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99|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九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848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95

[持戒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7-21 08:5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8-8 21:16 编辑

缘起:2021年度清净道场百日楞严坛法会(6月17日—9月24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金刚藏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弟子净慧,发心学习《楞严经》
祈请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令弟子入清净光明心、智慧增上,看懂佛经深义,认真写出正确的白话解说,自利利他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持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95

[持戒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08:5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8-8 21:00 编辑

卷第九 内容大纲

9-1  天趣
       9-1-1 色界 (十八天)                                                                              
                9-1-1-1 初禅 #3 - 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9-1-1-2 二禅 #4 - 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9-1-1-3 三禅 #5 - 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9-1-1-4 四禅 #6 - 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
                                          五不还天 #7 - 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9-1-2 無色界 #8  
                9-1-2-1 回心大阿罗汉     
                9-1-2-2 不回心钝阿罗汉  -  空处(=空无边处)、识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9-2  阿修罗趣 #9
       卵生 - 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胎生 - 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化生 - 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湿生 - 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9-3  七趣总说 & 杀盗婬三业 #10

9-4  世尊悯念与会大众及末法一切众生,欲宣说修禅定时可能会遇到的微细魔事 #11
       9-4-1 世界生起的缘由 #12
       9-4-1 安住在妙觉真心 v.s. 安住在尘劳妄想 #13

9-5  五十阴魔
       9-5-1 色阴十魔 (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14#15
                精明流溢前境
                精明流溢形体
                精魄递相离合
                心魂灵悟所染
                抑按功力逾分
                心细密澄其见
                尘并排四大性
                欣厌凝想日深
                迫心逼极飞出
                邪心含受魑魅
       9-5-2 受阴十魔 (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16#17
                功用抑摧过越
                功用陵率过越
                修心无慧自失
                用心亡失恒审
                修行失于方便
                轻安无慧自禁
                见胜无慧自救
                因慧获诸轻清
                心生长断灭解
                定境安顺入心               
       9-5-3 想阴十魔 (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18
                9-5-3-1  心爱圆明,锐其精思,贪求善巧 #18
                             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 #19
                             心爱绵合,澄其精思,贪求契合 #20
                             心爱根本,穷览物化性之终始,精爽其心,贪求辨析 #21
                             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 #22
                             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 #23
                             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 #24
                             心爱神通,种种变化,研究化元,贪取神力 #25
                             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 #26
                             心爱长寿,辛苦研几,贪求永岁,弃分段生,顿希变易细相常住 #27
                9-5-3-2  想阴十魔之总说 #28
                             
9-6  世尊劝勉佛弟子行菩萨道,于末法中,宣示如来所说及法义,并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着魔,得正知见 #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95

[持戒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22:3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21 22:33 编辑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婬欲。
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学习解说
阿难!上面讲的欲界六天(卷第八),是具有淫欲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
然而,却有些在人道的众生,是修心的,他们不藉由禅那的方式,所以没有智慧,但他们能够约束自己的身心且不行淫欲。

有些在这个世间的人道众生,无论生活中、行住坐卧之间,都不会对世间各种事物起贪爱而引起执着染污之心,连这种思想和念头都不会有,如此,自然就不归属于欲界了,
那么,这类的众生随着这样的心念就能生于天道,色界之初禅的第一天,名为梵众天。

梵众天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天名)色界之初禅天众分三级,下级之天众云梵众天,犹如国土之庶民。

梵众天
[佛光大辞典
梵名 Brahma-pārisadya-deva。音译梵波梨沙天。又作梵身天。色界初禅天之第一天。以其乃大梵所有、所化、所领之天众所住,故称梵众天。此天之天众身长半由旬,寿命半劫。又梵身天,除指梵众天外,于长阿含经卷二十亦将梵迦夷天(梵 Brahman-kāyika-deva)译作梵身天,而为色界初禅天之总称。〔佛地论卷五、俱舍论卷八、卷十一、杂阿毘昙心论卷二〕(参阅「梵天」4627p4638

爱染
[佛光大辞典
由于对各种事物之贪爱而引起执着染污之心,称为爱染。与「爱欲」同义。为烦恼之异名。所谓「染」,是对世间诸种事物执着之心之总称。大智度论卷一(大二五‧六三下):「自法爱染故,毁訾他人法。」 p5460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学习解说
有些在这个世间的人道众生,都不会对世间各种事物起贪爱而引起执着染污之心,连这种思想和念头都不会有,这种欲习既除,也离欲了,这时心显现出来,对于各种戒律禁戒也都能欢喜随顺受持,
那么,这类的众生随着这样的心念和持戒就能生于天道,色界之初禅的第二天,名为梵辅天。

梵辅天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色界初禅天的第二天,是辅佐大梵天的大臣。又译为「梵富楼天」

梵辅天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界名)色界之初禅有三天,第二名梵辅天,大梵天之辅相也。俱舍颂疏世品一曰:「二名梵辅天,卫侍梵王为臣辅翼故。」

梵辅天
[佛光大辞典
梵名 Brahma-purohita。又作梵富楼天。即色界初禅之第二天,为大梵天之辅相。旧名梵先行天,又称梵前益天,以在梵前恒思梵天利益,因以为名。梵辅天之天众皆为大梵天王之辅弼臣。又天王行幸时,必为列行侍卫。初禅天之主为大梵王,其下之梵众天、梵辅天分别为其人民、属臣。〔大毘婆沙论卷九十八、玄应音义卷十八、俱舍颂疏世品卷一〕 p4647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清净的意思。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学习解说
有些在这个世间的人道众生,身心殊妙圆满,威仪具足,清净持戒,又加上智慧颖悟,就有能力统领梵天的臣民,
那么,这类的众生随着这样的德行和修持就能生于天道,色界之初禅的第三天,名为大梵天。

