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76|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楞严经》6-9卷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0 08:4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9 17:18 编辑

缘起: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为什么要深入佛经学习,因为: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清净光明佛

弟子净慧慈光按照次序补齐上面所列佛经,故本次发心学习《楞严经》6-9卷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加持,让弟子能够与佛心相应(印),认真学习“各种重点和基本知识,如:四清净明诲,修行三渐次,25种法门,六道轮回,前30种魔境,楞严咒功德,55位阶!”,写出符合自己次第的白话解说,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08:5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21 15:38 编辑

《楞严经》6-9卷  


习经目录: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


一、观世音菩萨讲述最初修道时证得的耳根圆通法门

二、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身普度众生

三、介绍观世音菩萨十四种无畏功德
1、令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2、落入大火火不能烧
3、落入大水水不能溺
4、落入鬼国鬼不能害
5、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
6、诸恶鬼神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7、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8、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9、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10、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11、令一切昏钝无善心的众生永离痴暗
12、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13、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14、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四、观世音菩萨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五、文殊菩萨以偈诵方式分析解说二十五个法门中只有耳根法门最适合娑婆众生修行

六、经由开示后,阿难及法会大众皆得本心、皆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七、阿难发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八、阿难代众生请(法)问佛:末法众生如何摄心入正定远离魔事,发菩提心不退转?
1、断除淫欲——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2、断杀生——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3、断偷盗——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4、断妄语——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

一、受持四种清净明诲避免向外攀缘免除魔事

二、一心诵持楞严咒,决定灭除宿世业习

三、末法时期建立道场,一定要选择戒律清净的师父

四、如何建立符合佛清净规则的道场?

五、阿难现身说法戒定慧一定要平衡,并请佛宣说楞严神咒

六、佛陀宣说楞严神咒

七、楞严咒的功德
1、受持此(楞严)咒,出生十方一切诸佛
2、受持此(楞严)咒,令一切有学远诸魔事,证阿罗汉果
3、书写佩带楞严咒者,尽其一生所有诸毒不能害
4、受持此(楞严)咒者,能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5、自诵或教他人诵(楞严)咒者,不受水溺、火烧及一切恶心毒害
6、即使以散乱心心忆口持楞严咒,金刚藏王菩萨也会日夜守护与加持
7、或读或诵或书或写或带或藏此楞严咒,及尽心供养者,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之处
8、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常与诸佛同生一处,因此令戒根、智慧等皆得成就
9、持此楞严咒者,一时销灭往昔所造一切诸恶业,不论轻重
10、诵持此(楞严)咒,令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者,等同作坛行道之功德,没有两样
11、诵持楞严咒者,能灭五逆、四弃、八弃重罪
12、读诵、书写、佩戴、安置楞严咒,能消宿业,不久便得无生法忍
13、诵持、佩戴楞严咒者,求子得子、求长寿得长寿...... 命终随愿往生十方世界
14、国家如果有难,民众只要礼拜供养及佩戴楞严咒,一切灾厄悉皆销灭
15、楞严咒所在之处,龙天欢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乐,一切灾厄不详之事永不能入
16、楞严咒能保护末法初学者,心入正定,得大安稳,还能获得心通
17、无量百千金刚,梵王、天帝释、四天大王及鬼神等都发愿保护诵持楞严咒的人

八、阿难代众生请(法)问佛,如何获得无上正修行路?
1、世界颠倒和众生颠倒
1.1 什么是众生颠倒
1.2 什么是世界颠倒?
2、十二类众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

一、三种修行渐次

二、菩萨57位阶的成佛修行过程
1、干慧地
2、十信
3、十住
4、十行
5、十回向
6、四加行
7、十地

三、文殊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经名叫什么?

四、阿难代众生请(法)问佛,是什么决定六道众生或飞升(天上)或下沉(地狱)?

五、十因

六、六报

七、十类鬼道众生

八、十类畜生道众生

九、十类人道众生

十、十类仙人

十一、欲界天的六类众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

十二、色界十八天
1、初禅三天
2、二禅三天
3、三禅三天
4、四禅天
5、五不还天

十三、无色界

十四、四种阿修罗

十五、修行者应当如何避免被魔扰乱?
1,色阴十魔
2,受阴十魔
3,想阴十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08:51:08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3楼共用时4小时)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

【大佛顶】
(佛名)佛名,佛顶尊有多种。大佛顶其一也。(参见:佛顶尊)。【又】陀罗尼名,大佛顶尊之陀罗尼也。(参见:佛顶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密因】
<一>如来证悟了义之果德名秘密藏,而达到此秘密藏之因行,称为密因。密,乃经上所说之陀罗尼,非凡小所能知,故称密,密即因。楞严义疏卷八之二(大三九·九三三上):“三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一切行,而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为密。密即因也。”(首楞严经序、大日经卷五)
<二>指佛菩萨之本地。楞严义疏卷六之二(大三九·九一四下):“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首楞严经卷六)p4475 FROM:【佛光大辞典】

【修证】
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功,则众生亦可远离染污,趣向佛道。(像法决疑经)((参见:修证不二)4050)p4050 FROM:【佛光大辞典】

【了义】
<一>梵语 ni^ta^rtha。乃直接显了法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义。凡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之教,称为了义教,如诸大乘经说生死、涅槃无异者。宣说此道理之经典,即称了义经,为佛所说。而若顺应众生理解之程度,不直接显了法义,而渐次以方便教相引导,则称不了义教(未了义教),如诸经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者。而说此不了义教之经典即称不了义经(未了义经),乃菩萨因人之所说。了义教与不了义教,合称二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即为四依之一。但所谓不了义,乃大乘教所言,谓小乘教较大乘教为劣,故谓不了义。然依小乘大众部之主张,外道之说即属不了义。依成实论之说,无法见经典之意,而拘泥于文字之解释者,即为不了义。又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称,契经、应诵、记别等世尊略说,其义未了,故为不了义教;与此相违者称为了义教。(观无量寿佛经疏散善义、圆觉经略疏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参见:三时教)596)FROM:【佛光大辞典】

【万行】
(术语)一切之行法也。菩提心论曰:“复经三僧祇劫,修六度万行,皆悉具足,然证佛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首楞严】
(术语)S/u%ram%gama,新云首楞伽摩。译曰健相,健行,一切事竟。佛所得三昧之名也。健相者,譬幢旗之坚固也。以比佛德坚固,诸魔不能坏。一切事竟者,佛德之究竟也。智度论四十七曰:“首楞严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浅深,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复次,菩萨得此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能坏伏。”涅槃经二十七曰:“首楞严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首楞伽摩,此云健行定,亦言健相,旧云首楞严也。”首楞严三昧经中曰:“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诸山河日月星宿悉现如故,而不迫迮,示诸众生。首楞严三昧不可思议势力如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观世音菩萨讲述最初修道时证得的耳根圆通法门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学习解说]:

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对佛说:世尊,回想我过去无数恒河沙劫以前,当时有一位佛出现在世间,名叫观世音,我在观世音佛前发大菩提心,观世音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三昧、正定)

最初由耳闻入流亡所(不随声尘,顿入法流,而亡其所入也),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为事物所具有之二种相状。动为活动之一面,静为止息之一面)了然不生(一念顿空闻性而入圆通),如是这样渐渐增上修行,做到能闻和所闻都没有了不执著了,进一步能觉和所觉也没有了不执著了,再进一步修到能空和所空也没有了不执著了,这时候生灭的心如果没有了(指生起与灭尽。有生必有灭之义。又作起灭。与“生死”同义。生死乃就有情而言,而生灭则广通一切之有情与非情。由因缘和合(即一切条件满足时)而成立之一切法(即有为法),因有变移之性质(无常),故必有生灭;若离因缘而永久不变(常住)之一切存在(即无为法),则为无生无灭(不生不灭)。以大乘中道之正见而言,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寂灭就会现前(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忽然超出世间和出世间,获得两种殊胜: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本妙觉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指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故为殊胜),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同一悲愍,指菩萨所证圆通之理,与众生本有之心,二者虽有迷悟之别,其体无二,故能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冥应十方,等施无畏,若有所求,随愿满足,故为殊胜)


[学习笔记]: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这段经文所教导的是藉由耳根法门帮助我们反观自照(返闻闻自性),契入佛性真我
因为我们众生之所以累世轮回不得解脱,就是因为六根无时无刻不是向外攀缘,始终无法收摄身心保持清净光明
所以观世音菩萨教导我们从耳根开始入手实修,逐渐完成清净自心的目的

比如这句经文“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可以藉由《优婆塞戒经》中的一段教导实修观照
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云何是骂?

直是风声,我云何瞋?我今此身五阴和合,四阴不现,则不可骂,色阴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谁当受骂?

然彼骂者,即是风气。风亦二种:有内、有外,我于外风都不生瞋,云何于内而生瞋也?

这段经文说的是,有智慧的人遇到恶口骂人者,应当这样想:这些脏字并不是同一时间从口中说出来的,当第一个字从口中说出来时,后面的字还没有出来,当后面的字从口中说出来时,前面的字已经消失不见了,因此如果这些脏字不是在同一时间说出来,又如何叫做骂呢?

其实不过是风声而已,我为什么要对风声生嗔心呢?其实我现在的身体也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有,在这种因缘和合下产生的我,念念不停,既然没有停止的时候,那么被骂的又是谁呢?既然脏话是风气,那么我们对于外面的风都不会生嗔心,为什么要对内的风生嗔心呢

将这段经文用来观照耳根法门末学觉得很方便也很适用
不但可以第一时间避免自己堕入声尘,做到“不随声尘”
而且对于观照“闻、所闻;觉、所觉;空、所空”也有一定帮助

比如不论是“闻、所闻;觉、所觉;空、所空”
末学理解这些能和所的分别,都是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的
所以经文接着教导我们要“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就是要我们一定实修实证连闻和所闻都没有了不执著了,然后进一步能觉和所觉也没有了不执著了,最后连空和所空也没有了不执著了,这时候生灭(有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为已有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为法是也,有灭者必不有生。无为法是也)的心如果没有了,寂灭才会现前

因此首先就要破除我执,不能以色身假我为修行的出发点,那样是不可能获得耳根圆通的
正如上面《优婆塞戒经》中所讲的:
(白话解说)其实我现在的身体也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有,在这种因缘和合下产生的我,念念不停,既然没有停止的时候,那么被骂的又是谁呢 (言外之意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呢)?

