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23:27: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0 10:04 编辑

悲品第三


善生言。世尊。彼六师等不说因果。
如来今说因有二种。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如佛初说发菩提心。为是生因。是了因耶。

善男子。我为众生或说一因。或说二因。或说三因。或说四因。或说五因。或说六七至十二因。
言一因者。即生因也。言二因者。生因了因。言三因者。烦恼业器。言四因者。所谓四大。言五因者。未来五支。
言六因者。如契经中所说六因。言七因者。如法华说。言八因者。现在八支。言九因者。如大城经说。
言十因者。如为摩男优婆塞说。十一因者。如智印说。十二因者。如十二因缘。

善男子。一切有漏法无量无边因。一切无漏法无量无边因。
有智之人欲尽知故发菩提心。是故如来名一切智。


[学习解说]:

善生请问佛说:世尊,外道六师都说没有因果,如来今日说因有两种:一是生因;二是了因
请问世尊,您最初说的发菩提心是属于生因(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呢?还是了因(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如灯光照物,可令人明了一切)

善男子,我为众生说过一因,也说过二因,说过三因、四因、五因、六七以及十二因
我说的一因,是生因
二因,是生因和了因
三因,是烦恼、业力、根器
四因,是地水火风四大
五因,是五支(五种支条之戒也。谓大涅槃心一理根本开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种之别: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戒)
六因,是契经中教导的六因
七因,是法华经所教导的七个故事(1火宅喻、2穷子喻、3药草喻、4化城喻、5衣珠喻、6髻珠喻、7医子喻)
八因,是现在八支(指正见等之正道。支分为八种,故称八支。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九因,如大城经中所教导的
十因,如为摩男优婆塞所说
十一因,如智印说
十二因,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

善男子,一切有漏法(指诸漏(烦恼)互相随增(随顺增长)之法)有无量无边因,一切无漏法(指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也有无量无边因
有智慧的人为了弄清楚这些原理而发菩提心,因此如来称之为一切智者(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


名词解释:

【无漏法】
梵语 ana^srava-dharma。为“有漏法”之对称。指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俱舍论卷一(大二九·一下):“虚空等三种无为及道圣谛,名无漏法。所以者何?诸漏于中不随增故。”即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三种无为法,及七觉支、八正道等道圣谛之法,皆无“随增”烦恼,故称无漏法。其中,择灭无为,为灭谛涅槃之道果,以离系(远离烦恼之系缚)为性;非择灭无为,由于缘缺,永远障碍未来法之生起;虚空无为,仅以无碍为性,皆无作用,非诸漏随增之依处,故皆为无漏法。此即无为之无漏法。又道谛三十七品为有为法,其中,唯有七觉支、八正道属于无漏法,其余之四念住等皆通于有漏与无漏之法。
 此外,说一切有部于十八界中,以意、法、意识等后三界通于有漏与无漏法,而以五根、五境、五识等前十五界为有漏法;此部并认为,佛之生身为他所缘,起随增烦恼,故为有漏法,而非无漏法。然于大众部等,则认为佛身永断烦恼习气,与十八界同为无漏法。(顺正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四、卷七十六、卷一七三、俱舍论卷十三、卷二十四、俱舍论光记卷二、大乘义章卷十)((参见:有漏法)2453)p5129 FROM:【佛光大辞典】

【有漏法】
为“无漏法”之对称。指诸漏(烦恼)互相随增(随顺增长)之法。亦即指四谛中苦、集二谛之法。漏,为漏泄之义,即指诸烦恼;此诸烦恼于苦、集二谛之相应法及其所缘之境中,互相随顺,互相增长,故称苦、集二谛之法为有漏。至于缘灭、道二谛所生之诸漏,因其互不随增,故灭、道二谛之法非有漏法。
 据俱舍论光记卷一载,佛陀入灭后五百年中,炎罗缚蠋国有法胜论师,于所著之阿毗昙心论中,以“随生”解释有漏。其后,法救论师著作杂阿毗昙心论,以续补法胜之说。法救认为灭、道二谛虽亦能生诸漏,然此漏非有漏,故以“随生”之“生”义为不当,而将之改为“随增”,今随增之说,即根据法救之说而来。随增可分为二种:(一)相应随增,即烦恼与其相应之心所互相随顺增长。(二)所缘随增,即烦恼与其所缘之境互相随顺增长。
 此外,据俱舍论卷一所举,有漏之异称有取蕴、有诤、苦、集、世间、见处、三有等多种,而有漏法则为世间三有中苦、集之因果的总称。又同书卷二中,以十八界中之五根、五境、五识等十五界为有漏,其余之意、法、意识三界,通于有漏与无漏。
 关于有漏法之解说,诸部派有不同之看法,玆略述如下:(一)说一切有部以随增为有漏之义,故认为苦、集二谛为有漏法。然自相续中的六识之烦恼,不与善及无覆无记之心俱起,此乃无随增之义,故善及无覆无记之心不应为有漏法。(二)分别论者及大众部之诸师以随眠为不相应法,在所缘之境及相应法中不随增,然以其相续现起之故,而认为善及无覆无记之心亦为有漏法。此外,诸师并认为,有部以五根等十五界为有漏,而佛身属于十五界中,故佛身亦为有漏之说不当,而以佛永断随眠,其身即是无漏之说反驳之。(三)经部诸师认为自身中有有漏之种子,由此种子能生善及无覆无记之心,故此心即是有漏。(四)唯识大乘则破斥上述诸说,而以第七末那之我执为漏之体,凡与之俱转者,皆称为有漏法。亦即与六识相应之烦恼,虽有“漏”之义,然第七识为诸识之染净依,恒常相续而不间断,故以之为漏之体,而与之俱转者,称为有漏法。(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二、卷七十六、卷八十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俱舍论卷十三、卷十九、顺正理论卷一、卷四十九、成唯识论卷五、卷十、俱舍论光记卷二、卷十九、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卷十末、法华经玄赞卷一)((参见:无漏法)5129)p2453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切智】
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因缘】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摩诃男】
梵名 Maha^na^ma,巴利名同。<一>为佛陀最初所度化五比丘之一。又作摩诃南、摩诃那摩。意译大号、大名。在中本起经作摩男拘利(梵 Maha^na^ma-ko^liya),佛所行赞经中作十力迦叶。乃释迦牟尼逾城出家之际,其父净饭王于族中所选五随侍之一;佛陀成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彼即为最初闻法得道之弟子之一,后并护持佛陀之化导。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赞其(大二·五五七上):“速成神通,中不有悔,所谓摩诃男比丘是。”(中阿含卷八侍者经、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四分律卷三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二、法华经文句卷一上、卷五上、大唐西域记卷七)
 <二>又称释种摩诃男(梵 Sakkamaha^na^ma)、摩呵南释、释摩男。属中印度迦毗罗卫城释迦种。五分律卷十五、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二等载其为斛饭王之子。大智度论卷三、梵文大事(Maha^vastu)等载其为甘露饭王之子。于其弟阿那律入佛门出家后,即治理家事,重佛之教法,常布施汤药、衣食等予僧众;中阿含经中之苦阴经即其请佛所说。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载,当舍卫城之流离王讨伐迦毗罗卫城释迦族时,摩诃男为救释种族,自愿舍命于水中。或谓此人与五比丘中之摩诃男为同一人。(杂阿含经卷二十九、卷三十、增一阿含经卷三、卷三十五、佛本行集经卷十一、卷五十八、五分律卷三)p6078 FROM:【佛光大辞典】

