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莲,学习[楞严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01#
 楼主| 发表于 2021-6-4 17:0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6 11:5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1 小时 )                                                   

-- [经文] --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

若于鬼道,以护法力成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末学解说]

又对阿难说,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还有四类阿修罗类。

若是在鬼道,以护法之力达成圆通而入空。这类阿修罗从卵而生,被摄入鬼道。

若是在天道中,因福德降低而被贬下坠。其所选择的居处,与日月相邻。这类阿修罗从胎而生,被摄入人道。

有阿修罗之王,执掌持守世界,神力无量无畏。能够与大梵王,以及天帝释(忉利天之主),四天王争夺权力。这类阿修罗因为化生而生,被摄入天道。

阿难!另外还有一类低劣的阿修罗。生于大海中心,深水洞穴口。早上游行于虚空,晚上回归于水中住宿。这类阿罗汉因为湿气而生,被摄入畜生道。

注解: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修罗】:六道之一,华译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译作无端,因其容貌很丑陋。又译作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鬼趣】: (界名)又曰鬼道。鬼神所趣之境土也。五趣之一。俱舍论八曰:“趣谓所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人趣】: (术语)六趣之一。有人类业因者之所趣向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趣】: (界名)六趣之一。与天道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畜生趣】: (术语)六趣之一。有畜生业因者死所趣之处。即畜生之依住处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摄取】: (术语)摄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摄救苦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罗】: (异类)阿修罗之略。常与帝释天战斗之鬼神也。(参见:阿修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执持】:坚持不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王】: (天名)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毗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帝持拂。”(参见:大梵天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帝释】:(天名)忉利天之主,姓释迦,名天帝释,又云帝释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 ,皆由随顺杀盗淫故。

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 ,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

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 。

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末学解说]

阿难!这些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及阿修罗,精心研习这七趣(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罗趣),都是混沌暗沉各种造作因缘之相,因妄想而受生,因妄想跟随业转。对殊妙圆满之光明,没有作为本心自性,都如同病眼者视觉中的繁花状虚影(比喻纷繁的妄想和假相),本元无所依附依着。这虚妄,更是没有根源所循。

阿难!此等众生不能识别本心自性,因而要承受此轮回,经过无量劫的时间,不能获得真正的清净,都是因为不断造作杀盗淫三种恶业的缘故。

相反与这三种,又生出没有造作杀盗淫三业。有三恶业的,有相对应的鬼道,无三恶业的,有相对应的天道。有、无造作恶业,相互不断交替,因而产生轮回之惯性。

如果能获得殊妙而引发成就三摩地(正心行处,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者,则殊妙可以恒长寂然,造恶业与不造恶业都不存在了,两种妄念也就都消灭了。也就没有了不杀、不偷、不盗,又怎么会再随业造作杀盗淫之事呢?

阿难!不断除三恶业,各个众生就都有私念(分别之心,执着小我)。因为各个众生的私念,所以大众的私念也会随之产生(就有了共业),(心)就没有了安定之处。(因为共业导致)自己的妄想产生,而生出的妄念其实没有本因,(所以)无法追寻探究。

你等修行,想要获得菩提之果,就要断除三惑(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三惑不断尽,纵然获得神通(不可测又无碍之力),也都是世间有造作因缘的功德作用。

习气不灭除,会堕落在魔道。想要断除虚妄,却更加虚假不真实,如来佛世尊说这些众生为可哀怜者。你等妄念是自己造作的,并非是菩提的过错。这样宣说者,称为正确的宣说;若是其他不同于这种宣说的,就是魔说。

注解:
【七趣】: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罗趣。趣是趣向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 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又云正心行处。谓众生心行,从无始来,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菩提】:(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惑】: 三惑是天台宗所说的三种障惑。天台宗人把一切迷事、迷理的妄惑归纳作三类: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总称“三惑”。
  第一见思惑,是把小乘教中所说见、思二惑合而为一而立此名。见惑是见道位上所断的惑,是属于知识的错误见解,即意根对于法境,由不合理的推度分别而起各种邪谬的见解。如于名色、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妄计为我的身见,及于身见上计我为断为常的边见,乃至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利使,又贪、瞋、痴、慢、疑等五钝使,都称为见惑。见惑总有八十八使,欲界苦谛,具足利钝十使;集、灭二谛,除身见、边见、戒禁取见,各有七使;道谛,除身见、边见,有八使;四谛下合为三十二使。色无色二界,只在每谛下除瞋使,其余都和欲界相同,所以二界各有二十八使,合为五十六使。三界相加成八十八使。思惑是思维道(修道)位上所断的惑,是属于情意的颠倒执着。即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境,贪爱染着,倒想邪求。如于一切顺适心情的境界所起的贪欲及于一切违反心情的境界所起的瞋恚,乃至痴、慢等,都称为思惑,又叫作修惑。思惑总有八十一品。三界合为九地,地地各有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贪、瞋、痴慢(上八地无瞋),合称八十一品。这个见思二惑都是对于三界内的事理迷惑不了,因而招致三界的生死,所以称为界内惑。又因障于空理,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通共应该断的,所以又称为通惑,而断除这两惑的方法,是用空观,因此把这两惑合称为见思惑。
  第二尘沙惑,是执着于空,迷于界内外尘沙数法,障出假利生。此惑通界内外。界内通二乘有,以见思为体。界外只限于菩萨所断,所以又叫别惑。
  第三无明惑,是一切生死烦恼的根本。昏迷痴暗,障蔽中道实相理,于诸法事理无所明了,所以称为无明。在见思惑中的无明是障蔽空理的惑,是枝末无明;此惑是障蔽中道理的惑,是根本无明,能招致三界外的变易生死,所以称为界外惑。此惑也只限于菩萨所断,也称为别惑。
  在四教中,藏、通二教以见惑为理惑,以思惑为事惑,即见惑为迷于无常无我等四谛真理的惑,思惑为迷于色、声等世法事相的惑。别、圆二教以根本开明为理惑,以尘沙及见思为事惑,即根本无明惑为覆蔽中道理的惑,尘沙惑障碍化导,为覆蔽俗谛法的惑。见思惑障碍空寂,为覆蔽真谛法的惑。
  三惑是和三谛不相应的,即不明了空谛理起见思惑,不明了假谛理起尘沙惑,不明了中谛理起无明惑。所以明了三谛理,断三惑,即证三智,成三德。但是三谛是实相的三方面,空、假、中,都是一实相的全体。空显破情之德,假显立法之德,中显绝待之德。所以说空,假、中就在其中,非是和假、中相对之空,而是和假、中相即之空,于是一空一切空。说假、说中,同样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这就是三谛圆融。三谛圆融所以证一谛即证三谛。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是于色心依正一切诸法通达毕竟空寂之理,即空谛智。道种智是了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即假谛智。一切种智是于一切诸法上通达本有性德之体,即中谛智。在四教的别教中,三惑其体各别,因而次第断除,三智也次第发得。就中先修空观,破见思惑,得一切智,证真谛理。次修假观,破尘沙惑,得道种智,了知假谛恒沙法门。后修中观,破无明惑,得一切种智,证中道法身。这样,由隔历的次第三观断三惑、得三智。然而在圆教就不这样,三谛既然圆融,而能障蔽它的三惑也就同体,即就迷于绝对理的一惑,把它的粗分叫作见思,细分叫作尘沙,极细分叫作无明。一惑即三惑,所以起一惑即障蔽三谛,粗分的见思障蔽空谛,细分的尘沙障蔽假谛,极细分的无明障蔽中谛,其实,却是一心三惑,又称为同体三惑。断一惑即断三惑,得一智即得三智,这称为“三惑顿断”,“三智一心中得”。但就断惑的渐次上,先在十信位断见思和尘沙,其中初信断三界的见惑,次六信断三界的思惑,后三信断界内外的尘沙惑。从十住位的初住以后到十地渐次断无明一品,证中道理一分,即断四十品惑。更破一品无明,进入等觉位。再进而破第四十二品无明,发究竟圆满的觉智,智断二德圆满,即为圆教的妙觉果位。 (黄忏华)FROM:【《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神通】:(术语)神为不测之义,通为无碍之义。不可测又无碍之力用,谓为神通或通力。是为五种通之一,有五通,六通,十通之别。法华经序品曰:“此瑞神通之相。”大乘义章二十本曰:“神通者就名彰名,所为神异,目之为神。作用无拥,谓之为通。”(参见: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02#
 楼主| 发表于 2021-6-6 14:5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6 15:0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20 分钟 )                                                

-- [经文] --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

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

汝犹未识 ,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

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着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

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 ,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

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末学解说]

此时如来佛世尊将要起身离座。在狮子床揽过七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几。又转回紫金身,再倚在宝座上坐下来。

遍告大众及阿难说:你们这些有学(尚有可修学之道),缘觉(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声闻(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们。今日回心趣向大菩提修行无上殊妙觉悟。我现今已经宣说了真正的修行之道。

你等仍然未能辨识,(如何)修行止息一切杂念,观察细微的佛道障碍之事,当魔障之境显现于前时,你们不能识别,不能断除杂念,所修非正道,就会落入邪见(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

或者你有阴魔(能生种种之苦恼),或有天魔,或附着鬼神,或遭遇魑魅(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神,也指山林中害人的鬼怪),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之事,因心中不能辨明,便会认贼为子。

又或觉得自己已经修行圆满了而自满自足,比如第四禅的无闻比丘(一向修禅而无正闻慧之比丘),妄语说已证得圣道,在天福之果报完毕后,衰相现面,诽谤阿罗汉的,身后会堕入阿鼻地狱。

你要认真听,我现今为你等仔细的进行分别(宣说)。阿难起身站立,与法会中的众有学者们,欢喜顶礼,恭敬聆听佛世尊的慈悲教诲。

注解:
【狮子座】:佛乃人中狮子,故不论其所坐是床、是地,都叫做“狮子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七宝】: (名数)诸经论所说少异。法华经受记品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无量寿经上就树说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智度论十曰:“有七种宝:金、银、毗琉璃、颇梨、车渠、马瑙、赤真珠(此珠极贵非珊瑚也)。”阿弥陀经曰:“亦以金Suvarn!a,银Ru%pya,琉璃Vaidu%rya,玻璃Sphat!ika,砗磲Musa%ra-galva,赤珠Rohita-mukta,玛瑙As/magarbha,而严饰之。”般若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虎珀、珊瑚、为七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学】:(术语)小乘四果之圣者中,前三果谓之有学,第四果谓之无学。以前三果尚有可修学之道故也。法华玄赞一曰:“戒定慧三,正为学体。进趣修习,名为有学。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梵S/aiks!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声闻】: (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奢摩他】: (术语)S/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禅定七名之一。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摄心住缘。目之止。”慧琳音义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义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静。谓正定离沉掉也。”圆觉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了义灯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婆舍那】: (术语)Vipas%yana%,又作毗钵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起信论元晓疏下曰:“奢摩他,此云止。毗钵舍那,此云观。”慧琳音义十八曰:“毗钵舍那,唐云观。”涅槃经疏十二曰:“毗婆舍那,此翻为观,亦云见。”慧苑音义上曰:“毗钵舍那,此云种种观察,谓正慧决择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事】: (术语)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法华经授记品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楞严经六曰:“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止观四曰:“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境】: (术语)魔障之境界。智度论十二曰:“堕魔境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见】:  1、五见使中,拨无因果之见,叫做邪见。 2、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都可以叫做邪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魔】: (名数)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二,阴魔,又云五众魔,新译云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三,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译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类从而称魔也。见智度论五,义林章六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魔】:  ﹝出瑜伽师地论﹞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又云杀者,谓能夺智慧之命,而杀害出世善根故也。
  [一、蕴魔],蕴犹积聚也。谓色受想行识等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智慧之命,故云蕴魔。
  [二、烦恼魔],谓三界中一切烦恼,妄惑也。修行之人,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魔。(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死魔],死者,谓四大分散,夭丧殒没也。修行之人,为此夭丧,不能续延慧命,是名死魔。(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天魔],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修胜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阴魔】: (譬喻)五阴能害众生佛性,故譬之魔。四魔之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魔】: (天名)天子魔之略称,四魔之一。第六天之魔王也。其名云波旬,有无量之眷属,常障碍佛道者。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云魔罗,此译云障,能为修道作障碍也。亦名杀者,常行放逸而自害身故,即第六天主也。名曰波旬,此云恶爱,即释迦佛出世魔王名也。诸佛出世,魔各不同。如迦叶佛时魔名头师,此云恶嗔等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鬼神】:(术语)鬼为六趣之一。神为八部之通称。有威云鬼,有能云神。金光明经文句六曰:“鬼者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隐显变化。”金光明经三曰:“鬼神品。”最胜王经九曰:“诸天药叉护持品。”诸天药叉之类即鬼神也。释摩诃衍论曰:“鬼并及神,云何差别?障身为鬼,障心为神。”长阿含经二十曰:“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中略)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中略)依河名河。佛告比丘,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无有空者。一切男子女人,初始生时,皆有逐神,随逐拥护。若其死时,彼守护鬼,摄其精气,其人则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魑魅】拼音chī mèi,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神,也指山林中害人的鬼怪。
【无闻比丘】:(术语)一向修禅而无正闻慧之比丘,所谓暗禅师是。如善星比丘,得第四禅定谓证涅槃,及其后退失四禅,拨无涅槃之法,谤阿罗汉尚有后身,堕于无间地狱,是曰无闻比丘。楞严经九曰:“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谤后生,堕阿鼻地狱。”(参见:善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言】: 谓以虚诞之言,欺诳他人,故名妄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衰相】:天人将死时,现出衣染埃尘、花鬘萎悴、两腋汗出、臭气入身、不乐本座等五种衰相,称为天人五衰。(俱舍论卷十)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 ,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 ,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吻,当处湛然。

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 ,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

凡夫昏暗,不觉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消殒 ,徒恃神力,但为其客。

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

阴消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消殒 ,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

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 ,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

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末学解说]

佛世尊告诉阿难以及诸大众:你们应当要知道,充满烦恼世界中的十二类众生,本有之觉性是离妄念而殊妙光明的,这圆融灵明的心体与十方佛并没有差别。当你心生妄想,迷失在理障中,就会发生痴迷贪爱,由此导致痴迷遍处发生,所以有了空性,因为要不断的化解产生的迷痴,所以有世界产生。

在这些微尘数一般多的十方国土中,没有断除烦恼者,全都是迷惑顽固者,因妄想安住滞留下来。要知道虚空,是生于你心中的,就好像太清里的一片云,更何况诸世界是在虚空之中呢?

你等有一人能够引发真性(自性)归于本元,这十方世界虚空都会消散殒,为什么虚空中所有的国土不会振裂呢?你等精进修行禅定,入三摩地(心于一境而不散乱)。能与十方菩萨以及诸位清净无烦恼的大阿罗汉,心精相通,当下便能处于清净湛然。

一切魔王以及鬼神,各种凡夫之天,就会见到其宫殿无缘无故的崩裂,大地振裂,水陆飞腾,没有不惊恐震慑的。

凡夫昏昧暗沉,不会觉察到这种迁流变化。那些(魔王等)已获得五种神通,唯有烦恼还没断尽,还在贪恋心劳尘境烦恼的别名,又如何能让你去摧毁震裂其(一切魔王以及鬼神,各种凡夫之天)之处所呢?所以鬼神以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会在修行者修习三昧时,前来干扰烦恼你。

然而那些诸魔王虽然大怒,但他们是在心劳尘境烦恼的别名内,而你是在妙明正觉中,所以对你的干扰也犹如风吹光,刀断水,不会互相交触,无法触动你。你就像沸腾的热水,他就像坚固的寒冰,当暖气逐渐靠近时,很快便会令他消失殒灭,这些魔徒有神力,也只能做客人。

成就是否会被破坏扰乱,全由你心中的五阴(烦恼)主人决定,主人若是迷惑,那么客人(外来的魔)就会得其方便。如果当下之处于禅那(能够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中,保持觉悟不惑,那些魔事又能奈你何呢?