所以末学体会《优婆塞戒经》的这段教导,对于《楞严经》这段关于耳闻和破除我执的实修,有一定辅助的观照作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这颗心呢,感恩老师慈悲教导:

我本无心,以诸佛为心
我本无心,以众生为心

这样就能逐渐实修实证经中教导的: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名词解释:

【二殊胜】
谓观世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据楞严经卷六载,二殊胜即:(一)上合诸佛本妙觉心,本妙觉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指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故为殊胜。(二)下合众生同一悲愍,指菩萨所证圆通之理,与众生本有之心,二者虽有迷悟之别,其体无二,故能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冥应十方,等施无畏,若有所求,随愿满足,故为殊胜。p208 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
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生灭】
指生起与灭尽。有生必有灭之义。又作起灭。与“生死”同义。生死乃就有情而言,而生灭则广通一切之有情与非情。由因缘和合(即一切条件满足时)而成立之一切法(即有为法),因有变移之性质(无常),故必有生灭;若离因缘而永久不变(常住)之一切存在(即无为法),则为无生无灭(不生不灭)。以大乘中道之正见而言,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以佛教之人生观而言,一切万法皆连续而往复生灭于刹那刹那者。
 此外,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谓如来藏心随缘起灭,有染净差别,称为心生灭,亦即指有为法。又以时间之最小单位(刹那)论生灭时,亦有刹那刹那之生灭,称为刹那生灭(刹那灭)。对此,论有情之众生,从生到死,其一生涯(一期)中之生灭(出生与死灭),称为一期生灭。刹那生灭与一期生灭又合称为二种生灭。(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卷十一频鞞娑逻王迎佛经、大智度论卷十五、法华经玄义卷二下、大乘玄论卷一、中观论疏卷三)p2069 FROM:【佛光大辞典】



【生灭】
(术语)有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为已有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为法是也,有灭者必不有生。无为法是也。但自中道之正见言之,则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动静二相】
为事物所具有之二种相状。动为活动之一面,静为止息之一面。碧岩录第四十六则(大四八·一八三上):“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若道是雨滴声,也不是;若道不是雨滴声,也不是。”p4394  FROM:【佛光大辞典】

【二十五圆通】
《楞严经》中所说的二十五种能得‘圆通’境界的法门。圆通是圆满通达、周遍融通之意,指圆满通达诸法真如圣境,住于融通无碍的心地,即得首楞严定。在《楞严经》中,释尊命憍陈如等大阿罗汉、菩萨各自陈述最初修道时证得圆通的门径,凡二十五种。

(1)音声︰即声尘,指憍陈如等五比丘于鹿野苑中,听佛说四谛法的声音而证悟。

(2)色因︰即色尘,指优波尼沙陀观色身不净而证悟。

(3)香因︰即香尘,指香严童子见诸比丘烧沈水香而开悟。

(4)味因︰即味尘,指药王、药上二菩萨无数劫以来为良医,遍知一切草木金石之味而悟入。

(5)触目︰即触尘,指跋陀婆罗于僧沐浴时,忽然领悟水因而入于圆通。

(6)法因︰即法尘,指摩诃迦叶因观世间六尘变坏而证悟。

(7)见元︰即眼根,指阿那律陀因失明,旋见真性的本元而得证悟。

(8)息空︰即鼻根,指周梨槃特愚钝,入数息之观,反息循空而证悟。

(9)味知︰即舌根,指憍梵钵提因宿业而有牛齝病,观味知,还味旋知而得圆通。

(10)身觉︰即身根,指毕陵伽婆蹉因足伤觉痛而开悟。

(11)法空︰即意根,指须菩提听闻法性空寂,旋法归无而证入。

(12)心见︰即眼识,指舍利弗心见清净而证悟。

(13)心闻︰即耳识,指普贤菩萨常以心闻分别十方世界众生所有知见。

(14)鼻息︰即鼻识,指孙陀罗难陀观鼻端,观鼻中之气而证悟。

(15)法音︰即舌识,指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以大辩才助佛转法轮而开悟。

(16)身戒︰即身识,指优波离以身持戒法,身心清净,故得通达。

(17)心达︰即意识,指大目犍连从三迦叶听闻如来所说因缘深义当下发心,得大通达。

(18)火性︰即火大,指乌刍瑟摩听空王佛说多淫的人是猛火聚,观身心暖触而化淫心成慧火。

(19)地性︰即地大,指持地菩萨于过去世普光如来、毗舍浮如来时,得平心地,证悟自身与地大并无差别。

(20)水性︰即水大,指月光童子于水天佛之处,修习水观,观身中涕■便利与诸香水海、水性一味而圆通。

(21)风性︰即风大,指琉璃光法王子于无量声佛处,听闻此世界及众生为妄缘风力所转,观风力无依而证悟。

(22)空性︰即空大,指虚空藏菩萨观虚空无边而圆通,起大神力,现佛刹与自身等同虚空之相。

(23)识性︰即识大,指弥勒菩萨于日月灯明佛所,修习唯心识定而通达。

(24)净念︰即根大,指大势至菩萨于日月光佛所,受念佛三昧法而圆通。

(25)耳根︰指观世音菩萨往昔于观世音佛所,从闻思修入三摩提,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念顿空闻性而入圆通。

以上二十五种圆通所入的证悟之境虽完全无异,但能入的方便则有三科、七大之别。佛令文殊取舍,文殊舍弃其他而取耳根,对佛说偈曰(大正19·130c)︰‘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盖此土有情耳根聪利,以耳根闻听音声的功能最为圆通,故依之修习,易于成就。

[参考资料]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五、卷六;首楞严经义海》卷十五~卷十八;《楞严经集注》卷五、卷六;《楞严经要解》卷九~卷十二;《楞严经合论》卷五、卷六;《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卷九~卷十二;《楞严经圆通疏》卷五、卷六;《楞严经纂注》卷五、卷六;《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耳根】
耳根者,谓观世音菩萨,往昔劫中,于观世音佛所,发菩提心。彼佛教其从闻思修入三摩提,于是菩萨即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念顿空闻性而入圆通矣。
经中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即圆通之体也。
上合诸佛妙心,下同众生悲仰,而现乎三十二应,施以十四无畏等者,乃圆通之用也。
故云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闻、思、修,即三慧也。梵语三摩提,即三摩地也。入流亡所者,不随声尘,顿入法流,而亡其所入也。三十二应者,佛应、独学应、缘觉应、声闻应、梵王应、帝释应、自在天应、大自在天应、天大将军应、天王应、四天王太子应、人王应、长者应、居士应、宰官应、婆罗门应、比丘应、比丘尼应、优婆塞应、优婆夷应、女主应、童男应、童女应、诸天应、龙应、药叉应、乾闼婆应、阿修罗应、紧那罗应、摩呼罗伽应、人应、非人应也。十四无畏者,一、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二、知见旋复;三、观听旋复;四、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五、熏闻成闻,六根消复,同于声听;六、闻熏精明,明遍法界;七、音性圆消,观听返入;八、灭音圆闻,遍生慈力;九、熏闻离尘,色不能劫;十、纯音无尘,根境圆融;十一、消尘旋明;十二、融形复闻;十三、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十四、我一名与六十二恒河沙名,等无有异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摩地】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
梵语 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见:三昧)580)p670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 16:1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21 16:18 编辑

(本次学习:4楼共用时4.5小时)

二、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身普度众生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学习解说]:

世尊,由于我(将身心都)供养观音如来,得蒙如来教授我如幻(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因此拥有与佛如来同一慈力的缘故,令我成就三十二应身,能遍入诸佛国土度化众生


名词解释:

【三十二应】
(术语)由观音普现色身三昧应现之三十二身也。楞严经六曰:“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法华经所说三十三身与此大同小异。一佛身,二独觉身,三缘觉身,四声闻身,五梵王身,六帝释身,七自在天身,八大自在天身,九天大将军身,十四天王身,十一四天王太子身,十二人王身,十三长者身,十四居士身,十五宰官身,十六婆罗门身,十七比丘身,十八比丘尼身,十九优婆塞身,二十优婆夷身,廿一女主国夫人命妇大家身,廿二童男身,廿三童女身,廿四天身,廿五龙身,廿六药叉身,廿七乾闼婆身,廿八阿修罗身,廿九紧那罗身,三十摩睺罗迦身,三十一人身,三十二非人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幻】
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大智度论卷六)((参见:十喻)470、“幻”1390)p2345 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三昧】
<一>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一二·五○九中):“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得金刚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楞严经卷六、大日经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七)
<二>日本游方僧。曾入唐。籍贯不详。又称三昧。根据唐代段成式撰之酉阳杂俎卷三及续酉阳杂俎卷二所载,师来唐后,转赴中印度,见诸寺多画玄奘之麻屩及匙箸,每斋日膜拜。并游那烂陀寺。归唐后,元和十三年(818),与蜀僧广升诣峨眉山。其他事迹及寂年世寿均不详。为日本文献上所记录最初之入竺者。或谓师别号为法道。(入竺日本僧金刚三昧传考)p3534 FROM:【佛光大辞典】

【如幻三昧】
指通达一切诸法如幻之理的三昧。亦指变现种种如幻之事的三昧。此三昧如幻师之变现男女、兵众等,皆能如意而无所拘碍。菩萨即住于此三昧中,虽以如幻三昧之变化无碍广度众生,亦了知一切诸法如幻之理,故菩萨不执著度化众生之相而化用自在。
 此外,如幻三昧又为二十五三昧之一,用于破二十五有中之南阎浮提有。(圆觉经、大智度论卷五十)((参见:二十五三昧)174)p2345 FROM:【佛光大辞典】

【教授】
(术语)教法授道也。宋译楞伽经一曰:“现方便而教授。”辅行四之三曰:“宣传圣言,名之为教。训诲于义,名之为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供养】
梵语 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见:四种供养)1803)p3065 FROM:【佛光大辞典】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学习解说]:

世尊,如果有菩萨已经得到三摩地(华言等持),进修无漏胜解现圆(谓修无为之法,即趣入三摩地,得无漏胜解,究竟圆成也),我就示现佛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若有有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寂静妙明(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胜妙现圆(胜妙现圆者,能妙万物以明自性,究竟圆成也),我就示现独觉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若有有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已断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缘断胜性胜妙现圆(缘断胜性者,谓观因缘得断烦恼,而证胜妙之性也),我就示现缘觉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若有有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得四谛空(谓观苦集灭道四谛,证真空理也),修道入灭胜性现圆(修道入灭,胜性现圆者,谓从三果入灭,将登第四无学果位,胜妙之性,现前圆成也),我就示现声闻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四圣谛】
(术语)苦集灭道之四谛也。为圣者所见之谛理,故名圣谛。又圣者正也,为正真之谛理,故名圣谛。涅槃经十二曰:“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参见:四谛)
      ┌苦 谛(迷的果,即苦果)┐
  四 │集 谛(迷的因,即苦因)┘─────世间的因果
  圣─┤
  谛 │灭 谛(悟的果,即乐果)┐
    └道 谛(悟的因,即乐因)┘─────出世间的因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闻应】
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得四谛空者,谓观苦集灭道四谛,证真空理也。修道入灭,胜性现圆者,谓从三果入灭,将登第四无学果位,胜妙之性,现前圆成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二因缘】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应】
因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名缘觉。谓若诸有学,断十二因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菩萨即于彼前,应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缘断胜性者,谓观因缘得断烦恼,而证胜妙之性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妙明】
(术语)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楞严经一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独觉应】
出无佛世,无师自悟,故名独觉。谓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菩萨即于彼前,应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有学者,有所学也。谓第三阿那含果已前,俱属有学。胜妙现圆者,能妙万物以明自性,究竟圆成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有学】
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学】
梵语 s/aiks!a,巴利语 sekha。又称学人。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
 有学共有十八类,称为十八有学或十八学人,据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举,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等十八类。此外,于成实论等经论中,尚有不同之分类。(俱舍论卷二十四、成实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十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十八有学)351、“四向四果”1683、“无学”5138)p2458 FROM:【佛光大辞典】

