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十善业道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9

[禅定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1-17 17:3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1-21 10:29 编辑

缘起: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为什么要深入佛经学习,因为: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清净光明佛


弟子净慧慈光愿按照次序补齐以上所有佛经,故本次发心学习《十善业道经》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加持,让弟子能够入清净光明心认真习经、明白经中义理,写出符合自己次第的白话解说,增上[戒][定][慧],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9

[禅定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8 09:2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1-19 11:13 编辑

(2楼共用时4小时)


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系佛在龙宫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内容为有关十善业之功德。经载,永离十恶而修行十善者,有如下之功德:离杀生者成就十离恼法,离偷盗者得十种可保信法,离邪行者得四种智所赞法,离妄语者得八种天所赞法,离两舌者得五种不可坏法,离恶口者成就八种净业,离绮语者成就三种决定,离贪欲者成就五种自在,离嗔恚者得八种喜悦心法,离邪见者得成就十功德法。本经为“海龙王经”中十德六度品之抄译,北宋施护所译之“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为其同本异译。p469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学习解说]:

如是我闻(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梵 A^nanda)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聚在一起

这时世尊告诉龙王:一切众生心想(指心与其作用之念头)异故,所以造作种种恶业,因此堕入六道轮回流转

龙王,你见这些前来参加法会的形象各异的众生,他们都是因为造作身、语、意三恶业所致

然而其实心念本身并没有种种善恶相,只是因为诸法虚妄集合而有,实则并没有一个我及我所,虽然众生随各自业力显现不同的形象,但那并不是真实的我(佛性才是真我),业力障碍感召下的色身都是暂时的假象,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作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有身力手足,能有所作,故名作者)

所以说一切法不可思议,自性如幻(即第八识的作用),有智慧的人因为明白这些道理,所以勤修善业,因此得到相貌端正,人人喜见的果报


[学习笔记]:

开头这段经文虽然很短,但已经讲出了修行的重点:就是心念的作用以及相由心生的道理,如是因如是果,只有清净自己的身、语、意,一心向善,方能迈向解脱、远离恶报以及轮回苦

[心念]决定众生[轮回]或[成佛]
[心念]是一切的根本,
这也是末学常讲心法的原因,因为这是根本

心念的原理,就是~
由众生六根受到外尘(外相)影响,产生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各种感官觉受,产生种种意念或思想观念,这些念头就会成为潜意识,然后逐渐成为第八识的习气或无明(无智愚痴)种子
不论是痛苦或快乐,都逐渐形成强烈的执着
而又由这第八识累积的无明习气,累世影响众生的观念和行为
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这样就造成轮回,这就是轮回的真相

什么是轮回的根本呢?
就是[贪欲][瞋念][愚痴]
什么是[贪][瞋][痴]呢?
就是负面的心念

什么是成佛的根本呢?
就是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不二心
就是种种正面的心念

所以说[[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
[略说]为什么常说众生根器因缘不同,所以成就或果报不同?
六道轮回不是谁规定的
就像水往低处流,这是地心引力的作用
同样的,六道轮回是众生心念的作用,是一种物以类聚结合而成的共业念力作用
如果每天念念都是六道中的俗世,就会在六道中轮回

例如
满脑贪瞋痴,就会堕入恶道中
善恶参半,就可能投胎入人间
杀生或罪大恶极就容易堕入地狱
淫念炽盛就容易堕入畜生道
贪心吝啬就容易堕入饿鬼道
慈心善良就容易往生善道,如天上或人间富家
学习正法修行就容易生天或往生净土甚至解脱轮回

一切都是念头的作用,
什么样的念头和行为,就产生相对应的后果
一切都是众生自作自受,
所以,自己应该为自己现在承担的后果负责,不应该再抱怨

如果想转好,那就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
学习正确的观念和正确的行为
这样就能:如是因,如是果
就能善有善报

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原理
不同的知见观念和行为,就会造成六道中众生不同的轮回结果
就像世俗山水百川大海,各式各样,错综复杂 ——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就是~
并非有个创造宇宙和一切生命的全能的神,
生命也不是真正有死亡的终点
而是由一切众生的心念作用(第八识)造成自己不断的生死轮回
如果能不执着于虚妄表相,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现象
所以佛法说不生不灭,这才是真实相 ——
[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相关阅读:
[生命]和[心念]的原理


名词解释:

【作者】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有身力手足,能有所作,故名作者。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诸法】
梵语 sarva-dharma^h!。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趣经、俱舍论卷六)p6302 FROM:【佛光大辞典】

【见取见】
梵语 dr!s!t!ipara^mars/a。乃执著于身见、边见、邪见等非理之见。全称见等取见。略称见取。系四取之一,五见之一,十随眠之一。有漏劣法为圣者所断,故执此劣法为胜者,称为见取。此以染污之慧为体,唯分别起,能障苦及不净之无颠倒解为业。另据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之“七见”项载,见取见又作戒盗见,指不知如来之正戒,妄执牛戒、狗戒等外道、不正之戒法,而误以为可达涅槃之戒行,此种执著即称见取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俱舍论卷十九、显扬圣教论卷一、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七、瑜伽师地论卷八、成唯识论卷六)((参见:七见)98、“十随眠”499、“五见”1099、“四取”1704)p2994 FROM:【佛光大辞典】

【心想】
<一>指心之作用、想念。(观无量寿经、往生要集卷中)
<二>指心与其作用之念头。能令心想寂静者为禅。(随闻记卷二)p1408 FROM:【佛光大辞典】

【心想】
(术语)意识心王之思想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智海从心想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是我闻】
梵语 evam! maya^s/rutam!,巴利语 evam! me sutam!。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梵 A^nanda)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之释尊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释尊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大智度论卷一、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华文句卷一上、注维摩诘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六成就)1266)p2366 FROM:【佛光大辞典】

【娑竭罗龙】
(异类)又作娑伽罗龙。依所住之海而得名。或言依国而立名。法华经序品曰:“娑伽罗龙王。”同提婆品曰:“大海婆竭罗龙宫。”光宅法华义疏一曰:“娑伽罗者,因国得名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

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
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学习解说]:

龙王,你再观看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相貌庄严、光明显耀,胜过一切在场大众,即使集合无量亿自在梵王,也无法复现佛的光明,所有瞻仰如来的众生,无不目眩

你再来观看法会的诸大菩萨,都拥有上好妙色、庄严清净,这一切都是由于修集善业福德而有

再看看诸天龙八部等具有大威势者,也是因为善业福德而有这样的上好妙色

回来再看今日在场所有龙宫的众生相貌粗俗鄙陋,都是由于造作种种身、语、意恶业而承受的果报

所以你们今日应当如法修学善业,也要带领众生一同修行善业、明白因果

你们还要安住在正见中,不要堕入断见和常见中,应当以欢喜和敬仰之心广种福田,这样你们也能得到人天的尊敬和供养


名词解释:

【断常二见】
断见和常见。断见是坚持人死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邪见;常见是坚持身心常住永恒不灭的邪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断常二见】
断常二见者:
一、断见 执身心断灭之见,属于无见。
二、常见 执身心常住之见,属于有见。
智度论曰:‘见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断。常见者,见五众(五蕴也)常心忍乐,断见者见五众灭心忍乐。一切众生,多堕此二见中。’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9

[禅定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9 11:15: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1-19 11:25 编辑

(3楼共用时4小时以上)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
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学习解说]:

世尊对龙王说,菩萨有一法能断除一切恶道苦报
这个法就是: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善法念念增长,不参杂一丝不善念,这样便能永远断除诸恶业,圆满一切善法,常常亲近诸佛菩萨及护法圣众

这里所说的善法,是指人天果报、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全都要依照此法为根本才能获得成就,因此叫做善法
这个善法就是十善业道,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学习笔记]:

由这段经文可以知道,想要来生继续保全人身、不堕恶道,必须要修十善业
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这是生为人身的根本保证,也是获得天人身、获得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的基本修行

善知识慈悲教导:
「六道轮回」和「因果律」看的是「杀、盗、淫、妄」和「贪、嗔、痴」,看的是「十善业」和「十恶业」
由这些因果来看投生的去处,决定投生善处或恶处,并审判和决定堕入地狱后的受苦方式 ——
人间法律与六道轮回因果律

然而,反观
一般人如果没有学佛修行,或学的是知见不正确的外道,而以世俗一般观念或外道知见来生活过一生
这样可能一辈子甚至累生累世也不知道或不觉得自己随时正在造恶,也因此可能堕入三恶道,遭受诸多苦报,还觉得自己冤枉 ——
认识「八正道」和「正确的职业」

