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280

[禅定勋章]

19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1 12:14:38 | 只看该作者
(191楼共用时4小时以上)

优婆塞戒经羼提波罗蜜品第二十五

善生言:“世尊!佛先已说檀波罗蜜、尸波罗蜜,菩萨云何而得修集忍波罗蜜?”
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饥渴、寒热、苦乐,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瞋、痴等悉能忍之,能忍难忍,难施难作,名出世忍。
善男子!菩萨若值他人打骂、轻贱、毁呰、恶口、骂詈,是时内心无加报想。菩萨虽作如是忍事,不为现在,但为后利。有善报之,恶则不反。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对佛说:世尊,您先前已经解说过布施波罗蜜和持戒波罗蜜,请问世尊菩萨如何获得忍辱波罗蜜呢?

佛说:善男子,忍辱有两种:一种是世忍、一种是出世忍

世忍是指:能忍耐饥渴、寒热、苦乐

出世忍是指:能忍耐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骂詈、殴打、恶口、恶事、贪、瞋、痴等都能忍耐,能难忍能忍,难施能施

善男子,菩萨如果遇到他人打骂、或言语轻贱、或恶口等,内心不应生报复的想法。菩萨之所以忍辱这些恶事,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将来能够获得利益,菩萨如果能这样能忍一切恶事,才不会令恶报返过来伤害自己



善男子!有是忍辱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是忍辱,有是忍辱是波罗蜜,有非忍辱非波罗蜜。是忍辱非波罗蜜者,所谓世忍,声闻、缘觉所行忍辱。是波罗蜜非忍辱者,所谓禅波罗蜜。亦是忍辱亦波罗蜜者,所谓若被割截头目手足,乃至不生一念瞋心,檀波罗蜜、尸波罗蜜、般若波罗蜜。非忍辱非波罗蜜者,所谓声闻、缘觉持戒布施。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些修行是忍辱不是波罗蜜、有些是波罗蜜不是忍辱、有些既是忍辱也是波罗蜜、有些不是忍辱也不是波罗蜜

是忍辱不是波罗蜜者,比如世忍、以及声闻、缘觉所修行的忍辱
是波罗蜜不是忍辱者,比如禅波罗蜜
既是忍辱也是波罗蜜者,比如被割掉头目手足也不会生一念嗔心的,还有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智慧波罗蜜
不是忍辱也不是波罗蜜者,比如声闻、缘觉修习的持戒和布施


名词解释: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若欲修忍,是人应当先破憍慢、瞋心、痴心,不观我及我所相、种性常相,若人能作如是等观,当知是人能修忍辱;如是修已,心得欢喜。

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云何是骂?

直是风声,我云何瞋?我今此身五阴和合,四阴不现,则不可骂,色阴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谁当受骂?

然彼骂者,即是风气。风亦二种:有内、有外,我于外风都不生瞋,云何于内而生瞋也?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想要修行忍辱,首先要破除憍慢、瞋心、痴心、不观我(指自身。又执著有实我之妄情,称为我见)及我所相(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故有此名。执著僮仆、住宅等为我所属之妄情,则称我所见)、不观种性(各种的根性)常住相,如果能这样正观的人则能修习忍辱,并且因此而心生欢喜

有智慧的人遇到恶口骂人者,应当这样想:这些脏字并不是同一时间从口中说出来的,当第一个字从口中说出来时,后面的字还没有出来,当后面的字从口中说出来时,前面的字已经消失不见了,因此如果这些脏字不是在同一时间说出来,又如何叫做骂呢?

其实不过是风声而已,我为什么要对风声生嗔心呢?其实我现在的身体也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有,因此仔细想想被骂的又是谁呢?既然脏话是风气,那么我们对于外面的风都不会生嗔心,为什么要对内的风生嗔心呢


名词解释:

【我我所】
我,指自身;我所(梵 mama-ka^ra),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故有此名。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二五·二九五上):“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
 又执著有实我之妄情,称为我见;执著僮仆、住宅等为我所属之妄情,则称我所见。五见中之萨迦耶见即包含此二见。(注维摩经卷二、维摩义记卷一末(慧远)、圆觉经钞卷九)((参见:五见)1099)p2939 FROM:【佛光大辞典】

【种性】
梵语 gotra。又作种姓。即佛及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各具有可能证得菩提之本性。此有先天具足不变者,与后天修行而得者二种,前者称为本性住种性,略称性种性,后者称为习所成种性,略称习种性。说一切有部等部派不认为众生具有先天之性得佛性,故仅说后者;大乘唯识宗则承认五姓有先天上之区别,故说性种性,此外亦说习种性,此乃属于护法之学派。换言之,种性究属先天或后天,在唯识十大论师中已有异说。据成唯识论卷二载,由于对种子之见解有所差异,护月主张“本有性种性”(先天),难陀主张“新熏习种性”(后天),护法则对以上两者皆表认同。唯识宗大抵采用护法之说,天台宗、华严宗等则主张一切众生本具佛性。唯识宗复承认三乘有种性,可分为二种性,即至得三乘果之有种性(有性)与完全无法脱离迷界之无种性(无性),并从中再细分五姓之区别,允许“无性有情”之存在。
 有时亦转用种性之意义,以表示菩萨修行之阶位。如仁王般若经卷上立三种性之说,即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依序可配于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中之十信心、十住心与十坚心。又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立有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等六种性,依序可配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阶位;其中除妙觉性,其余五项并称五种性。此外,大集经卷八等亦列举十种性,即:(一)凡夫性。(二)信行性,听闻善知识之教,而如是信受奉行之三贤位。(三)法行性,信奉佛说及善知识之教而修行之四善根位。(四)八忍性,即具有八忍七智之见道位。(五)须陀洹性。(六)斯陀含性。(七)阿那含性。(八)阿罗汉性。(九)辟支佛性。(十)佛种性。(解深密经卷二无自相性品、入楞伽经卷二、菩萨地持经卷一种性品、佛性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卷三十五、华严经探玄记卷五)((参见:五种性)1179、“六种性”1302)p5870 FROM:【佛光大辞典】

【种性】
各种的根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
若说实者,实何所瞋!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瞋!若我瞋者,我自作恶。
何以故?因瞋恚故生三恶道。若我于彼三恶道中受苦恼者,则为自作自受苦报,是故说言一切善恶皆因我身。


[学习解说]:

这些恶口骂人者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一种是虚

如果对方说的都是实话,我们为什么要生嗔心?如果对方说的都是假话,与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何要生嗔心?

我如果真的因此而生嗔心,这是我自己的过失,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嗔心会堕落三恶道,如果我真的在三恶道中受苦,是我自作自受了,所以说一切善恶都是自身造业找苦吃了



善男子!生忍因缘有五事:一者、恶来不报,二者、观无常想,三者、修于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断除瞋恚。

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若人软言,净身口业,和颜悦色,先意问讯,能观一切苦乐因缘,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若能修空三昧,观诸众生悉是无常,受苦等想;彼骂辱时,能观骂者如狂如痴,稚小无智,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智人当观:胜我者骂,我不应瞋。何以故?我若瞋者,或夺我命。
若不如者,瞋亦不应报。何以故?非畴匹故,我若报者,辱我身口。
譬如有人授毒与他,人无责者,如其自服,人则嗤笑。我亦如是,若瞋彼者,当于未来受大苦恼,一切圣人悉当责我。

以是因缘,我身若被截斫分离,不应生瞋。应当深观往业因缘,当修慈悲怜愍一切。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当云何能调众生?
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


[学习解说]:

善男子,生忍需要五种因缘:一恶来不报、二观无常想、三修慈悲心、四心不放逸、五断除嗔恚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做到这五事,则能修习忍辱
如果有人能够说柔软语、清净身口意、和颜悦色、先与众生开口说话、能观察一切苦乐因缘,这样的人则能修习忍辱
如果有人能修空三昧(三三昧之一。智度论五曰:“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能观众生无常、被他人辱骂时能观对方如同无智的小孩一样不与他们计较,这样的人则能修习忍辱

有智慧的人应当这样观察:对方如果各方面都胜过我,我不该生嗔心,因为可能会因此而失去身命
不如我的人,我也不该心生嗔恚,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报复过去会玷污我的身和口
如果我对他人心生嗔恚,未来不仅要遭受大苦恼的果报,而且一切圣人都会斥责我

因此,我的身体如果被割截不应心生嗔恚,应当深入观察累世因缘、应当慈悲怜悯一切众生、深入观察如果自己连这种小事都不能忍,又如何能调伏众生?

忍辱是菩提(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是忍果,我如果不修忍辱,如何能获得无上佛智的正果呢


[学习笔记]:

经文~ “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

由这句经文可以知道修行忍辱真的太重要了!

另外,世尊在其他章节也有教导修行忍辱能增长菩提种子
善男子。夫菩提者有四种子。
一者不贪财物。
二者不惜身命。
三者修行忍辱。
四者怜愍众生。——
如何增长菩提种子? ~ 优婆塞戒经:应常赞三宝微妙功德

因为,修行不退转的关键:安忍心

关于安忍(或忍辱)有三种修行阶段: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生忍」:就是自己身心对「一切众生」和「外在世俗」的忍,能忍这类一切苦。
「法忍」:就是在修行方面对各种法门修持上的忍,学习过程都能安忍在修持的法中。
「无生法忍」:就是「不二」或称「无二」,就是超越「生忍」和「法忍」,不即不离,故称「无生法忍」。——
为什么要念佛、命终求生「极乐世界」?

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
能忍才能避免一再造恶,才能避免恶念恶行滚雪球般的变大 —— 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对于菩萨行者来说,
菩萨道就是要忍辱负重,以普渡众生为目标,
这样在过程中不仅能引导众生学佛,自己也能真正清净,俱足慈悲和智慧 ——
[问答集锦]收录网友与末学短消息问答,仅供参考 53#

世尊在法华经-法师品中也有讲过:
[大慈悲心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 —— 法门实修帖 317#
修行菩萨道必定要在三忍上逐渐增上, 1.对一切有情众生和外在环境的忍, 例如众生的打骂,例如气候变化冷热, 2.对一切法能精进学习,能安忍,能不懈怠,3. 对前两者的忍,进步到[忍][不忍]不二的状态 —— 菩萨因何退转菩提之心? 又如何不退转? ~ 大般涅槃经

相关阅读:[行菩萨道]如何修行忍辱? ~ 大方等大集经


名词解释: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正因】
(术语)对缘因而言。正生法之因种曰正因。资助之力曰缘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三昧】
(术语)三三昧之一。智度论五曰:“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复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则为三三昧。就果而言,则为三解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280

[禅定勋章]

19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07:54:31 | 只看该作者
(192楼共用时4小时)


善男子!若有智人乐修忍辱,是人常得颜色和悦,好乐喜戏,人见欢喜,睹之无厌,于受化者,心不贪着。智人见怨以恶来加,当发善愿,愿彼怨者未来之世为我父母、兄弟、亲戚,莫于我所生憎怨想。复当观察:若人形残,颜色丑恶,诸根不具,乏于财物,当知皆从瞋因缘得,我今云何不修忍辱?以是因缘,智者应当深修忍德。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都喜欢修行忍辱,因此常常颜色和悦、得到众人的喜爱、大家都不会对他心生厌烦

有智慧的人见到怨家以恶心加害时能发善愿:愿对方未来世做自己的父母、或兄弟、或亲戚,这样就不会再心生怨恨了

有智慧的人还应当观察:如果有人身体残缺、相貌丑陋、六根不全、或者财物匮乏,应当知道这些都是因为嗔心感召的恶果报,所以自己现在怎能不精进修行忍辱呢?因此智者应当深入修行忍辱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忍辱时,常乐观察生死罪过,乐修法行,勤于精进,读诵书写如来正典,供养师长有德之人,能瞻病苦,修于慈悲,怜愍一切,见苦恼者,能令远离。

常乐出家,乃至尽寿持戒、精进,摄持六根,不令得起烦恼因缘,宁舍身命,终不毁戒。

若他有事,乐为营理,常有惭愧,乐赞忍德。为调众生堪忍众苦,于怨尚能忍于恶事,况复亲所!

