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莲),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34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770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0-21 13:3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31 09:10 编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缘起: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弟子净莲,发心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诸佛共愿,若能由初学大乘的因地,以诸佛共愿成为修行基础,那可直接走往大乘成佛之路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弟子能够落实[戒][定][慧]三者平衡
深入经藏,增长智慧,解悟通达佛经义理,恢复自性,自利利他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深深感恩佛菩萨  顶礼


[注:所有相关解说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4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770

[精进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13:50:47 | 只看该作者



【普贤行愿品】:(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之略名。即四十华严经之第四十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一卷,唐般若译,它的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原是般若所译四十卷《华严经》的标题,《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乃以为品名,专指《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唐时流入日本的梵本很多,据日本各家请来目录,如空海、圆仁、惠运、圆珍诸录,都有梵本《普贤行愿赞》,圆行、圆仁二录有梵汉对译《普贤行愿赞》。1767年日本高僧慈云曾依古写本加以校讐,1902年日本渡边海旭又依慈云手写本并尼泊尔写本及西藏刻本对校刊行。

  《普贤行愿品》的偈颂,异译很多。西晋聂道真译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就大体概括了它的内容,似乎是它的异译;不过因为翻译的不甚善巧,译文只有简略的长行,看来与本经的文字外形不一致。

  本经正式的异译本,最初是东晋佛驮跋陀罗译的《文殊师利发愿经》,它的梵本是由支法领从于阗请来,元熙二年(420)佛驮跋陀罗于道场寺译出(《出三藏记集》卷二)。

  其次是敦煌出土的《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行愿王品》(《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在北京图书馆中藏有敦煌出土写本六本,此芥字五十六号四纸一百零三行的一本最为完整。据陈垣《敦煌劫余录》说是唐译。此二本比另外二种唐译本(般若译和不空译)都少第六十一、六十二两颂,勘藏文译的五种释论中,也只有释迦亲友释论所依的经文才有这两颂,较早的龙树等释论等都缺这两颂。由此可见两种敦煌本所据的梵本传来似属较早。就译文的朴拙的情形看,这两本的译出也似在中唐以前。

  其次是唐不空译的《普贤菩萨行愿赞》。其梵本系不空本人于天宝五年(746)从师子国带来,天宝十二年(753)至武威,住开元寺译出。据《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说,《普贤菩萨行愿赞》和《文殊师利发愿经》,从前的人说都是贤吉祥菩萨造,但《疏钞》根据贞元译本肯定它们都是佛经。

  最后译出的就是这作为四十卷《华严经》最后一卷的《普贤行愿品》。据经后记,此经梵本是乌荼国(今印度奥里萨地方)王于贞元十一年(795)所献。其献经愿文云:"南天竺乌荼国深信最胜善逝法者修行最胜大乘行者吉祥自在作清净师子王,上献摩诃支那大唐国大吉祥天子大自在师子中大王手自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佛刹极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谨奉进上,伏愿"云云。据此可知四十卷《华严经》即《华严》十万偈的一部分,《普贤行愿品》则更是其中的一部分。

  本经的译者般若(一作般刺若,或译智慧,734~?),姓乔答摩,北印度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国北部喀布尔地方)人,曾游那烂陀等寺,亲近过诸大论师,广学大小乘诸论,后又往南度乌荼王寺,师事达摩耶舍学五部密法。因慕五台文殊胜地,携梵筴乘舶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来广州,次年到长安。贞元二年(786)起,译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等经,六年敕号般若三藏。贞元十一年(795)乌荼国王进《华严经》梵本,十二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翻译,般若自选梵文,广济译语,圆照笔受,智柔、智通回缀,道弘、鉴虚润文,道章校勘证义,大通证禅义,澄观、虚邃详定,右街功德使霍仙鸣,左街功德使窦文场任专知官。德宗每日亲到译场,如有故不能到,必命人说欲(告假)。于贞元十四年(798)译毕进上。五月诏澄观造疏,澄观乃述疏十卷,又述《行愿品别行疏》一卷,从此时起本品就别行了。

  本经的注释,藏译中有印度诸论师的著作五种:一、《贤行愿王大会疏》,龙树著,特勒繃巴共罗登喜饶译,十九页。二、《普贤行愿义摄》,陈那著,失译,二十页。三、《贤行愿王广注》,释迦亲友著,释迦信诃共吉祥积译,三十三页。四、书名同上,庄严贤著,若那嘎瓦共吉祥积译,十八页。五、《贤行愿注》,世亲著,阿难陀共跋陀罗波罗译,十六页(以上五种见德格板丹珠尔函一百六十三b至二百六十九a页)。汉文注疏有:一、《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六卷,唐澄观疏,宗密钞。二、《华严经普贤行愿赞别行疏钞科文》一卷,唐宗密述,宋遵式治定。三、《华严经行愿品》(即四十卷《华严经》)疏第十卷下半卷,唐澄观疏。四、《华严经普贤行愿修证仪》一卷,宋净源集。

  本经的内容,从广义来说,就是《华严经》的内容。《别行疏》说:"西域相传,《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又说:本经以"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入"是"悟、解、证、得";"法界缘起"是《华严经》的宇宙观;"普贤行愿",广义指三世诸佛同有的因位行愿,要义就是本经所列举的十大行愿。说明法界缘起要由修十大行愿才能证入,是本经的主要内容。本经的文字有长行、偈颂两部份。长行的文势,承《华严经》第三十九卷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偈而来。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善知识,最后见普贤菩萨为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接着在本经开始,普贤菩萨就告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要成就佛的功德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除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长行有十大段,说明这十种行愿的内容。每一行愿都以华严法界遍于十方三世,无穷尽,无间断。并以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四法为喻,说明无尽。最后说明受持此经殊胜功德。

  本经的偈颂,经中称为"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共有六十二颂,每颂七言四句,共一千七百三十六字。异译各本中,晋译只有四十四颂八百八十字,敦煌逸经二种各有六十颂一千六百八十字,不空译本除与本经相当的六十二颂外,还有八大菩萨赞十颂(每颂五言四句共二千字)
  和速疾满普贤行愿陀罗尼。

  《别行疏》将本经偈颂分科如下:

  普贤行愿颂三


  甲一、正示普因二

  乙一、别颂十门八

  丙一、礼敬诸佛二颂

  丙二、称赞如来二颂

  丙三、广修供养三颂

  丙四、忏除业障一颂

  丙五、随喜功德一颂

  丙六、请转法轮一颂

  丙七、请佛住世一颂

  丙八、颂后三门二

  丁一、合颂三门二

  戊一、总标回向一颂

  戊二、别颂三门三

  己一、常随佛学二颂

  己二、恒顺众生二颂

  己三、普皆回向二

  庚一、别发大愿十

  辛一、受持愿(护法愿)二颂

  辛二、修行二利愿二颂

  辛三、成熟众生愿二颂

  辛四、不离愿(心行愿、愿不离善友及不离一乘)二颂

  辛五、供养愿二颂

  辛六、利益愿(三业不空愿、愿以三业利益众生不令空过)二颂

  辛七、转法轮愿(摄法上首愿、愿为佛上首弟子摄取一切佛法转授众生)三颂

  辛八、净土愿二颂

  辛九、承事愿二颂

  辛十、成正觉愿三颂(这十愿就是《华严经十地品》初地菩萨所发供养、受持、转法轮、修行二利、成熟众生、承事、净土、不离、利益、成正觉等十愿,但次第不同)

  庚二、总结大愿二

  辛一、总结十愿三颂

  辛二、结归文殊普贤三

  壬一、偏同普贤二颂

  壬二、双同二圣三颂

  壬三、结归回向一颂

  丁二、愿生净土四颂

  乙二、总颂十门一颂甲二、显经功德二

  乙一、校量闻经益二颂

  乙二、显众行益五颂

  甲三、结劝受持三颂本经的"乃至虚空世界尽"以下九颂,晋译没有这一段文,其余三种异译,这九颂都在"文殊师利勇猛智"句的前面。藏译五种释论所依的经文也如此,它们对于颂文的分科,因此也与澄观疏不同。藏译五家释论的分科大体都是一致的,其科分如下:

  普贤行愿颂二

  甲一、十义十

  乙一、礼敬(摄称赞)四颂

  乙二、供养三颂

  乙三、忏悔一颂

  乙四、随喜一颂

  乙五、请转法轮一颂

  乙六、请佛住世一颂

  乙七、善根回向一颂(以上称普贤行愿品支)

  乙八、彼(七支)广开十六

  丙一、意乐(供养诸佛、净佛刹土、与有情乐)四颂

  丙二、不忘失善提心三颂

  丙三、无染妙行一颂

  丙四、利益有情一颂

  丙五、甲胄(披誓愿甲)一颂

  丙六、菩萨为助伴一颂

  丙七、善知识欢喜一颂

  丙八、现见诸佛一颂

  丙九、普持正法一颂

  丙十、得无尽藏一颂

  丙十一、八种趣入七

  丁一、趣入见佛及刹土二颂

  丁二、趣入佛语一颂

  丁三、趣入转法轮一颂

  丁四、趣入住劫一颂

  丁五、趣入佛行境一颂

  丁六、趣入佛刹庄严一颂

  丁七、趣入往诣佛前一颂

  丙十二、十种力二颂

  丙十三、对治一颂

  丙十四、八种事业二颂

  丙十五、回向普皆随学四颂

  丙十六、总摄一颂

  乙九、彼究竟一颂

  乙十、彼功德二

  丙一、现法功德五颂

  丙二、后世功德二颂甲二、总结二

  乙一、总结全经一颂

  乙二、诵已普回向六颂(释迦亲友所依经文更有以读诵功德回向二颂)

  总之,此经以十大行愿为所诠,以证入华严法界为旨趣,以利益有情广大意乐为入门,以往生净土为方便。《入法界品》是《华严经》的终极,总摄华严入证因果,此经又是《入法界品》的终极。法藏《华严经文义纲目说》说:以前《华严经》无流通分,是经文传来未尽。本经既有流通分,又与《入法界品》文势联贯,因而后人也有把它续于《华严经》八十卷之后作为《华严经》末卷的。

  此经在传来以前已在西域广泛流行。《开元释教录》卷三附注:"经后记云,外国四部众礼佛时,多诵此经,以发愿求佛道。"《行愿品疏》卷十说此十大行愿即是常行礼忏,但诸经论开合不同。例如《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有供养、赞德、礼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八种,其余或礼、赞合一为其,或更略去供养为六,或更将发愿、回向合一为五(如《十住毗婆沙》),或除礼、赞为四,或更除回向为三(如《大智度论》),或惟忏悔、回向为二(如《善戒经》)。

  此经和密宗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密宗的仪轨几乎没有不据十大行愿来组成的。西藏密宗的一切仪轨,都以普贤七支的结构来组织。胎藏界大法的九方便--作礼、出罪、归依、施身(即供养)、菩提心(摄常随佛学、恒顺众生)、随喜(摄称赞)、劝请(转法轮)、奉请(住世)、回向--即摄十愿(《三密抄料简》卷上)。金刚界大法的五悔--礼敬、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亦说明普贤行愿。可见此经在所有佛教密部中的影响极普遍。

  本经最后回向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又为华严宗转入净土宗的枢纽。往生论说五念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亦略摄十大行愿。宋沙门义和因"普贤行愿独指弥陀",于乾道元年(1165)集《华严经》和各种疏记中有关念佛法门文字录为《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乐邦文类》卷二)。《普贤行愿品》后世成为净土宗要籍,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并行,称净土四经。此外,汉文的一切忏仪也普遍应用普贤十愿。

  普贤十愿的诵持,现在仍然是中国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别行疏》说本经"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益广,能简能易,唯远唯深",这可以说明本经在佛教中广泛应用的原由。FROM:【《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普贤行愿品】:一卷。唐·般若译。收在《大正藏》第十册。它的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原是般若所译四十卷《华严经》的标题,《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乃以为品名,专指《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唐时流入日本的梵本很多,据日本各家请来目录,如空海、圆仁、惠运、圆珍诸录,都有梵本《普贤行愿赞》,圆行、圆仁二录有梵汉对译《普贤行愿赞》。1767年日本高僧慈云曾依古写本加以校雠,1902年日本·渡边海旭又依慈云手写本并尼泊尔写本及西藏刻本对校刊行。

《普贤行愿品》的偈颂,异译很多。西晋·聂道真译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就大体概括了它的内容,似乎是它的异译;不过因为翻译的不甚善巧,译文只有简略的长行,看来与本经的文字外形不一致。

本经正式的异译本,最初是东晋·佛驮跋陀罗译的《文殊师利发愿经》,它的梵本是由支法领从于阗请来,元熙二年(420)佛驮跋陀罗于道场寺译出。

其次是敦煌出土的《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行愿王品》(《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在北京图书馆中藏有敦煌出土写本六本,以芥字五十六号四纸一0三行的一本最为完整。据陈垣《敦煌劫余录》说是唐译。此二本比另外二种唐译本(般若译和不空译)都少第六十一、六十二两颂,勘藏文译的五种释论中,也只有释迦亲友释论所依的经文才有这两颂,较早的龙树等释论等都缺这两颂。由此可见两种敦煌本所据的梵本传来似属较早。就译文的朴拙的情形看,这两本的译出也似在中唐以前。

其次是唐·不空译的《普贤菩萨行愿赞》。其梵本系不空本人于天宝五年(746)从师子国带来,天宝十二年(753)至武威,住开元寺译出。据《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说,《普贤菩萨行愿赞》和《文殊师利发愿经》,从前的人说都是贤吉祥菩萨造,但《疏钞》根据贞元译本肯定它们都是佛经。

最后译出的就是这作为四十卷《华严经》最后一卷的《普贤行愿品》。据经后记,此经梵本是乌荼国(今印度奥里萨地方)王于贞元十一年(795)所献。其献经愿文云︰‘南天竺乌荼国深信最胜善逝法者修行最胜大乘行者吉祥自在作清净师子王,上献摩诃支那大唐国大吉祥天子大自在师子中大王手自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佛刹极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谨奉进上,伏愿’云云。据此可知四十卷《华严经》即《华严》十万偈的一部分,《普贤行愿品》则更是其中的一部分。

本经的译者般若(一作般剌若,或译智慧,734~?),姓乔答摩,北印度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国北部喀布尔地方)人,曾游那烂陀等寺,亲近过诸大论师,广学大小乘诸论,后又往南印度乌荼王寺,师事达摩耶舍学五部密法。因慕五台文殊胜地,携梵箧乘舶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来广州,次年到长安。贞元二年(786)起,译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等经,六年敕号‘般若三藏’。贞元十一年(795)乌荼国王进《华严经》梵本,十二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翻译,般若自选梵文,广济译语,圆照笔受,智柔、智通回缀,道弘、鉴虚润文,道章校勘证义,大通证禅义,澄观、虚邃详定,右街功德使霍仙鸣、左街功德使窦文场任专知官。德宗每日亲到译场,如有故不能到,必命人说欲(告假)。于贞元十四年(798)译毕进上。五月诏澄观造疏,澄观乃述疏十卷,又述《行愿品别行疏》一卷,从此时起本品就别行了。

本经的注释,藏译中有印度诸论师的著作五种︰(1)《贤行愿王大会疏》,龙树着,特勒绷巴共罗登喜饶译。(2)《普贤行愿义摄》,陈那着,失译。(3)《贤行愿王广注》,释迦亲友着,释迦信诃共吉祥积译。(4)《贤行愿王广注》,庄严贤着,若那嘎瓦共吉祥积译。(5)《贤行愿注》,世亲着,阿难陀共跋陀罗波罗译。

汉文注疏有︰(1)《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六卷,唐·澄观疏,宗密钞。(2)《华严经普贤行愿赞别行疏钞科文》一卷,唐·宗密述,宋·遵式治定。(3)《华严经行愿品》(即四十卷《华严经》疏第十卷下半卷)唐·澄观疏。(4)《华严经普贤行愿修证仪》一卷,宋·净源集。

本经的内容,从广义来说,就是《华严经》的内容。《别行疏》说︰‘西域相传,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又说︰本经以‘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入’是‘悟、解、证、得’;‘法界缘起’是《华严经》的宇宙观;‘普贤行愿’,广义指三世诸佛同有的因位行愿,要义就是本经所列举的十大行愿。说明法界缘起要由修十大行愿才能证入,是本经的主要内容。

