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淨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淨慧,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7

[持戒勋章]

31#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11:35: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8 15:39 编辑

(31  用时, 4小时以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末学以当下次第依文解义,及以自己目前所能理解的部份,来学习上述经文。。。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尊者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首先以五蕴为例,来揭示五蕴皆空,空有不二之理
以甚深的般若智慧,用观照的方法,进而见到(了悟)五蕴皆空的道理,这样就能够度一切苦厄
这个空性的道理,也只有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也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

而这个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即是诸法空相
所谓的[诸法][空相],就是在说这一切法的本来面貌是如何的
[诸法][空相],也就是一切法皆空的相状(真空=不二=佛性本体),其相状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因为诸法空相,所以经文后面就接着说,因为这样的缘故
如果对有情众生来说
真空(不二=佛性本体)是没有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
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
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
也没有眼界乃至意识界这十八界的

一般的凡夫众生对此心里就会想,这些不是明明都有吗?

那么,经文中说这些都没有,那到底是在说什么呢?


这让末学想到善知识所教导「真我」与「假我」 的这则帖子,节录相关内容如下:

这是说,「我」有两种,第一种是「假我」(=自我),第二种是「真我」(=法我)


一. 「假我」(=自我)

所谓的「假我」,
就是『有情众生所认为的自己』,而这通常就是指自己这个肉体或观念中的我
虽然
佛法上认为有真实的「法我」,而外道也认为有真实的我,不过,外道所认为的是真有「自我」,
就是外道或一般凡夫,通常执着在「肉体的我」上,或执着在「自我」的观念上(就是观念上所认为的我)
再者,
其实「自我」(不论肉体或观念上的我)没有真实性(这是从根本和究竟上来说),
因为「自我」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执着虚妄下而形成观念见解上的我,以及因念而投生成为肉体这个我
但是,除了人道和畜生道,鬼道或天道并不是以肉身为身体,而是意念身,
所以,「我」这个身体,从不断「六道轮回」的过程看来,「我」和「身体」以及「观念」都是虚幻变异的,
而且就是因为不能认清轮回真相,不知道法界的法性原理,不明白佛性,因妄念执着假象的我和客尘而轮回,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这就像在梦中,你想吃梦中的烤肉,或正在吃,醒来,梦中的肉和我都是假的,而且梦中吃肉的想法也是因迷而生,也是虚幻
所以众生执着的这个自我,就像由各种观念织成的梦境,梦中的我就是由各种观念见解织罗而成的,所以没有真实性

就像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
凡夫众生把这些当作真实的,明明就有的
活在虚妄(假)的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当中,把这五蕴当作真实的、实实在在的
把这种虚幻中的假我当作真实,所以心颠倒了,迷惑了,轮回不已
这就是「假我」,有情众生所认为的我


二. 「真我」(=法我)

什么是「真我」呢?
也就是
能真实的明白法性原理,这就是所谓的「见性」,同样这个「见」字,「如实见」是指真实明白

就像《心经》中所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这个所谓的「见」,指的是真实明白(了悟)五蕴皆空旳道理
这并不是说五蕴真的没有(或空无),而是指能够「见」(如实明白)到五蕴的本质和空性原理,以这样的般若智慧,所以才能够度一切苦厄

如果修行者能逐渐明白「法我」,不论生活中或梦中都能逐渐契入「法我」,这就能逐渐见到真实而解脱
所以,就算在梦中,梦中能知见「法我」,这都是好的,因为『实有法我。法性实有』,梦中能见性,也能趣向解脱
也就是,真实的原理,不论在生活中或梦中,对众生的观念都有矫正作用,能让众生逐渐契入真实
反之,妄念,不论在生活中或梦中,都不应该执着虚妄。简单说就是:『真理到哪里都是真理!』。

至于「法我」,从佛法上来说,就是指真正真实的我,究竟的我,根本的我,实相的我,觉悟的我
以佛法中的不同佛法名相来说,简单说就是:
清净后的「第八识」(空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或「佛性」、或称「自性」
而且,
另外,有一点要再说清楚、深入说明的,就是:
不是知道有轮回,就说是知道真相或真我,也不是一直轮回的我就是真我
因为有些外道也知道有轮回,这就像,人都知道人会作梦,但是,不是这样就说人们都明白真相


这差别是说,「听说或知道」不见得真正明白「原理和法性」,也就是说,人人都作梦都轮回,难道说都知道真相?当然不是
只有真正明白原理,而且不论在生活中或梦中都能见性,都能明白原理,都能不堕入执着,这才能说自己明白、契入「法我」
也就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不论梦中或轮回中(例如菩萨投生入世),真正的觉照,才是真正的见性,而这才是「法我」


总而言之,
轮回中的我,因为不能见性,所以浑沌,所以,这种迷糊的我并不是真我,「佛性」才是「真我」
因为众生的欲望和执着,「佛性」被「六尘」所覆盖,所以,才需要透过修行来除盖恢复「真我」「佛性」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7

[持戒勋章]

32#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20:36: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0 16:09 编辑

(32  用时, 3.5小时)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末学以当下次第依文解义,及以自己目前所能理解的部份,来学习上述经文。。。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尊者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其中提到了一切法的本来面貌是如何的,我们生命的本来面貌是如何的
就是诸法空相,空相,即一切诸法皆空的相状,即真空的体相,也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而有情众生能成佛的「佛性」,这也是诸法中的一种
因此,对有情众生来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貌,我们的佛性本来就是如此的
没有任何分别杂染,是本自清净光明圆满,具足一切功德

如同善知识教导的:
「有情众生」的「佛性」有「常、乐、我、净」四种特性,也就是说「佛性」是:
「真常」:指真正永恒,相较于一切器世间的生灭变化,「佛性」是真常不变
「真乐」:指轮回是苦,「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喜乐
「真我」:指轮回的业障身是假我,「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真我」
「真净」:指真正清净光明圆满,「佛性」如矿中真金,虽然「第八识」遭「无明」染污,但是「佛性」不曾消失,只是被覆盖

因为这样的缘故
所以我们的本来面貌(佛性本体)是没有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 (「蕴」有积聚性,有阴覆真实之义)
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 (「根」表示能生及增上的意思)
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 (「尘」以染污为义,能染污情识,对六尘生六种贪)
也没有眼界乃至意识界这十八界的  (六根+六识+六尘 = 十八界) (「识」是指心对于境的辨识、了别) (「界」为各种分类范畴之称呼)

经文中的「诸法空相」,这也让末学联想到善知识所教导的「法性本空」

对「有情众生」来说,「佛性」才是成佛的关键,因此,「一切法」对「有情众生」来说,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虽有「法性」,「凡夫众生」因为对「器世间」(世俗)「一切法」的执着,所以,堕入轮回
但是,佛弟子若能明白「一切法」,明白「一切法性」,不堕入爱欲执着,就能因此成佛,故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凡夫众生」因为对一切世间相、世间法有所执着,所以堕入「六道轮回」
但是,修行者若能明白一切世间相、世间法、世间性,以及出世间法、性,而不执着,就是明白「法性空」,就能成佛
因为「法」随「因缘」和「有情」而生灭,是客尘,不是主体,所以,佛经中有所谓的「法尘」和「法亦当舍」
因此,对有情来成佛来说「法性是空」,而「有情众生」的「佛性」才是「真常」

那么,对于实修者而言,要如何做到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又能做到「法性本空」呢?

