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说:「譬如有一个人的眼睛本来很健康,他用他健康的眼睛去看晴朗明亮的天空,放眼望去,只看到晴空万里的虚空,就没有其它的东西了,
不过,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突然平白无故,眼睛动也不动地直视虚空,看久了之后眼睛疲劳,
结果在虚空中居然看到有花在飞舞着,不仅如此,而且还有一切狂乱之相,
所谓的虚空花及狂乱之相,所看到的这一切相是花还是什么,其实有时也是我们自己赋予它的定义
这也让末学想到善知识的教导:
梦也可能是自己的妄念编织而成
就像自己的习气欲望或恐惧害怕而编织一些剧情一样
这就是佛经上讲的第八识习气种子
另外古装打扮的梦境,或许是自己的前世记忆
但是也不应该执着,因为梦境不一定绝对正确
这包含自己编织的情况,所以不能尽信
有些这种梦境也可能是冤债者投射自己的冤屈
那么,对于所看到的这一切相,我们应当要如何正确看待及面对呢?
总之,以光明心念佛持咒回向即可
所以睡觉要练习光明心定
其实每个人晚上都会作梦,只是自己不知道
而且众生的妄念随时都有,只是没有禅定力,所以不知道
普通的修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有这种出现种种梦境的情况
这是因为更粗的妄念消除一些后,自己稍微有一些清净力
所以能察觉一些梦境和妄念
这需要修行更高的三昧力,放下细微执着
就能逐渐清净,然后又发现更细微的念头 ——帖子详见:[案例]梦也可能是自己的妄念编织而成
回到经文。。。
照理说本来应该只会看到晴空万里的虚空而已,是不会看到虚空花及这些狂乱之相(也就是无中生有,本来就没有的东西)的
这个虚空花及狂乱之相,是因为眼睛瞪久了而在虚空中所看到的这一切相,也就是色相(就是[五阴]中的[色阴])
无缘无故一直用眼睛去瞪,这也意谓着本来好好的却没事找事做,就是无故去执着它
妄心就有妄心的因果,因为执着,结果就产生了色相(假相)
色相,可以分为[身]和[境]两种,都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所构成
[身] -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有生老病死的现象)
[境] -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 (有生住异灭的现象)
不论是生老病死或生住异灭的种种现象,都是随时持续不断地在变化中,都是无常,都是虚妄的,都是毕竟空
是故,狂乱之相非相
这个也就是[色阴]的现象
【五蕴 】
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蕴者旧译作阴,又作众。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皆云数多积集,显有为法之自性也。有为法之作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由数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概而言之,谓阴或蕴。
一、色蕴 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变坏者,转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 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 谓色、声、香、味、触境。
一、色境 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一、显色 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二、形色 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三、总说 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二、声境 谓可意、不可意之二。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一、有执受无执受 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受。
二、有情名非有情名 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余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 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四、味境 味谓甘、酸、咸、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 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 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乱心者,谓此余心。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善与不善,名净不净。
二、受蕴 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此复分别,成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 对境想象事物,为心之作用。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四、行蕴 对其他之境,关贪瞋等之善恶,为一切心之作用。即除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又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亦曰行。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谓之行蕴。
五、识蕴 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为心之本体。谓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盖识者心之异名,为了别之义,对心境而了别曰识。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
┌一、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
│ ┌一、显色四 谓青、黄、赤、白等
│ │二、形色八 谓长、短、方、圆、
│ │ 高、下、正、不正等
│ ┌一、色┤三、总说二十 谓青、黄、赤、白、
│ │ │ 长、短、方、圆、高
│ │ │ 、下、正、不正、云
│ │ │ 、烟、尘、雾、影、
┌一、色┤ │ └ 光、明、暗(或空)等
│ │二、五境┤ ┌一、可意四 ┐
│ │ │二、声┤ ├有执受─无执受─有情名┐
│ │ │ └二、不可意四┘ ┌─────────┘
│ │ │ └非有情名之八
│ │ │三、香有三 谓好、恶、平等、等
│ │ │四、味有六 谓甘、酸、咸、辛、苦、淡等
五蕴┤ │ └五、触有十一 谓地、水、风、火、滑、涩、重、
│ │ 轻、冷、飢、渴等
│ └三、无表色 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 ┌三受……乐、苦、不苦不乐之三领纳
│二、受┤
│ └六受身…六根触所生受之六随触
│三、想……六想身……意识与六尘相应之六想
│四、行……一切心之善恶作用除余四蕴外一切行
└五、识……意、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七种
FROM:【佛学次第统编】
【五蕴(二) 】
法界次第云:「名色开之为五阴。」所以开为五阴者,以惑者迷名遍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也。此五通称为阴者,一往而释。阴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大乘广五蕴论名五蕴,蕴者集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翻译名义云:「积聚有为,盖覆真性也。」五蕴者,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一、色蕴 有形质碍之法名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此之十四,并是色法也。名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也。但如论所云: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