能忍二瞋:一、众生瞋,二、非众生瞋。舍己乐具,令众得乐,不念多恶,不忘少善,远离两舌,前后默然不说彼短,说烦恼过令众得离,他所不喜不为说之,净身、口、意,了诸罪业。

若客烦恼因缘作罪,作已惭愧,心生悔恨。


[学习解说]:

善男子,大菩萨修行忍辱时,常常喜欢观察生死过患、喜欢如法实修、常常勤行精进、读诵书写如来经典、恭敬供养师长及有德行的人、能主动看望病苦的人、常常修习慈悲心、怜愍一切众生、见到苦恼的众生,能令他们远离诸苦

大菩萨常常喜欢出家修行、乃至一生都能严谨持戒、勇猛精进、摄受六根,不令内心生起烦恼、宁可舍弃身命也终不毁戒

大菩萨常常怀有惭愧之心、常常称赞修行忍辱所得的功德利益、为了调伏众生愿意忍受一切苦难,对于怨家都能忍辱一切恶事,更何况是其他无冤无仇的众生

大菩萨能忍受二嗔:一是众生嗔、二是非众生嗔

大菩萨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不念恶事,不忘少善、远离两舌,不说众生的短处、常为众生演说烦恼的过患令其远离、菩萨常常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了知罪业的过患

大菩萨如果因为客尘烦恼(即烦恼之义,此系相对于“自性清净”一词而立者。所谓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吾人之心性,犹如尘埃之染污万物,故称为尘。以佛法真理而言,人性本即清净无染,一无尘垢,然因外境现象纷沓,导致对境生迷而心生烦恼)而造作罪业,事后能够心生惭愧之心以及忏悔罪业


[学习笔记]:

生死事大,因为人身难得如爪土之稀,如果「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无常更是随时都会到来,修行如果只求福报,那么终有享尽的一天,最后还要再次堕入轮回
因此如何按照正确的修行方法,把握住今生学佛的大好因缘、努力超越和解脱轮回之苦显得尤为重要!

生或死都是一门学问,不能等闲视之
能正确的面对和学习生死,才能有真正美好的未来

想要有美好的未来,应该学习如何正确的生存,才能避免错误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可怕后果
想要正确的生存,应该先正确的认识死亡,以免尚未能活到美好来临,就先因错误而死,或弄错了未来的方向
对死亡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正确的计划未来,避免犯了上述的错误
对佛教徒来说,因为真正明白生命和死亡,所以能以正确的生存方式来生活,
例如:茹素不杀生,乐善布施,以及不纵欲的俭朴生活
若人人都能安贫乐道,自然不会有上述问题

“为什么能这样的生活呢?生命和死亡到底有什么秘密?”
原因就是因为生命会轮回,死亡并不是终结,而且事事有因果,生命会随着心念和行为的因果而不断流转,
因果并不是虚幻,而是科学和真理,就像化学作用或作用力反作用力般的一报还一报,这就是因果
所以,众生必须为自己的心念和行为负责,因为因果终将有报应,想有善果,就先要有善因
「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不虚」,「因果」就是一种起始过程终至结果的真实道理
就因为死亡并不是终结,所以,生生世世的生命会不断的纠结和报应,这就是所谓的「冤冤相报」
因此,想要大家都有善终,或都有好日子过,或有美好的未来,那就必须共创正确的善因,才会有集体的善果


以上就是一般的因果报应和轮回原理
此外,如果想要向上提升,那要如何超越这些惯性(生命中的习性)的轮回呢?
除了正向学习正确的生存方法,以正确的善因共创共同的善果,让共业朝向正向发展
这样才能避免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
之外,不论遇到任何情况,想要超越生命的现况,避免随死前的恶念而堕入错误的来生,那就要正确的面对死亡

“为什么要正确的面对死亡?”
因为死亡当下的心念对投生有绝对的影响
投生的走向,受到自力和他力(外力)的影响,
也就是「自己的心念」和「外在众生的心念和行为」以及「环境」影响的前因后果的力量(总归就是因果的力量)


「自力」就是自己心念的力量,可分为两种情况:
1.凡夫心念,也就是自己随俗流转的心念的惯性力量(可能死亡前受到环境因素或其他众生的影响,随自己的世俗纠结而流转)
2.定力,也就是死亡当下控制心念的力量(或习惯成自然,因为修行而心念一致)

「他力」(外力)就是:
1.外在环境影响力(可能因为环境而恐怖担心害怕),
2.外在众生心念行为的影响力(可能冤冤相报或情欲财产纠结而恐惧或忿怒或悲哀),
3.佛力(如果有善缘或修行因果,可得佛力光明照耀和接引)


不论是自力或他力(外力),都和自己一生的缘份和因果有关,看是广结善缘,或是为非作歹而结怨
在死亡当下,这些前因后果的力量(就像引力作用),就会影响投生的去处和方向
因此,除了生前应该广结善缘,行善布施,才容易有善果(这生前累积的惯性不容忽视)
死前的念头也是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要正确的面对死亡(这念头也应该生前就好好练习,才容易有惯性定性)

“如何正确的面对死亡?”
首先,先谈谈死亡的原因过程和方式
一般死亡的原因大略有:意外灾害,饥饿或疾病,遭杀害,自然衰老,自杀
死亡过程的当下状态可能有:突然瞬间暴毙,死前曾恐惧或气忿或哀或怨,失去意识而死亡

除非有过去世的重大因果,或假修行而不即时悔过
不然,如果生前平常能乐善好施,修行断恶,那通常就不会有上述那些恶缘和恶果,
一般就能因生前行善而平静安然定性的寿终正寝而生天(投生天人,升天),或因修行念佛而往生佛国净土


除了绝对的善行和修行,能光明正向无忧无虑的结束肉体生命而精神飞升
一般人在死亡的过程,因为自己心念和与众生因果的问题,还是难免要遭遇到种种磨难(魔难)
所以,死前的念头和死后中阴身徘徊时的心念,就是决定死后投生的重要因素,决定是否能排除万难(负面的外力因素)

上面这些分析和说明,对于修行者也是重要的参考
修行者可以好好思考研究自己面对死亡的种种情境时,
是否能不受到表相和情绪的影响,正确的理解生死和因果,一心念佛持咒,或观照实相或佛身光明或佛国

总之,能未雨绸缪,才不用临时抱佛脚
如果平常不用心和努力,等到死前面临到众多负面外力,就算想临时抱佛脚,也不见得能使上心力 ——
正确的「生」和「死」!?

如果我们
不明白这些道理,也不明白宇宙和生命的真相
执着于表相和生死,因为恐惧嗔恨和爱欲,所以一直不断轮回

殊不知,
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就是~
并非有个创造宇宙和一切生命的全能的神,
生命也不是真正有死亡的终点
而是由一切众生的心念作用(第八识)造成自己不断的生死轮回
如果能不执着于虚妄表相,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现象
所以佛法说不生不灭,这才是真实相



[佛法]不是一个虚幻的东西,也不是现在或几千年前才存在
[佛法]就是教导我们明白上面所讲的心识的原理和真相
[佛法]就是介绍法界真相和众生生命的真相,以及轮回的现象和解脱的方法
[因果轮回]和[法界]一切都只是众生心识作用下的现象
[佛]就是明白这些真相而且解脱这些束缚的觉者
[佛教]就是在宇宙中,不同的佛菩萨一直对众生宣扬这些真相的教导 ——
[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可见,学习正知见真的太重要了
因为观念和知见可以影响或决定行为,只有正因才能结出正果,所以
一般人都会急着想脱离苦难,追求福报
不过,以实修来说,苦难是好的,有苦难才容易修行
因为一般人甚至修行人,只要有了福报就容易懈怠不修行了
佛弟子大都为了逃避苦难追求福报而修行
但是实修者应该是为了解脱轮回和普渡众生而实修
所以福报善境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环境,还可能是个堕落的温床
如何在苦难和善境界之间实修不退,这才是实修者应该实修的真正工夫
这就是不二,不苦于苦,不乐于乐,不因苦而苦,不因乐而乐


知道了这点,就会知道娑婆世界其实是实修者最好的地方
所以许多经上都说在娑婆世界比其他世界修行还快速
因为在这里直接面对苦难,直接正视自己心念的贪瞋痴
这要有莫大的勇气和吃苦的能力,但是实修增上也更快速 ——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名词解释:

【客尘】
梵语 akasma^t-kles/a。又作客尘烦恼。即烦恼之义,此系相对于“自性清净”一词而立者。所谓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吾人之心性,犹如尘埃之染污万物,故称为尘。以佛法真理而言,人性本即清净无染,一无尘垢,然因外境现象纷沓,导致对境生迷而心生烦恼。注维摩经卷五(大三八·三七八中):“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又以“尘”之一词,本为色体之极微细者,故以之喻客尘烦恼如尘埃般微小却无所不在,遍布三千大千世界,修道者需祛除此客尘方能成圣果。最胜王经卷一如来寿量品(大一六·四○七上):“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此一说法,于小乘部派时代,即为分别论者所主张,其后大乘佛教承袭此一思想,尤以如来藏系等大乘诸经论特重之,而强调众生之心本为自性清净之如来藏,后受外境之流转所染,遂衍生客尘烦恼。例如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九下):“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中略)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即谓一切动摇不住之物皆为客尘,而非实身实境,然凡愚之人则必以动者为实有之身,以动者为实有之境,遂于终始之间,念念随其生灭,一味颠倒行事,遗失真性。既失其真,反认客尘为自身,遂于轮回之中自取流转。
 此外,佛性论卷四列举一切客尘烦恼凡有九种,即:随眠贪欲烦恼、随眠嗔、随眠痴、贪嗔痴等极重上心惑、无明住地、见谛所灭、修习所灭、不净地、净地惑。(楞伽经卷七、维摩经卷中、大毗婆沙论卷四)p3774 FROM:【佛光大辞典】

【法行】
p0755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言法行者:谓闻所成善法摄故。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法行】
(术语)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修净忍辱,是不为难;在家修忍,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一种是出家
出家菩萨清净修行忍辱不难,但是在家人修行忍辱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280

[禅定勋章]

19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11:02:55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193楼共用时4小时以上)


优婆塞戒经毗梨耶波罗蜜品第二十六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能修六波罗蜜,谁为正因?”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已生恶法为欲坏之,未生恶法为遮不起,未生善法为令速生,已生善法为令增广,勤修精进,是名精进。如是精进、即是修行六波罗蜜之正因也。是勤精进,能脱一切诸烦恼界。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菩萨摩诃萨修行六波罗蜜,什么是正因?

佛说:善男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已生恶念或恶法应当尽快断除;如果未生恶念或恶法应当持续保持不令生起;如果未生善念或善法应当尽快生起;如果已生善念或善法应当持续增广,这叫做精进。如果能这样勤行精进,就是具备修行六度波罗蜜的正因,就能解脱一切烦恼等业障


[学习笔记]:

对于善知识教导的四正勤应该算是比较熟悉了
不过末学今天才知道四正勤属于六波罗蜜中的精进
这让末学觉得“好像捡到了宝贝”,因为以前都不知道四正勤的重要性
而且越发觉得清净光明专辑的重要!
同时深深感恩善知识将修行的重点和要点都深入浅出的分享给我们学习!
真的是越深入佛经学习,越发觉得清净光明专辑就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宝山和宝藏!阿弥陀佛!

