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一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2 20:14
标题: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一的习经记录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金刚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楞严会上诸佛菩萨
弟子淨慧,发心学习《楞严经》
祈请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令弟子入清净光明心,看懂佛经深义及实修要点
认真写出正确的白话解说,早日增上智慧,自利利他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3 02:02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5 05:58 编辑
※ 《楞严经》表解:
一. 经题 - 全名是《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二. 译者 - 唐代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梵名 Pramiti。意译作极量。唐代译经僧,中印度人。展转游化,东渡中国弘传佛法。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出首楞严经十卷,时由乌苌国沙门弥伽铄佉译语,居士房融笔受,沙门怀迪证义。未久,其本国国王怒其擅出经本,遣人追缉,般剌蜜帝乃泛舶西归。〔宋高僧传卷二、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四〕 p4301
三. 译处 -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出首楞严经十卷
四. 出处 - 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3 02:0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5 00:46 编辑
卷第一 内容大纲
1-1 世尊说法时的地点及人物
1-1-2 人
1-1-2-1 常随众 - 大比丘众有一千二百五十人 #4、#5
以舍利弗、大目犍连、大拘絺罗、富楼那、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是列为上首的
1-1-2-2 云集众 - 无量的辟支、无学及初发心行者 #5
附属于这些比丘的僧众休夏自恣 #5
来自十方的菩萨,以文殊师利菩萨列为上首 #5、#6
1-2 宣说楞严咒的由来
1-2-1 场景 - 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于是就亲自恭请世尊及诸大菩萨众来到宫中接受供养 #7
1-2-2 由于阿难来不及跟上菩萨及阿罗汉等众去应供的队伍,只好独自一人外出托鉢,于所在的城中依次乞食 #8
1-2-2-1 阿难在乞食过程中,遇到摩登伽女施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所蛊惑 #9
1-2-2-2 世尊饬令文殊师利菩萨前往阿难遇难之处
用大佛顶首楞严咒来破除邪咒,并带着阿难及摩登伽女返回了精舍 #9
1-2-2-3 世尊在大众中开始宣讲大法,有三摩提,名称是大佛顶首楞严王, 具足万行,是十方如来一门超越的妙庄严路 #10
1-3 世尊说法及引导
1-3-1 阿难发心出家的原因 (真心 v.s. 妄心) #11、#12
1-3-2 世尊询问阿难心目所在之处,阿难回答了七次,但均被世尊给破除
1-4-1 修行人不能成就无上菩提,主要是不明白两种根本 #21 1-4-1-1 无始生死根本
1-4-1-2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1-5 阿难虽多闻却不成圣果,是因为执着生死妄想以为真实,不知寂常心性,于是恳请世尊开示 #25、
#26 1-5-1 以眼根譬喻如来拳的道理 & 盲人的譬喻 #26 1-5-2 阿若多五比丘因悟得客尘二字而成就圣果 #27 1-5-3 五轮指弯曲及宝光飞左右的譬喻 & 见性 #28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3 03:12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3 09:33 编辑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学习解说】
所听闻到世尊的教导是这样的:
有一次,世尊在室罗筏城的祇桓精舍(祇树给孤独园),与德高年长的比丘众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些大比丘众都是世尊说法时的常随众(常随佛陀闻法并助其教化者),这些大比丘众同时也都是证得无漏(断尽烦恼)的大阿罗汉(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
这些大比丘众信顺佛的教导及继承如来家业,护持佛法,令佛法安住于世而不断绝,如此之善则能超越迷界(指被烦恼所系缚而流转于三界六道之中的众生界),以此之善于娑婆世界之中成就了行、住、坐、卧四威仪(指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
这些大比丘众经常跟随着世尊度化众生,其微妙德行堪称符合世尊嘱托,严持清净戒行,同时也跟着协助弘法轨范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随着不同众生的根器次第因缘而说法度化众生,拔苦济难,超越烦恼恶业。
祇树给孤独园
[佛光大辞典]
梵名 Jetavana-anāthapindasyārāma。印度佛教圣地之一,位于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之南。略称祇园或祇树、祇园精舍、祇洹精舍、祇陀林、逝多林。意为松林、胜林。祇树乃祇陀太子所有树林之略称;给孤独即舍卫城长者须达(梵 Sudatta)之异称,因长者夙怜孤独,好布施,故得此名。盖此园乃须达长者为佛陀及其教团所建之僧坊,精舍建于祇陀太子之林苑,以二人共同成就此一功德,故称祇树给孤独园。佛陀曾多次在此说法,为最著名之遗迹,与王舍城之竹林精舍并称为佛教最早之两大精舍。
【大比丘 】
(术语)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又对于沙弥而总称比丘为大。
FROM:【佛学大辞典】
千二百五十人
[佛光大辞典]
指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共一千二百五十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先事外道,勤苦累劫而无所证,后承佛化导,即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遂于一一法会常随不舍,称为常随众,故诸经之首列众皆称千二百五十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普曜经卷八〕p970
云集众
[佛光大辞典]
如来之弟子可分为两种,常随佛陀闻法并助其教化者,称为常随众;受时间或空间之限制,无法常随佛陀,仅不定时从他方云集而来者,称为云集众。「云集众」仅限于大乘经典才有。〔首楞严经文句卷一〕 p5348
无漏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断尽烦恼。
2.断尽烦恼。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大阿罗汉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称为大阿罗汉。阿弥陀经曰:「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慈恩疏曰:「大者名称位高,善见律云:僧中功德极大者为大阿罗汉。」
佛子
[佛光大辞典]
梵语 buddha-putra,巴利语 buddha-putta。(一)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梵网经卷下〕
(二)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萨戒者。〔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三)指佛弟子、佛教信者。
(四)指一切众生。众生常依顺佛,佛之忆念众生,亦犹如父母之于子女;且众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称众生为佛子。〔法华文句卷九〕 p2611
佛子
[法相辞典(朱芾煌)]
佛地经论二卷十一页云:由佛教力,彼圣道生;故名佛子。如说皆从世尊口生。正法生故。有义,皆是趣大声闻,能绍佛种,令不断绝;故名佛子。
住持
[佛光大辞典]
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后指掌管一寺之主僧。又作住持职。略称住职。本称维那、寺主,宋代以后之禅林广用住持之职名。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习禅者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处,或寄居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禅风渐兴,徒众日增,百丈怀海始设住持之制,严传师法,奉其师为住持,尊称长老。后亦称方丈。
住持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安住于世而保持法也。圆觉经曰:「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毘婆沙论曰:「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净土论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诸有 】
(术语)众生之果报,有因有果,故谓之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之别,故总谓之诸有。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仁王经中曰:「永无分段超诸有。」大乘义章八曰:「生死果报,是有不无,故名为有。」
FROM:【佛学大辞典】
【诸有 】
一切之有。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的分别。
FROM:【佛学常见辞汇】
诸有
[佛光大辞典]
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此外,诸有为凡夫众生浮沈之生死海,故称诸有海。〔法华经序品、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大乘义章卷八、教行证信卷〕 p6298
迷界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迷的境界,亦即为烦恼所系缚而海转于三界六道之中的众生界。
威仪
[佛光大辞典]
威严之态度。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即习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又于佛门中,出家之比丘、比丘尼,戒律甚多,且异于在家众,而有「三千威仪,八万律仪」和「僧有三千威仪、六万细行,尼有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等之说。
【严净 】
国土庄严清净。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毗尼
[佛光阿含藏]
毗尼(vinaya)(巴),又作毗奈耶,指戒律。「毗尼」,丽本作「比丘」,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毗尼」。
弘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大为世间之轨范也。楞严经一曰:「严净毘尼,弘范三界。」
三界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众生居住的三种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应身】
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
FROM:【三藏法数】
拔济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拔苦济难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
尘累
[佛光大辞典]
指烦恼恶业。因烦恼恶业能染污、系缚心,故称尘累。〔楞严经卷一〕 p5764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3 09:1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3 09:12 编辑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学习解说】
大比丘众,其中包含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答问第一的大拘絺罗、说法第一的富楼那、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观尘性空的优波尼沙陀....等等,这几位是列为上首的,
更有数不尽的辟支(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无学(第四果阿罗汉),以及初心(指初发心求菩提道而未有深行者)的行者,也都一同来到世尊正要说法的地方,
另外,还有附属于这些比丘的僧众休夏自恣(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着其他比丘作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除此,还有来自十方的菩萨也来到此处,如果遇到心中有疑问而不能决断的就会来向世尊求教,钦仰承奉世尊的慈悲威严,来求取深奥秘密的义理。
舍利弗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比丘名,以「智慧第一」闻名。又译为「舍利子」,因为他的母亲名叫「舍利」。
摩诃
[佛光大辞典]
梵语 mahā,巴利语同。又作莫诃、摩贺、摩酰。意译为大。乃大、多、胜、妙之意。大智度论卷三(大二五‧七九中):「摩诃,秦言大,或多,或胜。」 p6076
摩诃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梵语maha^的音译。原为mahat(形容词),然在复合语之前则须变为maha^。汉译又写作摩贺、莫诃、摩酰、莫酰。意译有「大、伟大、广、多、高、优、重大或粗大」等义。然于佛典中,则多涵有「大、多、胜」三义。例如摩诃衍(大乘)、摩诃般若(大般若)、摩诃萨(大士)、摩诃迦叶(大迦叶)等。《大智度论》卷三云(大正25‧79b)︰
「摩诃,秦言大,或多或胜。云何大﹖一切众中最上故,一切障碍断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是名为大。云何多﹖数至五千故名多。云何胜﹖一切九十六种道论义能破,故名胜。」
空海《大日经开题》亦云(大正58‧11a)︰
「摩诃者是梵语也,此翻有三︰(一)竖横无边际故云大,(二)数量过尘剎故云多,(三)是最胜最上故云胜。摩诃之言,具此三义。」
【目犍连,神通第一 】
梵语目犍连,华言胡豆。上古僊人好食此物,乃以为姓。目犍连,即姓也,因姓立名,故号目犍连。佛弟子中,得大神通,故称神通第一。
FROM:【三藏法数】
摩诃拘絺罗
[佛光阿含藏]
摩诃拘絺罗(Mahā Kotthitā)(巴),佛弟子,得四辩才,为触难答对第一比丘。
摩诃拘絺罗(Mahākotthita)(巴),得四辩才触难答对第一比丘。
摩诃拘絺罗(Mahākotthita)(巴),得四辩才,以善于回答别人的问难而知名之比丘。
摩诃拘絺罗(Mahākotthita)(巴),又作摩诃俱絺罗、摩诃俱瑟祉罗,译为大膝、大胜,舍利弗之舅父,曾勤修梵行,无暇剪理指甲,爪长尺余,故称长爪梵志,为佛弟子中答问第一。佛说阿罗汉具德经(大二‧八三一中):「复有声闻随所敷演而有大智,俱絺罗苾刍是。」
摩诃拘絺罗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比丘名,以「随所敷演,而有大智」闻名,佛陀并且称赞他的四辩才,,详见《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一〈苦乐品 29〉第5经。他是舍利弗的舅舅,从佛出家前又被称为「长爪梵志」。「摩诃」为音译,义译为「大」,加在人名前可作尊称,例如用以和资历较浅的同姓名人士区分。
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得四辩才,触难答对」第一。他是舍利弗的舅舅,从佛出家前又被称为「长爪梵志」。「摩诃」为音译,义译为「大」,加在人名前可作尊称,例如用以和资历较浅的同姓名人士区分。
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得四辩才,触难答对」第一。他是舍利弗的舅舅,从佛出家前又被称为「长爪梵志」。
富楼那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比丘名,以「说法第一」闻名,佛陀称赞他「能广说法,分别义理」。又译为「富留那弥多罗尼子」、「满慈子」、「满愿子」。
须菩提
[佛光阿含藏]
须菩提(Subhūti)(巴),译为空生、善现、善业。佛说阿罗汉具德经(大二‧八三一下):「复有声闻常行布施而能不灭,解空第一,须菩提是。」本文录偈作「善业」。
【优波尼沙陀 】
资中,此云尘性,以观尘性空而得道故。亦名优波尼杀昙。
FROM:【翻译名义集】
邬波尼杀昙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Upaniṣad,又作坞波尼杀昙,优波尼沙陀。译曰近少,微细,因等。慧苑音义上曰:「优波尼沙陀分,正云坞波尼杀昙。言坞波者近也,尼杀昙者少也。」慧琳音义一曰:「优波尼沙陀分,梵语算法。数之极也,大论释为微细分析至极之言也。」同十曰:「义译为微细,极至邻虚,名坞波尼杀昙。」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邬波尼杀昙分,又言优婆沙陀分,此数之极也。」能断金刚论下曰:「邬波尼[愍-民+?]昙,译为因。」
