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
【十回向】
-- [经文] --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末学解说]▪
阿难!是善男子,因修行十行圆满具足了神通(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已经成就诸佛行事,(具有)纯洁精明真如之性,远离各种遗留过患,当度一切众生,断灭能度所度之相,回此自性清净之心,趣向究竟圆满(超越生死、烦恼)之地,名为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注解:
【神通】: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FROM:【佛光大辞典】
【精真】:(杂语)精明真如之性也。楞严经十曰:“唯一精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回向】: ﹝出楞严经﹞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三、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足,成就诸佛所行事已,又当修此回向之行;然回向之行,以悲愿之心为最,化度众生,而无能度之相。回此无为之心,趣向寂灭之地。经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不坏回向],谓前离众生相,则是可坏;今复坏前可坏,离于能离,则是不坏。坏即空;不坏即假。空假不二,正显中道,而归趣于本觉矣。经云: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具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本觉者,谓一切众生所具真如之性,本来是觉也。)
[三、等一切佛回向],谓所向本觉之性,湛然常住,而能觉之智,齐于佛觉。经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谓前能觉之智,无处不遍;既齐佛觉,则所证真如之理地,如佛不异。经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谓前至一切处是世界,等一切佛是如来;然如来则一切世界之如来,世界即一切如来之世界;世界、如来,涉入无碍,功德无尽。经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谓于诸佛理地,起万行真因,显证一乘寂灭之道。行从理起,故曰随顺平等;能生道果,故曰善根。经云: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辉,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谓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则知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既平等,故能成就一切众生善根,无有遗失,亦无高下。经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离妄曰真,不异曰如。谓一切法,性本真如,不即不离,二俱无著,则真如相现。经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九、无缚解脱回向],谓真如之相现前,则智慧明了,十界依正等法,互摄圆融,自在无碍。经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依正者,依即所依之国土,正即十界能依之色身也。)
[十、法界无量回向],谓所证性德真如之理,圆满成就,含摄遍周,其量无外,十界差别之相,了不可得。经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末学解说]▪
毁坏应当要毁坏的(指众生相),远离应当要断离的(烦恼障碍),名为不坏回向。
注解:
[不坏回向],谓前离众生相,则是可坏;今复坏前可坏,离于能离,则是不坏。坏即空;不坏即假。空假不二,正显中道,而归趣于本觉矣。经云: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具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本觉者,谓一切众生所具真如之性,本来是觉也。)
-- [经文] --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末学解说]▪
本觉自性湛然不动,觉性齐于佛觉,名为等一切佛回向。
注解:
【本觉】: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源,离于妄念,即寂而照,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故名本觉。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等一切佛回向],谓所向本觉之性,湛然常住,而能觉之智,齐于佛觉。经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 [经文] --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末学解说]▪
精明真如之性引发光明遍照,所证真如之理地(诸法实相)犹如佛地,名为至一切处回向。
注解:
【精真】:(杂语)精明真如之性也。楞严经十曰:“唯一精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至一切处回向],谓前能觉之智,无处不遍;既齐佛觉,则所证真如之理地,如佛不异。经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 [经文] --
世界如来 ,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末学解说]▪
一切世界诸佛如来 ,互相涉入,没有任何挂碍,名为无尽功德藏回向。
注解:
【挂碍】:(术语)言障于前后左右上下而进退无途也。挂为四面之障碍。般若心经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尽功德藏回向],谓前至一切处是世界,等一切佛是如来;然如来则一切世界之如来,世界即一切如来之世界;世界、如来,涉入无碍,功德无尽。经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 [经文] --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辉,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末学解说]▪
真如之理地等同于在佛地,地中各各生出清净妙因。依此清净因引发无量光明,证取涅槃(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道,名为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注解: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随顺平等善根回向],谓于诸佛理地,起万行真因,显证一乘寂灭之道。行从理起,故曰随顺平等;能生道果,故曰善根。经云: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辉,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 [经文] --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末学解说]▪
真根(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已经成就,十方众生全都是我本性,即佛性;自性圆满成就,性中众生也应成就而不遗失,名为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注解:
[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谓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则知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既平等,故能成就一切众生善根,无有遗失,亦无高下。经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 [经文] --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末学解说]▪
即一切诸法(不失众生),离一切诸相(皆我本性),不论是即一切法,或是离一切相,对二者都没有执着,名为真如相回向。
注解:
【法】:(术语)法者梵云达磨Dharma,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为法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相】:梵语 laks!aN!a。即形相或状态之意;乃相对于性质、本体等而言者,即指诸法之形像状态。FROM:【佛光大辞典】
[真如相回向],离妄曰真,不异曰如。谓一切法,性本真如,不即不离,二俱无著,则真如相现。经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末学解说]▪
真实证得真如之相,于十方世界自在无碍,名为无缚解脱回向。
注解:
[无缚解脱回向],谓真如之相现前,则智慧明了,十界依正等法,互摄圆融,自在无碍。经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依正者,依即所依之国土,正即十界能依之色身也。)
-- [经文] --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末学解说]▪
所证性德圆满成就,法界无量无差别,名为法界无量回向。
注解:
【法界】:谓意所知一切诸法,名为法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界无量回向],谓所证性德真如之理,圆满成就,含摄遍周,其量无外,十界差别之相,了不可得。经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20 17:35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20 17:40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10 分钟 )
入菩萨阶位~[十地]前的【四加行】
-- [经文] --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末学解说]▪
阿难!是善男子,成就了干慧地、十信、十位、十行、十回向,四十一位阶之清净心地的境界,其次还要成就四种微妙圆满的加功用行。
即以佛陀之觉性妙用,在自己心地上加功用行,好像欲出未出,如同钻木取火,火虽然未出,先得暖相,名为暖地。
注解:
【四十一位】:四十一个菩萨修行的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菩萨即以此四十一位修行之功德来庄严佛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加行】:﹝亦名四善根,出析玄记﹞此四通言加行者,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暖加行],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暖相。譬此加行位中,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虽未得无漏之智,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暖加行。(无漏者,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 [经文] --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末学解说]▪
又在自己的心地上,成就佛之所履所行,好像有所依但其实无所依,如同登至高山的顶峰,身体已入虚空,但身下还有微碍,不能完全离地,名为顶地。
注解:
[顶加行],顶者谓观行转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加行。(观瞩四方者,谓观四谛也。)
-- [经文] --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末学解说]▪
心即是佛,此心同于佛道,善能不落两边,圆融无碍,如同忍事之人,不会怀有嗔恚烦恼之心也不会做出相应之行,名为忍地。
注解:
【心佛】:<一>华严宗所说行境十佛之一。依心而成佛,故称心佛。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二(大一○·二七五中):“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
<二>心中所现之佛。
<三>心即佛。(楞严经卷七)
<四>心与佛。
<五>谓众生自心之本性即为佛体,即除自身所具有的真心之外,别无佛体之意。FROM:【佛光大辞典】
【中道】: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忍】: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嗔恚的心。 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也是承认、认可、同意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忍加行],忍有二义:一者印可义,谓于此位中,即能印可四谛之理,谓苦谛实是苦,乃至道谛实是道也。二者决定义,谓此善根,决定无退,故名忍加行。
-- [经文] --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末学解说]▪
“数量”(这个名目)消失灭尽,对中道无迷,也无觉,迷、觉二者没有所谓的名目,没有分别,名为世第一地。
注解:
[世第一加行],谓此位中,观四谛理,虽未能证,而于世间最胜,故名世第一加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22 21:54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22 21:59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20 分钟 )
【十地】
-- [经文] --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末学解说]▪
阿难!是善男子,对于大菩提(伟大的正觉)善于获得通达,觉性通达无碍至如来,完全进入佛之境界,名为欢喜地。
注解:
【十地】: 1、指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个十位名十地,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2、指佛乘十地,即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清净自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大轮威藏明德地、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广胜法界藏明界地,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毗卢舍那智海藏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菩提】:伟大的正觉。菩提即正觉的意思。声闻缘觉都有菩提但不大,唯有佛的智能伟大而圆满,故名“大菩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通达】: 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 [经文] --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末学解说]▪
差异之性融入于同性中,同性最终也灭尽,(没有差异性和相同性,平等无分别,自性清净离诸烦恼)名为离垢地。
注解:
【性】:诸法永恒不变的自性、本体,亦即真如、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故名“离垢地。
-- [经文] --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末学解说]▪
清净至极而生出智慧光明,名为发光地。
注解:
【发光地】菩萨灭无明暗,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故名“发光地”;
【明】: 1、智慧的别名。 2、真言陀罗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末学解说]▪
智慧之光至极,令觉性圆满,名为焰慧地。
注解:
【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怠,成就精进波罗蜜,使慧焰炽盛,故名“焰慧地”;
-- [经文] --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末学解说]▪
一切相同与相异都不能达到(没有异同之分),名为难胜地。
注解:
【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故名“极难胜地”;
-- [经文] --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末学解说]▪
无为(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真如实相,令自性清净、光明显露,名为现前地。
注解: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为】:梵语 asam!skr!ta。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
【 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故名“现前地”;
-- [经文] --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末学解说]▪
尽数全都为真如(诸法实相)之际,名为远行地。
注解: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形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故名“远行地”;
-- [经文] --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末学解说]▪
专一于真如(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之心,名为不动地。
注解: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与涅槃心,湛然不动,故名“不动地”;
-- [经文] --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末学解说]▪
发挥真如(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之妙用,名为善慧地。
注解: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足十力,于一切处非处,都清清楚楚,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故名“善慧地”;
-- [经文] --
阿难!是诸菩萨 ,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末学解说]▪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行完毕,功德圆满,这个次第称为修习位(为断除障而复修习根本之智)。此地慈悲妙法如大云,覆盖涅槃之海。名为法云地。
注解:
【修习位】: 谓第二地至第十地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而复修习根本之智,故名修习位。(第二地至第十地者,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根本智者,即菩萨亲证本有之智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大法雨,故名“法云地”。
-- [经文] --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末学解说]▪
如来圣法逆转了生死之流,菩萨依次第修行而至,觉性进入圣道,名为等觉。
注解:
【逆流】:谓初果须陀洹,依戒定慧,精勤修习,则能断三界见惑,出离四趣生死,而证真空涅槃;所谓逆生死流,顺涅槃道也。(梵语须陀洹,华言逆流,亦曰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等觉】: 1、佛的别称。等是平等,觉是觉悟,诸佛平等觉悟一切,故名“等觉”。 2、大乘五十二阶位中,第五十一位,名为等觉,即十地位满,将证佛果的菩萨,其功德和智慧差不多与佛相等了,故名“等觉”,又名“一生补处”,或“金刚心菩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
▪[末学解说]▪
阿难!从干慧心到达等觉果位后,这样的觉性刚开始获得金刚心(比喻信心坚固不动;犹如金刚之坚硬,不被任何物质所破坏)中的初干慧地。
注解:
【金刚心】:比喻信心坚固不动;犹如金刚之坚硬,不被任何物质所破坏。例如菩萨之大心坚固不动,称为金刚心。于净土宗,则指坚信弥陀本愿之心。(大智度论卷四十五)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心菩萨】:大乘五十二个阶位中,第五十一位菩萨,叫做“等觉”,意思是此觉已经与佛差不多相等了,此时若回顾第十法云地,已经可以叫做佛,若瞻望佛地,则还差一点,所以只叫做“金刚心菩萨”,或“无垢地菩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干慧地】:梵语 s/ukla-vidars/ana^-bhu^mi。即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盖三乘圣人,初修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等三观,虽有观慧,然未全得真谛法性理水,故称为干慧地。据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干慧地有二种,即:(一)声闻,乃独求涅槃,故勤精进、持戒,或习观佛三昧、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集诸善法,舍不善法等;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称干慧地。(二)菩萨,则为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又据摩诃止观卷六上载,将十地配合菩萨五十三位,而以其中之外凡三贤为干慧地,称为十信。((参见:十地)41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末学解说]▪
如同这般修行,一重一重,不断重复修行十二次第,方可获得妙觉果位(此位能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槃之理),成就无上道(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
注解:
【妙觉】:为大乘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一,四十二位之一。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故亦为佛果之别称。又称妙觉地。为究极理想境地之表现;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妙觉位。于此位能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槃之理。
天台四教仪一书说明别、圆二教妙觉位之差异,谓别教之妙觉位坐于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转无量四谛之法轮;圆教之妙觉位则以虚空为座,成就清净法身,居于常寂光土。(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四教义卷五、卷六、法华玄义卷四下、卷五上、大乘四论玄义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道】: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末学解说]▪
这种种境地,都以金刚(坚利)观察诸法无实中的十种深藏比喻。在奢摩他中修行,使用诸如来之观见来清净修行证入,逐渐深入。
注解:
【金刚】:即金刚石,其性坚利,坚故不为他物所坏,利故能损坏他物,故佛经常以之比喻坚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观察】:(术语)与观想,观念等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幻】:(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西俗多工伎,以种种法现出无实之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谓之幻,幻事虽如实见闻而非实也,故以譬一切诸法之无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婆舍那】:(术语)Vipas%yana%,又作毗钵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起信论元晓疏下曰:“奢摩他,此云止。毗钵舍那,此云观。”慧琳音义十八曰:“毗钵舍那,唐云观。”涅槃经疏十二曰:“毗婆舍那,此翻为观,亦云见。”慧苑音义上曰:“毗钵舍那,此云种种观察,谓正慧决择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末学解说]▪
阿难!这些都以三种增进修行(永断五辛。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的缘故,才能够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之路。
能这样观照者,名为正观(真正之观);如果是其他观照者,名为邪观(不正当的观法)。
注解: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观】:指真正之观。有多种解释,中阿含卷二十八优陀罗经谓,相对于外道之邪观,以正慧了知真如称为正观。FROM:【佛光大辞典】
【邪观】:不正当的观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23 18:13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23 18:18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10 分钟 )
-- [经文] --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末学解说]▪
这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从座位上起身,顶礼佛足对佛世尊说:应当以何名来称名此经?我和众生要如何奉行受持呢?
