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8 18:31:4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

--
[经文] --

善男子!若人欲受优婆塞戒,增长财命,先当咨启所生父母。

父母若听,次报妻子,奴婢僮仆。

此辈若听,次白国主。

国主听已,谁有出家发菩提心者,便往其所头面作礼,软言问讯,作如是言:

‘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萨优婆塞戒,惟愿大德愍怜故听受!’

是时比丘应作是言:

‘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国主、听不?’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想要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增长财命,先应当禀告其所生父母。

父母知道后,接下来告知妻子,奴婢僮仆。

他们知道后,再告诉国主。

国主知道后,如果有谁出家,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便往其所,以头面作礼(以我头面顶礼尊者之足也),软言问讯(即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起居安否),作这样的言说:

‘大德(很有道德而且精通佛法的人)!我是丈夫(指成年男子,或诸根圆具之男子),具男子身,想要受持菩萨优婆塞戒,惟愿大德愍怜而能够听受!’

这时比丘应作这样的言说:

‘你的父母、妻子、奴婢、国主、是否知道呢?’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头面作礼】:(术语)以我头面顶礼尊者之足也。智度论十曰:“何以曰头面礼足?答曰:人身中第一贵者头,五情所著而最在上故。足第一贱,履不净处最在下故。是故以所贵礼所贱,贵重供养故。”观无量寿经曰:“遥见世尊,头面作礼。”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问讯】:梵语 pratisam!modana。敬礼法之一。即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起居安否。大智度论卷十,载有二种问讯法,若言是否少恼少患,称为问讯身;若言安乐否,称为问讯心。至后世之问讯,仅为合掌低头。
 禅宗所用之作法有九种:(一)三巡问讯,于方丈小座汤(众僧坐于方丈室慢吮汤)之际,行揖坐、揖香、揖汤(揖即行礼)之三回问讯。(二)四处问讯,对僧堂之四板头(四板之头首)烧香问讯。(三)七处问讯,就僧堂内七处之炉烧香问讯。(四)座下问讯,在法堂之须弥座前问讯请法。(五)借香问讯,当维那于出班上香之际借住持香时,先向住持问讯,待烧香之后,再向住持行问讯礼,其时则称谢香问讯。(六)趺坐问讯,秉拂人(持拂子代住持上法座向大众开示说法者)请住持趺坐,令侍者问讯。(七)请座问讯,于方丈行茶礼时,先由侍者行至住持前问讯。(八)普同问讯,又作普问讯、普通问讯,即普向大众问讯,或大众一时问讯。(九)略问讯,又作小问讯,仅为合掌低头。此外,一般所行之问讯法,以两手相屈,曲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来,两手拱齐眉。我国佛教徒多于拜佛将结束时,以问讯作结。(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大智度论卷十、大宋僧史略卷上、释氏要览卷中)p4412 FROM:【佛光大辞典】

【大德】:很有道德而且精通佛法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丈夫】:梵语 purus!a。音译补卢沙、富楼沙、浮溜沙、布路沙。又译作士夫。指成年男子,或诸根圆具之男子。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二谓,人中之最胜者为丈夫。华严经探玄记卷八援引涅槃经,举出丈夫之义有四,即:自正、正他、能随问答、善解因缘义。另如瑜伽师地论亦载有丈夫之七义,为:长寿久住、妙色端严、无病少恼、非仆非女非半择迦、智慧猛利、发言威肃、有大宗业。小乘之七圣称七丈夫或七士夫。佛身所具之三十二相,即称大丈夫相,或大人相。又佛乃人中之雄,故亦称大丈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p71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言听者,复应问言:‘汝不曾负佛法僧物及他物也?’

若言不负,复应问言:‘汝今身中将无内外身心病也?’

若言无者,复应问言:‘汝不于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耶?’

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五逆罪耶?’

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盗法人不?’

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非二根、无根人,坏八戒斋,父母师病不弃去耶?

将不杀发菩提心人,盗现前僧物,两舌恶口,于母、姊妹作非法耶?

不于大众作妄语乎?’

[末学解说]

如果回答知道者,再应问言:‘你不曾负佛法僧物及他物吧?’

如果回答不负者,再应问言:‘你现今身中没有内外身心病吧?’

如果回答无者者,再应问言:‘你不会对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吧?’

如果回答不作者,再应问言:‘你能不作五逆罪(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吗?’

如果回答不作者,再应问言:‘你能不作盗法人吗?’

如果回答不作者,再应问言:‘你不是二根(指男女之二根)、无根(无男女之根者)人,破坏八戒斋(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亦单云八戒。有二说:依俱舍论之说,则一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不与取,取他不与之物也。三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与五戒中不邪淫不同)。四虚诳语,与心相违之言说也。五饮诸酒,饮酒也。六涂饰鬘舞歌观听,身涂香饰花鬘,观舞蹈,听歌曲也。七眠坐高广严丽床上,坐卧于高广严丽之床上也。八食非时食,食非时之食(午后之食)也),父母老师生病不会舍弃而去吧?

能不杀发菩提心人,偷盗现前僧物,两舌恶口,对母、姊妹作非法吗?

能不对大众作妄语(说虚假不真实的话)吗?’

注解:
【五逆罪】:逆者违悖天理也。谓人于父母,当竭力孝养,以报其恩,而反害之。僧之和合,得成道业,利益于人,反离间而破散之。诸佛如来出现世间,度脱一切众生,所当恭敬供养,反伤支体,以出其血。罗汉出离三界,为世福田,利益有情,所当礼敬,反加杀害。僧之羯磨,为人受戒,不一心奉事禀受戒法,反以恶言破毁其行。如是等人,永堕地狱,无有出期。如世极重之病,尤难治也。(罗汉,梵语具云阿罗汉,华言无学。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羯磨,华言作法。)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五逆罪】: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根】:1、利根和钝根。利根是指根器很锐利的人;钝根是指根器很迟钝的人。2、指男女之二根,亦即男女的生殖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根】:(杂语)无男女之根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戒斋】:(术语)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亦单云八戒。有二说:依俱舍论之说,则一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不与取,取他不与之物也。三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与五戒中不邪淫不同)。四虚诳语,与心相违之言说也。五饮诸酒,饮酒也。六涂饰鬘舞歌观听,身涂香饰花鬘,观舞蹈,听歌曲也。七眠坐高广严丽床上,坐卧于高广严丽之床上也。八食非时食,食非时之食(午后之食)也。离此八种之非法为八戒,然此八戒中之第八离非时食,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犹如八正道中惟正见是正道,遂通谓之八正道也。依萨婆多论及成实论,智度论等之说则分涂饰香鬘与舞歌观听为二,总有九戒,此中前八者为戒,后一者为斋,故戒斋合而名八戒斋也。申言之,即依俱舍论,则八戒即八戒斋。依他论则八戒与斋法合为八戒斋也。但八戒必具斋法(不过中食),此八戒斋,为在家男女一日一夜受持之戒法,称为六斋或十斋日等者,谓受持此八戒斋之日也。俱舍论十四曰:“何等名为八所应离?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非梵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六涂饰香鬘歌舞观听,七眠坐高广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智度论十三曰:“一不杀生,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大床上,七不著华璎珞,不香油涂身,不著香薰衣,八不自歌舞作乐、不往观听,九一日一夜不过中食。”十善戒经曰:“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坐高广大床,七者不作倡伎乐故往观听、不著香薰衣,八者不过中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语】:说虚假不真实的话。妄语有大妄语和小妄语的分别,大妄语是未得圣道而说我已得圣道,或者说我有功夫受天龙神鬼的供养等等;小妄语就是一切不真实的说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若言无者,复应语言:‘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何以故?

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

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

若有毁破如是戒者,则于无量无边世中处三恶道,受大苦恼。

汝今欲得无量利益,能至心受不?’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优婆塞戒极为甚难!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

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

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

汝能如是至心归依于三宝不?’

[末学解说]

如果回答无者,再应语言:‘善男子!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极为甚难!为什么呢?

因为优婆塞戒能为沙弥十戒(详见下方注解)、大比丘(年岁大而且道德高的比丘)戒及菩萨戒(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而作为根本。

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够获得像这些戒的无量利益。

如果有毁破这些戒者,则会在无量无边世中处于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受大苦恼。

你现今想要获得无量利益,能至心受持吗?’

如果回答能者,再应语言:‘优婆塞戒极为甚难!如果皈依佛后,宁可舍弃身命也始终不会依于自在天(是色界十八天中之最高天)等;

如果皈依法后,宁可舍弃身命也始终不会依于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典籍;

如果皈依僧后,宁可舍弃身命也始终不会依于外道邪众。

你能这样至心归依(皈向、依靠、救度之义)于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吗?’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戒】: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其戒相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出家菩萨戒;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比丘】:年岁大而且道德高的比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戒──沙弥十戒】:﹝出翻译名义并沙弥十戒法﹞梵语沙弥,华言息慈。初受十戒,名为沙弥;后受具足戒,名为比丘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杀戒],谓常念有情,皆惜身命,应当怜愍,慎勿伤害,是名不杀戒。
[二、不盗戒],谓物各有主,虽一针一草,亦不当攘窃,是名不盗戒。
[三、不淫戒],谓清净自守,不犯色欲,是名不淫戒。
[四、不妄语戒],谓言说诚实,不以虚言诳他,是名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谓酒能昏神乱性,增长愚痴,应当绝饮,是名不饮酒戒。
[六、离高广大床戒],谓所坐之床,高不过尺六,广不过四尺,若过此量者,名高广大床,则不当坐,是名离高广大床戒。
[七、离花鬘等戒],谓不着花鬘璎珞,不用香油涂身,是名离花鬘等戒。
[八、离歌舞等戒],谓不自歌舞,亦不辄往观听歌舞,是名离歌舞等戒。
[九、离金宝物戒],谓金银钱宝,不当蓄积,亦不许手执,是名离金宝物戒。
[十、离非食时戒],谓佛制午时为食时,若过午,则不当食,是名离非食时戒。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皈依】:皈向、依靠、救度之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叫做“皈依三宝”,也叫做“三皈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在天】:(天名)(参见:大自在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自在天】:又名摩醯首罗天,是色界十八天中之最高天,此天天王生有三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

若人归依于三宝者,是人则为施诸众生无怖畏已;

若人能施无怖畏者,是人则得优婆塞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能如是施诸众生无怖畏不?’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

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

[末学解说]

如果回答能者,再应语言:‘善男子!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极为甚难!

如果有人归依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者,这样的人则能布施诸众生无怖畏;
如果有人能布施无怖畏者,这样的人则获得优婆塞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你能这样布施诸众生无怖畏吗?’

如果回答能者,再应语言:‘人有五种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是哪五事呢?

一者、乐于杀生,二者、乐于偷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

注解: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秏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罗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

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

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

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

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秏减,眷属分离,他人失物于己生疑,虽亲附人人不见信,常为贤圣之所呵责,是名现在恶业之果。

舍此身已,堕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苦恼、寿命长远,是名后世恶业之果。

若得人身,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受苦,心怀愁恼。

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是人恶果殃流万姓。

善男子!若复有人,乐于妄语,是人现得恶口、恶色,所言虽实,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是名现世恶业之报。

舍此身已,入于地狱,受大苦楚,饥渴热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报。

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说虽实,人不信受,见者不乐,虽说正法,人不乐闻。是一恶人因缘力故,外物一切资产减少。

[末学解说]

一切众生因为杀生的缘故,现在会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短命者,谓因前世伤害物命,令其不得以尽天年,故感今生自身亦短命也)、财物秏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罗其殃,这称为现在恶业之果。

舍此身后,当会堕入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这称为后世恶业之果。

如果得人身,还会受恶色、短命、贫穷。

因为这一恶人因缘力的缘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此人会殃及一天下。

如果有人乐于偷盗,这样的人也会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秏减,眷属分离,他人失物会被怀疑,虽亲附人却不被信任,常为贤圣之所呵责,这称为现在恶业之果。

舍此身后,会堕入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苦恼、寿命长远,这称为后世恶业之果。

如果得人身,财物贫困,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受苦,心怀愁恼。

因为这一恶人因缘力的缘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这样的人恶果会殃流万姓。

善男子!如果还有人,乐于妄语,这样的人现世会得恶口、恶色,所言虽是真实的,却不被他人信受,众人皆憎恶,不喜见之,这称为现世恶业之报。

舍此身后,会堕入地狱,受大苦楚,饥渴热恼,这称为后世恶业之报。

如果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说虽是真实的,却被他人信受,见者不乐,虽说正法,人不乐闻。

因为这一恶人因缘力的缘故,外物一切资产会减少。

注解:
【短命】:短命者,谓因前世伤害物命,令其不得以尽天年,故感今生自身亦短命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3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9 16:31: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29 17:07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

--
[经文] --

善男子!若复有人乐饮酒者,是人现世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慧,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为一切之所呵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饮酒现在恶报。

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果。

若得人身,心常狂乱,不能系念思惟善法。

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臭烂。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还乐于饮酒者,这样的人现世会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于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慧,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会受到一切之所呵责,人们不乐于见到,不能修善,这称为饮酒现在恶报。

舍此身后,会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这称为后世恶业之果。

如果得人身,心常狂乱,不能系念(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思惟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

因为这一恶人因缘力的缘故,一切外物资产臭烂。

注解:
【系念】: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又作系念、悬念、悬想。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二九(大六·六八六中):“住空闲处,系念思惟先所修行。”又观无量寿经谓,众生用心观想佛时,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此外,一般俗称忧虑为悬念,称恋慕为悬想,皆为转讹之用法。(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卷三十九、大宝积经卷四十七、玄应音义卷三、慧琳音义卷三、卷九)p6671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

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

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

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还有人乐为邪淫(即在家者不可为之恶行之一,以男性而言,指与妻子以外之女性行淫,又虽与妻子,但行于不适当之时间、场所、方法等,亦为邪淫),这样的人不能保护自己和他人之身,一切众生见到会生怀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这称为邪淫现在恶果。

舍此身后,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这称为后世恶业果报。

如果得人身,则会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

因为这一恶人因缘力的缘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

注解:
【邪淫】:梵语 ka^ma-mithya^ca^ra,巴利语 ka^mesu miccha^ca^ra。又作欲邪行。为十恶之一。即在家者不可为之恶行之一,以男性而言,指与妻子以外之女性行淫,又虽与妻子,但行于不适当之时间、场所、方法等,亦为邪淫。据中阿含卷五十晡利多经载,邪淫者必受现世及后世之恶报。((参见:邪淫戒)3035)p303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是五恶法,汝今真实能远离不?’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事法所不应作!

何等为四?为贪因缘不应虚妄,为瞋恚、痴、恐怖因缘,不应虚妄;是四恶法汝能离不?’

[末学解说]

善男子!这五种恶法,你现今真实能远离吗?’

如果回答能者,又应语言:‘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有四事法所不应作!

是哪四事呢?为了贪欲不应虚妄(虚假、非真实之意),为了瞋恚、愚痴、恐怖,不应虚妄;这四种恶法你能远离吗?’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虚妄】:虚假、非真实之意。或略作妄。其义细别有三,即:(一)梵语 a-santa-bha^va,乃非实在之意。如妄法、妄境、妄有。(二)梵语 vitatha,即非理迷执之意。如妄识、妄心、妄念、妄执、妄情、妄分别等。(三)梵语 mr!s!a^,乃虚诳之意。如妄语、妄言。(法华经卷一方便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成唯识论卷九)p5261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五处所所不应游:

屠儿、淫女、酒肆、国王、旃陀罗舍,如是五处,汝能离不?’

[末学解说]

如果回答能者,又应语言:‘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有五处所所不应游:

屠场、淫女、酒肆、国王、旃陀罗(译曰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杀为业)舍,这五处,你能远离吗?’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旃陀罗】:(杂名)Can!d!a%la,又作旃荼罗。译曰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杀为业者。男曰旃陀罗。女曰旃陀利。玄赞九曰:“旃陀罗,云屠者不律仪也,正言旃荼罗,此云严炽。恶业自严,行持标帜,摇铃持竹为自标故。”玄应音义三曰:“旃陀罗,或云旃荼罗,此云严炽,谓屠杀者种类之名也,一云主杀人狱卒也。案西域记云:其人若行则摇铃自标,或拄破头之竹,若不然王即与其罪也。”法显传曰:“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同二十三曰:“旃荼罗,此云执暴恶人,亦言恶杀。”阿育王经三曰:“旃陀利女,翻下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五事所不应作:

一者、不卖生命,二者、不卖刀剑,三者、不卖毒药,四者、不得沽酒,五者、不得压油;如事五事,汝能离不?’

[末学解说]

如果回答能者,又应语言:‘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还有五事所不应作:

一者、不卖生命,二者、不卖刀剑,三者、不卖毒药,四者、不得卖酒,五者、不得压油;这五种事,你能远离吗?’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三事所不应为:

一者、不作罗网,二者、不作蓝染,三者、不作酿皮;如是三事,汝能离不?’

[末学解说]

如果回答能者,又应语言:‘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还有三事所不应为:

一者、不作罗网,二者、不作蓝染,三者、不作酿皮;这三种事,你能远离吗?’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二事所不应为:

一者、摴蒱围棋六博,二者、种种歌舞伎乐;如是二事,汝能离不?’

[末学解说]

如果回答能者,又应语言:‘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还有二种事所不应为:

一者、赌博围棋六博,二者、种种歌舞伎乐;这二种事,你能远离吗?’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摴蒱】:意思是古代博戏。解释一种古代赌博的游戏。投掷有颜色的五颗木子,以颜色决胜负。类似今日的掷骰子。(百度)

-- [经文] --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种人不应亲近:

一者、棋博,二者、饮酒,三者、欺诳,四者、喜酤酒;如是四人,汝能离不?’

[末学解说]

如果回答能者,又应语言:‘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有四种人不应亲近:

一者、棋博,二者、饮酒,三者、欺诳,四者、喜欢酗酒;这四种人,你能远离吗?’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法放逸所不应作。

何等放逸?

寒时、热时、饥时、渴时、多食饱时,

清旦、暮时、懅时,作时,初欲作时,

失时、得时,怖时、喜时,

贼难谷贵,病苦、壮少、年衰老时,

富时、贫时,为命求财时;

如是时中不修善法,汝能离不?’

[末学解说]

如果回答能者,又应语言:‘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有法放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所不应作。

什么时候放逸呢?

寒时、热时、饥时、渴时、多食饱时,

清旦、暮时、懅时,作时,初欲作时,

失时、得时,怖时、喜时,

贼难谷贵时,病苦时、壮少时、年衰老时,

富时、贫时,为命求财时;

在这些时中不修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你能远离吗?’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放逸】:梵语 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十一)((参见:大随烦恼)890)p3276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

一分应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博,留余一分藏积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

[末学解说]

如果回答能者,又应语言:‘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如法,契于理也)求财,如果获得财物,应分作四份:

一份应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份应作如法运营,留余一份储藏备用;这四种事,你能作吗?’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法】:(术语)如法,契于理也。无量寿经下曰:“应当信顺如法修行。”维摩经方便品曰:“夫说法者,当如法说。”同观众生品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四处:

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如是四处不应寄付,汝能离不?’

[末学解说]

如果回答能者,又应语言:‘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于四处:

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谓豪强之人,倚恃势力,若见财物,恐生贪夺之心,故不应寄附于彼也);这四处不应寄付,你能远离吗?’

注解:
【大力】:谓豪强之人,倚恃势力,若见财物,恐生贪夺之心,故不应寄附于彼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恶人常应离之:

一者、乐说他过,二者、乐说邪见,三者、口软心恶,四者、少作多说;是四恶人汝能离不?’

若言能者,应令是人满六月日,亲近承事出家智者,智者复应至心观其身四威仪。

[末学解说]

如果回答能者,又应语言:‘善男子!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有四种恶人常应远离之:

一者、乐说他人之过,二者、乐说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三者、口软心恶,四者、少作多说;这四种恶人你能远离吗?’

如果回答能者,应令这样的人满六个月,亲近承事出家智者,智者还应当至心观察其身四威仪(一行,二住,三坐,四卧。此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谓之四威仪)。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威仪】:(名数)一行,二住,三坐,四卧。此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谓之四威仪。菩萨善戒经五曰:“威仪苦者名身四威仪: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卧。菩萨若行若坐,昼夜常调恶业之心。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所住内外若床若地若草若叶,于此四处常念供养佛法僧宝。”释氏要览下曰:“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

在上述佛经中,教导了在家弟子应当如何分配和运用财物

善知识教导:
学佛后很花钱吗? 应该花多少钱布施和供养呢?
其实,这是最常见的问题
初学佛的人如果没有弄清楚或没有做好
这点往往就是家庭纷争的开始,往往引起家人反弹,障碍或毁谤学佛

身为一个在家佛弟子,您知道学佛后应该如何分配和运用财物吗?


以下提供经文给大家参考

以下经文节录自[优婆塞戒经]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分应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藏积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
. . . . . .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如是四处不应寄付汝能离不。——在家佛弟子应该如何分配和运用财物?

由此,对财物,当有正确的知见
只要我们深入的观察和反省,就可以明白:不论拥有多少的财物,其实都胜不过内心的满足
例如:当一个人感情出问题的时候,或被咒骂,或与人冲突后,这时候吃什么可能都是食不知味或觉得难吃的
相反,当一个人身心愉快的时候,欢笑的时候,或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吃什么都是香的
由此可知「精神凌驾物质之上」,人应该在精神上提升,而不是把精神寄托于物质之上(这是本末倒置,弄错了方向)
『常微笑就能带给人快乐和满足,微笑能引发众生之间善性的交流,增上精神的愉悦,能营造真正的幸福』。
『知足能避免堕入物欲的深坑,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更能启发精神内涵』。
所以古人说:「知足常乐」,真正的幸福是在于当下的点点滴滴,当下的用心体会万物和生活
『当下用心感动,就会幸福』,而不是把精力和时间都花在金钱和物质的追求上,这样可能老了才发现一场空
所以,『再多的财物都胜不过内心的满足』,『真心的感动胜过一切物质享受』。
『内心的满足,并不需要靠高价的物质』
有智慧的人不需要靠高价的物质来满足自己,因此不会把精力和时间花在求取高价物质
相反的,一般人却把精力和时间花在求取高价物质,以此来换得内心的虚荣和满足,这不是很笨吗?
「真正的文明」应该是佛法讲的「中道」,是「真平等」,是脱离物欲的控制,是理性和情感的合谐
幸福的定义因为观念相异而不同,而错误的观念可能永远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因为幸福必须要善性的互动,在知足赠予感恩欢笑赞美的互动中交流,这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而不是沉溺于物质的追求
知道了这些,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普及,透过正确观念的教育,才能逐渐带领人类走出迷途,迈向真正的幸福。——「再多的财物都胜不过内心的满足」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16:4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30 16:52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

--
[经文] --

若知是人能如教作,过六月已,和合众僧满二十人,作白羯磨:

‘大德僧听!是某甲今于僧中乞受优婆塞戒,已满六月中净四威仪,至心受持净庄严地,是人丈夫,具男子身,若僧听者,僧皆默然,不听者,说。’

[末学解说]

如果知道这样的人能按照教导而作,经过六个月后,和合众僧满二十人,作白羯磨(华译作业,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告仪式的宣告文,而成就所作之业):

‘大德僧(对具戒比丘的敬称)听!这位某甲现今于僧中乞受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已满六月,过程中能够清净四威仪(是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的仪则,亦即须谨慎日常的起居动作,以保持严肃和庄重。四威仪者:行、住、坐、卧。要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至心受持清净庄严地,是人丈夫,具男子身,如果大德僧听者,僧皆默然,不听者,会说出来。’

注解:
【羯磨】:华译作业,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告仪式的宣告文,而成就所作之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德僧伽】:对具戒比丘的敬称。《佛学词典》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威仪】:是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的仪则,亦即须谨慎日常的起居动作,以保持严肃和庄重。四威仪者:行、住、坐、卧。要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僧若听者,智者复应作如是言:

‘善男子!谛听谛听!僧已和合听汝受持优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命终当堕三恶道中。

善男子!优婆塞戒,不可思议。何以故?受是戒已,虽受五欲,而不能障须陀洹果至阿那含果,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汝能怜愍诸众生故,受是戒不?’

若言能受,尔时智者次应为说三归依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受三归已,名优婆塞。

[末学解说]

大德僧如果听者,智者还应当作这样的言说:

‘善男子!认真听,认真听!大德僧已和合听你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此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如果有成就像这样的戒律者,当能够获得须陀洹果(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乃至阿那含果(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如果破此戒,则命终会堕入三恶道中。

善男子!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不可思议(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

为什么呢?因为受持此戒后,虽受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却不会障碍获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所以称名为不可思议。

你能因怜愍诸众生的缘故而受持此戒吗?’