这就像大学毕业生,可以继续修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也可以回头教导小学生、中学生或高中生
就像爬楼梯回头看,能看清楚下面各个阶梯高低不同,往上爬就不再执着下面阶梯的问题
回头教导低次第众生,这就要明白「法」和「法性」,也就是佛经常讲的:要按照次第说法
而又同时转头进修硕、博士,不执着低次第的「法」和「法性」,这就是「毕竟空」,就是「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随众生因缘而生,随因缘灭,这就是「法性空」;
不过,不是因为「法性空」就不应该明白「法性」,反之,明白「法性」才能不执着一切法,才能解脱,并运用一切法普渡众生

凡夫常误解「空义」,所谓「空」,不是让自己不知不智不觉,而是应该不执着,而想「不执着」,那就要知智觉而后能放下
就像,当我们知道六道轮回的真相,就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不会堕入世俗的执着中
这就是透过知、智、觉,而能放下世俗执着,能「空」掉世俗,所以,「空」不是不知不觉,而是「无执」


也就是说:不论轮回或成佛,都是因为法(世法和出世法)。执着世间法,就轮回,反之,学习佛法、出世间法,则解脱成佛
明白「法性」「众生性」,就不会堕入执着,就能成佛,而且还能依照「法性」「众生性」来依「次第法」普渡众生。
也因此,「法」只是因缘、依报,随缘生灭,「佛性」才是成佛的根本,所以称「法性」毕竟空,而「佛性」「常乐我净」
——帖子详见:「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梵名塞建陀Skandha,旧译曰阴。阴覆之义,谓色心之法,荫覆真理也。新译曰蕴。积集之义,谓色心之法,法大小前后等积集而成自体也。色蕴,心蕴等。义林章五本曰:「梵云塞建陀,唐言蕴,旧译名阴(于禁反)。此阴是荫覆义,若言荫者,梵本应云鉢罗婆陀。(中略)或翻为聚,故法华云:五众之生灭,此亦不然。若言众者,梵本应云僧伽。或翻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者,梵本应云曷罗陀。」俱舍论光记一之余同。俱舍论一曰:「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颂疏界品一曰:「聚谓积聚,即是蕴义。」然新译之仁王经上,并用二义。曰:「色名色蕴,心名四蕴。皆积聚性,隐覆真实。」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kandha,巴利语 khandha。音译塞建陀。旧译为阴、众。乃积集之义,谓许多物事聚集一起,系指有为法而言,如五根、五境等诸色(物质)聚集,即称为色蕴。
诸师对蕴之解释有异。据辩中边论卷中载,蕴有三义:(一)非一义,谓不论其于时间或空间,均有许多质量。(二)总略义,谓聚集所有。(三)分段义,谓依性质不同而分类。俱舍论卷一亦载有三义:(一)和合聚义,谓种种物事聚集一起。(二)肩义,谓肩能荷担众物之故。(三)分段义。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则载阴有二义:(一)荫盖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二)积聚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此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以为「阴」之梵语音译为鉢罗婆陀,「众」之梵语音译为僧伽,故 skandha 译为「蕴」才是正译。 p6790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积集之义。有色蕴(物质)与心蕴(精神)的分别。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Indriya,能生之义。增上之义。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因而眼之眼根,有强力,能生眼识,则名为眼根。信有生他善法之力。则名为信根。又人性有生善恶作业之力,则名为根性。俱舍论二曰:「根者是何义?最胜自在光显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大乘义章四曰:「能生名根,」俱舍光记三曰:「胜用增上,故名为根。」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能生的意思。2.增上的意思。

[佛光大辞典]
梵语 indriya 之意译。通常指器官、机能、能力之意。佛教用语中,「根」一词亦含有器官能力之意。草木之根不仅具有增长方,且可衍生出枝干、花叶果实等。又如人类之眼、耳、鼻、舌、身等,不仅有助于人类之觉悟,且可促进信、精进、念、定、慧等,故以五根称之。教中经义,有关根之用法甚多,大别之,可有如下两大类:
(一)乃指强而有力之作用(又称增上)之意。共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二十二根。最初之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其中除意根(心)外,前五根属感觉器官(五官)或是感觉机能,由物质(色)所形成,故称为五色根,简称为五根。数论派认为此五根具有知觉之作用,故称之为知根、五知根。其在五知根外另加五作业根(手、足、口、大便处、小便处)及意根,而立十一根之说。而吠檀多学派则立十四根之说。
眼等五根分为司感觉作用之胜义根(相当于不可见的神经系统)和有扶助作用之扶尘根(眼球、鼓膜等,乃血肉形成之外部器官),在一切有部认为此胜义根才是五根。
二十二根中之乐、苦、喜、忧、舍等五根能感受外界之印象感觉,而与眼等五根区别,称为五受根。此外,信、勤、念、定、慧等亦称五根,以其能除烦恼、臻圣道,有其殊胜之作用,故亦以根称之,然为别于眼等五根,而称为五无漏根。又有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三根,其本体多为意、乐、喜、舍、五无漏根等九根;未知当知根在见道,已知根在修道,具知根在无学道所引起,此三根又称三无漏根。
复次,二十二根中之女、男、命根等,指命根与寿命。女根、男根即给予女、男具有性征之力量,特指性器而言。从男转变成女或由女转变为男之移性,称为转根。一般所称之二根,有指胜义根与扶尘根者,或指女根与男根者。
(二)根有根机、根性之意,表示受教者之性质、资质。因根有优劣之分,故有所谓利、钝二根之别,或上、中、下等三根,利、中、钝等三根之别。若以修道力修鍊之,从钝根、下根而渐修至利根、上根,称为鍊根或转根。各种转根之中,尤指由声闻(下根)至缘觉(中根),再往上至菩萨(上根)者。〔俱舍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四〕(参阅「三无漏根」629、「五根」1137) p4131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谓一切世间之事法,染污真性者。四尘五尘六尘等。法界次第曰:「尘即垢染之义,谓此六尘能染污真性故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能坌名尘,坌污心故。」