本经的文字有长行、偈颂两部份。长行的文势,承《华严经》第三十九卷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偈而来。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善知识,最后见普贤菩萨为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接着在本经开始,普贤菩萨就告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要成就佛的功德应修十种广大行愿︰(1)礼敬诸佛,(2)称赞如来,(3)广修供养,(4)忏除业障,(5)随喜功德,(6)请转法轮,(7)请佛住世,(8)常随佛学,(9)恒顺众生,(10)普皆回向。长行有十大段,说明这十种行愿的内容。每一行愿都以华严法界遍于十方三世,无穷尽,无间断。并以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四法为喻,说明无尽。最后说明受持此经殊胜功德。
此经在传来以前已在西域广泛流行。《开元释教录》卷三附注︰‘经后记云,外国四部众礼佛时,多诵此经,以发愿求佛道。’《行愿品疏》卷十说此十大行愿即是常行礼忏,但诸经论开合不同。例如《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有供养、赞德、礼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八种,其余或礼、赞合一为七,或更略去供养为六,或更将发愿、回向合一为五(如《十住毗婆沙》),或除礼、赞为四,或更除回向为三(如《大智度论》),或惟忏悔、回向为二(如《善戒经》)。

此经和密宗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密宗的仪轨几乎没有不据十大行愿来组成的。西藏密宗的一切仪轨,都以普贤七支的结构来组织。胎藏界大法的九方便──作礼、出罪、归依、施身(即供养)、菩提心(摄常随佛学、恒顺众生)、随喜(摄称赞)、劝请(转法轮)、奉请(住世)、回向──即摄十愿(《三密抄料简》卷上)。金刚界大法的五悔──礼敬、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亦说普贤行愿。可见此经在所有佛教密部中的影响极普遍。

本经最后回向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又为华严宗转入净土宗的枢纽。往生论说五念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亦略摄十大行愿。宋沙门义和因‘普贤行愿独指弥陀’,于乾道元年(1165)集《华严经》和各种疏记中有关念佛法门文字录为《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乐邦文类》卷二)。《普贤行愿品》后世成为净土宗要籍,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并行,称净土四经。此外,汉文的一切忏仪也普遍应用普贤十愿。

普贤十愿的诵持,现在仍然是中国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别行疏》说本经‘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益广,能简能易,唯远唯深’,这可以说明本经在佛教中广泛应用的原由。(隆莲)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4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770

[精进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16:33: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22 17:02 编辑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学习用时 2 小时 30分钟 以上


-- [经文] --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

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末学解说]

尔时,普贤菩萨(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伏道者,伏即潜伏之义。谓普贤能伏初起微细无明,居等觉位,在众菩萨之首,故云伏道之顶。断道者,谓断初起微细无明惑也。邻者,近也。极圣者,佛也。))摩诃萨称叹如来之殊胜功德后,对诸菩萨及善财(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沿着南方而下,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类,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说:

善男子!如来的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的时间,连续不断演说,也不可穷尽。

想要成就此功德门,应当修习十种广大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是哪十种呢?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注解:
【普贤菩萨】: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伏道者,伏即潜伏之义。谓普贤能伏初起微细无明,居等觉位,在众菩萨之首,故云伏道之顶。断道者,谓断初起微细无明惑也。邻者,近也。极圣者,佛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财童子】:《华严经》〈入法界品〉里的主要人物。也是以‘五十三参’事迹为人所知的佛教青年。
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

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沿着南方而下,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类,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
善财童子的参访事例,为后世佛教徒提供了一个学佛的最佳典范。它启示我们在学佛的历程里,不只要谦冲自牧、到处求法,而且所学的对象也不必固定为一师一处。只要其人有任何长处,则即使是外道,也不妨前往虚心学习。这种心态,确实是一种开放、宽广的求学胸怀,值得后人效法。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财白言:

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末学解说]

善财(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沿着南方而下,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类,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问到:

大圣(为对佛、菩萨及大声闻等之尊称)!如何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乃至普皆回向呢?

注解:
【善财童子】:《华严经》〈入法界品〉里的主要人物。也是以‘五十三参’事迹为人所知的佛教青年。
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

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沿着南方而下,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类,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
善财童子的参访事例,为后世佛教徒提供了一个学佛的最佳典范。它启示我们在学佛的历程里,不只要谦冲自牧、到处求法,而且所学的对象也不必固定为一师一处。只要其人有任何长处,则即使是外道,也不妨前往虚心学习。这种心态,确实是一种开放、宽广的求学胸怀,值得后人效法。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圣】:梵语 maha^-muni,巴利语同。为对佛、菩萨及大声闻等之尊称;有别于世俗之圣人。如大圣普贤菩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大圣观自在菩萨、大圣不动明王、大圣欢喜天等,概皆出于尊敬之意。(佛本行集经卷十七剃发染衣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送使品、持心梵天所问经卷一明网菩萨品)p87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

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

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普贤菩萨(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伏道者,伏即潜伏之义。谓普贤能伏初起微细无明,居等觉位,在众菩萨之首,故云伏道之顶。断道者,谓断初起微细无明惑也。邻者,近也。极圣者,佛也。))告诉善财(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沿着南方而下,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类,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说:

善男子!讲礼敬诸佛者:

所有穷尽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诸佛世尊,

我因普贤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之力,生起深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诸佛如同在眼前,全部以清净的身、语、意业,常修礼敬(即礼拜恭敬之意);

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佛所,都显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之身,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身都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佛陀;

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穷尽,我此礼敬才会穷尽,然而因虚空界不可穷尽,所以我此礼敬,没有穷尽。

像这样乃至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此礼敬才会穷尽。

然而因众生界乃至烦恼没有穷尽,所以我此礼敬,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惫厌倦。

注解:
【普贤菩萨】: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伏道者,伏即潜伏之义。谓普贤能伏初起微细无明,居等觉位,在众菩萨之首,故云伏道之顶。断道者,谓断初起微细无明惑也。邻者,近也。极圣者,佛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财童子】:《华严经》〈入法界品〉里的主要人物。也是以‘五十三参’事迹为人所知的佛教青年。
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

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沿着南方而下,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类,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
善财童子的参访事例,为后世佛教徒提供了一个学佛的最佳典范。它启示我们在学佛的历程里,不只要谦冲自牧、到处求法,而且所学的对象也不必固定为一师一处。只要其人有任何长处,则即使是外道,也不妨前往虚心学习。这种心态,确实是一种开放、宽广的求学胸怀,值得后人效法。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礼敬】:又作敬礼。即礼拜恭敬之意。依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印度致敬之仪分为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亦载(大二四·二七三上):“凡是口云:‘我今敬礼’,但是口业申敬;若时曲躬,口云:‘畔睇’,此虽是礼,而未具足。(中略)有二种敬礼,云何为二?一者五轮著地,二者两手捉腨,而皆口云:‘我今敬礼。’”又于普贤十种行愿中以“礼敬诸佛”为第一大愿。(四十华严经卷十三、大宝积经卷四十三、方便心论)((参见:和南)3125、“敬礼”5465、“礼”6582)p6585 FROM:【佛光大辞典】

【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

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

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

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接下来,善男子!讲称赞如来者:

所有穷尽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尘中,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的佛陀,

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佛所,都有菩萨海会(圣众会合之座也。德之深与数之多。譬如海)围绕,我当全部以甚深胜解(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现前(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

各以超过辩才天女(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之文艺女神。音译作萨啰萨伐底、娑罗室伐底。又作大辩天、大辩才天女、大辩才功德天、大圣辩才天神、妙音天、美音天。略称辩天。在梨俱吠陀中,彼为一河及河川神之名字,能除人之秽,予人财富、子孙、勇敢。在梵书与摩诃婆罗多中,为语言女神。后为梵天之妻(或为女儿),为语言、知识女神,据传为梵语及天城体字母之创造者,并掌管诗歌、音乐,为艺术和科学之保护者,最后成为智慧与雄辩女神)之微妙舌根,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舌根发出无尽音声海,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音声发出一切言辞海,

称扬赞叹一切如来种种功德海((譬喻)功德之深广,譬如海也),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像这样,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穷尽、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的赞叹才会穷尽。

然而因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乃至烦恼没有穷尽,所以我此赞叹,也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惫厌倦。

注解: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海会】:(譬喻)圣众会合之座也。德之深与数之多。譬如海。华严玄疏一曰:“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演密钞曰:“海会众也。”华严经传记一曰:“普贤等海会圣众。”【又】总墓之名。海众同会一穴之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胜解】: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然有关胜解一语,各家之解释互异,说一切有部与俱舍宗谓胜解为十大地法之一,能与一切心所相应,即于一切心品遍起。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不论是与非、邪与正,皆能审决,为此心所之作用。如心对境时,其为花、为月,心即印可其为花、月,故一切心品必定有此心所。然唯识宗则以其为五别境之一,不能遍于一切心所。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彼说非理。”此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
 又上座部主张胜解即“决定”,而与“智相”无别。说一切有部则以“印可”为胜解之别作用,谓“印可”乃经由胜解以衍生之另一作用,故异于胜解或智相等;而“智相”之外别有其体。大毗婆沙论卷一○一谓择灭乃无为解脱之自性,胜解为有为解脱之自性。(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卷二十八)p4867 FROM:【佛光大辞典】


【现前】:语 pratyaks!a。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又称现在前。依成唯识论卷九所说,就欲界入见道者而言,色、无色之上二界为不现前界,欲界则为现前界。对四方僧伽而言,常住僧伽称为现前僧伽,其所用之资具称为现前僧物。又菩萨乘十地之第六地,为真如净性显现之位,乃引生无分别最胜般若而令现前之阶位,故称为现前地。又供养眼前之佛身、塔婆等,称为现前供养,为十种供养之一。于授戒时,小乘须具备现前十师,大乘则仅须现前一师即可,称为现前师。(无量寿经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七、显扬圣教论卷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p4727 FROM:【佛光大辞典】

【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p3461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天】: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之文艺女神。音译作萨啰萨伐底、娑罗室伐底。又作大辩天、大辩才天女、大辩才功德天、大圣辩才天神、妙音天、美音天。略称辩天。在梨俱吠陀中,彼为一河及河川神之名字,能除人之秽,予人财富、子孙、勇敢。在梵书与摩诃婆罗多中,为语言女神。后为梵天之妻(或为女儿),为语言、知识女神,据传为梵语及天城体字母之创造者,并掌管诗歌、音乐,为艺术和科学之保护者,最后成为智慧与雄辩女神。有时亦被视为毗湿奴之妻。与吉祥天同受普遍之信仰。
 此神被佛教引用之后,守护受持金光明经者。根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七大辩才天女品所载,彼为八臂,手持弓、箭、刀、槊、斧、杵、铁轮、罥索等武器。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有辩才天奏琵琶之图像,琵琶即为辩才天神之象征。其种子为[fan(su)](su),三昧耶形为琵琶,真言为“南么三曼多勃驮喃萨啰娑嚩底曳莎诃”。
 现今印度教徒所崇奉之像为乘雁鸟(梵 ham!sa),具有四臂,右第一手持花,第二手持梵夹,左第一手持大自在天之华鬘,第二手持小鼓。又有为梵天所抱之像,或乘孔雀、弹琵琶,前方有持旗之侍者。(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九广大解脱曼拏罗品、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卷四密印品、大日经疏卷五、卷十、卷十四、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海】:(譬喻)功德之深广,譬如海也。八十华严经七曰:“智慧甚深功德海,普现十方无量国。”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4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770

[精进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2 17:45: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22 20:20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15 分钟 以上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

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

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

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接下来,善男子!讲广修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者:

所有穷尽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尘数的佛陀,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佛所,都有种种菩萨海会(圣众会合之座也。德之深与数之多。譬如海)围绕,

我因普贤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之力,生起深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现前(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全都以最上殊妙的诸供养具进行供养。

即是:华云、鬘((植物)末利之译语。【又】璎珞也)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数量如同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王;

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同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同大海水,以这样的诸供养具,常进行供养。

善男子!种种供养中,以法供养(二种供养之一。又作法供。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为最。

即是: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谓菩萨修习众善之行,常欲度脱一切众生,而不离于菩提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供养。

善男子!前面所讲的供养虽有无量功德,但相比法供养之一念功德,则不及其百分之一,不及其千分之一,也不及其百千俱胝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分、迦罗分(迦罗为分数之名,故云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译曰近少,微细,因等)分之一。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诸如来尊重法的缘故,因为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能出生诸佛的缘故。因为如果诸菩萨行法供养,则能获得成就供养如来,像这样的修行是真供养的缘故。

此广大最胜供养,当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穷尽、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的供养才会穷尽。

然而因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乃至烦恼不可穷尽,所以我此供养,也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惫厌倦。

注解:
【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极微】:梵语 parama^N!u。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依俱舍论卷十二谓,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而成一团,称作“微”,又称“微尘”,亦即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之所见。微尘,梵语 aN!u-rajas,音译作阿拏、阿菟,又作阿耨尘。
 集合七微尘,谓一金尘,七金尘谓一水尘,七水尘谓一兔毛尘,七兔毛尘谓一羊毛尘,七羊毛尘谓一牛毛尘,七牛毛尘谓一隙游尘(又作向游尘)。金尘、水尘能够通过金中、水中之空隙,故尘有极微细之意。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乃表示尘如兔、羊、牛的毛端之微细。隙游尘则指如窗隙间,吾人肉眼可视之光中浮游细尘而言。
 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四微)始能形成。因不能缺少其一,故称“八事俱生,随一不减”。(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卷一三六、大智度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p5479 FROM:【佛光大辞典】

【海会】:(譬喻)圣众会合之座也。德之深与数之多。譬如海。华严玄疏一曰:“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演密钞曰:“海会众也。”华严经传记一曰:“普贤等海会圣众。”【又】总墓之名。海众同会一穴之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现前】:语 pratyaks!a。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又称现在前。依成唯识论卷九所说,就欲界入见道者而言,色、无色之上二界为不现前界,欲界则为现前界。对四方僧伽而言,常住僧伽称为现前僧伽,其所用之资具称为现前僧物。又菩萨乘十地之第六地,为真如净性显现之位,乃引生无分别最胜般若而令现前之阶位,故称为现前地。又供养眼前之佛身、塔婆等,称为现前供养,为十种供养之一。于授戒时,小乘须具备现前十师,大乘则仅须现前一师即可,称为现前师。(无量寿经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七、显扬圣教论卷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p4727 FROM:【佛光大辞典】

【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p3461FROM:【佛光大辞典】

【鬘】:(植物)末利之译语。【又】璎珞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须弥山】:须弥,梵名 Sumeru,巴利名同。又作苏迷卢山、须弥卢山、须弥留山、修迷楼山。略作弥楼山(梵 Meru)。意译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积山、妙光山、安明由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
 佛教宇宙观主张宇宙系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一千个一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一佛之化境。每一世界最下层系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为一层金,或谓硬石,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即为山、海洋、大洲等所构成之大地;而须弥山即位于此世界之中央。
 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其山直上,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宫殿,山基有纯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夹道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之门、墙、窗、栏、树等,皆为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为帝释天所居住之处。
 据立世阿毗昙论卷二数量品记载,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八大山、八大海顺次环绕,整个世界之形相团圆,有如铜烛盘。须弥山周遭为须弥海所环绕,高为八万由旬,深入水面下八万由旬,基底呈四方形,周围有三十二万由旬,继之为八山,山与山之间,隔著七海。八山之山名顺次为:由乾陀(梵 Yugandha^ra,巴 Yugandhara)、伊沙陀(梵 I^s!a^dhara,巴 I^sadhara)、诃罗置(梵 Khadiraka,巴 Karavi^ka)、修腾娑(梵 Sudars/ana,巴 Sudassana)、阿沙干那(梵 As/vakarN!a,巴 AssakaN!N!a)、毗那多(梵 Vinataka,巴同)、尼民陀(梵 Nimim!dhara,巴 Nemindhara),铁围山(梵 Cakrava^d!a,巴 Cakkava^^la)。七海之前六海名称,即随其所环绕之山而得名。第七山外有咸海,其外有铁围山。须弥四洲:弗婆提、瞿陀尼、阎浮提、郁单越,各位于咸海中之东西南北四方,吾等众生即居住于南面之阎浮提洲。然关于八大山之名称及顺次,于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大楼炭经卷五灾变品之记载,略有不同。(杂阿含经卷十六、长阿含经卷十九至卷二十二、正法念处经卷十八、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九、大智度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卷十一、卷十二、华严经疏卷十七)((参见:九山八海)127)p5364 FROM:【佛光大辞典】