【八支】
<一>指正见等之正道。支分为八种,故称八支。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参见:八正道)280)
<二>指无著、世亲等所造之八论。即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摄大乘论、对法论、辩中边论、缘起论、大乘庄严论、威业论。((参见:八论)312、“十支论”401)
<三>指八种斋戒。即: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虚诳语、饮诸酒、涂饰鬘观听歌舞、眠坐高广严丽床上、食非时食等八种非法。((参见:八关斋戒)317)p278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因】
梵语 s!ad!-hetavah!。<一>将一切法之因分为六种,即:(一)能作因(梵 ka^raN!a-hetu),又作所作因、随造因。即某物生时,凡一切不对其发生阻碍作用之事物,皆为某物之能作因,其范围至广。又分两种:(1)自法生时,给与胜力而助长者,称为与力,如眼根生眼识,或如大地之生草木,乃有力之能作因,然仅限于有为法。(2)自法生时,无所障碍,令之自在而生者,称为不障,如虚空之于万物,乃无力之能作因,通于一切无为法。此因所得之果称增上果。(二)俱有因(梵 sahabhu^-hetu),又作共有因、共生因。为俱有果之因,亦分二种:(1)辗转同时互为因果者,称为互为果俱有因,如三杖之互相依持而立。(2)多法同时为因而得同一果者,称为同一果俱有因,如三杖互相依持以支持一物。此因所得之果称士用果。(三)同类因(梵 sabha^ga-hetu),又作自分因、自种因。谓过去与现在之一切有漏法,以同类相似之法为因,故称同类因。如善法为善法之因,乃至无记法为无记法之因。此同类之名,就善恶之性而立,非就色心等之事相。此因所得之果称等流果。(四)相应因(梵 samprayukta-hetu),谓认识发生时,心及心所必同时相应而起,相互依存,二者同时具足同所依、同所缘、同行相、同时、同事等五义,故称相应因。此因所得之果称士用果。(五)遍行因(梵 sarvatraga-hetu),又作一切遍行因。特指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之烦恼而言。与上记之同类因为前后异时之因果法,然同类因通于一切诸法,而遍行因则由心所中之十一遍行遍生一切之惑,故称遍行因。所谓十一遍行,即逆于四谛之理的诸烦恼中,苦谛下之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等七者,与集谛下之邪见、见取见、疑、无明等四者,此十一烦恼即一切烦恼生起之因。此因所得之果称等类果。(六)异熟因(梵 vipa^ka-hetu),又作报因。特指能招致三世苦乐果报之善恶业因。如以五逆之恶法感地狱之报,以十善之有漏善招天上之果。彼天上与地狱之果皆非善非恶,而系无记性。如此以善因恶因皆感无记之果,因果异类而熟,故其因称为异熟因,所得之果称异熟果。(俱舍论卷六、发智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至卷二十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入阿毗达磨论卷下、俱舍论释颂疏义疏卷中本)((参见:因)2269)
 <二>将无始以来之妄想习因分为六种:(一)当有因,又作当因。妄想之识(因)招当有之果报。(二)相属因,又作相续因。一念之妄心,内依八识,外缘六尘,作业招果,现行薰种子,种子起现行,三世相续而不绝。(三)相因,前念灭后念续生之善恶业相。(四)能作因,又称作因。诸识转变而生诸法。(五)显了因,又称了因、显示因。由妄想之故,所作之事生,能作如灯,所作如色,显现分明。(六)观待因,又称待因、相待因。妄想灭时,涅槃生起。待妄想断尽而生,故称为相待。(大乘入楞伽经卷二、入楞伽经卷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
 <三>因明用语。因明三支作法中,第二之因(理由)分为二类六种。二类为生因、了因。能生诸法者,称为生因,如谷麦之种子,能生根发芽;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为辅助生成之资缘者,称为了因,如灯之照物,了了可见。此生因、了因各有言、智、义三层,故合称六因。即:(一)言生因,即立者(立论者)所用以举因之言语,敌者(问难者)依之而能生解。如立者言“所作性故”(因),敌者闻之,藉以了悟“声是无常”(宗),故称生因。(二)智生因,即指立者起言之智;盖智为立言之本,故此智即是言生因之因,称为智生因。立者举“所作性故”(因)之前,必已知声是无常,亦已知声之所以无常,乃声是所作之故。(三)义生因,有二义:(1)道理义,指言语中所涵之意义,亦即声是所作之理。(2)境界义,乃言语所指之对象,亦即声是所作之事实。言语所以能使人了悟,全靠其所涵之意义及所指之对象,故言语之义亦归入生因。(四)智了因,指敌者之智慧与知识而言。敌者能解立者之言,了悟所说之宗与因,全知知识,故称智了因。(五)言了因,指立者能立之言(如所作性故),敌者依此言了解所立(如声是无常)。敌者若无智慧,诚然不会了悟,然若仅有智而无立者言语之启发,依然无从了悟。敌者之智必待立者之言语刺激,而后始能发挥了悟之作用,言为智了因之因,故亦为了因。(六)义了因,指立者能立之言所诠之义。如以“所作性故”例,即指其所涵之义理与其所指之对象。敌者所以能了悟声之为无常,是靠“所作性故”所表示之意义。义为智了因之因,故亦为了因。
 六因之分别依据,乃其功用;若以体别为依据,则仅有四种。智生因中之智,为立者之智;智了因中之智,为敌者之智,其体各异,不能归并。言生因中之言与言了因中之言,同指立者所用之言语;义生因中之义与义了因中之义,同为立者言语所包含之意义。以故言生因与言了因原为一体,义生因与义了因亦是一体,故六因仅有四体。
 六因之间,有层层之因果关系。就生因方面言,必须立者有智,方能认识义理,并且用言语来表达,故智生因乃言义二生因之因,言义二生因乃智生因之果。言义二生因虽同为智生因之果,然二者亦存因果关系。立者知晓义理之后,始用言语表达,故义生因又为言生因之因,言生因为义生因之果。就了因方面言,立者之言语与其所涵之义理,引发敌者之智,令其了悟正理,故言了因与义了因同为智了因之因,智了因为言义二了因之果。敌者听了立者所说之言语,方得体会其中所涵之义理,故言了因又为义了因之因,义了因为言了因之果。
 六因之中,因明最重视言生因与智了因。立者虽有充分之理由证明自家之主张,然若默而不说,敌者无从知其理由如何,更无从信其宗体之确能成立。故欲使敌者领悟,须将自家理由明白说出。敌者听闻立者表示理由之言语,始能发生正智。言生因乃令敌者了悟之根本所在,故因明称之为正生,智义二生因处于辅助地位,故称为兼生。就了因而言,敌者所以能了悟,在于自家之有智,否则言与义无从为之启发,故智了因可说为正了,其余二了因为兼了。(因明入正理论卷上末、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二、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p1256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支戒】
(名数)五种支条之戒也。谓大涅槃心一理根本开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种之别: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戒,大涅槃经第十一圣行品之所说也。净影之涅槃义记第五上释之曰:“根本业清净者,离其根本不善业道前后眷属。余清净者,离其业道前后方便,非诸恶觉。觉清净著,离八恶觉,护持正念。念清净者,修六念心,助成戒行。回向阿耨三菩提者,用戒求佛也。此等分别,如杂心论。”宝亮配之于大小乘诸戒,小乘四重戒,为根本业清净戒,第二篇以下,即四重之余,为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不起五毒等,不犯菩萨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不犯四十轻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上四戒回向菩提,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天台以四重或十善性戒为根本业清净戒,偷兰遮等余四篇为前后眷属余清净戒,定共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定共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大乘戒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章安配于三聚净戒,前二者为摄律仪戒,次二者为摄善法戒,后一者为摄众生戒。出于涅槃经集解,法华玄义,释签私记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大】
(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烦恼业苦】
又名惑业苦,意谓吾人由于贪嗔痴等烦恼而造业,又因造业而受苦。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因】
<一>因明用语。于三支作法中属于因支。为六因之一。与“了因”对称。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故称生因。譬如立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为无常,非常住,令问难者听罢,了然“声是无常”乃正理,因而不复固执己见。此因,其启发问难者之正智,恰如种子之生芽,故就立论者说,称之为“生因”。生因以其功用之别复分三种:(一)言生因,指立论者所用以举因之言语,如前述“所作性故”一语。(二)智生因,指立论者之智慧、知识而言,如前述之例,若非立论者已具“声之无常乃因声为所作”之知识,便不能提出“所作性故”之因,智慧知识乃立言之本,故智为生因。(三)义生因,指立论者所举因中所涵之道理与境界。语言之所以能引发人之了悟,全靠其中所涵蕴之意义与所指之对象,故“义”亦为生因。前述三因,互有层层之因果关系。立论者有“智”,方能认识义理,并利用语言以宣达之,故智生因乃“言”、“义”二生因之因,“言”、“义”二生因是智生因之果。“言”、“义”二因间亦有因果关系,立论者先认知义理,才能用言语以宣达之,故义生因为言生因之因,言生因为义生因之果。(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见:六因)1256)
 <二>五因之一。指惑业。以众生依惑业而生此身,犹如草木之种子依地而生,故称生因。((参见:五因)1074)
 <三>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生起色法之原因。(俱舍论卷七)((参见:四大)1649)
 <四>与“引因”相对称。谓生为近果与正果之因。近果,指近因之果报;正果,指修道而有所证悟,盖有别于外道之盲修,故谓学佛而证得之果为正果。((参见:引因)1392)p2058 FROM:【佛光大辞典】

