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20|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0-31 09:1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缘起: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弟子净莲,发心学习<优婆塞戒经>(初学在家居士都应该明白且遵守的基本知识和戒律,以及发心方法)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弟子能够落实[戒][定][慧]三者平衡
深入经藏,增长智慧,解悟通达佛经义理,恢复自性,自利利他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深深感恩佛菩萨  顶礼


[注:所有相关解说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1:4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31 11:42 编辑



【优婆塞戒经】:(经名)七卷,北凉昙无谶译。说在家菩萨入道修行之法。大乘律之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婆塞戒经】:梵名 Upa^saka-s/i^la-su^tra。凡七卷,或五卷、六卷、十卷。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北凉昙无谶译(426)。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现唯存汉译本。系善生长者为大乘在家信者(优婆塞)说三归五戒等。乃由长阿含及中阿含中之善生经(六方礼经),敷演成为一部大乘经典。
 本经分二十八品,说明菩萨之发心、立愿、修学、持戒、精进、禅定、智慧等。特别在受持品中,除说明在家菩萨应受五戒之外,更提出六重、二十八失意等,通于梵网经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之大乘独有之戒法。六重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虚说、不邪淫、不说四众过、不酤酒。二十八失意即包含有关不供养师长、饮酒、不看护病患等条文。经中除引用法华、大城、智印、鹿子等经外,并述及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所说之生因了因说,更举出昙无德、弥沙塞、萨婆多等部派之名,故在经典成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以本经阐说大乘戒,因此特别受我国重视。(出三藏记集卷二、卷九、开元释教录卷四、大乘戒经之研究(大野法道))p6409 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系佛为善生长者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的经典。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全经内容分集会、发菩提心、悲、解脱等二十八品。其中,〈受戒品〉为本经的重心。其中,除提出在家菩萨应受的五戒外,更提出六重、二十八失意等大乘独有的戒条。‘六重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虚说、不邪淫、不说四众过、不酤酒;‘二十八失意’则包含不供养师长、饮酒、不照顾病人等条文。此外,亦说及八斋戒与十善戒。

此经系以《中阿含经》卷三十三之《善生经》为基础所推衍、发展而成。与《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及《善生子经》、《尸迦罗越六方礼经》,皆述及六方供养及在家信徒之持戒生活。

本经与《善戒经》(一卷)亦有若干相似之处。《善戒经》揭示出家众之八重四十二犯,本经则叙述在家信徒之六重二十八失意罪。二经之相通处,另有︰关于‘出家八重’及‘在家六重’之语、名字与实义菩萨的区分。此外,在四十二犯与二十八失意罪中也有相同律条。

经中引用的经典,有《法华经》、《大城经》、《智印经》(〈悲品〉)、《鹿子经》(〈五戒品〉)等。〈悲品〉中并提及与大乘《涅槃经》有关的生因了因说,〈业品〉又举出昙无德部、弥沙塞部、萨婆多部有关五逆罪的异说。凡此在经典成立史上皆具有重要的意义。又,此经对于后来的经典颇有影响,如《仁王经》〈受持品〉中有六重八轻之言,《梵网经》的十重禁戒也可能是《善戒》之八重与此经六重的糅合。

◎附︰太虚〈优婆塞戒经在佛法中之位置〉(摘录自《优婆塞戒经讲录》卷首)

甲、五乘共法与大乘不共法︰佛法可分三类︰(1)五乘共法,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共法;此五乘共法中,人天善法为出世三乘之基础。(2)三乘共法,同为了脱生死超出轮转之法,即声闻之四谛,缘觉之十二因缘。(3)大乘不共法,即发菩提心、广度众生、修学六度万行成佛之法。此经在三大类中,以名优婆塞戒故,可为五乘共法;以明发菩提心、修学六度、广度众生故,又可为大乘不共法。所以此经可谓为五乘共法与大乘不共法;因之受持此经之戒者,即为菩萨优婆塞。

乙、在境行果中特重在行︰此经在佛法境、行、果中,以说明何者为主?佛经凡说明诸法性相者,为境;说明持戒、修六度行者,为行;说明佛果福智庄严功德者,为果。诸经中,有特重明境者,有特重明行或果者,有兼重若二若三者。此经重在说明受持戒行,故于境、行、果中为特重在行之经。

丙、优婆塞戒中心之佛法︰以此经在明优婆塞戒,所以为优婆塞戒为中心之佛法。优婆二字为译音,译意有翻为清信者,有翻为近事者,有翻为善宿者;总而言之,可谓清净正信近事佛法之弟子。塞字,亦为译音,意指男性。在家弟子有男性,有女性,此经因为男弟子善生所问起而说,故题为优婆塞戒经。论其性质,亦可题为优婆夷戒经;夷者,女性也,以优婆戒男女无分别故。此经所明佛法,关涉佛所证所说之一切法;但以优婆塞戒为中心,故应以之为线索而贯通之也。由此点观之,自〈发菩提心〉至〈受戒品〉,为明由能优婆塞戒之人而受戒;自〈净戒品〉至〈般若波罗密品〉,为明受优婆塞戒人所应修之行,故名之曰优婆塞戒经。

丁、在家菩萨中心之佛法︰《优婆塞戒经》,最好题为《在家菩萨经》。盖〈观集会品〉所明︰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阿罗汉、辟支佛等果。又每品末,皆谓︰在家之人发菩提心,种种之难于出家人。是此经虽贯通于一切佛法靡不穷尽,然究以在家菩萨为其中心。而其赞叹在家之人发菩提心,从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诸天,皆大惊喜,尊得人天之师。又以出家之人不事生产,受人天供养,于布施波罗密反难圆满;故此经乃特为在家菩萨之所宗也。

[参考资料] 大野法道《大乘戒经の研究》。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优婆塞戒经(七卷)】:集会品第一。善生长者述外道礼六方法。佛告以六波罗密,兼示以一切法无性,发菩提心,持八重六重,名出家在家菩萨。发菩提心品第二。悲品第三。解脱品第四。三种菩提品第五。谓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诸佛菩提,亦名从闻思修得。 修三十二相业品第六。发愿品第七。名义菩萨品第八。义菩萨心坚固品第九。自利利他品第十。自他庄严品第十一。二庄严品第十二。即福德,智慧。摄取品第十三。 受戒品第十四。明在家六重二十八轻戒,须六月中净四威仪,乃于二十僧中授之。 净戒品第十五。明受戒后种种法要,三法,四法等。息恶品第十六。供养三宝品第十七。六波罗密品第十八。杂品第十九。具明布施如法不如法,清净不清净事。净三归品第二十。八戒斋品第二十一。五戒品第二十二。尸波罗密品第二十三。业品第二十四。即十善十恶。羼提波罗密品第二十五。毗离耶波罗密品第二十六。禅波罗密品第二十七。般若波罗密品第二十八。FROM:【《阅藏知津》蕅益大师著】


相关学习
1.怎样会失去三皈依? 或根本不能得到三皈依 ~ 优婆塞戒经

2.业有四种...若人不解,如是业缘, 无量世中,流转生死。 ~ [优婆塞戒经]

3.[[真假菩萨]] 什么叫[假名菩萨]?[实义菩萨]? ~优婆塞戒经

4.如何修悲心(如何生起悲心) ~ 优婆塞戒经: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5.优婆塞戒经:若欲为众生说[法界深义],先当为说[世间之法],然后乃说[甚深法界]

6.如何教化众生? [菩萨]和[外道]的差异. ~ 优婆塞戒经

7.如何发无上大愿,成就无上法财? ~ 优婆塞戒经

8.如何供养三宝?(注意:不如外道烧酥大麦而供养之) ~ 优婆塞戒经

9.如何受[在家居士戒]? ~ 优婆塞戒经

10.如何供养六波罗蜜~优婆塞戒经

11.如何增长菩提种子? ~ 优婆塞戒经:应常赞三宝微妙功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3:59:34 | 只看该作者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集会品第一

学习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以上

-- [经文] --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

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

世尊!外道六师常演说法,教众生言:

‘若能晨朝敬礼六方,则得增长命之与财。何以故?

东方之土属于帝释,有供养者,释提桓因则为护助。

南方之土属阎罗王,有供养者,彼阎罗王则为护助。

西方之土属婆楼那天,有供养者,彼婆楼那则为护助。

北方之土属拘毗罗天,有供养者,彼拘毗罗则为护助。

下方之土属于火天,有供养者,火天则为护助。

上方之土属于风天,有供养者,彼亦为护。’

世尊!佛法之中,颇有如是六方不耶?

[末学解说]

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

一时(指佛于某地说法之时),佛陀在舍卫国(本名憍萨罗,舍卫是都城,今以首都代国名。位置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河的南岸)祇树林(陀太子之树林,略名祇树。是太子供养佛者)中阿那邠坻(舍卫国给孤独长者名。长者有七子,不信佛法,阿那邠邸悲之,各与金千两,使诣佛处,蒙佛之教而归于正法)精舍(意为智德精练者之舍宅),与大比丘(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又对于沙弥而总称比丘为大)僧千一共二百五十人,五百位比丘尼,千位优婆塞(华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五百位乞儿。

这时,会中有一位长者之子,名为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对佛陀说到:

世尊!外道六师(一富兰那迦叶Pu%ran!a Ka%s/yap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赊梨子Maska%ri^ Gos/aliputra,末伽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众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为自然者。三删阇夜毗罗胝子San^jaya Vairat!i^putra,删阇夜其字,毗罗胝其母名。计不求道,但经生死劫数间,自尽苦际,如缕丸转于高山,缕尽自止者。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kes/akambala,阿耆多翅舍其字,钦婆罗者粗衣也。身著弊衣,五热灸身,以苦行为道者。五迦罗鸠驮迦旃延Kakuda Ka%tya%yand,迦罗鸠驮其字,迦旃延其姓。计诸法亦有相亦无相。应物而起见者。若人问为有耶,则答为无。为无耶,则答为有。六尼犍陀若提子Nirgranta Jn^a%tiputra,尼健陀为出家总名,若提为母名。计苦乐罪福,尽由前世,必当偿之,非今行道所能断者。已上六师与佛同世,自称为一切智者)常演说法,教导众生:

‘如果能够早晨朝拜六方,则可得增长寿命与财富。为什么呢?

因为东方之土属于帝释(忉利天的天主,俗称为玉皇大帝),有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者,释提桓因(忉利天之主,简称释帝,或帝释)则会为其护助。

南方之土属于阎罗(俗传地管狱之神曰阎罗。其说有二。或以为十王之一)王,有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者,那位阎罗王则会为护助。

西方之土属于婆楼那(龙王名)天,有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者,那位婆楼那则会为护助。

北方之土属于拘毗罗(乃毗沙门天王之别名。原为印度教之财神。系世上一切财富之守护者,北方之保护神,又为夜叉与紧那罗之王。住于吉罗娑山,形貌丑陋,具有三腿一眼,另有一眼仅为一黄色痕记。佛教以之为护法四天王之一)天,有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者,那位拘毗罗则会为护助。

下方之土属于火天(在胎藏现图曼荼罗中,火天位于外院东南隅,为仙人形,具有四臂,右二手分别持三角印、念珠,左二手分别执澡瓶、仙杖,住于火焰中),有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者,火天则会为护助。

上方之土属于风天(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列位外金刚院之西北隅。该神皆以老人姿态出现,即白须,身呈赤黑色,戴冠,著甲胄,右手持幢幡,左手按腰,有时则乘鵇),有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者,彼亦会为护。’

世尊!佛法之中,是否有像这样的六方呢?

注解:
【如是我闻】: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为佛经五种证信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是我闻】:梵语 evam! maya^s/rutam!,巴利语 evam! me sutam!。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梵 A^nanda)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之释尊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释尊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大智度论卷一、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华文句卷一上、注维摩诘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六成就)1266)p2366 FROM:【佛光大辞典】

【一时】:1、指佛于某地说法之时。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2、指佛说法之时,亦即师资道合,机教相叩之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舍卫国】:本名憍萨罗,舍卫是都城,今以首都代国名。位置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河的南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祇树】:(地名)祇陀太子之树林,略名祇树。是太子供养佛者。祇陀林,祇洹林,祇洹饭那,只哆槃那皆同。新称誓多林。慧琳音义十曰:“祇树,梵语也,或云祇陀,或云祇洹,或云祇园,皆一名也。正梵音云誓多Jeta,此译为胜,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太子亦名胜,给孤长者,就胜太子,抑买园地,为佛建立精舍。太子自留其树,供养佛僧,故略云祇树也。”玄应音义三曰:“誓多,此译云胜氏,即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之子也。槃那此云林,正言饭那,以树代之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那邠邸】:(人名)又作阿那邠坻。舍卫国给孤独长者名。长者有七子,不信佛法,阿那邠邸悲之,各与金千两,使诣佛处,蒙佛之教而归于正法。见阿那邠邸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精舍】:又做精庐。意为智德精练者之舍宅。即寺院之别称。经典中虽屡见精舍一词,然其原语不一,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一之鸡林精舍(梵 Kukkut!a^ra^ma)、法句譬喻经卷一之美园精舍(梵 Ghos!ita^ra^ma)、别译杂阿含经卷二之耆陀精舍(梵 Jetavana^na^thapiN!d!adasya^ra^ma)、大唐西域记卷七之不穿耳精舍(梵 AviddhakarN!a-sam!gha^ra^ma)等,此或以阿蓝摩(梵 a^ra^ma,巴同),或以僧伽蓝(梵 sam!gha^ra^ma,巴同)译为精舍;而中阿含卷四十九大空经之加罗释精舍(梵 Ghat!a^ya-sakkassa-viha^ra)、迦罗差摩释精舍(梵 Ka^laks!emakasya-sakyasya-viha^ra)、摩诃僧祇律卷八之仙人聚落精舍(梵 R!s!igra^ma-viha^ra)、丛林精舍(梵 PiN!d!avana-viha^ra)等,则是以毗诃罗(梵 viha^ra,巴同)译为精舍;此外,亦有以阿练若(梵 a^raN!ya,巴 aran~n~a)、求呵(梵 guha^,巴同),及梵语 niva^sana(巴同)、aga^ra-s/a^la(巴 aga^rasa^la)、a^vasatha(巴同)等,译为精舍者。(出曜经卷二、法显传、摩诃僧祇律卷一、释氏要览卷上)((参见:寺院)2414)p5882FROM:【佛光大辞典】

【大比丘】:(术语)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又对于沙弥而总称比丘为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婆塞】:华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外道六师】:释迦牟尼在世时,印度的六派哲学创始人。即:富兰那迦叶、末迦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佛学词典》

【外道六师】:(名数)一富兰那迦叶Pu%ran!a Ka%s/yap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赊梨子Maska%ri^ Gos/aliputra,末伽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众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为自然者。三删阇夜毗罗胝子San^jaya Vairat!i^putra,删阇夜其字,毗罗胝其母名。计不求道,但经生死劫数间,自尽苦际,如缕丸转于高山,缕尽自止者。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kes/akambala,阿耆多翅舍其字,钦婆罗者粗衣也。身著弊衣,五热灸身,以苦行为道者。五迦罗鸠驮迦旃延Kakuda Ka%tya%yand,迦罗鸠驮其字,迦旃延其姓。计诸法亦有相亦无相。应物而起见者。若人问为有耶,则答为无。为无耶,则答为有。六尼犍陀若提子Nirgranta Jn^a%tiputra,尼健陀为出家总名,若提为母名。计苦乐罪福,尽由前世,必当偿之,非今行道所能断者。已上六师与佛同世,自称为一切智者。见维摩经弟子品,涅槃经十九,止观十上。有部毗奈耶杂事三十八曰:“乔答摩!我曾遍观诸外道类,各别立宗。所谓晡刺拏迦摄波子,末塞羯利瞿黎子,珊逝移毗刺知子,阿市多鸡舍甘跋罗子,脚俱陀迦多演那子,昵揭烂陀慎若底子。此等诸师各述异宗,未知谁是。”【又】立三种之六师外道:一、一切智六师外道,见邪真理,发邪智而辩才无碍者。二、神通六师外道,得世间之禅定而发五神通者。三、韦陀六师外道,又曰文字外道。博学多闻,通四韦陀十八大经,世间之吉凶天文地理医方卜相等无所不知者。见四教仪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帝释】:忉利天的天主,俗称为玉皇大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释提桓因】:忉利天之主,简称释帝,或帝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阎罗】:(天名)俗传地管狱之神曰阎罗。其说有二。或以为十王之一。群书拾唾曰:“释氏所谓十王者,五曰阎罗。”或以为位在十八王上。戒庵漫笔曰:“佛言琰魔罗,盖主捺落迦者。阎罗即琰魔罗之异译。余十八王,见于阿含等经。名皆梵语,王主一狱,乃阎罗僚属。”按梵语阎罗,其义为双王。佛经云:昔有兄及妹,皆作地狱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双王。(参见:琰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婆楼那】:(异类)Varun!a,龙王名。译曰水。探玄记二曰:“婆搂那龙王,此云水。为一切鱼形龙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俱毗罗】:<一>梵名 Kumbi^ra。又作鸠鞭罗、金毗罗、宫毗罗。意译作蛟。即蛟龙,指有鳞之龙。(玄应音义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七)
 <二>梵名 Kubera。意译作不好身。乃毗沙门天王之别名。原为印度教之财神。系世上一切财富之守护者,北方之保护神,又为夜叉与紧那罗之王。住于吉罗娑山(梵 Kaila^sa),形貌丑陋,具有三腿一眼,另有一眼仅为一黄色痕记。佛教以之为护法四天王之一。(阿育王经卷六、毗沙门天王经)((参见:多闻天)2331)
 <三>梵名Kumbhi^ra。又作金毗罗。药师如来十二神将之一,般若守护十六善神之一。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的夜叉神王之上首。十二神将与十二地支相配,日夜十二时守护佛法。依阿娑缚抄药师卷中所述,其色黄标,驾虎,执兽荼剑,左手握拳,屈押于腰间,呈暴恶状。或谓虎头人身,右手持棒。(大宝积经卷三十六、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九、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下)((参见:金毗罗)3530)p4033 FROM:【佛光大辞典】

【火天】:梵名 Agni,巴利名 Aggi。音译阿耆尼、阿哦那、恶祁尼。又作火仙、火神、火光尊。为密教十二天之一,八方天之一。为东南方之守护神。于密教为重要护法神之一。密号护法金刚。有各种形像,在胎藏现图曼荼罗中,火天位于外院东南隅,为仙人形,具有四臂,右二手分别持三角印、念珠,左二手分别执澡瓶、仙杖,住于火焰中。在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中,火天位于西方,身呈肉色,右手持三角印,左手执仙杖。又据十二天供仪轨所载,火天乘青羊,遍身火焰,具四臂,右二手分别持青竹、军持,左二手分别为扬掌、持念珠,有二天女手持天花,左右并置苦行仙。此外,密教修护摩法时,先设火天坛供养火天,而后供养诸尊。(大日经卷一具缘品、略本瑜伽护摩轨、药师七佛供养仪轨如意王经、陀罗尼集经卷十一、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七护摩增益品、大日经疏卷五、卷二十)((参见:八方天)278)、“十二天”331)p1493   FROM:【佛光大辞典】

【风天】:梵名 Va^yu,巴利名同。音译作缚庾、缚臾、婆庾、婆牖、伐由。又作风神、风大神。为密教十二天之一,护世八方天之一。本为印度之风神,与日天、火天并称吠陀三神。即给予名誉、福德、子孙、长生之神。在佛教中,为守护西北方之神。于新华严经卷一,举出无碍光明主风神、普现勇业主风神、飘击云幢主风神、净光庄严主风神、力能竭水主风神、大声遍吼主风神、树杪垂髻主风神、所行无碍主风神、种种宫殿主风神、大光普照主风神等十种风神之名,此十种风神各具解脱门,出现世间,可令重盖迷障之众生皆得解脱。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列位外金刚院之西北隅。该神皆以老人姿态出现,即白须,身呈赤黑色,戴冠,著甲胄,右手持幢幡,左手按腰,有时则乘鵇。(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二、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大日经义释卷七、翻译名义集卷二)p3992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我佛法中亦有六方,所谓六波罗蜜。

东方则是檀波罗蜜。何以故?始初出者,为出智慧光因缘故,彼东方者属众生心。若有众生能供养彼檀波罗蜜,则为增长寿命与财。

南方即是尸波罗蜜。何以故?尸波罗蜜名之为右。若人供养,亦得增长寿命与财。

西方即是羼提波罗蜜。何以故?彼西方者名之为后,一切恶法弃于后故。若有供养,则得增长寿命与财。

北方即是毗离耶波罗蜜。何以故?北方名号胜诸恶法。若人供养,则得增长寿命与财。

下方则是禅波罗蜜。何以故?能正观察三恶道故。若人供养,亦得增长命之与财。

上方即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上方者即是无上无上故。若有供养,则得增长命之与财。

善男子!是六方者,属众生心,非如外道六师所说。

[末学解说]

善男子!我佛法中也有六方,即是六波罗蜜(译作六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这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

东方则是檀波罗蜜(译为绝对完全的布施,或布施的完成。有财施、无畏施、法施三种。其原则,凡能牺牲自己利益人群的,都是布施)。为什么呢?始初出者,因为能出智慧光因缘的缘故,彼东方者属众生心(即众生所有之心)。如果有众生能供养彼檀波罗蜜,则会增长寿命与财富。

南方即是尸波罗蜜(指持守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能对治恶业令身心清净。菩萨戒之原则在戒除恶行保持善行,以一颗向上的精神力,使群众亦趋净化,增长不退)。为什么呢?因为尸波罗蜜名之为右。如果有人供养,也可得增长寿命与财富。

西方即是羼提波罗蜜(指修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忍辱决非是卑怯无力的含垢忍怨,而是以一种极大的力量来忍受一切。真能行忍,是出于智力的行为,大度的容忍,是根据缘生性空的智力,等运同体的悲)。为什么呢?因为彼西方者名之为后,一切恶法弃于后的缘故。如果有供养,则可得增长寿命与财富。

北方即是毗离耶波罗蜜(有身精进、心精进二种。前者指于身勤修善法、行道、礼诵、讲说、劝助、开化,或指勤修布施、持戒的善法;后者指于心勤行善道,心心相续,或指勤修忍辱、禅定、智慧。精进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故精进度,统指于其他五度行门上的不休息的精神。倘于一度松懈,即是荒废了菩萨所应行之行。菩萨行之难行,能克服许多难关的,便是这个精进。没有这种精进精神的人,纵使一时发心修大乘行,稍遇逆境的打击便灰心下来)。为什么呢?因为北方名号胜诸恶法。如果有人供养,则可得增长寿命与财富。

下方则是禅波罗蜜(指修现法乐住静虑、引发神通静虑、饶益有情静虑,能对治乱意,摄持内意。制心一处,是将心力统一集中,不被私欲的境风所动摇,久久纯熟,便能蒸发精神上一种潜蓄的光明力量,好像烈火触物莫不焦烂,这便是最理智的智慧。故智慧是禅定的后果,有禅定工夫的人,他的注意力永远是保持集中的力量,随遇一境即凝集于一境,而得解脱。如火之不动摇,永远能保持其焦物的实力)。为什么呢?因为能正确观察三恶道的缘故。如果有人供养,也可得增长命之与财富。

上方即是般若波罗蜜(谓得世俗慧、缘胜义慧、缘有情慧。能对治愚痴,了知诸法实相。佛所说的智慧,是指认识真理,且指能把握住这认识真理之中贯通万法,应用在万法上所施设的事业行为没有丝毫错谬的,曰智慧。发生智慧的方法,是在求知闻法,闻而后能明辨慎思,思而后能笃行修持。通称为闻、思、修三慧。此中思慧,即上面说过禅定致力的唯一工夫。故禅定不是求其无所思,是在制思契合于真理的境界。这在智慧方面曰根本智;到了笃行修持应物施设时,曰差别智。根本智慧,是认识众生与万法缘起性空的真理;换言之,即是明了宇宙万有普遍共同不变的原则的事实真相。后得智慧,是从认识真理后发生的智慧,如于众生知其有种种根性种种病根,应用如何的法药适合他们的宿好,使其接受拔其病根;于宇宙人生事物界中的一切境缘现前,如何恰能给与适当的安排,于法法中都能发挥其差别的作用而不违反其共通的原理)。为什么呢?因为上方者即是无上无上的缘故。如果有人供养,则可得增长命之与财富。

善男子!此六方者,属于众生心(即众生所有之心),不同于外道六师(一富兰那迦叶Pu%ran!a Ka%s/yap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赊梨子Maska%ri^ Gos/aliputra,末伽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众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为自然者。三删阇夜毗罗胝子San^jaya Vairat!i^putra,删阇夜其字,毗罗胝其母名。计不求道,但经生死劫数间,自尽苦际,如缕丸转于高山,缕尽自止者。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kes/akambala,阿耆多翅舍其字,钦婆罗者粗衣也。身著弊衣,五热灸身,以苦行为道者。五迦罗鸠驮迦旃延Kakuda Ka%tya%yand,迦罗鸠驮其字,迦旃延其姓。计诸法亦有相亦无相。应物而起见者。若人问为有耶,则答为无。为无耶,则答为有。六尼犍陀若提子Nirgranta Jn^a%tiputra,尼健陀为出家总名,若提为母名。计苦乐罪福,尽由前世,必当偿之,非今行道所能断者。已上六师与佛同世,自称为一切智者)所说。

注解:
【六波罗蜜】:译作六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这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大乘菩萨道的核心实践法门。‘波罗蜜’具称‘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或‘度’。此外,在语意上,又有‘绝对的’、‘完全的’、‘完成的’诸义。修此六种法门,则可度生死海,到达涅槃常乐的彼岸,故云六度。《六度集经》卷一(大正3·1a)︰‘众祐知之,为说菩萨六度无极难逮高行,疾得为佛。何谓为六?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进,五曰禅定,六曰明度无极高行。’
六波罗蜜之说散见于诸经论之中。其中《六度集经》、《六波罗蜜经》等经,全经皆在广演六度行;其他如《大般若经》卷五七九以下、《大智度论》卷十一以下,也都有详细铺述。是大乘佛教极其重要的法门。此六度之意义,略如下述︰

