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31

[禅定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8-7 10:4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7 10:4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复应想念。如是一切宝幢幡盖。衣服等物。所有微尘。光明朗曜。出过于日。柔软细滑。如触天身。所出之香。如牛头栴檀。其色清净。如毗琉璃宝。一切物像。皆于中现。又应想念。彼诸如来一一如来身之微尘。柔软光色。转加殊胜。比前微尘。逾百千倍。

[学习解说]:

然后还应当观想,这些宝幢(又称法幢。即庄严佛菩萨之旗帜,常以诸宝严饰)幡盖(用树皮、叶、竹、绢等所造之幡,名为幡盖)衣服等物件,包括微尘都光明闪耀,超过日月之光,而且质地柔软细滑,犹如碰触天衣一样软滑

所散发的香气犹如牛头栴檀(又称赤栴檀。栴檀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色泽清净犹如琉璃,能将一切物像都显现在琉璃中

然后还应当观想,每一位如来身上的微尘都非常柔软,不论色泽还是光亮都更胜一筹,超越其他微尘百千倍


名词解释:

【牛头栴檀】
(植物)又称赤栴檀。栴檀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名义集三曰:“正法会经云: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峰多有牛头栴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于此峰中生栴檀树,故名牛头。华严云:摩罗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大论云:除摩梨山无出栴檀香。”智度论十八曰:“除摩黎山一切无出栴檀木。”西域记十曰:“国南海滨有秣刺耶山,崇崖峻岭洞谷深涧,其中则有白檀树。栴檀你婆树,树类白檀,不可以别。唯于盛夏登高远瞻,其有大蛇萦者,于是知之。犹其木性凉冷,故蛇盘也。既见已射箭为记,冬蛰之后,方乃采伐。”观佛三昧海经一谓:“牛头栴檀,生伊兰丛中,牙茎枝叶,如阎浮提竹笋。仲秋月满,卒从地生,成栴檀树。众人皆闻牛头栴檀上妙之香。”梵Gos/i^rs!aka-candan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宝幢】
<一>又称法幢。即庄严佛菩萨之旗帜,常以诸宝严饰。据大日经疏卷五载,幢上置如意珠,故称宝幢。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缦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诸经要集卷四)
<二>司音乐之天神。据弥勒上生经载,兜率天宫有五大神,第一大神名为宝幢,能自其身雨七宝,散于宫墙内,一一宝珠化成乐器,悬处于虚空,不鼓而自鸣。(观无量寿经)
<三>乃指宝幢如来。p6759 FROM:【佛光大辞典】

【幡盖】
(物名)幡与盖也。齐书曰:“禁民间华伪杂物,不得用红色为幡盖。”岑参诗曰:“焚香如云屯,幡盖珊珊垂。”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幡】
一种窄长垂直挂著的旗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盖】
<一>梵语 a^varaN!a,覆障之义。指烦恼,因烦恼覆障善心,故称为盖。有五种,即: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合称五盖。((参见:五盖)1194)
<二>梵语 chattra,巴利语 chatta。乃遮日防雨之伞。又称伞盖、笠盖、宝盖、圆盖、花盖。用树皮、叶、竹、绢等所造之幡,名为幡盖。
印度位处热带,彼国人日间在屋外时,多以盖遮日。盖,依形状可分二种,一般多见柄附于内部中央者,亦有柄附于外面上部之悬盖,称天盖。后世作圆筒形丝帛制品,高悬于佛座或高座之上,而成为佛殿之庄严具。(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释氏要览卷中、无缘慈悲集卷上)p5910    FROM:【佛光大辞典】





复应观察。我所思念。一切众生。性空无我。如梦如幻。如阳焰如眩瞖。一切诸佛亦复如是。自性皆空本无有我。凡夫无智。于彼妄执。有我自性。是故不能解脱生死。

[学习解说]:

还应当观察我所观想的一切众生,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无我(无有实我)

(学习笔记:这里讲的性空无我指的是“这个肉体或观念中的我”,然而佛性不空,因为佛性是真我

【「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
善说法者。唯说实有法我。法性实有。如实见故不名恶见。
外道亦说。实有补特伽罗我。
补特伽罗非实有性。虚妄见故名为恶见。」

说明如下:

【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
这是说:「我」有两种,
第一种叫作「法我」,「法我」意义很深远,可以依照不同次第做不同深浅的解说,稍候再说明
第二种叫作「自我」或「假我」,「补特伽罗」就是指「有情众生」,就是指轮回中的正报主体,依报则是客体
例如:人就是主体,就是正报,车子房子就是客体,就是依报。「补特伽罗我」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自我」,
就是『有情众生所认为的自己』,而这通常就是指自己这个肉体或观念中的我。】)

如梦(梦中之事)如幻(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如阳焰(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如眩瞖(眼睛昏花,视物不明)

(学习笔记:【这种虚幻就像在梦中,你想吃梦中的烤肉,或正在吃,醒来,梦中的肉和我都是假的,而且梦中吃肉的想法也是因迷而生,也是虚幻 】—— 「真我」与「假我」)

不单单一切众生性空无我,甚至连一切诸佛也是一样的自性皆空本无有我,只是凡夫众生无有智慧,所以才会心存妄执(谓违背缘起之理,而迷妄的执著实我、实法或假名言相。亦即显现我执、法执之相),以为实在有个真实的我,因此而无法解脱生死轮回之苦

