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 13:05:56 | 只看该作者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善知识解说:

上面的经文内容也讲的很清楚,很重要, 说明不现的两种原因, 以及佛弟子应该如何面对相应的结果, 不过一般占察者似乎没有重视这些经文, 大家还是执著于表相的感应, 没有体会经文的涵义和教导

「若占轮相,其善恶业俱不现者,此人已证无漏智心,专求出离,不复乐受世间果报,诸有漏业展转微弱,更不增长,是故不现。

又纯善不具、纯恶不具者,此二种人,善恶之业所有不现者,皆是微弱未能牵果,是故不现。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今获此报。我今乃可转更进修,不应休止。』

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恶业故,今获此报,我今应当悔彼恶业,专修对治及修余善。无得止住懈怠放逸,转更增集种种苦聚。』

是名占察初轮相法。」
  
[末学解说]

「如果占察轮相,其善业恶业都不显现者,说明此人已证得无漏(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智心(智慧之心),专求出离(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不再愿意受世间果报,种种有漏业(为“无漏业”之对称。指不离烦恼过非之诸善恶业。在黑白等四业中,以招欲界恶果之黑黑业、招色界善果之白白业及招欲界善果之黑白业等三业为有漏业;非黑非白业断尽前三业,是为无漏业)展转微弱,更不增长,所以不显现轮相。

又有纯善不具、纯恶不具者,这二种人,善恶之业所有不显现者,都是因微弱未能牵动其果,所以不显现轮相。

如果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察善恶果报获得相应者,对于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众具得称意时,不应当自我放纵以生起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应当这样思念:『由于我宿世有这样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的缘故,所以现今能获得此果报。我现今还要更加精进修行,不应休息停止。』

如果遭遇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而被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愿承受,不要有疑悔(疑念与后悔),退转修行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应当这样思念:『只是由于我宿世造作这样恶业的缘故,所以现今才获得此果报,我先今应当忏悔那些恶业(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专修对治及修余善业。不能止住懈怠(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转而更增长累集种种苦聚。』

这些名为占察初轮相法。」

注解:
【无漏】:梵语 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有漏)2452)p5128FROM:【佛光大辞典】

【智心】:(术语)智慧之心也。大日经一曰:“云何智心?谓顺修殊胜增上法。”大乘义章十九曰:“智心不怯,名为无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巴 nekkhamma-pa^ramita^)。(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FROM:【佛光大辞典】

【有漏业】:为“无漏业”之对称。指不离烦恼过非之诸善恶业。在黑白等四业中,以招欲界恶果之黑黑业、招色界善果之白白业及招欲界善果之黑白业等三业为有漏业;非黑非白业断尽前三业,是为无漏业。(俱舍论卷十六)p2456FROM:【佛光大辞典】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疑悔】:有二义:(一)疑念与后悔。弥沙塞五分戒本(大二二·一九七下):“若比丘故令比丘生疑悔作是念,令彼比丘乃至少时恼,波逸提。”(二)失望。妙法莲华经卷五踊出品(大九·四一上):“勿得有疑悔,佛智叵思议。”p5843FROM:【佛光大辞典】

【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六波罗蜜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参见:善业)4894)p4950FROM:【佛光大辞典】

【懈怠】:梵语 kausi^dya,巴利语 kusi^ta。又作怠。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三四中):“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
 据菩萨本行经卷上载,懈怠为众行之累,居家而懈怠者,则衣食匮乏,产业不举;出家而懈怠者,则不能出离生死。俱舍宗视懈怠为遍通于一切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所起心所(即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此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二宗俱以懈怠有其别体,为勤(即精进)所对治。(俱舍论卷四、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六下、释氏要览卷中)p622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若欲占察过去往昔集业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者,当复刻木为三轮,以身口意各主一轮,书字记之。

又于轮正中,一面书一画,令粗长使彻畔。次第二面书一画,令细短使不至畔。次第三面作一傍刻如画,令其粗深。次第四面亦作傍刻,令使细浅。

当知善业庄严犹如画饰,恶业衰害犹如损刻。

其画长大者,显示积善来久,行业猛利,所作增上。

其画细短者,显示积善来近,始习基钝,所作微薄。

其刻粗深者,显示习恶来久,所作增上,余殃亦厚。

其刻细浅者,显示退善来近,始习恶法,所作之业,未至增上。或虽起重恶,已曾改悔,此谓小恶。」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想占察过去往昔集累之业的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者,应当再刻木为三轮,以身口意各主一轮,以书字记录之。

再于轮的正中,一面书一画,令粗长使彻畔。次第二面书一画,令细短使不至畔。次第三面作一傍刻如画,令其粗深。次第四面亦作傍刻,令使细浅。

应当知道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庄严犹如画饰,恶业(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衰害犹如损刻。

其画长大者,显示积善由来已久,行业(指身、口、意所造作之行为。又作作业)猛利,所作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势)。

其画细短者,显示积善近来,始习基钝,所作微薄。

其刻粗深者,显示习恶由来已久,所作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势),余殃亦厚。

其刻细浅者,显示退善近来,始习恶法,所作之业,未至增上。或虽起重恶,已曾改正忏悔,此称为小恶。」

注解:
【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六波罗蜜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参见:善业)4894)p4950FROM:【佛光大辞典】

【行业】:指身、口、意所造作之行为。又作作业。FROM:【佛光大辞典】

【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若占初轮相者,但知宿世所造之业善恶差别,而不能知积习久近、所作之业强弱大小,是故须占第二轮相。

若占第二轮相者,当依初轮相中所现之业。若属身者,掷身轮相;若属口者,掷口轮相;若属意者,掷意轮相。不得以此三轮之相一掷通占。应当随业主念,一一善恶,依所属轮,别掷占之。」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占察初轮相者,只知道宿世所造之业善恶差别,而不能了知积习久近、所作之业强弱大小,所以需要占察第二轮相。

如果占察第二轮相者,应当依照初轮相中所现之业。若属身者,掷身轮相;若属口者,掷口轮相;若属意者,掷意轮相。不得以此三轮之相一掷通占。而应当随业主念,一一善恶,依所属轮,分别掷占察之。」

-- [经文] --

「复次,若占初轮相中,唯得身之善,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谓无至心,不得相应,名虚谬也。

又复不相应者,谓占初轮相中,得不杀业,及得偷盗业,意先主观不杀业,而于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名不相应。」

[末学解说]

「再有,如果占察初轮相中,只得身之善,而在此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就是没有至心,不得相应,名为虚谬也。

又有不相应者,就是占察初轮相中,得不杀业,及得偷盗业,意先主观不杀业,而在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名为不相应。」

-- [经文] --

「复次,若观现在从生以来,不乐杀业,无造杀罪,但意主杀业,而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大恶者,谓名不相应。自余口意中业不相应义,亦如是应知。」

[末学解说]

「再有,如果观现在从生以来,不乐于杀业,没有造杀罪,但意主杀业,而在此第二轮相中得身大恶者,就名为不相应。其余口意中业的不相应之义,应当知道也都是如此。」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一、占察轮相不显现的两种原因

此人已证无漏智心,专求出离,不复乐受世间果报,诸有漏业展转微弱,更不增长,是故不现。

又纯善不具、纯恶不具者,此二种人,善恶之业所有不现者,皆是微弱未能牵果,是故不现。

二、佛弟子要如何面对相应的结果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
『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今获此报。我今乃可转更进修,不应休止。』

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
『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恶业故,今获此报,我今应当悔彼恶业,专修对治及修余善。无得止住懈怠放逸,转更增集种种苦聚。』

对于[善][恶],应树立什么样的心念呢?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善恶业报
所谓的[业],就是自己的心念行为造作
这包含众生[自己内在心识作用的习气],和[外在和众生互动形成的共业]

所谓[业障],就是因为负面的心念行为造作产生的习气和共业,
这[习气和共业]对[修行和解脱]所造成的[障碍和干扰]就是所谓的[业障]
——[问答]如何快速消业?(明白[业]和[业障]的原理)

在佛经故事善恶业报如影随形后面的【省思】中:
人一生中的造化,皆与因果业报息息相关。儒家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又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切众生皆是自作其业,自受其报。如何逢凶化吉、远离灾祸?先须明因识果。凡事从因上努力,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常怀慈悲心、清净心,时时觉察、返照,使自心能清楚作主,以正念面对顺逆境界,不逃避、能承担,才是远离轮回桎梏的正确途径。

在佛经故事善恶业因 果报自召后面的【省思】中:
如佛所说:「众生之所作,善恶经百劫;因业不可坏,果报终自得。」因果真实不虚,行者当知此理,断恶修善,广积福慧资粮,以六度万行之因华,庄严无上佛果,进趣菩提。

在佛经故事精勤修善得梵天之福后面的【省思】中:
佛法是以五戒十善为根本,当中就是因缘果报观念,与身口意在事上、理上的落实。能够持守五戒即与人道的因果、福报相应;进一步勤修十善,身不做杀、盗、淫,口不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念不起贪、瞋、痴三毒,未来的因果、福报就能与天道相应。

    若能成就四种功德:建佛塔寺、修缮寺院、护持僧团和合、请佛大转法轮,便是与四梵天王之福相应。 若能依照佛法真理,端正知见、修善积福、清净身口意三业,进一步请转法轮,劝请大善知识久住世间,令正法流布,使每一个人都能听闻佛法,因听闻佛法建立正知见,而离苦得乐,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修福、修慧,直至福慧庄严,就是趣向佛道的光明人生 。

二、[善][恶]都是考验
一个真正的菩萨对于善恶平等无差别
不会因为善恶而起情绪的
(所以我们佛弟子也应该要学习这样的态度)
真正的实修者面对人生的各种情境,都会用佛法不断的提醒自己
用佛经上讲的种种正观去转化自己凡夫的知见和妄念
这都是要一点一滴实修出来的
一般人一开始当然会觉得困难,觉得不容易
不过,世界上或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哪一件事情不是慢慢上手的呢?
所以,还是要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的做——[略说]念头的执着和造业,以及修行转念
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钱财美女考验您的贪念
困苦灾难考验您的定力

[顺境]考验您的[精进道心]
[逆境]考验您的[不退决心]


凡夫[贪财畏苦],[爱美厌丑],[顺来沉溺],[逆来悲苦]
心随境转无法转境,因此沉沦于六道轮回虚妄之中

真实修者,不着两边,顺逆善恶,明白深义,皆利成就
——您懂修行吗?[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其实,这些[考验]和[助缘]的[善][恶]和[顺][逆]境界,
其实都是来自于佛弟子心中的执着
因为执着,所以有
1.善境界的诱惑,恶境界的考验
2.有顺境的贪染,有逆境的苦受
这些其实都来自于[第八识]的习气和执着
根本问题还是在于自己的妄心

不过在教导的过程中,需要给众生信心和攀缘增上修行的方便
所以,就会给众生~[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这样的说法
宣扬佛法就是如此,会依照不同次第因缘说法,
这种情况在佛经上比比皆是,不过这不是妄语
而是佛果圆满智慧的方便波罗蜜
——[考验]和[助缘]的原理:细谈[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三、断恶修善之法
众生之所以会堕入六道轮回,那是因为执着于世俗,而有种种的喜、怒、哀、乐、忧、虑、愁、苦
正因为喜、怒、哀、乐、忧、虑、愁、苦的念头来自于心,
所以,想要超越,就要藉由「心法」的修持来修正心念,去除或转化这些负面或执着的念头,就能逐渐超越世俗和六道轮回

心法的用意和功用,就在于:
让众生远离俗念、凡念、杂念、妄念、欲念、贪念、瞋念、苦念,而转为清净、平等、光明、自在、慈悲、圆满、无碍的正念
这就是常说的「转念」。

「转念」的方法通常有4个步骤,就是所谓的「四正勤」
1.如果有负面念头,就当下放空念头、断除负面念头
2.如果没有负面念头,就继续保持
3.如果没有正面念头,那就应该生起正面念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微笑来让自己保持开心,这也能让别人开心。
4.如果已经有了正面念头,那就应该让正念持续增广。
例如藉由微笑而感染他人,或闭眼冥想深呼吸,让开心增广到宇宙深处,并进而引发其他正念,例如:清净、光明、慈悲、平等。

除了上面的4个步骤,在转念过程的心法的方法上,也有两个方向,那就是「定」「慧」的观照
也就是「解深密经」讲的「奢摩他」和「毗婆奢那」的修行
——「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例如,多阅读思维佛经,或多看论坛上有益的帖子
让自己的观念能够进化,破除迷惑,这就是智慧上的成长
观念弄通了,自然就不再执着,
就能影响思想和行为,不再造做恶业,不再争执,不再因为执着而忿忿不平
这样自然就逐渐消除业障
——[问答]如何快速消业?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所以修行的实修重点在于
忏悔心,清净心,光明心,慈悲心,欢喜心的如实印证,如此实证佛性本体
——[超度众生]和[功德回向]的内涵和原理
学习佛法,对于事情要学会正确发心
任何遭遇都可以透过光明的想法而改变原有的业报
这就叫做[转念],要把[凡夫习惯的负面思考]转成[正向光明的思维]
这样业报就会转变,人生就会改善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全看念头好坏驱使行为造作而成就不同的业报
所以我们对于任何事情应该存好心存好念
用善心善念就可以转变以前愚痴的业报——[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相关内容
【转载】科学证实:善恶有能量频率&正向能量用之不竭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22#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14:3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3 14:38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善知识解说:
上面这段经文以前讲过了,很重要,大家要引以为戒,也要开示众生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想要求取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无相(于一切相,离一切相)智慧者,应当先要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以及轻重。如果恶业多厚者,不得马上修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之法。

为什么呢?因为此人宿习(过去世的善恶习气)恶心猛利的缘故,所以于今现在必然多造恶,毁犯严重的禁戒。因为犯了重禁的缘故,如果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习禅定、智慧者,就会多有障碍,不能剋获(战胜获得战利品)。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邪僻之道也),增长恶见(指邪恶之见解,亦即违背佛教真理之见解)。所以应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能远离诸障。」

注解:
【禅定】:1、梵语禅那,华译为禅定,略有二种:一、世间禅,如色界无色界之四禅八定是;二、出世间禅,如三乘行人所修之禅定是。
2、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六祖坛经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相】:1、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2、涅槃的别名,因涅槃离一切虚妄之相。涅槃经说:“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宿习】:过去世的善恶习气。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剋获】:战胜获得战利品也。(百度)

【邪法】:(术语)邪僻之道也。唐华严经十二曰:“若能了邪法如实不颠倒。”俱舍论十二曰:“邪法萦缠,嗔毒增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见】:<一>梵语 mithya^-dr!s!t!i。又作不正见。略称见。为法相宗所立百法之一,属六烦恼之一。指邪恶之见解,亦即违背佛教真理之见解。据成唯识论卷六载,恶见以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恶见者多受诸苦。于俱舍论所说六随眠中之见随眠(梵 dr!s!t!y-anus/aya)、五浊中之见浊,均与恶见相同。依行相之差别,恶见分为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又称五恶见;于九结中,前三见为见结(梵 dr!s!t!isam!yojana),则后二见为取结(梵 para^mars/a-sam!yojana)。(俱舍论卷十九、显扬圣教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见)1099)
 <二>在净土宗,特指自力疑心。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举出贪嗔二河之譬喻,谓别解、别行、恶见之人,以虚妄之见解惑乱愿往生西方者之信心。日僧亲鸾之愚秃钞卷下谓,恶见人即指憍慢、懈怠、邪见、疑心之人。((参见:发遣招唤)5164)p4948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欲修忏悔法者,当住静处,随力所能,庄严一室。内置佛事及安经法,悬缯幡盖,求集香华,以修供养。

澡沐身体,及洗衣服,勿令臭秽。于昼日分,在此室内,三时称名。一心敬礼过去七佛及五十三佛。

次随十方面,一一总归,拟心遍礼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次复总礼十方三世所有诸佛。又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法藏,次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贤圣,然后更别称名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想修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法者,应安住清净之处,随力所能,庄严一室。内置佛事(用以指举扬佛法之行事,如开眼、安座(安置佛像于堂内)、拈香、上堂、入室、普说、垂示等,均为佛事)及安置经法(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悬缯幡盖,求集香华,以修供养。

澡沐身体,及洗衣服,勿令臭秽。于昼日分,在此室内,三时称名。一心敬礼过去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及五十三佛(阿弥陀佛在因位为法藏菩萨时,其师世自在王佛以前所出世的诸佛︰出自《无量寿经》(魏译)。五十三佛名依次为︰锭光、光远、月光、栴檀香、善山王、须弥天冠、须弥等曜、月色、正念、离垢、无著、龙天、夜光、安明顶、不动地、琉璃妙华、琉璃金色、金藏、焰光、焰根、地动、月像、日音、解脱华、庄严光明、海觉神通、水光、大香、离尘垢、舍厌意、宝焰、妙顶、勇立、功德持慧、蔽日月光、日月琉璃光、无上琉璃光、最上首、菩提华、月明、日光、华色王、水月光、除痴暝、度盖行、净信、善宿、威神、法慧、鸾音、师子音、龙音、处世)。

依次随十方面,一一总归,拟心遍礼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

再总礼十方三世所有诸佛。又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法藏,次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贤圣,然后更别称名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注解:
【佛事】: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又作立地。据维摩经卷下载,佛陀将一切事均视为佛事,以此表示佛之德性。于禅宗,用以指举扬佛法之行事,如开眼、安座(安置佛像于堂内)、拈香、上堂、入室、普说、垂示等,均为佛事。后世泛称于佛前举行之仪式为佛事,又称法事、法会,或指超度亡灵之诵经。
 此外,在葬仪中担任导师之人,称为佛事师。于禅林中之三佛事(奠茶、奠汤、秉炬)、五佛事(起龛、锁龛、奠茶、奠汤、秉炬)、九佛事(入龛、移龛、锁龛、挂真、对真小参、起龛、奠茶、奠汤、秉炬)等,分别由三人之佛事师、五人之佛事师、九人之佛事师负责。又在葬仪、法会中所得之金钱,称为佛事钱。敕修百丈清规卷七板帐式之夹注(大四八·一一五○上):“仍量唱衣钱多寡,则排日、俵嚫、讽经、看经、添奠茶汤、转龛骨等佛事。”又导入佛法之方便,称为佛事门或庄严门。(禅苑清规卷四殿主钟头、行持轨范卷三丧仪法、临济录示众)((参见:法会)3411)p2630FROM:【佛光大辞典】

【经法】:(术语)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欢喜无量。”毗奈耶杂事四曰:“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佛】:指过去的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十三佛】:阿弥陀佛在因位为法藏菩萨时,其师世自在王佛以前所出世的诸佛︰出自《无量寿经》(魏译)。五十三佛名依次为︰锭光、光远、月光、栴檀香、善山王、须弥天冠、须弥等曜、月色、正念、离垢、无著、龙天、夜光、安明顶、不动地、琉璃妙华、琉璃金色、金藏、焰光、焰根、地动、月像、日音、解脱华、庄严光明、海觉神通、水光、大香、离尘垢、舍厌意、宝焰、妙顶、勇立、功德持慧、蔽日月光、日月琉璃光、无上琉璃光、最上首、菩提华、月明、日光、华色王、水月光、除痴暝、度盖行、净信、善宿、威神、法慧、鸾音、师子音、龙音、处世。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如是礼已,应当说所作罪,一心仰告:

「『唯愿十方诸大慈尊,证知护念,我今忏悔,不复更造。愿我及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无量劫来十恶、四重、五逆、颠倒、谤毁三宝,一阐提罪。』」


[末学解说]

「这样敬礼之后,应当说所作罪业,一心仰告:

「『唯愿十方诸大慈尊,证知护念,我现今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不会再造作。愿我及一切众生,能快速得以消除无量劫以来所犯的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四重(又名四重罪、四弃、四波罗夷罪等,即犯淫戒、犯盗戒、犯杀人戒、犯大妄语戒)、五逆(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谤毁三宝,一阐提(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者,名断善阐提;大悲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而众生至多,故亦成佛无期者,名大悲阐提)罪。』」

注解:
【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重】:(参见:四重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重禁】:又名四重罪、四弃、四波罗夷罪等,即犯淫戒、犯盗戒、犯杀人戒、犯大妄语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逆】:(术语)又曰五无间业。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故谓之无间业。此有三乘通相之五逆,大乘别途之五逆,同类之五逆,提婆之五逆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逆罪】: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阐提】: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者,名断善阐提;大悲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而众生至多,故亦成佛无期者,名大悲阐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应思惟:

『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愿我及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

[末学解说]

「再应思惟:『像这样的罪性(业之本性也。罪业之本性者,空而不可得也),只因从虚妄颠倒心而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来唯有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愿我及一切众生能速达心本,永灭罪根(谓深植罪恶而不可拔者。或谓罪恶之行为乃招致罪报之根本,故称罪根)。』」

注解:
【罪性】:(术语)罪业之本性也。罪业之本性者,空而不可得也。止观四曰:“观罪性空者,了达贪欲嗔恚之心皆是寂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著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p3480FROM:【佛光大辞典】

【罪根】:谓深植罪恶而不可拔者。或谓罪恶之行为乃招致罪报之根本,故称罪根。((参见:罪)5563)p5564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次应复发劝请之愿:

『愿令十方一切菩萨,未成正觉者,愿速成正觉。若已成正觉者,愿常住在世,转正法轮,不入涅槃。』」

[末学解说]

「然后应再发劝请之愿:

『愿令十方一切菩萨,未成正觉者,愿速成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若已成正觉者,愿常住在世,转正法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不入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

注解:
【正觉】:(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法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次当复发随喜之愿:

『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舍嫉妒之心,于三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学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随喜。』」

[末学解说]

「然后应再发随喜(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之愿:

『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舍嫉妒之心,对三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学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随喜(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

注解:
【随喜】:(术语)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法华玄赞十曰:“随者顺从之名,喜者欣悦之称,身心顺从,深生欣悦。”修忏要旨曰:“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胜鬘经曰:“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又谓随己所喜,譬如布施,富施金帛,贫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布施。按五悔中有随喜一科,观行即五品经之第一为随喜品,法华经之随喜功德品,为说此随喜之功德者。又游谒寺院,亦曰随喜。杜甫诗曰:“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

『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

如是发回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念我之名号。当减省睡眠,若惛盖多者,应于道场室中旋绕诵念。」

[末学解说]

「然后应再发回向之愿:

