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光明遍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光明遍照,学习〈佛说阿弥陀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258

主题

8769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61

[忍辱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0:2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7-1 09:38 编辑

五、往生极乐世界需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缘

(11楼—12楼共用时3.5小时以上)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学习解说】
昨天说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不会退转,并且能够与那些证得大阿罗汉果位的声闻菩萨,甚至等觉菩萨在一起修行成佛,由此可知,那些往生者他们的福报是非常大的

今天学习这句经文:【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也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都需要有很大的善根和福报

是不可以缺少了善根、福德这些因缘,而能往生极乐世界的

1,那什么是善根?怎么做才能具足善根呢?

所谓善根,《佛光大词典》这样解说:
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

佛在《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中教导众生如何修善根:
一切众生若修善根:一者,不害众生;二者,不行放逸;三者,不饮酒;四者,不食肉;五者,常付大慈。如是之人不断善根


佛在[思益梵天所问经]中也教导众生增长善根的方法
梵天。菩萨有四法。[增长善根]。何等为四。
一者[持戒]。
二者[多闻]。
三者[布施]。
四者[出家]。

是为四。


而在修行中,能信是善根,就像
能信「观世音菩萨」和「普门品」之后,才能增长善根福慧,才能逐渐有资格学习「法华经」


学习善法,也能增上善根
例如:初学者学习一切善法,断恶修善,
或学习基础佛法知识,或比较简单容易学习的基础佛经(例如:十善业道经、地藏经)
这些都是可以的,都是助行、正行,都能增长善根与正知见(世俗的妄念与邪见才是修行中真正的夹杂)
如同小学、中学到大学,初学者要学的当然很多,不过,只要按部就班学习和落实即可



相信因果,行善布施,落实[四摄法]中摄授众生的法门,即好好落实[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这样行菩萨道,就是在增长善根

供养诸佛,就是在种大善根,这样就能得诸佛护念,不堕恶道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供养诸佛,具足善根,得真知识,能得一切种智?」
(附注:以下佛陀的解说非常重要)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供养诸佛,诸佛所说[十二部经](附注:大乘12部经,请详见[大般涅槃经]),[修妒路](附注:就是[修多罗])乃至[忧波提舍](附注:就是[优婆提舍]),是菩萨[闻持诵利][心观了达]了达故得陀罗尼,得陀罗尼故能起[无碍智],起无碍智故所生处乃至[萨婆若]终不忘失。亦于诸佛所种善根,为是善根所护,终不堕恶道诸难。

以是善根因缘故,得[深心清净]。得[深心清净]故,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以善根所护故,常不离真知识,所谓诸佛、诸菩萨摩诃萨,及诸声闻、能赞叹佛法众者。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供养诸佛、种善根、亲近善知识。」


为了让众生不丢失善根,增上善根,佛在大宝积经中要教导众生四种摄受善根的方法: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法摄诸善根]。何谓为四。
在空闲处离谄曲心。
(附注:不要居住在吵闹杂染处,以免扰乱凡心,尽量静心思维佛法,远离世俗虚假苟合的心)
诸众生中行四摄法而不求报。
(附注:行菩萨道普渡众生,应该实行四摄法才能有效的利益众生,而且过程中应该不求回报)
为求法故不惜身命。
(附注: 尽财力和精力,以求解脱轮回修证成佛,对世间物质欲望和肉身生命都没有执着)
修诸善根心无厌足。
(附注:修学各种能增上学佛善根和成就佛道的方法,精进不懈没有停止和满足)
迦叶。是为[菩萨四法摄诸善根]。


2,如何具足福德因缘
福从何来?

祸福皆从因果而来

断恶修善,自有福
端正行为风俗,修正错误,自有福

反之,得祸

慧从何来?