(1)布施波罗蜜(da^na-pa^ramita^)︰又称檀那波罗蜜、陀那波罗蜜,或布施到彼岸、施波罗蜜、布施度无极。亦可译为绝对完全的布施,或布施的完成。有财施、无畏施、法施三种。

(2)持戒波罗蜜(s/i^la-pa^ramita^)︰又称尸罗波罗蜜或戒波罗蜜、戒度无极。亦可译为绝对的、完全的持戒,或持戒的完成。指持守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能对治恶业令身心清净。

(3)忍(辱)波罗蜜(ksa^nti-pa^ramita^)︰又称羼提波罗蜜或安忍波罗蜜、忍辱度无极。亦可译为绝对的、完全的安忍,或忍的完成。指修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

(4)精进波罗蜜(vi^ra^ya-pa^ramita^)︰又称惟逮波罗蜜或精进度无极。亦可译为绝对的、完全的精进,或精进的完成。有身精进、心精进二种。前者指于身勤修善法、行道、礼诵、讲说、劝助、开化,或指勤修布施、持戒的善法;后者指于心勤行善道,心心相续,或指勤修忍辱、禅定、智慧。精进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

(5)禅定波罗蜜(dhya^na-pa^ramita^)︰又称禅那波罗蜜或静虑波罗蜜、禅度无极。可译为绝对的、完全的禅定,或禅定的完成。指修现法乐住静虑、引发神通静虑、饶益有情静虑,能对治乱意,摄持内意。

(6)智慧波罗蜜(prajn~a^-pa^ramita^)︰又称般若波罗蜜或明度无极。又可译为绝对的、完全的智慧,或智慧的完成。谓得世俗慧、缘胜义慧、缘有情慧。能对治愚痴,了知诸法实相。


关于六波罗蜜较详细的内容及其意义,请参阅附录二文。◎附一︰《太虚大师选集》下〈菩萨学处讲要〉(摘录)

在《瑜伽师地论》中,论及观察菩萨种性时,即观察其人能否实践菩萨道以断定其菩萨善根之有无。菩萨道,即实践六度行是。如有类人生来赋有悲心,今闻大乘佛法扩充之引发之以行六度,即成菩萨。亦有悲心薄弱,今闻大乘佛法,学习菩萨道修六度行,亦成菩萨。更有类人悲心本无,今闻大乘佛法,慕菩萨行愿,开始虽觉勉强,但久久亦能安其所行,也成菩萨。生有悲心者为上根,以宿己习学,今更加功用行;悲心薄弱者为中根,以奋志坚毅,勤策自励以赴;无有悲心者为下根,以胜缘现前起惭愧心,强以成之;其为菩萨行则一。故弘愿如海,须有实行大山以填之,六度行山,填实愿海,佛果菩提方能圆满。否则,愿便成虚,是假的菩萨,非真菩萨。菩萨之道,是在实行六度。

一曰布施度︰布施是有多方面的。有高度的布施,如施头目脑髓身命的,曰内施;施田园家国财产的,曰外施;内外兼施的,曰一切施。更有说︰惠舍生活资财不使人缺乏的,曰财施;以世间学问乐育人群,乃至以佛教善法化导大众的,曰法施;世上发生一种威胁人的生命或自由时,以种种方法使其消灭,保障一切令离怖畏的,曰无畏施。故布施方面极为广泛,且有常人能力所不及所不易行的。要在已发菩提心的菩萨实践行布施时,随己力能行到如何为如何,初毌须期心高远。磨练久久,自然即难成易。古今来多少贤哲舍身成仁,立法保民,亦经由长时煆炼中得来,非一朝一夕所能致。故布施不是仅指拿点金钱救济人的,叫布施。其原则,凡能牺牲自己利益人群的,都是布施。

二曰持戒度︰大乘菩萨戒,不专是消极的禁止行恶,而是积极的努力行善。故‘尸罗’的意义,是含有止息恶法实行善法的。举例如说三聚净戒︰曰摄律仪戒,偏说禁制恶行,是严制消极方面的行为;曰摄善法戒,广说励修善行,是扩充积极方面的行为;曰饶益有情戒,凡有利益人群无不兴崇,更展开从事实际的工作,非口惠而重在实践。总之,菩萨戒之原则在戒除恶行保持善行,以一颗向上的精神力,使群众亦趋净化,增长不退。其策励恶止善行的精神,可见之于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行。(中略)

三曰忍辱度︰菩萨修行,其于四弘誓愿之基点,故抱定宗旨实行善事。但在这众生界中,尤其是像我们这个五浊恶世的时期中,你要做一个善人行一种善事,便有许多违逆的环境来阻碍来破坏;唯菩萨以尽其在我之精神,以忍辱心修忍辱行以赴之。如菩萨于人中立志高洁实修净化人间的德行,照理应受人赞誉,但邪见之徒必力加歪曲事实,毁谤侮辱。正见菩萨,碰到这种境缘时,悲悯其无知以容忍态度出之,决不于小事小行上计较,以牙还牙。真佛法中人,是以负担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誓愿,不唯容忍侮辱,且以德报怨不舍离彼等而使受化。故忍辱决非是卑怯无力的含垢忍怨,而是以一种极大的力量来忍受一切。真能行忍,是出于智力的行为,大度的容忍,是根据缘生性空的智力,等运同体的悲力。

四曰精进度︰精进向被人视为勤劳的意思。但勤劳固是美德,倘用之不当,适成济恶的饰词。如勤劳专为自我打算或甚至专务害人,则勤劳变成恶行。菩萨的勤劳是在一个精字。精即精纯无杂,轻之于举手投足之劳,重之于负担天下国家重任,不容许有个私心打算,都在精纯无杂中排除懒惰放逸的恶法,勤劳实践其五波罗蜜之行。故精进度,统指于其他五度行门上的不休息的精神。倘于一度松懈,即是荒废了菩萨所应行之行。菩萨行之难行,能克服许多难关的,便是这个精进。没有这种精进精神的人,纵使一时发心修大乘行,稍遇逆境的打击便灰心下来。我们平常说一个人对于他的事业成功,是经过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精神的成果,这可宝贵的精神,扩大开来,即精进度。

五曰禅定度︰禅是印度语‘禅那’的简呼,义为‘静虑’,与‘三摩地’的‘定’义相通,故合称‘禅定’,在佛学的术语上叫做‘梵华兼称’。静定的工夫,是健康精神的大补品。平常人精神不健全,处置事情容易颠倒,这是没有静定工夫之故。禅定的原义,是在学习菩萨道的人,应须将自己散漫纷乱被环境所扰乱所摇动,不能控制的心境,用禅定的方法使其专注一境;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者即是。故禅定用简明的语义来表现,曰‘心一境性’。制心一处,是将心力统一集中,不被私欲的境风所动摇,久久纯熟,便能蒸发精神上一种潜蓄的光明力量,好像烈火触物莫不焦烂,这便是最理智的智慧。故智慧是禅定的后果,有禅定工夫的人,他的注意力永远是保持集中的力量,随遇一境即凝集于一境,而得解脱。如火之不动摇,永远能保持其焦物的实力。世人对于禅定的误解,是枯其形灰其心如木石似的境涯,这只是禅定的消极制止散漫乱心的一面,不是禅定的全面。禅定的全面,是于一切境界中保持其活力而能成办一切事业。故禅定决不是仅指消极方面,且正是指能承办一切事业活力之渊源。中国禅宗指那止于消极方面的禅,是‘死水不藏龙’,也正这个意思。佛是力扬那种‘繁兴永处那伽定’的禅定,即是于定繁兴大用,故禅定有办事禅。

六曰智慧度︰浅言之,世间一切学问知识也是智慧。佛法中的智慧,虽似觉说得过于高深,但是基于能明真理认识事实,则与世间学问知识是一样的。佛所说的智慧,是指认识真理,且指能把握住这认识真理之中贯通万法,应用在万法上所施设的事业行为没有丝毫错谬的,曰智慧。发生智慧的方法,是在求知闻法,闻而后能明辨慎思,思而后能笃行修持。通称为闻、思、修三慧。此中思慧,即上面说过禅定致力的唯一工夫。故禅定不是求其无所思,是在制思契合于真理的境界。这在智慧方面曰根本智;到了笃行修持应物施设时,曰差别智。根本智慧,是认识众生与万法缘起性空的真理;换言之,即是明了宇宙万有普遍共同不变的原则的事实真相。后得智慧,是从认识真理后发生的智慧,如于众生知其有种种根性种种病根,应用如何的法药适合他们的宿好,使其接受拔其病根;于宇宙人生事物界中的一切境缘现前,如何恰能给与适当的安排,于法法中都能发挥其差别的作用而不违反其共通的原理。故前者亦名如理智,而后者亦名如量智。

菩萨修六度行,初则勉求其契理之行,后则渐达其无行不适乎真理之境。适乎真理之行,是为智慧行;换言之,行菩萨之道在求真理,真理之能否现前,是在乎智慧是否获得。故六度的重心在于智慧,智慧之道即菩提道。度是渡义。修六度行,便可渡过凡夫生死的烦恼大海,到达真理圣人的彼岸。菩萨除根本戒外,以习行六度为渡海浮囊之大戒,否则即犯戒,如破浮囊永沈于凡夫生死海中。

◎附二︰T. R. V. Murti着·郭忠生译《中观哲学》第十章(摘录)
六波罗蜜是中观所采行的修行法门。般若经系的经典花了极大的篇幅来阐述六波罗蜜的精义,特别是六波罗蜜中的般若波罗蜜,《般若经》誉之为菁华中的菁华,为‘诸佛之母’。波罗蜜法门与旧有小乘佛教的修行法门有三个重大的不同点︰以菩萨为理想以代替旧有的阿罗汉;将旧有的戒定慧之学扩充增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波罗蜜法门更详细的分析我们心灵生活的层次为不同的‘地’(bhu^mis),而以佛地为最高。中观所采行的这种革命性的修行法门与旧有的理想、方法及结果均不相同,这是佛教修行法常所未有的大结合,兹分述如下︰

(1)小乘佛教的最高理想是证得阿罗汉果(arhat),到了中观大乘则以菩萨代之。阿罗汉果是层次较低的理想,因为它完全是否定的、消极的,那是一种烦恼障之止息(kles/a^var-an!a-nivr!ttih!)。小乘行者眼中的涅槃可说几乎是一种疏离的空虚状态。菩萨则是在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以最究竟的完美──佛果为目标,戮力以赴,并以其不忍人之大悲心,救济群迷、拔苦与乐。一切众生与佛陀本来是不异的,一切众生均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是开始修行之前必须了解的。复次,阿罗汉自满于自己的解脱,他并不一定也不积极的去关心他人的福祉,阿罗汉的理想多少有自私自利的意味。他们甚至于强调‘三界如火宅、众生是冤家’,深恐停留于世间太久对他们是一种障碍,所以最好是一刻不要停留,这是一种厌离的解脱观。菩萨则是尽一切之力以救济众生。菩萨虽然已有能力、已有资格证得涅槃,但他却愿意长久的为苦难的众生流血流汗,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断烦恼、不修禅定’,一种民胞物与、同其情感的利他主义。但这绝不是说菩萨如不能让所有的众生都解脱,他本身即无法得到解脱,因为这样落入循环论证(vicious circle)︰菩萨如不先解脱他人,他自己即无法解脱;菩萨自己尚未解脱,他又如何能解脱他人。依笔者之见,菩萨的解脱本身即是圆满完整的,但是菩萨不因此而自矜自傲,志得意满,他没有忘记尚在烦恼圈里打转、沉沦生死轮回的众生,所以菩萨以大悲心、誓愿让众生都能提升到与他相同的水平上,这是菩萨大悲心的自由化现。如果不是此一非常宗教化的因素被介绍到佛教,则佛教仍然只是一个志行高洁的‘道德自然主义’(moralnaturalism)。菩萨能捐弃一切,毫不保留的奉献他所有的一切,包括他的生命,以利益他人。(中略)

(2)佛教修行法一直不离乎固有的三学──戒、定、慧,波罗蜜法门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取代了它的地位,而仅能说是一种修正、增润、扩充而成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佛教修行法门经过此一转变之后,很明显的特别注重于准备阶段的基础工程、如强调慈善布施、安忍和稳等等道德,永不退转的信心,以及念兹在兹、朝斯夕斯、努力不懈的心理。但是般若经系的经典都共认般若是六度中的主导因素、扮演着指挥者的角色。在此以前的诸种修行法门,虽然也承认般若是诸法门中的最高者,但总认为菩萨的修行历程,几乎都是以修定、修福功德为主。而在此处,则高推般若,以之为菩萨心路历程的催生者;各种功德、福德以及修定的功夫无不必须回向于直悟洞见‘真实’,很明显的,佛教修行观的重点已从道德转而以形上学为主干。

波罗蜜法门改变了佛教对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等修行德目的看法,它们不算是各自分离,而是有其连贯性、一致性、整体性;它们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盲修瞎炼,亦不是因囿于传统或社会压力而修行。它们有一共同的目的──让人类能沐浴于最高智慧之中。烦恼心(sakles/a citta)充满者执着、激情,它绝无法认识真理;‘不定心’(asama^hita citta)无法感受到真理,因为它缺乏稳定性、注意力不够集中。除般若之外,其余诸波罗蜜无非是在净化吾人的心灵,使之能接纳‘绝对’之直观,而以般若波罗蜜来完成此一伟大的工程,使其余诸波罗蜜能成其为波罗蜜──完美。任何人想要舍弃一切,连一点眷恋顾自的意思都没有,那他即必须先从心理放下一切;当我们受到重大的伤害之后,除非我们已在心灵中确信于‘实在’中得失无常、仇敌冤家了不可得,要不然必处心积虑的思有所以报复。如果无法体悟真理,则任何道德的实践都不能算是圆满的,所以才说般若为主导。

心灵的文化就是自我的文化(self-culture)。菩萨的修行是一种内心自我的提升,并没有外在的压力来压迫菩萨,事实上,任何外在的权威在塑造一个人时,其影响力绝无法与菩萨法门相比拟。‘自我文化’的要素即是在于我们自身生起一种变化,而不是在求取环境的改变。改变外在的世界以符合、满足我们的欲望,那是世俗的方法。

[参考资料]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卷十;《优婆塞戒经》卷一、卷四~卷七;旧译《华严经》卷五;《大法炬陀罗尼经》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卷四十三;《大乘庄严经论》卷八;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山雄一着,吴汝钧译《空之哲学》;《平川彰著作集》第六册。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众生心】:即众生所有之心,亦指众生所具之如来藏心。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五下):“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即谓众生心含摄一切世间及出世间之法,此众生心即如来藏心。此心之体即真如之相,其自体之相用即生灭因缘之相。大乘以此一心为诸法之自体,即说明以此心为“摩诃衍”之意;小乘则以为诸法各有自体,此乃别于大乘一心之说。(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起信论疏卷一(元晓)、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上(慧远)、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一)p4748 FROM:【佛光大辞典】

【外道六师】:(名数)一富兰那迦叶Pu%ran!a Ka%s/yap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赊梨子Maska%ri^ Gos/aliputra,末伽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众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为自然者。三删阇夜毗罗胝子San^jaya Vairat!i^putra,删阇夜其字,毗罗胝其母名。计不求道,但经生死劫数间,自尽苦际,如缕丸转于高山,缕尽自止者。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kes/akambala,阿耆多翅舍其字,钦婆罗者粗衣也。身著弊衣,五热灸身,以苦行为道者。五迦罗鸠驮迦旃延Kakuda Ka%tya%yand,迦罗鸠驮其字,迦旃延其姓。计诸法亦有相亦无相。应物而起见者。若人问为有耶,则答为无。为无耶,则答为有。六尼犍陀若提子Nirgranta Jn^a%tiputra,尼健陀为出家总名,若提为母名。计苦乐罪福,尽由前世,必当偿之,非今行道所能断者。已上六师与佛同世,自称为一切智者。见维摩经弟子品,涅槃经十九,止观十上。有部毗奈耶杂事三十八曰:“乔答摩!我曾遍观诸外道类,各别立宗。所谓晡刺拏迦摄波子,末塞羯利瞿黎子,珊逝移毗刺知子,阿市多鸡舍甘跋罗子,脚俱陀迦多演那子,昵揭烂陀慎若底子。此等诸师各述异宗,未知谁是。”【又】立三种之六师外道:一、一切智六师外道,见邪真理,发邪智而辩才无碍者。二、神通六师外道,得世间之禅定而发五神通者。三、韦陀六师外道,又曰文字外道。博学多闻,通四韦陀十八大经,世间之吉凶天文地理医方卜相等无所不知者。见四教仪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如是六方,谁能供养?

善男子!唯有菩萨乃能供养。

世尊!以何义故名为菩萨?

佛言:得菩提故名为菩萨;菩提性故名为菩萨。

[末学解说]

像这样的六方,谁能够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呢?

善男子!唯有菩萨才能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

世尊!怎样能够称为菩萨呢?

佛陀回答: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者名为菩萨;因菩提性所以名为菩萨。

注解:
【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世尊!若言得菩提已名为菩萨者,若未供养彼六方时,云何得名为菩萨耶?

若以性故名菩萨者,谁有此性?

有此性者则能供养,若无性者,则不能供养!

是故如来不应说言:彼六方者,属众生心。

[末学解说]

世尊!如果说证得菩提后名为菩萨,那么,若还未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彼六方时,如何能得名为菩萨呢?

如果以菩提性,所以名为菩萨者,那么,谁有此性呢?

有此性者,则能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如果无此性者,则不能供养!

所以,如来不应说:彼六方者,属于众生心(即众生所有之心)。

注解:
【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众生心】:即众生所有之心,亦指众生所具之如来藏心。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五下):“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即谓众生心含摄一切世间及出世间之法,此众生心即如来藏心。此心之体即真如之相,其自体之相用即生灭因缘之相。大乘以此一心为诸法之自体,即说明以此心为“摩诃衍”之意;小乘则以为诸法各有自体,此乃别于大乘一心之说。(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起信论疏卷一(元晓)、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上(慧远)、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一)p4748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非得菩提故名菩萨。

何以故?得菩提者,名之为佛,未得菩提乃名菩萨;亦非性故名菩萨也。

善男子!一切众生无菩提性,如诸众生无人、天性,师子、虎、狼、狗犬等性;

现在世中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得人、天身,和合不善业因缘故,得师子等畜生之身。

菩萨亦尔,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故名菩萨。

若有说言一切众生有菩萨性者,是义不然。

何以故?若有性者,则不应修善业因缘供养六方。

善男子!若有性者,则无初心及退转心;

以无量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名菩萨性。

[末学解说]

善男子!并不是因为证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所以名为菩萨。

为什么呢?因为证得菩提者,名之为佛,尚未证得菩提才名为菩萨;也并非以菩提性,所以名为菩萨。

善男子!因为一切众生无菩提性,如诸众生没有人、天性,师子、虎、狼、狗犬等性;

现在世中,因和合(和合亦名相杂)众善业因缘之故,而得人身、天身,因和合不善业因缘之故,而得师子等畜生之身。

菩萨也是如此,因和合众善业因缘之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所以称为菩萨。

如果有人说,一切众生有菩萨性(谓菩萨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利众生,证菩提果,是名菩萨性也),这是不对的。

为什么呢?因为有菩萨性者,则不应修善业因缘供养六方。

善男子!如果有性者,则没有初心及退转心;

因无量善业因缘之故,而发起菩提心,这名为菩萨性。

注解: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利众生,证菩提果,是名菩萨性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6:51:4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以上


--
[经文]
--

善男子!有诸众生受行外道,不乐外典颠倒说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住寂静处,内善因缘,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观生死过,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恶、闻恶,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深知自身贪欲、瞋恚、愚痴、悭嫉,为呵责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诸外道五通神仙,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欲知世间有边无边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闻如来不思议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生怜愍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爱众生故,发菩提心。

[末学解说]

善男子!有种种众生受行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因不乐于外典(佛教外之典籍。外道之典籍)颠倒之说,而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或有众生安住于寂静处(幽静的地方),因内善(内善是自善,是自我的善行,是自觉的约束自已做出益于人(物)的行为)因缘,而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或有众生因观生死(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过,而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或有众生,因见恶、闻恶,而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或有众生深知自身贪欲、瞋恚、愚痴、悭嫉,因呵责(是指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过分地呵斥、责备)之故,而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或有众生因见到诸外道五通(一、天眼通,谓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眼根,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诸物,或近,或远,或粗,或细,无一不照者。二、天耳通,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耳根,能闻一切之声者。三、他心通,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四、宿命通,得知自心之宿世事者。五、如意通,又曰神境通,神足通。飞行自在,石壁无碍,又得行化石为金,变火为水等之奇变者)神仙,而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或有众生因想要了知世间有边(指有之边际。边,指偏于一方之极端。计执世间一切诸法,系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此和合之力能呈现诸法之作用,故称为有边)、无边(计执诸法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故无自性,以其无自性,则诸法之体非为实有,称为无边)之故,而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或有众生因见闻如来不可思议之故,而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或有众生因生怜愍之故,而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或有众生因爱众生之故,而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注解: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外典】:(术语)佛教外之典籍。外道之典籍。世间之典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止观辅行四之三曰:“大论云:习外典者,如以刀割泥,泥无所成,而刀日损。又云:读外典者,如视日光,令人眼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静处】:幽静的地方。 《佛学词典》

【内善】:内善是自善,是自我的善行,是自觉的约束自已做出益于人(物)的行为。(摘自—百度)

【生死】: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有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呵责】:(术语)治罚比丘七种法之一,于僧众面前宣告呵责夺三十五事之权利也。见行事钞僧纲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呵责】:是指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过分地呵斥、责备。(摘自—百度)

【五通】:(名数)一神境智证通,又云身如意通R!ddhividhi-jn^a%na,又云身通,又云神足通。即变现不思议境界之通力,谓之神境通。游涉往来自在之通力,故云神足通,自身得变现自在之通力,故云身如意通,各就一边而与以名也,其中神境通名,最为通称。二天眼智证通Divya-caks!us,得色界天眼根,照久无碍,谓之天眼智证通。三天耳智证通Divya-s/rotra,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者。四他心智证通Paracitta-jn^a%na,知他人之心念而无碍者。五宿命智证通Pu%rvaniva%sa%nusmr!ti-jn^a%na,知自己及六道众生宿世生涯而无碍者。此五通为有漏之禅定或依药力咒力而得,故外道之仙人亦能成就之。此五者皆名智证通者,以其为各依智而证得之通力故也。见俱舍论十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神通】:(名数)又曰五通,五神变。不思议为神。自在为通。不思议自在之用有五种:一、天眼通,谓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眼根,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诸物,或近,或远,或粗,或细,无一不照者。二、天耳通,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耳根,能闻一切之声者。三、他心通,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四、宿命通,得知自心之宿世事者。五、如意通,又曰神境通,神足通。飞行自在,石壁无碍,又得行化石为金,变火为水等之奇变者。见智度论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边】:指有之边际。边,指偏于一方之极端。计执世间一切诸法,系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此和合之力能呈现诸法之作用,故称为有边。对此而言,计执诸法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故无自性,以其无自性,则诸法之体非为实有,称为无边。盖有边、无边乃论议有无之理时所用之语汇,散见于诸经论中。例如箭喻经所举(大一·九一七中):“世间有边,世间无边。”若执著有边、无边之人,极易落于偏狭不正之见解中,唯有舍弃有无二边之见解,才能了知中道实相之理。(杂阿含经卷十、入楞伽经卷五、中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大明三藏法数卷八)p246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菩提之心,凡有三种:谓下、中、上。

若言众生定有性者,云何说言有三种耶?

众生下心能作中心,中心作上,上心作中,中心作下。

众生勤修无量善法,故能增上;不勤修故,便退为下。

若善修进则名不退,若不修进名之为退。

一切时中常为一切无边众生修集善故,名不退转;

若不如是,是名退转,如是菩萨则有退心及怖畏心。

若一切时中为一切众生修集善法,得不退转,

是故我记是大喜地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之心,一般有三种:即是下、中、上。

如果说众生一定有性,为何要说有三种呢?