『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共同趣向佛智(佛陀的智慧),至涅槃城(指相对于迷界之悟界。“涅槃城”一语,就经论所载,可归纳为二义:(一)乃譬喻之语,盖涅槃系证得不生不灭,到达安乐解脱之圣者所居,故以城为喻。(二)指极乐世界,盖极乐系无为之涅槃界,故为证涅槃寂静妙果之都城
这样发回向愿后,在往余静室,端坐一心,或者称诵,或者默念我之名号。当减省睡眠,若是惛沉盖(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生起)多者,应于道场室中旋绕诵念。」

注解:
【佛智】:佛陀的智慧。智度论说:“佛智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智,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种智,名萨般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城】:涅槃,梵语 nirva^N!a。指相对于迷界之悟界。“涅槃城”一语,就经论所载,可归纳为二义:(一)乃譬喻之语,盖涅槃系证得不生不灭,到达安乐解脱之圣者所居,故以城为喻。如楞伽经卷三(大一六·五○○中):“缘自觉了,向涅槃城。”大智度论卷二十(大二五·二○六上):“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皆以证悟后之境地称为涅槃城。并示空、无相、无作为涅槃因,能以智慧观此三门,或由三十七道品观诸法,即得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中,渐渐得成一切种智。(二)指极乐世界,盖极乐系无为之涅槃界,故为证涅槃寂静妙果之都城。如教内所习称之“毕命直入涅槃城”,即指命终后,往生极乐世界。然往生净土之首要条件为具有“深诚信心”,始能与阿弥陀佛相应。即信机、法二种,初信机,决定深信自身现为烦恼具足之凡夫,自无始劫来,漂溺五趣,循环不息,无有出离之缘;次信法,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成就四十八愿,摄受一切众生,无疑无虑,专念彼佛名号,上尽百年,下至一日或七日,仗彼佛之加被护念,定能往生极乐涅槃城。(长阿含经卷四、楞严经卷十)p4154  FROM:【佛光大辞典】

【盖】: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生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次至夜分时,若有灯烛光明事者,亦应三时恭敬供养,悔过发愿。

若不能办光明事者,应当直在余静室中,一心诵念。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废。

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时遇恶因缘而造恶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即得清净,除诸障碍。

如是众生等,业有厚薄,诸根利钝,差别无量。或经二七日后而得清净;或经三七日,乃至或经七七日后而得清净。

若过去、现在俱有增上种种重罪者,或经百日而得清净;或经二百日,乃至或经千日而得清净。

若极钝根,罪障最重者,但当能发勇猛之心,不顾惜身命想,常勤称念,昼夜旋绕,减省睡眠,礼忏发愿,乐修供养,不懈不废,乃至失命,要不休退。如是精进,于千日中必获清净。」

善知识解说:
以上是忏悔法和实修法, 这才是经中的重点, 藉由学习占察而教导真正的实修方法, 不过初学的众生大概都本末倒置, 只在乎占察和占察结果


[末学解说]

「然后至夜分时,如果有灯烛光明事者,也应当三时恭敬供养,悔过发愿。

如果不能办光明事者,应当直在余静室中,一心诵念。日日像这样行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法,勿令懈废。

如果有人宿世远有善基,暂时遇恶因缘而造恶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能即得清净,消除诸障碍。

这些众生等,业障有厚薄,诸根有利钝,差别有无量。或者经二七日后而得清净;或者经三七日,乃至或者要经七七日后而获得清净。

如果过去、现在俱有增上种种重罪者,或者经百日而获得清净;或者经二百日,乃至或者要经千日而能获得清净。

如果是极钝根,罪障最重者,只要能发起勇猛之心,不顾惜身命想,常勤称念,昼夜旋绕,减省睡眠,礼忏发愿,乐修供养,不懈不废,乃至失命,也不休退。如是精进,于千日中必能获得清净。」

注解: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一是为何要修忏悔法——因为:
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二是佛菩萨是通过占察来教导众生真正的实修方法——忏悔法和实修法(见上佛经内容)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真心忏悔的重要性
向佛忏悔,那是因为佛是佛弟子的老师,弟子犯错,没有遵守佛教,所以向佛悔过(这是一般的表相原理,另有深义后述)
但是,有没有从事情和原理上分析自己的错误,从而领悟且迈向「正真」(正确和真实真理)
而且向自己所对不起的众生道歉(而成为正向的佛法眷属),这些才是忏悔的更深义理

另外,关于「向佛忏悔」,如果能在忏悔的过程中,虚心悔过,而逐渐显露真心,
那也是能领悟上述的甚深义理的,这才是向佛忏悔的甚深原理,
所以,「向佛忏悔」还是有次第之分的,而这次第则来自于有没有深入忏悔和真心忏悔

不论如何,对于一般人或佛弟子,反省、认错、忏悔、道歉与改过,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是人类提升进步与进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佛弟子修行成佛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不能真心忏悔和改过,那代表自己在精神和素质上难有往上提升的可能

如果「真心道歉」,那就要面对事主「说出口」:
对不起!我错了!我对您感到非常抱歉!请您能原谅我!我会虚心改过不再犯错!
如果老脸拉不下,说不出口,那算什么真心道歉和悔过呢?

真心就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就要面对事主,就要承受舆论或谴责以及自己犯错所造成的后果
能够真心面对,才能显示自己真的虚心接受和悔过
如果真的真心,那就能超越那些一般人所谓的难堪,就能超越自己的面子和虚荣心
如果自己真的更重视正确,真的有求真求正的精神,真的有改过向善的真心,那就会有勇气面对一切
如果自己还闪避或逃避,不能亲口道歉,那代表自己都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犯错的事实,还谈什么道歉和悔过呢?

再者,从因果原理上来看,如果自己不愿或不肯或害怕面对正确和真实
这样的深层心念,久了,经过累世累积,就会使自己固执、懦弱和变笨,就会堕入黑暗面的种种业力和障碍之中
为什么会变笨?!
因为逃避面对正确的认知,自己反其道而行,就是自己堕入错误中而无法自觉,那就会变笨
这样就容易面对任何事情都做出错误的事情或决定
固执和懦弱也是同样道理

另外,知道为什么许多累世因果业障无法消除吗?为什么所谓的冤亲债主久缠不放吗?为什么那些因果业障病很难痊愈?
就是因为犯错的众生没有真心道歉和悔过以及真正改正
请大家换个角度,如果你被侵害了,如果对方没有真心亲口道歉,你真能博爱的原谅对方?
如果能做到,那就是自己解脱了,那代表很有修养、有宽大的胸怀,自己会因为无挂碍而逐渐迈向成佛之
道——真心忏悔的重要性&不能真心道歉的严重性
[真心忏悔]和[老实改过]就是最好的[转业]方法

修行应该先忏悔自己的罪过,而不是用[非人扰]来掩饰或逃避自己的过错和问题
只要当一个好人,一个善心柔和之人,只会人见人爱,又怎会有非人扰呢
所以应该诚心忏悔自己的过错,尤其对不起哪个人,就要当面向他认错
请求对方的原谅,而且真心改过,这样才能逐渐消除业障
——真心忏悔和老实改过就是最好的转业方法
真心最难得,真心也最有效
用这样的认知,到佛前跪拜(佛像或者佛卡)真实的发起惭愧忏悔心
忏悔自己的业障,然后发愿改过,发愿透过修学佛法来消除业障

忏悔后就应该发起信心,让自己成为清净慈悲光明的人,而且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到,
这样就能逐渐和佛菩萨的清净慈悲光明相应而逐渐摆脱黑暗习气——[案例说明]如何消除业障? ~ `真心忏悔,真心改过`

二、心法实修第一步[惭愧忏悔心]
如何确保能真正消除累世业障呢?
1. 请先真心诚意的承认自己的错误,
2. 并且真心诚意忏悔过错,
3. 并且发愿断除恶业
这三点是许多佛经都是这样说的,是消业的根本

不过,其实,在末法时期,要众生认错实在是难事
1.有的人能够真正反省是自己的过错,而且当场道歉认错,
2.有的人虽然发现是自己错了,但是当场拉不下老脸,所以不认错
3.有的人会怀疑,我真的错了吗?我有吗?应该没有吧!
4.有的人表面上认错了,其实心里并没有,只是商业手段,其实心里谁也不服
5.有的人根本别指望他会认错,没有吵起来或打起来就算不错了

上面的事情,现实生活上时常发生
今生我们都1.不容易认错2.或不愿意认错3.或根本不觉得自己错了
何况是累世呢?
这样检讨起来,我们可以想想自己到底造了多少不肯认错的恶业呢?
而这些恶业直到苦报现前的时候,我们会承认错误吗?会真心忏悔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肯认错就是凡夫的习气
直到死到临头,可能还是会说我又没造什么恶业,我是个好人
很多人都会这么说,直到学佛逐渐深入后,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罪业重大

为什么我们的业障总是无法消除,而且必须一直承受苦的报应,上面讲的就是原因
因为[真心忏悔过错]是消业的第一步,不肯真心认错的人又如何能消业呢?
就像肉食是癌症的主因,不肯放弃肉食的人,又如何能让癌症痊愈呢?
不肯素食,却希望仅用药物或化疗能治愈癌症,很明显,现实答案是不可能的,
因为实际案例显示,西医的治疗方式完全无法让癌症痊愈
这是因为~错误没有从根本原因去解决,又如何期待能真正改正错误呢?

学佛也是一样,没有真心忏悔修正,却说自己已经念佛读经了,为什么没用?
为什么还是病痛苦难缠身,而抱怨和怀疑佛法,这却又多了毁谤的罪业
这样的例子真的很常见,问题就是出在于没有真心忏悔改正,

尤其过去世的业障看不见,所以一般人更难真心的忏悔过去世业障
没有真正的真心忏悔,那种交易式的修行,就称不上是真修行,
那种为了痊愈而做的修行,仅是功利心理下的少量付出罢了,并没有真心忏悔
那和真正的真心实修比较起来真是天地之别,

那一丁点的修行,因为没有真心忏悔的基础,功德当然少的可怜,更不用说要消重罪了
尤其累世业障非常多,今生不诚意的一点点修持当然无法消除累世业障
也因为如此无知,才会又造下毁谤的重罪

所以,信为功德母,忏悔是第一门,惭愧忏悔心是心法的第一步——[略说]如何确保能真正消除累世业障呢?心法实修第一步[惭愧忏悔心]

三、[惭愧忏悔心实修]的具体方法
[惭愧忏悔心实修]
最好藉由各种自己犯过的错误,深深的忏悔自己各种过失和贪瞋痴
若能以此次的震撼,真诚的忏悔自己的无知和我慢,这样会更快过关
若能因惭愧忏悔而哭泣落泪,最好增上[忏悔心],进而忏悔无始劫过失
跪拜忏悔,随[忏悔心]自然哭泣20-30分钟,深心忏尽,转发[勇猛心],断恶修善,

(这阶段是一定会大哭特哭的,如果没有这阶段,不算真忏,这可不是着悲魔,
这是真心佛前发露才会知道自己的卑微和过失,才会大哭流泪,实修过就会知道)
并发起[慈悲心]普渡众生和成佛的决心,入[光明心法]观想佛菩萨和法界光明
自己佛性本体光明和诸佛法身以及法界光明融合,
再以此整体光明回向照耀苦难众生,皆得清净自在光明解脱
这样就是[心法实修惭愧忏悔心]的过程,最后以[光明心法回向]做结尾
——[实修案例问答]真假菩萨&开悟&惭愧忏悔心实修

相关内容
如何忏悔,消除业障? ~ 金光明经 [忏罪法门]

七种忏悔心 ~ ﹝出慈悲水忏﹞

如何见到[本师释迦牟尼佛][多宝佛塔][普贤菩萨]?自行[忏悔][皈依][受菩萨戒]?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14:5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4 17:49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善男子!若欲知得清净相者,从始修行过七日后,应当日日于晨朝旦,以第二轮相具安手中,频三掷之。若身口意皆纯善者,名得清净。

如是未来诸众生等,能修行忏悔者,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功德,业有厚薄种种别异。是故彼等得清净时,相亦不同。

或有众生得三业纯善时,不即更得诸余好相。或有众生得三业善相时,于一日一夜中,复见光明遍满其室。或闻殊特异好香气,身意快然。

或作善梦,梦中见佛色身来为作证,手摩其头,叹言:『善哉!汝今清净,我来证汝。』或梦见菩萨身来为作证,或梦见佛形像放光而为作证。

若人未得三业善相,但先见闻如此诸事者,则为虚妄诳惑诈伪,非善相也。

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我于尔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

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迳之事、所作善恶。或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法。彼人即时于所向乘,得决定信,或渐证获沙门道果。」

善知识解说:
如果众生因为学习占察而实修,就会得到上述的印证之相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想要知道获得清净相者,从开始修行经过七日后,应当日日于晨朝旦,以第二轮相具安手中,连续三掷之。若是身口意皆为纯善者,名为获得清净(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

像这样的未来诸众生等,能修行忏悔者,是从早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自曾经习善,随其所修何等功德,业有厚薄种种差别不同。所以彼等获得清净时,轮相也会不同。

或者有众生得三业(身口意三处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口之所语,意之所思是)纯善时,不即更得诸余好相。或者有众生得三业善相时,于一日一夜中,还能见到光明遍满其室。或者闻到特殊异好香气,身意快然。

或者作善梦,梦中见到佛色身来为作证,手摩其头,叹言:『善哉!你现今清净,我来为你作证。』或者梦见菩萨身来为作证,或者梦见佛形像放光而为作证。

如果其人未获得三业善相,但先见闻到如此诸事者,则为虚妄诳惑诈伪,并非善相也。

如果其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沉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中)猛利者,我于此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指诸佛、菩萨大慈之光辉),令彼安稳,远离种种疑惑恐怖。

或者示现神通种种变化,或者再令彼自忆宿命所经过之事、所作善恶。或者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法。彼人即时于所向乘(即指佛陀之教法),获得决定信(决定之信心。不杂疑念之信心),或者渐证获得沙门道果(修沙门行者之得果也)。」

注解:
【清净】:(术语)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业】:(名数)身口意三处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口之所语,意之所思是。其他三业有种种。(参见: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摄心】: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沉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中。禅宗对此之解说,据张说之大通禅师碑文举出北宗神秀之说,以摄心为定慧之前方便;而南宗神会则反对看心看净之坐禅,谓起心照外、摄心澄内皆障菩提,强调顿悟见性。(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大智度论卷五十、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二、卷五、宗镜录卷三十七、神会和尚遗集(胡适))p6845FROM:【佛光大辞典】

【慈光】:指诸佛、菩萨大慈之光辉。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p5799FROM:【佛光大辞典】

【乘】:梵语 ya^na。音译为衍那。有乘物、运载、运度等意。指能乘载众生,运至彼岸者;亦即指佛陀之教法。乘有大乘、小乘、一乘、二乘、三乘、五乘等。真实之教称正乘;为导至真实教法所假设之方便教法,称为方便乘。又令转方便乘而修正乘者,称为救济乘。(证契大乘经卷上、大乘起信论、大乘四法经释、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序品、梁译摄大乘论卷十五)p4021FROM:【佛光大辞典】

【决定信】:(术语)决定之信心。不杂疑念之信心。金刚经曰:“生决定信。”往生论注下曰:“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沙门果】:(术语)修沙门行者之得果也。俱舍论二十三曰:“言初果者谓预流果,此于一切沙门果中必初得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次,彼诸众生若虽未能见我化身转变说法,但当学至心,使身口意得清净相已,我亦护念,令彼众生速得消灭种种障碍。

天魔波旬不来破坏,乃至九十五种外道邪师、一切鬼神,亦不来乱。所有五盖展转轻微,堪能修习诸禅智慧。」
  
[末学解说]

「再有,那些种种众生如果虽未能见到我化身转变说法,只要当学至心,使身口意获得清净相后,我也护念,令那些众生快速得以消灭种种障碍。

令天魔波旬(六欲天魔王的名字)不能来破坏,乃至九十五种外道邪师、一切鬼神,也不能来扰乱。所有五盖(五种的烦恼。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展转(即顺次连续之意)轻微,而能够修习种种禅(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智慧。」

注解:
【波旬】:六欲天魔王的名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盖】:五种的烦恼。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展转】:梵语 param!para^ 或 anupu^rva。又作转转。即顺次连续之意。顺次对照,称为展转相对,或展转相望。相互由他转生,则称为展转相生。p4086FROM:【佛光大辞典】

【禅】:禅那的简称。(参见:禅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禅那】:华译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亦应恭敬礼拜供养,悔所作恶,恒常发愿,于一切时一切处,勤心称诵我之名号,令其至诚。亦当速脱种种衰恼,舍此命已,生于善处。」
  
[末学解说]

「再有,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取禅定、智慧,出要(与出离同义。要,含有愿、要道之意)之道,但遭遇种种灾难,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也应当恭敬礼拜供养,忏悔所有作恶,恒常发愿,于一切时一切处,勤心称诵我之名号,令其至诚。也当快速脱离种种衰恼,舍此命后,生于善处(人界天上或诸佛净土曰善处)。」

注解:
【出要】:与出离同义。要,含有愿、要道之意,故世多称“出离之要道”、“出离生死之要法”等语。长阿含卷十三阿摩昼经(大一·八八上):“欲为秽污,上漏为患,出要(梵 nissaraN!a)为上,演布清净。”中阿含卷十九梵天请佛经(大一·五四七上):“此处出要,此出要更无出要过其上,有胜有妙有最者。”十地经论义记卷七(卍续七一·二四四下):“出要者,谓果为出,因为要道。”行事钞卷上一(大四○·四中):“慕存出要,无染于世。”摩诃止观卷七(大四六·九四上):“眠不安席,食不甘哺,如救头然,(中略)以求出要。”(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长阿含卷十一阿閦夷经、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三)((参见:出离)1563)p1557FROM:【佛光大辞典】

【善处】:(术语)人界天上或诸佛净土曰善处。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现世安稳,后生善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次,未来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当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心,得身口意善相已,即应可受。

若彼众生欲习摩诃衍道,求受菩萨根本重戒,及愿总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化众生戒——而不能得善好戒师,广解菩萨法藏。

先修行者,应当至心于道场内,恭敬供养,仰告十方诸佛菩萨,请为师证。一心立愿,称辩戒相,先说十根本重戒,次当总举三种戒聚,自誓而受,此亦得戒。」

善知识解说:
上述经文教导众生如何受戒

  
[末学解说]

「再有,未来之世,若是在家、若是出家种种众生等,想要求取受清净妙戒(相对小乘之“粗戒”而言,菩萨之大乘戒称为妙戒),因先前已作增上重罪,所以不能得受者,也应当如上修习忏悔法,令其至心(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获得身口意善相后,即应可以得受清净妙戒。

如果有众生想要修习摩诃衍(译曰大乘。声闻缘觉二乘之教法为小乘,菩萨之教法为大乘)道,求受菩萨根本重戒,及愿总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佛制定之法律为禁非戒恶者。三藏中律藏专明之。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所谓: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化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而不能得善好戒师(又名戒和尚,即授戒的师父),广解菩萨法藏(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

先修行者,应当至心于道场内,恭敬供养,仰告十方诸佛菩萨,请为师证。一心立愿,称辩戒相(谓持戒表现之相状差别。如持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别,按其持犯之轻重,各有不同之相状。一般指切切实实遵守戒律之相状),先说十根本重戒,次当总举三种戒聚,自誓而受(大乘之菩萨戒,若无戒师时,许于佛前自誓而受大戒。而其得戒之验,须于梦中妙相也。是谓之自誓受戒),此种也可得戒(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于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

注解:
【妙戒】:相对小乘之“粗戒”而言,菩萨之大乘戒称为妙戒。((参见:小乘戒)936)p2846FROM:【佛光大辞典】

【至心】:<一>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无量寿经卷上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专心、一心之意。善导之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下):“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分至心为二:(一)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为一心、勇猛心、深心等三种。
 <二>三信之一。为日本净土真宗之教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所誓愿之至心、信乐、欲生等三心称为三信,其中之“至心”,净土宗认为,从心底诚心信仰阿弥陀佛即称至心;净土真宗则以为,信仰阿弥陀佛之信心,实际仍为阿弥陀佛所给予,此即弥陀之至心所致。((参见:三信)578)2538FROM:【佛光大辞典】

【摩诃衍】:(术语)具曰摩诃衍那Maha%ya%na,译曰大乘。声闻缘觉二乘之教法为小乘,菩萨之教法为大乘。慧苑音义上曰:“摩诃衍,具云摩诃衍那,言摩诃者此云大也,衍那者云乘也。”胜鬘经曰:“摩诃衍者,出世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起信论曰:“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智度论百曰:“摩诃衍是大乘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禁戒】:(术语)佛制定之法律为禁非戒恶者。三藏中律藏专明之。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所应共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戒师】:又名戒和尚,即授戒的师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藏】: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部)人,武后赐号贤首,为华严宗之第三代祖。  3、(参见:法藏比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戒相】:谓持戒表现之相状差别。如持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别,按其持犯之轻重,各有不同之相状。一般指切切实实遵守戒律之相状。此乃南山行事钞所立戒四别之一。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一下(大四○·二七四下):“相有形状,览而可别。前明戒法,但述功能;次明戒体,唯论业性;后明戒行,略示摄修。若非辨相,则法、体、行三,一无所晓,何以然耶?法无别法,即相是法;体无别体,总相为体;行无别行,履相成行;是故学者于此一门深须研考。”((参见:戒四别)2905)p2911FROM:【佛光大辞典】

【自誓受戒】:(术语)大乘之菩萨戒,若无戒师时,许于佛前自誓而受大戒。而其得戒之验,须于梦中妙相也。是谓之自誓受戒。梵网经曰:“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妙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得戒】:(术语)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于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其他虽有种种得戒之法,然不通于灭后之弟子。见义林章三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次,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师,及清净僧众,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戒者,但能学发无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净已。

其未出家者,应当剃发,被服法衣,如上立愿,自誓而受菩萨律仪三种戒聚,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出家之戒,名为比丘、比丘尼。

即应推求声闻律藏,及菩萨所习摩德勒伽藏,受持读诵,观察修行。

若虽出家,而其年未满二十者,应当先誓愿受十根本戒,及受沙弥、沙弥尼所有别戒。既受戒已,亦名沙弥、沙弥尼。

即应亲近供养给侍先旧出家,学大乘心,具受戒者,求为依止之师,请问教戒,修行威仪,如沙弥、沙弥尼法。

若不能值如是之人,唯当亲近菩萨所修摩德勒伽藏,读诵思惟,观察修行,殷勤供养佛法僧宝。

若沙弥尼年已十八者,亦当自誓受毘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学比丘尼一切戒聚。其年若满二十时,乃可如上总受菩萨三种戒聚。然后得名比丘尼。