关于四正勤,其实就是善知识教导的4个转念方法:
1.如果有负面念头,就当下放空念头、断除负面念头
2.如果没有负面念头,就继续保持
3.如果没有正面念头,那就应该生起正面念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微笑来让自己保持开心,这也能让别人开心。
4.如果已经有了正面念头,那就应该让正念持续增广。
例如藉由微笑而感染他人,或闭眼冥想深呼吸,让开心增广到宇宙深处,并进而引发其他正念,例如:清净、光明、慈悲、平等。——
「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名词解释:

【六波罗蜜】
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若能受于三恶道苦,当知是人真实能修毗梨耶波罗蜜,平等修集,不急不缓。
精进二种:一、正,二、邪。菩萨远离邪精进已,修正精进。修信、施、戒、闻慧、慈悲,名正精进;
至心常作,三时无悔,于善法所不生知足,所学世法及出世法,一切皆名正精进也。

菩萨虽复不惜身命,然为护法,应当爱惜。身四威仪常修如法,修善法时心无懈息,失身命时不舍如法。若能到于六事彼岸,悉是精进之因缘也。

若自读诵、书写、思惟十二部经,名自为法勤行精进;
若能以是转化众生令调伏者,名为他法勤行精进。
若为菩提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闻智慧,修学世法,供养父母、师长、有德之人,修舍摩陀、毗婆舍那,读诵、书写十二部经,复能远离贪、恚、痴等,名为菩提勤行精进。

如是悉名为正精进,是名六波罗蜜之正因也。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受三恶道苦,此人则能真正实修精进波罗蜜

精进有两种:一种是正精进;一种是邪精进
菩萨如果能远离邪精进,修习正精进
比如菩萨能修信、施、戒、闻慧、慈悲,这都叫做正精进

菩萨常常至心修行,所作从不后悔,而且不以少为足
菩萨为了自他兼利而学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这些都叫做正精进

菩萨虽然并不吝惜自己的身命,但是为了护持佛法应当爱护自己
菩萨能够如法修习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修习善法时能心不懈怠
菩萨即使面临将失去生命的考验,也不会违背佛陀的教法
菩萨如果能到达六度彼岸,这都是因为精进修行的缘故

菩萨如果自己读诵、书写、思惟十二部经,这叫做自为法勤行精进
如果能将这些道理讲给众生听,帮助众生转化和调伏习气或业障,这叫做为他法勤行精进
菩萨如果为求无上菩提而修布施、持戒、多闻、智慧,修学世间法,供养父母、师长、有德之人,修舍摩陀(止)、毗婆舍那(观),读诵、书写十二部经,还能远离贪、恚、痴等,这叫做为菩提勤行精进

以上这些都叫做正精进,都是具备修行六波罗蜜的正因


[学习笔记]:

关于修舍摩陀、毗婆舍那:
除了上面的4个步骤,在转念过程的心法的方法上,也有两个方向,那就是「定」「慧」的观照
也就是「解深密经」讲的「奢摩他」和「毗婆奢那」的修行


「定」就是置心一处而不动,一般来说,就是所谓「止观」的「止」,就是佛经上的「奢摩他」(这是梵语名称),就是止静、寂静。
行法上(就是实际的修行方法),可以透过拜佛、念佛、持咒、诵经(敲木鱼)、经行、打坐等等来达成,方式很多。
更多细节的原理可参考:
瑜伽师地论:[奢摩他]九种心住

「慧」则是觉观,一般来说,就是所谓「止观」的「观」,就是佛经上的「毗婆奢那」(这是梵语名称),就是透过正心思维来明白问题和原理。
这如果细分,又可分为「观」和「觉」,就是「圆觉经」讲的「三摩钵提」和「禅那」。
「三摩钵提」就是观,就是冥想,就是想像,也就是神通的原理,也是「四正勤」的3和4步骤,许多大乘观行,都是这原理。
「禅那」就是觉,就是法义、法性的通达,就是不二,就是中道。简单说就是清净平等的分析和明了而不执着两边。
「禅那」也就是「六祖坛经」中的「三十六对」,就是以36种正反对照组的方式来破除众生的两边执着,
「36对」是六祖所传的36种破执方式,原理简单说就是,如果执着「左」就打往「右」,如果执着「右」,就打往「左」
......
更多细节的原理可参考:
瑜伽师地论:[毗钵舍那]四种慧行

名词解释:

【正精进】
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是名正精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男子!懈怠之人,不能一时一切布施,不能持戒,勤行精进,摄心念定忍于恶事,分别善恶,是故我言六波罗蜜因于精进。”

[学习解说]:

善男子,懈怠的人不能广行布施、不能持戒、不能勤行精进、不能摄受身心忍辱恶事,不能分别善恶是非,因此我说精进是修行六波罗蜜的重要原因

[学习笔记]:

由此,想到释迦牟尼佛晚弥勒菩萨四十二劫发心,却超越九劫成佛的原因

节录如下

贤者阿难即白佛言。弥勒菩萨得不起忍久远乃尔何以不速逮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耶。

佛语阿难。菩萨以四事不取正觉。何等为四。一者净国土。二者护国土。三者净一切。四者护一切。是为四事。弥勒菩萨。求佛时。以是四事故不取佛。

佛言阿难。我本求佛时。亦欲净国土亦欲净一切。亦欲护国土。亦欲护一切。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

佛告贤者阿难。我以十事致最正觉。何等为十。
一者所有无所爱惜。二者妻妇。三者儿子。四者头目。五者手足。六者国土。七者珍宝财物。八者髓脑。九者血肉。十者不惜身命。
阿难。我以此十事疾得佛道

佛语阿难。复有十事疾得佛道。何等为十。
一者以法立于诫德。二者常行忍辱。三者常行精进。四者常一其心。五者常行智慧度于无极。六者不舍一切。七者已得忍心等于一切。八者不习空。九者得空法忍。十者得无想之法。阿难。我以此十事。自致得佛道。

佛语贤者阿难。我本求佛道时勤苦无数。乃得无上正真之道。其事非一
以上列出经文,让大家更明白原因,经文中说的很清楚了
我本求佛道时勤苦无数。乃得无上正真之道。其事非一。
其实这件事情在许多佛经中多少都有提到一些,(例如大悲莲华经...)
重点就在于精进苦行,能一般人所不能


善男子!有勤精进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勤精进,有亦精进亦波罗蜜,有非精进非波罗蜜。精进非波罗蜜者,如邪精进,善事精进,声闻、缘觉所有精进。有波罗蜜非精进者,所谓般若波罗蜜。有亦精进亦波罗蜜者,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等五波罗蜜。有非精进非波罗蜜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及余善法。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些修行是勤精进但不是波罗蜜、有些是波罗蜜不是勤精进、有些既是精进也是波罗蜜、有些既不是精进也不是波罗蜜

是精进不是波罗蜜者,比如邪精进、还是缺乏解脱智慧的行善、还有声闻缘觉修行的精进
是波罗蜜不是精进者,比如智慧波罗蜜
既是精进也是波罗蜜者,比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波罗蜜
既不是精进也不是波罗蜜者,比如一切凡夫、声闻、缘觉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及其他善法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勤精进,是不为难;在家修进,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勤行精进比较容易,在家人勤行精进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280

[禅定勋章]

194#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4 11:00:26 | 只看该作者
(194楼共用时4小时以上)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修禅波罗蜜,云何禅定?
善男子!禅定即戒、慈、悲、喜、舍,远离诸结,修集善法,是名禅定。
善男子!若离禅定,尚不能得一切世事,况出世事?是故应当至心修集。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菩萨摩诃萨修行禅波罗蜜时,如何获得禅定(又或者什么是禅定)

佛说:善男子,禅定即是戒、是慈悲喜舍(即四无量心),是要远离诸结(系缚的意思,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众生的身心,使不能解脱,永沦生死),修集善法,这些就叫做禅定

善男子,离开禅定连世间事都不可能做好,更何况是出世间的事情呢?所以行者应当至心修行禅定


[学习笔记]:

为什么“戒、慈、悲、喜、舍,远离诸结,修集善法”是修禅定?
末学昨天还说清净光明专辑就是一座宝山,山中藏满了宝藏
今天在习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末学也在清净光明专辑中找到了相关教导:

以[楞伽经]来说,[禅]有四种次第(请自己搜索末学的经文帖)
简单说,[禅]包含[高等的实相义禅],或[一般的禅定]

以佛法来说,不论[大乘][小乘]或[在家][出家],
是一定要先[持戒]才能修[禅定]的,因为这样才不会出问题,
(这在末学的帖子中讲过很多次了,您可以多搜索就会明白)
所以[菩萨道][六度]的顺序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初地菩萨]到[六地菩萨]的主修也分别是这六项,这参考[华严经十地品]就会知道

如果是[小乘解脱道]来说,更是注重[戒律],因为只是自度,不需要普渡众生的方便
[解脱道]注重自己解脱,所以更是要断除一切行为和心念的杂染
[菩萨道]则注重[发起大乘心普渡众生]和[不退转],所以有种种方便
[解脱道]观察[不净][无常][苦],以[出离]和[厌世]为发心
[菩萨道]则是[广大包容][光明圆满法界],特别注重[大乘发心]
相较下,[解脱道]是比较刻苦的,但是[菩萨道]发心更大更超越一切苦
所以想要修行禅定,不论大小乘必定都要先降低或断除[凡夫恶心]和[世俗心]
不然,[打坐]或[观想]的过程,就容易因为[恶劣心]或[世俗心],而引发种种幻境,甚至引来外在非人鬼神的干扰或魔扰
所以,佛经上教导的[解脱道比丘],都是持戒,舍弃一切,自己在野外安静处修禅定的
[解脱道]的重点就是要舍弃一切
,[菩萨道]的重点则是发起普渡众生的心
菩萨道行者,不论[在家]或[出家],也都是要由基础修行做起,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出家人]因为舍弃家庭和世俗,所以才有条件比较快速学习[禅定] —— [略说实修事前须知]戒律与禅定的基础知识和观念

除了上面善知识教导的修行原理,下面善知识还详细解说了具体的实修方法(即行法):

禅定不是一定要透过所谓的打坐禅坐来练习
其实任何时刻随时随地都能练习禅定
哪怕是等公车的一小段时间或坐公车上闭眼的一刹那
甚至想打瞌睡,或睡觉,或洗澡,或吃饭的时候,
或骑车,或者开车,或上课,或上班,
甚至蹲厕所,或坐在马桶上,或者正在电脑前上网
全都能练习禅定觉观
所谓的禅定,基本上是指一心不乱,指清净心没有妄念的状态,
深入探讨,则有深浅不同的禅定状态和实义观照
因为众生任何时候没有不存在妄想,所以随时都能练习禅定,除去妄想
可见每一个当下都是练习禅定的好时机,只是一般人不懂原理和方法


所有[妄心][贪瞋痴][无明][欲望]生起的时候都可以练习禅定,
例如,生气的时候可以察觉怒气,这时候可以练习禅定
感觉冷的时候,感觉热的时候,蚊子叮咬(痒)的时候,肚子饿的时候,男女欲望来的时候
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意见冲突的时候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昏沉的时候,浮躁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拥有神通的时候
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禅定的方式深浅次第各有不同,简略来说大略有几个方式
就是[圆觉经]所教导的三种大乘净观成佛法门
[奢摩他](这就是止静),[三摩钵提](这就是观想),[禅那](这就是觉义,不二)
这全部都是转念的法门,透过三种不同方式,达到转化或破除妄念的目的

第一种,就是置心一处(取静),(这只是最初浅的奢摩他,其实甚深的奢摩他如同禅那)
例如,持名念佛,或观鼻(不做生灭义理观照,只是置心一处,不做观想)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安静的地方(通俗一般来说就是安静的地方打坐),
比较熟悉后,地方吵不吵闹是没差别的(随处一刹那的时间都能运用,不限定要坐)

再者,就是透过观想忆想,转妄心为清净心,讲白一点就是幻想,这也是神通法
例如,观无量寿经中的观想法,或者慈心三昧的修法,或者所谓光明定,
又或者诵经随闻入观(观想置身法会现场)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闭起眼睛,又或者先观像来加强印象,熟练后张开眼睛也没问题
场地姿势也没有限制,随处都行


另外,就是思维觉观义理,破除世俗虚妄(两边对立虚妄)
这是指观照佛经上讲的种种不同次第法义,观照生灭空有对立两边,以破除妄心
例如,最初浅的就是观照呼吸数息生灭两边不着,
甚深的义理例如,甚深四谛,甚深十二缘起,不二法,第一义谛,
又或者随文入观,思维[心经][般若经]等经的法义
初学者可取佛经上的一四句偈,随时观照日常生活中心态执着的对立两边
这没有场地时间任何一切限制,基本上就是张开眼觉观,开放式的状态下保持觉性
以上透过这些净观的方法来达到禅定的状态,
这时候妄心消除,佛性的圆满功德就会逐渐显露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因为佛心显露,所以当下业障逐渐清净
所以就能让身心转为清净,原本身心的业障痛苦就会逐渐消失
所以常保持清净心就能让自己身心状态保持健康

讲了这么多,让我们用上面的案例来稍微说明一下
例如,
生气的时候,佛陀教导我们觉察没有来者与受者,
这属于义理的觉察,这样就能破除生气的妄心,
当然方法不只一种,上述三种类别的种种方法都可以
例如,念佛也行,光明定也行...