大梵天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天名)Mahābrahman,梵者清净之义,为离婬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慧苑音义上曰:「梵谓梵摩,具谓跋滥摩,此谓清净。」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智度论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论三十一曰:「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没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彼名为尸弃,译言火或顶髻,彼顶上结髻如火,以表入于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禅天,最先生。故自念我无父母,自然而生,我为娑婆世界之主。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王。」大般若经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呼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又常在佛之右边,手持白拂,以对于帝释。

大梵天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梵是清净的意思,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的通名,今叫其中之初禅天主为大梵天。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学习解说
阿难! 此三胜流(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已是一切苦恼所不能动了,虽然这些众生不是依照佛陀的正法来修行,也不是修三摩地,然而,在这类众生的清净心中,种种的烦恼都不能动摇他们了,称之为初禅。

[佛光阿含藏
烦恼之异名。漏尽,烦恼灭尽之意。
为烦恼之异名,凡有三种:()欲漏,即爱欲之烦恼。()有漏,即执着于生存之烦恼。()无明漏,即不理解真理之烦恼。从上述三漏(烦恼)得到心解脱者,称为「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

初禅
[佛光阿含藏
又作初禅定。觉(新译作「寻」,内心起粗略的分别作用)、观(新译作「伺」,内心起微细的分别作用)、喜、乐、心一境性(将心止于一境),此即初禅五支。离生喜乐,谓远离欲、恶不善之法而生喜乐,故初禅定又称作离生喜乐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95

[持戒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23:3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22 13:16 编辑

(3楼 + 4楼  用时,约1小时45分钟)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
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学习解说
阿难! 再者,大梵天王统摄梵天的民众,以此成就圆满清净的德行,
内心清净澄明不动,寂静清澈,身体发出少量的光明,
这就是色界之二禅的第一天,称为少光天。

少光天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色界二禅天的第一天。此天天人身体发出的光明在二禅天中相对较弱,因此称为「少光」。



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学习解说
光光亙相辉应,无量光明,照耀无尽,光明遍照十方法界,如同琉璃,
这就是色界之二禅的第二天,称为无量光天。

无量光天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色界二禅天的第二天。此天天人身体发出无量光明,因此称为「无量光」。

【无量光天
 (界名)色界第二静虑三天中之一。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光明转增量难限,故名无量光天。
FROM:【佛学大辞典】


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学习解说
透过吸持圆光,成就清净的教体,这里的天人彼此要讲话沟通时不出音声,而是以口中发出的净光来代替音声,这种光是很多方面都可以应用的,
这就是色界之二禅的第三天,称为光音天。

【光音天
 (界名)新称极光净天。旧称光音天。色界第二禅之终天也。此天绝音声,欲语时,自口发净光而为言语之要,故名光音。大火灾破坏至色界之初禅天时,下界之众生尽集此天处,待世界再成后至成劫之初,自此天起金色之云而注大洪雨以造初禅天以下至地狱之世界,待世界已成,此天众之福薄者渐渐下生,乃至至地狱界尽见众生(此就大火灾言耳,若大水灾大风灾时,此天处亦破坏,故犹于其上之天处为此事),为胎藏界曼陀罗外金刚院之一众,出此天之众生。玄应音义三曰:「阿波会二天A^bha%svara,此云光音天,亦言极光净天,第二禅第三天也。」经律异相一曰:「光音天,依品云光曜天,语言口出净光无边。」名义集二曰:「光音,口绝言音,光当语故。」佛祖统纪三十一曰:「光音天无觉观语言,以光当语,又此天语时口出净光。」
FROM:【佛学大辞典】

【光音天
 色界二禅的最高天,此天绝音声,众生要讲话,便自口中发出净光来作识别,故名光音。佛经说劫初的人类,就是由光音天来的。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光音天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色界二禅天中的最高一层。光音天人不用口语沟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称为「光音」。坏劫开始的时候,宇宙发生大火灾,将光音天之下全部烧毁,但无法烧到光音天,此时光音天之下的各界众生会辗转生于光音天。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
清净心中,麤漏已伏。名为二禅。
学习解说
阿难! 此三胜流(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已是一切忧虑挂念所不能逼迫了,虽然这些众生不是依照佛陀的正法来修行,也不是修三摩地,然而,在这类众生的清净心中,在粗漏方面已制伏,但微细的漏尚未制伏,称之为二禅。

二禅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四禅之一,即色界二禅天的禅定,其境界是定心细微,无寻伺的心所,于三受中只有喜乐的二受。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粗」的异体字。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惑之对治,有伏与断之别。见伏断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95

[持戒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1-7-22 13:1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22 13:19 编辑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学习解说
阿难! 有些天人是以吸持圆光,发化清净,由这个口发出的净光来代替音声,藉此显露微妙,发化净行,由深妙的禅定而通往并生起少量的净妙之乐,
这就是色界之三禅的第一天,称之为少净天。

少净天
[佛光大辞典
少净,梵名 Parttaubhadeva,音译作波栗多首婆、波利多首、波栗羞诃。又作约净天。色界十八天之一。指第三禅天之第一天于此天之中,意识受净妙之乐,故名净;又于第三禅天中,此天所受净妙之乐最少,故名少净。在七识住中,摄于第四身一想一识住。其天众由下品三禅相应之业而生此天,身量十六由旬,寿量十六大劫。〔长阿含卷二十忉利天品、俱舍论卷八、立世阿毘昙论卷六、卷七、顺正理论卷二十一〕(参阅「十八生处」351p1382

少净天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色界三禅天的第一天。此天天人心清净而受乐,所以称为「净」,清净程度在三禅天中相对较少,因此称为「少净」。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学习解说
当生起少量的净妙之乐,渐渐地净空现前,净妙之乐于此转增,无量无际且无法量测,这种身心非常清净的快乐,
这就是色界之三禅的第二天,称之为无量净天。

无量净天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色界三禅天的第二天。此天天人心非常清净而受乐,因此称为「无量净」。