【法供养】:<一>二种供养之一。又作法供。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华严经卷四十普贤行愿品(大一○·八四五上):“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又指大乘义章所说十种供养中之至处道供养。意谓佛果是其所至之处,供养之行能至彼处,故称至处道。大乘义章卷十四(大四四·七四二中):“此至处道供养,维摩经中名法供养,地论之中名行供养。”
 <二>即供养法,指供养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供养佛所说之教理行法,或供养经卷。p3356FROM:【佛光大辞典】


【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离菩提心】:谓菩萨修习众善之行,常欲度脱一切众生,而不离于菩提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迦罗分】:(杂名)又云歌罗分,哥罗分。迦罗为分数之名,故云迦罗分。(参见:迦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婆尼沙陀】:(术语)(参见:邬波尼杀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邬波尼杀昙】:(杂语)Upanis!ad,又作坞波尼杀昙,优波尼沙陀。译曰近少,微细,因等。慧苑音义上曰:“优波尼沙陀分,正云坞波尼杀昙。言坞波者近也,尼杀昙者少也。”慧琳音义一曰:“优波尼沙陀分,梵语算法。数之极也,大论释为微细分析至极之言也。”同十曰:“义译为微细,极至邻虚,名坞波尼杀昙。”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邬波尼杀昙分,又言优婆沙陀分,此数之极也。”能断金刚论下曰:“邬波尼[(?*文)/心]昙,译为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可以获知:

一、[法供养]具体都是哪些呢?
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二、为什么[法供养]功德不可思议呢?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

由此,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法供养],什么是[最上法供养]?
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
诸佛所说深经,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
清净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
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
至不退转,成就六度;
善分别义,顺菩提法,众经之上;
入大慈悲,离众魔事,及诸邪见;
顺因缘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
空、无相、无作、无起;
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法轮;
诸天、龙、神、乾闼婆等,所共叹誉;
能令众生入佛法藏;
摄诸贤圣一切智慧;
说众菩萨所行之道;
依于诸法实相之义;
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
能救一切毁禁众生;
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
诸佛贤圣所共称叹;
背生死苦,示涅槃乐;
十方三世诸佛所说;
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
是名法之供养。

又于诸法,如说修行,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
决定无我,无有众生,
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离诸我所。
依于义,不依语;
依于智,不依识;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依于法,不依人。
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
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
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
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不复起见,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云何『法供养』『最上法供养』~ 维摩诘所说经

关于[供养],末学记得自己最初在学习《地藏经》时曾有过疑问
佛菩萨应当不需要财物供养,为什么佛经中还屡次提到要进行种种供养呢?

善知识教导:
佛菩萨早已经成就,不需要这些供养
佛菩萨自己从初修时期就不断供养众生和诸佛菩萨
供养是让我们学佛成佛的方法
供养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1.因为慈悲众生,2.因为舍离物欲

所以佛菩萨才是真正供养众生的人
因为佛菩萨用佛法普渡众生,才是真正的供养者
我们凡夫只是学习佛法,学习供养当中而已

所以,应当树立正确的知见,行[真供养][法供养]
真正让自己成佛,也让众生成佛,才是真供养

您如果您没钱或环境上限制
发起无上心,愿意恢复自己佛性,也帮助众生恢复佛性
用清净慈悲心发起光明心,融合诸佛慈悲光明愿力,遍照一切众生都光明自在
这样就是最好供养
真心的慈悲和光明就能感染众生也恢复光明自性
让自己和众生恢复佛性光明,这就是最好供养 ——让自己和众生恢复佛性光明,这就是最好供养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4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770

[精进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17:4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23 17:56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

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

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

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接下来,善男子!讲忏除(忏悔而除罪也)业障(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者:

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引发身、口、意,造作种种恶业无量无边。

如果这些恶业有体相(体和相。实质为体;差别为相)者,则穷尽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都不能容受。

我现今悉以清净三业((一)身业清净,谓身之所行能防塞一切不善之法。(二)口业清净,谓凡所言说者,皆为真实诚信,永离邪妄之语。(三)意业清净,谓收摄身心,常居寂定而别无异念),遍于法界极微(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今后不再造作,恒常住于净戒(指清净之戒行)一切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

如果这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穷尽、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的忏悔才会穷尽。

然而因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乃至烦恼没有穷尽,所以我此忏悔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惫厌倦。

注解:
【忏除】:(术语)忏悔而除罪也。普贤观经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圆能消除。”华严经曰:“忏除罪障,随喜福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业障】:梵语 karma^varaN!a。指业即障。三障之一,四障之一。又作业累。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另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俱舍论卷十七等,谓一切恶业中,以五无间业为业障,余一切恶业非为业障,无碍于圣道之修行。所谓五无间业,即:(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罗汉,(四)破和合僧,(五)恶心出佛身血。八十华严经卷二世主妙严品(大一○·九上):“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净除诸业障。”p5503FROM:【佛光大辞典】

【体相】:体和相。实质为体;差别为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净三业】:据菩萨璎珞经卷十一载,须菩提请问佛之色身如何,佛以三业清净作答,即:(一)身业清净,谓身之所行能防塞一切不善之法。(二)口业清净,谓凡所言说者,皆为真实诚信,永离邪妄之语。(三)意业清净,谓收摄身心,常居寂定而别无异念。p4668FROM:【佛光大辞典】

【极微】:梵语 parama^N!u。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依俱舍论卷十二谓,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而成一团,称作“微”,又称“微尘”,亦即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之所见。微尘,梵语 aN!u-rajas,音译作阿拏、阿菟,又作阿耨尘。
 集合七微尘,谓一金尘,七金尘谓一水尘,七水尘谓一兔毛尘,七兔毛尘谓一羊毛尘,七羊毛尘谓一牛毛尘,七牛毛尘谓一隙游尘(又作向游尘)。金尘、水尘能够通过金中、水中之空隙,故尘有极微细之意。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乃表示尘如兔、羊、牛的毛端之微细。隙游尘则指如窗隙间,吾人肉眼可视之光中浮游细尘而言。
 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四微)始能形成。因不能缺少其一,故称“八事俱生,随一不减”。(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卷一三六、大智度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p5479 FROM:【佛光大辞典】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净戒】:<一>指清净之戒行。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下):“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
 <二>于密教,为金刚界法所采用十七种杂供养之一。即戒波罗蜜,为六度之一,行六度以表供养,称为六种供养,摄于十七种杂供养中。若依印契之名,称为香身契。香身,即以香涂身,能消除热恼,有清凉之作用;戒有防非止恶之德,义同涂香,故以涂香为净戒。印相为三昧耶涂香。(莲华部心仪轨、略出念诵经卷四)p4699 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  FROM:【佛光大辞典】


【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

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

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接下来,善男子!讲随喜功德(即见他人累积功德,如同自己积德般欢喜)者:

所有穷尽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尘数的诸佛如来,从初发心(初发求菩提之心也)为证得一切智(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勤修福德之聚,不惜身命(指能舍身命。谓为求无上道,能舍去身命。佛教以救度众生,求无上菩提为目标,为此而不惜身命,即表示修行佛道之决心),

经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头、目、手、足,

像这样的一切难行(艰难之行法也)、苦行(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及般涅槃(简称涅槃。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分布舍利,所有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我皆随喜(随顺欢喜之意,即见他人所作善根功德,随之心生欢喜)。

以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种世界)、四生(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类)一切种类所有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乃至一尘(一微尘也。为物质之极小者),我皆随喜(随顺欢喜之意,即见他人所作善根功德,随之心生欢喜)。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及辟支佛(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有学(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无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所有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我皆随喜(随顺欢喜之意,即见他人所作善根功德,随之心生欢喜)。

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艰难之行法也)、苦行(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是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悟,亦即究竟圆满的佛果)广大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我皆随喜(随顺欢喜之意,即见他人所作善根功德,随之心生欢喜)。

如果这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穷尽、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此随喜(随顺欢喜之意,即见他人所作善根功德,随之心生欢喜)也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惫厌倦。

注解:
【随喜功德】:<一>为普贤菩萨所发十大愿之一。即见他人累积功德,如同自己积德般欢喜。如对佛陀之从初发心、不惜身命、舍头目髓脑、修诸苦行,以至成道、灭度等所有功德,乃至六趣四生、声闻辟支佛、一切菩萨等之诸善功德,我皆随顺欢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
 <二>指随喜他人之功德,自己亦得莫大功德。法华经随喜功德品(大九·四六下):“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p6352FROM:【佛光大辞典】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极微】:梵语 parama^N!u。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依俱舍论卷十二谓,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而成一团,称作“微”,又称“微尘”,亦即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之所见。微尘,梵语 aN!u-rajas,音译作阿拏、阿菟,又作阿耨尘。
 集合七微尘,谓一金尘,七金尘谓一水尘,七水尘谓一兔毛尘,七兔毛尘谓一羊毛尘,七羊毛尘谓一牛毛尘,七牛毛尘谓一隙游尘(又作向游尘)。金尘、水尘能够通过金中、水中之空隙,故尘有极微细之意。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乃表示尘如兔、羊、牛的毛端之微细。隙游尘则指如窗隙间,吾人肉眼可视之光中浮游细尘而言。
 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四微)始能形成。因不能缺少其一,故称“八事俱生,随一不减”。(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卷一三六、大智度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p5479 FROM:【佛光大辞典】

【初发心】:(术语)初发求菩提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切智】: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FROM:【佛光大辞典】

【不惜身命】:指能舍身命。谓为求无上道,能舍去身命。佛教以救度众生,求无上菩提为目标,为此而不惜身命,即表示修行佛道之决心。p991FROM:【佛光大辞典】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难行】:(术语)艰难之行法也。常曰苦行。或对于易行而言。法华经提婆品曰:“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牟尼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萨道,未曾止息。”报恩经一曰:“难行苦行,发大誓愿。”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行】:梵语 dus!kara-carya^ 或 tapas。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行。主要指印度诸外道为求生天而行诸苦行。佛教之苦行,称为头陀。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载,诸外道之苦行有自饿法、投渊赴火、自坠高岩、常翘一脚、五热炙身、常卧于灰土、棘刺、编椽、树叶、恶草、牛粪等之上;又有受持牛戒、狗鸡雉戒、以灰涂身、长发为相等诸多苦行法。而现今印度教徒犹有修此类惨痛之苦行,以期生天者。
 释尊修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麦,终乃觉悟苦行非圣道,纵受天报,仍在轮回,未得解脱,故断然中止苦行。然佛本生谭及诸经论所载之种种勤苦修行,或施舍国城妻子,或抉眼与人,或割肉喂鹰,或投身饲虎,或截头首、捐髓脑等,所谓六波罗蜜之行,乃属菩萨利他大悲之圣行,自不同于外道无益之苦行。至后世,佛教中之布施、慈悲等,以佛道为目的之难行、荒行,均称苦行。又寺内之净人,亦称苦行。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大五一·四三三中):“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大智度论卷八、卷十六、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法苑珠林卷八十三)p3943 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p5073FROM:【佛光大辞典】

【般涅槃】:简称涅槃。(参见: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辞典】

【随喜】:随顺欢喜之意,即见他人所作善根功德,随之心生欢喜。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六道四生】:六道,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种世界。又依六道众生出生之形态,可分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类,并称六道四生。其中,人趣与畜生趣各具四生,鬼趣通胎、化二生,一切地狱、诸天及中有,唯为化生。(俱舍论卷八)p1298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尘】:(术语)一微尘也。为物质之极小者。涅槃经十曰:“一尘一佛。”华严经五十一曰:“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在于一尘内,一切尘悉然,有一聪慧人,净眼悉明见,破尘出经卷,普饶益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闻】:(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辟支佛】:梵语 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见:缘觉)6132)p5613  FROM:【佛光大辞典】

【有学】:梵语 s/aiks!a,巴利语 sekha。又称学人。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
 有学共有十八类,称为十八有学或十八学人,据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举,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等十八类。此外,于成实论等经论中,尚有不同之分类。(俱舍论卷二十四、成实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十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十八有学)351、“四向四果”1683、“无学”5138)p245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正等菩提】:(术语)菩提新译曰觉,即无上正等觉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新译,是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悟,亦即究竟圆满的佛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

一、关于[忏悔],曾进行相关专题的学习

透过《什么叫做障碍? 有哪些种类? 瑜伽师地论》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忏悔】【转念】相关内容

透过《药师经》,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犯错】【忏悔】相关内容

透过《佛说无量寿经》经文,学习【心念与因果】,体会【真心忏悔】

二、关于[消业],曾进行相关专题的学习

透过《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消业】相关内容

三、关于[功德],曾进行相关专题的学习

透过《十善业道经》,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功德】相关内容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4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770

[精进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7:03: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分钟 以上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

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

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

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接下来,善男子!讲请转法轮(指劝请诸佛说法之愿。谓普贤菩萨以身口意业之种种方便,殷勤劝请一切诸佛转妙法轮)者:

所有穷尽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尘中,

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

一一佛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一切诸佛,成等正觉(满菩萨之因行而成等正觉也),一切菩萨海会(圣众会合之座也。德之深与数之多。譬如海)围绕,

而我全都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说妙法也)。

如果这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穷尽、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也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惫厌倦。

注解:
【请转法轮】:为普贤菩萨十大愿之第六。指劝请诸佛说法之愿。谓普贤菩萨以身口意业之种种方便,殷勤劝请一切诸佛转妙法轮。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大一○·八四五中):“言请转法轮者,(中略)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参见:转法轮)6619)p6162FROM:【佛光大辞典】

【法界】:
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极微】:梵语 parama^N!u。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依俱舍论卷十二谓,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而成一团,称作“微”,又称“微尘”,亦即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之所见。微尘,梵语 aN!u-rajas,音译作阿拏、阿菟,又作阿耨尘。
 集合七微尘,谓一金尘,七金尘谓一水尘,七水尘谓一兔毛尘,七兔毛尘谓一羊毛尘,七羊毛尘谓一牛毛尘,七牛毛尘谓一隙游尘(又作向游尘)。金尘、水尘能够通过金中、水中之空隙,故尘有极微细之意。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乃表示尘如兔、羊、牛的毛端之微细。隙游尘则指如窗隙间,吾人肉眼可视之光中浮游细尘而言。
 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四微)始能形成。因不能缺少其一,故称“八事俱生,随一不减”。(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卷一三六、大智度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p5479 FROM:【佛光大辞典】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佛刹】:(术语)Budhaks!etra,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大乘义章十九曰:“刹,是其天竺人语,此方无翻,盖乃处处之别名也。”慧苑音义上曰:“刹,具正云纥差怛罗,此曰土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成等正觉】:(术语)满菩萨之因行而成等正觉也。(参见:等正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海会】:(譬喻)圣众会合之座也。德之深与数之多。譬如海。华严玄疏一曰:“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演密钞曰:“海会众也。”华严经传记一曰:“普贤等海会圣众。”【又】总墓之名。海众同会一穴之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妙法轮】:(术语)与转法轮同。说妙法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法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

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接下来,善男子!讲请佛住世(谓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诸善知识,将欲入灭,我悉劝请,久住于世,利乐众生。故云请佛住世)者:

所有穷尽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尘数的诸佛如来,将要示现般涅槃(简称涅槃。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者,

以及诸菩萨、声闻(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及辟支佛(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缘觉(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有学(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无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我全都劝请不要入涅槃(与入灭同),如此经过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的时间,是为了要利乐(指利益与安乐。按利与乐为一体之异名,或谓后世之益为利,现世之益为乐)一切众生。

如果这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穷尽、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此劝请也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惫厌倦。

注解:
【请佛住世】:谓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诸善知识,将欲入灭,我悉劝请,久住于世,利乐众生。故云请佛住世。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极微】:梵语 parama^N!u。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依俱舍论卷十二谓,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而成一团,称作“微”,又称“微尘”,亦即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之所见。微尘,梵语 aN!u-rajas,音译作阿拏、阿菟,又作阿耨尘。
 集合七微尘,谓一金尘,七金尘谓一水尘,七水尘谓一兔毛尘,七兔毛尘谓一羊毛尘,七羊毛尘谓一牛毛尘,七牛毛尘谓一隙游尘(又作向游尘)。金尘、水尘能够通过金中、水中之空隙,故尘有极微细之意。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乃表示尘如兔、羊、牛的毛端之微细。隙游尘则指如窗隙间,吾人肉眼可视之光中浮游细尘而言。
 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四微)始能形成。因不能缺少其一,故称“八事俱生,随一不减”。(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卷一三六、大智度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p5479 FROM:【佛光大辞典】