【上首 】
(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剎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
FROM:【佛学大辞典】
【无学 】
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缘觉 】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初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初发心而未经深行者。首楞严经一曰:「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止观一曰:「初心尚尔,况中后心。」往生要集中本曰:「初心观行不堪深奥。」
初心
[佛光大辞典]
梵语 nava-yāna-sajprasthita。全称初发意、初发心、新发意、新发心。指初发心求菩提道而未有深行者。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参阅「新发意」5468) p2789
自恣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着其他比丘作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
慈严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有慈悲,有威严,谓为慈严。所谓慈母严父也。楞严经一曰:「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密义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深密之义理也。楞严经一曰:「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密义
[佛光大辞典]
指深奥祕密之义理。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实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p4494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3 09:31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学习解说】
就在当时,世尊铺设座位,安身正坐,为前来参与法会的大众宣讲深奥之法,这对志求解脱的清净大众是前所未听闻的,就如同听到迦罗频伽鸟之音声那么的胜妙,遍及十方法界,
同时,无量的菩萨也纷纷聚集来到这里,是以文殊师利菩萨列为上首。
敷座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铺设座位。
法筵
[佛光大辞典
指说法之坐席。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实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禅院清规卷七尊宿入院〕 p3416
清众
[佛光大辞典
指出家教团或于丛林修行之大众。又称清净大海众、清净众。如印度四大河流入于大海,即舍原名,皆成海水;比丘出家,亦舍以前之种姓族名,不分贵贱上下,皆成志求解脱之清净大众。〔景德传灯录卷六末附禅门规式〕 p4672
【迦陵频伽 】
此云妙声鸟。大论云:如迦罗频伽鸟,在(口角切)中未出,发声微妙,胜于余鸟。正法念经云:山谷旷野,其中多有迦陵频伽,出妙音声。如是美音,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能及者,唯除如来音声。
FROM:【翻译名义集】
迦陵频伽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产于印度的鸟,属于雀类。是一种以音声美妙著称的鸟类。音译又作歌罗频伽、羯逻频迦、羯罗频伽、羯罗频迦、迦罗频伽、迦陵毗伽、羯陵频伽,略作迦陵频、迦娄宾、迦陵、羯毗、迦毗、频迦。意译好声鸟、美音鸟、妙声鸟。由于以音声美妙闻名,因此佛教经典中,常以此鸟之鸣声比喻佛音之胜妙。《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云(大正6‧967c)︰「世尊梵音(中略),其声洪震,犹如天鼓,发言婉约,如频迦音。」《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亦云(大正 19‧106b)︰「迦陵仙音,遍十方界。」又,汉译《阿弥陀经》谓极乐净土有此鸟,然梵文《阿弥陀经》所载者是kraun~ch鸟。此kraun~ch,一说是帝释鹬之一种,或说是苍鹭之一种,与迦陵频伽不同。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3 20:49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3 20:50 编辑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
佛敕大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学习解说】
就在此时,波斯匿王(舍卫城的城主、拘萨罗国的国王)为了他父王的忌日想要修佛事而追荐之,于是就开始筹备设立斋食供养僧众,并亲自恭请世尊来到宫中接受供养,广设珍奇及无比美味的菜肴,同时还有亲自迎请诸大菩萨众也来此接受供养,不仅如此,此时的城中又有长者居士也在设斋食供养僧众,个个也都殷切期盼世尊及诸大菩萨僧众等前来应供。
因此,世尊就令文殊师利菩萨分别率领菩萨及阿罗汉们到处去斋主家应供。
波斯匿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优婆塞名,是舍卫城的城主、拘萨罗国的国王,相传与佛陀同年纪。年长后继承王位,早年暴恶无信,后来因末利夫人的引导,笃信佛法,治理拘萨罗国及迦尸国,国威强盛。他将妹妹为韦提希夫人嫁给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女儿胜鬘夫人嫁给阿踰闍国友称王。又译为「胜军」。
忌日
[佛光大辞典
即忌惮日,指故人之死期。又作讳日、命日、忌辰、讳辰。于是日行追吊之礼,避免游乐嬉戏,以诵经、法会等慎重行事为死者追福。又人死之后次月之忌日,特称月忌;三十五日称小练忌;四十九日称大练忌;每年卒月之忌日,称正忌日,或称祥月、祥月命日;对正忌之当日而谓其前日为宿忌;满周年之正忌日,称小祥忌、一周忌;二周年之正忌日,称大祥忌、三回忌。此外,每七日设斋会,至七七日(四十九日)为止,称为中阴法要;满百日设斋会,称为百日。
忌日诵经营斋之法,自古行之,佛典多有记载,如梵网经卷下谓父母兄弟、和尚、阿闍梨之殁日,及三七日(二十一日)乃至七七日中,应读诵大乘经律即是。又前述小祥、大祥之名称,在礼记中已有之,盖百日、大小祥忌,系托儒家之丧制而修出世之法者。
有关忌日之名词甚多,如达磨忌(十月五日)、百丈忌(一月十七日)等。日本另有十三回忌、三十三回忌、五十回忌、百回忌等,且各宗派开祖、祖师等之忌日亦各有不同之名称,如曹洞宗开祖之正忌日称为高祖忌、永平忌,真言宗称御影供,日莲宗称御会式、御命讲等。禅宗则有二祖三佛忌(二祖忌指达磨忌、百丈忌,三佛忌指释尊之涅槃忌、降诞会、成道会)、开山忌等称,各于其时修法事。〔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佛祖统纪卷三十三、释门正统卷四、释氏要览卷下、传法正宗记卷五、敕修百丈清规卷二百丈忌条、礼记礼问传、魏志卷四齐王纪、晋书列传第六十九桓玄传、僧堂清规卷四〕p3640
【忌日 】
(术语)又作讳日。人之死日,追怀其人,而忌逸乐之事,故云忌日。礼祭义曰:「君子有终身之爱,忌日之谓也。」注「忌日者亲亡之日。」楞严经一曰:「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腋。」同长水疏曰:「先王崩日,忌讳之辰,故云讳日。讳忌也,以忌举吉事讳避其名也。」释氏要览下曰:「二月十五日,佛涅槃日,天下僧俗,有营会供养,即忌日之事也。俗礼君子有终身之孝,忌日之谓也。又谓不乐之日,不饮乐故。或云讳日,或云远日(远日犹温曲礼,丧事先远日)。释子死亡,可称归寂之日,盖释氏无忌讳故。」
FROM:【佛学大辞典】
饭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犹言斋僧。旧唐书曰:懿宗奉佛太过,常于禁中饭僧,亲为赞呗。
斋僧
[佛光大辞典
设斋食供养僧众。又作僧斋、施僧、饭僧。略称斋。兼指入寺供养或延僧至俗家供养。依受供养僧侣之数目多寡,又有五百僧斋、千僧斋、万僧斋之别。斋僧且须依僧次延请,禅苑清规卷十斋僧仪条(卍续一一一‧四六五上):「斋僧之法,以敬为宗,但依僧次延迎,不得妄生轻重。」又斋僧之功德大、小,亦视受供养僧侣之善恶,持戒与否及果位阶次而不同。据普贤经记载,大臣、婆罗门、居士、长者、宰官等,应供养持大乘者,以斋僧作为忏悔法之一。梵网经卷下谓,父母、兄弟、和尚、阿闍梨等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设斋会以祈福。斋僧始设之原意在于表明信心、归依,后渐融入祝贺、报恩、追善之目的,而使斋僧更形普遍化。
我国唐代僧斋法会极为盛行,于大历七年(772)、贞元年间(785~805)、咸通十二年(871)等,皆曾举行万僧斋。此外,印度、日本皆盛行斋会,千僧斋、万僧斋等盛大之法会亦多。又于锡兰,佛教徒延僧应供之仪式,称为斋僧法会(巴 Savghikadāna )。施主斋僧须亲往寺庙迎请僧众至家,从比丘受三归五戒,然后将食物送至比丘手中,食毕,复送日用品供养。后比丘为其全家诵经祝福并说法,赞颂其布施功德,然后由施主送比丘回寺。 p6550
来应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应他之请而来也。楞严经一曰:「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
斋主
[国语辞典(教育部)
佛家称供养僧众的佛教徒为「斋主」。《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也称为「施主」。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3 20:5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4 06:51 编辑
(4楼 ~ 8楼 用时,约3小时50分钟)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
既无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
无问净秽,剎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学习解说】
然而,阿难此次并没有跟着菩萨及阿罗汉等众去应供,因为阿难在这之前就接受了一个斋主的供养邀请而去远地应供,等到阿难从远地应供回来时,却来不及跟上菩萨及阿罗汉等众去应供的队伍。
此时的阿难,身旁并没有上座(指法腊高而居上位之僧尼)或阿闍黎(=阿闍梨,指教授,或轨范正行,或悦众,即是矫正弟子们行为的比丘),阿难独自一人从远地应供回来了,刚好回来的这天对阿难来说是无供的,所以阿难这时只好又独自一人外出托鉢,于所在的城中依次乞食,在托鉢乞食的时侯,阿难心中没有设定说一定要遇到什么样的斋主才去乞食,也就是说,在托鉢乞食的过程中乃至到最后,只要有施主愿意供斋的就一律接受,那个就是斋主,
无论对方是净或不净,无论身份阶级高低如何,剎利(印度四姓阶级之第二,华译田主,或王种)尊姓或旃陀罗(谓屠者之家,杀心盛大,恼害众生,见者伤慈,坏善根本。比丘若行乞食,此处不可往也),总之,阿难就是想要以平等慈悲心来乞食,不论对方身份是否卑微低贱,就是一律都接受,以此来圆满成就一切众生,令所有众生都能获得无量功德。
别请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在众比丘中特别邀请一人来供养。若是如法的比丘,是绝对不会接受这种别请的。
别请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于众比丘中特请一人而供养之也,但如法之比丘,不受别请。行事钞下三曰:「请有二种:即僧次别请也。律开别请,然诸经论制者不少。」首楞严经一曰:「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往生要集中末曰:「常乞食不受别请。」
别请
[佛光大辞典
指在家人于僧众之中,特别指定某僧接受供养。又由僧众中别请四人以上,称为别请众食。接受在家人之施食请待,必须以僧之腊次次第赴请(对别请而言,此称僧次请)始为正规,故受别请乃戒律上所禁止,受者即犯波逸提罪。以施食之利养属十方僧,若受别请,即是取十方僧物,故禁之。又比丘应供法行经、居士请僧福田经亦有受别请退失一果、二果、三果、四果之说。〔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梵网经卷下、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十诵律卷四十八、摩诃僧祇律卷二十、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 p2807
上座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thavira,巴利语 thera。音译悉他薛罗、悉提那。又称长老、上腊、首座、尚座、住位等。乃三纲之一。指法腊高而居上位之僧尼。毘尼母经卷六,就法腊之多少而立下座、中座、上座、耆旧长宿等四阶。又以无腊至九腊,称为下座;十腊至十九腊,称为中座;二十腊至四十九腊,称为上座。五十腊以上而受国王、长者、出家人所重者,称为耆旧。惟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载,满十腊是为悉他薛罗,此盖以上记中座以上总为上座
上座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对出家年数较多者的尊称,又译为「长老」。刚出家至出家九年称「下座」,出家十年至十九年称「中座」,二十年至四十九年称「上座」,五十年以上称「耆旧长老」。
2.对出家年数较多者的尊称。这里引申指高级的意思。
【阿闍梨 】
(术语)A^ca%rya,旧称阿闍梨,阿祇利。译曰教授。新称阿遮利夜,阿遮梨耶。译曰轨范正行。可矫正弟子行为,为其轨则师范高僧之敬称。玄应音义十五曰:「阿闍梨,经中或作阿祇利,皆讹也。应言阿遮利夜,此云正行,又言阿遮梨耶,此云轨范。旧云:于善法中,教授令知,名阿闍梨也。」南海寄归传三曰:「阿遮利耶,译为轨范师,是能教弟子法式之义,先云阿闍梨,讹也。」案阿闍梨又译悦众。
FROM:【佛学大辞典】
【阿闍梨 】
华译为教授,或轨范正行,或悦众,即是矫正弟子们行为的比丘。四分律五种的阿闍梨,即出家、受戒、教授、受经、依止等。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应器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比丘托鉢及吃饭的食器。
乞食
[佛光大辞典
梵语 paindapātika,巴利语 pindapāta。乃印度僧人为资养色身而乞食于人之一种行仪。又作团堕(即取置食物于中之义)、分卫、托鉢、行乞等。系十二头陀行之一。其原始意义有二,即:(一)自利,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为福利世人,予众生种福机会。故乞食属僧人清净之正命;若自作种种生计以养其身,则为邪命。
行乞之方法与威仪,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及毘尼讨要卷六载,入城行乞时,道侧而行,左手持鉢,次第乞食;以维持生命为限,心不贪着,故得食时不喜,不得亦不忧,唯以除旧疾,养气力为要。另据法集经卷一载,如来乞食有三意,即:(一)不贪珍味,美恶均等。(二)为破我慢,于富贵贫贱等家皆无拣择。(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又佛制以「过午不食」为律,此乃源于面貌极黑之迦留陀夷比丘,曾于日暮雷雨交加之时,入城乞食,一孕妇见而惊怖,误以为鬼,以致胎堕;由此,佛遂立过午不食之制。
此外,宝雨经卷八载,菩萨以成就十种法而行乞食,称为乞食十为。即:(一)为摄授诸有情故,菩萨见一切有情受诸苦恼,虽能成就微少善根,但为时不久,为欲摄益诸有情而行乞食。(二)为次第故,即入城邑聚落时,住于正念,具足威仪,诸根寂然,依次乞食,不舍贫穷家而入富贵家(唯除恶种类家、诸外道处)。(三)为不疲厌故,菩萨次第乞食时,不生厌离,亦不疲倦,于诸有情无所憎爱。(四)为知足故,以其不疲厌,遂能知足。(五)为分布故,若得食后,好坏食物皆当随应受取,返己住处,先于如来像,或舍利塔前供养赞叹;复以所得食物分为四分,三分施与同梵行者、贫穷之人、恶道有情,所余一分自食。(六)为不躭嗜故,谓菩萨虽食,而于食事无贪、无染,亦无爱着。(七)为知量故,受食唯为活命,不使身体羸弱,亦不令其过量;若极虚弱则影响修持,若极重则增长睡眠。(八)为善品现前故,菩萨如法行食,能令善品增长现前。(九)为善根圆满故,以其勤修而无怠惰,故得圆满菩提资粮。(十)为离我执故,由彼一切之善,能成熟菩提分法,远离我执,遂能舍身肉,施与有情。我国自古则称乞食为托鉢,托鉢时当心念威仪,专注于道,若无道心而仅存形式,则与一般乞者无异。
又据显扬圣教论,比丘乞食,有五处不可往,以避嫌疑。(一)唱令家,歌唱曲令,但取欢娱,能乱禅定。(二)婬女家,其处行止不洁,声名不正,色欲因缘为障道根本。(三)酤酒家,酒是起罪因缘,能生过失。(四)王宫,乃贵戚之处,严禁之所,非可干冒,故不可往。(五)旃陀罗,即屠者之家,此处杀心盛大,恼害众生,见者伤慈,坏善根本,故不可往。〔中阿含经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五分律卷二十七、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三之二、卷下三之四、释氏要览卷上〕 p724
檀越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为音译,义译为「施主」,施与僧众衣食等的人。
【剎帝利 】
印度四姓阶级之第二,华译田主,或王种。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旃陀罗 】
(又作旃荼罗),梵语旃陀罗,华言屠者。谓屠者之家,杀心盛大,恼害众生,见者伤慈,坏善根本。比丘若行乞食,此处不可往也。(旃荼罗者,华言严帜。谓此屠者,恶业自严,行时摇铃持竹为幖帜,以使人知其为恶者也。)
FROM:【三藏法数】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学习解说】
为什么阿难想要以平等慈悲心来依次乞食呢? 为何阿难要这么做呢?
