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697|回复: 8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佛说无量寿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25 05:2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5-16 07:41 编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净慧慈光,发心学习《佛说无量寿经》
恳请诸佛菩萨  善知识慈悲加持
让弟子能够入清净光明心,仔细读清楚经中每一个字句
并依照经中教导如实发心如法实修,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1-3-29 05:2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5-23 07:53 编辑

经文导读:


一、介绍法会地点与法会人员及数量

1.1 地点在王舍城耆阇崛山

1.2 法会人员有大比丘僧一万二千位,还有很多大乘菩萨

1.3 他们以普贤菩萨为榜样广行十大愿,发愿于无量无边世界广度众生

1.4 (以释迦牟尼佛为例)参加法会的大比丘僧和很多菩萨都是这样普渡众生,示现成佛之道



二、阿难承蒙(释迦牟尼)佛力加持,为众生请法


三、介绍法藏比丘(无量寿佛)如何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

3.1 法藏比丘未出家时是位国王,因听佛说法发无上菩提心出家修行,智慧德行世间无人能及

3.2 法藏比丘(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大愿

3.3 法藏比丘以偈颂的方式再次坚固发心(四十八大愿),普渡众生

3.4 介绍法藏比丘为了圆满四十八大愿,是如何至心修行的

3.5 法藏比丘成佛已超过十劫时间


四、介绍极乐世界的殊胜与不可思议

4.1 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没有春夏秋冬,这里常年温度最为适宜和舒适

4.2 极乐世界的众生依靠(信愿行和净业三福的)善根功德力,而能住在极乐世界中

4.3 无量寿佛光明第一,一切诸佛皆共赞叹,见此光明的众生能灭除贪嗔痴,恶道众生离苦得乐

4.4 无量寿佛寿命不可称说,难以计算到底有多长

4.5 七宝树被微风吹动自然发出法音,流遍诸佛国土,众生听者皆得甚深法忍不退转

4.6 众生眼见宝树,鼻闻花香,舌尝果实,身触光明便能获得甚深法忍不退转,六根清净直至成佛

4.7 极乐世界的音声是十方世界所有音声中最为殊胜的,堪为第一!

4.8 极乐世界的讲堂,精舍,宫殿,楼观也都是七宝自然而成

4.9 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和八功德水

4.10 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拥有清净的身体,微妙的音声和各种神通,功德

4.11 极乐世界众生外貌一模一样没有差别,都庄严微妙非常稀有

4.12 极乐世界所有一切宫殿衣服饮食器具等等,全都应念而至

4.13 清风(具足万德)吹过不但能演说法音,还能放出香气,令众生烦恼和习气自然生不起来

4.14 柔软光泽散发芬香的花瓣,遍满极乐佛土

4.15 极乐世界莲花不仅能放光,而且每道光中还有紫金身色的化佛普为众生说法

4.16 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一定都能证悟,因为这里没有不能证悟以及不确定是否证悟的众生

4.17 以至诚欢喜心称念阿弥陀佛,并且发愿往生,只要一念相应即得往生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不得往生



五、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有上、中、下三辈

5.1 上辈生者,要能舍欲出家,发菩提心,一心专念及发愿往生,修诸功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会出现在面前接引往生

5.2 中辈生者,同样要发菩提心,一心专念及发愿往生,持戒修善,造塔建寺广做佛事,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化现其身接引往生

5.3 下辈生者,同样要发菩提心,一心专念及发愿往生,具足信心不生怀疑,临命终时会在梦中见到无量寿佛接引往生



六、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如来都称赞无量寿佛,皆劝本国菩萨往生极乐

6.1 十方世界诸菩萨用上好微妙的花香和无价衣到极乐世界恭敬供养及歌咏赞叹无量寿佛

6.2 十方菩萨赞叹无量寿佛智慧通达深广,犹如日光一样普照世间消众生无明生死烦恼

6.3 观世音菩萨请示佛,是什么样的殊胜因缘让您放大光明和面露微笑

6.4 无量寿佛要为来自十方世界修行正法的菩萨授记作佛

6.5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能快速获得清净,证得神通,得到授记

6.6 佛力加持故,令所有愿生极乐的众生都能顺利往生不退转,飞往十方佛土供养无量无边诸佛

6.7 持戒清净或过去世见过佛的人才能深信这部经,和谦卑恭敬如法奉行,生大欢喜

6.8 佛的智慧和境界并非声闻缘觉能明白的,唯有佛与佛之间才能真正明了

6.9 有缘听闻这部经以及勇猛精进信受奉行的众生,定能成就佛道和广度众生出离苦海



七、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都有哪些功德利益

7.1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都是最后身菩萨

7.2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身上都有光明

7.3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具足三十二相,智慧充满,深入法义,神通无碍

7.4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不会再受三恶道苦直至成佛

7.5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蒙佛力加持皆能供养如意

7.6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皆能亲见无量寿佛宣讲佛法

7.7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心无染着,常说正法,清净平等,随意自在

7.8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慈悲众生,至心求道,他们身口意清净,远离五盖及三恶道

7.9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皆能证得深妙禅定,神通无碍,智慧观照

7.10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皆得五种眼力(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7.11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虽已证得观空的智慧,却不舍大悲普渡众生之心

7.12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了知一切诸法都是寂灭的,故能断除(父母所)生身的苦报和未尽的烦恼

7.13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听闻义理甚深的佛法心不怀疑不惊惧,还能以此教法普度众生到达涅槃彼岸

7.14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具足无漏善法,智慧之光深广超群,日月所不及

7.15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是世间之明灯,是众生最胜福田,他们功德殊胜,众生无不尊敬

7.16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具足种种功德[力]

7.17 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功德辩才具足,相好庄严,诸佛赞叹,圆满十波罗蜜,修无量三昧法门



八、佛劝众生要精进修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并解说世间之种种过患

8.1 众生若能一心念佛自然与佛相应,必定横断五道(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往生极乐

