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75|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楞严经》6-9卷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0 08:4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9 17:18 编辑

缘起: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为什么要深入佛经学习,因为: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清净光明佛

弟子净慧慈光按照次序补齐上面所列佛经,故本次发心学习《楞严经》6-9卷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加持,让弟子能够与佛心相应(印),认真学习“各种重点和基本知识,如:四清净明诲,修行三渐次,25种法门,六道轮回,前30种魔境,楞严咒功德,55位阶!”,写出符合自己次第的白话解说,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69#
 楼主| 发表于 2024-3-19 15:1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9 17:18 编辑

(本次学习:69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3、想阴区宇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礙。譬如有人熟寐寝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学习解说]:

阿难,修三昧(正定)的善男子受阴尽时,虽然没有获得漏尽,但是心已经能出离身体,如同小鸟出笼,由这个凡夫身经历菩萨六十圣位,得到意生身,随处往来无有障碍,好比人在熟睡时说的梦中话,说话的人虽然没有醒来,但他所说的话已经令醒着的人听到了,这叫做想阴区宇。如果还能不动念,令虚妄不实的念头消除,在觉明心中去除尘垢,这就是想阴尽,想阴尽的人能超越烦恼浊(谓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而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而相织妄成,称为烦恼浊。),观察其中缘由,都是融通妄想造成的


名词解释:

【融通妄想】
即想阴、想蕴。为五妄想之一。众生之色身为实质,念虑为虚情,虚实迥异,而能相使相应,系由想融合之故。又心生虚想,形取实物,其心、形异用而能相应者,系由想互通之故。此心、境相随而无间断,皆属妄想,故谓为融通妄想。((参见:五妄想)1075)p6288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浊】
梵语 pan~ca kas!a^ya^h!。又作五滓。指减劫(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之五种滓浊。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之说,五浊即指:(一)劫浊(梵 kalpa-kas!a^ya),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二)见浊(梵 dr!s!t!i-kas!a^ya),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三)烦恼浊(梵 kles/a-kas!a^ya),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四)众生浊(梵 sattva-kas!a^ya),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五)命浊(梵 a^yu-kas!a^ya),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五浊之中,以劫浊为总,以其余四浊为别。四浊中又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而成众生浊与命浊二者。
 据法华文句卷四下载,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总约四浊而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而立此假名。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见浊以五利使为体,命浊以连持色心为体。其中见浊、烦恼浊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则是行因得果之人浊。另据悲华经之说,人寿自八万岁渐次减至二万岁后,为五浊生起之时,其时,现实世界充满烦恼痛苦,称为五浊恶世,又作浊恶世、浊世。五浊之始较轻微,渐次则随时代之变化而五浊炽烈,称为五浊增时。
 又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载,佛界与九界相织而产生五种之浑浊,称为五浊。即:(一)劫浊,谓见虚空遍于十方界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而相织妄成,称为劫浊。(二)见浊,谓身以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以地、水、火、风四大旋令觉知,相织妄成,称为见浊。(三)烦恼浊,谓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而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而相织妄成,称为烦恼浊。(四)众生浊,谓人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于此而相织妄成,称为众生浊。(五)命浊,谓人之见闻原无异性,以众尘隔越,故无状异生,虽性中相知,然用中相背,同异失准而相织妄成,称为命浊。
 楞严经义疏注经卷八将五浊配于大乘起信论所说之三细六粗,即以劫浊配于三细中之业相转相,见浊配于现相,烦恼浊配于六粗中之前四相,众生浊配于造业相,命浊配于业系苦相。此系关于五浊之转释,而非为减劫中所起之五种浊乱相之说。又毗尼母经卷一除去见浊,加上业浊为五浊。另十地经论卷一举出六浊之说,即:不欲浊、威仪浊、盖浊、异想浊、不足功德浊、痴浊等六者。另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二举出十二浊,即:(一)示现劫浊,(二)示现时浊,(三)示现众生浊,(四)示现烦恼浊,(五)示现命浊,(六)示现三乘差别浊,(七)示现不净佛国土浊,(八)示现难化众生浊,(九)示现说种种烦恼浊,(十)示现外道乱浊,(十一)示现魔浊,(十二)示现魔业浊。
 于法华经玄赞卷四中,举出十二浊与五浊之关系,谓诸佛国土具足清净庄严,为利益众生,乃方便示现诸浊。此十二浊唯大乘具有,即随佛所化土之胜、劣二法,而示现立之。五浊则仅据秽土之相而立论,故通于大、小二乘。其中,十二浊之劫浊、时浊即五浊之劫浊;众生浊、难化众生浊即众生浊;烦恼浊、说种种烦恼浊即烦恼浊;命浊即命浊;外道乱浊即见浊。其余三乘差别浊、不净佛国土浊、魔浊、魔业浊等四种,则非为五浊所摄。(杂阿含经卷三十二、阿弥陀经、悲华经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一、文殊师利问经卷下、顺正理论卷三十二、俱舍论卷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三、法华经义记卷三、菩萨地持经卷七、华严经孔目章卷二)p1201 FROM:【佛光大辞典】

【烦恼浊】
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是名烦恼浊。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浮想】
(术语)虚妄不实之思想也。圆觉经曰:“众生寿命皆为浮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圆明,锐其精思,贪求善巧。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不觉是其魔著,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斯须,或作比丘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或寝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阿难,那些善男子在修行中,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遇邪想邪虑,心体圆定生慧,即入三摩地正定之中,但是若心体爱恋如此圆融灵明境像,便会为了锐利他如此精妙的思维而贪求巧善之智。这时天魔便趁这个方便时机,飞精附人,将魔灵附于这人身上,为其讲经说法。这个人不察觉是魔附身,反而自称修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对来他这里寻求善巧之智的善男子,铺坐设场而为他们讲法。这人的形体,可有种种变化,让那些求善巧的人看来,一会是比丘,一会是帝释,一会妇女,一会是比丘尼。或者居暗室之中叫人看见其身上有光明,这人一时愚迷惑乱,以为自己就是菩萨,使一些人相信他的教化,这人便令听讲者心性惑乱摇荡,从而破坏了佛的律仪,暗中施行各种贪欲,这人口中喜说灾祥变异,一会对人说如来在某地出世,一会对人说劫难、战争将临,在人心中散布恐怖,使相信他话的人莫名其妙地耗散家资浪费财产。这叫做怪鬼,趁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心厌足以后,便离开这人的身体,如此情形使这个人及其弟子都陷入王难。你对这种事情应当先有所察觉,才不会堕入轮回,也不会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使其不堕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体爱恋如此圆融灵明境像,便会为了锐利他如此精妙的思维而贪求巧善之智。

这时天魔便趁这个方便时机,飞精附人,将魔灵附于这人身上,为其讲经说法。这个人不察觉是魔附身,反而自称修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对来他这里寻求善巧之智的善男子,铺坐设场而为他们讲法。

这人的形体,可有种种变化,让那些求善巧的人看来,一会是比丘,一会是帝释,一会妇女,一会是比丘尼。

或者居暗室之中叫人看见其身上有光明,这人一时愚迷惑乱,以为自己就是菩萨,使一些人相信他的教化,这人便令听讲者心性惑乱摇荡,从而破坏了佛的律仪,暗中施行各种贪欲,这人口中喜说灾祥变异,一会对人说如来在某地出世,一会对人说劫难、战争将临,在人心中散布恐怖,使相信他话的人莫名其妙地耗散家资浪费财产。

这叫做怪鬼,趁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心厌足以后,便离开这人的身体,如此情形使这个人及其弟子都陷入王难”


名词解释:

【怪鬼】
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淫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阿难,又有那些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遇邪想邪虑,心体圆定生慧,但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中无端爱恋游荡,思维飞扬,贪求经历种种境像。这时天魔趁着这个方便之机,飞精附人,将魔灵附体在这人身上,向他宣说经法。这人也不觉知是魔附体,自称证得了无上涅槃境界。对到他这里追求神游的善男子,铺座设场而为他们讲法。自身形体没有变化,但听他讲法的人忽然会看自己坐在宝莲花之中,全身整体都幻化成聚集的紫金光彩。所有在场的听讲者,每个人都体验如此境像,从而产生出从来没有过的惊喜。这人一时愚迷,惑乱心想自己就是菩萨,妄惑之心淫逸奔放,从而破坏了佛的律仪,暗中行种种贪欲,这人口中又喜说诸佛应世,说某某人就是某某佛的化身,某某人是某某菩萨化身来人间点化众生等等。众人看见这种情况,心中渴仰倾慕,从而心中隐隐约约便生出邪见,消毁了自己的善根智种,这叫做魅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心厌足之后,便离开他附体的这个人,这时此人和他的弟子都会遭陷王难。你应当对此有所先觉,才不会堕入轮转之中,不去迷惑无知的众生,更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中无端爱恋游荡,思维飞扬,贪求经历种种境像。

这时天魔趁着这个方便之机,飞精附人,将魔灵附体在这人身上,向他宣说经法。这人也不觉知是魔附体,自称证得了无上涅槃境界。对到他这里追求神游的善男子,铺座设场而为他们讲法。

自身形体没有变化,但听他讲法的人忽然会看自己坐在宝莲花之中,全身整体都幻化成聚集的紫金光彩。所有在场的听讲者,每个人都体验如此境像,从而产生出从来没有过的惊喜。

这人一时愚迷,惑乱心想自己就是菩萨,妄惑之心淫逸奔放,从而破坏了佛的律仪,暗中行种种贪欲,这人口中又喜说诸佛应世,说某某人就是某某佛的化身,某某人是某某菩萨化身来人间点化众生等等。

众人看见这种情况,心中渴仰倾慕,从而心中隐隐约约便生出邪见,消毁了自己的善根智种,

这叫做魃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心厌足之后,便离开他附体的这个人,这时此人和他的弟子都会遭陷王难。”


名词解释:

【魃鬼】
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绵[淴-心+日],澄其精思,贪求契合。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实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娱,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绵爱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道的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境地,不会遭遇邪虑邪思,心体于圆定之中发明智慧。但是这人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由于心中贪爱绵泯,便澄滤其思维,而贪求种种契合它物的景像。这时天魔趁机得到方便,飞精附体,将魔灵附体在这人身上,并为他讲经说法。这人不知觉是魔附体,反而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契合境界的善男子中,铺座设场而为他们讲法。这人的形体和前来听讲人的形体虽然没有什么迁移变化,但他可以使听讲者们在还没有听法之前,心便自行开悟,心念能迁移变易潜行无端。有的人由此而暂时获得宿命神通,有的人暂时具有他心通,有的人看得见地狱景像,有的人能了知人世间种种好事和坏事,有的人口中自然说出偈语,有的人自己自然而然便可诵说经文,人人欢喜获得从未有过的经验。但这个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认为自己便是菩萨,心中充塞绵爱,从而破坏佛的律仪,暗中施行贪欲。嘴上好说有大佛小佛应世,某佛是先佛,某佛是后佛。其中又有什么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也是这样的等等。众人看见这种情况,本心遭到邪见薰染,而入邪悟之中,这叫做魅鬼,年老成魔来烦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此人后,这人及其弟子都遭陷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所觉察,才能不致于堕入轮回,不会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由于心中贪爱绵泯,便澄滤其思维,而贪求种种契合它物的景像。

这时天魔趁机得到方便,飞精附体,将魔灵附体在这人身上,并为他讲经说法。这人不知觉是魔附体,反而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契合境界的善男子中,铺座设场而为他们讲法。

这人的形体和前来听讲人的形体虽然没有什么迁移变化,但他可以使听讲者们在还没有听法之前,心便自行开悟,心念能迁移变易潜行无端。

有的人由此而暂时获得宿命神通,有的人暂时具有他心通,有的人看得见地狱景像,有的人能了知人世间种种好事和坏事,有的人口中自然说出偈语,有的人自己自然而然便可诵说经文,人人欢喜获得从未有过的经验。

但这个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认为自己便是菩萨,心中充塞绵爱,从而破坏佛的律仪,暗中施行贪欲。
嘴上好说有大佛小佛应世,某佛是先佛,某佛是后佛。其中又有什么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也是这样的等等。众人看见这种情况,本心遭到邪见薰染,而入邪悟之中,

这叫做魅鬼,年老成魔来烦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此人后,这人及其弟子都遭陷王难”


名词解释:

【魅鬼】
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狐狸等精,能魅惑人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根本,穷览物化性之终始,精爽其心,贪求辨析。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先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元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是诸人等将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归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为菩萨,推究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此名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行的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不会遭邪虑邪思,心体于圆定之中发明智慧。但其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执着于穷究事物变化始终的根本,为精爽思维而贪求辨析,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便将魔灵飞附其人身上,向这人讲经说法。这个人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证得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善巧根本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此时这人身上具有魔力神威,能够以魔力制伏求学之人,使他们在他的面前,虽然没有听他讲法,便已经自然而然心伏于他。中此魔的这些人以为佛的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自己的肉身,而父父子子传宗接代即是法身常住不绝。眼前的这些就是佛国,不会再有什么净土世界以及光耀金色的佛身了,使人在接受和相信他的说法时已亡失了自己原先的本心,身心命运的归依于此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景像。这些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认为自己就是菩萨,执着于推究心计,破坏佛的律仪,暗中行种种贪欲。嘴上好说眼耳鼻舌就是净土,男女二根就是菩提涅槃的真正所在。使那些无知的人相信这样的污秽言语,这是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附体的这人后,这个人及其弟子都要陷入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觉察,不致于陷入轮回,不会迷惑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执着于穷究事物变化始终的根本,为精爽思维而贪求辨析,

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便将魔灵飞附其人身上,向这人讲经说法。这个人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证得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善巧根本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

此时这人身上具有魔力神威,能够以魔力制伏求学之人,使他们在他的面前,虽然没有听他讲法,便已经自然而然心伏于他。

中此魔的这些人以为佛的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自己的肉身,而父父子子传宗接代即是法身常住不绝。眼前的这些就是佛国,不会再有什么净土世界以及光耀金色的佛身了,使人在接受和相信他的说法时已亡失了自己原先的本心,身心命运的归依于此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景像。

