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5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7 10:20:33 | 只看该作者
二、戒有两种:世戒和第一义戒

智者当观戒有二种:一者、世戒,二、第一义戒。
若不依于三宝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坚,如彩色无胶;是故我先归依三宝,然后受戒。
若终身受,若一日一夜,所谓优婆塞戒八戒斋法。

夫世戒者,不能破坏先诸恶业;
受三归戒,则能坏之,虽作大罪,亦不失戒。何以故?戒力势故。
俱有二人同共作罪,一者受戒,二不受戒,已受戒者犯则罪重,不受戒者犯则罪轻。何以故?毁佛语故。


[学习解说]:

有智慧的人应当观察戒有两种,
一种是世戒(末学理解指获得世间福报的戒律);一种是第一义戒(末学理解指能获得究竟解脱的戒律)
如果不是依止佛法僧三宝而受戒,这就叫做世戒,世戒不坚固,因此应当先皈依三宝,然后再受戒
或者终身受戒,或者一日一夜受持优婆塞戒及八关斋戒

凡夫受持世戒,不能破坏先前所作的诸恶业
但是受持三归戒,皈依佛法僧以后,则能破除先前所作的恶业

另外如果两人同时造作罪业,可是一人受戒,一人没受戒,那么已受戒的人要比没受戒的人罪重一些
为什么呢,因为已经受戒的人违犯了佛语(既然受戒就不能毁戒)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中提到了第一义,那么什么是第一义呢
[第一义]在很多佛经上都有谈到,例如[维摩诘经]讲[不二法]
[大般涅槃经]上说[中道]就是[第一义],就是[佛性],就是[究竟实义]
[佛性]就是[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呢,请参考下面帖子

[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

—— [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回说第一义既然是佛性,那么我们必然要皈依佛或皈依三宝,然后依照佛陀的教导才能逐渐恢复佛性而成佛


名词解释:

【归戒】
三归戒,即归依佛法僧三宝的戒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5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8 11:13: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0-18 17:07 编辑

(152楼~154楼共用时约3小时)


三、罪有二种:性重和遮重

罪有二种:一者、性重,二者、遮重。是二种罪,复有轻重。
或有人能重罪作轻,轻罪作重,如鸯掘魔受于世戒,伊罗钵龙受于义戒;鸯掘魔罗破于性重不得重罪,伊罗钵龙坏于遮制而得重罪。
是故有人重罪作轻,轻罪作重,是故不应以戒同故得果亦同。
世戒亦有不杀、不盗,义戒亦有不杀、不盗;至不饮酒,亦复如是。
如是世戒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果报不净,故不得名第一义戒,唯名世戒;是故我当受于义戒。


[学习解说]:

罪有两种:一种是性重(此谓杀、盗、淫、妄之四波罗夷为性重戒,指其行为自身即是罪故称性罪);一种是遮重(指触犯佛陀为避世人讥嫌等所遮制之戒。譬如饮酒,其行为自体并非罪恶,但恐酒后导致放逸之举而至犯罪,故佛遮止之。犯此遮戒即得犯佛制之罪,故称遮罪),这两种罪有轻有重

有人能将重罪作轻,有人能将轻罪作重
如同鸯掘魔受持世戒,伊罗钵龙受持第一义戒
鸯掘魔罗因为受持的是世戒,所以虽然犯了性重戒,但却不会得到重罪的果报
而伊罗钵龙因为受持的是第一义戒,所以虽然只犯了遮重罪,却会得到重罪的果报

由此可见,对于重罪作轻或轻罪作重,不应当以戒来判断果报是否相同
因为同样都是戒,世戒也有不杀、不盗,第一义戒也有不杀、不盗、不饮酒、不邪淫、不妄语
然而正因为世戒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果报不净,所以不能叫做第一义戒

[学习笔记]:

第一义戒是佛陀制定的究竟解脱的戒律,如果受持后不能守戒,就是不相信佛说,就是毁佛语,所以才会轻罪作重

另外心念的作用不可小视
参考阅读:同样一件事情,心念好坏的差别和严重性

因为各种心念的造作,所以有六道各种不同轮回众生

佛法是心法,就是教导众生转化凡夫贪嗔痴心念为正念来解脱轮回的法门
今天要探究和说明的是:同样一件事情,心念好坏的差别和严重性

就算再普通或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如果心存恶心或嗔心,也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因果恶报

相反地,如果能随喜一念善心或慈心,也可能大大的增上福慧

所以,实修者应该随时以四正勤转化自己的心念,随时保持在正向的心念中

而这个因果报应并不是谁规定的,就像之前谈过的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这是一种念力的作用,甚至众生共同念力的相互作用
累世的念头和心念都会形成日后的习气和烙印,都会自作自受

如同我们所知道的:
争吵容易引起更大的纷争和破坏甚至毁灭
和谐则能带来彼此和全体的欢乐和幸福
这就是因果的基本原理,没有什么特殊或难懂的
因果报应就是自己心念和行为的作用而产生在自己身心的后果

所以,学习正确的观念,并且保持正向的念头,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解脱和幸福

名词解释:

【伊罗钵龙王】
(异类)Era%pattra,伊罗钵龙王,毁佛之禁戒,损伤树叶。以此因缘,命终而受龙身。佛本行集经三十一曰:“尔时海内伊罗钵(此言香叶),王既受龙身,心生厌离,欲求解脱。而作是念:往昔迦叶如来,亲授我记。汝大龙王,从今已去,过若千万亿年,当有一佛出现于世,号释迦牟尼佛陀。今既过如是无量亿年,颇有佛出世以不?而依那罗陀童子仙,始知释迦世尊出世,伊罗钵龙王与那罗陀,相随共向于世尊所。(中略)伊罗钵龙王,即白佛言:世尊我念往昔,有佛出世,名曰迦叶如来。我于彼中,出家修行。我时见一草,名曰伊罗。我时以手,斫取彼草,执捉将诣佛所,白彼佛言:若有比丘,斫于此草,得何果报?时彼世尊,即报我言:汝知若人故心斫断此草,当堕牢固地狱。我于尔时闻此佛语,心中不信。以不取彼佛语故,不受其教诲。又自思惟:但斫此草,有何果报?以既不信故,造波夜提罪,不舍此邪见,命终已后,遂即生长寿龙中。是故彼时,为我立名,名伊罗钵也。”四分律一曰:“所造恶虽微,慎莫谓为轻。如破伊罗叶,常在于龙中。”庄严经论三曰:“伊罗钵龙王,以其毁禁戒,损伤树叶故,命终堕龙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央掘魔罗经】
梵名 An%gulima^lika。凡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乃叙述央掘魔罗归依佛陀之事迹,及如来对于此事件所作之种种说法。佛陀住于舍卫城时,有凶贼央掘魔罗受邪师摩尼跋陀罗之教,杀千人,并取其指作为指鬘,当彼欲加害佛陀时,却反为佛陀所教化,遂舍指鬘而归依佛。未久,彼与舍利弗、目犍连等诸大弟子及文殊菩萨讨论法义时,佛亦教以受戒之事。此外,佛又为其解释佛住于无生际复住于此际之因缘,更为其说南方一切宝庄严国之“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如来”之化现,并赞叹彼国之众生悉皆幻化而不可思议。本经之教旨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佛性,佛法为唯一究竟乘,其余皆为方便法门,故本经与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之旨趣相同。
 此外,另有西晋竺法护所译之鸯掘摩经一卷、西晋法炬译之鸯崛髻经一卷,二者皆为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及巴利文中部经第八十六经之同本,亦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出三藏记集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二、卷五、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三)p1880 FROM:【佛光大辞典】

【性戒·遮戒】
性戒和遮戒的合称。性戒,又称性重戒、性罪戒或主戒、旧戒。遮戒,又称息世讥嫌戒、离恶戒、客戒或新戒。性戒是佛法和世间法都不得违犯的戒条,不论佛陀制定与否,这类行为的本身就是罪恶,犯者将感得三途的果报。遮戒则是因佛陀制定而后所形成的戒条,所以只有受佛教戒律的人才须遵行不悖。如《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上)云(大正40·166c)︰‘性戒元有,无论大圣制与不制,无非结业感报三途。遮戒不尔,佛出方制,故经论中或名主客,或号新旧,或约违理违事分之。’又,《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云(大正12·674b)︰
‘有二种戒,一者性重戒,二者息世讥嫌戒。性重戒者,谓四禁也。息世讥嫌戒者,不作贩卖轻称小斗欺诳于人,(中略)终不謏谄邪命自活,亦不宣说王臣盗贼斗诤饮食、国土饥馑恐怖丰乐安隐之事。’

此谓杀、盗、淫、妄之四波罗夷为性重戒,而以其余诸戒为遮戒。依此说法,昙无谶译《菩萨戒本》的四重四十二轻戒、《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所说的六重二十八轻戒、《梵网经》卷下所说的十重四十八轻戒等,皆依性戒、遮戒而分轻重。然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则谓《梵网》四十八轻戒中也有遮戒、性戒之别。

此外,《摩诃止观》卷四之一云(大正46·36b)︰‘性戒者,莫问受与不受,犯即是罪;受与不受,持即是善。(中略)若性戒清净是戒度根本、解脱初因,因此性戒得有无作受得之戒。’并谓定共戒、道共戒通以性戒为本。

依《大智度论》卷十三所述,性戒是尸罗,并略说身三、口四及不饮酒等八种。而天台家对于《大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所说的五支戒、十戒等,乃以根本业清净戒、禁戒等为性戒,又说《大智度论》卷十三所出的不缺戒、《梵网经》所说的四重禁戒皆为性戒,且依《大智度论》所述,而以身口七支戒或十善戒为性戒。

关于以不饮酒戒为性戒是否适当,古来即有异论。天台家依《大智度论》亦摄其为性戒,然立足点在于不饮酒可防止犯身口意三业。而在分别五戒为遮、性二戒时,则以不饮酒戒为遮戒,而为四性一遮。《俱舍论》卷十四亦广举二说而有所论。此外,《资持记》与《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卷二之四曾论及性遮二戒的缓急,而谓性戒文缓义急。

◎附︰〈性罪·遮罪〉(摘录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性罪与遮罪的并称。又称二罪。性罪,又称自性罪、实罪、性重,指其行为自身即是罪故称性罪。遮罪,又称制罪、遮制,指触犯佛陀为避世人讥嫌等所遮制之戒。譬如饮酒,其行为自体并非罪恶,但恐酒后导致放逸之举而至犯罪,故佛遮止之。犯此遮戒即得犯佛制之罪,故称遮罪。

