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光明遍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光明遍照,学习〈佛说无量寿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257

主题

851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000

[忍辱勋章]

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8 21:0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0 20:5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1小时40分)

四、诸佛共同称赞阿弥陀佛无量功德,十方世界诸菩萨众皆来拜见阿弥陀佛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于彼东方恒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大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力无量无边,所以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如来都在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力不可思议
在东方无量无数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净土中的无量无数的菩萨众,全都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来恭敬供养阿弥陀佛,以及恭敬供养在净土中的诸菩萨圣众和声闻乘众生
他们在净土听闻阿弥陀佛宣说甚深念佛法门,并且将听闻的甚深念佛法门向十方世界的众生们广泛的宣扬

在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四维中无量无数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净土中的无量无数菩萨众也都来到极乐世界恭敬供养阿弥陀佛
以及恭敬供养在净土中的菩萨圣众以及声闻乘者,他们也在净土听阿弥陀佛演说甚深念佛法门后
并将这些甚深念佛法门在十方世界的众生中间广泛宣说,教导众生都能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都能生起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愿心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 汉典

【宣布】公之于众© 汉典

【道化】
 (术语)以道法而教化他也。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宣布道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世尊以偈诵的方式赞颂十方世界菩萨众都去供养无量寿佛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国,  其数如恒沙,
  彼土诸菩萨,  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  上、下亦复然。
  彼土菩萨众,  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  各赍天妙华,
  宝香无价衣,  供养无量觉;
  咸然奏天乐,  畅发和雅音,
  歌叹最胜尊,  供养无量觉。】


【学习解说】
为此世尊以偈诵称赞:
东方世界无量无数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净土中的无量无数诸菩萨众,他们都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恭敬供养阿弥陀佛
同样南方、西方、北方、思维、上方、下方无量无数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国土中无量无数的菩萨众,也都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恭敬供养阿弥陀佛
这些无量无数的菩萨众,各自都拿着天上最殊妙美丽的鲜花、种种珍宝、种种珍贵的旃檀香以及用七宝制成的宝衣来恭敬供养阿弥陀佛
他们又一起奏响了天乐,发出流畅和雅的乐音,歌颂赞叹最尊崇的世尊,也依此方式来供养无量寿佛

【词解】
【赍】
怀抱着,带着:~恨。~持(拿着)。~志而没(mò)(志未遂而死去)。
把东西送给别人:~发(资助)。~赏。~盗粮(把粮食送给盗贼,喻帮助敌人做坏事)。
【漢典】

【最胜尊】
指诸尊中之至极者。为对佛之尊称。佛成就一切智,断尽一切烦恼,于人、天等一切众生中为最胜,故称最胜尊。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p5045
FROM:【佛光大辞典】


【究达神通慧,  游入深法门,
  具足功德藏,  妙智无等伦。
  慧日照世间,  消除生死云,
  恭敬绕三匝,  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  微妙难思议,
  因发无量心,  愿我国亦然。】

【学习解说】
阿弥陀佛已经具足种种神通,通达一切世间智慧和出世间智慧,能够自在无碍的深入最深奥的佛法真谛,了悟真如本性
完全具足种种功德,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智慧无人能比

佛无与伦比的智慧如日光普照众生,破除众生愚痴无明,消除众生生死轮回
诸菩萨众以最恭敬之心向右绕佛三圈,以最虔诚之心恭敬礼拜阿弥陀佛
观见到阿弥陀佛庄严的佛国净土,殊胜微妙不可思议
因此我们也发起无量精进修行的道心,愿我们的国土也能像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那样殊胜微妙

【词解】
【究达 】
1.通晓。 2.阐明;阐发。
© 汉典

【深法门】
 (术语)诸法之深义,有无量之门,故云深法门。无量寿经下偈曰:“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智】
 (术语)称佛智之不可思议也。无量寿经上曰:“妙智无等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日】
<一>梵语 jn~a^na-diva^kara。以日光比喻佛之智慧普照众生,能破无明生死痴闇。与“慧光”、“慧照”等同义。法华经卷七普门品(大九·五八上):“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无量寿经卷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二)
 <二>(680~748)唐代净土宗僧。东莱(山东)人,俗姓辛。幼见从印度归来之义净,深受其影响,遂誓游印度。于中宗嗣圣十九年(702),乘船经昆仑(今康道尔群岛)、佛誓(今苏门答腊)、师子洲(今斯里兰卡)等,三年始达印度。乃礼谒圣迹,寻求梵文经典,参访善知识,历时十三年。师独影孤征,远涉雪岭胡乡,备经艰苦,遂深厌此娑婆世界,乃寻求有乐无苦、速生佛国之法,遍问印度之三藏学者,皆赞净土。未久,至北印度健驮罗国,王城东北有一山,山有观音像,师以顶礼圣像,断食毕命祈请,终至第七日之夜感观音现紫金色相,为其摩顶开示。师遍游七十余国,凡历十八年,于开元七年(719)始归长安,呈献佛像与经典,玄宗遂敕赐“慈愍三藏”之号。师勤修念佛法门,弘扬净土教义。著有往生净土集三卷、般舟三昧赞等。天宝七年于洛阳罔极寺入寂,世寿六十九。又师之净土思想有其独特之处,故有将其净土学说同净土大师慧远和善导两流并列,称为慈愍流。(宋高僧传卷二十九、佛祖统纪卷四十)
 <三>(1271~1340)元代曹洞宗僧。明州定海(浙江)人,俗姓沈。号东明。幼即志干清爽,九岁入奉化大同寺为童侍。十三岁落发,十七岁受具足戒。后参访直翁德举而契悟,遂任侍香。未久,历游天童、灵隐、万寿、蒋山等地。后又至姑苏掌承天寺藏钥,未久东归明堂之白云寺开教,并继嗣直翁之法,居止六年,德风被及四方。元至大二年(1309,日本延庆二年),应日僧之请赴日,于禅兴寺传戒。翌年迁圆觉寺,住七年,大扬曹洞宗风。时曾创建白云庵。后以幕府之命,历住建长、万寿、东胜、寿福诸刹,接引众人三十年如一日。日本历应三年(即元至元六年)于白云庵示寂,世寿六十九,法腊五十三。世称东明慧日。著有宗门无尽灯论,其法流称东明流,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一。(延宝传灯录卷四、日本高僧传卷二十六、日本洞上联灯录卷一)p6022
FROM:【佛光大辞典】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
FROM:【佛光大辞典】


六、世尊以偈诵的方式宣说阿弥陀佛为前去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们宣说经法
  【应时无量尊,  动容发欣笑,
    口出无数光,  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  三匝从顶入,
    一切天、人众,  踊跃皆欢喜。】

【学习解说】
这时阿弥陀佛对着恭敬礼拜的诸菩萨众显露动容的微笑,口中散发出无数的光明,这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一切诸国
回旋晃动的光明围绕着阿弥陀佛的身上,向右旋绕三周后从头顶上窜入身体
一切与会的人】天人们看到这一境相,内心都无比欢喜踊跃

【词解】
【动容】脸上显露出受了感动的表情
© 汉典

【回光 】
1.回旋晃动的光。 2.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天空发生短时光亮的现象。 3.迷信指离躯远游之神魂返归躯壳。
© 汉典

【三匝】
又作三市。指右旋三周。乃敬礼之一种,源自印度仪式。即对尊者或佛塔,向右旋绕三周,以表仰望之诚。有绕一周,复绕三周者;或因宿愿、别请,而随顶礼者之意数绕之。至后世禅宗公案中,参诣者每于问答后,即礼拜宗师,绕三匝而行。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大四八·三五七下)即有“绕师三匝,振锡而立”之句。((参见:右绕)1616)p54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1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000

[忍辱勋章]

3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9 21:1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0 21:0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20分)


【大士观世音,  整服稽首问,
  白佛:‘何缘笑?  唯然愿说意。’
  梵声犹雷震,  八音畅妙响:
    ‘当授菩萨记,  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  吾悉知彼愿,
  志求严净土,  受决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  犹如梦幻响,
  满足诸妙愿,  必成如是刹。
  知法如电影,  究竟菩萨道,
  具诸功德本,  受决当作佛;
  通达诸法门,  一切空无我,
  专求净佛土,  必成如是刹。’】

【学习解说】
阿弥陀佛的弟子观世音菩萨,整理好自己的衣服恭敬的礼拜后问阿弥陀佛:
世尊到底是何原因而发出动容的微笑,并且全身放出光明?我们都希望世尊能够为我们讲述这个原因
当下虚空中响起如雷鸣般的梵音声,如来的这八种清净之音流畅美妙,在天空中响起,阿弥陀佛向众生畅言:
今天我就要为来到极乐世界的十方世界的菩萨们授记,你们一定要好好的听清楚
从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方、下方等十方世界来到的菩萨众,我知道他们来到这里心中的愿望
他们一心想要求取庄严的佛国净土,他们在授记后,将来必当成就佛道
他们觉悟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本来就如梦境、如幻影、如回响之音不真实
等菩萨众圆满了自己所发下的愿心后,一定能成就自己心中所期盼的清净国土
明白世间一切法如闪电如影子不可得,所以心无挂碍,只是极尽的圆满自己的菩萨行
在菩萨行中,累积种种善行功德,授记后一定能够成就佛道

之后菩萨通达一切智慧,对一切法都能透彻无碍,明了一切法的本性是空、是无我
所以一心一意的去求清净的佛土,那样必定能够成就向极乐世界那样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

【词解】
【梵声】
 (术语)如来之梵音也。无量寿经下曰:“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参见:梵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雷震】
雷击﹔雷鸣。
© 汉典

【八音】
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即:(一)极好音,又作最好声、悦耳声。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却未达极境,唯佛音声能令闻者无厌,得入妙道,为好中之最。(二)柔软音,又作濡软声、发喜声。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皆舍刚强之心。(三)和适音,又作和调声、和雅声。谓佛常居中道,妙解从容,所出音声和雅调适,能令闻者心皆融适,因声会理。(四)尊慧音,又作入心声。谓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彻,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慧解开明。(五)不女音,又作无厌声。谓佛住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六)不误音,又作分明声。谓佛智圆明,照了无碍,所出音声谛审真实,无有差谬,能令闻者各获正见。(七)深远音,又作深妙音。谓佛智幽深,行位高极,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声非大,远闻不小,皆悟甚深幽远之理。(八)不竭音,又作易了声。谓如来愿行无尽,住于无尽法藏,所出音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以上乃就佛音之德而言。
 另如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卷八,举出不男音、不女音、不强音、不软音、不清音、不浊音、不雄音、不雌音等八种,此系就佛音之体而言,同经卷七所列见苦、向苦、见习、向习、见尽、向尽、见道、向道等八音,乃就佛音之用而言。(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梵摩渝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下)p292
FROM:【佛光大辞典】