若彼众生,虽学忏悔,不能至心,不获善相者,设作受相,不名得戒。」

善知识解说:
上述经文教导众生如何得出家戒,所以这都是藉由占察方便引导众生学习 [因果业报] [十善十恶] [忏悔实修] 以及[受戒]


[末学解说]

「再有,未来世种种众生等,想要求出家,以及已出家,如果不能获得善好戒师(又名戒和尚,即授戒的师父),及清净僧众,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戒者,只要能学发无上道心,也令身口意得清净已。
其未出家者,应当剃发,被服法衣,如上立愿,自誓而受(大乘之菩萨戒,若无戒师时,许于佛前自誓而受大戒。而其得戒之验,须于梦中妙相也。是谓之自誓受戒)菩萨律仪三种戒聚(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所应共持),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出家之戒,名为比丘、比丘尼。

即应推求声闻律藏(声闻藏,诠释声闻之理行果),及菩萨所习摩德勒伽藏(菩萨藏,诠释菩萨之理行果),受持读诵,观察修行。

如果虽出家,而其年龄未满二十者,应当先誓愿受十根本戒,及受沙弥、沙弥尼所有别戒(即僧尼戒,又名具足戒)。既受戒(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后,也名为沙弥、沙弥尼。

即应亲近供养给侍先旧出家,学大乘心,具受戒者,求为依止(依赖止住有力有德之处,而不离也)之师,请问教戒,修行威仪,如沙弥、沙弥尼法。

若不能值遇这样的人,只应当亲近菩萨所修摩德勒伽藏,读诵思惟,观察修行,殷勤供养佛法僧宝。

如果沙弥尼年龄已十八者,也应当自誓受毘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学比丘尼一切戒聚。其年龄若满二十时,乃可如上总受菩萨三种戒聚。然后得名比丘尼。

如果有众生,虽修学忏悔法,但不能至心,不能获善相者,即使作受戒相,也不能名为得戒(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于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

注解:
【戒师】:又名戒和尚,即授戒的师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誓受戒】:(术语)大乘之菩萨戒,若无戒师时,许于佛前自誓而受大戒。而其得戒之验,须于梦中妙相也。是谓之自誓受戒。梵网经曰:“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妙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所应共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律藏】:三藏之一。(参见:三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藏】:梵语 tri^N!i pit!aka^ni,巴利语 ti^N!i pit!aka^ni。又作三法藏。藏,梵语 pit!aka,意谓容器、谷仓、笼等。<一>指经藏、律藏、论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种分类。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载,藏,“摄”之义,即总摄一切所应知之意。若依觉音之说,则藏为“谙记”之义,即以谙诵之法而师徒口传。另据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中载,藏为“器”之义,即容受所应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众部与其他部派在三藏之外另加杂藏(本生因缘等),犊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罗尼)而成立四藏。法藏部另加咒藏与菩萨藏,大众部之一说部另加杂集藏与禁咒藏,成实论加上杂藏与菩萨藏,六波罗蜜经加上般若波罗蜜多藏与陀罗尼藏,五者合称五藏。此外,经藏与律藏二者,或声闻藏与菩萨藏两者,并称为二藏。
 (一)经藏(梵 su^tra^nta-pit!aka,巴 sutta-pit!aka),音译素怛缆藏、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二)律藏(梵 vinaya-pit!aka,巴同),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三)论藏(梵 abhidharma-pit!aka,巴 abhidhamma-pit!aka),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论藏又称论部,与摩呾理迦(或摩得勒伽,梵 ma^tr!ka^,巴 ma^tika^,意译作本母、论母)、优波提舍(梵 upades/a,巴 upadesa,意译作论议)具有密切之关系。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载,三藏之所显与等流等各异,经藏乃次第之所显,律藏为缘起之所显,论藏为性相之所显;经藏为力之等流,律藏为大悲之等流,论藏为无畏之等流;经藏系种种杂说,律藏系讲说诸学处,论藏则分别诸法之自相与共相。
 大乘庄严经论卷四亦举出设立三藏之九种原因,即:(一)为对治疑惑,故设立修多罗。(二)为对治受用之二边,即令远离乐行之边、苦行之边,故设立毗尼。(三)为对治自心之见取,故设立阿毗昙。(四)为说三学,故设立修多罗。(五)为成就戒学、心学,故设立毗尼。(六)为成就慧学,故设立阿毗昙。(七)为讲说法及义,故设立修多罗。(八)为成就法及义,故设立毗尼。(九)为通达法及义,故设立阿毗昙。
 释氏要览卷中亦援引阿毗达磨集论之说,谓经藏乃用以对治疑烦恼,律藏对治受用二边之随烦恼,论藏对治自见取执之随烦恼。此外,西藏喇嘛教以三藏配于三毒,而谓律藏可断除贪欲,经藏可断除嗔恙,论藏可断除愚痴。
 有关三藏之次第,迄无定论,或谓若就三藏结集之先后而言,则其次第为经、律、论;若就行修之顺序而言,则为律、经、论。
 若将此三藏配于三学,则经相当于定学、律相当于戒学、论相当于慧学。同时,经亦包含戒、定、慧三学,律包含戒、定二学,论唯包含慧学。其他尚有由各方面立三藏之别者。原来三藏系指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之圣典,亦即小乘之三藏教(藏教),其后此语为大乘所引用,三藏遂有下乘(声闻乘)与上乘(菩萨乘)之别,合此即成为“六藏”。
 凡是以经立宗者,如华严宗、净土宗、密宗、日本日莲宗等,皆称为经宗;以律立宗者为律宗,如我国南山律宗;以论立宗者为论宗,如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等。又精通三藏之各藏者,分别称为经师、律师或论师。造论弘扬佛教者,称为论主或论师。精通三藏之法师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单称三藏。在我国,三藏之翻译家亦称三藏,例如称玄奘三藏、真谛三藏等。(增一阿含经卷二、十诵律卷六十、分别功德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
 <二>分别为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所说之教法,即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合三者亦称三藏。(一)声闻藏,诠释声闻之理行果。(二)缘觉藏,又作辟支佛藏,诠释缘觉之理行果。(三)菩萨藏,诠释菩萨之理行果。(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中三藏品、阿阇世王经卷下、入大乘论卷上、大乘义章卷一、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
 <三>日本净土真宗,对净土三部经所说之教法(法门),亦称三藏。据“教行信证”一书之说,此三者即福智藏、福德藏、功德藏。(一)“福智藏”意即圆满成就智慧与福德二种庄严,乃指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从而谓开显大无量寿经所说弘愿真实之第十八愿之教。(二)“福德藏”即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定散诸行,从而谓开显第十九愿要门之方便教。(三)“功德藏”即阿弥陀经所说以自力回向之名号,从而谓开显第二十愿真门之方便教。p690FROM:【佛光大辞典】

【别戒】:即僧尼戒,又名具足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受戒】: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戒为无上菩提之本,而佛教之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之尊严。FROM:【佛光大辞典】

【依止】:(术语)依赖止住有力有德之处,而不离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得戒】:(术语)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于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其他虽有种种得戒之法,然不通于灭后之弟子。见义林章三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一是藉由占察而知的种种印证之相

二是藉由占察方便教导众生如何受戒、得戒

三是藉由占察方便引导众生学习 [因果业报] [十善十恶] [忏悔实修]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不受戒,或还未受戒,不代表可以任意妄为,不代表没有因果
时常看到有许多人问,如果自己还没受持戒律
五辛可以吃吗?酒可以喝吗?肉可以吃吗?
可以婚前性行为吗?可以杀盗淫妄酒吗?
可以恶口骂人吗?可以讲黄色(腥膻色)笑话吗?可以背后说人坏话吗?
可以拜神吗?可以信奉外道吗?........一大堆的可不可以

一些人以为,如果自己没有受戒,做了上面那些就没事

其实,不受戒,或者还未受戒,这不代表做了没有因果

有人误以为不受戒,或者还未受戒,这样就都可以做,以为没关系

其实,这些都是欲望执着,一样会障碍自己,一样会有因果
因果是本来就存在的,戒律则只是修行的方法
不守戒律,一样有因果业报,这是要认识清楚的

戒律是让有心修行解脱的佛弟子逐渐增上修行的方法
不是让一般人或佛弟子以为没有受持戒律就可以胡作非为的借口
持戒可以让自己有持戒的力量,佛菩萨的加持,护法鬼神的护持,帮助自己修行成就

千万不要以为不受戒就可以胡作非为,
地藏经说,娑婆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业,其实念念都有因果
如果习惯放纵自己,只会让自己逐渐失去自制的力量,逐渐被黑暗(负面)思维和欲望给蒙蔽
在念头上逐渐没有正念,没有觉察力,在行为上逐渐偏差,失去威仪

所以,为什么许多人自以为学佛了,可是生活一直没改善,
后来就开始抱怨佛菩萨,或者上网误导初学,说学佛后生活依然不见改善
这都是愚痴和邪见(错误知见),恶性循环,误导初学,业上加业,罪上加罪
——不受戒,或还未受戒,不代表可以任意妄为,不代表没有因果
不论是否受戒,因果就是因果,就算不受戒,一样是「如是因,如是果」
犯了恶因,就有恶果,如果受戒了还犯戒,这又是另一码的事情,一码归一码,是两回事
(关于因果,如果细说,这还要看其中情节的重大与否,或定业与否,或可转与否,才能决定果报的「定或可转」与大小)
也就是干坏事(恶因恶果)是一码,犯戒是另一码(本文暂时不对犯戒问题深入讨论)
就像,没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人,如果杀生,当然仍有杀生的果报
而不是说你没受戒就能杀生,也不是你没受戒就没有恶报

所以,我们不能告诉众生说:因为你没受戒,所以可以杀生或偷盗或邪淫或妄语
而是应该告诉众生正确的因果,而且因果是因果,戒律是戒律,
没受戒而造恶,当然有恶果;受戒了没持戒还犯戒,那是另一项因果
所以,上述案例就是很明显的「不净说法」,也是一种邪说和邪见(错误的说法和观点)

因此,这边要告诉大家:
不论你是否受戒和持戒,恶因都会有恶果,
不论是心念或行为,不论或大或小,都像蝴蝶效应,可能卷起更大的后果
当然,如果能当下心念转邪为正,那么后续的发展也可能转向或改变(这要看原本引起的外界反扑力量的大小)

所以说:「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心向恶,就可能逐渐导致恶果,心向正,就能逐渐转为善果
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任何心念或小事,都可能像蝴蝶效应那样而逐渐扩大
——【不净说法的案例】没受戒,所以就能干坏事?!

二、持守戒律的作用
「守持戒律」就能避免接触外界染污而堕入欲望和执着的深坑
这是第一道防线,透过戒律,如果能有效的阻绝世俗杂染,那将能顺利进入到心念的修行
——「生命方程式:因果」&「实修的次第和原理」&「为什么修行?」
戒:戒律+[老实做功课]都算,戒就是规范,老实做功课就会因戒得定——[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戒]就是避免接触各种让我们起贪瞋痴的因缘,这样就能避免造恶
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定力和智慧,所以先要戒除各种犯恶的机会
——[闭关实修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戒律是让有心修行解脱的佛弟子逐渐增上修行的方法
不是让一般人或佛弟子以为没有受持戒律就可以胡作非为的借口
持戒可以让自己有持戒的力量,佛菩萨的加持,护法鬼神的护持,帮助自己修行成就
——不受戒,或还未受戒,不代表可以任意妄为,不代表没有因果
[戒律]要遵守,这样才不会让一些世俗习气影响我们的清净
另外,多净心念佛可得[定],多了解佛经义理可得[智慧]
这样对于世俗自然就能够平静舒适的看待
——[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戒律」就是帮助修行人能逐渐往「定」、「慧」增上次第而解脱轮回的规范
「戒」的用处在于约束那些无法控制自己心念和行为的人,以及在思想观念上无法有所超越的众生
这样的人或众生,就必须用戒来规范和约束,避免出现负面的心念或做出负面的事情而愈陷愈深,直到逐渐除去负面因子
———— 「戒、定、慧」的法性原理
在基础精进实修的修行阶段
五戒十善是根本,这一定要尽快圆满,才能免去修行过程中干扰和障碍

所以一定要
[断杀][吃素](尽量晚上不外出,以免不小心撞伤或踏死众生,也避免邪恶非人鬼神干扰)
[戒盗](除了偷盗,请注意一些公家的小东西可能平常随意拿走或放入自己口袋,或占用公物)
[戒酒](1.断除贪着,2.以免丧失自制力而犯错酿灾,或引发非人鬼神干扰)
[尽量禁口,默念佛号](避免四种[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口业)
[远离外道和恶友](才能断除世俗[贪][嗔][痴],才能断除[邪见]和非人鬼神干扰)
避免引起夫妻正淫以外的一切行为

或许您们之中有人已经发心好好修行,但是却还没落实上述要点
这就会有干扰和障碍,会有累世宿业果报现前,边修边漏,难以圆满
——[必修]五戒十善

三、对持戒应树立的心念
有人怕持戒,是因为怕犯戒后受到惩罚

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也是懦弱的心态和表现,是一种黑暗负面思维

其实,戒律就像我们的师长父母,就像善知识,可以砥砺我们保护我们

有师长父母和善知识(戒律)的教导可以避免走错路,
有父母师长(戒律)照顾的小孩是个宝,没有师长父母(戒律)教导才可怜呢

虽然我们犯错的时候,会受到师长父母善知识(戒律)的责备或惩罚

但是只要我们诚心向师长父母善知识(佛菩萨)悔过,真心诚意的忏悔

师长父母善知识(佛菩萨)还是会可怜我们原谅我们的,(佛法有很多忏罪法门)

因此,修行不要惧怕戒律,不要怕持戒,

怕持戒这正是愚痴的观念,修行正是要转变错误的观念,

要明白知道~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这样修行就会增上,不会变成懦弱不前的人——不要怕持戒~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24#
 楼主| 发表于 2024-4-5 20:5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5 20:55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
「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

「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

此第二至心,复有下中上三种差别,何等为三?一者一心,所谓係想不乱,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不顾身命。三者深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

若人修习此忏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终不能获清净善相。是名说占第二轮法。」

[末学解说]

这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说:
「您所演说的至心(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者,差别有几种?什么样的至心,能获得善相呢?」

地藏菩萨摩诃萨回答说:
「善男子!我所说的至心者,简单来说有二种。是哪两种呢?一是,最初开始学习时求愿至心。二是,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获得这第二种至心者,能获善相。

这第二种至心,又有下中上三种差别,是哪三种呢?一是一心(专心一意),所谓係想不乱,心住了了。二是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不顾身命。三是深心(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

如果有人修习此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法,乃至不能得到下至心者,则终不能获清净善相。这叫做占第二轮法。」

注解:
【至心】:<一>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无量寿经卷上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专心、一心之意。善导之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下):“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分至心为二:(一)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为一心、勇猛心、深心等三种。
 <二>三信之一。为日本净土真宗之教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所誓愿之至心、信乐、欲生等三心称为三信,其中之“至心”,净土宗认为,从心底诚心信仰阿弥陀佛即称至心;净土真宗则以为,信仰阿弥陀佛之信心,实际仍为阿弥陀佛所给予,此即弥陀之至心所致。((参见:三信)578)2538FROM:【佛光大辞典】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FROM:【佛光大辞典】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知识解说:
以下更讲到法界根本实相~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 其实大多数的大乘佛经都是如此, 不仅教授方便, 也多多少少都会提到实相, 不过初学者在乎的可能还是表相, 而且根本没看懂经文中的深义, 所以佛经要多读多实修才会逐渐明白

「善男子!若欲占察三世中受报差别者,当复刻木为六轮。于此六轮,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数,书字记之。

一数主一面,各书三面,令数次第不错不乱。当知如此诸数,皆从一数而起,以一为本。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

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著,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

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若未来世佛诸弟子,于三世中所受果报,欲决疑意者,应当三掷此第三轮相,占计合数,依数观之,以定善恶。」

(附注: 上述经文还是藉由轮相来引入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 让众生明白这些名相和实际的情况)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想占察三世中受报差别者,应当再刻木为六轮。在此六轮,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数,书字记之。

一数主一面,各书三面,令数次第不错不乱。应当知道这些诸数,皆从一数而起,以一为本。这些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都是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而起,依一实境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以之为本。

所谓依一实境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故,有彼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不了一法界(指唯一无二,绝对平等之真如理体),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著,集聚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亦名六情,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

以依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生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出十八种受。如果未来世佛诸弟子,于三世中所受果报,欲决疑意者,应当三掷此第三轮相,占察计算合数,依数而观之,以定其善恶。」

注解:
【一实境界】:<一>指平等而真实之悟境。 <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占察经卷下(大一七·九○七上):“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
 <三>指如来之法身。p76FROM:【佛光大辞典】


【无明】:(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a%,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法界】:指唯一无二,绝对平等之真如理体;亦即天台宗所称之诸法实相,华严宗所说之一真法界,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真如门。又作一心法界、独一法界、一真无碍法界。界即所依义、所因义,圣法依真如而生,真如为圣法之所依所因,故称法界;以此法平等不二,唯一真实,故称一法界。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六上):“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慧远)、大明三藏法数卷四)p53FROM:【佛光大辞典】

【内六根】:亦名六情,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佛学词典》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之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知识解说:
以下是各种轮相, 也是初学占察者所最关心的, 其实日后应该多注重在经文所讲的实修才是正途


「如是所观三世果报善恶之相,有一百八十九种。何等为一百八十九种?一者,求上乘得不退。二者,所求果现当证。三者,求中乘得不退。四者,求下乘得不退。五者,求神通得成就。六者,修四梵得成就。七者,修世禅得成就。八者,所欲受得妙戒。九者,所曾受得戒具。十者,求上乘未住信。十一者,求中乘未住信。十二者,求下乘未住信。十三者,所观人为善友。十四者,随所闻是正信。十五者,所观人为恶友。十六者,随所闻非正教。十七者,所观人有实德。十八者,所观人无实德。十九者,所观义不错谬。二十者,所观义是错谬。二十一者,有所诵不错谬。二十二者,有所诵是错谬。二十三者,所修行不错谬。二十四者,所见闻是善相。二十五者,有所证为正实。二十六者,有所学是错谬。二十七者,所见闻非善相。二十八者,有所证非正法。二十九者,有所获邪神持。三十者,所能说邪智辩。三十一者,所玄知非人力。三十二者,应先习观智道。三十三者,应先习禅定道。三十四者,观所学无障碍。三十五者,观所学是所宜。三十六者,观所学非所宜。三十七者,观所学是宿习。三十八者,观所学非宿习。三十九者,观所学善增长。四十者,观所学方便少。四十一者,观所学无进趣。四十二者,所求果现未得。四十三者,求出家当得去。四十四者,求闻法得教示。四十五者,求经卷得读诵。四十六者,观所作是魔事。四十七者,观所作事成就。四十八者,观所作事不成。四十九者,求大富财盈满。五十者,求官位当得获。五十一者,求寿命得延年。五十二者,求世仙当得获。五十三者,观学问多所达。五十四者,观学问少所达。五十五者,求师友得如意。五十六者,求弟子得如意。五十七者,求父母得如意。五十八者,求男女得如意。五十九者,求妻妾得如意。六十者,求同伴得如意。六十一者,观所虑得和合。六十二者,所观人心怀恚。六十三者,求无恨得欢喜。六十四者,求和合得如意。六十五者,所观人心欢喜。六十六者,所思人得会见。六十七者,所思人不复会。六十八者,所请唤得来集。六十九者,所憎恶得离之。七十者,所爱敬得近之。七十一者,观欲聚得和集。七十二者,观欲聚不和集。七十三者,所请唤不得来。七十四者,所期人必当至。七十五者,所期人住不来。七十六者,所观人得安吉。七十七者,所观人不安吉。七十八者,所观人已无身。七十九者,所望见得睹之。八十者,所求觅得见之。八十一者,求所闻得吉语。八十二者,所求见不如意。八十三者,观所疑即为实。八十四者,观所疑为不实。八十五者,所观人不和合。八十六者,求佛事当得获。八十七者,求供具当得获。八十八者,求资生得如意。八十九者,求资生少得获。九十者,有所求皆当得。九十一者,有所求皆不得。九十二者,有所求少得获。九十三者,有所求得如意。九十四者,有所求速当得。九十五者,有所求久当得。九十六者,有所求而损失。九十七者,有所求得吉利。九十八者,有所求而受苦。九十九者,观所失求当得。一百者,观所失永不得。一百一者,观所失自还得。一百二者,求离厄得脱难。一百三者,求离病得除愈。一百四者,观所去无障碍。一百五者,观所去有障碍。一百六者,观所住得安止。一百七者,观所住不得安。一百八者,所向处得安快。一百九者,所向处有厄难。一百一十者,所向处为魔网。一百一十一者,所向处难开化。一百一十二者,所向处可开化。一百一十三者,所向处自获利。一百一十四者,所游路无恼害。一百一十五者,所游路有恼害。一百一十六者,君民恶饥馑起。一百一十七者,君民恶多疾疫。一百一十八者,君民好国丰乐。一百一十九者,君无道国灾乱。一百二十者,君修德灾乱灭。一百二十一者,君行恶国将破。一百二十二者,君修善国还立。一百二十三者,观所避得度难。一百二十四者,观所避不脱难。一百二十五者,所住处众安隐。一百二十六者,所住处有障难。一百二十七者,所依聚众不安,一百二十八者,闲静处无诸难。一百二十九者,观怪异无损害,一百三十者,观怪异有损害。一百三十一者,观怪异精进安。一百三十二者,观所梦无损害。一百三十三者,观所梦有所损。一百三十四者,观所梦精进安。一百三十五者,观所梦为吉利。一百三十六者,观障乱速得离。一百三十七者,观障乱渐得离。一百三十八者,观障乱不能离。一百三十九者,观障乱一心除。一百四十者,观所难速得脱。一百四十一者,观所难久得脱。一百四十二者,观所难受衰恼。一百四十三者,观所难精进脱。一百四十四者,观所难命当尽。一百四十五者,观所患大不调。一百四十六者,观所患非人恼。一百四十七者,观所患合非人。一百四十八者,观所患可疗治。一百四十九者,观所患难疗治。一百五十者,观所患精进差。一百五十一者,观所患久长苦。一百五十二者,观所患自当差。一百五十三者,所向医堪能治。一百五十四者,观所疗是对治。一百五十五者,所服药当得力。一百五十六者,观所患得除愈。一百五十七者,所向医不能治。一百五十八者,观所疗非对治。一百五十九者,所服药不得力。一百六十者,观所患命当尽。一百六十一者,从地狱道中来。一百六十二者,从畜生道中来。一百六十三者,从饿鬼道中来。一百六十四者,从阿修罗道中来。一百六十五者,从人道中而来。一百六十六者,从天道中而来。一百六十七者,从在家中而来。一百六十八者,从出家中而来。一百六十九者,曾值佛供养来。一百七十者,曾亲供养贤圣来。一百七十一者,曾得闻深法来。一百七十二者,舍身已入地狱。一百七十三者,舍身已作畜生。一百七十四者,舍身已作饿鬼。一百七十五者,舍身已作阿修罗。一百七十六者,舍身已生人道。一百七十七者,舍身已为人王。一百七十八者,舍身已生天道。一百七十九者,舍身已为天王。一百八十者,舍身已闻深法。一百八十一者,舍身已得出家。一百八十二者,舍身已值圣僧。一百八十三者,舍身已生兜率天。一百八十四者,舍身已生净佛国。一百八十五者,舍身已寻见佛。一百八十六者,舍身已住下乘。一百八十七者,舍身已住中乘。一百八十八者,舍身已获果证。一百八十九者,舍身已住上乘。」