所以我们都应当好好断恶行善,依此十善业的功德福报,今生命终才能投生善道、天道或往生净土

另外,之前的文章中提到「正命」-认识「八正道」和「正确的职业」
「正命」就是指正确活命的方式,就是正确的职业(命是指活命的方式和方向,就是职业)。
哪些才是佛法中的正当职业呢?正确的活命方式呢?
从佛教的观念来说,基本上,就是符合「五戒」和「十善业」的活命方式,才算是正确正当的职业
如果职业会涉及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愚痴(邪见),那就是「邪命」,就不是正确职业

另外,例如:公器私用或挪用公款,或文件帐单造假,这些都属于偷盗妄语愚痴邪见的范畴,当然都是邪命,都是不正当的职业
又例如:本身专业可能不犯及「十恶业」,就像会计,(如果是屠夫,宰杀业,那专业本身就是邪命,就不是正命,不是正确职业)
但是如果公司经常造假帐,又或者公司本身就是杀生行业,虽然自己的专业是会计,那还是属邪命共业,都非正命,应该另择正命公司
再者,基于上面十善业的原理,我们可以发现,像传直销或保险业也不是适当的职业
因为只要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这类行业虽然合法,但是大都充满技术性的刻意欺骗,对产品都夸大,或运用条文技巧欺骗顾客
修行人如果要从事商人买卖的行业,应该要有良心,不应该为了赚钱来布施而诈骗顾客,因为这样已经先犯了偷盗和妄语
就算用黑心赚来的钱来布施,那也不是净业,其中因果会充满种种复杂的变数,不正直的因就会有堕入三恶道的果报
就算传直销和保险业之中有少数好的产品,有良心的推销员如果只卖这些少数不昧良心的产品,也往往被公司淘汰
所以,这类职业大都昧着良心做事,都会有恶业因果报应(当然,一个人综合的善恶因果很复杂,也不是根据一件事情就能定论) ——
修行人如何选择职业?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学习解说]:

世尊对龙王继续说:若能远离杀生,则能成就十种远离苦恼的善法:

一、能对一切众生普施无畏;二、时常对一切众生生起大慈悲心;三、永远断除一切嗔恚的习气;四、身体常常远离病痛;五、寿命长远;六、始终有非人众生守护;七、常无恶梦,睡眠安稳;八、灭除怨结,自动解除与众生结下的一切怨仇;九、对恶道不会心生恐怖,不担心自己会堕入恶道;十、命终(远离恶道)往生天上

若能将不杀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者,此人将来成佛时能获得寿命随心自在的果报


名词解释:

【无畏施】
(术语)三施之一。以无畏施于人也。持戒之人无杀害之心,一切众生之无畏无过于此,名曰无畏施。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畏】
梵语 vais/a^radya,巴利语 vesa^rajja;或梵语 abhaya,巴利语同。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佛之四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佛所具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十八不共法),即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而四无畏与“十力”中之处非处智力、漏尽智力、业法集智力、遍趣行智力相配。十力复一一摄四无畏,故总为四十无畏。菩萨之四无畏,即能持无畏、知根无畏、决疑无畏、答报无畏。而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记载菩萨十种无畏,即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又密教行者发菩提心之时有六种功德,即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六种,称为六无畏。(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大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五、大日经疏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一)((参见:六无畏)1294、“四无所畏”1773)p5101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
一者、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学习解说]:

世尊对龙王继续说:若能远离偷盗,则能获得十种可保信法:

一、财富充盈,不被盗贼、洪水、火灾及败家子散灭;二、会得到很多人的喜爱;三、不会被他人欺负;四、获得十方赞美;五、从不担忧自己会受到损失;六、好的名声流遍世间;七、身处大众无所畏惧;八、财富、寿命、色身等都安稳快乐,具足辩才无有缺失;九、时常心怀布施的想法;十、命终远离恶道往生天上

若人能将不盗功德回向无上菩提,此人将来成佛时,能证得清净大菩提(指佛菩提。又称无上菩提、佛果菩提。相对于声闻、缘觉之菩提而言)的智慧果报


名词解释:

【大菩提】
指佛菩提。又称无上菩提、佛果菩提。相对于声闻、缘觉之菩提而言。成唯识论卷一(大三一·一上):“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p865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諠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学习解说]:

世尊对龙王继续说:如果远离邪行,则能获得四种智者都称赞的法:

一、诸根调顺、身体健康;二、永离喧嚣、不安;三、得到世人的称赞;四、能保护自己的妻子不被他人侵犯

若人能将不邪淫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此人将来成佛时,能获得如佛一样的马阴藏相(又作阴马藏相、阴藏相、马王隐藏相、势峰藏密相。如来三十二相之一。阴,男根之意。即佛陀之男根隐藏于腹中而不外现,故称阴藏。似马之阴,故称马阴藏)


名词解释:

【马阴藏相】
梵语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阴马藏相、阴藏相、马王隐藏相、势峰藏密相。如来三十二相之一。阴,男根之意。即佛陀之男根隐藏于腹中而不外现,故称阴藏。似马之阴,故称马阴藏。据宝女所问经卷四载,如来之阴马藏大人相者,乃往古之世,为谨慎己身,而远色欲故。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四下):“如来阴藏,平如满月,有金色光,犹如日轮。”(观佛三昧海经卷八、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p4348 FROM:【佛光大辞典】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学习解说]:

世尊对龙王继续说:如果能远离妄语,则能获得八种天人都称赞的法:

一、口业常常清净,因此能散发优钵华的香气;二、世间众生都非常信服不妄语的人;三、所说的话可以成为证据,而且常常得到人天的爱敬;四、常以柔软语安慰众生;五、法喜充满,身口意三业清净;六、言语无过失,心常欢喜;七、所说的话常得到他人尊重,人天大众都会依此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

若能将不妄语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者,此人将来成佛时则能获得如来真实语的果报


名词解释:

【优钵】
(植物)又作乌钵。花名。优钵罗之略。见优钵罗条。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优钵华之香,常从其口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学习解说]:

世尊对龙王继续说:如果远离两舌,则能获得五种不被破坏的善法:

一、能得不坏身,不会被别人伤害到;二、眷属也能得到不坏身,也不会被别人伤害;三、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四、自己的修行不会被破坏,而且常保持坚固;五、能得到善知识

若能将远离两舌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将来成佛时就能得到好的眷属,诸魔外道不能破坏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学习解说]:

世尊对龙王继续说:如果远离恶口,则能获得八种净业:

一、言语有度,把握分寸,恰到好处;二、所说的话能够自利利他;三、所说的话能够契合义理;四、所说的话柔和善顺;五、得到众生认同以及欢喜接受;六、说话守信用;七、说话不会讥笑或挖苦别人;八、常说柔和爱乐的话

若能将远离恶口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将来成佛时则能具足如来梵音相(佛三十二相之一。佛清净之梵音,声洪圆满,如鸣天鼓,微妙最胜;又如迦陵频伽之音,闻者爱乐,得益无量。此乃佛于因位时,无量世中不恶口、说实言美语、教善语、不谤正法,所感得之妙相。即表示令闻者随其器得益,皆生善心无杂乱,大小权实皆能解了,断惑消疑,而常欲闻爱乐之德)


名词解释:

【梵音相】
梵语 brahma-svara,巴利语 brahmassara。又作梵声相、梵音深远相、得梵音声相、声如梵王相、弘雅梵声相。佛三十二相之一。佛清净之梵音,声洪圆满,如鸣天鼓,微妙最胜;又如迦陵频伽之音,闻者爱乐,得益无量。此乃佛于因位时,无量世中不恶口、说实言美语、教善语、不谤正法,所感得之妙相。即表示令闻者随其器得益,皆生善心无杂乱,大小权实皆能解了,断惑消疑,而常欲闻爱乐之德。((参见:三十二相)507)p4634 FROM:【佛光大辞典】

【净业】
<一>指清净之行业。又作清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种福业。据观无量寿经载,此三福业为:(一)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福为众生往生之正因,亦为菩萨之净佛国土之无漏修因,故称净业。
 又观无量寿经经文中“谛观彼国净业成者”一语,各家解说不同:(一)据隋代慧远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本载,彼国系指彼土之依报,净业成者系指彼土佛菩萨及往生人等之正报。(二)宋代元照之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中,以彼土之依、正二报,总为净业所成。(三)善导之观经序分义,主张众生根机有定、散二种,如来方便开显三福,以应散动之根机;而谓“欲生彼国”旨在揭示“所归”之意义,谓“当修三福”则特为揭示“行门”之意义。(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吉藏))
 <二>(655~712)唐代念佛僧。东兆(河南洛阳)人,俗姓赵。名象。字净业。幼慕法,出家后登法座,能分析观经及疑论(或系怀感之净土群疑论)之微旨,阐扬念定生因之要旨,并阐扬如来之密藏、菩萨之空门,禀其归戒者日多。又周饰净场,招高僧讲诵经典,大兴法会,施法财达二十余年。后为长安香积寺主,延和元年示微疾,六月,诫悔门人,端坐念佛而入寂,世寿五十八。建塔于善导之墓域内,门人思顼等集录遗编,毕彦雄撰大唐龙兴大德香积寺主净业法师灵塔铭并序。依香积寺建于善导墓侧,及师葬于善导墓域推测,师或为善导之弟子或私淑者。(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一、东域传灯目录卷上、净土依凭经论章疏目录、长安图志卷十二、大清一统志卷一八○)
 <三>(1187~1259)日本律宗僧。山城人。早年出家,于园城寺、奈良修学显密二教。后来宋,专研律学,历十余年归日,建戒光寺,复再度来宋。后于太宰府建西林寺,于京都建东林寺,晚年专修念佛。日本正元元年示寂,世寿七十三。p4706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9