因为阿难曾经见到世尊诃责须菩提(解空第一)及大迦叶(=摩诃迦叶,十二头陀行),虽然他们两位都是阿罗汉,但是心不均平,他们内心是有选择性的去找斋主化斋,不是以平等之心来视一切斋主的,阿难是因为钦佩景仰世尊开示阐述如此的无遮之法(指不选择斋主的身份阶级高低如何,或净不净),因而内心顿时获得开解而无疑惑毁谤,所以心想自己也应该如是学。
就在阿难徒步经过室罗筏城的城池,于城门缓慢行走之际,他极力的在整肃自己的威德、仪则和斋法。
大迦叶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人名)摩诃迦叶也。增一阿含经三曰:「十二头陀难得之行,所谓大迦叶比丘是。」见迦叶条。
【无遮 】
无遮止限制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无遮 】
(杂名)宽容物而无遮也。圆觉经曰:「惟愿不舍无遮大悲,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楞严经一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设无遮广大供养。」
FROM:【佛学大辞典】
【无遮会 】
(行事)Pan^ca-paris!ad,P an^cavars!ika%-paris!ad,梵语般闍于瑟。译曰无遮会。贤圣道俗贵贱上下无遮,平等行财法二施之法会也。印度国俗屡行之,支那则梁武大通元年初行之(佛祖统纪通塞志)。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闍于瑟大会。」
FROM:【佛学大辞典】
【无遮大会 】
兼容并蓄而无阻止,谓之「无遮」。无遮大会是佛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谓古印度「五岁一设无遮大会。」中国的无遮大会始于梁武帝。《梁书‧武帝本纪》载︰梁武帝「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四部,指僧、尼及善男、信女。后用以泛指无所退制的公众集会。清‧黄遵宪《感事》诗︰『红氍贴地灯耀壁,今夕大会来无遮。
FROM:【俗语佛源】
城隍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ㄔㄥˊ ㄏㄨㄤˊ, 1.城墙及护城河。泛指城池。
郭门
[教育百科
古代的城池通常有两道墙,外墙称为郭,郭门即指外面城墙的城门。
严整
[阿含辞典(庄春江)
1. 充分地整理准备。2.严格地自我要求。
威仪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举止善合规矩,语默作作不失方正,见之能起崇仰畏敬之念的仪容。在佛教,一切生活起居皆有与其相应的作法、观念及祈愿,如睡醒时唱「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知觉,周顾十方」偈后,安详而起;漱口时诵「以水漱口,当愿众生,得清净口,诵持佛法」;如厕时唱「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垢」。此等均是僧之威仪。
此外,在生活细节方面,也有琐细的规定。以出家人的卧法为例,即必须注意下列五项︰(1)当头首向佛;(2)不得卧视佛;(3)不得双伸两足;(4)不得向壁卧,亦不得伏卧;(5)不得竖两膝更上下足,要当枕手捡两足累膝。
又出家众所持之戒律甚多,异于在家众。故诸经论有「三千威仪,八万律仪」、「僧有三千威仪,六万细行;尼有八万律仪,十二万细行」等说。此外,《菩萨善戒经》卷五谓身有四威仪,文云(大正30‧986a)︰「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卧。菩萨若行,若坐,昼夜常调恶业之心,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所住内外若床,若地,若草,若叶,于是四处常念供养佛法僧宝,赞叹经法,受持禁戒,持无上法广为人说,正思惟义如法而住。」
一般认为戒重、威仪轻。但若广义释之,大部份戒条皆具威仪之义,如二百五十戒中,仅四重禁为戒分,其余之僧残等戒则为威仪分。
〔参考资料〕 《法界次第初门》;《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
威仪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
斋法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过午不食的行法。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4 06:5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4 06:57 编辑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婬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婬席。婬躬抚摩,将毁戒体。
【学习解说】
当时的阿难依次乞食,就在这样过程中经过一户婬女家,没想到却遭到摩登伽女施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所蛊惑,阿难受到幻术邪咒的控制,茫然不知地走入婬女房内,遭到淫女抚摩,此举即将要毁坏阿难的戒体(指行者受戒后,于身所生防非止恶之功能。亦即对于戒法之信念与奉持戒法之意志)。
【摩邓伽咒 】
(杂名)又曰摩登祇咒,先梵天咒。摩邓伽种族所传梵天之神咒也,摩邓伽女以之幻惑阿难。鼻奈耶三曰:「时母亦澡浴,着白服饰,以牛屎涂地,以五色綖结缕。盛满四瓶水,盛满四碗血,盛满碗四种香水,盛满四碗饼浆。以四口大刀竖牛屎四角头,竖四枚箭,然八明灯。取四死人髑髅,种种香涂其上。以华布地,捉熨斗烧香,绕三匝,向东方跪而诵摩邓伽咒术。时阿难于祇洹意便恍惚,为咒所缚,如鱼被铁钩,如象随钩。」楞严经一曰:「阿难因乞食次经历婬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毘迦罗先梵天咒摄入婬席。」大法炬陀罗尼经十三曰:「摩登祇咒,隋言作恶业。」
【摩登伽女 】
(人名)佛在世有一摩登伽女为其女钵吉帝,以幻术蛊惑阿难,将使婬乐。佛说神咒解其难。见钵吉帝条。
FROM:【佛学大辞典】
【钵吉帝 】
(人名)又作钵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于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谏经曰:「有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有梵志名弗伽娑有女名志性,弗伽娑女则志性比丘尼是。」鼻奈耶三曰:「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平旦入城乞食。时甚热,阿难中路蕉渴。路上有旃荼罗女,名钵吉蹄,于井汲水。阿难诣井请水。女曰:我是摩邓伽种,君为贵种,瞿昙第一弟子,波斯匿王所敬,末利夫人师。我敢持水不与?阿难曰:我不问汝旃荼罗非旃荼罗,但施我水。女于是掬水灌阿难手足,于是生婬意。阿难饮水去。钵吉蹄女还家启父母,愿以沙门阿难为夫婿。母曰:此阿难为转轮王家子,沙门瞿昙弟子。我等旃荼罗种何得以阿难为女婿?女曰:若得阿难而不得为婿,我当饮毒死。母于是设祭坛,请摩邓伽神,诵摩邓伽咒。阿难在祇洹,恍惚牵心于此,至其家。钵吉蹄女见阿难,踊跃抱之,着床上。尔时,阿难以道力得自寤,自念:我今困厄,世尊何不慈愍我?佛乃知之,为阿难诵佛语(摩登伽经,舍头谏经,佛为诵神咒,但其咒语异),于是阿难得脱幻术至佛所。婬女逐阿难而至。请佛以阿难。佛言:汝欲得阿难,阿难既为比丘,汝亦应为比丘尼。婬女乃还家白父母,剃发至祇洹。时佛为婬女广说四圣谛法,婬女即思惟佛道。得阿罗汉果。」更有摩邓伽经二卷,摩邓女解形中六事经一卷,摩邓女经一卷,舍头谏经一卷,此四经为同本异译。皆记摩邓伽女之事。但并为小乘部。大乘部首楞严经,记阿难乞食,途次经历婬室,遭摩邓伽以娑毘罗先梵天咒摄入婬席。如来宣说顶光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往护阿难,恶咒消灭。即与阿难及摩邓伽归来佛所。大小二部所记不同。梵Prakr!ti巴Pakati^。
FROM:【佛学大辞典】
戒体
[佛光大辞典
戒之体性。旧译无作,新译无表。指行者受戒后,于身所生防非止恶之功能。亦即对于戒法之信念与奉持戒法之意志。戒体虽由作礼乞戒等作用而生起,但发得之后,即不假造作,恒常相续,故称无作;其外相不显著,故称无表。据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上载,陈隋以前即有戒体有无之诤论,智顗认其为有,视之为假色。(参阅「戒体三种」2920、「无作戒」5087) p2920
戒体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谓经由作礼乞戒等仪式所引发的内心持戒功能。也就是指受戒后所产生的防非止恶的力量;它是一种拘束内心且持续存在的效力。
如来知彼婬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学习解说】
世尊知道阿难遭遇淫女邪术之难,于是世尊就在应供完毕后马上回到祇桓精舍,这时,波斯匿王、大臣、长者及居士等众,也跟着世尊一同来到了精舍,个个都在期盼听闻世尊说法。
此时,世尊顶上放出犹如百宝般的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佛三身之一,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佛为了济度众生而变化出来的身),盘膝而坐,宣说大佛顶首楞严咒,接着,饬令文殊师利菩萨前往阿难遇难之处,用此大佛顶首楞严咒来破除邪咒,就在文殊师利菩萨消灭邪咒之后,于是带着阿难及摩登伽女返回了精舍。
阿难一回到精舍见到世尊,五体投地悲泣不已,恨无始以来自己只是一向注重多闻,却忽略了实修定力的重要性,于是,恳切恭请世尊开示关于十方如来是如何成就菩提的,以及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以及对于初发心修行者的方便法。
就在当时,如恒河沙般数不尽的菩萨,以及所有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众,全都在殷切期盼欢喜闻法,纷纷退坐默然,静静地等侯聆听法要。
结跏趺坐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
化身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佛三身之一,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佛为了济度众生而变化出来的身。
三身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道力
[佛光大辞典
由道体所发出无畏之力用,称为道力。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大智度论卷二(大二五‧六六下):「阿难闻是事,闷心小醒,得念道力助。」 p5622
奢摩他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
辟支佛
[佛光阿含藏
辟支佛(Pacceka-buddha)(巴),具有缘觉、独觉二义。出于佛世,观十二因缘而得悟者,为缘觉;出于无佛世,观飞花落叶之外缘而成道者,为独觉。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4 23:34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4 23:35 编辑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
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学习解说】
世尊在大众之中,伸出金色臂抚摩阿难之顶(佛为嘱付大法,以手摩弟子之顶,或为预示当来作佛之授记),
告诉阿难及与会大众:「有三摩提,名称是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一切之行法),是十方如来一门超越的妙庄严路,您们如今要好好的仔细聆听。」
于是,阿难恭敬顶礼,静静地等待世尊慈悲宣讲大法。
摩顶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佛为嘱累大法,摩弟子之顶,或为授记摩顶。法华经嘱累品曰:「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
摩顶
[佛光大辞典]
顶,头顶。指佛为嘱付大法,以手摩弟子之顶,或为预示当来作佛之授记。法华经嘱累品(大九‧五二下):「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又「传法室内密示闻记」载,佛以四大海水,三点于迦叶之顶,摩顶付嘱大法,而拈华瞬目。 p6075
摩顶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佛用手抚摩弟子之顶。通常佛不是为了付嘱大法而抚摩弟子之顶,就是为了授记而抚摩弟子之顶。
万行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一切之行法也。菩提心论曰:「复经三僧祇劫,修六度万行,皆悉具足,然证佛果。」
一门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譬喻)谓出生死之道,譬如门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唯有一门,而复狭小。」文句五上曰:「门者出要路也。」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又入涅槃之门也。安乐集上曰:「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4 23:43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4 23:45 编辑
(9楼 ~ 11楼 用时,2小时40分钟)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麤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詶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学习解说】
世尊慈悲地对着阿难说:「您我同是一个血缘及表兄弟的关系,当初您是什么原因发心跟随我出家呢? 又是见到了何种胜相,而让您愿意马上舍弃世间所重视的恩爱之情呢?」
阿难回答世尊:「我是见到世尊您的三十二相,如此的殊胜微妙超绝,形体晶莹剔透如同琉璃,也因此,我经常就在思维着,这样的相貌绝不可能是从欲爱所生起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淫欲之气分是属于秽浊,男女交遘污秽丑恶,脓与血液杂乱相交在一起,这样怎么可能会生起殊胜净妙紫金光聚呢? 我是为此渴求仰慕才剃落须发、跟随世尊您出家的。」
世尊对阿难说:「出家是无比殊胜的,阿难,您们也应当要明白的是,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生死相继,这是由于众生不知道自己皆有常住不变的真心佛性,体性本自清净光明圆满,然而,众生却用诸妄想,这样的妄想是虚妄不实的,因妄念而生起种种的境界,是故在六道轮回中流转不停。
(真心和妄心。真心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真净妙明,离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虚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种种的境界)
如今若您想要求得无上菩提及真心光明佛性,那么,就应当要以直心来回答我所提问的,要知道,十方如来之所以成就皆是来自同一道法,解脱生死轮回皆是以直心(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心和言语皆直,如是乃至从始至终,不论是遇到什么状况,中间都永不会有任何委曲的相状存在。」
阿难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比丘名,以「多闻第一」闻名。「阿难」是「阿难陀」的简称。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担任佛陀侍者达二十五年。
【阿难多闻第一 】
(故事)阿难在佛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忍奉上,所谓阿难比丘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三十二相 】
(名数)佛或转轮圣王之内德,表彰于身相者有三十二。(参见:三字部三十二相)
FROM:【佛学大辞典】
【三十二相──如来三十二相 】
﹝出法界次第﹞
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奁,力盐切。奁底者,即盒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三、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人也。
〔四、手足柔软相〕,谓手足极妙柔软,胜余身分也。
〔五、手足缦网相〕,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
〔六、足跟满足相〕,跟,足踵也。谓足之踵,圆满具足也。
〔七、足趺高好相〕,谓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八、腨如鹿王相〕(腨,时兖切),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谓足腨渐次纤圆,如彼鹿王之腨,纤好第一也。
〔九、手过膝相〕,谓双臂脩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也。
〔十马阴藏相〕,谓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不可见也。
〔十一、身纵广相〕,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
〔十二、毛孔生青色相〕,谓身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也。
〔十三、身毛上靡相〕,谓身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
〔十四、身金色相〕,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
〔十六、皮肤细滑相〕,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十七、七处平满相〕,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十八、两腋满相〕,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也。(窊,鸟瓜切,不满貌。)
〔十九、身如师子相〕,谓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
〔二十、身端直相〕,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伛,委羽切,不伸也。)
〔二十一、肩圆满相〕,谓两肩圆满而丰腴也。
〔二十二、四十齿相〕,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
〔二十三、齿白齐密相〕,谓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也。
〔二十四、四牙白净相〕,谓四牙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
〔二十五、颊车如师子相〕,谓两颊车隆满如师子王也。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谓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
〔二十七广长舌相〕,谓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
