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莲,学习[楞严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3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63

[精进勋章]

31#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6:03:47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

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

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末学解说]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如来常常说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一切世间的种种变化,都是因为四大(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和合而发明的。

为什么如来将因缘、自然这二者都排除、摒弃掉呢?

我现在确实不知道这义理是什么,恳请如来垂怜,慈悲哀愍,为众生开示中道真实、究竟的义理,没有戏论(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之法。”

注解:
【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大】:(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排摈】:排斥、摈弃。摘自百度。
【戏论】:梵语 prapan~ca。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大三○·八一五上):“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
 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九种戏论。三种为:(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九种为:(一)通计我,(二)约计是我,(三) 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二种戏论:(一)于真实之理生戏论,(二)于世间之事生戏论。此外,中观论疏卷一亦列举五种戏论。(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参见:爱论见论)546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

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

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

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

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告诉阿难尊者说:你先前厌舍远离声闻、缘觉等小乘(对于大乘之称。求佛果为大乘,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为小乘)佛法,发心精进勤修,追求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所以我现在开示你第一义谛(二谛之一。即最殊胜之第一真理。为“世俗谛”之对称。略称第一义)。

为什么又将世间的戏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妄想因缘来缠附困扰你自己呢?

你虽然多闻佛法,如同读药方之人,真药出现在面前却不能分别,所以如来说真是可怜可愍啊。

你现在认真仔细听,我为你进行分别开示,也令未来修行大乘的众生能够通达真如实相。”

阿难默然安静,承接佛陀的圣旨。

注解:
【厌离】:梵语 udvega 或 sam!vega。于物生厌而舍去之意。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成唯识论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小乘】:(术语)梵名希那衍Hinaya%na%,对于大乘之称。求佛果为大乘,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为小乘。佛果者谓开一切种智,为尽未来际众生化益之悟。阿罗汉果与辟支佛果,虽有浅深之别,然皆为灰身灭智归于空寂涅槃之悟。乘者,运载之义,指使人乘之至其悟岸之教,以四谛为至阿罗汉果之教体,以十二因缘为至辟支佛果之教体。如此小乘有二道,故亦谓之二乘。又此二乘为佛成道后十二年间经律论三藏之所诠,故天台称之为三藏教。佛灭后印度之小乘分总别二十之流派,来我国后,遂立宗名俱舍,成实,及律三者,即小乘也。是皆为佛随他意之说法,姑以调熟下劣根性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乃至化一人我则堕悭贪。”法华经游意下曰:“今以二义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曰大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FROM:【佛光大辞典】
【第一义谛】:梵语 parama^rtha-satya,巴利语 paramattha-sacca。二谛之一。即最殊胜之第一真理。为“世俗谛”之对称。略称第一义。又称胜义谛、真谛、圣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总括其名,即指深妙无上之真理,为诸法中之第一,故称第一义谛。
 佛教各宗派对第一义谛所下之定义不尽相同,如小乘说一切有部将单一而不可分解之对象视为真实存在之认识,称为胜义谛;中观学派则认为诸圣贤了解缘起性空之理,洞彻世俗认识之颠倒,以此道理为真实,称为真谛;小乘经部及瑜伽行派等则将佛教智慧及依此智慧为对象之理解,称为胜义谛。就大乘而言,则主要藉真谛与俗谛二者调和世间与出世间之对立,将此二谛联系起来观察现象,称为中观、中道,为大乘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此外,禅林多用第一义,相对于第二义之相待差别,特以第一义来诠显绝对不可思议之境界。第一义复称向上门、正位等;第二义则称向下门、偏位等。(俱舍论卷二十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显扬圣教论卷二、卷六)((参见:二谛)244)FROM:【佛光大辞典】
【戏论】:梵语 prapan~ca。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大三○·八一五上):“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
 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九种戏论。三种为:(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九种为:(一)通计我,(二)约计是我,(三) 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二种戏论:(一)于真实之理生戏论,(二)于世间之事生戏论。此外,中观论疏卷一亦列举五种戏论。(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参见:爱论见论)5463)FROM:【佛光大辞典】
【当来】:来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通达】: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

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


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


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

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

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如你所言,地水火风这四大和合,产生了世间的种种变化。

阿难!如果这四大的体性不是和合的,地水火风就不能交杂和合,就如同虚空不能和合种种色相一样;

如果(四大的体性)是和合的,就会一同变化,始终相辅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同旋转的火轮一样没有休息。阿难!就如同水结成冰,冰又还原成水。

你观察地大的自性,粗的是大地,细的是微尘,分析至极小的邻虚尘(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是色边际(谓此色尘分析,至于微细色相之际,人、天之眼所不能见,是为色边际也)相七分之一,更进一步分析邻虚(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即是虚空,有空性。

阿难!如果把这邻虚分析成虚空,那么虚空应当生出色相。

你现在问:‘因为和合的缘故,生出世间种种变化之相。’你且观察这一邻虚尘(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是用几个虚空和合而有呢?因此,不是邻虚和合而成了邻虚。

再有,邻虚尘分析成为虚空者,是用几种色相来合成虚空的呢?

如果是色相和合,和合的色相则不是虚空;如果是虚空和合,和合的虚空则不是色相。色相还可以再分析,虚空要怎样和合呢?

你的本元不知道如来藏中,性色(如来藏中之妙色)就是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是真色(真空之妙色。依此真善妙色者,称为法身有相),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不同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大】:(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邻虚】:(术语)又曰邻虚尘。新译曰极微。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胜论外道谓此邻虚于三灾劫末时亦不坏,分散于虚空而常住。佛教之小乘有部宗,虽立极微为实有。然以为因缘所作,业力尽,极微亦坏,故明为无常生灭。是内外道之区别也。楞严经三曰:“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百论序疏曰:“外道计,邻虚无十方分,圆而是常,(中略)毗昙明亦有邻虚尘,无十方分,具二缘生,故是无常。一因缘,二增上缘。”止观三曰:“如释论解檀波罗蜜,破外道邻虚云。此尘为有为无,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若无极微色,则无十方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极微】:梵语 parama^N!u。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依俱舍论卷十二谓,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而成一团,称作“微”,又称“微尘”,亦即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之所见。微尘,梵语 aN!u-rajas,音译作阿拏、阿菟,又作阿耨尘。
 集合七微尘,谓一金尘,七金尘谓一水尘,七水尘谓一兔毛尘,七兔毛尘谓一羊毛尘,七羊毛尘谓一牛毛尘,七牛毛尘谓一隙游尘(又作向游尘)。金尘、水尘能够通过金中、水中之空隙,故尘有极微细之意。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乃表示尘如兔、羊、牛的毛端之微细。隙游尘则指如窗隙间,吾人肉眼可视之光中浮游细尘而言。
 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四微)始能形成。因不能缺少其一,故称“八事俱生,随一不减”。(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卷一三六、大智度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FROM:【佛光大辞典】
【色边际】:谓此色尘分析,至于微细色相之际,人、天之眼所不能见,是为色边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性色】:(术语)又云真色。如来藏中之妙色也。性即是色,故云性色。台家所谓性具之色也。楞严经三曰:“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空】: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色】::又作性色。即真空之妙色。依此真善妙色者,称为法身有相。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七下):“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3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63

[精进勋章]

32#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16:0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1 12:0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

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卢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

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

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

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

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

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

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火性(火性即火大)没有本我自性,是寄托于种种尘缘之中的。

你看室罗筏城中没吃饭的人家要生火做饭时,手拿着阳燧(古代取火用的凹面铜镜,用以聚集日光)在太阳下求火。

阿难!什么叫做和合者呢,如同我与你以及这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现在都在一起,成为一个团体的大众,团体虽然是一个,追究其根本,还是各自有各人的身体,都有各自的氏族名字,比如舍利弗是婆罗门种、优卢频螺是迦叶波种,还有阿难是瞿昙种姓。

阿难!如果此火性是因为和合而有,那么有人用手执铜镜向太阳求火,这火是从铜镜中出来的吗?还是从艾炷中出来的呢?还是从太阳中出来的呢?

