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89|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淨慧,学习〈佛说阿弥陀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849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420

[持戒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2 14:2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2 21:31 编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缘起:深入经藏共修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帖子详见: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弟子淨慧,发心学习《佛说阿弥陀经》
祈请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令弟子入清净光明心,看懂佛经深义及实修要点
认真写出正确的白话解说,早日增上智慧,自利利他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9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420

[持戒勋章]

24#
 楼主| 发表于 2024-6-12 20:2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2 20:37 编辑

(24  用时, 3小时)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彼诸佛等,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学习上述经文。。。

第一段经文:
世尊称赞六方诸佛的不可思议功德,是指--
六方诸佛在他们各自的国土称扬赞叹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也劝他们自己国土的众生要相信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
而且受持这部阿弥陀经及诸佛名号,这样就会得到一切诸佛所共同护念,就能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段经文:
而六方诸佛同时也在称赞世尊的不可思议功德,是指--
释迦牟尼佛累世在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普渡众生和修行直至成佛
不仅如此,世尊如今还为娑婆众生介绍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也劝娑婆众生要相信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
告诉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有很多利益和好处,教导众生求生极乐世界的修件和修行方法,并劝众生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而且受持这部阿弥陀经及诸佛名号,这样就会得到一切诸佛所共同护念,就能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简而言之,世尊就是将这个最方便殊胜的净土法门介绍给娑婆世界众生

但为什么经文中说这对娑婆世界及其众生是难信之法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娑婆世界及其众生是怎么样的

娑婆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娑婆世界的简称,娑婆华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或简称忍土。

娑婆(梵sahā、sabhā,藏mi-mjed)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又译沙诃、沙呵、娑呵、索呵、沙桴、沙捊、沙��等。意译堪忍、忍、能忍、杂会、杂恶或恐畏等。全称沙诃楼陀(sahā-loka-dhātt),指释尊所化之土,即吾人所居住之此一世界。《阿弥陀经》云(大正12‧348a)︰「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又,《悲华经》卷五亦云(大正3‧199c)︰「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何因缘故名曰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是故彼界名曰忍土。」
娑婆原指阎浮提或一四天下,然《大智度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等谓一佛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其所化之土,如此,则娑婆乃为百亿须弥山世界之总称。如《大唐西域记》卷一云(大正51‧869a)︰「索诃世界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之化摄也,今一日月所照临四天下者,据三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世尊皆此垂化,现生现灭,导圣导凡。」
关于「娑婆」之语义,《法华义疏》卷二云(卍续42‧645下)︰「娑婆世界此云杂恶,亦云杂会。」《玄应音义》卷三云︰「沙诃又云娑诃楼陀,或云娑婆,皆讹也。正言索诃,此云能忍,或言堪忍,一言杂会出界。」由此可知,古来有堪忍及杂会二说。
娑婆为五浊世界,其地之众生刚强难化。若能化度之,即得成就菩萨大行。易言之,娑婆亦不失为菩萨修行之好场所。如《维摩诘所说经》卷下〈香积佛品〉云(大正14‧553a)︰「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瞋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说除难法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十。」又如《无量寿经》卷下云(大正12‧277c)︰「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

五浊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命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劫浊。命浊是众生因烦恼丛集,心身交瘁,寿命短促;众生浊是世人每多弊恶,心身不净,不达义理;烦恼浊是世人贪于爱欲,瞋怒诤斗,虚诳不已;见浊是世人知见不正,不奉正道,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劫浊是生当末世,飢馑疾疫刀兵等相继而起,生灵涂炭,永无宁日。

堪忍
[佛光大辞典]
梵语 ksama。堪耐忍受身心之压迫痛苦之意。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大一二‧七七九下):「不惜身命,堪忍众难。」即表此意。又梵语 sahā(音译娑婆),意译为堪忍;堪忍世界即指娑婆世界。此因娑婆世界之众生,忍受贪、瞋、痴三毒及诸苦恼,且诸菩萨为教化众生而忍受劳倦,故称堪忍世界。〔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悲华经卷五、法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法华文句卷二下、法华经玄赞卷二、翻译名义集卷七〕 p4925


也就是说,娑婆是个充满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恶世,这里的众生刚强难化,不容易接受教化
尽管这里的生存环境很恶劣,但这里的众生却能忍受十恶三毒及种种烦恼痛苦而不肯出离

也正如
佛经上说:众生以苦为乐

意思是说,众生以错误的观念和方式生活着,沉溺在贪婪嗔恨物欲执着中,把这些痛苦的根源当作快乐

而把学佛修行这种能真正获得永恒快乐的事情当作迷信或无聊
——帖子详见:修行会无聊或无趣吗?

因为
以一般人来说,都希望过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所以,大都觉得希望尽情吃肉、喝酒,尽情发展男女关系、随心所欲,希望有钱有闲整天玩乐
而且觉得这样的人生才舒畅,才有意义,才尽情尽兴、才幸福

所以,如果谈到信仰宗教、修行持戒或道德修养,
对一般人来说大都是不愿意的、退避三舍的,会认为何必拿宗教或修行或甚至道德来约束和限制自己
也因此,很多人宁愿当无神论者,也不愿意受到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的约束、限制和压力

而如果身为佛弟子、修行人,具有基础的佛法知见和因果道理,
应该大都能了解,上述那些世俗欲乐和执着,就是造成我们不断累世轮回的根源,因为执着,所以无法解脱轮回
这些欲望、执着、习气,往往引发杀生、抢夺、情感的仇恨和纠结,而导致恶业恶果
也往往会让人心念迷乱、执着、昏沉、丧志,而无法提升身心灵的真善美品质,障碍修行和成佛
——帖子详见:「实修」与「压力」

再者,世尊将这个最方便殊胜的净土法门介绍给娑婆世界众生
众生只要按照经中所教导的条件和修行方法,就能够乘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命终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因为这样的方法看起来实在是太方便了,但这对有些众生来讲就不容易相信