如果回答能够受持,这时智者按次序应为其演说三归依(归依一词,含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即归投、依靠三宝,并请求救护,以永解脱一切苦。即指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法,第二、第三、都是如此演说。受持三归依后,名为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可思议】:(术语)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三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维摩经序曰:“罔知所释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同注经一曰:“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又】(人名)唐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善无畏三藏之弟子也,释大日经第七卷供养次第法。世谓之不思议疏。不思议疏上曰:“小僧不可思议,多幸面咨和上,所闻法要,随分抄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归依】:梵语 tri-s/araN!a-gamana,巴利语 ti-saraN!agamana。又作三皈依、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一词,含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即归投、依靠三宝,并请求救护,以永解脱一切苦。即指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系成为佛教徒所必经之仪式。释迦牟尼成道后,尚未有僧宝之时,则仅授佛、法二归戒。据五分律卷十五载,最早受三归戒者为耶舍比丘之父。
 三归依可分二种:(一)翻邪三归,翻邪道而入正道时,所受之三归。(二)受戒三归,有五戒三归(在家信徒受五戒前,必先受三归)、八戒三归(受八斋戒前,必先受三归)、十戒三归(受十戒成为沙弥、沙弥尼前,必先受三归)、具足戒三归(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比丘尼前,必先受三归)等四种。若谓五种三归时,则是此四种三归加上翻邪三归。
 关于归依三宝之旨趣,俱舍论卷十四谓,归依三宝能永远解脱一切之苦。大乘义章卷十举出三义:(一)为远离生死之恶不善,(二)为求出世涅槃,(三)为利益众生。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谓,三归之用,正破三邪、济三涂、接三乘、出三有;而佛法以此三归为本,通一切戒品及诸出世之善法。
 于大智度论卷一、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大乘起信论、佛地经论卷一、阿毗昙心论等之文前皆列举出三宝归敬之文,用表对三宝之敬礼稽首。此外,受三归仪式时,须随戒师之教,唱念“三归三竟”之文。毗尼讨要卷五(卍续七○·一七六下):“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说)。”湛然之授菩萨戒仪(卍续一○五·五下):“弟子某甲愿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三说);弟子某甲愿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说)。”日僧源信于其选择本愿念佛集谓,三归依可分为大小二乘之别,“尽形寿”者为小乘之三归,“尽未来际”者为大乘之归依。
 另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本载,“归依”与“敬礼”有七种之别:(一)归依唯局于身语二业,敬礼赅通身语意三业。(二)归依具归三宝,其境较广;敬礼唯敬一尊,其境未广。(三)归依有其限齐,故必云“尽未来际”;敬礼但举心虔仰即可,故或久或暂,不为所限。(四)归依情恳,必有表业与无表业;敬礼但有善表业即成。(五)归依必合身语二业,其义较重;敬礼仅具一者即成。(六)归依带相,故唯在欲、色二界;敬礼可通欲、色、无色等三界。(七)归依观真理而成,其义较胜;敬礼重贤善即成,其义较次。(长阿含经卷十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五、胜鬘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二、十诵律卷五十六、有部毗奈耶卷四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卷一二四、十住毗婆沙论卷七)((参见:三宝)700)p688 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梵语 upa^saka 之音译。又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载,佛陀成道后,至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其时,来自北天竺之提谓(梵 Trapus!a)、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蜜所和之抟供养佛陀,而受三自归,是为最初之优婆塞。又依优婆塞戒经卷三载,若受三归并受持一戒者,称一分优婆塞;受持二戒者,称少分优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称多分优婆塞;受持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盖有部律允许分受五戒,有此五种之别。(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参见:优婆夷)6407)p640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尔时、智者复应语言:

‘善男子!谛听谛听!如来正觉说优婆塞戒,

或有一分,或有半分,或有无分,或有多分,或有满分。

若优婆塞受三归已,不受五戒,名优婆塞。

若受三归,受持一戒,是名一分;

受三归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

若受三归,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无分;

若受三归,受持三、四戒,是名多分;

若受三归,受持五戒,是名满分。

汝今欲作一分优婆塞?作满分耶?’

若随意说,尔时智者当随意授。

[末学解说]

这时、智者还应当语言:

‘善男子!认真听,认真听!如来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演说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

或有一分,或有半分,或有无分,或有多分,或有满分。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三归依(归依一词,含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即归投、依靠三宝,并请求救护,以永解脱一切苦。即指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后,不受持五种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名为优婆塞。

如果受持三归依(归依一词,含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即归投、依靠三宝,并请求救护,以永解脱一切苦。即指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受持一种戒,这名为一分;

如果受持三归依(归依一词,含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即归投、依靠三宝,并请求救护,以永解脱一切苦。即指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后,受持二种戒,这名为少分;

如果受持三归依(归依一词,含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即归投、依靠三宝,并请求救护,以永解脱一切苦。即指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受持二戒后,若破一戒,这名为无分;

如果受持三归依(归依一词,含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即归投、依靠三宝,并请求救护,以永解脱一切苦。即指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受持三、四戒,这名为多分;

如果受持三归依(归依一词,含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即归投、依靠三宝,并请求救护,以永解脱一切苦。即指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受持五种戒,这名为满分。

你现今想要作一分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还是作满分优婆塞呢?’

如果随意说,这时智者也当随意授戒。

注解:
【正觉】:(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戒】:(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参见: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婆塞】:梵语 upa^saka 之音译。又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载,佛陀成道后,至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其时,来自北天竺之提谓(梵 Trapus!a)、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蜜所和之抟供养佛陀,而受三自归,是为最初之优婆塞。又依优婆塞戒经卷三载,若受三归并受持一戒者,称一分优婆塞;受持二戒者,称少分优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称多分优婆塞;受持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盖有部律允许分受五戒,有此五种之别。(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参见:优婆夷)6407)p640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既授戒已,复作是言:‘优婆塞者有六重法。

善男子!优婆塞受持戒已,虽为天女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杀、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二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三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四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过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五重。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六重。

[末学解说]

既授戒(即授制戒,令受者受持之意。就能授而言,称为授戒;就所授而言,则称受戒。受戒得戒体,称为得戒)后,还应作这样的言说:‘优婆塞者有六重法。

善男子!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虽为天女乃至蚁子,都不应杀。如果受戒(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后,若口教杀、若身自杀,这样的人即会失去优婆塞戒,这样的人尚且不能得证暖法(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何况是须陀洹(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乃至阿那含(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呢?这名为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这称为初重。

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虽为身命,也不能偷盗,哪怕是一钱,如果破此戒,这样的人即会失去优婆塞戒,这样的人尚且不能得证暖法(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何况是须陀洹(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乃至阿那含(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呢?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这称为二重。

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虽为身命,也不能妄语说我已得证不净观(即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皆污秽不净。修此观可治贪欲)乃至阿那含。如果破此戒,这样的人即会失去优婆塞戒,这样的人尚且不能得证暖法(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何况是须陀洹(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乃至阿那含(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呢?这名为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这称为三重。

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虽为身命,也不能邪淫。如果破此戒,这样的人即会失去优婆塞戒,这样的人尚且不能得证暖法(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何况是须陀洹(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乃至阿那含(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呢?这名为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这称为四重。

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虽为身命,也不能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过罪。如果破此戒,这样的人即会失去优婆塞戒,这样的人尚且不能得证暖法(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何况是须陀洹(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乃至阿那含(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呢?这名为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这称为五重。

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虽为身命,也不能酗酒,如果破此戒,这样的人即会失去优婆塞戒,这样的人尚且不能得证暖法(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何况是须陀洹(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乃至阿那含(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呢?这名为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这称为六重。

注解:
【授戒】:梵语 s/i^la sama^dha^na。即授制戒,令受者受持之意。就能授而言,称为授戒;就所授而言,则称受戒。受戒得戒体,称为得戒。授五戒、十戒、具足戒等仪式,称为戒仪。((参见:受戒)3101)p4587 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梵语 upa^saka 之音译。又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载,佛陀成道后,至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其时,来自北天竺之提谓(梵 Trapus!a)、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蜜所和之抟供养佛陀,而受三自归,是为最初之优婆塞。又依优婆塞戒经卷三载,若受三归并受持一戒者,称一分优婆塞;受持二戒者,称少分优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称多分优婆塞;受持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盖有部律允许分受五戒,有此五种之别。(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参见:优婆夷)6407)p6409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受戒】: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戒为无上菩提之本,而佛教之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之尊严。FROM:【佛光大辞典】

【暖法】: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俱舍论颂疏说:“此法如暖,立暖法名;圣道如火,能烧惑薪,圣火前相,故名为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净观】:五停心观之一,即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皆污秽不净。修此观可治贪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则能获得如是戒果。

善男子!优婆塞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边界,遮不善法,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

直发是心尚得如是无量利益,况复一心受持不毁!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受持这样的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能够至心受持不令毁犯,则能获得相应的戒果。

善男子!优婆塞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能熏无边界,能遮不善法,能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谓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为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处,是甘露(即不死之神药,天上之灵酒。吠陀中谓苏摩酒为诸神常饮之物,饮之可不老不死,其味甘之如蜜,故称甘露。亦以甘露比喻佛法之法味与妙味长养众生之身心)味,生善法地。

直发此心尚且能获得这样的无量利益,何况是一心(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持戒不毁犯呢!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甘露】:<一>梵语 amr!ta,巴利语 amata。音译阿密哩多、阿蜜栗多。意译作不死、不死液、天酒。即不死之神药,天上之灵酒。吠陀中谓苏摩酒为诸神常饮之物,饮之可不老不死,其味甘之如蜜,故称甘露。亦以甘露比喻佛法之法味与妙味长养众生之身心。密教则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为不死甘露。注维摩经卷七(大三八·三九五上):“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中略)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食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金光明经文句卷五、大日经疏卷十三、大日经疏演奥钞卷十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二)
 <二>阿弥陀佛三名(无量寿、无量光、甘露)之一。密教称阿弥陀佛为甘露王。((参见:甘露王如来)2053)p2052 FROM:【佛光大辞典】

【大寂静乐】:谓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为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大善地法】:p0241俱舍论四卷四页云:已说十大地法;大善法地,名大善地。此中若法,大善地所有;名大善地法。谓法、恒于诸善心有。彼法是何?颂曰:信及不放逸,轻安舍惭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论曰:如是诸法,唯遍善心。此中信者:令心澄净。有说:于谛实业果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不放逸者:修诸善法,离诸不善法。复何名修?谓此于善,专注为性。余部经中,有如是释:能守护心,名不放逸。轻安者:谓心堪任性。岂无经亦说有身轻安耶?虽非无说;此如身受,应知亦尔。如何可立此为觉支?应知此中身轻安者,身堪任性。复如何说此为觉支?能顺觉支,故无有失。以身轻安,能引觉支心轻安故。于余亦见有是说耶?有如经说:喜、及顺喜法,名喜觉支。嗔、及嗔因缘,名嗔恚盖。正见,正思惟,正勤,名慧蕴。思惟及勤,虽非慧性;随顺慧故,亦得慧名。故身轻安,顺觉支故;得名无失。心平等性,无警觉性,说名为舍。如何可说于一心中,有警觉性,无警觉性,作意与舍,二相应起?岂不前说诸心心所,其相微细,难可了知。有虽难了,由审推度,而复可知。此最难知。谓相违背而不乖反。此有警觉;于余则无。二既悬殊;有何乖反。若尔;不应同缘一境。或应一切皆互相应。如是种类所余诸法,此中应求如彼理趣。今于此中,应知亦尔。惭愧二种,如后当释。二根者:谓无贪无嗔。无痴善根,慧为性故。前已说在大地法中,不重说为大善地法。言不害者,谓无损恼。勤、谓令心勇悍为性。
二解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八页云:大善地法,有十种。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轻安。八、舍。九、不放逸。十、不害。若法、唯在一切善心中可得;名大善地法。谓若有漏,若无漏,若生得善,若加行善,若三界系,若不系,若学,若无学,若非学非无学,若在意地,若五识身,一切善心皆可得故;名大善地法。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 12:3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2-1 12:39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

--
[经文] --

善男子!如佛说言: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污恶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分与,空遣还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诸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佛陀所讲: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不能供养父母、师长,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耽乐饮酒,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污恶而不能瞻视病苦,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分与,令其空手而归者,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若见到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种种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能起身承迎、礼拜、问讯,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注解:
【优婆塞】:梵语 upa^saka 之音译。又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载,佛陀成道后,至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其时,来自北天竺之提谓(梵 Trapus!a)、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蜜所和之抟供养佛陀,而受三自归,是为最初之优婆塞。又依优婆塞戒经卷三载,若受三归并受持一戒者,称一分优婆塞;受持二戒者,称少分优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称多分优婆塞;受持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盖有部律允许分受五戒,有此五种之别。(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参见:优婆夷)6407)p6409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他身不净之观法,称为不净观。((参见:七种不净)114)p991FROM:【佛光大辞典】

【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        

【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卧具床座,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末学解说]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若见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毁犯所受之戒,心生憍慢,声称我超过彼,彼不如我,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得带佩璎珞。香油涂身。香熏衣裳。七不得歌舞作唱及故往观听。八不得上高广大床。是为八戒。此是白衣一日一夜持出家戒),供养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若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前往闻听,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受用招提僧(即指自四方来集之各方众僧(即招提僧)均可止宿之客舍。故为僧团所共有之物,可供大众共同使用者,即称为招提僧物,或四方僧物)之卧具、床座,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疑水有虫,依然饮之,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注解:
【优婆塞】:梵语 upa^saka 之音译。又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载,佛陀成道后,至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其时,来自北天竺之提谓(梵 Trapus!a)、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蜜所和之抟供养佛陀,而受三自归,是为最初之优婆塞。又依优婆塞戒经卷三载,若受三归并受持一戒者,称一分优婆塞;受持二戒者,称少分优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称多分优婆塞;受持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盖有部律允许分受五戒,有此五种之别。(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参见:优婆夷)6407)p6409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        

【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戒】: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得带佩璎珞。香油涂身。香熏衣裳。七不得歌舞作唱及故往观听。八不得上高广大床。是为八戒。此是白衣一日一夜持出家戒。FROM:【《法门名义集》唐·李师政 撰】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招提】:梵语 catur-dis/a,巴利语 catu-disa。音译柘斗提舍。又作招斗提舍。意译四方、四方僧、四方僧房。即指自四方来集之各方众僧(即招提僧)均可止宿之客舍。故为僧团所共有之物,可供大众共同使用者,即称为招提僧物,或四方僧物。
 据增一阿含经卷十四载,毗沙鬼以一山谷布施招提僧。高僧法显传载,营建四方僧房,以供给客僧。又翻译名义集卷七载,北魏太武帝于始光元年(424)造立伽蓝,称为招提,世人遂以招提为寺院之别称。
 据玄应音义卷十六记载,梵语 catur-dis/a,音译柘斗提奢,略作柘提,一般皆以柘、招字形近似而讹作招提。另据续高僧传卷二达摩笈多传、慧琳音义卷二十六等载,亦有将招提二字之义解为:招,即招引;提,即提携,此说更见谬误。又据慧琳音义卷四十一载,制底(梵 caitya),古称支提、招提;此系误将招提与制底混同,故其说亦谬。(悲华经卷八、五分律卷九、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二、大宋僧史略卷上、释氏要览卷上)p3261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险难之处无伴独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独宿尼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畜猫狸,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畜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末学解说]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在险难之处无伴而独行,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独自留宿于尼寺,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为了财命而打骂奴婢、僮仆、外人,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若以残剩之食布施给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若畜养猫狸,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畜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布施未受戒者,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注解:
【优婆塞】:梵语 upa^saka 之音译。又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载,佛陀成道后,至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其时,来自北天竺之提谓(梵 Trapus!a)、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蜜所和之抟供养佛陀,而受三自归,是为最初之优婆塞。又依优婆塞戒经卷三载,若受三归并受持一戒者,称一分优婆塞;受持二戒者,称少分优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称多分优婆塞;受持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盖有部律允许分受五戒,有此五种之别。(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参见:优婆夷)6407)p6409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        

【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储畜僧伽梨衣、钵盂、锡杖,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身命须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稼处,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末学解说]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若不储畜僧伽梨衣(三衣中僧伽梨衣最大,故云大衣)、钵盂、锡杖,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若为身命须要田作者,不求净水灌溉庄家,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为了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旦说好价格后,不得到临卖前舍贱趣贵;斗秤量物要公平,如遇到不平时,应当言语平和,若不如此作,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若于非处、非时(佛教自印度始,即有正午以后不摄食之规定,故正午以后,皆称非时,于律典中规定,凡比丘须持非时食之戒。八斋戒中,亦有不过中食戒之规定)行欲,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商估贩卖,不缴纳官税,偷税不交者,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若触犯国制,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注解:
【优婆塞】:梵语 upa^saka 之音译。又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载,佛陀成道后,至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其时,来自北天竺之提谓(梵 Trapus!a)、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蜜所和之抟供养佛陀,而受三自归,是为最初之优婆塞。又依优婆塞戒经卷三载,若受三归并受持一戒者,称一分优婆塞;受持二戒者,称少分优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称多分优婆塞;受持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盖有部律允许分受五戒,有此五种之别。(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参见:优婆夷)6407)p6409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        

【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衣】:(衣服)三衣中僧伽梨衣最大,故云大衣。九条以上为大衣,有三品。释氏要览上曰:“萨婆多论云:僧伽梨有三品,自九条十一条十三条名下品衣,皆两长一短作。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名中品衣皆三长一短作。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名上品衣皆四长一短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非时】:佛教自印度始,即有正午以后不摄食之规定,故正午以后,皆称非时,于律典中规定,凡比丘须持非时食之戒。八斋戒中,亦有不过中食戒之规定。((参见:非时食)3710、“斋戒”6546)p3710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菰菜茹,不先奉献供养三宝先自受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若不听说法赞叹,辄自作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诸比丘前、沙弥前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中赋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养蚕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住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末学解说]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若得新谷,果菰菜茹,不先奉献供养三宝而先自受者,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僧若不听说法赞叹,擅自作者,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若在诸比丘前、沙弥前而行走,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僧中分配食物,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之,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若养蚕者,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受持戒后,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能停下来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这优婆塞会得失意罪,不要起这种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不清净的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注解:
【优婆塞】:梵语 upa^saka 之音译。又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载,佛陀成道后,至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其时,来自北天竺之提谓(梵 Trapus!a)、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蜜所和之抟供养佛陀,而受三自归,是为最初之优婆塞。又依优婆塞戒经卷三载,若受三归并受持一戒者,称一分优婆塞;受持二戒者,称少分优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称多分优婆塞;受持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盖有部律允许分受五戒,有此五种之别。(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参见:优婆夷)6407)p6409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堕落】:陷于错误或误入邪途。        

【有作】: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若优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为优婆塞中分陀利花,优婆塞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中清净莲花,优婆塞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中丈夫之人!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至心能够受持这样的戒律,此人名为优婆塞中分陀利花,优婆塞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中清净莲花,优婆塞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中丈夫之人!

注解:
【优婆塞】:梵语 upa^saka 之音译。又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载,佛陀成道后,至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其时,来自北天竺之提谓(梵 Trapus!a)、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蜜所和之抟供养佛陀,而受三自归,是为最初之优婆塞。又依优婆塞戒经卷三载,若受三归并受持一戒者,称一分优婆塞;受持二戒者,称少分优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称多分优婆塞;受持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盖有部律允许分受五戒,有此五种之别。(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参见:优婆夷)6407)p6409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二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优婆塞。

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名为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在家菩萨名为优婆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

出家菩萨持出家戒(出家之戒,分总义别相述之。一切律藏,不得向不受戒人宣说,尤以出家戒律,在家者所不应知。佛有明文,兹之所述。普通所知之大义耳,条文当遵佛制不及焉),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小乘之五戒八戒,大乘之十善戒。是在家之戒法也),是乃为难。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婆塞】:梵语 upa^saka 之音译。又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载,佛陀成道后,至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其时,来自北天竺之提谓(梵 Trapus!a)、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蜜所和之抟供养佛陀,而受三自归,是为最初之优婆塞。又依优婆塞戒经卷三载,若受三归并受持一戒者,称一分优婆塞;受持二戒者,称少分优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称多分优婆塞;受持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盖有部律允许分受五戒,有此五种之别。(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参见:优婆夷)6407)p6409FROM:【佛光大辞典】

【出家戒】:出家之戒,分总义别相述之。一切律藏,不得向不受戒人宣说,尤以出家戒律,在家者所不应知。佛有明文,兹之所述。普通所知之大义耳,条文当遵佛制不及焉。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在家戒】:(术语)小乘之五戒八戒,大乘之十善戒。是在家之戒法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3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17:18:12 | 只看该作者

12.2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2-2 17:20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净戒品第十五

--
[经文] --

善生言:

世尊!有人受持如是戒已,云何当令是戒净耶?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

世尊!有人受持这样的戒律后,如何能令此戒清净呢?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言:

善男子!有三法能净是戒:一者、信佛、法、僧,二者、深信因果,三者、解心。

复有四法:一者、慈心,二者、悲心,三者、无贪心,四者、未有恩处先以恩加。

复有五法:一者、先于怨所以善益之,二者、见怖懅者能为救护,三者、求者未索先开心与,四者、凡所施处平等无二,五者、普慈一切不依因缘。

复有四法:一者、终不自轻言我不能得菩提果,二者、趣菩提时其心坚固,三者、精进勤修一切善法,四者、造作大事心不疲悔。

[末学解说]

佛陀回答:

善男子!有三种法能够清净此戒:一者、信佛(谓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求一切智)、信法(谓信受诸佛所说之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信僧(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求学其道),二者、深信因果(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三者、解心。

还有四法:一者、慈心(谓人不杀众生,爱惜物命,令众得安,是名慈心),二者、悲心(悲他之苦之心也),三者、没有贪心(即随顺染法,染著前境而污染净心之心。若观查贪心实相,得以对治此心),四者、未有恩处先以恩加。

还有五法:一者、先对怨结之处,以善利益之,二者、见到怖懅者能为其救护,三者、求者未索前先开心给与,四者、凡所布施之处平等(没有高下、贵贱、深浅等的差别)无二(心为不变大乐。身空色自性之智身,与通达诸法真实之乐心,自性无别双运俱转,成为无二),五者、普广慈悲一切众生而不依因缘。

还有四法:一者、始终不自轻易说自己不能得证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果,二者、求取菩提时其心坚固,三者、精进勤修一切善法(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四者、造作大事(意译作大事,即指佛陀之出世;avada^na,即传记、故事之意)心不会疲倦后悔。

注解:
【信佛】:谓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求一切智,故云信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信法】:谓信受诸佛所说之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故云信法。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信僧】:谓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求学其道,故云信僧。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慈心】:谓人不杀众生,爱惜物命,令众得安,是名慈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悲心】:(术语)悲他之苦之心也。止观四曰:“悲心彻骨,如母念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贪心】:为大日经卷一住心品所说妄心六十心之一。又称有贪心。即随顺染法,染著前境而污染净心之心。若观查贪心实相,得以对治此心。大日经疏卷二(大三九·五九六中):“云何贪心?谓随顺染法者;谓染著前境,即是染污净心。”((参见:六十心)1242)p4792FROM:【佛光大辞典】

【平等】:没有高下、贵贱、深浅等的差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二】:密法中之所谓无二,谓在果位身语意时,身空色离微尘聚,清净无碍,等同虚空,相好庄严。心为不变大乐。身空色自性之智身,与通达诸法真实之乐心,自性无别双运俱转,成为无二。        《佛学词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法】:梵语 kus/ala^ dharma^h!。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大二四·三八二下):“国界人民,日见增长,善法无损。”(往生要集卷中)p4883FROM:【佛光大辞典】

【大事】:梵名 Maha^vastu,乃 Maha^vastu-avada^na 之略。凡三篇。系以梵文写就,记述佛陀生平事迹之传记。所谓 Maha^vastu,意译作大事,即指佛陀之出世;avada^na,即传记、故事之意。全书计分三篇:第一篇记述释尊之前生,第二篇鈙述上生兜率至树下成道之事迹,第三篇为初转法轮与诸大弟子等之本生。
  本书现无汉译,亦无西藏译本。部分学者以本书与佛本行集经为同类书之异本,然此二书内容差异甚大,故不可混同。大抵而言,本书之编辑,杂乱而不统一,每每糅入多数之本生、譬喻故事,及十地、观世等经,致使全书鈙述中断。据奥地利学者温特尔尼玆(M. Winternitz)研究,本书约完成于四世纪之后,然其骨架应于二世纪左右已形成。法国学者斯纳尔(E/. Senart)于一八八二年至一八九七年出版其梵文原本。此外,日本学者萩原云来、久野芳隆则进行有关本书之和汉研究。另有平川彰之“律藏研究”、干潟龙祥之“本生经类思想史之研究”等,均为研究本书与律藏、本生谭关系之参考书。至于研究其原典者,则有:F. Edgerton: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1953 与 H. Gu|nther:Die Sprache des Maha^vastu 1942 等二种著作。(R. Mitra: Sanskrit Buddhist Literature of Nepal; M. Winternitz: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 Bd. Ⅱ; C. Bendall:Catalogue of the Buddhist Sanscrit Manuscripts)p795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有四事:一者、自学善法,学已教人;二者、自离恶法,教人令离;三者、善能分别善恶之法;四者、于一切法不取不着。

复有四法:一者、知有为法无我我所,二者、知一切业悉有果报,三者、知有为法皆是无常,四者、知从苦生乐,从乐生苦。

复有三法: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取着,二者、施众生乐其心平等,三者、如说而行。

复有三法:一者、能施众生乐因,二者、所作不求恩报,三者、自知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末学解说]

还有四事:一者、自学善法(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学后教导他人;二者、自己远离恶法,教导他人令其远离;三者、善能分别善恶之法;四者、在一切法中不取不着。

还有四法:一者、了知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无我、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二者、了知一切业都有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三者、了知有为法皆是无常(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四者、了知从苦生乐,从乐生苦。

还有三法:一者、对于诸众生心无取着,二者、布施众生乐其心平等,三者、如说(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而行。