阿难!如果是从太阳而来,能够燃烧你手中的艾炷,那么太阳经过的地方,林木都应会受到焚烧。

如果是从铜镜中而出,火能够从铜镜出来燃烧艾炷,铜镜为什么不会镕化呢。你拿着铜镜的手也没有热相,如何融解铜镜呢。

如果是生于艾柱,为什么还要借着太阳与铜镜的光明相连接,才能产生火呢。

你再认真观察,铜镜是用手拿着的、太阳是从天而来的、艾柱是从本地而生的,那么火是从什么地方游历于此的呢?

太阳和镜子相距遥远,不是和在一起,不是合成一体,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这个火光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

你还是不知道,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中,性火(由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和合而成的现实之火,称为事火;然若仅就火自身之性质而言,则称为性火)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

阿难应当要知道!世人在一处执铜镜就在这一处产生火,如果遍法界都执铜镜,那满世间就都有火,如果火在遍世间都生起,还有固定的方所吗,所以都是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火大不同的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火性】:火性即火大也。谓乌刍瑟摩,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其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由是谛观,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因此火光三昧力故,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消,生火宝焰,证无上觉,斯为第一。(梵语乌刍瑟摩,华言火头。)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阳燧】:阳燧是指古代取火用的凹面铜镜,用以聚集日光,点燃艾炷。摘自百度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火】:为“事火”之对称。由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和合而成的现实之火,称为事火;然若仅就火自身之性质而言,则称为性火,此盖以火大遍于一切色法之故,亦即火大为一切物质之基本元素之一。(因明大疏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真空】: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色】::又作性色。即真空之妙色。依此真善妙色者,称为法身有相。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七下):“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

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

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

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珠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

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

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陷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

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

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水性(水性即水大也)不固定,流动、停息没有恒定的状态。

比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以及钵头摩、诃萨多等种种大幻师(为佛之德名。佛说幻化之事,能为幻化之事,故称幻师),求取月亮的水晶制作幻药,这些大幻师等,在白月(指印度每月的后半十五日)的夜晚,手拿着方诸承接月中之水。

这水是从方珠中而出?是虚空中自有的?还是从月中而来呢?

阿难!如果是从月中而来,尚且在远方能够令方珠出水,那么所经过的林木都应当吐出流水。如果有水流出,那为什么还要等待方珠才能流出呢?如果不流,证明这水就不是从月亮降下的。

如果是从方珠而出,那么这方珠中恒常应当有流水,何必还要等到白月(指印度每月的后半十五日)夜晚的中夜呢?

如果是从虚空而生,虚空是没有边际的,虚空生出的水也应当没有边际,那么从人间到天上全都会被水淹没,为什么还有水、陆、空、行呢?

你再认真观察,月亮是从天上升起的,方珠是被手持的,承珠的水盘是由幻师本人陈设的,那么水从是什么地方流到此处呢?

月亮、方珠相距遥远,不是和在一起,不是合成一体,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这个水精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在一处执方珠就在这一处有水流出,如果遍法界执方珠,那满法界都有水,如果水在满世间都能生出,还有固定的方所吗,所以都是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水大不同的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水性】:水性即水大也。谓月光童子,往昔劫中,于水天佛所,修习水观。观于身中涕唾津液大小便利与世界外诸香水海,水性一同,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经无量佛,方得无身,与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无生忍者,谓一切诸法本来不生,于此法中,能忍可印证也。梵语菩提,华言道。)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大幻师】:为佛之德名。佛说幻化之事,能为幻化之事,故称幻师。大集经卷十九(大一三·一三一上):“说一切法如水月,我今敬礼大幻师。”FROM:【佛光大辞典】
【水精】:梵语 sphat!ika。音译颇梨、颇致迦。又作白珠、水晶。增广本草纲目卷八举之,以其晶莹如水,坚硬如玉,故又称水玉。然慧琳音义则谓颇梨古译水精为非,举出颇梨有紫、白、红、碧等色,莹净通明,为宝中之极品,其中红、碧最珍,紫、白次之。(慧琳音义卷四、玄应音义卷六)((参见:颇梨)5949)FROM:【佛光大辞典】
【白月】:指印度每月的后半十五日。正名白半,又称白分、白月分。为‘黑月’的对称。印度纪月之法,系以月之盈缺而将一月分为黑月白月各十五日。白月即指从新月至满月期间,亦即每月十六日以后的后半个月。相当于中国、日本阴历的每月一日至十五日。《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二云(大正27·914c)︰‘于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如来为彼转正法轮。’《大唐西域记》卷六云(大正51·903b)︰‘佛以生年八十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入般涅槃。当此三月十五日。’《宿曜经》卷上云(大正21·393a)︰‘凡月有黑白两分,从一日至十五日为白月分。’[参考资料] 《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十一;《大唐西域记》卷二。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敷设】:布设;铺设。摘自百度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3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63

[精进勋章]

33#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17:2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1 12:0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
                                                                        
-- [经文] --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

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

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

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

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

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若风自生彼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

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风性(风性即风大)没有本我自性,时动时静不是常性的。

你常常整理衣服进入到大众时,僧伽梨(比丘三衣之一)的衣角飘动触及傍人,就会有微风吹拂其人的脸。这风是出于袈裟的衣角呢?是产生于虚空呢?还是生于其人的脸呢?

阿难!这风如果是出于袈裟的衣角,那么你穿袈裟就是披着风,衣服随风飞摇,应当会离开你的身体;

我现在说法,会中衣服是垂下的,你看我的衣风在哪里呢?不应当是在衣服中还有藏风的地方呀。

如果风是生于虚空,你的衣服不动,是什么原因没有风拂面呢?虚空性是常住的,风应当就是常生的;如果没有风时,虚空应当是灭尽的。风灭了可以被见,虚空灭了是什么形状呢?

如果有生有灭,就不叫虚空了;如果称名为虚空,为什么还有风生出呢?

如果风是自己产生于被吹拂的脸,从那人的脸生出来,应当会吹拂你,那么你自己整理衣服时,为什么倒过来吹拂别人呢?

你认真的审视观察,整理衣服的是你,吹拂的脸是别人的,虚空是寂然不参与流动的,那么这风是从什么地方鼓动来此的呢?