五阴消散,进入明觉中,那些群邪全都受幽暗之气,会因为光明能破除黑暗,所以黑暗自然便会消失殒灭,如何还敢留下来扰乱禅定呢?

如果没有明白觉悟,而被五阴所迷惑,那么,你阿难必然会成为魔子,最后成为魔人。

如同摩登伽女,虽然卑劣,只是想用邪咒让你破坏佛之戒律仪规,八万修行中只毁一戒,心还能够清净,尚且还没有沉沦沉溺。

但是这五阴(烦恼)乃是要毁坏你宝贵的正觉全身,如同宰相大臣家中,忽然遭逢官籍没落,家业凋零败落,无处哀救一样。

注解:
【有漏世界】:(杂名)即三界。为一切迷惑众生之住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觉】:指本有之觉性。为“始觉”之对称。经过后天之修习,次第断破无始以来之迷惑,徐徐觉知、启发先天之心源,称为始觉;先天本有而不受烦恼污染等迷相所影响,其心体本性乃本来清净之觉体,称为本觉。FROM:【佛光大辞典】
【空性】: 空性即空大也。谓虚空藏菩萨,于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由是谛观四大无依,虚空佛国,同一虚妄,于同发明,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斯为第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漏】: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神通】: ﹝出菩萨处胎经﹞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心,彻照无碍,故名神通。经云:妙胜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修习何法,得神通道?佛遂为说欲界中之五通焉。
  [一、足不履地],谓身能飞行,履空如地,是为足不履地。
  [二、知人心命],谓能知他人之心,行善行恶,生善处恶处,是为知人心命。
  [三、回眼千里],谓于天下众生之类,若好若丑,城郭屋舍,山岩树木,回眼之时,无有远近,皆悉能见,是为回眼千里。
  [四、呼名即至],谓于天下男女,及象马巨细等声,无不能闻,若有呼其名者,或远或近,随即而至,是为呼名即至。
  [五、石壁无碍],谓于天下周旋往来,山河石壁,无所障碍,是为石壁无碍。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阴】: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见五蕴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禅那】:华译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摩登伽】:梵语 ma^tan%ga,巴利语同。乃印度男性贱民之通称。又作摩灯伽、摩邓伽。略称摩瞪。意译作有志、憍逸、恶作业。女性贱民则称摩登只(梵 ma^tan%gi,巴同),此类贱民以清扫街路为业。瑜伽论记卷二十三上(大四二·八二九下):“摩登只者,旃茶(疑作荼)罗女名摩登只,旃茶罗男名摩登伽,此二是通名也,此女但以扫巾为活、”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记载,有一摩登伽女名钵吉帝,曾蛊惑阿难。该淫女即为最下阶级贱民旃陀罗种出身。(二十唯识述记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二)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

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当住此处,入三摩地,如明目人 ,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 。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末学解说]

阿难,应当知道,你坐于道场修行,要消除灭落诸念。

这些念头如果消尽了,就可以脱离各种妄念,一切都能精妙明澄,不再受动、静的变化影响,记忆和忘怀能如一不二。

当安住于这种状态,进入三摩地(心于一境而不散乱)时,就如同有明目之人,虽处于非常幽暗之处,但自性清净绝妙,然而心还未引发光明,此处名为色阴区域。

若是心、目都已光明开朗,十方世界豁然洞开,不再有幽暗,名为色阴尽,这样的人则能够超越劫浊(于减劫中,饥馑、疾病、刀兵等劫生起,衣食等资具衰损,是为劫浊)。

观察其(为何能超越劫浊)缘由,因为(劫浊)是由坚持固守妄想而生,并以此为其根本。

注解:
【精明】:精,精妙;明,明白。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无量寿经卷下、首楞严经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离念】:离一切之妄念。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劫浊】:梵语 kalpa-kas!a^ya。为五浊之一。谓时节之浊乱。于减劫中,饥馑、疾病、刀兵等劫生起,衣食等资具衰损,是为劫浊。((参见:五浊)1201)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03#
 楼主| 发表于 2021-6-7 16:58: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7 16:5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1 小时 4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

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善知识解说:阿难,这时应当在这境地中进一步精砺其志,采究妙明本性。当四大编织之身躯不再是羁绊,此刻身体便可以越出障碍,这叫做精明流溢前境。不过这境地也只是一种功夫,并且是暂时获得,并非是证得圣境。此刻如果心里不作已成佛成圣的想法,那么这种境界就叫做善境界。如果心里误以为这就是成圣了,那么立即就会遭遇种种邪魔。
(附注:有法师大德解说这就是灵魂出窍的现象,许多外道将此现象当作圣证,这样就会着魔)

[末学解说]

阿难,应当在此境界中精进研习殊妙光明的自性以及身体四大假合。就能很快超越障碍。这名为精明流溢前境

但是这种境界成就的功德作用,是暂时获得的。并非是正觉证入了圣境,如果没有成佛成圣的发心,这种境界就名为善境界。如果认为已证得圣证,就会立即受到邪魔干扰障碍。

注解:
【精明】:精,精妙;明,明白。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无量寿经卷下、首楞严经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流溢】: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又即此爱、难制伏故;说名流溢。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圣心】:(术语)佛心也。无量寿经下曰:“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魔】:(异类)恶邪之魔罗也。魔罗为恶鬼神之总称。佛书以妄见为邪魔。言足为正道之障也。起信论曰:“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盂兰盆经曰:“邪魔外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

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善知识解说:阿难,这时再用心去精研妙明本心,使其体内清彻,这时这个人忽然从自己的身体内掏出蛲虫蛔虫,但身体却宛然完好,没有任何伤毁,这叫做精明流溢形体。不过这仍然只是暂时获得的精妙功行,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心里不作成圣的想法,这种境界就是善境界。如果认为这就是成圣了,那么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末学解说]

阿难,再以此心精进研习妙明本心。令身体之内清澈。这样的人忽然在其身体内拾捡出蛲虫蛔虫。身体外相宛然,没有伤害损毁。这名为精明流溢形体。

但是这种境界成就的精妙功行,是暂时获得的。并非是正觉证入了圣境,如果没有成佛成圣的发心,这种境界就名为善境界。如果认为已证得圣证,就会立即受到邪魔干扰障碍。

-- [经文] --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

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善知识解说:如用此心内外精研,这时魂魄、意志、精神,除了自己色身种种障碍,其余的都能相互涉入互为宾主,这时忽然能从虚空中听到说法的声音,或听到十方一同发出深密的义理,这叫做精魄递相离合。但此时成就的善种,不过是暂时获得的,并非证得了圣境。如果这时心中不作已成圣的想法,那么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为成就了圣境,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末学解说]

又以此心内外精进研习。这时魂魄(心身的别名)、意志(欲望)、精神(有情之心识),除了自己的受身,其余都会相互涉入,互相成为宾客与主人。忽然在空中听闻宣说佛法的声音。或者听闻到十方世界共同敷演深密之义理。这名为精魂递相离合。

但是这种境界成就的善种,是暂时获得的。并非是正觉证入了圣境,如果没有成佛成圣的发心,这种境界就名为善境界。如果认为已证得圣证,就会立即受到邪魔干扰障碍。

注解:
【魂魄】:心身的别名。魂是心识,有灵用但无形;魄是有形的身体,是心识的依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意志】:广义而言,为自然冲动之欲望;狭义而言,则为意识间多种动机、目标、方法之一种选择,而欲获实现者。佛教中相当于意志之字为思(梵 cetana^),凡意志之活动,称为思业;已发为行动者,称为思已业(身业、语业)。行(梵 sam!ska^ra,活动之意)之一词,亦含意志之意味。德国哲学家叔本华(Schopenhauer, 1788~1860)谓,一切生命现象之根源为其原意志,而意志本身常为盲目之冲动。佛教学者即借用此盲目意志以喻“行”。然此种形上学根源之意志论,与佛教原本之立场相反。佛陀否定世界为神之意志(神意说)或宿命说,亦否定“无因无缘”之说,而主张个人应本其自由意志为主之努力论。FROM:【佛光大辞典】
【精神】:(术语)有情之心识也。精微曰精。不测曰神。无量寿经下曰:“精神苦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密义】:(杂语)深密之义理也。楞严经一曰:“钦奉慈严将求密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方遍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

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善知识解说:又将这心净滤澄明,从内中发出光明,十方世界到处呈现出阎浮檀色。一切众生种类都化为如来,这时忽然观见毗卢遮那佛高踞在天光台上被千佛围绕着,百亿的国土和莲花同时呈现于前,这叫做心魂灵悟所染。但这心光朗照各种世界的境界是暂时获得的,并非证得了圣境。如果此刻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成圣,那么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末学解说]

又以此心明澄显露皎洁清澈,由内发出光明。十方世界遍现阎浮树的檀木之色。一切众生种类都化为如来。这时忽然见到毗卢遮那佛,在天光台上,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莲华,都同时出现。这名为心魂灵悟所染

但是这种心光明朗,遍照世界的境界,是暂时获得的。并非是正觉证入了圣境,如果没有成佛成圣的发心,这种境界就名为善境界。如果认为已证得圣证,就会立即受到邪魔干扰障碍。

注解:
【阎浮】:(参见:阎浮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阎浮提】:华译为赡部洲。阎浮是树名,译为赡部,因为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因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卢遮那】:梵名 Vairocana。为佛之报身或法身。又作毗楼遮那、毗卢折那、吠嚧遮那。略称卢舍那、卢遮那、遮那。意译遍一切处、遍照、光明遍照、大日遍照、净满、广博严净。据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载(大五四·四三四下):“毗卢遮那,案梵本毗字,(中略)此云种种也。毗卢遮那,云光明遍照也;言佛于身智,以种种光明,照众生也。或曰毗,遍也;卢遮那,光照也;谓佛以身智无碍光明,遍照理事无碍法界也。”原为太阳之意,象征佛智之广大无边,乃历经无量劫海之修习功德而得到之正觉。
 有关毗卢遮那佛,诸经之记载与各宗之解释各异。旧译华严经卷二卢舍那佛品谓,毗卢遮那佛修习无量劫海之功德,乃成正觉,住莲华藏世界(佛报身之净土),放大光明,照遍十方,毛孔现出化身之云,演出无边之契经海。梵网经卷上谓,毗卢遮那佛于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法门,成等正觉,住莲花台藏世界海,其台周遍有千叶(即千世界),毗卢遮那佛化千身释迦佛住千世界。于每一叶世界复有百亿之须弥山、百亿之日月、百亿之四天下,及百亿之菩萨释迦坐百亿之菩提树下,宣说菩萨之心地法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谓,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成就常乐我净之四波罗蜜,住于常寂光土。其中,旧华严经卷二、梵网经卷上所说之毗卢遮那佛为报身佛,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所说为法身佛。法相宗立毗卢舍那、卢舍那、释迦等三尊,称毗卢舍那为自性身,卢舍那为受用身,释迦为变化身。十佛名之中,有“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之称。天台宗亦立毗卢遮那、卢舍那、释迦等三尊,然以之次第配为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华严宗立十身具足融三世间之法界身云,而谓此三尊乃同一佛身。在密教,毗卢遮那佛与大日如来同体,或为大日如来之别名,乃理法身、智法身不二之体,有除暗遍明之义。(旧华严经卷四如来名号品、华严经探玄记卷三、法华经文句卷九下、大日经疏卷一、卷十六、金刚顶经义诀卷上)((参见:大日如来)76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

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善知识解说:又将此心进一步精研妙明,不停地观察自心,抑制,降伏,超越种种杂念,这时忽然见十方虚空成为七宝颜色或百宝颜色,这些颜色同时布满虚空但又不相互混淆,而是纯净地显现着青黄赤白各各分明的色彩,这叫做抑按功力逾分。这也是暂时获得的境地,并非是证得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为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的邪魔。

[末学解说]

又以此心精进研习殊妙光明,不停观察,抑制,降伏,超越(妄念)。这时忽然十方虚空,化成七宝的颜色,或百宝的颜色。同时遍满,互相不障碍。青黄赤白,各自纯净的呈现。这名为抑按功力逾分。

这种境界是暂时获得的。并非是正觉证入了圣境,如果没有成佛成圣的发心,这种境界就名为善境界。如果认为已证得圣证,就会立即受到邪魔干扰障碍。

注解:
【七宝】:(名数)诸经论所说少异。法华经受记品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无量寿经上就树说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智度论十曰:“有七种宝:金、银、毗琉璃、颇梨、车渠、马瑙、赤真珠(此珠极贵非珊瑚也)。”阿弥陀经曰:“亦以金Suvarn!a,银Ru%pya,琉璃Vaidu%rya,玻璃Sphat!ika,砗磲Musa%ra-galva,赤珠Rohita-mukta,玛瑙As/magarbha,而严饰之。”般若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虎珀、珊瑚、为七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于夜半,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善知识解说:又用这心反覆去究竟澄彻,使心体之光的精纯不乱,这时忽然在夜半时分于黑暗的室内观见种种的物相,不亚于白天看见的物相,而暗室里的物也没有除灭,这叫做心细密澄其见。这种洞幽察微的洞察力乃是暂时获得的境地,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为是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的邪魔。

[末学解说]

又以此心研究明澄清澈,让心之光明精纯不杂乱。这时忽然在深夜暗室内,能见到各种物品不输于白天。而暗室之物也没有灭除。这名为细密澄其见。

这种能洞察幽暗之境界,是暂时获得的。并非是正觉证入了圣境,如果没有成佛成圣的发心,这种境界就名为善境界。如果认为已证得圣证,就会立即受到邪魔干扰障碍。

-- [经文] --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体忽然同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火光不能烧爇。纵割其肉,犹如削木。此名尘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善知识解说:又运用这心体,使其圆融化入虚空,四体忽然就会如同草木一样,人烧刀砍而没有任何知觉,大火不能烧坏,即使用刀来割其肉体,也如同削木一样,这叫做尘并。这种排弃地、水、火、风四大性而直入纯净空无的境地,乃是暂时获得的,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为这是成圣,那么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末学解说]

又以此心圆融进入虚空,四肢忽然感觉如同草木,被火烧被刀砍,都没有知觉。火不能焚烧。纵然切割其肉,也犹如削木一般。这名为尘并。

这种能排除四大性,一心证入纯净之境界,是暂时获得的。并非是正觉证入了圣境,如果没有成佛成圣的发心,这种境界就名为善境界。如果认为已证得圣证,就会立即受到邪魔干扰障碍。

-- [经文] --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净心功极,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遍满。又见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上观天宫,得无障碍。此名欣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

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善知识解说:又用心去成就清净,当这清净心到了极至之时,忽然观见十方世界的大地山河都成了佛国,其中俱足了七宝,光明遍布在这佛土,又观见到恒河沙一样多的各种佛如来遍在虚空界中,虚空界中到处是华丽的楼台殿宇。向下可观见到地狱,向上可观见到天宫,所观见之处毫无障碍,这叫做欣厌。这是凝想深入时久而从心体中化成的境地,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为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末学解说]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清净之心功行至极,忽然会见到大地十方山河都化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遍照。又能看见恒河沙数的诸佛如来遍满虚空之界,楼殿华丽。向下能看见地狱,向上能观到天宫,没有任何障碍。这名为欣厌