无量净天
[佛光大辞典
无量净,梵名 Apramāna-śubha,巴利名 Appamāna-subha,音译阿波摩羞、阿波摩首诃、阿波罗摩那、又作无量净果天、无量善天。色界十八天之一。为第三禅之第二天。此天天众所受之乐胜于第一天之寂静爱乐,与三禅相应,故称无量净。或谓意地之乐受,于此转增,难以量测,故称无量净。彰所知论卷上、杂阿毘昙心论卷二等谓此天众生之寿命为三十二劫,身长为三十二由旬。〔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立世阿毘昙论卷六、卷七〕 p5118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学习解说
此时世界及身心,所有一切皆圆满清净光明,清净的德行于此时成就,全面且充份地体验到胜妙的快乐,
这就是色界之三禅的第三天,称之为遍净天

遍净天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色界第三禅天之第三天。此天净光周遍,故名遍净天。
2.色界十八天之一,是第三禅天中的最上层天。这天的天人相应于三禅的境界而身心清净光明,充分体验胜妙的快乐。又译为「徧净天」、「遍净光天」。
3.色界三禅天的最高天。此天天人心全面清净而受乐,因此称为「遍净」。又译为「徧净天」、「遍净光天」。

遍净天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界名)色界第三禅天第三天之名。此天净光周徧,故名。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光音及徧净。」可洪音义一曰:「徧净天,三禅天王也。长阿含云:徧净天王名净智,四臂捉贝,持轮御金翅鸟。」

遍净天
[佛光大辞典
遍净,梵名 Śubha-krtsna,巴利名 Subha-kinna Subha-kinha,音译首诃既那、首波讫栗那、羞讫、摩首。又作徧净天、无量净天、广善天、净难逮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即第三禅中最上位之天。生此天者,受乐遍满,故称遍净。立世阿毘昙论卷七载,由与上品三禅相应之业而生此天,其寿量四大劫。彰所知论卷上、杂阿毘昙心论卷二等则谓寿量六十四劫,身量六十四由旬。〔立世阿毘昙论卷六、顺正理论卷二十一〕 p5617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
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学习解说
阿难! 此三胜流(少天、无量天、遍净)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然这些众生不是依照佛陀的正法来修行,也不是修三摩地,然而,在这类众生的安隐心中,欢喜全然具足,称之为禅。

三禅
(界名)色界之第三禅天也。此天名定生喜乐地,由深妙之禅定生身心之快乐。三界九地之中以此地为乐受之限,在同此已上之天处,唯有舍受。故此地之乐受,为三界中最第一。圣教中多引之以为比。悲华经二曰:「身心快乐,无有疲极,譬如比丘入第三禅。」涅槃经二十一曰:「有佛世界名曰不动,若有众生闻其华香身心安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95

[持戒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1-7-22 22:06:44 | 只看该作者
(5楼 + 6楼  用时,约2小时)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麤重相灭,净福性生。
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学习解说
阿难! 有些天人已无身心的忧苦烦恼,苦因已尽,虽然可以享受清净的快乐,但这种快乐并不是固定长久不变的,时间久了之后也会有变坏的一天,于是,将苦与乐两种心全都舍掉,粗重相随之灭除,清净的福报也就生起,
这就是色界之禅的第一天,称之为福生天。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学习解说
将苦与乐两种心全都舍掉,粗重相随之灭除,清净的福报也就生起,此时智慧现前,福报无有遮拦,而得到妙随顺,穷未来际,
这就是色界之禅的第天,称之为福爱天。


阿难。从是天中,有二歧路。
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
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学习解说
阿难! 从这个福爱天,可再延伸到两种天 - 广果天和无想天,
如果从福爱天是无量清净光明,福德圆满智慧,以此修证而安住的,则福果最广、最胜,
这就是色界之禅的第天,称之为广果天。

广果天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界名)Vhatphala,色界第四禅天八天中第三天之名。在第四禅天为凡夫得生之天最胜处,自此已上五天(八天中)称为五净居天。独为圣者之生处。俱舍颂疏八曰:「于色界中,异生生中,此最殊胜故,名广果天。」

广果天
[佛光大辞典
广果,梵名 Brhatphala,巴利名 Vehapphala,音译鞞疑呵破罗、惟于颇罗、惟于幡、比伊波罗、维阿鉢。又作果实天、严饰果实天、密果天、大果天、广天、极妙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位于第四禅天之第三,即福生天之上,无烦天之下。
据长阿含经卷二十一所载,风灾劫之时,世间人修第四禅道,身坏命终后得生广果天;地狱以至遍净天之众生,亦来生人间,皆修第四禅道,至身坏命终时,即生广果天,而后起风灾,世界于是坏尽。此天为凡圣杂居之处,关于其寿量,据长阿含经卷二十谓,寿量有四劫;另据立世阿毘昙论卷七则谓,寿量有五百大劫。其身长,依法苑珠林卷三所载,长达五百由延。此天之中有一高处,名为无想天,上座部视之为另一天;然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将之并于广果天中,因同在广果天之故。〔起世经卷八、起世因本经卷八、菩萨本业经、道行般若经卷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二〕 p5992

【广果天
 (界名)Vr!hatphala,色界第四禅天八天中第三天之名。在第四禅天为凡夫得生之天最胜处,自此已上五天(八天中)称为五净居天。独为圣者之生处。俱舍颂疏八曰:「于色界中,异生生中,此最殊胜故,名广果天。」
FROM:【佛学大辞典】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学习解说
如果从福爱天是厌离苦与乐二心的,那么,就会很精细的研究及修学要舍掉这个心,令这个念想停止,如此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历了五百劫,这个众生以生灭为因来修行,却不能明白不生灭性,于是就前半劫灭苦乐二心,后半劫二心生起了,
这就是色界之禅的第天,称之为无想天。