〔二十八、梵音深远相〕,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
〔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色精也。
〔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
〔三十一、眉间白毫相〕,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梵语兜罗绵,华言细香。)
〔三十二、顶肉髻成相〕,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FROM:【三藏法数】
欲爱
[佛光大辞典
指欲界之烦恼。即对五欲之妄执。菩萨喜乐正法,称为法爱;对之,凡夫贪爱五欲,称为欲爱。〔长阿含经卷十、楞严经卷一、集异门足论卷四〕(参阅「爱」5457) p4654
【欲爱 】
1.对五欲的贪爱。2.欲界众生的贪爱。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欲爱身缚 】
谓欲界众生,于五欲顺情等境,心生贪爱,起诸惑业,束缚于身,不得解脱,故名欲爱身缚。(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FROM:【三藏法数】
【欲气 】
(术语)婬欲之气分也。楞严经一曰:「欲气麤浊。」
FROM:【佛学大辞典】
二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一、真心,为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心,真净明妙,离虚妄之想者。二、妄心,为起念而分别生一切种种之境界者。楞严经曰:「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转。」
又一、定心,禅定之心也,又修定善之心也。二、散心,散乱之心也。又修散善之心也。见二善条。
二心
[佛光大辞典
(一)真心与妄心。真心即真实之心,离虚妄不实。妄心谓妄想分别之心。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二) 定心与散心。定心即止息妄念杂虑,心住一境。散心谓心驰骋六尘。善导之观经疏卷一玄义分(大三七‧二四六中):「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 p190
二心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真心和妄心。真心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真净妙明,离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虚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种种的境界。2.定心和散心。定心是禅定的心,也是修定善的心;散心是散乱的心,也是修散善的心。
詶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应答。「詶」是古字,同「酬」。
直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注维摩一「肇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什曰:直心,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始于诚实。」
直心
[阿含辞典(庄春江)
1.正直之心。2.自然直接之心,不作其他意想,如「直心受请,不解其意」、「直心流露」。3.专注之心,如「直心于一所缘」。4.真诚之心,如「直心发露(忏悔)」。5.深切之心,同「深心力」。
直心
[佛光大辞典
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诸经论广用此语,各处用例所诠指之旨趣虽有出入,然皆本其「正直无虚假」之意,而随各处经文大旨广申弘义。如维摩经中所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菩萨净土」,即指其不虚假;另如大乘起信论,以直心为十信成就菩萨所发三种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之一,即视之为正念真如妙法之心,而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含意相同;六十华严卷二十三以之为清净纯一、专心企求佛道之「菩提心」;六祖坛经以之为自性显露之心;日本净土真宗则视之为「他力之信心」,即对弥陀本愿救度力的真实信赖、毫无犹豫疑滞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华严经疏卷十八、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参阅「三心」532) p3458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5 07:20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5 07:33 编辑
(12楼 用时,40分钟)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学习解说】
世尊对阿难说:「阿难! 我现在问您,当您发心攀缘于如来三十二相的时侯,您是用什么来见到的呢? 又是谁在爱乐于此呢?」
阿难回答世尊:「世尊! 生起如是的爱乐,是用我的心目(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由眼睛看见如来殊胜的三十二相,因而内心生起爱乐之心,是故我发心愿舍弃生死。」
世尊告诉阿难:「就如同您所说的,若真的生起如是爱乐是源自于心目,那么,如果不知道心目所在的位置,那就不能降伏尘劳(尘垢劳恼),譬如一个国家的国王,这个国王的领土被外贼侵犯,这个国王就要发兵来讨除这个贼,既然要讨除贼,兵就应当要知道这个贼在哪里才对,
那么,回到刚才所说的心目,您说生起如是的爱乐是用您的心目,因为这是令您流转而无法解脱生死的,我现在就问您,您所谓的心与目,究竟是在哪里呢?」
爱乐
[佛光大辞典
谓信爱欲乐。即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属无染污之爱。俱舍论卷四谓,爱乃爱乐,其体即是信。成唯识论卷六谓,信以爱乐为相。净土论谓爱乐佛法味者,即爱乐净土之法味。 p5462
爱乐
[法相辞典(朱芾煌)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宿世串习所发生爱,名为爱乐。
爱乐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欢喜。
心目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
尘劳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烦恼」之异称。意为尘垢劳恼。指凡夫为世尘所垢染而身心劳乱。宗密《圆觉经疏钞》以二义解释云︰(1)尘为六尘境界,由其境界令心起烦恼而劳倦,故称烦恼为尘劳;(2)「尘」指污心,「劳」指勤苦,烦恼能污心且令勤苦,故名。此外,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云(大正37‧96c)︰「五欲境界,有能尘坌,劳乱众生,名曰尘劳。」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6 23:0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6 23:12 编辑
(13楼 用时,1小时40分钟)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
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祇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学习解说】
阿难回答世尊:「世尊! 一切世间十种异生(指凡夫,因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又凡夫起变异而生邪见造恶,故称之)(异生之意即起异类之见、异类之烦恼,造异类之业,受异类之果、异类之生)(这边所说的十种,应该是指本经卷第八中的人趣有分十种),识心(对「心所法」而言,指六识或八识之心王)同样都是位于身体之内的,
纵使观如来青莲(即青色的莲花,其叶修广,青白分明,好像人的眼睛,所以拿来譬喻佛的眼睛)华眼,也都在佛面,而如今我观此浮根(=浮尘根,指眼球、外耳等肉团所形成之五根[指眼、耳、鼻、舌、身的五个感官外形器官],系扶助正根之五尘,其自身并无发识取境之作用)及四尘(色尘、香尘、味尘、触尘)也都是在我面及身体外在的地方,由此推论可知,识心确实是在身体之内的。
异生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凡夫的别名,因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的果报而生。
异生
[佛光大辞典
梵语 prthag-jana。音译必栗托仡那。全称婆罗必栗托仡那(梵 bālaprthagjana,意译愚异生)。旧译为凡夫,新译为异生。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又凡夫起变异而生邪见造恶,故称异生。有关异生之语义,据大毘婆沙论卷四十五载,异生之意即起异类之见、异类之烦恼,造异类之业,受异类之果、异类之生。又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载,异有二义:(一)别异,谓圣者唯生于人天趣,而异生乃通于五趣。(二)变异,谓异生转变为邪见等。生,系生类之意,以异于圣人之生类,故称异生。〔大日经疏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参阅「凡夫」730、「婆罗必栗托仡那」4462) p5151
异生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梵语波罗,旧曰凡夫,新曰异生。对圣者之称。谓无些少之断惑证理者。凡者常也。又,非一也,凡常而遮类多,故云凡夫。梵网经上曰:「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为卢舍那。」法华经曰:「凡夫浅识,深着五欲。」大威德陀罗尼经曰:「于生死迷惑流转,住不正道,故名凡夫。」佛性论曰:「凡夫以身见为性。」止观一曰:「凡者常也,亦非一也,席品多故。」大日经疏一曰:「凡夫者,正译应云异生。」
识心
[佛光大辞典
对「心所法」而言,指六识或八识之心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七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 p6699
【青莲 】
(譬喻)梵语优钵罗Utpala,青色之莲华也。其叶修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眼目之相,故取以譬佛之眼。法华妙音品曰:「目如广大青莲华叶。」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注「肇曰: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为喻也。
FROM:【佛学大辞典】
【青莲 】
梵语优钵罗,即青色的莲花,其叶修广,青白分明,好像人的眼睛,所以拿来譬喻佛的眼睛。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扶尘根
[佛光大辞典
指眼球、外耳等肉团所形成之五根外形器官,系扶助正根之五尘,其自身并无发识取境之作用,故称为扶尘根。又作扶根、浮根、扶根尘。五根具有扶根与正根,正根(又作胜义根)非生理机能,而是五根据以发生感觉认识作用之实体,乃依于扶根而立,取外界之境,发内界之识,其体清净微妙,为集合极微之四大而成,非肉眼可见,即指五官之神经。〔俱舍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二〕(参阅「胜义根」4866) p2947
浮根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又曰扶尘根。五根有二种,在内正有发识取境之用者,名为胜义根。眼之如葡萄,耳之如卷叶,外形谓为浮根扶根或扶尘根。浮者浮虚不实之义也。楞严经一曰:「我观此浮根四尘祇在我面。」
五根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一)指眼等五识所依的五种色根︰又名五色根,即眼根(caks!urindriya)、耳根(sotindri-ya)、鼻根(ghra^n!endriya)、舌根(ji-hvendriya)、身根(kayendriya)。眼根为眼识所依而见色,耳根为耳识所依而闻声,鼻根为鼻识所依而嗅香,舌根为舌识所依而尝味,身根为身识所依而觉触。若加意根,则称六根。
根有增上之义,此五者于事有增上作用,故名五根。依《五事毗婆沙论》卷上及《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二所说,此五根于四事为增上,故立为根。四事者︰(1)庄严身,若盲聋等缺眼、耳等五根,则身丑陋而人不喜见。(2)导养身,由眼、耳二根之见闻,能避险难,由鼻、舌、身三根之段食,能受用。(3)生识身,此五根能为所依,而发五识及相应之心所。(4)不共事,如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所触,各别取其境。
五根之体,依萨婆多部所说,有扶尘根与胜义根之别。所谓扶尘根,或名扶根,为胜义根之所依处,乃扶护胜义根之根,即一般所说的眼、耳、鼻、舌、身等可以得见之肉团(眼球、外耳、鼻梁等),并非真正的根。
胜义根,有发识取境之作用,其所依处为扶尘根,虽与扶尘根共为极微所成,然胜义根特以四大种所造的净色为体,是不可见有对之实有法,相当于现今吾人所说的神经,为真正的根。而大众部等则以色、香、味、触四尘为五根之体,以肉团为性,别无净色,不能取境,即直以扶尘根为五根。唯识大乘中,护法等诸师别立现行之净色为五根,而难陀等诸师则谓五根唯是种子而非现行之净色。
关于五根之取境,眼、耳二根取不至境,称离中知;鼻、舌、身三根取至境,称合中知。所谓离中知,谓眼能见远处之色,而不能观眼中之药;耳能闻远处之声,而不能闻逼于耳根之音。合中知,谓鼻、舌、身三根须根与境相接方能取,两者相离则不能取。又,鼻、舌、身三根唯取等量之境,眼、耳二根并取等量、不等量之境。即眼根时见毛端(小),时见大山(大),时见葡萄(等);耳根时闻蚊声(小),时闻雷声(大),时闻琴声(等),乃二根为离中知之故。
五根之次第,有依所取境及所依处二说。依所取境者,眼、耳、鼻、舌四根所取之境(色、声、香、味)定是所造色,而身根的取境(触)是通能造的四大种及所造的轻、重、冷、饥等,以其所取之境或取能造、或取所造、或能所俱取等不定,故先说四根,后说身根。前四根中,鼻、舌二根不能取远境,故后说;眼根所取之境又较耳根远且速,故先说眼,后说耳;鼻根之用比舌根速且明,故先说鼻,后说舌。总此而立眼、耳、鼻、舌、身之次第。
依所依处(即扶尘根)者,五根所依处有上下,眼根居最上,故先说;耳、鼻、舌次之;身根由顶上至足下皆是,取其中央(脐边),故列于舌后。
【胜义根 】
胜义根者,谓眼等六根,有增上胜力,能照境发识,以成根用,故名胜义。如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意能知法。是也。
FROM:【三藏法数】
四尘
[佛光大辞典
又作四微。指色尘、香尘、味尘、触尘。尘,梵语 artha,新译作境;为垢染众生心之义。(一)色尘,指青、黄等显色,及长、短、方、圆等形色。(二)香尘,指好、恶等之气味。(三)味尘,指甘、醋等之味。(四)触尘,指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及滑、涩等之性。
据俱舍论卷四所载,物质之最小单位「极微」形成之时,必须由四大及四尘等八事俱生,缺一法而不可,称为「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若加身根或声,称为九事俱生;再加眼根,则为十事俱生。并以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亦即以四大之相倚而造极微,由极微相聚而成色法。然依大众部之说,则于四尘之外,不立五根。此外,于诸经典中尚有多种异说。〔大毘婆沙论卷一二七、大智度论卷十八、成实论卷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阅「四大」1649) p1790
四尘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谓色聚中必与四大种俱生的四种色法。指色尘、香尘、味尘及触尘。又名四微。尘,是境的旧译,为垢染有情之意。《俱舍论》卷四云(大正29‧18b)︰「色聚极细立微聚名,为显更无细于此者。此在欲界无声无根,八事俱生随一不减。云何八事﹖谓四大种及四所造色、香、味、触。」其中,色尘指青黄等显色及长短方圆等形色;香尘指好恶等香;味尘指甘醋等味;触尘指能造之地水等四大与滑涩等性。由于声有间断,故不属于四尘之一。
依小乘之意,此四尘以极微为单位,而其极微均各具坚、湿、煖、动四大,亦即四尘之能集合而组成有形的物体时,四大中必有一者增长,如坚增长成为土石等,湿增长成为江河等,而产生种种不同的物体。又依唯识大乘之意,四尘对瓶、衣等假法为能依之实体;对四大则因增上与力之义成为所造。但若求能造与所造之亲因缘,则二者皆为第八识中各自的种子。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如今您安坐在如来讲堂里,那么,您现在去观祗陀林,是在哪里呢?」
阿难回答:「此大重阁清净讲堂是在给孤园里的,现在若去观祗陀林的位置,它是在讲堂外面的。」
世尊又问:「那么,您如今在讲堂之中,是先看到了什么呢?」
阿难说:「我在讲堂之中是先看到世尊您,其次是看到与会大众,如果是往外望出去看,才会看到祗陀林的。」
世尊又继续问:「您说您看到了祗陀林,那么,您是怎么样才看到的呢?」
阿难说:「因为这个大讲堂的门窗是打开的,望出去看也是明朗清楚的,所以我身在讲堂中就可以远远望到外面的景色。」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世尊对阿难说:「若真的如您所说的,身在讲堂之中,门窗打开通达之后,就可以远远望到外面的林园,可是呢? 却也有众生同样身在这个讲堂之中,没有看到如来,却看到讲堂外的景色。」
阿难说:「世尊! 身在讲堂之中不见如来,却看到外面的林园泉池,这是不可能的事的。」
世尊说:「阿难! 其实您就是这样的例子,您的心灵一切明了,如果您现前当下所明了的这颗心真的是在身体之内的,那么必然会先了知(见)身体内部的,甚至于有众生是先看到身体所在之处才看到外面景物的,緃然不能见到自己身体内的心肝脾胃,那么,对于自己身体的爪生发长、筋转脉摇等种种变化,这些又怎么会知道呢? 对自己内部的都不清楚了,又怎么会知道外在的一切呢?
所以说,您说您这颗觉了能知之心是在身内,这是不成立的。」
合中知
[佛光大辞典
根与境二者必须直接而无间隔的接触,才能产生知觉,称为合中知。为「离中知」之对称。五根中,鼻、舌、身三根唯取所至之境,是为合中知;眼、耳二根则取不至之境,是为离中知;例如,鼻根取香境时,必须待香境接触于鼻根时方有香、臭等之知觉,而眼根取色境时,则不须待接触便能获知。〔俱舍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二〕(参阅「五根」1493)p2854
离中知
[佛光大辞典
为「合中知」之对称。眼、耳、意三根唯取不至之境,不直接与对象接触,能于远离之某种对象发生作用,谓之离中知。眼能见远处之色,而对于眼中之药等则不能睹;耳能闻远处音声,逼近耳根者则不能闻。反之,根与境须直接接触,才能产生知觉,称为合中知。如鼻根之于香境,待香微接于鼻根,始能知觉;舌、身二根亦然。(参阅「合中知」2265) p6713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7 19:20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7 19:24 编辑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
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阿难向世尊五体投地行跪拜礼,接着说:「我现在听闻到世尊如是的法(心不在身内),才明白到原来我的心是位在身体之外,这是为什么呢?