这种凝固思想日益加深,由持久的想念化成的境界,并非是正觉证入了圣境,如果没有成佛成圣的发心,这种境界就名为善境界。如果认为已证得圣证,就会立即受到邪魔干扰障碍。

注解:
【成就】:通过修行得到的觉悟叫做成就。        《涌莲藏真》
【具足】:<一>具备满足之略称。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八上):“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此外,具足依义,谓如来具足世间、出世间法,为众生之所依。又具足三千,乃一毫之内具足三千之略称,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相即相入。楞伽师资记序(大八五·一二八三中):“一毫之内具足三千大千,一尘之中容受无边世界。”(无量寿经卷上、六十华严经性起品、大乘义章卷十四)
 <二>梵名 PurN!aka。音译富兰那迦。意译满足、具足。乃佛陀弟子之一。为波罗奈城之长者,与耶舍长者、离垢、善实、牛王等为友。后闻耶舍归佛出家修行,乃与离垢等相携诣佛所出家,终成阿罗汉。(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七宝】:(名数)诸经论所说少异。法华经受记品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无量寿经上就树说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智度论十曰:“有七种宝:金、银、毗琉璃、颇梨、车渠、马瑙、赤真珠(此珠极贵非珊瑚也)。”阿弥陀经曰:“亦以金Suvarn!a,银Ru%pya,琉璃Vaidu%rya,玻璃Sphat!ika,砗磲Musa%ra-galva,赤珠Rohita-mukta,玛瑙As/magarbha,而严饰之。”般若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虎珀、珊瑚、为七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

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善知识解说:又用这心研究深远,忽然于中夜遥遥观见到远方的市井街道,或者听到自己亲族眷属的话语,这叫做迫心。这是心体究远逼极而飞出,因此有此隔物遥视观见的境地,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末学解说]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之境界,忽然半夜,能远远的望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者听闻到其话语。这名为迫心。

这种逼迫心念飞出,故人相隔遥见的境界,并非是正觉证入了圣境,如果没有成佛成圣的发心,这种境界就名为善境界。如果认为已证得圣证,就会立即受到邪魔干扰障碍。

-- [经文] --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

非为圣证。不作圣心,魔事销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善知识解说:又用这心研究精极,观见到善知识,其形体不断变化,一会儿的功夫无端地便有种种变化,这叫做邪心。这种心体含受魑魅或遭遇天魔无端为其说一些通达妙义的法的境地,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这些魔事会自然消歇,如果误解为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末学解说]

又以此心研究精进修行至极处,能见到善知识,形体可以变化移动。一会儿无端的会有各种迁移改变。这名为邪心

这种含受鬼神、或遭受天魔进入其心腹,无端为其说法,通达妙义的境界,并非是正觉证入了圣境,如果没有成佛成圣的发心,这种境界就名为善境界。如果认为已证得圣证,就会立即受到邪魔干扰障碍。

注解:
【魑魅魍魉】:魑魅、魍魉均为鬼神之名。如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上):“其舍恐怖,变状如是,处处皆有,魑魅魍魉。”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二陀罗尼护持国界品、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等,均载其名称。
 吉藏于法华义疏卷六对此加以解说(大三四·五三五中):“张平子西京赋注解云,山神为魑,虎形也;宅神为魅,猪头人形,身有尾;木石夭怪为魍魉。春秋第十卷云,铸蒇像物故有百兽之形,使人入山川不逢魑魅魍魉。注云,魑是山神,兽形;魅为怪物,魍魉者水神。”
 魑魅魍魉实系见于我国古代典籍之鬼神名,佛典乃借而用之,在法华经之梵本等,并无相当于此四字之原语。(大般若经卷五○一、卷五四○、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安宅神咒经、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灌顶经卷十二、顺正理论卷十二、卷六十七、治禅病秘要法卷下、法华文句记卷六下、法华玄赞卷六本、慧琳音义卷二十七、希麟音义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

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

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善知识解说:阿难,像这十种禅那中显现的境地,都是色蕴在心体中交互涌动,因此显现出这些事境。由于众生顽迷而不能自去思量它,因而相逢这样的因缘时,自己不能识破它,还声称自己登入了圣境,造成大妄语,最终坠入无间地狱。你们应当依照如来的说法,在如来灭度以后的末法世代中,宣示这个法义,不要让天魔得其方便,保护持守着正道,从而成就无上道。

[末学解说]

阿难。如同这十种禅定示现的境界,都是色阴与心相互交织,所以示现这样的境界。

因众生顽固痴迷,不能自己思量。所以遇到这样的因缘时,会迷惑而不能自己辨识,还声称自己登上了圣位。

造成了大妄语,因而堕入无间地狱。你等应当依从如来教导之法,在我灭度之后,末法中宣说明示法义。

帮助一切众生开悟其法义。不让天魔得其方便。保护这些修行人持守正法,成就无上佛道。

注解:
【禅那】:华译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道】: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见:菩提心)5200)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04#
 楼主| 发表于 2021-6-8 17:04: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8 17:1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3 小时 )                                                

受阴(受蕴)十魔

-- [经文] --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若魇咎歇,其心离身,反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 ,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末学解说]

阿难!那些善男子(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修行三摩地(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能在止息一切杂念中将色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销尽,见到诸佛心,如同在明镜中显现其形像。好像有所得,却不能用,犹如梦魇之人,虽然手足都在,见到、听到也没有迷惑,但是心与外邪相接触而身体不能动。这名为受阴区宇

若是梦魇的灾祸停止了,其心念能够脱离出身体,返回来观察其面,离去、安住自由自在,不再有任何障碍,名为受阴尽。这样的人则能够超越识见染浊,观察其缘由,是因为将妄想虚明,以此为根本。

注解:,
【善男子】:(术语)佛称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闻法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阴】: 1、荫覆之义。指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 2、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魇】:人死之时处于极大的愤怒、仇恨和恐惧之中,死后怨恨不散,有些怨力强的能生成厉鬼,而有的则可化为"恶魇"。
【超越】:大圆满修法之一。谓于前行位中,反复串习三要、四灯、次第究竟圆满四相,即于世俗诸法规分中,一切实体任运自然,达到光明清净。        《噶举教派史略》

-- [经文] --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虫,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此名功用抑摧过越。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善知识解说:阿难,那些善男子本当在这境地中获得大光明。当其心体灵明发露时,便过于内抑,忽然于其内心深处发出无穷的悲怜。这时甚至观见到蚊虫也如同看到初生的婴儿一样,心中会生出怜悯,不知不觉流下眼泪,这等功用叫做压抑过分反而摧伤心体抑摧过越。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种境地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能保持觉悟而不入迷的话,时间一久自然消歇。如果误解为成就了圣境,那就会有悲魔潜入他的心腑,使他见人产生悲伤,成天哀哭不止,这样便失却了正受,而从此沉沦。

[末学解说]

阿难。那些善男子(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在此境界中获得大光明照耀。其心引发光明时,内心过分抑制。忽然在其心处发出无限的悲伤。如此这般乃至于见到蚊虫,犹如见到刚出生的婴儿,心中升起怜悯,不知不觉而流泪。这名为功用抑摧过越

如果能够觉悟则没有祸殃,但并非已经成就圣道证果。如果能够觉悟不再迷惑,时间久了自会消灭停歇。但若是作为成就了圣道来理解,就会有悲魔侵入其心腑。见到人就会悲伤,不停的哭泣。因而失去正受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从此堕落沉沦。

注解:
【赤子】:刚生的婴儿。
【无咎】:没有祸殃;没有罪过。
【圣】正的意思,证正道,名为“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证】:即证果,亦即一般人所说的开悟,或得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受】:梵语 sama^patti,巴利语同。音译作三摩钵底、三摩拔提、三摩[足*我]。意译等至、正定现前。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的状态。亦即入定时,以定之力使身、心领受平等安和之相。又定心而离邪乱称为“正”,无念无想而纳法在心称为“受”,犹如明镜之无心现物。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过越。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善知识解说阿难,又那些在禅定中的善男子,观见到色蕴消除尽绝,受蕴则清晰明白,于是,种种觉受之像呈现于前,而便会过分地感怀激动,忽然从心中生出无限的勇气,他的心一时便能勇猛锐利,志向要同众佛平肩,声称成佛只是一念之间便可超越的事,这等功用叫做陵率过越。能悟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能保持觉悟而不入迷,久了自然消歇,如果误解为成圣,那就会有狂魔入侵到他的心腑之中,使他逢人便夸耀自己,傲慢无比,其傲慢之心可说是向上傲视佛,向下傲视人,从而失却了正受,而从此沉沦。

[末学解说]

阿难,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诸善男子(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见到色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销尽,受阴也清晰明白了。殊胜之相示现面前时,内心就会过分感激。忽然在其心处发出无限的刚勇。其心勇猛锐利,志愿与诸佛齐同。声称三僧祗(菩萨修行之年数),一个念头就能超越。这名为功用陵率过越

如果能够觉悟则没有祸殃,但并非已经成就圣道证果。如果能够觉悟不再迷惑,时间久了自会消灭停歇。但若是作为成就了圣道来理解,就会有狂魔侵入其心腑。见到人就会夸赞自己,无比的自高自大,侮慢他人。其心向上看不见佛,向下看不见人。因而失去正受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从此堕落沉沦。

注解:
【阴】:1、荫覆之义。指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 2、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僧祇】:(术语)三阿僧祇劫之略。菩萨修行之年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我慢】:自高自大,侮慢他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回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沉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此名修心无慧自失。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善知识解说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善男子,观见到色蕴消除绝尽,而受蕴则清晰明白,修道不前没有新的证悟,便退回到原来的境地,从而智力衰微,进入一种颓坏的境地,绕来绕去无所证见,心中忽然生出大枯渴,任何时候都处于昏沉冥顽之中,并且还将这种境地认为是勤奋精进,这等修心叫做无慧自失,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成圣,那就会有忆想之魔入侵他的心腑之中,使他一天到晚揪住心思悬在一个地方,从而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末学解说]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诸善男子(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见到色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销尽,受阴也清晰明白了。前面的修行没有新的证悟,退转失去原先的次第。进而智慧力量衰退微小,进入到崩毁之地,退回到什么都见不到的境地。心中忽然升起大渴望。在一切时间中沉浸于这种记忆中不消散。并将此境界认为是勤奋精进修行之相。这名为修心无慧自失

如果能够觉悟则没有祸殃,但并非已经成就圣道证果。若是作为成就了圣道来理解,就会有忆魔侵入其心腑。不分昼夜扰乱其心,悬于一处。因而失去正受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从此堕落沉沦。

注解:
【隳】:毁坏;崩毁。

-- [经文] --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善知识解说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善男子,能观见到色蕴消除尽绝,但受蕴却清晰明白,其慧力超过了定力,从而失却勇猛锐利,使各种的殊胜妙慧反而被此心性毁坏。然而己心却以为自己是卢舍那佛,稍得一点进步便以为满足,这等用心叫做亡失恒审,是沉溺在短暂知见之中。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成圣,那就会有智力低下顽劣易知足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逢人便说,我已得了无上第一义谛。从而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末学解说]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诸善男子(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见到色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销尽,受阴也清晰明白了。智慧之力超过安定,失去了勇猛锐利。以各种殊胜觉性怀在心中时,自心以为自己已是卢舍那佛了,证得很少却认为已经具足了。这名为用心亡失恒审,沉溺于错误的知见(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中。

如果能够觉悟则没有祸殃,但并非已经成就圣道证果。若是作为成就了圣道来理解,就会有下劣易知足魔,侵入其心腑。见到人就会说自己已经证得了无上第一义谛(深妙之真理)。因而失去正受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从此堕落沉沦。

注解:
【卢舍那】: 贤首梵网疏云:梵本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照有二义:一、内以智光,照真法界,此约自受用义;二、外以身光,照应大机,此约他受用义。净觉杂编云:卢舍那,宝梁经翻为净满。以诸恶都尽,故云净;众德悉圆,故云满。此多从自受用报得名。或翻光明遍照,此多从他受用报为目。若论色心皆得净满,身智俱有光明,则二名并通自他受用也。唯识论云: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习无量福德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又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身,由平等智,示现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菩萨。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合此二身,名曰报身。摩诃衍云:所言报身者,具胜妙因,受极乐果。自然自在,决定安乐,远离苦相,故名为报。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FROM:【佛光大辞典】
【第一义谛】:(术语)二谛之一。对于世俗谛之称,又云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总以名深妙之真理,谛者真实之道理也。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故云第一义,真实故云真,为圣者所见,故云圣,为殊胜之妙义,故云胜义。大乘义章一曰:“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真者,是其绝妄之称。世与第一审实不谬,故通名谛。(中略)彼世谛若对第一,应名第二。若对真谛,应名妄谛。第一义谛若对世谛,应名出世。若对俗谛,应名非俗。若对等谛,应名非等。立名一一不可返对。是故事法,旦名世谛俗谛等谛。理法,旦名第一义谛乃至真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此名修行失于方便。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善知识解说: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能观见到色蕴消除尽绝,但受蕴却仍清晰明白,新的证悟还没有获得,过去的悟心已经亡失了。在进不能前,退不能守的境况中,觉得进退都十分艰难,这时忽然从心中生出无尽的忧虑,如坐在烧红的铁床上,更如饮了有毒的药水,万般痛苦,只求一死。常常希望别人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期望早得解脱,这等修行叫做失于方便。能悟解则没有灾褐,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那就会有一分常忧愁魔入侵他的心腑之中,致使他手执刀剑割自己身上的肉,并欣然于这种自残生命的行为,或者常常忧虑不堪,便躲进深山老林,不耐烦见到人,从而失却了正受,而从此沉沦。

[末学解说]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诸善男子(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见到色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销尽,受阴也清晰明白了。新修行的证果还未获得,过去的悟心已经消亡了。经历这两种境遇时,自觉艰险。在心中忽然升起无尽的忧愁。如同坐在铁床,如同饮下毒药,一心要求死。常常求别人杀死自己,早日获取解脱。这名为修行失于方便

如果能够觉悟则没有祸殃,但并非已经成就圣道证果。若是作为成就了圣道来理解,就会有一份常忧愁魔,侵入其心腑。手拿着刀剑,切割自己的肉,希望能舍弃寿命。或者一直忧愁,进入深山老林,不愿意见人。因而失去正受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从此堕落沉沦。

注解:
【二际】:涅槃际和生死际。际是界的意思,小乘人视生死与涅槃有分界,但大乘人体悟诸法性空,视生死即涅槃,无界限可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此名轻安无慧自禁。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善知识解说: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能观见色蕴消除尽绝,但其受蕴仍然清晰明白,见自己处在清净之中,便会在心体得到安稳之后,忽然生出无限的喜悦,心中欢悦而不能自止,这等轻安叫做无慧自禁。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就会有一分好喜乐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见人就笑,在路边旁若无人地自歌自舞,自称已得了无碍的大解脱,却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末学解说]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诸善男子(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见到色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销尽,受阴也清晰明白了。处于清净之中,心安宁稳定时,忽然自己升起无限欢喜。心中喜悦欢乐,不能停止。这名为轻安无慧自禁

如果能够觉悟则没有祸殃,但并非已经成就圣道证果。若是作为成就了圣道来理解,就会有一份好喜乐魔,侵入其心腑。见到人就会笑。在街道路旁自歌自舞。自称已经获得无碍解脱。因而失去正受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从此堕落沉沦。

-- [经文] --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此名见胜无慧自救。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叠毛)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善知识解说: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能观见到色蕴消尽,但其受蕴仍然清晰明白,自以为已经具足了功德,忽然从心中无端生起大傲慢,这样各种的轻慢同时从心中升发,甚至对十方如来也生轻慢心,更何况是对佛之下的声闻、缘觉,这等见胜叫做无慧自救。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就会有一分大我慢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从此不礼敬佛塔佛庙,随意毁坏经典圣像,并对那些施主说,这些塔庙,只不过是金银铜铁、土木树叶罢了,肉身才是真正的宝,你不去恭敬身体,却去崇敬土木,实在是颠倒啊!那些深信他话的人,跟随他毁碎圣物埋在地中。他这样疑误了众生从而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这便是失却了正受, 从此沉沦。

[末学解说]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诸善男子(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见到色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销尽,受阴也清晰明白了。自认为已经具足功德,忽然有无端我慢(恃我而自贡高)升起。如此这般乃至于慢(恃己而凌他也)与过慢(于等者而谓为我胜,于胜者而谓为我等之慢心也),及慢过慢(谓他本胜于己,而执己为胜,言我定能胜于他也。),或增上慢(谓未得上圣之法,自谓已得。未证上圣之理,自谓已证也),或卑劣慢(己但有下劣少分之能,反自矜夸,以彼多分之能不及于我也),一时之间都引发出来。心中尚且轻视十方如来,更何况下品位的声闻缘觉。这名为见胜无慧自救