【受决】
 (术语)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究竟】
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通达】
  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七、世尊以偈诵方式称赞供养阿弥陀佛的功德,劝导众生往生无量寿佛国
 【诸佛告菩萨:  ‘令觐安养佛,
  闻法乐受行,  疾得清净处。
  至彼严净土,  便速得神通,
  必于无量尊,  受记成等觉。’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志愿,  愿己国无异,
  普念度一切,  名显达十方。
  奉事亿如来,  飞化遍诸刹,
  恭敬欢喜去,  还到安养国。】

【学习解说】
十方世界的诸佛告诉自己国土的菩萨众们,要到极乐世界去礼拜供养阿弥陀佛
要听闻阿弥陀佛宣说的法门,并且要以欢喜心按照佛的教导去做,才能快速的证得清净的佛国净土

来到阿弥陀佛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就能快速的获得种种神通(这也是由阿弥陀佛的大愿心所获得)
那么就一定能够在阿弥陀佛面前得到阿弥陀佛的授记而成就佛道
阿弥陀佛发下的誓愿恢弘广大,众生听闻后如果发愿要往生极乐净土
那么一定都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从此就能安住在正定聚中永不退转

菩萨们都发起如阿弥陀佛那样大的愿心,愿自己将来成就的国土也如极乐世界那样清净庄严
从此菩萨们的心中系念的就是要普度一切众生,在菩萨行中,他们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十方一切世界
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能自在无碍的飞到十方一切国土,侍奉供养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
欢欢喜喜的供养好诸佛如来之后,就又自在的飞回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

【词解】
【无量尊】
 (佛名)无量寿佛之异称。无量寿经下曰:“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奉事】
 (杂语)奉命服侍也。无量寿经上曰:“释梵奉事,天人归仰。”观无量寿经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世尊以偈诵的方式劝导众生应深信此念佛法门
 【若人无善本,  不得闻此经;
  清净有戒者,  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  则能信此事,
  谦敬闻奉行,  踊跃大欢喜。
  憍慢弊懈怠,  难以信此法;
       宿世见诸佛,  乐听如是教,
       声闻或菩萨,  莫能究圣心,
       譬如从生盲,  欲行开导人。】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累世没有善行的功德,就不能听闻到这部甚深的念佛法门的经典
只有净心受持戒律的众生,才能听闻到这部教导众生发愿往生净土的经典
曾经在过去世有幸拜见过阿弥陀佛的众生,就完全能相信阿弥陀佛为众生建造的极乐世界这件事
他们能生起谦卑恭敬之心,按照佛的教导,依教奉行,并且内心生起无比的大欢喜
而心生傲慢、欺骗别人、对修行懈怠之人,就很难相信这部殊胜的念佛法门
但是过去世有幸拜见过诸佛世尊的众生,因为宿世的因缘,他们都非常乐意的听闻阿弥陀佛的教导
然而无论是声闻乘者还是菩萨圣众,以他们的智慧还是无法究竟明白佛的智慧
就如一生下来就眼盲的众生,想要为别人指引路一样,很难

【词解】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踊跃】向上跳起
踊跃欢呼
(2)∶欢欣奋起的样子
© 汉典

【憍慢】
1.傲慢。
© 汉典

【弊】】
欺蒙人的坏事:作~。营私舞~。
害处,与“利”相对:~病。~端。~害。~政。利~。兴利除~。
败,疲困。
古同“蔽”,隐蔽。
© 汉典


  
  【如来智慧海, 深广无崖底,
  二乘非所测,  唯佛独明了。
  假使一切人,  具足皆得道,
  净慧如本空,  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  尽寿犹不知。
  佛慧无边际,  如是致清净,】


【学习解说】
如来的智慧如大海一样深广无边无际
并不是声闻缘觉菩萨乘所能臆测,如来的智慧只有佛与佛独独明了
假使世间一切人,都是具足得道的圣者
都能以清净的智慧明白一切法本性皆空,就是这样的圣者再用上亿劫的时间去思维佛深广的智慧
并且穷尽自己的能力去演说佛的智慧,这样到了生命的尽头还是不能完全明白佛的智慧
佛的智慧无边无际,宽广无边,清净的已经到达了极致

【词解】
【本空】
谓诸法本来性空;即一切万物之本性皆空。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净慧如(知)本空,亿劫思佛智。”p1962
FROM:【佛光大辞典】

【信慧】
<一>指三十七道品中“五根”之信根与慧根。信可以破邪见,慧可以断无明。佛说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寿命甚难得,佛世亦难值,人有信慧难。”
  <二>指信心之智慧。p372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1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000

[忍辱勋章]

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21:06: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1 20:3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1.5小时)

【寿命甚难得,  佛世亦难值。
      人有信慧难,  若闻精进求,
      闻法能不忘,  见敬得大庆,
      则我善亲友,  是故当发意。
     设满世界火,  必过要闻法,
     会当成佛道,  广济生死流。”】

【学习解说】
人的生命实在是很难得,遇到佛驻世那就更难得
人能够具足信根和慧根很难,如果有听闻到佛法的因缘就应该要依法精进修行,求取道法
听闻佛法后能够深入自己的第八识,不断地思维永不忘记,看见尊敬的人能生起恭敬之心又能心生欢喜庆幸
这样的人就是佛法的信受者,能够坚信佛宣说的法义并能受持,这样的人就能够发起大心
假使十方世界充满着种种的障碍,也一定要闯过去听闻佛宣说的佛法并依教奉行,精进实修
这样的人将来必定会成就佛道,能够普度世间众生,救渡众生出离生死的轮回

【词解】
【善亲友】
 (术语)称闻佛法信受者曰善亲友。观无量寿经曰:“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意】
 (术语)同于发心。无量寿经上曰:“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九、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众都能证得一生补处位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极乐世界的菩萨众都能修行至菩萨最高果位——等觉菩萨果位,然后在下一世在世间成佛,除非有菩萨为了众生发起弘大的誓愿,自愿发愿到世间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难,解脱六道轮回,以此大愿功德庄严自己,自利利他,最终成就佛道

【词解】
【究竟】
 (术语)梵字Uttara之译,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生补处】
梵语 eka-ja^ti-pratibaddha。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略称补处。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一般皆称弥勒为一生补处之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此词又作一生所系,指仅此一生被系缚于迷界,来生即可成佛,故有此称。另据无量寿经记卷上之说,一生补处之菩萨又分为四位次:(一)住于正定位之菩萨。(二)接近于佛地之菩萨。(三)住于兜率天之菩萨。(四)由兜率天至人间下生而成佛。(菩萨本业经十地品、大日经具缘真言品、弥勒上生经宗要)p30
FROM:【佛光大辞典】

【弘誓】
梵语 maha^sarna^ha-sannaddha。广大之誓愿。又作弘誓愿、大誓庄严。以其所愿之事,广大普被众生,故称弘誓。其梵语之原意乃“著大铠”;亦即建立弘大誓愿广度众生,以期成就无上菩提,犹如被著大铠,以自庄严,投于阵中;即指菩萨之总愿。此弘誓坚固无比,故以甲胄为喻,称为弘誓铠。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中):“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一般,佛、菩萨共通之誓愿有四弘誓愿。此外,佛、菩萨另有别愿,如弥勒菩萨之奉行十善愿,法藏菩萨(阿弥陀佛未成佛前之名称)之四十八愿。日本净土真宗即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称为本弘誓愿(本愿、弘愿、誓愿、弘誓);且日本净土真宗以此弘愿之教为真实法,故有“弘愿真宗”之称。
 此弘誓乃超越普通思虑而无法臆测者,故称难思弘誓。此难思弘誓为阿弥陀佛广大之誓愿力,为众生能往生净土强有力之增上缘,故称弘誓强缘。即谓弥陀之本愿弘誓,乃众生往生之殊胜因缘。弘誓能负载众生渡过生死大海而至净土,故以船为喻,称为弘誓船,又作大愿船。迦才净土论卷下(大四七·一○二上):“阿弥陀佛举慈悲桌,乘大愿船,运度一切苦恼众生。”又如大海能包容一切,无论善、恶众生均可渡过;或谓其深广如海,称为弘誓海。(道行般若经卷一、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虚空藏菩萨品、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僧那品、往生要集卷三)((参见:四弘誓愿)1677、“要门”3953)p1924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往生极乐世界众生的功德
【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学习解说】
阿难,在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中的声闻乘众生,身上的光散发出来能照方圆一寻(古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菩萨身上的光明能遍照方圆一百由旬,其中有二位菩萨是众菩萨中最被众生尊敬的,他们的威神功德力不可思议,身上所散发出的光明遍照十方三千大千世界

【词解】
【一寻】
古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寻访或寻觅一次。
© 汉典

【由旬】
梵语 yojana 之音译,巴利语同。意译合、和合、应、限量、一程、驿等。又作逾阇那、 逾缮那、瑜膳那、俞旬、由延。为印度计算里程之单位。盖梵语 yojana 乃“附轭”之义,由语根 yuj 而来的名词;即指公牛挂轭行走一日之旅程。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军之路程。
 有关由旬之计数有各种不同说法:(一)就由旬换算拘卢舍而言:印度之国俗系采取四拘卢舍为一由旬。于佛典中,亦有以四拘卢舍为一由旬者,如方广大庄严经卷四现艺品、摩登迦经卷下明时分别品等为其例;然佛典大多以八拘卢舍为一由旬,如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俱舍论卷十二等所载皆是。(二)若配合我国之里数亦有异说: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旧传之一由旬可换算为四十里,印度之国俗为三十里,佛教为十六里;慧苑音义卷下载为十六或十七余里。另据义净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夹注载,印度之国俗为三十二里,佛教为十二里。
 此外,近代学者富烈特(J. Flect)与弗斯特(Major Vost)二人,分别基于印度之一肘(梵 hasta)为半码或少于半码来换算为英哩,故若依富烈特之说,并换算为公里,则旧传之一由旬为十九点五公里,印度之国俗为十四点六公里,佛教为七点三公里;若依弗斯特之说,则旧传为二十二点八公里,印度国俗为十七公里,佛教为八点五公里。(摩诃僧祇律卷九、翻梵语卷十、注维摩诘经卷六、玄应音义卷二、卷三、慧琳音义卷一、卷二十七、J. Flect: Yojana andli (J.R.A.S. 1906))p2075
FROM:【佛光大辞典】

【威神】
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
       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是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阿僧祇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学习解说】
阿难尊者问释迦牟尼佛:那这二位菩萨的名号分别叫什么呢?
佛告诉阿难尊者:一名教观世音菩萨,另一名教大势至菩萨。这二位菩萨因地就是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菩萨行,命终之后就往生到了极乐世界
世尊继续告诉阿难尊者: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全部都具足佛的三十二相(这也是阿弥陀佛的愿心成就),智慧圆满,能够深入证悟一切法义,能够充分表达一切法义的精要微妙,具足一切神通,六根聪明锐利,如果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根器属于钝根的,那么他们也能够成就二忍(即<一>音响忍、柔顺忍、(一)音响忍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二)柔顺忍(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如果属于利根根器的,就能获得无生法忍(又作修习无生忍、无生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

