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3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7 07:39:24 | 只看该作者
十四、哪些人不能布施?以及哪些人叫做大施主?

善男子!智者施时不为果报。何以故?定知此因必得果故。
若人无慈,不知恩义,不贪圣人所有功德,惜财身命,贪着心重,如是之人不能布施。
智者深观一切众生求财物时,不惜身命,既得财物,能舍施人,当知是人能舍身命。
若人悭吝不能舍财,当知是人亦惜身命。若舍身命求得财物以布施者,当知是人,是大施主。
若人得财贪惜不施,当知即是未来世中贫穷种子。

是故我于契经中说:四天下中,阎浮提人,有三事胜:一者、勇健,二者、念心,三者、行净。
不见果报,能预作因,不惜身命,求得财已,能坏悭吝,舍已思施,既舍施已,心不生悔,复能分别福田非福田,是名勇健。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布施从不求果报
为什么呢,因为智者知道布施必定会得到殊胜的果报

假如有人没有慈悲心、不懂得感恩、怜惜自己的钱财和身命、贪心深重,这样的人不可能行布施
有智慧的人能深入观察众生求财物时不吝惜身命,得到财物后如果能不贪恋布施他人,要知道这样的人同样也能舍弃身命

如果有人悭吝不肯舍弃财物布施他人,要知道这样的人同样会悭吝身命
如果能够舍弃身命求财物,然后再将这些财物布施他人,要知道这样的人就是大施主
如果有人得到财物悭贪不肯布施,要知道这就是未来世中的贫穷种子

所以我在经中说:四天下中阎浮提(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的众生有三件事胜:一是勇健;二是念心;三是行(指身、口、意的种种造作)

什么是勇健呢?就是不顾惜身命,在得到财物后能破除悭贪心布施于众生,布施以后心不后悔,又能清楚明白的知道哪些是福田与非福田,这叫做勇健


名词解释:

【行】
指身、口、意的种种造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心】
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阎浮提】
华译为赡部洲。阎浮是树名,译为赡部,因为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因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天下】
在须弥山东南西北之四大洲,又名“四天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天下】
东名弗婆提。西名拘邪尼。南名阎浮提。北名郁单越。此四天下居须弥山四面住也。南阎浮提人寿命一百二十五岁。东弗婆提人寿命五百岁。西拘邪尼人寿命二百五十岁。北郁单越人寿命千岁。无中夭者。圣人不生其中。名为难处 FROM:【《法门名义集》唐·李师政 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3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7 07:39:52 | 只看该作者
十五、为什么有些人布施后会后悔?以及智者为何不生后悔心?

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贪爱,二者、咨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
复有三事: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

善男子!智人三时不生悔心。复有三事:一者、明信因果,二者、亲近善友,三者、不贪着财。
信因果者,复有二事:一者、从他闻法,二者、内自思惟。
亲近善友,复有二事:一者、深信,二者、智慧。
不贪着财,复有二事:一、观无常,二、不自在。

善男子!施主若能如是观察,如是行施,当知是人能具足行檀波罗蜜。
是故我先说:有布施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是布施,有亦布施亦波罗蜜,有非布施非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施主布施后心生悔心,都是因为以下三件事:
一是对于钱财贪爱心太重;二是被邪见误导;三是见受施者有过失

还有三件事:一是害怕被呵责;二是害怕钱财用尽然后受苦;三是见到他人布施以后却遭受种种苦恼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就从不生后悔心
因为一是智者深信因果;二是亲近善友,学习正知见;三是心不贪着钱财

信因果的人,因为两件事不生悔心:一是从他人那里听闻正法;二是自己能够深入思惟
亲近善友者,因为两件事不生悔心:一是因为深信善知识讲的因果;二是提升自己的智慧
心不贪财者,因为两件事不生悔心:一是观察世间万象皆无常;二是观察世间无有自在可得

善男子,施主如果能这样观察和行布施,要知道此人能具足檀波罗蜜
所以我现前说:有的布施是只有布施没有波罗蜜;有的布施是只有波罗蜜没有布施;有的布施是既有波罗蜜又有布施;有的既不是波罗蜜也不是布施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3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10:29:31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133楼用时约3小时)

十六、什么样的人叫做大施主

善男子!智有三种:
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
云何教化?见贫穷者,先当语言:‘汝能归依于三宝不?受斋戒不?’
若言能者,先授三归及以斋戒,后则施物。
若言不能,复应语言:‘若不能者,汝能随我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槃寂灭不?’
若言能者,复当教之,教已便施。
若言我今能说二事,唯不能说诸法无我,复应语言:‘汝若不能说诸法无我,能说诸法是无性不?’
若言能者,教已便施。
若能如是先教后施,名大施主。
善男子!若能如是教化众生及诸怨亲,无所选择,名大施主。
善男子!智者若有财宝物时,应当如是修行布施。
如其无财,复当转教余有财者,令作是施。
若余施主先知此法不须教者,应以身力往佐助之。


[学习解说]:

善男子,智慧的人分三种:
一种能舍弃身外之物;二能舍弃自己的身躯和身外之物;三除了身躯和身外物,还能教化众生

智者又是如何教化众生呢
智者如果见到贫穷人,会先问他:你能皈依三宝吗?能受持斋戒(清心之不净谓之斋。禁身之过非,谓之戒)吗?
如果对方回答能,就先为他做三皈依和受戒,然后在布施财物
如果对方回答不能,可以继续问他:你能随我一起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槃(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寂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吗?
如果对方回答能,可以继续为他解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槃寂灭(三法印)的道理,然后在布施财物
如果对方只能说两个一切法无常和涅槃寂灭,不能说诸法无我可以继续问他:你如果不能说诸法无我,能跟我说诸法无自性吗?
如果对方说能,可以继续为他解说诸法无自性的道理,然后在布施财物
如果能这样先教导众生,然后在布施的人,叫做大施主
善男子,如果能这样教化众生以及平等布施,不论冤亲债主等一切众生,能做到不选择不分别,这都叫做大施主

善男子,智者如果有财物都应当这样去布施
如果没有财物应当教导那些有财物的人这样去布施
如果有些施主早已知道了这些布施方法,那么我们可以身体力行辅助他们一同布施

[学习笔记]:

1、经文:“汝能随我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槃寂灭不?” ,这是三法印的修行原理
刚刚说过,小乘法的建立基础在于苦上,
所以小乘法要众生去思维人生的虚妄,要众生知道人生如幻,这就是空法,以空来离苦
整个过程就是先感知苦,然后厌苦,接着观空,然后离苦
所以先让众生去感受人生的苦,体会人生如梦,生灭不实,终究是空,最后观空离苦
这就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不过,其实这样的教法(小乘法)并不是终点,
只要深入经藏,就能很明白的知道,小乘的解脱最后并没有说明清楚最后的结果
这是因为小乘解脱并不是终点,只是一个化城,一个中继站,只是一个过程
所以当然小乘经中没有清楚说明最终结果,阿罗汉涅槃后呢?不知道了
这结果要由大乘经才能明白后续的修行,也就是[回小向大],转学大乘法而成佛
这才是最终的结果,这些在大乘经中都说得很清楚

我们都知道,六道轮回累劫不休,生命其实没有终结,只是不断轮回
而小乘法成就阿罗汉之后呢?没了吗?变成什么了?难道成就后就消失了?那不是断灭吗?
所以,小乘法确实只是一个过程法门,要转为学习大乘法才能知道真相和真实

佛法不是断灭法,不会由轮回不止的生命变成断灭,而是要转为学习大乘法,逐渐进入到真实的解脱状态
所以小乘不是终点,那不是真正的解脱,所以称为[有余涅槃],而不是真正的涅槃~大乘的[大般涅槃](无余涅槃)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另外,同样是[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但随着修行次第不同,理解也会有所差别:
[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大士破除小乘行者对下列名相的理解,经文如下

佛告摩诃迦旃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我即于后敷演其义,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
迦旃延!
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
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
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
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

「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得解脱。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维摩诘解说[无常],[苦],[空],[无我],[寂灭] ~ 维摩诘经


2、经文:“汝若不能说诸法无我,能说诸法是无性不?”

