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续楼上,133楼用时约3小时)
十六、什么样的人叫做大施主
★ 善男子!智有三种:
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
云何教化?见贫穷者,先当语言:‘汝能归依于三宝不?受斋戒不?’
若言能者,先授三归及以斋戒,后则施物。
若言不能,复应语言:‘若不能者,汝能随我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槃寂灭不?’
若言能者,复当教之,教已便施。
若言我今能说二事,唯不能说诸法无我,复应语言:‘汝若不能说诸法无我,能说诸法是无性不?’
若言能者,教已便施。
若能如是先教后施,名大施主。
善男子!若能如是教化众生及诸怨亲,无所选择,名大施主。
善男子!智者若有财宝物时,应当如是修行布施。
如其无财,复当转教余有财者,令作是施。
若余施主先知此法不须教者,应以身力往佐助之。
[学习解说]:
善男子,智慧的人分三种:
一种能舍弃身外之物;二能舍弃自己的身躯和身外之物;三除了身躯和身外物,还能教化众生
智者又是如何教化众生呢
智者如果见到贫穷人,会先问他:你能皈依三宝吗?能受持斋戒(清心之不净谓之斋。禁身之过非,谓之戒)吗?
如果对方回答能,就先为他做三皈依和受戒,然后在布施财物
如果对方回答不能,可以继续问他:你能随我一起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槃(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寂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吗?
如果对方回答能,可以继续为他解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槃寂灭(三法印)的道理,然后在布施财物
如果对方只能说两个一切法无常和涅槃寂灭,不能说诸法无我可以继续问他:你如果不能说诸法无我,能跟我说诸法无自性吗?
如果对方说能,可以继续为他解说诸法无自性的道理,然后在布施财物
如果能这样先教导众生,然后在布施的人,叫做大施主
善男子,如果能这样教化众生以及平等布施,不论冤亲债主等一切众生,能做到不选择不分别,这都叫做大施主
善男子,智者如果有财物都应当这样去布施
如果没有财物应当教导那些有财物的人这样去布施
如果有些施主早已知道了这些布施方法,那么我们可以身体力行辅助他们一同布施
[学习笔记]:
1、经文:“汝能随我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槃寂灭不?” ,这是三法印的修行原理
刚刚说过,小乘法的建立基础在于苦上,
所以小乘法要众生去思维人生的虚妄,要众生知道人生如幻,这就是空法,以空来离苦
整个过程就是先感知苦,然后厌苦,接着观空,然后离苦
所以先让众生去感受人生的苦,体会人生如梦,生灭不实,终究是空,最后观空离苦
这就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不过,其实这样的教法(小乘法)并不是终点,
只要深入经藏,就能很明白的知道,小乘的解脱最后并没有说明清楚最后的结果
这是因为小乘解脱并不是终点,只是一个化城,一个中继站,只是一个过程
所以当然小乘经中没有清楚说明最终结果,阿罗汉涅槃后呢?不知道了
这结果要由大乘经才能明白后续的修行,也就是[回小向大],转学大乘法而成佛
这才是最终的结果,这些在大乘经中都说得很清楚
我们都知道,六道轮回累劫不休,生命其实没有终结,只是不断轮回
而小乘法成就阿罗汉之后呢?没了吗?变成什么了?难道成就后就消失了?那不是断灭吗?
所以,小乘法确实只是一个过程法门,要转为学习大乘法才能知道真相和真实
佛法不是断灭法,不会由轮回不止的生命变成断灭,而是要转为学习大乘法,逐渐进入到真实的解脱状态
所以小乘不是终点,那不是真正的解脱,所以称为[有余涅槃],而不是真正的涅槃~大乘的[大般涅槃](无余涅槃)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另外,同样是[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但随着修行次第不同,理解也会有所差别:
[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大士破除小乘行者对下列名相的理解,经文如下
佛告摩诃迦旃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我即于后敷演其义,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
迦旃延!
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
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
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
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
「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得解脱。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维摩诘解说[无常],[苦],[空],[无我],[寂灭] ~ 维摩诘经
2、经文:“汝若不能说诸法无我,能说诸法是无性不?”
