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经心得] 世尊所说法「初中后说,文辞虽一,而义各异」~无量义经

[复制链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61

[禅定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4-23 11:1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5-11 14:14 编辑
无量义经~

尔时,大庄严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世尊说法不可思议,众生根性亦不可思议,法门解脱亦不可思议。我等于佛所说诸法,无复疑惑,而诸众生生迷惑心,故重咨问。世尊!自从如来得道已来,四十余年,常为众生演说诸法四相之义,苦义、空义,无常、无我,无大、无小、无生、无灭,一切无相,法性、法相本来空寂,不来、不去、不出、不没。若有闻者,或得暖法、顶法、世第一法;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发菩提心,登第一地、第二、第三、至第十地。往日所说诸法之义,与今所说有何等异,而言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菩萨修行必得疾成无上菩提?是事云何?唯愿世尊慈愍一切,广为众生而分别之,普令现在及未来世有闻法者,无余疑网

...............

善男子!自我道场菩提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曾显实。是故,众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善男子!法譬如水,能洗垢秽,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诸有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烦恼垢。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别异。其法性者,亦复如是,洗除尘劳等无差别,三法、四果、二道不一。善男子!水虽俱洗,而井非池,池非江、河,溪、渠非海,而如来世雄于法自在,所说诸法亦复如是。初、中、后说,皆能洗除众生烦恼,而初非中,而中非后,初中后说,文辞虽一,而义各异

===================

这段经文说的是:“自从如来得道已来,四十余年,常为众生演说诸法四相之义,苦义、空义,无常、无我,无大、无小、无生、无灭,一切无相,法性、法相本来空寂,不来、不去、不出、不没”
所有听闻佛陀说法的人,“或得暖法、顶法、世第一法;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发菩提心,登第一地、第二、第三、至第十地。”

可是,为什么这次所讲的无量义经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菩萨修行必得疾成无上菩提?”究竟此经与之前所讲的有什么不同呢?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其实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与世尊往日所说诸法,本质上没有区别

要说区别,那就是因为众生根器不同,所以对法的理解与运用而有差别,就像雨天,大树和小草各自吸取的雨水不同一样

也就是说:虽然世尊宣说“同一经句或名相,因为众生根器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解释以及修行方式”

但是,法无高下,世尊所说一切法都能“洗除众生烦恼”

身为实修者更不应对法生有分别心,甚至好高骛远,而是应当一步一脚印逐步增上,因为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法!


一、“下面介绍常见的「四圣谛:苦集灭道」,看看「菩萨道」行者和「声闻」「缘觉」小乘行者对这些名相的认识和修行有何差别”
甚深四圣谛法~大般涅槃经

善男子,所言[苦]者不名[圣谛]
何以故?
若言[苦][苦圣谛]者,一切牛羊驴马及地狱众生应有圣谛。
(说明:在小乘经中,佛对一般凡夫众生和小乘行者演说「苦」「集」「道」「灭」,四种解脱过程的真理
教导众生认识「苦」,苦的因缘和聚「集」,教导众生认识解脱之「道」,然后实修「灭」苦,所以因此称为「四圣谛」
而在本经「大般涅槃经」,已经将修行提升到大乘而到了佛将涅槃之前,所以佛陀教导众生认识「佛性」和「不二」「实义」「中道」
因此破除以前较通俗的一般方便说法,所以说明「苦」其实不是「圣谛」真理,
如果苦是圣谛,那么牛羊驴马等畜生和地狱众生都受恶道苦,也应该有圣谛?)

善男子,若复有人不知[如来甚深境界][常住不变][微密法身],谓是食身,非是法身,不知如来道德威力,是名为苦。
何以故?
以不知故[法见非法][非法见法],当知是人必堕恶趣轮转生死,增长诸结多受苦恼。
(说明:如果还有人不知道诸佛如来的甚深境界真相就是常住不变的微妙奥秘法身,以为佛只是需要一般饮食的肉身,而不是法身
不知道诸佛如来的真理德性和对法界的影响实力,这才叫真正的苦
为什么呢?因为不知道真理,不信佛不信佛法,把真理当虚假迷信,而把世俗假象当真实,
这样的人因为不信不懂解脱法,就必定堕入恶道中生死轮回,增加很多烦恼业障,吃很多苦,这才是真苦)