如果能够觉悟则没有祸殃,但并非已经成就圣道证果。若是作为成就了圣道来理解,就会有一份大我慢魔,侵入其心腑。令其不礼敬佛塔寺庙,毁坏佛经佛像。并告诉施主,这些佛塔寺庙只是金铜,或只是土木。这些佛经只是树叶,或只是花草。肉身才是真正常在,不恭敬自己,却崇敬土木,实在是颠倒(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啊。其深信者,随从其毁坏破碎圣物,埋藏丢弃于地下。由此疑惑误导众生堕入无间地狱。因而失去正受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从此堕落沉沦。

注解:
【我慢】: (术语)梵语Asmima%na,恃我而自贡高,慢他也。唯识论四曰:“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慢】:(术语)恃己而凌他也。十六惑之一。有七慢九慢之别。唯识论六曰:“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中略)此慢差别有七九种。”大乘义章二曰:“凌他称慢。”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过慢】:(术语)七慢之一。于等者而谓为我胜,于胜者而谓为我等之慢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慢过慢】: 慢过慢者,于胜争胜也。谓他本胜于己,而执己为胜,言我定能胜于他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增上慢】: 增上慢者,未得谓得也。谓未得上圣之法,自谓已得。未证上圣之理,自谓已证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卑劣慢】: 卑劣慢者,以劣自夸也。谓己但有下劣少分之能,反自矜夸,以彼多分之能不及于我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声闻缘觉】:(术语)声闻与缘觉之二乘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檀越】:施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已言成圣得大自在。此名因慧获诸轻清。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误众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善知识解说: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观见到色蕴消尽,但受蕴仍然清晰明白,于是便在如此精湛明白之中圆悟到了精纯至理,而获得大随顺心。这时他的心中忽然生出了无量的轻安,自己宣称成就了圣果,得成了大自在,这等因慧叫做获诸轻清。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成圣,那就会有一分好轻清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自以为圆满具足了功绩而不再求进步。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无闻比丘身上,他们如此的轻清妄念将会疑误众生,使其堕入阿鼻地狱。因而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末学解说]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诸善男子(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见到色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销尽,受阴也清晰明白了。在精行光明中,圆满觉悟精纯法理,获得大随顺时。其心中忽然升起无量的轻安。就说自己已经成就圣位获得了大自在。这名为因慧获诸轻清

如果能够觉悟则没有祸殃,但并非已经成就圣道证果。若是作为成就了圣道来理解,就会有一份好轻清魔,侵入其心腑。自己声称已经圆满具足,再不求进取。此等众生多为无闻比丘。会疑惑误导众生堕入无间地狱。因而失去正受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从此堕落沉沦。

注解:
【随顺】:谓随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法华经卷一序品有供养诸佛、随顺(梵 a^nulomiki^)行大道、具六波罗密之说。同经卷四“五百弟子受记品”亦说,世尊甚奇特,所为极希有,随顺(梵 anuvartayante)世间若干之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之贪著。
 新华严经卷三十七中亦有菩萨如是观一切法之自性清净,随顺(梵 anuloma)不违,得入第六现前地,得明利之随顺忍(梵 anulomiki^ ks!a^ntih!),而未得无生法忍等之记载。
 随顺一语,在佛、众生、教法皆可用之。于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举出十种随顺学法,即不净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逆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光明想、离欲想、灭想、死想;并言欲修习十想,须断十种障碍学法与违逆学法。又举出宿因、随顺教、如理加行、无间殷重所作、猛利乐欲、持瑜伽力、止息身心粗重、数数观察、无有怯弱、离增上慢等十种随顺学法,并一一加以解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成熟品、大乘庄严经论卷二成熟品、俱舍论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上)FROM:【佛光大辞典】
【无闻比丘】:巴利语 assutava^-bhikkhu。缺乏智慧经验之凡夫比丘。彼自我臆断佛之说法,而修行结果又不符自己所信,遂谤佛难法。无闻比丘即指持此邪见之比丘。楞严经卷九(大一九·一四七上):“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地狱。”(正法眼藏四禅比丘)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谛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谛。鬼心久入,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入人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善知识解说: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观见到色蕴消除,但其受蕴仍然清晰明白,在此明悟中获得了虚无的心解,于其心中忽然生出归向永远寂灭的愿望,于是便以万物自然造化无因而有果,一意直向虚无,当虚明空无心呈现于前时,心便生出长久断灭的解悟。能悟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就会有空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毁谤持戒,认为那是小乘之道,说菩萨如能悟解空性,哪里会有持戒犯戒的事呢?他常常在那些信佛的施主面前,喝酒吃肉,行淫玩乐,因为他有魔力,因此在他面前的人受其魔力的收摄对他竟不生疑谤。他的心被魔鬼长久侵入,便会吃屎尿和酒肉而不自悔,此等执持万物虚无的空性,破坏了佛的禁戒律仪,误入于人间罪恶之中,从而失却了正受,而从此沉沦。

[末学解说]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诸善男子(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见到色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销尽,受阴也清晰明白了。在光明觉悟中证得虚明之性。在其心中忽然想要永远归向寂灭。认为没有因果,直入空界。空心示现面前时,乃至于心中生起永远断灭之见解。

如果能够觉悟则没有祸殃,但并非已经成就圣道证果。若是作为成就了圣道来理解,就会有空魔,侵入其心腑。令其认为持戒,是小乘之道。菩萨证悟了空性,也就没有持戒和犯戒之事了。其人常常在有信心的施主面前,饮酒吃肉,遍行淫秽。因为魔力的缘故,令其面前之人不生怀疑。因其鬼心长久侵入,会觉得吃屎尿与酒肉相同。认为全部皆为空,所以可以破坏佛之戒律仪规,因而误导众人犯罪。由此失去正受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从此堕落沉沦。

注解:
【谛】:(术语)真实不虚之义,言真实之道理不虚妄也。如俗事虚妄之道理,名为俗谛,涅槃寂静之道理,名为真谛。见此谛理者为圣者,不然为凡夫。大日经疏八曰:“谛者,即是如来真实句。”义林章二末曰:“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为谛。”又曰:“事如实事,理如实理,事理不谬,名之为谛。”二谛义上曰:“谛是实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持犯】:持戒和犯戒。持戒就是受持戒律;犯戒就是犯了戒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檀越】:施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味其虚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无限爱生。爱极发狂,便为贪欲。此名定境安顺入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

神鬼力故,于末世中摄其凡愚,其数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满千万。魔心生厌,离其身体。威德既无,陷于王难。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善知识解说: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能观见到色蕴消除,但其受蕴却仍然清晰明白,便能体会到虚无空明,当虚明深入他的心骨时,忽然心中会有无限的爱欲生出,爱极发狂,便成为贪欲,这等定境叫做安顺入心,其人无智慧能够持守圣智,便误堕入种种欲望之中。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那就会有欲魔入侵到他心腑,使他一味地声言欲念是菩提道。于是便与常人未修道者之流一样行欲无度,其行淫者,叫做持法子。由于他有神鬼之功力,因此在末世之中摄收凡愚之人,其数上百、上千,乃至上万。当那魔鬼生厌而离开他的身体时,这时他既无神威也无功德,最终陷入王难之中,因为他使众生疑误导致其堕入无间地狱。自己便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末学解说]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诸善男子(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见到色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销尽,受阴也清晰明白了。体味其虚明妄想深入内心时。其心中忽然有无限爱欲升起。爱欲到极致而发狂,便成为贪欲。这名为定境安顺入心,没有智慧却自己固持,因而误入各种欲望。

如果能够觉悟则没有祸殃,但并非已经成就圣道证果。若是作为成就了圣道来理解,就会有欲魔,侵入其心腑。令其一直宣说欲望是通往真理的道路。化身与各种凡人一样行欲。其行淫者,名为持法子(凡随顺佛道,为法所资养者)。

因为其神鬼功力的缘故,能在末世之中收摄其凡夫愚痴之人,其数量多至百人。如此这般乃至一百二百人,或者五六百人,多到千万人。当魔心产生厌离,脱离其身体。可畏与可敬的都没有了,便深陷于王难之中。因其疑惑误导众生堕入了无间地狱。因而失去正受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从此堕落沉沦。

注解:
【虚明妄想】:虚明妄想者,即受阴也。谓诸众生,欲想登高,足先酸涩,违顺二相,损益现驰,是则受阴无体,虚有所明。经云: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欲】:欲望、欲求,亦即引起人们贪爱的心。欲有正欲和邪欲,正欲是追求真理,邪欲是贪爱五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子】:(杂语)凡随顺佛道,为法所资养者,谓之法子。观无量寿经曰:“法子汝乘大乘,解第一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凡愚】:(杂语)凡夫愚痴之人也。大日经疏二十曰:“以不知心实相故而生妄执,名为凡愚,若了知者即名诸佛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威德】:可畏为威,可敬为德。既有威又有德,叫做“威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受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汝等亦当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善知识解说:阿难,像这十种禅那中显现的境地,都是受蕴在心体中交互涌动,因此才现出这些事境。众生因为顽迷而不能自己忖量,碰上这些因缘时,心迷而不能识破,还说登上了圣境,造成如此大妄语,当堕入无间地狱。你们应当依照如来的说法,在我灭度后的末世中传示如来的这个法义,使广大的众生开悟,使众生们不被天魔占得便宜,保护持守正确的修行之路,从而成就无上觉道。

[末学解说]

阿难。如同这十种禅定示现的境界,都是受阴(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在心中相互交织,所以示现这样的境界。因众生顽固痴迷,不能自己思量。所以遇到这样的因缘时,会迷惑而不能自己辨识,还声称自己登上了圣位。造成了大妄语,因而堕入无间地狱。

你等应当依从如来教导之法,在我灭度之后,于末法中宣说明示法义。帮助一切众生开悟其法义。不让天魔得其方便。保护这些修行人持守正法,成就无上佛道。

注解:
【禅那】:华译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阴】: 1、荫覆之义。指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 2、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 ,此则名为想阴区宇。

若动念尽,浮想消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 ,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末学解说]

阿难!那些善男子(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修行三摩地(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能在止息一切杂念中将受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销尽,虽然还未能将烦恼销尽,心念已经能够脱离其身形,如同鸟儿出笼,已经能够成就,从凡身上升至菩萨六十圣位,获得意生身(初地以上的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而如意受生之身),随意来往没有障碍。譬如有人熟睡说梦话,这人虽然并不知道,但其言语已经有韵律有条理,令不睡的人明白领悟其话语,这名为想阴区宇

若是动念销尽,浮想也随之消除,就能觉悟光明其心,如同除去了尘垢。一轮生死,首尾都能圆满光照,称为想阴尽。这样的人则能够超越烦恼染浊,观察其缘由,是因为将妄想融通入光明,以此为根本。

注解:
【意生身】:又叫做意成身,初地以上的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而如意受生之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融通】:融会通达而了无滞碍。与相即相入同义。圜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十四(大四七·七七五下):“德山棒、临济喝,皆彻证无生,透顶透底,融通自在。”(摩诃止观卷七)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05#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18:0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9 18:1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1 小时 40 分钟 )                                                

想阴十魔

-- [经文] --

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圆明,锐其精思,贪求善巧。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不觉是其魔着,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其形斯须(就是丝须,有胡须的意思),或作比丘,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或寝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指信徒愚昧,把这著魔的人当作菩萨)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善知识解说
阿难,那些善男子在修行中,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遇邪想邪虑,心体圆定生慧,即入三摩地正定之中,但是若心体爱恋如此圆融灵明境像,便会为了锐利他如此精妙的思维而贪求巧善之智。这时天魔便趁这个方便时机,飞精附人,将魔灵附于这人身上,为其讲经说法。这个人不察觉是魔附身,反而自称修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对来他这里寻求善巧之智的善男子,铺坐设场而为他们讲法。这人的形体,可有种种变化,让那些求善巧的人看来,一会是比丘,一会是帝释,一会妇女,一会是比丘尼。或者居暗室之中叫人看见其身上有光明,这人一时愚迷惑乱,以为自己就是菩萨,使一些人相信他的教化,这人便令听讲者心性惑乱摇荡,从而破坏了佛的律仪,暗中施行各种贪欲,这人口中喜说灾祥变异,一会对人说如来在某地出世,一会对人说劫难、战争将临,在人心中散布恐怖,使相信他话的人莫名其妙地耗散家资浪费财产。这叫做怪鬼,趁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心厌足以后,便离开这人的身体,如此情形使这个人及其子都陷入王难。你对这种事情应当先有所察觉,才不会堕入轮回,也不会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使其不堕无间地狱。

[末学解说]

阿难。那些善男子受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达到虚妙,不遭受邪虑侵扰,心中圆满安定生发光明。在三摩地(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中,心中因贪爱圆满光明,便会钻研精进思维,贪求善巧之法。这时天魔等候到了时机而获得方便,飞精附着此人,口中宣说经法。这人不觉得是着魔了,自己声称已经证得了无上涅槃(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对来此处求取善巧之法的善男子,铺座设场为其宣说经法。

其外形有胡须,或变作比丘,令那些人(求取善巧之法的善男子)看见。或变为帝释(忉利天的天主,俗称为玉皇大帝),或变为妇女。或变为比丘尼。或在休息的暗室中身上发出光明。这人愚痴受迷惑,便认为自己是菩萨。让深信其教导开化之人,心念摇荡。破坏佛之戒律仪规,暗中实行贪欲。

(被魔所附之人)口中喜欢说灾难吉祥变化。或者声称如来在某处出世。或者预言有劫难灾祸。或者说有刀兵之难。恐怖吓唬世人。令其家宅资产,无缘无故消耗散尽。这名为怪鬼,年老成魔,烦恼扰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厌离之心具足,离开其身体时,信众和修行人都会受到世俗王法的制裁。你等应当事先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如果受到扰乱而仍迷惑不知,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注解:
【阴】: 1、荫覆之义。指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 2、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帝释】:忉利天的天主,俗称为玉皇大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淫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又是神通迷惑信徒)。

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善知识解说
阿难,又有那些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遇邪想邪虑,心体圆定生慧,但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中无端爱恋游荡,思维飞扬,贪求经历种种境像。这时天魔趁着这个方便之机,飞精附人,将魔灵附体在这人身上,向他宣说经法。这人也不觉知是魔附体,自称证得了无上涅槃境界。对到他这里追求神游的善男子,铺座设场而为他们讲法。自身形体没有变化,但听他讲法的人忽然会看自己坐在宝莲花之中,全身整体都幻化成聚集的紫金光彩。所有在场的听讲者,每个人都体验如此境像,从而产生出从来没有过的惊喜。这人一时愚迷,惑乱心想自己就是菩萨,妄惑之心淫逸奔放,从而破坏了佛的律仪,暗中行种种贪欲,这人口中又喜说诸佛应世,说某某人就是某某佛的化身,某某人是某某菩萨化身来人间点化众生等等。众人看见这种情况,心中渴仰倾慕,从而心中隐隐约约便生出邪见,消毁了自己的善根智种,这叫做魅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心厌足之后,便离开他附体的这个人,这时此人和他的弟子都会遭陷王难。你应当对此有所先觉,才不会堕入轮转之中,不去迷惑无知的众生,更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末学解说]

阿难。又有善男子,受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达到虚妙,不遭受邪虑侵扰,心中圆满安定生发光明。在三摩地(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中,心中因贪爱游荡,便会精思飞跃,贪求各种经历。这时天魔等候到了时机而获得方便,飞精附着此人,口中宣说经法。这人不觉得是着魔了,自己声称已经证得了无上涅槃(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对来此处求取神游的善男子,铺座设场为其宣说经法。