还有三法:一者、能布施众生乐因,二者、所作不求恩报,三者、自知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注解:
【善法】:梵语 kus/ala^ dharma^h!。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大二四·三八二下):“国界人民,日见增长,善法无损。”(往生要集卷中)p4883FROM:【佛光大辞典】

【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常】:(术语)梵语阿你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涅槃经一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智度论二十三曰:“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又】俗以为鬼名。陈裕诗曰:“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说】: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例如,如说修行,即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之意。此外,尚有如说往生等,亦为此例。p2378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有三法:一者、为诸众生受大苦恼,二者、次第受之,三者、中间不息,虽受是苦心终不悔。

复有三法:一者、未除爱心、能舍所爱施与他人,二者、未除瞋恚、有恶来加而能忍之,三者、未除痴心、而能分别善恶之法。

复有三法:一者、善知方便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二者、知善方便能教众生令修善法,三者、化众生时心无疲悔。

复有三法:一者、为令众生离身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二者、为令众生离心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三者、教化众生修善法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

[末学解说]

还有三法:一者、为一切众生受大苦恼(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二者、按照次第而受之,三者、中间不停息,虽受这些苦但心始终不悔。

还有三法:一者、虽未除爱心(爱欲之心也)、但能舍所爱布施与他人,二者、虽未除瞋恚、但有恶来加时能够忍之,三者、虽未除痴心、但能分别善恶之法。

还有三法:一者、善知方便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二者、了知善方便能教导众生令修善法,三者、度化众生时心没有疲倦后悔。

还有三法:一者、为了令众生脱离身苦时,能对自己的身命心不吝惜,二者、为了令众生脱离心苦时,能对于自己的身命心不吝惜;三者、教化众生修善法时,能对于自己的身命心不吝惜。

注解:
【苦恼】:(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心】:(术语)爱欲之心也。楞严经七曰:“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往生十因末曰:“五戒优婆塞,由爱心为鼻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有三法:一者、自舍己事先营他事,二者、营他事时不择时节,三者、终不顾虑辛苦忧恼。

复有三法:一者、心无妒嫉,二者、见他受乐心生欢喜,三者、善心相续间无断绝。

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少善,心初不忘;二者、毫末之慧,辄思多报;三者、于无量世受无量苦,其心坚固无退转想。

复有三法:一者、深知生死多诸过咎,犹故不舍一切作业;二者、见诸众生无归依者为作归依,三者、见恶众生心生怜愍,不责其过。

复有三法:一者、亲近善友,二者、闻法无厌,三者、至心咨受善知识教。

复有九法:远离三法,三时不悔,平等慧施三种众生。

复有四法:所谓慈、悲、喜、舍。

[末学解说]

还有三法:一者、能够舍下自己的事而先营作他人之事,二者、营作他人之事时能够不择时节,三者、能够始终不顾虑辛苦忧恼。

还有三法:一者、心没有妒嫉,二者、见到他人受乐心生欢喜,三者、善心(指与惭、愧二法及无贪、无嗔、无痴等三善根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相续间无断绝。

还有三事:一者、见到他人少善,心能如初不忘;二者、毫末之慧,也会想方设法的多回报;三者、于无量世受无量苦,其心坚固没有退转之想。

还有三法:一者、深知生死诸多过咎,所以众生才仍然不舍一切作业(作为身口意之三业);二者、见到诸众生无归依者为其作归依(又作皈依。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归依之梵语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即依三宝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摄导归依者,使能止息无边之生死苦轮大怖畏,而得解脱一切之苦),三者、见到恶众生会心生怜愍,不苛责其过咎。

还有三法:一者、亲近善友,二者、闻法而无厌,三者、至心请教善知识。

还有九法:远离三法,三时(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不悔,平等智慧布施三种众生。

还有四法:所谓慈、悲、喜、舍(这是四种广大的利他心愿,即是慈、悲、喜、舍:一、慈心无量,慈者爱念,即能予乐之心,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名慈无量心。二、悲无量心:悲名愍伤,即能拔苦之心,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名悲无量心。三、喜无量心:菩萨庆他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名喜无量心。四、舍无量心:菩萨于所缘众生无爱憎心,名之为舍。抛开一切怨亲差别之相,无量平等利益众生,名舍无量心)。

注解:
【善心】:指与惭、愧二法及无贪、无嗔、无痴等三善根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那先比丘经卷上即有(大三二·六九七上)“以善心念正法”一语。(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p4876 FROM:【佛光大辞典】

【作业】:(术语)作为身口意之三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归依】:梵语 s/araN!a,巴利语 saraN!a。又作皈依。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归依之梵语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即依三宝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摄导归依者,使能止息无边之生死苦轮大怖畏,而得解脱一切之苦。又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载,归,反还之义,即反邪师而还事正师;依,凭依、依靠之义,即凭心之灵觉而得出离三涂及三界之生死。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载(大二七·一七七上):“众人怖所逼,多归依诸山,园苑及丛林,孤树制多等。此归依非胜,此归依非尊,不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趣安隐涅槃。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盖归依即由深切之信心,信佛、法、僧三宝确为真正之归依处,能因之而得种种功德;既知三宝有此等功德,乃立愿为一佛弟子,信受奉行,恳求三宝之威德加持摄受,将一己之身心归属于三宝,而不再属天魔外道。
 有关能归依之体,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所举,有以名等为能归依者,有以语业为能归依者,有以身业为能归依者,亦有以信为能归依者。总括上述诸说,即以身语业及能起彼之心、心所法、诸随行等善之五蕴为能归依之体。此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举出归依之异于敬礼者有七种,即:(一)归依唯局于身、语二业。(二)必具归三宝而成业,故归依之境广。(三)归依必“尽未来际”。(四)归依情恳,通于表业与无表业。(五)归依必合于身、语二业,其义较重。(六)归依带相,故唯于欲、色二界有之。(七)归依乃观真理而成,故义较胜。
 一般而言,归依是信仰、希愿领受外来之助力,从他力而得救济。然以归依之至深意义而言,其最终仍是归向自己之自心、自性。即佛于涅槃会上所教诫弟子之“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此乃明示弟子应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学。盖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故自己身心之当体,即为正法涅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五、俱舍论卷十四、显宗论卷二十)((参见:三归依)688)p657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时】:<一>指教法发展之正、像、末三时,即正法、像法、末法等三个时期。((参见:正像末)2002)
 <二>指“有、空、中”三时。即依照释尊之说教内容而分有教、空教、中道教三种,依序称为初时、第二时、第三时说法。法相宗对此三时有三种不同看法:(一)依佛陀实际说法之时间而分,称为年月三时。(二)由教法内容与意义而分,称为义类三时。(三)谓佛陀在世说法之时期(在世三时),与入灭后佛教之发展(灭后三时)。((参见:三时教)596)
 <三>指种、熟、脱三时,为天台宗及日本日莲宗之说。系对佛陀教化,众生蒙益所分之三时。((参见:种熟脱)5873)
 <四>指三际时。在印度,将一年分成热际时、雨际时、寒际时等三种季节。((参见:历)6227)
 <五>印度分一昼夜为六时,即昼三时、夜三时。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晨朝即上午八时顷,日中为正午十二时顷,日没为下午四时顷;初夜即午后八时顷,中夜为子夜十二时顷,后夜为晨四时顷。((参见:六时)1283)
 <六>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又作三世。((参见:三世)536)p596FROM:【佛光大辞典】

【慈悲喜舍】:即四无量心。(参见:四无量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故又名“四等心”。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量心】:这是四种广大的利他心愿,即是慈、悲、喜、舍:一、慈心无量,慈者爱念,即能予乐之心,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名慈无量心。二、悲无量心:悲名愍伤,即能拔苦之心,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名悲无量心。三、喜无量心:菩萨庆他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名喜无量心。四、舍无量心:菩萨于所缘众生无爱憎心,名之为舍。抛开一切怨亲差别之相,无量平等利益众生,名舍无量心。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若以净法净心,要在二时:

一、佛出世时,二、缘觉出时。

善男子!众生善法有三种生:

一、从闻生,二、从思生,三、从修生。

闻思二种在二时中,从修生者,不必尔也。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如果以净法(如法而离罪障之意。即有关比丘衣食住行等之一定限制禁止之法,依其规定如法修行者,则不致犯罪。遵行其法称为作净或净)净心(即清净之心。又作清净心。系指清净之信仰心、清明离垢之心,或指众生本具之自性清净心),要在二时:

一、佛出世时,二、缘觉出世时。

善男子!众生善法(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有三种生:

一、从闻(闻,指听闻教法)而生,二、从思(思,指思惟义理)而生,三、从修(修,指修行)而生。

闻思二种在二时中生,从修生者,则不必。

注解:
【净法】:<一>如法而离罪障之意。即有关比丘衣食住行等之一定限制禁止之法,依其规定如法修行者,则不致犯罪。遵行其法称为作净或净。四分律卷四十三载五种食果物之净法:(一)如以火烧,则称火净。(二)如以刀削,则称刀净。(三)果实有腐坏处,称为疮净。(四)鸟所啄伤,称为鸟啄破净。(五)不堪为种子,称为不中种净。又说有五种净,即皮剥、掳、腐、破、瘀燥。五分律卷二十六载食果五净、食根五净、食茎三净。关于食果物之净法,诸律所载稍异。
 有关衣之净法,十诵律卷十五载,比丘若得青、泥、茜等色之衣,作二种净;得黄、赤、白等色之衣,作三种净。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载,迦絺那衣有截净、染净、点净、刀净等四种净法;另外卷十八则依衣之类别而说不同之净法。
 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载有关比丘之住所及戒行之净法有五种,即制限净、方法净、戒行净、长老净、风俗净。又十诵律卷五十六列举僧坊净法、林净法、房舍净法、时净法、方净法、国土净法及衣净法等。(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五分律卷九)
 <二>指佛陀所说之正法。以其法能令众生超三界,得解脱,身心清净,故称净法。((参见:正法)1992)p4701FROM:【佛光大辞典】

【净心】:<一>梵语 vis/uddha-citta,西藏语 rnam-par-dag-pah!i sems。即清净之心。又作清净心。系指清净之信仰心、清明离垢之心,或指众生本具之自性清净心。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载,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而生于十方佛前。佛般泥洹经卷上列有净心、思心、智心等三心,净心即尸大,思心即三摩提,智心即崩慢若。所谓尸大心,即不淫、不怒、不贪;所谓三摩提,即摄心不令走失;所谓崩慢若,即心中无爱欲,且能持佛禁戒。新华严经卷三十五亦于所举十种深心之中列有清净心(梵 s/uddha-citt'a^s/aya-manasika^ra,藏 dag-pah!i sems-kyi bsam-pa yid-la bya-ba,清净心意乐作意之意)。唐代道宣之“净心诫观法”释名篇载,所谓净心,即于现行烦恼、诸种病患等,修习对治,即时能随分解脱,垢染渐灭,心转明净,发生定慧,起大乘清净之信心,趋向菩提种性住处,以今微因,后当感果。(新华严经卷七十三、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金刚三昧经)
 <二>(1929~  )台湾台中人,俗姓萧,名鸿川。二十岁,依斌宗和尚出家,并随受古籍经典。年二十六,受具足戒于新竹狮头山元光寺。民国六十六年(1977),修毕日本佛教大学函授部课程。历任台北十普寺监院、佛教三藏学院督学、中国佛教杂志主编及社长、高雄佛教分会理事长等职。并任光德寺、高雄佛教莲社、林溪禅寺等住持。创办之佛教事业有净觉之声电台空中布教、净觉佛学院、净觉佛教研究所、净觉育幼院、净觉月刊。又担任中国佛教会理事、台湾省佛教分会理事长、净觉佛教研究所所长等职。师长于戒坛法规,近十余年间,台湾各地启建戒幢,多聘师为开堂和尚。p4693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梵语 kus/ala^ dharma^h!。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大二四·三八二下):“国界人民,日见增长,善法无损。”(往生要集卷中)p4883 FROM:【佛光大辞典】

【闻思修】:闻,指听闻教法;思,指思惟义理;修,指修行。而闻慧、思慧、修慧等三慧,即为经由闻、思、修而成之智慧。此三慧乃佛法修行之次第,闻慧者,闻他人说教法而得之智慧;思慧者,自我思惟而得之智慧;修慧者,实地修行而得之智慧。(大乘义章卷十、佛遗教经)((参见:三慧)670)p589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二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如是净戒,是不为难;在家净戒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如是净戒(清净之戒行也),是不为难;在家净戒是乃为难。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净戒】:(术语)清净之戒行也。法华经序品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15:25:2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息恶品第十六

--
[经文] --

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云何得离?

善男子!菩萨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是人应当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则得离内外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

世尊!当云何修?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世尊!菩萨已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如果有内外诸恶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因缘,要如何能够得离呢?

善男子!菩萨如果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这样的人应当修念佛(怀念所归依的无上正觉者之意。在修持上,用这样一心怀念佛、明记不忘的法门,就可以达到正念现前)之心。如果有至心修集念佛者,这样的人则能够得离内外恶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因缘,增长慈悲智慧。

世尊!应当如何修集呢?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他身不净之观法,称为不净观。((参见:七种不净)114)p991FROM:【佛光大辞典】

【念佛】:梵语 buddha^nusmr!ti,巴利语 buddha^nussati。即在心里称念法身佛(理念上之佛),观想具体存在之佛相,或佛陀之功德,乃至口中称念佛之名号,皆称为念佛,乃一般修行佛道之基本行法之一。其中,由理法念佛,称为法身念佛;于心思上浮现佛之功德及佛相,称为观想念佛;而口称佛名,则称为称名念佛、口称念佛。小乘之念佛偏重思念释迦牟尼佛,大乘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故所念之佛亦为数众多,常见者有念阿閦佛、药师佛、弥勒佛、大日如来等。通常,念佛之对象,以阿弥陀佛为代表,故一提及念佛,一般皆以为念阿弥陀佛,且立即浮现佛之功德及其相好。
 于阿含诸经中,念佛为三念、六念、十念之一。念佛,即指对释尊表示归敬、礼拜、赞叹、忆念之意。由念佛之功德,能使贪嗔痴不起,可生于天上,得入涅槃。
 据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卷下、旧华严经卷七贤首品等,皆立有念佛三昧法,即:一心系念一佛之名号,且观想佛之三十二相好光明,及其于众中之说法,如此念念相续不断,则能于定中见佛,亦得以往生佛国。如净土宗以念阿弥陀佛为修行之法门,若行人愿往生佛国而至诚持念佛号,则于命终时,即能往生阿弥陀佛国(极乐世界),称为念佛往生。又阿弥陀佛之本愿,系使念佛之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故信解其本愿之念佛,称为本愿念佛;此乃由佛之智慧而起,故又称智慧念佛。日本净土真宗常引智慧念佛之说,又谓末法浊世之众生根机劣钝,不堪义解、持戒或观想等行,仅信称念弥陀名号以往生,此称愚钝念佛。至于不参杂其他行法,专心称名愿生净土者,称为专修念佛。若以自力精勤称名,则称自力念佛;反之,若以弥陀赐与之信心,自然促其念佛者,则称他力念佛。此外,称名念佛与观想念佛并行者,称为事理双修念佛。
 于梵文本阿弥陀经中,念佛、念法、念僧之“念佛”,其最初之原语为 buddhamanasika^ra,后则演为 buddha^nusmr!ti。前者为“作意”(起心)之意,后者为“忆念”(意念)之意。又执持名号之原语为 manasika^ra,净土宗将其解为“称名”,然由原语实难见出此意。
 兹将我国诸师对念佛之种种分类,列举如下;(一)怀感之释净土群疑论卷七,举出有相、无相二种念佛三昧,明示欲得无相念佛三昧者,应念法身佛,而欲得有相念佛三昧者,则念报身佛、化身佛。(二)智顗之五方便念佛门则举出五种念佛法门,其次第如下:(1)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指行者于念佛时,则必生起愿生净土之心。(2)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即一心观想佛之相好光明,以此光明照触一切罪障,令其悉皆消灭。(3)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指所观之佛,乃从自心而起,别无境界。(4)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指观想之心,亦无自相可得。(5)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行者趣深寂定,放舍一切心意、意识,蒙十方佛之加被护念,于此,则智门兴起,任运无碍,成就圆满功德。(三)澄观之华严经疏卷五十六,亦举出五种念佛法门,即:(1)缘境念佛门,(2)摄境唯心念佛门,(3)心境俱泯念佛门,(4)心境无碍念佛门,(5)重重无尽念佛门。(四)宗密之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则举出称名念、观像念、观想念、实相念等四种念佛。(1)称名念,专心称念佛名。(2)观像念,观念塑画等之佛像。(3)观想念,观想佛之相好。(4)实相念,观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实相。(五)飞锡之念佛三昧宝王论举出三世佛通念法,即:(1)念现在佛,专注一境而圆通三世。(2)念过去佛,知佛与众生乃迷悟之别,然二者之因果相同,无有二致。(3)念未来佛,生起一切众生平等而皆为未来诸佛之心。
 此外,据传灯之大佛顶首楞严经圆通疏卷五、智旭之蕅益宗论卷七等所举,将念佛分为念他佛、念自佛、自他俱念三种(一)念他佛,即如念阿弥陀佛功德庄严之境,或念其身之相好,或念其法门、实相等,称为念他佛。此系庐山慧远等诸师所修之法门。(二)念自佛,即观现前一念介尔之心,无体无性,离过绝非,具足百界种种性相,与三世诸佛平等无二,若观至历历分明而一心不乱,则三昧功成,豁然破除无明之障,而顿入明心见性之境。此系禅宗、天台宗等诸师所修之法门。(三)自他俱念,即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了知众生乃诸佛心内之众生,而诸佛即是众生心内之诸佛,二者感应道交,自他不隔。此系永明延寿、楚石梵琦等诸师所修持之法门。
 日僧源信之往生耍集卷下末,将念佛分为寻常、别时、临终三种。(一)寻常念佛,系指日常之念佛。(二)别时念佛,系指于特定时间、场所之念佛。(三)临终念佛,则指临命终时,等待佛陀来迎之念佛。其中,寻常念佛又可分为定业、散业、有相业、无相业等四种。
 此外,修行者为互相砥砺、同修念佛法门而结社集会者,称为念佛会、念佛讲、结社念佛。而修行念佛之堂宇,称为念佛堂。又长时相续之念佛,称为不断念佛、常念佛。静心凝神之念佛,称为定心念佛;以日常之散乱心念佛,则称为散心念佛。以念佛为每日必修之行,称为日课念佛。日常生活中,不论何时何地之念佛,称为长时念佛。称名多次,称为多念;仅念一声,称为一念。谓一声一声称名则可灭罪,称为念念灭罪。于昼夜六时礼拜念佛,称为六时念佛。于寒冷中巡行念佛,称为寒念佛。大声称名念佛,称为高声念佛、大念佛。又将称名配合于音乐而行,系始自唐代法照之五会念佛(配合五音曲调,分为五层次之念佛),此类附曲调以称扬佛名者,称为引声念佛、甲念佛;如以歌唱般之唱咏念佛,则称为歌念佛。若扣击钲、鼓而边跳踊边念佛者,称为踊念佛。
 我国佛教之赞颂、歌咏,乃由“五会念佛”逐渐演变成为一般寺院中之梵呗。目前在台湾之梵呗,大约可分为二大派,即:(一)海潮音,属于大陆北方系统。(二)鼓山音,属于大陆南方系统。此鼓山音据传为福州鼓山寺所传。
 其他尚有摄心念佛、数息念佛、参究念佛、看话念佛、释迦念佛、观音念佛、药师念佛、弥勒念佛等多种念佛法门。总之,念佛之真义,在由口念佛而进入心念佛,念念不忘,亦即此“念”是佛,则念念成佛。(杂阿含经卷三十三、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那先比丘经、佛藏经卷上念佛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一、摄大乘论卷下、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卷九念佛品、分别功德论卷二、观念法门、思惟略要法)((参见:五会念佛)1166、“天台宗”1342、“梵呗”4635、“净土宗”4684、“禅宗”6455)p3208  FROM:【佛光大辞典】

【念佛】:怀念所归依的无上正觉者之意。在修持上,用这样一心怀念佛、明记不忘的法门,就可以达到正念现前。早在《阿含》类经,已列它为六念(念佛、法、僧、施、戒、天,见《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十二经)或十念(加定方便、安般、身、死四种念,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广演品〉)之一。经上说,修习此法门的人,应正身正意,结跏趺坐,专精系念佛的十号,或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佛的十力、四无畏、五分法身等诸功德。依此修习,除诸乱想,其心正直,得如来法,于如来所生随喜心,欢悦安稳,于凶险中无诸障碍,入法流水,乃至证沙门果,疾得涅槃。经又说,若人一心念佛而取命终,能离三恶道,得生天上(见《长阿含经》卷五〈阇尼沙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力品〉)。这都是以此世界的教化佛为怀念对象的。以后,怀念对象更扩大到他方世界,像《般舟三昧经》提倡系念他方世界现在诸佛,说西方世界须摩提国阿弥陀佛有诸相好威仪,巨亿光明,今在众中说法。若人依所闻系念彼佛一日夜至七日夜,思惟观察了了分明,能于定中或睡梦中面见彼佛,因而称此法门为思惟一切诸佛现前三昧。此经还说到,专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得往生彼佛国土。到了《阿弥陀经》,就特别提倡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念佛法,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就把念佛法门和求生净土的思想结合起来,修习的方式和所预期的胜果都有了发展。最后,旧译《华严经》卷四十六〈入法界品〉载功德云比丘为善财童子说普光明观察正念诸佛三昧,列举了圆满普照念佛三昧门、得一切众生远离颠倒念佛三昧门、得一切力究竟念佛三昧门等二十一种念佛三昧门及其功德,更丰富了念佛法门的内容。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善男子!当观如来有七胜事:一者、身胜,二者、如法住胜,三者、智胜,四者、具足胜,五者、行处胜,六者、不可思议胜,七者、解脱胜。

云何身胜?如来身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所严饰,一一节力敌万八十伊罗钵那香象之力,众生乐见无有厌足,是名身胜。

云何如法住胜?如来既自得利益已,复能怜愍救济利益无量众生,是名如法住胜。

云何智胜?如来所有四无碍智,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智胜。

云何具足胜?如来具足行、命、戒、见,是名具足胜。

[末学解说]

善男子!应当观如来有七种胜事(指佛陀特有的七种殊胜事):一者、身胜,二者、如法住胜,三者、智胜,四者、具足胜,五者、行处胜,六者、不可思议胜,七者、解脱胜。

什么是身胜(指如来所依身超胜无比)呢?如来身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所严饰,一一节力超过万八十伊罗钵那香象(系指由鬓角可分泌有香气液体之强硕大象而言,即指交配期之大象。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等载,此时期之象,其力特强,性甚狂暴,难以制伏,合十凡象之力仅可抵一香象之力)之力,众生乐于见到而没有厌足,这称名为身胜。

什么是如法住胜(指如来安住于如法之大道,正行超胜)呢?如来既能够自得利益,之后还能够怜愍救济利益无量众生,这称名为如法住胜。

什么是智胜(指如来成办无上殊胜之四无碍智)呢?如来所有的四无碍智(又名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法无碍智是通达诸法的名字,分别无滞;义无碍智是了知一切法之理,通达无碍;词无碍智是通晓各种言语,能随意演说;乐说无碍是辩说法义,圆融无滞,为众生乐说自在),不是种种声闻、缘觉所能达到的,这称名为智胜。

什么是具足胜(指如来圆满具足最胜之正戒、正命、正行、正见)呢?如来具足正行(指不邪曲之行。即以佛之教化为基准之正当行为,与“邪行”相对)、正命(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为正命。(五种邪命者,一诈现异相,二自说功能,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也。))、正戒(谓佛未出世时,轮王亦教人行于不杀、不盗等十善,即此十善戒法,是名正戒。(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三界有漏生死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这称名为具足胜。

注解:
【七胜事】:指佛陀特有的七种殊胜事。即身胜、如法住胜、智胜、具足胜、行处胜、不可思议胜、解脱胜。又称为七胜法、如来七胜事、七种最胜、七种无上。语出《优婆塞戒经》卷三〈息恶品〉。
此七胜事之内容,略述如次︰

(1)身胜︰指如来所依身超胜无比。如来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众生乐见无有厌足。

(2)如法住胜︰指如来安住于如法之大道,正行超胜。此谓如来所成就之自他利济之无量德行。

(3)智胜︰指如来成办无上殊胜之四无碍智。

(4)具足胜︰指如来圆满具足最胜之正戒、正命、正行、正见。

(5)行处胜︰指如来所行安住处之三三昧、九次第定最胜无上。其中之‘三三昧’指空、无相、无愿三昧;‘九次第定’指四禅、四无色、灭尽定。

(6)不可思议胜︰指佛威神力不可思议,超过一切。

(7)解脱胜︰指如来解脱烦恼、所知二障,正使、习气皆悉永断。

具足此七胜者为如来。又称为大丈夫、大悲者、大戒者、大法者、大慧者、大神通者、大解脱者、多安住广大住者。

[参考资料] 《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八。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香象】:梵语 gandha-hastin,或 gandha-gaja。系指由鬓角可分泌有香气液体之强硕大象而言,即指交配期之大象。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等载,此时期之象,其力特强,性甚狂暴,难以制伏,合十凡象之力仅可抵一香象之力。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碍智】:又名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法无碍智是通达诸法的名字,分别无滞;义无碍智是了知一切法之理,通达无碍;词无碍智是通晓各种言语,能随意演说;乐说无碍是辩说法义,圆融无滞,为众生乐说自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行】:梵语 samyak-pratipatti,巴利语 samma^-pat!ipatti。指不邪曲之行。即以佛之教化为基准之正当行为,与“邪行”相对;或对杂行、助行而言正行。又由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正行,由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助行。FROM:【佛光大辞典】