[佛光大辞典]
(一)梵语 rajas,巴利语 raja。为显色之一。即青、黄、赤、白、云、烟、尘、雾等十二种显色,与方、圆、长、短等八种形色,合为二十种色法,共为眼根之对象。据俱舍论卷十二载,尘又有微尘、金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隙游尘等分别,七个极微,合为一微尘;七个微尘,合为一金尘;七金尘合为一水尘;顺次类推。此处,尘意指微细之物质。尘常浮动,且附着于他物而染污之,故喻称烦恼为尘垢、尘劳、客尘,或俗尘。〔长阿含卷一大本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转法轮品〕(参阅「极微」5479)
(二)梵语 artha, visaya。真谛等旧译家将之译作尘,新译作境或境界。为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觉思惟作用之对象、对境。计有六种,即色、声、香、味、触、法,称之六境、六尘。译作尘,盖取色等六境具有染污情识之义。〔大毘婆沙论卷一三二、卷一三六、俱舍论卷一、卷二、成实论卷四根尘合离品〕(参阅「境」5765) p5762

(梵rajas,巴raja,藏rdul)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微细的一种显色。《俱舍论》卷一将尘与云烟等都视为二十种色法之一;同论卷十二又说,七极微称为微尘(aṇu-rajas),七微尘为一金尘(loha-rajas),七金尘为一水尘(ab-rajas),七水尘为一兔毛尘(śaśa-rajas),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avi-rajas),七羊毛尘为一牛毛尘(go-rajas ),七牛毛尘为一隙游尘(vatāyanacchidra-rajas)。意谓尘是一种显色,细分之,有微尘、金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隙游尘等。其中,隙游尘意谓游离于隙光中的尘埃,即肉眼所能目视的微细尘埃。
又,此尘是无数的、常摇动的,附着于他物而染污之,故经中常以之喻为在俗,或比喻为烦恼,因而有尘垢、尘劳、尘世、俗尘、客尘,或远尘、脱尘等词汇
此外,真谛亦将梵语artha译为「尘」。artha的字义为「因」或「义」,指感觉的对象。如色、声、香、味、触五种感觉对象,若加以执着则能染污心,故以尘为喻,称之为五尘。《法界次第初门》卷上(大正46‧666a)︰「名尘者,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显识论》云(大正31‧879c)︰「集六种,谓六种贪爱,即六尘生六种贪。」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指不净和能污浊人们真性的一切事物,如四尘五尘六尘等是。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心的别名,了别之义。心对于境而了别,叫做识。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梵语,婆哩惹儞Parijñana,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一曰:「识谓了别。」同五曰:「识以了境为自性。」大乘义章三曰:「识者乃是神知之别名也。」止观二曰:「对境觉智,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了了别知名为识。」同四曰:「识是一期心主。」往生礼赞曰:「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

[阿含辞典(庄春江)]
1.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辨识、了别,如「眼识生」。2.从死到生的联系,如「识入母胎」。3.同「心」与「意」,如经文中常以「心、意、识」并用。

[佛光大辞典]
梵语 dhātu 之意译。音译为驮都,含有层、根基、要素、基础、种族诸义。(一)界为各种分类范畴之称呼,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合称为十八界。又如地、水、火、风、空、识称为六界。此外,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此「界」有接近于「境界」之意。唯识宗即将一切法之种子称为「界」,有要素、因之意。〔杂阿含经卷十二、相应部因缘篇第一、六十华严经卷五十八、法苑义林章卷五本〕
(二)梵语动词之语根,称为字界。 p3889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而无混杂。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本体。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7

[持戒勋章]

33#
 楼主| 发表于 2024-7-10 03:0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0 03:09 编辑

(33  用时, 3小时)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学习上述经文。。。

《心经》教导我们,我们生命的本来面貌是如何的
也就是一切诸法皆空的相状,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我们生命的本来面貌(佛性)是没有生灭的,没有垢净的性质分别,也没有数量的增减

若以「不增不减」来说
末学想到佛门中常说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无论我们是处于圣或凡,我们的佛性不会因此有所增加或减少,因为众生皆有佛性,本来具足

这就像,金矿(众生)虽然混上其他杂质和矿物(世俗执着),但是,原本是金的特性(佛性)是不会消失的
这也就是佛陀讲的[众生都有佛性]的道理
——帖子详见:众生平等,&实相与差别相

众生和佛在佛性上是平等没有差别的
所不同的是,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与众生只是迷悟的差别而已

凡夫的佛性本体虽然不增不减,但因为凡夫对世间的种种执着,所以就离不开[增][减]

就像
以世俗来说,人们重视的在乎的是金钱地位权势财产学历外表长相
所以,正向积极进取的追求和创造上述这些人生价值,这对一般人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正向」「积极」「进取」,这些虽然在一般人类社会上来说是正确的,
但是,因为人类社会中并不能真正慈善平等的对待众生,所以,人类并无法真正解决人类中的种种不平等和冲突
例如:无法做到真正均富,钱一定是自己的,世上有富人有穷人,没有富人真正为了众生而能散尽家财
因为贫穷和富有的悬殊和差别,想要生活就要有钱,想要有钱,就有竞争,竞争就会有冲突和打压
所以,人类社会中虽然号称「正向积极进取」或「正义」,但是并不是真正的慈悲平等
而且所谓的「正向积极进取」或「正义」可能正是个盲点,或是用来欺骗自己和别人的假象和面具
真正的慈悲平等应该是像「极乐世界」一样,能解决每一个人的烦恼,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反观,在人类的社会中,因为娑婆世界众生性低劣,没有真正的慈悲平等心,人人都想自己最富有,所以就成了所谓的五浊恶世
记得在一个日本的文集或小说中,提到或倡导在宇宙或法界中有个空间或世界
(佛菩萨经常会把某些能够提升众生的观念,藉由某些人而放入人类社会中,例如:书籍和电影)
那个世界没有「钱」这东西,人人都欢喜的工作和帮助他人,人人都欢喜的提供他人所需,这才是这世界的最高精神价值
因为不需要钱,当然就不需要赚钱,当然也不用为钱而苦,也就是说,想吃饭就去饭馆,免钱,任何生活所需都是如此

这样的社会当然就没有竞争或争斗或战争,没有富有和贫穷,这才是真平等,真富有
这世界的价值不需要由竞争和钱财来证明,而是由善心和布施来让彼此身心都得到满足
所以没有冲突和虚荣,没有自大自卑或高傲,没有满脸的愁苦和压力,没有自私和争夺引起的不愉快和灾难
因此,「钱」真的是一个需要的东西吗?又或者「钱」可能正代表着真正的「不文明」,也是人类私欲的表现

因此,
如果以佛法透彻宇宙法界的真相来看,心念的良善清净无执光明解脱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如果执着于物质表相,而使心念不能放下执着而解脱,那只会不断的纠结而轮回,
心念如果因为世俗的纠结而起更大的恶念邪念或甚至冲突斗争,
那不仅可能造成更大的世俗伤害,形成的内心阴影和执念会更加的根深蒂固,也就更难解脱轮回