一、云何四大种 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二、云何四大所造色 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及触一分、无表色等。
一、云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兹略不释。
二、云何色 谓眼之境,显色、形色及表色等。
三、云何声 谓耳之境,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
四、云何香 谓鼻之境,好香、恶香、平等香。
五、云何味 谓舌之境,甘、酸、咸、辛、苦、淡等。
六、云何触一分 谓身之境,除大种,谓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飢渴等。
七、云何无表色等 谓有表业,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
二、受蕴 领纳所缘名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俱境既有违顺非违顺之别,故六受亦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之异也。名受蕴者,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也。但如论云:云何受蕴?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受谓色之领纳也。
三、想蕴 能取所领之缘相名想。想有六种,谓取所领六尘之相,为六想也。名想蕴者,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如论云:云何想蕴?谓能增胜取诸境相。
四、行蕴 迁流造作名行。行有六种,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无动业也。名行蕴者,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但如论云: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
一、云何余心法 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瞋、慢、无明、见、疑,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是诸心法,三是遍行,五是别境,十一为善,六为烦恼,余是随烦恼,四为不决定。
一、云何为触至瞋,兹略不释。
二、云何慢 慢有七种,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三、云何无明 谓于业果及谛宝无智为性,此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
四、云何见 见有五种:谓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
一、云何萨迦耶见 谓于五取蕴,随执为我,或为我所,染慧为性,即于此中,见一见常,异蕴有我,蕴为我所等。
二、云何边执见 谓萨迦耶见增上力故。即于所取,或执为常,或执为断,染慧为性。
三、云何邪见 谓谤因果,或谤作用,或坏善事,染慧为性。
四、云何见取 谓于三见及所依蕴,随计为最为上为胜为极,染慧为性。
五、云何戒禁取 谓于戒禁及所依蕴,随计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染慧为性。
五、云何疑至伺,兹略不释。
二、云何心不相应行 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
五、识蕴 了别所缘之境名识。名识蕴者,谓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如论云: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四大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色蕴┤ │色(显色、形色、表色等)
│ │ │声(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
│ └四大所造色┤香(好香、恶香、平等香)
│ │味(甘、醋、咸、辛、苦、淡)
│ │触一分(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
│ └无表色等(有表业、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
│
│受蕴……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
│想蕴
│
│ ┌三遍行……触、作意、思
五蕴┤ │五别境……欲、胜解、念、三摩地、慧
│ │十一善……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
│ │ 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
│ │ ┌贪、瞋、慢(慢、过慢、慢过慢、我慢、
│ ┌余心法┤六烦恼┤ 增上慢、卑慢、邪慢)
│ │ │ └无明、见(萨加耶见、边烛见、邪见、
│ │ │ 见取、戒禁取执疑
│行蕴┤ │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
│ │ │二十随烦恼┤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
│ │ │ └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 │ └四不决定……恶作、睡眠、寻、伺
│ └心不相应行……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
│ 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
└识蕴……六转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染污意、阿赖耶识
FROM:【佛学次第统编】
如来藏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隐藏于一切众生之贪瞋烦恼中的自性清净如来法身。又称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藏。依大乘佛典所述,如来藏虽为潜伏于众生杂染身中的烦恼所缠缚,然本性清净,不受污染,具足无量性德而常恒不变。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云(大正16‧489a)︰
「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
《大方等如来藏经》更以九喻彰显其特质,即︰
(1)如未开花内有如来身结跏趺坐,具天眼者见之,即除去萎花,使其显现。
(2)如淳蜜在巖树中,无数群蜂守护围绕之,有人以巧智方便拂彼蜂,得随意取蜜。
(3)如粳粮未离皮[HK3162-7],贫愚轻贱之人谓为可弃,若除荡精白,贵显王侯亦用之。
(4)如真金堕不净处,经年累月毫无朽坏,有天眼者知之,自不净中出真金,随意受用。
(5)如贫家有珍宝藏,但家人不知,又无语者,遂不能开发此宝藏。
(6)如菴罗果之种子,在核内不坏,种于地,成大树王。
(7)如有人以鼠裹真金像,行诣他国,于途中忽命终,金像遂弃置旷野,遭行人践蹈。得天眼者见之,取出金像,众皆礼敬。
(8)如贫贱丑陋女怀转轮圣王,而不自知,常作下劣生贱子之想。
(9)如铸师将初铸成之真金像倒置于地,外虽焦黑,但内像不变,开模出像,金色晃耀。
【如来藏 】
藏即含藏也。谓真如法性之体,不离一切众生色心,具足圆满染净诸法,是名如来藏。
FROM:【三藏法数】
【如来藏心 】
(术语)真如心之异名也。(参见:真如心)
FROM:【佛学大辞典】
【如来藏心 】
真如心的别名,即人人本来具足的真实心。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如来藏性 】
(术语)一切众生之性隐藏如来之功德,谓之如来藏性。
FROM:【佛学大辞典】
【如来藏 】
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
FROM:【佛学常见辞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