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6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学习思维楞严经(第一卷)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18 21: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7-1 11:11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1】 (用时1小时30分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乾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㢡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我从佛陀处是这样听闻的:说法时,佛陀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室罗筏城就是通常所说的舍卫城,是乔刹罗国的都城),参与的大比丘(年岁大而且道德高的比丘)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全部都是断除烦恼的大阿罗汉(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称为大阿罗汉)。这些佛弟子能够安住于世间保持佛法,善于超越一切,能够在国土中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则,跟从佛陀常转法轮(佛所说之法),能够很好的落实践行佛陀的付嘱,庄严清净调伏三业(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为三界作出示范,能够变化各种无量身形度脱众生,帮助众生超越各种烦恼业障,最终获得解脱自在。听法的大众中:大智舍利弗、摩诃目乾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在主位。还有无量辟支无学(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以及初发心求菩萨道而未有深行者,一同来到佛陀所,还有休夏自恣(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忏悔,叫做“自恣”)这一类的僧人。还有想要询问解决心中疑惑的十方菩萨,想要从慈悲威严的佛陀处求得深奥秘密之义理。此时佛世尊敷座宴安,为会中大众宣演讲说深奥秘密之义理,在法会中的清净大众获得了未曾有过的开示,佛陀如迦陵频伽鸟一般的佛音遍满十方法界,令如恒河沙那样多的菩萨都聚集到了道场,这些菩萨中以文殊师利而为上首(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

一时,波斯匿王为他父王的忌日设斋食以供僧道,亲自恭迎佛陀到皇宫来,准备了丰盛珍贵的美味佳肴,还宴请了诸位大菩萨;城中还有长者居士,也同时要给僧人布施斋饭,至心恭候供应佛陀。佛陀令文殊分别带领诸位菩萨及阿罗汉来应供诸位布施斋食的施主;只有阿难因为先前受到个别邀请,远游没有回来,来不及顺僧位入席,因而没有上座及阿阇黎,中途独自归来这一日没有供养。这时阿难拿着应供的钵器,在城中不着于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平等一心进行乞食,心中对开始所求到的供应到最后施主给予的供应都认为是自己的施主,不论食物是否干净,不论施主是尊贵的王室还是下级的种族,都慈悲对待、平等对待,不会拒绝微少低贱的布施,发愿要成就圆满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阿难知道,如来世尊诃责过须菩提及大迦叶,因为他们为阿罗汉时心没有做到平等,经过世尊开示阐明要宽容平等,而消除了种种猜疑毁谤。经过城墙,阿难慢慢迈步通过城门,庄严整理自己的威德和仪则,严肃恭敬的行斋法。

那时,阿难因为乞食,按顺序来到了淫室,遭到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将他摄入到了淫席,被抚摩身体而将要毁坏戒体(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谓之“戒体”)。佛世尊知道阿难被淫术所摄,受斋后立即归来;国王及大臣长者居士,全都跟随佛陀来,想要一起听闻佛法的精华要义。这时,世尊头顶放出百宝无畏的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其中结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宣说神咒(神秘的咒语,即陀罗尼),世尊令文殊师利持咒前往救护,以楞严咒将恶咒销灭,将阿难及摩登伽带回到佛陀处。阿难见到佛陀,向世尊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悲伤的哭泣,悔恨自己长久时间以来,一向只多闻经法教说,却没能具备修行者的功力,志诚恳请十方如来教导,能够成就菩提(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不可思议之奢摩他(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三摩(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禅那(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最初的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这时,还有恒河沙一般多的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全部都想要听闻受持,退坐安静的等待佛陀开示。

学习心得:

1、深深赞叹楞严神咒之功德威力不可思议!世尊令文殊师利持咒救护阿难,顿时将恶咒消灭,不但救回阿难,连同摩登伽也带回到佛陀处。

2、阿难向佛陀忏悔,长久以来,一向只多闻经法教说,却没能具备修行者的功力。
由此,想到有很多人,在修行路上来来回回,浮浮沉沉,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修行是靠实修实证,而多数人一开始修行、听经闻法,这顶多来说只是闻慧
也就是说,这不是自己实修实证的定力和智慧,只是听来的道理
就算自己以为了解,或有人因此以为自己就是上等根器或已经亲自实证,那和真实的实证是两回事
也就是说,这听闻而来的道理,自己尚未真正真实实修,也没有真实的证量
所以,遇到世俗诱惑或考验的时候,马上就会破功了,又或者说根本没有功可破,因为本来就没有实修,又何来破功之说
而有些人,总是喜欢打着修行的招牌,享受福利或满足尊荣,这种人就更容易受到魔扰而走入歧途】

所以,【听闻而来的佛法知见,在听闻之后,还是要自己亲修实证的
尤其,如果面对诱惑或考验每每不能突破的修行者,那就是要从戒律上开始,先远离诱惑和恶习
也就是说,您还没有真实的佛法智慧和定力去面对世俗的诱惑和考验,这时候就要从基础的戒律开始,避免自己堕落
另外,则是要从实修定课上去培养定力,所以,戒律和实修定课都是不可或缺的
透过守持戒律和实修定课,才能逐渐由「戒、定」的实修而逐渐生起真实的智慧,才能与之前听闻的佛法智慧相应与相印
这样才能真正突破修行的种种关卡,才能真正破除种种障碍,才能真正迈向解脱与成佛之路】

还要注意:
【就算修行过程中有所领悟,那也要深入经藏对照佛法正知见,才能避免邪悟
这就是说领悟的内容有可能是不究竟的或错误的,楞严经中50阴魔境就是这些内容
就是自以为得证圣境而堕入魔障与魔扰之中,般若经中或其他佛经也有叙述,可自行深入了解】——解析:为什么修行反复,总是无法突破?

如何才能增上修行呢?

基本的就是做好「戒、定、慧」:
「戒」就是守戒,远离一切负面心念、思想、与行为。
「定」就是内观守一而得止静与清净。
「慧」就是正思维,分辨、破除错误知见和观念,就能脱离黑暗而正向解脱。
以上,这就是根本原理。】——如何真正增上修行?

在这篇帖子如何真正增上修行?中善知识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要写自己的修行记录与心得
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在清净光明净土中,为我们提供了可以记录修行的平台,进行交流心得的机会
比如,光明互动 这个版块,师兄们在这里分享记录各自在修行中的心得体会,不仅自利而且利他

善知识教导:
【让我们反思,我们的修行为什么没有什么进展?
原因就是自己读的佛经少、实修少、写的心得体会也少、能为众生演说的更少!
由此,就可以看出我们对修行和解脱的心意到底有多重,真心和下的工夫有多少?】

【只要自己心念真正随时当下都在思维佛法和反观自照,随时肯定都有想法可以记录。
根据这些当下的心念和想法,再根据自己所读佛经正知见相互对照,思维体会后,就能写出自己的文章;
而这个过程:摄心为戒、净心反观自照、深入思维佛法,就具备「戒、定、慧」实修,就能增上修行。
所以,由写的文章或演说,就能反映、显示实修的质量。】

【真正的菩萨行者,应该自己多深入思维并实修无量法门,这样才能真正成就和普渡众生!】
【如何真正实修无量法门?
就是当下随时反观自照、并观察众生与一切相,(当下内观并外观,这并无冲突,只是实修次第的问题)
能针对自己和众生的一切问题,从佛法上寻求各种解脱的方法
这样就能逐渐实证无量法门。】

3、阿难,是佛陀的从弟,同样会遇到魔考。所以,在修行路上,有考验是必然的。而且,遇到考验,是好事,为什么呢?

【佛菩萨会看众生根器,如果我们真是个好根器,就会当下用力考,狠狠的考,哈!
那也是慈悲,是看得起我们,让我们尽快成为真正的法子!尽快明白累生累世已经发过的弘愿!承担如来家业!】


【考验其实不是坏,魔考也是必经过程,一切考,都是自心的问题,都能帮助成长和成就
就像之前讲过的逆水行舟,会有苦,其实是因为心念有负面的思维,有冲击,就会苦
如果舍弃负面黑暗思维,心光明,自然就没有苦,这就是心法,就是光明心法】
——修行上的「真考验」

相关注解:
【住持】:(术语)安住于世而保持法也。圆觉经曰:“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毗婆沙论曰:“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净土论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又】(杂名)一寺之主僧名住持,此由禅门起。敕修清规住持章曰:“佛教入中国四百余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居,或依律等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禅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向风问道。有徒字蕃,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如天竺之称舍利须菩提,以齿德俱尊也。”禅苑清规尊宿住持曰:“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威仪】:(术语)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则者。法华经序品曰:“又见具戒,威仪无缺。”观无量寿经曰:“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疏一下曰:“行善所及,各有宪章,名威仪也。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左传曰:“有威可畏谓之威,有仪可则谓之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轮】:1、(喻)佛所说之法,能够碾碎众生的一切烦恼,就好像巨轮能够碾碎一切的岩石和沙砾一样。 2、佛所说之法,辗转传人,好像车轮的旋转,无远弗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尼】: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治贪嗔痴等恶也。又言调伏,谓能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上首】:(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学】:梵语 as/aiks!a。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俱舍论卷二十四、法华玄赞卷一)((参见:九无学)147、“有学”2458)p5138FROM:【佛光大辞典】
【初心】:梵语 nava-ya^na-sam!prasthita。全称初发意、初发心、新发意、新发心。指初发心求菩提道而未有深行者。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参见:新发意)5468)p2789FROM:【佛光大辞典】
【自恣】: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密义】:指深奥秘密之义理。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p4494FROM:【佛光大辞典】
【法筵】:指说法之坐席。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禅院清规卷七尊宿入院)FROM:【佛光大辞典】
【清众】:指出家教团或于丛林修行之大众。又称清净大海众、清净众。如印度四大河流入于大海,即舍原名,皆成海水;比丘出家,亦舍以前之种姓族名,不分贵贱上下,皆成志求解脱之清净大众。(景德传灯录卷六末附禅门规式)FROM:【佛光大辞典】
【迦陵频伽鸟】:迦陵频伽,梵语 kalavin%ka,巴利语 karavi^ka。又作歌罗频伽鸟、羯逻频迦鸟、迦兰频伽鸟、迦陵毗伽鸟。略称迦陵频鸟、迦娄宾鸟、迦陵鸟、羯毗鸟、鹖鹎鸟、羯脾鸟、频伽鸟等。意译作好声鸟、美音鸟、妙声鸟。此鸟产于印度,本出自雪山,山谷旷野亦多。其色黑似雀,羽毛甚美,喙部呈赤色,在卵壳中即能鸣,音声清婉,和雅微妙,为天、人、紧那罗、一切鸟声所不能及。在佛教经典中,常以其鸣声譬喻佛菩萨之妙音。或谓此鸟即极乐净土之鸟,在净土曼荼罗中,作人头鸟身形。(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新华严经卷七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十八、慧苑音义卷下、翻译名义集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仙音】:指佛之音声。佛之音声非比寻常,故以仙音喻称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伽陵仙音遍十方界。”FROM:【佛光大辞典】