若有能知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或闻常住二字音声,若一经耳即生天上,后解脱时乃能证知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既证知已而作是言:「我于往昔曾闻是义,今得解脱方乃证知,我于本际以不知故轮转生死周遍无穷,始于今日乃得真智」。
若如是知,真是修苦,多所利益。若不知者,虽复勤修,无所利益。
是名[苦],名[苦圣谛]。若人不能如是修习,是名为[][圣谛]
(说明:如果有人能知道诸佛如来的真正境界是常住不变没有生死,或听到诸佛常住能生信不怀疑毁谤,
如果听过这样的事情而能生起信根和善根,就能在日后死亡后投生天上,之后修行解脱后能实证明白诸佛如来常住不变的道理
然后能对众生说:「我因为以前听过诸佛常住不变的道理能起信心,因此现今终于解脱而真正明白。但是更早前因为不知道这道理,所以曾经不断的生死轮回,直到今天才得到真正的智慧,明白诸佛常住不变的道理」
如果能像上面这样知道这些道理而修行,这样才叫真正修苦,才会有广大利益。
如果不知道诸佛如来常住不灭的真理,虽然勤于修行,但是不明白根本真相,那就无法得到根本真相的利益。
明白上面这些的道理才叫「知苦」,才叫「苦圣谛」,如果不能这样明白和修行,那就叫苦,而不是「苦圣谛」)

(补充说明:诸佛常住不变异,这是实相甚深法「【常】【乐】【我】【净】」真理中的【常】,也就是真常
以「甚深法」来说,如果不能明白「真常」,而以苦为苦而修行,那就是苦,而不称为真正的「苦圣谛」
如果能明白【常】【乐】【我】【净】甚深真理,这样修行,才叫真修苦,这样明白苦,就是甚深苦圣谛,不同于小乘法的苦谛)


[
集谛]者:
于真法中不生真智受不净物。
所谓奴婢能以非法言是正法。断灭正法不令久住。
以是因缘不知法性。以不知故轮转生死多受苦恼。不得生天及正解脱。
上面经文也可以这样断句:
于真法中不生真智【受不净物。所谓奴婢】
能以非法言是正法。断灭正法不令久住。
【所受不净之物,也就是前面经文所提到的奴婢,钱财,牲畜等等】
所以下面的翻译就会有些不同,不过,所讲的原理还是一样的,所以就不做更改了
(说明:如果在真正的正法真理中,无法生起真正的智慧,而受到不净外物和观念的影响
就像有些愚钝无智的奴婢,把非法当作正法,以为能断灭正法,让正法无法久住
因为这样因缘,不明白法性,其实诸法虽因众生而有缘起生灭,但是这只是众生不明白真相的表相缘起方便法
实际上,「真理」和「佛性」「不生不灭」「非生非灭」,此即「真常」,并不会消失,就像能量不灭
因为不明白这真理和真相,所以不断生死轮回受尽苦恼,不能生天和正确解脱

关于小乘的「集」,这是「四圣谛」其中的一个过程,是灭苦证空,达到「无我」的修行过程
就是让众生去思维探索「苦」,透过思维分析苦的产生和聚「集」过程,逐渐明白苦的空性「道」理,而达到无我寂「灭」的状态
这是因为凡夫众生都着苦,所以从苦下手去修行,因此这是一种方便法,是一种过程
「苦集灭道」或「苦集道灭」都是可以的,只是角度不同,前者就是「灭」苦而证「道」,后者就是因为「道」理而「灭」苦

「大乘第一义」则以广大心量直接契入「佛性」光明的「真常」「真乐」「真我」「真净」之中)

若有深知不坏正法。以是因缘得生天上及正解脱。
若有不知[集谛]处而言正法无有常住悉是灭法。
以是因缘于无量劫流转生死受诸苦恼。
(说明:如果能深信明白真正的正法常住不坏,因为这样的因缘死后就能生天上而且正确解脱
相反,如果有人不知道或不相信真正的「苦集谛」,不明白「正法不生不灭」,而说正法不可能常住,都是生灭法,
因为这样的因缘,就会无量劫在生死轮回中受种种苦)

