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10 20:49 编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经文 “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为什么佛说如果有人认为福(功)德是实有,则不说得福(功)德多,如果认为福(功)德不是实有,如来才说得福(功)德多
因为认为福(功)德实有的人,就是着我人众生寿者相,就是有漏的,世尊为了避免众生在相上执着,才说没有福(功)德
最有名的就是梁武帝问达摩
"我造了那么多佛寺塔庙, 供养那么多僧侣, 功德有多大"
达摩说 “一点功德也没有” — 有没有功德?有漏和无漏功徳?
为什么达摩祖师要说梁武帝一点功德都没有呢?
因为,
如果问别人自己有没有功德, 那就可看出没有实证工夫, 不明白实相, 所以祖师说就是一点功德都没有了
就像金刚经上讲的,不能自认为证果,有所证就是著相,既然着相就是没有证果
所以金刚经讲”不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所住而生其心”,”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 有没有功德?有漏和无漏功徳?
因此,世尊对于不着我人众生寿者相的人才说得福(功)德多,因为这些众生不再被表相迷惑,修行是无漏的,是逐渐走入实相的行者
写到这里,末学突然想到(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世尊这种说法方式,其实也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种表现
正因为世尊心中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法,才能随众生心而次第解说,令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各自受益得解脱!
回到经文,讲的也是《法界通化分》
意思是说“遍周法界。一化(同一化益之意)普通。七宝福田。宁如四句。故受之以法界通化分。FROM:《禅宗语录辞典》 宋·释普济 撰V1.31”
当众生
有机会领悟佛法甚深智慧,又或者该破除他的傲慢,
那我们或许会跟他说“你一点功德也没有”
如果这个人没有领悟甚深智慧的慧根, 仍需加强对佛法的信心,
那我们或许会跟他说“您有功德, 要多做功德”
这是佛法智慧和慈悲度生的差别, 这在很多佛经都可以发现
有很多佛经慈悲的告诉我们有大功德,这都是期望我们老实去做,多做
有些般若智慧佛经则不断的破除我们执着的功德相, 让我们更接近实证 — 有没有功德?有漏和无漏功徳? 学佛如果深入到了实相般若的佛经,
例如,金刚经,金刚三昧经,维摩诘经,般若经... 就会发现
经上说真正以实相般若,来实行六度波罗蜜,或十度波罗蜜, 才是无漏功徳
经上说未能以实相般若来做的都是有漏功徳,
所谓有漏功徳, 就是人天福报, 不能解脱六道断生死 — 有没有功德?有漏和无漏功徳?
以上,忏悔实修还很浅,各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愿好好努力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