【正命】: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为正命。(五种邪命者,一诈现异相,二自说功能,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正戒】:谓佛未出世时,轮王亦教人行于不杀、不盗等十善,即此十善戒法,是名正戒。(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三界有漏生死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云何行处胜?如来世尊修三三昧、九次第等,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行处胜

云何不可思议胜?如来所有六种神通,亦非声闻,缘觉所及;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是名不可思议胜。

云何解脱胜?如来具足二种解脱胜,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脱胜。

是故舍利弗于契经中赞叹如来具七胜法,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

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

[末学解说]

什么是行处胜(指如来所行安住处之三三昧、九次第定最胜无上)呢?如来世尊修集三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九次第(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以上是色界四禅天的根本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以上是无色界四处的根本定)、灭受想次第定)等,不是种种声闻、缘觉所能达到的,这称名为行处胜。

什么是不可思议胜(指佛威神力不可思议,超过一切)呢?如来所有的六种神通(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即:(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也不是种种声闻、缘觉所能达到的,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即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此十八种乃诸佛初成道时,于尽智位所修得之法,为余之圣者所无。即唯佛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心;得大悲,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十力为: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所畏为: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三念住为: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这称名为不可思议胜。

什么是解脱胜(指如来解脱烦恼、所知二障,正使、习气皆悉永断)呢?如来具足二种解脱(一、慧解脱,智慧能离一切之烦恼障,而证涅槃者。二、心解脱,心识能离一切之定障,而得入灭尽定者)胜,能除智慧障碍以及烦恼障碍,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都能得自在,这称名为解脱胜。

所以舍利弗于契经(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中赞叹如来具足七种胜法,如来从观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乃至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从庄严地到解脱地,都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所以如来称名为无上尊。

如来世尊修集空三昧(三三昧之一。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三昧,四禅(指用以治惑、生诸功德的四种根本禅定。亦即指色界中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故又称色界定。禅为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即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之意,故四禅又称四静虑。此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其用为“能审虑”,特点为已离欲界之感受,而与色界之观想、感受相应。自初禅至第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四禅能摄寻、伺,喜、乐等诸静虑支,为止(定)与观(慧)并行者;以其最能审虑,故其义最胜。四禅的差别,乃由所摄静虑的不同而分为四种)慈悲,观十二因缘(详见下方注解),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

注解:
【七胜事】:指佛陀特有的七种殊胜事。即身胜、如法住胜、智胜、具足胜、行处胜、不可思议胜、解脱胜。又称为七胜法、如来七胜事、七种最胜、七种无上。语出《优婆塞戒经》卷三〈息恶品〉。
此七胜事之内容,略述如次︰

(1)身胜︰指如来所依身超胜无比。如来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众生乐见无有厌足。

(2)如法住胜︰指如来安住于如法之大道,正行超胜。此谓如来所成就之自他利济之无量德行。

(3)智胜︰指如来成办无上殊胜之四无碍智。

(4)具足胜︰指如来圆满具足最胜之正戒、正命、正行、正见。

(5)行处胜︰指如来所行安住处之三三昧、九次第定最胜无上。其中之‘三三昧’指空、无相、无愿三昧;‘九次第定’指四禅、四无色、灭尽定。

(6)不可思议胜︰指佛威神力不可思议,超过一切。

(7)解脱胜︰指如来解脱烦恼、所知二障,正使、习气皆悉永断。

具足此七胜者为如来。又称为大丈夫、大悲者、大戒者、大法者、大慧者、大神通者、大解脱者、多安住广大住者。[参考资料] 《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八。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三昧】: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九次第定】: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以上是色界四禅天的根本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以上是无色界四处的根本定)、灭受想次第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神通】:梵语 s!ad! abhijn~a^h!。又作六通。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即:(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以上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三者并称为三明。此外,杂阿含经卷八、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等亦举出三种神变之说,三种神变又称三示现,乃佛陀教化众生所施设之三种妙用,即:(一)随时可现身出没之“神通神变”(巴 iddhi-pa^t!iha^riya),(二)知他人之心之“记心神变”(巴 a^desana^-pa^t!iha^riya)。(三)如何求菩提、断烦恼之“教诫神变”(巴 anusa^sana-pa^t!iha^riya)。三种之中,又以教诫神变最为殊胜。(长阿含卷九增一经、大智度论卷二十八、集异门足论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七、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上)p1290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
 <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称十八不共佛法。(一)出自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1)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2)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6)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7)欲无减,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8)精进无减,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9)念无减,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10)慧无减,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减。(11)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减。(12)解脱知见无减,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二)即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此十八种乃诸佛初成道时,于尽智位所修得之法,为余之圣者所无。即唯佛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心;得大悲,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十力为: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所畏为: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三念住为: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
 (三)有余师所说佛之十八不共法。大智度论卷二十六举:一切智、功德无量、大悲、智慧中自在、定中自在、变化自在、记别无量、记别不虚、言无失、智慧无减、常施舍行、常观众生、不失念、无烦恼习、无有能如法出其失、无能见顶、足下柔软、得神通波罗蜜故,转众生心令欢喜得度。大抵此不共法皆以智慧为义。另外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之四十不共法品说佛四十不共法,卷十一说四十四不共法,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出佛一百四十不共法。(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十七)
 <二>菩萨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宝雨经卷四。即:(一)行施不随他教。(二)持戒不随他教。(三)修忍不随他教。(四)精进不随他教。(五)静虑不随他教。(六)般若不随他教。(七)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八)能解回向。(九)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十)不退大乘。(十一)善能示现于生死涅槃,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十二)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十三)具足十善身语意业。(十四)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十五)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十六)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十八)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又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出菩萨十不共之说,与宝雨经所载雷同。奋迅王问经卷下亦出菩萨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与前载相通者。(自在王菩萨经卷下、华严经疏卷五十二、大乘义章卷十六)p350  FROM:【佛光大辞典】

【二解脱】:(名数)一、慧解脱,智慧能离一切之烦恼障,而证涅槃者。二、心解脱,心识能离一切之定障,而得入灭尽定者。见成实论十。【又】一、慧解脱,慧能离烦恼障,而证涅槃者。二、俱解脱,又名心解脱。与慧解脱共而得之定解脱也。见俱舍论二十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契经】: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术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他身不净之观法,称为不净观。((参见:七种不净)114)p991FROM:【佛光大辞典】

【空三昧】:(术语)三三昧之一。智度论五曰:“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复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则为三三昧。就果而言,则为三解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三昧】: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灭尽定】: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禅】:又作四禅定、四静虑。指用以治惑、生诸功德的四种根本禅定。亦即指色界中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故又称色界定。禅为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即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之意,故四禅又称四静虑。此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其用为“能审虑”,特点为已离欲界之感受,而与色界之观想、感受相应。自初禅至第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四禅能摄寻、伺,喜、乐等诸静虑支,为止(定)与观(慧)并行者;以其最能审虑,故其义最胜。四禅的差别,乃由所摄静虑的不同而分为四种。《俱舍论》卷二十八所举,将四禅总分为三类、十八支(十八禅支)。所谓三类,即指对治支、利益支、自性支。十八支则指初禅所摄之五支、二禅所摄之四支、三禅所摄之五支、四禅所摄之四支。对治支者,指能用以对治(断除),及由对治所达到之心理活动或状态;利益支者,则为进入相应境界之主观感受。如初禅虽已离欲界之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之喜、乐,但仍有寻、伺的粗细分别之心理活动,尚须加以对治;至二禅时,寻、伺已断灭,形成信根,称为内等净,由此所得之喜、乐,乃对此禅定自身之感受,故称定生喜乐;三禅舍去二禅之喜、乐,住于非苦非乐之“行舍”境地,以正念、正知继续修习而产生离喜妙乐;四禅舍三禅之妙乐,称为舍清净,唯念修养功德,称为念清净,由此得非苦非乐之感受。上述一切之活动及感受,均于心一境性的禅定状态中进行,故称之为“自性支”。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十二因缘】:(术语)Dva%das/a%iga Pratityasamutpa%da,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是为辟支佛之观门。说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也。一、无明Avidya%,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二、行Sam%ska%ra,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三、识Vijn^a%na,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受胎之一念也。四、名色Na%maru%pa,在胎中心身渐发育之位也。名者心法,心法不能以体示之,但以名诠之,故谓为名。色者即眼等之身。五、六处Sad!a%yatana,六处即六根,为六根具足将出胎之位也。此中有五位,(参见:五意)。六、触Spars/a,二三岁间对于事物未识别苦乐,但欲触物之位也。七、受Vedana%,六七岁以后渐对事物识别苦乐而感受之之位也。八、爱Tr!s!n!a%,十四五岁以后,生种种强盛爱欲之位也。九、取Upa%da%na,成人已后爱欲愈盛驰驱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十、有Bhava,依爱取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定当来之果之位也。有者业也,业能有当来之果,故名为有,十一、生Ja%ti,即依现在之业于未来受生之位也。十二、老死Jara%maran!a,于来世老死之位也。其中无明与行二者,即惑业之二,属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者属缘于过去惑业之因而受之现在果,是过现一重之因果也。又爱取二者为现在之惑,有则为现在之业也,缘于此惑业现在之因而感未来之生与老死之果,是现未一重之因果也。此为三世两重之因果。依此两重之因果,而知轮回之无极。盖既见现在之惑(爱取)、业(有),由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而生,则知过去之惑(无明)、业行亦从过去之苦果而生,既见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生现在之业(有),则亦知未来之苦果(生老死),生未来之业。上溯之,则过去之惑业,更从过去之苦果而来,下趁之则未来之苦果更生未来之惑业,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此为无始无终之生死轮回。辟支佛观之,一以厌生死,一以知无常实之我体,遂断惑业而证涅槃也。其中分别因与缘,则行与有之二支是因,无明与爱取之三支是缘。余七支总是果,但果为还起惑业因缘之缘。故摄之于缘中,不别存果名,是曰因缘观。
           ┌1  无明   (贪嗔痴等烦恼)─────(惑)
     ┌过去二因─┤
     │     └2  行    (造作诸业)───────(业)
     │     ┌3  识    (业识投胎)───────(苦)
     │     │4  名色   (但有胎形六根未具)───(苦)
     │现在五果─┤5  六入   (长成眼等六根人形)───(苦)十二因缘
             │     │6  触    (出胎与外境接触)────(苦)
 与  ─┤     └7  受    (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苦)
三世因果 │     ┌8  爱    (对境生爱欲)──────(惑)
     │现在三因─┤9  取    (追求造作)───────(惑)
     │     └10  有    (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业)
     └未来二果─┌11  生    (再受未来五蕴身)────(苦)
           └12  老死   (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

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

具足获得微妙正法,名阿罗呵。

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罗呵。

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

修持净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

更不复生诸有之中,故名善逝。

知二世界——众生世界、国土世界——名世间解。

善知方便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

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

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为佛。

能破四魔,名婆伽婆。

[末学解说]

因为如来正觉(谓以正智觉悟正理),发言无二(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所以称名如来。

因为如同往昔先佛一样,从庄严地而出,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所以称名如来。

因为具足获得微妙正法(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而名为阿罗呵。

因为能受一切人天供养,而名为阿罗呵。

因为觉了(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二谛(俗谛和真谛。俗谛又名世谛,或世俗谛,即凡夫所见到的世间事相;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胜义谛,即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的离言法性。上述二谛,世俗谛略近于哲学上的现象,胜义谛则属于本体)——世谛、真谛——而名为三藐三佛陀。

因为修持净戒(指清净之戒行),具足三明(指达于无学位,除尽愚闇,而于三事通达无碍的智明。即:一、宿命智证明,又作宿住智证明、宿命明。即明白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百千万亿生之相状的智慧。二、生死智证明,又作生智证明、天眼明、天眼智。即了知众生时、善色恶色,或由邪法因缘成就恶行,命终生恶趣之中;或由正法因缘成就善行,命终生善趣中等等生死相状的智慧。三、漏尽智证明,又作漏尽智明、漏尽明、漏尽智。即了知如实证得四谛之理,解脱漏心,灭除一切烦恼等之智慧),而名为明行足。

因为再也不会生于诸有(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之中,所以称名善逝。

因为了知二世界——众生世界、国土世界——而名为世间解。

因为善知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调伏众生,而名为调御丈夫。

因为能令众生不生怖畏,以方便教化,帮助众生离苦受乐,所以称名天人师。

因为了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所以称名为佛。

因为能破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之魔王是),而名为婆伽婆。

注解:
【正觉】:谓以正智觉悟正理。亦为佛果名。梵语三藐三菩提之译,具称无上正等正觉。又称正等觉、等正觉,或正尽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云(大正2·85b)︰‘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

又,《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云(大正1·777a)︰‘即便持草往诣觉树,到已布下敷尼师檀,结跏趺坐,要不解坐至得漏尽,我便不解坐至得漏尽。我求无病无上安隐涅槃,便得无病无上安隐涅槃;求无老无死无愁忧戚无秽污无上安隐涅槃,便得无老无死无愁忧戚无秽污无上安隐涅槃,生知生见,定道品法,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我初觉无上正尽觉。’此将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真确觉悟缘起法,证得解脱名为正觉。

《法华经玄赞》卷二(本)谓(大正34·672a)︰‘(一)无上觉是总也,即显菩提清净法界;(二)正觉简外道邪觉故;(三)等觉简二乘但了生空偏觉故;(四) 又正觉简菩萨,菩萨因觉未满果位,非正觉故。’又《华严经探玄记》卷二依五教以论正觉之别,其文云(大正35·128a)︰
‘(一)约小乘,以生身佛于此树下,三十四心初成正觉,同诸罗汉实成非化。(二)约大乘,八相化身示现于此初成正觉。(三)约报身,十地行满无间道后果现圆明名初成正觉。(四)约法身,谓创得了因最初圆现,故曰初成,此上大乘并无初之初。(五)约十佛,谓遍一切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之中皆初初成佛,具足主伴,尽三世间,是故此即具摄前后无量劫初也。’

即谓初成正觉,在小乘是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是八相化身的示现,在终教是十地行满的报身,在顿教是法身初成,在圆教是遍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成正觉。

[参考资料] 《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疏》卷四;《翻译名义集》卷一;《无量寿经集解》卷四;《要法文》卷中。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不二】:又作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据大乘义章卷一载,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称为不二。又为真如、法性之别名。然主要系作为认识论与方法论而受重视。中论等总结般若思想,以“不生亦不灭”等八不表明法性之本质,并作为不执偏见、契合法性之佛教认识,此称中道观。p960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法】:<一>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参见:正像末)2002)p1992 FROM:【佛光大辞典】

【觉了】: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中略)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正法华经卷九、佛所行赞卷四、无量寿经卷下、楞严经卷一)p6793 FROM:【佛光大辞典】

【二谛】:俗谛和真谛。俗谛又名世谛,或世俗谛,即凡夫所见到的世间事相;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胜义谛,即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的离言法性。上述二谛,世俗谛略近于哲学上的现象,胜义谛则属于本体。三论宗说:“若有若空,皆是世谛;非有非空,始是真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净戒】:<一>指清净之戒行。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下):“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
 <二>于密教,为金刚界法所采用十七种杂供养之一。即戒波罗蜜,为六度之一,行六度以表供养,称为六种供养,摄于十七种杂供养中。若依印契之名,称为香身契。香身,即以香涂身,能消除热恼,有清凉之作用;戒有防非止恶之德,义同涂香,故以涂香为净戒。印相为三昧耶涂香。(莲华部心仪轨、略出念诵经卷四)p4699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明】:梵语 tri-vidya,巴利语 ti-vijja^。<一>又作三达、三证法。达于无学位,除尽愚闇,而于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即:(一)宿命智证明(梵  pu^rva-niva^sa^nusmr!ti-jn~a^na-sa^ks!a^t-kriya-vidya^),又作宿住随念智作证明、宿住智证明、宿住智明、宿命明、宿命智。即明白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百千万亿生之相状之智慧。(二)生死智证明(梵 cyuty-upapatti-jn~a^na-sa^ks!a^t-kriya-vidya^),又作死生智证明、天眼明、天眼智。即了知众生死时生时、善色恶色,或由邪法因缘成就恶行,命终生恶趣之中;或由正法因缘成就善行,命终生善趣中等等生死相状之智慧。(三)漏尽智证明(梵 a^srava-ks!aya-jn~a^na-sa^ks!a^t-kriya-vidya^),又作漏尽智明、漏尽明、漏尽智。即了知如实证得四谛之理,解脱漏心,灭除一切烦恼等之智慧。
 又依大毗婆沙论卷一○二载,宿命明见过去事而生厌离,天眼明见未来事而生厌离,漏尽明既已厌离,乃欣乐涅槃;此外,宿命明可断除常见,天眼明可断除断见,漏尽明则远离此二边而安住于中道。若与六神通相配,则此三明依序以六通之第五、第二、第六为自性。(杂阿含经卷三十一、大智度论卷二、集异门足论卷三、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六、俱舍论卷二十七)((参见:六神通)1290)
 <二>菩萨明、诸佛明、无明明。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载,菩萨明即般若波罗蜜,诸佛明即佛眼,无明明即毕竟空。(涅槃经会疏卷十六、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p569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明】:  又作三达、三证法。指达于无学位,除尽愚闇,而于三事通达无碍的智明。即:一、宿命智证明,又作宿住智证明、宿命明。即明白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百千万亿生之相状的智慧。二、生死智证明,又作生智证明、天眼明、天眼智。即了知众生时、善色恶色,或由邪法因缘成就恶行,命终生恶趣之中;或由正法因缘成就善行,命终生善趣中等等生死相状的智慧。三、漏尽智证明,又作漏尽智明、漏尽明、漏尽智。即了知如实证得四谛之理,解脱漏心,灭除一切烦恼等之智慧。(参见:六神通)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诸有】: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此外,诸有为凡夫众生浮沉之生死海,故称诸有海。(法华经序品、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大乘义章卷八、教行证信卷)p6298FROM:【佛光大辞典】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之魔王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观如来行戒定慧,为益众生。

久于无量无数世中,怨亲等利,无有差别。

悉断一切无量烦恼,一一皆知,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

如来世尊为众生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

佛有二净:一、庄严净,二、果报净。

如是二净因缘力故,从初十十至后十十,无有人天能说其过。

如来具足八万音声,众生闻之不生厌离,以是因缘,如来出胜一切声闻、辟支佛等。

[末学解说]

再观如来修行戒定慧(指戒律、禅定与智慧。据翻译名义集卷四谓,防非止恶为戒,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学此三法可达无上涅槃,故称三学。此三学在圣者之身为无漏,故亦称三无漏学。(一)戒学,指防止身、口之恶之戒律。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二)定学,指防止心意散乱以求安静之法。小乘有四禅定、四无色定、九想、八背舍等,大乘更加九种大禅、百八三昧、百二十三昧等。(三)慧学,指破除迷惑以证真理之道。小乘观四谛、十二因缘,大乘观真如、实相),为利益众生。

久于无量无数世中,对怨亲(怨者害我者也,亲者爱我者也)平等利益,而没有差别。

全都断除一切无量烦恼,一一皆知,一一众生为一烦恼在无量世中受大苦恼。

如来世尊为了众生的缘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

佛有二种清净:一、庄严清净,二、果报清净。

因为这二种清净的因缘力,从初十十至后十十,没有人天(指人界及天界,系六道、十界中之二界,皆为迷妄之界)能够说其过。

如来具足八万音声,众生闻之不生厌离,因为这样的因缘,如来胜过一切声闻、辟支佛等。

注解:
【戒定慧】:指戒律、禅定与智慧。据翻译名义集卷四谓,防非止恶为戒,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学此三法可达无上涅槃,故称三学。此三学在圣者之身为无漏,故亦称三无漏学。(一)戒学,指防止身、口之恶之戒律。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二)定学,指防止心意散乱以求安静之法。小乘有四禅定、四无色定、九想、八背舍等,大乘更加九种大禅、百八三昧、百二十三昧等。(三)慧学,指破除迷惑以证真理之道。小乘观四谛、十二因缘,大乘观真如、实相。
 佛经通常类别为经、律、论三藏,即各以诠显定学、戒学、慧学为主。又经论中凡有关此三学者,多冠以“增上”二字,称增上戒(梵 adhis/i^la)、增上心(梵 adhicitta,即定学)、增上慧(梵 adhiprajn~a^)。盖“增上”有殊胜之意味。(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论卷一、大乘义章卷十、大藏法数卷九)((参见:三学)683)p2908 FROM:【佛光大辞典】

【怨亲】:(术语)怨者害我者也,亲者爱我者也。大集经二十六曰:“于怨亲中平等无二。”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供师运一念,离自他之异,故曰无遮心,绝怨亲之念号平等。”智度论二十曰:“慈心转广,怨亲同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人天】:指人界及天界,系六道、十界中之二界,皆为迷妄之界。六十华严卷五(大九·四二四上)谓:“离诸人天乐,常行大慈心。”法华经从地踊出品(大九·四一中)亦谓:“常乐静处,勤行精进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p25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若人受持优婆塞戒欲净戒者,当作如是修念佛心。

若修念佛,是人则离内外诸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贪、瞋、痴断,具足成就一切善法。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想净戒(指清净之戒行)者,应当这样修集念佛(怀念所归依的无上正觉者之意。在修持上,用这样一心怀念佛、明记不忘的法门,就可以达到正念现前)心。

如果修集念佛(怀念所归依的无上正觉者之意。在修持上,用这样一心怀念佛、明记不忘的法门,就可以达到正念现前),这样的人则能够远离内外诸恶不净因缘,增长慈悲智慧,断除贪、瞋、痴,具足成就一切善法(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念佛】:怀念所归依的无上正觉者之意。在修持上,用这样一心怀念佛、明记不忘的法门,就可以达到正念现前。早在《阿含》类经,已列它为六念(念佛、法、僧、施、戒、天,见《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十二经)或十念(加定方便、安般、身、死四种念,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广演品〉)之一。经上说,修习此法门的人,应正身正意,结跏趺坐,专精系念佛的十号,或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佛的十力、四无畏、五分法身等诸功德。依此修习,除诸乱想,其心正直,得如来法,于如来所生随喜心,欢悦安稳,于凶险中无诸障碍,入法流水,乃至证沙门果,疾得涅槃。经又说,若人一心念佛而取命终,能离三恶道,得生天上(见《长阿含经》卷五〈阇尼沙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力品〉)。这都是以此世界的教化佛为怀念对象的。以后,怀念对象更扩大到他方世界,像《般舟三昧经》提倡系念他方世界现在诸佛,说西方世界须摩提国阿弥陀佛有诸相好威仪,巨亿光明,今在众中说法。若人依所闻系念彼佛一日夜至七日夜,思惟观察了了分明,能于定中或睡梦中面见彼佛,因而称此法门为思惟一切诸佛现前三昧。此经还说到,专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得往生彼佛国土。到了《阿弥陀经》,就特别提倡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念佛法,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就把念佛法门和求生净土的思想结合起来,修习的方式和所预期的胜果都有了发展。最后,旧译《华严经》卷四十六〈入法界品〉载功德云比丘为善财童子说普光明观察正念诸佛三昧,列举了圆满普照念佛三昧门、得一切众生远离颠倒念佛三昧门、得一切力究竟念佛三昧门等二十一种念佛三昧门及其功德,更丰富了念佛法门的内容。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净戒】:<一>指清净之戒行。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下):“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
 <二>于密教,为金刚界法所采用十七种杂供养之一。即戒波罗蜜,为六度之一,行六度以表供养,称为六种供养,摄于十七种杂供养中。若依印契之名,称为香身契。香身,即以香涂身,能消除热恼,有清凉之作用;戒有防非止恶之德,义同涂香,故以涂香为净戒。印相为三昧耶涂香。(莲华部心仪轨、略出念诵经卷四)p4699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梵语 kus/ala^ dharma^h!。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大二四·三八二下):“国界人民,日见增长,善法无损。”(往生要集卷中)p488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二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修念佛心,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修集念佛(怀念所归依的无上正觉者之意。在修持上,用这样一心怀念佛、明记不忘的法门,就可以达到正念现前)心,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念佛】:怀念所归依的无上正觉者之意。在修持上,用这样一心怀念佛、明记不忘的法门,就可以达到正念现前。早在《阿含》类经,已列它为六念(念佛、法、僧、施、戒、天,见《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十二经)或十念(加定方便、安般、身、死四种念,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广演品〉)之一。经上说,修习此法门的人,应正身正意,结跏趺坐,专精系念佛的十号,或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佛的十力、四无畏、五分法身等诸功德。依此修习,除诸乱想,其心正直,得如来法,于如来所生随喜心,欢悦安稳,于凶险中无诸障碍,入法流水,乃至证沙门果,疾得涅槃。经又说,若人一心念佛而取命终,能离三恶道,得生天上(见《长阿含经》卷五〈阇尼沙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力品〉)。这都是以此世界的教化佛为怀念对象的。以后,怀念对象更扩大到他方世界,像《般舟三昧经》提倡系念他方世界现在诸佛,说西方世界须摩提国阿弥陀佛有诸相好威仪,巨亿光明,今在众中说法。若人依所闻系念彼佛一日夜至七日夜,思惟观察了了分明,能于定中或睡梦中面见彼佛,因而称此法门为思惟一切诸佛现前三昧。此经还说到,专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得往生彼佛国土。到了《阿弥陀经》,就特别提倡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念佛法,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就把念佛法门和求生净土的思想结合起来,修习的方式和所预期的胜果都有了发展。最后,旧译《华严经》卷四十六〈入法界品〉载功德云比丘为善财童子说普光明观察正念诸佛三昧,列举了圆满普照念佛三昧门、得一切众生远离颠倒念佛三昧门、得一切力究竟念佛三昧门等二十一种念佛三昧门及其功德,更丰富了念佛法门的内容。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3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5:07: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2-4 15:56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40 分钟 以上