难易二道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谓难行道与易行道也。龙树所立之名目。初地至不退位有二道。自力修行勤苦而后渐达佛位之困难,以如陆路步行之苦,故称之为难行道。反之而以信方便之念佛,得速至佛位之他力道,恰如水道乘船,无何等苦痛而乐?是名易行道。净土十疑论曰:「论曰于五浊恶世无量佛所,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盖言娑婆世尘境麤疆,五欲障蔽,难入于道,故名难行道。谓凭信佛语,修行念佛三昧,求生净土,复乘阿弥陀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故名易行土。

易行
[佛光大辞典]
为「难行」之对称。即得不退转所修难易二行之中,速得而易行之法。又龙树以称名为速得不退而易行之法,且其行必具信之条件。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二六中):「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日本净土宗以三心具足之称名为易行,真宗不仅以口称之称名为易行,更以表现于弥陀他力回向之大信的称名为易行。〔十住毘婆沙论卷五易行品〕 p3290

净土宗
[国语辞典(教育部)]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唐代僧人善导依《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等经义创立。主张五浊恶世的众生要靠自力解脱很难,若乘佛的愿力,只要一心持念阿弥陀佛名号,死时便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再轮回。故以念佛为主要修行方法,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目的。净土宗奉东晋慧远为初祖,中唐以后广为流行,并传入日本。也称为「莲宗」。


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这样充满五浊的娑婆世界普渡众生及修行成佛
而且还苦口婆心地为这里的众生说求生净土的法门,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9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420

[持戒勋章]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6-11 21:0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1 21:09 编辑

(22~23  用时, 5小时以上)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又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因为只要有善男子善女人听到这部经或六方诸佛(一切诸佛)名号,听到后能够发心受持
那么,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将为一切诸佛所共同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其实,这也是顺着凡夫众生的凡夫性来说的
末学在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来学习如下:

佛菩萨当然知道一般凡夫众生的凡夫性,知道凡夫都怕苦难和退转
知道凡夫众生无法发心在秽土中修行成佛,也因此建立一般常见的诸佛净土
而且诸大菩萨也率先往生净土,引导凡夫众生求生净土,这都是诸佛菩萨的慈悲和方便摄受
因为
众生心不真切, 所以劝众生发愿往生心要真切
同样的, 因为众生心不懂真正大悲, 所以害怕回入娑婆, 恐怕退转
同时也
为了众多不是累劫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初学者, 因为娑婆的末法太过辛苦
众生不堪受苦, 也没有实相智慧和定力, 更还没有发起真正大悲愿心
所以回入娑婆的菩萨劝我们往生极乐, 自己也发愿往生极乐, 示现带头作用

凡夫众生
就是因为凡俗,就是因为心量次第不足
从众生的凡夫性来看,因为众生贪生怕死、畏苦怕难,也因此,十方佛建立十方净土以方便摄受凡夫众生
也因此,这些求生净土的众生大都不能发起真正的大菩萨心,也因此无法看到真正的大菩萨经典,例如「大悲莲华经」
「大悲莲华经」就是讲真正大菩萨发心在秽土(五浊恶世)成佛普渡众生的经典,而有别于一般凡夫的求生净土

因为
如果众生真正发起大心,就会深入经藏,也会熟读「大悲莲华经」,并学习「释迦牟尼佛」累世在秽土中普渡众生和直至成佛
也会明白,如经中所说,真正发起大心在秽土中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不仅不会退转,而且更会相应且相印于佛菩萨的愿力与加持而更加速成佛


所以,这就是众生性的差别,凡夫性和菩萨性的差别

然而,
在佛经中所叙述,「不能怀疑自己做不到」,这就是「菩萨性」的其中一个特点
也因此,发心在秽土(五浊恶世)中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不仅不会退转,反而更能突飞猛进
这点可能大大出乎一般凡夫众生的意料之外(因为一般众生都怕修行退转而求生净土)
而正因众生的凡夫性,当然无法深入经藏阅读和实修,当然也不可能明白这点,这就是常说的原理和相貌的道理,性相的原理
——帖子详见:辨析:自力?他力?

其实,
不论发愿去极乐世界
又或者如大悲莲华经所说, 真正的大悲菩萨发愿不断的在五浊恶世救度众生
其实真正发起无上菩提心的行者, 是不再会去担心他力自力的问题

一切都是行者的无上慈悲愿心, 而且诸佛如来必定护持
不论发愿去西方极乐, 又或者发愿生生世世回入娑婆恶世普渡众生
其实都是行者与诸佛, 彼此愿力的结合, 密不可分
所以, 弥陀经说~念弥陀经者能得到诸佛护念, 永不退转

而大悲莲华经也说~真正发起无上悲心的大悲行者,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普渡众生, 诸佛必定护念, 绝对不会退转
这点可能也是担心害怕自力他力,或没有深入经藏者所不知道的

要知道,
发心才能带领自己成就, 发心才能与诸佛建立起连结, 才能不退
如果发心去极乐世界后, 才学佛成佛, 那就是去极乐世界后才学
如果现在就发心成佛, 深入经藏和实相义谛, 并且命终往生极乐净土
这样就是今生就能深入佛智, 命终又能品位增上
自己无法发起大心的人, 可能往往认为别人也做不到
能真正发起大心的人, 可能也往往能鼓励他人发起大心
请不要看轻自己, 当我们能真正发起大心, 就能真正与佛菩萨的悲愿接轨, 真正不退转
不论娑婆或者极乐
——帖子详见:自力?他力?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9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420

[持戒勋章]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1 19:4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1 22:03 编辑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上述经文是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和修行方法
除了具备善根福德因缘,临命终持「阿弥陀佛」的名号来念佛,时间由一日到七日不等来成就一心不乱
如此,这样的人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会出现在这个人的面前,而且这个人命终的那一刹那,心不颠倒
如此就能够得到接引而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