对于诸法无常、无我、无自性,末学想着如果是自己要如何理解以及为众生解说呢

关于诸法无常:“世间一切事物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化,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末学理解世间一切有为法没有永恒不变的,都是缘起缘灭的虚幻象

关于诸法无我,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无我是说色身不是真我,因为色身只是四大(地水火风)假合、是五蕴和合的虚幻象,如同《心经》上讲: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那么什么才是真我呢,真我其实是「法我」
从佛法上来说,就是指真正真实的我,究竟的我,根本的我,实相的我,觉悟的我
以佛法中的不同佛法名相来说,简单说就是:
清净后的「第八识」(空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或「佛性」、或称「自性」
「佛性」才是「真我」

但是
因为众生的欲望和执着,「佛性」被「六尘」所覆盖,所以,才需要透过修行来除盖恢复「真我」「佛性」—— 「真我」与「假我」

认识佛性才是真我真的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扭转习气,慢慢放下执着和假我,逐渐恢复真实的我!

关于诸法无自性:“指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所生,故无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相离,物即灭尽”,因缘和合而有,因缘消散而灭。
《心经》上讲:“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如同梦,梦中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并非实有,都是由众生心念造作的虚幻象,所以梦中的一切都无自性可言


名词解释:

【三法印】
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诸行无常是说世间一切事物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化,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常】
(术语)梵语阿你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涅槃经一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智度论二十三曰:“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又】俗以为鬼名。陈裕诗曰:“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起性空】
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自性】
梵语 asvabha^va, asvabha^vatva, asvabha^vya, nih!svabha^vata^。指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所生,故无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相离,物即灭尽;人亦为四大所成,四大不调即成病,四大相离则亡。中论卷一(大三○·二中):“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成唯识论卷九、唯识三十论颂)p5083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法印】
可作为佛教特征之三种法门。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项根本佛法。此三项义理可用以印证各种说法之是否正确,故称三法印。小乘经典若有此“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否则即是魔说。此语未见于巴利语系经典。汉译杂阿含经卷十则有类似之说法。(一)诸行无常(梵 anitya^h! sarva-sam!ska^ra^h!),又作一切行无常印、一切有为法无常印,略称无常印。一切世间有为诸法概皆无常,众生不能了知,反于无常中执常想,故佛说无常以破众生之常执。(二)诸法无我(梵 nira^tma^nah! sarva-dharma^h!),又作一切法无我印,略称无我印。一切世间有为无为诸法概皆无我,众生不能了知,而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故佛说无我以破众生之我执。(三)涅槃寂静(梵 s/antam! nirva^N!am),又作涅槃寂灭印、寂灭涅槃印,略称涅槃印。一切众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故佛说涅槃之法,以出离生死之苦,得寂灭涅槃。
 以上,诸行无常唯明有为,涅槃寂静唯明无为,诸法无我则通明有为无为。又三法印加“一切行苦”,则称四法印、四法本末、四忧檀那。此外,复加“一切法空(一切现象虚幻不实)”,则为五法印。(菩萨地持经卷八、有部目得迦卷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九、俱舍论光记卷一)p571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性】
<一>梵语 nih!svabha^vatva, nih!svabha^va, asvabha^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中论卷三、唯识三十论颂、转识论)
<二>梵语 asad-bha^va。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因明正理门论)
<三>梵语 a-gotra。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参见:五姓)1107)
<四>指无性菩萨(梵 Asvabha^va)。生卒年不详。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参见:摄大乘论释)6844)p5092 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
梵语 nirva^N!a,巴利语 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 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槃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槃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槃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槃八味。若以此配以涅槃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槃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略称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槃,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槃分为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槃)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又作应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槃,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槃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槃之城,亦称无为涅槃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槃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槃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槃会、涅槃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六)p4149 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
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灭】
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内舍】
舍己之肉躯而施与他人。即菩萨十施中之内施。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大三七·二七三下):“又念诸佛之戒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难作能作,难舍能舍,内舍、外舍、内外舍,此等菩萨,但欲念法,不惜身财。”((参见:十施)456)p1236 FROM:【佛光大辞典】

【外舍】
舍财宝等外物。即以慈悲而无贪吝之心,布施王位、福乐、财宝等身外之物予有德或贫困之人。此属菩萨所修习十种施舍行中之外施法。然布施时,须施者、受者、施物等三者皆清净,方能得大果报。观经疏散善义(大三七·二七三下):“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难作能作,难舍能舍;内舍、外舍、内外舍。”(旧华严经卷十二“十无尽藏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四)((参见:十施)456)p1866 FROM:【佛光大辞典】

【斋戒】
(术语)清心之不净谓之斋。禁身之过非,谓之戒。大乘义章十二曰:“防禁故名为戒,洁清故名为斋。”周易韩康伯注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施主】
(术语)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无量寿经上曰:“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穷,誓不成正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1 09:39:30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134楼~136用时约3小时以上)


十七、贫穷人如何做大施主?

若穷无物,应诵医方,种种咒术,求钱汤药,须者施之。
至心瞻病,将养疗治。劝有财者和合诸药,若丸、若散、若种种汤。既了医方,遍行看病,案方诊视,知病所在,随其病处而为疗治。
疗治病时,善知方便,虽处不净,不生厌心。病增知增,损时知损,复能善知如是食、药能增病苦,知如是食、药能除病苦。病者若求增病食药;应当方便随宜喻语,不得言无;若言无者,或增苦剧。

若知定死,亦不言死,但当教令归依三宝,念佛法僧,勤修供养。为说病苦皆是往世不善因缘,获是苦报,今当忏悔。病者闻已,或生瞋恚,恶口骂詈,默不报之,亦不舍弃。

虽复瞻养,慎无责恩,差已犹看,恐后劳复。若见平复如本健时,心应生喜,不求恩报。如其死已,当为殡葬。说法慰喻知识、眷属。无以增病食药施人,若病差已,喜心施物便可受之,受已转施余穷乏者。

若能如是瞻养治病,当知是人是大施主,真求无上菩提之道。


[学习解说]:

如果因为贫穷没有财物布施,可以诵出种种医方,种种咒术(即神咒之妙术。诵咒旨在降灾于敌或为己除祸;具此杀人或延寿之奇术,称为咒术),可以寻找汤药和财物布施给需要的人

应以真诚心看望病患,疗治和安抚他们,如果自己没有财物可以劝导有财物的人制作种种药物布施给需要的人,如果会开药方,可以去病患家里为他们诊断和照顾

治疗时要善知方便,患者家里虽然不干净,但不要生厌离心,患者病重时应当了知这些情况,还要善知饮食和药物是否会增加病情或者减轻病苦,病患如果要求增加令病情严重的饮食和药物,布施者应当以方便法为他们解说不能增加饮食和药物的原因,但是不能直接说没有,如果直接说没有,可能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如果布施者知道患者必定会死亡也不能直接说,应当教患者皈依佛法僧三宝,教患者勤修供养,为患者解说病苦的根源是往昔种种不善因缘感召的果报,应当深深忏悔往昔所造种种罪业,保证永不再犯。如果病患听到这些说法以后心生嗔恨、恶口骂人,布施者应当默默接受,但是不可以因此而舍弃他们

而且应当继续看望这些病患,即使病好了也应当去看望以防旧病复发,如果见到患者已经彻底恢复健康应当心生欢喜,不求任何回报。如果患者死去,应当为他殡殓埋葬,然后说法安慰眷属。如果病患痊愈了,以欢喜布施财物是可以接受的,接受后可以转施给贫穷的人

如果能这样看望病患和为病患治病,此人就是大施主,是真心求无上菩提的人


名词解释:

【至心】
至诚的心。无量寿经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咒术】
即神咒之妙术。诵咒旨在降灾于敌或为己除祸;具此杀人或延寿之奇术,称为咒术。据观无量寿经载,有恶人能行幻惑咒术,令恶王延长寿命,而多日不死。((参见:咒)3113)p3115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3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1 09:39:44 | 只看该作者
十八、拥有很多财物的人如何做净施主?