[禅定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0 10:4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1-20 10:49 编辑

(4楼共用时4小时以上)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学习解说]:

世尊对龙王继续说:若能远离绮语,则能得到三种决定:

一、必定被智者所喜爱;
二、必定能以智慧有问有答;
三、必定能在人天中得到最殊胜的威德力

如果有人能将不绮语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者,将来成佛时,很快就能得到诸佛如来的授记


名词解释:

【绮语】
梵语 sam!bhinna-prala^pa。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十恶之一。成实论卷八以非实语、实语而不以时、实语以时而随顺衰恼、实语以时而言无本末义理无次等皆为绮语。又瑜伽师地论卷八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静语、不思量语、不静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成实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卷六十、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上)((参见:十善十恶)468)p5888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学习解说]:

世尊对龙王继续说:若能远离贪欲,则能得到五种自在:

一、身口意三业清净自在,诸根具足;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抢夺和盗取;
三、福德自在,可以随心所欲布施,物资储备充足;
四、王位(或官位或社会地位)自在,能得到很多众生奉献的珍奇妙物;
五、获得的物品特别殊胜,超过自己所求物品百倍,这些都源于往昔自己不悭贪不嫉妒的殊胜果报

如果有人能将不贪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者,将来成佛时就能像佛一样得到众生的敬养


名词解释:

【特尊】
谓三界中唯佛特为尊贵之意。佛智德具足,为三界所特尊者。(大智度论卷一)p418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业】
梵语tri^N!i-karma^N!i。<一>身口意三业。(一)身业,指身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不与取、欲邪行等为身恶业;若不杀、不盗、不淫,即为身善业。(二)口业,又作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则为口善业。(三)意业,指意所起之业,有善有恶,若贪欲、嗔恚、邪见等为意恶业;若不贪、不嗔、不邪见则为意善业。此外,另有非善非恶、无感果之力的无记之身口意三业。(别译杂阿含经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三、集异门足论卷六、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参见:业道)5502)
 <二>就善、恶、无记等三性分业为善业、不善业、无记业。(一)善业(梵 kus/ala-karma),指以无贪、无嗔、无痴等为因缘之业。(二)恶业(梵 akus/ala-karma),又作不善业,指以贪、嗔、痴等为因缘之业。(三)无记业(梵 avya^kr!ta-karma),非以无贪、无嗔、无痴等,亦非以贪、嗔、痴等为因缘之业。(俱舍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九、品类足论卷五、发智论卷十一)((参见:三性)563)
 <三>又作三受业、三受报业。就苦、乐、舍三受,分业为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一)顺乐受业(梵 sukha-vedani^ya-karma),又作乐报业,指福业及顺第三静虑而受之善业。(二)顺苦受业(梵 duh!kha-vedani^ya-karma),又作苦报业,指非福业。(三)顺不苦不乐受业(梵 aduh!kha^sukha-vedani^ya-karma),又作不苦不乐报业,指能感一切处阿赖耶识之异熟业及第四静虑以上之善业。(俱舍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九、品类足论卷五)
 <四>又作三时业、三报业。就现、次、后等三生之报,分业为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又作现报业、生报业、后报业。(一)顺现法受业(梵 dr!s!t!a-dharma-vedani^ya-karma),即此生所造,于此生成熟之业。(二)顺次生受业(梵 upapadya-vedani^ya-karma),即此生所造,于第二生成熟之业。(三)顺后次受业(梵 apara-parya^ya-vedani^ya-karma),即此生所造,于第三生以后次第成熟之业。(俱舍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九十)
 <五>就界之上下及所感果之爱与非爱之别,分业为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一)福业(梵 puN!ya-karma),招感欲界善果之业;此业能招可爱之果以益有情。(二)非福业(梵 apuN!ya-karma),又作罪业。招感欲界恶果之业;此业能招非可爱之果以损有情。(三)不动业(梵 anin~jya-karma),招感色界及无色界善果之业。又色界、无色界之业,以定力之故,初禅之业必感初禅之果,二禅之业必感二禅之果;其业与果皆不动转,故称不动业。反之,欲界之业则能为他缘所动转,故称动业。(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五、俱舍论卷十五、顺正理论卷四十)
 <六>就施、戒、修,分业为施类福业事(梵 da^na-maya-puN!ya-kriya^-vastu^ni)、戒类福业事(梵 si^la-maya-puN!ya-kriya^-vastu^ni)、修类福业事(梵 bha^vana^-maya-puN!ya-kriya^-vastu^ni)。又作三福业事(梵 tri^N!i puN!ya-kriya^-vastu^ni)、三类福业事、三性福业事。略称三福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大三○·三一九下):“施性业者,谓若因缘,若等起,若依处,若自性。彼因缘者,谓以无贪、无嗔、无痴为因缘。彼等起者,谓无贪、无嗔、无痴俱行,能舍所施物,能起身语业思。彼依处者,谓以所施物及受者为依处。彼自性者,谓思所起,能舍所施物身业语业。如施性业,如是戒性业、修性业,随其所应应知。此中,戒性业因缘、等起如前,自性者,谓律仪所摄身语业等。依处者,谓有情、非有情数物。修性因缘者,谓三摩地因缘,即无贪、无嗔、无痴。等起者,谓彼俱行引发定思。自性者,谓三摩地。依处者,谓十方无苦无乐等有情界。”(中阿含卷十一牛粪喻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
 <七>就律仪、不律仪、非律仪非不律仪等三种之别,而分业为律仪所摄业、不律仪所摄业、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业。(一)律仪所摄业,又作律仪业。有三种:别解脱律仪所摄之业、静虑等至果断律仪所摄之业、无漏律仪所摄之业。(二)不律仪所摄业,又作不律仪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列举十二种不律仪类所摄之业,即:屠羊、贩鸡、贩猪、捕鸟、罝兔、盗贼、魁脍、守狱、谗刺、断狱、缚象、咒龙。(三)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业,又作非律仪非不律仪业。除上述之律仪业及不律仪类业外,其余一切善、不善、无记业均是。(发智论卷十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参见:非律仪非不律仪)3709)
 <八>就三世,分业为过去业、未来业、现在业。(一)过去业,谓住于习气之位,或已与果,或未与果之业。(二)未来业,谓未生未灭之业。(三)现在业,谓已造已思而未谢灭之业。(发智论卷十一、俱舍论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九)
 <九>就三界之所系,分业为欲界系业、色界系业、无色界系业。(一)欲界系业,谓能招感欲界之异熟而堕于欲界之业。(二)色界系业,谓能招感色界之异熟而堕于色界之业。(三)无色界系业,谓能招感无色界之异熟而堕于无色界之业。(发智论卷十一、瑜伽师地论卷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
 <十>就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等三种之别,分业为学业、无学业、非学非无学业。(一)学业(梵 s/aiks!a-karma),异生、非异生之学相续中之所有善业。(二)无学业(梵 as/aiks!a-karma),无学相续中之所有善业。(三)非学非无学业(梵 naivas/aiks!a-na^s/aiks!a-karma),除前二种外,其余相续中之所有善、不善、无记业均是。
 <十一>就断与非断之别,分业为见所断业、修所断业、无断业。(一)见所断业(梵 dars/ana-heya-karma),即招感恶趣之不善等之业。(二)修所断业(梵 bha^vana^-heya-karma),即招感善趣之善、不善、无记业。(三)无断业(梵 aheya-karma),即世、出世之诸无漏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品类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
 <十二>就身语意三业之染污情形而分业为曲业、秽业、浊业。据俱舍论卷十五载,即:(一)曲业,依谄而生之身语意三业。(二)秽业,依嗔而生之身语意三业。(三)浊业,依贪而生之身语意三业。然瑜伽师地论卷九另有异说。(发智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七、大乘义章卷七)
 <十三>就应作、不应作、非应作非不应作等三种之别,分业为应作业(梵 yoga-vihita-karma)、不应作业(梵 ayoga-vihita-karma)、非应作非不应作业(梵 nayoga-vihita-na^yoga-vihita-karma)。俱舍论卷十七(大二九·九二上):“有说,染业名不应作,以从非理作意所生。有余师言,诸坏轨则身语意业亦不应作,谓诸所有应如是行,应如是住,应如是说,应如是著衣,应如是食等;若不如是,名不应作。由彼不合世俗礼仪,与此相翻,名应作业。有说,善业名为应作,以从如理作意所生。有余师言,诸合轨则身语意业亦名应作,俱违前二,名为第三,随其所应,二说差别。”(顺正理论卷四十三)
 <十四>就喜、忧、舍三受,分业为顺喜受业(梵 saumanasya-vedani^ya-karma)、顺忧受业(梵 daurmanasya-vedani^ya-karma)、顺舍受业(梵 upeks!a^-vedani^ya-karma)。(俱舍论卷三、俱舍论光记卷三)p638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次,龙王!若离瞋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瞋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无碍心,观者无厌。