众生下心能成为中心,中心能成为上心,而上心也能成为中心,中心能成为下心。

众生勤修无量善法,所以能够增上;也会因不勤修之故,退转为下。

如果善修进,则名为不退,如果不修进,则名之为退。

因在一切时中能常为一切无边众生修集善法之故,名为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

如果不是这样,则名为退转(修持不坚,功夫退步),像这样的菩萨,则会有退转之心以及怖畏(恐惧害怕之意)之心。

如果在一切时中能为一切众生修集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能够得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

所以,我授记这样的菩萨是大喜地,不久当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注解: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退转】:修持不坚,功夫退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怖畏】;梵语 vibhi^s!aN!a。恐惧害怕之意。依六十华严经卷三十四,未悟真理之众生有五种怖畏(恐怖):(一)不活畏,生活不安,常积资财。(二)恶名畏,恐他人讥谤而名誉受损。(三)死畏,畏惧命之将终。(四)恶道畏,又作恶趣畏。恐惧堕入地狱、饿鬼等恶趣。(五)大众威德畏,又作怯众畏。无自信而怯于出现大众之前等。若远离此五怖畏,称为五离怖畏。
 有学、无学之圣者,有小怖畏,而无大怖畏;佛则完全离怖畏。此外,虽有布施钱财之心,然担心布施后财物即将减少者,称为怖畏施,乃八施之一。((参见:五怖畏)1110)p3224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三种菩提无有定性;

若有定性,已发声闻、缘觉心者,则不能发菩提之心。

善男子!譬如众僧无有定性,是三种性亦复如是。

若有说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

何以故?诸外道等无因果故,如自在天非因非果。

[末学解说]

善男子!三种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没有定性;

如果有定性,那么已发起声闻、缘觉之心者,则不能再发起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之心。

善男子!譬如众僧没有定性,此三种性也是如此。

如果有说一定有性者,这是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为什么呢?因为诸外道等认为没有因果,比如自在天非因非果(主张诸法皆为自在天所生、所灭)。

注解: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定性】:有情之种性共有五种分别,即声闻乘定性、缘觉乘定性、菩萨乘定性、不定种性、无种性。凡于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中,各具有唯一种子之众生,即称定性。又具有二种或三种种子之众生,称为不定种性;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仅具有人、天之有漏种子者,称为无种性。三种定性加不定种性、无种性,合为五性。法相宗依此而立“五性各别”说。(大乘入楞伽经卷二、大乘庄严经卷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成唯识论卷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参见:五种性)1179)p3177FROM:【佛光大辞典】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在天外道】:(流派)(参见:自在等因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在等因宗】:古印度外道十六宗之一。或称自在等作者论。即主张‘世间之苦乐是以自在天等为因’的外道。如《法苑义林章》卷一云(大正45·250a)︰‘自在等因宗,谓不平等因者计,随其所事,即以为名,如莫醯伊湿伐罗等。或执诸法大自在天变化,或丈夫变化,或大梵变化,或时、方、空、我等为因。’又,《瑜伽师地论》卷七及《显扬圣教论》卷十等也广为引述。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自在等因宗】:为印度古代外道十六宗之一。又作自在等作者论。主张诸法皆为自在天所生、所灭。谓其身有八分:虚空为头,日月为眼,大地为身,河海为尿,山丘为粪,风为命,火为热气,一切众生为其身中之虫。又主张大梵、时、法、空、我等之变化。该外道奉祀大自在天,故又称大自在天外道。(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参见:大自在天)783、“外道十六宗”1871)p252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或有人说菩萨之性,譬如石中定有金性,以巧方便因缘发故,得为金用;菩萨之性亦如是者,是梵志说。

何以故?梵志等常言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树,眼有火石,是故梵志无因无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

尼拘陀子具足而有尼拘陀树,当知即是梵志因果。是义不然。

何以故?因细果粗故。若言眼中定有火者,眼则被烧;眼若被烧,云何能见?

眼中有石,石则遮眼;眼若有遮,复云何见?

善男子!如梵志说:有即是有,无即是无;无则不生,有不应灭。

若言石中有金性者,金不说性,性不说金。

善男子!因缘故则有和合,缘和合故本无后有,如梵志言无即永无。是义云何?

金合水银,金则灭坏,若言有,不应灭。是义云何?

若说众生有菩萨性,是名外道,不名佛道。

善男子!譬如和合石因缘故而有金用,菩萨之性,亦复如是。

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也。

善男子!譬如众生先无菩提后乃方有,性亦如是先无后有,是故不可说言定有。

[末学解说]

善男子!或有人说菩萨之性,譬如石中一定有金性,因善巧方便因缘,而能够得为金用;菩萨之性也是如此,这是梵志(通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的说法。

为什么呢?因为梵志等常说,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树树名。原语有生长于下之树之意味。即榕树也,眼有火石,所以梵志认为无因无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

尼拘陀子具足,而有尼拘陀树,当知即是梵志因果。这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因为,因细果粗。如果说眼中一定有火者,眼就应当被烧;眼如果被烧了,又如何还能看见呢?

眼中如果有石,石就遮住眼;眼如果被遮住了,又如何还能看见呢?

善男子!若是如梵志所说:有即是有,无即是无;无则不生,有不应灭。

那么,如果说石中有金性者,则金不应说是金性,金性也不应说是金。

善男子!因为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则有和合(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来的),因为因缘和合(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来的),原本没有,后来有了,如梵志所说,无即永无。这说明什么呢?

金和合水银,金则会灭坏,如果说有即是有,那么有,便不应灭坏。这说明什么呢?

如果说众生有菩萨性,这是外道,不是佛道。

善男子!譬如因为和合石因缘,而有金用,所以菩萨之性,也是如此。

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这样的欲,善业因缘而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这就称为菩萨性。

善男子!譬如众生开始没有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后来才有,性也如此,开始没有,来来才有,所以,不可说一定有。

注解:
【梵志】:梵语 bra^hmaN!a。<一>音译婆罗门、梵士。意译净裔、净行。又称净行者、净行梵志。婆罗门志求住无垢清净得生梵天,故有此称。玄应音义卷十八载,婆罗门应作婆罗贺磨拏,意指承习梵天之法者。自称由梵天之口而生,为四姓中之最殊胜者,故独取梵之名。瑜伽论记卷十九之上载,梵为西国之言,译为寂静、涅槃;志为本地语,矢志求梵,故合称梵志。散见于经典中之长爪梵志、螺髻梵志均为著名之佛弟子,亦可知皆出自婆罗门。又梵志之女,或志于梵道之女,称为梵女。(中阿含卷四十八马邑经、增一阿含经卷九、法句经卷下、大日经疏卷四)((参见:婆罗门)4463)
 <二>通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大二五·四六一中):“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三>相对于“尼干(尼犍)”,而称在家之婆罗门为梵志。法华文句记卷九上载,在家事梵称为梵志,出家之外道通称尼干。然于法华经要解卷五所载则相反,在家之外道称为尼犍,而出家之外道称为梵志。p4632  FROM:【佛光大辞典】

【尼拘陀】:(植物)Nyagrodha,又作尼瞿陀,尼俱陀,尼拘律,尼拘尼陀,尼拘卢陀,尼俱类,尼拘类陀,尼拘娄陀,尼拘屡陀,诺瞿陀等。树名。原语有生长于下之树之意味。即榕树(Ficus Indica)也。以下诸释中以纵广树为最当。玄应音义三曰:“尼拘尼陀,应云尼拘卢陀,此译云无节,亦云纵广树也。”同二十四曰:“尼拘尼陀,作尼拘陀,或尼拘类陀,或尼拘屡陀。”同二十二曰:“诺瞿陀,旧经中作尼拘陀,或言尼俱卢陀,亦作尼俱律,又作尼俱类,皆讹也。旧译云无节,或言纵广也。”慧琳音义十五曰:“尼拘陀,此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去地三丈余,方有枝叶。其子微细如柳花子,唐国无此树,言是柳树者讹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因缘和合】: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来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心】:(术语)贪欲之心也。月上女经上曰:“有欲心者无解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萨;

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退转,二者、不退。

已修三十二相业者,名不退转;若未能修,是名为退。

复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

出家菩萨奉持八重,具足清净,是名不退;

在家菩萨奉持六重,具足清净,亦名不退。

[末学解说]

善男子!求取大智慧,所以名为菩萨;

因想要了知一切法真实之故、大庄严之故、心坚固之故、多度众生在故、不惜身命之故,这称为菩萨修行大乘。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退转(修持不坚,功夫退步),二者、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

已修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业者,名为不退转;若未能修者,这称为退转。

又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

出家菩萨奉持八重(比丘之四波罗夷指杀、盗、淫、妄等四罪;比丘尼除此四罪外,尚加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等四种,总为八波罗夷),具足清净,这称为不退转;

在家菩萨奉持六重,具足清净,也称为不退转。

注解:
【退转】:修持不坚,功夫退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重】:比丘尼的八波罗夷。(参见:波罗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波罗夷】:戒律中的极重罪,华译断头,喻如断头,不能再生。又译作弃,谓弃之于外。又译不共住,谓不能入僧数。又译退没,谓其退失道果。又译堕落,谓堕落于阿鼻地狱。犯此罪者,不名比丘,不名沙门,非释迦子。比丘犯杀、盗、淫、大妄语四戒,叫做四波罗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波罗夷】:梵语 pa^ra^jika,巴利语同。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乃戒律中之根本极恶戒。又作波罗阇已迦、波罗市迦。意译为他胜、极恶、重禁、堕、堕不如、断头、无余、弃。戒律中之根本罪。又称边罪。五篇之一,六聚之一,七聚之一。修行人若犯此戒,则:(一)失其比丘、比丘尼资格,道果无分。(二)自教团中放逐,不得与僧同住。(三)死后必堕地狱。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故称极恶。又此罪能破沙门戒体,令彼堕落,魔必得胜,故亦称他胜;善法名自,恶法名他,以恶法胜善法,故犯者称他胜罪。比丘之四波罗夷指杀、盗、淫、妄等四罪;比丘尼除此四罪外,尚加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等四种,总为八波罗夷。比丘戒之四波罗夷罪与比丘尼戒之八波罗夷罪,合称为四重八重。
 在大乘戒中,菩萨之波罗夷罪不同于小乘,且诸经论之说法亦有不同,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以杀、盗、淫、妄、酤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嗔不受悔、谤乱三宝等十罪立十波罗夷。大日经卷六受方便学处品以谤诸法、舍离菩提心、悭吝、恼害众生四法为根本罪;大日经疏卷十七则除此四法外,加不谤一切三乘经法、不应于一切法生于悭吝、不得邪见、于发大心人前劝发其心不令退息、于小乘人前不观彼根而为说大法及行施等六戒,总为菩萨之十重戒。(十诵律卷一、摩诃僧祇律卷二、有部毗奈耶卷一、五分律卷十七、卷二十三、善见律毗婆沙卷七)((参见:十戒)439、“四重八重”1737、“制裁”3088、“律”3789)p3442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外道断欲所得福德,胜于欲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

须陀洹人胜于一切外道异见;

斯陀含人胜于一切须陀洹果;

阿那含人胜于一切斯陀含果;

阿罗汉人胜于一切阿那含果;

辟支佛人胜于一切阿罗汉果;

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

出家之人发菩提心,此不为难,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是乃名为不可思议。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时,从四天王乃至阿迦腻吒诸天,皆大惊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师。’

[末学解说]

善男子!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断欲所获得的福德,胜过欲界(三界之一,即有淫欲和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狱等,都属于欲界的范围)一切众生所有福德;

须陀洹(华译为入流,即入圣人之流,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能证得)人,胜于一切外道异见(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

斯陀含(华译为一来,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来受生一次,此位断尽三界见惑外,须更断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能证得)人,胜于一切须陀洹果;

阿那含(华译为不来,谓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能证得)人,胜于一切斯陀含果;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人,胜于一切阿那含果;

辟支佛(缘觉、独觉。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人,胜于一切阿罗汉果;

在家之人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

出家之人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这不为难,在家之人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这才名为不可思议。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在家之人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时,从四天王(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乃至阿迦腻吒(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诸天,皆大惊喜,这样说到:‘我现今已得人天之师。’

注解: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福德】: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又,修道若著相而修,那是“福德”,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功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界】:三界之一,即有淫欲和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狱等,都属于欲界的范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向四果】:一、须陀洹向及须陀洹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即入圣人之流,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能证得。当未断尽时皆为向,已断尽为果。
  二、斯陀含向及斯陀含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来受生一次,此位断尽三界见惑外,须更断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能证得。当断一至五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六品为果。
  三、阿那含向及阿那含果,阿那含华译为不来,谓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能证得。当断尽七八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九品为果。
  四、阿罗汉向及阿罗汉果,阿罗汉华译为杀贼、应供、不生等义,谓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方能证得。未断尽上二界七十二品时皆为向,已断尽则为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异见】: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四分律卷三十二(大二二·七八六下):“依于异见,乐于樔窟众生。以是乐于樔窟故,于缘起法甚深难解。”佛弟子应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见、异执、异学所迷而有所退失倾动。p5152 FROM:【佛光大辞典】

【辟支佛】:梵语 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见:缘觉)6132)p5613 FROM:【佛光大辞典】

【斯陀含】:梵语 sakr!d-a^ga^min,巴利语 sakad-a^ga^min。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二·六五三下):“云何名为邠陀利花沙门?或有一人,三结使尽,淫怒痴薄,成斯陀含果,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小迟者,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勇猛者,即于此间尽于苦际,犹如邠陀利花,晨朝剖花,向暮萎死,是谓邠陀利花沙门。”准此,可知同是一来果之圣者亦可细别为二:(一)其修行之功勇猛迅捷者,称为邠陀利花沙门。(二)修行之功较为迟缓钝下者,称为一来,即经中所谓之“小迟者”。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载,得斯陀含果者未来过六万劫,当得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此即所谓“五果回心”之说。(杂阿含经卷四十一、卷四十七、中阿含卷八阿修罗经、卷九瞻波经、卷二十一说处经、卷四十七瞿昙弥经、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四、顺正理论卷六十四)((参见:五果回心)1114、“四向四果”1683)p497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那含】: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须陀洹】:旧译为入流,新译为预流,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天王】:(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天王天Caturmaha%ra%jaka%yika%s,东持国天Dhr!itara%s!t!ra,南增长天Viru%d!haka,西广目天Viru%pa%ks!a,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s/raman!a。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迦尼吒天】:梵名 Akanis!t!ha-deva,巴利名 Akanit!t!ha-deva。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又作阿迦腻吒天、阿迦尼师吒天。意译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称质碍究竟天、色究竟天。过此天则为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长阿含经卷二十、顺正理论卷二十一、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16:4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2 16:41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以上

优婆塞戒经发菩提心品第二


--
[经文] --

善生言:世尊!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善男子!为二事故发菩提心:

一者、增长寿命,二者、增长财物。

复有二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姓,二者、为断众生罪苦烦恼。

复有二事:一者、自观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不得利益;二者、虽有无量恒沙诸佛,悉皆不能度脱我身,我当自度。

复有二事:一者、作诸善业,二者、作已不失。

复有二事:一者、为胜一切人天果报,二者、为胜一切二乘果报。

复有二事:一者、为求菩提之道受大苦恼;二者、为得无量大利益事。

复有二事:一者、过去、未来恒沙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观菩提是可得法,是故发心。

复有二事:一者、观六住人虽有转心,犹胜一切声闻、缘觉;二者、勤心求索无上果故。

复有二事:一者、欲令一切众生悉得解脱,二者、欲令众生解脱、胜外道等所得果报。

复有二事:一者、不舍一切众生,二者、舍离一切烦恼。

复有二事:一者、为断众生现在苦恼,二者、为遮众生未来苦恼。

复有二事:一者、为断智慧障碍,二者、为断众生身障。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说:世尊!众生如何会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呢?

善男子!众生会为二种事,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一者、为增长寿命,二者、为增长财物。

还有二种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姓,二者、为断除众生罪苦烦恼。

还有二种事:一者、自观在无量世中受大苦恼(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不得利益;二者、虽有无量恒沙诸佛,悉皆不能度脱我身,我应当自度。

还有二种事:一者、作种种善业,二者、作后不退失。

还有二种事:一者、为胜过一切人天(指人界及天界,系六道、十界中之二界,皆为迷妄之界)果报(即由过去业因所招感之结果),二者、为胜过一切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果报。

还有二种事:一者、为求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之道受大苦恼;二者、为获得无量大利益事。

还有二种事:一者、过去、未来中,恒河沙一般多的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观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是可得法,所以发心。

还有二种事:一者、观六住(菩萨修行之阶位有六,此六阶位之菩萨所证之位均不退失,故称为住)人虽有转心,犹胜一切声闻(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缘觉(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二者、为了勤心求索无上果。

还有二种事:一者、想要令一切众生全都获得解脱,二者、想要令众生解脱、胜过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等所得果报。

还有二种事:一者、不舍一切众生,二者、舍离一切烦恼。

还有二种事:一者、为断除众生现在苦恼,二者、为阻挡众生未来苦恼。

还有二种事:一者、为断除智慧障碍,二者、为断除众生身障。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苦恼】:(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人天】:指人界及天界,系六道、十界中之二界,皆为迷妄之界。六十华严卷五(大九·四二四上)谓:“离诸人天乐,常行大慈心。”法华经从地踊出品(大九·四一中)亦谓:“常乐静处,勤行精进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p254FROM:【佛光大辞典】

【果报】:梵语 vipa^ka。即由过去业因所招感之结果。又作异熟、果熟、报果、应报、异熟果。有二种:(一)总报,即由引业(总报业)而来之果报,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二)别报,即人人个别之果报,系由满业(别报业)而来,又称满果,如同生而为人,则有男、女、贫、富之分,此即为别报。
 就时间而言,则有三时业之三时报:(一)顺现报,即今生造业,今生报应之果报。又作现报。(二)顺生报,即今生造业,来生报应之果报。(三) 顺后报,即今生造业,再来生报应之果报。六道中,人、天二道系由持五戒、行十善而得之果报,故称为善果。然此善果仍有迷惘烦恼,故又称为颠倒善果。
 又严格言之,果与报之意义亦有差别,凡由同类因而生之等流果,称为果;凡由异熟因而生之异熟果,称为报。据法华经玄义卷二上载,习果为果,报果为报。又后生之烦恼称为习果,苦痛则称为报果;故贫富苦乐等皆为果报。(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俱舍释论卷三、卷五、法苑珠林卷六十九、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注解、摩诃止观卷八下)p3323  FROM:【佛光大辞典】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住】:<一>指十住位中之第六位正心住。((参见:十住)430)
 <二>菩萨修行之阶位有六,此六阶位之菩萨所证之位均不退失,故称为住。即:(一)种性住,为十住、十行之位。(二)解行住,为十回向之位。(三)净心住,为初地之位。(四)行道迹住,为第二至第七地之位。(五)决定住,为第八、九地之位。(六)究竟住,为第十地之位。(菩萨地持经卷三)((参见:六种住)1301)p1265  FROM:【佛光大辞典】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发菩提心有五事:

一者、亲近善友,二者、断瞋恚心,三者、随师教诲,四者、生怜愍心,五者、勤修精进。

复有五事:

一者、不见他过,二者、虽见他过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憍慢,四者、见他善业不生妒心,五者、观诸众生如一子想。

[末学解说]

善男子!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还有五种事:

一者、亲近善友(随顺于我而起善行者),二者、断除瞋恚心,三者、跟随善知识教诲,四者、生起怜愍心,五者、勤修精进(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

还有五种事:

一者、不见他人过失,二者、虽见他人过失,然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后不生憍慢,四者、见他人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不生妒心,五者、观想诸众生如同自己的孩子。

注解: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友】:(杂语)梵语贺里也曩蜜怛罗Kalya%namitra,随顺于我而起善行者。探玄记六曰:“起我行,故名善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精进】:(术语)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唯识论六曰:“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辅行二曰:“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慈恩上生经疏下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华严大疏五曰:“精进,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维摩经佛国品曰:“精进是菩萨净土。”案汉书,召属县长吏,选精进掾史。注:精明而进趣也。此为精进二字之出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

有智之人,为三事故发菩提心:一者、见恶世中五浊众生,二者、见于如来有不可思议神通道力,三者、闻佛如来八种妙声。

复有二事:一者、了了自知己身有苦,二者、知众生苦如己受苦,为断彼苦,如己无异。

[末学解说]

善男子!有智慧之人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后,便能够破坏恶业等如同须弥山的果报。

有智慧之人,为了三种事,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一者、见到恶世中的五浊(劫中人寿二万劫已后,而有浑浊不净之法五种:一、劫浊,谓至二万岁已后见等之四浊起时也。二、见浊,身见边见等之见惑也,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三、烦恼浊,贪嗔痴等一切修惑之烦恼,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四、众生浊,劫浊时之众生为见浊烦恼浊之结果,人间之果报渐衰,心钝体弱,苦多福少也。五、命浊,此亦为前二浊之结果,寿命渐缩少,乃至十岁也,此中以劫浊为总,以他四浊为别)众生,二者、见到如来有不可思议之神通(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道力(道体所发出无畏之力用,称为道力),三者、闻到佛如来之八种妙声(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

还有二种事:一者、了了自知,己身有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二者、了知众生苦,如同自己受苦,为断除众生之苦,如同自己无异。

注解: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浊】:(名数)又名五滓,五浑等。住劫中人寿二万劫已后,而有浑浊不净之法五种:一、劫浊,谓至二万岁已后见等之四浊起时也。二、见浊,身见边见等之见惑也,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三、烦恼浊,贪嗔痴等一切修惑之烦恼,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四、众生浊,劫浊时之众生为见浊烦恼浊之结果,人间之果报渐衰,心钝体弱,苦多福少也。五、命浊,此亦为前二浊之结果,寿命渐缩少,乃至十岁也,此中以劫浊为总,以他四浊为别。劫浊中有四浊,以四浊之故为劫浊也,又四浊中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此二者成众生浊与命浊之二者也。文句四下曰:“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但约四浊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立此假名。烦恼浊指五钝使为体,见浊指五利使为体,命浊指连持色心为体。”同文句记曰:“准悲华经,八万至三万亦不有浊,至二万岁为五浊始。”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三曰:“言五浊者:一劫浊,劫浊无别体,但四浊聚于此时。悲华云:从灭劫人寿二万岁时为劫浊。二见浊,五利使。三烦恼浊,五钝使。四众生浊,亦无别体,揽前利钝果报立此假名。五命浊,连持色心,摧年促寿。”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阿弥陀经曰:“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通】: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 FROM:【佛光大辞典】

【道力】:道体所发出无畏之力用,称为道力。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大智度论卷二(大二五·六六下):“阿难闻是事,闷心小醒,得念道力助。”p5622 FROM:【佛光大辞典】

【八音】: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即:
(一)极好音,又作最好声、悦耳声。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却未达极境,唯佛音声能令闻者无厌,得入妙道,为好中之最。
(二)柔软音,又作濡软声、发喜声。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皆舍刚强之心。
(三)和适音,又作和调声、和雅声。谓佛常居中道,妙解从容,所出音声和雅调适,能令闻者心皆融适,因声会理。
(四)尊慧音,又作入心声。谓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彻,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慧解开明。
(五)不女音,又作无厌声。谓佛住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
(六)不误音,又作分明声。谓佛智圆明,照了无碍,所出音声谛审真实,无有差谬,能令闻者各获正见。
(七)深远音,又作深妙音。谓佛智幽深,行位高极,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声非大,远闻不小,皆悟甚深幽远之理。
(八)不竭音,又作易了声。谓如来愿行无尽,住于无尽法藏,所出音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以上乃就佛音之德而言。
 另如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卷八,举出不男音、不女音、不强音、不软音、不清音、不浊音、不雄音、不雌音等八种,此系就佛音之体而言,同经卷七所列见苦、向苦、见习、向习、见尽、向尽、见道、向道等八音,乃就佛音之用而言。(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梵摩渝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下)p292 FROM:【佛光大辞典】

【苦】:梵语 duh!kha 之意译。音译作豆佉、诺佉、纳佉。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苦与乐乃相对性之存在,若心向著如意之对象,则感受到乐;若心向著不如意之对象,则感受到苦。清净论道谓,苦具有嫌恶(du)与空虚(kham!)二义,即嫌恶,及无“常、乐、我、净”之空虚状态,称之为苦。在称“苦、乐、舍(不苦不乐)”等三受之时,苦指身心所感之苦(广义),配列于五受、二十二根之苦,而可分为身感受之苦(狭义)与心感受之忧两类。“一切行皆苦”乃佛教根本思想之一,亦为四法印之一。苦之分类有多种,其大别如下:
 (一)二苦,起自一己身心之苦,称为内苦;受外界逼迫所产生之苦(如恶贼、天灾等),称为外苦。
 (二)三苦,对不如意之对象感受其苦,是为苦苦。对所爱者之毁坏感受其苦,是为坏苦。见世间一切无常而感受其苦,是为行苦。以上三者相当于苦、乐、舍(不苦不乐)之顺序。数论外道举三苦为:依内苦、依外苦(恶贼等)、依天苦(天灾等)。
 (三)四苦,指生苦(以有生,故有苦)、老苦、病苦、死苦四者。
 (四)八苦,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五)十八苦,即老苦、死苦、忧苦、悲苦、苦苦、恼苦、大苦聚等七苦,再加上无明苦、行苦、识苦、名色苦、六入苦、触苦、受苦、爱苦、取苦、有苦、生苦等十一苦,合为十八苦。
 (六)老、病、死等三种身苦,与贪、嗔、痴等三种心苦,可为佛教所立“身心之苦”的典型代表。其中,临命终时,其苦有如千百只刀割裂身子,称为风刀苦。
 此外,诸经论所举苦的分类甚多,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即有百十苦之说。(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佛地经卷五、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二、大智度论卷十九)p3942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若有人能发菩提心,当知是人能礼六方增长命、财,不如外道之所宣说。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应当知道这样的人能够礼敬六方,增长寿命、财物,不同于外道之宣说。

注解: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能够发起菩提心,非常重要!善知识教导:
真正如实发起无上菩提心, 这是末学觉得最重要的
真正发心,  就能真正有动力,  也能真正得到佛菩萨的护持
真正发心,就能不退转的走在菩提路上, 接受不同阶段的考验和菩萨行——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在上面的佛经中,佛菩萨慈悲,解说了众生为何发起菩提心

再来看看这个佛经故事:佛陀初发菩提心因缘
一次,佛陀为大众说法时,喜王菩萨请问佛陀:「世尊!菩萨识知众恩,而自发菩提心;菩萨为报恩,所以教导一切众生令发菩提心,请问世尊在过去生死流转中,最初发起菩提心,是什么因缘呢?」

佛陀回答:「在过去久远不可计量的生死流转中,我当时因为烦恼深重,身口意造了种种的恶业,所以堕入八大地狱之中受苦。八大地狱就是:阿诃诃地狱、阿婆婆地狱、阿达多地狱、铜釜地狱、大铜釜地狱、黑石地狱、大黑石地狱,以及火车地狱。堕在火车地狱时,我与另一人共同拉着火车,火车上坐着牛头狱卒,咬牙切齿,瞪眼吐火,嘴巴、眼睛、耳朵、鼻子都在冒烟,身体非常巨大,手脚盘结,肤色赤黑,手中拿着铁杖,随时都在鞭打我们。我当时非常痛苦,努力拉着火车前行。

当时与我一起拉车的同伴身体羸弱乏力,因此落后了,牛头狱卒便用铁叉刺进他的腹部,用铁杖鞭打他的背部,他浑身是血,血流成河,痛苦得大声呼叫,叫喊着父母、妻子,但无济于事。我那时见他受如此大的痛苦,心生怜悯,因生起慈悲心进而发菩提心。我为他向牛头狱卒求情:『这个罪人实在是很可怜,令人同情,希望您能稍微怜愍他,不要再鞭打他了。』牛头狱卒听了,非常愤怒,随即以铁叉刺入我的脖子,当下命终,我因为发了菩提心,即刻脱离原应在火车地狱受百劫罪苦的业报,得生天道。」

佛陀告诉喜王菩萨:「当时拉火车的罪人,就是我的过去生,因为发了菩提心,而得速成佛道。因此当知,一切众生发菩提心的因缘,并非只有一种:有因为慈心、瞋恚心;也有因布施心、悭贪心;或者因欢喜、烦恼;或因为恩爱别离、冤家聚会;又或是因亲近善知识、逢遇恶友;又或因见佛、听闻佛法而发菩提心。所以应当知道,一切众生发菩提心的因缘,各不相同。喜王!应知菩萨知恩、报恩的事相因缘即是如此。」

佛陀说完后,在场的一万八千人当下发起无上菩提心,有的得证初果,乃至成就四果阿罗汉,与会的天龙、鬼神、人及非人,亦发起欲成就声闻果位、辟支佛果位的菩提心,闻法心喜,顶礼、右绕佛后而去。      
                                                                                         典故摘自:《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二》

这个故事与上面的佛经,能够对应上,即:
【一切众生发菩提心的因缘,并非只有一种:有因为慈心、瞋恚心;也有因布施心、悭贪心;或者因欢喜、烦恼;或因为恩爱别离、冤家聚会;又或是因亲近善知识、逢遇恶友;又或因见佛、听闻佛法而发菩提心。所以应当知道,一切众生发菩提心的因缘,各不相同】

知道了为何发起菩提心,即发菩提心的各种因缘
便可对号入座,找到与自己相应的发起菩提心的因缘
也许是慈心、瞋恚心,也许是布施心、悭贪心,也许是......