所以,当一般人把自己的精力甚至一生都用在追求世俗名利地位,修行者则更在乎自己的心念和精神修养
因为,人生追求名利过程中的种种辛酸经历,或一般人经营人生过程的种种酸甜苦辣,
都可能令人的心念和性格变成阴暗或扭曲,这将会严重的影响来生,可能因此堕入三恶道
就算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也只能算是符合善道的心念和精神标准,而依照念力继续在善道中轮回

由此可知,在虚妄的相上去增加、计较、追求,只会更加难以解脱轮回

而只有明白和相信轮回真相的人,才会学习在人生中纠正和看管以及调整自己的心念,逐渐迈向解脱之路
所以,以佛法的宇宙法界观来看,不论是心念阴暗容易堕入恶道的众生,或正向进取而能保持在正道上,或有多伟大的世俗成就
如果没有相信因果轮回和解脱轮回的佛法,那么,不论今生或过去世是正或邪,众生往往只是不断的浮沉交替和轮回
所以佛经上说,应该把握生为人的时候,并认识学习解脱轮回的佛法,这样才有机会真正解脱六道轮回
——帖子详见:假面的正义&没有「钱」的世界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7

[持戒勋章]

34#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10:5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1 10:57 编辑

(34  用时, 3小时)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学习上述经文。。。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尊者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首先以五蕴为例,揭示五蕴皆空,空有不二之理
以甚深的般若智慧,用观照的方法,进而见到五蕴皆空的道理,也能度脱众生离苦得乐,自利利他
这个空性的道理,也只有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也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
所以,《心经》经文开宗明义就已经说明了--"以般若智慧来[照][见]" (「照」就是观照、思维、分析,「见」就是了悟、破除、放下)
这个就是这部经典所要告诉我们的修行方法

然而,对一般的凡夫众生来说,始终活在虚妄的色、受、想、行、识当中
把这五蕴当作实实在在的,把这个五蕴的假我当作是我,这样当然看什么都不会是空的
于是心就颠倒了、迷失了,进而起了各种负面心念和烦恼,所以就不得自在
末学惭愧,这也包括自己也是如此的,对照《心经》经文和检视自己生活上的种种,明白到自己修行很差,简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发觉自己的智慧非常明显不足,定力太差,自己其实是非常初学,对于这些虚妄表相的执着是很深的

善知识教导:
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就是~
并非有个创造宇宙和一切生命的全能的神,
生命也不是真正有死亡的终点
而是由一切众生的心念作用(第八识)造成自己不断的生死轮回
如果能不执着于虚妄表相,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现象
所以佛法说不生不灭,这才是真实相
——帖子详见:[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如果想要脱离生死轮回的现象,那首先就要让自己不执着于虚妄表相
那么,应该要怎么做呢?
这也让末学想到佛法实修上的「思维」

善知识在这方面有慈悲教导我们,末学在此学习如下:

思维则属于心理层次,不俱相,也可以是任何相,所以看起来不像认知上的修行
差别就在于细微处的心净,心净则观察能细微入里并入理
「思维」是诸多佛经中所强调的一项实修重点
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能观察并思维入里,如此才能逐渐明白生活中的点滴佛理,
这才是真正在生活中修行,也才是真修行
所以,经上说(大般涅槃经),若不「思维」,历劫也无法修行成就
若过度执着表相或表法,很明显就是不明白法性(法的原理特性),也就是连「思维」的修行阶段都不足够
所以,这样的修行者大都在表相修行上卯足了劲,不过,因为不能真正入心而得清净,也就是不明白心法,
因此,表法修行者虽然事倍功半,但是定力和理解力的修行次第上,是比不上心法修持者的
而这并不是不公平,而是心法修持者过去世就已经有了心法修行的因缘,也少执着,所以今生和表法初学者当然也有所差异
当然,这也不是说表法不重要(以前说过,表相能显示存在,但却不代表真相),这只是显示不同的修行次第和过程,而在此只是说明
举例来说,许多修行者容易在犯错后苦恼,不断的犯错而又不断的苦恼
其实,只要深入思维,就能明白,上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仍是一种执着表相,执着在因为欲望而犯错,又执着在犯错后悔的苦恼上
会不断的犯错和苦恼,并且执着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佛法的「思维」修行上没有学习并且深入和契入

犯错是难免的,但是能否在错误中思维欲望和苦恼的本质,在错误中思维寻找探索解脱的出路,而不是只执着在犯与不犯
这样才是正确的解脱精神,为自己和众生在欲望与苦难中思索解脱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明白解脱苦难的真正原理,也就是法性和众生性
再者,如果有在思维微细道理上努力,思维本身这个过程,就能断除恶念和恶习,因为思考一个主题就能断除原本所想的恶念
尤其以修行佛法而进行的思维,那就是「正思维」,就能进而引起「正念」,甚至进入「正观」
所以,基本上,常「正思维」就能引起「正念」和「正观」,心念就能保持在「正念」上,就是随时「正观」,就是「正定」


常见许多修行者在修行表相上很用功,不过,久了却也无法在表相上保持用功,
这就是因为没有晋升到心法次第的实修,也就是里子没有增上次第,表相上的执着就无法长久
如果真正契入心法实修,生活点滴上都清净自在,表相上也不会造成执着或困难的
而之所以不断的犯错和苦恼,这正是因为没有去思考物性和法性的本质,所以才会在相上颠颠倒倒
如果能逐渐思维法理和本质,自然就能脱离表相而得清净自在,也不会被欲望所引诱,或被犯错所苦恼
这才是真正的深入佛法
,而不是在表相上打转,若在表相上打转,看似修行,其实是两回事,更可能误导众生和曲解佛法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修行被打回原形?
其实,那是因为根本就不明白原理,也就是内心的实际修行没有达到表相的真正成就
与其说被打回原形,其实是本质上没有达到真正的修行,也就是说不明白修行的细节原理,不明白法性和众生性和物性
也就是说,修行者应该改为心法修持,在心境上去思维体会种种细微的原理(不论是佛法或欲望或苦的感受)
这样不论在理上或本体上或表相上才能真正的改善和提升,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总要开始并持续努力就会真正改善


生活中处处有微妙佛理,是否能微小中见妙理,那就看佛子能否当下入心观察思维和体会了
当下若能入心清净,何时何处何事何法不都是修行?
——帖子详见:看似退步是向前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7

[持戒勋章]

3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23:59:48 | 只看该作者
(35  用时,  3小时以上)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学习上述经文。。。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尊者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其中提到了一切诸法的本来面貌是如何的
就是诸法空相,空相,即一切诸法皆空的相状,即真空的体相,也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因为这样的缘故
所以真空之中是无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 (「蕴」有积聚性,有阴覆真实之义)
也无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 (「根」表示能生及增上的意思)
也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 (「尘」以染污为义,能染污情识,对六尘生六种贪)
也无眼界乃至意识界这十八界的 (六根+六识+六尘 = 十八界) (「识」是指心对于境的辨识、了别) (「界」为各种分类范畴之称呼)

那么,经文中的这个[无],是真的没有吗?  还是有什么含意呢?