8.2 然而世间众生无论尊卑贫富男女老少都无法割舍财物,贪欲心都非常重,殊不知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8.3 众生之间应该相互敬爱,否则很小的怨恨日后也会变成大怨,所以应当断恶修善,消除嗔恨心

8.4 众生无智,不信因果、不信经法、贪嗔痴深重,因此多数众生都是随业流转没有停止

8.5 世间荣华富贵不可常保,唯有至心发愿往生极乐,获得通达明了的智慧成就殊胜的功德,才是真正快乐

8.6 弥勒菩萨赞佛恩德广大,慈悲怜悯众生演说这部无量寿经,救众生解脱一切忧苦,令心开明

8.7 众生应以真诚心信敬佛法,若能一心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以及生出离心,必定得往生



九、佛出现于世,为了教化众生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持五善,救众生出离生死,往生极乐,得无量寿命

9.1 什么是五恶五痛五烧?怎样才能消除?如何受持五善获得种种福德,出离生死,往生极乐寿命无量?

9.2 五恶之第一恶是杀生,果报必定堕三恶道受无量苦,若能戒杀茹素才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修行成佛,这是第一大善

9.3 五恶之第二恶是偷盗,果报必定堕三恶道受无量苦,若能断除偷盗才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修行成佛,这是第二大善


9.4 五恶之第三恶是邪淫,果报必定堕三恶道受无量苦,若能断除邪淫才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修行成佛,这是第三大善

9.5 五恶之第四恶是四种口业,果报必定堕三恶道受无量苦,若能断除四种口业才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修行成佛,这是第四大善


9.6 五恶之第五恶是贪嗔痴,果报必定堕三恶道受无量苦,若能消除贪嗔痴才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修行成佛,这是第五大善

9.7 众生在娑婆世界清净持戒一日一夜,功德胜过在极乐世界修善一百年


十、无量寿佛应阿难请求,现威德之身相以及极乐世界清净光明的殊胜景象

10.1 无量寿佛的光明普照十方诸佛世界一切万物

10.2 信心具足的众生才能化生七宝莲花中,反之如果众生以疑惑心念佛求生就会胎生到边地,五百世不见佛不闻法



十一、不是只有娑婆世界的菩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十方佛土诸菩萨以及比丘都会往生到极乐世界

11.1 十方佛土诸菩萨都将往生极乐世界,数量多到就是用一劫的时间也说不完


十二、佛出于对众生的慈悲和哀悯,特留这部无量寿经住世一百年

12.1 众生若能以欢喜心称念一声阿弥陀佛名号,便能获得大利益具足无上功德

12.2 有缘听闻无量寿经的人都是有福报的人,若能欢喜信受一心念佛皆能随愿往生极乐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1-3-29 05:2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8 09:09 编辑

                                                                                                                         (3楼~5楼共用时约2小时)

一、介绍法会地点与法会人员及数量


1.1,地点在王舍城耆阇崛山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学习解说]:

我(舍利弗)亲自听佛这样说:一时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王舍城】
王舍,梵名Ra^jagr!ha ,巴利名Ra^jagaha ,音译曷罗阇姞利呬、罗阅只。或译王舍国。中印度摩羯陀国之都城。旧址位于恒河中游巴特那市(Patna)南侧比哈尔(Behar)地方之拉查基尔(Rajgir)。频婆娑罗王时,由上茅宫城(梵Kus/a^grapura ,音译矩奢揭罗补罗,又称旧王舍城、山城)迁至今地,为频婆
娑罗王、阿阇世王、韦提希夫人等在位时之都城。此城为佛陀传教中心地之一,附近有著名之释尊说法地:迦兰陀竹园、灵鹫山等。相传佛陀入灭后第一次经典结集在此举行。其后,阿育王将摩羯陀国首都迁至华氏城。
 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九所载,王舍城附近尚有佛陀伐那山、杖林、二温泉、伏醉象塔、毕钵罗石室、提婆达多入定石室、自杀比丘塔、佛舍利塔、阿难半身舍利塔、阿育王石柱等佛教遗迹多处。[善见律毗婆沙卷八、大智度论卷三]
摘自:佛学大词典

【耆阇崛】
(地名)梵音G&rdotblw;dhrak&umacron;&tdotblw;a。耆阇崛者巴利音Gijjak&umacron;&tdotblw;a。又曰伊沙堀,揭梨驮罗鸠胝,姞栗陀罗矩吒。山名。译曰鹫头,鹫峰,灵鹫。山顶似鹫,又山中鹫多,故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释尊说法之地。智度论三曰:‘是山顶似鹫,王舍城人,见其似鹫故,共传言鹫头山,因名之为鹫头山。复次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诸死人,诸鹫常来啖之,还在山顶,时人便名鹫头山。此山五山中最高大,多好林水,圣人住处。’法华文句一上曰:‘耆阇崛山,此翻灵鹫,亦曰鹫头,云狼迹。’玄应音义六曰:‘耆阇崛山,或言伊沙堀山,或言揭梨驮罗鸠胝山,若讹也。正言姞栗陀罗矩吒山,此翻云鹫台,又云鹫峰。言此山既栖鹫鸟,又类高台也。旧译云鹫头,或云鹫峰者,一义也。’西域记九曰:‘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翻梵语曰:‘耆阇崛,应云耆阇崛多。译曰:耆阇,鹫。崛多,头。’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1-3-29 05:2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8 09:10 编辑

1.2,法会人员有大比丘僧一万二千位,还有很多大乘菩萨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螺迦葉、尊者伽耶迦葉、尊者那提迦葉、尊者摩诃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劫宾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净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满愿子、尊者离障、尊者流灌、尊者坚伏、尊者面王、尊者异乘、尊者仁性、尊者嘉乐、尊者善来、尊者罗云、尊者阿难,皆如斯等上首者也。