风与虚空体性相隔,不是和在一起,不是合成一体,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这个风性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

你还是不知道,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中,性风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

阿难!如同你一个人整理衣服会有微风生出,如果遍法界整理衣服,那满国土都有风,如果风周遍世间都在生起,还有固定的方所吗,所以都是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风大不同的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风性】:风性即风大也。谓琉璃光法王子,往昔劫中,于无量声佛所,蒙佛开示妙明心体,及说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即于尔时观此世界及与身心,各有所动,遂即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而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僧伽梨】:(衣服)Sam%gha%ti,比丘三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鸱,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为三衣中之最大者,故称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三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为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为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为上品。西域记二曰:“僧伽胝,旧曰僧伽梨,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僧伽梨,此音讹也,应云僧伽致,或云僧伽胝。译云合,或云重,谓割之合成,又重作也。此一衣必割截成,余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部、说诸有部等多则不割。若圣辨部、大众部等则割截之。若不割者直安帖角及以[巾*句]纽而已。”寄归传二曰:“僧伽胝,译为复衣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空】: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

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空虚浅深随出多少。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

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

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

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空性(空性即空大)是无形的,是因色相显现发明的。

比如室罗城,离河水很远,种种刹利以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建立安居时,凿井求水,从井中挖出一尺土,就会有一尺的虚空,这样一直挖,从中挖出一丈土,就会得一丈的虚空,虚空的浅深随着出土的多少而决定。

那么此虚空是因土所出呢?是因凿而有呢?还是没有原因自己产生的呢?

阿难!如果此虚空是没有原因自己产生的,没有凿土之前,为什么不是无碍的,只是见到大地而不是通达的呢?

如果虚空是因挖土而出的,那么土被挖出时,应当会见到虚空进入,如果土先被挖出来,没有虚空而入,为什么说虚空是因挖土而出来的呢?如果没有虚空出入,那么应当虚空与土的本元自性没有不同,既然没有不同就是相同的,为什么土被挖出时,虚空没有出来呢?

如果虚空是因凿而出,那么 凿出来的应当是虚空,不应当是土?如果不是因凿而出,凿出来的就是土,为什么会见到虚空呢?

汝要更加认真的审视观察,凿是从人的手随方运转而来的,土是从大地中移出来的,这虚空是从哪里而来的呢?

凿与虚空,虚实不同,不能互相作用,不是和在一起,不是合成一体,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这个虚空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

如果这虚空,自性圆满,周遍法界,本不动摇,应当知道现前的地、水、火、风都称叫做五大,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来无生无灭。

阿难!你的心昏迷,不能觉悟四大本元是如来藏,应当要观察虚空是因凿而出呢,是因挖土而入,还是没有出也没有入自己产生的呢?

你全然不知到,如来藏中,性觉(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觉(佛之究竟觉悟也。别于菩萨之相似觉随分觉,故云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

阿难!比如将一井挖空,那么虚空就生满一井,十方虚空也是同样的道理,虚空圆满十方,还有固定的方所吗,所以都是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虚空不同的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空性】:空性即空大也。谓虚空藏菩萨,于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由是谛观四大无依,虚空佛国,同一虚妄,于同发明,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斯为第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性觉】:(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觉】:(术语)佛之究竟觉悟也。别于菩萨之相似觉随分觉,故云真觉。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3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63

[精进勋章]

34#
 楼主| 发表于 2021-3-10 15:1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1 12:0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

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

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

暗时无明,明时非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

若暗明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

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

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

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

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

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拥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

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见觉是没有觉知的,是因色相和虚空而有的。

比如你现今在祇陀林,早上明亮晚上昏暗;假设在半夜,白月时是有光的,黑月时便是暗的,所以明、暗等相是因见精而分别辨析的。

那么这见精与明、暗之相以及虚空,是同一体、还是非一体?或是同体、不同性?或是不同体、同性?

阿难!这见精如果与明、与暗以及与虚空是同一体,那么明与暗二体之相就消亡了。

在暗时就没有明,在明时就不是暗,如果见精与暗一体,那么明时则见精消亡;如果是与明一体,那么暗时应当见精灭尽,(无论明暗)见精都会灭尽,又如何能见明、见暗呢?

如果与暗、明不同性,见精是无生无灭的,同一体是如何形成的呢?

如果这见精与暗、与明是不同体,你脱离明、暗以及与虚空,分析见精的本元是什么形相呢?

脱离明、脱离暗以及脱离虚空,这见精的本元就如同龟毛兔角(指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

如果见精与明、暗、虚空三事不同体,是从何处建立见精的呢?

如果见精与明、暗是相互背离的,要如何(显现)是同一体呢?

如果见精脱离明、暗、虚空三事,没有本元,要如何(显现)是不同体呢?

如果分别虚空、见精之性,其本来没有边际,要如何(显现)不同性呢?

如果见暗、见明之性没有迁改,要如何(显现)相同性呢?

你再细细的审视、微细的审视、详细的审视、认真的审视,

可以观察到,光明是从太阳而来的、黑暗是随黑月而来的、通达是属于虚空的、拥塞是归于大地的,那么这见精是从哪里来的呢?

见觉、空顽不是和在一起,不是合成一体,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这个见精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

如果见、闻、觉、知,自性圆满,周遍法界,本不动摇,应当知道无边不动的虚空与其动摇(识),地、水、火、风共称为六大,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来无生无灭。

阿难!你的心昏迷,不能觉悟你的见、闻、觉、知,本是如来藏,你应当观察此见、闻、觉、知,是有生有灭的因缘性?还是有同有异的和合性?是非生灭的自然性?还是非同异的非和合性?

你还不曾知道,如来藏中,见性是本觉的妙明,本觉的真精是妙明的真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

比如一个见根,可以遍见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也都是如此,妙德莹然遍周法界,虚空圆满十方,还有固定的方所吗,所以都是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不同的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龟毛兔角】:佛典中常见之譬喻。指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按,龟本无毛,然龟游水中时,身沾水藻,人视之,乃有误认水藻为龟毛者。又,兔亦无角,然直竖之长耳亦有被误认为兔角之时。经论中常用以比喻凡夫之妄执实我实法。盖凡夫常将因缘所成之假有法,妄执为实有之故。如《成实论》卷四阐明‘过去、未来之法无体’时云(大正32·271c)︰‘无谓过去、未来,兔角、龟毛、蛇足、风色,赤盐香等。’又,《大智度论》卷一云(大正25·61a)︰‘一切种、一切时、一切法门中,求不可得。譬如兔角、龟毛常无。’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3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63

[精进勋章]

35#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15:06: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1 15:0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3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

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乾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

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

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

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辩,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非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

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

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

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解说]

“阿难!识性(识性即识大)是没有本源的,是因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对应六尘(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虚妄而出的。

你现今周遍观察这在会的圣众,用眼睛按顺序浏览,眼睛环顾所看到的,如同镜中的景象,是没有辨别分析的,是你的识性在这其中按照次第顺序进行标识指明,这是文殊菩萨,这是富楼那尊者,这是目犍连尊者,这是须菩提尊者,那是舍利弗尊者。

这识性的了知是产生于所见?是产生于尘相?是产生于虚空?还是没有原因突然出现的呢?