这些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认为自己就是菩萨,执着于推究心计,破坏佛的律仪,暗中行种种贪欲。嘴上好说眼耳鼻舌就是净土,男女二根就是菩提涅槃的真正所在。使那些无知的人相信这样的污秽言语,

这是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附体的这人后,这个人及其弟子都要陷入王难”


名词解释:

【蛊毒鬼】
谓此鬼宿因多怨,结怨在心,怀恶不舍,故受此报;假托毒类,以成其质,即蛇虺等毒虫,能蛊于人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元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粘如胶漆,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此名厉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学者,其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遇邪虑邪思,于圆定之中发明智慧,但其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中爱恋执着于玄想神思感应,而反反覆覆地去周密精研它,贪求冥冥感应它。这时天魔便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之身,对他讲经说法。这人根本没有觉察这是魔来附体,也自称是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神秘感应的信众中铺座讲法。由于魔力的缘故,这人能够使听众暂时之间看到他具有千百岁高寿的身像,从而心生爱恋而不愿离开,甘愿做这人的奴仆,不知疲劳地供养服侍这人,这人能使在他座下听他讲法的人各自以为遇到的是先师,是大德大贤,因而心生敬爱,形影相随,由此而获得从未有过的惊喜。这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以为自己即是菩萨,有菩萨所有的亲近心,从而破坏佛的律仪,暗中施行贪欲。其人口中好说:我在前世的时候,在某某众生之中先度了某人,当时,这些人是我的妻妾或兄弟,今天再来相度,让他们与你相随而归到某某世界中去供养某佛。或者言说:有大光明天,佛住在那里,一切的如来也生活在那里等等。那些无知的信徒,相信这些虚诳的言说,便遗失了本心。这是疠鬼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这人后,这人及其弟子都要遭陷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觉察,才不会流入轮回,不会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让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中爱恋执着于玄想神思感应,而反反覆覆地去周密精研它,贪求冥冥感应它。

这时天魔便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之身,对他讲经说法。这人根本没有觉察这是魔来附体,也自称是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神秘感应的信众中铺座讲法。

由于魔力的缘故,这人能够使听众暂时之间看到他具有千百岁高寿的身像,从而心生爱恋而不愿离开,甘愿做这人的奴仆,不知疲劳地供养服侍这人,这人能使在他座下听他讲法的人各自以为遇到的是先师,是大德大贤,因而心生敬爱,形影相随,由此而获得从未有过的惊喜。

这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以为自己即是菩萨,有菩萨所有的亲近心,从而破坏佛的律仪,暗中施行贪欲。

其人口中好说:我在前世的时候,在某某众生之中先度了某人,当时,这些人是我的妻妾或兄弟,今天再来相度,让他们与你相随而归到某某世界中去供养某佛。

或者言说:有大光明天,佛住在那里,一切的如来也生活在那里等等。那些无知的信徒,相信这些虚诳的言说,便遗失了本心。

这是疠鬼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这人后,这人及其弟子都要遭陷王难”


名词解释:

【疠鬼】
谓此鬼宿因多嗔,心常忿恚,故受此报;遇人年灾命衰者,便入其身,兴诸苦恼,如疠疫、傅尸、骨蒸之类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踏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钦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仪外,重加精苦。诽谤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行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邪虑邪想,于是从圆定发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人心中爱恋执着于深静入潜,便辛勤刻意地去精研它,乐意处在阴暗幽寂之中,贪求静谧气氛。这时,天魔便趁此方便时机,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不觉知是魔附体,也自称是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阴寂静谧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使那些听者各自知道自己原来的业果造作。或者在某个地方,对某个人讲,你现在虽然还没有死,但已作了畜生,然后叫另一个人在这人身后做踏踩尾巴的动作,顿时便使这人不能起身,于是大家都倾心折伏于讲法者。如某人有疑心生起,这人早已知其心事端倪,便不依佛的律仪威严,令其人苦修不已,还随意诽谤比丘,漫骂弟子,肆无忌惮地攻击人际间事情。其人口中好预言祸福,每每都毫发不差的应验其预言,这是大力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修道人。你应当对此先有觉察,才不致于流入轮回,不会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中爱恋执着于深静入潜,便辛勤刻意地去精研它,乐意处在阴暗幽寂之中,贪求静谧气氛。

这时,天魔便趁此方便时机,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不觉知是魔附体,也自称是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阴寂静谧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使那些听者各自知道自己原来的业果造作。

或者在某个地方,对某个人讲,你现在虽然还没有死,但已作了畜生,然后叫另一个人在这人身后做踏踩尾巴的动作,顿时便使这人不能起身,于是大家都倾心折伏于讲法者。

如某人有疑心生起,这人早已知其心事端倪,便不依佛的律仪威严,令其人苦修不已,还随意诽谤比丘,漫骂弟子,肆无忌惮地攻击人际间事情。

其人口中好预言祸福,每每都毫发不差的应验其预言,

这是大力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修道人”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殊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册、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著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诽谤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修学的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能不遭邪虑邪想侵蚀,于是从圆定发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人心中爱恋执着于知见,便勤苦研究寻找,贪求能知先见后的宿命神通功夫。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其人身上,向他讲经说法,这人昏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追求知见智慧的僧众中间铺座讲法,这人可以无缘无故地从讲法的地方取得大宝珠。这天魔有时候或变化成动物,口中含着珠宝、珍奇、简册、符篆等等异常之物,将这些东西授予这人,然后附体在这人身上,这人便诱惑听他讲法的人,说某地方中藏有明月珠,照耀那里,使得这些听者获得从未有过的惊奇。这人多半以药草为食,不吃精美的饭菜,或者有时一天只吃一麻一麦,但其身体依然壮实,这是由于魔力加持的缘故。这人随意诽谤比丘,漫骂弟子,不怕别人对他诳言的讥笑与嫌恶。嘴上好说哪里有宝藏,哪里又有十方来的圣贤之人隐居在那里,然后跟随他的人一去果然看见那里有奇异之人。这是山林、土地、城隍、川岳等鬼神,年老成魔,宣说淫欲,破坏佛的戒律,同跟随他的人暗中行种种贪欲,或者迷恋功夫的长进,纯粹只吃草木,过着没有规律的生活,来恼乱这修道人。天魔厌足而离开这人后,这人及其弟子多半要陷于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所觉察,才不会流入轮回,不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中爱恋执着于知见,便勤苦研究寻找,贪求能知先见后的宿命神通功夫。

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其人身上,向他讲经说法,这人昏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追求知见智慧的僧众中间铺座讲法,

这人可以无缘无故地从讲法的地方取得大宝珠。这天魔有时候或变化成动物,口中含着珠宝、珍奇、简册、符篆等等异常之物,将这些东西授予这人,然后附体在这人身上,这人便诱惑听他讲法的人,说某地方中藏有明月珠,照耀那里,使得这些听者获得从未有过的惊奇。

这人多半以药草为食,不吃精美的饭菜,或者有时一天只吃一麻一麦,但其身体依然壮实,这是由于魔力加持的缘故。

这人随意诽谤比丘,漫骂弟子,不怕别人对他诳言的讥笑与嫌恶。嘴上好说哪里有宝藏,哪里又有十方来的圣贤之人隐居在那里,然后跟随他的人一去果然看见那里有奇异之人。

这是山林、土地、城隍、川岳等鬼神,年老成魔,宣说淫欲,破坏佛的戒律,同跟随他的人暗中行种种贪欲,或者迷恋功夫的长进,纯粹只吃草木,过着没有规律的生活,来恼乱这修道人。天魔厌足而离开这人后,这人及其弟子多半要陷于王难”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神通种种变化,研究化元,贪取神力。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诚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通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或复手执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听四众头上;是诸听人顶上火光皆长数尺,亦无热性曾不焚烧。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动;或入瓶内,或处囊中,越牖透垣,曾无障礙;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礼。诽谤禅律,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傍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道的善男子,其受蕴虚妙,能够不遭邪虑邪想的干扰,于是从圆定之中发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人心中爱恋和执着于种种神通变化。便研究变化的究竟,贪求能有变化的神通功夫。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却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在来他这里追求神通的信众中铺座讲法,这人手中拿着火光,用手指撮取火光分别布在四周的听众头上,这些听众的头上火光都光焰数尺,但却感觉不到热力,也不会焚烧身体。这人也可以在水上走如履平地,或可以腾空安坐不动,把自己装在瓶中、口袋中,越窗穿墙,进出没有障碍。但是唯有在刀兵武器面前无能为力不得自在。这人自称是佛的应身,穿着白衣,接受比丘们的礼敬,诽谤禅律,骂斥弟子,攻击人事,不怕别人的讥笑嫌恶。这人嘴上喜欢说神通自在,或者使他身边的人眼见佛土佛国境象等等。这些都是由于魔鬼神力而造成的惑人现象,并非是这人真正实在具有神通本领。这人赞赏行淫,不毁除粗鄙恶劣的行为,以种种猥亵的方式来传法传功。这是天地间有大魔力的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以及一切草木精怪,或是龙魅,或是寿终的神仙再活为魅,或是仙期终结死期将临但其形体不化的精怪等等,年老魔来恼乱这修道人。当天魔厌足而离弃这人时,这人及其子多半陷入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所觉察,才不会流入轮回,不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中爱恋和执着于种种神通变化。便研究变化的究竟,贪求能有变化的神通功夫。

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却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在来他这里追求神通的信众中铺座讲法,

这人手中拿着火光,用手指撮取火光分别布在四周的听众头上,这些听众的头上火光都光焰数尺,但却感觉不到热力,也不会焚烧身体。这人也可以在水上走如履平地,或可以腾空安坐不动,把自己装在瓶中、口袋中,越窗穿墙,进出没有障碍。但是唯有在刀兵武器面前无能为力不得自在。

这人自称是佛的应身,穿着白衣,接受比丘们的礼敬,诽谤禅律,骂斥弟子,攻击人事,不怕别人的讥笑嫌恶。这人嘴上喜欢说神通自在,或者使他身边的人眼见佛土佛国境象等等。

这些都是由于魔鬼神力而造成的惑人现象,并非是这人真正实在具有神通本领。这人赞赏行淫,不毁除粗鄙恶劣的行为,以种种猥亵的方式来传法传功。

这是天地间有大魔力的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以及一切草木精怪,或是龙魅,或是寿终的神仙再活为魅,或是仙期终结死期将临但其形体不化的精怪等等,年老魔来恼乱这修道人。当天魔厌足而离弃这人时,这人及其子多半陷入王难”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诽毁戒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虽得空寂,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学的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能够不遭遇邪虑邪思,于是从圆定中发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人心中爱恋执着于入灭,便研究化灭之术,贪求深入于空无之中,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却终始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是证得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追求空灭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在众人之中忽然形空身隐,不见踪影,然后又从虚空中突然现身而出,隐显自如随意。或显现自己的身体如同透明的琉璃,或是举手投足皆散发出檀香气,或者排泄出的大小便如同厚石蜜香味。这人自持魔力,便去诽谤佛的戒律,轻视出家比丘,口中常说无因无果的修行法门,人死即是永远的空灭,并没有业报后身,其人虽然获得了空寂,但是暗中仍然施行贪欲,接受其欲行者,也可获得空灭之心,而不被因果业报拨动。这是日、月中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历千百万年不死而成为精灵,出生在国土之中,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修道人。当天魔厌足而离开这人时,这人及其弟子多半陷入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所察觉,才不会流入轮回,不去迷惑无知的众人,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中爱恋执着于入灭,便研究化灭之术,贪求深入于空无之中,

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却终始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是证得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追求空灭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

在众人之中忽然形空身隐,不见踪影,然后又从虚空中突然现身而出,隐显自如随意。或显现自己的身体如同透明的琉璃,或是举手投足皆散发出檀香气,或者排泄出的大小便如同厚石蜜香味。

这人自持魔力,便去诽谤佛的戒律,轻视出家比丘,口中常说无因无果的修行法门,人死即是永远的空灭,并没有业报后身,其人虽然获得了空寂,但是暗中仍然施行贪欲,接受其欲行者,也可获得空灭之心,而不被因果业报拨动。

这是日、月中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历千百万年不死而成为精灵,出生在国土之中,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修道人。当天魔厌足而离开这人时,这人及其弟子多半陷入王难”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长寿,辛苦研几,贪求永岁,弃分段生,顿希变易细相常住。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竟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生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好言他方往还无滞,或经万里瞬息再来,皆于彼方取得其物。或于一处,在一宅中,数步之间,令其从东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现前。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我生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属,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发心者,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与汝长命,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口兼独言,听若妖魅。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学的善男子,其受蕴已然虚妙,能不遭遇邪虑邪想,于是从圆定中发明智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心爱恋执着于长寿,便辛苦研究长寿密机,贪求长生不老,唾弃人的自然生命变化,希图人的生命不发生任何细微变易。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竟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是证得无上涅槃境界,在来他这里追求长生不老的信众中铺座讲法。喜欢言说自己可以无遮无拦随意来往于它方别处,或者在瞬息之间已从万里之外取得某物回来,或在某一住宅中数步之大的空间里,叫人从东壁走到西壁,那人急行却长久都走不到。于是众生相信这人,以为是佛现在面前。这人还常说十方的众生都是我的子孙,诸佛是我生的,我是出世之佛,我是第一个佛,不是靠修行而得的,而是自然而然出世的佛等等。这是住于世间的自在天魔指使其眷属弟子,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等等,未发心求无上觉道者,利用他们善于变化的幻术,来吸食这人的精气,入魔幻之中的修行人不须有师指点也能感觉到长寿境象,欣喜自己之命寿已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些魔灵又能变现美女身体,令修行人与其施行贪欲,使其还没到衰老之年,便已经是肝脑枯竭了。这些魔灵还常常独言,听来尽是些妖魅惑众之言,听者不知其是妖言而信服,故而多有遭到王难的,甚至在还没有遭到刑罚祸之前,信服者便先已干死。魔灵如此恼乱这人,甚至致使这人早夭早损。你应当对此有所先觉,才不会流入轮回,不去迷惑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爱恋执着于长寿,便辛苦研究长寿密机,贪求长生不老,唾弃人的自然生命变化,希图人的生命不发生任何细微变易。