自己身形没有变化。但其听法者,会忽然见到自己身体坐在宝莲华中,全身化成紫金光聚集。所有听法众人,各个都如此,从未曾有此种经历。这人愚痴受迷惑,便认为自己是菩萨。淫逸放纵心念,破坏佛之戒律仪规,暗中实行贪欲。

(被魔所附之人)口中喜欢说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应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就是某菩萨等,是来化入人间的。众人见到此种情形,心中便会升起倾慕渴望,邪见密集兴起,智慧善种消灭。这名为魅鬼,年老成魔,烦恼扰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厌离之心具足,离开其身体时,信众和修行人都会受到世俗王法的制裁。你等应当事先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如果受到扰乱而仍迷惑不知,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 [经文] --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绵合,澄其精思,贪求契合。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实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娱,得未曾有(种种神通迷惑人)。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绵爱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善知识解说
又有些修道的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境地,不会遭遇邪虑邪思,心体于圆定之中发明智慧。但是这人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由于心中贪爱绵泯,便澄滤其思维,而贪求种种契合它物的景像。这时天魔趁机得到方便,飞精附体,将魔灵附体在这人身上,并为他讲经说法。这人不知觉是魔附体,反而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契合境界的善男子中,铺座设场而为他们讲法。这人的形体和前来听讲人的形体虽然没有什么迁移变化,但他可以使听讲者们在还没有听法之前,心便自行开悟,心念能迁移变易潜行无端。有的人由此而暂时获得宿命神通,有的人暂时具有他心通,有的人看得见地狱景像,有的人能了知人世间种种好事和坏事,有的人口中自然说出偈语,有的人自己自然而然便可诵说经文,人人欢喜获得从未有过的经验。但这个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认为自己便是菩萨,心中充塞绵爱,从而破坏佛的律仪,暗中施行贪欲。嘴上好说有大佛小佛应世,某佛是先佛,某佛是后佛。其中又有什么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也是这样的等等。众人看见这种情况,本心遭到邪见薰染,而入邪悟之中,这叫做魅鬼,年老成魔来烦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此人后,这人及其子都遭陷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所觉察,才能不致于堕入轮回,不会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受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达到虚妙,不遭受邪虑侵扰,心中圆满安定生发光明。在三摩地(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中,心中因贪爱棉和,便会精思明朗澄净,贪求各种契合。这时天魔等候到了时机而获得方便,飞精附着此人,口中宣说经法。这人不觉得是着魔了,自己声称已经证得了无上涅槃(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对来此处求取契合的善男子,铺座设场为其宣说经法。

其形体与那些听法之人,从外形看并无迁移变化。但能令其听法者,在未听法前,心就可以自行开悟。念念能够随意移动。或能获得宿命通,或能有他心通。或能见到地狱。或能预知人世间好坏各种事。或者能用口说偈。或者能自己诵经。各个都欢喜娱悦,从未曾有此种经历。这人愚痴受迷惑,便认为自己是菩萨。棉爱其心,破坏佛之戒律仪规,暗中实行贪欲。

(被魔所附之人)口中喜欢说佛有大小。某佛为先佛。某佛为后佛。其中还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也是一样的。信众见到此种情形,本心被洗涤,容易进入邪悟。这名为魅鬼,年老成魔,烦恼扰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厌离之心具足,离开其身体时,信众和修行人都会受到世俗王法的制裁。你等应当事先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如果受到扰乱而仍迷惑不知,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 [经文] --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根本,穷览物化性之终始,精爽其心,贪求辨析。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元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是诸人等,将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归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为菩萨。推究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此名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善知识解说
又有些修行的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不会遭邪虑邪思,心体于圆定之中发明智慧。但其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执着于穷究事物变化始终的根本,为精爽思维而贪求辨析,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便将魔灵飞附其人身上,向这人讲经说法。这个人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证得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善巧根本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此时这人身上具有魔力神威,能够以魔力制伏求学之人,使他们在他的面前,虽然没有听他讲法,便已经自然而然心伏于他。中此魔的这些人以为佛的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自己的肉身,而父父子子传宗接代即是法身常住不绝。眼前的这些就是佛国,不会再有什么净土世界以及光耀金色的佛身了,使人在接受和相信他的说法时已亡失了自己原先的本心,身心命运的归依于此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景像。这些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认为自己就是菩萨,执着于推究心计,破坏佛的律仪,暗中行种种贪欲。嘴上好说眼耳鼻舌就是净土,男女二根就是菩提涅槃的真正所在。使那些无知的人相信这样的污秽言语,这是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附体的这人后,这个人及其弟子都要陷入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觉察,不致于陷入轮回,不会迷惑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受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达到虚妙,不遭受邪虑侵扰,心中圆满安定生发光明。在三摩地(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中,心中因贪求究竟根本,便会遍览事物变性之始终,精爽其心,贪求辨别分析。这时天魔等候到了时机而获得方便,飞精附着此人,口中宣说经法。这人不觉得是着魔了,自己声称已经证得了无上涅槃(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对来此处求取元始究竟的善男子,铺座设场为其宣说经法。

这人身上有威武神力,能慑服求取者。能令信众在其座下,虽然未听闻其说法,心已自然被降伏了。这类诸人等,认为佛涅槃菩提法身,就是现前自己的肉身。父父子子,世代延续,就是法身常住不绝。认为现在就是佛国。没有什么净居以及金色相。令听法者信受,消亡丢失了本心。身命归依于此,从未曾有此种经历。这人愚痴受迷惑,便认为自己是菩萨。执着推断究竟的心,破坏佛之戒律仪规,暗中实行贪欲。

(被魔所附之人)口中喜欢说眼耳鼻舌身,都是净土。男女二根,就是菩提涅槃真正所在之处。令那些无知者,深信其污秽之言。这名为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烦恼扰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厌离之心具足,离开其身体时,信众和修行人都会受到世俗王法的制裁。你等应当事先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如果受到扰乱而仍迷惑不知,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 [经文] --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就是贪求感应)。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元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黏如胶漆,得未曾有(种种神通迷惑人)。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此名疠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善知识解说
又有些修学者,其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遇邪虑邪思,于圆定之中发明智慧,但其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中爱恋执着于玄想神思感应,而反反覆覆地去周密精研它,贪求冥冥感应它。这时天魔便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于其人之身,对他讲经说法。这人根本没有觉察这是魔来附体,也自称是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神秘感应的信众中铺座讲法。由于魔力的缘故,这人能够使听众暂时之间看到他具有千百岁高寿的身像,从而心生爱恋而不愿离开,甘愿做这人的奴仆,不知疲劳地供养服侍这人,这人能使在他座下听他讲法的人各自以为遇到的是先师,是大德大贤,因而心生敬爱,形影相随,由此而获得从未有过的惊喜。这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以为自己即是菩萨,有菩萨所有的亲近心,从而破坏佛的律仪,暗中施行贪欲。其人口中好说:我在前世的时候,在某某众生之中先度了某人,当时,这些人是我的妻妾或兄弟,今天再来相度,让他们与你相随而归到某某世界中去供养某佛。或者言说:有大光明天,佛住在那里,一切的如来也生活在那里等等。那些无知的信徒,相信这些虚诳的言说,便遗失了本心。这是疠鬼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这人后,这人及其弟子都要遭陷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觉察,才不会流入轮回,不会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让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受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达到虚妙,不遭受邪虑侵扰,心中圆满安定生发光明。在三摩地(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中,心中因贪爱神通,不断反复的精进研习,贪求感应。这时天魔等候到了时机而获得方便,飞精附着此人,口中宣说经法。这人不觉得是着魔了,自己声称已经证得了无上涅槃(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对来此处求取感应的善男子,铺座设场为其宣说经法。

能够令听法者,短暂的看见其身有百千岁的境相。心中升起爱恋,不愿舍离。甘愿成为奴仆,四事(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不觉得疲劳。这人能令其座下各个听法众人,认为遇到的是先师,是自己的善知识,心中升起敬爱,粘如胶漆,从未曾有此种经历。这人愚痴受迷惑,便认为自己是菩萨。亲近其心,破坏佛之戒律仪规,暗中实行贪欲。

(被魔所附之人)口中喜欢说我在前世在某生中,先度化某人。当时是我的妻妾兄弟,如今再前来相度。与你相随归于某世界,供养某佛。或是说别处有大光明天,佛在其中安住,是一切如来休息所居之地。令那些无知者,深信其虚诳之言,遗失本心。这名为疠鬼,年老成魔,烦恼扰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厌离之心具足,离开其身体时,信众和修行人都会受到世俗王法的制裁。你等应当事先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如果受到扰乱而仍迷惑不知,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注解:
【四事】:(名数)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也。或房舍,衣服,饮食,汤药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衣服卧具饮食医药。”无量寿经下曰:“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盂兰盆经疏上曰:“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养三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06#
 楼主| 发表于 2021-6-11 16:40: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11 16:4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敛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种种神通迷惑人)。佛律仪外,重加精苦。诽谛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

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行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邪虑邪想,于是从圆定发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人心中爱恋执着于深静入潜,便辛勤刻意地去精研它,乐意处在阴暗幽寂之中,贪求静谧气氛。这时,天魔便趁此方便时机,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讲经说,这人不觉知是魔附体,也自称是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阴寂静谧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使那些听者各自知道自己原来的业果造作。或者在某个地方,对某个人讲,你现在虽然还没有死,但已作了畜生,然后叫另一个人在这人身后做踏踩尾巴的动作,顿时便使这人不能起身,于是大家都倾心折伏于讲法者。如某人有疑心生起,这人早已知其心事端倪,便不依佛的律仪威严,令其人苦修不已,还随意诽谤比丘,漫骂弟子,肆无忌惮地攻击人际间事情。其人口中好预言祸福,每每都毫发不差的应验其预言,这是大力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修道人。你应当对此先有觉察,才不致于流入轮回,不会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受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达到虚妙,不遭受邪虑侵扰,心中圆满安定生发光明。在三摩地(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中,心中因贪爱执着深静,严格要求自己精进研习,喜欢处于阴暗寂然中,贪求静谧境界。这时天魔等候到了时机而获得方便,飞精附着此人,口中宣说经法。这人不觉得是着魔了,自己声称已经证得了无上涅槃(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对来此处求取阴寂静谧的善男子,铺座设场为其宣说经法。

能够令听法者,各自知道原来造作的业障。或在某处对一人说,你现今虽然还未死,但已经作了畜生。让另一人在身后做踩踏尾巴的动作,顿时令其不能起身。于是一众人顷刻心便臣服了。若有人升起疑心,这人随即就能知道,便在佛之戒律仪规以外,着重令其加以精进苦修。还随意诽谤比丘,叱骂徒众。揭露别人私事,不避讥嫌。

(被魔所附之人)口中喜欢说未发生的祸福。到发生之时,能丝毫不差。这名为大力鬼,年老成魔,烦恼扰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厌离之心具足,离开其身体时,信众和修行人都会受到世俗王法的制裁。你等应当事先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如果受到扰乱而仍迷惑不知,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 [经文] --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殊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册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着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种种神通迷惑人)。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诽谛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

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修学的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能不遭邪虑邪想侵蚀,于是从圆定发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人心中爱恋执着于知见,便勤苦研究寻找,贪求能知先见后的宿命神通功夫。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其人身上,向他讲经说法,这人昏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追求知见智慧的僧众中间铺座讲法,这人可以无缘无故地从讲法的地方取得大宝珠。这天魔有时候或变化成动物,口中含着珠宝、珍奇、简册、符篆等等异常之物,将这些东西授予这人,然后附体在这人身上,这人便诱惑听他讲法的人,说某地方中藏有明月珠,照耀那里,使得这些听者获得从未有过的惊奇。这人多半以药草为食,不吃精美的饭菜,或者有时一天只吃一麻一麦,但其身体依然壮实,这是由于魔力加持的缘故。这人随意诽谤比丘,漫骂弟子,不怕别人对他诳言的讥笑与嫌恶。嘴上好说哪里有宝藏,哪里又有十方来的圣贤之人隐居在那里,然后跟随他的人一去果然看见那里有奇异之人。这是山林、土地、城隍、川岳等鬼神,年老成魔,宣说淫欲,破坏佛的戒律,同跟随他的人暗中行种种贪欲,或者迷恋功夫的长进,纯粹只吃草木,过着没有规律的生活,来恼乱这修道人。天魔厌足而离开这人后,这人及其弟子多半要陷于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所觉察,才不会流入轮回,不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受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达到虚妙,不遭受邪虑侵扰,心中圆满安定生发光明。在三摩地(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中,心中因贪爱执着知见,便勤奋刻苦研习寻究,贪求先知宿命神通。这时天魔等候到了时机而获得方便,飞精附着此人,口中宣说经法。这人不觉得是着魔了,自己声称已经证得了无上涅槃(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对来此处求取知见的善男子,铺座设场为其宣说经法。

这人能无端的在说法之处获得大珠宝,这魔或者变化为畜生,口中衔着宝珠,以及杂色珍宝、简册符牍等奇异之物,先授予那人,后附着其体。或者诱惑听法之人,地下藏在有明月宝珠,照耀其处。这些听法者,从未曾有此种经历。(被魔所附之人)多食用药草,不食用美食。或者每日只吃一麻一麦,但其形体肥满,这是魔力加持的缘故。(被魔所附之人)诽谤比丘,叱骂徒众,不避讥嫌。

(被魔所附之人)口中喜欢说什么地方有宝藏,什么地方有十方圣贤潜藏于此处。跟随其后,往往能见到奇异之人。这名为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者宣说邪淫破坏佛之戒律,与跟随者暗中放纵世间五欲。或者执着精进修行只食用草木。此魔没有规律的行事,烦恼扰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厌离之心具足,离开其身体时,信众和修行人都会受到世俗王法的制裁。你等应当事先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如果受到扰乱而仍迷惑不知,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 [经文] --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神通,种种变化,研究化元,贪取神力(贪求神通)。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诚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通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是人或复手执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听四众头上。是诸听人顶上火光,皆长数尺,亦无热性,曾不焚烧。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动。或入瓶内。或处囊中。越牖透垣,曾无障碍。(种种神通迷惑人)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着白衣,受比丘礼。诽谛禅律,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

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傍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道的善男子,其受蕴虚妙,能够不遭邪虑邪想的干扰,于是从圆定之中发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人心中爱恋和执着于种种神通变化。便研究变化的究竟,贪求能有变化的神通功夫。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却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在来他这里追求神通的信众中铺座讲法,这人手中拿着火光,用手指撮取火光分别布在四周的听众头上,这些听众的头上火光都光焰数尺,但却感觉不到热力,也不会焚烧身体。这人也可以在水上走如履平地,或可以腾空安坐不动,把自己装在瓶中、口袋中,越窗穿墙,进出没有障碍。但是唯有在刀兵武器面前无能为力不得自在。这人自称是佛的应身,穿着白衣,接受比丘们的礼敬,诽谤禅律,骂斥弟子,攻击人事,不怕别人的讥笑嫌恶。这人嘴上喜欢说神通自在,或者使他身边的人眼见佛土佛国境象等等。这些都是由于魔鬼神力而造成的惑人现象,并非是这人真正实在具有神通本领。这人赞赏行淫,不毁除粗鄙恶劣的行为,以种种猥亵的方式来传法传功。这是天地间有大魔力的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以及一切草木精怪,或是龙魅,或是寿终的神仙再活为魅,或是仙期终结死期将临但其形体不化的精怪等等,年老魔来恼乱这修道人。当天魔厌足而离弃这人时,这人及其子多半陷入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所觉察,才不会流入轮回,不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受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达到虚妙,不遭受邪虑侵扰,心中圆满安定生发光明。在三摩地(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中,心中因贪爱神通,执着种种变化,便研究变化本元究竟,贪求神通之力。这时天魔等候到了时机而获得方便,飞精附着此人,口中宣说经法。这人不觉得是着魔了,自己声称已经证得了无上涅槃(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对来此处求取神通的善男子,铺座设场为其宣说经法。