阿难!如果你的识性是产生于所见之中,比如明、暗以及色相、虚空,这四种如果都没有,那么也不会有你的见性,见性尚且都没有,要从何处发起识性呢?

如果你的识性是产生于尘相之中,不是从所见而生,既然看不见明也看不见暗,明与暗都看不到,色相即是空,那尘相尚且都没有了,识性要从何处发起呢?

如果你的识性是产生于虚空,不是尘相就见不到,见不到就无法辨别,自是不能了知明、暗、色、空,而没有尘相就灭尽了攀缘之处,那么见、闻、觉、知也就没有地方安住了;此处没有尘相和攀缘之处,虚空不等同于没有,有不等同于有实物,纵然能够发起你的识性,又要如何去分别呢?

如果你的识性是没有原因突然出现的,为什么不会将太阳辨识为明月呢。

你再更细、更详、更微细的完整审视,你的所见是依托于你的眼睛,由尘相推断之前的外境,有相状的形成有,没有相状的就是无,这攀缘的识性因何所出呢?

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识动(识性攀缘、分别一切)与见澄(见性澄寂、没有分别),不是和在一起,不是合成一体,不是和合而产生的;闻、听、觉、知、也是如此,这个攀缘的识性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

如果这识心本来没有所从之处,应当知道明白,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清澈貌),其自性也不是有所从的,兼与虚空、地、水、火、风、共称为七大,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来无生无灭。

阿难!因为你的心粗重飘浮,所以不能觉悟、见闻、发明、了知,其根本是如来藏。

你应当观察这六处(眼耳鼻舌身意)识心,是同、是异?是空、是有?还是非同非异、非空非有?

你从根本上不知道,如来藏中,根性心识是妙明真知,明澄本觉是真精妙识,妙觉湛然,周遍法界,虚空圆满十方,还有固定的方所吗,所以都是循着众生的业而发现不同的境界。

世间的无知众生,疑惑是因为因缘以及自然性,其实全都是识心在分别计量、测度,这样的言说,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注解:
【识性】:识性即识大也。谓弥勒菩萨,往昔劫中,于日月灯明佛所,而得出家,修习唯心识定。至然灯佛出世,方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了一切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而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得无生忍,斯为第一。(梵语弥勒,华言慈氏。)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根尘】:六根和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湛然】:清澈貌。摘自百度
【性识】:(术语)众生之根性心识也。归敬仪中曰:“群生性识深浅利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掌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末学解说]

这时,阿难和与会大众,承蒙佛如来的微妙开示,身心空寂,没有挂念障碍。

法会的种种大众,各各了知,自心周遍十方法界,遍见十方虚空如同观看手中拿着的叶物,一切世间所有物都是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周遍圆满,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的身体,犹如那十方虚空之中吹过的一粒微尘,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好像湛然巨大海流中的一个浮泡,时起时灭漂浮不定。

与会大众都了然自知,本来清净的妙明真心常住不灭,向佛世尊顶礼合掌,自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利益,到如来前,说偈(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赞叹佛陀:

注解:
【偈】: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啰心无动转。”


[末学解说]

“佛世尊妙绝湛然,总一切法持一切义,寂然不动,首楞严(为佛所得之三昧名)王世间希有,

销除了我等亿劫颠倒(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之妄想,不用经历无量亿劫而能获得法身(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

祈愿现今可以证得菩提之果,成就宝王(佛陀之尊称也),还再来度脱这样的恒河沙众生,

将这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奉给尘刹(如微尘数的世界)众生,以此报达佛恩。

俯首恭请佛世尊为誓愿证明,发愿会率先入五浊恶世(详见下方注解)度化众生,

如果还有一位众生未成佛,终不在这恶世取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佛世尊大雄(佛有大力,能伏四魔。故名大雄)、大力、大慈大悲,恳请佛陀再详加开示,帮助断除微细的迷惑,

让我等能够早登无上觉位,在十方法界坐道场度众生,

虚空可以消亡,但金刚坚固的真心不会动摇转变。”

注解:
【总持】:1、指忆念所闻之法而不忘失的能力。
      2、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这也就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3、总持有四种:
  一、法总持,又名闻总持,即不忘失佛的教法;
  二、义总持,即能执持佛法的义理;
  三、咒总持,即菩萨依定起咒,解除众生的苦厄;
  四、忍总持,即能如实的把握事实的真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首楞严】:华译健相、一切事竟,为佛所得之三昧名。健相者,好比佛德坚固,诸烦恼魔及魔人不能破坏;一切事竟者,一切毕竟而得坚固。涅槃经说:“首楞严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首楞严三昧经中说“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诸山河日月星宿悉现如故,而不迫迮。示诸众生,首楞严三昧不可思议力如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僧祇】:译曰众,数。僧祇部,僧祇律,僧祇物等。【又】阿僧祇Asam%khyeya之略。译曰无数,无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宝王】:(术语)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云宝王。楞严经三曰:“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往生论注上曰:“华严经宝王如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FROM:【佛光大辞典】
【尘刹】:是说如微尘数的世界。刹华译即国土或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浊恶世】:(参见:五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浊】:佛教以五浊说明世界的丑恶。
  一、劫浊,言时代遭逢恶运,灾难频生;
  二、烦恼浊,指世人心中充满贪、嗔、痴等烦恼;
  三、众生浊,指众生资质低劣,苦多乐少;
  四、见浊,指邪见流行,思想混乱;
  五、命浊,指众生因恶业受报,心身交瘁,寿命短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雄】:(术语)佛之德号。佛有大力,能伏四魔。故名大雄。法华经涌出品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同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慈悲】:(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觉】:无上的正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舜若】:空之梵语。谓虚空及诸法之空无也。又舜若多之略,译作空性。(参见:舜若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舜若多】:译作空性。有二释,一指虚空之实体,名为空性。空即性之持业释也。楞严经三曰:“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长水疏曰:“舜若多,云空也。虚空之性不可销灭。”二指诸法之空无谓之空,空之性名为空性。空之性之依主释也。指真如之体,生法之二空为门,而显中道之真如,故谓真如为空性。非言真如之体是空也。唯识述记一本曰:“非性是空,说为二空。从能显说,梵言舜若,可说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显实性也。故言空者。从能显说,二空之性,名二空性。依士释名,言真如空未善理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烁迦罗】:梵语 cakra,巴利语 cakka。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为金刚、坚固、轮铁等意。例如梵语之 Cakrava^d!a,乃指铁围山。又如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烁迦罗心无动转。”其烁迦罗一词,乃精进、坚固之义。又烁迦罗眼,谓金刚眼、坚固眼,即指明定正邪、辨别得失之眼。(碧岩录第九则颂古、慧琳音义卷四十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FROM:【佛光大辞典】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三(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3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63

[精进勋章]

36#
 楼主| 发表于 2021-3-12 12:14:34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1 小时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四

-- [经文] --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本所不见,何况得闻?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

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

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末学解说]

这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从座位起身,偏袒着右肩,右膝跪在地上,合掌恭敬对佛陀说:

“大威德(大威与大德。有伏恶之势叫“大威”,有护善之功叫“大德”)的佛世尊!您善为众生开示演说如来第一义谛(二谛之一,又名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是深妙的真理的意思)。

世尊常常推举我,在说法(演说佛法)人中我为第一,如今听闻如来的微妙法音,就如同聋人要去听超过百步之外的声音,本来都看不见,更何况能够听闻到呢?

