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9 08:3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30 09:48 编辑

(本次学习:11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2、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学习解说]:

上文讲到,普贤菩萨问佛了知身心虚幻的行者,如何以幻修幻,如何去除妄想之心获得解脱?

这段经文,世尊先是夸赞普贤菩萨能为诸菩萨及末法众生请法问世尊,如何修习菩萨如幻三昧,远离虚幻相

然后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都是如来圆觉妙心的显现

就像空花在空中出现,幻花虽然消失但是空性却不会坏灭,所有幻相全都灭尽,觉心不动(谓诸如来由证大寂灭定,所有功德,一切外道魔军盗贼亲属,乃至火水风等,皆不能挠乱变坏,故曰不动)

然后又说,在幻相上说觉依然叫做幻,在幻相上说有觉仍未离开幻,说无觉也是同理

因此,真正的幻灭叫做不动(谓诸如来由证大寂灭定,所有功德,一切外道魔军盗贼亲属,乃至火水风等,皆不能挠乱变坏,故曰不动)

世尊继续说,一切菩萨及末法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的境界,连心如幻的念头也要远离,包括远离的念头也要远离,还有离开远离的念头也要远离,最后达到既没有离,也没有所离,这样才能永离诸幻

就像用两块木头钻木取火,当火燃烧时木头也变为灰烬,以幻修幻也是同理,种种幻相虽然灭尽,但是不入断灭

世尊接着说,知道是虚幻就马上远离,远离诸幻就能获得觉悟,一切菩萨及末法众生都是依此修行而永离诸幻

关于“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如何在实修中运用,请参考阅读:[略说]以三净观消除习气

==================

[学习笔记1]:

经文~“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这句经文讲的是一切众生种种幻化,都是如来圆觉妙心的显现,就是说心念的影响力是非常深远的

换句话说,
心念的正向作用和负面作用都一样强大

如果[负面心念]主宰自己,那就变成累世轮回的强大业力

如果[正向心念]光明自己,那就会变成佛菩萨同等的威力 —
[生命]和[心念]的原理

也就是唯心所现的道理

[唯心所现]的心是指第八识,心王
[唯识所变][唯识所现]的识一样也都是指第八识,心王,就是阿赖耶识
意思是阿赖耶识可以变现出一切, 这在密严经也讲的很清楚 —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所现]

其中原理就是,
外相对[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产生作用,而形成[第六识](意识)的概念执着,最后变成[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习气种子

同样的,[第八识]的习气种子也影响[第六识]对外相的判断,形成执着

这就是一种互动式的交流状态

[心念]的原理就是如此,其实很简单,懂了原理就很简单

如果超越了对表相的执着,那才能超越肉体的存在,而逐渐回到正面的精神状态

不用怀疑,道理就是如此,因为佛菩萨就是如此,佛菩萨就是最好的案例 —
[生命]和[心念]的原理
所以,[学佛成佛],最主要就在于[心的解脱]
因为肉体的果报身,也是由心而生,由[第八识]的无明妄念结合众缘所生
学佛就是为了消除第八识的无明习气,逐渐恢复清净的第八识,
就是[楞严经]上讲的[菴摩罗识],也就是俗称的第九识 —
[普贤心法~上品上生极乐世界]学佛的人有什么能力(或资格)可以代众生受苦果?
如果「有情众生」能透过修行佛法,逐渐去除「第八识」的染污,消除「无明(愚痴)种子」,
清净后的「第八识」则称「第九识」-「庵摩罗识」,就是恢复原本清净光明圆满的「自性」,称为「佛性」
这样的「有情众生」则称「成佛」,有能自主的不可思议神通力量 —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


[学习笔记2]:

经文~“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世尊以两木取火,木头烧完火也灭了的道理,为我们解说以幻修幻的道理

在修行过程中,虽然要消除种种幻相,但要清楚明白不能因此而堕入断灭相

由此想到梦境,不论梦中得到或失去什么,醒后根本不会因为真的得到而增加,或真的失去而减少

这道理就像“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 因为在幻的基础上根本不可能有真的觉

所以经中继续教导“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因为真正的“幻灭名为不动”

也就是说心要做到不分别不执着,超越是非有无两边对立才行

如同《金刚经》中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虽然身心是幻,但我们可以借假修真,以幻修幻就是藉由不二法深入实相

佛法讲的不分别执着就是指[不二] — [不二]的探讨
以[禅那]来说
就是当下心念放下对立两边的执着,就是[不二] —
[略说]以三净观消除习气
[甚深般若波罗蜜]就是恢复[佛性]的方法,就是不二法门 — [分析探讨]佛像到底能不能佩带?带楞严咒不能进入厕所?


名词解释:

