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13 20:53
标题: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习经缘起:
修行有三个重要方向需要平衡,这在许多佛经都有提到(例如:大般涅槃经,优婆塞戒经)
只要这三个修行没有平衡,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1戒:戒律+[老实做功课]都算,戒就是规范,老实做功课就会因戒得定
2定:这要精进实修+心法次第三昧观照修行,心定就不烦躁
3慧:解义佛经,在观念上转变增上,这样就会释怀,心境就会平稳
—— [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善知识还慈悲叮咛:
初学者应该遵守[戒律],来减少世俗杂染,以降低习气的干扰和障碍
日后逐渐学习[定][慧]的内容,由[定][慧]回头来明白[戒律]的原理

1.有[定力]就能克服欲望习气的问题
有定力就能理智面对问题,而不会情绪化引起更大问题,或陷入情绪而无法自拔

2.有[智慧]就能明白因果和种种原理,就自然不会犯错
就像明白大海或暗流的危险,就不会因为玩水而溺毙
或明白火和电的原理和危险,就能减少人为错误而引发伤亡

如何增上[定][慧]呢?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净慧慈光,发心学习《优婆塞戒经》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加持,让弟子能够入清净光明心认真习经、明白经义,写出符合自己次第的白话解说,并依照经中教导如法实修、如实发心,增上[戒][定][慧],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15 10:5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1-17 16:42 编辑

经文目录: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一、介绍法会地点及与会人员
二、世尊运用善巧方便导正善生契入正见
三、以何义故名为菩萨
四、发菩提心的众生称之为菩萨
五、菩提心有几种?如何增上菩提心令不退转?
六、菩萨有两种在家和出家,发菩提心的在家菩萨所得福德最为殊胜


发菩提心品第二

一、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悲品第三

一、悲心是菩提心的生因,那么如何生(或修)悲心?
二、何为悲心?何为大悲?
三、悲心是六波罗蜜的生因
四、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心,则不能得优婆塞戒
五、一切善法悲为根本,修悲心者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脱品第四

一、要获得解脱就要有解脱的体:身、口、意
二、解脱可从三种方便中获得:惠施、持戒、多闻
三、解脱可从三个时间获得:佛出世时、缘觉出世时、阿迦尼吒天说解脱时
四、有三种人能获得解脱:声闻、缘觉、菩萨
五、如何善分别哪些人有解脱分?哪些人没有解脱分?
六、少量布施便能得到无量福报的方法
七、如何增长佛菩提种子?
八、为何学佛人那么多,成佛者却少之又少


三种菩提品第五

一、何为佛?诸佛菩提与声闻缘觉菩提有何不同?

1、从闻、思、修来看区别
2、从总相、别相来看区别
3、从缘、智来看区别
4、从断习气来看区别
5、从厌多闻厌思惟来看区别
6、从智、行清净与否来看区别
7、从所行有边、无边来看区别
8、从智因、智果来看区别
9、从身力、心力来看区别
10、从其他广大发心等方面来看区别


优婆塞戒经卷第二

发愿品第七


一、善发无上大愿者,能修三十二相业
二、菩萨具足哪些条件,能成为法财长者


名义菩萨品第八

一、什么叫假名菩萨?
二、什么叫实义菩萨?


义菩萨心坚固品第九

一、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实义菩萨?
二、菩萨如何令道心坚固不退


自利利他品第十

一、为什么菩提道比二乘菩提殊胜
二、什么是学?什么是学果?
三、菩萨如何自利利他


自他庄严品第十一

一、菩萨具足八法能自他兼利以及如何具足八法?
二、满足三种因缘令八法具足
三、受持优婆塞戒终不造恶业
四、具足八法所得种种功德利益


二庄严品第十二

一、什么是菩萨自他庄严,以及如何成就自他庄严?
二、菩萨成就福德与智慧庄严的正因是慈心与悲心
三、菩萨布施时应观两种田
四、菩萨布施时一念具足六波罗蜜
五、菩萨具足五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
六、菩萨具足福德智慧庄严的七种相貌


优婆塞戒经卷第三

摄取品第十三


一、具足福智二种庄严的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二、出家菩萨应当教导出家及在家弟子修不放逸法
三、在家菩萨应当教导在家弟子同样修不放逸法


受戒品第十四

一、在家菩萨供养六方,能得优婆塞戒

二、受持优婆塞戒者,如何增长财命
1、首先要征得父母妻子奴婢僮仆国王的同意
2、应当至心受持优婆塞戒、皈依三宝

三、障碍财命增长的五件事
四、得受优婆塞戒的其他条件
五、已受优婆塞戒者还应受持六重法
六、已受优婆塞戒者还应受持二十八失意法


净戒品第十五

一、已受优婆塞戒者,如何让戒行清净


息恶品第十六

一、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何令恶念止息?

1、至心念佛,能令恶(妄)念止息
2、观如来七胜事,能令恶(妄)念止息
3、了解如来十号功德


供养三宝品第十七

一、广修世间三种福田,就是供养三宝
1、至心勤修供养佛生身灭身形像塔庙者,所得功德与佛在世时等无差别
2、若以四天下众宝供养与以至心恭敬尊重赞叹如来种种功德供养,所得福德等无差别
3、什么是真供养佛?
4、什么是真供养法?
5、什么是真供养僧?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

六波罗蜜品第十八


一、如何供养六波罗蜜
二、修习六(方)波罗蜜时分别要需要注意四事
三、说有六波罗蜜是正确的,说有四波罗蜜者是不正确的
四、什么是波罗蜜?


杂品第十九

一、已修六波罗蜜的菩萨,能做哪些利益众生的事?
二、布施有三种殊胜的果报
三、智者布施有五种相貌
四、菩萨修布施为的是利益众生
五、布施有三种:法施、无畏施、财物施
六、布施遇到障碍,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修无我及无常
七、常乐布施者能获得五种果报
八、什么是一切施?如何做到一切施?
九、菩萨应当如何布施?
十、施主有下、中、上三种
十一、智者如何布施?
1、智者布施为自他利
2、智者布施始终保持正念观照
3、智者为四事而布施
4、乐施之人能破五恶法、获得四种果报
5、智者布施不生悔心,因此虽然身处恶道但不会遭受恶事逼迫
6、布施有次第,应正念观照,先施外物,观察其心,再施内物
7、如何善用世间财令自己在今生及后世都能得到利益
8、什么叫做贫穷以及智者如何布施?
9、布施方能获得自在和解脱
十二、五阴(施者与受报者之间)可以说是即作即受,也可以说是异作异受


优婆塞戒经卷第五

杂品之余


一、哪些行为属于悭心?以及智者如何发心布施?
二、菩萨布施时应当远离哪些恶事?
三、什么是清净布施?
四、福田与果报
五、布施必定获得善果报,不得恶果报
六、哪些是如法布施,哪些是不如法布施
七、什么是法布施?为什么法布施胜于财布施?
八、如何为已故亲人做福德?
九、为何祭祀能得福德、杀生不得福德?
十、福德不会随生命结束而消失
十一、什么是一切施?不思议施?
十二、布施的三种根本
十三、与他人共同布施所得果报的差别
十四、哪些人不能布施?以及哪些人叫做大施主?
十五、为什么有些人布施后会后悔?以及智者为何不生后悔心?
十六、什么样的人叫做大施主
十七、贫穷人如何做大施主?
十八、拥有很多财物的人如何做净施主?


净三归品第二十

一、什么是三皈依以及为什么要三皈依?
二、为什么要先皈依佛、再皈依法、最后皈依僧?
三、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优婆塞?以及什么是得戒?
四、哪些行为会失去三皈依?哪些行为不会失去三皈依?
五、智者应当观察分析破除外道种种邪知邪见
六、三皈依要本人亲口宣说方能成就
七、唯有认识真我才能真正获得解脱


八戒斋品第二十一

一、至心受持八关斋戒者,所得功德果报不可穷尽
二、受持三遍三皈及八关斋戒,此人则能得到一日一夜优婆塞戒
三、以清净心受持八关斋戒者,除五逆罪外,其他一切罪业将全部消灭
四、八关斋戒功德无量且容易受持,然而不能受持者叫做放逸



(注:后面的学习方式做了更改,没有目录链接,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15 10:5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16 12:03 编辑

(3楼~5楼用时约3小时)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一、介绍法会地点及与会人员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

[学习解说]:

(阿难)听佛这样说,一时(指佛于某时说法之时期)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僧(年岁大而且道德高的比丘),五百位比丘尼,一千位优婆塞(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还有五百位乞儿在一起儿(行乞的人)


名词解释:

【如是我闻】
梵语 evam! maya^s/rutam!,巴利语 evam! me sutam!。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梵 A^nanda)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之释尊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释尊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大智度论卷一、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华文句卷一上、注维摩诘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六成就)1266)p2366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比丘】
年岁大而且道德高的比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优婆塞】
梵语 upa^saka 之音译。又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载,佛陀成道后,至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其时,来自北天竺之提谓(梵 Trapus!a)、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蜜所和之抟供养佛陀,而受三自归,是为最初之优婆塞。又依优婆塞戒经卷三载,若受三归并受持一戒者,称一分优婆塞;受持二戒者,称少分优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称多分优婆塞;受持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盖有部律允许分受五戒,有此五种之别。(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参见:优婆夷)6407)p6409 FROM:【佛光大辞典】

【一时】
梵语 ekasmim! samaye,巴利语 ekam! samayam!。指佛于某时说法之时期。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乃经典序文六种成就之一。金刚仙论卷一(大二五·八○一上):“既曰我闻,说必有时,故次云一时。然时有多种,或有一念时,有日夜时,有百年时,有一劫时,有春秋冬夏时。今言一时者,非此等时(中略)。虽言一时,不云某年某月某日说,故不知何时也。”又据天台观经疏之说,时有二种,即:(一)迦罗,乃短时之意。又称实时。(二)三摩耶,长时之意。又称假时。然不论时之长短、假实,于佛说一经毕时,总称一时。(大智度论卷一、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法华经文句卷一)p63 FROM:【佛光大辞典】

【舍卫国】
本名憍萨罗,舍卫是都城,今以首都代国名。位置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河的南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乞儿】        
1.行乞的人。 2.求子。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15 10:5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16 12:02 编辑

二、世尊运用善巧方便导正善生契入正见

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
世尊。外道六师常演说法教众生言。若能晨朝敬礼六方。则得增长命之与财。
何以故。东方之土属于帝释。有供养者释提桓因则为护助。
南方之土属阎罗王。有供养者。彼阎罗王则为护助。
西方之土属婆楼那天。有供养者。彼婆楼那则为护助。
北方之土属拘毗罗天。有供养者。彼拘毗罗则为护助。
下方之土属于火天。有供养者。火天则为护助。
上方之土属于风天。有供养者。彼亦为护。
世尊。佛法之中颇有如是六方不耶。


[学习解说]:

这时会中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名叫善生
他对佛说:世尊,外道六师(古印度佛陀时代,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带)势力较大之六种外道),常常为众生演说这样的教法,说如果众生能在清晨恭敬礼拜六方,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因为外道六师说东方的国土属于帝释,所以供养帝释者则能得到帝释的保护与救助
说南方的国土属于阎罗王,有能供养阎罗王者则能得到阎罗王的保护与救助
西方的国土属婆楼那(龙王名。译曰水)天,有能供养俱毗罗者则能得到俱毗罗的保护与救助
北方的国土属拘毗罗(意译作不好身。乃毗沙门天王之别名。原为印度教之财神。系世上一切财富之守护者,北方之保护神,又为夜叉与紧那罗之王)天,有能供养者则能得到的保护与救助
下方的国土属于火天(音译阿耆尼、阿哦那、恶祁尼。又作火仙、火神、火光尊),有能供养者则能得到的保护与救助
上方的国土属于风天(音译作缚庾、缚臾、婆庾、婆牖、伐由。又作风神、风大神),有能供养风天者则能得到风天的保护与救助


名词解释:

【火天】
梵名 Agni,巴利名 Aggi。音译阿耆尼、阿哦那、恶祁尼。又作火仙、火神、火光尊。为密教十二天之一,八方天之一。为东南方之守护神。于密教为重要护法神之一。密号护法金刚。有各种形像,在胎藏现图曼荼罗中,火天位于外院东南隅,为仙人形,具有四臂,右二手分别持三角印、念珠,左二手分别执澡瓶、仙杖,住于火焰中。在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中,火天位于西方,身呈肉色,右手持三角印,左手执仙杖。又据十二天供仪轨所载,火天乘青羊,遍身火焰,具四臂,右二手分别持青竹、军持,左二手分别为扬掌、持念珠,有二天女手持天花,左右并置苦行仙。此外,密教修护摩法时,先设火天坛供养火天,而后供养诸尊。(大日经卷一具缘品、略本瑜伽护摩轨、药师七佛供养仪轨如意王经、陀罗尼集经卷十一、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七护摩增益品、大日经疏卷五、卷二十)((参见:八方天)278)、“十二天”331)p1493   FROM:【佛光大辞典】

【俱毗罗】
<一>梵名 Kumbi^ra。又作鸠鞭罗、金毗罗、宫毗罗。意译作蛟。即蛟龙,指有鳞之龙。(玄应音义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七)
<二>梵名 Kubera。意译作不好身。乃毗沙门天王之别名。原为印度教之财神。系世上一切财富之守护者,北方之保护神,又为夜叉与紧那罗之王。住于吉罗娑山(梵 Kaila^sa),形貌丑陋,具有三腿一眼,另有一眼仅为一黄色痕记。佛教以之为护法四天王之一。(阿育王经卷六、毗沙门天王经)((参见:多闻天)2331)
<三>梵名Kumbhi^ra。又作金毗罗。药师如来十二神将之一,般若守护十六善神之一。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的夜叉神王之上首。十二神将与十二地支相配,日夜十二时守护佛法。依阿娑缚抄药师卷中所述,其色黄标,驾虎,执兽荼剑,左手握拳,屈押于腰间,呈暴恶状。或谓虎头人身,右手持棒。(大宝积经卷三十六、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九、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下)((参见:金毗罗)3530)p4033 FROM:【佛光大辞典】

【婆楼那】
(异类)Varun!a,龙王名。译曰水。探玄记二曰:“婆搂那龙王,此云水。为一切鱼形龙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阎王】
即阎罗王,又译作琰魔王,若译义为双世,言其苦乐并受。又为双王,言兄妹二人并为王,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据法苑珠林记载:阎罗王往昔为沙毗国王,与邻国战而败,国王忿极,与诸大臣兵卒皆发愿,愿死后为地狱主,执邻国诸恶人,一一投之地狱以泄忿。后此国王,死后为阎罗王,其大臣兵卒,亦皆为地狱官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风天】
梵名 Va^yu,巴利名同。音译作缚庾、缚臾、婆庾、婆牖、伐由。又作风神、风大神。为密教十二天之一,护世八方天之一。本为印度之风神,与日天、火天并称吠陀三神。即给予名誉、福德、子孙、长生之神。在佛教中,为守护西北方之神。于新华严经卷一,举出无碍光明主风神、普现勇业主风神、飘击云幢主风神、净光庄严主风神、力能竭水主风神、大声遍吼主风神、树杪垂髻主风神、所行无碍主风神、种种宫殿主风神、大光普照主风神等十种风神之名,此十种风神各具解脱门,出现世间,可令重盖迷障之众生皆得解脱。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列位外金刚院之西北隅。该神皆以老人姿态出现,即白须,身呈赤黑色,戴冠,著甲胄,右手持幢幡,左手按腰,有时则乘鵇。(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二、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大日经义释卷七、翻译名义集卷二)p3992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师外道】
又作外道六师。古印度佛陀时代,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带)势力较大之六种外道。外道,系以佛教立场而言,实为当时反对婆罗门思想之自由思想家,而在一般民众社会中所流行之思想体系。凡六种,即:(一)珊阇耶毗罗胝子(巴 San~jaya Belat!t!hiputta),怀疑论者。不承认认知有普遍之正确性,而主张不可知论,且认为道不须修,经八万劫自然而得。(二)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巴 Ajita Kesakambala),唯物论、快乐论者。否认因果论,乃路伽耶派之先驱。(三)末伽梨拘舍梨(巴 Makkhali Gosa^la),宿命论之自然论者。主张苦乐不由因缘,而惟为自然产生。系阿耆毗伽派之主导者。(四)富兰那迦叶(巴 Pura^N!a Kassapa),无道德论者。否认善、恶之业报。(五)迦罗鸠驮迦旃延(巴 Pakudha Kacca^yana),无因论之感觉论者。认为地、水、火、风、空、苦乐、灵魂为独立之要素。(六)尼乾陀若提子(巴 NigaN!t!ha Na^taputta),耆那教之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应偿之,并非今世行道所能断者。以上(三)、(四)、(五)属阿耆毗伽派,与(六)均属于苦行主义派;又除(一)之外,余均站在唯物论之立场,主张聚积说。(杂阿含经卷四十三、中阿含卷五十七箭毛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卷三十七、四分律卷五十一、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二、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一、大智度论卷四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三、百论疏卷上之中、摩诃止观卷十上、印度哲学研究第二)p1282 FROM:【佛光大辞典】

【阎罗王】
梵音阎摩罗。此云遮。谓遮令不造恶故
○瑜伽论问。焰摩王。为能损害。为能饶益。名法王。答由(饶益众生)故。若诸众生执到王所令忆念故。遂为现彼相似之身。告言汝等自作。当受其果。由感那洛迦。新业更不积集。故业尽已脱那洛迦。是故焰摩。由能饶益诸众生。故名法王。FROM:【《释氏要览》(宋 道诚集)】




善男子。我佛法中亦有六方。所谓六波罗蜜。
东方则是檀波罗蜜。何以故。始初出者。为出智慧光因缘故。彼东方者属众生心。若有众生能供养彼檀波罗蜜。则为增长寿命与财。
南方即是尸波罗蜜。何以故。尸波罗蜜名之为右。若人供养亦得增长寿命与财。
西方即是羼提波罗蜜。何以故。彼西方者名之为后。一切恶法弃于后故。若有供养则得增长寿命与财。
北方即是毗离耶波罗蜜。何以故。北方名号胜诸恶法。若人供养则得增长寿命与财。
下方则是禅波罗蜜。何以故。能正观察三恶道故。若人供养亦得增长命之与财。
上方即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上方者即是无上。无上故。若有供养则得增长命之与财。
善男子。是六方者属众生心。非如外道六师所说。
如是六方谁能供养。善男子。唯有菩萨乃能供养。


[学习解说]:

(听到这里)世尊对善生说,善男子(佛称呼修持五戒和十善的男子为善男子),佛教中也有六方,那就是六波罗蜜(一、檀波罗蜜。二、尸波罗蜜。三、羼提波罗蜜。四、毗梨耶波罗蜜。五、禅波罗蜜。六、般若波罗蜜)

东方则是布施波罗蜜(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东方是智慧光(指佛、菩萨之智慧鉴照所发出之光明。又称智光、内光)最初生起的地方,东方属于众生心,如果有众生能广行布施,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南方即是持戒波罗蜜(又作戒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南方在东方的右边,所以持戒称之为右,如果有人能够严谨持戒,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西方即是忍辱波罗蜜(又作忍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西方在东方的后边,所以忍辱称之为后,如果有人能够严谨持戒,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北方即是精进波罗蜜(又作进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为什么呢,因为北方的名号(又作名字、名)称之为胜诸恶法,所以如果有人能够精进修行,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下方则是禅定波罗蜜(又作禅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禅定中能正念观察三恶道的缘故,所以如果有人能深入禅定,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上方即是智慧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上方即是无上(谓无有过于此者),所以是智慧波罗蜜,如果有人能供养充满智慧,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因此,善男子,六方属于众生心,并非外道六师所说的那样
那么这六方谁能如实发心供养呢,善男子,唯有菩萨才能供养


名词解释: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名号】
梵语 na^madheya,巴利语 na^ma-dheyya。又作名字、名。主要指佛、菩萨之称号而言。此名号因可表彰诸佛菩萨之功德,及显示众生对诸佛菩萨之赞叹、敬仰,故又可称为宝号、尊号、德号、嘉号等。又以其为诸佛之菩提之名,故又称果名、果号、果上名号等。又依名号之字数而称,则有四字名号、六字名号、九字名号、十字名号等称呼。
 关于名号之字义,据慧远之大乘义章卷二十末载,显明体者为名,表德者为称,名与称彰于外而号令天下者,称为号。另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四载,名,指释迦等之别名;号,指十号,为诸佛之通名。又呼召(显)体者为名,表德者为号。
 由上述可知,名号可表显诸佛菩萨之真如体性,及其广大圆满之功德,除此以外,名号系从诸佛菩萨而来,以名体不离故,所以诸佛之名号,即等同诸佛之法体,故诸经论中,多载有诚心称念诸佛之名号,及思惟忆念诸佛者,可消除罪障、灾难,或可往生净土等之说。如法华经卷七普门品所举,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及受持称念其名号者,即可得福。又如观无量寿经所举,若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则于念念之中,可灭除八十亿劫之生死罪。此外,若称念释迦牟尼佛、地藏菩萨、药师菩萨、弥勒佛、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佛菩萨之名号,亦可灭罪得福。
 于诸名号中,“阿弥陀佛”随著净土宗之流传,而普遍于世间,凡诚心称念其名,精勤不懈者,临命终时必可往生极乐净土。此外,于称念中,一句弥陀在口,亦可于现世之时净化身心。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之观世音菩萨名号,亦广为世人所称念。(杂阿含经卷四十、旧华严经卷四如来名号品,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药师本愿经、弥勒上生经、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往生论注卷下)p2260 FROM:【佛光大辞典】

【智慧光】
<一>指佛、菩萨之智慧鉴照所发出之光明。又称智光、内光。为“身光”、“外光”之对称。(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四、大智度论卷四十七、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中)((参见:光明)2173)
<二>阿弥陀佛十二种光明之一。即因阿弥陀佛之光明能破除一切众生无明之痴闇,彰显真理,故称智慧光。据赞阿弥陀佛偈载,阿弥陀佛之光明能破无明闇,故阿弥陀佛又号智慧光佛。((参见:十二光)334)
<三>日僧良晓之号。石见国那贺郡人,俗姓藤原。字寂惠。资性英迈,夙有出尘之志。十九岁投比睿山东塔南谷极乐房仙晓出家受戒,修学显密教法。其后专弘净土,晚年居止白旗乡,故其门流称白旗流,又称阪下义,为良忠门下六派之一。p5033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
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
(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
佛称呼修持五戒和十善的男子为善男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15 10:5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16 12:09 编辑

三、以何义故名为菩萨

世尊。以何义故名为菩萨。
佛言。得菩提故名为菩萨。菩提性故名为菩萨。
世尊。若言得菩提已名为菩萨者。若未供养彼六方时。云何得名为菩萨耶。
若以性故名菩萨者。谁有此性。有此性者则能供养。若无性者则不能供养是故如来不应说言。彼六方者属众生心。


[学习解说]:

善生问世尊,菩萨如何定义呢
佛回答说,得菩提(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者称之为菩萨,拥有菩提性者称之为菩萨

善生又问世尊,如果说得菩提者称为菩萨,那么众生在供养六方之前如何成为菩萨?
如果拥有菩提性称为菩萨的话,那么谁有菩提性?
如果有菩提性者才能供养六方,没有菩提性者则不能供养六方
那么,如来不应该说六方属于众生心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非得菩提故名菩萨。何以故。得菩提者名之为佛。未得菩提乃名菩萨。亦非性故名菩萨也。
善男子。一切众生无菩提性。如诸众生无人天性。师子虎狼狗犬等性。
现在世中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得人天身。和合不善业因缘故。得师子等畜生之身。
菩萨亦尔。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故名菩萨。
若有说言一切众生有菩萨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有性者。则不应修善业因缘供养六方。
善男子。若有性者。则无初心及退转心。以无量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名菩萨性。


[学习解说]:

佛对善生说,善男子,不是说证得菩提才称作菩萨
因为证得菩提者称为佛,未证菩提时称为菩萨

也不是说有菩提性者称为菩萨
善男子,一切众生都没有菩提性
这就好比一切众生无有人性,天性,狮子,虎,狼,狗犬等性

现世中因为善业因缘和合而感得人天之身
如果和合不善业因缘,那么就会感得的畜生身

菩萨也是一样,和合众善业因缘,发菩提心者称为菩萨
如果说一切众生都有菩萨性,这样说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既然一切众生都有菩萨性,就不需要修善业供养六方了

善男子,如果一切众生都有菩萨性,也就不会有初发心以和退转心了
所以,众生是以无量善业因缘和合的缘故而如实发菩提心,这样的人才称之为菩萨

[学习笔记]:
什么是菩萨性呢?
这在许多教导菩萨的佛经中都有谈到,就是真正发起菩萨心和菩萨行,而形成累世的惯性(例如:慈悲和智慧,以及普渡众生的方法),
这就是菩萨性,就是菩萨的本性内涵,这必须靠累世修行来累积达成,这样才能逐渐契入佛性而成佛 ——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16 09:5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17 09:41 编辑

(6楼~7楼用时约3.5小时)


四、如是发菩提心的众生才称之为菩萨

善男子。有诸众生受行外道。不乐外典颠倒说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住寂静处内善因缘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观生死过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恶闻恶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深知自身贪欲嗔恚愚痴悭嫉为呵责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诸外道五通神仙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欲知世间有边无边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闻如来不思议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生怜愍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爱众生故发菩提心。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些众生接受外道经典后,因为不喜欢外道所讲的颠倒知见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住在寂静处,因为内善(内善是自善,是自我的善行,是自觉的约束自已做出益于人(物)的行为)因缘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因为观照生死过患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因为见到或听到各种恶事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因为深知自身贪嗔痴以及悭贪嫉妒等习气深重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因为见诸外道五通神仙修有漏禅定无法获得究竟解脱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想要弄清楚世间是有边还是无边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到或听到如来不可思议的境界(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因为怜悯众生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因为爱护众生而发菩提心

参考阅读:
发菩提心 ~ 引自[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何谓 发大乘菩提心? ~ 思益梵天所问经
菩萨因何退转菩提之心? 又如何不退转? ~ 大般涅槃经
十种发菩提心因缘,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名词解释:

【不可思议】
<一>梵语 a-cintya。又作不思议、难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俗谓事理深妙神奇,无法以思索或讨论而得者,皆以“不可思议”形容之,盖系援引自佛教经典。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谓,世界、众生、龙、佛土境界为四不可思议者。大宝积经卷八十六等亦举出:业、龙、禅、佛等四种境界为不可思议者。大智度论卷三十则举出:众生多少(众生无增无减)、业果报(一切差别由业力而生)、坐禅人力(由禅定之力而现神通)、诸龙力(龙之一滴水,则可降大雨)、诸佛力(佛陀圆满成就十力)等五种不可思议。
 另据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佛不可思议法品之载,诸佛有刹土、净愿、种姓、出世、法身、音声、智慧、神力自在、无碍住、解脱等十种不可思议。同经卷三十七离世间品,亦载菩萨之十种不可思议。此系说明诸佛、菩萨之解脱、智慧、神力等,乃言语思虑所不能及者。复次,华严经与维摩经称为不思议解脱经,阿弥陀佛称为不可思议光如来,菩萨称为不思议慧菩萨、难思议菩萨等,皆为其例。((参见:四不思议)1662)
 <二>唐代僧。为新罗国零妙寺(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为善无畏之弟子。唐开元(713~741)末年撰大日经供养次第法疏二卷,世称不思议疏。其余事迹不详。p962 FROM:【佛光大辞典】

【有边无边论】
又作边无边等宗。为外道十六宗之一。即依止世间之诸种静虑,而计执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等见解之宗派。(瑜伽论记卷三之下)((参见:外道十六宗)1871)p2460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通仙】
(杂语)谓得五神通之仙人也。天竺外道修有漏禅定而得五通者多。独极三乘之证果者。于五通之上,得漏尽通(尽断烦恼),而具六通。维摩经不思议品曰:“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内善】
内善是自善,是自我的善行,是自觉的约束自已做出益于人(物)的行为。
表现在日常行事、说话,同情、照顾他人(物)的利益和感受,自觉的做出方便他人(物),不妨害他人(物),不给别人(物)添麻烦的行为。摘自:百度

【外道】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16 09:52
五、菩提心有几种?如何增上菩提心令不退转?

善男子。菩提之心凡有三种。谓下中上。
若言众生定有性者。云何说言有三种耶。
众生下心能作中心。中心作上。上心作中。中心作下。
众生勤修无量善法故能增上。不勤修故便退为下。
若善修进则名不退。若不修进名之为退。
一切时中常为一切无边众生修集善故名不退转。若不如是是名退转。
如是菩萨则有退心及怖畏心。若一切时中为一切众生修集善法得不退转。
是故我记是大喜地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提心有下、中、上三种
如果说众生一定有菩提性的话,为什么还要会有下、中、上三种呢

要知道众生的下等菩提心能升到中等菩提心,中等菩提心也能升到上等菩提心
上等菩提心也可能降到中等菩提心,中等菩提心也可能降到下等菩提心

如果众生勤修无量善法则能不断增上菩提心
反之如果不勤修善法则将退转为下等菩提心

所以如果能不断修进就能不退转,反之则会退转
无论何时,若能常常发心为一切众生而修善者称为不退转
反之不能为众生发心而修善者称为退转

不是为众生而发心修善的菩萨,会出现退转心和怖畏心
反之如果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能发心为众生而修善者就不会退转

因此,我记(又称未来记、识记)这些能发心为众生而修善的菩萨不久将获得无上菩提


名词解释:

【记】
<一>标识。
<二>授记之简称,一一分别记说之意。为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即佛陀对修行中之弟子一一预言其将来证果之内容。如由佛陀给予记别,则称为授记;而受记别者,称为受记。((参见:授记)4587)
<三>记录、记述。预言将来之事,称悬记,又称未来记、识记。
<四>凡经论之注解,或私人之札记,亦称记。p4320 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odhi,巴利语 anuttara-samma^sambodhi 之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又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uddha,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译为“无上正等觉者”。此系佛陀之尊称。又可省略阿耨多罗,而仅作三藐三佛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大智度论卷二、卷八十五、往生论注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二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参见:正遍知)2001、“正觉”2005)p3674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切时】
从无始以来相继无穷的时间,称为一切时。无论何时,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都称为一切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三种菩提无有定性。
若有定性。已发声闻缘觉心者。则不能发菩提之心。
善男子。譬如众僧无有定性。是三种性亦复如是。
若有说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何以故。诸外道等无因果故。如自在天非因非果。


[学习解说]:

善男子,下中上三种菩提没有定性
如果非说有定性,那么已发声闻和缘觉心的众生,就不能再发无上菩提心了

善男子,譬如僧众也是一样无有定性,三种菩提性也是一样没有一定
如果一定要说有定性的话,此人则是外道,为什么说是外道呢,因为外道认为没有因果或者不信因果


名词解释:

【大自在天】
梵名 Mahes/vara,巴利名 Mahissara。音译作摩醯首罗、莫醯伊湿伐罗。又作自在天、自在天王、天主。传说为噜捺罗天(梵 Rudra)之忿怒身,因其居住地之不同,又有商羯罗(梵 S/am!kara)、伊舍那(梵 I^s/a^na)等之异名。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信奉此天者被称为大自在天外道,此派以天为世界之本体,谓此天乃一切万物之主宰者,又司暴风雷电,凡人间所受之苦乐悲喜,悉与此天之苦乐悲喜相一致。故此天喜时,一切众生均得安乐;此天嗔时,则众魔现,国土荒乱,一切众生均随其受苦;若世界毁灭时,一切万物将归入大自在天中。此盖为大自在天神格之表现;然除杀伤、暴恶等性格之外,此天亦具有救护、治疗之性格,而以吉祥神之面貌出现。初时,此天与那罗延天同列于梵天之下,其后,其神位渐次升高,而成为最高神格,于婆罗门教中,被视为“其体常住,遍满宇宙”,而有“以虚空为头,以地为身”之泛神论之神格。然湿婆神进入佛教后,即成为佛教之守护神,称为大自在天,住在第四禅天。其像为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之天人形,有大威力,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数,独尊于色界。
 密教将此天视同伊舍那天,为十二天之一。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大二一·三八四上):“伊舍那天喜时,诸天亦喜,魔众不乱也。旧名摩醯首罗也。佛言若供养摩醯首罗已,为供养一切诸天。此天嗔时,魔众皆现,国土荒乱。”此天形像种类很多,有二臂像、四臂像、八臂像,更有十八臂像,然不多见。列位在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西边之西南隅,罗刹眷属之左外,身呈赤黑色,右手开肘竖掌,屈中、无名、小等三指,左手作拳,执三股戟向右,乘青黑水牛,左脚下垂。(梵网经卷上、大教王经卷十一、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下、大吉义神咒经卷四、俱舍论卷七、慧琳音义卷二十六、胎藏界七集卷下)((参见:大自在天外道)784)p78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或有人说菩萨之性。譬如石中定有金性。
以巧方便因缘发故得为金用。菩萨之性亦如是者。是梵志说。
何以故。梵志等常言。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树。眼有火石。
是故梵志无因无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
尼拘陀子具足而有尼拘陀树。当知即是梵志因果。是义不然。
何以故。因细果粗故。若言眼中定有火者。眼则被烧。眼若被烧云何能见。
眼中有石。石则遮眼。眼若有遮复云何见。


[学习解说]:

善男子,或有人说众生的菩萨性,就好比石头里一定有金性一样,通过一些方便法可以作为金用,他们认为菩萨性也是如此,其实这是梵志(通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

为什么是梵志说呢,因为梵志常常说尼拘陀子里有尼拘陀树,说人的眼睛里有火和石头
这就是梵志认为的无因无果的错误知见,他们认为因就是果,果就是因

他们认为既然有尼拘陀子就应该有尼拘陀树,这就是梵志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为什么是错误呢,因为因细果粗的缘故,如果说眼中一定有火,眼睛就会被烧,眼睛如果被烧,又如何看
眼中如果有石头,石头就会遮挡眼睛,眼睛如果被遮挡,又如何能见


名词解释:

【梵志】
梵语 bra^hmaN!a。<一>音译婆罗门、梵士。意译净裔、净行。又称净行者、净行梵志。婆罗门志求住无垢清净得生梵天,故有此称。玄应音义卷十八载,婆罗门应作婆罗贺磨拏,意指承习梵天之法者。自称由梵天之口而生,为四姓中之最殊胜者,故独取梵之名。瑜伽论记卷十九之上载,梵为西国之言,译为寂静、涅槃;志为本地语,矢志求梵,故合称梵志。散见于经典中之长爪梵志、螺髻梵志均为著名之佛弟子,亦可知皆出自婆罗门。又梵志之女,或志于梵道之女,称为梵女。(中阿含卷四十八马邑经、增一阿含经卷九、法句经卷下、大日经疏卷四)((参见:婆罗门)4463)
 <二>通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大二五·四六一中):“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三>相对于“尼干(尼犍)”,而称在家之婆罗门为梵志。法华文句记卷九上载,在家事梵称为梵志,出家之外道通称尼干。然于法华经要解卷五所载则相反,在家之外道称为尼犍,而出家之外道称为梵志。p4632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如梵志说。有即是有。无即是无。无则不生。有不应灭。
若言石中有金性者。金不说性。性不说金。
善男子。因缘故则有和合。缘和合故本无后有。如梵志言。无即永无。
是义云何。金合水银金则灭坏。若言有不应灭。是义云何。
若说众生有菩萨性。是名外道。不名佛道。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按照梵志的说法,有就是有,无就是没有的话
那么,既然无,就不应该再生,既然有,就不应该再灭
如果石头中有金子的特性,那么既然是金就不应该说是金性,既然是金性就不应该说是金

善男子,因为因缘和合的缘故,所以本来没有的可以后来变为有
如果像梵志那样说法,无就永远都没有的话,那么金子和水银合在一起,金子就会熔化没有了,这种情况该怎么理解有就不会灭呢

因此,如果非要说众生一定都有菩萨性,只能说这种说法是外道,不是佛道



善男子。譬如和合石因缘故而有金用。菩萨之性亦复如是。
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也。
善男子。譬如众生先无菩提后乃方有。性亦如是先无后有。是故不可说言定有。


[学习解说]:

善男子,比如石头因为和合之后方能提取金子出来,菩萨性也是如此
众生有[思](心所之名。为造作之义。即对境审虑而引起心、心所造作之精神作用),这叫做[欲心],众生以各自所[思]再结合善业因缘而发菩提心,就称之为菩萨性
善男子,比如众生先前没有菩提,后来才生起,[性]也是一样,先前没有,后来才有,因此不可以说一定就有


名词解释:

【思】
梵语 cetana^,或 cint。心所之名。为造作之义。为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对境审虑而引起心、心所造作之精神作用。近于现代语所谓之“思想”、“意志”等。思,在俱舍宗为十大地法之一,恒与一切之心相应。在唯识宗为五遍行之一,当心起时,必有思之作用。盖思乃令心、心所造作之法,为身语意三业之原动力。
 依俱舍论卷十三载,思有思惟思、作事思二种:(一)豫先思惟所应作之事,称为思惟思。(二)欲作其事之思,称为作事思。此二者共称为思业;若已发动身、语二业,则称思已业。于此,思业同于意业,以心所之思为其体;思已业同于身、语二业,以色声为其体。然经部与大乘唯识宗则皆以思为三业之体。
 据成唯识论卷一载,思有三种:(一)审虑思,先对境取正因、邪因、俱相违等之相,加以审察考虑。(二)决定思,审虑之后,决定其意。(三)动发胜思,决定其意后,发动身、语二业,令发生作用。三者同于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所说之加行思、决定思、等起思。前二者相当于俱舍论之思惟思,后一者相当于作事思。然俱舍等主张思惟、作事二思以心所之思为体,别于以色声为体之身语二业,而大乘则主张三业皆以思为体,是为二者相异之处。又大乘依“思乃造作之义”,而以眼触所生乃至意触之六思身为行蕴;然于俱舍等则谓,行蕴并不限于思,而广摄其他之心所及不相应法。(中阿含卷三十三释问经、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p380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17 09:32
(增补5楼内容+8楼~9楼用时约3.5小时)

六、菩萨有两种在家和出家,发菩提心的在家菩萨所得福德最为殊胜


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萨。
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退转。二者不退。
已修三十二相业者。名不退转。
若未能修。是名为退。

复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
出家菩萨奉持八重具足清净。是名不退。
在家菩萨奉持六重具足清净。亦名不退。


[学习解说]:

善男子,求大智慧(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者称为菩萨

求大智慧的菩萨为了知一切真实之法(末学注:指法界实相的意思)而发心
为相貌端庄而有威严、为令身心坚固、为普度众生,甚至不惜身命的缘故而能发心上求大智慧
这样的菩萨称之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菩萨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退转,一种不退转
已经修习三十二相(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的菩萨,不会退转
未能休修习三十二相的菩萨,则会退转

菩萨又有两种,一种出家,一种在家
出家菩萨如果能清净奉持八波罗夷戒(指杀、盗、淫、妄、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等,总为八波罗夷),则不退转
在家菩萨如果能清净奉持六种戒律,也不会退转


名词解释:

【波罗夷】
梵语 pa^ra^jika,巴利语同。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乃戒律中之根本极恶戒。又作波罗阇已迦、波罗市迦。意译为他胜、极恶、重禁、堕、堕不如、断头、无余、弃。戒律中之根本罪。又称边罪。五篇之一,六聚之一,七聚之一。修行人若犯此戒,则:(一)失其比丘、比丘尼资格,道果无分。(二)自教团中放逐,不得与僧同住。(三)死后必堕地狱。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故称极恶。又此罪能破沙门戒体,令彼堕落,魔必得胜,故亦称他胜;善法名自,恶法名他,以恶法胜善法,故犯者称他胜罪。比丘之四波罗夷指杀、盗、淫、妄等四罪;比丘尼除此四罪外,尚加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等四种,总为八波罗夷。比丘戒之四波罗夷罪与比丘尼戒之八波罗夷罪,合称为四重八重。
 在大乘戒中,菩萨之波罗夷罪不同于小乘,且诸经论之说法亦有不同,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以杀、盗、淫、妄、酤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嗔不受悔、谤乱三宝等十罪立十波罗夷。大日经卷六受方便学处品以谤诸法、舍离菩提心、悭吝、恼害众生四法为根本罪;大日经疏卷十七则除此四法外,加不谤一切三乘经法、不应于一切法生于悭吝、不得邪见、于发大心人前劝发其心不令退息、于小乘人前不观彼根而为说大法及行施等六戒,总为菩萨之十重戒。(十诵律卷一、摩诃僧祇律卷二、有部毗奈耶卷一、五分律卷十七、卷二十三、善见律毗婆沙卷七)((参见:十戒)439、“四重八重”1737、“制裁”3088、“律”3789)p3442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二相】
(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数四十八谓: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腨如鹿王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论八十八。其他智度论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亦出优婆夷净行出门经修学品。与诸本大体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智】
(术语)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法华经序品曰:“普入佛慧通达大智。”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远疏曰:“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乘】
梵语摩诃衍,华译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之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十地称为十圣,才是修习位。论时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外道断欲所得福德。胜于欲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
须陀洹人胜于一切外道异见。斯陀含人胜于一切须陀洹果。
阿那含人胜于一切斯陀含果。阿罗汉人胜于一切阿那含果。
辟支佛人胜于一切阿罗汉果。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

出家之人发菩提心此不为难。
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是乃名为不可思议。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时。从四天王乃至阿迦腻吒诸天。皆大惊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师。



[学习解说]:

善男子,外道断欲所得福德,胜过欲界(三界之一,即有淫欲和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狱等,都属于欲界的范围)一切众生所有福德

须陀洹(华译为入流,即入圣人之流,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能证得)所得福德,胜过一切外道异见(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

斯陀含(华译为一来,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来受生一次,此位断尽三界见惑外,须更断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能证得)所得福德,胜过一切须陀洹果

阿那含(华译为不来,谓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能证得)所得福德,胜过一切斯陀含果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所得福德,胜过一切阿那含果

辟支佛(缘觉、独觉。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胜过一切阿罗汉果
然而,发菩提心的在家人所得福德,胜过一切辟支佛果

出家人发菩提心并不难
但是在家人若能发菩提心,则是不可思议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和障碍的缘故

所以,在家人发菩提心时,从四天王(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乃至阿迦腻吒(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诸天都会感到非常惊喜,并且他们会说:我们今日找到了人天共同的老师


名词解释:

【阿迦尼吒天】
梵名 Akanis!t!ha-deva,巴利名 Akanit!t!ha-deva。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又作阿迦腻吒天、阿迦尼师吒天。意译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称质碍究竟天、色究竟天。过此天则为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长阿含经卷二十、顺正理论卷二十一、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p3651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天王】
(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天王天Caturmaha%ra%jaka%yika%s,东持国天Dhr!itara%s!t!ra,南增长天Viru%d!haka,西广目天Viru%pa%ks!a,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s/raman!a。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向四果】
  一、须陀洹向及须陀洹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即入圣人之流,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能证得。当未断尽时皆为向,已断尽为果。
  二、斯陀含向及斯陀含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来受生一次,此位断尽三界见惑外,须更断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能证得。当断一至五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六品为果。
  三、阿那含向及阿那含果,阿那含华译为不来,谓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能证得。当断尽七八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九品为果。
  四、阿罗汉向及阿罗汉果,阿罗汉华译为杀贼、应供、不生等义,谓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方能证得。未断尽上二界七十二品时皆为向,已断尽则为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异见】
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四分律卷三十二(大二二·七八六下):“依于异见,乐于樔窟众生。以是乐于樔窟故,于缘起法甚深难解。”佛弟子应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见、异执、异学所迷而有所退失倾动。p5152 FROM:【佛光大辞典】

【辟支佛】
梵语 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见:缘觉)6132)p5613 FROM:【佛光大辞典】

【斯陀含】
梵语 sakr!d-a^ga^min,巴利语 sakad-a^ga^min。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二·六五三下):“云何名为邠陀利花沙门?或有一人,三结使尽,淫怒痴薄,成斯陀含果,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小迟者,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勇猛者,即于此间尽于苦际,犹如邠陀利花,晨朝剖花,向暮萎死,是谓邠陀利花沙门。”准此,可知同是一来果之圣者亦可细别为二:(一)其修行之功勇猛迅捷者,称为邠陀利花沙门。(二)修行之功较为迟缓钝下者,称为一来,即经中所谓之“小迟者”。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载,得斯陀含果者未来过六万劫,当得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此即所谓“五果回心”之说。(杂阿含经卷四十一、卷四十七、中阿含卷八阿修罗经、卷九瞻波经、卷二十一说处经、卷四十七瞿昙弥经、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四、顺正理论卷六十四)((参见:五果回心)1114、“四向四果”1683)p497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罗汉】
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那含】
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须陀洹】
旧译为入流,新译为预流,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界】
三界之一,即有淫欲和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狱等,都属于欲界的范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
欲望、欲求,亦即引起人们贪爱的心。欲有正欲和邪欲,正欲是追求真理,邪欲是贪爱五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
梵语 chanda 或 rajas。又作乐欲。心所名。意谓希求、欲望。希望所作事业之精神作用。说一切有部指从一切心起之作用,为大地法所摄。唯识宗则谓,心捕捉对象系由作意之作用,非由欲之作用,故欲非从一切心起,仅系对愿求对象所起之别境。欲有善、恶、无记等三性,善欲为引起精勤心之根据;恶欲中之希欲他人财物者,称为贪,为根本烦恼之一。
 欲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种:(一)五欲,爱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者,称为五欲;被爱著之五境,亦称为五欲、五欲德或五妙欲。对财、色、饮食、名、睡眠之欲,亦称作五欲。(二)六欲,对色、形貌、威仪姿态、言语音声、细滑、人相之欲,即为六欲。(三)三欲,于六欲中对形貌、姿态、细触之欲,称为三欲。此外,以贪欲深而难越、易落,比喻为堑,称为欲堑;或以贪欲之烦恼能令人沉没如河,称为欲河;比喻诸欲恼人如针刺身,称为欲刺;此等皆为强调欲之害人。又以欲之污身、扰人,而比喻为欲尘、欲魔、欲缚等。(俱舍论卷四、品类足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成唯识论卷五)((参见:五欲)1149、“六欲”1291)p4651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17 09:34
发菩提心品第二


一、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善生言世尊。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善男子。为二事故发菩提心。一者增长寿命。二者增长财物。
复有二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姓。二者为断众生罪苦烦恼。
复有二事。一者自观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不得利益。二者虽有无量恒沙诸佛悉皆不能度脱我身。我当自度。
复有二事。一者作诸善业。二者作已不失。
复有二事。一者为胜一切人天果报。二者为胜一切二乘果报。
复有二事。一者为求菩提之道受大苦恼。二者为得无量大利益事。
复有二事。一者过去未来恒沙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观菩提是可得法是故发心。
复有二事。一者观六住人虽有转心犹胜一切声闻缘觉。二者勤心求索无上果故。
复有二事。一者欲令一切众生悉得解脱。二者欲令众生解脱。胜外道等所得果报。
复有二事。一者不舍一切众生。二者舍离一切烦恼。
复有二事。一者为断众生现在苦恼。二者为遮众生未来苦恼。
复有二事。一者为断智慧障碍。二者为断众生身障。


[学习解说]:

(注:上一品说到在家菩萨发菩提心所得福德非常殊胜
因此,善生跟着请问世尊,众生要如何发菩提心呢)


善生问世尊,众生如何发菩提心?
世尊回答说,善男子,众生可以为两件事发菩提心:一增长寿命;二增长财物
还有二事,一为了不断绝菩萨性;二为了断除众生罪苦烦恼等业障
还有二事,一观照自己于无量世中轮回流转受大苦恼;二虽然法界有无量恒河沙诸佛,但都不能代替自己成佛,唯有自度
还有二事,一修诸善业;二做了善事不后悔
还有二事,一为了超越一切人天果报;二超越一切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果报
还有二事,一为求无上菩提受大苦恼;二为获得无量利益而发心精进
还有二事,一观过去未来恒河沙数诸佛皆如我身;二深入观察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是可以证得的,因此应当如实发心精进求证
还有二事,一观照六住人(菩萨修行之阶位有六,此六阶位之菩萨所证之位均不退失,故称为住)虽然可能有退转心,但也胜过一切声闻和缘觉;二精勤修心求无上菩提
还有二事,一不舍一切众生;二誓愿断除一切烦恼
还有二事,一为帮助众生断除现世种种苦恼;二为帮助众生阻挡未来的苦恼
还有二事,一为断除增上智慧过程中的一切障碍;二为断除众生色身(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障碍


名词解释: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色身】
梵语 ru^pa-ka^ya,巴利语同。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九)p2543 FROM:【佛光大辞典】

【六住】
<一>指十住位中之第六位正心住。((参见:十住)430)
<二>菩萨修行之阶位有六,此六阶位之菩萨所证之位均不退失,故称为住。即:(一)种性住,为十住、十行之位。(二)解行住,为十回向之位。(三)净心住,为初地之位。(四)行道迹住,为第二至第七地之位。(五)决定住,为第八、九地之位。(六)究竟住,为第十地之位。(菩萨地持经卷三)((参见:六种住)1301)p1265 FROM:【佛光大辞典】

【二乘】
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发菩提心有五事。
一者亲近善友。二者断嗔恚心。三者随师教诲。四者生怜愍心。五者勤修精进。
复有五事。一者不见他过。二者虽见他过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憍慢。四者见他善业不生妒心。五者观诸众生如一子想。


[学习解说]:

善男子,还有五事可发菩提心
一亲近善友;二断除嗔恚心;三遵循导师教诲;四心生怜悯之心;五勤修精进

还有五事能发菩提心
一不见他人过;二虽见他人过失,但自心不诲;三获得善法心不骄慢;四见他人修诸善业心不嫉妒;五观诸众生犹如亲生儿子想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17 23:07
(10楼~楼用时约3小时)


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有智之人为三事故发菩提心。
一者见恶世中五浊众生。二者见于如来有不可思议神通道力。三者闻佛如来八种妙声。

复有二事。一者了了自知己身有苦。二者知众生苦如己受苦。为断彼苦如己无异。
善男子。若有人能发菩提心。当知是人能礼六方增长命财。不如外道之所宣说。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发完菩提心之后,立刻便能破除如须弥山那样多的恶业果报

有智慧的人为三种事而发菩提心
一、不忍见五浊恶世中造作诸恶业的受苦众生
二、见如来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道力(由道体所发出无畏之力用);三听闻如来拥有八种妙音(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而发菩提心

又有二事,而发菩提心
一、了知自身有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
二、了知众生与自己一样同被世间诸苦所恼,为令众生断除诸苦如同断除自身苦一样而发菩提心


[学习笔记]:

感恩世尊慈悲,细致又耐心的教给我们如何发菩提心、自利利他

世尊深深知道,我们
在心念上不能感动,那就是没有同理心,就是没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信念和精神
也就是,自己在苦上面没有深入体会(可能自己还以苦为乐,无法解脱),对于众生的苦,也就不能感同身受
从心量上来看,就是自己还太自私、不懂关怀,平常只专注在自己身上,没有牺牲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心量太狭小
也因此,无法明白「法性」(因为自己没有深入诸法,没有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众生性」(因为自己没有体念、关怀众生)
可参阅:「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所以列举以上种种方法,就是为了引导我们契入其中,进而发菩提心,广行菩萨道

菩萨又称为「觉有情」

这是因为【「觉」表示觉悟,「有情」的意思是有情众生
所以,「菩萨」就是觉悟的有情,并能开悟有情众生,救度众生离苦得乐】


因此【「菩萨」必须是有感的,能感动、也能感动人的,主动发心的,有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
【菩萨是大乘佛法修行上的果位称呼,如果凡夫(位)众生也能发起大乘心、行菩萨道,那也可以称为初学、或初发心的菩萨行者】

【所以,大乘菩萨道的修行者,都必须真正发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和
「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觉有情」


名词解释:

【五浊】
梵语 pan~ca kas!a^ya^h!。又作五滓。指减劫(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之五种滓浊。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之说,五浊即指:(一)劫浊(梵 kalpa-kas!a^ya),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二)见浊(梵 dr!s!t!i-kas!a^ya),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三)烦恼浊(梵 kles/a-kas!a^ya),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四)众生浊(梵 sattva-kas!a^ya),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五)命浊(梵 a^yu-kas!a^ya),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五浊之中,以劫浊为总,以其余四浊为别。四浊中又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而成众生浊与命浊二者。
 据法华文句卷四下载,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总约四浊而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而立此假名。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见浊以五利使为体,命浊以连持色心为体。其中见浊、烦恼浊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则是行因得果之人浊。另据悲华经之说,人寿自八万岁渐次减至二万岁后,为五浊生起之时,其时,现实世界充满烦恼痛苦,称为五浊恶世,又作浊恶世、浊世。五浊之始较轻微,渐次则随时代之变化而五浊炽烈,称为五浊增时。
 又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载,佛界与九界相织而产生五种之浑浊,称为五浊。即:(一)劫浊,谓见虚空遍于十方界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而相织妄成,称为劫浊。(二)见浊,谓身以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以地、水、火、风四大旋令觉知,相织妄成,称为见浊。(三)烦恼浊,谓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而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而相织妄成,称为烦恼浊。(四)众生浊,谓人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于此而相织妄成,称为众生浊。(五)命浊,谓人之见闻原无异性,以众尘隔越,故无状异生,虽性中相知,然用中相背,同异失准而相织妄成,称为命浊。
 楞严经义疏注经卷八将五浊配于大乘起信论所说之三细六粗,即以劫浊配于三细中之业相转相,见浊配于现相,烦恼浊配于六粗中之前四相,众生浊配于造业相,命浊配于业系苦相。此系关于五浊之转释,而非为减劫中所起之五种浊乱相之说。又毗尼母经卷一除去见浊,加上业浊为五浊。另十地经论卷一举出六浊之说,即:不欲浊、威仪浊、盖浊、异想浊、不足功德浊、痴浊等六者。另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二举出十二浊,即:(一)示现劫浊,(二)示现时浊,(三)示现众生浊,(四)示现烦恼浊,(五)示现命浊,(六)示现三乘差别浊,(七)示现不净佛国土浊,(八)示现难化众生浊,(九)示现说种种烦恼浊,(十)示现外道乱浊,(十一)示现魔浊,(十二)示现魔业浊。
 于法华经玄赞卷四中,举出十二浊与五浊之关系,谓诸佛国土具足清净庄严,为利益众生,乃方便示现诸浊。此十二浊唯大乘具有,即随佛所化土之胜、劣二法,而示现立之。五浊则仅据秽土之相而立论,故通于大、小二乘。其中,十二浊之劫浊、时浊即五浊之劫浊;众生浊、难化众生浊即众生浊;烦恼浊、说种种烦恼浊即烦恼浊;命浊即命浊;外道乱浊即见浊。其余三乘差别浊、不净佛国土浊、魔浊、魔业浊等四种,则非为五浊所摄。(杂阿含经卷三十二、阿弥陀经、悲华经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一、文殊师利问经卷下、顺正理论卷三十二、俱舍论卷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三、法华经义记卷三、菩萨地持经卷七、华严经孔目章卷二)p1201 FROM:【佛光大辞典】

【恶世】
即浊恶之世。此时烦恼、邪见炽盛,且人寿短促,苦多而乐少。据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恶世中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等五浊,其时众生垢重,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应机示教,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乘之法。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八上):“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正法时代,众生烦恼薄少,人人自行十善,且其寿命长达数万岁;反之,末法时代,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炽盛之时,特称之为恶世或恶时。(安乐集卷上、观经疏散善义)p4946 FROM:【佛光大辞典】

【苦】
梵语 duh!kha 之意译。音译作豆佉、诺佉、纳佉。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苦与乐乃相对性之存在,若心向著如意之对象,则感受到乐;若心向著不如意之对象,则感受到苦。清净论道谓,苦具有嫌恶(du)与空虚(kham!)二义,即嫌恶,及无“常、乐、我、净”之空虚状态,称之为苦。在称“苦、乐、舍(不苦不乐)”等三受之时,苦指身心所感之苦(广义),配列于五受、二十二根之苦,而可分为身感受之苦(狭义)与心感受之忧两类。“一切行皆苦”乃佛教根本思想之一,亦为四法印之一。苦之分类有多种,其大别如下:
 (一)二苦,起自一己身心之苦,称为内苦;受外界逼迫所产生之苦(如恶贼、天灾等),称为外苦。
 (二)三苦,对不如意之对象感受其苦,是为苦苦。对所爱者之毁坏感受其苦,是为坏苦。见世间一切无常而感受其苦,是为行苦。以上三者相当于苦、乐、舍(不苦不乐)之顺序。数论外道举三苦为:依内苦、依外苦(恶贼等)、依天苦(天灾等)。
 (三)四苦,指生苦(以有生,故有苦)、老苦、病苦、死苦四者。
 (四)八苦,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五)十八苦,即老苦、死苦、忧苦、悲苦、苦苦、恼苦、大苦聚等七苦,再加上无明苦、行苦、识苦、名色苦、六入苦、触苦、受苦、爱苦、取苦、有苦、生苦等十一苦,合为十八苦。
 (六)老、病、死等三种身苦,与贪、嗔、痴等三种心苦,可为佛教所立“身心之苦”的典型代表。其中,临命终时,其苦有如千百只刀割裂身子,称为风刀苦。
 此外,诸经论所举苦的分类甚多,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即有百十苦之说。(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佛地经卷五、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二、大智度论卷十九)p3942 FROM:【佛光大辞典】

【神通】
梵语 abhijn~a^,巴利语 abhin~n~a^。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 FROM:【佛光大辞典】

【道力】
由道体所发出无畏之力用,称为道力。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大智度论卷二(大二五·六六下):“阿难闻是事,闷心小醒,得念道力助。”p5622 FROM:【佛光大辞典】

【八音】
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即:
(一)极好音,又作最好声、悦耳声。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却未达极境,唯佛音声能令闻者无厌,得入妙道,为好中之最。
(二)柔软音,又作濡软声、发喜声。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皆舍刚强之心。
(三)和适音,又作和调声、和雅声。谓佛常居中道,妙解从容,所出音声和雅调适,能令闻者心皆融适,因声会理。
(四)尊慧音,又作入心声。谓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彻,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慧解开明。
(五)不女音,又作无厌声。谓佛住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
(六)不误音,又作分明声。谓佛智圆明,照了无碍,所出音声谛审真实,无有差谬,能令闻者各获正见。
(七)深远音,又作深妙音。谓佛智幽深,行位高极,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声非大,远闻不小,皆悟甚深幽远之理。
(八)不竭音,又作易了声。谓如来愿行无尽,住于无尽法藏,所出音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以上乃就佛音之德而言。
 另如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卷八,举出不男音、不女音、不强音、不软音、不清音、不浊音、不雄音、不雌音等八种,此系就佛音之体而言,同经卷七所列见苦、向苦、见习、向习、见尽、向尽、见道、向道等八音,乃就佛音之用而言。(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梵摩渝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下)p292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17 23:2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0 10:04 编辑

悲品第三


善生言。世尊。彼六师等不说因果。
如来今说因有二种。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如佛初说发菩提心。为是生因。是了因耶。

善男子。我为众生或说一因。或说二因。或说三因。或说四因。或说五因。或说六七至十二因。
言一因者。即生因也。言二因者。生因了因。言三因者。烦恼业器。言四因者。所谓四大。言五因者。未来五支。
言六因者。如契经中所说六因。言七因者。如法华说。言八因者。现在八支。言九因者。如大城经说。
言十因者。如为摩男优婆塞说。十一因者。如智印说。十二因者。如十二因缘。

善男子。一切有漏法无量无边因。一切无漏法无量无边因。
有智之人欲尽知故发菩提心。是故如来名一切智。


[学习解说]:

善生请问佛说:世尊,外道六师都说没有因果,如来今日说因有两种:一是生因;二是了因
请问世尊,您最初说的发菩提心是属于生因(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呢?还是了因(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如灯光照物,可令人明了一切)

善男子,我为众生说过一因,也说过二因,说过三因、四因、五因、六七以及十二因
我说的一因,是生因
二因,是生因和了因
三因,是烦恼、业力、根器
四因,是地水火风四大
五因,是五支(五种支条之戒也。谓大涅槃心一理根本开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种之别: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戒)
六因,是契经中教导的六因
七因,是法华经所教导的七个故事(1火宅喻、2穷子喻、3药草喻、4化城喻、5衣珠喻、6髻珠喻、7医子喻)
八因,是现在八支(指正见等之正道。支分为八种,故称八支。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九因,如大城经中所教导的
十因,如为摩男优婆塞所说
十一因,如智印说
十二因,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

善男子,一切有漏法(指诸漏(烦恼)互相随增(随顺增长)之法)有无量无边因,一切无漏法(指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也有无量无边因
有智慧的人为了弄清楚这些原理而发菩提心,因此如来称之为一切智者(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


名词解释:

【无漏法】
梵语 ana^srava-dharma。为“有漏法”之对称。指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俱舍论卷一(大二九·一下):“虚空等三种无为及道圣谛,名无漏法。所以者何?诸漏于中不随增故。”即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三种无为法,及七觉支、八正道等道圣谛之法,皆无“随增”烦恼,故称无漏法。其中,择灭无为,为灭谛涅槃之道果,以离系(远离烦恼之系缚)为性;非择灭无为,由于缘缺,永远障碍未来法之生起;虚空无为,仅以无碍为性,皆无作用,非诸漏随增之依处,故皆为无漏法。此即无为之无漏法。又道谛三十七品为有为法,其中,唯有七觉支、八正道属于无漏法,其余之四念住等皆通于有漏与无漏之法。
 此外,说一切有部于十八界中,以意、法、意识等后三界通于有漏与无漏法,而以五根、五境、五识等前十五界为有漏法;此部并认为,佛之生身为他所缘,起随增烦恼,故为有漏法,而非无漏法。然于大众部等,则认为佛身永断烦恼习气,与十八界同为无漏法。(顺正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四、卷七十六、卷一七三、俱舍论卷十三、卷二十四、俱舍论光记卷二、大乘义章卷十)((参见:有漏法)2453)p5129 FROM:【佛光大辞典】

【有漏法】
为“无漏法”之对称。指诸漏(烦恼)互相随增(随顺增长)之法。亦即指四谛中苦、集二谛之法。漏,为漏泄之义,即指诸烦恼;此诸烦恼于苦、集二谛之相应法及其所缘之境中,互相随顺,互相增长,故称苦、集二谛之法为有漏。至于缘灭、道二谛所生之诸漏,因其互不随增,故灭、道二谛之法非有漏法。
 据俱舍论光记卷一载,佛陀入灭后五百年中,炎罗缚蠋国有法胜论师,于所著之阿毗昙心论中,以“随生”解释有漏。其后,法救论师著作杂阿毗昙心论,以续补法胜之说。法救认为灭、道二谛虽亦能生诸漏,然此漏非有漏,故以“随生”之“生”义为不当,而将之改为“随增”,今随增之说,即根据法救之说而来。随增可分为二种:(一)相应随增,即烦恼与其相应之心所互相随顺增长。(二)所缘随增,即烦恼与其所缘之境互相随顺增长。
 此外,据俱舍论卷一所举,有漏之异称有取蕴、有诤、苦、集、世间、见处、三有等多种,而有漏法则为世间三有中苦、集之因果的总称。又同书卷二中,以十八界中之五根、五境、五识等十五界为有漏,其余之意、法、意识三界,通于有漏与无漏。
 关于有漏法之解说,诸部派有不同之看法,玆略述如下:(一)说一切有部以随增为有漏之义,故认为苦、集二谛为有漏法。然自相续中的六识之烦恼,不与善及无覆无记之心俱起,此乃无随增之义,故善及无覆无记之心不应为有漏法。(二)分别论者及大众部之诸师以随眠为不相应法,在所缘之境及相应法中不随增,然以其相续现起之故,而认为善及无覆无记之心亦为有漏法。此外,诸师并认为,有部以五根等十五界为有漏,而佛身属于十五界中,故佛身亦为有漏之说不当,而以佛永断随眠,其身即是无漏之说反驳之。(三)经部诸师认为自身中有有漏之种子,由此种子能生善及无覆无记之心,故此心即是有漏。(四)唯识大乘则破斥上述诸说,而以第七末那之我执为漏之体,凡与之俱转者,皆称为有漏法。亦即与六识相应之烦恼,虽有“漏”之义,然第七识为诸识之染净依,恒常相续而不间断,故以之为漏之体,而与之俱转者,称为有漏法。(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二、卷七十六、卷八十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俱舍论卷十三、卷十九、顺正理论卷一、卷四十九、成唯识论卷五、卷十、俱舍论光记卷二、卷十九、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卷十末、法华经玄赞卷一)((参见:无漏法)5129)p2453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切智】
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因缘】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摩诃男】
梵名 Maha^na^ma,巴利名同。<一>为佛陀最初所度化五比丘之一。又作摩诃南、摩诃那摩。意译大号、大名。在中本起经作摩男拘利(梵 Maha^na^ma-ko^liya),佛所行赞经中作十力迦叶。乃释迦牟尼逾城出家之际,其父净饭王于族中所选五随侍之一;佛陀成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彼即为最初闻法得道之弟子之一,后并护持佛陀之化导。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赞其(大二·五五七上):“速成神通,中不有悔,所谓摩诃男比丘是。”(中阿含卷八侍者经、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四分律卷三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二、法华经文句卷一上、卷五上、大唐西域记卷七)
 <二>又称释种摩诃男(梵 Sakkamaha^na^ma)、摩呵南释、释摩男。属中印度迦毗罗卫城释迦种。五分律卷十五、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二等载其为斛饭王之子。大智度论卷三、梵文大事(Maha^vastu)等载其为甘露饭王之子。于其弟阿那律入佛门出家后,即治理家事,重佛之教法,常布施汤药、衣食等予僧众;中阿含经中之苦阴经即其请佛所说。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载,当舍卫城之流离王讨伐迦毗罗卫城释迦族时,摩诃男为救释种族,自愿舍命于水中。或谓此人与五比丘中之摩诃男为同一人。(杂阿含经卷二十九、卷三十、增一阿含经卷三、卷三十五、佛本行集经卷十一、卷五十八、五分律卷三)p6078 FROM:【佛光大辞典】

【八支】
<一>指正见等之正道。支分为八种,故称八支。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参见:八正道)280)
<二>指无著、世亲等所造之八论。即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摄大乘论、对法论、辩中边论、缘起论、大乘庄严论、威业论。((参见:八论)312、“十支论”401)
<三>指八种斋戒。即: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虚诳语、饮诸酒、涂饰鬘观听歌舞、眠坐高广严丽床上、食非时食等八种非法。((参见:八关斋戒)317)p278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因】
梵语 s!ad!-hetavah!。<一>将一切法之因分为六种,即:(一)能作因(梵 ka^raN!a-hetu),又作所作因、随造因。即某物生时,凡一切不对其发生阻碍作用之事物,皆为某物之能作因,其范围至广。又分两种:(1)自法生时,给与胜力而助长者,称为与力,如眼根生眼识,或如大地之生草木,乃有力之能作因,然仅限于有为法。(2)自法生时,无所障碍,令之自在而生者,称为不障,如虚空之于万物,乃无力之能作因,通于一切无为法。此因所得之果称增上果。(二)俱有因(梵 sahabhu^-hetu),又作共有因、共生因。为俱有果之因,亦分二种:(1)辗转同时互为因果者,称为互为果俱有因,如三杖之互相依持而立。(2)多法同时为因而得同一果者,称为同一果俱有因,如三杖互相依持以支持一物。此因所得之果称士用果。(三)同类因(梵 sabha^ga-hetu),又作自分因、自种因。谓过去与现在之一切有漏法,以同类相似之法为因,故称同类因。如善法为善法之因,乃至无记法为无记法之因。此同类之名,就善恶之性而立,非就色心等之事相。此因所得之果称等流果。(四)相应因(梵 samprayukta-hetu),谓认识发生时,心及心所必同时相应而起,相互依存,二者同时具足同所依、同所缘、同行相、同时、同事等五义,故称相应因。此因所得之果称士用果。(五)遍行因(梵 sarvatraga-hetu),又作一切遍行因。特指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之烦恼而言。与上记之同类因为前后异时之因果法,然同类因通于一切诸法,而遍行因则由心所中之十一遍行遍生一切之惑,故称遍行因。所谓十一遍行,即逆于四谛之理的诸烦恼中,苦谛下之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等七者,与集谛下之邪见、见取见、疑、无明等四者,此十一烦恼即一切烦恼生起之因。此因所得之果称等类果。(六)异熟因(梵 vipa^ka-hetu),又作报因。特指能招致三世苦乐果报之善恶业因。如以五逆之恶法感地狱之报,以十善之有漏善招天上之果。彼天上与地狱之果皆非善非恶,而系无记性。如此以善因恶因皆感无记之果,因果异类而熟,故其因称为异熟因,所得之果称异熟果。(俱舍论卷六、发智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至卷二十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入阿毗达磨论卷下、俱舍论释颂疏义疏卷中本)((参见:因)2269)
 <二>将无始以来之妄想习因分为六种:(一)当有因,又作当因。妄想之识(因)招当有之果报。(二)相属因,又作相续因。一念之妄心,内依八识,外缘六尘,作业招果,现行薰种子,种子起现行,三世相续而不绝。(三)相因,前念灭后念续生之善恶业相。(四)能作因,又称作因。诸识转变而生诸法。(五)显了因,又称了因、显示因。由妄想之故,所作之事生,能作如灯,所作如色,显现分明。(六)观待因,又称待因、相待因。妄想灭时,涅槃生起。待妄想断尽而生,故称为相待。(大乘入楞伽经卷二、入楞伽经卷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
 <三>因明用语。因明三支作法中,第二之因(理由)分为二类六种。二类为生因、了因。能生诸法者,称为生因,如谷麦之种子,能生根发芽;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为辅助生成之资缘者,称为了因,如灯之照物,了了可见。此生因、了因各有言、智、义三层,故合称六因。即:(一)言生因,即立者(立论者)所用以举因之言语,敌者(问难者)依之而能生解。如立者言“所作性故”(因),敌者闻之,藉以了悟“声是无常”(宗),故称生因。(二)智生因,即指立者起言之智;盖智为立言之本,故此智即是言生因之因,称为智生因。立者举“所作性故”(因)之前,必已知声是无常,亦已知声之所以无常,乃声是所作之故。(三)义生因,有二义:(1)道理义,指言语中所涵之意义,亦即声是所作之理。(2)境界义,乃言语所指之对象,亦即声是所作之事实。言语所以能使人了悟,全靠其所涵之意义及所指之对象,故言语之义亦归入生因。(四)智了因,指敌者之智慧与知识而言。敌者能解立者之言,了悟所说之宗与因,全知知识,故称智了因。(五)言了因,指立者能立之言(如所作性故),敌者依此言了解所立(如声是无常)。敌者若无智慧,诚然不会了悟,然若仅有智而无立者言语之启发,依然无从了悟。敌者之智必待立者之言语刺激,而后始能发挥了悟之作用,言为智了因之因,故亦为了因。(六)义了因,指立者能立之言所诠之义。如以“所作性故”例,即指其所涵之义理与其所指之对象。敌者所以能了悟声之为无常,是靠“所作性故”所表示之意义。义为智了因之因,故亦为了因。
 六因之分别依据,乃其功用;若以体别为依据,则仅有四种。智生因中之智,为立者之智;智了因中之智,为敌者之智,其体各异,不能归并。言生因中之言与言了因中之言,同指立者所用之言语;义生因中之义与义了因中之义,同为立者言语所包含之意义。以故言生因与言了因原为一体,义生因与义了因亦是一体,故六因仅有四体。
 六因之间,有层层之因果关系。就生因方面言,必须立者有智,方能认识义理,并且用言语来表达,故智生因乃言义二生因之因,言义二生因乃智生因之果。言义二生因虽同为智生因之果,然二者亦存因果关系。立者知晓义理之后,始用言语表达,故义生因又为言生因之因,言生因为义生因之果。就了因方面言,立者之言语与其所涵之义理,引发敌者之智,令其了悟正理,故言了因与义了因同为智了因之因,智了因为言义二了因之果。敌者听了立者所说之言语,方得体会其中所涵之义理,故言了因又为义了因之因,义了因为言了因之果。
 六因之中,因明最重视言生因与智了因。立者虽有充分之理由证明自家之主张,然若默而不说,敌者无从知其理由如何,更无从信其宗体之确能成立。故欲使敌者领悟,须将自家理由明白说出。敌者听闻立者表示理由之言语,始能发生正智。言生因乃令敌者了悟之根本所在,故因明称之为正生,智义二生因处于辅助地位,故称为兼生。就了因而言,敌者所以能了悟,在于自家之有智,否则言与义无从为之启发,故智了因可说为正了,其余二了因为兼了。(因明入正理论卷上末、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二、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p1256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支戒】
(名数)五种支条之戒也。谓大涅槃心一理根本开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种之别: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戒,大涅槃经第十一圣行品之所说也。净影之涅槃义记第五上释之曰:“根本业清净者,离其根本不善业道前后眷属。余清净者,离其业道前后方便,非诸恶觉。觉清净著,离八恶觉,护持正念。念清净者,修六念心,助成戒行。回向阿耨三菩提者,用戒求佛也。此等分别,如杂心论。”宝亮配之于大小乘诸戒,小乘四重戒,为根本业清净戒,第二篇以下,即四重之余,为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不起五毒等,不犯菩萨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不犯四十轻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上四戒回向菩提,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天台以四重或十善性戒为根本业清净戒,偷兰遮等余四篇为前后眷属余清净戒,定共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定共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大乘戒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章安配于三聚净戒,前二者为摄律仪戒,次二者为摄善法戒,后一者为摄众生戒。出于涅槃经集解,法华玄义,释签私记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大】
(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烦恼业苦】
又名惑业苦,意谓吾人由于贪嗔痴等烦恼而造业,又因造业而受苦。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因】
<一>因明用语。于三支作法中属于因支。为六因之一。与“了因”对称。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故称生因。譬如立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为无常,非常住,令问难者听罢,了然“声是无常”乃正理,因而不复固执己见。此因,其启发问难者之正智,恰如种子之生芽,故就立论者说,称之为“生因”。生因以其功用之别复分三种:(一)言生因,指立论者所用以举因之言语,如前述“所作性故”一语。(二)智生因,指立论者之智慧、知识而言,如前述之例,若非立论者已具“声之无常乃因声为所作”之知识,便不能提出“所作性故”之因,智慧知识乃立言之本,故智为生因。(三)义生因,指立论者所举因中所涵之道理与境界。语言之所以能引发人之了悟,全靠其中所涵蕴之意义与所指之对象,故“义”亦为生因。前述三因,互有层层之因果关系。立论者有“智”,方能认识义理,并利用语言以宣达之,故智生因乃“言”、“义”二生因之因,“言”、“义”二生因是智生因之果。“言”、“义”二因间亦有因果关系,立论者先认知义理,才能用言语以宣达之,故义生因为言生因之因,言生因为义生因之果。(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见:六因)1256)
 <二>五因之一。指惑业。以众生依惑业而生此身,犹如草木之种子依地而生,故称生因。((参见:五因)1074)
 <三>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生起色法之原因。(俱舍论卷七)((参见:四大)1649)
 <四>与“引因”相对称。谓生为近果与正果之因。近果,指近因之果报;正果,指修道而有所证悟,盖有别于外道之盲修,故谓学佛而证得之果为正果。((参见:引因)1392)p2058 FROM:【佛光大辞典】

【了因】
因明用语。在三支作法中属因支,为六因之一,与“生因”对称。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如灯光照物,可令人明了一切。譬如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乃无常不能决定常住,令敌者(问难者)听后能了知“声是无常”为正理。此于立者(立论者)而言,藉之以启发敌者之正智,故称为“生因”;于敌者而言,以此而了悟正理,故称“了因”。了因因其功用不同,又可分三项:(一)智了因,此指敌者之智慧与知识。智慧与知识乃了悟之资本,若无此二资粮,即便立者给予再好之生因,敌者亦无从了悟,故称之智了因。(二)言了因,即指前述例句中立者所言之“所作性故”一语而言。敌者之了悟,除须备具智慧与知识外,必须倚赖立者言语之刺激,方能发挥了悟之作用,言语乃智了因之因,故称为言了因。(三)义了因,即指前述例句中“所作性故”一语所涵之义理,与其所指之对象。敌者能了悟,除前项二因外,亦是因著立者所举之意义,义亦是智了因之因,故称义了因。依上可知:言、义二了因是智了因之因,智了因则是言、义二了因之果;言了因是义了因之因,义了因是言了因之果。(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见:六因)1256)p163 FROM:【佛光大辞典】




一、悲心是菩提心的生因,那么如何生(或修)悲心?