对于冷热问题可以修学[光明定],或者[观照生灭]破除冷热,也可以[置心一处修习止静]

蚊子叮咬(痒)的时候可以修学[慈心三昧],[光明定]也行

肚子饿的时候可以采用[奢摩他]的方式让烦恼[止静],
这时候烦恼业障就会止息,就不会感到饥饿

男女欲望来的时候,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
修止静或观想都行或者思维生灭虚幻

意见冲突的时候,修慈悲观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这些念佛持咒或光明定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都行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
这些可以思维观照佛经讲的六道轮回法界真相的法义

昏沉的时候,修[光明定]或者[慈心三昧],浮躁的时候,修[止静]

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这应该[观照实义]或者[慈悲观][慈心三昧]或者[光明定]都行

拥有神通的时候,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这些应该[观照实相义],以破除贪着

以上这些状态只要多练习,就会由浅入深,
觉观的能力就会逐渐变好,不容易堕入迷惑执着之中
日常生活就能逐渐随时保持在(或近于)禅定觉照的状态

基本上原理和行法就是如此,
至于佛弟子自己的领会和运用有多深
这就要看个人因缘根器和业障深浅影响的不同了 ——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相关阅读:
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禅定的超科学佛法原理
冷热、禅定与实修
什么是禅? 您坐禅吗? 禅是坐出来的吗?
[佛经节录]楞伽经:四种禅


名词解释:

【结】
系缚的意思,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众生的身心,使不能解脱,永沦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禅定】
<一>禅,为梵语 dhya^na 之音译;定,为梵语 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 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见:定)3171、“禅”6451)
<二>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参见:坐禅)2838)p6463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欲得禅波罗蜜,先当亲近真善知识,修集三昧方便之道;所谓戒戒、摄诸根戒,断于邪命,如法而住。随顺师教,于善法所不生知足,修行善时心无休息。常乐寂静,远离五盖,心乐思惟观生死过,常修善法至心不废,具足正念,断诸放逸。省于言语,亦损眠、食,心净、身净。

[学习解说]:

菩萨想要获得禅波罗蜜,应当先亲近真正的善知识,跟随善知识修集三昧(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比如摄受六根、断除邪命(八邪行之一。指不以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生活。全称邪活命)、如法修行、听从善知识教导、对于善法不生知足想、而且修行善法时心不放逸

喜欢在寂静处修行、远离愦闹,远离五盖(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常常思惟和观察生死过患,常常修习善法心不疲厌,具足正念,断除一切放逸,破除对睡眠和饮食的障碍,令身心清净


名词解释:

【有为】
梵语 sam!skr!ta,巴利语 san%khata。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称有为法。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相对于此,永远不变而绝对存在者,则称为无为法。据俱舍论光记卷五载,因缘造作称为“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因缘之造作,故称为有为,因此有为亦为缘起法之别名。小乘著重以有为来说明人生无常,大乘则扩大为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分析,说明性空、唯心之理。
 一般以五蕴为有为法。俱舍宗七十五法中,有为法占七十二种;唯识宗百法中,有为法占九十四种。大别之,有为法可分为:色法(物质)、心法(心)、非色非心法(不相应法)三种,称为三有为。
 有为法乃无常之法,于每一刹那皆在转变、迁移,故又称为有为转变。复次,言有为法为无常者,系因凡有为法皆具有生、住、异、灭四相,此即上记所谓的有为法之四个基本特征,称为四有为相;此外,亦有将住、异二相合并为一,而立三有为相。
 俱舍论卷一曾举出有为法四种异称:(一)世路:世,三世之意;路,即法,乃世所依者。谓过去法是世已行之法;现在法,是世正行之法;未来法,是世当行之法。故有为法为三世之所依,故称为世路。又“世”含有“可破坏”之意,有为法乃可破坏之法,又为无常之所依,故称为世路。(二)言依:言,指以音声为其体之言语,乃“能诠之名言”与“所诠之实义”所赖以表显、依存者。称有为法为言依者,盖以所诠之义,与能诠之名,俱堕于三世而行于三世,故称为言依。(三)有离:离,永离之意,即指涅槃。一切有为诸法终将被舍离,而至涅槃,故称为有离。(四)有事:事,因之义。有为诸法皆从因而生,故称为有事。
 又有为法须藉因果之关系始能成立,即凡为有为之法,必定会引生其果,故有为又称有果。此外,另有“有刹那”之异称,则在强调其刹那间生灭变迁之性质。(俱舍论卷五、成唯识论卷二、俱舍论颂疏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大乘义章卷二)((参见:五位七十五法)1089、“五位百法”1089、“四相”1732)p2445 FROM:【佛光大辞典】

【四风】
依风之力用可分住风、持风、不动风、坚固风等四种,称为四风。又作四风轮。长阿含经卷二十阿须伦品谓,此四风能持大海水,悬处虚空,犹如浮云。大楼炭经卷三则以不可坏风、坚住风、持风、上风等,称为四风。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则举出能持、能消、建立、庄严等四风轮,与安住、常住、究竟、坚固等四风轮。谓此四风轮能持水轮,水轮能持大地令不散坏,故风轮虽于虚空无所依,然能令三千大千世界得以安住;犹如如来之出现,依无碍慧光明,生起佛四种大智风轮,能持一切众生之善根。(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大楼炭经卷五、卷六)p1740 FROM:【佛光大辞典】

【金师】
(杂名)业鍜冶者之称。涅槃经二十六曰:“我昔住于波罗奈国时,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观白骨,二数息。经历多年,各不得定。(中略)唤舍利弗而呵责之:汝不善教,云何乃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一是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以汝错教,令是二人生于恶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盖】
梵语 pan~ca a^varaN!a^ni。盖,覆盖之意。谓覆盖心性,令善法不生之五种烦恼。即:(一)贪欲盖(梵 ra^ga-a^varaN!a),执著贪爱五欲之境,无有厌足,而盖覆心性。(二)嗔恚盖(梵 pratigha-a^varaN!a),于违情之境上怀忿怒,亦能盖覆心性。(三)惛眠盖(梵 stya^na-middha-a^varaN!a),又作睡眠盖。惛沈与睡眠,皆使心性无法积极活动。(四)掉举恶作盖(梵 auddhatya-kaukr!tya-a^varaN!a),又作掉戏盖、调戏盖、掉悔盖。心之躁动(掉),或忧恼已作之事(悔),皆能盖覆心性。(五)疑盖(梵 vicikitsa^-a^varaN!a),于法犹豫而无决断,因而盖覆心性。
 又诸烦恼皆有盖之义,然此五者于无漏之五蕴能为殊胜障碍,即贪欲与嗔恚能障戒蕴,惛沈与睡眠能障慧蕴,掉举与恶作能障定蕴,疑者疑于四谛之理,故唯立此五者为盖。(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智度论卷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卷四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一、顺正理论卷五十五、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摩诃止观卷四下、大乘义章卷五本、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上)((参见:弃五盖)5049)p1194 FROM:【佛光大辞典】

【邪命】
梵语 mithya-ji^va,巴利语 miccha^-ji^va。八邪行之一。指不以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生活。全称邪活命。比丘如为得衣食资具而说法,即称为邪命说法。大智度论卷三载有四种邪命食,即:(一)下口食,谓种植田园,调合汤药,以求衣食。(二)仰口食,谓仰观星宿、风雨,以术数之学求衣食。(三)方口食,谓曲媚权门,阿谀富豪,巧言而求食。(四)维口食,谓研习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又同书卷十九则说邪命有五种,而称五种邪命(又称五邪),即为得财物而行如下五事:(一)以诈欺表现奇特之异相,(二)夸耀自己之功德,(三)占吉凶,(四)高声威吓,(五)称赞供养者。摩诃僧祇律卷七亦列举身邪命、口邪命、身口邪命等三种邪命。
 印度外道中有称邪命外道者,即指佛世之尼乾子外道。“尼乾子”旧译“邪命”,实应翻作“离系”,佛教贬称之为邪命、无惭。此外,邪命外道又可作为当时外道修行者之总称。(长阿含经卷十四、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五、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七十三、成实论卷十二、俱舍论卷八、俱舍释论卷六、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大乘义章卷十、摩诃止观卷七)((参见:阿时缚迦派)3655)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
<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不亲恶友,不与恶交,不乐世事。知时、知法,了知自身。观心数法,若有喜相、愁相、瞋相、软相、坚相,知已能除,犹如金师,善知冷热,不令失所。乐甘露味,虽处世法,身心不勤,犹如须弥,不为四风之所倾动。正念坚固,亦见知觉有为多过。

若人乐修如是三昧不休不息,当知是人能具足得;譬如攒火,以不息故,火则易得。


[学习解说]:

菩萨想要获得禅波罗蜜,还应当远离恶知识,不结交恶友,不乐参与世间俗事,应当以心法观照,比如当内心生起喜相、愁相、瞋相、软相、坚相时,能及时正念观察和觉知,能常乐修习佛法令法喜充满,虽然身处世间但不被四风所倾动,能正念坚固,能观察和觉知有为(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法的生灭现象

如果有人能像这样勤修三昧禅定不休不息,此人则能具足禅波罗蜜



善男子!若离三昧欲得世法、出世菩提,无有是处。
善男子!一切三昧,即是一切善法根本,以是因缘,应当摄心!
如人执镜,则见一切善恶之事,是故三昧名菩提道之庄严也。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离开三昧想要在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上有所收获,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三昧禅定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因此应当摄心受持和观照!

得到三昧禅定后,就好比有人手拿镜子能照到一切善恶事,因此修行三昧禅定也叫做庄严菩提道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280

[禅定勋章]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5 10:44:33 | 只看该作者
(195楼共用时4小时)

受身心乐,名为三昧;不增不减,名等三昧。从初骨观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名三昧。

是三昧有四缘:一者、从欲,二者、从精进,三者、从心,四者、从慧。是四缘故,得无量福,增一切善。



[学习解说]:

身心安乐叫做三昧;
正观不增不减的法界实相(指常存,即真如、法性,或法界。法身乃不变、常住、遍一切处者,无一法增,亦无一法减)叫做三昧;
从最初修白骨观开始直到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过程都叫做三昧

三昧有四种因缘可得:一从欲中得、二从精进得、三从心中得、四从智慧得
如法修行这四种因缘能得无量福德,能增上一切善法


[学习笔记]:

从欲中得三昧的道理,末学理解为:比如逆增上缘的道理;又比如:烦恼即菩提的道理
遇到烦恼的时候, 能认清烦恼的本质是虚妄,

(注:情绪欲望有生灭的特性,是可转变的,本质上是虚幻变异的,若能不被影响,当下就能清净自在, 这时候烦恼就变成空)

因为认清烦恼(欲望)是虚妄, 所以能放下, 而能(顿然或渐修)成就菩提, 这才叫做烦恼即菩提, 也就是先找到问题点, 认清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所以说烦恼处就是菩提处, 而不是放纵欲望, 以为纵欲能够得到菩提

这在楞严经初发心二决定义讲的很清楚, 这是从思维上去超越, 所以能放下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复有三种:一者、从闻,二者、从思,三者、从修;从是三法渐渐而生。

[学习解说]:

又有三种因缘可得三昧:一从闻中得、二从思中得、三从修中得,闻思修能令众生渐渐生起三昧正定

[学习笔记]:

由此想到《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也是由闻思修入于三昧正定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也说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
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思维佛法,实修佛法 ——
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佛经为什么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读诵?
大般涅槃经~
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者亲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
修学佛法的四个阶段 ~ 大般涅槃经

由此可知,闻思修三因缘,不单能逐渐增上三昧定力,最终还能成就无上佛道!