[学习解说]:

世尊对龙王继续说:若能远离嗔恚,则能获得八种欢喜心:

一、远离损害恼怒之心;
二、远离嗔恚心;
三、远离争辩争论之心;
四、常怀柔和质直心;
五、得到像圣者一样的慈心;
六、常常利益安乐众生心;
七、相貌端严,众生尊重;
八、心生和气,广修忍辱,因此命终后能生到离欲清净的梵天世界

如果有人能将不嗔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者,将来成佛时便能获得无碍心,众生喜见


名词解释:

【无碍】
(术语)又云无阂,无碍。自在通达而无碍也,自在涉入而无碍也,自在融通而为一体也。如灯光互相涉入,是无碍之相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心常安住无阂解脱。”往生论注下曰:“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门无碍相也。”即身成佛义曰:“无碍者,涉入自在义。”往生要集中本曰:“我所有三道,与弥陀佛万德,本来空寂,一体无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世】
梵语 brahmaloka,巴利语同。又作梵色界、梵世天、梵世界、梵界。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又“梵世”一词亦可作为色界诸天之总称,盖以此界之人已离淫欲之故,而古来于印度,离欲、清净之行即称为梵行。(佛藏经卷下)p4629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唯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学习解说]:

世尊对龙王继续说:若能远离邪见,则能获得十功德法:

一、能得到真正的善意乐和真正的善友;
二、深信因果,宁可失去生命也不会作恶;
三、只归依佛,不归依其他一切外道;
四、以直心求法,保持正知见,远离一切怀疑和困惑;
五、常生人天,不堕恶道;
六、拥有无量的福德和智慧,而且福慧还将得到不断增长;
七、永离邪道,唯修佛法圣道;
八、不起身见(谓于五阴中妄计有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执我、我所,是名身见),舍离一切恶业;
九、安住正见;
十、不堕恶道及各种危难中

如果有人能将不邪见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者,将来成佛时能速证一切佛法,成就神通自在


名词解释:

【身见】
谓于五阴中妄计有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执我、我所,是名身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执我、我所者,计执一阴为我,余四阴为我所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六种意乐】
又作思修六意。凡心里所欲作为,皆称为意乐。据摄大乘论载,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于内心作意欣乐。六种意乐指:(一)广大意乐,谓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奉施如来,复能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现世得证佛果,犹无厌足,故称广大意乐。(二)长时意乐,谓菩萨行于六度,乃至现世得证佛果,心常好乐,无有间息,故称长时意乐。(三)欢喜意乐,谓菩萨能以六度饶益有情,由此所作,心生欢喜,故称欢喜意乐。(四)荷恩意乐,又作有恩德意乐。谓菩萨以此六度饶益有情,但不见自身于彼有恩,故称荷恩意乐。(五)大志意乐,谓菩萨以六度所集之善根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令其同得胜果,故称大志意乐。(六)纯善意乐,又作善好意乐。谓菩萨以六度所集之善根功德共诸众生回求佛果,而心无间杂,故称纯善意乐。p1305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
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
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直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
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
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
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
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
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慧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
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
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
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对龙王说:如果菩萨能依此十善业修行:

远离杀生而行布施者,能常常拥有很多财宝且不会被他人侵略占有,还能得到长寿的果报,不会被一切怨贼损害

若远离偷盗而行布施者,能常常拥有很多财宝且不会被他人侵占掠夺,福德殊胜无比,具备诸佛法藏(法,谓法性;藏,为含藏。又作佛法藏、如来藏,意指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的资粮

若远离邪淫而行布施者,能常常拥有很多财宝且不会被他人侵略占有;家庭和顺,母亲和妻子不会被他人以邪心对待

若远离虚诳语而行布施者,能常常拥有很多财宝且不会被他人侵略占有,能够远离毁谤,摄持正法,满其所愿

若远离离间语而行布施者,能常常拥有很多财宝且不会被他人侵略占有,眷属和睦,志同道合,远离一切争论和争吵

若远离粗口恶语而行布施者,能常常拥有很多财宝且不会被他人侵略占有,所说的话能被一切众生欢喜信受

若远离无义语而行布施者,能常常拥有很多财宝且不会被他人侵略占有,能够说到做到,人人敬爱,能以善巧方便帮助众生断除疑惑,自利利他

若远离贪求心而行布施者,能常常拥有很多财宝且不会被他人侵略占有,而且能以智慧观照布施一切所有,对于佛法义理能够做到信解坚固不动摇

若远离忿怒心而行布施者,能常常拥有很多财宝且不会被他人侵略占有,能很快成就无碍心智(佛智),诸根庄严妙好,人人见了都心生敬爱

若远离邪倒心而行布施者,能常常拥有很多财宝且不会被他人侵略占有,始终正见具足,常生正信佛教家庭,能够见佛闻法,供养僧众,不会忘失上求大菩提心

以上是说菩萨在修菩萨道时,以十善为基础而修布施庄严所获得的大利益


名词解释:

【庄严】
梵语 vyu^ha,巴利语 byu^ha, vyu^ha;或梵语 alam!ka^ra,巴利语同。严饰布列之意。即布列诸种众宝、杂花、宝盖、幢、幡、璎珞等,以装饰严净道场或国土等。据旧华严经卷一、大品般若经卷一载,佛说华严、般若经时,其场地以种种妙色交饰庄严。系为迎接他方菩萨,令众生生欢喜心,而以神力变现者。
 又据世亲之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载,弥陀净土有国土、佛、菩萨等三种庄严,其中,国土庄严有十七种,佛庄严有八种,菩萨庄严有四种,合计二十九种庄严功德成就。大乘义章卷十九阐释净土时,将国土庄严分为人、法、事三种:(一)人庄严,即以胜善众生居其中,故谓之净。(二)法庄严,因具诸佛法,故谓之净。(三)事庄严,即与众宝、光明等事相有关之庄严净。
 诸经中不少就佛菩萨等成就诸种功德法门以严饰其身格而说庄严,如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载有智慧与福德二种庄严;大法炬陀罗尼经卷四相好品举出菩萨有发心、修行、资财等三种庄严;大方等大集经卷一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列举戒璎珞、三昧璎珞、智慧璎珞、陀罗尼璎珞等四种庄严;旧华严经卷十明法品、卷三十八离世间品、卷四十一离世间品均列举菩萨之十种庄严;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虚空藏菩萨品载菩萨二十大誓庄严。此等皆是菩萨于因位发大誓愿,为利益众生不惜身命所累积功德以严饰其身格,称之为庄严。
 佛殿寺院等堂内辄以幡盖、花鬘等装饰,柱壁、栏楯亦刻绘天人等种种相,凡此皆在表示对佛之崇敬,使敬拜者生起虔敬之心。如印度阿旃多窟院(梵 Ajanta^),正面安置佛像、塔形,天井四壁绘上佛传、本生故事,并以花纹装饰之,佛之后光以莲花为中心,刻绘连珠、连绳、连弧、连瓣、忍冬、唐草等之浮雕,并有宝冠、璎珞、环钏等,颇见丰丽。(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八、大乘百福庄严相经、陀罗尼集经卷十二、大智度论卷十)p4776 FROM:【佛光大辞典】