【佛身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观世音菩萨即应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进修无漏胜解现圆,谓修无为之法,即趣入三摩地,得无漏胜解,究竟圆成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作】
梵语 akarmaka 或 akr!trima。指无因缘之造作。又指心无造作物之念,如无作三昧;或谓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而自然相续之法,如无表色、无作戒等。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下):“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参见:无作三昧)5087、“无作戒”5087、“无表色”5097)p5086 FROM:【佛光大辞典】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众生想要令心得到觉悟,不再被世间欲尘所染恢复身心清净者,我就示现梵王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想要做忉利天主,统领诸天,我就示现帝释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想要游行十方获得自在,我就示现自在天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想要在虚空中飞行得到大自在身,我就示现大自在天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大自在天应】
大自在天者,即欲界第六天主也。谓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自在天应】
自在天者,即欲界第五天也。谓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菩萨即于彼前,应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天主】
<一>大自在天之别名。为大自在天外道之主神。((参见:大自在天)783)
<二>指帝释天。帝释天为忉利天之主,故称天主,又称天帝。(大智度论卷四、维摩经疏(净影))((参见:帝释天)3776)
<三>人名。梵名 S/am!kara-sva^min 之意译,音译作商羯罗主。商羯罗为大自在天之别名,其父母祈请大自在天而得子,故名之为商羯罗主。系陈那之弟子,博通因明,祖述陈那之因明正理门论,著有因明入正理论一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参见:商羯罗主)4410)p1336 FROM:【佛光大辞典】

【帝释应】
帝释,即忉利天主。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谓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欲尘】
(术语)五欲污身如尘坌,故云尘,又欲者六欲,尘者五尘。无量义经曰:“微渧先堕,以淹欲尘。”智度论十七曰:“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俱舍光记十一曰:“喜林苑极妙欲尘,殊类皆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王应】
梵王者,即色界初禅天主也。谓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为人主,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众生喜欢统领鬼神救护国土,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天大将军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统治世界保护众生,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四天王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生到天宫驱使鬼神,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四天王国太子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做人中的王者,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人王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天大将军应】
天大将军,即帝释天主之大将军也。谓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菩萨即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天王应】
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自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谓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天王太子应】
谓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四天王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人王应】
谓若诸众生,乐为人王,菩萨即于彼前,应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其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众生喜欢做族主喜欢被人推崇和尊敬,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长者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谈论名言且生活清净,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居士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齐家治国处理各地公事,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宰官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天文﹑历法﹑占卜等学问,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婆罗门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婆罗门应】
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谓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数术者,咒禁算艺、调养方法之类是也。摄卫者,收摄其心,卫护身口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数术】
1.即术数。古代关于天文﹑历法﹑占卜的学问。—— 在线汉语字典

【长者应】
谓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菩萨即于彼前,应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子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复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男子喜欢出家受持所有戒律,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比丘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女子喜欢出家受持所有禁戒(比丘尼具足戒即五百戒并八敬戒是也),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比丘尼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男子喜欢受持五戒,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优婆塞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女子喜欢受持五戒,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优婆夷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比丘尼戒】
(术语)比丘尼具足戒即五百戒并八敬戒是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女子喜欢处理国家内部的政治事务或者做家内的事务,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女主身及国夫人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不坏男根,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童男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处女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童女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三界众生想要离开天类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天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天应】
谓若有诸天,乐出天伦,菩萨即应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伦,类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龙类众生想要脱离龙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龙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药叉想要脱离药叉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药叉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乾闼婆想要脱离乾闼婆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乾闼婆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阿修罗想要脱离阿修罗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阿修罗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阿修罗】
梵名 Asura。略称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又作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阿须伦、阿须轮。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旧译不酒、不饮酒,或系误译。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
 据增一阿含经卷三阿须伦品载,其身形广长八万四千由旬,口纵广千由旬。另于长阿含经卷二十阿须伦品、大楼炭经卷二阿须伦品、起世因本经卷五,均详载其住处与事迹。有关阿修罗之业因,诸经多举出嗔、慢、疑等三种生因,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则列举十种阿修罗之生因:(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憍慢,(五)起我慢,(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诸善根。此外,阿修罗所持有之琴,特称为阿修罗琴。阿修罗欲听闻何种曲调,则曲音自然弹出。此亦阿修罗所具有之褔德。
 阿修罗之形像有多种说法,或谓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之四倍;或谓千头二千手、万头二万手、三头六手;或谓三面青黑色,忿怒裸形相,六臂。(长阿含经卷十、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十、卷十一、卷三十、佛地经论卷六、观音经义疏记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慧苑音义卷上、翻译名义集卷二)p3651  FROM:【佛光大辞典】

【乾闼婆】
梵语 gandharva,巴利语 gandhabba,西藏语 dri-za。又作健达缚、犍闼婆、彦达婆、干沓婆、干沓和、巘沓缚。意译为食香、寻香行、香阴、香神、寻香主。
 <一>指与紧那罗同奉侍帝释天而司奏雅乐之神。又作寻香神、乐神、执乐天。八部众之一。传说不食酒肉,唯以香气为食。此类神有众多之王及眷属,法华经序品载有四乾闼婆王;大宝积经卷十三律仪会则谓有十亿乾闼婆王;新华严经卷一世主妙庄严品中亦揭出二十余乾闼婆王之名。盖乾闼婆原为婆罗门教崇拜之群神,于夜柔吠陀举出二十七、阿闼婆吠陀亦举出六三三三之多。有关之神话甚多,其状貌说法不一,或谓身上多毛,半人半兽,或谓丰姿极美。印度古神话谓,吠陀时代之乾闼婆奉侍帝释天之宴席,专事歌唱奏乐。据大智度论卷十所载,犍闼婆王至佛所弹琴赞佛,三千世界皆为震动,乃至摩诃迦叶不安其坐。诸经中多以之为东方持国天之眷属,为守护东方之神。又为观音三十三应化身之一。补陀落海会轨载,其形像为身赤肉色,如大牛王,左手执箫笛,右手持宝剑,具大威力相,发髻有焰鬘冠。(长阿含卷十八世记经阎浮提品、大智度论卷五十四、维摩经玄疏卷五)
<二>指欲界“中有”之身。多用音译健达缚。欲界众生肉体死后,神识尚未觅得另一新肉体之中间时期(中有),唯以香为食,故有此称。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九、俱舍论卷九等载,入母胎时须有三事合会,即:(一)母体调适,(二)父母交爱和合,(三)健达缚正好现前。故知其为入母胎三种条件之一。其入胎前,必起颠倒心,驰于欲境。即先凭其业力所起之眼根,虽在远方,能见所将投生处之父母交会,若此健达缚为男者,则缘其母而起男欲,生爱染心,若为女者,则缘其父起女欲;反之,若违逆此二缘,便起嗔恚心。或谓此类说法,乃由印度神话中之好色神(常窥新婚夫妻之闺房)转变而来者。又健达缚中,少福者食恶香,多福者食好香。(中阿含卷五十四荼帝经、俱舍论光记卷九、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
<三>西域之习俗,称呼艺人为乾闼婆。彼等不事王侯,不营生业,唯寻诸家饮食之香气,便往其门作诸伎乐而乞求,故有此称。(法华经玄赞卷二、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
<四>全称栴檀乾闼婆神王。乃束缚弥酬迦等十五鬼神,守护胎儿及孩童之神。又以此神王为本尊所修之法,称为童子经法、乾闼婆法。(护诸童子陀罗尼经、童子经念诵法)((参见:童子经法)5169)p4371 FROM:【佛光大辞典】

【药叉】
夜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夜叉】
(异类)Yaks!a,又曰阅叉。新作药叉,夜乞叉。译言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玄应音义三曰:“阅叉或云夜叉,皆讹也。正言药叉,此译云能啖鬼,谓食啖人也。又云伤者,谓能伤害人也。”法华玄赞二曰:“夜叉,此云勇健。飞腾空中,摄地行类诸罗刹也。罗刹,云暴恶,亦云可畏。彼皆讹音,梵语正云药叉罗刹婆。”注维摩经一:“什曰:夜叉,秦言贵人,亦言轻捷。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净名疏二曰:“夜叉者,皆是鬼道。夜叉,此云轻疾。”慧苑音义下曰:“夜叉,此云祠祭鬼,谓俗间祠祭以求恩福者也。旧翻捷疾鬼也。”梵语杂名曰:“夜叉,药乞叉。”大日经疏一曰:“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若紧陀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陀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薰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紧那罗想要脱离紧那罗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紧那罗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摩呼罗伽想要脱离摩呼罗伽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摩呼罗伽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人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人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非人众生或者有形或者无形或者有想或者无想,他们想要脱离非人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各类不同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这就是菩萨三十二应身遍入一切国土,菩萨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都是因为以三昧(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通过(耳根)闻薰闻修而成就的无作妙力


名词解释:

【熏修】
熏是熏习,修是修行,即以德熏身而修行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摩呼罗伽应】
梵语摩呼罗伽,华言大蝮行,即大蟒蛇也。谓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紧那罗】
梵名 Kim!nara,巴利名 Kinnara。又作紧捺洛、紧拏罗、紧担路、甄陀罗、真陀罗。或称歌神、歌乐神、音乐天。kim! 为疑问词,nara 为人之意;意译作疑神、疑人、人非人。原为印度神话中之神,后被佛教吸收为八部众之第七。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载,此神形貌似人,然顶有一角,人见而起疑,故译为疑人、疑神。彼具有美妙的音声,能歌舞。华严经疏卷五载其为天帝之执法乐神。大乘诸经中,佛说法之听众中常列其名。于密教,为俱毗罗之眷属,于阿阇梨所传曼荼罗图位中,位居北方第三重。于现图曼荼罗,在外金刚部北方,摩睺罗伽众之北有二尊紧那罗,俱呈肉色,其中之一于膝上安置横鼓,另一于膝前安置二竖鼓,俱作欲击鼓之势。
 又观世音菩萨为济度众生,而顺应各种机类示现三十二种形相(即三十二应),其中第二十九即为“紧那罗应”。谓紧那罗若欲脱离紧那罗身,观世音菩萨即于其前应现紧那罗身,为其说法,使之成就。(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一、法华经卷一序品、起世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十七、注维摩诘经卷一、大日经疏卷六、慧琳音义卷十一)p5895   FROM:【佛光大辞典】



=========================


[学习笔记]:

由上面这段经文,末学从中学到两个知识点:


一、“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同一慈力这是教导我们要与诸佛菩萨慈悲愿力相应(印),这样就能“得到佛菩萨的真实加持”

“所以目标要远大,回向让自己和众生都成佛,这样才能超越一切”,乃至“令我身成三十二应” ——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所以“只要深入经藏,深入甚深佛法,就会明白” “「一切都是佛力!」”

那么,什么是佛力?真正的佛力来自于哪里?

“佛经上讲,修行成佛,一切靠的都是佛力,而这佛力,从法性原理上来说,是佛力,也是佛性之力,无二无别”

“所以,在在都破除修行者和佛菩萨的分别,平等无二,心心相印”
—— 辨析:自力?他力?

由此可知,这段经文同样是在引(教)导我们契入佛心,恢复佛性,自利利他!阿弥陀佛!


二、“令我身成三十二应”

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说的是诸佛菩萨随顺众生方便、次第说法!