【了因】
因明用语。在三支作法中属因支,为六因之一,与“生因”对称。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如灯光照物,可令人明了一切。譬如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乃无常不能决定常住,令敌者(问难者)听后能了知“声是无常”为正理。此于立者(立论者)而言,藉之以启发敌者之正智,故称为“生因”;于敌者而言,以此而了悟正理,故称“了因”。了因因其功用不同,又可分三项:(一)智了因,此指敌者之智慧与知识。智慧与知识乃了悟之资本,若无此二资粮,即便立者给予再好之生因,敌者亦无从了悟,故称之智了因。(二)言了因,即指前述例句中立者所言之“所作性故”一语而言。敌者之了悟,除须备具智慧与知识外,必须倚赖立者言语之刺激,方能发挥了悟之作用,言语乃智了因之因,故称为言了因。(三)义了因,即指前述例句中“所作性故”一语所涵之义理,与其所指之对象。敌者能了悟,除前项二因外,亦是因著立者所举之意义,义亦是智了因之因,故称义了因。依上可知:言、义二了因是智了因之因,智了因则是言、义二了因之果;言了因是义了因之因,义了因是言了因之果。(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见:六因)1256)p163 FROM:【佛光大辞典】




一、悲心是菩提心的生因,那么如何生(或修)悲心?