[学习解说]:

与一万二千位大比丘僧在一起,这些大声闻众都已经证悟种种神通

他们是:尊者憍陈如,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
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螺迦葉、尊者伽耶迦葉、
尊者那提迦葉、尊者摩诃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劫宾那、尊者大住、
尊者大净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满愿子、尊者离障、尊者流灌、尊者坚伏、尊者面王、
尊者异乘、尊者仁性、尊者嘉乐、尊者善来、尊者罗睺罗、尊者阿难等为上首(坐在法会主位)



又与大乘众菩萨俱,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等,此贤劫中一切菩萨。又贤护等十六正士,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

[学习解说]:

(除了上面介绍的一切大声闻众)还有很多大乘菩萨也来到法会

他们是: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贤劫(现在的大劫)中一切菩萨

还有贤护(在家菩萨)等十六位菩萨,他们是:

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
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


【大圣】
梵语maha^-muni,巴利语同。为对佛、菩萨及大声闻等之尊称;有别于世俗之圣人。如大圣普贤菩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大圣观自在菩萨、大圣不动明王、大圣欢喜天等,概皆出于尊敬之意。[佛本行集经卷十七剃发染衣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送使品、持心梵天所问经卷一明网菩萨品]
摘自:佛学大词典

【如是我闻】
梵语evam! maya^s/rutam!,巴利语evam! me sutam!。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梵A^nanda )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之释尊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释尊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大智度论卷一、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华文句卷一上、注维摩诘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阅‘六成就’1266)
摘自:佛学大词典

【如是我闻】
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为佛经五种证信之一。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了本际】
(人名)阿若憍陈如比丘,一译了本际。见阿若憍陈如条。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罗云】
(人名)R&amacron;hula,又曰罗云,比丘名。见罗睺罗条。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上首】
(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贤劫】
过去的大劫叫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星宿劫,贤劫即现在的大劫,因在此贤劫中,有一千尊佛出世,故称为贤劫,又名善劫。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贤护】
(人名)Bhadrap&amacron;la,梵名曰颰陀,跋陀和,跋陀婆罗,跋陀罗波梨。或曰贤护长者,贤护菩萨,贤护大士。在家之菩萨也。玄应音义五曰:‘案移识经云:颰陀罗波梨,此译云贤护,亦云贤守。邻圣曰贤,固道称守。幻士经云:颰陀,此言仁贤。是王舍城在家菩萨也。’大宝积经百九卷贤护长者会第三十九曰:‘有一最大巨富商主长者之子,名颰陀罗波梨(随言贤护)。(中略)尔时世尊告阿难言:长老阿难!汝欲闻此颰陀罗波梨长者家中所有众乐事乎?乃至具足说其受于快乐果报,虽复忉利帝释天王犹不能及,况复人间。(中略)是长者子,凡有六万最大商主恒随彼后。(中略)其颰陀罗波梨家内恒常铺设六万上妙六合床榻,杂色被褥以覆其上,(中略)复有六万婇女,端正殊绝,身体柔软细滑,(中略)又其长者欲食之时,则有六万杂种羹臛饭,食微妙香美,犹如天厨无有异也。’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有‘贤护长者品。’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一曰:‘王舍大城有优婆塞。名曰贤护。为众上首。’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正士】
(术语)梵语曰菩萨。一译正士。求正道之大士也。无量寿经上曰:‘十六正士。’同下曰:‘十方来正士。’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1-3-29 05:2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8 09:10 编辑

1.3,他们以普贤菩萨为榜样广行十大愿,发愿于无量无边世界广度众生


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以及大声闻众,都以普贤菩萨为榜样广行十大愿

具足像普贤菩萨一样的无量愿行,将身心都安住在一切能成就佛道的佛法上

游于十方世界,依照众生根器次第善巧方便为众生演说佛法,契入甚深佛法知见而到达涅槃的彼岸

又在无量无边的世界示现成佛,普渡众生


------------------


普贤十愿: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行愿】
(术语)身之行与心之愿。此二相资而成大事。青龙疏下曰:‘由行与愿互相依持,此二俱修,不偏起故。’菩提心论曰:‘凡人欲为善之与恶,皆先标其心,而后成其志。所以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心。’次第禅门一上曰:‘有愿而无行,如人欲度彼岸,不肯备于船筏,当知常在此岸终不得度。’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佛法藏】
(术语)如来藏也,如来藏中藏恒沙之佛法,故名佛法藏,即真如之理体也。维摩经法供养品曰:‘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无量寿经上曰:‘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同净影疏曰:‘如来藏中,过恒沙法,名佛法藏。’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等觉】
1.佛的别称。等是平等,觉是觉悟,诸佛的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2.大乘五十二阶位中,第五十一位,名为等觉,即十地位满,将证佛果之中间阶段,因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觉,故名等觉,又名一生补处,或金刚心菩萨。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到彼岸】
梵语波罗蜜多的义译,谓越过生死的大海而到达涅槃的彼岸。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1-3-30 05:2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8 09:10 编辑

                                                                                                (修整3~5楼内容+本楼层共用时约3小时)


1.4,(以释迦牟尼佛为例)参加法会的大比丘僧和很多大乘菩萨也是这样普渡众生,示现成佛之道


处兜率天弘宣正法,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耀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释梵奉侍,天人归仰。示现算计、文艺、射御,博综道术,贯练群籍,游于后园,讲武试艺。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在兜率天弘通宣流教法,后从兜率天下生降临人间

从母亲右肋出生,刚出生就行走了七步,身放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无量佛土都有六种震动