(被魔所附之人)或者能用手拿着火光,手揉取其光,分别放于四周听法众人的头上。这些听法之人头顶上的火光,都长达数尺之高,也没有热性,不会被焚烧。或者能在水上行走,如同在平地走一样。或者能在空中安坐不动。或者能进入到瓶内。或者能处于囊中。穿越窗户透过城墙,没有一点障碍。唯独在刀兵中不能得自在。这人口中自称是佛,身穿白衣,受比丘行礼。诽谤禅法戒律,叱骂徒众,揭露别人私事,不避讥嫌。

(被魔所附之人)口中常常说神通变化自在。或者能令人看见佛土境相。这些都是以鬼力迷惑人,并非真实。这人赞叹行淫,不毁除粗劣的行为。将各种淫乱,认为是传法。这名为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者是龙魅,或者仙体寿终再活为魅,或者是仙期终了临近,但其形不化,他怪所附着等。年老成魔,烦恼扰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厌离之心具足,离开其身体时,信众和修行人都会受到世俗王法的制裁。你等应当事先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如果受到扰乱而仍迷惑不知,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 [经文] --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种种神通迷惑人)诽毁戒律,轻贱出家。

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虽得空寂,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学的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能够不遭遇邪虑邪思,于是从圆定中发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人心中爱恋执着于入灭,便研究化灭之术,贪求深入于空无之中,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却终始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是证得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追求空灭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在众人之中忽然形空身隐,不见踪影,然后又从虚空中突然现身而出,隐显自如随意。或显现自己的身体如同透明的琉璃,或是举手投足皆散发出檀香气,或者排泄出的大小便如同厚石蜜香味。这人自持魔力,便去诽谤佛的戒律,轻视出家比丘,口中常说无因无果的修行法门,人死即是永远的空灭,并没有业报后身,其人虽然获得了空寂,但是暗中仍然施行贪欲,接受其欲行者,也可获得空灭之心,而不被因果业报拨动。这是日、月中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历千百万年不死而成为精灵,出生在国土之中,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修道人。当天魔厌足而离开这人时,这人及其弟子多半陷入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所察觉,才不会流入轮回,不去迷惑无知的众人,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受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达到虚妙,不遭受邪虑侵扰,心中圆满安定生发光明。在三摩地(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中,心中因贪爱执着深入寂灭空境,便研究化灭究竟,贪求深入空性。这时天魔等候到了时机而获得方便,这时天魔等候到了时机而获得方便,飞精附着此人,口中宣说经法。这人不觉得是着魔了,自己声称已经证得了无上涅槃(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对来此处求取深空妙境的善男子,铺座设场为其宣说经法。

(被魔所附之人)在大众内,其身形能忽然隐于空中,众人无法见到。又从虚空中突然出现,出没自在。或者能示现其身空如透明琉璃。或者能举手投足发出檀香气。或者其大小便如同蜜糖一般。这人诽谤佛制定的戒律,轻贱出家人。

(被魔所附之人)口中常常说没有因果。一旦死去便永远空灭,不再有后身(来世之身),以及各种凡人圣人之别。这人虽然获得空寂,但暗中行贪欲。接受其欲行者,也获得空灭之心,不随因果拨动。这名为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历千万年不死成为精灵,生在国土中。年老成魔,烦恼扰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厌离之心具足,离开其身体时,信众和修行人都会受到世俗王法的制裁。你等应当事先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如果受到扰乱而仍迷惑不知,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注解:
【后身】:(杂语)谓来世之身。郑谷诗曰:“后身惟愿似师身。”宣和书谱曰:“李阳冰篆迹殊绝,自谓苍颉后身。”即今俗转胎之说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长寿,辛苦研几,贪求永岁,弃分段生,顿希变易细相常住。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竟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生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好言他方往还无滞。或经万里,瞬息再来。皆于彼方取得其物。或于一处,在一宅中,数步之间,令其从东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现前。

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我生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属,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发心者,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与汝长命。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口兼独言,听若妖魅。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学的善男子,其受蕴已然虚妙,能不遭遇邪虑邪想,于是从圆定中发明智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心爱恋执着于长寿,便辛苦研究长寿密机,贪求长生不老,唾弃人的自然生命变化,希图人的生命不发生任何细微变易。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竟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是证得无上涅槃境界,在来他这里追求长生不老的信众中铺座讲法。喜欢言说自己可以无遮无拦随意来往于它方别处,或者在瞬息之间已从万里之外取得某物回来,或在某一住宅中数步之大的空间里,叫人从东壁走到西壁,那人急行却长久都走不到。于是众生相信这人,以为是佛现在面前。这人还常说十方的众生都是我的子孙,诸佛是我生的,我是出世之佛,我是第一个佛,不是靠修行而得的,而是自然而然出世的佛等等。这是住于世间的自在天魔指使其眷属弟子,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等等,未发心求无上觉道者,利用他们善于变化的幻术,来吸食这人的精气,入魔幻之中的修行人不须有师指点也能感觉到长寿境象,欣喜自己之命寿已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些魔灵又能变现美女身体,令修行人与其施行贪欲,使其还没到衰老之年,便已经是肝脑枯竭了。这些魔灵还常常独言,听来尽是些妖魅惑众之言,听者不知其是妖言而信服,故而多有遭到王难的,甚至在还没有遭到刑罚祸之前,信服者便先已干死。魔灵如此恼乱这人,甚至致使这人早夭早损。你应当对此有所先觉,才不会流入轮回,不去迷惑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受阴(色声等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达到虚妙,不遭受邪虑侵扰,心中圆满安定生发光明。在三摩地(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中,心中因贪爱执着长寿,便辛苦研习其密机,贪求永远长生,舍弃凡夫的分段生死,希望不发生变易,能细相常住。这时天魔等候到了时机而获得方便,飞精附着此人,口中宣说经法。这人不觉得是着魔了,自己声称已经证得了无上涅槃(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对来此处求取长生的善男子,铺座设场为其宣说经法。

(被魔所附之人)喜欢说去往他方没有障碍。或者能经过万里,瞬间往返,还取回万里之外的物品作为证据。或者能在一处、一宅中,数步之间,令人从东边到西边急行数年也无法到达。因此众人心中生信,认为是佛现前。

(被魔所附之人)口中常说,十方众生都是我的子孙。我生诸佛。我是元佛,出世便是,不是因为修行而得。这是住世自在天魔,指使其眷属,如同遮文茶,及四天王辖下的毗舍童子等,对未发心者,利用其善于变化的幻术,吸食其精气。或者无需有师指点,贪求长寿的修行人也能亲自观见,自己命寿已是金刚不坏之身。这魔又会示现为美女之身,与修道人盛行贪欲。令其未到衰老的年岁,肝脑便已经枯竭了。(被魔所附之人)口中还常常自言自语,妖魅惑众。听闻者不知是妖言,因而多陷入王难。还未到行刑,便早已经纵欲干枯而死。魔灵烦恼扰乱这个修道人,以至其崩殂殒亡。你等应当事先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如果受到扰乱而仍迷惑不知,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 [经文] --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着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阿难,你应当知道这十种魔,在末法世中,隐藏在我的法中,或出家修道人中,或附于人体,或自己现形,都说自己成就了正遍知觉无上涅槃,使他们破坏佛的律仪,赞赏淫欲。这些先世恶魔师与魔弟子们淫习相传,像这样的邪精,其魅惑人的心腑,短则要有九生之期,长则超过百世之劫时,从而能令那些真心修道的人,都成为其眷属弟子,命终之后即沦为魔的子民,失却了正等正觉而堕入无间地狱。所以你现在不必急于先取得寂灭之道,即使你已经得了无学果位,但须要发菩萨愿行,不入涅槃而留居在末法世中,起大慈悲心怀,去救度那些正心正意深信佛法的众生,使他们不被天魔侵扰,而修得正等正觉的知见。我今天已将你度出生死苦海,你一定要遵循佛的话,这就叫做报佛恩。阿难,像这十种禅那中显现的境象,都是想蕴在心体中交互涌动而出现的这等魔幻事景。众生妄惑顽迷,不能自己忖量,遭逢这等因缘时,不能自己察觉识破,还说是登上圣境。如此而造成大妄语,堕入无间地狱。你们必须在我灭度之后,将如来圣言遍传于末法之世中,使众生开悟明白佛的法要,不要让天魔得其方便毁坏修行的人们,要保护加持这些修行人成就无上觉道。


[末学解说]

阿难,你应当知道。这十种魔,在末法之时,或者隐藏在我佛法中的出家修道人中。或者附着于人体,或者自己现形。都会说自己已经证得无上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坏佛之戒律仪规。这些恶魔先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这些邪魔精灵魅惑其心腑,时间短则九个生死,时间长则超过百世之劫。令真正修行者,都成为魔的眷属。命终之后,必然沦为魔民。失去正知正见,堕入无间地狱。

你现今不必急于先取得寂灭之道。纵然以后你证得了无学果位,也应发心留在末法之中,升起大慈悲,去救渡正心深信佛法的众生,令其不着魔,修得正知正见。我如今已经度化你出离生死苦海。你要谨遵佛的教导,这就叫做报佛恩。

阿难。这十种禅定示现的境界,都是想阴在心中相互交织发生,所以显现此境界。因众生顽钝痴迷,不能自己反思忖量。所以遇到这样的因缘时,会迷惑而不能辨识,还声称自己登上了圣位。造成了大妄语,因而堕入无间地狱。你等应当将如来的教导,在我灭度之后,在末法中广为宣扬开示。帮助一切众生开悟其法义。不让天魔得其方便干扰障碍修行人。保护加持这些修行人持守正法,成就无上菩提道。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九(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07#
 楼主| 发表于 2021-6-12 20:0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13 15:5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十                                 


-- [经文] --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

观诸世间大地河山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

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

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末学解说]

阿难,那些善男,通过修习三摩提,想阴已经除尽者,这样的人能够于平常消除灭尽梦想,醒着和睡着都一样,本觉自性光明清净如同晴朗的天空,不再有粗重的前尘影事(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

观察诸世间的大地河山如同明镜照物般清晰,来去自由自在无所挂碍不留痕迹,了脱一切妄想以及从前的宿业陈习,唯一只有精纯本真,生灭之根元从此显露发明 ,

见到十方世界中十二类众生的不同类别,虽然还没有通达这十二类众生各命的来由,但见到就能了知其产生的基础根源,如同野马般浮游的云气,闪烁变化扰动清净,成为浮动的根尘,进而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枢穴,这就名为行阴区宇;

如果这清扰熠熠的元性,能够自性入于元明澄清,清澄除尽原先的宿业陈习,犹如波翻动的波澜化为澄静的水,名为行阴尽,

这样的人则能够超越众生的浊见。观察其原因 ,是因幽隐止住了妄想,并以此为其根本。

注解:
【前尘】:(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影事】:(术语)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故曰前尘影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穷生类本,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二无因论。

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人悟鸟生鸟,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从八万劫无复改移,今尽此形亦复如是,而我本来不见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

当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无因。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末学解说]

阿难,你应当要知道,这样获得正知在奢摩他(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中修行的种种善男子,能够凝聚光明正直其心,十类天魔不能在其身上得到便宜,这时方可以精进研习穷尽生死的类别根本,在本类中生发本元显露者,观察幽清圆满而影响本元,在圆元(谓十方众生知觉冥通而打成一片之处)中生起思量者,这样的人会坠入二无因论(主张世间为无因之见解)。

一种是,此人见本无因。为什么呢?这样的人既然已获得所有生机,乘借于眼根之八百功德,观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行迁流,湾转循环,在这里死去,又在那里出生,只见到众生各自轮回,在八万劫外,却冥然无所观见,便作出这样的见解:‘这世间的十方众生,於八万劫以来,无因而自有。’由此思量分别,亡失了正遍知觉,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性。

第二种是是,此人见末无因。为什么呢?这样的人对于生既然已经观见到其根元,知道人还从人生,悟到鸟是从鸟生,乌鸦原本就是黑的,鸿鹄从来就是白的,人和天人本来就是竖立着生活的,畜生本来就是横着生活的,白不是洗成的,黑不是染造的,这些从八万劫以来,没有改变过,所以现今所显现之形,今后所生也还是此形,这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我本来就没有见过菩提道,又如何能够有成就菩提之事呢?

当知今日的一切物象,都是本来无因的。由思量分别,亡失了正遍知觉,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性。这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注解: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心】:(术语)正直之心,离谄曲也。无量寿经下曰:“正心正意斋戒清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元】:(术语)谓十方众生知觉冥通而打成一片之处也。楞严经十曰:“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泊-白+曶],能入圆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计度】:(术语)以意识之作用,思量分别种种事物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无因生论】:(参见:无因生论)FROM:【佛光大辞典】
【无因生论】:即主张世间为无因之见解。为印度古代外道所执六十二见中,依前际(过去)而起之分别见解。有两大类,故又称二种无因生论、二无因生论。即:(一)先生于无想天,命终后又转生人间,此类人虽有宿世通,能忆知彼出于无想天及其后之情形,但却不能忆知彼生于无想天以前之所有情形,遂妄以为其本时乃无因而生,诸法亦无因而生。(二)自以捷疾智分别观察,虚妄推求,而以为世间无因,一切皆自然而有。相当于外道十六宗之中,诸法无因宗之见解。(长阿含卷十四梵动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九、中观论疏卷十末)((参见:六十二见)124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遍常论。

一者是人穷心境性,二处无因;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二者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住;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末学解说]

阿难,这些在三摩地中修行的种种善男子,能够凝聚光明正直其心,魔不能在其身上得到便宜,研习穷尽生死的类别根本,观察其幽清常常影响扰动本元,在圆常中生起思量分别,这样的人会堕入四遍常论。

第一种是,此人穷究心、境之性,心境二处是无因的;通过修习能了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都在循环,不曾散失,由此计度而认为是常。

第二种是,此人穷究四大(地水火风)之根元,四性是常住的;通过修习能了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都为体恒,不曾散失,由此计度而认为是常。

第三种是,此人穷究六根,第七识执受于心意识中,本元由此处其性常恒;通过修习能了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往复不曾散失,本来就是常住不散,穷不失性的,由此计度而认为是常。

第四种是,此人既已经穷尽妄想根元,生灭之理没有流止运转生灭,生灭之想心现今已然永远断灭,于理中自然能够成就不生灭,因是心所度,由此计度而认为是常。

由此思量分别“常”,亡失了正遍知觉,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性。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注解:
【四大】:(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末那识】:(术语)唯识论所说八识中第七识,以由第八识为所依,以第八识之见分为所缘而生之识也。末那识译为意。意有思量之义,此识常缘第八识之见分思量,我为法,故名末那。我法二执之根本也。然则第六识名为意识,有何分别?彼为依此末那即意而生之识,故曰意识。即依主释也。此末那即第七识,故云末那识(即意识)是持业释也。唯识论四曰:“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此名异第六意识,此持业释,如藏识名,识即意故。彼依主释,如眼识等,识异意故。”同述记四末曰:“末那是意。”梵Manas。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执受】:(术语)众生以身内之五根五境为非执受之法,执受者,执为摄之义、持之义,受为领之义、觉之义也,摄为自体,持使不坏。又共安危能生苦乐等之觉解,名为执受。唯识述记二本曰:“言执受义者。执者,是摄义持义。受是领义、觉义。摄为自体,持令不坏,安危共同而领受之能生觉受,名为执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意识】:指心、意、识三者。心为梵语 citta 之意译,音译作质多,即集起之义。意为梵语 manas 之意译,音译作末那,即思量之义。识为梵语 vijn~a^na 之意译,音译作毗若南,即了别之义。大略言之,心是主体意与识是心作用之两面。有关此词之语意,大小乘论典有种种不同之说法。
 据俱舍宗,心、意、识三者为六识之异名,其体实为同一。即心(心王)能集起各种精神作用或业,故称为心;心能思惟量度,故称为意;心能了知识别,故称为识。或谓心有种种差别(从梵语 citta 所导出之种种义)之义、意有起识所依止(所依止)之义、识有依托于意而起(能依止)之义。
 据大乘之解释,心、意、识三者各别。唯识宗主张第八阿赖耶识能积集种子,故称为心;第七末那识能思量起我执,故称为意;前六识能认识对象,故称为识。据大乘起信论载,阿赖耶识为心,五意为意,六识为识;其所异于唯识等说者,以意有五种别名,其余说法均同。此外,佛性论卷三分别以六识心配于心,阿陀那识配于意,阿赖耶识配于识,亦异前述诸说。(入楞伽经卷七、解深密经卷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二、成唯识论卷五、成实论卷五)FROM:【佛光大辞典】
【计度】:(术语)以意识之作用,思量分别种种事物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08#
 楼主| 发表于 2021-6-13 21:0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13 21:1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3 小时  )                                                