关于[善根福德因缘]和[念佛至一心不乱],末学在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来学习如下:

要超越业力解脱轮回,就该靠佛力而往生
可是靠佛力往生,要有条件
就是信愿行和净业三福,至少临命终一念念佛
可是临命终能否一念念佛的因素,在于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
善根福德因缘决定是否业力现前干扰正念,还是阿弥陀佛现前加持
问题就是在于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也是佛陀强调净业三福的关系


试想想,如果一个人临终不念佛,又没有善业福德,临终果报现前,这样如何往生
如果这样都能往生,那应该全部众生都能往生了,佛哪还要讲那么多,娑婆世界也没人了
所以净业三福是往生的助因,至心念佛是往生的主因,这些条件达成就能依靠佛力往生
——帖子详见:净业三福是往生的助因,信愿行至心念佛是往生的主因

由于可知,在临命终的关键时刻能否一念念佛,在于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

所谓善根,是指相信因果、断恶修善、行善布施的根性,如果过去世和今生都能如此,那才叫有「善根」
但是,善根或善行并不能真正解脱轮回,而只是修行解脱的助缘(广结善缘)
——帖子详见:我是哪种根器?

至于福德,
以佛法的因果来看,众生如果福德不俱足,就算有智慧有能力,还是没有福报
因为福报是累世对布施众生(财施法施无畏施)的回馈,是一种累世的互动关系
因为过去世和众生结善缘,所以这些被布施的众生第八识就存在回馈的种子,善缘的种子
这些众生不是只有在人道,还可能遍布六道,所以菩萨和天人与鬼神都会帮助这个布施者
所以这个布施者,今生就能够事事顺利,这就是有福报的人
相反来说,如果一个人过去世广结恶缘,那今生不顺利的事情一定很多
因为六道中,除了地狱道的众生没办法,其余的都会想找这个人的麻烦,所以事事不顺
(世间智慧的因果则是另一个方向,这边先不讨论了)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虽然有世间智慧和能力,但是不见得有福报,例如怀才不遇
而有些人虽然不是很有智慧或能力,可是却能步步高升,享有福报
但是那些怀才不遇的人总认为不合理,认为那些人是靠吹捧,不是靠实力,怨天尤人
其实反观那些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不懂世俗应对,人缘关系并不良好
所以古人说以和为贵,广结善缘是非常有道理的,影响生生世世
上面讲这么多,就是福报的原理
所以今生除了智识和能力,想要有福报,就该朝向正确的方式来努力
但是佛弟子应该还要好好认清,福报并不能解脱轮回,
不过可以是普渡众生和成佛的助缘

如果明白了上述的原理,聪明人应该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然就是多做一些增长福德的事情,
不过没福的人要花钱去布施或花时间去广结善缘,
这的确就要自己如实发心了,不然也难以办到
不过方法还是挺多的,也不一定要花大钱,或者甚至不用花钱
一般增长福德的事情就是多做一些世间的好事
例如,捐善款利益地方医疗文化各项建设,或照顾孤苦老人病患儿童
如果以宗教来看,还可以超度鬼神亡灵,戒除杀生,广行放生
如果以佛法来看,念佛持咒拜佛诵经,增上一切佛法,都可以增长福德和智慧,方法很多


以您的情况来看,
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佛号]和[药师经][药师咒]都可以增上工作上的福慧
药师佛的法门就是增长现世世间福报和智慧的法门
[放生]也是药师经教导的一项重点,对于救命和与药师法相应都很重要
念楞严咒,或者文殊菩萨名号也都能增长智慧,其实任何经咒都行
因为诸佛本来就是福慧圆满,所以任何经咒和佛号都能增上福慧功德
——帖子详见:[略说]福德的因果原理 1#
佛弟子应该要明白福报的真正来源是什么?
就是一切的好缘,因此而得到六道众生的支持,这就是福报的来源 ——帖子详见:[略说]福德的因果原理 3#

再者,关于念佛至一心不乱,为何会有时间上的不同?
为什么经上说:有人要十日、或一日、或十念、或甚至一念?
这就是实修次第、功德能力、至心诚信的差别 ——帖子详见:「由大乘发心堕入小乘次第」的实际案例分析
同样念阿弥陀佛求往生,经中说一念二念乃至十念或一日二日乃至...,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
就是因为众生心念与弥陀相应的差别,也就是入心印心程度的差别,也是杂念妄想的差别,不能一心念佛,就有差别
——帖子详见:心念、信念&念佛持咒几次才有效?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9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420

[持戒勋章]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10 21:1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0 21:13 编辑

(21  用时, 3小时以上)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在极乐国土中,有种种奇特、微妙、美丽、且光彩绚烂的鸟类
这些奇特的鸟类,不时地发出柔和高雅能悦众意的说法之音
在这些鸟类之中,其中有一种是共命鸟

何谓共命鸟?

命命鸟
[佛光大辞典]
梵语 jīvaj-jīvaka。音译耆婆耆婆、耆婆耆婆迦、时婆时婆迦。又称共命鸟、生生鸟。属于雉之一种,产于北印度,因鸣叫声而得名。此鸟之鸣声优美,迅翔轻飞,人面禽形;一身二首,生死相依,故称共命。佛典中,多以命命鸟与迦陵频伽等,同视为好声鸟。〔杂宝藏经卷三〕 p3127


根据末学所查到的佛学辞典所述,这种鸟极为特殊,一个身体却有两个头,生死相依,故称为共命鸟

关于共命鸟,在《杂宝藏经》中就有相关的经文,节录部份内容如下:
昔雪山中。有鳥名為共命。一身二頭。
一頭常食美果。欲使身得安隱。
一頭便生嫉妒之心。而作是言。彼常云何。食好美果我不曾得。即取毒果食之使二頭俱死。