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在成佛的过程中绝不会堕入到三恶趣,他们的神通都自在无碍,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过去世的事情,如果这些菩萨示现在恶道,那也是他们的愿心所致,是这些菩萨们发起大愿要往生到五浊恶世的世界去救渡那里的众生,就像我现在选择投生到这个娑婆世界一样,来到这里救渡这里的众生出离六道轮回

【词解】
【究畅】
充分表达。
© 汉典

【要妙】
 (术语)诸法之要处,真理之妙旨也。无量寿经下曰:“深入诸法,究畅要妙。”净影疏曰:“得其宗要,知其妙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利】
 (术语)聪明锐利也。无量寿经下曰:“神通无碍,诸根明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法忍】
梵语 tisrah! ks!a^ntayah!。又作三忍。谓悟解三种法理且认证之。“忍”,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之意。<一>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一)音响忍(梵 ghos!a^nugama-dharma-ks!a^nti),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二)柔顺忍(梵 anulomiki^-dharma-ks!a^nti),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三)无生法忍(梵 anutpattika-dharma-ks!a^nti),又作修习无生忍、无生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
 又唐代僧玄一于无量寿经记卷上,以三忍配三慧:(一)闻慧,谓近从音教而有音响忍。(二)思慧,谓随分调心而有柔顺忍。(三)修慧,谓观证无生之理而有无生忍。
 又日僧了惠于无量寿经钞卷五引述新罗僧义寂之解释,即:(一)音响忍,谓若闻真实之法不惊不怖不畏、信解受持、爱乐顺入、修习安住,是为第一之随顺音响忍,称为音响忍。此系于十忍品中之解释。(二)菩萨随顺寂静观一切法,平等正念而不违逆诸法,以随顺深入一切诸法,以清净之直心分别诸法,修平等观而深入具足,是为第二之顺忍,称为随顺忍。(三)菩萨不见有法之生,不见有法之灭;若不生则不灭,不灭则无尽,无尽则离垢,离垢则无坏,无坏则不动,不动则寂灭,是为第三之无生法忍。(无量寿经卷上、坐禅三昧经卷下、月灯三昧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无量寿经钞卷四)
 <二>见阿弥陀佛之净土而心生欢喜,得喜忍、悟忍、信忍等无生忍。此盖以观想勇猛专精,见净土庄严,心生欢喜而得无生忍时,就其喜、悟、信等三种心态而分者。然此种无生忍究系观佛而得,或由信心而得,则众说纷纭。(观经序分义)
 <三>忍辱波罗蜜之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一)耐怨害忍,人以怨憎毒害加于我,而能安心忍耐无反报之心。(二)安受苦忍,疾病水火刀杖众苦所逼,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三)谛察法忍,审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本、华严大疏钞卷五)((参见:忍)2889)p571
FROM:【佛光大辞典】

【阿僧祇】
梵语 asam!khya 之音译。为印度数目之一,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只。意译不可算计,或无量数、无央数。据称一阿僧祇有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于印度六十种数目单位中,阿僧只为第五十二数。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载,有三种阿僧企耶,即:(一)劫阿僧企耶,以大劫为一,积至洛叉俱胝,辗转乃至过婆揭罗数。(二)生阿僧企耶,指一一劫经无数生。(三)妙行阿僧企耶,于一一劫修无数妙行。由此三种阿僧企耶证无上觉。(新华严经卷四十五阿僧祇品、俱舍论卷十二分别世间品、大智度论卷四)((参见:五十二数)1046)p3666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1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000

[忍辱勋章]

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 20:5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1 20:4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

十一、极乐世界众生能自在供养十方世界诸佛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缯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转以奉散诸佛、菩萨、声闻大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晃耀,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其诸菩萨佥然欣悦,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能够承继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力
在一顿饭的功夫就能来来往往至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
随着自己心中所想,那些美丽的花、上好的檀香沉香、各种音乐、缯盖(缯,指绢帛。意即以绢帛制造之大盖)、幢幡(幢幡皆为旌旗之属,竿柱高秀,头安宝珠,以种种之彩帛庄严之者曰幢。长帛下垂者曰幡。又自幢竿垂幢曰幢幡)等等
有无数无量像这样的供养之具都会自然化现,随着极乐世界中菩萨们的心念自然出现在各自菩萨们的面前

那些呈现的奇珍异宝绝非娑婆世界所能拥有,极乐世界菩萨们把这些供品恭敬供养给十方世界的诸佛、菩萨、声闻大众们
菩萨们手中捧着的花散开在虚空中连成一片美丽的伞盖,金色幌耀,香气熏染整个虚空
这些用花装饰而成的伞盖覆盖着四周围方圆有四百里,伞盖逐渐成倍的增多,一直覆盖三千大千世界,并且随着出现的前后顺序又逐渐的在空中消失

一同去十方世界供养的菩萨们看到这一情景都露出欣喜愉悦的神情,在虚空中共同奏响殊胜美妙的乐声,以此殊胜微妙的乐声来歌颂赞叹佛所流露出来的佛德
然后菩萨们都会在十方世界听闻无量无数的诸佛讲经说法,内心非常的欢喜
等到供佛完毕,就都会轻轻飞升至虚空中,在午饭之前又回到自己的国土——极乐世界
(前面有讲到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方、下方十方世界众生都来到极乐世界恭敬供养阿弥陀佛并且听闻阿弥陀佛宣说佛法,这里讲的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众也都会到十方世界恭敬供养听闻诸佛讲法,这也说明菩萨们都能在十方世界自在无碍供养诸佛,听闻经法,增上功德)

【词解】

【伎乐】
<一>梵语 va^dya。又作妓乐。音乐之义。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伎乐有六失,即:求歌、求舞、求琴瑟、波内卑、多罗槃、首呵那。然法华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下载,以香华、伎乐作为供养。此即禁止以娱乐为目的之伎乐,而许以供养为目的之伎乐。(大唐西域记卷一)
<二>为日本雅乐之一种。又作吴乐。三国时代自吴国经朝鲜传入日本,故称吴乐。(日本书纪卷二十二、卷二十九、圣德太子传历卷下)p2159
FROM:【佛光大辞典】

【缯盖】
缯,指绢帛。意即以绢帛制造之大盖。又称天缯盖。系天盖之一种。盖,原为印度作为防日遮雨之器物,后世乃以圆筒形丝帛制品高悬于佛像顶上,或悬于说法者高座之上,而成为佛殿之庄严具。((参见:天盖)1366、“盖”5910)p6588
FROM:【佛光大辞典】

【幢幡】
 (物名)幢幡皆为旌旗之属。梵语驮缚若Dhvaja,译曰幢,梵语波吒迦Pat!a%ka,译曰幡。竿柱高秀,头安宝珠,以种种之彩帛庄严之者曰幢。长帛下垂者曰幡。又自幢竿垂幢曰幢幡。观无量寿经曰:“幢幡无量宝盖。”瑜只经拾古钞上曰:“幡者悬于龙头之幢也,旗竿头安宝珠云幢旗,幡竿头置龙头云金刚幡也。”(参见:幢)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华盖】
梵语 pus!pa-cchatra。华,即花、花鬘等;盖,即遮阳之伞。以花装饰而成之伞盖,称为华盖。又作花盖。相传我国古代神话中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如花状之物出现于黄帝头顶上,称为华盖。故后世帝王所用之伞,别称华盖。
 在印度、西域等地,气候炙热,人多持伞盖遮阳,伞上或以花装饰之,一般通称为华盖。又密教修法中,用于灌顶之伞盖,亦有于上悬佩花鬘之作法。又佛教建筑中,如经幢、石塔之顶上,有雕刻精细如伞状之盖,亦称华盖,又称宝盖。(瞿醯经卷下分别护摩品、无量寿经卷下、法华玄赞卷二)p5234
FROM:【佛光大辞典】

【佥然】
1.和谐貌。 2.犹皆;都。
© 汉典

【欣悦】
欣喜;欢悦
他露出了欣悦的笑容
© 汉典

【轻举】
1.谓飞升,登仙。 2.隐遁;避世。 3.轻率行动。 4.轻率举荐。 5.轻轻飘动。 6.谓飞扬。
© 汉典



十二、极乐世界众生听闻阿弥陀佛说法以及自然界和天人们供养无量寿佛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即时四方自然风起,普吹宝树出五音声,雨无量妙华随风周遍,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当斯之时,熙然快乐不可胜言。”】

【学习解说】

佛又告诉阿难尊者:阿弥陀佛要为声闻众生、菩萨大众演说佛法时,都会把大家召集到七宝讲堂
广说正信的佛法,为大家阐明微妙甚深法义,与会大众听了无不欢喜信受,而心开义解,证悟得道

这个时候,从四方吹来清凉舒适的德凤,吹过七宝树,发出自然相合的五种音声(宫商角徵羽
天上飘洒下无量无数美妙的天花,随着阵阵的微风洒遍整个国土各个角落,像这样的自然供养是源源不断,不会停止的

诸天的天人们都捧着天上百千种最艳丽的鲜花以及上等的檀香沉香、还有上万种动听的音乐来供养阿弥陀佛以及净土中的菩萨众、声闻大众
天上普散着花香,沸沸扬扬落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天空中传来的悠扬的乐声令众生心旷神怡
前后左右来来往往的众生很多很多,但是他们都很有秩序的相互避让,不会碰撞,此时此刻大众所获得的快乐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让自己融入到这样的场景中,听闻阿弥陀佛为大众宣说佛法时的欢喜领受,又能感受自然界和天人们供养佛的壮观和欢喜之情,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真好啊!)