(学习笔记:众生以假为真,妄以为四大假合的五蕴之身是我

【其实「自我」(不论肉体或观念上的我)没有真实性(这是从根本和究竟上来说),
因为「自我」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执着虚妄下而形成观念见解上的我,以及因念而投生成为肉体这个我
但是,除了人道和畜生道,鬼道或天道并不是以肉身为身体,而是意念身,
所以,「我」这个身体,从不断「六道轮回」的过程看来,「我」和「身体」以及「观念」都是虚幻变异的,
而且就是因为不能认清轮回真相,不知道法界的法性原理,不明白佛性,因妄念执着假象的我和客尘而轮回,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


名词解释:

【妄执】
谓违背缘起之理,而迷妄的执著实我、实法或假名言相。亦即显现我执、法执之相。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七上):“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又(大三二,五五七中):“计我、我所种种妄执。”
 依唯识宗所说,我执、法执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二种:(一)分别起之我执与法执,系受邪教及邪师等说之影响,由后天而起,乃吾人经验上的意识现象之领域,故此类妄执易断。(二)俱生起之我执与法执,乃吾人生起分别意识以前本来具有者,即无始以来,为执著我、法之虚妄所薰习而与生俱来者,此乃真正之妄执。
 俱生起之我执与法执其“相续”分为间断、无间断二种。前者属现象的意识作用之第六意识,后者属于较第六意识更微细之第七末那识,故末那识为妄执之根源,亦即其当体。末那识最显著之作用,系以阿赖耶识之见分为对象,于见分生起我相及自心相,以此执著实我、实法。其本质为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等。又于末那识所起之我执与法执极微细而难断,若多修习殊胜之生空观、法空观则能断除。p2340 FROM:【佛光大辞典】

【自性】
1、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
2、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来具有之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眩瞖】
1.眼睛昏花,视物不明。 2.昏愦;迷乱。

【阳焰】
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幻】
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大智度论卷六)((参见:十喻)470、“幻”1390)p2345 FROM:【佛光大辞典】

【性空】
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我】
1、无有实我。
2、忘却自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我】
梵语 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无我系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于三法印中,即有“无我印”。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一)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五要素)假和合而成,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二)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假成立者),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据阿含经典之说,一切万法之存在皆赖于各种条件之相互依存,此依存关系一旦有所变化,即产生幻灭、无常之现象;由于无常,故为苦;由于苦而不得自在,故为无我。
 (二)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即一方面认为“人无我”,另一方面又主张构成存在之要素各有其自性,故不说“法无我”。
 (三)据成实论之说,五蕴中并无实在之自我,准此而观人无我者,称为人空观;又五蕴之法尽是无常,并无实在之自性,准此而观法无我者,称为法空观。
 (四)一般言之,大乘佛教主张二无我,即我法二空(人法二空),然唯识宗依“三性说”而立“三无我”之说。即:(1)“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理无者,非为实在之我相,故称无相无我。(2)“依他起”之似我似法乃如幻假有者,异于被执之我相,故称异相无我。(3)“圆成实”之自相乃由无我(识之实性)所显之真如,故称自相无我。(杂阿含经卷一至卷三、卷十、大品般若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卷十、俱舍论卷二十九、卷三十、成实论卷三、卷十二、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辩中边论卷中、唯识二十论)((参见:人法二空)256、“我空法有”2941)p5087 FROM:【佛光大辞典】





复应观察。一切诸法。体相微细。皆悉空寂。凡夫之人。以自分别。生诸境界。自分别中。还自系缚。乃至未了心之自性。齐尔许时。如在梦中。妄着诸境。

[学习解说]:

还应当观察,一切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体相(体和相。实质为体;差别为相)微细,皆悉空寂(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

然而凡夫众生因为迷于虚妄而产生种种外境,进而分别执着,致使身心烦恼,不断被“外界事物所束缚而失去自由,长时流转于生死之中”,始终无法认识清楚真心自性(即佛性),始终犹如在梦中被各种虚幻的梦境所转


名词解释:

【系缚】
梵语 bandhana,巴利语同。拘束之意。又作结缚。指众生之身心为烦恼、妄想或外界事物所束缚而失去自由,长时流转于生死之中。据长阿含卷八众集经所载,系缚众生之身心者有四,即贪欲、嗔恚、戒盗、我见等四烦恼。此外,印度数论学派立有自性缚、布施缚、变异缚等三种系缚。(鞞婆沙论卷二、金七十论卷中、大藏法数卷二十)((参见:四缚)1839、“系”6670)p6671 FROM:【佛光大辞典】

【分别】
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分别】
<一>梵语 vikalpa。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一)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二)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上述之三分别,故谓有分别(梵 savikalpa);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故谓无分别(梵 avikalpa)。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意识之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者。
 但在大乘佛教,尤其是摄大乘论认为凡夫所起之分别,系由迷妄所产生,与真如之理并不契合,仅依分别,无法如实悟证真如之理,故凡夫之分别,乃为虚妄分别(简称妄分别)。若欲得真如,则须舍离凡夫之分别智,而依无分别智始可。亦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超越能知与所知之对立,始可获得平等之无分别智。此无分别智分加行(准备阶段)、根本、后得三阶段,依次称为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成唯识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摄大乘论本卷中、显扬圣教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
 <二>梵语 vibhan%ga, vibhajya。区分、类别、分析之意。即欲分类、分析教法,而由种种立场来研究考察之意。p1315 FROM:【佛光大辞典】