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竟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是证得无上涅槃境界,在来他这里追求长生不老的信众中铺座讲法。

喜欢言说自己可以无遮无拦随意来往于它方别处,或者在瞬息之间已从万里之外取得某物回来,或在某一住宅中数步之大的空间里,叫人从东壁走到西壁,那人急行却长久都走不到。于是众生相信这人,以为是佛现在面前。

这人还常说十方的众生都是我的子孙,诸佛是我生的,我是出世之佛,我是第一个佛,不是靠修行而得的,而是自然而然出世的佛等等。

这是住于世间的自在天魔指使其眷属弟子,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等等,未发心求无上觉道者,利用他们善于变化的幻术,来吸食这人的精气,入魔幻之中的修行人不须有师指点也能感觉到长寿境象,欣喜自己之命寿已是金刚不坏之身。

这些魔灵又能变现美女身体,令修行人与其施行贪欲,使其还没到衰老之年,便已经是肝脑枯竭了。

这些魔灵还常常独言,听来尽是些妖魅惑众之言,听者不知其是妖言而信服,故而多有遭到王难的,甚至在还没有遭到刑罚祸之前,信服者便先已干死。魔灵如此恼乱这人,甚至致使这人早夭早损”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阿难,你应当知道这十种魔,在末法世中,隐藏在我的法中,或出家修道人中,或附于人体,或自己现形,都说自己成就了正遍知觉无上涅槃,使他们破坏佛的律仪,赞赏淫欲。这些先世恶魔师与魔弟子们淫习相传,像这样的邪精,其魅惑人的心腑,短则要有九生之期,长则超过百世之劫时,从而能令那些真心修道的人,都成为其眷属弟子,命终之后即沦为魔的子民,失却了正等正觉而堕入无间地狱。所以你现在不必急于先取得寂灭之道,即使你已经得了无学果位,但须要发菩萨愿行,不入涅槃而留居在末法世中,起大慈悲心怀,去救度那些正心正意深信佛法的众生,使他们不被天魔侵扰,而修得正等正觉的知见。我今天已将你度出生死苦海,你一定要遵循佛的话,这就叫做报佛恩。阿难,像这十种禅那中显现的境象,都是想蕴在心体中交互涌动而出现的这等魔幻事景。众生妄惑顽迷,不能自己忖量,遭逢这等因缘时,不能自己察觉识破,还说是登上圣境。如此而造成大妄语,堕入无间地狱。你们必须在我灭度之后,将如来圣言遍传于末法之世中,使众生开悟明白佛的法要,不要让天魔得其方便毁坏修行的人们,要保护加持这些修行人成就无上觉道。】

[学习解说]:

以上是想阴区宇在修行过程中的魔扰现象,末法时期,这些魔“或出家修道人中,或附于人体,或自己现形,都说自己成就了正遍知觉无上涅槃,使他们破坏佛的律仪,赞赏淫欲。这些先世恶魔师与魔弟子们淫习相传,像这样的邪精,其魅惑人的心腑,短则要有九生之期,长则超过百世之劫时,从而能令那些真心修道的人,都成为其眷属弟子,命终之后即沦为魔的子民,失却了正等正觉而堕入无间地狱”

这段是世尊对阿难的嘱托(其实也是对每一位修学《楞严经》的佛弟子的嘱托):“所以你现在不必急于先取得寂灭之道,即使你已经得了无学果位,但须要发菩萨愿行,不入涅槃而留居在末法世中,起大慈悲心怀,去救度那些正心正意深信佛法的众生,使他们不被天魔侵扰,而修得正等正觉的知见。我今天已将你度出生死苦海,你一定要遵循佛的话,这就叫做报佛恩。”

世尊接着说:“阿难,像这十种禅那中显现的境象,都是想蕴在心体中交互涌动而出现的这等魔幻事景。众生妄惑顽迷,不能自己忖量,遭逢这等因缘时,不能自己察觉识破,还说是登上圣境。如此而造成大妄语,堕入无间地狱。

你们必须在我灭度之后,将如来圣言遍传于末法之世中,使众生开悟明白佛的法要,不要让天魔得其方便毁坏修行的人们,要保护加持这些修行人成就无上觉道。”


==================


[学习笔记]:

所有的魔扰现象,大多都是由于心有偏差或有所贪求(也就是心外求法),进而感召外魔趁机得其方便
由此想到佛在卷六中教导我们要反闻闻自性,末学理解可以用在一切修行中,起到监督检讨的作用,避免对一切外境动贪嗔痴等念头

比如悟达禅师,也是因为心念偏差被众生趁机报复的案例

悟达国师,在未受封国师之前,是个名叫知玄的和尚,年少时代参访丛林,在长安京都某寺挂单,遇到了一位僧人。这位僧人生了一种「迦摩罗」的恶疾,通身生疮,发出冲鼻难闻的秽气,谁都厌恶和他来往,但知玄住于他隔壁,怜愍他的病苦,常常自动去照顾他,连一点讨厌躲避的脸色都没有。
后来病僧的病好了,感激知玄的德风道义,就对他说:「我要走了,你以后会有难临身,不妨到四川彭州九陇山来找我,我会设法解救你的灾难。记住在有两棵大松树并立的标志,那就是我居住地方。」
后来,知玄和尚因为德行高深,唐懿宗十分崇敬,就封他为悟达国师。受封以后,住持安国寺,德名益彰,懿宗皇帝并亲自求教佛法,更赐沉香庄饰宝座,座高二丈许。然而就从这时开始,他却不幸在膝盖上生出一个人面疮来,有眉有眼,有口有齿,与人面一样,每天需要饮食喂他,疮像人一样开口啖食。知玄和尚痛苦万分,召请了各地名医,都拱手逊称无药可医。
就在群医束手,疮疾日烈时,突然记起当年那位病僧临别所说的话。于是前往西蜀入山去寻找。一日,傍晚时分,山路难行,正不知如何是好时,忽然看见两捆并立的松树,心中大喜,快步走向前去,只见广阔的殿堂,金碧辉煌,那位僧人已站在门前,两人相见万分欣喜,国师便把所患的怪疾的痛苦相告。僧人对他说:「不要紧的,我这儿山岩下有清泉,等到明日去洗一下就会好的。」
翌日清晨,僧人命一孩童带路,引领国师到岩下清泉之畔。国师刚用手捧起水准备洗膝上人面疮时,不料痴竟出声大呼:「不要洗!不要洗!」国师惊问:「为什么?」疮说:「您曾否读过西汉史书,袁盎与晁错传呢?」国师回答:「曾读过」。人面疮就讥讽地说:「您既然读过了,何以不知袁盎杀晁错的事?往昔的袁盎就是你,而晁错是我。当吴楚七国造反时,你在帝前谗我,致使斩我于东市,这冤深恨重,累世以来,我总想寻求机会报复,可是你十世以来,都是高僧,持戒十分精严,冥冥中有戒神在旁保护,使我无法近身报复。如今,由于你受皇上的恩宠,待遇丰厚,已到了奢侈挥霍地步,而动了希名欲利的心念,无形中阴德已损,因这缘故,才能接近报复你。现在,蒙迦诺尊者出面调解,赐我三昧法水,令我解脱,那么我们之间的夙冤,也告终结,从今以后,我不再和你为难作对。」
国师听了,非常震恐,连忙掬水来洗,一时痛入骨髓,晕绝在地不省人事。复苏后,觉得左腿已安然无恙,人面疮已不知去向。由此遂明白圣贤浑迹世间,不是凡情所可以测度的。国师欲回寺礼谢那位僧人,但金碧辉煌的崇楼宝殿,已杳无踪影。于是他筑一茅庵,自此不再下山。
悟达国师因蒙迦诺迦尊者垂慈,为他解了多生宿冤,为报答此特殊广大恩德,如经云:「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有报恩者。」并为后人启忏悔之门,所以才着此「慈悲三昧水忏」,意取尊者以三昧水洗人面疮,解积世冤业的缘故。
《慈悲三昧水忏》,共三卷,系依宗密大师之《圆觉经修证仪着录》而成,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忏是以净除三障为因,成佛成圣为果。主旨在解冤释结,消除往昔罪恶,回向无上菩提。——
[诸经辑要]有没有冤(怨)亲债主?或恶星鬼神、厌魅蛊毒?

因此,回到经文前面世尊教导:“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
意思是说:若能不动念,令虚妄不实的念头消除,在觉明心中去除尘垢,这就是想阴尽,想阴尽的人能超越烦恼浊(谓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而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而相织妄成,称为烦恼浊。)

最后,案例中这句“「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有报恩者。」”

正好与此经世尊对阿难(以及所有佛弟子们)的教导与嘱托:“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佛陀告诉我们要将这些事情告诉末法众生,这样才是报佛恩 —— 破邪显正报佛恩
妙法莲华经云~
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将自己从佛法得到的好处告诉别人, 让众生都能获益,
自己精进学佛解脱轮回之苦, 也帮助众生脱离轮回之苦
这样就是报佛恩 ——
如何报佛恩 ~ 妙法莲华经



(本篇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老师 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念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6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8 13:48:22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68楼共用时3小时)

2、受阴区域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礙,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学习解说]:

阿难,修习正定的善男子当色阴尽时,见诸佛心犹如明镜中显现的影像,好像有所得但却不能用,犹如被魇人手脚可以活动,能见也能听,但是心被控制不能动,这叫做受阴区宇。如果魇咎歇(是指缘境之心不起,由于缘境之心不起,即是受阴消除也),心可离身,反观其面,去住自由,不会有障碍,这叫受阴尽,此人则能超越见浊(五浊之一。指末世时,众生执住于诸恶见,而浊乱世间),观其受阴的由来,都是虚明妄想造成的


名词解释:

【见浊】
梵语 dr!s!t!i-kas!a^ya。五浊之一。指末世时,众生执住于诸恶见,而浊乱世间。如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见等。其体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菩萨地持经卷七以今世若法坏法灭之后,像法渐起,邪法转生,即称见浊。((参见:五见)1099、“五浊”1201)p3004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心】
其义有三:(一)指如来充满慈爱(大慈悲)之心。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下):“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二)指不执著于任何事、理之心。顿悟入道要门论(卍续一一○·四二二上):“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三)指人人心中本来具足之清净真如心。p2612 FROM:【佛光大辞典】

【魇咎歇】
是指缘境之心不起,由于缘境之心不起,即是受阴消除也!色受二阴也就是见相二分,见分与相分连合之故,所以吾人之身心不分开,现在行者色阴尽时,即是相分灭,而心欲想离开色身,而有所未能.何以故?因为见分未灭,若受阴尽时,即见分亦灭,犹如释放二重牵累,所以心能够脱离色身驱壳,来往去住都得自由自在,不再会有滞留隔碍也!且能反观其面,即是亲见自心,如人亲见五官(眼耳鼻舌身)不同之前的镜中现像,这种境界叫做受阴尽.心就是意根,亦名意生身.当知!吾人之身本能自由,因贪著外尘之故,埋身于色法之中,今行者破外尘(色阴)贪外尘之心亦销歇,所以得出离色阴之牵累,并非心得也。FROM:百度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虫。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此名功用抑摧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阿难,那些善男子本当在这境地中获得大光明。当其心体灵明发露时,便过于内抑,忽然于其内心深处发出无穷的悲怜。这时甚至观见到蚊虫也如同看到初生的婴儿一样,心中会生出怜悯,不知不觉流下眼泪,这等功用叫做压抑过分反而摧伤心体抑摧过越。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种境地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能保持觉悟而不入迷的话,时间一久自然消歇。如果误解为成就了圣境,那就会有悲魔潜入他的心腑,使他见人产生悲伤,成天哀哭不止,这样便失却了正受,而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尽时“本当在这境地中获得大光明。当其心体灵明发露时,便过于内抑,忽然于其内心深处发出无穷的悲怜。这时甚至观见到蚊虫也如同看到初生的婴儿一样,心中会生出怜悯,不知不觉流下眼泪”,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引发悲魔潜入心腑见人就会生起悲伤之情哀哭不止,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阿难,又那些在禅定中的善男子,观见到色蕴消除尽绝,受蕴则清晰明白,于是,种种觉受之像呈现于前,而便会过分地感怀激动,忽然从心中生出无限的勇气,他的心一时便能勇猛锐利,志向要同众佛平肩,声称成佛只是一念之间便可超越的事,这等功用叫做陵率过越。能悟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能保持觉悟而不入迷,久了自然消歇,如果误解为成圣,那就会有狂魔入侵到他的心腑之中,使他逢人便夸耀自己,傲慢无比,其傲慢之心可说是向上傲视佛,向下傲视人,从而失却了正受,而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种种觉受之像呈现于前,而便会过分地感怀激动,忽然从心中生出无限的勇气,他的心一时便能勇猛锐利,志向要同众佛平肩,声称成佛只是一念之间便可超越的事”,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引发狂魔潜入心腑逢人便夸耀自己,傲慢无比,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回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沉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此名修心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善男子,观见到色蕴消除绝尽,而受蕴则清晰明白,修道不前没有新的证悟,便退回到原来的境地,从而智力衰微,进入一种颓坏的境地,绕来绕去无所证见,心中忽然生出大枯渴,任何时候都处于昏沉冥顽之中,并且还将这种境地认为是勤奋精进,这等修心叫做无慧自失,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成圣,那就会有忆想之魔入侵他的心腑之中,使他一天到晚揪住心思悬在一个地方,从而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修道不前没有新的证悟,便退回到原来的境地,从而智力衰微,进入一种颓坏的境地,绕来绕去无所证见,心中忽然生出大枯渴,任何时候都处于昏沉冥顽之中,并且还将这种境地认为是勤奋精进”,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引发忆想魔潜入心腑“一天到晚揪住心思悬在一个地方”,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善男子,能观见到色蕴消除尽绝,但受蕴却清晰明白,其慧力超过了定力,从而失却勇猛锐利,使各种的殊胜妙慧反而被此心性毁坏。然而己心却以为自己是卢舍那佛,稍得一点进步便以为满足,这等用心叫做亡失恒审,是沉溺在短暂知见之中。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成圣,那就会有智力低下顽劣易知足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逢人便说,我已得了无上第一义谛。从而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其慧力超过了定力,从而失却勇猛锐利,使各种的殊胜妙慧反而被此心性毁坏。然而己心却以为自己是卢舍那佛,稍得一点进步便以为满足”,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引发易知足魔潜入心腑逢人便说已得无上第一义谛,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