往昔在雪山之中,有一只共命鸟,它是一个身体两个头,也就是共享一个身体
其中一个头经常食用甘美的果实,心想吃下这个既能解飢解渴,又能使身心安稳,就算自己单独吃,另外一个头同时也可以获得同样的好处和利益
不过另外一个头却不这么想,而是生起嫉妒心,他想到他自己都不曾吃到好吃的,心里就很不高兴
后来有一天,那个生起嫉妒心的头发现了有一个有毒的果实,心想终于等到报复的机会,他就很愚痴的把毒果实给吃下去了
结果吃下肚子里后毒性发作,两个头因而双双丧命

通过这则小故事的启发,让末学了解到
同样道理,我们目前所存在或接触的环境,人与人之间都是同体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彼此皆为互相依存
虽然每个人的果报、福德、因缘、智慧不同,所遇到的境遇也不同,性格、心念也不同
但因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有着相同的共业,彼此都是息息相关的,难免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应当要互相关怀,互相善待,互相照顾,而不是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

说到共业,什么是共业呢?
共业就是共同造作或相关的,所以叫做共业
基本上,只要有关系,都很难不相关,所以,在一起的众生就会有共业
不过,共业是很复杂的,因为每个人的关系和相关程度都不相同,方向(对立或同向)也不同

举例来说:
一个穷小孩,从小没钱吃饭,就想用偷的(这心念就是业),
后来真的去偷(这行为也是业,而且和被偷的人形成对立的共业关系),
一次两次后,克制不了,养成了偷的习惯(这是业力,就是错误的心念和行为逐渐形成一种习惯的力量)
后来结交了坏朋友,一起去偷(这又形成同向的共业,就是共同合伙犯罪),越偷越大(造作的共业逐渐扩大)
终于被邻居发现了,就讨厌这小孩(这是对立向的共业),报警抓这小孩入牢(这就形成的业报、果报)
而这穷小孩说自己才是主犯,帮他朋友脱部份的罪(而赢得这共犯的感激),所以,判刑较重,而这其实就是一种担业
而穷小孩的父母也被邻里讨厌而且要负担赔偿(这也是共业关系中的共业果报和担业)
上面这只是简单的说明案例,实际人生中或累世的业或共业当然要更复杂、甚至更难厘清
尤其,从累世轮回来说,我们和众生在过去世可能都是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的亲属或朋友关系,因为种种恩恩怨怨和执着,才会累世纠缠
因此,共业难以厘清,担业(共同承担业力或果报)也是在所难免
所以,共业或担业其实是有的,因为众生只要活着,很难不和其他众生有相关
所以,共业或担业都是难免的或必然的

那么,我们应当要如何正观看待担业呢?
其实,
从修行的角度或佛菩萨的观点来说,修行是不应该害怕为众生担业(承担业力或业障或业报)的
以大乘普渡众生的发心和实践来说,入世或菩萨回入恶世都是必然的,帮助众生、解救众生,这本来就会和众生形成共业相关,也会有所承担
何况业或共业不一定就是坏的或负面的,也可以是正向的业和共业,也就是有所承担才能帮助众生转业,由恶转善,由邪转正
所以,真正的菩萨行者是不会害怕这些的,而真正的佛菩萨也一直在帮助众生和为众生承担
而且,更深入来说,众生都是法界的一份子,也不可能脱离共业(只有范围大小的差别,各种不同大小圈圈形成更大的圈圈),
所以,只能把业和共业转成正向,那才是正途,也就是要透过修行来转化,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没有修行,那就会堕入各种不同小圈圈的恶业轮回和果报中,不断循环

再者,担业只是部份承担,各自造业还是要承受各自大部份的果报
因为,心念和行为所造成的习气,这个习惯力、业力,还是要靠自己断除和转化,第八识的邪恶种子还是要靠自己消除
与众生所结的仇恨,也仍是要靠自己忏悔向善来得到谅解,所以,还是「个人造业个人担」,别人的担业毕竟是少部份

所以,会害怕担业或否认有担业,那是对业和共业以及担业的不了解,又或者外道的修行者才会怕担业,
而真正的菩萨行者哪会怕担业呢?学佛本来就是要帮助众生承担和转化的,而且从过程中更能自利利他,让彼此成长
而真正的菩萨能荷担如来家业,那更是大担当,不然观音哪来的千手千眼呢?
所以,真修行就不怕担业或扛业,真心扛(心量增上),反而能成就大业,心无所限量,才能真正成就佛业

也就是,必须愿意承担、愿意扛(这就是发心、发愿)
然后在扛的过程中(这就是实修过程),虽然辛苦,但是逐渐举起一片天,然后就会发现自己真的成长了或甚至成就了
所以,承担(担业)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所以问题在于心态,心正向,业就会正向,果也会正向
然后逐渐在学佛的过程中明白这些道理和种种原理以及现象(相貌),而这就是明了,就是智慧
——帖子详见:真有「担业」之说吗?!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9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420

[持戒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9:37: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9 23:28 编辑

(20  用时, 3小时以上)


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通过学习上述经文,末学依文解义来说,就是
在极乐世界的众生,清晨的时侯就会盛满妙花往至他方无数无量的佛土供养礼敬诸佛
之后快要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就回到极乐世界,吃完饭后就经行

特别是"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这段经文,末学就在想,极乐世界的众生也需要饮食吗?