末学想到善知识有教导:
凡夫常误解「空义」,所谓「空」,不是让自己不知不智不觉,而是应该不执着,而想「不执着」,那就要知智觉而后能放下
就像,当我们知道六道轮回的真相,就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不会堕入世俗的执着中
这就是透过知、智、觉,而能放下世俗执着,能「空」掉世俗
,所以,「空」不是不知不觉,而是「无执」

知道生命的真相(知),就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智),就不会堕入世俗的执着中(觉)
如此就能放下世俗执着,就能「空」掉世俗
末学目前所理解的,是指世俗并不是真的没有,而是在说,因为真正认识明白到才能放下执着,才能「无执」

对「有情众生」来说,「佛性」才是成佛的关键,因此,「一切法」对「有情众生」来说,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虽有「法性」,「凡夫众生」因为对「器世间」(世俗)「一切法」的执着,所以,堕入轮回
但是,佛弟子若能明白「一切法」,明白「一切法性」,不堕入爱欲执着,就能因此成佛,故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凡夫众生」因为对一切世间相、世间法有所执着,所以堕入「六道轮回」
但是,修行者若能明白一切世间相、世间法、世间性,以及出世间法、性,而不执着,就是明白「法性空」,就能成佛
一切法随众生因缘而生,随因缘灭,这就是「法性空」;
不过,不是因为「法性空」就不应该明白「法性」,反之,明白「法性」才能不执着一切法,才能解脱,并运用一切法普渡众生

就是因为能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这样才能不执着一切法,才能解脱,并运用一切法来普渡众生
反之,如果不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才会对世间相、一切法有所执着,所以堕入轮回

因此,
明白「法性」「众生性」,就不会堕入执着,就能成佛,而且还能依照「法性」「众生性」来依「次第法」普渡众生。 ——帖子详见:「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而这个所谓的「明白」,就是指
能真实的明白法性原理,这就是所谓的「见性」,同样这个「见」字,「如实见」是指真实明白
而且,
有一点要再说清楚、深入说明的,就是:
不是知道有轮回,就说是知道真相或真我,也不是一直轮回的我就是真我
因为有些外道也知道有轮回,这就像,人都知道人会作梦,但是,不是这样就说人们都明白真相


这差别是说,「听说或知道」不见得真正明白「原理和法性」,也就是说,人人都作梦都轮回,难道说都知道真相?当然不是
只有真正明白原理,而且不论在生活中或梦中都能见性,都能明白原理,都能不堕入执着,这才能说自己明白、契入「法我」
也就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不论梦中或轮回中(例如菩萨投生入世),真正的觉照,才是真正的见性,而这才是「法我」


由以上归纳来说,经文中的这个[无],并不是指真的没有
而是在说,如果我们在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上,能够真正认识明白到眼、耳、鼻、舌、身、意的原理和法性,那就是「真我」(=法我)
如果修行者能逐渐明白「法我」,不论生活中或梦中都能逐渐契入「法我」,这就能逐渐见到真实而解脱 ——帖子详见:「真我」与「假我」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7

[持戒勋章]

3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3 06:5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3 06:59 编辑

(36  用时,  3小时以上)


善知识教导:
心经可以说是全部佛法的浓缩,
能懂到什么程度,这要看您自己的实修情况,也就是佛性显露的情况
心经的内容,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讲到十二因缘和四圣谛,
然后破除前面所讲的种种方便次第两边执着,最后谈到菩提般若佛性实相
这样就讲完了
如果您看不懂,或看不到末学上面讲的那些内容,或不懂末学上面在讲什么
那您就要从基础开始学起
例如,您必须先弄清楚[楞严经],因为[楞严经]就是[心经]的解说,
该学的很多,例如[小品般若经][摩诃般若经][大般若经][大般涅槃经]….
想弄清楚心经,确实应该先弄清楚楞严经 ——帖子详见:[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再者,
对「有情众生」来说,「佛性」才是成佛的关键,因此,「一切法」对「有情众生」来说,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虽有「法性」,「凡夫众生」因为对「器世间」(世俗)「一切法」的执着,所以,堕入轮回
但是,佛弟子若能明白「一切法」,明白「一切法性」,不堕入爱欲执着,就能因此成佛,故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凡夫众生」因为对一切世间相、世间法有所执着,所以堕入「六道轮回」
但是,修行者若能明白一切世间相、世间法、世间性,以及出世间法、性,而不执着,就是明白「法性空」,就能成佛
一切法随众生因缘而生,随因缘灭,这就是「法性空」;
不过,不是因为「法性空」就不应该明白「法性」,反之,明白「法性」才能不执着一切法,才能解脱,并运用一切法普渡众生
——帖子详见:「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末学之前学习《楞严经》的时侯,在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 其实就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所以,在此藉由这个机会再来学习《楞严经》这方面相关的经文

>>>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您至今仍未明了一切浮尘(一切有为之诸法,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比喻在空中飞扬或附于器物表面的灰尘)(这里是指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猶如种种变现出的幻化(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相)相,
皆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就像我们眼睛要去看的时候就会有,不去看的时候就没有,

其实,那些幻化虚妄之物相,是我们微妙觉悟光明的心性本体(就是真心)当中,由于一念无明妄动所创造出来的(体、相、用)
,如是乃至于五阴、六入、从十二处到十八界,都是因缘和合(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成的)
在虚妄之中生起,在因缘分离之后,虚妄也随之消灭,然而,您却不明白这些生灭去來之相本来就是如来藏,具有常住不变、微妙光明真实的清净体性,

然而,众生却心外求法,用错了方向,迷真起妄,在生死中轮回流转,了无所得。

正如善知识教导的:
其实[生命]并没有终结,只有两种情况,就是一直轮回或超越轮回,所以佛经上说实相不生不灭,非生非灭

生命轮回是由[心念]所主宰,如果我们的心念被外相所左右,那就会陷入[心][相]牵扯共业的轮回之中

因为心念是相的制造者,相由心生,但是心又受到外相影响而迷惑,所以形成滚雪球般的巨大谜团,变成累世轮回

因此,想要解脱轮回,不再生生世世被现象所困惑或因为轮回而痛苦,

那就要自己超越外相,让心念导向真实,这样心念就会成就正向的作用


心念的正向作用和负面作用都一样强大

如果[负面心念]主宰自己,那就变成累世轮回的强大业力

如果[正向心念]光明自己,那就会变成佛菩萨同等的威力
——帖子详见:[生命]和[心念]的原理

浮尘
[佛光大辞典
一切有为之诸法,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称浮尘。〔楞严经卷二〕 p4161