智慧从正确的知见而来
佛陀教导的就是法界中最正确的知见
按照佛陀的教导,就能增长智慧
所以大家要多读经,了解经义,就能增长智慧

福祸皆从因果而来,所以
福报是累世对布施众生(财施法施无畏施)的回馈,是一种累世的互动关系
因为过去世和众生结善缘,所以这些被布施的众生第八识就存在回馈的种子,善缘的种子
这些众生不是只有在人道,还可能遍布六道,所以菩萨和天人与鬼神都会帮助这个布施者
所以这个布施者,今生就能够事事顺利,这就是有福报的人
相反来说,如果一个人过去世广结恶缘,那今生不顺利的事情一定很多
因为六道中,除了地狱道的众生没办法,其余的都会想找这个人的麻烦,所以事事不顺
(世间智慧的因果则是另一个方向,这边先不讨论了)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虽然有世间智慧和能力,但是不见得有福报,例如怀才不遇
而有些人虽然不是很有智慧或能力,可是却能步步高升,享有福报
但是那些怀才不遇的人总认为不合理,认为那些人是靠吹捧,不是靠实力,怨天尤人
其实反观那些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不懂世俗应对,人缘关系并不良好
所以古人说以和为贵,广结善缘是非常有道理的,影响生生世世
上面讲这么多,就是福报的原理
所以今生除了智识和能力,想要有福报,就该朝向正确的方式来努力
但是佛弟子应该还要好好认清,福报并不能解脱轮回,
不过可以是普渡众生和成佛的助缘

如果明白了上述的原理,聪明人应该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然就是多做一些增长福德的事情,
不过没福的人要花钱去布施或花时间去广结善缘,
这的确就要自己如实发心了,不然也难以办到
不过方法还是挺多的,也不一定要花大钱,或者甚至不用花钱
一般增长福德的事情就是多做一些世间的好事
例如,捐善款利益地方医疗文化各项建设,或照顾孤苦老人病患儿童
如果以宗教来看,还可以超度鬼神亡灵,戒除杀生,广行放生
如果以佛法来看,念佛持咒拜佛诵经,增上一切佛法,都可以增长福德和智慧,方法很多

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佛号]和[药师经][药师咒]都可以增上工作上的福慧
药师佛的法门就是增长现世世间福报和智慧的法门
[放生]也是药师经教导的一项重点,对于救命和与药师法相应都很重要
念楞严咒,或者文殊菩萨名号也都能增长智慧,其实任何经咒都行
因为诸佛本来就是福慧圆满,所以任何经咒和佛号都能增上福慧功德

佛陀也在《大宝积》中教导众生四种无量福德庄严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无量福德庄严]。何谓为四。
以清净心而行法施。
(附注:法布施的时候,如果心不清净,往往贡高我慢形成诤辩,所以心清净,才能真正适应众生利益众生)
于破戒人生大悲心。
(附注:对于破戒者心生大悲,能善诱导)
于诸众生中称扬赞叹菩提之心。
(附注:就是称赞大乘菩提,因为经云~[大乘]意[无量],所以福德无量)
于诸下劣修习忍辱。
(附注:众生根器不同,行菩萨道的过程中,会遇到下劣根器者恶言相向或者甚至毁谤伤害,菩萨行者应该修习忍辱,于心不动,这样才能增上福德)
迦叶。是为[菩萨有四无量福德庄严]。

只要众生能够深入经藏,真正落实践行佛陀的教导,一定能增上善根、增上福慧,一心受持佛号而往生极乐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69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61

[忍辱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1:2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7-1 09:38 编辑

六、以至诚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得阿弥陀佛接引至极乐世界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以及阿弥陀佛无量功德利益,能够以至诚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

或者一日、或者二日、或者三日、或者四日、或者五日、或者六日、或者七日,能始终一心不乱的称念阿弥陀佛名号

那么这个人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会带领许许多多的菩萨圣众出现在这人面前,来接引他

这个时候,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这位临命终人的心就不会颠倒,不会被种种恶业所缠缚牵引至恶道

而是身心无比清净,在阿弥陀佛以及诸圣众的接引下顺利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世尊告诉舍利弗,因为我(世尊)看到了念阿弥陀佛能得到这么殊胜的功德利益,所以,在今天我就把这些功德利益都告诉了你们

如果有众生今后听闻到了我今天所说的这些话,就应当发愿要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信愿行,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执持名号】
阿弥陀经中之一句,乃表示往生净土之因行。执持,固执不动之意。意即专心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七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中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智圆于阿弥陀经疏中解释执持名号,谓(大三七·三五五下):“执谓执受,持谓任持,信力故执受在心,念力故任持不忘。”(法事赞卷下(善导)、阿弥陀经疏(窥基)、阿弥陀经略记(源信))p4444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根】
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辞典】