然而身为在家佛弟子的我们也有相应的实修方法:四摄法!“就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四摄法]就是帮助佛弟子摄受众生法门”

“[四摄法]是属于菩萨道的普渡众生法门,特别适合在家佛弟子
在家佛弟子入世学佛,除了修行自己,也要与人为善,和家人亲友和乐相处
从中体会佛法的益处,让彼此都能有美好人生,以此为基础逐渐体会佛法深义,落实菩萨道而超越轮回
所以建议在家佛弟子都能了解[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利行摄]是以利益众生为重,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不在乎自己得失的利人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同事摄]就是与众生同事,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在家佛弟子如果能先好好学习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相信必定能得到家人亲友和工作伙伴的支持和认同,真正成就佛化家庭,
成为人间菩萨” —— 改善自己和家人亲友同事关系的法门~[四摄法]


【四摄法】
梵语 catva^ri sam!graha-vastu^ni,巴利语 cattni sam!gaha-vatthu^ni。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若依其原语直译,则称为“四种把握法”。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四集物,简称四摄、四事、四法。即(一)布施摄(梵 da^na-sam!graha),又作布施摄事、布施随摄方便、惠施、随摄方便。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二)爱语摄(梵 priya-va^dita-sam!graha),又作能摄方便爱语摄事、爱语摄方便、爱言、爱语。谓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三)利行摄(梵 artha-carya^-sam!graha),又作利行摄事、利益摄、令入方便、度方便、利人、利益。谓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梵 sama^na^rthata^-sam!graha),又作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随转方便、随顺方便、同利、同行、等利、等与。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中阿含卷三十三善生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梵网经卷上、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卷四十三、集异门足论卷九、大智度论六十六、大乘义章卷十一)p1853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11:06:44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5楼共用时4小时)

三、介绍观世音菩萨十四种无畏功德

世尊!我复以此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学习解说]:

世尊,我又以此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无作妙力(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因此令诸众生从我身心能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学习笔记]:

昨天有学到同一慈力,今天又学到同一悲仰
末学在想:要如何才能做到与众生同一悲仰呢?
下面以当前次第理解:首先应该要有不忍(或体谅)众生苦,才能生起悲悯之心
也就是说要“有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所以菩萨既能被“感动、也能感动人”
当众生看到菩萨一心利他的行为而被感动时,自然就会对菩萨生起信心以及称念菩萨名号,因此得到菩萨慈悲护念,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由此末学又想到自力和他力的问题,学习其中的原理
下面节录善知识一段教导,虽然这段教导解说的内容是往生极乐世界,但道理上都是相通的

其实,[九品往生]的每一品往生都是有条件的.
这在[观无量寿经]上讲的很清楚,也讲了[净业三福]
那些条件,就是要众生自己发心自己做,这些就是[自力]

由这[自力]引发[阿弥陀佛本愿的愿力],就是[他力]
因为[自力的条件]满足了[阿弥陀佛本愿的条件],所以[自他相应]
就算[无量寿经]讲的[弥陀48愿]中,最简单的[一念至十念],
这还都是要众生自己做,这就是[自力]
由这些[自力],就会得到[弥陀的本愿力],就是[他力]


所以[自力][他力]的争执,其实只是众生对于[心法]的不明了
[学佛][成佛]都是要[发心]的,这[发心]就是[自力],[发心]就是[心法]
如果连[发心]都不用,如果都不用[自力发心],都不用[一念至十念]
那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任何[不学佛][不发心]的人,毫无佛法观念的人,这些都能往生才真正是[完全他力]

而且[观无量寿经]讲的很清楚,[下品生]必定都有痛苦
这就是因为条件做的不好,福报不够,所以业障现前,
这就是活着的时候自力做的福报不够,或犯戒无悔,才会如此,(请详见经文)
这都要临终死亡前赶快[诚心忏悔][一心念佛]才能达成往生的条件
这不都是自力吗?哪有都不用福报和念佛就能顺利往生的吗?
就算您完全相信是靠[他力],就算您完全相信不需要靠[自力]
其实您这个完全相信阿弥陀佛的信心仍是[自力],这是[心法],
是您要坚信,是您要去相信,这难道不是[自力]吗

这实际上,要看您的信心有多强烈,是不是面临任何问题都有信心
是不是如果就算自己福报不够,破戒不悔,业障现前的时候还有足够的信心,
临终时面临苦报还能一心念佛,这种情况还是自力啊 —— [分析解说]关于往生极乐世界,[自力][他力]的争执

如果再进(深入)一步学习,善知识还教导:
从甚深佛法上来说,自他不二!
所以,如果修行者仍然有自力和他力上的疑问和争执,这都只是显示自己修行上的不足,应该在观念上寻求突破才是
上面说到「自他不二」,或许有人认为我又谈到自他,这样是不是自打「没有所谓的自力和他力」的嘴巴
其实这是理解上的问题,自他只是分别,分别就有自他,无分别就没有自他问题,就是自他不二
佛经上讲,修行成佛,一切靠的都是佛力,而这佛力,从法性原理上来说,是佛力,也是佛性之力,无二无别
所以,在在都破除修行者和佛菩萨的分别,平等无二,心心相印 ——
辨析:自力?他力?

再次温习以上教导,末学突然体会到:
其实前面说有自力他力,都是佛菩萨对众生善巧方便的引导
目的是藉由这些正向心念引导和启发众生本具的佛心佛性——也就后面所讲“自他不二”的教导

(明白的)当下末学很感动,深深赞叹诸佛菩萨慈悲、耐心、与伟大!
不论众生基础如何或哪种根器,智者终能引领众生契入心法实修,逐渐恢复佛性!深深感恩!阿弥陀佛!

其实末学也知道,诸佛菩萨有许多善巧方便普利众生
但是却很少有认真的去对照经文仔细分析和思维这些相貌
所以检讨以前的习经功课,现在看来只能算是结个善缘和种个远因
虽然只是结个善缘和种个远因,但这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为看似表相上或量的累积,实际都会刻在八识田,最终都会发生质的转变
所以末学发觉佛经真的需要一遍遍的学习,因为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和不一样的体会

回说,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当如何反观自照向菩萨学习“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
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菩萨为什么能感动、又能感动人(众生),为什么能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而我们不能?
因为菩萨能知苦、觉苦、救苦,
菩萨普入十方众生界,能关怀六道轮回的各种众生,将心比心,所以能知众生性,能解众生苦

相关文章:[知苦&觉苦] 苦只是一种习气&觉苦也是一种训练

感动需要的是同理心,什么是同理心?
就是菩萨自己曾吃过苦,所以知道众生苦,
另外,看到众生苦,也能设身处地,想想自己也在苦中会如何
除了知苦,还要觉苦和救苦,就是弄清楚苦的来源和原理,然后帮助众生解决痛苦,因此称为
「觉有情」

名词解释:

【二殊胜】
﹝出楞严经﹞
此言观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故云殊胜。
[一、上合诸佛本觉妙心],本觉妙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也。谓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是为殊胜。
[二、下合众生同一悲仰],谓菩萨所证圆通之理,与众生本有之心,迷悟虽殊,体元不二。故能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冥应十方,等施无畏,设有所求,随愿满足,是为殊胜。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四无畏】
﹝出楞严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一、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不自观音者,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也。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故令受苦众生,蒙此真观,即得解脱,是为无畏。经云: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是也。
  [二、知见旋复],在心曰知,在眼曰见。知见性热,则属于人(编者注:‘人’疑为‘火’字)。谓菩萨能旋转知见,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入火难,自不能烧,是为无畏。经云:设入大火,火不能烧。是也。
  [三、观听旋复],观听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为大水所漂,自不能溺,是为无畏。经云: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也。
  [四、断灭妄想,心无杀害],妄想作业,以杀为首。谓菩萨证悟实性,断灭妄想,大慈心发,无杀害念。能令众生入彼罗刹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经云:入诸鬼国,鬼不能害。是也。(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
  [五、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谓熏闻属思,思其所闻,无性可得,则成真闻。六根害人,兵刃无异。菩萨六根既皆销灭,以复真空,一切尘境,同于声听。能令众生,当被害者,刀刃所加,段段折坏,是为无畏。经云:临当被害,刀段段坏。是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六、闻熏精明,明遍法界],谓菩萨从闻熏习,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能令众生虽被药叉诸幽暗者,来近其侧,目受明夺,自不能视,是为无畏。经云:药叉罗刹鸠槃荼鬼,虽近其傍,目不能视。是也。(梵语药叉,亦云夜叉,华言勇健。梵语鸠槃荼,华言瓮形。)
  [七、音性圆消,观听返入],谓受虚妄声尘系缚,不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令众生禁系等事,不能着身,是为无畏。经云:禁系枷锁,所不能着。是也。
  [八、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谓菩萨消灭音声,圆成闻慧,则遍生慈力,能以大利,令彼得乐。是以众生经于险路,如行坦途;或遇恶寇,自不能劫,是为无畏。经云:经过险路,贼不能劫。是也。
  [九、熏闻离尘,色不能劫],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能令一切性多淫人,贪欲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是也。
  [十、纯音无尘,根境圆融],谓菩萨音性纯净,离诸妄尘,根境相入,圆融无碍。能令怀忿恨人,嗔恚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是也。
  [十一、销尘旋明],谓菩萨除暗销尘,旋复性明。能令一切昏钝无善心人,痴暗远离,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是也。(梵语阿颠迦,华言无善心。)
  [十二、融形复闻],谓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故涉入世间而不坏世间之相,能遍十方,供养微尘数佛,禀承其法,各为法子,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经云:能令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是也。
  [十三、六根圆通,明照无二],谓菩萨六根圆融,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明照无二。由此故能承顺法门,受领无失,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经云: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是也。
  [十四、我一名与六十二恒河沙名,等无有异],谓菩萨得真圆通,能令求福众生,但持我之名号,与彼俱持无数菩萨名号之人较量所得福德,等无有异,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慧,正等无异。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作意】
p0320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于所应作而便不作,非所应作而更反作。如所闻思修习法中,放逸为先,不起功用;名不作意。
二解  法蕴足论八卷十四页云:云何不作意?谓于出家远离所生善法,不引发;不忆念;不思惟;不已思惟,不当思惟;心无警觉。总名不作意。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11:5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24 11:20 编辑

(本次学习:6楼共用时4小时)

1、令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学习解说]:

一是,由我不自观音(不自观音者,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也)以观观者(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令十方一切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学习笔记]:

观世音因为获得了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无作妙力(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所以能不自观音(不自观音者,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也)以观观者(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令十方一切苦恼众生只要能够一心称念菩萨名号,就能感应道交蒙菩萨慈悲加持获得解脱

“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让末学想到了一个比喻
下面末学想借用两个比喻来说明自己以当前次第对“不自观音以观观者”的理解:

1. 菩萨好比是明镜,只要众生站在镜前,明镜都能准确无误的显现众生的相貌

2. 又比如洁白明亮的月亮和水,其中菩萨是月亮始终悬挂在天上,而众生是水
水如果想见月亮,不需要请月亮从天上下来,只要保证水是清彻的,随时都能见(映)月
同理如果众生想要得到菩萨救度,只要一心称念菩萨名就能感应道交蒙菩萨慈悲加持获得解脱,不需要菩萨四处观察和寻找哪里有苦难众生

末学从中学到的知识点是:清净自心
不论救度者,还是被救度者,都要清净自心

菩萨正是因为已经“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已经佛性功德圆满具足契入实相,才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众生借助菩萨功德(加持),获得种种利益