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
汝今当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

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
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未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我当云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


[学习解说]:

善男子,一切发菩提心的众生,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生因了因都有
你应当知道,悲心(悲他之苦之心)就是生因,因为慈悲众生的缘故便能发心救度众生,所以悲心是发起菩提心的生因

善生问世尊,应当如何修悲心呢?
世尊回答说,善男子,有智慧的人能见一切众生沉迷在生死苦海中以苦为乐,为了救拔出离而生悲心

有人见众生没有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大悲三念(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因此心想我该如何令他们具足呢,因此而生悲心
参考阅读:
如何修悲心(如何生起悲心) ~ 优婆塞戒经: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名词解释:

【悲心】
(术语)悲他之苦之心也。止观四曰:“悲心彻骨,如母念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悲三念住】
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
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
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
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所畏】
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06:41: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0 10:04 编辑

(增补11楼内容+12楼用时约3小时)

又见众生虽多怨毒亦作亲想。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迷于正路无有示导。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卧五欲泥而不能出犹故放逸。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常为财物妻子缠缚不能舍离。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以色命故而生憍慢。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为恶知识之所诳惑。故生亲想。如六师等。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堕生有界受诸苦恼犹故乐着。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造身口意不善恶业多受苦果犹故乐着。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渴求五欲如渴饮碱水。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虽欲求乐不造乐因。虽不乐苦喜造苦因。欲受天乐不具足戒。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于无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
悲。
又见众生无定有性流转五有。是故生悲。


[学习解说]:

(世尊接着演说如何修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一些心存怨毒的众生,能将他们当做亲人想,因此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迷于正路,身边没有善友和善知识的引导,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深陷五欲(指染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而不能出离的放逸众生,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常被财物和妻子缠缚,无法舍离,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执着色身,并为此心生骄慢,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遭遇恶知识的欺骗和迷惑,能生亲想(于父母兄弟及亲戚朋友,皆生亲爱之想),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堕入生有(指于诸趣中投生的一刹那)界中受诸苦恼,并以此为乐,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因为造作身口意等恶业而遭受苦果却浑然不知,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追求五欲,就像饥渴的人喝碱水一样根本无法解除饥渴,因此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虽然想要快乐却不种善因;虽然不想受苦却未能断除恶因;想要获得天人果报却不持戒,因此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生我我所(我,指自身;我所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故有此名)想,而生悲心

或者有人见到众生因无定性而轮回流转(漂流、辗转之意。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生死相续不断,而辗转于三界、六道之轮回),而起悲心


名词解释:

【流转】
梵语 pravr!tti。漂流、辗转之意。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生死相续不断,而辗转于三界、六道之轮回。对此,如从迷界,而进入涅槃,即称还灭。属流转者,称为流转门;属还灭者,称为还灭门。四谛中之苦谛与集谛,或十二缘起之顺观(观十二支缘起从无明乃至老死)属流转门。而四谛中之灭谛与道谛,以及十二缘起之逆观(观十二支缘起从老死至无明),则属还灭门。
 又唯识宗谓,由善恶之业而生死相续不断,称为染污清净流转;有为法之刹那生灭相续不断,称刹那辗转流转;有情之一期相续生灭转变,称生辗转流转,又作生身辗转流转。(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六,显扬圣教论卷一、卷十四)FROM:【佛光大辞典】

【不定性】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声闻,独觉,菩萨三乘之种子皆具,或可为阿罗汉,或可为辟支佛,或可为佛,无有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此有四类:一具菩萨声闻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二具菩萨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三具声闻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四三乘皆具而开果不定也。此中第三者永无成佛之期,余者时至而成佛者也。菩提心论曰:“若不定性者,无论劫限,遇缘便回心向大,从化城起以为超三界,谓宿信佛故乃蒙诸佛菩萨加持力,而以方便遂发大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性】
有情之种性共有五种分别,即声闻乘定性、缘觉乘定性、菩萨乘定性、不定种性、无种性。凡于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中,各具有唯一种子之众生,即称定性。又具有二种或三种种子之众生,称为不定种性;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仅具有人、天之有漏种子者,称为无种性。三种定性加不定种性、无种性,合为五性。法相宗依此而立“五性各别”说。(大乘入楞伽经卷二、大乘庄严经卷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成唯识论卷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参见:五种性)1179)p3177 FROM:【佛光大辞典】

【我我所】
我,指自身;我所(梵 mama-ka^ra),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故有此名。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二五·二九五上):“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
 又执著有实我之妄情,称为我见;执著僮仆、住宅等为我所属之妄情,则称我所见。五见中之萨迦耶见即包含此二见。(注维摩经卷二、维摩义记卷一末(慧远)、圆觉经钞卷九)((参见:五见)1099)p2939 FROM:【佛光大辞典】