[学习笔记]:

对此善知识慈悲分享了很多相关内容的解说:
[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此名修行失于方便。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能观见到色蕴消除尽绝,但受蕴却仍清晰明白,新的证悟还没有获得,过去的悟心已经亡失了。在进不能前,退不能守的境况中,觉得进退都十分艰难,这时忽然从心中生出无尽的忧虑,如坐在烧红的铁床上,更如饮了有毒的药水,万般痛苦,只求一死。常常希望别人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期望早得解脱,这等修行叫做失于方便。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那就会有一分常忧愁魔入侵他的心腑之中,致使他手执刀剑割自己身上的肉,并欣然于这种自残生命的行为,或者常常忧虑不堪,便躲进深山老林,不耐烦见到人,从而失却了正受,而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新的证悟还没有获得,过去的悟心已经亡失了。在进不能前,退不能守的境况中,觉得进退都十分艰难,这时忽然从心中生出无尽的忧虑,如坐在烧红的铁床上,更如饮了有毒的药水,万般痛苦,只求一死。常常希望别人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期望早得解脱”,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有一分常忧愁魔潜入心腑“手执刀剑割自己身上的肉,并欣然于这种自残生命的行为,或者常常忧虑不堪,便躲进深山老林,不耐烦见到人”,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此名轻安无慧自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能观见色蕴消除尽绝,但其受蕴仍然清晰明白,见自己处在清净之中,便会在心体得到安稳之后,忽然生出无限的喜悦,心中欢悦而不能自止,这等轻安叫做无慧自禁。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就会有一分好喜乐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见人就笑,在路边旁若无人地自歌自舞,自称已得了无碍的大解脱,却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见自己处在清净之中,便会在心体得到安稳之后,忽然生出无限的喜悦,心中欢悦而不能自止”,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有一分好喜乐魔潜入心腑,“见人就笑,在路边旁若无人地自歌自舞,自称已得了无碍的大解脱”,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叠毛)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能观见到色蕴消尽,但其受蕴仍然清晰明白,自以为已经具足了功德,忽然从心中无端生起大傲慢,这样各种的轻慢同时从心中升发,甚至对十方如来也生轻慢心,更何况是对佛之下的声闻、缘觉,这等见胜叫做无慧自救。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就会有一分大我慢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从此不礼敬佛塔佛庙,随意毁坏经典圣像,并对那些施主说,这些塔庙,只不过是金银铜铁、土木树叶罢了,肉身才是真正的宝,你不去恭敬身体,却去崇敬土木,实在是颠倒啊!那些深信他话的人,跟随他毁碎圣物埋在地中。他这样疑误了众生从而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这便是失却了正受, 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自以为已经具足了功德,忽然从心中无端生起大傲慢,这样各种的轻慢同时从心中升发,甚至对十方如来也生轻慢心,更何况是对佛之下的声闻、缘觉”,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有一分大我慢魔潜入心腑,“不礼敬佛塔佛庙,随意毁坏经典圣像,并对那些施主说,这些塔庙,只不过是金银铜铁、土木树叶罢了,肉身才是真正的宝,你不去恭敬身体,却去崇敬土木,实在是颠倒啊!那些深信他话的人,跟随他毁碎圣物埋在地中。他这样疑误了众生从而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已言成圣得大自在。此名因慧获诸轻清。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误众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观见到色蕴消尽,但受蕴仍然清晰明白,于是便在如此精湛明白之中圆悟到了精纯至理,而获得大随顺心。这时他的心中忽然生出了无量的轻安,自己宣称成就了圣果,得成了大自在,这等因慧叫做获诸轻清。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成圣,那就会有一分好轻清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自以为圆满具足了功绩而不再求进步。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无闻比丘身上,他们如此的轻清妄念将会疑误众生,使其堕入阿鼻地狱。因而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便在如此精湛明白之中圆悟到了精纯至理,而获得大随顺心。这时他的心中忽然生出了无量的轻安,自己宣称成就了圣果,得成了大自在”,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有一分好轻清魔潜入心腑,“使他自以为圆满具足了功绩而不再求进步。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无闻比丘身上,他们如此的轻清妄念将会疑误众生,使其堕入阿鼻地狱”,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谛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谛。鬼心久入。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入人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观见到色蕴消除,但其受蕴仍然清晰明白,在此明悟中获得了虚无的心解,于其心中忽然生出归向永远寂灭的愿望,于是便以万物自然造化无因而有果,一意直向虚无,当虚明空无心呈现于前时,心便生出长久断灭的解悟。能悟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就会有空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毁谤持戒,认为那是小乘之道,说菩萨如能悟解空性,哪里会有持戒犯戒的事呢?他常常在那些信佛的施主面前,喝酒吃肉,行淫玩乐,因为他有魔力,因此在他面前的人受其魔力的收摄对他竟不生疑谤。他的心被魔鬼长久侵入,便会吃屎尿和酒肉而不自悔,此等执持万物虚无的空性,破坏了佛的禁戒律仪,误入于人间罪恶之中,从而失却了正受,而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在此明悟中获得了虚无的心解,于其心中忽然生出归向永远寂灭的愿望,于是便以万物自然造化无因而有果,一意直向虚无,当虚明空无心呈现于前时,心便生出长久断灭的解悟”,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引发空魔,“使他毁谤持戒,认为那是小乘之道,说菩萨如能悟解空性,哪里会有持戒犯戒的事呢?他常常在那些信佛的施主面前,喝酒吃肉,行淫玩乐,因为他有魔力,因此在他面前的人受其魔力的收摄对他竟不生疑谤。他的心被魔鬼长久侵入,便会吃屎尿和酒肉而不自悔,此等执持万物虚无的空性,破坏了佛的禁戒律仪,误入于人间罪恶之中”,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

[学习笔记]:

突然想起很多年前,末学刚学佛的时候,劝同学应当戒杀不应当再吃荤腥
可是同学却反来劝末学学佛不要太执着,说他认识一位出家师父从超市出来,拿出一根香肠就开吃
那时的末学虽然知道这种做法肯定不对,但是并不知道那位师父为什么要那样做,也无法劝说这位同学
现在因为学习这部《楞严经》,就非常清楚明白是什么原因了,可见还是要多深入佛经学习,这样就能分辨是非善恶与正邪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味其虚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无限爱生。爱极发狂。便为贪欲。此名定境安顺入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神鬼力故。于末世中摄其凡愚。其数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满千万。魔心生厌。离其身体。威德既无。陷于王难。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能观见到色蕴消除,但其受蕴却仍然清晰明白,便能体会到虚无空明,当虚明深入他的心骨时,忽然心中会有无限的爱欲生出,爱极发狂,便成为贪欲,这等定境叫做安顺入心,其人无智慧能够持守圣智,便误堕入种种欲望之中。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那就会有欲魔入侵到他心腑,使他一味地声言欲念是菩提道。于是便与常人未修道者之流一样行欲无度,其行淫者,叫做持法子。由于他有神鬼之功力,因此在末世之中摄收凡愚之人,其数上百、上千,乃至上万。当那魔鬼生厌而离开他的身体时,这时他既无神威也无功德,最终陷入王难之中,因为他使众生疑误导致其堕入无间地狱。自己便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便能体会到虚无空明,当虚明深入他的心骨时,忽然心中会有无限的爱欲生出,爱极发狂,便成为贪欲”,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引发欲魔潜入心腑,“便与常人未修道者之流一样行欲无度,其行淫者,叫做持法子。由于他有神鬼之功力,因此在末世之中摄收凡愚之人,其数上百、上千,乃至上万。当那魔鬼生厌而离开他的身体时,这时他既无神威也无功德,最终陷入王难之中,因为他使众生疑误导致其堕入无间地狱”,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受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亦当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阿难,像这十种禅那中显现的境地,都是受蕴在心体中交互涌动,因此才现出这些事境。众生因为顽迷而不能自己忖量,碰上这些因缘时,心迷而不能识破,还说登上了圣境,造成如此大妄语,当堕入无间地狱。你们应当依照如来的说法,在我灭度后的末世中传示如来的这个法义,使广大的众生开悟,使众生们不被天魔占得便宜,保护持守正确的修行之路,从而成就无上觉道。】

[学习解说]:

以上是受阴区域在修行过程中显现的境地,并非圣证,如果认为已经证入圣境,就是犯(未得谓得,未证言证)大妄语罪,最终堕入无间地狱,世尊嘱咐阿难应当依照如来的说法,在佛灭度后传示给大家知道,避免被天魔扰乱,要保护众生成就无上正觉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67#
 楼主| 发表于 2024-3-17 14:54: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7 14:58 编辑

(本次学习:67楼共用时3小时)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2.阿难,这时再用心去精研妙明本心,使其体内清彻,这时这个人忽然从自己的身体内掏出蛲虫蛔虫,但身体却宛然完好,没有任何伤毁,这叫做精明流溢形体。不过这仍然只是暂时获得的精妙功行,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心里不作成圣的想法,这种境界就是善境界。如果认为这就是成圣了,那么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忽然从自己的身体内掏出蛲虫蛔虫,但身体却宛然完好,没有任何伤毁”,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已经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3.如用此心内外精研,这时魂魄、意志、精神,除了自己色身种种障碍,其余的都能相互涉入互为宾主,这时忽然能从虚空中听到说法的声音,或听到十方一同发出深密的义理,这叫做精魄递相离合。但此时成就的善种,不过是暂时获得的,并非证得了圣境。如果这时心中不作已成圣的想法,那么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为成就了圣境,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甚至“忽然能从虚空中听到说法的声音,或听到十方一同发出深密的义理”,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方遍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4.又将这心净滤澄明,从内中发出光明,十方世界到处呈现出阎浮檀色。一切众生种类都化为如来,这时忽然观见毗卢遮那佛高踞在天光台上被千佛围绕着,百亿的国土和莲花同时呈现于前,这叫做心魂灵悟所染。但这心光朗照各种世界的境界是暂时获得的,并非证得了圣境。如果此刻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成圣,那么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忽然观见毗卢遮那佛高踞在天光台上被千佛围绕着,百亿的国土和莲花同时呈现于前”,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礙,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5.又将此心进一步精研妙明,不停地观察自心,抑制,降伏,超越种种杂念,这时忽然见十方虚空成为七宝颜色或百宝颜色,这些颜色同时布满虚空但又不相互混淆,而是纯净地显现着青黄赤白各各分明的色彩,这叫做抑按功力逾分。这也是暂时获得的境地,并非是证得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为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的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忽然见十方虚空成为七宝颜色或百宝颜色,这些颜色同时布满虚空但又不相互混淆,而是纯净地显现着青黄赤白各各分明的色彩”,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于夜合,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6.又用这心反覆去究竟澄彻,使心体之光的精纯不乱,这时忽然在夜半时分于黑暗的室内观见种种的物相,不亚于白天看见的物相,而暗室里的物也没有除灭,这叫做心细密澄其见。这种洞幽察微的洞察力乃是暂时获得的境地,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为是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的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忽然在夜半时分于黑暗的室内观见种种的物相”,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体忽然同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火光不能烧爇,纵割其肉,犹如削木。此名尘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7.又运用这心体,使其圆融化入虚空,四体忽然就会如同草木一样,火烧刀砍而没有任何知觉,大火不能烧坏,即使用刀来割其肉体,也如同削木一样,这叫做尘并。这种排弃地、水、火、风四大性而直入纯净空无的境地,乃是暂时获得的,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为这是成圣,那么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四体忽然就会如同草木一样,火烧刀砍而没有任何知觉”,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净心功极,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遍满。又见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上观天宫,得无障礙。此名欣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8.又用心去成就清净,当这清净心到了极至之时,忽然观见十方世界的大地山河都成了佛国,其中俱足了七宝,光明遍布在这佛土,又观见到恒河沙一样多的各种佛如来遍在虚空界中,虚空界中到处是华丽的楼台殿宇。向下可观见到地狱,向上可观见到天宫,所观见之处毫无障碍,这叫做欣厌。这是凝想深入时久而从心体中化成的境地,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为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忽然观见十方世界的大地山河都成了佛国,其中俱足了七宝,光明遍布在这佛土,又观见到恒河沙一样多的各种佛如来遍在虚空界中,虚空界中到处是华丽的楼台殿宇。向下可观见到地狱,向上可观见到天宫,所观见之处毫无障碍”,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9.又用这心研究深远,忽然于中夜遥遥观见到远方的市井街道,或者听到自己亲族眷属的话语,这叫做迫心。这是心体究远逼极而飞出,因此有此隔物遥视观见的境地,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忽然于中夜遥遥观见到远方的市井街道,或者听到自己亲族眷属的话语”,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非为圣证。不作圣心,魔事销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10.又用这心研究精极,观见到善知识,其形体不断变化,一会儿的功夫无端地便有种种变化,这叫做邪心。这种心体含受魑魅或遭遇天魔无端为其说一些通达妙义的法的境地,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这些魔事会自然消歇,如果误解为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观见到善知识,其形体不断变化,一会儿的功夫无端地便有种种变化”,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阿难,像这十种禅那中显现的境地,都是色蕴在心体中交互涌动,因此显现出这些事境。由于众生顽迷而不能自去思量它,因而相逢这样的因缘时,自己不能识破它,还声称自己登入了圣境,造成大妄语,最终坠入无间地狱。
你们应当依照如来的说法,在如来灭度以后的末法世代中,宣示这个法义,不要让天魔得其方便,保护持守着正道,从而成就无上道。】


[学习解说]:

以上是色阴区域在修行过程中显现的境地,都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已经证入圣境,就是犯大妄语罪(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最终堕入无间地


================


[学习笔记]: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修行不是要我们去证(求)得什么境界,如果我们在境相上产生各种执着认为有所证,这样只会头上按头妄上加妄,离显露佛性越来越远,因为众生佛性本自具足、本来就有、一切都在、不求自得(但不是说不需要去修行),所以末学认为修行应当是做减法,应当减掉贪嗔痴,消除一切负面心念,保持正向清净光明心念,这样自然与法界光明相应,早日恢复佛心佛性,这就好比一颗被染污的摩尼宝珠,不需要给它镶金,那样只会失去原本的它,只需冲洗干净,自然光芒四摄,因为光明本来就在!