对于这个问题,末学后来在【清净光明专辑】中有读到禅定的相关教导:
举例来说,人类都需要睡眠和饮食,以此来维生,这是最正常的人类观念
不过,后来人类也发现,冬眠不需要饮食也可长期维生,又例如太空旅行的维生装置,也可以不透过饮食长期维生(虽然有维生的营养液)
而事实上,定就是比人类高级的生命型态的维生方式,是透过精神观照而维持身心安定的方式

再者,
按照外星科学来说,人类算是很不进步的生命型态
按照佛法来说,地球的人类是五浊恶世业障深重的众生
因为地球人类对种种物欲的执着,所以这种生命型态就是靠睡眠和吃东西来维生
如果是比较高级的生命,就是靠「定」来维持身心状态

而且禅定在外表上也不一定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或任何型态
因为这些不被愚痴的人类所理解,所以说禅定是超科学,超乎人类科学和想像
所以,像佛菩萨这样的超高级生命型态(超高级有情众生),就是随时保持在各种高级禅定上
而且因为物以类聚或科学不足和身心能力不足,地球人类通常看不到不同维度众生或外星生命型态或佛菩萨
一方面是人类能力不足,一方面是佛菩萨也不是以人类所能理解的生命型态存在着
——帖子详见:禅定的超科学佛法原理

而且,
「极乐」和「娑婆」是不同次第的世界,极乐是佛国,娑婆是恶世
而「极乐世界的众生」和「娑婆世界的众生」也是不同次第众生
——帖子详见:「竞争力的迷思」之解析:没有钱、不用钱的安乐世界

因此总结来说,像娑婆世界这种低次第生命型态的众生,是难以理解其他较高次第生命型态的存在方式的

以饮食这方面来说
不同层次(次第)的生命(身心)状态,就有不同次第的饮食方式和学问

对于「娑婆世界」的一般人来说,吃可能为了饱足,或美味,或无聊解闷,或用吃来解除生活的苦闷或躁郁

对于「初学禅定者」来说,吃能维持基本生命所需即可,而且不能堕入欲望的枷锁中,应该把心念放在精神观照上

对于「香积佛净土的人民」来说,吃饭不但不会堕入世俗欲望,不会因此而堕入物质感官层次
反而还能因为「香积佛」的清净光明加持,使吃饭的美味变成一种修行,因此而增上精神修持次第,增上福慧
(
「香积佛」:请参阅「维摩诘所说经」)
——帖子详见:「吃」的次第和学问

相较之下可以得知,娑婆世界众生其生命质量的层次其实是比较低的
以上,末学目前粗浅的思维理解是这样的


说到高精神层次的饮食,就想到了「禅悦为食」
末学在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中的相关内容来学习如下:

就是由「精神意念」、「少食」、「少衣」、「和谐的运动」或「禅定」来提升身心次第
由「物质次第」逐渐提升到「精神次第」,让身心都保持在一种次第较高的身心和谐状态
也就是将能量获取或消耗的方式,逐渐由次第较低的「物质型态」转为次第较高的「精神心念型态」


从佛法上来说,就是「禅悦为食」,从科技上来说,就是由「物质能量」转为「辐射能量」
从世俗说法上来说,就是「精致化」,逐渐,不论在本质和运作上,都相对的提升次第
其原理,由佛法来说,就是「藉假修真」,就是:虽然「佛性」才是真常,
但是,其他一切无常,不论是环境还是身体,则可以用来修行,让心念次第提升,以恢复本然佛性
当人处于吃入物质食物和消化物质食物以及消耗物质能量的时候,身心其实是比较脆弱的
如果能提升到精神次第,由精神来控制能量的获取和运用与消耗,身心的健康状态和能力也都会相对的提升
——帖子详见:进阶的「随缘保任」
所以,同样表相的一件事情,不同因缘根器众生,所领受和体会的结果就不相同
中间的差别和要领,就在于饮食的清净,以及进食的时候是否能进入甚深次第的精神观照,让饮食变成一种精神观修

简单的说,食材不能造成身体负担,所以清净的素食为佳
再者,吃的时候不能狼吞虎咽,要藉由食物的清净和美味提升到精神次第的清净观照,脱离饮食层次而进入精神安乐状态
这样的饮食方式就能摆脱低下层次的吃,而使身心进入逐渐解脱的状态,而能逐渐脱离肉体和轮回的束缚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饮食方式,也是「香积佛」引渡「香积佛净土」众生的方式

那么,对于娑婆世界的我们,应该要怎么吃呢?
首先我们应该:良心和感恩心的吃,才能吃出健康的身心和美好的环境
相反,不尊重生命的吃,贪婪的吃,纵欲的吃,那就会吃坏我们的身心和环境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可能边看电视边吃东西,我们不再专心吃东西,不感恩食物和种植的人们
因为不再用心,忙碌的吃,所以感官变得迟钝,而依赖更重的口味,而不尊重食物和自然以及生命

实修者吃东西时候,应该如实发起感恩的心,真正感恩「观世音菩萨」(或您所依赖的其他佛菩萨)
虽然自己还愚痴无智,不能完全舍弃世俗的诱惑,
但是,真正真诚的面对佛菩萨,真正感恩的心,让我们能与佛菩萨相应甚至相印
当下身心就能得到舒适,甚至放下所吃的东西,而不再觉得忧苦恼热
而能得到当下短时间的轻安解脱,眼睛可能突然变得明亮,感官也变得轻松而敏锐
如果我们逐渐放下所有执着,我们就能真正获得解脱,和佛菩萨一样来去自如

如果我们能专心的吃,感恩的吃,就算只是一块传统豆腐,不加任何调味料
我们也能吃出满嘴芳香,散发天然食物本身的自然香甜,也能因此感到非常饱足和满足
而且不会让种种化学毒物或添加物造成我们身体的负担,身心也都会因此而更健康
而由这样天然无负担的美味,冥思观想转为身心的轻安和清净光明,逐渐摆脱表相和欲望的诱惑

恢复我们的良心感恩心和真心,我们就能吃得更美味,而让身心都得到真正的提升
也能减少粮食的浪费和自然的破坏,更能因此缔造无污染的环境
这就是良善的身心正报,就能改变环境依报,也变得美好


不仅吃如此,做任何事情都该如此,食衣住行都如此,这样就会呈现最好的生活和身心状态
——帖子详见:「吃」的次第和学问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9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420