善男子!有智之人求菩提时,设多财宝,亦当读诵如是医方,作瞻病舍,具病所须,饮食、汤药以供给之。

道路凹迮,平治令宽;除去刺石粪秽、不净,险处所须,若板、若梯、若椽、若索,悉皆施之。旷路作井,种果树林,修治泉潢。无树木处,为畜竖柱。负担息处,为作基埵。

造立客舍,具诸所须,瓶盆、烛灯、床卧、敷具。臭秽流处,为作桥隥。津济渡头,施桥船筏。不能渡者,自往渡之。老小羸瘦无筋力者,自手携将而令得过。路次作塔,种花果树。

见怖畏者,辄为救藏,以物善语,诱喻捕者。若见行者次至险处,辄前扶接,令得过险。若见失土破亡之人,随宜给与,善言慰喻。远行疲极,当为洗浴,按摩手足,施以床座,若无床座,以草为敷。热时以扇衣裳作荫,寒时施火衣服温暖,若自为之,若教人为。

贩卖市易,教令依平,无贪小利,共相中欺。见行路者,示道非道。道者所谓多饶水草,无有贼盗;宣说非道,多诸患难。

见人靴量、衣裳、钵盂朽故坏者,即为缝补浣染熏治。有患鼠、蛇、壁虱、毒虫,能为除遣。施人如意,摘抓耳钩,缝治浣濯,招提僧物,谓坐卧具,厕上安置净水、澡豆、净灰土等。

若自造作衣服、钵器,先奉上佛,并令父母、师长、和上,先一受用,然后自服;若上佛者,以花、香赎。凡所食啖,要先施于沙门、梵志,然后自食。

见远至者,濡言问讯,施以净水洗浴身体,与油涂足,香花、杨枝、澡豆、灰土、香油、香水、蜜毗钵罗舍勒、小衣、作涂油者,洗已、复以种种香花、丸药、散药、饮食、浆水、随所须施。

复施剃刀、漉水囊等、针缕、衣纳、纸、笔、墨等,若不能常,随斋日施。若见盲者,自前捉手,施杖示道。

若见有苦,亡失财物,父母丧没,当以财给,善语说法,慰喻劝谏,善说烦恼、福德二果。

善男子!若能修集如是施者,名净施主。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上求无上菩提时,假如有很多财物也应当读诵种种医方,看望病患,根据病患的需要布施饮食和汤药

如果道路崎岖不平,应将道路修理平整,清除路上粪便、碎石等不干净的东西;一些危险的地方如果需要用板子、梯子、绳索加以牢固,应当尽力布施,解除安全隐患

应在空旷的马路周边种植树林、凿井或修小水池或喷泉,应当在没有树木的地方为牲畜竖立木桩,作为休息处

还可以建造客舍,客舍里面要有瓶、盆、灯烛、床铺、被褥等,可以在污水处建桥,然后准备船筏令众生渡过,如果遇到老弱病残或者没有体力的人,应当亲自搀扶他们渡过,路途中间可以建塔,种上无花果树

如果见到怖畏的人应当主动上前解救他们,并用财物或者善言善语劝诱追捕他们的人;如果看见行人走到危险处时,应当主动上前引路避开危险处

如果见到长途远行疲惫不堪的人应当为他们洗浴,按摩手脚,布施床座,如果没有床座可以用草铺代替;天气炎热时用扇子或者衣服为他们纳凉,寒冷时布施取暖的火和衣服为他们提供温暖,或者自己这样去做或者教他人这样去做

应教导做买卖的商贩们不要贪图小利、缺斤少两,欺骗他人;应为行路的人指明顺畅的道路,避免走上险路,顺畅的路指的是有水、没有盗贼的道路,险路指的是有很多危险和艰难的地方

如果见到行者的鞋子或衣裳或钵已经坏了,应当为他们缝补或处理完好;如果住处有老鼠、蛇、壁虱、毒虫应当为他们消除;布施他们如意、抓挠,耳勺,为他们缝制卧具,在厕所里安置干净的水、澡豆、干净的灰土等物品

自己缝制的衣服和制作的钵应先供养佛,然后给父母、师长、和尚使用,然后自己使用;如果供养佛还应当以鲜花香来赎;所有吃的东西要先布施沙门(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梵志(通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然后自己再使用

见到远方来的行者,应当以柔软语问候对方,然后准备干净的水让远行者洗浴,还应准备油涂足,香、花、杨枝、澡豆、灰土、香油、香水、小衣、为行者涂油;洗完澡还要准备种种香花、丸药、散药、饮食、浆水给需要的远行者使用;还要准备剃刀、漉水囊等、针缕、衣纳、纸、笔、墨等

如果见到盲人,或者领牵着他们去往目的地,或者布施拐杖给他们使用

如果见到苦难的人,没有财物,也没有父母,这样的人可以布施财物给他们,然后用柔和语为他们说法,安慰劝导和为他们解说烦恼及福德的因果业报的道理

善男子,如果能这样修布施的人,叫做清净的施主


名词解释:

【舍勒】
应法师译云:内衣也,半者言舍勒相短,似今短群也。小衣论虽不显于相,可类半泥洹也。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沙门】
梵语 s/ramaN!a,巴利语 samaN!a。音译室罗末拏、舍啰摩拏、室摩那拏、沙迦懑囊。乃西域方言(龟兹语 sama^ne,于阗语 samana^)之转音。又作沙门那、沙闻那、娑门、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勤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乏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
 据长阿含卷三游行经、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载,沙门可分类为下列四种:(一)胜道沙门,又作行道殊胜,如佛或独觉;以能自觉之故。(二)示道沙门,又作说道沙门、善说道义,指说道无误者,如舍利弗等;以能常随佛转大法轮之故。(三)命道沙门,又作活道沙门、依道生活,指依道而生者,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多闻善持,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之故。(四)污道沙门,又作坏道沙门、为道作秽,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如莫喝落迦比丘;以盗他财物之故。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亦举出四种沙门,谓胜道沙门即“诸善逝”,说道沙门即“说诸正法”者,活道沙门即“修诸善法”者,坏道沙门即“行诸邪行”者。此外,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亦列举形服沙门、威仪欺诳沙门、贪求名闻沙门、实行沙门等四种沙门。
 沙门修持甚严,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列举五种毁辱:发长、爪长、衣裳垢坋、不知时宜、多有所论;大宝积经卷一一三沙门品更列沙门应远离之三十二垢及八法覆沙门行,三十二垢者:(一)欲觉。(二)嗔觉。(三)恼觉。(四)自赞。(五)毁他。(六)邪求利养。(七)因利求利。(八)损他施福。(九)覆藏罪过。(十)亲近在家人。(十一)亲近出家人。(十二)乐于众闹。(十三)未得利养作方便求。(十四)于他利养心生悕望。(十五)自于利养心不知足。(十六)于他利养中心生嫉妒。(十七)常求他过。(十八)不见己过。(十九)于解脱戒而不坚持。(廿)不知惭愧。(廿一)无恭恪意,心慢掉动,无有羞耻。(廿二)起诸结使。(廿三)逆十二因缘。(廿四)摄取边见。(廿五)不寂灭,不离欲。(廿六)乐于生死,不乐涅槃。(廿七)好乐外典。(廿八)五盖覆心,起诸烦恼。(廿九)不信业报。(卅)畏三脱门。(卅一)谤深妙法,不寂灭行。(卅二)于三宝中心不尊敬。八法覆沙门行者:(一)不敬顺师长。(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于所未闻法,闻已诽谤。(五)闻无众生、无我、无命、无人法后,心生惊畏。(六)闻一切行本来无生后,解有为法,不解无为法。(七)闻说次第法后,堕于大深处。(八)闻一切法无生、无性、无出后,而心迷没。
 又沙门有四果之别,称四沙门果,即须陀洹果(三结断)、斯陀含果(三结断,贪恚痴薄)、阿那含果(五下分结尽)、阿罗汉果(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中阿含卷八阿修罗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佛般泥洹经卷上、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十诵律卷六、玄应音义卷六、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参见:四种僧)1817、“阿那含”3623、“斯陀含”4978、“须陀洹”5360)p2972 FROM:【佛光大辞典】

【梵志】
梵语 bra^hmaN!a。<一>音译婆罗门、梵士。意译净裔、净行。又称净行者、净行梵志。婆罗门志求住无垢清净得生梵天,故有此称。玄应音义卷十八载,婆罗门应作婆罗贺磨拏,意指承习梵天之法者。自称由梵天之口而生,为四姓中之最殊胜者,故独取梵之名。瑜伽论记卷十九之上载,梵为西国之言,译为寂静、涅槃;志为本地语,矢志求梵,故合称梵志。散见于经典中之长爪梵志、螺髻梵志均为著名之佛弟子,亦可知皆出自婆罗门。又梵志之女,或志于梵道之女,称为梵女。(中阿含卷四十八马邑经、增一阿含经卷九、法句经卷下、大日经疏卷四)((参见:婆罗门)4463)
 <二>通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大二五·四六一中):“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三>相对于“尼干(尼犍)”,而称在家之婆罗门为梵志。法华文句记卷九上载,在家事梵称为梵志,出家之外道通称尼干。然于法华经要解卷五所载则相反,在家之外道称为尼犍,而出家之外道称为梵志。p4632 FROM:【佛光大辞典】