就此性、遮二罪之意,《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九云(大正30·869c)︰
‘云何性罪?谓性是不善,能为杂染损恼于他,能为杂染损恼于自,虽不遮制,但有现行便往恶趣,虽不遮制,但有现行能障沙门。云何遮罪?谓佛世尊观彼形相不如法故,或令众生重正法故,或见所作随顺现行性罪法故,或为随顺护他心故,或见障碍善趣寿命沙门性故,而正遮止,若有现行如是等事,说名遮罪。’

又,《顺正理论》卷三十八阐明性、遮二罪之相,云(大正29·560 b)︰
‘性罪、遮罪其相云何?未制戒时,诸离欲者决定不起是性罪相,若彼犹行,是名遮罪。又,若唯托染污心行,是性罪相。若有亦托不染心行,是名遮罪;为防余失,佛遮止故。’

关于性罪,《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大般涅槃经》卷十一、《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三、《俱舍论》卷十四等,以杀、盗、淫、妄四波罗夷为性罪;《成实论》卷九〈十善道品〉等,则以杀、盗、淫及恶口、两舌、绮语、贪、嗔、邪见共十恶为性罪;又,《大乘义章》卷十但以十恶中之前七者为性罪,《摩诃止观》卷四(上)则于此七者更加饮酒而以之为性罪。

所谓遮罪,即不摄属性罪者。指突吉罗等诸罪。又,《大般涅槃经》卷十一、《菩萨戒本》(昙无谶)、《菩萨地持经》卷五、《优婆塞五戒威仪经》、《梵网经》卷下等所说的轻罪或轻垢罪等,亦属于遮罪。

此外,有关饮酒,诸论多以之为遮罪,如《优婆塞戒经》卷六云(大正24·1063c)︰

‘罪有二种,一者性重,二者遮重。(中略)酒戒名为遮重,不为性重。’然而《俱舍论》卷十四举出某持律者以之为性罪之说。

[参考资料] 《大智度论》卷四十六;《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一。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性重戒】
谓杀、盗、淫、妄皆性业也,不待佛制持而不犯,性自是善;犯而不持,性自是罪。若犯之者,其罪极重,是名性重戒。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5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8 11:14:13 | 只看该作者
四、众生三善根平等故,所得果报正等无异

善男子!后世众生身长八丈,寿命满足八万四千岁,是时受戒,复有于今恶世受戒,是二所得果报正等。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

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是义不然!
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量无边。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未来世的众生身长有八丈高,寿命有八万四千岁,他们受持五戒与现在在五浊恶世受持五戒,二者所得到果报没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贪嗔痴三善根是相同的

或者有人说:在断命处才能得戒,这是不对的
为什么呢,只要是受持禁戒的众生,不论在杀或不杀的情况下都能得戒
一切可杀或不可杀的众生无量无边,持戒的功德和果报也是无量无边


名词解释:

【三善根】
无贪、无嗔、无痴,因它们是出生无量善法的根本,故名善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8 11:15:05 | 只看该作者

五、持五戒者能令众生远离怖畏,因此五戒就是无畏布施,能得无量无边福德

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
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
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习解说]:

善男子,一切布施中,无畏布施是第一,因此我说受持五戒就是五大布施(指能持五戒。婆罗门教僧侣规定每日须行五大祭。即:供养诸神、布施生灵、祭拜祖灵、读诵吠陀、施与人类;对此,佛教说五戒以取代之)

另外,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能令众生远离怖畏,而且简单易行
受持者还能获得自在无碍,不会失去财物,而且还能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

反之如果不受持五戒者,则不能证得须陀洹果(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乃至无法获得无上菩提(佛果)


名词解释:

【须陀洹果】
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五大施】
指能持五戒。婆罗门教僧侣规定每日须行五大祭(梵 pan~ca maha^yajn~a)。即:供养诸神(梵 devayajn~a)、布施生灵(梵 bhu^tayajn~a)、祭拜祖灵(梵 pitr!yajn~a)、读诵吠陀(梵 brahmayajn~a)、施与人类(梵 nr!yajn~a);对此,佛教说五戒以取代之。(五大施经)p1059 FROM:【佛光大辞典】

【五大施】
(术语)以能持五戒为五大施。见佛说五大施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护,得大名称,虽遭恶对,心无愁恼,众生亲附,乐来依止。
阿那邠坻长者之子,虽为八千金钱受戒,亦得无量功德果报。
善男子!为财受戒,尚得利益,况有至心为于解脱而当不得?