-- [经文] --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

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流,行阴常流计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灭尽名为无常。

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末学解说]

还有在三摩地中修行的种种善男子,能够坚固凝聚定力,正直其心,魔不能在其身上得到便宜,研习穷尽生死的类别根本,观察其幽清常常影响扰动本元,在自己和他人之中生起思量分别,这样的人会堕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第一种是,此人观见妙明真心,周遍十方法界,清醒明白,认为神我(个人之精神本体)之究竟,是从思量分别,执着于“我”周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在“我”心中自生自死,那么我的心性,名之为常,那些生灭者,则是真无常性。

第二种是,此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河沙国土,观见到历劫而坏之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历劫而不坏之处,名为究竟常。

第三种是,此人特别观见我心,精细微密如同微尘一般,流转十方世界,其性没有移动改变,能够令此身刹那生、刹那灭,其不坏性名为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为无常性。

第四种是,此人了知想蕴穷尽,观见行蕴常流,将行蕴常流妄计为常性,色受想等蕴现今已灭尽名为无常。

由此思量分别一分无常,一分常的缘故,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性。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注解:
【计度】:(术语)以意识之作用,思量分别种种事物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究竟】:(术语)梵字Uttara之译,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我】:梵语 purus!a。意即“人”,指个人之精神本体。又作神我谛、我知者。或单称“神”、“我”。印度数论学派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二十五。即执“我”为“常住独存,受用诸法之实我”。盖数论于自性等立二十五谛,而以其中最初之自性谛(梵 prakr!ti)为本性,中间二十三谛为变异,第二十五神我谛则非本性亦非变异,其体乃实有常住、清净独存,常为其余之二十四谛所围绕。为根本质料因之根本原质(即自性)若与神我结合,则由根本原质展开现象世界。而于根本原质兴神我结合时,神我会受物质之系缚;然在解脱之时,神我则脱离根本原质,单独存在,而成为本来纯粹而清净者。
 依数论派之学说,神我之存在,可由五种情形证明之:(一)为他积聚(梵 sam!gha^tapara^rthatva^t)故,凡世间可见之一切聚集皆非为自身而存在,例如床席,其性质之存在非为自身,乃供他人受用而积聚为物者。(二)异于三德(梵 triguN!a^diviparyaya^t)故,三德系指喜、忧、闇三者。神我以外之二十四谛不离三德,乃为盲目者;神我则能知见其自性,异于三德,而为常住之我。(三)依(梵 adhis!t!ha^na^t,又称支配)故,若依神我,则此身有作用;若不依之,则此身亦无作用。神我能支配物质性之身体,其余二十四谛则必须依于神我始成意义,故神我乃为实存者。(四)有食者(梵 bhoktr!bhava^t)故,其余二十四谛犹如食物,神我则如食者;有食物则必有食者以感受吟味其滋味。(五)为独存而努力(梵 kaivalya^rtham pravr!tteh!)故,如无神我,则吾人种种努力(例如为求解脱之努力)终归无效,因果报应亦失其意义,故知神我必然实存于吾人之内。佛教反对上述之说,谓神我乃“离蕴”之我,而以“诸法无我”之主张评破妄执神我之诸论说。(金七十论卷上、百论卷上破神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FROM:【佛光大辞典】
【劫】: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阴】: 1、荫覆之义。指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 2、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行阴】:五蕴中之行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

一者是人心计生元流用不息,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计相续心名为无边。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则见众生八万劫前寂无闻见,无闻见处名为无边,有众生处名为有边。

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彼一切人现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以其所见心路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由此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末学解说]

还有在三摩地中修行的种种善男子,能够坚固凝聚定力,正直其心,魔不能在其身上得到便宜,研习穷尽生死的类别根本,观察其幽清常常影响扰动本元,在分位(分,指时分;位,指地位。谓于事物或生变化之时分与地位之中生起思量分别,这样的人会堕入四有边论。

第一种是,此人心中计度生灭之元,迁流变化不曾停息,以妄念而推度过去未来无相续之用者,名为有边(有之边际。论有无之理时之语也。世间一切之事物,必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和合之力,能呈一个之作用,是名有边),以妄念而推度现在有相续之心者,名为无边(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既无自性,则不得谓法体为有,是名无边)。

第二种是,此人观见八万劫,则见到众生八万劫前,寂然无所闻见,无闻见之处,名为无边(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既无自性,则不得谓法体为有,是名无边),有众生之处,名为有边(有之边际。论有无之理时之语也。世间一切之事物,必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和合之力,能呈一个之作用,是名有边)。

第三种是,此人以妄念而推度“我”周遍了知,获得无边(广大到没有边际)之性,其他一切人,显现于我知之中,我不曾了知的他人之知性,名为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第四种是,此人穷尽行蕴而空,将其所观见到的,以心路筹量计度,对一切众生的一身之中,以妄念而推度全部都是半生半灭,虚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为有边(有之边际。论有无之理时之语也。世间一切之事物,必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和合之力,能呈一个之作用,是名有边),一半为无边(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既无自性,则不得谓法体为有,是名无边)。

由此思量分别有边、无边,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性。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注解:
【计】:(术语)常曰计度,以妄念而推度道理也。俱舍论十九曰:“计我我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分位】:分,指时分;位,指地位。谓于事物或生变化之时分与地位。为显假立法之词。如波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为假立于水之分位者,离水则波无实法。百法中之二十四不相应法为假立于色与心或心所三法或生变化之分位者,故为无别体性。(顺正理论卷二十七)FROM:【佛光大辞典】
【无边】:广大到没有边际。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边】:(术语)有之边际。论有无之理时之语也。世间一切之事物,必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和合之力,能呈一个之作用,是名有边。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既无自性,则不得谓法体为有,是名无边。见三藏法数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

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

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

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末学解说]

还有在三摩地中修行的种种善男子,能够坚固凝聚定力,正直其心,魔不能在其身上得到便宜,研习穷尽生死的类别根本,观察其幽清常常影响扰动本元,在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之中生起思量分别,这样的人会堕入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第一种是,此人观见变化之元,见到迁流之处,名之为变,见到相续之处,名之为恒;见到所见之处,名之为生,不见所见之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其性不断之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间所离之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观见,用心别见(无明违一法界之理而隔能所曰别见)。有欲求佛法修行的人,来问其所证之义。回答说:‘我现在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在任何时候,他的话语都是混乱不清的,使得别人弄不清他到底说的是什麽。

第二种是,此人仔细观察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因得证。当有人来问时,只回答一个字,只言其无,除此因外,不再说其它。

第三种是,此人仔细观察其心,各各有处,,因而得证。有人来问时,只问答一字,只言其是,除此之外,不说别的。

第四种是,此人有、无都观见,因其境纷乱的缘故,所以其心也乱,有人来问时,回答说,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理可据,无义可凭,因而无法应别人的穷追诘问。

由此思量分别矫乱虚无,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性。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注解:
【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FROM:【佛光大辞典】
【别见】:(术语)无明违一法界之理而隔能所曰别见。真言宗所言无始之间隔是也。别教之菩萨入初地始断其一分。四教仪集注下曰:“初地断无明别见,发真中道,故云见道。(中略)两教三乘,别教地前,未见中道,未断别见,皆名邪见人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

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从此惑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

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末学解说]

还有在三摩地中修行的种种善男子,能够坚固凝聚定力,正直其心,魔不能在其身上得到便宜,研习穷尽生死的类别根本,观察其幽清常常影响扰动本元,在无尽(没有穷尽)流之中生起思量分别,这样的人会堕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

或这自己坚固其身,依色立我,说色是我;或者观见我圆含遍国土,妄计我性广大,无我则色无由立,故说我有色;或者彼前缘,随我回转往复,运用使作,色虽非我,但为我所用,故说色属我;或者复我依,行中相续,行蕴托於色因显,故说我在色。

都计度(思量分别种种事物)而言,死后有相,像这样循环而有十六相。从此迷惑而以妄念推度,毕竟(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烦恼,毕竟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菩提,这两性并驱,各各不相接触妨碍。

由此思量分别死后有相的缘故,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性。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蕴中死後有相心颠倒论。

注解:
【无尽】:(术语)无为法离生灭之相,故为无尽,又有为法之缘起,一多相即,故为无尽。无为法之无尽,权教所谈,有为法之无尽,实教所谈,华严宗盛谈此义。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何谓无尽?谓无为法。”注曰:“肇曰:有为法有三相,故有尽。无为法无三相,故无尽。”大日经疏十四曰:“无尽者,即是无相别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尽】:没有穷尽。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计度】:(术语)以意识之作用,思量分别种种事物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计】:(术语)常曰计度,以妄念而推度道理也。俱舍论十九曰:“计我我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毕竟】:梵语 atyanta。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远离烦恼污染之绝对清净真理(如涅槃、实相、空性等),称为毕竟净;佛为众生究竟之所归依处,故称毕竟依;绝对空称为毕竟空;佛所证为究极之悟境,非他所能类比,称为毕竟觉(意同无上觉);究竟法界理性之智慧,称为毕竟智;宇宙万有实为空无,故终无常住,称为毕竟无常住。(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卷四十、注维摩经卷十、往生论注卷下)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

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

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

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末学解说]

还有在三摩地中修行的种种善男子,能够坚固凝聚定力,正直其心,魔不能在其身上得到便宜,研习穷尽生死的类别根本,观察其幽清常常影响扰动本元,在已经除灭的色、受、想这前蕴之中生起思量分别,这样的人会堕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

见到其色蕴灭,其形无所因依;观察其想蕴灭,其心无所系靠;了知其受蕴灭,身心不再连缀;当蕴性消散时,纵使有行蕴能生之理,而无受想二蕴,那麽,则与草木相同,此质现前尚且不可得,死后哪里会有诸相呢?

因此而审核校对,死后无相,像这样循环有八无相,从此迷惑而以妄念推度,涅槃因果一切都是虚无的,徒有名字只是究竟(事理之至极)断灭(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而已。

由此思量分别死后有相的缘故,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性。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注解:
【计】:(术语)常曰计度,以妄念而推度道理也。俱舍论十九曰:“计我我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究竟】:(术语)梵字Uttara之译,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断灭】: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

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

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末学解说]

还有在三摩地中修行的种种善男子,能够坚固凝聚定力,正直其心,魔不能在其身上得到便宜,研习穷尽生死的类别根本,观察其幽清常常影响扰动本元,在行蕴存在中,兼受蕴、想蕴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这样的人会堕入死後俱非,生起颠之论。

色蕴、受蕴、想蕴之中,见有非有,行蕴迁变流转之内,观无不无,像这样循环穷尽阴界(五阴和十八界),八俱非相(从色蕴到行蕴,从生前到死後,生前四蕴,已有四个俱非,死後四蕴,还有四个俱非),随得一蕴为所缘时,都言死後有相无相,又以妄念而推度诸行,其性迁流变化的缘故,心发通悟,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彼此混淆,有既非有,无亦非无,谁是谁非,谁虚谯实,无法定论。

由此思量分别死后俱非,将来昏懵,无理可说,无言可道,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性。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注解:
【计】:(术语)常曰计度,以妄念而推度道理也。俱舍论十九曰:“计我我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阴界】:五阴和十八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

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如是循环穷尽七际,现前销灭灭已无复。

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末学解说]

还有在三摩地中修行的种种善男子,能够坚固凝聚定力,正直其心,魔不能在其身上得到便宜,研习穷尽生死的类别根本,观察其幽清常常影响扰动本元,在后后无之中生起思量分别,这样的人会堕入七断灭论。

或者以妄念而推度依身而住,身死则灭、或者以欲为生因,欲尽则灭、或者以厌苦为生因,苦尽则灭(初禅)、或者以欣乐为生因,极乐则灭(二禅)、或者以极乐报形,极余则灭(三禅),像这样循环穷尽七趣边际,现报已灭,灭已则转受他报,不再有此报,这样此报则成断灭。

由此思量分别死后断灭,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性。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注解:
【计】:(术语)常曰计度,以妄念而推度道理也。俱舍论十九曰:“计我我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

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

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末学解说]

还有在三摩地中修行的种种善男子,能够坚固凝聚定力,正直其心,魔不能在其身上得到便宜,研习穷尽生死的类别根本,观察其幽清常常影响扰动本元,在后后有之中生起思量分别,这样的人会堕入五涅槃论。

或者以欲界为正转依(谓菩提涅槃之二果也),观见圆明而生爱慕为缘故;或者以初禅之性无忧为缘故;或者以二禅之心无苦为缘故;或者以三禅之极悦随为缘故;或者以四禅之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为缘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以这五处为安稳之乡,为最胜清净者之所依住,像这样循环由欲天以至四禅,各计最胜,各为五处究竟。

由此思量分别死五时各现涅盘,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性。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蕴中五现涅盘,心颠倒论。

注解:
【转依】:(术语)谓菩提涅槃之二果也。转者,转舍转得之义,依者所依之义,指第八识,第八识为依他起性之法,此中藏烦恼所知二障之种子,并无漏智(即菩提)之种子,且第八识之实性,即圆成实性之涅槃也。此中二障之种子为所转舍之法,菩提与涅槃为所转得之法。如此则第八识为所转舍二障与所转得二果之所依,故名。因之今修圣道,转舍其第八识中烦恼障之种子,而转得其实性之涅槃。又转舍第八识中所知障之种子,而转得其中无漏之真智(即菩提)谓之转依。所得之菩提涅槃,谓为二转依之妙果。唯识论九曰:“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见百法问答钞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心魔自起深㜸,保持覆护消息邪见,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枝岐,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末学解说]

阿难,像这样十种禅那(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之狂解,都是行蕴中妄念正念间杂而起交互,因此才出现了这样的邪悟。众生顽愚迷昧,不能自己忖量,分辨思维,逢到这些景象现前时,把迷妄当作悟解,自己声称登入圣境,造成大妄语,从而堕入无间地狱。

你们必须将如来的话语,在我灭度後,传示给末法时期的众生,遍使他们觉了前面所讲的十种邪解的道理,不要让其心魔作怪,而造作下深重的孽障,你们要一直保护众生,消除息灭其邪见,教导其身心能够开发觉知真正的法义,在修行无上觉道中不发生枝岐,不要因心中祈求速证,以致得到很少的进步便满足不前。要给他们指出成就清净大觉悟者的标准和方向。

注解:
【禅那】:华译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开觉】:开发觉知之意,亦即开发自己本具之佛性,以证悟法之本源。(八十华严经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09#
 楼主| 发表于 2021-6-14 21:25: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14 21:2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堕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沈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末学解说]

阿难!还有那些修习三摩地者,行蕴(具有造作、迁流性质之诸法所类聚者)尽後,种种世间之性,幽清扰动,各自作用而产生,忽然分解沉切细微之法度,补特伽罗(众生)酬还业报,深脉感应(众生有善根感动之机缘,佛应之而来,称为感应)悬绝,在涅槃天将要发大明悟,如同鸡在看到东方已有精亮之色后将要鸣叫一样,六根此时虚静,不再驰骋流逸,内根外境,同归湛明,因而入无所入,通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的元由,观察由执持其本元,本元清净,因而诸类不召,于十方世界,已获同一识性,识精元明,不再沉坠,发现幽隐秘境,这名为识阴区宇;