[末学解说]

「像这样所观三世果报善恶之相,有一百八十九种。何等为一百八十九种相呢?一者,求上乘得不退。二者,所求果现当证。三者,求中乘得不退。四者,求下乘得不退。五者,求神通得成就。六者,修四梵得成就。七者,修世禅得成就。八者,所欲受得妙戒。九者,所曾受得戒具。十者,求上乘未住信。十一者,求中乘未住信。十二者,求下乘未住信。十三者,所观人为善友。十四者,随所闻是正信。十五者,所观人为恶友。十六者,随所闻非正教。十七者,所观人有实德。十八者,所观人无实德。十九者,所观义不错谬。二十者,所观义是错谬。二十一者,有所诵不错谬。二十二者,有所诵是错谬。二十三者,所修行不错谬。二十四者,所见闻是善相。二十五者,有所证为正实。二十六者,有所学是错谬。二十七者,所见闻非善相。二十八者,有所证非正法。二十九者,有所获邪神持。三十者,所能说邪智辩。三十一者,所玄知非人力。三十二者,应先习观智道。三十三者,应先习禅定道。三十四者,观所学无障碍。三十五者,观所学是所宜。三十六者,观所学非所宜。三十七者,观所学是宿习。三十八者,观所学非宿习。三十九者,观所学善增长。四十者,观所学方便少。四十一者,观所学无进趣。四十二者,所求果现未得。四十三者,求出家当得去。四十四者,求闻法得教示。四十五者,求经卷得读诵。四十六者,观所作是魔事。四十七者,观所作事成就。四十八者,观所作事不成。四十九者,求大富财盈满。五十者,求官位当得获。五十一者,求寿命得延年。五十二者,求世仙当得获。五十三者,观学问多所达。五十四者,观学问少所达。五十五者,求师友得如意。五十六者,求弟子得如意。五十七者,求父母得如意。五十八者,求男女得如意。五十九者,求妻妾得如意。六十者,求同伴得如意。六十一者,观所虑得和合。六十二者,所观人心怀恚。六十三者,求无恨得欢喜。六十四者,求和合得如意。六十五者,所观人心欢喜。六十六者,所思人得会见。六十七者,所思人不复会。六十八者,所请唤得来集。六十九者,所憎恶得离之。七十者,所爱敬得近之。七十一者,观欲聚得和集。七十二者,观欲聚不和集。七十三者,所请唤不得来。七十四者,所期人必当至。七十五者,所期人住不来。七十六者,所观人得安吉。七十七者,所观人不安吉。七十八者,所观人已无身。七十九者,所望见得睹之。八十者,所求觅得见之。八十一者,求所闻得吉语。八十二者,所求见不如意。八十三者,观所疑即为实。八十四者,观所疑为不实。八十五者,所观人不和合。八十六者,求佛事当得获。八十七者,求供具当得获。八十八者,求资生得如意。八十九者,求资生少得获。九十者,有所求皆当得。九十一者,有所求皆不得。九十二者,有所求少得获。九十三者,有所求得如意。九十四者,有所求速当得。九十五者,有所求久当得。九十六者,有所求而损失。九十七者,有所求得吉利。九十八者,有所求而受苦。九十九者,观所失求当得。一百者,观所失永不得。一百一者,观所失自还得。一百二者,求离厄得脱难。一百三者,求离病得除愈。一百四者,观所去无障碍。一百五者,观所去有障碍。一百六者,观所住得安止。一百七者,观所住不得安。一百八者,所向处得安快。一百九者,所向处有厄难。一百一十者,所向处为魔网。一百一十一者,所向处难开化。一百一十二者,所向处可开化。一百一十三者,所向处自获利。一百一十四者,所游路无恼害。一百一十五者,所游路有恼害。一百一十六者,君民恶饥馑起。一百一十七者,君民恶多疾疫。一百一十八者,君民好国丰乐。一百一十九者,君无道国灾乱。一百二十者,君修德灾乱灭。一百二十一者,君行恶国将破。一百二十二者,君修善国还立。一百二十三者,观所避得度难。一百二十四者,观所避不脱难。一百二十五者,所住处众安隐。一百二十六者,所住处有障难。一百二十七者,所依聚众不安,一百二十八者,闲静处无诸难。一百二十九者,观怪异无损害,一百三十者,观怪异有损害。一百三十一者,观怪异精进安。一百三十二者,观所梦无损害。一百三十三者,观所梦有所损。一百三十四者,观所梦精进安。一百三十五者,观所梦为吉利。一百三十六者,观障乱速得离。一百三十七者,观障乱渐得离。一百三十八者,观障乱不能离。一百三十九者,观障乱一心除。一百四十者,观所难速得脱。一百四十一者,观所难久得脱。一百四十二者,观所难受衰恼。一百四十三者,观所难精进脱。一百四十四者,观所难命当尽。一百四十五者,观所患大不调。一百四十六者,观所患非人恼。一百四十七者,观所患合非人。一百四十八者,观所患可疗治。一百四十九者,观所患难疗治。一百五十者,观所患精进差。一百五十一者,观所患久长苦。一百五十二者,观所患自当差。一百五十三者,所向医堪能治。一百五十四者,观所疗是对治。一百五十五者,所服药当得力。一百五十六者,观所患得除愈。一百五十七者,所向医不能治。一百五十八者,观所疗非对治。一百五十九者,所服药不得力。一百六十者,观所患命当尽。一百六十一者,从地狱道中来。一百六十二者,从畜生道中来。一百六十三者,从饿鬼道中来。一百六十四者,从阿修罗道中来。一百六十五者,从人道中而来。一百六十六者,从天道中而来。一百六十七者,从在家中而来。一百六十八者,从出家中而来。一百六十九者,曾值佛供养来。一百七十者,曾亲供养贤圣来。一百七十一者,曾得闻深法来。一百七十二者,舍身已入地狱。一百七十三者,舍身已作畜生。一百七十四者,舍身已作饿鬼。一百七十五者,舍身已作阿修罗。一百七十六者,舍身已生人道。一百七十七者,舍身已为人王。一百七十八者,舍身已生天道。一百七十九者,舍身已为天王。一百八十者,舍身已闻深法。一百八十一者,舍身已得出家。一百八十二者,舍身已值圣僧。一百八十三者,舍身已生兜率天。一百八十四者,舍身已生净佛国。一百八十五者,舍身已寻见佛。一百八十六者,舍身已住下乘。一百八十七者,舍身已住中乘。一百八十八者,舍身已获果证。一百八十九者,舍身已住上乘。」

-- [经文] --

「善男子!是名一百八十九种善恶果报差别之相。如此占法,随心所观主念之事,若数合与意相当者,无有乖错。若其所掷所合之数,与心所观主念之事不相当者,谓不至心,名为虚谬。其有三掷而皆无所现者,此人则名已得无所得也。」

善知识解说:
[[[如此占法,随心所观主念之事,若数合与意相当者,无有乖错。]]] 这点经文讲的很明白, 不过多数众生没有明白这意思, 所以许多占察者多有争执

[末学解说]

「善男子!这些名为一百八十九种善恶果报差别之相。如此占察法,随心所观主念之事,若数合与意相当者,无有乖错。若其所掷所合之数,与心所观主念之事不相当者,则称为不至心,名为虚谬。其有三掷而皆无所现者,此人则名为已得无所得也。」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若自发意,观于他人所受果报,事亦同尔。若有他人不能自占,而来求请欲使占者,应当筹量观察自心,不贪世间,内意清净,然后乃可如上,归敬修行供养,至心发愿而为占察。不应贪求世间名利,如行师道,以自妨乱。又若内心不清净者,设令占察而不相当,但为虚谬耳。」

善知识解说:
上面经文讲为人占察该具备的条件


[末学解说]

「再有,善男子!如果自发意,观于他人所受果报,事亦同尔。如果有他人不能自占,而来求请欲使占者,应当筹量观察自心,不贪世间,内意清净,然后乃可如上,归敬(归依敬礼)修行供养,至心发愿而为占察(指占筮之法)。不应贪求世间名利(指名声与利益。与“名闻利养”同义。盖名利能满足人之虚荣心及欲望,故若贪求无厌或过分执著,则易陷于名利之大海,而难以自拔,如此,心中充满私心欲望及患得患失等诸多烦恼,忧苦终日。故佛教各宗派皆强调修道者宜深戒名利,以免丧失清净菩提心,而阻断成佛之路),如行师道,以自妨乱。又若内心不清净者,设令占察而不相当,但为虚谬耳。」

注解:
【归敬】:(术语)对于贤善,归依敬礼也。义林章四本有归敬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占察】:指占筮之法。在密教中,行者观自心为月轮或莲花,于其上观[fan(a)](a,阿)字,变阿字为如意宝珠,并使宝珠遍满法界,其中悉现一切善恶之相,可以知吉凶祸福之秘法。(大日经疏卷四)p1601FROM:【佛光大辞典】

【名利】:指名声与利益。与“名闻利养”同义。盖名利能满足人之虚荣心及欲望,故若贪求无厌或过分执著,则易陷于名利之大海,而难以自拔,如此,心中充满私心欲望及患得患失等诸多烦恼,忧苦终日。故佛教各宗派皆强调修道者宜深戒名利,以免丧失清净菩提心,而阻断成佛之路。(法华经序品、仁王经卷下(不空译)、大乘起信论)((参见:名闻利养)2262)p225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一切所占,不获吉善,所求不得,种种忧虑,逼恼怖惧时,应当昼夜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能至心者,所占则吉,所求皆获,现离衰恼。」

善知识解说:
重点还是在这里, 日夜至心勤念地藏菩萨名号


[末学解说]

「再有,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一切所占,不获吉善,所求不得,种种忧虑,逼恼怖惧时,应当昼夜常勤诵念我之名字。如果能至心者,所占则吉,所求皆获,现离衰恼。」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法界的根本实相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
2.藉由轮相来引入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 让众生明白这些名相和实际的情况
3.介绍各种轮相,应知实修才是正途
4.为人占察该具备的条件
5.应日夜至心勤念地藏菩萨名号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实相?
实相就是没有真正的生死,所以实义佛经中常说不生不灭
只是众生一再堕入累世习气和虚妄表相中而一直轮回
这就是整个法界的现象
——[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二、关于法界实相(真相)
法界的秘密就是众生的第八识

第八识能够变现一切,是最不可思议的神通变现

众生都有神通,只是您不知道您现在就是神通变现

成为六道众生都是随自己的识心变现,自作自受


第八识如果以无明愚痴种子为作用,就是十二缘起,就会变成六道愚痴无明众生


第八识的无明愚痴种子如果净除,就变成楞严经讲的[菩提][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就是成佛

所以佛说众生都有佛性,众生都能成佛


其实,众生都没有真正的死亡或出生,都是一直变现

所以甚深佛法(例如:心经)说不生不灭

一切都操纵在众生自己, 要成佛或是要变成六道轮回众生都是由自己决定


因此,面对一切众生,和人生一切遭遇,您的态度可以决定您的未来

要[清净][光明][自在][无染]或者要[害怕][恐惧][痴迷].全都由自己决定
——业障现前的几种情况&消除恐惧心的两个方法&法界实相
什么是法界的真相呢?
就是众生虽然表相上有生死,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绝对的死亡或出生
只是因为对六道的执着抓取不放,所以一直累世轮回
也就是因为种种无知害怕恐惧和情爱欲望贪着, 无法认清六道轮回的真相
因为对表相的执着,所以无法脱离轮回引力的控制

其实,轮回或解脱是可以自主的,
如果众生因为对表相的贪瞋痴, 这心念就不由自主, 就会堕入轮回
就像您对梦境中事物情境的执着, 这梦就一直持续, 如果您能破除梦境, 知道梦境是虚幻, 梦就醒了
如果众生对世俗能放下执着, 就能超越表相, 而投生清净的天道, 甚至脱离六道轮回的引力控制而成佛

六道轮回其实是自己造成的, 是自己的心念造成的
六道轮回的引力就是自己心念执着的力量
而这解脱轮回的诀窍, 就在于心念的超越和自主性
佛就是究竟圆满的超越者

如果众生不明白这道理, 也没有学习超越表相的理论和方法
这就会堕入心念的不自主性, 而与其他众生互相干扰, 形成共业引力而沉沦

如果您能知道这道理, 学习超越困境苦难和欲望贪着,
这样就能逐渐超越表相而成佛, 这就是罪性本空的道理,
因为罪就在于一念之间, 所以一切佛法都要以心为根本, 罪从心忏, 戒从摄心
所以,佛已经成佛了, 就算提婆达多怨恨他, 佛依然成佛了, 这就是自主性的原理

我们每个众生都可以自主而成佛, 不论你过去有多少罪业,
只要您有超越的智慧, 知道罪性本空, 就能超越一切苦难业障而成佛
重点就在于心念的清净, 断除贪瞋痴和世俗杂染
这样就能恢复佛性原本的清净, 俱足佛性圆满的功德能力, 如同诸佛一般
这就是般若智慧的奥妙, 也是法界的真相
——[略说]法界真相

三、如何认识法界实相
修行就是让自己认识法界实相,脱离虚妄表相,达到身心自在的状态
就是透过修行来恢复原本就圆满自在的佛性而成佛

修行的方法
就是透过六根意识作用的观行,结合佛法正见和法义
透过观行和法义的结合,逐渐摆脱世俗和烦恼的干扰
让身心逐渐契入实相,达成身心一如的境界
——[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心的解脱和超越的实相就是如此, 只是一般众生不明白心念的力量
当众生不明白心的实相的时候, 众生心就生灭如幻, 相由心生,因此造就许多短暂的表相
又因为贪着这些表相, 所以无数的生灭心念贪着而造就了累世的生死轮回
但是如果知道实相而实修, 就逐渐能超越虚幻而成为佛菩萨那样的清净自在和威力无边
相反的, 如果众生贪着世间情爱, 或沉溺于表相的人生苦难和仇恨, 这样就无法解脱
——[略说]法界真相

四、学习面对人生(生命)的真相(实相)
1.当众生不明白因果的时候,佛法讲人生无常
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会有什么苦难降临
所以,要学会看开世事,不要偏执, 应该把握人生,珍惜时间,善待亲友
应该积极乐观行善,广结善缘,善待周遭的人,这样才能营造美好的人生
不过,这种不明白因果的人生是无助的,对于未来没有着落
所以,佛菩萨逐渐会对这类人讲因果轮回,让众生明白因果轮回的道理

2.当众生学佛后,相信因果的时候,佛法讲六道轮回(+人生无常)
过去因造成现在果,现在因造成未来果
累劫因果复杂,又因为尚未成就宿命通,所以无法知道前世因缘
因此更应积极行善,转化并且创造自己的未来
这种相信因果的人生是有目标的,虽然没有神通能知过去未来,
但是因为相信因果,所以人生是有目标的,不会那么彷徨
所以,佛菩萨会对这类人讲戒律和十善业,让众生断恶修善
透过行善断恶,让众生自己学习创造自己的人生,决定自己的未来
例如,以种种善业的功德福报,求生天上或净土

3.当众生真正发起大心,愿意行菩萨道成就佛果的时候
佛法讲法界不生不灭真相,生命究竟来说没有生死,不生不灭
仅是众生因为执着的关系,所以迷于生死烦恼与痛苦
这阶段,[新学菩萨]要加强用佛法正知见,取代凡夫对人生和生命的错误知见,
随时思维正知见,保持正观正念,以破除凡夫对人生的种种执着和妄念
所以,[新学菩萨]逐渐对人生的看法就会与一般凡夫不同,而能逐渐生死自在
而[久修菩萨]早已累世修学这些道理,所以能够自在的面对生死,没有疑惑
并且发起大愿心,继承如来家业,回入六道,帮助众生破除迷惑,解脱轮回之苦——[略说]学习面对人生(生命)的真相(实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25#
 楼主| 发表于 2024-4-6 14:1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6 16:07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
「云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

善知识解说:
该如何对「大乘修行有进修兴趣的求法者」开示方便法?

[末学解说]

这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说:
「如何开示求向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者,进趣方便之法?」

注解:
【大乘】;(术语)Mana%ya%na,梵语摩诃衍,译言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十二门论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十住(第一发心住内,包括十信,由凡夫修十信成就,须经一万大劫)┐资
初 │十行                             ├粮
僧 │十回向────────────────────────────┘位
只 ─┤ 暖──────────┐四寻思观──────────────┐
劫 │ 顶──────────┘                  │加
  │ 忍──────────┐                  ├行
  └ 世 第一───────┘四如实智──────────────┘位

      ┌入心────────────────通达位(即见道位)
  ┌初地─┤住心───────────┐
  │    └出心             │
  │二地               │
二 │三地               │
僧 ─┤四地               │
只 │五地               │
劫 │六地               ├修习位(即修道位)
  └七地               │
                     │
三 ┌八地               │
僧 ─┤九地               │
只 │十地               │
劫 └等觉───────────────┘

   妙觉────────────────────────────究竟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乘】: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梵 hi^naya^na)之相反词。乘(梵 ya^na),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次各说:
 (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
 (三)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仅否定人我之实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实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脱为主要目标,故为自调自度(调指灭除烦恼;度指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认为涅槃有积极之意义,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之菩萨道。
 (四)小乘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论。至于大乘,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
 (五)大乘所以殊胜之理由,菩萨善戒经卷七与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皆曾列举七项,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六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毗佛略(梵 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发菩提心(心大),领解其教法(解大),以清净心(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
 (六)印度之大乘,有中观、瑜伽二系统以及后期之密教。(1)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之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2)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出现以说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之各类佛经,从中形成由无著、世亲为始祖之瑜伽学派。(3)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纪初在印度绝迹。而由印度本土传出之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
 (七)在我国,根据大乘诸经论所创之多数教派,如三论、涅槃、地论、净土、禅、摄论、天台、华严、法相、真言等为表示自宗之优越,而对大乘经典作种种分类与判断。例如,真言宗分显教、密教;华严宗及天台宗分权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之教)、实大乘(大乘中之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复有分有相大乘、无相大乘二种;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说法。
 (八)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均属大乘。
 (九)缅甸、泰国之佛教属古来之上座部系统;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则属大乘系统。
 (十)天台宗将小乘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教(藏教)(华严宗则称之为小乘教)。又认为小乘中有“有门”(发智论、六足论等)、“空门”(成实论)、“亦有亦空门”(昆勒论,此论未传我国)以及“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此亦未传至我国)等四门,称为小乘四门、或小乘四分。
 (十一)智顗之金光明玄义,立有理乘(一切存在之本质为真如理性)、随乘(随应对象而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证自悟、悟他之果位)等三大乘之说,依次相当于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放光般若经卷五叹衍品、金刚仙论卷二、入大乘论卷上、法华文句卷三下、大乘大义章卷下、大乘义章卷一、摩诃止观卷三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见:大乘经典)828、“小乘”925、“教相判释”4602、“昆勒门”5911)p80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说明:下面这边才是占察经的根本重点,引导众生入大乘一实境界, 这也就是楞严经讲的学佛应该先明白第一决定义, 也就是法华经讲的以种种方便引导一切众生入佛种性, 学习占察如果不能契入此义, 那还是著于表相的门外汉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
「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
善知识解说:在许多佛经中,除了叙述因缘的前言,或在进入主题之前布置一些问题让众生思维,
当进入主题后,佛菩萨都会一开始就指出最后的正确目标,以防止众生在一开始修行或学习过程中弄错了方向
例如:在「楞严经」中谈到「第一决定义」,「大般涅槃经」中谈到「佛性」,本经中则是谈到「一实境界」


[末学解说]

地藏菩萨摩诃萨说:
「善男子!如果有众生想要趣向大乘者,应当先要知道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就是要依止一实境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以修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因信解力增长的缘故,而快速得以入菩萨种性(有可修成佛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菩萨)。

注解:
【一实境界】:<一>指平等而真实之悟境。 <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占察经卷下(大一七·九○七上):“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三>指如来之法身。p76FROM:【佛光大辞典】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种性】:(名数)五性之一。(参见:五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性】:法相宗将一切众生的根机,分为五类,叫做五性。
  一、有可修成阿罗汉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声闻。
  二、有可修成辟支佛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缘觉。
  三、有可修成佛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菩萨。
  四、兼有以上二种或三种的无漏种子,则将来所证之位,遇缘成熟,并不一定证何种果者,名不定性。
  五、并无以上三乘的无漏种子,但有可修成人天果的有漏种子者,名为无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

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相故。


善知识解说:
上面说明「一实境界」就是指众生都有无二无别的本体真如真心佛性
无二无别是指特性上,而不是指同一个,就像水的三态变化特性都相同,但是,这杯水则不是另一杯水
就像我们和佛菩萨虽然都有佛性,但是佛菩萨已经成就,而我们则还在轮回
但是,如果水能入大海,则没有水和大海的分别,究竟一如。
同样道理,一般众生常感到苦难孤立无援,但如果能像转电视频道一样调整自己的观念,频道相通就能入法水
以正知见入佛知见,入佛智慧法海,那自然能入法界光明,如水入海,究竟一如没有差别