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
汝今当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

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
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未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我当云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


[学习解说]:

善男子,一切发菩提心的众生,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生因了因都有
你应当知道,悲心(悲他之苦之心)就是生因,因为慈悲众生的缘故便能发心救度众生,所以悲心是发起菩提心的生因

善生问世尊,应当如何修悲心呢?
世尊回答说,善男子,有智慧的人能见一切众生沉迷在生死苦海中以苦为乐,为了救拔出离而生悲心

有人见众生没有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大悲三念(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因此心想我该如何令他们具足呢,因此而生悲心
参考阅读:
如何修悲心(如何生起悲心) ~ 优婆塞戒经: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名词解释:

【悲心】
(术语)悲他之苦之心也。止观四曰:“悲心彻骨,如母念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悲三念住】
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
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
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
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所畏】
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19 06:4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0 10:04 编辑

(增补11楼内容+12楼用时约3小时)

又见众生虽多怨毒亦作亲想。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迷于正路无有示导。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卧五欲泥而不能出犹故放逸。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常为财物妻子缠缚不能舍离。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以色命故而生憍慢。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为恶知识之所诳惑。故生亲想。如六师等。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堕生有界受诸苦恼犹故乐着。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造身口意不善恶业多受苦果犹故乐着。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渴求五欲如渴饮碱水。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虽欲求乐不造乐因。虽不乐苦喜造苦因。欲受天乐不具足戒。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于无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
悲。
又见众生无定有性流转五有。是故生悲。


[学习解说]:

(世尊接着演说如何修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一些心存怨毒的众生,能将他们当做亲人想,因此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迷于正路,身边没有善友和善知识的引导,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深陷五欲(指染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而不能出离的放逸众生,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常被财物和妻子缠缚,无法舍离,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执着色身,并为此心生骄慢,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遭遇恶知识的欺骗和迷惑,能生亲想(于父母兄弟及亲戚朋友,皆生亲爱之想),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堕入生有(指于诸趣中投生的一刹那)界中受诸苦恼,并以此为乐,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因为造作身口意等恶业而遭受苦果却浑然不知,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追求五欲,就像饥渴的人喝碱水一样根本无法解除饥渴,因此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虽然想要快乐却不种善因;虽然不想受苦却未能断除恶因;想要获得天人果报却不持戒,因此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生我我所(我,指自身;我所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故有此名)想,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因无定性而轮回流转(漂流、辗转之意。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生死相续不断,而辗转于三界、六道之轮回),而起悲心


名词解释:

【流转】
梵语 pravr!tti。漂流、辗转之意。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生死相续不断,而辗转于三界、六道之轮回。对此,如从迷界,而进入涅槃,即称还灭。属流转者,称为流转门;属还灭者,称为还灭门。四谛中之苦谛与集谛,或十二缘起之顺观(观十二支缘起从无明乃至老死)属流转门。而四谛中之灭谛与道谛,以及十二缘起之逆观(观十二支缘起从老死至无明),则属还灭门。
 又唯识宗谓,由善恶之业而生死相续不断,称为染污清净流转;有为法之刹那生灭相续不断,称刹那辗转流转;有情之一期相续生灭转变,称生辗转流转,又作生身辗转流转。(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六,显扬圣教论卷一、卷十四)FROM:【佛光大辞典】

【不定性】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声闻,独觉,菩萨三乘之种子皆具,或可为阿罗汉,或可为辟支佛,或可为佛,无有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此有四类:一具菩萨声闻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二具菩萨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三具声闻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四三乘皆具而开果不定也。此中第三者永无成佛之期,余者时至而成佛者也。菩提心论曰:“若不定性者,无论劫限,遇缘便回心向大,从化城起以为超三界,谓宿信佛故乃蒙诸佛菩萨加持力,而以方便遂发大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性】
有情之种性共有五种分别,即声闻乘定性、缘觉乘定性、菩萨乘定性、不定种性、无种性。凡于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中,各具有唯一种子之众生,即称定性。又具有二种或三种种子之众生,称为不定种性;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仅具有人、天之有漏种子者,称为无种性。三种定性加不定种性、无种性,合为五性。法相宗依此而立“五性各别”说。(大乘入楞伽经卷二、大乘庄严经卷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成唯识论卷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参见:五种性)1179)p3177 FROM:【佛光大辞典】

【我我所】
我,指自身;我所(梵 mama-ka^ra),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故有此名。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二五·二九五上):“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
 又执著有实我之妄情,称为我见;执著僮仆、住宅等为我所属之妄情,则称我所见。五见中之萨迦耶见即包含此二见。(注维摩经卷二、维摩义记卷一末(慧远)、圆觉经钞卷九)((参见:五见)1099)p2939 FROM:【佛光大辞典】

【天乐】
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故名为天。修十善者,生于天上,而受种种殊胜妙乐,故名天乐。(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有】
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是指于诸趣中投生的一刹那;本有是在一生的过程中,除去生时一刹那,死时一刹那之外,中间的寿命;死有是指死时的一刹那,其时间仅限于中有未生之前;中有是指在今世已死,后世未生中间的中阴身。以上四有,是欲界色界的众生,在一度生死中,所有的四种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想】
(名数)一、欲想,起贪欲之思想也。二、嗔想,起嗔恚之思想也。三、害想,起害人之思想也。无量寿经上曰:“不生欲觉嗔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净影疏曰:“未对境界,预起邪思,名之为觉。对缘生心,说为三想。”【又】一、怨想,于人欲加害于我者,及害我父母兄弟者,亦生亲爱之想也。二、亲想,于父母兄弟及亲戚朋友,皆生亲爱之想也。三、中人想。于非怨非亲之人,生亲爱之想也。见智度论七十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亲想】
亲想者,谓于父母兄弟及亲戚朋友等,皆生亲爱之想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五欲】
梵语 pan~ca ka^ma^h!,巴利语 pan~ca ka^ma^。<一>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一)色欲(梵 ru^pa-ka^ma),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二)声欲(梵 s/abda-ka^ma),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三)香欲(梵 gandha-ka^ma),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著无厌。(四)味欲(梵 rasa-ka^ma),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五)触欲(梵 spras!t!avya-ka^ma),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著无厌。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佛遗教经、大智度论卷十七、卷三十七、摩诃止观卷四下)
 <二>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著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著,不能出离三界。(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著而无厌。(四)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著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著睡眠而无厌。(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七、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p1149 FROM:【佛光大辞典】




又见众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业。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受身心苦而更造业。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爱别离苦而不断爱。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处无明闇。不知炽然智慧灯明。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烧然。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饥者食于毒饭。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犹故放逸。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流转八苦不知断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毁犯禁戒。当受地狱饿鬼畜生。是故生悲。


[学习解说]:

又见到众生害怕生、老、死,却又不断造作生、老、死的轮回之业,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遭受种种身心苦恼却不知反省,还不断造作各种恶业,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虽然知道爱别离苦,但却依然不从根源断除爱的欲望和执着,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处于无明(心性之无明,譬如空穴中之闇黑)的黑暗中,却不点燃智慧之灯,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虽然被种种烦恼火燃烧逼迫,却不发心求三昧(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定水,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为了追求五欲快乐而造作无量恶业,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明知五欲是苦,却还不断追求,就好比饥饿的人吃有毒的饭,吃的越多中毒越深,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已经在五浊恶世中受诸苦恼,却依然放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不能精进修行,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虽然遭受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却不断除苦因,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末学注:极乐世界就不是这样的,极乐世界的温度随个人感受而适宜调整,饿了只要想到食物就会自动出现在面前),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不能清净守戒(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将来必定遭受地狱饿鬼畜生等果报,因此而生悲心


名词解释:

【禁戒】
梵语 sam!vara,巴利语同。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音译作三婆逻、三跋罗。又作律仪。三藏中律藏专明禁戒者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一护法品谓,持守禁戒者即为佛弟子,毁坏禁戒者即为魔弟子。又梵语 vrata(音译作没栗多),亦译作禁戒,即非长时期所持之戒,而系因应于短期内发愿修法所制之禁戒。大日经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一下):“没栗多,是有时愿之戒。谓行者持诵时,或心一月乃至年岁等,此事了时,此禁亦罢。”((参见:戒)2896)p5539 FROM:【佛光大辞典】

【八苦】
<一>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即:(一)生苦,有五种,即:(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二)老苦,有二种,即:(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三)病苦,有二种,即:(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四)死苦,有二种,即:(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八)五阴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
 <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别出以下八苦:寒苦、热苦、饥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一类威仪多时住苦。p291 FROM:【佛光大辞典】

【放逸】
梵语 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十一)((参见:大随烦恼)890)p327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
(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明闇】
(譬喻)心性之无明,譬如空穴中之闇黑。教行信证序曰:“无碍光明,破无明闇慧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又见众生色力寿命安隐辩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生于边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处饥馑世。身体羸瘦互相劫夺。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处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增盛当受无量苦报之果。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说甘露净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信邪恶友终不追从善知识教。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舍施。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一切皆苦。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
(注: 可能有人看到佛陀讲这么多生出悲心的例子就会跳过去,其实这是佛陀的慈悲,也是佛陀的智慧
因为慈悲所以讲出这么多,让佛弟子能入观想而产生悲心,因为智慧才能讲出这么多
所以这段千万要好好观想,入心观照,就能生出悲心,这是修悲心最好的观法)

[学习解说]:

又见众生色力(谓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王及四天王诣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是名色力)寿命、安隐、辩才(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都不得自在,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不具足,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生于边地(阎浮提洲之边隅,谓之边地。又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五百岁都不能修习善法,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处于饥馑世(灾荒年),身体瘦弱,众生之间更是相互争夺,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处于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相向,由此必当遭受无量苦果,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虽然与佛同住一世,听闻佛陀演说甘露法雨,但却不能信受奉持,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跟随邪师恶友,远离善知识的教导,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虽然有很多财宝却不舍得布施,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每天辛苦劳作,却对修行解脱没有一点意义,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之间不能相敬相爱,而生悲心


名词解释:

【刀兵劫】
p0149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四卷三页云:初刀兵劫,将欲起时,赡部洲人,极寿十岁。为非法贪,染污相续;不平等爱,映蔽其心。邪法萦缠,嗔毒增上。相见便起猛利害心。如今猎师,见野禽兽。随手所执,皆成刀杖。各逞凶狂,互相残害。七日七夜,死亡略尽。赡部洲内,才余万人。各起慈心,渐增寿量。尔时名为度刀兵劫。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饥馑灾】
(杂语)中劫末所起小三灾之一。俱舍论十一曰:“小三灾中劫末起。三灾者:一刀兵,二疾疫,三饥馑。(中略)中劫末十岁时人,亦具如前诸过失故,天龙忿责,不降甘雨。由是世间久遭饥馑,既无支济,多分命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边地】
(杂名)阎浮提洲之边隅,谓之边地。又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亦曰胎宫。略论曰:“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安隐】
(术语)与安稳同。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援心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力】
谓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王及四天王诣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是名色力。(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梵王,即大梵天王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0 09:5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0 10:00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17楼共用时约2小时40分钟)

二、何为悲心?何为大悲?

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

(注: 我们还没得道,所以就是要像上面这样边观)

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
未得道时悲心动转。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有动转。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众生故。故名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济。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与慧共行。故名大悲。

(注: 这边很清楚讲到,真正具足智慧才叫做大悲)

[学习解说]:

善男子,智者(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应当观照非想非非想处(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所有的禅定与快乐犹如地狱之苦,一切众生也是一样,因此而生悲心

善男子,未得道时如果能这样观照者,叫做悲心,得道后能这样观想者,则叫大悲,为什么呢
因为未得道时虽然观照,但是所观为有边(指有之边际。边,指偏于一方之极端。计执世间一切诸法,系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此和合之力能呈现诸法之作用,故称为有边),然而得道后的观照无有动转(计执诸法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故无自性,以其无自性,则诸法之体非为实有,称为无边),因此叫做大悲

又因为未得道时,不能救济一切众生,所以叫做悲心;得道后便有能力救济所有众生,因此叫做大悲心
又因为未得道时,智慧未能完全显露,所以叫做悲心;得道后智慧完全显露,能以广大智慧自利利他,所以叫做大悲心


名词解释:

【一切时】
从无始以来相继无穷的时间,称为一切时。无论何时,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都称为一切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切施】
谓菩萨身盛美妙,处轮王位,或有无量贫穷人言:大王垂慈,各随所求。或乞国土,或乞妻子,或乞手足血肉肝脑。菩萨心念:一切恩爱,会当别离,即以一切,悉皆施与,心无悔恨,是名一切施。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生因】
(术语)生果之因种也,如草木之种为草木之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体】
(术语)诸法之根本自体也,对于应身而谓真身为本体。大日经七曰:“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梵网古迹上本曰:“化归本体,言还至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行】
p1318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慧行者:谓能受持读诵问论胜决择等增上了别;即于彼义,转增明了,勤修习慧。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救济】
原始佛教特别强调自迷中解放(解脱)而进入永远之平安(涅槃),然并非特由一个救主救济,而系凭一己之修行自救。惟对于佛陀或其他长老僧之绝对归依而获得安心,亦称为救济。例如:为杀父之罪而惶恐之阿阇世王尝对佛陀如此诉说:“恳求世尊,自今尔后直到临命终了,愿归依三宝成为一在家信者,祈请佛陀摄受我。愚痴、迷妄、不善、有罪的我,为争王位而杀死正直的父王。世尊!我是有罪的,祈求世尊摄受我,并且使我的未来受到庇护。”佛陀答道:“大王!你能够承认自己的罪愆,如法忏悔,由于你的忏悔,你当得到摄受(梵 pat!i-gaN!ha^ti)。”即因为得此摄受,阿阇世王之恐怖因而解除。此种摄受之特征,在于因多数人之力量,而非仅由一个救主之宽赦而获得摄受,即由所有僧伽全部一致的意志所给予之赦免。此一摄受乃佛教救济中最古老之形式。
 及至大乘佛教时,此一摄受变成由阿弥陀佛摄取之形式,请求救济之对象,为三世诸佛或阿弥陀佛。据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愿愿为救度众生。众生依弥陀本愿,生起信心,并立愿、奉行,即与弥陀本愿相应;能与弥陀本愿相应,即能获救,此乃阿弥陀佛救济之特征。p4594 FROM:【佛光大辞典】

【有边】
(术语)有之边际。论有无之理时之语也。世间一切之事物,必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和合之力,能呈一个之作用,是名有边。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既无自性,则不得谓法体为有,是名无边。见三藏法数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边】
指有之边际。边,指偏于一方之极端。计执世间一切诸法,系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此和合之力能呈现诸法之作用,故称为有边。对此而言,计执诸法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故无自性,以其无自性,则诸法之体非为实有,称为无边。盖有边、无边乃论议有无之理时所用之语汇,散见于诸经论中。例如箭喻经所举(大一·九一七中):“世间有边,世间无边。”若执著有边、无边之人,极易落于偏狭不正之见解中,唯有舍弃有无二边之见解,才能了知中道实相之理。(杂阿含经卷十、入楞伽经卷五、中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大明三藏法数卷八)p2460 FROM:【佛光大辞典】

【非想非非想处】
(术语)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楞严经曰:“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按非想非非想处,为无色界第四天,诸天之最胜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经所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者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非想非非想处定】
非想非非想天的禅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0 09:58
三、悲心是六波罗蜜的生因

善男子。智者修悲虽未能断众生苦恼。已有无量大利益事。
(注: 这是因为悲心是生因,能生一切善)
善男子。六波罗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


[学习解说]:

善男子,智者(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修习悲心救度众生,虽然未能彻底断除众生苦恼的根本,但是已能获得无量大利益事,最大化的自利利他

善男子,这是因为悲心是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的生因(生果之因种也,如草木之种为草木之因)


名词解释:

【智者】
<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见: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赐“智者”德号。(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参见:智顗)5038)p5025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
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0 09:58
四、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心,则不能得优婆塞戒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
出家修悲是不为难。在家修悲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故。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则不能得优婆塞戒。若修悲已即便获得。

(注: 这边已经讲出本经的重点,就是要先修悲,不过不是这样而已
修悲是一回事,我们现在还是要透过本经来吸收佛陀的智慧,所以要继续看下去)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出家;一种在家
出家人修习悲心并不难,在家人修习悲心比较困难,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善男子,在家人如果不修悲心,则不能得优婆塞戒(优婆塞(男居士)所应受持的戒法,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只有修习悲心才能获得


名词解释:

【优婆塞戒】
优婆塞(男居士)所应受持的戒法,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0 09:59
五、一切善法悲为根本,修悲心者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檀波罗蜜。在家之人则能具足。何以故。
一切时中一切施故。是故在家应先修悲。若修悲已当知是人能具戒忍进定智慧。若修悲心。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

(注: 这边一样是鼓励在家众,说明在家修行能俱足布施,并说明修悲心就是要"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

以是义故。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注: 这点很重要,佛陀讲这么多就是要我们在家凡夫能真心发露慈悲心,不是只为了自己的福报)

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当知是人能坏恶业如须弥山。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所作少许善业。所获果报如须弥山。
(注: 修悲心能灭除非常多的恶业,因为修悲心的关系,做少许善业就能得到非常多的福报,
坏恶业就是能灭除断除恶业,须弥山形容很大的意思,
总之,修悲是得优婆塞戒的方法,是目前的一个重点)

[学习解说]:

善男子,出家人只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檀波罗蜜,而在家人能全部具足六波罗蜜,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布施一切所需,因此在家人应当先修悲心

要知道修悲心者,能具足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修悲心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因此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善男子,若有人能如是修习悲心者
则能破坏如须弥山那么多的恶业,不久将获得无上菩提
此人即使做少许的善业,也能获得如须弥山那么多的果报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0 09:5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1 09:22 编辑

解脱品第四


一、想要获得解脱,就要有解脱的体:身、口、意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切法体诸解脱分。
善生言。世尊。所言体者。云何为体。
善男子。谓身口意。是身口意从方便得。
方便有二。一者耳闻。二者思惟。
复有三种。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闻。


[学习解说]:

善男子,若有修习悲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则能获得一切法体(即诸法之体性、本质。或译作自性、自体。法体即指存在的本体、存在自身、或存在的本质之意)诸解脱分(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

善生又问:世尊,什么是体?
世尊回答:善男子,体就是指身、口、意

表现在:一耳闻;二思惟
又表现为三种:一是智慧布施;二是清净持戒;三是广学多闻


名词解释:

【方便】
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方便二种相】
谓诸菩萨为救渡众生所示现之二种善巧方便。据地藏十轮经卷十所载,即:(一)世间方便,谓诸菩萨或为自利,或为利他,所示现之善巧方便,以此之方便,因有所得、有所执著,故称世间方便。(二)出世间方便,谓诸菩萨仅为利他不为自利,所示现之善巧方便,以此之方便,因无所得、无所执著,故称出世间方便。p1438 FROM:【佛光大辞典】

【法体】
<一>即诸法之体性、本质。体为梵语 svabha^va 之译,或译作自性、自体。法体即指存在的本体、存在自身、或存在的本质之意,如部派佛教中说一切有部之基本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法体”即是。
<二>于日本净土宗,指其所信所行之弥陀名号。或以念佛为法体。
<三>指穿著法衣之出家相。
<四>尊称师长之身体,如“法体如意”或“法体违和”等慰问语之用例。p3436 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分】
(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
(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1 09:1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1 09:19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楼共用时约3小时)

二、解脱可从三种方便中获得:惠施、持戒、多闻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从三方便得解脱分是三方便有定数不。
不也善男子。何以故。
有人虽于无量世中以无量财施无量人。亦不能得解脱分法。
有人于一时中以一把麨施一乞儿。能得如见解脱分法。
有人乃于无量佛所受持禁戒。亦不能得解脱分法。
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而能获得解脱分法。
有人于无量世无量佛所。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亦不能得解脱分法。
有人唯读一四句偈。而能获得解脱分法。

何以故。一切众生心不同故。
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如是之人虽复惠施持戒多闻。终不能得解脱分法。
若能厌患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如是之人虽复少施少戒少闻。即能获得解脱分法。


[学习解说]:

善生问佛说:世尊,如您所说要从三种方便获得解脱的善根,请问这三种方便有定数吗
佛陀回答说:没有,善男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有人虽然在无量世中用无量财宝布施无量众生,但却不能获得解脱
有人虽然在很短时间内布施一把面粉给一个乞讨者,便能获得解脱

有人在无量佛所受持禁戒,也不能获得解脱
有人只是一日一夜受持八关斋戒,便能获得解脱

有人在无量世和无量佛所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也不能获得解脱
有人只读诵一四句偈,便能获得解脱

为什么呢,因为众生心有差别的缘故
善男子,如果众生不能一心观察生死过患和涅槃的快乐,那么此人虽然不断惠施、持戒、多闻,始终也无法获得解脱
反之如果能一心观察并厌恶生死轮回之苦,透彻的了解涅槃之快乐,那么此人虽然较少惠施、持戒、多闻,也能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解脱分】
解脱分,佛教术语,指能为人带来解脱的善根,是三种善根之一,也是修行的位阶之一。最早起源于说一切有部。
杂集论十三卷五页云:又有四种顺解脱分。一者、依凭顺解脱分。二者、胜解顺解脱分。三者、爱乐顺解脱分。四者、趣证顺解脱分。从善法欲乃至为求解脱所有善根,皆名依凭顺解脱分。于彼相应教法所有胜解俱行善根,是名胜解顺解脱分。缘解脱境作意相续清净喜俱所有善根,是名爱乐顺解脱分。卽于此生决定发起顺决择分所有善根,是名趣证顺解脱分。摘自:百度百科
[/td][/tr]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1 09:23
三、解脱可从三个时间中获得:佛出世时、缘觉出世时、阿迦尼吒天说解脱时

善男子。得是法者。于三时中。
佛出世时。缘觉出时。若无是二。阿迦尼咤天说解脱时。是人闻已得解脱分。

善男子。我于往昔初发心时。都不见佛及辟支佛。
闻净居天说解脱法。我时闻已即便发心。

善男子。如是之法非欲界天之所能得何以故。以放逸故。
亦非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
亦非无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身口故。是法体者是身口意。
郁单曰人亦所不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三个时间可以获得解脱:
佛出世时、缘觉出世时、阿迦尼吒天说解脱时

善男子,我在往昔初发心时都见不到佛以及辟支佛
我是因为听闻净居天(在色界四禅之最高处,有五重天,为证得不还果的圣者所生之处,因无外道杂居,故名“净居”)演说解脱法时发心的

善男子,此解脱法并非欲界(指有情生存状态之一种,又指此有情所住之世界。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所能获得,因为欲界众生多有放逸的缘故

也并非色界天(在欲界之上,因此界的众生,但有色相,而无男女诸欲,故名色界)所能获得,因为色界天无法惠施、持戒、多闻三种方便的缘故

也并非无色界天(此界无一可谓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为无色界)所能获得的,因为无色界天无有身、口的缘故,而法体指的就是身口意

还有郁单曰(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人也不能获得解脱,因为没有惠施、持戒、多闻三种方便的缘故


名词解释:

【郁多罗究留】
(界名)Uttarakuru,又作郁多罗鸠娄、郁多罗拘楼、郁多罗鸠留、郁怛罗究琉、郁怛罗越、郁单越、郁单曰、殟怛罗句嚧、殟怛罗矩噜、北拘卢、拘卢等。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玄应音义十二曰:“郁单越或言郁怛罗越,或言郁多罗拘楼,或言郁多罗鸠留,正言郁怛罗究琉,此译言高上作,谓高上于余方也。亦言胜,鸠琉此云作,亦云姓也。不详何义立名。”同十八曰:“郁单曰,或言郁怛罗越。”同二十四曰:“俱卢洲此云上胜,亦云胜生。旧经中作郁单越。”华严疏钞十三上曰:“郁单越,此云胜生。以定寿千岁衣食自然故。”起世因本经二曰:“有何因缘,说彼名曰郁多罗究留洲?诸此丘,其郁多罗究留洲,于四天下,比余三洲,最上最妙最胜彼,故说郁多罗究留洲。郁多罗究留洲,隋言上作。”慧苑音义上曰:“郁单越。具正云:殟怛罗句嚧。言殟怛罗者。此云上也,胜也。句嚧所作也。谓彼洲人,于所作事,皆无我所,胜余三洲故也。”西域记一曰:“北拘卢洲,旧曰郁单越,又曰鸠楼,讹也。”慧琳音义一曰:“殟怛罗矩嚧,此译为高胜。常受乐胜故为名。古郁单越Uttravatti,或郁拘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色界】
(界名)三界之一。此界无一可谓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为无色界。此无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为色体实无者,有部宗之义也,依成实之义,则就无粗色而谓为无色,非谓全无色也。此界中分四地,自下而上言之,则第一为识无边处,第二为空无边处,第三为无所有处,第四为非想非非想处也。既为无质,故不能以居处分之,但依其禅定寿命等之胜劣而立差等。俱舍论八曰:“无色界中都无有处,以无色法无有方所。(中略)俱异熟生,差别有四:一空无边处,二色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四种,名无色界。此四非由处有上下,但由生故,胜劣有殊。复如何知彼无方处,谓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于此处生故。复从彼处没,生欲色时,即于是处中有起故。”又曰:“于彼界中色非有,名为无色。所言色者,是变碍义,或示现义。被体非色,立无色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界】
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因此界的众生,但有色相,而无男女诸欲,故名色界,色界的范围包括初禅至四禅等一共十八层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净居天】
在色界四禅之最高处,有五重天,为证得不还果的圣者所生之处,因无外道杂居,故名“净居”。这五重天就是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界】
梵语 ka^ma-dha^tu,巴利语同。指有情生存状态之一种,又指此有情所住之世界。欲界与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即合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之称。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欲界包含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相对于色界与无色界之为定心(入禅定三昧不散动之心)之地,以欲界为散心(散动之平常心)之地,故称欲界散地。然就欲界是否有定,鞞婆沙论卷十、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有诸说。若将三界分为九地,有所谓欲界五趣地,欲界全体即属九地之最初地。
 此外,有关欲界所包括的范围及类别,诸经论中各有记载,如杂阿毗昙心论卷八修多罗品列八大地狱、畜生、饿鬼、四大洲、六欲天等二十处;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则分地狱、畜生、饿鬼、人、阿须伦、四天王、忉利天、焰魔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魔天等十二种;瑜伽师地论卷四列有八大地狱、四大洲、八中洲、六欲天、饿鬼及非天,计有三十六处。俱舍论卷十一详述其位置、身长、寿命等。(长阿含经卷十九、起世经卷一至卷九、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卷一三七、俱舍论卷三)p4653 FROM:【佛光大辞典】

【阿迦尼吒天】
梵名 Akanis!t!ha-deva,巴利名 Akanit!t!ha-deva。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又作阿迦腻吒天、阿迦尼师吒天。意译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称质碍究竟天、色究竟天。过此天则为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长阿含经卷二十、顺正理论卷二十一、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p3651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1 09:24
四、有三种人能获得解脱:声闻、缘觉、菩萨

是解脱分三人能得。所谓声闻。缘觉菩萨。
众生若遇善知识者。转声闻解脱得缘觉解脱。转缘觉解脱得菩萨解脱。
菩萨所得解脱分法。不可退转。不可失坏。


[学习解说]:

此解脱法有三人可以获得:声闻、缘觉、菩萨
众生如果能遇到善知识,则能转声闻解脱为缘觉解脱,转缘觉解脱为菩萨解脱
菩萨所获得的解脱法不可退转,不可失坏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1 09:25
五、如何善分别哪些人有解脱分?哪些人没有解脱分?

善生言。世尊。说法之人复以何义能善分别。如是等人有解脱分。如是等人无解脱分。
善男子。如是法者二人所得。谓在家出家。如是二人至心听法。听已受持。闻三恶苦心生怖畏。身毛皆竖涕泣横流。坚持斋戒乃至小罪不敢毁犯。当知是人得解脱分法。


[学习解说]:

善生问:世尊,说法的人如何能善分别,谁能解脱?谁不能解脱?
善男子,此解脱法两种人能获得,就是在家人和出家人
因为这两种人能够至心听法,并且认真受持,听闻三恶道苦能心生怖畏,汗毛竖起,甚至涕泣横流
他们能够坚持斋戒,乃至于很小的罪恶都不敢毁犯,这样的人便能获得解脱



善男子。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无量劫。若不能得解脱分法。当观是人为地狱人。
若复有人阿鼻地狱经无量劫受大苦恼。能得如是解脱分法。当观是人为涅槃人。

善男子。是故我于郁头蓝弗生哀愍心。于提婆达多不生怜念心。
善男子。如舍利弗等六万劫中求菩提道。所以退者以其未得解脱分法。虽尔犹胜缘觉根利。


[学习解说]:

善男子,外道众生即使获得非想非非想处天至极的禅定以及无量劫的寿命
但是,如果不能获得解脱分法,那么此人终将堕入地狱,成为地狱中的人

如果有人在阿鼻地狱经过无量劫受大苦恼
但是这些众生若能获得解脱分法,此人终将圆满一切智德,成为涅槃中人

善男子,因此我对郁头蓝弗生哀愍心,对提婆达多不生怜念心
善男子,如同舍利弗在六万劫中求菩提道,之所以会退转是因为没有获得解脱分法,但是虽然如此也胜过缘觉的根性


名词解释:

【郁头蓝弗】
(人名)Udraka Ra%maputra,涅槃经三十八曰:“郁头蓝弗。”同二十一曰:“郁陀伽。”佛本行集经二十二曰:“优陀罗罗摩子。”中阿含优陀罗经曰:“优陀罗罗摩子。”中阿含罗摩经曰:“郁陀罗罗摩子。”十轮经三曰:“嗢达洛迦。”智度论十七曰:“郁陀罗伽仙人。”同一梵语也。佛出家而问道之仙人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郁头蓝弗,此云獭戏子坐,得非想定,获五神通。飞入王宫,遂失定,徒步归山。”名义集二曰:“郁陀罗罗摩子。亦云郁头蓝弗。此云猛喜。又云极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涅槃】
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想非非想处天】
非想非非想处,梵名  Naiva-sam!jn~a^na^sam!jn~a^yatana,巴利名 Nevasan~n~a^na^san~n~a^yatana。非想非非想乃就此天之禅定而称之。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故称非想;尚有细想,故称非非想。又作非非想天、无思想亦无无想天、有想无想智天、非想非非想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乃无色界之第四天。此天位于三界九地之顶上,故又称有顶天。此天之名有三种解说:(一)非如色界四禅及前三无色之明了之想相,故称非想;非如无想及灭定,故称非非想。因此地痴闇不明了、不决定,故称非想非非想。(二)如无色界之第二天,不缘识处,故称非想;如第三天,不缘无所有,故称非非想。(三)于无色界第三之无所有处,除识处之想,今又除无想,共舍除想、无想,故称非想非非想。由上之三说可略见此天之相状。
 首楞严经卷九(大一九·一四六下):“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又此天之寿量,长阿含经卷二十载为八万四千劫,立世阿毗昙论卷七则分为三品,此天之下品为七万大劫,中品为七万五千大劫,上品为八万大劫;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则称八万劫。(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俱舍论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五)((参见:无色界)5083)p371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2 10:36
(~接续楼上,22楼~24楼用时约3小时)


善男子。是法有三。谓下中上。下者声闻。中者缘觉。上者佛也。
善男子。有人勤求优婆塞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亦不得戒。
有出家人求比丘戒比丘尼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亦不能得。
何以故。不能获得解脱分法。是故可名修戒。不名持戒。

善男子。若诸菩萨得解脱分法。
终不造业求生欲界色无色界。常愿生于益众生处。
若自定知有生天业。即回此业求生人中。业者所谓施戒修定。

善男子。若声闻人得解脱分。不过三身得具解脱。辟支佛人亦复如是。
菩萨摩诃萨得解脱分。虽复经由无量身中常不退转。不退转心出胜一切声闻缘觉。


[学习解说]:

善男子,此法有下、中、上三种
下者为声闻,中者为缘觉,上者为佛

善男子,有人勤求优婆塞戒,可是在无量世中如闻修行也不能得戒
还有一些出家人虽求比丘戒、比丘尼戒(比丘尼具足戒即五百戒并八敬戒是也),但在无量世中如闻修行也不能得戒
为什么都不能得戒呢,就是因为没有证得解脱分法,因此只能叫做修戒,不能叫做持戒

善男子,若菩萨证得解脱分法者,虽修善业,终不求生欲界色界无色界,因为菩萨常愿生在人中利益众生
即使知道自己一定能生到天道,也会回到人道中,业指的是布施、持戒、禅定

善男子,如果声闻乘人获得解脱分法,不过是三世身获得解脱,辟支佛人也是一样
菩萨摩诃萨如果获得解脱分,虽然经历无量世身也能常常不退转,此不退转之心能胜过一切声闻和缘觉乘


名词解释:

【六业】
(名数)五趣之业与不定业也。一地狱业,为十恶业之上品者。二畜生业,为十恶业之中品者。三饿鬼业,为十恶业之下品者。四人业,为散善之下者。五天业,散善之上者,感欲界之六天,八禅定业,感色无色界之八天处。六不定业,微善下恶,受业不定者。见成实论六业品,大乘义章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具足戒】
梵语 upasam!panna,或 upasam!pada^,巴利语同。音译邬波三钵那。意译近圆,有亲近涅槃之义。又作近圆戒、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指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之戒律;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依戒法规定,受持具足戒即正式取得比丘、比丘尼之资格。
 一般而言,比丘戒有二五○戒,比丘尼戒有三四八戒。据四分律所载,戒可大别为八种,即波罗夷(比丘四,比丘尼八)、僧残(比丘十三,比丘尼十七)、不定(比丘二)、舍堕(比丘三十,比丘尼三十)、单堕(比丘九十,比丘尼一七八)、波罗提提舍尼(比丘四,比丘尼八)、众学(比丘一百,比丘尼一百)、灭诤(比丘七,比丘尼七)。其余十诵律、五分律、善见律毗婆沙、巴利戒本、西藏戒本等所传各异。受此戒时每有特别受戒之作法,例如具备三师七证、白四羯磨等条件。又由具足戒中抽取五戒、八戒等,相应于根机而令遵守之,并次第诱导,乃持具足戒之前方便,称具戒方便。受戒之资格则不得与十三难十遮互相抵触。
 我国僧尼自隋唐以降,皆依四分律受戒;并特于受持具足戒外,加受四重四十八轻戒之菩萨戒。此外,欲受此等具足戒者,当得身体强健,诸根具足,无有聋盲等众患,身器清净,无有边罪、犯比丘尼、贼住等杂过,具出家之相,剃除须发,披著袈裟,已受沙弥(尼)戒,且年龄已满二十岁而未逾七十岁之间。盖具足戒亦仅标示主要之戒律,令持戒者由此而于一切境界中远离罪恶,趋于圆足,故谓具足戒。若就戒数而言,实系无量无边,须于一切境界中精勤修持,择善离恶。(四分律卷三十四、善见律毗婆沙卷二、十诵律卷二十一、五分律卷十六、摩诃僧祇律卷四十三)((参见:戒)2896)p3078 FROM:【佛光大辞典】

【比丘尼戒】
(术语)比丘尼具足戒即五百戒并八敬戒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比丘】
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比丘含有三义,即
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会群众乞化饮食,以资维持色身,一面又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以资长养法身。
二、破恶,此恶是指心中的种种烦恼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学,扑灭贪嗔痴等烦恼,以便达到了脱生死的目的。
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众生皆为其魔子魔孙,永远受他的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却在跳出三界,以解脱为期,大家都很认真修行,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起来,故谓之怖魔。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修戒】
p0899 集异门论五卷十七页云:修戒云何?答:于诸善戒,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名修戒。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持戒】
(术语)六度之一。受持戒律而不犯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持戒清洁,如净明珠。”维摩经佛国品曰:“持戒是菩萨净土。”地持论八曰:“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由持戒所得。”智度论谓有大力毒龙,以眼视人,弱者即死。以气嘘人,强者亦死。时龙受一日戒出家,入林树间,疲懈而睡。猎者见之喜曰:以此皮献国王,以为船饰可乎?便以杖案其头,刀剥其皮。龙自念:我今持戒,故不计此身,一心受剥,不生悔意。时日大热,欲趋大水。见诸小虫来食其身,为持戒故,不敢动。畜生尚能坚持禁戒,至死不犯,况复于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2 10:37
六、少量布施便能得到无量福报的方法

善男子。若得如是解脱分法。
虽复少施得无量果。少戒少闻亦复如是。
是人假使处三恶道。终不同彼三恶受苦。

若诸菩萨获得如是解脱分法。名调柔地。
何故名为调柔地耶。一切烦恼渐微弱故。是名逆流。

若善男子。有四种人。
一者顺生死流。二者逆生死流。三者不顺不逆。四者到于彼岸。


[学习解说]:

善男子,若有证得解脱分法者
虽然布施很少的东西也能获得无量果报,包括少持戒和少听闻也是一样
此人假使堕入三恶道,也不会像其他三恶道的众生那样受诸苦恼

如果获得这样的解脱分法者,称之为调柔地
为什么叫做调柔地呢,因为一切烦恼渐渐微弱的缘故,因此也叫做逆流(于生死之流中,逆向而上,以入于觉悟之境界。有情众生于无始以来,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而难以超脱轮回,故须以逆流之心对治之)

善男子,有四种人:一者顺生死流而行;二者逆生死流而行;三者不顺不逆生死流而行;四者到于彼岸的人


名词解释:

【逆流】
<一>“顺流”之对称。于生死之流中,逆向而上,以入于觉悟之境界。有情众生于无始以来,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而难以超脱轮回,故须以逆流之心对治之。湛然于授菩萨戒仪举出逆流十心:(一)正信因果心,(二)自愧克责心,(三)怖畏恶道心,(四)发露瑕疵心,(五)断相续心,(六)发菩提心,(七)修功补过心,(八)守护正法心,(九)念十方佛心,(十)观罪性空心。((参见:顺流)5356)
<二>声闻四果之一。即指须陀洹。须陀洹之人起无漏智,证见正理,永逆生死之流转,而渐趣涅槃之道,故称逆流。p4327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如是法者。于声闻人名柔软地。于诸菩萨亦名柔软复名喜地。
以何义故名为喜地。闻不退故名为喜地。

以何义故名为菩萨。能常觉悟众生心故。
如是菩萨虽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
如是菩萨不名人天非五道摄。是名修行无障碍道。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声闻人证得这些解脱分法,称为柔软地
如果诸菩萨证得这些解脱分法,既称为柔软地,又称为喜地
为什么称为喜地呢,因为听闻教法后不会再退转,所以称为喜地

那么什么样的人称之为菩萨呢,能常常觉悟众生心者称为菩萨
这样的菩萨虽然了知外道典籍,但是自己不会受持也不会教导众生受持
这样的菩萨便能不受轮回业力的牵引,因此称为修行无障碍者


名词解释:

【五道六道】
与五趣、六趣同义。有情往来之所,由于开合不同,有五处、六处之别,称为五道、六道。五道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及天道,另加阿修罗道则为六道。摄阿修罗道于五道内有二义,一者唯摄于天趣,一者摄于天趣与鬼趣二者之中。(大智度论卷三十、成唯识论枢要卷下本)p1170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2 10:39
七、如何增长佛菩提种子?

善男子。夫菩提者有四种子。
一者不贪财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怜愍众生。

善男子。增长如是菩提种子。复有五事。
一者于己身中不生轻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厌悔。三者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四者救济众生无量苦恼。五者常赞三宝微妙功德。有智之人修菩提时。常当修集如是五事。增长炽然菩提种子。

复有六事。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
是六种事因一事增。谓不放逸。菩萨放逸不能增长如是六事。若不放逸则能增长。

善男子。菩萨求于菩提之时。复有四事。
一者亲近善友。二者心坚难坏。三者能行难行。四者怜愍众生。

复有四事。
一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二者常乐称赞他人功德。三者常乐修集六念处法。四者勤说生死所有过咎。

善男子。若有说言离是八法得菩提者。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提者有四个种子
一是不贪财物;二是不惜身命;三是修行忍辱;四是怜悯众生

善男子,还有五件事可以增长菩萨种子
一是不生轻想,比如轻视或怀疑自己无法证得无上智慧;二是虽然自身受苦时,但是心不厌恶和后悔;三是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四是愿意救济众生从无量苦恼中解脱;五是常常赞叹三宝的功德

还有六件事,能增长菩提种子
就是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智慧波罗蜜
如何令六度波罗蜜不断增上呢,那就是一定不要放逸,菩萨如果修行放逸就不能增上六度波罗蜜,不放逸的修行才能成就六度波罗蜜

善男子,菩萨求菩提时,还要做到这四件事
一亲近善友;二信心坚固不坏;三难行能行;四怜悯众生

还有四事
一见到他人得到利益能心生欢喜;二常常随喜赞叹他人功德;三常常修六念处法(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四常常为众生解说生死轮回的过患

善男子,如果有人说离开以上这八件事,也能证得佛菩提者,是不可能的


名词解释:

【六念】
<一>梵语 s!ad! anusmr!tayah!,巴利语 cha anussati-t!t!ha^na^ni。又作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即:(一)念佛,念佛之大慈大悲无量功德。(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能利益大地众生。(三)念僧,念僧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诸恶烦恼。(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能除众生之悭贪。(六)念天,念三界诸天皆因往昔修持净戒、布施、闻慧等之善根,而得此乐报。大小乘对于念天之解释不同。大乘依涅槃经之说,天有三种,即:(一)生天,谓三界之诸天。(二)净天,一切三乘之贤圣。(三)第一义天,即涅槃。又于此三种天之中,大乘之人仅念第一义天。(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卷二十五、观佛三昧海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二)
<二>比丘所必须熟知之六种要事。即:(一)念知日月,念知受戒之月日。(二)念知食处,如全不受请食者,谓我常乞食等;如受请食者,谓我今自食无请处等。(三)念知夏腊,记忆受戒以后之腊数。(四)念知衣钵,念我三衣一钵具足,若有长物,则念我有长物,已说净。(五)念同别食,若与众同食之时,念我今与众僧同食;若别食时,念我今以某缘,与众别而独食。(六)念身康羸,若无病,则念我今无病,堪能行道;若有病,则念我今有病,应当治疗。(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三之二)p127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3 10:06
(~接续楼上,25楼~26楼共用时约3小时)


八、为何学佛人那么多,成佛者却少之又少

善男子。若有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即得名为无上福田。如是菩萨出胜一切世间之事及诸众生。

善男子。虽有人言。无量世界有无量佛。然此佛道甚为难得。
何以故。世界无边众生亦尔。众生无边佛亦如是。
假使佛道当易得者。一佛世尊则应化度一切众生。若尔者世界众生则为有边。

善男子。佛出世时能度九万九那由他人。声闻弟子度一那由他。而诸众生犹不可尽。故名无边。是故我于声闻经说无十方佛。
所以者何。恐诸众生轻佛道故。诸佛圣道非世所摄。是故如来说无虚妄。如来世尊无有妒心。以难得故。说无十方诸佛世尊。

善男子。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不能究竟行菩萨道。若人难言。若有现在无量诸佛。何故经中但说过去未来二世有无量佛。不说现在无量佛耶。

善男子。我一国说过去未来有恒沙佛。现在世中唯一佛耳。
善男子。真实义者能得佛道。无量众生修行佛道多有退转。时有一人乃能得度。如庵罗花及鱼子等。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得解脱分法。是不为难。在家得者。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行者初发菩提心时,马上就能获得无上福田
所以初发菩提心的菩萨,胜过世间一切所有事以及一切众生

善男子,虽然有人说无量世界有无量佛,然而佛道特别难证
为什么佛道难以成就呢?因为世界无边,所以众生也无边,因为众生无边,所以佛也无边
假如佛道轻易就能成就的话,一尊佛就能化度所有一切众生,如果是这样的话世界众生就是有边了

善男子,佛出世时能度化九万九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人声闻弟子能度化一那由他人,然而众生还是无法度尽,所以叫做无边,因此我在声闻经中说无有十方佛

为什么要在声闻经中说无有十方佛呢,因为怕众生们轻视佛道的缘故
诸佛圣道并非世间众生轻易就能获得的,所以如来说无有虚妄
如来世尊无有嫉妒心,因为难得的缘故,所以才说无有十方诸佛世尊

善男子,虽有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但却不能究竟行菩萨道
如果有人问难说:如果现在有无量诸佛,为何经中只说过去、未来有无量佛,不说现在也有无量佛呢

善男子,我是从一个国土的角度说的,所以过去未来有恒河沙诸佛,但是现世只有一位佛
善男子,只有解悟真实义者才能获得佛道,然而无量众生修行佛道时多数都会退转,只有一人才能成就,这个成就的人就好比是庵罗花(结成果实的很少)以及鱼子(谓鱼卵虽多,而能成鱼者无多;比喻因虽多而果熟者少)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获得解脱分法并不难,在家菩萨获得解脱分法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障碍的缘故


名词解释:

【庵罗果熟少】
(譬喻)智度论四曰:“帝释以偈答曰: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往生要集上本曰:“鱼子难长,庵罗少熟。”以比信法之难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鱼子】
<一>谓鱼卵虽多,而能成鱼者无多;比喻因虽多而果熟者少。大智度论卷四(大二五·八八上):“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即谓菩萨发心者多,成佛者少。
<二>比喻众生。以佛护念众生,犹如鱼母之爱子,故有此喻。((参见:鱼母念子)4843)p4842 FROM:【佛光大辞典】

【那由他】
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3 10:1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4 09:54 编辑

三种菩提品第五

一、何为佛?诸佛菩提与声闻缘觉菩提有何不同?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

若得菩提名为佛者。何以故。声闻辟支佛人不名为佛。
若觉法性名为佛者。声闻缘觉亦觉法性。以何缘故不名为佛。
若一切智名为佛者。声闻缘觉亦一切智。复以何故不名为佛。言一切者即是四谛。


[学习解说]:

善生对佛说:世尊,如您所说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菩提有三种,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三诸佛菩提

如果获得菩提者称为佛,为何声闻、缘觉人不能称为佛?
如果觉悟法性者称为佛,声闻、缘觉人也觉悟法性,为何不能称为佛?
如果证知四圣谛(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者称为佛,声闻缘觉也有证知,为何不能称为佛?


名词解释:

【四谛】
谛,梵语 satya,巴利语 sacca,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四谛大体上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教义之大纲,乃释尊最初之说法。四谛依次称为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或苦圣谛、苦习谛、苦灭谛、苦灭道圣谛,或苦谛、苦集谛、苦尽谛、苦出要谛,或苦圣谛、集圣谛、真圣谛、道圣谛。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据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等所说四谛之义,即:(一)苦谛(梵 duh!kha-satya),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审实世间事物,不论有情、非情悉皆为苦;亦即对人生及环境所作之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之一切,本质皆苦。苦谛即关于生死实是苦之真谛。(二)集谛(梵 samudaya-satya),集,招聚之义。审实一切烦恼惑业,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三)灭谛(梵 nirodha-satya),灭,即寂灭;审实断除苦之根本─欲爱,则得苦灭,可入于涅槃之境界。灭谛即关于灭尽苦、集之真谛。(四)道谛(梵 ma^rga-satya),道,能通之义。审实灭苦之道,乃正见、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则可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槃之境。道谛即关于八正道之真谛。
 四谛系佛陀成道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之说,为佛教中之基本教义,并为生死解脱之唯一方法。后世虽以四谛为声闻之法,然除小乘教中有此生死解脱之说外,于大乘经典中亦有此四谛之说,如胜鬘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卷十三等,不仅附有大乘之解释,并对四谛之深义有所发挥。
 关于四谛之自性,诸部有多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载,阿毗达磨之诸论师以五取蕴为苦谛,有漏因为集谛,择灭为灭谛,学、无学法为道谛。关于四谛现观之次第,据俱舍论卷二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记载,先观苦谛,依次观集谛、灭谛、道谛。
 此外,四谛之理分为三阶段,而各有四种行相之说,称为三转十二行相。若以苦谛为例,三转即:(一)初转是“说此为苦谛”之示转。(二)第二转是“应遍知(永断、作证、修习)苦谛”之劝转。(三)第三转为“已遍知(乃至修习)苦谛”之证转。其他集、灭、道谛亦各有三转。所谓十二行相,据杂阿含经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四载,即指在三转中,各设有眼、智、明、觉四行相,而于各谛中均有十二行相。另有一种解释则不考虑眼、智、明、觉,而认为每一谛有三转,四谛则共有十二行相。
 然有部教学之修证论中认为,于四善根位观四谛,每一谛各有四种行相,合计则为十六行相,称为四谛十六行相。即:观苦谛有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即一切万法无恒存性,为苦、为假相之存在,且无实体性;观集谛有因、集、生、缘四行相,即爱执为苦之因,其集聚苦而为苦生起之助缘;观灭谛有灭、静、妙、离四行相,谓苦灭之理想境界即灭系缚、静烦恼、殊妙境、离灾祸;观道谛有道、如、行、出四行相,谓至苦灭之圣道,为圣者实践之正道,合于正理,趋向理想境,而超出迷妄之生存。此四善根位之次即入见道,以无漏真智现观四谛。此见道即为预流向,至于预流果以后则属修道,若以通于预流向、预流果之十六心现观四谛,称为圣谛现观。其中仅最后之第十六心属预流果,前十五心属见道。
 复次,观欲界四谛之智,称为法智;观上二界(色界与无色界)四谛之智,称为类智,而此法智与类智又各有忍与智。此即言,在无间道,以忍断烦恼;在解脱道,则以智证真理。就苦谛而言,乃是以苦法智忍(简称苦法忍)现观欲界之苦谛,断苦谛所迷之烦恼,以苦法智现观欲界之苦谛,并证苦谛之理,以苦类智忍(简称苦类忍)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断烦恼,以苦类智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证理,即以此四心现观苦谛。故准此而言,对集、灭、道三谛亦各有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等,总共则有十六心,称为八智八忍,或八忍八智。此外,依次观四谛之无漏清净,可分别产生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此四智与世俗智、法智、类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并称为十智,乃统括一切有漏智与无漏智之总称。
 大乘佛教在显扬圣教论卷七中,依四谛之内容开演为行苦谛、坏苦谛、苦苦谛、流转谛(以上系由苦谛展开)、杂染谛(相当苦、集二谛)、流息谛(相当于灭谛)、清净谛(相当于灭、道二谛)、正方便谛(相当于道谛)等八种,称为八谛。又据吉藏之胜鬘宝窟卷下本所述,小乘之四谛观乃不完全、不究竟,后更有修作,故称有作四谛;大乘之四谛则完全而究竟,后更无修作,故称无作四谛;此二者亦合称为八谛。
 又天台宗智顗大师依胜鬘经、涅槃经之说,别立浅深不同之四种四谛,与藏、通、别、圆四教相配当:(一)生灭四谛,为藏教所说,就有为生灭之事,而观四谛之因果为实有生、灭。(二)无生四谛,又作无生灭四谛。为通教所说,就因缘诸法即空无生,而观四谛迷悟之因果,均是空无而无生灭。(三)无量四谛,为别教所说,就界内界外恒沙无量差别,而观一切现象皆由因缘生,具有无量之差别,因而四谛亦有无量之相。(四)无作四谛,圆教所说,就迷悟之当体即实相,而观迷与悟之对立矛盾即非矛盾,而皆为实相。
 另法相宗于四谛中之灭谛立有自性灭、二取灭、本性灭等三灭谛;在道谛中立有遍知道、永断道、作证道等三道谛,此系由于灭谛与道谛中各具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故。(杂阿含经卷十五、卷十六、中阿含卷七象迹喻经、卷二十五念经、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卷九“十上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四、卷四十二、四谛经、转法轮经、旧华严经卷四、卷五、新华严经卷十二“四圣谛品”、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六差别品、五分律卷十五、善见律毗婆沙卷四、集异门足论卷七、品类足论卷七、法蕴足论卷六、杂阿毗昙心论卷八、成实论卷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智度论卷十一、卷十八、卷四十八、卷九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卷六十七、卷九十五、显扬圣教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至卷十、成唯识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四谛论、法华经玄赞卷七末、法华经玄义卷二下、中观论疏卷十本、大乘义章卷三本、摩诃止观卷一之三、卷一之四)p1840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4 09:5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4 10:22 编辑

(~接续楼上,27楼~36楼共用时约4小时)


1、从闻、思、修来看区别

佛言。善男子。菩提有三种。
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得。三者从修而得。
声闻之人从闻得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从思惟已少分觉故名辟支佛。
如来无师不依闻思。从修而得觉悟一切。是故名佛。


[学习解说]:

佛回答说:善男子,因为菩提有三种
一从听闻获得;二从思惟获得;三从实修中得

声闻人因为从听闻获得菩提的缘故,所以不能称为佛;
辟支佛人因为从思惟获得较少觉悟的缘故,也不能称为佛;
如来因为无师自悟,不是依照听闻和思惟而觉悟一切法,所以称为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4 09:5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4 10:19 编辑

2、从总相、别相来看区别

善男子。了知法性故名为佛。法性二种。一者总相。二者别相。
声闻之人总相知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同知总相不从闻故。名辟支佛。不名为佛。
如来世尊总相别相一切觉了。不依闻思无师独悟。从修而得故名为佛。


善男子,了知法性者,称为佛
法性有两种:一总相(总括全体之状态者,称为总相。例如,无常、无我等相共通于一切有为法,称为总相);二别相(仅指个别、特殊之状态者,称为别相。例如,水之湿相即为别相)

声闻人只知总相,不知别相,所以不能称为佛;
辟支佛人也是只知总相,但是因为从思惟了知法性,所以称为辟支佛,不能称为佛

如来世尊总相别相一切觉了(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
既不从听闻也不靠思惟而得,完全独自无师自悟,从实修中获得菩提,因此称为佛


名词解释:

【觉了】
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中略)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正法华经卷九、佛所行赞卷四、无量寿经卷下、楞严经卷一)p6793 FROM:【佛光大辞典】

【总相别相】
总括全体之状态者,称为总相;仅指个别、特殊之状态者,称为别相。例如,无常、无我等相共通于一切有为法,称为总相;水之湿相即为别相。以观佛为例,观色身全体者为总相观,仅观色身部分者为别相观。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二五·二九三上):“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种相,总相、别相是二相,空故名为相空。问曰:‘何等是总相?何等是别相?’答曰:‘总相者,如无常等;别相者,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为坚相,火为热相。’”故知一切万物皆具有总、别二相。举白马为例,“马”为总相,“白”则为其别相。
 总相为六相之一。所谓六相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华严五教章卷四载有关于六相圆融之义(大四五·五○七下):“总相者,一含多德故;别相者,多德非一故。别依止总,满彼总故。”此即华严宗自法界缘起、无尽圆融之立场说明总相、别相。(十住经卷一、六十华严卷二十三、八十华严卷三十四、渐备一切智德经卷一、十地经卷一、十地经论卷三、大乘义章卷三、华严经探玄记卷九、华严金师子章)((参见:六相圆融)1280、“总相观别相观”6489)p6488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4 09:58
3、从缘、智来看区别

善男子。如来世尊缘智具足。声闻缘觉虽知四谛缘智不具。以是义故不得名佛。如来世尊缘智具足故得名佛。
善男子。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
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故名为佛。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来世尊缘智具足
声闻和缘觉虽然证知四谛,但因缘智不具足,所以不能称为佛
而如来世尊因为缘智具足,所以称为佛

善男子,比如兔、马、象这三种动物渡恒河水
兔子够不到水底,只能浮在水面游过去
马或许能够到水底或许不能够不到水底
象则完全可以踩到水底,渡过恒河水

这里的恒河水指的是十二因缘
声闻人渡河时犹如那只兔,浮在水面渡河
缘觉人渡河时犹如那匹马,或许够不到水底
如来渡河犹如香象,能踩到水底

恒河水指的十二因缘
声闻人渡河时犹如那只兔,缘觉人渡河时犹如那匹马,如来渡河时犹如香象,因此如来称为佛
声闻和缘觉虽然有断烦恼,但是习气未断
如来正是因为能拔一切众生烦恼习气根源,所以称为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4 09:5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4 10:15 编辑

4、从断习气来看区别

善男子。疑有二种。一烦恼疑。二无记疑。
二乘之人断烦恼疑不断无记。如来悉断如是二疑。是故名佛。


[学习解说]:

善男子,疑有两种:
一种是烦恼(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
一种是无记(无记即非善非不善者,因其不能记为善或恶,故称无记)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人虽然已经断除烦恼疑,但是没有断除无记疑
而如来烦恼疑和无记疑都全部断除,所以称为佛


名词解释:

【二乘】
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烦恼】
梵语 kles/a,巴利语 kilesa。音译吉隶舍。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梵 anus/aya)、缠(梵 paryavastha^na)、盖(梵 nivaraN!a)、结(梵 sam!yojana)、缚(梵 bandhana)、漏(梵 a^srava)、取(梵 upa^da^na)、系(梵 grantha)、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
 俱舍与唯识学于阐发心的作用之理论,最具组织性。通常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本惑、根本惑)、枝末烦恼(随惑、随烦恼)二种。根本烦恼又分为贪、嗔、痴(无明)、慢、疑、见(恶见)等六烦恼(随眠);其中,见又可分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合称为十烦恼(十使)。见有推察探求之性质,其作用猛利,自古称为五利使,其他称为五钝使。唯识学中,与第七识相应而起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称为四根本烦恼。枝末烦恼系伴随根本烦恼而起之从属者,在俱舍中有放逸、懈怠等十九种;唯识中除去二种,另加上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共二十种。俱舍论以妨碍觉悟之烦恼,称为烦恼障;虽能离弃烦恼障,然未能得到无余涅槃之障碍,称为解脱障。唯识论则以我执为根本者,称为烦恼障;妨碍正智之产生者,称为所知障。迷惑于佛教普遍之真理者,称为迷理惑;迷惑于具体个别事象的人类情意者,称为迷事惑。若以修行阶段之差异而区别,迷惑于佛教之真理者,称为见惑;迷惑于现象上之事物者,称为修惑。前者在见道位灭除者共有八十八使;后者在修道位灭除的贪、嗔、痴、慢等,共有八十一种,此系俱舍所说,唯识则谓一一二使与十六种。
 其他另有见烦恼、爱烦恼(有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三烦恼)之说。天台宗亦有见思(见惑、思惑)、尘沙(妨碍化导)、无明等三惑之说。此外,尚有三漏、三结、四暴流、四取、五盖、五结、六垢、七流、九结、十缠等各种分类,或称为百八烦恼,或因计算方法不同而有各种异说,例如八万四千烦恼。(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卷四十六、卷六十、俱舍论卷二十、卷二十一、佛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六)p5515 FROM:【佛光大辞典】

【无记】
梵语 avya^kr!ta。三性之一。一切法可分为善、不善、无记等三性,无记即非善非不善者,因其不能记为善或恶,故称无记。或谓无记者因不能招感异熟果(善恶之果报),不能记异熟果,是故称为无记;但此种解释仅适用于有漏法,并非一般通说。成为无记之法,称“无记法”;对此,成为善或不善之法,称“有记法”。无记分为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二种。(一)有覆无记,以其无记,故不引生异熟果,但能覆圣道、蔽心性,故为不净者,例如上二界之烦恼,及欲界之烦恼如身见、边见俱属此。(二)无覆无记,又作净无记,即纯粹之无记,绝不覆圣道,蔽心性,故不属不净。欲界之无覆无记心分为四:(1)异熟无记,即指异熟生心、报生心。依前世业因招感果报之心。(2)威仪无记,又作威仪路无记。即威仪心、威仪路心。引起行住坐卧之威仪动作或缘此动作之心。(3)工巧无记,又作工巧处无记。即指工巧心、工巧处心。为身语工巧(工作、绘画、诗歌等)或缘此之心。(4)通果无记,又作变化无记。即指能变化心、变化心、通果心。起入定得神通自在作用之心。以上四无记更加自性无记(如山河大地之色香味触)与胜义无记(虚空及非择灭之二无为法),并有覆无记,合谓七无记。同时,唯识宗将所有之无记法分为如下四无记:能变无记(心、心所)、所变无记(色法与种子)、分位无记(不相应行法)与胜义无记等。成实论卷八称隐没无记性烦恼为无记。
 此外,对于外道之十四难(即问难),释尊认为无回答之意义,故不答以是或非,此谓十四无记、十四不可记;相当于四记答中之舍置记。十四问难如下:(一)世界(及我)有常(时间之无限)?(二)无常(时间之有限)?(三)亦常亦无常?(四)非常非无常?(五)有边(空间之有限)?(六)无边(空间之无限)?(七)亦有边亦无边?(八)非有边非无边?(九)如来(此际意指众生)死后有?(十)无?(十一)亦有亦无?(十二)非有非无?(十三)命与身为同一?(十四)异?以上若除去(三)(四)(七)(八),亦称作四类十问。(杂阿含经卷三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卷九十七、卷一四四、俱舍论卷二、卷七、成唯识论卷三、俱舍论光记卷二、卷十三、卷十五、卷五、卷十、大乘义章卷七)((参见:十四无记)414、“三性”563、“四无记”1775、“有覆无记”2460、“无覆无记”5139)p5107 FROM:【佛光大辞典】

【疑】
梵语 vicikitsa^,巴利语 vicikiccha^。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谓对迷悟因果之理,犹豫而无法决定之精神作用。即对于佛教真理犹豫不决之心。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乃能断除之。依俱舍宗,属不定地法,六随眠之一,十随眠之一;依唯识宗,则属六根本烦恼之一。净土门以“疑”与“信”为相对词,而谓去疑心起信心。异部宗轮论述记载,疑有二种:(一)迷于理之随眠性的疑结,即对于诸谛理犹怀疑惑,阿罗汉已断除之。(二)于事犹豫不决之处非处之疑,即对事疑惑,如于夜观树,疑为是人或为非人等,阿罗汉未断除之,然独觉于此则已有成就。一般广泛地包含非烦恼性之疑。故凡怀疑、犹豫不定之心理,皆以网譬喻,而称疑网。此外,疑自、疑师、疑法,总称三疑。(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俱舍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八、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六)p5841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4 10:00
5、从厌多闻厌思惟来看区别

善男子。声闻之人厌于多闻。缘觉之人厌于思惟。
佛于是二心无疲厌。故名为佛。


[学习解说]:

善男子,声闻乘的众生厌恶多闻;缘觉乘的众生厌恶思惟;

而佛对于多闻和思惟两个都不会心生疲厌,所以称为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4 10:0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4 10:13 编辑

6、从智、行清净与否来看区别

善男子。譬如净物置之净器。表里俱净。
声闻缘觉智虽清净。而器不净。如来不尔智器俱净。是故名佛。

善男子。净有二种。一者智净。二者行净。
声闻缘觉虽有净智。行不清净。如来世尊智行俱净。是故名佛。


[学习解说]:

善男子,比如在一个干净的容器里装着干净的物品,表里如一,里外都是干净的
而声闻和缘觉乘的众生,智慧虽然清净,但是“器”不清净,而如来两个都是清净的,所以称为佛

善男子,净有两种:一种是智净;一种是行净
声闻缘觉虽然有清净的智慧,但是所行并不清净
而如来世尊不论智慧还是行都是清净的,所以称为佛


名词解释:

【智净】
谓菩萨善知世间、出世间之法,得清净智,无有挂碍,是名智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行净】
行净者,谓持心律己,廉公洁白,所行如言,皆无玷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器】
<一>原为一切用具之总称,即可供容盛物品或使用之具;于佛教经典中,常用以喻指堪受教法或善能弘法之机根,故又称为根器。准此,接受佛法而信受之人,称为法器、道器。受戒而遵守者,称为戒器。反之,不堪为法器、道器之人,皆称为非器。非器有五类:(一)邪见而无信者。(二)诽谤真理,沽名钓誉者。(三)执著文字而背道者。(四)行为鄙劣者。(五)住于方便法门而不知真义者。以上五种人称为五人非器;于说法受戒时,将此五人简别而摒弃之,称为简器。
<二>为器世间之略称。指有情所依处之山河、大地等之世界。((参见:器世间)6209)p6209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4 10:03
7、从所行有边、无边来看区别

善男子。声闻缘觉其行有边。如来世尊其行无边。是故名佛。

[学习解说]:

善男子,声闻缘觉所行有边;

如来世尊所行无边,所以称为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4 10:0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4 10:12 编辑

8、从智因、智果来看区别

善男子。如来世尊能于一念破坏二障。
一者智障。二者解脱障。是故名佛。
如来具足智因智果。是故名佛。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来世尊能于一念破除两种障碍

一是智障(指执著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

二是解脱障(障碍圣者进入灭尽定,使不得俱解脱),所以称为佛

如来具足智因智果(谓修习一切智慧为因,能证三乘及以佛果,是名智因智果),所以称为佛

名词解释:

【二障】
(名数)烦恼障,智障也。新译为烦恼障,所知障。贪嗔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槃寂静之理,名为烦恼障。扰恼有情之身心,故名烦恼,烦恼能障涅槃,故名障。此烦恼障由我执而生。二者一切贪嗔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性(真如),盖其用能障可以了知事相实性之菩提妙智也。名障此妙智之愚痴迷闇,名为智障,亦名为知障,障碍所知之境而不使现,故云所知障。障碍能知之智而不使生,故云智障。此所智障由法执而生。此二障,一体二用,事物之用迷于和合之事边者,名烦恼障。事物之体迷于如幻之理边者,名所知障。小乘谓此为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胜鬘经于五住地中分别之,以见等四住地为所知障,以第五无明住地为智障。二乘但断烦恼障,而证涅槃,菩萨兼断所知障,亦不得菩提,此二障有宽狭。烦恼障所在处必有所知障。而所知障所在处,烦恼障未必随之。盖烦恼障局于不善与有覆无记,而所知障亦通于无覆无记。且烦恼障粗显而易知,故示其头数,如十惑乃至一百二十八等是也。所知障行相难知,且随所知之法,而其数无数,故经论中不示其头数。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又】一烦恼障,即同上。二解脱障,解脱者灭尽定之异名也,灭尽定者心念都灭,离一切之障碍,是名解脱,即八解脱中之第八解脱是也。因而障圣者入灭尽定者之法,谓之解脱障。其法即不染污无知之一种也,利根之不还及阿罗汉,以离其解脱障,而得入于灭尽定也。俱舍论二十五曰:“谓唯依慧离烦恼障者,立慧解脱。依兼得定离解脱障者,立俱解脱。”【又】一、理障,邪见等之理惑障正知见也。二、事障,贪等之事惑相续生死而障涅槃也。圆觉经曰:“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相续生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所知障】
梵语 jn~eya^varaN!a。指执著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又作智障、智碍。为二障之一,“烦恼障”之对称。谓众生由于根本无明惑,遂迷昧于所知之境界,覆蔽法性而成中道种智之障碍,故称智碍。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大乘起信论、俱舍论光记卷一等载,不染污无知即所知障。成唯识论卷九、佛地经论卷七等皆谓,所知障是以执著遍计所执诸法之萨迦耶见为上首,谓所有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诸法,其所发业与所得之果,悉摄于此中,皆以法执及无明为根本,故此障但与不善、无记二心相应,凡烦恼障中必含摄此障。
 另据菩萨地持经卷九谓,染污所知障者有皮、肤、骨等三种,欢喜住能断皮障,无开发无相住能断肤障,如来住能断骨障。若于一切障清净,则断此三住之智障。(解深密经卷四、入楞伽经卷八化品,成唯识论卷十、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下、卷下之上、华严五教章卷三)p3248 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障】
梵语 vimukty-a^varaN!a。又作定障。“烦恼障”或“根本障”之对称。二障之一。障碍圣者进入灭尽定,使不得俱解脱,故称解脱障。其体为不染污无知之一种。(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三、俱舍论卷二十五、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p5605 FROM:【佛光大辞典】