-- [经文] --
佛告文殊师利 :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末学解说]▪
佛世尊告诉文殊师利:这部经称名为“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注解:
【悉怛多般怛罗】:(术语)译曰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曰:“悉怛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遍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a%tapatr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宝印】: 1、指三宝中的法宝。 2、三法印。 3、指诸佛菩萨种种的印契。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清净】:(术语)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末学解说]▪
也称名为“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注解:
【亲因、直接因】:能生因之一。直接生起自果,谓与自己所生后果之间,无需经过其它事物者,如烟之亲因为火。 《佛学名相》FROM:【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V1.1】
【度脱】:超越生死之苦,解脱烦恼。为得度解脱之略称。又作得脱。即脱离三界流转之境界,而达涅槃之彼岸。(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序品)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亦名“如来密因 ,修证了义”。
▪[末学解说]▪
也称名为“如来密因 ,修证了义”
注解:
【密因】:<一>如来证悟了义之果德名秘密藏,而达到此秘密藏之因行,称为密因。密,乃经上所说之陀罗尼,非凡小所能知,故称密,密即因。楞严义疏卷八之二(大三九·九三三上):“三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一切行,而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为密。密即因也。”(首楞严经序、大日经卷五)
<二>指佛菩萨之本地。楞严义疏卷六之二(大三九·九一四下):“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首楞严经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修证】: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功,则众生亦可远离染污,趣向佛道。(像法决疑经)((参见:修证不二)4050)FROM:【佛光大辞典】
【了义】:说理非常透彻究竟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末学解说]▪
也称名为“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注解:
【莲华王】:(本生)有二人:一,弥勒所问本愿经曰:“过去有太子,号莲华王。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出游,道见一人,身体病癞,见已悲念,问病者:何药能疗?答曰:得王身之髓涂身,其病乃愈。是时太子即破身骨,与髓于病人。欢喜惠施,心无悔恨,尔时之太子。即我身是也。”(取意)。一,百缘经四曰:“过去波罗奈国王曰莲华,治正天下,人民丰乐。时人民贪食多,故种种病生,各相扶持,诣王所,求医药。王见病人,生大悲心,集诸医,使疗民众。诸医曰:须得赤鱼肉血令食,病乃可愈。我等诸医不能得。时莲华王念今赤鱼钓不得,我当求愿,作赤鱼形,为众生治身中诸病。发是愿已,自投楼下,命终,生河中作大赤鱼。时民众闻彼河中有大赤鱼,各持斤斧割取,食其血肉,病皆愈。其割取处随而复生。如是十二年,给施众生,悔恨之心无秋毫。遂命终,生于忉利天。尔时之莲华王,释迦佛是也。”(取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母】:(杂语)佛从法生,故以法名佛母。大方便佛报恩经六曰:“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又】般若波罗蜜为生诸佛之母,故称佛母,故禅家称摩诃般若波罗蜜为摩诃佛母也。大品般若经十六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中略)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出生诸佛。”智度论三十四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敕修清规曰:“绕旋行道称念摩诃佛母圣号。”【又】释尊之母,即摩耶夫人。或称佛之姨母大爱道为佛母。【又】主诸佛如来出生随类形,能生母德之尊体,谓之佛母尊,即佛眼佛母、准提佛母、孔雀佛母等。但常称为佛母者多指大日之佛母,即佛眼佛母尊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末学解说]▪
也称名为“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注解:
【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之意义。灌顶法有多种,主要为结缘灌顶、学法灌顶、传法灌顶三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万行】:一切的行为或修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首楞严】:华译健相、一切事竟,为佛所得之三昧名。健相者,好比佛德坚固,诸烦恼魔及魔人不能破坏;一切事竟者,一切毕竟而得坚固。涅槃经说:“首楞严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首楞严三昧经中说“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诸山河日月星宿悉现如故,而不迫迮。示诸众生,首楞严三昧不可思议力如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汝当奉持。
▪[末学解说]▪
你等应当如是奉行受持。
-- [经文] --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啰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
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末学解说]▪
佛陀宣说之后,这时阿难和诸大众,承蒙如来开悟秘密印契,般怛啰义,同时听闻了此经名目之透彻究竟的讲解。
顿时证悟禅那(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修行进入圣位(三乘人证得菩提之果位),增上深妙义理,心中念虑静息。断除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修习心法六种微细烦恼。
注解:
【密印】:秘密的印契。印者,诸佛菩萨各有他们的本愿和弘誓,为了标帜他们的本誓,故以两手十指作出种种的形相,作为他们本誓的印契;密者,其理趣非常秘密深奥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了义】:说理非常透彻究竟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名目】:(术语)法门之名称数目也。又,集其名目之书,名为名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顿悟】:(术语)有一类大心之众生,直闻大乘,行大法,证佛果,此为顿悟。初得小果,后回入大乘,而至佛果,此为渐悟。又自初虽入大乘,而以历劫之修行,渐成佛道,为渐悟。速疾证悟妙果,为顿悟。但以初义为通说。圆觉经曰:“是教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大日经疏曰:“无顿悟机不入其手。”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又云: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禅那】:华译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圣位】:<一>三乘人证得菩提之果位。新华严经卷二十六(大一○·一四○上):“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俱舍论卷二十四)
<二>指断尽见惑之初果圣者。((参见:须陀洹)5360)FROM:【佛光大辞典】
【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理】:(术语)深妙之道理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烦恼】: 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
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末学解说]▪
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合掌恭敬,对佛世尊说:大威德世尊!您的慈悲之音没有遮掩(覆盖一切),帮助众生破开微细深沉的迷惑,令我等今日身心快然,获得了丰饶的利益。
注解:
【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恭敬】:(术语)谦退云恭,推尊其德云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饶益】:给人丰饶的利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 [经文] --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 ,蝡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
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
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末学解说]▪
世尊!如果这妙明真净妙心无始以来本就是周遍圆满的,这样乃至于大地、草木 ,蝡动含灵(含灵魂者),本性真实不虚,本来即是如来成佛之真体。
佛体是真实的,为什么还会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这六道呢?
世尊!这六道是本来就有的吗?还是因为众生虚妄习气而生出的呢?
注解:
【妙明】:(术语)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楞严经一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来】:(杂语)无物之始。谓之本来。如云无始以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含灵】:(术语)含灵魂者,同于含识,含生,有情等。大宝积经三十八曰:“假令三界诸含灵,一切变为声闻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术语)能通之义。大要有三种:一有漏道,善业通人使至善处,恶业通人使趣恶处,故善恶二业谓之道。所至所趣之处亦名为道,如地狱等之六道是也。净土论注上曰:“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为道。”大乘义章八末曰:“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因至果,名之为道。地狱等报,为道所诣,故名为道。”二无漏道,七觉八正等法,能通行人使至涅槃,故谓之道。又行体虚融无碍,故为通之义。以通故,名为道。如道谛,道品,声闻道,佛道等。梵言菩提是也。大乘义章十六曰:“诸行同体,虚融无碍。名之为通。通故名道。”三论玄义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俱舍论二十五曰:“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法界次第中之下曰:“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华严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三涅槃之体,排除一切障碍,无碍自在,谓之道。涅槃无名论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净土论注下曰:“道者,无碍道也。”大乘义章曰:“末伽。”Ma%rga梵语杂名曰:“末唎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 ,持菩萨戒,私行淫欲。
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末学解说]▪
世尊!比如宝莲香比丘尼 ,持菩萨戒时,私下行淫欲。还以虚诞言说,行淫不是杀生,不是偷盗,不会有业报。
这妄语才说完,就先从其女根生出大猛火,然后一节节被猛火燃烧,最后堕入了无间地狱。
还有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大王因为诛杀瞿昙族姓,善星比丘因为妄说一切法空,所以他们生身(
凡夫及菩萨之肉身)都陷入了阿鼻地狱。
注解:
【菩萨戒】: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其戒相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出家菩萨戒;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淫欲】: 谓一切男女,互相贪染,起诸欲事,是名淫欲。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兹列表说明如下:[PIC:p321-322.gif]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言】:谓以虚诞之言,欺诳他人,故名妄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女根】:(术语)男根之对,女之阴部也。为身根之一部分,女性之形类、音声、作业、志乐等,异于男性,皆由此根。梵Yoni。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琉璃王】: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儿子,嗣王位后,便率兵消灭迦毗罗卫国的释种,涅槃经叫他琉璃太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星】:(传说)是佛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经,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禅定,谓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为无涅槃之法,起因果拨无之邪见,且向佛起恶心,生堕无间地狱,因之称曰阐提比丘。阐提者,一阐提之略,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也,又称曰四禅比丘。涅槃经三十三曰:“善星比丘!是佛菩萨时子,出家之后受持读诵分别解说十二部经。坏欲界结,获得四禅。(中略)善星比丘虽复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义,亲近恶友,退失四禅。失四禅已,生恶邪见。作如是言:无佛无法,无有涅槃。(中略)善男子!汝若不信如是事者,善星比丘今者在尼连禅河,可共往问。尔时如来即与迦叶往善星所,善星比丘遥见如来,见已,即生恶邪之心。以恶心故,生身陷入堕阿鼻地狱。(中略)以其宣说无因无果,无有作业。尔乃记彼永断善根,是一阐提厕下之人,地狱劫住。”楞严经八曰:“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法华玄赞一曰:“又经云:佛有三子:一善星,二优婆摩耶,三罗睺。故涅槃云:善星比丘菩萨在家之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身】:二身之一。即托于父母所生而具足三十二相之佛身。与“法身”相对。又作生身佛、父母生身、肉身、随世间身。又以神通之力一时化现之肉身,亦称生身;大乘佛教谓方便应化之化身为生身佛,例如生身之弥陀、生身之观音、生身之普贤、生身之弥勒等。一般生身亦可泛指凡夫及菩萨之肉身。(中阿含卷五十八法乐比丘尼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佛地经论卷七、大智度论卷九、卷二十九)((参见:二身)19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 ?
彼彼发业,各各私受。
惟垂大慈,开发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末学解说]▪
这些种种地狱是有因缘而确定去处呢?还是自然而然本就存在呢?
(众生)自己造作的业障,要各自承受。
惟愿您垂怜伟大的慈心,开悟启发(众生的)幼稚愚昧,帮助一切持守戒律的众生,听闻决定不变之要义,欢喜顶礼,虔敬洁净不会触犯。
注解:
【自然】: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FROM:【佛光大辞典】
【大慈】:伟大的慈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决定】:梵语 nis/caya。意指一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略作定。有决定信、决定业、决定性等语。FROM:【佛光大辞典】
【顶戴】:将佛像、经典等乘戴头顶上,表示极为尊敬之意。与顶礼、顶受等同表尊敬之极。五体中以头为最尊,为表示尊敬之故,以头礼戴。观音菩萨为示礼敬本师阿弥陀佛,故于头上之宝冠中安置此尊佛像。十二礼(卍续二·一九五上):“观音顶戴冠中住,种种妙相宝庄严。”般舟赞(大四七·四五三下):“现见耳闻心内事,寻声救苦刹那间;天冠化佛高千里,念报慈恩常顶戴。”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25 16:59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26 16:41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20 分钟)
-- [经文] --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你的问题很好!能够帮助诸众生不再有邪见。你现今认真听!我来为你解说。
阿难,一切众生自性本体是真实清净的,因其妄心而生起种种知见,从而有了虚妄习气的作用;因此分为内分、外分的现象。
注解:
【邪见】: 1、五见使中,拨无因果之见,叫做邪见。 2、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都可以叫做邪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见】:虚妄的见解,如我见、边见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习】:(术语)妄念妄想之习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
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是故众生心忆珍馐,口中水出。
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
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
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末学解说]▪
阿难!内分即是内在(自己身心)对众生的作用,因为各种爱染(对各种事物之贪爱而引起执著染污之心),引发了虚妄情识(即脱离真实之认识与见解)。
这些情识(脱离真实之认识与见解)不断累积且不停息,能生出爱水(自爱欲之情流出之水液)。
所以当众生心中忆念美味时,口中会有口水流出。
当心中忆念前人,或者爱怜或者怨恨时,眼中会有眼泪充盈。
当贪求财宝时,心中产生贪慕垂涎,身体光滑润泽。
当心中执着行淫,男女二根会自然流液。
阿难!种种贪爱虽然有差别,但是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内在被爱水润湿,不能升华,自然就会下坠,这名为内分。
注解:
【爱染】:由于对各种事物之贪爱而引起执著染污之心,称为爱染。与“爱欲”同义。为烦恼之异名。所谓“染”,是对世间诸种事物执著之心之总称。大智度论卷一(大二五·六三下):“自法爱染故,毁訾他人法。”FROM:【佛光大辞典】
【妄情】:指凡夫之虚妄情识。亦即脱离真实之认识与见解。成唯识论卷一(大三一·二上):“随自妄情,种种计度。”(顺正理论卷二十三)FROM:【佛光大辞典】
【爱水】: (术语)自爱欲之情流出之水液。如精液者。楞严经八曰:“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中略)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又爱欲之烦恼,能润业而引未来之果,故譬之以水。八十华严经三十七曰:“业为田,识为种,无明闇覆,爱水为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涎】: (术语)由爱欲情而垂之涎也。楞严经八曰:“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
想积不休,能生胜气。
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
心持咒印,顾盼雄毅;
心欲生天,梦想飞举;
心存佛国,圣境冥现;
事善知识,自轻身命。
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末学解说]▪
阿难!外分是外在对众生的作用,因为种种思慕敬仰,引发光明之想。
这些想念不断累积且不停息,能生出胜气。
所以当众生心能持守禁戒时,全身会轻安清净;
(
善知识解说:如果持戒,身体就会清净而不沉重,有助日后飞生)
当心能持守咒印时,相貌会勇武刚毅;
(
善知识解说:如果持咒,就容易神采飞扬、有威力,有助破除障碍)
当心想要生天时,梦想便能飞升高举;
(
善知识解说:如果心想生天成为天人,梦中就会有飞翔的梦境)
当心中存念佛国时,圣境便会现前;
(
善知识解说:如果心念佛国净土,佛国圣境也会在冥想禅定中显现)
如果侍奉善知识,具有通智,便能自轻身体与生命。
(
善知识解说:如果侍奉、追随善知识,得知真理,当然就会舍弃我执和表相,重法轻命)
阿难!种种想念(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虽然有差别不同,但产生的作用是相同的,想念轻清飞升不沉落,自然就会超越,这名为外分。
注解:
【渴仰】: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中阿含卷九郁伽长者经(大一·四七九下):“尔时,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九·四三上):“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遇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又如安乐集卷上(大四七·四下):“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议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亦表示闻法之意,即指信前求道之心切。此外,由渴仰之念而颔首闻法,称为渴仰首,为“解脱耳”之对称。(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大般涅槃经卷一、高僧法显传)FROM:【佛光大辞典】
【咒印】:(杂名)陀罗尼与印契也。楞严经八曰:“心持咒印,顾盻雄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天】: 谓三界诸天,因修戒善等福,兼习禅定,得生此天,是名生天。(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戒善者,即五戒十善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知识】:<一>知,通智。即大乘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即指能起妄心智用,而分别可爱、不可爱等诸境界之作用。(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末)
<二>即朋友之异称。吾人平时所谓知人一语,即指知其人之心识,此处乃引申为所知之人,而非多知博识之义。故就为人而言,其人若善,则为善友、善知识;若恶,则为恶友、恶知识。说法引导我于善处者,是善友,故称善知识,又单称知识。又如劝善友,使其欣喜三宝,则称为劝知识、唱知识。(旧华严经卷五十八入法界品、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善知识品)((参见:善知识)4884)
<三>日本佛教界转用为劝化、募缘之意。故凡捐赠予寺院之财物,称为“知识物”;书写劝化旨趣之文,称为“知识文”;以劝化为主旨而写就之经典,称为“知识经”。FROM:【佛光大辞典】
【身命】:(杂语)吾身与吾寿命也。身者以四大为体,命者以寿暖识为体。法华经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想】: (术语)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于心上,以为起言语之因者。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俱舍论四曰:“想,谓于境取差别相。”唯识论三曰:“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
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
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末学解说]▪
阿难!一切世间,生与死是相连续的,生时顺从逐渐累积的世俗习气,死后随从这些习气而流转轮回。
在临命终还未舍灭暖气的感触时,一生的善恶全都会立时显现。
此时,死逆生顺之习气相互交错。
(
善知识解说:
这是说一切众生在世间中生死轮回,出生后顺从世俗习气,死后就随这些习气而投胎至六道中
到了临命终面对死亡的时候,还未断气的时候,一生中的善恶行为和念头都会全部突然出现
在此生死交关之刻,各种顺逆正反的习气都会相互出现,交会在一起)
-- [经文] --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末学解说]▪
纯净之思想会飞升,必然生到天上。如果心中升华之境,兼有福德与智慧,以及具有清净之愿的,自然心能开悟,见到十方诸佛、一切净土,随发愿往生佛国净土。
(
善知识解说:
这是说临命终如果能保持不情绪化、不对情感执着,而能纯粹理性思维和正观,这样神识就能飞生天上
(神识是佛经中的用词,可参阅
《大乘显识经》,
「灵魂」与「神识」
自杀的因果和真相
飞是形容神识离开肉体、投生他处的状态,生是指投生,依《楞严经》前面经文的说法有12类生)
这样理性正观的人飞生过程中,如果生前有修福慧、也有佛法上的清净愿心(指往生净土、面见佛陀)
这样心念就会随佛法教义而开阔,而能与诸佛相应、见十方佛,因此能随心愿往生净土
(所以,断恶修善、广修福慧、学佛都要趁早,也要趁早发愿往生净土,这样临命终才能派上用场
因为临命终看的是你当下的习气惯性,如果自己无法提起正念,生前又没有广结善缘,没能得到善友助念、帮助提起正念念佛
又或者因为自己生前造恶太多,负面习气影响自己死前的念头,又加上造恶所产生的负面因缘债主干扰和障碍
这样就很难能保持纯想正观而飞生天上或往生净土))
-- [经文] --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
或护禁戒,随持戒人;
或护神咒,随持咒者;
或护禅定,保绥法忍;
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末学解说]▪
情绪少思想多,就会轻轻举起却不能高远,就会成为飞仙(飞行空中之仙人)、大力鬼王、飞行夜叉(飞行空中之夜叉神)、地行罗刹(地上行动之罗刹),游行于四天,所去没有障碍。
其中如果有善愿善心,护持我佛法;
或者守护禁戒,跟随护持守戒之人;
或者守护神咒,跟随守护持咒之人;
或者守护禅定,保护法忍安宁;
这等众生如同亲自安住于如来座下。
注解:
【飞仙】:(术语)飞行空中之仙人也。楞严经八曰:“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中略)地行罗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飞行夜叉】:(异类)飞行空中之夜叉神。楞严经八曰:“大力鬼王,飞行夜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地行罗刹】:(术语)于地上行动之罗刹也。未得飞行之通者。楞严经八曰:“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乃至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天下】:在须弥山东南西北之四大洲,又名“四天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忍】: 1、对佛所说之法信受不疑。 2、三忍之一。(参见:三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这是说:虽然也有理性正观,但是也有情绪或情感纠结、或不正确的知见或邪念(如一般民间信仰或外道邪见)
这样临命终飞生天上或往生净土的力道就不足,没有办法太远,就会随不正确的知见或情绪、情感纠结而变成飞仙类众生
这种飞仙类众生其实也称为鬼神类,因为这类不是天人,又比饿鬼道有福报和能力,所以,此处虽称飞仙,但是他处都做鬼神类
这种鬼神类,例如有: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很明显,这些都是常见的有能力的鬼神类
就是因为修行的知见不正确(例如有外道邪见)、又或者因为情感上比较暴躁、纠结或执着,所以不能成为天人或往生净土
这种鬼神类中,如果生前为人就有善愿善心(因为生前大都也有修行),死后成为鬼神后也愿意护持佛法、或维护戒律、护持戒子
或随自己的修行和愿力而护持相应的佛咒或神咒,也护持相同修行的人,例如跟随持咒者,随时保护他,或保护修禅定者,让他安住法忍中
(不论是持咒或禅定或诵经,这些在各种佛经中都可看见曾经发愿护持佛法、佛经、佛咒和修行者的各种鬼神)
这样的飞仙类或称鬼神类,就变成如来座下的「佛教护法」(佛教护法有不同次第,可以是护法鬼神,也可能是护法菩萨)
-- [经文] --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末学解说]▪
情绪思想平均相等,既不飞升也不下坠,会投生于人间。思想如果光明就会聪慧,情绪如果幽暗就会愚钝。
注解:
【想】:(术语)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于心上,以为起言语之因者。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俱舍论四曰:“想,谓于境取差别相。”唯识论三曰:“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善知识解说:
感情和理性相互掺杂都差不多的人,无法飞生也不堕入恶道,而会再次投生于人间
如果思想明朗,这种人就比较聪慧;如果容易堕入情绪和幽暗,这种人就比较愚钝)
-- [经文] --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末学解说]▪
情绪多思想少,就会轮回进入畜生类受生,情重会投生为毛群,情轻会投生为羽族。
情绪纠结多过理性思维,这类死后会投生变成畜生(横生就是畜生)
业力比较重的就变成长毛、地上跑的动物,比较轻的就变成能飞、长羽毛的鸟类)
-- [经文] --
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
身为饿鬼 ,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末学解说]▪
七分情绪三分思想,就会下沉至水轮,生于火烧之时,承受水气猛火。
投身为饿鬼,一直被火焚烧,被水淹死,不吃不喝,要经受百千劫的时间。
注解:
【水轮】:(术语)成立世界四轮之一。空轮上有风轮,此风论上,光音天之雨,生深十一亿二万之水层,是名水轮。此水轮之上层凝结,即金轮际也。九山八海,安立于此金轮上。见俱舍论十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轮】:世界是建立在五轮之上,依俱舍论等的说法,世界之最下层为虚空论(即虚空),其上为风轮(即大气层)、水轮(即大海洋)、金轮(又名金刚轮,指世界初凝结时一些固体的物质,金刚义即坚固),到金刚轮的边际,就是地轮(即大地),再上便是九山八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善知识解说:
这类就是变成饿鬼道的众生了,这类鬼类众生没有福慧,所以严重受苦)
-- [经文] --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
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末学解说]▪
九分情绪一分思想,就会沉下至火轮,身体进入到风火相交之地。
轻者堕入有间,重者堕入无间,二种地狱。
注解:
【火轮】:(术语)旋火轮之异名。回转火作轮形者。此虽见轮形,然无轮之实体。以譬有为法之念念相续,虽见有种种之形,然无其实体也。楞伽经二曰:“譬如火轮非轮,愚夫轮想,非有智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间】:为“无间”之对称。间,间杂或间隔之义。有间,即指各种心识作用互相间杂,或指时间及空间上之间隔。如往生论注卷上所谓之“有间心”,又如日僧法然之“选择本愿念佛集”所说修杂行者对阿弥陀佛之忆念常间断,故称有间。凡此,皆含有时间间隔之意。FROM:【佛光大辞典】
【无间】:(界名)梵语阿鼻Avici,译曰无间。如无间地狱,无间修,等无间缘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善知识解说:
当然,这就是地狱众生,地狱也是有各种不同种类和次第
读者可随《楞严经》继续往下阅读,就能更仔细的明白地狱和六道轮回(包含天界的各种情况)的各种情况)
-- [经文] --
纯情即沉,入阿鼻狱。
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循造恶业,虽则自招 ,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末学解说]▪
纯粹都是情绪就会完全下沉,堕入阿鼻地狱。
如果下沉于心中,有诽谤大乘,毁坏佛之禁戒,欺诈诬妄宣说佛法,虚假贪图信者之施物,滥竽充数享受信者之恭敬,五逆十重的业障,更要堕入十方阿鼻地狱。
这些循环所造的恶业,虽然是自作自受 ,在共同的业力果报之中,各自兼有其原因和境地。
注解:
【阿鼻】:(界名)Avi^ci,又作阿鼻旨。译曰无间。无间地狱是也。涅槃经十九曰:“阿者言无,鼻者名间,间无暂乐,故名无间。”受苦无间断之义。八大地狱之一。是最苦处。极恶之人堕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乘】:
(术语)Mana%ya%na,梵语摩诃衍,译言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十二门论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十住(第一发心住内,包括十信,由凡夫修十信成就,须经一万大劫)┐资
初 │十行 ├粮
僧 │十回向────────────────────────────┘位
只─┤ 暖──────────┐四寻思观──────────────┐
劫 │ 顶──────────┘ │加
│ 忍──────────┐ ├行
└ 世 第一───────┘四如实智──────────────┘位
┌入心────────────────通达位(即见道位)
┌初地─┤住心───────────┐
│ └出心 │
│二地 │
二 │三地 │
僧─┤四地 │
只 │五地 │
劫 │六地 ├修习位(即修道位)
└七地 │
│
三 ┌八地 │
僧─┤九地 │
只 │十地 │
劫 └等觉───────────────┘
妙觉────────────────────────────究竟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信施】:(术语)谓信者之施物也。观佛经五曰:“虚食信施以此因缘食诸铁丸。”涅槃经十一曰:“宁以此口吞热铁丸,终不敢以毁戒之口食信心檀越饮食。”资持记下三之三曰:“信奉者故曰信施。”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逆】:又作五逆罪。即五重罪。指罪大恶极,极逆于理者。有大乘五逆、小乘五逆之分。
(一)小乘五逆(单五逆)指:害母(梵 ma^tr!-gha^ta,又作杀母)、害父(梵 pitr!-gha^ta,又作杀父)、害阿罗汉(梵 arhad-gha^ta,又作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梵 tatha^gatasya^ntike dus!t!a-citta-rudhirotpa^dana,又作出佛身血)、破僧(梵 sam!gha-bheda,又作破和合僧、斗乱众僧)等五者。前二者为弃恩田,后三者则坏德田,故称五逆、五重罪。以其行为将成为堕无间地狱之因,故亦称五无间业(梵 pan~ca anantarya-karma^N!i),略称五无间或五不救罪。分别而言,前三者指故意杀害父、母、阿罗汉。破和合僧复分为二,离开原来所属之教团,而成立新教团,行布萨、羯磨等事,称破羯磨僧;若立异师异说,而另组教团,则称破法轮僧。此外,俱舍论卷十八载,五无间同类业(梵 pan~ca upa^nantari^ya^N!i),又作近五无间、五无间同分、近五逆、类似五逆。即与上述之五无间业同类之五种罪业,指:污母阿罗汉尼(梵 ma^tur arhantya^ du^s!aN!am)、杀住定地菩萨(梵 niyatabhu^misthitasya bodhisattvasya ma^raN!am)、杀有学圣者(梵 s/aiks!asya ma^raN!am)、夺僧合缘(梵 sam!gha^yadva^raharaN!am)及破窣堵波(梵 stu^pabhedanam)。
(二)大乘五逆(复五逆),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举出五大根本重罪,即:(1)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之物。或教唆他人行此等事,而心生欢喜。(2)毁谤声闻、缘觉以及大乘法。(3)妨碍出家人修行,或杀害出家人。(4)犯小乘五逆罪之一。(5)主张所有皆无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不畏后世果报,而教唆他人行十恶等。
慧沼于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中,将小乘五逆中之杀父、杀母合为一项,再加上诽谤正法(佛法)一项,而成立三乘通说之五逆。
关于五逆罪之轻重,大乘义章卷七说杀父最轻,杀母次轻,杀阿罗汉罪复转重,出佛身血转转弥重,破和合僧最重。(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四分律卷四十六、十诵律卷三十六、俱舍论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九、顺正理论卷四十三、瑜伽论记卷三上、卷五、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四、俱舍论光记卷十八)FROM:【佛光大辞典】
【十重罪】:(名数)与十恶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恶】:﹝出法界次第﹞ 恶即乖理之行。谓众生触境颠倒,纵此惑情,于身口意,动与理乖,成此十恶也。
[一、杀生],杀生者,谓自杀,亦教人杀,断害一切众生之物命也。
[二、偷盗],偷盗者,谓窃取他人一切财物也。
[三、邪淫],邪淫者,谓非己妻妾,而行欲事也。
[四、妄语],妄语者,谓好造虚言诳惑他人也。
[五、两舌],两舌者,谓向此说是,向彼说非;或向彼说此,向此说彼,而使彼此乖诤也。
[六、恶口],恶口者,谓言语粗犷,毁辱他人,令其受恼也。
[七、绮语],绮语者,谓乖背真实,巧饰言辞,令人好乐也。
[八、贪欲],贪欲者,谓于顺情之境,贪着乐欲,心无猒足也。
[九、嗔恚],嗔恚者,谓于违情之境,不顺己意,心生忿怒也。
[十、邪见],邪见者,谓拨无因果,行邪见道心,无正信也。(拨者,绝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26 11:34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26 16:40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
-- [经文] --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
▪[末学解说]▪
阿难!这些都是种种众生自身造业所招感的业果,造十种习气的原因,受与六根相交的果报。
注解:
【十习因】:指招感未来地狱果报之十种习因。又作十习、十因十果。习,习续之义。习续前念的善、恶、无记之因,而招感后念的善、恶、无记之果,乃至习续前世善、恶、无记之因,而招感后世善、恶、无记之果。故一前一后,在前为因,在后为果。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列举出能招感未来地狱果报之十种习因,即:(一)淫习因,淫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气现前,二习相燃,故感受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二)贪习因,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搅不止,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二习相凌,故感寒冰地狱之报。(三)慢习因,慢习交凌,发于相恃,驰流不止,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故有血河毒海融铜灌吞之报。(四)嗔习因,嗔习交冲,发于相忤,故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人衔冤,杀气飞动,受此业之感故有宫割斩斫等报。(五)诈习因,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故有绳木绞挍,如水浸田,草木生长,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挝棒等报。(六)诳习因,心起欺罔而不止,飞心造奸,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如尘随风扬,各无所见,故受没溺腾掷飞坠漂沦等报。(七)冤习因,冤习交嫌而起冲恨,如阴毒之人怀毒恶之心,故受业感而有投掷擒捉击射之报。(八)见习因,执己之邪见以是非其事,而产生违拒,故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等报。(九)枉习因,起诬谤、枉屈良善,由此业之感,故受拘押按捺迫蹙其体、沥漉其血等报。(十)讼习因,因诤讼交喧而生隐覆之心,故有业镜之火珠披露宿业对验等报。(首楞严经会解卷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六报】:指见报、闻报、嗅报、味报、触报、思报等六种果报。乃六识造业所招感之恶报,而由六根交起者。又作六交报。出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一)见报,谓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世界,亡者神识飞堕乘烟,入无间地狱。又分明见、暗见二相。(二)闻报,谓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地狱。又分开听、闭听二相。(三)嗅报,谓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涌出,入无间地狱。又分通闻、塞闻二相。(四)味报,谓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地狱。又分吸气、吐气二相。(五)触报,谓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有出路,亡者神识见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槊,驱入城门,向无间地狱。又分合触、离触二相。(六)思报,谓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堕无间地狱。又分不觉、不迷二相。(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卷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云何十因?
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
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末学解说]▪
是哪十种原因呢?
阿难!一是、淫欲习气交接,引发于相互摩擦。不停的相互摩擦,所以有了火光猛烧,在其中间发动;
如同人用手自己相互摩擦触碰,就会有暖相显现。淫欲习气相燃,就会招感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把行淫称为欲火(淫欲之热情,犹如火能烧众生心)。菩萨见到淫欲之习气,如同见到火坑一样要避开。
注解:
【淫习因】淫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气现前,二习相燃,故感受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
【欲火】:即淫欲之热情,犹如火能烧众生心;或以淫欲心如火不可遏止,故称欲火。欲又作欲。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三下):“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法苑珠林卷四十四)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
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
二习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末学解说]▪