[持戒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23:4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8 23:56 编辑

(19  用时,3小时以上)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学习上述经文。。。

第一段经文是说极乐世界位在何处,以及介绍那个国土的佛名号
依文解义来说,就是从娑婆世界这里看向西方过十万亿佛土,那边有一个世界名为极乐
而在那个国土有一尊佛,名号为阿弥陀佛,如今这尊佛正在说法中

第二段经文是讲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所成就的
在极乐世界里,耳朵经常可以听到美妙悦耳的音乐,地上所看到的是由黄金和琉璃所合成建构的大地
天空中还无时无刻都会洒下无数美丽及香芬的妙花,见者心悦舒适
而且,在这个国土的众生,清晨的时侯就会撩起衣襟来盛满这些妙花
随念就可以往至十万亿无数无量的诸佛国土,供养礼敬他方世界十万亿无数无量的诸佛

说到供养他方世界无量无数的诸佛,末学就想到了【普贤十大愿】中的[广修供养]
所以说,往生到极乐世界中的众生,随时随地都有妙花可以供养,还可以供养他方十万亿诸佛,行[广修供养]
所有的事及修行都变得很容易、很方便,让在极乐世界的众生可以身心清净的实修至成佛,而这一切都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

所以藉由这两段经文来对照,「十万亿佛土」和「十万亿佛」的前后呼应
可以得知,只要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了那边,所有的一切将不再是问题

再者,为什么经文一开头会说极乐世界距离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呢?
末学查询了佛学辞典,内容如下:

即心念佛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谓唯心之弥陀心,得己身之净土,而念自己心中之佛也。心者周徧法界,假如说弥陀隔十万亿佛土,尚是吾心佛所现,吾人之心性,本为清净之佛体,唯为无明烦恼所覆不能显,其不显者,谓隔十万亿土而已。故观无量寿经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净土门以外诸大乘家之念佛也。

即心念佛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念自己心中的佛的意思。人们的心性周遍法界,本来是清净之佛体,但为无明所覆盖,不能显现,不显现所以才与弥陀相隔十万亿佛土,若显现即得己身之净土,此心便是弥陀。
>>>

就末学目前理解而言,经文中所说十万亿佛土的距离,应该就是意谓着众生被太多的无明烦恼所覆盖,所以也就会有这么的远
那么,极乐世界,是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吗?

这也让末学想到了【清净光明专辑】中关于[真心]的相关内容,在此藉由这个机会来学习如下:

若以求往生闭关法来说
如果没有真心或福慧不具足,就根本无法在闭关中见佛,也无法往生
甚至一些心有疑虑或对世俗仍有贪恋的人,根本就不会开帖参与闭关实修
就像没有真心在[清净光明净土]中实修的人,也会找种种理由说自己没时间或条件实修

其实,一切都是众生的妄念和贪着,
如果真心求往生,真心当下愿意往生,其他就不是问题
例如:如果自己当下往生那家人该怎么办? 自己的后事安葬如何处理?
因为,如果当下能见佛,其他还会是问题吗?如果自己真心能舍下一切,还有什么能障碍自己往生呢?
所以,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障碍或贪恋,其实都刚好显示自己真心不足福慧不足

讲到真心
这就像药师经上讲的,就算在恶道,但是心念药师佛,就能因为善根而尽速脱离恶道
这就是心念的力量,同样的道理,至于往生,为什么会失败,这其实还是自己心念的问题

真心两字,在不同情况,用法会不太相同,
1.真心可表真心佛性, 2.真心可表对事情的态度.
往生闭关的重点在于当下求往生的心念,是要当下求往生,
所以如果起其他思维,就算是正思维,一样不利于往生,所以此处的真心是指后者
闭关一心念佛求往生的过程中,要让自己心中满满的都是念佛求往生
至于其他正思维,如果你不是当下想过河(求生净土),任何时间正思维当然都行
如果你现下要渡河,还做其他思维,那你还能往生吗?因为一心是求往生的船票

老实说,许多人念佛或修行一辈子,也没真正好好念佛,没真正念佛求往生
所以,临命终想的反都是一些世俗妄念和烦恼,当然就无法往生净土
如果没有透过闭关求往生的修行,一般佛弟子就不容易知道这情况
所以往往临命终就会出现种种障碍往生的现象,自己也无法超越

就像有人在闭关念佛求往生之前, 挂碍家人, 想嘱咐吩咐安排好身后事
如果这样就容易有处理不完的事情,贪恋只会越堕越深,如果念佛求往生有妄念,那就不可能见佛接引
其实这种身后事是不可能准备得好或圆满的,因为众生各有各的执着,纠结不完,也因此而不断轮回,
您所准备的,家人也不一定满意,所以教导众生自己学佛解脱才是究竟
还没见佛接引前,如果对家人乱说话,还可能会引起障碍
如果自己真的放得下,可以在见到佛接引后,再和佛讨论示现引导家人的事情
如果不是真正求生和真正能利益众生,弥陀会现身吗?
所以,与其担心闭关或往生的问题,不如好好闭关实修吧
如果有真心有福慧,那就会真心马上修持,不会有任何疑惑或担心
如果真心不足(还贪恋世俗),福(表相不圆满)慧(智慧不通达)不足,
那就会因为种种表相和世俗问题而却步,不敢闭关实修,当然也不可能闭关中见佛

所以,问题其实不在于那些表相,而是在于自己没有真心和决心
如果有真心和决心,与弥陀心愿相印,难道还有佛力不能解决的问题?