【如来藏】
<一>梵语 tatha^gata-garbha。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经论中常以该思想阐明人之迷、悟对立意义。胜鬘经法身章(大一二·二二一下):“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大方等如来藏经亦列举莲花内有化佛、淳蜜在岩树中、真金堕于不净处、弊物裹金像、贱女怀贵子等九喻,详加解说其义。
 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谓“藏”有三义:(一)所摄藏,一切众生悉摄于如来之智内。(二)隐覆藏,如来法身无论因位、果位,俱不改变;然众生为烦恼所覆,故不得见。(三)能摄藏,如来果德悉摄于凡夫心中。于同论卷二自体相品与胜鬘经自性清净章谓“藏”有自性、因、至得、真实、秘密等五义,即:(一)万有悉为如来之自性,由自性之义而言,称为如来藏。(二)此藏乃圣人修行正法而生之对境,由成为境界之“因”义而言,称为正法藏,或法界藏。(三)信此藏可得如来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义而言,称为法身藏。(四)此藏超越世间一切虚伪,由真实之义而言,称为出世藏,或出世间上上藏。(五)一切法若顺此藏则得清净,反之则成染浊,由秘密义而言,称为自性清净藏。以上五项称为五种藏。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则列举能藏、所藏、能生之三义;圆觉经略疏卷上,亦举出隐覆、含摄、出生等三义,称为三种如来藏。另据胜鬘经空义隐覆真实章载,如来藏可分二种:(一)如来藏超越烦恼,或与烦恼不同,亦即于如来藏中烦恼为空,称为空如来藏。(二)如来藏具足一切法,而与烦恼不离、不脱、不异,此即不空如来藏。又同经法身章载,如来藏尚可分为二义:(一)在缠,被烦恼所缠缚之状态,包含空与不空二如来藏。(二)出缠,脱离烦恼缠缚之状态。大乘起信论则谓,真如有如实空与如实不空二面;觉之体相若以四镜为喻,即:(一)如实空镜,即空如来藏。(二)因薰习镜,即不空如来藏。(三)法出离镜。(四)缘薰习镜。前二者为在缠,后二者则为出缠。
 释摩诃衍论卷二归纳以上诸说,而立十种如来藏。即:大总持如来藏、远转远缚如来藏、与行与相如来藏、真如真如如来藏、生灭真如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能摄如来藏、所摄如来藏、隐覆如来藏等十种。
 或以如来藏与阿赖耶识、阿摩罗识(九识家所立之第九识)为一,例如入楞伽经卷七(大一六·五五六中):“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又(大一六·五五六下):“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此时如来藏即阿摩罗识。
 如来藏之思想,在印度较唯识说早成立,与中观、唯识等思想不同,然后世在唯识说之外,未别立如来藏,而于唯识说中论述如来藏。我国地论宗则以如来藏为究竟,而立净识缘起说。天台宗认为如来藏即实相,而视其为不可思议之妙法。于华严宗,在三祖法藏之起信论义记卷上立有四宗教判,第四宗即名如来藏缘起宗;内容含摄楞伽、密严、起信、宝性等经论之说,就该宗五教判而言相当于第三之终教。又密教胎藏界曼荼罗所说,即根据如来藏思想而来。(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卷四、入楞伽经卷一、大乘密严经卷下、大般若经卷五七八、无上依经卷上、金刚仙论卷五、大智度论疏卷十四、法华经玄义卷五下、大乘义章卷一、卷三末、四分律疏饰宗记卷三本)((参见:譬喻)6809)
 <二>指佛所说之一切经藏。增一阿含经卷一(大二·五五○下):“其有专心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p2361 FROM:【佛光大辞典】

【不动】
谓诸如来由证大寂灭定,所有功德,一切外道魔军盗贼亲属,乃至火水风等,皆不能挠乱变坏,故曰不动。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09:50:58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增补11楼[学习笔记2] + 12楼,共用时2.5小时)

3、世尊以偈诵再次对普贤菩萨宣说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  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  犹如虚空花,
  依空而有相,  空花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  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  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  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  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  方便亦如是。”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世尊再次以偈诵方式宣讲法义

世尊对普贤说,你要知道,一切众生的无明根本都是由心所生,这些无明犹如空中花,依着空性而建立,空花可以灭除,空性始终不动

幻相由心生,灭除幻相才能获得觉心圆满,因为真正的幻灭是不动,故诸菩萨及末法众生应当远离诸幻,甚至远离诸幻的念头也要远离

如同以木取火,木头烧完火也灭了,觉心没有渐次和方便一说,如同前面经文讲到,知道是虚幻就马上远离,远离诸幻就能获得觉悟


名词解释:

【断灭论(梵uccheda-va^da)】

主张众生在死后,生命即完全断灭、空无的看法。又称‘断见’。这种看法,与‘常见’都是佛法所常破斥的边执之见。

据巴利语《梵网经》所载,释尊时代印度一般思想界的学说,大略可归为六十二见。断灭论即为其中之一。持此论者反对正统婆罗门的‘常住我论’,而主张‘我’(灵魂)随着身体的衰坏也必完全断灭消失。六师外道中的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就是持此论者。

佛法是反对断灭论的,但也同时反对与断灭论相反的‘常见’。佛法所主张的是生灭相续、非断非常的中道之见。

◎附一︰印顺《中观论颂讲记》〈观因缘品〉第一(摘录)

常断有二义︰(一)一期的,时间的连续上,起初是这样,后来还是这样,这就是常。在前后的连续中,完全解体,就是断。(二)究竟的,就世间生死边说,常在生死中,这叫常。断除种种的烦恼,断生死,这叫做断。但佛教中,凡是世间法,是不大说为‘常’的,多称为相续,因为‘常’容易与梵我论混滥。在出世解脱边说︰解脱生死的涅槃,本来如是,所以也说为‘常’,但这‘常’是超时间性的。断烦恼而显证的,也偶然的称为‘断’的。但怕他与断灭见相混,所以多说为‘空’、‘寂’、‘离’等。

◎附二︰印顺《胜鬘经讲记》(摘录)

《胜鬘经》︰‘边见者,凡夫于五受阴,我见妄想计着,生二见,是名边见,所谓常见、断见。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常,是常见,非正见,妄想见故,作如是见。于身诸根,分别思惟,现法见坏,于有相续不见,起于断见,妄想见故。于心相续愚闇不解,不知刹那间意识境界,起于常见,妄想见故。此妄想见,于彼义若过若不及,作异想分别若断若常。’