【词解】
【道教】
 (术语)正道之教也。无量寿经上曰:“出兴于世,光阐道教。”同下曰:“宣布道教,断诸疑网。”其后魏寇谦之以为神仙道之名。(参见:道士)。惟蒙古人尚称佛教为道教。蒙古源流四曰:“崇祀昭释迦牟尼佛于上方福地,大施金银宝贝于释迦牟尼佛,极加敬重。修明道教。”又曰:“遵依从前道教而行,遂赖道教,获享安逸。”案此书中称佛教为道教处甚多,略录一二以例其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演畅】
谓演说阐明义理。又作宣扬。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广导诸众生,令速成菩提。”又同义语有“演说”、“演道”、“演布”等。(杂阿含经卷十二、长阿含经卷二、灌顶经卷十二、阿弥陀经、俱舍论卷一)p5824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音】
 (名数)又曰五声,或五调子,即宫商角徵羽也。无量寿经上曰:“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宫者土声,最浊,为君,为壹越调,配于中央。商者金声,次浊,为臣,为平调,配于西方。角者木声,半清半浊,为民,为双调整,配于东方。征者火声。微清,为人事,为黄钟调,配于南方。羽者水声。最清,为万物,为槃涉调,配于北方。即阿于宇伊衣之五音也。密宗亦配之于五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赍】
1.怀着;抱着。2.把东西送给人。——摘自百度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1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000

[忍辱勋章]

3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1:2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2 19:4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

十三、极乐世界众生承继佛的教导为众生宣说正法
【佛告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着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诸菩萨众,凡是在适合的场所常常随机为众生宣说正信的佛法,谨遵佛的教导,以智慧辨别众生的根器,依照根器各自为他们宣说比较容易接受的佛法,对于宣说的佛法从来没有失误也不会遗漏

这些菩萨们对极乐世界中所有的一切万物,都不会生起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这样的凡夫分别心,对万物没有贪爱执着之心,在往返进退之间都不会被世俗的情爱所牵绊,随意自在,对一切事物都不会有适意或不适意的感受,没有彼此,也没有我的分别执着,不会与别人发生竞争,也不会与别人发生争论

【词解】
【我所心】
 (术语)想实有我所有之事物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违 】
1.没有违背;不要违背。 2.特指不要违反礼法﹑天道。
© 汉典

【无失】
1.没有失误。 2.不遗漏。 3.没有损失。 4.佛教指酒戒五神之一。
© 汉典

【去来】
1.往来,往返。 2.谓离去而又归来。 3.离去。来,语气助词。 4.犹言左右,表示概数。 5.佛教语。指过去﹑未来。
© 汉典

【进止】∶进退;去留,进退举止
© 汉典

【适莫】
适,指适意;莫,指不适意。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下):“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无量寿经义疏卷下(大三七·一一○上):“于众生所,无适适之亲,无莫莫之疏,名无适莫。”p6189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四、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愿圆满一切菩萨行,具足无量功德
【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柔软调伏无忿恨心、离盖清净无厌怠心、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诸通明慧,游志七觉修心佛法,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对众生都生起大慈悲心,总是想方设法的利益众生,他们身心柔软,不起愤恨恼怒之心,脱离世间种种烦恼,身心清净,对众生不会生起一丝的厌烦嫌弃,总是充满着平等心、胜心(修殊胜之行之心也)、深心(深求佛道之心)、定心(修禅行而远离乱意也)、爱法(爱乐执著于法之心也)、乐法(乐求妙法也)、喜法之心,灭除了种种烦恼,远离堕入三恶趣中时种种恐惧之心

这些菩萨们究竟圆满了一切菩萨行,具足成就了无量功德,他们都进入了甚深禅定
获得六种神通(依佛菩萨之定慧力而示现之六种无碍自在妙用,即神足通证、天耳通证、知他心通证、宿命通证、天眼通证、漏尽通证),证得三明(为至无学位,除尽愚闇,于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即宿命智证明、生死智证明、漏尽智证明

成就三慧(指闻思修三慧,为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即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致力于修习七觉支(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

以此深入佛法,身心清净,他们的肉眼清澈透明,能够观见各种色境,没有分不清的东西

他们的天眼能通达(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无量无边十方一切世界中的各种境相

他们的法眼(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能观察一切法之真如实相

他们的慧眼(指智慧之眼。为二乘所证之眼。为三眼之一,五眼之一。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能够照见诸法实相,普度众生至涅槃彼岸

他们的佛眼完全觉悟了知诸法本性

【词解】
【通明慧】
即指六通、三明、三慧。六通者,又作六神通,依佛菩萨之定慧力而示现之六种无碍自在妙用,即神足通证、天耳通证、知他心通证、宿命通证、天眼通证、漏尽通证。三明,为至无学位,除尽愚闇,于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即宿命智证明、生死智证明、漏尽智证明。三慧,指闻思修三慧,为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即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参见:三明)569、“三慧”670、“六通”1292)p4799
FROM:【佛光大辞典】

【离盖】
盖,指贪欲等五盖(梵 pan~ca a^varaN!a^ni),即五种覆障心性之烦恼;或泛指诸烦恼。离盖,即谓脱离烦恼而得清净。(无量寿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八)p6718
FROM:【佛光大辞典】

【胜心】
 (术语)修殊胜之行之心也。无量寿经曰:“等心胜心深心。”净影疏曰:“所行务上,名为胜心。”高僧传六曰:“发胜心于旷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心】
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
FROM:【佛光大辞典】

【定心】
 (术语)修禅行而远离乱意也。无量寿经下曰:“深心定心。”智度论二十六曰:“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能得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法】
 (术语)爱乐执著于法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法乐法。”同慧远疏曰:“修慧行,得法爱著,名为爱法。”止观五之六曰:“爱法即无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乐法】
 (术语)乐求妙法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法乐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究竟】
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明】
梵语 tri-vidya,巴利语 ti-vijja^。<一>又作三达、三证法。达于无学位,除尽愚闇,而于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即:(一)宿命智证明(梵  pu^rva-niva^sa^nusmr!ti-jn~a^na-sa^ks!a^t-kriya-vidya^),又作宿住随念智作证明、宿住智证明、宿住智明、宿命明、宿命智。即明白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百千万亿生之相状之智慧。(二)生死智证明(梵 cyuty-upapatti-jn~a^na-sa^ks!a^t-kriya-vidya^),又作死生智证明、天眼明、天眼智。即了知众生死时生时、善色恶色,或由邪法因缘成就恶行,命终生恶趣之中;或由正法因缘成就善行,命终生善趣中等等生死相状之智慧。(三)漏尽智证明(梵 a^srava-ks!aya-jn~a^na-sa^ks!a^t-kriya-vidya^),又作漏尽智明、漏尽明、漏尽智。即了知如实证得四谛之理,解脱漏心,灭除一切烦恼等之智慧。
 又依大毗婆沙论卷一○二载,宿命明见过去事而生厌离,天眼明见未来事而生厌离,漏尽明既已厌离,乃欣乐涅槃;此外,宿命明可断除常见,天眼明可断除断见,漏尽明则远离此二边而安住于中道。若与六神通相配,则此三明依序以六通之第五、第二、第六为自性。(杂阿含经卷三十一、大智度论卷二、集异门足论卷三、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六、俱舍论卷二十七)((参见:六神通)1290)
<二>菩萨明、诸佛明、无明明。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载,菩萨明即般若波罗蜜,诸佛明即佛眼,无明明即毕竟空。(涅槃经会疏卷十六、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p569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慧】
梵语 tisrah! prajn~a^h!。指闻思修三慧。即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即:(一)闻慧(梵 s/rutamayi^ prajn~a^),即由三藏十二分教或善知识处闻知,能生无漏圣慧,故称闻所成慧。此为声闻所成就。(二)思慧(梵 cinta^mayi^ prajn~a^),即由思惟所闻所见之道理而生之无漏圣慧,为缘觉所成就。(三)修慧(梵 bha^vana^mayi^ prajn~a^),乃依修习而生之无漏圣慧,为菩萨所成就。
 其中,闻慧为三慧之因,众生若受持转读,究竟流布诸经藏,则生慧;依此闻慧则生思慧;依思慧则有修慧。此乃断烦恼、证得涅槃之过程,犹如依种生芽,依芽生茎,依茎转生枝叶花果。故前二慧为散智,仅为发起修慧之助缘;修慧则为定智,具有断惑证理之作用。若以大乘菩萨之阶位而言,十住位得闻慧,十行位得思慧,十回向位得修慧。另就毗昙之界系而言,欲界有闻、思二慧,因欲界为不定界,非修地,亦非离染地,若欲修时则堕思慧中,故此界无修所成慧。色界有闻、修二慧,无色界唯有修所成慧;因色、无色界是定界,是修地,亦是离染地,若欲思时已堕修中,故此二界无思所成慧。又无色界不用耳根听闻佛法,故无闻所成慧。(优婆塞戒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成实论卷十六、集异门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二、佛地经论卷一)p670
FROM:【佛光大辞典】

【游志】
指放心物外的意向。 畅达心神。 谓将注意力投向某一方面。——摘自百度

【七觉分】
 (名数)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或曰分。一,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法之真伪。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四,轻安觉支,止观及法界次第名为除觉分,断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五,念觉支,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七,行舍觉支,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是行蕴所摄之舍之心所,故名行舍。此七法,若行者之心浮动时,可用除舍定之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时可用择法精进喜之三觉支起之。念觉支常念定慧,不可废退。是故除念觉外,他六觉随行人之要而用之。以此七事得证无学果。止观七曰:“心浮动时以除觉除身口之粗,以舍觉观智,以定心入禅,若心沈时以精进择喜起之,念通缘两处。”同辅行曰:“定慧各三,随用一得益便止,无假遍修,若全无益,方趣后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于两处。”梵Saptabodhyan%g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觉支】
梵语 saptabodhyan%ga^ni。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六末)p125
FROM:【佛光大辞典】

【清彻】
清静明朗。
清而透明。
清脆;清晰。多形容音响。
© 汉典

【肉眼】
梵语 ma^m!sa-caks!us,巴利语ma^m!sa-cakkhu。乃五眼之一。指人之肉眼。凡夫以此肉眼可分明照见色境。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肉眼清彻,靡不分了。”然肉眼有诸多障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载,肉眼能清晰照见近处之景物,于远处者则否;照见眼前之景物时,即无法同时照见背后者;能照见外在者,却无法照见内在者;白昼时能照见诸物,黑夜中则否。反之,佛菩萨以修行之功德,能照见一切诸法及其实相。(大智度论卷三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宗镜录卷五十五)((参见:五眼)1151)p2512
FROM:【佛光大辞典】

【通达】
  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天眼】
 (术语)五眼之一。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眼根前知粗细远近一切之诸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种,在人中依禅定于肉眼上彼修得净眼者,谓为修得之天眼,生于色界诸天自得此净眼者,谓为生得或报得之天眼。智度论五曰:“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二者从修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观无量寿经曰:“未得天眼,不能远观。”无量寿经下曰:“天眼通达,无量无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眼】
<一>梵语 dharma-caks!u,巴利语 dhamma-cakkhu。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参见:五眼)1151)
 <二>日本僧位之一种。全称法眼大和尚位。即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此僧位于日本贞观六年(864),与法印、法桥等同时制定,并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至弘安八年(1285),始比照于五位殿上人之位。后来佛像之雕刻师等,亦可被任此位。(释家官班记卷下、三代宝录卷十六、卷四十三)
 <三>(885~958)法眼文益禅师。五代僧。为我国法眼宗之祖。南唐国主李氏曾赐以“净慧大师”之号,入寂后,谥号“大法眼”。((参见:文益)1429)p3386
FROM:【佛光大辞典】