【智因智果】
。(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4 10:0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4 15:32 编辑

9、从身力、心力来看区别

善男子。如来出言无二无谬亦无虚妄。智慧无碍乐说亦尔。
具足因智时智相智。无有覆藏不须守护无能说过。
悉知一切众生烦恼。起结因缘灭结因缘。世间八法所不能污。有大怜愍救拔苦恼。
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身心二力悉皆满足。


云何身力具足。善男子。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曰善见。
其城纵广满十万里。宫室百万。诸天一千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有六。

夏三月时。释提桓因欲往波利质多林中欢娱受乐。
由乾陀山有一香象。名伊罗钵那。具足七头。帝释发念象知即来。善见城中所有诸天。处其头上旋行而往。

其林去城五十由延。是象身力出胜一切香象身力。
正使和合如是香象一万八千。其力唯敌佛一节力。是故身力出胜一切众生之力。

世界无边众生亦尔。如来心力亦复无边。
是故如来独得名佛。非二乘人名为佛也。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来说的话无有两样、无有错误、无有虚妄,因为如来智慧无边,无有障碍
如来具足因智、时智、相智(指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三所说之四智。即:因智、时智、相智、说智。此四智乃佛所得之不共智)
如来悉知一切众生的烦恼来自于哪里,结束或消灭在哪里,如来不会被世间八法(利、无利、名闻、不名闻、论议、无论议、苦、乐)所染污

如来能心生大怜悯发心普度众生离苦得乐,如来具足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

具足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具足大悲三念(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

具足身力(谓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和心力(谓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而顺化之,是名心力)全部满足

(善生问世尊):如何具足身力?
(世尊回答说):善男子,在须弥山的绝顶处有座善见城
此城长和宽各有十万里,宫室有百万个,诸天共有一千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

夏三月(指结夏安居之制。亦称结制。每年四月十六日即为结夏之始。七月十五日结束,谓之解夏或解制)时,帝释前往波利质多林中欢乐
由乾陀山中有一头香象,名叫伊罗钵那,共有七个头
帝释念头一生,香象便马上来到帝释身边,在善见城中所有诸天上面,旋转而行
林子与城相隔五十由延,伊罗钵那的身力胜过一切香象的身力
然而即使将一万八千香象合在一起的力量,也不如佛一节指头的力量,因此佛的身力胜过一切众生之力

世界无边,众生无边,如来心力更是无量无边
所以如来独有佛的称号,并不是所有二乘人也可以叫做佛


名词解释:

【大悲三念住】
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
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
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
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所畏】
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心力】
谓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而顺化之,是名心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力】
谓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八法】
<一>地、水、火、风等四大,与色、香、味、触等四微,总称为八法。(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称为地大。如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者,皆归于地。(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如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谓身中暖气称为火大。(四)风大,风以转动为性,谓出入息及身动转称为风大。(五)色微,谓眼所见种种诸色,以其微细,故称色微。(六)香微,谓鼻所嗅种种诸香,以其微细,故称香微。(七)味微,谓舌所尝种种诸味,以其微细,故称味微。(八)触微,谓身体所觉种种诸触,以其微细,故称触微。(圆觉经)
 <二>乃指世间八法。即:利、无利、名闻、不名闻、论议、无论议、苦、乐。(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九、阴持入经)
 <三>指八正道之略称,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参见:八正道)280)p287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智】
梵语 catva^ri jn~a^na^ni。指四种智慧。<一>佛果之四智。全称四智心品。为唯识宗所立。即将有漏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前五识转变为四种无漏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于密教中,加上法界体性智,合为五智,除法界体性智表示中央大日如来之外,以其余四智表示四方四佛之智。就金刚界而言,大圆镜智表示东方阿閦佛,平等性智表示南方宝生佛,妙观察智表示西方阿弥陀佛,成所作智表示北方不空成就佛。就胎藏界而言,大圆镜智表示东方宝幢佛,平等性智表示南方开敷华佛,妙观察智表示西方无量寿佛,成所作智表示北方天鼓雷音佛。大日经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一下):“正方四叶是如来四智。”(成唯识论卷十、百法问答钞卷八)((参见:四智心品)1771)
 <二>菩萨观唯识无境之四智。乃唯识宗为破外道余乘之执于实我实法而立。摄大乘论卷中、成唯识论卷七等载,即:(一)相违识相智,谓观境随人、天、鬼、畜等业力不同而变现不同之相,故境非实有。(二)无所缘识智,谓观所生之识皆缘于过去、未来、梦等非实之境,一切境界皆心所变,故观唯识无境。(三)自应无倒智,谓观境若为实,则一切凡夫皆为圣,以本来证悟心外之境自然成就而无颠倒;然凡夫尚须藉外境功用始得解脱,故境非实有。(四)随三智转智,谓随三智观转境相之智。三智为:(1)随自在者智转智,谓已证得心自在者,能随心转变外境。(2)随观察者智转智,谓得胜定而修法观者,观一境而众相显现,境若实有,则不能如此。(3)随无分别智转智,谓起证实之无分别智时,一切境相皆不现前。由此三智得观唯识无境。菩萨成就上述之四智时,于唯识之理决定悟入而证无心外实境。(摄大乘论释卷四(无性)、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观心觉梦钞卷上)
 <三>罗汉四智。乃二乘、无学圣人内证四谛之智。据胜鬘经一乘章、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等载,即:(一)我生已尽,指断尽未来苦果,乃断集之智。(二)梵行已立,指修道而成满无漏之圣道,乃修道之智。(三)所作已辨(办),指断障证灭之功成,乃证灭之智。(四)不受后有,指无学圣人已尽生死惑业,不受后世苦果,乃断苦之智。(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大乘义章卷十九“四智义”、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五下)
 <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所说之四智。即:(一)道慧,知一道之智。(二)道种慧,道有无量差别,能一一通达此无量道之智。(三)一切智,知一切法寂灭一相之空智。(四)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并识一切法种种行类差别,为有空双照之实智。天台以此四智依次配于法华经之“开、示、悟、入佛知见”之说。(法华文句卷十一)((参见:开示悟入)5305)
 <五>胜论外道所立之四智。依智之性类而分为四:(一)犹豫智,谓虽不犹豫法体为一,然对多体之诸法则生疑念,以此疑念所起之智,称为犹豫智。(二)审决智,谓以犹豫智对多体之诸法所产生之审决智用。(三)邪智,又作暗决断,即错误决断之智。(四)正智,又作无颠倒,谓无颠倒之智。(胜宗十句义论)
 <六>指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三所说之四智。即:因智、时智、相智、说智。此四智乃佛所得之不共智。
 <七>指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四种。又作四谛智,为十智中之四种。((参见:十智)472)p1769 FROM:【佛光大辞典】

【相智】
指小乘之苦、集、灭、道等四谛之总相智。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一下载,声闻人厌苦心切,急于求证果,故闻说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等四谛之法时,便欢喜修此相智,而不乐修缘觉之十二因缘法发悟,故声闻仅断除现行之见思烦恼,而超越分段生死苦海,然却未能断除无明别惑,亦未能超越变异生死。又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一载,谓缘诸法相之智,或缘一切法体相之智,称为相智,亦即尽智。此外,又为菩萨十地中,第六地所具七智之一。或指以世间之事相为对象之俗智。(四阿鋡暮抄解卷上、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四本)p3909 FROM:【佛光大辞典】

【灭尽定】
梵语 nirodha-sama^patti。又作灭受想定、灭尽三昧。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灭尽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于无心位之定。与无想定并称二无心定,然无想定为异生凡夫所得,此定则为佛及俱解脱之阿罗汉远离定障所得,即以现法涅槃之胜解力而修入者。圣者远离无所有处之烦恼,其定之境地可喻为无余涅槃之寂静;故为入无心寂静之乐者,乃依修此定,即可生无色界之第四有顶天。诸宗派对此定有各种异说,如说一切有部主张此定别有实体;但经量部、唯识宗等不认其为实法,唯于心、心所不转之分位假立此定,唯识宗且以为在此定中未断灭阿赖耶识;分别论者则谓,入此定之圣者,其想与受已灭,然仍有细心未灭。
 另据宗镜录卷五十五所举,灭尽定与无想定有四种不同:(一)证得者之异,即灭尽定为佛、罗汉所证出世间之定;无想定则为凡夫、外道所证世间之定。(二)祈愿之异,即灭尽定者唯求出世功德;无想定者则求世间乐果。(三)感果与不感果之异,即灭尽定为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无想定则为有漏业,能感无想天果报。(四)灭识之异,即灭尽定能灭除第六识,兼能灭第七识之染分;无想定仅灭除第六识分别之见,其他诸邪见尚未能断尽。(中阿含经卷五十八、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二)((参见:无想定)5124)p5509 FROM:【佛光大辞典】

【彼岸】
梵语波罗,华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之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山王】
谓十山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故称十山王。用以比喻十地菩萨之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据华严大疏卷四十四列举十山王,而喻之为宝山,即:(一)雪山王(梵 Hima^laya-girira^ja),此山中具诸药草,能治众病,取之无尽;比喻欢喜地菩萨之圣智法药,用之不竭,以破无明,超前之行位。(二)香山王(梵 Gandhama^dana-girira^ja),此山中遍满一切诸香;比喻离垢地菩萨之戒行威仪,功德妙香,遍薰一切。(三)鞞陀梨山王(梵 Vaidhari),鞞陀梨,意为“种种持”;此山由纯宝所成,持有种种之宝;比喻发光地菩萨,无论禅定、神通、解脱等诸法,皆可贵如宝。(四)神仙山王,此山多神仙居止;比喻焰慧地之菩萨,超出世间,而得大自在。(五)由乾陀山王(梵 Yugam!dhara),由乾陀,意为“持双”;此山由纯宝所成,诸夜叉王皆住其中;比喻难胜地菩萨之如意神通之善巧自在。(六)马耳山王(梵 As/vakarN!a)此山由纯宝所成,亦盛产一切诸果;比喻现前地之菩萨,自理体起诸妙用,化导众生,以证声闻之果。(七)尼民陀罗山王(梵 Nemindhara),尼民陀罗,意为“持边”;此山由纯宝所成,大力龙神皆住其中;比喻远行地菩萨之力方便智慧,化诸众生,使证缘觉果。(八)斫迦罗山王(梵 Cakrava^d!a),斫迦罗,意为“轮围”;此山由纯宝所成,金刚轮所围,诸自在仙皆住其中;比喻不动地菩萨之无功用道,得心自在,化诸菩萨众。(九)计度末底山王(梵 Ketumati),计度末底,意为“幢慧”;此山由纯宝所成,大威德之阿修罗王皆住其中;比喻善慧地菩萨之善巧摄众生,大力智行。(十)须弥卢山王(梵 Sumeru),须弥卢,意为“妙高”;此山由纯宝所成,大威德天皆住其中;比喻法云地之菩萨,具足如来之力,成就无畏,以不共法为众宣说,问答无尽。(无量寿经卷下)p37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见城】
(界名)又曰喜见城。帝释天之宫城也。在须弥山之绝顶。优婆塞戒经一曰:“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善见,其城纵广满十万里。”俱舍论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中略)是天帝释所都大城。”颂疏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亦名喜见城也),(参见:者称善也。”见喜见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安居】
(行事)Vars!a,印度僧徒,两期三月间禁外出而致力坐禅修学,是名两安居。异名为坐夏,坐腊等。始此谓之结夏,解此谓之解夏。业疏四曰:“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其安居之因由,(参见:布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结夏】
指结夏安居之制。亦称结制。每年四月十六日即为结夏之始。七月十五日结束,谓之解夏或解制。《禅苑清规》卷二云(卍续111·887上)︰‘行脚人欲就处所结夏,须于半日前挂撘,所贵茶汤、人事不至仓卒。’关于其仪节,《敕修百丈清规》卷七〈结制礼仪〉条有详细的记载。又,结夏修行时,众僧所设的供养食,称为‘结夏斋’;结制时书示有茶点之挂牌,称为‘结夏茶牓’;向护法的土地神及守护诸堂的诸天善神,祈愿结制安居圆满完成的念诵,称为‘结夏念诵’。

此外,结夏期间的中间日,称为‘半夏’。半夏之前的一个半月,称为‘前半夏’,之后的一个半月称为‘后半夏’。参与结夏安居者,未到解夏之时,即中途退出者,谓之‘破夏’。

◎附一︰王景琳〈结夏安居〉(摘录自《中国古代僧尼生活》)

夏安居从夏季的第一个月开始,时间为九旬,这是根据印度历法而定的。印度历法将一年分为三季,如果用中国古代历法换算,自十二月十六日到四月十五日是春季,四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是夏季,八月十六日到十二月十五日为冬季。安居期在印度是九十天,正好相当于中国农历的夏季三个月。所以,汉化寺院的夏安居期也就定在夏季三个月,从四月十六日到七月十五日的这一段时间了。

佛教规定夏季为安居期,与佛教的教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印度夏季有三个月的雨期,这一段时间正是万物萌发生长的时期。为了避免僧尼外出时会在无意之中伤害了草木小虫,犯了‘杀生’大戒,违背了佛教大慈大悲的根本精神,所以,佛教规定僧尼在雨期必须居于精舍,不得外出,这样,既可防止伤生破戒,又可使僧尼有一个专心讲经修道的机会。

安居开始的时间一般是四月十六日,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果安居在四月十六日开始不了,也可向后推延。由此,安居又有所谓‘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三种。四月十六日开始的安居称为‘前安居’,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开始的安居称为‘中安居’,五月十六日开始的安居称为‘后安居’。但无论如何,安居期不能少于九十天,故安居的开始日期也不能超过五月十六日。因为印度的夏季从四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是四个月,而安居期只需要三个月,所以,在四月十六日到五月十六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哪一天开始安居,都能在八月十五日以前到九十天,都能与夏安居的时间相符。不过,寺院一般都以前安居为原则,中后安居只是一种对不能按时开始安居的补救。

安居生活虽然极为单调、闭塞、寂寞,但进入安居时举行的仪式却很隆重。四月十五日,也就是夏安居的前一天,寺里一早就挂出了‘安居’的牌示。这一天,整个寺院都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知客知会维那及各寮堂负责人,忙着开列僧众名号、戒腊,并登记造册。知事则忙于清点人数。法堂(或斋堂)里香灯师正在为所有的僧众铺设蒲团。法堂正中上首,早已摆好一张方桌,上面供着释迦牟尼的小像一尊,或者供着写有‘安居会上,中天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牌位。佛像左边,准备了住持之座。前廊下桌子上,则摆上了韦驮天像。堂中央的小桌上,摆着筹盘、空盘。另外,在佛像、韦驮像、住持座前也都放置了一枚大筹,等着行佛时用。为了不致在第二天安居仪式上出现混乱,十五日这一天寺内还要专门请住持招集僧众讲习礼仪,使大家熟悉安居仪式的各项程序。

四月十六日一早,安居期开始。安居仪式的第一项内容,就是到大殿拜佛。早粥后,随着三声大钟长鸣,僧众便齐集大殿烧香、拜佛。先由维那领着众人唱道︰‘释迦如来,结夏安居’,众僧随声而和。维那拈香,拜佛之后归位,僧众则齐声唱颂〈安居文〉︰‘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依某某寺僧伽蓝大界内,夏三月结制安居。’连唱三遍,再齐诵〈大悲咒〉三遍,然后绕佛,绕佛归位念偈咒,向佛祖表心迹︰‘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唵,钵啰末怜陀宁页娑婆诃。’这段偈语要三唱三和。唱和完毕,紧接着跪念〈怡山文〉,再起立结赞︰
‘安居期结,道体先成,殷勤发愿猛修行。经论作规绳,戒律圆明,顿登法王身。欢喜地菩萨摩诃萨(三次称举)。’

复唱回向偈︰
‘结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赞声即落,众僧应齐向释迦佛三拜,再回到法堂。拜佛仪式是寺院进入安居期的序曲,它标志着寺院安居的开始。

僧众回到法堂,即正式开始进行安居修行。安居期内,朝暮课诵仍照常进行,其余时间,安禅的僧人照例坐禅,不坐禅的僧人便以念佛为常课。每日早粥后上殿,念《楞严经》中〈势至圆通章〉一遍,〈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遍,念佛号五百声。小食(禅家早晨所吃的点心)后,念《十六观经》中〈杂想观章〉一遍,〈往生咒〉三遍,佛号五百声,礼阿弥陀佛十二拜。午饭后念《大忏悔文》,佛号五百声。晚课照常。黄昏后,再念《十六观经》中〈上品上生章〉一遍,〈往生咒〉三遍,念佛号千声,拜阿弥陀佛十二拜。

安居期内,寺院中不但要每日按时诵经念佛号,还有讲经、讲律、讲论的习俗。一般情况下,经、律、论都由住持主讲,有时则由住持委托他人代讲。讲课地点设在法堂。

寺院在安居期还多设有安居规约。安居规约要比平素寺规更细,如在讲课期间,僧人破了根本大戒、喝酒、与人争吵、诋毁讲法、诋毁法师或同学,都要被赶出寺院;倘有僧人不与众人共同上堂、三次不到或偷看其他书籍、打瞌睡、不用心听讲等等,都要被赶出讲堂或受罚。

这样的安居生活经过三个月九十天,到七月十五日结束,这就是所谓‘解夏’。‘解夏’也像‘结夏’一样,举行一番类似的仪式,要由住持向全寺僧众正式宣布‘安居结束’。

[参考资料] 《敕修百丈清规》卷七〈节腊章〉;《禅苑清规》卷三〈监院〉、卷五〈僧堂内煎点〉。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十三天】
梵名 Tra^yastrim!s/at-deva。六欲天之一。又作忉利天。于佛教之宇宙观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之须弥山顶上,四面各为八万由旬,山顶之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刚手药叉神守护此天。中央之宫殿(善见城)为帝释天所住,城外周围有四苑,是诸天众游乐之处。城之东北有圆生树,花开妙香薰远,城之西南有善法堂,诸天众群聚于此,评论法理。四方各有八城,加中央一城,合为三十三天城。据正法念经卷二十五载,佛母摩耶夫人命终后登入此天,佛乃至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三十三天及焰摩天之信仰,早于印度吠陀时代即已盛行。(长阿含经卷十八、佛地经论卷五、大智度论卷九、俱舍论卷十一)((参见:忉利天)1930)p512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4 10:0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4 10:09 编辑

10、从其他广大发心等方面来看区别

以是义故。名无上师。名大丈夫。人中香象师子龙王调御示导。
名大船师。名大医师。大牛之王。人中牛王。名净莲花。无师独觉。为诸众生之眼目也。
是大施主。是大沙门。大婆罗门。寂静持戒勤行精进。到于彼岸获得解脱。
善男子。声闻缘觉虽有菩提都无是事。是故名佛。


[学习解说]:

因此,佛又叫无上师,又叫大丈夫,能调御示导一切众生
佛又叫大船师(末学注:能度众生过生死流),又叫大医师(末学注:能医众生四万八千烦恼病),又叫净莲花,佛无师独觉,是诸众生的眼目
佛是大施主(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大沙门(为对佛陀之尊称。佛陀系沙门中之最伟大者,故称大沙门)
大婆罗门(婆罗门为四姓之上首,译为净行种。舍世染而专修净行之种族也。佛非婆罗门种。而为大净行者,亦称为大婆罗门)
寂静(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持戒,勤行精进,到于彼岸(指不生不灭之涅槃),最终获得解脱

善男子,声闻和缘觉虽然也有菩提,但都没有以上这些事,所以不能叫做佛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分别如是三种菩提。是不为难。在家分别。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证得以上三种菩提并不是难事,在家人想要证得以上三种菩提却很困难
为什么这么难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障碍的缘故


名词解释:

【彼岸】
梵语波罗,华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之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静】
<一>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六门教授习定论、往生论)
 <二>指涅槃之寂灭无相。无生即寂,无灭即静;涅槃境界远离诸苦,湛然常住,无生无灭,故称为寂静。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就有余依及无余依地各说四种寂静。(一)有余依中:(1)苦寂静,谓永尽诸漏,及断除后有之众苦,而得当来不生之法。(2)烦恼寂静,谓断除一切之烦恼,而得毕竟不生之法。(3)不损恼有情寂静,谓永断烦恼,不造诸恶,修习诸善。(4)舍寂静,谓恒住于“舍”性之中,不喜不忧,安住于正念正知。(二)无余依中:(1)数教寂静,谓诸数及言教等并息。(2)一切依寂静,谓有余依中虽有施设依乃至后边依等八依,今于此境界中总断离此等诸依。(3)依依苦寂静,谓依准前述之八依,永灭除众生之苦。(4)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依准前述之八依,苦之疑虑不生。(法蕴足论卷四、卷六、般若灯论卷二、十八空论、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瑜伽论记卷二十四)p4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大婆罗门】
(术语)婆罗门为四姓之上首,译为净行种。舍世染而专修净行之种族也。佛非婆罗门种。而为大净行者,亦称为大婆罗门。涅槃经十八曰:“如来名大沙门大婆罗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沙门】
梵语 maha^-s/ramaN!a,巴利语 maha^-samaN!a。为对佛陀之尊称。佛陀系沙门中之最伟大者,故称大沙门。又对沙弥或外道之出家者而言,佛教之比丘较为伟大,故亦称大沙门。(四分律卷三十三)p793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施主】
(术语)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无量寿经上曰:“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穷,誓不成正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5 09:05
(37楼用时约3.5小时)


修三十二相业品第六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身力何时成就。
佛言。善男子。初修三十二相业时。

善男子。菩萨修集如是业时得名菩萨。
兼得二定。一菩提定。二者有定。
复有二定。一者知宿命定。二者生正法因定。

善男子。菩萨从修三十二相业。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中间多闻无厌。
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为围绕。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则名为百种福德。


[学习解说]:

善生问佛说:世尊,菩萨身力何时才能成就
佛说:善男子,初修三十二相(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业的时候
善男子,菩萨修集三十二相业时,可以称为菩萨

还要兼得两种定:
一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定;
二有定

还有两种定:
一知宿命(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定;
二生正法因(法因即法尘也。谓摩诃迦叶等,因观世间六尘变坏,悟法性空,遂修灭尽定,以灭意根,受想不起,妙法开明,消灭诸漏,得无生灭,遂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善男子,菩萨从修三十二相业时直到成就无上菩提,从始至终都不会厌恶多闻
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时,会以百种福德(又作百思庄严、百福德庄严。百福,即百思。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载,离杀乃至正见之十业道,每业道各有五思(如离杀业道有)离杀思、劝导思、赞美思、随喜思、回向思,合为五十思,菩萨造作一相之业时,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次起一思以牵引彼相,后更起五十思以圆满彼相,此即百福庄严)而围绕,修心五十,具心五十,这样才称为百种福德


名词解释:

【法因】
法因即法尘也。谓摩诃迦叶等,因观世间六尘变坏,悟法性空,遂修灭尽定,以灭意根,受想不起,妙法开明,消灭诸漏,得无生灭,遂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法因为上。(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饮光。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而证此定也。诸漏者,谓由一切烦恼漏落生死也。从憍陈那至迦叶,是于六尘悟入圆通。)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宿命】
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恒水经、无垢称经卷二、平等觉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十六)((参见:宿世)4509、“宿住随念智证通”4509)p4510 FROM:【佛光大辞典】

【百福庄严】
梵语 s/ata-puN!ya-vicitrita。如来之三十二相,一一皆以百福庄严。又作百思庄严、百福德庄严。百福,即百思。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载,离杀乃至正见之十业道,每业道各有五思(如离杀业道有)离杀思、劝导思、赞美思、随喜思、回向思,合为五十思,菩萨造作一相之业时,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次起一思以牵引彼相,后更起五十思以圆满彼相,此即百福庄严。同卷又载有数种五十思之说︰(一)十业道各有下、中、上、上胜、上极等五品之思,合为五十思。(二)十业道各有加行净、根本净、后起净、非寻所害、念摄受等五思,合为五十思。(三)缘三十二相,于各相起五十刹那的未曾习之思,相续而转,此为五十思。
 关于一福之量,诸说有异。据俱舍论卷十八载︰(一)除菩萨外,其余一切有情所修行之富乐果业,即一福之量。(二)世界将成之时,一切有情招感大千土之业增上力,即一福之量。(三)唯佛得知一福之量。此外,三十二相之异熟业须经百大劫方修习圆满,唯释迦菩萨极精进,故能超越九劫,于九十一劫成就三十二相。(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四、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智度论卷四、法苑珠林卷九)((参见:百大劫)2491)2498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知宿命无漏智力】
谓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故名知宿命无漏智力。(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十二相】
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一切世间所有福德。不及如来一毛功德。如来一切毛孔功德。不如一好功德。聚合八十种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一切相功德不如白毫相功德。白毫功德复不得及无见顶相。

[学习解说]:

善男子,一切世间所有福德,不及如来一毛孔功德
如来一切毛孔功德,不如一种好功德
集合八十种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
一切相功德,不如白毫相(为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在两眉之间有柔软细泽之白毫,引之则长一寻(或谓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长一丈五尺),放之则右旋宛转,犹如旋螺,鲜白光净,一似真珠,如日之正中,能放光明,称为白毫光)功德
白毫功德又不及无见顶相(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


名词解释:

【白毫相】
梵语 u^rN!a-laks!ana,巴利语 uN!N!a-lakkhaN!a。又作毫眉、毫相、白毛相、眉间白毫相、白毫庄严面相、白毫毛光相、眉间白毫光相、眉间毫相、额上毫相功德满足相、眉间生毛洁白右萦相、眉间白毛长好右旋相、眉间白毫软白兜罗绵相。为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在两眉之间有柔软细泽之白毫,引之则长一寻(或谓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长一丈五尺),放之则右旋宛转,犹如旋螺,鲜白光净,一似真珠,如日之正中,能放光明,称为白毫光。众生若遇其光,可消除业障、身心安乐。据无上依经卷下之说,此妙相系佛于因位时,见善众生修习戒、定、慧三学,而称扬赞叹之,遂感得此相,表示除却百亿那由佗恒河沙劫生死罪之德。又观佛三昧海经卷一、卷二观相品谓,如来有无量之相好,然以此相为诸相中之最殊胜者。
 此外,具有此相者,不限于佛陀,最著名者,如观无量寿经所载,无量寿佛眉间之白毫如五须弥山,见其相者,自然得见八万四千之相好。另如菩萨像之中亦有白毫相,且有于其两眉间镶入白玉、水晶,以表此相者。(长阿含经卷一、大般若经卷三八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法华义疏卷三(嘉祥)、华严探玄记卷三)((参见:三十二相)507)p2093 FROM:【佛光大辞典】

【无见顶相】
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为梵语 us!N!i^s!as/iraskata^(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优婆塞戒经卷一(大二四、一○四○上):“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观无量寿经、楞严经卷七)((参见:八十种好)268)p508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常于无量劫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至心勤作一切善业。是故如来成就具足无量功德。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报也。转轮圣王虽有是相。相不明了具足成就。

是相业体即身口意业。修是业时非于天中北郁单曰。唯在三方男子之身。非女人身也。
菩萨摩诃萨修是业已。名为满三阿僧祇劫。次第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常常发心于无量劫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事
菩萨至诚勤恳为众生修一切善业,所以如来成就并且具足了无量功德,三十二相就是菩萨大悲心的果报
转轮圣王虽然也具有三十二相,但转轮圣王的三十二相不明了而且不具足

三十二相的体是身口意业
菩萨摩诃萨修习三十二业相具足圆满后,称为满足三大阿僧祇劫,然后将获得无上智慧


名词解释:

【北郁单越】
(杂名)Uttarakuru,又曰北郁怛越,四大洲之一。郁单越洲在须弥山之北方。,故曰北。(参见:郁多罗究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燃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葉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
善男子。我于往昔释迦牟尼佛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是心已供养无量恒沙诸佛。种诸善根。修道持戒精进多闻。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是三十二相业已。了了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其业虽定。修时次第不必定耶。


[学习解说]:

善男子,从前我跟随宝顶佛修行,满足了第一大阿僧祇劫
之后跟随燃灯佛修行,满足了第二大阿僧祇劫;又跟随迦葉佛修行,满足了第三大阿僧祇劫

善男子,我跟随释迦牟尼佛修行,开始发无上菩提心,发心之后又供养无量恒河沙诸佛,广种善根,持戒清净,多闻精进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习三十二业相具足圆满后,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将来定能获得无上菩提,就如同观察手中的菴摩罗果一样,成就佛果的业虽然是一定的,但是修行时的次第不是一定的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6 07:3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6 23:15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3.5小时)


或有人言。如来先得牛王眼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
是故先得牛王眼相。次得余相。

或有说言。如来先得八梵音相。余次第得。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恒以软语先语实语教化众生。是故先得八梵音相。

或有说言。如来先得无见顶相。余次第得。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破憍慢故。是故先得无见顶相。

或有说言。如来先得白毫毛相。余次第得。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不诳一切诸众生故。是故先得眉间毫相。


[学习解说]:

(注: 上面说到菩萨修习三十二业相圆满后,能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将来定能获得无上菩提,就如同观察手中的菴摩罗果一样,知道成就佛果的业是一定的,但是修行时的次第不是一定的)

比如有人说,如来先获得牛王眼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
为什么先获得牛王眼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喜欢以善眼观察众生
所以应该先获得牛王眼相,然后再次第获得其他相

或者有人说,如来先获得八梵音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然后再按照次第获得其他相
为什么先获得八梵音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始终以柔软语,真实语(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教化众生,所以应该先获得八梵音相

或者有人说,如来先获得无见顶相(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然后再按照次第获得其他相
为什么先获得无见顶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供养师长和恭敬顶礼诸佛菩萨,以此破除骄慢的习气,所以应当先获得无见顶相

或者有人说,如来先获得白毫毛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然后再按照次第获得其他相
为什么先获得白毫毛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从不欺诳一切众生(欺诈之意。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以种种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所以应当先获得眉间毫相


名词解释:

【三十二相】
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
(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
(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
(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
(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
(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
(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
(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
(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
(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
(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
(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
(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
(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
(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
(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
(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
(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
(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
(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
(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
(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
(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
(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
(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
(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
(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
(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
(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
(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
(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
(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
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实语】
梵语 satya-va^da,巴利语 sacca-va^da。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五○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在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中,论及口之四善行时,将实语(巴 musa^-va^di^-verama^N!i^,离妄语)与软语、不绮语、不两舌三者共举;同经卷十二清净经中,将实语(巴 bhu^ta-va^di^) 与应时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等五者并举;卷十四梵动经中,则将实语与知时之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等五者共举。
 显密二教于此说法略有不同,在显教中,谓所说称于实,又如言起行,其言行能相应者为实语;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大三五·二二九下):“如言起行,故云实语。”密教则以说真如之言为实语,即释摩诃衍论卷二所说五种语中之第五种如义语;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七九中):“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别译杂阿含经卷四、卷十四、正法念处经卷五十四、大宝积经卷七十九、大方等大集经卷十)p5790 FROM:【佛光大辞典】

【无见顶相】
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为梵语 us!N!i^s!as/iraskata^(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优婆塞戒经卷一(大二四、一○四○上):“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观无量寿经、楞严经卷七)((参见:八十种好)268)p5088 FROM:【佛光大辞典】

【诳】
梵语 s/a^t!hya。欺诈之意。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以种种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据成唯识论卷六载,“诳”即为得利养而现矫德,以诡诈为性,能障不诳,以邪命为业。俱舍宗以之属小烦恼地法之一,为实有之法;唯识宗则以之属二十随烦恼之一,谓诳以贪、痴之部分为体,系由贪、痴之一分而假立者,离此二者即别无诳之相用。(俱舍论卷二十一、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一、成唯识论述记卷六)p5919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除佛世尊余无能说如是相业。
善男子。或复有人次第说言。如来先得足下平相。余次第得。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布施持戒。修集道时其心不动。是故先得足下平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足下轮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父母师长善友。如法拥护一切众生。是故次得手足轮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纤长指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至心受持第一第四优婆塞戒。是故次得。纤长指相足跟长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佣满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善受师长父母善友所教敕故。是故次得身佣满相。


[学习解说]:

善男子,除佛世尊外,其他人都不能圆满获得这些相业
善男子,或者有人按照次第说,如来先获得足下平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再获得其他相
为什么说先获得足下平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广行布施、持戒,且心坚固不会动摇,所以应当先获得足下平相

获得足下平相后,接着获得足下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供养父母、师长、善友,如理如法护念一切众生,所以应当次第获得手足轮相

获得手足轮相后,接着获得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在行菩萨道时,至诚心受持第一第四优婆塞戒,所以应当次第获得纤长指相

获得纤长指相后,接着获得身佣满相(身端直相,身形正直无伛曲者)
这是因为如来在行菩萨道时,欢喜接受师长父母善友的教导,所以应当次第获得身佣满相



得是相已次得手足合网缦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以四摄法摄众生故。是故次得手足网缦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手摩洗师长父母身。除去垢秽香油涂之。是故次得手足软相。

得是相已次得身毛上向靡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化众生。令修施戒一切善法。是故次得毛上靡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鹿王腨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至心听法至心说法。为坏生死诸过咎故。是故次得鹿王腨相。


[学习解说]:

获得身佣满相后,接着获得手足合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在行菩萨道时,常以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摄受众生的缘故,所以应当次第获得手足网缦相

获得手足网缦相后,接着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常以手摩洗师长父母身体的缘故,为他们先除去身心污垢,再涂抹香油,所以应当次第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

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后,接着获得身毛上向靡相(身上发毛,由头至足都向右旋,其色绀青柔润)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常常教化众生,令众生广修布施和持戒以及一切善法,所以应当次第获得毛上靡相

获得毛上靡相后,接着获得鹿王腨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能以至诚心听法和说法,为了清除生死过患,所以应当次第获得鹿王腨相


名词解释:

【三十二相】
如来应化之身,具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奁,力盐切。奁底者,即盒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三、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人也。
〔四、手足柔软相〕,谓手足极妙柔软,胜余身分也。
〔五、手足缦网相〕,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
〔六、足跟满足相〕,跟,足踵也。谓足之踵,圆满具足也。
〔七、足趺高好相〕,谓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八、腨如鹿王相〕(腨,时兖切),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谓足腨渐次纤圆,如彼鹿王之腨,纤好第一也。
〔九、手过膝相〕,谓双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也。
〔十、马阴藏相〕,谓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不可见也。
〔十一、身纵广相〕,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
〔十二、毛孔生青色相〕,谓身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也。
〔十三、身毛上靡相〕,谓身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
〔十四、身金色相〕,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
〔十六、皮肤细滑相〕,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十七、七处平满相〕,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十八、两腋满相〕,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也。(窊,鸟瓜切,不满貌。)
〔十九、身如师子相〕,谓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
〔二十、身端直相〕,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伛,委羽切,不伸也。)
〔二十一、肩圆满相〕,谓两肩圆满而丰腴也。
〔二十二、四十齿相〕,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
〔二十三、齿白齐密相〕,谓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也。
〔二十四、四牙白净相〕,谓四牙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
〔二十五、颊车如师子相〕,谓两颊车隆满如师子王也。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谓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
〔二十七广长舌相〕,谓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
〔二十八、梵音深远相〕,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
〔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色精也。
〔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
〔三十一、眉间白毫相〕,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梵语兜罗绵,华言细香。)
〔三十二、顶肉髻成相〕,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摘自:网络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方圆相。如尼拘陀树王。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一切众生病药。是故次得身方圆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手过膝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终不欺诳一切贤圣父母师长善友知识。是故次得手过膝相。

得是相已次得象王马王藏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见怖畏者能为救护。心生惭愧不说他过善覆人罪。是故次得象马藏相。

得是相已次得软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亲近智者乐闻乐论。闻已乐修。乐治道路除去棘刺。是故次得皮肤柔软一一孔中一毛生相。


[学习解说]:

获得鹿王腨相后,接着获得身方圆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常常布施医药给一切众生,所以应当次第获得身方圆相

得到身方圆相后,接着获得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在行菩萨道时,自始至终不欺诳所有贤圣、父母、师长、善友或善知识,所以应当次第获得手过膝相

得到手过膝相后,接着获得象王马王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救度众生远离怖畏,常生惭愧之心,从不说他人的过失,所以次第获得象王马王藏相

得到象王马王藏相后,接着获得软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亲近有智慧的人,喜欢听法和讨论法义,并且如法实修,乐于修理道路,去除棘刺,所以次第获得软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


名词解释:

【三十二相】
一、顶上肉髻相: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
二、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右旋而卷收,常放光明。
三、睫如牛王相:眼睫毛整齐如牛王一般而美丽。
四、目色绀青相:佛眼绀青,如青莲花一样澄美。
五、两颊隆满相:两颊隆满如狮子颊。
六、常得上味相:佛口常得诸味中的最上等味道。
七、舌广而长相:舌头广长薄软,伸张开来可覆至发际。
八、声如梵王相:梵音洪亮圆满,如天鼓响。
九、四十牙齿相:具有四十颗牙齿,整齐而美丽。
十、牙齿紧密相:各个牙齿都是不粗不细,齿间紧密而没有一丝缝隙。
十一、牙齿齐白相:牙齿颜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
十二、上身如狮相:上半身如狮子王,行、住、坐、卧等姿容威武端严。
十三、身形端直相:身体端直挺拔。
十四、身广长等相:双手平举时,其宽度与身高相等。
十五、身色金黄相:身体及手足均为金黄色。
十六、身放光明相:身上四面放出各有一丈的光芒。
十七、一孔一毛相:一毛孔生一毛,青色不杂乱,皆出微妙香气。
十八、身毛上靡相:身上发毛,由头至足都向右旋,其色绀青柔润。
十九、两肩圆满相: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
二十、两腋充满相: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
二十一、七处隆满相:双手、双足、双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
二十二、皮肤润泽相: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
二十三、手指细长相:两手指、两足趾皆纤长端直。
二十四、手足柔软相:两手、两足皆柔软。
二十五、指间缦网相:手指、足趾间皆有缦网相交互连络的纹样。
二十六、垂手过膝相:站立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
二十七、象马阴藏相:男根密隐于体内,如大象、马阴之相。
二十八、股如鹿王相:股骨如鹿王之纤圆。
二十九、足跟高满相:足背高高隆起圆满。
三十、足跟广平相:足跟圆满广平。
三十一、足下安平相:足底平直柔软,紧密接触地面。
三十二、足下轮形相:足下生轮,轮有千辐。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金色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众生房舍卧具饮食灯明。是故次得金色身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七处满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可嗔之处不生嗔心。乐施众生随意所须。是故次得七处满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缺骨满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善能分别善不善相。言无错谬不说无义。可受之法口常宣说。不可受者不妄宣传。是故次得缺骨满相。

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上身。二者颊车。皆如师子。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中自无两舌教他不为。是故次得如是二相。


[学习解说]:

得到软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后,接着获得身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常常布施众生房舍卧具饮食灯明,所以次第获得金色身相

得到金色身相后,接着获得七处满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即便身处嗔恨的外境也不会心生嗔心,乐于布施众生一切所需,所以次第获得七处满相

得到七处满相后,接着获得缺骨满相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善能分别善与不善相,不说无意义的话,所说无有错谬,常为众生次第宣说能接受的佛法,对于众生不能接受的佛法不会轻易宣说,所以应当次第获得缺骨满相

得到缺骨满相后,接着获得两种相:
一上身 (如来全不强词逼凌他人,感得上身平正端严之相)
二颊车 (即双颊丰隆之相,犹如师(狮)子王之颊)
这是因为菩萨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从不犯两舌的口业,不教众生佛法外于解脱无关的东西,所以次第获得上身和颊车皆如师子相


名词解释:

【上身如狮子相】
如来全不强词逼凌他人,感得上身平正端严之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        《藏汉佛学词典》FROM:【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V1.1】

【颊车如师子相】
为佛及转轮圣王所具足三十二相之一。即双颊丰隆之相,犹如师(狮)子王之颊。((参见:三十二相)507)p636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7 08:58
(~接续楼上,本楼~40楼用时约3小时)


得是相已次得三相。一四十齿。二白净相。三齐密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十善法教化众生。众生受已心生欢喜。常乐称扬他人功德。是故次得如是三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四牙白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修欲界慈乐思善法。是故次得四牙白相。

得是相已次得味中最上味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不待求已然后方施。是故次得味中上味相。

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肉髻。二广长舌。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至心受持十善法教兼化众生。是故次得如是二相。


[学习解说]:

次第获得上身、颊车皆如师子相后,接着获得三种相:
一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
二白净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
三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
为什么能获得这三种相呢,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常以十善法(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教化众生,看到众生如法受持十善业后,又心生欢喜,而且如来还常常称扬他人功德,因此获得这了三种相

获得这三种相后,接着获得四牙白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
为什么能获得四牙白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常常思惟善法和修习慈心,因此获得了四牙白相

获得四牙白相后,接着获得味中最上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
为什么能获得味中最上味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广施众生,因此获得了味中上味相

获得味中上味相后,接着获得两种相:
一者肉髻(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
二广长舌(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
为什么能获得肉髻、长舌两种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不但自己至诚受持十善法,而且还能将十善法教导众生,因此获得了味中上味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


名词解释:

【十善业】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摘自:百度百科




得是相已次得梵音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自不恶口教他不为。是故次得梵音声相。

得是相已次得牛王绀色目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等以慈善视怨亲故。是故次得牛王目相。

得是相已次得白毫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宣说正法实法不虚。是故次得白毫光相。

得是相已次得无见顶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


[学习解说]:

获得肉髻、长舌两种相后,接着又获得梵音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
为什么能获得肉髻、长舌两种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从不恶口,而且还教导他人也不犯恶口,所以次第获得了梵音声相

获得梵音声相后,接着获得牛王绀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
为什么能获得牛王绀色目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一视同仁的以平等心和慈心对待怨敌和亲人,所以次第获得了牛王绀色目相

获得牛王绀色目相后,接着获得白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
为什么能获得白毫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为众生宣讲正法,此法真实不虚,因此次第获得了白毫光相

获得白毫光相后,接着获得无见顶相(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
为什么能获得无见顶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叩头顶礼一切圣贤、师长和父母,尊重赞叹和恭敬供养他们,所以次第获得了无见顶相


名词解释:

【怨亲平等】
对怨敌和亲人,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无有厚此薄彼的分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怨亲平等】
又作冤亲平等。谓以大慈悲为本,对于怨敌,心无憎恨;对于所爱,亦无执著,而以平等、爱怜之心接待众人。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二(大三○·四六二下):“先于一亲一怨一中庸所,发起胜解,于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俱行作意,欲与其乐。”又俱舍论卷二十九(大二九·一五○下):“诸有情类平等,平等无有亲怨。”另景德传灯录卷五载,六祖慧能入寂后,盗者欲夺六祖之首供养,后被官府捕得,未即加刑,先至曹溪问六祖之上足令韬应如何处置,令韬答(大五一·二三六下):“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况彼求欲供养,罪可恕矣!”(佛所行赞卷一、大智度论卷二十)p3811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修如是业。是不为难。在家之人。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修三十二相业不是难事,在家人修三十二相业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障碍缠缚的缘故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7 08:5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9 09:45 编辑

优婆塞戒经卷第二

发愿品第七

一、善发无上大愿者,能修三十二相业


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业谁能作耶。
佛言。善男子。智者能作。
世尊。云何名智者。
善男子。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


[学习解说]:

善生对佛说:世尊,这三十二相业谁能修?
佛回答:善男子,有智慧的人能修
善生又问佛: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有智慧呢
佛回答:善发无上大愿的人,称为有智慧


名字解释:

【智者】
<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见: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赐“智者”德号。(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参见:智顗)5038)p5025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已。身口意等所作善业。
愿为众生将来得果一切共之。菩萨摩诃萨常亲近佛声闻缘觉善知识等。供养恭敬咨问深法受持不失。
作是愿言。我今亲近诸佛声闻缘觉善友。宁无量世受大苦恼。不于菩提生退转心。


[学习解说]:

菩萨摩诃萨发无上菩提心后,身口意皆修善业
并发愿为众生修行证果,然后再回向众生修行圆满

菩萨摩诃萨常常亲近佛、声闻、缘觉和善知识
并且恭敬供养,然后请教深法,认真领受于心,忆而不忘

菩萨摩诃萨常常这样发愿:
今日有幸亲近诸佛、声闻、缘觉和善知识,宁可在无量世受大苦恼,也不退转菩提发心


名字解释:

【后生】
即未来之生。相对于“前生”、“今生”。又作来世、来生、后世。佛教立三世因果轮回转生,以今生为前生之后生,而今生之苦乐多由前生之业因,后生之苦乐亦由今生之善恶业所造,故对今生之造业须谨慎行之,特别于净土门期望证悟佛果者,更不可造次。(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往生礼赞偈)p3803 FROM:【佛光大辞典】

【受持】
梵语 udgrahaN!a。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可分三方面:(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即须誓愿持守,不得有违。(二)受持经典,乃十种法行、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即受学经典之际,发净信解,以恭敬心阅读,并须时时讽诵、忆念。又信受佛之教法,称受持佛语;信受某部经典,如信受法华经,称受持法华。于日本日莲宗,谓行者于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之经题、受持法华经之际,立即可由凡夫身转为佛身,称为受持妙法成佛,略称受持成佛。(三)受持三衣,据释氏要览卷上载,僧众得受三衣后,须依法于适当之时、地穿著,如入聚落、听法等,得著大衣;于净处、习诵等,得著七条衣;于任何处所,得著五条衣。(妙法莲华经普贤劝发品、陀罗尼品、胜鬘宝窟卷上本、得度略作法、从容录第三则)p3106 FROM:【佛光大辞典】




众生若以恶心打骂毁辱我身。愿我因是更增慈心不生恶念。

愿我后生在在处处。不受女身无根二根奴婢之身。
复愿令我身有自在力为他给使。不令他人有自在力而驱使我。

愿令我身诸根具足远离恶友。不生恶国边裔之处。常生豪姓色力殊特财宝自在。
得好念心自在之心。心得勇健。凡有所说闻者乐受。离诸障碍无有放逸。离身口意一切恶业。
常为众生作大利益。为利众生不贪身命。不为身命而造恶业。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恶心相向,打我骂我侮辱我
愿我能因此对众生生起慈心,不生恶念

愿我生生世世所生之处,不受女人身,不做无根(无男女之根者)或二根的人,不做奴婢

愿我拥有自在的身力,虽然服务和教化于众生,但不被众生所驱使

愿我具足一切善根,远离恶友,不生恶国和边地处,常生富贵家,具足色力和财力

拥有好心和自在之心,心得勇健后,所说的每一句话,人人都能欢喜接受,令其离各种障碍,避免放逸,还有一切身口意的恶业

愿常为众生作大利益事,为利益众生不惜牺牲生命,终不会为了维持身命而造作恶业


名词解释:

【身命】
(杂语)吾身与吾寿命也。身者以四大为体,命者以寿暖识为体。法华经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自在】
梵语 i^s/vara(音译伊湿伐罗), vas/ita^,巴利语 issara。又作无碍、纵任。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做任何事均无障碍。此为诸佛及上位菩萨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称为自在人。菩萨所具之自在力,有下列不同种类:
 (一)二种自在,据华严经疏卷六所载:(1)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之圆融自在。(2)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自在现身说法,化导众生。
 (二)四种自在,据辩中边论卷上、大乘庄严经论卷五载,指第八不动地以上菩萨所具之自在力:(1)无分别自在,谓舍弃一切功用之行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分别之想而得自在。(2)刹土自在,又作净土自在。谓能自由生于各种国土而令诸国土清净。(3)智自在,谓至第九善慧地即得无碍智,于说法教化任运自在。(4)业自在,谓至第十法云地即无烦恼业缚,更无障碍。又自在王菩萨经卷上亦列有四种自在:(1)戒自在,谓由修行具足戒而诸戒具足,所愿皆成。(2)神通自在,谓具足眼通、耳通等五通而所欲无碍。(3)智自在,谓具足阴智、性智等五智而无滞自在。(4)慧自在,谓修得义无碍智、法无碍智等四无碍智,能通晓诸法,诠释经典之章句。
 (三)五种自在,据大宝积经卷六十八遍净天授记品所载:(1)寿命自在,谓菩萨虽已成就法身之慧命,了无生、死、夭、寿,然为度脱有情,遂以诸方便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而无有挂碍。(2)生自在,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而去、住无碍。(3)业自在,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之利他行业皆胜任无碍。(4)觉观自在,觉,即粗心;观,即细心。菩萨化导有情,虽有思惟,然远离散乱,随愿度脱而平等无碍。
 (四)八种自在,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所载,如来法身具足八自在,即:(1)能示现一身为多身,(2)示现一尘身而充满大千世界,(3)大身轻举远到,(4)于一土而化现无数不同之身,(5)眼、耳、鼻、舌、身之功用互通,(6)得一切法而如无法想,(7)说一偈义而经无量劫,(8)身遍诸处而犹如虚空。
 (五)十种自在,据旧华严经卷二十六“十地品”载:(1)命自在(梵 a^yur-vas/ita^),又作寿命自在、寿自在。谓菩萨于长劫中住持寿命,化益众生无穷。(2)心自在(梵 ceto-vas/ita^),谓出生阿僧祇三昧而入于深智。(3)财自在(梵 paris!ka^ra-vas/ita^),又作资具自在、众聚自在、庄严自在、物自在。谓菩萨以大庄严来庄严一切国土。(4)业自在(梵 karma-vas/ita^),谓菩萨于诸业得大自在,而随时受报。(5)生自在(梵 upapatti-vas/ita^),又作受生自在。谓菩萨自在受生于一切国土。(6)愿自在(梵 praN!idha^na-vas/ita^),谓菩萨随所愿于随时随处成就菩提。(7)信解自在(梵 adhimukti-vas/ita^),又作解脱自在、信自在、胜解自在。谓菩萨于一切世界能见诸佛充满。(8)如意自在(梵 r!ddhi-vas/ita^),又作神力自在、神变自在。谓菩萨能示现一切大神变。(9)智自在(梵 jn~a^na-vas/ita^),谓菩萨于念念中,示现觉悟如来之十力无所畏。(10)法自在(梵 dharma-vas/ita^),谓菩萨示现无量无边之法门。
 行六波罗蜜可成就十种自在,即行法施、无畏施、财施,可顺次成满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持戒行能成满业自在、生自在;精进行能成满愿自在;忍辱、安受、通达等三忍行能成满信解自在;静虑行能成满如意自在;般若行能成满智自在、法自在。
 十自在于诸经典中,其名称与顺序略异。如旧华严经卷三十九离世间品,列举众生自在、刹自在、法自在、身自在、愿自在、境界自在、智自在、通自在、神力自在、力自在等十种自在,各自在中又分十种自在,遂成百种自在。(新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三、法集经卷三、宝雨经卷四、梁译摄大乘论卷下、显扬圣教论卷八、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疏卷四十七)p251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根】
(杂语)无男女之根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根】
<一>利根与钝根。(一)利根又作上根,谓根性锐利,速证妙果者。(二)钝根又作下根,乃根性迟钝难开悟者。(无量寿经卷下)
<二>正根与扶根。(一)正根又作胜义根,乃五根之本体,四大种所造之净色法,非凡夫二乘之所见,非现量所得,然有发识取境之用。(二)扶根又作扶尘根、浮尘根,乃外形可见之眼等五根。此根唯为正根之依处,虚假不实,无发识取境之用。
<三>男根与女根。即男女起色欲之处。(楞严经卷九、俱舍论卷三、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p208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8 10:48
(~接续楼上,41楼~42楼用时约3小时)


利众生时莫求恩报。常乐受持十二部经。既受持已转教他人。
能坏众生恶见恶业。一切世事所不能胜。既得胜已复以转教。

善治众生身心重病。见离坏者能令和合。见怖畏者为作救护。护已为说种种之法。
令彼闻已心得调伏。见饥施身令得饱满。愿彼不生贪恶之心。当啖我时如食草木。

常乐供养师长父母善友宿德。于怨亲中其心等一。
常修六念及无我想十二因缘。无三宝处乐在寂静修集慈悲。

一切众生若见我身闻触之者远离烦恼。菩萨虽知除菩提已不求余果。为众生故求以弘利。
善男子。菩萨若能如是立愿。当知是人即是无上法财长者。是求法王未得法王。


[学习解说]:

菩萨摩诃萨利益众生时从不求回报
菩萨摩诃萨常常欢喜受持十二部经(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
而且不但自己受持,还发心转教他人受持,帮助众生破除恶见、消除恶业

菩萨摩诃萨善治众生身心业障病,见到众生意见分歧或不合的时候,能劝导他们彼此和合

菩萨摩诃萨见到心生怖畏的人能主动发心救护,救护之后还会为他们演说种种佛法,令众生听闻后心得到调伏

见到饥饿的众生,甚至可以布施身体令他们饱足,只希望众生不要对肉起贪心,希望众生吃自己身体时如同食用草木就好

菩萨摩诃萨常常喜欢供养师长、父母、善友、宿德(即指德望重、见识高之老僧或耆老),对于怨亲常以平等心对待

菩萨摩诃萨常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和念天)及无我想(观想一切法为苦,亦不自在;皆由因缘所生而无自性,故无我)十二因缘,在无有三宝(佛法僧)处也能常乐修习寂静,修集慈悲

一切众生或者见到或者听闻或者碰触菩萨身,皆得远离一切烦恼(贪欲嗔恚愚痴等诸惑,烦心恼身,谓为烦)

菩萨虽然清楚的知道除了无上菩提其他什么都不可求,但是菩萨会为众生而求,以便顺利弘法利生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这样立愿,应当知道此人就是无上法财(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的长者


名词解释:

【法王】
梵语 dharma-ra^ja。<一>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又释迦方志卷上(大五一·九五○上):“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
 <二>菩萨之尊称。据华严经卷二十七载,菩萨于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以其具足佛之十力,亦能转十善道,故称灌顶法王。又大宝积经卷九密迹力士会载,菩萨因具足四事,故有法王之称誉,四事即:(一)不舍道心。(二)劝化他人发意。(三)以诸德本劝助道心,所可闻者意广无极。(四)令一切释梵、四天王、诸声闻及缘觉地,至于无极无坏弘广无穷之业。(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
 <三>为冥界阎魔王之别名。阎魔王依法判定冥界众生之罪,故称法王。((参见:阎魔王)6340)
 <四>乃西藏所传佛教首领之封号。始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封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征聘迦尔居派喇嘛哈立麻至北京,次年封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此后又分别封萨迦派、格鲁派之上首喇嘛为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参见:大宝法王)906)
 <五>日本约于奈良朝时,一时所设之官阶名。少僧都道镜出入宫中,为天皇所宠,帝赐予“大臣禅师”之号,又于天平神护二年(766)十月,授予法王之位。此外,又称圣德太子为圣德法王或大法王皇太子。p3339 FROM:【佛光大辞典】

【法财】
为“世财”之对称。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下):“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p3382 FROM:【佛光大辞典】

【烦恼】
(术语)梵语吉隶舍Kles/a,贪欲嗔恚愚痴等诸惑,烦心恼身,谓为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同二十七曰:“烦恼名,略说则三毒,广说则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烦恼。”注维摩经二曰:“肇曰:七使九结恼乱众生,故名为烦恼。”止观八曰:“烦恼是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又与心作烦,令心得恼,即是见思利钝。”大乘义章五曰:“劳乱之义,名曰烦恼。”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梵语杂名曰:“烦恼,吉隶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想】
乃指十思想或十种观想。即:(一)无常想,观一切有为法皆新新生灭,无常变坏。(二)苦想,观一切有为法无常,常受三苦、八苦所逼迫。(三)无我想,观想一切法为苦,亦不自在;皆由因缘所生而无自性,故无我。(四)食不净想,观想诸世间之饮食皆从不净因缘所生,悉为不净物。(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观想一切世间无任何乐趣,唯有过恶。(六)死想,观想死之相。(七)不净想,观想人身内三十六物、身外九孔,恶露常流不净。(八)断想,(九)离欲想,(十)尽想,后之三想,系为得涅槃菩提,而求断烦恼、舍离生死之迷、以及灭尽烦恼与生死等之观想。
 十想与九相观(即九想,为灭除贪欲而对人之死状所作九种不净观)之同异,大智度论卷二十一举出多说。或谓九相未得禅定,仍为淫欲所遮覆,而十想能除灭淫欲等三毒。或九相为初学,十想为成就。或谓十想与九相同为离欲,俱为涅槃。或谓九相为因,十想为果;或以九相为外门,十想为内门。(大品般若经卷一、大乘义章卷十四)p47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我想】
(术语)十想之一、知一切诸法空寂而灭我想之谓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念】
<一>梵语 s!ad! anusmr!tayah!,巴利语 cha anussati-t!t!ha^na^ni。又作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即:(一)念佛,念佛之大慈大悲无量功德。(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能利益大地众生。(三)念僧,念僧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诸恶烦恼。(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能除众生之悭贪。(六)念天,念三界诸天皆因往昔修持净戒、布施、闻慧等之善根,而得此乐报。大小乘对于念天之解释不同。大乘依涅槃经之说,天有三种,即:(一)生天,谓三界之诸天。(二)净天,一切三乘之贤圣。(三)第一义天,即涅槃。又于此三种天之中,大乘之人仅念第一义天。(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卷二十五、观佛三昧海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二)
 <二>比丘所必须熟知之六种要事。即:(一)念知日月,念知受戒之月日。(二)念知食处,如全不受请食者,谓我常乞食等;如受请食者,谓我今自食无请处等。(三)念知夏腊,记忆受戒以后之腊数。(四)念知衣钵,念我三衣一钵具足,若有长物,则念我有长物,已说净。(五)念同别食,若与众同食之时,念我今与众僧同食;若别食时,念我今以某缘,与众别而独食。(六)念身康羸,若无病,则念我今无病,堪能行道;若有病,则念我今有病,应当治疗。(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三之二)p1271 FROM:【佛光大辞典】

【宿德】
即指德望重、见识高之老僧或耆老。宿,即尊宿、耆宿之意;德,即有德之意。宿老,又作老宿,指耆老或深积修行之僧。(禅苑清规卷七)p4512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部经】
梵语 dva^das/a^n%ga-buddha-vacana。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梵 su^tra,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二)应颂(梵 geya,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三)记别(梵 vya^karaN!a,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四)讽颂(梵 ga^tha^,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五)自说(梵 uda^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六)因缘(梵 nida^na,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七)譬喻(梵 avada^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八)本事(梵 itivr!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九)本生(梵 ja^taka,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十)方广(梵 vaipulya,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十一)希法(梵 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论议(梵 upades/a,音译优波提舍),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印顺))p344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8 10:4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9 09:45 编辑

二、菩萨具足哪些条件,能成为法财长者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者心不甘乐外道典籍。二者心不贪着生死之乐。三者常乐供养佛法僧宝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三事,则能称为法财长者
一、不喜欢读外道经典和书籍
二、不贪着生死之乐
三、常乐供养佛法僧三宝



复有三事。一者为人受苦心不生悔。二者具足微妙无上智慧。三者具善法时不生憍慢。

复有三事。一者为诸众生受地狱苦如三禅乐。二者见他得利不生妒心。三者所作善业不为生死。

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受苦如已无异。二者所修善事悉为众生。三者善作方便令彼离苦。


[学习解说]:

还有三事,则能称为法财长者
一、因为利益帮助众生而受苦时,心不后悔
二、具足微妙的无上智慧
三、实证善法(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时心不骄慢

又有三事,则能称为法财长者
一、为众生受地狱苦时,如同受三禅乐(色界之第三禅天也。此天名定生喜乐地,由深妙之禅定生身心之快乐)
二、见到他人获得世间利益,心不生嫉妒
三、所作一切善业,不是为了增长生死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

又有三事,则能称为法财长者
一、见到众生受苦犹如自己一样,感同身受
二、所作一切善事,全都为众生而作,不为自己作
三、善用方便,令众生离苦得乐


名词解释:

【生死】
梵语 sam!sa^ra,或 ja^ti-maraN!a。音译作缮摩末剌諵、阇提末剌諵。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菩提)”相对称。又生死无尽,以海为喻,故称为生死海。生死乃苦恼之世界,故亦称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之彼岸,此事极为困难,故又称难渡海。以性质区别之,生死之类别如下:
 (一)成唯识论卷八所举之二种生死:(1)分段生死,以有漏之善恶业为因、烦恼障为缘,将受三界内之粗报;其果报对于寿命之长短、肉体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故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而轮回者,称为分段生死。(2)变易生死,又称不思议变易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虽不受分段生死之轮回,但以无漏之有分别业为因、所知障为缘,于界外(即三界以外)受殊胜微妙果报之身,即受意生身,再以此身来三界内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果。其所受之身,因悲愿力之故,寿命、肉体皆可自由变化改易,而无一定之限制,故称为变易身。受变易身者,称为变易生死。
 (二)四种生死:显识论谓,分段生死依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而有三种之别,以此三种再加上界外之变易生死,即成为四种生死。佛性论卷二、粱译摄大乘论释卷十等,将变易生死复分为方便、因缘、有有、无有等四种生死,又称四怨障。胜鬘宝窟卷中末亦立有四种生死之名,即:流来生死、分段生死、中间生死、变易生死。
 (三)七种生死:据显识论、摩诃止观卷七上之说,分段生死依于三界而有三种之别,以此三种再加上上记四种变易生死,总计为七种生死。另据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七之一、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之说,七种生死指:(1)分段生死。(2)流入生死,又作流来生死,谓迷于真如之理,流入生死迷界之最初一刹那。(3)反出生死,谓因发心而从生死反出之最初一刹那。(4)方便生死,谓二乘之人断尽见、思二惑,超出三界,出生于方便等土;就其断惑证果之时,“因移果易”而论为生死。(5)因缘生死,谓初地以上之菩萨以无漏业为因、无明为缘,而示现生死。(6)有后生死,又作有有生死,谓十地菩萨残余最后一品无明未断,故尚须受一次生死。(7)无后生死,又作无有生死,谓等觉菩萨断尽最后一品无明,究竟永尽,不受后有。(杂阿含经卷六、卷十三、那先比丘经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八、宗镜录卷七十三)((参见:七种生死)115、“四种生死”1799)p2059 FROM:【佛光大辞典】

【三禅】
(界名)色界之第三禅天也。此天名定生喜乐地,由深妙之禅定生身心之快乐。三界九地之中以此地为乐受之限,在同此已上之天处,唯有舍受。故此地之乐受,为三界中最第一。圣教中多引之以为比。悲华经二曰:“身心快乐,无有疲极,譬如比丘入第三禅。”涅槃经二十一曰:“有佛世界名曰不动,若有众生闻其华香身心安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禅乐】
(术语)三禅天之快乐。(参见:三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法】
梵语 kus/ala^ dharma^h!。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大二四·三八二下):“国界人民,日见增长,善法无损。”(往生要集卷中)p4883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有三事。一者观生死乐如大毒蛇。二者乐处生死为利众生。三者观无生法忍多诸功德。

复有三事。一者舍身。二者舍命。三者舍财。舍是三事悉为众生。

复有三事。一者多闻无厌。二者能忍诸恶。三者教他修忍。


[学习解说]: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观照世间生死之乐,犹如大毒蛇
二、常乐待在世间生死,目的为了利益众生
三、观察无生法忍(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有很多功德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舍弃身体
二、舍弃生命
三、舍弃钱财
以上这三件事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作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广学多闻,心无厌倦
二、不但自己能忍一切恶事
三、还能教导众生修习忍辱


名词解释:

【无生法忍】
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于声闻之八人地乃至已办地、辟支佛地等观四谛,一切智断仅得菩萨无生法忍之部分,苦集灭道之四谛实乃分别诸法实相之一谛,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由此可知,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
 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又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第七地之菩萨,三业清净,修无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行品列举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灭忍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顺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无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无量寿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入楞伽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净土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四)((参见:三法忍)571、“五忍”1097)p507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9 09:39
(~接续楼上,43楼~44楼用时约3小时)


复有三事。一者自省己过。二者善覆他罪。三者乐修慈心。
复有三事。一者至心奉持禁戒。二者四摄摄取众生。三者口言柔濡不粗。
复有三事。一者能大法施。二者能大财施。三者以此二施劝众生行。


[学习解说]: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反思检讨自己存在的过失
二、覆藏他人过失
三、乐修慈心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以至诚心奉持各种戒律
二、以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摄受众生
三、口说柔软语,不说粗恶的话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能大法施(即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
二、能大财施(“法施”之对称。不犯他人财物,且以己财,如衣服、饮食、田宅、珍宝等物质施与他人)
三、劝导众生大法施和大财施


名词解释:

【财施】
三施之一。“法施”之对称。不犯他人财物,且以己财,如衣服、饮食、田宅、珍宝等物质施与他人。((参见:三施)580、“布施”1901)p4321 FROM:【佛光大辞典】

【法施】
三施之一,即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施】
(术语)三施之一。说法使人闻之也。又云法供养。法施为对下之语,法供养为对上之语。无量寿经上曰:“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维摩经菩萨品曰:“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智度论十一曰:“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演说,是为法施。”又向神诵经唱法文等,谓为奉法施。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粗言】
即粗恶之言语,或指粗浅之教说。又作粗言、粗语、粗语、粗语。历来之判教有大小乘二教之说,而以小乘之教法称为粗言。又于判教之中,有劝(劝善)、诫(诫恶)二门之别,其诫门之教法,亦称粗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梵行品(大一二·四八五上):“粗语及软语,皆归第一义,是故我今者,归依于世尊。”(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梵行品)((参见:投子一切佛声)2950)p4766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摄法】
梵语 catva^ri sam!graha-vastu^ni,巴利语 cattni sam!gaha-vatthu^ni。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若依其原语直译,则称为“四种把握法”。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四集物,简称四摄、四事、四法。即(一)布施摄(梵 da^na-sam!graha),又作布施摄事、布施随摄方便、惠施、随摄方便。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二)爱语摄(梵 priya-va^dita-sam!graha),又作能摄方便爱语摄事、爱语摄方便、爱言、爱语。谓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三)利行摄(梵 artha-carya^-sam!graha),又作利行摄事、利益摄、令入方便、度方便、利人、利益。谓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梵 sama^na^rthata^-sam!graha),又作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随转方便、随顺方便、同利、同行、等利、等与。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中阿含卷三十三善生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梵网经卷上、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卷四十三、集异门足论卷九、大智度论六十六、大乘义章卷十一)p1853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有三事。一者常以大乘教化众生。二者常修转进增上之行。三者于诸众生不生轻想。
复有三事。一者虽具烦恼而能堪忍。二者知烦恼过乐而不厌。三者自具烦恼能坏他结。
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得利欢喜如己。二者自得安乐不乐独受。三者于下乘中不生足想。
复有三事。一者闻诸菩萨苦行不怖。二者见有求者终不言无。三者终不生念我胜一切。
善男子。菩萨若能观因观果。能观因果能观果因。如是菩萨能断因果能得因果。菩萨若能断得因果。是名法果。诸法之王法之自在。


[学习解说]: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常以大乘法(菩萨所修的道法)教化众生
二、常修转进增上(即增胜上进之意)的行法
三、不轻视任何一个众生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虽然会生烦恼,但能堪忍烦恼
二、知道烦恼的过失,但却不会心生厌恶(等负面心念)
三、在自身烦恼还未清除的情况下,却能帮助他人破除烦恼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见到他人获得利益而心生欢喜,如同自己受益一样
二、自己获得法益而感到安乐时,从不独自享受
三、对于小乘法不生知足想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听闻诸菩萨修苦行时,不生怖畏心
二、见到有求于自己的人,从来不说自己没有可布施的“法”
三、从不起这样的念想:自己的修行胜过一切人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在因上和果上观察,能由因推果,由果推因的话
这样的菩萨则能断除因果,不受因果所牵制,菩萨如果能断除因果则称作法果,这样的菩萨是诸法之王,于法自在


名词解释:

【下乘】
(术语)谓小乘也。譬之马之驽者,故云。世亲摄论一曰:“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又】谓下所乘之物也。西域记九曰:“频毗娑罗王,为闻法故,兴发人徒,从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余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曰下乘,即王至此,徒行以进;一曰退凡,即简凡人,不使同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结】
<一>梵语 bandhana 或 sam!yojana。又作结使。即使烦恼。结,为系缚之义;盖烦恼系缚众生于迷境,令不出离生死之苦,故有此异称。诸经论所说结之类别有多种,略举如下:
 (一)二结。据中阿含经卷三十三载,结有悭、嫉二种。
 (二)三结。(1)增一阿含经卷十七举出身邪结(又作身见结)、戒盗结(又作戒禁取见结)、疑结等三结。五见与疑等六烦恼,亦包含于此三结之中。(2)阿毗昙甘露味论、俱舍论卷二十一等谓,爱、恚、无明三者称为三结。若断灭此三结,则可得预流果,能断一切见惑。(3)光赞般若经卷二则举出贪身、狐疑、毁戒等三者为三结。
 (三)四结。(1)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举出欲结、嗔结、痴结、利养结等四种。(2)又作四身结、四缚。即成实论卷十、鞞婆沙论卷二、大乘义章卷五本等所列举之贪嫉身结、嗔恚身结、戒取身结、贪著是实取身结(又作见取身结)。
 (四)五结。(1)中阿含经卷五十六、阿毗达磨发智论卷三、集异门足论卷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一等所说之五结。分为五下分结与五上分结两种。五下分结,系将众生结缚于欲界之五种烦恼,即:有身见结、戒禁取见结、疑结、欲贪结、嗔恚结等五结。五上分结,系将众生结缚于色界、无色界之五种烦恼,即:色贪结、无色贪结、掉举结、慢结、无明结等五结。(2)总摄上记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之五结为贪结、嗔结、慢结、嫉结、悭结等五项。
 (五)九结。杂阿含经卷十八、阿毗达磨发智论卷三、辩中边论卷上等列举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等九种烦恼为九结。此系六种根本烦恼(将“见”分身、边、邪三见,称为见结;见取见与戒禁取见合并为取结)加上嫉结、悭结,而成九结。大毗婆沙论卷五十说九结之体(自性)共有一百种。(杂阿含经卷三十二、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卷四十九、成实论卷十杂烦恼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参见:九结)148、“四结”1779)
 <二>梵语 nigamana。因明用语。为古因明所立五支作法中之第五支。即全部论式之结论,亦即宗支(命题)经过论据之肯定后再次加以复述。印度自古即普遍流行因明之法,其时系以宗、因、喻、合、结等五部分组成一论式,至六世纪之陈那锐意改革古因明之缺点后,后人称为新因明。陈那以为结支为多余者,遂将之删除;盖其作用,归摄于宗支即可,而因明组织之严密,至此更趋完备。((参见:五支作法)1069) p5179 FROM:【佛光大辞典】

【堪忍】
梵语 ks!ama。堪耐忍受身心之压迫痛苦之意。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大一二·七七九下):“不惜身命,堪忍众难。”即表此意。又梵语 saha^(音译娑婆),意译为堪忍;堪忍世界即指娑婆世界。此因娑婆世界之众生,忍受贪、嗔、痴三毒及诸苦恼,且诸菩萨为教化众生而忍受劳倦,故称堪忍世界。(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悲华经卷五、法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法华文句卷二下、法华经玄赞卷二、翻译名义集卷七)p4925 FROM:【佛光大辞典】

【增上】
梵语 aupacayika, adhipati。即增胜上进之意,亦即加强力量以助长进展作用,令事物更形强大。据大毗婆沙论卷一载,若依增上心论道,是为素怛缆(经);若依增上戒论道,是为毗奈耶(律);若依增上慧论道,是为阿毗达磨(论)。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一载,增上慧者,谓趋证智慧。上记之说皆系就其势用之增胜进展而言。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显扬圣教论卷一等,列举三种增上:(一)自增上,指自己之增上力,如不起恶业,故不堕恶趣。(二)世增上,指世间之增上力,如善业引致世间之赞叹,恶业引致世间之讥毁。(三)法增上,指正法之增上力,如为护持正法而不起恶业,且不令诸世间轻毁正法。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五,列举七种增上。同书卷十六次第解释之:(一)取增上,谓眼、耳等根对于能取境界,有增上之力。(二)生增上,谓男、女根对于生胎受孕,有增上之力。(三)住增上,谓命根对于色身等长住,有增上之力。(四)受用杂染增上,谓苦根、乐根、舍根等五受根对于得身不悦、心悦、身心非悦非不悦等所受用,有增上之力。又为贪嗔痴等所随眠之故,即谓乐为贪之所随眠,苦为嗔之所随眠,不苦不乐为痴之所随眠。(五)清净增上,谓信、精进、念等五根及未知欲知、知、知已等三根对于世间、出世间之清净法,有增上之力。(六)田增上,谓共业对于山、河等器世间之生起,有增上之力。(七)执受增上,谓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对于色、香等诸所造色,有增上之力。上记即说明二十二根各对其所对于之法皆具有增上力。
 此外,一切法各对自身以外其余诸法之生、住等不与障碍,或给与助力者,称为增上缘。能作因所得之果,称为增上果。又爱乐谛理之圣欲,称为增上忍法。三不善根之增盛,称为增上不善根。“见”之势用猛利,称为见增上;慧之增上,称为慧增上。其他尚有智增上、悲增上、信增上、念增上、见增上道、修增上道等。(大毗婆沙论卷十八、卷五十四、卷六十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三、俱舍论卷二十、显扬圣教论卷十四)p5963 FROM:【佛光大辞典】

【大乘法】
菩萨所修的道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不为难。在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立愿并不难,在家菩萨立愿会比较困难
为什么会感到困难呢,因为在家菩萨多被恶业缠绕障碍的缘故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29 09:40
名义菩萨品第八

(参考阅读:[[真假菩萨]] 什么叫[假名菩萨]?[实义菩萨]? ~优婆塞戒经)


一、什么叫假名菩萨?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假名菩萨]。二者[实义菩萨]。
云何名为[假名菩萨]。

[学习解说]:

善生问世尊,如佛所说菩萨有两种
一种叫假名菩萨,一种叫实义菩萨,请问世尊什么是假名菩萨?