【大士】
菩萨的通称。士是事的意思,指成办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大事业的人,如观世音菩萨即叫做观音大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诳语】
(术语)十恶业之一。以恶心故欺他人之言语也。俱舍论十六曰:“于所说义异想发言,及所诳者解所说义染心不误成虚诳语。若所诳者未解言义此言是何?是杂秽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与取】
他人不与而自取,即偷盗之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藏】
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
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部)人,武后赐号贤首,为华严宗之第三代祖。
3、(参见:法藏比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藏】
<一>法,谓法性;藏,为含藏。又作佛法藏、如来藏,意指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
 <二>法,教法之意;藏,含藏之意。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以教法含藏多义,故称法藏。或指含藏此等教说之圣教、经典等;经典含藏众多之法门,故有此称。
  <三>纳藏经典之府库亦称法藏,或宝藏、经藏、轮藏、经堂。((参见:经藏)5557)
 <四>梵名 Dharma^kara。音译作昙摩迦、昙摩迦留。意译作法宝处、法处、法积、作法。为阿弥陀佛未成佛时之法名。又称法藏比丘。据无量寿经卷上所载,过去久远劫前,世自在王如来之时,有一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即发无上正真道意,乃弃王位出家,号曰法藏。其高才勇哲,超异于世,未久即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法藏乃发四十八大愿。以其所闻教法护持不失,聚集众多,故无量寿经译作“法藏”(梵 dharma^kara,乃法的积聚,或本源处之义),唐代所译之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会译作“法处”,宋代所译之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译作“作法”,大智度论则译作“法积”。((参见:阿弥陀佛)3680)
 <五>(546~629)隋唐僧。颍川颍阴人,俗姓荀。二十二岁出家。因通鲜卑语,受知于北周武帝。后入终南山紫盖峰,独栖安禅。建德年间,武帝大肆灭佛。至宣帝即位,师上京请复佛法,常敕令蓄发,为菩萨僧,作陟峙寺主,师严拒不从。后复隐遁山林。至隋代,文帝兴复佛法,师始复出,为太平宫寺上座。唐贞观三年示寂,世寿八十四。(续高僧传卷十九)
 <六>(643~712)唐代僧。为华严宗第三祖。字贤首,号国一法师。又称香象大师、康藏国师。俗姓康,祖先康居国人,至其祖父,举族迁至中土,居于长安。早年师事智俨,听讲华严,深入其玄旨。智俨示寂后,乃依薄尘剃度,时年二十八。初以能通西域诸国语与梵文经书,遂奉命参与义净之译场,先后译出新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等十余部。尝为武后讲华严十玄缘起之深义,而指殿隅金狮子为喻,武后遂豁然领解,后师乃因之撰成金师子章。师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致力于华严教学之组织大成,又注释楞伽、密严、梵网、起信等经论,并仿天台之例,将佛教各种思想体系分类为五教十宗,而推崇华严之组织乃最高者,华严哲学于现实世界中乃属理想世界之实现。于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示寂于大荐福寺,世寿七十。著作甚多,计有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华严料简、华严五教章、大乘密教经疏四卷、梵网经疏、大乘起信论疏、华严纲目、华严玄义章等二十余部。弟子主要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等。(贤首大师碑传、宋高僧传卷五、佛祖统纪卷二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
 <七>(1573~1635)明代临济宗僧。梁溪(位于江苏无锡)人,俗姓苏。号汉月,字于密。十五岁出家,长好禅旨,读高峰语录有疑,潜心参究,历十余年。一日,闻折竹声大悟。天启四年(1624),至金粟寺参诣密云圆悟,蒙其印可付法。开法于苏州虞山中之三峰清凉禅寺(三峰禅院),世称三峰藏公。其后,历住北禅大慈寺、杭州安稳寺,苏州圣恩寺等名刹。师聪敏绝伦,负操任气,学贯佛儒。潜心禅修,沉思有年,见地遂异,倡为新说。著五宗源,指责当世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仅单传释迦拈华一事,而强调自威音王以来,无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一时诸方惊疑,论诤遂起。圆悟曾寄书告诫之,然不能夺其意。后于崇祯八年七月示寂,世寿六十二。清代雍正年间,帝以政令指其教为魔说,毁其书,黜其徒,三峰一脉遂绝。其所著广录三十卷、弘戒法仪三卷、语录三十卷等,迄今仍流传于丛林间。(五灯严统卷二十四、五灯全书卷六十五)p3428  FROM:【佛光大辞典】




[学习笔记]:

学习佛经真的很好,哪怕只是粗浅的阅读和理解也能在八识田中留下清净光明的种子,同时能有效对照和检讨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这样也是在逐渐具足正知见,逐渐累积福德,增上戒定慧。虽然十善业道经讲的是因果戒律的基础修行,但是对于修行者来说因果也有深浅次第,因为其中也有一定的法性原理

什么是「因果」?
其实,「因果」不仅是宗教上的「因果律」

「因果」就是「前因后果」,「因果」显示的是一种特性与现象,
就像水往低处流,这有其重力特性的原理,所以造成往低处流的现象
又或者就像化合物的合成:
特定的两种物质(此为因)经过特定的化合过程(此称为缘)就会合成特定的一种物质(这是结果)
意思是说,因果的原理特性和现象,无论你是否相信,法界(宇宙)中都仍然具备这种特性,这称为「法性」
(「法性」一词,随「法」字定义的范围不同,而有不同深浅的内涵与意义)
从佛法上来说,就是有情众生的起心动念和行为(有情众生的内在,称为内法界,有情众生自己称正报),
全都会造成外在世间的种种变化(有情众生之外的世间一切,称为外法界或器世间,或称依报)
所以,只要我们深入思维,就会发现,其实,因果是很深奥的,因果并不是迷信,而是不可思议的超科学原理与现象

所以,佛法上讲「如是因,如是果」,这是说:这样的「因」,就造就这样的「果」
也就是说,每个因果现象都有其一定的原理 ——
以「超科学」看「因果」
其实,因果也是一套法界(宇宙)的生命公式,因果并不是迷信或虚幻,那只是因为小学生不明白公式的意义和原理的误解
就像化学反应式,导入不同的反应物和催化剂,就可能生成不同的结果(生成物),或甚至不会产生反应
人生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因为众生的生命过程非常复杂,所以,这因果公式会随着各种变因而有更复杂且难以解释的结果
所以,在学佛的过程,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或研究生(初学者到实修者,小乘声闻到大乘菩萨而后成佛),
就会对因果有不同次第(阶段性)的认识,从因果报应相貌的听闻了解和背诵,到明白其甚深的因果次第原理

所以,因果并不是像一般人认为的是宗教迷信,而是非常深奥的宇宙超科学,是非常深奥的生命科学
一切事物都有因和果,任何「数学公式」或「运算式」或「方程式」或「化学反应式」或「物理公式」也都是因果原理,人生的因果原理更是如此
因此,如果妄说人生的因果是迷信,那就太不科学了,可以说这人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科学,只是口中好说科学罢了
(以上只是简单说明,实修者可自己深入思维观照因果的各种相貌和原理)

因此,为什么修行?(可先参考「法界真相」一文)
因为生命并不因为死亡而终结,而是不断的依照心念差别而流转和轮回,真实的现象就是如此
而修行就是为了避免不断的轮回而受苦,避免不断的在轮回中恶性循环,执着表相而不知道真相和解脱的方法

在不断轮回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为没能接受能够超越轮回的正确知见
而导致累世沉沦于世俗的种种欲望和执着,或叛逆斗争或怀疑不信或恶口毁谤等恶习

因为这些邪恶的观念,相由心生,可能因此而堕入恶道,或因错误的邪见而误导修行
可能因为世苦而昏头转向,甚至茫然无觉,这样就很难解脱,而使解脱之路遥遥无期 ——
「生命方程式:因果」&「实修的次第和原理」&「为什么修行?」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9

[禅定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1 10:21:29 | 只看该作者
(5楼共用时4小时以上)

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
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龙王说:总之,修行十善道者
如果能严谨持戒,则能获得一切佛法的功德利益,所愿皆得满足


[学习笔记]:想要所愿得到圆满,一定要按照佛陀教导如法修行,尤其
在基础精进实修的修行阶段
五戒十善是根本,这一定要尽快圆满,才能免去修行过程中干扰和障碍

所以一定要
[断杀][吃素](尽量晚上不外出,以免不小心撞伤或踏死众生,也避免邪恶非人鬼神干扰)
[戒盗](除了偷盗,请注意一些公家的小东西可能平常随意拿走或放入自己口袋,或占用公物)
[戒酒](1.断除贪着,2.以免丧失自制力而犯错酿灾,或引发非人鬼神干扰)
[尽量禁口,默念佛号](避免四种[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口业)
[远离外道和恶友](才能断除世俗[贪][嗔][痴],才能断除[邪见]和非人鬼神干扰)
避免引起夫妻正淫以外的一切行为

或许您们之中有人已经发心好好修行,但是却还没落实上述要点
这就会有干扰和障碍,会有累世宿业果报现前,边修边漏,难以圆满 ——
[必修]五戒十善

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

[学习解说]:

如果能够忍辱不嗔,则能得到像佛一样圆妙的声音,相貌端庄美好



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学习解说]:

如果勇猛精进,则能破除魔怨(指恶魔。因恶魔向人行恶,为人之怨敌,故称魔怨),入佛法藏(法,谓法性;藏,为含藏。又作佛法藏、如来藏,意指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



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

[学习解说]:

如果勤修禅定,则能生起正念、智慧、惭愧心、身心轻安(一种在禅定中感到身心轻松安祥的状态)



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学习解说]:

如果能学习出世间智慧,则能断除一切妄见,断除虚妄不实的分别与执着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
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
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
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学习解说]:

如果修习慈心,则能对一切众生不起恼害心

如果修习悲心,则能怜悯一切众生,常常不会厌弃和舍离众生

如果修习喜心,见到所有修善的众生,则能生随喜之心,不生嫉妒心

如果修习舍心,遇到顺境也能不贪,遇到逆境也能不恼

相关阅读:
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十种清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

[学习解说]:

如果能修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时常能摄受教化一切众生


[学习笔记]:

[四摄法]是属于菩萨道的普渡众生法门,特别适合在家佛弟子
在家佛弟子入世学佛,除了修行自己,也要与人为善,和家人亲友和乐相处
从中体会佛法的益处,让彼此都能有美好人生,以此为基础逐渐体会佛法深义,落实菩萨道而超越轮回
所以建议在家佛弟子都能了解[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四摄法]就是四种摄受众生的法门,就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例如:对于家人或亲友可以不定时送一些小礼物,或随时微笑,适时关怀或鼓励或赞美,或布施劳力做家事,或和颜悦色适时的宣导正知见,
以上这些都是布施的范畴,以此维持彼此良好互动,增进感情和互信,这样就容易引导亲友信受佛法
所以,对家人不要吝啬布施小礼物,不要吝啬微笑和赞美,要布施劳力多做家事,要教导亲友吃素和因果
因此,不是布施外人才叫做布施,布施家人也是修行重要的一环,这点要弄清楚,才不会内外失衡,才不会令家人讨厌


[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嫌恶嘲讽挑拨恶口只会让自己成为令人讨厌的人,更不用说修行和普渡众生
因此,和亲友或众生说话,切忌嘲讽挑拨和恶言相向,这也是基本的十戒范畴.如果犯戒就不可能有定慧可言.
再者,嘴巴都管不好,怎能说自己是修行人呢?嘴巴管不好,都是自己的心念出了问题,应该先检讨自己,好好忏悔.
心美就能看到美好处,心好就能看到众生的好处,所以,不要吝啬赞美和鼓励以及关怀的言语
赞美鼓励以及关怀更容易使亲友和众生能接受自己


[利行摄]是以利益众生为重,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不在乎自己得失的利人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帮助人,只要是正业正行,都应该支持,并且平常应该多宣扬正确知见和正业以及正行
亲友或众生如果有任何一点一滴的善念或善行,都应该全力支持和帮忙,千万不可轻视或嘲笑或不在乎
例如:如果家人想放生或去佛寺或乐捐,那应该放下自己的私事或定课,陪家人行善
又或者,平常多宣扬正知见,帮助亲友和众生建立正行和善行的基础观念,促发众生能行善,这也是利行

[同事摄]就是与众生同事,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例如:多参与各种文化慈善或爱心活动,加入各种社会服务的义工或志工,关怀病人老人孤儿和弱势或伤残
如果能如此,这样的佛弟子必定是融入社会,受人爱戴和喜欢的人,
如此广结善缘的良好互动,定能得到互惠的回报,定能获得好的工作和伴侣,
也更能得道多助,更有实力能帮助众生,以及落实普渡众生的菩萨行
一般人找不到好工作和伴侣,这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就是不懂[只要正向的付出,就会有正向的回报],就是不懂因果
如果自己是个光明乐观进取,有爱心有善心,帮助众生又工作认真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所以,只要努力正向的融入社会和人群,就能自利和利他,就能落实菩萨道.
对于家人或亲友或工作伙伴也是如此,学佛后不可就少了和家人说话或相处或少做家事
应该透过相处或共同做家事,或关怀健康上工作上学业上的情况,来增进引导家人学佛的机会 ——
改善自己和家人亲友同事关系的法门~[四摄法]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

[学习解说]:

如果能修念处(即以智慧观察对境,而留住意念于此),则能观修四念处(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三、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生,皆无有我也)



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学习解说]:

如果修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则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



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

[学习解说]:

如果能修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是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所修的行品,也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四神足者:欲神足是欲望成就,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则能令身心始终都获得轻安和快乐



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忘,寂然调顺,断诸烦恼;

[学习解说]:

如果能摄受五根(眼、耳、鼻、舌、身),则能获得信心坚固,勤行精进,远离懈怠,调伏身心,断除一切烦恼



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

[学习解说]:

如果修习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则能将一切“怨贼”全部消灭,修行安稳增上



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

[学习解说]:

如果修习七觉支(谓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则能常常善思惟,觉悟一切佛法



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

[学习解说]:

如果修习八正道者(一、正见,谓能见真理也。二、正思惟,谓心无邪念也。三、正语,谓言无虚妄也。四、正业,谓白净善业也。五、正命,谓依法乞食活命也。六、正精进,谓修诸道行无间杂也。七、正念,谓专心忆念善法也。八、正定,谓一心住于真空之理也),则能令智慧常常现前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

[学习解说]:

如果修习止(音译作奢摩他、舍摩他。又作止寂、等观。为禅定之另一称谓。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而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则能洗涤并清除一切烦恼及障碍;如果修习观(观察妄惑之谓,又达观真理也。即智之别名。梵之Vipas/yana%(毗婆舍那)),则能如实了知诸法自性(末学理解为法性原理)



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学习解说]:

如果懂得善巧方便或深浅次第的修行者,则能很快获得有为及无为的快乐


名词解释:

【八正道】
梵语 a^rya^s!t!a^n%gika-ma^rga。八种求趣涅槃之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八道行、八直行、八正、八道、八支、八法、八路。乃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槃解脱之正确方法或途径。释尊转法轮时,所说离乐欲及苦行之二边,趋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八者即:(一)正见,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觉自证成就。(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别、正觉或谛念。即谓无欲觉、恚觉及害觉。(三)正语,又作正言、谛语。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四)正业,又作正行、谛行。即离杀生、不与取等。(五)正命,又作谛受。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六)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即谓能求方便精勤。(七)正念,又作谛意。即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等四者。(八)正定,又作谛定。即离欲恶不善之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
 八圣道乃众生从迷界之此岸渡到悟界之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为譬,有八道船、八筏之称;又如车轮之辐、毂、辋相互助车转动,故亦譬称八轮。又此为圣者游行之所,故又作八游行、八由行。反之,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称为八邪、八邪行。(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四谛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p280 FROM:【佛光大辞典】

【八正道】
不邪曰正,能通曰道。一、正见,谓能见真理也。二、正思惟,谓心无邪念也。三、正语,谓言无虚妄也。四、正业,谓白净善业也。五、正命,谓依法乞食活命也。六、正精进,谓修诸道行无间杂也。七、正念,谓专心忆念善法也。八、正定,谓一心住于真空之理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七觉支】
梵语 saptabodhyan%ga^ni。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六末)p125 FROM:【佛光大辞典】

【四神足】
又名四如意足,是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所修的行品,也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四神足者:欲神足是欲望成就,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正勤】
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此四正勤就是精进,精进努力修习此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念处】
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三、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生,皆无有我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诸法自性有三种】
p1355瑜伽六十四卷十四页云:谓诸法自性,略有三种。一、遍计所执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者:谓诸所有名言安立诸法自性。依假名言,数数周遍计度诸法而建立故。依他起自性者:谓众缘生,他力所起。诸法自性,非自然有,故说无性。圆成实自性者:谓如前说。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结使】
烦恼之异称。诸烦恼缠缚众生,不使出离生死,故称结;驱役而恼乱众生,故称使。结有九种,使有十种,称为九结十使。大智度论卷一(大二五·五八下):“一切众生为结使病所烦恼,无始生死已来,无人能治此病者。”(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九结)148、“五利使”1096、“五钝使”1164)p5181 FROM:【佛光大辞典】