无想天
[佛光阿含藏
无想天(asajjñika-sattava deva)()(asañña-satta deva)(),又作无想有情天、福德天,位于色界之第四禅天,即外道修无想定而感之果报。

无想天
[佛光大辞典
无想,梵名 Asajjñisattvāh。又作无想有情天、无想众生天、少广天、福德天。色界天之一。即修无想定所感之异熟果报。生此天者,念想灭尽,仅存色身及不相应行蕴,故称无想天。此天为外道婆罗门之最高涅槃处,亦为异生凡夫以「出离想」作意,修无想定,所感得的异熟之果报,称为无想果,或无想异熟、无想事、无想报。此天之位置,有部与经部摄之于第四禅天之广果天,不另立别处;上座部则于广果天之上,别立无想天一处。此外,此天众生之身长有五百由旬,寿命为五百大劫(立世阿毘昙论卷七谓一千大劫),寿终之时,再生念想,而堕欲界。〔起世经卷八、俱舍论卷五、瑜伽师地论卷四〕 p5123

【无想天为一有
  谓四禅中之无想天,此天以无心想为果故也。
FROM:【三藏法数】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学习解说
阿难! 此胜流(福生天、福爱天、广果、无想天)是一切世间种种苦乐的境界所不能动摇的,虽然这些众生不是达到了无为也不是真的成就不动地,然而,这类众生以为有证到这样的境界而且认为功夫用法纯熟称之为禅。

无为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无造作的;不是由因缘而生的(因此也不会随因缘而灭),在这里指涅槃。「为」是「造作」的意思。
2.无造作的;不是由因缘而生的(因此也不会随因缘而灭)。例如涅槃。
3.无造作的。在这里指圣者对五阴已没有造作、不会被其动摇。
4.无造作的,在这里指涅槃。「为」是「造作」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95

[持戒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23:03: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23 23:07 编辑

(7楼  用时,约1小时15分钟)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忘。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学习解说
阿难! 此四禅之中,还有五不还天(五净居天)- 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这些都是净业圣人所居住之处。
此天下界中的九品习气(即贪、瞋、慢、无明等四种修惑,就其粗细而分为上、中、下等九品。又作九品烦恼)(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三阿那含果,而居其中)全都断尽,而且苦乐二心两灭,心境不交,则无一切烦杂,那么,于下界就没有可以居住的地方了,于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皆是同一类,共众同分,而安立居处。

阿难! 远离欲界的苦和色界的乐,且心与境没有交集,故无烦恼,这一类的称之为无烦天。

五不还天
[佛光大辞典
「不还天」是第三果之阿那含果圣者所生之处。又名五净居处、五那含天、五净居天。(参阅「五净居天」1509p1412

五净居天
[佛光大辞典
    净居,梵名 Śuddhāvāsa,为净业圣人之所居。()指显教中色界第四禅天中之五天,为证声闻第三果之阿那含果圣者所生之处。又作五不还天、五净居处、五那含天、五净居。即:(1)无烦天(梵 Avha),又作阿惟潘、阿鞞丽舍、阿浮呵那。此天苦乐两灭,心境不交,则无一切烦杂。(2)无热天(梵 Atapa),又作阿答和、阿陀波、阿答波。为无一切热恼之处。(3)善见天(梵 Sudśa),又作须提舍、修提舍。此天由定慧之中,见十方世界圆遍澄凝,更无尘象及一切沉垢。(4)善现天(梵 Sudarśana),又作须陀施尼、须提舍那。此天以妙精明见现前,陶铸一切像而空无障碍。(5)色究竟天(梵 Akaniṣṭha),又作阿迦腻咤、阿迦尼咤。此天究尽诸色几微之处,为色界天最胜之处。据楞严经卷九载,上述五天皆横列在第四禅天中,然彼四禅天仅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中,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知见。
    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载,由杂修五品,可感生于五净居。五品指杂修第四静虑之五品,即:(1)下品,谓杂修第四静虑者,初起多念无漏,次起多念有漏,后复起多念无漏,如此旋还,后复渐减,至三心现前,便得静虑成备。(2)中品,即六心现前。(3)上品,即九心现前。(4)上胜品,即十二心现前。(5)上极品,即十五心现前。如是五品杂修静虑,可次第感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之五净居。同论又举出关于能感之力的两种说法,即:(1)以无漏势力熏修有漏,而感生于五净居。(2)由信、进、念、定、慧等五根,次第增上,以感生于五净居。
    此外,据论事(巴 Kathāvatthu)载,五净居天人之寿量分别为:无烦天一千劫,无热天二千劫,善见天四千劫,善现天八千劫,色究竟天一万六千劫。又据四阿鋡暮抄解卷下载,五净居之数原为三天,即修提舍(善见天)、须提舍那(善现天)、鞞首陀(梵 Viśuddha,清净天),其中清净天又分为阿鞞丽舍(无烦天)、阿答波(无热天)、阿迦腻咤(色究竟天)三天,故总为五净居。〔中阿含经卷九、长阿含经卷二十、起世经卷八、首楞严经卷九、集异门足论卷十四、大毘婆沙论卷一三六、卷一七五、顺正理论卷六十五〕
    ()指密教中位列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最北之五尊。又称五净居众、五天子。即:(1)自在天子,配于色究竟天。(2)普华天子,配于善见天。(3)光鬘天子,配于善现天。(4)意生天子,又称满意天子,配于无热天。(5)名称远闻天子,又称遍音声天子,配于无烦天。〔大日经卷四密印品、卷五祕密漫荼罗品、广大仪轨卷中、大日经疏卷五、卷十三、卷十六〕p1509