【颠倒】
梵语 vipari^ta,或 viparya^sa。略作倒。谓违背常道、正理,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对于颠倒妄见之分类,诸经论所说有异。(一)二颠倒,即:(1)众生颠倒,众生不知真理,为烦恼所迷惑。(2)世界颠倒,众生迷失真性,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所说出自首楞严经卷七、大明三藏法数卷八等。
 (二)三颠倒,又作三倒,即:(1)想颠倒,对于对象错误之想法。(2)见颠倒,错误之见解。(3)心颠倒,具有上述二种颠倒之心之自体即虚妄。所说出自阴持入经卷上、大集法门经卷下、大品般若经卷十一、七处三观经等。
 (三)四颠倒,又作四倒,即:(1)有为之四颠倒,凡夫不知此世(迷界)之真实相,而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不净为净,以无我为我。(2)无为之四颠倒,声闻、缘觉虽对有为之四颠倒具有正见,然却误以为悟境是灭尽之世界,故不知悟界(涅槃)乃常、乐、我、净者。以上八种妄见合称八颠倒,或八倒。所说出自南本涅槃经卷二、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一○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乘义章卷五末等。
 (四)七颠倒,指想倒、见倒、心倒、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等七者。乃上记三颠倒与四颠倒之合称。所说出自瑜伽师地论卷八、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三等。
 此外,圆测于仁王经疏卷下列举常、乐、我、净等四颠倒,及贪、嗔、痴、过去因、未来果、现在因果等六颠倒,合为十颠倒。并主张以“四念处观”灭除四颠倒,以三善根观灭除贪等三毒,而以三世观灭除过、现、未三世之执著。又大集法门经卷上谓,有为之四颠倒,复个别具有想、心、见等三颠倒,总为十二颠倒。(六十华严经卷十、法华经卷六、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十九、往生论注卷上、慧琳音义卷十五)p673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69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61

[忍辱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6-29 20:2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29 22:21 编辑

(接续楼上  13楼—14楼用时共3.5小时)

昨天学习经文时,经文中提到在称念佛名时,要做到【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会现在其前,那如何做到【一心】呢?
所谓的[一心]是可以用各种心导入的,例如,感恩心,欢喜心,清净心,慈悲心
我们任何众生都有这些好心,因为佛心佛性本俱足,与佛平等无二

只是每个凡夫杂染妄心有深浅的差别而已,所以慈悲清净欢喜的各种佛心状态不时常显露
所以常说,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修行的目的就是转化我们的[凡夫心]为[佛心],这样就能成佛
所以修行应该重视[心法]的导入,这样才能究竟成就


因此,念佛的次第,除了[表法]的不同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法]的不同
[表法]只是适应众生的方便法,因为不同的众生需要不同的引导
但是,更重要的重点在于[心法],[心法]才能契入显露[佛心]的修行次第
而[心法]又有种种不同,例如,感恩心欢喜心清净心,而且每一种都有深浅次第之分

我们应该知道,表相念佛与融入心法念佛,所起到的效果截然不同,用心法念佛,连结的是佛菩萨的悲心愿心清净自在心

用心法念佛,就如同把自己完全交给佛菩萨,融入到佛菩萨的光明中,那是对佛菩萨的绝对信任,如此才能与佛菩萨心心相印,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而如果长期执着表相念佛,口念心不念,无法契入心法,这样念佛效果就差,甚至可能对佛经中教导的称念佛号能获得无量功德利益产生怀疑

这样的人,佛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就有过教导,不相信称念佛名是佛的甚深行处,转而毁谤佛法,而堕入三恶道受苦

「世尊!有诸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行处,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由此不信,还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流转无穷!」


所以,修习佛法,信心很重要
信为功德母
自古以来,修行和传承的过程
合理的是训练,不合理的是磨练
经过这个精进的历程,逐渐反观自照,觉察自己的妄心,才能逐渐相应和印心
如果不能磨掉自己的妄念和习气,自以为是,甚至产生怀疑
怀疑就失去净信,失去净信就退失功德,福慧一降低,随之修行就会退转
也因此,往往继而卷起宿世黑业,面临更大的痛苦和考验
如果能在痛苦中反省认错忏悔,才能慢慢脱离苦难,再次恢复修行
如果不能反省,那就只好等吃过众多苦头后,看看是否能觉醒了
就像,同样是念「阿弥陀佛」,但是,心念怀疑,就会往生边地,而不是真正往生弥陀净土
佛陀在「无量义经」中也说过,同样教法,不同众生,因为无量众生心,无量差别,而产生无量果
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同样的教法,也会因为心念差别、观念不同而产生偏差和不同结果
所以,学佛最重要的是观念,也就是正确的知见,不同次第会有不同知见差别,要循序增上、由浅入深才不会错误