药师经不是讲得很清楚吗?恶道众生一念佛就能转生善道

其实,只要是实修者,平常实修过程中,定慧就能超越身体的痛苦,更何况往生过程中还有佛力加持
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众生真心和福慧不足,所以才会有种种妄念和障碍

自己透过实修而领悟而智慧增上,这种智慧的成长会比[闻慧](听慧)来得可靠
如果每件事情都事先讲清楚了或先打了预防针,其实次第就降低了,就是退而求其次
真心者,自己就会勇往直前,就能破除一切障碍和考验,这样进步才会快

所以,我们和极乐世界的距离如何,能不能够往生,这就需要我们时常反观自己的心念
是不是真心想要往生?
临命终时是否能够放下一切,一心念佛求往生?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9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420

[持戒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6-7 23:5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8 00:00 编辑

(17~18  用时,3小时以上)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趣。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三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学习上述经文。。。

在极乐世界有种种奇妙杂色的鸟,但这些鸟并不是因为罪业受报而生的 (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这种东西)
在极乐世界所出现的这些鸟,全都是由于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欲令法音宣流所变化出来的

由此可知,
「极乐」和「娑婆」是不同次第的世界,极乐是佛国,娑婆是恶世
而「极乐世界的众生」和「娑婆世界的众生」也是不同次第众生

关于极乐世界的众生,又是如何的呢?  
这让末学想到善知识有提到过:
以前,我在「雷久南」博士创办的「琉璃光养生世界」杂志中看过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中是写一个没有钱的世界、不用钱的世界(原文来自一本小说)
有个地球人偶然中进入了这个世界,感到很新奇,也很是疑问:没有钱怎么活呢?!
其实,这世界的人生活不靠钱,而是靠「分享」和「爱」以及「对事物理解的成就感」
这世界的人都尽心尽力理解事物、和成就事物、更分享事物
所以,这世界没有钱,每个人都是尽心爱护别人、也分享自己的收获给他人

也因此,这个世界不需要钱、不用钱、没有钱
例如:你想吃饭,就到饭馆,免钱,你想买东西,就到商店,免钱
每个商店老板都欢喜免费提供、爱护众生,每个顾客也都感恩满足不贪心
正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同世界」

分享、爱,以及对事物理解的成就感, 正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同世界」


也因此,
「钱」这个东西原本就是错误的知见,是「娑婆恶世」的产物
想想,「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需要钱吗?当然不需要

同样道理,「竞争力」是怎么来的?就是为了「钱」而来,这也是「娑婆恶世」的产物
如果人人都像刚刚那个「不用钱、没有钱的世界」,那还需要为了生存而竞争吗?

又例如:像「极乐世界」这样的佛国世界有「竞争」或「竞争力」这个东西吗? ——帖子详见:「竞争力的迷思」之解析:没有钱、不用钱的安乐世界

而且,
人只要年纪越大,就会发现共体共生的道理,也能逐渐感恩任何一颗螺丝钉,任何一个基层人员
今天就算我们用自己赚的钱买饭吃,其实我们还是要感恩农人,这就是感恩的道理
所以古时候的人总是会谢天,就算没来由,但是就是感恩,感恩又平安的度过了一天或一年
感恩心是种美德,是种善良的心,是种能痊愈外在病痛和内心伤痛的心
感恩心让我们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上面说的就是基础的心法,这很基础,因为这是一般人都能体会的
心法是佛法的根本,心法是成佛的心要,不过一般佛弟子不明白这道理和实修成佛的原理
有些人很顺利就能得到好工作,这是过去世的福报,不过如果没有学佛,那还是轮回
有人以为是靠自己努力完成的和别人无关,这是因为没有宿命通,所以不知道过去世因果
而活在自己认为的表相世界中,这样的人如果不知道感恩,逐渐就会失去人缘,善果就会耗尽
众生就是活在自以为的表相中,用凡夫心拼命计较算计世俗表相的一切,
却不知道世俗一切和自己的肉身都是自己心识执着造作而产生的,因此不断的轮回
凡夫众生自以为靠自己能力获得一切,而和众生起比较竞争争执对立,而失去心的感动和能力
其实这正是对世间的执着,是一种置入性的思维,在表相上不停打转,不断抓执堕入,所以轮回

反之,用善心感恩心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去善待自己和众生,放下一切,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
所以,真正实修者能对任何一细微处和众生心都能完全明白,因为这是心的能力
是感恩心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光明心的能力
——帖子详见:[略说心法]感恩心与拍马屁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9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420

[持戒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6-7 22:1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7 22:16 编辑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上述经文是讲述极乐世界中有种种奇妙杂色的鸟,日夜不间断地发出柔和高雅的音声
都是说法的音声,也都是在念佛、念法、念僧
在这个国土的众生听闻到这样的音声,也都会跟着念佛、念法、念僧

也就是说,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眼睛所见,耳朵所闻,都是种种殊胜及美好的
而且在极乐世界有相当良好的修行环境,随时随地都处在精进修行及正念的氛围之中

通过学习这段经文,让末学想到了心念及修行的次第,以下结合【清净光明专辑】来学习相关内容:

心念的次第会影响投生(投胎)的状态和次第
也就是,心念次第越高,轮回的去处次第就越高,
相反,心念的次第越低,就会投胎成为越低次第的生命型态
所以,从内法界来说,身体就像依报,心念才是正报
(从外法界来说,有情众生自己是正报,外在一切是依报)
——帖子详见:进阶的「随缘保任」

就佛法的学习上来说
时下一般人学佛修行,大都只专注在念佛拜佛诵经或各种仪式上,或跑佛寺或上论坛,以为这样自己就是在修行
其实,佛法的修行和原理存在于每个生活当下之中,
真正的修行在于修行者当下的心念是否契入各种不同次第的佛法道理,(这就是心法)
而不是在于外表的佛像或经典或修行者姿势上,一切表相(表法)只是用于引导各种不同的初学者

因此,
「佛法」不是只存在「佛经」或「佛寺」或「僧侣」中,而是存在于每个「当下」
一切都是法,佛法不再局限于一般的表相认知,而是深入每个当下和一切原理特性 ——帖子详见:由「我是歌手」看生活中的「法性」和「众生性」--前言

再者,对于处在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说,虽然修行环境没有像极乐世界那么好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
同样的相,发心不同,就决定您是升华还是堕落,轮回或解脱
世间万相,您该如何面对?