九品惑
[佛光大辞典]
即贪、瞋、慢、无明等四种修惑,就其粗细而分为上、中、下等九品。又作九品烦恼。总三界有欲界、四禅、四无色,共为九地。其中,欲界具有四种修惑,四禅、四无色除瞋之外尚有其余三惑。于各地复分上上乃至下下九品,九地合为八十一品,称为八十一品修惑。此通有漏、无漏二断,凡夫亦得断其中下八地七十二品;若就圣者而言,于修道位断欲界之前六品者为第二果,断欲界九品者为第三果,断尽上二界七十二品者为第四果。又每断此一品,各有无间、解脱二道;所断之障,于一一地中各有九品,故能对治之道亦有九,称为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无学之圣者修练根时,亦有九无间、九解脱。〔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九、俱舍论卷二十三〕 p141

【无烦天
  谓此天苦乐两灭,心境不交,则无烦恼,故名无烦天也。(苦乐两灭者,离欲界苦及色界乐也。心境不交者,心与境不交接也。)
FROM:【三藏法数】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学习解说
苦乐之境虽灭,但还尚存能灭之念。在此天,研究此心与境交接之念,无依无处,故无一切热恼,清凉自在,这一类的称之为无热天。

无热天
[佛光大辞典
无热,梵名 Atapa,巴利名同,音译阿答波、阿陀波、阿答和。又作不热天、不恼天、无恼天、不烧天、无熟天、无烧天。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位于第四禅之第四天。此天已伏除杂修静虑之上中品诸障,意乐调柔,离诸热恼,故名无热天。或以热为炽盛义,以未证上品之修静虑及果,故称无热。关于此天众生之寿量,据大楼炭经卷四载,为二十劫;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杂阿毘昙心论卷二、彰所知论卷上谓二千劫;立世阿毘昙论卷七则谓八千大劫。其身量为二千由旬。〔大楼炭经卷一、大毘婆沙论卷一三六、俱舍论卷八、集异门足论卷十四、瑜伽师地论卷四、卷三十七〕 p5136

【无热天
  热即热恼。谓此天机括独行,研交无地,故名无热天也。(机括独行者,机谓弩牙,括与筈同,谓箭所受弦之处,皆取可发之义,以喻于心也。前苦乐之境虽灭,犹存能灭之念,故云机筈独行至此天中,研究此心与境交接之念,无依无处,则无热恼,故云研交无地也。)
FROM:【三藏法数】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沈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学习解说
由定慧之中,见十方世界圆遍澄凝,更没有尘象及一切沈垢,这一类的称之为善见天。

善见天
[佛光大辞典
善见,梵名 Sudarśana,巴利名 Sudassana,音译作修提舍那、须陀施尼、须达梨舍那、须陀尸。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第四。又作大善见天、善好见天、善观天、快见天、妙见天。指色界第四禅中第二位之天。此天以定力殊胜而所见清澈,故称善见。又指帝释所居善见城之宫殿。据立世阿毘昙论卷七载,由最上品四禅相应之业,恭敬勤修,杂觉分之所薰修,因此业而生善现天,十倍于此,则生于善见天。杂阿毘昙心论卷二、彰所知论卷上等,谓此天寿量达八千劫,身长八千由旬。诸经论中另有寿长四千劫、四十劫、千五百大劫等说。〔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大楼炭经卷一、卷四、起世经卷一、卷七、立世阿毘昙论卷六、顺正理论卷二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十四〕(参阅「五净居天」1150、「色界」2545p4880


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学习解说
以妙精明见现前,陶铸一切像而空无障碍,所见世界极为清澈,这一类的称之为善现天。

【善现天
  谓此天精见现前,陶铸无碍,故名善现天也。(精见现前,陶铸无碍者,范土曰陶,镕金曰铸。以妙精明见陶铸,一切像空,无障碍故也。)
FROM:【三藏法数】

【善现天
 五净居天之第三天名,在色界之第四禅,因有善妙的果报显现,故名善现。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学习解说
究尽诸色几微之处,入无边际,为色界天之最顶,这一类的称之为色究竟天。

【色究竟天
  谓此天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故名色究竟天也。(究竟群几者,几谓几微,言究尽诸色几微之处也。穷色性性入无边际者,色性所依之性,故云性性,性本无边,若研穷之,则入于无边际矣。)
FROM:【三藏法数】

【色究竟天
 (界名)梵名阿迦尼咤天Akanis!t!ha,色界十八天之一。为色界天之最顶,故名色究竟(参见:三界)
FROM:【佛学大辞典】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
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麤人所不能见。
学习解说
阿难! 就算是四禅天的四位天王能够听闻到这五天,却不能了知及见到,
这就像世间的旷野深山及圣地道场,都有阿罗汉所居住,然而,世间凡夫却不能够得见。

【五净居天
 色界之第四禅天,为证得阿那含(不还果)的圣者所生之处,其处共有五天,即无烦天(无一切的烦杂)、无热天(无一切的热恼)、善现天(能现一切的胜法)、善见天(能见一切的胜法)、色究竟天(色天最胜之处)。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五净居天
  ﹝出楞严经﹞
  五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三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据楞严经言,此五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见也。(九品者,欲界思惑三品中,每品又各分上中下三品,故言九品也。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不来即不还,谓不还来欲界受生也。)
  〔一、无烦天〕,谓此天苦乐两灭,心境不交,则无烦恼,故名无烦天也。(苦乐两灭者,离欲界苦及色界乐也。心境不交者,心与境不交接也。)
  〔二、无热天〕,热即热恼。谓此天机括独行,研交无地,故名无热天也。(机括独行者,机谓弩牙,括与筈同,谓箭所受弦之处,皆取可发之义,以喻于心也。前苦乐之境虽灭,犹存能灭之念,故云机筈独行。至此天中,研究此心与境交接之念,无依无处,则无热恼,故云研交无地也。)
  〔三、善见天〕,谓此天于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及一切沉垢,故名善见天也。(十方世界等者,谓一心在定,定能发慧,于慧心中,见十方界圆遍澄凝,更无世界内外尘象,及无心地昏沉之垢也。)
  〔四、善现天〕,谓此天精见现前,陶铸无碍,故名善现天也。(精见现前,陶铸无碍者,范土曰陶,镕金曰铸。以妙精明见陶铸,一切像空,无障碍故也。)
  〔五、色究竟天〕,谓此天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故名色究竟天也。(究竟群几者,几谓几微,言究尽诸色几微之处也。穷色性性入无边际者,色性所依之性,故云性性,性本无边,若研穷之,则入于无边际矣。)
FROM:【三藏法数】