[末学解说]

所说的『一实境界』者,就是指众生心体,从根本自心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没有分别。

而能够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之相故。

注解:
【一实境界】:<一>指平等而真实之悟境。<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占察经卷下(大一七·九○七上):“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三>指如来之法身。p76FROM:【佛光大辞典】

【一相】:梵语 eka-laks!aN!a 。<一>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天台宗解释为“一乘无二,同一解脱”之义,故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中):“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此即开三显一之极意。然华严宗则以之与“同教一乘”分齐,唯明一相之方便,未至主伴具足无尽之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七上、华严五教章卷一) <二>“异相”之对称。即外道所倡之“一切法唯从一元生”。佛教为破其邪见而强调“真如自性非一相”之说。(大乘起信论)p57FROM:【佛光大辞典】

【无二】:密法中之所谓无二,谓在果位身语意时,身空色离微尘聚,清净无碍,等同虚空,相好庄严。心为不变大乐。身空色自性之智身,与通达诸法真实之乐心,自性无别双运俱转,成为无二。        《佛学词典》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所以者何?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定实,

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种种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


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但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


善知识解说:
「所以者何」就是以下要开始说明前面所说是「什么道理?」「什么所以?」
上面是说:分别心也是虚幻,五阴(五蕴)觉知等各种心识作用都因无明愚痴因缘执着而生妄境,本质上也是生灭虚幻的


[末学解说]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有了心起分别者,就犹如幻化(常用作譬喻。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相),并不是实有的,

就是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种种心数(新曰心所。旧曰心数。是为心法,其法数多,故曰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也并非杂色,没有长短方圆大小,

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只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显现妄境界(谓妄心所现虚妄不实之境界。一切世间之事物是也),令生念着。

注解:
【幻化】:<一>谓幻术师变化所现无实体之物。常用作譬喻。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相。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一下):“譬如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物,虽知无实,然色可见,声可闻,与六情相对,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可见可闻,不相错乱。” <二>幻与化。空法十喻之二。幻,谓幻术师之所作。化,谓佛、菩萨等神通力之变化。((参见:十喻)470)p1390  FROM:【佛光大辞典】

【心数】:(术语)新曰心所。旧曰心数。是为心法,其法数多,故曰心数。密教以大日如来为心王。一切眷属之诸尊为心数。秘藏宝钥下曰:“心王自在,得本性之水。心数客尘,息动浊之波。”即身义曰:“心王者法界体性智等,心数者多一识。”性灵集七曰:“真言大我本住心莲,尘沙心数自居觉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境界】:(术语)谓妄心所现虚妄不实之境界。一切世间之事物是也。占察经下曰:“但以众生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想。以此妄心毕竟无体,不可见故。

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


善知识解说:
这边的经文继续前面经文的说明
此凡夫妄心不是真心,不能自觉而把虚妄当成实有,以凡夫认知思维计较我和这个我所执处
而其实这些凡夫觉知也是虚妄的,因为虚妄心终究是生灭没有本体的,随生灭而消逝不可实见
如果不堕入凡夫觉知思维分别中,就无十方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也无一切法
但是因为众生妄心的凡夫分别的缘故,所以而生一切法而有一切法


[末学解说]

就是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想。以此妄心(指虚妄分别之心)毕竟无体,不可见之故。

如果没有觉知而能分别者,则没有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因为一切法皆不能自有,只是依妄心分别,所以才有一切法。

注解:
【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心】:指虚妄分别之心。即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心。即指能生起善恶业之妄识。大乘起信论所举之四种薰习中,即有“妄心薰习”之说。由妄心而生之境界,称为妄境界;盖诸法之本体,本来无自性而不可得,然因妄缘之故,以为实有,故妄境界又称妄法、妄境、妄有。又由虚妄之因缘所现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乃凡夫有情之烦恼执著,称为妄尘。此外,以妄心分别计度事物,称为妄计。(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p233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所谓一切境界,各各不同,自念为有,知此为自,知彼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无别异,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内自无故,

谓有前外境界,妄生种种法想,谓有谓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乃至妄生无量无边法想。


善知识解说:
这边依然继续前面经文的说明,说明一切都是因为妄想而生,藉由说明妄心而真正是要说明真心佛性本自清净
因为凡夫妄心而有「有无」「你我彼此」「是非」「善恶」等无量无边的分别和想法

[末学解说]

就是一切境界,各各不同,自念为有,知此为自,知彼为他,所以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没有别异,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内自无之故,

就有了前外境界,妄生种种法想(思惟法之想念也),谓有谓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乃至妄生出无量无边的法想。

注解:
【法想】:(术语)思惟法之想念也。维摩经问疾品曰:“即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对「大乘修行有进修兴趣的求法者」开示方便法——[一实境界]——是指众生都有无二无别的本体真如真心佛性
2.“五阴(五蕴)觉知等各种心识作用都因无明愚痴因缘执着而生妄境,本质上也是生灭虚幻的
3.“凡夫妄心不是真心,不能自觉而把虚妄当成实有,以凡夫认知思维计较我和这个我所执处
4.“一切都是因为妄想而生,藉由说明妄心而真正是要说明真心佛性本自清净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如何正确面对[虚幻][空]
这要看「虚幻」怎么定义,也就是,你是从哪个方向来面对和着眼
(所以,其实佛法是很深奥的,根据众生的根器、因缘、次第不同,说法、教法、修法就会不同)
例如:你吃饭是虚幻吗?那你可以不要吃吗?你如果敢说什么都空,那你不要吃啊!
而佛法又常说世间一切都是虚幻,或甚至一切都是虚幻,这又是什么道理呢?为什么呢?

其实,「虚幻」并不是指「没有」,也不一定指「空无」
如果一切都是空,那又哪来的佛呢?佛是空吗?佛不是空吗?
如果一切都是空,那六道轮回也是空吗?那众生又是什么呢?杀生也是空吗?
当然不是,那是众生或一些佛弟子误解了虚幻和空义
虽然不是,但是也不是「是」,而是应该看从何种角度来看,何种次第来看

以「虚幻」两字来说,佛法上讲「虚幻」,那是指变化无常,从「无常」上来看,一切都无法较真
这是说,一切都不可执着,因为一切都会生灭变化,而如果你执着了,你就输了,你就随执着的业力(念力)而轮回了
(通常,是随特性而决定轮回的方向,如果没有灵性,而沾染低俗的习性或恶性,那就会堕入同类的畜生性或鬼性之中)
(但是,轮回的业力并不单纯,还包含各种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很复杂的,毕竟,人的一生很复杂,有很复杂的因果)
所以,讲一切都是空,这是一种摆脱执着的方法和观念,是一种修行上的次第法、对照法或方便法
就是让修行者破除不舍和执着,所以,这不是说你能不吃饭、不睡觉,也不是否定生命或众生的存在

从修行方法上来说,如果能观空,能放下,那么,心念就容易清净,如此而已,
这只是迈向究竟修行成就中的一个修行过程罢了
所以,「空无」可说是修行过程的一种观照方法,一般就是用来对治「我执」

另外,从「究竟实相」或「法界真相」来说,就是从佛的高度来说,「虚幻」就是指事情没有意义,
例如人生变化无常,到头来总是空,这是从结果论来说,也就是指「瞎忙」
因为从更高的次第来说,从宇宙真相来说,从轮回来说,从究竟真理来说,由往上提升来说
人执着于人生世俗,就像蚂蚁整天团团转一样,陷入轮回之中,没有解脱的一天
也就是说,众生因为众生性(各自的个性习气),
对不同事物有所执着,而堕入轮回之中,转生为相应次第的生命体
这从佛的角度上来说,或从究竟解脱或实相来说,众生就像整天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一样
就是自找麻烦,自作自受,就是瞎忙,所以说一切都是空
不过,在执着当下的众生,面对眼前的一切,当然不会觉得是空或虚幻
也因此,活得很累,忙忙碌碌,因为观念无法提升,所以生命也无法提升,更无法摆脱轮回,而且自己也不知道
就像你看着蚂蚁,蚂蚁不懂能转生,所以过着自己忙碌的生活
而蚂蚁的一切,根本没用,就如同虚幻一样,就是空
但是,蚂蚁会说,我也是要吃、要过生活啊,要照顾子孙啊,要存粮啊
所以,是不是虚幻,或是不是空,这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和立场,看能否超越
所以,「虚幻」不一定就是指「空无」或「没有」,也不是否定「六道轮回」和「众生」

此外,就像「念头」,你还记得你读本篇文章之前在想什么吗?应该早忘了吧
你还记得昨天或前天吃了哪些东西吗?就算刚吃完饭,美味的感觉也很快就消失了
而念头就是这么善变,所以念头也是如虚幻般的,也是无常的,生灭的
但是,你能说念头就是假的吗?感情是假的吗?吃饭是假的吗?
又或者痛的感觉是假的吗?心念是假的吗?
你和我都是假的吗?外魔是假的吗?佛菩萨也是假的吗?那你又为什么要修行解脱成佛?

念头是虚幻或空无吗?
其实也不是,因为,佛法上的观行(观修、观照)方法,也是靠念头
就像念佛也是靠念头,需要念念相续
所以,空或非空,其实是看方向方法立场而论,也就是看众生的根器、因缘、次第,也就是「相应」

而从不二法、实相来说,一切观法也都只是方便,相对来说,就是一切法也是空,不应该执着

其实,不论「空」或「虚无」或「虚幻」,这就像爬楼梯,都是相对性的、次第性的
当你站在这一阶梯上,其他就是相对空无或虚幻的,而当你往上提升,其他阶梯又相对都是虚无的,尤其是下面的阶梯
而修行就是这样慢慢往上爬,所以,佛经上才说,度过彼岸后,「法船」也当舍
但是,当你还乘坐在这法船上,或对其他还乘坐在这法船上的人,那么这法船就是真实的、必须的
所以,世俗虽然虚幻,但是,修行者一样要吃饭,虽然念头终究也是虚幻,但是,修行一样要靠念头,要靠正念
而就算你修行成就了,成佛了,一样还是有其他众生,不是不存在,只是心中执不执着罢了
不执着而能救众生,救众生而能不执着,不论是法门还是众生,「无着(执着)生心」,这就是妙空(真空)妙心和妙行
空只是一种方法或态度或心念,
并不是否定存在,并不是否定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或众生
就算是成佛了,有情众生一样都是存在的,不论是佛还是其他型态众生(六道众生)都是存在的
所以,「空」或「虚幻」、「虚无」只是相应或对应次第的一种心念或态度或说法
例如:心中念善和持戒的人,投生(飞生)天界,因为不执着人间世俗,
所以,相应而生在天上,而天上也与天人的心念相应(成为依报),而没有人间的恶或污秽
也就是,对于天人来说,世俗人间是虚幻、空无的,而对人类来说,世俗人间是真实的,这也是相应而生

而对修行者来说,或对想究竟解脱成佛的人来说
想要得到相应的因果,那就要有相应的心念和修行
对于空或虚幻的相应理解和实修,也要有相应次第的提高
——「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二、如何破除[虚妄][执着]
更深入的从佛法观念来思维,不论物质或大小,其实只是虚妄和执着,是心中的幻想和划地自限
例如:我们常听着轻松的音乐或看着电视上或图片上或实地的风景,随着心情的愉悦而让精神延展飘到了远处
又例如:人们常常因为对方的心善和爱而深深感恩和感激以及感动,因此而感到幸福和满足
这才是真正的富有,而不是因为物件或事情的大小或金钱的多少
这些都是证明物质和大小虚妄以及思想心境超越物质范畴的明显案例

所以,真正的实修者在精神思想上能超越物质虚幻和大小的局限,而无远弗届,来去自如
如果心无障碍,见一切相都能清净欢喜自在,那么,整个法界无不在实修者的心中,无不能随一念而往生
相由心生,心量如果就在台湾或大陆上,或生活的种种烦恼上,那么相就那么大,自己就无法脱离这些束缚
反之,如果心量能无限扩展,那么相也是无可限量的

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如果心能常慈悲感恩欢喜清净自在光明,心量就会无限大
随之,成就无限大,幸福无限大——大小的虚妄和其中微妙真理

把心扩展到法界深处,您就会得到解放和自由
您就不会拘泥在小事情上面而产生烦恼
心量无限,凡事就可超越,生命也可以得到提升和超越
心量无限,未来无限,光明无限,当然随意往生十方净土
——您还因为生活上的某些事情而生气或难过或执着吗?
知道真相就是智慧,就能清净面对,
也因为清净无烦恼,这样的心念就能物以类聚,就能往生净土或投生善处

当世俗人为了世俗而烦恼悲苦的时候
您能明白佛法而处之泰然,这分恬静安然,难道不是最大的福分吗?
何况这还决定着未来的生命型态,得以往生净土或投生善处

所以说能学佛是莫大的福报,佛法不可思议

只要我们提高思想层次,就能放下世俗一切执着和苦难,就能迈向宇宙中真正的幸福
——提高思想层次,就能放下世俗一切执着,解脱一切苦难
1.  发起大心普渡众生,而且有实际的行动

例如,深入经藏苦读研究和解义,或者开办读经班领众读经,

或者网路上宣扬经教,这样以身作则,把精力都用在了解佛法和宣扬佛法上,

如果您这么忙,为法忘躯,随时需要为众生解除疑惑,

就会随时处于正知正见和正念当中,就不会堕入情欲

2.  深入实相,认清现实

多看看世间案例,多看看男女相处的真实丑陋面,

当您了解的越透彻,您就会越来越有智慧,您就不会迷惑于那些肤浅的情感和美貌,

例如,(以下男女都如此,仅以一方为例)
如果您知道美女卸妆后的模样,您就不会再迷恋美女表面的假相;

如果您知道美女的淫乱模样,您也不会再迷恋表相的清纯;

如果您知道美女言之无物,智慧浅薄,或个性俗气,您就会大倒胃口;

如果知道男女在一起后或结婚后的种种真实模样,例如,吵架,坏习惯,拗脾气...,您就不会活在幻想中

如果您知道众生都是如此,大都无法解脱而沉沦生死轮回,您就能逐渐放下情欲的执着,

而且确实是如此,连许多佛弟子都是如此刚强难化,随时显露贪嗔痴相,

这时候您的幻想和妄想就会破灭了,您就会逐渐明白真实的状态

所以佛陀还是太子的时候,看到四个城门的人生真相,就能放弃皇宫的奢华和美梦了

人喜欢造梦,电影电视爱情小说,写的演的都是满足人们无法达成的美梦
不过,总有一天要梦醒的,要面对现实的,真相是残酷的,
早点醒来,才不会浪费时间活在虚幻中,就像吸毒的人整天浑浑噩噩

3.  练习禅定

这世间不仅生死无常,美貌财富无常,感情也是无常,情绪也是无常,身体更是无常,

种种无常带来的就是身心的痛苦,众生最难抵挡各种痛苦,

当您逐渐体会这些无常带来的痛苦,您就会明白学习禅定的好处和必要性,

因为任何次第的禅定至少能保持身心一定的安乐而放下对世俗的执着,

所以,多念佛持咒修学禅定观修,就能免除痛苦,就能逐渐放下情欲的执着.

因为情欲必定会带来痛苦,痛苦则是执着所产生的,

学习禅定暂得轻安,就能放下情欲的执着,就能免除痛苦,

所以禅定是行菩萨道普渡众生所必备的

4.  遵守戒律

戒律是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前面一道防线
让佛弟子免于沉沦

5.  妄心也是虚妄

那些只是过去世的感觉,残存的念头
就像吸毒的毒瘾,或恐怖的感觉
情欲只是一种编织虚妄的念头

就像肉体也是虚妄

就像生生世世的肉身早已消逝,不知所踪
如果能正视虚妄,就能破除虚妄的心相和魔扰
——[问答]如何能破除虚妄的情执之心?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26#
 楼主| 发表于 2024-4-7 15:3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7 15:53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附注: 这边上下文就是开始讲心法, 解释心的原理)

当如是知:
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然此妄心无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谓缘念觉知前境界故,说名为『心』。

善知识解说:虽说佛法是心法,但真心佛性本自清净无染,所以,一切心法或诸法都是为了帮助众生解脱,故因应众生的种种妄心妄想而生

[末学解说]

应当这样认知:
一切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皆从妄想(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亦即由于心之执著,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而生,依妄心(指虚妄分别之心。即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心。即指能生起善恶业之妄识)为本。然而因此妄心无自相之故,也依境界而有,所以因缘念(攀缘境界之事物而思想也)觉知前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之故,称名为『心』。

注解:
【诸法】:梵语 sarva-dharma^h!。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趣经、俱舍论卷六)p6302FROM:【佛光大辞典】

【妄想】:梵语 vikalpa。又作分别、妄想分别、虚妄分别、妄想颠倒。与“妄念”、“妄执”等语同义。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亦即由于心之执著,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
 据宋译楞伽经卷二举出十二种妄想:(一)言说妄想,谓计著种种妙音歌咏之声,而认为其有自性。(二)所说事妄想,谓凡所说之事,穷其自性,唯圣者所知,凡愚不了,仅依彼事而生言说。(三)相妄想,谓随事而起见,于一切法相,虚妄计著。(四) 利妄想,谓乐著世间种种财利,不知其物本为虚幻而起贪著。(五) 自性妄想,谓执持诸法,起自性之见,以自为是,余皆为非。(六) 因妄想,谓于因缘所生之法,起有、无等见,妄想分别而形成生死之因。(七) 见妄想,谓于五阴等法,妄计有无、一异,起诸邪见,执著分别。(八) 成妄想,谓于假名实法上,计度我、我所而起言说,成决定论。(九) 生妄想,谓妄计一切法,若有若无,皆从缘起而生分别。(十) 不生妄想,谓妄计一切法皆先有自体,不假因缘而生。(十一)相续妄想,谓于一切诸法,执著此与彼递相系属,无有断绝。(十二)缚不缚妄想,谓于一切法,以情生著之故,则成系缚,若离妄想,则无系缚,凡夫不了,而于此无缚解中产生计著。
 此外,菩萨地持经卷二真实义品则举出自性、差别、摄受积聚、我、我所、念、不念、俱相违等八种妄想。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举出坚固、虚明、融通、幽隐、罔象虚无等五种妄想。(旧华严经卷五、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宋译楞伽经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佛性论卷二、注维摩诘经卷三、大乘义章卷三、卷五)p2341FROM:【佛光大辞典】

【妄心】:指虚妄分别之心。即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心。即指能生起善恶业之妄识。大乘起信论所举之四种薰习中,即有“妄心薰习”之说。由妄心而生之境界,称为妄境界;盖诸法之本体,本来无自性而不可得,然因妄缘之故,以为实有,故妄境界又称妄法、妄境、妄有。又由虚妄之因缘所现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乃凡夫有情之烦恼执著,称为妄尘。此外,以妄心分别计度事物,称为妄计。(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p2339 FROM:【佛光大辞典】

【缘念】:(术语)攀缘境界之事物而思想也。归敬仪下曰:“想倒空时,缘念斯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又此妄心,与前境界,虽俱相依,起无先后。而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

谓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依无明力因故,现妄境界;亦依无明灭故,一切境界灭。


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说境界有无明;亦非依境界故,生于无明。以一切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无明故。


又复不依境界灭故,无明心灭;以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


善知识解说:
这段经文是说妄心是一切境相的根源,虽然妄心和境界相依而生且似乎无先后
相依而生是指相互影响而辗转生出一切相和妄念,就像梦境是因妄念而生,
而又因为梦中境界再影响心念而增加妄想,妄想又产生境相,这是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而非单向情况
若妄心消逝则梦醒,一切梦中境界也相对的完全消失,所以说妄心是一切境界的根源
人生的道理也是如此,皆因心无明而产生一连串的虚妄境界,而一切诸佛因为没有无明和妄心,所以境界的体性本自空无


[末学解说]

再有,此妄心(指虚妄分别之心。即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心。即指能生起善恶业之妄识),与前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虽然共同相依,起无先后。然而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之原主。为什么呢?