[学习解说]:

善男子,受持戒律的众生,诸天人都会恭敬和守护他
持戒者即使遭遇恶事,也不会心生忧愁和烦恼,所以众生都喜欢前来亲近和依止他

阿那邠坻长者有个儿子,为八千金而受戒,并获得无量功德和果报
善男子,阿那邠坻长者的儿子是为财而受戒都能得到利益,何况是至心为求解脱而受戒的人呢,怎会得不到无量功德和果报呢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5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10:3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0-19 10:40 编辑

(增补152楼内容+155楼~158楼共用时约3小时)

六、有种五善法能令五戒得到增长

善男子!有五善法围绕是戒,常得增长,如恒河水。
何等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
若人能破殷重邪见,心无疑网,则具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离恶觉观。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五种善法能令五戒(杀盗淫妄酒)得到增长
五善法:一是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忍心,五信心
如果有人能破除深重的邪知邪见,心不怀疑,则能具足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远离恶觉观


名词解释:

【觉观】
新译作寻伺。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上):“有觉、有观,名为口行。”又觉与观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往生要集卷中本)p6801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作戒】
无作,又作无教、无表。戒体有作戒、无作戒两种。作戒,谓受戒时如法动作之身、口、意三业,即可见闻之业体;无作戒,谓依此时作戒之缘而生于身中不可见闻之业体。此业体初发之缘,虽由身口意之动作(即作戒),而一旦生起,则不假身口意之造作,而恒常相续,故称为无作。作戒于身口意动作止息之时亦随之而灭,无作戒则一生之中恒常相续,具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故称为无作戒体。此戒体对外境外缘而言,可防非止恶,如十戒、二百五十戒等。故特就能防之体,立此无作戒之名;就所防之外境外缘,则判别为二百五十等相。为发此无作戒,故行作戒。((参见:戒体三种)2920、“无表色”5097)p5087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5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10:38:55 | 只看该作者
七、若要出离生死苦海,应当至心受持五戒

善男子!若人能远五恶事者,是名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恶。
若有说言:离五戒已度生死者。无有是处。

善男子!若人欲度生死大海,应当至心受持五戒。
是五戒中、四于后世成无作戒,唯爱难断故不得成;以是因缘,淫欲缠绵,应当至心慎无放逸!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这五种恶事,就叫做受戒,就能远离一切身口意三恶业
如果有人说离开五戒者也能度脱生死轮回之苦,这是不可能的

善男子,如果有人想要度脱生死苦海,当要至心受持五戒
这五戒当中有四戒将在未来世成为无作戒(谓依此时作戒之缘而生于身中不可见闻之业体。此业体初发之缘,虽由身口意之动作(即作戒),而一旦生起,则不假身口意之造作,而恒常相续,故称为无作),但是唯有爱欲难断,因此缠绵于淫欲的业障中不能获得解脱,所以当要至心持戒不应生放逸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5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10:39:25 | 只看该作者
八、恶法有很多,为什么诸佛单独要把饮酒作为戒律来制定?

若有说言:更有无量极重之法,过去诸佛何缘不制,而制于酒?
善男子!因于饮酒,惭愧心坏,于三恶道不生怖畏,以是因缘,则不能受其余四戒,是故过去诸佛如来制不听饮。

若有说言:如来已说酒多过失,何故不在五戒初说?是义不然!
何以故?如是酒戒,名为遮重,不为性重;如来先制性重之戒,后制遮重。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说:还有无量恶法为什么诸佛不制定戒律?而偏偏制定酒戒呢?
善男子,这是因为饮酒以后惭愧心会被破坏,对于三恶道也不会心生怖畏,还会破坏其他四戒,所以诸佛才会制定不饮酒戒

如果有人说:如来已经说了饮酒有很多过失,可是为什么不放在五戒的前面呢
这是因为酒戒属于遮重(指触犯佛陀为避世人讥嫌等所遮制之戒。譬如饮酒,其行为自体并非罪恶,但恐酒后导致放逸之举而至犯罪,故佛遮止之。犯此遮戒即得犯佛制之罪,故称遮罪),不是性重(此谓杀、盗、淫、妄之四波罗夷为性重戒,指其行为自身即是罪故称性罪),如来制定戒律都是先制定性重戒,再制定遮重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5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10:40:02 | 只看该作者
善男子!如来先说白、黑月中各有三斋,随外道故;诸外道辈常以此日供养诸天,是故如来说有三斋。善男子!如因帐窗,帐勒故不堕,三斋之法,亦复如是。众生若有发心受持,终不堕于三恶道中。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来先说白月(指新月至满月期间。故其白月为每月十六日以下之后半个月,相当于我国及日本阴历之每月初一至十五)、黑月(每月之前十五日)各有三斋,这是随顺外道的缘故,因为诸外道常常在这些日子供养诸天,所以如来也说有白月和黑月各有三斋,众生有能发心受持者,则不会堕入三恶道中


名词解释:

【六斋日】
又作六斋。谓每月清净持戒之六日。即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黑月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须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印度自古传说鬼神每于此六日伺机害人,故至此等日中,遂盛行沐浴断食之风,其后佛教沿用此一行事,并谓于此六日,四天王必下降世间,探查人间之善恶。(杂阿含经卷四十、四天王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七、十诵律卷五十七)((参见:布萨)1910、“斋日”6545)p1311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斋】
<一>指牧牛斋等三斋,即:(一)牧牛斋(梵 gopa^laka-uposatha),譬如牧牛人求善水草,供其牛饮,至暮思归,还村时犹殷殷思及明日当往富饶之野畜牧种种之念;若人已受持斋戒,居家则以贪利养身,终日乐著欲过,其念一如牧牛人之意,如是持斋,将不获大利,亦不得善果。(二)尼犍斋(梵 nigaN!t!ha-uposatha),每月十五日伏地受斋戒,礼拜十由旬内之诸神曰(大一·九一一上):“我今日斋,不敢为恶(中略)妻子、奴婢非是我有。”举诸虚妄之言,当不得大果之报。(三)圣八支斋(梵 ariya-uposatha),或称佛法斋,即内道弟子于六斋日受持八戒。(斋经)
<二>指三斋日,即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所持之清净戒。
<三>指三长斋月。又称三善月、三长月、三斋月。即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月之间受持之八斋戒。当此三月之时,冥界之业镜轮照南洲,若有善恶,镜中悉现。此三月乃恶鬼得势之时,故令修善。常修三长斋者,昼夜精勤,一心苦行,可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国。(中阿含经卷五十五、灌顶经卷十二、梵网经卷下、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之三)((参见:三长斋月)575)p687 FROM:【佛光大辞典】