【空寂】
(术语)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心地观经一曰:“今者三界大导师,座上跏趺入三昧。独处凝然空寂舍,身心不动如须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法】
梵语 sarva-dharma^h!。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趣经、俱舍论卷六)p6302 FROM:【佛光大辞典】

【诸法】
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体相】
体与相之并称。本质不变而为差别现象之所依者谓之体,依于体而外现之差别现象谓之相。盖体者,为一、绝对、无限、真常之法性;而相者,则为非一、相对、有限、非常之法相。
 法相宗与法性宗对体、相之说法各异。法相宗谓于能依之相外,另有所依之体;即于依他起之万有之相外,另有圆成实之真如为所依之体,如草木之外,尚有所依之大地存在。法性宗则谓能依之相乃所依之体,而赅通依他起之万有之相者,即圆成实之真体。p6931 FROM:【佛光大辞典】

【体相】
体和相。实质为体;差别为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复应观察。一切三界皆悉是空。空不碍空。我今慈心。犹为狭小。
又应思念。如一切众生及以诸佛。性空无我。当知我身亦复如是。一切国土亦唯想念。作是解已。


[学习解说]:

还应当观察,一切三界(色界、欲界、无色界)皆悉为空(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

还应当观想一切众生及诸佛全都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无我(无有实我),而且我的身体也是如此,包括一切国土必须也要这样去观想和解义

(学习笔记:空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没有

【有时听人讲:一切法皆是佛法,何必执着要持戒呢?或者说反正无我,我也没有,众生也没有,吃肉也白吃,没关系的。看佛经如何讲吧: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第三百七十一卷~第三百八十卷)   

佛言:“善现,于汝意云何?于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中,有性、无性为可得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于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中,有性、无性俱不可得。”

佛言:“善现,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中,有性、无性俱不可得,云何汝今可为是问: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者,

则应无色,亦无受、想、行、识;应无眼处,
亦无耳、鼻、舌、身、意处;应无色处,
亦无声、香、味、触、法处;应无眼界,
亦无耳、鼻、舌、身、意界;应无色界,
亦无声、香、味、触、法界;应无眼识界,
亦无耳、鼻、舌、身、意识界;应无眼触,
亦无耳、鼻、舌、身、意触;
应无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应无地界,亦无水、火、风、空、识界;
应无因缘,亦无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应无无明,亦无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
应无布施波罗蜜多,亦无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应无内空,亦无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应无四念住,亦无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应无苦圣谛,亦无集、灭、道圣谛;
应无四静虑,亦无四无量、四无色定;应无八解脱,亦无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应无一切三摩地门,亦无一切陀罗尼门;
应无空解脱门,亦无无相、无愿解脱门;
应无极喜地,亦无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应无五眼,亦无六神通;
应无佛十力,亦无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应无大慈,亦无大悲、大喜、大舍;
应无无忘失法,亦无恒住舍性;应无一切智,亦无道相智、一切相智;
应无预流果,亦无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
应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亦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应无佛,亦无法、僧;
应无道,亦无果;
应无杂染,亦无清净;
应无行,亦无得、无现观,乃至一切法皆应是无?”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我于是法无惑无疑,然当来世有苾刍等或求声闻乘、或求独觉乘、或求菩萨摩诃萨乘,彼作是说:
佛说一切法皆以无性为其自性,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者,谁染?谁净?谁缚?谁解?彼于染、净及于缚、解不了知故,破戒、破见、破威仪、破净命,由破戒、见、威仪、净命,当堕地狱、傍生、鬼界受诸剧苦,轮回生死难得解脱。我观未来当有如是可怖畏事,故问如来、应、正等觉如是深义,然我于此无惑无疑。”

佛言:“善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于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中,有性、无性俱不可得,不应于此执有无性。”】 —— 一切法皆空是否就不应当持戒了?)


名词解释:

【空】
梵语 s/u^nya。与“有”相对。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自佛陀时代开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空可大别为人空与法空两者。人空,意谓人类自己无其实体或自我之存在;法空,则谓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缘而产生,故亦无实体存在。天台大师智顗与嘉祥大师吉藏皆以小乘佛教所说之空,系观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故称析空观。相对于此,大乘佛教则针对小乘佛教之析空观而另立体空观,即观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当体即是空之法。
 又小乘仅见“空”,而不见“不空”,故被称为“但空”。大乘则不仅见及一切存在悉为空,且兼及不空之一面,故称“不但空”、“中道空”。盖作一切法皆空之观者,称为空观。空非虚无(偏空),观空就是发现真实之价值,故真空就是妙有。反之,将“空”视为虚无,则称为恶取空。兹列举诸家所作空之分类如下:
 (一)二空:(1)依中论卷四观邪见品及成唯识论卷一等说,分为人空与法空。人空,意谓在有情个体之中无实我之存在,故人空又称我空、众生空、生空、人无我等。法空,意谓由因缘所生之一切法无实体之存在,故又称法无我。小乘说人空而不说法空,大乘则主张人法二空(又作人法二无我、我法二空)。(2)依成实论卷十身见品之说,分为析空与体空。析空,意谓将存在之事物分析至最后不可得时,则为空。体空,则意谓一切存在之本身即是空,故不须分析,当体即空。小乘与成实宗主张析空,大乘则主张体空。(3)依三论玄义之说,分为但空与不但空。但空,意谓仅偏于空而不知空之真义与妙有之境。不但空,意谓了知空之真义与承认妙有之境的中道空,此乃自观一切法无自性而获得之空。
 (二)三空:(1)依辩中边论卷中及显扬圣教论卷十五等,法相宗认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中之每一性均有空义,故谓之三空。即凡夫所妄执之境为遍计所执性,该性本来空无,此即“无性空”。而由因缘所生之法即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不同而非完全“无”,然亦非如众生妄情所认为之“有”,此即“异性空”。至于真如为圆成实性,系由观人、法二空所显之自性,此为“自性空”。(2)依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一之说,指人空、法空、俱空(人、法二空)等三空。
 (三)四空:大集经卷五十四及大品般若经卷五等所说,指法法相空(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自法相空)与他法他法相空(他法相空)等四空。
 (四)六空:(1)内空,谓眼、耳等六内处(六根)为空,又作受者空、能食空。(2)外空,谓色、声等六外处(六境)皆空,又作所受空、所食空。(3)内外空,又作身空、自身空。(4)空空,谓所观之空亦是空,故又称能照空。(5)大空,十方世界为空,又作身所住处空。(6)第一义空,在诸法之外,无有所谓实相之自性,亦作胜义空、真实空、真境空。语出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六。
 (五)七空:(1)相空,谓诸法之自相与共相均空,又作自相空。(2)性自性空,谓诸法之自性即空,又作自性空。(3)行空,谓五蕴远离我及我所,而由因缘所生。(4)无行空,谓五蕴之中未曾有涅槃,又作不行空。(5)一切法离言说空,谓一切法无法以言语形容而为空。(6)第一义圣智大空,由果位圣智所见之第一义空。(7)彼彼空,谓你我彼此互为空,一般所说的“无”即相当于此空,为浅义之空。语出四卷本楞伽经卷一。
 (六)十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空等十种。其中,有为空,谓有为法即空。无为空,谓无为法即涅槃为空。散坏空,谓因缘假和合之物,终将离散与破坏,又作散空。本性空,谓自性为空,又作性空。无际空,谓无始以来存在之一切法皆属空,又作无始空、无前后空。语出大毗婆沙论卷八。
 (七)十一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等十一种。其中,无所有空,谓由于一切法无自性,无法求得,故亦作不可得空。语出北本涅槃经卷十六。
 (八)十六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等十六种。其中,毕竟空,谓诸法毕竟是空之穷极空。无散空,谓积集之善根不会散失,然并非执于善根之空,又作不舍离空、不舍空。相空,谓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皆为空。一切法空,谓一切佛法为空。无性空,谓由于人、法二空,故不可执著任何一物。无性自性空,谓无性与自性皆空。语出辩中边论卷上。
 (九)十八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等十八种。其中,诸法空,谓一切诸法皆空。无法空,谓过去、未来诸法皆空。有法空,谓现在诸法皆空。语出大品般若经卷三、大集经卷五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此外,尚有十二空、十四空、十九空、二十空等诸种分类,而以十八空为著。
 我国在魏晋时代虽已传译道行、放光等诸般若经典,而尚未译出中论等论著,加以当时清谈之风极盛,故多有附会老庄思想以阐释般若经所说之毕竟无所得空,惟立论有失“空”之实义。据出三藏记集卷八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载,当时成立之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等,皆系以上记之“格义”方式宣说般若性空之宗派。(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四、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菩提心论、十八空论、大乘义章卷一至卷四、维摩经义记卷三、华严法界观门、中观论疏卷二末)((参见:本体)1983、“空有论争”3473)p3467 FROM:【佛光大辞典】

【狭小想】
p0945 如想自性中说。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想自性】
p1229 瑜伽五十三卷十五页云:问:何等是想自性?答:此亦六种。如前应知。又想有六。一、有相想,二、无相想,三、狭小想,四、广大想,五、无量想,六、无所有想。又略有二。一、世间想,二、出世想。狭小想者:谓欲缠想。广大想者:谓色缠想。无量想者:谓空识无边处缠想。无所有想者:谓无所有处缠想。即此一切、名有相想。无相想者:谓有顶想、及一切出世间学无学想。又一切想、皆能了相。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色空无碍】
谓色之体,全是真空;真空之体,不异于色。若色是实色,即碍于空;空是断空,即碍于色。今既色是幻色,故不碍空;空是真空,故不碍色。故云色空无碍。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色即是空(梵yad ru^pam! sa^ s/u^nyata^、ru^pam!s/u^nyata^,藏gzugs ston%-pah!o)】

‘色’是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此万物为因缘所生,并非本来实有,因此其当体是空。此谓之‘色即是空’。

此语原为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名句,其文云(大正8·848c)︰‘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谓‘色’是因缘所生之法,无定实之自性。无定实之自性,故为幻有,非实有。既为幻有,即是空;空之本身即是色。受、想、行、识同此。因此,五蕴色心之法,即是空。

‘色空相即’之理趣,在佛教中的小乘诸派及大乘中的唯识学派皆不曾论及。亦即小乘以蕴中无人我为蕴空,而不是蕴自性空;又如灰灭之际,系以色心灭为空,而非色即空。唯识大乘则认为缘生依他的‘色’,不能说是‘空’;而遍计所执的‘空’,不能说是‘有’。

又,法藏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中,曾就二乘对色空之二疑及菩萨的三疑,加以阐释。其次又建立色空相望之三义。即︰(1)相违义︰空中无色,色中无空,以空害色,以色害空。(2)不相碍义︰若此色为幻色,则不碍空;若此空为真空,则不妨色。(3)相作义︰此幻色之全体若非空,则不成幻色;真空之全体若非色,则不成真空。亦即依色即空而有色,依空即色而有空。然后法藏又约观行而释,谓观色即空,则为止行;观空即色为观行;而色空无二,一念顿现为止观俱行。