优婆塞戒经供养三宝品第十七

--
[经文] --

善生言:

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复当云何供养三宝?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

世尊!菩萨已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又应当如何供养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呢?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世间福田凡有三种。
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

[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
[功德田]者。从得[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

如来世尊是二种福田。一者[报恩田]。二[功德田]。[法]亦如是。是二种田。
[众僧]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
以是因缘。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应当至心勤供养三宝。


[末学解说]

善男子。世间福田(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一般有三种。
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

报恩田(父母师长等有养育教诲之恩,报答之则自获无量之福,故名福田)者:即是报答父母、师长、和上(即[和尚])。

功德田(即佛、法、僧三宝。三宝具有无上功德,能成就众生,使生一切功德;又众生供养之,则生无量福报,故称功德田)者:从得成[暖法](即对于见道四加行位之第一位,既经了知总别之念处,而自此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位。盖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乃至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贫穷田(谓若见贫穷困苦之人,当起慈愍之心,以己所有资生等物而给施之,虽不求报,则亦自然获福,是名贫穷福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

供养如来世尊获得二种福田:一者[报恩田]。二[功德田]。供养[法]也是这二种福田。

供养[众僧]则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

因为这样的因缘,菩萨已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应当至心勤供养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

注解:
【福田】:梵语puN!ya-ks!etra,巴利语 pun~n~a-kkhetta。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FROM:【佛光大辞典】

【报恩田】:(术语)三福田之一。父母师长等有养育教诲之恩,报答之则自获无量之福,故名福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田】:即佛、法、僧三宝。三宝具有无上功德,能成就众生,使生一切功德;又众生供养之,则生无量福报,故称功德田。无量义经(大九·三八四中):“布善种子,遍功德田,普令一切发菩提萌。”俱舍论卷十五(大二九·八二中):“功德田者,谓佛、法、僧。”三藏法数卷十一解释功德福田,谓若能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非但成就无量功德,亦能获其福报,故称功德福田。(优婆塞戒经卷三、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p1566  FROM:【佛光大辞典】

【暖法】:四善根之初位。即对于见道四加行位之第一位,既经了知总别之念处,而自此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位。盖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三(大四一·九四三下):“此法如暖,立暖法名;圣道如火,能烧惑薪,望火前相,故名为暖。”p5518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福田】:﹝出优婆塞戒经﹞
  [一、报恩福田],谓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诲之恩,若能供养恭敬,非惟报答其恩,抑且自然获福,是名报恩福田。
  [二、功德福田],谓若能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非但成就无量功德,亦能获其福报,是名功德福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僧,梵语具云僧伽,华言和合众。)
  [三、贫穷福田],谓若见贫穷困苦之人,当起慈愍之心,以己所有资生等物而给施之,虽不求报,则亦自然获福,是名贫穷福田。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
1.如来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应当至心勤心供养生身灭身形像塔庙。


2.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常当系念尊重赞叹。

3.若自力作若劝人作。见人作时心生欢喜。

4.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当广教众多之人而共作之。


5.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

6.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作时不悔心不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

7.若以一钱至无量宝。若以一綖至无量綖。若以一花至无量花。若以一香至无量香。若以一偈赞至无量偈赞。若以一礼至无量礼。若绕一匝至无量匝。若一时中乃至无量时。若自独作若共人作。


善男子。若能如是至心供养佛法僧者。若我现在及涅槃后。等无差别。

[末学解说]

善男子。
1.如来即是一切法藏(法,谓法性;藏,为含藏。又作佛法藏、如来藏,意指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所以智者应当至心勤心供养其生身(为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之肉身曰生身。又以通力一时化现之肉身。亦曰生身。所谓生身之弥陀,生身之观音,生身之普贤,生身之弥勒等是也)、灭身、形像、塔庙!

2.如果于空野无塔庙佛像之处,常当系念(念系于一处而不思他也)尊重赞叹。

3.或者自己作,或者劝导他人来作;见到有别人作时,心生欢喜。

4.如果其自有功德力者,应当广教众生,让更多的人共同作之。

5.供养之后,对自己不要产生轻想,对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也应当如此。

6.凡所供养,不指使他人代作,不是为了胜过他人,作时不会生悔,心不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

7.或者以一钱乃至无量宝供养,或者以一綖乃至无量綖供养,或者以一花乃至无量花供养,或者以一香乃至无量香供养,或者以一偈赞叹乃至无量偈赞叹,或者以一礼乃至无量礼,或者绕一匝乃至无量匝,或者一时中乃至无量时,或者自己独作或者与他人共同作。

善男子!如果能够这样至心供养佛、法、僧者,不管是我现在,或是涅槃之后,都能等无差别。

注解:
【法藏】:<一>法,谓法性;藏,为含藏。又作佛法藏、如来藏,意指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
 <二>法,教法之意;藏,含藏之意。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以教法含藏多义,故称法藏。或指含藏此等教说之圣教、经典等;经典含藏众多之法门,故有此称。
  <三>纳藏经典之府库亦称法藏,或宝藏、经藏、轮藏、经堂。((参见:经藏)5557)
 <四>梵名 Dharma^kara。音译作昙摩迦、昙摩迦留。意译作法宝处、法处、法积、作法。为阿弥陀佛未成佛时之法名。又称法藏比丘。据无量寿经卷上所载,过去久远劫前,世自在王如来之时,有一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即发无上正真道意,乃弃王位出家,号曰法藏。其高才勇哲,超异于世,未久即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法藏乃发四十八大愿。以其所闻教法护持不失,聚集众多,故无量寿经译作“法藏”(梵 dharma^kara,乃法的积聚,或本源处之义),唐代所译之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会译作“法处”,宋代所译之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译作“作法”,大智度论则译作“法积”。((参见:阿弥陀佛)3680)
 <五>(546~629)隋唐僧。颍川颍阴人,俗姓荀。二十二岁出家。因通鲜卑语,受知于北周武帝。后入终南山紫盖峰,独栖安禅。建德年间,武帝大肆灭佛。至宣帝即位,师上京请复佛法,常敕令蓄发,为菩萨僧,作陟峙寺主,师严拒不从。后复隐遁山林。至隋代,文帝兴复佛法,师始复出,为太平宫寺上座。唐贞观三年示寂,世寿八十四。(续高僧传卷十九)
 <六>(643~712)唐代僧。为华严宗第三祖。字贤首,号国一法师。又称香象大师、康藏国师。俗姓康,祖先康居国人,至其祖父,举族迁至中土,居于长安。早年师事智俨,听讲华严,深入其玄旨。智俨示寂后,乃依薄尘剃度,时年二十八。初以能通西域诸国语与梵文经书,遂奉命参与义净之译场,先后译出新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等十余部。尝为武后讲华严十玄缘起之深义,而指殿隅金狮子为喻,武后遂豁然领解,后师乃因之撰成金师子章。师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致力于华严教学之组织大成,又注释楞伽、密严、梵网、起信等经论,并仿天台之例,将佛教各种思想体系分类为五教十宗,而推崇华严之组织乃最高者,华严哲学于现实世界中乃属理想世界之实现。于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示寂于大荐福寺,世寿七十。著作甚多,计有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华严料简、华严五教章、大乘密教经疏四卷、梵网经疏、大乘起信论疏、华严纲目、华严玄义章等二十余部。弟子主要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等。(贤首大师碑传、宋高僧传卷五、佛祖统纪卷二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
 <七>(1573~1635)明代临济宗僧。梁溪(位于江苏无锡)人,俗姓苏。号汉月,字于密。十五岁出家,长好禅旨,读高峰语录有疑,潜心参究,历十余年。一日,闻折竹声大悟。天启四年(1624),至金粟寺参诣密云圆悟,蒙其印可付法。开法于苏州虞山中之三峰清凉禅寺(三峰禅院),世称三峰藏公。其后,历住北禅大慈寺、杭州安稳寺,苏州圣恩寺等名刹。师聪敏绝伦,负操任气,学贯佛儒。潜心禅修,沉思有年,见地遂异,倡为新说。著五宗源,指责当世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仅单传释迦拈华一事,而强调自威音王以来,无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一时诸方惊疑,论诤遂起。圆悟曾寄书告诫之,然不能夺其意。后于崇祯八年七月示寂,世寿六十二。清代雍正年间,帝以政令指其教为魔说,毁其书,黜其徒,三峰一脉遂绝。其所著广录三十卷、弘戒法仪三卷、语录三十卷等,迄今仍流传于丛林间。(五灯严统卷二十四、五灯全书卷六十五)p3428   FROM:【佛光大辞典】

【生身】:(术语)诸佛菩萨有法身生身之二身。所证之理体曰法身。为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之肉身曰生身。又以通力一时化现之肉身。亦曰生身。所谓生身之弥陀,生身之观音,生身之普贤,生身之弥勒等是也。【又】二余之一。菩萨变易生死之身也。无量寿经下曰:“生身烦恼,二余俱尽。”(参见:二余)。【又】分段生死之身曰生身。如言生身得忍,父母所生身,即证大觉位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系念】:(术语)念系于一处而不思他也。宝积经四十七曰:“书夜常系念,勿思于欲境。”观无量寿经曰:“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1.见塔庙时。应以金银铜铁绳锁幡盖伎乐香油灯明而供养之。

2.若见鸟兽践蹋毁坏。要当涂治扫除令净。暴风水火之所坏处。亦当自治。


3.自若无力当劝人治。或以金银铜铁土木。


4.若有尘土洒扫除拂。若有垢污以香水洗。若作宝塔及作宝像。作讫当以种种幡盖香花奉上。


5.若无真宝力不能办。次以土木而造成之。成讫亦当幡盖香花种种伎乐而供养之。


6.若是塔中草木不净鸟兽死尸。及其粪秽萎花臭烂悉当除去。蛇鼠孔穴当塞治之。


7.铜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银琉璃颇梨等像。常当洗治任力香涂。随力造作种种璎珞。乃至犹如转轮圣王塔。精舍内当以香涂。


8.若白土泥。作塔像已。当以琉璃颇梨真珠绫绢彩绵铃磬绳锁而供养之。


9.画佛像时彩中不杂胶乳鸡子。应以种种花贯散花妙绋明镜。末香涂香散香烧香。种种伎乐歌舞供养。如昼夜亦如是。如夜昼亦如是。


[末学解说]

1.见到塔庙时,应以金、银、铜、铁、绳锁、幡盖、伎乐、香油、灯明而供养之。

2.如果见到鸟兽践蹋毁坏,应当涂治、扫除令其洁净。因暴风、水、火所致的毁坏之处,也应当修治好。

3.自己如果没有能力,当劝他人来修治。或用金、银、铜、铁、土、木进行修治。

4.如果有尘土,应当洒扫除拂,如果有垢污,应当以香水清洗。如果作宝塔及作宝像,作成后应当以种种幡、盖、香、花奉上。

5.如果没有真宝没有能力置办,可退而求其次用土木而造成之,造成之后应当以幡、盖、香、花、种种伎乐进行供养。

6.如果此塔中草木不净有鸟兽死尸,以及其粪秽、萎花臭烂应当全部除去,有蛇、鼠孔穴,应当塞治之。。

7.铜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银、琉璃、颇梨等像,常当清洗修缮,任力香涂。应尽自己所能造作种种璎珞进行庄严,乃至犹如转轮圣王塔。精舍内应当以香涂之。

8.如果以白土泥,作成塔像后,应当以琉璃、颇梨、真珠、绫绢、彩绵、铃磬、绳锁而供养之。

9.画佛像时,画彩中不应杂加胶乳、鸡子(即鸡蛋),应当以种种花贯、散花、妙绋、明镜,末香、涂香、散香、烧香,种种伎乐、歌舞进行供养。如果在白天供养,则夜晚也应当如此供养;如果在夜晚供养,则白天也应当如此供养。

注解:
【鸡子面】:鸡子,即鸡蛋。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10.不如外道烧酥大麦而供养之

11.终不以酥涂塔像身亦不乳洗。

12.不应造作半身佛像。

13.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覆藏劝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后显示。


14.见像毁坏应当至心供养恭敬。如完无别。


15.如是供养要身自作。若自无力当为他使。亦劝他人令佐助之。


[末学解说]

10.不会像外道烧酥(是牛羊等乳钻抨成之)、大麦进行供养。(附注:由此可知现今烧五谷杂粮之火供,实属外道法)

11.始终不以酥(是牛羊等乳钻抨成之)涂塔像身,也不会以乳洗。

12.不应造作半身佛像。

13.如果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覆藏,劝人修治,修治完好之后再显示。

14.见到佛像毁坏,应当至心供养恭敬,如同完整佛像而没有分别。

15.像这样的供养,要身自作,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当为他使,也劝导他人令佐助之。

注解:
【酥】:(饮食)是牛羊等乳钻抨成之。或以草叶药而成之。所谓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而醍醐最为上药。大智度论曰:“牛乳驴乳,其乳虽同,牛乳抨则成酥,驴乳抨则成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人能以四天下宝供养如来。有人直以种种功德尊重赞叹至心恭敬。是二福德等无差别。

所谓如来身心具足。身有微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大力。心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五智][三昧]三种法门十一种空观[十二缘智]无量禅定。具足七智已能度到六波罗蜜岸。

若人能以如是等法赞叹佛者。是人则名[真供养佛]。

[末学解说]

如果有人能以四天下(在须弥山东南西北之四大洲)宝物供养如来,有人直接以种种功德尊重赞叹,至心恭敬,这二种福德等无差别。

所谓如来身心具足,身有微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详见下方注解)、具足大力。心有[十力](详见下方注解)、[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详见下方注解)、[大悲][三念](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详见下方注解)、[五智](详见下方注解)三昧、三种法门、十一种空观(指观想一切诸法皆空之观法)、[十二缘智](指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乘人观十二因缘之智,即下智观、中智观、上智观、上上智观四种)无量禅定。具足七种智慧已能度到六波罗蜜(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详见下方注解)岸。

如果有能够以此法赞叹佛者,这样的人则称为[真供养佛]。

注解:
【四天下】:在须弥山东南西北之四大洲,又名“四天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十二相】: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八十种好】:梵语 as/i^ty-anuvyan~jana^ni。为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八十种好相。又称八十随形好、八十随好、八十微妙种好、八十种小相、众好八十章。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显著易见者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微细隐密难见者有八十种,称为八十种好。两者亦合称相好。转轮圣王亦能具足三十二相,而八十种好则唯佛、菩萨始能具足。
 又有关八十种好之顺序与名称,异说纷纭。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八十种好指:(一)指爪狭长,薄润光洁。(二)手足之指圆而纤长、柔软。(三)手足各等无差,诸指间皆充密。(四)手足光泽红润。(五)筋骨隐而不现。(六)两踝俱隐。(七)行步直进,威仪和穆如龙象王。(八)行步威容齐肃如狮子王。(九)行步安平犹如牛王。(十)进止仪雅宛如鹅王。(十一)回顾必皆右旋如龙象王之举身随转。(十二)肢节均匀圆妙。(十三)骨节交结犹若龙盘。(十四)膝轮圆满。(十五)隐处之纹妙好清净。(十六)身肢润滑洁净。(十七)身容敦肃无畏。(十八)身肢健壮。(十九)身体安康圆满。(廿)身相犹如仙王,周匝端严光净。(廿一)身之周匝圆光,恒自照耀。(廿二)腹形方正、庄严。(廿三)脐深右旋。(廿四)脐厚不凹不凸。(廿五)皮肤无疥癣。(廿六)手掌柔软,足下安平。(廿七)手纹深长明直。(廿八)唇色光润丹晖,(廿九)面门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严。(卅)舌相软薄广长。(卅一)声音威远清澈。(卅二)音韵美妙如深谷响。(卅三)鼻高且直,其孔不现。(卅四)齿方整鲜白。(卅五)牙圆白光洁锋利。(卅六)眼净青白分明。(卅七)眼相修广。(卅八)眼睫齐整稠密。(卅九)双眉长而细软。(四十)双眉呈绀琉璃色。(四一)眉高显形如初月。(四二)耳厚广大修长轮埵成就。(四三)两耳齐平,离众过失。(四四)容仪令见者皆生爱敬。(四五)额广平正。(四六)身威严具足。(四七)发修长绀青,密而不白。(四八)发香洁细润。(四九)发齐不交杂。(五十)发不断落。(五一)发光滑殊妙,尘垢不著。(五二)身体坚固充实。(五三)身体长大端直。(五四)诸窍清净圆好。(五五)身力殊胜无与等者。(五六)身相众所乐观。(五七)面如秋满月。(五八)颜貌舒泰。(五九)面貌光泽无有颦蹙。(六十)身皮清净无垢,常无臭秽。(六一)诸毛孔常出妙香。(六二)面门常出最上殊胜香。(六三)相周圆妙好。(六四)身毛绀青光净。(六五)法音随众,应理无差。(六六)顶相无能见者。(六七)手足指网分明。(六八)行时其足离地。(六九)自持不待他卫。(七十)威德摄一切。(七一)音声不卑不亢,随众生意。(七二)随诸有情,乐为说法。(七三)一音演说正法,随有情类各令得解。(七四)说法依次第,循因缘。(七五)观有情,赞善毁恶而无爱憎。(七六)所为先观后作,具足轨范。(七七)相好,有情无能观尽。(七八)顶骨坚实圆满。(七九)颜容常少不老。(八十)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即卍字)。p268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所畏】: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三念住】: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
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
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
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智】:梵语 pan~ca jn~a^na^ni。<一>密教开立大日如来之智体为五,称为五智,而以五智配当五佛、五部。此系菩提心论、秘藏记等所说。(一)法界体性智(梵 dharma-dha^tu-svabha^va-jn~a^na),第九阿摩罗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世间、出世间等诸法体性之智。配列于中央大日如来与佛部。(二)大圆镜智(梵 a^dars/a-jn~a^na),第八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显现法界万象圆明无垢之智。配列于东方阿閦如来与金刚部。又作金刚智。(三)平等性智(梵 samata^-jn~a^na),第七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具现诸法平等性之智。配列于南方宝生如来与宝部。又作灌顶智。(四)妙观察智(梵 pratyaveks!aN!a^-jn~a^na),第六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巧妙观察众生机类而自在说法之智。配列于西方阿弥陀佛与莲华部。又作莲华智、转法轮智。(五)成所作智(梵 kr!tya^nus!t!ha^na-jn~a^na),前五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成办自他所作事业之智。配列于北方不空成就佛与羯磨部。又作羯磨智。以上系就金刚界之情形而言;若就胎藏界而言,则五智所配列者,次第为大日如来、宝幢如来、开敷华如来、无量寿如来、天鼓雷音如来。此五智又有别相、各具二义:(一)别相,以五智配当五佛、五部,是为别相之义。(二)各具,一切佛各具五智,是为各具之义。此即密教特有之“而二不二,即离不谬”之深旨。(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二、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法门、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佛成佛仪轨、即身成佛义)
 <二>指佛所得之五种智。出于无量寿经卷下、略论安乐净土义。即:(一)佛智,总称佛之一切种智。(二)不思议智,谓佛智能以少作多、以近作远、以轻为重、以长为短,反之亦可,故称不思议智。(三)不可称智,谓佛智泯绝称谓,非相非形,超越对待。(四)大乘广智,谓佛无所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五)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又两卷无量寿经宗要复以不思议智配于成所作智,不可称智配于妙观察智,大乘广智配于平等性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配于大圆镜智。(无量寿经义疏卷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吉藏)、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
 <三>圣者所证得之五种智。出于成实论卷十六。即:(一)法住智,了知诸法生起之智。(二)泥洹智,了知诸法灭尽之智。(三)无诤智,与他无诤之智。(四)愿智,于诸法中无障碍之智。(五)边际智,得最上智,于增损寿命之中可得自在力。p1161 FROM:【佛光大辞典】

【空观】:指观想一切诸法皆空之观法。一切诸法,尽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本无自性而空寂无相;观此空寂无相之理即为空观。佛教各宗派皆阐说“空”之教义,随之即立观空之法门;虽有浅深胜劣之别,然悉以舍遣对实有之执情为目的。概言之,小乘佛教修习我空观,断除烦恼障;大乘佛教修习我、法二空观,离烦恼、所知二障。
 于天台宗,观空之法有藏、通、别、圆四教之别:藏教分析诸法而观空理,称为析空观;通教不加分析,以诸法之当体如幻梦而直证入空,称为体空观;别教于假、中二谛之外观空,称为偏空观;圆教观假、中二谛即空,称为圆空观。以修行者之机根有利、钝之差别,故有此四种不同之观法,然皆以空观为入理之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三、四教义卷一、三藏法数卷十、光明玄义拾遗记卷五)((参见:三观)706)p3484 FROM:【佛光大辞典】

【四乘观智】:指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乘人观十二因缘之智,即下智观、中智观、上智观、上上智观四种。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师子吼菩萨品〉云(大正12·768c)︰‘善男子,观十二缘智凡有四种︰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道。中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缘觉道。上智观者,见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观者,见了了,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

智顗《法华玄义》卷三(上)依四教之意解释此四乘观智︰

(1)谓三藏教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人,皆以析空之智观思议生灭之十二因缘,然其析空之智浅弱,因此以三人中最劣之声闻标之,名下智观。

(2)通教亦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人,同以体空之智观思议不生不灭之十二因缘。然其体空之智虽较三藏教巧,但较后者之别教拙。因此以三人中之第二位缘觉标之,名中智观。

(3)别教独有菩萨,以隔历次第观不思议生灭之十二因缘,其隔历次第之智虽不如后者圆教,但较前之藏通二教为上,因此以三人中最后之菩萨标之,名上智观。

(4)于圆教,菩萨以圆融不次第之智观不思议不生不灭的十二因缘。此圆融不次第之智最胜无比,故以果上之佛标之,名上上智观。

[参考资料] 《摩诃止观》卷九之三;《大涅槃经疏》卷二十四;《涅槃宗要》;《法华玄义释签》卷三(上);《法华玄义私记》卷三(末)。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六波罗蜜】: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云何名为[供养于法]
善男子。若能供养十二部经。名[供养法]。

云何
[供养十二部经]
若能至心信乐受持读诵解说。如说而行。既自为已复劝人行。是名[供养十二部经]


若能书写十二部经。既书写已种种供养如供养佛。唯除洗浴。

若有供养受持读诵如是经者。是则名为[供养法]也。

供养法时如供养佛。

又复有法谓[菩萨]。一根辟支佛人。三根三谛。若信是者名
[供养法]

[末学解说]

如何名为[供养于法]呢?

善男子!如果能够供养十二部经(详见下方注解),名为[供养法]。

如何[供养十二部经]呢?