【白月】
梵语 s/ukla-paks!a,巴利语 sukka-pakkha。音译戍迦罗博乞史。正名白半。又作白月分、白分。与“黑月”相对。指新月至满月期间。印度之历法,以月之盈缺立白黑之名。而印度纪月系黑前白后,故其白月为每月十六日以下之后半个月,相当于我国及日本阴历之每月初一至十五。大唐西域记卷二(大五一·八七五下):“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后,合为一月。”(宿曜经卷上、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十一)((参见:黑月)5379)p2080 FROM:【佛光大辞典】

【黑月】
梵语 kr!s!N!a-paks!a,巴利语 kaN!ha-pakkha。音译讫哩史拏博乞史。又称黑分、黑半。为“白月”之对称。即印度历法中,每月之前十五日。印度以月之盈缺将每个月分为黑月、白月两部分,自满月之翌日至新月前日之前半月,称黑月;从新月至满月之后半月,称为白月。故一个月相当于阴历之十六日至次月之十五日间。又因月有大小,故黑月有十五或十四日。(俱舍论光记卷十一、大唐西域记卷二)((参见:白月)2080)p5379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若修善时,若读经时,供养父母时,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是人福德,日夜增长,如恒河流。如是五戒有五种果:一者、无作果,二者、报果,三者、余果,四者、作果,五者、解脱果。若有具足受持五戒,当知是人得是五果。

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咨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想要布施时、或供养三宝时、或者坐禅时、或者修善法时、或者读经时、或者供养父母时,应当先立下制约,我如果做不好或做不到要自行克罚,像这样决心已定的人福德就会日夜增长,如恒河水一样长流不止

能这样受持五戒者,就能获得五种果报:一无作果,二报果,三余果,四作果,五解脱果

如果优婆塞能常常进出寺庙僧坊、亲近诸比丘或善知识、并向他们询问佛法的妙理(即妙法之滋味。又作佛法味、法智味。佛所说之法门,其义趣甚深,须细细咀嚼体得,方生快乐,故以美味譬之,称为法味)、听后能够至心受持,并且忆念不忘,然后转教众生,这叫做自利利他优婆塞


名词解释:

【法味】
即妙法之滋味。又作佛法味、法智味。佛所说之法门,其义趣甚深,须细细咀嚼体得,方生快乐,故以美味譬之,称为法味。天亲之净土论(大二六·二三一上):“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新译华严经卷二十五(大一○·一三六上):“愿一切众生,得无量法味,了达法界。(中略)愿一切众生,法味增益,常得满足。”(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梁高僧传卷八)p3357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果】
梵语 pan~ca phala^ni。五种果之意。<一>六因所生及道力所证有为无为之果,计有五种之别。即:(一)等流果(梵 nis!yanda-phala),又称依果、习果。(二)异熟果(梵 vipa^ka-phala),又称报果。(三)离系果(梵 visam!yoga-phala),又称解脱果。(四)士用果(梵 purus!aka^ra-phala),又称士夫果、功用果。(五)增上果(梵 adhipati-phala)。其中,离系果属无为果,余四果均属有为果。又于有为果中,等流果系自六因中之同类、遍行二因而来,异熟果则由异熟因而来,士用果由俱有、相应二因而来,增上果由能作因而来。离系果属由择灭无为,即非生法,非自六因而生,唯以道力所证,故虽说为道果,然不同于其他四果由六因而来者。此系俱舍论等之说。成唯识论等则说十因、四缘而生五果。依成唯识论卷八之意,十因之中,以牵引因、生起因、定异因、同事因、不相违因得异熟果;以牵引因、生起因、摄受因、引发因、定异因、同事因、不相违因得等流果;以摄受因、引发因、定异因、同事因、不相违因得离系果;以十因得增上果。得士用果有二义,一以观待因、摄受因、同事因、不相违因得之;一以观待因、牵引因、生起因、摄受因、引发因、定异因、同事因、不相违因而得。(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俱舍论卷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三、显扬圣教论卷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五、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本、俱舍论光记卷六)((参见:五种果)1180)
 <二>二乘所证之果有五种,即声闻之四果与独觉果。声闻四果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华严五教章卷三)((参见:五果回心)1114)
 <三>又作五果。据三藏法数卷二十四、翻译名义集卷三载,受戒之比丘不食生物,谓如枣、杏等果必以火熟之方食,肤壳之果则须以刀去其皮再食。此五果指:(一)核果,指枣、杏、桃、李等果。(二)肤果,指瓜、梨、柰、椹等果。(三)壳果,指椰子、胡桃、石榴等果。(四)桧果,又作糩果,指松子、柏子、苏荏等粗糠皮类之果实。(五)角果,指菱豆、大小豆类等。此外,小丛林略清规卷上、洞上行事轨范卷中,举出瓜、茄、面、馒、饼为五果。(盂兰盆经疏卷下、盂兰盆经新疏)((参见:五种净食)1185)
 <四>指现在五果,即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者。盖以十二因缘配于三世因果,无明与行二者为过去之因;爱、取、有三者为现在之因;生、老死二者为未来之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者为现在五阴之身,系由过去业因所招感之果,故称现在五果。((参见:现在五果)4724)p111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5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0 09:59:52 | 只看该作者
(159楼~160楼共用时约3小时)