善男子。众生若发菩提心已。
乐受外术。及其典籍。持讽诵读。即以此法。教化众生。

(附注:喜欢外道法和外道经典,自己读诵修学,还教导其他众生)
为自身命。杀害他命。
(附注:为了自身利益,或饮食维持生命,而杀害生命贩卖或自食)
不乐修悲。乐于生死。
(附注:不欢喜好学慈悲心,着迷于世俗生死欲乐)
常造诸业。受生死乐。
(附注:时常造作种种生死轮回业,还以此为乐)
无有信心。于三宝所。
(附注:对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
生疑网心。护惜身命。
(附注:对佛法产生怀疑, 对身家性命产生执着贪惜)
不能忍辱。语言粗穬。
(附注:无法忍辱,说话恶口粗鲁低俗不雅)
悔恨放逸。于己身所。
(附注:身心放逸没有节度,恶性循环,心常懊悔怨恨,无法清净)
生自轻想。我不能得无上菩提。
(附注:因为身心放逸,久之失去雄猛力,产生自卑,所以认为自己无法得到无上菩提)
于烦恼中。生恐怖想。
(附注:1.因而陷入种种烦恼中,恶性循环下,思维不见光明,所以经常感到恐怖
或, 2.对于烦恼感到恐怖,没有菩萨断除烦恼的雄猛力
)
亦不勤修坏结方便。
(附注: 不精进修行断除烦恼结的方法和方便)
常生悭贪嫉妒瞋心。
亲近恶友。懈怠乱心。
乐处无明。不信六度。不乐修福。不观生死。
(附注:不观察生死无常)
常乐受持他人恶语。
是名假名菩萨。


[学习解说]:

善男子,已发菩提心的菩萨
如果“喜欢外道法和外道经典,自己读诵修学,还教导其他众生”,就是假名菩萨

包括下面这些都是假名菩萨:
“为了自身利益,或饮食维持生命,而杀害生命贩卖或自食”
不欢喜好学慈悲心,着迷于世俗生死欲乐”
“时常造作种种生死轮回业,还以此为乐”
“对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
“对佛法产生怀疑, 对身家性命产生执着贪惜”
“无法忍辱,说话恶口粗鲁低俗不雅”
“身心放逸没有节度,恶性循环,心常懊悔怨恨,无法清净”
“因为身心放逸,久之失去雄猛力,产生自卑,所以认为自己无法得到无上菩提”
“1.因而陷入种种烦恼中,恶性循环下,思维不见光明,所以经常感到恐怖
或, 2.对于烦恼感到恐怖,没有菩萨断除烦恼的雄猛力”
“不精进修行断除烦恼结的方法和方便”

常常心生悭贪、嫉妒、嗔恨心
常常亲近恶友,修行懈怠且散漫
不信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不修福德,“不观察生死无常”
常常听信恶人的话
以上这些都是假名菩萨


名词解释:

【六度】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复有众生发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闻无量劫。苦行修道。然后乃得。闻已生悔。
虽修行道。心不真实。
无有惭愧。不生怜愍。
乐奉外道。杀羊祀天。
虽有微信。心不坚固。
为五欲乐。造种种恶。
猗色命财。生大憍慢。
所作颠倒。不能利益。
为生死乐。而行布施。
为生天乐。受持禁戒。
虽修禅定。为命增长。

是名假名菩萨。

[学习解说]:

善男子,又有众生已发菩提心,为求无上智慧者
1 但是当听闻成就佛道要经过无量劫修苦行时却心生后悔
2 虽然修行佛道,却不是用真心修行
3 无有惭愧心,对众生也没有怜悯心
4 信奉外道,杀羊祭祀
5 信心微弱,心不坚固
6 为了获得五欲快乐,而造作种种恶业,这些都是假名菩萨


名词解释:

【行道】
<一>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右绕之外,亦有左绕之说,然一般皆以右绕为常法。我国与日本,遇到各宗重要法会时,均有行道之举。除绕行佛殿内、堂内等,更一面散花、诵经或唱梵呗。善导于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列举出有关“散华行道”之详细作法。又行道之时,回绕廊道,称为缘仪;绕旋庭院,称为庭仪。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载,绕塔行道之时,应持守下列事项:(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踩踏虫类,(三)不得顾视左右,(四)不得于塔前地上吐唾,(五)不得与塔中住人言谈。(大智度论卷六十七、释门归敬仪卷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参见:右绕)1616)
 <二>指“经行”而言。即于坐禅之间,起身走动以舒缓身心之步行。((参见:经行)5551)
 <三>梵语 i^rya^patha。直译为“威仪路”。或指托钵行路之方式。此外亦泛指行、住、坐、卧等,比丘日常所应注意之四威仪。((参见:四威仪)1728)
 <四>修行佛道之意。p256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30 10:14
(~接续楼上,45楼~46楼用时约3小时20分钟)


二、什么叫实义菩萨

实义菩萨者。
能听深义。乐近善友。乐供养师父母善友。
乐听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思义。

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
其心坚固。怜愍一切。
口言柔濡。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
于自身所。不生轻想。
舒手惠施。无有禁固。
常乐修磨。利智慧刀。
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
善知方便调伏众生。
于大众所不生恐怖。
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
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令彼烦恼不得自在。
心不放逸常修忍辱。为涅槃果持戒精进。
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彼安隐欢娱受乐。
为他受苦心不生悔。见退菩提心生怜愍。

能救一切种种苦恼。能观生死所有过罪。
能具无上六波罗蜜。所作世事胜诸众生。
信心坚固修集慈悲。亦不悕求慈悲果报。
于怨亲中其心无二。施时平等舍身亦尔。知无常相不惜身命。

以四摄法摄取众生。知世谛故随众生语。
为诸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须弥山。
虽见众生多作诸恶。有少善者心终不忘
于三宝所不生疑心乐为供养。若少财时先给贫穷后施福田。先为贫苦后为富者。
乐赞人善为开涅槃。所有伎艺欲令人学。见学胜己生欢喜心。
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
是名
实义菩萨

[学习解说]:

实义菩萨是指

能净心听闻佛法深义;亲近善友;喜欢供养师父、父母、善友

喜欢听闻如来十二部经;并且能认真受持、读诵、书写、思惟、解义

为了上求佛道,甚至不惜舍弃身命、妻子和财物

道心坚固,怜悯一切众生

口中常说柔软语,而且先与众生开口说话,所说都是实语,不说恶语及两舌语(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又作离间语、两舌语。为十恶业之一)

不应当轻视自己或认为自己不能成佛
菩萨常常“广大施,无染施”,不受固有条件所限制

常修智慧,并且令智慧不断增上

虽然有学习外道典籍,但是为了破除邪见,是以正知正见照破邪见

菩萨有很多善巧方便,能调伏各种不同根器或次第的众生

身处大众中时,不会心生恐怖心

常教导众生“菩提易得”,令修行者不生恐怖(或退缩)

菩萨常精进修行,不会被烦恼束缚而不得自在

修行心不放逸,常修忍辱,为证无上菩提而精进持戒

愿为众生付出所有,为了令众生获得安稳和快乐

虽然为众生受苦,但却从来不后悔,见到退失菩提心的众生而心生怜悯

能救一切受苦众生,能观照世间生死所有过患

菩萨圆满具足无上(谓无有过于此者)六度波罗蜜(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智慧波罗蜜)

信心坚固,常修慈悲心,但不是为获得众生的回报而修慈悲心

菩萨怨亲平等,心不分别,能平等布施身体于一切众生,因为菩萨深知无常的真相,所以从不恋惜色身寿命

能以四摄法摄受众生,因为知道世谛(世间之事实,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世谛)的缘故,所以能随顺众生次第而使他们受益

菩萨为众生受苦的时候,心如须弥山一样如如不动

虽然见到众生造作很多恶业,但是心中始终记得众生所做的善事,哪怕是很少的善事

菩萨对于佛法僧三宝从来不会产生怀疑,而且常常欢喜供养三宝,如果自己财物短缺时,会先布施给贫穷的人,然后再布施给富足的人

菩萨常常赞他人行善的功德,而且还能进一步引导众生逐渐迈向涅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之路。菩萨从不保留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欢喜为众生倾囊相授,如果见到众生胜过自己时会心生欢喜

菩萨从不为自己所求,只为利益众生,只为众生求,菩萨身口意业所做的一切善事都是为了众生,从来不为自己

能做到以上这些,就是实义菩萨


名词解释:

【无常相】
菩萨修慈忍时,思惟一切众生,及诸万物,皆悉无常;谁是骂者,谁是受者,言语性空,刹那不住,由是观故,破于常相,成就忍心,是为无常相。(梵语刹那,华言一念。)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世谛】
(术语)对真谛之称。世者世间,世俗。谛者事实,又道理。世间之事实,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世谛。又曰俗谛,世俗谛,覆俗谛等。涅槃经曰:“如出世人所知者,第一义谛。世间人所知,名为世谛。”仁王经上曰:“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
梵语 nirva^N!a,巴利语 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 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槃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槃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槃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槃八味。若以此配以涅槃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槃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略称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槃,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槃分为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槃)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又作应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槃,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槃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槃之城,亦称无为涅槃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槃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槃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槃会、涅槃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六)p4149 FROM:【佛光大辞典】

【舒手惠施自性】
p1189瑜伽四十七卷一页云:若诸菩萨、广大施性,无染施性;是名舒手惠施自性。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两舌】
梵语 pais/unya,巴利语 pisuN!a^-va^ca^。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又作离间语、两舌语。为十恶业之一。四分律卷十一,以两舌语为“波逸提”之第三;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下,将两舌戒配于梵网四十八轻戒中之第十九戒。然成实论卷八之五戒品中则不以两舌为五戒之一,谓两舌属微细过,守护不易;且两舌系由妄语分出,若说妄语,则已含摄于内,故不以两舌为戒。两舌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亦得弊恶眷属与不和眷属之果报。(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十诵律卷九、瑜伽师地论卷八、俱舍论卷十六)((参见:十善十恶)468)p3070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部经】
梵语 dva^das/a^n%ga-buddha-vacana。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梵 su^tra,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二)应颂(梵 geya,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三)记别(梵 vya^karaN!a,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四)讽颂(梵 ga^tha^,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五)自说(梵 uda^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六)因缘(梵 nida^na,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七)譬喻(梵 avada^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八)本事(梵 itivr!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九)本生(梵 ja^taka,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十)方广(梵 vaipulya,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十一)希法(梵 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论议(梵 upades/a,音译优波提舍),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印顺))p344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为实义菩萨。是不为难。
在家菩萨。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成为实义菩萨并不难,在家菩萨想要成为实义菩萨非常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敷障碍的缘故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30 10:1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30 14:45 编辑

义菩萨心坚固品第九

一、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实义菩萨?


善生言。世尊。义菩萨者。云何自知是义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苦行时先自诫心。善男子。我念往昔行菩萨道时。先从外道受苦行法。至心奉行心无退转。无量世中以灰涂身。唯食胡麻小豆粳米粟米[序-予+禾]等日各一粒。荆棘恶刺[木*豕]木地石以为卧具。牛屎牛尿以为病药。盛夏之月五热炙身。孟冬之节冻冰儭体。或受草食根食茎食叶食果食土食风食。作如是等诸苦行时。自身他身俱无利益。虽尔犹故心无退转。出胜一切外道苦行。

[学习解说]:

善生对佛说:世尊,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实义菩萨呢

佛回答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在修苦行时都要先告诫自己的心
善男子,我在往昔行菩萨道时先从外道开始修的苦行,因为始终至心修行,所以没有退转
那时用香灰涂在身上,每日只吃一粒胡麻、小豆、粳米、粟米,晚上睡在荆棘恶刺的木头上或石头上,生病就用牛屎牛尿当做药来吃
盛夏时五热炙身(即曝晒于烈日下,而于身体四方燃火之苦行。行此苦行之外道,即称五热炙身外道),冬天的时候冰冻身体
或者接受吃草、吃根、茎、叶、果等
其实修这些苦行,不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没有一点利益可言
即便如此,因为我求正法解脱的心始终没有退转,所以虽然受了不少苦行,但胜过一切外道所修的苦行


名词解释:

【冻冰】
1.凝结成冰。 2.犹寒冰。

【五热】
古代印度外道苦行之一。即曝晒于烈日下,而于身体四方燃火之苦行。行此苦行之外道,即称五热炙身外道。(维摩经义疏卷中一)p1196FROM:【佛光大辞典】

【胡麻】
原产于印度,今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其种子扁平,颗粒甚小,有白色、黑色、茶色三种,从其色别,遂有白胡麻、黑胡麻、金胡麻之称。其种子可制油,供作食油或发油。于密教修法中,白胡麻乃息灾护摩法之加持物。此外,于诸经论中,每以胡麻譬喻诸佛之微细、遍满、无数之义。(略出经卷一)p3938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31 09:5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31 15:59 编辑

(~接续楼上,47楼~48楼用时约3小时10分钟)


善男子。我于往昔为四事故舍弃身命。
一者为破众生诸烦恼故。二者为令众生受安乐故。三者为自除坏贪着身故。四者为报父母生养恩故。
菩萨若能不惜身命。即自定知是义菩萨。


[学习解说]:

世尊对善生说:善男子,我在往昔为了四事宁可舍弃身命
一、为帮助众生破除一切无明烦恼
二、为令众生获得安乐
三、为了破除自己对色身的贪着
四、为报父母养育之恩
菩萨如果能因为这四事舍弃生命,那么就知道自己一定是实义菩萨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8-31 16:00
二、菩萨如何令道心坚固不退

善男子。我于往昔为正法故。剜身为灯三千六百。我于尔时具足烦恼身实觉痛。
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尔时即得具足三事。
一者毕竟无有退转。二者得为实义菩萨。三者名为不可思议。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又我往昔为正法故。于一劫中周身左右受千疮苦。尔时具足一切烦恼身实觉苦。
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又我往昔为一鸽故弃舍是身。尔时具足一切烦恼身实觉苦。
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善男子,我从前为了求得正法,曾经挖肉点燃三千六百盏灯,那时候的我觉得非常痛苦,身心被烦恼缠缚
但是为了令众生得到救度,我告诉自己决定不生退转之心,当时立即具足三件事
一始终没有退转;二实证实义菩萨;三获得不可思议的境界(又作不思议、难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因此称为不可思议菩萨

还有,往昔我为了获得正法,在一劫当中全身遭受千疮的痛苦,那时的我实在觉得非常痛苦,身心被烦恼缠缚
但是为了令众生得到救度,我告诉自己坚决不生退转之心,因此称为不可思议菩萨

还有,往昔我为了一只鸽子而舍弃自己的身命,那时我也觉得非常痛苦,身心也有被烦恼缠缚
但是为了众生得到救度,我依然告诉自己决定不生退转之心,因此称为不可思议菩萨


名词解释:

【不可思议】
<一>梵语 a-cintya。又作不思议、难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俗谓事理深妙神奇,无法以思索或讨论而得者,皆以“不可思议”形容之,盖系援引自佛教经典。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谓,世界、众生、龙、佛土境界为四不可思议者。大宝积经卷八十六等亦举出:业、龙、禅、佛等四种境界为不可思议者。大智度论卷三十则举出:众生多少(众生无增无减)、业果报(一切差别由业力而生)、坐禅人力(由禅定之力而现神通)、诸龙力(龙之一滴水,则可降大雨)、诸佛力(佛陀圆满成就十力)等五种不可思议。
 另据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佛不可思议法品之载,诸佛有刹土、净愿、种姓、出世、法身、音声、智慧、神力自在、无碍住、解脱等十种不可思议。同经卷三十七离世间品,亦载菩萨之十种不可思议。此系说明诸佛、菩萨之解脱、智慧、神力等,乃言语思虑所不能及者。复次,华严经与维摩经称为不思议解脱经,阿弥陀佛称为不可思议光如来,菩萨称为不思议慧菩萨、难思议菩萨等,皆为其例。((参见:四不思议)1662)
 <二>唐代僧。为新罗国零妙寺(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为善无畏之弟子。唐开元(713~741)末年撰大日经供养次第法疏二卷,世称不思议疏。其余事迹不详。p962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
何以故。一切凡夫无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烦恼而为怨敌。
菩萨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烦恼而为道伴。恶友及业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善男子,一切恶业因缘及烦恼都是庄严和成就菩萨道的伙伴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切凡夫没有智慧正念的心,所以才把烦恼视为怨敌
然而菩萨具足正念和智慧,因此能将烦恼视为修道的伙伴,包括修行路上遇到的恶友和恶业也是一样,都是增上缘

[学习笔记]:

“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
由此想到:烦恼即菩提,其实二者在道理上是相通的
佛经上说烦恼即菩提,这是因为烦恼是因,菩提是果
看清楚烦恼的所在,才能转烦恼为菩提,这也是楞严经讲的初修行第二决定义

因为有了烦恼痛苦,所以寻求方法断除烦恼痛苦,然后成就菩提
菩提是什么呢?就是已经不被七情六欲烦恼所苦的状态,这种境界就是达到菩提
(解脱道菩提和无上菩提此非本文讨论重点) —— [止观初探]正视心识作用,由观照心念探讨"楞严经: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烦恼即菩提”并不是叫我们去做烦恼(七情六欲或贪嗔痴)的事情而能变成菩提

并不是教我们去行淫双修犯五戒犯十戒,

而是遇到烦恼的时候, 能认清烦恼的本质是虚妄,

(注:情绪欲望有生灭的特性,是可转变的,本质上是虚幻变异的,若能不被影响,当下就能清净自在, 这时候烦恼就变成空)

因为认清烦恼(欲望)是虚妄, 所以能放下, 而能(顿然或渐修)成就菩提, 这才叫做烦恼即菩提, 也就是先找到问题点, 认清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所以说烦恼处就是菩提处, 而不是放纵欲望, 以为纵欲能够得到菩提

这在楞严经初发心二决定义讲的很清楚, 这是从思维上去超越, 所以能放下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名词解释:

【烦恼】
梵语 kles/a,巴利语 kilesa。音译吉隶舍。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梵 anus/aya)、缠(梵 paryavastha^na)、盖(梵 nivaraN!a)、结(梵 sam!yojana)、缚(梵 bandhana)、漏(梵 a^srava)、取(梵 upa^da^na)、系(梵 grantha)、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
 俱舍与唯识学于阐发心的作用之理论,最具组织性。通常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本惑、根本惑)、枝末烦恼(随惑、随烦恼)二种。根本烦恼又分为贪、嗔、痴(无明)、慢、疑、见(恶见)等六烦恼(随眠);其中,见又可分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合称为十烦恼(十使)。见有推察探求之性质,其作用猛利,自古称为五利使,其他称为五钝使。唯识学中,与第七识相应而起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称为四根本烦恼。枝末烦恼系伴随根本烦恼而起之从属者,在俱舍中有放逸、懈怠等十九种;唯识中除去二种,另加上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共二十种。俱舍论以妨碍觉悟之烦恼,称为烦恼障;虽能离弃烦恼障,然未能得到无余涅槃之障碍,称为解脱障。唯识论则以我执为根本者,称为烦恼障;妨碍正智之产生者,称为所知障。迷惑于佛教普遍之真理者,称为迷理惑;迷惑于具体个别事象的人类情意者,称为迷事惑。若以修行阶段之差异而区别,迷惑于佛教之真理者,称为见惑;迷惑于现象上之事物者,称为修惑。前者在见道位灭除者共有八十八使;后者在修道位灭除的贪、嗔、痴、慢等,共有八十一种,此系俱舍所说,唯识则谓一一二使与十六种。
 其他另有见烦恼、爱烦恼(有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三烦恼)之说。天台宗亦有见思(见惑、思惑)、尘沙(妨碍化导)、无明等三惑之说。此外,尚有三漏、三结、四暴流、四取、五盖、五结、六垢、七流、九结、十缠等各种分类,或称为百八烦恼,或因计算方法不同而有各种异说,例如八万四千烦恼。(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卷四十六、卷六十、俱舍论卷二十、卷二十一、佛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六)p5515 FROM:【佛光大辞典】

【烦恼业苦】
(术语)又曰惑业苦。依贪嗔无明之烦恼而造善恶之业,依善恶之业而感三界之苦乐,又依此苦果之身而造起烦恼之业。如是三法轮转而游覆,故谓之三轮。亦曰三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舍离烦恼终不得受恶有之身。
是故菩萨虽现恶业。实非身口意恶所作。是誓愿力。
以是愿力受恶兽身。为欲调伏彼畜生故。菩萨现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语法语实语不粗恶语不无义语。心常怜愍修集慈悲无有放逸。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善男子。我于往昔受熊身时虽具烦恼。烦恼于我无自在力。
何以故。具正念故。我于尔时怜愍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法行。

受瞿陀身劫宾耆罗身兔身蛇身龙身象身金翅鸟身鸽身鹿身。猕猴羖羊鸡雉孔雀鹦鹉虾蟆。
我受如是鸟兽身时。虽具烦恼。烦恼于我无自在力。
何以故。具正念故怜愍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法行。


[学习解说]:

善男子,断除烦恼以后,就不会再受生恶报之身
所以菩萨虽然示现恶报身,但并非因为身口意恶业所致,而是因为发大誓愿力的缘故
因为愿力,所以深入众生界,才示现恶兽之身,为了以同类身调伏众生
菩萨对众生常常心生怜悯,修集慈悲心,而且修行从不放逸,因此称为不可思议菩萨

善男子,我曾经受生熊身的时候,虽然也有烦恼,但烦恼于我没有自在力
这是因为我始终具足正念,因为怜悯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正法的缘故

受生各种鸟兽身的时候,虽然也有烦恼,但烦恼于我没有自在力
这是因为具足正念的缘故,所以怜悯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正法


名词解释:

【法行】
p0755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言法行者:谓闻所成善法摄故。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善男子。于饥馑世我立大愿。
以愿力故受大鱼身。为诸众生离于饥渴。食我身者修道念道无恶罪过。

疾疫世时复立大愿。
以愿力故身为药树。诸有病者见闻触我。及食皮肤血肉骨髓。病悉除愈。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受如是苦心不退转。是名义菩萨。


[学习解说]:

善男子,曾经在遭遇饥荒的时候,我立下大愿
发愿受生一条大鱼,为所有饥饿的众生填饱肚子,愿吃我身肉的众生能够修行佛道

在遭遇瘟疫疾病的时候,我又立下大愿
发愿受生一颗草药树,令所有患病的众生或者见我、闻我、碰触我,以及食用我的皮、血、肉、骨髓,都能药到病除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为众生受这些种种苦时,从不会心生退转,这就是实义菩萨



菩萨修行六波罗蜜时。终不悕求六波罗蜜果。但以利益众生为事。
菩萨深知生死过患。所以乐处为利众生受安乐故。
菩萨了知解脱安乐生死过患而能处之。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菩萨所行不求恩报。受恩之处常思反报。
善男子。一切众生常求自利。菩萨所行恒求利他。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菩萨摩诃萨具足烦恼。于怨亲所平等利益。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菩萨修行六波罗蜜时,从来不为自己求得六波罗蜜果报,而是为了利益众生
菩萨深知世间生死过患(过咎与灾患),所以心甘情愿留在这里利益众生,令众生获得安乐
菩萨深知解脱的安乐与生死的过患,所以能安然处世,因此称为不可思议菩萨

菩萨所做的一切从不求众生回报,即使受到众生感恩的回报,常常也是反报于众生
善男子,众生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自己求利益,然而菩萨却始终都为他人求利益,这才是不可思议菩萨

菩萨摩诃萨虽然也有烦恼,但是能以平等心同时利益怨、亲双方,因此称为不可思议菩萨


名词解释:

【具缚】
梵语 sakala-bandhana。谓具足烦恼,指具足见修二惑者。缚,即烦恼之异名,烦恼(心之惑)能系缚有情,使其堕于生死轮回之苦境,故称缚。盖无论有漏、无漏,若其见惑或修惑之一分未断者,皆总称具缚。又就修行阶位而言,乃指自“见道”以前之三贤、四善根等,乃至一切未断惑之凡夫。一般则以具缚为凡夫之异名,故凡夫亦称具缚凡夫、具缚凡众。然严格论之,凡夫之中有不具缚者,圣者之中有具缚者,亦即若以有漏道断灭修惑者,虽为凡夫,实无有具缚;而见道初刹那之圣者,若未能先断灭修惑,虽为圣者,犹称之为具缚。(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俱舍论卷四、卷二十三、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四、摩诃止观卷五上)p3080 FROM:【佛光大辞典】

【过患】
(杂语)过咎与灾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若诸外道化众生时。或以恶语鞭打骂辱摈之令出。然后调伏。
菩萨不尔化众生时。无粗恶语嗔语绮语。唯有濡语真实之语众生闻已如青莲遇月赤莲遇日。

善男子。菩萨施时财物虽少。见多乞求不生厌心。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菩萨教化盲聋喑哑愚痴边地恶众生时。心无疲厌。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善男子,外道教化众生常常用恶语、鞭打、辱骂的方式调伏众生
菩萨则不同,菩萨从来不用恶语等方式调伏众生,菩萨从来都是用柔软语真实语令众生开启智慧

善男子,菩萨布施时,虽然财物很少,但是也不会对众多乞讨者心生厌烦,这就是不可思议菩萨

善男子,菩萨即使教化盲、聋、喑哑、愚痴和生在边地恶心众生,也从不会对他们心生疲厌,这就是不可思议菩萨



善男子。菩萨有四不可思议。
一者所爱重物能以施人。二者具诸烦恼能忍恶事。三者离坏之众能令和合。四者临终见恶说法转之。是名菩萨四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四不可思议事
一、即使是自己最心爱的贵重物品也能布施给众生
二、虽然有很多烦恼,但是能修忍辱,忍一切恶事
三、主动远离那些破坏团结的众生,并且能令众生和合
四、临终见到恶事时能善说法而扭转,这就是不可思议菩萨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 08:37
(~接续楼上,48楼~49楼用时3小时以上)


复有三事不可思议。
一者呵责一切烦恼。二者处烦恼中而不舍之。三者虽具烦恼及烦恼业而不放逸。是名菩萨三不可思议。

复有三事不可思议。
一者始欲施时心生欢乐。二者施时为他不求果报。三者施已心乐不生悔恨。是名菩萨三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菩萨还有三种不可思议事
一、菩萨能呵责一切烦恼,令烦恼没有自在力
二、虽然身处烦恼中,但是能将烦恼作为逆增上缘
三、虽然有烦恼在身,但修行从来不放逸,这就是不可思议菩萨

还有三事不可思议
一、布施时,心生欢喜
二、布施时,不求果报,只为利益众生
三、布施后,始终生起欢喜之心,从来不会后悔,这就是菩萨三种不可思议事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作是行时自观其心。我是名菩萨也。义菩萨乎。
众生若能作如是事。当知是人即义菩萨也。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菩萨道时,应当观察自心是实义菩萨还是假名菩萨?
能这样观察自心者,此人就是实义菩萨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作如是事。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为如是事。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行以上这些菩萨行并不会感到困难,在家菩萨会比较困难
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的缘故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 08:37
自利利他品第十

一、为什么菩提道比二乘菩提殊胜


善生言。世尊。云何菩提。云何菩提道。
佛言。善男子。若离菩提无菩提道。离菩提道则无菩提。
菩提之道即是菩提。菩提即是菩提之道。出胜一切声闻缘觉所得道果。是名菩提菩提之道。


[学习解说]:

善生问佛说:世尊,什么是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什么是菩提道
佛回答说:善男子,离开菩提无有菩提道,离开菩提道无有菩提
菩萨道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菩提道,胜过一切声闻缘觉所得的道果,因此叫菩提、菩提道


名词解释:

【道果】
(术语)道为菩提,果为涅槃,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故曰果。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次修行,皆得道果。”四十二章经曰:“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生言。世尊。声闻缘觉所得道果。即是菩提。即是菩提道。云何言胜。
善男子。声闻缘觉道不广大非一切觉。是故菩提菩提之道得名为胜。

犹如一切世间经书。十二部经为最第一。
何以故。所说不谬无颠倒故。二乘之道比菩提道。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声闻缘觉也有获得道果也有菩提和菩提道,为什么要说胜过他们呢
佛回答说:善男子,声闻缘觉所得的道果并不广大、不是觉知一切,所以菩提道胜过二乘菩提

比如世间所有经书当中,十二部经位列第一
为什么呢,因为十二部经所讲的内容真实无误不颠倒,二乘菩提道与菩提道相比,也是这个道理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 08:40
二、什么是学?什么是学果?

善男子。菩提道者。即是学。即是学果。
云何名学。行菩提道未能具足不退转心。是名为学。已得不退。是名学果。
未得定有。是名为学。已得定有第三劫中。是名学果。

初阿僧祇劫犹故未能一切慧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
第二阿僧祇劫虽一切施。未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如是二处。是名为学。
第三阿僧祇劫能一切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是名学果。


[学习解说]:

善男子,修菩提道者,既是学,也是学果
什么是学呢,就是在修菩提道时,还没有具足不退转者叫学,已经获得不退转者叫学果
未获得定有者叫学,已经获得定有者叫学果

菩萨在初阿僧祇劫修行时,还做不到一切慧施(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一切时施(末学注:随时随地布施)、一切众生施(末学注:不分别不执著、对一切众生平等布施)

菩萨在第二阿僧祇劫时,虽能一切施(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但不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所以叫学

菩萨在第三阿僧祇劫时,便能一切施(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所以叫学果


名词解释:

【一切施】
p0002 瑜伽三十九卷一页云:云何菩萨一切施?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若诸菩萨,但舍己身;是名唯施内所施物。若诸菩萨,为愍食吐活命众生,数数食已,吐所饮食,而施与之;是名杂施内外施物。若诸菩萨,除上所说,施余一切所应施物;是名唯施外所施物。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学】
<一>指实地修行实践。亦即研究真理,以断妄惑。即修习戒、定、慧三者。杂阿含经卷十四(大二·九五中):“彼比丘厌离欲、灭尽向,是名为学。”(有部律破僧事卷七)
 <二>有学之略称。指尚未断尽妄惑,而仍须修习戒、定、慧之人。亦即证得阿罗汉果位以前之一切圣者。“有学”为“无学”之对称,无学指已证阿罗汉果,无更可修学者。(法华文句卷八上、法华义疏卷九(吉藏))p6214 FROM:【佛光大辞典】

【定有法三种】
p0808成唯识论二卷三页云:且定有法,略有三种。一、现所知法。如色心等。二、现受用法。如瓶衣等。如是二法,世共知有。不待因成。三、有作用法。如眼耳等。由彼彼用,证知是有。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善男子。菩萨修行施戒忍辱进定智时。是名为学。到于彼岸。是名学果。

善男子。有是惠施非波罗蜜。有波罗蜜不名为施。有亦惠施亦波罗蜜。有非惠施非波罗蜜。

善男子。是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一切凡夫外道异见。菩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施。

是波罗蜜非惠施者。如尸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

亦是惠施亦波罗蜜者。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所行施是。

非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持戒修定忍慈悲是。

善男子。非施非波罗蜜。是名为学。亦施亦波罗蜜。是名学果。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时,叫做学
已经到达彼岸(为“此岸”之对称。迷界为此方之岸,称此岸;悟界为彼方之岸,称彼岸。即以业与烦恼为中流,生死之境界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的,叫做学果

善男子,有些布施只是惠施不是波罗蜜;有些既是惠施又是波罗蜜;有些既不是惠施也不是波罗蜜

善男子,只是惠施不是波罗蜜者,如同声闻缘觉一切凡夫外道异见(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及菩萨在第二阿僧祇劫时的一切施、但不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

是波罗蜜但非惠施者,如同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智慧波罗蜜

既是惠施又是波罗蜜者,如同菩萨在第三阿僧祇劫时能一切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

既不是惠施也不是波罗蜜者,如同声闻缘觉者持戒、修定、忍辱和慈悲

善男子,既不是惠施也不是波罗蜜者叫学;既是惠施又是波罗蜜叫学果


名词解释:

【学】
修学戒定慧。在因位叫做“有学”,在果上则叫做“无学”。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异见】
(术语)差异之见界。善导之经疏四观曰:“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见异学异执之所退失倾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异见】
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四分律卷三十二(大二二·七八六下):“依于异见,乐于樔窟众生。以是乐于樔窟故,于缘起法甚深难解。”佛弟子应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见、异执、异学所迷而有所退失倾动。p5152 FROM:【佛光大辞典】

【彼岸】
<一>梵语 pa^ra,巴利语同。为“此岸”之对称。迷界为此方之岸,称此岸;悟界为彼方之岸,称彼岸。即以业与烦恼为中流,生死之境界为此岸,涅槃为彼岸。(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上)
<二>梵语pa^ramita^。音译波罗蜜多。全称为到彼岸。即自迷界之此岸至悟界之彼岸。((参见:波罗蜜)3445)
<三>日本佛教用语。“彼岸会”之略称。((参见:彼岸会)3204)p3204 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 09:26
(~接续楼上,52楼~53楼用时约3小时)


善男子。夫菩提者。即是尽智无生智也。
为此二智勤心修集三十七品。是名为学。
得菩提已。是名学果。

自调诸根次调众生。是名为学。
自得解脱令众生得。是名学果。

修集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是名为学。
具足获得十八不共法。是名学果。

为利自他造作诸业。是名为学。
能利他已。是名学果。

习学世法。是名为学。
学出世法。是名学果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提有尽智(谓阿罗汉断三界见、思惑竟,即知我生已尽,梵行清净,是名尽智)无生智(指了知一切法无生之智。亦即灭尽一切烦恼,远离生灭变化之究极智慧;于四谛已自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复更遍知无“知、断、修、证”之无漏智。又已遍知断尽欲、有、无明之三漏及结缚、随眠等不再生起,故称无生智)

菩萨为了得到尽智与无生智,勤修三十七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叫做学
菩萨获得尽智、无生智,叫做学果

菩萨能够自己调伏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也能调伏众生,叫做学
菩萨不仅自己能够获得解脱,还能让众生获得解脱,叫做学果

菩萨修习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大悲三念,叫做学
菩萨具足成就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叫做学果

菩萨为了自利利他而造诸善业,叫做学
菩萨能够利益众生的,叫做学果

学习世间法,叫做学
学习出世间法,叫做学果


名词解释: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所畏】
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三念住】
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
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
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
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八不共法】
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
 <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称十八不共佛法。(一)出自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1)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2)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6)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7)欲无减,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8)精进无减,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9)念无减,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10)慧无减,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减。(11)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减。(12)解脱知见无减,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二)即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此十八种乃诸佛初成道时,于尽智位所修得之法,为余之圣者所无。即唯佛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心;得大悲,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十力为: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所畏为: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三念住为: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
 (三)有余师所说佛之十八不共法。大智度论卷二十六举:一切智、功德无量、大悲、智慧中自在、定中自在、变化自在、记别无量、记别不虚、言无失、智慧无减、常施舍行、常观众生、不失念、无烦恼习、无有能如法出其失、无能见顶、足下柔软、得神通波罗蜜故,转众生心令欢喜得度。大抵此不共法皆以智慧为义。另外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之四十不共法品说佛四十不共法,卷十一说四十四不共法,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出佛一百四十不共法。(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十七)
 <二>菩萨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宝雨经卷四。即:(一)行施不随他教。(二)持戒不随他教。(三)修忍不随他教。(四)精进不随他教。(五)静虑不随他教。(六)般若不随他教。(七)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八)能解回向。(九)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十)不退大乘。(十一)善能示现于生死涅槃,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十二)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十三)具足十善身语意业。(十四)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十五)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十六)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十八)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又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出菩萨十不共之说,与宝雨经所载雷同。奋迅王问经卷下亦出菩萨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与前载相通者。(自在王菩萨经卷下、华严经疏卷五十二、大乘义章卷十六)p35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七道品】
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十七道品】
道品,为梵语 bodhi-pa^ks!ika 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一)四念处,又作四念住。(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断。(1)已生恶令永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长。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觉意。(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著之境。(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道谛。(1)正见,能见真理。(2)正思惟,心无邪念。(3)正语,言无虚妄。(4)正业,住于清净善业。(5)正命,依法乞食活命。(6)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7)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8)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p506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智】
(术语)声闻果十智之第十。阿罗汉之最极智也,已断三界之烦恼,证知我身更不受生于三界,阿罗汉果之智也。【又】大乘菩萨证无生之理之智也。往生论注下曰:“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生智】
梵语 anutpa^dajn~a^na,巴利语 anuppa^da-n~n~a^N!a。二智之一,十智之一。指了知一切法无生之智。亦即灭尽一切烦恼,远离生灭变化之究极智慧;于四谛已自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复更遍知无“知、断、修、证”之无漏智。又已遍知断尽欲、有、无明之三漏及结缚、随眠等不再生起,故称无生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三(大二六·三七六上):“无生智云何?谓如实知我已知苦,不复当知;我已断集,不复当断;我已证灭,不复当证;我已修道,不复当修。此所从生智、见、明、觉、解、慧、光、观,是名无生智。”
 盖此智于无学位圆满完成,获得“尽智”后,更以一切之圣道为因,圆满无学果,故为与非择灭之“得”俱生之无漏正智,此唯利根之圣者能成就。除欲界及有顶地之外,以其他之四根本定、未至定、中间定、下三无色定等九地为依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广乘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六、辩中边论辩无上乘品、异部宗轮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五、品类足论卷一、显扬圣教论卷二)((参见:二智)215、“十智”472)p5080 FROM:【佛光大辞典】

【尽智】
谓阿罗汉断三界见、思惑竟,即知我生已尽,梵行清净,是名尽智。(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亦云无学。)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尽智】
梵语 ks!aya-jn~a^na,巴利语 khaya-n~a^N!a。二智之一,十智之一。于无学位所起之智慧。即已断尽一切烦恼,则知我已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亦即断尽烦恼时所生之自信智,属无漏智。据集异门足论卷三载,于四谛有所证悟,所从生之智、见、明、觉、解、慧、光、观等,皆称为尽智;若如实知已尽除欲漏、有漏、无明漏等,称为尽智;若如实知已尽除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称为尽智。其中,智、见、明、觉等,皆智慧之异名。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六(大四一·三八六上):“智谓决断,或谓重知。见谓推求,或谓现照。明谓照明,觉谓觉悟,解谓达解,慧谓简择,光谓慧光,观谓观察。智等八种并慧异名。”然就无漏智是否能知解“我已知苦”等,则诸师各持异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二、杂阿毗昙心论卷六、俱舍论卷二十六、顺正理论卷七十三、卷七十四、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三十五、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二智)215、“十智”472)p5846 FROM:【佛光大辞典】




为诸众生不惜身财。是名为学。
为诸众生亦不吝惜。身财寿命。是名学果。

能化众生作人天业。是名为学。
作无漏业。是名学果。

能施众生一切财物。是名为学。
能行法施是名学果。

能自破坏悭贪嫉妒是名为学。
破他悭贪嫉妒之心。是名学果。

受持五根修行忆念。是名为学。
教他修集成就具足。是名学果。


[学习解说]:

为了利益众生,不惜自己身体和财物,叫做学
为了利益众生,不惜舍弃自己生命和财物,叫做学果

教化众生修人天善法,叫做学
教化众生修无漏业(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叫做学果

能布施众生一切财物,叫做学
能对众生法布施(指宣说教法,利益众生),叫做学果

能破除自己悭贪和嫉妒,叫做学
能破除众生悭贪和嫉妒,叫做学果

自己受持五根,且忆念不忘,叫做学
能教导众生修习五根,忆念不忘并具足成就,叫做学果


名词解释:

【五根】
1、指眼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识,耳根能生耳识,鼻根能生鼻识,
舌根能生舌识,身根能生身识。
2、指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施】
梵语 dharma-des/ana^,巴利语 dhamma-desana^。指宣说教法,利益众生。为二施之一,三施之一。又作说教、说法、说经、谈义、劝化。与“唱导”同义。(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法华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一)((参见:布施)1901、“说法”5922)p3366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
梵语 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有漏)2452)p5128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 09:29
三、菩萨如何自利利他

善男子。菩萨信根既自利已复利益他。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
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于身命财不生悭吝。是名自利。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信根既能自利,又能利他
自利的菩萨不是实义菩萨,能发心利他者,其实就是自利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菩萨摩诃萨在利他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寿命、财物不会心生吝啬,所以是自利


名词解释:

【信根】
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之一。信为入理之根本,根者坚固不动之义;此系以信心坚固不动摇比喻草木之根。据释摩诃衍论卷一载,信有十义,即:澄净、决定、欢喜、无厌、随喜、尊重、随顺、赞叹、不坏、爱乐。根亦有十义,即:下转、隐密、出生、坚固、相续、出离、集成、茂叶、具足、高胜。p3720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定知若用声闻缘觉菩提教化众生。众生不受。
则以天人世乐教之。是名利他。利益他者即是自利。

菩萨不能自他兼利。唯求自利。是名下品。
何以故。如是菩萨于法财中生贪着心。是故不能自利益也。
行者若令他受苦恼自处安乐。如是菩萨不能利他。

若自不修施戒多闻。虽复教他。是名利他。不能自利。
若自具足信等五根。然后转教。是名菩萨自利利他。


[学习解说]:

菩萨(善知众生心性欲),确定知道如果用声闻、缘觉、菩提法教化,众生不能接受
菩萨便用人天善法和世间快乐教化他们,这就是利他,其实这种利他的方式也是自利

菩萨如果不能自他兼利,只为自己求利益,则是下品菩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样的菩萨在法财(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中有贪着心,所以无法真正获得自利

菩萨行者如果令他人受苦,而自己处于安乐中,这样的菩萨不可能利他

如果自己不修布施、持戒、多闻,能教他人如是去做,叫做利他,但是不能自利
如果自己具足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然后转教他人如是去做,叫做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法财】
(喻)佛法好像财宝一样的利润众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财】
为“世财”之对称。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下):“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p3382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利益有二。一者现世。二者后世。
菩萨若作现在利益。是不名实。若作后世。则能兼利。

善男子。乐有二种。一者世乐。二者出世乐。福德亦尔。
菩萨若能自具如是二乐二福化众生者。是则名为自利利他。


[学习解说]:

善男子,利益有两种,一种是现世利益;一种是后世利益
菩萨若只修现世利益就不是实义菩萨,如果能修后世利益,则能现世后世同时获利

善男子,乐有两种,一种是世间乐;一种是出世间乐,福德也是一样
菩萨如果能具足世出世间两种乐以及世出世间两种福德,则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福德】
<一>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须行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等,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法华经方便品)
 <二>与善法同义。据法华经方便品载,于四众中,若比丘、比丘尼心怀增上慢,优婆塞心怀我慢,优婆夷心怀不信,如此则不能自见其过,于戒律有所缺漏。此类少有善法者,实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
 <三>指六度中之前五度,系相对于智慧而言。((参见:福智)5857)p586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3 10:35
(~接续楼上,54楼用时约3小时)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一法则能兼利。谓不放逸。
复有二法能自他利。一者多闻。二者思惟。
复有三法能自他利。一者怜愍众生。二者勤行精进。三者具足念心。
复有四法能自他利。谓四威仪。
复有五法能自他利。一者信根。二者持戒。三者多闻。四者布施。五者智慧。
复有六法能自他利。所谓六念。
复有七法能自他利。谓坏七慢。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果修行不放逸,则能自利利他
另外还有两个法也能自利利他:一多闻、二思惟
还有三法也能自利利他:一怜悯众生、二、勤行精进、三具足念心(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
还有四法也能自利利他:行、住、坐、卧都具有威仪
还有五法也能自利利他:一具足信根、二清净持戒、三广学多闻、四布施、五拥有智慧
还有六法也能自利利他: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还有七法也能自利利他,就是消除七种慢心:
(对于不如我的,我轻慢他,这叫“于劣计己胜”;对于和我相等的,我轻慢他,这叫做“于等计己等”)
过慢 (对方和我相等的,我以为胜过他,这叫做“于等计己胜”)
慢过慢 (对方胜过我的,我不承认,反说我胜过他甚多,这叫做“于胜计己胜”)
我慢 (执著于五蕴和合的身心,为我与我所,因而骄傲自大,叫做我慢)
增上慢 (修行者“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这叫做增上慢)
下劣慢 (自甘卑劣的人,对于胜过他的人,以为:“胜过我又该如何?”别人学佛修道,他以为:“我不信佛,还不是照样过日子?”此为自甘卑劣之慢)
邪慢 (于慢上起邪见,自己无德,反说︰“佛菩萨也不过如此”。甚至于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这叫邪慢)


名词解释:

【七慢】
(名数)一慢,于劣而谓己胜,于等而谓己等者。是于境虽称而以心高举,故名为慢也。二过慢,于等而谓己胜,于胜而谓己等者。三慢过慢,于他胜中,而谓己更胜者。四我慢,执有我有我所而使心高举者。五增上慢,未证得圣道而谓己证得者。六卑慢,于他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者。七邪慢,成就恶行,恃恶高举者。见俱舍论十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慢】
这是由根本烦恼慢心所开展而来。七慢是:一、慢,对于不如我的,我轻慢他,这叫“于劣计己胜”;对于和我相等的,我轻慢他,这叫做“于等计己等”。二、过慢,对方和我相等的,我以为胜过他,这叫做“于等计己胜”。三、过过慢:对方胜过我的,我不承认,反说我胜过他甚多,这叫做“于胜计己胜”。四、我慢:执著于五蕴和合的身心,为我与我所,因而骄傲自大,叫做我慢。五、增上慢:修行者“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这叫做增上慢。六、卑劣慢:自甘卑劣的人,对于胜过他的人,以为:“胜过我又该如何?”别人学佛修道,他以为:“我不信佛,还不是照样过日子?”此为自甘卑劣之慢。七、邪慢: 于慢上起邪见,自己无德,反说︰“佛菩萨也不过如此”。甚至于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这叫邪慢。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增上慢】
梵语abhi-ma^na。即对于教理或修行境地尚未有所得、有所悟,却起高傲自大之心。如经论中常举示的未得谓得、未获谓获、未触谓触、未证谓证等,均属修行人生起增上慢之例。为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十九等所说的七慢之一。又法华论卷下列举七种增上慢之心,详加解说,并分别以法华七喻配当、对治之,即:(一)颠倒求诸功德增上慢心,以火宅喻对治之。(二)声闻一向决定增上慢心,以穷子喻对治之。(三)大乘一向决定增上慢心,以云雨喻对治之。(四)实无谓有增上慢心,以化城喻对治之。(五)散乱增上慢心,以系珠喻对治之。(六)实有功德增上慢心,以顶珠喻对治之。(七)实无功德增上慢心,以医师喻对治之。
 此外,将他人与自己比较而产生自负高傲之心,亦称为增上慢,即通常所谓的“贡高我慢”。(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品类足论卷一辩五事品、俱舍论光记卷十九)((参见:慢)5812)p5965 FROM:【佛光大辞典】

【我慢】
(术语)梵语Asmima%na,恃我而自贡高,慢他也。唯识论四曰:“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慢过慢】
慢过慢者,于胜争胜也。谓他本胜于己,而执己为胜,言我定能胜于他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过慢】
为七慢之一。与人相等时,则谓我胜于人;若他人胜于我时,则谓我与之齐等。此等恃己凌他、贡高自大之心,称为过慢。((参见:慢)5812)p5683 FROM:【佛光大辞典】

【信根】
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之一。信为入理之根本,根者坚固不动之义;此系以信心坚固不动摇比喻草木之根。据释摩诃衍论卷一载,信有十义,即:澄净、决定、欢喜、无厌、随喜、尊重、随顺、赞叹、不坏、爱乐。根亦有十义,即:下转、隐密、出生、坚固、相续、出离、集成、茂叶、具足、高胜。p3720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念】
<一>梵语 s!ad! anusmr!tayah!,巴利语 cha anussati-t!t!ha^na^ni。又作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即:(一)念佛,念佛之大慈大悲无量功德。(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能利益大地众生。(三)念僧,念僧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诸恶烦恼。(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能除众生之悭贪。(六)念天,念三界诸天皆因往昔修持净戒、布施、闻慧等之善根,而得此乐报。大小乘对于念天之解释不同。大乘依涅槃经之说,天有三种,即:(一)生天,谓三界之诸天。(二)净天,一切三乘之贤圣。(三)第一义天,即涅槃。又于此三种天之中,大乘之人仅念第一义天。(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卷二十五、观佛三昧海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二)
 <二>比丘所必须熟知之六种要事。即:(一)念知日月,念知受戒之月日。(二)念知食处,如全不受请食者,谓我常乞食等;如受请食者,谓我今自食无请处等。(三)念知夏腊,记忆受戒以后之腊数。(四)念知衣钵,念我三衣一钵具足,若有长物,则念我有长物,已说净。(五)念同别食,若与众同食之时,念我今与众僧同食;若别食时,念我今以某缘,与众别而独食。(六)念身康羸,若无病,则念我今无病,堪能行道;若有病,则念我今有病,应当治疗。(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三之二)p1271 FROM:【佛光大辞典】

【念心】
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威仪】
梵语 catur-vidha^ i^rya^-patha^h!,巴利语 catta^ro iriya^-patha^。指行(梵 gamana,巴同)、住(梵 stha^na,巴 t!ha^na)、坐(梵 nis!adya^,巴 nisajja^)、卧(梵 s/aya,s/ayana,巴 sayana)四种威仪。为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之仪则,亦即日常之起居动作须谨慎,禁放逸与懈怠,以保持严肃与庄重。佛教中之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皆不出行、住、坐、卧四者,一般以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之四威仪,最为重要。
 关于四威仪之法规定制,于各经论及诸师多有戒制,兹就行、住、坐、卧四者而论:
  (一)行:据道宣之教诫律仪载,行走之时,不得垂手及左右顾视,必须直视前方七尺之地,勿踏虫蚁及急行,并不得与女子、醉酒者同行等。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于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此外,于一定区域内反覆往返之行走,称经行,系于饮食之后所行,藉以资养身心。
 (二)住:据教诫律仪之在师前立法条载,不得直立于师前后,不得距离太近或太远,并不得立于高处、上风处,必须侧立于师之额角七尺许处。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非时不住,于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此为如法而住。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举出闹门间、屠杀处、祠祀处、桥下、桥头、四徼道、空闲处等七地,为恶鬼之住处,故不宜居住。
 (三)坐:据教诫律仪载,未唤坐,不得辄坐,不得同床共坐,若坐时脚未著地,则不得坐等。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跏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此为如法而坐。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载,不得与女人连席而坐,于床上时,不得思念叹息世间事等。在佛教中,坐时必须陈敷坐具,通常皆用结跏趺坐、半跏趺坐等坐法,若疲劳时,可伸展一脚,但不得舒展两脚。然于密教,尚有多种坐法之说。
 (四)卧:据教诫律仪、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等载,卧时必须敷铺卧具,并以右手为枕,右胁向下,左手伏左膝,两足相叠,面当看外,不得看壁,且不得赤体、思惟恶事等。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乃暂卧,卧时右胁而宴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此为如法而卧。
 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五举出,仰卧为阿修罗之卧法、伏卧为饿鬼之卧法、左胁卧为贪欲人之卧法,三者应制止,仅准许右胁卧;若有恶眠、老病、右胁痈疮者,则不在此限。又右胁卧受到认许,乃因佛陀入灭之际,系头向北而面向西之右胁卧,故以此式为最上之卧法。上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加上语、默二项,则为“六作”。
 此外,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载,于行、住、坐、卧间,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之名号,念念不舍,称为正定业。(中阿含卷十一频鞞娑逻王迎佛经、菩萨善戒经卷五、卷八、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二、十诵律卷四十五、五分律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一、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之四、摩诃止观卷二之二、南海寄归传卷三)((参见:经行)5551)p172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若沙门婆罗门长者男女。或大众中有诸过失。
菩萨见已先随其意。然后说法令得调伏。如其不能先随其意便为说法。是则名为下品菩萨。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沙门、婆罗门、长者、男众、女众在大众中有任何过失
菩萨应当先随顺众生的意思或根器,然后再为他们说法调伏
如果菩萨不能先随顺众生的意思或根器,就直接指出过失为他们演说正法,这样的菩萨则是下品菩萨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乐近善友。二者不乐。
乐善友者能自他利。不乐近者则不能得自他兼利。

善男子。乐近善友复有二种。一乐供养。二不乐供养。
乐供养者能自他利。不乐供养不能兼利。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
一是乐于亲近善友;二是不乐亲近善友
乐于亲近善友的菩萨能自利利他,不乐亲近善友的菩萨不能自利利他

善男子,乐于亲近善友的人又有两种:
一是乐于供养;二是不乐供养
乐于供养的人能自利利他,不乐供养的人不能自利利他



乐供养者复有二种。一能听法。二不能听。
至心听者能自他利。不至心听则无兼利。

至心听法复有二种。一者能问二不能问。
能问义者能自他利。不能问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能问义者复有二种。一至心持。二不能持。
至心持者能自他利。不至心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学习解说]:

乐于供养的人又有两种:一能至心听法;二不能至心听法
能至心听法的人能自利利他;不能至心听法的人不能自利利他

至心听法的人又有两种:一是善问;二不能善问
能善问法义的人能自利利他;不能善问法义的人不能自利利他

善问法义的人又有两种:一是至心受持,二是不能至心受持
能至心受持的人能自利利他;不能至心受持的人不能自利利他



至心持者复有二种。一者思惟。二不思惟
能思惟者能利自他。不思惟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能思惟者复有二种。一者解义。二不解义。
能解义者能自他利。不解义者则不得名能自他利。

解义之人复有二种。一如法住。二不如法住。
如法住者能自他利。不如法住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学习解说]:

至心受持者又有两种:一是思惟,二是不思惟
能思惟者能自利利他,不能思惟者不能自利利他

思惟法义者又有两种:一是解义,二是不解义
能解义(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者能自利利他,不能解义者不能自利利他

解义的人又有两种:一是如法住,二是不如法住
如法住(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者能自利利他,不能如法住者不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如法】
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
 于密教之修法中,不少冠有“如法”一语者。例如:(一)如法爱染法,又作大爱染法。为日本东密安置如意宝珠而行之秘法。(二)如法佛眼法,乃以佛眼尊为本尊之修法。佛眼尊,指能生诸佛般若毕竟空之智的佛母。(三)如法北斗法,乃以北斗星为本尊之修法。北斗星,为诸星宿中最胜者。此外,尚有“如法尊胜法”、“如法尊星法”等。(无量寿经卷下、维摩经方便品、瑜只经)p2365 FROM:【佛光大辞典】

【解义】
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迦旃延,华言不空。)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如法住者复有二种。一者具足八智。二者不能具足。
何等八智。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他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上下智。


[学习解说]:

如法住者又有两种:一是具足八智,二是不具足八智
八智分别是:一法智 (谓因观欲界苦谛,而断见惑之智明发),二义智,三时智,四知足智,五自他智,六众智,七根智,八上下智


名词解释:

【八智】
智即明了之义。一、苦法智,谓因观欲界苦谛,而断见惑之智明发也。二、苦类智,谓以色界、无色界苦谛,比类欲界苦谛观之,而断上二界见惑之智明发也。三、集法智,谓因观欲界集谛,而断见惑之智明发也。四、集类智,谓以色界、无色界集谛,比类欲界集谛观之,而断上二界见惑之智明发也。五、灭法智,谓因观欲界灭谛,而断见惑之智明发也。六、灭类智,谓以色界、无色界灭谛,比类欲界灭谛观之,而断上二界见惑之智明发也。七、道法智,谓因观欲界道谛,而其断惑之智明发也。八、道类智,谓以色界、无色界道谛,比类欲界道谛观之,而断上二界见惑之智明发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智】
<一>梵语 dharma-jn~a^na。俱舍论卷二十六所列举十智之一。谓缘欲界之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断此等欲界烦恼之无漏智,即称为法智。乃彻知佛法真理之智慧。((参见:十智)472)
 <二>(960~1028)即北宋天台宗高僧四明知礼。知礼一生致力于著述讲忏,弘传法华、金光明等经,主张“妄心观”,与慈云遵式并为宋代天台宗山家派之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天台宗第十七祖。师曾于真宗天禧四年(1020),蒙赐“法智大师”之号,故后人又称师为“四明法智”。(佛祖统纪卷五十)((参见:知礼)3464)
 <三>北宋曹洞宗僧。陕州(河南陕县)人,俗姓柏。于西京(河南洛阳)圣果寺出家,初学华严,后转习禅。先后参谒南阳谨、大洪善智等诸师,十年之间无所得。宣和三年(1121),宏智正觉于大洪山任首座时,师前往归投之,彻悟得法。历主常州(江苏武进)善权寺、秀州(浙江嘉兴)金粟寺。其余事迹、生卒年不详。遗有善权知禅师语要一卷(不全),收于续古尊宿语要卷二。(嘉泰普灯录卷十三、五灯会元卷十四、续传灯录卷二十四)p339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4 11:02
(~接续楼上,55楼用时约3小时)


是人具足如是八智凡有所说具十六事。
一者时说。二至心说。三次第说。四和合说。五随义说。六喜乐说。七随意说。八不轻众说。九不呵众说。十如法说。十一自他利说。十二不散乱说。十三合义说。十四真正说。十五说已不生憍慢。十六说已不求世报。

如是之人能从他听。从他听时具十六事。
一者时听。二者乐听。三者至心听。四者恭敬听。五者不求过听。六者不为论议听。七者不为胜听。八者听时不轻说者。九者听时不轻于法。十者听时终不自轻。十一听时远离五盖。十二听时为受持读。十三听时为除五欲。十四听时为具信心。十五听时为调众生。十六听时为断闻根

善男子。具八智者能说能听。如是之人能自他利。不具足者则不得名自利利他。


[学习解说]:

具有八种智慧的人,所说的法具有十六事
一时说;二真诚为众生说法;三依照众生根器次第说法;四和合说法;五随义说法;六欢喜心为众生说法;七随意说法;八不轻视众生而为说法;九为众生说法时从不呵责;十如法(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说法;十一菩萨说法自他兼利;十二不以散乱心说法;十三合义说法;十四真正说;十五说法时不生憍慢心;十六菩萨说法不求世间回报

具足八种智慧的人,还能认真的从他人那里听闻佛法,在听法时具有十六事
一时听;二喜欢听;三至心听认真听;四恭敬心听;五不挑剔他人过失而听法;六不论议他人而听法;七不为胜过他人而听法;八听法时不轻视说法者;九听法时不轻视他人说的法;十听法时也不会轻视自己;十一听法时远离五盖(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十二听法是为了受持而听法;十三为除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而听法;十四为了具足信心而听法;十五为调伏众生而听法;十六为断除闻根而听法

善男子,具足八种智慧的菩萨,如果既能对众生说法,又能认真听闻他人说法,此人则能自利利他
反之,如果既不能说法,也不能听法者,则不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五欲】
(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盖】
五种的烦恼。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法】
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
 于密教之修法中,不少冠有“如法”一语者。例如:(一)如法爱染法,又作大爱染法。为日本东密安置如意宝珠而行之秘法。(二)如法佛眼法,乃以佛眼尊为本尊之修法。佛眼尊,指能生诸佛般若毕竟空之智的佛母。(三)如法北斗法,乃以北斗星为本尊之修法。北斗星,为诸星宿中最胜者。此外,尚有“如法尊胜法”、“如法尊星法”等。(无量寿经卷下、维摩经方便品、瑜只经)p2365 FROM:【佛光大辞典】

【至心】
<一>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无量寿经卷上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专心、一心之意。善导之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下):“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分至心为二:(一)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为一心、勇猛心、深心等三种。
<二>三信之一。为日本净土真宗之教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所誓愿之至心、信乐、欲生等三心称为三信,其中之“至心”,净土宗认为,从心底诚心信仰阿弥陀佛即称至心;净土真宗则以为,信仰阿弥陀佛之信心,实际仍为阿弥陀佛所给予,此即弥陀之至心所致。((参见:三信)578)2538 FROM:【佛光大辞典】

【至诚心】
真诚至极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能说法者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不清净。

不清净者复有五事。

一者为利故说。二者为报而说。三者为胜他说。四者为世报说。五者疑说。

清净说者复有五事。

一先施食然后为说。二为增长三宝故说。三断自他烦恼故说。四为分别邪正故说。五为听者得最胜故说。

善男子。
清净说者。名曰净洁。亦名正说。亦名实语。亦名法聚。


[学习解说]:

善男子,能说法者又有两种:一种是清净;二是不清净
不清净的人又有五事:一是为了获得利益而说法;二为了得到回报而说法;三为了胜过他人而说法;四为了求得世间果报而说法;五自己心中疑惑未除,却对众生说法

清净的人也有五事:一是先施食然后再为众生说法;二为增长佛法僧三宝而说法;三为断除自己和他人烦恼而说法;四为分辨正邪而说法;五为令听法者获得最殊胜的法而说法

善男子,不清净的说法者,又叫垢秽、卖法、污辱、错谬、失意
清净的说法者,又叫净洁、正说、实语、法聚



善男子。若具足知十二部经声论因论。知因知喻知自他取。是名正说。
听者有四。一者略闻多解。二者随分别解。三者随本意解。四者于一一字一一句解。

如来说法正为三人。不为第四。
何以故。以非器故。

如是四人分为二种。
一者熟。二者生。熟者现在调伏。生者未来调伏。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具足了知十二部经而为众生说法,就是正说

听法者有四种:一是略闻多解;二随分别解;三随本意解;四对一一字一一句解

如来说法只为前三种人,不为第四种人说法
为什么呢,因为第四种人并非法器(堪行佛道者,谓之法器)的缘故

这四种听法者,又分为成熟和未成熟两种
根器成熟的现在调伏,根器不成熟的放到将来调伏


名词解释:

【法器】
(术语)堪行佛道者,谓之法器。法华经提婆品曰:“女人垢秽,非是法器。”二祖慧可久事达磨。莫闻诲励。乃断臂,求法。师知是法器。付以衣钵。见山堂肆考。【又】僧道斋醮所用之乐器。谓之法器。如铙钹之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说】
(杂语)对于邪说而言。又对于傍说而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论】
指计执“声为常住”之主张。又称声常住论、声论师。为印度哲学之一派系,主张观念之恒常性,而计执声之常住;谓声音为宇宙“实在”(reality)之存在,而吾人之语言,系由宇宙实在之声音而发显者,并非人为性之符号。
 此说本起源于梵书时代之祈祷,即祈祷有力量左右(支配)神之作用,因而构成祈祷之语言,有无限绝对之神秘力量。盖于印度之吠陀思想中,即主张吠陀乃先天常住,为一绝对真实者,故诠表吠陀之声亦为唯一之常住不变者,为诸法认识之规准,能决定所说之是非。此说自古即流行于婆罗门之间,特为波尔尼(梵 Pa^N!ini)以后文典派之重要依据,及至弥曼蹉派(梵 Mi^ma^m!sa^)、吠檀多派(梵 Veda^nta)等诸学派兴起,立声常住论,而衍生出声显论、声生论两派,主张一切声皆为常住不变。其中,声生论(梵 Janma-va^da,即声之生起论)主张并无本来实有之声性,待音响(梵 na^da)等缘而发生,生起之声称为声音;既发生之后,即成为常住。声显论(梵 Abhivyakti-va^da,即声之显论)则认为声之性本来实有常住,待音响等缘而显现;即谓声为常住,声音则为无常。依因明家、唯识家之说,此两派由计体多、计体一、计全分常(内外声皆常)、计一分常(内声常,外声无常),而各有四派,总计声论有八派之别。
 声显论为弥曼蹉派所说,摄于外道十六宗之第二“从缘显了宗”。有关声生论,或谓为弥曼蹉之一说,或为派名不详之某一学派所立,或谓胜论派所说等,并无定论。以上两派曾与胜论派、数论派、正理派及佛教等之声无常论相抗争,尤与胜论派之论争最为著称。佛教中如无著、世亲、陈那、护法等诸大论师皆曾驳破其说。如因明家驳声生论,即以“所作性之因”而论破之;驳声显论,则以“勤勇无间所发性之因”而论破之。
 弥曼蹉派、胜论派等所说之声,具有多义。声生论谓声有响音、声性、能诠三类,响音为无常,后二者为常;声显论认为声仅有能诠之义,计其为常住;胜论派则谓声仅为响音之义,主张其无常。由于对声之常、无常,论点互异,因而争论不已。降至后世,真言家倡导“声字实相义”,可能即受声常住论之影响。
 关于常住之声,其本性为何,于弥曼蹉经中未见说明。五世纪顷,吠檀多学者乌帕巴耳夏(梵 Upavars!a)认为字音(梵 varN!a)及声之本性,此种说法为弥曼蹉派学者萨跋罗斯马米(梵 S/abarasva^min)与后来之吠檀多学派所接受。又弥曼蹉学派主张声及其所表示之意义,二者之结合关系(梵 s/abda-artha-sambandha)为本性,而非为权巧之习惯性。又各个字音既为语之本体,则此字音何以能表示意义,对于此一问题,弥曼蹉派并无充分之考证。直至槃达阇里大疏(梵 Patan~jali Maha^bha^s!ya)以来,被文典派视为教条之史波达说(梵 sphot!a),始触及此一问题。所谓史波达,系由音声而开显(梵 sphut!yate),同时亦开显(梵 sphut!ati)意义之超感觉之原理,由此原理而言,音声乃意义之媒介;槃达阇里即以史波达为声之本质。六、七世纪顷,文典家伐[木*致]呵利(梵 Bhartr!hari)采取吠檀多思想,认为史波达系潜藏在现象内之超越的实在,亦即视史波达与梵同一。
 此外,有关声所表示之意义,亦为声论者重要之课题。或谓其表示个物,或谓其表示“类”,或采两者折衷之说;弥曼蹉经则反对声系表示个物,主张声表示“类”之意。
 如上所述,声论乃思辨声之本质、声表示之意义等之“语言哲学”,异于佛教所说声为外六处之一、声音为听觉之对象者。而由陈那所创唱,法称、宝称等所展开之“离(梵 apoha)说”,系以声论者之思辨为背景而成立,是故成为声论者与佛教徒间之一大论争。声论者主张声与其所表示之意义,两者间有肯定之关系,离说则持相反看法。以“牛”之声为例,此声非指个别之牛而言,乃表示牛之一类 ,然而离说并不直接、肯定的表示此意,而系否定非牛者(马等),自马等分离后,始得其所表示者。(成唯识论卷一、方便心论、瑜伽师地论卷六、显扬圣教论卷九、因明入正理论、因明正理门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末、卷中末、Prama^N!asamuccaya; Prama^N!ava^rttika; Tattvasam!graha; Apohasiddhi; Sarvadars/anasam!graha; Radhakrishnan: Indian Philosophy, vol. 2、印度中世精神史上(金仓圆照)、哲裇的思索の印度的展开(中村元))p650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5 10:28
(~接续楼上,56楼用时约3小时)


善男子。譬如树林凡有四种。
一者易伐难出。二者难伐易出。三者易伐易出。四者难伐难出。

在家之人亦有四种。
一者易调难出。二者难调易出。三者易调易出。四者难调难出。


[学习解说]:

善男子,譬如有四种树林
一种是容易砍伐但不容易运出;二是难以砍伐容易运出;三是既容易砍伐又容易运出;四是既难以砍伐又难以运出

在家人也有四种
一种是容易调伏但是难以生出离心;二是难以调伏但是容易生出离心;三是既好调伏又容易生出离心;四是既难调伏又难生出离心



如是四人分为三种。
一者呵责已调。二者濡语而调。三者呵责濡语使得调伏。

复有二种。一者自能调伏不假他人。二者自若不能请他令调。

复有二种。一者施调。二者咒调。是调伏法复有二时。一者喜时二者苦时。

为是四人说正法时有二方便。
一者善知世事。二者为其给使。

善男子。菩萨若知是二方便则能兼利。若不知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学习解说]:

四种在家人又分为三种
一种是需要经过呵斥才可以调伏;二需要用柔软语调伏;三需要呵斥和柔软语同时调伏

四种在家人又有两种,一种是自己调伏不需要他人调伏;二是自己无法调伏需要他人帮忙调伏

四种在家人又有两种,一种是施调(调伏意念使不起恶。如以布施治悭贪,以持戒治破戒,以忍辱治嗔恚,以精进治懈怠,以禅定治散乱,以智慧治愚痴);二是咒调

为四种在家人说法时有两种方便
一善用世间法作为善巧方便为其说法;二不辞劳苦的为在家人服务或使用他们受益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善知这两种方便则能自利利他,反之则不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调意】
调伏意念使不起恶。如以布施治悭贪,以持戒治破戒,以忍辱治嗔恚,以精进治懈怠,以禅定治散乱,以智慧治愚痴。隋代慧远之无量寿经疏卷上(大三七·一○二上):“修施治悭,名为调意。”又曹魏康僧铠译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p6166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先学外典。然后分别十二部经。
众生若闻十二部经。乃于外典生于厌贱。

复为众生说烦恼过烦恼解脱。叹善友德呵恶友过。赞施功德毁悭过失。
菩萨常寂赞寂功德。常修法行赞法行德。
若能如是是名兼利。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为了利益众生,因此先学习佛教以外的典籍,然后再分别(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十二部经(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
众生如果听闻十二部经,就会对佛教外的典籍失去兴趣

然后菩萨再为众生解说烦恼的过失以及解脱烦恼的方法
并赞叹善友的德行,呵责恶友的过失,赞叹布施的功德,坏除悭贪的过失

菩萨常在安定中,而且常常赞叹安定的功德
菩萨常常如法实修,并且常常赞叹如法修行的功德
菩萨如果能做到以上这些修行,则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寂常】
无烦恼叫做“寂”,无生灭叫做“常”,寂常就是“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行】
(术语)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二部经】
梵语 dva^das/a^n%ga-buddha-vacana。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梵 su^tra,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二)应颂(梵 geya,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三)记别(梵 vya^karaN!a,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四)讽颂(梵 ga^tha^,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五)自说(梵 uda^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六)因缘(梵 nida^na,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七)譬喻(梵 avada^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八)本事(梵 itivr!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九)本生(梵 ja^taka,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十)方广(梵 vaipulya,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十一)希法(梵 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论议(梵 upades/a,音译优波提舍),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印顺))p344 FROM:【佛光大辞典】

【分别】
(杂语)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法华经曰:“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发智论一曰:“法归分别,圣归涅槃。”成实论三曰:“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唯识述记七末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俱舍光记二十曰:“毗婆阇(Vibha%jya)名分别。”三界之心心所以虚妄之分别为自性,即妄于无我无法之上,而分别我法也,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慧。慈恩寺传七曰:“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外典】
佛教以外的典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寂】
(术语)真体离无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一本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在家菩萨先自调伏。若不调伏则不出家。
在家菩萨能多度人。出家菩萨则不如是。
何以故。若无在家则无三乘出家之人。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诵经坐禅。皆由在家而为庄严。


[学习解说]:

在家菩萨应当先调伏自心,如果无法调伏自心就不叫出家
在家菩萨能度化很多人,出家菩萨则不能度很多人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没有在家人就没有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出家人
三乘出家人修习佛道,持戒、诵经、坐禅这些修行时,都需要在家人的庄严和护持

[学习笔记]:

这句“在家菩萨先自调伏。若不调伏则不出家。”
由此可见真正出家的是心出家,并非身出家
心与佛心相应(印),去除凡夫妄念,恢复清净光明才是通往出家的路
下面学习善知识慈悲教导:
何谓[菩萨出家]? ~ 大庄严法门经

文殊师利言。菩萨出家者。[非以自身剃发]名为[出家]。何以故。
若能发大精进为除一切众生烦恼是名[菩萨出家]
非以自身披着染衣名为出家。
勤断众生三毒染心是名出家。
非自持戒行名为出家。
能令毁禁安住净戒是名出家。
非以阿兰若处独坐思惟名为出家。
能于女色生死流转。以慧方便化令解脱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守护律仪名为出家。
若能广起四无量心。安置众生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修行善法名为出家。
能令众生增益善根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得入涅槃名为出家。
为欲安置一切众生。入大涅槃是为出家。
非以自身除烦恼故名为出家。
勤断一切众生烦恼名为出家。
非以自能将护身心名为出家。
将护一切众生名为出家。
非以自解身心缚故名为出家。
为解一切众生身心缚故名为出家。
非以自身于生死怖畏得解脱故名为出家。
能除一切众生生死怖畏。令得脱者名为出家。
非以自乐涅槃名为出家。
勤行精进为令众生满足一切佛法故名为出家。

文殊师利言。女子。
出家者。[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名为出家。
出家者。[不见一切众生恶。亦不取相]名为出家。
出家者。[不举他罪,有惭愧者,教令忏悔]是名出家。

女子。出家者难名为属他。菩萨不尔。身心自在无系属故。

女言。云何出家名为属他。

文殊师利言。
属戒者名为出家。破戒者不名出家。
属三昧者名为出家。乱心者不名出家。
属智慧者名为出家。愚痴者不名出家。
属解脱者名为出家。离解脱者不名出家。

女子言。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名不属他。

文殊师利言。菩萨内自证法不从他学名不属他。何以故。菩萨于一切智即自开解故。

尔时文殊师利。说此出家法已。五百菩萨心生欢喜。即脱身上衣服璎珞奉文殊师利赞言。善哉善哉快说此法。我当修行。
何谓真出家 ~ 维摩诘经

佛告罗睺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罗睺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
忆念昔时,毗耶离诸长者子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唯!罗睺罗!汝佛之子,舍转轮王位出家为 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
我即如法为说出家功德之利。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罗睺罗!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
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
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

罗睺罗!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离六十二见,处于涅槃,智者所受,圣所行处;降伏众魔,度五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恼于彼,离众杂恶,摧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无系着,无我所,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护彼意,随禅定,离众过。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

「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名词解释:

【三乘】
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
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6 08:49
(~接续楼上,57楼~58楼用时约3.5小时)


善男子。有道有道庄严。
道者所谓法行。道庄严者所谓在家。
出家菩萨为在家者修行于道。在家之人为出家者而作法行。

在家之人多修二法。一者受。二者施。
出家之人亦修二法。一者诵。二者教。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兼有四法。受施诵教。
如是名为自利利他。


[学习解说]:

善男子,修行过程中有道(即至目的地之通路,或指踏行之道(轨路)。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谓,道即通往涅槃(菩提)之路,为求涅槃果之所依。准此,道乃意谓达成佛教终极目的之修行法则)和道庄严

道者,指法行如法修行
道庄严者,指的是在家人

在家人比出家人多修两种法:一是受持经法;二是布施
出家人也有两种法:一是诵习佛经;二是教化众生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果具足受、施、诵、教这四法,则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法行】
(术语)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
<一>梵语 ma^rga,巴利语 magga。音译作末伽。即至目的地之通路,或指踏行之道(轨路)。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谓,道即通往涅槃(菩提)之路,为求涅槃果之所依。准此,道乃意谓达成佛教终极目的之修行法则。广义而言,亦指趣向果之通路,例如大智度论卷八十四谓,有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四种道,人、天以十善、布施为道,而求世间之福乐;二乘以三十七道品为道,而求涅槃;菩萨以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为道,而求佛果。此外,惑、业、苦,称为三道;惑为业之通路(通入、能通),业为苦之通路,苦为惑之通路,三者如轮,循环不止(轮转)。复次,所谓三恶道、五道、六道等,即是依善恶业通入天、人、地狱等果,而产生个别之果报(道别)、循环(轮转)。然欲别于菩提之译为道者,乃特称菩提为果道,而称此道为因道。
 为至涅槃,须制伏烦恼,而在断此之道中,有“有漏道”与“无漏道”两种。(一)有漏道亦称世间道、世俗道,系同于上记的人天之道。又在三界九地中,除有顶地外,为断以下八地之修惑,在见道前之加行位(又作加行道)以有漏智实践六行观,即是属此。据俱舍宗之说,如此依有漏道而断除烦恼,是为有漏断,故主张有漏道为断道之一。然唯识宗主张,有漏道只能制伏烦恼现行(显势位),并未能断烦恼之种子(潜势位),故称之为伏道(能伏道)。(二)无漏道亦称出世间道、圣道,系以未至、中间、四根本、下三无色之九地为所依,而依无漏智断烦恼(无漏断)之道;唯识宗称之为断道,亦称为伏道。基于此,断道意即“能断除烦恼之道”,故又称“对治道”或“能治道”。若以有漏道、无漏道配于见、修、无学等三道来说明,则见道与无学道必是无漏道;修道既为无漏道,亦为有漏道。
 有关断除烦恼,证得真理之过程,俱舍宗、唯识宗分为四种道(四道)加以说明:(一)加行道,又称方便道,即为断除烦恼的准备之实践,然异于加行位称为加行道之义。(二)无间道,又称无碍道,即正断烦恼之道,同于前言之断道。此道之后(即无间)即可断除烦恼;基于无间隔之义,称作无间。(三)解脱道,即断除烦恼,证得解脱真理之道。(四)胜进道,又称胜道,即于解脱道,将进而断除后品烦恼(此时胜进道成为将断后品烦恼之加行道);或满足于已断之烦恼,不再断后品烦恼;或观察思惟已断之法。
 道之分类,除上举之外,另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所载之十一种道:观察事道、勤功用道、修治定道、现观方便道、亲近现观道、现观道、清净出离道、依根差别道、净修三学道、发诸功德道、遍摄诸道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举出:“善道、恶道”、“世间道、出世间道”、“定道、慧道”、“学道、无学道”、“向道、果道”等二种道,“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波罗蜜道、方便道、净世界道”、“初发意道、行菩萨道、成就众生道”等三种道,“天道、梵道、圣道、佛道”等四种道,六神通道、六波罗蜜道等六种道,七觉道、七想道等七种道,八正道、八背舍道等八种道,九次第道、九阿罗汉道等九种道,十无学道、十智道等十种道。
 此外,教道、证道、难行道、易行道等皆为一般所熟知之用语。同时,得圣道或无上道(佛之觉)者,称为得道。禅宗亦以道为辨明之意,由之,并称参禅、彻悟、开心眼为辨道或办道。(大智度论卷二十六、卷八十六、三无性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二、卷十四、法华玄义释签卷九、大乘义章卷十八)((参见:定)3171)
<二>菩提之异译。p5620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若欲为众生说法界深义。先当为说世间之法。然后乃说甚深法界。
何以故。为易化故。

菩萨摩诃萨应护一切众生之心。若不护者则不能调一切众生。
菩萨亦应拥护自身。若不护身亦不能得调伏众生。

菩萨不为贪身命财。护身命财皆为调伏诸众生故。
菩萨摩诃萨先自除恶后教人除。若不自除能教他除。无有是处。
是故菩萨先应自施持戒知足勤行精进。然后化人。
菩萨若不自行法行。则不能得教化众生。


[学习解说]:

菩萨如果为众生解说法界深义,应当观察众生根器次第先解说世间法,然后在解说甚深法界实相
为什么要先解说世间法?为了善巧方便教化调伏众生的缘故

菩萨摩诃萨应当护念一切众生心,如果不能护念众生心则不能调伏一切众生
菩萨也应当保护好自己,如果不能保护自己也不能调伏众生

虽然说要保护好自己,但是菩萨从来不是为自己而贪恋这具色身、寿命和钱财
因为菩萨是为了能调伏和利益众生,所以要保护好自己

菩萨摩诃萨应当自己先断除恶业,然后转教他人断除恶业
如果自己没有断除,却教他人断除,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所以菩萨应当自己先实修布施、持戒、常精进,然后再教化他人
菩萨自己如果不能如法修行,则不能教化众生


名词解释:

【拥护】
扶持守护之意。指佛教之外护者守护佛、法、僧三宝等。据七佛经载,毗婆尸佛自兜率天降临阎浮提时,有四大天子,具足威德,身被甲胄,手执弓刀,拥护菩萨,不使人非人等侵害之。法华经卷七陀罗尼品(大九·五八下):“时释迦牟尼佛赞药王菩萨言:‘善哉!善哉!药王!汝愍念拥护此法师故,说是陀罗尼。’”又如金光明经卷一序品谓,信持金光明经者,有护世四王,及诸官属、无量夜叉众等,悉来拥护之。(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四、慧琳音义卷二十九)p622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众生诸根凡有三种。菩萨诸根亦复三种。谓下中上。
下根菩萨能化下根不及中上。中根菩萨能化中下不及上根。上根菩萨能三种化。


[学习解说]:

善男子,众生有下中上三种,菩萨也有下中上三种
下等根器的菩萨能教化下根的人,不能教化中根及上根人
中等根器的菩萨能教化中根及下根人,不能教化上根的人
上等根器的菩萨则能教化下中上三种根器的人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自利利他。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修是二利。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修自利利他的法并不困难,在家菩萨会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菩萨多被恶业因缘缠绕的缘故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6 08:5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7 14:51 编辑

自他庄严品第十一

一、菩萨具足八法能自他兼利以及如何具足八法?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
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

何等为八。
一者寿命长远。二者具上妙色。三者身具大力。四者具好种姓。五者多饶财宝。六者具男子身。七者言语辩了。八者无大众畏。


[学习解说]:

善生对佛说:世尊,菩萨自利利他需要具足几法?
佛说:善男子,菩萨具足八法能自利利他

一是长寿
二拥有美妙的相貌
三具有大身力(诸身勇猛强健轻捷,能有所办;是谓身力)
四生在富贵家庭
五财宝丰厚
六具有男子身
七辩才无碍(谓菩萨获大辩才,于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是为辩才无碍)
八在大众中心无畏惧


名词解释:

【辩才无碍】
谓菩萨获大辩才,于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是为辩才无碍。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力及身劣】
p0677发智论二卷一页云:云何身力?答:诸身勇猛强健轻捷,能有所办;是谓身力。云何身劣?答:诸身不勇不猛不强不健不轻不捷,无所能办;是谓身劣。身力身劣、几处摄,几识识?答:一处摄。谓触处。二识识。谓身识及意识。如二力士相叉扑时,手腕才交,互知强弱。又如强者执弱者时,力之胜劣、相知亦尔。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身力】
谓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妙色】
美妙的色相。佛的报身和报土都有美妙的色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生言。世尊。何因缘故。菩萨得寿命长。乃至大众不生怖畏。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世中慈心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
无量世中常施衣灯。以是因缘获得上色。
无量世中常坏憍慢。以是因缘生上种姓。
无量世中常施饮食。以是因缘身力具足。
无量世中常乐说法。以是因缘多饶财宝。
无量世中呵责女身。以是因缘得男子身。
无量世中至心持戒。以是因缘言语辩了。
无量世中供养三宝。以是因缘无大众畏。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菩萨要如何才能获得长寿以及在大众中心无畏惧?
佛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在无量世中因为慈悲,不忍心杀害众生,因此获得长寿的果报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布施衣物和明灯,因此拥有美妙相貌的果报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破除骄慢,因此能出生在贵族家庭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布施饮食,因此获得身力具足的果报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以欢喜心为众生说法,因此获得财宝丰厚的果报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呵责女人的业障身,因此生得男子身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至心持戒,因此获得辩才无碍的果报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供养佛法僧三宝,因此在大众中可以心无畏惧


名词解释:

【至心】
<一>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无量寿经卷上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专心、一心之意。善导之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下):“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分至心为二:(一)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为一心、勇猛心、深心等三种。
<二>三信之一。为日本净土真宗之教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所誓愿之至心、信乐、欲生等三心称为三信,其中之“至心”,净土宗认为,从心底诚心信仰阿弥陀佛即称至心;净土真宗则以为,信仰阿弥陀佛之信心,实际仍为阿弥陀佛所给予,此即弥陀之至心所致。((参见:三信)578)2538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7 10:5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7 14:55 编辑

(~接续楼上,59楼用时约3小时)

二、满足三种因缘令八法具足

如是八事有三因缘。
一者物净。二者心净。三者福田净。

云何物净。非偷盗物。非圣遮物。非众共物。非三宝物。非施一人回与多人。非施多人回与一人。不恼他得。不诳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净。

云何心净。施时不为生死善果。名称胜他得色力财。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是名心净。

云何福田净。受施之人远离八邪。名福田净。

善男子。以如是等三因缘故八法具足。


[学习解说]:

在这八法当中,又有三种因缘:
一是物净;二是心净;三是福田净

什么是物净?
物净是说布施的物品不能是偷盗来的;不能是公共财产;不能是属于佛、法、僧三宝之物;所施的物品不能是恼怒他人而得;不能是欺诳而得;不能是欺骗他人而得,这叫做物净

什么是心净?
心净是说布施时不是为了得到世间果报;不是为了胜过他人而获得身力、财物、相貌;只为庄严菩提而布施;为了调伏众生而布施;这叫做心净

什么是福田净?
福田净是说接受布施的人远离八邪(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叫做福田净

善男子,符合以上这三种因缘,则能具足八法


名词解释:

【八邪行】
“八正道”之对称。即身、语、意等所犯之八种误谬。又作八邪支、八邪法。略称八邪。即:(一)邪见,指不信因果、功德、父母、圣人等之见解。(二)邪志,又作邪思惟,指欲、恚、害等之思惟。(三)邪语,指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四)邪业,指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五)邪命,指不如法之生活。(六)邪方便,又作邪精进,指为恶事所作之方便精勤。(七)邪念,指不如法之观念。(八)邪定,指非正定之定。以上八者,乃凡夫外道所常行,求涅槃者悉皆舍离。(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八正道经、维摩经弟子品)((参见:八正道)280)p283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宝物】
指属于佛、法、僧三宝之物。即:(一)佛物,如佛像、殿堂、香华、佛衣、幡盖之类,凡属佛之信施物,皆不得移作他用,移用者犯盗罪。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之一举出四种佛物:(1)佛受用物,供给佛所受用之堂宇、衣服、床帐等。(2)施属佛物,施予佛之钱宝、田园、人畜等。(3)供养佛物,供养佛之香灯、华幡、供具等。(4)献佛物,供献予佛之医药、饮食等。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则举出六种佛物,前四种与上记之四种相同,其余两种为:(1)佛宝物,专门供养佛之物。佛在世时,为佛之色身所用;佛入灭后,为佛之法身所用。(2)局佛物,即唯限于一佛之物,如供养释迦像者不得移作供养弥陀,或本欲造佛像之材不得用以刻造僧像或天神菩萨等像。
 (二)法物,如经卷、纸笔、箱函、簏巾之类,凡此经物,不可回改别用。四分律行事钞同卷又举出四种法物:(1)法受用物,指轴帙、箱巾、函帕等物。(2)施属法物,施予法之田园等。可分为二分,一分施予经,一分施予读诵经典者。(3)供养法物,如供养经卷之香花等。(4)献法物,如供养经卷之饮食等。菩萨戒本疏于上记之外,另举出两种,即:(1)法宝物,即置于塔中,专门用以供养法宝之物。(2)局法物,如欲书写大品经之材不得移作书写涅槃经。
 (三)僧物,指僧房、田园、衣钵、谷菜之类。僧物有二种,其一为常住物,如寺舍、树林、厨库等。其二为已定其处者,即不得移往他处之物。行事钞同卷举出四种僧物:(1)常住常住物,固定为一寺一所所分用之厨库、寺舍、众具、花果、树林、田园、仆畜。(2)十方常住物,如饭饼等为十方众僧所共用之物。(3)现前现前物,无论衣药房具等,凡为施主临时施予现前之僧,而由该僧受用之物。(4)十方现前物,如施主临时所施而为十方僧所分用之物。菩萨戒本疏则举出五种:(1)僧宝物,施主置于塔中以供养第一义谛僧之物。(2)常住僧物,即行事钞所说之常住常住物及十方常住物。(3)十方现前僧物。(4)众僧物,此二项合之,即行事钞所说之十方现前物。(5)己界局僧物,如施予此寺寺僧之物不得转施他寺。由是可知,于三宝物,若偷盗、转用、借贷不还,则依其轻重而治其罪。(显扬大戒论卷三、释氏要览卷中、摩诃止观卷八下、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之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参见:佛物)2637、“法物”3362、“僧物”5736)p70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所以求于长命。欲为众生赞不杀故。
菩萨所以求上色者。为令众生见欢喜故。
菩萨所以求上种姓。为令众生生恭敬故。
菩萨所以求具足力。为欲持戒诵经坐禅故。
菩萨所以求多财宝。为欲调伏诸众生故。
菩萨所以求男子身。为欲成器成善法故。
菩萨所以求语辩了。为诸众生受法语故。
菩萨所以求不畏大众。为欲分别真实法故。

善男子。是故菩萨具足八法。能自他利。能如是行。是名实行。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之所以求长寿,是为了让众生赞叹慈心不杀所得的殊胜果报
菩萨之所以求美妙的相貌,是为了让众生见到后心生欢喜
菩萨之所以求生富贵家庭,是为了让众生生恭敬心
菩萨之所以求身力具足,是为了精进持戒、诵经、坐禅
菩萨之所以求丰厚的财宝,是为了调伏众生
菩萨之所以求男子身,是为了成就法器、成就善法
菩萨之所以求言语辩才无碍,是为了对众生法布施
菩萨之所以求无畏心,是为了给众生解说真实法义


名词解释:

【法器】
<一>凡能修行佛道者,称为法器。法华经提婆品(大九·三五下):“女身垢秽,非是法器。”山堂肆考亦载:“二祖慧可久事达磨,莫闻诲励,乃断臂求法,师知是法器,付以衣钵。”(大宝积经卷三十八、大集经卷十、释氏要览卷下)
 <二>广义而言,凡寺院内有关庄严佛坛,用于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之念珠、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又称佛器、佛具、道具。狭义言之,特指置于佛前之小型佛器,尤指密教修法所用之器物。法器之种类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互异;即以同一名称之法器,亦每因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之异,而于形式上有迥然之别;一般所谓之佛教工艺美术者,概不外呼以法器为其代表。若以用途分类,则法器可大别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专用法具等六种。(一)庄严具,例如幡、天盖(伞)、斗帐、花鬘、佛龛、花瓶、香炉等可资庄严整饰佛堂道场之器物。(二)供佛器,例如香花、香炉、烛台、灯笼、佛饭器、茶汤器、水瓶(净瓶、军持)、花笼、盘、桌、几等可资日常勤行供养之器具。(三)报时器,例如梵钟、金鼓、磬、钲鼓、铜锣、铙钹、铃、木鱼、云板、鱼板等,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之敲鸣用。此类法器除制作精美,特具美术价值外,其于制作时所刻载之作者姓名、年代、铭文等,更富于史料文献之意义。(四)容置器,例如舍利容器、经箱、经箧、袈裟箱、戒体箱等,可收藏或装置有关习道之具。(五)携行器,例如念珠(又称数珠、诵珠)、钵、锡杖、如意、尘尾、拂子等僧侣日常随身所持之物。其中,念珠为礼佛念诵时记数之用者,材料有菩提子、木患子(栾华子)、水晶、琥珀等多种。其形式、颗数等,亦因各宗派而不一。钵为僧侣手持以收受施食之容器,一般有铁钵、铜钵、磁钵等数种材料。锡杖之杖头为金属所制之轮状宝珠形,其间有数环相接,振之即相撞鸣,僧侣持之,既为圣智威仪之表帜,且可于荒野行脚时,振动警觉,驱遣毒蛇等物。另有长短仅二十公分之手锡,通常为法会时所持,振鸣之以和诵梵呗者。(六)密教法具,例如轮宝、羯磨金刚、金刚杵、金刚铃、金刚盘、六器(火舍、阏伽器、涂香器、华鬘器、灯明器、饭食器),及结界所用之四橛;凡上,总称为大坛具。其中,轮宝乃为转法轮之象征,有八辐轮、十二辐轮等数种。羯磨金刚又称羯磨杵,亦单称羯磨,呈三钴十字之状。金刚杵有独钴杵、三钴杵、五钴杵、九钴杵等诸种,其各钴(股)形状或呈鬼面,或为人形,钴之上方则呈握状,可供行者手持之用。金刚铃亦有独钴铃、三钴铃、五钴铃之别;若将以上三种铃安置于塔顶宝珠形之上端,则称为塔铃、宝铃。金刚盘为修法时安置金刚杵、金刚铃等物者。密教法具之用法、形状、种类等,均本自密教教义仪轨之规定,通常较显教各宗更具有浓厚之神秘性与象征性,例如以独钴表示一真如,三钴表示三密、三身或三部(即佛部、金刚部、莲华部)、五钴代表五智、五佛。此类密教法器大多为铜制镀金所成者,其铸造之精致,为古来鉴赏家所津津乐道者。p3424 FROM:【佛光大辞典】

【身力及身劣】
p0677发智论二卷一页云:云何身力?答:诸身勇猛强健轻捷,能有所办;是谓身力。云何身劣?答:诸身不勇不猛不强不健不轻不捷,无所能办;是谓身劣。身力身劣、几处摄,几识识?答:一处摄。谓触处。二识识。谓身识及意识。如二力士相叉扑时,手腕才交,互知强弱。又如强者执弱者时,力之胜劣、相知亦尔。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八法者。
具足受持十善之法。乐以化人。具足受持优婆塞戒。乐以化人。
虽得妙色终不以是而生憍慢。虽持净戒多闻精进大力好姓多饶财宝。
终不以此而生憍慢。不以幻惑欺诳众生。不生放逸修六和敬。
菩萨具足如是等法。虽复在家不异出家。如是菩萨终不为他作恶因缘。
何以故。惭愧坚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果拥有这八法
那么同时也能具足受持十善法和具足受持优婆塞戒,并且常常欢喜将这些法教给众生

菩萨拥有这八法,虽然获得上等美妙的相貌,却从来不会心生骄慢
虽然清净持戒、广学多闻、精进修行、身份富贵、财宝丰厚
但是从来不会因此心生骄慢,不会拿虚幻的东西欺诳众生,不会放逸修行,常修六和敬(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身、口、意、戒、施、见)
菩萨如果具足这些法,那么虽然在家,但与出家没有两样
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常常心生惭愧的缘故


名词解释:

【六和敬】
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举出:(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即:(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此外,据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记载,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称和敬。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无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意慈和敬。(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经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二)p1269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7 15:02
三、受持优婆塞戒终不造恶业

善男子。在家之人设于一世。受持如是优婆塞戒。虽复后生无三宝处。终不造作诸恶因缘。
所以者何。二因缘故。一者智慧。二不放逸。

善男子。于后恶处不作恶事。有四因缘。
一者了知烦恼过故。二者不随诸烦恼故。三者能忍诸恶苦故。四者不生恐怖心故。
菩萨具足如是四法。不为诸苦一切烦恼之所倾动。

善男子。不动菩萨有五因缘。
一者乐修善法。二者分别善恶。三者亲近正法。四者怜愍众生。五者常识宿命。


[学习解说]:

善男子,在家人假如在一世当中有受持优婆塞戒
假如后世生到无有佛法僧三宝的地方,但始终都不会再造作恶业
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受持优婆塞戒而有智慧,二是因为修行不放逸的缘故

善男子,此人(即使生到没有佛法僧的地方也)不会造作恶业的原因有四种:
一是了知烦恼的过患;二心不被烦恼所转;三能忍诸苦;四心无恐怖
菩萨如果具足这四法,则能不被一切苦恼及一切烦恼所转或束缚

善男子,不动菩萨有五种因缘:
一乐修善法;二能分别善恶;三亲近正法;四怜悯众生;五常知宿命(过去世之命运。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


名词解释:

【宿命】
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恒水经、无垢称经卷二、平等觉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十六)((参见:宿世)4509、“宿住随念智证通”4509)p4510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7 15:0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7 15:09 编辑

四、具足八法所得种种功德利益

善男子。菩萨具足如是八法。
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修行道时欢喜自庆不生憍慢。
能调恶人见离坏众能令和合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
不为世事而作咒誓。少恩加已思欲大报。于已怨者恒生善心。怨亲等苦先救怨者。
见有骂者反生怜愍。见他偷时默然不动。见来打者生于悲心。视诸众生犹如父母。宁丧身命终不虚言。
何以故。知果报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具足以上八法
即使听到讥毁的声音也能生起忍辱心,听到赞叹的声音也能反观自照生惭愧心

菩萨修行佛道时,常常心生欢喜,不生骄慢心
菩萨能调伏恶人远离恶友;常称扬他人所做善事,不说他人所犯过失
菩萨从不揭穿他人羞耻之事;即使听到他人的秘密事,也不会到处传话乱说

菩萨对少恩的人,总是想办法加大回报;
菩萨对于怨仇者,也能始终以善心对待;
如果怨亲双方都同时受苦,菩萨能先救怨者

菩萨见到骂人者能反生怜悯;见到打人者能心生悲心
菩萨对待一切众生犹如父母一样,宁可失去身命也从不说虚妄的话
为什么呢,因为菩萨了知恶因感召恶果的缘故


名词解释:

【咒誓】
(术语)诵神佛之名,证吾言如实不妄,曰咒誓。佛制禁比丘作此咒誓也。有部毗奈耶杂事十九曰:“是时六众有缘事时,即便引佛法僧宝而为咒誓,或引邬波驮耶阿遮利耶而为咒誓。有信敬俗人闻咒誓时作如是语:我等俗流尚不引佛及师为誓,仁等出家何故引佛及师而作咒誓?是所不应,彼默无对。苾刍白佛。佛言:俗生讥耻,时合其宜。然出家本求实语,不应盟誓。若作,越法罪。”然依四分之旧律则似开此咒誓。行事钞下四之一曰:“律云:有言誓,应言若我作是事,南无佛。若汝作是事,亦南无佛。不得杂余地狱等。”同资持记曰:“律下,次教咒誓,谓有屈抑之事发誓以雪之,意是求佛为证,故云南无佛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于诸烦恼应生怨想。于善法中生亲旧想。
若于外法生于贪心。寻能观察贪之过咎。一切烦恼亦复如是。
虽复久与恶人同处。终不于中生亲善想。虽与善人不同居止。终不于彼而生远想。
虽复供养父母师长。终不为是而作恶事。乏财之时见有求者不生恶想。
虽不亲近凶恶之人。而其内心常生怜愍。恶来加已以善报之。自受乐时不轻他人。见他受苦不生欢喜。


[学习解说]:

菩萨对于一切烦恼能生怨想,对于善法能生亲近想
菩萨如果对佛法以外的教法心生贪心,则能净心观察贪心的过失,菩萨观一切烦恼也是如此

虽然长时间与恶友在一起,但始终不会对恶人心生亲近
反之虽然不与善友在一起,却始终能心生亲近,不会远离

菩萨常常供养父母与师长,即使在财物缺少时,见到有求者也不会生恶心
菩萨虽然不与恶友亲近,但是对于恶友能常常心生怜悯
菩萨能以善报恶,菩萨从不轻视他人,菩萨见到他人受苦从不会心生欢喜


名词解释:

【外法】
指佛法以外之教法、修法,或指行于外道间之咒术。又作外术。如阿尾奢法(梵 a^ves/a),以法术请鬼神入童男或童女之身,令其预言吉凶成败;又如荼吉尼法(梵 d!a^kini^),行不正当之法术取食人心,以求成就。在日本,则指从鬼灵所受之一种妖术。修行此法之僧,称为外法僧。此风盛行于平安中期至镰仓末期。p1861 FROM:【佛光大辞典】

【怨想】
怨想者,谓有人加害于我,及害我父母兄弟者,亦生亲爱之想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业清净持四威仪。即以是法用化众生。
口业清净诵读如来十二部经。即以是法用化众生。
意业清净修四无量。亦以是法开化众生。


[学习解说]:

菩萨身业清净,常常严持行住坐卧四威仪,并且还能以此教化引导众生实修
菩萨口业清净,常常诵读如来十二部经,并且还能以此教化引导众生实修
菩萨意业清净,常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同样能以此教化引导众生实修


名词解释:

【四威仪】
(名数)一行,二住,三坐,四卧。此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谓之四威仪。菩萨善戒经五曰:“威仪苦者名身四威仪: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卧。菩萨若行若坐,昼夜常调恶业之心。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所住内外若床若地若草若叶,于此四处常念供养佛法僧宝。”释氏要览下曰:“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假身受苦令他受乐甘乐为之。
世间之事虽无利益。为众生故而亦学之。所学之事世中最胜。
虽得通达心无憍慢。以已所知勤用化人。欲令此事迳世不绝。

于亲友中不令作恶。乐以上八法教化众生。说因说果无有错谬。
爱别离时心不生恼。观无常故。受乐受时心不耽荒。观苦无常。
善男子。菩萨具足如上八法。则能施作如是等事。


[学习解说]:

菩萨甘愿自己受苦也要为令众生送去快乐
对于菩萨来说,虽然世间俗事毫无利益,但为了众生受益而学习
菩萨虽然通达法性原理,但心无骄慢,并常常将自己所学教导众生,甚至还将普利众生的大事发愿生生世世作下去

菩萨常劝亲友远离恶业,常常以这八法教化引导众生,为众生解说因果
菩萨面对爱别离时心无忧恼,因为菩萨观照无常的缘故,菩萨受乐时同样观照无常让心避免沉迷其中

善男子,菩萨具足以上八法,则能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作如上等事,广利众生


名词解释:

【施】
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修是八法。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修习八法并不困难,在家人修习八法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障碍缠缚的缘故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8 08:2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9 08:33 编辑

(~接续楼上,62楼~63楼用时约3小时)




二庄严品第十二

一、什么是菩萨自他庄严,以及如何成就自他庄严?



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自他庄严。
佛言。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
一者福德。二者智慧。

世尊。何因缘故得二庄严。
善男子。菩萨修集六波罗蜜。便得如是二种庄严。
施戒精进名福庄严。忍定智慧名智庄严。

复有六法二庄严因。所谓六念。
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

善男子。菩萨具足是二庄严。能自他利。为诸众生受三恶苦。而其内心不生忧悔。
若能具足是二庄严。则得微妙善巧方便。了知世法及出世法。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什么是菩萨自他庄严
佛说:善男子,菩萨具足两种法可以自他庄严
一是福德;二是智慧

善生:世尊,如何才能获得福德智慧二种庄严?
佛说:善男子,菩萨修集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便能获得福德智慧两种庄严
布施、持戒、精进称为福庄严;忍辱、禅定、智慧称为智庄严

另外还有六法也是获得两种庄严的因,那就是六念
其中念佛、念法、念僧称为智庄严,念戒、念施、念天称为福庄严

善男子,菩萨具足福德智慧两种庄严,则能自他兼利
菩萨为了众生即使受三恶道苦也不会心生后悔
菩萨如果能具足福德智慧两种庄严,则能获得善巧方便,并能了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


名词解释:

【二严】
乃指二种庄严。<一>智慧庄严与福德庄严。谓智慧、福德二种,皆能庄严法身。即:(一)智慧庄严,磨炼智慧以庄严其身。(二)福德庄严,积集福德以庄严其身。大般涅槃经(北本)卷二十七(大一二·五二三上):“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大四三·四九四中):“善资粮者,即福、智二严。”
 <二>形相庄严与第一义庄严。据金刚经纂要疏载:(一)形相庄严,谓人若分别佛土是有为形相,而说自能成就者,彼且住著色声等境,非真庄严,此称形相庄严。(二)第一义庄严,谓以无所住著清净之心,依真实智慧,通达自性之土,唯心显现,此是正智成就佛土,称为第一义庄严。p252 FROM:【佛光大辞典】

【二足】
﹝出金刚经纂要疏﹞
[一、福足],谓佛于因中,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之福,今于果上,成就应身,相好圆满,万德庄严,是为福足。
[二、慧足],谓佛于因中,由修般若妙慧,成就法身,圆极真常,满菩提果,众智庄严,是为慧足。(梵语菩提,华言道。)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福严】
(名数)福智二庄严之一,福庄严也。以施等福业庄严其身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福德庄严即智庄严。智慧庄严即福庄严。
何以故。夫智慧者。能修善法具足十善。获得财富及大自在。
得是二故。故能自利及利益他。

有智之人所学世法于学中胜。以是因缘便得财富及大自在。
菩萨具足如是二法。则能二世自他利益。


[学习解说]:

善男子,福德庄严就是智慧庄严,智慧庄严也是福德庄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智慧的人能修十善法,因为有修十善法而获得了财富和大自在
有了财富和大自在,便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大自在】
(术语)言广大之力用无论何事皆作得也。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智之人所学世法于学中胜。以是因缘便得财富及大自在。
菩萨具足如是二法。则能二世自他利益。

智者若能分别世法及出世法。
世间法者。一切世论一切世定。出世法者。知阴入界。
菩萨知是二法因缘。故能二世自他利益。

善男子。菩萨虽知世间之乐虚妄非真。而亦能造世乐因缘。
何以故。为欲利益诸众生故。


[学习解说]:

智者学习世间法远胜他人,因此得到财富和大自在
菩萨如果具足福德智慧这两种法,则能在二世中自利利他

有智慧的人如果能分别世间法和出世间法
世间法说的是一切世间技术和一切世间定力
出世间法说的是了知阴入界(五阴,十二入,十八界)
菩萨因为了知福德和智慧这两种因缘,所以能在二世中自利利他

善男子,菩萨虽然了知世间乐是虚幻不实的,但是又能制造世间快乐的因缘
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善巧方便)为了引导和利益众生进入佛法的缘故


名词解释:

【阴入界】
(术语)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也。谓之三科。(参见:三科)。楞伽经曰:“惟愿世尊。更为我说阴入界生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论】
指与世尊同时代的顺世外道之言论。又称恶论。彼外道之徒党每谓宇宙事物均属自然而生,自然而灭,非由天神,非由自性而来者。举凡孔雀鸾凤、山石草木、色形差别等,无不自然而存在。又谓人之灵魂智力乃附于身体者,身体合四大而成,我亦随之自然而起;人若命终,四大分散,神我即灭,故一切实无善恶报应可言,唯顺应目前之欢乐为人生终极之目的。以此一论调,彼辈被称为顺世外道,而备受沙门与婆罗门之诟病。((参见:顺世外道)5353)p1529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9 08:37
二、菩萨成就福德与智慧庄严的正因是慈心与悲心


善男子。是二庄严有一正因。
一者慈心。二者悲心。
修是二因。虽复流转生死苦海心不生悔。

复次菩萨具足二法。而能庄严无上菩提。
一者不乐生死。二者深观解脱。
是故亦能二世利益。了知法相得大智慧。能令自他财命增长。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
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


[学习解说]:

善男子,具足福德智慧两种庄严,其中有个正因(主要的原因)
一是慈心;二是悲心
菩萨如果具足慈心和悲心这两种正因,那么虽然在生死苦海中辗转,但不会心生后悔

另外具足二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
一是不喜世间乐;二深入观察解脱的方法
如果能具足这二法,菩萨能在二世中自利利他
因为菩萨了知法性原理,所以拥有大智慧,进而令自己和他人同时增长财命

善男子,菩萨因为具足慈心和悲心
所以布施(即以一切,悉皆施与,心无悔恨,是名一切施)时,心不后悔,即使是见到恶的众生也能以忍辱心对待


名词解释:

【正因】
主要的原因叫做“正因”,若是次要的助力则叫做“缘因”。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切施】
谓菩萨身盛美妙,处轮王位,或有无量贫穷人言:大王垂慈,各随所求。或乞国土,或乞妻子,或乞手足血肉肝脑。菩萨心念:一切恩爱,会当别离,即以一切,悉皆施与,心无悔恨,是名一切施。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一切施】
p0002瑜伽三十九卷一页云:云何菩萨一切施?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若诸菩萨,但舍己身;是名唯施内所施物。若诸菩萨,为愍食吐活命众生,数数食已,吐所饮食,而施与之;是名杂施内外施物。若诸菩萨,除上所说,施余一切所应施物;是名唯施外所施物。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法相】
<一>诸法所具本质之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唯识宗之特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说明法相,故又称法相宗。(解深密经卷二“一切法相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成实论卷一众法品、卷二“四法品”)
<二>指教义上之分齐、区别、纲要。
<三>指真如、实相。与“法性”同义。((参见:法性)3358)p3373 FROM:【佛光大辞典】

【流转】
梵语 pravr!tti。漂流、辗转之意。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生死相续不断,而辗转于三界、六道之轮回。对此,如从迷界,而进入涅槃,即称还灭。属流转者,称为流转门;属还灭者,称为还灭门。四谛中之苦谛与集谛,或十二缘起之顺观(观十二支缘起从无明乃至老死)属流转门。而四谛中之灭谛与道谛,以及十二缘起之逆观(观十二支缘起从老死至无明),则属还灭门。
 又唯识宗谓,由善恶之业而生死相续不断,称为染污清净流转;有为法之刹那生灭相续不断,称刹那辗转流转;有情之一期相续生灭转变,称生辗转流转,又作生身辗转流转。(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六,显扬圣教论卷一、卷十四)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9 08:37
三、菩萨布施时应观两种田

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
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
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
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
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
菩萨若施所亲爱处为报恩故。若施怨仇为除恶故。


[学习解说]:

菩萨布施时观察两种福田:一是福田;二是贫穷田
菩萨为了增长福德因此布施贫穷人;为了增长无上智慧因此供养福田(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
菩萨为了报恩而供养福田;菩萨因为怜悯众生而布施贫穷
菩萨为了舍弃烦恼而供养福田;菩萨为了成就功德而布施贫穷
菩萨为了增长一切快乐的因缘而供养福田;菩萨为了舍弃一切苦因缘而布施贫穷
菩萨如果对亲爱(谓凡于我有亲情眷爱者)的人布施,则是报恩
菩萨如果对怨仇者布施,则是为了断除恶法的缘故


名词解释:

【亲爱者】
谓凡于我有亲情眷爱者,故宜施之。此施亦非菩萨之行。菩萨行施,怨亲平等,岂分亲与不亲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福田】
(术语)田以生长为义,于应供养者供养之,则能受诸福报,犹如农夫播种于田亩,有秋收之利。故名福田。探玄记六曰:“生我福故名福田。”无量寿经净影疏曰:“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名福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福田】
梵语puN!ya-ks!etra,巴利语 pun~n~a-kkhetta。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据正法念处经卷十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等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而父母为三界内之最胜福田。据优婆塞戒经卷三供养三宝品、像法决疑经、大智度论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八等载,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称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报答之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报恩福田);受怜悯之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怜愍福田、贫穷福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又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载,有所求而为者,称为有作福田,如父母、师长;无所求而为者,称为无作福田,如诸佛、菩萨等。以上二者称为二种福田。关于二种福田尚有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学人田(修行中之圣者),与无学人田(得究极之圣者);以及敬田与恩田,悲田与敬田等多种。另有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布施持戒品所说之大德田(相当于敬田)、贫苦田(相当于悲田)、大德贫苦田等三种田。俱舍论卷十八则说趣田(畜生等)、苦田(贫者等)、恩田(父母等)、德田(佛等)等四种田。又智顗于菩萨戒义疏卷下列举出佛田、圣人田、僧田、和尚田、阿阇梨田、父田、母田、病田等八种田(八福田)。
 依成实论卷一福田品之说,二十七贤圣断尽贪、恚等诸烦恼,其心空而不起烦恼恶业,所得禅定皆清净而永离诸烦恼,弃舍忧乐,又能断除五种心缚,成就八种功德田,并以七定护持善心,灭尽七种漏,具足戒等七净法,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复以能度彼岸、精勤求度等,称为福田。
 又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具足“十法行”者称为真实福田,即:(一)住于空、无相、无愿之解脱门而不入法位,(二)见知四谛而不证道果,(三)行八解脱而不舍菩萨行,(四)能起宿住、死生、漏尽等三种智证明而行于三界,(五)能现声闻形色威仪而不随音教从他求法,(六)现辟支佛形色威仪而以无碍辩才说法,(七)常在禅定而能现行一切诸行,(八)不离正道而现入邪道,(九)深贪染爱而离诸欲一切烦恼,(十)入于涅槃而生死不坏不舍。
 由前述可知福田说有多种,然以佛及圣弟子为福田者为其根本,据此而称阿罗汉为应供,其后即有三宝之敬田、贫穷者之悲田等名称。我国向重敬、悲二田,多行供养惠施。依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启福篇道宣之序言,今论福德乃以悲敬为始,悲则能哀矜苦趣之艰辛,欲愿拔济彼等出离;敬则知佛法难遇,能信仰弘布之。(杂阿含经卷三十五、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小品般若经卷八、新华严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二、大智度论卷四、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十三、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慧远)、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法藏)、释氏要览卷中、法苑珠林卷二十一、卷三十三、翻译名义集卷四)p585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9 09:1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9 09:28 编辑

(65楼~67楼用时约3小时)


四、菩萨布施时一念具足六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见来求者生一子想。是故任力多少施之。是则名为施波罗蜜。
菩萨施时离于悭心。名尸波罗蜜。
能忍一切求者之言。名忍波罗蜜。
所施之物手自授与。名精进波罗蜜。
至心系念观于解脱。名禅波罗蜜。
不择一切怨亲之相。名般若波罗蜜。

善男子。如诸众生贪心杀时。一念具足十二因缘。
菩萨施时亦复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学习解说]:

菩萨摩诃萨见到有求众生会把他们当做亲生儿子想,会尽其所能布施众生,这叫做布施波罗蜜
菩萨在布施时如果远离悭贪心,叫做持戒波罗蜜
如果能忍受一切有求众生各种反对的声音,叫做忍辱波罗蜜
如果能亲手将财物布施给有求的众生,叫做精进波罗蜜
如果能至心系念(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一心观照解脱之法,叫做禅定波罗蜜
布施时如果能做到怨亲平等,叫做般若波罗蜜

善男子,比如众生为了贪欲而杀生时,一念中具足十二因缘
而菩萨在布施时,一念中具足的是以上六种波罗蜜,因此菩萨是功德智慧庄严

[学习笔记]:十二因缘指的是
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十二因缘起于第八识1.无明(于第八识中)
然后进入第七识(行蕴,心念瀑布流) 2.行(这里的行就是行蕴,指第七识)
然后进入第六识(就是一般讲的意识) 3.识(这里是指第六识, 生成指意识已经投胎)
4.名色(名指第六识,色指第五识, 此时有意识和肉体, 但是眼耳鼻舌尚未生成)
5.六入(六根生成) 6.触(产生六触) 7.受(因为六触产生六种觉受分别)
8.爱(对六种觉受产生贪爱) 9.取(对六种觉受产生执取) 10.有(因执着而产生现业果报)
11.生(以前面的方式不断出生) 12.老死(不断以前面的方式老死) —— [必修]十二因缘


名词解释:

【系念】
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又作系念、悬念、悬想。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二九(大六·六八六中):“住空闲处,系念思惟先所修行。”又观无量寿经谓,众生用心观想佛时,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此外,一般俗称忧虑为悬念,称恋慕为悬想,皆为转讹之用法。(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卷三十九、大宝积经卷四十七、玄应音义卷三、慧琳音义卷三、卷九)p6671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因缘】
梵语 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门、十二因生。即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即十二有支)。
 (一)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教之基本教义,即:无明(梵 avidya^)、行(梵 sam!ska^ra)、识(梵 vijn~a^na)、名色(梵 na^ma-ru^pa)、六处(梵 s!ad!-a^yatana)、触(梵 spars/a)、受(梵 vedana^)、爱(梵 tr!s!N!a^)、取(梵 upa^da^na)、有(梵 bhava)、生(梵 ja^ti)、老死(梵 jara^-maraN!a)。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阴缘。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大一·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在阿含经典中,除十二缘起说之外,另有十支、九支、八支、七支等缘起说,广义而言,彼等皆含摄于十二缘起说中。又杂阿含经卷十二谓,缘起法乃永恒不变之真理,佛观察此真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又若自有情生存之价值与意义方面观察十二缘起之意义,则指人类生存之苦恼如何成立(流转门),又如何灭除苦恼而至证悟(还灭门)。即有情之生存(有)乃由识(精神之主体)之活动开始,识之活动成为生活经验(行),复由活动之蓄积形成识之内容。然识之活动乃识透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接触认识之对象(即一切心、物(名色)),此系主观上感受之事。凡夫之识以无明(对佛教真理无自觉)为内相,以渴爱(求无厌之我欲)为外相,渴爱即识之根本相,且发展而取一切为我,成为我执(取),故由此染污识之活动所薰习之识,必应经验生、老、死等所代表之人间苦、无常苦。反之,圣者因灭无明及渴爱,故人间苦亦灭。
 (二)对十二缘起,俱舍论卷九举出如下四种解释:(1)刹那缘起,即一刹那间心中具足十二支,例如因贪心而起杀生之瞬间,在彼时刹那间心中充满愚痴、无明,故有行杀之意愿产生。(2)连缚缘起,即此十二支连续不断,形成前因后果之关系。(3)分位缘起,例如三世两重因果之解释,即十二支分乃表示有情生死流转之过程及其状态。(4)远续缘起,指十二支之连续缘起可远隔多世。有部采用分位说(三世两重因果),即无明与行是于过去世起烦恼造业时有情之分位,指身心(五蕴)而言。依此过去世之二因,心识始托生母胎之刹那,其有情之分位为识;托生之第二刹那以后,六根未备之分位为名色;胎内六根具足之分位为六处;出胎后但有接触感觉以至二、三岁为止,其分位为触;四、五岁至十四、五岁间感受性极胜,分位为受;以上从识至受,称为现在世之五果。
 其后,爱欲强烈之十六、十七岁以后为爱;贪著心胜之三十岁以后为取;如此造业之分位为有;以上三者,称为现在世之三因。由此因感生未来世之分位为生;此后至死为老死,以上二者属未来世之二果。类此,分为过现未三世,再立二重之因果,此谓三世两重因果。

因中含摄惑、业,果即是苦,故十二缘起摄于惑业苦之三道,而因果不断,无始无终。经部不赞同有部之说,主张无明绝非单指过去之无智,亦非指五蕴而言。
 (三)据成唯识论卷八所载,无明至有为因,生、老死为果,故立一重因果。然因与果必须异世,从而立二世一重因果。无明与行两支系由识至受之五支的因,故二支为能引支,五支为所引支,此七支亦总称牵引因。以爱、取、有三支为因,能生未来之生与老死两支,故三支称能生支或生起因;生、老死称所生支或所引生。
 (四)天台宗立思议生灭、思议不生不灭、不思议生灭、不思议不生不灭等四种十二因缘,以此配于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圆教称十二因缘为佛性,即表示依缘而生之现象无非是中道之理。
 观十二缘起,与四谛观同为佛教重要之观法,据传释尊因观此而开悟证果。据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依无明而行等顺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顺观;于老死等支各立苦集灭道四谛,从老死逆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逆观。由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顺观;由老死灭而生灭等逆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逆观。
 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所说,观迷生起之流转门系除无明、行外之十支,观悟现成之还灭门则系观十二支。然依巴利文律之大品,流转门为顺观,还灭门称为逆观,至今仍采此说。且天台宗指出,依三世两重、二世一重、刹那一念三种十二因缘观,各依序可破断见(包含常见)、著我见、性实见等三种见解。(中阿含经卷十涅槃经、卷二十四大因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重品”、卷四十六放牛品、法华玄义卷二、法界次第初门卷中)p337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造作不共法之因缘。名福庄严。
教化众生悉令获得三种菩提。名智庄严。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能调伏众生。名智庄严。
同于众生受诸苦恼。名福庄严。

菩萨能令一切众生离于恶见。名智庄严。
能教众生住信施戒多闻智慧。名福庄严。


[学习解说]:

另外,善男子,菩萨摩诃萨造作不共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的因缘,叫做福庄严
菩萨教化众生获得三种菩提(就三乘之所得而别,分为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叫做智庄严

还有,善男子,菩萨如果能调伏刚强众生,叫做智庄严
菩萨与众生共同受诸苦恼,叫做福庄严

菩萨能令一切众生远离恶见,叫做智庄严
菩萨能教化众生安住信心,广修布施、持戒、多闻、智慧,这叫做福庄严


名词解释:

【三菩提】
<一>就三乘之所得而别,分为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又作三乘菩提。(一)声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以此因缘,心得解脱者,称为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又作独觉菩提、辟支佛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不自受持大乘经义,亦不广为他人解说,以此因缘,心证辟支菩提。(三)无上正等菩提,又作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菩提。谓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亦复教他人发菩提心,令他人入信,若有来者及不来者,悉皆恭敬亦生随喜,如此解脱自利利他,为多人利益、安乐故,称为无上正等菩提。以上三乘譬如有三种人欲渡恒河,第一人以草为筏,倚之而渡;第二人以皮囊或皮船倚之而渡;第三人造作大船乘之入河,于此船中载渡百千人。上述系出生菩提心经所载。(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优婆塞戒经卷一“三种菩提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
<二>就佛之三身,别为应化佛菩提、报佛菩提、法佛菩提三种。(一)应化佛菩提,又作方便菩提、究竟菩提,此菩提以自在之善巧化用为道。(二)报佛菩提,又作实智菩提、清净菩提,此菩提以称理之智慧为道。(三)法佛菩提,又作真性菩提、实相菩提、无上菩提,此菩提以实相之理为道。法华经玄义卷五下以此三菩提配资成轨、观照轨、真性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则配以解脱、般若、法身。(金光明玄义卷上)((参见:三身)555、“菩提”5198)p631 FROM:【佛光大辞典】

【不共法】
梵语 a^veN!ika-buddha-dharma。又作不共佛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在大小乘诸经论中,于此不共法颇有异同之说,一般系将佛之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称为“十八不共法”。(大般若经卷四一一、自在王菩萨经卷下、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嘱累品、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大智度论卷二十六)p966 FROM:【佛光大辞典】

【教化】
<一>梵语 pari-pac。教,以善法教导他人;化,令远离恶法。为教导感化之意,即说法引导众生而令其受感化。如经上所言,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令住无上正真之道。凡此皆属转恶为善、转凡化圣之教化。与“开化”、“摄化”、“施化”、“劝化”等词同义。(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增一阿含经卷一、法华经卷四)
<二>日本佛教用语。在佛前举行法会之际,所唱诵之一种赞歌。p4596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9 09:2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9 09:26 编辑

五、菩萨具足五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
何等为五。一者信心。二者悲心。三者勇健。四者读诵世论不生疲厌。五者学诸世业亦不厌之。


[学习解说]:

另外,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以下五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
一具足信心;二具有悲心;三勇猛心;四读诵世间典籍心不疲厌;五学习世间学问心不厌恶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9 09:2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9 09:24 编辑

六、菩萨具足福德智慧庄严的七种相貌


善男子。菩萨具足二种庄严则有七相。
何等为七。一者自知罪过。二者不说他过。三者乐瞻病人。四者乐施贫人。五者获菩提心。六者心不放逸。七者一切时中常至心修六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具足福德智慧两种庄严,则有七种相貌
一自知己过;二不揭露或不宣扬他人过失;三喜欢看望或关心病人;四乐于布施贫穷人;五能获得菩提心;六心念始终不放逸;七不论何时都能至心修习六波罗蜜



善男子。复有七相。
何等为七。一者乐化怨仇。二者化时不厌。三者要令成熟解脱。四者尽已所知世语世事。以化众生心不贪着。五者能忍一切恶事。六者终不宣说他人所不喜事。七者见破戒者及弊恶人。心不嗔恚常生怜愍。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是七相。则能自利及利益他。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具足福德智慧两种庄严,还有七种相貌
一积极主动化解怨仇;二化解怨仇时心不厌烦;三一定要令众生获得解脱;四尽知世间一切事情,以教化众生心生出离;五能忍辱一切恶事;六始终不说他人不喜欢的事情;七见到有人破戒能隐蔽恶事不到处宣扬,心不生嗔恚,反生对众生心生怜悯;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明了这七种相,则能自利利他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为二庄严。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多有诸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修福德智慧两种庄严并不困难,在家人修集会很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障碍缠缚的缘故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0 09:3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1 15:43 编辑

(68楼~69楼用时约3小时以上)

优婆塞戒经卷第三

摄取品第十三


一、具足福智二种庄严的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善生言。世尊。菩萨具足二庄严已。云何得畜徒众弟子。
善男子。应以四摄而摄取之。令离诸恶增诸善法。
至心教诏犹如一子。不求恩报。不为名称。不为利养。不求自乐。

善男子。菩萨若无如是等事畜弟子者。名弊恶人。假名菩萨非义菩萨。
名旃陀罗臭秽不净破坏佛法。是人不为十方诸佛之所怜念。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请问佛:世尊,菩萨具足福德智慧两种庄严以后,应当如何蓄养徒弟及信众?
佛答:应以四摄法来蓄养和摄受众生,令他们远离恶法,增长善法

应当至心教导众生,就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子一样用心
而且不要求众生的回报、也不为世间名闻利养、不为自己求受乐

善男子,菩萨如果不能以四摄法蓄养弟子,那么就叫做恶劣的人,这样的菩萨就是假名菩萨、非实义菩萨
也叫做旃陀罗(译曰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臭秽不净的人,这样的人就是破坏佛法的菩萨,得不到十方诸佛的怜悯和护念


名词解释:

【摄取】
梵语 parigraha。<一>又作摄取不舍。谓阿弥陀佛摄受护念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据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受照护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故称摄取不舍,或称摄取照护、摄护。其光明之利益,称为摄取光益。善导之观经疏定散义举出念佛众生蒙摄取利益之三缘,此谓摄取三缘。即:(一)亲缘,谓佛与众生之意志、行为(即三业)相应。(二)近缘,谓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显现于其眼前。(三)增上缘,谓众生由念佛而消除其罪障,临终时,佛与圣众迎往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智顗)、安乐集卷下、往生礼赞偈)
<二>选择之意。谓摄物而取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p6846 FROM:【佛光大辞典】

【旃陀罗】
(杂名)Can!d!a%la,又作旃荼罗。译曰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杀为业者。男曰旃陀罗。女曰旃陀利。玄赞九曰:“旃陀罗,云屠者不律仪也,正言旃荼罗,此云严炽。恶业自严,行持标帜,摇铃持竹为自标故。”玄应音义三曰:“旃陀罗,或云旃荼罗,此云严炽,谓屠杀者种类之名也,一云主杀人狱卒也。案西域记云:其人若行则摇铃自标,或拄破头之竹,若不然王即与其罪也。”法显传曰:“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同二十三曰:“旃荼罗,此云执暴恶人,亦言恶杀。”阿育王经三曰:“旃陀利女,翻下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结时。当为种种说对治法令得除贪。余二亦尔。
次当教学十二部经。禅定三昧分别深义调其身心。令修六念不放逸法。
瞻养病苦不生厌心。能忍恶口诽谤骂辱。苦加身心亦当堪忍。设其有苦能为救解。除其弊恶疑网之心。
善知利根中根钝根。教钝根人令生信心。中根之人能令纯淑。利根之人令得解脱。
若能如是勤教诏者。名义菩萨。是名善人。分陀利花。人中香象。调御丈夫。名大船师。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随时教导教戒众生
在他们说话时,心生贪嗔痴时,为他们演说种种方便对治之法,令他们除去贪嗔痴
然后再教导众生学习十二部经,禅定三昧,收摄身心,教导众生修六念,避免放逸

还能够主动看望和关心生病的人,而且心不厌烦;对于恶口、诽谤、咒骂能够安忍;
痛苦逼迫身心时,也能堪忍;见到众生遇到苦难,能帮助众生离苦;去除众生怀疑恶劣的心

菩萨善知众生根器,知道众生属于利根,中根,还是钝根;
菩萨能教钝根之人生起信心;教导中根之人美善;教导利根之人获得解脱
菩萨如果能这样去教导众生,叫做实义菩萨,也叫善人(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是分陀利花,是人中香象,能调伏一切众生,又叫大船师(佛之德号。以能导众生,渡生死海故)


名词解释:

【善人】
(杂语)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也。无量寿经下曰:“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调御丈夫】
(术语)佛十号之一。梵语,富楼沙昙藐婆罗堤Purus!a-damya-sa%rathi,佛能调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修道也,佛虽亦化女人,今从尊而唯谓为丈夫。智度论二曰:“复名富楼沙昙藐婆罗提,富楼沙秦言丈夫,昙藐秦言可化,婆罗提秦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时软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中略)问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独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从男故,男为事业主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香象】
<一>梵语 gandha-hastin,或 gandha-gaja。系指由鬓角可分泌有香气液体之强硕大象而言,即指交配期之大象。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等载,此时期之象,其力特强,性甚狂暴,难以制伏,合十凡象之力仅可抵一香象之力。(杂宝藏经卷二、注维摩经卷一)         
<二>又作象炉。于秘密灌顶之道场,所用之象形香炉;以之烧香,受灌顶时,受者入坛前之际,先跨越香象,以此薰身而得清净。此外,日本净土宗之传法仪式中,亦用象形之香炉,称为触香。(乳味钞卷十六)p4015 FROM:【佛光大辞典】

【大船师】
(譬喻)佛之德号。以能导众生,渡生死海故也。涅槃经二十一曰:“汝今欲度生死大河,我能为汝作大船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分陀利】
(植物)Pun!d!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西土之莲,有青黄赤白四种。又随未敷,开,落之三时而异名(莲华部详说之),分陀利为白莲华之正开敷者,又此华最大,花瓣数百,一名百叶华,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即此白莲华,八叶之分陀利华也。又此华多出于阿耨达池,人间无有,故称为人中好华,希有华等。玄应音义三曰:“分陀利,又作芬,此云白莲华。”慧苑音义上曰:“芬陀利,此云白莲华。亦曰百叶花也。”慧琳音义三曰:“奔荼利迦,古云芬陀利,正音本拏哩迦花,唐云白莲花,其色如雪如银,光夺人目,其香亦大,多出彼池(无热),人间无有。”华严疏钞八曰:“芬陀利者即白莲华,亦是正敷荣时也。”大日经疏十五曰:“分陀利迦,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观经散善义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纯淑】        
1.美善。




善男子。宁受恶戒一日中断无量命根。终不养畜弊恶弟子不能调伏。
何以故。善男子。是恶律仪殃齐自身。畜恶弟子不能教诲。乃令无量众生作恶。能谤无量善妙之法破和合僧。令多众生作五无间。是故剧于恶律仪罪。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宁可遭受一日恶戒,中断无量众生性命,也不蓄养恶劣且不能调伏的弟子
为什么呢,善男子,因为犯恶戒只是一人受报,如果蓄养无法教诲的弟子,可能会引发无量众生作恶

不但诽谤无量善法,破坏僧团,还能教坏更多众生造作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之僧)
因此蓄养恶劣不听调伏弟子的过失,比一日中杀害无量众生性命的罪还要大


名词解释:

【五无间】
五无间业的简称,又名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之僧。谁要是犯了其中之一项,死后即堕入无间地狱,故名“五无间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1 10:4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1 15:42 编辑

二、出家菩萨应当教导出家及在家弟子修不放逸法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有二弟子。一者出家。二者在家。
在家菩萨有一弟子。所谓在家。

出家菩萨教出家者十二部经。随所犯罪谕令忏悔。教习八智。
何等为八。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者分别智。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是在家;二是出家
出家菩萨可以蓄养两种弟子,一是出家,二是在家
在家菩萨只能蓄养一种弟子,那就是在家弟子

出家菩萨教导出家人学习十二部经,如实忏悔所造罪业,并教导出家众八种智慧:
一是法智,二义智,三时智,四知足智,五自智,六众智,七根智,八分别智


名词解释:

【分别智】
即分别有为事相之智。在凡夫为虚妄的计度分别之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p1317 FROM:【佛光大辞典】

【法智】
<一>梵语 dharma-jn~a^na。俱舍论卷二十六所列举十智之一。谓缘欲界之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断此等欲界烦恼之无漏智,即称为法智。乃彻知佛法真理之智慧。((参见:十智)472)
<二>(960~1028)即北宋天台宗高僧四明知礼。知礼一生致力于著述讲忏,弘传法华、金光明等经,主张“妄心观”,与慈云遵式并为宋代天台宗山家派之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天台宗第十七祖。师曾于真宗天禧四年(1020),蒙赐“法智大师”之号,故后人又称师为“四明法智”。(佛祖统纪卷五十)((参见:知礼)3464)
<三>北宋曹洞宗僧。陕州(河南陕县)人,俗姓柏。于西京(河南洛阳)圣果寺出家,初学华严,后转习禅。先后参谒南阳谨、大洪善智等诸师,十年之间无所得。宣和三年(1121),宏智正觉于大洪山任首座时,师前往归投之,彻悟得法。历主常州(江苏武进)善权寺、秀州(浙江嘉兴)金粟寺。其余事迹、生卒年不详。遗有善权知禅师语要一卷(不全),收于续古尊宿语要卷二。(嘉泰普灯录卷十三、五灯会元卷十四、续传灯录卷二十四)p3392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教诏调伏出家弟子。是师弟子二人俱得无量利益。如是师徒能增三宝。
何以故。如是弟子知八智已。能勤供养师长和上耆旧有德。能受善语能勤读诵。兼为法施心不放逸调伏众生。能瞻病苦给施贫乏。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这样去教导和调伏出家弟子,那么师徒二人皆能获得无量利益,能增长三宝
为什么呢,因为具足八种智慧的缘故,所以能勤修供养师长和尚及有德行的人,能勤读诵经典,能法布施众生,令众生心不放逸,能主动看望及关心病患,能布施财物给贫穷者



善男子。出家菩萨若有在家弟子。亦当先教不放逸法。不放逸者即是法行。
供养父母诸师和上耆旧有德施于安乐。至心受戒不妄毁犯。受寄不抵。见恚能忍。恶口恶语及无义语终不为之。
怜愍众生于诸国王长者大臣。恒生恭敬怖畏之心。能自调伏妻子眷属。分别怨亲不轻众生。除去憍慢不亲恶友。节食除贪少欲知足。斗诤之处身不往中。乃至戏笑不说恶语。是则名为不放逸法。


[学习解说]:

善男子,出家菩萨如果有在家弟子,也应当教导他们不放逸法,不放逸法就是成就善法的行法
不放逸法:供养父母、师长、和尚、有德行的人;至心受持戒律不毁犯;能修忍辱不生嗔恚心;不恶口,不说与解脱无意义的话;怜悯众生;常生恭敬怖畏的心;能调伏妻子眷属;能够怨亲平等,不轻视众生;不生骄慢心;不亲近恶友;少欲知足;不参与斗争;不说恶语,不戏笑;这些都叫做不放逸法


名词解释:

【法行】
p0755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言法行者:谓闻所成善法摄故。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行法】
指修行之方法。在密教中与“修法”、“密法”同义。又密教之“四度加行”即为受传法灌顶前,方便所修之行法,包括十八道之行法、胎藏界之行法、金刚界之行法、护摩之行法等四种。((参见:四度加行)1730、“修法”4044)p2554 FROM:【佛光大辞典】

【戏笑】
1.玩笑;嬉笑。 2.讥笑。




出家菩萨若畜在家弟子。先当教造不放逸法。
受苦乐时常当共俱。设在穷乏有所须者。六物之外有不应惜。
病时当为求觅所须。瞻病之时不应生厌。若自无物应四出求。
求不能得贷三宝物。差已依俗十倍偿之。如波斯匿王国之正法。若不能偿。
复当教言。汝今多负三宝之物不能得偿。应当勤修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
若能至心发菩提心。若教千人于佛法中生清净信。若坏一人殷重邪见。
出家菩萨能教在家如是等事。是师弟子二人俱得无量利益。


[学习解说]:

出家菩萨蓄养在家弟子,应当先教导他们不放逸法
不论受苦享乐都能坦然面对;即使生活贫乏,但除了六物之外(佛制定比丘所必须蓄存的六种器物,即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安陀会(五条之下衣)、铁多罗(铁钵)、尼师坛(坐具)、漉水囊(保护水中虫命之具)),其他物品都能布施众生
看望和关心病患时心不厌烦;如果自己没有可布施的物品应当四处寻找;
求不到时可以借佛法僧三宝的财物,然后以十倍偿还

还应当教导在家弟子,若是无法偿还三宝财物,应当勤奋修行获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
如果能至心发菩提心,教导千人对佛法生清净的信心,或者帮助一个人破除深重的邪见,那么师徒二人皆能获得无量利益


名词解释:

【六物】
佛制定比丘所必须蓄存的六种器物,即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安陀会(五条之下衣)、铁多罗(铁钵)、尼师坛(坐具)、漉水囊(保护水中虫命之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1 15:4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1 15:44 编辑

(~接续楼上,70楼用时约3小时)


三、在家菩萨应当教导在家弟子同样修不放逸法


善男子。在家菩萨若畜在家弟子。亦当先教不放逸法。
不放逸者。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有德。复当供给兄弟妻子亲友眷属。欲行之人及远至者。所有僮仆作使之人。先给饮食。然后自用。

又复教令信向三宝。苦乐共俱终不偏独。随时赏赐不令饥寒。终不打骂鞭挞苦楚。
应当软言敦谕教诏。设有病者应当瞻疗。随所乏少当为求索。世间之事悉以教之。
婚姻求对无求卑下。教以如来五部经典。见离坏者能为和合。既和合已令增善心。
一切出家内外诸道。随意供养终不选择。
何以故。先以施摄后当调故。以六和敬而教诏之。

若求财物商贾农作奉事王者。常当至心如法而作。
既得财已如法守护乐为福德。见他作时心生欢喜。是则名为不放逸法。
在家菩萨若能教诲在家菩萨如是事者。是师弟子二人俱得无量利益。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善男子,在家菩萨如果蓄养在家弟子也应当教导他们修不放逸法
不放逸法是:供养父母、师长、和尚及有德行的人
还应当供给兄弟、妻子、亲友、眷属、准备出行的人以及远道而归的人
还应当供给仆人佣人等人的生活所需,应当先供给他们饮食,然后再自己享用

另外,还要教导在家弟子对佛法僧三宝生起信心
要随时赏赐或奖励众生,不让众生感到饥饿和寒冷;始终不打骂众生,不让他们感到痛苦

菩萨应当以柔软语教导在家弟子
如果有生病的人,菩萨应当去看望和帮助他们积极治疗
菩萨如果自己财物乏少,但却能为众生去寻求财物

菩萨还应当教导在家众生一切世间的事情,比如婚姻,应当寻找对的人,不找卑下的人
菩萨还应当教导在家众生学习五部经典,见到意见分歧的人能令他们和合,而且还能令他们增长善心

随意供养一切出家人,始终不会有分别心
为什么呢,因为先布施众生所需,这样更容易调伏
还应当教导众生实修六和敬(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

如果有人想要求财物,应当至心如法而作
这是说再得到财物之后应当如法守护,欢喜布施
菩萨见到他人布施时,也能心生欢喜,这些就是不放逸法

在家菩萨如果能教导在家众生这些不放逸法,那么师徒二人皆能获得无量利益


名词解释:

【六和敬】
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举出:(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即:(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此外,据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记载,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称和敬。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无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意慈和敬。(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经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二)p1269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部】
五种部别之意。<一>指见道之四谛观行与修道。圣者于见道各别观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各断其部下之见惑而见谛理,其后进入修道,更断尽修惑,证阿罗汉果。但异生凡夫不能如圣者入于见道,得见谛理,故亦不能分别五部之差别,唯修有漏之六行观,于修道现前时,总五部之惑为九品,以有漏智合断下八地之见修五部,称为五部合断,又称五部杂断。此为小乘一切有部之说。(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俱舍论卷十九、俱舍论光记卷一、卷十九)
 <二>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中之诸尊分为五部。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法门,转在迷之九识,成五种之果智,五部即表金刚界五佛内证之五智。五佛为五部之教主,其眷属诸尊总称五部诸尊,五部诸尊之集会,称为五部海会。五部即:(一)佛部,又作如来部。表理智具足、觉道圆满,但此理智在凡位未显,入果位则理智显现。大日如来为部主,为白色,现寂静相,师子座,种子[fan(vam!)](vam!,鍐),三摩耶形为塔,印处为身,数珠为菩提子,以右手拇指、食指持念珠。(二)金刚部,表智,即众生自心之理所,又有本有之智,在生死之泥中经无数劫,不朽不坏,能破烦恼,如金刚之久没泥中仍不朽不坏。阿閦佛为部主,青色,现嗔怒相,象座,种子[fan(hu^m!)](hu^m!,吽),三摩耶形为五钴,印处为心,数珠为金刚子,以右手拇指、中指持念珠。(三)宝部,表福,即佛之万德圆满中,福德无边。宝生佛为部主,金色,现欢喜相,马座,种子[fan(tra^h!)](tra^h!,多罗),三摩耶形为宝珠,印处为额,数珠为诸宝,以右手拇指、无名指持念珠。(四)莲华部,表理,即众生心中本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在六道生死之泥中不染不垢,犹如莲花之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阿弥陀佛为部主,红色,现清凉相,孔雀座,种子[fan(hri^h!)](hri^h!,奚哩),三摩耶形为莲花,印处为口,数珠为莲花子,以拇指、无名指、小指持念珠。(五)羯磨部,表化他业用之德,即佛为众生而垂悲愍,成办一切之事业。以不空成就佛为部主,杂色,现种种相,迦楼罗(金翅鸟)座,种子[fan(ah!)](ah!,恶),三摩耶形为羯磨,印处为顶,数珠为杂宝,用以上四种方法皆可持念。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一、卷三、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一、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补陀落海会轨、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秘藏记)
 <三>五部律之简称。即昙无德、萨婆多、弥沙塞、迦叶遗、摩诃僧祇等五部所传持之五种小乘律。((参见:五部律)1157)p1154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在家菩萨若得自在为大国主。拥护民庶犹如一子。
教离诸恶修行善法。见作恶者挝打骂辱终不断命。
财物六分税取其一。见嗔恶者教修忍辱及不放逸。经言柔软。
又能分别善恶之人。见有罪者忍而不问。随有财物常行慧施。


[学习解说]:

善男子,在家菩萨如果获得大自在当了一国之主,应当拥护民众犹如独生子
应当教导人民远离恶法,修行善法;见到作恶的人可以打骂惩罚,但不可以令他们丢掉生命

六分财物只要收取一分交税即可
如果见到嗔恚的人,应当教导他们修习忍辱及不放逸法,要以柔软语教导
菩萨要能分别善恶之人,并且见到犯罪的人能忍下来不追问
菩萨随时得到财物都会常常布施出去给需要的人



任力读诵五部经典。善能守护身命财物。
能化众生不令作恶。见贫穷者生大怜愍。
自于国土常修知足。恶人谗谤终不信受。
不以非法求觅财物。如法护国远七种恶。
一者不乐樗蒲围棋六博。二者不乐射猎。三者不乐饮酒。四者不乐欲心。五者不乐恶口。六者不乐两舌。七者不乐非法取财。


[学习解说]:

菩萨应当尽力读诵五部经典,能好好守护身命和财物
能教化众生不作恶事,见到贫穷者能心生大怜悯

菩萨自己在国土中常常感到知足
遭遇恶人诽谤,始终不会相信恶人所说
不以非法寻求财物,能如法保护国土,远离七种恶事:
一是不乐接触围棋、六博等世间游戏;二不乐打猎;三不乐饮酒;四不乐欲心;五不乐恶口;六不乐两舌;七不乐非法取得财物



常乐供养出家之人。能令国人常于王所。生父母想信因信果。
见有胜己不生嫉妒。见己胜他不生憍慢。知恩报恩小恩大报。

能伏诸根净于三业。赞叹善人呵责恶人。先意发言言则柔软。
自无力势如法属他。取他国时不举四兵。众生恐怖能为救解。
常以四摄而摄取之。善能分别种种法相。不受法者软言调之。


[学习解说]:

菩萨常常以欢喜心供养出家人,国土人民常对一国之主看作父母一样,并且相信因果
菩萨见到胜过自己的人不会生嫉妒心,如果自己胜过他人也不会生骄慢心
菩萨常常知恩报恩,得到小恩之后,能以更大的恩德回报对方

菩萨能降伏六根,清净身口意三业
常常赞叹行善的人,呵责作恶的人
常常先开口说话,而且所说都是柔软语

当众生遇到恐怖时,能及时解救众生
菩萨常常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摄受众生
菩萨能善分别种种法相(末学注:即了知众生次第或知众生心众生性),对于不接受的人能以柔软语慢慢调伏


名词解释:

【法相】
<一>诸法所具本质之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唯识宗之特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说明法相,故又称法相宗。(解深密经卷二“一切法相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成实论卷一众法品、卷二“四法品”)
<二>指教义上之分齐、区别、纲要。
<三>指真如、实相。与“法性”同义。((参见:法性)3358)p337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畜二弟子是不为难。在家菩萨畜一弟子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蓄养在家和出家弟子并不困难,但是在家菩萨蓄养在家弟子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弟子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2 10:1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3 09:04 编辑

(整理68楼~70楼内容+71楼用时约3小时)


受戒品第十四

一、在家菩萨供养六方,能得优婆塞戒



善生言。世尊。在家菩萨云何得受优婆塞戒。
善男子。在家菩萨若欲受持优婆塞戒。先当次第供养六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

言东方者即是父母。
若人有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

父母还以五事报之。
一者至心爱念。二者终不欺诳。三者舍财与之。四者为娉上族。五者教以世事。

言南方者即是师长。
若有人能供养师长。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尊重赞叹恭敬礼拜。早起晚卧受行善教。是人则能供养南方。

是师复以五事报之。
一者速教不令失时。二者尽教不令不尽。三者胜己不生妒嫉。四者将付严师善友。五者临终舍财与之。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在家菩萨如何获得优婆塞戒?
佛答:善男子,在家菩萨如果想要获得优婆塞戒,应当按照顺序供养六方

东方代表的是父母
如果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房舍、钱财
并且能够恭敬礼拜、赞叹和尊重父母的人,这样就是供养东方

父母也会以五种事回报子女
一至心爱念子女;二始终不会欺骗子女;三舍得将钱财给子女;四能帮子女娶(嫁)到好人家;五能教导子女世间人情世故

南方代表的是师长
如果能供养师长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并且对师长心生恭敬、尊重、赞叹和礼拜
并诚心接受师长的教导,这样就是供养南方

师长会以五事回报弟子
一应机教导;二倾囊相授,不会保留不教;三即便弟子胜过自己也不会心生嫉妒;四将付严师善友;五临命终时将财物给与弟子



言西方者即是妻子。
若有人能供给妻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璎珞服饰严身之具。是人则是供养西方。

妻子复以十四事报之。
一者所作尽心营之。二者常作终不懈慢。三者所作必令终竟。四者疾作不令失时。五者常为瞻视宾客。六者净其房舍卧具。七者爱敬言则柔软。八者僮使软言教诏。九者善能守护财物。十者晨起夜寐。十一者能设净食。十二者能忍教诲。十三者能覆恶事。十四者能瞻病苦。

言北方者即善知识。
若有人能供施善友任力与之。恭敬软言礼拜赞叹。是人则能供养北方。

是善知识复以四事而还报之。
一者教修善法。二者令离恶法。三者有恐怖时能为救解。四者放逸之时能令除舍。


[学习解说]:

西方代表的是妻子
如果供给妻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璎珞(用珠玉编成,挂在人身上的装饰品)装扮身体,这就是供养西方

妻子会以十四事回报丈夫
一尽心经营家中的事情;二常作家务不懈慢;三做事情时一定将其做完做好;四做事不拖拉;五常常探望宾客;六将房屋打扫的干干净净;七说话柔和;八对待仆人也是一样用柔软语说话;九能守护家里的财物;十早起晚睡;十一能为家人准备清净的饮食(比如素食);十二对于丈夫的教诲能忍耐;十三能覆藏丈夫的恶事;十四能主动关心生病的丈夫

北方代表的是善知识、善友
如果能尽心尽力供养善知识、善友,并且心生恭敬、赞叹、礼拜,说话柔软,这样就是供养北方

善知识也会以四事给与回报
一教导众生常修善法;二令众生远离恶法;三众生遇到恐怖时能及时解救;四众生放逸时,能劝导众生舍弃贪欲精进修行


名词解释:

【璎珞】
用珠玉编成,挂在人身上的装饰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言下方者即是奴婢。
若有人能供给奴婢。衣服饮食病瘦医药。不骂不打。是人则能供给下方。

奴婢复以十事报之。
一者不作罪过。二者不待教作。三者作必令竟。四者疾作不令失时。五者主虽贫穷终不舍离。六者早起。七者守物。八者少恩多报。九者至心敬念。十者善覆恶事。

言上方者即是沙门婆罗门等。
若有供养沙门婆罗门。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病痛医药。怖时能救馑世施食闻恶能遮。礼拜恭敬尊重赞叹。是人则能供养上方。

是出家人以五种事报。
一者教令生信。二者教生智慧。三者教令行施。四者教令持戒。五者教令多闻。

若有供养是六方者。是人则得增长财命。能得受持优婆塞戒。


[学习解说]:

下方代表的是奴婢
如果能供给奴婢衣服、饮食、医药,并且不打不骂奴婢,这样就是供养下方

奴婢当以十事回报主人
一不做罪恶的事情;二积极主动不用等待主人吩咐才去做事;三做了事情必定将其完成;四做事麻利不拖延;五不会因为主人贫穷而离开;六早起;七守护财物;八主人即使给了小小的恩惠,也能多多的回报;九对主人一心恭敬;十能够覆藏主人的恶事,不到处宣扬

上方代表的是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婆罗门(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
如果能供养沙门和婆罗门衣服、饮食、房屋、卧具、医药,以及心生恐怖时能救他们出离;遇到饥馑世时能布施食物给沙门和婆罗门;听到恶事能遮蔽,能恭敬礼拜和尊重赞叹沙门和婆罗门,这样就是供养上方

这些出家人以五种事回报
一教导众生对佛法生起信心;二教导众生增上智慧;三教导众生广行布施;四教导众生清净持戒;五教导众生广学多闻

如果有供养以上六方的人,能增长钱财和寿命,能受持和获得优婆塞戒


名词解释:

【婆罗门】
婆罗贺摩拿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沙门】
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3 09:04
二、受持优婆塞戒者,如何增长财命

1、首先要征得父母妻子奴婢僮仆国王的同意



善男子。若人欲受优婆塞戒增长财命。
先当咨启所生父母。父母若听次报妻子奴婢僮仆。此辈若听次白国主。
国主听已。谁有出家发菩提心者。便往其所头面作礼软言问讯。
如是言。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萨优婆塞戒。惟愿大德。愍怜故听受。

是时比丘应作是言。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国主听不。
若言听者。复应问言。汝不曾负佛法僧物及他物也。
若言不负。复应问言。汝今身中将无内外身心病也。
若言无者。复应问言。汝不于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耶。
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五逆罪耶。
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盗法人不。
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非二根无根人。坏八戒斋父母师病不弃去耶。将不杀发菩提心人。盗现前僧物。两舌恶口。于母姊妹作非法耶。不于大众作妄语乎。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想要受持优婆塞戒增长财命
应当先禀报父母,父母同意后,还应当报给妻子、奴婢、仆人知道
这些人都知道以后,还应当报给国王知道,国王知道后

方可去寻找发菩提心的出家人并且恭敬礼拜,以柔软语问候说:
大德,我具有大丈夫身,想要受持菩萨优婆塞戒,惟愿大德怜悯我接受我的请求

这时比丘应当问他:你的父母、妻子、奴婢及国王都知道吗?
如果回答都知道,还应当继续问:你曾经是否亏欠过佛法僧三宝物?
如果回答没有亏欠,还应当再问:你现在有没有什么身心疾病?
如果回答说没有,还应当再问:你有没有对比丘比丘尼做过非法的事情?
如果回答说没有,还应当再问:你有没有做过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
如果回答说没有,还应当再问:你不是来盗法的吧?
如果回答说不是,还应当再问:你不是二根(指男女之二根,亦即男女的生殖器)或无根(无男女之根者)的人吧?

还要再问:有没有破坏过八关斋戒?父母师长生病有没有不去探望?有没有对已发菩提心的人发了杀害的心?有没有偷盗出家僧的财物?有没有犯两舌(即搬弄是非,离间他人,为十恶业之一)和恶口(以恶毒的话骂人。十恶之一)?有没有对母亲和姊妹做过非法的事情?


名词解释:

【恶口】
以恶毒的话骂人。十恶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两舌】
即搬弄是非,离间他人,为十恶业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根】
(杂语)无男女之根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根】
1、利根和钝根。利根是指根器很锐利的人;钝根是指根器很迟钝的人。
2、指男女之二根,亦即男女的生殖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逆罪】
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3 09:2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3 09:53 编辑

(72楼~73楼用时约3小时)

2、应当至心受持优婆塞戒、皈依三宝


若言无者。复应语言。
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
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
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
若有毁破如是戒者。则于无量无边世中。处三恶道受大苦恼。
汝今欲得无量利益。能至心受不。


[学习解说]:

(接续楼上的提问:是否破坏过八关斋戒?父母师长生病有没有不去探望?有没有对已发菩提心的人发了杀害的心?有没有偷盗出家僧的财物?有没有犯两舌和恶口?有没有对母亲和姊妹做过非法的事情?)

如果没有做过上面的事情,还应当继续对他说: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优婆塞戒能成就沙弥十戒(即︰(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涂饰香鬘,(7)不歌舞观听,(8)不坐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蓄金银宝物);能成就大比丘戒;能成就菩萨戒;甚至能成就无上菩提,所以优婆塞戒是根本

至心受持优婆塞戒,能获得无量利益
但是如果有破戒毁戒者,会在无量无边世中堕入三恶道遭受大苦恼
然而你现在想要获得无量利益,那么你能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吗


名词解释:

【十戒──沙弥十戒】
﹝出翻译名义并沙弥十戒法﹞梵语沙弥,华言息慈。初受十戒,名为沙弥;后受具足戒,名为比丘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杀戒],谓常念有情,皆惜身命,应当怜愍,慎勿伤害,是名不杀戒。
[二、不盗戒],谓物各有主,虽一针一草,亦不当攘窃,是名不盗戒。
[三、不淫戒],谓清净自守,不犯色欲,是名不淫戒。
[四、不妄语戒],谓言说诚实,不以虚言诳他,是名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谓酒能昏神乱性,增长愚痴,应当绝饮,是名不饮酒戒。
[六、离高广大床戒],谓所坐之床,高不过尺六,广不过四尺,若过此量者,名高广大床,则不当坐,是名离高广大床戒。
[七、离花鬘等戒],谓不着花鬘璎珞,不用香油涂身,是名离花鬘等戒。
[八、离歌舞等戒],谓不自歌舞,亦不辄往观听歌舞,是名离歌舞等戒。
[九、离金宝物戒],谓金银钱宝,不当蓄积,亦不许手执,是名离金宝物戒。
[十、离非食时戒],谓佛制午时为食时,若过午,则不当食,是名离非食时戒。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戒】
谓十种戒。综合诸经论所论的十戒,约有下列几类︰

(一)沙弥及沙弥尼应受持的十戒︰又称沙弥戒、沙弥尼戒,或称勤策律仪、勤策女律仪。即︰(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涂饰香鬘,(7)不歌舞观听,(8)不坐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蓄金银宝物。

(二)菩萨令众生防护的十戒︰又称十种护持、防护十愿。内容为︰(1)禁戒,即持四重禁。(2)清净戒,即护持僧残。(3)善戒,即持波逸提等。(4)不缺戒,指令发未来禅,使事行不缺漏,令得根本禅,性行不缺漏。(5)不析戒,即道共戒,意谓相对于析空观之道共戒,而指显体空观之道共戒,亦即灭色而入空是析法之道共,今体法而入空故称不析。(6)大乘戒,即自利利他双修。(7)不退戒,指菩萨以善巧方便行种种非道,出入淫舍酒家等非法处以度人,而不退失禁戒。(8)随顺戒,指能随物之机宜,随顺道理。(9)毕竟戒,即究竟无上之大法。(10)具足成就波罗蜜戒,谓一切圆满,法无不备。
依智顗在《法华经玄义》卷三(下)所述,此十戒中,禁戒、清净戒及善戒属律仪戒,不缺戒为定共戒,此四戒又皆属三藏析空观。而不析戒以下六戒皆为道共戒。其中,不析戒是体空观的道共戒,属通教;大乘戒、不退戒及随顺戒是假观的道共戒,属别教;毕竟戒及具足波罗蜜戒为中道的道共戒,属圆教。又,南本《涅槃经》卷十一述及,此十戒的第一戒为菩萨愿令众生护戒,后九戒为愿令得戒。

(三)菩萨所念的十戒︰又作大论十戒。为天台宗依《大智度论》卷八十七所载之文而立的十种戒律。

(1)不缺戒︰谓修行之人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无缺损毁犯,并且常自守护,如爱明珠,则能摄一切界。若犯净戒,则如器已缺损,无所堪用。

(2)不破戒︰持十三僧残而无破损,若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为用。

(3)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而无毁,若有毁犯,如器穿漏,不堪受物。

(4)不杂戒︰持定共戒,心住禅定,不杂欲念,不念破戒事。

(5)随道戒︰声闻初果之人随顺四谛理,能破见惑,无所分别。

(6)无著戒︰二乘人见真谛理,能成圣道,于诸思惑无所染着。

(7)智所赞戒︰菩萨于诸世界化导众生,为智者所赞叹。

(8)自在戒︰亦是菩萨化他的大戒,谓菩萨化他妙用于诸世间,而得自在无碍。

(9)随定戒︰菩萨随首楞严定,现诸威仪,利导众生,虽威仪变现,而任运常静。

(10)具足戒︰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

此十戒中,不缺、不破及不穿三戒是律仪戒,为散心凡夫所持;不杂戒是定共戒,为定心凡夫所持;余六戒皆是道共戒,为圣者所持。道共戒之中,随道戒是初果,无著戒是三果,二者皆为声闻所持;智所赞、自在、随定及具足等四戒皆为菩萨化他之所持。

(四)菩萨奉持三世诸佛的十种净戒︰

(1)普饶益戒︰或称饶益戒。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

(2)不受戒︰菩萨不受外道诸戒,但自精进奉持诸佛平等净戒。

(3)不住戒︰菩萨受持戒时,不求于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受生而住。

(4)无悔恨戒︰又称安住戒。谓菩萨不作重罪,不行谄诈,不破净行,恒安住净戒,心无悔恨。

(5)无违诤戒︰或称不诤戒。谓菩萨于心常护持佛所制禁戒,无所违犯,亦不斗诤触恼一切众生,但愿常生欢喜,奉持于戒。

(6)不恼害戒︰菩萨不学邪幻咒术及造作方药恼害众生,但为救护一切而持戒。

(7)不杂戒︰又称无杂秽戒。指菩萨不着边见,不持杂戒,但观缘起,专持出离戒。

(8)不贪求戒︰又称离邪命戒。即菩萨不现异相以彰己有德、起贪求心,但为满足出离生死法而持戒。

(9)无过失戒︰又称离恶戒。即一心持戒,不自贡高言持戒,见破戒人亦不轻毁令他愧耻。

(10)无毁犯戒︰又称清净戒。即菩萨受持净戒,无所毁犯,永断十恶,具足十善。

(五)菩萨所持的身净等十种净戒︰即(1)身净戒,防护身之三恶故。(2)口净戒,远离口之四过故。(3)心净戒,永离贪恚诸邪见故。(4)具一切净戒,于天人中最胜妙故。(5)守护菩提心净戒,不乐小智故。(6)守护如来所说净戒,即使是微细罪亦大怖畏故。(7)微密净戒,善拔犯戒之诸众生故。(8)不作一切恶净戒,积集一切诸善法故。(9)远离一切有见净戒,不着于戒故。(10)守护一切众生净戒,出生大悲故。旧译《华严经》卷四十一云(大正9·660a)︰‘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净戒,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戒,则得一切诸佛远离众恶无上净戒。’

(六)菩萨所持的不舍菩提心等十戒︰即(1)不舍菩提心戒,(2)远离二乘地戒,(3)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4)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5)修一切菩萨所学戒,(6)于一切法无所得戒,(7)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8)不着一切如来身戒,(9)思惟一切法离取相戒,(10)诸根律仪戒。

(七)菩萨所持的十重戒︰又称俱密十重戒。依《无畏三藏禅要》所说,即(1)不应退菩提心,(2)不应舍三宝而归依外道,(3)不应毁谤三宝及三乘经典,(4)对甚深大乘经典不通解处不应生疑惑,(5)不可因说法而令已发菩提心之众生生退心、趣向二乘,(6)不可因说法而令未发菩提心者发二乘心,(7)对小乘人及邪见人不应辄说甚深妙法,(8)不发诸邪见等法,(9)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妙戒,(10)于一切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者,皆不应作,不教人作,不见作随喜。

(八)《梵网经》卷下等所说的十重禁戒︰即(1)不杀戒,(2)不盗戒,(3)不淫戒,(4)不妄语,(5)不酤酒,(6)不说过戒,(7)不自赞毁他戒,(8)不悭戒,(9)不嗔戒,(10)不谤三宝戒。

(九)大小乘共通的十善戒︰即(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两舌,(6)不恶口,(7)不绮语,(8)不贪欲,(9)不嗔恚,(10)不邪见。

[参考资料] (一)《沙弥十戒法并威仪》;《沙弥尼离戒文》;《沙弥十戒仪则经》;《大藏法数》五十六。(二)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般涅槃经义记》卷五;《大般涅槃经疏》卷十四;《摩诃止观》卷四(上)。(三)《摩诃止观》卷四(上);《菩萨戒义疏》卷上;《法华玄义》卷三(下);明旷《天台菩萨戒疏》卷上。(四)旧译《华严经》卷十二;《华严经疏》卷二十四;《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一;《法华玄义》卷三(下)。(五)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八;《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疏》卷五十三。(六)新译《华严经》卷五十三;《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七)《大日经疏》卷十七;《大日经义释》卷十三。(八)智顗《菩萨戒义疏》;元晓《菩萨戒本私记》。(九)《正法念处经》卷二;《中阿含经》卷三〈伽弥尼经〉;《杂阿含经》卷二十八、卷三十七;《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菩萨戒】
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其戒相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出家菩萨戒;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优婆塞戒极为甚难。
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
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
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
汝能如是至心归依于三宝不。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
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
若人归依于三宝者。是人则为施诸众生无怖畏已。
若人能施无怖畏者。是人则得优婆塞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汝能如是施诸众生无怖畏不。


[学习解说]:

如果能做到,应当继续对他说:受持优婆塞戒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皈依佛以后,宁可舍弃色身寿命也不可皈依大自在天等外道
皈依法以后,宁可舍弃色身寿命也不要皈依外道经典
皈依僧以后,宁可舍弃色身寿命也不要皈依外道邪师
你能做到至心皈依佛法僧三宝吗

如果能做到,还应当继续对他说:受持优婆塞戒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能一心皈依佛法僧三宝的人,则能对一切众生广行布施,而且心无畏惧
如果能以无畏心布施一切众生,这样的人就能得到优婆塞戒,甚至将成就无上菩提
你能做到以无畏心布施一切众生吗


名词解释:

【大自在天】
(天名)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为摩醯湿伐涅Mahes/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毗舍阇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毗舍阇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于色界。密教以之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自在天现种种之形,有种种之名。韦纽天,那罗延天等是也。提婆涅槃论明二十种外道中。以之为第十五摩醯首罗论师。涅槃经明六师外道中。第五迦罗鸠驮迦旃延之宗计是也。中古以来至于今盛为印度所崇拜之西拔派之西拔神。即为大自在天。以牛或男根为其神体之标帜。其次净居摩醯首罗者,第十地之菩萨,将成佛时在色界之顶,净居天之上,现大自在天子之胜报,以胜妙之天形,绍佛位,行灌顶。入大乘论下曰:“净治第十地,得无量无边禁咒方术能令一切无碍自在作摩醯首罗天子,亦为一切世间依止。问曰:所言摩醯首罗者为同世间摩醯首罗,更有异耶?答曰:是净居自在非世间自在。汝言摩醯首罗者,名字虽同而人非一,有净居摩醯首罗,有毗舍阇摩醯首罗。其净居者,如是菩萨邻于佛地犹如罗谷障。(中略)如皇太子初受职时,以己业力故大宝莲华自然化出,受一切种智位。(中略)坐莲华已,十方世界诸佛放大光明照。此菩萨受灌顶位如转轮圣王长子受王位时。”慧苑音义上曰:“摩醯首罗,正云摩醯湿伐罗,言摩醯者此云大也,湿伐罗者自在也,谓此天王于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也。”唯识述记七末曰:“旧言摩醯首罗,今应言摩醯伊湿伐罗,即大自在也。”智度论二曰:“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俱舍光记七曰:“鲁达罗,此云暴恶,大自在异名。大自在天总有千名,今现行世唯有六十,鲁达罗其一名也。又解涂灰外道说,自在出过三界有三身:一、法身,遍充法界。二、受用身,居住色界上自在天宫,即佛法中说摩醯首罗天,三目八臂,身长万六千逾缮那。三、化身,随形六道种种教化。”十二天供仪轨曰:“伊邪那天,旧云摩醯首罗,唐言大自在天也。”因明大疏上曰:“商羯罗天,是罗醯首罗天,于一切世界有大势力。”提婆涅槃论曰:“外道摩醯首罗论师作如是论,果是那罗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罗一体三分。所谓梵天,那罗延,摩醯首罗。地是依处,地主是摩醯首罗天。于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罗天生。摩醯首罗身者,虚空是头,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粪,一切众生是腹中虫,风是命,火是暖,罪福是业(百论疏引之作日月为眼),是八种是摩醯首罗身。”涅槃经十九曰:“今有大师,名迦罗鸠驮迦旃延。(中略)为诸弟子说如是说,若人杀害一切众生,心无惭愧,终不堕恶。犹如虚空,不受尘水。有惭愧者,即入地狱。犹如大水,润湿于地。一切众生,悉是自在天之所作。自在天喜,众生安乐。自在天嗔,众生苦恼。一切众生若罪若福。乃是自在天之所为作。云何当言人有罪福。”【又】(界名)谓欲界六欲天中之第六他化自在天也。法华经序品曰:“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同文句二曰:“自在即第五,大自在即第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3 09:3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4 10:39 编辑

三、障碍财命增长的五件事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
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
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

一切众生因杀生故。
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秏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罗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
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
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


[学习解说]:

如果能受持,还应当继续对他说:
世间人有五件事能障碍财命的增长
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饮酒

世间一切众生因为杀生的缘故,现世得不到好的色身和好的名声,而且短命
财物也会损耗;眷属分离;被贤圣呵责;没有信用可言;别人犯罪自己会受被牵连,这是现世的果报
命终以后,会堕入地狱遭受饥渴等苦恼,这时寿命反而很长,要在地狱受很多苦,这是来世的果报
如果恶报受完,再次投生人身,将会贫穷短命丑陋,因为恶业的因缘,所有瓜果五谷都会减少,一人殃及一天下的人



若人乐偷。
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秏减眷属分离。他人失物于己生疑。虽亲附人人不见信。常为贤圣之所呵责。是名现在恶业之果。
舍此身已堕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苦恼寿命长远。是名后世恶业之果。
若得人身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受苦心怀愁恼。
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是人恶果殃流万姓。


[学习解说]:

喜欢偷盗的人,同样没有无法得到好的色身和好的名声,而且短命
还会财物损耗,眷属分离,别人丢了东西都会怀疑他,虽然想亲近他人但都不相信他,常常会被圣贤呵斥,这是现世的果报
命终后还将会堕入地狱,面貌丑陋、恶名、饱受饥渴的苦恼,寿命却很长,这些都是来世的果报
如果恶报还尽,再次投生人身将会特别贫穷,财物刚刚得到就会失去,父母兄弟妻子也不喜欢他,身心常常忧愁苦恼
因为他一个人的恶业因缘,牵连所有人都不能得到好的色力,一人的恶果殃及万民


名词解释:

【万姓】
1.万民。




善男子。若复有人乐于妄语。
是人现得恶口恶色。所言虽实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是名现世恶业之报。
舍此身已入于地狱。受大苦楚饥渴热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报。

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说虽实人不信受。见者不乐。
虽说正法人不乐闻。是一恶人因缘力故。外物一切资产减少。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喜欢打妄语
此人现世会得到一个不好的色身和恶口,即使说的都是真话也不会有人相信,众生都憎恨不喜见到他,这些是现世的果报
舍弃这个身体命终之后将会堕入地狱,遭受饥渴热恼等大苦,这些就是后世的果报

如果恶报受完,再次投生人身,口不具足,所说的虽然是实话,但是他人都不信受都不喜欢他
虽然在解说正法,但是有人并不喜欢听,这就是一个恶人的因缘,而能令一切外物资产减少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4 10:3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4 10:43 编辑

(~接续楼上,75楼~76楼用时约3小时)


善男子。若复有人乐饮酒者。
是人现世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慧。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为一切之所呵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饮酒现在恶报。
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果。
若得人身心常狂乱。不能系念思惟善法。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臭烂。


[学习解说]:

善男子,喜欢饮酒的人,现世常常会丢失财物,会常常患病,喜欢与人争斗,恶名远扬,缺少智慧,没有惭愧心,更得不到好的色身,会常常被人呵斥,不被大家接受和喜欢,不能修善法,这些是饮酒的现世恶报

命终之后会堕入地狱,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这是饮酒的后世恶报

如果业报还尽,再次投生人身,常常会身心狂乱,无法专心系念和思惟善法,一切外物资产都会败坏



善男子。若复有人乐为邪淫。
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
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
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


[学习解说]:

善男子,喜欢邪淫的人,既不能保护自己,更不能保护他人
一切众生见到他都不会相信他,这种人常常妄语,常常被各种苦恼包围
心念常常是散乱的,所以无法修习善法,而且常常丢失财物,妻子也会疏远他,寿命也短促,这是邪淫的现世果报

命终之后还会堕入地狱,并且遭受饥渴、长命等无量苦报,这是邪淫的后世恶报

如果业报还尽,再次投生人身,人人都不喜见讨厌他,而且不能和妻子长久在一起,不能随意支配和使用一切外物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4 10:4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4 15:51 编辑

四、得受优婆塞戒的其他条件


善男子。是五恶法。汝今真实能远离不。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事法所不应作。何等为四。
无贪因缘不应虚妄。为嗔恚痴恐怖因缘不应虚妄。是四恶法汝能离不。


[学习解说]:

如果能远离以上五事,还应当继续对他说: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有四事不能做
就是不论遇到任何因缘,比如贪、嗔、痴、还是恐怖的时候,都不能说虚妄的话,这个你能远离吗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五处所所不应游。屠儿淫女酒肆国王旃陀罗舍。如是五处汝能离不。


[学习解说]:

如果能远离以上四事,还应当继续对他说: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有五个地方也要远离
一屠场、二妓院、三酒馆、四国王、五旃陀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家,这五个地方都能远离吗


名词解释:

【旃陀罗】
梵语 caN!d!a^la 之音译。又作旃荼罗、栴荼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居于首陀罗阶级之下位者,乃最下级之种族,彼等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根据摩奴法典所载,旃陀罗系指以首陀罗为父、婆罗门为母之混血种。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大二·六三六上):“或有一人,生卑贱家,或旃陀罗种,或啖人种,或工师种。”(法华经安乐行品、观无量寿经、十诵律卷九)((参见:四姓)1705)p4117 FROM:【佛光大辞典】

【酒肆】
〈书〉酒馆:茶楼~。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五事所不应作。
一者不卖生命。二者不卖刀剑。三者不卖毒药。四者不得沽酒。五者不得压油。如事五事汝能离不。


[学习解说]:

如果能远离以上五个地方,还应当继续对他说: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还有五件事情不能做
一不能贩卖生命;二不能卖刀剑;三不能卖毒药;四不能卖酒;五不能压油,这五件事你能远离吗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三事。所不应为。
一者不作罗网。二者不作蓝染。三者不作酿皮。如是三事汝能离不。


[学习解说]:

如果能远离以上五件事情,还应当继续对他说:
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还有三事不能做:一不能编织网;二不能染布;三不能作酿皮,这三件事情你能远离吗


名词解释:

【酿皮】
酿皮是用面粉浆汁蒸出来的面皮。

【蓝染】
蓝染是一种古老的印染工艺,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工艺中又有蜡缬、绞缬、夹缬等花纹的印染。想制作一件蓝染,要花上至少20年的时间练习,才能出现特有的颜色。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二事所不应为。
一者摴蒱围棋六博。二者种种歌舞伎乐。如是二事汝能离不。


[学习解说]:

如果能远离以上三件事,还应当继续对他说: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还有二件事不能做
一不能参与赌博、下围棋、买彩票等事情;二不能参加歌舞伎乐的场合,这两件事能做到远离吗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种人不应亲近。
一者棋博。二者饮酒三者欺诳。四者喜酤酒。如是四人汝能离不。


[学习解说]:

如果能远离以上二件事,还应当继续对他说: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还要远离四种人
一下棋和赌博的人;二饮酒的人;三喜欢骗人的人;四喜欢卖酒的人,能做到远离这四种人吗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法放逸所不应作。
何等放逸。寒时热时饥时渴时。多食饱时清旦暮时。懅时作时初欲作时。
失时得时怖时喜时。贼难谷贵病苦壮少年衰老时。富时贫时为命求财时。
如是时中不修善法。汝能离不。


[学习解说]:

如果能远离以上四种人,还应当继续对他说: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还要做到不放逸
比如寒时、热时、饥时、渴时、饱时、清晨和傍晚时、恐慌时、作事时、失去时、得到时、害怕时、喜乐时、贼难、谷贵、病苦、壮年和少年以及衰老时、富有时、贫穷时、为了存活求财时

这些时候都要做到不放逸,应当借境修行,你能做到吗


名词解释:

【懅】
惶恐,恐慌。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5 10:3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6 16:17 编辑

(~接续楼上,77楼用时约3小时)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
一分应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博。留余一分藏积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


[学习解说]:

如果能远离放逸,还应当继续对他说: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要先学习世间的事情
要学习并通达如法(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求财
如果获得了财物,应当分成四份:一份供养父母、自己、妻子、眷属;两份用作合理经营;最有一份存起来备用,这四件事情你能做到吗


名词解释:

【如法】
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
 于密教之修法中,不少冠有“如法”一语者。例如:(一)如法爱染法,又作大爱染法。为日本东密安置如意宝珠而行之秘法。(二)如法佛眼法,乃以佛眼尊为本尊之修法。佛眼尊,指能生诸佛般若毕竟空之智的佛母。(三)如法北斗法,乃以北斗星为本尊之修法。北斗星,为诸星宿中最胜者。此外,尚有“如法尊胜法”、“如法尊星法”等。(无量寿经卷下、维摩经方便品、瑜只经)p2365 FROM:【佛光大辞典】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
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
如是四处不应寄付。汝能离不。


[学习解说]:

如果能做到以上四事,还应当继续对他说:善男子,财物不要寄存四处
一不能放在老人手里;二不能放在远方;三不能交给恶人手里;四不能交给有大势力的人
以上这四事,你能做到吗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恶人常应离之。
一者乐说他过。二者乐说邪见。三者口软心恶。四者少作多说。是四恶人汝能离不。


[学习解说]:

如果能做到以上四事,还应当继续对他说: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有四种恶人要远离
一喜欢说他人过失的人;二喜欢说邪见的人;三口软心恶的人;四做的少说的多的人,这四种人你能远离吗



若言能者。应令是人满六月日。亲近承事出家智者。
智者复应至心观其身四威仪。若知是人能如教作。过六月已。和合众僧满二十人作白羯磨。
大德僧听。是某甲今于僧中乞受优婆塞戒。已满六月中净四威仪。至心受持净庄严地。是人丈夫具男子身。

若僧听者。僧皆默然。不听者说。僧若听者。智者复应作如是言。
善男子。谛听谛听。僧已和合听汝受持优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
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命终当堕三恶道中。


[学习解说]:

如果能远离以上四种人,应当让他在六个月内亲近出家师父
师父应当仔细观察他的四威仪(亦即须谨慎日常的起居动作,以保持严肃和庄重。四威仪者:行、住、坐、卧)
如果观察此人能够如法而行,经过六个月后,要集合僧众,数量还要满足二十人,为他传戒
然后说明某某在僧团中祈求受持优婆塞戒,已经满足六个月,而且四威仪清净,此人是丈夫,具有男子身


名词解释:

【丈夫】
梵语 purus!a。音译补卢沙、富楼沙、浮溜沙、布路沙。又译作士夫。指成年男子,或诸根圆具之男子。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二谓,人中之最胜者为丈夫。华严经探玄记卷八援引涅槃经,举出丈夫之义有四,即:自正、正他、能随问答、善解因缘义。另如瑜伽师地论亦载有丈夫之七义,为:长寿久住、妙色端严、无病少恼、非仆非女非半择迦、智慧猛利、发言威肃、有大宗业。小乘之七圣称七丈夫或七士夫。佛身所具之三十二相,即称大丈夫相,或大人相。又佛乃人中之雄,故亦称大丈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p714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威仪】
是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的仪则,亦即须谨慎日常的起居动作,以保持严肃和庄重。四威仪者:行、住、坐、卧。要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羯磨】
梵语 karman,巴利语 kamma。<一>意译作“业”。意指所作、事、办事、办事作法、行为等。含有善恶、苦乐果报之意味,亦即与因果关系相结合之一种持续不断之作用力。业,原系流行于印度社会之一般性观念,对印度思想影响颇大,后为佛教基本教义之一,即是一切万有基于因果之法而生。依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三,业之定义有二说:其一,以作用、任持七众法式、能分别爱与非爱之果等三义为业;其二,以作用(即语业),行动(即身业)、造作(即意业)等三义为业。
 业之种类虽多,不外呼身业、语业、意业三者,中阿含经卷三以意业最重,藉此标示佛教之动机论。此外,引一生果报(或生人界,或生畜生界等)之业,称为引业;若生于人界,个体之间复以不同方式(如男女、贵贱、贤愚、美丑等)完成,是为满业。是故,引业能引总报,满业则圆满别报。其他,如山河、大地之器世间,为诸生物共通之果报,称为共业;各生物之间复有不同之果报,即称不共业。又以受报时限之不同,业亦可分为顺现法受业(于现身受报)、顺次生受业(于次生受报)、顺后次受业(于次生以后受报)、不定业等。
 由业之观念所产生之轮回思想,主要在强调人类对未来应有之努力,然因此反缘生一宿业之说(即前世之业招后世之报),此一宿命论已与业之原始意义相悖。((参见:业)5494)
 <二>于受戒、忏悔、结界等有关戒律行事之场合,意指生善灭恶之作法。受戒之际,受戒者因羯磨而得戒体。羯磨之内容包含法(羯磨之作法)、事(有关羯磨之所有事实)、人(与羯磨有关之人)、界(行羯磨之场所)等四者,一般称为羯磨四法,分别言之:(一)法,分为心念法、对首法、众僧法三种。(1)心念法,乃自己独自心想口念之法,适用于忏悔微小罪障之情况。又分三种:1.但心念法,即本来之心念法,不须对人,唯得自说,如忏轻微之突吉罗罪。共有三种。2.对首心念,本为对首之法,但因界内无人,而以心念秉法。共有七种,如说净、受药等事。3.众法心念,本为众僧法,但因界内无人,故以心念秉法。共有四种,如说戒、自恣等事。(2)对首法,系面对同法者二三人申白之法,适用于受三衣或一钵为自己所有物之情况。又分两种:1.但对首法,为当分之对首法,界中虽有多僧,仅须对首于一人乃至三人即可。共有二十九种,如受三衣、舍受钵等事。2.众法对首,本为众僧法,以界中无人而开对首。有四种,与众法心念相同。(3)众僧法,即指向四人以上(即僧伽)申白之法,适用于布萨、自恣或受戒等重要行事之情况,为灭罪生善其力最强者。又分三种:1.单白法,又称白羯磨,即一度告知僧众,经常施于惯例、事关轻微或已有严格规定不得提出异议等情况。共有三十九种,如说戒、行钵、剃发等事。2.白二法,又称白二羯磨,即一度告知(一白)僧众、一度问其可否(一羯磨),经常用于结界等场合。共有五十七种,如离衣、受日等事。3.白四法,又作一白三羯磨,即一度告知僧众(一白),三度问可否(三羯磨),经常用于受具足戒或忏悔重罪(如僧残罪等)之情况。此外,授具足戒之际,授白四羯磨作法者,称为羯磨师(羯磨阿阇梨)。依事而计,以上所举加以比丘之二法,羯磨合计一百八十三法(一说一百八十四法),但一般以百一羯磨称之,盖以“百”表示满、众之数,意指各一法皆包含一羯磨。但依十诵律所传者,实际仅有百一羯磨。
 (二)事,分为有情事、非情事、二合事等三种。有情事指有关有情(即众生)之事,如突吉罗罪之责心悔乃至波逸提、四提舍尼、偷兰遮等之忏悔;非情事指有关三衣一钵等无生物之事,如三衣之分别法、铁钵之守持法等;若合以上两方之事,是为二合事,如药守持法,药本身为非情事,病患则为有情事,即是二合事。所谓一百八十三法之事,皆不出于此三者。
 (三)人,分为一人、二三人、僧人(四人以上)。大凡“法”系随人而分别其体。即上述所说之“心念法”为一人之法。于“界”无人时,方成此法。若有一人,即名“非法别众”。对首法系二人面对,共同秉法。又有边人则要问之,如三十舍忏必须问于边人,九十单堕虽“但对”亦无妨;此即二三人之法。“众法”系四人以上方秉法,此即“僧人”之法。界中有比丘则以全数聚集为法。若有一人未参加,则形成“非法别众”。
 (四)界,即指进行羯磨之场所。有自然界、作法摄僧界之别。自然界即指自然成为僧众住处之境界,如寺院等;以非特意划定、布置而成,故又称不作法界。对首、心念之二法及一人、二三人众中之杂法、四人之自恣法等,皆可在自然界进行。作法界系指局限于一定之境域而施行结界法之三小界、三大界及戒场。小界系同一界内有不同意之人,或对法有呵难者时,另外结界而举行受戒、自恣、说戒者。若为一时之方便而结界者,则于法事完了即解除。如四分律卷三十五所说“结已即解,非久住之法”即为其意。大界系僧众常行之所,指人法二同之界,普通以一二○里为定量(下品)。戒场原系为恐因常常集合僧众而引生困恼,故允许结之,用以行受戒、忏悔等法;但在说戒及自恣之时,则不得行之。(毗尼母论卷八、四分律卷三十三、卷三十九、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菩萨戒羯磨文、僧羯磨卷上、关中近出尼二种坛文夏坐杂十二事并杂事共卷前中后三记(出三藏记集卷十一所收)、受菩萨戒仪、菩萨戒义疏卷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卷上二、卷上三、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之五、卷上二之一、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卷一、玄应音义卷十四)
 <三>在密教中,指如来之作业或诸尊之威仪事业,故有羯磨曼荼罗、羯磨部等语。此外,亦可作为“羯磨金刚”之略称。((参见:羯磨金刚)6140)p6137 FROM:【佛光大辞典】




若僧听者。僧皆默然。不听者说。
僧若听者。智者复应作如是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僧已和合听汝受持优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
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命终当堕三恶道中。


[学习解说]:

如果僧众许可,默然就行;如果僧众不许可,可以说出来
如果僧众都一致许可,应当继续对他说:善男子,你要仔细听,众僧已经许可你受持优婆塞戒,此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如果能成就优婆塞戒,将来能获得须陀洹果(声闻乘四圣位中正果初位之位)乃至阿那含果(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得阿那含果报之位名)
反之,如果破戒命终之后将会堕入三恶道中


名词解释:

【须陀洹果】
(术语)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对于前之向位而称为须陀洹果。声闻乘四圣位中正果初位之位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那含果】
(术语)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得阿那含果报之位名。无量寿经下曰:“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优婆塞戒。不可思议。
何以故。受是戒已虽受五欲。而不能障须陀洹果至阿那含果。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汝能怜愍诸众生故受是戒不。若言能受。
尔时智者次应为说三归依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受三归已名优婆塞。


[学习解说]:

善男子,优婆塞戒不可思议
为什么这么呢,因为受持优婆塞戒以后,虽然在家接触五欲(色、声、香、味、触,和财欲、色欲、名欲、饮食欲、睡眠欲),但却不能障碍我们证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所以叫做不可思议

你能受持优婆塞戒吗,如果回答能受持
这时还应当为他三皈依,受持三皈依以后才叫做优婆塞


名词解释:

【五欲】
1、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的心,故名五欲。
2、财欲、色欲、名欲、饮食欲、睡眠欲。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6 10:1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7 10:26 编辑

(~接续楼上,78楼用时约3小时)

五、已受优婆塞戒者还应受持六重法

尔时智者复应语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如来正觉说优婆塞戒。
或有一分。或有半分。或有无分。或有多分。或有满分。

若优婆塞受三归已。不受五戒名优婆塞。
若受三归受持一戒。是名一分。
受三归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
若受三归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无分。
若受三归受持三四戒。是名多分。
若受三归受持五戒。是名满分。


[学习解说]:

这时,还应当对他说:善男子,谛听谛听(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如来演说优婆塞戒
优婆塞戒或有一分,或有半分,或者无分,或者多分,或有满分

如果在三皈依后,有受持一戒者,叫做一分
如果在三皈依后,有受持二戒者,叫做少分
如果在三皈依后,有受持二戒,又破坏一戒者,叫做无分
如果在三皈依后,有受持三戒四戒者,叫做多分
如果在三皈依后,有受持五戒者,叫做满分


名词解释:

【五戒】
(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参见: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谛听】
谓闻他人读诵解说一切经法,深生爱乐,而专心审听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谛听】
梵语 s/ravaN!a。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长阿含经卷二、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付嘱品、显扬圣教论卷二)p6296FROM:【佛光大辞典】

【正觉】
<一>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p2005   FROM:【佛光大辞典】



汝今欲作一分优婆塞作满分耶。若随意说。尔时智者当随意授。
既授戒已。复作是言。优婆塞者有六重法。

善男子。优婆塞受持戒已虽为天女乃至蚁子悉不应杀。
若受戒已。若口教杀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
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二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三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四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过罪。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五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六重。


[学习解说]:

你想获得一分优婆塞戒?还是想获得满分优婆塞戒?
如果对方随意回答,那就随意为他受戒,受戒以后还要对他说优婆塞者有六重法(六重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虚说、不邪淫、不说四众过、不酤酒)

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以后,甚至连蚊子都不能杀害
受持优婆塞戒以后,如果口中教导他人杀生或自己杀生,就会失去优婆塞戒
此人无法获得暖法(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更何况是获得须陀洹至阿那含果
因此杀生者是破戒优婆塞,是臭优婆塞,恶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这是第一重法

受持优婆塞戒者,即使为了维护身命也不能偷盗一分钱
如果破戒,此人就会失去优婆塞戒,此人无法获得暖法(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更何况是获得须陀洹至阿那含果
因此偷盗者是破戒优婆塞,是臭优婆塞,恶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这是第二重法

受持优婆塞戒者,即使为了维护身命也不能打妄语
如果破戒,此人就会失去优婆塞戒,此人无法获得暖法(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更何况是获得须陀洹至阿那含果
因此妄语者是破戒优婆塞,是臭优婆塞,恶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这是第三重法

受持优婆塞戒者,即使为了维护身命也不能邪淫
如果破戒,此人就会失去优婆塞戒,此人无法获得暖法(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更何况是获得须陀洹至阿那含果
因此邪淫者是破戒优婆塞,是臭优婆塞,恶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这是第四重法

受持优婆塞戒者,即使为了维护身命也不能到处宣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的过失
如果破戒,此人就会失去优婆塞戒,此人无法获得暖法(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更何况是获得须陀洹至阿那含果
因此宣讲四众过失者是破戒优婆塞,是臭优婆塞,恶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这是第五重法

受持优婆塞戒者,即使为了维护身命也不能卖酒
如果破戒,此人就会失去优婆塞戒,此人无法获得暖法(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更何况是获得须陀洹至阿那含果
因此卖酒者是破戒优婆塞,是臭优婆塞,恶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这是第六重法


名词解释:

【旃陀罗】
梵语 caN!d!a^la 之音译。又作旃荼罗、栴荼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居于首陀罗阶级之下位者,乃最下级之种族,彼等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根据摩奴法典所载,旃陀罗系指以首陀罗为父、婆罗门为母之混血种。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大二·六三六上):“或有一人,生卑贱家,或旃陀罗种,或啖人种,或工师种。”(法华经安乐行品、观无量寿经、十诵律卷九)((参见:四姓)1705)p4117 FROM:【佛光大辞典】

【暖法】
四善根之初位。即对于见道四加行位之第一位,既经了知总别之念处,而自此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位。盖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三(大四一·九四三下):“此法如暖,立暖法名;圣道如火,能烧惑薪,望火前相,故名为暖。”p5518 FROM:【佛光大辞典】

【暖法】
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俱舍论颂疏说:“此法如暖,立暖法名;圣道如火,能烧惑薪,圣火前相,故名为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优婆塞戒经】
梵名 Upa^saka-s/i^la-su^tra。凡七卷,或五卷、六卷、十卷。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北凉昙无谶译(426)。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现唯存汉译本。系善生长者为大乘在家信者(优婆塞)说三归五戒等。乃由长阿含及中阿含中之善生经(六方礼经),敷演成为一部大乘经典。
 本经分二十八品,说明菩萨之发心、立愿、修学、持戒、精进、禅定、智慧等。特别在受持品中,除说明在家菩萨应受五戒之外,更提出六重、二十八失意等,通于梵网经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之大乘独有之戒法。六重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虚说、不邪淫、不说四众过、不酤酒。二十八失意即包含有关不供养师长、饮酒、不看护病患等条文。经中除引用法华、大城、智印、鹿子等经外,并述及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所说之生因了因说,更举出昙无德、弥沙塞、萨婆多等部派之名,故在经典成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以本经阐说大乘戒,因此特别受我国重视。(出三藏记集卷二、卷九、开元释教录卷四、大乘戒经之研究(大野法道))p6409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则能获得如是戒果。
善男子。优婆塞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边界。遮不善法为善法律。
即是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发是心尚得如是无量利益。况复一心受持不毁。


[学习解说]: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以后还能至心受持不毁犯戒律者,能获得优婆塞戒的殊胜果报
善男子,优婆塞戒被称为璎珞,也叫做庄严
优婆塞戒是无上妙宝之藏,是大寂静处(谓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为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是甘露味(亦以甘露比喻佛法之法味与妙味长养众生之身心),能生一切善法,发心受持此戒能得无量利益,更何况是一心受持不犯戒?!


名词解释:

【甘露】
<一>梵语 amr!ta,巴利语 amata。音译阿密哩多、阿蜜栗多。意译作不死、不死液、天酒。即不死之神药,天上之灵酒。吠陀中谓苏摩酒为诸神常饮之物,饮之可不老不死,其味甘之如蜜,故称甘露。亦以甘露比喻佛法之法味与妙味长养众生之身心。密教则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为不死甘露。注维摩经卷七(大三八·三九五上):“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中略)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食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金光明经文句卷五、大日经疏卷十三、大日经疏演奥钞卷十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二)
 <二>阿弥陀佛三名(无量寿、无量光、甘露)之一。密教称阿弥陀佛为甘露王。((参见:甘露王如来)2053)p2052 FROM:【佛光大辞典】

【大寂静乐】
谓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为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大善地法】
p0241俱舍论四卷四页云:已说十大地法;大善法地,名大善地。此中若法,大善地所有;名大善地法。谓法、恒于诸善心有。彼法是何?颂曰:信及不放逸,轻安舍惭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论曰:如是诸法,唯遍善心。此中信者:令心澄净。有说:于谛实业果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不放逸者:修诸善法,离诸不善法。复何名修?谓此于善,专注为性。余部经中,有如是释:能守护心,名不放逸。轻安者:谓心堪任性。岂无经亦说有身轻安耶?虽非无说;此如身受,应知亦尔。如何可立此为觉支?应知此中身轻安者,身堪任性。复如何说此为觉支?能顺觉支,故无有失。以身轻安,能引觉支心轻安故。于余亦见有是说耶?有如经说:喜、及顺喜法,名喜觉支。嗔、及嗔因缘,名嗔恚盖。正见,正思惟,正勤,名慧蕴。思惟及勤,虽非慧性;随顺慧故,亦得慧名。故身轻安,顺觉支故;得名无失。心平等性,无警觉性,说名为舍。如何可说于一心中,有警觉性,无警觉性,作意与舍,二相应起?岂不前说诸心心所,其相微细,难可了知。有虽难了,由审推度,而复可知。此最难知。谓相违背而不乖反。此有警觉;于余则无。二既悬殊;有何乖反。若尔;不应同缘一境。或应一切皆互相应。如是种类所余诸法,此中应求如彼理趣。今于此中,应知亦尔。惭愧二种,如后当释。二根者:谓无贪无嗔。无痴善根,慧为性故。前已说在大地法中,不重说为大善地法。言不害者,谓无损恼。勤、谓令心勇悍为性。
二解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八页云:大善地法,有十种。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轻安。八、舍。九、不放逸。十、不害。若法、唯在一切善心中可得;名大善地法。谓若有漏,若无漏,若生得善,若加行善,若三界系,若不系,若学,若无学,若非学非无学,若在意地,若五识身,一切善心皆可得故;名大善地法。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6 16:2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7 10:26 编辑

六、已受优婆塞戒者还应受持二十八失意法

善男子。如佛说言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污恶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分与空遣还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诸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学习解说]:

善男子,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果不能供养父母和师长,将得失意罪
优婆塞不要生起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果迷恋喝酒,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果不能看望和关心病苦的人,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果见到起到乞讨者不能布施的话,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果见到比丘、比丘尼、或有德望的比丘、以及在家居士,不能恭敬迎接和礼拜问讯的话,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果比丘、比丘尼和在家居士破戒而心生骄慢,认为自己胜过他们,他们不如自己的话,将获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名词解释:

【优婆塞戒经(梵Upa^saka-s/i^la-su^tra,藏Dge-bsn~en-gyi tshul-khrims-kyi-mdo)】

七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系佛为善生长者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的经典。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全经内容分集会、发菩提心、悲、解脱等二十八品。其中,〈受戒品〉为本经的重心。其中,除提出在家菩萨应受的五戒外,更提出六重、二十八失意等大乘独有的戒条。‘六重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虚说、不邪淫、不说四众过、不酤酒;‘二十八失意’则包含不供养师长、饮酒、不照顾病人等条文。此外,亦说及八斋戒与十善戒。

此经系以《中阿含经》卷三十三之《善生经》为基础所推衍、发展而成。与《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及《善生子经》、《尸迦罗越六方礼经》,皆述及六方供养及在家信徒之持戒生活。

本经与《善戒经》(一卷)亦有若干相似之处。《善戒经》揭示出家众之八重四十二犯,本经则叙述在家信徒之六重二十八失意罪。二经之相通处,另有︰关于‘出家八重’及‘在家六重’之语、名字与实义菩萨的区分。此外,在四十二犯与二十八失意罪中也有相同律条。

经中引用的经典,有《法华经》、《大城经》、《智印经》(〈悲品〉)、《鹿子经》(〈五戒品〉)等。〈悲品〉中并提及与大乘《涅槃经》有关的生因了因说,〈业品〉又举出昙无德部、弥沙塞部、萨婆多部有关五逆罪的异说。凡此在经典成立史上皆具有重要的意义。又,此经对于后来的经典颇有影响,如《仁王经》〈受持品〉中有六重八轻之言,《梵网经》的十重禁戒也可能是《善戒》之八重与此经六重的糅合。

◎附︰太虚〈优婆塞戒经在佛法中之位置〉(摘录自《优婆塞戒经讲录》卷首)

甲、五乘共法与大乘不共法︰佛法可分三类︰(1)五乘共法,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共法;此五乘共法中,人天善法为出世三乘之基础。(2)三乘共法,同为了脱生死超出轮转之法,即声闻之四谛,缘觉之十二因缘。(3)大乘不共法,即发菩提心、广度众生、修学六度万行成佛之法。此经在三大类中,以名优婆塞戒故,可为五乘共法;以明发菩提心、修学六度、广度众生故,又可为大乘不共法。所以此经可谓为五乘共法与大乘不共法;因之受持此经之戒者,即为菩萨优婆塞。

乙、在境行果中特重在行︰此经在佛法境、行、果中,以说明何者为主?佛经凡说明诸法性相者,为境;说明持戒、修六度行者,为行;说明佛果福智庄严功德者,为果。诸经中,有特重明境者,有特重明行或果者,有兼重若二若三者。此经重在说明受持戒行,故于境、行、果中为特重在行之经。

丙、优婆塞戒中心之佛法︰以此经在明优婆塞戒,所以为优婆塞戒为中心之佛法。优婆二字为译音,译意有翻为清信者,有翻为近事者,有翻为善宿者;总而言之,可谓清净正信近事佛法之弟子。塞字,亦为译音,意指男性。在家弟子有男性,有女性,此经因为男弟子善生所问起而说,故题为优婆塞戒经。论其性质,亦可题为优婆夷戒经;夷者,女性也,以优婆戒男女无分别故。此经所明佛法,关涉佛所证所说之一切法;但以优婆塞戒为中心,故应以之为线索而贯通之也。由此点观之,自〈发菩提心〉至〈受戒品〉,为明由能优婆塞戒之人而受戒;自〈净戒品〉至〈般若波罗密品〉,为明受优婆塞戒人所应修之行,故名之曰优婆塞戒经。

丁、在家菩萨中心之佛法︰《优婆塞戒经》,最好题为《在家菩萨经》。盖〈观集会品〉所明︰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阿罗汉、辟支佛等果。又每品末,皆谓︰在家之人发菩提心,种种之难于出家人。是此经虽贯通于一切佛法靡不穷尽,然究以在家菩萨为其中心。而其赞叹在家之人发菩提心,从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诸天,皆大惊喜,尊得人天之师。又以出家之人不事生产,受人天供养,于布施波罗密反难圆满;故此经乃特为在家菩萨之所宗也。
[参考资料] 大野法道《大乘戒经の研究》。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卧具床座。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学习解说]: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果每月当中不能在六日中受持八关斋戒供养三宝,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果不能前去四十里内讲法处听法,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果使用寺院中的僧物,如卧具、床坐,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果怀疑水中有虫却依然饮用的话,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名词解释:

【招提】
四方的意思,如四方之僧为招提僧,四方僧之施物为招提僧物,四方僧的住处为招提住处。魏太武造寺,以招提名之,由是招提便成为寺院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崄难之处无伴独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独宿尼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畜猫狸。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学习解说]:

已受优婆塞戒者,如果独自去艰险或危险的地方,不找同伴同行的话,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优婆塞戒者,如果独自留在比丘尼的寺院居住,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优婆塞戒者,不要为了财命去打骂奴婢僮仆和外人,否则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优婆塞戒者,不要用剩菜剩饭供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否则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名词解释:

【尼寺】
比丘尼所住之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畜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储畜僧伽梨衣钵盂锡杖。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身命须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稼处。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学习解说]:

已受优婆塞戒者,如果畜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生,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优婆塞戒者,如果没有储畜僧伽梨衣(三衣中僧伽梨衣最大,故云大衣)、钵盂、锡杖,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优婆塞戒者为了维持身命需要耕作,如果灌溉庄稼的水不是净水,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优婆塞戒者为了维持身命做了生意,价格不许改来改去,也不可以缺斤少两,否则将得失意罪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名词解释:

【大衣】
(衣服)三衣中僧伽梨衣最大,故云大衣。九条以上为大衣,有三品。释氏要览上曰:“萨婆多论云:僧伽梨有三品,自九条十一条十三条名下品衣,皆两长一短作。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名中品衣皆三长一短作。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名上品衣皆四长一短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锡杖】
梵语 khakkhara,或 khakharaka。音译为隙弃罗、吃弃罗。又作声杖、有声杖、智杖、德杖、鸣杖、金锡。略称杖。比丘十八物之一。即比丘行于道路时,应当携带之道具。原用于驱赶毒蛇、害虫等,或乞食之时,振动锡杖,使人远闻即知。于后世则成为法器之一。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列举持锡杖之因由(大二四·九一九中):“一者为蛇虫故,二者为年老故,三者为分卫故。”四分律卷五十二亦载听任老比丘持杖。由上引得知,锡杖之设立,非仅为驱遣害虫等,亦为行乞时用以警觉者,或特为年老者扶身之用。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列举持锡杖有二十五种限制,如见佛像时,不得使杖头有声,乃至不得以杖指人,或画地作字等。可见其用法之严。
 锡杖由锡、木柄、錞(又作镦、鐏,即矛戟等兵器柄下之铜套)三部分组成。锡是杖头,成塔婆形,附有大环,亦悬数个小环,摇动时,则发“锡锡”之声,故锡杖又称有声杖。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四(大二四·三七五上):“杖头安环,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又向来相传北印度那揭罗曷国存有佛陀所持之锡杖,如洛阳伽蓝记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二等所说。
 此外,大日经疏卷六所载阿阇梨所传曼荼罗图位中,释迦院列有如来锡杖菩萨,乃将如来所持之物具,予以拟人化。又千手观音四十手中,有一手持锡杖,称为锡杖手。八臂不空罥索菩萨及地藏菩萨等亦持此物。
 锡杖在我国,自古即有,如续高僧传卷十六载,北齐僧稠诣怀州西王屋山修禅时,闻两虎斗争,其咆哮响震岩穴,因以锡杖中止彼等之斗。同书又载,隋代昙询于山中行,正值二虎相斗,乃持锡杖驱散之。故古来称之为解虎锡。
 又僧人行路必持锡杖,往诣诸方,故称为飞锡、巡锡。在一处止住,称为留锡、挂锡。景德传灯录卷八之五台隐峰禅师邓氏条载,隐峰于唐元和年中(806~820),登五台山,路经淮西,时官贼交锋,不决胜负,师乃欲解其患,掷锡空中,飞身而过,两军将士仰观,斗心顿息。此即有名之飞锡故事。
 日本天台及真言等宗,于法会时,用短柄锡杖,振之以唱梵呗,其呗亦称锡杖,为四法要之一。此有九条、三条之别。九条有赞颂九节,又称长锡杖。三条即于赞颂九条之中,诵初二条与最后一条,亦单称锡杖。
 又世传“得道梯橙锡杖经”一卷,专说锡杖之由来,且卷末附录持锡杖法二十五事。此经于东晋传入,文句杂沓,而可疑处甚多。四分戒本如释卷十一,即以此经为伪经。(十诵律卷五十六、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十、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释氏要览卷中、卷下、翻译名义集卷十八、敕修百丈清规卷下大众章)p6324 FROM:【佛光大辞典】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苽菜茹。不先奉献供养三宝。先自受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学习解说]:

已受优婆塞戒者,如果在不正当的场合和不正当的时间行欲,将得失意罪
所以已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生起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优婆塞戒者不可以偷税漏税,否则将得失意罪
所以已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生起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优婆塞戒者,如果触犯国家法律制度,将得失意罪
所以已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优婆塞戒者,如果收获了瓜果蔬菜五谷等食物,不知道要先供养三宝,而是自己先享用的话,将得失意罪
所以已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名词解释:

【菩萨戒】

 (经名)大乘菩萨僧之戒律也,总名三聚净戒,别有二途,一梵网为宗之说,二瑜伽禀承之说。梵网为宗之说受戒之作法出于梵网经律藏品,其戒相为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是三聚戒中之摄律仪戒也。瑜伽禀承之说出于善戒经,彼经为佛初成道之说,补处之弥勒亲闻之,瑜伽论之菩萨地品也,依此说则摄律仪戒与声闻地之所说相同,与小乘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亦同。但为菩萨利他摄诸善法饶益一切众生为菩萨戒。即三聚中之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故戒相所说不一定,瑜伽论持地论各有不同。

        菩 萨 重 戒 戒 目 表
┌────────────┬──────────────┐
│  梵网经戒本          │         菩萨优婆塞经戒本      │
├────────────┼──────────────┤
│ 条数  戒目                  │        条数  戒目            │
│ 1  杀戒                  │       1  杀戒           │
│ 2  盗戒                  │       2  盗戒            │
│ 3  淫戒                  │       3  大妄语戒        │
│ 4  妄语戒                  │       4  邪淫戒          │
│ 5  酤酒戒                  │       5  酤酒戒          │
│ 6  说四众过戒       │       6  说四众过戒      │
│ 7  自赞毁他戒       │                                │
│ 8  故悭戒           │                            │
│ 9  故嗔戒           │                            │
│ 10 谤三宝戒           │                            │
└────────────┸──────────────┘


       菩  萨  轻  戒  戒  目  
┏────────────┬────────────────┐
│    梵网经戒本      │         菩萨优婆塞经戒本       │
├────────────┼────────────────┤
│  条数  戒目          │                条数  戒目        │
│ 1  轻慢师长戒          │        1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       │
│ 2  饮酒戒                  │        2  耽乐饮酒戒             │
│ 3  食肉戒                  │        3  不瞻病苦戒             │
│ 4  食五辛戒          │        4  见乞不与戒             │
│ 5  不举教忏戒       │        5  不承迎礼拜尊长戒       │
│ 6  不敬请法戒       │        6  见他毁戒心生憍慢       │
│ 7  不听经律戒       │        7  不持六斋戒             │
│ 8  背正向邪戒       │        8  不往听法戒             │
│ 9  不瞻病苦戒       │        9  受僧用物戒             │
│ 10 畜诸杀具戒        │        10 饮有虫水戒              │
│ 11 通国入军戒        │        11 险难独行戒              │
│ 12 伤慈贩卖戒        │        12 独宿尼寺戒              │
│ 13 无根谤人戒        │        13 为财打人戒              │
│ 14 放火损烧戒        │        14 以残食施众戒            │
│ 15 法化违宗戒        │        15 畜猫狸戒                │
│ 16 惜法规利戒        │        16 畜兽不净施戒           │
│ 17 依官强乞戒        │        17 不畜三衣钵杖戒          │
│ 18 无知为师戒        │        18 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    │
│ 19 斗谤欺贤戒        │        19 贩卖斗秤不平戒          │
│ 20 不能救生戒        │        20 非处非时行欲戒          │
│ 21 无慈酬怨戒        │        21 商贾不输官税戒          │
│ 22 慢人轻法戒        │        22 犯国制戒                │
│ 23 轻新求学戒        │        23 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      │
│ 24 背大向小戒        │        24 僧不听辄自说法戒        │
│ 25 为主失仪戒        │        25 在五众前行戒            │
│ 26 待宾乖式戒        │        26 僧食不公分戒            │
│ 27 受别请戒          │    27 养蚕戒                  │
│ 28 故别请僧戒        │        28 行路见病舍去戒          │
│ 29 恶伎损生戒        │                                │
│ 30 违禁行非戒        │                                │
│ 31 见厄不救戒        │                                │
│ 32 畜作非法戒        │                                │
│ 33 观听作恶戒        │                                │
│ 34 坚持守心戒        │                                │
│ 35 不发大愿戒        │                                │
│ 36 不自作誓戒        │                                │
│ 37 故入难处戒        │                                │
│ 38 众坐乖仪戒        │                                │
│ 39 应讲不讲戒        │                                │
│ 40 受戒非仪戒        │                                │
│ 41 无德诈师戒        │                                │
│ 42 非处说戒戒        │                                │
│ 43 故毁禁戒戒        │                                │
│ 44 不敬经律戒        │                                │
│ 45 不化众生戒        │                                │
│ 46 说法乖仪戒        │                                │
│ 47 非法立制戒        │                                │
│ 48 自坏内法戒        │                                │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7 10:27
(~接续楼上,80楼~81楼用时约2小时50分钟)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若不听。说法赞叹辄自作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诸比丘前沙弥前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中赋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养蚕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住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学习解说]: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果不听出家僧的劝导,总以为自己胜过他们,将会获得失意罪
所以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走路时应当礼让比丘,走在比丘后面,否则将获得失意罪
所以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应当以公正平等的心分配食物,否则将会获得失意罪
所以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不可以养蚕,否则将会获得失意罪
所以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果在路上遇到病患,却舍他而去不能上前瞻视,此人将获得失意罪
所以已经受持优婆塞戒者,不要有这种破戒堕落的恶业因缘,这也是修行不清净的表现



善男子。若优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
是人名为优婆塞中分陀利花。优婆塞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中清净莲花。优婆塞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中丈夫之人。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优婆塞能至心能受持此戒
此人则被称为优婆塞中分陀利花,优婆塞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中清净莲花,优婆塞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中丈夫之人


名词解释:

【分陀利】
(植物)Pun!d!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西土之莲,有青黄赤白四种。又随未敷,开,落之三时而异名(莲华部详说之),分陀利为白莲华之正开敷者,又此华最大,花瓣数百,一名百叶华,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即此白莲华,八叶之分陀利华也。又此华多出于阿耨达池,人间无有,故称为人中好华,希有华等。玄应音义三曰:“分陀利,又作芬,此云白莲华。”慧苑音义上曰:“芬陀利,此云白莲华。亦曰百叶花也。”慧琳音义三曰:“奔荼利迦,古云芬陀利,正音本拏哩迦花,唐云白莲花,其色如雪如银,光夺人目,其香亦大,多出彼池(无热),人间无有。”华严疏钞八曰:“芬陀利者即白莲华,亦是正敷荣时也。”大日经疏十五曰:“分陀利迦,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观经散善义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优婆塞。
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称为比丘,在家菩萨称为优婆塞
出家菩萨受持出家戒并不困难,在家菩萨受持在家戒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和障碍的缘故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7 10:2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7 10:29 编辑

净戒品第十五

一、已受优婆塞戒者,如何让戒行清净


善生言。世尊。有人受持如是戒已。云何当令是戒净耶。
佛言。善男子。有三法能净是戒。一者信佛法僧。二者深信因果。三者解心。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有人受持优婆塞戒后,如何让持戒获得清净?