又像,同样念阿弥陀佛求往生,经中说一念二念乃至十念或一日二日乃至...,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
就是因为众生心念与弥陀相应的差别,也就是入心印心程度的差别,也是杂念妄想的差别,不能一心念佛,就有差别
这道理也常发生在一般念佛持咒上,真正的实修者念佛持咒很有效,而一般初学者往往不得力,也难超度鬼神或亡者,因为不相应
也就是戒定慧实修不足,功德不匹配,没有真正戒行和定力修行,智慧不足,心不相应,更无法相印,以致无法承藉佛力

——心念、信念&念佛持咒几次才有效?

心念不同,往生的次第也不同,这只要学习《观无量寿经》中介绍的上品往生就知道了,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念佛就能上品上生,这就是深入甚深心法念佛的果报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
——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观无量寿佛经(九品往生)

然而众生愚痴,自己不能深入经藏,又没有真正实修佛法,更没有入心好好落实功课,所以

许多人觉得为什么念佛持咒或学佛没用,其实就是不真诚,不是真信
对所谓真信和真诚没有深刻的体会

所以说,真修,真正老实做,才能对佛生起真正如实的信心
真信和真修行就是建立在如实两字上
所以说,不老实不是真信,不是真修行


如此,自然就不能获得佛法的利益,只能累世在六道中轮回受苦,所以作为实修者要记住:

什么是行法,,就是去做,,去做就是行法,,不做就没有行
——什么是行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69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61

[忍辱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6-29 21:1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7-1 09:50 编辑

七、十方世界诸佛都在称赞宣说这部《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告诉舍利弗,像我现在在法会上这样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俗谓事理深妙神奇,无法以思索或讨论而得者)的功德

在东方世界也有阿閦鞞佛(译曰无动,不动。无嗔恚。往昔于去此东方千佛刹,出现于阿比罗提国之大目如来所发愿,修行后,成佛于东方,其国土名善快,今现于其土说法。又依密教谓阿閦为金刚界五智如来中住于东方之如来。左手作拳,右手持梵函

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等如恒河沙中的细沙那么多的佛

都在自己的佛国中示现广长舌相(诸佛之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至发际,如赤铜色。此相具有两种表征:(一)语必真实。(二)辩说无穷,非余人所能超越者。

强调说明佛接下来要说的话都是真实语,不是妄语,诸佛在自己的佛国全部都告知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

你们应当坚信释迦牟尼佛刚才所说的这些称赞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不可思议的种种功德利益

这些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极乐世界真的非常殊胜,没有痛苦,只有快乐,而且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寿命都无量无边

而且在极乐世界修行都不会退失,直至实证一生补处果位至成佛

而且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是被一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护念的经,也是世尊不请自说之经,这也说明这部经的殊胜以及重要性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舍利弗说:在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等等这些如恒河沙中的细沙一样多的诸佛

他们也都在各自的佛国示现广长舌相,为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演说最真实的事实:

你们这些众生,应当坚信释迦牟尼佛刚才所说的这些称赞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不可思议的种种功德利益,

这些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正因为极乐世界种种殊胜的功德,所以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是被十方三世诸佛所共同护念的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舍利弗说: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等等这些如恒河沙中的细沙那么多的诸佛

他们也都在自己的佛国净土示现广长舌相,为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们演说最诚实的事实:

你们这些众生,应当坚信释迦牟尼佛刚才所说的这些称赞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不可思议的种种功德利益,

这些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正因为极乐世界种种殊胜的功德,所以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是被十方三世诸佛所共同护念的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舍利弗说: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等等这些如恒河沙中的细沙那么多的诸佛

他们也都在自己的佛国净土示现广长舌相,为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们演说最真实的叮嘱:

你们这些众生,应当坚信释迦牟尼佛刚才所说的这些称赞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不可思议的种种功德利益,