行走七步后口中说道:人天之中,我将成为无上尊

到时帝释和梵天王会来侍奉左右,人天众生也会心生归敬仰慕

(因为是示现再来并非凡夫投胎)所以从小,不论算术或文艺或射箭或武艺等等都无不精通

而且博通外道法术,贯通和掌握各种典籍,常常在后院与人讲武试艺


【兜率天】
欲界第四层天之名,此天一昼夜,人间四百年,天寿四千岁,合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有内外二院,外院为天人所居,内院为补处菩萨的住处,补处菩萨常由此天下生而成佛,今为弥勒菩萨的净土。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弘宣】
(术语)弘通宣流教法也。无量寿经上曰:‘处兜率天,弘宣正法。’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六种震动】
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又作六变震动、六反震动。略称六震、六动。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依地动之方向,举出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等六相。新华严经卷十六、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一等则举出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各相复分小、中、大等三种,故计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等十八相。大方广大庄严经卷二则举出摇动、极摇动、遍摇动、扣击、极扣击、遍扣击、移转、极移转、遍移转、涌覆、极涌覆、遍涌覆、出声、极出声、遍出声、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等十八相。  
 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载有地动之八种因缘:(一)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震动。(二)得道之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知试力则普地震动。(三)若菩萨由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普地大动。(四)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胁生,专念不乱,则普地震动。(五)菩萨初成无上正觉,地大震动。(六)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则普地震动。(七)佛之说教将毕,欲舍性命,则普地震动。(八)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时,地大震动。同经卷二亦载有大地震动之六时:(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三)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入涅槃时。[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八、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参阅‘六震’1310)
摘自:佛学大词典

【释梵】
帝释天和梵天。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无上尊】
(术语)人天中,佛最尊胜,故号无上尊。无量寿经上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涅槃经二曰:‘当念勤精进,顶礼无上尊。’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道术】
(一)谓道法技术;通于内、外、世、出世之法。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博综道术,贯练群籍。’无量寿经义疏(大三七·一一八下):‘广习五明道术。’
(二)指道教为求祈福、降魔、镇灾等,所行之法术。
摘自:佛学大词典



现处宫中色味之间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舍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

[学习解说]:

在宫中过着男女吃吃喝喝的生活,后来因为分别见到老人,病人,死人而悟到世间无常

决定离开王宫,放下财富和王位,到山中修行解脱之道

之后乘着白马离开王宫,又将宝冠,璎珞等饰品交给马夫带回去

脱去华丽的衣服,换上法衣(袈裟),剃除胡须和头发,端身正坐的树下

勤苦修行了六年,六年当中一切所行所做都没有偏离自己当初寻求解脱的决心


【色味】
(杂语)色者女色,味者爱味也。无量寿经上曰:‘处宫中色味之间。’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现五浊刹,随顺群生。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按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往诣道场。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

[学习解说]:

在五浊恶世中为众生示现成佛,随缘引导和度化众生

(因为示现而来并非凡夫投胎)为了与众生一样而示现身有尘垢,到尼连河沐浴清洁身体


【金流】
(地名)连河之别名。无量寿经上曰:‘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同述文赞上曰:‘金流即尼连河。’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灵禽翼从,往诣道场。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

[学习解说]:

一些有灵性的鸟类都跟随他一起去往道场(成道的地方)

这些都是吉祥的征兆,表明菩萨累世积累了很多功德和福报

来到菩提树下,又接受一位众生布施的软草铺在树下,结跏趺坐(思维解脱成佛之法)


【道场】
1.群众学道的场所。2.佛寺。3.成道的地方。4.供养佛的地方。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奋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学习解说]:

由于身放大光明的缘故,魔知道后立即率领魔子魔孙前来逼迫破坏修行

但最后都被菩萨以大智慧制伏,经历这些种种考验后,最终证得微妙之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果)


【最正觉】
梵语abhisambuddha。指最上至极之佛果。以其智慧与真理相契,故称正觉。又菩萨虽有随分之正觉,然位未至极,故不能称最;唯佛具有全分能觉之妙智,故称最正觉。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大九·四一中):‘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得成最正觉,转无上法轮。’[无量寿经卷上、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华严经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
摘自:佛学大词典




释梵祈劝,请转法轮。以佛游步,佛吼而吼

[学习解说]:

帝释和梵王祈求劝请佛转法轮

佛应所求,为众生演说佛法犹如狮子吼,令在场大众无所怖畏


【佛吼】
(杂语)佛之师子吼也,佛之说法,谓之师子吼,喻于大众无所怖也。无量寿经上曰:‘佛吼而吼。’同嘉祥疏曰:‘举师子王哮吼为譬耳。’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1-3-31 05:26:51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楼共用时约2.5小时)


扣法鼓,吹法螺,执法剑,建法幢,震法雷,曜法电,澍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

[学习解说]:

佛说的法有如扣法鼓,警戒众生众善奉行,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

有如吹法螺,比喻宣扬佛法好像吹螺,声音远扬,遍及一切众生

有如执法剑,比喻佛法如剑,可制服众生烦恼之魔军,犹如剑可制敌

有如建法幢,比喻佛菩萨说法如猛将建幢旗,能伏魔军而得胜

有如震法雷,比喻佛法能破除众生之迷妄而使其开悟,有如雷霆之震骇众生。又喻法音雄猛犹如震雷

有如曜法电,比喻说法照了,譬如电光

有如澍法雨,比喻佛法滋润众生,令由迷妄而至证悟,犹如雨之普泽草木,使其生长,而至开花结果

常为众生做法布施,另外法布施为对下之语,法供养为对上之语

佛以无上智慧和种种方便为众生演说佛法,为了让众生觉悟世间真相


【法鼓】
(一)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大集经卷五十六、无量寿经卷上]
摘自:佛学大词典

【法螺】
宣扬佛法好像吹螺,声音远扬,广被大众。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法剑】
比喻佛法如剑。剑,原为制敌之具,佛法可制服众生烦恼之魔军,犹如剑可制敌,故有此语。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吹法螺,执法剑。’般舟赞(大四七·四八四下):‘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摘自:佛学大词典