二者、贪爱习气交计,引发于相互吸引。不停的吸引揽集,所以有了积累冰寒而产生的坚冰,在其中间产生冻裂;
如同人用口吸入风中的气息,就会有寒冷的感触。
贪爱习气相侵,就会招感寒冰地狱之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把多求(贪习)称为贪水(贪爱之情能吸引物,又滋长恶法如水)。菩萨见到贪习,如同要避开瘴海一样。
注解:
【贪习因】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搅不止,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二习相凌,故感寒冰地狱之报。
【贪水】:(杂语)贪爱之情能吸引物,又滋长恶法如水。楞严经八曰:“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恃。驰流不息,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
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
二习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末学解说]▪
三者、我慢习气交陵,引发于相互自恃。奔驰向前不停息,所以有了腾空跨越奔流之波,累积成为水。
如同人的口舌自相绵绕品味,因而生出口水。
我慢习气相互鼓动,就有血河毒海融铜灌吞之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把我慢称为饮痴水(愚痴之烦恼,譬如浊水)。菩萨见到慢习,如同要避开巨大的水灾一样。
注解:
【慢习因】慢习交凌,发于相恃,驰流不止,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故有血河毒海融铜灌吞之报。
【灰河】:<一>比喻烦恼。据杂阿含经卷四十三载,灰,指欲觉、恚觉、害觉等三恶不善觉;河,指欲爱、色爱、无色爱等三爱。此等觉爱烦恼,障闭众生之心性,使其受到诸种苦恼,犹如置身于灰河中,受诸苦痛而随流漂没。
<二>地狱名。为十六游增地狱之一。(长阿含卷十九世记经地狱品)((参见:十六小地狱)383)FROM:【佛光大辞典】
【痴水】:(譬喻)愚痴之烦恼,譬如浊水。楞严经八曰:“十方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四者、瞋习交冲,发于相忤。
忤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金。
如是故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钺、枪锯;
如人衔冤,杀气飞动。
二习相击,故有宫割、斩斫、锉刺、槌击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瞋恚,名利刀剑 。菩萨见瞋,如避诛戮。
▪[末学解说]▪
四者、嗔恚习气交冲,引发于相互背反抵触。
相逆纠结不停息,心中便会发热发火,铸造这股气成为金。
所以有了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钺、枪锯;
如同有人含冤,产生杀气。
嗔恚习气相互撞击,就有了宫割、斩斫、锉刺、槌击之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把瞋恚称为刀剑。菩萨见到瞋习,如同要避开杀戮一样。
注解:
【嗔习因】嗔习交冲,发于相忤,故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人衔冤,杀气飞动,受此业之感故有宫割斩斫等报。
-- [经文] --
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
如水浸田,草木生长。
二习相延,故有杻 械枷锁,鞭杖挝棒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狼。
▪[末学解说]▪
五者、奸诈习气交诱,引发于相互调弄。
相互牵引不停止,所以有了绳木、绞校(绞刑。用绳子木捆住身体或某部位。绞紧受刑,苦不堪言);
如同水浸润田地,同时草木也会因此而生长。
奸诈习气相互延续,就有了杻械枷锁,鞭杖挝棒之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把奸伪称为谗贼。
菩萨见到诈习,如同畏惧豺狼一样要避开。
注解:
【诈习因】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故有绳木绞挍,如水浸田,草木生长,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挝棒等报。
-- [经文] --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
诬罔不止,飞心造奸,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
如尘随风,各无所见。
二习相加,故有没溺、腾掷、飞地、漂沦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
菩萨见诳,如践蛇虺。
▪[末学解说]▪
六者、欺诳习气交欺,引发于相互蒙蔽。
相互欺骗不停止,心念飞动想要造奸,所以有了尘土、屎尿,这般不洁不净;
如同尘土随风扬起,无法看到。
欺诳习气相互叠加,就有了没溺、腾掷、飞坠、漂沦之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把欺诳称为劫杀。
菩萨见到诳习,如同要避开踩到蛇类一样。
注解:
【诳习因】心起欺罔而不止,飞心造奸,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如尘随风扬,各无所见,故受没溺腾掷飞坠漂沦等报。
-- [经文] --
七者、怨习交嫌,发于衔恨。
如是故有飞石投砾、匣贮车槛、瓮盛囊扑;
如阴毒人,怀抱畜恶。
二习相吞,故有投掷、擒捉、击射、抛撮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家,名违害鬼。菩萨见怨,如饮鸩酒。
▪[末学解说]▪
七者、怨恨习气交嫌,引发于相互怨恨。
所以有了尘飞石投砾、匣贮车槛、瓮盛囊扑;
如同阴毒之人,怀有毒恶之心。
怨恨习气相互吞容,就有了投掷、擒捉、击射、抛撮之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把怨家称为违害鬼。
菩萨见到怨习,如同要避开饮用毒酒一样。
注解:
【冤习因】冤习交嫌而起冲恨,如阴毒之人怀毒恶之心,故受业感而有投掷擒捉击射之报。
-- [经文] --
八者、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戒禁取,邪悟诸业,发于违拒,出生相反。
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如行路人,来往相见。
二习相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鞠、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 。菩萨见诸虚妄偏执,如临毒壑。
▪[末学解说]▪
八者、恶见习气交明,例如执著我及我所等妄见、执行邪戒却以为是正戒的错误见解,各种邪见,引发于相互违背拒绝,产生之时便是相反的。
所以有了王使主吏,证执文籍;如同行路之人,来往时是互相见到的(不是单方面见到一方)。
恶见习气相互交汇,就有了勘问(查问;审问)、权诈(权谋,诈术)、考讯(拷问审讯)、推鞠(审问)、察访(调查访问)、披究(分析研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巧妙的言辞)之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把恶见称为见坑。菩萨见到各种虚妄偏执,如同遇到有毒的沟壑一样要避开。
注解:
【见习因】执己之邪见以是非其事,而产生违拒,故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等报。
【萨迦耶见】:梵语satka^ya-dr!s!t!i 。音译为萨迦耶达利瑟致。萨迦耶,梵语 satka^ya,又作萨迦邪、飒迦耶。迦耶,梵语 ka^ya,聚集之义,意译作身。萨是有之义,又含虚伪、移转之义。见为梵语 dr!s!t!i(达利瑟致)之意译。故萨迦耶见总译作有身见,或译作虚伪身见、移转身见。为五见之一,亦为十随眠之一。即于五蕴和合之体,执著我及我所等妄见。
关于此见之名义,因诸部派对萨迦耶之“萨”字见解不同,故有诸多异说,兹略述如下:(一)有身见,为说一切有部所立。此部以“萨”为有之义,谓身为五蕴之集合,此五蕴之法体为实有,故称有身;而缘此实有之身,执著我、我所等之妄见,称为有身见。(二)虚伪身见,又作坏身见、伪身见,为经量部所立。此部以“萨”为坏、无常之义,谓身为五蕴之假合,生灭无常,无有实体,故称坏身、虚伪身;而缘此虚伪之身,生起我、我所等之执著妄见,称为虚伪身见、坏身见。(三)移转身见,为大乘唯识宗所立。此宗以“萨”为移转之义,亦即有无不定,或非有似有之义;以“身”为因缘和合依他起性,故谓身为非有非无,称为移转身;而于此移转身上,推度我、我所等之妄见,称为移转身见。
此外,若就萨迦耶见分别缘于五蕴而论,则可以下列二十句以表之,即:先以色蕴而言,可分为四句,第一句为“色即是我,如主”;第二句为“我有色,如璎珞”;第三句为“色即是我所,如僮仆”;第四句为“我在色中,如器”。准此而言,受、想、行、识四蕴亦各有如上之四句,总成二十句。在翻译名义大集(梵 Maha^vyutpatti)中,载有此二十句萨迦耶见之梵名。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八载,萨迦耶见若分别缘于二见(我、我所)、三界、五蕴、九地、十二处、十八界等,则可有一句乃至九三六句之萨迦耶见;然若以相续、世、刹那等之法相以分别之,则有无量之萨迦耶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卷四十九、顺正理论卷四十七、俱舍论卷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八、卷八十七、大乘五蕴论、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卷九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三、俱舍论光记卷十九、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见:五见)1099、“随眠”6351)FROM:【佛光大辞典】
【戒禁取见】:执行邪戒却以为是正戒的错误见解,为五不正见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硙、耕磨;
如谗贼人,逼枉良善。
二习相排,故有押捺、捶按、蹙漉、衡度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 。
菩萨见枉,如遭霹雳。
▪[末学解说]▪
九者、怨枉习气交加,引发于相互诬陷毁谤。
所以有了合山、合石、碾硙、耕磨;
如同诽谤中伤残害良善之人,逼迫冤枉良善。
怨枉习气相互排压,就有了押捺、捶按、蹙漉、衡度之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把怨谤称为谗虎。
菩萨见到枉习,如同要避开遭到霹雳一样。
注解:
【枉习因】起诬谤、枉屈良善,由此业之感,故受拘押按捺迫蹙其体、沥漉其血等报。
-- [经文] --
十者、讼习交喧,发于藏覆。
如是故有鉴见、照烛,如于日中,不能藏影。
二习相陈,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
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末学解说]▪
十者、诤讼习气交喧,引发于相互隐藏覆盖。
所以有了鉴见、照烛;如同日头在正当午,不能藏匿影子。
诤讼习气相互陈宣,就有了恶友、业镜(冥界写取众生善恶业之镜)、火珠,披露宿业(陈述宿世所作善恶之业因),对验(对证检验)之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把覆藏称为阴贼。
菩萨见到讼习,如同要避开顶着高山行走于巨海一样。
注解:
【讼习因】因诤讼交喧而生隐覆之心,故有业镜之火珠披露宿业对验等报。
【业镜】:(杂名)冥界写取众生善恶业之镜也。楞严经八曰:“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净心诫观上曰:“今唯使汝净除业镜客尘曀等。见汝身中少分佛性。”资持记下三之四曰:“正五九月,冥界业镜,轮照南洲。若有善恶,镜中悉现。”伪造之十王经所谓净玻璃镜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火珠】:指塔顶饰物。于塔顶九轮之上,置一宝珠形之饰物,其周围以火焰图案装饰之,称为火珠。((参见:水烟)1491)FROM:【佛光大辞典】
【宿业】:(术语)宿世所作善恶之业因也。长阿含经一曰:“宿世之所成。”顺正理论二十五曰:“行缘识者,显示宿业。”资持记上三之一曰:“宿业所追,致使此生虚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28 18:51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28 18:59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 2小时 )
-- [经文] --
云何六报?
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
云何恶报从六根出?
▪[末学解说]▪
什么是六报(见报、闻报、嗅报、味报、触报、思报等六种果报)呢?
阿难!一切众生,因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造业,所招感相应的恶报,是由六根引出。
为什么恶报从六根而出呢?
注解:
【六报】:指见报、闻报、嗅报、味报、触报、思报等六种果报。乃六识造业所招感之恶报,而由六根交起者。又作六交报。出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一)见报,谓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世界,亡者神识飞堕乘烟,入无间地狱。又分明见、暗见二相。(二)闻报,谓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地狱。又分开听、闭听二相。(三)嗅报,谓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涌出,入无间地狱。又分通闻、塞闻二相。(四)味报,谓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地狱。又分吸气、吐气二相。(五)触报,谓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有出路,亡者神识见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槊,驱入城门,向无间地狱。又分合触、离触二相。(六)思报,谓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堕无间地狱。又分不觉、不迷二相。(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卷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六识】:(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见:一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一者见报,招引恶果。此见业交,则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坠乘烟,入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明见,则能遍见种种恶物,生无量畏。二者暗见,寂然不见,生无量恐。
如是见火,烧听:能为镬汤、烊铜。
烧息:能为黑烟、紫焰。
烧味:能为焦丸、铁糜。
烧触:能为热灰、炉炭。
烧心:能生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末学解说]▪
一是见报(眼识所引),招引恶果。眼见与相应的业力相交,在临终时,先会看见梦火燃烧遍满十方世界,亡者的神识,乘着烟气飞坠,堕入无间地狱。
显现出两种相貌:一者为明处所见,因为能够看到所有的种种恶物,所以产生无量的畏惧。二者为暗处所见,寂静看不见,而生出无量的恐怖。
这样见到的猛火,烧至耳根:能感受为镬汤、烊铜。
烧至鼻根:能感受为黑烟、紫焰。
烧至舌根:能感受为焦丸、铁糜。
烧至身根:能感受为热灰、炉炭。
烧至意根:能有星火迸洒,散遍虚空世界。
注解:
【见报】谓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世界,亡者神识飞堕乘烟,入无间地狱。又分明见、暗见二相。
【寂然】:即指寂静无事之状态,或心中呈现平静澄澈之境地。维摩经卷上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正法华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镬汤地狱】:(异名)煮于镬汤之地狱也。观佛三昧海经五说此地狱有十八镬,一一镬,纵广四十由旬,有七重之铁网,中满沸铁。五百罗刹,鼓大石炭以烧其铜镬,石火焰焰不灭。镬沸上涌如星,化成火轮,还入镬中。毁佛之禁戒,杀生啖肉,烧山野而伤害众生,及焚杀众生者,命终身心热,又冷如冰,欲得大温水而浴,及生于镬中,其身忽消烂,唯余骨在。又见于正法念经七,经律异相五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二者闻报,招引恶果。此闻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开听,听种种闹,精神愗乱。二者闭听,寂无所闻,幽魄沉没。
如是闻波,注闻:则能为责为诘。
注见:则能为雷为吼、为恶毒气。
注息:则能为雨为雾,洒诸毒虫,周满身体。
注味:则能为脓为血,种种杂秽。
注触:则能为畜为鬼 ,为粪为尿。
注意:则能为电为雹,摧碎心魄。
▪[末学解说]▪
二是闻报(耳识所引),招引恶果。耳闻与相应的业力相交,在临终时,先会看见波涛淹没天地,亡者的神识,乘着流水降落,堕入无间地狱。
显现出两种相貌:一是开听,能听到种种闹声,使精神产生昏乱。二是闭听,寂静听不到,幽魄沉没产生无量恐惧。
这样听到的波涛,注入耳根:能感受为被责备、被质问。
注入眼根:能感受为雷鸣怒吼、恶毒之气。
注入鼻根:能感受为雨、雾,或洒满各种毒虫,全身都是。
注入舌根:能感受为脓、血,或各种杂质污秽。
注入身根:能感受为畜生、恶鬼,或粪便、尿。
注入意根:能感受为闪电、雹子,摧毁震碎其心魄。
注解:
【闻报】谓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地狱。又分开听、闭听二相。
-- [经文] --
三者嗅报,招引恶果。此嗅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涌出入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通闻,被诸恶气熏极心扰。二者塞闻,气掩不通,闷绝于地。
如是嗅气,冲息:则能为质为履。
冲见:则能为火为炬。
冲听:则能为没为溺,为烊为沸。
冲味:则能为馁为爽。
冲触:则能为绽为烂 ,为大肉山,有百千眼无量咂食。
冲思:则能为灰为瘴,为飞沙礰,击碎身体。
▪[末学解说]▪
三是嗅报(鼻识所引),招引恶果。鼻嗅与相应的业力相交,在临终时,先会闻见毒气从远近充塞而来,亡者的神识,从地面涌出堕入无间地狱。
显现出两种相貌:一是通闻,被各种恶气熏到干扰心性。二是塞闻,不能吸气,憋闷气绝。
这样闻到的气息,冲入鼻根:能感受为被质疑、被践踏。
冲入眼根:能感受为火焰、火炬。
冲入耳根:能感受为被淹没、被沉溺,或者被烊、被沸。
冲入舌根:能感受为腐烂恶心。
冲入身根:能感受为断裂、破碎,或成为大肉山,有百千眼被无量吸食。
冲入意根:能感受为灰尘、瘴气,或被飞沙礰(古代水田里用的破泥块的农具,像碌碡,有短齿)击碎身体。
注解:
【嗅报】谓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涌出,入无间地狱。又分通闻、塞闻二相。
【肉山】:比丘虚受信众的布施,死后成为一座大肉山,以偿还其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四者味报,招引恶果。此味业交,则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吸气,结成寒冰,冻冽肉身。二者吐气,飞为猛火,焦烂骨髓。
如是尝味,历尝:则能为承为忍。
历见:则能为然金石。
历听:则能为利兵刃。
历息:则能为大铁笼弥覆国土。
历触:则能为弓为箭,为弩为射。
历思:则能为飞热铁,从空雨下。
▪[末学解说]▪
四是味报(舌识所引),招引恶果。舌味与相应的业力相交,在临终时,先会见到铁网,猛烈的火焰强烈炽燃,覆盖遍满世界,亡者的神识,向下穿透挂在铁网上,倒悬其头,堕入无间地狱。
显现出两种相貌:一是吸气,集结成寒冰,身体被冻裂。二是吐气,飞升为猛火,骨髓烧焦溃烂。
这样尝到的味道,经过舌根:能感受为承受忍耐。
经过眼根:能感受为燃烧着的金石。
经过耳根:能感受为锋利的兵刃。
经过鼻根:能感受为大铁笼覆盖国土。
经过身根:能感受为弓、箭,弩、能发射之物。
经过意根:能感受为翻飞的热铁,从空中如雨而下。
注解:
【味报】谓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地狱。又分吸气、吐气二相。
-- [经文] --
五者触报,招引恶果。此触业交,则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复出路,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向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合触,合山逼体,骨肉血溃。二者离触,刀剑触身,心肝屠裂。
如是合触,历触,则能为道为观,为厅为案。
历见,则能为烧为爇。
历听,则能为撞为击,为剚为射。
历息,则能为括为袋,为考为缚。
历尝则能为耕为钳,为斩为截。
历思则能为坠为飞,为煎为炙。
▪[末学解说]▪
五是触报(身识所引),招引恶果。身触与相应的业力相交,在临终时,先会见到大山从四面合并,没有出路,亡者的神识,见到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铁枪长毛,被驱赶进入城门,奔向无间地狱。
显现出两种相貌:一是合触,大山合并逼紧身体,最后至骨肉裂崩血液溃散。二是离触,刀剑触碰身体,心肝被屠杀肢解。
这样身体的触感,经历身根:能感受为被审视,被审判定罪。
经历眼根:能感受为被燃烧、被焚烧。
经历耳根:能感受为被撞击、被刺、被射。
经历鼻根:能感受为被扎起装入袋子,被敲击、被捆绑。
经历舌根:能感受为被耕、被钳夹,被斩断截开。
经历意根:能感受为被下坠、被抛飞,被煎、被炙烤。
注解:
【触报】谓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有出路,亡者神识见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槊,驱入城门,向无间地狱。又分合触、离触二相。
-- [经文] --
六者,思报,招引恶果。此思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坠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不觉,迷极则荒,奔赴不息。二者不迷,觉知则苦,无量煎烧,痛深难忍。
如是邪思,结思:则能为方为所。
结见:则能为鉴为证。
结听:则能为大合石,为冰为霜,为土为雾。
结息:则能为大火车,火船火槛。
结尝:则能为大叫唤,为悔为泣。
结触:则能为大为小 ,为一日中万生万死,为偃为仰。
▪[末学解说]▪
六是思报(意识所引),招引恶果。意识之思与相应的业力相交,在临终时,先会见到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的神识,被吹到上空,乘风翻转落下,堕入无间地狱。