同时,也应当知道
不仅仅是发起菩提心的因缘不同
发心的顺序、次第等等也会各不相同
佛法是心法,在不同的修行次第,发心会不相同,
所以修行念佛或观照的方式和次第深浅也会不同

例如,初学者多是[惭愧心][忏悔心]
后来可能会是[感恩心][恭敬心][谦卑心]
再者有的会生起[舍离心][厌世出离心]
有的是[慈悲心]和[欢喜心],[平常心][至诚心]
然后[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寂静心][深心][无上愿心]

对于上述这些心,每个人领会的时机先后顺序不一定相同
而且领会的深浅次第也都不一定相同——[略说]发心不同,对心法的领会不同,所以修行的次第和深浅也不同

善知识教导了引导发心的方法
我们必须透过一些方法来引导

例如,[布施],放生,施食来培养慈悲心,同理心,舍离心,欢喜心,感恩心
透过[戒律]和学习[忍辱],来断除上述讲的批斗挑拨种种负面的心念和行为
透过[精进]实修~念佛,持咒,拜佛,和[三昧(禅定)]观修,
来熟悉心识作用的运作和控制,增长专心和[定力],破除负面心念
透过读诵佛经,学习法义,明白法界真相,增长[智慧],破除执着,
次第增上清净慈悲平等光明心,而逐渐恢复佛性成佛

这就是[大乘佛教][菩萨道][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过程

也是逐渐发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且深入[四无量心]的过程
透过上述六度的修行,逐渐生起[四无量心],深入[四无量心](佛门心法)
并且发起大愿心~
[四弘誓愿]1.众生无边誓愿度,2.烦恼无尽誓愿断,3.法门无量誓愿学,4.佛道无上誓愿成

然后以[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六度]为基础,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他,同事)来引导众生

逐渐让自己和众生都恢复佛性,这就是实修[首楞严三昧]的过程——[略说]心法实修的过程 ~ 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四摄法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17:39:1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3 小时 30 分钟 以上

优婆塞戒经悲品第三


--
[经文] --

善生言:

世尊!彼六师等不说因果,

如来今说因,有二种:

一者、生因,二者、了因。

如佛初说发菩提心,为是生因、是了因耶?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说:

世尊!外道六师(一富兰那迦叶Pu%ran!a Ka%s/yap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赊梨子Maska%ri^ Gos/aliputra,末伽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众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为自然者。三删阇夜毗罗胝子San^jaya Vairat!i^putra,删阇夜其字,毗罗胝其母名。计不求道,但经生死劫数间,自尽苦际,如缕丸转于高山,缕尽自止者。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kes/akambala,阿耆多翅舍其字,钦婆罗者粗衣也。身著弊衣,五热灸身,以苦行为道者。五迦罗鸠驮迦旃延Kakuda Ka%tya%yand,迦罗鸠驮其字,迦旃延其姓。计诸法亦有相亦无相。应物而起见者。若人问为有耶,则答为无。为无耶,则答为有。六尼犍陀若提子Nirgranta Jn^a%tiputra,尼健陀为出家总名,若提为母名。计苦乐罪福,尽由前世,必当偿之,非今行道所能断者。已上六师与佛同世,自称为一切智者)等不说因果,

如来现今说因(指能引生结果之原因。从狭义而言,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称为因(内因),而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外在原因,则称为缘(外缘)。然从广义而言,凡参与造果之因素,包括使事物得以生存与变化之一切条件,皆称为因。由此可知,广义之因,系包含内因与外缘二者),有二种:

一者、生因(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故称生因。譬如立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为无常,非常住,令问难者听罢,了然“声是无常”乃正理,因而不复固执己见。此因,其启发问难者之正智,恰如种子之生芽,故就立论者说,称之为“生因”),

二者、了因(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如灯光照物,可令人明了一切。譬如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乃无常不能决定常住,令敌者(问难者)听后能了知“声是无常”为正理。此于立者(立论者)而言,藉之以启发敌者之正智,故称为“生因”;于敌者而言,以此而了悟正理,故称“了因”)。

如佛陀您前面所说的发菩提心,是生因、还是了因呢?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外道六师】:释迦牟尼在世时,印度的六派哲学创始人。即:富兰那迦叶、末迦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佛学词典》

【因】:梵语 hetu。<一>指能引生结果之原因。从狭义而言,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称为因(内因),而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外在原因,则称为缘(外缘)。然从广义而言,凡参与造果之因素,包括使事物得以生存与变化之一切条件,皆称为因。由此可知,广义之因,系包含内因与外缘二者。
 关于因之种类,有二因、五因、六因、十因等数种,兹略述于下:
 (一) 二因:有能生因与方便因、正因与了因、正因与缘因、习因(又作同类因)与报因(又作异熟因)、引因(又作牵引因,于遥远之末来世,间接引生果报之业种子)与生因(又作生起因,于不久之未来世,直接引生果报之业种子)、通因(为许多果报所共通之因)与别因(仅为一个果报之特别因)等种类。
 (二)五因:即生、依、立、持、养等。若以能造之四大种(地、水、火、风)为因,所造之色为果时,四大种对所造色而言,即有五因之意义。例如,生因,系指四大为产生所造色之因;依因,系指四大成为所造色之依凭;立因,系指四大为保持所造色之因;持因,系指四大为持续所造色之因;养因,则指四大为养育所造色之因。上述系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一、俱舍论卷七等所举。另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将一切因分为生因、和合因、住因、增长因、远因等五种。
 (三)有部宗认为,因有六种:(1)能作因,即除自体之外,其余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能成为自体之生因者,皆称为能作因。可分为有力能作因、无力能作因二种。(2)俱有因,即同时存在之俱有法,相互为因之义。又分为互为果俱有因、同一果俱有因二种。(3)同类因,同类之法连续产生时,前法即为后法之同类因。(4)相应因,于俱有因之中,属于心与心所间之相互关系者,即为相应因。(5)遍行因,于同类因之中,作用力强盛之烦恼(即遍行惑),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故称为遍行因。(6)异熟因,即恶业及有漏之善业为因,招感无记之果报时,称为异熟因。此外,另有当有因、相续因、相因、能作因、显了因、待因等六因之说。
 (四)唯识宗所立之十因:(1)随说因,语言(能说)乃表明事物(所说)之因,故语言即为随说因。(2)观待因,又称以有因。观待,意指相对性、条件性。相对于某物而言,能引起其一定之要求或受用之条件,此条件即为观待因,如饥饿为饮食之观待因,手为执物之观待因,足为往来之观待因。(3)牵引因,种子为能于遥远之未来,引生自果之因,故称牵引因。(4)摄受因,即种子以外之一切缘,能相互摄受而起果,故称为摄受因。(5)生起因,种子为于不久之未来,引生自果之因,故称生起因。(6)引发因,种子起现行时,能够引生同类之胜果,故称引发因。(7)定别因,一切有为法,能够引生自果,而互不杂乱,称为定别因。(8)同事因,因果和合为一者,称为同事因。(9)相违因,即于法生成时,产生障碍者,称为相违因。(10)不相违因,即于法生成时,不产生障碍者,称为不相违因。
 此外,佛性论卷二,举出应得、加行、圆满等三因佛性。又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四教义卷六,亦举出正因、了因、缘因等三因佛性。又法华经、智印经等,举出七因、十一因等说。另优婆塞戒经卷一,则举有十二因之说。除上述外,尚有十习因之说,系指因沉迷不悟,而于来世生于地狱之十种恶业。
 盖一切万法皆由因缘而起,有因则必有果,如以米麦为例,米麦之种子为因,而雨露、阳光、土壤、人力等为缘,如此则能产生米麦之果实。此种因果之间相应相酬的思想,乃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一切事物的关系之基本理论。(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卷二十九、阿毗达磨发智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俱舍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五、卷三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二、卷八)
 <二>因明用语。指成立宗(命题)之理由、根据。为古因明五支作法之一,新因明三支作法之一。即因明对论中,立论者就自己之主张所立之理由,以作为令对方承认之论证根据。分为“正因”与“似因”二种。凡具备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之因,称为正因,即正确可靠之理由与根据。不具备三相之因,则称似因,即错误或似是而非之理由与根据。似因又分为不成、不定、相违三类。(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因明入正理论明灯抄卷一末)((参见:不成因)971、“不定因”973、“因三相”2271、“因明”2276、“相违”3910)p2269FROM:【佛光大辞典】

【生因】:<一>因明用语。于三支作法中属于因支。为六因之一。与“了因”对称。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故称生因。譬如立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为无常,非常住,令问难者听罢,了然“声是无常”乃正理,因而不复固执己见。此因,其启发问难者之正智,恰如种子之生芽,故就立论者说,称之为“生因”。生因以其功用之别复分三种:(一)言生因,指立论者所用以举因之言语,如前述“所作性故”一语。(二)智生因,指立论者之智慧、知识而言,如前述之例,若非立论者已具“声之无常乃因声为所作”之知识,便不能提出“所作性故”之因,智慧知识乃立言之本,故智为生因。(三)义生因,指立论者所举因中所涵之道理与境界。语言之所以能引发人之了悟,全靠其中所涵蕴之意义与所指之对象,故“义”亦为生因。前述三因,互有层层之因果关系。立论者有“智”,方能认识义理,并利用语言以宣达之,故智生因乃“言”、“义”二生因之因,“言”、“义”二生因是智生因之果。“言”、“义”二因间亦有因果关系,立论者先认知义理,才能用言语以宣达之,故义生因为言生因之因,言生因为义生因之果。(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见:六因)1256)
 <二>五因之一。指惑业。以众生依惑业而生此身,犹如草木之种子依地而生,故称生因。((参见:五因)1074)
 <三>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生起色法之原因。(俱舍论卷七)((参见:四大)1649)
 <四>与“引因”相对称。谓生为近果与正果之因。近果,指近因之果报;正果,指修道而有所证悟,盖有别于外道之盲修,故谓学佛而证得之果为正果。((参见:引因)1392)p2058  FROM:【佛光大辞典】


【了因】:因明用语。在三支作法中属因支,为六因之一,与“生因”对称。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如灯光照物,可令人明了一切。譬如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乃无常不能决定常住,令敌者(问难者)听后能了知“声是无常”为正理。此于立者(立论者)而言,藉之以启发敌者之正智,故称为“生因”;于敌者而言,以此而了悟正理,故称“了因”。了因因其功用不同,又可分三项:(一)智了因,此指敌者之智慧与知识。智慧与知识乃了悟之资本,若无此二资粮,即便立者给予再好之生因,敌者亦无从了悟,故称之智了因。(二)言了因,即指前述例句中立者所言之“所作性故”一语而言。敌者之了悟,除须备具智慧与知识外,必须倚赖立者言语之刺激,方能发挥了悟之作用,言语乃智了因之因,故称为言了因。(三)义了因,即指前述例句中“所作性故”一语所涵之义理,与其所指之对象。敌者能了悟,除前项二因外,亦是因著立者所举之意义,义亦是智了因之因,故称义了因。依上可知:言、义二了因是智了因之因,智了因则是言、义二了因之果;言了因是义了因之因,义了因是言了因之果。(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见:六因)1256)p16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我为众生或说一因,或说二因,或说三因,或说四因,或说五因,或说六、七至十二因。

言一因者,即生因也。

言二因者,生因、了因。

言三因者,烦恼、业、器。

言四因者,所谓四大。

言五因者,未来五支。

言六因者,如契经中所说六因。

言七因者,如《法华》说。

言八因者,现在八支。

言九因者,如《大城经》说。

言十因者,如为摩男优婆塞说。

十一因者,如《智印》说。

十二因者,如十二因缘。

善男子!一切有漏法无量无边因,一切无漏法无量无边因,有智之人欲尽知故,发菩提心;是故如来名一切智。

[末学解说]

善男子!我为众生,或说一因(指能引生结果之原因。从狭义而言,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称为因(内因),而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外在原因,则称为缘(外缘)。然从广义而言,凡参与造果之因素,包括使事物得以生存与变化之一切条件,皆称为因。由此可知,广义之因,系包含内因与外缘二者),或说二因,或说三因,或说四因,或说五因,或说六、七至十二因。

说一因者,即是生因(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故称生因)。

说二因者,是生因(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故称生因)与了因(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如灯光照物,可令人明了一切)。

说三因者,是烦恼、善恶业、根器。

说四因者,即是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

说五因者,即是未来五支(五种支条之戒也。谓大涅槃心一理根本开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种之别: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戒)。

说六因者,如契经(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中所说六因(俱舍论说凡有为法之生,必依因与缘之和合,论其因体,有六种)。

说七因者,如《法华经》中所说。

说八因者,即是现在八支(指正见等之正道。支分为八种,故称八支。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

说九因者,如《大城经》中所说。

说十因者,如为摩男(属中印度迦毗罗卫城释迦种)优婆塞(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所说。

十一因者,如《智印》(又作慧印。为诸佛菩萨所结印契之总称。印契,为决定不改之义。诸佛菩萨所结之印契,为智用之标帜,标示一切如来秘密庄严内证大智之身、口、意之业用,故总称智印)中所说。

十二因者,如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善男子!一切有漏法(指诸漏(烦恼)互相随增(随顺增长)之法。亦即指四谛中苦、集二谛之法。漏,为漏泄之义,即指诸烦恼;此诸烦恼于苦、集二谛之相应法及其所缘之境中,互相随顺,互相增长,故称苦、集二谛之法为有漏)有无量无边因(指能引生结果之原因。从狭义而言,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称为因(内因),而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外在原因,则称为缘(外缘)。然从广义而言,凡参与造果之因素,包括使事物得以生存与变化之一切条件,皆称为因。由此可知,广义之因,系包含内因与外缘二者),一切无漏法(指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有无量无边因,有智慧的人想要尽知其缘故,而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所以如来名为一切智(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

注解:
【因】:梵语 hetu。<一>指能引生结果之原因。从狭义而言,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称为因(内因),而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外在原因,则称为缘(外缘)。然从广义而言,凡参与造果之因素,包括使事物得以生存与变化之一切条件,皆称为因。由此可知,广义之因,系包含内因与外缘二者。
 关于因之种类,有二因、五因、六因、十因等数种,兹略述于下:
 (一) 二因:有能生因与方便因、正因与了因、正因与缘因、习因(又作同类因)与报因(又作异熟因)、引因(又作牵引因,于遥远之末来世,间接引生果报之业种子)与生因(又作生起因,于不久之未来世,直接引生果报之业种子)、通因(为许多果报所共通之因)与别因(仅为一个果报之特别因)等种类。
 (二)五因:即生、依、立、持、养等。若以能造之四大种(地、水、火、风)为因,所造之色为果时,四大种对所造色而言,即有五因之意义。例如,生因,系指四大为产生所造色之因;依因,系指四大成为所造色之依凭;立因,系指四大为保持所造色之因;持因,系指四大为持续所造色之因;养因,则指四大为养育所造色之因。上述系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一、俱舍论卷七等所举。另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将一切因分为生因、和合因、住因、增长因、远因等五种。
 (三)有部宗认为,因有六种:(1)能作因,即除自体之外,其余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能成为自体之生因者,皆称为能作因。可分为有力能作因、无力能作因二种。(2)俱有因,即同时存在之俱有法,相互为因之义。又分为互为果俱有因、同一果俱有因二种。(3)同类因,同类之法连续产生时,前法即为后法之同类因。(4)相应因,于俱有因之中,属于心与心所间之相互关系者,即为相应因。(5)遍行因,于同类因之中,作用力强盛之烦恼(即遍行惑),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故称为遍行因。(6)异熟因,即恶业及有漏之善业为因,招感无记之果报时,称为异熟因。此外,另有当有因、相续因、相因、能作因、显了因、待因等六因之说。
 (四)唯识宗所立之十因:(1)随说因,语言(能说)乃表明事物(所说)之因,故语言即为随说因。(2)观待因,又称以有因。观待,意指相对性、条件性。相对于某物而言,能引起其一定之要求或受用之条件,此条件即为观待因,如饥饿为饮食之观待因,手为执物之观待因,足为往来之观待因。(3)牵引因,种子为能于遥远之未来,引生自果之因,故称牵引因。(4)摄受因,即种子以外之一切缘,能相互摄受而起果,故称为摄受因。(5)生起因,种子为于不久之未来,引生自果之因,故称生起因。(6)引发因,种子起现行时,能够引生同类之胜果,故称引发因。(7)定别因,一切有为法,能够引生自果,而互不杂乱,称为定别因。(8)同事因,因果和合为一者,称为同事因。(9)相违因,即于法生成时,产生障碍者,称为相违因。(10)不相违因,即于法生成时,不产生障碍者,称为不相违因。
 此外,佛性论卷二,举出应得、加行、圆满等三因佛性。又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四教义卷六,亦举出正因、了因、缘因等三因佛性。又法华经、智印经等,举出七因、十一因等说。另优婆塞戒经卷一,则举有十二因之说。除上述外,尚有十习因之说,系指因沉迷不悟,而于来世生于地狱之十种恶业。
 盖一切万法皆由因缘而起,有因则必有果,如以米麦为例,米麦之种子为因,而雨露、阳光、土壤、人力等为缘,如此则能产生米麦之果实。此种因果之间相应相酬的思想,乃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一切事物的关系之基本理论。(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卷二十九、阿毗达磨发智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俱舍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五、卷三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二、卷八)
 <二>因明用语。指成立宗(命题)之理由、根据。为古因明五支作法之一,新因明三支作法之一。即因明对论中,立论者就自己之主张所立之理由,以作为令对方承认之论证根据。分为“正因”与“似因”二种。凡具备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之因,称为正因,即正确可靠之理由与根据。不具备三相之因,则称似因,即错误或似是而非之理由与根据。似因又分为不成、不定、相违三类。(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因明入正理论明灯抄卷一末)((参见:不成因)971、“不定因”973、“因三相”2271、“因明”2276、“相违”3910)p2269FROM:【佛光大辞典】

【三因】:<一>指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此三心乃往生净土之正因,故称三因。(往生礼赞偈)((参见:三心)532)
 <二>佛性论卷二,依觉悟佛果之次第所立,三因即:(一)应得因,依真如空理而修因行,应得菩提之果,故称应得因。(二)加行因,依菩提心加功用行,以此为因,即能证得法身之果。(三)圆满因,由加行而因行圆满,故称圆满因。此三因中,应得因以无为如理为体,后二因则以有为愿行为体。又应得因中,具有住自性、引出性、至得性等三种佛性。住自性谓道前凡夫位;引出性指发心以上,穷有学圣位;至得性即无学圣位。
 <三>指菩萨修行过程中之三种因果。即:(一)异熟因,由善、恶业感乐、苦二果,因苦、乐二果非善非恶而为无记法,故称善恶业为异熟因。(二)福因,以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因,能感福德之果报,故称施、戒、忍三波罗蜜为福因。(三)智因,以慧波罗蜜为因,能感菩提智果,故称慧波罗蜜为智因。精进、禅定二波罗蜜则通于福智二因。((参见:三因三果)546)
 <四>成实论依俱舍论六因而立三因,即:(一)生因,指法生之时能为因者,即异熟因。(二)习因,如习贪欲而益长贪欲,即同类因。(三)依因,如以六根六境为所依而生六识,即俱用、相应、遍行三因。六因中之能作因为四缘中之增上缘,故成实论不立。
 <五>三因佛性之略称。即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参见:三因佛性)546)p545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诸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又如植物的枝干是坚性的地大;体内的水分是湿性的水大;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以发育是暖性的火大;吸收碳气吐出氧气是动性的风大。如再以星球为例,星球表面的山石大地,是坚性的地大;掘地得泉,是湿性的水大;其内部的岩浆,是暖性的火大;星球与星球间互相吸引是动性的风大。由于四大遍及于一切物质现象之中,所以佛经称之为“四大种所造诸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支戒】:(名数)五种支条之戒也。谓大涅槃心一理根本开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种之别: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戒,大涅槃经第十一圣行品之所说也。净影之涅槃义记第五上释之曰:“根本业清净者,离其根本不善业道前后眷属。余清净者,离其业道前后方便,非诸恶觉。觉清净著,离八恶觉,护持正念。念清净者,修六念心,助成戒行。回向阿耨三菩提者,用戒求佛也。此等分别,如杂心论。”宝亮配之于大小乘诸戒,小乘四重戒,为根本业清净戒,第二篇以下,即四重之余,为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不起五毒等,不犯菩萨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不犯四十轻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上四戒回向菩提,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天台以四重或十善性戒为根本业清净戒,偷兰遮等余四篇为前后眷属余清净戒,定共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定共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大乘戒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章安配于三聚净戒,前二者为摄律仪戒,次二者为摄善法戒,后一者为摄众生戒。出于涅槃经集解,法华玄义,释签私记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契经】: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因】:1、指大乘别教所立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因地之六位。
  2、俱舍论说凡有为法之生,必依因与缘之和合,论其因体,有六种,即:
  一、能作因,又名所作因、随造因,即某物生时,凡一切不对其发生阻碍作用之事物,皆为某物之能作因,其范围至广;
  二、俱有因。又作共有因、共生因,为俱有果之因,即辗转同时互为因果者;
  三、同类因,又作自分因、自种因,谓过去与现在之一切有漏法,以同类相似之法为因,故称同类因,如善法为善法之因,乃至无记法为无记法之因是;
  四、相应因,谓认识发生时,心及心所必同时相应而起,相互依存,二者同时具足同所依、同所缘、同行相、同时、同事等等,故称相应因;
  五、遍行因,又作一切遍行因,乃指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之烦恼而言,此遍行因由心所中之十一遍行生一切之惑,故称遍行因;
  六、异熟因,有作报因,乃指能招致三世苦乐果报之善恶业因,这些善恶业因能招善恶之果,因果异类而熟,故其因称为异熟因,其果称异熟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因】:梵语 s!ad!-hetavah!。<一>将一切法之因分为六种,即:(一)能作因(梵 ka^raN!a-hetu),又作所作因、随造因。即某物生时,凡一切不对其发生阻碍作用之事物,皆为某物之能作因,其范围至广。又分两种:(1)自法生时,给与胜力而助长者,称为与力,如眼根生眼识,或如大地之生草木,乃有力之能作因,然仅限于有为法。(2)自法生时,无所障碍,令之自在而生者,称为不障,如虚空之于万物,乃无力之能作因,通于一切无为法。此因所得之果称增上果。(二)俱有因(梵 sahabhu^-hetu),又作共有因、共生因。为俱有果之因,亦分二种:(1)辗转同时互为因果者,称为互为果俱有因,如三杖之互相依持而立。(2)多法同时为因而得同一果者,称为同一果俱有因,如三杖互相依持以支持一物。此因所得之果称士用果。(三)同类因(梵 sabha^ga-hetu),又作自分因、自种因。谓过去与现在之一切有漏法,以同类相似之法为因,故称同类因。如善法为善法之因,乃至无记法为无记法之因。此同类之名,就善恶之性而立,非就色心等之事相。此因所得之果称等流果。(四)相应因(梵 samprayukta-hetu),谓认识发生时,心及心所必同时相应而起,相互依存,二者同时具足同所依、同所缘、同行相、同时、同事等五义,故称相应因。此因所得之果称士用果。(五)遍行因(梵 sarvatraga-hetu),又作一切遍行因。特指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之烦恼而言。与上记之同类因为前后异时之因果法,然同类因通于一切诸法,而遍行因则由心所中之十一遍行遍生一切之惑,故称遍行因。所谓十一遍行,即逆于四谛之理的诸烦恼中,苦谛下之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等七者,与集谛下之邪见、见取见、疑、无明等四者,此十一烦恼即一切烦恼生起之因。此因所得之果称等类果。(六)异熟因(梵 vipa^ka-hetu),又作报因。特指能招致三世苦乐果报之善恶业因。如以五逆之恶法感地狱之报,以十善之有漏善招天上之果。彼天上与地狱之果皆非善非恶,而系无记性。如此以善因恶因皆感无记之果,因果异类而熟,故其因称为异熟因,所得之果称异熟果。(俱舍论卷六、发智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至卷二十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入阿毗达磨论卷下、俱舍论释颂疏义疏卷中本)((参见:因)2269)
 <二>将无始以来之妄想习因分为六种:(一)当有因,又作当因。妄想之识(因)招当有之果报。(二)相属因,又作相续因。一念之妄心,内依八识,外缘六尘,作业招果,现行薰种子,种子起现行,三世相续而不绝。(三)相因,前念灭后念续生之善恶业相。(四)能作因,又称作因。诸识转变而生诸法。(五)显了因,又称了因、显示因。由妄想之故,所作之事生,能作如灯,所作如色,显现分明。(六)观待因,又称待因、相待因。妄想灭时,涅槃生起。待妄想断尽而生,故称为相待。(大乘入楞伽经卷二、入楞伽经卷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
 <三>因明用语。因明三支作法中,第二之因(理由)分为二类六种。二类为生因、了因。能生诸法者,称为生因,如谷麦之种子,能生根发芽;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为辅助生成之资缘者,称为了因,如灯之照物,了了可见。此生因、了因各有言、智、义三层,故合称六因。即:(一)言生因,即立者(立论者)所用以举因之言语,敌者(问难者)依之而能生解。如立者言“所作性故”(因),敌者闻之,藉以了悟“声是无常”(宗),故称生因。(二)智生因,即指立者起言之智;盖智为立言之本,故此智即是言生因之因,称为智生因。立者举“所作性故”(因)之前,必已知声是无常,亦已知声之所以无常,乃声是所作之故。(三)义生因,有二义:(1)道理义,指言语中所涵之意义,亦即声是所作之理。(2)境界义,乃言语所指之对象,亦即声是所作之事实。言语所以能使人了悟,全靠其所涵之意义及所指之对象,故言语之义亦归入生因。(四)智了因,指敌者之智慧与知识而言。敌者能解立者之言,了悟所说之宗与因,全知知识,故称智了因。(五)言了因,指立者能立之言(如所作性故),敌者依此言了解所立(如声是无常)。敌者若无智慧,诚然不会了悟,然若仅有智而无立者言语之启发,依然无从了悟。敌者之智必待立者之言语刺激,而后始能发挥了悟之作用,言为智了因之因,故亦为了因。(六)义了因,指立者能立之言所诠之义。如以“所作性故”例,即指其所涵之义理与其所指之对象。敌者所以能了悟声之为无常,是靠“所作性故”所表示之意义。义为智了因之因,故亦为了因。
 六因之分别依据,乃其功用;若以体别为依据,则仅有四种。智生因中之智,为立者之智;智了因中之智,为敌者之智,其体各异,不能归并。言生因中之言与言了因中之言,同指立者所用之言语;义生因中之义与义了因中之义,同为立者言语所包含之意义。以故言生因与言了因原为一体,义生因与义了因亦是一体,故六因仅有四体。
 六因之间,有层层之因果关系。就生因方面言,必须立者有智,方能认识义理,并且用言语来表达,故智生因乃言义二生因之因,言义二生因乃智生因之果。言义二生因虽同为智生因之果,然二者亦存因果关系。立者知晓义理之后,始用言语表达,故义生因又为言生因之因,言生因为义生因之果。就了因方面言,立者之言语与其所涵之义理,引发敌者之智,令其了悟正理,故言了因与义了因同为智了因之因,智了因为言义二了因之果。敌者听了立者所说之言语,方得体会其中所涵之义理,故言了因又为义了因之因,义了因为言了因之果。
 六因之中,因明最重视言生因与智了因。立者虽有充分之理由证明自家之主张,然若默而不说,敌者无从知其理由如何,更无从信其宗体之确能成立。故欲使敌者领悟,须将自家理由明白说出。敌者听闻立者表示理由之言语,始能发生正智。言生因乃令敌者了悟之根本所在,故因明称之为正生,智义二生因处于辅助地位,故称为兼生。就了因而言,敌者所以能了悟,在于自家之有智,否则言与义无从为之启发,故智了因可说为正了,其余二了因为兼了。(因明入正理论卷上末、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二、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p1256  FROM:【佛光大辞典】

