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18 05:00 编辑
4.11 极乐世界众生外貌一模一样没有差别,都庄严微妙非常稀有
★ 【彼佛国土,清净安隐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学习解说]:
极乐世界清净安稳,有很多微妙快乐之事,因为离一切之有为造作所以仅次于涅槃之道(乐)
这里的声闻,菩萨和天人都拥有高明的智慧,能深入法性原理,还有自在无碍的神通力
极乐世界的众生形象都是一模一样的,相互之间没有不同,但为了顺应他方习惯,所以有天人这个名称
他们容貌端正,超过一切众生非常稀有,相貌庄严微妙,拥有更高的生命型态(达悟涅槃无极之理之身)
【无为泥洹】
(术语)泥洹为涅槃之变音,涅槃离一切之有为造作,故曰无为。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极之体】
(术语)极乐净土众生之身体,达悟涅槃无极之理之身也。无量寿经曰:“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通】
(术语)神为不测之义,通为无碍之义。不可测又无碍之力用,谓为神通或通力。是为五种通之一,有五通,六通,十通之别。法华经序品曰:“此瑞神通之相。”大乘义章二十本曰:“神通者就名彰名,所为神异,目之为神。作用无拥,谓之为通。”(参见: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穷乞人在帝王边,形貌容状宁可类乎?”阿难白佛:“假令此人在帝王边,羸陋丑恶,无以为喻,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譬如世间贫穷乞讨的人在帝王身边,他们的容貌形象会是一样的吗
阿难回答,假如乞讨的人在帝王身边,因为瘦弱丑陋与帝王无法相比,他们之间相差百千万亿倍
★ 【所以然者?贫穷乞人底极斯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皆坐前世不植德本,积财不施,富有益悭;但欲唐得,贪求无厌;不信修善,犯恶山积。如是寿终,财宝消散,苦身聚积为之忧恼,于己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怙,无德可恃。是故死堕恶趣受此长苦,罪毕得出生为下贱,愚鄙斯极示同人类。】
[学习解说]: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乞讨者生活在最低层,少衣少食,饥寒交迫
这是因为前世不明因果不懂得培植福德,贪财不布施,即使很富有也要贪得无厌
如此不信因果不修善业,反而恶业聚集如山,命终后,财宝终会消散留不住,自己一分也带不走
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宝自己一点受益都没有得到,最后全都归为别人所有
因为生前没做过善业也没有功德可以依赖依靠,死后就会堕入三恶道,受无量苦报
直到苦报结束后,投生人道,但是下贱之人,而且愚昧鄙陋
★ 【所以世间帝王人中独尊?皆由宿世积德所致,慈惠博施,仁爱兼济,履信修善,无所违争。是以寿终,福应得升善道,上生天上,享兹福乐。积善余庆,今得为人,乃生王家自然尊贵,仪容端正,众所敬事,妙衣珍膳随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学习解说]:
因此可知,为什么世间帝王能统领一国民众
都是因为过去世积累的功德,慈心布施,仁爱帮助众生,守信用修善业,于心无争
所以命终后,才会感得福报,投升善道,生到天上享受福报
然后又投为人身,生到帝王家庭,身份尊贵,仪容端正,被众人敬仰
穿的是最美丽的衣服,吃的是美食,生活无忧无虑,这些都是过去世修福感得的果报
【宿世】
过去世。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佛告阿难:“汝言是也。计如帝王,虽人中尊贵,形色端正;比之转轮圣王,甚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也。转轮圣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复丑恶不得相喻万亿倍也。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亿倍不相类也。设第六天王,比无量寿佛国菩萨、声闻,光颜容色不相及逮,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是你说的这样
但是虽然帝王是人中最为尊贵的身份,如果与转轮圣王相比,就显得粗俗丑陋了
就像上面说的那个乞讨人在帝王身边一样
转轮圣王威德相貌殊胜微妙,天下第一
如果与忉利天王相比,又显得丑陋粗俗和不如了,二者相差万亿倍
假如忉利天王与他化自在天王相比
忉利天王不如他化自在天王,相差百千亿倍
假如他化自在天王与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声闻相比
他化自在天王的面容神色又逊色许多,又相差不止百千万亿倍那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