【般涅槃】:简称涅槃。(参见: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声闻】:(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学】:梵语 s/aiks!a,巴利语 sekha。又称学人。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
 有学共有十八类,称为十八有学或十八学人,据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举,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等十八类。此外,于成实论等经论中,尚有不同之分类。(俱舍论卷二十四、成实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十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十八有学)351、“四向四果”1683、“无学”5138)p245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入涅槃】:(术语)与入灭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利乐】:指利益与安乐。按利与乐为一体之异名,或谓后世之益为利,现世之益为乐。(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p2810FROM:【佛光大辞典】

【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

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

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

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

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

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

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接下来,善男子!讲常随佛学(谓佛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不惜身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乃至成道说法度生,所有法行,悉愿随顺修学。故云常随佛学)者:

像这位娑婆世界的毗卢遮那如来(毗卢遮那佛修习无量劫海之功德,乃成正觉,住莲华藏世界(佛报身之净土),放大光明,照遍十方,毛孔现出化身之云,演出无边之契经海),从初发心(初发求菩提之心也)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进行布施(身命施者,谓但割身肉,济于饥饿众生,名身施;若全身施与,命亦随尽,名命施。此施极难极重,是名上品施);

以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累积起来如同须弥山一般高,
为了佛法,都可以不惜身命(指能舍身命。谓为求无上道,能舍去身命。佛教以救度众生,求无上菩提为目标,为此而不惜身命,即表示修行佛道之决心),何况是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所有的一切,

以及其余种种难行(艰难之行法也)、苦行(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演示种种神通,发起种种变化,现出种种佛身,处于种种众会:

或在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指修行佛道之区域;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称道场),或在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在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

或在刹利(乃印度四姓阶级中之第二阶级,地位仅次于婆罗门,乃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释尊即出身此阶级)及婆罗门(婆罗贺摩拿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在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

处于这些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愿求欲望),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像这样的一切,我都跟随佛陀,学习佛陀

如同现今的世尊毗卢遮那(毗卢遮那佛修习无量劫海之功德,乃成正觉,住莲华藏世界(佛报身之净土),放大光明,照遍十方,毛孔现出化身之云,演出无边之契经海),像这样穷尽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十方三世一切佛刹(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是如此,于念念中,我都跟随佛陀,学习佛陀。

如果这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穷尽、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此随学也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惫厌倦。

注解:
【常随佛学】:谓佛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不惜身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乃至成道说法度生,所有法行,悉愿随顺修学。故云常随佛学。(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毗卢遮那】:为佛之报身或法身。又作毗楼遮那、毗卢折那、吠嚧遮那。略称卢舍那、卢遮那、遮那。意译遍一切处、遍照、光明遍照、大日遍照、净满、广博严净。据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载(大五四·四三四下):“毗卢遮那,案梵本毗字,(中略)此云种种也。毗卢遮那,云光明遍照也;言佛于身智,以种种光明,照众生也。或曰毗,遍也;卢遮那,光照也;谓佛以身智无碍光明,遍照理事无碍法界也。”原为太阳之意,象征佛智之广大无边,乃历经无量劫海之修习功德而得到之正觉。
 有关毗卢遮那佛,诸经之记载与各宗之解释各异。旧译华严经卷二卢舍那佛品谓,毗卢遮那佛修习无量劫海之功德,乃成正觉,住莲华藏世界(佛报身之净土),放大光明,照遍十方,毛孔现出化身之云,演出无边之契经海。梵网经卷上谓,毗卢遮那佛于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法门,成等正觉,住莲花台藏世界海,其台周遍有千叶(即千世界),毗卢遮那佛化千身释迦佛住千世界。于每一叶世界复有百亿之须弥山、百亿之日月、百亿之四天下,及百亿之菩萨释迦坐百亿之菩提树下,宣说菩萨之心地法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谓,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成就常乐我净之四波罗蜜,住于常寂光土。其中,旧华严经卷二、梵网经卷上所说之毗卢遮那佛为报身佛,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所说为法身佛。法相宗立毗卢舍那、卢舍那、释迦等三尊,称毗卢舍那为自性身,卢舍那为受用身,释迦为变化身。十佛名之中,有“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之称。天台宗亦立毗卢遮那、卢舍那、释迦等三尊,然以之次第配为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华严宗立十身具足融三世间之法界身云,而谓此三尊乃同一佛身。在密教,毗卢遮那佛与大日如来同体,或为大日如来之别名,乃理法身、智法身不二之体,有除暗遍明之义。(旧华严经卷四如来名号品、华严经探玄记卷三、法华经文句卷九下、大日经疏卷一、卷十六、金刚顶经义诀卷上)FROM:【佛光大辞典】

【毗卢遮那佛】: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谓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理性之体,本来觉了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初发心】:(术语)初发求菩提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命施】:身命施者,谓但割身肉,济于饥饿众生,名身施;若全身施与,命亦随尽,名命施。此施极难极重,是名上品施。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惜身命】:指能舍身命。谓为求无上道,能舍去身命。佛教以救度众生,求无上菩提为目标,为此而不惜身命,即表示修行佛道之决心。p991FROM:【佛光大辞典】

【难行】:(术语)艰难之行法也。常曰苦行。或对于易行而言。法华经提婆品曰:“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牟尼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萨道,未曾止息。”报恩经一曰:“难行苦行,发大誓愿。”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行】:梵语 dus!kara-carya^ 或 tapas。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行。主要指印度诸外道为求生天而行诸苦行。佛教之苦行,称为头陀。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载,诸外道之苦行有自饿法、投渊赴火、自坠高岩、常翘一脚、五热炙身、常卧于灰土、棘刺、编椽、树叶、恶草、牛粪等之上;又有受持牛戒、狗鸡雉戒、以灰涂身、长发为相等诸多苦行法。而现今印度教徒犹有修此类惨痛之苦行,以期生天者。
 释尊修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麦,终乃觉悟苦行非圣道,纵受天报,仍在轮回,未得解脱,故断然中止苦行。然佛本生谭及诸经论所载之种种勤苦修行,或施舍国城妻子,或抉眼与人,或割肉喂鹰,或投身饲虎,或截头首、捐髓脑等,所谓六波罗蜜之行,乃属菩萨利他大悲之圣行,自不同于外道无益之苦行。至后世,佛教中之布施、慈悲等,以佛道为目的之难行、荒行,均称苦行。又寺内之净人,亦称苦行。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大五一·四三三中):“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大智度论卷八、卷十六、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法苑珠林卷八十三)p3943 FROM:【佛光大辞典】


【道场】:<一>梵名 Bodhi-maN!d!a。又作菩提道场、菩提场。指中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上佛陀成道之处。(旧华严经卷一世间净眼品、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
 <二>指修行佛道之区域;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称道场。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大九·五二上):“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维摩义记卷二末)
 <三>指成就菩提动机之发心、修行等。如维摩经卷上菩萨品所说,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布施是道场,三明是道场,于一念间知一切法是道场。(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华严经疏卷四)
 <四>在密教,修瑜伽妙行时,须先行结界,次则建立本尊道场,以修道场观。其目的在观他方世界佛之身土,作为表示本尊之建立,或即观自心本来具有的本尊身土,迎他方世界本尊,使其与自心融为一体。((参见:道场观)5649)
 <五>一般所谓之道场,系指修习佛法之场所,故道场可作为寺院之别名。隋炀帝即尝下诏,明令天下之寺改称道场。此外,宫中行佛事之场所,称内道场,或称内寺。临济宗专指供云水僧修行之场所为道场。日本天台宗之安然,称受戒之场所为道场。(佛祖统纪卷三十九、续高僧传卷十一吉藏传、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
 <六>指某些法会,如慈悲道场、水陆道场等。
 <七>北魏僧。籍贯不详。又作道长。初从慧光出家。北魏永平元年(508),菩提流支来华,译出十地经论等,师投其门下,后因故触怒流支,遂遁入嵩山,十年之间精研大智度论,穷尽其旨。不久出洛阳,专讲智论。复于邺都大集寺大张讲筵,缁素云集,时人尊为“学者之宗”。师平素奉置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所画之阿弥陀五十菩萨像,后且以之转写于世。生卒年不详,仅知北齐后主隆化元年(576)时,师尚健在。另据安乐集卷下所载六大德相承之说,依次有道场、昙鸾之记载,准之,昙鸾或为师之门人。(大智度论疏卷二十四、续高僧传卷二十四明瞻传、广弘明集卷二)p5647FROM:【佛光大辞典】

【刹帝利】:梵语 ks!atriya。意译地主、王种。略作刹利。乃印度四姓阶级中之第二阶级,地位仅次于婆罗门,乃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释尊即出身此阶级。((参见:四姓)1705)p3732FROM:【佛光大辞典】

【婆罗门】:婆罗贺摩拿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乐欲】:愿求欲望。又作欲乐。其义有二:(一)指闻法修行方面之乐欲,即于一切智及诸法藏,生志求不怠、欲乐无厌之心。法华经卷一序品(大九·四上):“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二)指凡夫所求五欲之乐,此为一切烦恼之根源。最胜王经卷一(大一六·四○七上):“一切烦恼,以乐欲为本,从乐欲生;诸佛世尊断乐欲故,名为涅槃。”(大宝积经卷四、盂兰盆经疏(宗密))p6098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刹】:(术语)Budhaks!etra,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大乘义章十九曰:“刹,是其天竺人语,此方无翻,盖乃处处之别名也。”慧苑音义上曰:“刹,具正云纥差怛罗,此曰土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可知

一、【请转法轮】,当要“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

二、【请佛住世】,当要
悉劝请莫入涅槃

所谓「请佛住世」就是请佛莫入涅槃,请佛久住世间,普贤菩萨十大愿之一即是「请佛住世」。无论是显教还是密教行者,一定要「请佛住世」,然后才可以「请佛转法轮」,因为一定要有佛住在世上,我们才可以见佛闻法。

其实佛菩萨都是以大悲心而想住世,佛根本没有生灭,只不过随众生的善根而示现生灭。古德云:「身、口、意三业清净,佛住世间。身、口、意三业不净,佛入涅槃。」如果我们以一个净心来观佛,就是真正的劝请佛住世间。

曾有两个著名的公案:佛陀三问阿难,阿难三不答,没有请佛住世;慧思禅师问所有的门徒,竟然又无一人请他老人家住世。所以释迦世尊惟有入涅槃,慧思禅师惟有坐化,实为佛门千古遗恨。——「普贤十愿」之「请佛住世」

三、【常随佛学】,当要
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
为重法故,不惜身命
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
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
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善知识教导:
或许,和别人相比,我们并不聪明,进步的速度比别人慢
而且自己确实也如《地藏经》所说「累世的无明愚痴业障深重」!

但是,就像「阿难尊者」一样,只要紧紧的跟住佛陀,就能听闻(&见闻)无量的法门和智慧
虽然不是「智慧第一」的弟子,但是也能成为「听闻第一」的侍者,
就算自己目前仍然能力不足、实修不足,但是也能像在《楞严经》中般得到佛的救助和指导
而且在最后佛陀示灭转而让弟子传承教法的时候,也能依照教法快速提升自己和传承教法给众生

所以,佛经中,不论是佛陀教导初学者应该「亲近善知识」、或发起「普贤十愿」(常随佛学)的普贤行者(菩萨行者)
不论是初学、初发心或是久修菩萨,重点都应该紧紧的跟随智者(善知识、佛陀),才能不偏离正法且快速成长

根据「法性原理」来说,有「信心」才能常「亲近」(善知识)和常「随」(佛学)
相信「善知识」和「佛」,才能真正相信所教导的佛法
能相信、有信心,心才能真正与「善知识」和「佛」相应、甚至相印,也才能相应或相印于「法」
这样,法才能起真正的效用,而能转变凡心为佛心,才能真正得到心印(心的印证)
能印心,有心印,才能明白原理与相貌,这才算得到传承,也才能传承(他人)
所以,「达摩祖师」才对不同弟子分别说:你得到我的皮、你得到我的肉、你得到我的骨、你得到我的真髓!

另外,要记得今生命终求生「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
这是落实「常随佛学」最方便的机会!
——「常随佛学」与「阿难」精神&「传承」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4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770

[精进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5 17:0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25 17:10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

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

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

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

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

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接下来,善男子!讲恒顺众生(谓常于一切众生,承事供养,如奉师长,如敬父母;凡有病苦,为作良医,乃至贫穷,令得饶富;如是平等随顺利乐。故云恒顺众生)者:

即是穷尽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十方刹海(如言水陆),所有众生种种差别,即是:

卵生(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湿生(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胎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化生(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或者有依于地(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名为地大,若不假水,则不和合。经云: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皆归于地)、水(水以润湿为性。谓唾涕津液等名为水大,若不假地,即便流散。经云: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火(火以燥热为性。谓身中暖气,名为火大。若不假风,则不增长。经云:暖气归火)、风(风以动转为性。谓出入息及身动转,名为风大。此身动作,皆由风转。经云:动转归风)而生(生相即由无而有)住(住相即成长之形)者,或者有依空以及诸卉木而(生相即由无而有)住(住相即成长之形)者,

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吾人永恒不变的心体)、

种种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种种欲乐(五欲之乐也。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种种思想行为、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

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指天龙八部中似人而非人的鬼神)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指依情识之有无而分之三种众生。对于无想天之有情,指有他思想之有情而言。无想天在色界,生于此之众生,五百大劫之间住于无心)、无想(指全无想念之状态。或指入灭尽定,证得无想果者。或为无想天之略称)、非有想(在六趣之中属于天趣。又名有顶天。以是为三界之最顶处故也)、非无想(在六趣之中属于天趣。又名有顶天。以是为三界之最顶处故也),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谓随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而转,

种种承事(长期念修,如使所修(如本尊)接近,承事本尊之修法),种种供养,如同恭敬父母,如同侍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平等没有差异。

对于诸病苦为作良医,对于失道者示其正路,对于闇夜中为作光明,对于贫穷者令得伏藏(指埋藏于地中之宝物),菩萨像这样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如果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如果对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如果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为令一切如来欢喜。

为什么呢?因为诸佛如来以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而为体(指观一切众生与自己同一体,视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而生起拔苦与乐、平等绝对之悲心)。因于众生而起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因于大悲而生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觉(满菩萨之因行而成等正觉也)。

譬如旷野沙漠之中有大树王,如果其根得水,则枝叶、华果便都能够繁茂。生死旷野之菩提树王,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切众生为树根,诸佛菩萨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之智慧华果。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所以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属于众生,如果没有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就无上正觉(即佛的觉悟)。

善男子!你对于此义应当这样解悟。因对众生心平等,则能成就圆满大悲,因大悲心随顺众生,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当要这样随顺众生(随顺世间若干之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之贪著

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穷尽、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此随顺也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惫厌倦。

注解:
【恒顺众生】:谓常于一切众生,承事供养,如奉师长,如敬父母;凡有病苦,为作良医,乃至贫穷,令得饶富;如是平等随顺利乐。故云恒顺众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刹海】:(杂语)如言水陆。刹者梵语,译作土田。唐华严经二曰:“刹海微尘数。”法界观门曰:“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刹海,广容十方刹海而一尘不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诸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又如植物的枝干是坚性的地大;体内的水分是湿性的水大;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以发育是暖性的火大;吸收碳气吐出氧气是动性的风大。如再以星球为例,星球表面的山石大地,是坚性的地大;掘地得泉,是湿性的水大;其内部的岩浆,是暖性的火大;星球与星球间互相吸引是动性的风大。由于四大遍及于一切物质现象之中,所以佛经称之为“四大种所造诸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大】:﹝出圆觉经﹞
  四大者,谓人之身,揽外地水火风四大,而成内身四大。因对色香味触四微,故称为四大也。
  [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名为地大,若不假水,则不和合。经云: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皆归于地。是也。
  [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谓唾涕津液等名为水大,若不假地,即便流散。经云: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是也。
  [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谓身中暖气,名为火大。若不假风,则不增长。经云:暖气归火。是也。
  [四、风大],风以动转为性。谓出入息及身动转,名为风大。此身动作,皆由风转。经云:动转归风。是也。(动转归风者,凡身动转皆属风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相】:1、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此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不息,此灭彼生,此生彼灭。2、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见我人四相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性】:即吾人永恒不变的心体,亦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p3461FROM:【佛光大辞典】