这些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正因为极乐世界种种殊胜的功德,所以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是被十方三世诸佛所共同护念的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舍利弗说:下方世界也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等等这些如恒河沙中的细沙那么多的诸佛

他们也都在自己的佛国净土示现广长舌相,以最诚实的语言告诉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们:

你们这些众生应当坚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些称赞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不可思议的种种功德利益

这些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正因为极乐世界种种殊胜的功德,所以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是被十方三世诸佛所共同护念的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世尊继续对舍利弗说:上方世界也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等等这些如恒河沙中的细沙那么多的诸佛

他们也都在自己的佛国净土示现广长舌相,以最诚实的语言告诉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们:

你们这些众生应当坚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些称赞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不可思议的种种功德利益

这些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正因为极乐世界种种殊胜的功德,所以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是被十方三世诸佛所共同护念的经

【词解】
【不可思议】
<一>梵语 a-cintya。又作不思议、难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俗谓事理深妙神奇,无法以思索或讨论而得者,皆以“不可思议”形容之,盖系援引自佛教经典。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谓,世界、众生、龙、佛土境界为四不可思议者。大宝积经卷八十六等亦举出:业、龙、禅、佛等四种境界为不可思议者。大智度论卷三十则举出:众生多少(众生无增无减)、业果报(一切差别由业力而生)、坐禅人力(由禅定之力而现神通)、诸龙力(龙之一滴水,则可降大雨)、诸佛力(佛陀圆满成就十力)等五种不可思议。
 另据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佛不可思议法品之载,诸佛有刹土、净愿、种姓、出世、法身、音声、智慧、神力自在、无碍住、解脱等十种不可思议。同经卷三十七离世间品,亦载菩萨之十种不可思议。此系说明诸佛、菩萨之解脱、智慧、神力等,乃言语思虑所不能及者。复次,华严经与维摩经称为不思议解脱经,阿弥陀佛称为不可思议光如来,菩萨称为不思议慧菩萨、难思议菩萨等,皆为其例。((参见:四不思议)1662)
<二>唐代僧。为新罗国零妙寺(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为善无畏之弟子。唐开元(713~741)末年撰大日经供养次第法疏二卷,世称不思议疏。其余事迹不详。p962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閦】
 (佛名)Aks!obhya,如来名。具名阿閦鞞、阿閦婆。译曰无动,不动。无嗔恚。往昔于去此东方千佛刹,出现于阿比罗提国之大目如来所发愿,修行后,成佛于东方,其国土名善快,今现于其土说法。又依密教谓阿閦为金刚界五智如来中住于东方之如来。左手作拳,右手持梵函。黄金色。阿弥陀经曰:“东方亦有阿閦鞞佛。”慈恩疏曰:“阿閦鞞佛,名无嗔恚,在东方阿比罗提国。”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同慧远义记曰:“阿閦胡语,此云无动。”玄应音义九曰:“阿閦鞞,亦云阿閦婆,此译云无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恒河沙】
梵语 gan%ga^-nadi^-va^luka。即恒河之沙。又作恒边沙、恒水边流沙、江河沙、兢伽沙、恒沙、恒河沙数等。恒河沙粒至细,其量无法计算。诸经中凡形容无法计算之数,多以“恒河沙”一词为喻,例如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大八·二一七中):“遍照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七中):“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无量大圣,数如恒沙。”(玄应音义卷二十四、翻译名义集卷七)p3813
FROM:【佛光大辞典】