【天乐】
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故名为天。修十善者,生于天上,而受种种殊胜妙乐,故名天乐。(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有】
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是指于诸趣中投生的一刹那;本有是在一生的过程中,除去生时一刹那,死时一刹那之外,中间的寿命;死有是指死时的一刹那,其时间仅限于中有未生之前;中有是指在今世已死,后世未生中间的中阴身。以上四有,是欲界色界的众生,在一度生死中,所有的四种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想】
(名数)一、欲想,起贪欲之思想也。二、嗔想,起嗔恚之思想也。三、害想,起害人之思想也。无量寿经上曰:“不生欲觉嗔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净影疏曰:“未对境界,预起邪思,名之为觉。对缘生心,说为三想。”【又】一、怨想,于人欲加害于我者,及害我父母兄弟者,亦生亲爱之想也。二、亲想,于父母兄弟及亲戚朋友,皆生亲爱之想也。三、中人想。于非怨非亲之人,生亲爱之想也。见智度论七十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亲想】
亲想者,谓于父母兄弟及亲戚朋友等,皆生亲爱之想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五欲】
梵语 pan~ca ka^ma^h!,巴利语 pan~ca ka^ma^。<一>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一)色欲(梵 ru^pa-ka^ma),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二)声欲(梵 s/abda-ka^ma),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三)香欲(梵 gandha-ka^ma),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著无厌。(四)味欲(梵 rasa-ka^ma),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五)触欲(梵 spras!t!avya-ka^ma),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著无厌。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佛遗教经、大智度论卷十七、卷三十七、摩诃止观卷四下)
 <二>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著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著,不能出离三界。(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著而无厌。(四)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著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著睡眠而无厌。(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七、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p1149 FROM:【佛光大辞典】




又见众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业。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受身心苦而更造业。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爱别离苦而不断爱。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处无明闇。不知炽然智慧灯明。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烧然。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饥者食于毒饭。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犹故放逸。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流转八苦不知断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毁犯禁戒。当受地狱饿鬼畜生。是故生悲。


[学习解说]:

又见到众生害怕生、老、死,却又不断造作生、老、死的轮回之业,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遭受种种身心苦恼却不知反省,还不断造作各种恶业,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虽然知道爱别离苦,但却依然不从根源断除爱的欲望和执着,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处于无明(心性之无明,譬如空穴中之闇黑)的黑暗中,却不点燃智慧之灯,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虽然被种种烦恼火燃烧逼迫,却不发心求三昧(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定水,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为了追求五欲快乐而造作无量恶业,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明知五欲是苦,却还不断追求,就好比饥饿的人吃有毒的饭,吃的越多中毒越深,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已经在五浊恶世中受诸苦恼,却依然放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不能精进修行,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虽然遭受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却不断除苦因,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末学注:极乐世界就不是这样的,极乐世界的温度随个人感受而适宜调整,饿了只要想到食物就会自动出现在面前),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不能清净守戒(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将来必定遭受地狱饿鬼畜生等果报,因此而生悲心


名词解释:

【禁戒】
梵语 sam!vara,巴利语同。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音译作三婆逻、三跋罗。又作律仪。三藏中律藏专明禁戒者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一护法品谓,持守禁戒者即为佛弟子,毁坏禁戒者即为魔弟子。又梵语 vrata(音译作没栗多),亦译作禁戒,即非长时期所持之戒,而系因应于短期内发愿修法所制之禁戒。大日经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一下):“没栗多,是有时愿之戒。谓行者持诵时,或心一月乃至年岁等,此事了时,此禁亦罢。”((参见:戒)2896)p5539 FROM:【佛光大辞典】

【八苦】
<一>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即:(一)生苦,有五种,即:(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二)老苦,有二种,即:(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三)病苦,有二种,即:(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四)死苦,有二种,即:(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八)五阴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
 <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别出以下八苦:寒苦、热苦、饥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一类威仪多时住苦。p291 FROM:【佛光大辞典】

【放逸】
梵语 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十一)((参见:大随烦恼)890)p327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
(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明闇】
(譬喻)心性之无明,譬如空穴中之闇黑。教行信证序曰:“无碍光明,破无明闇慧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又见众生色力寿命安隐辩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生于边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处饥馑世。身体羸瘦互相劫夺。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处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增盛当受无量苦报之果。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说甘露净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信邪恶友终不追从善知识教。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舍施。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一切皆苦。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
(注: 可能有人看到佛陀讲这么多生出悲心的例子就会跳过去,其实这是佛陀的慈悲,也是佛陀的智慧
因为慈悲所以讲出这么多,让佛弟子能入观想而产生悲心,因为智慧才能讲出这么多
所以这段千万要好好观想,入心观照,就能生出悲心,这是修悲心最好的观法)

[学习解说]:

又见众生色力(谓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王及四天王诣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是名色力)寿命、安隐、辩才(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都不得自在,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不具足,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生于边地(阎浮提洲之边隅,谓之边地。又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五百岁都不能修习善法,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处于饥馑世(灾荒年),身体瘦弱,众生之间更是相互争夺,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处于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相向,由此必当遭受无量苦果,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虽然与佛同住一世,听闻佛陀演说甘露法雨,但却不能信受奉持,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跟随邪师恶友,远离善知识的教导,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虽然有很多财宝却不舍得布施,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每天辛苦劳作,却对修行解脱没有一点意义,因此而生悲心

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之间不能相敬相爱,而生悲心


名词解释:

【刀兵劫】
p0149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四卷三页云:初刀兵劫,将欲起时,赡部洲人,极寿十岁。为非法贪,染污相续;不平等爱,映蔽其心。邪法萦缠,嗔毒增上。相见便起猛利害心。如今猎师,见野禽兽。随手所执,皆成刀杖。各逞凶狂,互相残害。七日七夜,死亡略尽。赡部洲内,才余万人。各起慈心,渐增寿量。尔时名为度刀兵劫。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饥馑灾】
(杂语)中劫末所起小三灾之一。俱舍论十一曰:“小三灾中劫末起。三灾者:一刀兵,二疾疫,三饥馑。(中略)中劫末十岁时人,亦具如前诸过失故,天龙忿责,不降甘雨。由是世间久遭饥馑,既无支济,多分命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边地】
(杂名)阎浮提洲之边隅,谓之边地。又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亦曰胎宫。略论曰:“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安隐】
(术语)与安稳同。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援心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力】
谓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王及四天王诣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是名色力。(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梵王,即大梵天王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8-20 09:58: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0 10:00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17楼共用时约2小时40分钟)

二、何为悲心?何为大悲?