【欲乐】:(术语)五欲之乐也。最胜王经一曰:“以诸如来断诸欲乐,不取一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非人】:指天龙八部中似人而非人的鬼神。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想,梵语 sam!jn~a^,指感受、观念、概念、意识等心及心所之作用。有想,梵语 sam!jn~in,巴利语 san~n~in。无想,梵语 a-sam!jn~in,巴利语 a-san~n~in。非有想非无想,梵语 naiva-sam!jn~in-na^sam!jn~in,巴利语 neva-san~n~ina^san~n~in。又作想无想非想非无想。系依情之有无,而将众生之所居分为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三类。
 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载,有想,即于空无边处起空想,于识无边处起识想之意;无想,即于无所有处离少想之意;非有想非无想,则为有顶所摄。此系将三种有情众生,配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等无色界之四处。
 此外,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上(大三三·一三一上):“有想者谓七有想,无想者谓五无想,非想非无想者除前二,此依有宗释。大乘解者谓,识处名有想,无所有处名无想,无少所有,第三非想者非前识处,故非非想者即非前无少所有处。”此系举出有部宗与大乘之解释,其中有部宗之解释,或系于九有情居之中,分别以七识住为有想,无想天为无想,非想非非想处为非有想非无想之方式加以配置;而大乘之解释,则系于无色界四处之中,将识无边处配于有想、无所有处配于无想、非想非非想处配于非有想非无想。(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大般若经卷五七七、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经疏、金刚般若疏卷二)((参见:九地)132、“九有情居”133)p2449  FROM:【佛光大辞典】

【有想】:(术语)对于无想之语。对于无想天之有情,指有他思想之有情而言。无想天在色界,生于此之众生,五百大劫之间住于无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想】:指全无想念之状态。或指入灭尽定,证得无想果者。或为无想天之略称。((参见:无想天)5123、“无想果”5124)p5123FROM:【佛光大辞典】

【非有想非无想天】:(界名)非有想非无想处,在六趣之中属于天趣。故曰非有想非无想天。新译曰非想非非想天。略曰非想天。又名有顶天。以是为三界之最顶处故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非无想】:非无想者,谓虽亲而成怨害也。谓此类有情,因怨恨颠倒之惑,起杀害妄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无想相无想之报,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是也。(非无想相无想者,父母有爱,故曰非无想相;后时成大,父母遭食,故曰无想也。土枭,食母鸟也;破镜,食父兽也,形如貙而虎眼。今云鸟者,恐译误耳。)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随顺】:谓随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法华经卷一序品有供养诸佛、随顺(梵 a^nulomiki^)行大道、具六波罗密之说。同经卷四“五百弟子受记品”亦说,世尊甚奇特,所为极希有,随顺(梵 anuvartayante)世间若干之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之贪著。
 新华严经卷三十七中亦有菩萨如是观一切法之自性清净,随顺(梵 anuloma)不违,得入第六现前地,得明利之随顺忍(梵 anulomiki^ ks!a^ntih!),而未得无生法忍等之记载。
 随顺一语,在佛、众生、教法皆可用之。于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举出十种随顺学法,即不净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逆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光明想、离欲想、灭想、死想;并言欲修习十想,须断十种障碍学法与违逆学法。又举出宿因、随顺教、如理加行、无间殷重所作、猛利乐欲、持瑜伽力、止息身心粗重、数数观察、无有怯弱、离增上慢等十种随顺学法,并一一加以解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成熟品、大乘庄严经论卷二成熟品、俱舍论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上)p6352FROM:【佛光大辞典】


【承事】:长期念修,如使所修(如本尊)接近,承事本尊之修法。《佛学词典》

【伏藏】:<一>指埋藏于地中之宝物。自古以来,印度、日本之大寺院均设有伏藏,内藏有金银珍宝及经典。在西藏亦曾掘得古代佛教之经籍,传闻此乃八、九世纪时,莲华生等将写好之佛教经典埋藏地下或山洞中,僧人娘尼玛俄色(1124~?)与古如却吉旺秋(1212~1273)先后掘得,称为上下两大伏藏。十五世纪时,热特那林巴汇集刻印,称南部伏藏;十六世纪时,仁增郭吉登曲坚发掘、刻印之典籍,称北部伏藏。其中包括五部遗教、莲华生遗教和医明要籍等。
 此外,弥勒下生成佛经载,弥勒当来下生之时,有乾陀罗国伊勒钵大藏、弥缇罗国般轴迦大藏、须罗吒国宾伽罗大藏、波罗捺国蠰佉大藏等四大藏自然踊出。(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修行本起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一、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四分律卷一、释迦方志卷上迦毕试国条)
 <二>指伏藏之譬喻。即以贫女不知自家有伏藏,待智者教之始发掘。此即比喻众生不知自身具有佛性,待佛说法开示始能觉悟。(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p2164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同体大悲】:指观一切众生与自己同一体,视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而生起拔苦与乐、平等绝对之悲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同体大悲】:又作同体慈悲。指观一切众生与己身同体,而生起拔苦与乐、平等绝对之悲心。亦即初地以上之菩萨,摄众生于自体,以众生之苦为己苦,生起哀伤之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大一二·四五八下):“譬如父母见子遇患,心生苦恼,愍之愁毒,初无舍离;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见诸众生为烦恼病之所缠切,心生愁恼,忧念如子,身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为一子。”(摩诃止观卷六上、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之二、法华经玄义卷四下)((参见:慈悲)5805)p2251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成等正觉】:(术语)满菩萨之因行而成等正觉也。(参见:等正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术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正觉】: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亦即佛的觉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其中这句话令末学很感动!

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善知识教导: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先发慈悲心,然后发大愿,也就是先立志
这样就能引导自己精进,就能引导自己思维方法去帮助众生
然后在实际引导众生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智慧——[略说]如何引导众生学佛?该给什么经典?

当要用心体会,领悟......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4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770

[精进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17:26: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26 17:28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

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

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接下来,善男子!讲普皆回向(谓发广大心,从初礼敬诸佛,乃至恒顺众生,所有一切广大功德,普皆回向法界众生,愿令常得安乐,乃至究竟成就菩提。故云普皆回向)者:

从最初的礼拜诸佛,一直到随顺众生,所有功德全部都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穷尽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的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身安心乐也),没有诸病苦即众生病时身心所受之苦恼);

想要行恶法都不能成就,所修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都能快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门,开示人天(人道和天道)涅槃(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正路;

如果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的缘故,所感受到的一切极重苦果,我全都代受;令这些众生都能够获得最终解脱,成就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

菩萨像这样所修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穷尽、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此回向也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惫厌倦。

注解:
【普皆回向】:谓发广大心,从初礼敬诸佛,乃至恒顺众生,所有一切广大功德,普皆回向法界众生,愿令常得安乐,乃至究竟成就菩提。故云普皆回向。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病苦】:梵语 vya^dhi-duh!kha,巴利语 vya^dhi-dukkha。四苦之一,八苦之一。即众生病时身心所受之苦恼。依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之说,病能损坏可爱安适,故称病苦。盖病之发有四大不调,又有因四大不调而生四百四病之说。据五王经所言,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水大不调,则举身■肿;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风大不调,则举身僵硬。诸此百节苦痛,犹被鞭笞,气力虚竭,坐起须人,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心怀苦恼,言辄悲哀,甘膳美食,入口皆苦;凡此皆为大苦。而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说病苦有五相,即:(一)身性变坏,(二)忧苦增长多倍,(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四)非其所欲之不可意境而强受用,(五)能令命根速离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亦有身病与心病之分,身病则有因水、因风、因热引起之病及杂病四种;心病则有踊跃、恐怖、忧愁、愚痴四种。(增一阿含经卷六、修行本起经卷下、摩诃僧祇律卷十)p4190  FROM:【佛光大辞典】

【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趣】:(术语)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俱舍论世间品曰:“趣谓所往。”即地狱畜生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人天】:人道和天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p5073  FROM:【佛光大辞典】

【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

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

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

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

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末学解说]

善男子!这就是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

如果诸菩萨于这十种大愿随顺(随之顺之的意思)趣入,则能够成熟一切众生,则能够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则能够成就圆满普贤菩萨的种种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海。

所以,善男子!你等对于此义应当这样了知理解: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遍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极微(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尘数量的一切世界上妙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以及诸人天之最胜安乐,

布施你等所在一切世界的所有众生,供养你等所在一切世界的诸佛菩萨,经过你等所在的佛刹(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极微(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尘数量劫的时间,相续不断,所获得的功德,

如果同时再有人闻到此愿王,只要一经过耳,所有功德相比听闻十种大愿的功德,不及其百分之一,不及其千分之一,乃至不及其优波尼沙陀分(古印度形容极少之数量名称)之一。

注解:
【随顺】:随之顺之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刹】:(术语)Budhaks!etra,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大乘义章十九曰:“刹,是其天竺人语,此方无翻,盖乃处处之别名也。”慧苑音义上曰:“刹,具正云纥差怛罗,此曰土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极微】:梵语 parama^N!u。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依俱舍论卷十二谓,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而成一团,称作“微”,又称“微尘”,亦即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之所见。微尘,梵语 aN!u-rajas,音译作阿拏、阿菟,又作阿耨尘。
 集合七微尘,谓一金尘,七金尘谓一水尘,七水尘谓一兔毛尘,七兔毛尘谓一羊毛尘,七羊毛尘谓一牛毛尘,七牛毛尘谓一隙游尘(又作向游尘)。金尘、水尘能够通过金中、水中之空隙,故尘有极微细之意。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乃表示尘如兔、羊、牛的毛端之微细。隙游尘则指如窗隙间,吾人肉眼可视之光中浮游细尘而言。
 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四微)始能形成。因不能缺少其一,故称“八事俱生,随一不减”。(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卷一三六、大智度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p5479 FROM:【佛光大辞典】

【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优波尼沙陀】:(术语)(参见:邬波尼杀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邬波尼杀昙分】:梵语 upanis!adam-api。又作优波尼沙陀分、忧波尼奢分。略称尼杀昙、尼萨昙。古印度形容极少之数量名称。希麟音义卷一(大五四·九三七中):“尼杀昙分,梵语,数法之极也,或云优波尼洒陁,慧苑音义引瑜伽大论译为微细分。如析一毛以为百分,又析彼一分为百千万分,又于析分中加前析之,乃至邻虚,至不可析处,名为邬波尼杀昙分也。”又翻译名义大集译为“作因则”,恐为意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瑜伽论略纂卷十一、慧苑音义卷上)p5684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

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末学解说]

或者再有人以深信(以深固之心信法也)心,对此十种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一个由四句话所组成的偈文),快速能够除灭五无间业(感无间地狱苦果之五种恶业,即五逆罪也),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量的一切恶业,都得以销除;

一切魔军(谓恶魔之军兵。以军譬喻魔众之势力,故称魔军)、夜叉(指住于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之鬼类)、罗刹(恶鬼之名)、或是鸠槃荼(鬼名。啖人精气之鬼。译作瓮形鬼、冬瓜鬼。南方增长天王之领鬼)、或是毗舍阇(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颠狂鬼也)、或是部多(已生之有情名为部多)等饮血啖肉的种种恶鬼神,全都会远离,或者时发心亲近守护。

所以如果有人诵此愿者,能行于世间没有障碍,如同空中月亮冲出云朵的遮挡,会受到诸佛菩萨的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这样的善男子,能够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同普贤菩萨,快速获得成就微妙色身,具足三十二大丈夫相,

如果生于人天,所在之处常能居于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同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的供养。

注解:
【深信】:(术语)以深固之心信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教行信证信卷曰:“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坚固深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四句偈】:一个由四句话所组成的偈文。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无间业】:(名数)感无间地狱苦果之五种恶业,即五逆罪也。(参见:五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军】:谓恶魔之军兵。以军譬喻魔众之势力,故称魔军。魔,乃梵语 ma^ra(魔罗)之略称,又作恶魔,意译为杀者、障碍。佛陀成道之际,魔王及其眷属来作种种障碍,然均为菩萨所降伏。普曜经卷五、方广大庄严经卷九载,魔王于妨碍菩萨成道时,魔王千子之中,有归依菩萨之五百子与妨碍成道之五百子相争。普曜经卷六、方广大庄严经卷九亦谓,魔王命魔女对菩萨行种种媚惑,更令夜叉与众恶鬼作多种变化,以恼乱菩萨,然菩萨均一一破此魔之军众而成道。有关降魔之故事,在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佛所行赞卷三等之佛传经典中,均有记载。
 又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视烦恼为魔军,谓魔波旬有欲贪、不欢喜、饥渴寒热、爱著、睡眠、惊怖恐畏、狐疑惑、嗔恚忿怒、竞利争名、愚痴无知、自誉矜高、恒常毁他人等十二种魔军。后期大乘经论亦见此说,如大智度论卷五说欲、忧愁、饥渴、爱、眠睡、怖畏、疑、含毒、虚妄之名闻利养、自高慢他等十军。均系以种种烦恼譬喻为魔之军势,而说菩萨降伏彼等而成道。p6887FROM:【佛光大辞典】

【夜叉】:梵语 yaks!a,巴利语 yakkha。八部众之一。通常与“罗刹”(梵 ra^ks!asa)并称。又作药叉、悦叉、阅叉、野叉。意译轻捷、勇健、能啖、贵人、威德、祠祭鬼、捷疾鬼。女性夜叉,称为夜叉女(梵 yaks!iN!i^,巴 yakkhini^)。指住于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之鬼类。据长阿含卷十二大会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顺正理论卷三十一等载,夜叉受毗沙门天王统领,守护忉利天等诸天,得受种种欢乐,并具有威势。
 有关夜叉之种类,大智度论卷十二举出三种夜叉,即:(一)地行夜叉,常得种种欢乐、音乐、饮食等。(二)虚空夜叉,具有大力,行走如风。(三)宫殿飞行夜叉,有种种娱乐及便身之物。注维摩诘经亦举出三种夜叉,即:(一)地夜叉,因过去世仅行财施,故不能飞行。(二)虚空夜叉。(三)天夜叉,因过去世布施车马而能飞行。
 另据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二毗沙门天王品载,毗沙门天王有无病、吉祥等十六夜叉大臣大力军将,及因陀罗、苏摩、婆楼那、伊奢那、阿吒薄拘等五十夜叉军将。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序品载,毗沙门天王为上首,庵婆、持庵、莲花光藏、莲花目、颦眉、现大怖、动地、吞食等三万六千药叉众来会。据大日经疏卷五载,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中,于北门置毗沙门天,其左右绘有摩尼跋陀罗、布噜那跋陀罗、半只迦、沙多祈哩、醯摩嚩多、毗洒迦、阿吒嚩迦、半遮罗等夜叉八大将。
 经典中常述及身为正法守护神之夜叉。如药师如来本愿经载,宫毗罗、跋折罗等十二夜叉大将,誓言护卫药师如来本愿经之受持者。据陀罗尼集经卷三载,达哩底啰瑟吒等十六大药叉将(即般若十六善神),愿护卫念诵“般若波罗蜜”者。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载,两国交战时,由护国药叉先行比斗。据孔雀王咒经卷上载,钩钩孙陀等一九七名夜叉住于诸国,降伏怨敌。然经典中亦述及为害众生之各类夜叉。据大吉义神咒经卷三载,诸夜叉、罗刹鬼等,常作狮、象、虎、鹿、马、牛、驴、驼、羊等形象,或头大而身小,或赤腹而一头两面、三面等,手持刀、剑、戟等,相状可怖,令人生畏,能使见者错乱迷醉,进而饮啜其精气。南本涅槃经卷十五、观佛三昧海经卷二等亦载有该类夜叉之可怖形状,彼等即为夺人精气、啖人血肉之狞恶鬼类。
 夜叉之梵语 yaks!a,语根为 yaks!,有尊敬、祭祀、躁动等意,指半人半神之群类。故注维摩诘经卷一,将夜叉译作贵人;慧琳音义卷二十三,称夜叉为祠祭鬼,谓印度民间常祭祀夜叉以求福。于印度神话中,夜叉则为一种半神之小神灵。有谓其父为补罗娑底耶,或迦叶波,或补罗诃(梵 Pulaha),或谓系由梵天脚中生出者;其母系财神俱毗罗之随从,或为毗湿奴之随从。于密教中,据大日经疏卷一载,密迹力士为夜叉王,称为金刚手,或执金刚。(长阿含经卷二十、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起世经卷六“四天王品”、立世阿毗昙论卷一、卷四、大唐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国条)((参见:多闻天)2331)p3130  FROM:【佛光大辞典】

