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2-16 09:23 编辑
(本次学习:127楼 共用时2.5小时)
3、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法华经》者,能成就八百鼻功德
★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净鼻根,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末利华香、瞻卜华香、波罗罗华香,赤莲华香、青莲华香、白莲华香,华树香、果树香,栴檀香、沉水香、多摩罗跋香、多伽罗香,及千万种和香,若末、若丸、若涂香——持是经者,于此间住,悉能分别。又复别知众生之香——象香、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丛林香——若近、若远、所有诸香,悉皆得闻,分别不错。持是经者,虽住于此,亦闻天上诸天之香——波利质多罗、拘鞞陀罗树香,及曼陀罗华香、摩诃曼陀罗华香、曼殊沙华香、摩诃曼殊沙华香、栴檀、沉水、种种末香,诸杂华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无不闻知。又闻诸天身香——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嬉戏时香;若在妙法堂上,为忉利诸天说法时香;若于诸园游戏时香;及余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遥闻。如是展转乃至梵世,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闻之,并闻诸天所烧之香。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亦皆遥闻,知其所在。虽闻此香,然于鼻根不坏不错,若欲分别为他人说,忆念不谬。”
[学习解说]:
还有,常精进菩萨,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法华经》者,能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清净的鼻根能闻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所有各种诸香: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末利华香、瞻卜华香、波罗罗华香,赤莲华香、青莲华香、白莲华香,华树香、果树香,栴檀香、沉水香、多摩罗跋香、多伽罗香,以及千万种和香,或者是和香末、若者是和香丸、或者是涂香,受持此经的人在世间能分辩种种香型
还能分辨各种众生之香:象香、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以及草木丛林香,不论远近都能一一分辨,不会出错
受持此经的人虽然身在世间,但却能闻天上诸天之香:波利质多罗、拘鞞陀罗树香,以及曼陀罗华香、摩诃曼陀罗华香、曼殊沙华香、摩诃曼殊沙华香、栴檀、沉水、种种末香和杂花之香,像这样的天香以及和合的香气全都能闻到
还能闻到诸天人的身香,能闻到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嬉戏时散发的香气;或者为忉利诸天说法时散发的香气;或者在诸园游戏时散发的香气;以及其他诸天男女的身香全都能闻到,乃至梵世天,上至有顶天诸天人的身香同样全部都能闻到,并且还能闻到诸天所烧的香,以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也都能闻到,而且能知道他们所在的位置
虽然能闻到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所有各种诸香,但是鼻根不会损坏也不会出错
名词解释:
【梵世】
梵语 brahmaloka,巴利语同。又作梵色界、梵世天、梵世界、梵界。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又“梵世”一词亦可作为色界诸天之总称,盖以此界之人已离淫欲之故,而古来于印度,离欲、清净之行即称为梵行。(佛藏经卷下)p4629 FROM:【佛光大辞典】
【和香丸】
(譬喻)和种种之香末为一丸者,以譬一法之中具无量之佛法也。首楞严三昧经上曰:“譬如有王若诸大臣,百千种香捣以为末。若有人来索中一种,不欲余香,共相熏杂。坚意!如是百千众香末中可得一种不杂余不?不也世尊。坚意!是菩萨以一切波罗蜜熏身心故,于念念中常生六波罗蜜。”光明玄义上曰:“华严云:一法门,无量法门而为眷属。首楞严和香丸,大品裹珠,法华一地所生,涅槃大海水浴,皆是其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人鼻清净, 于此世界中,
若香若臭物, 种种悉闻知。
须曼那阇提、 多摩罗栴檀、
沉水及桂香, 种种华果香,
及知众生香, 男子女人香,
说法者远住, 闻香知所在。
大势转轮王, 小转轮及子,
群臣诸宫人, 闻香知所在。
身所著珍宝, 及地中宝藏,
转轮王宝女, 闻香知所在。
诸人严身具, 衣服及璎珞,