【八支】:<一>指正见等之正道。支分为八种,故称八支。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参见:八正道)280)
 <二>指无著、世亲等所造之八论。即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摄大乘论、对法论、辩中边论、缘起论、大乘庄严论、威业论。((参见:八论)312、“十支论”401)
 <三>指八种斋戒。即: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虚诳语、饮诸酒、涂饰鬘观听歌舞、眠坐高广严丽床上、食非时食等八种非法。((参见:八关斋戒)317)p278  FROM:【佛光大辞典】

【摩诃男】:梵名 Maha^na^ma,巴利名同。<一>为佛陀最初所度化五比丘之一。又作摩诃南、摩诃那摩。意译大号、大名。在中本起经作摩男拘利(梵 Maha^na^ma-ko^liya),佛所行赞经中作十力迦叶。乃释迦牟尼逾城出家之际,其父净饭王于族中所选五随侍之一;佛陀成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彼即为最初闻法得道之弟子之一,后并护持佛陀之化导。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赞其(大二·五五七上):“速成神通,中不有悔,所谓摩诃男比丘是。”(中阿含卷八侍者经、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四分律卷三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二、法华经文句卷一上、卷五上、大唐西域记卷七)
 <二>又称释种摩诃男(梵 Sakkamaha^na^ma)、摩呵南释、释摩男。属中印度迦毗罗卫城释迦种。五分律卷十五、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二等载其为斛饭王之子。大智度论卷三、梵文大事(Maha^vastu)等载其为甘露饭王之子。于其弟阿那律入佛门出家后,即治理家事,重佛之教法,常布施汤药、衣食等予僧众;中阿含经中之苦阴经即其请佛所说。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载,当舍卫城之流离王讨伐迦毗罗卫城释迦族时,摩诃男为救释种族,自愿舍命于水中。或谓此人与五比丘中之摩诃男为同一人。(杂阿含经卷二十九、卷三十、增一阿含经卷三、卷三十五、佛本行集经卷十一、卷五十八、五分律卷三)p6078  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华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因】:梵语 das/a hetavah!。又作十种因。<一>指四缘据所依处之十种分类。即用以说明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得以产生之十种原因。(一)唯识宗之说法:(1)随说因,依语依处而立。随见闻说诸义时,则能说之语为所说之因。(2)观待因,依领受依处而立。观待甲以生住成得乙之诸事,所待之甲为能待之因。例如以手为因,有执取之动作。(3)牵引因,依习气依处而立。诸种子未熟润之位,牵引遥远之自果。(4)生起因,依有润种子依处而立。种子已熟润,生起较近之自果。(5)摄受因,依无间灭、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实具等六依处而立。种子以外之诸缘相摄受而得以起果。(6)引发因,依随顺依处而立。善、染、无记之种现诸法能引起同类胜行及无为法之因。(7)定别因,又作定异因,依差别功能依处而立。一切有为法各引发证得自果,而无杂乱。(8)同事因,依和合依处而立。由以上七种因,与果和合为一。(9)相违因,依障碍依处而立。以违缘为性,于诸法之生、住、成、得等事有所障碍。(10)不相违因,依不障碍依处而立。于诸法之生等无障碍。此十因以谷物之由种子至成熟为譬喻,说明阿赖耶识种子于生起世界各种现象及支配人之种种活动中之决定性作用,以及业报轮回之必然性。(二)诸经之说法:(1)菩萨地持经卷三所立之十因,即:随说因、以有因、种植因、摄因、生因、长因、自种因、共事因、相违因、不相违因。(2)菩萨善戒经卷三所立之十因,即:流布因、从因、作因、摄因、增长因、转因、不共因、共因、害因、不害因。(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八)((参见:十五依处)376)
 <二>菩萨成就十种行法,可得涅槃之境界,故此十种行法称为涅槃十因。即:(一)信,(二)戒,(三)近善友,(四)寂静,(五)精进,(六)正念具足,(七)濡语(软语),(八)护法,(九)布施,(十)正意。此说出自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九,大乘义章卷十四明示其为十因。p418  FROM:【佛光大辞典】

【智印】:梵语 Jn~a^na-mudra^。又作慧印。为诸佛菩萨所结印契之总称。印契,为决定不改之义。诸佛菩萨所结之印契,为智用之标帜,标示一切如来秘密庄严内证大智之身、口、意之业用,故总称智印。据法华义疏卷十二、法华玄赞卷十所载,以般若之智为印,则能入于实相之理;又以智为印,刊定是非真妄,故称为智印。如来之智用有大智印、三昧耶智印、法智印、羯磨智印四种,称为一切印、四印、四智印、四种智印。
 大智印又称五智无际智,即以五相成身观而成本尊之身;三昧耶智印又称如来本誓悲愿平等内证智,即诸尊及修行者所结之印契;法智印又称本性清净妙法智,即诸尊之种子等;羯磨智印又称自利利他羯磨智用,即诸尊之威仪形相。密教金刚界曼荼罗四印会之四尊,即标示此四智印。又据即身成佛义所载,四智印与四种曼荼罗有体用之别,其中,大智印为大曼荼罗之用,三昧耶智印为三昧耶曼荼罗之用,法智印为法曼荼罗之用,羯磨智印为羯磨曼荼罗之用。(大乘智印经卷二、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陀罗尼诸门要目、理趣释卷下、大日经疏卷一)((参见:四曼相大)1755)p5017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漏法】:为“无漏法”之对称。指诸漏(烦恼)互相随增(随顺增长)之法。亦即指四谛中苦、集二谛之法。漏,为漏泄之义,即指诸烦恼;此诸烦恼于苦、集二谛之相应法及其所缘之境中,互相随顺,互相增长,故称苦、集二谛之法为有漏。至于缘灭、道二谛所生之诸漏,因其互不随增,故灭、道二谛之法非有漏法。
 据俱舍论光记卷一载,佛陀入灭后五百年中,炎罗缚蠋国有法胜论师,于所著之阿毗昙心论中,以“随生”解释有漏。其后,法救论师著作杂阿毗昙心论,以续补法胜之说。法救认为灭、道二谛虽亦能生诸漏,然此漏非有漏,故以“随生”之“生”义为不当,而将之改为“随增”,今随增之说,即根据法救之说而来。随增可分为二种:(一)相应随增,即烦恼与其相应之心所互相随顺增长。(二)所缘随增,即烦恼与其所缘之境互相随顺增长。
 此外,据俱舍论卷一所举,有漏之异称有取蕴、有诤、苦、集、世间、见处、三有等多种,而有漏法则为世间三有中苦、集之因果的总称。又同书卷二中,以十八界中之五根、五境、五识等十五界为有漏,其余之意、法、意识三界,通于有漏与无漏。
 关于有漏法之解说,诸部派有不同之看法,玆略述如下:(一)说一切有部以随增为有漏之义,故认为苦、集二谛为有漏法。然自相续中的六识之烦恼,不与善及无覆无记之心俱起,此乃无随增之义,故善及无覆无记之心不应为有漏法。(二)分别论者及大众部之诸师以随眠为不相应法,在所缘之境及相应法中不随增,然以其相续现起之故,而认为善及无覆无记之心亦为有漏法。此外,诸师并认为,有部以五根等十五界为有漏,而佛身属于十五界中,故佛身亦为有漏之说不当,而以佛永断随眠,其身即是无漏之说反驳之。(三)经部诸师认为自身中有有漏之种子,由此种子能生善及无覆无记之心,故此心即是有漏。(四)唯识大乘则破斥上述诸说,而以第七末那之我执为漏之体,凡与之俱转者,皆称为有漏法。亦即与六识相应之烦恼,虽有“漏”之义,然第七识为诸识之染净依,恒常相续而不间断,故以之为漏之体,而与之俱转者,称为有漏法。(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二、卷七十六、卷八十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俱舍论卷十三、卷十九、顺正理论卷一、卷四十九、成唯识论卷五、卷十、俱舍论光记卷二、卷十九、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卷十末、法华经玄赞卷一)((参见:无漏法)5129)p2453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法】:梵语 ana^srava-dharma。为“有漏法”之对称。指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俱舍论卷一(大二九·一下):“虚空等三种无为及道圣谛,名无漏法。所以者何?诸漏于中不随增故。”即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三种无为法,及七觉支、八正道等道圣谛之法,皆无“随增”烦恼,故称无漏法。其中,择灭无为,为灭谛涅槃之道果,以离系(远离烦恼之系缚)为性;非择灭无为,由于缘缺,永远障碍未来法之生起;虚空无为,仅以无碍为性,皆无作用,非诸漏随增之依处,故皆为无漏法。此即无为之无漏法。又道谛三十七品为有为法,其中,唯有七觉支、八正道属于无漏法,其余之四念住等皆通于有漏与无漏之法。
 此外,说一切有部于十八界中,以意、法、意识等后三界通于有漏与无漏法,而以五根、五境、五识等前十五界为有漏法;此部并认为,佛之生身为他所缘,起随增烦恼,故为有漏法,而非无漏法。然于大众部等,则认为佛身永断烦恼习气,与十八界同为无漏法。(顺正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四、卷七十六、卷一七三、俱舍论卷十三、卷二十四、俱舍论光记卷二、大乘义章卷十)((参见:有漏法)2453)p5129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切智】: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

汝今当知:

夫生因者,即是大悲;

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

[末学解说]

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或有生因(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故称生因),或有了因(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如灯光照物,可令人明了一切),或有生因与了因。

你现今应当知道:

生因者,即是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

因(指能引生结果之原因。从狭义而言,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称为因(内因),而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外在原因,则称为缘(外缘)。然从广义而言,凡参与造果之因素,包括使事物得以生存与变化之一切条件,皆称为因。由此可知,广义之因,系包含内因与外缘二者)是大悲的缘故,便能发起菩提心,所以悲心为生因(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故称生因)也。

注解: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因】:<一>因明用语。于三支作法中属于因支。为六因之一。与“了因”对称。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故称生因。譬如立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为无常,非常住,令问难者听罢,了然“声是无常”乃正理,因而不复固执己见。此因,其启发问难者之正智,恰如种子之生芽,故就立论者说,称之为“生因”。生因以其功用之别复分三种:(一)言生因,指立论者所用以举因之言语,如前述“所作性故”一语。(二)智生因,指立论者之智慧、知识而言,如前述之例,若非立论者已具“声之无常乃因声为所作”之知识,便不能提出“所作性故”之因,智慧知识乃立言之本,故智为生因。(三)义生因,指立论者所举因中所涵之道理与境界。语言之所以能引发人之了悟,全靠其中所涵蕴之意义与所指之对象,故“义”亦为生因。前述三因,互有层层之因果关系。立论者有“智”,方能认识义理,并利用语言以宣达之,故智生因乃“言”、“义”二生因之因,“言”、“义”二生因是智生因之果。“言”、“义”二因间亦有因果关系,立论者先认知义理,才能用言语以宣达之,故义生因为言生因之因,言生因为义生因之果。(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见:六因)1256)
 <二>五因之一。指惑业。以众生依惑业而生此身,犹如草木之种子依地而生,故称生因。((参见:五因)1074)
 <三>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生起色法之原因。(俱舍论卷七)((参见:四大)1649)
 <四>与“引因”相对称。谓生为近果与正果之因。近果,指近因之果报;正果,指修道而有所证悟,盖有别于外道之盲修,故谓学佛而证得之果为正果。((参见:引因)1392)p2058  FROM:【佛光大辞典】


【了因】:因明用语。在三支作法中属因支,为六因之一,与“生因”对称。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如灯光照物,可令人明了一切。譬如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乃无常不能决定常住,令敌者(问难者)听后能了知“声是无常”为正理。此于立者(立论者)而言,藉之以启发敌者之正智,故称为“生因”;于敌者而言,以此而了悟正理,故称“了因”。了因因其功用不同,又可分三项:(一)智了因,此指敌者之智慧与知识。智慧与知识乃了悟之资本,若无此二资粮,即便立者给予再好之生因,敌者亦无从了悟,故称之智了因。(二)言了因,即指前述例句中立者所言之“所作性故”一语而言。敌者之了悟,除须备具智慧与知识外,必须倚赖立者言语之刺激,方能发挥了悟之作用,言语乃智了因之因,故称为言了因。(三)义了因,即指前述例句中“所作性故”一语所涵之义理,与其所指之对象。敌者能了悟,除前项二因外,亦是因著立者所举之意义,义亦是智了因之因,故称义了因。依上可知:言、义二了因是智了因之因,智了因则是言、义二了因之果;言了因是义了因之因,义了因是言了因之果。(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见:六因)1256)p163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因】:梵语 hetu。<一>指能引生结果之原因。从狭义而言,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称为因(内因),而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外在原因,则称为缘(外缘)。然从广义而言,凡参与造果之因素,包括使事物得以生存与变化之一切条件,皆称为因。由此可知,广义之因,系包含内因与外缘二者。
 关于因之种类,有二因、五因、六因、十因等数种,兹略述于下:
 (一) 二因:有能生因与方便因、正因与了因、正因与缘因、习因(又作同类因)与报因(又作异熟因)、引因(又作牵引因,于遥远之末来世,间接引生果报之业种子)与生因(又作生起因,于不久之未来世,直接引生果报之业种子)、通因(为许多果报所共通之因)与别因(仅为一个果报之特别因)等种类。
 (二)五因:即生、依、立、持、养等。若以能造之四大种(地、水、火、风)为因,所造之色为果时,四大种对所造色而言,即有五因之意义。例如,生因,系指四大为产生所造色之因;依因,系指四大成为所造色之依凭;立因,系指四大为保持所造色之因;持因,系指四大为持续所造色之因;养因,则指四大为养育所造色之因。上述系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一、俱舍论卷七等所举。另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将一切因分为生因、和合因、住因、增长因、远因等五种。
 (三)有部宗认为,因有六种:(1)能作因,即除自体之外,其余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能成为自体之生因者,皆称为能作因。可分为有力能作因、无力能作因二种。(2)俱有因,即同时存在之俱有法,相互为因之义。又分为互为果俱有因、同一果俱有因二种。(3)同类因,同类之法连续产生时,前法即为后法之同类因。(4)相应因,于俱有因之中,属于心与心所间之相互关系者,即为相应因。(5)遍行因,于同类因之中,作用力强盛之烦恼(即遍行惑),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故称为遍行因。(6)异熟因,即恶业及有漏之善业为因,招感无记之果报时,称为异熟因。此外,另有当有因、相续因、相因、能作因、显了因、待因等六因之说。
 (四)唯识宗所立之十因:(1)随说因,语言(能说)乃表明事物(所说)之因,故语言即为随说因。(2)观待因,又称以有因。观待,意指相对性、条件性。相对于某物而言,能引起其一定之要求或受用之条件,此条件即为观待因,如饥饿为饮食之观待因,手为执物之观待因,足为往来之观待因。(3)牵引因,种子为能于遥远之未来,引生自果之因,故称牵引因。(4)摄受因,即种子以外之一切缘,能相互摄受而起果,故称为摄受因。(5)生起因,种子为于不久之未来,引生自果之因,故称生起因。(6)引发因,种子起现行时,能够引生同类之胜果,故称引发因。(7)定别因,一切有为法,能够引生自果,而互不杂乱,称为定别因。(8)同事因,因果和合为一者,称为同事因。(9)相违因,即于法生成时,产生障碍者,称为相违因。(10)不相违因,即于法生成时,不产生障碍者,称为不相违因。
 此外,佛性论卷二,举出应得、加行、圆满等三因佛性。又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四教义卷六,亦举出正因、了因、缘因等三因佛性。又法华经、智印经等,举出七因、十一因等说。另优婆塞戒经卷一,则举有十二因之说。除上述外,尚有十习因之说,系指因沉迷不悟,而于来世生于地狱之十种恶业。
 盖一切万法皆由因缘而起,有因则必有果,如以米麦为例,米麦之种子为因,而雨露、阳光、土壤、人力等为缘,如此则能产生米麦之果实。此种因果之间相应相酬的思想,乃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一切事物的关系之基本理论。(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卷二十九、阿毗达磨发智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俱舍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五、卷三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二、卷八)
 <二>因明用语。指成立宗(命题)之理由、根据。为古因明五支作法之一,新因明三支作法之一。即因明对论中,立论者就自己之主张所立之理由,以作为令对方承认之论证根据。分为“正因”与“似因”二种。凡具备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之因,称为正因,即正确可靠之理由与根据。不具备三相之因,则称似因,即错误或似是而非之理由与根据。似因又分为不成、不定、相违三类。(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因明入正理论明灯抄卷一末)((参见:不成因)971、“不定因”973、“因三相”2271、“因明”2276、“相违”3910)p226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

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未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我当云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虽多怨毒,亦作亲想,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迷于正路,无有示导,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卧五欲泥而不能出,犹故放逸,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常为财物、妻子缠缚,不能舍离,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以色命故而生憍慢,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为恶知识之所诳惑,故生亲想,如六师等,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堕生有界,受诸苦恼,犹故乐着,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造身、口、意不善恶业,多受苦果,犹故乐着,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渴求五欲,如渴饮咸水,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虽欲求乐,不造乐因;虽不乐苦,喜造苦因;欲受天乐,不具足戒,是故生悲。

[末学解说]

世尊!如何能够生起慈悲心呢?

善男子!智者(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谓众生沉沦于生死迷界而轮回无穷,犹如大海之无边际,故称为生死海),为了拔济(拔苦济难也)众生,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没有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大悲三念(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我应当如何能令众生具足呢?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虽多有怨毒,也能作亲眷之想,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迷于正路,没有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如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变多为一,神力自在,令众生深心信伏,以引之趋入正法。或示现漏尽智通,随众生所宜,教诫教授。使之速令见谛,远离尘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令众生深心信伏,引导入正法等,此等皆称示导),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陷入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泥而不能出离,还因此而放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所以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常因为财物、妻子缠缚(是指一切的烦恼,因烦恼能缠缚众生于三界六道之中,不得出离),不能舍离,所以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因色命之故而生憍慢(指自高傲物之心态),所以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为恶知识之所诳惑,因而生亲想(于父母兄弟及亲戚朋友等,皆生亲爱之想也),比如外道六师等,所以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堕入生有(谓从中阴来托母胎,一念识心相续,五蕴由此生起,是名生有)界,受种种苦恼,还因此而乐着,所以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造作身、口、意之不善恶业,多受苦果,还因此而乐着,所以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渴求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如同渴饮咸水,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虽想要求乐,却不造乐因;虽不乐苦,却喜造苦因;想要享受天乐,却不具足戒,因此生起慈悲心。

注解:
【智者】:<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见: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赐“智者”德号。(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参见:智顗)5038)p5025FROM:【佛光大辞典】

【生死海】:谓众生沉沦于生死迷界而轮回无穷,犹如大海之无边际,故称为生死海。佛所行赞卷三(大四·二二中):“当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大般涅槃经义记卷四(大三七·七一五中):“如来得涅槃船,周旋往返,济度众生,故能于彼生死海中得作船师。”(摩诃止观卷一上)p2061  FROM:【佛光大辞典】

【拔济】:(杂语)拔苦济难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悲三念住】: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
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
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
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所畏】: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如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变多为一,神力自在,令众生深心信伏,以引之趋入正法。或示现漏尽智通,随众生所宜,教诫教授。使之速令见谛,远离尘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令众生深心信伏,引导入正法等,此等皆称示导。

另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所载,菩萨见诸有情在地狱中受极苦报,即起救济之心,故有三种示导。

(1)神变示导︰指菩萨见地狱之苦,乃现神通力灭除汤、火、刀等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而生于天人中,受诸快乐。

(2)记说示导︰即菩萨怜悯地狱之苦,念念记忆众生不忘,乃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出地狱。

(3)教诫示导︰指对地狱之众生起慈悲喜舍而为说法。令诸有情于菩萨处生净信心。由此因缘而从地狱出,得生天上人中。[参考资料] 《大毗婆沙论》卷一0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放逸】:梵语 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十一)((参见:大随烦恼)890)p3276  FROM:【佛光大辞典】

【缠缚】:是指一切的烦恼,因烦恼能缠缚众生于三界六道之中,不得出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憍慢】:梵语 adhi-ma^na,巴利语同。指自高傲物之心态。俱舍宗以憍为小烦恼地法之一,慢为不定地法之一、十随眠之一。唯识宗则以憍为随烦恼之一,慢为根本烦恼之一。二者之别,在憍以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称量自、他德类之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即对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断习气,摧憍慢山,拔生死树。”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日本净土真宗即根据无量寿经,而确认憍慢众生难信弥陀之本愿。(法华经安乐行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五)p6064FROM:【佛光大辞典】

【亲想】:亲想者,谓于父母兄弟及亲戚朋友等,皆生亲爱之想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生有】:谓从中阴来托母胎,一念识心相续,五蕴由此生起,是名生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又见众生于无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无定有性,流转五有,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业,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受身心苦而更造业,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爱别离苦而不断爱,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处无明闇,不知炽然智慧灯明,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烧然,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饥者食于毒饭,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犹故放逸,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流转八苦,不知断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末学解说]

还有见到众生对无我(无有实我)、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生出我、我所之想,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没有定力、有性(具有出离解脱之性,称为有性),流转五有,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害怕生老死,却还造作生老死之业,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受身心之苦,却还造作恶业,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爱别离苦(谓别离爱境,或与所爱者别离时所感受之苦),却还不断爱欲,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处于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的黑暗中,不知应燃亮智慧灯((喻)智慧能破除愚痴,好像灯光能破除黑暗一样)的光明,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因为烦恼火而被烧然,却不能求三昧(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定水((譬喻)定心湛然,譬如止水),所以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因为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之乐而造作无量恶,所以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知道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之苦,却仍求之不息,譬如饥饿者食用毒饭,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却还仍然放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流转八苦(详见下方注解),不知断除这些苦之业因,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饥渴、寒热,不能得自在(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因此生起慈悲心。