【罗刹】:梵语 ra^ks!asa。恶鬼之名。又作罗刹娑(罗刹婆为误写)、罗叉娑、罗乞察娑、阿落刹娑。意译为可畏、速疾鬼、护者。女则称罗刹女、罗叉私(梵 ra^ks!asi^,又作罗刹斯)。乃印度神话中之恶魔,最早见于梨俱吠陀。相传原为印度土著民族之名称,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遂成为恶人之代名词,演变为恶鬼之总名。男罗刹为黑身、朱发、绿眼,女罗刹则如绝美妇人,富有魅人之力,专食人之血肉。相传在楞伽岛(即锡兰)中,即有罗刹女国,此于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九、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七、慧琳音义卷七等均有记载。又罗刹具神通力,可于空际疾飞,或速行地面,为暴恶可畏之鬼。
 此外,罗刹亦为地狱之狱卒,职司呵责罪人。又称阿傍、阿傍罗刹、阿防、旁。其形状有多种,或牛头人手,或具有牛蹄,力气甚大,或为鹿头、羊头、兔头等。
 以上各类恶鬼性质之罗刹,于诸经中,偶亦转变成佛教之守护神,称为罗刹天,乃十二天之一。彼等呈神王形,身披甲胄,手上持刀,跨骑白狮。又如十罗刹女即法华经陀罗尼品所说之守护神。
 在密教,于阿阇梨所传曼荼罗中,有罗刹众及女罗刹;于胎藏现图曼荼罗之外院西南隅有罗刹天,左右共有四童子,右侧二位为罗刹童男、罗刹童女。(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大智度论卷十六、慧琳音义卷二十五、慧苑音义卷下、大唐西域记卷十一)p6673  FROM:【佛光大辞典】

【鸠槃荼】:(异类)Kumbha%n!d!a,又作弓槃荼、究槃荼、恭畔荼、拘槃荼、俱槃荼、吉槃荼、拘辨荼、鸠满拏。鬼名。啖人精气之鬼。译作瓮形鬼、冬瓜鬼。南方增长天王之领鬼。探玄记二曰:“鸠槃荼,依正法华经,名厌眉鬼。啖人精鬼等,亦名冬瓜鬼。王名毗楼勒,此云增长王,是南方天王。领二部鬼:一名鸠槃荼,二名薜荔多,从所领为名。”慧苑音义上曰:“鸠槃荼,此云阴囊,亦曰形印,谓此之类阴囊。状如冬瓜,行时擎置肩上,坐时即便据之,由斯弊状,特异诸类,故从之为名。旧云冬瓜者,以其事猥而不显故,使人谬解耳。”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究槃荼,或作恭畔荼,又作弓槃荼,皆一也。此云瓮形,颇似冬瓜也。”圆觉经曰:“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梵语杂名作“鸠满拏”。后因用以喻妇人老丑之状。唐任镶畏妻。杜正伦讥弄之。镶曰:妇当畏者三。少妙之时。如生菩萨。及儿满前。如九子魔母。至五六十时。傅施妆粉。或青或黑。如鸠槃荼。见御史台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毗舍阇】:(异类)Pis/a%ca%,又作毗舍遮,辟舍柘,毕舍遮。持国天所领鬼之名称。孔雀王咒经下曰:“毗舍阇,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遮,旧云毗舍阇,又作毗舍遮,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颠狂鬼也。”同二十四曰:“毕舍遮,旧经中名毗舍阇,亦言辟舍柘。”慧苑音义下曰:“毗舍阇王,毗舍阇之王,即是东方提头赖吒,此云持国。谓护持国土领二部鬼:一名毗舍阇,此云啖精鬼。二名乾闼婆,此云寻香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部多】:(术语)Bhu%ta,已生之有情名为部多。俱舍论十曰:“又契经说,食有四种,能令部多有情安住。(中略)言部多者,显已生义。诸趣生已,皆谓已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部多,已生义,含多解,故仍置本名。”【又】以名鬼类之一种。慧苑音义下曰:“部多宫。部多,此云自生。谓此类从父母生者,名夜叉。化生者,名部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

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

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

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末学解说]

再有,这样的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全都散坏,一切亲属全都舍离,一切威势全都退失,
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指埋藏于地中之宝物),如是一切全都不再相随,唯有此愿王不相舍离,能于一切时,引导(导人使入于佛道也)其前。

一刹那中,即能得以往生极乐世界,到后即能见到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这些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共同围绕。

其人能够自见生于莲华中,蒙佛陀授记(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得到授记后,经过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在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

不久当能坐菩提道场(佛成就菩提之道场也),降伏魔军(谓恶魔之军兵。以军譬喻魔众之势力,故称魔军),成等正觉(即真正平等的觉悟的意思),转妙法轮。能够令佛刹极微尘数量世界的众生发起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教,以善法教导他人;化,令远离恶法。为教导感化之意,即说法引导众生而令其受感化)成熟,乃至穷尽于未来劫海(劫数之多譬如大海之水量),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注解:
【伏藏】:<一>指埋藏于地中之宝物。自古以来,印度、日本之大寺院均设有伏藏,内藏有金银珍宝及经典。在西藏亦曾掘得古代佛教之经籍,传闻此乃八、九世纪时,莲华生等将写好之佛教经典埋藏地下或山洞中,僧人娘尼玛俄色,与古如却吉旺秋(1212~1273)先后掘得,称为上下两大伏藏。十五世纪时,热特那林巴汇集刻印,称南部伏藏;十六世纪时,仁增郭吉登曲坚发掘、刻印之典籍,称北部伏藏。其中包括五部遗教、莲华生遗教和医明要籍等。
 此外,弥勒下生成佛经载,弥勒当来下生之时,有乾陀罗国伊勒钵大藏、弥缇罗国般轴迦大藏、须罗吒国宾伽罗大藏、波罗捺国蠰佉大藏等四大藏自然踊出。(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修行本起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一、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四分律卷一、释迦方志卷上迦毕试国条)
 <二>指伏藏之譬喻。即以贫女不知自家有伏藏,待智者教之始发掘。此即比喻众生不知自身具有佛性,待佛说法开示始能觉悟。(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p2164 FROM:【佛光大辞典】

【引导】:(术语)导人使入于佛道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但以假名字,引导众生。”同法师品曰:“引导诸众生,集之令听法。”【又】(仪式)下炬时之法语也。黄檗希运禅师当母溺死时,投炬说法语曰:“广河源头干彻底,是此五逆无所藏。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是妄语,诸佛妄语。”是为死后引导之始。由是禅家有引导,他宗亦以他宗之意引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授记】:梵语 vya^karaN!a,巴利语 veyya^karaN!a。音译毗耶佉梨那、弊迦兰陀、和伽罗那、和罗那。又作授决、受决、受记、受别、记别、记别、记说、记。十二部经之一,九部经之一。区别、分析、发展之意。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如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载,佛记伽伽罗大臣(巴 Kakkata)命终后生天,其余五十人得斯陀含,五百人得须陀洹。授记主要指证言未来成佛之意,最著名者,如释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之授记,又如弥勒曾经受释尊之授记,阿含经载有此说法。及至大乘经典,成佛授记之说更为普遍,如无量寿经记载,法藏比丘经世自在王佛授记,而成阿弥陀佛;法华经卷二记载,舍利弗等声闻之授记;法华经卷四记载,恶人提婆达多,与一般视作不可成佛之女人皆获授记。
 授记成佛之种类甚多,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大别之为人与时两种差别授记:(一)人差别授记,就授记时间于发菩提心之前后而言,有未发心授记、已发心授记;就授记者是否显现于受记者面前而言,有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二)时差别授记,系依至成佛期间之一定或不一定而言,可分为有数时授记、无数时授记。又据大日经卷一所载,授记佛果完成,是为完全授记,称为无余记;而授记未来能灭尽诸障,是为不完全授记,称为有余记。首楞严三昧经卷下举四种授记,即:未发心而与授记、发心即与授记、密授记、现前授记。宝雨经卷六则举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秘密记等三种。大智度论卷七十六载有现前、不现前二种授记。旧华严经卷三十九离世间品载十种授记,又同经卷三十七明示十种自知授记法。菩萨璎珞经卷九无著品载如来大众之中菩萨授决,就觉知、不觉知而分成八种;于法华文句卷七上详释之。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如来性品有速记、远记二种,前者为发速愿,故与速记,后者即为护正法者,故授远记;于法华义疏卷八详释之并说通记、别记之异。
 授记之条件,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有国土名、佛名、时节、劫名、眷属、正法存续期间等六项,然诸经所记,广略不同。授记之形式,一般皆以佛先现微笑由面门放光照十方,其次上座弟子请问微笑因缘,以为发端。又关于为何授记,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六举出三种原由,即:(一)菩萨多修功德,证得法性,故授记。(二)修证阶位较浅之小菩萨,其成佛之种性尚未决定,时或生疑,为去除其疑,坚固其道心,乃为之授记。(三)令欣求佛果者见此授记,欣己当来亦可得此成佛之授记。另于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卷三载有如来授记之印咒。(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佛本行集经卷四受决定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成实论卷一“十二部经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参见:预言)5700)p4587  FROM:【佛光大辞典】

【利益】:梵语 upaka^ra,巴利语同。又作饶益。略称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分为自利与利他二种;自利他称为功德,利他则特称为利益。又于现世所获得之利益为现益(现世利益);于后世所得之利益为当益(后世利益)。一般认为治病、延寿、得金钱等利益,为现世利益。
 日本净土真宗主张,于世间生存之际,能得真实信心,即可达到成佛之境界,此称现益;至于死后往生净土,则称为当益。此外,菩萨地持经卷五说受持菩萨戒能得五种福利,华严经疏卷一列举闻经之十种利益,道绰之安乐集卷下则说念佛行者有始益、终益等二种利益。(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四分律卷三十八、法华经玄义卷六下、法华文句记卷六、释净土群疑论卷五)p2809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道场】:(杂名)Bodhiman!d!a,佛成就菩提之道场也。在摩竭陀国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是也。释尊于此成道,故谓之菩提道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军】:谓恶魔之军兵。以军譬喻魔众之势力,故称魔军。魔,乃梵语 ma^ra(魔罗)之略称,又作恶魔,意译为杀者、障碍。佛陀成道之际,魔王及其眷属来作种种障碍,然均为菩萨所降伏。普曜经卷五、方广大庄严经卷九载,魔王于妨碍菩萨成道时,魔王千子之中,有归依菩萨之五百子与妨碍成道之五百子相争。普曜经卷六、方广大庄严经卷九亦谓,魔王命魔女对菩萨行种种媚惑,更令夜叉与众恶鬼作多种变化,以恼乱菩萨,然菩萨均一一破此魔之军众而成道。有关降魔之故事,在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佛所行赞卷三等之佛传经典中,均有记载。
 又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视烦恼为魔军,谓魔波旬有欲贪、不欢喜、饥渴寒热、爱著、睡眠、惊怖恐畏、狐疑惑、嗔恚忿怒、竞利争名、愚痴无知、自誉矜高、恒常毁他人等十二种魔军。后期大乘经论亦见此说,如大智度论卷五说欲、忧愁、饥渴、爱、眠睡、怖畏、疑、含毒、虚妄之名闻利养、自高慢他等十军。均系以种种烦恼譬喻为魔之军势,而说菩萨降伏彼等而成道。p6887FROM:【佛光大辞典】

【正等正觉】:梵语三藐三菩提,华译为正等正觉,即真正平等的觉悟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教化】:<一>梵语 pari-pac。教,以善法教导他人;化,令远离恶法。为教导感化之意,即说法引导众生而令其受感化。如经上所言,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令住无上正真之道。凡此皆属转恶为善、转凡化圣之教化。与“开化”、“摄化”、“施化”、“劝化”等词同义。(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增一阿含经卷一、法华经卷四)
 <二>日本佛教用语。在佛前举行法会之际,所唱诵之一种赞歌。p4596  FROM:【佛光大辞典】

【劫海】:(譬喻)劫数之多譬如大海之水量。华严经二曰:“佛于无边大劫海,为众生故求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

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

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


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末学解说]

善男子!那些诸众生如果能闻、或者能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外无人能知。

所以,你等闻此愿王,不要生出疑念,应当认真领受,受后能读,读后能诵,诵后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众生演说。

像这样的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
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皆能得以成就,所获得的福德之聚无量无边。

能够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拔苦济难也)众生,令其出离(出离生死而证涅槃),全都能够得以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注解:

【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拔济】:(杂语)拔苦济难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离】:出离生死而证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学习思维相关内容

一、回向是什么意思?
回向两字的意思是指转向,将心念思维和行为作为转向一个目标
大乘佛法讲的回向,是指回向佛道,回向成佛,回向一切众生都成佛,回向佛国清净
意思就是将一切善心行为和作为转向最伟大的目标,不要自私的执着于自己执着于小我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若有善根,不欲饶益一切众生,不名回向随一善根,普以众生而为所缘,乃名回向。——何者名为回向?何者不名回向?~ 华严经

二、为什么要回向?
因为将思维转向弘远的大目标,所以就不会执着在自己身上,就不会因为执着自我而痛苦
心量开阔就会自由自在,心量开阔就能广结善缘得到众多的帮助
也才能和佛菩萨的大慈悲愿力相应,而得到佛菩萨的真实加持
所以目标要远大,回向让自己和众生都成佛,这样才能超越一切
这就是大乘佛法回向的意义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回向]就是为了让众生发起[大乘心],
这种能够让心放下自我而发起大心,才能逐渐实证[功德],也就是恢复[佛性] ——[超度众生]和[功德回向]的内涵和原理
回向的真实义就是心法,
对于初学者,回向是一种透过发大心而引发恢复佛性的心法修持方法
对于菩萨或实修者,回向也是以佛性光明超度引导众生向善的方法
透过广大发心回向,让心清净,不执着于小我
以宽阔无私的胸襟,逐渐就能放下执着,逐渐清净第八识,而恢复佛性成佛
而且以佛性光明圆满回而救度众生转化众生,普渡众生成佛
这才是回向的根本用意和圆满的实义

所以回向是一种发心增广作用
透过实际的观修,逐渐清除第八识妄念,而让佛性启发功德能力
所以佛经中的观想回向都是先发起大心,与佛相印,然后观想法界光明
最后才做更细部的观想回向以及个别超度
这种发心和观修方式,只要参考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慈心三昧)就能明白
为什么如此? 因为先发大心,才能启发佛性功德 —— [略说]功德和回向的实相和原理

三、该如何回向?
佛陀在经上说回向应该[回向成就佛道],这在末学的帖子中有发表

该怎么回向?何谓[无上回向]? ~ 大集譬喻王经
什么是成就佛道呢?学佛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放开,真正解脱
而怎样才能放下自己让自己解脱呢
佛说为众生就能够放下自己,所以这就是行菩萨道普渡众生的原因
把心思放在普渡众生,不要任何事情都只想到自己,这样就能逐渐放下自私放下我执

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闻声救苦普渡众生呢?就是因为完全放下自己(我执)
自己清净光明心量宽大,自然能力就大

所以如何回向呢?
就是回向自己和众生都能成佛,这就是最根本回向(大集譬喻王经)
所以佛经上教导我们[回向法界]或者[回向佛国]或者[回向一切众生](普贤十愿,普皆回向)
这些都是佛教导我们的
另外,回向家人这也是好事,家人也是众生之一,回向家人也是舍己为人
冤亲债主也是众生,而且过去世结怨也是我们应该要化解的,
所以回向冤亲债主也是好事,让大家都解脱,这也是舍己为人

佛陀说广大回向有大功德,因为心量大,所以功德大
所以不用担心功德不够分,因为真正宽大的心量才是真功德
所以先做大回向,[回向法界]或者[回向佛国]或者[回向一切众生]

佛在经上说发心功德最大,所以发起大心将功德回向法界成就菩提,这样发心就有大功德
再用大功德成就小功德,再做小回向,[冤亲债主],[家人]
这样就一切圆满了,所以根本不用担心


其实回向的用意就是让佛弟子学习要为众生,心量要宽大
心量只要宽大,自然就能和佛菩萨的神通功德相应
因为发起大心才能恢复佛性
众生佛性和佛菩萨的佛性完全相同,平等无差,功德圆满俱足

另外,为了众生就要能[欢喜做,甘愿受]
这样就能吃些小苦而能消除重大业障
所以如果有业障现前,记得[欢喜做,甘愿受],不要抱怨或怨天尤人
帮助人的时候如果反而自己受苦了,这是佛菩萨和冤亲债主的考验
考验您是否真心,所以记得[欢喜做,甘愿受]
这样反而能消除自己更大的业障
回向的道理和下列发愿的道理一样
[分析解说]发愿的方向要正确~您对菩萨有所求,但是您用什么因来求呢?                                                                               ——帖子详见: [问题解答]该如何回向?