由此想到
禅宗行者,禅定中,见佛斩佛,见魔斩魔,破除一切虚妄
所以,修行人如果执着梦境,就像执着禅定中的幻境,或执着神通
只会逐渐被非人鬼神或天魔所利用而着魔 ——
执着自以为的预梦,易堕入魔扰
其实,不论是神通或预知,这都没什么好执着的 —— 执着自以为的预梦,易堕入魔扰
真实修者,不着两边,顺逆善恶,明白深义,皆利成就 —— 您懂修行吗?[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名词解释:

【色蕴】
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色蕴】
梵语 ru^pa-skandha,巴利语 ru^pa-kkhandha。又作色阴、色受阴。为五蕴之一。色,为变碍义;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称之为色。而色之聚集,称为色蕴;亦即有质碍、变碍诸法之类聚。
 依据俱舍论卷一所载,色系指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及无表色。五根为眼、耳等五识之所依,为五种净色。五境为眼、耳等五根所取之五种境界。
 五境中之色,有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二十种。青黄赤白等十二种,称显色;长短方圆等八种,称形色。声,分为有执受大种因、无执受大种因等八种声。香,有好香、恶香、等香、不等香四种之别。味,有甘、醋、咸、辛、苦、淡等六种。触,有地、水、火、风四大种,及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并冷、饿、渴等十一种。无表色,谓意识缘于过去所见之境,虽分别明了,而无表对,故称无表;虽无所表,而于所缘之境执著不忘,故称为色。
 于上述诸色法中,又可依其一一法之性质而归纳成下列之数种分类。据杂阿含经卷三载,色受阴即所有之色;乃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之色。其中,地水火风四大种,是为能造,而色声等,是为所造。阿毗昙心论经卷一载,色有二种:(一)微尘积聚之色,指眼、耳乃至味、触等十色入,又称十色处。(二)非微尘积聚之色,指无教色(无表色),为法入之所摄。又杂阿含经卷十三、集异门足论卷三、俱舍论卷十三等,将色分为有见有对、无见有对、无见无对三种。有见有对,又作可见有对。因其可示现彼此之差别,故为有见;以其有障碍,故为有对;即指极微所成,眼根所取之色境。无见有对,又作不可见有对。虽有障碍而不可见,即指五根及声香味触之四境。无见无对,乃不可见无障碍之法,即指无表色。
 依据显扬圣教论卷五所载,色蕴略有五种相,即:(一)自相,即色身诸法各有不同之自相,如坚是地相,湿是水相,暖是火相,动是风相。(二)共相,即色身诸法和合之相,谓一切色身皆从地水火风和合为相。(三)所依能依相属相,即色身四大种是所依相,四大造色是能依相。(四)受用相,谓眼等诸根有增上力,故诸色尘境界得以产生,遂有苦乐逆顺受用之相。(五)业相,谓色身能作种种业行之相,故一切业行,皆依色身摄受增长。(杂阿含经卷二、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卷七十六、卷一二八、杂阿毗昙心论卷一、卷二、顺正理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乘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卷一、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一)((参见:五蕴)1212)p254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66#
 楼主| 发表于 2024-3-16 16:52:03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66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1,色阴区宇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学习解说]:

阿难你应当知道,你坐道场如果能消灭诸念,这时入于三摩提(三昧或正定),就好比一位明目人在大幽暗中,精性妙净,心未发光,这个时候称之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没有幽暗,称之为色阴尽,此人则能超越劫浊(为五浊之一。谓时节之浊乱。于减劫中,饥馑、疾病、刀兵等劫生起,衣食等资具衰损,是为劫浊),若是观察其中缘由,其实都是由坚固的妄想造成的

==============

[学习笔记]:

看到世尊对阿难说:“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由道场两字引发思维:什么是道场?道场在哪里?只有寺院叫道场吗?还是在每个人的心中?(注:因为佛法是心法,对于心法实修者来说不论身在哪里,如何修出一颗清净光明心才是关键和重点,恢复佛心佛性才能成就无上菩提)

关于道场,以下节录佛光大辞典的解说:

“<一>又作菩提道场、菩提场。指中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上佛陀成道之处。

<二>指修行佛道之区域;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称道场。

<三>指成就菩提动机之发心、修行等。如维摩经卷上菩萨品所说,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布施是道场,三明是道场,于一念间知一切法是道场。

<四>在密教,修瑜伽妙行时,须先行结界,次则建立本尊道场,以修道场观。

<五>一般所谓之道场,系指修习佛法之场所,故道场可作为寺院之别名。

<六>指某些法会,如慈悲道场、水陆道场等。”


道场有很多种,有指寺院、有指修行佛道之区域、或佛陀成道之处、或成就菩提动机之发心、修行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其实不论以哪种形式出现,只要修行者能因此获得佛法上的受益、消灭诸念(或粗重妄念或不二等深浅不同次第差别的念头),就是在道场中修行

如同(感恩)善知识节录分享与教导:

金刚经科仪宝卷~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箇灵山塔  好去灵山塔下修

在家菩萨智非常  闹市丛中作道场
心地若能无罣碍  高山平地总西方


维摩诘所说经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不可思议解脱经,净名经,玄奘译本"说无垢称经")
节录如下(附注:一一当下皆是道场)
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
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
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
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是道场,等众生故
是道场,忍疲苦故
是道场,悦乐法故
是道场,憎爱断故
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
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
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
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
是道场,不诳世间故
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
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
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
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
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
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
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
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何处是道场?何谓道场? ~ 维摩诘所说经

名词解释:

【道场】
<一>梵名 Bodhi-maN!d!a。又作菩提道场、菩提场。指中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上佛陀成道之处。(旧华严经卷一世间净眼品、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
 <二>指修行佛道之区域;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称道场。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大九·五二上):“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维摩义记卷二末)
 <三>指成就菩提动机之发心、修行等。如维摩经卷上菩萨品所说,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布施是道场,三明是道场,于一念间知一切法是道场。(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华严经疏卷四)
 <四>在密教,修瑜伽妙行时,须先行结界,次则建立本尊道场,以修道场观。其目的在观他方世界佛之身土,作为表示本尊之建立,或即观自心本来具有的本尊身土,迎他方世界本尊,使其与自心融为一体。((参见:道场观)5649)
 <五>一般所谓之道场,系指修习佛法之场所,故道场可作为寺院之别名。隋炀帝即尝下诏,明令天下之寺改称道场。此外,宫中行佛事之场所,称内道场,或称内寺。临济宗专指供云水僧修行之场所为道场。日本天台宗之安然,称受戒之场所为道场。(佛祖统纪卷三十九、续高僧传卷十一吉藏传、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
 <六>指某些法会,如慈悲道场、水陆道场等。
 <七>北魏僧。籍贯不详。又作道长。初从慧光出家。北魏永平元年(508),菩提流支来华,译出十地经论等,师投其门下,后因故触怒流支,遂遁入嵩山,十年之间精研大智度论,穷尽其旨。不久出洛阳,专讲智论。复于邺都大集寺大张讲筵,缁素云集,时人尊为“学者之宗”。师平素奉置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所画之阿弥陀五十菩萨像,后且以之转写于世。生卒年不详,仅知北齐后主隆化元年(576)时,师尚健在。另据安乐集卷下所载六大德相承之说,依次有道场、昙鸾之记载,准之,昙鸾或为师之门人。(大智度论疏卷二十四、续高僧传卷二十四明瞻传、广弘明集卷二)p5647 FROM:【佛光大辞典】

【劫浊】
梵语 kalpa-kas!a^ya。为五浊之一。谓时节之浊乱。于减劫中,饥馑、疾病、刀兵等劫生起,衣食等资具衰损,是为劫浊。((参见:五浊)1201)p281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地】
(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参考阅读:色受想阴(色受想蕴)三十魔~[楞严经]原文与白话

【1.阿难,这时应当在这境地中进一步精砺其志,采究妙明本性。当四大编织之身躯不再是羁绊,此刻身体便可以越出障碍,这叫做精明流溢前境。不过这境地也只是一种功夫,并且是暂时获得,并非是证得圣境。此刻如果心里不作已成佛成圣的想法,那么这种境界就叫做善境界。如果心里误以为这就是成圣了,那么立即就会遭遇种种邪魔。

(附注:有法师大德解说这就是灵魂出窍的现象,许多外道将此现象当作圣证,这样就会着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讲的是当众生不再受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的色身假我障碍时,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圣境,要知道这只是善的境界,如果当成圣解认为自己有所证得,就会遭到邪魔的干扰

=============

[学习笔记]: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修行就是要破除我执,尤其在我执当中,色身假我是修行的最大障碍
因为众生往往有了我以后,跟着就有了我所等一切烦恼执着,所以想要出离轮回获得解脱,首先要学习放下这个四大和合的色身假我

要知道色身只是
因为众生各自的念力,
所以吸引[四大](地水火风四种基础特性物质), 而形成众生各自的身体
众生因为对物质和生命有很深的执着欲望, 念念都是世间的生活, 所以念念都无法摆脱
如果欲望比较低, 就容易飞升, 物质的[牵引][相吸引力], 就比较弱, 所以会成为比较轻的欲念聚合, 而成为天人
所以重点在于[念力],
如果愚痴无明, 这[念力]就是[欲望执着力],
如果是[佛菩萨] , 就是[无碍的自在神通力] ——
[佛法科学观] 引力与念力

透过正确的修行方法人人都可以超越四大编织之身躯的羁绊,但是一定不能将这种现象当成圣解,不要认为自己有所证得,要知道这只是修行过程而已,如此才不会遭到邪魔的干扰


名词解释:

【我我所】
我,指自身;我所(梵 mama-ka^ra),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故有此名。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二五·二九五上):“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
 又执著有实我之妄情,称为我见;执著僮仆、住宅等为我所属之妄情,则称我所见。五见中之萨迦耶见即包含此二见。(注维摩经卷二、维摩义记卷一末(慧远)、圆觉经钞卷九)((参见:五见)1099)p293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65#
 楼主| 发表于 2024-3-15 11:43:22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65楼共用时3.5小时)

根据昨天学过的经文,继续思维学习:

经文~“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这段经文讲的是:有五神通的诸魔,因为他们在尘劳(烦恼之异名。贪嗔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内,阿难在妙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曰妙觉)中,所以即使前来扰乱阿难也无法得逞,这就好比用风吹光,用刀断水,根本无效。因为在三昧(正定)中的阿难如同沸汤,而诸魔如同坚冰,沸汤只要靠近坚冰,坚冰自然融化,所以诸魔即便有神通也是徒劳。可是让诸魔得逞,这就说明阿难被五阴迷惑才令他们有机可乘,否则阿难如果当下是清净觉悟的,诸魔根本无可奈何,要知道明能破暗,诸魔哪里敢扰乱禅定者?若是不能觉悟就会被五阴迷惑,那么阿难必定成为魔子成为魔的人,比如摩登伽用邪咒令阿难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好在阿难心清净才没有沦溺,否则若被五阴完全迷惑,则能毁坏宝觉全身,如同宰相大臣忽然遭到抄家,从此就会落魄街头无可哀救

由此可知,想要不被外魔侵扰,首先要做自己的五阴(色、受、想、行、识)主人,只有自己先守护好这颗心不随外境转,才能像沸汤渐邻坚冰一样令外魔无机可乘,下面继续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相关教导:

一、什么是五阴?什么是魔?

关于「魔」,旧译为「磨」,不论是魔或磨,意义上就是「障碍」而不是一般认为的魔鬼
当然,一般认为的魔或鬼也可能是其中一种障碍

一般来说,佛经中对「魔」分为四类:蕴魔(或称「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

「蕴魔」(或称「阴魔」),这就是「楞严经」中所说的「五蕴魔」或称「五阴魔」,共50种
就是色阴(或称色蕴)、受阴(或称受蕴)、想阴(或称想蕴)、行阴(或称行蕴)、识阴(或称识蕴)五类共50种魔扰
「色受想」三阴代表的就是五官的感觉(五感)加上第六意识的感觉,就是前六识
即「眼耳鼻舌身意」相对的「色(视)声(听)香(嗅)味(味觉)触(触觉)法(意识思维)」六种意识感受,
这里的眼见的「色」和「色蕴」的「色」,意义上是不太相同的
至于行阴和识阴,则是佛法上所讲的第七识和第八识上的问题

基本上,「五蕴」或「五阴」就是指众生自己的意念或心识作用,就是知见观念问题
简单说,「五蕴魔」就是「心魔」,是属于众生自己的心念意识感受观念知见的范畴
但是,「心魔」会招引「外魔」(「鬼神年老成魔」或「天魔」),而受控制变成魔子魔孙(代言人),
就是物以类聚,同性相吸(这不是磁力作用,磁力是同性相斥),就是感召而来(就是念恶招鬼魔,念善招神佛)
或使自己死亡后转生变成鬼神魔(就是外道鬼神成魔)或天魔的魔子魔孙 ——
「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魔其实是指错误的观念和执着
心魔就是内心有错误的观念和执着,就是贪瞋痴
外魔就是内心有错误观念和执着的众生,就是因为贪瞋痴执着过深而成魔的众生
魔扰就是外魔干扰,又或者因为自己的贪瞋痴心念而干扰自己
魔障是指自己心中错误观念对自己造成的障碍(也包含召引外魔而障碍自己) ——
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所以,如果修行人堕入[心魔]中,例如:[五阴魔],就会陷入[楞严经]中所讲的50种魔境,就可能感召[外魔]或自成魔 —— 解析:什么是鬼?神?非人?天王?菩萨?佛?魔?


二、为什么会着魔?