如果能够至心(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信乐(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受持(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读诵、解说、按照佛说而行,既可以自己这样做,还能劝导他人也这样做,这名为[供养十二部经]。

如果能够书写十二部经,书写之后,进行种种供养,如同供养佛一般,唯除洗浴。

如果有供养、受持、读诵如是经者,这样则名为[供养法]也。

供养法时,如同供养佛一般。

又再有法谓[菩萨]。一根辟支佛(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人。三根三谛(一空谛,谓因缘生之事物,体性实空无之道理也。二假谛,言体性虽空,而假相实存在之道理也)。如果信是者名为[供养法]。

注解:
【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又叫做十二分教。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类长,故称长行。
  二、重颂,既宣说于前,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
  三、孤起,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四、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五、本事,是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六、本生,是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七、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八、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九、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
  十一、方广,谓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
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重颂与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载之别事而立名。又小乘经中无自说、方等、授记三类,故仅有九部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至心】:<一>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无量寿经卷上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专心、一心之意。善导之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下):“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分至心为二:(一)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为一心、勇猛心、深心等三种。
 <二>三信之一。为日本净土真宗之教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所誓愿之至心、信乐、欲生等三心称为三信,其中之“至心”,净土宗认为,从心底诚心信仰阿弥陀佛即称至心;净土真宗则以为,信仰阿弥陀佛之信心,实际仍为阿弥陀佛所给予,此即弥陀之至心所致。((参见:三信)578)2538  FROM:【佛光大辞典】

【信乐】: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谓于心忍许,更爱乐欲求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摄大乘论释卷九(大三一·二一三中):“于六度正教中,心决无疑,故名为信。如所信法,求欲修行,故名为乐。”此盖于心忍许,无有疑虑,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更进而如其所信,欲求修证世与出世之善,称为信乐。净土法门对于信乐之意义则解之为信净土(即愿乐往生)之义。(俱舍论光记卷四、观经散善义传通信卷一)((参见:三心)532)p3722  FROM:【佛光大辞典】

【受持】:(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根】:<一>又作一机。指耳根。阎浮提众生虽六根具足,然以耳根最锐利,闻法易入,能圆通无上道,故有“一根”之称。
 <二>谓某一种根性。即受同一种教之根器。
 <三>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中之任何一根。p63 FROM:【佛光大辞典】

【辟支佛】:梵语 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见:缘觉)6132)p5613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根】:1、指贪嗔痴,因它们能够生长众生的恶业。
  2、众生善根的强弱有三种,即上根、中根、下根。
  3、三无漏根的简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谛】:(名数)一空谛,谓因缘生之事物,体性实空无之道理也。二假谛,言体性虽空,而假相实存在之道理也。三中谛,言空假二性不二一如之道理也。天台所立。(参见:三字部三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有供养[发菩提心][受持戒者]出家之人。向须陀洹至阿罗汉果。名[供养僧]

若有人能如是供养佛法僧宝。当知是人终不远离十方如来。常与诸佛行住坐卧。


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说多少供养如是三福田者。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多受利益。

[末学解说]

如果有人供养[发菩提心][受持戒者]出家之人,求取须陀洹(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乃至阿罗汉果(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名为[供养僧]。

如果有人能够这样供养佛、法、僧三宝,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始终不会远离十方如来,常与诸佛行住坐卧。

善男子!如果有能够如上所说多少供养这样三种福田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会于无量世多受利益。

注解:
【须陀洹】:梵语 srota-a^panna,巴利语 sota^panna。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全称须陀般那。又作须氀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閦囊、窣路多阿半那。旧译作入流、至流、逆流。新译作预流。入流,意指初入圣者之流;逆流,谓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之流。又初证圣果者,预入圣道之法流,故称预流。须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间,为趣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须陀洹向;“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对于前之向位则称须陀洹果,为声闻乘四圣位中之正果初位。又依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将预流果之人分为三类,即:(一)现般预流,乃三界“修惑”皆断尽,得“无学果”证般涅槃者。此属利根之机。(二)现进预流,由进修而断欲界“修惑”之前六品乃至九品,证“一来果”,并证“不还果”者。属中根之机。(三)受生预流,指于一、二生或七返人天往来受生者。属于根器较钝者。(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俱舍论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华严五教章卷三)((参见:四向四果)1683、“预流果”5701)p5360 FROM:【佛光大辞典】

【阿罗汉】:梵语 arhat,巴利语 arahant。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据成唯识论卷三载,阿罗汉通摄三乘之无学果位,故为佛之异名,亦即如来十号之一。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举出,阿罗汉乃声闻四果(四沙门果)之一,为小乘之极果。可分为二种,即:(一)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者。(二)阿罗汉果,指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而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证入此果位者,四智圆融无碍而无法可学,故称无学、无学果、无学位;若再完成无学正见乃至无学正定之八圣道,以及无学解脱、无学正智等十种无漏法,则称为十无学支。
 关于阿罗汉之语义,据大智度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七本、翻译名义集卷一、卷二等举出杀贼、不生、应供三义,称为阿罗汉三义,为自古以来最常见之说。即:(一)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二)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三)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梵语 arhan,为梵语 arhat(阿罗汉)之单数主格,意译受供养、受尊敬,故上述三义中,以应供一义较为适切。此外,慧远于大乘义章卷二十末亦以应化一切众生、断尽诸惑等四义解释阿罗汉。又善见律毗婆沙卷四则举出打坏三界车辐、远离一切恶业、无覆藏等五种阿罗汉之释义。
 另就阿罗汉之种类而论,声闻四果中之阿罗汉,依其根性利钝之差别,可分为六种。据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等所举,即:(一)退法阿罗汉,又作退相阿罗汉,指遭遇小恶缘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二)思法阿罗汉,又作死相阿罗汉,指由于忧惧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三)护法阿罗汉,又作守相阿罗汉,指能守护而不致退失果位者。(四)安住法阿罗汉,又作住相阿罗汉,指不退亦不进,而安住于果位者。(五)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六)不动法阿罗汉,又作不坏相阿罗汉,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为钝根者,故得时解脱或时爱心解脱,而后者系属利根者,故得不时解脱或不动心解脱。详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缘而得入定之解脱,称为时解脱;随时可入定,而无须等待某种特定因缘之解脱,称为不时解脱。又善护自己所得之阿罗汉果,并解脱烦恼者,称为时爱心解脱;不再由于烦恼而退失果位之解脱者,称为不动心解脱。此外,不动法阿罗汉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为两种,即:(一)本来生就不动种性者,称为不退法阿罗汉、不退相阿罗汉。(二)由精进修行而达不动法者,称为不动法阿罗汉。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为七种阿罗汉。若再加缘觉、佛,则总称九种阿罗汉,又称为九无学。
 另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成实论卷一等所举,以慧解脱、俱解脱取代缘觉、佛,而形成另一种九无学。其中,藉智慧力以解脱烦恼之阿罗汉,称为慧解脱阿罗汉。若得灭尽定,而于心、智慧两方面悉皆解脱之阿罗汉,则称俱解脱阿罗汉。此二者再加无疑解脱阿罗汉(在俱解脱中通达一切文义,而得四无碍解者),则成三种阿罗汉。(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卷四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八、弥勒上生经、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十四、甘露味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四、法华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末、法华义疏卷一、大日经疏卷一、翻梵语卷一、玄应音义卷八)((参见:九无学)147、“六种性”1302、“四向四果”1683)p3692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二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供养三宝,是不为难;在家供养,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供养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是不为难;在家供养,是乃为难。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3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3:14: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2-6 10:15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

六波罗蜜品第十八

--
[经文] --

善生言:

世尊!如佛先说供养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罗蜜,是人则能增长财、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

世尊!如佛先前所说供养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罗蜜(译作六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这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这样的人则能够增长财、命,这样的人有什么相呢?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译作六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这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 [经文] --

佛言:善男子!

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

念于布施,乐行布施,随有随施,不问多少。

当行施时,于身财物不生轻想;

净施不择持戒、毁戒;

赞叹布施,见行布施欢喜不妒;

见有求者心则悦乐,起迎礼拜,施床命坐;

前人咨问若不咨问,辄为赞叹布施之果。

见恐怖者,能为救护,

处饥馑世,乐施饮食,

虽作是施,不为果报,不求恩报施。

不诳众生,能赞三宝所有功德。

不以斗称杂余异贱欺诳于人,

不乐酒博贪欲之心,

常修惭羞愧耻之德,

虽复巨富,心不放逸,

多行惠施,不生憍慢。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施波罗蜜。

[末学解说]

佛言:善男子!

如果能够不吝惜一切财物,常对他人作利益事,

总想着布施,乐于行布施,随有随施,不问多少。

当行布施时,对身、财、物不生轻想;

清净布施,平等而不择持戒、毁戒;

赞叹布施,见到行布施欢喜不嫉妒;

见到有求索者,心会欢喜快乐,起迎礼拜,施床命坐;

前人咨问(问候)若不咨问,辄为赞叹布施之果。

见到恐怖者,能为其救护,

处于饥馑世(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人若生时,寿减一岁,如是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天不降雨,由大旱故,草菜不生;思欲见水尚不可得,何况饮食),乐于布施饮食,

虽作这样的布施,不是为了其果报,也不是为求恩报而布施。

不欺骗众生,能赞叹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所有功德。

不以斗称、杂余、异贱欺诳于人,

不乐于饮酒、赌博、贪欲之心,

常修惭羞愧耻之德,

虽有巨富,但心不放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

多行惠施,而不生憍慢(指自高傲物之心态)。

善男子!有此相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够供养施波罗蜜(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能对治悭吝,除灭贫穷。财施者,施财货予他人;法施者,为他人说法教化;无畏施者,令他人安心,使不怖畏。菩萨以此施人,故特称施波罗蜜)。

注解:
【咨问】:(1)咨询;请教。(2)犹问候。(百度)

【饥馑灾】: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人若生时,寿减一岁,如是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天不降雨,由大旱故,草菜不生;思欲见水尚不可得,何况饮食。以是因缘,世间人民,饥馑死者,其数无量,是名饥馑灾。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梵语 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十一)((参见:大随烦恼)890)p3276FROM:【佛光大辞典】

【憍慢】:梵语 adhi-ma^na,巴利语同。指自高傲物之心态。俱舍宗以憍为小烦恼地法之一,慢为不定地法之一、十随眠之一。唯识宗则以憍为随烦恼之一,慢为根本烦恼之一。二者之别,在憍以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称量自、他德类之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即对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断习气,摧憍慢山,拔生死树。”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日本净土真宗即根据无量寿经,而确认憍慢众生难信弥陀之本愿。(法华经安乐行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五)p6064FROM:【佛光大辞典】

【施波罗蜜】:梵语 da^na-pa^ramita^。又作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檀那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能对治悭吝,除灭贫穷。财施者,施财货予他人;法施者,为他人说法教化;无畏施者,令他人安心,使不怖畏。菩萨以此施人,故特称施波罗蜜。又菩萨之施波罗蜜有九种相。即:自性施、一切施、难行施、一切门施、善士施、一切种施、遂求施、此世他世乐施、清净施。(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参见:六波罗蜜)1273)p382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

若有人能净身、口、意,常修软心,

不作罪过,设误作者,常生愧悔,信是罪业,得恶果报,所修善事,心生欢喜;

于小罪中生极重想,设其作已,恐怖忧悔。

终不打骂瞋恼众生。

先意语言,言辄柔软。

见众生已,生爱念心,

知恩报恩,心不悭吝,不诳众生。

如法求财,乐作福德,所作功德常以化人。

见穷苦者,身代受之,常修慈心,怜愍一切。

见作恶者,能为遮护;见作善者,赞德说果,复以身力往营佐之。

身不自由,令他自在。

常修远离瞋恚之心,或时暂起,觉生愧悔。

实语、软语,远离两舌及无义语。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戒波罗蜜。

[末学解说]

善男子!

如果有人能够清净身、口、意,常修柔软心,

不造作罪恶过失,假设误作者,常生惭愧忏悔,相信此罪业,会得恶果报,所修善事,心生欢喜;

对于小罪会生极重想,假设作了,会害怕、忧悔。

始终不打骂、瞋恼众生。

先意语言,言语柔软。

见到众生后,能生爱念之心,

知恩报恩,心不悭吝,不欺诳众生。

如法(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求财,乐作福德(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所作功德常以此教化众生。

见到穷苦者,自身愿代受之,常修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怜愍一切众生。

见到作恶者,能为其遮护;见到作善者,赞德说果,还会以身力往营佐助之。

帮助身不自由者,令他自在。

常修远离瞋恚之心,或者暂时生起,会觉悟而惭愧忏悔。

讲实语(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柔然语,远离两舌(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及无义语(没有意义的言语)。

善男子!有此相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够供养戒波罗蜜(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二是戒波罗蜜多。戒有三种:一律仪戒,即严守戒律仪则,以防止过非。二摄善法戒,即摄持应修应证的一切善法。三饶益有情戒,即拔济众苦,利乐有情)。

注解:
【如法】: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
 于密教之修法中,不少冠有“如法”一语者。例如:(一)如法爱染法,又作大爱染法。为日本东密安置如意宝珠而行之秘法。(二)如法佛眼法,乃以佛眼尊为本尊之修法。佛眼尊,指能生诸佛般若毕竟空之智的佛母。(三)如法北斗法,乃以北斗星为本尊之修法。北斗星,为诸星宿中最胜者。此外,尚有“如法尊胜法”、“如法尊星法”等。(无量寿经卷下、维摩经方便品、瑜只经)p2365 FROM:【佛光大辞典】

【福德】:<一>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须行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等,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法华经方便品)
 <二>与善法同义。据法华经方便品载,于四众中,若比丘、比丘尼心怀增上慢,优婆塞心怀我慢,优婆夷心怀不信,如此则不能自见其过,于戒律有所缺漏。此类少有善法者,实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
 <三>指六度中之前五度,系相对于智慧而言。((参见:福智)5857)p5861 FROM:【佛光大辞典】

【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如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这种哀叫,并不能感动那肥人和几个打手的慈心,他们反而哈哈的笑起来了。”佛教说菩萨修习“四无量心”,第一就是“慈心”。如《俱舍论》卷二九说:“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慈心”即为众生做善事,给予欢乐。佛家所说的“慈心”范围极大、对象极广。不分怨亲,故称“无量”。《大日经·住心品》说六十种心相,其中有“慈心”者,谓随顺慈法而修行。《增一阿含经》卷四七谓:修习“慈心”者,可得卧觉皆安、天护人爱、横灾不侵、得生梵天等种种善果。(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实语】:梵语 satya-va^da,巴利语 sacca-va^da。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五○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在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中,论及口之四善行时,将实语(巴 musa^-va^di^-verama^N!i^,离妄语)与软语、不绮语、不两舌三者共举;同经卷十二清净经中,将实语(巴 bhu^ta-va^di^) 与应时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等五者并举;卷十四梵动经中,则将实语与知时之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等五者共举。
 显密二教于此说法略有不同,在显教中,谓所说称于实,又如言起行,其言行能相应者为实语;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大三五·二二九下):“如言起行,故云实语。”密教则以说真如之言为实语,即释摩诃衍论卷二所说五种语中之第五种如义语;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七九中):“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别译杂阿含经卷四、卷十四、正法念处经卷五十四、大宝积经卷七十九、大方等大集经卷十)p5790FROM:【佛光大辞典】

【两舌】:梵语 pais/unya,巴利语 pisuN!a^-va^ca^。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又作离间语、两舌语。为十恶业之一。四分律卷十一,以两舌语为“波逸提”之第三;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下,将两舌戒配于梵网四十八轻戒中之第十九戒。然成实论卷八之五戒品中则不以两舌为五戒之一,谓两舌属微细过,守护不易;且两舌系由妄语分出,若说妄语,则已含摄于内,故不以两舌为戒。两舌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亦得弊恶眷属与不和眷属之果报。(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十诵律卷九、瑜伽师地论卷八、俱舍论卷十六)((参见:十善十恶)468)p3070FROM:【佛光大辞典】

【无义语】:没有意义的言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戒波罗蜜】: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二是戒波罗蜜多。戒有三种:一律仪戒,即严守戒律仪则,以防止过非。二摄善法戒,即摄持应修应证的一切善法。三饶益有情戒,即拔济众苦,利乐有情。参阅“十波罗蜜多”。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 [经文] --

善男子!

若人能净身、口、意业,

众生设以大恶事加,乃至不生一念瞋心,终不恶报;

若来悔谢,即时受之。

见众生时,心常欢喜,见作恶者,生怜愍心。

赞叹忍果,呵责瞋恚,说瞋果报多有苦毒。

修施忍时,先及怨家。

正观五阴众缘合和,若和合成,何故生瞋?

深观瞋恚乃是未来无量恶道受苦因缘,若暂生瞋,则生惭愧恐怖悔心。

见他忍胜,不生妒嫉。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忍波罗蜜。

[末学解说]

善男子!

如果有人能够清净身、口、意业,

众生假设以大恶事相加,乃至不会生出一念瞋心(谓众生或于违情境上,或追忆他人恼我及恼我亲而生忿怒,以此嗔恚能覆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也始终不会恶报;

如果来悔谢者,即时会接受。

见到众生时,心常欢喜,见到作恶者,会生怜愍之心。

赞叹忍辱果报,呵责瞋恚,演说瞋恚果报多有苦毒(苦身毒身者)。

修集施忍时,会先对怨家(与我结怨之人)。

正观五阴(谓色、受、想、行、识。变碍曰色;领纳曰受;取像曰想;造作曰行;了知曰识,亦名五蕴。蕴,以积聚为义。阴,以言其覆蔽也)众缘合和,若是和合而成,为何还要生瞋呢?

深观瞋恚乃是未来无量恶道受苦之因缘,如果暂生瞋恚,则会生惭愧、恐怖、悔心。

见到他人忍辱超胜,不会产生妒嫉。

善男子!有此相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够供养忍波罗蜜。

注解:
【五盖】:五种覆盖众生心识,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盖(a^varan!a)乃烦恼之异名,有障、覆、破、坏、堕、卧之义,如《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八云(大正27·249c)︰
‘何故名盖?盖是何义?答︰障义、覆义、破义、坏义、堕义、卧义是盖义。此中,障义是盖义者,谓障圣道及障圣道加行善根,故名为盖。覆义乃至卧义是盖义者,如契经说,有五大树种子虽小,而枝体大覆余小树,令枝体等破坏堕卧,不生花果。云何为五?(中略)如是有情欲界心树,为此五盖之所覆故,破坏堕卧,不能生长七觉支花、四沙门果,故覆等义是盖义。’

(1)贪欲盖(ra^ga-a^varan!a)︰谓众生贪爱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宝等物,无有厌足,以此贪欲覆盖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贪欲盖。

(2)嗔恚盖(pratigha-a^varan!a)︰谓众生或于违情境上,或追忆他人恼我及恼我亲而生忿怒,以此嗔恚能覆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嗔恚盖。

(3)惛沉睡眠盖(stya^na-middha-a^varan!a)︰又作睡眠盖。睡眠者,意识惛熟,五情闇冥,众生以此睡眠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睡眠盖。

(4)掉举恶作盖(auddhatya-kaukr!tya-a^va-ran!a)︰又作掉戏盖、调戏盖、掉悔盖。掉悔者,身无故游行为掉,心中忧恼为悔,谓众生以此掉悔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掉悔盖。

(5)疑盖(vicikitsa^-a^varan!a)︰疑者痴惑也,谓众生无明暗钝,不别真伪,犹豫之心,常无决断,以此疑惑覆盖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疑盖。

以上五者中,惛沉睡眠盖系合惛沉、睡眠二者为一,掉举恶作盖乃由掉举、恶作合并为一,余三盖皆单一成立。盖惛沉、睡眠之所食、对治、事用皆相同,故立为同一盖;掉举与恶作亦然。余三者一食一对治,故自成盖。如《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八云(大正27·250b)︰
‘复次以三事故,各共立盖,谓一食故,一对治故,等荷担故。此中,一食一对治者,谓贪欲盖以净妙相为食,不净观为对治,由此一食一对治故,别立盖。嗔恚盖以可憎相为食,慈观为对治,由此一食一对治故,别立一盖。疑盖以三世相为食,缘起观为对治,由此一食一对治故,别立一盖。惛沉睡眠盖以五法为食︰(1)萺愦,(二) 不乐,(三)频欠,(四)食不平性,(五)心羸劣性,以毗钵舍那为对治,由此同食同对治故共立一盖。掉举恶作盖以四法为食︰(一)亲里寻,(二)国土寻,(三)不死寻,. 四念昔乐事,以奢摩他为对治,由此同食同对治故,共立一盖。等荷担者,贪欲、嗔恚、疑一一能荷一盖重担,故别立一盖。惛沉睡眠二二能荷一盖重担,故共立盖。’

[参考资料] 《中阿含》卷十〈本际经〉;《杂阿含经》卷二十七、卷二十八;《悲华经》卷六;《集异门足论》卷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一;《顺正理论》卷五十五;《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大智度论》卷十七。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苦毒】:(术语)苦身毒身者。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怨家】:(术语)与我结怨之人。无量寿经下曰:“怨家债主焚漂劫夺。”遗教经曰:“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阴】:谓色、受、想、行、识。变碍曰色;领纳曰受;取像曰想;造作曰行;了知曰识,亦名五蕴。蕴,以积聚为义。阴,以言其覆蔽也。FROM:【祖庭事苑】

-- [经文] --

善男子!

若有人能不作懈怠,不受不贪坐卧等乐,

如作大事功德力时,及营小事心亦如是。

凡所作业,要令毕竟。

作时不观饥渴、寒热、时与非时。

不轻自身。

大事未讫,不生悔心;作既终讫,自庆能办。

赞叹精进所得果报。

如法得财,用皆以理。

见邪进者,为说恶果。

善教众生令修精进,所作未竟,不中休息。

修善法时,不随他语。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进波罗蜜。

[末学解说]

善男子!

如果有人能够不作懈怠(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不受、不贪坐卧等乐,

不论是作大事功德力时,还是经营小事,心都是一样的。

凡所作业(指造作行业),都要完成。

作时不观饥渴、寒热、时与非时。

不轻视自身。

大事未完成,不生悔心;作完之后,自庆能办。

赞叹精进(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所得果报。

如法获得财物,并进行合理使用。

见到邪进者,为其演说恶业果报。

善教众生,令其修集精进,没做完时,中途不会休息。

修善法时,不会随他语而改变。

善男子!有此相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够供养进波罗蜜(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

注解:
【懈怠】:梵语 kausi^dya,巴利语 kusi^ta。又作怠。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三四中):“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
 据菩萨本行经卷上载,懈怠为众行之累,居家而懈怠者,则衣食匮乏,产业不举;出家而懈怠者,则不能出离生死。俱舍宗视懈怠为遍通于一切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所起心所(即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此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二宗俱以懈怠有其别体,为勤(即精进)所对治。(俱舍论卷四、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六下、释氏要览卷中)p6221 FROM:【佛光大辞典】

【作业】:梵语 karman。<一>指思业及由思所起之身、语二业。全称故作业。又作故思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大三○·三一九中):“作业者,谓若思业,若思已所起身业、语业;不作业者,谓若不思业,若不思已不起身业、语业。”瑜伽论记卷三上解释作业,谓作业即指分别心所造之业、惺悟心所造之业。(略述法相义卷中)((参见:故思业)3826)
 <二>指故作业中之不增长业。全称造作业。若所作业,众缘和合时必受生感果,称为造作业,又称增长业;若所作业与此相违,但称造作业,不称增长业。不增长业有十,即梦所作业、无知所作业、无故思所作业、不利不数所作业、狂乱所作业、失念所作业、非乐欲所作业、自性无记业、悔所损业、对治所损业。除此十种,所余诸业称为增长业。(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九、瑜伽师地论卷九、卷六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俱舍论卷十八、俱舍论光记卷十八)((参见:增长业)5969)
 <三>指造作行业。谓净土门策发安心起行之修行方轨。即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等四修。盖安心容易退转,起行亦难以相续,故行四修法以策励心行,俾能速得往生。(往生礼赞)((参见:四修)1745)p2779 FROM:【佛光大辞典】

【精进】:(术语)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唯识论六曰:“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辅行二曰:“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慈恩上生经疏下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华严大疏五曰:“精进,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维摩经佛国品曰:“精进是菩萨净土。”案汉书,召属县长吏,选精进掾史。注:精明而进趣也。此为精进二字之出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波罗蜜】:(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波罗蜜】: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

若有人能净身、口、意,

乐处空闲若窟、若山、树林、空舍,

不乐愦闹、贪着卧具,

不乐听说世间之事,

不乐贪欲、瞋恚、愚痴。

先语、软语,

常乐出家教化众生,所有烦恼轻微软薄,

离恶觉观,见怨修慈,乐说定报,

心若逸乱,生怖愧悔,

见邪定者,为说罪过,

善于度化众生,令其置于正定中。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禅波罗蜜。

[末学解说]

善男子!