种种所涂香, 闻香知其身。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再次以偈诵说到:受持《法华经》的人因为鼻根特别清净,所以不论香气或臭气他都能闻到,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栴檀香、多摩罗跋香、沉水香及桂香、种种华果香、所有众生香、男子女人香,此人通过闻香就能知道对方所在的地方
大转轮王与小转轮还有儿子以及群臣等人,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他们所在的地方,他们身上穿戴的珍宝,以及地下的宝藏,转轮王的玉女宝,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他们所在的地方,大众穿的衣服和佩戴的璎珞以及身上的涂香,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分辨他们分别是谁
名词解释:
【宝女】
又作女宝、玉女、玉女宝。转轮圣王七宝之一。转轮圣王乃成就七宝,具足四德,统一须弥四洲,而以正法治世者。七宝中之玉女宝成就,即能忽然示现玉女,其面貌端正,全身诸毛孔皆出栴檀香,言语温柔而举止安详。(长阿含经卷三、旧华严经卷四十三)p6739 FROM:【佛光大辞典】
【转轮王】
(杂名)梵曰斫迦罗代棘底曷罗阇Cakravarti-raja,又作遮迦越罗,转轮圣王,转轮圣帝,转轮王,轮王。此王身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又飞行空中,故曰飞行皇帝。在增劫,人寿至二万岁以上,则出世,在灭劫,人寿自无量岁至八万岁时乃出世。其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如其次第领四三二一之大洲,即金轮王为四洲,银轮王为东西南之三洲,铜轮王为东南之二洲,铁轮王为南阎浮提之一洲也。俱舍论十二曰:“从此洲人寿无量岁乃至八万岁,有转轮王生。灭八万时有情富乐寿量损减众恶渐盛,非大人器,故无轮王。此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施设足中说有四种,金银铜铁轮应别故,如其次第。胜上中下逆次能王,领一二三四洲。(中略)契经云: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洒顶位,于十五日受斋戒时,沐浴首身,受胜斋戒,升高台殿,臣僚辅佐。东方忽有金轮宝现,其轮千辐,具足毂辋,众相圆净如巧匠成,舒妙光明来应王所,此王定是金转轮王。余转轮王应知亦尔。”智度论四曰:“问曰: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菩萨亦有三十二相,有何差别?答曰:菩萨相者有七事胜转轮圣王。菩萨相者:一净好,二分明,三不失处,四具足,五深入,六随智慧行不随世间,七随远离。转轮圣王相不尔。”【又】(天名)十王之第十,殿居幽冥沃燋石外正东,直对世界五浊之处。设有金银玉石木板奈何等桥六座,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别核定发往投生,每月汇记细数,交第一展殿注册,送呈酆都。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诸天若行坐, 游戏及神变,
持是法华者, 闻香悉能知。
诸树华果实, 及酥油香气,
持经者住此, 悉知其所在。
诸山深险处, 栴檀树花敷,
众生在中者, 闻香皆能知。
铁围山大海, 地中诸众生,
持经者闻香, 悉知其所在。
阿修罗男女, 及其诸眷属,
斗诤游戏时, 闻香皆能知。
旷野险隘处, 师子象虎狼,
野牛水牛等, 闻香知所在。
[学习解说]:
诸天天人或行或坐或者游戏或者现神通,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树上的花果以及酥油散发的香气,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所在之处;深山中开花的栴檀树,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在什么地方;铁围山周围的那些众生,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他们所在之处;阿修罗及其眷属在斗诤和游戏时,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一些空旷凶险的地方,有狮子、大象、老虎、豺狼、野牛、水牛等,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它们都在哪些地方
名词解释:
【铁围山】
梵名 Cakrava^d!a-parvata,巴利名 Cakkava^^la-pabbata。又作铁轮围山、轮围山、金刚山、金刚围山。佛教之世界观以须弥山为中心,其周围共有八山八海围绕,最外侧为铁所成之山,称铁围山。即围绕须弥四洲外海之山。
或谓大中小三千世界,各有大中小之铁围山环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载,此世界之中央为须弥山,由四宝所成,其周围由健达罗乃至尼民达罗等七金山围绕,诸山之间各有一海,围绕尼民达罗山之第八海即咸海,阎浮四洲位于此海中。此咸海之周围有山,如墙绕之,故称轮围;又因其由铁所成,故称铁围山。(起世经卷一阎浮洲品、卷二地狱品、立世阿毗昙论卷二数量品、彰所知论卷上器世界品)((参见:九山八海)127、“大铁围山”914)p6878 FROM:【佛光大辞典】