【上首】:(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时】:(术语)时有假实之二。实时曰迦罗Ka%la,是世间之实时也。二曰三昧耶Samaya,是以名刹那生灭之分位者,非有时之实性,故名之为假时。唯识论所谓世无别体。依法而立是也。佛教中经论之二藏,多说三昧耶假时。律藏多说迦罗之实时。(参见:三昧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斯匿王】:波斯匿,梵名 Prasenajit,巴利名 Pasenadi。又作钵逻犀那恃多王、钵啰洗曩喻那王。意译胜军王、胜光王、和悦王、月光王、明光王。为中印度憍萨罗国(梵 Kaus/ala)国王,约与释尊同时。住舍卫城(梵 S/ra^vasti^),为释尊教团之大外护者,兼领有迦尸国(梵 Ka^s/i),而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强国。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载,如来成道未久,波斯匿王即位,欲娶释种之女,释迦族之摩诃男(梵 Maha^na^ma)乃选婢女之女妻之,王立为第一夫人,生子名毗流勒(梵 Vid!u^d!abha)。王初暴恶无信,归佛后,屡蒙佛陀教化,笃信佛法,曾与其夫人摩利迦(梵 Mallika^,即末利夫人)问答,得“人皆深爱自己”之结论,其后,请教释尊,其对话迄今仍知名于世。世寿八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谓王随寿在世,命终之后,毗流勒为王。然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八、西藏佛传等所记与此不同,谓王乃因太子毗流勒篡位,于逃亡途中饿死。(杂阿含经卷四十二、卷四十六、中阿含卷六十爱生经、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卷二十八、卷四十三、出曜经卷八、四分律卷十五、卷十六、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七、卷二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讳日】:人死亡之日﹔忌日。摘自百度
【营斋】:指设斋食以供僧道,请为死者超度灵魂。摘自百度
【宫掖】:是皇宫的意思。摘自百度
【饭僧】:(杂语)犹言斋僧。旧唐书曰:懿宗奉佛太过,常于禁中饭僧,亲为赞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来应】:(术语)应他之请而来也。楞严经一曰:“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斋主】:布施斋食的施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僧次】:僧侣戒腊之席次。即受具足戒后依年数而定席位。据梵网经卷下载,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而不问老、少、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此外,供养法有僧次与别请之分。施主不选其人,但顺僧位之席次而供养,称为僧次;特选其人而迎请供养,则称为别请。(禅苑清规斋僧仪)FROM:【佛光大辞典】
【不遑】:没有时间;来不及。摘自百度
【上座】:僧寺的职位名,位在住持之下,除了住持以外,更无人高出其上,故名为“上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阇黎】: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故又称导师。摘自百度
【应器】:又名应量器,即比丘乞食时所用的铁钵。(参见:钵)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次第乞食】:谓比丘乞食之时,不着于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常平等一心次第而乞,是为头阤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檀越】:施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斋主】:布施斋食的施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刹利】:(杂名)(参见:刹帝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刹帝利】:印度四姓阶级之第二,华译田主,或王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旃陀罗】:梵语 caN!d!a^la 之音译。又作旃荼罗、栴荼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居于首陀罗阶级之下位者,乃最下级之种族,彼等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根据摩奴法典所载,旃陀罗系指以首陀罗为父、婆罗门为母之混血种。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大二·六三六上):“或有一人,生卑贱家,或旃陀罗种,或啖人种,或工师种。”(法华经安乐行品、观无量寿经、十诵律卷九)((参见:四姓)1705)FROM:【佛光大辞典】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迦叶】:(人名)摩诃迦叶也。增一阿含经三曰:“十二头陀难得之行,所谓大迦叶比丘是。”(参见:迦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迦叶】:梵语迦叶波,华言饮光。谓其身光炎涌,能映余物故也。如来灭后,集诸大众,于毕钵罗窟等处,结集阿毗昙藏。(梵语阿毗昙,华言无比法,即论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遮】:(杂名)宽容物而无遮也。圆觉经曰:“惟愿不舍无遮大悲,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楞严经一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设无遮广大供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城隍】:为民间传说中,神界之地方司法官,而非佛教供奉之神祇。俗谓仁人君子死后可主其事。每于祭典时出巡全境,前有谢必安(七爷)、范无救(八爷)二将军为其开道。此名词出自周易“城复于隍,勿用师”之句,初指保护城市之防御工事。三国时,始建庙塑像。唐时已相当普遍。至明太祖更按京都、府、州、县之城隍,依序晋封为王、公、侯、伯等爵位。至清代,则将祭祀城隍列入祀典。新官到任,并得前往举行就任奉告典礼,始行视事。据台湾省通志礼俗篇载,清朝视台湾为难治之区,故一入版图,即于府治设城隍庙,假借神道以补治化之不足。FROM:【佛光大辞典】
【徐步】:1.缓慢地步行 2.以缓慢的步伐。摘自百度
【郭门】:外城的门。摘自百度
【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斋法】:过午不食的行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摩登伽女】:(人名)佛在世有一摩登伽女为其女钵吉帝,以幻术蛊惑阿难,将使淫乐。佛说神咒解其难。见钵吉帝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娑毗迦罗】:梵名 Kapila。又作劫毗罗。译为黄发、金头或龟种。印度古仙人名,为数论派之祖。因其须发面色皆黄赤,故号为黄赤色仙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FROM:【佛光大辞典】
【戒体】: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谓之“戒体”,此戒体虽属色法,但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要】:佛法的精华要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结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神咒】:神秘的咒语,即陀罗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始】:1、无有元始。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辗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 2、指距今极久远的时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FROM:【佛光大辞典】
【道力】:修道者的功力。楞严经说:“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奢摩他】:即最高之禅定。妙,即不可思议、绝对、无比之意。奢摩他,为梵语 s/amatha 之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七名之一,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梵语三摩地的简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梵语 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见:三昧)580)FROM:【佛光大辞典】
【禅那】:华译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13:2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19 13:28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2】   (用时  3 小时 20 分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花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佛世尊告诉阿难:“你与我是血缘的亲属,犹如兄弟,在最初发心的时候,在佛法中是见到何种殊胜之相,而能够立刻断舍世间中的深重恩爱(于父母妻子等间互感恩溺爱之情也)呢?
阿难告诉佛陀:“我是见到了如来的【三十二相】(详见下方注解)殊胜美妙至极,形体清澈相映犹如琉璃(详见下方注解)一般。之后常常自己思惟:‘此相貌一定不是由欲爱(凡夫贪爱五欲之境)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由欲爱而生)则会因为淫欲之气粗重污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而不能发出这般殊胜清净美妙光明的紫金光聚。’所以,会以渴仰(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之心想要随从佛陀剃发出家。”

佛世尊说:“善哉(为契合我意之称叹语),阿难!你等应当要了知,一切众生从无始(详见下方注解)以来生死不断,都是由于不知道常住真心,自性原本清净,自体原本光明,而执着种种虚妄之想,可妄想并不是真实的,所以才会轮转三界六道,无脱出之期。你如今想要研练自心,发明本有之真性,应当以正直而无谄曲之心来回答我的提问。十方如来之所以能够同成佛道,出离生死,都要有直心,心因为正直的缘故,这样一直保持到最终成佛,(所以)中间永远不会有种种谄曲相貌。阿难!我现今问你,当初你发心出家学佛是缘于如来【三十二相】,那么你是用什么见到,又是哪个在爱乐呢?

阿难回答佛世尊说:“世尊!这样的爱乐是来源于我的心与眼。是由眼看见了如来殊胜之相,是由心产生了爱乐,所以我发心,愿意舍离生死。”

佛陀告诉阿难:“若是像你所说,真正有所爱乐是心与眼的作用,那么如果不能识别了知心与眼在哪里,就不能够降伏尘劳颠倒的根本所在。比如,国王被贼人侵犯,要发兵讨伐,这些士兵必须要知道贼人在哪才行啊。你认为令你发生爱乐,在生死苦海流转,是由于眼睛与心指使。我现在问你,这能看的眼与能爱乐的心,现在究竟在哪里呢?”

阿难回答佛世尊说:“世尊!一切世间(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中有十二类生(包含胎卵湿化,一切有情动物而言),他们共同之处能够看见的眼都在面上,能够识别的心都在身内;纵然观见如来世尊的青莲花眼,也是在佛陀的面容之上。我现今观察这色尘、香尘、味尘、触尘垢染众生心的浮根(浮者浮虚不实,末学理解,是指眼耳鼻舌身)也都只是在我的面容上,而心识实际上是在身内的。

佛陀问阿难:“你现今坐在如来的讲堂,观看外面的祇陀林(此林元为祇陀太子所有,故名祇陀林),在什么地方呢?”

阿难回答:“世尊!这个大重阁(在中印度毗舍离国猕猴池边大林中)清净的讲堂是在给孤园(给孤独长者买祇陀太子的园林给佛讲经说法,故其园名为“给孤独园”)中,如今祇陀林实际是在讲堂之外。”

佛陀问:“阿难!你现今在讲堂里面,先看到什么呢?”

阿难答:“世尊!我在讲堂内,先见到如来世尊,依次再看到大众,这样再向堂外看去,才可以看到园林。”

佛陀问:“阿难!你看到外面的园林,是凭借什么看见的呢?”

阿难答:“世尊!这个讲堂的门窗开阔豁亮,所以身在堂内也能够看见堂外远处的园林。”

这时,世尊在大众中,舒展金色臂抚摩阿难之顶,为阿难及诸大众进行开示:“有三摩提(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称名为大佛顶首楞严王,具备满足一切行为修行,是十方如来超越生死之道,殊妙之庄严路。你现在认真听!”阿难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恭敬伏身领受佛陀慈悲教诲。

佛陀告诉阿难:“依你所说,你的身体在讲堂中,因为门窗开阔豁亮所以能看见远处的园林。那么,有没有人在这个讲堂内,看不见堂内的我与大众,而只能看到堂外的园林呢?”

阿难答:“世尊!在堂内不能看见如来世尊,而只看见外面的园林,没有这样的道理。”

“阿难!其实这和你前面所讲的情况是一样的!你的心,明灵殊妙,对一切都可以明白了知。如果这个明明了了的心是在身体内的,那么这时应当先看到身体内部(犹如人在室内应当先看到室内的东西一样);会有众生能先看见身体内部之后再看到外物吗?纵然看不见心、肝、脾、胃等机能的活动,爪生、发长、筋转、脉摇的状态,也应当是明明了了的,怎么会不知道呢?如果不能了知身内的一切,又如何能知道身外的一切呢?所以,这就证明你所说的:‘能够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是错误的。”

学习心得:

1、阿难因见到如来殊胜之相,心生渴仰,由此发心出家学佛。

2、佛陀告诉阿难,众生真心,自性原本清净,自体原本光明,是因为执着妄想而堕入轮回苦海。

佛陀上面所讲的真理,主要有两个主题,一是真心自性原本清净光明,二是因执着妄想而堕入轮回。

善知识也将法界的真相讲述得非常清楚明白:

【什么是法界的真相呢?
就是众生虽然表相上有生死,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绝对的死亡或出生
只是因为对六道的执着抓取不放,所以一直累世轮回
也就是因为种种无知害怕恐惧和情爱欲望贪着, 无法认清六道轮回的真相
因为对表相的执着,所以无法脱离轮回引力的控制

其实,轮回或解脱是可以自主的,
如果众生因为对表相的贪瞋痴, 这心念就不由自主, 就会堕入轮回
就像您对梦境中事物情境的执着, 这梦就一直持续, 如果您能破除梦境, 知道梦境是虚幻, 梦就醒了
如果众生对世俗能放下执着, 就能超越表相, 而投生清净的天道, 甚至脱离六道轮回的引力控制而成佛

六道轮回其实是自己造成的, 是自己的心念造成的
六道轮回的引力就是自己心念执着的力量
而这解脱轮回的诀窍, 就在于心念的超越和自主性
佛就是究竟圆满的超越者

如果众生不明白这道理, 也没有学习超越表相的理论和方法
这就会堕入心念的不自主性, 而与其他众生互相干扰, 形成共业引力而沉沦

如果您能知道这道理, 学习超越困境苦难和欲望贪着,
这样就能逐渐超越表相而成佛, 这就是罪性本空的道理,
因为罪就在于一念之间, 所以一切佛法都要以心为根本, 罪从心忏, 戒从摄心
所以,佛已经成佛了, 就算提婆达多怨恨他, 佛依然成佛了, 这就是自主性的原理

我们每个众生都可以自主而成佛, 不论你过去有多少罪业,
只要您有超越的智慧, 知道罪性本空, 就能超越一切苦难业障而成佛
重点就在于心念的清净, 断除贪瞋痴和世俗杂染
这样就能恢复佛性原本的清净, 俱足佛性圆满的功德能力, 如同诸佛一般
这就是般若智慧的奥妙, 也是法界的真相】——[略说]法界真相

由此,回想末学还未进入到清净光明净土之前,对上面佛陀所讲的内容,是从未听过的,更不要说相信、理解、明白了
如果不为人身,就没机会接触到;如果没有机缘,就没机会学习到;如果没有善根,就无法相信、修行;如果遇不到善知识,就无法精进、增上;如果...
只有当这么多的“如果”成为“肯定”时,末学才有现今这样的机会、机缘能够接触、学习、修行佛法
看似简单的结果,反方向的去推敲思维,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
末学深深的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清净光明净土!感恩师兄们!