众生也是一样,心越清净越容易与诸佛菩萨及法界光明相应
“因此,清净自心,恢复自性光明,这才是修行的根本和首要


名词解释:

【不自观音,以观观者】
不自观音者,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也。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故令受苦众生,蒙此真观,即得解脱,是为无畏。经云: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真寂】
(术语)寂者涅槃也。佛之涅槃对二乘之伪涅槃谓之真寂。因明大疏上本曰:“归真寂于两河,余烈光乎沙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观】
以正慧观察事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观】
观者,观察也。谓修观之时,于一一观法中,善能观察一一法相,而不证彼小乘寂灭解脱,直趣无上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2、落入大火火不能烧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学习解说]:

二是,因为菩萨知见旋复(在心曰知,在眼曰见。知见性热,则属于人(编者注:‘人’疑为‘火’字)。谓菩萨能旋转知见,以复真空),因此能令众生一心称念菩萨名者,得到菩萨加持令他们不会被火所烧


名词解释:

【知见旋复】
在心曰知,在眼曰见。知见性热,则属于人(编者注:‘人’疑为‘火’字)。谓菩萨能旋转知见,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入火难,自不能烧,是为无畏。经云:设入大火,火不能烧。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3、落入大水水不能溺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学习解说]:

三是,因为菩萨观听旋复(观听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因此能令众生一心称念菩萨名者,得到菩萨加持令他们不会被水所溺


名词解释:

【观听旋复】
观听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为大水所漂,自不能溺,是为无畏。经云: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4、落入鬼国鬼不能害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学习解说]:
四是,因为菩萨断灭妄想心无杀害(妄想作业,以杀为首。谓菩萨证悟实性,断灭妄想,大慈心发,无杀害念),因此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的众生,得到菩萨加持令他们不会被鬼所伤害


名词解释:

【断灭妄想,心无杀害】
妄想作业,以杀为首。谓菩萨证悟实性,断灭妄想,大慈心发,无杀害念。能令众生入彼罗刹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经云:入诸鬼国,鬼不能害。是也。(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5、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

五者薰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学习解说]:

五是,因为菩萨薰闻成闻(谓熏闻属思,思其所闻,无性可得,则成真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六根害人,兵刃无异。菩萨六根既皆销灭,以复真空,一切尘境,同于声听),因此令将被杀害的众生只要能一心称念菩萨名者,就到得到菩萨加持令刀一段一段坏掉,就好像用到割水或者用口吹光一样毫无变化


名词解释:

【熏闻成闻,六根销复】
同于声听,谓熏闻属思,思其所闻,无性可得,则成真闻。六根害人,兵刃无异。菩萨六根既皆销灭,以复真空,一切尘境,同于声听。能令众生,当被害者,刀刃所加,段段折坏,是为无畏。经云:临当被害,刀段段坏。是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6、诸恶鬼神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六者闻薰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学习解说]:

六是,因为菩萨闻薰精明明遍法界(谓菩萨从闻熏习,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众生,虽然被药叉等各种幽暗的鬼神靠近身旁也不敢看


名词解释:

【闻熏精明,明遍法界】
谓菩萨从闻熏习,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能令众生虽被药叉诸幽暗者,来近其侧,目受明夺,自不能视,是为无畏。经云:药叉罗刹鸠槃荼鬼,虽近其傍,目不能视。是也。(梵语药叉,亦云夜叉,华言勇健。梵语鸠槃荼,华言瓮形。)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7、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学习解说]:

七是,因为菩萨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谓受虚妄声尘系缚,不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众生即使遇到禁系等事也不能着身


名词解释:

【音性圆消,观听返入】
谓受虚妄声尘系缚,不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令众生禁系等事,不能着身,是为无畏。经云:禁系枷锁,所不能着。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8、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学习解说]:

八是,因为菩萨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谓菩萨消灭音声,圆成闻慧,则遍生慈力,能以大利,令彼得乐),因此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众生即使经过危险的路段也不会被盗贼抢劫


名词解释:

【灭音圆闻,遍生慈力】
谓菩萨消灭音声,圆成闻慧,则遍生慈力,能以大利,令彼得乐。是以众生经于险路,如行坦途;或遇恶寇,自不能劫,是为无畏。经云:经过险路,贼不能劫。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9、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九者薰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学习解说]:

九是,因为菩萨薰闻离尘色所不劫(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因此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名词解释:

【熏闻离尘,色不能劫】
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能令一切性多淫人,贪欲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10、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学习解说]:

十是,因为菩萨纯音无尘根境圆融(谓菩萨音性纯净,离诸妄尘,根境相入,圆融无碍),所以没有能对里和所对立的相,因此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嗔恨众生远离嗔恚


名词解释:

【纯音无尘,根境圆融】
谓菩萨音性纯净,离诸妄尘,根境相入,圆融无碍。能令怀忿恨人,嗔恚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11、令一切昏钝无善心的众生永离痴暗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学习解说]:

十一,销尘旋明(谓菩萨除暗销尘,旋复性明),使身心和法界就像琉璃一样明朗透彻无有障碍,因此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一切昏钝无善心的众生,远离愚痴和昏暗


名词解释:

【销尘旋明】
谓菩萨除暗销尘,旋复性明。能令一切昏钝无善心人,痴暗远离,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是也。(梵语阿颠迦,华言无善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12、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学习解说]:

十二、融形复闻(谓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所以能涉入世间而不坏世间之相,能游遍十方供养微尘数诸佛如来,在每位佛的身边做法王子,因此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想要生个男孩的众生,生个既有福德又有智慧的男孩


名词解释:

【融形复闻】
谓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故涉入世间而不坏世间之相,能遍十方,供养微尘数佛,禀承其法,各为法子,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经云:能令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世间】
梵语 loka。音译作路迦。即毁坏之义。又作 laukika,即世俗、凡俗之义。略称世。指被烦恼缠缚之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之一切现象。又因“世”有迁流之义,“间”为间隔之义,故与“世界”一语同义,包含有情与国土(器世间)二者。此外,于佛性论卷二中,亦列举世之三义,即:(一)对治,以可灭尽故。(二)不静住,以念念生灭不住故。(三)有倒见,以虚妄故。
 关于世间之分类,有二种、三种之别。据俱舍论卷八等举出二种,即:(一)有情世间,又作众生世间、有情界。指一切有情众生。(二)器世间,又作物器世间、器世界、器界、器。指有情居住之山河大地、国土等。又据大智度论卷七十等举出三种,即:(一)众生世间,又作假名世间。假名者,乃于十界、五阴等诸法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二)五阴世间,又作五众世间、五蕴世间。指由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形成之世间。(三)国土世间,指器世间。即众生所依之境界。另据华严经孔目章卷三等举出三种,即:(一)器世间,指三千世界,此乃如来所化之境。(二)众生世间,指如来所教化之机众。(三)智正觉世间,指如来能化之智身。然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所举,五蕴世间与众生世间同义。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之分类系等于正报与依报之分类。而所谓“世间”,仅通用于迷界,“报”一语则通用于迷悟两界。
 相对于含有世俗意味之“世间”而言,超越世间者,则称出世间(出世),故于菩萨阶位、智、禅定等立世间与出世间之别。例如,一般谓迷界之因果(苦集二谛)属世间,悟界之因果(灭道二谛)属出世间;入见道(初地)以前属世间,见道以后属出世间。于此,华严宗指出,修行者更须超越一般之出世间(三乘教之出世),故别立“出出世”(即出出世间)。
 此外,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本举出非学世间、学者世间二种世间。大般涅槃经疏卷十八则举出五阴、五欲等六种世间。(杂阿含经卷九、旧华严经卷十夜摩天品、俱舍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胜鬘宝窟卷下本、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卷三、异部宗轮论述记、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参见:世界)1517)p1524 FROM:【佛光大辞典】




13、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学习解说]:

十三、“菩萨六根圆融,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明照无二”,所以能承顺十方微尘数如来秘密法门不会忘失,因此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无子众生,生个相貌端正、具有福德,柔和善顺且众人都会爱敬的女孩


名词解释:

【空如来藏】
(术语)如来藏者,真如之德名。真如之体性毕竟空寂,不止一切染净之法,如明镜内无一实质,故谓为空。非谓真如之体是无也。大乘止观一曰:“此心性,虽复缘起建立生死涅槃违顺等法,而复心体平等,妙绝染净之相。非直心体自性平等,所起染净等法,亦复性自非有。”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言如实空者,此以如实之中空无妄染故。云如实空,非谓如实自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根圆通,明照无二】
谓菩萨六根圆融,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明照无二。由此故能承顺法门,受领无失,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经云: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14、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遍周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学习解说]:

十四,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有百亿个太阳和月亮,现在住在世间的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他们教化众生,随顺众生,他们的善巧方便和智慧各各不同,由于我得到的圆通是耳根法门,使身心能微妙含容周遍法界,因此能令一心称念我名号的众生,与受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名号的众生,二人所得福德正等无异没有两样



世尊!我一号名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学习解说]:

世尊,称念我一人名号与称念其他众多名号所得福德没有差别,这是因为我有修习和获得真正的耳根圆通,以上这些就是十四种施无畏力,可以福备一切苦难众生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1:22:02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增补6楼内容+7楼共用时4小时)

四、观世音菩萨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学习解说]:

世尊,我不但获得了耳根圆通证得了无上佛道,还获得了四种不可思议无作妙德

一,由于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所以能示现众多容貌、能说无边秘密神咒、或者示现一头三头、五头七头、九头十一头,乃至一百零八头,千头万头八万四千坚固不坏的烁迦罗头(为金刚、坚固、轮铁等意)

或示现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二十四,乃至一百零八,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译曰印或封。契约之印也)

或示现二眼或三眼、四眼九眼乃至一百零八眼、千眼万眼八万四千清净宝眼

或示现慈眼、或威眼、或定眼、或慧眼,以便救度众生获得大自在


名词解释:

【母陀罗】
(术语)Mudra,又作母捺罗,目陀罗,慕捺罗。译曰印或封。契约之印也。以手表示之,曰结印,手印。楞严经二曰:“汝今见我母陀罗手。”梵语杂名曰:“母捺罗,封又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烁迦罗】
梵语 cakra,巴利语 cakka。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为金刚、坚固、轮铁等意。例如梵语之 Cakrava^d!a,乃指铁围山。又如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烁迦罗心无动转。”其烁迦罗一词,乃精进、坚固之义。又烁迦罗眼,谓金刚眼、坚固眼,即指明定正邪、辨别得失之眼。(碧岩录第九则颂古、慧琳音义卷四十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6667 FROM:【佛光大辞典】

【圆融】
<一>谓圆满融通,无所障碍。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相互隔离,各自成一单元者称“隔历”;圆融即与隔历互为一种绝对而又相对之对立关系。华严宗所谓之“行布门”,为一种由浅至深,依序渐进之修法;“圆融门”则对立于“行布门”,而谓即使处于极低之品位亦可完成究极之觉悟。此外,天台宗基于法华经所说之实相一理,而立圆融三谛、圆融三观等教义。华严宗则基于华严经所说之法界无尽缘起之说,而立事事无碍、六相圆融等教义。(观音玄义卷上、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四教义卷六、华严五教章卷一、卷三)((参见:圆融门行布门)5415)
<二>(1906~1969)台湾屏东人,俗姓李。法名法志,号圆融。民国十八年(1929)依高雄龙湖庵心安法师剃度,四十一年于白河大仙寺受具足戒。师于三十八年,晋任屏东东山禅寺首任住持,树立清规,分设职位,增建寺宇,开坛传戒,安僧尼百众,该寺遂成为一地名刹。创办三年制东山佛学院,培植女众弘法人才,并创立屏东佛教支会,任理事长职。民国五十八年示寂,世寿六十四。p5414 FROM:【佛光大辞典】