【慧眼】
梵语 prajn~a^-caks!us。指智慧之眼。为二乘所证之眼。为三眼之一,五眼之一。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二五·三○五下):“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维摩经卷中、六十华严经卷一、无量寿经卷下、思益经卷三、大乘义章卷二十)((参见:三眼)616、“五眼”1151)p6044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眼】
<一>梵语 dharma-caks!u,巴利语 dhamma-cakkhu。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参见:五眼)1151)
<二>日本僧位之一种。全称法眼大和尚位。即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此僧位于日本贞观六年(864),与法印、法桥等同时制定,并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至弘安八年(1285),始比照于五位殿上人之位。后来佛像之雕刻师等,亦可被任此位。(释家官班记卷下、三代宝录卷十六、卷四十三)
<三>(885~958)法眼文益禅师。五代僧。为我国法眼宗之祖。南唐国主李氏曾赐以“净慧大师”之号,入寂后,谥号“大法眼”。((参见:文益)1429)p3386
FROM:【佛光大辞典】

【佛眼】
 (术语)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诸法实相之眼也。又别于前之四眼,四眼至佛则总名为佛眼。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同慧远疏曰:“前四是别,佛眼是总。”法华文句四曰:“佛眼圆通,本胜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毗尼止持音义曰:“谓具肉天慧法四眼之用,无不见知。如人见极远处,佛见则为至近。人见幽暗处,佛见则为明显。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善知习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修诸善本,志崇佛道。】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总是以自己无碍的智慧为众生演说佛法,观见到三界所有的事物、境相都是空性的,不真实的,是虚妄的,立志求取无上佛法,具足种种智慧辩才,以智慧除灭众生心中种种烦恼的过患,
这些菩萨原本就是从如来的教导中实证真如法性,所以能够解一切法,善于知道如何运用众生喜欢接受的音声等方便法,来教导、灭除众生的凡夫习气
这些菩萨不喜世间那些无益的世俗语,喜欢为众生演说正信的佛法,修习种种善法,累积功德,一直志向于求取无上佛道

【词解】
【等观】
 (术语)一切平等观念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等观三界,空无所有。”涅槃经一曰:“等观众生,如视一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论】
 (术语)正者对邪而言。正法之论议也。无量寿经下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慧由心出,于佛教法该罗无外。】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了知一切法皆是寂灭空无得,把生身之苦与烦恼全部都断除,听闻甚深佛法时心不生起怀疑恐惧,而是常常安住在这些甚深法义中如实修行
菩萨的大悲心深远微妙,这大悲心永远贯穿菩萨行者的无量菩萨行,就像大地载万物一样,永远不会舍去,菩萨行者坚定的沿着佛教导的大乘佛法一直引导众生到达涅槃彼岸
菩萨们心中流出的佛法智慧,果断的断除众生心中的种种疑惑,菩萨行者尽心为众生演说佛法没有一点遗漏

【词解】
【寂灭】
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生身】
 (术语)诸佛菩萨有法身生身之二身。所证之理体曰法身。为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之肉身曰生身。又以通力一时化现之肉身。亦曰生身。所谓生身之弥陀,生身之观音,生身之普贤,生身之弥勒等是也。【又】二余之一。菩萨变易生死之身也。无量寿经下曰:“生身烦恼,二余俱尽。”(参见:二余)。【又】分段生死之身曰生身。如言生身得忍,父母所生身,即证大觉位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余】
乃指生身之苦与烦恼之残余而言。若再加业之残余,则为三余。往生极乐世界之人,皆已灭此二余。无量寿经卷下(一二·二七四上):“生身烦恼,二余俱尽。”p249
FROM:【佛光大辞典】

【覆载】
1.覆盖与承载。谓覆育包容。《礼记.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2.指天地。 3.比喻帝王的恩德。
© 汉典

【无外】
1.谓古代帝王以天下为一家。 2.犹无穷,无所不包。 3.没有外物。 4.指远方。 5.犹言没有两样。
© 汉典

【该罗】
包罗﹔总括。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1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000

[忍辱勋章]

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21:3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5 14:0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净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所获得的智慧就如大海一样深广,他们在修行中所证得的甚深禅定就如须弥山那样巍然不动,他们身上显露的智慧之光明亮清净超过太阳月亮,对佛所教导的无漏之善法已经全部具足圆满

【词解】
【山王】
 (杂语)谓山之最高者。在诸山中为王也。无量寿经下曰:“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光】
 (术语)慧智之光也。无量寿经下曰:“慧光明净,超逾日月。”【又】(人名)北齐名僧,为律宗大家。又译十地论于洛阳,为地论宗之鼻祖。门下弟子甚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白】
即清白之法、清白业。指佛所显示之教法。又为无漏善法之总称。皆取其远离烦恼垢染之意,而称为清白。法华经序品列为七善之一。(如幻三昧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p4662
FROM:【佛光大辞典】



【“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阂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的清净之心犹如纯净无暇的雪山,照彻一切功德,都同等清净无染
这些菩萨的包容之心犹如大地,对一切万物都同等的对待容纳,并不会对这些万物有干净的、污秽的、好的、恶的种种区别
犹如洁净之水,洗涤凡夫众生身上种种烦恼污垢,令众生身心清净
又如熊熊燃烧的大火,菩萨们以自己的智慧之火烧灭引发众生种种烦恼的薪薪之火

犹如大风,行走在十方世界的各个角落,没有任何障碍,自在的为众生演说佛法
犹如虚空(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对一切万物都不会有任何的执着
犹如清净无染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即使深入世间也不会被世间种种污垢所染污
犹如一辆大车,菩萨行者以自己所学的大乘佛法引导着无量众生出离生死之地



犹如重云,震大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如梵天王,于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如优昙钵华,希有难遇故;如金翅鸟,威伏外道故;如众游禽,无所藏积故;犹如牛王,无能胜故;犹如象王,善调伏故;如师子王,无所畏故。

【学习解说】
犹如穿过重重叠叠的云层,响起震耳欲聋的雷电声,菩萨如雷电般的法音警醒迷蒙中的众生
犹如大雨浇灌久旱的大地,菩萨以甘露法雨滋润唤醒着众生沉睡的心
菩萨如屹立不倒的金刚山(又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周绕世界之铁围山也),不被众魔外道所摧毁
菩萨们犹如梵天王(指色界初禅天之大梵天)一样,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先来请佛转法轮,是一切善法中位居第一的众生

菩萨犹如尼拘律树,包容着一切众生,为众生遮风挡雨
这些菩萨们犹如优昙钵花世间稀有,世人很难遇到(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又如神话之鸟——金翅鸟,以威猛降服一切外道
又如天空中飞翔的小鸟,菩萨们完全示现在大众的面前,对众生说法没有任何隐藏

犹如牛中之王,菩萨们的佛德在一切人中是最为殊胜的
犹如象中之王,菩萨们以种种善巧方便调伏一切众生,令众生生起信佛念佛之心
犹如狮子王,菩萨为摄受救渡众生,对一切无所畏惧,知难而行

【词解】
【尘劳】
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
FROM:【佛光大辞典】

【火王】
 (譬喻)譬火之猛曰王。无量寿经下曰:“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烦恼薪】
 (譬喻)烦恼烧于智慧之火,故譬以薪。无量寿经下曰:“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薪】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虚空】
 (术语)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遍,相者随于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为虚空,以其相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为一无为法,数于三无为之一而摄于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于色处之中,即有为法也。世人以此空界之色为虚空,故世人所谓虚空者为妄法,而不免生灭。楞严经六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同九曰:“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同十曰:“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起信论曰:“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则无虚空之相。”大乘义章二曰:“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遍,相则随色,彼此别异。”此体之虚空无为,有部立为有法,大乘立为无法。(参见:虚空无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群萌】
梵语 bahu-jana。意谓多数之生类。又作群生。即众生之异名。萌者,即草木始发芽而犹冥昧之貌,或种子未剖之相。众生道心初发,然尚为无明所覆,犹如众草木萌芽,故以群萌喻称众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中略)普令群萌获真法利。”法华经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增一阿含经卷四十、玄应音义卷六、慧苑音义卷上、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卷上(戒度))p5565
FROM:【佛光大辞典】

【重云】重叠的云层。

【金刚山】
 (杂名)又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周绕世界之铁围山也。起世经二曰:“诸余大山及须弥山王之外,别有一山,名斫迦罗(前代旧译云铁围山)。高六百八十万由旬,纵广亦六百八十万由旬。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破坏。”无量寿经上曰:“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同下曰:“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又】指须弥山言:注维摩经一:“肇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探玄记十九曰:“住金刚山顶者,即是此光明山也。”(光明山为须弥山之别名)。【又】(地名)长阿含经十八曰:“南州有金刚山,中有修罗宫,所治有六千由旬。”八十华严经四十五菩萨住处品曰:“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中略)海中有处,名金刚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法起,与其眷属诸菩萨众千二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此清凉山,即我国之五台山,金刚山,即日本河内之金刚山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天王】
指色界初禅天之大梵天。梵天王名尸弃,又称娑婆世界主、世主天。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先来请佛转法轮。又常侍佛之右边,手持白拂。(杂阿含经卷四十四、法华经序品)((参见:大梵天)850)p4628
FROM:【佛光大辞典】

【上首】
梵语 pramukha,巴利语 pamukha。<一>即大众之中位居最上者。于佛世时即有此称,上首一词散见于各汉译经典中。后于禅林里,间以“首座”代称上首,而其推重之意不变。(大品般若经卷四金刚品、观无量寿经、法华论卷上)
 <二>指诸法门中最上之法。例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二,将“厌离一切法三昧、超过一切法三昧”等十五种三昧称为一切三昧中之上首,复将“观诸法性陀罗尼门、发菩提心陀罗尼门”等五十三陀罗尼门称为一切陀罗尼门之上首。(法华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五、大日经疏卷十二)
 <三>指佛弟子优波离。梵名 Upa^li,意译化生,或译上首,以其持律第一,为众纪纲,故称上首。如来入灭后,其与五百圣人于毕钵罗窟内,结集毗奈耶藏。(付法藏因缘经卷一)p717
FROM:【佛光大辞典】

【尼拘律树】
尼拘律,梵语 nyagrodha,巴利语 nigrodha,意译为无节、纵广、多根。又称尼拘陀树、尼拘屡陀树、尼拘尼陀树、尼拘类树、尼俱卢陀树、诺瞿陀树。学名 Ficus indica。属桑科,形状类似榕树。产于印度、锡兰等地,高十公尺乃至十五公尺,树叶呈长椭圆形,叶端为尖状。由枝生出下垂气根,达地复生根;枝叶繁茂而向四方蔓生,然其种子甚小,故佛典常用来比喻由小因而得大果报者;或为覆物之譬喻。慧琳音义卷十五解释尼拘律树为(大五四·四○二上):“此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去地三丈余,方有枝叶,其子微细如柳花子。唐国无此树,言是柳树者,非也。”(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别译杂阿含经卷八、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智度论卷八、俱舍论卷六)p1885
FROM:【佛光大辞典】