◎附︰印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摘录)

佛明五蕴皆空,首拈色蕴为例。色与空的关系,本经用不异、即是四字来说明。不异即不离义,无差别义。色离于空,色即不成;空离于色,空亦不显。色空、空色二不相离,故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有人听了,以为空是没有,色是有,今虽说二不相离而实是各别的,空仍是空,色仍是色。为除此种计执,所以佛接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表示空色二不相离,而且相即。

佛法作如是说,有其特殊意义。印度的一分学者,以为涅槃与生死,烦恼与菩提,是不相同的两回事,离了生死才能证得涅槃,离了烦恼才能获得菩提。生死和烦恼是世间杂染法,涅槃、菩提是出世清净法,染净不同,何得相即?这种见地,是从他们的宗教体验而得来。宗教体验,世间的一般宗教,如耶、回、印度教等,也都有他们的体验,如上帝、真宰、梵我等。若说他们都是骗人的,决不尽然,他们确是从某种体验,适应环境文化而表现出来的。不过体验的境地,有浅深,有真伪。佛法的目的,在使人净除内心上的错误──烦恼,体验真理,得到解脱──涅槃。一分学者依佛所说去持戒修定净除烦恼,体验得‘超越’现象的,以此为涅槃。于是,以为世间和涅槃,是不同性质的。在修行的时候,对于世间法,也总是远离它,放身山林中去,不肯入世作度生的事业。这种偏于自了的超越境,是不究竟的,所以被斥为沈空滞寂者。真正的涅槃空寂,是要在宇宙万有中,不离宇宙万有而即是宇宙万有的。因此,修行也不同,即于世间利生事业中去体验真理,净化自己。古德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觉悟即在世间法而了达出世法,由此大乘能入世度生,悲智双运。有所得的小乘,体验到偏于‘超越’的,于是必然地走入厌离世间的道路。龙树菩萨在《智论》里,讲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时,即以《中论》生死涅槃无别去解说。大乘的体验,不妨说是‘内在’的。论到宗教的体验,有人以为这是一种神秘经验,既称为神秘的,此中境界就不是常人所能了解。因之,经验的是否正确,也无从确论。现见世间一般宗教,他们依所经验到而建立的神、本体等,各不相同,如耶教的上帝,印度教的梵我,所见不同,将何以定是非?依佛法,这是可判别的,一方面要能洗尽一切情见,不混入日常的计执;一方面要能贯彻现象而无所碍,真俗二谛无碍的中道,即保证了佛法的究竟无上。佛法是贯彻现象与本体,也是贯通宗教与哲学,甚至通得过科学的,所以有人说佛法是科学而哲学的宗教。

从理论上说,色(一切法也如此)是因果法,凡是依于因缘条件而有的,就必归于空。如把因果法看成是有实自性的,即不成其为因果了。因法的自性实有,即应法法本来如是,不应再藉因缘而后生起;若必仗因缘而能生起,那法的自性必不可得。由此,一切果法都是从因缘生。从因缘生,果法体性即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故佛说一切法毕竟空。反之,果法从因缘有,从果法的作用形态又不即是因缘,可从因缘条件有,虽有而非实有,故佛说一切法缘起有。可知色与空,是一事的不同说明︰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常人于此不了解,以为空是没有,不能现起一切有?不知诸法若是不空,不空应自性有,即一切法不能生。这样,有应永远是有,无应永远是无。但诸法并不如此,有可以变而为无,无的也可由因缘而现为有,一切法的生灭与有无,都由于无自性毕竟空而得成立。性空──无不变性、无独立性、无实在性,所以一切可现为有,故龙树菩萨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本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说明此空色不相碍而相成的道理。经中接着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说︰不但从色的现象说︰色不异空,乃至空即是色,若从受的现象上说︰也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的。想与行识,都应作如此说。空是一切法普遍而根本的真理,大至宇宙,小至微尘,无不如此,即无不是缘起无自性的。能在一法达法性空,即能于一切法上通达了。

[参考资料] 《华严注法界观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梵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五〈实际品〉;《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霍韬晦《佛学》(上)第五章;中村元(等)编《空》(《佛教思想》{6}、{7})。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31

[禅定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8-8 11:4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8 21:16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层共用时约3小时)


复应观察。彼诸所有一切微尘。一一尘中。皆有三世诸佛国土。是诸国土。最极清净。超过于前所有佛国。三世诸佛三世众生。及以三世庄严之事。皆悉具足。三世劫数入于一念一一念中。三世诸佛。坐一切处。普现一切众生之前。或入禅定。或说妙法。或飡美食。或饮甘露。一一佛前。三世菩萨。及阿罗汉。围绕而坐。三世快乐。充满其身。亦自见身。在诸佛所。受于如是三世安乐。

[学习解说]:

还应当观察所有一切微尘中的每一粒尘里面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国土,这些国土极为清净,超过前面所有诸佛国土

在这每一粒尘里,三世诸佛,三世众生,三世庄严(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全都具足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劫数能入一念中,念念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遍布一切处,无有障碍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普现一切众生前,或入禅定,或演说妙法,或食用美食

一一诸佛面前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菩萨及阿罗汉围绕在身边,受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快乐,身心安详喜乐。又见自身也在诸佛住所,受于如上所说的三世快乐