浮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一切有为之诸法,浮尘不实,尘翳真性,故曰浮尘。楞严经二曰:「阿难,汝未明一切浮尘幻化相。」同长水疏曰:「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曰浮尘。」

浮尘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ㄈㄨˊ ㄔㄣˊ
在空中飞扬或附于器物表面的灰尘。宋.林逋〈寺居〉诗:「不厌浮尘拟何了,片心难舍此缘中。」宋.苏辙〈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诗〉二○首之六:「浮尘扫欲尽,火枣行当成。」

幻化
[佛光大辞典
()谓幻术师变化所现无实体之物。常用作譬喻。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相。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一下):「譬如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物,虽知无实,然色可见,声可闻,与六情相对,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可见可闻,不相错乱。」
()幻与化。空法十喻之二。幻,谓幻术师之所作。化,谓佛、菩萨等神通力之变化。(参阅「十喻」470p1390

因缘和合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成的。

假法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对实法而云。由因缘和合而存在之假者。见假条。

假法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指因缘假和合而有的一切事物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7

[持戒勋章]

3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4 10:2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4 10:32 编辑

(37  用时,  3小时以上)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为何说[五阴]是本如来藏(指隐藏于一切众生之贪瞋烦恼中的自性清净如来法身)妙真如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回无所有。
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世尊说:「譬如有一个人的眼睛本来很健康,他用他健康的眼睛去看晴朗明亮的天空,放眼望去,只看到晴空万里的虚空,就没有其它的东西了,

不过,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突然平白无故,眼睛动也不动地直视虚空,看久了之后眼睛疲劳,
结果在虚空中居然看到有花在飞舞着,不仅如此,而且还有一切狂乱之相,

所谓的虚空花及狂乱之相,所看到的这一切相是花还是什么,其实有时也是我们自己赋予它的定义
这也让末学想到善知识的教导:
梦也可能是自己的妄念编织而成
就像自己的习气欲望或恐惧害怕而编织一些剧情一样
这就是佛经上讲的第八识习气种子
另外古装打扮的梦境,或许是自己的前世记忆
但是也不应该执着,因为梦境不一定绝对正确
这包含自己编织的情况,所以不能尽信
有些这种梦境也可能是冤债者投射自己的冤屈

那么,对于所看到的这一切相,我们应当要如何正确看待及面对呢?

总之,以光明心念佛持咒回向即可
所以睡觉要练习光明心定

其实每个人晚上都会作梦,只是自己不知道
而且众生的妄念随时都有,只是没有禅定力,所以不知道
普通的修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有这种出现种种梦境的情况
这是因为更粗的妄念消除一些后,自己稍微有一些清净力
所以能察觉一些梦境和妄念
这需要修行更高的三昧力,放下细微执着
就能逐渐清净,然后又发现更细微的念头
——帖子详见:[案例]梦也可能是自己的妄念编织而成

回到经文。。。
照理说本来应该只会看到晴空万里的虚空而已,是不会看到虚空花及这些狂乱之(也就是无中生有,本来就没有的东西)
这个虚空花及狂乱之相,是因为眼睛瞪久了而在虚空中所看到的这一切相,也就是色相(就是[五阴]中的[色阴])
无缘无故一直用眼睛去瞪,这也意谓着本来好好的却没事找事做,就是无故去执着它
妄心就有妄心的因果,因为执着,结果就产生了色相(假相)

色相,可以分为[身]和[境]两种,都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所构成
[身] -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有生老病死的现象)
[境] -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 (有生住异灭的现象)

不论是生老病死或生住异灭的种种现象,都是随时持续不断地在变化中,都是无常,都是虚妄的,都是毕竟空
是故,狂乱之相非相
这个也就是[色阴]的现象


也因此,
凡夫的忧苦本来就是妄念
因为我们的佛性本来圆满光明具足一切功德,和诸佛菩萨都一样
所以凡夫的担心害怕或生气本来就是多余的
我们如果去除这些多余的妄念,就会和诸佛菩萨一样
所以不用担心生死种种问题,反而能让我们精神超越,不会堕入轮回
相反地,担心害怕或生气就会堕入轮回,产生业报身,这不是很呆吗

[心经]和其他般若佛经早就说明了实相~不生不灭,不生不死,不老不死
所以一点都不用担心,这样就更容易超越而达到佛性本心的状态

明白这样的道理,更能光明自在的营造正向的人生
按部就班做好该做的事情,把正确的观念告诉众生,帮助众生解脱生死轮回
这样才是真正正面积极的人生 ——帖子详见:[略说]凡夫的忧苦,本来就是妄念


【五蕴
  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蕴者旧译作阴,又作众。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皆云数多积集,显有为法之自性也。有为法之作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由数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概而言之,谓阴或蕴。
  一、色蕴 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变坏者,转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 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 谓色、声、香、味、触境
    一、色境 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一、显色 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二、形色 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三、总说 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二、声境 谓可意、不可意之二。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一、有执受无执受 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受。
     二、有情名非有情名 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余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 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四、味境 味谓甘、酸、咸、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 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 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乱心者,谓此余心。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善与不善,名净不净。
  二、受蕴 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此复分别,成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 对境想象事物,为心之作用。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四、行蕴 对其他之境,关贪瞋等之善恶,为一切心之作用。即除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又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亦曰行。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谓之行蕴。
  五、识蕴 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为心之本体。谓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盖识者心之异名,为了别之义,对心境而了别曰识。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
      ┌一、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
      │        ┌一、显色四  谓青、黄、赤、白等
      │        │二、形色八  谓长、短、方、圆、
      │        │       高、下、正、不正等
      │    ┌一、色┤三、总说二十 谓青、黄、赤、白、
      │    │   │       长、短、方、圆、高
      │    │   │       、下、正、不正、云
      │    │   │       、烟、尘、雾、影、
  ┌一、色┤    │   └       光、明、暗(或空)等
  │   │二、五境┤   ┌一、可意四 ┐
  │   │    │二、声┤      ├有执受─无执受─有情名┐
  │   │    │   └二、不可意四┘ ┌─────────┘
  │   │    │            └非有情名之八
  │   │    │三、香有三  谓好、恶、平等、等
  │   │    │四、味有六  谓甘、酸、咸、辛、苦、淡等
五蕴┤   │    └五、触有十一 谓地、水、风、火、滑、涩、重、
  │   │            轻、冷、飢、渴等
  │   └三、无表色  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   ┌三受……乐、苦、不苦不乐之三领纳
  │二、受┤
  │   └六受身…六根触所生受之六随触
  │三、想……六想身……意识与六尘相应之六想
  │四、行……一切心之善恶作用除余四蕴外一切行
  └五、识……意、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七种
FROM:【佛学次第统编】