【问讯】
梵语 pratisam!modana。敬礼法之一。即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起居安否。大智度论卷十,载有二种问讯法,若言是否少恼少患,称为问讯身;若言安乐否,称为问讯心。至后世之问讯,仅为合掌低头。
 禅宗所用之作法有九种:(一)三巡问讯,于方丈小座汤(众僧坐于方丈室慢吮汤)之际,行揖坐、揖香、揖汤(揖即行礼)之三回问讯。(二)四处问讯,对僧堂之四板头(四板之头首)烧香问讯。(三)七处问讯,就僧堂内七处之炉烧香问讯。(四)座下问讯,在法堂之须弥座前问讯请法。(五)借香问讯,当维那于出班上香之际借住持香时,先向住持问讯,待烧香之后,再向住持行问讯礼,其时则称谢香问讯。(六)趺坐问讯,秉拂人(持拂子代住持上法座向大众开示说法者)请住持趺坐,令侍者问讯。(七)请座问讯,于方丈行茶礼时,先由侍者行至住持前问讯。(八)普同问讯,又作普问讯、普通问讯,即普向大众问讯,或大众一时问讯。(九)略问讯,又作小问讯,仅为合掌低头。此外,一般所行之问讯法,以两手相屈,曲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来,两手拱齐眉。我国佛教徒多于拜佛将结束时,以问讯作结。(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大智度论卷十、大宋僧史略卷上、释氏要览卷中)p4412 FROM:【佛光大辞典】

【招提】
梵语 catur-dis/a,巴利语 catu-disa。音译柘斗提舍。又作招斗提舍。意译四方、四方僧、四方僧房。即指自四方来集之各方众僧(即招提僧)均可止宿之客舍。故为僧团所共有之物,可供大众共同使用者,即称为招提僧物,或四方僧物。
 据增一阿含经卷十四载,毗沙鬼以一山谷布施招提僧。高僧法显传载,营建四方僧房,以供给客僧。又翻译名义集卷七载,北魏太武帝于始光元年(424)造立伽蓝,称为招提,世人遂以招提为寺院之别称。
 据玄应音义卷十六记载,梵语 catur-dis/a,音译柘斗提奢,略作柘提,一般皆以柘、招字形近似而讹作招提。另据续高僧传卷二达摩笈多传、慧琳音义卷二十六等载,亦有将招提二字之义解为:招,即招引;提,即提携,此说更见谬误。又据慧琳音义卷四十一载,制底(梵 caitya),古称支提、招提;此系误将招提与制底混同,故其说亦谬。(悲华经卷八、五分律卷九、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二、大宋僧史略卷上、释氏要览卷上)p3261 FROM:【佛光大辞典】

【路次】
1.路途中间。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净施主,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为净施主,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成为清净的施主并不困难;在家菩萨想当清净施主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缚障碍的缘故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3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0:01:30 | 只看该作者
(136楼共用时约3小时)


优婆塞戒经净三归品第二十

一、什么是三皈依以及为什么要三皈依?



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有来乞者,当先教令受三归依,然后施者。
何因缘故受三归依?云何名为三归依也?”

“善男子!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
如汝所问云何三归依者?善男子!谓佛法僧。
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法者,即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正解脱。

或有说言:若如是者,即是一归。是义不然!何以故?
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无分别者。
如来出已,则有分别,是故应当别归依佛。
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无有受者,佛弟子众能禀受故,是故应当别归依僧。

正道解脱,是名为法;无师独觉,是名为佛;能如法受,是名为僧。若无三归,云何说有四不坏信?
得三归者,或有具足,或不具足。云何具足?所谓归佛、法、僧。不具足者,所谓如来归依于法。
善男子!得三归者,无不具足,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戒。


[学习解说]:

善生对佛说:世尊,您先前说过遇到乞求者应当先为他们作三皈依,然后再布施财物
世尊,为什么要为他们先作三皈依?还有什么是三皈依?

佛说:善男子,受三皈依是为了令众生破除种种苦恼,为了断除众生习气与烦恼,为了让他们领受无上寂灭之乐(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因此应当先受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是说佛能为众生演说种种破坏烦恼的因,令众生获得真正的解脱
皈依法,是说凡是如法修行的众生都能破除烦恼因,获得真实的解脱
皈依僧,是说僧宝秉受破坏烦恼的因,所以能教导众生获得真正的解脱

或者有人说皈依佛法僧是一皈不是三皈,这样说法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正法常有,法没有分别
但是佛出世以后,就会出现分别,所以也应当皈依佛
还有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正法虽然常有,但却没有受持者,然而佛弟子却可以禀受佛的教法,因此也应当皈依僧

正道解脱者叫做法;无师独觉者叫做佛;如法受持者叫做僧
假如没有佛法僧三宝,又怎么会有四不坏信(又作四不坏净、四不坏信、四信。即佛证净、法证净、僧证净、圣戒证净)呢?

另外得到三皈依的人,有人具足,有人不具足
具足者是说皈依佛、法、僧三宝的人;不具足者比如说如来只皈依法这一皈

善男子,得到三皈依的人无不具足四不坏信(谓信三宝及戒而不坏也),比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戒

[学习笔记]:皈依佛法僧三宝缺一不可,皈依三宝才能听闻正法,并获得真正解脱


名词解释:

【三归】
又名三归依,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进入正道;归依法是我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归依僧是我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归依】
梵语 tri-s/araN!a-gamana,巴利语 ti-saraN!agamana。又作三皈依、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一词,含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即归投、依靠三宝,并请求救护,以永解脱一切苦。即指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系成为佛教徒所必经之仪式。释迦牟尼成道后,尚未有僧宝之时,则仅授佛、法二归戒。据五分律卷十五载,最早受三归戒者为耶舍比丘之父。
 三归依可分二种:(一)翻邪三归,翻邪道而入正道时,所受之三归。(二)受戒三归,有五戒三归(在家信徒受五戒前,必先受三归)、八戒三归(受八斋戒前,必先受三归)、十戒三归(受十戒成为沙弥、沙弥尼前,必先受三归)、具足戒三归(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比丘尼前,必先受三归)等四种。若谓五种三归时,则是此四种三归加上翻邪三归。
 关于归依三宝之旨趣,俱舍论卷十四谓,归依三宝能永远解脱一切之苦。大乘义章卷十举出三义:(一)为远离生死之恶不善,(二)为求出世涅槃,(三)为利益众生。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谓,三归之用,正破三邪、济三涂、接三乘、出三有;而佛法以此三归为本,通一切戒品及诸出世之善法。
 于大智度论卷一、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大乘起信论、佛地经论卷一、阿毗昙心论等之文前皆列举出三宝归敬之文,用表对三宝之敬礼稽首。此外,受三归仪式时,须随戒师之教,唱念“三归三竟”之文。毗尼讨要卷五(卍续七○·一七六下):“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说)。”湛然之授菩萨戒仪(卍续一○五·五下):“弟子某甲愿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三说);弟子某甲愿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说)。”日僧源信于其选择本愿念佛集谓,三归依可分为大小二乘之别,“尽形寿”者为小乘之三归,“尽未来际”者为大乘之归依。
 另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本载,“归依”与“敬礼”有七种之别:(一)归依唯局于身语二业,敬礼赅通身语意三业。(二)归依具归三宝,其境较广;敬礼唯敬一尊,其境未广。(三)归依有其限齐,故必云“尽未来际”;敬礼但举心虔仰即可,故或久或暂,不为所限。(四)归依情恳,必有表业与无表业;敬礼但有善表业即成。(五)归依必合身语二业,其义较重;敬礼仅具一者即成。(六)归依带相,故唯在欲、色二界;敬礼可通欲、色、无色等三界。(七)归依观真理而成,其义较胜;敬礼重贤善即成,其义较次。(长阿含经卷十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五、胜鬘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二、十诵律卷五十六、有部毗奈耶卷四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卷一二四、十住毗婆沙论卷七)((参见:三宝)700)p688 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
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四证净】
梵语 catva^ro 'vetya-prasa^da^h!,巴利语 catta^ro avecca-ppasa^da^。全称四种证净。又作四不坏净、四不坏信、四信。即佛证净(梵 buddha^vetya-prasa^da,巴 buddha^vecca-ppasa^da)、法证净(梵 dharma^-prasa^da,巴 dhamma^-ppasa^da)、僧证净(梵 san%gha^-prasa^da,巴 san%gha^-ppasa^da)、圣戒证净(梵 a^rya-kanta-s/i^la^-prasa^da,巴 ariya-kanta-si^la^-ppasa^da)。证净,谓以无漏智如实觉知四圣谛之理,藉由此证,而离不信、破戒之垢秽,得清净。俱舍论卷二十五(大二九·一三三中):“证净有四种,谓佛、法、僧、戒(中略)如实觉知四圣谛理,故名为证;所信三宝及妙尸罗,皆名为净。离不信垢、破戒垢故,由证得净,立证净名。”故四证净乃以无漏智如实觉知四圣谛理,因而正信佛法僧三宝,并对戒产生坚固不坏之净信。(一)佛证净,缘佛身中之诸无学法,发无漏信。(二)法证净,缘独觉身中之有学、无学法,菩萨身中之诸有学法及四谛之法,发无漏信。(三)僧证净,缘声闻身中之有学、无学法,发无漏信。(四)圣戒证净,谓未得无漏慧(即进入见道位)时,凡夫虽皈依三宝,奉行律仪,然未能证得圣净之戒;及至既得无漏慧,无漏之戒乃与之俱转,遂令俱得无漏慧、戒,称为圣戒证净。(杂阿含经卷十九、卷三十、璎珞本业经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一○三、杂阿毗昙心论卷八、成实论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九十八、法华经文句记卷二十、大乘义章卷十一)p1850 FROM:【佛光大辞典】