想要修行得到增上,闻、思、修缺一不可,因为:
将义理融入生活,,于生活中体会,,随时入义理三昧,,才算实修
这样才符合涅槃经讲的学佛成佛正确过程

回说末学自己的体会是:经由听闻善知识教导或学习经文,能帮助我们快速树立正知见,令我们更清楚准确的分辨哪些如法哪些不如法,进而避免我们走弯路走错路。有了正知见其实还只是个开始,接着还要结合自己当前次第的思惟和实修,逐渐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实修经验,这样才是真正的受益。末学还体会到积累实修经验的过程就像爬楼梯,一层一层逐渐向上,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在渐渐生起三昧正定,逐渐远离世俗知见的业力障碍



复有三时:所谓生时、住时、增时。

善男子!欲界之中,有三昧子,是子因缘,得三菩提。是三昧者,有退、住、增,若在四禅,性则坚固。从初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上地胜下,次第如是。根本禅中则有喜乐,非中间禅。六通亦尔,在于根本,不在余处。

是三昧名菩提庄严,因是三昧,能得学道及无学道,四无量心、三解脱门,自利利他,无量神足,知他心智,能调众生,无量智慧,五根三昧,转钝为利,断于一切生老病死,能得成就一切种智,见诸法性,如罗縠视。


[学习解说]:

又有三种因缘可得三昧:从生起正定的这一念心时、从安住正定的这一念心时、从增上正定的这一念心时

以上这些三昧也是在庄严菩提,因为获得三昧者能获得学道及无学道(又作无学位、无学地。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大小乘规定无学道之内容有所不同,小乘以阿罗汉果位为无学道,以其余四向三果为有学道。大乘则以菩萨修行阶位之第十地最后所得之佛果为无学道)、能获得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得三解脱门(指得解脱到涅槃之三种法门,即空门、无相门、无愿门,此三者又称为三三昧)、神足通、他心通、能调伏众生、能得无量智慧、能转钝根为利根、能断除一切生老病死轮回流转、能成就一切种智(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见诸法性

名词解释:

【一切种智】
梵语 sarvatha^-jn~a^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中):“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中略)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论注卷下)p19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根】
梵语pan~cendriya^N!i。五种根之义。<一>指眼、耳等五识所依之五种色根。又作五色根。即:眼根(梵 caks!urindriya)、耳根(梵 s/rotrendriya)、鼻根(梵 ghra^N!endriya)、舌根(梵 jihvendriya)、身根(梵 ka^yendriya)五根。亦即司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五官及其机能。以此五者加上意根(心),则称为六根。五根除能摄取外界之对象外,并能引起心内五识之认识作用,因具有此等殊胜之作用,故称为“根”。又五根系由物质而成立者,故又称五色根。数论派有五知根之说,其中身根又作皮根。
 就五根之体而论,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将五根分为扶尘根与胜义根二种。扶尘根,又作扶根。系由眼球、耳穴、鼻梁等血肉(肉团)所形成之根,本身无超胜对象之力,但可由胜义根从旁协助起识,即一般所谓之五官。胜义根则在肉体之内部,非肉眼所能见,但具有发识取境之作用。又胜义根与扶尘根虽共为“极微”所成,然胜义根以殊胜之四大种所造之净色为体,为“不可见有对”之实有法,由是萨婆多部主张五根系指胜义根,亦即现今吾人所谓之神经。然大众部等则以色、香、味、触四尘为五根之体,以肉团为性,别无净色,不能取境,此即是以扶尘根为五根之说。又依唯识大乘之说,护法等诸师别立现行之净色为五根;难陀等诸师则认为五根唯是种子,而非现行之净色。
 另就五根之次第而论,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三、俱舍论卷一、卷二等举出两说:(一)五根之中,前四根皆取所造之色,故先举之;身根或取能造,或取所造,或二者俱取,即由于所取之境不定,故后举之。又前四根中,眼根、耳根能取远境,故先举之;鼻根、舌根取近境,故后举之。又取远境中,眼根之作用较耳根为远且速,故先举眼根而后举耳根。又取近境中,鼻根之作用较舌根为速且明,故先举鼻根而后举舌根。总此,而立五根之次第先后。(二)五根所依处(即扶尘根)之上下差别的次第如下:眼根之所依居于最上,耳、鼻、舌、身四根之所依则依次居于下方。
 又于此五根中,眼根、耳根唯取不至境,称为离中知;鼻根、舌根、身根三者唯取至境,称为合中知。离中知,谓眼根能见远处诸色,然于如眼中之药等则反不能观;耳亦能闻远处声响,然近逼耳根者则反不能闻。合中知,谓鼻、舌、身三根必与对象直接接触,即根与境必须没有间隔方能产生作用,若两者相离则无从作用。又鼻、舌、身三根唯取等量之境(根与对境等量),此即合中知之故;眼、耳二根则并取等量境与不等量境。眼、耳二根因取量之不定,故有时取小境,如见毛端、闻蚊声等;有时取等境,如见葡萄、闻琴声等;有时则取大境,如见大山、闻雷声等。此即离中知之故。五根之外,意根属于无色法,因无形状,故无法计量。
 据五事毗婆沙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二等举出,五根各于四事有增上之作用,故称为根。四事指:(一)庄严身,(二)导养身,(三)生识等,(四)不共事。上述为“根见家”之说。然俱舍论卷三举出“识见家”之说,认为四事非为根之作用,而是识之增上。(品类足论卷一、异部宗轮论、成实论卷四、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见:五根有四事增上)1139)
 <二>指五无漏根。此五者对于降伏烦恼、引入圣道具有增上之作用,故称五根。为三十七道品中之第四科。即:(一)信根(梵 s/raddhendriya),信三宝、四谛等之道理者。(二)进根(梵 vi^ryendriya),又作精进根、勤根。勇猛修善法者。(三)念根(梵 smr!ti^ndriya),忆念正法者。(四)定根(梵 sama^dhi^ndriya),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五)慧根(梵 prajn~endriya),由定中观智所起,而了知如实之真理者。此五者皆为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故称为五根。又“根”有增上、出生等之义,上记五种能令人出生无漏圣道,故称为五根。另据大乘义章卷十六说明根之意义,即:此五种出生“出世圣道”之力偏强,故称为根;又此五种有依次对治不信、懈怠、放逸、掉举、无明烦恼等之作用,故称为根。此外,止观辅行传弘决(会本)卷七之一举出,修行之人虽善芽微发,然根犹未生,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此五法皆称为根。
 五根与三十七道品中第五科之五力同体,五力乃显示五根行破惑增上之力用。五力为利根者所修,五根则为钝根者所修。又五根摄入二十二根中,与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三无漏根,同于无漏法上具有增上之作用。另据俱舍论卷二十五举出五根之次第如下:即于因果先起信心(信根),其次为果修因而起精进(进根),次由精进而念住所缘(念根),复由忆持念力而心便得定(定根),心得定则能知如实之理(慧根)。(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卷四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大智度论卷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法界次第卷中)((参见:三十七道品)506)p1137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解脱门】
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
一、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著于空;
二、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三、无相解脱门,是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于中道。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解脱门】
梵语 tri^N!i vimoks!a-mukha^ni。指得解脱到涅槃之三种法门。略称三解脱、三脱门、三门。即:(一)空门(梵 s/u^nyata^),观一切法皆无自性,由因缘和合而生;若能如此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二)无相门(梵 animitta),又称无想门。谓既知一切法空,乃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此通达诸法无相,即离差别相而得自在。(三)无愿门(梵 apraN!ihita),又作无作门、无欲门。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
 三解脱门乃依无漏之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而入,此三昧犹如门户之能入解脱,故称三解脱门。然三昧通有漏、无漏,三解脱门唯通无漏。以其具有净及无漏等世、出世间之特别法,故为涅槃之入门。又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谓,三解脱门系依三自性而建立,即由遍计所执之自性而立空解脱门,由依他起之自性而立无愿解脱门,由圆成实之自性而立无相解脱门。(俱舍论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论卷一○四、十地经论卷八、大乘义章卷二、摩诃止观卷七上)((参见:三三昧)521)p644 FROM:【佛光大辞典】

【有学】
梵语 s/aiks!a,巴利语 sekha。又称学人。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
 有学共有十八类,称为十八有学或十八学人,据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举,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等十八类。此外,于成实论等经论中,尚有不同之分类。(俱舍论卷二十四、成实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十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十八有学)351、“四向四果”1683、“无学”5138)p245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学道】
梵语 as/aiks!a-ma^rga。又作无学位、无学地。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与见道、修道合称为三道。系尽证真谛之理,解脱一切烦恼,学道圆满,而不更修学胜果之道。即指阿罗汉果。大小乘规定无学道之内容有所不同,小乘以阿罗汉果位为无学道,以其余四向三果为有学道。大乘则以菩萨修行阶位之第十地最后所得之佛果为无学道。又无学之阿罗汉有利、钝之别,钝根者必须待时而解脱,故称时爱心解脱、时解脱;利根者不须待时即得解脱,故称为不动心解脱、不时解脱。(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卷六十六、卷六十八、卷九十四、卷一○一、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五、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十七)((参见:九无学) 147、“阿罗汉”3692、“解脱”5602)p5138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
<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不增不减】
指常存,即真如、法性,或法界。法身乃不变、常住、遍一切处者,无一法增,亦无一法减。旧华严经卷三十四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二谓(大九·六一四下):“譬如如如性,离虚妄寂灭,亦无有生者,亦无有灭者。如是诸如来,及一切境界,亦同如如性,不增亦不减。”于大乘起信论中亦有(大三二·五七九上)“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之说。(不增不减经、佛性论卷四、宝性论卷二、梵文本中边分别论释(Madhya^nta-vibha^ga-vya^khya^); Louis de la Valle/e Poussin:Me/langes chinois et bouddhiques, 1, 394)p996 FROM:【佛光大辞典】

【根本禅】
(术语)又曰根本定。伏下地烦恼所得之上地禅定,谓为近分。断下地烦恼所得之上地禅定,谓为根本,即定地有色界无色界之八地,故有八根本禅八近分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智者应当作如是观:一切烦恼是我大怨。何以故?

因是烦恼能破自他,以是因缘,我当修集慈悲之心,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为得无量纯善法故。

若有说言:离于慈悲得善法者,无有是处。

如是慈悲能断不善,能令众生离苦受乐,能坏欲界。是慈若能缘于欲界,名欲界慈。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应当这样去观照:一切烦恼是我的怨仇
所以我应当修集慈悲心,要为利益一切众生、为得到无量善法而修慈悲心
如果有人说:不修慈悲心也能得到善法,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慈悲心能断除不善念,能令众生离苦得乐,能出离欲界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280

[禅定勋章]

19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6 11:26: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1-16 11:28 编辑

(196楼共用时4小时以上)

善男子!众生若能修集慈心,是人当得无量功德。修慈心时,若能先于怨中施安,是名修慈。

善男子!一切众生凡有三聚:一者、怨,二者、亲,三者、中;如是三聚,名为慈缘。修慈之人,先从亲起,欲令受乐;此观既成,都及怨家。


[学习解说]:

善男子,若能修集慈心的众生,则能获得无量功德
修习慈心时,众生如果能先对怨家布施无畏,令怨家身心得到安稳,这就叫做修慈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三种因缘相聚:一是怨敌相聚;二是亲爱(或亲近)的人相聚;三是无怨无亲的人相聚
这三种相聚的因缘,其实也是修习慈心的因缘,修慈心的人应当先对亲爱(或亲近)的人施与安乐,然后在逐渐扩展到对怨家施与安乐


[学习笔记]:

我们累世结怨的众生都会只要因缘成熟,都会变成我们身边的[怨家债主]
所以家人可能是过去世的仇人或恩人,仇人和恩人也可能是过去世的亲人
因为众生实在太会结怨了,
所以佛法常说要[广结善缘],这样才能避免形成众多[冤亲债主] ——
[分析说明]常见的冤(怨)亲债主问题
如果我们和众生执着争执结恶缘,这样不仅自己无法突破凡夫心
更无法普渡众生,如何行菩萨道成佛呢?又如何解救亲人和众生呢? ——
[实修案例]在家精进实修21天实例问答(上集:1-10天)
佛弟子应该广结善缘,
尤其不要和自己的亲人结恶或闹别扭
不要制造自己的冤亲债主
应该慈眼视众生
用宽大的心胸来看众生
这样才能当表率,帮助自己和众生成佛
起心动念都是业,千万不要自造轮回业 ——
法门实修帖 411#

记得善知识曾经讲过:(大意是)如果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无法帮助(救度),又怎能说是慈悲众生呢,学生深深惭愧!

