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4-6 22:54 编辑
今天早上末学打开冰箱,看到里面有一个大塑胶袋子,里面装了一大盘的荤食
末学看到就知道那是昨天二嫂留下来的 (她们一家人昨晚才离开的)
末学想到明明昨天就有提醒吃不完要她带回去,也提到有家人因服药副作用缘故而不方便吃较硬的食物
她也知道末学是吃素的,也在学佛的,可是她偏偏还是把这盘荤食留下来放在这里
因为这样,末学当下直接反应就不高兴、就生气
然而,明明知道不能起瞋心的却还是起瞋心了,明明知道生气不好却还是生气了,可见自己的瞋心习气是如此的深重
真是愧对佛弟子,末学在此深深的忏悔!
也就是说,
一个连自己的心都无法控制的人,会因为众生而生气的人,这种人能度化众生吗?
当然不行,所以请别高估自己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自己的瞋恨心,而不是别人的愚痴
当我们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对众生生气无法释怀,
这样我们自己也不可能有智慧善巧能帮助人,自己也正是个愚痴的人
所以想度化别人,更应该先看看自己,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凭什么度化别人?
还是先弄清楚这些道理,控制好自己的心吧,
然后把[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四摄法]彻底分析落实,学习更多的善巧方便吧
所以应该感恩这个人,
感恩他让您发现自己的缺失和不足,而不是急着去批判别人,
想教训别人,自己对佛法又落实多少呢?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所以应该感恩众生,又怎会生气呢?
如果这道理都不懂,那怎能说自己在学佛呢?
所以,学佛是透过行菩萨道普渡众生来让自己更圆满,而才能圆满众生
而不是和众生起争执,两败俱伤,结怨遗祸累世
所以,可不要一再的制造自己的怨家和债主,那就太没智慧了 ——帖子详见:[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后来,直到末学今天在持咒和诵经的时侯,突然想到可能是某个原因
想到她曾提过对她自己这段婚姻的种种辛酸,非常后悔选择这段婚姻 (这个说来话长)
其实那件事,因为自己也在这个共业之中,难免会受到波及
这也让末学想到善知识的相关教导:
共业就是共同造作或相关的,所以叫做共业
基本上,只要有关系,都很难不相关,所以,在一起的众生就会有共业
不过,共业是很复杂的,因为每个人的关系和相关程度都不相同,方向(对立或同向)也不同 实际人生中或累世的业或共业当然要更复杂、甚至更难厘清
尤其,从累世轮回来说,我们和众生在过去世可能都是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的亲属或朋友关系,因为种种恩恩怨怨和执着,才会累世纠缠
因此,共业难以厘清,担业(共同承担业力或果报)也是在所难免
所以,共业或担业其实是有的,因为众生只要活着,很难不和其他众生有相关,
所以,共业或担业都是难免的或必然的
不过,从修行的角度或佛菩萨的观点来说,修行是不应该害怕为众生担业(承担业力或业障或业报)的
以大乘普渡众生的发心和实践来说,入世或菩萨回入恶世都是必然的,帮助众生、解救众生,这本来就会和众生形成共业相关,也会有所承担
何况业或共业不一定就是坏的或负面的,也可以是正向的业和共业,也就是有所承担才能帮助众生转业,由恶转善,由邪转正
所以,真正的菩萨行者是不会害怕这些的,而真正的佛菩萨也一直在帮助众生和为众生承担
而且,更深入来说,众生都是法界的一份子,也不可能脱离共业(只有范围大小的差别,各种不同大小圈圈形成更大的圈圈),
所以,只能把业和共业转成正向,那才是正途,也就是要透过修行来转化,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没有修行,那就会堕入各种不同小圈圈的恶业轮回和果报中,不断循环
要知道,
学佛本来就是要帮助众生承担和转化的,而且从过程中更能自利利他,让彼此成长 也就是,必须愿意承担、愿意扛(这就是发心、发愿),
然后在扛的过程中(这就是实修过程),虽然辛苦,但是逐渐举起一片天,然后就会发现自己真的成长了或甚至成就了
所以,承担(担业)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所以问题在于心态,心正向,业就会正向,果也会正向
然后逐渐在学佛的过程中明白这些道理和种种原理以及现象(相貌),而这就是明了,就是智慧 ——帖子详见:真有「担业」之说吗?!
唯有愿意承担、愿意扛,把业和共业转为正向,并透过修行来转化,那才是正途,也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末学一定会谨记教导并依此落实,深深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