譬如在室内开灯,这个灯的光亮必定先照室内,接着从这个室内的门,最后才渐渐可能扩大至外面的庭园角落,是有一定的顺序的。 一切众生不见身中而只见身外,这就好比说灯光位在室外就不能照室内,是这样的意思的,这样的义理是很清楚明了而无疑惑的,是否也跟世尊您刚才所说的意思是相同的呢?」
世尊告诉阿难:「这些与会的大比丘等众,刚才跟随着我在室罗筏城,在城中依着一家一家的托鉢乞食进食后才返回精舍的,如今我也已吃过斋食,也吃饱了,那么,您看这些比丘,一个人在吃的时侯,其他的人是否也会饱呢?」
阿难回答:「世尊! 其他人是不会因此而吃饱的,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比丘众,虽然同样都是阿罗汉,可是每个人的身躯及性命还是不同的,怎么可能一人吃就能令其他人都吃饱呢?」
世尊告诉阿难:「如果您的那颗觉了知见之心真的在身外的话,身和心都在外面,这两者自然亙不相干,那么,心所感知的,身就不能觉;若有觉在身,心就不能知。 我现在就展示兜罗绵手(指手足柔软似兜罗绵)给您看,那么,当您的眼睛见到时,心是否有在起分别作用呢?」
阿难回答:「有的,世尊!」
世尊告诉阿难:「既然是这样,如果身心亙知者,那又怎么可能是在身外呢? 所以说,您说您那颗觉了能知之心是在身外,这是不成立的。」
稽首
[佛光大辞典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着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着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着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 p6117
抟食
[佛光大辞典
又作揣食、段食。四食之一,九食之一。段食有粗细两种,如饭、面等为粗食,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为细食。又泛指一切欲界之食物。〔俱舍论卷十、成实论卷二〕(参阅「四食」1741) p5814
抟食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抟」读音同「团」。
2.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抟」读音同「团」。又译为「揣食」、「麁抟食」。本经提到的「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合称「四食」,是四类能长养身心(五阴)的食物。
3.进食。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为抟食。「抟」读音同「团」。
兜罗
[佛光大辞典
梵语 tūla,巴利语同。又作堵罗、妒罗、蠹罗、兜罗绵、兜罗贮。意译绵、细绵。乃总称草木所生之花絮。种类颇多,四分律卷十九列举白杨树华、杨柳华、蒲台三种;五分律卷九列举柳华、白杨华、蒲梨华、睒婆华等四种;十诵律卷十八列举柳华、白杨华、阿鸠罗华、波鸠罗华、鸠舍罗华、间闍华、波波闍华、杂摩华等八种。惟俱舍论光记卷十一、翻译名义集卷七等,均以兜罗为树名,谓兜罗绵为兜罗树所生之绵,如柳絮。又佛八十种相好之一,即手足柔软似兜罗绵。〔大般若经卷三一一众喻品、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九、俱舍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五上、慧琳音义卷六十四〕 p4389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7 22:29
(14楼 ~ 15楼 用时,2小时15分钟)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佛言:处今何在。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学习解说】
虽然阿难前面所说的都不对,但他还是不放弃,继续去找心在哪里。
阿难对世尊说:「世尊! 如世尊您方才所说的,既然看不见身内,心就不居住在身内,而身与心是亙知者的关系,照理说应该不会分离,所以说心也不应该在身外,既然如此,我现在透过思维,终于知道心在哪里了。」
世尊问:「说说看,心在哪里呢?」
阿难说:「这颗了知之心,既然不知身内却能见外,如同我现在所思索的,那就一定是潜伏在根里,就好比说,有人取琉璃碗覆盖在自己的两眼上,虽然眼睛有跟琉璃碗相合在一起但却不因此有障碍(因为琉璃碗是透明的),睛睛还是可以看的到外在的一切人事物,随着(眼根)所见到的,心随即起分别作用。 而我这颗觉了能知之心不能够见身内,这是因为它潜伏在根内,至于起分别明了的作用是对外而无障碍,也是因为它潜伏在根内的缘故。」
世尊就问阿难:「如果真的像您所说的,心潜伏在根内就像琉璃碗覆盖的性质一样,那么,那个人应当以这样的琉璃笼眼,当见到山河大地时,也就会同时见到琉璃,这样说对不对呢?」
阿难回答:「世尊! 是的,那个人应当就会透过这个琉璃笼眼而见到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世尊对阿难说:「假若您的心是跟琉璃相合的,当见到山河大地时,为何却没有同时见到自己的眼睛呢? 如果真的见到自己的眼睛,就表示眼睛也是等同外境的,若眼睛是属于外境的,那就表示没有和自己的心跟随在一起,既然眼睛和心没有在一起,又怎么可以说心是潜伏在根内而可以起分别的作用呢?
反之,若是不能见到自己的眼睛,又怎么可以说这颗了知之心是潜伏在根内的如同琉璃相合在一起呢?
所以说,您说这颗觉了能知之心是潜伏在根里的,就像琉璃碗相合的譬喻一样,这根本就是不成立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8 23:23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9 21:09 编辑
(3楼 + 16楼 用时,2小时)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
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
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学习解说】
阿难对世尊说:「世尊! 在听闻您前面所说的法(心不在身内、身外,也不潜伏根里)之后,我似乎有懂了,于是我现在有作另一种的思惟,
众生的身体,有五脏六腑的是位在身体里面,而窍穴(孔穴,像人体的耳、目、鼻、口等器官)是身体对外的,因此,若有隐藏的则为阴暗不明,若是有孔穴的则为明亮可见。
如今我面对着世尊,当张开眼睛见到光明时,称之为见外;闭着眼睛见到黑暗时,称之为见内,这样推理的对不对呢? (阿难的意思应该是指,心可以在内也可以在外,以[开则明,心在外]和[合则暗,心在内]来作区分)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
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当您闭眼见到黑暗之时,此暗境界是与您的眼根亙相对着的吗? 或是没有相对的呢?
若与您的眼根是亙相对着的,黑暗就在眼前,就表示眼根是可以旋转向内转动的,这么说是不合常理的,怎么可以说是见内呢?
若真的可以见内的话,假设您处在一个暗室之中,此室没有日光、月光或灯光,您在此室中所看到的都是一片黑暗,那一片黑暗全都是您的五脏六腑,这怎么可能呢?
又假设,若没有与您的眼根亙相对着的,那又如何能够见到呢?
若是眼根与境两者分离且不是对外所见,而是在内相对所成的,那么,闭眼见暗,什么都看不到,名为身中;张眼见明,什么都可以见到,但为何却不能见到自己的脸呢?
若是不能见到自己的脸,就表示眼根没办法看到近的,却可以看到远的,在内相对这个说法就不能成立了,
若是真的可以见到自己的脸,那您这颗了知之心与眼根就是在虚空之中了,那又怎么可能在内呢?
若您的心与眼根都在虚空之中,那这颗心与眼根就不属于您身体的一部份,当您面对如来的时侯,那就是属于如来的,
又假设是属于如来的,如今如来(的眼根[眼根1])见到您的脸,也可以同时感知到您的身体,而您的眼根[眼根2]也已知,身合非觉,表示这个觉未必是从所属的这个身体而来的,也可能是由眼根,必定如您所说的身体和眼根有两种觉,那照理说应该就有两种知,也就是说,您日后成佛之时,您单单一个身体应该就会成就两个佛。
因此,由以上可知,您所说见暗名见内者,这是不成立的。」
窍穴
[百度百科
指孔穴,与腧穴同义。《圣济总录》:“今于逐脉之下,载其经穴,与其病症,兼及浮络经筋之病,共爲一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9 22:27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学习解说】
阿难又继续发表他的新见解。
阿难对世尊说:「世尊以前为四众弟子开示的时侯,我最常听到的就是: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所以现在我这么如此在思惟法义时,就突然想到,这个思惟的体性其实就是我的心性,随着所契合之处,心则随之而有,所以这个心并不是在内、在外或在中间的。」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
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
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您现在所说的,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契合之处,心随之而有,
然而,如果这颗心没有一个真实的体,那就没有所谓的契合这种事,
如果没有实体而却能契合的话,那么十九界就因七尘而契合(最多只有十八界,最多只有六尘,意思就是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根本就是没有道理的事。
如果有实体的话,这就像您用自己的手去打自己的身体的时侯,您的那颗所了知之心,是从内生起的?还是从外进入的呢?
倘若是从内生起的,那就会在身体感知之后,这个见就必须返回(归位)到身中才对;若是从外而来的,既然是从外来的,那就会先碰面见到才对。」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学习解说】
阿难说:「我所说的,”见”是指用眼根见到,知道是指心知道而不是眼根知道,见到和知道是不同的。」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世尊说:「若用眼就能够见到的话,那么您在室中,还能见到门吗? 假设一个死去的人,但他的眼睛还存在着,如果真的像您所说的,那他的眼睛还是可以见到东西的,若真的可以见到东西,又怎么可以说这个人已经死去了呢?
阿难! 再者,您的那颗觉了能知之心,若真的有实体的话,那是一体的呢? 还是有多体的呢? 如今心在您的身中,这个心是遍布全身的吗? 还是没有遍布全身的呢?
如果只有一体的话,那您以手去打一肢时,您四肢应该都会有知觉才对,若四肢都有知觉,那就表示这个打是无所不在的;如果去打一个指定的部位,若只有那个部位有感觉,那么,一体的说法自然就不成立。
如果是有多体的话,就表示有很多人,那么,哪一个体才是真实的您呢?
又再者,倘若心是遍布全身的话,这就如同前面所讲的打(一体),是同一个道理的。
若没有遍布全身的话,当您触摸自己的头部,接着又触摸到您的脚,照理说应该只有头部有感觉,脚应该不会有知觉才对,可是可是在事实上您不是如此的。
因此,应当要明了,您所说的,随所契合之处,心随之而有,这是不成立的。」
十九界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此犹言六蕴十三处,譬无法而言之也。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七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譬喻)色等之六境,谓之六尘。尘法极于六,无第七尘。故喻无法为七尘。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
二十九有
(名数)如言六阴十三入十九界,谓事物之绝无也。初果圣者以二十八有为极度,无第二十九有。十住毘婆沙论一曰:「人得须陀洹道(即初果),善闭三恶道门。见法入法得法,住坚牢法不可倾动。究竟至涅槃,断见谛所断法故心大欢喜,设使睡眠懒惰不至二十九有。」
(名数)二十九生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9 23:48
(17楼 ~ 18楼 用时,2小时40分钟)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
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学习解说】
阿难继续用头脑思索着,接着对世尊说:「世尊! 我曾经听闻到您和文殊师利菩萨等法王子谈实相时,那时世尊也有说”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就我自己现在对这段法义所思惟了解的,就是说: 在内则见不到五脏六腑,什么都看不到,在外则根境不相知,
因为若心在内见不到则表示无知,心在内的说法就不成立;因为身心相知才有一念心起,如果心在外也是没道理可言的,如今知道相知的缘故,又则内无所见,那么这样推论起来,这颗心应当在中间才对。」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学习解说】
世尊说:「您现在所说的中间,这个中间应当是个很明确的地方,有一定的位置,如今您推论心是在中间,那么,您所谓的中间到底是在哪里呢? 是在身体外的某处吗? 还是在身体呢?
如果心是在身体,在身体边缘处那就不是在中间,若在中间那就等同于体内;
如果心是在身体外,那么,所谓”身体外”的定义,是否有所标识可供辨别呢? 如果没有标识可供办别,没有标识,那就等同于没有,就表示这样的位置是不存在的;倘若有标识可供辨别,那这个标识是绝对一定的吗? 还是会随时有变化的呢?
这是为什么呢? 就比如说,有人以某个标识为判断标准,若说依照标识这样判断是在中间,可是,如果从东边看过去就是西边,从南边看过去就是北边,也就是说,从不同的方向看过去就有不同的答案,在判断上既然会造成混淆不清的情况,那么,这颗心应该也是杂乱的。」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学习解说】
阿难解释说:「我所说的中间并不是这两种,如同世尊以前所教导的”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见到时产生了分别,而色尘是无知的,识生其中,这就是心所在的地方。」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世尊说:「如果您的心是在根尘之中,那么,这样的心体,是同时兼具根尘两者吗? 或者是没有兼具两者的呢?
倘若心是兼具根尘两者的话,物和体应当是杂乱的,物非体知,这是因为根有知,尘无知,也就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这样又怎么可以说心是在中间呢?
兼具根尘两者若不成立,就不是根尘的知或不知的问题了,就表示心是没有体性的,所谓的中间又有哪个是它的相貌呢?
因此,您所说的心在中间,这是不成立的。」
根尘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六根与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
根尘
[佛光大辞典
又作根境。乃五根与五尘,或六根与六尘之并称。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称为根,乃认识对象之器官;根之所取者,称为尘(亦称境),乃所认识之对象。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加上「意」则称六根;五尘即色、声、香、味、触,加上「法」则称六尘。根尘二字并举,犹如主观、客观之并列,含有相依又相对立之意。俱舍论卷十(大二九‧五二中):「虽有根境不发于识,而无有识不托根境。」此外,六根六境合之,称为十二处、十二入。(参阅「根」4131) p4139
根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根为眼等之六根。眼等所对之色等六境曰尘。止观一下曰:「根尘相对,一念心起。」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0 21:4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0 21:43 编辑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名之为心。则我无着,名为心不。
【学习解说】
阿难对世尊说:「世尊! 我过去见到您与大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及舍利弗这四大弟子,共转法轮(教说正法,众生辗转奉行传授),记得您经常说到”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名之为心”,所以照这么说,无着(无执着于事物之念)就是名之为心,这样说对吗?」
转法轮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摧一切的烦恼,叫做法轮,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
转法轮
[阿含辞典(庄春江)
教说正法,众生辗转奉行传授,就如同轮子被转动了,持续转动一样。
【无着】
1.没有执着的意思。2.菩萨名,佛灭九百年间出生于健陀罗国(在克什米尔之西),先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每夜升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白天则对大众开示,为法相宗之祖。
FROM:【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无着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无执着于事物之念也。
【无着 】
无著者,谓阿难被佛征诘,心不在中间。则又计之,一切无着,名之为心。佛又问云:汝言不著名为心者,如世间虚空水陆飞行,一切物象,汝心不着。此等物象,为有为无。若言无者,则同龟毛兔角,云何更有不着之物,而言不着。若言有者,物在则心亦在,云何无着。故云一切无着,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FROM:【三藏法数】
【无着 】
凡夫轮转,原处处着故,圣者不着,故不受轮转。
FROM:【佛学次第统编】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
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着。
是故应知,一切无着,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世尊慈悲告诉阿难:「您说这颗能够觉知了别的心性,是没有一个指定的处所,没有所谓的位置可言,那么,世间虚空水陆飞行,乃至种种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这一切种种的名称是有的,但如今您却说这颗心是一切都不着的,既然如此,那这些物象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是仅有其名而无其实,所以这么说是根本完全就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又如何着或不着呢?
如果有[不着],就表示有这颗心在作用,还是有物象存在,那就不可以称之为没有,
再者,如果没有相状(或表相)就没有,这不是说没有就能够显示其存在,也就是说相状(表相)能显示其存在,所以相有则在,因此,怎么可以说无着呢?