修行除了发心,还要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和如法实修
如何利益身边众生,施与众生安乐,改善自己和最亲近人的关系?
善知识教导了两种实修方法:四摄法、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四摄法]是属于菩萨道的普渡众生法门,特别适合在家佛弟子
在家佛弟子入世学佛,除了修行自己,也要与人为善,和家人亲友和乐相处
从中体会佛法的益处,让彼此都能有美好人生,以此为基础逐渐体会佛法深义,落实菩萨道而超越轮回
所以建议在家佛弟子都能了解[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四摄法]就是四种摄受众生的法门,就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例如:对于家人或亲友可以不定时送一些小礼物,或随时微笑,适时关怀或鼓励或赞美,或布施劳力做家事,或和颜悦色适时的宣导正知见,
以上这些都是布施的范畴,以此维持彼此良好互动,增进感情和互信,这样就容易引导亲友信受佛法
所以,对家人不要吝啬布施小礼物,不要吝啬微笑和赞美,要布施劳力多做家事,要教导亲友吃素和因果
因此,不是布施外人才叫做布施,布施家人也是修行重要的一环,这点要弄清楚,才不会内外失衡,才不会令家人讨厌


[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嫌恶嘲讽挑拨恶口只会让自己成为令人讨厌的人,更不用说修行和普渡众生
因此,和亲友或众生说话,切忌嘲讽挑拨和恶言相向,这也是基本的十戒范畴.如果犯戒就不可能有定慧可言.
再者,嘴巴都管不好,怎能说自己是修行人呢?嘴巴管不好,都是自己的心念出了问题,应该先检讨自己,好好忏悔.
心美就能看到美好处,心好就能看到众生的好处,所以,不要吝啬赞美和鼓励以及关怀的言语
赞美鼓励以及关怀更容易使亲友和众生能接受自己


[利行摄]是以利益众生为重,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不在乎自己得失的利人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帮助人,只要是正业正行,都应该支持,并且平常应该多宣扬正确知见和正业以及正行
亲友或众生如果有任何一点一滴的善念或善行,都应该全力支持和帮忙,千万不可轻视或嘲笑或不在乎
例如:如果家人想放生或去佛寺或乐捐,那应该放下自己的私事或定课,陪家人行善
又或者,平常多宣扬正知见,帮助亲友和众生建立正行和善行的基础观念,促发众生能行善,这也是利行

[同事摄]就是与众生同事,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例如:多参与各种文化慈善或爱心活动,加入各种社会服务的义工或志工,关怀病人老人孤儿和弱势或伤残
如果能如此,这样的佛弟子必定是融入社会,受人爱戴和喜欢的人,
如此广结善缘的良好互动,定能得到互惠的回报,定能获得好的工作和伴侣,
也更能得道多助,更有实力能帮助众生,以及落实普渡众生的菩萨行
一般人找不到好工作和伴侣,这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就是不懂[只要正向的付出,就会有正向的回报],就是不懂因果
如果自己是个光明乐观进取,有爱心有善心,帮助众生又工作认真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所以,只要努力正向的融入社会和人群,就能自利和利他,就能落实菩萨道.
对于家人或亲友或工作伙伴也是如此,学佛后不可就少了和家人说话或相处或少做家事
应该透过相处或共同做家事,或关怀健康上工作上学业上的情况,来增进引导家人学佛的机会


希望透过上述的说明,大家能更正面和深入的认识佛教和佛法,也更明白自己的人生和修行问题所在
因此,对于人生,不要抱怨,不用不平衡,凡事都有因果,想要有美好的果实和人生,就要自己努力耕耘
在家佛弟子如果能先好好学习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相信必定能得到家人亲友和工作伙伴的支持和认同,真正成就佛化家庭,成为人间菩萨 ——
改善自己和家人亲友同事关系的法门~[四摄法]
在想要帮助家人学佛,或者普度众生的过程,可能会和众生有所争执
为了避免自己产生退心,这时候除了内省观照并忏悔自己的不圆满
可以练习下面四个观照转念法,去除自己心中的执着
或练习之前所讲的光明法,引导自己转凡性入佛性光明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 —— 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名词解释:

【慈悲普】
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施安】
谓人不得食,心愁身危,不能自安,若人以食施之,即为施安。其施安者,得世世安隐、不遇灾患报。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男子!起慈心时,有因戒起,有因施起;若能观怨作子想者,是名得慈。

善男子!慈唯能缘,不能救苦;悲则不尔,亦缘亦救。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人因为持戒而生慈心、有人因为布施而生慈心
如果众生能做到将怨家视作自己的亲生儿子想,此人则能获得慈心

善男子,慈心只能令彼此建立善缘,却不能救众生离苦
悲心则不同,悲心不但能令彼此建立善缘,还能救拔众生离苦得乐



善男子!若能观怨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

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须,当知是人能善修慈。

善男子!若能修忍,当知即是修慈因缘。如是慈心,即是一切安乐因缘。

若能修慈,当知是人能破一切憍慢因缘,能行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法修行。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众生能观怨家哪怕一点点善行、不见其恶行,此人就是在修慈心

假如怨家遭遇病苦,能前往探望病患和布施病人医药等所需物品,此人则能修习慈心

善男子,忍辱心是修慈心的善缘,慈心则是令一切众生获得安乐的因缘

修习慈心的人能破除一切骄慢、能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法修行



若人修定,当知是人修梵福德;得梵身故,名梵福德。
若人能观生死过罪、涅槃功德,是人足下所履粪土,应当顶戴。是人难忍能忍,难施能施,难作能作,是人能修四禅、四空及八解脱。

复作是念:‘一切众生身口意恶,未来若受苦恼报者,悉令我受;若我所有善果报者,悉令众生同我受之。’
如是慈悲,缘广故广,缘少故少。


[学习解说]:

修禅定的人则能获得梵身(佛之清净法身也),因此能获得清净的福德
若有能观生死过患及涅槃功德者,此人脚下踩到的粪土都应当顶戴,因为此人难忍能忍、难施能施、难作能作,此人能修四禅(四静虑。修此四禅定生于色界之四禅天也。此四禅内道外道共修之,在因者超欲界之惑网,在果者生于色界,且为生诸功德之依地根本,故曰本禅)、四空(一法相空,二无法空,三自法空,四他法空)、八解脱(谓依八种定力而舍却对色与无色之贪欲)

修禅定的人都有这样发心:一切众生身口意三业都不清净,将来如果遭受苦报,全部都由我来承受;如果我有善果报,愿与一切众生共同享受


名词解释:

【八解脱】
梵语 as!t!au vimoks!a^h!,巴利语 at!t!ha vimokkha^。谓依八种定力而舍却对色与无色之贪欲。又作八背舍、八惟无、八惟务。八者即:(一)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为除内心之色想,于外诸色修不净观。(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心之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欲难断,故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为试练善根成满,弃舍前之不净观心,于外色境之净相修观,令烦恼不生,身证净解脱具足安住。(四)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尽灭有对之色想,修空无边处之行相而成就之。(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弃舍空无边心,修识无边之相而成就之。(六)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弃舍识无边心,修无所有之相而成就之。(七)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弃舍无所有心,无有明胜想,住非无想之相并成就之。(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厌舍受想等,入灭一切心心所法之灭尽定。此中前二者依初禅与第二禅,治显色之贪,第三依第四禅修净观,皆以无贪为性。第四至第七依次以四无色之定善为性,第八依有顶地,以灭有所缘心为性。又初二者各分为二,第三分为四,合谓八胜处。(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俱舍论卷二十九、品类足论卷七)((参见:八胜处)296)p304 FROM:【佛光大辞典】

【四空】
<一>指大方广大集经卷五十四、大品般若经卷五等所说之能破众生执著「有”之四种空,即:(一)法法相空,又作法相空,谓破五蕴等法之有相。通一切世谛之有为、无为法,称为法相,此法相为无法之法,乃非实体,如初春原野之阳焰,见似有水而实无水。(二)无法无法相空,又作无法相空,谓破法之无相空理。无法之体状称为无法相,此无法相为破有而立,非别有自性;有相既空,无相之相亦无,故称无法无法相空。(三)自法自法相空,又作自法空,乃前二空之法性自体寂然,非由智慧勉强作观而空。此中有二:(1)世间性,如地之坚性、水之湿性等。(2)圣人性,如法性、实际法等。此二法皆自性本空,故称自法自法相空。(四)他法他法相空,又作他法空,众生先已听闻法性、实际法,而于其外执著更有余法,此称他法。今为破其执著而观真如之外更无他法、无他法之相。又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等十八空,与四空有相摄配当之关系。(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大乘义章卷二“四空义”)((参见:十八空)353)
 <二>指维摩经卷下法供养品所说之空、无相、无作、无起等四者。依大乘义章卷四之十一空义条之说明:空,即法无定相;无相,即法无因缘之相;无作,谓法既无相亦不作果;无起,谓法无所起。又无量寿经卷上,再加“无愿”而立五种空,或论空、无相、无愿之三三昧。
 <三>又作四无色。指无色界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菩萨本业璎珞经卷上)((参见:四无色定)1772)p1722 FROM:【佛光大辞典】

【四禅定】
(名数)略云四禅,新云四静虑。修此四禅定生于色界之四禅天也。此四禅内道外道共修之,在因者超欲界之惑网,在果者生于色界,且为生诸功德之依地根本,故曰本禅。(一)初禅,初禅之前行,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禅具八触十功德。其先行者安坐端身摄心,故气息调和,觉此心路泯泯澄净,怗怗安稳,其心在缘,居然不驰散,是名曰粗住。由此心后怗怗胜前,名为细住。其后一两日或两月,豁尔心地作一分开明,我身如云如影爽爽空净,虽空净犹见身心之相,未有定内之功德,是名欲界定(成实立欲界定俱舍不立之摄于未到定中),从是心后泯然一转,不见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铺,犹如虚空是名未到定(成实不立之,俱舍立之名未至定),此时性障犹在,未入初禅也。在此未到定,身心豁虚空寂,内不见身,外不见物,如此或经一日乃至一月一岁定心不坏,则于此定中即觉自心之微微动摇,或感微痒,即发动痒轻重冷暖涩滑,是名八触。此为色界之四大极微与欲界之四大极微转换,而发此触相也,此乃正入初禅之相。此时有十功德,又谓之十眷属。如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是也(是就八触中之动触而论余七触功德准之)。此八触十功德,唯在初禅,二禅已上则无,是为初禅之特相。就四禅总体言之,则以十八支分别,十八支者初禅五支,二禅四支,三禅五支,四禅四支也。以此等之功德法支持禅,故名为支。初禅五支者觉支(新曰寻支),观支(新曰伺支),喜支(新同名),乐支(新同名),(经部为眼耳身三识之乐受,有部不许定中三识,仅有意识故为轻安乐非乐受也),一心支(新定支也)。(二)二禅。呵弃初禅之觉观而得此禅,于初禅已了色界四大转换。故二禅已上无八触十功德也。二禅之四支者,内净支(俱舍以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胜实之功德也,净为信相。故曰净,属心故云内),喜支,乐支(轻安乐也,非乐受),一心支(新定支),也。(三)三禅,呵弃第二禅之喜受而得三禅也。此禅具五支,舍支(是行舍非舍受),念支(三禅之乐极胜为不染著故要正念),慧支(同上),乐支(意识之乐),一心支(新曰定支寂然在定是也)。(四)四禅,呵弃三禅之乐受。四支者不苦不乐支(新曰中受支,五受中之舍受也),舍支(舍第三禅之乐受也非忧悔),念支(念下地之过自己之功德长养之),一心支(犹如钟,犹如清水)也。初禅之五支乃至四禅之四支为何?即行体是也,依俱舍之意,初禅之付五支者,以此时二十二心数发于一时(大地十与大善地法十及觉与观也),于中取强者为五支,五支皆定体也,成论明五支前后相次而起,取四支为方便,一心支为实体。天台止观,法界次第之所明,大要据成实论。见止观九之一,法界次第上,俱舍论二十八。智度论十七曰:“若能呵五欲、五盖、行五法,欲、精进、念、功慧、一心,行此五得五支,成就初禅。”(参见:禅)。梵Catur-dhya%n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
梵名 Brahman。音译梵摩、婆罗贺摩、勃蓝摩、跋滥摩。意译寂静、清净、离欲。<一>为印度正统婆罗门教思想之最高原理。据梨俱吠陀(梵 R!g-veda)之记载,祈祷主(梵 Br!haspati)为最上神,是由祭司支配者演变为宇宙之创造神,为宇宙生成原理。又据梵书(梵 Bra^hmaN!a)文献之创造神话中,为形成新的万有根本原理,于是融合以上诸原理,演成生主(梵 Praja^pati),为被崇拜的根本神格。初时,梵,意指吠陀之赞歌、祭词、咒词等,同时被视为其本质即神秘之力量。自吠陀至上、祭祀万能之梵书时代以降,成为世界根源之创造原理,被视为生主的创造物之一。尔后两者又被视为同一,其后,生主作为人格神之色彩淡薄,逐渐为单纯之世界原理而存立,随著梵之崇拜兴起,梵代替生主为世界万有之原理,而生主被视为依存于中性原理本有之梵(梵 Brahman svayam!bhu^),并位居其下位,遂以梵为主体,展开宇宙创造说。宇宙最高之原理梵成立后,对之深深探究与思索之结果,确立梵与我(梵 a^tman)一体化之梵我一如说,此为奥义书(梵 Upanis!ad)泛神论哲学之中心观念,遂成为贯通印度宗教、哲学思想之根本思想。((参见:婆罗门教)4464、“梵我一如”4633)
 <二>梵具有清净之义,从事清净之行,尤其指断淫欲之事,称为梵行;行淫欲者,称为非梵行。清净之十戒,称为梵净十戒。佛、菩萨美妙之音声,称作梵音声、梵声、梵音;其响称为梵响。梵音相为佛三十二相之一。佛之清净法身,称为梵身。佛堂伽蓝又称梵刹、梵宇、梵阁,寺院之吊钟一称梵钟。佛学又称梵学,印度又称梵土。梵行先生为僧之异称,梵仪指僧侣之威仪。
 <三>意指梵语。例如,以梵语撰写之典籍,称作梵本。梵夹指以贝叶书写成之梵字经典。
 <四>意指梵天之略称。色界诸天离欲清净,总名梵天。大智度论卷三十五(大二五·三一五下):“色界都名为梵,(中略)又梵为色界初门。”p4626 FROM:【佛光大辞典】