注解:
【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性】:具有出离解脱之性,称为有性;而无出离解脱之性,惟乐欲生死,不欣求出离,称为无性。无性即指“一阐提”,关于“一阐提”能否成佛之说,各宗派有不同之见解。(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卷三十二、圆觉经)((参见:一阐提)85)p2432  FROM:【佛光大辞典】

【爱别离苦】:梵语 priya-viprayoga-duh!kha,巴利语 piya-vippayoga-dukkha。谓别离爱境,或与所爱者别离时所感受之苦。为八苦之一。又称恩爱别苦、哀相别离苦。据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与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所载,则可爱之内六处及六界等与身别离时所生之苦,称作爱别离苦。此外,五王经以为从兄弟、妻子等之离别所生之苦,称为爱别离苦。大乘义章卷三本兼取上记二说,而谓(大四四·五一三上):“何者是其爱别离苦?所别有二,一内二外。内者自身,外者所谓亲戚眷属及余资生。”(增一阿含经卷十七、四谛经、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七)((参见:四苦)1736)p5459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慧灯】:(喻)智慧能破除愚痴,好像灯光能破除黑暗一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水】:(譬喻)定心湛然,譬如止水。往生十因曰:“若定水澄净,自见满月尊。如净水为缘,见空中本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放逸】:梵语 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十一)((参见:大随烦恼)890)p3276  FROM:【佛光大辞典】

【八苦】:<一>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即:(一)生苦,有五种,即:(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二)老苦,有二种,即:(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三)病苦,有二种,即:(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四)死苦,有二种,即:(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八)五阴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
 <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别出以下八苦:寒苦、热苦、饥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一类威仪多时住苦。p291FROM:【佛光大辞典】

【自在】:1、是进退无碍的意思。2、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又见众生毁犯禁戒,当受地狱、饿鬼、畜生,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色、力、寿命、安隐、辩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生于边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处饥馑世,身体羸瘦,互相劫夺,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处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增盛,当受无量苦报之果,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说甘露净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信邪恶友,终不追从善知识教,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舍施,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一切皆苦,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

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末学解说]

还有见到众生毁犯禁戒(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当要受地狱、饿鬼、畜生之果报,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色力(谓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王及四天王诣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是名色力)寿命、安隐(与安稳同)、辩才(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不能得自在(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不具足,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生于边地(阎浮提洲之边隅,谓之边地。又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不修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处于饥馑(中劫末期,人寿减至十岁时,人为非法贪,染污相续之不平等爱障蔽其心,邪法萦缠,嗔毒增上,相见便起猛利害心,故天龙忿责,不降甘霖,由是世间久遭饥馑,既无支济,多数命终)世,身体羸瘦,互相劫夺,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处刀兵劫(谓人寿减至一十岁时,诸人各起斗诤,手执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残害。以是因缘,世间人民,刀兵死者,其数无量),更相残害,恶心增盛,当要受无量苦报之果,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值佛出世,闻说甘露净法(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却不能受持,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相信邪师恶友,始终不追从善知识教导,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多有财宝,不能舍施,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一切皆苦,因此生起慈悲心。

还有见到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互爱念(爱他念他之意也),因此生起慈悲心。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应当观非想非非想处(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所有定乐同地狱之苦一般,一切众生等平等共有之,因此生起慈悲心。

注解:
【禁戒】:梵语 sam!vara,巴利语同。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音译作三婆逻、三跋罗。又作律仪。三藏中律藏专明禁戒者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一护法品谓,持守禁戒者即为佛弟子,毁坏禁戒者即为魔弟子。又梵语 vrata(音译作没栗多),亦译作禁戒,即非长时期所持之戒,而系因应于短期内发愿修法所制之禁戒。大日经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一下):“没栗多,是有时愿之戒。谓行者持诵时,或心一月乃至年岁等,此事了时,此禁亦罢。”((参见:戒)2896)p5539 FROM:【佛光大辞典】

【自在】:1、是进退无碍的意思。2、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色力】:谓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王及四天王诣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是名色力。(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梵王,即大梵天王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辩才】: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安隐】:(术语)与安稳同。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援心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边地】:(杂名)阎浮提洲之边隅,谓之边地。又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亦曰胎宫。略论曰:“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饥馑灾】:梵语 durbhi-ks!a^ntara kalpa。又作饥馑劫、饥馑中间劫。为中劫末期所起小三灾之一。三灾即刀兵、疾疫、饥馑。中劫末期,人寿减至十岁时,人为非法贪,染污相续之不平等爱障蔽其心,邪法萦缠,嗔毒增上,相见便起猛利害心,故天龙忿责,不降甘霖,由是世间久遭饥馑,既无支济,多数命终。(俱舍论卷十二)((参见:三灾)554)p6884 FROM:【佛光大辞典】

【刀兵灾】:谓人寿减至一十岁时,诸人各起斗诤,手执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残害。以是因缘,世间人民,刀兵死者,其数无量,是名刀兵灾。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甘露法】:(术语)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说涅槃。”佛地论三曰:“如来圣教,于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永不死故。”注维摩经七:“什曰: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断,是真不死药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念】:(术语)爱他念他之意也。涅槃经二曰:“如来无有爱念之想。”智度论三曰:“净饭王爱念子故,常遣使问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非想非非想处】:(术语)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楞严经曰:“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按非想非非想处,为无色界第四天,诸天之最胜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经所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者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

善知识教导:
可能有人看到佛陀讲这么多生出悲心的例子就会跳过去,其实这是佛陀的慈悲,也是佛陀的智慧
因为慈悲所以讲出这么多,让佛弟子能入观想而产生悲心,因为智慧才能讲出这么多
所以这段千万要好好观想,入心观照,就能生出悲心,这是修悲心最好的观法
——如何修悲心(如何生起悲心) ~ 优婆塞戒经: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对众生保持宽容慈悲,就是对自己保持宽容慈悲
因为宽容慈悲是心念,保持好心,自己的凡心就变成好心
心好了,自然就快乐没有痛苦
所以随时保持善心好心平等对待众生,这样自己就容易解脱而快乐——法门实修帖 38#
修行就是要自己做了才会真正知道,
要自己透过[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来和佛菩萨光明相应,而降服忧虑和烦恼
然后发起同体大悲的精神,透过自己实修体验,教导众生一起学佛脱离苦难
这样实修才会懂得[惭愧]和[忏悔],才会懂得[谦卑]和[感恩]
也才会真正得到[法喜]和[清净],真正体会[光明]和[自在]——[精进实修分享与问答]妙观察智&戒定慧&慈悲心实修导引

由此,认真体会、思维、实修、忏悔、改正......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4 14:14: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4 15:14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悲品第三


--
[经文] --

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
(注: 我们还没得道,所以就是要像上面这样边观)

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

未得道时悲心动转。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有动转。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众生故。故名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济。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与慧共行。故名大悲。

(注: 这边很清楚讲到,真正具足智慧才叫做大悲)

[末学解说]

善男子。未得道(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时作这样观(以正慧观察事理)。这称为悲(即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心)。如果得道后,就称为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为什么呢。因为未得道(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时,虽作此观(以正慧观察事理),但观皆有边(有之边际。论有无之理时之语也。世间一切之事物,必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和合之力,能呈一个之作用,是名有边),众生也有边。当得道后,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既无自性,则不得谓法体为有,是名无边)。所以得名为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也。

未得道(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时,因悲心(悲他之苦之心也)还有动转,所以称为悲(即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心)。当得道后,悲心不再有动转,所以称为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未得道(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时,因还未能救济诸众生,所以称为悲(即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心)。当得道后,能行大救济,所以称为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未得道(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时,因还不能具足智慧,所以称为悲(即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心)。当得道后,能具足智慧,所以称为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注解:
【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观】:以正慧观察事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悲】:梵语 karuN!a^,巴利语同。音译作迦楼那、加卢那。即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心。为四无量心之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谓,欲与众生无量之利乐,称为大悲。大智度论卷二十则谓,悯念众生于五道中所受之身苦、心苦,称为悲。又大乘义章卷十一谓,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俱舍论卷二十七)((参见:四无量)1777、“慈悲”5805)p4953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梵语 maha^karuN!a^,巴利语同。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小乘有部以之为十八不共法之一,大乘法相宗则以之为佛百四十不共法之一。一般又以之为四无量心之一,如华严经所说之十种大悲心,及宝雨经所说之佛三十二种大悲心。此外,通常又以之与“大慈”并用,最常见者为表示观音之慈悲。然“大悲”一词,于诸经中之解释略有异同。
 (一)小乘之说,如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一、卷八十三、俱舍论卷二十七等所说,所谓大悲,乃缘于三界一切有情而起,为佛之世俗智,凡有五义,即:(1)资粮大,乃以大福德智慧之资粮而成办者。(2)行相大,此力能于三苦之境,作拔苦之行相。(3)所缘大,以三界之有情为所缘。(4)平等大,远离怨亲等之分别心,而普遍利乐一切有情。(5)上品大,大悲为诸法中之最上品,更为其余各种悲心所不可比。若以“大悲”与“悲”相较,则有八种之异:(1)自性异,大悲以智慧为体,悲以无嗔为体。(2)行相异,大悲缘“三苦”之行相,悲唯缘“苦苦”之行相。(3)所缘异,大悲通缘三界,悲唯缘欲界。(4)依地异,大悲依第四禅,悲通依于四禅。(5)依身异,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之身。(6)证得异,大悲系远离有顶之惑而证得,悲则仅远离欲界之惑而证得。(7)救济异,大悲能成就救济之事,悲唯希望救济。(8)哀愍异,大悲能哀愍平等,悲则唯拔除欲界有情之苦,故其哀愍不平等。此外,成实论卷十二亦详释佛之大悲,所说与有部之说大致相同,惟成实论强调“先谈法空,后论大悲”,乃两者显著之差异。
 (二)大乘之说,新译华严经卷五十三于所列举二千普贤行法中,以大悲配于十住位,而举出菩萨生起大悲之十种缘由,即:(1)菩萨观察众生之所依怙而起大悲,(2)菩萨观察众生根性不调顺而起大悲,(3)菩萨观察众生缺乏善根而起大悲,(4)菩萨观察众生长夜惛眠而起大悲,(5)菩萨观察众生行诸不善法而起大悲,(6)菩萨观察众生为欲所缚而起大悲,(7)菩萨观察众生沉没于生死海中而起大悲,(8)菩萨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9)菩萨观察众生不欲行善法而起大悲,(10)菩萨观察众生失诸佛法而起大悲。此外,宝雨经卷五、思益经卷三、大萨遮尼乾子经卷六、除盖障菩萨经卷八等,均载有如来三十二大悲(梵 dva^trim!s/at tatha^gatasya maha^karuN!a^h!)之说,即有情未能了达诸法实谛,又以妄执之故,长惛眠于无明之大夜,如来乃深切哀愍而起大悲,并为之摄化垂示。思益经并谓,说法、随宜、方便、法门、大悲等五者为如来所用之五力,乃一切二乘之所不能及。又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卷四十九等亦举出与上记类同之记载,所异者,瑜伽论强调,悲与大悲之别在于“极清净故”,即以第十地之菩萨及佛之慈悲称为大悲,余者之慈悲仅称为悲,盖因彼等尚未达于“极清净”之境地。由是,十住毗婆沙论卷一所举菩萨八法之中,有所谓高低大小之说,并提出“三缘慈悲”之论,即:有情缘之慈悲为小悲,法缘之慈悲为中悲,无缘之慈悲为大悲。(佛性论卷二、法华玄赞卷九、翻译名义大集第十章)((参见:慈悲)5805)p858 FROM:【佛光大辞典】

【有边】:(术语)有之边际。论有无之理时之语也。世间一切之事物,必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和合之力,能呈一个之作用,是名有边。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既无自性,则不得谓法体为有,是名无边。见三藏法数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悲心】:(术语)悲他之苦之心也。止观四曰:“悲心彻骨,如母念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救济】:原始佛教特别强调自迷中解放(解脱)而进入永远之平安(涅槃),然并非特由一个救主救济,而系凭一己之修行自救。惟对于佛陀或其他长老僧之绝对归依而获得安心,亦称为救济。例如:为杀父之罪而惶恐之阿阇世王尝对佛陀如此诉说:“恳求世尊,自今尔后直到临命终了,愿归依三宝成为一在家信者,祈请佛陀摄受我。愚痴、迷妄、不善、有罪的我,为争王位而杀死正直的父王。世尊!我是有罪的,祈求世尊摄受我,并且使我的未来受到庇护。”佛陀答道:“大王!你能够承认自己的罪愆,如法忏悔,由于你的忏悔,你当得到摄受(梵 pat!i-gaN!ha^ti)。”即因为得此摄受,阿阇世王之恐怖因而解除。此种摄受之特征,在于因多数人之力量,而非仅由一个救主之宽赦而获得摄受,即由所有僧伽全部一致的意志所给予之赦免。此一摄受乃佛教救济中最古老之形式。
 及至大乘佛教时,此一摄受变成由阿弥陀佛摄取之形式,请求救济之对象,为三世诸佛或阿弥陀佛。据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愿愿为救度众生。众生依弥陀本愿,生起信心,并立愿、奉行,即与弥陀本愿相应;能与弥陀本愿相应,即能获救,此乃阿弥陀佛救济之特征。p459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智者修悲虽未能断众生苦恼。已有无量大利益事。
(注: 这是因为悲心是生因,能生一切善)

善男子。六波罗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


[末学解说]

善男子。有智者修习悲心,虽然还未能断除众生苦恼,但已有无量大利益事。

善男子。这是因为六波罗蜜(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都以悲心(悲他之苦之心也)作为生因(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故称生因)。

注解:
【六波罗蜜】:(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悲心】:(术语)悲他之苦之心也。止观四曰:“悲心彻骨,如母念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因】:<一>因明用语。于三支作法中属于因支。为六因之一。与“了因”对称。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故称生因。譬如立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为无常,非常住,令问难者听罢,了然“声是无常”乃正理,因而不复固执己见。此因,其启发问难者之正智,恰如种子之生芽,故就立论者说,称之为“生因”。生因以其功用之别复分三种:(一)言生因,指立论者所用以举因之言语,如前述“所作性故”一语。(二)智生因,指立论者之智慧、知识而言,如前述之例,若非立论者已具“声之无常乃因声为所作”之知识,便不能提出“所作性故”之因,智慧知识乃立言之本,故智为生因。(三)义生因,指立论者所举因中所涵之道理与境界。语言之所以能引发人之了悟,全靠其中所涵蕴之意义与所指之对象,故“义”亦为生因。前述三因,互有层层之因果关系。立论者有“智”,方能认识义理,并利用语言以宣达之,故智生因乃“言”、“义”二生因之因,“言”、“义”二生因是智生因之果。“言”、“义”二因间亦有因果关系,立论者先认知义理,才能用言语以宣达之,故义生因为言生因之因,言生因为义生因之果。(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见:六因)1256)
 <二>五因之一。指惑业。以众生依惑业而生此身,犹如草木之种子依地而生,故称生因。((参见:五因)1074)
 <三>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生起色法之原因。(俱舍论卷七)((参见:四大)1649)
 <四>与“引因”相对称。谓生为近果与正果之因。近果,指近因之果报;正果,指修道而有所证悟,盖有别于外道之盲修,故谓学佛而证得之果为正果。((参见:引因)1392)p2058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

一者出家。二者在家。

出家修悲是不为难。在家修悲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

一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二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人修悲心,是不为难。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人修悲心,是乃为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之人多有恶因(招感恶果的业因)的缘故

注解: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恶因】:招感恶果的业因。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

则不能得优婆塞戒。

若修悲已即便获得。
(注: 这边已经讲出本经的重点,就是要先修悲,不过不是这样而已
修悲是一回事,我们现在还是要透过本经来吸收佛陀的智慧,所以要继续看下去)


[末学解说]

善男子。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之人,如果不修悲心。

则不能得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

如果修悲心后,即便可以获得。

注解: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檀波罗蜜。在家之人则能具足。

何以故。一切时中一切施故。是故在家应先修悲。


若修悲已当知是人能具戒忍进定智慧。


若修悲心。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

(注: 这边一样是鼓励在家众,说明在家修行,并说明修悲心就是要"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

以是义故。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注: 这点很重要,佛陀讲这么多就是要我们在家凡夫能真心发露慈悲心,不是只为了自己的福报)

[末学解说]

善男子。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之人只能具足五波罗蜜(于六波罗蜜中除般若波罗蜜者。般若为主,他五者为从,得他种之波罗蜜者。般若之功德也)。不能具足檀波罗蜜(檀为檀那之略,译曰布施或施主。以财或法施与人也。波罗蜜,译曰度,或到彼岸。谓度生死海而到涅槃彼岸之行法也。布施即其行法之一)。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之人,则能具足。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时中行一切布施之故。所以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应先修悲心。

如果修悲心后,应当知道这样的人能够具足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若修悲心(悲他之苦之心也),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

因为这样的缘故,一切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以悲为根本。

注解: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波罗蜜】:(术语)于六波罗蜜中除般若波罗蜜者。般若为主,他五者为从,得他种之波罗蜜者。般若之功德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陀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智度论二十八曰:“复次,余诸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亦如群盲无导,不能有所至。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导五波罗蜜令至萨波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檀波罗蜜】:(术语)Da%napa%ramita%,六波罗蜜之一。又十波罗蜜之一。檀为檀那之略,译曰布施或施主。以财或法施与人也。波罗蜜,译曰度,或到彼岸。谓度生死海而到涅槃彼岸之行法也。布施即其行法之一。【又】(菩萨)胎藏界虚空藏院中央左第一位之尊也。密号曰普施金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悲心】:(术语)悲他之苦之心也。止观四曰:“悲心彻骨,如母念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

当知是人能坏恶业如须弥山。

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人所作少许善业。所获果报如须弥山。
(注: 修悲心能灭除非常多的恶业,因为修悲心的关系,做少许善业就能得到非常多的福报,
坏恶业就是能灭除断除恶业,须弥山形容很大的意思,
总之,修悲是得优婆塞戒的方法,是目前的一个重点)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够修这样的悲心(悲他之苦之心也)。

应当知道,此人能够灭除如须弥山一般大的恶业(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

不久当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这样的人哪怕作少许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所获的果报也如须弥山一般大。

注解:
【悲心】:(术语)悲他之苦之心也。止观四曰:“悲心彻骨,如母念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六波罗蜜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参见:善业)4894)p4950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梳理归纳其要点:

一、在家之人修悲心要比出家人更难,这是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故

二、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心,则不能得优婆塞戒,修悲心后,便能够获得

三、出家之人只能具足五波罗蜜,在家之人能俱足布施及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四、修悲心就是要"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

五、在家凡夫能真心发露慈悲心,不是只为了自己的福报

六、修悲心能灭除非常多的恶业,因为修悲心的关系,做少许善业就能得到非常多的福报

由此,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作为在家之人,当好好修【布施】,这是修悲心的重要修行
「布施」的用意有两个重点方向:

1.用于启发众生的善心,透过布施,让「施者」和「受者」建立利人利己慈善感恩的心
透过这样的互动,触动人类正向的心念和行为,启发良性的循环,以创造健康美满的社会
这就是佛法讲的共业因果,我们期望是良性正向的提升
但是,到底是正向的因果,还是负面的恶业因果,那就要看是否被不当运用,且是否处置得当

2.透过布施,可以消除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和执着,除去悭贪吝啬的个性
因为,贪着世俗物质也是轮回的原因,因此,降低物欲也是修行解脱轮回的重点之一
所以,布施也是用来逐渐断除自己对欲望的贪着而解脱轮回的一项修行
——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虽然是在家之人,但要学习菩萨行施
因为菩萨行施的重点在于慈心,悲心
1.初学布施,这个重点在于戒相,
就是学习布施,就是说初学者布施就对了,首重破除自己的贪心和物质的执着
2.思维分辨布施,这个重点在于智慧思维,明辨正邪,该施则施,不该施就不施
这个请见末学发过的经文帖,[瑜伽师地论]中的说明
3.菩萨行施,这个重点在于慈心,广结善缘,累积菩萨普渡众生的资粮,所以菩萨无所不施
菩萨有广大智慧,于心无碍,所以一切都能尽施于众生,以便和众生结善缘而能普渡众生——[问答]关于布施给僧的问题
开悟圣僧云:布施莫着相,着相则无功;能作三空想,福德遍虚空。——台湾[如本法师]佛学问答:『真布施不怕假和尚?』,正信佛弟子应如何看待这个观念?
大菩萨对于一切众生都要施,大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广结善缘,所以一切都施,甚至身命
这个次第有两个重点:
1.如果不施,可能因此和众生结恶,所以菩萨必施以结善缘,然后才有机缘感化众生。
2.菩萨没有任何贪着和瞋念,就算对自己的身命也如此,
所以,菩萨能施舍自己全身或任何一处给众生为食,且不因此起瞋心———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曾进行过相关专题的学习:
透过《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布施】相关内容

透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放下】【无相布施】相关内容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11:50: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5 17:06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解脱品第四


--
[经文] --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切法体诸解脱分。

善生言:世尊!所言体者,云何为体?

善男子!谓身、口、意。

是身、口、意从方便得。

方便有二:一者、耳闻,二者、思惟。

复有三种: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闻。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心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能获得一切法体(即诸法之体性、本质。或译作自性、自体。法体即指存在的本体、存在自身、或存在的本质之意)诸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到:世尊!您所讲的体者,什么为体呢?

善男子!即是指身、口、意。

这身、口、意从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获得。

方便有二种:一者、耳闻,二者、思惟(即思考推度)。

还有三种:一者、惠施,二者、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三者、多闻(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

注解:
【法体】:<一>即诸法之体性、本质。体为梵语 svabha^va 之译,或译作自性、自体。法体即指存在的本体、存在自身、或存在的本质之意,如部派佛教中说一切有部之基本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法体”即是。
 <二>于日本净土宗,指其所信所行之弥陀名号。或以念佛为法体。
 <三>指穿著法衣之出家相。
 <四>尊称师长之身体,如“法体如意”或“法体违和”等慰问语之用例。p3436 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分】:(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思惟】:梵语 cintana^。即思考推度。思考真实之道理,称为正思惟,系八正道之一;反之,则称邪思惟(不正思惟),乃八邪之一。据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大一·四九下):“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嗔恚,一者怨憎,二者不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邪见,一者从他闻,二者邪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正见,一者从他闻,二者正思惟。”又大智度论卷十九载,菩萨于诸法空无所住,如是正见,观正思惟相,知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乃至思惟涅槃、思惟佛皆亦如是。而断一切思惟分别,是名正思惟。又思惟有种种分别,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举出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四种。显扬圣教论卷二列举正思惟有离欲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三种。瑜伽师地论卷十一则举出不正思惟有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间思惟三种。此外,转识论中,将思惟喻如骑者,作意喻如马之直行,而明思惟与作意之别。(杂阿含经卷二十八、六十华严经卷十一、观无量寿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六平等品)p3808  FROM:【佛光大辞典】

【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p2330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从三方便得解脱分;是三方便有定数不?

不也。善男子!何以故?

有人虽于无量世中以无量财施无量人,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于一时中以一把麨施一乞儿,能得如是解脱分法。

有人乃于无量佛所受持禁戒,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而能获得解脱分法。

有人于无量世无量佛所,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唯读一四句偈,而能获得解脱分法。

何以故?一切众生心不同故。

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如是之人,虽复惠施、持戒、多闻,终不能得解脱分法。

若能厌患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如是之人,虽复少施、少戒、少闻,即能获得解脱分法。

[末学解说]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从三种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这三种方便是否有定数呢?

没有。善男子!为什么呢?