九、什么是优婆塞如法住?什么是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不能习学如是所说,轻慢比丘,为求过失而往听法,无信敬心,奉事外道,见其功德,深信日、月、五星、诸宿,是优婆塞不名坚固如法住也。
若优婆塞虽不自作五恶之业,教人作者,是优婆塞非如法住也。
若优婆塞先取他物,许为了事,是优婆塞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典知官津,税卖估物,是优婆塞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计价治病,治已卖物,是优婆塞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违官私制,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自不作恶,不教他作,心不念恶,名如法住。
若优婆塞因客烦恼所起之罪,作已不生惭愧悔心,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为身命故,作诸恶事,非如法住。


[学习解说]:

如果优婆塞轻慢出家众,或是前往听法是为了找过失,对说法者既没有信心也没有恭敬心,甚至信奉外道,深信日月、星宿的说法,这样的优婆塞不能叫做坚固如法住

如果优婆塞虽然自己不造作恶业,却教唆别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者,这样的优婆塞也不叫做如法住

如果优婆塞先收取他人财物,答应为他人办事,这样的优婆塞也不叫做如法住

如果优婆塞计价治病,借着治病的机会贩卖药物,这样的优婆塞也不叫做如法住

如果优婆塞违反法律,私自制定规定,这样的优婆塞也不叫做如法住

如果优婆塞既不自己造作恶业,也不教唆他人造作恶业,而且内心无有恶念,这样的优婆塞叫做如法住

如果优婆塞因为客尘烦恼(此系相对于“自性清净”一词而立者。所谓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吾人之心性,犹如尘埃之染污万物,故称为尘。以佛法真理而言,人性本即清净无染,一无尘垢,然因外境现象纷沓,导致对境生迷而心生烦恼)而造作罪业,作后也没有心生惭愧和忏悔,这样的优婆塞也不叫做如法住

如果优婆塞为了维护身命而造作恶事,这样的优婆塞也不叫做如法住

[学习笔记]:因不正果则曲,所以我们学佛要特别重(正)视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只有如理如法的修行,才能真正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客尘】
梵语 akasma^t-kles/a。又作客尘烦恼。即烦恼之义,此系相对于“自性清净”一词而立者。所谓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吾人之心性,犹如尘埃之染污万物,故称为尘。以佛法真理而言,人性本即清净无染,一无尘垢,然因外境现象纷沓,导致对境生迷而心生烦恼。注维摩经卷五(大三八·三七八中):“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又以“尘”之一词,本为色体之极微细者,故以之喻客尘烦恼如尘埃般微小却无所不在,遍布三千大千世界,修道者需祛除此客尘方能成圣果。最胜王经卷一如来寿量品(大一六·四○七上):“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此一说法,于小乘部派时代,即为分别论者所主张,其后大乘佛教承袭此一思想,尤以如来藏系等大乘诸经论特重之,而强调众生之心本为自性清净之如来藏,后受外境之流转所染,遂衍生客尘烦恼。例如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九下):“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中略)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即谓一切动摇不住之物皆为客尘,而非实身实境,然凡愚之人则必以动者为实有之身,以动者为实有之境,遂于终始之间,念念随其生灭,一味颠倒行事,遗失真性。既失其真,反认客尘为自身,遂于轮回之中自取流转。
 此外,佛性论卷四列举一切客尘烦恼凡有九种,即:随眠贪欲烦恼、随眠嗔、随眠痴、贪嗔痴等极重上心惑、无明住地、见谛所灭、修习所灭、不净地、净地惑。(楞伽经卷七、维摩经卷中、大毗婆沙论卷四)p3774 FROM:【佛光大辞典】




若优婆塞虽得人身,行于非法,不名为人。
若得信心,能作福德,善修正念,观一切法皆是无常、无我我所,于一切法心无取着,见一切法不得自在,生灭苦空无有寂静;人身难得,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正见;虽具正见,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闻正法;虽闻正法,难得受持;能如是观,是名人身。


[学习解说]:

如果优婆塞虽然已得人身,但是如果所做之事或所行都不如法,那么此人“不名为人”

反之如果能够具足信心,作种种福德,善修正念,观察世间一切法都是无常、无我我所(我者自身,我所者身外的事物,即我所有的简称。无我我所是说没有真实的自我,也没有真实的身外之物,一切都是缘生的,似有非实),对一切法心不贪着,观见一切法不能获得自在。并且能够观察人身难得,虽然已得人身,但是诸根难以具足,虽然诸根具足,正见又难以拥有,虽然拥有正见,信心又不足,虽然信心充满,又难以遇到善友或善知识,虽然已遇善友或善知识,又很难听闻到正法,虽然已闻正法,却又不能受持,如果能这样观察的人,才叫作“是名人身”


名词解释:

【人身难得】
谓因行五常五戒,出离四趣,方得人身。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以其得少失多,故云人身难得。(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四趣者,阿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我我所】
我者自身,我所者身外的事物,即我所有的简称。无我我所是说没有真实的自我,也没有真实的身外之物,一切都是缘生的,似有非实。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我、我所相】
我,主宰之义,即众生所执之假名也。我所,即五阴之身。菩萨以智慧观察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则我及我所,俱不可得,是为无我、我所相。(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61

[禅定勋章]

16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0 10:00:26 | 只看该作者
十、如何用不坚固的身命财,来换取坚固的身命财?