知见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知道、见到。
2.了知、见解。
3.了知、见到。也就是经文常见的「如实知、如实见」。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学习解说
阿难! 以上是色界的十八天(初禅3+二禅3+三禅3+四禅9)这里没有欲界的淫欲,但还有色身这个障碍存在,所以称之为色界。

【十八天
 指色界的十八层天,其中初禅天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天也有三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天也有三天,即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天共有九天,即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FROM:【佛学常见辞汇】

【色界
  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咤天,凡有一十八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梵语阿迦腻咤,华言质碍究竟。一十八天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
FROM:【三藏法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95

[持戒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14:4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24 14:51 编辑

(8楼  用时,约2小时50分钟)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歧路。
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学习解说
再者,阿难! 从色界之最顶边际之中,其中又可分为两种 - 回心大阿罗汉、不回心钝阿罗汉
如果将这个能舍的心给舍掉,此时发出光明开显智慧,智慧之光妙圆通达,九十八使烦恼尽,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便出尘界,成就阿罗汉,入菩萨乘,那么,这一种的称之为回心大阿罗汉。

【回心机
 (术语)对于直入之机而言,初奉方便假门之法,后回心归入真实一乘法门之机类也。
FROM:【佛学大辞典】


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学习解说
因为厌患这个色身如同牢狱,不得自在,故心欲出离,于是舍色想而观想虚空无边,与空无边相应,
此为无色界的第一天,这个就称为空处(=空无边处)。

空处
[佛光阿含藏
即空无边处(ākāsānañcāyatana)()之略称,为无色界之第一天,行人厌患色笼如牢狱,心欲出离之,舍色想而缘无边之虚空心。

【空处定
  谓行者厌患色质,有如牢狱,心欲出离,即修观智灭三种色故,不念种种相,入无边虚空处,心与虚空之法相应,是名空处定。(三种色者,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无对色也。)
FROM:【三藏法数】

【空处天定
  空即虚空也。谓既得四禅天定已,犹厌身色系缚,不得自在,乃转加功力,观察己身,犹如罗縠,内外通彻,一心念空,惟见虚空,无诸色相,其心明净,无碍自在,如鸟出笼,飞腾自若,是名空处天定。
FROM:【三藏法数】

【空处定
 (术语)Aka%s/a%nanta%yatanadhya%na,四无色定之一。厌色,缘空而入定,与定心无边之虚空相应,故曰空处定。见法界次第上之下。
FROM:【佛学大辞典】


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学习解说
这个时侯,这个色身的障碍已销,已经空掉了,虽然于外是没有障碍的,但也并没有完全真正灭除;因为于内,这个种子还留存在阿赖耶识中,末那识(第七识)还会向内缘阿赖耶识(末那识恒常地在审察,恒常在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那种作用是微细地等待现行,于是舍虚空而观想识无边,与识无边相应,此为无色界的第二天,这个就称为识处(=识无边处)。

识无边处
[阿含辞典(庄春江)
viññāṇañcāyatana,另译作「识处、识处定、无边识处、无量识处、无色识处、无量识入处、无量识入处界、一切识入处」,超空无边处,以无边之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

【识无边处天
 (界名)四空处之一。无色界之第二天也。(参见:四空处)
FROM:【佛学大辞典】

【识无边处地
  识无边处地者,即无色界第二天也。谓此天厌空处无边,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三世之识,悉现定中。住于此定,清净寂静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FROM:【三藏法数】

【末那识
 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在审察,恒常在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许多烦恼便是这末那识的执着而生起的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回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学习解说
色身的质碍已经空掉了,但因为厌弃这个识心,于是舍缘识而观想无所有,与无所有相应,
此时,识心(八识之心王)也都灭了,十方世界一切寂然,所有诸想皆不起,也不见心相,
此为无色界的第三天,这个就称为无所有处

【识心
 (术语)六识或八识之心王也。楞严经一曰:「一切世间十种众生,同将识心居住身内。」
FROM:【佛学大辞典】

八识心王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心王是能缘外境的精神主体,为虑知的根本,也是识的自性,此心王含有八种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故又名八识心王。

无所有处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界名)无色四处之第三处。修禅定之人,初观空为无边,破空之人,今厌识之无边,观所缘皆无所有,为无所有之解,依此行力所生之处,故名无所有处。从加行之禅定而立名者。

【无所有处定
  谓行者复厌心识无边,缘多则散,能坏于定,唯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名安隐,如是知已,即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心与无所有法相应,是名无所有处定。
FROM:【三藏法数】

【无所有处定
  亦名不用处定。行人得识定已,诃责识处过患,即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于中心不忧悔,专精不懈,一心内净。空无所有,不见诸法,寂然安隐,心无动摇,此为证无所有定相。入此定时,怡然寂绝,诸想不起,尚不见心相,何况余法。无所分别,即是无所处定。证此不失,命后必生无所有处,亦有四阴也。
FROM:【佛学次第统编】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学习解说
前面虽已得无所有定,但之后却厌弃而舍无所有处,于是将有想和无想全都舍掉,观于非有非无,与非有非无相应,
(空无边处、识无边处 - 有想 舍掉后称为--> 非想)
(无所有处 - 无想       舍掉后称为--> 非非想)
此为无色界的第四天,这个就称为非想非非想处。