基本上, 如果六根不净, 会受外在影响, 就会着外魔 —— [必修]十二因缘

这是因为
心有贪瞋痴就会产生心魔,有心魔就容易召引外魔而形成自己与魔之间的共业干扰
所以,魔扰其实是自己召惹的,是因为自己的心魔(贪瞋痴)而召引外魔
就是自己内心犯了贪瞋痴三毒或七情六欲或恶念或邪念或贪欲而物以类聚,因此召引非人鬼神或魔
又或者因为自己累世干坏事,因为贪瞋痴杀盗淫,对不起众生,而召引报复和非人鬼神扰 ——
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然而
五阴烦恼习气这些都和心有关,属于[心魔]范畴,心若入魔障,就容易引[外魔]干扰 —— 解析:什么是鬼?神?非人?天王?菩萨?佛?魔?

也就是说
因为自己负面的心态或心念或欲望而陷入魔障(心魔),因此而感召外魔
所以,修行要逐渐放下一切,才不会因为累世负面习气而感召魔扰
不修行就无法解脱,但是,修行的过程也是有凶险的,全在自己的心念是否正确 —
着魔的原因和现象


三、如何破(消)除魔扰?

明白了上面的原理(原因和理由),想要消除魔扰或魔障,其实很简单
就是先消除自己的贪瞋痴,消除自己的杂念妄想,这样就能消除干扰和障碍
就是心经上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只要排除妄想,就能消除一切苦厄,就这么简单
所以,不要造恶业,就不会有种种干扰和魔障,这就是很简单又复杂的因果原理 ——
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尤其要注意
色受想行识五阴内魔力量最大最为厉害,只要心有所缘、有所念、有所求,就容易由内魔引来外魔,因此日常中、静坐中、梦境中对一切好坏幻境皆要不动心不随境转,若心妄动需赶快将意念转到呼吸上止念或持唸佛号经咒打手印断魔境以免引外魔入身。—— 转帖:魔考与业障魔障...及人身七毒

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五阴魔]是属于众生[第一识]至[第八识]妄想执着所形成的困境,(并非真正有什么魔)
但是这也会勾引外魔和鬼神精魅,不过根本来源就是众生自己的妄想执着,
这就是心魔勾引外魔, 详细50种阴魔情况可参阅楞严经,

简单说(根据参阅许多佛经(例如楞伽,大般涅槃,楞严,解深密...)和古大德的解说)
[色][受][想]是属于前六识的执着妄想, [行]属于第七意识, [识]则属于第八意识

[色阴](色蕴)魔境就是来自于众生着于色相,误以为成就
[受阴]魔境则是众生着于觉受(感觉感受),误以为成就
(前两类多是民间信仰或自修者,贪着色相和觉受,误以为得到圣境,讲的都是很明显的外道法)

[想阴]魔境则是众生忆想贪着种种境界而物以类聚勾引外魔
(这类则多是附佛外道,尤其那些带头者多是此类, 讲的多是相似佛法)

[行阴]魔境则是众生着于第七识妄念流的细微分别
[识阴]魔境则是众生着于第八意识恶种子
(楞严经说这两类都是断除前六识妄念后,启发神通,然后因为神通不究竟,却以其认知的错误知见为究竟,因此自己成了外道魔, 这些魔多是天上外道的, 而且识阴最后两种魔就是不回小向大的小乘[钝阿罗汉]与[钝辟支佛])

总之五阴魔很复杂(所以刚刚才说这一小段经文不容易说明白),
佛弟子都应该好好了解,避免误入歧途 ——
如何破离四魔? 何谓魔业? ~ 大方等大集经


四、对于发愿成佛者,为什么说“魔扰其实是修行的必经过程”?

因为任何修持最终都会进入心法修持
任何修持最后都将逐渐面对自己的心魔和破除一切外魔 ——
[略说]心法修持过程的现象和原理~[消业现象][重业轻报][魔考][磨难]

所以
修行境界愈高时可能受的干扰会愈多愈大愈会被练就成佛身愈会被练就你心性的解脱及念头之存正,魔大都会利用你的心性你的念头你的贪念邪念妄念你的贪瞋痴慢疑等来干扰你,如你能去除了那些(习性)而心常保正念净念(念佛持咒之念)乃至无念时就不会受干扰了,因此在面对魔障时要慈悲勇敢与对勿逃避勿害怕以加速早成佛身。—— 转帖:魔考与业障魔障...及人身七毒
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的过程也是有一大堆天魔来干扰和障碍 —— 修行的必经过程:魔考魔扰魔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4 11:3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5 11:41 编辑

(本次学习:64楼共用时3.5小时)

十五、修行者应当如何避免被魔扰乱?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

[学习解说]:

这时,如来继续普告大众及阿难说:你们这些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向大菩提无上妙觉,我已经宣说了真修行法,可是如果你们还不知道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可能出现的微细魔事的话,当魔境现前时你们因为无法识别便会落入邪见,或者被自己的阴魔所困扰,或者被天魔,或者鬼神,或者魑魅所干扰,如果你们心中不清楚种种魔境之事便会认贼为子,又或者以少为足,比如第四禅天的无闻比丘(缺乏智慧经验之凡夫比丘。彼自我臆断佛之说法,而修行结果又不符自己所信,遂谤佛难法。无闻比丘即指持此邪见之比丘),妄说自己已经证得圣果,等到天报享尽后衰相现前堕入阿鼻地狱,所以你要仔细听,我现在就为你们详细说说


名词解释:

【圣果】
<一>依圣道所证得之果报。即指菩提涅槃。(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中本)
<二>指四种沙门果中之阿罗汉果。(华严五教章卷二)p5580 FROM:【佛光大辞典】

【妄想】
(术语)不当于实曰妄,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曰妄想。注维摩三:“生曰:妄想妄分别之想也。”大乘义章三本曰:“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同五末曰:“谬执不真,名之为妄。妄心取相,目之为想。”楞严经一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楞伽经四曰:“妄想自缠,如蚕作茧。”观无量寿经曰:“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菩提心论曰:“夫迷途之法从妄想生,乃至展转成无量无边烦恼。”止观七曰:“诸法皆妄想和合故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闻比丘】
巴利语 assutava^-bhikkhu。缺乏智慧经验之凡夫比丘。彼自我臆断佛之说法,而修行结果又不符自己所信,遂谤佛难法。无闻比丘即指持此邪见之比丘。楞严经卷九(大一九·一四七上):“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地狱。”(正法眼藏四禅比丘)p5135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心】
又作回心。本意谓回转心意。即改变对世俗欲望之追求与邪恶之心,转向善道,并从此皈依佛教,成虔诚之佛教徒。又将邪恶之心改为向佛之心,即称为回心忏悔;反自利之小乘而趋向大乘,称为回心向大;反自力而信仰他力(佛、菩萨),则称舍自归他;自始即能直入大乘者,称为直入之根机;必须靠回心转意者,即称回心之根机。
 回心向大之说,出于大乘经典。法相宗于五性各别之立场,认为定性之声闻、缘觉等二乘,无回心向大之可能;唯有不定性之二乘能回心向大,入于无余涅槃。对此,华严宗与天台宗于“一切皆成”之立场,主张二乘皆能回心向大,以至成佛。而二乘回心之时间,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卷二十一载,四果中之声闻与缘觉必经八万、六万、四万、二万劫及一万劫之漫长时间,方能成为大乘菩萨。法相宗认为不定性之二乘在入无余涅槃之前,须将阿赖耶识中菩萨种性之种子回心;复以根机不同,故须各以相当之时间始可至十信之初心。华严宗、天台宗等则言,未入无余涅槃前之菩萨回心,并无一定之时间;然一旦入无余涅槃时,其发菩提心则有快、慢之分。
 华严宗认为依根机之利钝及厌恶停于无余涅槃之强弱心,其经过时间有所不同。关于此,法藏之起信论义记及慧远、吉藏皆有异说。
 华严宗于五教中,对始教分为回心与直进二种教,又于始、终、顿三教中,亦用
此“回心、直进”等语。(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卷三化城喻品、成唯识论卷十、华严五教章卷三、卷四)p3782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学习解说]:

阿难起立与法会中其他有学一起欢喜顶礼佛陀,等待佛陀的慈悲教诲

佛告诉阿难及诸大众:你们应当知道,有漏世界(即三界。为一切迷惑众生之住处)的十二类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本觉妙明,十二类众生的佛性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由于你们妄想迷理(“迷事”之对称。又称迷理惑。指见惑。即迷于四谛等真理之烦恼)便有世界生,所以十方微尘国土非是无漏,都是从迷顽妄想而安立,要知道虚空生在你心内,就像一片云彩点缀在天际中的一小部分,更何况世界还在虚空中呢


==========


[学习笔记]:

经文~“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这段经文讲的是由于众生妄想迷理(“迷事”之对称。又称迷理惑。指见惑。即迷于四谛等真理之烦恼)便有世界生,所以十方微尘国土非是无漏,都是从迷顽妄想而安立,实则虚空生在众生心内,就像一片云彩点缀在天际中的一小部分,更何况世界还在虚空中呢

由此想到梦,梦中有世界、有虚空、有人事物等一切

如果我们执迷其中,梦就会一直做下去,无论世界或虚空或人事物就会一直存在,且误以为是真实

实际梦中的一切都来自于做梦者的小脑袋(八识田记忆库),所以并“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的

梦是这样,其实“现实”与“梦”没有两样

以佛法来说,梦只是一种中阴状态,称为「梦境中阴」(中阴就是神识处在不同型态的称呼)

人醒着的时候可称为「现实中阴」,死亡后转生投胎前则称为「死亡中阴」,禅定可称为「禅定中阴」

意思是说,人或者众生不会真正消失和死亡,而是一直存在神识,只是表面型态有些改变或换个躯壳罢了

所以,不论什么时候,「神识」都有发送或接收讯息的功能 ——
梦的科学原理说明

也就是说,一切外境都是
自己的心识作用 —— 梦的科学原理说明
都和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有关,都是业力和知见编织而成的综合显现 —— 梦的科学原理说明
佛弟子应该要知道~[相由心生]
由累世所累积的第八识无明种子而生形成种种幻相和梦境 ——
梦的科学原理说明
其实每个人白天也是随时都产生类似的心识作用,
只是着迷的是生活中所听到看到的一切世俗表相,因此而堕入累世轮回的状态
不论是现实日常生活或梦中或禅定中或死亡中阴状态,
全都随着心识作用而变化或显现,甚至决定众生的轮回去处 ——
[梦境解说] 以实义和方便,探究梦中心识作用的涵义
所以不论哪种状态中,如果能随时保持清净心,
就能逐渐净除第八识杂染妄想,而逐渐显露佛性光明而成佛 ——
[梦境解说] 以实义和方便,探究梦中心识作用的涵义

正如“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


名词解释:

【迷理】
“迷事”之对称。又称迷理惑。指见惑。即迷于四谛等真理之烦恼。((参见:见惑)2997、“修惑”4047)p4332 FROM:【佛光大辞典】

【犹如片云点太清里】
将一片云彩比喻为点缀在天际(太清)中的一小部分,用以形容极其微小或不足为奇的事物。这个比喻强调了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是宇宙整体中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在佛教语境中,这句话还隐含了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即一切现象都是从内心生起的,包括我们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和体验。因此,它提醒我们珍惜内心的平静和内在的丰富,不要过于追求物质财富或外在表象。—— 摘自百度

【十二类生】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种类型。即:(一)卵生,从壳而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二)胎生,从胞胎而出生。谓此类有情因爱欲杂染之惑,起横竖乱想之业,惑业相滋故感此生之报。即人畜龙仙之类。(三)湿生,从湿处而受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执著之惑,起翻覆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含蠢蠕动之类。(四)化生,即从无而忽有,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如蚕蜕形为蛾,如雀化蛤等。(五)有色,谓有形碍明显之色。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障碍之惑,起精耀乱想之业,惑业显著故感此生之报。即休咎精明之类,如星辰吉者为休,凶者为咎;萤火蚌珠,皆精明之类。(六)无色,即无有形色。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销散之惑,起阴隐乱想之业,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如无色界之外道。(七)有想,指从忆想所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八)无想,指想心昏迷、无所觉了。谓此类有情因顽钝愚痴之惑,起枯槁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黄头外道化为石。(九)非有色,谓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此类有情因虚伪相待之惑,起因依乱想之业,惑业相染故感非有色相成色之报。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十)非无色,谓因声呼召而能成形。此类有情因相引妄性颠倒之惑,起呼召乱想之业,惑业相附故感非无色相无色之报。即咒诅厌生之类。(十一)非有想,谓借他之身以成自类。此类有情因诬罔颠倒之惑,起回互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有想相成想之报。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十二)非无想,谓虽亲而成怨害。此类有情因怨恨颠倒之惑,起杀害妄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无想相无想之报。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七)p347 FROM:【佛光大辞典】

【有漏世界】
(杂名)即三界。为一切迷惑众生之住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淴-心+日],当处湛然。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凡夫昏暗,不觉迁讹。

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

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学习解说]:

你们有一人能回归佛性本心的话,十方虚空都会销殒,何况是虚空中的国土哪有不被震裂的道理呢?

你们修禅入佛正定,十方菩萨及一切无漏大阿罗汉都湛然清净,一切魔王及鬼神、诸凡夫天人见到宫殿无缘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都没有不惊慌的,可是凡夫因为身心昏暗不净,无法察觉这些变迁

他们虽然都有五种神通,唯除漏尽通没有得到,他们因为迷恋这尘世间,哪会让你摧灭这里呢?所以这些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在你修三昧(正定)时会来扰乱

然而虽然诸魔大怒,但是他们都在尘劳内,而你在妙觉中,他们如同用风吹光,用刀断水,根本无效,你如同沸汤,诸魔如同坚硬的冰,沸汤只要靠近冰块,就会自然融化,所以诸魔即使有神通也是徒劳,假如魔有得逞,就是由于五阴的缘故,五阴如果迷惑,诸魔便有机可乘,如果当下清净觉悟没有疑惑,诸魔奈你如何?