若能知法常住不异。是名[集][圣谛]
若人不能如是修习。是名为[集][集圣谛]
(说明:如果能知道且相信「真理常住不坏不变异」,这样叫「知集」,就是明白「集谛」的真理,这叫「集圣谛」
相反,如果不能像这样来修行,这叫「集」,而不是「集圣谛」)


[
灭谛]者。
若有多修习学空法。是为不善。
何以故。灭一切法故。坏于如来真法藏故。作是修学。是名[修空]
[灭]者。逆于一切诸外道等。
若言[空][谛]者。一切外道亦修[空法]应有[灭谛]
(说明:因为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众生根器比较差,
所以佛陀一开始从小乘佛法教导起,教导众生「无常」「不净」「苦」「空」「无我」的道理,但是这只是方便,并不是真义
随着修行次第提升,而修学大乘法和第一义,佛陀则教导菩萨行者甚深法义,那就是「常,乐,我,净」,
以「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来破除初学时期的小乘所讲的「无常」「苦」「空」「无我」「不净」

所以上面的经文说:如果有人总是学习空法,而没有增上次第契入真实,这样叫作「不善」
为什么呢?因为误认法性本空,而不知道真理法性「非空」「非非空」,这样违逆破坏诸佛如来的真正法藏,这样的修学叫作「修空」,也是一般外道的修法
而修「苦灭」的方法则不是如此,和一切外道都不相同
如果说「修空」是「灭谛」真理,那么一切外道也修空法,因此外道法应该也存在「灭谛」,其实不然
下面经文继续说明什么叫「灭谛」)

若有说言有[如来藏]虽不可见若能灭除一切烦恼尔乃得入。
若发此心一念因缘。于诸法中而得自在。
若有修习[来密藏]无我空寂。
如是之人于无量世。在生死中流转受苦。
若有不作如是修者。虽有烦恼疾能灭除。
何以故。因知[如来秘密藏]故。是名[苦灭圣谛]
若能如是修习灭者。是我弟子。
若有不能作如是修。是名[修空][灭圣谛]
(说明:如果有人说:真的有「如来藏」或真我「佛性」,虽然无法看见,但是只要能灭除一切烦恼就能证入此真理
像这样的人,因为上面这样的一念发心的因缘,就能在世俗和佛法中逐渐明明白白而得清净自在
相反,如果有人修学佛法却以为「如来密藏」「佛性」「真如」是无我空寂,不知道「真我」非空非非空
像这样的人因为不明白真相,堕入空无中,在日后无量世中,就会在生死轮回中流转受苦
如果不像上面那样修行,虽然现在还有烦恼,但是修行过程中就能快速灭除烦恼
为什么呢?因为知道且相信「如来秘密藏」「佛性」「真我」的缘故,这样相信「佛性」「真我」的修行才叫「苦灭圣谛」
如果能相信「佛性」「真我」而这样修行「灭谛」的人,这才是佛弟子
如果不相信「佛性」「真我」而修「灭」修「无我」「空寂」,这叫「修空」而不是修「灭圣谛」)



[
道圣谛]者。所谓[][][僧]宝及[正解脱]
(说明:「道圣谛」就是指「佛法僧」三宝和「正解脱」)

有诸众生颠倒心言无[][[僧][正解脱]。生死流转犹如幻化。修习是见。以此因缘轮转三有久受大苦。
(说明:有些众生因为愚痴无智而生颠倒是非的心,说没有佛法僧和正解脱,说生死轮回是虚假的,
因为相信这样的知见观念,所以因为这样的因缘长久轮回在三界中受极大痛苦)

若能发心见于[如来][常住无变][][][解脱]亦复如是。乘此一念于无量世自在果报随意而得。
何以故。我于往昔[以四倒故][非法计法]受于无量恶业果报。[我今已灭][如是见故][佛正觉]。是名[道圣谛]
(说明:如果能发心相信诸佛如来法身常住不坏不变,法僧解脱的道理也是如此,因为这样的心念,就能在无量世得到随意自在的果报)

若有人言[三宝无常][修习是见][是虚妄修][非道圣谛]
(说明:如果有人说三宝无常有生灭,而修学这种知见,这就是虚妄而非真修行,也不是「道圣谛」。
由此可知,一般的修行,和「常乐我净」的光明修行差别是很大的)