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

(注: 我们还没得道,所以就是要像上面这样边观)

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
未得道时悲心动转。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有动转。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众生故。故名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济。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与慧共行。故名大悲。

(注: 这边很清楚讲到,真正具足智慧才叫做大悲)

[学习解说]:

善男子,智者(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应当观照非想非非想处(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所有的禅定与快乐犹如地狱之苦,一切众生也是一样,因此而生悲心

善男子,未得道时如果能这样观照者,叫做悲心,得道后能这样观想者,则叫大悲,为什么呢
因为未得道时虽然观照,但是所观为有边(指有之边际。边,指偏于一方之极端。计执世间一切诸法,系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此和合之力能呈现诸法之作用,故称为有边),然而得道后的观照无有动转(计执诸法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故无自性,以其无自性,则诸法之体非为实有,称为无边),因此叫做大悲

又因为未得道时,不能救济一切众生,所以叫做悲心;得道后便有能力救济所有众生,因此叫做大悲心
又因为未得道时,智慧未能完全显露,所以叫做悲心;得道后智慧完全显露,能以广大智慧自利利他,所以叫做大悲心


名词解释:

【一切时】
从无始以来相继无穷的时间,称为一切时。无论何时,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都称为一切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切施】
谓菩萨身盛美妙,处轮王位,或有无量贫穷人言:大王垂慈,各随所求。或乞国土,或乞妻子,或乞手足血肉肝脑。菩萨心念:一切恩爱,会当别离,即以一切,悉皆施与,心无悔恨,是名一切施。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生因】
(术语)生果之因种也,如草木之种为草木之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体】
(术语)诸法之根本自体也,对于应身而谓真身为本体。大日经七曰:“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梵网古迹上本曰:“化归本体,言还至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行】
p1318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慧行者:谓能受持读诵问论胜决择等增上了别;即于彼义,转增明了,勤修习慧。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救济】
原始佛教特别强调自迷中解放(解脱)而进入永远之平安(涅槃),然并非特由一个救主救济,而系凭一己之修行自救。惟对于佛陀或其他长老僧之绝对归依而获得安心,亦称为救济。例如:为杀父之罪而惶恐之阿阇世王尝对佛陀如此诉说:“恳求世尊,自今尔后直到临命终了,愿归依三宝成为一在家信者,祈请佛陀摄受我。愚痴、迷妄、不善、有罪的我,为争王位而杀死正直的父王。世尊!我是有罪的,祈求世尊摄受我,并且使我的未来受到庇护。”佛陀答道:“大王!你能够承认自己的罪愆,如法忏悔,由于你的忏悔,你当得到摄受(梵 pat!i-gaN!ha^ti)。”即因为得此摄受,阿阇世王之恐怖因而解除。此种摄受之特征,在于因多数人之力量,而非仅由一个救主之宽赦而获得摄受,即由所有僧伽全部一致的意志所给予之赦免。此一摄受乃佛教救济中最古老之形式。
 及至大乘佛教时,此一摄受变成由阿弥陀佛摄取之形式,请求救济之对象,为三世诸佛或阿弥陀佛。据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愿愿为救度众生。众生依弥陀本愿,生起信心,并立愿、奉行,即与弥陀本愿相应;能与弥陀本愿相应,即能获救,此乃阿弥陀佛救济之特征。p4594 FROM:【佛光大辞典】

【有边】
(术语)有之边际。论有无之理时之语也。世间一切之事物,必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和合之力,能呈一个之作用,是名有边。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既无自性,则不得谓法体为有,是名无边。见三藏法数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边】
指有之边际。边,指偏于一方之极端。计执世间一切诸法,系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此和合之力能呈现诸法之作用,故称为有边。对此而言,计执诸法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故无自性,以其无自性,则诸法之体非为实有,称为无边。盖有边、无边乃论议有无之理时所用之语汇,散见于诸经论中。例如箭喻经所举(大一·九一七中):“世间有边,世间无边。”若执著有边、无边之人,极易落于偏狭不正之见解中,唯有舍弃有无二边之见解,才能了知中道实相之理。(杂阿含经卷十、入楞伽经卷五、中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大明三藏法数卷八)p2460 FROM:【佛光大辞典】

【非想非非想处】
(术语)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楞严经曰:“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按非想非非想处,为无色界第四天,诸天之最胜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经所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者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非想非非想处定】
非想非非想天的禅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8-20 09:58:31 | 只看该作者
三、悲心是六波罗蜜的生因

善男子。智者修悲虽未能断众生苦恼。已有无量大利益事。
(注: 这是因为悲心是生因,能生一切善)
善男子。六波罗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


[学习解说]:

善男子,智者(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修习悲心救度众生,虽然未能彻底断除众生苦恼的根本,但是已能获得无量大利益事,最大化的自利利他

善男子,这是因为悲心是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的生因(生果之因种也,如草木之种为草木之因)


名词解释:

【智者】
<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见: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赐“智者”德号。(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参见:智顗)5038)p5025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
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0 09:58:49 | 只看该作者
四、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心,则不能得优婆塞戒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
出家修悲是不为难。在家修悲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故。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则不能得优婆塞戒。若修悲已即便获得。

(注: 这边已经讲出本经的重点,就是要先修悲,不过不是这样而已
修悲是一回事,我们现在还是要透过本经来吸收佛陀的智慧,所以要继续看下去)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出家;一种在家
出家人修习悲心并不难,在家人修习悲心比较困难,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善男子,在家人如果不修悲心,则不能得优婆塞戒(优婆塞(男居士)所应受持的戒法,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只有修习悲心才能获得