【四不坏净】
(术语)谓信三宝及戒而不坏也。天台仁王疏上曰:“信三宝及戒不坏,名四不坏净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如佛、缘觉、声闻各异,是故三宝不得不异。云何为异?
发心时异,庄严时异,得道时异,性分各异,是故为异。
何因缘故说佛即法?能解是法,故名为佛;受分别说,故名为僧。
若有说言:佛入僧数。是义不然!
何以故?佛若入僧,则无三宝及三归依、四不坏信。

善男子!菩萨、法异,佛、法亦异。
菩萨二种:一者、后身,二者、修道。
归依后身,名归依法,归依修道,名归依僧。

观有为法多诸罪过,独处修行,得甘露味,故名为佛;
一切无漏无为法界,故名为法;受持禁戒,读诵解说十二部经,故名为僧。


[学习解说]:

善男子,比如佛、缘觉、声闻三者各不相同,所以三宝不得不异,为什么会不同呢?
因为佛、缘觉、声闻三乘修行者的发心不同、庄严不同、得道不同,性分(诸法差别之自性也)各不相同,所以会有差异

那么为什么说佛就是法呢?
因为能解诸法者称为佛;能受持佛陀正法并能分别为众生演说者称为僧

有人说佛可以列入僧数中,这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样做就没有三宝以及三皈依和四不坏信了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后身(即在生死中最后一次受生的菩萨)、一种修道(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
皈依后身菩萨称为皈依法;皈依修道菩萨称为皈依僧

观察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有很多罪过,因此能独自修行而获得甘露法味的称为佛
一切无漏(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无为法界(即理法界)称为法
能受持禁戒,读诵解说十二部经者称为僧


名词解释:

【三宝】
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甘露法】
如来之教法。即法味清净,长养众生之身心,譬如甘露之德。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二○上):“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十地经论卷二(大二六·一三○中):“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佛地论卷四、注维摩诘经卷七)p2054 FROM:【佛光大辞典】

【有为法】
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法界】
五法界:
一、有为法界 是即事法界也。
二、无为法界 是即理法界也。
三、亦有为亦无为法界 是即事理无碍法界也。
四、非有为非无为法界 是亦事理无碍法界也,以事即理则非有为,理即事则非无为故也。
五、无障碍法界 是即事事无碍法界也。
此五法界,就有为无为之二,分别四句,更加该收四句之一门,为五门也。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法界】
梵语dharma-dha^tu,巴利语 dhamma-dha^tu。音译为达磨驮都。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据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处之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之十七界亦称为法,故广义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亦称为法界。就字义而言,界有“种族生本”之义,例如山中藏有金银等种种矿脉,一身之中具足眼等诸法,各各自类相续而生。又界或为“种类各别”之义,即诸法的自性各异之意。
 于华严宗,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举出法界有如下三义:(一)生圣法之因,(二)诸法之真实体性,(三)诸法各持分齐,可区别相状。亦即指真如或指一切诸法。同时,依普贤行愿而入之法界,计有有为法界、无为法界、亦有为亦无为法界、非有为非无为法界、无障碍法界等五门之义,故立法法界、人法界、人法俱融法界、人法俱泯法界、无障碍法界等五重之别。法界之种类固然繁多,然一切终归于一真法界,此即诸佛众生本源之清净心,亦称为一心法界、一真无碍法界。
 若自现象与本体观之,则可分为四义,称为四法界:(一)法指万法,界谓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乃构成一千差万别之现象界,称为事法界。(二)诸法之现象虽繁多,然其真实体性则常住不变,平等一如,超越语言文字,为寂然圣智之境,称为理法界。(三)所有现象界与本体界具有一体不二之关系,其一一之法,相即相入,一与多无碍,法尔圆融,称为理事无碍法界。(四)一切现象界互为作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称为事事无碍法界。此外,就法界之当相而言,一切法互为一体化(相即),其作用互和无碍(相入),故说事事无碍、重重无尽的缘起,称为法界缘起。观此种法界之构造,即称法界观。
 密教以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为法界之体性,谓此为大日如来之三摩耶身。其宫殿称为法界宫,其定位称为法界定,其印称为法界定印,其加持力称为法界加持。并说五智五佛,以大日如来表示法界体性智。此外,万法宛然悉具,称为多法界。然差别之万法由理平等之立场而言,乃归于无相全一,此即一法界,合多法界称为一多法界。若配于金刚界与胎藏界等两部而加以说明,金刚界为智差别之多法界,胎藏界为理平等之一法界。自修行言之,修行至菩提之上转门为多法界,而化他之下转门乃从菩提之极果教导众生之作用,为一法界。由于两部之大经(大日经与金刚顶经)具有上下两转,故兼含一多法界;然金刚顶经系之金刚智以多法界为表,大日经系之善无畏则反以一法界为表,然而两师俱师事龙智,乃系传承相同之一多法界,故其内证为一。
 此外,天台宗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总称为十法界。此系由各相差别的分齐之义而言。又法界亦为诸法实相十二名之一,十二名即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杂阿含经卷十六、大宝积经卷二十三被甲庄严会、大般若经卷三六○、旧华严经卷一、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大乘起信论、辩中边论卷上、菩提心论)p336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
梵语 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有漏)2452)p5128FROM:【佛光大辞典】

【修道】
1、修行正道。
2、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后身】
(杂语)谓来世之身。郑谷诗曰:“后身惟愿似师身。”宣和书谱曰:“李阳冰篆迹殊绝,自谓苍颉后身。”即今俗转胎之说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最后身菩萨】
又名最后身、最后有、后身菩萨,即在生死中最后一次受生的菩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最后身菩萨】
(术语)又名最后生,最后有,或后身菩萨。即住于生死身最后之生之菩萨也。俱舍论十八曰:“住最后有,名最后生。”俱舍光记十八释之曰:“即是王宫所生身。”又瑜伽论略纂十一曰:“最后身,谓已生欲界,即于此身成道。此身为生死身最后有,故名最后身。”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分】
(术语)诸法差别之自性也。止观五曰:“界名界别,亦名性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3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09:41:29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137楼~138楼共用时约3小时以上)


若有问言:如来灭已,归依佛者,是何归依?
善男子!如是归依,名为归依过去诸佛无学之法。
如我先教提谓长者:‘汝当归依未来世僧。’依过去佛,亦复如是。

福田果报,有多少故,差别为三。
若佛在世及涅槃后,供养果报,无有差别;受归依者,亦复如是。

如佛在世,为诸弟子立诸要制,佛虽过去,有犯之者亦获罪报;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犹如如来临涅槃时,一切人天为涅槃故,多设供养,尔时如来未入涅槃,犹故在世,悬受未来世供养事;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譬如有人父母在远,是人或时瞋骂得罪,或时恭敬赞叹得福;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是故我说:我若在世及涅槃后所设供养,施者受福等无差别。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问佛:如来灭度以后的皈依佛是皈依谁呢?
佛说:善男子,是皈依过去诸佛无学(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之法,如我先前教导提谓长者:你应当皈依未来世僧,所以皈依过去佛也是同理

不论佛或在世或涅槃,同样都是供养佛,因此果报无有差别,皈依佛也是同理
又比如佛在世时为诸佛弟子制定的戒律等,虽然佛后来进入涅槃,但是破戒或毁戒的人同样会受报一样,皈依佛也是同理
又比如如来临涅槃时,一切人天众生都供养佛,这时的如来还没有进入涅槃犹如在世,所以可以这样提前接受未来世的供养,皈依佛也是同理
又比如有人父母在远方,此人有时因为生了嗔心骂父母而犯下罪过,有时因为心生恭敬赞叹父母而获得福报一样,皈依过去佛也是同理
因此我说,不论我在世或涅槃,凡是供养佛的人所得福德没有差别


名词解释:

【无学】
梵语 as/aiks!a。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俱舍论卷二十四、法华玄赞卷一)((参见:九无学)147、“有学”2458)p5138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3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09:42:14 | 只看该作者
二、为什么要先皈依佛、再皈依法、最后皈依僧?