显现出两种相貌:一是不觉,愚痴至极因而荒茫,不停的奔走。二是不迷,能感觉到苦,无量的煎熬,痛苦深邃难忍。
这样横邪之思维,结于意根:能感受为有方向,有处所。
结于眼根:能感受为被鉴别、被证实。
结于耳根:能感受为大合石,冰,雹子,土,雾。
结于鼻根:能感受为大火车、火船、火槛。
结于舌根:能感受为受大声唤地狱之苦,悔恨,哭泣。
结于身根:能变大变小 ,在一日中万次生后又万次死,倒下,仰身。
注解:
【思报】谓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堕无间地狱。又分不觉、不迷二相。(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卷十六)
【大叫唤地狱】: 谓狱卒既将罪人沸汤烹煮已,业风吹活;又捉向热铁鏊中煎熬,痛苦极切,发声大叫,故名大叫唤地狱。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阿难!是名地狱十因六果,皆是众生迷妄所造。
若诸众生,恶业圆造。入阿鼻狱,受无量苦,经无量劫。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则入八无间狱。
身口意三,作杀盗淫,是人则入十八地狱。
三业不兼,中间或为一杀一盗,是人则入三十六地狱。
见见一根,单犯一业,是人则入一百八地狱。
由是众生别作别造,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末学解说]▪
阿难!这些名为地狱的十种因、六种果报,都是因为众生愚痴虚妄所造成的。
如果诸众生,恶贯满盈,这样的人要堕入阿鼻地狱,要受无量的痛苦,经历无量劫的时间。
如果六根各自造业,以及其兼具之外境、兼具之根造业,这样的人则要堕入八种无间地狱。
如果身口意三根造业,做杀生偷盗邪淫之事,这样的人则要堕入十八种地狱。
如果三种恶业不同时兼具,其中可能是一种杀生业,或一种偷盗业,这样的人则要堕入三十六种地狱。
如果只是身口意中的一根,单独造一种业,这样的人则要堕入一百零八种地狱。
虽然众生各作自业,但在世界中有共同的作用而产生共业,妄想的发生,并非本来就有的。
注解:
【恶业】:(术语)乖理之行谓之恶,身口意三者作事,谓为业。俱舍论光记十三曰:“造作为业。”即十恶五逆之所作。四十华严经四十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六波罗蜜经五曰:“无始所造恶业,如大千界所有微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鼻地狱】: (界名)阿鼻为地下之牢狱,故曰地狱。在此地下之最底,余大地狱重叠其上。见俱舍论世间品。止持音义曰:“阿鼻,此云无间。观佛三昧经云:阿言无,鼻言救。成论明五无间:一、趣果无间,舍身生报故。二、受苦无间,中无乐故。三、时无间,定一劫故。四、命无间,中不绝故。五、形无间,如阿鼻纵广八万由旬,一人多人皆遍满故。此五无间,乃造五逆业者报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根】:(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根】: 1、能生的意思。 2、增上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间地狱】: (界名)八热地狱之一。梵云阿鼻旨Avi^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堕于此,一劫之间,受苦无间,故名无间地狱。无间有五种之义:一趣果无间,终此身直堕于彼无间隔也。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断也。三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也。四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也。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身形遍满之而无间隙也(此五义,大部补注以为成实论之说而引之,诸师皆效是,然成实论无此义,于五无间条下辩之)。成实论八曰:“次身受报,故名无间。”(成实论仅此一义耳)。俱舍论十一曰:“此赡部洲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广同前,谓各二万。故彼底去此四万逾缮那,以于其中受苦无间,非如余七捺迦受苦非恒,故名无间。(中略)有余师说,阿鼻旨中无乐间苦,故名无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同分】:(一)不相应法之一︰具称众同分。指有情众生之共通性。小乘以此为十四不相应行之一,大乘以此为二十四不相应行之一。
(二)‘彼同分’之对称︰根、境、识三者各作自业,称为同分(sabha^gah!),不作自业者称为彼同分(tat-s.)。例如眼根取色境,是自业;眼识缘色境,是自业;色境为眼根及眼识所取,是自业。如是,根、境、识相对而作自业的,名为同分;不作自业的,名为彼同分。分谓自己的作用,根、境、识三者同样有自己作用之分,故名同分;又虽非同分,但由于与同分种类相同,故名彼同分。此说取自《俱舍论》卷二等。
此外,旧译《俱舍论》卷二将此同分、彼同分名为等分、非等分;旧译《婆沙论》卷五称其为自分、彼分;《杂心论》卷一说为有分、余有分。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29 17:26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 2小时 )
-- [经文] --
复次阿难是诸众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诸余杂业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
若于本因。贪物为罪是人罪毕。遇物成形名为怪鬼。
贪色为罪是人罪毕。遇风成形名为魃鬼。
贪惑为罪是人罪毕。遇畜成形名为魅鬼。
贪恨为罪是人罪毕。遇虫成形名蛊毒鬼。
贪忆为罪是人罪毕。遇衰成形名为疠鬼。
▪[末学解说]▪
再有,阿难,若是诸众生不是破坏戒律仪规,触犯菩萨戒,毁坏佛涅槃。而是其他的杂恶业,则要经历数劫地狱烧燃,偿还其罪业后再变成各种鬼形。
若是本因。因为贪爱外物而造作的罪业,当此人的罪业(在地狱)偿还完毕,遇到物而成的鬼形,名为怪鬼(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
因为贪爱色欲而造作的罪业,当此人的罪业(在地狱)偿还完毕,遇到风而成的鬼形,名为魃鬼。
因为贪爱惑乱于人而造作的罪业,当此人的罪业(在地狱)偿还完毕,遇到畜类而成的鬼形,名为魅鬼。
因为贪爱嗔恨而造作的罪业,当此人的罪业(在地狱)偿还完毕,遇到毒虫而成的鬼形,名为毒鬼。
因为贪爱回忆忿恚而造作的罪业,当此人的罪业(在地狱)偿还完毕,遇到人年灾命衰者入其身而成的鬼形,名为疠鬼。
注解:
【怪鬼】: 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魃鬼】: 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魅鬼】: 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狐狸等精,能魅惑人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疠鬼】: 谓此鬼宿因多嗔,心常忿恚,故受此报;遇人年灾命衰者,便入其身,兴诸苦恼,如疠疫、傅尸、骨蒸之类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贪慠为罪是人罪毕。遇气成形名为饿鬼
贪罔为罪是人罪毕。遇幽为形名为魇鬼。
贪明为罪是人罪毕。遇精为形名魍魉鬼。
贪成为罪是人罪毕。遇明为形名役使鬼。
贪党为罪是人罪毕。遇人为形名传送鬼。
阿难是人皆以纯情坠落。业火烧干上出为鬼。
此等皆是自妄想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妙圆明本无所有。
▪[末学解说]▪
因为贪爱傲慢而造作的罪业,当此人的罪业(在地狱)偿还完毕,遇到气而成的鬼形,名为饿鬼。
因为贪爱欺罔而造作的罪业,当此人的罪业(在地狱)偿还完毕,遇到幽暗而成的鬼形,名为魇鬼。
因为贪爱邪见而造作的罪业,当此人的罪业(在地狱)偿还完毕,遇到精灵而成的鬼形,名为魍魉鬼(木石之怪)。
因为贪爱冤枉无辜而造作的罪业,当此人的罪业(在地狱)偿还完毕,遇到明而成的鬼形,名为役使鬼。
因为贪爱争讼而造作的罪业,当此人的罪业(在地狱)偿还完毕,遇到人而成的鬼形,名为传送鬼。
阿难,这些人都是因为纯情(
全都是情绪、情感)而堕入地狱,受恶业之火烧干之后,生出地狱成为鬼。
这些都是源自妄想之业障所招引来的恶果。若是能够证悟了菩提则会恢复光明本性殊妙圆满,根本不会有这一切。
注解:
【饿鬼】:谓此鬼宿因多慢,内无实德,空腹高心,陵人傲物,故受此报;寓气为质,不逢饮食,常困饥虚,是名饿鬼。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魇鬼】: 谓此鬼宿因多诳,常怀异谋,诈现有德,欺罔于人,故受此报;凭虚托暗,迷惑昏睡之人,是名魇鬼。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魍魉鬼】:谓此鬼宿因邪见,妄生执着,自谓明悟,故受此报;寓山川以托其形,为木石之怪,是名魍魉鬼。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役使鬼】: 谓此鬼宿因多枉,劳心役思,常行不正,挠害无辜,故受此报;寓明显境,托以成形,而为担沙、负石、走使之类,是名役使鬼。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传送鬼】: 谓此鬼宿因争讼,藏覆己罪,为人所讼,故受此报;托附于人,传送吉凶福祸之言,是名传送鬼。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阿难鬼业既尽。则情与想二俱成空。方于世间。
与元负人,怨对相值。身为畜生,酬其宿债。
物怪之鬼物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枭类。
风魃之鬼风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咎征一切异类。
畜魅之鬼畜死报尽。生于世间多为狐类。
虫蛊之鬼虫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毒类。
衰疠之鬼衰穷报尽。生于世间多为蛔类。
受气之鬼气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食类。
▪[末学解说]▪
再有,阿难,成为鬼形的罪业偿还尽了。则情感与思想二者就都空了。方能够来到世间。
与原先所负之人,冤家相逢。又投身为畜生,继续偿还其宿世之债。
遇物成为怪鬼的,其托附之物消失,业报偿尽后。投生于世间多数成为枭类。
遇风成为魃鬼的,其托附之风消失,业报偿尽后。投生于世间多数成为咎征(过失的报应;灾祸应验)的一切异类。
遇畜生成为魃鬼的,其托附之畜生死了,业报偿尽后。投生于世间多数成为狐类。
遇毒虫成为蛊毒鬼的,其托附之毒虫灭亡了,业报偿尽后。投生于世间多数成为毒类。
遇衰疠成为疠鬼的,其托附之衰疠消失,业报偿尽后。投生于世间多数成为蛔类。
遇气成为饿鬼的,其托附之气消失,业报偿尽后。投生于世间多数成为食类。
注解:
【宿债】:宿世所负之债。即在过去世所造恶业负有往后当须偿还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慧可章之注(大五一·二二一上):“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偿宿债。”((参见:宿善)4511)FROM:【佛光大辞典】
【鬼业】:谓鬼方出罪所,游于人间,以余业力,煎灼此泉,以偿宿债。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绵幽之鬼幽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服类。
和精之鬼和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应类。
明灵之鬼明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休征一切诸类。
依人之鬼人亡报尽。生于世间多于循类。
阿难是等皆以业火干枯。酬其宿债傍为畜生。此等亦皆自虚妄业之所招引。
若悟菩提。则此妄缘本无所有。如汝所言宝莲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
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自来受。
菩提心中皆为浮妄虚想凝结。
遇幽暗成为魇鬼的,其托附之幽暗消失,业报偿尽后。投生于世间多数成为服类。
遇精怪成为魍魉鬼的,其托附之因缘消失,业报偿尽后。投生于世间多数成为应类(应时节而去留)。
遇明成为役使鬼的,其托附之明境灭尽,业报偿尽后。投生于世间多数成为休征(吉祥的征兆)一切诸类(祥麟嘉凤之类)。
遇人成为传送鬼的,其托附之人死亡,业报偿尽后。投生于世间多数成为循类(猫狗等循良家畜之类)。
阿难,这些众生都是由业报之火烧干烤枯后。还要偿还其宿债而成为畜生的。这些也都是众生自己虚妄造业所招感的业果。
如果能证悟菩提,那么这些虚妄恶缘从根本上就不会有。比如你所说的宝莲香等。以及琉璃王、善星比丘。
这样的恶业是自己本身引发造作的。并非是从天而降的,也不是从地冒出的。更不是人为施予的。是自己的妄念所招感的,所以还是要自己来承受这些果报。
在菩提心(求正觉之心)中,这些全是浮妄、虚想凝结而成的。
【宿债】:(术语)宿昔之负债也,宿世所作之恶业,未赎苦果也。楞严经六曰:“是人此始宿债,一时酬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琉璃王】: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儿子,嗣王位后,便率兵消灭迦毗罗卫国的释种,涅槃经叫他琉璃太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星】: (传说)是佛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经,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禅定,谓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为无涅槃之法,起因果拨无之邪见,且向佛起恶心,生堕无间地狱,因之称曰阐提比丘。阐提者,一阐提之略,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也,又称曰四禅比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术语)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次阿难从是畜生酬偿先债。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众生还复为人返征其剩。
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则于人中不舍人身酬还彼力。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彼余直。
阿难当知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偿足自停。如于中间杀彼身命或食其肉。
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寝。
汝今应知彼枭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顽类。
彼咎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愚类。
彼狐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佷类。
彼毒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庸类。
彼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微类。
▪[末学解说]▪
再有,阿难,转生为畜生道偿还先前的宿债。如果被偿还者过多获取了应偿还的。那么偿还者还要再投生为人,返过来征回其所多偿还的部分。
如果自身有功力同时兼有福德。那么就会在人道中住留为人形,以此来酬还业力。如果没有福德者,还会变为畜生偿还,直到拉平。
阿难,应当要知道,如果是用钱财物品,或者劳役其力,偿还足了,宿债自然就会停止了。
如果在这中间又杀害众生性命或者食其肉。这样就会乃至在微尘数劫的时间里,互相食啖、互相杀害,犹如车轮不停的转轮,上上下下没有停息休止的时候。除非能够在正定离尘寂静止定的奢摩地中,或者值遇佛陀出世,否则不会停止安歇。
你现今要知道,那些成为枭类的众生,偿还完业报后会恢复其形,投生于人道中,参合在愚顽的一类人中。
那些成为咎征(过失的报应;灾祸应验)异类的众生,偿还完业报后会恢复其形,投生于人道中,参合在怪异的一类人中。
那些成为狐类的众生,偿还完业报后会恢复其形,投生于人道中,参合在庸俗之辈一类人中。
那些成为毒类的众生,偿还完业报后会恢复其形,投生于人道中,参合在凶狠残暴的一类人中。
那些成为蛔类的众生,偿还完业报后会恢复其形,投生于人道中,参合在卑微一类人中。
注解:
【宿债】:(术语)宿昔之负债也,宿世所作之恶业,未赎苦果也。楞严经六曰:“是人此始宿债,一时酬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奢摩他】: 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而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体真止者,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彼食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柔类。
彼服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劳类。
彼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文类。
彼休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明类。
彼诸循伦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达类。
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皆无始来,业计颠倒,相生相杀。不遇如来,不闻正法。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此辈名为可怜愍者。
▪[末学解说]▪
那些被食用类的众生,偿还完业报后会恢复其形,投生于人道中,参合在柔弱的一类人中。
那些被作为服饰类的众生,偿还完业报后会恢复其形,投生于人道中,参合在劳苦的一类人中。
那些顺应时节而生之类的众生,偿还完业报后会恢复其形,投生于人道中,参合在文思之辈的一类人中。
那些成为休征(吉祥的征兆)类的众生,偿还完业报后会恢复其形,投生于人道中,参合在聪明的一类人中。
那些成为循类的众生,偿还完业报后会恢复其形,投生于人道中,参合在通达的一类人中。
阿难,这些众生都是偿还完宿债恢复其形投生于人道中的。他们都是无始以来,因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产生恶业,相互应生相互杀害。无法值遇如来,无法听闻正法。在烦恼之中不停流转沉沦,不能解脱。这些众生,是可怜悯者。
注解:
【宿债】:(术语)宿昔之负债也,宿世所作之恶业,未赎苦果也。楞严经六曰:“是人此始宿债,一时酬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颠倒】:(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劳】:(术语)烦恼之异名。贪嗔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5-31 16:16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5-31 16:19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 1 小时 )
-- [经文] --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
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靠特殊食材,提升精气神, 达到养生长寿, 因为地气重, 所以无法飞升, 因为别得生理, 长寿千岁, 所以称为仙
靠植物药材,提升精气神, 达到养生长寿
靠炼丹,吃这些金丹,提升精气神, 达到养生长寿
靠练习外在动功和静功,提升精气神, 达到养生长寿, 例如, 拳脚功夫,和气功打坐
靠津液吐纳,提升精气神, 达到养生长寿
靠采气练气,吸收日月精华来提升精气神, 达到养生长寿, 例如, 吸收树气, 地气, 或对天地灵石采气, 或晚上对月光采气
阿难,又有众生在人道时不按照自性正觉(真正的觉悟)修行定慧的正三昧。而是怀有妄念修行其他法门。
以各种妄想形成固定之形,游历于山林之中,或者人所不能到达之处,这类众生共有十种仙。
阿难,那些众生,通过服用食物,坚固其形不停息。由食物之道达成目的,名为地行仙。
通过黄精松柏之类的草木,坚固其形不停息。由医药之道达成目的,名为飞行仙。
通过服食金丹,坚固其形不停息。由化形易骨达成目的,名为游行仙。
通过修习阴阳动静,坚固其形不停息。由调气固精达成目的,名为空行仙。
通过咽纳津液,坚固其形不停息。由水润之功能达成目的,名为天行仙。
通过吞吸日月精华,坚固其形不停息。由吸纳精粹达成目的,名为通行仙。
注解:
【正觉】: 1、真正的觉悟。 2、成佛叫做正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 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又云正心行处。谓众生心行,从无始来,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地行仙】: 谓其服食药饵,能驻一期之寿,而不能轻举,故名地行仙。(一期者,从生至死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飞行仙】: 谓其餐食黄精松柏之类,久而身轻,故名飞行仙。(黄精,药名;松柏者,谓松柏之叶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行仙】: 谓其久服还丹,化形易骨,游戏人间,故名游行仙。(还丹者,谓神仙九还之丹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空行仙】: 谓其乘阴阳动静,调气固精,腾身履空,故名空行仙。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天行仙】: 谓其能鼓天池,咽津液,不交世欲,故名天行仙。(天池,即口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通行仙】: 谓其吞吸日月精华,作意存变,以延身命,岁久功成,遂有异见,通世物情,故名通行仙。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
斯亦轮回 ,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靠咒术和禁戒提升精气神, 达到养生长寿
靠忆念观想,提升精气神, 达到养生长寿
靠男女行淫双修,采阴补阳之术,提升精气神, 达到养生长寿
靠精通大自然变化之术天地运行之气, 顺应变化来提升精气神, 达到养生长寿, 例如刘伯温和诸葛孔明,通晓五行之术
通过修习咒术禁戒,坚固其形不停息。由咒语法术达成目的,名为道行仙。
通过修习系念一境,坚固其形不停息。由澄凝精思达成目的,名为照行仙。