【梵身】
(术语)佛之清净法身也。菩萨戒经疏上曰:“庄严梵身,无所障阂。”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慈悲三种:谓下中上。

复有三种:一者、缘亲,二者、缘怨,三者、缘中。

复有三种:一者、缘贪,二者、缘众生,三者、缘非众生。

如是缘者,悉名三昧。悲、喜、舍心,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慈悲心有三种:谓上、中、下

另外还有三种能引发慈悲心的因缘:一是缘于亲爱(或亲近)的人;二是缘于怨仇(或怨家);三是缘于不亲不怨的人

另外还有三种因缘:一是缘贪;二是缘于对众生的慈悲;三是缘于对非众生的慈悲

以上这些能引发慈悲心的因缘,在修行过程中都叫做三昧,包括悲心、喜心、舍心都是同理



善男子!有禅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禅,有亦是禅亦波罗蜜,有非禅非波罗蜜。

是禅非波罗蜜者,谓世俗禅,声闻、缘觉所有禅定。是波罗蜜非禅定者,所谓施、戒、忍辱、精进。亦是禅亦波罗蜜者,谓金刚三昧。非禅非波罗蜜者,谓一切众生、声闻、缘觉、从闻思惟所生善法。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些修行是禅不是波罗蜜;有的是波罗蜜不是禅;有的既是禅也是波罗蜜;有的既不是禅也不是波罗蜜
是禅不是波罗蜜者,比如世间禅和声闻缘觉所修行的禅定
是波罗蜜不是禅者,比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既是禅也是波罗蜜者,比如金刚三昧(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
既不是禅也不是波罗蜜者,比如一切众生、声闻、缘觉,由听闻和思惟生出来的善法


名词解释:

【金刚三昧】
<一>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一二·五○九中):“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得金刚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楞严经卷六、大日经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七)
 <二>日本游方僧。曾入唐。籍贯不详。又称三昧。根据唐代段成式撰之酉阳杂俎卷三及续酉阳杂俎卷二所载,师来唐后,转赴中印度,见诸寺多画玄奘之麻屩及匙箸,每斋日膜拜。并游那烂陀寺。归唐后,元和十三年(818),与蜀僧广升诣峨眉山。其他事迹及寂年世寿均不详。为日本文献上所记录最初之入竺者。或谓师别号为法道。(入竺日本僧金刚三昧传考)p3534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修于净禅,是不为难;在家修净,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修行禅定比较容易,在家人修行禅定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280

[禅定勋章]

19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10:1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1-17 16:36 编辑

(197楼共用时4小时以上)


优婆塞戒经般若波罗蜜品第二十八


善生言:“世尊!菩萨云何修净般若波罗蜜?”
善男子!若有菩萨持戒精进,多闻正命,修于忍辱,怜愍众生,心多惭愧,远离嫉妒,真实了知诸善方便;
为众受苦,不生悔退,乐行惠施,能调众生,善知所犯轻重之相,勤劝众生施作福业;
知字知义,心无憍慢,亲近善友,能自利益及利益他;
恭敬三宝、诸师、和上、长老有德,于身菩提不生轻想,能观菩提深妙功德;
知善恶相,知世出世一切声论,知因知果,知初方便及以根本,当知是人能得智慧。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菩萨如何修般若波罗蜜?
佛说:善男子,若有菩萨精进持戒,广学多闻,修持忍辱,怜悯众生,常生惭愧,远离嫉妒,真实了知诸法次第及善巧方便者
还有菩萨若能代众生受苦,而且心不后悔,能常乐惠施,调伏刚强难化众生弃恶从善,广作福业者
菩萨若了知诸法文字义理,心无骄慢,乐于亲近善知识,能够发心自利利他者
菩萨若能恭敬佛法僧三宝、恭敬师长、和尚、长老及有德行的人,能够具足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证得无上菩提,能深观菩提深妙功德者
菩萨若能了知是非善恶相,了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道理和因果,了知初修方便以及根本实相义,以上这些人都能获得智慧


名词解释:

【善知】
p1136瑜伽八十四卷五页云:言善知者:知法义故。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正命】
梵语 samyag-a^ji^va。巴利语 samma^-a^ji^va。又作谛受、正命道支。八正道之一。佛弟子依从正法,清净身口意三业;远离咒术、占卜等五种邪恶之谋生方法,而如法求取衣服、饮食、汤药、床榻等生活资具,即称为正命。又比丘为延续法身慧命而行之乞食,称为正命食。p1989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是智慧有三种:一、从闻生,二、从思生,三、从修生。
从字得义,名从闻生;思惟得义,名从思生;从修得义,名从修生。
能读如来十二部经,能除疑网,能读一切世论世事,能善分别邪正之道,是名智慧。
能善分别十二部经,阴、界、入等因果字义,毗婆舍那、舍摩他相,上中下相,善、恶、无记及四颠倒,见道、修道,能善分别如是等事,是名智慧。


[学习解说]:

智慧可从三种因缘得:一是从听闻中生;二是从思惟中生;三是从实修中生
从听闻中得,是说从前人留下来的文字中获得智慧
从思惟中得,是说经过自己思惟以后获得的智慧
从实修中得,是说通过自己实修实践获得的经验或智慧

菩萨若能读十二部经、能断种种疑惑、能分别是非善恶正邪之道,这些都叫做智慧
菩萨若能善分别十二部经,清楚明了五阴(色,受,想,行,识)、十八界(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六根为内之六入,六境为外之六入,总称十二入,亦作十二处)等因果义理;明了毗婆舍那、舍摩他,善、恶、无记以及四颠倒(指四种颠倒妄见),见道、修道,能善分别如是等事者,这些都叫做智慧


[学习笔记]:

关于阴、界、入的教导:
「阴界入」则是指3个佛法名词「阴」「界」「入」
「阴」通常是指「五阴」或「五蕴」
「界」有几种解释,可以指「十八界」
「入」则是指「六入」或称「六根」——
「生命方程式:因果」&「实修的次第和原理」&「为什么修行?」

参考阅读:[必修]十二因缘


关于毗婆舍那和舍摩他,这是《圆觉经》讲的三净观

“佛陀在圆觉经说,三世诸佛没有不依照三净观顿渐修行而成就的”

“但是因为针对的众生不同,因根器和因缘差别
所以,不同的佛经所教导的内容也会有次第上的差别,而可能或深,或浅,或广泛论说,或简单扼要”


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感恩)善知识也给出了适合的相关解说:

以下是适合初学者的初浅方便说,
(甚深的境界并非完全如此,例如奢摩他有更甚深的境界,详情请参阅解深密经)
简单说

奢摩他,就是静的法门,是自我安定的力量,就是寂灭
就是止观的止的工夫, 修止成定就是一般讲的禅定
最简单通俗的方法就是静坐, 其实不仅于静坐, 只要能心静都是
例如念佛,拜佛,持咒,诵经,只要能让我们心静,这些都算是
不过末法时期,众生心不清净,戒律不净,修学禅定大都容易着魔境,
所以建议戒律必须精严,并且先学楞严经咒,弄清楚50魔
其实只要工夫到家就能一念入寂


三摩钵提,就是观想忆念,就是观出形象,
只要静坐念佛拜佛持咒诵经中,有加入观想忆念佛菩萨形象和佛国净土都算在内
佛经中很多讲三昧的经典其实都是三摩钵提,观无量寿经也是,
初修就是观想忆念,成就后就是神通幻化利益众生
所以三摩钵提是幻化诸有的法门, 也就是神通法门


禅那,则是在分别中,了了分明,不起分别
初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数息, 高深的修行则是实相般若智观照
禅那不像奢摩他那样安住守静,也不像三摩钵提那样幻化诸有
禅那是在空有中自在,住于实相,
如果说奢摩他是单一,三摩钵提就是无量,
禅那则是不空不有,依实相法在生活中面对一切如实观照 ——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参考阅读:
「奢摩他」和「毘婆舍那」
瑜伽师地论:[奢摩他]九种心住
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 ~ 圆觉经
[止观次第实修]:九种[奢摩他],四种[毗钵舍那]~瑜伽师地论


名词解释:

【六入】
又作六处。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六根为内之六入,六境为外之六入,总称十二入,亦作十二处。入者,涉入、趋入之义;处者,所依之义。此六根六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识,故称入;六根六境为生六识之所依,故称处。(大乘义章卷四、法界次第卷中之下)p1240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界】
梵语 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俱舍论卷一)((参见:十二处)343)p356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阴】
(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阴有荫覆与阴积之二义。(参见:蕴)。色,受,想,行,识,五法之名义,新旧皆同。(参见:五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颠倒】
颠倒,梵语 viparya^sa。指四种颠倒妄见。略称四倒。可分为二:(一)有为之四颠倒,指凡夫对于生死有为法所执之四种谬见─常颠倒(梵 nitya-viparya^sa)、乐颠倒(梵 sukha-viparya^sa)、我颠倒(梵 a^tma-viparya^sa)、净颠倒(梵 s/uci-viparya^sa)。即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实相,而于世间之无常执常、于诸苦执乐、于无我执我、于不净执净。(大智度论卷三十一、俱舍论卷十九、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杂阿毗昙心论卷八、成唯识论卷一、俱舍论宝疏卷十九、华严经孔目章卷三、宗镜录卷三十九)
 (二)无为之四颠倒,指声闻、缘觉二乘人虽对有为之四颠倒具有正见,然却误以为悟境(涅槃)是灭无之世界,而于涅槃无为法起四种妄见。即于涅槃之“常、乐、我、净”妄执为“无常、无乐、无我、不净”。前述之中,断有为之四颠倒为二乘,断有为、无为等八颠倒则为菩萨。(南本涅槃经卷二哀叹品、卷七“四倒品”、佛性论卷二、大般涅槃经疏卷七、卷八、成唯识论枢要卷下末、华严孔目章卷三、大乘义章卷五末、宗镜录卷三十九)((参见:颠倒)6731)p1852 FROM:【佛光大辞典】

【疑网】
疑惑之情交织如网,故称疑网。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下):“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八十华严卷十四贤首品(大一○·七二中):“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据道隐之本典略赞谓,网有三义:(一)难脱,如鱼鸟为网所罗,难以脱出。(二)覆障,如门前张罗雀之网而障碍人之出入。(三)隐蔽,如网蔽碍眼目使不能见。盖佛法之大海以信能入,信为佛道之源、功德之母,然因疑情能隐蔽信眼,障碍信奉正法,遂不能出离生死,故喻之如网。(法华经方便品、大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二十七)p5844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有智之人,求于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常亲近佛及佛弟子。
世无佛法,乐在外道出家修学,虽处邪道,乐求正要,常修慈、悲、喜、舍之心及五通道。得五通已,观不净想及无常想,能说有为多诸过罪。
为正语故,教诸众生令学声论,能令众生离身心病,乐以世事教于他人,所作事业无能胜者,所谓咒方,种种医药。
能善求财,得已能护,用以道理,如法惠施。
虽知一切,不生憍慢,得大功德,不生知足,能教众生信、施、持戒、多闻、智慧。
知善、不善、无记方便,善知学行因缘次第,知菩提道及道庄严,知诸众生上中下根,知外声论心不存着,知众生时随宜调伏,知众生世及国土世,知从具足六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为求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求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求大悲三念处(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求能常常亲近佛及佛弟子