《讲记》︰‘边见’,先说凡夫的二见。即二边见。‘凡夫于五受阴’境,以‘我见’为本;依此我见而起种种‘妄想’和‘计着’。我见是六十二见的根本,一切见依我见而生。种种妄想执着,‘生二见,是名边见’。落于二边,边鄙而不中正的倒见,名为边见。二见极多,今举出特重要的,即‘常见断见’。为何特别举出这断常二见?因佛法宗本,为生死流转与解脱涅槃法。于此二而引生的倒见,不是误认为常住的,就是错执为断灭的。

二见的解说,有二番。先约于生死涅槃所起的断常见说︰‘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行是有生灭法,如五阴。凡夫见有生灭,见生者必归于无常灭,不了五阴无常相似相续,不了如来藏为依而不失不坏。于是就起断见,以为不免无常,不免一死,终于是什么都没有。有些凡夫外道,厌生死而求涅槃,‘见涅槃常,是常见’,也‘非正见’。因为凡夫不能真知涅槃,仅是比对世间无常,而推想离世间的常住。这样的常见,还是不正见。凡夫于诸行无常起断见,于涅槃起常见,由于‘妄想见’而‘作如是’的执‘见’。次约有为身心所起的断常见说︰‘于’有情‘身’分的‘诸根’──能见的眼,能闻的耳,到能触的身。‘分别思惟’,于‘现法’中‘见’它‘坏’了。现法即现在,现在生中的诸根,一旦坏了,不能再起作用,或部分坏了,或完全坏了,如人的死亡。这类凡夫,专在物质所集成的诸根着想,于是见诸根坏了,就以为有情不再存在。他对‘于’三‘有相续’的事理,‘不’能明‘见’,所以执为什么都没有了,‘起于断见’。这是唯物论者的偏见,由于不契真义,但凭‘妄想’的执‘见’而如此。有一类凡夫,‘于心相续’的真义,‘愚闇不解’。心虽是相续的,但以愚痴闇昧而不能如实了解,‘不知刹那间’生灭的‘意识境界’,所以‘起于常见’;这是唯心论者的偏见。唯心论者,执有精神的常住;他们以为眼等诸根坏了,心是相续常住而不断的。不知道心──意识是刹那刹那生灭的相续,如火焰一样,流水一样,是前后相续不断的,但并不是常住。于心相续所起的常见,也是由于‘妄想见’而生起的。

上面所说的于生死涅槃起断常见,或说于有为的物心二法起断常见,‘此妄想见’,都是‘于彼’真‘义,若过若不及’,而不能恰当,所‘作异想分别’,才以为是‘若断若常’。过与不及,都不合中道正义。不及是损减见,太过是增益见。如见眼等坏灭,即否认业果不失的缘起法,起于断见,即是不及的损减。见到心识的相续,误以为常住,这是太过的增益见。这过与不及的断常二见,即是上来所说的二见──边见。

◎附三︰《长阿含经》卷十四〈梵动经〉(摘录)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起断灭论,说众生断灭无余。彼尽入七见中,于末劫末见起断灭论,说众生断灭无余。于七见中,齐是不过。

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起断灭论,说众生断灭无余,于七见中,齐是不过。诸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身四大六入从父母生,乳餔养育,衣食成长,摩扪拥护。然是无常必归磨灭,齐是名为断灭第一见也。

或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言,此我不得名断灭,我欲界天断灭无余。齐是为断灭,是为二见。或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言,此非断灭,色界化身诸根具足,断灭无余,是为断灭。

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空处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识处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不用处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有想无想处断灭。是第七断灭,是为七见。

诸有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末劫末见,言此众生类断灭无余。于七见中,齐此不过。

◎附四︰《大毗婆沙论》卷二00(摘录)

世间沙门婆罗门等所依诸见皆入二见。谓有见、无有见。今应分别。云何诸见一切皆入此二见中?答︰非此入言显摄彼体,但显彼入二见品中。所以者何?有见者即常见,无有见者即断见。诸恶见趣虽有多种,无不皆入此二品类。如此品初补剌拏说无施与等五类邪见入断见品,以执无故。

有说入二品,由执我常谤因等故;次说乃至活有命者死后断坏无有等断见摄,故即断见品。有作是说,此四大种士夫身乃至智者赞受入二品中。次说无因无缘等,是末塞羯梨见;次说造教造等,是珊阇夷见,此二俱入断见品,以执无故。

有说入二品,由执我常谤因等故;次说此七士身等常见摄,故即常见品;次说有十四亿等是无胜发褐见;次说一切士夫诸有所受无不皆以宿作为因等,是离系亲子见,此二俱入二品,以执有我后断灭故。次说一切士夫所受皆是无因无缘等,是犎迦多衍那见入断见品,以执无故。

有说入二品,以执我常谤无因故;次说自作苦乐等此入二品,以执有我后断灭故;次说所受苦乐非自作等入断见品,以执无故。

有说入二品,以执我常谤无因故;次说我及世间常等常见摄,故即常见品;次说谛故住故我有我等常见摄,故即常见品;次说谛故住故我无我等断见摄,故即断见品;次说我观我等入常见品;次说受妙五欲等入常见品,执有我常得涅槃故。

有说入二品,以执有我后断灭故;次说风不吹等常见摄,故即常见品;次说众生执我作等入二见品,以执有我后断灭故;后说诸欲净妙快意受用而无过失等入常见品,执有我常受胜欲故。有说入二品,以执有我后断灭故。

[参考资料] 《大正句王经》卷上;《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乘入楞伽经》卷四;《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卷三〈观有无品〉;《中论疏》卷七(末);《百论》卷下〈破因中有果品〉;《般若灯论》卷九〈观有无品〉;宇井伯寿《六师外道研究》、《六十二见论》。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0:02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3楼~14楼,共用时2小时以上)

三、世尊为普眼菩萨宣说修习圆觉,应当如何正念远离诸幻

1、普眼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如何次第修行?正念思维?安住受持?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则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学习解说]:

普眼菩萨在大众中从坐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愿您为此次法会诸菩萨及末法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如何思维?如何安住受持?没有开悟的众生应该如何修行才能得到开悟?