(学习笔记:这段观想用了比较长的时间,因为是三世身,这个之前没有练习过,所以有些陌生,需要慢慢做慢慢体会和融入)                                                                                                                                                                                                        
名词解释:

【普现】
谓如来三昧,一切世界于一心中,不简巨细,皆悉能现,是名普现。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一切处】
梵语 kr!tsna-a^yatana。有二义:(一)遍处、不论何处之谓。以通于十方无有障碍,故称一切处。(二)禅定之名。又作遍处。以总合万有所观之境周遍一切处,计有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十种,称十一切处、十遍处。(中阿含卷六十例经、法界次第卷下)p14 FROM:【佛光大辞典】

【庄严】
(术语)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又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观无量寿经曰:“以诸恶业而自庄严。”辅行一之一曰:“一心三谛为所庄严,一心三观为能庄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依身】
指吾人之肉体。吾人之肉身为心及心之作用所依靠之处所,故称依身。“依”有积集、依止之义,亦即身为众生之依处及眼、耳等之依处,又为智、定等生起之所依。(俱舍论卷十、卷二十六、翻译名义集卷六) p3056 FROM:【佛光大辞典】





复应想念。一一念中。我三世身。各持无量上好供具。而以供养一切诸佛。菩萨声闻。及以施与众生之类。于一一念。从其身出种种香云。云中复有无量宝盖。庄严绮饰。弥覆一切诸佛如来菩萨声闻。及以六趣众生之上。其云复雨天之甘露及坚黑牛头栴檀香末。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波头摩花。拘物头花。芬陀利花。妙香花。妙意花。皆从空中。缤纷而坠。电光烈曜。如日舒景。雷音震动。闻者悦豫。一切诸佛菩萨声闻。及诸众生。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四威仪中。其身恒受最上安乐。

[学习解说]:

然后还应当观想,我(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身都各自持无量上好供具供养一切诸佛,菩萨,声闻,以及布施一切众生

并从身上飘出种种香云(香烟为云形),云中有无量宝盖(系伞之美称,即指七宝严饰之天盖)悬在一切诸佛如来菩萨声闻以及六道众生的上方

种种香云还遍洒天之甘露以及香末,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波头摩花,拘物头花,芬陀利花,妙香花,妙意花,都纷纷从空中飘落而下,空中电光闪耀,雷声震动,令所有听闻者都心生喜悦

一切诸佛,菩萨,声闻,以及大众行住坐卧都将在无上安乐中度过


名词解释:

【四威仪】
是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的仪则,亦即须谨慎日常的起居动作,以保持严肃和庄重。四威仪者:行、住、坐、卧。要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宝盖】
系伞之美称,即指七宝严饰之天盖。悬于佛菩萨或戒师等之高座上,作为庄严具。据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所载,毗耶离城有长者之子宝精,与五百长者子,持七宝盖往诣佛所。
 此外,古代建筑中,如经幢、石塔之顶上,有雕刻精细如伞状之盖,亦称宝盖,又称华盖。(菩萨本行经卷中、普曜经卷五)((参见:盖)5910)p6759 FROM:【佛光大辞典】

【香云】
(杂名)香烟为云形者。最胜王经六曰:“所有种种香云香盖,皆是金光明最胜王威神之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子。譬如比丘。入遍处定。于一切物。皆作地解水火风解。以如是解。摄持其心。修慈之人。亦复如是以慈胜解。庄严摄持。

[学习解说]:

佛子,比如比丘入遍处定(遍处者,谓于遍满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心心法,是名遍处,遍满者其量广大周普无边),能凭依定力于一切事物作地水火风解(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因为能解其义理而能收摄身心获得清净

修习慈心的人也应当这样去“思惟事物之理”而了知其义,进而心开意解,庄严摄持深入慈心


名词解释:

【解】
<一>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系与“信”、“证”相对之词,例如“十解”相对于“十行”、“十住”。此外,作领知之义者,称为领解;作信知之义者,称为信解;作心意开悟之义者,称为悟解、了解、开解;作印持审决之义者,称为胜解、慧解;作义推之义者,则称义解。
<二>呈申之意。本为下属对上司所呈之文书,后世则不限于官方所用。于日本。一般神社、寺院亦采用之。及后,不论公私,自下向上呈出之申文皆逐渐采用解之形式,称为解状、解文。p5599 FROM:【佛光大辞典】

【遍处】
于禅定获得自在之瑜伽师,凭依定力,以四大等为所缘,使之随欲自在变化。所谓遍者,广大无量之义。        《藏汉佛学词典》FROM:【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V1.1】