因此,您说一切无着就是那颗能够觉知了别的心性,这是不成立的。」
觉知
[阿含辞典(庄春江)
感受而知道(如「看到」、「听到」等);觉察而知道;体会。
龟毛兔角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ㄍㄨㄟ ㄇㄠˊ ㄊㄨˋ ㄐㄧㄠˇ, 佛教用语。龟没有毛,兔没有角。仅有其名而无其实。佛典常用以譬喻空理。《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
龟毛兔角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典中常见之譬喻。指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按,龟本无毛,然龟游水中时,身沾水藻,人视之,乃有误认水藻为龟毛者。又,兔亦无角,然直竖之长耳亦有被误认为兔角之时。经论中常用以比喻凡夫之妄执实我实法。盖凡夫常将因缘所成之假有法,妄执为实有之故。如《成实论》卷四阐明「过去、未来之法无体」时云(大正32‧271c)︰「无谓过去、未来,兔角、龟毛、蛇足、风色,赤盐香等。」又,《大智度论》卷一云(大正25‧61a)︰「一切种、一切时、一切法门中,求不可得。譬如兔角、龟毛常无。」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0 22:32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0 22:33 编辑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婬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学习解说】
当时,阿难就在大众中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右肩(披着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表示尊敬之礼法),右膝着地,合掌对世尊恭敬的说:「我是世尊您最小之堂弟,承蒙世尊您的慈悲及爱护,虽然如今我已出家了,但仍然很依赖世尊且盼获得您的怜爱疼惜,虽然我号称多闻第一,但至今尚未证得无漏,以致不能折伏外道所施加的娑毗罗咒,遭对方的邪咒所转,以致陷于婬室,这是由于不知真如实际所指,因此,恳请世尊大慈哀怜悲悯,为我们开示奢摩他修学之路,也令所有的阐提(这边是指[断善阐提],也就是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此种人极难成佛)都能够破除恶见。」
阿难说完之后,五体投地,和所有的与会大众,都在迫切地渴盼仰望及等待,希望能亲自听闻世尊的开示教诲。
偏袒右肩
[佛光大辞典
梵语 ekājsam uttarāsavgaj krtvā ,巴利语 ekajsaj uttarāsavgaj karoti。又作偏露右肩、偏袒一肩、偏露一膊。略称偏袒。为「通肩」一词之相对语。即披着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即于比丘拜见佛陀或问讯师僧时,须偏袒,以从事拂床、洒扫等工作,故偏袒右肩即意谓便于服劳、听令使役,亦即以偏袒为敬礼之标帜。
真际
[佛光大辞典
即真如实际之略称。断绝相对差别之相,呈现平等一如的真如法性之理体。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观如来品(大八‧八三五中):「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维摩诘所说经卷下〕
【真际】
(术语)真言之边际,即至极之义,空平等之真性也。仁王经上曰:「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维摩经阿[门@(人/(人*人品曰:「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楞严经一曰:「不能折伏娑毘罗咒,为彼所转溺于婬舍,当由不知真际所指。」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阐提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一、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此种人极难成佛,名断善阐提;二、大悲菩萨,发一切众生成佛,然后成佛之愿,因众生至多,时间至久,故此种菩萨,亦极难成佛,名大悲阐提。通常所指的一阐提人,多数是指断善阐提。
阐提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一阐提之略。不成佛之义也。此有二种:一断善阐提,起大邪见而断一切之善根者。二,大悲阐提,菩萨有大悲心,欲度尽一切众生而成佛,众生无尽,故已毕竟无成佛之期者。见一阐提条。楞伽经一曰:「一阐提有二种:一者舍一切善根,及于无始众生发愿。」止观六曰:「阐提有心,犹可作佛。二乘灭智,心不可生。」
弥戾车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名)Mleccha,华言恶见。见蜜利车条。
弥戾车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居住于古印度边地,而被视为素质卑劣之种族。又作弥离车、弥[HK1233-4]车、篾戾车、篾隶车、蜜利车、蜜列车、宜例车、毕[HK666-5]蹉。意译边地、边夷无所知者、卑贱、下贱种、垢浊种、乐垢秽、乐作恶业、恶中恶,或奴中奴。
《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云(大正11‧516a)︰「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弥戾车如是等处。」《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云(大正27‧918a)︰「其无法者生在达絮、篾戾车中,性皆顽嚚,憎贱佛法,相与合纵,从西侵食渐入印度,转至东方。」可知弥戾车被视为素性顽劣、好恶行,并憎贱佛法之种族。
弥戾车
[佛光大辞典
梵名 Mleccha。指边地之卑贱种族。又作弥离车、篾隶车、蜜列车、宜例车、毕嘌蹉。意译边地、边夷无所知者、卑贱、下贱种、垢浊种、恶中恶、奴中奴。梵语原意为言语不分明者,如我国所谓南蛮鴃舌之人;引申指顽愚卑贱、憎恶佛法之种族,相传该族居于印度西方或北方。如大毘婆沙论卷一二一及卷一八三谓,此族居于印度西方。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谓,此族在北印度滥波国以北。〔十诵律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二十、瑜伽论记卷六上、续高僧傅卷四、慧琳音义卷二〕 p6417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学习解说】
此时,世尊从他的面容放出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一时俱照十方恒河沙诸佛世界,大地六种震动(六种地震的方式,包含六种方向: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以及六种现象:动、涌、震、击、吼、爆)也随之出现,
如是十方数不尽的诸佛世界一时开显现前,以佛的威神力使令诸世界合成为一界,在这个一界中所有的一切诸大菩萨,也全都来到世尊所在的这个国土,个个恭敬合掌承听。
【面门】
(杂名)有三释:或云口,或云面颜,或云鼻下与口上之中间。唐华严经一曰:「即于面门众齿之间,放佛剎微尘数光明。」涅槃经一曰:「从其面门放种种光。」临济录曰:「有一无位真人在汝面门出入。」探玄记三曰:「面门者诸德有三释:一云是口,一云是面之正容,非别口也。光统师云:鼻下口上中间是也。(中略)今释,依梵语称面及口并门。悉名目佉(Mukha),是故翻此为面门也,故知此中通举其事。」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面门
[佛光大辞典
梵语 mukha。有三释:(一)指口,(二)指面之正容,(三)指鼻下与口上之间。北本涅槃经卷一(大一二‧三六五下):「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大三五‧一五一中):「面门者,诸德有三释。(中略)今释依梵语,称面及口并门悉名目佉(梵 mukha),是故翻此目佉为面门也。故知此中通举其事。」〔八十华严经卷一〕 p3988
地动瑞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法华经六瑞之一。佛将说法华经,地神感之,震动大地。二序品曰:「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六种震动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大地震动,有三种的六种,即一、为动之六时,即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二、为动之六方,即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三、为动之六相,即动、涌、震、击、吼、爆。当地动时,吾人如小儿卧摇篮中,不觉篮动,惟觉舒服,故地动是表示祥瑞,而且此六种震动,只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见,凡夫则毫不知情。
六种震动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大地震动的六种相状。又称六变震动或六反震动,略称六震或六动。依佛典所载,在释尊诞生、成道、说法或如来出现时,大地皆有六种震动。《无量寿经》卷上(大正12‧265c)︰「从右[HK2073-8]生,现行七步,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新译《华严经》卷十六(大正10‧85c)︰「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一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六种震动。」
六种震动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六种地震的方式,包含六种方向: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以及六种现象:动、涌、震、击、吼、爆(前三个形容动态,后三个形容声响)。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0 23:4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0 23:58 编辑
(19楼 ~ 21楼 用时,3小时)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有种种颠倒(违反真理的见解),由此善业恶业可生苦乐果,就如同恶叉聚一样,落地则多聚于一处。大多数的修行人之所以不能够成就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甚至于走偏成为外道、诸天魔王或魔眷属,这都是由于不明白两种根本而错乱修行、盲修瞎炼,这就像想要把一盘沙煮成美味可口的佳肴,就算煮了极为甚长久远的时间,到最后还是一盘沙,不可能变成佳肴,因为它的本质本来就是沙。
云何二种。阿难,
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学习解说】
阿难! 那么,所谓的两种根本是指什么呢?
1. 无始生死根本:
众生从无始劫以来流转生死,由于迷失本性,而随顺生死之流。这个生死根本,其实就像您如今与大多数的众生都是用攀缘心为自性(诸法各自有其不改变不生灭的自性,故一切现象的本体或一切心相的性体,故称之)。
2.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一切有情众生皆有清净光明的本然佛性,也是无始劫以来就本有的,然而,由于众生的一念妄动,这一念的妄动就能生起种种缘,妄想既然有所攀缘,则善恶已分,善恶既然已分,那么,厌恶喜爱就会由此而生起,就会产生种种因果业报,这全都是攀缘心所致的,因此而遗失了本有的真如佛性。
由于众生遗失了这个本自清净光明圆满的真如佛性,即使再怎么努力修行,却不认识自己的佛性,因而不知不觉地堕入六道轮回流转生死受苦。」
颠倒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违反真理的见解。
颠倒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谓违背常道、不顺应正理。《法华经》卷五云(大正9‧43a)︰「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又云(大正9‧43c)︰「为凡夫颠倒,实在而言灭。」又,不契当事理真相之误谬见解,亦称颠倒。颠倒之见,略称为「倒见」或「倒」,用于指称妄想、虚妄,《往生论注》卷上云(大正40‧826b)︰「颠倒善果,能坏梵行。」(大正40‧827c)「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又云(大正40‧828a)︰「哀哉众生,缔此三界,颠倒不净。」
关于「颠倒」的种类,诸经论分之为二颠倒、三颠倒、四颠倒、七颠倒、八颠倒、十颠倒、十二颠倒等,兹略述如下︰
(1)二颠倒︰指「众生颠倒」与「世界颠倒」。语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1}众生颠倒,谓众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随顺妄惑而造妄业。由此妄业展转相生,轮转三界,不能返妄归真。{2}世界颠倒,「世」者,以三世迁流为义,即指时间;「界」者,以四方分位为义,即指空间;涵盖此时间、空间者,名为世界。众生迷失真性,而念念迁流,住妄境界,起诸倒见,即名世界颠倒。
(2)三颠倒︰即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语出《阴持入经》卷上、《大集法门经》卷下、《七处三观经》、《大品般若经》卷十一、南本《涅槃经》卷二等。诸家释此三倒义,所说不同,今依毗婆闍婆提(分别说部)所说,谓心与心所法,「体」虽同时,「用」有先后,故分想、心、见三种。先起想倒,次生心倒、见倒。即初起微想,于无常法思之为常,名为想倒。次重起心,缘前所想,取着定有,名为心倒。后见成就,于所取中,执见分明,说为见倒。
(3)四颠倒︰即「执无常为常、执苦为乐、执不净为净、执无我为我」等四颠倒,通常略称为常、乐、我、净四倒。广出于各宗经论。今依《俱舍论》之说,谓边见中唯取常见,名为常倒;见取见中计取乐净,名为乐倒、净倒;有身见中唯取我见,名为我倒。此四倒有时节、相、处所之别。即︰常倒是将无常之时计为常,故为时节而立;我倒是将无我计为我,故由相而立;净、乐倒是将不净处与苦处计为净与乐,故由处所而立。
(4)七颠倒︰即合并前述之三颠倒与四颠倒。语出《瑜伽师地论》卷八等。
(5)八颠倒︰即前述四颠倒及其反面之「计常为无常、计乐为苦、计我为无我、计净为不净」等四颠倒之合称。前四倒系因迷于生死有为之法,故名「有为倒」,后四倒系因迷于涅槃无为之法,故名「无为倒」。或谓前四倒是将有为无常生灭之法,转计为「无为常住」,故从「所计」而言,是为「无为倒」,后四倒亦从其「所计」而称为「有为倒」。即前者为凡夫、外道「妄执世间有为法」之转倒;后者是声闻、缘觉二乘不得大乘之知见,而「转倒无为涅槃之四德」之谬见。
(6)十颠倒︰即常、乐、我、净四颠倒,加上贪、瞋、痴、过去因、未来果、现在因果等六颠倒。语出圆测之《仁王经疏》卷下。
(7)十二颠倒︰《大集法门经》卷上谓四颠倒又个别具有想、心、见等三颠倒,故总为十二颠倒。
业种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犹如世间之种子。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止观四上曰:「业种虽久,久不败亡。」
恶叉聚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植物)恶叉者,果实名。形似无食子,落地则多聚于一处,故云恶叉聚。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唯识论二曰:「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同述记曰:「恶叉形,如无食子,落在地时,多为聚故,以为喻也。」同演秘曰:「恶叉聚者,于一聚中,法尔而有多品类也。西域有之,人以为染,并取其油。」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恶叉树名。其子形如无食子,彼国多聚以卖之,如此间杏人,故喻也。」(梵Rudra-akṣa今之金刚子)。
尘劫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即尘点劫也。楞严经一曰:「纵经尘劫,终不能得。」见尘点劫条。
尘点劫
[佛光大辞典
尘,指微尘;劫,为极大之时限。尘点劫,为譬喻时间甚长久远之词。略称尘劫。
攀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心不独起,必有所对之境,攀缘于彼而起。恰如老人之攀杖而起,谓之攀缘。又心忽彼忽此,驰回外界之事物,如猿攀木枝,忽在彼处,忽在此处,谓之攀缘。常略之以缘之一字而说之。心为能缘,境为所缘,心涉于境,谓之缘。楞伽经一曰:「法佛者离攀缘,攀缘离一切所作根量相灭。」楞严经一曰:「诸众生以攀缘为自性。」维摩经问疾品曰:「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中略)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攀缘
[佛光大辞典
梵语 ālambana。攀取缘虑之意。指心执着于某一对象之作用。众生之妄想缘取三界诸法,此乃一切烦恼之根源。盖凡夫之人,妄想微动即攀缘诸法;妄想既有所攀缘,则善恶已分;善恶既分,则憎爱并炽;由是,内烦众结,外生万疾;此皆攀缘作用所致者。〔维摩经卷中问疾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摩诃止观卷五上〕p6665
自性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诸法各自有其不改变不生灭的自性,故一切现象的本体或一切心相的性体,叫做自性。
二种根本
[佛光大辞典
指无始生死根本、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据楞严经卷一载:(一)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实不可得,但迷失本性,即随生死,故称无始。生死根本,指攀缘之心,即用攀缘之心为自性。(二)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谓性净理体,虚融寂灭,不迁不变,无始无终,故称无始菩提涅槃;以其不染烦恼,不涉生死,故称元清净体,即菩提涅槃清净之根本。 p231
识精
[佛光大辞典
众生之真心,识知精明,称为识精。宗镜录卷三(大四八‧四三○中):「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圆觉经〕 p6701
魂神精识
[佛光大辞典
指众生之心识,亦泛指人之神识或物之精。又作精神、精灵、精识、魂神。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六上):「改形易道,所受寿命或长或短,魂神精识,自然趣之。」又首楞严经卷一所谓之(大一九‧一○八下):「识精元明,能生诸缘。」与首楞严经义疏注经卷一之二之解释(大三九‧八三七下):「第八耶于诸识中最极微细,名为识精。」则指第八识而言。
盖此类魂神、精灵、魂魄、识精等用语,早为我国古代经典所用,如淮南子之「天气云魂,地气为魄。」春秋左氏传之「心精灵,是谓魂魄。」仪礼注疏之「出入之气谓之魂,耳目聪明谓之魄,死者魂神去则魄离。」此外,古代又称阳气为魂,阴气为魄,二气和合为人,故有人死则魂魄升天之说。
佛教经典传译之时,常借此类用语泛指精神、心识;或作为身心之异名,而统称精神与形体。如诸经要集卷十九(大五四‧一七八下):「魂是灵,魄是尸,故礼以初亡之时,以己所着之衣,将向尸魄之上,以魂外出故,将衣唤魂,魂识己衣,寻衣归魄。若魂归于魄,则尸口纩动;若魂不归于魄,则口纩不动。以理而言,故云招魂,不言唤魄。」
此外,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九之一谓,主肝为魂,主肺为魄。该书云(大三九‧九四九中):「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中略)主肝曰魂,主肺曰魄,主脾为意,主肾为志,主心为精神,根身种子,皆为第八所执受故。」故谓若肝、肺、心、肾、脾等五脏俱伤,则五神亦去。〔首楞严经卷九〕 p5950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1 21:4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1 21:50 编辑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阿难言见。
佛言,汝何所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
佛言:汝将谁见。
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阿难! 您如今想要知道奢摩他的修学之路,发愿解脱生死轮回,那么,我现在问您。」
世尊马上举起他的金色臂,弯曲他的五轮指,问阿难:「您现在有看到了吗?」
阿难回答:「有看到了!」
世尊问:「您看到了什么呢?」
阿难说:「我见到世尊您举臂屈指,成为光明拳,照耀我的心目。」
世尊问:「是怎么看到的? 又您和谁有看到呢?」
阿难回答:「我和大众都是用眼睛看到的。」
世尊问阿难:「您现在回答我,我现在屈指为光明拳,照耀您心目,而您是用眼睛看到的,那么,当您看到光明拳照耀时,您是以何为心呢? 」
阿难回答:「世尊您现在询问心在哪里,而我现在在思惟时的这颗心在推研穷究、追寻探求,所以,这个能够推研的,我就把它视为心了。」
世尊马上对阿难斥责说:「阿难! 这不是您的心!」
阿难顿时一脸错愕不已,退回到座位合掌起立对世尊说:「如果这个不是我的心,那什么才是我的心呢?」
世尊告诉阿难说:「您刚才所说的那只不过是您前尘(妄心前现之六尘境)的虚妄相想,迷惑您的真性(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吾人本具之心体),由您无始劫以来至于今生,认贼为子(把盗贼当作儿子。比喻视妄想为真实),遗失了原本常住不变的真心,因此而受到轮回流转。」
心目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
矍然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ㄐㄩㄝˊ ㄖㄢˊ