若修是法为[住]者,是我弟子,真见修习四圣谛法,是名[圣谛]
(说明:如果以「三宝常住」的观念来修行,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才是以「真理」来修学「四圣谛法」,这才叫「四圣谛」
世俗中一般佛弟子总喜欢争辩谁才是真正佛弟子?谁是正法?谁是非法?
其实,由上面经文可知,深入甚深佛法次第,对「怎样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也会有不同的观念和看法
如果自己不能深入佛法,如佛所说,争辩只会让自己堕入恶道)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修习[甚深四圣谛法]
(说明:菩萨告诉佛说:佛陀啊!听过您的解说,我今天才真正知道修学「甚深四圣谛法」) ——大般涅槃经:甚深四圣谛法


二、“下面介绍常见的「十二因缘」,看看「菩萨道」行者和「声闻」「缘觉」小乘行者对这些名相的认识和修行有何差别”

大般涅槃经:甚深十二因缘

善男子。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如是二见不名「中道」。
(说明:众生由心生起的知见或思想观念,一般普通来说有两种:第一种是常见,第二种是断见,
以佛法来说,像这两种的知见和观念都不叫「中道」

佛陀当时一般的「常见」是指人以为死后还是人,不会消失,永远都是再次为人,断见则是死后就消失,变成空无,不再存在
常是指永恒,断是指灭亡消失)


无「常」无「断」乃名「中道」。无「常」无「断」即是「观照十二因缘智」。如是观智是名「佛性」。
(说明:不执着「常」「断」两边,不堕入也不偏执这两者任何一边知见,这才叫「中道」,也才是「观照十二因缘的智慧」,这样能不堕入「常」「断」两边的观察觉照智慧才叫「佛性」~「真正【佛】地圆满状态的【性】质」。

这段经文中的「无常」不要解释成一般的世间无常,因为这样会堕入小乘的观念思维,此处的「无常」「无断」意思在讲不要堕入两边,这样才符合「不二」「第一义」「实相义」「中道」「佛性」)

二乘之人虽观因缘。犹亦不得名为佛性。
(说明:修学「声闻乘」「缘觉乘」两种道门的人,虽然也观照世事和诸法因缘,但是仍还不能叫作「佛性」。

这是因为小乘行者观因缘仍是堕入一边表相中,不能明白非「空」非「非空」的「佛性」「不二」境界)


佛性虽常。以诸众生无明覆故不能得见。又未能渡十二因缘河犹如兔马。
何以故。不见佛性故。
(说明:「佛性」虽然「真常」,真正常住,不生不灭,非生非灭,即不生也不灭,没有诞生和消亡的问题,这就是「真常」
但是因为众生没有光明智慧,所以不能够知道这原理,不能知道佛性的存在,就像兔马不能渡河,对十二因缘也不能真正明白)


善男子。是观十二因缘智慧。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
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
(说明:所以,真正不堕入「常」「断」两边的十二因缘观行智慧才是真正成佛菩提的种子,因此,「十二因缘」才叫「佛性」)

善男子。譬如胡瓜名为热病。何以故。能为热病作因缘故。十二因缘亦复如是。
(说明:例如:「胡瓜」叫「热病」,为什么呢?因为胡瓜能治疗热病,因为这样的因缘,所以说胡瓜叫热病
刚刚所说的「十二因缘」也是如此,因为「甚深十二因缘」能证佛果,所以刚刚说「十二因缘」叫「佛性」)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有因者即十二因缘。
因因者即是智慧。
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
槃。
(说明:关于恢复「佛性」而成佛,这有开始的因地方法,也有这因地的原因内涵,有达到佛地而成佛的结果,有成佛结果时候的果地内涵
开始的因地方法就是「十二因缘」,这因地方法的内涵就是「不着两边的智慧」,就是「不二」
这果地的结果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佛菩提,就是佛果
这果地内涵或根本就是「无上大般涅槃」,就是非「断」非「常」,非「生」非「灭」,非「空」非「非空」的「佛性」