佛陀虽然宣说明示让我等断除疑惑,但现今还是未能更详细的明白其中义理,从而能完全解除疑惑。

世尊!比如阿难等人,虽然已经开悟,但是无始以来的习气、烦恼还没有断除;我们这些会中已经获得清净没有烦恼的大阿罗汉,虽然断尽了烦恼,现今听闻如来所宣说的法音,还是存在疑悔(疑念与后悔)

世尊!如果世间一切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五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十八界(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等,全都是如来藏,清净本然,为什么会忽生出山河大地种种由因缘和合所造作的现象,按照次第顺序流动变迁,终而复始呢?

再有,如来宣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如果地性周遍,如何能容得下水呢?

如果水性周遍,火就无法生起,而且如何能显明水火二性周遍虚空,不互相侵凌和消灭呢?

世尊!地性显现障碍,空性显现虚通,为什么二者都能周遍法界呢?

而我不知道这义理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愿如来大慈大悲弘布正法,开示我和一切大众心中的迷云。”

说完,五体投地顶礼佛陀,钦仰渴慕如来无上的慈悲教诲。

注解: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文句云:富楼那,翻满愿;弥多罗,翻慈;尼,女也。父于满江祷梵天求子,正值江满。又梦七宝器,盛满中宝入母怀。母怀子,父愿获从,诸遂愿故言满愿。弥多罗尼,翻慈行,亦云知识。四韦陀有此品,其母诵之,以此为名。或名弥窒(音质)子,翻善知识。支谦译度无极经:名满祝子,谓父于满江祷梵天而得其子。西域记云:布剌拏梅呾丽衍尼弗呾罗,唐言满慈子。旧讹略云弥多罗尼子。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大威德】:大威与大德。有伏恶之势叫“大威”,有护善之功叫“大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一义谛】:二谛之一,又名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是深妙的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说法】:演说佛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漏】: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疑悔】:(术语)疑念与后悔。法华经序品曰:“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称有为法。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相对于此,永远不变而绝对存在者,则称为无为法。据俱舍论光记卷五载,因缘造作称为“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因缘之造作,故称为有为,因此有为亦为缘起法之别名。小乘著重以有为来说明人生无常,大乘则扩大为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分析,说明性空、唯心之理。
 一般以五蕴为有为法。俱舍宗七十五法中,有为法占七十二种;唯识宗百法中,有为法占九十四种。大别之,有为法可分为:色法(物质)、心法(心)、非色非心法(不相应法)三种,称为三有为。
 有为法乃无常之法,于每一刹那皆在转变、迁移,故又称为有为转变。复次,言有为法为无常者,系因凡有为法皆具有生、住、异、灭四相,此即上记所谓的有为法之四个基本特征,称为四有为相;此外,亦有将住、异二相合并为一,而立三有为相。
 俱舍论卷一曾举出有为法四种异称:(一)世路:世,三世之意;路,即法,乃世所依者。谓过去法是世已行之法;现在法,是世正行之法;未来法,是世当行之法。故有为法为三世之所依,故称为世路。又“世”含有“可破坏”之意,有为法乃可破坏之法,又为无常之所依,故称为世路。(二)言依:言,指以音声为其体之言语,乃“能诠之名言”与“所诠之实义”所赖以表显、依存者。称有为法为言依者,盖以所诠之义,与能诠之名,俱堕于三世而行于三世,故称为言依。(三)有离:离,永离之意,即指涅槃。一切有为诸法终将被舍离,而至涅槃,故称为有离。(四)有事:事,因之义。有为诸法皆从因而生,故称为有事。
 又有为法须藉因果之关系始能成立,即凡为有为之法,必定会引生其果,故有为又称有果。此外,另有“有刹那”之异称,则在强调其刹那间生灭变迁之性质。(俱舍论卷五、成唯识论卷二、俱舍论颂疏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大乘义章卷二)((参见:五位七十五法)1089、“五位百法”1089、“四相”1732)FROM:【佛光大辞典】
【宣流】:(杂语)弘布正法也。无量寿经上曰:“光融佛法,宣流正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3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63

[精进勋章]

37#
 楼主| 发表于 2021-3-13 09:35: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3 20:34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约 3 小时 )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

“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告诉富楼那(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著称)以及法会中已经漏尽(凡人自眼等六根门漏泄烦恼,故名烦恼为漏。至三乘之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烦恼)、证得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的种种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说胜义(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深妙理)中的真胜义性,令会中定性(在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各具唯一种子之众生曰定性)声闻、以及种种一切还未获得二空(我空和法空。我空又名人空或生空,即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即悟诸法缘起性空的真理)、未发心回小向大的小乘阿罗汉等,都能获得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真正的阿练若(寂静处)修行处。

你们现在认真听,我来为你们演说。”

富楼那等钦承佛的法音,安静恭敬的承听(听从,接受)。

注解:
【富楼那】: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漏尽】:凡人自眼等六根门漏泄烦恼,故名烦恼为漏。至三乘之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烦恼,谓之漏尽。法华经序品曰:“诸漏已尽逮得己利。”智度论三曰:“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胜义】:(术语)对于世间或世俗之语而有胜义之语,谓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深妙理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性】:(术语)在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各具唯一种子之众生曰定性,具二种或三种之众生曰不定性。总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人天之有漏种子者,曰无种性。定性之中有三性,加以不定性无种性,则为五性,即法相宗所立之五性各别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空】: 1、我空和法空。我空又名人空或生空,即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即悟诸法缘起性空的真理。 2、性空和相空。性空是说诸法皆众缘和合而生,根本没有自性;相空是说诸法缘生的相,都是虚幻不实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练若】:(术语)(参见:阿兰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兰若】:华译为寂静处,是比丘所居住的寺院的总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承听】:听从,接受。摘自百度

-- [经文] --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末学解说]

佛陀说:“富楼那!像你说的,佛性清净本然,为什么会忽然生出山河大地呢?

你不是常常听闻如来宣说性觉(真如之体不依他体而自觉、自明)是真妙明心、本觉(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觉性)是真妙明心吗?

富楼那说:“是的,世尊!我常常听闻佛世尊宣说这样的义理。”

注解:
【性觉】:谓真如之体不依他体而自觉、自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上):“性觉妙明,本觉明妙。”FROM:【佛光大辞典】
【妙明】:(术语)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楞严经一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明】:妙明的真心,即无漏的真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本觉】: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觉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无明。”


[末学解说]

佛陀说:“你称为的觉明,是因为觉性本来就明称之为觉呢?还是因为觉性本来不明,(要发明这不明的觉性)而称之为明觉呢?”