若人能观欲界无常,乃至非想非非想处皆悉无常,以是因缘,不求三恶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如是观已,见三不坚,
以不坚身易于坚身:礼拜供养,来迎去送,自手施与,亲执福事,是名以不坚身易于坚身。
以不坚财易于坚财:能自食用亦以布施,供给病瘦行路之人,供养沙门、婆罗门等贫穷下贱,是名以不坚财易于坚财。
以不坚命易于坚命:修于六念、慈悲喜舍,证四真谛,善能观察生老病死,明信善恶业之果报,定知恩爱当有别离,一切众生不得自在,未得圣道,生死力大,一切世乐常与苦俱,虽复受之,心不染着,犹如寒月求火自暖,虽复为之,终不作恶。修忍二施以润众生,深观苦乐其性平等。凡所发言,言则柔软,善化众生,令如法住,远离恶友,心无放逸,饮酒、博弈、射猎之事悉不为之,是名以不坚之命易于坚命。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能观察欲界无常(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乃至非想非非想(非想非非想乃就此天之禅定而称之。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故称非想;尚有细想,故称非非想)处皆是无常,这样正观后,便能观见三不坚(指身、命、财,乃世间三种无法持久之物相)

能以不坚身(乃四大假合而成,危脆不实,体非坚固,生灭无常,不可久存)易于(即换取)坚身:能够作到礼拜供养三宝,来迎去送,亲手布施,亲自修行福德之事,这样就叫做以不坚身易于(获得)坚身

还能以不坚财(谓一切世间财物,体非坚固,聚散无常,不可久保)易于(即换取)坚财:能布施财物给生病以及瘦弱的路人,能供养出家僧众、婆罗门(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等以及贫穷下贱的人,这样就叫做以不坚财易于(获得)坚财

还能以不坚命(谓人所受之命,虽寿夭不齐,皆同梦幻,体非坚固,焂忽无常,不可久保)易于(即换取)坚命:能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证四圣谛、能观察生老病死苦、能够深信善恶果报真实不虚、确信世间恩爱终有别离的一天、观察一切众生无法获得自在无法证道,观察众生业障深重无法脱离生死轮回之苦,一切世间众生都以苦为乐,虽然自己也身处这样的环境,但心却不被染着,终不作恶。而且能以财施和法施利益众生,能够深观苦乐平等(不苦不乐),所说的话都是以柔软语教化众生,令众生如法修行,远离恶友,心不放逸,远离饮酒、博弈、射猎的事情,这样就叫做以不坚命易于(即换取)坚命

[学习笔记]: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要清楚明白此生人间一趟不是来享福和受乐的,是要修行求解脱和自利利他的,要借假修真,借境修行,这才是正途,才不枉得人身一场。弟子净慧慈光在此深深忏悔深重的无明业障,忏悔修行懈怠不精进,弟子发愿好好清净自心,恢复自性光明!阿弥陀佛!

人身难得,
就是在累世六道轮回中,多数的时间(劫就是时间单位)往往都是堕入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中受苦
只有很短暂的时间和机会,才有可能回到人道中投胎,成为人身
也因此应该把握成为人的时候,这时候才有机会好好学习佛陀所留下的经典,才能因此而修行解脱轮回之苦
所以才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这句话 ——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观念决定走向,正确的法界人生观,才能引导众生得到真正美好的未来

学佛修行而解脱轮回痛苦,这才是不论您在任何生命型态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可以提升您的心量和智慧,扩展您的视野和观念,让您解脱各种烦恼与痛苦,迈向美好的永恒 —— 修行会无聊或无趣吗?
世俗中有句话: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所以,大家应该珍惜当下每一寸光阴,好好努力

名词解释:

【不坚身贸易坚身】
谓父母所生之身,乃四大假合而成,危脆不实,体非坚固,生灭无常,不可久存;若能持守五戒,清净无染,修习菩提无上之道,以证金刚不坏之身,是为以不坚身贸易坚身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坚命贸易坚命】
谓人所受之命,虽寿夭不齐,皆同梦幻,体非坚固,焂忽无常,不可久保。若能了知四谛,修习正法,超越生死,以续常住不朽慧命,是为以不坚命贸易坚命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坚财贸易坚财】
谓一切世间财物,体非坚固,聚散无常,不可久保。若能持用布施清净梵行之人,远求无上安乐涅槃,或求当来天人乐果,即为坚固之财,永久不坏矣,是为不坚之财贸易坚财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六念】
<一>梵语 s!ad! anusmr!tayah!,巴利语 cha anussati-t!t!ha^na^ni。又作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即:(一)念佛,念佛之大慈大悲无量功德。(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能利益大地众生。(三)念僧,念僧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诸恶烦恼。(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能除众生之悭贪。(六)念天,念三界诸天皆因往昔修持净戒、布施、闻慧等之善根,而得此乐报。大小乘对于念天之解释不同。大乘依涅槃经之说,天有三种,即:(一)生天,谓三界之诸天。(二)净天,一切三乘之贤圣。(三)第一义天,即涅槃。又于此三种天之中,大乘之人仅念第一义天。(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卷二十五、观佛三昧海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二)
 <二>比丘所必须熟知之六种要事。即:(一)念知日月,念知受戒之月日。(二)念知食处,如全不受请食者,谓我常乞食等;如受请食者,谓我今自食无请处等。(三)念知夏腊,记忆受戒以后之腊数。(四)念知衣钵,念我三衣一钵具足,若有长物,则念我有长物,已说净。(五)念同别食,若与众同食之时,念我今与众僧同食;若别食时,念我今以某缘,与众别而独食。(六)念身康羸,若无病,则念我今无病,堪能行道;若有病,则念我今有病,应当治疗。(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三之二)p1271 FROM:【佛光大辞典】

【二施】
<一>指财施与法施。解深密经卷四(大一六·七○五下):“各有三种施。三种者,一者法施,二者财施,三者无畏施。”大般若经卷五六九法性品比较二施之优劣,谓(大七·九四二上):“财施有竭,法施无穷。何以故?财施但能得世间果,人天乐果,曾得还失,今虽暂得,而后必退;若以法施,得未曾得。”
 <二>指食施与法施。进学经(大一七.七四四中):“又有二施,饮食美味,以安身命;敷散经典,开微悦听。食施安身,法施迁神,二事虽快,法施为最。”p20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种不坚易三坚法】
本事经卷七以财、身、命三种不坚,转成坚财、坚身、坚命等三种坚法,即:(一)不坚财贸易坚财,谓一切世间财物,体非坚固,聚散无常,不可久保;若能持以布施梵行清净之人,远求无上安乐涅槃,或求当来天人乐果,即为坚固之财。(二)不坚身贸易坚身,谓父母所生之身乃四大假合,危脆不实,体非坚固,生灭无常,不可久存;若能持守五戒,清净无染,修习菩提无上之道,以证金刚不坏之身,即为坚固之身。(三)不坚命贸易坚命,谓人所受之命虽寿夭不齐,皆同梦幻,体非坚固,倏忽无常,不可久保;若能了知四谛,修习正法,超越生死,以续常住不朽慧命,即为坚固之命。p648 FROM:【佛光大辞典】

【婆罗门】
婆罗贺摩拿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想非非想处天】
非想非非想处,梵名  Naiva-sam!jn~a^na^sam!jn~a^yatana,巴利名 Nevasan~n~a^na^san~n~a^yatana。非想非非想乃就此天之禅定而称之。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故称非想;尚有细想,故称非非想。又作非非想天、无思想亦无无想天、有想无想智天、非想非非想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乃无色界之第四天。此天位于三界九地之顶上,故又称有顶天。此天之名有三种解说:(一)非如色界四禅及前三无色之明了之想相,故称非想;非如无想及灭定,故称非非想。因此地痴闇不明了、不决定,故称非想非非想。(二)如无色界之第二天,不缘识处,故称非想;如第三天,不缘无所有,故称非非想。(三)于无色界第三之无所有处,除识处之想,今又除无想,共舍除想、无想,故称非想非非想。由上之三说可略见此天之相状。
 首楞严经卷九(大一九·一四六下):“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又此天之寿量,长阿含经卷二十载为八万四千劫,立世阿毗昙论卷七则分为三品,此天之下品为七万大劫,中品为七万五千大劫,上品为八万大劫;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则称八万劫。(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俱舍论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五)((参见:无色界)5083)p371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常】
梵语 anitya,或 anityata^,巴利语 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即:(一)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二)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坏灭,如人寿命尽时则死灭。另据辩中边论卷中所举,就遍、依、圆三性而有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之别。即:(一)遍计所执性,其体全无,称无性无常、无物无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缘生之诸法有生灭起尽,称生灭无常、起尽无常。(三)圆成实性,其位乃由垢转变成净,故称垢尽无常、有垢无垢无常。上述之说,不仅以缘生有为之诸法为无常,且认为圆成实性之法亦含有转变无常之义。又据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成无常品,举出无性无常、失坏无常、转异无常、别离无常、得无常、当有无常等六种;另举出刹那门、相续门、病门、老门、死门、心门、器门、受用门等八种无常。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明示十二种无常之相,即: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另入楞伽经卷七无常品中载有外道之八种无常。
 此外,观世相之无常,称无常观、非常观;说明无常旨趣之偈颂,称无常偈;安置病僧之堂院,称无常院、无常堂、延寿堂。(杂阿含经卷一、卷十、卷四十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法句经卷上、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八)((参见:常无常)4530)p5109 FROM:【佛光大辞典】

【三不坚法】
指身、命、财,乃世间三种无法持久之物相。即:(一)身不坚,父母所生之发肤,为地、水、火、风等四大假合所成,生灭无常,不可久存。(二)命不坚,人寿各有长短,同为梦幻之体,倏忽无常,不可长留。(三)财不坚,世间财物,集散无常,不可长守。(本事经卷七)p52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4 02:18 , Processed in 0.0815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