【恒河沙】
恒河是印度大河,河中多细沙,佛说法时,每以恒河之细沙来形容数目极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广长舌相】
梵语 prabhu^ta-jihvata^,或 prabhu^ta-tanu-jihvata^,巴利语 pahu^ta^-jivha。为佛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又作广长轮相。略称长舌相、广长舌、舌相。诸佛之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至发际,如赤铜色。此相具有两种表征:(一)语必真实。(二)辩说无穷,非余人所能超越者。大智度论卷八(大二五·一一五中):“若人舌能覆鼻,言无虚妄,何况乃至发际?我心信佛必不妄语。”
 又观佛三昧海经卷三记载佛之广长舌相甚详,谓此相系由十波罗蜜、十善报所感得,其舌根下及舌之两边有二宝珠,流注甘露,滴润舌根。诸天、世人、十地菩萨皆无此舌相,亦无此味。又诸佛舌上有五画,犹如宝印之纹,此味入于印纹中则流注上下,入琉璃筒。诸佛笑时,动其舌根,以此味力之故,舌出五光,五色分明,绕佛七匝,还从顶入。佛出舌时,如莲花叶,上至发际,遍覆佛面。舌下亦有众杂色脉,此味流入脉中,以其味力之故,变成众光,有十四色,一一光上照无量世界。
 法华经神力品(大九·五一下):“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七中):“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又据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增一阿含经卷八、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之记载,除诸佛之外,转轮圣王亦具有此相。(中阿含经卷十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菩萨地持经卷十、三十二相显要钞卷中)p5993
FROM:【佛光大辞典】


【徧覆】意思为普遍覆盖;普遍覆育

【三千大千世界】
梵语 tri-sa^hasra-maha^-sa^hasra-loka-dha^tu,巴利语 ti-sahassi^-maha^-sahassi^loka-dha^tavo。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又作一大三千大千世界、一大三千世界、三千世界。谓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然据正确推定,所谓三千世界实则为十亿个小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实为千百亿个世界,与一般泛称无限世界、宇宙全体之模糊概念实有差距。又于佛典之宇宙观中,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观无量寿经卷十二、俱舍论卷十一、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往生要集卷八十四)p52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69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61

[忍辱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20:52: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7-1 10:03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4小时20分)

八、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学习解说】
前面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众不止是世尊在称赞极乐世界的种种功德利益

就是东方世界、南方世界、西方世界、北方世界、下方世界、上方世界中所有的诸佛

都在向自己佛土的众生宣说释迦牟尼佛演说的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功德是真实的,劝导众生一定要深信

并告诉众生这部经叫做“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由此可知,这部《佛说阿弥陀经》也称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那么为什么这部经被称作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呢?世尊告诉舍利弗: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这部经后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听闻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后能够信受称念的

那么这些善男子善女人,所获得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大的,他们都会被十方诸佛所护念

而且在修行成佛的路上都不会再退转,最终成就正等正觉

所以舍利弗,你们应当相信我以及诸佛所说的话,要深信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有着无比殊胜的无量功德

众生应当一心不乱的持念佛号,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九、相信佛说的众生,应当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学习解说】
相信极乐世界的无量殊胜功德,并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就是信佛

如果有人已经发愿、或者现在正发愿、或者将来发愿,愿意往生到阿弥陀佛佛土的极乐世界

这些人,在修行的路上全都不会退转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在极乐净土,已经发愿的就已经往生到了极乐世界,今生发愿的,今生就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将来发愿的,将来往生到极乐世界

所以,世尊在在告诉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如果能够相信这些佛所讲的,就都应当发愿要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十、十方诸佛共同称赞释迦摩尼佛为娑婆世间众生演说这部难信之法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舍利弗,就像我现在称赞十方世界诸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一样,十方世界的诸佛也在称赞我不可思议的功德

他们都赞叹我释迦牟尼佛能够做到那么难、又很少有人做到的事情

能够在这个充满劫浊(谓时节之浊乱。于减劫中,饥馑、疾病、刀兵等劫生起,衣食等资具衰损)、见浊(指末世时,众生执住于诸恶见,而浊乱世间。如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见等。其体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菩萨地持经卷七以今世若法坏法灭之后,像法渐起,邪法转生,即称见浊)、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众生浊(谓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斋法)、命浊(谓于末世之际,人的寿命因烦恼、邪见等恶业增长、炽盛,而次第短缩。浊,即指秽浊。烦恼与邪见为浊之本体;寿命短缩即为其所招致之结果的五浊罪恶世道中难忍能忍,难舍能舍

以大无畏和大慈悲教化救渡众生,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佛之后,现在又正在为众生演说这一切世间难信的念佛法门

世尊告诉舍利弗,你们应该知道我在这个堪忍的充满五浊(指减劫(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之五种滓浊)的恶道世界中

正是因为不畏艰辛的为娑婆世界的众生广说佛法这件甚难之事,而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

也由此可知为一切娑婆世间的众生演说这难信的佛法有多么的困难,需要有多大的毅力啊!