名词解释:

【优婆塞戒】
优婆塞(男居士)所应受持的戒法,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8-20 09:59:10 | 只看该作者
五、一切善法悲为根本,修悲心者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檀波罗蜜。在家之人则能具足。何以故。
一切时中一切施故。是故在家应先修悲。若修悲已当知是人能具戒忍进定智慧。若修悲心。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

(注: 这边一样是鼓励在家众,说明在家修行能俱足布施,并说明修悲心就是要"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

以是义故。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注: 这点很重要,佛陀讲这么多就是要我们在家凡夫能真心发露慈悲心,不是只为了自己的福报)

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当知是人能坏恶业如须弥山。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所作少许善业。所获果报如须弥山。
(注: 修悲心能灭除非常多的恶业,因为修悲心的关系,做少许善业就能得到非常多的福报,
坏恶业就是能灭除断除恶业,须弥山形容很大的意思,
总之,修悲是得优婆塞戒的方法,是目前的一个重点)

[学习解说]:

善男子,出家人只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檀波罗蜜,而在家人能全部具足六波罗蜜,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布施一切所需,因此在家人应当先修悲心

要知道修悲心者,能具足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修悲心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因此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善男子,若有人能如是修习悲心者
则能破坏如须弥山那么多的恶业,不久将获得无上菩提
此人即使做少许的善业,也能获得如须弥山那么多的果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8-20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1 09:22 编辑

解脱品第四


一、想要获得解脱,就要有解脱的体:身、口、意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切法体诸解脱分。
善生言。世尊。所言体者。云何为体。
善男子。谓身口意。是身口意从方便得。
方便有二。一者耳闻。二者思惟。
复有三种。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闻。


[学习解说]:

善男子,若有修习悲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则能获得一切法体(即诸法之体性、本质。或译作自性、自体。法体即指存在的本体、存在自身、或存在的本质之意)诸解脱分(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

善生又问:世尊,什么是体?
世尊回答:善男子,体就是指身、口、意

表现在:一耳闻;二思惟
又表现为三种:一是智慧布施;二是清净持戒;三是广学多闻


名词解释:

【方便】
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方便二种相】
谓诸菩萨为救渡众生所示现之二种善巧方便。据地藏十轮经卷十所载,即:(一)世间方便,谓诸菩萨或为自利,或为利他,所示现之善巧方便,以此之方便,因有所得、有所执著,故称世间方便。(二)出世间方便,谓诸菩萨仅为利他不为自利,所示现之善巧方便,以此之方便,因无所得、无所执著,故称出世间方便。p1438 FROM:【佛光大辞典】

【法体】
<一>即诸法之体性、本质。体为梵语 svabha^va 之译,或译作自性、自体。法体即指存在的本体、存在自身、或存在的本质之意,如部派佛教中说一切有部之基本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法体”即是。
<二>于日本净土宗,指其所信所行之弥陀名号。或以念佛为法体。
<三>指穿著法衣之出家相。
<四>尊称师长之身体,如“法体如意”或“法体违和”等慰问语之用例。p3436 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分】
(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
(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09:1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1 09:19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楼共用时约3小时)

二、解脱可从三种方便中获得:惠施、持戒、多闻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从三方便得解脱分是三方便有定数不。
不也善男子。何以故。
有人虽于无量世中以无量财施无量人。亦不能得解脱分法。
有人于一时中以一把麨施一乞儿。能得如见解脱分法。
有人乃于无量佛所受持禁戒。亦不能得解脱分法。
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而能获得解脱分法。
有人于无量世无量佛所。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亦不能得解脱分法。
有人唯读一四句偈。而能获得解脱分法。

何以故。一切众生心不同故。
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如是之人虽复惠施持戒多闻。终不能得解脱分法。
若能厌患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如是之人虽复少施少戒少闻。即能获得解脱分法。


[学习解说]:

善生问佛说:世尊,如您所说要从三种方便获得解脱的善根,请问这三种方便有定数吗
佛陀回答说:没有,善男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有人虽然在无量世中用无量财宝布施无量众生,但却不能获得解脱
有人虽然在很短时间内布施一把面粉给一个乞讨者,便能获得解脱

有人在无量佛所受持禁戒,也不能获得解脱
有人只是一日一夜受持八关斋戒,便能获得解脱

有人在无量世和无量佛所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也不能获得解脱
有人只读诵一四句偈,便能获得解脱

为什么呢,因为众生心有差别的缘故
善男子,如果众生不能一心观察生死过患和涅槃的快乐,那么此人虽然不断惠施、持戒、多闻,始终也无法获得解脱
反之如果能一心观察并厌恶生死轮回之苦,透彻的了解涅槃之快乐,那么此人虽然较少惠施、持戒、多闻,也能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解脱分】
解脱分,佛教术语,指能为人带来解脱的善根,是三种善根之一,也是修行的位阶之一。最早起源于说一切有部。
杂集论十三卷五页云:又有四种顺解脱分。一者、依凭顺解脱分。二者、胜解顺解脱分。三者、爱乐顺解脱分。四者、趣证顺解脱分。从善法欲乃至为求解脱所有善根,皆名依凭顺解脱分。于彼相应教法所有胜解俱行善根,是名胜解顺解脱分。缘解脱境作意相续清净喜俱所有善根,是名爱乐顺解脱分。卽于此生决定发起顺决择分所有善根,是名趣证顺解脱分。摘自:百度百科
[/td][/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09:23:51 | 只看该作者
三、解脱可从三个时间中获得:佛出世时、缘觉出世时、阿迦尼吒天说解脱时