因为依妄心,不能明了法界一相(谓四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即一真法界之一相一味也)的缘故,说心有无明(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依无明力因之故,显现妄境界(虚妄不实的境界。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妄境界,因为都是虚假不实的);也依无明灭之故,一切境界灭。

不是依一切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自不了故,说境界有无明(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也不是依境界故,生于无明。以一切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无明故。

又复不依境界灭故,无明心灭;以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自灭,未曾有故。

注解:
【妄心】:指虚妄分别之心。即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心。即指能生起善恶业之妄识。大乘起信论所举之四种薰习中,即有“妄心薰习”之说。由妄心而生之境界,称为妄境界;盖诸法之本体,本来无自性而不可得,然因妄缘之故,以为实有,故妄境界又称妄法、妄境、妄有。又由虚妄之因缘所现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乃凡夫有情之烦恼执著,称为妄尘。此外,以妄心分别计度事物,称为妄计。(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p2339 FROM:【佛光大辞典】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界一相】:(术语)谓四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即一真法界之一相一味也。文殊般若经曰:“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明】:梵语 avidya^,巴利语 avijja^。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作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作痴(梵 moha)。
 就十二缘起中无明支解之,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阿含经谓,无明乃对于佛教真理(四谛)之错误认知,即无智;且其与渴爱具有表里之关系。说一切有部以“三世两重”之因果来解说十二缘起,谓其中之无明系指过去烦恼位之五蕴,由于该位诸烦恼中,以无明之作用最强,故总称宿世烦恼为无明。唯识宗则以“二世一重”之因果加以解释,谓无明与行能牵引识等五果之种子,故为“能引支”;其中,与第六意识相应之“痴”,能起善恶之业,称为无明。
 有部与唯识宗又将无明分为相应无明与不共无明二种。相应无明,系与贪等根本烦恼相应共起;不共无明,则无与之相应而起者,以其独自生起,故又作独头无明。且成唯识论卷五将不共无明更分为恒行不共无明与独行不共无明。恒行不共无明,系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无明,即与贪等根本烦恼相应而起,此无明无始以来恒行,障碍真义智,故称恒行;又自一切凡夫心常无间之观点言,乃与相应于第六意识之无明有异,故称为不共。独行不共无明,系与第六意识相应之无明,以其与其他根本烦恼不相应,单独而起,故亦称不共。此独行不共无明复依其与随烦恼俱起与否,更细分主独行无明与非主独行无明。
 唯识宗又区分无明为种子与现行,其中,常随众生,隐眠在第八阿赖耶识中之无明种子,称为随眠无明;对此,无明之现行,缠缚众生,系著生死(迷之世界),称为缠无明。又缠无明有相应与不共,即为随眠、缠、相应与不共等四种,称为四种无明、四无明。此外,无明复可分为根本与枝末、共与不共、相应与不相应、迷理与迷事、独头与俱行、覆业与发业、种子子时、行业果、惑等十五种无明。
 据胜鬘经之说,与见惑及三界之修惑(贪等)相应之相应无明,称为四住地之惑。所谓四住地即: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其中,见一处住地指见惑,后三住地则指三界之修惑。又独行不共之无明为无始无明住地之惑(若合以上四住地之惑,则称五住地之惑),此无明住地为一切烦恼之根本,唯如来之菩提智得以断之。
 据大乘起信论之说,无明为不觉,此不觉分为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二种。根本无明,又作根本不觉、无始无明、元品无明,忽然念起无明或元初之一念。即不了达真如平等之理,故忽然起动差别对立之念的元初,即为诸烦恼之元始、迷妄之最初,皆非由其他烦恼所生者,故谓“忽然”。以其极微细,故难以区别心王与心所之状态。故根本无明即最细微之动心,而诸种惑、业、苦等皆以此一念起动之心为根本,故称根本无明。此即无始无明住地之惑。枝末无明,又作枝末不觉,即依根本无明而起之枝末的染污心,有三细六粗之惑业。
 据天台宗之说,依空、假、中三观可断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此中,无明即迷于非有非空之理,而为障碍中道之惑。亦即中观所断之对象。关于断除无明者,在天台所判“化法四教”之别教,于十回向伏无明,在初地以上至妙觉等十二阶位,断尽十二品无明。此际,十回向中,最后之第十回向断除最初之无明,进入初地;此最初之无明复分三品来断,故称三品之无明。在圆教,则于初住以上至妙觉等四十二阶位断尽四十二品无明,此际,第五十一阶位(等觉)之最后心即显妙觉智,由此能断除最后之无明(称为元品无明、无始无明、最后品无明)。然以上为过去之说,实则圆教不立三观之次第,而主张持一心作观,三惑同体,同时可断。(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卷三十八、大智度论卷四十三、成实论卷九、成唯识论卷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卷六十四、十地经论卷八、俱舍论卷九、卷十九、摩诃止观卷六上、胜鬘经宝窟卷中末)p5094 FROM:【佛光大辞典】

【妄境界】:虚妄不实的境界。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妄境界,因为都是虚假不实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俱舍论卷十三(大二九·七一上):“体性是善,犹如良药。”p693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因如此义,是故但说一切诸法依心为本。

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心』,以义体不异,为心所摄故。


又一切诸法,从心所起,与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灭,而无有住。


以一切境界,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故,而得住持,暂时为有。」


善知识解说:
这段应该很简单明瞭(也因此行者可以此文字做观照,破除凡夫妄想的习气),不再解说


[末学解说]

因这样的义理,所以但说一切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依心为本。

应当知道一切诸法,悉名为『心』,以义体(现似所依之事物。如瓶,是所作性等众多特性所依附之处)不异,为心所摄故。

又一切诸法,从心所起,与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灭,而无有住。

因一切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的缘故,而得住持,暂时为有。」

注解:
【诸法】:梵语 sarva-dharma^h!。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趣经、俱舍论卷六)p6302FROM:【佛光大辞典】

【义体、境体】:现似所依之事物。如瓶,是所作性等众多特性所依附之处。        《佛学名相》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如是所说心义者,有二种相。何等为二?一者『心内相』,二者『心外相』。

『心内相』者,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真,二者妄。


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


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


善知识解说:
关于心的义理,有两种相貌或说法,一种是「心内相」,一种是「心外相」
「心内相」也有两种,一种真心,一种妄心
「真心」就是所谓的真心实相本体佛性,真如一如没有差别,清净圆满没有障碍,虽如此但细微隐密,众生难以发现,
而且不论众生因生死变异轮回一切处,这真心都恒常不坏
反观「妄心」就是心念的分别觉知攀缘思虑忆念思想等心识作用,虽然念念相续不断而能生一切种种境界,但其实都是虚妄不真实的


[末学解说]

「这样解说心义者,有二种相。是哪两种呢?一种是『心内相』,二种是『心外相』。

『心内相』者,又有二种,是哪两种呢?一是真,二是妄。

所言『真』者,就是心体之本相,如如(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没有差别,清净圆满,无障无碍,细微隐密难以见到。因周遍一切处常恒不坏,所以建立生长一切法。

所言『妄』者,就是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然念念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然而内虚伪,无有真实,所以不可见(一切法)。」

注解:
【心内相】: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是名心内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如如】: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所言『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

如是当知,『内妄相』者,为因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依如此等义,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悉名为『心』。


善知识解说:
这个心内相的真, 就是讲佛性或心王, 这个妄就是讲心所, 就是心的作用, 就是心法, 学佛的大乘发心, 就是以心法来契入佛性真心, 所以约略来讲, [真][妄][心外相]应该就是其他佛经中的[心][意][识]

[末学解说]

「所言『心外相』者,就是一切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种种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

如是当知,『内妄相』者,为因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依如此等义,所以我说一切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悉名为『心』。

注解:
【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诸法】:梵语 sarva-dharma^h!。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趣经、俱舍论卷六)p6302FROM:【佛光大辞典】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一切心法或诸法都是为了帮助众生解脱,故因应众生的种种妄心妄想而生

2.“妄心是一切境相的根源

3.“心的义理,有两种相貌或说法,一种是「心内相」,一种是「心外相」

4.“「心内相」也有两种,一种真心,一种妄心
「真心」就是所谓的真心实相本体佛性,真如一如没有差别,清净圆满没有障碍,虽如此但细微隐密,众生难以发现,
而且不论众生因生死变异轮回一切处,这真心都恒常不坏
反观「妄心」就是心念的分别觉知攀缘思虑忆念思想等心识作用,虽然念念相续不断而能生一切种种境界,但其实都是虚妄不真实的


5.“这个心内相的真, 就是讲佛性或心王, 这个妄就是讲心所, 就是心的作用, 就是心法, 学佛的大乘发心, 就是以心法来契入佛性真心, 所以约略来讲, [真][妄][心外相]应该就是其他佛经中的[心][意][识]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关于[心][意][识]
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差别。

何等为[心]。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

何等为[意]。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与四烦恼恒相应。谓[我见][我爱][我慢][无明]。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无记位。唯除圣道现前若处灭尽定及在无学地又六识以无间灭识为意。

何等为[识]。谓[六识身]。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何等[眼识]。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

何等[耳识]。谓依耳缘声了别为性。

何等[鼻识]。谓依鼻缘香了别为性。

何等[舌识]。谓依舌缘味了别为性。

何等[身识]。谓依身缘触了别为性。

何等[意识]。谓依意缘法了别为性。——[诸经辑要]~[心][意][识][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

二、关于[真心][妄心]
多念佛就能成佛,多念经就会知道经上的知见道理而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多持咒,就能成就定观,多拜佛就会显露真心,多观清净光明心,就会契入真心

所以,上面经上说:  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相貌就是表相,依此修行就能见真,就能逐渐显露真心——真心还是妄心
万法唯心,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当下就是佛法,舍弃当下无佛法可寻,即是轮回
想成佛就必须当下恢复圆满光明自在的佛性本然,这就是楞严经所讲的
而且方法遍布一切佛经,佛经上教导了种种正观,
透过当下随时保持这些正观,就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佛性
只要按照佛陀教导的正思维正知见正观照,就能逐渐断除妄心,恢复真心
无明妄心造就我们累世轮回的肉身,也造就世间,这真正不可思议
清净第八识的无明,恢复佛性,就能成就不可思议佛果
无明执着就轮回,清净光明就成佛,同是一个东西
一切都在于心(万法唯心),所以,心法就是佛法,也是世间法
——[解析]佛教理论和现实情况根本照不上号?佛法和世间法是两回事?
当您还没有显露佛性真心,可以透过如实发起大愿大心,
就能和诸佛菩萨相印,得到诸佛菩萨的护持,透过心法观修而逐渐契入心法心要,逐渐显露佛性
所以一开始您可以学习光明心法来契入心要和真心
这是属于自发显露的初学阶段
——[浅谈]拈花微笑心法
想要去除尘染妄想,只要透过不断的练习心法,逐渐用正念取代妄念
随时用心法观照各种次第的佛心,而取代凡夫妄心,这样就能逐渐显露真心佛性——[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三、什么才是真实?
如经上所说,一切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非非空非非有、非即空非即有,这就是真实的状态
简单说,就是空有一如,就是不二,也就是空有一体,亦非空有一体
也就是如虚如幻、亦真亦假、亦非真非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是:一切,在现象上是无止尽的变化,随心念而转,心念所及,如真似幻
而其中真正的根本和真实,就是纯真,就是佛性,这才是一切变化中的唯一真实
如果没有依止纯真佛性(真正的清净光明),就是随凡夫心念而不断混沌和流转,就是无止尽的轮回
佛性代表的就是幻灭的唯一真实,真正的清净光明自在,是本体,是根源,也是特性
而在生命真假虚幻的当下中,最重要的就是念头,就是心念
每个心念,每个念头,在无止尽生命的洪流中,都有其定位与意义,也就是会影响其后果,这就是因果
因此,当下的心念,当下的念头,就非常重要,这会决定我们的未来与结果
当然,如果你相信这些,而能端正念头,学习契入佛性本体,那么,未来就会迈向光明
相反,如果你不相信或怀疑或毁谤,心念不在正途,那么当然生命就会堕入无止尽的混沌与轮回之中
——佛法与心念产生的电疗或精神出体现象
如果您堕入世俗假相,而沉迷或执着于世俗,那在自己的观念中,就会呈现种种不公平
执着和沉迷的深浅不同,就会形成假相中的高低,就会形成不同次第的虚幻世界,这就是轮回有六道的差别
随着沉迷执着和观念水平的不同,相随心转,就会有种种苦乐不平等的差别和境遇,以致不同的投生轮回

总言之,若不能看破,就同是苦海沉沦人;但若能看破,其实六道只是假相,
实相中,是相非相,亦非非相,处处无不自在平等,无不光明清净
——众生平等,&实相与差别相
修行的过程都会逐渐真实面对一切善恶,美丑,光明和黑暗
当您修持光明心法的过程,您也会看到您心中的一切善恶美丑光明黑暗种种对立
开心或恐惧只是您心中的幻象

就像昨天以前的种种记忆,也仅仅是心中的记忆,是虚幻不真实的
当您活在今天,难道昨天以前吃的饭,今天能饱吗?
昨天的美味或害怕,对今天来说是真实的吗?
人活在种种的幻象中,只是人们自己不自觉


修行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破除这些幻象,

不论是昨天吃的东西,或者存在心中的记忆,不论是欢喜或恐惧,都是虚妄的
光明心法就是让我们逐渐认清这个事实,逐渐面对自己的真心佛性
真正逐渐断除一切恐惧,而逐渐成佛
——[略说]心法修持过程的现象和原理~[消业现象][重业轻报][魔考][磨难]

四、佛法是心法
佛法的心法其实就是~
先透过佛陀的教导,明白法界真相,生命的实相
明白[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然后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作用的正确修行引导,
由正确的心念观行,逐渐清净第八识,而恢复佛性成佛

这种解脱轮回方法就是佛法的心法——[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佛法最重要法门就是心法,就是正观,正确的心法观照
透过心法观照就能逐渐显露佛性,显露佛性就能俱足一切功德——[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其实心法的修持,在佛经上经常讲的,只是一般佛弟子没有正视这些文字,不知道其重要性
例如常见,忏悔心,惭愧心,至诚心,感恩心,欢喜心,慈心,悲心,大愿心,深心,岀离心,舍离心,回向发愿心,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 ……
这些心不是虚妄的文字,而是可以有正确的修行方式和次第阶段的实修的,而逐渐契入真心
只是比较少有人能正确的演说这样的佛法心法,以及心法次第修行的原理和阶段
所以,一般佛弟子比较少有机会能对心法有深入的了解和修学,而大都在表法上打转或甚至懈怠了

关于心法的修持,其实很简单,可以运用在各种佛法的修行上
例如,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放生,超度,施食,全部都可以用上,全都可以把上面讲的种种心用上——[浅谈]心法修持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修行的目的就是转化我们的[凡夫心]为[佛心],这样就能成佛
所以修行应该重视[心法]的导入,这样才能究竟成就——[略说]念佛次第&心法次第


相关内容
[名相]心法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18:0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8 18:11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附注: 这边把[实相]讲的很清楚, [真如第一义谛]和[自性清净心]都是同一个东西,下面讲的更清楚了, 如果大家能参考[大般涅槃经]和[楞严经]就会更清楚, 佛经要看多一些, 就会明白都在讲同一个东西)

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无实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

「复次,应知:


内心念念不住故,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随心念念不住,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


是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来至于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


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


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


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善知识解说:
如果以「能量」来看上述经文,似乎能快速明白其中道理
不论外相上如何变化或执着,本质在能量上都是不变的,这就是「能量不灭」或「能量守恒」原理
当然,这只是用类比来帮助了解经文中的道理,而不是说「能量」就是「真如」「佛性」或「如来藏」
就像佛经中也常做一些比喻和譬喻来帮助众生了解,至于真实上如何,这要自己真正契入后才能明白


[末学解说]

又应当知道,『心外相』者,如同梦中所见的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没有真实之外事。一切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全是如此,都是以依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识梦所见,妄想而作的缘故。」

「再有,应当知道:

因为内心念念不住之故,所见所缘一切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也随心而念念不住,就是心生,所以种种法生,心灭,所以种种法灭。

这生灭之相,虽然有名字,但却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也不来至于心,如镜中之像,无来无去。

所以一切法,求生灭定相(常住不变之相。一切世间、出世间之法中除涅槃之相外,均无有定相者),了不可得。就是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为常空,真实不生灭。

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

那自性清净心(谓吾人的心本来清净,也就是心性本净之意。此心又称为如来藏心、佛性、真如、法界、法性等等),湛然圆满,因为无分别相之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所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

注解:
【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明】:(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a%,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相】:<一>常住不变之相。一切世间、出世间之法中除涅槃之相外,均无有定相者。<二>指入定之相。p3179 FROM:【佛光大辞典】

【自性清净心】:谓吾人的心本来清净,也就是心性本净之意。此心又称为如来藏心、佛性、真如、法界、法性等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

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


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


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


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圆满不动故,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


善知识解说:
上面经文是对「如来藏」的解说,类似经文在其他佛经上也有,例如:「楞严经」
有兴趣的实修者可多参照其他佛经所提到的种种名相,这样会更清楚,
例如:「真如」「佛性」「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第八识」「如来藏」「安摩罗识」「首楞严三昧」
上述名相虽不尽相同或不一定代表相同意思,但是这些都代表同一种主题的不同相貌说明


[末学解说]

「再有,彼心名为『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就是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

以诸佛『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

所谓周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

所谓无分别之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

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圆满不动故,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

上面经文是对「如来藏」的解说,类似经文在其他佛经上也有,例如:「楞严经」
有兴趣的实修者可多参照其他佛经所提到的种种名相,这样会更清楚,
例如:「真如」「佛性」「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第八识」「如来藏」「安摩罗识」「首楞严三昧」
上述名相虽不尽相同或不一定代表相同意思,但是这些都代表同一种主题的不同相貌说明


注解: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譬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色像种种形类,以一切色像种种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住虚空中,为虚空处所摄,以虚空为体,无有能出虚空界分者。当如色像之中,虚空之界不可毁灭,色像坏时,还归虚空,而虚空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善知识解说:
上下两段经文也是很好的经文说明,可细细体会,帮助自己理解


[末学解说]

譬如虚空,能够容受一切色像种种形类,以一切色像种种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住虚空中,为虚空处所摄,以虚空为体,无法分别出虚空界分。当如色像之中,虚空之界不可毁灭,色像坏时,还归虚空,而虚空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真如第一义谛]和[自性清净心]是同一个东西

2.不论外相上如何变化或执着,本质都是不变的

3.解说「如来藏」——即“「真如」「佛性」「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第八识」「安摩罗识」「首楞严三昧」
上述名相虽不尽相同或不一定代表相同意思,但是这些都代表同一种主题的不同相貌说明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佛性]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佛性?
「佛性」

「有情众生」的「佛性」有「常、乐、我、净」四种特性,也就是说「佛性」是:
「真常」:指真正永恒,相较于一切器世间的生灭变化,「佛性」是真常不变
「真乐」:指轮回是苦,「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喜乐
「真我」:指轮回的业障身是假我,「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真我」
「真净」:指真正清净光明圆满,「佛性」如矿中真金,虽然「第八识」遭「无明」染污,但是「佛性」不曾消失,只是被覆盖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关于佛性,性是指原理和特质
佛说(有情)众生都有佛性,这就是说众生都有成佛的根本特质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水能变冰,也能变蒸气,只要符合条件,就会改变型态,这就是水的原理特性,就是水性
所以,只要按照正确的修行方法,众生都可以解脱成佛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佛性不是什么奇怪的东西,佛性就是至心,就是究竟智慧,就是不二,不可说,也可说,不可见,也可见,不生不灭——《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二、不知道或不懂「佛性」?
可能有佛弟子对于「佛性」半信半疑,不能真正生起真信,因为「佛性」摸不着看不到,很难理解「佛性」的真正情况
其实,这是难免的,因为,经上说,就算到了「十地菩萨」,还不能完全熟透「佛性」,必须成佛才会完全明白
而且,还说「小乘弟子」根本不知道有「佛性」,就算告诉他们有佛性,让他们转「大乘」,他们可能也不一定相信
所以,一般佛弟子相信有「佛性」,这都是像《法华经》中佛陀说「声闻弟子」信《法华经》一样,
都是因为先信佛,相信佛所说,才相信《法华经》,并不是「声闻弟子」自己就相信《法华经》或懂《法华经》
而相信有「佛性」也是同样道理,因为信佛,才信「佛性」,不然,众生也无法知道有「佛性」或相信「佛性」
这就是佛所说的「信为功德母」,因为众生的智慧不像佛,没办法理解佛的智慧,没办法知道有「佛性」或知道「佛性」是什么
但是,因为信佛,才能信佛法,才能学习佛法,才能因此而逐渐迈向解脱,所以,「信为功德母」!
1.为什么不知道有佛性?
因为自己没有用心学佛,没有深入经藏,没有接触善知识,所以不知道,不然,肯定会看到或知道「佛性」两字
2.为什么不懂佛性?对佛性没信心?
这也是因为学佛不用心,如果真有用心,真想知道什么是佛性,想弄清楚,怎不自己深入经藏弄清楚呢?
所以,就是不用心,没有真正为了自己解脱和普渡众生而努力
——《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三、[如来藏][佛性]等种种名相,都是依照不同面相,来说明同一道理
《大般涅槃经》:
「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楞严经》:
「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上面,就是佛陀说明在佛陀所讲的各种佛经中,所讲过的上面种种名相,都是依照不同面相,来说明同一道理
例如:「首楞严三昧」是以三昧神通境界来说,「般若波罗蜜」是以般若智慧来说
「菩提」是从果位上来说,「真如」则是从意识型态上的「正真」和「一如」来说
「涅槃」就是从修行的境界次第终结上来说,指大乘的大涅槃,真正涅槃,无余涅槃,小乘则是有余涅槃
「佛性」就是从「有情」能成佛的原理特性来说,「大圆镜智」则是从转「识」成「智」的成就上来说
「空如来藏」就是以清净后的「如来藏」「第八识阿赖耶识」来说,就是「第九识」「庵摩罗识」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四、按照《首楞严三昧经》的成就「首楞严三昧」方法
任何人一开始修行,都是要由凡夫的「意识心」学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然后才能逐渐契入佛心而实证「首楞严三昧」
所以,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这当然是由凡夫的「意识心」来学佛而逐渐契入「真心」,所以非一非异,不一不二
也就是说:「意识心」也能入「真心」,「真心」也能生万法(「意识心」),两者意义虽不相同,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
非一非异(不是同一个,那是不同个啰?也不是不同个,那是同一个啰?),
不一不二(不是同一个,那是两个啰?也不能分成两个,那又是一个啰?)
这样弄清楚了吗!或换个容易明白的说法,这样会比较清楚,就是:「真心是本质,意识心是变化」。
以现代物理来说就是「质能互变」,以古语来说就是「(本)体」和「(表)相」一如
——《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五、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大般涅槃经]说[首楞严三昧]就是[佛性]

底下我们来看看佛说[首楞严三昧]怎么修?

(这边坚意菩萨问佛"菩萨想要学首楞严三昧该怎么学呢?")