惊视的样子。《文选.班固.东都赋》:「主人之辞未穷,西都宾矍然失容,逡巡降阶。」《三国演义.第四四回》:「权矍然起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所惧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誓不两立!』」
前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前尘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过去的事情。
真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不妄云真,不变云性。是吾人本具之心体也。楞严经一曰:「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真性
[佛光大辞典
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吾人本具之心体。佛教主张吾人所具之真性与佛菩萨之真性本无二致。〔楞严经卷一〕 p4214
真性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
认贼为子
ㄖㄣˋ ㄗㄟˊ ㄨㄟˊ ㄗˇ
把盗贼当作儿子。比喻视妄想为真实。《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大方广修多罗了义经.卷下》:「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认贼为子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譬喻)认自家之妄想,为真正之悟见,以是譬之。楞严经一曰:「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圆觉经曰:「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1 22:04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
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学习解说】
阿难对世尊说:「世尊! 世尊您宠爱我,而我也是以这颗心来仰慕世尊您的三十二相,所以我才发心跟随着您出家,而我这颗心并不只是发心要供养世尊您,甚至遍历数不尽的国土,都是以这颗心来发心侍奉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心,行所有一切难行法事的,就算谤法或永退善根,也是由于这颗心的,可是世尊您如今却说这不是我的心,我就真的就不知道什么是我的心了,那就如同土木毫无生气般,一旦离开这样的觉知(感受而知道),那就再也没有了,为何世尊说这个不是我的心呢? 我实在是感到惊惶畏怖呀!」
就在当时的与会大众,他们同时也对此感到疑惑不解,个个都在恳盼世尊慈悲为大众开示,解除疑惑。
承事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听从、侍奉。
2.听从、事奉。
觉知
[阿含辞典(庄春江)
感受而知道(如「看到」、「听到」等);觉察而知道;体会。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1 23:4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5 22:50 编辑
(22楼 ~ 24楼 用时,3小时10分钟)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
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学习解说】
世尊准备要开示阿难及与会大众时,也想要令他们的心入于无生法忍(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道理上)的境界,世尊在师子座(佛所坐的地方)摩阿难顶(佛为嘱累大法,摩弟子之顶),
对他们开始教导:「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无生法忍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简称无生忍,即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道理上。
无生法忍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ā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无生法忍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宝积经二十六曰:「无生法忍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忍故。」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无生忍,同上不起法忍,法忍即慧性耳。见法无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生法忍也。」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鞞跋致。」
无生法忍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又称无生忍。指对无生之法理的认知。即彻底认知空、实相之真理而安住之。亦即对「一切法不生不灭」之理,能够确切地掌握之谓。此处之「忍」,是「确认」、「确知」之意。
师子座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师子就是狮子,佛是人中师子,所以佛所坐的地方,或床或地,都叫做师子座。
摩顶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佛为嘱累大法,摩弟子之顶,或为授记摩顶。法华经嘱累品曰:「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阿难! 若所有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小小微不足道的东西,如果想要探求其根源,全都是有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的,纵使是广大的虚空也是有名称相貌的,何况是清净妙净明心,性(本来具足之性质、事物之实体(即自性)、对相状而言之自体、众生之素质(种性)等。即受外界影响亦不改变之本质)一切心,而自无体,
但若是您还是要这么的坚持,起种种分别妄想,寻求推度思惟等等,而从中所明白到的,以为那个就是您的心,若是如此,那么,这个心必然应该远离种种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另有全性,就像您如今听从我所说的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对于心接触外境,就算灭除了这部份,而在内心守住清净寂静,那还是会有法尘(意识之所缘者)分别的影事(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出现。
诘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询问、责问。
根元
[阿含辞典(庄春江)
同「根源」。
体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物之实质为体,体之无改为性,体即性也。
体性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体是本体,性是本性。体与性,同体而异名。
体性
[佛光大辞典
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俱舍论卷十三(大二九‧七一上):「体性是善,犹如良药。」 p6930
性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本性、本质之意,即指本来具足,不受外在影响而改变的体质。「相」、「修」之对称。《大智度论》卷三十一云(大正25‧292b)︰「性名自有,不待因缘。若待因缘则是作法,不名为性。」同书卷三十二亦云(大正25‧298b)︰「法性者,法名涅槃,不可坏,不可戏论法。性名本分种,如黄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银性,如是一切世间法中皆有涅槃性。」又,《大乘庄严经论》卷一〈种性品〉云(大正31‧594c)︰「问︰若尔,云何名性﹖答︰功德度义故。度者,出生功德义。由此道理,是故名性。」此等皆谓不待其他因缘,无始法尔即有的本分因种,乃名为性。
性
[佛光大辞典
梵语 prakrti,巴利语 pakati。与「相」、「修」相对。有不变之义。指本来具足之性质、事物之实体(即自性)、对相状而言之自体、众生之素质(种性)等。即受外界影响亦不改变之本质。
觉观
[佛光大辞典
新译作寻伺。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上):「有觉、有观,名为口行。」又觉与观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往生要集卷中本〕 p6801
见闻觉知
[佛光大辞典
乃心识接触外境之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二上):「如来五眼,以菩提心毕竟净故;以一切种观一切法,了了见闻觉知,无所罣碍,能持如是金刚印。」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二载,依见闻觉知之别,言说有依见言说、依闻言说、依觉言说、依知言说四种。〔杂阿含经卷十三、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大智度论卷四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六、成唯识论述记卷八〕 p3003
法尘
[佛光大辞典
(一)六尘之一。指为意识所缘之诸法。经中常将烦恼比喻为尘垢,因此等诸法能染污情识,故称法尘。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九上):「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又法尘相当于十二处中之法处,十八界中之法界。或指使人起执着心之现象。(参阅「六境」1298)
(二)修行者执着于佛法,而生起迷妄心,此佛法于其人,亦称为法尘。碧巖录第八十三则(大四八‧二○九上):「殊不知宗师家说话,绝意识,绝情量,绝生死,绝法尘,入正位,更不存一法。」 p3417
法尘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六尘之一,法尘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吾人日常动作,虽已过去,而前尘影事,忆念不忘,即是法尘的作用。
法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六尘之一。一切之法,为意识之所缘者谓之法尘。在十二处中,谓之法处,在十八界中谓之法界,于根境相对之语,则曰法境。楞严经一曰:「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闭,犹为分别影事。」行宗记二下曰:「法尘一界,兼通色心。」
影事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故曰前尘影事。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学习解说】
我并不是呵斥您所执着的不是真心,而是您对于心是不断在那边反覆细细地分析思索,是这样的,若是远离前尘(妄心前现之六尘境)后而有分别性,那才是您真正的心;若是分别性,离开尘境而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那么那个就是前尘分别影事,尘境不是常住不变的,若是起了变化而消灭时,这个心就没有所依靠的,这个心也就根本不存在了,既然心不存在,则您法身就等 同于断灭,那又有谁在修证无生法忍呢?」
前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前尘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过去的事情。
无体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无实之体性也,又无实体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2 22:0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2 22:07 编辑
(25楼 用时,1小时)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学习解说】
就在听闻世尊的开示后,阿难和与会大众个个都沈默不出声,觉得彷彿失却了什么。
世尊继续说:「阿难! 世间一切所有的修行人,就算修成了九次第定(次第无间所修的九种禅定,即色界的四禅定﹝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无色界的四处﹝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以及灭受想次第定)(可参照本经卷第九),但是仍然不能得到漏尽证得阿罗汉果,这都是执着于这个会导致生死的妄想而以为是真实的,就像您虽然多闻第一,也是如此的,所以至今尚未能够证得圣果。」
九次第定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次第无间所修的九种禅定。又称无间禅或鍊禅。即色界的四禅定(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无色界的四处(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以及灭受想次第定。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
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
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学习解说】
阿难听了世尊所开示的,又再度的悲泣不已,五体投地,长跪合掌,对着世尊说:「自从我跟随世尊及发心出家以来,经常想着只要倚仗世尊的威德神力,以为世尊会惠施予我三味的,这样自己修行就不需要那么辛苦了,如今想想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人和自己的身心是无法替代的,
如今遗失自己本来的真如心性,身虽出家修行,可是心却不入道,这就像穷子舍父逃逝(以此比喻众生不知将来必可成佛,因妄想邪念之覆盖,以致流转于迷界,无法自觉。禅门引用此语,批评愚人远离自己本性,而向外境求佛法)的譬喻一样,
而我是直到现在才知道,虽然自己有多闻,若藉此却无实修实证及反观自心,那就跟没听闻的是相同道理的。 如同有人说这个食物如何如何,再怎么说,那人若是不吃,那也没办法让他吃饱的。」
阿难再继续说:「世尊! 我如今和与会大众被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所缠,这是由于不明白寂常心性,因此,在此恳请世尊哀怜悲悯我等无所依怙,继续开示此殊妙光明心性,来开启我等正道修学的视野。」
威神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nubhā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p3770
本心
[佛光大辞典
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六祖坛经(大四八‧三四九上):「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卍续一一○‧四二一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1950
本心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自己本来的心。
舍父逃逝
[佛光大辞典
与出自法华经信解品中「长者穷子」之譬喻同义。据传,有一富有长者之子,不知将会继承父亲之财产而离开家园,迷失于他乡,以致穷困乞食;以此比喻众生不知将来必可成佛,因妄想邪念之覆盖,以致流转于迷界,无法自觉。禅门引用此语,批评愚人远离自己本性,而向外境求佛法。 p4591
穷露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名)贫穷而无恃怙之覆育者。露为露出之义。楞严经一曰:「惟愿如来哀愍穷露。」
二障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瞋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2.事障和理障。贪、瞋、痴等烦恼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槃,名事障;邪见能碍正知见,障大菩提,名理障。
道眼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修道而得之眼也。又观道之眼也。佛开解梵志阿颰经曰:「道眼观知可度者。」圆觉经曰:「分别邪正能于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楞严经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注曰:「真妄显现,决择分明,曰道眼。」苏轼诗曰:「道眼已入不二门。」
道眼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能见正道的眼。2.观道之眼。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3 22:29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3 22:30 编辑
(26楼 用时,1小时35分钟)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剎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学习解说】
此时,世尊从胸卍字(即「卍」形,在古印度时,代表吉祥之标帜,含有功德圆满之意)涌出百宝光明,其光晃昱,有上百、上千色那么多,而且,十方无量数不尽的诸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佛土各个如来顶,接着回旋到阿难及各个与会大众。
世尊告诉阿难说:「如今我要为您们建立大法幢(比喻佛法如幢),也令十方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微妙秘密,恢复自性清净光明,得清净眼。」
万字
[佛光阿含藏
即「卍」形,在古印度时,代表吉祥之标帜,含有功德圆满之意。巴利本无此记载。
万字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佛胸前有一卍字,此卍字乃是吉祥的标志。
宝剎
[佛光大辞典
(一)佛土之敬称。剎,梵语为 ksetra,意为土田,如大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等皆谓佛土有七宝庄严,故称宝剎。亦有称宝国、宝界者。〔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净土论卷上(迦才)〕
(二)佛寺、佛塔之美称。法苑珠林卷五十五(大五三‧七○七中):「破邪外道,坚持正国,伽蓝、精舍,宝剎相望,讲会传经,德音盈耳。」 p6750
法幢
[佛光大辞典
其义有二:(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二)为说法道场之标帜。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禅宗又转其意,将演法开畅,称为建法幢。今各寺之安居结制,亦称建法幢。〔无量寿经卷上、首楞严经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巖录第二十一则〕 p3421
微密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微妙秘密也。涅槃经三曰:「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大日经六曰:「吾当一切说微密最稀有诸佛之秘要。」
阿难,汝先答我 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学习解说】
世尊对阿难说:「阿难! 您先回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是因什么而有的? 是如何成拳的? 您又是用什么见到的呢?」
阿难回答:「这个光明拳是由世尊全体阎浮檀金(在阎浮树旁河中出产的金沙),赤色光耀如同宝山,清净所生起的,因清净故有光明相。而我实际是以眼睛所见到的,见到世尊的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所以有了拳相。」
世尊告诉阿难:「我如今也实言告诉您,很多智者在教导众生的时侯,大都会举譬喻来让众生破迷开慧,令其智慧能够增上,是这样的。我现在也举个例子来说,阿难! 譬如我拳,如果没有我的手,就不成我拳;如果没有您的眼睛,也就不成您的见,那么,以您的眼根来比喻我拳的道理,这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阿难回答:「是的,世尊! 如果没有我眼,也就不构成我见,以我眼根来比喻如来拳的道理,这两者是类似的。」
阎浮檀金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最上等的金子。在阎浮树旁河中出产的金沙,相传是地球上最高贵的黄金。
阎浮檀金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音译又作阎浮捺陀、阎浮那提、剡浮那他等。「阎浮捺陀」,意谓流经阎浮树间的河流。「阎浮檀金」系指产于阎浮捺陀河流中的沙金。《慧苑音义》卷上云(大正54‧436c)︰
「阎浮檀金,具正云染部捺陀,此是西域河名,其河近阎浮捺陀树,其金出彼河中,此则河因树以立称,金由河以得名;或曰阎浮[HK3233-5]汁点物成金,因流入河,染石成此阎浮檀金,其色赤黄兼带紫燄气。」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
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您说这两者是类似的,其实并不见得,为什么呢? 就像对于一个没有手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会有拳头的,而对于一个盲人而言,并不是看不到就完全什么都看不到的,又是为什么呢?