【遍处】
遍处者,谓于遍满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心心法,是名遍处,遍满者其量广大周普无边。此复十种,谓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无边空处、无边识处,皆悉遍满。问何故于遍处建立地等?答由此遍处观所依能依色皆遍满故,若于此中不建立地等。遍处者,即离所依大种亦不能观青等所造色为遍满相,是故为观所依能依皆悉遍满建立地等,余随所应如解脱中说,谓无边空处等。
当知此中依解脱故造修,由胜处故起方便,由遍处故成满,若于彼得成满,即于解脱究竟。
遍处作何业谓善能成办解脱所缘?遍满流布故。 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胜解】
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然有关胜解一语,各家之解释互异,说一切有部与俱舍宗谓胜解为十大地法之一,能与一切心所相应,即于一切心品遍起。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不论是与非、邪与正,皆能审决,为此心所之作用。如心对境时,其为花、为月,心即印可其为花、月,故一切心品必定有此心所。然唯识宗则以其为五别境之一,不能遍于一切心所。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彼说非理。”此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
 又上座部主张胜解即“决定”,而与“智相”无别。说一切有部则以“印可”为胜解之别作用,谓“印可”乃经由胜解以衍生之另一作用,故异于胜解或智相等;而“智相”之外别有其体。大毗婆沙论卷一○一谓择灭乃无为解脱之自性,胜解为有为解脱之自性。(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卷二十八)p4867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轮体空】
布施之时,能体达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悉本空,摧破执著之相,称为三轮体空。(一)施空,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称为施空。(二)受空,既体达本无能施之人,亦无他人为受施者,故不起慢想,称为受空。(三)施物空,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能体达一切皆空,则虽有所施,亦视为空,故不起贪想,称为施物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上)((参见:三轮相)680)p681 FROM:【佛光大辞典】

【十遍处定】
﹝出法界次第﹞智度论云: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谓三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八背舍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证、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八灭受想背舍也。八胜处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五青胜处、六黄胜处、七赤胜处、八白胜处也。)
[一、青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青色,使遍一切处皆青,故名青遍一切处定。
[二、黄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黄色,使遍一切处皆黄,故名黄遍一切处定。
[三、赤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赤色,使遍一切处皆赤,故名赤遍一切处定。
[四、白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白色,使遍一切处皆白,故名白遍一切处定。
[五、地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地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地遍一切处定。
[六、水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水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水遍一切处定。
[七、火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火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火遍一切处定。
[八、风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风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风遍一切处定。
[九、空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空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空遍一切处定。
[十、识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识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识遍一切处定。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复应思惟。我今所与众生安乐。但唯是想。如幻如化。譬如幻师作所幻事。我亦如是。与诸众生种种安乐。又如幻物无有自性。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本来无有我我所性。又如渴鹿。于阳焰中。妄生水想。勤苦奔逐。我心行慈。当知亦尔。又如阳焰。水不可得。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我性。

[学习解说]:

还应当观想,我今日所与众生种种安乐如幻(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如化(举凡神仙之通力、天龙之业力,及以禁咒、禅定等变现诸物者,皆称为化。此等化事化物,皆空而无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化物般之无实),譬如幻师变幻的事物都是假象

我也是这样,我所与众生的种种安乐,也如同幻师变物一样无有自性,皆是缘起性空

一切众生也是一样,无有我(我者,谓自身)及我所(我所者,为身外之事物)

又如同饥渴的小鹿,将炎阳光下产生的水蒸气当做水,因此而妄想追逐

我对众生常生慈爱之心也是一样,如同这阳焰并非是水的道理,一切诸法无有我性,不应心生分别与执着


名词解释:

【阳焰】
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行慈境界】
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我我所】
(术语)我者,谓自身;我所者,为身外之事物。是为我所有,故名我所。智度论三十一曰:“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五蕴之身),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注维摩经二:“肇曰:我身之妙主,我所自我之外,身及国财妻子万物尽我所也。什曰:离我众生空,离我所法空也。”慧远维摩经疏一末曰:“约报名我,外境是其我家所有,名为我所。”圆觉经钞九曰:“我谓正报,我所谓依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幻】
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大智度论卷六)((参见:十喻)470、“幻”1390)p2345 FROM:【佛光大辞典】

【如化】
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化,梵语 nirmita,又作变化、变化事、等变化。举凡神仙之通力、天龙之业力,及以禁咒、禅定等变现诸物者,皆称为化。此等化事化物,皆空而无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化物般之无实。((参见:十喻)470)p2345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31

[禅定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8-9 10:02:42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13楼~14楼共用时约2.5小时)

又如梦中见种种物。梦心分别。谓为实事。及至觉时。了无所在。
应知诸法皆亦复然。如瞖目者。于净空中。见种种物。谓之为有。其人后得阿伽陀药。治眼瞖尽。 所见之物。悉皆随灭。
如是众生。以有身见及边见故。而有我想。若得智慧药。灭除此见。所有我想。亦随止息。
是故我应如是修慈。如从梦觉。离我我所。


[学习解说]:

又比如梦中所见的种种事物,内心随之而分别执着,甚至以为梦中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但是醒来发现根本没有都是虚幻的假象

然而诸法也是这样(都是缘起性空)的,如同眼疾的病人在明净的虚空中看见种种事物以为真的存在,后来服用阿伽陀药(又称不死药、丸药。此药灵奇,价值无量,服之能普去众疾),当眼疾被治愈后,发现先前所见的种种事物全都消失不见了

所以以上这些众生都是因为有了身见(于身执实我之邪见)和边见(或断见或常见偏于一边之恶见,谓之边见。又起身见,其后边所起断常之恶),进而产生了我想(思惟有实我之妄想),如果众生都能服用佛法智慧之药,便能灭除这些邪见,就能止息一切妄想

因此我们也应当如是这样修习慈心,好比人从梦中醒来一样,彻底远离我(指自身)及我所(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

名词解释:

【我我所】
我,指自身;我所(梵 mama-ka^ra),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故有此名。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二五·二九五上):“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
 又执著有实我之妄情,称为我见;执著僮仆、住宅等为我所属之妄情,则称我所见。五见中之萨迦耶见即包含此二见。(注维摩经卷二、维摩义记卷一末(慧远)、圆觉经钞卷九)((参见:五见)1099)p2939 FROM:【佛光大辞典】