【神变】
梵语 vikurvaN!a。为教化众生,佛、菩萨等以超人间之不可思议力(神通力),变现于外在之各种形状与动作。狭义言之,一般系以身来表现,即指六神通中之神足通;广义言之,则包括身、语、意。大宝积经卷八十六举出:说法(意)、教诫(语)、神通(身)等三种神变(指三示现)。相对于神足通之神变,另有震动乃至放大光明等十八种,称为十八变、十八神变。(长阿含经卷一、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法华文句卷一下)((参见:十八变)360)p4261 FROM:【佛光大辞典】
★ 若有怀妊者, 未辩其男女,
无根及非人, 闻香悉能知。
以闻香力故, 知其初怀妊,
成就不成就, 安乐产福子。
以闻香力故, 知男女所念,
染欲痴恚心, 亦知修善者。
地中众伏藏, 金银诸珍宝,
铜器之所盛, 闻香悉能知。
种种诸璎珞, 无能识其价,
闻香知贵贱, 出处及所在。
[学习解说]:
如果怀孕的女人不知道胎儿是男是女以及发育是否正常,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孩子的情况,以及生产时母子是否平安,还能知道男人女人的染欲心和痴恚心,也知道他们是否修善
地下埋藏的铜器里面的金银珠宝等,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所在的位置;还有各种各样的璎珞却没人知道它的价值是多少,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是贵是贱、从哪里出土的、现在什么地方
★ 天上诸华等, 曼陀曼殊沙、
波利质多树, 闻香悉能知。
天上诸宫殿, 上中下差别,
众宝花庄严, 闻香悉能知。
天园林胜殿, 诸观妙法堂,
在中而娱乐, 闻香悉能知。
诸天若听法, 或受五欲时,
来往行坐卧, 闻香悉能知。
天女所著衣, 好华香庄严,
周旋游戏时, 闻香悉能知。
如是展转上, 乃至于梵世,
入禅出禅者, 闻香悉能知。
光音遍净天, 乃至于有顶,
初生及退没, 闻香悉能知。
[学习解说]:
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天上各种曼陀罗华、曼殊沙华、还有波利质多树
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天上的宫殿有上中下的差别,知道宫殿都是用种种珍宝和花庄严的
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天人在天上的园林,还是殊胜的宫殿,还是在善法堂听法
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天人是在听法,或是享受五欲,或是行住坐卧
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天女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也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在做游戏,甚至到了大梵天,通过闻香就能知道入禅出禅的行者
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光音天、遍净天、乃至有顶天的天人是初生还是堕落的
名词解释:
【梵世】
梵语 brahmaloka,巴利语同。又作梵色界、梵世天、梵世界、梵界。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又“梵世”一词亦可作为色界诸天之总称,盖以此界之人已离淫欲之故,而古来于印度,离欲、清净之行即称为梵行。(佛藏经卷下)p4629 FROM:【佛光大辞典】
【妙法堂】
(堂塔)又曰善法堂。在忉利天,诸天人论事之如法不如法处。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在妙法堂上为忉利天说法。”俱舍论十一曰:“西南角有善法堂,三十三天时集于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诸比丘众等, 于法常精进,
若坐若经行, 及读诵经法,
或在林树下, 专精而坐禅,
持经者闻香, 悉知其所在。
菩萨志坚固, 坐禅若读诵,
或为人说法, 闻香悉能知。
在在方世尊, 一切所恭敬,
愍众而说法, 闻香悉能知。
众生在佛前, 闻经皆欢喜,
如法而修行, 闻香悉能知。
虽未得菩萨, 无漏法生鼻,
而是持经者, 先得此鼻相。”
[学习解说]:
一些比丘们常常精进求法,或坐、或经行、或读诵经典、或在树林下专心坐禅,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这些事情
菩萨志念坚固,或坐禅、或读诵、或为人演说,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这些事情
世尊被一切众生所恭敬,世尊怜悯受苦众生而为他们说法,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这些事情
众生在佛前因为听经闻法都特别欢喜,所以都能如法修行,这些事情受持《法华经》的人只要通过闻香就能知道
受持《法华经》的人虽然没有证得菩萨果位,但是已经先得到了八百鼻功德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