不是任何世间相都会令人堕落,而是看您如何面对,用什么心念去面对
智者以佛心看透世相,修学者以戒律避免自己堕入相中,愚痴者则念念都堕入悲苦或迷恋的虚幻执着中
——帖子详见:随俗而不流俗的正念解脱

其实,
生活中处处有微妙佛理,是否能微小中见妙理,那就看佛子能否当下入心观察思维和体会了
当下若能入心清净,何时何处何事何法不都是修行?
——帖子详见:看似退步是向前

因为,
世间无小事,若能明心见性,就能看见任何小事中的甚深佛法 ——帖子详见:随俗而不流俗的正念解脱
总之,心念和发心决定我们的走向和成就 ——帖子详见:[浅谈]一般人和修行人有几类, 心念和发心决定我们的走向和成就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9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420

[持戒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20:1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6 20:18 编辑

(13楼~16  用时,2小时50分钟)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学习解说】
舍利弗! 就像我现在正在称扬赞叹诸佛不可思议功德,这些诸佛也在称扬赞叹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够为此甚难希有之事,能够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充满五种不清净的烦恼世界)

劫浊(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
见浊(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
烦恼浊(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
众生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
命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中,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且又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是极为不容易的!」

五浊恶世
[国语辞典(教育部)]
佛教谓充满五种不清净的烦恼世界。五浊指一、命浊,众生多作恶业,致寿命极短;二、烦恼浊,众生充满贪、瞋、痴的烦恼;三、劫浊,世代危厄,飢饿、疾病、战争不止。四、众生浊,众生缺乏善根,不信因果、不持戒;五、见浊,邪说横行。《阿弥陀经》:「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五浊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命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劫浊。命浊是众生因烦恼丛集,心身交瘁,寿命短促;众生浊是世人每多弊恶,心身不净,不达义理;烦恼浊是世人贪于爱欲,瞋怒诤斗,虚诳不已;见浊是世人知见不正,不奉正道,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劫浊是生当末世,飢馑疾疫刀兵等相继而起,生灵涂炭,永无宁日。

五浊
[佛光大辞典]
梵语 pañca kasāyāh。又作五滓。指减劫(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之五种滓浊。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之说,五浊即指:(一)劫浊(梵 kalpa-kasāya),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二)见浊(梵 drsti-kasāya),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三)烦恼浊(梵 kleśa-kasāya),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四)众生浊(梵 sattva-kasāya),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五)命浊(梵 āyu-kasāya),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五浊之中,以劫浊为总,以其余四浊为别。四浊中又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而成众生浊与命浊二者。

据法华文句卷四下载,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剎那是短时,总约四浊而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而立此假名。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见浊以五利使为体,命浊以连持色心为体。其中见浊、烦恼浊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则是行因得果之人浊。另据悲华经之说,人寿自八万岁渐次减至二万岁后,为五浊生起之时,其时,现实世界充满烦恼痛苦,称为五浊恶世,又作浊恶世、浊世。五浊之始较轻微,渐次则随时代之变化而五浊炽烈,称为五浊增时。

又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载,佛界与九界相织而产生五种之浑浊,称为五浊。即:(一)劫浊,谓见虚空遍于十方界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而相织妄成,称为劫浊。(二)见浊,谓身以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以地、水、火、风四大旋令觉知,相织妄成,称为见浊。(三)烦恼浊,谓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而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而相织妄成,称为烦恼浊。(四)众生浊,谓人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于此而相织妄成,称为众生浊。(五)命浊,谓人之见闻原无异性,以众尘隔越,故无状异生,虽性中相知,然用中相背,同异失准而相织妄成,称为命浊。

楞严经义疏注经卷八将五浊配于大乘起信论所说之三细六粗,即以劫浊配于三细中之业相转相,见浊配于现相,烦恼浊配于六粗中之前四相,众生浊配于造业相,命浊配于业系苦相。此系关于五浊之转释,而非为减劫中所起之五种浊乱相之说。又毘尼母经卷一除去见浊,加上业浊为五浊。另十地经论卷一举出六浊之说,即:不欲浊、威仪浊、盖浊、异想浊、不足功德浊、痴浊等六者。另据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二举出十二浊,即:(一)示现劫浊,(二)示现时浊,(三)示现众生浊,(四)示现烦恼浊,(五)示现命浊,(六)示现三乘差别浊,(七)示现不净佛国土浊,(八)示现难化众生浊,(九)示现说种种烦恼浊,(十)示现外道乱浊,(十一)示现魔浊,(十二)示现魔业浊。

于法华经玄赞卷四中,举出十二浊与五浊之关系,谓诸佛国土具足清净庄严,为利益众生,乃方便示现诸浊。此十二浊唯大乘具有,即随佛所化土之胜、劣二法,而示现立之。五浊则仅据秽土之相而立论,故通于大、小二乘。其中,十二浊之劫浊、时浊即五浊之劫浊;众生浊、难化众生浊即众生浊;烦恼浊、说种种烦恼浊即烦恼浊;命浊即命浊;外道乱浊即见浊。其余三乘差别浊、不净佛国土浊、魔浊、魔业浊等四种,则非为五浊所摄。〔杂阿含经卷三十二、阿弥陀经、悲华经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一、文殊师利问经卷下、顺正理论卷三十二、俱舍论卷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三、法华经义记卷三、菩萨地持经卷七、华严经孔目章卷二〕 p1201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学习解说】
世尊说完此部经,此时,舍利弗、所有比丘,以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众,听闻到世尊说法,个个都欢喜信受,作礼(敬礼)而去。

作礼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作敬礼也。佛说阿弥陀经曰:「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佛说阿弥陀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23:36 , Processed in 0.0786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