【法幢】
(譬喻)妙法高耸,如幢之上出,故曰法幢。又如猛将之建幢旗以譬佛菩萨之说法,能伏魔军而得胜也。无量寿经上曰:‘建法幢,震法雷。’涅槃经十九曰:‘法殿欲崩,法幢欲倒。’大经慧远疏曰:‘宣说证法,证法高胜,如幢上出’同嘉祥疏曰:‘建幢是战胜之相,譬说法降魔得胜也。’祖庭事苑七曰:‘诸佛菩萨建立法幢,犹如猛胜建诸幢帜,降伏一切诸魔军。’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法雷】
比喻佛法能破除众生之迷妄而使其开悟,有如雷霆之震骇众生。又喻法音雄猛犹如震雷。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震法雷,曜法电。’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大三七·九六下):‘法无碍智,化众生也。天雷一动,卉艺生牙;法音一闻,阐道快成。’故又喻众生听闻法音,顿生法芽,犹如春雷一动,草木生芽。

【法电】
(譬喻)说法照了,譬如电光。无量寿经上曰:‘震法雷,曜法电。’同慧远疏曰:‘义无碍智益众生也,电光一发,有物斯睹。义言一宣,诸义悉见。’同嘉祥疏曰:‘耀电譬说法有照了之用也。’
摘自:佛学大词典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法雨】
以雨来比喻佛之教法。佛法滋润众生,令由迷妄而至证悟,犹如雨之普泽草木,使其生长,而至开花结果,故以雨譬喻之。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二上):‘无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法华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
摘自:佛学大词典

【法施】
(术语)三施之一。说法使人闻之也。又云法供养。法施为对下之语,法供养为对上之语。无量寿经上曰:‘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维摩经菩萨品曰:‘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智度论十一曰:‘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演说,是为法施。’又向神诵经唱法文等,谓为奉法施。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法音】
(术语)说法之音声也。无量寿经上曰:‘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法华经譬喻品曰:‘闻此法音,心怀踊跃。’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光明普照无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总摄魔界,动魔宫殿,众魔慑怖莫不归伏。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

[学习解说]:

佛的光明能普照无量无边佛土,让一切世界都产生六种震动(上面说过这是吉祥之兆)

可是魔宫却因此而动摇,住在魔宫里的众生都感到非常害怕,都纷纷归依佛法僧三宝

学习佛法正知见破除种种邪思邪见,消除各种身心烦恼,不再陷入贪欲的深坑而无法自拔


【掴裂】
1.打破。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尘劳】
(术语)烦恼之异名。贪嗔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欲堑】
(譬喻)贪欲深而难越,故譬以堑。无量寿经上曰:‘散诸尘劳,坏诸欲堑。’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严护法城,开阐法门。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学习解说]:

所以要竭尽全力护持正法,把佛说的正法讲给世人听

还要清净身心,端正修行弘法的正确发心,这样才能光大佛法,宣扬真正的佛法


【法城】
(术语)正法能遮防非法,故名曰城,又涅槃之妙果,是安身之处,故名曰城,又名一切之经法以能守护正法故也。无量寿经上曰:‘严护法城。’同慧远疏曰:‘法能遮防,说之为城。’同嘉祥疏曰:‘法城者,涅槃妙果,是安身处,故称为城。说法令众生修戒定慧以庄严之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为护法城,受持正法。’同注:‘什曰:法城者,即实相法也。复次,一切经法皆名法城。’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开阐】
1.犹开辟;发展。
2.广为开设。
3.发挥阐述。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入国分卫,获诸丰膳。贮功德,示福田。

[学习解说]:

出家人到城中托钵乞食,那是给世人积功累德的机会

如果能乞到各种丰盛的饭菜,众生就能因此增长福报


-----------------


【世间福田凡有三种。
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

【如来世尊是二种福田。一者[报恩田]。二[功德田]。[法]亦如是。是二种田。
[众僧]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
以是因缘。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应当至心勤供养三宝。】

(详见:如何供养三宝?(注意:不如外道烧酥大麦而供养之) ~ 优婆塞戒经)


【分卫】
(术语)Pi&ndotblw;&ddotblw;ap&amacron;ta,或翻乞食,或翻团堕。乞食者为比丘行而乞食也,团堕者就乞得之食而释之,以西竺之法,多抟食作团堕叠钵中故也。善见论曰:‘分卫者,乞食也。’玄应音义五曰:‘分卫,此言讹也。正言傧荼波多,傧荼此云团,波多此云堕,言食堕在钵中也。团者食团,谓乞食。’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一曰:‘梵云分卫,此翻抟堕,以西竺多抟食堕叠盆中故。’或为汉语,谓以乞得之食物分与僧尼而卫护之令修道也。是为乞食之义。又为佛分身保护众生之义,是非乞食之事。僧祇律曰:‘乞食分施僧尼,卫护令修道业,故云分卫。’嘉祥大经疏曰:‘能分身护物机,故言分卫。’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欲宣法,现欣笑。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显现道意无量功德。

[学习解说]:

菩萨准备为众生演说佛法时,会先露出微笑

然后再以佛法良药疗愈众生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

能这样以慈悲怜悯众生和用佛法正见引导众生,才是功德无量


【三苦】
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授菩萨记成等正觉,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难量。

[学习解说]:

因此得到佛的授记,告知将来什么时候能成佛

然后会示现灭度,这样也是方便教化众生世间无常的道理

劝众生消除一切世间烦恼,多做培植福德之事

佛不但具足无量的功德,而且智慧广大,微妙不可思议


【拯济】
1.救助;救济。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21-4-1 05:0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1 05:1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共用时约2.5小时)


游诸佛国普现道教,其所修行清净无秽。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无所不变,本学明了在意所为;此诸菩萨亦复如是,学一切法贯综缕练,所住安谛靡不感化,无数佛土皆悉普现。未曾慢恣,愍伤众生。如是之法,一切具足。

[学习解说]:

诸佛游化诸佛国土都是这样示现成道来教化众生,他们的修行清净无秽,虽身处五浊恶世,但出淤泥而不染

譬如魔术师能变现各种形象,或男或女没有不能变的,这是因为他们明白万变不离清净自性,一切唯心造

还有法会所有菩萨都能这样度化众生,融会贯通一切法,随众生因缘慈心耐心的引导,众生没有不被感化的

他们到无数佛土为众生示现成佛之道,但是从不心生贡高我慢,反而心生怜悯哀伤众生无明流转,不知出离


【安谛】
1.安详审慎。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愍伤】
1.哀伤。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菩萨经典究畅要妙,名称普至,道御十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佛所住者皆已得住,大圣所立而皆已立。如来导化各能宣布,为诸菩萨而作大师。以甚深禅慧开道众生,通诸法性达众生相。

[学习解说]:

发心普渡众生那就要学习菩萨经典,还要明白经中要旨

这样可以名声远扬普利众生(比如家喻户晓的观世音菩萨),还能得到无量诸佛的护念

帮助佛以引导和教化众生,他们堪为众生之师范,所以叫做大师

菩萨要修甚深禅定与智慧才能教导众生,还要明白法性和众生性

---------------

相关阅读: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要妙】
(术语)诸法之要处,真理之妙旨也。无量寿经下曰:‘深入诸法,究畅要妙。’净影疏曰:‘得其宗要,知其妙旨。’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大师】
梵语s/a^str!,巴利语satthar。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堪为众生之师范,故称大师。本事经作三种大师:(一)如来,如来出现世间,阐扬大法,化诸众生出离生死,令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二)阿罗汉,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具足,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众生脱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三)有学弟子,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精修梵行,具足多闻,于诸经典,善知法义,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诸众生出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二(大三○·七五九中):‘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又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寂灭,故名大师;又为摧灭邪秽外道出现世间,故名大师。’
 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下):‘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此盖以佛所说戒及法为佛灭后之大师。
 又后世我国对人师中之通晓佛教教义且有盛德者,亦常尊为大师,如摄山大师(僧朗)、智者大师、天台大师(智顗)、南岳大师(慧思)、嘉祥大师(吉藏)、贤首大师(法藏),又如近代之太虚大师、印光大师等。[长阿含卷十五究罗檀头经、大般若经卷四三四、十诵律卷五十二、大智度论卷二]
摘自:佛学大词典

【导化】
(术语)导引教化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如来导化各能宣布。’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甚深】
(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禅慧】
(术语)禅定与智慧。此二者以摄一切之证行。无量寿经上曰:‘以甚深禅慧,开导众人。’净影疏曰:‘净止禅观,证行虽众,要不出此。’止观辅行一曰:‘南山叹云:唯衡岳合崖,双弘禅慧。’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化现】
(术语)谓佛菩萨为济度众生变作示现种种之形也。无量寿经上曰:‘化现其身,犹如电光。’唯识论十曰:‘神力难思,故能化现。’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明了诸国,供养诸佛,化现其身犹如电光。善学无畏之网,晓了幻化之法。坏裂魔网,解诸缠缚。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于此化终而现灭度,亦无所作,亦无所有,不起不灭得平等法。

[学习解说]:

菩萨可以到诸佛国土去供养诸佛,能变化种种身行,就像电光那么快

菩萨善学大乘法,能于大众中说法而泰然无畏,并且了解诸法皆有因缘假和合而生

菩萨能帮助众生消除邪知邪见的魔网,解除各种烦恼的束缚

菩萨因此超越声闻和缘觉果位,证得空,无相,无愿三昧:

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
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
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菩萨能根据众生根机为众生演说适合当前次第的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之法

教化众生的因缘尽了,便示现灭度,心不执著不挂碍,最后证得平等(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成佛之法


【化现】
(术语)谓佛菩萨为济度众生变作示现种种之形也。无量寿经上曰:‘化现其身,犹如电光。’唯识论十曰:‘神力难思,故能化现。’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无畏】
(术语)又云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法,泰然无畏之德也。此有四种,称曰四无畏。大乘义章十一末曰:‘化心不怯,名为无畏。无畏不同,一门说四。’法华经方便品曰:‘无量无碍。力无所畏。’无量寿经上曰:‘善学无畏之网,晓了幻化之法。’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晓了】
(杂语)犹言了解。净住子曰:深悟在别世,晓了因缘法。[囗@又](人名)五灯会元匾担山晓了禅师者。六祖之嫡嗣。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幻化】
(一)谓幻术师变化所现无实体之物。常用作譬喻。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相。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一下):‘譬如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物,虽知无实,然色可见,声可闻,与六情相对,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可见可闻,不相错乱。’
 (二)幻与化。空法十喻之二。幻,谓幻术师之所作。化,谓佛、菩萨等神通力之变化。(参阅‘十喻’470)
摘自:佛学大词典