相关学习
[略说]如何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施食,超度,回向? 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佛经心法]施身血时的心法实修(发心和发愿回向) ~ 华严经

该怎么回向?何谓[无上回向]? ~ 大集譬喻王经

施食的时候,如何发愿回向? ~华严经

布施[饮食][花][香][灯][药]...一切器物,如何发愿回向 ~ 华严经

行菩萨道为求法故,受无量苦乃至摄取大恶人,该如何发愿回向 ~ 华严经

四、关于【愿力】,曾进行过相关专题的学习

学习《佛说无量寿经》,体会【愿力的不可思议】&应发起【正确的誓愿】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4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770

[精进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20:47:3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末学解说]

这时,普贤菩萨(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伏道者,伏即潜伏之义。谓普贤能伏初起微细无明,居等觉位,在众菩萨之首,故云伏道之顶。断道者,谓断初起微细无明惑也。邻者,近也。极圣者,佛也。))摩诃萨想要再次宣说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颂: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佛的称号,因佛是九法界之王,犹如狮子是百兽之王一样),

我以清净的身、语、意((一)身业清净,谓身之所行能防塞一切不善之法。(二)口业清净,谓凡所言说者,皆为真实诚信,永离邪妄之语。(三)意业清净,谓收摄身心,常居寂定而别无异念),一切遍礼没有遗漏。
以普贤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威神力,普现于一切如来面前,

一身又示现出刹尘(比喻数量极多)身,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遍礼刹尘(比喻数量极多)佛。

注解:
【普贤菩萨】: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伏道者,伏即潜伏之义。谓普贤能伏初起微细无明,居等觉位,在众菩萨之首,故云伏道之顶。断道者,谓断初起微细无明惑也。邻者,近也。极圣者,佛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偈颂】:(杂名)梵语偈陀,此译为颂。梵汉双举云偈颂,吴音也。梵之偈陀如此方之诗颂,字数句数有规定,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人师子】:佛的称号,因佛是九法界之王,犹如狮子是百兽之王一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清净三业】:据菩萨璎珞经卷十一载,须菩提请问佛之色身如何,佛以三业清净作答,即:(一)身业清净,谓身之所行能防塞一切不善之法。(二)口业清净,谓凡所言说者,皆为真实诚信,永离邪妄之语。(三)意业清净,谓收摄身心,常居寂定而别无异念。p4668FROM:【佛光大辞典】

【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刹尘】:无数国土之谓,或比喻数量极多。此一观念最为华严经所重视,如该经卷四世主妙严品(大一○·一六中):“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秘藏宝钥卷下)p373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末学解说]

在一尘(一微尘也。为物质之极小者)中微尘数量的佛,各个处于菩萨众会(诸众之会合也)中,

无尽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又有无量微尘,每一尘都是如此,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入于耳根者曰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穷尽于未来一切劫,赞叹佛陀甚深功德海((譬喻)功德之深广,譬如海也)。

注解:
【一尘】:(术语)一微尘也。为物质之极小者。涅槃经十曰:“一尘一佛。”华严经五十一曰:“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在于一尘内,一切尘悉然,有一聪慧人,净眼悉明见,破尘出经卷,普饶益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众会】:(术语)诸众之会合也。幻士仁贤经曰:“于时目连在众会前。”法华经序品曰:“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梵语杂名曰:“众会钵刺沙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音声】:(术语)入于耳根者曰音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海】:(譬喻)功德之深广,譬如海也。八十华严经七曰:“智慧甚深功德海,普现十方无量国。”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以诸最胜妙华鬘,妓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末学解说]

以种种最胜妙华鬘(即以丝缀花,或结之,作为颈上身上的装饰),妓乐(又作伎乐,或技乐,即是音乐)、涂香(以香涂身,以消除臭气或恼热)以及伞盖,

像这样的最胜庄严具,我用来供养(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皆如妙高(为须弥山之意译。须弥山乃佛教宇宙观中,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金轮上之高山)样高,我全都来供养诸如来。

注解:
【华鬘】:用华作成之鬘。即以丝缀花,或结之,作为颈上身上的装饰。《玄应音义》卷一云︰‘梵言俱苏摩,此译云华;摩罗,此译云鬘。(中略)案西国结鬘师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为条贯,无问男女贵贱,皆此庄严,或首或身,以为饰好。则诸经中有华鬘市、天鬘、宝鬘等,同其事也。’作华鬘时多用鲜花,所用的种类并不一定,主要是选择有芳香者。

以华鬘装饰人身上,虽是印度风俗,但依戒律,比丘不得装饰华鬘,仅能悬于室内,或以之供养佛。《十诵律》卷三十九云(大正23·280a)︰‘有人施僧华鬘,诸比丘不受,不知用华鬘作何物。是事白佛,佛言︰听受,应以针钉着壁上,房舍得香,施者得福。’《毗尼母经》卷五云(大正24·828b)︰‘花鬘璎珞自不得着,亦不得作华鬘璎珞与俗人着。比丘若为佛供养,若为佛塔、声闻塔供养故,作伎不犯。’后更用来庄严佛殿。

关于作华鬘之华,《大日经》卷二〈具缘品〉列有钵头摩、青莲、龙华奔那伽、计萨啰、末利、得檗蓝、瞻卜、无忧、底无剑、钵吒罗、娑罗等等。《毗尼母经》卷五则举十一种,即优钵罗华、娑师迦华、瞻卜迦华、阿提目多迦华、打金作华、打银作华、白镴华、铅锡华、作木华、作衣华、作带华。后世更依《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所述可用种种珍宝作华鬘以为供养,因而乃有金属制成的华鬘。可知,除鲜华之外所作成之鬘,亦称华鬘。

密教亦以华鬘供养本尊圣众,为六种供养、五供养、八供养之一。亦有华鬘之印明。并谓此印功力,能流出无漏七觉之华及种种华云海,周遍法界微尘刹土,以此乃成供养。

在古代印度雕刻中,遗留有许多华鬘供养之作品,如加尔各答博物馆所藏的阿摩罗婆提(Amaravati^)塔的栏楯雕刻、优萨夫宰(Yusafzai)地方出土的说法佛像之中,刻有许多人运载大华鬘,华鬘上又雕有莲纹。日本自古即用华鬘庄严佛堂,如京都教王护国寺藏有以牛皮作成的华鬘十三枚及断片四个,陆中中尊寺金色堂内也藏有铜造华鬘。[参考资料] 《苏悉地羯罗经》卷上〈供养花品、卷下(别本二)〈祈请品〉;《大日经疏》卷七;《大唐西域记》卷二。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妓乐】:又作伎乐,或技乐,即是音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涂香】:梵语 vilepana。又作涂身香、涂妙香。以香涂身,以消除臭气或恼热。印度自古暑热甚烈,人体易生臭气,其地风俗遂以旃檀等香捣成粉末,和水调之,用涂其身。然于佛制中,规定比丘及沙弥等,不得涂香或戴著香花鬘。诸经亦谓,出家之人应以戒及禅定净除其心之垢,以替代世俗人所用之涂香。但若以涂香供养诸佛、菩萨,则能获甚大功德,故密教中以之与阏伽、华鬘、烧香、饮食、灯明等并称六种供养;然须依各部(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之别而供以不同之涂香。供养时,应结涂香印,口诵真言,而以各符其类之涂香供养之。(毗尼母经卷五、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苏悉地羯啰经卷上涂香药品、大智度论卷九十三)((参见:香)4005)p5419  FROM:【佛光大辞典】


【供养】:梵语 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见:四种供养)1803)p3065  FROM:【佛光大辞典】


【妙高】:<一>为须弥山(梵 Sumeru)之意译。须弥山乃佛教宇宙观中,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金轮上之高山。((参见:须弥山)5364)
 <二>宋代僧。因居妙高台而得名。师出家后,为求悟旨,勇猛精进,虽日久功深,然昏沉依然。以求悟心切,遂至宁波府(浙江鄞县)东之妙高台静坐。台上仅容一人,位于峭壁上,稍一不慎即有坠毁之虞。师经长久精进,终于悟道,并感得韦驮天护法。得悟之后,端坐于台上诵经,其声深远,达于数千里外。宋太后于深宫中闻其梵音,并于睡梦中见其僧相,乃请画师绘其形像,按图寻人,终于妙高台上寻得,即敕令为师修寺,即今浙江奉化雪窦寺。其余事迹与生卒年均不详。
 <三>(1219~1293)元代临济宗大慧派僧。福州长乐人。号云峰。曾参谒痴绝道冲(1169~1250)、无准师范(1178~1249),后投杭州径山净慈寺之偃溪广闻门下,并嗣其法。后于大芦寺宏扬禅旨。师曾因感叹时人之排斥禅道,故于元世祖面前,广集诸宗之徒宣说禅旨。至元三十年六月示寂,世寿七十五。(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二、续传灯录卷三十六、五灯全书卷五十四)p2851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末学解说]

我以广大胜解(殊胜的见解)心,深信(以深固之心信法也)一切三世佛(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过去佛),

都以普贤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威神力,普遍供养种种如来。

我往昔所造的诸恶业,都是因为无始以来的贪嗔痴,

都是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现今全部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

注解:
【胜解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胜者殊胜,解者见解,即是殊胜的见解。《成唯识论》曰:“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所谓决定境,即于所缘实境、或义理境,无所犹豫。如缘青色,计此为青,不疑为红为蓝;如受某种学说影响,对其义理承受无疑,均名决定境。心识于缘虑决定境时,有审决印持的作用,此即胜解的自性。既经审决印可,即不可引转,即其业用。于犹豫境,则不起胜解。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深信】:(术语)以深固之心信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教行信证信卷曰:“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坚固深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世佛】:(名数)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诸佛。此即佛经所云三世诸佛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末学解说]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有学(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及无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随顺欢喜之意,即见他人所作善根功德,随之心生欢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者,

我现今一切皆劝请(转法轮请佛住世等也),转于无上妙法轮(1、(喻)佛所说之法,能够碾碎众生的一切烦恼,就好像巨轮能够碾碎一切的岩石和沙砾一样。2、佛所说之法,辗转传人,好像车轮的旋转,无远弗届)。

注解: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学】:梵语 s/aiks!a,巴利语 sekha。又称学人。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
 有学共有十八类,称为十八有学或十八学人,据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举,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等十八类。此外,于成实论等经论中,尚有不同之分类。(俱舍论卷二十四、成实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十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十八有学)351、“四向四果”1683、“无学”5138)p2458 FROM:【佛光大辞典】

【随喜】:随顺欢喜之意,即见他人所作善根功德,随之心生欢喜。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劝请】:(术语)转法轮请佛住世等也。而密教之劝请有二种:一,法会之初,劝请梵天夜叉等,以拂魔障者。二,正劝请所祈祷之尊也。其劝请分四方为四种。各随其修法之方角,而劝请其方面之善众也。最胜王经三曰:“劝请诸佛转大法轮。”十住毗婆沙论五曰:“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广弘明集三十四(净经子)曰:“劝请者,殷勤之至意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轮】:1、(喻)佛所说之法,能够碾碎众生的一切烦恼,就好像巨轮能够碾碎一切的岩石和沙砾一样。2、佛所说之法,辗转传人,好像车轮的旋转,无远弗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末学解说]

诸佛想要示现涅槃(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我都至诚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比喻数量极多)劫,利乐(利益与安乐也)一切诸众生。

以所有礼赞(即恭敬礼拜三宝,赞叹其功德)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之福,请佛住世转法轮(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的烦恼,谓之“法轮”,故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

随喜(随顺欢喜之意,即见他人所作善根功德,随之心生欢喜)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诸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众生及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

注解: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利乐】:(术语)利益与安乐也。后世之益曰利,现世之益曰乐。或一体之异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利谓利益,即是后济。乐谓安乐,即是现济。(中略)利与乐一体异名。”新译仁王经中曰:“常遍法界,利乐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刹尘】:无数国土之谓,或比喻数量极多。此一观念最为华严经所重视,如该经卷四世主妙严品(大一○·一六中):“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秘藏宝钥卷下)p3733 FROM:【佛光大辞典】

【礼赞】:<一>即恭敬礼拜三宝,赞叹其功德。其赞叹文词称为礼赞文,有唐朝善导之往生礼赞、宋代仁岳之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等。
 <二>为善导所集“往生礼赞偈”之略称。书中说明净土往生之行仪,即于日没、初夜、中夜、后夜、晨朝、日中等六时中,各唱赞文而礼拜之法,故又称六时礼赞。((参见:往生礼赞偈)3203)p6586 FROM:【佛光大辞典】

【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转法轮】: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的烦恼,谓之“法轮”,故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根】:(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梵语菩提,新译为觉,旧译为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4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770

[精进勋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20:47: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29 09:42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末学解说]

我跟随一切如来学习,修习普贤(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伏道者,伏即潜伏之义。谓普贤能伏初起微细无明,居等觉位,在众菩萨之首,故云伏道之顶。断道者,谓断初起微细无明惑也。邻者,近也。极圣者,佛也。))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行法,

供养过去诸如来,及现在十方佛陀。

未来一切天人师(为如来十号之一。又作天人教师。谓佛陀为诸天与人类之教师,示导一切应作不应作、是善是不善,若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能得解脱烦恼之报,故称天人师。又以佛陀度天、人者众,度余道者寡,故称为天人师),一切意乐(此字含有休息处、住处、意思、意向等意味,故意译意乐、意欲、志愿。凡心里所欲之作为,皆称为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佛陀修学,从而能够快速证得成就大菩提(指佛菩提。又称无上菩提、佛果菩提。相对于声闻、缘觉之菩提而言)。

注解:
【普贤菩萨】: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伏道者,伏即潜伏之义。谓普贤能伏初起微细无明,居等觉位,在众菩萨之首,故云伏道之顶。断道者,谓断初起微细无明惑也。邻者,近也。极圣者,佛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天人师】:梵语 s/a^sta^ deva-manus!ya^N!a^m!,巴利语 sattha^ deva-manussa^nam!。音译作舍多提婆魔菟舍喃。为如来十号之一。又作天人教师。谓佛陀为诸天与人类之教师,示导一切应作不应作、是善是不善,若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能得解脱烦恼之报,故称天人师。又以佛陀度天、人者众,度余道者寡,故称为天人师。(大智度论卷二)((参见:十号)480)p1334FROM:【佛光大辞典】

【意乐】:梵语 a^s/aya。意译为阿世耶、阿奢也。此字含有休息处、住处、意思、意向等意味,故意译意乐、意欲、志愿。凡心里所欲之作为,皆称为意乐。显扬圣教论卷三举出贪、嗔、痴等三种阿世耶,俱舍论卷十四则分为善阿世耶、不善阿世耶两类。(大日经疏卷十、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5448  FROM:【佛光大辞典】

【大菩提】:指佛菩提。又称无上菩提、佛果菩提。相对于声闻、缘觉之菩提而言。成唯识论卷一(大三一·一上):“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p865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末学解说]

所有十方一切刹(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一般所熟知之“佛刹”即佛土之意),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诸众之会合也)围绕诸如来,全都在菩提树王(为树中之王)下。