【圆通】
谓遍满一切,融通无碍;即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复次,以智慧通达真如之道理或实践,亦可称圆通。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谓,二十五位菩萨各个皆具圆通,共有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等二十五圆通。此外,楞严会上二十五圣之中,以观世音之耳根圆通为最上,故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楞严经圆通疏前茅卷下、楞严经纂注卷五)p5407 FROM:【佛光大辞典】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学习解说]:

二,“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所以我能示现种种形象,诵持种种神咒,每一种形象每一个咒语都能将无畏布施给众生,因此十方微尘国土都称我为施无畏者


名词解释:

【施无畏】
梵语 abhaya-da^na。即拔济种种之怖畏。又作无畏舍、无畏施。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此无畏施即救度众生,为其祛除种种怖畏之意。法华经卷七普门品谓,观世音菩萨于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故有“施无畏者”之称。盖佛菩萨以种种之威力方便,拔济狮子、虎、狼、水、火、盗贼等诸怖畏,施以安慰众生。(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p383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学习解说]:

三、“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因此我所游化的世界,其中所有众生都能施舍身上的珍宝求我哀愍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学习解说]:

四,因为我已经究竟证得佛心(恢复佛性),因此能以种种珍宝供养十方如来,下至法界六道众生,让他们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学习解说]:

佛问圆通,我从耳根法门获得三昧,就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成就无上菩提

世尊,那位观世音如来赞叹我获得圆通法门,并在大会中给我授记为观世音的名号,由于我能观听十方一心称念我名号的众生,因此观音菩萨的名号遍布十方世界


名词解释:

【入流】
《楞严》“观者圆通,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FROM:【祖庭事苑】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5:25: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2-12 09:55 编辑

(本次学习:8楼共用时4小时)

五、文殊菩萨以偈诵方式分析解说二十五个法门中只有耳根法门最适合娑婆众生修行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在师子座上从五体(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头首)同时放出宝光,远灌十方微尘数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十方微尘数如来也从五体同时放出宝光,从微尘数方向来灌佛顶及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顶

林中、池沼到处都在演奏法音,佛光相互交织犹如宝丝编织的网,大众都纷纷赞叹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殊胜,会中一切众生都获得了金刚三昧(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


名词解释:

【金刚三昧】
<一>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一二·五○九中):“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得金刚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楞严经卷六、大日经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七)
<二>日本游方僧。曾入唐。籍贯不详。又称三昧。根据唐代段成式撰之酉阳杂俎卷三及续酉阳杂俎卷二所载,师来唐后,转赴中印度,见诸寺多画玄奘之麻屩及匙箸,每斋日膜拜。并游那烂陀寺。归唐后,元和十三年(818),与蜀僧广升诣峨眉山。其他事迹及寂年世寿均不详。为日本文献上所记录最初之入竺者。或谓师别号为法道。(入竺日本僧金刚三昧传考)p3534 FROM:【佛光大辞典】

【五体】
(名数)又作五轮: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头首。资持记下三之二曰:“五处皆圆,故名五轮。四支及首,名为五体。轮则别指五处,体则通目一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数奏。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学习解说]:

这时,空中落下百宝莲花,有青色、黄色、赤色、白色,五彩缤纷,十方虚空变成七宝色,娑婆世界大地山河全都不见,只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演奏

于是如来对文殊菩萨说:你现在观察这二十五位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自所说的最初成道方便法门,他们都说自己已经获得真实圆通,其实他们的修行根本没有优劣前后之分,只是我今日为了令阿难开悟,才在这二十五个法门中找到一个最适合的,包括以后我灭度时,你认为娑婆世界众生想要入菩萨乘证得无上佛道,哪个法门最为方便和容易成就?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从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迟速不同伦。


[学习解说]:

文殊师菩萨奉佛慈旨,从座位站起来顶礼佛足,承佛威神加持,以偈诵的方式对佛说:

注:很惭愧因为实修不足,前四句偈诵中出现的生疏词语,末学即使用了很长时间,也很难正(准)确的写出白话解说

末学接着下面的偈诵以当前次第理解:虚空是因为迷妄(闇于事理云迷,虚而无实云妄)而生,依着虚空所以妄立世界,因为妄想沉积而成立国土(一切都是心想生,这就是佛法 — 非人鬼神干扰与忧郁担心害怕恐惧等负面心念的原理),因为执迷知觉成为有情众生

实则虚空是从大觉(末学理解是指染污的第八识)中生出来的,就像海中生起的水泡,包括有漏的世界都是从虚空中生出来的,水泡如果破了虚空根本不存在,更何况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众生呢

如果想要出离生死还归于真常本(佛)性,只要灭除妄想分别就可以,因此由于众生因缘次第不同,修行的方法会有很多种,顺逆都是助缘其实也是方便,初发心者想要得到正定,快慢的速度是不同的


[学习笔记]:

关于佛性、妄想与执着,末学想到《华严经》中有这样的典故:

当释迦牟尼于菩提伽耶金刚座夜睹明星成道后,因为证悟空性,获得圆满智慧的缘故,他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已现为实相。于是,佛陀这样惊叹道:

“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悉皆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这是说我们每个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但是因为被妄想执着蒙蔽,所以不能恢复佛性,如果能放下妄想执着,就能恢复佛性而成佛

那么妄想执着从哪里来呢?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从无明中来

1、什么是无明?

无明,是指过去世无始劫以来的烦恼

2、 无明来自于哪里?

无明就是存在第八识, 第八识就像仓库, 就像生命不断轮回的记忆库
善恶种子都存在第八识中, 无明就是愚痴, 是相对于圆满的佛性

3、无明与生死轮回及修行解脱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是什么?

无明就是愚痴, 就是累劫错误知见
所以,十二因缘起于第八识1.无明(于第八识中)
然后进入第七识(行蕴,心念瀑布流) 2.行(这里的行就是行蕴,指第七识)
然后进入第六识(就是一般讲的意识) 3.识(这里是指第六识, 生成指意识已经投胎)
4.名色(名指第六识,色指第五识, 此时有意识和肉体, 但是眼耳鼻舌尚未生成)
5.六入(六根生成) 6.触(产生六触) 7.受(因为六触产生六种觉受分别)
8.爱(对六种觉受产生贪爱) 9.取(对六种觉受产生执取) 10.有(因执着而产生现业果报)
11.生(以前面的方式不断出生) 12.老死(不断以前面的方式老死)

因为妄想分别
都是从第八识无明所产生

所以
清净的第八识就是[空如来藏]就是[佛性]
所以,佛教常说「真如」「佛性」不生不灭,但是因为被无明杂染所覆盖,所以称为「阿赖耶」
而由不清净的「第八识阿赖耶」掌控生死轮回的一切,随着心中的污染而幻化一切 ——
「灵魂」与「神识」

由此可知,
一切外在现象都是第八识无穷神通力的展现
所以应该行善断恶修身养性,逐渐清净第八识妄想习气
这样才能解脱成佛 ——
[问题解析]佛友问:泄露天机有什么果报?
如果能随时保持清净心,
就能逐渐净除第八识杂染妄想,而逐渐显露佛性光明而成佛 ——
[梦境解说] 以实义和方便,探究梦中心识作用的涵义

名词解释:

【圣性】
唯识家称生无漏智而断烦恼之性为圣性,即俱舍家所说之正性。唯识以无漏智之种子为圣性之体,俱舍以离烦恼为正性。俱舍论卷十(大二九·五六下):“何名正性?谓契经言,贪无余断、嗔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是名正性。”p5580 FROM:【佛光大辞典】

【归元】
(术语)又曰归真,归寂,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于真寂本元之意。谓人之死亡也。与圆寂同义。禅家于亡者之位牌题新归元或新归真,其下有具法名者。普通谓僧侣之死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虚空】
(术语)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遍,相者随于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为虚空,以其相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为一无为法,数于三无为之一而摄于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于色处之中,即有为法也。世人以此空界之色为虚空,故世人所谓虚空者为妄法,而不免生灭。楞严经六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同九曰:“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同十曰:“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起信论曰:“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则无虚空之相。”大乘义章二曰:“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遍,相则随色,彼此别异。”此体之虚空无为,有部立为有法,大乘立为无法。(参见:虚空无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觉】
指释尊之觉悟。又作正觉、大悟。释尊觉悟宇宙之实相后,不仅将自己从迷惑中解放出来,更欲使他人得到解脱,而今觉行圆满,故其觉悟称为大觉。(心地观经卷一、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p912 FROM:【佛光大辞典】

【迷妄】
闇于事理者,称作迷;虚而无实者,称作妄。众生迷妄,故具众苦。(唐译华严经卷四、仁王经合疏卷中)p4330 FROM:【佛光大辞典】

【觉海】
<一>指悟界。觉性甚深,湛然如海,故称觉海。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上):“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又指佛教。佛以觉悟为宗,以其教义深广,故以海喻之。
<二>宋代云门宗僧。法名若冲,号觉海。(参阅“若冲”3948)p6798 FROM:【佛光大辞典】

【元妙】
(术语)涅槃之觉体,本来不可思议,故谓之元妙。楞严经六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吴兴云:“真觉之性,譬如大海,澄湛圆融,此喻寂而常照也。复牒圆澄所喻之觉,示其本来,照而常寂,故曰元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1:47:40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9楼共用时4小时)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从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逐一分析解说为什么不能成为最为方便、最易成就的圆通法门?