如果有人能够清净身、口、意,

乐处空闲处,或者是窟洞、或者是山种、树林、空舍,

不乐于愦闹、贪着卧具,

不乐于听说世间之事,

不乐于贪欲、瞋恚、愚痴。

讲先语、软语,

常乐于出家教化众生,所有烦恼轻、微、软、薄,

远离恶觉(恶劣的思想)观,见到怨结修习慈心,乐说定报,

心如果放逸散乱,会生恐怖惭愧忏悔之心,

见到邪定(错误之禅定)者,为其演说罪过,

善于度化众生,令其置于正定(正确的禅定。身心清净,入无漏定,叫做“正定”)中。

善男子!有此相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够供养禅波罗蜜(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

注解:
【恶觉】:恶劣的思想。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定】:有二义,即:<一>错误之禅定。又作邪禅。据解脱道论卷二分别定品所载,定有二种:邪定、正定。所谓“邪定”,即指不善一心之错误禅定。
 <二>邪定聚之略称。即指造作五无间业之人;此等众生以造作恶业之故,必定堕于地狱,必定处于邪中。((参见:邪定聚)3034)p3034 FROM:【佛光大辞典】

【正定】:正确的禅定。身心清净,入无漏定,叫做“正定”。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波罗蜜】: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

若有人能净身、口、意,

悉学一切世间之事,于贪、瞋、痴心不贪乐,不狂、不乱。

怜愍众生,善能供养父母、师长、和上、长老、耆旧有德,修不放逸。

先语、软语,不诳众生,能分别说邪道、正道及善恶报,常乐寂静出家修道,

能以世事用教众生,见学胜己,不生妒心,自胜他人,不生憍慢。

受苦不忧,受乐不喜。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般若波罗蜜。

[末学解说]

如果有人能够清净身、口、意,

全部学习一切世间之事,对于贪、瞋、痴,心不贪乐,不狂、不乱。

怜愍众生,善能供养父母、师长、和上、长老、耆旧有德,修集不放逸(一心专注而修诸善法也)。

讲先语、软语,不欺诳众生,能分别、演说邪道、正道及善恶果报,常乐寂静、出家、修道,

能以世事(人世间的一切活动)用教导众生,见到其所学胜过自己,不会生妒心,自己胜过他人,也不生憍慢(指自高傲物之心态)。

受苦不忧虑,受乐不狂喜。

善男子!有此相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够供养般若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

注解:
【不放逸】:(术语)一心专注而修诸善法也。俱舍论四曰:“不放逸者,修诸善法,离诸不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事】:人世间的一切活动。        

【憍慢】:梵语 adhi-ma^na,巴利语同。指自高傲物之心态。俱舍宗以憍为小烦恼地法之一,慢为不定地法之一、十随眠之一。唯识宗则以憍为随烦恼之一,慢为根本烦恼之一。二者之别,在憍以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称量自、他德类之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即对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断习气,摧憍慢山,拔生死树。”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日本净土真宗即根据无量寿经,而确认憍慢众生难信弥陀之本愿。(法华经安乐行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五)p6064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3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2:55: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2-6 13:07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六波罗蜜品第十八

--
[经文] --

善男子!一一方中各有四事,

施方四者:

一者:调伏众生,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于财不生悭惜,亦不分别怨亲之相、时与非时,是人则能调伏众生。

于财不惜,故能行施,是故得离悭吝之恶,是名离对。

欲施、施时、施已、欢喜,不生悔心,是故未来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能令他人离于饥渴苦切之恼,故名利他。

[末学解说]

善男子!供养六方的每一方中各有四事,

布施方之四事:

一者:调伏(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众生,二者、离对,三者、自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四者、利他(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对于财能够不生悭惜,也不会分别怨亲(怨者害我者也,亲者爱我者也)之相、时与非时,这样的人则能够调伏众生。

对于财不悭惜,所以能行布施,因此能够得离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之恶,这名为离对。

想要布施、布施之时、布施之后、都能够欢喜,不生悔心,所以未来能受人天(人道和天道)乐乃至无上乐,这名为自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

能够令他人离于饥渴、苦切之烦恼,所以名为利他(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注解:
【调伏】:(术语)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唐华严经五曰:“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探玄记四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离过顺法,故名调伏。”无量寿经下曰:“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同嘉祥疏曰:“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利利他】:自利,梵语 sva^rtha,巴利语 attattha;利他,梵语 para^rtha,巴利语 parattha。又作自益益他、自利利人、自行化他、自利他利、自他二利、自他利(梵 sva-para^rtha)。同义语尚有自觉觉他、自信教人信等。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以上二者合称二利,通于世间、出世间二法,成办二者之利益,乃大乘佛教之目的,即佛之世界,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相对于此,小乘则偏于自利方面。
 据成唯识论卷九载,菩萨所修之胜行随意乐之力,通于一切自他利行。若依别相而论,则六度、菩提分等属自利行;四种摄事、四无量等属利他行。菩萨地持经卷一自他利品,列有十种自利利他行:(一)纯(梵 kevala),(二)共(梵 para-sam!boddha),(三)安(梵 hita^nvaya,利益种类),(四)乐(梵 sukha^nvaya,安乐种类),(五)因摄(梵 hetu-sam!gr!hi^ta),(六)果摄(梵 phala-sam!gr!hi^ta),(七)此世(梵 aihika),(八)他世(梵 a^mutrika),(九)毕竟(梵 a^tyantika),(十)不毕竟(梵 ana^tyantika)。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就六度之行一一解释自、他二利之意义:(一)修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其悭吝,此为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之境,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之上妙善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佛之三身中,自性身通于自、他二利,受用身中之自受用身属于自利,他受用身及变化身则属于利他。又佛之三德、四弘誓愿、三聚净戒等,亦各有自利利他之义。
 此外,唐代净土宗大德昙鸾于往生论注卷下,对利他与他利二者有所区别,谓利他乃立于佛之观点而言,他利则立于众生立场而言。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承此说而主张自利即自力,利他即他力之意。依其所著愚秃钞卷下载,至诚心有二种,即众生虔诚所起之真实心,与佛发愿救度众生所起之真实心二种。前者为自力之真实心,称为自利真实;后者乃他力之真实心,称为利他真实;二者合称二利真实。(未曾有因缘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往生论、大藏法数卷五)p2522 FROM:【佛光大辞典】


【怨亲】:(术语)怨者害我者也,亲者爱我者也。大集经二十六曰:“于怨亲中平等无二。”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供师运一念,离自他之异,故曰无遮心,绝怨亲之念号平等。”智度论二十曰:“慈心转广,怨亲同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

【人天】:人道和天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戒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庄严菩提者,优婆塞戒至菩萨戒,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是名庄严。

既受戒已,复得远离恶戒、无戒,是名离对。

受持戒已,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既受戒已,施诸众生无恐无畏,咸令一切离苦获安,是名利他。

[末学解说]

持戒方之四事:

一者、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二者、离对,三者、自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四者、利他(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庄严菩提者,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至菩萨戒(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能够成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初地(指菩萨十地的第一地,修行登得菩萨地位共有十个等级。初地也叫“欢喜地”,相续边际是最后一地的名字)之根基,这名为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

既受戒后,有能得以远离恶戒(奉行不善戒规、禁忌的恶律仪)、无戒(自始未受戒者,称为无戒),这名为离对。

受持戒后,能够获得人天(人道和天道)乐乃至无上乐,这名为自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

既受戒后,能够布施诸众生没有恐怖没有畏惧,都令一切众生离苦获安,这名为利他(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注解:
【庄严】:1、装饰的意思。2、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FROM:【佛光大辞典】

【自利利他】:自利,梵语 sva^rtha,巴利语 attattha;利他,梵语 para^rtha,巴利语 parattha。又作自益益他、自利利人、自行化他、自利他利、自他二利、自他利(梵 sva-para^rtha)。同义语尚有自觉觉他、自信教人信等。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以上二者合称二利,通于世间、出世间二法,成办二者之利益,乃大乘佛教之目的,即佛之世界,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相对于此,小乘则偏于自利方面。

 据成唯识论卷九载,菩萨所修之胜行随意乐之力,通于一切自他利行。若依别相而论,则六度、菩提分等属自利行;四种摄事、四无量等属利他行。菩萨地持经卷一自他利品,列有十种自利利他行:(一)纯(梵 kevala),(二)共(梵 para-sam!boddha),(三)安(梵 hita^nvaya,利益种类),(四)乐(梵 sukha^nvaya,安乐种类),(五)因摄(梵 hetu-sam!gr!hi^ta),(六)果摄(梵 phala-sam!gr!hi^ta),(七)此世(梵 aihika),(八)他世(梵 a^mutrika),(九)毕竟(梵 a^tyantika),(十)不毕竟(梵 ana^tyantika)。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就六度之行一一解释自、他二利之意义:(一)修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其悭吝,此为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之境,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之上妙善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佛之三身中,自性身通于自、他二利,受用身中之自受用身属于自利,他受用身及变化身则属于利他。又佛之三德、四弘誓愿、三聚净戒等,亦各有自利利他之义。
 此外,唐代净土宗大德昙鸾于往生论注卷下,对利他与他利二者有所区别,谓利他乃立于佛之观点而言,他利则立于众生立场而言。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承此说而主张自利即自力,利他即他力之意。依其所著愚秃钞卷下载,至诚心有二种,即众生虔诚所起之真实心,与佛发愿救度众生所起之真实心二种。前者为自力之真实心,称为自利真实;后者乃他力之真实心,称为利他真实;二者合称二利真实。(未曾有因缘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往生论、大藏法数卷五)p2522 FROM:【佛光大辞典】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戒】: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其戒相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出家菩萨戒;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初地】:指菩萨十地的第一地,修行登得菩萨地位共有十个等级。初地也叫“欢喜地”,相续边际是最后一地的名字。        《土观宗派源流》

【恶戒】:奉行不善戒规、禁忌的恶律仪。

【无戒】:依法领纳戒体,称为受戒;受戒后毁坏戒体,称为破戒;自始未受戒者,称为无戒。无戒之僧,称为名字比丘(梵 sam!jn~a^-bhiks!u)。(十诵律卷一、俱舍论卷十五)p5087 FROM:【佛光大辞典】

【人天】:人道和天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忍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庄严菩提者,因忍故得修善,修善故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

既修忍已,能离瞋恶,是名离对。

忍因缘故,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忍因缘故,人生喜心、善心、调心,是名利他。

[末学解说]

忍辱方之四事:

一者、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二者、离对,三者、自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四者、利他(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庄严菩提者,因忍辱所以得修善(断恶行善也),修善因此能够得证初地(指菩萨十地的第一地,修行登得菩萨地位共有十个等级。初地也叫“欢喜地”,相续边际是最后一地的名字)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这名为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

既修忍辱后,能够远离嗔恚之恶,这名为离对。

修忍辱的缘故,能够获得人天(人道和天道)乐乃至无上乐,这名为自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

修忍辱的缘故,能帮助人生喜心、善心(指与惭、愧二法及无贪、无嗔、无痴等三善根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调心,这名为利他(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注解:
【庄严】:1、装饰的意思。2、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FROM:【佛光大辞典】


【自利利他】:自利,梵语 sva^rtha,巴利语 attattha;利他,梵语 para^rtha,巴利语 parattha。又作自益益他、自利利人、自行化他、自利他利、自他二利、自他利(梵 sva-para^rtha)。同义语尚有自觉觉他、自信教人信等。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以上二者合称二利,通于世间、出世间二法,成办二者之利益,乃大乘佛教之目的,即佛之世界,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相对于此,小乘则偏于自利方面。

 据成唯识论卷九载,菩萨所修之胜行随意乐之力,通于一切自他利行。若依别相而论,则六度、菩提分等属自利行;四种摄事、四无量等属利他行。菩萨地持经卷一自他利品,列有十种自利利他行:(一)纯(梵 kevala),(二)共(梵 para-sam!boddha),(三)安(梵 hita^nvaya,利益种类),(四)乐(梵 sukha^nvaya,安乐种类),(五)因摄(梵 hetu-sam!gr!hi^ta),(六)果摄(梵 phala-sam!gr!hi^ta),(七)此世(梵 aihika),(八)他世(梵 a^mutrika),(九)毕竟(梵 a^tyantika),(十)不毕竟(梵 ana^tyantika)。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就六度之行一一解释自、他二利之意义:(一)修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其悭吝,此为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之境,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之上妙善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佛之三身中,自性身通于自、他二利,受用身中之自受用身属于自利,他受用身及变化身则属于利他。又佛之三德、四弘誓愿、三聚净戒等,亦各有自利利他之义。
 此外,唐代净土宗大德昙鸾于往生论注卷下,对利他与他利二者有所区别,谓利他乃立于佛之观点而言,他利则立于众生立场而言。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承此说而主张自利即自力,利他即他力之意。依其所著愚秃钞卷下载,至诚心有二种,即众生虔诚所起之真实心,与佛发愿救度众生所起之真实心二种。前者为自力之真实心,称为自利真实;后者乃他力之真实心,称为利他真实;二者合称二利真实。(未曾有因缘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往生论、大藏法数卷五)p2522 FROM:【佛光大辞典】

【修善】:(术语)断恶行善也。又对于性善之称,本有之善曰性善,修成之善曰修善。修善即性善,实大乘之通谈也。(参见:性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初地】:指菩萨十地的第一地,修行登得菩萨地位共有十个等级。初地也叫“欢喜地”,相续边际是最后一地的名字。        《土观宗派源流》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人天】:人道和天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心】:指与惭、愧二法及无贪、无嗔、无痴等三善根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那先比丘经卷上即有(大三二·六九七上)“以善心念正法”一语。(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p487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进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庄严菩提者,因精进故得修善,修善法故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

修善法时,离恶懈怠,是名离对。

因是善法,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教众生修善,令离恶法,是名利他。

[末学解说]

精进方之四事:

一者、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二者、离对,三者、自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四者、利他(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庄严菩提者,因精进所以得修善(断恶行善也),修集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所以得证初地(指菩萨十地的第一地,修行登得菩萨地位共有十个等级。初地也叫“欢喜地”,相续边际是最后一地的名字)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这名为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

修集善法时,能够远离恶懈怠(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这名为离对。

因修集善法,能够获得人天(人道和天道)乐乃至无上乐,这名为自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

因教导众生修善,令其远离恶法,所以名为利他(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注解:
【庄严】:1、装饰的意思。2、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FROM:【佛光大辞典】

【自利利他】:自利,梵语 sva^rtha,巴利语 attattha;利他,梵语 para^rtha,巴利语 parattha。又作自益益他、自利利人、自行化他、自利他利、自他二利、自他利(梵 sva-para^rtha)。同义语尚有自觉觉他、自信教人信等。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以上二者合称二利,通于世间、出世间二法,成办二者之利益,乃大乘佛教之目的,即佛之世界,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相对于此,小乘则偏于自利方面。

 据成唯识论卷九载,菩萨所修之胜行随意乐之力,通于一切自他利行。若依别相而论,则六度、菩提分等属自利行;四种摄事、四无量等属利他行。菩萨地持经卷一自他利品,列有十种自利利他行:(一)纯(梵 kevala),(二)共(梵 para-sam!boddha),(三)安(梵 hita^nvaya,利益种类),(四)乐(梵 sukha^nvaya,安乐种类),(五)因摄(梵 hetu-sam!gr!hi^ta),(六)果摄(梵 phala-sam!gr!hi^ta),(七)此世(梵 aihika),(八)他世(梵 a^mutrika),(九)毕竟(梵 a^tyantika),(十)不毕竟(梵 ana^tyantika)。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就六度之行一一解释自、他二利之意义:(一)修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其悭吝,此为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之境,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之上妙善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佛之三身中,自性身通于自、他二利,受用身中之自受用身属于自利,他受用身及变化身则属于利他。又佛之三德、四弘誓愿、三聚净戒等,亦各有自利利他之义。
 此外,唐代净土宗大德昙鸾于往生论注卷下,对利他与他利二者有所区别,谓利他乃立于佛之观点而言,他利则立于众生立场而言。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承此说而主张自利即自力,利他即他力之意。依其所著愚秃钞卷下载,至诚心有二种,即众生虔诚所起之真实心,与佛发愿救度众生所起之真实心二种。前者为自力之真实心,称为自利真实;后者乃他力之真实心,称为利他真实;二者合称二利真实。(未曾有因缘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往生论、大藏法数卷五)p2522 FROM:【佛光大辞典】

【修善】:(术语)断恶行善也。又对于性善之称,本有之善曰性善,修成之善曰修善。修善即性善,实大乘之通谈也。(参见:性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初地】:指菩萨十地的第一地,修行登得菩萨地位共有十个等级。初地也叫“欢喜地”,相续边际是最后一地的名字。        《土观宗派源流》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懈怠】:梵语 kausi^dya,巴利语 kusi^ta。又作怠。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三四中):“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
 据菩萨本行经卷上载,懈怠为众行之累,居家而懈怠者,则衣食匮乏,产业不举;出家而懈怠者,则不能出离生死。俱舍宗视懈怠为遍通于一切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所起心所(即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此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二宗俱以懈怠有其别体,为勤(即精进)所对治。(俱舍论卷四、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六下、释氏要览卷中)p6221 FROM:【佛光大辞典】

【人天】:人道和天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禅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庄严菩提者,因修如是禅定力故,获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

因是禅定修无量善,离恶觉观,是名离对。

修舍摩他因缘力故,常乐寂静,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断诸众生贪欲、瞋恚、狂痴之心,是名利他。

[末学解说]

禅定方之四事:

一者、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二者、离对,三者、自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四者、利他(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庄严菩提者,因修集如是禅定力的缘故,获得初地(指菩萨十地的第一地,修行登得菩萨地位共有十个等级。初地也叫“欢喜地”,相续边际是最后一地的名字)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这名为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

因禅定修无量善,远离恶觉(恶之思想)观,这名为离对。

修集舍摩他(意译寂静)因缘力的缘故,常乐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能够获得人天(人道和天道)乐乃至无上乐,这名为自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

断除诸众生贪欲、瞋恚、狂痴之心,这名为利他(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注解:
【庄严】:1、装饰的意思。2、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FROM:【佛光大辞典】

【自利利他】:自利,梵语 sva^rtha,巴利语 attattha;利他,梵语 para^rtha,巴利语 parattha。又作自益益他、自利利人、自行化他、自利他利、自他二利、自他利(梵 sva-para^rtha)。同义语尚有自觉觉他、自信教人信等。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以上二者合称二利,通于世间、出世间二法,成办二者之利益,乃大乘佛教之目的,即佛之世界,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相对于此,小乘则偏于自利方面。

 据成唯识论卷九载,菩萨所修之胜行随意乐之力,通于一切自他利行。若依别相而论,则六度、菩提分等属自利行;四种摄事、四无量等属利他行。菩萨地持经卷一自他利品,列有十种自利利他行:(一)纯(梵 kevala),(二)共(梵 para-sam!boddha),(三)安(梵 hita^nvaya,利益种类),(四)乐(梵 sukha^nvaya,安乐种类),(五)因摄(梵 hetu-sam!gr!hi^ta),(六)果摄(梵 phala-sam!gr!hi^ta),(七)此世(梵 aihika),(八)他世(梵 a^mutrika),(九)毕竟(梵 a^tyantika),(十)不毕竟(梵 ana^tyantika)。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就六度之行一一解释自、他二利之意义:(一)修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其悭吝,此为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之境,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之上妙善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佛之三身中,自性身通于自、他二利,受用身中之自受用身属于自利,他受用身及变化身则属于利他。又佛之三德、四弘誓愿、三聚净戒等,亦各有自利利他之义。
 此外,唐代净土宗大德昙鸾于往生论注卷下,对利他与他利二者有所区别,谓利他乃立于佛之观点而言,他利则立于众生立场而言。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承此说而主张自利即自力,利他即他力之意。依其所著愚秃钞卷下载,至诚心有二种,即众生虔诚所起之真实心,与佛发愿救度众生所起之真实心二种。前者为自力之真实心,称为自利真实;后者乃他力之真实心,称为利他真实;二者合称二利真实。(未曾有因缘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往生论、大藏法数卷五)p2522 FROM:【佛光大辞典】

【初地】:指菩萨十地的第一地,修行登得菩萨地位共有十个等级。初地也叫“欢喜地”,相续边际是最后一地的名字。        《土观宗派源流》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觉】:(术语)恶之思想。有八种之别。大乘义章五末曰:“邪心思想,名之为觉。违正理,故称为恶。恶觉不同,离分有八。”止观五之四曰:“八风恶觉,所不能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摩】:<一>梵语 s/ama。意译寂静。据四分律卷十二载,柳、舍摩、罗婆醯他等树皆属枝种。然舍摩究竟为何种植物则不详,或系菩提树之别名。据智首之四分律疏卷九坏生种戒条载,舍摩为菩提树,罗婆榼陀为贝多树,二种树皆生于交州,而未见于他处。另据摩诃僧祇律卷十四、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七等,说及茎种(即枝种)植物时,列举秘钵罗、菩提树等名称;故或谓智首之说亦见允当。(翻梵语卷九、四分律疏(法砺)卷五本)
 <二>梵语 s/a^lmali。即木棉。又作舍摩利、舍婆利等。p3503FROM:【佛光大辞典】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人天】:人道和天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智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庄严菩提者,因修智慧获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

修智慧故,远离无明,令诸烦恼不得自在,是名离对。

除烦恼障及智慧障,是名自利。

教化众生令得调伏,是名利他。

[末学解说]

智慧方之四事:

一者、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二者、离对,三者、自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四者、利他(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庄严菩提者,因修智慧获得初地(指菩萨十地的第一地,修行登得菩萨地位共有十个等级。初地也叫“欢喜地”,相续边际是最后一地的名字)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这名为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

因修智慧的缘故,远离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令诸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不得自在,这名为离对。

断除烦恼障(世人由于不知我空,执著有我,有我而有贪嗔痴等烦恼,于是障碍涅槃的显现,故称为障)及智慧障,这名为自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

教化众生令得调伏(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这名为利他(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注解:
【庄严】:1、装饰的意思。2、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FROM:【佛光大辞典】

【自利利他】:自利,梵语 sva^rtha,巴利语 attattha;利他,梵语 para^rtha,巴利语 parattha。又作自益益他、自利利人、自行化他、自利他利、自他二利、自他利(梵 sva-para^rtha)。同义语尚有自觉觉他、自信教人信等。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以上二者合称二利,通于世间、出世间二法,成办二者之利益,乃大乘佛教之目的,即佛之世界,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相对于此,小乘则偏于自利方面。

 据成唯识论卷九载,菩萨所修之胜行随意乐之力,通于一切自他利行。若依别相而论,则六度、菩提分等属自利行;四种摄事、四无量等属利他行。菩萨地持经卷一自他利品,列有十种自利利他行:(一)纯(梵 kevala),(二)共(梵 para-sam!boddha),(三)安(梵 hita^nvaya,利益种类),(四)乐(梵 sukha^nvaya,安乐种类),(五)因摄(梵 hetu-sam!gr!hi^ta),(六)果摄(梵 phala-sam!gr!hi^ta),(七)此世(梵 aihika),(八)他世(梵 a^mutrika),(九)毕竟(梵 a^tyantika),(十)不毕竟(梵 ana^tyantika)。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就六度之行一一解释自、他二利之意义:(一)修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其悭吝,此为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之境,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之上妙善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佛之三身中,自性身通于自、他二利,受用身中之自受用身属于自利,他受用身及变化身则属于利他。又佛之三德、四弘誓愿、三聚净戒等,亦各有自利利他之义。
 此外,唐代净土宗大德昙鸾于往生论注卷下,对利他与他利二者有所区别,谓利他乃立于佛之观点而言,他利则立于众生立场而言。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承此说而主张自利即自力,利他即他力之意。依其所著愚秃钞卷下载,至诚心有二种,即众生虔诚所起之真实心,与佛发愿救度众生所起之真实心二种。前者为自力之真实心,称为自利真实;后者乃他力之真实心,称为利他真实;二者合称二利真实。(未曾有因缘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往生论、大藏法数卷五)p252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明】:(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a%,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烦恼】: 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 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烦恼障】:世人由于不知我空,执著有我,有我而有贪嗔痴等烦恼,于是障碍涅槃的显现,故称为障。二障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调伏】:(术语)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唐华严经五曰:“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探玄记四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离过顺法,故名调伏。”无量寿经下曰:“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同嘉祥疏曰:“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或有说言:离戒无忍,离智无定,是故说有四波罗蜜。

若能忍恶不还报者,即名为戒;若修禅定心不放逸,即是智慧;是故戒即是忍,慧即是定。

离慧无定,离定无慧,是故慧即是定,定即是慧。

离戒无进,离进无戒,是故戒即精进,精进即戒。

离施无进,离进无施,是故施即精进,精进即施。

故知无有六波罗蜜者。是义不然!何以故?

智慧是因,布施是果;精进是因,持戒是果;三昧是因,忍辱是果。然因与果,不得为一,是故应有六波罗蜜。

若有说言:戒即是忍,忍即是戒。是义不然!何以故?

戒从他得,忍不如是;有不受戒而能忍恶,为众修善忍无数苦,无量世中代诸众生受大苦恼,心不悔退,是故离戒应有忍辱。

善男子!三昧即是舍摩他也,智慧即是毗婆舍那;舍摩他名缘一不乱,毗婆舍那名能分别;是故我于十二部经说定、慧异,当知定有六波罗蜜。

如来所以最初先说檀波罗蜜,为调众生。

施时离贪,是故次说尸波罗蜜。

施时能忍舍离之心,是故次说忍波罗蜜。

施时心乐,不观时节,是故次说进波罗蜜。

施时心一,无有乱相,是故次说定波罗蜜。

施时不为受生死乐,是故次说智波罗蜜。

[末学解说]

善男子!或有人说:离戒无忍,离智无定,所以会说只有四波罗蜜。

若是能忍恶不还报者,即名为戒;若是能修禅定心不放逸,即是智慧;所以戒即是忍,慧即是定。

离慧无定,离定无慧,所以慧即是定,定即是慧。

离戒无进,离进无戒,所以戒即精进,精进即戒。

离施无进,离进无施,所以施即精进,精进即施。

因此而认为没有六波罗蜜者。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因为智慧是因,布施是果;精进是因,持戒是果;三昧是因,忍辱是果。然而因与果,不得为一,所以应当有六波罗蜜。

如果有人说:戒即是忍,忍即是戒。这也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因为戒从他得,忍则不是;有人能够不受戒却能忍恶,能为众生修善而忍无数苦,能于无量世中代诸众生受大苦恼,而心不悔退,所以即使离戒也能有忍辱。

善男子!三昧(是定心一处的意思)即是舍摩他(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也,智慧即是毗婆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舍摩他名为缘一不乱,毗婆舍那名为能分别;所以我于十二部经(详见下方注解)演说定、慧(禅定和智慧,亦即三学中之二学。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观察照了一切的事理为“慧”)不同,应当知道必定有六波罗蜜。

如来所以最初先说檀波罗蜜(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是为了调伏众生。

为施时能离贪,所以次说尸波罗蜜(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

为施时能忍舍离之心,所以次说忍波罗蜜(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

为施时心乐,不观时节,所以次说进波罗蜜(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

为施时心一,没有乱相,所以次说定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

施时不为受生死乐,所以次说智波罗蜜(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

注解:
【六波罗蜜】: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婆舍那】:(术语)Vipas%yana%,又作毗钵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起信论元晓疏下曰:“奢摩他,此云止。毗钵舍那,此云观。”慧琳音义十八曰:“毗钵舍那,唐云观。”涅槃经疏十二曰:“毗婆舍那,此翻为观,亦云见。”慧苑音义上曰:“毗钵舍那,此云种种观察,谓正慧决择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又叫做十二分教。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类长,故称长行。
  二、重颂,既宣说于前,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
  三、孤起,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四、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五、本事,是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六、本生,是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七、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八、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九、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
  十一、方广,谓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
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重颂与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载之别事而立名。又小乘经中无自说、方等、授记三类,故仅有九部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定慧】:禅定和智慧,亦即三学中之二学。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观察照了一切的事理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云何名为波罗蜜耶?