有智慧的人即使没有遇到佛法,也能欢喜去外道出家修学,虽然他们身处外道但只求正法,而且常修慈悲喜舍和五神通;获得五种神通之后,常能实修不净观(即观想自他肉体之肮脏、龌龊,以对治贪欲烦恼之观法。人的尸体随时间而变化为丑恶之形状,故在诸经典中皆举有多种不净之观尸法,以治贪欲之心)和无常观(观一切万物之变化无有常法,称为无常观。此观法乃入佛门第一要门,古来先圣多以此为发菩提心之根本),能解说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的诸多过患

菩萨因为正语(即远离妄言、两舌、粗言、绮语等一切虚妄不实之语)的缘故,所以能教一切众生修行,令众生远离身心病苦,常以世间方便教导他人,所做的事情无有人能胜过他的,比如给病患送去种种医药等

有智慧的人虽然了知一切诸法实相,但从不心生骄慢,即使得到大功德也不会生知足想,不但自己受益还能教导众生修行信、施、持戒、多闻和智慧

有智慧的人了知善法、恶法和无记法等方便法,善知学佛修行的种种因缘和次第,了知菩提道以及道庄严,了知众生根器,能随顺众生因缘次第而循序引导,善知众生世间(众生世间又名假名世间,即假五阴和合之名而有的众生,亦即众生的正报)和国土世间(国土世间又名器世间,即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山河大地,亦即众生的依报),了知如何修行具足六波罗蜜


名词解释:

【有为法】
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常观】
又作非常观。观法之一种。观一切万物之变化无有常法,称为无常观。此观法乃入佛门第一要门,古来先圣多以此为发菩提心之根本。(光赞经卷七)p5111 FROM:【佛光大辞典】

【不净观】
梵语 a-s/ubha^-smr!ti,巴利语 asubha^nupassin。又作不净想。为五停心观之一。即观想自他肉体之肮脏、龌龊,以对治贪欲烦恼之观法。人的尸体随时间而变化为丑恶之形状,故在诸经典中皆举有多种不净之观尸法,以治贪欲之心,今列举如下:
 (一)据禅法要解卷上载,若淫欲多者,应修习二种不净观。即:(1)观死尸臭烂不净,取此不净之相,至闲静处以自观不净。(2)虽眼不见死尸,然从师受法而忆想分别,自观身中充满发、毛、涕、泪、汗、垢、痰、癊等三十六种不净物。同书又举出修习不净观能对治众生对于色、形容、威仪、言声、细滑、人相等六种欲望之执著,且将不净分为恶厌之不净与非恶厌之不净二种。对于执著前五种欲望者,令观恶厌之不净;对于执著人相者,则令观白骨人相。又观死尸为不坏,能断除威仪、言声二种欲望,观死尸为已坏,则悉断六种欲望。
 (二)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所举,随观行者之意乐,而有乐略、乐广、乐广略三种之别。又于此三种观法之过程中,各明示初习业位、已熟修位、超作意位等三位,及其观行之次第。举乐略观为例,即:(1)先往冢间观察死尸之青瘀等相,复以胜解力移属自身,即观想自身青瘀乃至骨锁,于骨锁中,次第观想足骨、苋骨、胫骨、膝骨、髀骨、臗骨、腰骨、脊骨、胁骨、髆骨、臂骨、肘骨、腕骨、手骨、肩骨、项骨、颔骨、齿骨、髑髅等,凡此种种,一切皆称初习业位。(2)于骨锁中,先观足骨、苋骨等,乃至后观髑髅,复于其中除半观半,复除一分,唯观一分,凡此种种,一切皆称已熟修位。(3)以胜解力观察如此之不净相,遂系念于眉间,湛然而住,复转此念入身念住,辗转乃至入法念住,凡此种种,一切皆称超作意位。
 (三)据俱舍论卷二十二载,修不净观可对治显色贪、形色贪、妙触贪、供奉贪等四种贪。即:(1)缘青瘀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对治显色之贪。(2)缘死尸被鸟兽所食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对治形色之贪。(3)缘虫蛆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对治妙触之贪。(4)缘死尸不动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治供奉之贪。此外,若缘骨锁以修不净观,则因骨锁中无四贪之境,故能对治上述之四贪。
 (四)据大乘义章卷十二、卷十三,将不净观分为厌他身而观他不净与厌自身而观自不净二种。前者观他身中有九相,即:(1)死相,(2)胀相,(3)青瘀相,(4)脓烂相,(5)坏相,(6)血涂相,(7)虫啖相,(8)骨锁相,(9)离坏相(分散相)。然大智度论中缺死相而加烧相。后者观自身中有五不净,称为五种不净。即:(一)种子不净,肉体系由因缘而形成,故内(烦恼、业)、外(父母之精血)之种子不净。(二)住处不净,于母胎中,十月不净。(三)自体不净,此身由四大之不净所成。(四)外相不净,此身之九孔常流不净。(五)究竟不净,死后弃置冢间烂坏,亦永久不净。
 同书又举出人之色贪有二种,即:(1)爱自身,可以观五不净对治之。(2)爱他身,可以观九相对治之。其中,爱他身中有四种欲,即:1.威仪欲,可以九相中之死相对治之。2.形色欲,可以青瘀、脓烂、血涂等三相对治之。3.处所欲,可以胀、坏、虫啖、分散等四相对治之。4.细触欲,可以骨锁相对治之。
 上述之九相系于人之死尸起九种之观想,故又称九想。南传佛教则认为有十种观想,称为十不净。此外,天台四教仪集注亦举出:种子不净、受生不净、住处不净、食啖不净、初生不净、举体不净、究竟不净等七种不净。
 盖不净观与数息观,共称为入道之二甘露门。不净观以无贪之善根为自性,于三界之中,缘欲、色二界,通于欲界、中间静虑、四静虑、四近分等十地,并以此十地为依地,以所依之欲界身而起之不净观,与胜解作意相应,此即是有漏观,相当于四念住中之身念住之位。又于八解脱与八胜处中,以不净观为初禅及二禅之观法。(中阿含卷二漏尽经、卷二十八诸法本经、增一阿含经卷五、大般涅槃经(北本)卷三十六、坐禅三昧经卷上、广义法门经、大品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一)((参见:七种不净)114、“九想”150)p992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三念住】
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
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
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
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所畏】
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三世间】
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又名假名世间,即假五阴和合之名而有的众生,亦即众生的正报;国土世间又名器世间,即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山河大地,亦即众生的依报;五阴世间又名五众世间,即色法的色,和心法的受想行识,亦即构成依正二报的要素。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众生世间】
梵语 sattva-loka。由五蕴和合而成之众生,依正报呈现不同分界;即指从佛界乃至地狱之十界有情。为三世间之一。以一切有情(众生)为五蕴假合之名,无有实体,故又作假名世间、有情世间、众生世。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五三下):“众生世间,既是假名无体,分别揽实法假施设耳。”善见律毗婆沙卷四分众生世间为常世间、无常世间,俱舍论卷八、卷九、卷十明示有情世间之生、住、灭,往生论阐明净土之众生世间清净,具有八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及四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参见:三世间)539、“有情世间”2441)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国土世间】
三世间之一。又作器世间、住处世间。谓十法界众生各据依报,所居之十种不同处所。众生能依之身有十种不同,故所依之国土,亦各有差别,故称为国土世间。(大智度论卷四十七、摩诃止观卷五上)((参见:三世间)539)p4431 FROM:【佛光大辞典】

【正语】
<一>梵语 samyag-va^c,巴利语 samma^-va^ca^。又作正言、谛语。八正道之一。即远离妄言、两舌、粗言、绮语等一切虚妄不实之语。又以正语亦必为合呼道理之语,故又称顺理语。((参见:八正道)280)
 <二>梵语 Va^s!pa,巴利名 Vappa。音译婆师波、婆涩婆、婆师婆、婆犯、婆敷。意译作起气、泪出。为佛陀成道时最初度化的五比丘之一。释尊逾城出家后,净饭王敕命正语与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亲侍释尊。其后,释尊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即首先度化彼等。(中阿含卷八侍者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转妙法轮品)((参见:婆师波)4457)p2003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通】
五种神通。<一>梵语 pan~ca^bhijn~a^。指修四根本静虑所得五种超自然之能力。又作五神通。神,乃指不可思议之意。通,为自由自在之意。一般所谓之五通,即指:(一)神境智证通(梵 r!ddhi-vis!aya-jn~a^na-sa^ks!a^tkriya^bhijn~a^),又作神境通、神足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谓不论何处皆能来去自如。(二)天眼智证通(梵 divya-caks!ur-jn~a^na-sa^ks!a^tkriya^bhijn~a^),又作天眼智通、天眼通。谓能见常人之眼所不能见者。(三)天耳智证通(梵 divya-s/rotra-jn~a^na-sa^ks!a^tkriya^bhijn~a^),又作天耳智通、天耳通。谓能听常人不能听闻之音声。(四)他心智证通(梵 cetah!-parya^ya-jn~a^na-sa^ks!a^tkriya^bhijn~a^),又作他心智通、知他心通、他心通。谓能明了他人内心之动向。(五)宿住随念智证通(梵 pu^rve-niva^sa^nusmr!ti-jn~a^na-sa^ks!a^tkriya^bhijn~a^),又作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宿命通。谓能了知过去之事。
 五通之中,神境智证通等前四者通于有漏,唯为世俗智所摄。他心智通则通于无漏,摄于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及他心智等五智。又五通乃由四根本静虑所生起,故不独限于圣者,异生凡夫亦能得之。得此五种神通之仙人,称为五通仙。天竺外道修有漏之禅定而得五通名甚伙。佛陀则曾经禁止其弟子显现各种神通。(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六、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九、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成实论卷十六)((参见:三明)569)
 <二>一切通力之分类有五:(一)道通,证中道之理后能起大用,于无心之中应和万物,随缘万化,一如水月、空花、影像之无定体。(二)神通,可于静心之中通照万物,记持宿命,种种分别,皆随定力。(三)依通,悉知术法而缘用于身,故能乘符往来,或藉药饵之力产生灵变。(四)报通,依果报而有之通力,能预知鬼神之事,变化诸天之形,了知中阴有情托生之处,并能隐变神龙。(五)妖通,老狐狸、木石等之精化,可附于人神,并具奇异之聪慧。(宗镜录卷十五、大藏法数卷二十七)p115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有是智慧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是智慧,有是智慧是波罗蜜,有非智慧非波罗蜜。
是智慧非波罗蜜者,所谓一切世间智慧,声闻、缘觉所行智慧。是波罗蜜非智慧者,无有是义。是智慧是波罗蜜者,所谓一切六波罗蜜。非智慧非波罗蜜者,所谓一切声闻、缘觉施、戒、精进。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些修行是智慧不是波罗蜜、有些是波罗蜜不是智慧、有些既是智慧也是波罗蜜、有些既不是智慧也不是波罗蜜
是智慧不是波罗蜜者,比如一切世间智慧,还有声闻、缘觉修行的智慧
是波罗蜜不是智慧者,这是不成立的
既是智慧也是波罗蜜者,比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
既不是智慧也不是波罗蜜者,比如一切声闻、缘觉修行的布施、持戒、精进



善男子!若人有能勤修如是六波罗蜜,是人名为供养六方,能增财命。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修净智慧,是不为难;在家修净,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说是法时,善生长者子等千优婆塞,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既发心已,即从坐起,礼佛而退,辞还所止。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众生能勤修六波罗蜜,此人则能供养六方,能增长财富和寿命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修清净的智慧比较容易,在家人修清净的智慧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

世尊说完这些法理时,善生等一千位优婆塞都发无上菩提心
发心以后,从座而起,顶礼世尊,告辞离去


(本篇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护法圣众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9 21:39 , Processed in 0.0898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