十方所有种种众生,愿其都能够远离忧患,常得安乐(身安心乐也),

获得甚深正向的法利(佛法上之功德利益也),灭除一切烦恼。

注解:
【刹】:<一>梵语 ks!etra 之略译。又作纥差呾罗、刹多罗、差多罗、刹摩。 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一般所熟知之“佛刹”即佛土之意。
 <二>梵语 laks!ata^ 之略译。全称剌瑟胝。 意谓标志、记号。指旗杆或塔之心柱。一般称寺院谓寺刹、梵刹、金刹或名刹等,盖佛堂前自古有建幡竿(即刹)之风,故得此名。僧人对语时,称对方之寺为宝刹。p3731FROM:【佛光大辞典】


【众会】:(术语)诸众之会合也。幻士仁贤经曰:“于时目连在众会前。”法华经序品曰:“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梵语杂名曰:“众会钵刺沙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树王】:(杂名)为树中之王,故曰树王。犹言牛王鹅王等。法华经序品曰:“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天之树王,即忉利天上所谓波利质多之树也。波利质多出于起世经六,长阿含二十等。译为高遍树或昼度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利】:(术语)佛法上之功德利益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世尊分别说得法利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末学解说]

我为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

常得出家修习净戒(清净之戒行),无垢(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无破无穿漏。

天龙(诸天与龙神。为八部众之二众。天者,梵天帝释等也,龙者难陀跋难陀等也)、夜叉(指住于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之鬼类)、鸠槃荼(鬼名。啖人精气之鬼。译作瓮形鬼、冬瓜鬼。南方增长天王之领鬼),乃至人与非人(非人类之天龙八部,以及夜叉、恶鬼、修罗、地狱等。一般又作为鬼神之泛称)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全部以诸音演说佛法。

注解: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宿命】: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恒水经、无垢称经卷二、平等觉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十六)((参见:宿世)4509、“宿住随念智证通”4509)p4510  FROM:【佛光大辞典】

【净戒】:<一>指清净之戒行。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下):“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二>于密教,为金刚界法所采用十七种杂供养之一。即戒波罗蜜,为六度之一,行六度以表供养,称为六种供养,摄于十七种杂供养中。若依印契之名,称为香身契。香身,即以香涂身,能消除热恼,有清凉之作用;戒有防非止恶之德,义同涂香,故以涂香为净戒。印相为三昧耶涂香。(莲华部心仪轨、略出念诵经卷四)p4699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垢】:<一>梵语 vigata-mala。垢(梵 mala),为烦恼(梵 kles/a)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六十华严经卷五十七、八十华严经卷七十六、有部律破僧事卷六)((参见:清净)4667)
 <二>梵语 nirmala。即无垢者。为“如来”之同义语。
 <三>释尊时代之印度婆罗门僧。兄弟五人,排行第二,曾与兄弟四人等入山学道,获得五神通。其最小之弟名为弗那,以耕种为业,见佛陀乞食,即施以白净饭满钵;一日,弗那至田中,见所生苗稼均变成数尺高之金禾,收割已尽,还生如初,国王闻之,亦前往割禾,然亦不得尽。此后闻言而往取者,均不能割尽。无垢等四人得知,遂欲以欢喜团供养佛陀,愿求生天。于是各持欢喜团,往诣佛所,大兄取一团置于钵中,佛告以“诸行无常”;无垢复以团置于钵中,佛谓“是生灭法”;第三亦如法置于钵中,佛告以“生灭灭已”;第四亦置团于钵,佛谓“寂灭为乐”;兄弟四人遂各参此偈,得阿那含,后皆趋佛所,出家为僧,得阿罗汉道。(杂宝藏经卷四)p5099  FROM:【佛光大辞典】


【天龙】:(术语)诸天与龙神。为八部众之二众。天者,梵天帝释等也,龙者难陀跋难陀等也。法华经序品曰:“天龙夜叉。(中略)人非人。”(参见:天龙八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夜叉】:梵语 yaks!a,巴利语 yakkha。八部众之一。通常与“罗刹”(梵 ra^ks!asa)并称。又作药叉、悦叉、阅叉、野叉。意译轻捷、勇健、能啖、贵人、威德、祠祭鬼、捷疾鬼。女性夜叉,称为夜叉女(梵 yaks!iN!i^,巴 yakkhini^)。指住于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之鬼类。据长阿含卷十二大会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顺正理论卷三十一等载,夜叉受毗沙门天王统领,守护忉利天等诸天,得受种种欢乐,并具有威势。
 有关夜叉之种类,大智度论卷十二举出三种夜叉,即:(一)地行夜叉,常得种种欢乐、音乐、饮食等。(二)虚空夜叉,具有大力,行走如风。(三)宫殿飞行夜叉,有种种娱乐及便身之物。注维摩诘经亦举出三种夜叉,即:(一)地夜叉,因过去世仅行财施,故不能飞行。(二)虚空夜叉。(三)天夜叉,因过去世布施车马而能飞行。
 另据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二毗沙门天王品载,毗沙门天王有无病、吉祥等十六夜叉大臣大力军将,及因陀罗、苏摩、婆楼那、伊奢那、阿吒薄拘等五十夜叉军将。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序品载,毗沙门天王为上首,庵婆、持庵、莲花光藏、莲花目、颦眉、现大怖、动地、吞食等三万六千药叉众来会。据大日经疏卷五载,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中,于北门置毗沙门天,其左右绘有摩尼跋陀罗、布噜那跋陀罗、半只迦、沙多祈哩、醯摩嚩多、毗洒迦、阿吒嚩迦、半遮罗等夜叉八大将。
 经典中常述及身为正法守护神之夜叉。如药师如来本愿经载,宫毗罗、跋折罗等十二夜叉大将,誓言护卫药师如来本愿经之受持者。据陀罗尼集经卷三载,达哩底啰瑟吒等十六大药叉将(即般若十六善神),愿护卫念诵“般若波罗蜜”者。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载,两国交战时,由护国药叉先行比斗。据孔雀王咒经卷上载,钩钩孙陀等一九七名夜叉住于诸国,降伏怨敌。然经典中亦述及为害众生之各类夜叉。据大吉义神咒经卷三载,诸夜叉、罗刹鬼等,常作狮、象、虎、鹿、马、牛、驴、驼、羊等形象,或头大而身小,或赤腹而一头两面、三面等,手持刀、剑、戟等,相状可怖,令人生畏,能使见者错乱迷醉,进而饮啜其精气。南本涅槃经卷十五、观佛三昧海经卷二等亦载有该类夜叉之可怖形状,彼等即为夺人精气、啖人血肉之狞恶鬼类。
 夜叉之梵语 yaks!a,语根为 yaks!,有尊敬、祭祀、躁动等意,指半人半神之群类。故注维摩诘经卷一,将夜叉译作贵人;慧琳音义卷二十三,称夜叉为祠祭鬼,谓印度民间常祭祀夜叉以求福。于印度神话中,夜叉则为一种半神之小神灵。有谓其父为补罗娑底耶,或迦叶波,或补罗诃(梵 Pulaha),或谓系由梵天脚中生出者;其母系财神俱毗罗之随从,或为毗湿奴之随从。于密教中,据大日经疏卷一载,密迹力士为夜叉王,称为金刚手,或执金刚。(长阿含经卷二十、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起世经卷六“四天王品”、立世阿毗昙论卷一、卷四、大唐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国条)((参见:多闻天)2331)p3130  FROM:【佛光大辞典】

【鸠槃荼】:(异类)Kumbha%n!d!a,又作弓槃荼、究槃荼、恭畔荼、拘槃荼、俱槃荼、吉槃荼、拘辨荼、鸠满拏。鬼名。啖人精气之鬼。译作瓮形鬼、冬瓜鬼。南方增长天王之领鬼。探玄记二曰:“鸠槃荼,依正法华经,名厌眉鬼。啖人精鬼等,亦名冬瓜鬼。王名毗楼勒,此云增长王,是南方天王。领二部鬼:一名鸠槃荼,二名薜荔多,从所领为名。”慧苑音义上曰:“鸠槃荼,此云阴囊,亦曰形印,谓此之类阴囊。状如冬瓜,行时擎置肩上,坐时即便据之,由斯弊状,特异诸类,故从之为名。旧云冬瓜者,以其事猥而不显故,使人谬解耳。”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究槃荼,或作恭畔荼,又作弓槃荼,皆一也。此云瓮形,颇似冬瓜也。”圆觉经曰:“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梵语杂名作“鸠满拏”。后因用以喻妇人老丑之状。唐任镶畏妻。杜正伦讥弄之。镶曰:妇当畏者三。少妙之时。如生菩萨。及儿满前。如九子魔母。至五六十时。傅施妆粉。或青或黑。如鸠槃荼。见御史台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非人】:梵语 amanus!ya,巴利语 amanussa。指非人类之天龙八部,以及夜叉、恶鬼、修罗、地狱等。一般又作为鬼神之泛称。比丘六物图私抄卷下载,于律典中,谓有人趣、非人趣、畜生趣等三趣,而以非人趣指天、修罗、地狱、饿鬼等四趣。又出家遁世之沙门,亦自谦为非人。此外,又用为对乞儿、穷乏者之贬称。(长阿含卷十五种德经、法华经普门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俱舍论卷十二)p3706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末学解说]

勤修清净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永远都不忘失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灭除所有的障碍尘垢,一切妙行(殊妙之行法也)皆成就。

在诸惑业(贪嗔痴等烦恼叫做惑,因惑而造作种种的善恶业)及魔境(魔障之境界),世间道(能获得上种人天善趣之道)中获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于水,也如同日月不住于空。

注解: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行】:(术语)殊妙之行法也。大方等陀罗尼经四曰:“不离善友,常说众生妙行。”法华玄义四曰:“妙行者一行一切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惑业苦】:贪嗔痴等烦恼叫做惑,因惑而造作种种的善恶业,因业而招感无数的生死和痛苦。经云:“因惑造业,因业受苦。”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境】:(术语)魔障之境界。智度论十二曰:“堕魔境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间道】:能获得上种人天善趣之道。《佛学词典》

-- [经文] --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末学解说]

全部灭除一切恶道苦,平等给予一切群生(许多之众生也)安乐,

像这样经过刹尘(无数国土之谓,或比喻数量极多)劫的时间,十方世界利益众生没有穷尽。

我常随顺(随之顺之的意思)诸众生,穷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广大行,在一般大乘佛教论书中谓之“甚深广大”,后世则分离为甚深与广大,并分别用于观与行中,故有甚深观、广大行二说,由此再演变为中观与瑜伽行),圆满无上大菩提(指佛菩提。又称无上菩提、佛果菩提。相对于声闻、缘觉之菩提而言)。

注解:
【群生】:(术语)许多之众生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法王法力超群生。”无量寿经上曰:“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法华经方便品曰:“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刹尘】:无数国土之谓,或比喻数量极多。此一观念最为华严经所重视,如该经卷四世主妙严品(大一○·一六中):“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秘藏宝钥卷下)p3733  FROM:【佛光大辞典】

【随顺】:随之顺之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广大行】:西藏语 rgya-chen-spyod-pa。即于西藏佛教中对瑜伽行之称呼。广大行,在一般大乘佛教论书中谓之“甚深广大”(梵 gambhi^roda^ra, gambhi^rya-uda^rya),后世则分离为甚深与广大,并分别用于观与行中,故有甚深观、广大行二说,由此再演变为中观与瑜伽行。((参见:甚深观)3889)p5987  FROM:【佛光大辞典】

【大菩提】:指佛菩提。又称无上菩提、佛果菩提。相对于声闻、缘觉之菩提而言。成唯识论卷一(大三一·一上):“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p865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末学解说]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共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共同修学。

所有饶益我的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为我显示普贤行(谓依圆融法门,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是名普贤行。(一行者,即于四十二位之中,随修一行,即摄一切余行也。)),

常愿与我共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接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心。

注解:
【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普贤行】:谓依圆融法门,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是名普贤行。(一行者,即于四十二位之中,随修一行,即摄一切余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欢喜】:(术语)梵语波牟提陀Pramudita%,接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欢喜踊跃。”【又】(人名)尊者名。释迦之弟子阿难陀A^nanda,译曰欢喜,庆喜。寄归传一曰:“薜舍初辞,魔王惑欢喜之志,熙连后唱,无灭显亡疑之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末学解说]

愿常面见诸如来,以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都进行广大供养,尽未来劫没有疲惫厌倦。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指显明光耀)一切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行,

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清净普贤道,穷尽未来劫常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

注解:
【光显】:指显明光耀。摩诃止观卷五下(大四六·五九下):“法不自显,弘之在人。人能行行,法门光显。”p2185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修习】: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末学解说]

我于一切诸有(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中,所修福智(福德与智慧之并称)永远没有穷尽,

定慧(禅定和智慧,亦即三学中之二学。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观察照了一切的事理为“慧”)、方便(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及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获得种种无尽功德藏(积聚贮存诸善功德之宝藏。即佛之美称。佛成就所有功德,故喻为藏)。

一尘(一微尘也)中有尘数刹,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刹中有不可思议佛,

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佛处众会(诸众之会合也)中,我见到恒演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行。

注解:
【诸有】: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此外,诸有为凡夫众生浮沉之生死海,故称诸有海。(法华经序品、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大乘义章卷八、教行证信卷)p6298  FROM:【佛光大辞典】

【福智】:福德与智慧之并称。据成唯识论卷九记载,菩萨所修诸胜行中,以慧为性者称为智,其余则称为福。菩萨为成就佛果,必须上求菩提(智业),下化众生(福业),因其所具备之福、智二行(福智二业),系成佛最胜之实践,故称为“二种胜行”。菩萨一切行为,虽总摄于福行与智行,若加以区别,则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此中,前五者属于福行,智慧属智行;或以前三者属福行,智慧属智行,而居中之精进、禅定则通于智行与福行。
 又以菩萨自初发心修六度万行,具足所有福德,能显现法身,庄严佛果,故称福德庄严,略称福严,属利他之行;修习正智见,净尽无明,能显现法身,庄严佛果,故称智慧庄严,略称智严,属自利之行。菩萨若具足二种庄严而自利利他,则能知佛性。(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乘义章卷十二、大乘入道次第、释门归敬仪卷中)p5857FROM:【佛光大辞典】


【定慧】:禅定和智慧,亦即三学中之二学。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观察照了一切的事理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方便】: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功德藏】:积聚贮存诸善功德之宝藏。即佛之美称。佛成就所有功德,故喻为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奉持品(大八·八四二下):“满功德藏,住如来位。”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下):“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于日本净土真宗专指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之名号。又相对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之念佛称为“福智藏”,第十九愿之定散诸行称为“福德藏”,而第二十愿之念佛特别称为“功德藏”。(大乘起信论、教行信证化身土卷(亲鸾))p1569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尘】:(术语)一微尘也。为物质之极小者。涅槃经十曰:“一尘一佛。”华严经五十一曰:“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在于一尘内,一切尘悉然,有一聪慧人,净眼悉明见,破尘出经卷,普饶益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众会】:(术语)诸众之会合也。幻士仁贤经曰:“于时目连在众会前。”法华经序品曰:“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梵语杂名曰:“众会钵刺沙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末学解说]

普尽十方诸刹海(全称刹土大海。指十方世界而言。俗称为宇宙。刹为梵语 ks!etra 之略译,意为刹土、国土;海为大海之意),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毛端三世海,

佛海((譬喻)佛界之广大无边如海也)及与国土海((术语)对于世界海而言。谓不可思议佛刹即十佛自体所居之依报也),我遍修行经劫海((譬喻)劫数之多譬如大海之水量)。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足众音声海,

随顺诸众生意乐(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音,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流佛辩才(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也)海。

注解:
【刹海】:全称刹土大海。指十方世界而言。俗称为宇宙。刹为梵语 ks!etra 之略译,意为刹土、国土;海为大海之意。((参见:刹)3731)p3733  FROM:【佛光大辞典】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佛海】:(譬喻)佛界之广大无边如海也。探玄记三曰:“佛海者,能化之佛非一如海,谓遍一切处而转法轮故。”梁武帝文曰:“同归佛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国土海】:(术语)对于世界海而言。谓不可思议佛刹即十佛自体所居之依报也。五教章卷下所谓彼十佛境界所依,有二,一国土海,圆融自在,当不可说,若寄法显示,如第二会初所说,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劫海】:(譬喻)劫数之多譬如大海之水量。华严经二曰:“佛于无边大劫海,为众生故求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意乐】: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辩才】:(杂语)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也。分别之有四种,谓之四无碍辩。净影大经疏上曰:“言能辩了,语能才巧,故曰辩才。”嘉祥法华疏二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9 18:43 , Processed in 0.1311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