【普覆】
1.普遍覆盖,包容。 2.谓普施恩惠。 3.指天。
© 汉典

【优昙】
 (植物)Udumbara,又作乌昙。花名。具曰优昙婆罗,乌昙跋罗,邬昙钵罗,优昙钵等。译曰灵瑞,瑞应。法华文句四上曰:“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八曰:“优昙花,讹略也。正音乌昙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起空,亦云瑞应。”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昙跋罗花,旧言优昙波罗花,或作优昙婆罗花。此叶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无花而结实,亦有花而难植。故经中以喻希有者也。”慧苑音义下曰:“乌昙花,此云希有也,此花多时乃一开也。”法华玄赞三曰:“邬昙钵罗,此云瑞应。”法华义疏三末曰:“河西道朗云:此云灵瑞花,又云空起花,天竺有树而无其花。若轮王出世,此花则现。”翻梵语九曰:“郁昙钵林,亦云优昙婆罗,亦云优昙钵。译曰:优者起也,昙婆罗者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譬如优昙华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同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同化城喻品曰:“昔所未曾睹,无量智慧者,如优昙钵罗。”同妙庄严王品曰:“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参见:优昙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金翅鸟】
梵语 suparN!a,或 suparN!in。音译苏钵剌尼。意译羽毛美丽者。又译食吐悲苦声。系印度神话之鸟,被视同迦楼罗鸟(梵 garud!a,檗噜拏)。又作妙翅鸟、项瘿鸟。为印度教毗湿奴神所跨乘。于佛教中,为八部众之一,翅翮金色,两翼广三三六万里,住于须弥山下层。据长阿含经卷十九载,此鸟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种,常取卵胎湿化之诸龙为食。(大楼炭经卷三、卷四、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卷七、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法华文句卷二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二、俱舍论光记卷八、慧苑音义卷上)((参见:迦楼罗鸟)3974)p3582  
FROM:【佛光大辞典】

【游禽】
飞鸟。
© 汉典

【牛王】
梵语 r!s!abha。又作超群、胜群。指牛中之王。牛王之形色胜于其他诸牛,譬喻佛德于一切人中为最胜。(胜鬘经摄受章、无量寿经卷下、法华经玄赞卷五本)p1504
FROM:【佛光大辞典】

【象王】
譬喻佛之举止如象中之王。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载,佛有八十种好,进止如象王,行步如鹅王,容仪如狮子王。又以之譬喻菩萨,无量寿经卷下记载,菩萨犹如象王,以其善调伏之故。p527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1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000

[忍辱勋章]

3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21:03:05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

【“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摧灭嫉心,不望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

【学习解说】
极乐世界菩萨们的心如虚空那样宽广,对众生总是心怀大慈悲心
他们已经摧毁消除了凡夫嫉妒之心,不会与众生攀比谁胜谁负,专心致志的一心乐求道法
对于佛法,内心从来都不会感到厌烦和满足,常常为众生宣说佛法,一点也不会感到疲倦

他们为众生敲响法鼓,让众生能够聆听到佛的法音,建立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
以智慧的光明照耀众生,帮助众生消除累世的愚痴无明,让身心变得清净光明

菩萨们常常修习六和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与众生友爱和谐,常常行走在为众生进行法布施的路上,而且意志坚定勇猛,永不退缩

【词解】
【摧灭】
1.摧毁消灭。
© 汉典

【法鼓】
<一>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大集经卷五十六、无量寿经卷上)
<二>禅宗寺院使用的大鼓之一。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之鼓,称为法鼓;西北角之鼓,称为茶鼓。法鼓乃于法会之前告知大众之用,或用于住持之上堂、小参、普说、入室之际。(禅林象器笺呗器门)p3417
FROM:【佛光大辞典】

【法鼓】
(喻)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法音,传播得很远。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幢】
其义有二:(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二)为说法道场之标帜。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禅宗又转其意,将演法开畅,称为建法幢。今各寺之安居结制,亦称建法幢。(无量寿经卷上、首楞严经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岩录第二十一则)p3421
FROM:【佛光大辞典】

【痴闇】
 (术语)无明之闇惑。唐华严经二曰:“如来智慧无边缘,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众生痴闇心。”金光王童子经曰:“远离诸烦恼,痴闇云翳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和敬】
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举出:(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即:(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此外,据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记载,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称和敬。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无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意慈和敬。(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经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二)p1269
FROM:【佛光大辞典】



【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胜莫不尊敬,灭三垢障游诸神通。】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是世间的明灯,是众生收获福德的最胜田园,常常成为众生修行的导师,他们平等的对待一切众生,无有憎爱的分别
他们唯有在求取正法的路上享受着快乐,没有其他世俗的喜乐和忧戚

他们为一切众生拔除财色名食睡等欲望的陷阱,以此让众生能安心的修行
菩萨为众生所付出的一切,成就了菩萨无比殊胜圆满的功德,世间人们对他们无不尊敬
他们已经灭除贪嗔痴三毒的垢秽障碍,为了利益十方众生,常常以神通游走在世界各国

【词解】
【福田】
梵语puN!ya-ks!etra,巴利语 pun~n~a-kkhetta。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据正法念处经卷十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等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而父母为三界内之最胜福田。据优婆塞戒经卷三供养三宝品、像法决疑经、大智度论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八等载,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称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报答之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报恩福田);受怜悯之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怜愍福田、贫穷福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又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载,有所求而为者,称为有作福田,如父母、师长;无所求而为者,称为无作福田,如诸佛、菩萨等。以上二者称为二种福田。关于二种福田尚有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学人田(修行中之圣者),与无学人田(得究极之圣者);以及敬田与恩田,悲田与敬田等多种。另有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布施持戒品所说之大德田(相当于敬田)、贫苦田(相当于悲田)、大德贫苦田等三种田。俱舍论卷十八则说趣田(畜生等)、苦田(贫者等)、恩田(父母等)、德田(佛等)等四种田。又智顗于菩萨戒义疏卷下列举出佛田、圣人田、僧田、和尚田、阿阇梨田、父田、母田、病田等八种田(八福田)。
 依成实论卷一福田品之说,二十七贤圣断尽贪、恚等诸烦恼,其心空而不起烦恼恶业,所得禅定皆清净而永离诸烦恼,弃舍忧乐,又能断除五种心缚,成就八种功德田,并以七定护持善心,灭尽七种漏,具足戒等七净法,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复以能度彼岸、精勤求度等,称为福田。
 又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具足“十法行”者称为真实福田,即:(一)住于空、无相、无愿之解脱门而不入法位,(二)见知四谛而不证道果,(三)行八解脱而不舍菩萨行,(四)能起宿住、死生、漏尽等三种智证明而行于三界,(五)能现声闻形色威仪而不随音教从他求法,(六)现辟支佛形色威仪而以无碍辩才说法,(七)常在禅定而能现行一切诸行,(八)不离正道而现入邪道,(九)深贪染爱而离诸欲一切烦恼,(十)入于涅槃而生死不坏不舍。
 由前述可知福田说有多种,然以佛及圣弟子为福田者为其根本,据此而称阿罗汉为应供,其后即有三宝之敬田、贫穷者之悲田等名称。我国向重敬、悲二田,多行供养惠施。依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启福篇道宣之序言,今论福德乃以悲敬为始,悲则能哀矜苦趣之艰辛,欲愿拔济彼等出离;敬则知佛法难遇,能信仰弘布之。(杂阿含经卷三十五、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小品般若经卷八、新华严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二、大智度论卷四、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十三、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慧远)、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法藏)、释氏要览卷中、法苑珠林卷二十一、卷三十三、翻译名义集卷四)p5852
FROM:【佛光大辞典】

【欣戚】
1.亦作"欣戚"。 2.喜乐和忧戚。
© 汉典

【欲刺 】
佛教谓财﹑色﹑食﹑名﹑睡五欲恼人﹐如针刺肤﹐故称"欲刺"。
© 汉典

【三垢】
垢,梵语 mala。三种垢秽之意。指能垢秽众生心行之贪(梵 ra^ga)、嗔(梵 dves!a)、痴(梵 moha)三毒。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大三七·一○三下):“消除三垢,济度厄难,小乘法教,化断三毒,名除三垢。”即以三毒为三垢之说。华严经疏演义钞卷十六之上解释毗舍浮佛无三垢之语,以现行、种子、习气三者,称为三垢。天台家则以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为三垢。(大乘义章卷五本、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p579
FROM:【佛光大辞典】




【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自己累世宿业修习正法的因缘之力,由此引发今生因听闻正法而善因发动的因缘的力量
还有求取正觉的力量,自己累世发起大愿的力量,善巧方便之力,常力、修善的力量、禅定的力量、智慧之力、多闻的力量
以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的力量、正念的力量、止观(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的力量、六种神通的力量
按照佛的教导调伏众生身口意恶业的力量、像这样的力量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全部都已经具足,

【词解】
【因力】
乃万物生成时直接之力。为“缘力”之对称。俱舍论卷二(大二九·七下):“又诸根生非由有用,若有因力,无用亦生。”同论卷十七(大二九·八九中):“若由因力,彼断善根,将死时续;若由缘力,彼断善根,将生时续。”(无量寿经卷下)p2270
FROM:【佛光大辞典】

【缘力】
指助缘之力量。相对于“因力”而言。佛家以为夙世有修习正法之善因,今生复听闻正法而助其善因之发动,此力量称为缘力。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因力、缘力、意力、愿力,(中略)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p6123
FROM:【佛光大辞典】

【意力】
 (术语)求正觉之意思。无量寿经下曰:“意力愿力。”同净影疏曰:“求佛之心,名为意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愿力】
指本愿之力用。又作本愿力、大愿业力、宿愿力。谓菩萨在“因位”所发本愿之力用至果位而显其功。在净土宗专指阿弥陀佛之愿力,如观无量寿经、往生论、往生论注卷下、观经疏卷一等所说。日本净土真宗有愿力回向之说,此系指众生往生净土之因,或获得往生之果报,皆仰仗佛陀之愿力。因此种力量为凡夫所无法思议者,故称愿力不可思议。又因其作用乃是自然而然者,故称为愿力自然。而由此种愿力所成就之净土,则称“愿力成就净土”。相对于众生之自力及释尊之佛力,日本净土宗西山派特别称弥陀之力为愿力。此外,如来本愿所与之信心,称为愿力信心。((参见:本愿力)1977)p6727
FROM:【佛光大辞典】

【善力】
 (术语)修善之力用。由善所得之力。无量寿经下曰:“常力,善力。”净影疏曰:“依法正修,名为善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力】
梵语 sama^dhi-bala,巴利语同。止息散乱之心,归于静寂之禅定力,称为定力。即不论遭遇任何境地,均能如如不动之禅定力。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五力”之一。又定力为远离欲恶不善之法,一般而言即四种静虑。(禅苑清规卷八)((参见:五力)1043)p3175
FROM:【佛光大辞典】