您可以在路上找盲人来询问,问盲人看到了什么? 而盲人一定会来回答您他眼前看到的只有黑暗,再也没有其他的了,所以由此来看,盲人眼前看到的就是黑暗,既然看到黑暗,在看见这方面又有何损失呢?」
阿难说:「这些盲人眼前看到的只有黑暗,这样又怎么说是看见呢?」
世尊告诉阿难:「这些盲人的眼睛没办法正常运作使用,唯有看到黑暗而已。 现在做一个假设,当盲人和和视力正常的人,他们同样都处在暗室中,这两者所看到的黑暗,有没有什么差别呢?」
阿难回答:「世尊! 盲人和视力正常的人,他们在暗室里只会看到黑暗,这两者所看到的黑暗,其实是不太有差别的。」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
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
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阿难! 若盲人眼前看到的尽是黑暗,但若有一天眼睛突然被治好了,眼睛就这样可以看见了,可以看到眼前的种种色相,名眼见者,
那么,对于视力正常的人处在暗室,眼前看到的也同样尽是黑暗,假设这时突然把灯打开,也可以看到眼前的种种色相,应该名为灯见,
若是灯见者,灯能有见,自然不名为灯,再者灯见,是灯在见,与您又有什么关联呢?
所以应当知道,灯能辅助及显示出种种色相,可是能够用来见到的,是透过眼而不是灯;眼能显示出种种色相,可是能够用来见性的,是透过心而不是眼。」
显色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眼识对境的色境中,显然可见的色。「形色」的对称。俱舍家谓显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等十二种。此中,云,是指龙气。烟,是指火气。尘,是指风吹细土。雾,是指地之水气蒸腾。光,是指日焰。明,是指月、星、火药、宝珠、电等诸焰。影,是指障碍光明之后所见之余色。闇,是指全不能见。此中,青、黄、赤、白等四者为本色,其余皆系在其差别上所建立者。又,此十二种皆为实色,有各别之极微。
唯识家在前述十二种中加上「空一显色」(天空中的琉璃色),合为十三种。并谓其中唯青、黄、赤、白等四者是实色,其余皆为假色。唯有眼识所缘者是实色,其余皆为五俱意识所缘。
此外,《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另加一[HK3835-12]色(无物之空处色),而合为「十四显色」。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学习解说】
阿难和与会大众虽然听闻世尊的这段开示,顿时全都默然不出声,其实心里对此还是不太明白的,他们很期盼世尊能够再加以仔细说明及开示,于是,个个都在等侯世尊的悲心教诲。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4 19:58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
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学习解说】
就在当时,世尊舒展如兜罗棉(兜罗绵为兜罗树所生之绵,如柳絮。又佛八十种相好之一,即手足柔软似兜罗绵)网相光手,张开五轮指,教诲阿难及与会大众,
对他们说:「记得我当初成道的时侯,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众及您们四众,其中有说到,大多数众生之所以不能成就菩提或阿罗汉,皆是由于受到客尘烦恼(烦恼非心性本有之物,乃由外缘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心性,犹如尘埃之污染万物,故称为尘)所误,您们(阿若多五比丘等)在当时是因什么开悟,而成就如今的圣果呢?」
兜罗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物名)Tūla,又作妒罗、堵罗、蠹罗。译曰杨华、絮、野蚕茧、绵。常曰兜罗绵、兜罗毦。又树名。慧琳音义三曰:「堵罗绵,细绵絮也。沙门道宣注四分戒经云:草木花絮也。蒲台花,柳花,白杨,白叠花等絮是也。取细耎义。」同六十四曰:「兜罗贮,草木花絮,木绵也。」饰宗记六末曰:「兜罗者,草木花絮之总名也。」俱舍光记十一曰:「妒罗,是树名。绵从树果中出,名妒罗绵,如言柳絮。」瑜伽伦记八上曰:「野蚕茧,名妒罗绵。」
兜罗
[佛光大辞典
梵语 tūla,巴利语同。又作堵罗、妒罗、蠹罗、兜罗绵、兜罗贮。意译绵、细绵。乃总称草木所生之花絮。种类颇多,四分律卷十九列举白杨树华、杨柳华、蒲台三种;五分律卷九列举柳华、白杨华、蒲梨华、睒婆华等四种;十诵律卷十八列举柳华、白杨华、阿鸠罗华、波鸠罗华、鸠舍罗华、间闍华、波波闍华、杂摩华等八种。惟俱舍论光记卷十一、翻译名义集卷七等,均以兜罗为树名,谓兜罗绵为兜罗树所生之绵,如柳絮。又佛八十种相好之一,即手足柔软似兜罗绵。〔大般若经卷三一一众喻品、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九、俱舍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五上、慧琳音义卷六十四〕 p4389
阿若多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人名)比丘名。译曰无知。见阿若憍陈如。楞严经一曰:「阿若多五比丘等。」
客尘烦恼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能染污心性之无明等外来烦恼。为「自性清净」之对称。也单称客尘。盖烦恼非心性本有之物,乃由外缘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心性,犹如尘埃之污染万物,故称为尘。《胜鬘经》〈自性清净章〉云(大正12‧222b)︰「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剎那品〉云(大正16‧619c)︰「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如上所述,皆谓众生之心本来自性清净,然因客尘烦恼所染污而不净。这种说法在如来藏系之大乘诸经论内,广被唱导。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
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暘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佛言如是。
【学习解说】
那时,憍陈那当场就从座位中站起来,对世尊说:「我今长老,于大众中,唯独得解名,是因为悟得客尘二字而成就圣果的,世尊! 譬如旅客投宿在旅馆中食宿,等到食宿完毕后就整理好自己的行李,出发到其他地方去了,也就没有继续安住在这旅馆了,然而,若是这家旅馆的主人,自然就没有要去(前往)的地方了。
所以,以这样来思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固定居住者就称为客人,如果是固定居住者就称为主人。
没有固定居住者称之为客人,这个可以举个譬喻来说,像雨雪过后初晴时,整个大地环境都变的很清新,阳光照射穿过窗户隙缝中,其间的光流,可以清楚看见空中所有的灰尘现起在摇动着,不论灰尘怎么样的晃动,虚空仍然好好的安住在那里,不受其影响,
因此,我就是透过这样来思维,澄寂不动的称为虚空,会摇动不安定的称为灰尘,以摇动者,名之为尘的意思。」
世尊说:「是的,没错。」
俶装
[国语辞典(教育部)
整理行装。《文选.张衡.思玄赋》:「占既吉而无悔兮,简元辰而俶装。」《陈书.卷一九.虞荔传》:「必愿使尔俶装,且为出都之计。」
新霁
[国语辞典(教育部)
雨雪后初晴。宋.苏轼〈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答之〉诗:「寒更报新霁,皎月悬半破。」《红楼梦.第三七回》:「前夕新霁,月色如洗。」
客尘二义
[佛光大辞典
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举客字与尘字,具有下列之义,即:(一)客义,谓见、思等惑皆由众生不明外尘之境,而生种种妄想,若以智慧观察惑体本空,则法性之理自然彰显,惑亦无从生起。(二)尘义,谓微细之惑能染污清净真性;犹如窗隙光流时,诸尘现起,此亦能乱虚空澄寂之性,然若以智慧光照,明了惑本空无,则空理现前,尘亦无有。(参阅「客尘」3774) p3775
客尘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kasmāt-kleśa。又作客尘烦恼。即烦恼之义,此系相对于「自性清净」一词而立者。所谓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吾人之心性,犹如尘埃之染污万物,故称为尘。以佛法真理而言,人性本即清净无染,一无尘垢,然因外境现象纷沓,导致对境生迷而心生烦恼。注维摩经卷五(大三八‧三七八中):「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又以「尘」之一词,本为色体之极微细者,故以之喻客尘烦恼如尘埃般微小却无所不在,遍布三千大千世界,修道者需祛除此客尘方能成圣果。最胜王经卷一如来寿量品(大一六‧四○七上):「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此一说法,于小乘部派时代,即为分别论者所主张,其后大乘佛教承袭此一思想,尤以如来藏系等大乘诸经论特重之,而强调众生之心本为自性清净之如来藏,后受外境之流转所染,遂衍生客尘烦恼。例如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九下):「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中略)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暘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即谓一切动摇不住之物皆为客尘,而非实身实境,然凡愚之人则必以动者为实有之身,以动者为实有之境,遂于终始之间,念念随其生灭,一味颠倒行事,遗失真性。既失其真,反认客尘为自身,遂于轮回之中自取流转。
此外,佛性论卷四列举一切客尘烦恼凡有九种,即:随眠贪欲烦恼、随眠瞋、随眠痴、贪瞋痴等极重上心惑、无明住地、见谛所灭、修习所灭、不净地、净地惑。〔楞伽经卷七、维摩经卷中、大毘婆沙论卷四〕 p3774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4 23:3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5 00:48 编辑
(3楼内容整理 + 27楼 + 28楼 用时,3小时35分钟)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
谓阿难言:汝今何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佛言:谁动谁静。
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佛言如是。
【学习解说】
世尊于大众中,弯曲五轮指,弯曲了又张开,张开后又弯曲,
问阿难说: 「您现在有看到了什么?」
阿难回答: 「我见到世尊百宝轮掌(百宝为贵重之称,轮掌者佛之手足中心各有一千辐轮相),在大众中做开合的动作。」
世尊告诉阿难:「您见到我的手在大众中做开合的动作,那么,是我的手有开有合? 还是您见性有开有合呢?」
阿难说:「世尊宝手在大众中开合,我见世尊手自开合,不是我见性有开有合。」
世尊问:「谁动谁静?」
阿难说:「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也没有谁为无住。」
世尊说:「是的,没错。」
百宝轮掌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百宝为贵重之称,轮掌者佛之手足中心各有一千辐轮相,故云。
见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禅家之常语,彻见自心之佛性也。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黄檗传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血脉论曰:「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日本永平道元法语谓:「见性者,佛性也,万法之实想也,众生之心性是也。此性渡于有情非情,普于凡夫贤圣,都无所住。故无住之性,虽在于有情,而不住于有情;虽在于恶,而不住于恶;虽在于色,而不住于色;虽在于形,而不住于形;不住于一切,故云无住之性。又此性非色、非有、非无、非住、非明、非无明、非烦恼、非菩提,全无实性,觉之名为见性也。众生迷此性故,轮回于六道。诸佛觉此性故,不受六道之苦。」
见性
[佛光大辞典]
指彻见自心之佛性。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四八‧三八六中):「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景德传灯录卷六中邑洪恩条、续传灯录卷十九胜因崇恺条〕(参阅「见性成佛」2994) p2994
【见性成佛 】
见性是见到一切众生普具的佛性,此性即佛,名为佛性,见自佛性者,当下与诸佛无异,禅家名之为见性成佛。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实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
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
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
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佛言如是。
【学习解说】
世尊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到阿难的右边,阿难就转头向右边看,接着,世尊又放一光在阿难左边,阿难又转头向左边看。
世尊问阿难:「您的头如今为何转动呢?」
阿难回答:「我见到世尊发出妙宝光来到我的左右,所以才左右观看,头也就跟着转动了。」
世尊又问:「您看着佛光而左右动头,那是您的头在动? 还是您的见性在动呢?」
阿难回答:「世尊! 是我的头自己跟着佛光而转动,而我见性并没有所谓的止,也没有谁在摇动。」
世尊说:「是的,没错。」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泊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学习解说】
于是,世尊告诉与会大众:「若有众生,以摇动者称之为尘,以没有固定居住者称之为客,您们看阿难的头在那边自己动来动去的,尽管如此,对于见性来说是无所动的,再者,您们看我的手自己在那边做开合的动作,但对于见性来说却是无开合的。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您们如今却是以会摇动的为身,以会变动的为境呢? 从始到终,念念攀缘及随逐虚妄生灭的事物,遗失了真性(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吾人本具之心体),颠倒行事,性心(全称自性清净心。即众生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妄染)失真,认物为己,因此让自己不断地轮回生死受苦流转。」
真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不妄云真,不变云性。是吾人本具之心体也。楞严经一曰:「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真性
[佛光大辞典
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吾人本具之心体。佛教主张吾人所具之真性与佛菩萨之真性本无二致。〔楞严经卷一〕 p4214
真性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
颠倒
[佛光大辞典
梵语 viparīta,或 viparyāsa。略作倒。谓违背常道、正理,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对于颠倒妄见之分类,诸经论所说有异。(一)二颠倒,即:(1)众生颠倒,众生不知真理,为烦恼所迷惑。(2)世界颠倒,众生迷失真性,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所说出自首楞严经卷七、大明三藏法数卷八等。
(二)三颠倒,又作三倒,即:(1)想颠倒,对于对象错误之想法。(2)见颠倒,错误之见解。(3)心颠倒,具有上述二种颠倒之心之自体即虚妄。所说出自阴持入经卷上、大集法门经卷下、大品般若经卷十一、七处三观经等。
(三)四颠倒,又作四倒,即:(1)有为之四颠倒,凡夫不知此世(迷界)之真实相,而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不净为净,以无我为我。(2)无为之四颠倒,声闻、缘觉虽对有为之四颠倒具有正见,然却误以为悟境是灭尽之世界,故不知悟界(涅槃)乃常、乐、我、净者。以上八种妄见合称八颠倒,或八倒。所说出自南本涅槃经卷二、卷七、大毘婆沙论卷一○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乘义章卷五末等。
(四)七颠倒,指想倒、见倒、心倒、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等七者。乃上记三颠倒与四颠倒之合称。所说出自瑜伽师地论卷八、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三等。
此外,圆测于仁王经疏卷下列举常、乐、我、净等四颠倒,及贪、瞋、痴、过去因、未来果、现在因果等六颠倒,合为十颠倒。并主张以「四念处观」灭除四颠倒,以三善根观灭除贪等三毒,而以三世观灭除过、现、未三世之执着。又大集法门经卷上谓,有为之四颠倒,复个别具有想、心、见等三颠倒,总为十二颠倒。〔六十华严经卷十、法华经卷六、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十九、往生论注卷上、慧琳音义卷十五〕 p6731
性心
[佛光大辞典
全称自性清净心。即众生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妄染。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一○上):「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参阅「自性清净心」2525) p3228
性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性即圆明之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是也。楞严经一曰:「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又禅宗往往以性心与心性颠倒通用。见心性条。
性心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又名心性。心性本来不二,不过有真妄、动静、昏明的不同。性就是本性,也就是未动心前的心,它譬如水;心就是心念,也叫妄心、幻心,包括各种感受、印象、思维、认识等思想现象,它譬如波。水与波同是溼性,本来不异,但波是动相,水是静相,波动则昏乱,水清则月现,这样水与波又是不一。所以心与性是不一不异。
(...卷第一已完成,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47.52.130.92/)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