如果在群类召引,已获同体识性,销除磨尽六根差别,由闭合、打开成就其作用,见闻相互通用,互相清净作用,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同吠琉璃,内外都是明彻的,名为识阴尽,这样的人能够超越命浊(烦恼与邪见为浊之本体;寿命短缩即为其所招致之结果,故称命浊)。观察其缘由,是因为罔象虚无,颠倒妄想并作为其根本。

注解:
【行阴】:(术语)新译曰行蕴。旧译曰行阴。(参见: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行蕴】:梵语 sam!ska^ra-skandha,巴利语 san%kha^ra-khandha。行,迁流、变化、造作之意;蕴,聚集、类别之意。佛教将一切有为法分类为五种,称为“五蕴”,行蕴即其中之第四类,乃指具有造作、迁流性质之诸法所类聚者。俱舍宗将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概分为七十五法,其中,有四十四种心所与十四种不相应法等,共计五十八法,总称为行蕴。此系于全部五蕴中,除去色、受、想、识等四蕴之外,将其余一切诸行皆统摄于行蕴。然若依准“一切有为法皆为造作迁流者”之义而言,则不独行蕴,即连其余色、受等四蕴亦皆可称为行蕴。惟俱舍宗极力反对此说,如普光之俱舍论记卷一即谓,色、受、想、识等四蕴虽亦属造作迁流者,然因涵摄行之性质较少之故,故宜各别称名,而行蕴涵摄行之性质较多之故,故得以称为行。
 行蕴之解释及其涵摄之范围,除上记之外,另有异说,如经部与大乘佛教即以六思身为行蕴。所谓六思身,即与六识相应之“思”,如眼触所生之思、耳触所生之思,乃至鼻、舌、身、意等诸触所生之思。此一界说,范围极为宽广。(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五蕴)1212)FROM:【佛光大辞典】
【同分】:梵语 sabha^ga。<一>又作有分、等分。分,自己之作用之义。 即根(感官之机能)、境(对象)、识(认识之主体)三者相互交涉,各别实现其自业之作用,各别完成其任务,称为同分。例如,眼根之自业为取色境,眼识之自业为缘色境,而色境之自业,则为眼根及眼识所取;如此,根、境、识三者相互交涉。各别实现其自业。反之,根、境、识三者若仅止于相互交涉,而不实现其各别之自业,则称为彼同分(梵 tat-sabha^ga),又作余有分、非等分。盖彼同分非为同分,然其与彼(指同分)种类相同,故称彼同分。此外,同分、彼同分二者,亦称为等分、非等分;自分、彼分;有分、余有分。(俱舍论卷二、顺正理论卷六、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卷七十二、杂阿毗昙心论卷一)((参见:彼同分)3204)
 <二>为“众同分”之略称。指有情众生之共性或共因。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俱舍论卷五)((参见:众同分)4749)FROM:【佛光大辞典】
【补特伽罗】:(术语)Pudgala,又作富特伽罗,旧作福伽罗、补伽罗、富伽罗、弗伽罗、富特伽耶。旧译曰人,或众生。新译曰数取趣。数者,取五趣而轮回之义。唯识述记二本曰:“补特伽罗,数取趣也。”玄应音义一曰:“福伽罗,经论中或作富伽罗,或作富特伽耶。旧译云人。应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数往来诸趣也。”同二十二曰:“案梵本,补,此云数。特伽,此云取。罗,此云趣。云数取趣,谓数数往来诸趣也。旧亦作弗伽罗,翻名为人,言舍天阴入人阴,舍人阴入畜生阴,是也。”慧苑音义上曰:“补伽罗,正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造集不息,数数取苦果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纲纽】:纲纪,法度。(摘自百度)
【命根】:梵语 ji^vitendriya。即有情之寿命。俱舍宗、唯识宗以之为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亦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由过去之业所引生,有情之身心在一期(从受生此世以至死亡)相续之间,维持暖(体温)与识者,其体为寿;换言之,依暖与识而维持一期之间者,即称为命根。
佛教各派对命根之假实看法不一,部派佛教之“说一切有部”以命根为实有,经部及大乘佛教以命根为假法,而非实有。如成唯识论卷一载,依于第八识之“名言种子”上,由过去世之业所牵引而可赖以执持、维系此世之身命者,其功能具有决定色、心等住时长短之差别,由是之故,遂假立为命根。(品类足论卷一、发智论卷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俱舍论卷五)((参见:寿)5770)FROM:【佛光大辞典】
【感应】:又作应感。众生有善根感动之机缘,佛应之而来,称为感应。感,属于众生;应,属于佛。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七:“感即众生,应即佛也,谓众生能以圆机感佛,佛即以妙应应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现众水。”正法华经卷一(大九·六七上):“无数佛界,广说经法,世尊所为,感应如此。”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五下):“妙感妙应,皆不出阿字门。”FROM:【佛光大辞典】
【六门】: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叫“六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命浊】:梵语 a^yu-kas!a^ya。又作寿浊。为五浊之一。谓于末世之际,人的寿命因烦恼、邪见等恶业增长、炽盛,而次第短缩。浊,即指秽浊。烦恼与邪见为浊之本体;寿命短缩即为其所招致之结果,故称命浊。(妙法莲华经卷一、菩萨地持经卷七)((参见:五浊)120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㳷能入圆元;

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末学解说]

“阿难,应当要知道,这样的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而入澄空,于识蕴返本还元,生灭之心到此尽灭,而对于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其精真妙觉尚未圆满成熟,能够令自身六根相隔闭合打开,也能够与十方诸类通一觉知,觉知既已通泯,自然能够证入圆满识性;

如果对于所归之识性,认为真常可依,因而作殊胜之解,这样的人则会堕入因所因执,娑毗迦罗(外道名)所归之冥谛(见下方注解)会成为其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名为第一立所得心,其成就所归之果,远远违背圆通,背离涅槃境界,生成外道种。

注解:
【行空】:谓五阴之身,本无有我,亦无我所。众生不了,执阴成我,从我起行。若能顺性推求,则五阴之法,了不可得,是为行空。(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强立主宰,执之为我也。我所者,即五阴之身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娑毗迦罗】:(人名)又作劫毗罗Kapila,外道名。即数论师也。楞严经一曰:“娑毗罗迦,先梵天咒。”同十曰:“娑毗罗迦所归冥谛。”同长水疏曰:“娑毗罗迦,亦云劫毗罗,此云金头,或云黄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冥谛】:(术语)数论师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是为万物之本源,冥漠无谛,故曰冥谛,又云冥性。又为万物之本源,万差之诸法由此生出,故名自性,一名本性,亦云胜性。金七十论上曰:“自性者,或名胜因,或名为梵,或名众持。”百论疏上中曰:“所言冥谛者。旧云:外道修禅得五神通,前后知凡万劫内事,自八万劫外不能了知,故云冥。智度论云:觉谛者此是阴中识,外道思惟:此识为从因缘得,为不从因缘?若从因缘,因缘是何物耶?若不从者得此识,既思惟不能了知,便计此识从前冥漠处生,故称冥谛。亦名世性,一切世间以此冥谛为其本性。”楞严长水疏二上曰:“言冥谛者,或云冥性,或言自性。梵云僧伽奢萨呾罗,此云数论。立二十五谛,最初一谛名为冥谛,计以为常。第二十五名为神我,亦计为常。我思胜境,冥性却变二十三谛,为我受用。我既受用,为境缠缚,不得解脱。我若不思,冥谛不变。既无缠缚,我即解脱。名为涅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末学解说]

阿难,又有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而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而对于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其精真妙觉尚未圆满成熟,如果于所归识性揽为自体,认为穷尽虚空界十二类众生,都是由我身中一类流出,作这样的殊胜解释,

那么,这样的人则堕入能非能执,摩酝首罗会现无边身,成为其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名为第二立能为因心,其成就能事之果,亡失本修,远远违背圆通,背离涅盘境界,生成大慢天,我遍圆外道种

注解:
【行空】:谓五阴之身,本无有我,亦无我所。众生不了,执阴成我,从我起行。若能顺性推求,则五阴之法,了不可得,是为行空。(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强立主宰,执之为我也。我所者,即五阴之身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而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而对于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其精真妙觉尚未圆满成熟。如果对于所归识性,有所归依,自疑身心是从那里流出,十方虚空也都是由此处生起,随即以此建立起宣流之处,作为真常之身,既不生也不灭,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迷不生之义,也不明白生灭,安住于沉迷中,反而将此作殊胜妙解。

那么,这样的人则堕入常非常的执着中,自在天会成为其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菩提知见。这名为第三立因依心,作真常身,无生灭解,故成妄计果,流入邪见。远远违背圆通,背离涅盘境界,生成倒圆种。

注解:
【行空】:谓五阴之身,本无有我,亦无我所。众生不了,执阴成我,从我起行。若能顺性推求,则五阴之法,了不可得,是为行空。(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强立主宰,执之为我也。我所者,即五阴之身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宣流】:(杂语)弘布正法也。无量寿经上曰:“光融佛法,宣流正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常】:真实、常在的境界,即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有生有灭,是有为法,不生不灭,是无为法。根据佛教的中道思想来说,一切有为法的生灭,都是假生假灭,不是实生实灭,若是实生实灭,即是无生无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10#
 楼主| 发表于 2021-6-16 17:19:35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种。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而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而对于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其精真妙觉尚未圆满成熟。如果对于所之境知,认为知能遍圆,於是因知立解,计度十方草木,都是有情,与人没有差别,草木为人,人死後还成十方草树,无所拣择,我能遍知此理,将此作殊胜妙解者,

那么,这样的人则堕入知无知执,婆吒先尼(二外道名,妄执一切有情无情皆有觉知者)执着一切觉知,成为其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菩提知见,这叫做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远远违背了圆通法门,背离了涅盘境界,生成颠倒知种。

注解:
【行空】:谓五阴之身,本无有我,亦无我所。众生不了,执阴成我,从我起行。若能顺性推求,则五阴之法,了不可得,是为行空。(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强立主宰,执之为我也。我所者,即五阴之身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

是人则堕生无生执,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五计着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颠化种。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而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而对于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其精真妙觉尚未圆满成熟,如果对于圆融根互用之中,已获得顺随,便于根隔合开、圆融变化一切发生之际,求火的光亮明朗,乐水的清凉纯净,爱风的周遍流动,观想群尘能够成就圣果,各各崇事(崇,尊尚;事,供养),以这些群尘,作为发生造作之本因,建立常住(没有生灭变迁)之解,

那么,这样的人则堕入生无生执,种种迦叶婆和婆罗门,以及那些勤身役事,事火崇水,求出生死的外道,成为其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叫做第五计着崇事,迷觉自心依从四大无知之物,立虚妄求因,以虚妄之果而计果,因而远远违背了圆通法门,背离涅盘境界,生成颠化种(因果皆妄,颠倒化理)

注解:
【行空】:谓五阴之身,本无有我,亦无我所。众生不了,执阴成我,从我起行。若能顺性推求,则五阴之法,了不可得,是为行空。(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强立主宰,执之为我也。我所者,即五阴之身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常住】: 1、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楞伽经说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 2、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事火】:(术语)性火之对有事火。(参见:性火)。【又】外道名,三迦叶原为此种之外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归无归执,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而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而对于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其精真妙觉尚未圆满成熟,如果对于圆明识性,计度为明从虚发,以虚无为胜。绝灭其群根中变化之性,归于永灭,以永灭所依诸根,唯余罔象虚无之识,为所归依处。将此作殊胜妙解者,

那么,这样的人则堕入归无归执,无想天(无想有情之天处也。有部与经部摄之于第四禅之广果天,不立别处,上座部于广果天之上,立无想天之一处)中诸舜若多,成为其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叫做第六圆虚无心,成空而亡失圣果。远远违背圆通法门,背离涅盘境界,生成断灭种。

注解:
【行空】:谓五阴之身,本无有我,亦无我所。众生不了,执阴成我,从我起行。若能顺性推求,则五阴之法,了不可得,是为行空。(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强立主宰,执之为我也。我所者,即五阴之身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想天】:(界名)无想有情之天处也。有部与经部摄之于第四禅之广果天,不立别处,上座部于广果天之上,立无想天之一处,俱舍论五曰:“无想有情居在何处?居在广果。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如中间静虑,名无想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七执着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种。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而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而对于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其精真妙觉尚未圆满成熟,如果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识精圆常,长久而不会倾逝,将此作殊胜妙解者,

那么,这样的人则堕入贪非贪执(非所应贪而妄贪),诸阿斯陀(长寿仙人名也)以及求长命者,成为其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叫做第七执著命元,建立永固为妄因,追求长生之尘劳果。远远违背了圆通法门,背离了涅盘境界,生成妄延种。

注解:
【行空】:谓五阴之身,本无有我,亦无我所。众生不了,执阴成我,从我起行。若能顺性推求,则五阴之法,了不可得,是为行空。(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强立主宰,执之为我也。我所者,即五阴之身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广化七珍多增宝媛,纵恣其心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吒抧迦罗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而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而对于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其精真妙觉尚未圆满成熟,观见到我与诸类众生通一觉知,却留住于尘劳烦恼中,恐识蕴消尽,命根即断,便在此际,坐莲花宫,广泛化求七珍,多多地增加美女,纵放其心身恣意享受,将此作殊胜妙解者,

那么,这样的人则堕入真无真执(妄执命元为己真宰,而实非真也)中,吒枳迦罗(欲顶自在天类也)成为其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叫做第八发邪思因,以邪思纵欲为因心,以尘劳炽盛为果觉。因此远远违背圆通法门,背离了涅盘境界,生成天魔种。

注解:
【行空】:谓五阴之身,本无有我,亦无我所。众生不了,执阴成我,从我起行。若能顺性推求,则五阴之法,了不可得,是为行空。(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强立主宰,执之为我也。我所者,即五阴之身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真宰】:指天,天为主宰万物者,故称为真宰,犹如称之为造物主;然于佛教中特指护持佛法之诸天善神。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而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而对于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其精真妙觉尚未圆满成熟,深明累生受命缘由,遂起分别抉择之心,以四谛之苦集有漏为粗伪,灭道无漏为真精,以专修道因为感,求证灭果为应,背离清净圣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于寂灭,心满志足,更不再前进求菩提道,将此作殊胜妙解者,

那么,这样的人则堕入定性声闻中,种种无闻僧(无闻僧者不了识阴,迷为涅槃之一流僧众也)、增上慢者成为其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忘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叫做第九圆精应心,满其专求取证之因心,成其偏趣冥寂之断果。远违背圆通法门,背离了涅盘境界,永远纠缠於空不得超脱,生成缠空(为空所缚)种。

注解:
【行空】:谓五阴之身,本无有我,亦无我所。众生不了,执阴成我,从我起行。若能顺性推求,则五阴之法,了不可得,是为行空。(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强立主宰,执之为我也。我所者,即五阴之身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趣寂】:谓二乘人趣向于寂灭的涅槃。

-- [经文] --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十圆觉[淴-心+目]心,成湛明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末学解说]

又有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而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而对于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其精真妙觉尚未圆满成熟,如果于圆融清净觉明,精研穷究显发深妙之悟,即以所悟之境立为涅槃之境,不知更进一步求性海圆融,缘起无碍,以及真如不动寂灭场地,将此作殊胜妙解者,

那么,这样的人则堕入定性辟支,种种缘觉、独觉,以及不回心者,成为其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叫做第十圆觉泯心,成湛明果。远违了圆通法门,背离了涅盘境界。生成圆明不化圆种(谓见闻觉知已得圆融互用,但其精真妙明尚不发化以圆照也,住此则障真寂灭,碍圆通用,终不达于宝所矣,声闻辟支为正乘小圣,今皆列之魔数者)。

注解:
【行空】:谓五阴之身,本无有我,亦无我所。众生不了,执阴成我,从我起行。若能顺性推求,则五阴之法,了不可得,是为行空。(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强立主宰,执之为我也。我所者,即五阴之身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11 05:02 , Processed in 0.1432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