明能破暗,靠近者都会被销殒,如何还敢留在光明里扰乱禅定中的你?反之如果不能觉悟,被五阴迷惑,那么你阿难必定成为魔子,成为魔的人,比如摩登伽用邪咒令你破佛律仪,八万行中毁了一戒,好在你的心清净才没有沦溺


名词解释:

【隳】
毁坏;崩毁 — 在线新华字典

【八万细行】
乃将有关比丘在行为上应注意之规矩,配列成八万四千之数。即行、住、坐、卧之四威仪各有二百五十戒,计为一千;若摄三聚净戒则成三千;又配于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语、绮语等七支则为二万一千;再配贪嗔痴三毒及等分之四烦恼,则为八万四千,若取大数,则称八万细行。净心诫观法谓大小乘各别,称菩萨戒有八万威仪、声闻戒有三千威仪。(首楞严经文句卷五)((参见:三千威仪八万细行)524)p302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阴】
一色阴 二受阴 三想阴 四行阴 五识阴

次名色而辨五阴者。以惑者迷名偏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也。此五通称为阴者。一往而释。阴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

一色阴 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此之十四。并是色法也

二受阴 领纳所缘名为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但境既有违顺。非违非顺之别。故六受亦各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异也

三想阴 能取所领之缘相名为想。想有六种。谓取所领六尘之相。为六想也

四行阴 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行有六种。大品经中。说为六思。思即是行。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无动业也

五识阴 了别所缘之境名为识。识有六种。即是六识。若诸论师多云。识在二心之前。诸大乘经中。明识最居后。今依经为次料简FROM:【《法界次第初门》隋·智顗 撰】

【三昧】
<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归元】
(术语)又曰归真,归寂,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于真寂本元之意。谓人之死亡也。与圆寂同义。禅家于亡者之位牌题新归元或新归真,其下有具法名者。普通谓僧侣之死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阴】
谓色、受、想、行、识。变碍曰色;领纳曰受;取像曰想;造作曰行;了知曰识,亦名五蕴。蕴,以积聚为义。阴,以言其覆蔽也。FROM:【祖庭事苑】

【妙觉】
(术语)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曰妙觉。即佛果之无上正觉也。二乘止于自觉,无觉他之功。菩萨虽自觉觉他并行,而未圆满,独佛二觉圆满,觉体不可思议也。四教仪四曰:“金刚后心,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名真解脱。翛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地。”三藏法数二十六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劳】
(术语)烦恼之异名。贪嗔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6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12:4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3 14:22 编辑

(本次学习:63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十四、四种阿修罗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
  “若于鬼道,以护法力,成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在这三界中又有四种阿修罗

如果在鬼道中护持佛法,以护法的力量乘通入空,这类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如果在天道中因为德行降低而被贬坠,他们居住的地方会邻着日月,这类阿修罗从胎而生,人趣所摄

如果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心无畏惧,能与大梵王及天帝释、四天王争权,这类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另外还有下劣的修罗,生在大海中心,白天在虚空中遨游,晚上回到海上,这类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所摄


名词解释:

【阿修罗】
梵名 Asura。略称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又作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阿须伦、阿须轮。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旧译不酒、不饮酒,或系误译。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
 据增一阿含经卷三阿须伦品载,其身形广长八万四千由旬,口纵广千由旬。另于长阿含经卷二十阿须伦品、大楼炭经卷二阿须伦品、起世因本经卷五,均详载其住处与事迹。有关阿修罗之业因,诸经多举出嗔、慢、疑等三种生因,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则列举十种阿修罗之生因:(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憍慢,(五)起我慢,(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诸善根。此外,阿修罗所持有之琴,特称为阿修罗琴。阿修罗欲听闻何种曲调,则曲音自然弹出。此亦阿修罗所具有之褔德。
 阿修罗之形像有多种说法,或谓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之四倍;或谓千头二千手、万头二万手、三头六手;或谓三面青黑色,忿怒裸形相,六臂。(长阿含经卷十、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十、卷十一、卷三十、佛地经论卷六、观音经义疏记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慧苑音义卷上、翻译名义集卷二)p3651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学习解说]:

阿难,这些地狱、饿鬼、畜生、人、仙、天、阿修罗七趣,都是因为沉迷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犹如空中花,原本就不是真实的,根本都是虚妄的


===============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讲的是,六道众生皆是因为“沉迷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不断轮回流转

诸有为相“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因此有为亦为缘起法之别名。小乘著重以有为来说明人生无常,大乘则扩大为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分析,说明性空、唯心之理。FROM:【佛光大辞典】”

而妄想的根本原因,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就是无明,综合起来思维,就是十二缘起的轮回过程:

十二因缘起于第八识1.无明(于第八识中)
然后进入第七识(行蕴,心念瀑布流) 2.行(这里的行就是行蕴,指第七识)
然后进入第六识(就是一般讲的意识) 3.识(这里是指第六识, 生成指意识已经投胎)
4.名色(名指第六识,色指第五识, 此时有意识和肉体, 但是眼耳鼻舌尚未生成)
5.六入(六根生成) 6.触(产生六触) 7.受(因为六触产生六种觉受分别)
8.爱(对六种觉受产生贪爱) 9.取(对六种觉受产生执取) 10.有(因执着而产生现业果报)
11.生(以前面的方式不断出生) 12.老死(不断以前面的方式老死) ——
[必修]十二因缘

因此,想要出离轮回也应当从清净第八识开始,因为

一切外在现象都是第八识无穷神通力的展现 —— [问题解析]佛友问:泄露天机有什么果报?2#

也就是说
一切都是念头的作用,
什么样的念头和行为,就产生相对应的后果 ——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所以
不论是凡夫或是成佛,都在于心
这个心讲的就是由六识逐渐到清净第八识 ——
[光明心法]进阶说明

只有
逐渐清净第八识妄想习气 —— [问题解析]佛友问:泄露天机有什么果报?2#
逐渐断除六根妄想, 逐渐佛性就会显露, 佛性的功能就能启发 —— [略说]如何真正消除烦恼和痛苦?

因为
一切唯心造,清净第八识善恶种子后,恢复佛性原本光明圆满,这就是成佛 ——
[解析]佛教理论和现实情况根本照不上号?佛法和世间法是两回事?


名词解释:

【十二缘起】
十二因缘的别名。缘起是诸法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
梵语 sam!skr!ta,巴利语 san%khata。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称有为法。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相对于此,永远不变而绝对存在者,则称为无为法。据俱舍论光记卷五载,因缘造作称为“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因缘之造作,故称为有为,因此有为亦为缘起法之别名。小乘著重以有为来说明人生无常,大乘则扩大为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分析,说明性空、唯心之理。
 一般以五蕴为有为法。俱舍宗七十五法中,有为法占七十二种;唯识宗百法中,有为法占九十四种。大别之,有为法可分为:色法(物质)、心法(心)、非色非心法(不相应法)三种,称为三有为。
 有为法乃无常之法,于每一刹那皆在转变、迁移,故又称为有为转变。复次,言有为法为无常者,系因凡有为法皆具有生、住、异、灭四相,此即上记所谓的有为法之四个基本特征,称为四有为相;此外,亦有将住、异二相合并为一,而立三有为相。
 俱舍论卷一曾举出有为法四种异称:(一)世路:世,三世之意;路,即法,乃世所依者。谓过去法是世已行之法;现在法,是世正行之法;未来法,是世当行之法。故有为法为三世之所依,故称为世路。又“世”含有“可破坏”之意,有为法乃可破坏之法,又为无常之所依,故称为世路。(二)言依:言,指以音声为其体之言语,乃“能诠之名言”与“所诠之实义”所赖以表显、依存者。称有为法为言依者,盖以所诠之义,与能诠之名,俱堕于三世而行于三世,故称为言依。(三)有离:离,永离之意,即指涅槃。一切有为诸法终将被舍离,而至涅槃,故称为有离。(四)有事:事,因之义。有为诸法皆从因而生,故称为有事。
 又有为法须藉因果之关系始能成立,即凡为有为之法,必定会引生其果,故有为又称有果。此外,另有“有刹那”之异称,则在强调其刹那间生灭变迁之性质。(俱舍论卷五、成唯识论卷二、俱舍论颂疏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大乘义章卷二)((参见:五位七十五法)1089、“五位百法”1089、“四相”1732)p2445 FROM:【佛光大辞典】

【昏沉】
昏沉者,昏钝沉坠也。谓神识昏钝,懵然无知,不加精进之功,遂致沉坠苦海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学习解说]:

阿难,这些众生不认得本心(真心佛性)枉受轮回,即使经过无量劫也无法获得真正的清净,都是因为他们随顺恶念造作杀盗淫的恶业,或者反过来追求不杀不盗不淫的善报

随顺杀盗淫的人就会堕入鬼道,不杀不盗不淫的人就会投生天道,然而不论是有杀盗淫,还是无杀盗淫,二者都会生起轮回性,如果超越有无的对立,那么连不杀不偷不淫都没有了,哪里还会有杀盗淫的事情呢?


名词解释:

【常寂】
(术语)真体离无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一本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心】
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六祖坛经(大四八·三四九上):“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卍续一一○·四二一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1950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学习解说]:

阿难,如果不断除杀盗淫三业,就会感召恶道的果报,这些都是妄念感召的,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追寻

你要勉励修行者,如果想要证得菩提,就要断除杀盗淫这三种迷惑,如果杀盗淫不断除,纵使得到神通,也只是世间功用,根本习气没有灭除,就会落入魔道

根本习气不灭除的众生,虽然也想要灭除妄想,但往往变成妄上加妄,如来说这样的人是可怜悯者,因为虚妄是自己造成的,并非菩提的过失,像这样说的就是正说,不是这样说的则是魔王说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62#
 楼主| 发表于 2024-3-12 12:07:51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62楼共用时3小时)

十三、无色界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歧路。
  “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礙,销礙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诸礙既销,无礙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学习解说]:

世尊对阿难说,从有顶(又称色究竟天。乃色界四禅天之第九天,为有形世界之最顶峰,故称有顶。)色边际中又有二种歧路:

如果在舍心修习中,有发明智慧,并获得圆满,便能出离尘界,成为阿罗汉,入菩萨乘,这类众生称为回心大阿罗汉

如果在舍心修习中,有成就舍心,并觉身是障碍,因此入于空,这类众生称为空处:“空无边处天︰由修空无边处定所感得之果报,该定由厌弃色界一切色相,观想虚空无边而入。”

还有一类众生称为识处:“识无边处天︰由修识无边处定而感得之果报,该定由厌弃虚空无边,故舍虚空,转心缘识,依观想识无边而入。”

还有一类众生称为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天︰由修无所有处定而感得之果报,该定由厌弃识之无边,故舍缘识,转心依无所有法而入。”

还有一类众生称为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天︰由修该定感得之果报,该定非如色界及前述三定之胜想,故称非想,亦非如无想灭尽定之非想,故称非非想。”

如果众生没有穷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这类众生称为不回心钝阿罗汉,如果从无想天及种种外道天追求空理,迷于有漏的修行,便会堕入轮回

阿难,诸天各个天人都是凡夫业习果报,福业享尽终要堕入轮回,诸天的天王其实都是菩萨入于三摩提(正定)渐次增进修行,燃后回向无上菩提

以上这四空天的众生,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报,一直到终了,因此称为无色界

这些众生都是因为不知道妙觉明心,随着妄念的累积,妄以为有三界,因此随着妄念堕入七趣(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罗趣)不断轮回流转


==============


[学习笔记]:

上面讲的是无色界天的因缘果报,虽然无色界天高于欲界和色界,但仍未出离三界,仍要在六道中轮回,这都是因为众生不了解“妙觉明心”,才会随着妄心不断流转,所以我们常常听说三界如火宅

“【火宅】:梵语 a^di^pta^ga^ra。比喻迷界众生所居住之三界。火喻五浊等,宅喻三界。语出法华经七喻中之火宅喻。众生生存于三界中,受各种迷惑之苦,然犹不自知其置身苦中,譬如屋宅燃烧,而宅中稚儿仍不知置身火宅,依然嬉乐自得。(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参见:火宅喻)1495)p1494  FROM:【佛光大辞典】”

然而,
有些人把火宅看成外面的境界,其实火宅就在我们自心当中;

心中有男女的欲爱、饮食的嗜好等种种欲望,这是欲界;

自心有种种执著,看到好东西就贪爱、想占有,把它当作真实的,这就是色界;

认为欲界、色界不好,希望归空,这就是无色界;

可见,
三界都在我们这念心当中,三界都是火宅。
但是只要念头一转,就是法王、就是法中之王。

这念心执著一切法为实有,那就是火宅;

现在得法自在,法从心生,能处处作主,就是法中王。

所以这念心作得了主,就是水能载舟;

这念心作不了主,就是水能覆舟;

翻过来是手掌,翻过去就是手背 ——
修行了数十年,读诵了数百部佛经,所以你是老修行?!

所以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学佛就是要放下一切执念,修得一颗清净光明心,阿弥陀佛!


名词解释:

【三摩地】
梵语 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见:三昧)580)p670 FROM:【佛光大辞典】

【空理】
(术语)观人与法为空所显之真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趣】
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罗趣。趣是趣向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业识】
<一>谓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即指有情流转之根本识。又作业相(梵 karmaja^tilaks!aN!a)、业相识。五意之一,三细之一。据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末之说,相当于阿梨耶识中之自体分。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七中):“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入楞伽经卷二、释摩诃衍论卷四)
<二>又作随业识。即缘业而生之识。指十二支中之识支。(瑜伽师地论卷九、观经疏卷二)p5503 FROM:【佛光大辞典】

【业识】
有业凡夫的识。凡夫有业,所以智就变成了识,圣人没有业,所以识就转成了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色界(梵aru^pya-dha^tu,巴aru^pa-dha^tu,藏gzgus-med-pah!i khams)】
三界之一。此天界无色法,仅有受、想、行、识四蕴。由厌弃色界为色质系缚而不得自由,故欣求无色,遂得入此界。《法蕴足论》卷十一(大正26·504c)︰‘云何无色界?谓有诸法,无色贪随增,是名无色界。’《俱舍论》卷八谓,色为变碍义或示现义,无色界为色法全然不存在之世界。

此界由于无色,故无法定其方处。但以业因有胜劣,故果报亦有胜劣之差别。由于果报之差异,乃使此界细分为四类,称为四无色,或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即︰

(1)空无边处天(A^ka^s/a^nantya-yatana)︰由修空无边处定所感得之果报,该定由厌弃色界一切色相,观想虚空无边而入。

(2)识无边处天(Vijn~a^nantya-y.)︰由修识无边处定而感得之果报,该定由厌弃虚空无边,故舍虚空,转心缘识,依观想识无边而入。

(3)无所有处天(Akin~canya-y.)︰由修无所有处定而感得之果报,该定由厌弃识之无边,故舍缘识,转心依无所有法而入。

(4)非想非非想处天(Naivas/an~jn~a^nasan~jn~a^-y .)︰由修该定感得之果报,该定非如色界及前述三定之胜想,故称非想,亦非如无想灭尽定之非想,故称非非想。

前三者从所修入定之因行而得名,后者则从当相而立名。此天界命终后转生欲界、色界之事,即因其人自愿求生该界,遂得感生。

关于无色之义,众说纷纭,如大众部、化地部即认为‘无色’应是无粗显之色,而非无细微之色,若全然无色,则于无色界命终而转生于欲、色二界时,色从何得生?