因为有人虽于无量世中以无量财布施无量人,也不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有人却于一时中以一把麨(炒的米粉或面粉,一种干粮)布施一乞儿,能获得如是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

有人虽于无量佛处受持禁戒,也不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有人却于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而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

有人于无量世无量佛处,受持、读诵十二部经(详见下方注解),也不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有人却只读诵一四句偈,而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众生心(即众生所有之心)不同的缘故。

善男子!如果有人不能一心(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这样的人,虽然也惠施、持戒、多闻,却始终不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

如果能厌患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这样的人,虽然少施、少戒、少闻,即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

注解: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解脱分】:(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麨】:炒的米粉或面粉,一种干粮。(百度)

【十二部经】:(术语)一切经分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三十三之说,一、修多罗Su%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于理契于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于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为颂。三、伽陀Ga%tha%,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作偈颂之句者。如法句经是也。四、尼陀那Nida%na,此译因缘。经中说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因缘之处。如诸经之序品,即因缘经也。五、伊帝目多Itivrtaka,此译本事。佛说第子过去世因缘之经文。如法华经中药王菩萨本事品是也。六、阇多伽Ja%taka,此译本生。佛说自身过去世因缘之经文也。七、阿浮达摩Adbhuta-dharma,新云阿毗达磨。此译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也。八、阿波陀那Avada%na,此译譬喻。经中说譬喻之处也。九、优婆提舍Upades/a,此译论义。以法理论义问答之经文也。十、优陀那Uda%na,此译自说。无问者,佛自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是也。十一、毗佛略Vaipulya,此译方广。说方正广大之真理之经文也。十二、和伽罗Vya%karan!a,译授记。于菩萨授成佛之记之经文也。此十二部中修多罗与祇夜及伽陀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余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众生心】:即众生所有之心,亦指众生所具之如来藏心。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五下):“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即谓众生心含摄一切世间及出世间之法,此众生心即如来藏心。此心之体即真如之相,其自体之相用即生灭因缘之相。大乘以此一心为诸法之自体,即说明以此心为“摩诃衍”之意;小乘则以为诸法各有自体,此乃别于大乘一心之说。(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起信论疏卷一(元晓)、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上(慧远)、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一)p4748FROM:【佛光大辞典】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得是法者,于三时中:

佛出世时,缘觉出时,若无是二、阿迦尼咤天说解脱时,是人闻已得解脱分。

善男子!我于往昔初发心时,都不见佛及辟支佛,闻净居天说解脱法,我时闻已,即便发心。

[末学解说]

善男子!获得此法者,在三时中,分别是:

在佛陀出世(诸佛为救济众生而出现于世)时,在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出世时,如果没有这二种,在阿迦尼咤天(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又作阿迦腻吒天、阿迦尼师吒天。意译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称质碍究竟天、色究竟天。过此天则为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说解脱时,这人闻后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

善男子!我在往昔初发心(初发求菩提之心也)时,都没有见到佛陀及辟支佛,闻净居天说解脱法,我当时闻后,即便发心(发愿求取无上菩提的心)。

注解:
【出世】:1、诸佛为救济众生而出现于世。2、跳出世间不再受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迦尼吒天】:梵名 Akanis!t!ha-deva,巴利名 Akanit!t!ha-deva。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又作阿迦腻吒天、阿迦尼师吒天。意译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称质碍究竟天、色究竟天。过此天则为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长阿含经卷二十、顺正理论卷二十一、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p3651 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分】:
(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初发心】:(术语)初发求菩提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心】:发愿求取无上菩提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如是之法,非欲界天之所能得,何以故?以放逸故。

亦非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

亦非无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身、口故。是法体者,是身、口、意。

郁单曰人亦所不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

是解脱分,三人能得:所谓声闻、缘觉、菩萨。

众生若遇善知识者,转声闻解脱得缘觉解脱,转缘觉解脱得菩萨解脱;菩萨所得解脱分法,不可退转,不可失坏。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是之法,不是欲界天(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所能得,为什么呢?因为放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的缘故。

也不是色天(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所能得,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惠施、持戒、多闻三种方便的缘故。

也不是无色天(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所能得,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身、口的缘故。此法体者,是身、口、意。

郁单曰人(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也不能获得。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惠施、持戒、多闻三种方便的缘故。

此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三类人能获得:即是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

众生如果遇到善知识者,可转声闻解脱获得缘觉解脱,转缘觉解脱获得菩萨解脱;菩萨所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不会退转,不会失坏。

注解: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梵语 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十一)((参见:大随烦恼)890)p3276 FROM:【佛光大辞典】

【郁单曰】:(界名)(参见:郁多罗究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郁多罗究留】:(界名)Uttarakuru,又作郁多罗鸠娄、郁多罗拘楼、郁多罗鸠留、郁怛罗究琉、郁怛罗越、郁单越、郁单曰、殟怛罗句嚧、殟怛罗矩噜、北拘卢、拘卢等。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玄应音义十二曰:“郁单越或言郁怛罗越,或言郁多罗拘楼,或言郁多罗鸠留,正言郁怛罗究琉,此译言高上作,谓高上于余方也。亦言胜,鸠琉此云作,亦云姓也。不详何义立名。”同十八曰:“郁单曰,或言郁怛罗越。”同二十四曰:“俱卢洲此云上胜,亦云胜生。旧经中作郁单越。”华严疏钞十三上曰:“郁单越,此云胜生。以定寿千岁衣食自然故。”起世因本经二曰:“有何因缘,说彼名曰郁多罗究留洲?诸此丘,其郁多罗究留洲,于四天下,比余三洲,最上最妙最胜彼,故说郁多罗究留洲。郁多罗究留洲,隋言上作。”慧苑音义上曰:“郁单越。具正云:殟怛罗句嚧。言殟怛罗者。此云上也,胜也。句嚧所作也。谓彼洲人,于所作事,皆无我所,胜余三洲故也。”西域记一曰:“北拘卢洲,旧曰郁单越,又曰鸠楼,讹也。”慧琳音义一曰:“殟怛罗矩嚧,此译为高胜。常受乐胜故为名。古郁单越Uttravatti,或郁拘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脱分】:(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生言:

世尊!说法之人,复以何义能善分别如是等人有解脱分?如是等人无解脱分?

[末学解说]

善生问到:

世尊!说法之人,又以什么来善分别,哪些人有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哪些人没有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呢?

注解:
【解脱分】:(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如是法者,二人所得:谓在家、出家。

如是二人,至心听法,听已受持,闻三恶苦心生怖畏,身毛皆竖,涕泣横流,坚持斋戒,乃至小罪,不敢毁犯,当知是人得解脱分法。

[末学解说]

善男子!这样的解脱分法,二种人可以获得:即是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人、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人。

像这样的两种人,至心(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听法,听后领受忆持,闻三恶之苦而心生怖畏,身毛皆竖立,涕泣横流,坚持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乃至小罪,也不敢毁犯,应当知道这样的人获得了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

注解: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至心】:(术语)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晋书王嘉传曰:“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无量寿经上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金光明经上曰:“至心念佛。”同文句二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言至心。”同文句记曰:“至犹极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脱分】:
(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无量劫,若不能得解脱分法,当观是人为地狱人。

若复有人阿鼻地狱经无量劫,受大苦恼,能得如是解脱分法,当观是人为涅槃人。

善男子!是故我于郁头蓝弗生哀愍心,于提婆达多不生怜念心。

[末学解说]

善男子!诸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等即使获得非想非非想(按非想非非想处,为无色界第四天,诸天之最胜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经所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者是)定,寿命有无量劫,如果不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当观这样的人为地狱人。

如果有人在阿鼻地狱经过无量劫,受大苦恼,能获得如是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当观这样的人为涅槃人。

善男子!所以我对郁头蓝弗(郁头蓝弗,此云獭戏子坐,得非想定,获五神通。飞入王宫,遂失定,徒步归山)生哀愍心,对提婆达多(人名,为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佛之从弟。出家学神通,身具三十相,诵六万法藏,其本地为深位的菩萨,释尊在法华会上,述往世为弃位国王,提婆达多为仙人,使他具足一切佛法,至于成佛)不生怜念心。

注解: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想非非想处】:(术语)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楞严经曰:“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按非想非非想处,为无色界第四天,诸天之最胜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经所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者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脱分】:
(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郁头蓝弗】:(人名)Udraka Ra%maputra,涅槃经三十八曰:“郁头蓝弗。”同二十一曰:“郁陀伽。”佛本行集经二十二曰:“优陀罗罗摩子。”中阿含优陀罗经曰:“优陀罗罗摩子。”中阿含罗摩经曰:“郁陀罗罗摩子。”十轮经三曰:“嗢达洛迦。”智度论十七曰:“郁陀罗伽仙人。”同一梵语也。佛出家而问道之仙人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郁头蓝弗,此云獭戏子坐,得非想定,获五神通。飞入王宫,遂失定,徒步归山。”名义集二曰:“郁陀罗罗摩子。亦云郁头蓝弗。此云猛喜。又云极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提婆达多】:人名,为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佛之从弟。出家学神通,身具三十相,诵六万法藏,其本地为深位的菩萨,释尊在法华会上,述往世为弃位国王,提婆达多为仙人,使他具足一切佛法,至于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因众生心不同,所以:
有人虽于无量世中以无量财施无量人,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于一时中以一把麨施一乞儿,能得如是解脱分法。
有人乃于无量佛所受持禁戒,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而能获得解脱分法。
有人于无量世无量佛所,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唯读一四句偈,而能获得解脱分法。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此处讲的众生心,是指自己的发心

比如
放生应该是真正发起慈悲心而放生,而不是偏离原来的意思,例如:求福
如果为了自己的福报,而不是真心慈悲而不注重放生的品质,这样没有正因又哪里会有正果呢?
当然,也不是不能求福或希望能消灾治病,而是发心不同,果报就会有次第上的差别——因慈悲而放生,有智慧的放生,让放生真的是放生

再比如
我们为什么要「布施」?
我们是「真发心」「真布施」吗?真懂「布施」的意义和不同次第的修行吗?
自己的布施是出自于初学者贪功德的自私心,没有智慧的乱施,还是真正有修行能舍身命的布施呢?——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所以,如果布施、持戒、诵经...都是为了谋求自己的私利
以这样的发心来做,从开始就不正确,就不是真心,那么
[发心]如果不正就会走偏
[发心]如果不真就无法持续——[解答]念经念咒-------究竟[数量]重要还是[发心]要紧? ?

要知道

所以
佛弟子也应该弄清楚学佛的方向和意义
发心不真,果遭曲折——[略说]佛教发愿和民间信仰发愿的不同
什么是成就佛道呢?学佛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放开,真正解脱
而怎样才能放下自己让自己解脱呢
佛说为众生就能够放下自己,所以这就是行菩萨道普渡众生的原因
把心思放在普渡众生,不要任何事情都只想到自己,这样就能逐渐放下自私放下我执

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闻声救苦普渡众生呢?就是因为完全放下自己(我执)
自己清净光明心量宽大,自然能力就大——[问题解答]该如何回向?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7:10:4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解脱品第四


--
[经文] --

善男子!如舍利弗等六万劫中求菩提道,所以退者,以其未得解脱分法;虽尔、犹胜缘觉根利。

善男子!是法有三:谓下、中、上。下者声闻,中者缘觉,上者佛也。

善男子!有人勤求优婆塞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亦不得戒,有出家人求比丘戒、比丘尼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亦不能得。何以故?不能获得解脱分法。是故可名修戒,不名持戒。

善男子!若诸菩萨得解脱分法,终不造业求生欲界、色、无色界,常愿生于益众生处;若自定知有生天业,即回此业求生人中。业者,所谓施、戒、修定。

善男子!若声闻人得解脱分,不过三身得具解脱;辟支佛人,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得解脱分,虽复经由无量身中常不退转,不退转心,出胜一切声闻、缘觉。

善男子!若得如是解脱分法,虽复少施得无量果,少戒、少闻亦复如是。是人假使处三恶道,终不同彼三恶受苦。若诸菩萨获得如是解脱分法,名调柔地。何故名为调柔地耶?一切烦恼渐微弱故,是名逆流。

若善男子!有四种人:一者、顺生死流,二者、逆生死流,三者、不顺不逆,四者、到于彼岸。

善男子!如是法者,于声闻人名柔软地,于诸菩萨亦名柔软,复名喜地。以何义故名为喜地?闻不退故,名为喜地。

以何义故名为菩萨?能常觉悟众生心故。如是菩萨虽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如是菩萨不名人天,非五道摄,是名修行无障碍道。

[末学解说]

善男子!比如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等,在六万劫中求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道,之所以退转,是因为其未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虽然如此,但犹胜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根利。

善男子!此法有三种:即是下、中、上。下者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中者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上者佛也。

善男子!有人勤求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也不能得戒,有出家人求比丘戒、比丘尼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也不能获得。为什么呢?因为不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所以可称为修戒,但不能称为持戒。

善男子!如果诸菩萨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始终不会造业求生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常愿生于利益众生之处;如果自己确定知道有生天业(指生于天界之因业),即回向此业而求生于人道中。业者,即是惠施、持戒、修定。

善男子!如果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人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不过是三身得以解脱;辟支佛(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人,也是如此;菩萨摩诃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获得解脱分,虽会经历无量身,也能够常不退转,其不退转心,超过一切声闻、缘觉。

善男子!如果获得这样的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虽然少施却能获得无量果,少戒、少闻也是如此。这样的人假使处于三恶道,也终不会同那些三恶道的众生一样受苦。如果诸菩萨获获得这样的解脱分法,名为调柔地。为什么称为调柔地呢?因为一切烦恼逐渐微弱的缘故,这名为逆流(于生死之流中,逆向而上,以入于觉悟之境界。有情众生于无始以来,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而难以超脱轮回,故须以逆流之心对治之)。

若善男子!有四种人:一者、顺生死流(谓众生随顺三界、六道生死之流,而轮转于迷界。如众生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违背涅槃之道;即为流转生死之因果),二者、逆生死流(断三界惑障,违逆生死之流,趣入涅槃之道,则称为逆流;即为还灭之因果),三者、不顺不逆,四者、到达彼岸。

善男子!如是法者,于声闻人名为柔软地,于诸菩萨也名为柔软,还名为喜地。因什么缘故名为喜地呢?因闻后能不退转的缘故,所以名为喜地。

因什么缘故名为菩萨呢?因能常觉悟众生心的缘故。这样的菩萨虽知外典(佛教外之典籍。外道之典籍。世间之典籍),但能自不受持,也不会教人。这样的菩萨既不名人道、天道,也不被五道所摄(脱离六道轮回)这称为修行无障碍道。

注解: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解脱分】:(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天因】:指生于天界之因业。释氏要览卷中引业报差别经(大五四·二九一上):“具修增上十善,得生欲界散地天;若修有漏十善,以定相应,生色界天;若离色修,远离身、口,以定相应,生无色界。”又引正法念处经(大五四·二九一中):“因持戒不杀、不盗、不淫,由此三善得生天。”p2057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逆流】:<一>“顺流”之对称。于生死之流中,逆向而上,以入于觉悟之境界。有情众生于无始以来,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而难以超脱轮回,故须以逆流之心对治之。湛然于授菩萨戒仪举出逆流十心:(一)正信因果心,(二)自愧克责心,(三)怖畏恶道心,(四)发露瑕疵心,(五)断相续心,(六)发菩提心,(七)修功补过心,(八)守护正法心,(九)念十方佛心,(十)观罪性空心。((参见:顺流)5356)
 <二>声闻四果之一。即指须陀洹。须陀洹之人起无漏智,证见正理,永逆生死之流转,而渐趣涅槃之道,故称逆流。p4327  FROM:【佛光大辞典】

【顺流】:梵语 anusroto-ga^min,巴利语 anusota-ga^min。又作随流。为“逆流”之对称。谓众生随顺三界、六道生死之流,而轮转于迷界。如众生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违背涅槃之道;即为流转生死之因果。反之,断三界惑障,违逆生死之流,趣入涅槃之道,则称为逆流;即为还灭之因果。又据摩诃止观卷四上载,修行之人因“顺流十心”而颠倒造恶,积集重累,流转生死,须以“逆流十心”对治此等过失。顺流十心即:(一)无明昏闇心,众生内心为无明所迷惑,妄计人我执,起颠倒妄想,广造众业,流转生死。(二)外顺恶友心,指众生内具烦恼,外为恶友迷惑而失正行之心。(三)无随喜心,谓对他人之善行不能随喜。(四)纵恣三业心,谓任意造身口意三业罪。(五)遍一切处起恶心,众生所造恶事虽不广,然为恶之心遍布一切处。(六)常念恶事心,众生唯起恶心,增长恶事,昼夜不绝。(七)覆藏罪心,掩蔽己过,无悔改心。(八)不畏恶道心,谓鲁钝无识,不畏趣入恶道。(九)无惭无愧心,造诸恶业,而无惭愧心。(十)一阐提心,谓否定一切因果道理。(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六、俱舍论卷十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二)((参见:逆流)4327、“逆流十心”4327)p5356FROM:【佛光大辞典】

【生死流】:以生死能令人漂没,故称为生死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p2061 FROM:【佛光大辞典】

【外典】:(术语)佛教外之典籍。外道之典籍。世间之典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止观辅行四之三曰:“大论云:习外典者,如以刀割泥,泥无所成,而刀日损。又云:读外典者,如视日光,令人眼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夫菩提者,有四种子:一者、不贪财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怜愍众生。

善男子!增长如是菩提种子,复有五事:一者、于己身中不生轻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厌悔;三者、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四者、救济众生无量苦恼;五者、常赞三宝微妙功德。有智之人修菩提时,常当修集如是五事。

增长炽然菩提种子,复有六事: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六种事,因一事增,谓不放逸;菩萨放逸,不能增长如是六事,若不放逸,则能增长。

善男子!菩萨求于菩提之时,复有四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心坚难坏,三者、能行难行,四者、怜愍众生。

复有四事:一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二者、常乐称赞他人功德,三者、常乐修集六念处法,四者、勤说生死所有过咎。

善男子!若有说言,离是八法得菩提者,无有是处。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者,有四种子(唯识学说,前七识所作的善恶业,其气氛感入第八识中,留下与本业同样的习气,将来能发生同类之果者,名为“种子”):一者、不贪财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怜愍众生。

善男子!增长这样的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种子(唯识学说,前七识所作的善恶业,其气氛感入第八识中,留下与本业同样的习气,将来能发生同类之果者,名为“种子”),还有五事:一者、对自己不生轻视之想,认为我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即使自身受苦,心不会厌倦后悔;三者、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四者、救济众生无量苦恼;五者、常称赞三宝微妙功德。有智慧的人修菩提时,常当修集这样的五事。

增长炽然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种子(唯识学说,前七识所作的善恶业,其气氛感入第八识中,留下与本业同样的习气,将来能发生同类之果者,名为“种子”),还有六事:即是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智慧波罗蜜。这六种事,因一事增长,谓不放逸(心所之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防范于恶事,专注于善法之精神作用);菩萨如果放逸,便不能增长这六事,如果不放逸,则能增长。

善男子!菩萨求取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之时,还有四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心坚难坏,三者、能行难行,四者、怜愍众生。

还有四事:一者、见他人得利能心生欢喜,二者、常乐于称赞他人功德,三者、常乐于修集六念处((一)念佛,念佛之大慈大悲无量功德。(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能利益大地众生。(三)念僧,念僧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诸恶烦恼。(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能除众生之悭贪。(六)念天,念三界诸天皆因往昔修持净戒、布施、闻慧等之善根,而得此乐报)法,四者、勤说生死(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所有过咎。

善男子!如果有人说,离开这八法能获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者,是不可能的。

注解: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种子】:唯识学说,前七识所作的善恶业,其气氛感入第八识中,留下与本业同样的习气,将来能发生同类之果者,名为“种子”,亦如植物中,种下那一种的核,将来一定会生出那一种的果一样。易言之,藏在第八识中能生一切法的功能,叫做“种子”。种子有二类:
  一、本有种子,这是无始以来,第八识中,十法界种子俱全,此类种子皆是本有的,故又名“本性住种”;
  二、新薰种子,这类种子,不是原来有的,而是由前七识的现行为因,回薰第八识,又成为新的种子藏入于阿赖耶识中,故又名“习所成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放逸】:梵语 aprama^da。心所之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防范于恶事,专注于善法之精神作用。可用于对治放逸,成就一切善法,故“说一切有部”将其归纳于十大善地法之一。(俱舍论卷四、品类足论卷三)((参见:放逸)3276)p974FROM:【佛光大辞典】

【六念】:<一>梵语 s!ad! anusmr!tayah!,巴利语 cha anussati-t!t!ha^na^ni。又作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即:(一)念佛,念佛之大慈大悲无量功德。(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能利益大地众生。(三)念僧,念僧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诸恶烦恼。(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能除众生之悭贪。(六)念天,念三界诸天皆因往昔修持净戒、布施、闻慧等之善根,而得此乐报。大小乘对于念天之解释不同。大乘依涅槃经之说,天有三种,即:(一)生天,谓三界之诸天。(二)净天,一切三乘之贤圣。(三)第一义天,即涅槃。又于此三种天之中,大乘之人仅念第一义天。(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卷二十五、观佛三昧海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二)
 <二>比丘所必须熟知之六种要事。即:(一)念知日月,念知受戒之月日。(二)念知食处,如全不受请食者,谓我常乞食等;如受请食者,谓我今自食无请处等。(三)念知夏腊,记忆受戒以后之腊数。(四)念知衣钵,念我三衣一钵具足,若有长物,则念我有长物,已说净。(五)念同别食,若与众同食之时,念我今与众僧同食;若别食时,念我今以某缘,与众别而独食。(六)念身康羸,若无病,则念我今无病,堪能行道;若有病,则念我今有病,应当治疗。(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三之二)p1271FROM:【佛光大辞典】

【生死】:梵语 sam!sa^ra,或 ja^ti-maraN!a。音译作缮摩末剌諵、阇提末剌諵。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菩提)”相对称。又生死无尽,以海为喻,故称为生死海。生死乃苦恼之世界,故亦称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之彼岸,此事极为困难,故又称难渡海。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若有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即得名为无上福田,如是菩萨出胜一切世间之事及诸众生。

善男子!虽有人言:无量世界有无量佛,然此佛道甚为难得。

何以故?世界无边,众生亦尔;众生无边,佛亦如是。假使佛道当易得者,一佛世尊则应化度一切众生!若尔者,世界众生则为有边。

善男子!佛出世时,能度九万九那由他人,声闻弟子度一那由他,而诸众生犹不可尽,故名无边。

是故我于声闻经说无十方佛。所以者何?恐诸众生轻佛道故。诸佛圣道,非世所摄,是故如来说无虚妄。如来世尊无有妒心,以难得故,说无十方诸佛世尊。

善男子!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不能究竟行菩萨道。若人难言:若有现在无量诸佛,何故经中但说过去、未来二世有无量佛,不说现在无量佛耶?

善男子!我一国说过去、未来有恒沙佛,现在世中唯一佛耳。

善男子!真实义者能得佛道,无量众生修行佛道多有退转,时有一人乃能得度,如庵罗花及鱼子等。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时,即得名为无上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这样的菩萨超过一切世间之事及诸众生。

善男子!虽然有人说:无量世界有无量佛,然而此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甚为难得。

为什么呢?因为世界无边,众生也一样;众生无边,佛也是如此。假使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容易获得,那么一位佛世尊则应化度(教化济度众生)一切众生!如果这样,世界众生则为有边。

善男子!佛陀出世时,能化度九万九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的人,声闻弟子可化度一那由他,然而诸众生仍然无穷无尽,所以称为无边。

所以我在声闻经中说无十方佛。这是为什么呢?因恐诸众生轻视佛道的缘故。诸佛圣道,并非世间人所摄,所以如来说无虚妄。如来世尊没有妒心,因难得之故,而说无十方诸佛世尊。

善男子!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却不能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行菩萨道(指大乘佛教。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教法)。如果有人问难:若有现在无量诸佛,为何经中只说过去、未来二世有无量佛,不说现在无量佛呢?

善男子!我对一国说过去、未来有恒河沙的佛陀,现在世中只有一位佛陀。

善男子!真实义(诸法真实之义)者才能得证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无量众生修行佛道多有退转,有时只有一人能够得度(生死比海,涅槃比彼岸,超生死而到涅槃云度。谓得渡生死之海),如同庵罗花及鱼子(谓鱼卵虽多,而能成鱼者无多;比喻因虽多而果熟者少)等。

注解: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梵语菩提,新译为觉,旧译为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化度】:(术语)教化济度众生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道】:梵语 bodhisattva-carya^。<一>菩萨之修行。即修六度万行,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故菩萨道乃成佛之正因,成佛乃菩萨道之结果;欲成佛,必先行菩萨道。(法华经卷一)
 <二>指大乘佛教。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教法。(灌顶经卷十二)p5226FROM:【佛光大辞典】

【真实义】:诸法真实之义有四种:(一)世流布真实义,谓众生见地即言是地,见火即言是火,终不言水为火,凡此世间之法,虽为假名立相,然称认皆相同,此为世流布真实义。(二)方便流布真实义,谓世间有智之人先以心意筹量,随宜方便,造作经书论议以开导世人,此为方便流布真实义。(三)净烦恼障真实义,谓声闻缘觉以无漏道破诸烦恼,得无碍智,此为净烦恼障真实义。(四)净智慧障真实义,谓声闻缘觉虽得无碍智,然犹未能显中道之理,故称智慧障;佛菩萨断此障,中道之理自然显现,此为净智慧障真实义。(菩萨善戒经卷二)p4226 FROM:【佛光大辞典】

【庵罗女】:(人名)又作庵婆女,庵树女,柰女等。皆为庵罗婆树女之略。彼女由庵罗婆树而生,因呼曰庵罗女。为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妃,生耆婆,后归佛奉园于佛。佛受之以为住所。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庵罗女,亦云庵树女。此依传云依树花中而生。”同卷曰:“温室经云柰女者,即其人也。即频婆娑罗王之贵妃,良医耆婆之母也。”长阿含经二、游行经,记献庵罗园于佛。梵A^mrapa%li^。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鱼子】:<一>谓鱼卵虽多,而能成鱼者无多;比喻因虽多而果熟者少。大智度论卷四(大二五·八八上):“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即谓菩萨发心者多,成佛者少。
 <二>比喻众生。以佛护念众生,犹如鱼母之爱子,故有此喻。((参见:鱼母念子)4843)p4842 FROM:【佛光大辞典】

【得度】:(术语)生死比海,涅槃比彼岸,超生死而到涅槃云度。谓得渡生死之海也。无量寿经下曰:“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增一阿含经十四曰:“佛在菩提树下初得佛,作是念:罗勒迦蓝,诸根纯熟,应先得度。”遗教经曰:“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又】(仪式)落发为沙弥云得度,是为得度之因缘,故因中说果而云得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得解脱分法,是不为难;

在家得者,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是不为难;

在家得者,是乃为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分】:(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真实义者能得佛道

什么是【真实义】呢?

