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经心得] 透过学习《佛说无量寿经》经文,从实际经历中,亲身体会「大乘与小乘的区别」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8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7-14 16:4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7-14 19:33 编辑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佛语阿难:“时世自在王佛告法藏比丘:‘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汝自当知。’“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我闻此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

===============================================

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其中佛陀对法藏比丘(阿弥陀佛)讲的这段内容:
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就算斗量大海之水,经过无数劫的坚持努力也能够舀到海底、获取海底的珍宝。若人能致心清净,求道不止,也必能取得成果,有什么愿望是不能达成的呢?”
这正显示了大乘的信心  发心  心量

这几日,带孩子外出,过程中有缘听到他人(HL)讲述关于修行的一些观念、理解、体会
比如:
“苦是最好的修行...”
“能先把自己管好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精力管别人啊”
“求佛的道路太遥远了,还是先管好这辈子吧,不要去想那么遥不可及的事了”

末学听到这些的第一反应,原来这就是小乘啊,真是和善知识讲的一样,比如:
小乘的观念和实修过程会比较着重在自己身上,心量会比较窄化,心念也比较执着在苦难上——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小乘的观法都建立在苦和负面思维上
因为种种苦难,所以才求解脱之法——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关于【小乘】【大乘】的专题学习,具体可以参考:
透过结合《瑜伽师地论 》中“四种声闻”,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大乘】【小乘】相关内容

结合上述佛经内容,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如果是小乘的发心,想要做到致心清净,求道不止,恐怕是难以做到的
因为,其“观念和实修过程会比较着重在自己身上,心量会比较窄化”,这就意味着心会有所限制,所以心量心力也无法达到

虽然HL表达的意愿是想要获得清净、自在、不受任何限制,但以上述的那些观点来看
她既不想「成佛」,也不愿[普渡众生],显然不是大乘根器,这就意味着最终无法获得真正的解脱

虽然HL也宣扬要正知、正见、正念、正行,但这些也不代表就是大乘修行,因为:
关于「三十七道品」,是小乘的解脱法,但是也是大乘的基础法(因为许多学大乘的人根基很差)
例如:常见的四正勤或八正道,都是一般修行者常学习遵守和运用的
同样是「三十七道品」,在不同次第,就有不同的教导,底下提供两则经文证明:

妙法莲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达。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净光三昧、净色三昧、净照明三昧、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菩萨善戒经:菩萨[第一义修集三十七品]?[舍摩他]?[毗婆舍那]?————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HL讲到的很多内容,大部分都属于大乘与小乘的「共通法」
所以在初听时,末学很多都是认可的,但认真细听,分辨之后,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
由法性原理上来说,「信心」、「发心」、「心量」才是修行大乘或小乘的判定根本——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发现不同之后,当按照善知识的教导去做:
对于「初学大乘者」,要学习共法,强化基础
但是,对于小乘的个别思想,「大乘初学者」不应该学习和接受——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以大乘行者来说,
如果是初学者,那就应该避免接触小乘经论和行者
这在很多大乘佛经中都是这样教导的(请查旧帖,这讲过很多次了)
这是为了避免初发心的大乘行者因为接触小乘经论和行者而退失大乘心或毁谤大乘

如果是久修的菩萨行者,因为已经累世坚固大乘心,不会退失大乘心,而且能明辨大小乘的差异
又为了能普渡一切有缘众生,所以必须学习和明白无量法门,以适应不同众生
因此也应该明白小乘的观念和教法——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20:21 , Processed in 0.07182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