佛说:善男子,有三种法能令持戒清净:一信佛法僧;二深信因果;三解心



复有四法。一者慈心。二者悲心。三者无贪心。四者未有恩处先以恩加。

复有五法。一者先于怨所以善益之。二者见怖懅者能为救护。三者求者未索先开心与。四者凡所施处平等无二。五者普慈一切不依因缘。


[学习解说]:

另外还有四法:一慈心;二悲心;三无贪心;四先以恩德施加没有恩的人

又有五法:一先以善事利益曾经有过怨结的人;二见到恐怖害怕的人能发心救护;三先开解众生心;四平等布施一切众生;五能以慈心平等利益一切众生



复有四法。一者终不自轻言我不能得菩提果。二者趣菩提时其心坚固。三者精进勤修一切善法。四者造作大事心不疲悔。

复有四事。一者自学善法学已教人。二者自离恶法教人令离。三者善能分别善恶之法。四者于一切法不取不着。


[学习解说]:

又有四法,一从不轻视自己,不说自己不能获得无上菩提;二修菩提道时信心坚固;三精进勤修一切善法;四
不执着一切法



复有四法。一者知有为法无我我所。二者知一切业悉有果报。三者知有为法皆是无常。四者知从苦生乐从乐生苦。

复有三法。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取着。二者施众生乐其心平等。三者如说而行。


[学习解说]:

又有四法:一了知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中无我、我所(无我我所是说没有真实的自我,也没有真实的身外之物,一切都是缘生的,似有非实);二了知一切善恶业终有善恶果报;三了知有为法都是无常(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法;四了知世间无有真乐,都是以苦为乐

又有三法;一对于一切众生无有妄取执着之心;二能够以平等心带给一切众生快乐;三能够身体力行实践佛陀教导


名词解释:

【有为法】
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常】
梵语 anitya,或 anityata^,巴利语 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即:(一)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二)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坏灭,如人寿命尽时则死灭。另据辩中边论卷中所举,就遍、依、圆三性而有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之别。即:(一)遍计所执性,其体全无,称无性无常、无物无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缘生之诸法有生灭起尽,称生灭无常、起尽无常。(三)圆成实性,其位乃由垢转变成净,故称垢尽无常、有垢无垢无常。上述之说,不仅以缘生有为之诸法为无常,且认为圆成实性之法亦含有转变无常之义。又据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成无常品,举出无性无常、失坏无常、转异无常、别离无常、得无常、当有无常等六种;另举出刹那门、相续门、病门、老门、死门、心门、器门、受用门等八种无常。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明示十二种无常之相,即: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另入楞伽经卷七无常品中载有外道之八种无常。
 此外,观世相之无常,称无常观、非常观;说明无常旨趣之偈颂,称无常偈;安置病僧之堂院,称无常院、无常堂、延寿堂。(杂阿含经卷一、卷十、卷四十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法句经卷上、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八)((参见:常无常)4530)p5109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我我所】
我者自身,我所者身外的事物,即我所有的简称。无我我所是说没有真实的自我,也没有真实的身外之物,一切都是缘生的,似有非实。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8 10:5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8 10:54 编辑

(~接续楼上,82楼~84楼用时约3小时)


复有三法。一者能施众生乐因。二者所作不求恩报。三者自知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有三法。一者为诸众生受大苦恼。二者次第受之。三者中间不息。虽受是苦心终不悔。


[学习解说]:

又有三法:一能从因上将真正的快乐布施给众生;二所作不求任何回报;三相信自己一定能获得无上菩提

又有三法:一为了救度众生能忍受各种大苦恼;二按照次第利益众生;三利益众生不休不息,虽然辛苦但从不后悔


名词解释:

【所作】
<一>为“能作”之对称。指身、口、意三业之发动造作。身、口、意三业为能作之主体,为彼等所造作者即称所作。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中):“亦无所作,亦无所有。”(大乘中观释论卷四)
<二>又作羯磨。即秉圣法办事,而有成济之功。((参见:羯磨)6137)p3246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有三法。一者未除爱心。能舍所爱施与他人。二者未除嗔恚。有恶来加而能忍之。三者未除痴心。而能分别善恶之法。

复有三法。一者善知方便。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二者知善方便。能教众生令修善法。三者化众生时心无疲悔。


[学习解说]:

又有三法:一虽然自己没有完全断除贪爱心,但是能将自己喜爱的东西布施他人;二虽然自己没有完全断除嗔恚心,但是遇到恶事时能修忍辱;三虽然自己没有完全断除愚痴心,但是能分别正邪及善恶法

又有三法:一善知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二善知方便,能教导众生修行善法;三引导教化刚强难化的众生时,心不疲倦不后悔


名词解释:

【善知】
p1136瑜伽八十四卷五页云:言善知者:知法义故。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方便】
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复有三法。一者为令众生离身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二者为令众生离心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三者教化众生修善法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

复有三法。一者自舍己事先营他事。二者营他事时不择时节。三者终不顾虑辛苦忧恼。


[学习解说]:

又有三法:一为令众生脱离身体上的痛苦,从不吝啬自己的身命也要成全和帮助众生;二为了令众生出离心中的痛苦,宁可舍弃自己的身命也要成全和帮助众生,从不吝啬;三教化众生修善法时,也从不吝啬自己的身命也要成全和帮助众生



复有三法。一者心无妒嫉。二者见他受乐心生欢喜。三者善心相续间无断绝。

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少善心初不忘。二者毫末之慧辄思多报。三者于无量世受无量苦。其心坚固无退转想。


[学习解说]:

又有三法:一无有嫉妒心;二见到他人离苦得乐,自己也非常欢喜;三持续保持善心不间断

又有三法:一哪怕见到他人做了一点点善事也会记在心里不忘记;二得到他人哪怕极小的恩慧,也会多多的回报或报答;三虽然在无量世中遭受无量苦,但内心仍然坚定不生退转心


名词解释:

【毫末】
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指笔端。




复有三法。一者深知生死多诸过咎。犹故不舍一切作业。二者见诸众生无归依者为作归依。三者见恶众生心生怜愍不责其过。

复有三法。一者亲近善友。二者闻法无厌。三者至心咨受善知识教。


[学习解说]:

又有三法:一非常清楚和了解世间生死的过患;二见到未皈依三宝的众生,为他们作三皈依;三见到恶的众生不会心生责怪,而是生起怜悯之心

又有三法:一亲近善知识善友;二听闻正法从不疲厌;三能够至心赞叹和接受善知识的教导



复有九法。远离三法。三时不悔。平等慧施三种众生。

复有四法。所谓慈悲喜舍。


[学习解说]:

又有九法:远离贪嗔痴;三时不后悔;平等慧施三种众生

又有四法: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 ——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善男子。菩萨若以净法净心要在二时。一佛出世时。二缘觉出时。

善男子。众生善法有三种生。一从闻生。二从思生。三从修生。
闻思二种在二时中。从修生者不必尔也。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如果想以净法净心修行时,要在两个最佳的时候:一是佛出世时;二缘觉出世时

善男子,众生想要获得善法,要从三个方面修起:一从听闻中生起;二从思惟中生起;三从实修中生起

听闻和思惟要在佛出世时和缘觉出世的时候生起,实修则任何时候都可以,不需要在这佛出世时和缘觉出世时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如是净戒是不为难。在家净戒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如法修行令戒行清净并不困难,在家人想要如法修行令戒行清净会很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8 10:53
息恶品第十六

一、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何令恶念止息?

1、至心念佛,能令恶(妄)念止息



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云何得离。
善男子。菩萨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是人应当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则得离内外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果身心内外有不清净的妄念因缘,应当如何出离?
佛说:善男子,如果身心内外有很多不清净的妄念因缘,此人应当修念佛心,如果能至心修习念佛的人,则能远离身心内外种种妄念因缘,增长慈悲和智慧


名词解释:

【念佛】
(术语)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三种,一称名念佛,口称佛名也。二观想念佛,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三实相念佛,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此于往生要集配对定散有相无相,而为四种:一定业念佛,即上之观想念佛也。二散业念佛,即上之称名念佛也。三有相念佛,即上之定业念佛与散业念佛也。四无相念佛,即上之实相念佛也。以上所述。乃定散事(有相)、理(无相)之四者。此中有相念佛,即定散之二者,故言其体,则为定散与实相之三种。顾就总之念佛而论,念佛之言,虽通于定散事理,然净土门所劝者,乃属于散业之称名,事之念佛也。其次就别言之,乃对于观佛而别立念佛之言也。此时于观佛之中,摄观想与实相之二种念佛,因之称名念佛,单名之曰念佛。如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之对称是也。念佛专取称名者,乃净土门一家之洪范,于念声是一之释而知之。今念佛之言,虽通于诸佛,而诸大乘之说,独限于阿弥陀佛也。往生要集下末曰:“明寻常念相者,此有多种,大分为四:一定业,谓坐禅入定观佛。二散业,谓行住坐卧,散心念佛。三有相业,谓或观相好,或念名号,偏厌秽土,专求净土。四无相业,谓虽称念佛欣求净土,而观身土即毕竟空,如幻如梦,即体而空。虽空而有非有非空,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空,是名无相业。”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楞严经五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起信论曰
:“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往生要集中本曰:“往生之业,念佛为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8 10:5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8 10:57 编辑

2、观如来七胜事,能令恶(妄)念止息

世尊。当云何修。
善男子。当观如来有七胜事。一者身胜。二者如法住胜。三者智胜。四者具足胜。五者行处胜。六者不可思议胜。七者解脱胜。

云何身胜。如来身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所严饰。一一节力敌万八十伊罗钵那香象之力。众生乐见无有厌足。是名身胜。
云何如法住胜。如来既自得利益已。复能怜愍救济利益无量众生。是名如法住胜。
云何智胜。如来所有四无碍智。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智胜。
云何具足胜。如来具足行命戒见。是名具足胜。
云何行处胜。如来世尊修三三昧九次第等。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行处胜。
云何不可思议胜。如来所有六种神通。亦非声闻缘觉所及。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是名不可思议胜。
云何解脱胜。如来具足二种解脱胜。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脱胜。


[学习解说]:

善生问佛:世尊,如何修念佛心呢?

佛说:善男子,应当观照如来七种胜事:

一身胜;二如法住胜;三智胜;四具足胜;五行处胜;六不可思议胜;七解脱胜

身胜:“谓如来身真金色,相好光明,而自庄严,一切无比,众生乐见,无有猒足,是名身胜”

如法住胜:“谓如来既于诸法自得利益,住于真如法位,又复怜愍一切众生,皆欲令其安住于此,与己无异,是名法住胜”

智胜:“谓如来所具智慧,无量无边,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智胜”

具足胜:“谓如来于行、命、戒、见四者,无不具足,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具足胜”

行处胜:“谓如来所修百千三昧,九种大禅,一切胜行,具足圆满,非诸声闻、缘觉、菩萨所及,是名行处胜”

不可思议胜:“谓如来所有神通道力,万行圆成,诸法具足,声闻、缘觉、菩萨不能测其少分。是名不可思议胜”

解脱胜:“解脱者,离诸系缚自在无碍也。谓如来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余,自在无碍,超胜一切,故名解脱胜”


名词解释:

【七胜事】
佛特有之七种胜事。又作七胜法、如来七胜事、七种最胜、七种无上。即:
(一)身胜,谓如来身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所严饰,一一节力敌万八千伊罗钵那香象之力,众生乐见,无有厌足。
(二)如法住胜,谓如来安住如法之大道而修正行。即如来既自得利益,复能怜愍救济,利益无量众生。
(三)智胜,谓如来成就无上殊胜之四无碍智。
(四)具足胜,如来圆满具足最胜之正戒、正命、正行、正见。
(五)行处胜,如来修三三昧、九次第等,非诸声闻、缘觉所及。
(六)不可思议胜,如来威神力不可思议,超呼一切。
(七)解脱胜,如来断所知、烦恼二障,并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此七胜事依次相当于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别译地持论卷三)所说七种无上:身无上、道无上、智无上、正无上、住无上、神力无上、断无上等。(优婆塞戒经卷三)p108 FROM:【佛光大辞典】

【身胜】
谓如来身真金色,相好光明,而自庄严,一切无比,众生乐见,无有猒足,是名身胜。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住胜】
谓如来既于诸法自得利益,住于真如法位,又复怜愍一切众生,皆欲令其安住于此,与己无异,是名法住胜。(真如法位者,谓一切诸法,皆以真如理性而为位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智胜】
谓如来所具智慧,无量无边,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智胜。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具足胜】
谓如来于行、命、戒、见四者,无不具足,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具足胜。(行者,六度梵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命者,清净正命也。戒者,大小戒品也。见者,清净正见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行处胜】
谓如来所修百千三昧,九种大禅,一切胜行,具足圆满,非诸声闻、缘觉、菩萨所及,是名行处胜。(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九种大禅者、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禅、清净净禅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可思议胜】
谓如来所有神通道力,万行圆成,诸法具足,声闻、缘觉、菩萨不能测其少分。是名不可思议胜。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解脱胜】
解脱者,离诸系缚自在无碍也。谓如来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余,自在无碍,超胜一切,故名解脱胜。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19 09:0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20 10:40 编辑

(~接续楼上,85楼用时约3小时)

3、了解如来十号功德

是故舍利弗于契经中。赞叹如来具七胜法。
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


[学习解说]:

因此,舍利弗在契经中赞叹如来具有七胜事
如来从不净观起修直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从庄严地直到解脱地,都胜过一切声闻和辟支佛,因此如来称为无上尊(为佛之尊称。佛乃人天中之最胜者,故称无上尊)


名词解释:

【无上尊】
为佛之尊称。佛乃人天中之最胜者,故称无上尊。
<一>诸佛之尊称。佛德尊胜,非人天乘所可比拟,故方等大集经卷八有(大一三·四七中)“是人能礼无上尊”之语。无上尊与十力尊(如来具十智力)、十力无等尊、正觉、一切胜、世尊为同义语。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五下):“吾当于世,为无上尊。”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一二·四二九下):“惟愿无上尊,哀受我等请。”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大一七·四五二中):“念当勤精进,顶礼无上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对毗婆尸佛、尸弃佛、迦那含佛等,称为(大二六·四三下)“归命无上尊”,此则与最胜尊、无比尊、无极尊、勇猛第一尊、妙法王同义。
<二>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下)“稽首无上尊”,即指阿弥陀佛。故据无量寿经等所载,无上尊系指诸佛之通称或弥陀之别号。(南本涅槃经卷九、往生要集卷上、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上(璟兴)、六要钞卷三末)p5072 FROM:【佛光大辞典】

【契经】
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契经二义】
据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载,契,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法、常之义。即如来所说之契经,具有下列二义:(一)结集义,谓如来契经摄持众义,冠有情之心,令其无所忘失;犹如结华鬘以冠众生之首,久而无遗散。(二)刊定义,谓如来契经裁断众义,了别是非,去恶留善;犹如匠人以绳墨治彼众材,斫邪归正,去曲留直。p3768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
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


[学习解说]:

如来世尊修空三昧(即观一切诸法皆悉空虚,为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观诸法为因缘所生,我、我所二者皆空);灭定三昧(又作灭受想定、灭尽三昧。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灭尽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于无心位之定);四禅(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慈悲观(慈悲一切众生的观法,为五停心观之一);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如来世尊发言无二,所以称为如来如往(即佛之尊称。可分解为(如去)、(如来)二种,若作前者解,为乘真如之道,而往于佛果涅槃之义,故称为如去;若作后者解,则为由真理而来(如实而来),而成正觉之义,故称如来。佛陀即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佛陀为如来)

先佛(即指古时之佛、过去七佛,或指辟支佛、释迦、卢舍那佛等,或对有德高僧之尊称)从庄严地起修直到证得无上菩提,所以称为如来(即乘如实之道,而善来此娑婆世界之义)


名词解释:

【如来】
梵语 tatha^gata,巴利语同。音译作多陀阿伽陀、多他阿伽度、多陀阿伽度、怛萨阿竭、怛他哦多、多阿竭。又作如去。为佛十号之一。即佛之尊称。盖梵语 tatha^gata 可分解为 tatha^-gata(如去)、tatha^-a^gata(如来)二种,若作前者解,为乘真如之道,而往于佛果涅槃之义,故称为如去;若作后者解,则为由真理而来(如实而来),而成正觉之义,故称如来。佛陀即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佛陀为如来。长阿含卷十二清净经(大一·七五下):“佛于初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大智度论卷五十五(大二五·四五四下):“行六波罗蜜,得成佛道,(中略)故名如来;(中略)智知诸法如,从如中来,故名如来。”又因佛陀乃无上之尊者,为无上之无上,故亦称无上上。又“如来”之称呼,亦为诸佛之通号。
 巴利文长部经注(Suman%gala-vila^sini^)举出如来有九义;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则举出如来有十一义。此外,大宝积经卷九十、大威德陀罗尼经卷十三、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等,亦各有不同之说法。
 另据成实论卷一、行宗记卷上等之说,乘真如之道而来成正觉者,是为真身如来;而乘真如之道来三界垂化者,是应身如来。
 天台家依成实论卷一之“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一语,解释真身、应身二如来之义,称为二如来;据法华文句卷九之解释,即:乘(如如之智)如实(如如之境)道(因)来成正觉(果)者,因境智契合,功果圆满,是为真身如来;而以如实智乘如实道(境智契合),来至三界示现八相成道者,是为应身如来。此外,天台家又依大智度论卷二之“如法相解,如法相说”一语,解释法身、报身、应身三如来之义,称为三如来;据法华文句卷九之解释,即: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应一切处为来,此指法身如来;从理名如,从智为来,此指报身如来;境智冥合为如,来至三界转妙法轮而说法为来,此指应身如来。(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十号经、坐禅三昧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卷二十一、卷七十、卷七十二、卷八十五、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菩提品、大日经疏卷一、翻译名义集卷一)((参见:十号)480)p2346 FROM:【佛光大辞典】

【正觉】
<一>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p2005  FROM:【佛光大辞典】

【灭尽定】
梵语 nirodha-sama^patti。又作灭受想定、灭尽三昧。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灭尽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于无心位之定。与无想定并称二无心定,然无想定为异生凡夫所得,此定则为佛及俱解脱之阿罗汉远离定障所得,即以现法涅槃之胜解力而修入者。圣者远离无所有处之烦恼,其定之境地可喻为无余涅槃之寂静;故为入无心寂静之乐者,乃依修此定,即可生无色界之第四有顶天。诸宗派对此定有各种异说,如说一切有部主张此定别有实体;但经量部、唯识宗等不认其为实法,唯于心、心所不转之分位假立此定,唯识宗且以为在此定中未断灭阿赖耶识;分别论者则谓,入此定之圣者,其想与受已灭,然仍有细心未灭。
 另据宗镜录卷五十五所举,灭尽定与无想定有四种不同:(一)证得者之异,即灭尽定为佛、罗汉所证出世间之定;无想定则为凡夫、外道所证世间之定。(二)祈愿之异,即灭尽定者唯求出世功德;无想定者则求世间乐果。(三)感果与不感果之异,即灭尽定为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无想定则为有漏业,能感无想天果报。(四)灭识之异,即灭尽定能灭除第六识,兼能灭第七识之染分;无想定仅灭除第六识分别之见,其他诸邪见尚未能断尽。(中阿含经卷五十八、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二)((参见:无想定)5124)p5509 FROM:【佛光大辞典】

【慈悲观】
慈悲一切众生的观法,为五停心观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二因缘】
梵语 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门、十二因生。即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即十二有支)。
 (一)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教之基本教义,即:无明(梵 avidya^)、行(梵 sam!ska^ra)、识(梵 vijn~a^na)、名色(梵 na^ma-ru^pa)、六处(梵 s!ad!-a^yatana)、触(梵 spars/a)、受(梵 vedana^)、爱(梵 tr!s!N!a^)、取(梵 upa^da^na)、有(梵 bhava)、生(梵 ja^ti)、老死(梵 jara^-maraN!a)。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阴缘。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大一·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在阿含经典中,除十二缘起说之外,另有十支、九支、八支、七支等缘起说,广义而言,彼等皆含摄于十二缘起说中。又杂阿含经卷十二谓,缘起法乃永恒不变之真理,佛观察此真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又若自有情生存之价值与意义方面观察十二缘起之意义,则指人类生存之苦恼如何成立(流转门),又如何灭除苦恼而至证悟(还灭门)。即有情之生存(有)乃由识(精神之主体)之活动开始,识之活动成为生活经验(行),复由活动之蓄积形成识之内容。然识之活动乃识透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接触认识之对象(即一切心、物(名色)),此系主观上感受之事。凡夫之识以无明(对佛教真理无自觉)为内相,以渴爱(求无厌之我欲)为外相,渴爱即识之根本相,且发展而取一切为我,成为我执(取),故由此染污识之活动所薰习之识,必应经验生、老、死等所代表之人间苦、无常苦。反之,圣者因灭无明及渴爱,故人间苦亦灭。
 (二)对十二缘起,俱舍论卷九举出如下四种解释:(1)刹那缘起,即一刹那间心中具足十二支,例如因贪心而起杀生之瞬间,在彼时刹那间心中充满愚痴、无明,故有行杀之意愿产生。(2)连缚缘起,即此十二支连续不断,形成前因后果之关系。(3)分位缘起,例如三世两重因果之解释,即十二支分乃表示有情生死流转之过程及其状态。(4)远续缘起,指十二支之连续缘起可远隔多世。有部采用分位说(三世两重因果),即无明与行是于过去世起烦恼造业时有情之分位,指身心(五蕴)而言。依此过去世之二因,心识始托生母胎之刹那,其有情之分位为识;托生之第二刹那以后,六根未备之分位为名色;胎内六根具足之分位为六处;出胎后但有接触感觉以至二、三岁为止,其分位为触;四、五岁至十四、五岁间感受性极胜,分位为受;以上从识至受,称为现在世之五果。
 其后,爱欲强烈之十六、十七岁以后为爱;贪著心胜之三十岁以后为取;如此造业之分位为有;以上三者,称为现在世之三因。由此因感生未来世之分位为生;此后至死为老死,以上二者属未来世之二果。类此,分为过现未三世,再立二重之因果,此谓三世两重因果。
 因中含摄惑、业,果即是苦,故十二缘起摄于惑业苦之三道,而因果不断,无始无终。经部不赞同有部之说,主张无明绝非单指过去之无智,亦非指五蕴而言。
 (三)据成唯识论卷八所载,无明至有为因,生、老死为果,故立一重因果。然因与果必须异世,从而立二世一重因果。无明与行两支系由识至受之五支的因,故二支为能引支,五支为所引支,此七支亦总称牵引因。以爱、取、有三支为因,能生未来之生与老死两支,故三支称能生支或生起因;生、老死称所生支或所引生。
 (四)天台宗立思议生灭、思议不生不灭、不思议生灭、不思议不生不灭等四种十二因缘,以此配于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圆教称十二因缘为佛性,即表示依缘而生之现象无非是中道之理。
 观十二缘起,与四谛观同为佛教重要之观法,据传释尊因观此而开悟证果。据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依无明而行等顺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顺观;于老死等支各立苦集灭道四谛,从老死逆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逆观。由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顺观;由老死灭而生灭等逆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逆观。
 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所说,观迷生起之流转门系除无明、行外之十支,观悟现成之还灭门则系观十二支。然依巴利文律之大品,流转门为顺观,还灭门称为逆观,至今仍采此说。且天台宗指出,依三世两重、二世一重、刹那一念三种十二因缘观,各依序可破断见(包含常见)、著我见、性实见等三种见解。(中阿含经卷十涅槃经、卷二十四大因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重品”、卷四十六放牛品、法华玄义卷二、法界次第初门卷中)p337 FROM:【佛光大辞典】

【四禅八定】
四禅(梵 catva^ri-dhya^na^ni),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之禅定,则色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瑜伽师地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九)((参见:四无色定)1772、“四禅”1843)p1845 FROM:【佛光大辞典】

【三三昧】
梵语 trayah! sama^dhayah!,巴利语 tayo sama^dhi^。又称三三摩地、三等持、三定。指三种三昧。三昧,禅定之异称。依大乘义章卷十三载,心体寂静,离于邪乱,称为三昧。此三昧分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为三三昧,无漏定为三解脱门。三三昧之分类有下列四种:
 <一>据增一阿含经卷十六等之说,即:(一)空三昧(梵 s/u^nyata^-sama^dhi),即观一切诸法皆悉空虚,为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观诸法为因缘所生,我、我所二者皆空。(二)无相三昧(梵 animitta-sama^dhi),即一切诸法皆无想念,亦不可见,为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之十相,故称无相。(三)无愿三昧(梵 apraN!ihita-sama^dhi),又作无作三昧、无起三昧。对一切诸法无所愿求,为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非常、苦、因等可厌患,故道如船筏,必应舍之;能缘彼定故,得无愿之名。(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俱舍论卷二十八、成唯识论卷八、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八)
 <二>俱舍论卷二十八所论之三三摩地。即:(一)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系与寻伺相应之等持,为初静虑与未至定所摄。(二)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系唯与伺相应之等持,为静虑中间地所摄。(三)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系不与寻伺相应之等持,由第二静虑之近分,乃至非想非非想所摄。以上,心之粗者称为寻,细者则为伺。(大智度论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二、顺正理论卷七十九)
 <三>成实论卷十二所说之三三昧。即:(一)一分修三昧,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二)共分修三昧,修定亦修慧,为世间三昧,在暖等法之中。(三)圣正三昧,入于法位而能证灭谛之三昧,称为圣正三昧。行者以定修心,因慧能遮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遮烦恼。以定慧修心,因性得解脱性;又以定慧一时具足,故称圣正。
 <四>法华经玄义卷四所言之三三昧为:(一)真谛三昧,破见思垢。(二)俗谛三昧,破恶业垢、尘沙垢。(三)中道三三昧,破无明垢。(佛地经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七、注维摩经卷四、法华玄义释签卷五上、摩诃止观卷七之上)((参见:三昧)580)p521 FROM:【佛光大辞典】

【古佛】
对先佛或古德之尊称。即指古时之佛、过去七佛,或指辟支佛、释迦、卢舍那佛等,或对有德高僧之尊称。大日经卷二(大一八·一一下):“当广说灌顶,古佛所开示。”大宋僧史略卷上(大五四·二三七中):“汉末魏初,传译渐盛,或翻佛为众祐,或翻辟支为古佛。”又据六祖法宝坛经载,古佛应世,数量不可计,今以七佛始。故知古佛亦指过去七佛。禅林中,用以尊称有德高僧者,有赵州古佛、曹溪真古佛、宏智古佛、先师天童古佛等,屡见于禅录。至于古佛心,则指佛心一词。(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碧岩录第十六则、从容录第四十二则、续佛祖统纪卷一蒙润传)p1611 FROM:【佛光大辞典】




具足获得微妙正法。名阿罗呵。
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罗呵。


[学习解说]:

如来世尊具足微妙正法,因此称为阿罗汉
另外如来世尊能接受一切人和天人的供养,所以称为阿罗汉(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指断尽一切烦恼而得尽智,值得受世人供养的圣者)


名词解释:

【阿罗汉(梵arha!t,巴arahanta,藏dgra-bcom-pa)】

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指断尽一切烦恼而得尽智,值得受世人供养的圣者。后世多用来指称声闻弟子之证得第四果位者而言。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罗呵、阿啰呵、阿黎呵或遏啰曷帝,译作应、应供、应真等。《俱舍论》卷二十四云(大正29·126b)︰
‘不还者进断色界及无色界修所断惑。从断初定一品为初,至断有顶八品为后,应知转名阿罗汉向。即此所说阿罗汉向中断有顶惑,第九无间道亦说名为金刚喻定,一切随眠皆能破故,先已破故不破一切,实有能破一切功能。诸能断惑无间道中,此定相应最为胜故。(中略)此定既能断有顶地第九品惑,能引此惑尽得俱行尽智令起。金刚喻定是断惑中最后无间道,所生尽智是断惑中最后解脱道。由此解脱道与诸漏尽得最初俱生故名尽智。如是尽智至已生时便成无学阿罗汉果。已得无学应果法故,为得别果所应修学此无有,故得无学名。’

即谓于阿罗汉向断色无色界修所断惑,最后入金刚喻定而断尽有顶地第九品惑时,尽智生即成无学阿罗汉果。又阿罗汉不仅限于声闻,独觉及佛亦可称为阿罗汉。如《成唯识论》卷三云(大正31·13a)︰‘阿罗汉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

关于阿罗汉的语义,《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四云(大正27·487b)︰‘答应受世间胜供养,故名阿罗汉,谓世无有清净命缘非阿罗汉所应受者。复次阿罗者谓一切烦恼,汉名能害,用利慧刀害烦恼贼令无余,故名阿罗汉。复次罗汉名生,阿是无义,以无生故名阿罗汉,彼于诸界诸趣诸生生死法中不复生故。复次汉名一切恶不善法,言阿罗者是远离义,远离诸恶不善法,故名阿罗汉。’

又依《大智度论》卷二所述,阿罗呵有杀贼、不生、应受供养三义。按arha n一语是语根arh(义为‘堪受’或‘得作某事’)附上at而成arhat的单数主格,依据此义,故解作应供。然《俱舍论》卷二十四云(大正29·126c)︰‘此唯应作他事故,诸有染者所应供故,依此义立阿罗汉名。’又,《大乘义章》卷二十(末)以四义解阿罗呵︰(1)佛应断一切恶法,故名应。(2)如来应证寂灭涅槃,故名应。(3)如来应化一切众生,故名应。(4)如来断尽诸过,福田清净,应受物供,故名应供。《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末)亦云(大正43·341b)︰‘阿罗汉者,此正云应。应者,契当之义。应断烦恼、应受供故、应不复受分段生故。若但言应即通三义,故言如来应不言应供,若着供字唯得一义,便失二义。’

此三说皆解阿罗汉为‘应’义,而‘应供’不过是其中之一义而已。至于《大毗婆沙论》等谓阿罗汉有杀贼或不生等义,可能是就俗语解释而来。在印度俗语中,r通常分解为ri,故arhan得转作arihan,而arihan又可分解为二︰ari有‘贼’或‘敌’之义,han有‘斩’之义。故arihan可解释为‘杀贼’。又有解arhat为aruhat,盖aruhat乃由语根ruh(义作‘生’)附上a,则有否定之意,亦即有‘不生’之义。

依《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五及卷二十五,有部将阿罗汉分为六种。(1)退法阿罗汉︰即遇有阻逆即易退失所得的阿罗汉。(2)思法阿罗汉︰由于恐惧退失果位而常思自杀者。(3)护法阿罗汉︰于所得果位恒加警惕而不致退堕者。(4)住法阿罗汉︰不须提防退失,但亦不增进,而安住于果位者。(5)堪达法阿罗汉︰更勤修练以求升进者。(6)不动法阿罗汉︰已至顶位,不再退堕者。此六种乃依阿罗汉种性之利钝所作的分别。前五者又称‘时解脱’,属钝根。第六又称‘不时解脱’,属利根。

《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甘露味论》卷上、《成实论》卷一〈分别贤圣品〉等,则于上列六种阿罗汉,另加慧解脱(由智慧之力断除烦恼而得解脱)、俱解脱(定慧二障皆除)、无疑解脱(断定慧二障,且通达一切文义而得四无辩),而成九种,称为九无学。《三法度论》卷中将阿罗汉分为利根、钝根、中根三种,又于利根中立住法、升进法、不动法三种,于钝根分出退法、念法、护法三种,于中根分出慧解脱、具解脱、不具解脱三种。

◎附一︰印顺《成佛之道》第四章(摘录)
颂文︰‘断惑究竟者,名曰阿罗汉,毕故不造新,生死更无缘。’

解说︰体见正法而断了见惑的圣者,知见是绝对的正确了。但在一切境界上,爱染的力量还很强。所以可能进修停顿,或者再生人天,忘失本来。不过修惑是自然萎缩(如拔了根,树皮会干枯一样),圣道的潜力一定会现起,一定会再向前进的。在这再进修中,无论是行住坐卧、衣食语默、毁誉得失、衰老病患、待人接物,在这一切境界上,能提起正念,时时照顾,不断熏修,这能使爱染为本的修惑,渐渐销融净尽。这是二果以来都是如此的。

证得初果或二果、三果,现生不断进修;或是阿那含(三果)死后,生到上界,圣道现前,到了‘断惑究竟’净尽的时候,就证第四果,‘名’为‘阿罗汉’。阿罗汉也是梵语,译义是‘应’。意思说︰这是真正应受人天供养的圣者。或译为“无生”、“杀贼”,是说︰到此阶位,杀尽了一切烦恼贼,不会再有生死的生起了。总之,这是断尽烦恼,断尽生死的极果。所断的烦恼,论师说是色无色界的修断烦恼。佛在经中,总是说︰“五顺上分结断,得阿罗汉。”五顺上分结是︰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色贪、无色贪,是色界与无色界的贪染。掉举、慢、无明,也应该是二界不同的。但修惑以染爱为本,所以特约二界而分别为二类。这五结,是使众生生于上界的,现在也断了,就断尽了系缚三界的一切烦恼。烦恼既断尽了,那依烦恼润生而感果的‘故’业──从前以我见为中心而造的业力,已经完‘毕’而不再有效。又‘不’会再‘造新’业,所以未来的‘生死’苦果,‘更无’生起的因‘缘’了。所以阿罗汉现有的生死身,到了寿命尽时,就“前蕴灭,后蕴更不生”,而入于不生不灭的无余涅槃。──声闻乘的进修,以此为最究竟的果位。

颂文︰‘此或慧解脱,或是俱解脱,六通及三明,世间上福田。’

解说︰经中说到阿罗汉,有六种、九种等分别,现在说二大类︰‘此’阿罗汉,‘或’是‘慧解脱’的,‘或是俱解脱’的。俱解脱,就是定与慧都解脱的。要知道,定与慧,都有烦恼障蔽他,所以不能现起;如能现起,就从这些障碍而得解脱。经中时常说到︰“离无明故,慧得解脱;离贪爱故,心(定)得解脱。”这是说︰依慧力的证入法性,无明等障得解脱。以定的寂静力,使贪爱等障解脱。如世间的外道们,也能离欲界烦恼(欲爱等)得初禅,离初禅烦恼得二禅……离四禅烦恼(色界烦恼──色爱等尽),得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离无所有处烦恼,得非想非非想定,但不能离非非想处烦恼,所以不脱生死。在佛弟子的修证上,如约少分说,都可说有这定与慧的解脱。如依未到定或七依定而发无漏慧的,断见道所断惑,都可说有此二义。但如约全分来说,就大大不同。如修到阿罗汉的,以慧力断尽无明为本──我见为本的一切烦恼,那是不消说的,大家都是一样的。如依定力的修得自在来说,就不同。如依未到定或初禅而得阿罗汉的,就于初禅或二禅以上的定障,不得解脱。就使能得四禅八定,也还不能彻底解脱定障。如能得灭尽定的阿罗汉,无论是慧是定,都得到了究竟解脱。约得到定慧的全分离障说,称为俱解脱阿罗汉。如慧证究竟而不得灭尽定,就称为慧解脱阿罗汉。生死苦果,依慧证法性而得解脱,所以定力不得究竟,也没有关系。阿罗汉的定力,是浅深不等的,所以可分好几类的。

俱解脱阿罗汉,不消说是能得‘六通及三明’功德的。慧解脱的罗汉,凡能得四根本禅的,都能修发三明、六通。六通是︰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境通能变多为一,变一为多,隐显自在,山河石壁都不能障碍他。入水,入地,还能凌空来去,手摸日月等。天眼通能见粗的又见细的,见近的又见远的,见明处又见闇处,见表面又见里面,尤其是能见众生的业色,知道来生是生天或落恶趣等。天耳通能近处远处,听到种种声音。能听了人类的不同方言,连天与鸟兽的语声,也都能明了。他心通能知道他众生心中所想念的。宿命通能知众生前生的往因,作什么业,从那里来。漏尽通能知烦恼的解脱情形,知烦恼已否彻底断尽。六通中的漏尽通,是一切阿罗汉所必有的。其余的五通,要看修定的情形而定。这五通,不但佛弟子可以修发,外道也有能得五通的。虽然说六通无碍,但所知所见的也有广狭不同,惟佛才能究竟。六通的前五通,是通于外道的,但三明阿罗汉(三乘无学)所专有的。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这就是天眼、宿命、漏尽三通,但在阿罗汉身上,彻底究竟,所以又称为明。天眼明是能知未来的;宿命明是能知过去的。漏尽明以外,特别说这二通为明,就是对于三世业果明了的重视。阿罗汉有这样的殊胜功德,所以是‘世间’的上‘上福田’,应受人天的恭敬供养。

颂文︰‘明净恒不动,如日处晴空;一切世间行,不染如莲华。’

解说︰再举两个譬喻,来赞叹阿罗汉的功德。

(1)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智慧断尽了烦恼,所以是‘明’而又‘净’。在触对一切境界时,可以‘恒不动’来说明。阿罗汉的功德,有“六恒住”。在见色闻声等六境起用时,恒常是︰“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这就是不动。在触对六境时,或是合意的,或是不合意的,但不会因此而起贪起嗔。一切利誉得失,在圣者的心境上,是不受外境所转动,“不能妨碍心解脱慧解脱”。俗语所说的“八风吹不动”,就是阿罗汉的境界。这如经上说︰“六入处常对,不能动其心,心常住坚固,谛观法生灭。”经中曾有云散日现的比喻︰凡夫,如乌云密布,完全遮蔽了太阳。证初果时,如乌云的忽然散开,露出了太阳一样。但乌云太多,还在忽而遮蔽忽而显现的变动中。云渐渐淡了、散了,到末后,浮云净尽。阿罗汉的极明极净,正‘如日’光朗照,‘处’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中一样。

(2)证得阿罗汉的圣者,无论定力的浅深怎样,在没有舍报以前,总是生活在世间。一样的吃饭、穿衣、来去;一样的游化人间,待人接物。他的身体,他的环境,还是世间的有漏法,还是无常苦不净的。然而,阿罗汉生活在这世间中,却不受杂染的环境所熏变。所以他在‘一切世间行’中,清净‘不染,如莲花’一样。

◎附二︰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第三篇第五章(摘录)
夫后之阿毗达磨,以为罗汉位为极其高贵之物,殆为常人所不能骤然企及者。虽然,据吾人所知,原始时代之罗汉位,决非似此高不可攀,其获得此位者,须有极其艰辛之努力与克己,然既已得之,则决非如后来所拟议,虽属肉体,亦为超人之义。罗汉者,要为开发心地,自明智,则为祛去对于吾人存在意义之一切疑念。自情意言,则不外指解放小欲望之自己。所谓自觉之当体,若以之配合于四果言,预流果者,要为于四谛教所起‘诚然如此’智的碻信之位,基此碻信,进行于制伏情意方面之过程,即为一来与不还,最后结果,则为由于自身之内部,涌出解放的自觉者,名阿罗汉,此即原始之义也。不宁唯是,此种经过,不必限于依次推进,其因于机根与热心,而得超越解脱者,亦属不少。今试举四五例观之,如佛陀最初教化之憍陈如(Kondan~n~a)等五比丘之成罗汉,相传仅归佛后五日。目干连亦仅归佛后五日,舍利弗则归佛后十五日。夫彼等不待论于归佛以前,已积有修行,故一归于佛陀,即成罗汉,要不过所谓画龙点睛者耳。虽然,此外别无素养,而得急遽成罗汉者,亦不乏人。例如长者之子耶舍(Yasa)之成罗汉,只归佛后七日。又有不甚闻名之妙香(Sugandha)之成罗汉,只归佛后七日。又比丘尼如差摩尼(Sama)亦只八日。善生女(Suja^ta^)则见佛闻法,即得罗汉,归家后得夫许可出家,遂得解脱。由此观之,修行之进程,不必逐渐经过一切阶级,实属无疑。其间所谓见道与修道,断八十八使之见惑,八十一品之思惑后方成罗汉云者,乃胶执之行法,恐得果罗汉之自身亦所弗知,故四果虽为有阶级之物,然依据原始佛教,要为说明渐进者之进程,与以便诱引而设之大概标准,非如学校之年级制度,必须拘拘于此也。

是故虽为罗汉,亦不限于长老耆宿,有老年尚不得成罗汉。而其中之青年少女,反早已达于此境界者,似此亦属不少。例如为僧伽典座(厨司)有名之达婆末罗(Dabbamalla)十六岁已成罗汉。跋陀罗(Bhadda)亦于极幼时出家,未几即成罗汉,此为歌咏中所自白(an~n~a)者。尤有如迦寂耶(San~kicca)者,相传七岁出家,即于剃发时,得成罗汉。此外例证尚多。综之,凡斯传说,其全部是否与事实之真相相符,固犹有研究之余地,然大要谓有年岁极轻之罗汉,则究不容疑。后代注释家虽谓此为前世已积有修行,其结果于今世成熟,然事实上固可谓为罗汉者,不关于出家年岁之长短,与年龄之老幼,要多因于真摰之程度,与根机为如何耳。

然则罗汉之特征为何,自法相言,虽有种种,但如前述,要为心境之开朗,即大悟之自觉,乃其最属主要者。是故得罗汉果者,固为继续不断之真摰修养之结果,及其至也,概得谓为依于爆发而然,即此至少亦为内部伴随于开朗,与更生之自觉。故得罗汉之迟速,一依于此爆发的自觉之迟速。而此爆发,又依存于修行之真摰,且常须俟有一种机会为导火线,茍不遇良好机会,就令内部有充分爆发之准备,如永久不得导火线,则终止于学地者,亦属不少。试就多数佛弟子之悟道志所言者考之,固为饶有兴味,然今以无暇及此,惟姑举二三例而已。

阿难虽侍座于佛陀二十五年,然于佛之生前,竟不能得此种机会。相传以第一次结集,不能参加,引为惭憾,某夜起离僧床,经行露地至晓,疲劳已极,欲再就床,当其足已离地,头未落枕之顷,忽霍然大悟,即成罗汉。后世虽说此为离于行住坐卧之四威仪,而得开悟,实即不过于此时,导火线之机会适至耳。又佛弟子有优陟(Uttiya)者,初以戒行未全,难得解脱,嗣由佛陀教以‘清净其初’(tvam% adim% visodhahi^ti),即授与公案,当用功最力之时,忽罹疾病,然以努力真摰,遂得开悟。更如师子比丘尼(Siha)者,因为情欲所厄,七年空过,终难成道,缘兹悲愤,将欲自缢,当其一心结系绳端之时,遂得大悟,而自白其欣悦。此外于踬地时而悟者,负伤而悟者,因获心所爱悦之饮食衣服而得解脱者。例证甚多,今皆从略。最后若就佛陀之先例言之,其六年间之苦行虽非捷径,实为内部爆发药之准备期,然若仅此,则导火线之机会尚不易至,故舍去之。而调补身体,端拱静坐,专回向于精神方面,此所以诱起古今来未曾有之大爆发也。即以转心与身体之安静两事为导火线,故佛陀之得以成道,仍为不可不待有一种机会也。

要之,任为何等机会──概为极其真摰之时──均为修行最后之效果所表现。如所谓‘得自由’、‘烦恼灭尽’、‘得不死’、‘接于久远’等,均为自觉所表现者是也。又如短期间而为罗汉之人,恐系由于其真纯之心,绝对依凭佛陀与其教之结果,爰急速而得此爆发的自觉,至其中由于多年之修养,渐次进至其境界,不随伴于特别之大自觉。以至其域者,固亦有其人,但伴随于爆发的自觉者,实十中八九,且此为成罗汉之自觉的特征亦不容辩。佛陀之所以为大教主,即在示弟子辈,以自行于内部制造贮备其爆发药之方法,同时窥见导火线之机会。又极敏捷,适应其根机,而种种提撕之,使能及早爆发,如所谓他心通者,殆即指窥见此根基之敏捷为主。佛陀举示种种道行之德目与观念法,如前所述,亦不外用为适应种种之根机,而为其爆发之制造法,暨对此为导火用之公案耳。

如上,对于罗汉果之见解倘属不误,则罗汉云者,毕竟如禅宗一派所言,不外为开悟人之义,是故禅宗始终所陈述之开悟,自外表言,仍为横眼竖鼻者,决非谓与其他不为罗汉之佛弟子有特别之殊异,以罗汉于外表亦为超人者,实为误于表征其内部自由之记事,决非契于历史的事实之考察法,不宁唯是。自内部言之,虽同谓为经过自觉之爆发,然其间事实上,尝有浅深大小之差,亦不容讳。是故凡得罗汉位者,茍仅为肉体,则仍当依于基此之执着,一时再呈退转之状,要亦不可不容认。盖虽为圣者,茍非志行极其坚卓之人,往往不免于所谓着魔,此乃古今东西宗教史所告吾人者。迨后法相问题中之所谓罗汉是否退转,寖至成为各派间之问题,亦实权舆于此种事实,但据吾人所见,则以认为亦有退转者,似属至当。夫已得一次大爆发,与全未开悟之人有别,其恢复亦较易,自不待言,然偶于某时处,一时回归于如凡夫之状态者固亦有之,尤其爆发较浅之人,乃为当然之事实。厥后大众部门徒主张所谓五事说,至酿为教团之争议。其中之四事,为关于罗汉者,即如其所说︰(1)虽为罗汉,睡眠中亦漏出精液。(2)罗汉亦有不知之事。(3)罗汉亦有关于自觉之疑。(4)须依于他之证明,方注意于自己为罗汉。惟上座部门徒,则以此种主张污蔑罗汉之神圣,极端反对。据吾人所见,法相问题姑置勿论,若以之为事实问题观之,宁谓此项主张,实为契于历史的罗汉之事实。盖为罗汉者若有肉体,则生理现象之遗精亦当有之。所谓开悟者,毕竟不外为安心立命之自觉。自知识言,尚有未知之事件,亦何待言。又为罗汉者之通例,虽谓基于自觉,然若为钝根之渐进者,用须依于其他上位者之证明,始生为罗汉之自觉,亦属不误。上座部门徒之反对者,仅以上上罗汉为标准,可谓过事拘泥罗汉之形式资格,缺乏洞察现前事实之彼,此所以罗汉悟后之修行,甚属切要者。由实际言,自佛子以及诸大弟子等,原不以一度爆发为满足,故其后仍继续修行不怠。盖爆发的自觉,毕竟以通过真正圣者之关门为止,因欲以之为真正常住不断之自受用三昧,固须更从事一段二段三段之工夫,故同称为开悟之佛弟子之罗汉,亦有大小种种之类别(迨后分为堪达、退法等种种罗汉之类别)。此虽由于其人之个性与根机,然实多依存于其悟后,有无修行之存心,此实当弗忘者。又凡于幼年时代开悟之男女,其后声誉不彰,与踪迹不详者较多,殆亦以闻道太早,反有害于大成也。

由此以谭,吾人所主张之意义,决不以成就罗汉为容易之业,盖已屡屡言之,其至于此者,概须有非常之努力与热心,即属极下品之罗汉,于其内部生活,亦当谓曾与绝对的生命大灵光相接,为体验更生自觉之人也。况为上位罗汉,其境界之崇高,终非未经体验者所能想像。但于赞叹之余,遂以彼等为超越人类,奉之若神明,以为迥非吾人所能企及,则亦显非历史的事实,此所以特一陈其人类性也。

◎附三︰巴宙〈论巴利佛典中的阿罗汉〉(摘录自《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00})

谁可以做阿罗汉?
当佛陀在世的时候,人们的善根深厚,一经佛之指点即能看破尘缘,专心修学,直诣果位。其大弟子们如迦叶、阿难等获得了‘阿罗汉’果位当然是毫无问题,连为恶多端的大盗鸯掘魔(An%gulima^lya)──彼未被佛开化以前,他想完成一串用一0八个手指做成的花圈来戴在他的颈上,以表示他的勇敢与残酷。他已有了一0七个手指,只缺少一个,于是他向释迦佛身上打算盘,来完成其一0八之数。很幸运的是他被佛感化,出家修道而证得圣果──也可以成‘阿罗汉’。换言之,当时成阿罗汉的人很多,差不多有‘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趋势。为了这样,一位有希腊血统而在北印度建国的弥兰王(King Milinda)询问那先比丘(Na^gasena)︰是否在家居士有成阿罗汉的可能?后者作了肯定的答覆。但有一个条件,那即是,当居士成阿罗汉那一天,如果他不当天出家,他即有去世的危险。对于居士成阿罗汉的事,在早期的巴利佛典里,是未见记载。且在家居士多俗务牵累,如欲完全脱离尘垢,在事实上是不可能。这样说来,能证阿罗汉果的人,大多是来自出家僧团了。

但是,自从佛陀去世之后,佛典中记载成‘阿罗汉’的事,日见其少。这不独是印度为然,连号称为保持原始清净上座部佛教的锡兰也好像是没有多大例外。不过据锡兰佛教史如《大史》(Maha^vam!sa)与《岛史》(Dipa-vamsa)的记载,他们认为第一位将佛教传至锡兰的大德摩醯陀尊者(Mahinda,他是印度阿育王的儿子)确是一位阿罗汉。他感化了当时的锡兰国王天爱善见帝须(Deva^nam% PiyaTissa)及全国上下去皈依佛教,及树立僧伽。至于今日锡兰仍为西南亚南传佛教的重镇。在锡兰Mehintala地方有他坐禅的石窟及其他遗迹,每年善男信女络绎于途往该地朝拜以志敬仰。

此外于五世纪之初,中国法显大师曾朝礼师子国(锡兰)。在他的《佛国记》,或《高僧法显传》里,他记载了两则与阿罗汉有关的事,今摘录于下︰‘城南七里有一精舍名摩诃毗可罗(Maha^vihara),有三千僧住。有一高德沙门戒行清洁,国人咸疑是罗汉。临终之时王来省视,依法集僧而问︰“比丘得道耶?”其便以实答言︰“是罗汉。”既终,王即按经律以罗汉法葬之。于精舍东四五里集好大薪,纵广可高三丈余,高亦近尔(中略)法显至,不及其生存,唯见葬。’这可见在五世纪之初,锡兰仍有比丘证得阿罗汉果。其第二项为︰‘无畏精舍东四十里有一山,山中有精舍支提,有三千僧,僧中有一大德沙门名达摩瞿提(Dharmakirti),其国人民皆共宗仰,住一石室中四十许年,常行慈心,能感蛇鼠,使同止一室而不相害。’这里法显虽然未明白指出他是一位阿罗汉,但观其道行高深,虽不中不远矣。

从五世纪初至于今日已快近一千五百年了,各种记载中从未谈及有人成阿罗汉之事,是不是因为时当‘末法’,人欲横流,人们大多数是既少善根,复多恶见,其举止思维,在在皆违背圣教。在如此情况之下,若不堕地狱已算幸事,那能有机会去成‘阿罗汉’。

阿罗汉与菩萨
上来已略将巴利佛典所涉及阿罗汉之各方面加以申述,我们知道一位阿罗汉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外修身而内修心,淑世化人,为社会树立良好道德楷模的‘善人’。他远离城市,隐居森林,过着清净淡泊的生活,朝夕凝心禅寂,希求最高果位而证‘涅槃’。释迦牟尼佛本人实可称为此‘阿罗汉’理想的代表者。后来大乘佛教兴起,‘菩萨’之救世思想遂遮掩了‘阿罗汉’的美德。此在佛教发展史上或许为应有的过程,无可厚非。但如只有‘菩萨’思想而无‘阿罗汉’之美德与梵行为之作基础,那正好像在空中去建筑楼阁,毫无根据,其成功应不可能。若能将此两项理想合而为一,以‘阿罗汉’道以修己,用‘菩萨行’以救世救人,我们相信这应是释迦佛建立佛教的根本思想。处今日世界思潮转变之际,一切皆趋于科学化、理智化,‘菩萨’与‘罗汉’思想如人之左右手,去一不可,若相携而行则互有助益。古时之‘呵责小乘’之谈,应已成过去。因此,我人甚希望一般注意佛学发展的人们,应将佛教的教义加以重新认识,重新估计,不要标榜门户,入主出奴,也不要对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或某一宗派的佛教加以歧视,应以平正公允的态度,择取其长而发扬之。这样,则佛教前途及学术前途是会有无限光明的。

上来已略将‘阿罗汉’之各方面加以解释,读者或许对此名词有了较深一层的认识。同时我们知道去成‘阿罗汉’实等于证‘涅槃’,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去试一试又何妨!

◎附四︰藤田宏达着·依观节译〈在家阿罗汉论〉(摘译自《结城教授颂寿纪念佛教思想史论集》)
大乘佛教的特色之一,是认为在家人与出家人同样可以实现佛教的究极理想。亦即大乘佛教认为菩萨虽有出家与在家之别,出家菩萨且较在家菩萨殊胜,但是就证得无上菩提而言,两者并无差别。然而,在部派佛教中,对于在家人是否能与出家人同证,大都持否定的看法。

据巴利上座部《论事》所载,部派佛教中有北道派(Uttara^pathaka)以长者子耶舍等三人证解脱之事例,而主张‘在家者可得阿罗汉’。然对此论点,巴利上座部以《中部》第七十一经〈Tevijja-vacchagotta-suttanta〉难之。在该经中,佛云︰‘在家者不断在家结缚,身坏命终,无苦之灭。’又,巴利《弥兰陀王问经》载有‘在家而达阿罗汉者有二道,一为即日出家,一为即日入般涅槃。’而有部《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载︰(1)在家者若不出家,不得阿罗汉;(2)在家者纵使先证阿罗汉,于其后亦必须出家。

此外,《佛所行赞》第九章〈王子之探求〉(Kuma^ra^nves!an!a),亦经由悉达多太子之口而谓在家者不可能获得解脱,概言之,部派佛教是不同意此一论点的。此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引巴利上座部虽引《中部》第七十一经以驳斥北道派的论点;然而对其所引事例却避而不论。因此,可以说基本上巴利上座部还是承认北道派所引之事例。

若对原始佛教经典加以检索,当可发现若干支持在家阿罗汉论之经说。兹试揭数则如次︰

(1)巴利《增支部》六·一一九至一二0,揭示二十一名在家人。此二十一人成就六法(即对佛法僧不坏之净信、圣戒、圣智、圣解脱)。

(2)《中阿含》卷三十八佛告鹦鹉摩纳都题子云(大正1·667a)︰‘若有在家及出家学道,行正行者必得善解,则知如法。’与此类似的经教,佛亦曾为比丘述说。此载于《杂阿含》卷二十八第七五一经。此中之‘正行’大抵可视为解脱或趋向解脱之道。据此可知,佛为出家众所说者亦可为在家众说,两者在行正行上并无差别。又,与此上所引《中阿含》相当的经文,为《中部》第九十九经〈Subha-sutta〉;与《杂阿含》相当的经文为《相应部》四十五·二十四。

(3)《杂阿含》卷三十四第九四六经,婆蹉白佛言(大正2·2 47a)︰
‘瞿昙!若沙门瞿昙成等正觉,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中略)服习五欲,不得如是功德者,则不满足。以沙门瞿昙成等正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诸梵行,及优婆塞、优婆夷服习五欲而成就尔所功德故,则为满足。瞿昙!今当说譬。佛告婆蹉,随意所说。婆蹉白佛,如天大雨水流随下,瞿昙法律亦复如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男若女,悉皆随流,向于涅槃,浚输涅槃。’

此中,不仅谓在家、出家同得成就,且谓出家、在家修诸梵行,趋向涅槃。与此经说相当的有《中部》第七十三经〈Maha^vaccha-gotta-suttanta〉、《别译杂阿含》第一九八经。

(4)《杂阿含》卷四十一第一一二二经(大正2·298b)︰‘彼圣弟子已能舍离有身顾念,乐涅槃者,叹善随喜,如是难提,彼圣弟子先后次第教诫教授,令得不起涅槃,犹如比丘百岁寿命,解脱涅槃。’此段经文系佛为释氏难提所说。与此相当的记载,于《相应部》五十五·五十四中亦可见及。

按原始经典中,对在家人的基本教说,虽是施论、戒论、生天论,却不能认为为在家人所说者仅止于此。而且一般而言,对出家者与在家者的教说虽有差别,但绝不能说对出家者的教说,绝不可能不为在家者宣示。可以说在佛教之本来教说之前,在家与出家者是平等的。

又,一般以在家人纵使证果,亦以第三果为限,绝不能得第四阿罗汉果;然而此四沙门果说,应是成立于原始经典发达之后,故不能以此代表原始佛教之本来立场。此外,原始经典纵然一再强调在家众系享受诸欲者,谓居家生活多秽,为结缚所覆,然而几乎不见有明说在家者不能得涅槃的经文。前引巴利上座部所引《中部》第七十一经并无与之相当之汉译,或许系巴利上座部所增补。因此,可以说原始佛教并未否定在家者可证涅槃解脱,而此一立场直至大乘佛教才被明确化。

[参考资料] 《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善见律毗婆沙》卷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二;《法华义记》卷一;《法华经文句》卷一(上);《法华义疏》卷一;窥基《阿弥陀经疏》;《成唯识论》卷三;《法蕴足论》卷二;道端良秀《罗汉信仰史》;早岛镜正《初期佛教只社会生活》;Narada《The Buddha and HisTeaching》。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

[学习解说]:

如来世尊因为有证悟真谛(圣智所见真实之理性也,是离虚妄,故云真。其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谛。又此理性,于圣为实,故云谛)和俗谛(迷情所见世间之事相也。是顺凡俗迷情之法,故云俗。其为凡俗法之道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谛。又此事相,于俗为实,故云谛),所以称为正等觉(如来能觉了四谛之理,知一切诸法实不坏之相,不增不减,又悉知十方诸世界之名号及六道所摄众生之名号等一切诸法,故有此一称号)


名词解释:

【三藐三佛陀】
梵语 samyak-sam!buddha,巴利语 samma^-sambuddha。又作三藐三没驮、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意译作正遍知、正等觉、正等觉者。为如来十号之一。据大智度论卷二载,三藐三佛陀者,三藐,义为“正”,三,义为“遍”,佛,义为“知”;故三藐三佛陀即为“正遍知一切法”。如来能觉了四谛之理,知一切诸法实不坏之相,不增不减,又悉知十方诸世界之名号及六道所摄众生之名号等一切诸法,故有此一称号。(坐禅三昧经卷上、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大乘义章卷二十末)p693 FROM:【佛光大辞典】

【觉了】
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中略)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正法华经卷九、佛所行赞卷四、无量寿经卷下、楞严经卷一)p6793 FROM:【佛光大辞典】

【二谛】
(术语)一、俗谛,迷情所见世间之事相也。是顺凡俗迷情之法,故云俗。其为凡俗法之道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谛。又此事相,于俗为实,故云谛。二、真谛,圣智所见真实之理性也,是离虚妄,故云真。其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谛。又此理性,于圣为实,故云谛。经论所说,其名称不一,涅槃经仁王般若经谓之世谛,第一义谛,金刚不坏假名论谓之真谛,俗谛,瑜伽论唯识论谓之世俗谛,胜义谛,南海寄归传谓之覆俗谛,胜义谛,或谓之覆谛,真谛。其中以真俗之名最为通行。出二谛之法,诸家各异。法华玄义二曰:“夫二谛者,名出众经,而其理难晓,世间纷纭,由来硕诤。”南山之广弘明集二十四,明二谛,列古来之异说二十三家,而净影于大乘义章一,举四宗而辨相宗之二谛,天台于法华玄义二就藏通别圆四教,辨七种之二谛,嘉祥于二谛章,辨三种之二谛,慈恩则在义林章二末,于真俗辨四重。盖真俗之名,如言长短轻重,随于所对而重重不同也。大乘义章一曰:“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谛,真者是其绝妄之称。”义林章二末曰:“体相、显现,目之为俗。”二谛章中曰:“俗,是浮虚义;真,真实义。”中论观四谛品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以一世俗谛,二第一义谛。”百论下曰:“诸佛说法常依俗谛第一义谛。”智度论三十八曰:“佛法中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已上真俗二谛,于涉一切诸法,而分别事理浅深之义门也。梵,真Parama%rtha-satya俗Sam%vr!ti-saty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谛】
(名数)一真谛,真理上之实义,又圣者所见之实义也。二俗谛,俗事上之实义,又凡夫所知之实义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持净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

[学习解说]:

如来世尊修持净戒,具足三明(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三、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漏者烦恼)),所以称为明行足(又作明善行、明行成、明行圆满、明行。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之说,明,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足,即戒、定、慧等;佛依戒、定、慧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称明行足)


名词解释:

【三明】
(名数)在佛曰三达。在罗汉曰三明。智之知法显了,故名为明,又曰智明,又曰智证明,证智之境而显了分明也: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三、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漏者烦恼)。又如次第,名为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证明。然则三明者,六通中之宿命天眼漏尽三通也。智度论二曰:“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问曰:神通明有何等异:答曰:直知过去宿命事,是名通。知过因缘行业,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通。知行因缘际会不失,是名明。直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俱舍论二十七曰:“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证明,二死生智证明,三漏尽智证明。(中略)名明者,如次对三际愚故。谓宿住智通治前际愚,死生智通治后际愚,漏尽智通治中际愚。”婆沙论七十七谓:“六通中,余三何不谓明?答曰:身如意(言神境通),但工巧,天耳通但闻声,他心但知他人心,故此三不立为明。余三所以为明者,天眼知未来苦,宿命知过去苦,俱能厌离生死。又漏尽能为正观而断烦恼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行足】
梵语 vidya^-caraN!a-sam!panna,巴利语 vijja^-caraN!a-sampanna。为佛十号之一。音译鞞侈遮罗那三般那。又作明善行、明行成、明行圆满、明行。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之说,明,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足,即戒、定、慧等;佛依戒、定、慧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称明行足。又据大智度论卷二载,明,即宿命、天眼、漏尽等三明;行,即身、口二业;佛具足成就三明二业,故称明行足。(长阿含经卷十三)((参见:十号)480)p3280 FROM:【佛光大辞典】




更不复生诸有之中。故名善逝。

[学习解说]:

如来世尊因为不会再生到诸有中(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所以称为善逝(即如实去往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海之义)


名词解释:

【诸有】
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此外,诸有为凡夫众生浮沉之生死海,故称诸有海。(法华经序品、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大乘义章卷八、教行证信卷)p629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逝】
梵语 sugata,巴利语同。为佛十号之一。音译作修伽陀、苏揭多、修伽多。又作善去、善解、善说无患、好说、好去。意即进入种种甚深三摩提与无量妙智慧中。“好说”之意,谓佛陀如诸法之实相而说,不著于法爱而说,并能观察弟子之智慧力,或说布施,或说涅槃,乃至说五蕴、十二因缘、四谛等诸法,而导引入于佛道。十号之中,第一为如来,第五为善逝。如来,即乘如实之道,而善来此娑婆世界之义;善逝,即如实去往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海之义。此二名用以显示诸佛来往自在之德。(杂阿含经卷十八、坐禅三昧经卷上、菩萨地持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清净道论卷七、大乘义章卷二十)p4890 FROM:【佛光大辞典】




知二世界众生世界国土世界。名世间解。

[学习解说]:

如来世尊“了知众生、非众生二种世间之一切,既了知世间之因、世间之灭,亦了知出世间之道”,所以称为世间解


名词解释:

【器世间】
(界名)一切众生可住居之国土世界,谓之器世间。对于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之语。俱舍论十一曰:“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说。”楞严经四曰:“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间解】
梵语 lokavid,巴利语 lokavidu^。音译作路迦惫。又作知世间。为佛十号之一。即佛能了知众生、非众生二种世间之一切,既了知世间之因、世间之灭,亦了知出世间之道。大智度论卷二(大二五·七二上):“路迦惫,路迦,秦言世;惫,名知。是名知世间。(中略)知二种世间,一众生,二非众生。”无量寿经义疏(大三七·一○一中):“世间解者,是化他智;善解世间,名世间解。”((参见:十一号)326)p1527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知方便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

[学习解说]:

如来世尊善知众生根器和次第,能善巧方便调伏一切众生,所以称为调御丈夫(意指可化导一切丈夫之调御师)


名词解释:

【调御丈夫】
梵语 purus!adamyasa^rathi,巴利语 purisadamma-sa^rathi。音译富楼沙昙藐娑罗提。佛十号之一。意指可化导一切丈夫之调御师。大智度论卷二(大二五·七二中):“富楼沙,秦言丈夫;昙藐,言可化;婆(疑作娑)罗提,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时软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中略)佛成人以三种道,常随道不失,如火自相不舍乃至灭。佛令人得善法,亦如是至死不舍。以是故,佛名可化丈夫调御师。问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独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从男故,男为事业主故。’(中略)若说丈夫,一切都摄。譬如王来,不应独来,必有侍从。如是说丈夫,二根、无根及女尽摄,以是故,说丈夫。”((参见:十号)480)p6166 FROM:【佛光大辞典】




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

[学习解说]:

如来世尊能令众生远离怖畏,能以各种方便教化众生离苦得乐,所以称为天人师(谓佛陀为诸天与人类之教师,示导一切应作不应作、是善是不善,若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能得解脱烦恼之报,故称天人师)


名词解释:

【天人师】
梵语 s/a^sta^ deva-manus!ya^N!a^m!,巴利语 sattha^ deva-manussa^nam!。音译作舍多提婆魔菟舍喃。为如来十号之一。又作天人教师。谓佛陀为诸天与人类之教师,示导一切应作不应作、是善是不善,若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能得解脱烦恼之报,故称天人师。又以佛陀度天、人者众,度余道者寡,故称为天人师。(大智度论卷二)((参见:十号)480)p1334 FROM:【佛光大辞典】




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为佛。
能破四魔。名婆伽婆。


[学习解说]:

如来世尊了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所以称为佛
如来世尊能破除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所以称为婆伽婆


名词解释:

【四魔】
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之魔王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婆伽婆】
梵语 bhagavat。<一>为诸佛通号之一。又作薄伽梵、婆伽梵、婆伽伴、薄阿梵、婆哦缚帝、婆哦缚底、薄伽跋帝。意译作有德、有大功德、有名声、众祐巧分别、能破、世尊。即具备众德为世所尊重恭敬者之意。亦即佛之尊称。
 关于婆伽婆之语义,于大智度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蕴足论卷二证净品等诸经论中,皆有引用或释义。又据佛地经论卷一、玄应音义卷三载,婆伽婆(薄伽梵)一名总摄众德,故将其置于经首。此即指诸经首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中之“佛”字,译自婆伽婆。由上所述,足证婆伽婆之名广为人知。此外,婆伽婆原无世尊之义,“世尊”一词为一般人所易解,故自古以来译者多以其为婆伽婆之意译。
 又据佛地经论卷一,举出薄伽梵六义,即:(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端严义,(四)名称义,(五)吉祥义,(六)尊贵义。另据北本涅槃经卷十八,亦列举出婆伽婆七义,即:(一)能破烦恼。(二)能成就诸善法。(三)善解诸法义。(四)有大功德,无人能胜。(五)有大名闻,遍于十方。(六)能做种种大惠施。(七)于无量阿僧祇劫吐(即不受之义)女根,尽舍诸恶烦恼。此外,在印度一般人尊称神仙、贵人亦用婆伽婆一语,此时之婆伽婆则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参见:世尊)1522)
 <二>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于赞阿弥陀佛偈中载有“我顶礼婆伽婆”一语,即撷取诸佛之通号而立名,此乃因十方菩萨为恭敬歌颂阿弥陀佛无量广大之功德,故以具有大功德意味之婆伽婆名,赞叹阿弥陀佛。(增一阿含经卷十四、百论卷上、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乘义章卷二十末、异部宗轮论述记、翻梵语卷一)p445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0 10:3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20 10:37 编辑

(~接续楼上,86楼~87楼用时约3小时)


复观如来行戒定慧为益众生。久于无量无数世中怨亲等利无有差别。
悉断一切无量烦恼。一一皆知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
如来世尊为众生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


[学习解说]:

另外,还要观照如来世尊修行戒、定、慧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长久以来,如来世尊都在无量无数世中以平等无分别之心,怨亲平等的利益一切众生
如来世尊已断除一切无量烦恼,并且了知每一个众生及每一个微细烦恼以及众生在无量世的轮回中所遭受的各种大苦恼
如来世尊为了令众生出离苦恼,在救度过程中难施能施、难忍能忍



佛有二净。一庄严净。二果报净。
如是二净因缘力故。从初十十至后十十。无有人天能说其过。
如来具足八万音声。众生闻之不生厌离。以是因缘如来出胜一切声闻辟支佛等。


[学习解说]:

佛有两种净,一种是庄严清净;一种是果报清净
如来世尊具足八万音声,众生听闻世尊宣讲的法音后,不会生厌离心,因此如来胜过一切声闻和辟支佛


名词解释:

【七种净】
<一>七净华之异称。((参见:七净华)105)
<二>指初地菩萨愿求净土之七种清净相。即:(一)同体净,系就土体之无别而言。即一切报应土以法性土为体,一切应土以真土为体。应土中诸土亦同体无别。(二)自在净,系就土体之清净而言。即如净珠之体净,能自在显现其美丑,以土体净故,染净圆通,法界齐等。(三)庄严净,系就土之相而言。即以神变自在庄严净土,又常具光明,照破痴闇,且集众宝而予以庄严。(四)受用净,系就土之用而言。即受用净土之境界时,能灭烦恼,出生圣道。(五)住处众生净,系就寄人以显胜而言。即有无量功德智慧之众生充满净土。(六)因净,系就举因以显果而言。即得净土之德业,所谓净土三昧法门。(七)果净,系就对因明果而言。即依净土三昧之德业,随众生心之所乐,示现种种果。(十地经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九)p117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若人受持优婆塞戒欲净戒者。当作如是修念佛心。
若修念佛。是人则离内外诸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贪嗔痴断具足成就一切善法。


[学习解说]:

善男子,已受优婆塞戒者如果令戒行清净,应当修习上面所说的观修念佛
如果能这样观修念佛,此人便能远离身心内外一切不清净的因缘,能够增长慈悲与智慧、断除贪嗔痴,成就一切善法

[学习笔记]:
由这段教导可以知道念佛由浅入深有很多种次第,而持名念佛只是其中一种
念佛,或任何佛法法门,都分为
1.[表法](外表的方法,可说是佛菩萨慈悲度众的各种方便法门)
2.[心法](以佛法正观的内心作用,排除妄心,恢复真心佛性的智慧法门)


所以,如果只是嘴巴持名,这就是[表法],因为心没有作用
若加上佛法心法的正观作用,这样的修持就包含[心法]

本章教导的念佛之心,其实就是通过各种观修方法,让我们转凡心为佛心,因为
修行的目的就是转化我们的[凡夫心]为[佛心],这样就能成佛
所以修行应该重视[心法]的导入,这样才能究竟成就 —— [略说]念佛次第&心法次第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修念佛心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这样观修念佛并不困难,在家人这样观修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0 10:3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22 09:02 编辑

供养三宝品第十七

一、广修世间三种福田,就是供养三宝


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复当云何供养三宝。
善男子。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
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功德田者。从得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


(参考阅读:如何供养三宝?(注意:不如外道烧酥大麦而供养之) ~ 优婆塞戒经)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对佛说:世尊,已受优婆塞戒者,应当如何供养三宝
佛说:善男子,世间福田有三种,一是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

报恩田:"谓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诲之恩,若能供养恭敬,非惟报答其恩,抑且自然获福,是名报恩福田。"
功德田:"谓若能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非但成就无量功德,亦能获其福报,是名功德福田"
贫穷田:"谓若见贫穷困苦之人,当起慈愍之心,以己所有资生等物而给施之,虽不求报,则亦自然获福,是名贫穷福田"


名词解释:

【暖法】
四善根之初位。即对于见道四加行位之第一位,既经了知总别之念处,而自此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位。盖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三(大四一·九四三下):“此法如暖,立暖法名;圣道如火,能烧惑薪,望火前相,故名为暖。”p5518 FROM:【佛光大辞典】

【报恩田】
(术语)三福田之一。父母师长等有养育教诲之恩,报答之则自获无量之福,故名福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田】
(杂语)三福田之一。三宝也。在宝具无上之功德,自此生众生之功德,或众生供养之,则生无量之福报,故曰田。无量义经曰:“布善种子,偏功德田,普令一切发善提芽。”俱舍论十五曰:“功德田者,谓佛法僧,或胜补特伽罗,谓得胜果胜定。”俱舍颂疏十八曰:“佛及罗汉,名为德田谓具诸胜德,及亦能生一切有情胜功德故。”三藏法数十一曰:“功德福田,谓若能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非但成就无量功德,亦能获具福报,是功德福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福田】
(名数)一报恩福田,父母师长也。二功德福田,佛法僧之三宝也。三贫穷福田,贫穷困苦之人也。见优婆塞戒经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福田】
﹝出优婆塞戒经﹞
[一、报恩福田],谓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诲之恩,若能供养恭敬,非惟报答其恩,抑且自然获福,是名报恩福田。
[二、功德福田],谓若能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非但成就无量功德,亦能获其福报,是名功德福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僧,梵语具云僧伽,华言和合众。)
[三、贫穷福田],谓若见贫穷困苦之人,当起慈愍之心,以己所有资生等物而给施之,虽不求报,则亦自然获福,是名贫穷福田。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如来世尊是二种福田。一者报恩田。二功德田。
法亦如是是二种田。众僧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
以是因缘。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应当至心勤供养三宝。