施时不求内外果报,不观福田及非福田,施一切财,心不吝惜,不择时节,是故名为施波罗蜜。

乃至小罪,虽为身命尚不毁犯,是故名为戒波罗蜜。

乃至恶人来割其身,忍而不瞋,是故名为忍波罗蜜。

三月之中一偈赞佛,不休不息,是故名为进波罗蜜。

具足获得金刚三昧,是故名为禅波罗蜜。

善男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具足成就六波罗蜜,是故名为智波罗蜜。

[末学解说]

善男子!为何名为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呢?

布施时不求内外果报,不观福田(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及非福田,布施一切财,心不吝惜,不择时节,所以名为施波罗蜜(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

乃至是极小之罪,即使为身命也不会毁犯,所以名为戒波罗蜜(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

乃至恶人来割其身,能忍辱而不嗔恚,所以名为忍波罗蜜(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

三月之中一偈赞佛(赞叹称扬佛之功德),不休不息,所以名为进波罗蜜(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

具足获得金刚三昧(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所以名为禅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

善男子!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时,具足成就六波罗蜜(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详见下方注解),所以名为智波罗蜜(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

注解: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FROM:【佛光大辞典】

【福田】:梵语puN!ya-ks!etra,巴利语 pun~n~a-kkhetta。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赞佛】:赞叹称扬佛之功德。又作叹佛。据释氏要览卷中载,佛言,若人以四句偈,用欢喜心赞叹如来,所得之功德,胜于以衣服、卧具、医药、饮食、敷具等供养辟支佛达百岁之功德。p6974 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三昧】:<一>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一二·五○九中):“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得金刚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楞严经卷六、大日经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七)
 <二>日本游方僧。曾入唐。籍贯不详。又称三昧。根据唐代段成式撰之酉阳杂俎卷三及续酉阳杂俎卷二所载,师来唐后,转赴中印度,见诸寺多画玄奘之麻屩及匙箸,每斋日膜拜。并游那烂陀寺。归唐后,元和十三年(818),与蜀僧广升诣峨眉山。其他事迹及寂年世寿均不详。为日本文献上所记录最初之入竺者。或谓师别号为法道。(入竺日本僧金刚三昧传考)p3534 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有二: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能净六波罗蜜,是不为难;在家能净,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自利利他(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是不为难;

出家能净六波罗蜜(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详见下方注解),是不为难;在家能净六波罗蜜,是乃为难。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23

[精进勋章]

4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11:40: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2-7 16:38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以上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


--
[经文] --

善生言:

世尊!菩萨已修六波罗蜜,能为众生作何等事?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

世尊!菩萨修集六波罗蜜(译作六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这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后,能为众生作什么事呢?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译作六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这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六波罗蜜】: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如是菩萨能拔沉没苦海众生。

善男子!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是故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时,要作自利及利益他。

善男子!若人乐施,一切怨仇悉生亲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则得成就施果。

善男子!有人说言:施即是意。所以者何?意是施根故。

是义不然!何以故?施即五阴。所以者何?由身、口、意具足施故。

布施若为自利他利及自他利,则具五阴,如是布施,即能庄严菩提之道。

远离烦恼,多财巨富,名施正果;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名施余果。

施果三种:有胜财故获得胜果,有田胜故获得胜果,施主胜故获得胜果。

向须陀洹至后身菩萨乃至成佛,是名胜田,施如是田,故得胜果。

若有施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触,是名财胜,以是物施,故得胜果。

若有施主信心淳浓,施、戒、闻、慧,则得胜果。

[末学解说]

善男子!修集六波罗蜜后的菩萨能够救拔沉没苦海(指各种苦难之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故以广大无边之海为喻。又以有情生死流转其中,无法超拔,故称苦轮海)的众生。

善男子!如果有对于财、法、食,心生悭吝,应当知道这样的人会在无量世得愚痴贫穷的果报,所以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能对治悭吝,除灭贫穷。财施者,施财货予他人;法施者,为他人说法教化;无畏施者,令他人安心,使不怖畏。菩萨以此施人,故特称施波罗蜜)时,要作自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及利益他人(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善男子!如果有人乐于布施,对一切怨仇都能生亲近想,令不自在者都得自在。相信布施因果,相信持戒因果,这样的人则能获得成就布施的果报。

善男子!有人说:布施即是意(唯识学的第七末那识,华译为意,思量之义,恒审思量第八阿赖耶识为我,有思考、辨别、判断、分析、综合等的作用)。为什么呢?认为意是布施之根的缘故。这是不对的!

为什么呢?因为布施即五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为什么呢?因为是身、口、意而具足布施的缘故。

布施如果是为了自利他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以上二者合称二利,通于世间、出世间二法,成办二者之利益,乃大乘佛教之目的,即佛之世界,称为自利利他圆满)及自他利益,则具足五阴,这样的布施,即能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之道。

远离烦恼,多财巨富,名为布施的正果(乃依过去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又作正报);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名为布施其余的果报。

布施的果报有三种:有因胜财而获得胜果(殊胜之果,即佛果),有因田胜而获得胜果,有因施主(布施之主人)胜而获得胜果。

追求须陀洹(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到后身菩萨(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乃至成佛,这名为胜田,布施如是田,所以得胜果(殊胜之果,即佛果)。

如果有布施之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触,这名为财胜,以这样的物布施,所以得胜果(殊胜之果,即佛果)。

如果有施主信心淳浓,布施、持戒、多闻、智慧,则获得胜果(殊胜之果,即佛果)。

注解:
【苦海】:指各种苦难之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故以广大无边之海为喻。又以有情生死流转其中,无法超拔,故称苦轮海,或略称轮海。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大三·二九八中):“一切众生烦恼业障都不觉知,沉沦苦海,生死无穷。”(楞严经卷四、法华经寿量品、千手陀罗尼经)p3946 FROM:【佛光大辞典】

【施波罗蜜】:梵语 da^na-pa^ramita^。又作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檀那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能对治悭吝,除灭贫穷。财施者,施财货予他人;法施者,为他人说法教化;无畏施者,令他人安心,使不怖畏。菩萨以此施人,故特称施波罗蜜。又菩萨之施波罗蜜有九种相。即:自性施、一切施、难行施、一切门施、善士施、一切种施、遂求施、此世他世乐施、清净施。(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参见:六波罗蜜)1273)p3829FROM:【佛光大辞典】

【自利利他】:自利,梵语 sva^rtha,巴利语 attattha;利他,梵语 para^rtha,巴利语 parattha。又作自益益他、自利利人、自行化他、自利他利、自他二利、自他利(梵 sva-para^rtha)。同义语尚有自觉觉他、自信教人信等。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以上二者合称二利,通于世间、出世间二法,成办二者之利益,乃大乘佛教之目的,即佛之世界,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相对于此,小乘则偏于自利方面。
 据成唯识论卷九载,菩萨所修之胜行随意乐之力,通于一切自他利行。若依别相而论,则六度、菩提分等属自利行;四种摄事、四无量等属利他行。菩萨地持经卷一自他利品,列有十种自利利他行:(一)纯(梵 kevala),(二)共(梵 para-sam!boddha),(三)安(梵 hita^nvaya,利益种类),(四)乐(梵 sukha^nvaya,安乐种类),(五)因摄(梵 hetu-sam!gr!hi^ta),(六)果摄(梵 phala-sam!gr!hi^ta),(七)此世(梵 aihika),(八)他世(梵 a^mutrika),(九)毕竟(梵 a^tyantika),(十)不毕竟(梵 ana^tyantika)。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就六度之行一一解释自、他二利之意义:(一)修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其悭吝,此为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之境,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之上妙善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佛之三身中,自性身通于自、他二利,受用身中之自受用身属于自利,他受用身及变化身则属于利他。又佛之三德、四弘誓愿、三聚净戒等,亦各有自利利他之义。
 此外,唐代净土宗大德昙鸾于往生论注卷下,对利他与他利二者有所区别,谓利他乃立于佛之观点而言,他利则立于众生立场而言。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承此说而主张自利即自力,利他即他力之意。依其所著愚秃钞卷下载,至诚心有二种,即众生虔诚所起之真实心,与佛发愿救度众生所起之真实心二种。前者为自力之真实心,称为自利真实;后者乃他力之真实心,称为利他真实;二者合称二利真实。(未曾有因缘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往生论、大藏法数卷五)p2522 FROM:【佛光大辞典】

【意】:唯识学的第七末那识,华译为意,思量之义,恒审思量第八阿赖耶识为我,有思考、辨别、判断、分析、综合等的作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阴】:(术语)(参见:五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庄严】:1、装饰的意思。2、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FROM:【佛光大辞典】


【正果】:<一>谓修道而有所证悟。又作证果。果者,取其结实之义。正果,乃谓学佛证得之果,有别于外道之盲修瞎炼,故谓之正。((参见:证果)6702)
<二>特指有情之身。乃依过去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又作正报。((参见:依正二报)3054)p1992 FROM:【佛光大辞典】
【胜果】:
殊胜之果,即佛果。声闻缘觉之果不圆满,虽然是果但非胜,菩萨十地之法尚未圆满,故虽胜而非果,只有佛果才是最究竟圆满之果,所以称为“胜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施主】:(术语)行布施之主人也。自投资财而开法会或供养僧之人,又葬式之主等皆谓之施主。梵语檀越,陀那钵底Da%-napati,思益经一曰:“世尊何谓菩萨能为施主?佛言:菩萨能教化众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云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行由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须陀洹】:梵语 srota-a^panna,巴利语 sota^panna。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全称须陀般那。又作须氀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閦囊、窣路多阿半那。旧译作入流、至流、逆流。新译作预流。入流,意指初入圣者之流;逆流,谓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之流。又初证圣果者,预入圣道之法流,故称预流。须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间,为趣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须陀洹向;“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对于前之向位则称须陀洹果,为声闻乘四圣位中之正果初位。又依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将预流果之人分为三类,即:(一)现般预流,乃三界“修惑”皆断尽,得“无学果”证般涅槃者。此属利根之机。(二)现进预流,由进修而断欲界“修惑”之前六品乃至九品,证“一来果”,并证“不还果”者。属中根之机。(三)受生预流,指于一、二生或七返人天往来受生者。属于根器较钝者。(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俱舍论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华严五教章卷三)((参见:四向四果)1683、“预流果”5701)p5360 FROM:【佛光大辞典】

【一生补处】: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种:
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

善男子!至心施者,得何等果?
若至心施者,是人则得多财饶宝,金银、琉璃、车渠、马瑙、真珠、珊瑚,象、马、牛、羊,田、宅、奴、婢,多饶眷属,至心施者,得如是果。

自手施者,得何等果?
自手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报。

信心施者,得何等果?
信心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常为父母、兄弟、宗亲、一切众生之所爱念,信心施者,加如是报。

时节施者得何等果?
时节施者所得果报,如上所说,所须之物随时而得,时节施者,兼如是果。

如法财施,得何等果?
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

[末学解说]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布施有五种:
一者、至心布施,二者、自手布施,三者、信心布施,四者、时节布施,五者、如法(如法,契于理也)求物布施。

善男子!至心布施者,能够获得什么果报呢?
若至心布施者,这样的人则获得多财饶宝,金银、琉璃、车渠、马瑙、真珠、珊瑚,象、马、牛、羊,田、宅、奴、婢,多饶眷属,至心布施者,能够获得这样的果报。

自手布施者,能够获得什么果报呢?
自手布施后,所得的果报,如上所说,得后能用,自手布施者,能够获得这样的果报。

信心布施者,能够获得什么果报呢?
信心布施后,所得的果报,如上所说,还能够常被父母、兄弟、宗亲、一切众生之所爱念,信心布施者,会增加这样的果报。

时节布施者,能够获得什么果报呢?
时节布施者,所得的果报,如上所说,另外其所须之物能够随时而得,时节布施者,同时还有这样的果报。

如法财施者,能够获得什么果报呢?
如法财施所得的果报,如先所说,获得这些财物之后,王、贼、水、火都不能侵。

注解:
【如法】:(术语)如法,契于理也。无量寿经下曰:“应当信顺如法修行。”维摩经方便品曰:“夫说法者,当如法说。”同观众生品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好色施,以是因缘,是人获得微妙上色。

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称远闻。

若以味施,是人因是众乐见闻,既见闻已生爱重心。

若好触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触;

受者受已,则能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

善男子!有人说言:施于塔、像,不得寿命、色、力、安、辩,无受者故。

是义不然!何以故?有信心故,施主信心而行布施,是故应得如是五报。

善男子!譬如比丘修集慈心,如是慈心实无受者,而亦获得无量果报。施塔、像等亦应如是,得五果报。

善男子!如人种谷,终不生菰,施于塔、像,亦复如是;以福田故,得种种果。

是故我说田得果报,物得果报,主得果报。

[末学解说]

如果喜欢以色(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布施,以此因缘,这样的人能够获得微妙上色。

如果以香布施,这样的人因此而能够名称远闻。

如果以味布施,这样的人因此能够被众生乐于见闻,见闻后会生爱重心。

如果喜欢以触布施,这样的人因此能够获得上妙触;

受者接受布施后,则能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的果报。

善男子!有人说:布施于塔、像,不能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因为没有接受布施之人的缘故。

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有信心(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疑心,亦即远离怀疑之清净心)的缘故,施主信心而行布施,所以应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这五种果报。

善男子!譬如比丘修集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这慈心其实没有所指的接受者,然而却能够获得无量果报。布施塔、像等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能够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五种果报。

善男子!譬如人们种植谷,永远不会生出菰,布施于塔、像,也是同样的道理;因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的缘故,而获得种种果报。

所以我说,有因田胜而得果报,有因物胜而得果报,有因施主胜而得果报。

注解:
【五尘】:﹝出法界次第﹞
  尘,即垢染之义。谓此五尘能染污真性故也。
  [一、色尘],谓眼所见青黄赤白及男女形貌等色,是名色尘。
  [二、声尘],谓耳所闻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是名声尘。
  [三、香尘],谓鼻所嗅栴檀沉水饮食,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四、味尘],谓舌所尝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是名味尘。
  [五、触尘],谓身所触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上妙衣服等,是名触尘。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信心】: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疑心,亦即远离怀疑之清净心。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二·一八八上):“何等为信力?于如来所起信心,深入坚固。”信心乃为入道之初步,故置于“信、进、念、定、慧”等五根之首。六十华严经卷十一、大智度论卷一均喻信心为手,称已能知解佛法而无信心者,如无手之人入宝山而无一物可取。此外,仁王般若经卷上等亦以信心为菩萨行之始源,而将其置于菩萨位之首。又大般涅槃经、大乘起信论等所论之信心,主旨概为信仰佛法僧三宝及因果之理。然净土法门则特为强调信仰弥陀愿力之心,如往生论注(昙鸾撰)卷下言,称名忆念尚不满所愿者,乃因有三种不相应之故,即(大四○·八三五中):“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善导之观无量寿佛经疏散善义中亦举出“机、法”二种信心,其中,法者有就人立信与就行立信之别。前者强调信仰弥陀之愿力、释迦之劝说、诸佛之证诚;若异学异见、别解别行之人,纵使化佛、报佛等来,亦不得往生。就行立信则言称名为顺彼佛之愿行,故就之立决定往生之信,并举二河白道为喻,广说守护信心。由上述知信心之重要。(新华严经卷十四、梵网经卷上、十地经论卷二、大乘义章卷十四)p3715FROM:【佛光大辞典】

【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如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这种哀叫,并不能感动那肥人和几个打手的慈心,他们反而哈哈的笑起来了。”佛教说菩萨修习“四无量心”,第一就是“慈心”。如《俱舍论》卷二九说:“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慈心”即为众生做善事,给予欢乐。佛家所说的“慈心”范围极大、对象极广。不分怨亲,故称“无量”。《大日经·住心品》说六十种心相,其中有“慈心”者,谓随顺慈法而修行。《增一阿含经》卷四七谓:修习“慈心”者,可得卧觉皆安、天护人爱、横灾不侵、得生梵天等种种善果。(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

菩萨修行如是二施,为二事故: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心得调伏。

善男子!复有三施:一、以法施,二、无畏施,三、财物施。

以法施者,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为坏邪见说于正法,能分别说实非实等,宣说四倒及不放逸,是名法施。

若有众生怖畏王者、师子、虎、狼、水、火、盗贼,菩萨见已,能为救济,名无畏施。

自于财宝破悭不吝,若好若丑,若多若少,牛、羊、象、马,房舍、卧具、树林、泉井,奴婢、仆使,水牛、驼驴,车乘、辇舆,瓶瓮、釜镬,绳床、坐具,铜铁、瓦器,衣服、璎珞,灯明、香、花,扇、盖、帽、履,机杖、绳索,犁、耨、斧、凿,草、木、水、石,如是等物,称求者意,随所须与,是名财施。

若起僧坊及起别房,如上施与出家之人,唯除象、马。

[末学解说]

善男子!布施有二种:一者、法施(法施,为人说法,令其开悟),二者、财施(财施,自能持戒,不侵他人财物,又能以己之财施与他人)。法施则能获得财、法二种果报,财施则只能还得财宝的果报。

菩萨修行这二种布施,为了二事: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心得调伏。

善男子!还有三种布施:一、以法施(法施,为人说法,令其开悟),二、无畏施(无畏施,持戒之人无杀害之心,令其无畏),三、财物施财施(财施,自能持戒,不侵他人财物,又能以己之财施与他人)。

以法布施者,教导他人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僧中行事务,如授戒之重法,向僧众先告白其事,曰白。次三问其可否而决其事曰三羯磨,合一度之白与三度之羯磨曰白四羯磨。是最重之作法也),为坏邪见者演说正法,能分别解说真实、非真实等,宣说四倒(四种颠倒之妄见也。此有二种:一于生死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而执常乐我净,为凡夫四倒。一于涅槃之常乐我净,而执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为二乘四倒。初云有为之四倒,后云无为之四倒。断有为之四倒为二乘,断有无为之八倒为菩萨)及不放逸,这名为法施。

如果有众生怖畏王者、师子、虎、狼、水、火、盗贼,菩萨见到后,能为救济,名为无畏施。

自己对于财宝破悭不吝,不论是好是丑,不论是多是少,不论是牛、羊、象、马,房舍、卧具、树林、泉井,奴婢、仆使,水牛、驼驴,车乘、辇舆,瓶瓮、釜镬,绳床、坐具,铜铁、瓦器,衣服、璎珞,灯明、香、花,扇、盖、帽、履,机杖、绳索,犁、耨、斧、凿,草、木、水、石,如是等物,有求者,随所须给与,这名为财施。

或者建造僧坊以及建造其他房舍,如上面一样布施与出家之人,只唯除象、马。

注解:
【二施】:<一>指财施与法施。解深密经卷四(大一六·七○五下):“各有三种施。三种者,一者法施,二者财施,三者无畏施。”大般若经卷五六九法性品比较二施之优劣,谓(大七·九四二上):“财施有竭,法施无穷。何以故?财施但能得世间果,人天乐果,曾得还失,今虽暂得,而后必退;若以法施,得未曾得。”
 <二>指食施与法施。进学经(大一七.七四四中):“又有二施,饮食美味,以安身命;敷散经典,开微悦听。食施安身,法施迁神,二事虽快,法施为最。”p204FROM:【佛光大辞典】


【三施】:<一>大智度论卷十一以财、法、无畏三种施为三施。即:(一)财施,自能持戒,不侵他人财物,又能以己之财施与他人。(二)法施,为人说法,令其开悟。(三)无畏施,持戒之人无杀害之心,令其无畏。
 <二>大智度论卷十二以物、供养恭敬、法三种施为三施。即:(一)物施,即财施。(二)供养恭敬施,即信心清净,恭敬礼拜等。(三)法施,即为人说法。
 <三>华严经疏钞卷二以饮食、珍宝、身命三种施为三施。即:(一)饮食施,见饥饿之人,即以饮食济其困馁,又称下品施。(二)珍宝施,见贫穷之人,即以财物珍宝周其窘乏,又称中品施。(三)身命施,复分为二:(1)仅割身肉,济于饥饿众生,是为身施。(2)若全身施与,命亦随尽,是为命施。此等之施,极难极重,故又称上品施。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白四羯磨】:(术语)Jn^apticaturtham%,僧中行事务,如授戒之重法,向僧众先告白其事,曰白。次三问其可否而决其事曰三羯磨Tr!ti^ya karmava%cana%,合一度之白与三度之羯磨曰白四羯磨。是最重之作法也。羯磨疏一上白:“若情事殷重,和举转难。如受忏大仪,治摈重罚。故须一白牒陈,三羯磨量可,方能成遂,故曰白四。亦以一白三羯磨通为四也。”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五曰:“白四受戒、忏重、治举、诃谏等,事通大小,情容乖舛。自非一白告知,三法量可,焉能辨得?以三羯磨通前单白故云白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白四羯磨】:梵语 jn~apticaturtha-karman,巴利语 n~atti-catuttha-kamma。又作白四、白四法、一白三羯磨。白(梵 jn~apti),即告白之意;羯磨(梵 karma),意译为业、作法等。白四羯磨指僧中所行事务,如授戒之作法,规定受具足戒时,三师中之羯磨师向僧众先告白某某提出出家要求,此即为“白”(即白表文)。其次,三问僧众赞成与否,称为三羯磨(梵 tr!ti^ya karmava^cana^。如无异议,则准予受戒为僧。合一度之白与三度之羯磨,故称白四羯磨,系最慎重之作法。其他如忏重、治罚、诃谏、灭诤等,事通大小、情容乖舛者,皆以此法听取僧众之意见。羯磨疏卷一上(卍续六四·二七○上):“若情事殷重,和举转难,如受忏大仪,治摈重罚,故须一白牒陈,三羯磨量可,方能成遂,故曰白四。亦以一白三羯磨通为四也。”(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之五)((参见:一白三羯磨)31)p2080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倒】:(名数)四种颠倒之妄见也。此有二种:一于生死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而执常乐我净,为凡夫四倒。一于涅槃之常乐我净,而执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为二乘四倒。初云有为之四倒,后云无为之四倒。断有为之四倒为二乘,断有无为之八倒为菩萨。见大乘义章五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施有四累:一、悭贪心,二、不修施,三、轻小物,四、求世报。

如是四累,二法能坏:一、修无我,二、修无常。

善男子!若欲乐施,当破五事:一者、瞋心,二者、悭心,三者、妒心,四者、惜身命,五者、不信因果;破是五事,常乐布施。

乐施之人,获得五事:一者、终不远离一切圣人,二者、一切众生乐见、乐闻,三者、入大众时不生怖畏,四者、得好名称,五者、庄严菩提。

[末学解说]

善男子!布施有四累:一、悭贪心,二、不修布施,三、轻小物,四、求世报。

这四累,有二法能坏除:一、修无我(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无我系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于三法印中,即有“无我印”。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二、修无常(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

善男子!如果想要乐施,当破五事:一者、瞋心,二者、悭心,三者、妒心,四者、惜身命,五者、不信因果;破除这五事,能够常乐布施。
乐施之人,能够获得五事:一者、始终不远离一切圣人,二者、一切众生乐见、乐闻,三者、入大众时不生怖畏,四者、获得好名称,五者、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

注解:
【无常】:梵语 anitya,或 anityata^,巴利语 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即:(一)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二)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坏灭,如人寿命尽时则死灭。另据辩中边论卷中所举,就遍、依、圆三性而有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之别。即:(一)遍计所执性,其体全无,称无性无常、无物无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缘生之诸法有生灭起尽,称生灭无常、起尽无常。(三)圆成实性,其位乃由垢转变成净,故称垢尽无常、有垢无垢无常。上述之说,不仅以缘生有为之诸法为无常,且认为圆成实性之法亦含有转变无常之义。又据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成无常品,举出无性无常、失坏无常、转异无常、别离无常、得无常、当有无常等六种;另举出刹那门、相续门、病门、老门、死门、心门、器门、受用门等八种无常。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明示十二种无常之相,即: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另入楞伽经卷七无常品中载有外道之八种无常。
 此外,观世相之无常,称无常观、非常观;说明无常旨趣之偈颂,称无常偈;安置病僧之堂院,称无常院、无常堂、延寿堂。(杂阿含经卷一、卷十、卷四十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法句经卷上、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八)((参见:常无常)4530)p5109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我】:梵语 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无我系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于三法印中,即有“无我印”。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一)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五要素)假和合而成,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二)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假成立者),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据阿含经典之说,一切万法之存在皆赖于各种条件之相互依存,此依存关系一旦有所变化,即产生幻灭、无常之现象;由于无常,故为苦;由于苦而不得自在,故为无我。
 (二)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即一方面认为“人无我”,另一方面又主张构成存在之要素各有其自性,故不说“法无我”。
 (三)据成实论之说,五蕴中并无实在之自我,准此而观人无我者,称为人空观;又五蕴之法尽是无常,并无实在之自性,准此而观法无我者,称为法空观。
 (四)一般言之,大乘佛教主张二无我,即我法二空(人法二空),然唯识宗依“三性说”而立“三无我”之说。即:(1)“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理无者,非为实在之我相,故称无相无我。(2)“依他起”之似我似法乃如幻假有者,异于被执之我相,故称异相无我。(3)“圆成实”之自相乃由无我(识之实性)所显之真如,故称自相无我。(杂阿含经卷一至卷三、卷十、大品般若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卷十、俱舍论卷二十九、卷三十、成实论卷三、卷十二、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辩中边论卷中、唯识二十论)((参见:人法二空)256、“我空法有”2941)p5087 FROM:【佛光大辞典】

【庄严】:1、装饰的意思。2、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16:46 , Processed in 0.1364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