【三三昧】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三乘】
(术语)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三乘有四种:(一)大乘之三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谛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于其最后之生不依如来之声教,感飞花落叶之外缘,而自觉十二因缘之理,以证辟支佛果者。三大乘,又云菩萨乘,三无数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以证无上菩提者。或以羊鹿牛三车譬之,或以象马兔三兽比之。是为大乘之三乘,故不摄不愚法之二乘(二乘有愚法不愚法二种,见二乘条)。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中略)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独乐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中略)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二)小乘之声缘菩三乘也。又称小中大,皆灰身灭智,故此中之声缘,即是愚法。四教仪注上曰:‘三乘,乘以运载为义,声闻以四谛为乘,缘觉以十二因缘为乘,菩萨以六度为乘,运出三界归于涅槃。’五教章上二曰:‘大乘中乘小乘为三乘。(中略)如小论中自有声闻缘觉法及佛法。’(三)大小合论之声缘菩三乘也,又云小中大。此中之菩萨乘摄一乘,声缘二乘,摄愚法不愚法之二类。五教章上二曰:‘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唯三也。’(四)一、一乘。如华严法华明一切皆成佛者。二、三乘法,如深密般若别立三乘之得道者。三、小乘,执于四阿含等之所明而不信一切大乘之教理者。见五教章上。是由大小合论之三乘中菩萨乘闻一乘,由其二乘别开愚法之一类也。密教以第一类之三乘为法佛内证之三密。声闻依声教而悟道,故配之于语密,缘觉只心观十二因缘而悟道,故配之于意密,菩萨以大悲利他之故,舍身于娑婆界,而广修六度万行,故配之于身密。菩萨之行,通于三业,而于身业最重,故且为身密。三业之中,身兼意口,三乘之中菩萨之行广兼三业,故寄于总德而配之于身密。然而法华经以三乘为方便,一佛乘为真实。会三乘而归于一乘也。然密教之见,以为三乘即法佛内证之三密。故三乘之行不动,直以为秘密佛乘之体也。故大日经疏三,释经之通达三乘文曰:‘真言门乘三密印至佛三平等地,名为通达三乘。’详见秘藏记钞七。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平等法】
(术语)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21-4-2 05:14: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3 07:0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共用时约2小时)


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诸根智慧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宣扬演说一切经典。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遍

[学习解说]:

这些大菩萨具足成就无量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和百千三昧(定,正受)

他们六根清净智慧广大,于诸佛法不起妄想妄念,能深入法性原理,证得华严三昧,宣扬演说一切经典

他们安住甚深定慧,能见一切诸佛,一念之间能到达无量佛土供养诸佛


【总持】
(术语)梵语陀罗尼Dh&amacron;ra&ndotblw;i,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忌谓之持。’嘉祥法华疏二曰:‘问:以何为持体?答:智度论云:或说念,或说定,或说慧。今明一正观随义异名。’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定】
梵语 sama^dhi。指禅定之境。谓于诸法不起妄想妄念。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又于密教,指寂静清凉之三昧。大日经疏卷四(大三九·六二二下):“于北方观不动佛,作离热清凉住于寂定之相。”p4503
FROM:【佛光大辞典】

【华严三昧】
三昧,即定。指供佛、教化、十度等行所依之定。又作佛华严三昧、华严定、佛华三昧。修此定乃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趣,为达此理趣而修万行,庄严佛果,称为华严;一心修之,称为三昧。此三昧乃统摄法界,入一切佛法之大三昧。据旧华严经卷三十六离世间品载,普贤菩萨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为佛华严。华严游心法界记释此三昧,以“华”有生实作用,而释华为菩萨万行;以“严”为行成果满契合相应,垢障永消,证理圆洁;以“三昧”为理智无二,交彻镕融,彼此俱亡,能、所皆绝。又谓华即严,以理智无碍故;华严即三昧,以行融离见故;或华即严,以一行顿修一切行故;华严即三昧,一行即多而不碍一多故;或华严即三昧,以定乱双融故;或三昧即华严,以理智如如故。若将此三昧与“海印三昧”相对照,则此三昧乃约解行而言,系从因而立名,海印三昧系依果而立。然因果本无二,故此二者为一体之二用。唐代法藏著「妄尽还源观”,即谓自性清净圆明之体有二用,一为海印森罗常住之用,即海印三昧;一为法界圆明自在之用,即华严三昧。(无量寿经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疏卷五、卷十六、华严五教止观)((参见:海印三昧)4165)p5238
FROM:【佛光大辞典】

【法藏】
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
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部)人,武后赐号贤首,为华严宗之第三代祖。
3、(参见:法藏比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定门】
(术语)定慧二门之一。定者禅定,门者差别之义,对于慧门而言。慈恩寺传序曰:“考绳墨以立定门,即贯华而开律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济诸剧难诸闲不闲。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而随意自在。

[学习解说]:

他们非常慈悲,时常救度众生,不论已经堕于难处还是暂无障难的人,都能次第教导为众生带去真实利益

他们已经证得佛的无碍辩才,并以众生能听懂的语言,开示一切众生,他们说的法超过世间所有一切学问

他们心常安住在普渡众生,救众生出离轮回的道路上,他们对一切万事万物都能心不分别不执着,随意自在


【诸闲不闲】
(术语)闲者安也。于人天趣中无障难者,谓之诸闲。堕于难处者,谓之不闲。无量寿经上曰:“济诸剧难,诸闲不闲。”义寂疏曰:“人天趣中非难处者,名为诸闲。以容能起诸圣道故,堕难处者,名为不闲。以无容起诸圣道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辩才】
善巧说法的才干。共有四种,叫做“四无碍辩”。(参见:四无碍辩)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庶类】
(术语)六道之凡夫也。无量寿经上曰:“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众生;演慈辩,授法眼;杜三趣,开善门。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学习解说]:

他们见到凡夫众生无明愚痴,都会主动与众生广结善缘及演说佛法利益众生,终生以普渡众生为事业

他们能信受行持如来甚深道理,用心善护能生佛果的种子和体性(无上菩提心)

他们慈悲怜悯一切众生,为众生演说次第适合的佛法,让众生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

为了杜绝众生堕入三恶道,所以为众生开启各种善法之门,引导众生断恶修善,常常主动为众生做法布施


【佛种性】
能生佛果的种子、体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慈辩】
(术语)由慈心起说,谓为慈辩。无量寿经曰:“演慈辩,授法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眼】
菩萨之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为五眼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他们就好像是孝顺的子女爱敬父母一样,把一切众生当做自己来看待

他们因为具足一切善根,所以能到达成佛彼岸,获得诸佛一样的无量功德和不可思议的智慧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明】
(杂语)非凡常曰圣。称智德曰明。无量寿经上曰:“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是之等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学习解说]:

像这样的大菩萨数量不可称量和计算,他们都一起来参加法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4-3 07:1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4 05:39 编辑