【五蕴(二)
  法界次第云:「名色开之为五阴。」所以开为五阴者,以惑者迷名遍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也。此五通称为阴者,一往而释。阴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大乘广五蕴论名五蕴,蕴者集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翻译名义云:「积聚有为,盖覆真性也。」五蕴者,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一、色蕴 有形质碍之法名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此之十四,并是色法也。名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也。但如论所云: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
   一、云何四大种 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二、云何四大所造色 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及触一分、无表色等。
    一、云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兹略不释。
    二、云何色 谓眼之境,显色、形色及表色等。
    三、云何声 谓耳之境,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
    四、云何香 谓鼻之境,好香、恶香、平等香。
    五、云何味 谓舌之境,甘、酸、咸、辛、苦、淡等。
    六、云何触一分 谓身之境,除大种,谓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飢渴等。
    七、云何无表色等 谓有表业,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
  二、受蕴 领纳所缘名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俱境既有违顺非违顺之别,故六受亦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之异也。名受蕴者,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也。但如论云:云何受蕴?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受谓色之领纳也。
  三、想蕴 能取所领之缘相名想。想有六种,谓取所领六尘之相,为六想也。名想蕴者,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如论云:云何想蕴?谓能增胜取诸境相。
  四、行蕴 迁流造作名行。行有六种,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无动业也。名行蕴者,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但如论云: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
   一、云何余心法 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瞋、慢、无明、见、疑,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是诸心法,三是遍行,五是别境,十一为善,六为烦恼,余是随烦恼,四为不决定。
    一、云何为触至瞋,兹略不释。
    二、云何慢 慢有七种,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三、云何无明 谓于业果及谛宝无智为性,此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
    四、云何见 见有五种:谓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
     一、云何萨迦耶见 谓于五取蕴,随执为我,或为我所,染慧为性,即于此中,见一见常,异蕴有我,蕴为我所等。
     二、云何边执见 谓萨迦耶见增上力故。即于所取,或执为常,或执为断,染慧为性。
     三、云何邪见 谓谤因果,或谤作用,或坏善事,染慧为性。
     四、云何见取 谓于三见及所依蕴,随计为最为上为胜为极,染慧为性。
     五、云何戒禁取 谓于戒禁及所依蕴,随计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染慧为性。
    五、云何疑至伺,兹略不释。
   二、云何心不相应行 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
  五、识蕴 了别所缘之境名识。名识蕴者,谓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如论云: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四大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色蕴┤     │色(显色、形色、表色等)
  │  │     │声(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
  │  └四大所造色┤香(好香、恶香、平等香)
  │        │味(甘、醋、咸、辛、苦、淡)
  │        │触一分(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
  │        └无表色等(有表业、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
  
  │受蕴……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想蕴
  
  │      ┌三遍行……触、作意、思
五蕴┤      │五别境……欲、胜解、念、三摩地、慧
  │      │十一善……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
  │      │     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
  │      │   ┌贪、瞋、慢(慢、过慢、慢过慢、我慢、
  │  ┌余心法┤六烦恼┤      增上慢、卑慢、邪慢)
  │  │   │   └无明、见(萨加耶见、边烛见、邪见、
  │  │   │         见取、戒禁取执疑
  │行蕴┤   │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
  │  │   │二十随烦恼┤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
  │  │   │     └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  │   └四不决定……恶作、睡眠、寻、伺
  │  └心不相应行……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
  │          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
  └识蕴……六转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染污意、阿赖耶识
FROM:【佛学次第统编】


如来藏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隐藏于一切众生之贪瞋烦恼中的自性清净如来法身。又称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藏。依大乘佛典所述,如来藏虽为潜伏于众生杂染身中的烦恼所缠缚,然本性清净,不受污染,具足无量性德而常恒不变。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云(大正16489a)︰
「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
《大方等如来藏经》更以九喻彰显其特质,即︰
(1)如未开花内有如来身结跏趺坐,具天眼者见之,即除去萎花,使其显现。
(2)如淳蜜在巖树中,无数群蜂守护围绕之,有人以巧智方便拂彼蜂,得随意取蜜。
(3)如粳粮未离皮[HK3162-7],贫愚轻贱之人谓为可弃,若除荡精白,贵显王侯亦用之。
(4)如真金堕不净处,经年累月毫无朽坏,有天眼者知之,自不净中出真金,随意受用。
(5)如贫家有珍宝藏,但家人不知,又无语者,遂不能开发此宝藏。
(6)如菴罗果之种子,在核内不坏,种于地,成大树王。
(7)如有人以鼠裹真金像,行诣他国,于途中忽命终,金像遂弃置旷野,遭行人践蹈。得天眼者见之,取出金像,众皆礼敬。
(8)如贫贱丑陋女怀转轮圣王,而不自知,常作下劣生贱子之想。
(9)如铸师将初铸成之真金像倒置于地,外虽焦黑,但内像不变,开模出像,金色晃耀。

【如来藏
  藏即含藏也。谓真如法性之体,不离一切众生色心,具足圆满染净诸法,是名如来藏。
FROM:【三藏法数】

【如来藏心
 (术语)真如心之异名也。(参见:真如心)
FROM:【佛学大辞典】

【如来藏心
 真如心的别名,即人人本来具足的真实心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如来藏性
 (术语)一切众生之性隐藏如来之功德,谓之如来藏性。
FROM:【佛学大辞典】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狂华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空华之狂乱者。劳目之人见之。楞严经二曰:「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睽以劳目,则于虚空别见狂华。」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7

[持戒勋章]

3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4 18:05:38 | 只看该作者
(38  用时,  2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睛空,号清明眼。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虚空花及这些狂乱之相,它们是怎么来(出现)的呢?
如果是虚妄的,那它就不是从虚空中来,也不是从眼睛而出的,

因为:

(1)如果是从虚空中来的,既然是从虚空中来,那它消失的时候也会回归到虚空里去,
如果虚空中有出入可言的话,那就不叫虚空了,
虚空若不是虚空,那自然就容纳不下花或狂乱之相,
就像阿难的身体是色相的一种,色相是质碍的,既然如此,当然就装不下另一个阿难

(2)如果是从眼睛而出的,既然是从眼睛出,那它消失的时候就会回归到眼睛里去,
若是如此,花及狂乱之相就会具有见(看见)的功能,
若是有看见的功能,等到花及狂乱之相要回归到眼睛的过程中,它们就会看到眼睛的,
若是没有看见的功能,等到花及狂乱之相从眼睛要出来或回归的过程中,它们就会障碍眼睛的视线,
再者,如果花从眼睛出来出现在虚空中,眼睛里面照理说应该就没障碍了,放眼望去,就应该是晴空万里的虚空
为什么非要等到睛空万里的虚空状态(什么东西都没有)时,眼睛放眼望去才算清明呢?
也就是说,虽然虚空中有花或狂乱之相,此时的眼睛里面没障碍(心不执着)时,这样也可以称之为清明眼的