坚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当云何学。

佛告坚意。譬如学射先射大准。
射大准已学射小准。射小准已次学射的。学射的已次学射杖。学射杖已学射百毛。射百毛已学射十毛。射十毛已
学射一毛。射一毛已学射百分毛之一分。能射是已名为善射。随意不空。是人若欲于夜暗中所闻音声若人非人不用心力射之皆着。

如是坚意。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
先当学爱乐心。
学爱乐心已当学深心。
学深心已当学大慈。
学大慈已当学大悲。
学大悲已当学四圣梵行。所谓慈悲喜舍。
学四圣梵行已。当学报得最上五通常自随身。
学是通已。尔时便能成就六波罗蜜。
成就六波罗蜜已。便能通达方便。
通达方便已得住第三柔顺忍。
住第三柔顺忍已得无生法忍。
得无生法忍已诸佛授记。
诸佛授记已能入第八菩萨地。
入第八菩萨地已得诸佛现前三昧。
得诸佛现前三昧已常不离见诸佛。
常不离见诸佛已能具足一切佛法因缘。
具足一切佛法因缘已能起庄严佛土功德。
能起庄严佛土功德已。能具生家种姓。
能具生家种姓已。入胎出生。
入胎出生已能具十地。
具十地已。尔时便得受佛职号。
受佛职号已便得一切菩萨三昧。
得一切菩萨三昧已然后乃得首楞严三昧。
得首楞严三昧已能为众生施作佛事。而亦不舍菩萨行法。


坚意。菩萨若学如是诸法。则得首楞严三昧。菩萨已得首楞严三昧。则于诸法无所复学。何以故。先已善学一切法故。
譬如学射能射一毛分不复学余。所以者何。先已学故。
如是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于一切法无所复学。
一切三昧一切功德皆已学故。——[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首楞严三昧经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28#
 楼主| 发表于 2024-4-9 12:38: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9 12:40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但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想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

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槃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

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

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

善知识解说:
这边又把如何修行成佛讲的很清楚了 ~ 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
[[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 这就是佛性平等无异, 佛经看多了就会知道都在讲这个

  
[末学解说]

「应当知道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也不可毁灭。如果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只是从无始世以来,因与无明心一起,痴暗因缘熏习力的缘故,所以显现妄境界(虚妄不实的境界。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妄境界,因为都是虚假不实的)。因依妄境界熏习因缘的缘故,生起妄想相应心(与烦恼结使相应之心,称为相应心),计我、我所(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系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又我所分为相应我所、随转我所、不离我所,若执之,则称为我所见(执我所有之偏见)),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

如果像这样的众生之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离世间,求取涅槃道(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相信归依一实(教化众生成佛,以一实为理体之教法;以其运载众生于一乘,故特称“一乘教法”),修习六波罗蜜(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等一切菩提分法(菩提分广义之解释泛指追求智慧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即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以此三十七法皆顺趣菩提,故皆称菩提分法。狭义则仅指三十七道品中之七觉支(七菩提分),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勤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名为菩萨。

如果像这样的菩萨之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

应当知道像这样的众生、菩萨、佛等,只因世间假名言说,所以才有差别。而其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没有异相。」

注解:
【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境界】:虚妄不实的境界。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妄境界,因为都是虚假不实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相应心】:与烦恼结使相应之心,称为相应心;反之,则称为不相应心。般若流支译之唯识论谓,迷妄之识为相应心,真如(宇宙之根本理体)之自性清净心(根本识)则为不相应心。
 又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七下):“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上引中之“心”系指心王,“念法”系指心法;“知相”,即表能知,“缘相”即表所缘。盖谓妄执分别之粗杂心为相应心,真妄和合之阿梨耶识为不相应心。意即妄执分别之粗心有心王与妄念(心法)之分别,此二者相应,其能知与所缘之相相同,故称相应心。阿梨耶根本识乃心与无明之和合,此二者常无别异,故能知与所缘之相不相同,称不相应心。(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大乘唯识论序)p3913FROM:【佛光大辞典】

【我所】:梵语 mama-ka^ra。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系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又我所分为相应我所、随转我所、不离我所,若执之,则称为我所见(执我所有之偏见)。凡我所见所执著之五取蕴法,皆源于此“我所”观念,故集异门足论卷十二谓(大二六·四一九下):“于五取蕴等,随观见我或我所,从此起忍欲慧观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注维摩诘经卷五、百法问答钞卷一)((参见:我所见)2940)p2940 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实】:又作一实真如、一实谛。指:<一>绝对、真实。即真如实相之理体。实者,无颠倒,无虚妄,平等不二之实相,故实谛,乃胜谛之一。<二>教化众生成佛,以一实为理体之教法;以其运载众生于一乘,故特称“一乘教法”。<三>在净土宗,一实系指阿弥陀佛之本愿。(大明三藏法数卷四)p75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分法】:(术语)(参见:菩提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分】:梵语 bodhyan%ga,巴利语 bodhipakkhiya。又作觉支、觉分。分,支分、因之义。菩提分广义之解释泛指追求智慧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即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以此三十七法皆顺趣菩提,故皆称菩提分法。狭义则仅指三十七道品中之七觉支(七菩提分),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勤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乘义章卷十六)((参见:七觉支)125、“三十七道品”506)p519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是名略说[[一实境界义]]。若欲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何等为二?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

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

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

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

善知识解说:
这边开始讲如何修行契入实相, 本经讲两个观, 在其他佛经则有不同的讲法, 例如[圆觉经讲]三净观, [解深密经]和[大般涅槃经]或[瑜伽师地论]或[楞伽经]也都有教导方法, 大致上就是讲[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或[奢摩他]和[毗婆舍那], 其实这些能契入实相的观照, 就是方便法, 在[大集经]中讲的很明白, 三昧观照是语非义, 就是一种契入实相的方便, 因为实相佛性本自清净哪里还用观照呢? 所以这些都是回归实相的方法, 就是心法

  
[末学解说]

「善男子!这名为略说[[一实境界义]]。如果想要依一实境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修信解(起信生解之意)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观法之道)。是哪两种呢?一是唯心(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识观,二是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实观。

学习唯心识观者,就是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了知唯有此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非善非恶,无可记别)攀缘(是心意不定,随著外境而转的意思),不自觉知。

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攀缘境界之事物而思想也),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了知自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

就是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

注解:
【一实境界】:<一>指平等而真实之悟境。<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占察经卷下(大一七·九○七上):“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三>指如来之法身。p76FROM:【佛光大辞典】

【信解】:梵语 adhimukti,巴利语 adhimutti。音译阿毗目底。<一>依信而得胜解者。又作信胜解。为钝根者修行阶位之名,乃七圣之一,十八有学之一,二十七贤圣之一。与“见至”相对。俱舍论卷二十三(大二九·一二二下):“至住果位舍得二名,谓不复名随信、法行,转得信解、见至二名,此亦由根钝利差别。”此谓诸钝根者于见道位中,本称为随信行,及至修道住果之位,则称信解。(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四、卷九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
  <二>起信生解之意。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大一七·九○九上):“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大日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p3721  FROM:【佛光大辞典】

【观道】:(术语)观法之道。止观大意曰:“内顺观道,外扶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唯心】: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记】:非善非恶,无可记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攀缘】:是心意不定,随著外境而转的意思。凡夫之心,时常攀缘外境,随著外境而转,没有一刻的宁静;有道之士,放下万缘,凡事随缘而不攀缘,其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念】:(术语)攀缘境界之事物而思想也。归敬仪下曰:“想倒空时,缘念斯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如何修行成佛——“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
2.佛性平等无异——“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
3.如何修行契入实相——“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成佛]相关内容

一、成佛的发心发愿
真正发起大心才能真正解脱轮回真正成佛—— [解答疑惑]超度到底有没有用?
发我当于一切世间一一毛端处现一切佛成正觉心——十种[发心]和[深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普贤十愿]是诸佛共愿,是菩萨甚深大愿
这是菩萨行者成就菩萨大业而成佛的必要之愿,所以修持者能往生[极乐世界]
—— [辨析]普贤十愿导归极乐?!
有个例子, 就是地藏经中两个国王的故事
先发愿成佛或者众生未渡尽不成佛, 就是个先成佛或者先渡众生的好案例
—— 自力?他力?

二、修行成佛的过程(菩萨的次第)
金刚三昧经云
菩萨无不无相。 非言说地。 何以故。 真如之法。 虚旷无相。 非二乘所及。 虚空境界。 内外不测。 六行之士。 乃能知之。
大力菩萨言。 云何六行。 愿为说之。
佛言。 一者十信行。 二者十住行。 三者十行行。 四者十回向行。 五者十地行。 六者等觉行。 如是行者。乃能知之。


楞严经云
是善男子。 欲爱干枯,根境不偶。 现前残质,不复续生。 执心虚明,纯是智慧。 慧性明圆,莹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十信)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 从真妙圆,重发真妙。 妙信常住。 一切妄想灭尽无余。 中道纯真。 名信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 阴处界三不能为碍。 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 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 名念心住。
妙圆纯真。 真精发化。 无始习气通一精明。 唯以精明进趣真净。 名精进心。
心精现前。 纯以智慧。 名慧心住。
执持智明。 周遍寂湛。 寂妙常凝。 名定心住。
定光发明。 明性深入。 唯进无退。 名不退心。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 十方如来气分交接。 名护法心。
觉明保持。 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 犹如双镜,光明相对。 其中妙影重重相入。 名回向心。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 安住无为,得无遗失。 名戒心住。
住戒自在。 能游十方,所去随愿。 名愿心住。

(十住)
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 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 名发心住。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 以前妙心,履以成地。 名治地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 游履十方,得无留碍。 名修行住。
行与佛同。 受佛气分。 如中阴身自求父母。 阴信冥通,入如来种。 名生贵住。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 如胎已成,人相不缺。 名方便具足住。
容貌如佛。 心相亦同。 名正心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 名不退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 名童真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 名法王子住。
表以成人。 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 彼刹利王世子长成。 陈列灌顶。 名灌顶住。

(十行)
是善男子成佛子已。 具足无量如来妙德。 十方随顺。 名欢喜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名饶益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 名无瞋恨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 名无尽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 名离痴乱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 一一异相,各各见同。 名善现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 现尘现界,不相留碍。 名无着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 名尊重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 名善法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 名真实行。

(十回向)
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 纯洁精真,远诸留患。 当度众生,灭除度相。 回无为心,向涅槃路。 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坏其可坏。 远离诸离。 名不坏回向。
本觉湛然。 觉齐佛觉。 名等一切佛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 名至一切处回向。
世界如来。 互相涉入,得无挂碍。 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 依因发挥,取涅槃道。 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真根既成。 十方众生皆我本性。 性圆成就,不失众生。 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 唯即与离,二无所著。 名真如相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 名无缚解脱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 名法界无量回向。

(四加行)
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 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 犹如钻火,欲然其木。 名为暖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 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 名为顶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 如忍事人,非怀非出。 名为忍地。 数量销灭。 迷觉中道,二无所目。 名世第一地。

(十地, 这就是一般讲的菩萨有十地)
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 名欢喜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 名离垢地。
净极明生。 名发光地。
明极觉满。 名焰慧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 名难胜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 名现前地。
尽真如际。 名远行地。
一真如心。 名不动地。
发真如用。 名善慧地。
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 亦自此地名修习位。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 名法云地。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 名为等觉。
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 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以上55位如果加上干慧和妙觉(成佛) 共57
——修行成佛的过程~ 菩萨的次第[菩萨的50或51,52或55位阶]
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也说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
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思维佛法,实修佛法
——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佛经为什么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读诵?

三、如何成就佛道?
正确的修行者,心中应该学习舍弃一切恶念(负面思维、不光明的念头)
这样就必定能成为学佛成佛的助力,一切都会化险为夷,都会回归清净与光明,痛苦也会转为安乐
自己也就能真正逐渐契入佛性本心,真正学佛成佛了
——一心向善、学佛成佛,才能缔造你我双赢的美好未来
成佛则是要靠自己修行,靠自己消除贪嗔痴,佛菩萨只能引导和教导,没办法代替众生修行和成佛
自己的贪嗔痴和妄念,就是要靠自己学习消除
只有靠自己转念和认清法界实相,逐渐消除贪嗔痴,这样才能成佛
这才是科学,这才是真正的原理,真正的原理在佛经中都有说明
想成佛,就是要靠自己实修,清除第八识中的妄念种子,这样才能成佛
能不能成佛,靠的是众生自己要转念,要转邪为正,要消除妄念和习气,要纠正错误的认知和观念
而不是靠佛菩萨的神通就能成佛的,如果可以,那大家都不用修行,都让佛菩萨超度成佛就好了,还要那么麻烦吗?
所以,真实上就是不可能靠神通成佛,
想成佛必须靠智慧解脱,就是自己在知见观念和实力上提升,恢复到佛性的状态
这过程就必须靠自己实修来消除妄念和习气,如此让佛性显露,就能逐渐成菩萨,最后成佛——超度和成佛是两回事
[华严经]的菩萨万行才是菩萨行者修习成佛的关键—— [辨析]普贤十愿导归极乐?!

相关内容:
释迦牟尼佛晚弥勒菩萨四十二劫发心,却超越九劫成佛的原因 ~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行菩萨道,如何学习大宝积经?如何快速圆满佛道?~大宝积经
听闻此三昧后,求道可快速成佛 ~ 佛说佛印三昧经
怎样才能让佛授记我们成佛? ~ 佛藏经
学佛修行,如何能转身成就不断之念,乃至成佛 ~ 持世经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2:35: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10 16:46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

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想而能自见有差别也。

当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

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观。」

[末学解说]

「应当知道一切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因自性没有分别想之故,所以自性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

像这样观察,一切法唯心(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想生。假若离开心识,则无一法一想而能自见有差别也。

应当这样守记内心,知道唯妄念,并无实境界,勿令休废。这名为修学唯心识观。

如果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不名为唯心识观。」

注解: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唯心】: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瞋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

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炎,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末学解说]

「再有,守记内心者,则了知贪想、瞋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

如果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炎,无暂时住。从这当得色寂三昧(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注解: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得此三昧已,次应学习信奢摩他观心,及信毗婆舍那观心。

习信奢摩他观心者,思惟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来无去,本性不生,离分别故。

习信毗婆舍那观心者,想见内外色,随心生,随心灭。乃至习想见佛色身,亦复如是。

随心生,随心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不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

[末学解说]

「得此三昧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后,接着应当学习信奢摩他(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的异名,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此常具“观”(智慧)并用,称为止观)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及信毗婆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观心。

修习信奢摩他(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的异名,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此常具“观”(智慧)并用,称为止观)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者,思惟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来无去,本性不生,离分别故。

修习信毗婆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者,想见内外色,随心生,随心灭。乃至修习想见佛(见佛虽指感见佛的色身,然领悟佛心,领悟佛法,也可名为见佛。见佛者必灭罪生善,证得妙果)色身,也是如此。

随心生,随心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不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

注解: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为梵语 camatha  之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的异名,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此常具“观”(智慧)并用,称为止观。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观心】:(术语)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对于是而商量释迦一代之教法,谓之教相。此二者,大乘诸宗,无不具备,法相宗三时之判为教相,五重唯识为观心,乃至天台之五时八教为教相,一心三观为观心,十界二门曰:“劝心乃是教行枢机。”同指要钞上曰:“一代教门,皆以观心为要。”教观纲宗上曰:“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台宗观心之法有三种。(参见:观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毗婆舍那】:(术语)Vipas%yana%,又作毗钵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起信论元晓疏下曰:“奢摩他,此云止。毗钵舍那,此云观。”慧琳音义十八曰:“毗钵舍那,唐云观。”涅槃经疏十二曰:“毗婆舍那,此翻为观,亦云见。”慧苑音义上曰:“毗钵舍那,此云种种观察,谓正慧决择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见佛】:指见佛身或悟佛法。大多依念佛三昧或佛力加被所感得。见佛有︰现在见佛、未来见佛、平生见佛、临终见佛。一般而言,见佛虽指感见佛的色身,然领悟佛心,领悟佛法,也可名为见佛。见佛者必灭罪生善,证得妙果。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善男子!若能习信此二观心者,速得趣会一乘之道。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

所谓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故。

若学习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

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

得相似空三昧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

从此修学,为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是故离诸障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心寂三昧。

得是三昧已,即复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住坚信位。

所谓于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决定信解,能决定向。随所修学世间诸禅三昧之业,无所乐著。

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于生死中无所怯畏,不乐二乘。

以依能习向二观心最妙巧便,众智所依,行根本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能修习信这二种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者,快速证得趣会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之道。当知这种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

就是能够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以发起无上大菩提心。

如果学习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乃心识接触外境之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

渐渐能超越空处无色界的一切都没有形色,叫做“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等定境界相,获得相似空三昧三三昧之一。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

获得相似空三昧三三昧之一。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

从这里修学,能受到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所以离诸障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心寂三昧。

获得这种三昧后,即再能入一行三昧。入此一行三昧后,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住坚信位。

就是于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观法之道),决定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能决定向。随所修学世间诸禅三昧禅那与三昧。禅那译思惟,三昧译定,同体异名也。或以色界之所属为禅,无色界之所属为三昧)之业,无所乐著。

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于生死中无所怯畏,不乐于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

以依能习向二种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最妙巧便,众智所依,行根本之故。」

注解:
【观心】:(术语)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对于是而商量释迦一代之教法,谓之教相。此二者,大乘诸宗,无不具备,法相宗三时之判为教相,五重唯识为观心,乃至天台之五时八教为教相,一心三观为观心,十界二门曰:“劝心乃是教行枢机。”同指要钞上曰:“一代教门,皆以观心为要。”教观纲宗上曰:“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台宗观心之法有三种。(参见:观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见闻觉知】:乃心识接触外境之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二上):“如来五眼,以菩提心毕竟净故;以一切种观一切法,了了见闻觉知,无所挂碍,能持如是金刚印。”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二载,依见闻觉知之别,言说有依见言说、依闻言说、依觉言说、依知言说四种。(杂阿含经卷十三、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大智度论卷四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六、成唯识论述记卷八)p3003 FROM:【佛光大辞典】

【空处】:无色界的一切都没有形色,叫做“空处”,因共有四处的分别,所以又叫做“四空处”,或“四无色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想非非想处】:(术语)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楞严经曰:“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按非想非非想处,为无色界第四天,诸天之最胜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经所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者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三昧】:(术语)三三昧之一。智度论五曰:“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复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则为三三昧。就果而言,则为三解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三昧】: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观道】:(术语)观法之道。止观大意曰:“内顺观道,外扶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禅三昧】:(术语)禅那与三昧。禅那译思惟,三昧译定,同体异名也。或以色界之所属为禅,无色界之所属为三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分法】:(术语)(参见:菩提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分】:1、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又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2、即七菩提分,又名七觉分,或七觉支。(参见:七觉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如何修学唯心识观,真如实观
2.学习信奢摩他观心及信毗婆舍那观心
3.这些能契入实相的观照, 就是方便法,是回归实相的方法, 就是心法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观照]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观照]呢?

【观照】:即以智慧观事、理诸法,而照见明了之意。又“观照般若”则指能观照事、理等诸法实相之理之智慧,为五种般若之一。肇论(大四五·二一三上):“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参见:五种般若)1183)p6970 FROM:【佛光大辞典】

【观照】:忏悔垢行,发心趋道,固为要道,然尤须观照诸行。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观照(三)】:以智慧而照见事理,是为观照。
  观行 于心观理而如理身行。
  观察 即观念观想也。
  观念 观察思念真理也。
  观想 想浮于心也。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二、心法观照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的佛性都和佛菩萨的佛性平等无二,
本来我们都应该和佛菩萨一样神通自在
但是因为我们第八识累积太多这些无明妄念种子,
所以无法见性,无法像佛菩萨一样光明自在神通自如


虽然我们的佛性本俱足光明圆满,但是因为我们被尘染覆盖无法显露佛性功德
因此,我们必须学习佛菩萨教导的方法,学习无量心法,而逐渐让自己契入真心,显露佛性
这些心法佛心,例如:惭愧忏悔心,感恩心,欢喜心,舍离心,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


就像刚刚讲的,无明妄想是累世不断累积而成的,
想要去除尘染妄想,只要透过不断的练习心法,逐渐用正念取代妄念
随时用心法观照各种次第的佛心,而取代凡夫妄心,这样就能逐渐显露真心佛性


所以,这边讲出了~佛法最重要法门就是心法,就是正观,正确的心法观照
必须要依照个人次第情况,随时练习不同次第的心法观照,
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妄想,显露真心——[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三、心法观照的方法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有时候当我们忙碌的要命,最后终于结束,在这突然停下的当下,我们可能会有短暂的放空
又或者我们很久没喝水渴的要命,当喝到水的一刹那会有短暂特别明显的安定
又或者我们躺在舒适的草皮上或沙滩上,会有远离尘嚣甚至肉体的特殊安祥的感觉
又或者饿了好久后终于饱餐一顿,那一刻会有忘我的感觉

其实这短暂的放空或者安祥或者忘我,就是来自于欲望被满足的短暂当下
当下的欲望因为满足了,所以没了,而下一个欲望尚未产生,意识因为累了,所以短暂停止思维
我们平常念念相续的烦恼因此停止了
这边就是我要讲的重点,欲望止歇时候的安定,这就是[止],[止][观]的[止]
也就是佛法讲的[奢摩他],就是[静]的功夫, 也就是佛法讲的"歇即菩提"

如果我们能正观这个当下(这就是[止][观]的[观]),深入止观的功夫(就是深入当下寂静和觉照的功夫)
就能对欲望和清净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进而逐渐脱离欲望和烦恼的控制

如果我们能熟悉欲望止歇的观照,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厘清欲望和清净
明白的人就能逐渐摆脱烦恼欲望的束缚,就能够自然的减欲甚至无欲
——[止观初探]正视心识作用,由观照心念探讨"楞严经: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遇到这些问题往往先要忍耐,就是修忍辱
佛弟子忍辱之前依靠的就是六度中的戒律
更之前我们靠六度的布施来消除执着

然后透过戒律,我们知道不可以起贪瞋痴,
所以戒律能制止我们犯错

但是,守戒的过程中还是很难受,
所以这时候是透过六度中的忍辱来克制

接下来呢,就是透过禅定的训练来超越忍辱的痛苦

然后再透过对法界六道轮回和因果原理的了解,知道真相自然就不会有贪瞋痴,这就是智慧

末学之前说过,佛法都是有方法和原理的
这就是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本篇所讲的就是具有阶段性智慧观照次第的三昧禅定心法观照

这个阶段的心法修持,有几个要降服的重点
例如:
以心法观修降服病痛进而降服四大崩解的生死问题,
以心法观修降服对睡眠的执着和打瞌睡昏沉问题,
以心法观修降服气候冷热对身体的影响,
以心法观修降服嗅觉的感受,例如有人吸烟,或臭味,或刺鼻的香水味
以心法观修降服电视对凡夫心的影响
以心法观修降服对钱财美色名声饮食的影响
——[必修]以心法观照降服病痛和睡眠等生忍问题&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我们要排除各种妄心,解脱轮回,也和上面讲的各种专业训练的[冥想]一样
我们必须利用时间学习各种心法观照,让自己熟练,
以便真正面对的时候能保持在正观(佛心状态)当中,
而不堕入轮回的各种因子当中,例如:生气,恐惧,贪婪...