世尊,如果众生没有正确的修行方便和正念思维,即使听闻世尊宣说三昧仍然迷惑不明白,不能悟入圆觉的境界,唯愿世尊慈悲,为我们及末法众生演说方便法,普眼菩萨说完这些话,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名词解释:

【住持】
(术语)安住于世而保持法也。圆觉经曰:“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毗婆沙论曰:“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净土论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又】(杂名)一寺之主僧名住持,此由禅门起。敕修清规住持章曰:“佛教入中国四百余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居,或依律等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禅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向风问道。有徒字蕃,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如天竺之称舍利须菩提,以齿德俱尊也。”禅苑清规尊宿住持曰:“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世尊夸赞普眼菩萨能发心为诸菩萨及末法众生请问如来次第修行,应当如何正念思维,如何安住受持,世尊让普眼菩萨仔细认真听,普眼菩萨非常欢喜,与诸大众默默等待世尊开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0:40 | 只看该作者
2、认识身体是四大假和之虚幻相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想要求得如来净妙之圆觉心的新学菩萨及末法众生,应当保持正念远离各种幻相,先依照如来奢摩他(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的修行方法,坚持持戒,安身正坐,心中这样观想:

我现在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都属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都属于水,暖气属于火,动转属于风,四大如果各自分离,现在的身体又如何存在呢?

所以要知道这个身体根本没有实体,只是四大和合而成的幻相,因为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众缘之假和合也。和合必有离散,是一时之和合而非永久,故云假)才有的身体,之后妄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四大内外合成妄有缘气(缘虑心之气分),积聚之后似有缘相(缘虑之状),假名为心

这个虚妄的心如果不与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攀缘的情况下,心也不可能有,四大如果被分解,身体就没有了,六尘也不存在了,妄心和六尘都各自散灭后,根本也没有一个缘心(攀缘事物之心)可以见到了


名词解释:

【缘尘】
(术语)缘色声等之六尘也。楞严经二曰:“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长水之义疏曰:“悟知缘尘之心是影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见:六境)1298)p1298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尘】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相】
(术语)缘虑之状。圆觉经曰:“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集。似有缘相,假名为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虑心】
为四种心之一。又作虑知心、虑知缘虑心。即攀缘境界,思虑事物之心,指眼、耳乃至阿赖耶等八种之心识。(摩诃止观卷一、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参见:四心)1670)p6132 FROM:【佛光大辞典】

【缘心】
(术语)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曰:“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楞严经二曰:“我悟佛现说法,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气】
(术语)缘虑心之气分也。(参见:缘影)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假合】
(术语)众缘之假和合也。和合必有离散,是一时之和合而非永久,故云假。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圆觉心】
(术语)如来净妙之圆觉心也。圆觉经曰:“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宴坐】
又作燕坐。安身正坐之意,指坐禅。又为“坐禅”之代名词。((参见:燕坐)6266)p4085 FROM:【佛光大辞典】

【奢摩他】
(术语)S/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禅定七名之一。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摄心住缘。目之止。”慧琳音义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义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静。谓正定离沉掉也。”圆觉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了义灯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徒众】
(杂语)弟子之成群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10:0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2 10:09 编辑

(本次学习:15楼,共用时3小时)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接续14楼经文(如上),继续思维学习,想到下面教导:

幻灭是成长的开始,
同样的,想解脱轮回而成佛,就要先知道虚幻和真实的差别
先把对幻想的执着给破除,勇敢的接受真实,这样才能迈向解脱之路 —
[略说]法界真相

回说本文也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法界真相,那就是色身假我

因为,

身体是由众生的念头执着于四大[地][水][火][风]四种特性所假合而成, 所以虚名为肉身,四大生灭无常非有真实,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所以这肉身也是生灭无常, 并不是真实的我 — 行菩萨道,如何慰问病患?自己患病又如何调伏?~维摩诘所说经

既然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那么四大各自分离身体又在哪里呢

所以色身并非实体(有),但我们绝对不能因此堕入断灭见,要知道还有一个真我可以带领我们走向成佛,获得解脱

什么是真我呢,详见:
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
「法我」意义很深远,可以依照不同次第做不同深浅的解说,稍候再说明
「法我」,从佛法上来说,就是指真正真实的我,究竟的我,根本的我,实相的我,觉悟的我
以佛法中的不同佛法名相来说,简单说就是:
清净后的「第八识」(空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或「佛性」、或称「自性」
「补特伽罗我」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自我」,
就是『有情众生所认为的自己』,而这通常就是指自己这个肉体或观念中的我。
「自我」或「假我」,「补特伽罗」就是指「有情众生」