富楼那说:“如果觉性不明称之为觉,那么就没有无明了。”

-- [经文] --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

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炎、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末学解说]

佛陀说:“如果觉性不明,则没有明觉,如果觉性有明就不是觉,是无明就不是明觉,无明又不是觉,因为觉性是湛然妙明的。

所以性觉(真如之体不依他体而自觉、自明)必然是妙明的,妄念令本觉成为能明的觉;这个能明的觉并不是真正的妙明,是因为虚妄的明而建立起来的。

这个能明的觉既然是由妄念建立起来的,便产生了你妄念的功能;在没有同异的觉性中,忽然有了差别异相,因为差异分别那些不同,从而就有了对应的相同,因为同、异的产生,又建立了不同不异。

如此这般的扰乱,互相对待产生劳相,劳相久了而引发尘相,自相浑浊,因此引起尘劳烦恼,产生了世界。

静相成了虚空,虚空是为同,世界是为异,而没有同异的,是真有为法。

因为觉性妙明,虚空暗昧,互相对待形成了摇动,所以有风轮(为大地四轮之一,乃世界之最底部)执持世界;

因为虚空产生摇动,坚固明性而有了障碍之相,那坚精金宝,无明妄觉所立的坚碍之相,所以有金轮保持国土;

因为坚固的妄觉形成了金宝,摇动的妄明生出了风,风与金相互摩擦所以有火光,因为其变化性,宝明生润,由火光向上而蒸发,所以有水轮含润十方界;

火升腾,水下降,相互交集产生了坚固交之相,湿的形成巨海,干的形成洲潬,因为这个缘故,大海之中常会有火光生起,洲潬中常会有江河流注,如果水势比火势劣就会结为高山,所以山石相击则会形成火焰、融化则会形成水,如果土势比水势劣就会抽为草木,所以山林草木被烧就形成土,绞拧草木就形成水。

这些交互的妄相,轮流更换互相作为种子,因为这样的因缘令世界相续。

注解:
【性觉】:谓真如之体不依他体而自觉、自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上):“性觉妙明,本觉明妙。”FROM:【佛光大辞典】
【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风轮】:为大地四轮之一,乃世界之最底部。世界之成必先立于虚空之上,称为空轮,依此空轮而上生风轮、水轮、金轮,合称四轮,四轮之上乃有九山八海。风轮其广无数,厚有十六亿逾缮那。其体坚密,假令有一大诺健那,以金刚轮奋威击之,则金刚碎尽,而风轮无损。称之为轮,乃取其形横圆、其体坚密之义。(俱舍论卷十一、卷十二)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3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63

[精进勋章]

38#
 楼主| 发表于 2021-3-14 14:5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4 15:0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  1 小时 40 分钟 )
                                                                        
-- [经文] --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

所妄既立,明理不逾,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啰蓝、遏蒱昙等,

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末学解说]

“再有,富楼那!无明虚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觉性的妄明。

虚妄已经建立,不会逾越相应的明理,由于这个因缘,所以听不会超出声尘,见不会超出色尘,形成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由此本觉明体分成了见闻觉知等六根,因同业相互交缠,因聚合分离形成变化,

因见性妄明引发色相,因妄明之见形成妄想,因不同的妄见会形成怨憎,因相同的妄想会形成爱欲,流动不止的爱欲成为了种子,容纳的爱欲妄想成为了胎,当男女交遘时吸引同业,所以有因缘产生羯啰蓝(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遏蒱昙(又叫遏部昙,受胎二七日,状如疮疱)等胎相,

胎卵湿化(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都是相对应而生的,卵生是由妄想而生、胎生是因情欲而有、湿生是以和合而感生、化生是以分离而应生,情欲、妄想、和合、分离,互相变化、更易替换,所有众生受业力,不断飞沉变化,因为这样的因缘,众生相续不断。

注解:
【富楼那】: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妄】:即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因此六尘是凡夫们所时常迷妄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羯罗蓝】:梵语 kalala,巴利语同。指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又作迦罗逻、歌逻逻、羯剌蓝。为胚、胎之义。意译作凝滑、和合、杂秽、胞胎、膜。为胎内五位之一。即托胎以后初七日间之状态。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七(大五四·六二二上):羯逻蓝(梵语,旧言歌逻逻,此云凝滑。父母不净和合,如蜜和酪,泯然成一;于受生七日中,凝滑如酪上凝膏,渐结有肥滑也。)
 瑜伽师地论卷一之中,以此位为色与心、心所之共同安危之所依处,故称为“依托”;书中并阐明此位乃吾人之“识”之最初依托处。(杂阿含经卷四十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卷三十八、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俱舍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九、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四、慧苑音义卷下)((参见:胎内五位)3933)

【遏部昙】:梵语遏部昙,华言疱。谓受胎二七日,状如疮疱,故名遏部昙。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胎卵湿化】:(杂语)四生也。(参见:四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汝负我命,我还债汝,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末学解说]

“富楼那!妄想与爱欲是在一起的,如果爱不能离,则会有种种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这些都以欲贪为根本;

贪欲与爱欲共同滋生,如果贪不能停,则会有种种世间卵化湿胎的众生随着各自力量的强弱互相吞食,这些都以杀贪(同于贪欲。于所愿无厌足之烦恼也)为根本;

比如人吃羊,羊死后投生为人,人死后投生为羊,像这样乃至十种不同种类的众生,死而复生,生而复死,互相吞食、互相报复,所有恶业都由此产生,一直到未来没有穷尽,这些都以盗贪(起窃盗业之贪欲)为根本。

你欠我命,我还你债,因为这个因缘,经过百千劫的时间还在生死轮回;你爱我的心,我怜你的色,因为这个因缘,经过百千劫的时间还在爱欲缠缚,以杀盗淫这三种为根本,因为这个因缘,业果相续不断。

注解:
【欲贪】:(术语)同于贪欲。于所愿无厌足之烦恼也。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身孰为本,欲贪为本。”法华经譬喻品曰:“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楞严经四曰:“想爱固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盗贪】:(术语)起窃盗业之贪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末学解说]

富楼那!世界、众生、业果这三种颠倒相续,全都是性觉妄为明觉,由此产生明了知性,因明了之性引发了种种业相,由虚妄的见性产生了山河大地,种种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相,有次序的变迁流转,都是因为此虚妄,所以终而复始。”

注解: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3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63

[精进勋章]

39#
 楼主| 发表于 2021-3-15 12:2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5 12:37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3 小时 30 分)

--
[经文]
--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末学解说]

富楼那说:“如果这妙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德不可思议)本有的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一样不增不减,没有原因忽生出山河大地种种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相;

如来现今已经证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之相、习气烦恼为什么会再生出呢?”

注解:
【富楼那】: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德不可思议,称为“妙觉”,为佛果的无上正觉,证得此正觉的人,被称为“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

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

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富楼那:“譬如迷路之人在一个村落,迷惑的将南方认为成北方,那么这个迷惑,是因为迷的自身而有呢?还是因为觉悟出了问题呢?”

富楼那说:“这样的迷路之人,既不是因为这个迷自身,也不是因为觉悟出了问题。

为什么呢?迷的本身是没有根本的,如何因迷而有呢?觉悟是不会产生迷的,迷如何因觉悟而出呢?”

-- [经文] --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

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


“不也,世尊!”


[末学解说]

佛陀说:“那迷路之人正在迷惑时,忽然有了悟之人给予指示,令其明白知道正确的方向。

富楼那!你是如何想的,这个人纵然迷惑过,(知道正确方向后)是否还会对这村落产生迷惑呢?”