色是由妄想结成的色尘,既然是妄想的产物无法从直入根本透彻本质,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音声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但是每句话只有一个意思,不能包含一切意,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香尘要与鼻根和合才能知其味,如果分开就无法得知,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味尘也是同理要与舌根和合才能知其味,如果分开也无法得知,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触尘要有所触才能察觉,如果不能触则无法知道,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法尘是内尘(法尘为意识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要修灭尽定(心不相应行法之一。即灭尽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于无心位之定)令“受想不起”才可以,能和所不能互遍互涉,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名词解释:

【灭尽定】
梵语 nirodha-sama^patti。又作灭受想定、灭尽三昧。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灭尽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于无心位之定。与无想定并称二无心定,然无想定为异生凡夫所得,此定则为佛及俱解脱之阿罗汉远离定障所得,即以现法涅槃之胜解力而修入者。圣者远离无所有处之烦恼,其定之境地可喻为无余涅槃之寂静;故为入无心寂静之乐者,乃依修此定,即可生无色界之第四有顶天。诸宗派对此定有各种异说,如说一切有部主张此定别有实体;但经量部、唯识宗等不认其为实法,唯于心、心所不转之分位假立此定,唯识宗且以为在此定中未断灭阿赖耶识;分别论者则谓,入此定之圣者,其想与受已灭,然仍有细心未灭。
 另据宗镜录卷五十五所举,灭尽定与无想定有四种不同:(一)证得者之异,即灭尽定为佛、罗汉所证出世间之定;无想定则为凡夫、外道所证世间之定。(二)祈愿之异,即灭尽定者唯求出世功德;无想定者则求世间乐果。(三)感果与不感果之异,即灭尽定为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无想定则为有漏业,能感无想天果报。(四)灭识之异,即灭尽定能灭除第六识,兼能灭第七识之染分;无想定仅灭除第六识分别之见,其他诸邪见尚未能断尽。(中阿含经卷五十八、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二)((参见:无想定)5124)p5509 FROM:【佛光大辞典】

【法因】
法因即法尘也。谓摩诃迦叶等,因观世间六尘变坏,悟法性空,遂修灭尽定,以灭意根,受想不起,妙法开明,消灭诸漏,得无生灭,遂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法因为上。(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饮光。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而证此定也。诸漏者,谓由一切烦恼漏落生死也。从憍陈那至迦叶,是于六尘悟入圆通。)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内尘】
指意识所缘之法尘。“外尘”之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为意识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p1238 FROM:【佛光大辞典】

【圆通】
谓遍满一切,融通无碍;即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复次,以智慧通达真如之道理或实践,亦可称圆通。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谓,二十五位菩萨各个皆具圆通,共有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等二十五圆通。此外,楞严会上二十五圣之中,以观世音之耳根圆通为最上,故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楞严经圆通疏前茅卷下、楞严经纂注卷五)p5407 FROM:【佛光大辞典】

【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之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见:六境)1298)p1298 FROM:【佛光大辞典】

【二十五圆通】
﹝出楞严经﹞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自陈证悟之由,使阿难晓了圆通法门所入之处也。然论圆通,本无优劣。如来令文殊选择,而唯取观音耳根者,盖为此方之人,耳根聪利,闻法易解,当以音闻而为教体,故特取观音耳根为入道之门也。然不取陈那音声者,以声本属尘,根有闻性。故拣陈那居初,观音极后,以见取舍之明,亦根尘首尾相贯之意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七大者,地大、火大、水大、风大、空大、见大、识大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文殊,梵语具云文殊师利,华言妙德。)
  [一、音声],音声即声尘也。谓憍陈那等,在鹿苑中,闻佛说四谛之法,密悟圆理,了达一切声尘,本然清净,无动无静,皆是常住圆妙之音,于是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音声为上。(梵语憍陈那,华言已知。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色因],色因即色尘也。谓优波尼沙陀因多贪欲,佛令作不净观。于是观色身不净之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归于虚空,空色两忘,本然清净,于是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色因为上。(梵语优波尼沙陀,华言尘性。)
  [三、香因],香因即香尘也。谓香严童子,闻如来教,于清净室修习禅定。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遂观此香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即是本然清净妙香,于是开悟,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香因为上。(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四、味因],味因即味尘也。谓药王、药上二法王子等,于无始劫,为世良医,一切草木金石之味,悉能遍知。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皆是本然清净妙味,从是开悟,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味因为上。(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五、触因],触因即触尘也。谓跋陀婆罗先于威音王佛所,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妙触清净,本来无染,于是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触因为上。(梵语跋陀婆罗,华言贤守。)
  [六、法因],法因即法尘也。谓摩诃迦叶等,因观世间六尘变坏,悟法性空,遂修灭尽定,以灭意根,受想不起,妙法开明,消灭诸漏,得无生灭,遂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法因为上。(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饮光。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而证此定也。诸漏者,谓由一切烦恼漏落生死也。从憍陈那至迦叶,是于六尘悟入圆通。)
  [七、见元],见元即眼根也。谓阿那律陀,初出家时,常乐睡眠,被如来诃责。因是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以金刚三昧,遂得清净天眼。是故不因眼根,能观三千世界,犹如掌果,于是悟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梵语阿那律,华言无贫。梵语三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三千者,大千、中千、小千也。旋见循元者,旋大千之见,循真性之元也。)
  [八、息空],息空即鼻根也。谓周利槃特迦于过去世为大法师,秘吝佛法,不肯教人。后感愚钝,亦以宿有善因,遇佛出家,以根钝故,忆持如来一句伽陀经,一百日终不能诵。佛令安居,数息摄心,因是观息出入,刹那生灭之相,豁然无碍,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梵语周利槃特迦,华言继道。梵语伽陀,华言讽颂。数息者,息即鼻中气息,谓从一至十,渐渐而数也。梵语刹那,华言一念。反息循空者,反背妄根,循依真空也。)
  [九、味知],味知即舌根也。谓憍梵钵提,于过去世,轻弄沙门,有牛呞(音诗)病。佛为遮谤,赐之数珠,令常念佛,清净心地。又观舌根,知味之性,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悟入圆通。故云还味旋知,斯为第一。(梵语憍梵钵提,华言牛呞,以其宿世曾作牛王,余习未除,故食后常虚噍也。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还味旋知者,谓不着尘味,不随妄知也。)
  [十、身觉],身觉即身根也。谓毕陵伽婆蹉,闻佛说诸世间不可乐事,因行乞食,被刺伤足,举身疼痛,即反观觉痛之心,无有痛觉,本自清净;如是思惟,摄念未久,身心忽空,诸漏虚尽,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梵语毕陵伽婆蹉,华言余习。纯觉遗身者,谓觉心纯净,而遗失妄身也。)
  [十一、法空],法空即意根也。谓须菩提于旷劫来,心得无碍,蒙佛开示,性觉真空,于是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圆通境界。故云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宝明空海者,即如来所证明妙之理,无碍深广也。非所非尽,旋法归无者,谓能非之心,所非之相,悉尽无余;而转诸法尘,皆归寂灭也。从阿那律至须菩提,是于五根悟入圆通。)
  [十二、心见],心见即眼识也。谓舍利弗于旷劫来,心见清净,后于路中,逢迦叶波,宣说因缘,从佛出家,于一切法,照了无碍,悟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梵语舍利弗,华言身子。心见发光,光极知见者,由心见发明,而圆照万法也。)
  [十三、心闻],心闻即耳识也。谓菩萨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常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有众生,修普贤行,分身百千,皆至其处,摩顶拥护,令其成就。心闻圆通,普贤境界。故云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十四、鼻息],鼻息即鼻识也。谓孙陀罗难陀,从佛出家,虽具戒律,心多散动。世尊教其观鼻端白,遂观鼻中之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虚净,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即得圆通。故云我以消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梵语孙陀罗难陀,华言好爱欢喜。漏尽者,生死之漏断灭也。明圆灭漏者,真性明了圆融,灭诸有漏也。)
  [十五、法音],法音即舌识也。谓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旷劫来,辩才无碍。世尊知其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其发扬,于是助佛转轮,成师子吼,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法音降伏魔怨,消灭诸漏,斯为第一。(梵语富楼那弥多罗尼,华言满慈,是其父母名,因以称之。)
  [十六、身戒],身戒即身识也。谓优波离,最初随佛踰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承佛教戒,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行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梵语优波离,华言上首。)
  [十七、心达],心达即意识也。谓目干连,闻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即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其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游于十方,无所挂碍。由是神通自在,圆明清净。故云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梵语目干连,华言彩菽氏。旋湛,谓旋复澄湛之性也。从舍利弗至目干连,是于六识悟入圆通。)
  [十八、火性],火性即火大也。谓乌刍瑟摩,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其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由是谛观,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因此火光三昧力故,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消,生火宝焰,证无上觉,斯为第一。(梵语乌刍瑟摩,华言火头。)
  [十九、地性],地性即地大也。谓持地菩萨,于往昔时,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曾为比丘,平填道路,造作桥梁,行诸苦行。后世复值毗舍浮佛出现,国王延佛设斋。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告言: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因是即得心开,见身微尘及与世界一切微尘,等无差别,即得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梵语毗舍浮,华言遍一切自在。如来藏者,即一切众生本具真如之理藏也。)
  [二十、水性],水性即水大也。谓月光童子,往昔劫中,于水天佛所,修习水观。观于身中涕唾津液大小便利与世界外诸香水海,水性一同,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经无量佛,方得无身,与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无生忍者,谓一切诸法本来不生,于此法中,能忍可印证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十一、风性],风性即风大也。谓琉璃光法王子,往昔劫中,于无量声佛所,蒙佛开示妙明心体,及说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即于尔时观此世界及与身心,各有所动,遂即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而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
  [二十二、空性],空性即空大也。谓虚空藏菩萨,于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由是谛观四大无依,虚空佛国,同一虚妄,于同发明,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斯为第一。
  [二十三、识性],识性即识大也。谓弥勒菩萨,往昔劫中,于日月灯明佛所,而得出家,修习唯心识定。至然灯佛出世,方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了一切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而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得无生忍,斯为第一。(梵语弥勒,华言慈氏。)
  [二十四、净念],净念即根大也。谓大势至菩萨等,往昔劫中,于超日月光佛所,修念佛三昧,收摄六根,定心念佛,由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悟入圆通。故云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从乌刍瑟摩至势至,是于七大悟入圆通。)
  [二十五、耳根],耳根者,谓观世音菩萨,往昔劫中,于观世音佛所,发菩提心。彼佛教其从闻思修入三摩提,于是菩萨即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念顿空闻性而入圆通矣。经中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即圆通之体也。上合诸佛妙心,下同众生悲仰,而现乎三十二应,施以十四无畏等者,乃圆通之用也。故云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成就菩提,斯为第一。(闻、思、修,即三慧也。梵语三摩提,即三摩地也。入流亡所者,不随声尘,顿入法流,而亡其所入也。三十二应者,佛应、独学应、缘觉应、声闻应、梵王应、帝释应、自在天应、大自在天应、天大将军应、天王应、四天王太子应、人王应、长者应、居士应、宰官应、婆罗门应、比丘应、比丘尼应、优婆塞应、优婆夷应、女主应、童男应、童女应、诸天应、龙应、药叉应、乾闼婆应、阿修罗应、紧那罗应、摩呼罗伽应、人应、非人应也。十四无畏者,一、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二、知见旋复;三、观听旋复;四、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五、熏闻成闻,六根消复,同于声听;六、闻熏精明,明遍法界;七、音性圆消,观听返入;八、灭音圆闻,遍生慈力;九、熏闻离尘,色不能劫;十、纯音无尘,根境圆融;十一、消尘旋明;十二、融形复闻;十三、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十四、我一名与六十二恒河沙名,等无有异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逐一分析解说为什么不能成为最为方便、最易成就的圆通法门?

眼根虽然可见,能洞察明彻,但是见前不见后,四周只能见到一半,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鼻根的出息和入息之间是相互分散无法涉入的,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舌根不会无缘无故自生味道,要有食物才行,如果没有食物就无法品尝味道,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身根也是同理,要有物触才能知道,没有物触则无知,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知根(意根)(以有见闻等之知觉)中含有杂念和乱想,不容易恢复湛然的觉知,杂念和乱想如果不能脱离,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名词解释:

【支离】
①分散;残缺不全:支离破碎。 ②指文字、语言烦琐而杂乱:支离错乱,不成文理。—— 在线汉语词典

【三和】
指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触之心所。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中):“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然诸师对此说法亦有不同观点,有说“别法与心相应三和所生”者为触;故前述之以根、境、识三和为触者,则引契经所说之“三和即名为触”作其证。此外,说一切有部以“三和生触”立其宗义,经量部亦以根、境、识三者和合为触,而无别体,称为“三和成触”。(俱舍论卷十、成唯识论卷六)((参见:触)6802)p560 FROM:【佛光大辞典】

【湛然】
1.清澈貌。 2.安然貌。 3.淡泊。 4.清醒貌。—— 在线汉语词典

【知根】
(术语)数论所说二十五谛中眼等五根名知根。以有见闻等之知觉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鼻息】
鼻息即鼻识也。谓孙陀罗难陀,从佛出家,虽具戒律,心多散动。世尊教其观鼻端白,遂观鼻中之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虚净,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即得圆通。故云我以消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梵语孙陀罗难陀,华言好爱欢喜。漏尽者,生死之漏断灭也。明圆灭漏者,真性明了圆融,灭诸有漏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六根】
梵语 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p128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404

[禅定勋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09:15:56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0楼共用时4小时)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从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逐一分析解说为什么不能成为最为方便、最易成就的圆通法门?