善男子!若男、若女,若能三说三归依者,名优婆塞、名优婆夷。
一切诸佛虽归依法,法由佛说故得显现,是故先应归依于佛。
净身、口、意,至心念佛,念已即离怖畏、苦恼,是故应当先归依佛。
智者深观如来智慧解脱最胜,能说解脱及解脱因,能说无上寂静之处,能竭生死苦恼大海,威仪庠序三业寂静,是故应当先归依佛。


[学习解说]:

善男子,不论男女,只要能说三次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样的人就叫做优婆塞和优婆夷
一切诸佛虽然皈依法,但法是由佛宣说出来的,所以众生应当先皈依佛
能够清净身、口、意,以至诚心念佛的人,便能远离怖畏、苦恼,因此应当先皈依佛
有智慧的人深入观察如来无上智慧最为殊胜,如来能为众生宣说真正获得解脱的因,如来能为众生演说无上寂静(即“涅槃”)的境界,如来能终止众生轮回生死苦海,因此应当先皈依佛


名词解释:

【寂静】
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者深观生死之法,是大苦聚,无上正道能永断之;
生死之法,渴爱饥馑,无上甘露味能充足,生死之法,怖畏险难,无上正法能除断之;
生死错谬,邪僻不正,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不净见净,无上正法悉能断除;
以是因缘,应归依法。


[学习解说]:

有智慧的人深入观察生死(世间法)的过患是大苦聚,因此知道通过修行无上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能永远断除这些苦难

有智慧的人世间法是渴爱(非常爱慕之意。比喻凡夫希求爱乐之迷情,如渴者之求水)饥馑法,无上甘露法味能充满众生渴求空虚的心,世间法是充满怖畏和险难的,但是通过修行无上正法则能断除

执着世间法的众生,知见都不正确,他们将“生死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而执常乐我净”,这些错误的知见可以通过修行无上正法全部断除,因此应当皈依法

[学习笔记]:

世间众生都是以苦为乐,不明白各自都有佛性,而真正的佛性才是常乐我净

「有情众生」的「佛性」有「常、乐、我、净」四种特性,也就是说「佛性」是:
「真常」:指真正永恒,相较于一切器世间的生灭变化,「佛性」是真常不变
「真乐」:指轮回是苦,「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喜乐
「真我」:指轮回的业障身是假我,「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真我」
「真净」:指真正清净光明圆满,「佛性」如矿中真金,虽然「第八识」遭「无明」染污,但是「佛性」不曾消失,只是被覆盖 ——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虽然世尊也教导过“不净,无常,苦,空,无我”,但这只是随顺众生方便说法
因为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众生根器比较差,
所以佛陀一开始从小乘佛法教导起,教导众生「无常」「不净」「苦」「空」「无我」的道理,但是这只是方便,并不是真义
随着修行次第提升,而修学大乘法和第一义,佛陀则教导菩萨行者甚深法义,那就是「常,乐,我,净」,
以「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来破除初学时期的小乘所讲的「无常」「苦」「空」「无我」「不净」—— 大般涅槃经:甚深四圣谛法

佛性的道理和意义就是「如来法身常住不变」或「佛性常乐我净」
要先知道有佛性,而且知道佛性的原理特性,就是「如来(佛)法性(原理特性)」,
然后知道成佛的方法,就是恢复本自清净圆满的佛性,这样就能成佛,如果不知道佛性,那当然无法成佛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都会究竟明白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真正究竟明白实义(的人)就是能究竟通达一切大乘经典 —— 《大般涅槃经》:谁是真僧?谁是假僧?当依四法!


名词解释:

【四倒】
(名数)四种颠倒之妄见也。此有二种:一于生死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而执常乐我净,为凡夫四倒。一于涅槃之常乐我净,而执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为二乘四倒。初云有为之四倒,后云无为之四倒。断有为之四倒为二乘,断有无为之八倒为菩萨。见大乘义章五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常乐我净(nitya-sukha-atma-subha)】
佛教术语。其义有二:1、四颠倒:佛教认为,世间是生死法,一切有为法(有生、住、变异和消失的事物),都是由众多因缘条件而生灭变化的,它的本性皆是无常、苦、无我和不净,但“凡夫”不明此理,相反地认为是常、乐、我、净,颠倒妄执,因称之为四颠倒。《俱舍论》卷十九称:“应知颠倒总有四种,一于无常执常颠倒,二于诸苦执乐颠倒,三于不净执净颠倒,四于无我执我颠倒。”2、涅槃四德:大乘佛教认为,一旦证入涅槃,就会具有真正的常乐我净。因涅槃的体性有四种功德。恒常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德;寂灭永安,名之为乐德;得大自在,是主是依,性不变易,名之为我德;解脱一切垢染,名之为净德。(任杰) FROM:【《中国大百科全书(摘录)》】

【渴爱】
非常爱慕之意。比喻凡夫希求爱乐之迷情,如渴者之求水。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三(大九·一五四上):“彼丈夫受其义已,即行出家,住空闲处,专守一心,断世渴爱,得五神通。”说无垢称经卷一方便善巧品(大一四·五六○下):“是身如阳焰,从诸烦恼渴爱所生。”说无垢称经疏卷三本(大三八·一○三九中):“如春阳炎,遥看似水,诸热渴恼鹿,多奔趣之,非水水想,名渴爱生。诸有为身,从诸烦恼渴爱所生,亦复如是。”上引添品妙法莲华经“渴爱”之梵语为 tr!s!N!a^(巴 taN!ha^,藏 sred-pa),有渴、欲望、贪欲、性爱等义,或译为爱,乃十二缘起之一。(华手经卷七毁坏品、卷八逆顺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方便品、注维摩诘经卷二)((参见:爱)5457)p5064 FROM:【佛光大辞典】

【出世间】
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不生不灭之涅槃为“出世间”,如苦集二谛是“世间”,灭道二谛是“出世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道】
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另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长阿含经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六末、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八正道)280)p2002 FROM:【佛光大辞典】




智者应观外道徒众,无惭无愧,非如法住,虽为道行,不知正路,虽求解脱,不得正要;
虽得世俗微善之法,悭吝护惜,不能转说,非善行性作善行想。
佛僧寂静,心多怜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于正道,得正解脱,得已复能转为人说,是故应当次归依僧。


[学习解说]:

有智慧的人应当观察外道无有惭愧心,虽然也有修行却不清楚真正解脱的路,虽然也求解脱却得不到法要

观察世间众生虽然得到一点点善行,却又悭贪吝啬不肯布施,不能将所学转为众生演说,还将这些非善行当做是善行

僧众有怜悯众生的心,他们少欲知足,如法修行,最终获得真正解脱,又能转为众生演说善法,因此应当皈依僧


名词解释:

【行性】
(术语)菩萨之大行与佛性也。(参见:行佛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3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4 08:5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0-14 21:44 编辑

(接续楼上~139楼~141楼共用时约3小时)

三、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优婆塞?以及什么是得戒?

若能礼拜如是三宝,来迎去送,尊重赞叹,如法而住,信之不疑,是则名为供养三宝。
若有人能归三宝已,虽不受戒,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虽复在家,如法而住,是亦得名为优婆塞。

若有说言:先不归依佛法僧宝,当知是人不得戒者。是义不然!
何以故?如我先说:善来比丘!是竟未得归依三宝,而其戒律悉得具足。
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法,亦复如是。是义不然!
何以故?若不具受不得戒者,求有优婆塞云何得戒?
实是得戒,但不具足。八戒斋法若不具受,虽不名斋,可得名善。


[学习解说]:

如果能礼拜佛法僧三宝,来时礼貌迎接,去时恭敬送别,能够尊重赞叹三宝,如法而住,对三宝充满信心不怀疑,这样就是供养三宝

如果能这样皈依三宝,虽然没有受戒,却能断除一切恶,广修一切善,这样的人虽然在家,但能够如法而住,这就叫做优婆塞

如果有人说:不先皈依佛法僧三宝不能得戒,这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呢,如我先前对善来比丘说过:虽然没有皈依佛法僧三宝,但是戒律都已经具足

或者有人说:如果不具足受戒也不能得戒,八关斋戒也是这样,这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具足受戒就不得戒,那么求优婆塞戒者又是如何得戒的呢?
所以实际上是有得戒,只是不具足而已,八关斋法如果不具足受戒,虽然不叫做斋法,但是可以叫做善法