对于诸法无常、无我、无自性,末学想着如果是自己要如何理解以及为众生解说呢
关于诸法无常:“世间一切事物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化,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末学理解世间一切有为法没有永恒不变的,都是缘起缘灭的虚幻象
关于诸法无我,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无我是说色身不是真我,因为色身只是四大(地水火风)假合、是五蕴和合的虚幻象,如同《心经》上讲: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那么什么才是真我呢,真我其实是「法我」
从佛法上来说,就是指真正真实的我,究竟的我,根本的我,实相的我,觉悟的我
以佛法中的不同佛法名相来说,简单说就是:
清净后的「第八识」(空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或「佛性」、或称「自性」
但是因为众生的欲望和执着,「佛性」被「六尘」所覆盖,所以,才需要透过修行来除盖恢复「真我」「佛性」—— 「真我」与「假我」
认识佛性才是真我真的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扭转习气,慢慢放下执着和假我,逐渐恢复真实的我!
关于诸法无自性:“指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所生,故无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相离,物即灭尽”,因缘和合而有,因缘消散而灭。
《心经》上讲:“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如同梦,梦中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并非实有,都是由众生心念造作的虚幻象,所以梦中的一切都无自性可言
名词解释:
【三法印】
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诸行无常是说世间一切事物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化,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常】
(术语)梵语阿你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涅槃经一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智度论二十三曰:“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又】俗以为鬼名。陈裕诗曰:“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起性空】
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自性】
梵语 asvabha^va, asvabha^vatva, asvabha^vya, nih!svabha^vata^。指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所生,故无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相离,物即灭尽;人亦为四大所成,四大不调即成病,四大相离则亡。中论卷一(大三○·二中):“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成唯识论卷九、唯识三十论颂)p5083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法印】
可作为佛教特征之三种法门。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项根本佛法。此三项义理可用以印证各种说法之是否正确,故称三法印。小乘经典若有此“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否则即是魔说。此语未见于巴利语系经典。汉译杂阿含经卷十则有类似之说法。(一)诸行无常(梵 anitya^h! sarva-sam!ska^ra^h!),又作一切行无常印、一切有为法无常印,略称无常印。一切世间有为诸法概皆无常,众生不能了知,反于无常中执常想,故佛说无常以破众生之常执。(二)诸法无我(梵 nira^tma^nah! sarva-dharma^h!),又作一切法无我印,略称无我印。一切世间有为无为诸法概皆无我,众生不能了知,而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故佛说无我以破众生之我执。(三)涅槃寂静(梵 s/antam! nirva^N!am),又作涅槃寂灭印、寂灭涅槃印,略称涅槃印。一切众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故佛说涅槃之法,以出离生死之苦,得寂灭涅槃。
以上,诸行无常唯明有为,涅槃寂静唯明无为,诸法无我则通明有为无为。又三法印加“一切行苦”,则称四法印、四法本末、四忧檀那。此外,复加“一切法空(一切现象虚幻不实)”,则为五法印。(菩萨地持经卷八、有部目得迦卷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九、俱舍论光记卷一)p571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性】
<一>梵语 nih!svabha^vatva, nih!svabha^va, asvabha^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中论卷三、唯识三十论颂、转识论)
<二>梵语 asad-bha^va。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因明正理门论)
<三>梵语 a-gotra。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参见:五姓)1107)
<四>指无性菩萨(梵 Asvabha^va)。生卒年不详。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参见:摄大乘论释)6844)p5092 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
梵语 nirva^N!a,巴利语 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 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槃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槃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槃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槃八味。若以此配以涅槃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槃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略称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槃,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槃分为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槃)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又作应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槃,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槃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槃之城,亦称无为涅槃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槃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槃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槃会、涅槃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六)p4149 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
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灭】
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内舍】
舍己之肉躯而施与他人。即菩萨十施中之内施。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大三七·二七三下):“又念诸佛之戒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难作能作,难舍能舍,内舍、外舍、内外舍,此等菩萨,但欲念法,不惜身财。”((参见:十施)456)p1236 FROM:【佛光大辞典】
【外舍】
舍财宝等外物。即以慈悲而无贪吝之心,布施王位、福乐、财宝等身外之物予有德或贫困之人。此属菩萨所修习十种施舍行中之外施法。然布施时,须施者、受者、施物等三者皆清净,方能得大果报。观经疏散善义(大三七·二七三下):“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难作能作,难舍能舍;内舍、外舍、内外舍。”(旧华严经卷十二“十无尽藏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四)((参见:十施)456)p1866 FROM:【佛光大辞典】
【斋戒】
(术语)清心之不净谓之斋。禁身之过非,谓之戒。大乘义章十二曰:“防禁故名为戒,洁清故名为斋。”周易韩康伯注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施主】
(术语)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无量寿经上曰:“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穷,誓不成正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