云何[真实义]? ~ 瑜伽师地论

摘取善知识对其的相关注解:

一、总体来讲有两种
云何[真实义]

谓略有二种。
一者[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
二者[依尽所有性诸法一切性]。

如是诸法真实性一切性。应知总名[真实义]

二、品类差别有四种
一者[世间极成真实]。
二者[道理极成真实]。
三者[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
四者[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三、具体解说这四种

1.[世间极成真实]
谓一切世间于彼彼事随顺假立。世俗串习悟入觉慧所见同性。谓地唯是地非是火等。如地如是。水火风。色声香味触。饮食衣乘。诸庄严具。资产什物。涂香华鬘歌舞伎乐种种光明。男女承事。田园邸店宅舍等事当知亦尔。[苦唯是苦][非是乐等]。[乐唯是乐][非是苦等]。
以要言之。[此即如此][非不如此]。[是即如是][非不如是]。决定胜解所行境事。
[一切世间][从其本际][展转传来]。[想自分别][共所成立]。[不由思惟][筹量观察][然后方取]
是名[世间极成真实]。
(附注:简单说就是世间一般世俗所认知的之真实)

2.[道理极成真实]
谓[诸智者有道理义]。[诸聪睿者][诸黠慧者]。[能寻思者][能伺察者]。[住寻伺地者][具自辩才者]。[居异生位者][随观察行者]。依止[现][比]及[至教量]极善思择决定智所行所知事。由证成道理所建立所施设义。是名[道理极成真实]。
(附注:简单说就是指世俗智慧者所认为的真实,[现量][比量][至教量]请自参考佛学辞典,或本经也有说明,以后有机会再介绍)

3.[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
谓一切[声闻][独觉]。若无漏智。若能引无漏智。若无漏后得世间智所行境界。是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
由缘此为境。从烦恼障智得清净。于当来世无障碍住。是故说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
此复云何。谓[四圣谛]。一[苦圣谛]。二[集圣谛]。三[灭圣谛]。四[道圣谛]。即于如是[四圣谛义]。[极善思择][证入现观]。[入现观已][如实智生]。此谛现观。[声闻][独觉]能观唯有诸蕴可得。除诸蕴外我不可得。[数习缘生][诸行生灭相应慧故]。数习异蕴[补特伽罗]无性见故。发生如是[圣谛现观]。
(附注:这是指小乘行者所认为的真实,这必须以[四圣谛]或[缘起法]在生活中随时入观照,而产生真实的智慧,不过这仍是小乘阶段所认为的真实)

4.[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谓于[所知能碍智故]名[所知障]。从[所知障]得解脱智所行境界。当知是名[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此复云何。谓[诸菩萨][诸佛世尊][入法无我]。[入已善净][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平等平等[无分别智]所行境界。如是境界为[最第一真如][无上]所知边际。齐此一切正法思择皆悉退还不能越度。
(附注:这是讲佛菩萨境界所知道的真实,以下经文继续说明,就是讲[不二法],也说明了什么叫做[无上]和[中道])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7:11: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第五

--
[经文] --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

若得菩提名为佛者,何以故声闻、辟支佛人不名为佛?

若觉法性名为佛者,声闻、缘觉亦觉法性,以何缘故不名为佛?

若一切智名为佛者,声闻、缘觉亦一切智,复以何故不名为佛?

言一切者,即是四谛。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说:世尊!如佛所说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有三种:一者、声闻菩提(声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以此因缘,心得解脱者,称为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缘觉菩提,又作独觉菩提、辟支佛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不自受持大乘经义,亦不广为他人解说,以此因缘,心证辟支菩提),三者、诸佛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又作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菩提。谓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亦复教他人发菩提心,令他人入信,若有来者及不来者,悉皆恭敬亦生随喜,如此解脱自利利他,为多人利益、安乐故,称为无上正等菩提)。

如果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称为佛者,为什么声闻、辟支佛人不能称为佛呢?

如果觉法性(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称为佛者,声闻、缘觉也觉法性,为什么不能称为佛呢?

如果一切智(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称为佛者,声闻、缘觉也有一切智,又为什么不能称为佛呢?

这里所讲的一切,是指四谛(圣者所见之真理也。一苦谛,三界六趣之苦报也。是为迷之果。二集谛,贪嗔等烦恼,及善恶之诸业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谛。三灭谛,涅槃也。涅槃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真空寂灭,故名灭。是为悟之果。四道谛,八正道也,此能通于涅槃故名道。是为悟之因。其中前二者流转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间因果。后二者还灭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间因果)。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菩提】:<一>就三乘之所得而别,分为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又作三乘菩提。(一)声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以此因缘,心得解脱者,称为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又作独觉菩提、辟支佛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不自受持大乘经义,亦不广为他人解说,以此因缘,心证辟支菩提。(三)无上正等菩提,又作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菩提。谓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亦复教他人发菩提心,令他人入信,若有来者及不来者,悉皆恭敬亦生随喜,如此解脱自利利他,为多人利益、安乐故,称为无上正等菩提。以上三乘譬如有三种人欲渡恒河,第一人以草为筏,倚之而渡;第二人以皮囊或皮船倚之而渡;第三人造作大船乘之入河,于此船中载渡百千人。上述系出生菩提心经所载。(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优婆塞戒经卷一“三种菩提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
 <二>就佛之三身,别为应化佛菩提、报佛菩提、法佛菩提三种。(一)应化佛菩提,又作方便菩提、究竟菩提,此菩提以自在之善巧化用为道。(二)报佛菩提,又作实智菩提、清净菩提,此菩提以称理之智慧为道。(三)法佛菩提,又作真性菩提、实相菩提、无上菩提,此菩提以实相之理为道。法华经玄义卷五下以此三菩提配资成轨、观照轨、真性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则配以解脱、般若、法身。(金光明玄义卷上)((参见:三身)555、“菩提”5198)p631  FROM:【佛光大辞典】

【法性】: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切智】: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  FROM:【佛光大辞典】

【四谛】:(名数)又云四圣谛,四真谛。圣者所见之真理也。梵语Catva%ri-A^ryasatya%ni,巴利语Catta%ri-Ariyasacca%ni。一苦谛Duh!kha-a%ryasatya,三界六趣之苦报也。是为迷之果。二集谛Samudya-a%ryasatya,贪嗔等烦恼,及善恶之诸业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谛。三灭谛Nirodha-a%ryasatya,涅槃也。涅槃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真空寂灭,故名灭。是为悟之果。四道谛Ma%rga-a%ryasatya,八正道也,此能通于涅槃故名道。是为悟之因。其中前二者流转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间因果。后二者还灭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间因果。此四者皆云谛者,言其真理实为至极也。而二者皆先果后因者,果易见,因难知,故先示苦果令其厌,然后使断其因,又举涅槃之妙果使乐之,然后使修其道,是乃诱引最劣小机之善巧也。佛起菩提树下至鹿野苑,为五比丘始说此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依之而修道证灭者,称为声闻人。法华经譬喻品曰:“昔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四十二章经曰:“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涅槃经十二曰:“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涅槃经十五曰:“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止持会集音义曰:“苦谛者,苦以痛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大论云:无量众生有三种身苦:老病死。三种心苦:贪嗔痴。三种后世苦:地狱饿鬼畜生。总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谛审生死实是苦者,故名苦谛也。三苦,谓苦苦坏苦行苦,八苦可知。集谛者,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为集。审一切烦恼惑业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谛也。尽谛者,亦名灭谛。灭即寂灭,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以诸烦恼结使灭故,三界业亦灭。若三界业烦恼灭者,即是灭谛有余涅槃。因灭故果灭,舍此报身时,后世苦果,永不相续,名入无余涅槃。谛审涅槃实为寂灭,故名灭谛也。道谛者,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为道谛。审此二道相扶,实能通至涅槃不虚,故名道谛也。正道者,实观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助道者,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是名助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言:善男子!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得,三者、从修而得。

声闻之人从闻得故,不名为佛;

辟支佛人从思惟已少分觉故,名辟支佛;

如来无师,不依闻、思,从修而得觉悟一切,是故名佛。

善男子!了知法性,故名为佛。

法性二种:一者、总相,二者、别相。

声闻之人,总相知故不名为佛;

辟支佛人同知总相,不从闻故,名辟支佛,不名为佛;

如来世尊,总相、别相一切觉了,不依闻、思,无师独悟,从修而得,故名为佛。
善男子!如来世尊缘智具足,声闻、缘觉虽知四谛,缘智不具,以是义故,不得名佛;如来世尊缘智具足,故得名佛。

[末学解说]

佛陀说:善男子!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有三种:一者、从闻(指听闻教法)而得,二者、从思惟(指思惟义理)得,三者、从修(指修行)而得。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之人,因从闻(指听闻教法)而得的缘故,所以不能称为佛;

辟支佛(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人,因从思惟后获得少分觉悟的缘故,所以称为辟支佛;

如来无师,不依闻(指听闻教法)、思(指思惟义理),从修(指修行)而能够觉悟一切,所以称为佛。

善男子!能够了知法性(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所以称为佛。
法性(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有二种:一者、总相(总括全体之状态者,称为总相。例如,无常、无我等相共通于一切有为法,称为总),二者、别相(仅指个别、特殊之状态者,称为别相。例如,水之湿相即为别相)。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之人,因只能了知总相(总括全体之状态者,称为总相。例如,无常、无我等相共通于一切有为法,称为总)的缘故,所以不能称为佛;

辟支佛(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人,同样了知总相(总括全体之状态者,称为总相。例如,无常、无我等相共通于一切有为法,称为总),但不是从闻(指听闻教法)而是从思(指思惟义理)得,所以称为辟支佛,却不能称为佛;

如来世尊,总相(总括全体之状态者,称为总相。例如,无常、无我等相共通于一切有为法,称为总)、别相(仅指个别、特殊之状态者,称为别相。例如,水之湿相即为别相)一切都能觉了(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不是依闻(指听闻教法)、思(指思惟义理)而得,是无师独悟(谓不待师教而自觉本具真性),从修(指修行)而得,所以称为佛。

善男子!如来世尊缘智具足,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虽知四谛(圣者所见之真理也。一苦谛,三界六趣之苦报也。是为迷之果。二集谛,贪嗔等烦恼,及善恶之诸业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谛。三灭谛,涅槃也。涅槃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真空寂灭,故名灭。是为悟之果。四道谛,八正道也,此能通于涅槃故名道。是为悟之因。其中前二者流转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间因果。后二者还灭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间因果),缘智不具足,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不能称为佛;如来世尊缘智具足,所以称为佛。

注解: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闻思修】:闻,指听闻教法;思,指思惟义理;修,指修行。而闻慧、思慧、修慧等三慧,即为经由闻、思、修而成之智慧。此三慧乃佛法修行之次第,闻慧者,闻他人说教法而得之智慧;思慧者,自我思惟而得之智慧;修慧者,实地修行而得之智慧。(大乘义章卷十、佛遗教经)((参见:三慧)670)p5899FROM:【佛光大辞典】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性】: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总相别相】:总括全体之状态者,称为总相;仅指个别、特殊之状态者,称为别相。例如,无常、无我等相共通于一切有为法,称为总相;水之湿相即为别相。以观佛为例,观色身全体者为总相观,仅观色身部分者为别相观。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二五·二九三上):“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种相,总相、别相是二相,空故名为相空。问曰:‘何等是总相?何等是别相?’答曰:‘总相者,如无常等;别相者,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为坚相,火为热相。’”故知一切万物皆具有总、别二相。举白马为例,“马”为总相,“白”则为其别相。

 总相为六相之一。所谓六相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华严五教章卷四载有关于六相圆融之义(大四五·五○七下):“总相者,一含多德故;别相者,多德非一故。别依止总,满彼总故。”此即华严宗自法界缘起、无尽圆融之立场说明总相、别相。(十住经卷一、六十华严卷二十三、八十华严卷三十四、渐备一切智德经卷一、十地经卷一、十地经论卷三、大乘义章卷三、华严经探玄记卷九、华严金师子章)((参见:六相圆融)1280、“总相观别相观”6489)p6488 FROM:【佛光大辞典】

【觉了】: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中略)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正法华经卷九、佛所行赞卷四、无量寿经卷下、楞严经卷一)p6793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师独悟】:谓不待师教而自觉本具真性。一般将辟支佛(梵 pratyeka-buddha)翻译为“缘觉”或“独觉”,即有不依师教、现生开悟之意。四教义卷六引用大智度论之文谓,若佛不出世,或佛法已灭时,此人由于先世因缘,能独生智慧,因不由他闻,而以自智慧得道,故称之为独觉。一般在大乘立场,则解为“无师自悟”。(增一阿含经卷十四、卷十九、法华经譬喻品、法华义疏卷六、大日经疏卷一、圆觉经大疏卷下四)p5106 FROM:【佛光大辞典】

【四谛】:(名数)又云四圣谛,四真谛。圣者所见之真理也。梵语Catva%ri-A^ryasatya%ni,巴利语Catta%ri-Ariyasacca%ni。一苦谛Duh!kha-a%ryasatya,三界六趣之苦报也。是为迷之果。二集谛Samudya-a%ryasatya,贪嗔等烦恼,及善恶之诸业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谛。三灭谛Nirodha-a%ryasatya,涅槃也。涅槃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真空寂灭,故名灭。是为悟之果。四道谛Ma%rga-a%ryasatya,八正道也,此能通于涅槃故名道。是为悟之因。其中前二者流转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间因果。后二者还灭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间因果。此四者皆云谛者,言其真理实为至极也。而二者皆先果后因者,果易见,因难知,故先示苦果令其厌,然后使断其因,又举涅槃之妙果使乐之,然后使修其道,是乃诱引最劣小机之善巧也。佛起菩提树下至鹿野苑,为五比丘始说此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依之而修道证灭者,称为声闻人。法华经譬喻品曰:“昔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四十二章经曰:“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涅槃经十二曰:“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涅槃经十五曰:“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止持会集音义曰:“苦谛者,苦以痛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大论云:无量众生有三种身苦:老病死。三种心苦:贪嗔痴。三种后世苦:地狱饿鬼畜生。总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谛审生死实是苦者,故名苦谛也。三苦,谓苦苦坏苦行苦,八苦可知。集谛者,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为集。审一切烦恼惑业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谛也。尽谛者,亦名灭谛。灭即寂灭,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以诸烦恼结使灭故,三界业亦灭。若三界业烦恼灭者,即是灭谛有余涅槃。因灭故果灭,舍此报身时,后世苦果,永不相续,名入无余涅槃。谛审涅槃实为寂灭,故名灭谛也。道谛者,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为道谛。审此二道相扶,实能通至涅槃不虚,故名道谛也。正道者,实观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助道者,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是名助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

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

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故名为佛。

善男子!疑有二种:一、烦恼疑,二、无记疑。

二乘之人断烦恼疑,不断无记;如来悉断如是二疑,是故名佛。

[末学解说]

善男子!譬如,恒河水,三种兽一同渡河,兔、马、香象。

兔够不到河底,浮水而过;马或能踩到底,或不能踩到底;象则能够完全踩到底。

恒河水者,即是指十二因缘(详见下方注解)河。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渡时,如同那兔子;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渡时,如同那马;如来渡时,如同那香象,所以如来称为佛。

声闻、缘觉虽能断除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但还不能断除习气(又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略称习。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尤以烦恼)经常生起,其熏习于吾人心中之习惯、气分、习性、余习、残气等,称为习气。如由纳香之箧中取出香,箧内犹存香气;用以比喻虽灭除烦恼之正体(称为正使),尚存习惯气分),如来能拔除一切烦恼、习气根源,所以称为佛。

善男子!疑有二种:一、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疑,二、无记(无记即非善非不善者,因其不能记为善或恶,故称无记)疑。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之人能够断除烦恼疑,但不能断除无记疑;如来能够断除这两种疑,所以称为佛。

注解:
【十二因缘】:﹝出天台四教仪﹞谓无明等展转感果名因,互相由藉为缘,三世相续,无间断也。(三世相续无间断者,谓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感现在世识乃至受,五者为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三者,为现在因;由现在因,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环,无间断也。)
  [一、无明],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于本性,无所明了,故曰无明。
  [二、行],谓过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业,是名为行。
  [三、识],谓由过去惑业相牵,致令此识,投托母胎,一刹那间,染爱为种,纳想成胎,是名为识。(梵语刹那,华言一念。)
  [四、名色],名即是心,谓心但有名而无形质也;色即色质,即是身也。谓从托胎已后,至第五个七日,名形位,生诸根形,四支差别,是名为色。(四支者,即两手两足也。)
  [五、六入],谓从名色已后,至第六个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是名六入。(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六、触],谓出胎已后,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触对六尘,未能了知生苦乐想,是名为触。
  [七、受],谓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因六尘触对,六根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事,虽能了别,然未能起淫贪之心,是名为受。
  [八、爱],谓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于种种胜妙资具及淫欲等境,然犹未能广遍追求,是名为爱。
  [九、取],谓从二十岁后,贪欲转盛,于五尘境,四方驰求,是名为取。(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十、有],谓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有之果,是名为有。(因果不亡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即三界也。)
  [十一、生],谓从现世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为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
  [十二、老死],谓从来世受生已后,五阴之身,熟已还坏,是名老死。(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二因缘】:(术语)Dva%das/a%iga Pratityasamutpa%da,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是为辟支佛之观门。说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也。一、无明Avidya%,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二、行Sam%ska%ra,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三、识Vijn^a%na,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受胎之一念也。四、名色Na%maru%pa,在胎中心身渐发育之位也。名者心法,心法不能以体示之,但以名诠之,故谓为名。色者即眼等之身。五、六处Sad!a%yatana,六处即六根,为六根具足将出胎之位也。此中有五位,(参见:五意)。六、触Spars/a,二三岁间对于事物未识别苦乐,但欲触物之位也。七、受Vedana%,六七岁以后渐对事物识别苦乐而感受之之位也。八、爱Tr!s!n!a%,十四五岁以后,生种种强盛爱欲之位也。九、取Upa%da%na,成人已后爱欲愈盛驰驱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十、有Bhava,依爱取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定当来之果之位也。有者业也,业能有当来之果,故名为有,十一、生Ja%ti,即依现在之业于未来受生之位也。十二、老死Jara%maran!a,于来世老死之位也。其中无明与行二者,即惑业之二,属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者属缘于过去惑业之因而受之现在果,是过现一重之因果也。又爱取二者为现在之惑,有则为现在之业也,缘于此惑业现在之因而感未来之生与老死之果,是现未一重之因果也。此为三世两重之因果。依此两重之因果,而知轮回之无极。盖既见现在之惑(爱取)、业(有),由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而生,则知过去之惑(无明)、业行亦从过去之苦果而生,既见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生现在之业(有),则亦知未来之苦果(生老死),生未来之业。上溯之,则过去之惑业,更从过去之苦果而来,下趁之则未来之苦果更生未来之惑业,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此为无始无终之生死轮回。辟支佛观之,一以厌生死,一以知无常实之我体,遂断惑业而证涅槃也。其中分别因与缘,则行与有之二支是因,无明与爱取之三支是缘。余七支总是果,但果为还起惑业因缘之缘。故摄之于缘中,不别存果名,是曰因缘观。
           ┌1  无明   (贪嗔痴等烦恼)─────(惑)
     ┌过去二因─┤
     │       └2  行    (造作诸业)───────(业)
     │     ┌3  识    (业识投胎)───────(苦)
     │     │4  名色   (但有胎形六根未具)───(苦)
     │现在五果─┤5  六入   (长成眼等六根人形)───(苦)十二因缘
             │     │6  触    (出胎与外境接触)────(苦)
 与  ─┤     └7  受    (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苦)
三世因果 │      ┌8  爱    (对境生爱欲)──────(惑)
     │现在三因─┤9  取    (追求造作)───────(惑)
     │      └10  有    (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业)
     └未来二果─┌11  生    (再受未来五蕴身)────(苦)
           └12  老死   (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烦恼】: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习气】:又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略称习。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尤以烦恼)经常生起,其熏习于吾人心中之习惯、气分、习性、余习、残气等,称为习气。如由纳香之箧中取出香,箧内犹存香气;用以比喻虽灭除烦恼之正体(称为正使),尚存习惯气分。佛典中所记载,如难陀之淫习、舍利弗及摩诃迦叶之嗔习、卑陵伽婆跋之慢习、摩头婆私吒之跳戏习、憍梵钵提之牛业习等,均为习气之例;唯有佛乃能永断正使及其习气。FROM:【佛光大辞典】


【无记】:梵语 avya^kr!ta。三性之一。一切法可分为善、不善、无记等三性,无记即非善非不善者,因其不能记为善或恶,故称无记。或谓无记者因不能招感异熟果(善恶之果报),不能记异熟果,是故称为无记;但此种解释仅适用于有漏法,并非一般通说。成为无记之法,称“无记法”;对此,成为善或不善之法,称“有记法”。无记分为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二种。(一)有覆无记,以其无记,故不引生异熟果,但能覆圣道、蔽心性,故为不净者,例如上二界之烦恼,及欲界之烦恼如身见、边见俱属此。(二)无覆无记,又作净无记,即纯粹之无记,绝不覆圣道,蔽心性,故不属不净。欲界之无覆无记心分为四:(1)异熟无记,即指异熟生心、报生心。依前世业因招感果报之心。(2)威仪无记,又作威仪路无记。即威仪心、威仪路心。引起行住坐卧之威仪动作或缘此动作之心。(3)工巧无记,又作工巧处无记。即指工巧心、工巧处心。为身语工巧(工作、绘画、诗歌等)或缘此之心。(4)通果无记,又作变化无记。即指能变化心、变化心、通果心。起入定得神通自在作用之心。以上四无记更加自性无记(如山河大地之色香味触)与胜义无记(虚空及非择灭之二无为法),并有覆无记,合谓七无记。同时,唯识宗将所有之无记法分为如下四无记:能变无记(心、心所)、所变无记(色法与种子)、分位无记(不相应行法)与胜义无记等。成实论卷八称隐没无记性烦恼为无记。
 此外,对于外道之十四难(即问难),释尊认为无回答之意义,故不答以是或非,此谓十四无记、十四不可记;相当于四记答中之舍置记。十四问难如下:(一)世界(及我)有常(时间之无限)?(二)无常(时间之有限)?(三)亦常亦无常?(四)非常非无常?(五)有边(空间之有限)?(六)无边(空间之无限)?(七)亦有边亦无边?(八)非有边非无边?(九)如来(此际意指众生)死后有?(十)无?(十一)亦有亦无?(十二)非有非无?(十三)命与身为同一?(十四)异?以上若除去(三)(四)(七)(八),亦称作四类十问。(杂阿含经卷三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卷九十七、卷一四四、俱舍论卷二、卷七、成唯识论卷三、俱舍论光记卷二、卷十三、卷十五、卷五、卷十、大乘义章卷七)((参见:十四无记)414、“三性”563、“四无记”1775、“有覆无记”2460、“无覆无记”5139)p5107  FROM:【佛光大辞典】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声闻之人厌于多闻,缘觉之人厌于思惟,佛于是二心无疲厌,故名为佛。

善男子!譬如净物,置之净器,表里俱净;声闻、缘觉智虽清净而器不净,如来不尔,智器俱净,是故名佛。

善男子!净有二种:一者、智净,二者、行净。声闻、缘觉虽有净智,行不清净;如来世尊智、行俱净,是故名佛。

善男子!声闻、缘觉其行有边,如来世尊其行无边,是故名佛。

善男子!如来世尊能于一念破坏二障:一者、智障,二者、解脱障,是故名佛。

如来具足智因、智果,是故名佛。 

[末学解说]

善男子!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之人厌于多闻(多闻法文而受持也),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之人厌于思惟(即思考推度。思考真实之道理),佛陀对于多闻、思维之心都没有疲厌,所以称为佛。

善男子!譬如洁净之物,放置于洁净之器中,则表里都会洁净;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的智虽清净,然而器不清净,如来则不同,智、器都清净,所以称为佛。

善男子!清净有二种:一者、智净(谓菩萨善知世间、出世间之法,得清净智,无有挂碍,是名智净),二者、行净(行净者,谓持心律己,廉公洁白,所行如言,皆无玷也)。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虽有净智,但其行不清净;如来世尊则智、行都清净,所以称为佛。

善男子!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其行有边(指有之边际。边,指偏于一方之极端。计执世间一切诸法,系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此和合之力能呈现诸法之作用,故称为有边),如来世尊其行无边(计执诸法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故无自性,以其无自性,则诸法之体非为实有,称为无边),所以称为佛。

善男子!如来世尊能于一念((喻)极短的时间)中破坏二障:一者、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二者、解脱障(障碍圣者进入灭尽定,使不得俱解脱,故称解脱障,所以称为佛。

如来具足智因、智果(谓修习一切智慧为因,能证三乘及以佛果,是名智因智果),所以称为佛。

注解: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多闻】:(术语)多闻法文而受持也。维摩经菩萨品曰:“多闻是道场,如闻是行故。”圆觉经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思惟】:梵语 cintana^。即思考推度。思考真实之道理,称为正思惟,系八正道之一;反之,则称邪思惟(不正思惟),乃八邪之一。据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大一·四九下):“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嗔恚,一者怨憎,二者不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邪见,一者从他闻,二者邪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正见,一者从他闻,二者正思惟。”又大智度论卷十九载,菩萨于诸法空无所住,如是正见,观正思惟相,知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乃至思惟涅槃、思惟佛皆亦如是。而断一切思惟分别,是名正思惟。又思惟有种种分别,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举出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四种。显扬圣教论卷二列举正思惟有离欲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三种。瑜伽师地论卷十一则举出不正思惟有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间思惟三种。此外,转识论中,将思惟喻如骑者,作意喻如马之直行,而明思惟与作意之别。(杂阿含经卷二十八、六十华严经卷十一、观无量寿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六平等品)p3808 FROM:【佛光大辞典】

【智净】:谓菩萨善知世间、出世间之法,得清净智,无有挂碍,是名智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行净】:行净者,谓持心律己,廉公洁白,所行如言,皆无玷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有边】:指有之边际。边,指偏于一方之极端。计执世间一切诸法,系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此和合之力能呈现诸法之作用,故称为有边。对此而言,计执诸法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故无自性,以其无自性,则诸法之体非为实有,称为无边。盖有边、无边乃论议有无之理时所用之语汇,散见于诸经论中。例如箭喻经所举(大一·九一七中):“世间有边,世间无边。”若执著有边、无边之人,极易落于偏狭不正之见解中,唯有舍弃有无二边之见解,才能了知中道实相之理。(杂阿含经卷十、入楞伽经卷五、中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大明三藏法数卷八)p2460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念】:(喻)极短的时间。有说六十刹那为一念,有说九十刹那为一念,又有说一弹指顷便有六十念。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障】:1、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
  2、事障和理障。贪、嗔、痴等烦恼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槃,名“事障”;邪见能碍正知见,障大菩提,名“理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解脱障】:梵语 vimukty-a^varaN!a。又作定障。“烦恼障”或“根本障”之对称。二障之一。障碍圣者进入灭尽定,使不得俱解脱,故称解脱障。其体为不染污无知之一种。(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三、俱舍论卷二十五、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p5605  FROM:【佛光大辞典】

【智因智果】:谓修习一切智慧为因,能证三乘及以佛果,是名智因智果。(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15:29 , Processed in 0.1404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