【慧力】
 (术语)五力之一。言智慧有能除烦恼之力用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止观】
<一>为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所代表之意义,及诸经论所阐释者有下列数种:(一)为天台宗之实践法门。止为梵语 s/amatha(奢摩他),观为梵语 vipas/yana^(毗婆舍那)之译;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对象(止),并生起正智慧以观此一对象(观),称为止观,即指定、慧二法。又作寂照、明静。定、慧与戒同为佛教徒之重要实践德目,如阿含诸经对此多有论说。止与观相辅相成以完成佛道,彼此有不可互离之关系,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将天台之实践法教义化、组织化、体系化之代表人物为智顗。其著作“摩诃止观”即以止观之意义构成其体系,而以空假中三观之实践法完成其组织。
 在摩诃止观卷三上,有关于止观名义之解说,将止观各立三义,称为三止三观。止之三义,即:(1)止息义,谓烦恼妄想寂然而停息。(2)停止义,谓缘心谛理,系念现前而停住不动。(3)对不止止义,即对不止而明止之义。谓无明与法性不二,然称无明为不止,称法性为止,此乃就相待(相对)而论,为以不止而明止。观之三义,即:(1)贯穿义,谓利用智慧以穿灭烦恼。(2)观达义,谓观智通达以契会真如。(3)对不观观义,即对不观而明观之义。谓无明与法性不二,然称无明为不观,称法性为观,此乃就相待而论,为以不观而明观。同书又举出,止观具有相待(相对)与绝待(绝对)之义。相待止观包括上述之三止三观,即:(1)止息义与贯穿义乃就修门(实践门)上之断德(断烦恼德)而言。(2)停止义及观达义乃就智德(断烦恼后所生之智德)而言。(3)对不止止义及对不观观义乃就性德(本来的智、断二德为不二之法性之德)而言。绝待止观,又称不思议止观、无生止观、一大事止观。其非言说之道,非心识之境,灭绝绝灭之故,称为绝待止;颠倒妄想断除之故,称为绝待观。即超越对待之域,止观皆不可得,为言亡虑绝之境界;然若有四悉檀之因缘,则可有种种之说法。
 此外,智顗从慧思所传之止观有三种,即:(1)渐次止观,持戒修定,以渐次悟入实相。此即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十卷所说之实践法。(2)不定止观,顺应众生之性质能力,其实践之顺序亦不定。此为六妙门一卷所说之实践法。(3)圆顿止观,初即以实相为对象,而行解亦圆满顿速。此为摩诃止观十卷所说之实践法。其中,以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为实践理论之圆顿止观为最胜法门。(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乘止观法门卷一、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七、华严五教止观)
 (二)据大乘起信论举出,修行止观门之方法,即:止息一切境界散乱之相而随顺奢摩他(止);分别因缘生灭之相而随顺毗婆舍那(观),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而得成就。(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末)((参见:五行)1085)
 (三)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将奢摩他译作止,止者,止心一处不做恶;将毗婆舍那译作观,观者,心缘其事。((参见:五念门)1109)
 (四)据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广说止观之行相,即:止为定;观为慧,一切善法从修而生者,皆为止观所摄。止能遮结;观能断灭。又世间之众生皆堕于二边,若苦若乐;止能舍乐,观能离苦。另七净中之戒净、心净为止,其余五净为观;八大人觉中之六觉为止,二觉为观;四忆处中之三忆处为止,第四忆处为观;四如意足为止,四正勤为观;五根中之四根为止,慧根为观;五力中之四力为止,慧力为观;七觉分中之三觉分为止,三觉分为观,念觉分则止观俱随;八道分中之三分为戒,二分为止,三分为观,其中,戒亦属于止。又止能断贪,观则能除无明。
 (五)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各别举出修习止与观之三种事由,即:(1)为不放逸、庄严大智、得自在等三事,而修习奢摩他(止)。(2)为观生死恶果报、增长善根、破诸烦恼等三事,而修习毗婆舍那(观)。
 盖止观即是修行者观行之要法,于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等诸经论中宣说甚多。(中阿含卷十五三十喻经、长阿含经卷九、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六妙法门、止观大意、守护国界章卷上之下)((参见:三十七道品)506)
 <二>书名。为智顗讲述,灌顶笔录之摩诃止观之略称。((参见:摩诃止观)6076)p1476
FROM:【佛光大辞典】

【调伏】
(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如法调伏诸众生力。”(二)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上):“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在密教中,有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五大明王,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梵 abhica^raka),系五种或四种修法之一。(新华严经卷五、维摩经疏(净影)、华严经探玄记卷四)p6165
FROM:【佛光大辞典】



【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

【学习解说】
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他们的身体容貌都非常的端庄,具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他们的功德和智慧辩才也都具足,没有人能够与之相等,虽然如此,他们还是至诚恭敬供养十方世界的无量诸佛,常为诸佛共同称赞

在菩萨行中,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已经究竟圆满了菩萨应践行的六度波罗蜜
修习空三昧,无相三昧,明了一切诸法皆无自性,其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
修习无愿三昧、不生不灭三昧等一切禅定法门,他们修行的成就已经超越声闻、缘觉的境界

【词解】
【无相】
<一>梵语animitta。无形相之意。为“有相”之对称。大宝积经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另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师子吼菩萨品载,涅槃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称无相。
 此外,赖宝之真言名目载,无相有浅略、深秘二义,即:(一)诸法之体性,如幻虚假,自性为空,一相不存,无色无形,此为浅略之无相。(二)一相之中虽具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为无色无形之无相,乃系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之义,故为深秘之无相。前者表示显教遮情之意,后者为真言表德之义。另就“教”而言,可分有相教、无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无相行;就“观”而言,可分有相观、无相观;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无相土。(大品般若经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六十一,百论卷上舍罪福品)((参见:有相无相)2437)
 <二>(684~762)唐代禅僧。俗姓金,世称金和上、东海大师。原为新罗王族,于新罗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后,开元十六年(728)随入唐使航海来华。谒玄宗,住禅定寺,未久入蜀,至德纯寺,欲师事处寂,时处寂因病不得引见,然无相燃一指供养,遂得留止二年。二十四年,处寂遣人唤无相,付嘱从智诜所传之达磨衣,遂隐山中修头陀行。后应请开禅法,住成都府净众寺,化导二十年。天宝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见之,礼锡丰隆。宝应元年(762)五月,将信衣付嘱予无住,十九日坐化,世寿七十九。师于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设道场说法,先引声教念佛,次说无忆、无念、莫忘三句。后世之净众宗,即指无相之法系。其传承及教旨,见于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宋高僧传卷十九、神僧传卷七、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卷四、禅学思想史卷上(忽滑谷快天)、支那净土教理史(望月信亨)、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p5103
FROM:【佛光大辞典】

【不生不灭】
乃“生灭”之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表之。据般若心经谓,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之特性,不生亦不灭。此一思想萌芽于佛教以前之印度社会,后成为佛教根本教义之一。p965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学习解说】
阿难,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成就的无量功德,我今天只是为你略微的说了一下,如果要把极乐世界菩萨们的功德都说出来,即使用百千万劫的时间也是说不完的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1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000

[忍辱勋章]

3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21:3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2 20:0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以上)

十五、世尊教导众生应弃世事,精进努力念佛,截断五恶,往生极乐净土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以及诸天的天人、世间之人:
往生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中的声闻乘者、菩萨们,他们的功德智慧说都说不完
再则阿弥陀佛的无量寿佛国又是如前介绍的那样微妙殊胜清净安乐,那么我们何不一心修习佛教导的种种善行,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圣号
以此修行实证平等的自性佛性,透彻通达一切诸法而自在无碍呢?

所以我们应该要精进落实各种修行,努力沿着这个目标前行,这样就一定能够超越种种障碍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只要我们一心向佛,精进修行,就能承继阿弥陀佛的愿力,截断五恶趣(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之境界),五恶趣的门自然就会关闭,跟随阿弥陀佛飞升到极乐世界
所以,往生到极乐净土是很容易的事,只要我们信愿行,极乐净土就不会违逆任何一位众生,阿弥陀佛就会自然的牵引着众生来到自己殊胜的家园

由此,我们就应该抛弃世间之事,要精进修行求取各种功德,这样就能获得无限的生命(极乐世界佛寿无量),体会寿命无量的乐趣

【词解】
【洞达】 通晓;透彻
街衢洞达,闾阎且千。——班固《西都赋》
思虑洞达。——《论衡·知实》
© 汉典

【超绝】
超越,远远胜过。
超群绝伦;出众。
© 汉典

【横截】
1.横穿,横插。 2.横渡。 3.横阻。
© 汉典

【五恶趣】
 (术语)又曰五趣,五道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之境界。此中自天趣别开阿修罗,故为六趣。对于弥陀之净土,悉以之为恶趣。地狱鬼畜三者,为纯恶之所趣,故名为恶趣。人天为善恶杂业之所趣,故亦名为恶趣。无量寿经下曰:“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同净影疏下曰:“三途人天是其五趣,于此分别下三恶道名为恶趣,人天二道名为善趣。今此约对弥陀净刹,娑婆五道,齐名恶趣。地狱饿鬼畜生是其纯恶所向,名为恶趣。娑婆人天杂恶所向,亦名恶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六、众生被贪念驱使,陷入苦中不能自拔
【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

【学习解说】
然而世间之人都有着轻薄的习气,大家都喜欢在财色名食睡中团团转,争着享受世间五欲
在这个极其痛苦的五浊恶世中,世人勤于经营世间种种谋生手段,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
无论是尊贵的还是卑微的,无论是贫穷的还是富裕的,无论是年少的还是年长的,无论是男还是女都在为钱财忧愁
有钱的也忧愁,害怕这钱守不住,没钱的也烦恼,总是想着能多拥有钱供家人使用,总之,不管是有钱没钱,他们的忧愁烦恼都是一样的强烈

【词解】
【薄俗】
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 汉典

【剧恶】
1.大恶。 2.指大坏人。
© 汉典

【营务】
1.谋求。 2.军务。
© 汉典



【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忧念愁怖】

【学习解说】
他们久积思虑,整日生活在忧愁苦恼这种惶恐中,为了自己内心的欲望而不断地忙忙碌碌,没有一刻是安心的
有田地的担心失去田地,有住宅的担心失去住宅,即使有了猪、牛、羊、马、鸡、狗六畜、有了女婢、有了钱财、有了衣、食以及其他物品,但是还是会担心什么时候失去这些,于是每天不断的思虑叹息,患得患失,令自己每天处在忧愁烦恼恐怖之中

【词解】
【屏营】
作谦词用于信札中,意为惶恐
屏营顿首
© 汉典

【积虑】
1.久积思虑。
© 汉典

【累息】
1.长叹。 2.屏气。因恐惧而不敢喘息。
© 汉典



【横为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忧毒忪忪,无有解时。结愤心中不离忧恼,心坚意固适无纵舍,或坐摧碎身亡命终,弃捐之去莫谁随者。】