【法界的真相其实很简单
真实的情况如果被说开了,就像魔术被说破了一样,道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这道理却不容易听到或知道,因为知道的人不多,讲的也少
(当然这在佛教中不是什么秘密,诸佛菩萨和祖师大德都在宣讲这个道理)
另外,就算众生知道了也可能不容易相信,
因为真实的情况可能是令众生难以接受的, 而且众生累世所累积的习气比较接受虚幻而不信真实
这是因为众生累世对六道的观念执着太深重,所以不容易接受真实
(所以众生随便就能生气,随时念头都是贪瞋痴)】——[略说]法界真相

3、佛陀告诉阿难,十方如来之所以能够同成佛道,出离生死,都要有直心。

什么是直心?

[佛经心法]:什么是[曲心]?什么是[直心]?~大宝积经

佛弟子有过失该如何? 云何[菩萨质直心]? ~ 大般涅槃经

从佛陀的教诲中,可以充分的看到“直心”有多么的重要!它是成佛之道、出离生死的基础条件
由此反观自身,这个心,能否一直的保持为“直心”吗?
末学深深的忏悔,答案是否定的
比如,虽然发心要行善、利益众生,但实际做时,末学发现这颗心是有分别的
对陌生的人与熟悉的人不同,对喜欢的人与讨厌的人不同,对自己与他人也不同......
所以自心有妄念,自心有谄曲,自心非直心

善知识教导:
【真正的行善和利益众生,心思就是在善上、在众生上,而且真正去做,这样才是真行善,真利益众生
所以,当一件事情对众生有益,就去做,这就是佛法上的直质心,是真善心
而当你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你就是堕入凡夫心,就会引起内外法界的凡夫困扰,障碍就会横生(也不会得到支持)
相反,如果只看真善和利益众生而不执着在自己身上,法界的善和光明就会和这个人相应,就会众志成城

而原本一般人认为困难的事情,就会变简单了,这就是法性原理】


【任何修行都是如此,当你要实修,你就老实去做、老实真修,而不要去想我世俗上还要什么什么
当你去想世俗的种种事情或需求或欲求,世俗的种种烦恼就会障碍你修行,你就修不成了】

【事情都要自己亲身体会,做了,你才会融入那个实际和心境!才会真懂其中道理!】——好事、正确的事,做就对了

4、关于心在身内的辨识。

末学在想,如果这个问题问自己,答案也是和阿难一样的
因为,自己所理解认为的“心”,第一反应,是心脏,不就是身内吗?
但按照阿难的观点,他认为由心产生了爱乐,也就是说心有觉知,说明这里说的“心”,不是指心脏
末学次第尚浅,所以目前思维,这里说的“心”是指心识
那么,像阿难所讲,心识在身内,能产生爱乐,是有觉知的
佛陀以此反推,既然在身内,有觉知,就应当可以了知身内之物,但实际上,无人能做到
所以,由此证明阿难所持“心在身内”的知见是错误的

学习到这里,末学由衷赞叹:佛陀真是大智慧啊!
每一句话,每一个层次,每一个逻辑,都如此简洁、清晰、明了!
末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有这样的智慧,成就菩提道,利益众生!


相关注解:
【同气】: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此指同胞兄弟。——摘自百度
【天伦】:原指自然的道理,代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常用于书面语言当中。——摘自百度
【恩爱】:(术语)于父母妻子等间互感恩溺爱之情也。无量寿经曰:“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来】:1、佛十号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故名“如来”。2、如是不变的、真实的法身;来是随缘的、变化的应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十二相】:(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数四十八谓: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腨如鹿王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论八十八。其他智度论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亦出优婆夷净行出门经修学品。与诸本大体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琉璃】:(物名)Vaidu%rya,新译曰吠琉璃,吠琉璃耶,毗头梨,吠努璃耶等。七宝之一。译言远山宝,不远山宝等。青色之宝石也。就产出之山名之。远山为须弥山之异名。不远山者去波罗奈城不远之山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琉璃,吠琉璃也,亦云毗琉璃,又言鞞头梨。从山为名,谓远山宝也,远山即须弥山也。此宝青色,一切宝皆不可坏。”慧琳音义一曰:“吠琉璃宝名也,或云毗琉璃,或但云琉璃。须弥南是此宝也。其宝青色莹彻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释髻珠云是此宝。”慧苑音义上曰:“琉璃梵言,具云吠琉璃耶,此为不远山。谓西域有山,去波罗奈城不远。此宝出彼,故以名之。”梵语杂名曰:“琉璃,吠努离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欲爱】:(术语)菩萨喜乐正法,谓之法爱,凡夫贪爱五欲之境,谓之欲爱,又欲界之贪爱也。对于色爱而言。楞严经一曰:“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欲气】:(术语)淫欲之气分也。楞严经一曰:“欲气粗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渴仰】: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中阿含卷九郁伽长者经(大一·四七九下):“尔时,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九·四三上):“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遇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又如安乐集卷上(大四七·四下):“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议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亦表示闻法之意,即指信前求道之心切。此外,由渴仰之念而颔首闻法,称为渴仰首,为“解脱耳”之对称。(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大般涅槃经卷一、高僧法显传)FROM:【佛光大辞典】
【善哉】:梵语 sa^dhu,巴利语同。音译作沙度、娑度、萨。为契合我意之称叹语。又作好、善、善成、胜、完、正。玄应音义卷十七以“萨”为“娑度”之讹略。古印度于开会议决之际,表示赞成时皆用此语;又释尊或其他诸佛于赞同其弟子之意见时,亦发此语,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此外,持戒作法时亦用之,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一(大二四·四五六上):“娑度(译为善,凡是作法了时,及随时白事皆如是作,若不说者,得越法罪)。”(法华经卷七妙音品、大品般若经卷二“三假品”、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八、大智度论卷五十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翻译名义集卷五)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始】:1、无有元始。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辗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2、指距今极久远的时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住】:1、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楞伽经说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 2、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想】:虚妄的思想。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轮转】:(术语)与输回同。轮转三界六道,无脱出之期也。往生要集上本曰:“轮转无际,不免三途。”有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发明性】:(术语)研练自心,发明本有之真性也。楞严经一曰:“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直心】:正直而无谄曲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爱乐】:(术语)爱者亲爱,乐者乐欲,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也。唯识论六曰:“爱乐证修世出世善。”净土论曰:“爱乐佛法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目】:(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世间】: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异生】:凡夫的别名,因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的果报而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识心】:对“心所法”而言,指六识或八识之心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七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FROM:【佛光大辞典】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之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识】:(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末那识Manas及第八识也。末那为意,意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此识为识体意,故名意识。前之第六识以此意为所依,故名意识。因而为别二识,存梵名也。是为一切众生妄惑之根本。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译曰藏,以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故。是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根本。恒了识种子五根器界之三境,故名为识。旧曰阿梨耶,译曰无没。无没为不失之义,与藏同意(贤首)。又虽在生死,亦不失没,故名无没(净影)。【又】性宗于楞伽经开真识现识分别事识而为八识。【又】大乘义章三末列八识。前六识如常。第七为阿陀那识A^da%na,译曰无解。以体是无明痴闇故也。是当于唯识之第七识。第八为阿梨耶识。合楞伽经之真识与唯识之阿赖耶识而为一识之名也。
  ┌1眼识──眼根缘色尘┐
  │2耳识──耳根缘声尘│
  │3鼻识──鼻根缘香尘├识(了别为义)──────────────┐
  │4舌识──舌根缘味尘│                     │
  │5身识──身根缘触尘│                     │七
  │6意识──意根缘法尘┘                     ├转
八 │       ┌是第六意识所依之根──────────┐    │识
识─┤7第七末那识─┤常随四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意(思量│
  │       └向内执取阿赖耶为我,向外认识境界为实法┘ 为义)┘
  │             ┌能藏 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    
  │        ┌华译藏识┤所藏 受第七识所薰习───┐
  │        │    └执藏 受第七识所执取   ├心(集起
  └ 8第八识阿赖耶─┤无覆无记              │为义)──根
            └种子现行时,善恶分明,业报相续   ┘     本
                                    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青莲华眼】: (譬喻)楞严经一曰:“如来青莲华眼。”(参见:青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青莲】:(譬喻)梵语优钵罗Utpala,青色之莲华也。其叶修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眼目之相,故取以譬佛之眼。法华妙音品曰:“目如广大青莲华叶。”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注“肇曰: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为喻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浮根】:(术语)又曰扶尘根。五根有二种,在内正有发识取境之用者,名为胜义根。眼之如葡萄,耳之如卷叶,外形谓为浮根扶根或扶尘根。浮者浮虚不实之义也。楞严经一曰:“我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尘】:又作四微。指色尘、香尘、味尘、触尘。尘,梵语 artha,新译作境;为垢染众生心之义。(一)色尘,指青、黄等显色,及长、短、方、圆等形色。(二)香尘,指好、恶等之气味。(三)味尘,指甘、醋等之味。(四)触尘,指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及滑、涩等之性。据俱舍论卷四所载,物质之最小单位“极微”形成之时,必须由四大及四尘等八事俱生,缺一法而不可,称为“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若加身根或声,称为九事俱生;再加眼根,则为十事俱生。并以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亦即以四大之相倚而造极微,由极微相聚而成色法。然依大众部之说,则于四尘之外,不立五根。此外,于诸经典中尚有多种异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大智度论卷十八、成实论卷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见:四大)1649)FROM:【佛光大辞典】
【祇陀林】:(地名)此林元为祇陀太子所有,故名祇陀林。(参见:祇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重阁讲堂】:(堂塔)在中印度毗舍离国猕猴池边大林中。五分律一曰:“后之毗舍离住猕猴河边重阁讲堂。”杂阿含经三曰:“一时佛住毗耶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大涅槃经上曰:“一时佛住毗耶离大林中重阁讲堂。”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给孤独园】:给孤独长者买祇陀太子的园林给佛讲经说法,故其园名为“给孤独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摩顶】:佛用手抚摩弟子之顶。通常佛不是为了付嘱大法而抚摩弟子之顶,就是为了授记而抚摩弟子之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提】:(术语)即三摩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具足】:(杂语)具备满足也金刚经曰:“如来具足五眼。”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法华经曰:“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万行】:一切的行为或修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门】:(譬喻)谓出生死之道,譬如门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唯有一门,而复狭小。”文句五上曰:“门者出要路也。”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又入涅槃之门也。安乐集上曰:“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明了】:(术语)完全明知其事理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菩萨于净身皆见世所有,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灵】:(杂语)心识灵妙,故曰心灵。楞严经一曰:“汝之心灵,一切明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1-6-20 15:47: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20 15:48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3】 (用时 3 小时  30 分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佛言:“处今何在?”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阿难恭敬跪拜行礼对佛世尊说:“我听闻如来宣说的佛法之音后,觉悟了知我这能知能见的心是在身外的。为什么呢?比如,一盏灯光,燃亮室内,那么这灯光一定是先照亮室内的一切,然后透过门窗再照到室外的庭院。一切众生看不见身体内部,只看见身体外的一切景物,就如同灯光安放在室外无法照明室内一样。这样解义就能够明白而不再有疑惑,如同佛陀了义(说理非常透彻究竟的意思)不再有妄念了吧?”