【我想】
(术语)思惟有实我之妄想。维摩经问疾品曰:“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边见】
(术语)五见之一。或断见或常见偏于一边之恶见,谓之边见。又起身见,其后边所起断常之恶(参见:,名为边见。见五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见】
(术语)五见之一,于身执实我之邪见也。梵云萨迦耶达利瑟致Satkayadrs!t!i,萨婆多宗译曰有身见,经部宗译曰怀身见,又译伪身见,大乘作移转身见,又作不实移转身见。常略之而云身见,皆是就所缘之法谓为身见也。若就能缘之迷情,则云我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伽陀药】
阿伽陀,梵语 agada。又作阿揭陀、阿竭陀。原意为健康、长生不死、无病、普去、无价,后转用作药物名称,尤指解毒药而言。阿伽陀药又称不死药、丸药。此药灵奇,价值无量,服之能普去众疾。于陀罗尼集经卷八详载其制法。(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八莲华顶阿伽陀品、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五)p3617 FROM:【佛光大辞典】

【阿伽陀】
(饮食)一作阿揭陀Agada,药名。译曰普去,无价,无病,或作不死药,丸药。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阿竭陀药,又言竭陀,或云阿伽陀。梵言讹转也,此云丸药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阿揭陀药,阿云普,竭陀云去。言投此药,普去众疾。又阿言无,竭陀云价,谓此药功高,价直无量。”慧苑音义上曰:“阿无也,揭陀病也,服此药已,更无有病,故为名耳。”止观一之五曰:“阿伽陀药,功兼诸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瞖】
古同“翳”(a.眼角膜上所生的障蔽视线的白斑;b.眼生白内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31

[禅定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8-9 10:09:43 | 只看该作者
五、修习《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的功德利益


佛子当知。此修慈者。乃至未能离于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常得六种梵天之福。若舍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先世已来。所有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知道,凡是修慈心的人,虽然暂时未能出离分别执着之心,未能不生我(指自身)及我所(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见,也能常常获得六种梵天福报

若能出离分别执着之心,远离我及我所见,便称为广大慈,因此能消除累世所有罪障,很快便能证得无上菩提


名词解释:

【先世】
(术语)同前世。过去世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天】
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
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子。一切菩萨。皆应如是修习慈心。汝以修慈。名为慈者。
佛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得闻此修慈经者。则能销灭无始时来诸恶业障。离众病厄。为一切人之所爱敬。于其中间。或至临终。必得奉见十方诸佛。及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或得三昧。或得法忍。或得入于陀罗尼门。其心安隐。无有死畏。永离一切诸恶道苦。必生清净极乐佛国。


[学习解说]:

佛子,一切菩萨都应当如上所说这样修习慈心,你们因为修习慈心而被称为是慈者(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涅槃经说:“慈即如来,如来即慈)

佛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这部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者,能消除无始劫来一切恶业,远离一切病苦,并被一切世人所喜爱和尊敬

这样一直到临命终时,必定亲见十方诸佛,并且得佛授记,然后将获得三昧(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或将获得法忍(忍者忍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即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也),或将入于陀罗尼门(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

总之身心都会得到安稳,无有死畏(初学菩萨,虽欲运广大心,内外俱施,然有时施以财物,而于身命顾惜,不能自舍,是名死畏),远离一切恶道苦受,命终必定往生清净极乐国土,与佛菩萨为眷属!


名词解释:

【慈】
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涅槃经说:“慈即如来,如来即慈。”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死畏】
谓初学菩萨,虽欲运广大心,内外俱施,然有时施以财物,而于身命顾惜,不能自舍,是名死畏。(内外施者,内则身命等,外则财物等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忍】
(术语)忍者忍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即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也。依此忍许而离惑明理之智决定,谓之法智。故忍为断惑之位,属于因,智为证理之位,属于果。小乘之见道信忍欲界苦谛之理,谓之苦法忍,乃至信忍道谛之理,谓之道法忍。又大乘之菩萨于初地之见道信忍无生之理,谓之无生法忍,其他尚有种种之法忍。大经慧远疏曰:“心安法名之为忍。”又生法二忍之一。忍耐自风雨寒暑饥渴等非情法来之苦难,亦云法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忍】
1、对佛所说之法信受不疑。
2、三忍之一。(参见:三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得三昧性】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则身心寂静,定性现前,不为世相之所变迁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陀罗尼门】
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也。盖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言音,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是为菩萨陀罗尼门。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佛子。譬如有人。于三界中。盛满七宝。日以三时。奉施如来。尽于一劫。其人功德。应知亦尔。何况有能修习之者。假使无量诸佛如来于一劫中。说其功德。犹不能尽。佛说此经已。弥勒菩萨摩诃萨。及十方国土。诸来梵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学习解说]:

佛子,譬如有人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装满七宝,然后每天在晨朝,日中,和黄昏供养诸佛,这样侍奉如来满足一劫者,所得功德必定无量无边,何况还能修习慈心者,假使诸佛如来用一劫时间演说这些功德之事,都无法说得完

佛说完这部《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后,弥勒菩萨摩诃萨及十方国土诸梵众,都心生大欢喜,信受奉行!


名词解释:

【三时】
(名数)晨朝,日中,黄昏也。【又】谓正像末之三时。佛灭后,正法行时为正法,正法后,似法行时为像法,像法之法渐灭时为末法。此三时之年限,经说不同。(参见:正像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篇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护法圣众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15:48 , Processed in 0.0932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