“不会的,世尊!”

-- [经文] --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

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亦如翳人见空中花,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花所灭空地待花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富楼那言:“空元无花,妄见生灭,见花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末学解说]

“富楼那!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个迷是没有根本的(不存在),自性是空的,本来没有迷惑,好像有迷惑的妄觉,一旦觉悟到了迷惑,迷惑也就灭尽消失了,觉悟了就不会产生迷惑。

也如同有眼疾的人会看见空中有花,翳病如果去除了,空中的花也会随之灭尽消失了;忽然有个愚痴之人,在空中之花的消失处,等待花再次生出。你看这人,是愚痴呢?还是智慧呢?”

富楼那说:“空中原本就没有花,是因为妄见而有生有灭,见到虚空之花出现或灭尽,已经是颠倒了;还想要让花再次生出,实在是狂痴。为什么还要说这样的狂人是愚痴还是智慧呢?”

-- [经文] --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

‘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

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佛陀说:“如同你所理解的,那为什么还要问:

‘诸佛如来,已经证得了妙觉明空,为何要再生出山河大地呢?’

又比如,金矿中夹杂精金,而精金至纯不会夹杂(砂石),如同木头烧成灰,不会重新成为木头一样,

诸佛如来,证得菩提涅槃,也是同样的道理。

-- [经文] --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凌灭;又徴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

[末学解说]

“富楼那!又如你所问:‘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为什么水火两性不相互侵陵、生灭;还有虚空及诸大地,周遍法界不和合相容。’

富楼那!譬如虚空,其体性不是一切相,因而不拒绝其他种种诸相发挥。这是为什么呢?

-- [经文] --

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

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花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凌灭义?

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

[末学解说]

富楼那!那太虚空(谓浩浩宇宙之虚空。又称顽空、偏空。此虚空湛然常寂,毕竟无为无物,教中常以之譬喻小乘灰身灭智之涅槃,而异于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义空),太阳照射时显现明相、云朵屯聚时显现暗相、风吹摇时显现动相、天晴澄澈时显现清相、水气凝聚时显现浊相、尘土积集时显现霾相、水澄清时显现映相。

你是如何想的,这些不同地方的种种有为(因缘造作)之相,是因他(太阳、云朵等)而生?还是虚空自生的?

如果是因他(太阳、云朵等)所生,富楼那!那么,当太阳照射时就是日明(明相),十方世界也都是日色(明相),(十方世界都为明相)为什么在空中还要再见到太阳呢?

如是是虚空自身产生的明相,虚空应当可以自己照明,为什么在半夜、云雾的时候不能产生光明照耀呢?

应当知道,这个明相不是因为太阳、不是因为虚空,不异于虚空太阳。

观察这些相状,原本是虚妄的,没有可以指明之处,犹如虚空之花,结的果子也是空果,为何还要追问其相互侵凌生灭之义理呢?

观察自性,本元真实,只有妙觉明性,妙觉明心原本就不是水火,(水火是妄见而生,不是实有)为什么还要问二者是不相容者呢?

真妙觉明也是如此。你如果以空性发明就会显现虚空,以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就会各各显现,如果同时都发明就会全部显现,为什么会全部显现呢?

注解:
【太虚空】:谓浩浩宇宙之虚空。又称顽空、偏空。此虚空湛然常寂,毕竟无为无物,教中常以之譬喻小乘灰身灭智之涅槃,而异于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义空。(菩提心论)FROM:【佛光大辞典】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

‘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

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末学解说]

富楼那!比如在一处水中,显现太阳的光影,两个人一同观看水中的太阳,(二人)向东向西各行,各自都能看见太阳,随着二人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原先就没有标准的答案,所以不应当故意说:

‘这太阳只有一个,为什么会各自而行?各自都有太阳跟随,就应该有两个太阳,为什么显现为一个太阳呢?’

都是虚妄,不能作为凭据。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3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63

[精进勋章]

40#
 楼主| 发表于 2021-3-16 13:1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16 13:20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2 小时30 分)

--
[经文]
--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钵剌若、非波罗蜜多;

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

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末学解说]

“富楼那!你以色相、空相来倾夺如来藏(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如来藏就会随之显现为色相、空相周遍法界,

所以在其中,产生了风动、空澄、日明、云暗等相状,众生为之迷闷,背离本觉,和合虚妄尘相,因而引发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有了世间诸相;

我(如来)是以不生不灭的妙觉明性,和合如来藏,因而如来藏只有妙觉明性圆照法界,所以在其中,一即为无量、无量即为一,小中能现大,大中能现小,不动道场周遍十方法界,法身含纳十方世界无尽虚空,能在一毛端显现佛陀净土,坐微尘里宣说佛法,灭尽种种妄尘之相,和合本觉,所以能够发明真实不虚、如常不变的妙觉明性。

而如来藏原本求取涅槃圆果的心,不是心性不是虚空;不是“地、水、火、风”四大;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不是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指众生衰变及灭坏)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苦为生死之果,集为生死之因,灭为涅槃之果,道为涅槃之因也);非智非得;不是菩萨所修布施、持戒、精进、忍辱、静虑、般若六度法;

如是乃至不是怛闼阿竭(译曰如来)、非阿罗诃(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三耶三菩(与三藐三菩提同);非大涅槃(指成佛),非常非乐非我非净(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所以不是世间法,不是出世法(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