然而,
【补特伽罗非实有性。虚妄见故名为恶见】

为什么【「自我」(不论肉体或观念上的我)没有真实性(这是从根本和究竟上来说)】

因为「自我」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执着虚妄下而形成观念见解上的我,以及因念而投生成为肉体这个我
但是,除了人道和畜生道,鬼道或天道并不是以肉身为身体,而是意念身,
所以,「我」这个身体,从不断「六道轮回」的过程看来,「我」和「身体」以及「观念」都是虚幻变异的,
而且就是因为不能认清轮回真相,不知道法界的法性原理,不明白佛性,因妄念执着假象的我和客尘而轮回,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这就像在梦中,你想吃梦中的烤肉,或正在吃,醒来,梦中的肉和我都是假的,而且梦中吃肉的想法也是因迷而生,也是虚幻
所以众生执着的这个自我,就像由各种观念织成的梦境,梦中的我就是由各种观念见解织罗而成的,所以没有真实性
相对来说,如果修行者能逐渐明白「法我」,不论生活中或梦中都能逐渐契入「法我」,这就能逐渐见到真实而解脱
所以,就算在梦中,梦中能知见「法我」,这都是好的,因为『实有法我。法性实有』,梦中能见性,也能趣向解脱
总而言之,轮回中的我,因为不能见性,所以浑沌,所以,这种迷糊的我并不是真我,「佛性」才是「真我」
因为众生的欲望和执着,「佛性」被「六尘」所覆盖,所以,才需要透过修行来除盖恢复「真我」「佛性」 —
「真我」与「假我」

也就是说,
「真我」:指轮回的业障身是假我,「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真我」—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认清实相,区别清楚虚幻和真实后,才能明确目标,借假修真,迈向成佛与解脱!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10:51:48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6楼~17楼共用时3小时)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普眼菩萨说,当众生把幻身灭除后,幻心就灭除了,因为幻心灭除了,幻尘就灭除了,因为幻尘灭除了,幻灭就灭除了,当幻灭灭除后,非幻则永远不灭

就像打磨铜镜,要将污垢彻底清除,才能露出光亮,要知道身、心也是幻垢,只有将所有这些垢相清除,才能露出十方清净,譬如摩尼宝珠映照五种颜色而显现出来,可是愚痴的人误以为这五种颜色就是摩尼宝珠的本色

(同理) 圆觉净性(一切有情皆有本觉,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约于体而谓为一心。约于因而谓为如来藏。约于果而谓为圆觉)通过身心作出相应的显现,可是愚痴的人说清净的圆觉是实有,身和心也是实有,因此不能远离幻化,所以我才说身和心都是幻垢,能够远离幻垢的人叫做菩萨


名词解释:

【圆觉】
(术语)一切有情皆有本觉,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约于体而谓为一心。约于因而谓为如来藏。约于果而谓为圆觉。圆觉者,圆满之灵觉也。圆觉经曰:“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又曰:“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圭峰圆觉略疏序曰:“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为圆觉。”佛使证此圆觉,为说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磨镜】
磨治铜镜。古用铜镜,须常磨光方能照影。— 摘自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10:52:10 | 只看该作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若是实证幻灭便能获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就会因为觉(即证悟涅槃妙理之智慧)而显发,因为觉的智慧圆满光明了,心就显得清净,心清净了,见也清净,见清净了,眼根也清净,眼根清净了,眼识也清净,眼识清净了,闻也清净,闻清净了,耳根也清净,耳根清净了,耳识也清净,耳识清净了,觉也清净,由此类推,鼻、舌、身、意也是一样清净,根清净了,色也清净,色清净了,声也清净,由此类推,香、味、触、法也一样清净

六尘清净了,地大也清净,地大清净了,水大也清净,由此类推,火大、风大也一样清净

四大清净了,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十八界(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二十五有也清净(由业因而有果报生,故果亦名为“有”,三界的果法,分为二十五类,名二十五有。其中欲界十四有,即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七有,即四禅天为四有,另大梵天五净居天无想天为三有。无色界四有,即四空处),接着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四无碍智(即指四种自由自在而无所滞碍之理解能力(即智解)及言语表达能力(即辩才)。均以智慧为本质,故称为四无碍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解;就言语表达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辩。又此为化度众生之法,故亦称四化法)、佛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三十七道品也都清净(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由此类推,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都清净

一切实相本质都清净了,所以一身清净,一身清净了,多身就清净,多身清净了,乃至十方众生都圆满觉悟获得清净

一个世界清净了,多个世界就清净,多个世界清净了,乃至圆满周遍整个虚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名词解释:

【三十七道品】
道品,为梵语 bodhi-pa^ks!ika 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一)四念处,又作四念住。(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断。(1)已生恶令永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长。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觉意。(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著之境。(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道谛。(1)正见,能见真理。(2)正思惟,心无邪念。(3)正语,言无虚妄。(4)正业,住于清净善业。(5)正命,依法乞食活命。(6)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7)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8)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p506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不共法】
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
 <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称十八不共佛法。(一)出自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1)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2)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6)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7)欲无减,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8)精进无减,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9)念无减,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10)慧无减,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减。(11)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减。(12)解脱知见无减,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二)即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此十八种乃诸佛初成道时,于尽智位所修得之法,为余之圣者所无。即唯佛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心;得大悲,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十力为: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所畏为: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三念住为: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
 (三)有余师所说佛之十八不共法。大智度论卷二十六举:一切智、功德无量、大悲、智慧中自在、定中自在、变化自在、记别无量、记别不虚、言无失、智慧无减、常施舍行、常观众生、不失念、无烦恼习、无有能如法出其失、无能见顶、足下柔软、得神通波罗蜜故,转众生心令欢喜得度。大抵此不共法皆以智慧为义。另外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之四十不共法品说佛四十不共法,卷十一说四十四不共法,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出佛一百四十不共法。(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十七)
 <二>菩萨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宝雨经卷四。即:(一)行施不随他教。(二)持戒不随他教。(三)修忍不随他教。(四)精进不随他教。(五)静虑不随他教。(六)般若不随他教。(七)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八)能解回向。(九)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十)不退大乘。(十一)善能示现于生死涅槃,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十二)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十三)具足十善身语意业。(十四)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十五)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十六)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十八)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又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出菩萨十不共之说,与宝雨经所载雷同。奋迅王问经卷下亦出菩萨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与前载相通者。(自在王菩萨经卷下、华严经疏卷五十二、大乘义章卷十六)p350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碍解】
梵语 catasrah! pratisam!vidah!。略作四无碍、四解、四辩。即指四种自由自在而无所滞碍之理解能力(即智解)及言语表达能力(即辩才)。均以智慧为本质,故称为四无碍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解;就言语表达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辩。又此为化度众生之法,故亦称四化法。
 据俱舍论卷二十七载,即:(一)法无碍解(梵 dharma-pratisam!vid),又作法无碍智、法无碍辩、法解、法无碍、法辩。谓善能诠表,领悟法之名句、文章,并能决断无碍。(二)义无碍解(梵 artha-pratisam!vid),又作义无碍智、义无碍辩、义解、义无碍、义辩。谓精通于法所诠表之义理,并能决断无碍。(三)词无碍解(梵 nirukti pratisam!vid),又作词无碍智、词无碍辩、辞无碍智、辞无碍辩、词解、词无碍、辞无碍、词辩、辞辩。谓精通各种地方方言而能无碍自在。(四)辩无碍解(梵 pratibha^na-pratisam!vid),又作辩无碍智、辩无碍辩、乐说无碍解、乐说无碍智、乐说无碍辩、应辩。谓随顺正理而宣扬无碍;或亦称乐说,系为随顺对方之愿求而乐于为之巧说,故称乐说。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载,法、义、词、辩四无碍解,依次以修习数论、佛语、声论、因论为加行;或法、词二无碍解习外论,义、辩二无碍解习内论为加行。又于四无碍解之次第,举出多说。如主张先起词无碍解,次起法无碍解,再次起义无碍解,最后起辩无碍解;以先了达世俗之言词,次了知词所依之名、句等,其次了知名句所依之义趣,方得于理无碍应机说法。此外,成唯识论卷九认为四无碍解中,初地以上之菩萨仅得其中一部分,第九地得其四,至佛果时,始圆满完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品类足论卷五、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卷五十、成实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法华经玄赞卷三、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四)p1778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所畏】
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二十五有】
由业因而有果报生,故果亦名为“有”,三界的果法,分为二十五类,名二十五有。其中欲界十四有,即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七有,即四禅天为四有,另大梵天五净居天无想天为三有。无色界四有,即四空处。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十五有】
生死轮回之迷界计分为二十五种;由因必得果,因果不亡,故称为有。即二十五种三界有情异熟之果体,为:(一)地狱有,(二)畜生有,(三)饿鬼有,(四)阿修罗有。地狱至阿修罗乃六趣中之四趣,各一有。(五)弗婆提有,(六)瞿耶尼有,(七)郁单越有,(八)阎浮提有。由(五)至(八)乃开人之四洲为四有。(九)四天处有,(十)三十三天处有,(十一)炎摩天有,(十二)兜率天有,(十三)化乐天有,(十四)他化自在天有,(十五)初禅有,(十六)大梵天有,(十七)二禅有,(十八)三禅有,(十九)四禅有,(廿)无想有,(廿一)净居阿那含有,(廿二)空处有,(廿三)识处有,(廿四)不用处有,(廿五)非想非非想处有。天趣中,六欲天、四禅及四无色各一有;别开初禅之大梵,四禅之无想、净居,各为一有。总计欲界十四种,色界七种,无色界四种。破此二十五有者,有二十五三昧。(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入楞伽经卷七之五法门品)((参见:二十五三昧)174)p175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界】
梵语 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俱舍论卷一)((参见:十二处)343)p356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处】
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圆明常寂照】
六祖惠能所说。谓心性本来是圆满光明与真常不变的,虽然是寂静不动,却能够遍照一切法界,虽然遍照一切法界,却仍旧还是寂静无动,此乃是无上涅槃之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
<一>梵语 bodhi,巴利语同。音译菩提。即证悟涅槃妙理之智慧。旧译作道,新译则作觉。以区分“法”与“人”之故,而译 bodhi 为觉,译 buddha 为觉者。(般若心经幽赞卷下、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慧苑音义卷上)((参见:菩提)5198)
 <二>梵语 buddha。音译佛、佛陀。又作觉者。据慧远之观经义疏卷本载,觉有二义:(一)觉察之义,系相对于“烦恼障”而言。烦恼之侵害如贼,仅圣者能觉知而不受其害,故谓之觉。(二)觉悟之义,系相对于“所知障”而言。无明之昏闇如睡眠,然圣慧一起则明朗了知,如自睡眠中醒寤,故谓之觉。又凡夫之人,了无觉义;声闻、缘觉等二乘之人,仅具自觉;而菩萨虽能自觉、觉他,然觉行未满;唯独有佛,为自觉、觉他,而又觉行圆满者。(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参见:佛)2605)
 <三>与“不觉”相对。指心性远离妄念而照用朗然。据大乘起信论载,阿赖耶识(万有之本体)有觉与不觉二义,而觉又有本觉、始觉之别。其中,以万有之本体本为清净之觉体(本觉),然无始以来为无明妄念所覆,故依现实状态,而称不觉;若依修行观智即可达觉了心源,则称始觉。
 又依觉之程度,始觉复分为如下四位:(一)究竟觉,意谓无上之觉知,系指菩萨修行阶位中第十地菩萨之觉知,然一般以佛之觉知方为究竟觉、无上觉、正觉、大觉等。(二)随分觉,指初地以上至第九地的菩萨之觉知,以其不完全究竟之故。(三)相似觉,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及二乘之觉知,以其相似于觉,然非真觉。(四)不觉,十信以下之凡夫,已觉知业果之理,如知恶业能招感苦果等,虽不造恶业,然仍未起断惑之智慧,是为不觉。((参见:本觉)1979、“始觉”3140)
 <四>梵语 vitarka。新译作寻。心所之名。即寻求推度之精神作用,亦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仅限于色界之初禅及欲界。于诸经论中,因其性质之善、恶,分为善觉与恶觉。如欲觉(贪觉)、嗔觉(恚觉)、害觉(恼觉)等三者,称为三恶觉,或三不善觉;若再加亲里觉、国土觉、不死觉、族姓觉(利他觉)、轻他觉(轻侮觉),则称八觉。反之,离欲觉(远离觉、出离觉、出觉)、无嗔觉(无恚觉)、无害觉(无恼觉)等三者,称为三善觉(其中后二者为安稳觉)。此外,菩萨、缘觉、声闻等圣者为入菩提道而觉知、思念之八种觉,称为八大人觉,或大人八念,即:少欲觉、知足觉、远离觉、精进觉、正念觉、正定觉、正慧觉、不戏论觉等八者,皆属于善觉类。(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菩萨地持经卷四、成实论卷十四、俱舍释论卷三)((参见:寻)4936)
 <五>为心、心所之总名。以心、心所乃缘对境而觉知之故。成唯识论卷二(大三一·六下):“如心、心所,能取彼觉,亦不缘彼,是能取故;如缘此觉,诸心、心所依他起故。”(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p679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方】
(术语)方者方所方法,佛之设化自在,而无一定之方所,无一定之方法也。璎珞本业经曰:“大用无方法王法主。”三论玄义曰:“适化无方,陶诱非一。”行事钞上一之二曰:“药病相叩,利润无方。”同资持记曰:“方谓方所。如来立法,量同空界。群生万类,无不沾益,故其所利,不在一隅。故曰无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7-4 10:2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7-5 10:18 编辑