佛世尊告诉阿难:“这些比丘适时跟从我来到室罗筏城,按照顺序化缘食物回到祇陀林,我已经宿斋(古代指举行祭祀等礼仪前的斋戒)完毕,你观察比丘,可否推派一人去吃,其他诸人就都能饱呢?”

阿难答:“不能。世尊!为什么呢?这些比丘虽然为阿罗汉,但身躯和命理各不相同,独立存在,怎么能做到一人吃就可以令众人饱足呢?”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你认为能知能见之心实际在身外,那么身体与心便是相隔之外的,各自互不相干,因此心能够觉知的,身体不一定能感觉都,如果感觉在身上,心就不能觉知。我现今为你展示兜罗绵手(见下方注解),当你用眼看见时,心能够有分别的知觉吗?”

阿难答:“是的,世尊!”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身体与心能够相互了知,为什么认为心在身外呢?所以这就证明你所说:‘能够觉悟了知之心住在身外。’是错误的。”

阿难答:“世尊!如佛陀所说,因为看不到身内的缘故,所以不在身内;因为身体、与心能够相互了知,不相分离的缘故,所以不在身外。那么,我现在思惟,认为心在一处。”

佛陀说:“这一处现今在哪里呢?”

阿难答:“这能够觉悟了知的心,既然不能了知身内而能见到身外,那假如我思维这心是潜伏在众生之根中的,以眼睛举例,就如有人用琉璃碗将两眼盖住,虽然有琉璃碗遮挡合住双眼,但(琉璃是透明的,所以)其实没有障碍,那眼根随时见到,心就随时跟着起分别作用,然而我的觉了能知之心,看不见身内是因为心的作用在眼根中的缘故,能够分别明了身外而没有障碍,是因为心潜伏在眼根之内向外发生作用的缘故。”

佛世尊告诉阿难:“如果像你所说,心潜伏在根内,并且举了琉璃碗罩住双眼的例子。那么有人当将琉璃碗罩住双眼,应当见到山河景象,同时是否也能以见到罩眼的琉璃碗呢?”

阿难答:“是的,世尊!这人以琉璃碗罩住双眼,能够同时见到罩眼的琉璃碗。”

佛陀告诉阿难:“你说心潜伏在根内,如果像琉璃碗罩住双眼,应当见到山河景象,为何看不到自己的眼睛呢?如果能够同时看到自己的眼睛,那么你所看到的眼睛等同于外界的景物,就不能说眼睛跟着心起分别的作用;如果不能同时看见自己的眼睛,如何解说这能知能知之心是潜伏在眼根内,如同琉璃碗罩住双眼这个例子呢?所以,所以这就证明你所说::‘觉了能知之心是潜伏在根内,如同琉璃碗罩住双眼。’是错误的。”

学习心得:

1、关于心在身外的辨识

阿难将心比喻为灯光,屋室比喻为身体
以“灯光在室外无法照明室内,如同一切众生看不见身体内部,只看见身体外的一切景物”的譬喻,阐述了“心在身外”的见解

佛陀用“一人吃饭是否可以令众人饱足”的譬喻进行解说。其中有什么关联呢?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首先,一人吃饭是不能令众人饱足的,因为众人各自独立,各自存在,这就如同身体与心,也是各自存在,各自独立一样
以此类推,如果心在身外,二者是相隔的,也就说是各自独自、各自存在的
那么,就如同佛陀所举的“一人吃饭是否可以令众人饱足”的譬喻,心能够觉知到的,身体不一定能感受到;身体虽有感觉,心却无法觉知到
因此,这样推理出的结论便是:身体与心的觉知是各自独立、分开的,二者是不能相互觉知的

接下来,佛陀做了一个示范,为阿难举手臂
问阿难,看到举手臂时,心是否有分别作用,就是心知不知道佛陀在举手臂;阿难回答,有,知道
那么,就说明,阿难认为当自己的眼睛看到佛陀举手臂时,心是能够觉知到的

最后,佛陀由此解说,既然眼睛看到了,也就是说身体有了觉知,同时,心也能够觉知到佛陀举了手臂
这便说明,身体与心的觉知并不是各自独立、分开的,是可以相互觉知的
那么,阿难所讲的“心在身外”之说,便是错误的
所以,心不在身外

2、关于心在根内的辨识

阿难认为,因为看不到身内的一切,所以说明心不在身内
因为身心可以相互觉知,不相分离,所以说明心不在身外
因为既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所以思维心潜伏在“一处”
这处便是“根”内,并以一个譬喻阐述了“心在根内”的见解

如何证明“心在根内”呢?以眼根为例,阿难以琉璃碗罩眼作譬喻
因为琉璃碗透明清澈,所以虽然罩住眼睛,但对眼睛不会产生任何障碍,依然可以观见到外界的一切景物
同理,心潜伏在眼根内,但眼根不会对心产生任何障碍,心依然能够觉知外界的一切景物
因此,当眼睛看见外界景物时,心能够同时觉知,由此呼应上面佛陀举臂,身心会同时觉知
又因为心在根处,所以看不见身内的一切,由此呼应前面心看不见身内的一切
所以,心在根处

再来看看佛陀进行的智慧解说
佛陀用阿难自己举的琉璃碗罩眼的例子来进行反推
既然能透过琉璃碗看见身外的一切景物,是否也能看见这个琉璃碗呢?阿难回答,是可以的
这就好像我们平时戴玻璃眼镜,能透过眼镜看到外物,也能够同时看到这个眼镜一样

那么,如果是心潜伏在根内,在譬喻中,心的角色是眼睛,而眼睛的角色是琉璃碗
由上面的推论,心可以看到外面的一切景物,也应当可以同时看到眼睛,眼睛这时就等同于外面的景物(琉璃碗)
如果眼睛是外面的景物,又如何跟着心起作用,二者如何能互有觉知呢?
也就是说这眼睛如何能够与琉璃碗相互觉知呢?这是绝无可能的

如果不能同时看到自己的眼睛,就说明阿难这个琉璃碗罩眼的譬喻是不成立的
那么,“身在根内”之说就是错误的
所以,心不在根内

相关注解:
【稽首】: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FROM:【佛光大辞典】
【法音】:(术语)说法之音声也。无量寿经上曰:“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法华经譬喻品曰:“闻此法音,心怀踊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了义】:说理非常透彻究竟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抟食】:又作揣食、段食。四食之一,九食之一。段食有粗细两种,如饭、面等为粗食,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为细食。又泛指一切欲界之食物。(俱舍论卷十、成实论卷二)((参见:四食)1741)FROM:【佛光大辞典】
【宿斋】:古代指举行祭祀等礼仪前的斋戒。摘自百度
【躯命】:生命。摘自百度
【觉了】: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中略)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正法华经卷九、佛所行赞卷四、无量寿经卷下、楞严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FROM:【佛光大辞典】
【兜罗緜】:兜罗,此云细香。苑音义翻冰。或云兜沙,此云霜。斯皆从色为名。或名妒罗緜,兜罗树名,緜从树生,因而立称,如柳絮也。亦翻杨华,或称兜罗毦(而吏切)者,毛毳(此芮切)也。熏闻云:谓佛手柔软,加以合缦,似此緜也。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兜罗绵手】又名兜罗毦、妒罗绵、兜罗锦。是兜罗树上柳絮状棉编织而成。棉[梵tūla]。以兜罗绵之洁白细软比喻云状,这有佛教含义,当出自《大般涅槃经》佛祖涅槃时的情景。——摘自百度
【分别】:(杂语)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法华经曰:“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发智论一曰:“法归分别,圣归涅槃。”成实论三曰:“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唯识述记七末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俱舍光记二十曰:“毗婆阇(Vibha%jya)名分别。”三界之心心所以虚妄之分别为自性,即妄于无我无法之上,而分别我法也,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慧。慈恩寺传七曰:“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根】:梵语 indriya 之意译。通常指器官、机能、能力之意。佛教用语中,“根”一词亦含有器官能力之意。草木之根不仅具有增长方,且可衍生出枝干、花叶果实等。又如人类之眼、耳、鼻、舌、身等,不仅有助于人类之觉悟,且可促进信、精进、念、定、慧等,故以五根称之。教中经义,有关根之用法甚多,大别之,可有如下两大类:
 (一)乃指强而有力之作用(又称增上)之意。共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二十二根。最初之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其中除意根(心)外,前五根属感觉器官(五官)或是感觉机能,由物质(色)所形成,故称为五色根,简称为五根。数论派认为此五根具有知觉之作用,故称之为知根、五知根。其在五知根外另加五作业根(手、足、口、大便处、小便处)及意根,而立十一根之说。而吠檀多学派则立十四根之说。
 眼等五根分为司感觉作用之胜义根(相当于不可见的神经系统)和有扶助作用之扶尘根(眼球、鼓膜等,乃血肉形成之外部器官),在一切有部认为此胜义根才是五根。
 二十二根中之乐、苦、喜、忧、舍等五根能感受外界之印象感觉,而与眼等五根区别,称为五受根。此外,信、勤、念、定、慧等亦称五根,以其能除烦恼、臻圣道,有其殊胜之作用,故亦以根称之,然为别于眼等五根,而称为五无漏根。又有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三根,其本体多为意、乐、喜、舍、五无漏根等九根;未知当知根在见道,已知根在修道,具知根在无学道所引起,此三根又称三无漏根。
 复次,二十二根中之女、男、命根等,指命根与寿命。女根、男根即给予女、男具有性征之力量,特指性器而言。从男转变成女或由女转变为男之移性,称为转根。一般所称之二根,有指胜义根与扶尘根者,或指女根与男根者。
 (二)根有根机、根性之意,表示受教者之性质、资质。因根有优劣之分,故有所谓利、钝二根之别,或上、中、下等三根,利、中、钝等三根之别。若以修道力修炼之,从钝根、下根而渐修至利根、上根,称为炼根或转根。各种转根之中,尤指由声闻(下根)至缘觉(中根),再往上至菩萨(上根)者。(俱舍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四)((参见:三无漏根)629、“五根”1137)FROM:【佛光大辞典】
【潜根】:潜根者,谓阿难被佛征心非外,则又计为潜伏根里。(根,谓眼根。)故以琉璃笼眼为喻,谓眼合于心,如琉璃笼于眼上,若眼见物时,心即随能分别,无有障碍。如琉璃合眼,不碍于见物也。佛乃责其法喻不齐,汝若以琉璃喻眼,则眼亦可见眼,若可见,即同于境矣。眼若同境,则心境各异。岂可云心潜伏根内,随即分别耶?故云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无有是处。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1-6-21 17:4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24 16:27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4】 (用时 2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府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府?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


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我现今又作这样的思维:‘这众生的身体,脏腑在身体的内部,窍穴(人有九窍,即两眼、两鼻孔、两耳、口、前阴、肛门)则在身体的外表,脏腑隐藏起来的,自然暗昧,有窍穴洞开的,自然透明。’例如,现在我面对佛世尊,张开眼睛,就可以看到光明,所以名为见外,闭上眼睛,就只见到黑暗,所以名为见内,是这样解义吗?”

佛陀告诉阿难:“当你闭上眼睛,看见黑暗的现象,这个黑暗所处的境界与眼睛所见的境界是对立呢?还是不对立呢?

如果与眼睛所见的境界对立,黑暗的现象应当是在眼睛前面,为什么认为是在眼睛以内呢?