十一、诸众生闻佛所说这部难信之法,都欢喜信受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说完这部殊胜的《佛说阿弥陀经》后,与会的舍利弗以及诸大比丘,还有与会的世间一切天人、人、阿修罗等众生

听佛说完这部殊胜的佛经法义后,都欢喜的相信并受持,没有一点疑惑,相继的向释迦牟尼佛曲身行礼然后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继续精进修行

【词解】
【受持】
梵语 udgrahaN!a。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可分三方面:(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即须誓愿持守,不得有违。(二)受持经典,乃十种法行、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即受学经典之际,发净信解,以恭敬心阅读,并须时时讽诵、忆念。又信受佛之教法,称受持佛语;信受某部经典,如信受法华经,称受持法华。于日本日莲宗,谓行者于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之经题、受持法华经之际,立即可由凡夫身转为佛身,称为受持妙法成佛,略称受持成佛。(三)受持三衣,据释氏要览卷上载,僧众得受三衣后,须依法于适当之时、地穿著,如入聚落、听法等,得著大衣;于净处、习诵等,得著七条衣;于任何处所,得著五条衣。(妙法莲华经普贤劝发品、陀罗尼品、胜鬘宝窟卷上本、得度略作法、从容录第三则)p3106
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odhi,巴利语 anuttara-samma^sambodhi 之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又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uddha,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译为“无上正等觉者”。此系佛陀之尊称。又可省略阿耨多罗,而仅作三藐三佛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大智度论卷二、卷八十五、往生论注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二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参见:正遍知)2001、“正觉”2005)p3674
FROM:【佛光大辞典】

【娑婆】
梵语 saha^。又译沙诃、娑呵、索诃。意译忍、堪忍、能忍、忍土。指娑婆世界(梵 Saha^-lokadha^tu),即释迦牟尼进行教化之现实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忍受诸烦恼,不肯出离,故名为忍。又有诸佛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表其无畏与慈悲。又译作杂恶、杂会。谓娑婆国土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此外,娑婆一词原指我人所住之阎浮提,后世遂成为一释迦佛所教化之三千大千世界,而总称百亿须弥山世界为娑婆,并以释尊为娑婆世界之本师。(法华文句卷二下、法华玄赞卷二、大唐西域记卷一)p4077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浊】
梵语 pan~ca kas!a^ya^h!。又作五滓。指减劫(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之五种滓浊。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之说,五浊即指:(一)劫浊(梵 kalpa-kas!a^ya),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二)见浊(梵 dr!s!t!i-kas!a^ya),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三)烦恼浊(梵 kles/a-kas!a^ya),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四)众生浊(梵 sattva-kas!a^ya),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五)命浊(梵 a^yu-kas!a^ya),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五浊之中,以劫浊为总,以其余四浊为别。四浊中又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而成众生浊与命浊二者。
 据法华文句卷四下载,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总约四浊而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而立此假名。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见浊以五利使为体,命浊以连持色心为体。其中见浊、烦恼浊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则是行因得果之人浊。另据悲华经之说,人寿自八万岁渐次减至二万岁后,为五浊生起之时,其时,现实世界充满烦恼痛苦,称为五浊恶世,又作浊恶世、浊世。五浊之始较轻微,渐次则随时代之变化而五浊炽烈,称为五浊增时。
 又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载,佛界与九界相织而产生五种之浑浊,称为五浊。即:(一)劫浊,谓见虚空遍于十方界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而相织妄成,称为劫浊。(二)见浊,谓身以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以地、水、火、风四大旋令觉知,相织妄成,称为见浊。(三)烦恼浊,谓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而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而相织妄成,称为烦恼浊。(四)众生浊,谓人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于此而相织妄成,称为众生浊。(五)命浊,谓人之见闻原无异性,以众尘隔越,故无状异生,虽性中相知,然用中相背,同异失准而相织妄成,称为命浊。
 楞严经义疏注经卷八将五浊配于大乘起信论所说之三细六粗,即以劫浊配于三细中之业相转相,见浊配于现相,烦恼浊配于六粗中之前四相,众生浊配于造业相,命浊配于业系苦相。此系关于五浊之转释,而非为减劫中所起之五种浊乱相之说。又毗尼母经卷一除去见浊,加上业浊为五浊。另十地经论卷一举出六浊之说,即:不欲浊、威仪浊、盖浊、异想浊、不足功德浊、痴浊等六者。另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二举出十二浊,即:(一)示现劫浊,(二)示现时浊,(三)示现众生浊,(四)示现烦恼浊,(五)示现命浊,(六)示现三乘差别浊,(七)示现不净佛国土浊,(八)示现难化众生浊,(九)示现说种种烦恼浊,(十)示现外道乱浊,(十一)示现魔浊,(十二)示现魔业浊。
 于法华经玄赞卷四中,举出十二浊与五浊之关系,谓诸佛国土具足清净庄严,为利益众生,乃方便示现诸浊。此十二浊唯大乘具有,即随佛所化土之胜、劣二法,而示现立之。五浊则仅据秽土之相而立论,故通于大、小二乘。其中,十二浊之劫浊、时浊即五浊之劫浊;众生浊、难化众生浊即众生浊;烦恼浊、说种种烦恼浊即烦恼浊;命浊即命浊;外道乱浊即见浊。其余三乘差别浊、不净佛国土浊、魔浊、魔业浊等四种,则非为五浊所摄。(杂阿含经卷三十二、阿弥陀经、悲华经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一、文殊师利问经卷下、顺正理论卷三十二、俱舍论卷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三、法华经义记卷三、菩萨地持经卷七、华严经孔目章卷二)p1201
FROM:【佛光大辞典】