[学习解说]:

众生若能供养诸佛如来,则能获得两种福田,一报恩田;二功德田
众生若能依照佛陀教导如法实修,也能获得报恩田和功德田两种福田
众生若能供养僧众,则能获得三种福田,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
因此,已经受持优婆塞戒的菩萨,应当至心供养佛法僧三宝


名词解释:

【三宝】
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1 10:1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22 08:47 编辑

1、至心勤修供养佛生身灭身形像塔庙者,所得功德与佛在世时等无差别

善男子。如来即是一切法藏。
是故智者应当至心勤心供养生身灭身形像塔庙。
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常当系念尊重赞叹。若自力作若劝人作。见人作时心生欢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当广教众多之人而共作之。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来就是一切法藏(法,谓法性;藏,为含藏。又作佛法藏、如来藏,意指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
因此,有智慧的人应当至心勤修供养诸佛形象及塔庙

如果在空旷的田野中没有佛像及塔庙,应当常常以尊重和赞叹之心忆念诸佛
或者自己这样修行,或者教导他人这样修行,见到他人忆念诸佛时自己也能心生欢喜

如果自身修行令人信服,应当扩大范围教导更多众生广修供养


名词解释:

【三力】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的加持;三、法界力,即自心所具的佛性。
2、慧眼力,法眼力、化导力。
3、佛威力、三昧力、行者本愿功德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身】
二身之一。即托于父母所生而具足三十二相之佛身。与“法身”相对。又作生身佛、父母生身、肉身、随世间身。又以神通之力一时化现之肉身,亦称生身;大乘佛教谓方便应化之化身为生身佛,例如生身之弥陀、生身之观音、生身之普贤、生身之弥勒等。一般生身亦可泛指凡夫及菩萨之肉身。(中阿含卷五十八法乐比丘尼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佛地经论卷七、大智度论卷九、卷二十九)((参见:二身)199)p2063 FROM:【佛光大辞典】

【法藏】
<一>法,谓法性;藏,为含藏。又作佛法藏、如来藏,意指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
 <二>法,教法之意;藏,含藏之意。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以教法含藏多义,故称法藏。或指含藏此等教说之圣教、经典等;经典含藏众多之法门,故有此称。
  <三>纳藏经典之府库亦称法藏,或宝藏、经藏、轮藏、经堂。((参见:经藏)5557)
 <四>梵名 Dharma^kara。音译作昙摩迦、昙摩迦留。意译作法宝处、法处、法积、作法。为阿弥陀佛未成佛时之法名。又称法藏比丘。据无量寿经卷上所载,过去久远劫前,世自在王如来之时,有一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即发无上正真道意,乃弃王位出家,号曰法藏。其高才勇哲,超异于世,未久即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法藏乃发四十八大愿。以其所闻教法护持不失,聚集众多,故无量寿经译作“法藏”(梵 dharma^kara,乃法的积聚,或本源处之义),唐代所译之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会译作“法处”,宋代所译之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译作“作法”,大智度论则译作“法积”。((参见:阿弥陀佛)3680)
 <五>(546~629)隋唐僧。颍川颍阴人,俗姓荀。二十二岁出家。因通鲜卑语,受知于北周武帝。后入终南山紫盖峰,独栖安禅。建德年间,武帝大肆灭佛。至宣帝即位,师上京请复佛法,常敕令蓄发,为菩萨僧,作陟峙寺主,师严拒不从。后复隐遁山林。至隋代,文帝兴复佛法,师始复出,为太平宫寺上座。唐贞观三年示寂,世寿八十四。(续高僧传卷十九)
 <六>(643~712)唐代僧。为华严宗第三祖。字贤首,号国一法师。又称香象大师、康藏国师。俗姓康,祖先康居国人,至其祖父,举族迁至中土,居于长安。早年师事智俨,听讲华严,深入其玄旨。智俨示寂后,乃依薄尘剃度,时年二十八。初以能通西域诸国语与梵文经书,遂奉命参与义净之译场,先后译出新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等十余部。尝为武后讲华严十玄缘起之深义,而指殿隅金狮子为喻,武后遂豁然领解,后师乃因之撰成金师子章。师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致力于华严教学之组织大成,又注释楞伽、密严、梵网、起信等经论,并仿天台之例,将佛教各种思想体系分类为五教十宗,而推崇华严之组织乃最高者,华严哲学于现实世界中乃属理想世界之实现。于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示寂于大荐福寺,世寿七十。著作甚多,计有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华严料简、华严五教章、大乘密教经疏四卷、梵网经疏、大乘起信论疏、华严纲目、华严玄义章等二十余部。弟子主要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等。(贤首大师碑传、宋高僧传卷五、佛祖统纪卷二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
 <七>(1573~1635)明代临济宗僧。梁溪(位于江苏无锡)人,俗姓苏。号汉月,字于密。十五岁出家,长好禅旨,读高峰语录有疑,潜心参究,历十余年。一日,闻折竹声大悟。天启四年(1624),至金粟寺参诣密云圆悟,蒙其印可付法。开法于苏州虞山中之三峰清凉禅寺(三峰禅院),世称三峰藏公。其后,历住北禅大慈寺、杭州安稳寺,苏州圣恩寺等名刹。师聪敏绝伦,负操任气,学贯佛儒。潜心禅修,沉思有年,见地遂异,倡为新说。著五宗源,指责当世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仅单传释迦拈华一事,而强调自威音王以来,无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一时诸方惊疑,论诤遂起。圆悟曾寄书告诫之,然不能夺其意。后于崇祯八年七月示寂,世寿六十二。清代雍正年间,帝以政令指其教为魔说,毁其书,黜其徒,三峰一脉遂绝。其所著广录三十卷、弘戒法仪三卷、语录三十卷等,迄今仍流传于丛林间。(五灯严统卷二十四、五灯全书卷六十五)p3428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
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作时不悔心不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
若以一钱至无量宝。若以一綖至无量綖。若以一花至无量花。若以一香至无量香。
若以一偈赞至无量偈赞。若以一礼至无量礼。若绕一匝至无量匝。若一时中乃至无量时。若自独作若共人作。
善男子。若能如是至心供养佛法僧者。若我现在及涅槃后。等无差别。


[学习解说]:

如上所说至心供养佛法僧三宝后,不要对自己心生轻视
所做种种供养也不是因为他人指使才去做,更不是为了胜过他人而去做
供养时,心不后悔不忧愁不烦恼,而是心生恭敬、合掌、尊重和赞叹三宝功德

供养时,或以一钱至无量钱、或以一线至无量线、或以一花至无量花或以一香至无量香、或以一偈赞佛至无量偈赞佛、或以一次礼拜至无量次礼拜
或绕佛一匝至无量匝、或一时乃至无量时、或独自供养、或与他人共同供养
善男子,如果能像上面这样至心供养佛法僧三宝者,不论我出世或入涅槃,都无有任何差别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2 08:4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22 09:07 编辑

(~接续楼上,整理本品经文目录87楼~92楼用时约3小时)

2、若以四天下众宝供养与以至心恭敬尊重赞叹如来种种功德供养,所得福德等无差别

见塔庙时。应以金银铜铁绳锁幡盖伎乐香油灯明而供养之。
若见鸟兽践蹋毁坏。要当涂治扫除令净。暴风水火之所坏处。亦当自治。
自若无力当劝人治。或以金银铜铁土木。若有尘土洒扫除拂。


[学习解说]:

如果见到佛塔庙时,应以金、银、铜、铁、绳锁、幡盖、伎乐、香油、灯明供养
如果见到佛塔庙被飞禽和走兽践踏和毁坏时,应当清理打扫和涂抹粉刷干净
或者被暴风雨或者大火毁坏时,也应当这样去修复
如果自己能力不足做不到时,应当劝导他人一同去做,如果看到有尘土要除去尘土



若有垢污以香水洗。若作宝塔及作宝像。作讫当以种种幡盖香花奉上。
若无真宝力不能办。次以土木而造成之。成讫亦当幡盖香花种种伎乐而供养之。
若是塔中草木不净鸟兽死尸。及其粪秽萎花臭烂悉当除去。蛇鼠孔穴当塞治之。


[学习解说]:

如果看到佛塔庙处有污垢,应当用香水清洗干净
如果制作了新的宝塔和宝像,应当以种种幡盖和香以及鲜花供养
如果没有真宝或者财力不足,也可以用泥土和木头制成宝塔和宝像
虽然材料用的是泥土和木头,但是同样应当以种种幡盖和香及鲜花恭敬供养
如果佛塔庙里杂草丛生,还有各种飞禽走兽的尸体以及粪便
包括枯萎凋谢的花,这些都应当清除,另外如果看到有老鼠和蛇洞时,应当将洞口堵塞


名词解释:

【八重真宝】
(名数)世为无上之福田者有八种,以八种之金属譬无价之真宝。八种者金、银、鍮石、假宝、赤白铜铁、白镴、铅、锡也。大集经五十五曰:“譬如真金,为无价宝;若无真金,银为无价;若无银者,鍮石为无价;若无鍮石,伪宝为无价;若无伪宝,赤白铜铁、白镴、铅、锡为无价宝。如是一切诸世间中,佛宝为无上;若无佛宝,缘觉为无上;若无缘觉,罗汉为无上;若无罗汉,诸余圣众为无上;若无圣众,得定凡夫为无上;若无得定,净持戒者为无上;若无净戒,污戒比丘为无上;若无污戒,剃除须发、身著袈裟、名字比丘为无上宝。比余九十五种异道最尊第一,应受世供为物福田。”末法灯明记曰:“如所引大集所说八重真宝,是其证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铜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银琉璃颇梨等像。常当洗治任力香涂。
随力造作种种璎珞。乃至犹如转轮圣王塔。精舍内当以香涂。若白土泥。
作塔像已。当以琉璃颇梨真珠绫绢彩绵铃磬绳锁而供养之。
画佛像时彩中不杂胶乳鸡子。应以种种花贯散花妙绋明镜。
末香涂香散香烧香。种种伎乐歌舞供养。如昼夜亦如是。如夜昼亦如是。


[学习解说]:

不论佛像是铜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银、琉璃、玻璃等不同材质
都应当常常清洗、去除污垢、然后涂香,并且还要尽力制作种种璎珞用以装饰庄严
佛塔佛像制作完成后,应当用琉璃、玻璃、真珠、绫绢、彩绵、铃磬、绳锁供养和装饰
绘画佛像时,彩色中不要参杂乳胶和鸡子(鸡蛋)
应当以种种花贯、散花,末香、涂香、散香、烧香,以及种种伎乐、歌舞供养诸佛形象,白天晚上都应当这样供养


名词解释:

【鸡子面】
鸡子,即鸡蛋。鸡子面,指呈鸡子形之菩萨面相。据造像量度经续补载,鸡子面之发攒高八指,顶尖宝严二指,面形似鸟卵,具喜悦慈爱之容。目长三指,宽一指,如莲华瓣。耳长四指,两脾距枢之外边相有十九指。作天男之相而无髭。p6641  FROM:【佛光大辞典】

【颇梨】
梵语 sphat!ika,巴利语 phalika。为七宝之一。意译水玉、白珠、水精。又作玻璃、玻璃、颇胝、颇置迦、破置迦、萨颇胝迦、娑婆致迦、塞颇致迦、窣坡致迦。其质莹净通明,有紫、白、红、碧等多种颜色,其中,以红色、碧色最珍贵,紫色、白色次之。据增广本草纲目卷八载,玻璃本作颇黎,光莹如水,坚实如玉,故又称水玉。
 又据大智度论卷十载,颇梨产于山窟,经千年而冰化成颇梨珠。然玄应音义卷二十则谓,西域暑热,水分稀少,不可能冰化而成,仅为石之类而已。又该珠有火珠、水珠二种,日宫殿与月宫殿即分别由火珠、水珠所形成。(慧苑音义卷上、玄应音义卷二、卷六、慧琳音义卷四、卷四十一)p5949 FROM:【佛光大辞典】




不如外道烧酥大麦而供养之。终不以酥涂塔像身亦不乳洗。
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覆藏劝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后显示。
见像毁坏应当至心供养恭敬。如完无别。如是供养要身自作。若自无力当为他使。亦劝他人令佐助之。
若人能以四天下宝供养如来。有人直以种种功德尊重赞叹至心恭敬。是二福德等无差别。


[学习解说]:

不可以像外道那样焚烧酥(是牛羊等乳钻抨成之)大麦等食物供养
不可以用酥油涂佛像佛塔,也不可以用来清洗佛像
也不要制作半身佛像,如果见到半身佛像应当悄悄告诉他人修整,修整后再显示给众生面前
如果见到佛像被毁坏,也应当以恭敬心如同完好无损那样至心供养
如果自己没有能力供养,应当转给他人继续供养,或者劝导他人与自己一同供养
如果有人用四天下的珍宝供养如来,有人直接以恭敬尊重赞叹如来的种种功德之心供养,二人所得福德没有差别


名词解释:

【酥】
(饮食)是牛羊等乳钻抨成之。或以草叶药而成之。所谓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而醍醐最为上药。大智度论曰:“牛乳驴乳,其乳虽同,牛乳抨则成酥,驴乳抨则成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护摩】
梵语 homa。意即焚烧、火祭。又作护魔、户摩、呼魔、呼么。或意译作火祭祀法、火供养法、火供养、火供、火法、火食。即于火中投入供物以作为供养之一种祭法。亦为密教一般修法中之重要行事,用以譬喻以智慧火焚烧迷心之意。原系印度古代供养火神阿耆尼(梵 Agni)以为驱魔求福之作法。盖此法于印度太古印伊时代(Indo-Iranian Period)之宗教仪式即已产生,又于梨俱吠陀、夜柔吠陀、百道梵书(梵 S/atapatha-bra^hmaN!a)等之早期文献,亦有设立三种火坛而修法之记载,此外家庭经(梵 Gr!hya su^tra)中亦详载种种复杂之护摩法,可知此法早已风行于重视祭典之印度。
 于吠陀时代之诸神中,最重要者即阿耆尼,供养此神之祭式盛行于当时之事火婆罗门之间,彼等投供物于祭坛之炉中,待火焰上升,则以为已达于诸神之口中,诸神依之得力以降伏诸魔,而予人类福祉,故又将火视为诸神之口,亦即天口(梵 deva^na^m! mukha)。
 此一祭法,后为密教所采用,并逐渐成为密教之重要修法。然密教之护摩与婆罗门教所行者,其意义有极大不同。据大日经疏卷十九、卷二十载,佛陀未成道前,不能了知火之自性,故依据吠陀典籍而说四十四种护摩法;至佛陀成道后,既已了知火之自性,则宣说十二种护摩法,此即真护摩,为如来一切智光之表征。
 密教所行之护摩,又可分为内外两种,实际在护摩坛所行之修法,称作外护摩。亦即行法时,具足本尊、炉、行者等三者,以为行者三密之表征。其中,本尊不限于何种如来或明王,概视所宗之部门而定,用表行者之“意密”;炉代表行者之“口密”;行者自身则表“身密”。其行法方式,先择地、造坛、设炉,口诵真言,投乳木、五谷等供物入于炉中,以净行者之三密,并成就息灾、增益、降伏等法。此一行法,皆于心外行事作法,故称外护摩、事护摩。反之,不须采用实际作法,而以自身为坛场,于观想中,以如来之智火烧除诸业烦恼,此种于心内作观修法之护摩则称内护摩;又因所作之观乃属“理法”之观,故又称理护摩。此种内护摩虽系密教独特之作法,然推溯其源,恐亦萌于考西塔基奥义书(梵 Kaus!i^taki-upanis!ad)中“内部祭火(梵 antara-agnihotra)”之说法而来者。内护摩通常又有五法之别,即:(一)息灾法,观想大日如来之本性。(二)增益法,观想不空成就如来之本性。(三)敬爱法,观想无量寿如来之本性。(四)钩召法,观想宝生如来之本性。(五)调伏法,观想阿閦如来之本性。
 若以世间、出世间二语之相对性而别,则出世间之护摩即指内护摩,世间外道之护摩则指外护摩。然于出世间护摩中,又有内外之别,即以“观心”为内,而以“事相”为外。另于上记所说之外护摩,由于未能与内观相应,无法成就“悉地”,故行外护摩时必同时修内护摩三平等观,以期内外相应、事理相融,速疾成就悉地。由是,遂成“外护摩即内护摩”之真义,此不仅为密教外护摩之迥异于外道外护摩之处,亦为密教行者修护摩时之一大要诀。
 若单就外护摩而言,于修法时,除上记所说之本尊、行者以外,另须于本尊前设一护摩坛,坛中央设置一炉,坛之四角置橛,四橛之顶端均系金刚线。坛前安置礼盘、胁桌,胁桌上安放护摩木、涂香、柄香炉、加持物等。此修法通常有三种、四种、五种、六种等之别。(一)最普遍者为四种法,又称四种护摩,即:(1)息灾法(梵 s/a^ntika),以佛部之尊为本尊,用圆形白色护摩坛、圆形炉,向北方吉祥坐,焚烧甘木。(2)增益法(梵 pa^us!t!ika),以宝部之尊为本尊,用方形白色坛、方形炉,向东方半跏坐,焚烧果木。(3)敬爱法(梵 vas/i^karaN!a),以莲华部之尊为本尊,用莲花形赤色坛、莲花叶形炉,向西方箕坐,焚烧花木。(4)降伏法(梵 abhica^raka),以金刚部之尊为本尊,用三角形黑色坛、三角形炉,向南方蹲踞,焚烧苦木。(二)三种法,又称三种护摩,指息灾、增益、降伏等三法,系与胎藏界三部内证相应之三种修法。(三)五种法,又称五种护摩,指四种法之外另加钩召法(以羯磨部之尊为本尊,用金刚形炉,向诸方半跏坐,焚烧刺木),系与金刚界五部五智之内证相应之修法。于五种法中,就其所生功德而言,每一法均含有其他四法之效益,称为五法互具。以息灾法为例,修行此法可除贪嗔烦恼或止息国家之灾难,此为息灾之意义。除贪嗔烦恼之闇时,又可增长定慧之功德或外在之诸种福德,此为增长之意义。诸种功德既得增长,则渐次可摧破无明、灭诸灾殃,此为调伏之意义。依此等功德,而无战乱诤斗之事,并得诸佛菩萨之庇护,此为敬爱之意义。由此等功德,而诸善集生、万法现集,此为钩召之意义。其余四法亦准此而互具功德。(四)六种法,又作六种护摩,即由上记五种法中之增益法开衍出延寿法,其修法方式仅略异于增益法。
 于护摩法中,所焚之薪木特称为护摩木。护摩之灰烬,称火食灰。伐木之刀,称为护摩刀。书写有护摩法之旨趣、祈愿内容之纸、板,可作护符之用,称护摩札。行使护摩之堂屋,称作护摩堂。(大日经卷六世出世护摩品、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三、苏悉地羯啰经卷下、大日经疏卷八、卷十五、百论疏卷上之中、慧琳音义卷四十一、希麟音义卷一)p6869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2 08:52
3、什么是真正的供养佛?

所谓如来身心具足。身有微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大力。
心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五智三昧三种法门十一种空观十二缘智无量禅定。具足七智已能度到六波罗蜜岸。
若人能以如是等法赞叹佛者。是人则名真供养佛。


[学习解说]:

如来世尊身有三十二相(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八十种好(为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八十种好相),具足大力

心有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大悲三念(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五智三昧(指佛所得之五种智)、三种法门、十一种空观(指观想一切诸法皆空之观法。一切诸法,尽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本无自性而空寂无相;观此空寂无相之理即为空观)、十二缘智(观十二因缘之智)以及无量禅定
如来世尊具足七智,已能度到六波罗蜜岸(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
如果有人能赞叹如来以上种种功德,此人则是真供养佛


名词解释:

【六波罗蜜】
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空观】
指观想一切诸法皆空之观法。一切诸法,尽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本无自性而空寂无相;观此空寂无相之理即为空观。佛教各宗派皆阐说“空”之教义,随之即立观空之法门;虽有浅深胜劣之别,然悉以舍遣对实有之执情为目的。概言之,小乘佛教修习我空观,断除烦恼障;大乘佛教修习我、法二空观,离烦恼、所知二障。
 于天台宗,观空之法有藏、通、别、圆四教之别:藏教分析诸法而观空理,称为析空观;通教不加分析,以诸法之当体如幻梦而直证入空,称为体空观;别教于假、中二谛之外观空,称为偏空观;圆教观假、中二谛即空,称为圆空观。以修行者之机根有利、钝之差别,故有此四种不同之观法,然皆以空观为入理之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三、四教义卷一、三藏法数卷十、光明玄义拾遗记卷五)((参见:三观)706)p3484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智】
梵语 pan~ca jn~a^na^ni。<一>密教开立大日如来之智体为五,称为五智,而以五智配当五佛、五部。此系菩提心论、秘藏记等所说。(一)法界体性智(梵 dharma-dha^tu-svabha^va-jn~a^na),第九阿摩罗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世间、出世间等诸法体性之智。配列于中央大日如来与佛部。(二)大圆镜智(梵 a^dars/a-jn~a^na),第八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显现法界万象圆明无垢之智。配列于东方阿閦如来与金刚部。又作金刚智。(三)平等性智(梵 samata^-jn~a^na),第七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具现诸法平等性之智。配列于南方宝生如来与宝部。又作灌顶智。(四)妙观察智(梵 pratyaveks!aN!a^-jn~a^na),第六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巧妙观察众生机类而自在说法之智。配列于西方阿弥陀佛与莲华部。又作莲华智、转法轮智。(五)成所作智(梵 kr!tya^nus!t!ha^na-jn~a^na),前五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成办自他所作事业之智。配列于北方不空成就佛与羯磨部。又作羯磨智。以上系就金刚界之情形而言;若就胎藏界而言,则五智所配列者,次第为大日如来、宝幢如来、开敷华如来、无量寿如来、天鼓雷音如来。此五智又有别相、各具二义:(一)别相,以五智配当五佛、五部,是为别相之义。(二)各具,一切佛各具五智,是为各具之义。此即密教特有之“而二不二,即离不谬”之深旨。(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二、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法门、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佛成佛仪轨、即身成佛义)
 <二>指佛所得之五种智。出于无量寿经卷下、略论安乐净土义。即:(一)佛智,总称佛之一切种智。(二)不思议智,谓佛智能以少作多、以近作远、以轻为重、以长为短,反之亦可,故称不思议智。(三)不可称智,谓佛智泯绝称谓,非相非形,超越对待。(四)大乘广智,谓佛无所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五)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又两卷无量寿经宗要复以不思议智配于成所作智,不可称智配于妙观察智,大乘广智配于平等性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配于大圆镜智。(无量寿经义疏卷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吉藏)、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
 <三>圣者所证得之五种智。出于成实论卷十六。即:(一)法住智,了知诸法生起之智。(二)泥洹智,了知诸法灭尽之智。(三)无诤智,与他无诤之智。(四)愿智,于诸法中无障碍之智。(五)边际智,得最上智,于增损寿命之中可得自在力。p1161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三念住】
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
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
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
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所畏】
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四乘观智】
指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乘人观十二因缘之智,即下智观、中智观、上智观、上上智观四种。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师子吼菩萨品〉云(大正12·768c)︰‘善男子,观十二缘智凡有四种︰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道。中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缘觉道。上智观者,见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观者,见了了,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

智顗《法华玄义》卷三(上)依四教之意解释此四乘观智︰

(1)谓三藏教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人,皆以析空之智观思议生灭之十二因缘,然其析空之智浅弱,因此以三人中最劣之声闻标之,名下智观。

(2)通教亦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人,同以体空之智观思议不生不灭之十二因缘。然其体空之智虽较三藏教巧,但较后者之别教拙。因此以三人中之第二位缘觉标之,名中智观。

(3)别教独有菩萨,以隔历次第观不思议生灭之十二因缘,其隔历次第之智虽不如后者圆教,但较前之藏通二教为上,因此以三人中最后之菩萨标之,名上智观。

(4)于圆教,菩萨以圆融不次第之智观不思议不生不灭的十二因缘。此圆融不次第之智最胜无比,故以果上之佛标之,名上上智观。

[参考资料] 《摩诃止观》卷九之三;《大涅槃经疏》卷二十四;《涅槃宗要》;《法华玄义释签》卷三(上);《法华玄义私记》卷三(末)。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十二相】
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八十种好】
梵语 as/i^ty-anuvyan~jana^ni。为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八十种好相。又称八十随形好、八十随好、八十微妙种好、八十种小相、众好八十章。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显著易见者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微细隐密难见者有八十种,称为八十种好。两者亦合称相好。转轮圣王亦能具足三十二相,而八十种好则唯佛、菩萨始能具足。
 又有关八十种好之顺序与名称,异说纷纭。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八十种好指:(一)指爪狭长,薄润光洁。(二)手足之指圆而纤长、柔软。(三)手足各等无差,诸指间皆充密。(四)手足光泽红润。(五)筋骨隐而不现。(六)两踝俱隐。(七)行步直进,威仪和穆如龙象王。(八)行步威容齐肃如狮子王。(九)行步安平犹如牛王。(十)进止仪雅宛如鹅王。(十一)回顾必皆右旋如龙象王之举身随转。(十二)肢节均匀圆妙。(十三)骨节交结犹若龙盘。(十四)膝轮圆满。(十五)隐处之纹妙好清净。(十六)身肢润滑洁净。(十七)身容敦肃无畏。(十八)身肢健壮。(十九)身体安康圆满。(廿)身相犹如仙王,周匝端严光净。(廿一)身之周匝圆光,恒自照耀。(廿二)腹形方正、庄严。(廿三)脐深右旋。(廿四)脐厚不凹不凸。(廿五)皮肤无疥癣。(廿六)手掌柔软,足下安平。(廿七)手纹深长明直。(廿八)唇色光润丹晖,(廿九)面门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严。(卅)舌相软薄广长。(卅一)声音威远清澈。(卅二)音韵美妙如深谷响。(卅三)鼻高且直,其孔不现。(卅四)齿方整鲜白。(卅五)牙圆白光洁锋利。(卅六)眼净青白分明。(卅七)眼相修广。(卅八)眼睫齐整稠密。(卅九)双眉长而细软。(四十)双眉呈绀琉璃色。(四一)眉高显形如初月。(四二)耳厚广大修长轮埵成就。(四三)两耳齐平,离众过失。(四四)容仪令见者皆生爱敬。(四五)额广平正。(四六)身威严具足。(四七)发修长绀青,密而不白。(四八)发香洁细润。(四九)发齐不交杂。(五十)发不断落。(五一)发光滑殊妙,尘垢不著。(五二)身体坚固充实。(五三)身体长大端直。(五四)诸窍清净圆好。(五五)身力殊胜无与等者。(五六)身相众所乐观。(五七)面如秋满月。(五八)颜貌舒泰。(五九)面貌光泽无有颦蹙。(六十)身皮清净无垢,常无臭秽。(六一)诸毛孔常出妙香。(六二)面门常出最上殊胜香。(六三)相周圆妙好。(六四)身毛绀青光净。(六五)法音随众,应理无差。(六六)顶相无能见者。(六七)手足指网分明。(六八)行时其足离地。(六九)自持不待他卫。(七十)威德摄一切。(七一)音声不卑不亢,随众生意。(七二)随诸有情,乐为说法。(七三)一音演说正法,随有情类各令得解。(七四)说法依次第,循因缘。(七五)观有情,赞善毁恶而无爱憎。(七六)所为先观后作,具足轨范。(七七)相好,有情无能观尽。(七八)顶骨坚实圆满。(七九)颜容常少不老。(八十)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即卍字)。p268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2 08:5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22 08:55 编辑

4、什么是真正的供养法?

云何名为供养于法。
善男子。若能供养十二部经。名供养法。


[学习解说]:

什么是供养法?以及如何供养法?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供养十二部经(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这样叫做供养法


名词解释:

【十二部经】
梵语 dva^das/a^n%ga-buddha-vacana。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梵 su^tra,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二)应颂(梵 geya,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三)记别(梵 vya^karaN!a,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四)讽颂(梵 ga^tha^,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五)自说(梵 uda^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六)因缘(梵 nida^na,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七)譬喻(梵 avada^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八)本事(梵 itivr!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九)本生(梵 ja^taka,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十)方广(梵 vaipulya,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十一)希法(梵 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论议(梵 upades/a,音译优波提舍),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印顺))p344 FROM:【佛光大辞典】




云何供养十二部经。
若能至心信乐受持读诵解说。如说而行。既自为已复劝人行。是名供养十二部经。


[学习解说]:

如何供养十二部经?
如果有人能至心信乐受持读诵解说十二部经,并且如法实修,不但自己如说而行,还能劝导他人这样实修,这就是供养十二部经



若能书写十二部经。既书写已种种供养如供养佛。唯除洗浴。

若有供养受持读诵如是经者。是则名为供养法也。供养法时如供养佛。

又复有法 谓菩萨一根。辟支佛人三根三谛。若信是者名供养法。


[学习解说]:

如果有书写十二部经者,写完之后还能如同供养诸佛那样供养十二部经
这些供养、受持、读诵、十二部经者,就是在供养法

另外如果能相信佛以菩萨、声闻、独觉三乘方便利益众生,则是供养法


名词解释:

【三乘人】
声闻乘、独觉乘此二为小乘,菩萨乘则为大乘。《藏传佛教萨迦派》刘立千著FROM:【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V1.1】

【一根】
<一>又作一机。指耳根。阎浮提众生虽六根具足,然以耳根最锐利,闻法易入,能圆通无上道,故有“一根”之称。
<二>谓某一种根性。即受同一种教之根器。
<三>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中之任何一根。p63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谛】
指三种真理。据天台宗,诸法实相之真理分为空、假、中三谛。此系据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与仁王般若经卷上二谛品而来。智顗于法华玄义卷一上、卷二下,摩诃止观卷一下、卷三上、卷五上等所说者,为:(一)空谛,又作真谛、无谛。诸法本空,众生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妄见。若以空观对治之,则执情自忘,情忘即能离于诸相,了悟真空之理。(二)假谛,又作俗谛、有谛。诸法虽即本空,然因缘聚时则历历宛然,于空中立一切法,故称假谛。(三)中谛,又作中道第一义谛。以中观观之,诸法本来不离二边、不即二边、非真非俗、即真即俗,清净洞彻,圆融无碍,故称中谛。
 三谛虽为化法四教中之别、圆二教所说,但别教之三谛有各种称法,如隔历三谛、历别三谛、次第三谛、不融三谛、别相三谛、逦迤三谛等。即三谛为各个独立之真理,其中空、假二谛系就现象而言,中谛则就本体而论,故前二谛较劣,后一谛最为殊胜。相对于此,圆教三谛亦有多种名称,如圆融三谛(又称三谛圆融)、一境三谛、不次第三谛、非纵非横三谛、不思议三谛等。然三谛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互融,形成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谛。观此三谛之真理,有所谓三观,即圆教之中,观圆融三谛之三谛圆融观,而认众生一念中具足圆融三谛,称为一心三观。
 天台宗又就别入通、圆入通、别教、圆入别、圆教等五种修行阶段之别,而论究三谛之深浅,即:(一)别入通,又作别接通,指通教之人接入别教之机者。此等人听闻非有漏非无漏之说,遂以有漏为俗谛,以无漏为真谛,以非有漏非无漏为中道。故知其所谓之中道系从通教所说之真俗二谛来领悟中谛,此即为“但中”,仅具“双非”而无“双照”之意义。(二)圆入通,又作圆接通,即通教之人接入圆教之机者。此等人所了解之真俗二谛与别入通无异,然听闻非漏非无漏之说时,兼具双非、双照之义,故知其所领悟之中道异于别入通之人,而为一种“不但中”之中道。(三)别教,此等人以有为假谛,以空为真谛,以非有非空为中道,故知其所谓之中道亦为“但中”。(四)圆入别,又作圆接别,即别教之人接入圆教之机者。此等人所了解之二谛与前记三类人无异,然其所领悟之中道为具足一切佛法之“不但中”。(五)圆教,此等人非但了解中道具足一切佛法,且了解其所领悟之真谛俗谛亦皆具足佛法,三谛圆融,一即三,三即一,于五种人之中最为殊胜。
 此外,三谛之真理,若因应凡夫之心(情)而作各种说法者,称为随情说。若对十信以上之菩萨,说空、假二谛为情,说中谛为悟智者,称为随情智说。若对十住以上之菩萨,则说为真智所照之不思议三谛者,称为随智说。(金光明经文句卷二、卷四、卷五、观音玄义卷四、摩诃止观卷七上)((参见:一心三观)23)p684 FROM:【佛光大辞典】

【辟支佛】
梵语 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见:缘觉)6132)p5613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根】
<一>又作三辈。众生之根性有上、中、下三等,称为三根。据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载,犹如卉木丛林及诸药草中,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有中根中茎中枝中叶,有大根大茎大枝大叶,其上中下随树之大小而各有所受。上根者(又作利根),根性伶俐,速发智解,堪忍耐难行,能证妙果;中根次之,下根(又作钝根)最劣。摩诃止观卷六下(大四六·七九中):“下根断惑尽,方能出假,佛于法华中破其取涅槃心,劝发无上道,起方便慧。(中略)中根者断见惑已,生死少宽,思任运断。(中略)上根者初心闻慧即能体达见思即空。”(大智度论卷五十四、法华玄论卷九、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之三、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
<二>全称三不善根。即贪、嗔、痴等三烦恼。((参见:三不善根)530)
<三>全称三无漏根。即二十二根中之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参见:三无漏根)629)p599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2 08:56
5、什么是真正的供养僧?

若有供养发菩提心受持戒者出家之人。向须陀洹至阿罗汉果。名供养僧。

若有人能如是供养佛法僧宝。当知是人终不远离十方如来。常与诸佛行住坐卧。
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说多少供养如是三福田者。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多受利益。


[学习解说]:

如果有供养已经发菩提心并且清净持戒的出家人
并且由须陀洹(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证得阿罗汉果(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者,叫做供养僧

如果有人能像上面这样如法供养佛法僧三宝者
应当知道此人永远都不会远离十方如来,此人常常与诸佛如来亲近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这样如法供养三种福田的人,应当知道此人在无量世中将获得很多利益


名词解释:

【阿罗汉】
梵语 arhat,巴利语 arahant。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据成唯识论卷三载,阿罗汉通摄三乘之无学果位,故为佛之异名,亦即如来十号之一。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举出,阿罗汉乃声闻四果(四沙门果)之一,为小乘之极果。可分为二种,即:(一)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者。(二)阿罗汉果,指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而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证入此果位者,四智圆融无碍而无法可学,故称无学、无学果、无学位;若再完成无学正见乃至无学正定之八圣道,以及无学解脱、无学正智等十种无漏法,则称为十无学支。
 关于阿罗汉之语义,据大智度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七本、翻译名义集卷一、卷二等举出杀贼、不生、应供三义,称为阿罗汉三义,为自古以来最常见之说。即:(一)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二)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三)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梵语 arhan,为梵语 arhat(阿罗汉)之单数主格,意译受供养、受尊敬,故上述三义中,以应供一义较为适切。此外,慧远于大乘义章卷二十末亦以应化一切众生、断尽诸惑等四义解释阿罗汉。又善见律毗婆沙卷四则举出打坏三界车辐、远离一切恶业、无覆藏等五种阿罗汉之释义。
 另就阿罗汉之种类而论,声闻四果中之阿罗汉,依其根性利钝之差别,可分为六种。据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等所举,即:(一)退法阿罗汉,又作退相阿罗汉,指遭遇小恶缘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二)思法阿罗汉,又作死相阿罗汉,指由于忧惧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三)护法阿罗汉,又作守相阿罗汉,指能守护而不致退失果位者。(四)安住法阿罗汉,又作住相阿罗汉,指不退亦不进,而安住于果位者。(五)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六)不动法阿罗汉,又作不坏相阿罗汉,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为钝根者,故得时解脱或时爱心解脱,而后者系属利根者,故得不时解脱或不动心解脱。详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缘而得入定之解脱,称为时解脱;随时可入定,而无须等待某种特定因缘之解脱,称为不时解脱。又善护自己所得之阿罗汉果,并解脱烦恼者,称为时爱心解脱;不再由于烦恼而退失果位之解脱者,称为不动心解脱。此外,不动法阿罗汉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为两种,即:(一)本来生就不动种性者,称为不退法阿罗汉、不退相阿罗汉。(二)由精进修行而达不动法者,称为不动法阿罗汉。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为七种阿罗汉。若再加缘觉、佛,则总称九种阿罗汉,又称为九无学。
 另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成实论卷一等所举,以慧解脱、俱解脱取代缘觉、佛,而形成另一种九无学。其中,藉智慧力以解脱烦恼之阿罗汉,称为慧解脱阿罗汉。若得灭尽定,而于心、智慧两方面悉皆解脱之阿罗汉,则称俱解脱阿罗汉。此二者再加无疑解脱阿罗汉(在俱解脱中通达一切文义,而得四无碍解者),则成三种阿罗汉。(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卷四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八、弥勒上生经、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十四、甘露味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四、法华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末、法华义疏卷一、大日经疏卷一、翻梵语卷一、玄应音义卷八)((参见:九无学)147、“六种性”1302、“四向四果”1683)p3692 FROM:【佛光大辞典】

【须陀洹】
梵语 srota-a^panna,巴利语 sota^panna。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全称须陀般那。又作须氀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閦囊、窣路多阿半那。旧译作入流、至流、逆流。新译作预流。入流,意指初入圣者之流;逆流,谓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之流。又初证圣果者,预入圣道之法流,故称预流。须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间,为趣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须陀洹向;“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对于前之向位则称须陀洹果,为声闻乘四圣位中之正果初位。又依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将预流果之人分为三类,即:(一)现般预流,乃三界“修惑”皆断尽,得“无学果”证般涅槃者。此属利根之机。(二)现进预流,由进修而断欲界“修惑”之前六品乃至九品,证“一来果”,并证“不还果”者。属中根之机。(三)受生预流,指于一、二生或七返人天往来受生者。属于根器较钝者。(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俱舍论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华严五教章卷三)((参见:四向四果)1683、“预流果”5701)p5360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供养三宝是不为难。在家供养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如法供养三宝并不困难,在家人如法供养三宝很难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和障碍的缘故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3 10:48
(~接续楼上,93楼用时约3小时)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

六波罗蜜品第十八

一、如何供养六波罗蜜


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供养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罗蜜。是人则能增长财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

佛言。善男子。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
念于布施乐行布施。随有随施不问多少。
当行施时于身财物不生轻想。净施不择持戒毁戒。
赞叹布施见行布施欢喜不妒。见有求者心则悦乐。
起迎礼拜施床命坐。前人咨问若不咨问。辄为赞叹布施之果。
见恐怖者能为救护。处饥馑世乐施饮食。
虽作是施不为果报。不求恩报施。
不诳众生。能赞三宝所有功德。
不以斗称杂余异贱欺诳于人。不乐酒博贪欲之心。
常修惭羞愧耻之德。虽复巨富心不放逸。多行惠施不生憍慢。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施波罗蜜。


(参考阅读:如何供养六波罗蜜~优婆塞戒经)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您先前说过应当供养六方
六方代表的是六波罗蜜,因此能增长财命,那么供养六波罗蜜者具有哪些相貌呢

佛说:善男子,能做到不贪恋和不吝惜一切财物的人;常常做利益他人的事情
常常想着布施众生,而且喜欢布施的人;尽己所能随缘尽力广行布施不论多少的人

布施时对于所施之物不生轻视想,能够清净平等布施,心不分别受者是否持戒或毁戒的人
赞叹布施者,见到布施的人心不嫉妒,反生欢喜的人;见到乞求者,能心生喜悦,广种福田的人

见到被恐怖笼罩的人能发心救护;遭遇饥馑年代也能乐于布施饮食的人
虽然做了很多布施,但不是为了求得任何果报

从不欺骗众生,能够常常赞叹佛法僧三宝功德的人
不缺斤少两欺骗他人,不饮酒、不赌博,没有贪欲之心的人

常修惭愧心,虽然有很多财富但心不放逸,广行布施,不生骄慢
善男子,具有以上相貌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供养布施波罗蜜



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常修软心不作罪过。设误作者常生愧悔。
信是罪业得恶果报。所修善事心生欢喜。于小罪中生极重想。设其作已恐怖忧悔。
终不打骂嗔恼众生。先意语言。言辄柔软。见众生已生爱念心。知恩报恩。心不悭吝不诳众生。
如法求财乐作福德。所作功德常以化人。见穷苦者身代受之。常修慈心怜愍一切。
见作恶者能为遮护。见作善者赞德说果。复以身力往营佐之。身不自由令他自在。
常修远离嗔恚之心。或时暂起觉生愧悔。实语软语。远离两舌及无义语。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戒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清净身口意三业,常修柔软心,不造作恶业,如误造恶业,应惭愧忏悔
应当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时应当心生欢喜,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于小罪也能生重罪想
从不打骂恼怒众生,并且总是用柔软语先于众生说话,见到一切众生都能生爱念心,知恩图报,对众生从不吝啬不欺诳
如法求取财物,常修福德之事,所作功德常常教化他人,见到贫穷的人能感同身受,常修慈心怜悯一切众生
见到作恶的人能为对方遮护,见到行善的人能随喜赞叹并为对方解说善的果报,还会身体力行一同行善利益众生
常常修习远离嗔恚心,常修实语(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软语(温顺而适人情之柔语),远离两舌(即搬弄是非,离间他人,为十恶业之一)及无义语(没有意义的言语)
善男子,具有以上相貌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供养持戒波罗蜜


名词解释:

【软语】
“粗语”之对称。温顺而适人情之柔语。禅苑清规卷三首座条(卍续一一一·四四七上):“凡是堂中一切不如法事,于粥前以软语曰众,言须简当。”p6316 FROM:【佛光大辞典】

【实语】
梵语 satya-va^da,巴利语 sacca-va^da。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五○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在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中,论及口之四善行时,将实语(巴 musa^-va^di^-verama^N!i^,离妄语)与软语、不绮语、不两舌三者共举;同经卷十二清净经中,将实语(巴 bhu^ta-va^di^) 与应时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等五者并举;卷十四梵动经中,则将实语与知时之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等五者共举。
 显密二教于此说法略有不同,在显教中,谓所说称于实,又如言起行,其言行能相应者为实语;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大三五·二二九下):“如言起行,故云实语。”密教则以说真如之言为实语,即释摩诃衍论卷二所说五种语中之第五种如义语;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七九中):“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别译杂阿含经卷四、卷十四、正法念处经卷五十四、大宝积经卷七十九、大方等大集经卷十)p5790 FROM:【佛光大辞典】

【两舌】
即搬弄是非,离间他人,为十恶业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义语】
没有意义的言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若人能净身口意业。众生设以大恶事加。乃至不生一念嗔心。终不恶报。
若来悔谢即时受之。见众生时心常欢喜。见作恶者生怜愍心。赞叹忍果呵责嗔恚。说嗔果报多有苦毒。
修施忍时先及怨家。正观五阴众缘合和。若和合成何故生嗔。深观嗔恚乃是未来无量恶道受苦因缘。
若暂生嗔则生惭愧恐怖悔心。见他忍胜不生妒嫉。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忍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清净身口意三业,即使被众生以大的恶事加害,也不会心生一念嗔心
如果对方前来悔过谢罪,当时就能接受歉意,见到一切众生常常心生欢喜,见到作恶众生常生怜悯心
常常赞叹忍辱的殊胜果报,呵责嗔恚的恶果报,为众生解说嗔恚所带来的种种苦受
修习忍辱时,能够正观五阴(色,受,想,行,识)和合,既然是累世今生因缘和合而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要生嗔恚心呢,所以应当深入观察嗔恚心是造成未来无量苦受的因缘
因此应当停止嗔恚心,当生惭愧忏悔及恐怖心,见到他人修习忍辱胜过自己,也不会心生嫉妒
善男子,具有以上相貌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供养忍辱波罗蜜


名词解释:

【五阴】
(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阴有荫覆与阴积之二义。(参见:蕴)。色,受,想,行,识,五法之名义,新旧皆同。(参见:五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毒】
(术语)苦身毒身者。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若有人能不作懈怠。不受不贪坐卧等乐。
如作大事功德力时。及营小事心亦如是。凡所作业要令毕竟。作时不观饥渴寒热。
时与非时不轻自身。大事未讫不生悔心。作既终讫自庆能办。
赞叹精进所得果报。如法得财用皆以理。见邪进者为说恶果。
善教众生令修精进。所作未竟不中休息。修善法时不随他语。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进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能做到修行不懈怠,不贪恋不享受舒适卧具的快乐
不论做大功德事或小功德事都能心不懈怠,所做一切事情都有始有终
做佛事时不会被饥渴寒热等外境影响而分心,任何时候都不轻视自己
大事在未完成时不生后悔心,完成之后应该庆幸自己也能做到
常常赞叹精进所获得的殊胜果报,常为外道行精进的人解说所得的恶果报
并且善于教导众生改行正精进,任何事情只要做了就不会中断,不会中场休息
善男子,具有以上相貌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供养精进波罗蜜



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乐处空闲若窟若山树林空舍。不乐愦闹贪着卧具。不乐听说世间之事。不乐贪欲嗔恚愚痴。先语软语常乐出家。教化众生。
所有烦恼轻微软薄离恶觉观。见怨修慈乐说定报。
心若逸乱生怖愧悔。见邪定者为说罪过。善化众生置正定中。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禅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清净身口意,喜欢在空闲处净修,远离愦闹处,不贪恋舒适的卧具,不喜探听世间俗事,不贪不嗔不痴
常乐出家,总是以柔软语先与众生交流,教化众生令生正见
远离恶见,保持正念觉观,见到有怨仇的人能生慈心,并为他们解说禅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的殊胜果报
如果心念散乱能生惭愧怖畏心,见到修邪定的人能为他们解说邪定带来的罪报,善于教化众生改行正定
善男子,具有以上相貌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供养禅定波罗蜜


名词解释:

【禅定】
<一>禅,为梵语 dhya^na 之音译;定,为梵语 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 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见:定)3171、“禅”6451)
<二>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参见:坐禅)2838)p6463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悉学一切世间之事。
于贪嗔痴心不贪乐。不狂不乱怜愍众生。善能供养父母师长和上长老耆旧有德。修不放逸先语软语不诳众生。
能分别说邪道正道及善恶报。常乐寂静出家修道。
能以世事用教众生。见学胜已不生妒心。
自胜他人不生憍慢。受苦不忧受乐不喜。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般若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清净身口意,学习一切世间的事情
心不贪着或不执着世间一切贪嗔痴的事情,不会散心杂念,常能怜悯世间众生
常常供养父母、师长、和尚、年长有德行的人
修行从不放逸,能够以柔软语先开口与众生交谈,不欺诳众生
能善分辨及为众生解说正道与邪道及善恶果报,常常喜欢在寂静处净心修道
能随顺众生根器次第,以世事教化引导众生,见到胜过自己的人从不生嫉妒心
自己胜过他人也不会心生骄慢,受苦时心不忧恼,受乐时心不喜悦
善男子,具有以上相貌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供养般若波罗蜜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4 11:28
(~接续楼上,9楼~95楼用时约3小时)

二、修习六(方)波罗蜜时要分别需要注意四事

善男子。一一方中各有四事。施方四者。
一者调伏众生。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若人于财不生悭惜。亦不分别怨亲之相时与非时。是人则能调伏众生。
于财不惜故能行施。是故得离悭吝之恶。是名离对。
欲施施时施已欢喜不生悔心。是故未来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能令他人离于饥渴苦切之恼。故名利他。


[学习解说]:

(注:上一段的经文内容讲的是世尊说应当供养六方,六方代表的是六波罗蜜)

世尊继续对善生说:善男子,六方中分别各有四事
布施时需要注意的四事:一调伏众生;二离对;三自利;四利他
如果有人对于财物不生悭贪和吝啬心,布施时任何时候都不分别执着,能做到怨亲平等,这样的人能调伏众生
因为不吝啬财物,能广行布施,因此能远离悭贪吝啬带来的恶果报,这叫做离对
准备布施时和已经布施后都能心生欢喜不后悔,这样将来就能感召人天快乐乃至无上快乐的果报,这叫做自利
通过布施令他人也能远离饥渴等种种苦恼,这叫做利他



戒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庄严菩提者。优婆塞戒至菩萨戒。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是名庄严。
既受戒已复得远离恶戒无戒。是名离对。
受持戒已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既受戒已施诸众生无恐无畏咸令一切离苦获安是名利他。


[学习解说]:

持戒需要注意的四事:一庄严菩提;二离对;三自利;四利他
受持优婆塞戒以及受持菩萨戒者,是成就无上菩提的初地(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根基,所以净心持戒的过程叫做庄严菩提
既然有持戒守戒,便不会受持恶戒以及无戒(自始未受戒者,称为无戒),这叫做离对
受持戒律后,便能感得人天快乐乃至无上快乐的果报,这叫做自利
自己受持戒律以后,还能令众生消除恐惧,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叫做利他


名词解释:

【无戒】
依法领纳戒体,称为受戒;受戒后毁坏戒体,称为破戒;自始未受戒者,称为无戒。无戒之僧,称为名字比丘(梵 sam!jn~a^-bhiks!u)。(十诵律卷一、俱舍论卷十五)p5087 FROM:【佛光大辞典】

【初地】
(术语)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参见:十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忍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庄严菩提者。因忍故得修善。修善故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
既修忍已。能离嗔恶。是名离对。
忍因缘故。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忍因缘故。人生喜心善心调心。是名利他。


[学习解说]:

忍辱需要注意的四事:一庄严菩提;二离对;三自利;四利他
因为忍辱而获得善业,因为修善而获得初地(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乃至无上菩提,这叫做庄严菩提
既然已修忍辱,便能远离嗔恚的恶业,这叫做离对
因为有修忍辱的缘故,便能感得人天快乐乃至无上快乐的果报,这叫做自利
因为有修忍辱的缘故,进而生起欢喜心、善念心,调伏众生妄念之心,这叫作利他



进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庄严菩提者。因精进故得修善。修善法故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
修善法时离恶懈怠。是名离对。
因是善法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教众生修善令离恶法。是名利他。


[学习解说]:

精进需要注意的四事:一庄严菩提;二离对;三自利;四利他
因为精进而获得善业,因为修善而获得初地(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乃至无上菩提,这叫做庄严菩提
精进修行时,便能远离懈怠,这叫做离对
因为精进修行获得善法的缘故,便能感得人天快乐乃至无上快乐的果报,这叫做自利
教导众生精进修行,进而获得善法远离恶法,这叫作利他



禅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
因修如是禅定力故。获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
因是禅定修无量善离恶觉观。是名离对。
修舍摩他因缘力故。常乐寂静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断诸众生贪欲嗔恚狂痴之心。是名利他。


[学习解说]:

禅定需要注意的四事:一庄严菩提;二离对;三自利;四利他
因为修习禅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力的缘故,而能获得初地(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乃至无上菩提,这叫做庄严菩提
因为心念清净不散乱,而能修习无量善法,提起觉性远离恶法,这叫做离对
因为修习奢摩他(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的缘故,常乐寂静(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处,因此获得人天快乐乃至无上快乐的果报,这叫做自利
帮助一切众生断除贪嗔痴,这叫做利他


名词解释:

【寂静】
<一>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六门教授习定论、往生论)
<二>指涅槃之寂灭无相。无生即寂,无灭即静;涅槃境界远离诸苦,湛然常住,无生无灭,故称为寂静。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就有余依及无余依地各说四种寂静。(一)有余依中:(1)苦寂静,谓永尽诸漏,及断除后有之众苦,而得当来不生之法。(2)烦恼寂静,谓断除一切之烦恼,而得毕竟不生之法。(3)不损恼有情寂静,谓永断烦恼,不造诸恶,修习诸善。(4)舍寂静,谓恒住于“舍”性之中,不喜不忧,安住于正念正知。(二)无余依中:(1)数教寂静,谓诸数及言教等并息。(2)一切依寂静,谓有余依中虽有施设依乃至后边依等八依,今于此境界中总断离此等诸依。(3)依依苦寂静,谓依准前述之八依,永灭除众生之苦。(4)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依准前述之八依,苦之疑虑不生。(法蕴足论卷四、卷六、般若灯论卷二、十八空论、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瑜伽论记卷二十四)p4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奢摩他】
(术语)S/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禅定七名之一。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摄心住缘。目之止。”慧琳音义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义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静。谓正定离沉掉也。”圆觉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了义灯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禅定】
<一>禅,为梵语 dhya^na 之音译;定,为梵语 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 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见:定)3171、“禅”6451)
<二>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参见:坐禅)2838)p6463 FROM:【佛光大辞典】




智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庄严菩提者。因修智慧获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
修智慧故远离无明。令诸烦恼不得自在。是名离对。
除烦恼障及智慧障。是名自利。
教化众生令得调伏。是名利他。


[学习解说]:

智慧需要注意的四事:一庄严菩提;二离对;三自利;四利他
因为有修出世间智慧的缘故,而能获得初地(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乃至无上菩提,这叫做庄严菩提
因为拥有出世间智,远离各种无明执着与烦恼,这叫做离对
因为智慧能照破黑暗,能破除种种烦恼与业障,叫做自利
若能以智慧教化众生断恶修善,叫做利他


名词解释:

【智慧】
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4 11:3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25 14:53 编辑

(~接续楼上,95楼~96楼用时约2.5小时)

三、说有六波罗蜜是正确的,说有四波罗蜜者是不正确的


善男子。或有说言。离戒无忍。离智无定。是故说有四波罗蜜。
若能忍恶不还报者。即名为戒。
若修禅定心不放逸。即是智慧。是故戒即是忍。慧即是定。
离慧无定。离定无慧。是故慧即是定。定即是慧。
离戒无进。离进无戒。是故戒即精进。精进即戒。
离施无进。离进无施。是故施即精进。精进即施。故知无有六波罗蜜者。


[学习解说]:

善男子,或者有人说:离开持戒无有忍辱,离开智慧无有禅定,因此说有四波罗蜜
如果有人能忍辱一切恶事不讨报,这就是持戒;如果修习禅定心不散乱不放逸,这就是智慧
因此他们认为持戒就是忍辱,智慧就是禅定
认为没有智慧就不会有禅定,没有禅定也不会有智慧,因此智慧就是禅定,禅定就是智慧
认为不能清净持戒就无法精进修行,不能精进修行就无法清净持戒,因此持戒就是精进,精进就是持戒
认为不能广行布施就无法精进修行,不能精进修行就无法广行布施,因此布施就是精进,精进就是布施
所以这些人认为没有六波罗蜜


是义不然。何以故。
智慧是因布施是果。精进是因持戒是果。三昧是因忍辱是果。
然因与果不得为一。是故应有六波罗蜜。

若有说言。戒即是忍忍即是戒。是义不然。何以故。
戒从他得忍不如是。有不受戒而能忍恶。为众修善忍无数苦。无量世中代诸众生。受大苦恼心不悔退。是故离戒应有忍辱。


[学习解说]:

其实不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智慧是因,布施是果;精进是因,受戒是果;禅定是因,忍辱是果
所以因和果不是一个,因此应该有六波罗蜜

如果说受戒就是忍辱,忍辱就是受戒,这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呢,因为戒是从他而得,忍辱则不是;比如未受戒者也能以忍辱心对待诸恶事,也能为众生忍受无数苦,在无量世中代众生消业,虽然遭受大苦恼,但却不生后悔心,也不会退失发心,因此即使不受戒也能修忍辱



善男子。三昧即是舍摩他也。智慧即是毗婆舍那。
舍摩他名缘一不乱。毗婆舍那名能分别。是故我于十二部经说定慧异。当知定有六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三昧(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是舍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是毗婆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
因为舍摩他是“止息一切杂念”,毗婆舍那是“观察或观见事理”
因此我在十二部经中说过定和慧有差异,并非是一个,因此应当知道有六波罗蜜


名词解释:

【定慧】
禅定和智慧,亦即三学中之二学。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观察照了一切的事理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
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慧】
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钵舍那】
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来所以最初先说檀波罗蜜。为调众生施时离贪。
是故次说尸波罗蜜。施时能忍舍离之心。
是故次说忍波罗蜜。施时心乐不观时节。
是故次说进波罗蜜。施时心一无有乱相。
是故次说定波罗蜜。施时不为受生死乐。
是故次说智波罗蜜。


[学习解说]:

如来世尊最初教导众生先修布施波罗蜜,是为了调伏众生在布施时能够舍离贪心
然后又教导持戒波罗蜜,是为了调伏众生布施时能够忍辱舍离之心
然后又教导忍辱波罗蜜,是为了调伏众生布施时或布施后等任何时候都能心生欢喜的布施
然后又教导精进波罗蜜,是为了调伏众生布施时心念专一,不是为了求得任何果报而布施
然后又教导禅定波罗蜜,是为了调伏众生布施时不是为了求世间快乐,最后教导智慧波罗蜜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5 05:3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25 14:54 编辑

四、什么是波罗蜜?

善男子。云何名为波罗蜜耶。
施时不求内外果报。不观福田及非福田。施一切财心不吝惜不择时节。是故名为施波罗蜜
乃至小罪虽为身命尚不毁犯。是故名为戒波罗蜜
乃至恶人来割其身忍而不嗔。是故名为忍波罗蜜
三月之中一偈赞佛不休不息。是故名为进波罗蜜。
具足获得金刚三昧。是故名为禅波罗蜜
善男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具足成就六波罗蜜。是故名为智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什么是波罗蜜?
布施时不求任何回报;布施时心不分别福田或非福田;心不吝啬、不分时间能够布施一切财物,这叫做布施波罗蜜
即使为了保全身命,哪怕要犯极小的罪业也不去毁犯,这叫做持戒波罗蜜
即使被恶人切割身体也能忍受不生嗔心,这叫做忍辱波罗蜜
三个月内用一偈称赞佛功德,中间不做休息,这叫做精进波罗蜜
具足获得金刚三昧(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这叫做禅定波罗蜜
善男子,直到获得无上正等正觉时,便能具足成就六波罗蜜,这叫做智慧波罗蜜


名词解释:

【一偈】
(杂语)规定字数句数,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见偈字下。涅槃经二十二曰:“一偈之力,尚能如是。”法华经法师品曰:“妙法华经,一偈一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三昧】
<一>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一二·五○九中):“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得金刚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楞严经卷六、大日经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七)
<二>日本游方僧。曾入唐。籍贯不详。又称三昧。根据唐代段成式撰之酉阳杂俎卷三及续酉阳杂俎卷二所载,师来唐后,转赴中印度,见诸寺多画玄奘之麻屩及匙箸,每斋日膜拜。并游那烂陀寺。归唐后,元和十三年(818),与蜀僧广升诣峨眉山。其他事迹及寂年世寿均不详。为日本文献上所记录最初之入竺者。或谓师别号为法道。(入竺日本僧金刚三昧传考)p3534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有二。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能净六波罗蜜是不为难。在家能净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人净心修习六波罗蜜并不困难,在家人净心修习六波罗蜜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5 05:4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26 09:47 编辑

杂品第十九

一、已修六波罗蜜的菩萨,能做哪些利益众生的事?


善生言。世尊。菩萨已修六波罗蜜。能为众生作何等事。
善男子。如是菩萨能拔沉没苦海众生。

善男子。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
是故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时。要作自利及利益他。

善男子。若人乐施。
一切怨仇悉生亲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则得成就施果。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已修六波罗蜜的菩萨,能做哪些利益众生的事?
佛回答说:善男子,已修六波罗蜜的菩萨,能救拔轮回中沉没苦海的众生

善男子,菩萨如果悭贪法食(指以法为食,长养慧命,亦称法食),不能法布施众生,要知道此人将在无量世中遭受愚痴和贫穷的果报
因此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时,既要自利、也要利他

善男子,布施时如果能将一切怨仇当作亲人想,如果能令所有不自在的人获得自在,如果能相信布施、持戒的因果,此人则能成就布施的果报


名词解释:

【法食】
其义有三:(一)指如法之食物。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大四○·一○五上):“次释名者,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二)指日中之食。为四食时之一。三世诸佛均以午时为食时,称为法食时,过午则为非食时。释氏要览卷上(大五四·二七四上):“毗罗三昧经云:‘佛为法慧菩萨说四食时:一旦时,为天食;二午时,为法食。’”(三)指以法为食,长养慧命,亦称法食。p3376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有人说言施即是意。
所以者何。意是施根故。是义不然。
何以故。施即五阴。
所以者何。由身口意具足施故。
布施若为自利他利及自他利。则具五阴。
如是布施。即能庄严菩提之道。远离烦恼多财巨富。名施正果。
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名施余果。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人说布施是由意
(意谓“思量”。即周遍思惟之心理作用。如将之作为认识机能之依据,则称意根,为六根之一)促成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些人认为意是布施的根源,其实这样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布施是由五蕴促成的,也就是说布施时是由色、受、想、行、识共同促成的
布施时如果能自利利他,则具足五蕴:色、受、想、行、识
这样(具足色受想行识)的布施才能够庄严菩提道,能够远离烦恼、具足财富,这叫做布施的正果
(乃依过去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又作正报)
这样(具足色受想行识)的布施还能获得长寿,能得好的色身以及安乐和“善巧说法”的余报


名词解释: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正果】
<一>谓修道而有所证悟。又作证果。果者,取其结实之义。正果,乃谓学佛证得之果,有别于外道之盲修瞎炼,故谓之正。((参见:证果)6702)
<二>特指有情之身。乃依过去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又作正报。((参见:依正二报)3054)p1992 FROM:【佛光大辞典】

【意】
梵语 manas。音译作末那。意谓“思量”。即周遍思惟之心理作用。如将之作为认识机能之依据,则称意根,为六根之一。于十二处中,称为意处;于十八界中,称为意界。依六识家之见,心、意、识三者同体异名。依八识家而言,心即指阿赖耶识,意指末那识,而识则指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等识)兼及意识。(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一、卷四、摄大乘论本卷一)((参见:意识)5449)p5445 FROM:【佛光大辞典】

【五蕴】
梵语 pan~ca-skandha,巴利语 pan~ca khandha^。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一)色蕴(梵 ru^pa-skandha),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梵 vedana^-skandha),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梵 sam!jn~a^-skandha),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梵 sam!ska^ra-skandha),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梵 vijn~a^na-skandha),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
 五蕴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三性,故诸论中亦以各种名称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在五蕴之中,特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大乘义章卷八本更就有漏、无漏及三性,总立九种,即:(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九)变化五阴。其中前三者为善,第四为不善,后五者为无记;又第三属无漏,其余均属有漏。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说。
 小乘多数派别由对五蕴之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大乘学说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人我)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法无我”之理论。(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九、般若心经、集异门足论卷十一、俱舍论卷一、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显扬圣教论卷五、顺正理论卷一、卷二)p1212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6 09:48
(~接续楼上,增补97楼内容+学习98楼~99楼用时约3小时)


二、布施有三种殊胜的果报

施果三种。
有胜财故获得胜果。有田胜故获得胜果。施主胜故获得胜果。
向须陀洹至后身菩萨乃至成佛。是名胜田。施如是田故得胜果。
若有施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触。是名财胜。以是物施故得胜果。
若有施主信心淳浓施戒闻慧则得胜果。


[学习解说]:

有三种布施的果报:
一种是因为财胜(所施之物殊胜)而获得好的果报
一种是因为田胜(受者殊胜)而获得好的果报
一种是因为施主胜(施者殊胜)而获得好的果报

田胜指的是由须陀洹(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到后身菩萨(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再到成佛,布施这样的修行人叫做田胜,布施者本人也能获得殊胜的果报

财胜指的是所布施的财物微妙上好而且色、香、味、触具足,这叫做财胜,用这样的财物布施便能获得殊胜的果报

施主胜指的是布施的人信心深厚,能广行布施,清净持戒,广闻经论获得智慧,这样便能获得殊胜的果报


名词解释:

【闻慧】
(术语)三慧之一。由闻教法而生之慧解也。大乘义章十曰:“受教名闻,生解名为闻慧。”【又】闻信教法名为闻,思惟法理名为慧。法华玄义一曰:“今使闻慧兼修义观双举。”同十曰:“教门为信行人,又成闻义。观门为法行人,又成慧义。闻慧具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生补处】
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须陀洹】
梵语 srota-a^panna,巴利语 sota^panna。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全称须陀般那。又作须氀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閦囊、窣路多阿半那。旧译作入流、至流、逆流。新译作预流。入流,意指初入圣者之流;逆流,谓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之流。又初证圣果者,预入圣道之法流,故称预流。须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间,为趣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须陀洹向;“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对于前之向位则称须陀洹果,为声闻乘四圣位中之正果初位。又依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将预流果之人分为三类,即:(一)现般预流,乃三界“修惑”皆断尽,得“无学果”证般涅槃者。此属利根之机。(二)现进预流,由进修而断欲界“修惑”之前六品乃至九品,证“一来果”,并证“不还果”者。属中根之机。(三)受生预流,指于一、二生或七返人天往来受生者。属于根器较钝者。(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俱舍论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华严五教章卷三)((参见:四向四果)1683、“预流果”5701)p536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轮体空】
就布施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名“三轮体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6 09:49
三、智者布施有五种相貌

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种。
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

善男子。至心施者得何等果。
若至心施者。是人则得多财饶宝金银琉璃车渠马瑙真珠珊瑚。象马牛羊田宅奴婢多饶眷属。至心施者得如是果。

自手施者得何等果。
自手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报。

信心施者得何等果。
信心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常为父母兄弟宗亲一切众生之所爱念。信心施者加如是报。

时节施者得何等果。
时节施者。所得果报如上所说。所须之物随时而得。时节施者兼如是果。

如法财施得何等果。
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
若好色施。以是因缘。是人获得微妙上色。
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称远闻。
若以味施。是人因是众乐见闻。既见闻已生爱重心。
若好触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触。受者受已。则能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在布施时有五种相貌:
一至心布施;二亲手布施;三具足信心布施;四时节布施;五所施之物都是如理如法而得的

善男子,至心布施的人将获得丰厚的财宝,将拥有很多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真珠珊瑚等宝贝,以及象马牛羊田宅奴婢等很多眷属,这是至心布施的果报

亲手布施的人也将获得丰厚的财宝,拥有很多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真珠珊瑚等宝贝,以及象马牛羊田宅奴婢等很多眷属,而且能随意支配这些财物,这是亲手布施的果报

具足信心的施主也将获得丰厚的财宝,拥有很多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真珠珊瑚等宝贝,以及象马牛羊田宅奴婢等很多眷属,而且常被父母兄弟宗亲和一切众生爱念,这是具足信心布施的果报

时节布施的人也将获得丰厚的财宝,拥有很多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真珠珊瑚等宝贝,以及象马牛羊田宅奴婢等很多眷属,而且需要的财物随时都能得到,这是时节布施的果报

如法取财而布施的人也将获得丰厚的财宝,拥有很多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真珠珊瑚等宝贝,以及象马牛羊田宅奴婢等很多眷属,而且不会遭受国王、盗贼、水灾、火灾所侵扰

若是布施上好的物品,施者也将获得好的色身
若是用香来布施,施者将获好名声,而且名扬万里的果报
若是布施味道美妙的食物,施者将被众人亲近、喜欢和爱戴
若是布施柔软等舒服的衣服床铺等,施者将获得长寿、好的色身以及安乐和“善巧说法”的果报


名词解释:

【触】
<一>梵语 spars/a,巴利语 phassa。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地法、七十五法之一,唯识宗视为五遍行、百法之一。指境(对象)、根(感官及其机能)、识(认识)三者和合时所产生之精神作用;亦即指主观与客观接触之感觉而言。
 此时之根、境、识各分为六种,则触亦有六触(六触身,身为复数之意)。例如由眼根、色境、眼识三者和合而产生之触为眼触,如由耳、鼻、舌、身、意产生耳触乃至意触。此为说一切有部所立三和合生触之义,即根、境、识和合时,能生其他心所。经量部则唯以根、境、识三者和合名为触,无有别体,名三和成触。
 于六触中,前五触所依之根为有对(二物有相互为障之性质),故称有对触。第六触之意触,以名(增语)为对象,故称增语触;此增语触对第<二>项中所说之以身根为对象之所触而言,此为能触。
 又随染净等相应法之别而有八种触,即与无漏相应之明触、与染污相应之无明触、与有漏善及无覆无记相应之非明非无明触,及无明触中与爱相应之爱触、与恚相应之恚触,以及随受之不同而产生乐受之顺乐受触、生苦受之顺苦受触、生不苦不乐受之顺不苦不乐受触。
 此外,十二缘起之第六支为触,又称触支,有部依分位缘起释为婴儿期之“触”。即于婴儿期根、境、识三者和合而未了知苦乐差别之位。(杂阿含经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俱舍论卷四、卷九、卷十、大乘义章卷四)
 <二>梵语 spras!t!avya,巴利语 phot!t!habba。五境之一,十二触之一,十八界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被触之对象,故亦译为“所触”。指身根感觉之对象,即所触之对境,称为触境,乃五境、六境之一。共有十一触:即地、水、火、风四大种,与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其中四大种为能造之触,后七种为所造之触。(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俱舍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品类足论卷一)p6802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有人说言。施于塔像不得寿命色力安辩。无受者故。是义不然。
何以故。有信心故。施主信心而行布施。是故应得如是五报。

善男子。譬如比丘修集慈心。如是慈心实无受学。而亦获得无量果报。施塔像等亦应如是得五果报。
善男子。如人种谷终不生苽。施于塔像亦复如是。以福田故得种种果。是故我说田得果报物得果报主得果报。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说布施塔像不能获得长寿、好的色身以及安乐和“善巧说法”的果报,说因为没有受者的缘故,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施者在布施时具足信心的缘故,施主因为信而布施,所以应当获得寿命色力安乐和辩才这五种果报

善男子,譬如比丘修习慈心,修习慈心无需受者也能获得无量果报,布施塔像也是这样,所以布施塔像也能获得五种果报

善男子,又比如有人种的是五谷,那就不可能收获的是瓜果,布施塔像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说有人因为田胜而获得果报;有人因为物胜而获得果报;有人因为施主胜而获得果报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3-9-27 09:09
(~接续楼上,100楼~104楼用时约3小时)


四、菩萨修布施为的是利益众生

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
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

菩萨修行如是二施。为二事故。
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心得调伏。


[学习解说]:

善男子,布施有两种,一种是法布施;一种是财物布施
法布施者能获得财和法两种果报,财布施者只能获得财宝一种果报

菩萨修行财法两种布施,为的是:
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调伏妄心


名词解释:

【法施】
梵语 dharma-des/ana^,巴利语 dhamma-desana^。指宣说教法,利益众生。为二施之一,三施之一。又作说教、说法、说经、谈义、劝化。与“唱导”同义。(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法华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一)((参见:布施)1901、“说法”5922)p3366 FROM:【佛光大辞典】

【法施】
梵语 dharma-des/ana^,巴利语 dhamma-desana^。指宣说教法,利益众生。为二施之一,三施之一。又作说教、说法、说经、谈义、劝化。与“唱导”同义。(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法华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一)((参见:布施)1901、“说法”5922)p3366 FROM:【佛光大辞典】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47.52.130.92/)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