因此,不论是您提到您想学习的慈悲心,或是末学提到的各种佛心的修行观照
这必须靠我们平常就多练习观照冥想,例如,多看慈悲的故事,或多去容易引起慈悲心的场合,
让我们的八识田中多种下这些慈悲种子,这样我们就能随时运用这些种子做观想,

就是经常回忆这些慈悲故事,让自己进入情境当中,
然后运用[四正勤]进入观想中,让自己的慈悲心逐渐扩大,
这样八识田中的慈悲种子就会不断增长


所以,心法观照的道理就是如此,可以让我们八识田转为清净而毕竟成佛
因此,末学才会不断的提出心法观照的重要性
基本的练习方法,就是末学常讲的那篇帖子~[光明心的导引]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这种心法观想完全不需要任何花费,而且只要您会运用,任何时机都可练习
所以讲老实话,真正会学佛是不需要花什么大钱的
因为透过心法观照就能逐渐显露佛性,显露佛性就能俱足一切功德
所以,以心法观照为基础,然后不论念佛持咒或诵经,就更能具备真实功德

讲到这里,相信您一定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慈悲心观照冥想方法
例如,之前末学曾经说过
如果有人因为念佛,或持咒,或诵经,或参加法会,或看到佛像,突然感动流泪
不论任何情况,只要您因为佛法而感动,甚至生活上任何感动的事情
这些都能利用来练习[慈悲观照],而且以[四正勤]的原则入[冥想],让这种心境扩大增长

这就是心法的实际观照修学,任何心法入观都是如此,可以举一反三——[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相关内容
奢摩他(止静),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观照)

[止观次第实修]: 九种[奢摩他],四种[毗钵舍那] ~ 瑜伽师地论

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 解深密经

[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禅观实修]:[不净观],[慈愍观],[缘起观],[界差别观],[数息观] ~ 瑜伽师地论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3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12:1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12 10:33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复次,修学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利根,二者钝根。

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

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著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  

[末学解说]

「再有,修学如上之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者,人有二种。是哪两种呢?一是利根(利,速疾之义;根,为根机、根性、根器,有能生之义。指受教修道之素质,速疾而生妙解,称为利根。利根之人能敏锐理解佛法,并进而达到解脱),二是钝根(指根机迟钝者。又作下根。系“利根”之对称。于佛道修证上,根机之利、钝,影响其进趣之迟速与证果之胜劣)。
其中利根(指受教修道之素质,速疾而生妙解,称为利根。利根之人能敏锐理解佛法,并进而达到解脱)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盖(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生起)轻微,散乱心少。像这类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

其中钝根(指根机迟钝者)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著情厚,盖障(谓五种盖,随一现前,覆蔽其心)数起,心难以调伏,应当先学习唯心识观。」  

注解: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利根】:<一>梵语 tiks!a-indriya。利,速疾之义;根,为根机、根性、根器,有能生之义。指受教修道之素质,速疾而生妙解,称为利根。利根之人能敏锐理解佛法,并进而达到解脱。据大毗婆沙论载,利根者不信他言,但自披阅教典而得悟道,随法起行,称为随法行。(法华经方便品、大乘起信论)((参见:根)4131)
 <二>利,锐利之义;根,指信、精进、念、定、慧五根,或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俱舍论卷二十三)p2809FROM:【佛光大辞典】

【钝根】:梵语 mr!dvindriya。指根机迟钝者。又作下根。系“利根”之对称。于佛道修证上,根机之利、钝,影响其进趣之迟速与证果之胜劣。据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四载,此一类行人,从来性多迟钝故,自不披阅教文,但信他人言说而得悟道,随信起行,称为随信行。(法华经卷三、往生要集卷上)p5297FROM:【佛光大辞典】

【唯心】: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阴】:1、荫覆之义。指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2、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盖】: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生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二种障】:瑜伽六十四卷十二页云:复次障者:有十二种。一、业障。谓作五无间业故。二、习气障。谓先数习诸恶业故。三、放逸障。谓大兴盛现在前,时受用诸欲。四、盖障。谓五种盖,随一现前,覆蔽其心。五、懈怠障。谓由懈怠,少分烦恼,缠扰其心。六、障碍障。谓十二种障碍,随一现前。七、生障。谓生无暇处。八、不生障。谓佛世尊,不现于世。九、信解障。谓佛世尊,虽现世间;而生邪见。十、烦恼障。谓由彼故说慧解脱心得解脱。十一定障。谓由彼故,说俱分解脱心得解脱。十二所知障。谓由彼故,说诸如来心得解脱。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 [经文] --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难处。

畏不常值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正法。畏菩提信难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应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

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
  
[末学解说]

「如果有人虽学习了如是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然而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怀疑胆怯,畏惧堕入三恶道,生于八难(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处。

畏惧不能常值遇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正法。畏惧菩提信难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应当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

如果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称涅槃四德。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归依之梵语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即依三宝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摄导归依者,使能止息无边之生死苦轮大怖畏,而得解脱一切之苦)。」

注解: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辞典】

【八难】:(名数)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维摩经方便品曰:“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途八难。”同天台疏三曰:“言八难者:三恶道为三,四北郁单越,五长寿天,六盲聋喑哑,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净心诫观法曰:“四百四病以夜食为本,三途八难以女人为本。”大乘义章八末广说其相。

【归依】:梵语 s/araN!a,巴利语 saraN!a。又作皈依。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归依之梵语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即依三宝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摄导归依者,使能止息无边之生死苦轮大怖畏,而得解脱一切之苦。又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载,归,反还之义,即反邪师而还事正师;依,凭依、依靠之义,即凭心之灵觉而得出离三涂及三界之生死。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载(大二七·一七七上):“众人怖所逼,多归依诸山,园苑及丛林,孤树制多等。此归依非胜,此归依非尊,不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趣安隐涅槃。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盖归依即由深切之信心,信佛、法、僧三宝确为真正之归依处,能因之而得种种功德;既知三宝有此等功德,乃立愿为一佛弟子,信受奉行,恳求三宝之威德加持摄受,将一己之身心归属于三宝,而不再属天魔外道。
 有关能归依之体,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所举,有以名等为能归依者,有以语业为能归依者,有以身业为能归依者,亦有以信为能归依者。总括上述诸说,即以身语业及能起彼之心、心所法、诸随行等善之五蕴为能归依之体。此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举出归依之异于敬礼者有七种,即:(一)归依唯局于身、语二业。(二)必具归三宝而成业,故归依之境广。(三)归依必“尽未来际”。(四)归依情恳,通于表业与无表业。(五)归依必合于身、语二业,其义较重。(六)归依带相,故唯于欲、色二界有之。(七)归依乃观真理而成,故义较胜。
 一般而言,归依是信仰、希愿领受外来之助力,从他力而得救济。然以归依之至深意义而言,其最终仍是归向自己之自心、自性。即佛于涅槃会上所教诫弟子之“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此乃明示弟子应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学。盖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故自己身心之当体,即为正法涅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五、俱舍论卷十四、显宗论卷二十)((参见:三归依)688)p6570 FROM:【佛光大辞典】

【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乐我净】:<一>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称涅槃四德。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佛性论卷二)((参见:四德)1829)
 <二>凡夫不知一己与世界之真相本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而生之四种谬误见解。常,以为人将永远存在;乐,以为人生是快乐的;我,以为有自由、自主、可掌握的主体之“我”;净,以为身心是清净的。此亦即四颠倒。故印度之早期佛教,为对治此四颠倒,而教之修习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念处。((参见:四颠倒)1852)p453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又复观察己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若能修学如是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

何以故?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亦能学习闻十方诸佛名者;名为学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

名为学闻大乘深经者;名为学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者;名为学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远离邪见,于深正义中不堕谤者;

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学信解者;名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

此人舍身,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末学解说]

「又再观察自己之身心相,无常(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如果能修学如是观者,则能速得增长净信(清净之信心)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

为什么呢?因为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也能学习闻十方诸佛名者;名为学习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习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

名为学习闻大乘深经(为诸大乘经典之通称。此等经典宣说诸法实相深理,故称深经)者;名为学习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者;名为学习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习远离邪见,于深正义中不堕谤者;

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中学信解者;名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

此人舍弃身命后,永远不会堕入恶道、八难之处,还能闻正法,习信修行,也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注解:
【无常】:(术语)梵语阿你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涅槃经一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智度论二十三曰:“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又】俗以为鬼名。陈裕诗曰:“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信】:(术语)清净之信心也。仁王经中曰:“一念净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经】:为诸大乘经典之通称。此等经典宣说诸法实相深理,故称深经。与“深藏”一语同义。维摩经法供养品(大一四·五五六中):“诸佛所说深经。”(安乐集卷上)p4660 FROM:【佛光大辞典】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当知如上一心係念思惟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
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
若到一行三昧者,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

以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十方诸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故。

以能得闻大乘深经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故。

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证无量功德聚故。

所以者何?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故。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如是杂乱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末学解说]

「再有,如果有人想要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能够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增长,速获不退。当知如上一心系念思惟诸佛平等法身,在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

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若达到一行三昧者,则能成就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

因能得闻我名字之故,也能得闻十方诸佛名字之故;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之故,也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之故。

因能得闻大乘深经之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之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之故。

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证无量功德聚故。

为什么呢?因为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之故。能闻我名者,所以获得决定信利益行之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之故。

如果是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但不名为闻。因为不能生决定信解,只能获得世间善报,不能得广大深妙利益。

如是杂乱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注解: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利根者应修习——真如实观;钝根者应修习——唯心识观
2.修行中如有各种障碍,可勤诵念地藏菩萨名字,皆可消除
3.应当如何正确观自己的身心相及其相应利益
4.无分别菩提心与杂乱垢心之不同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根器]相关内容

一、如何辨别[根器]?
有没有善根或慧根,是顿根还是钝根,是否业障深重
这是要看众生是否相信因果和佛法,要看能不能信奉因果与佛法,要看是否真正有解脱和通达的智慧
而不是看世俗的聪明才智与成就,因为,世俗的聪明才智与成就只是短暂的、生灭的、无常的,并不能真正解脱累世的轮回

一时的世俗聪明才智与成就,只是代表过去世曾经有过善举或善缘(配合今生的努力),所以才有今生的善报与福报或助缘
(关于配合今生的努力,这不是必要条件,有些人就算今生不努力,也有满满的福报,这是过去世因缘所致)

但是,有了福报和善报,只能说是过去世某时有善心善举,而不代表能解脱轮回,所以不是佛法上所讲的智慧
所谓善根,是指相信因果、断恶修善、行善布施的根性,如果过去世和今生都能如此,那才叫有「善根」
但是,善根或善行并不能真正解脱轮回,而只是修行解脱的助缘(广结善缘),真正解脱轮回要靠「慧根」,
因为,智慧通达才能真正解脱轮回,解脱轮回靠的是能解脱轮回的「解脱智慧」
(如果仔细分类,在佛法上,「解脱智慧」归类于小乘解脱道,大乘或佛乘则是以「佛智」为目标)

所以,「慧根」指的就是想修行解脱的根性,对世俗或事物或修行能通达无碍的智慧
而善根或慧根的多寡,就是看这些特性、根性的比重和倾向,然后再参考今生业报情况,障碍多寡
这样大致就能看出是哪种根器,是劣根,还是足够担当法器(接受佛法或弘法的根器)

不过,其实佛经中早已说明了更简单的辨别方式(很多佛经中都有提到)
如果,在修行上,修行者接触或听闻深法(甚深佛法),不论是从阅读甚深佛经或听闻法师说法
只要是听不懂、或惊讶、或不相信、或感到恐怖害怕、或轻视、或怀疑、或毁谤,
佛经上说,这就是劣等根器或初学根器,或甚至焦芽败种、傲慢者、增上慢者(这是有范围的,从初学小乘根器或劣等到违逆者)
相反,如果能懂、或不惊讶、不害怕、能相信、感觉津津有味、或能恭敬接受和奉行、能赞叹弘扬,
这就是至少是堪受法器,甚至是久修菩萨(这也是有范围的,从有慧根的初学菩萨根器到久修菩萨)

为什么真是像上面所说的这样呢?这些或许有人不服气,但是,其实这是有其中原理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简单说就是如果过去世就已经相信且修行,自然今生也就容易相信和修行,
而这就是根性、特性,也是累积而来,有了真正能迈向解脱的根性,这当然就容易修行和解脱
所以,从一个人的心性习惯行为(或甚至所遭遇的今生果报),都能看出过去与未来,都能看出累世根性

总之,佛法所谈的是能否真正解脱,所以,纵使你有世俗财富或才智,
但是,如果没有相信因果和断恶修善的心,没有修行解脱的心和智慧,
以佛法来说,都是没有善根和慧根的,都是愚痴没有智慧的,都是业障深重的
这些没有什么好争辩的,这些都是根据真实来判断,什么真实?就是能否解脱轮回的真实
如果你有解脱轮回的根性,那才有解脱轮回的可能,也才被称为有善根(助缘)或慧根(根本)

这就像喝醉的人走起路来歪七扭八,就算说自己没喝醉,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人喝醉了
因为从一切性(原理、特性)相(外表、特征)都显示这人喝醉了,所以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同样道理,在佛法和修行上,在解脱轮回方面,也有很多能看出众生根性的性相
这些都是不论众生如何辩解、争辩或不信、或甚至愤而诋毁,也无法抹煞或扭曲的事实
——我是哪种根器?

二、以「法性原理」来说明大乘和小乘根器

以「菩萨行者」来说,
自己要明白「法性」原理,明白「无量义」,明白修行和法门的深浅「次第」,明白「众生性」
这样才能判定众生根器,才能依照次第说法

但是,「菩萨行者」如何能做到上面这些呢?
这就要自己深入经藏、佛法和实修
就是要发「四无量心」、修「六度波罗蜜」、行「四弘誓愿」,这样才是「菩萨行者」

如果没有深入经藏,没有明白佛陀的教导,当然无法知道这些
如果没有深入佛法,就无法明白佛法的各种法门和其深浅次第原理,就无法明白法性
如果自己没有发「四无量心」和「四弘誓愿」,就不会入世解救众生的种种烦恼和痛苦,就不会学无量法
可参阅:「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如果自己没有这样深入实修,当然就无法明白「苦」和「苦性」(来源和原理),也就无法解苦、救苦,
如果没有深入修行,没有深入诸法,没有深入「众生界」,当然也无法明白「众生性」和「法性」
所以,要自己先深入经藏和佛法,并且实修,这样才能知道「法性」(包含苦性、一切性,法其实包含一切)、「众生心、性、欲」
这样才能知道「修行次第」和「说法次第」,才能依照次第修行和说法

但是,一般人或初学者如何更简单的明白自己的次第呢?如何判定自己是何种根器呢?
其实,根器的判定,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心」和「戒定慧」
就是看修行者自己的「心」:「发心」「心量」「信心」,以及「实修」上的「戒、定、慧」实际情况

根本上来说,或由法性原理上来说,「信心」、「发心」、「心量」才是修行大乘或小乘的判定根本

以「信心」来说,「信为功德母」,因此,如果不信大乘,那当然就不会是大乘根器
所以,能信大乘,才是大乘根器,例如:能信佛、菩萨、净土、以及大乘法门
反之,如果把对佛菩萨的信仰当迷信,那当然就不是大乘根器
所以,信或不信就能分辨,信是基础,信是功德母,能信才有后续的一切!

「信」了以后要看「发心」,如果虽信大乘,而发心不足,畏苦怕难,或接触小乘思想,那就可能退居小乘
这样就成了佛经上所说的焦芽败种,所以,对于初发心或初学大乘的行者,要小心呵护,避免退居小乘

以「发心」、或「发愿」来说,必须要俱备大乘发心,发起大乘菩提心,就是愿意「成佛」和「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和「成佛」都是大乘的目标,愿意这样发心,才是大乘根器
反之,如果以自我解脱和自己涅槃为主,那就是小乘根器
所以,由设定的目标,就能知道是大乘或小乘根器

以「心量」上来说,心量开阔,能「无我为人」,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能信大乘思想,愿意相信佛国净土
反之,如果局限在自己的苦难上,无法超越,而只求解脱自己的苦难,那就是小乘根器
所以,「信心」是最简单的筛子,而「发心」是看「目标」,「心量」则是看「心的容量」
这些就能简单的看出众生的根器,属于大乘或小乘,而且,这些可由观念行为上去推敲和启发,而让根器显露
因为,众生累世轮回,虽有累世因缘,但是可能今生蒙尘,因此需要点化。

另可参阅:「觉有情」
大乘和小乘的差别,就在于修行者所俱备的心量,菩萨道行者必须能苦众生苦、能解众生难(苦难和疑难)
也就是,我们的观念、心态、发心、愿望和行为,才是决定我们是大乘或小乘行者的真正因素


此外,可参阅「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的说明:
如是一切声闻、独觉,依止此轮求涅槃道,故此二种非大乘器。所以者何?
1.由彼依止下劣行故,非大乘器。
2.由彼执取自诸蕴行,惊怖厌患,自求解脱一切忧苦,不求解脱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3.由彼依止自诸界行,惊怖厌患,自求解脱一切忧苦,不求解脱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4.由彼摄受自诸处行,惊怖厌患,自求解脱一切忧苦,不求解脱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5.由彼系属有系属行,于诸有情不乐摄受,无有慈悲,有系属故,非大乘器。
6.由彼观他,具受众苦,舍而不救,但为自身求解脱故,非大乘器。
7.由彼自断诸烦恼首,不乐断除一切有情诸烦恼首,非大乘器。
8.由彼不能驭大乘轮趣菩提故,非大乘器。
9.由彼不能随大光轮趣菩提故,非大乘器。
10.由彼喜乐独一无侣,入涅槃城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其实讲大小乘差别的大乘佛经很多)
[诸经辑要]云何名大乘?

悕望功德利,而发菩提心者,不名发大乘~ 思益梵天所问经


除了上面「心」的问题,再者,就是「实修」上的问题,这可由「戒、定、慧」的实际情况来判定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由「戒」来看,如果连最简单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都做不到,基础的「五戒」「十善」也做不到
就算俱备上面的「信心」和「发心」,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发现业障实在太深重
那就是虽有「大乘心」,但是,基础太差,仍要修学「大乘」和「小乘」的「共通法」,以补足基础「戒行」和「修行」
(附注:「大乘」和「小乘」的「共通法」就是「三十七道品」,这是基本的基础前行)
这就是下面经典所说的情况:
占察善恶业报经: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关于「三十七道品」,是小乘的解脱法,但是也是大乘的基础法(因为许多学大乘的人根基很差)
例如:常见的四正勤或八正道,都是一般修行者常学习遵守和运用的
同样是「三十七道品」,在不同次第,就有不同的教导,底下提供两则经文证明:

妙法莲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达。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净光三昧、净色三昧、净照明三昧、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菩萨善戒经:菩萨[第一义修集三十七品]?[舍摩他]?[毗婆舍那]?

由「定」方面来看,大小乘的观念、发心、心量不同,所以,观行方法也不同
大乘有大乘的思想观念(法义)和观行方法,如果错用小乘观法,那会缩减大乘心,甚至退失大乘心,在精神上也容易错乱
基本的差别就是:
小乘观:不净、无常、苦;(白骨观、不净观)
大乘观:光明、圆满、乐(当然还有很多,例如:清净、慈悲、平等、欢喜、感恩、不二、中道,法门更多)

在「智慧思想」上,小乘是「三法印」,大乘是「一实印」....
简单说,就是发心、心量的不同,相信的教法和思想也会不同,而这些差别都是来自于累世因缘(第八识无明、善恶种子的影响)

最后,再回说上面的问题:欲学大乘正法,先要勤修声闻独觉法?
其实,并不是如此,因为大小乘有共法和不共法,所以,对于「初学大乘者」,要学习共法,强化基础
但是,对于小乘的个别思想,「大乘初学者」不应该学习和接受,避免堕入小乘,这点在很多大乘佛经都是这样教导的,例如:上面的大般若经说妙法决定业障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欲行大道,莫示小径...等。
至于,对于久修的大乘行者,则要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所以也是通达小乘的,
所以,有些小乘声闻其实是菩萨示现的,用以度化小乘根器。举例经文如下:


《首楞严三昧经》:
「我于尔时满一小劫。三百六十亿世。作辟支佛身示入涅槃。于诸大城。一一皆以辟支佛乘。度脱三十六亿众生。舍利弗。菩萨如是。以辟支佛乘。入于涅槃而不永灭。」『文殊师利』说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光明遍照。
千亿诸天供养『文殊师利』法王子。雨诸天华。皆作是言:「是实希有。我等今日得大善利。见佛世尊。及见文殊师利法王子。又闻说是首楞严三昧。世尊。文殊师利法王子成就如是未曾有法。住何三昧能现如是未曾有法?」
佛告诸天:「文殊师利法王子住首楞严三昧。能作如是希有难事。菩萨住此三昧。为作信行而不随他信。亦作法行。而于法相转于法轮不退不失。...」
——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三、应依照众生根器次第说法
其实佛陀讲经都会看对象
对人天乘根器就讲人天法
对小乘根器就讲小乘法
对菩萨根器就讲菩萨法
所以明白的人从佛经中参与法会的弟子或所讲的义理
就能分辨每一部佛经到底是对何种根器说法

对不同根器说法,所说的内容就不太一样,深浅或方便或究竟也就会不同
有时候会从生理或作息上来讲,有时候会注重因果,或有时候侧重心法和实义
又或者针对的方向或主题不同,当然讲的就不同
——[略说]佛陀依照众生根器不同的因缘次第说法
根据佛经中的教导:(请自行深入经藏)
要弘法普渡众生,不可吝法,但是也不是可以随便乱传法,必须按照众生的根器和因缘以及实修次第,尤其不可以妄传深法
这就像对于小学生不会教导大学的课程,大学生和小学生或中学生,各自有各自的学校和教室,必须分开教育和教学
因此,不可以说个别传授某人某法门就是私下传密法,就是邪师邪徒和邪法
是不是邪,这还是要看法的本质,以及传法者与接受者本身的发心,如果法不究竟而说究竟,如果存心不良,那才是邪
如果没有明辨而像这样乱扣帽子,那历代祖师可能都要担负这罪名了,因为传法本来就是要适应不同众生,而可能传以不同法门,或深浅不同 ——辨析:佛说应该按照次第说法,不可妄说深法。佛法到底有没有秘密和密传?!
佛法虽没有秘密,但是要按照众生根器次第而说法或传法,就像因材施教
因此,佛经上才说甚深法不能随便乱说,这才会有禅宗的师师密付本心
(佛经上说的如果都不信或不遵守,那还能说自己信佛吗?)
因为,次第不足,业障太深,就无法以心印心,就容易怀疑毁谤
只有真正符合大乘菩萨的根器,发起无上愿心,业除慧开,才能逐渐契入心印
——有没有密法?

相关内容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云:
众生根机未熟,根机下劣,精进微少; 若有为说微妙甚深大乘正法,说听二人俱获大罪,亦为违逆一切诸佛

虚空藏菩萨经:先知众生善根及了彼心,随其所堪次第说法


[初发意]乃至[十地]菩萨应学,[钝根][中根][利根][散心]皆所应学[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11 08:25 , Processed in 0.1247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