(本次学习:18楼共用时2.5小时)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虚空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平等不动,应当知道觉性也是这样平等不动,地、水、火、风四大平等不动,应当知道觉性也是这样平等不动,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应当知道觉性同样也是这样平等不动

觉性遍满法界清净不动,应当知道六根也会遍满法界清净不动,六根遍满法界了,应当知道六尘也会遍满法界清净不动,六尘遍满法界了,应当知道四大也会遍满法界,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由于觉性遍满法界,根(眼、耳、鼻、舌、身、意)性、尘(色、声、香、味、触、法)性不会有损坏和杂染,六根和六尘没有损坏杂染,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也不会有损坏杂染,就像百千灯光同时照亮一间屋子,灯光遍满各个角落,没有一处黑暗

觉性获得成就后,应当知道菩萨便不会被法所束缚或对法产生执着,也不会贪求于法获得解脱,更不会厌恶生死,也不会贪爱涅槃,不会敬重持戒,也不会憎恨破戒,不会敬重久修者,也不会轻视新学

为什么呢,因为觉了一切的缘故,就像通过眼光晓了眼前一切境相,心无憎爱之分别


[学习笔记 1]:

经文~“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这段经文也是在告诉我们修行的正确方向,否则心念偏向任何一边都无法获得真正解脱与成佛

如同《金刚经》中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因此如来是不着一相的

因为念念有因果,一旦心念有所分别执着,哪怕只是一个念头都会产生相对应的相,所以不可以分别和执着


回说,为什么菩萨能做到“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经中讲,因为菩萨“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那么,什么是[一切觉]?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应该与[见性]是同理:

什么叫「见性」?
就是明白「法性」原理,
「见」就是明白,「性」就是一切原理,就是一切性、法性、佛性、菩萨性、善性、众生性、凡夫性...

「见性」就是对「一切」,不论是佛法、佛经、世俗、任何言语文字,没有疑惑,能深入佛义、明白原理
「见性」是代表「智慧」,就是有明白原理的智慧,这才是「见性」!
「见性」就是明白原理,明白现象(表相),明白本质和变化,而且是以佛法的知见和思维,而迈向解脱成佛的方向,这才是见性!


所以,「眼睛看不看」不是重点,可有可无,闭着眼睛也能回答众生的疑问
因为「见性」就是「懂」,根本在于「智慧」,「见性」就是有智慧能「看清楚」(明白)一切原理和表相 —
什么叫「见性」?
所以,明心见性不可求,而是要放下一切执着,
这样心才会真正清净,才能明心,才能见性,这样才能真正实证 —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


[学习笔记 2]:


a,经文~ “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

由此想到,诸菩萨皆以广大愿力回入娑婆,普度众生自他兼利,这就是大菩萨的心量和境界

根据佛经中说法:(请自行深入经藏就会看到)
娑婆世界是个一般菩萨(小菩萨)都不愿意来的五浊恶世
因为这世界的众生大都充满罪恶,也因此这世界有很多苦的果报
多数的小菩萨因为难以忍受这些世俗罪恶,也深怕感染这些恶习和恶念,所以不愿意来娑婆世界
甚至多数大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也少有发愿在五浊恶世中成佛的,大都发愿在清净佛土中成佛
只有大菩萨才能不怕这些而到娑婆世界普渡众生,而有少数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发愿在五浊恶世成佛
因为,五浊恶世实在太苦太恶太邪太黑暗,这里的众生太刚强难化 —
学校或军中或公司或家庭或人生中的种种霸凌