说一切有部以为,既言无色,即蕴含‘色已全无’之意,因此,若说细微之色为无色,则水中细虫或色界之身,岂非亦可称为无色!又,三界生死相续之状,或色续无色,或无色续色,故不可一概说诸色断已。

经部认为往昔所起之异熟因,熏习在心,其功能今已成熟,故色法仍能生起。

至于大乘之意,则认为业果之色虽已不存在,但定果之色仍存。至于对‘色界一切有情要依色身等相续,而于无色界受生时,有情之心心所将依何相续’一事,有部诸师说,彼心等依众同分与命根而得相续,经部师说,若因于色已得离爱,以厌弃色故,无色界心等自相续,别无依止。

又,关于此界四天之寿命,《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云(大正27·434a)︰‘空无边处二万劫寿,识无边处四万劫寿,无所有处六万劫寿,非想非非想处八万劫寿。’《长阿含经》卷二十依四天之次第说其寿量为一万劫、二万一千劫、四万二千劫、八万四千劫。《立世阿毗昙论》卷七〈寿量品〉谓,四天各有上、中、下三品,且列举从空无边处下品之一万七千五百大劫,直到非想非非想处上品之八万大劫,共计有十二品寿量差别。

感生于此天界之业因,当为四无色定,如《业报差别经》谓,修行十善业道,能令众生得欲天报及色天报;复有四业能令众生得无色天报,即(1)入于空处定,(2)入识处定,(3)入无所有处定,(4)入非想非非想定。此处仅言四业而未论及十善业,其故安在?《法苑珠林》卷二〈业因部〉释之云(大正53·283b)︰
‘若尔,此界何故不言十善业者,应言此界是无色报离色而修远离身口,是故据地但言四业不就十善也。’

[参考资料] 《立世阿毗昙论》卷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八、卷一三七、卷一四五;《俱舍论》卷十一。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无色界四天】
一、空处天,谓此天厌于色身系缚,不得自在,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住空处定故。二、识处天,谓此天厌虚空无边,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以识为处故。三、无所有处天,谓此天厌于识处无边,于是舍识入无所有处,亦名不用处,谓不用前空处识处故。四、非想非非想处天,谓此天居无色界之极顶,非无所有处之无想,非识处之有想故。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色界】
梵语 a^ru^pya-dha^tu,巴利语 aru^pa-dha^tu。又作无色天、无色行天。与欲界、色界共称三界。即指超越物质之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之天界。谓此界有情之生存,固无色法、场所,从而无空间高下之别,然由果报之胜劣差别,则分为四阶级,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故又称四无色、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天、四空、无色界诸天;若三界分为九地,则此四界相当于后半之四地,而一一附加“地”字称呼,例如“空无边处地”等。复以其属于天界,故有时亦一一附加“天”字,称为“空无边处天”等。关于四天之寿命,各有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载,空无边处有二万劫,识无边处四万劫,无所有处六万劫,非想非非想处八万劫;长阿含经卷二十则依次为一万劫、二万一千劫、四万二千劫、八万四千劫;依立世阿毗昙论卷七,则将四天各分上、中、下三品,由空无边处下品之一万七千五百大劫,至非想非非想处上品之八万大劫,总有十二品之寿量差别。此外,非想非非想处天因位居世界(有情之生存)之最高位,故又称有顶、有顶天。又无色界之有情均为男身,但不具男根。(业报差别经、法蕴足论卷十一、俱舍论卷八、卷十一、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三、卷九十八、法苑珠林卷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四无色定)1772)p5083 FROM:【佛光大辞典】

【有顶】
(界名)天名。色界之第四处,本名色究竟天。此在有形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此外无色界有无形之世界),有顶之有,如有唐有宋之有,法华经序品曰:“从阿鼻狱,上至有顶。”法华经义疏二曰:“长行云阿迦尼吒(译言色究竟天),今称有顶者。楼炭经云:阿迦尼吒,在有色之顶也。”【又】无色界之第四处,非想非非想天也。是位于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妙句解六曰:“非非想天,名为有顶。是于三界有漏世间,极顶之故。”往生要集上本曰:“乃至有顶,轮回无期。”梵Akanis!t!ha,巴Akanit!t!h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顶天】
梵语 akanis!t!ha,巴利语 akanit!t!ha。音译作阿迦尼吒。又称色究竟天。乃色界四禅天之第九天,为有形世界之最顶峰,故称有顶。此外,有顶天亦指无色界之第四天,即非想非非想处天,以其为三有(三界)之绝顶,故称有顶。于现存之梵文法华经中,长行、重颂内皆以梵语 bhava^gra 作为有顶之意,而不用梵语 akanis!t!ha 一语。(法华经卷一序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俱舍论卷二十四、法华义疏卷二(吉藏))((参见:非想非非想处天)3712)p2443 FROM:【佛光大辞典】

【空处定】
谓行者厌患色质,有如牢狱,心欲出离,即修观智灭三种色故,不念种种相,入无边虚空处,心与虚空之法相应,是名空处定。(三种色者,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无对色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61#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2:16: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1 12:28 编辑

(本次学习:61楼共用时3小时)


5、五不还天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沉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精见现前,陶铸无礙,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学习解说]:

阿难,色界中又有五不还(音译作阿那含。指声闻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灭欲界九品之修惑,而不再还至欲界受生,故称不还)天,分别有:

无烦天:“此天苦乐两灭,心境不交,则无烦恼,故名无烦天也。(苦乐两灭者,离欲界苦及色界乐也。心境不交者,心与境不交接也。)”

无热天:“此天机括独行,研交无地,故名无热天也。(机括独行者,机谓弩牙,括与筈同,谓箭所受弦之处,皆取可发之义,以喻于心也。前苦乐之境虽灭,犹存能灭之念,故云机筈独行。至此天中,研究此心与境交接之念,无依无处,则无热恼,故云研交无地也。)”

善见天:“此天于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及一切沉垢,故名善见天也。(十方世界等者,谓一心在定,定能发慧,于慧心中,见十方界圆遍澄凝,更无世界内外尘象,及无心地昏沉之垢也。)”

善现天:“此天精见现前,陶铸无碍,故名善现天也。(精见现前,陶铸无碍者,范土曰陶,镕金曰铸。以妙精明见陶铸,一切像空,无障碍故也。)”

色究竟天:“此天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故名色究竟天也。(究竟群几者,几谓几微,言究尽诸色几微之处也。穷色性性入无边际者,色性所依之性,故云性性,性本无边,若研穷之,则入于无边际矣。)”

世尊对阿难说:上述所说的五不还天,连四禅天的四位天王也只是听闻,并非真正见到,如同世间的深山旷野及道场都是阿罗汉所住持,可是世间凡夫因为业力障碍根本看不见。阿难,上述十八天称为色界


==============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讲的是五不还(音译作阿那含。指声闻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灭欲界九品之修惑,而不再还至欲界受生,故称不还)天众生的因缘果报

末学惭愧实修次第还没有达到这些高度,但是在查找词典时透过那些清净光明的词句及义理解说,有体会到熏修的法喜,同时赞叹所有实修者为一心向佛而在不同阶段付出的努力!(注: 但是身为佛弟子要清楚明白三界并未出离轮回,这些只是趋向清净的修行过程并非终点,唯有成佛才是究竟圆满)

因此末学也随之生起了欢喜心,就像
当我们走在沙滩、望向湛蓝的大海
随着海风的吹拂和海浪的节拍声
平日的烦恼和郁闷,就都能随来往的浪潮一扫而空

当我们登高望远,身处云烟袅袅间或名山大川中
我们当下就像真成了闲云野鹤或深山的僧侣或道士
心情也随之开阔、放下尘俗、无忧无虑、向往真道、笑看人生 ——
心情洗礼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这应该是卷八中讲到的外分力量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即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盼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也是心念的引力:
随着心念意识型态的精神增上,我们今生命终,也能随心念意识和观念的开阔
而提升飞生天道或往生佛净土等更高次第的生命境界 ——
「意生身」:心念能量场的意念生命型态

由此,反思检讨,
想想,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忙碌一生,生活在各种压力和烦恼之中,

生活在为了个人私欲和无止尽贪婪而起的种种斗争中,生活在追求各种肤浅的表相,

而让许多丑陋的负面心念污染了自己的心灵,逐渐失去心灵的清净光明自在,这样的人生会有趣吗?

如果没有透过修行来提升和解脱轮回,这样不断的轮回受苦,这不是自作孽吗? ——
修行会无聊或无趣吗?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生唯有
学佛修行而解脱轮回痛苦,这才是不论您在任何生命型态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 修行会无聊或无趣吗?

名词解释:

【已还】
又作以来、以至。还,还归之意。如谓“三千年已还”,即指三千年之过去以至于目前之间。或谓“等觉已还”,则指自等觉以至于凡夫间之一切地。p95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那含】
梵语 ana^ga^min。旧译作阿那伽弥、阿那伽迷。略称那含。意译不还、不来、不来相。乃声闻四果中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尽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此阶位之圣者中,若九品之惑全部断尽,则称阿那含果;若断除七品或八品,则称阿那含向;若断除七、八品,而所余之一、二品尚须对治成无漏之根,更须一度受生至欲界,称为一间(梵 ekavi^cika)。又于阿那含果中,复有五种不还、七种不还、九种不还等别。(中阿含经卷三伽蓝经、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一、慧苑音义卷上)((参见:五种不还)1176)p3623 FROM:【佛光大辞典】

【不还向】
梵语 ana^ga^mi-phala-pratipanna。又作阿那含向。为声闻乘四向之一。向,趣向之义。声闻四果之第二果为一来果,彼等一心趣向不还果,更加修行,而至断灭欲界七、八品之修惑,称为不还向。(中阿含经卷三十福田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参见:四向四果)1683)p997 FROM:【佛光大辞典】

【不还果】
梵语 ana^ga^min。音译作阿那含。指声闻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灭欲界九品之修惑,而不再还至欲界受生,故称不还。又分为七种不还、九种不还、七善士趣等。(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俱舍论卷二十四)((参见:四向四果)1683)p997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天】
(名数)色界之十八天也。初禅天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是也。二禅天三: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是也。三禅天三: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是也。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究竟天(梵Akanis!t!ha、Aghanis!t!ha,巴Aka-nit!t!ha,藏H!og-min、Gzugs-mthah!)】
色界十八天或五净居天之一,居第四禅的最顶位。音译阿迦尼吒天、阿迦腻吒天、阿迦尼瑟吒天。略称尼师吒天、尼吒天或二吒天。意译碍究竟天、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Bhava^gra)天。

此天乃修最上品四禅者所生之处。《立世阿毗昙论》卷七云(大正32·204b)︰
‘由最上品四禅相应业恭敬勤修,无背常修行,杂觉分之所熏修,因此业故生善现天,十倍此业生善见天。(中略)次复十倍生阿迦尼吒天。因此业得天道,得天寿命,得天住,得天同类。生于彼已,受业果报。有无逼乐,无复受乐。’

此天天众的寿量,《大楼炭经》卷四谓寿百劫,然亦有夭折者。《长阿含经》卷二十言五千劫,或稍减。《立世阿毗昙论》卷七、《俱舍论》卷十一等则谓,寿量一万六千大劫,身量一万六千由旬。此外,大乘家认为此天之上复有大自在天。

[参考资料] 《顺正理论》卷二十一;《慧苑音义》卷上;《玄应音义》卷六;《慧琳音义》卷二十;《首楞严经》卷九;《大楼炭经》卷一;《起世经》卷一、卷七;《起世因本经》卷一、卷七。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色究竟天】
谓此天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故名色究竟天也。(究竟群几者,几谓几微,言究尽诸色几微之处也。穷色性性入无边际者,色性所依之性,故云性性,性本无边,若研穷之,则入于无边际矣。)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现天】
五净居天之第三天名,在色界之第四禅,因有善妙的果报显现,故名“善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现天】
谓此天精见现前,陶铸无碍,故名善现天也。(精见现前,陶铸无碍者,范土曰陶,镕金曰铸。以妙精明见陶铸,一切像空,无障碍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见天】
谓此天于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及一切沉垢,故名善见天也。(十方世界等者,谓一心在定,定能发慧,于慧心中,见十方界圆遍澄凝,更无世界内外尘象,及无心地昏沉之垢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热天】
热即热恼。谓此天机括独行,研交无地,故名无热天也。(机括独行者,机谓弩牙,括与筈同,谓箭所受弦之处,皆取可发之义,以喻于心也。前苦乐之境虽灭,犹存能灭之念,故云机筈独行。至此天中,研究此心与境交接之念,无依无处,则无热恼,故云研交无地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烦天】
谓此天苦乐两灭,心境不交,则无烦恼,故名无烦天也。(苦乐两灭者,离欲界苦及色界乐也。心境不交者,心与境不交接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九品】
即九种等级。又作三三之品。乃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位。一般常用之词有九品往生、九品净土、九品大衣、九品惑。p135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11 15:11 , Processed in 0.1076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