非想非非想处
[阿含辞典(庄春江)
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另译为「无有思想、有想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想非非想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界」,世俗定之最深者,入此定时已无「粗想」,所以称「非想」,但还有「微细想」,但此「微细想」已没有想的功能,所以称「非非想」,一如水面上的油花,虽还是油,但没有油的一般功能一样(同义词「有想.无想处」)

【非想非非想处
 (术语)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楞严经曰:「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按非想非非想处,为无色界第四天,诸天之最胜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经所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者是。
FROM:【佛学大辞典】

【非想非非想处天定
  谓前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则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盖此天既得无所有处天定已,又知此处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无明覆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一心专精,即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则无所有处定便自谢灭,加功不已,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是名非想非非想处天定。(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FROM:【三藏法数】

【非想非非想处定
  行人得无所有定已,深诃责无所有处过罪,即舍无所有处,观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一心专精,加功不已,其心任运,住在缘中。于后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恬然清净,如涅槃相。是定微妙,三界中极,如步屈虫,行至树表,更无可进。证此不失,命后必生非非想处,仍有细微四阴也。
    非想非非想处定(业之区分)
         ┌      ┌非想非非想处
         │      │无所有处
         │(四无色定)┤识处
         │      └空处
         │      ┌舍
         │      │喜
         │(四无量心)┤悲
         │      └慈
         │      ┌四禅
    ┌不动业┐│      │三禅
    │   ││(四禅)──┤二禅
  爱见┤福业 ├┤      └一禅
    │   ││(味禅)
    └罪业 ┘│(邪定)
         │      ┌上品
         │(十善)──┤中品
         │      └下品
         │(五戒)
         │(行施)
         │(戒取)
         │      ┌下品
         │(十恶)──┤中品
         │      └上品
         └(五逆)
    (十二门禅之进序)
 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所有处定←识处定←空处定←─四禅←三禅←二禅←初禅
                  舍心┐┌←─┘  │  │   │
                  喜心││←────┘  │   │
                    ├┤        │   │
                  悲心││←───────┘   │
                  慈心┘└←───────────┘
FROM:【佛学次第统编】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
学习解说
这类的众生虽然极其所能地去穷尽这个空的方向与目标,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明白真正的空,从五不还天中,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明白,也不是真的有智慧,那么,这一种的称之为不回心钝阿罗汉。


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学习解说
若是从无想天或其它的外道天,穷尽于空的方向和目标,却不知道要回到佛法的菩提道上,那么,就会落入不断地生死轮回中。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
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学习解说
阿难! 以上种种诸天以及各各天人,他们跟凡夫众生没有什么两样,造作业力也都是要受报还报的,还是要入生死轮回的,
这些天的各各天王,其实是菩萨的化身,来到这里是修持正定三摩提的,如此修行渐次增进,以此来回向圣者所修行路,也就是趣向佛果。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学习解说
阿难! 此四空天(即四无色处 - 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身心灭尽,定性现前,
无物质的色身,而只有微妙的精神存在,亦无依报的国土宫殿,到了这里,已是天界的最高处了,称之为无色界。

无色界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超越物质的世界,是没有感官之欲的渴爱、没有物质的渴爱,但还有精神的渴爱的有情众生所处的境界。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包含天道的无色界四天。

无色界
[阿含辞典(庄春江)
另作「无色有」,即「无男女欲、感官之欲、物质之欲,但还有精神之欲特性的众生界」,在色界之上,参看「三有」、「三界」(图说)

【四空处
 又名四无色,或无色界,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乃修四空处定的人所得的正报,因此四处的众生于五蕴中无色蕴,只有受想行识的四蕴,亦即无物质的色身,而只有微妙的精神存在,亦无依报的国土宫殿,故名无色界,或四空处。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四空定
 (名数)又云四无色定(梵名四空处之各名加Dhya%na),十二门禅中之四禅也。一空无边处定,行人厌患色笼如牢如狱,心欲出离之,舍色想而缘无边之虚空心,与空无边相应,故名空无边定。二识无边处定,行人更厌前外之空,舍其虚空缘内识为心识无边之解,心与识无边相应,故名识无边处定。三无所有处定,行人更厌其识,而观心识无所有,心与无所有相应,故名无所有处定。四非想非非想处定,前之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舍前之有想故名非想,舍前之无想,故名非非想。又无麤想,故曰非想,非无细想,故曰非非想。行者于此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所爱乐,泯然寂绝,清净无为,谓之非想非非想定。见法界次第上,俱舍颂疏世品一。是乃内法之修法也。若于外道则以六行观而修得之。于此四定复加四定为八定,于此加中间定与未至定(有部义),或加欲界定(成实义)为十定。凡禅定有味定净定无漏定三种((参见:禅)),此十种禅定中为非想非非想定之心想微细,故无无漏定,有味定净定也。未至中间之二定及四禅之六定,有见道之无漏定(有部),欲界中间之二定及四禅之六定与前相同,有见道之无漏(成实),下三无色有修道无学道之无漏定,味净之二定,通于十定,二宗相同。见俱舍论十八,辅行九之一。
FROM:【佛学大辞典】

【四空定
 又名四无色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空无边处定是修行人心想出离患难重重的色(色蕴物质)的牢笼,于是舍色想而缘无边的虚空,做到心与空无边相应;识无边处定是行人又厌弃外在的虚空,于是舍虚空而缘内在的识,做到心与识无边相应;无所有处定是行人又厌弃其识,而观心识无所有,做到心与无所有相应;非想非非想处定是无麤想(非想)又非无细想(非非想),做到无所爱乐与清净无为的境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空处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无色界的一切都没有形色,叫做空处,因共有四处的分别,所以又叫做四空处,或四无色处。

空处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界名)无色界总无形色,故谓为空处。此有四处之别,曰四空处,又名四无色处。见法界次第上之下。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沈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学习解说
以上种种,皆是不明了妙觉明心,众生本来就光明圆满的心性,但是,由于真心当初的一念妄动,由妄动中生起虚妄的东西,从无到有,逐渐地,而妄有三界,中间随着妄想创造了七趣而沈溺其中,众生各从其类而生死轮回流转。