大菩萨因为了知法界实相,并且深知烦恼即菩提与净秽一如的道理,所以心无畏惧,欢喜入世

烦恼即菩提的意思是说,

遇到烦恼的时候, 能认清烦恼的本质是虚妄,

(注:情绪欲望有生灭的特性,是可转变的,本质上是虚幻变异的,若能不被影响,当下就能清净自在, 这时候烦恼就变成空)

因为认清烦恼(欲望)是虚妄, 所以能放下, 而能(顿然或渐修)成就菩提, 这才叫做烦恼即菩提, 也就是先找到问题点, 认清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所以说烦恼处就是菩提处, 而不是放纵欲望, 以为纵欲能够得到菩提

这在楞严经初发心二决定义讲的很清楚, 这是从思维上去超越, 所以能放下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净秽一如的意思是说,

净秽一如,就是空有一如,善恶一如,是非一如, 就是不执着于空有善恶是非的不二法门

所谓不二并非唯一,这又是另一个错解, 不二是指非二, 也就是非空非有,非是非非

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不过,这并不是我们凡夫所能做到的境界
凡夫应该先学是非善恶, 能分辨是非, 能断恶修善, 能以空破有(第一阶段)

能知道万物生灭虚幻不实, 破除心中对自我和对万物的执着

把执着小我转化成慈悲大我, 这样熟悉后, 才学习法身菩萨的不二法门

也就是用"空有一如"(不二法门)破除空和有(第二阶段), 也就是两边不着, 去除第一阶段的法执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b,经文~“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这是说诸菩萨因为平等无分别,所以不会执着表相差别
如同《金刚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名词解释:

【根尘】
又作根境。乃五根与五尘,或六根与六尘之并称。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称为根,乃认识对象之器官;根之所取者,称为尘(亦称境),乃所认识之对象。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加上“意”则称六根;五尘即色、声、香、味、触,加上“法”则称六尘。根尘二字并举,犹如主观、客观之并列,含有相依又相对立之意。俱舍论卷十(大二九·五二中):“虽有根境不发于识,而无有识不托根境。”此外,六根六境合之,称为十二处、十二入。((参见:根)4131)p4139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是】
<一>为六成就中之信成就。通常置于一经之首,例如“如是我闻”中之“如是”,乃表示深信此经所记载者,皆系佛陀亲口所说之教法。((参见:六成就)1266)
 <二>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例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举之“十如是”,即是一例。十如是,谓诸法实相具有十种如是,即:(一)如是相,(二)如是性,(三)如是体,(四)如是力,(五)如是作,(六)如是因,(七)如是缘,(八)如是果,(九)如是报,(十)如是本末究竟等。此于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三下,有详细之解释。((参见:十如是)427)
 <三>为对他人印可证明之语。亦即对他人之所说所解,加以肯定、赞成之意。例如“如是如是”一语。p2366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缚】
(术语)与法执同。谓染著于法也。圆觉经曰:“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10:00:23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增补18楼[学习笔记 2] + 19楼~20楼 共用时3小时)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任、无止、无作、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如果菩萨及末法众生觉心圆满,那么在修行中就会无有可修以及无有所证,圆觉(一切有情皆有本觉,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约于体而谓为一心。约于因而谓为如来藏。约于果而谓为圆觉。圆觉者,圆满之灵觉)普照寂灭无二(涅槃乃远离一切差别之相,故称为寂灭无二),遍照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就像空中花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有束缚和解脱,由此可知众生本来都能成佛,而生死轮回和涅槃就像昨日的梦

如果是昨日梦的话,应当知道生死及涅槃根本就没有生灭和来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任、无止、无作、无灭,总之就是没有能与所的分别,既没有所证的东西,也没有能证的人,因为一切法性平等无二

菩萨应当这样去修行,这样循序渐进、思惟、住持,以这样的方便,就能开悟,能这样如法修行者,就不会心生迷闷和颠倒


名词解释:

【圆觉】
(术语)一切有情皆有本觉,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约于体而谓为一心。约于因而谓为如来藏。约于果而谓为圆觉。圆觉者,圆满之灵觉也。圆觉经曰:“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又曰:“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圭峰圆觉略疏序曰:“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为圆觉。”佛使证此圆觉,为说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灭无二】
涅槃乃远离一切差别之相,故称为寂灭无二。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五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10:00:46 | 只看该作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属四大,
  心性归六尘。  四大体各离,
  谁为和合者?  如是渐修行,
  一切悉清净。  不动遍法界,
  无作止任灭,  亦无能证者。
  一切佛世界,  犹如虚空花,
  三世悉平等,  毕竟无来去。
  初发心菩萨,  及末世众生,
  欲求入佛道,  应如是修习。”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语对普眼菩萨宣说:普眼你应当知道,一切众生身心皆是虚幻,因为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心性也归属于六尘,如果四大各自分离,身体又将如何存在呢,所以你们应当依照经中教导渐次修行,这样就能获得清净且平等不动遍满法界,要知道一切佛世界犹如空中花,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平等,根本没有来去,初发心菩萨及末法众生想要圆成佛道,应当依照经中教导如法修行


名词解释:

【偈】
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20:11 , Processed in 0.1076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