附注说明:现今许多佛教辞典因为没有深入经藏明白经文的上下文,所以对于经文中的一些文字没有正确或适当的解释
因此下面稍做说明:
「因」就是指事情的原因,就是因果的因,因果事件的因地事件,因地就是指原因「阶段」「时期」
「因因」就是指原因的内涵根本,关于因果事件的因,这个因也有其根本内涵原理,这就是「因因」
「果」就是指事情的结果,成佛或成一般众生,都有其原「因」和结「果」,果「地」就是指结果「阶段」
「地」就是指当时的状态
「果果」就是指「果地」阶段的「根本」「本质」「内涵」,用「果」来讲果的「相貌」,用「果果」来讲果的「内涵」「原理」
所以,甚深的佛法是能圆满探究一切性的,「性」就是「原理」「性质」「特性」,而「表法」就是初学还在表相上熟悉阶段的法门)


善男子,譬如:「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因「识」果。
以是义故,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识」亦「果」亦「果果」,「佛性」亦尔。
(说明:又例如:第八识没有光明的智慧是因,种种凡夫行为是果,行为又成了制造第八识善恶种子的原因,第八识种子则成了结果
因为这个道理的缘故,这个「愚痴无智的无明」本体因此是「因」也是「因因」,而「第八识的善恶种子」成了「果」也是「果果」
愚痴无智虽然是这些凡夫行为的原因,但是这无明的本质,也是因为无明,也就是说无明虽是凡夫行为的原因,但是也是无明本身的因因
白话来说就是笨上加笨,一切笨行为的原因就是笨,而这个笨的原因也是笨,就是笨中有笨,笨上加笨,也就是「恶性循环,互为因果」


识亦果:
「第八识种子」虽然是行为造成的结果,种种行为变成第六识思想意念,这些第六识想念成为细微第七识而最后成为第八识种子
亦果果:
但是这些「第八识种子」又是这行为结果的根本内涵,也就是「行为变成种子」这因果的本质正是来自这「第八识种子」

佛性的道理也是如此)

善男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不出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
(说明:因为这个道理的缘故,所以「甚深十二因缘」的真理是:
不出生,也不灭亡,不是永恒,也不是断灭,不完全一样,也不能分别为二,不是突然出现发生,也不突然消失离去,
也不是单纯表相因果,而是因中有因,果中有果,互为因果,不是单一因果,因也是果,果也是因,因为因因和果果
因为因果只是单一时间的表相,如果时间往前移动,或者对象互换,那么现在的因也是以前的果,现在的果也是未来的因
因为这样生生不息恶性循环永无止尽的原理,所以没有绝对的因果,故非因非果,也没有绝对的生死,故不生不灭,非生非灭,
这叫甚深十二因缘,也就是一切相一切因缘因果都还有更深的原理,这叫「因因」和「果果」,这道理也叫「不二」,非一非二)


善男子。
是因非果如佛性。
是果非因如大涅槃。
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缘所生之法。
非因非果名为佛性。
非因果故常恒无变。
以是义故。我经中说十二因缘其义甚深。无知无见不可思惟。
乃是诸佛菩萨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及。
(说明:佛性是成佛的原因,这是因为众生本质上就存在佛性,皆可成佛,而并不是结果成佛了才有佛性,所以说佛性「是因非果」
但是,真正成佛了才可称为「大般涅槃」或「大涅槃」,而不是因为众生都有佛性,就说因地修行就有大涅槃境界,所以「是果非因」
而「十二因缘」所产生的法门,因为由浅至深,有过程相继直至成佛,所以互为因果,所以「是因是果」
佛性因为非因什么而产生,也不因为什么而消失,不生不灭,非生非灭,而是真常,所以说佛性「非因非果」
因为佛性非因非果,所以真常永恒没有变异。
因为这道理的缘故,所以佛陀在经中说真正的十二因缘其中道理非常深奥,无法用一般众生的观念和见解来思维
这是因为这些都是佛菩萨才能明白的境界,而不是一般「声闻」「缘觉」所能明白的

佛性「是因非果」,不过佛性又「非因非果」,这是因为探讨的方向不同,所以佛性存在许多相貌
由此可知,佛法甚深,由不同上下文或角度探讨,说法就不同,道理要看众生以什么角度和方向来看,以及怎样才适合众生的因缘和根器
随着种种不同,而有「方便说」「方便义」和「甚深义」「真实义」,这要自己逐渐深入才能逐渐明白)