                                                                                                                                                              (本楼用时约1.5小时)


二、阿难承释迦牟尼佛威神力加持,为众生请法


尔时,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尊者阿难,承佛圣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威容显耀超绝无量,未尝瞻睹殊妙如今。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露出喜悦,姿态清净,光明巍巍

尊者阿难承佛威神力的加持,从座位上站起来,袒露右肩

恭恭敬敬的合掌,长跪,问佛:

世尊今日诸根喜悦,姿态清净,光明巍巍,有如明亮的镜子

您威德的容貌超越一切,我不曾见过世尊像今日这样的殊妙威容


【尊者】
(术语)梵语阿梨耶A^rya,译作圣者,尊者。谓智德具尊者。罗汉之尊称。资持记下三曰:“尊者,腊高德重,为人所尊。”行事钞下三曰:“下座称上座为尊者,上座称下座为慧命。”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唯然,大圣,我心念言:今日世尊住奇特之法,今日世雄住诸佛所住,今日世眼住导师之行,今日世英住最胜之道,今日天尊行如来之德。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得无今佛念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尔?”

[学习解说]:

大圣的佛啊,我心里在想:今日的世尊住于奇特之法

今日的世雄(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断尽一切之烦恼)住于诸佛所住

今日的世眼(佛为世人之眼,示导正道。又开世人之眼,使见正道)住于导师之行

今日的世英(佛陀乃妙智具足者,一切世人莫能伦比,故于一切世间为最上之英胜)住于最胜之道

今日的天尊(涅槃经谓天有五种,佛为第一义天,是天中之最尊者)实行如来之德

过去未来现在佛与佛之间都是互相忆念的,不知今日世尊念的是哪尊佛呢

是什么因缘让您今日威神显露,光明巍巍?


【大圣】
(术语)佛之尊号。法华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妙宗钞上曰:“佛是极圣,故称为大。”法华弘传序曰:“非大圣无由开化。”【又】以名高位之菩萨。无量寿经上曰:“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净影疏曰:“大有两义:一位高名大,二德胜名大,会正为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雄】
(术语)佛之异名。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断尽一切之烦恼。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雄住佛所住。”净影大经疏曰:“世雄,佛之异名。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故曰世雄。”法华经方便品曰:“世雄不可量。”同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眼】
(术语)佛之异名。佛为世人之眼,示导正道。又开世人之眼,使见正道。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眼住导师行。”俱舍论二十九曰:“大师世眼久已闭。”净愿大经疏曰:“能开世人眼令见正道故名世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英】
佛陀之尊称。佛陀乃妙智具足者,一切世人莫能伦比,故于一切世间为最上之英胜,称为世英。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今日世英住最胜道。”p1521
FROM:【佛光大辞典】

【天尊】
(术语)佛之异名。涅槃经谓天有五种,佛为第一义天,是天中之最尊者,故云天尊。无量寿经上曰:“今日天尊行如来德。”同净影疏曰:“天尊是佛异名,天有五种,如涅槃说。佛于五天中上,故曰天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于是世尊告阿难曰:“云何阿难,诸天教汝来问佛耶?自以慧见,问威颜乎?”
阿难白佛:“无有诸天来教我者,自以所见,问斯义耳!”


[学习解说]:

世尊问阿难:你刚才的话是天人教你来问的?还是以你自己的智慧想问佛?

阿难回答佛说:没有天人教我,是我自己向佛请问的




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发深智慧,真妙辩才,愍念众生,问斯慧义。

[学习解说]:

佛说:很好!阿难,你的问题非常好!

这需要很深的智慧和真实微妙的辩才

你因为有一颗慈悲怜悯众生的心,才能问出这样有智慧的话


【真妙】
(杂语)真实微妙也。教行信证行卷曰:“称名则是最胜真妙胜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辩才】
(杂语)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也。分别之有四种,谓之四无碍辩。净影大经疏上曰:“言能辩了,语能才巧,故曰辩才。”嘉祥法华疏二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今所问者,多所饶益,开化一切诸天人民。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如来因为无穷无尽的大慈悲心,怜悯还在三界中轮回的众生,所以才出现于世,宣扬佛法

为的是拯救那些苦海中的众生,教给他们出离的方法,让他们获得真实的利益

可是佛出现于世,恐怕无量亿劫都难值难见,就像优昙花(千年开一回)一样难得

你今天所问,能带给众生很多丰饶的利益


【灵瑞华】
(植物)梵语优昙华,又云优昙波罗华,一译灵瑞华。无量寿经上曰:“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参见:优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化】
(术语)教人开蒙化恶也。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多所导御,慧见无碍,无能遏绝。以一餐之力,能住寿命亿百千劫。无数无量复过于此,诸根悦豫不以毁损,姿色不变,光颜无异。

[学习解说]:

阿难,你应当知道如来之实智难以测量,智慧之见解自在无有障碍,没有人能够遏制

如来以一餐食物的力量就得寿命一亿百千劫,甚至无数无量劫的时间都可以

而且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诸根喜悦,容颜不改,光明依然


【正觉】
(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见】
梵语 mi^ma^m!sa^-jn~a^na。指智慧之见解,或指佛之智慧。即以深妙之智慧,达观诸法之识见。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自以慧见问威颜呼!(中略)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多所导御;慧见无碍,无能遏绝。”p6030
FROM:【佛光大辞典】





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学习解说]:

为什么能以一餐之力而寿命一亿百千劫,容颜不改?

因为如来的禅定和智慧已经达到圆满,于一切法能获得大自在




阿难,谛听!今为汝说。”
对曰:“唯然,愿乐欲闻。


[学习解说]:

佛说,阿难,你要认真仔细听,我现在就为你们演说

阿难回答:我们欢喜等待佛为我们演说佛法


【谛听】
谓闻他人读诵解说一切经法,深生爱乐,而专心审听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19:38 , Processed in 0.0848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