如果看见黑暗现象,名为见内,那么处于黑暗的室内没有日、月、灯光,此室中的黑暗现象,全都是你的脏腑吗?

如果黑暗现象不与眼睛所见的境界对立,眼睛又如何能够看见呢?如果离开相互对立的外境能够看见,见内才可以成立。

闭上眼睛,认为就是看见身体的内部,那么,睁开眼睛看见外界的光明,是由内到外,为什么不能先看见自己的面目呢?

如果看不见自己的面目,你所认为的内外界限对立的理论就不成立。如果可以见到自己的面目,那么这个明了能知之心,以及可以看见物象的眼,就悬挂在虚空之间,如何能够名为在内呢?

如果在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之间,自然就不是你心之本体。那么,如来现今在你面前,可以看见你,是否我这个人也算是你自己的心与身呢?

我在你的面前,你的眼睛已经看见就知道了,你的心已经由你的眼到达我身上,同时你的身体仍然存在着有你自己的知觉,那么这个知觉作用,与你看见外界的知觉作用,是否同是你的心呢?

如果你坚持说,身体与眼,各有独立的知觉,那么你便有两个知觉了。你这一个身体,应当有两个心性的体,可以成就为两尊佛才对。

所以,这说明你所讲的:‘看见暗昧的景象,名为见内。’是错误的。”

学习心得:

关于心在见明见的作用上之辨识

阿难这四种观念,是根据见明见暗来说明心在内在外的现象,并没有针对心在何处来辨别

佛陀针对阿难的观念,分别列举了八个要点进行解说

1、以闭眼所见到的黑暗现象,如果与眼睛所见的境界是对立的,这样推论,这黑暗的现象则应当在眼前,而不是眼内
所以说暗昧现象,名为在内,便不成立

2、如果认为以闭眼所见到的黑暗现象就是见内,这样推论,则室内的黑暗就都是你的内部,这黑暗的现象便是你的脏腑了
所以,这也不成立

3、以闭眼所见到的黑暗现象,如果与眼睛所见的境界不对立,这样推论,那么眼睛就看不见了
所以,在内,也是不成立的

4、如果认为闭上眼睛就是见内,那么,这样推论,睁开眼睛,顺序由内到外,应当先看见自己的面目才对,而不是先看见外界光明
所以,内外界限对立的理论,不成立

5、如果可以先见到自己的面目,这样推论,这个明了能知之心,以及可以看见物象的眼,就应当在身外的虚空中才能做到
所以,在内的理论,不成立

6、如果心在虚空中是你的本体。这样推论,佛陀在你面前,看见你,不也成为了你的心与身吗?
所以,心在虚空,不成立

7、当眼睛看见佛陀时,心也能了知,此时身体里还有自己的知觉,这样推论,这两个知觉,都是你的心吗?

8、如果说身体与眼,各有独立的知觉,那么便是有两个知觉。这一个身体,就应当有两个心性,可以成就为两尊佛才对

所以,认为心存在于开眼见明,闭眼见暗的作用是错误的


相关注解:
【思惟】:思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窍穴】:人有九窍,即两眼、两鼻孔、两耳、口、前阴、肛门。摘自百度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1-6-22 17:5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23 12:11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5】 (用时 1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

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

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肢时,四肢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

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阿难说:“我常听闻佛陀开示(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四众(详见下方注解):‘由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我现今思惟,这个思惟的作用,才是我真实的心性,当这个心性的思维体性,与外界现象相结合,就是心之所在,不一定是在内,在外,或者在中间三处。”

佛世尊告诉阿难:“你现今所说的:‘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思维的作用与现象相合之处,就是心’,那么,这个心是根本没有自己体性的,如果没有自体,则无法相合。如果没有自体可以相合,那么十九界(此犹言六蕴十三处,譬无法而言之也)就是因七尘(色等之六境,谓之六尘。尘法极于六,无第七尘。故喻无法为七尘)相合而成的。这是错误的!如果认为心无自体,比如你用手触碰你的身体,你这个能够知觉的心,是从体内发出呢?还是从体外进入呢?假若认为是从体内发出,还是同你第一次所讲的心在身内的观念一样,应当能先看见身内的一切。如果认为是从外界进来,同你第二次所讲的心在身外的观念一样,应当先能看见自己的面目。”

阿难说:“这个所谓能看见的是眼睛,能知能觉的是心,并不是眼睛。如果说肯定能先看见自己的面目,是错误的解义。”

佛世尊说:“如果认为眼睛是能够见的,你在室内,这个室内的门窗也能够看见景象吗?

如果人已经死了但眼睛还在,他们的眼睛也应当看得见物相。如果眼睛还能看见物相,如何说已经死了呢?

阿难!再有,你这能知能觉之心,如果一定有个自体,试问,其自体是一个体呢?还是有多个体呢?

现今心在你的身上,是在周遍全身呢?还是部分的呢?

假若认为只是一个体,那么你用手捣撞一肢的时候,四肢都应当有感觉,如果四肢全都有感觉,那么开始被捣撞的一肢,就应当不存在了
如果捣撞的一肢必然有其固定的位置,那么你认为全身只有一个心性之体,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倘若认为有很多的心性之体,就变成很多个人了。那么哪一个身体是你的呢?

如果认为身内心性之体是周遍全身的,就如同前面所讲的捣撞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是周遍全身,当你触碰到头,同时也触碰到足时,头会有所觉知,足应当没有觉知。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全身触碰,全身都会有觉知。

所以应当知道,认为随着思维作用与外界现象相结合之处,就是心之所在,是错误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相关注解:
【开示悟入】: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众】:1、佛说法时听众共有四类,即一、发起众,发起讲经的人;二、当机众,听法就能获益的人;三、影响众,如他方来助佛宣扬佛法的菩萨;四、结缘众,如一般下根的薄福众生。 2、指出家之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九界】:(名数)此犹言六蕴十三处,譬无法而言之也。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尘】:(譬喻)色等之六境,谓之六尘。尘法极于六,无第七尘。故喻无法为七尘。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体】:(术语)梵语驮都Dha%tu,译曰体、界,性等。物之一定不变而为差别支分之所依根本者,谓之体,对此而名能依之差别为相。此体相有性相二宗之别,法相宗谓能依之相外有所依之体,如草木之外尚有大地也,法性宗谓只完能依之相为所依之体,犹如种种器具通为一全体也。例如人身,法相宗谓四支五官者相也,此外有众同分或阿赖耶识者,是所依之体,法性宗谓该摄四支五官众同分阿赖耶识者为体,此外无有别体。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之关系亦如此,法相宗谓依他起之万有外,有圆成实之真如,法性宗谓该通依他起之万有相者,即圆成实之真体。身体之体,梵语Ka%ya。【又】体者通之义。谓通达于理也。常言体信,体达,体会等。述记九末曰:“体者通也。”金光明玄义曰:“体是达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挃】:捣,撞。摘自百度
【咸】:全,都。摘自百度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1-6-23 17:2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23 17:28 编辑

接续上楼   (用时约 1 小时 30 分钟)


学习心得:


关于能思维的是心之辨识

“由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的意思,法不会自生,是从心而起。心不会自生,由法而现
所以心本不生,法无自性,二者俱无体,心法皆空
由此,阿难认为,思维的意识作用,与现象相合,就是心

佛陀还是以阿难提出的这个观念进行解说
既然心由思维作用与现象相合而生,由此推论,心不是自己产生的
既然心不是自生的,自然也不会有自己的体性
既然没有自体,又如何相合呢?
假如没有自体可以相合,就好像抽象与假设相合,只是徒有其名而无事实
所以没有自体之说不成立,所以不是自生之说不成立

佛陀又举例,当用手触碰身体时,能觉知到这个感觉的心,是从体内发出还是体外进来呢?
如果从体内发出,如同心在身内,应先看见身内的一切如果从外界进来,如同心在身外,应先能看见自己的面目
阿难回答佛陀的问题,认为如果能看见,是指眼睛,能有感觉则是指心
所以心不能看见身内的一切,不能看见自己的面目,所以“从体内发出或体外进入之说”不成立

接着阿难的回答,佛陀继续提问,如果认为眼睛有能见的功能,那么如果在室内,也能看见门窗之外的景象吗?
如果人已经死了但眼睛还在,他们的眼睛也应当看得见物相。如果眼睛还能看见物相,如何说已经死了呢?
所以,“能看见指眼睛,能有感觉指心”之说不成立

佛陀进一步提问,这能知能觉之心,如果一定有个自体,其自体是一体还是有多体呢?
如果说现今心在你的身上,是在周遍全身呢?还是部分的,不周遍全身呢?

假若认为只是一体,那么你用手捣撞一肢的时候,四肢都应当有感觉,如果四肢全都有感觉,那么开始被捣撞的一肢,就应当不存在了
如果捣撞的一肢必然有其固定的位置,所以“全身只有一个心性之体”之说不成立
假若认为有很多的心性之体,就变成很多个人了,那么哪一个身体是你的呢?所以“全身有多个心性之体”之说不成立

如果认为身内心性之体是周遍全身的,就如同前面所讲的捣撞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周遍全身”之说不成立
如果不是周遍全身,当你触碰到头,同时也触碰到足时,头会有所觉知,足应当没有觉知。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全身触碰,全身都会有觉知。所以“不周遍全身”之说不成立

综上,证明了阿难认为思维的意识作用与现象相合就是心,是错误的。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16:23: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24 16:32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6】 (用时 2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

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

无表同无,表则无定。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我也听闻佛陀与文殊等诸位法王子讲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时,世尊也说:‘心不在内也不在外。’我现今思惟,心在内无法见到身内的一切,心在外则与身不能相互觉知,那么因为对内无法了知所以心在内不成立;因为身体与心能相互觉知则心在外也不成立。如今身体与心能够相互觉知,却又无法见到身内的一切,所以心应当是在中间。”

佛世尊说:“你说心在中间,那么对中间肯定不会迷惑了,而且一定有它固定的所在。

如今你推论说心在身中,这个中间在哪里呢?是在某一处呢?还是在身上呢?

如果是在身体上,那么如果在边侧就不是中间,如果认为在身体的当中就等于在身体内部。

如果在某一处,是有实际表现出一处的所在呢?还是虚空的无法表现呢?

如果无法表现就如同不存在,如果能够表现为一处的所在,不会有固定之处。为什么呢?

假如人以某一处作为标记,称其为中,那么,从东看,这个标记则在其西面,从南观,这个标记则在其北面。标识的准则由于方向不同,导致其观点发生混乱,这个心也会随之杂乱。”

阿难说:“我所说的中间,并不是这两种情况。如世尊所说:‘以眼根与色境(眼根所取青黄等质碍之境,称为色境)为因缘,产生了眼识。’
眼睛有分别,但色尘(指眼根、眼识所取所缘之对境。为五尘之一,六尘之一。此色染污心识,生起烦恼,故称为尘)并没有觉知,根识产生于眼睛与色尘的中间,则为心之所在。”

佛世尊说:“你的心如果在根(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称为根;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加上“意”则称六根)、尘(根之所取者,称为尘(亦称境),乃所认识之对象;五尘即色、声、香、味、触,加上“法”则称六尘)的中间,那么这心体是二种作用兼有呢?还是不同时兼有呢?

如果是二种作用兼有,色尘与心识就杂乱了,因为物质与心识不能互相觉知,是对立的两方,如何在其中间呢?

如果不能兼有二种作用,色尘是无知的,不能觉知,所以就是没有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那么这个中间如何显现呢?