识见(眼识)(以眼根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识之名)需由眼根、色尘、眼识三个条件而合成,如果缺少其中一个则无相,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心闻(耳识)(谓菩萨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常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可以洞彻十方,但是需要大因力(乃万物生成时直接之力),然而初发心者不能契入,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鼻想(鼻识)(谓孙陀罗难陀,从佛出家,虽具戒律,心多散动。世尊教其观鼻端白,遂观鼻中之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虚净,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即得圆通)本是“权假之机根”,只是借假修行为了收摄身心,如果众生因此而住相,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说法(法音即舌识)(谓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旷劫来,辩才无碍。世尊知其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其发扬,于是助佛转轮,成师子吼,悟入圆通)可以开悟众生,但是名词语句并非无漏,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持戒犯戒(身戒即身识)(谓优波离,最初随佛踰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承佛教戒,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行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悟入圆通)都有约束的身相,如果没有身相则无所束,所以身识并非遍用一切处,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神通(心达即意识也)(谓目干连,闻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即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其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游于十方,无所挂碍。由是神通自在,圆明清净)是宿世修来的,“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名词解释:

【心达】
心达即意识也。谓目干连,闻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即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其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游于十方,无所挂碍。由是神通自在,圆明清净。故云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梵语目干连,华言彩菽氏。旋湛,谓旋复澄湛之性也。从舍利弗至目干连,是于六识悟入圆通。)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持犯】
持戒和犯戒。持戒就是受持戒律;犯戒就是犯了戒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持犯】
(术语)保持戒律谓之持,侵犯谓之犯。而戒律有止恶作善二门,故持犯各有二。二持者,一止持,保持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止恶之法,而防止三业,谓之止持,二作持,保持安居说戒忏悔礼拜等作善之法而策励三业,谓之作持。二犯者,一作犯,盲动三业以触止持之法,即由作而为犯者。二止犯,怠慢三业,不修作持之善业,即由止而为犯者。资持记中四之一曰:“所谓执持,犯即侵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戒】
身戒即身识也。谓优波离,最初随佛踰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承佛教戒,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行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梵语优波离,华言上首。)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音】
法音即舌识也。谓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旷劫来,辩才无碍。世尊知其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其发扬,于是助佛转轮,成师子吼,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法音降伏魔怨,消灭诸漏,斯为第一。(梵语富楼那弥多罗尼,华言满慈,是其父母名,因以称之。)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舌识】
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鼻息】
鼻息即鼻识也。谓孙陀罗难陀,从佛出家,虽具戒律,心多散动。世尊教其观鼻端白,遂观鼻中之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虚净,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即得圆通。故云我以消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梵语孙陀罗难陀,华言好爱欢喜。漏尽者,生死之漏断灭也。明圆灭漏者,真性明了圆融,灭诸有漏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权机】
即指权假之机根。为“实机”之对称。当佛说法,正听受其法之对机不现时,则对于非正所被之机根而说法。亦即佛于说法时,能如实理解真理之“当机众”未出现,故权假以“非当机众”为对象而说法。此对告众为权假之机根,故称权机。p6898 FROM:【佛光大辞典】

【因力】
乃万物生成时直接之力。为“缘力”之对称。俱舍论卷二(大二九·七下):“又诸根生非由有用,若有因力,无用亦生。”同论卷十七(大二九·八九中):“若由因力,彼断善根,将死时续;若由缘力,彼断善根,将生时续。”(无量寿经卷下)p2270 FROM:【佛光大辞典】

【心闻】
心闻即耳识也。谓菩萨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常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有众生,修普贤行,分身百千,皆至其处,摩顶拥护,令其成就。心闻圆通,普贤境界。故云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和】
指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触之心所。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中):“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然诸师对此说法亦有不同观点,有说“别法与心相应三和所生”者为触;故前述之以根、境、识三和为触者,则引契经所说之“三和即名为触”作其证。此外,说一切有部以“三和生触”立其宗义,经量部亦以根、境、识三者和合为触,而无别体,称为“三和成触”。(俱舍论卷十、成唯识论卷六)((参见:触)6802)p560 FROM:【佛光大辞典】

【眼识】
(术语)六识之一。以眼根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识之名。三藏法数二十一曰:“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唯识论五曰:“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识】
梵语 s!ad!vijn~a^na。十八界中之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显色与形色)、声、香、味、触、法(概念及直感之对象)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了别作用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识、境、根三者必须同时存在。阿毗达磨佛教认为,此六识乃心之作用,其体乃唯一之心,六识不同时作用。大乘唯识家则在六识之外,另立末那、阿赖耶二识,而认其均能同时作用。(俱舍论卷二、品类足论卷一、成唯识论卷五)((参见:六根)1284、“根”4131)p1312 FROM:【佛光大辞典】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从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逐一分析解说为什么不能成为最为方便、最易成就的圆通法门?

如果透过观照地性(地性即地大也。谓持地菩萨,于往昔时,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曾为比丘,平填道路,造作桥梁,行诸苦行。后世复值毗舍浮佛出现,国王延佛设斋。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告言: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因是即得心开,见身微尘及与世界一切微尘,等无差别,即得悟入圆通)而入圆通,可是大地是有为法,并非圣性(唯识家称生无漏智而断烦恼之性为圣性),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如果透过观照水性(水性即水大也。谓月光童子,往昔劫中,于水天佛所,修习水观。观于身中涕唾津液大小便利与世界外诸香水海,水性一同,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经无量佛,方得无身,与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悟入圆通)而入圆通,可是这个想念是假设的,并非真实相,这不是真正的觉观(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如果透过观照火性(火性即火大也。谓乌刍瑟摩,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其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由是谛观,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因此火光三昧力故,得入圆通)而入圆通,可是这种观照并非真正的出离,不是初发心者最方便的修行法门,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如果透过观照风性(风性即风大也。谓琉璃光法王子,往昔劫中,于无量声佛所,蒙佛开示妙明心体,及说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即于尔时观此世界及与身心,各有所动,遂即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而入圆通)而入圆通,可是风有动有静,是对立的,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如果透过观照空性(空性即空大也。谓虚空藏菩萨,于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由是谛观四大无依,虚空佛国,同一虚妄,于同发明,得入圆通)而入圆通,可是这要观照昏昧不是真正的觉知,既然不是真正觉知就与菩提是两样,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如果透过观照识性(识性即识大也。谓弥勒菩萨,往昔劫中,于日月灯明佛所,而得出家,修习唯心识定。至然灯佛出世,方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了一切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而悟入圆通)而入圆通,可是识性不是常住,观想的心也是虚妄的,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名词解释:

【诸行无常】
梵语 anitya^h! sarva-sam!ska^ra^h!。谓世间一切现象与万物经常转变不息。此系佛法之根本大纲。与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同为三法印之一,称为诸行无常印,或一切行无常印、一切有为法无常印。所谓三法印,即得藉以判断佛法的是否究竟之三种法门。
 涅槃经卷下之无常偈(大一·二○四下):“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日本有伊吕波歌,乃唱咏此四句之歌。((参见:无常)5109、“伊吕波歌”2153)p6300 FROM:【佛光大辞典】

【识心】
对“心所法”而言,指六识或八识之心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七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p6699 FROM:【佛光大辞典】

【识性】
识性即识大也。谓弥勒菩萨,往昔劫中,于日月灯明佛所,而得出家,修习唯心识定。至然灯佛出世,方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了一切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而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得无生忍,斯为第一。(梵语弥勒,华言慈氏。)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空性】
空性即空大也。谓虚空藏菩萨,于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由是谛观四大无依,虚空佛国,同一虚妄,于同发明,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斯为第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上觉】
无上正等正觉之略称。觉,为梵语 bodhi 之意译,音译菩提,指证得佛智、涅槃之妙理;佛所证得之菩提,为最上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觉。菩萨本生鬘论卷三(大三·三三八上):“自舍己身无所贪惜,共诸众生证无上觉。”(无量寿经卷上、七佛经、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仁王经疏卷中(良贲))((参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p5074 FROM:【佛光大辞典】

【风性】
风性即风大也。谓琉璃光法王子,往昔劫中,于无量声佛所,蒙佛开示妙明心体,及说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即于尔时观此世界及与身心,各有所动,遂即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而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火性】
火性即火大也。谓乌刍瑟摩,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其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由是谛观,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因此火光三昧力故,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消,生火宝焰,证无上觉,斯为第一。(梵语乌刍瑟摩,华言火头。)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觉观】
新译作寻伺,旧译作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都能扰乱定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观】
新译作寻伺。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上):“有觉、有观,名为口行。”又觉与观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往生要集卷中本)p6801 FROM:【佛光大辞典】

【水性】
水性即水大也。谓月光童子,往昔劫中,于水天佛所,修习水观。观于身中涕唾津液大小便利与世界外诸香水海,水性一同,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经无量佛,方得无身,与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无生忍者,谓一切诸法本来不生,于此法中,能忍可印证也。梵语菩提,华言道。)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圣性】
唯识家称生无漏智而断烦恼之性为圣性,即俱舍家所说之正性。唯识以无漏智之种子为圣性之体,俱舍以离烦恼为正性。俱舍论卷十(大二九·五六下):“何名正性?谓契经言,贪无余断、嗔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是名正性。”p5580 FROM:【佛光大辞典】

【地性】
地性即地大也。谓持地菩萨,于往昔时,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曾为比丘,平填道路,造作桥梁,行诸苦行。后世复值毗舍浮佛出现,国王延佛设斋。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告言: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因是即得心开,见身微尘及与世界一切微尘,等无差别,即得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梵语毗舍浮,华言遍一切自在。如来藏者,即一切众生本具真如之理藏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七大】
(术语)楞严经三就地水火风空见识之七法,明周遍法界之义,周遍法界者大之义也,此七法,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故种种法法无不周遍,无不含容,此为大之实义。大小乘中虽说四大五大六大,然是各持自相,地大不能遍于水大风大,水大不能容火大,岂成大之义哉,欲显此义,故经中先就五阴,六入,十二入,十八界(是云四科),说明幻空性真之理,更说七大之义。此中第六之见大,为眼根之见性,举一而其他耳根等之闻性等,可推而知,即六根之性也。故疏释者通称之为根大(案俱舍有根见识见之二说,而毗昙宗成立根见之义,今于有情世间为愚者依根见之说开显能缘能了之真性也),然则地水火风空之五大为六境,见大为六根,识大为六识,但与十八界开合不同耳。世尊就十八界破凡夫所见幻化之相,显圆融之真性,是七天之义也。(参见: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11 17:51 , Processed in 0.09728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