善男子。得是法者。于三时中。
佛出世时。缘觉出时。若无是二。阿迦尼咤天说解脱时。是人闻已得解脱分。

善男子。我于往昔初发心时。都不见佛及辟支佛。
闻净居天说解脱法。我时闻已即便发心。

善男子。如是之法非欲界天之所能得何以故。以放逸故。
亦非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
亦非无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身口故。是法体者是身口意。
郁单曰人亦所不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三个时间可以获得解脱:
佛出世时、缘觉出世时、阿迦尼吒天说解脱时

善男子,我在往昔初发心时都见不到佛以及辟支佛
我是因为听闻净居天(在色界四禅之最高处,有五重天,为证得不还果的圣者所生之处,因无外道杂居,故名“净居”)演说解脱法时发心的

善男子,此解脱法并非欲界(指有情生存状态之一种,又指此有情所住之世界。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所能获得,因为欲界众生多有放逸的缘故

也并非色界天(在欲界之上,因此界的众生,但有色相,而无男女诸欲,故名色界)所能获得,因为色界天无法惠施、持戒、多闻三种方便的缘故

也并非无色界天(此界无一可谓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为无色界)所能获得的,因为无色界天无有身、口的缘故,而法体指的就是身口意

还有郁单曰(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人也不能获得解脱,因为没有惠施、持戒、多闻三种方便的缘故


名词解释:

【郁多罗究留】
(界名)Uttarakuru,又作郁多罗鸠娄、郁多罗拘楼、郁多罗鸠留、郁怛罗究琉、郁怛罗越、郁单越、郁单曰、殟怛罗句嚧、殟怛罗矩噜、北拘卢、拘卢等。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玄应音义十二曰:“郁单越或言郁怛罗越,或言郁多罗拘楼,或言郁多罗鸠留,正言郁怛罗究琉,此译言高上作,谓高上于余方也。亦言胜,鸠琉此云作,亦云姓也。不详何义立名。”同十八曰:“郁单曰,或言郁怛罗越。”同二十四曰:“俱卢洲此云上胜,亦云胜生。旧经中作郁单越。”华严疏钞十三上曰:“郁单越,此云胜生。以定寿千岁衣食自然故。”起世因本经二曰:“有何因缘,说彼名曰郁多罗究留洲?诸此丘,其郁多罗究留洲,于四天下,比余三洲,最上最妙最胜彼,故说郁多罗究留洲。郁多罗究留洲,隋言上作。”慧苑音义上曰:“郁单越。具正云:殟怛罗句嚧。言殟怛罗者。此云上也,胜也。句嚧所作也。谓彼洲人,于所作事,皆无我所,胜余三洲故也。”西域记一曰:“北拘卢洲,旧曰郁单越,又曰鸠楼,讹也。”慧琳音义一曰:“殟怛罗矩嚧,此译为高胜。常受乐胜故为名。古郁单越Uttravatti,或郁拘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色界】
(界名)三界之一。此界无一可谓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为无色界。此无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为色体实无者,有部宗之义也,依成实之义,则就无粗色而谓为无色,非谓全无色也。此界中分四地,自下而上言之,则第一为识无边处,第二为空无边处,第三为无所有处,第四为非想非非想处也。既为无质,故不能以居处分之,但依其禅定寿命等之胜劣而立差等。俱舍论八曰:“无色界中都无有处,以无色法无有方所。(中略)俱异熟生,差别有四:一空无边处,二色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四种,名无色界。此四非由处有上下,但由生故,胜劣有殊。复如何知彼无方处,谓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于此处生故。复从彼处没,生欲色时,即于是处中有起故。”又曰:“于彼界中色非有,名为无色。所言色者,是变碍义,或示现义。被体非色,立无色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界】
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因此界的众生,但有色相,而无男女诸欲,故名色界,色界的范围包括初禅至四禅等一共十八层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净居天】
在色界四禅之最高处,有五重天,为证得不还果的圣者所生之处,因无外道杂居,故名“净居”。这五重天就是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界】
梵语 ka^ma-dha^tu,巴利语同。指有情生存状态之一种,又指此有情所住之世界。欲界与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即合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之称。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欲界包含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相对于色界与无色界之为定心(入禅定三昧不散动之心)之地,以欲界为散心(散动之平常心)之地,故称欲界散地。然就欲界是否有定,鞞婆沙论卷十、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有诸说。若将三界分为九地,有所谓欲界五趣地,欲界全体即属九地之最初地。
 此外,有关欲界所包括的范围及类别,诸经论中各有记载,如杂阿毗昙心论卷八修多罗品列八大地狱、畜生、饿鬼、四大洲、六欲天等二十处;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则分地狱、畜生、饿鬼、人、阿须伦、四天王、忉利天、焰魔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魔天等十二种;瑜伽师地论卷四列有八大地狱、四大洲、八中洲、六欲天、饿鬼及非天,计有三十六处。俱舍论卷十一详述其位置、身长、寿命等。(长阿含经卷十九、起世经卷一至卷九、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卷一三七、俱舍论卷三)p4653 FROM:【佛光大辞典】

【阿迦尼吒天】
梵名 Akanis!t!ha-deva,巴利名 Akanit!t!ha-deva。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又作阿迦腻吒天、阿迦尼师吒天。意译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称质碍究竟天、色究竟天。过此天则为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长阿含经卷二十、顺正理论卷二十一、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p3651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09:24:41 | 只看该作者
四、有三种人能获得解脱:声闻、缘觉、菩萨

是解脱分三人能得。所谓声闻。缘觉菩萨。
众生若遇善知识者。转声闻解脱得缘觉解脱。转缘觉解脱得菩萨解脱。
菩萨所得解脱分法。不可退转。不可失坏。


[学习解说]:

此解脱法有三人可以获得:声闻、缘觉、菩萨
众生如果能遇到善知识,则能转声闻解脱为缘觉解脱,转缘觉解脱为菩萨解脱
菩萨所获得的解脱法不可退转,不可失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19:27 , Processed in 0.1195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