所以应当知道,心在中间,是错误的。”

学习心得:

关于心在中间的辨识

阿难提出新的观念,因为对内无法了知,所以心在内不成立;因为身体与心能相互觉知,所以则心在外也不成立
那么,身体与心能够相互觉知,却又无法见到身内的一切,由此推论,心应当在中间

佛陀针对阿难的观念逐一进行解说:

既然认为心在中间,这个中间,肯定有一个固定的所在,这个所在是在某一处呢?还是在身上呢?
如果说是在身上,那么无论是身体内部还是表层,都是相对的一边,不能认为某一边就是中间
如果说是在身体的当中,就如同前面所讲心在身内,所以“在身上”之说不成立

如果说是在某一处,这一处有没有实际的所在?
如果没有实际的所在,这某一处就不存在
如果有实际的所在,这一处是无法固定的,佛陀举例说明了原因
假如人以某一处作为标记,称其为中,那么,从东看,这个标记则在其西面,从南观,这个标记则在其北面。标识的准则由于方向不同,导致其观点发生混乱,这个心也会随之杂乱
所以“在某一处”之说不成立

阿难又提出,自己认为的中间不是佛陀讲的“在身上”、“在某一处”这两种情况

而是,眼睛能看的因,产生看见外界景象的缘,所以形成眼睛看见东西的识别作用
眼睛是有分别的,但外界景象则是没有知觉的物体,因此这种识别的能力作用,发生在外界现象与眼睛接触的中间,这种作用现象是心的所在处,也就是心性的作用

佛陀针对阿难的观点进一步解说
你说心在眼睛(肉体的物质)与外界现象发生反映的中间,那么这个心性之体是否兼带眼睛(肉体的物质)与心识的两种作用呢
如果是兼带的,二者就杂乱了,因为眼睛(肉体的物质)本身是没有知觉的,心识才有知觉的功能,那么眼睛(肉体的物质)与心识就是相对立的,如何能说心在二者中间呢?
如果是不兼带的,那么眼睛(肉体的物质)本身是没有知觉的,自然也就没有能知觉的体性存在,而所谓的“中间”,需要有两个体性才能成立,因此这个“中间”是不存在的

所以认为心“心在中间”之说,即心在物质与知觉,身体与外界现象的中间,是错误的。


注解:
【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眼识】:梵语 caks!ur-vijn~a^na,巴利语 cakkhu-vin~n~a^N!a。即以眼根为所依,了别色境之识,随根而立名。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十八界之一。眼根虽有二处,眼识则唯一。大毗婆沙论之正义,以眼根能见色,而立“眼根见”之说;法救主张眼识能见色,而立“眼识见”之说;唯识家则立“根识和合见”之说。其中,有部宗之本义,世称眼见家;对此,大众部法救等论师则称为识见家。唯识家以万法为唯识所变现,眼识与色之相分相合,产生分别,故其识显现似色之识。(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成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参见:眼根)4743)FROM:【佛光大辞典】
【色境】:又作色处、色界。或单称色。为五境之一,六境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眼根所取青黄等质碍之境,称为色境。分为二类:(一)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二)显色,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瑜伽师地论卷一则另加表色(行、住、坐、卧、取、舍、屈、伸),而合为三类。(大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一)((参见:十二处)343、“十八界”356、“五境”1171、“六境”1298、“表色”3513)FROM:【佛光大辞典】
【色尘】:指眼根、眼识所取所缘之对境。为五尘之一,六尘之一。此色染污心识,生起烦恼,故称为尘。((参见:五境)1171、“六尘”1298、“色”2541)FROM:【佛光大辞典】
【根尘】:又作根境。乃五根与五尘,或六根与六尘之并称。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称为根,乃认识对象之器官;根之所取者,称为尘(亦称境),乃所认识之对象。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加上“意”则称六根;五尘即色、声、香、味、触,加上“法”则称六尘。根尘二字并举,犹如主观、客观之并列,含有相依又相对立之意。俱舍论卷十(大二九·五二中):“虽有根境不发于识,而无有识不托根境。”此外,六根六境合之,称为十二处、十二入。((参见:根)4131)FROM:【佛光大辞典】
【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俱舍论卷十三(大二九·七一上):“体性是善,犹如良药。”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1:1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25 11:17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7】 (用时  1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

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指。

唯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我从前曾见佛陀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分别见下方注解)四大弟子共同说法度众生,常常讲:‘能够能知能觉能分别的心性(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间',一切都无所在,不着于一切,称名为心。那么,我心中无著,这种现象是否就是心呢?”

佛陀告诉阿难:“你说能知能觉能分别之心性哪里都不在,不着于一切,世间虚空(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水里陆地空中飞行,所有物象称名为一切。 你说不著于一切,这些物象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如果说不存在,则如同于龟毛兔角(龟本无毛,兔亦无角,然龟游水中,身沾水藻,人视之则误认水藻为龟毛,又如误认直竖之兔耳为兔角;故诸经论每以“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或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亦即凡夫对实我实法之妄执),如何能不著呢?(因为不存在就没有可执著之物了)

如果说存在,有不著者,就不能说是不存在,没有物象可以称为不存在,如果存在就是有物象,物象既然是有的就是存在的,如何能不著呢?

所以应当知道,说一切无著称名为能觉能知的心,是错误的。”

这时,阿难在大众中从座位起身,偏袒右肩(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对佛世尊说:

“我是如来最小的兄弟(堂弟),承蒙佛陀慈爱,虽然现今已经出家,但自己还依持佛陀的怜爱,

所以虽然多闻经法教说,却没有真正断除烦恼,不能折伏(折破摧伏之义。即以摧伏的方法,调伏众生之心)娑毗罗咒,被魔咒影响沉溺于淫舍,就是因为不知道真如法性之理所指的是什么。

只希望世尊能够慈悲哀愍,开示(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我等如何能够止息一切杂念的方法,令种种极难成佛之众生不会堕入顽愚卑贱、憎恶佛法之类。”

说完后,五体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和与会诸大众倾慕渴念仰望等待,恭敬听闻佛陀的开示教诲。

学习心得:

关于无着即是心的辨识

这是阿难第七种关于心之所在的观念,认为一切无着即是心

佛陀针对阿难的这个观念进行解说

既然认为能知能觉能分别的心无着于一切,先要了解“一切”的含义
种种世间生物,以及呈现在虚空中的物象,综合起来,叫做“一切”
如果心不在这一切上,那么,无着什么呢?

接下来,再讲解“无着”
这个无着,是有一个无着的境界存在呢?还是没有无着的境界存在呢?
如果没有无着的境界存在,则根本就是没有,举例如乌龟身上的毛,兔子头上的角
没有就是没有,有什么可以说无着的呢?如果有无着的境界存在,就不能认为没有,就必然有境界与现象
有了境界与现象,就是存在的,就不能说是无着
所以,认为一切无着就是心,是错误的

由此,针对心究竟在哪里,阿难提出了七种见解
佛陀针对七种见解逐一进行了分析论辩,给予否定
阿难觉得平生所学,尽是虚妄,非常惶惑
恳请佛陀开示,说明心性自体本来寂静的真理


注解:
【大目犍连】: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通。见亡母生饿鬼中,持饭往饷,饭化猛火。目连痛哭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必假十方众僧威神之力,当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为母设盂兰盆斋,供佛及僧,始克济拔。”目连如教设斋,其母即以是日脱饿鬼苦,转更资荐,遂生天上。由此兰盆胜会流通万世焉。赞曰:“生养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导其正信,死荐其灵神,大孝之大孝也。目犍连以之。”FROM:【《佛教人物传》【中华佛典宝库 编】V2.1】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富楼那】: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转法轮】: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的烦恼,谓之“法轮”,故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分别】: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性】:梵语 citta-prakr!ti,巴利语 citta-pakati。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心之本性有清净、染污,或二者皆不是,或二者皆是等说,于佛教思想史上为经常论议之事,而以心性本净说为其主流。原始佛教之心性说,在增支部经典(A.N.I. 5, 6)中虽仅言心(梵 citta,巴同),然就其意义而言,已关呼心之本性问题,亦即主张心之本性清净。故知原始佛教之心性问题,系以心性清净说为其主。至部派佛教时,大众部、分别论者等主张心性本净;有部等则破之,立心性净不净各异说。据异部宗轮论载,大众部主张心性本净,虽以客尘随烦恼之杂染,然非为心之本体。
 在大乘佛教中,所言心性说乃继原始佛教以来之心性本净说而发展,此乃其特色,并可由此心性本净说溯大乘佛教思想之源流。惟心性本净说在初期、中期及后期之大乘经论中皆提及,多方述及心性本净客尘烦恼之思想型态,此外,并与如来藏、佛性、菩提心、心真如、法性心、空性、净识、阿摩罗识、唯识实性、圆成实性、心体等思想交替,形成大乘思想之发展,故大乘经论“心性说”之特色,与部派佛教之诸论书中所言心之本性是净是染之心理问题有异,而成为解明成佛之可能性、开悟之心、佛陀之精神特质等诸问题之思想依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随想论、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七、顺正理论卷七十二、大智度论卷十九、大乘庄严经论卷六、辩中边论卷上、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无著】: 1、没有执著的意思。 2、菩萨名,佛灭九百年间出生于健陀罗国(在克什米尔之西),先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每夜升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白天则对大众开示,为法相宗之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术语)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遍,相者随于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为虚空,以其相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为一无为法,数于三无为之一而摄于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于色处之中,即有为法也。世人以此空界之色为虚空,故世人所谓虚空者为妄法,而不免生灭。楞严经六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同九曰:“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同十曰:“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起信论曰:“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则无虚空之相。”大乘义章二曰:“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遍,相则随色,彼此别异。”此体之虚空无为,有部立为有法,大乘立为无法。(参见:虚空无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龟毛兔角】:龟本无毛,兔亦无角,然龟游水中,身沾水藻,人视之则误认水藻为龟毛,又如误认直竖之兔耳为兔角;故诸经论每以“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或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亦即凡夫对实我实法之妄执。成实论卷二(大三二·二五六上):“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盐香、风色等,是名无。”(楞伽经卷二、大智度论卷一、宗镜录卷四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术语)Ana%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折伏摄受】:为‘折伏’与‘摄受’二语的复合词。指教化引导众生的二种方法。略称伏摄、折摄。此中之‘折伏’,系折破摧伏之义。即以摧伏的方法,调伏众生之心;‘摄受’,为摄取容受之义。即以摄受的方法,以教法教导正善之众生,令得利益。《胜鬘经》〈十受章〉云(大正12·217c)︰‘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胜鬘经义疏》释之,谓力有二种,一是势力,二是道力。重恶即以势力折伏,轻恶即以道力摄受。息恶修善,则圣化久住。又,《法华玄义》卷六(上)云(大正33·751b)︰
‘若作折伏摄受者,佛鉴机缘,或作苦国,或作乐国,苦乐由佛,不关众生。(中略)佛以观恶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起于秽国折伏摄受四趣众生也。(中略)佛以即中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或起净国,或起秽国,折伏摄受圆界菩萨众生也。’
日本日莲宗的开祖日莲承此意趣,特以折伏为弘教之法,而大肆批评其他宗派。日莲于《开目钞》卷下谓,摄受与折伏犹如水火之差异。在无智恶人充满国土时,宜以摄受法令其接受佛教,如《法华经》的〈安乐行品〉。而在邪智谤法者较多之时,则宜应用折伏的方法,如〈常不轻品〉。譬如热时用寒水,寒时则取火云云。
[参考资料] 《众许摩诃帝经》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六;《法华文句》卷八(下);《胜鬘宝窟》卷上(末);《瑜伽论记》卷二十二(下);《新华严经论》卷二十四;《华严五教章》卷一;《摩诃止观》卷十(下)。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娑毗迦罗】:(人名)又作劫毗罗Kapila,外道名。即数论师也。楞严经一曰:“娑毗罗迦,先梵天咒。”同十曰:“娑毗罗迦所归冥谛。”同长水疏曰:“娑毗罗迦,亦云劫毗罗,此云金头,或云黄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际】:即真如实际之略称。断绝相对差别之相,呈现平等一如的真如法性之理体。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观如来品(大八·八三五中):“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维摩诘所说经卷下)FROM:【佛光大辞典】
【大慈】:伟大的慈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哀愍】:(术语)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宝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慈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示悟入】: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阐提】: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
  一、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此种人极难成佛,名“断善阐提”;
  二、大悲菩萨,发一切众生成佛,然后成佛之愿,因众生至多,时间至久,故此种菩萨,亦极难成佛,名“大悲阐提”。通常所指的一阐提人,多数是指断善阐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隳】:毁坏;崩毁。摘自百度
【弥戾车】:梵名 Mleccha。指边地之卑贱种族。又作弥离车、篾隶车、蜜列车、宜例车、毕嘌蹉。意译边地、边夷无所知者、卑贱、下贱种、垢浊种、恶中恶、奴中奴。梵语原意为言语不分明者,如我国所谓南蛮鴃舌之人;引申指顽愚卑贱、憎恶佛法之种族,相传该族居于印度西方或北方。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及卷一八三谓,此族居于印度西方。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谓,此族在北印度滥波国以北。(十诵律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二十、瑜伽论记卷六上、续高僧傅卷四、慧琳音义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五体投地】:(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2:15:20 | 只看该作者
品读学习楞严经 【8】 (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阿难言:“见。”

佛言:“汝何所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曜我心目。”


佛言:“汝将谁见?”