名词解释:

【优婆塞】
华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来比丘】
(杂语)由当人之愿力与佛之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便为沙门,剃发染衣之相自备,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含经十五曰:“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著衣囊尽变作袈裟,头发自落,如似剃发以经七日。”四分律三十三曰:“时迦叶即往弟子所告言:汝等知不,我今欲从沙门瞿昙所修梵行,汝等心所乐者各自随意。(中略)前白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于我法中快修梵行得尽苦际,即名为受具足戒。”佛本行集经三十四曰:“时憍陈如知彼法行从座而起,顶礼佛足胡跪合掌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我入佛法,世尊度我以为沙门与具足戒。尔时佛告憍陈如言:善来比丘!入我法中行于梵行,尽苦边故。是时长老憍陈如身便出家成具足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受戒】
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戒为无上菩提之本,而佛教之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之尊严。
 戒有大、小乘之别,大乘戒以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为始,及菩萨璎珞本业经、瑜伽师地论等所列之三聚净戒;小乘则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相。于印度有五部之分,传入中国、日本后,即有大小乘之异论,乃至各宗亦常有不同之作法。
 四分律卷三十一以下,论释受戒犍度之文中,述及受戒之始,谓世尊初授提谓、波利二位商人二归戒,以归依佛、归依法,而成为信士。其后渐有十人羯磨之具足戒授受仪规。另据道宣之行事钞(会本)卷十五载,沙门昙摩迦罗于曹魏嘉平年间(249~253)至洛阳,立羯磨作法,成为具足戒仪之嚆矢。于日本,则始于天平胜宝六年(754),我国鉴真和尚至东大寺之卢舍那殿前授戒。
 无论出家、在家,奉持佛陀教法者,必须誓愿遵守戒律,且应依循一定之仪式。由传授戒法之一方而言,称为授戒;接受戒法而能受持者称为胜士,以戒律繁多及严格之故。佛教教团有七众之别,又称受戒七众,即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分别指在家之信士、信女)可受之戒(在家戒)有三归、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一)三归依,即归依佛、法、僧三宝。(二)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若勤修持五戒、十善,并发出离心,即能因而证得初果乃至三果。(三)八关斋戒,又称优波婆沙,即出家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之前九戒,由此关口通向出家之道,关闭生死流转之门,故称八关;又过午不食,谓之斋,总合即八关斋戒。沙弥十戒中之第六、第七两条于八关斋戒中合为一条,故虽实有九戒,然犹称为八关。受持八关斋戒者,虽仅一日一夜,如能受持清净,即得无量果报,一切诸罪悉皆消灭。
 出家戒有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一)沙弥、沙弥尼之十戒,七岁以上始得受此戒,其初出家须有二师,即剃度师与教授阿阇梨。出家戒之目的,在求得解脱生死之涅槃,故沙弥戒为解脱道之基础。(二)式叉摩那(意译为学法女、正学女),乃介于沙弥尼、比丘尼之间,即于受比丘尼戒前,须受白二羯磨、十戒及六法正学戒。限期两年,两年期满而不犯戒法,始能求受比丘尼戒。(三)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二十岁以上始得受此戒,为受戒仪式中最具规模者,仪式中传授戒法之师称为戒和尚,讲授戒法者为教授师(教授阿阇梨),教导戒场有关作法者为羯磨师(羯磨阿阇梨)三者合称为三师。此外,与会者至少尚须有七位证明师(尊证师),总称三师七证(合称十师)。然若地处偏远,可因地制宜,亦可用三师二证之法(合称五师)。大乘佛教,有仅于一师之前受戒者,亦有自誓受戒者。我国及日本行集体受戒之法会,称为授戒会。
 受具足戒时,有“白四羯磨”之规定。所谓羯磨,即羯磨师将受戒者之愿望,于众僧面前表白,且询之以十三遮难,而令受戒者答诺。如此反覆三次,称“一白三羯磨”。倘触犯所询问当中之一条,则丧失受戒之资格。所谓十三遮难,即十三条之难与十条之遮。分别而言,“难”属本质上之恶,故须加以制止,即:(一)犯边罪,即以前曾受具足戒,但为犯波罗夷罪而遭教团驱逐者。(二)犯比丘尼,即虽曾受戒,但对比丘尼淫行者。(三)贼心入道,指为图谋生活上之方便,即以利益为目的而入教团者。(四)坏二道,即虽舍外道皈依内道(佛道),但于受具足戒之后又舍此再还外道者。(五)不能男(黄门),即男性之性根不具者。(六)~(十)属于犯五逆罪者,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恶心出佛身血。(十一)与(十二)指非人而假人之形像者,即非人及畜生。(十三)二形,即兼有男女两性之性器者。
 “遮”并不属自己本身之恶,但若触犯仍不得受戒,即:(一)问受戒者之名字。(二)问和尚之名字。(三)是否满二十岁。(四)是否具足衣、钵。(五)是否得父母之许可。(六)是否负债。(七)若为奴隶,是否得雇主之许可。(八)若为官吏,是否得国王之许可。(九)是否为真正之男子身。(十)是否患有癞、痈、疽、白癞、干痟、癫狂等五种病。以上系对男子而言,主要根据四分律之规定,其他诸律则有若干差异。
 凡戒多由他人传授而得者,称为从他受,如僧众从戒和尚、阿阇梨等得戒;亦有自然得戒者,如毗奈耶毗婆沙师十种得戒之中,谓自然得者乃佛及独觉等,于尽智心之位,无师而得具足戒。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载,接受律仪有自受、他受、自然受之别;然一般所说之受戒多指从他受之情形。
 除上记之外,关于受持戒法,经典中另有种种规定。以受持“五戒”而言,据优婆塞戒经卷三载,欲受此戒者须向六方供养,即:(一)东方,向父母供养。(二)南方,向师长供养。(三)西方,向妻子供养。(四)北方,向善知识供养。(五)下方,向奴婢供养。(六)上方,向沙门、婆罗门等供养。盖供养父母、师长,乃至沙门、婆罗门等,即是向东方、南方,乃至上方等之供养。又供养六方之外,仍须获得父母等之允诺,始得至大德处受戒。另如以三归与八关斋戒之受持次第而言,应先受三归,而后受八关斋戒。
 据删补随机羯磨卷上诸戒受法篇载,受持比丘大戒之法,须具足五缘方得成就,即:(一)受具之人,谓受具戒者必为人,而非阿修罗、畜生等,且诸根具足,身心清净等。(二)所对之境,谓须结界,具有秉法之僧,僧数满足,依白四羯磨法等。其中,僧数满足即指三师七证、三师二证等。(三)发心乞戒。(四)心、境相应。(五)事成究竟,自始至终依法完成。于正式受戒时复有八法应一一行之,即:(一)请师法,(二)安受者所在,(三)差人问缘,(四)出众问法,(五)白召入众法,(六)乞戒法,(七)戒师和尚问法,(八)正问法。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则举出不得受比丘戒之六种因缘:(一)意乐损害,(二)依止损害,(三)男形损害,(四)白法损害,(五)为他人所系属,(六)为护持其他比丘,而不令能变化身形者受戒。此外,有谓出家五众之戒皆全分受,即全部受足;在家五戒则有全受、分受之别,即允许在家者仅受部分之戒。
 上述之五、八、十、具戒(以上并称为“五八十具”),及受戒之因缘、法等皆属小乘戒之范围。于大乘戒法别有三聚、十重等戒。三聚净戒,即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之律仪戒,等同小乘戒。又梵网经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为大乘菩萨戒之戒相。
 有关十重四十八轻戒之受法,据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上载,受戒之缘可分三段,即:(一)信心,谓受者须虔信善恶因果、佛果之常乐我净等。(二)无三障,谓受者须无烦恼障、业障、报障。(三)以人、法为缘,人,指戒师;法,指记录受法之诸种戒仪。戒师分为诸佛、圣人、凡师等三类。其中,凡师须为真正之人,具足五德,即:(1)持戒,(2)十腊以上,(3)解律藏,(4)通禅思,(5)慧藏穷玄等。有关戒仪者,菩萨戒义疏列有梵网本、地持本、高昌本、璎珞本、新撰本、制旨本等六种,然一般皆依准湛然之授菩萨戒仪一书,书中列有授戒次第之十二门,即:(一)开导,(二)三归,(三)请师,(四)忏悔,(五)发心,(六)问遮,(七)授戒,(八)证明,(九)现相,(十)说相,(十一)广愿,(十二)劝持。
 又受持此梵网菩萨戒有通受、别受两种情形,即:(一)纳受通用于七众之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为律仪戒),称为通受。(二)纳受仅适于七众各别之戒法,称为别受,如优婆塞、优婆夷纳受菩萨五戒,沙弥、沙弥尼纳受菩萨十戒,式叉摩那纳受六法戒,及比丘、比丘尼纳受菩萨具足戒之十重四十八轻戒。
 据梵网经载,菩萨戒为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乃诸佛子之根本。因菩萨戒涵盖深广而又超胜一切,故除上述七众外,乃至畜生或神鬼变化人等,皆有资格受菩萨戒。菩萨戒之戒条虽少,然每一戒均为无尽戒,故受持菩萨戒之功德,殆难以比喻。
 总之,戒乃修行佛道之根基、三学之根本;八万之法藏,离戒则不得受持;且三聚净戒实乃证得三身之因,十重禁戒恒为佛子之标帜。然若就“任因感果”而言,修持五、八、十、具等戒,未必感得人天小果、意乐等,据元照之行事钞资持记卷一载,钝根者视戒通于世善,上智者则视戒俱为道基;此因南山律宗倡言戒法随根机而异。天台宗主张戒无大小,皆依受者之“心期”。要之,此类说法皆在警醒受戒者,应依自己堪任之范围,纳受部分或全部之戒法。
 有关受戒之功德,据七佛经载,受持三归戒,可得九神之护卫;受持五戒,可得二十五神之护卫;受持具足戒、三聚净戒等,更有无量功德。若一旦悟得圆融之旨,即三聚互摄,诸戒融通,戒戒圆具,修持随万行而周备,一念经三阿僧祇而生(众生)佛(诸佛)平等,无尽深妙,此乃制戒受持之最高旨意。(梵网经卷下、毗尼母经卷一、优婆塞五戒经、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上、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五分律卷十五至卷十七、四分律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五、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大毗婆沙论卷十二、显戒论卷中、俱舍论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一、出家受戒作法)((参见:十种得戒缘)492、“菩萨戒”5216、“传戒”5387)p3101 FROM:【佛光大辞典】

