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经心得] 由《楞严经》「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经文,想到[不忘初心]和[生命的提升]之间的关联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872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047

[持戒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3-28 17:5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5-15 09:59 编辑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 节录自《楞严经》的经文 ---

学习上述经文。。。

佛陀有教导比丘循方乞食
也就是说,出家人在"食"的方面就是托鉢乞食,这个托鉢乞食有一定的规范和方式,所有出家人就是要按照这规范方式来依循的
佛陀用心良苦,其制定目的,乃是为了令修行者透过这个方式来舍弃其贪念执念
进而让修行者自己对所处的世间愈来愈不黏着,以期早日成就菩提道果

托鉢乞食,其中有一个意涵就是,遇到有什么就吃什么,如果没有也就没有,也没有所谓的持续性或任何心理上的期待
这意谓着诸比丘们也不应该自己煮食、有自己的厨房或储备食物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众生轮回已经很久了,而真正准备好要解脱的修行者,要知道处在三界中就像旅行流浪一样
因为是以旅行或流浪的心态来看待,所以对于这一生就不会存有眷恋
倘若自己在三界中有自己的东西,比如说房子、车子、冰箱、财产、家人 .....等等(累积贪念执念),那心里就会有很多"我的什么东西"的观念
等到自己要离开这个世间的时侯,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种种就会很难放的下
如果放不下,那就会再次搞轮回,那就会失去当初发心出家修行的意义了

也因此,真正的实修者,应该视这一生就是轮回的最后一生,不会再回到这个世间来了
就要全力以赴、好好精进修行求解脱,是要这样来看待的

既然这样,不仅仅在"食"的方面,甚至于自己的任何起心动念和行为
都应当要好好观照思惟自己当下的起心动念和行为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自己该不该做,又要如何正确看待及如何做,对此也应当要好好谨慎思考的

善知识有教导我们:
登高望远,不同的视野,就有不同的看法,

只要我们提升我们的眼界和观念,对人生价值就会全然不同,就会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如果我们接受佛陀的观念,明白死亡不是终结,生命会依照心念善恶而不断的投生和轮回,只有学习佛法才能超越轮回,解除生死过程的种种苦.

如果我们试着接受佛法的观念,相信我们就会重新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会更慎重的面对人生,会开始思考:什么心念和行为会导致何种后果?是提升还是堕落?

我们会重新思考我们原先所追求的世俗物质,想想世俗的欲望对来生有何种影响?是提升还是堕落?

我们对原先所认为的苦难,也会因为心念和观念的提升,而不再执着和痛苦.

这就是生命的提升,因为心念和观念的提升,所以,也会因此投生到相对应的天上或往生净土
——帖子详见:登高望远,不同的视野,就有不同的看法

次行乞食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依着次序一家一家地托钵乞求食物。又译为「次第乞食」、「次第行乞」。

沿门托鉢
[佛光大辞典]
鉢(梵 pātra,巴 patta),为僧尼所常持道具之一,即应量器(食器)。托鉢,指僧人以手持鉢,乞求希施。盖于印度佛教,为令修行者降低物质欲望,并避免世俗生活之纷华骚动,佛陀乃制定托鉢制,规定比丘不得从事生计营业,亦不可蓄存财富物资,惟以延续色身、长养慧命之故,得于食时托鉢乞食。后世引申其义,凡人乞食,皆称托鉢。故「沿门托鉢」系形容人挨户乞讨,以求施舍,非仅限于僧人之托鉢。(参阅「乞食」724) p3449

未曾超越乞食
[佛光阿含藏]
不论施主之贫富、净污、对我怀善恶意,仍然挨家挨户沿门托鉢,不漏过任何一户,直到鉢满为止。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11 13:29 , Processed in 0.0643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