注解: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来藏】: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经论中常以该思想阐明人之迷、悟对立意义。FROM:【佛光大辞典】
【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宝王】:(术语)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云宝王。楞严经三曰:“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往生论注上曰:“华严经宝王如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法轮】: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的烦恼,谓之“法轮”,故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圆心】:求取涅槃圆果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老死】:老与死之并称。又作老死支。十二因缘之一。指众生衰变及灭坏之位。依三世两重因果之说,生支、老死支为未来二果,于现在舍命后,正在形成新生命之一刹那间所集结之五蕴,称为生支;相对于此,生起识之刹那以后,名色、六触、受、爱渐增,乃至总异灭位,称为老死支。其中,老,是色、心之衰变;死,为寿命尽而灭坏。
 此外,大乘唯识家以二世一重因果配于十二因缘,谓生及老死为所生支,自爱、取、有等三支所生的异熟五蕴之衰变及身坏命终,方为老死支。另据成唯识论卷八载,于生、老、病、死等四者中,立生为一支,老与死合为一支;病则不列为支,以病非遍于一切众生,且非定有。老虽非定有,然遍于一切,故立为支。(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参见:十二因缘)337)FROM:【佛光大辞典】
【苦集灭道】:(术语)即四谛也。苦集二者如上。灭者谓灭生死苦果之涅槃。道者谓可得涅槃果之正道。盖苦集灭道者为世间与出世间,即生死与涅槃之一双因果,苦为生死之果,集为生死之因,灭为涅槃之果,道为涅槃之因也。但先果而后因者,以果显著易知,因幽微难知故也。此四种之理,皆是真实,故云谛。声闻乘之人,观此四谛之理厌生死,乐涅槃,以断烦恼(集谛)而证涅槃(灭谛)也。(参见:四谛)。按法界次第云: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迫恼,故名为苦。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为集。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不为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道以能通之义。有二种:一正道。实观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二助道。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是助道。此二相扶,能通涅槃。故名为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怛闼阿竭】:(术语)译曰如来。(参见:多陀阿伽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多陀阿伽度】:译曰如来,又曰如去。其来去相通者,由“达于如实之人。”(Tatha%gata),“如实来格之人。”(Tatha%-a%gata)两读法而来。智度论曰:“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来,佛亦如是来,更不去至后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玄应音义三曰:“怛萨阿竭,大品经作多他阿伽度,此云如来。”慧琳音义十六曰:“多陀竭,正音云怛他檗多,唐云如来也。”仁王经仪轨曰:“阿佗檗多夜,此云如来。”注维摩经九:“什曰:多陀怛伽度,秦言如来,亦云如去。如法说,故名如。著佛以安稳道来,此佛亦如是来,彼佛安稳去,此佛亦如是去也。”大疏一曰:“梵本云怛他揭多,怛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一切诸佛如法实相知解,知已亦如诸法实相为众生说。今佛复如是,故名如实知者,亦名如实说者。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名如去。释论具含四义,然古译多云如来,有部戒本云如去,阿阇梨意存如去如说,今且顺古题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罗诃】:(术语)Arhat,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当受众生供养义。智度论二曰:“阿罗诃,名应受供养,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耶三菩】:与三藐三菩提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涅槃】:指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乐我净】:<一>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称涅槃四德。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佛性论卷二)((参见:四德)1829)
 <二>凡夫不知一己与世界之真相本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而生之四种谬误见解。常,以为人将永远存在;乐,以为人生是快乐的;我,以为有自由、自主、可掌握的主体之“我”;净,以为身心是清净的。此亦即四颠倒。故印度之早期佛教,为对治此四颠倒,而教之修习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念处。((参见:四颠倒)1852)FROM:【佛光大辞典】
【世出世间】: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钵剌若、即波罗蜜多;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即俱世出世故。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末学解说]

如来藏(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本元妙觉明心,即是心性即是虚空;即是“地、水、火、风”四大;
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即是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指众生衰变及灭坏)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苦为生死之果,集为生死之因,灭为涅槃之果,道为涅槃之因也);即智即得;即是菩萨所修布施、持戒、精进、忍辱、静虑、般若六度法;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译曰如来)、非阿罗诃(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三耶三菩(与三藐三菩提同);即大涅槃(指成佛),即常、即乐、即我、即净(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所以是世间法,是出世法(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

这就是如来藏,本来即是妙觉明心,没有“是”,没有“不是”,是“是”,也不是“是”。

注解:
【如来藏】: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经论中常以该思想阐明人之迷、悟对立意义。FROM:【佛光大辞典】
【老死】:老与死之并称。又作老死支。十二因缘之一。指众生衰变及灭坏之位。依三世两重因果之说,生支、老死支为未来二果,于现在舍命后,正在形成新生命之一刹那间所集结之五蕴,称为生支;相对于此,生起识之刹那以后,名色、六触、受、爱渐增,乃至总异灭位,称为老死支。其中,老,是色、心之衰变;死,为寿命尽而灭坏。
 此外,大乘唯识家以二世一重因果配于十二因缘,谓生及老死为所生支,自爱、取、有等三支所生的异熟五蕴之衰变及身坏命终,方为老死支。另据成唯识论卷八载,于生、老、病、死等四者中,立生为一支,老与死合为一支;病则不列为支,以病非遍于一切众生,且非定有。老虽非定有,然遍于一切,故立为支。(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参见:十二因缘)337)FROM:【佛光大辞典】
【苦集灭道】:(术语)即四谛也。苦集二者如上。灭者谓灭生死苦果之涅槃。道者谓可得涅槃果之正道。盖苦集灭道者为世间与出世间,即生死与涅槃之一双因果,苦为生死之果,集为生死之因,灭为涅槃之果,道为涅槃之因也。但先果而后因者,以果显著易知,因幽微难知故也。此四种之理,皆是真实,故云谛。声闻乘之人,观此四谛之理厌生死,乐涅槃,以断烦恼(集谛)而证涅槃(灭谛)也。(参见:四谛)。按法界次第云: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迫恼,故名为苦。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为集。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不为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道以能通之义。有二种:一正道。实观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二助道。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是助道。此二相扶,能通涅槃。故名为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怛闼阿竭】:(术语)译曰如来。(参见:多陀阿伽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多陀阿伽度】:译曰如来,又曰如去。其来去相通者,由“达于如实之人。”(Tatha%gata),“如实来格之人。”(Tatha%-a%gata)两读法而来。智度论曰:“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来,佛亦如是来,更不去至后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玄应音义三曰:“怛萨阿竭,大品经作多他阿伽度,此云如来。”慧琳音义十六曰:“多陀竭,正音云怛他檗多,唐云如来也。”仁王经仪轨曰:“阿佗檗多夜,此云如来。”注维摩经九:“什曰:多陀怛伽度,秦言如来,亦云如去。如法说,故名如。著佛以安稳道来,此佛亦如是来,彼佛安稳去,此佛亦如是去也。”大疏一曰:“梵本云怛他揭多,怛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一切诸佛如法实相知解,知已亦如诸法实相为众生说。今佛复如是,故名如实知者,亦名如实说者。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名如去。释论具含四义,然古译多云如来,有部戒本云如去,阿阇梨意存如去如说,今且顺古题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罗诃】:(术语)Arhat,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当受众生供养义。智度论二曰:“阿罗诃,名应受供养,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耶三菩】:与三藐三菩提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涅槃】:指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乐我净】:<一>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称涅槃四德。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佛性论卷二)((参见:四德)1829)
 <二>凡夫不知一己与世界之真相本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而生之四种谬误见解。常,以为人将永远存在;乐,以为人生是快乐的;我,以为有自由、自主、可掌握的主体之“我”;净,以为身心是清净的。此亦即四颠倒。故印度之早期佛教,为对治此四颠倒,而教之修习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念处。((参见:四颠倒)1852)FROM:【佛光大辞典】
【世出世间】: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

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末学解说]

如何帮助世间的三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无色有。)众生,以及出世间的声闻、缘觉,以其所知心理解明白如来的无上菩提,用世间语言契入佛的知见呢?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然有美妙之音,如果没有妙指弹奏,终究不能发出美妙的乐音,你与众生也是如此,各各都有圆满的宝觉真心,如我按指(抚琴),海印(佛所得之三昧名,比喻佛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风平浪静澄清之海面,无相不现)发光(帮助显现宝觉真心)。

你们举心动念,是先起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这是因为不肯精勤求取无上觉(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之道,爱念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获得很小的成果就满足了。”

注解:
【三有】:(名数)三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三有爱著心。”颂疏界品一曰:“名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遁麟记一曰:“言三有者,即三界之异名。”【又】一本有,现生之身心。二当有,未来之身心。三中有,本有与当有中间所受之身心。欲界色界之生死,必有中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海印】:佛所得之三昧名,比喻佛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风平浪静澄清之海面,无相不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觉】:(术语)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曰无上正等正觉。七佛经曰:“如是出家时,速成无上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参见:声闻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5 00:42 , Processed in 0.07935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