【观】
(术语)观察妄惑之谓,又达观真理也。即智之别名。梵之Vipas/yana%(毗婆舍那),又Vidars/ana%也。观经净影疏曰:“观者,系念思察,说以为观。”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净名经三观玄义上曰:“观以观穿为义,亦是观达为能,观穿者即是观穿见思恒沙无明之惑,故名观穿也。观达者达三谛之理。”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止观五曰:“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为观。”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观】
观者,观察也。谓修观之时,于一一观法中,善能观察一一法相,而不证彼小乘寂灭解脱,直趣无上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方便】
梵语 upa^ya,巴利语同。音译作沤波耶。十波罗蜜之一。又作善权、变谋。指巧妙地接近、施设、安排等。乃一种向上进展之方法。诸经论中常用此一名词,归纳之,其意义可分为下列四种,即:(一)对真实法而言,为诱引众生入于真实法而权设之法门。故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即佛菩萨应众生之根机,而用种种方法施予化益。(二)对般若之实智而言,据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举出,般若者,达如之慧;方便者,通权之智。以权智观照于平等实智所现之差别。(三)权实二智皆系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而尽己身心所示化之法门。(四)为证悟真理而修之加行。
 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五之十二巧方便义、窥基之法华玄赞卷三等,举出四种方便,即:(一)进趣方便,如见道前之七方便等,即趣向菩提之准备(加行),亦即加行道。(二)权巧方便,如二智中之方便智等,以实无三乘之法门,而为应物权现之。(三)施造方便(即施为方便),如十波罗蜜中之方便波罗蜜等,即为达成理想目的所作的善巧之事。(四)集成方便,如十地经论之六相说,诸法同体巧相集成,即诸法之本质均同,一中即具一切,一切之中亦成于一,彼此巧妙地相集互立。上述之加行道,旧译方便道,即见道位之加功用行;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载,所谓加行,乃为别于佛之善巧方便,而显二者之差异。此外,加行道单配于四善根。
 权巧方便,指佛以方便智施设三乘法门等;此方便智又称权智,即佛为引导众生,而施以筹谋假设之智。权巧方便与施造方便二者,皆属佛之善巧方便。善巧方便以四智中之“成所作智”为体,又称方便善巧、善权方便、善方便、巧方便、权方便、胜方便、善巧、善权、巧便等。所有教说,自其宣讲之观点而言,一切无非是方便施设,然其中有直接阐释菩提本身,表其真实之意图者,称为真实教;基于此,为使导入真实,而因应众生显示种种方法者,称为方便教(方便假门、权门),其方便称为化前方便、权假方便等;对此,他种方便则称为异方便;觉佛果后之方便,称为果后方便。此外,相对于法报称为“果极法身”者,有应化称为“方便法身”之用语;相对于真实之因行所酬之土称为“实报土”者,有修方便道所感之土称为“方便有余土”之用语;相对于般若称为“实智”者,有利他之化用称为“方便智”之用语;相对于一乘称为“正乘”者,有三乘称为“方便乘”之用语。
 施造方便,指十波罗蜜中之方便波罗蜜(梵 upa^ya-kaus/alya,音译沤和拘舍罗)。即菩萨于一切所为作善巧修习。据大乘义章卷十五,将施造方便分为三种,即:(一)教道方便,谓于世之所行巧能修习。(二)证道方便,谓能舍情相而证入实际。(三)不住方便,谓不执著于空有、染净、自他等相对差别之见解。同书又举出,菩萨地持经之十二巧方便,即属上述教道方便之说。
 据菩萨地持经卷七载,菩萨之十二巧方便,分为起内佛法(即向内修证佛法)之六方便,及外成众生(即向外教导众生)之六方便。起内佛法之六方便,即:(一)悲心顾念一切众生。(二)于生死、有为法等诸行,如实了知而生厌离之心。(三)求无上菩提之智。(四)依念众生,舍离生死。据大乘义章卷十五所释,菩萨依念众生欲济拔之,若自我不出生死之苦,则无以能度,故依念众生而舍生死。然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载,菩萨以顾恋众生之故,而不舍生死。(五)以无染心安住于生死之轮转,了知生死虚妄无实,故能无染而常处其中。(六)依求佛智之心而炽然精进。菩萨以上述之前三行为本,后三行则为菩萨依前三行而显示之方便。外成众生之六方便,即:(一)教众生以少善回求菩提一切种德,以回向故,令众生以微少善根而得无量果。(二)教众生舍邪归正、舍小归大,而以如此之微少方便,令众生起无量善。(三)令坏法之众生除其暴虐,度化之,令生信心。(四)令处中众生(无信者)生解,而导入佛教正信。(五)令已入众生(已信者)起行,而使其成就。(六)令已熟众生(已发菩提心者)得解脱而证果。
 上述之前二种化他之行为“起行善巧”,后四种化他之行为“摄人善巧”。就后四种中另有六种巧方便行,能令众生怀持佛法破除敝害而得解脱,即:(一)随顺方便,因应众生之性质根机,次第教导,令其悟入。(二)立要方便,众生有求时,即以利益为誓约而令其修善。(三)报恩方便,菩萨先施恩于众生,若众生欲报恩时,菩萨不受而劝令修善。(四)异相方便,对不受教者示现嗔责、恐怖等相,以令其止恶修善。(五)逼迫方便,菩萨化现为王或为尊主,于已所摄之人民眷属逼令其修善。(六)清净方便,菩萨八相成道,以身作则,引导众生入于清净之行。
 据地藏十轮经卷十之说,方便又分为执著善巧方便之有所得者与远离执著之无所得者;或世间善巧方便与出世间善巧方便等二种方便。旧译华严经卷四十在二千普贤行法中,谓地上之菩萨行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大慈、大悲、觉悟、转不退法轮等十种方便。大乘起信论于信成就发心举出行根本方便、能止方便、发起善根(增长)方便与大愿平等方便等四种方便。其他诸经论亦可见种种的方便之称。
 天台宗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七举出法用、能通、秘妙等三种方便,其中,应藏、通、别三教之对象所施与者,为法用方便;方便能通真实之门者,为能通方便;法华以前权教之秘因法华圆教而开显,此秘即妙,为秘妙方便。同书复举出体外、同体二方便,真实体外之方便,称为体外方便;方便即真实,称为同体方便,又称体内方便。诸佛之随他意语、随自意语即属于后者。此外,摩诃止观卷四上,就藏、通、别、圆四教而别方便之远近。即:藏教以三贤为远方便,以四善根为近方便;通教以十信为远方便,以三贤为近方便;圆教以名字之二十五方便及观行五品为远方便,以相似之六根清净为近方便。
 净名经疏卷三举出自行、化他、自他等三种方便。其中,诸佛及四十一位菩萨能悟知不可思议的二谛之理,即为自行方便;于藏通别三教及圆教有门已了然之诸菩萨,不断除烦恼,而平等地在界内、界外宣扬种种教法,即为化他方便;合以上二者,即所谓自他方便。
 此外,据摩诃止观卷四上、卷四下载,为修圆顿止观之准备,须先具备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等二十五种方便(二十五方便)。所谓具五缘即: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得善知识。呵五欲即劝修行者必须诃责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弃五盖即指弃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种烦恼心。调五事即调和食、眠、身、息、心五者。行五法即行能生善法之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般若经卷三二八、旧华严经卷三十七、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十地经论卷一、法华经义疏卷四、法华文句(会本)卷七、法华经文句卷三上、大乘义章卷十九)p1435 FROM:【佛光大辞典】

【止】
梵语 s/amatha,巴利语 samatha,音译作奢摩他、舍摩他。又作止寂、等观。为禅定之另一称谓。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而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天台宗以止配于空、假、中三观,而分为三止:(一)体真止,体得一切皆空之止。为对应于空观之止。(二)方便随缘止,又作系缘守境止。即菩萨以方便随应众生诸场合,安住假谛之理而不动之止。为对应于假观之止。(三)息二边分别止,兼有第二与第一之义,但不偏于空有二边(两极端),系住于中道之止。为对应于中观之止。
 摩诃止观卷三上载,止有三义:(一)息之义,即令一切恶觉恶观寂然不起之相;此系就“所破”之观点而言。(二)停之义,即令心缘于谛理之中,系念现前而停住不动之状态;此系就“能止”之观点而言。(三)对不止止之义,即以非生非灭、非垢非净之“法性”而称为止;此系就“谛理”之观点而言。
 此外,一般常将“止”与“定”(即三摩地)视为同一者,然若据瑜伽论略纂卷五所说,则两者仍有其相异之处,即三摩地通于定、散,复通于染、净。奢摩他仅于定位中有,而于散心中则无;仅于净位中有,而于不净中则无;仅于“有心位”中有,而于“无心位”中则无。又通常将止、观二者并称为止观,谓摄持心念,归止一处,以防止神识飞飏散动,并遮止邪念妄想之生起,此称为止;若能进一步开启正智以观照诸法,则称为观。故知虽将二者并举为一词,然相形之下,前者(止)之意义偏向消极性、防遮性,后者(观)则具积极性、建设性之意义。(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乘起信论、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法界次第卷上)((参见:止观)1476)p1473 FROM:【佛光大辞典】