【劫浊】
梵语 kalpa-kas!a^ya。为五浊之一。谓时节之浊乱。于减劫中,饥馑、疾病、刀兵等劫生起,衣食等资具衰损,是为劫浊。((参见:五浊)1201)p2816
FROM:【佛光大辞典】

【见浊】
梵语 dr!s!t!i-kas!a^ya。五浊之一。指末世时,众生执住于诸恶见,而浊乱世间。如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见等。其体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菩萨地持经卷七以今世若法坏法灭之后,像法渐起,邪法转生,即称见浊。((参见:五见)1099、“五浊”1201)p3004
FROM:【佛光大辞典】

【烦恼浊】
  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是名烦恼浊。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众生浊】
  谓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斋法,是名众生浊。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命浊】
梵语 a^yu-kas!a^ya。又作寿浊。为五浊之一。谓于末世之际,人的寿命因烦恼、邪见等恶业增长、炽盛,而次第短缩。浊,即指秽浊。烦恼与邪见为浊之本体;寿命短缩即为其所招致之结果,故称命浊。(妙法莲华经卷一、菩萨地持经卷七)((参见:五浊)1201)p3127
FROM:【佛光大辞典】


===================================

为什么十方世界诸佛都在赞叹、护念这部《佛说阿弥陀经》?为什么这部经被称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原因就是能够受持这部经,听闻并持念十方世界诸佛名号的善男子善女人,所获得的功德利益非常大

能得十方如恒河沙中细沙一样多的诸佛护念,修行路上永不退转,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佛经中所教导的好好去落实各种实修

在这段经文中,世尊教导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因为
愿力能够驱使我们自己,能超越业力,能够真正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发心发愿就是最大的功德(这也是佛经上说的)和能量
这就能让修行人不断增上,提升慈悲和智慧,逐渐恢复佛性


发愿的功德很殊胜,只要发起大愿,佛菩萨就一定会加持护念,就如经文中所说: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当我们发起往生净土的愿心,就一定要在平时的实修中真正的落实,如何落实实修而能往生净土,这在很多经文中都有教导:
(相关阅读:
如何往生净土~ 节录自众多佛经, 请善信接力

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观无量寿佛经(九品往生)

然而在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众生业障深重,很难相信这殊胜的念佛解脱法门

佛陀慈悲,以自己的大悲愿力和大无畏力,为一切世间众生极力宣说这个极难相信的法门,给予众生能离苦得乐,获得涅槃解脱的功德利益

所以作为实修者,更要深入经藏,深入佛的教导,要如实落实实修,这样才能不辜负世尊为世间众生演说的这一难信之法

并且我们也要学习佛菩萨的大悲愿心,引导众生学习这殊胜的念佛法门,一起走上解脱之路

这才是真正的落实佛的【信愿行】的教导


(本篇经文暂时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老师

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念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11 10:37 , Processed in 0.0673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