【戒体】
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谓之“戒体”,此戒体虽属色法,但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戒体】
戒之体性。旧译无作,新译无表。指行者受戒后,于身所生防非止恶之功能。亦即对于戒法之信念与奉持戒法之意志。戒体虽由作礼乞戒等作用而生起,但发得之后,即不假造作,恒常相续,故称无作;其外相不显著,故称无表。据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上载,陈隋以前即有戒体有无之诤论,智顗认其为有,视之为假色。((参见:戒体三种)2920、“无作戒”5087)p2920 FROM:【佛光大辞典】

【得戒】
(术语)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于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其他虽有种种得戒之法,然不通于灭后之弟子。见义林章三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4 09:00:31 | 只看该作者
四、哪些行为会失去三皈依?哪些行为不会失去三皈依?

善男子!若能净洁身、口、意业受优婆塞戒,是名五阴。
云何五阴?不受邪见,不说邪见,信受正见,说于正见,修行正法,是名五阴。

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
若人质直,心无悭贪,常修惭愧,少欲知足,是人不久得寂静身。
若有造作种种杂业,为受乐故修于善事,如市易法,其心不能怜愍众生,如是之人,不得三归。

若人为护舍宅身命、祠祀诸神,是人不名失归依法;
若人至心信其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是人则失三归依法。

若闻诸天有曾见佛功德胜己,礼拜供养,是人不失归依之法。
或时礼拜自在天王,应如礼拜世间诸王、长者、贵人、耆旧有德,如是之人,亦复不失归依之法。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能清净身口意三业并受持优婆塞戒,这就是具足五阴(色,受,想,行,识)
五阴分别是:不受邪见;不说邪见;信受正见;广说正见;修行正法

受三皈依以后,如果造作愚痴恶业,接受外道法等,就会失去三皈依

如果有人保持质直心,心不悭贪,常常修惭愧心,少欲知足,此人不久将获得寂静身(八地菩萨远离诸烦恼戏论之事,故得此身)

如果有人造作种种杂业(非往生净土之行业,乃以余行而求往生净土,称为杂业),为了享受世间快乐而修善事,如同市场交易,并非是真心怜悯众生,这样的人不能得三皈依

如果有人为了守护家宅和身命而祭祀诸神,这样的人不叫做失去三皈依
如果有人一心相信自己能被外道解救远离一切怖畏而礼拜外道,这样的人会失去三皈依

如果听闻诸天说佛的殊胜功德而礼拜供养者,这样的人不会失去三皈依
或者礼拜自在天王,如同礼拜世间国王、长者、贵人、有德行的人,这样的人同样不会失去三皈依


名词解释:

【杂业】
非往生净土之行业,乃以余行而求往生净土,称为杂业。与“杂行”同。依往生礼赞所说,修杂业而往生净土者,甚稀甚微,百中唯得一二。p6640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阴】
(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阴有荫覆与阴积之二义。(参见:蕴)。色,受,想,行,识,五法之名义,新旧皆同。(参见:五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身】
身,为梵语 ka^ya 之意译,音译迦耶。指佛、菩萨之十种身。又作十佛。共有九种:<一>融三世间之十身,即华严宗所称之解境十佛。十地之第八不动地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作自身。此十身中,第二之国土身为器世间;第一之众生身、第三之业报身乃至第六之菩萨身为有情世间;第七之如来身乃至第十之虚空身为正觉世间。即此十身融摄三世间之诸法,复以十身及自身,递相互作,融通无碍,故称融三世间十身。(旧华严经卷二十六、新华严经卷三十八、十地经论卷十)
 <二>如来所得之十身,即华严宗所称之行境十佛:(一)菩提身,乃示现八相成道正觉之佛身。(二)愿身,乃愿生于兜率天之佛身。(三)化身,乃生于王宫之化身。(四)住持身,乃灭后止自身舍利而住持佛法之身。(五)相好庄严身,指无边相好庄严之佛身。(六)势力身,以慈心摄伏一切之佛身。(七)如意身,对于地前、地上菩萨而现生如意之佛身。(八)福德身,乃常住于三昧之佛身(三昧为福德之最极者,故称为福德身)。(九)智身,指大圆镜智等四智。(十)法身,即智身所了之本性。(旧华严经卷二十六)
 <三>十地菩萨所得之十身:(一)平等身,初地菩萨离诸邪曲,通达法性,故现平等之身。(二)清净身,二地菩萨远离犯戒之失,戒体清净,故得此身。(三)无尽身,三地菩萨离诸贪嗔,得胜定故而有此身。(四)善修身,四地菩萨常勤习菩提分,故得此善修之身。(五)法性身,五地菩萨观诸谛之理,证诸法性,故得此法性身。(六)不可觉知身,六地菩萨观缘起之理,远离寻伺,故得此身。(七)不思议身,七地菩萨善巧方便,智行圆满,故有此身。(八)寂静身,八地菩萨远离诸烦恼戏论之事,故得此身。(九)虚空身,九地菩萨身相无尽,遍满一切,故称虚空身。(十)妙智身,十地菩萨已得一切种智,修行圆满,故得妙智之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二法界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
 <四>十忍中第十如虚空忍之菩萨得无来身、不生身、不聚身、具足不实身、一相身、无量身、平等身、不坏身、至一切处身、离欲际身十身。(旧华严经卷二十八“十忍品”、新华严经卷四十四)
 <五>十行中第九善法行之菩萨得入无量无边法界身、未来身、不生身、不灭身、不实身、离痴妄身、无来去身、不坏身、一相身、无相身十身。(旧华严经卷十一、新华严经卷二十)
 <六>十回向满之菩萨得菩萨不来身、菩萨不去身、菩萨不实身、菩萨不虚身、菩萨不尽身、菩萨坚固身、菩萨不动身、菩萨相身、菩萨无相身、菩萨普至身十身。(旧华严经卷四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
 <七>十回向中第十法界等无量回向之菩萨回向众生之十身为明净身、离浊身、究竟净身、清净身、离尘身、离种种尘身、离垢身、光明身、可爱乐身、无碍身。(旧华严经卷二十二)
 <八>十地中初欢喜地菩萨得波罗蜜身、四摄身、大悲身、大慈身、功德身、智慧身、净法身、方便身、神力身、菩提身十身。(旧华严经卷四十)
 <九>十地中第十法云地之菩萨所得人身、非人身、天身、学身、无学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摩[少/兔]摩身、无漏法身十身。(旧华严经卷四十一、新华严经卷五十七)p440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4 02:04 , Processed in 0.0874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