通过修习采阴助阳,坚固其形不停息。由摄卫精气达成目的,名为精行仙。
通过修习大自然变化之术、天地运行之气,由运想化理达成目的,名为绝行仙。
阿难!此等众生都是在人道中时修炼其心,没有修行自性正觉,另求长生之理,可以让寿命维持千万岁,休养安止于深山或大海岛,与人世隔绝。
这些众生还是没有出离生死轮回,还在随其虚妄之念流来转去,如果不修行正知正觉的如来三昧,仙道报尽后,还是会散入各道不断轮转堕落的。
注解:
【道行仙】: 谓其能以咒术持身,术力成就,故名道行仙。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照行仙】: 谓其能系念一境,澄凝精思,积久功成,照用显发,故名照行仙。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精行仙】: 谓其内以坎男离女为匹配,外即采阴助阳,摄卫精气,故名精行仙。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绝行仙】: 谓其存想世间有为功用,运想化理,超绝世间,故名绝行仙。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正觉】: 1、真正的觉悟。 2、成佛叫做正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想】: 妄想者,分别虚妄之念也。谓由前名、相二法,起分别心;认假名为自己,执幻相为本身,则有心、心数法,种种攀缘,是为妄想也。(心即心王,心数法即受想行等法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流转】:在六道之中,流来转去,不停的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趣】:趣向的意思,众生受报,皆由因趣果,故六道又名六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6-1 15:48
(接续楼上)
-- [经文] --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 ,名四天王天。
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 ,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
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 ,名兜率天。
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阿难!世间有众生不求常住之法(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还不能舍弃妻妾恩爱之情。但在邪淫中,心念能够不流散放逸,自性能够清澈而生出光明。命终之后,能与日月相邻,这一类,名为四天王天。
有众生对自己的妻房,爱欲淡薄。但在净居时,还不能全部断除。命终之后,能超过日月光明,居住于人间之顶,这一类,名为忉利天。
有众生每逢淫欲之时短暂相交,之后不会思慕忆念;在人间时,动(念)少静(心)多。命终之后,能在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的光明,向上照射都照射不到。这类人等,自身就有光明。这一类,名为须焰摩天。
有众生一切时候都是寂静的,但对需要有身体接触(夫妻正常房事)的,还不能违背拒绝。命终之后,会上升精深微妙,不会与下届各种人天之境相接;乃至劫坏,三灾(火水风三灾)都不会再经历。这一类,名为兜率天。
有众生自己本没有淫欲之心,因为需回应你,所以行(房)事,在横躺时,如同嘴里咀嚼蜡烛一般。命终后,会生于超越度化之地(往生净土),这一类,名为乐变化天。
有众生没有世间之心,与世间众生行事(夫妻正常房事),在行事相交之时,能够完全超越超脱。命终之后,能够出离超越化无化境,这一类,名为他化自在天。
阿难!这就是六类天人。身形虽然已经出脱,但其心尚还有交集。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狱,名为欲界。
注解:
【常住】: 1、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楞伽经说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 2、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淫】: 谓非己妻妾而行欲事,故名邪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能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忉利天】: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大智度论云:昔有婆罗门,姓憍尸迦,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憍尸迦为天主,名帝释天,三十二人为辅臣,周围列居,而帝释独处其中。又净名疏云:昔迦叶佛灭后,有一女人,发心修塔,报为天主;有三十二人助修,报为辅臣。君臣合之,为三十三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憍尸迦,又云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三十二人名字,经论不载。据正法念处经所载,三十三天各有住处,谓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旋行天、金殿天、鬘影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那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光天、清净天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焰摩天】:(界名)Ya%ma,欲界天之名。欲界天中第三重之天处。具称须焰摩。略称焰摩。又,旧称炎摩。译曰善时。新称夜摩。译曰时分。宝积经三十七曰:“灭焰摩天宫乃至遍净天所有宫殿。”无量寿经上曰:“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法华文句二之一曰:“忉利上有炎摩,此翻善时。去忉利三百三十六万里,善时上有兜率陀。”
【兜率陀天王】: 梵语兜率陀,华言知足。以其于五欲尘境,能知足故也。谓难胜地菩萨,修行五地法门,集诸功德,多作兜率陀天王。能伏一切外道邪见,令诸众生,住实谛中,诸所作业,念佛法僧,统领天众,常令自他恒念知足,故云兜率陀天王。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乐变化天】:(界名)梵名须涅蜜陀。旧译化自乐天,或化乐天。新译乐变化天,或妙变化天。欲界六天中第五重之天也。自以通力自在变作妙乐而娱乐,故名。智度论九曰:“化自乐者,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言化自乐。”佛地论五曰:“乐变化天,乐自变化,作诸乐具以自娱乐。”俱舍颂疏世品一曰:“乐变化天,于五欲境自变化故。”可洪音义一曰:“妙变化天,乐变化天王也。大智度论云:须涅蜜陀,秦言化乐天,唐言乐变化天。”然玄应师有别释。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乐变化天,五孝切。但此天虽有宝女,于变化者心多爱著,于男亦尔,故以名焉。旧言化乐天,音洛,失之久矣。”即爱乐变化男女之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者,谓假他所化以成己乐故。此天依空而居,即魔王天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六天】: (名数)欲界有六天: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也。他化自在天王多具眷属,为佛道之障碍,故称为第六天之魔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欲界】:三界之一,即有淫欲和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狱等,都属于欲界的范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灾】:劫末所起的三种灾害,有大小的分别,大三灾是世界将毁坏时所起的火水风三灾,小三灾是指在住中劫时,每一小劫中的饥馑、疾疫、刀兵三灾。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八(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6-1 17:0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1 17:06 编辑
(接续楼上) (上楼、本楼用时,共计约 1 小时 40 分钟)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九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
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末学解说]▪
阿难!世间一切所有的修心之人。若不借助修习禅那(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就不会有智慧。
能够控制身体,不行淫欲。不论是行还是坐,都没有淫欲的想法念头。能够不生起贪爱染着之情,不会再留在欲界,这样的众生会顺应心念,投生为色界初禅天的天众。这一类,名为梵众天。
淫欲之习气已经断除,脱离淫欲之心显露。能够对于各种戒律仪轨欢喜信乐、随顺受持。这样的众生立时能具有与梵王一样的福德。这一类,名为梵辅天。
身心殊妙圆满,不缺少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能够清净持守禁戒,加上其光明的觉悟。这样的众生立时能统领梵天的天众成为大梵王。这一类,名为大梵天。
阿难!这三种殊胜次第。一切苦难烦恼都不能影响逼迫。虽然还不是正觉修行的真三摩地之法。但在清净自心之中,已不再生出种种烦恼,名为初禅。
注解:
【禅那】: (术语)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禅定同。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为寄于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次第禅门一上曰:“思惟修者,此可对因。何以故?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故以对修因。”大乘义章十二曰:“上界静法审观方成,名思惟修。”俱舍论二十八曰:“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是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如说心在定能如实了知。”同光记十八曰:“由定寂静慧能审虑。(中略)驮南,此云静虑,旧云禅。或云禅那,或云持阿那,皆讹也。(中略)婆沙八十三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等引为定之异名)。修得此禅那,则死后必生于色界之四禅天。外道为生天而修之。佛者为依此发无漏智而修之。欲成就之。必脱离欲界生得之散心妄念,外道佛法,其揆一也。梵Dhya%na。【又】(河名)Jamna Jnmna,在印度。发源西部喜马拉雅山中。南东流经特里阿固拉阿拉哈巴等处。而会于恒河。长八六○哩。联以运河。以便灌溉。灌域约一一八○○○方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染】:(术语)贪爱染著之情也。烦恼之名。智度论一曰:“自法爱染故,毁訾他人法。”同三十四曰:“爱染无门。”净住子曰:“洗除心垢,六尘爱染。”王维诗曰:“爱染日以薄,禅寂日以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欲界】:(界名)梵名Ka%madha%tu,三界之一。淫欲食欲二欲强有情所住之处,名为欲界。上自六欲天为始,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八大地狱是也。俱舍论八曰:“地狱等四及六欲界,并器世间,是名欲界。”又曰:“欲所属界,说名欲界。”俱舍光记三曰:“欲界欲胜故但言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众天】: (天名)色界之初禅天众分三级,下级之天众云梵众天,犹如国土之庶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乐】: (术语)爱者亲爱,乐者乐欲,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也。唯识论六曰:“爱乐证修世出世善。”净土论曰:“爱乐佛法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随顺】:随之顺之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辅天】:(界名)色界之初禅有三天,第二名梵辅天,大梵天之辅相也。俱舍颂疏世品一曰:“二名梵辅天,卫侍梵王为臣辅翼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梵天】: (天名)Maha%brahman,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慧苑音义上曰:“梵谓梵摩,具谓跋滥摩,此谓清净。”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智度论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论三十一曰:“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没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彼名为尸弃,译言火或顶髻,彼顶上结髻如火,以表入于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禅天,最先生。故自念我无父母,自然而生,我为娑婆世界之主。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王。”大般若经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呼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又常在佛之右边,手持白拂,以对于帝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初禅】: 初禅者,行人先须趺坐调息,从粗住细住,阶欲界定。次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是为未到地定。此定能生初禅,即是初禅方便,亦名未来禅。得此相已,初勿惊恐,亦勿欢喜(惊喜皆能招魔),勿向人说(说则永失不可复得,譬如种树,不可露根)。若于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定心不坏,守护增长。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上发多退,下发多进)。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说十种善法眷属,与动俱起: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如是十种胜妙功德庄严动法,此则略说初动触相。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四月,乃至一年,此事既过,复有余触,次第而发(然亦无定前后)。故名初禅。言余触者,即前动触为一,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沈,七坚,八软。此八与前八虽同,而细分别,不无小异。此十六触,随一发时,悉有十种善法功德眷属。行者因未到地,发如是等诸触功德善法,故名初禅初发。并是色界清净四大,依欲界身中而发。从此舍离欲界五欲五盖(五欲者: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五盖者: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得初禅五支功德(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
一、觉支 初心在缘名觉。谓行者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清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即生身识,觉此色触,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觉支。
二、观支 细心分别名观。谓行者既证初禅功德,即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无诸盖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观支。
三、喜支 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发禅时,乃有喜生,但分别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观心分别,所舍欲界之乐甚少,今护得初禅,利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则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四、乐支 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发初禅时,乃即有乐,但分别喜,动涌心息,则恬然静虑,受于乐触怡悦之快,故名乐支。
五、一心支 心与定一,名为一心。谓行者初证禅时,乃即着定,而心犹依觉观喜乐之心,故有微细之散,若喜乐息,自然心与定一,故名一心支。
若在人中坐禅,得此根本初禅,不失不退,则命终已,随初禅力深浅,必生梵众等之天中,是初禅天因也。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 [经文] --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愁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末学解说]▪
阿难!梵天的第二种境界。统领梵天之众,修习圆满梵行(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能够清净明澄之心不动,寂静湛然生发光明。这一类,名为少光天。
光与光相互交然,照耀无尽之境。能够映照十方世界,周遍一切,如琉璃一般的清澈光明,这一类,名为无量光天。
吸收执持圆满光明,成就教法之体。能够生发光明,净化一切而生清净,应现清净妙用于无尽处。这一类,名为光音天。
阿难!这三种殊胜次第。一切烦忧愁苦都不能影响逼迫。虽然还不是正觉修行的真三摩地之法。但在清净自心之中,种种烦恼已经被调伏,名为二禅。
注解:
【梵行】: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少光天】:色界第二禅天之第一天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量光天】: (界名)色界第二静虑三天中之一。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光明转增量难限,故名无量光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光音天】:(界名)新称极光净天。旧称光音天。色界第二禅之终天也。此天绝音声,欲语时,自口发净光而为言语之要,故名光音。大火灾破坏至色界之初禅天时,下界之众生尽集此天处,待世界再成后至成劫之初,自此天起金色之云而注大洪雨以造初禅天以下至地狱之世界,待世界已成,此天众之福薄者渐渐下生,乃至至地狱界尽见众生(此就大火灾言耳,若大水灾大风灾时,此天处亦破坏,故犹于其上之天处为此事),为胎藏界曼陀罗外金刚院之一众,出此天之众生。玄应音义三曰:“阿波会二天A^bha%svara,此云光音天,亦言极光净天,第二禅第三天也。”经律异相一曰:“光音天,依品云光曜天,语言口出净光无边。”名义集二曰:“光音,口绝言音,光当语故。”佛祖统纪三十一曰:“光音天无觉观语言,以光当语,又此天语时口出净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教体】:(术语)释迦一代教法之体性也。此教体以声为体乎?以名句为体乎?将以心为体乎?以真如为体乎?其他可为教体者,有乎?无乎?诸师之意见各异。慈恩之义林章一本,唯识述记一本,出四重之教体。贤首于起信论义记上出四门之教体。清凉于华严经疏二出十种之教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禅】: 次二禅者,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支功德(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
一、内净支 心无觉观之浑浊,故名内净。谓行者欲离初禅时,种种诃责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静,心与静色法相应,豁尔明静,故名内净支。
二、喜支 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得内静时,即与喜俱发,而喜心未成,次心自庆得免觉观之患,获得胜定内净之喜,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三、乐支 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喜涌之情既息,则怡然静虑,受于内净喜中之悦乐,故名乐支。
四、一心支 心与定一,谓之一心。谓行者喜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渟不动,故名一心支。
名为根本二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光等之天中,是为二禅天因也。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 [经文] --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末学解说]▪
阿难!这样的天人。圆满的光明化成声音,由音声显露殊妙。能够由此生发精进修行,通达寂灭乐(二禅离初禅寻伺之散动,澄心寂静,发深妙之乐也)。这一类,名为少净天。
清净空寂现前,由此引发到无边无际。能够身心轻松安定,成就寂灭乐(二禅离初禅寻伺之散动,澄心寂静,发深妙之乐也)。这一类,名为无量净天。
世界与身心,一切都圆满清净。能够清净功德圆满成就,殊胜现前,归于寂灭乐(二禅离初禅寻伺之散动,澄心寂静,发深妙之乐也)。这一类,名为遍净天。
阿难!这三种殊胜次第。具足了大随顺,身心都得到安稳,获得无量喜乐。虽然还不是正觉修行的真三摩地之法。但心中安稳,已欢喜具足,名为三禅。
注解:
【天人】: 1、天上的人。 2、天道和人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灭乐】: (术语)五种乐之一。(参见: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乐】: (名数)一出家乐,世间之人,多诸惑业烦恼,出家达道,永断此苦也。二远离乐,为色界初禅天之乐。初禅能远离欲界之爱染烦恼,生禅定之喜乐也。三寂静乐,为二禅天之乐。二禅离初禅寻伺之散动,澄心寂静,发深妙之乐也。四菩提乐,成无上道,于法界得自在之法乐也。五涅槃乐,离生死之苦,入于无余涅槃,究竟寂灭之乐也。见华严大疏钞十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少净天】:色界第三禅天之第一天名,因意识享受净妙之乐,故名净,因这种净妙之乐在第三禅天中,此天所得最少,故名少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量净天】:(界名)色界第三静虑三天中之第二。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此净转胜,是难限故,名无量净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遍净天】: (界名)色界第三禅天第三天之名。此天净光周遍,故名。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光音及遍净。”可洪音义一曰:“遍净天,三禅天王也。长阿含云:遍净天王名净智,四臂捉贝,持轮御金翅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禅】: 次三禅者,若于二禅定厌离喜相,入中间禅。从未到地,澄静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慧,四乐,五一心)。
一、舍支 离喜不悔名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种种诃责二禅之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证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为舍,亦名三禅乐。初生时,是乐三界第一,能生心着,心着则禅坏,故须行舍。
二、念支 念名爱念。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将养,则乐得增长,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爱念将养,故名念支。
三、慧支 解知之心名慧。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难得增长,若非善巧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此乐得遍身也。
四、乐支 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将护此乐,乐既无过,则增长遍身,怡悦安快。三禅为最乐,若离三禅,则余地更无遍身之乐也。
五、一心支 心与定一,名曰一心。谓行者受乐心息,则心自与定法为一,澄渟不动也。
名为根本三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净等之天中,是为三禅天因也。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随顺】:随之顺之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安隐】:(术语)与安稳同。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援心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次复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阿难!从是天中有二岐路。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末学解说]▪
阿难!还有这样的天人。身心不再被逼迫,受苦之因已经灭尽。喜乐并非常住,如果长久了必然坏生。苦与乐两种心性,都能同时立即断舍。粗重的习气相继灭除,清净福德之性自生。这一类,名为福生天。
断舍之心圆通融合,胜妙的见解清净。福德不会被从中遮挡,能够获得殊妙的随顺,一直到未来无尽际。这一类,名为福爱天。
阿难!从这层天中有两条分叉路。若是在最初心,能无量清净光明。福德圆满光明,由修行证理而安住。这一类,名为广果天。
若是在最初心,对苦乐都感到厌恶。精进研习断舍之心,连续不断。圆满无穷后成就断舍之道,身心都能消灭。若心中思虑凝固,经过五百劫的时间。这样的人以生灭为本因。不能引发明悟,不生不灭之性。前半劫身心俱灭,后半劫身心又生。这一类,名为无想天。
阿难!这四种殊胜次第。一切世间。各种苦、乐之境,不能动摇。虽然并非是无为之道,还不是真正的不动地(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但是所获得之心,功德作用已经纯熟,名为四禅。
注解:
【天人】: 1、天上的人。 2、天道和人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圆融】:圆通、融合的意思,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众生即本觉,娑婆即寂光等,都是圆融的道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修证】:(术语)修行证理也。像法决疑经曰:“一切众生本是佛,今亦修证还成佛。”传灯录(南岳章)曰:“修证即不无,染污亦不得。”禅源都序上曰:“闻谈因果修证,便推属经论之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福生天】:(界名)色界第四禅天之第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广果天】: (界名)Vr!hatphala,色界第四禅天八天中第三天之名。在第四禅天为凡夫得生之天最胜处,自此已上五天(八天中)称为五净居天。独为圣者之生处。俱舍颂疏八曰:“于色界中,异生生中,此最殊胜故,名广果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想天】:(界名)无想有情之天处也。有部与经部摄之于第四禅之广果天,不立别处,上座部于广果天之上,立无想天之一处,俱舍论五曰:“无想有情居在何处?居在广果。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如中间静虑,名无想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动地】: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禅】: 次四禅者,若于第三禅定,厌离乐法,深见过患,入中间禅。心无散动,得未到地,于后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隐,出入息断,具足四支功德(一不苦不乐,二舍,三念清净,四一心)。
一、不苦不乐支 不苦不乐,中庸之心也。谓行者欲离三禅时,种种因缘,诃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不苦不乐也。
二、舍支 离乐不悔名舍。谓行者既得第四禅,不动真定,则舍三禅难舍之乐,不生悔心,故名舍支。亦云:证四禅不动定时,不应取定起动念心,若心行舍,则无动念之乖也。
三、念清净支 念即爱念。谓行者既得四禅真定,当念下地之过,复念自己功德,方便将养,令不退失,进入胜品,故名为念。亦云:是四禅中,有不动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
四、一心支 心与定一,名一心支。谓行者既得四禅之定,复用舍念将护,则心无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犹如明镜不动,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象皆现。
名为根本四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福生等三天中,是为四禅天因也。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6-2 17:48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1 小时 )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沈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末学解说]▪
阿难!在此中间(四禅天)还有五不还天。在下界中的九品习气,全部都被断尽。苦与乐都没有了,不在下界而居。根据断舍之心,区分众生次第,安置立于相应的所居之处。
阿难!如果苦与乐两种都灭尽,相斗之心不再交集。这一类,名为无烦天。
苦乐之境虽灭,犹存能灭之念。研究此心与境交接之念,无依无处,没有烦恼。这一类,名为无热天。
一心在定,定能发慧,于慧心中,见十方世界圆遍澄凝,再没有世界内外之尘象,也没有心地昏沉之垢。这一类,名为善见天。
范土曰陶,镕金曰铸。以妙精明见陶铸,一切像空,没有障碍。这一类,名为善现天。
究竟群几者,几谓几微,言究尽诸色几微之处也。穷色性性入无边际者,色性所依之性,故云性性,性本无边,若研穷之,则入于无边际矣。这一类,名为色究竟天。
注解:
【五不还天】:(名数)与五净居天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净居天】: ﹝出楞严经﹞ 五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三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据楞严经言,此五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见也。(九品者,欲界思惑三品中,每品又各分上中下三品,故言九品也。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不来即不还,谓不还来欲界受生也。)
[一、无烦天],谓此天苦乐两灭,心境不交,则无烦恼,故名无烦天也。(苦乐两灭者,离欲界苦及色界乐也。心境不交者,心与境不交接也。)
[二、无热天],热即热恼。谓此天机括独行,研交无地,故名无热天也。(机括独行者,机谓弩牙,括与筈同,谓箭所受弦之处,皆取可发之义,以喻于心也。前苦乐之境虽灭,犹存能灭之念,故云机筈独行。至此天中,研究此心与境交接之念,无依无处,则无热恼,故云研交无地也。)
[三、善见天],谓此天于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及一切沉垢,故名善见天也。(十方世界等者,谓一心在定,定能发慧,于慧心中,见十方界圆遍澄凝,更无世界内外尘象,及无心地昏沉之垢也。)
[四、善现天],谓此天精见现前,陶铸无碍,故名善现天也。(精见现前,陶铸无碍者,范土曰陶,镕金曰铸。以妙精明见陶铸,一切像空,无障碍故也。)
[五、色究竟天],谓此天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故名色究竟天也。(究竟群几者,几谓几微,言究尽诸色几微之处也。穷色性性入无边际者,色性所依之性,故云性性,性本无边,若研穷之,则入于无边际矣。)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九品】:(名数)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为九品惑等。而于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为九品之弥陀,其往生之土称为九品之净土等。净影谓四地至六地之菩萨,为上品上生之人。初二三地信忍之菩萨,为上品中生之人。种性以上之菩萨,为上品下生之人。又小乘前三果之圣者,为中品上生。见道已前之内外二凡,为中品中生。见道已前之世俗凡夫,为中品下生。又下品三生皆为大乘始学之人。未可辨其阶降。故唯随于过之轻重,以分三品。天台以习种至解行之菩萨,为上品之人,外凡十信已下,为中品之人,今时悠悠之凡夫,为下品之人。嘉祥亦如净影,谓上上品之无生,为七地,上六品之机,为大小乘之圣人。善导则反之。谓九品悉为凡夫。上品三人,为遇大之凡夫,中品三人,为遇小之凡夫,下品三人,为遇恶之凡夫。以凡夫亦可遂上六品之往生也。其行法及得果,据观经言之,则上品上生者,发三心,又慈心不杀,修诸戒行,诵读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往生即时悟无生法忍。上品中生者,虽不必受持诵读方等经典,而必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往生已后,经一小劫,得无生忍。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经一小劫,住于欢喜地。中品上生者,持五戒八戒等,不造众恶,即时得阿罗汉道。中品中生者,持一日一夜八戒斋,又持沙弥戒具足戒,威仪无缺,往生即得须陀洹,经半劫成阿罗汉。中品下生者,孝养父母,行世之仁慈,命终时,闻阿弥陀佛之本愿及国土之乐事,经一小劫成阿罗汉。下品上生者,虽不诽谤方等经典,而多造众恶,无有惭愧,命终时,闻大乘十二部经之首题名字,又称南无阿弥陀佛,除多劫之罪,经十小劫入于初地。下品中生者,毁犯五戒八戒具足戒,偷僧祇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命终时,闻阿弥陀佛之十力威德,罪灭往生,经六劫而华开,发无上道心。下品下生者,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命终时,至心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经十二大劫而华开,发菩提心。是也。盖此等九品之行法,与观经所说之三福,为开合之异,虽一往配之于各品,而实则各品之行,亦皆通于各品,成九九八十一品,又更成无量无数品也。又此九品与无量寿经所说之三辈,有开合之异说。昙鸾,净影等,谓三辈九品,全为开合之不同,彼之上辈,即此之上品三生,中辈即中品,下辈即下品云。诸经说九品者甚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机括:1.亦作“机栝”。弩上发矢的机件。 2.喻治事的权柄或事物的关键。 3.犹机关。机械发动的部分。 4.计谋;心思。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
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末学解说]▪
阿难!此五不还天。与那四禅天的四位大王。只独有恭敬所闻,还不能知见。
如今在世间的旷野深山中,圣道之场地。都是阿罗汉所安住持守的。是世间中的粗人所不能见到的。
阿难!这十八天,各自独自存在没有交集,逐渐按照次第累计晋升,从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到四禅九天,成为色界。
注解:
【色界】: 色界四禅,共十八天,谓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
一、初禅三天 自此已上,身衣随意,无复男女,但以禅定法喜为食,内有觉观心故,外感火灾所坏。
一、梵众天 超六欲天,远离饮食、淫欲、睡眠三种过患,故名为梵。梵者清净离染之谓也,通而言之,四禅皆名梵天,皆清净故。别而言之,初禅创离欲染,独得梵名。众犹民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民众也。盖以欲界习定,创得初禅,禅力未深,故命终后,生为梵民,身半由旬,寿二十小劫。
二、梵辅天 辅、佐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之辅佐臣僚也。盖以在欲界中,既得初禅,数数修习,禅力渐深。故命终已,得为梵臣,身一由旬,寿四十小劫。
三、大梵天 谓此天是初禅天之主也,名尸弃。劫初先生,劫尽后灭,主领大千世界中之一小世界也。盖以在欲界中,数习初禅,次复诃厌觉观,舍弃初禅,入中间禅。已离觉染,未离观染,名为无觉唯观三昧,于中为求作梵王故。兼修四无量心,故感生此天。身一由旬半,寿六十小劫,但其恒怀大慢,自谓我是一切众生之父,由其为世界主。凡遇佛出,必先请转法轮(觉观亦云寻伺)。
二、二禅三天 内有喜故,外感水灾所坏。
一、少光天 谓此天光明少故,不论人中天上,欲界初禅,但于无觉唯观三昧。不住不着,专精求进,创得无觉无观三昧,入第二禅(从二禅去,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一切皆名无觉无观三昧)。禅力未深,命终得生少光天中。火灾不到,寿二大劫,身二由旬。
二、无量光天 谓此天光明增胜,无限量故。人中天上,数习第二禅力,命终得生此天。寿四大劫,身四由旬,余如前说。
三、光音天 谓此天以光明为语音故,人中天上,深入第二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寿八大劫,身八由旬。
三、三禅三天 内有乐故,外感风灾所坏。
一、少净天 谓此天意识乐受清净故,不论人中天上,梵天光天,但于二禅,不住不着,一心精进,创证第三禅者,命终即生此天。水灾不到,身长十六由旬,寿十六大劫。
二、无量净天 谓此天净胜于前,不可量故。数修第三禅力,命终得生此天。身三十二由旬,寿三十二大劫。
三、遍净天 谓此天乐受最胜,净周遍故。深入第三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身六十四由旬,寿六十四大劫。
四、四禅九天 三灾俱不能到。
一、无云天 自此天以上,云居轻薄,故名无云。不论人中天上,初二三禅,但于三禅,不昧不着,一心精进,创证第四禅者。命终得生此天,果报微妙,宫殿随身,并如云之地,亦所不须,三灾俱不能到。身一百二十五由旬,寿一百二十五大劫。
二、福生天 谓此天修胜福力,而生其中,从因得名。数修第四禅力,命终得生此天。身二百五十由旬,寿二百五十大劫。
三、广果天 谓此天果报广大,无能胜故。深入第四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身五百由旬,寿五百大劫。
此上三天,凡夫所居。
四、无想天 由于人中天上,秉外道邪说,厌患粗想,数修习力,伏除欲界初二三禅贪染,依第四禅,灭除前六识、心、心所法,令不现行,心灭为首,名无想定。得此定也,不退不失,命终即生无想天中。身亦五百由旬,寿亦五百大劫。初生半劫,犹有微想,作意入定,六识不行。共经四百九十九大劫,如其本时习定之相,不动不摇,无所分别。至后半劫,由种子力,想心复生,便从此没,决堕欲界。
此天外道所居。
五、无烦天 谓此天离欲界苦,及色界乐,苦乐两灭,无烦恼故。身千由旬,寿千大劫。但自此而上,更有增进,永不退转,乃三果圣人,杂修有漏无漏禅下品所感而生。谓人先入第四禅已,于此定中,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次起多念有漏心,相续现前。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如是渐渐减至二念无漏,二念有漏。二念无漏时,名杂修加行成满。次起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名为根本成满,以用无漏,夹熏有漏。色定转明,果报转胜,由此资于故业。故命终后,得生此天,自此以去五天,称为五不还天。
六、无热天 谓此天研究心境,无依无处,清凉自在,无热恼故。乃杂修禅中品所感,用前下品根本三心为加行,更引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即生此天。身二千由旬,寿二千大劫,余如上说。
七、善见天 谓此天妙见十方世界圆澄,无尘垢故。乃杂修上品所感,用前六心,皆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资其故业,得生此天。寿四千大劫,身四千由旬。
八、善现天 谓此天空无障碍,精见现前故。乃杂修上胜品所感,用前九心,皆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得生此天。身八千由旬,寿八千大劫。
九、色究竟天 谓此天于诸尘几微之处,研穷究竟故。乃杂修禅上极品所感,用前十二心,皆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均生此天。身一万六千由旬,寿一万六千大劫。
此上五天,名五不还天,为三果圣人所居。
又色究竟中,有摩醯首罗,此翻大自在天。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6-3 16:37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1 小时 )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岐路。
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
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末学解说]▪
又告诉阿难!从顶端的色界边际之处。这中间还有两条岔路。
若在断舍之心能够光明智慧,智慧之光明圆满通达,便能够出离凡尘之界。成就阿罗汉,证入菩萨乘。这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若在断舍之心,能够舍弃厌离而成就。觉悟的身体成为障碍,把这个障碍消除后悟入诸法性空。这一类,名为空处。
各种障碍已经消除,没有障碍没有生灭。在这其中唯独留下的是阿赖耶识(此识能含藏善恶诸法种子,即第八识也)。以及全在末那识(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审察、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中半分微小细密的我执。这一类,名为识处。
空与色既然全部消亡,意识心念也都销灭了。十方世界寂静无事,距离圆满就不远了。这一类,名为无所有处。
意识自性能不动,以灭性深入研究修行。在无尽之中,发散灭性。似乎存在又不存在,似乎灭尽又并非灭尽。这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这等修行无穷空性之空理还没有到达尽头。从不还天修行的圣道修行者。这一类,名为不回心钝阿罗汉。
若是从无想处各种外道天,修行无穷空性,不归自性。有迷惑烦恼,没有正闻智慧。便要堕入轮回。
注解:
【阿罗汉】: (术语)Arha%n^,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之意。三译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智度论三曰:“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破,是名阿罗汉。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又译曰应真,真人。法华文句一上曰:“阿颰经云应真,瑞应云真人。”四果之一。(参见:阿卢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乘】: (术语)五乘之一。修六度之行,圆满二利,而到佛果之乘教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心】: (术语)回转心而由邪入正也。楞严经五曰:“回心今入菩萨位中。”唯识论十曰:“决定回心,求无上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处】: (界名)无色界总无形色,故谓为空处。此有四处之别,曰四空处,又名四无色处。见法界次第上之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识处天】: (界名)无色界之第二色无边处天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所有处】: (界名)无色四处之第三处。修禅定之人,初观空为无边,破空之人,今厌识之无边,观所缘皆无所有,为无所有之解,依此行力所生之处,故名无所有处。从加行之禅定而立名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非想非非想处】:(术语)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楞严经曰:“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按非想非非想处,为无色界第四天,诸天之最胜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经所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者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赖耶识】: 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谓此识能含藏善恶诸法种子,即第八识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赖耶识】: 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以其无法不含,无事不摄故也。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而具有四分,如摩尼珠,体本清净。又如明镜,能含万像。若以染分言之,无明依之而起,结业由之而生,具足烦恼尘劳,变现根身世界,即前七种识境皆是也。若以净体言之,即本觉心源,离念清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也。(四分者,一、相分,即形相。谓此识能变现根身世界及诸法名义、相状,皆由第八识此分而生,如镜中所现之影像也。二、见分。见,即照了之义。谓此识能照烛一切诸法,及解了诸法义理,如镜中之明,能照万像也。三、自证分。自证所具之法,谓此识能持见分、相分,亲证无碍,如镜之圆体,能持其明,能含众像也。四、证自证分。证,即能证之体。自证,即所具之法,能持前自证分、见分、相分,皆不离此分,是第八识本体如镜之背也。梵语摩尼,华言离垢。根身者,即眼等诸根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末那识】: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审察、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著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许多烦恼便是因为末那识的执著而来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然】: (术语)寂静无事之状也。维摩经弟子品曰:“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注曰:“生曰:寂然者,寂静无事之义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
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末学解说]▪
阿难!这些诸天之上,每一种天上之人。与凡夫一样,善恶之业的果报都要偿还酬答,酬答尽了要堕入轮回。
那些天王,就是菩萨。游行于三摩地,修行次第逐渐增进。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修行佛道之路。
阿难。这四空天(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等),身体心念都已灭尽。定性能够示现面前,没有善恶业果报之质爱幻色。轮回从此处终止,成为无色界。
这些都是不修行殊妙正觉光明之心。积累的妄念习气因此而发生,虚妄产生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在这中间妄念会随着七趣(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罗趣)而沉溺。众生各自依从因果归入其类。
注解:
【业果】:由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向】:(术语)或作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大乘义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七曰:“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空天】:又名空处天,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等四天。此四天但有定果色,无业果色,故无身质,又正报无有色蕴,依报亦无国土宫殿,故曰无色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色蕴实相】: 色即质碍之义。谓色是质碍幻色,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色而明真空,是名色蕴实相。(梵语般若,华言智慧。)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色界】: 无色四天:
一、空无边处天 谓此天厌于色身系缚,不得自在,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住空处定。故不论人中天上,初二三四禅中,但除无想五不还天。余修空处定者,若得成就,则命终便生此天。既无色阴,不可说有方隅处所,唯有微细第六意识,所缘无边虚空,为其处也。寿二万大劫。
二、色无边处天 谓此天厌虚空无边,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以识为处故。不论欲界色界空处但修识处定成,命终即生此天。唯以微细第六意识,所缘无边心识,为其处也。寿四万大劫。
三、无所有处天 谓此天厌于识处无边,于是舍识,入无所有处。谓不用前空处识处故,不论欲界、色界、空处、识处,但修无所有处定成,命终即生此天。唯以微细第六意识,所缘非空非色境界,为其处也。其王三昧,名之为乐。寿六万大劫。
四、非想非非想处天 谓此天居无色界之极顶,非无所有处之无想,非识处之有想。唯以极微细第六识,所缘非有非无境界。为其处也,不论欲色二界,空等三处,但修非非想处定成,命终即生此天。寿八万大劫,居三有极顶,更无可进。
钝根阿那含 按经论中,三果圣人,断下四地思尽,得第四禅。于中有二根性,一者乐慧,则修夹熏禅,生五净居(即无烦等五不还天)。二者乐定,则修四空定,生无色界。乐慧根利,即于色界,速出生死。乐定根钝,故于无色界,迟出生死也。此即四空界摄,无别处所,不同净居,别为一有。然虽在无色界,不同凡夫外道,乃受轮回,是故须别明之。
无色界(二十八天阶次)
┌非想处
│无有处
┌────无色四天┤
│ │识处
│ └空处
│ ┌色究竟
│ │善现
│ │善见
│ │无热
│ ┌四禅┤无烦
│ │ │无想
│ │ │广果
│ │ │福生
二十八天┤ │ └无云
│ │ ┌遍净
│色界十八天┤三禅┤无量净
│ │ └少净
│ │ ┌光音
│ │二禅┤无量光
│ │ └少光
│ │ ┌大梵
│ └初禅┤梵辅
│ └梵众
│ ┌他化
│ │化乐
│ │兜率
└────欲界六天┤
│夜摩
│忉利
└四王
(三界系统)
┌一、按部陀 ┐
│二、厢裂 │
│三、阿吒吒 │
│四、阿波波 │
┌一、八寒─┤五、呕喉 │
│ │六、青莲花 │
│ │七、红莲花 │
│ └八、白莲花 │
│ ┌一、等活 │
│ │二、黑绳 │
│ │三、众合 │
│ │四、号叫 │
│二、八热─┤五、大号叫 │
│ │六、炎热 │
│ │七、极炎热 │
│ └八、阿鼻 │
│ ┌一、黑沙 │
│ │二、沸屎 │
│ │三、铁钉 │
┌地狱┤ │四、焦渴 │
│ │ │五、饥饿 │
│ │ │六、铜镬 │
│ │ │七、多铜镬 │
│ │ │八、石磨 │
│ │三、十六 │九、脓血 │
│ │ 游增─┤十、量火 │三
│ │ │十一、灰河 ├恶┐
│ │ │十二、铁丸 │道│
│ │ │十三、釿斧 │ │
│ │ │十四、豺狼 │ │
│ │ │十五、剑树 │ │
│ │ └十六、寒冰 │ │
│ └四、孤独、鬲子、轻系等 │ │
│ ┌一、就形言 羽毛鳞介等 │ │
┌一、四恶趣┤ │二、就依处言 水陆空等 │ │
│ │ │三、就陆地言 有土内山林 │ │
│ │ │ 人所畜养等 │ │
│ │ │四、就昼夜言 有昼行夜行等 │ │
│ │畜生┤五、就强弱言 差别甚远 │ │
│ │ │六、就寿命言 长短无定 │ │
│ │ │七、就胜劣言 罪福迥殊 │ │
│ │ │八、就生出言 胎卵湿化 │ │
│ │ └九、就趣报言 遍五道中 │ │
│ │ ┌一、无财 一、炬口 │ │
│ │ │ 二、针咽 │ │
│ │ │ 三、臭口 │ │
│ │ │二、少财 一、针毛 │ │
│ │ │ 二、臭毛 │ │
│ │ │ 三、大瘿 │ │
│ │饿鬼┤三、多财 一、得弃 │ │
│ │ │ 二、得失┌一、夜叉 │ │
│ │ └ 三、势力┤二、罗刹 │ │
│ │ └三、毗舍阇 ┘ │
│ └修罗┬一、天修罗 二、人修罗 ┐ ├六道
│ └三、鬼修罗 四、畜修罗 │ │
│ ┌一、北俱卢洲 │ │
│ ┌一、四洲┤二、西牛货洲 │ │
│ │ │三、东胜神洲 │ │
│ │ └四、南瞻部洲 │ │
│二、人 ─┤ ┌一、地行 二、飞行 │ │
│ │ │三、游行 四、空行 │ │
┌欲│ └二、十仙┤五、天行 六、通行 │ │
│界┤ │七、道行 八、照行 │ │
│ │ └九、精行 十、绝行 │ │
│ │ ┌一、东方持国 ┐ │ │
│ │ ┌一、四王┤二、南方增长 │ │ │
│ │ │ │三、西方广目 │ │ │
│ │ │ └四、北方多闻 │ │ │
│ │ │ ┌一、善法堂天 │ │ │
│ │ │ │ ┌一、山峰 │ │三│
│ │ │ │ │二、山顶 │ ├善┘
│ │ │ │ │三、善见城 │ │道
│ │ │ │ │四、钵私他 │ │
│ │ │ │二、南八天┤五、俱吒 │ │
│ │ │ │ │六、杂殿 │ │
│ │ │ │ │七、欢喜园 │ │
│ │ │ │ └八、光明 │ │
│ │ │ │ ┌一、波利耶多│ │
│ │ │ │ │二、离险岸 │ │
│ │ │ │ │三、谷崖岸 │ │
│ │ │ │ │四、摩尼藏 │ │
│ │ │ │三、西八天┤五、旋行 │ │
│ │ │二、忉利┤ │六、金殿 │ │
│ │ │ │ │七、鬘形 │ │
│ └三、六欲天┤ │ └八、柔软 │ │
三界┤ │ │ ┌一、杂庄严 │ │
│ │ │ │二、如意 │二│
│ │ │ │三、微细行 │十┘
│ │ │ │四、歌音乐 ├八
│ │ │四、北八天┤五、威德轮 │天
│ │ │ │六、日行 │
│ │ │ │七、阎摩婆罗│
│ │ │ └八、速行 │
│ │ │ ┌一、影照 │
│ │ │ │二、智慧行 │
│ │ │ │三、众分 │
│ │ │ │四、曼陀罗 │
│ │ └五、东八天┤五、上行 │
│ │ │六、威德颜 │
│ │ │七、威德轮 │
│ │ └八、清净 │
│ │三、夜摩 │
│ │四、兜率 │
│ │五、化乐 │
│ └六、他化 │
│ ┌一、初禅 一、梵众 二、梵辅 三、大梵 │
│色│二、二禅 一、少光 二、无量光 三、光音 │
│界┤三、三禅 一、少净 二、无量净 三、遍净 │
│ │ ┌一、无云 二、福生 三、广果 │
│ └四、四禅 ┤四、无想 五、无烦 六、无热 │
│ └七、善见 八、善现 九、色究竟│
└无色界┬一、空无边处 二、识无边处 │
└三、无所有处 四、非想非非想处 ┘
(九地表)
┌五趣杂居地─欲界 ┐
│离生喜乐地┐ │
│定生喜乐地│ │
│离喜妙乐地├色界 ├ 三 界
九 地 ┤舍念清净地┘ │(亦名三有)
(亦名九有)│空无边处地┐ │
│识无边处地│ │
│无所有处地├无色界┘
└非非想处地┘
(二十五有表)
┌四恶趣…………四有┐
┌欲界┤四洲……………四有├十四有┐
│ └六欲天…………六有┘ │
│ ┌初禅┬前二天┐ │
三界┤ │ └大梵─┴二有┐ │
│ │二禅……………一有│ │
│色界┤三禅……………一有├七有 ├二十五有
│ │ ┌前三天┐ │ │
│ └四禅┤无想 ├三有┘ │
│ └那含 ┘ │
└无色界……四无色……………四有 ┘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七趣】: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罗趣。趣是趣向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补特伽罗】: 或福伽罗,或富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诸有情,起惑造业,即为能取。当来五趣,名之为趣。古译为趣向,中阴有情,趣往前生故。俱舍云:未至应至处。应至处,即六趣也。又论云:死生二有中,五蕴名中有,故谓为趣。涅槃云:中有五阴,非肉眼见,天眼所见。瑜伽论:说八种人执,第六名补特伽罗。谓数数取诸趣故,或死于此,能生于彼。正能生者,即是人执。又翻有情,又翻人。大毗婆沙论:佛言:有二补特伽罗,能住持正法,谓说者、行者。若持教者相续不灭,能令世俗正法久住;若持证者相续不灭,能令胜义正法久住。持正法人有二:一持教法者,谓读诵解说经律论等;二持正法者,谓能修证无漏圣道。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莲 时间: 2021-6-4 17:08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6 11:5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1 小时 )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
若于鬼道,以护法力成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末学解说]▪
又对阿难说,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还有四类阿修罗类。
若是在鬼道,以护法之力达成圆通而入空。这类阿修罗从卵而生,被摄入鬼道。
若是在天道中,因福德降低而被贬下坠。其所选择的居处,与日月相邻。这类阿修罗从胎而生,被摄入人道。
有阿修罗之王,执掌持守世界,神力无量无畏。能够与大梵王,以及天帝释(忉利天之主),四天王争夺权力。这类阿修罗因为化生而生,被摄入天道。
阿难!另外还有一类低劣的阿修罗。生于大海中心,深水洞穴口。早上游行于虚空,晚上回归于水中住宿。这类阿罗汉因为湿气而生,被摄入畜生道。
注解: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修罗】:六道之一,华译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译作无端,因其容貌很丑陋。又译作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鬼趣】: (界名)又曰鬼道。鬼神所趣之境土也。五趣之一。俱舍论八曰:“趣谓所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人趣】: (术语)六趣之一。有人类业因者之所趣向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趣】: (界名)六趣之一。与天道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畜生趣】: (术语)六趣之一。有畜生业因者死所趣之处。即畜生之依住处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摄取】: (术语)摄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摄救苦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罗】: (异类)阿修罗之略。常与帝释天战斗之鬼神也。(参见:阿修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执持】:坚持不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王】: (天名)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毗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帝持拂。”(参见:大梵天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帝释】:(天名)忉利天之主,姓释迦,名天帝释,又云帝释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 ,皆由随顺杀盗淫故。
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 ,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
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 。
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末学解说]▪
阿难!这些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及阿修罗,精心研习这七趣(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罗趣),都是混沌暗沉各种造作因缘之相,因妄想而受生,因妄想跟随业转。对殊妙圆满之光明,没有作为本心自性,都如同病眼者视觉中的繁花状虚影(比喻纷繁的妄想和假相),本元无所依附依着。这虚妄,更是没有根源所循。
阿难!此等众生不能识别本心自性,因而要承受此轮回,经过无量劫的时间,不能获得真正的清净,都是因为不断造作杀盗淫三种恶业的缘故。
相反与这三种,又生出没有造作杀盗淫三业。有三恶业的,有相对应的鬼道,无三恶业的,有相对应的天道。有、无造作恶业,相互不断交替,因而产生轮回之惯性。
如果能获得殊妙而引发成就三摩地(正心行处,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者,则殊妙可以恒长寂然,造恶业与不造恶业都不存在了,两种妄念也就都消灭了。也就没有了不杀、不偷、不盗,又怎么会再随业造作杀盗淫之事呢?
阿难!不断除三恶业,各个众生就都有私念(分别之心,执着小我)。因为各个众生的私念,所以大众的私念也会随之产生(就有了共业),(心)就没有了安定之处。(因为共业导致)自己的妄想产生,而生出的妄念其实没有本因,(所以)无法追寻探究。
你等修行,想要获得菩提之果,就要断除三惑(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三惑不断尽,纵然获得神通(不可测又无碍之力),也都是世间有造作因缘的功德作用。
习气不灭除,会堕落在魔道。想要断除虚妄,却更加虚假不真实,如来佛世尊说这些众生为可哀怜者。你等妄念是自己造作的,并非是菩提的过错。这样宣说者,称为正确的宣说;若是其他不同于这种宣说的,就是魔说。
注解:
【七趣】: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罗趣。趣是趣向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 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又云正心行处。谓众生心行,从无始来,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菩提】:(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惑】: 三惑是天台宗所说的三种障惑。天台宗人把一切迷事、迷理的妄惑归纳作三类: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总称“三惑”。
第一见思惑,是把小乘教中所说见、思二惑合而为一而立此名。见惑是见道位上所断的惑,是属于知识的错误见解,即意根对于法境,由不合理的推度分别而起各种邪谬的见解。如于名色、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妄计为我的身见,及于身见上计我为断为常的边见,乃至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利使,又贪、瞋、痴、慢、疑等五钝使,都称为见惑。见惑总有八十八使,欲界苦谛,具足利钝十使;集、灭二谛,除身见、边见、戒禁取见,各有七使;道谛,除身见、边见,有八使;四谛下合为三十二使。色无色二界,只在每谛下除瞋使,其余都和欲界相同,所以二界各有二十八使,合为五十六使。三界相加成八十八使。思惑是思维道(修道)位上所断的惑,是属于情意的颠倒执着。即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境,贪爱染着,倒想邪求。如于一切顺适心情的境界所起的贪欲及于一切违反心情的境界所起的瞋恚,乃至痴、慢等,都称为思惑,又叫作修惑。思惑总有八十一品。三界合为九地,地地各有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贪、瞋、痴慢(上八地无瞋),合称八十一品。这个见思二惑都是对于三界内的事理迷惑不了,因而招致三界的生死,所以称为界内惑。又因障于空理,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通共应该断的,所以又称为通惑,而断除这两惑的方法,是用空观,因此把这两惑合称为见思惑。
第二尘沙惑,是执着于空,迷于界内外尘沙数法,障出假利生。此惑通界内外。界内通二乘有,以见思为体。界外只限于菩萨所断,所以又叫别惑。
第三无明惑,是一切生死烦恼的根本。昏迷痴暗,障蔽中道实相理,于诸法事理无所明了,所以称为无明。在见思惑中的无明是障蔽空理的惑,是枝末无明;此惑是障蔽中道理的惑,是根本无明,能招致三界外的变易生死,所以称为界外惑。此惑也只限于菩萨所断,也称为别惑。
在四教中,藏、通二教以见惑为理惑,以思惑为事惑,即见惑为迷于无常无我等四谛真理的惑,思惑为迷于色、声等世法事相的惑。别、圆二教以根本开明为理惑,以尘沙及见思为事惑,即根本无明惑为覆蔽中道理的惑,尘沙惑障碍化导,为覆蔽俗谛法的惑。见思惑障碍空寂,为覆蔽真谛法的惑。
三惑是和三谛不相应的,即不明了空谛理起见思惑,不明了假谛理起尘沙惑,不明了中谛理起无明惑。所以明了三谛理,断三惑,即证三智,成三德。但是三谛是实相的三方面,空、假、中,都是一实相的全体。空显破情之德,假显立法之德,中显绝待之德。所以说空,假、中就在其中,非是和假、中相对之空,而是和假、中相即之空,于是一空一切空。说假、说中,同样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这就是三谛圆融。三谛圆融所以证一谛即证三谛。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是于色心依正一切诸法通达毕竟空寂之理,即空谛智。道种智是了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即假谛智。一切种智是于一切诸法上通达本有性德之体,即中谛智。在四教的别教中,三惑其体各别,因而次第断除,三智也次第发得。就中先修空观,破见思惑,得一切智,证真谛理。次修假观,破尘沙惑,得道种智,了知假谛恒沙法门。后修中观,破无明惑,得一切种智,证中道法身。这样,由隔历的次第三观断三惑、得三智。然而在圆教就不这样,三谛既然圆融,而能障蔽它的三惑也就同体,即就迷于绝对理的一惑,把它的粗分叫作见思,细分叫作尘沙,极细分叫作无明。一惑即三惑,所以起一惑即障蔽三谛,粗分的见思障蔽空谛,细分的尘沙障蔽假谛,极细分的无明障蔽中谛,其实,却是一心三惑,又称为同体三惑。断一惑即断三惑,得一智即得三智,这称为“三惑顿断”,“三智一心中得”。但就断惑的渐次上,先在十信位断见思和尘沙,其中初信断三界的见惑,次六信断三界的思惑,后三信断界内外的尘沙惑。从十住位的初住以后到十地渐次断无明一品,证中道理一分,即断四十品惑。更破一品无明,进入等觉位。再进而破第四十二品无明,发究竟圆满的觉智,智断二德圆满,即为圆教的妙觉果位。 (黄忏华)FROM:【《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神通】:(术语)神为不测之义,通为无碍之义。不可测又无碍之力用,谓为神通或通力。是为五种通之一,有五通,六通,十通之别。法华经序品曰:“此瑞神通之相。”大乘义章二十本曰:“神通者就名彰名,所为神异,目之为神。作用无拥,谓之为通。”(参见: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47.52.130.92/)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