所以说,[色阴]就是虚妄不实的,既然虚妄不实,那就不会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遮蔽;障蔽。
2.隐藏。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7

[持戒勋章]

39#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23:04:02 | 只看该作者
(39  用时,  2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世尊说:「譬如有一个人身体手脚很健康,他的全身都感到舒适安稳平定,没有什么异状,
当身体状况好的时候,就像忘记自己活在这个世上,彷彿生死不存在似的,没有什么好或不好的感受,

不过,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突然平白无故用他的两只手掌在空中亘相摩擦,于是就在这个时侯,他的两只手掌产生了涩滑冷热等种种感受,这个就是受阴,

阿难! 其实这些幻触感受不是从虚空来的,也不是从手掌而出的,

如果是从虚空中来的,既然能够触及手掌,那为什么却不能触及身体呢?
也就是说,如果是从虚空中来的,那手掌和身体都会有涩滑冷热等种种感受,
所以这感受不可能是从虚空中而来的,也不可能选择所要接触的是哪一个部位;

如果是从手掌而出的,那应该不是等到两手掌摩擦后才会有感受,它自己单独手掌就应该会有感受才对,
若真的是从手掌而出的,两手掌在相合的时侯就会感受到,就算两只手掌分开后也应该会有这种感受,
也就是说,平常的时侯就有这个感受,跟两手掌要不要相合是没有关联的,
而且,不仅平常就有这个感受,这个感受应该是遍及身体各部位的,

如果是从手掌而出的,那就会有出有入,
就算两只手掌分开后,那个感受也会回归到身体的臂腕骨髓里去,所以臂腕骨髓也会觉知到那个感受,也知道那个感受进入时的踪迹是如何的,
既然知道那个感受,那就表示臂腕骨髓必定有一个觉知之心在那里,所以才会知道出入的踪迹是如何的,
自己就知道有一个物在自己身中往来,那么,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又何需等到两只手掌在那边相合才会有触受呢?

所以说,[受阴]就是虚妄不实的,既然虚妄不实,那就不会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7

[持戒勋章]

40#
 楼主| 发表于 2024-7-16 22:24: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6 22:28 编辑

(40  用时,  2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
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
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悬崖,与说相类。
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世尊说:「譬如有人在谈论间聊到酸梅,就想到酸梅,口中就不自觉地流出口水来;或是一想到自己站在很高的悬崖上,顿时就会感觉到脚的足心会有一种酸涩感,這種遇到境界而在心中所浮現的想法念頭,就是想陰

想阴是虚妄的,那么,这些想法念头又是怎么来的呢?

阿难! 若以酸梅的例子来说,其实这个想阴不是从梅子来的,也不是从嘴巴进入的,

阿难! 如果是从梅子来的,梅子自己就能靠自己讲,梅子边讲然后它自己就能够边流出口水来,又何需等到人谈到酸梅时才会流出口水来呢?

如果是从嘴巴进入的,那应该是由嘴巴自己去听闻后,嘴巴自然就会自己流出口水来,又何需等到耳朵听到后才使嘴巴流出口水来呢?
如果仅仅是靠耳朵听闻后才有作用的,那为什么口水不会从耳朵流出呢?

至于站在悬崖上的例子,也可以用这样来推理思维的

所以說,[想阴]本来就是虚妄不实的,既然虚妄不实,那就不会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接触到一个概念、语言,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接触过相同的概念、语言,而知道这是什么概念、语言。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于心上,以为起言语之因者。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俱舍论四曰:「想,谓于境取差别相。」唯识论三曰:「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jjñā,巴利语 saññā。音译为僧若。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五蕴之一。系动词 jñā(知)与接头语 saj(一切)连结而成,相当于现代语中「概念」一词。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视其为五遍行之一。指对境之像,于心中浮现之精神作用而言。即相当于表象之知觉,乃次于「受」(印象感觉)而起之心所作用。其所依之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而由眼触所生之想,乃至由意触所生之想,计有六想(亦作六想身,身表复数)。其次,依所缘境之大、小、无量之别,而有大想、小想、无量想等三想。又欲想(贪欲想)、瞋想(瞋恚想)、害想(杀害想)等三想,谓三不善想或三恶想,乃与贪、瞋(发怒)、害(加害于人)等三种烦恼相应而产生之「想」。出离想、不恚想、不害想等三想,称三善想,乃三不善想之相反。
此外,想为观想之意。大品般若经卷一,有无常想等十想之说;往生要集卷中亦谓,修念佛时,即是住于归命想(一心归佛)、引摄想(为佛所引导)、往生想(往生净土)等三想之中。〔大毘婆沙论卷七十四、俱舍论卷一、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入阿毘达磨论卷上〕 p5451

想蕴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五蕴之一。人有想象事物善恶邪正种种情想聚之,故名曰想蕴。俱舍论二曰:「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

想蕴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jjñā-skandha。蕴为积聚之意。佛教谓一切有为法之积聚有五种类别,想蕴即其中之一。人有想象事物善恶邪正,或想象眼、耳、鼻、舌、身、触之种种「情想」,积聚之,称为想蕴。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蕴」1212) p5452

融通妄想
[佛光大辞典]
即想阴、想蕴。为五妄想之一。众生之色身为实质,念虑为虚情,虚实迥异,而能相使相应,系由想融合之故。又心生虚想,形取实物,其心、形异用而能相应者,系由想互通之故。此心、境相随而无间断,皆属妄想,故谓为融通妄想。(参阅「五妄想」1075) p6288

五妄想
佛光大辞典 (慈怡法师主编)
谓五蕴。(一)坚固妄想,即色蕴。众生之体、心、命等皆为妄想相之结合,诸想交固而成色身,故色身称为坚固妄想。(二)虚明妄想,即受蕴。众生由欲想,而好恶之二相损益现驰,此即受蕴无实体,本为虚妄,故受蕴称为虚明妄想。(三)融通妄想,即想蕴。心为虚妄,而能使动实有之身体,此心形二者由想融通,故想蕴称为融通妄想。(四)幽隐妄想,即行蕴。众生一生之中,其身体之变化无片刻停息,而幽然无觉,故行蕴称为幽隐妄想。(五)颠倒妄想,又作微细精想。指识蕴。众生之识(心)为虚妄颠倒,如急流之水望似恬静,其实流急微细而不可见,故识蕴称为颠倒妄想。〔首楞严经卷十〕 p1075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16:28 , Processed in 0.0988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