【学习解说】
假如遇到不同寻常的事情,比如说遇到水灾、火灾、家中被盗贼所偷盗、怨家索财、债主讨债
一想到这些在水灾中被飘走、火灾中被焚烧,还有被偷盗掠夺,都会造成财产的严重损失
由此内心就变得忧愁痛苦,惊恐不安,这样的心情没有解开的时间

因为心中总是处在愤恨忧恼之中,这样的心念时刻盘根在心中无法释怀
就是因为对钱财的执着,使人忧心抑郁,身心憔悴,最终导致身亡命终,那些身家财产也就自然放弃
这些用命守护的财产一样都不会跟随而去,这正应了这句话: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所以,作为实修者更应该深入经藏,学习佛的教导,对世间一切事应放下执着,学会舍)

【词解】
【忧毒】
忧愁痛苦。
© 汉典

【忪忪】
1.惊恐不安貌。
© 汉典

【结愤】愤恨抑郁——摘自百度

纵舍 词语解释
解释
1.亦作"纵舍"。 2.追踪与舍弃。 3.释放;宽放。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1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000

[忍辱勋章]

3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21:0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2 20:3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尊贵、豪富亦有斯患,忧惧万端,勤苦若此,结众寒热与痛共俱。】

【学习解说】
那些尊贵之人、腰缠万贯的富豪们也都患有这些患得患失的毛病,他们对自己的名誉、财产看的非常重,担心一朝之间就失去
所以在世时,时时的让自己为这些陷入忧愁烦恼中,过去辛辛苦苦的为了家业来回奔波算计,到头来的下场就如同寒热之邪纠缠在一起,非常的痛苦而又无可奈何

【词解】
【万端】 头绪极多而纷乱,感慨万端
© 汉典



【贫穷下劣困乏常无,无田亦忧欲有田、无宅亦忧欲有宅,无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亦忧欲有之。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适欲具有便复糜散。如是忧苦当复求索,不能时得思想无益,身心俱劳,坐起不安,忧念相随,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俱。】

【学习解说】
对那些家中卑劣贫穷,常常缺乏生活物资的家庭来说,家中没有田产的,心中时时想要能够拥有田产,没有住房的则想要有一间能居住的房子
没有牛马等六畜的则想要有牛马鸡狗羊等家禽,家中没有奴婢可使唤的则也想拥有,没有钱财的最好能够获得很多的钱财
没有衣、食或其他物品得最好能够全都拥有,无有缺少,反正是等家中拥有了一样物件,则又想着能够再拥有另一样物件
总之就是家中总是缺少一样东西,而贪婪的想要能够全部得到,但是等到了全部都拥有的时候,又不能好好的坚守,这些东西马上就又消失掉

如此就又忧心忡忡的再次艰辛的求取,此时又不能随心所欲的获得,即使心中有多想得到也是没有办法,弄得自己身心疲惫不堪,坐立不安
心念时时处在忧虑之中,辛勤求取一生,到头来的下场就如同寒热之邪纠缠在一起,非常的痛苦而又无可奈何

【词解】
【下劣】低劣;恶劣;卑劣
© 汉典

【糜散】
破碎;散失。
© 汉典

【忧念】
忧虑。
© 汉典



【或时坐之终身夭命,不肯为善、行道、进德,寿终身死当独远去,有所趣向善恶之道,莫能知者。】

【学习解说】
有时因为忧心太重而使身体遭遇种种病患甚至导致生命夭折,所以如果一生之中总是贪图物质,不肯做善行,不肯修行佛道,不提高道德修养
那么在命终之后只能一个人孤独的远去,最后到底是投生恶道还是投生善道,这只要看看自己平时所造的业行就知道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切众生都是随业受报

【词解】
【行道】
<一>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右绕之外,亦有左绕之说,然一般皆以右绕为常法。我国与日本,遇到各宗重要法会时,均有行道之举。除绕行佛殿内、堂内等,更一面散花、诵经或唱梵呗。善导于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列举出有关“散华行道”之详细作法。又行道之时,回绕廊道,称为缘仪;绕旋庭院,称为庭仪。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载,绕塔行道之时,应持守下列事项:(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踩踏虫类,(三)不得顾视左右,(四)不得于塔前地上吐唾,(五)不得与塔中住人言谈。(大智度论卷六十七、释门归敬仪卷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参见:右绕)1616)
<二>指“经行”而言。即于坐禅之间,起身走动以舒缓身心之步行。((参见:经行)5551)
<三>梵语 i^rya^patha。直译为“威仪路”。或指托钵行路之方式。此外亦泛指行、住、坐、卧等,比丘日常所应注意之四威仪。((参见:四威仪)1728)
<四>修行佛道之意。p2563
FROM:【佛光大辞典】

【或时】有时。
© 汉典



十六、世尊劝导众生应团结友爱,不起嗔心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学习解说】
生活在世间的人民,无论是父子、兄弟、夫妻、家族中人或家族外的亲属,应当做到互敬互爱,不能互相厌恶嫉妒,对于家中的财物也应彼此沟通,不得悭贪吝啬
应当常常和颜悦色,相互之间不要有抵触心理

16.1怨憎之苦
【或时心诤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即时应急相破,然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

【学习解说】
或有众生之间时而发生争吵,各自都会生起恼怒愤恨的心念,但是要知道,在今世所形成的恨意虽然只有一点点,如果不及时化解,这样仇恨一点点的累积,
如果拖延到下世,这仇恨就会逐渐的变大甚至形成大怨结,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世间人为了世间之事虽然相互伤害,但是却不是双方立即就爆发出来,而是各自在心里都种下恶的种子
这种愤怒的恶种子就会深埋在众生的第八识中,并且在不断轮回中,无论化作什么身份,这恶的种子都不会消失,都会在下一期轮回中相遇而互相报复,这也是冤亲债主形成的原因
过去他笑你,今日你笑他,对立心起,循环不已,两两轮回,无法解脱

过去他伤你,今日你伤他,对立心起,循环不已,两两轮回,无法解脱

怨家和债主因此而生
对立心仇恨心不除,永堕轮回

灾难是一种过去恶因,现在果报的显示方式
众生在此中若不能化解仇恨和对立
就会形成以后的下一波灾难



所以,如果自己犯了错,就应该当面对当事人忏悔道歉,这样才能化解彼此的怨结,而不会拖到下世形成冤亲债主受到因果报
要知道,所谓的[怨亲债主]都是每世结怨造成的,
所以我们每个当下都不应该和人结怨或结仇,应该广结善缘
才不会造就以后的怨亲债主

知道为什么许多累世因果业障无法消除吗?为什么所谓的冤亲债主久缠不放吗?为什么那些因果业障病很难痊愈?
就是因为犯错的众生没有真心道歉和悔过以及真正改正
请大家换个角度,如果你被侵害了,如果对方没有真心亲口道歉,你真能博爱的原谅对方?
如果能做到,那就是自己解脱了,那代表很有修养、有宽大的胸怀,自己会因为无挂碍而逐渐迈向成佛之道

不过,对一般众生来说,如果没得到对方真心的道歉,通常就是怨念累世纠缠,无法解脱
就算久了忘记当时的事情,但是怨念和对类似事情的纠结并不是真正消除
(因为不是真正从事和理上获得身心的解脱,此外还有累世习气的影响)
所以,想消除累世业障,那就要对事主真心道歉;想广结善缘普渡众生而成佛,那就不要结怨


【词解】
【憎疾】
1.亦作"憎嫉"。 2.厌恶妒忌。
© 汉典

【相通】 彼此沟通;连通;互相通融© 汉典

【贪惜 】
1.犹贪吝。
© 汉典

【违戾】
1.违背。 2.抵触;不一致。 3.乖谬;不合情理。
© 汉典

【患害】
祸害。
© 汉典

【结愤】愤怒堆积、积聚在心中,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克识】
克,必之意;识,记之意。谓天神记录人所做之善恶时,必无丝毫之夹杂。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下):“自然克识,不得相离。”又同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六中):“天神克识,别其名籍。”p373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1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000

[忍辱勋章]

4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21: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2-22 20:5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
16.2爱别离苦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学习解说】
世间之人都是沉浸在世间的贪爱欲望之中,因着贪欲而造下种种恶业,因此在临命终时都是会随着自己的业报而各自轮回,独生独死,独来独往,没有一起作伴的人,当来到由自己业力所牵的六道时,无论是苦,无论是乐,只能是由自己承受,任何人都无法替代



【善恶变化、殃福异处,宿豫严待,当独趣入。远到他所莫能见者,善恶自然追行所生。】

【学习解说】
每一个人都会随着自己播下的善因和恶因,所获得不同的果报,有的受恶报遭殃,有的受福报享福,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无论怎样,过去世所造下的因,总是严阵以待的等在那里,时机一到,单独的走向属于自己业报的那一个地方
即便投生到任何一个地方,没有众生能遇到,但是自己所造的善恶业因总是会追随着世人的生生死死,无论在哪儿都会受到相应的果报

【词解】
【殃福】
 灾殃与福德。
© 汉典



【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甚难甚难复得相值】

【学习解说】
恍恍惚惚中,因为受各自业因的牵引,而分别投生到不同的六道,因为投生地方不同,所以这一分别就预示着想要再次见面真的是遥遥无期,等到再次相见的那一天真的是很难很难

【词解】
【窈窈冥冥】
1.微妙精深貌。 2.渺茫恍忽之貌。
© 汉典


16.3世尊劝导众生应弃世事,精进求道,往生极乐
【何不弃众事,各曼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如何不求道,安所须待,欲何乐乎?】

【学习解说】
既然这样,那我们为何不能趁今世舍弃掉世间种种欲望,化解心中种种的怨仇,在我们各自都身心尚健康之时,努力勤于修习种种善业,断除种种恶业,精进学习践行佛的教导,今世发起度脱六道轮回,度脱三界之苦的愿心,而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令自己的寿命无量?

为什么我们不以直心求取这样的成道之心,如果现在不精进修行解脱,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到底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快乐呢?

【词解】
【度世】
<一>指度脱三世迷界之事。度即渡、出,犹言出世、出世间、离世间。如华严经离世间品,又称度世品经。
<二>指为自己名利、生计所作一切之生业。
<三>指济度世间之人。如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能度诸世间。”(佛说无量寿经卷上)p3778
FROM:【佛光大辞典】

【安所 】
1.安居,安定地生活。 2.何处。
© 汉典

【须待】
1.依靠。 2.等待。
© 汉典


十七、众生愚痴,代代相传,不信因果
【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信之,谓之不然终无有是。】
像这样贪爱世间欲乐的世人,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相信修行佛道才能成佛的道理,不相信人没有真正的死亡,而是随着各自的业力而不断地轮回,不相信布施众生能获得福报,这些人对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真理都毫不相信,认为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因此也就没有种种善行

【词解】
【惠施】
1.犹恩惠。 2.布施;施恩。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15:22 , Processed in 0.0881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