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最后也发愿将周旋往返十方世界为众生宣说《法华经》
★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即从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
复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唯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看向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这些菩萨都是不退转菩萨,教化一切众生令不退转,还获得了各种陀罗尼
这些大菩萨们从座而起,来到佛前,一心合掌,心里想着:如果世尊命令我们持说《法华经》,我们会广为众生宣说此经
然后又在心里想:佛现在沉默不说没有命令我们,我们该如何做呢
这时,大菩萨们敬顺佛意,并且也为了满足自己的本愿,便来到佛前发愿说:世尊,我们在如来灭度后,周旋往返于十方世界,令众生书写、读诵、解说、正忆念,修习《法华经》,这些都是佛力加持,唯愿世尊在他方国土遥见和守护我们
名词解释:
【敬顺】
(术语)敬他顺他之命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敬顺佛故,发大誓愿。”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不退法轮方便】
谓修菩萨行者,转无上法轮,化导一切众生,令其依教修学,增长菩提,行位不退,是为转不退法轮方便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鞞跋致】
(术语)Avaivart,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菩萨阶位之名。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则至此位。阿弥陀经曰:“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同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无,鞞跋致之言退转。故大品经云:不退转故,名阿鞞跋致。(中略)是人不为诸魔所动,更无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唯愿不为虑, 于佛灭度后,
恐怖恶世中, 我等当广说。
有诸无智人, 恶口骂詈等,
及加刀杖者, 我等皆当忍。
恶世中比丘, 邪智心谄曲,
未得谓为得, 我慢心充满。
[学习解说]:
诸菩萨一同以偈颂说到:唯愿世尊不要忧虑,在佛灭度后我们会广为众生宣说《法华经》
如果遇到无智之人恶口打骂及用刀杖加害的话,我们会借此修行忍辱,恶世中的比丘他们邪知邪见心不诚实,没有证得却说已经证得,我慢心充满
名词解释:
【谄曲】
梵语 van%ka, kuhana。为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又对物无所执著,称为无谄曲。金七十论卷上(大五四·一二五一上):“尼夜摩亦五:一不杀,二不盗,三实语,四梵行,五无谄曲。”(无量寿经卷上、菩萨地持经卷五、十住毗婆沙论卷八、十地经论卷二)p6167 FROM:【佛光大辞典】
★ 或有阿练若, 纳衣在空闲,
自谓行真道, 轻贱人间者。
贪着利养故, 与白衣说法,
为世所恭敬, 如六通罗汉。
是人怀恶心, 常念世俗事,
假名阿练若, 好出我等过,
而作如是言: ‘此诸比丘等,
为贪利养故, 说外道论议;
自作此经典, 诳惑世间人,
为求名闻故, 分别于是经。’
常在大众中, 欲毁我等故,
向国王大臣, 婆罗门居士,
及余比丘众, 诽谤说我恶,
谓是邪见人, 说外道论议。
[学习解说]:
有些在寂静处身穿纳衣(云粪扫衣。拾取人弃不顾与粪扫均之贱物)的人说自己是真修行,他们轻贱人间的修行者,贪着利养,为了得到世间人的恭敬而为在家人说法
这些人心怀恶念,常常想的都是世俗事,他们说:这些比丘是为了贪求利养,他们说的都是外道法诳惑世间人,他们常常在大众中这样毁谤,还向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其他比丘众毁谤他人是邪见之人,所说的都是外道法
名词解释:
【六通】
(名数)三乘圣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也。亦称六神通。法华经曰:如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参见: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兰若】
华译为寂静处,是比丘所居住的寺院的总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纳衣】
(衣服)一作衲衣。云粪扫衣。拾取人弃不顾与粪扫均之贱物,缝纳为法衣,故名粪扫衣,亦名纳衣。比丘著之,十二头陀行之一。作衲者,俗字也。佛祖统纪(慧思尊者传)曰:“平昔御寒唯一艾衲。”注“法华经,衲衣在空间。律文谓之五纳衣。谓纳受五种旧弊以为衣也。俗作衲字失义。”大乘义章十五曰:“言纳衣者,朽故破弊缝纳供身。”【又】(杂名)禅僧多著纳衣,故一称曰衲衣。传灯录(多福和尚章)曰:“问如何是衲衣下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我等敬佛故, 悉忍是诸恶。
为斯所轻言, 汝等皆是佛,
如此轻慢言, 皆当忍受之。
浊劫恶世中, 多有诸恐怖,
恶鬼入其身, 骂詈毁辱我。
我等敬信佛, 当着忍辱铠,
为说是经故, 忍此诸难事。
[学习解说]:
我们因为恭敬佛的缘故都能忍受这些恶事,虽然被众生轻视,但是他们都是未来佛,所以对那些轻慢的话都应当忍受
在这五浊恶世中能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情,恶鬼侵入他们的身心来毁骂侮辱我们,我们敬信佛会以忍辱对待那些恶心之人,这样才能为他们宣说《法华经》,所以应当忍辱这些事情
★ 我不爱身命, 但惜无上道,
我等于来世, 护持佛所嘱,
世尊自当知。 浊世恶比丘,
不知佛方便, 随宜所说法,
恶口而颦蹙, 数数见摈出,
远离于塔寺。 如是等众恶,
念佛告敕故, 皆当忍是事。
[学习解说]:
我们不贪爱这具色身,但为成就无上佛道,我们在来世会护持佛的嘱托,世尊一定是知道的,那些生在五浊恶世中的众生,不知道佛善巧方便的说法,他们常常出言恶口,远离塔寺,对于这些恶心众生,我们因为忆念佛的告诫,都能一一忍受
★ 诸聚落城邑, 其有求法者,
我皆到其所, 说佛所嘱法。
我是世尊使, 处众无所畏,
我当善说法, 愿佛安隐住。
我于世尊前, 诸来十方佛,
发如是誓言, 佛自知我心。
[学习解说]:
不论是在村落还是城邑,只要有求法的人,我们都会到求法者那里为他们说佛所嘱托的法,我们是世尊的使者,为众生说法无所畏惧,我们一定善说妙法,愿佛不要忧虑,我们在世尊前以及诸十方佛前发下誓愿,佛一定知道我们的心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