【五力】
梵语 pan~ca bala^ni,巴利语同。指五种力用。<一>三十七道品中之第五科。即由信等五根之增长所产生之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之力量。(一)信力(梵 s/raddha^-bala),对三宝虔诚,可破除一切邪信。(二)精进力(梵 vi^rya-bala),修四正勤,可断除诸恶。(三)念力(梵 smr!ti-bala),修四念处以获正念。(四)定力(梵 sama^dhi-bala),专心禅定以断除情欲烦恼。(五)慧力(梵 prajn~a^-bala),观悟四谛,成就智慧,可达解脱。此五者均有破恶之力,故称为“五力”。其内容与五无漏根相同,为佛教之实践道。其实践上,系由前者循序渐进至于后者。(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智度论卷十九、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俱舍论卷二十五、法华玄义释签卷一、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五根)1137)
 <二>如来说法之五种力用。(一)言说力,如来虽说三世垢净、世出世、有罪无罪、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种种法,而此言说如幻人之说,无有决定,乃至如虚空而无生灭,其言说即不言说。(二)随宜力,如来随宜而为种种说法。如说垢法为净法,或说净法为垢法;说生死即涅槃,或说涅槃即生死。(三)方便力,如为令众生行布施,而说布施为得大富之因。(四)法门力,如说六根等诸法皆是解脱之门。(五)大悲力,如来为使众生信解诸法无我,起三十二种大悲广为说法。(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二、持心梵天所问经卷一、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三)
 <三>唯识不判之五种力用,又作五力难判。(一)定力,如来之大寂定力能普应十方。(二)通力,如来之神通力变化无穷,随感而应。(三)借识力,二禅以上无寻伺、语言,若欲说法应用,则借初禅之眼、耳、身三识而成己用。(四)大愿力,如来之大愿力能度旷劫众生。(五)法威德力,指如来之应化威德力,演一音则普应群机,施一法则众魔皆伏,利生无尽,功德难量。此五力皆为不可思议之胜用,与识法不相应,故称唯识不判之五力。(宗镜录卷四十八、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五)
 <四>那先比丘经所立之五力。即制眼、制耳、制鼻、制口、制身等五种力量。p1043 FROM:【佛光大辞典】

【念处】
(术语)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察境曰念处。梵Smr!tyupastha%n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见】
(术语)虚妄不实之分别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南本涅槃经八曰:“为除世间诸妄见故。”俱舍论九曰:“一切妄见皆转倒摄。”大乘义章三曰:“唯心妄见,故说为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轻安】
是一种在禅定中感到身心轻松安祥的状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法藏】
(术语)如来藏也,如来藏中藏恒沙之佛法,故名佛法藏,即真如之理体也。维摩经法供养品曰:“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无量寿经上曰:“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同净影疏曰:“如来藏中,过恒沙法,名佛法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藏】
<一>法,谓法性;藏,为含藏。又作佛法藏、如来藏,意指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
<二>法,教法之意;藏,含藏之意。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以教法含藏多义,故称法藏。或指含藏此等教说之圣教、经典等;经典含藏众多之法门,故有此称。
<三>纳藏经典之府库亦称法藏,或宝藏、经藏、轮藏、经堂。((参见:经藏)5557)
<四>梵名 Dharma^kara。音译作昙摩迦、昙摩迦留。意译作法宝处、法处、法积、作法。为阿弥陀佛未成佛时之法名。又称法藏比丘。据无量寿经卷上所载,过去久远劫前,世自在王如来之时,有一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即发无上正真道意,乃弃王位出家,号曰法藏。其高才勇哲,超异于世,未久即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法藏乃发四十八大愿。以其所闻教法护持不失,聚集众多,故无量寿经译作“法藏”(梵 dharma^kara,乃法的积聚,或本源处之义),唐代所译之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会译作“法处”,宋代所译之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译作“作法”,大智度论则译作“法积”。((参见:阿弥陀佛)3680)
<五>(546~629)隋唐僧。颍川颍阴人,俗姓荀。二十二岁出家。因通鲜卑语,受知于北周武帝。后入终南山紫盖峰,独栖安禅。建德年间,武帝大肆灭佛。至宣帝即位,师上京请复佛法,常敕令蓄发,为菩萨僧,作陟峙寺主,师严拒不从。后复隐遁山林。至隋代,文帝兴复佛法,师始复出,为太平宫寺上座。唐贞观三年示寂,世寿八十四。(续高僧传卷十九)
<六>(643~712)唐代僧。为华严宗第三祖。字贤首,号国一法师。又称香象大师、康藏国师。俗姓康,祖先康居国人,至其祖父,举族迁至中土,居于长安。早年师事智俨,听讲华严,深入其玄旨。智俨示寂后,乃依薄尘剃度,时年二十八。初以能通西域诸国语与梵文经书,遂奉命参与义净之译场,先后译出新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等十余部。尝为武后讲华严十玄缘起之深义,而指殿隅金狮子为喻,武后遂豁然领解,后师乃因之撰成金师子章。师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致力于华严教学之组织大成,又注释楞伽、密严、梵网、起信等经论,并仿天台之例,将佛教各种思想体系分类为五教十宗,而推崇华严之组织乃最高者,华严哲学于现实世界中乃属理想世界之实现。于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示寂于大荐福寺,世寿七十。著作甚多,计有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华严料简、华严五教章、大乘密教经疏四卷、梵网经疏、大乘起信论疏、华严纲目、华严玄义章等二十余部。弟子主要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等。(贤首大师碑传、宋高僧传卷五、佛祖统纪卷二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
<七>(1573~1635)明代临济宗僧。梁溪(位于江苏无锡)人,俗姓苏。号汉月,字于密。十五岁出家,长好禅旨,读高峰语录有疑,潜心参究,历十余年。一日,闻折竹声大悟。天启四年(1624),至金粟寺参诣密云圆悟,蒙其印可付法。开法于苏州虞山中之三峰清凉禅寺(三峰禅院),世称三峰藏公。其后,历住北禅大慈寺、杭州安稳寺,苏州圣恩寺等名刹。师聪敏绝伦,负操任气,学贯佛儒。潜心禅修,沉思有年,见地遂异,倡为新说。著五宗源,指责当世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仅单传释迦拈华一事,而强调自威音王以来,无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一时诸方惊疑,论诤遂起。圆悟曾寄书告诫之,然不能夺其意。后于崇祯八年七月示寂,世寿六十二。清代雍正年间,帝以政令指其教为魔说,毁其书,黜其徒,三峰一脉遂绝。其所著广录三十卷、弘戒法仪三卷、语录三十卷等,迄今仍流传于丛林间。(五灯严统卷二十四、五灯全书卷六十五)p3428 FROM:【佛光大辞典】

【魔怨】
指恶魔。因恶魔向人行恶,为人之怨敌,故称魔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八(大八·九○○上):“安处不动,犹若金刚,以智慧剑斩烦恼贼、破生死军、摧伏魔怨、荷负一切,令诸众生皆得解脱。”(说无垢称经卷二、卷六)p6887 FROM:【佛光大辞典】

【圆音】
圆妙之声音,指佛语。楞严经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此外,据法华玄义释签与唯识论载,此土之众生耳根较利,释尊遂依音声,假立名、句、文等,而宣演大法,称为圆音一演;若于诸佛国土,则依光明妙香味等而为说法。(大乘起信论、释摩诃衍论卷一)p5403 FROM:【佛光大辞典】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
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龙王说:要知道修行此十善业能令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及一切佛法都获得圆满,因此你们应当勤行精进

这十善法就好比是一切城邑和村落要依靠大地建立才能安稳;又好比一切药草、花卉、丛林要依靠大地而生长

十善法也是这样,是获得一切人天道的根本修行,是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都共同成就的善法


[学习笔记]:

另外,感恩善知识节录分享与解说《华严经》中的相关教导,令我们可以对照检讨不足之处以及发心和增上修行次第: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
十不善业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
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

(附注:  修行十善业, 虽然有微薄的智慧,知道世间无常,但是心量狭小,恐怖六道生死轮回,缺乏普渡众生的大悲心,这类人因为听闻佛法而明白生死无常,因此成了声闻乘行者)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
(附注:  修行十善业, 喜欢清净修行,不需要别人教导自己也能领悟世间和出世间道理,但是心量狭小,缺乏普渡众生的大悲心和方便善巧,这类人因为自己悟解十二缘起法,因此成了独觉乘行者)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
(附注: 修行十善业, 喜欢清净修行, 心量广大,有普渡众生的大悲心和方便善巧,  而且发起大愿心,不舍离一切众生, 发愿自己能成诸佛的大智慧, 这类人因为实修菩萨各种次第和六度万行,因此成了大乘菩萨行者)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如是方便,菩萨当学。』,—— 为什么短命,多病,贫穷,眷属乖离,不贞,常吵架..... ~ 华严经十地品

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学习解说]:

佛说完这部经以后,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都心生欢喜,信受奉行


(本篇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护法圣众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4 00:02 , Processed in 0.0760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