补特伽罗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Pudgala,又作富特伽罗,旧作福伽罗、补伽罗、富伽罗、弗伽罗、富特伽耶。旧译曰人,或众生。新译曰数取趣。数者,取五趣而轮回之义。唯识述记二本曰:「补特伽罗,数取趣也。」玄应音义一曰:「福伽罗,经论中或作富伽罗,或作富特伽耶。旧译云人。应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数往来诸趣也。」同二十二曰:「案梵本,补,此云数。特伽,此云取。罗,此云趣。云数取趣,谓数数往来诸趣也。旧亦作弗伽罗,翻名为人,言舍天阴入人阴,舍人阴入畜生阴,是也。」慧苑音义上曰:「补伽罗,正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造集不息,数数取苦果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95

[持戒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21-7-25 07:55:08 | 只看该作者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
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学习解说
再者,阿难! 这三界之中,又有四种阿修罗类,是哪四种呢?
若是在鬼道以护法之力乘小神通而入空中,那么,此种阿修罗是从卵而生,为鬼趣所摄。

【阿修罗道
 六道之一,多由瞋、慢、疑三个原因而投生。
FROM:【佛学常见辞汇】

阿修罗
[佛光阿含藏]
阿修罗(asura)(巴),译作非天、非类、不端正。十界、六道之一,居众相山中,又住大海之底,好争,常与诸天战之恶神。又为八部众之一。

阿修罗四生
[佛光大辞典
阿修罗以其果报殊胜,邻次于诸天,却不同于诸天,故称阿修罗(意即非天)。据楞严经卷九载,阿修罗因业力之牵引,分为胎、卵、湿、化四生。即:(一)卵生,谓若于鬼道中以护法之力,乘小神通而入空中,此种阿修罗从卵而生,为鬼趣所摄。(二)胎生,谓若于天道中因降德遭贬坠,其所居之处,邻于日月,此种阿修罗从胎而出,为人趣所摄。(三)湿生,谓有部分较下劣之阿修罗,生起大海之心,而沈住于水穴口,朝游虚空,暮归水宿,此种阿修罗因湿气而有,为畜生趣所摄。(四)化生,谓有一种阿修罗执持世界,其势力大而无畏,能与梵王、帝释天、四天王争权,此种阿修罗因变化而有,为天趣所摄。(参阅「阿修罗」3651) p3652


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学习解说
若是在天道因降德而贬坠,其所居之处邻于日明,那么,此种阿修罗是从胎而生,为人趣所摄。


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学习解说
有些阿修罗执持世界,力大而无畏,能与梵王、帝释天、四天王争权,那么,此种阿修罗是因变化(化生)而有,为天趣所摄。


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沈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学习解说
阿难! 有些比较下劣的阿修罗,生起大海之心,沈在于水穴口,白天游虚空,晚上回归到水宿,那么,此种阿修罗是因湿气而有,为畜牲趣所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95

[持戒勋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7-25 19:5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25 23:41 编辑

(9楼 + 10楼  用时,约1.5小时)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着。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学习解说
阿难! 以上所说的七趣 - 地狱、饿鬼、畜牲、人、神仙、天、阿修罗,
若是专精仔细地去研究这七趣,皆是昏沈暗钝种种有为(有造作的、因缘而生的)的相貌,由于一念心性妄动而生起,随着不同的妄想而造就不同的业力果报,而不是依止于原本就净妙圆满光明的真心,而这些七趣就如同虚空中的华一样,虚空中本来就是没有华的,只是当初一念妄动而生起虚妄,更没有根本或源头可言。

有为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有造作的;因缘而生的。「为」是「造作」的意思。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婬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婬。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婬。云何更随杀盗婬事。
学习解说
阿难! 这些七趣的众生,不知道要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于是受生死轮回流转,即使经历无量劫,也得不到真实的清净,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都是由于随顺杀盗婬恶业的缘故,或是有些众生没有这些恶业,也就是说,有造作这些恶业就投生于三恶道,如果没有就生于天上。总之,不论有或没有,或是偏向哪一方,作恶业得恶报,作善业得善报,都在三界轮回的范围之内。
如果是得正定三摩提者,是极为殊胜的,无生灭也无烦恼,没有有和无,连这个没有也灭了,尚且都没有不杀不偷不婬,怎么还会有随顺杀盗婬之事呢?

常寂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没有生灭叫做常,没有烦恼叫做寂。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
汝勗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学习解说
阿难! 若不断除杀盗婬三业,那么,个人造作恶业就各自受报,由于个人各自受报,也会有同样业力的众人就同一个地方共同受报,如果个人业力有特殊状况的,就自己去某处自行受报,所以都会有一个承受果报的定处,然而,这些受报的定处不是本来就有的,也不是上天或他人给予的,而是众生自己当初一念妄动生起而创造出来的,这个妄想本身就是虚妄不实的,既然是虚妄不实的,又怎么会有因呢? 所以说,这是无法去追寻或考究的。

若您们修行想要证得菩提,那么首先就要去除三惑,也就是不杀不偷不婬,如果没有做到清净受持禁戒,就算修行误打误撞得到神通,那种神通也只是世间有为法的功用,若不灭除这三惑,终究还是会落于魔道,
由于根本三惑都没有去除了,即使之后想要除妄境,那也只是以妄除妄,那是不可能的事的,如来说这样的众生为可哀怜者,这个妄境是众生自己造作出来的,并不是菩提的过失。
如同上面这样说者,名为如来正法所说;若不是这样说或其它说者,则为魔王波旬所说。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ㄒㄩˋ, [
鼓舞、勉励。如:「勗勉」。汉.蔡琰〈悲愤诗〉:「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勗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20:22 , Processed in 0.0889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