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阿难言:“如来现今徴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唯垂大悲开示未悟!”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

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唯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这时,世尊从其面门(详见下方注解)放出种种光,这些光明亮闪耀如同百千日光普照,普佛世界六种震动(详见下方注解),像这样如微尘数的十方国土同时显现;佛的威神之力令种种世界合成一界,这些世界中所有一切诸位大菩萨,全都在本国土合掌恭敬听闻佛陀的教诲。

佛世尊告诉阿难:“一切众生从久远以来有种种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由此造作善恶业的种子自然会如同恶叉聚而累积在一起,种种修行人不能获得成就无上菩提(成佛),甚至不能成就声闻(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还有成为了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诸天魔王(天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其名为波旬,常率眷属阻碍修持佛道者)及魔的眷属(亲近、顺从者),全都是因为不知道二种根本(攀缘之心),进行错误混乱的修习,就好像想要把沙子煮成美食,纵然是经过尘劫的时间最终也是不能获得的。

是哪二种根本呢?阿难!一是众生无穷劫轮转生死的根本,就是你现今与种种众生,用攀缘之心作为自己的本性;二是无始菩提涅槃的本元清净心体,就是现今的你,本识精真本元光明。因攀缘之心产生诸缘,由这些因缘而遗失了本我。因为诸众生遗失了本觉(因本觉之体清净而有大智慧光明)真明,所以虽始终日日行为,然而自己却无法觉知,因此堕入六道轮回。

“阿难!你现今想要知道止息一切杂念的方法,发愿脱离生死轮回,那么我如今再问你。”

此时,如来举起金色臂,弯曲五轮指(自小指、无名指等依次配于地、水、火、风、空五轮),对阿难说:“你现在能看见吗?”  阿难说:“可以看见。”

佛世尊说:“你看见什么了呢?”

阿难说:“我见到如来举起手臂,弯曲手指,成为光明拳,让我看见、知道。”

佛世尊说:“你是用什么看见的呢?”

阿难说:“我与大众都是眼看见的。”

佛陀告诉阿难:“你现在回答我说。如来弯曲手指成为光明拳,让你看见、知道,你的眼睛可以看见。当我举拳时,心是如何知道的呢?

阿难说:“如来现今征询心之所在,我以心推研穷究、寻找追逐,所以能够推理研究的,我认为就是心。”

佛陀说:“咄(叮斥,令警醒的意思)!阿难!这并不是你的心。”

阿难惊惧,离开座位,恭敬合掌,站起身来对佛世尊说:“这不是我的心,那称之为什么呢?”

佛陀告诉阿难:“这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的虚假不实之相,想要迷惑你的真性(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因为你从很久以来直到今生始终将盗贼(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认做是自己的孩子,因而遗失了你的本元自性,所以才会轮转三界六道,无脱出之期。”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我是佛陀宠爱的兄弟,因为心中爱乐佛法的缘故所以出家,我的心如何独立呢,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河沙一般的国土,接受诸佛及善知识的教导,发起大勇猛,修行一切艰难修行的方法,宣扬佛法或修行佛法,都是用此心;纵然是毁谤佛法,永远退转善根,也是因为此心。如果这些发露显明的不是心,我就是无心的,如同种种土木,如果离开此觉知,更是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如来说这不是心呢?我实在是惊恐,与会的大众也没有不疑惑的,恳请佛陀慈悲开示,我们所不能觉悟的!”

这时,世尊开示(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阿难及与会大众,帮助他们能够令心证入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之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在师子座(师子就是狮子,佛是人中师子,所以佛所坐的地方,或床或地,都叫做“师子座”)抚摩阿难顶,为其讲说:“如来常说种种法的产生是因为心而显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分别见下方注解)因为心形成了体性。

阿难!如果种种世界的一切所有,其中乃至是草叶连接,追问其根源都有其体性,纵然是虚空也是有名貌的,何况是清净妙净光明的心性,一切心会没有自性本体吗?

如果你执着舍不得分别的觉观(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认为你的了知性就是心,那么此心应当脱离种种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为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觉思惟作用之对象、对境)、事(指因缘生之一切有为法,即宇宙间千差万别之现象)、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有分别,有全性(有很多的体性),比如你现今接受听闻我说法,这会因为声音而有分别,纵然断灭一切所见所闻以及觉知,在内守护幽闲,还是会由法尘(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来分别世界的一切事物,我并不是在让你认为没有心,只是要你对心进行微细揣摩,如果能够舍离前尘(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的分别性,这才是你的真心;

因为若是这分别性脱离了妄心所现的尘境,便没有了承载之体性,以这前尘分别世界的一切事物,尘境不是恒常存在的,当其迁变断灭的时候,此心就会如同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或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一样不会存在,那么你的法身也等同于断灭了,谁还能修证无生法忍(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呢?”此时,阿难与诸大众沉默感到内心若有所失。

佛陀告诉阿难:“世间一切种种修习佛法之人,现前虽然已成就了九种次第,还是不能断尽烦恼成就阿罗汉,都是因为执著这生死妄想,错误以为(妄念)是真实的。所以你现今虽然得以多闻但不能成就圣果(菩提涅槃也,是依圣道所得,故曰圣果)。”

阿难听闻后,再次悲伤流泪五体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长跪合掌对佛世尊说:“自从跟从佛陀发心出家,仗恃佛陀的威神,常常自己思惟(闭门坐车),没有助益修行,希望如来帮我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而不是自己做到),不知道身、心原本就不能相互替代,遗失了我的本心,虽然身体是出家了,但心其实没有证入无漏圣道,就如同贫穷的孩子舍弃父亲逃走(而父亲就有财富),今日才知道虽然有多闻,但是如果不修行,就如同没有听闻,就好像人在说饭食但是不能解饱一样。

世尊!我等现今被二种障碍(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所缠附,不知道如何正确成就无烦恼无生灭之心性。唯愿如来慈悲哀愍,穷露(贫穷而无恃怙之覆育)启发正明之心,帮助我等打开能见正道之眼。”