以何义故甚深甚深。众生业行不常不断而得果报。
虽念念灭而无所失。
虽无作者而有作业。
虽无受者而有果报。
受者虽灭果不败亡。
无有虑知和合而有。
(说明:为什么说十二因缘的道理非常非常深呢?因为众生的观念行为作业都离不了常见断见,因此随着自己心念的执着,而堕入业力的果报中
虽然凡夫妄想很多,有些念头才刚消失,但是随即又很多妄念和想法,所以虽念念灭,但是念头没有消失的一刻
虽然表面上可能没有行为作业,但是事实上随着种种妄想,在念头上已经造了很多业
也因此表相上以为没有行为作业的承受者,但是却因种种妄念而有了果报,因为妄念已经在第八识造就了无明种子,这些种子就是轮回的原因
所以,众生虽然后来死亡,但是果报却不因此消失
虽然对这些都不明白和思索,却因为无明种子而不断的四大假合而轮回不休)


一切众生虽与十二因缘共行而不见知。不见知故无有终始。
十住菩萨惟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世尊见始见终。
以是义故。诸佛了了得见佛性。
(说明:一切众生虽然在世间蕴含十二因缘的道理中生活,却不懂不明白这道理,因此没有始终的一直轮回,无法解脱
只有到了十住菩萨才能发现十二因缘的结果,但是却不明白十二因缘开始的道理,只有佛才能见始终
也因此,诸佛才能真正完全明白佛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
善男子。如蚕作茧自生自死。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见佛性故自造结业流转生死犹如拍
善男子。是故我于诸经中说。若有人见十二缘者即是见法。
见法者即是见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
(说明:一切众生因为不能知道十二因缘的道理,所以不停的生死轮回
就像蚕蛹作茧自缚,一切众生也是如此,因为不明白佛性,所以自己造业结恶缘,生死流转就像拍球弹跳不止,随业力拍向任何地方无法自主
因此佛陀在经上说,如果有人能看到十二因缘法,就等同见法,
见法则等同见佛,佛就是指佛性,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诸佛都以佛性为真理,或都以甚深十二因缘法为显露佛性的方法
所以,能见甚深十二因缘法,等同见佛见佛性)


善男子。观十二缘智凡有四种。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
(说明:「凡有」的「凡」就是「一般」「普通」「大略」)
下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道。
中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缘觉道。
上智观者见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
上上智观者见了了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
(附注:这边和无量义经讲的相符合,因为众生根器不同,所以对文字产生不同解义,而有不同果)
(说明:观察世俗十二因缘而得智慧,一般大略有四种次第:下等,中等,上等,上上等
下等次第智慧观照的修行者无法知道有佛性存在,因此这种修行最后只能得「声闻道」的果位:罗汉
中等次第智慧观照的修行者也不知道有佛性存在,因此这种修行最后只能得「缘觉道」的果位:辟支佛
上等次第智慧观照的修行者虽能知道有佛性,但是不能完全明白佛性,因此只能达到「菩萨道」的果位:十住地
只有上上次第智慧观照的修行者成佛得证佛果后,不仅知道且能完全明白佛性的相貌和原理)

以是义故。
「十二因缘」名为「佛性」。
「佛性」者即「第一义空」。
「第一义空」名为「中道」。
「中道」者即名为「佛」。
「佛」者名为「涅槃」。
(说明:因为上述这些道理的缘故,
所以本经此处说「甚深十二因缘」是「佛性」,因为上述经文说:「十二因缘」是「佛性」的「因」
「佛性」也叫「第一义空」,这是指佛性的状态或其中一个相貌,「第一义空」就是非「空」非「非空」的「不二」,故称「第一义空」
「第一义空」也叫「中道」,因为「第一义空」就是指「不二」,因此叫「中道」
「中道」就是「佛」,达到不二「中道」境界,这就是「佛」
「佛」就叫「涅槃」,这是指达到成佛的情况,这才叫真正涅槃,「大般涅槃」或称「大涅槃」)
—— 大般涅槃经:甚深十二因缘

以上,忏悔实修还很浅,各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愿好好努力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10 15:01 , Processed in 0.0751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