注解:
【面门】:梵语 mukha。有三释:(一)指口,(二)指面之正容,(三)指鼻下与口上之间。北本涅槃经卷一(大一二·三六五下):“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大三五·一五一中):“面门者,诸德有三释。(中略)今释依梵语,称面及口并门悉名目佉(梵 mukha),是故翻此目佉为面门也。故知此中通举其事。”(八十华严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六种震动】:大地震动,有三种的六种,即
  一、为动之六时,即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
  二、为动之六方,即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
  三、为动之六相,即动、涌、震、击、吼、爆。当地动时,吾人如小儿卧摇篮中,不觉篮动,惟觉舒服,故地动是表示祥瑞,而且此六种震动,只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见,凡夫则毫不知情。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始】: 1、无有元始。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辗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 2、指距今极久远的时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业种】:(杂语)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犹如世间之种子。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止观四上曰:“业种虽久,久不败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叉聚】:(植物)恶叉者,果实名。形似无食子,落地则多聚于一处,故云恶叉聚。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唯识论二曰:“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同述记曰:“恶叉形,如无食子,落在地时,多为聚故,以为喻也。”同演秘曰:“恶叉聚者,于一聚中,法尔而有多品类也。西域有之,人以为染,并取其油。”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恶叉树名。其子形如无食子,彼国多聚以卖之,如此间杏人,故喻也。”(梵Rudra-aks!a今之金刚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FROM:【佛光大辞典】
【声闻】:(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天】:(界名)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王】:天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其名为波旬,常率眷属阻碍修持佛道者。据楞严经卷六载,若不断淫,必落于魔道,上品为魔王,中品为魔民,下品为魔女。但从大乘之法门言之,魔王实为深位之菩萨以大方便力所示现者,其目的在教化众生。或谓第六天上别有魔之宫殿,魔王住之,非他化自在天主。(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不思议品)FROM:【佛光大辞典】
【眷属】:梵语 pariva^ra,巴利语同。眷为亲爱,属为隶属,指亲近、顺从者。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谓佛陀有大眷属与内眷属;内眷属指其出家以前车匿、瞿毗耶等人,以及苦行时之五人给侍、得道时之阿难等;大眷属则指舍利弗、目犍连等诸圣,及弥勒、文殊师利等诸菩萨。
善导将佛陀之眷属分为在家、出家二种,佛陀有伯、叔四人为在家者称为外眷属,佛弟子为出家者称为内眷属。惟若广义言之,则凡闻道受教者均为佛之眷属。又随附无漏净慧必起之心所及四相,亦称为眷属。巴利律藏分为五部分,其中最后部分,亦称为眷属;意即律藏之补遗。(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二、法华经玄义卷六下、法华玄义释签卷十三、大日经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尘劫】:(术语)即尘点劫也。楞严经一曰:“纵经尘劫,终不能得。”(参见:尘点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点劫】:尘,指微尘;劫,为极大之时限。尘点劫,为譬喻时间甚长久远之词。略称尘劫。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说三千尘点劫,谓大通智胜如来之入灭,系久远以前之事。譬如将三千大千世界磨为微尘,东方经过千国土,方掉落一微尘;再经过千国土,掉落第二微尘;待全部微尘落尽,而所经之国土皆悉碎为微尘。如是之一微尘为一劫,即有三千尘点劫。同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则说五百尘点劫,以阐明释尊成佛以来之久远。谓将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经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国土,方掉落一微尘,再经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土,掉落第二微尘;待全部微尘落尽,所经国土悉碎为微尘。如是之一微尘称一劫,总计有五百尘点劫,或说为五百亿尘点劫。(大智度论卷三十二、法华经玄义卷一上、法华义疏卷四(吉藏))FROM:【佛光大辞典】
【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实不可得。但迷失本性,即随生死,故名无始生死。根本者,即是攀缘之心。经云: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自性】: 1、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 2、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来具有之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性净理体,虚融寂灭,不迁不变,无始无终,故名无始菩提涅槃;不染烦恼,不涉生死,故号元清净体,即菩提涅槃清净之根本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识精】:众生之真心,识知精明,称为识精。宗镜录卷三(大四八·四三○中):“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圆觉经)FROM:【佛光大辞典】
【本明】:又作元明。指本觉。因本觉之体清净而有大智慧光明,故称本明。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八下):“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FROM:【佛光大辞典】
【诸趣】:六道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轮】:<一>在密教中,指五智轮,即地、水、火、风、空五大。五大具足众德,圆轮周遍而无缺,故称五轮。若以众生肉身之支分与五大相应,即将自身之五处配于五轮五字:顶(空,[fan(kha)])、面(风,[fan(ha)])、胸(火,[fan(ra)])、脐(水,[fan(va)])、膝(地,[fan(a)]),以便作观,称为五轮观,或称五轮成身观。此系令行者体会肉身即是佛身之方法。金刚界法所作之五相成身观,与胎藏界法所作之五轮成身观乃相对之法。若就众生之身分而言,五轮即五体之意。又色不离心、心不离色之故,得说五大即五智,五智即五轮。若就显色与形色而言,五轮之中,空为团形青色,风为半月形黑色,火为三角形赤色,水为圆形白色,地为方形黄色。(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上、五轮九字明秘密释)((参见:五字严身观)1077)
 <二>指五轮塔婆。即以五轮之标示,次第堆积成塔形,表大日如来法身之形相。(楞严经卷一)((参见:五轮塔)1201)
 <三>指五指。自小指、无名指等依次配于地、水、火、风、空五轮。(广大仪轨、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
 <四>指金刚界五解脱轮。即于一大金刚轮中敷列五个月轮,表五佛之解脱地。((参见:五解脱轮)1170)FROM:【佛光大辞典】
【心目】:(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前尘】:(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见:六境)1298)FROM:【佛光大辞典】
【虚妄】:虚假不实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性】: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轮转】:(术语)与输回同。轮转三界六道,无脱出之期也。往生要集上本曰:“轮转无际,不免三途。”有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难行】:艰难修行的方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事】:又作佛事,指宣扬佛法或修行佛法,如诵经、念佛、讲经、法会、斋会等等,都叫做“法事”或“佛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开示悟入】: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师子座】:师子就是狮子,佛是人中师子,所以佛所坐的地方,或床或地,都叫做“师子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因果】:(术语)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是谓因果之理。佛教通之三世说善恶应报之义。观无量寿经曰:“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止观五下曰:“招果为因,克获为果。”十住毗婆娑论十二曰:“因以得知,得者成就。果者从因有,事成名为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界】: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微尘】:梵语 aN!u-raja 或 aN!u-rajas,巴利语同。音译阿拏、阿耨。单称微、尘。即眼根所取最微细之色量。极微,为俱舍论卷十、卷十二所说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即称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此外,诸经论亦每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数”比喻数极多。(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分别功德品、大智度论卷七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参见:极微)5479)FROM:【佛光大辞典】
【缕】:线。摘自百度
【诘】:追问。摘自百度
【根元】:根源;根本。摘自百度
【体性】:体是本体,性是本性。体与性,同体而异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观】:新译作寻伺。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上):“有觉、有观,名为口行。”又觉与观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往生要集卷中本)FROM:【佛光大辞典】
【尘】:<一>梵语 rajas,巴利语 raja。为显色之一。即青、黄、赤、白、云、烟、尘、雾等十二种显色,与方、圆、长、短等八种形色,合为二十种色法,共为眼根之对象。据俱舍论卷十二载,尘又有微尘、金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隙游尘等分别,七个极微,合为一微尘;七个微尘,合为一金尘;七金尘合为一水尘;顺次类推。此处,尘意指微细之物质。尘常浮动,且附著于他物而染污之,故喻称烦恼为尘垢、尘劳、客尘,或俗尘。(长阿含卷一大本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转法轮品)((参见:极微)5479)
 <二>梵语 artha, vis!aya。真谛等旧译家将之译作尘,新译作境或境界。为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觉思惟作用之对象、对境。计有六种,即色、声、香、味、触、法,称之六境、六尘。译作尘,盖取色等六境具有染污情识之义。(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二、卷一三六、俱舍论卷一、卷二、成实论卷四根尘合离品)((参见:境)5765)FROM:【佛光大辞典】
【事】:梵语 artha。指因缘生之一切有为法,即宇宙间千差万别之现象。与平等门之“理”相对。僧肇之宝藏论(大四五·一四三下):“理合万德,事出千巧;事虽无穷,理终一道。”(俱舍论卷二十五、华严五教止观、摩诃止观卷一上)((参见:事理)3043)FROM:【佛光大辞典】
【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如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就叫做“恶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尘】: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吾人日常动作,虽已过去,但前尘往事,忆念不忘,这就是法尘的作用。六尘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影事】:(术语)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故曰前尘影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分别】: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常】:(杂语)犹言无常,谓世相之无常也。无量寿经上曰:“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四十二章经曰:“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龟毛兔角】:龟本无毛,兔亦无角,然龟游水中,身沾水藻,人视之则误认水藻为龟毛,又如误认直竖之兔耳为兔角;故诸经论每以“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或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亦即凡夫对实我实法之妄执。成实论卷二(大三二·二五六上):“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盐香、风色等,是名无。”(楞伽经卷二、大智度论卷一、宗镜录卷四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自失】:因感空虚、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摘自百度
【修学】:(术语)修习研学佛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渐习学,悉当成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果】:(术语)菩提涅槃也,是依圣道所得,故曰圣果,此果为真正,故曰圣果。楞严经一曰:“虽得多闻,不成圣果。”净住子曰:三乘圣果。十地功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体投地】:(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入道】:<一>谓证入无漏圣道之意。<二>引申转指出家入佛道者,称为入道人、入道者。日本对于天皇与公卿等晚年剃发,归依佛门,亦敬称为入道。亲王之入佛门者,则称为入道亲王。FROM:【佛光大辞典】
【二障】: 1、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 2、事障和理障。贪、嗔、痴等烦恼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槃,名“事障”;邪见能碍正知见,障大菩提,名“理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常】:即指涅槃。寂,无烦恼之意;常,无生灭之意。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九上):“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FROM:【佛光大辞典】
【穷露】:(杂名)贫穷而无恃怙之覆育者。露为露出之义。楞严经一曰:“惟愿如来哀愍穷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心】:(术语)正明之心也。楞严经一曰:“唯愿如来哀愍穷路,发妙明心,开吾道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眼】:能见正道之眼。楞严经说:“发妙明心,开我道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6-27 14:43: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27 15:03 编辑

接续上楼   (用时约 2 小时 10分钟)


学习心得:


1、关于真心与妄心体性的辨认

佛陀教导:一切有知觉灵性的众生,自无始以来的种种错误颠倒,都受自然的业力支配。就好像连成一串的果实,从一个根本发生,越长越多。甚至是学习佛法、追求真理的人,虽然努力修行,却往往走入歧途,不能证得无上菩提。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众生不知道两种原理,而胡乱修习佛法,就如同想要把沙子煮成美食,无论经过多久的时间,经过多少努力用功,最终也是不能获得真实的成就。这两种原理是什么呢?

一是无始以来,生死根本的原因,是一切众生的攀缘心。这攀缘心,就是妄想,妄心。即是一切众生的心理作用,凭借生理的本能活动。比如感想、感觉、幻想、幻觉等等,心攀缘着事物、尘相,不舍不断,由此互相联带发生关系,由此及彼。

二是这种妄心的状况,只是心理生理所产生的现象,并不是心性自体功能的本来。自无始以来,心性功能的自体,是超越感觉知觉的范围的,元本清净正觉,光明寂然,为了与妄心区别,名为真心自性。

你现在的意识,原本具有自性灵明,能够产生心理生理各种因缘的作用,但产生心理生理各种因缘现象是各有自己原因的,如果能够将身心、物理、精神互相关系所产生的各种因缘,各自找到其攀缘的所在。那么,这个本来清净正觉、光明寂然的自性,就能够超然独立,外遗所有,获得解脱。

一切众生都有这个心性的自体功能,并由此产生种种作用。虽然终日应用,但只认识自性功能所产生的作用,不能认识心性光明寂然的自体,所以才在生死之流中流转轮回。

2、关于心性自体的辨认

佛陀告诉阿难,想要了解心性寂然正定,超越生死之流的正确道路,就必须先有正确的见解和认识
于是开始举例,佛陀举手成拳,提问阿难是否看见。阿难回答,看见了
佛陀继续提问,看见了什么。阿难回答,眼见看见拳,心里知道是拳
佛陀又提问,是能看见的谁?阿难回答,是用眼睛看见的
佛陀继续提问,既然照耀你的眼与心,你的眼睛可以看见,什么是你的心呢?
阿难回答,能够推测寻求的,大概就是我的心了
佛陀告诉阿难,这个并不是真心,这是一种作用,是由外界刺激的反应,产生了种种意识,也就是妄念,从而遮障惑乱了心性自体。无始以来至今,众生认为这意识思想就是真心,就好像认贼为子,丧失本元常寂的心性自体,因而流转生死轮回

阿难这时有疑惑,请教佛陀,自己不论是专心学佛,求善求真,勇猛精进,还是反对真理,永退善根,都是这个心的运用。现在佛陀说这个不是心,是否等于我无心,就和无知的石木一样?脱离了这个知觉,还有什么呢?恳请佛陀慈悲开示

佛陀想要帮助阿难与大众进入无生法忍,就是心性寂然正定的实际境象。即,现行的心理现状,不再起妄想作用,寂然不动。生理活动也因之进入到了极静的状态,住于心性寂然的自体实相。这种妄想不生的实相,能够动心忍性,切断身心习惯的活动

佛陀告诉阿难,一切现象所生,都是心性自体功能所显现。一切世界的物质微尘,都因心性的本体功能而形成
世界上的一切所有都有其自己的特性,即使是虚空,也有名称和现象
这个清净灵妙光明的真心,作为精神、物质、心理、生理的一切中心体性,哪里没有自体的呢?
假若你认为这个意识分别、感觉观看所了知的性能,就是真心
那么,这个心就应该脱离现象界所有的色香味触等,有一个完全独立的体性
就好像,听我说话,因为听到声音,才产生了意识分别,如果没有声音,能听的心性在哪里呢?
你现在断尽一切观看、听闻、感觉、知觉的作用,其实心念什么都没有,只守着一个幽闲空洞的境界,不过是意识分别现象暂时潜伏的影像,而不是心的真实自性之体。

不过,并不是说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你真心所具有的一种作用。你可以从这种心理的现象,研究揣摩。如果能够脱离精神、物理,心理生理的现象以外,另有一个超然独立能够分别的自性,那才是你的真心自性

如果这个能够分别的性能,能够离开外界现象与经验就没有自体,就说明这些现象都是外界与意识潜伏的影像。意识经验和外界现象时刻在变化,不能永存。当意识变动了,现象消灭了,这个心不就等于没有了吗?
那么,你的自性本体,等于绝对断灭无有,又如何可以修行证得无生法忍呢?也就是说,内守幽闲这样静止的境界,其实只是一种意识的现象而已,并不是真心自性的本体

世界一切修行佛发之人,即使可以成就九次第定,却不能得到圆满无漏的阿罗汉果,都是因为执着这个生死妄想的妄心。把它当做了真心自性的本体。所以阿难你虽然博闻强记,记忆听闻的佛法也很多,仍然不能得到圣果,也是这个原因

阿难悲泣涕流,自己想仰仗佛的威神,不必劳苦修行就能够心性寂然不动,却不知道各人的身心,本来不能代替,所以不能见到真心自性。现在自己身体虽然出家,实际上心未入道,就好像富家的骄子,违背慈父,自甘在外流浪乞食。现今才知道,虽然博闻强记,如果不用功修行求证,结果等于愚痴无知,如同有人在说饭食但是不能解饱一样

众生现今大体被两种障碍困惑:
第一,被各种心理状态的情绪和妄想所烦恼,所谓我执
第二,受一般世间现实的知识所障碍,所谓法执
这两种障碍都是因为不能自知自见心性寂然常住的实相
恳请佛陀开发我们的妙明真心和道眼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11 05:14 , Processed in 0.0963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