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光明遍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光明遍照],学习《佛说无量寿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258

主题

8758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37

[忍辱勋章]

31#
 楼主| 发表于 2023-8-18 20:53: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8 21:09 编辑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31楼—33楼用时共约3.5小时以上)

二十五、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众生都能安住在正定聚中,并且不会退转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有众生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全部都能安住在正定聚之中(指众生中必定证悟者)。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无量寿佛国根本没有什么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以及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也

十方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诸佛如来都在共同称赞无量寿佛的威神功德力不可思议

凡是有众生听闻到无量寿佛的名号,内心生起无比的信心和欢喜之心

甚至只要一念无量寿佛名号,以至诚心回向自己愿意往生无量寿佛国

那么就能往生无量寿佛国而安住在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果位

但是除了有一类人无法往生无量寿佛国,那就是犯下五逆重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诽谤正法这一类人

【词解】

【正定聚】
梵语 samyaktva-niyata-ra^s/i,巴利语 sammatta-niyata-ra^si。三聚之一。又作正性定聚、正定、等聚、善聚。或称直见际。指众生中必定证悟者。依俱舍论卷十载,见道以上之圣者断尽“见”等惑,获得毕竟不退之离系得,定于正性之涅槃择灭中,故称正定。又菩萨阶位在十信以上者,亦称正定。((参见:三聚)665)p199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聚】
 (名数)以三聚该收一切众生也。一、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三、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也。此三聚之义通于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论十曰:“正邪不定聚圣造无间余。”预流向已上之圣者为正定聚,造五无间业者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间修七方便之行者为不定聚。大乘之三聚有多义,智度论八十四曰:“能破颠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颠倒者是邪定,得因缘能破不得则不能破是名不定。”是通相说三聚,未判其位也。依起信论之所说,则十信已前之凡夫不信因果,为邪定,十住已上为正定,十信之人为不定性。此为实大乘之义。权大乘之相宗,则依智度论之说意,不因位而制之,依彼宗所立之五性而立之。即无种性之人为邪定,不定种性之人为不定性,菩萨定性之人为正定。又依释摩诃衍论之一说,则十圣为正定聚,三贤为不定聚,自余之凡夫为邪定聚。是亦权大乘之意也。圭峰之起信笔削记三曰:“权教以无种性人为邪,以菩萨为正,以不定性人为不定。终教以一切异性为邪,三贤为正,十信为不定。”探玄记三曰:“若依地论,见道已上,方名正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威神】
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逆】
又作五逆罪。即五重罪。指罪大恶极,极逆于理者。有大乘五逆、小乘五逆之分。
 (一)小乘五逆(单五逆)指:害母(梵 ma^tr!-gha^ta,又作杀母)、害父(梵 pitr!-gha^ta,又作杀父)、害阿罗汉(梵 arhad-gha^ta,又作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梵 tatha^gatasya^ntike dus!t!a-citta-rudhirotpa^dana,又作出佛身血)、破僧(梵 sam!gha-bheda,又作破和合僧、斗乱众僧)等五者。前二者为弃恩田,后三者则坏德田,故称五逆、五重罪。以其行为将成为堕无间地狱之因,故亦称五无间业(梵 pan~ca anantarya-karma^N!i),略称五无间或五不救罪。分别而言,前三者指故意杀害父、母、阿罗汉。破和合僧复分为二,离开原来所属之教团,而成立新教团,行布萨、羯磨等事,称破羯磨僧;若立异师异说,而另组教团,则称破法轮僧。此外,俱舍论卷十八载,五无间同类业(梵 pan~ca upa^nantari^ya^N!i),又作近五无间、五无间同分、近五逆、类似五逆。即与上述之五无间业同类之五种罪业,指:污母阿罗汉尼(梵 ma^tur arhantya^ du^s!aN!am)、杀住定地菩萨(梵 niyatabhu^misthitasya bodhisattvasya ma^raN!am)、杀有学圣者(梵 s/aiks!asya ma^raN!am)、夺僧合缘(梵 sam!gha^yadva^raharaN!am)及破窣堵波(梵 stu^pabhedanam)。
 (二)大乘五逆(复五逆),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举出五大根本重罪,即:(1)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之物。或教唆他人行此等事,而心生欢喜。(2)毁谤声闻、缘觉以及大乘法。(3)妨碍出家人修行,或杀害出家人。(4)犯小乘五逆罪之一。(5)主张所有皆无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不畏后世果报,而教唆他人行十恶等。
 慧沼于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中,将小乘五逆中之杀父、杀母合为一项,再加上诽谤正法(佛法)一项,而成立三乘通说之五逆。
 关于五逆罪之轻重,大乘义章卷七说杀父最轻,杀母次轻,杀阿罗汉罪复转重,出佛身血转转弥重,破和合僧最重。(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四分律卷四十六、十诵律卷三十六、俱舍论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九、顺正理论卷四十三、瑜伽论记卷三上、卷五、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四、俱舍论光记卷十八)p1142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逆罪】
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58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37

[忍辱勋章]

32#
 楼主| 发表于 2023-8-18 20:5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8 21:07 编辑

二十六、介绍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三类众生

1,上辈往生无量寿佛国者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十方一切世界的诸天人民,有至心发愿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有上辈、中辈、下辈三类众生

上辈之人,舍弃家庭抛弃世间种种欲望而发心出家修行,并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一心专念无量寿佛名号,修习种种功德发愿往生到无量寿佛国

这一类众生在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佛国大众就会出现在他面前

随即无量寿佛就会接引他往生到无量寿佛国,在七宝莲花座中自然化生

安住在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果位中,智慧勇猛,神通力运用自在(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做任何事均无障碍

所以,阿难!如果有众生想要在今世看到无量寿佛的,就应该发起无上菩提心,好好修行各种功德,并且发愿往生无量寿佛国

【词解】
【三辈】
指无量寿经所说往生弥陀净土之上辈、中辈、下辈三类众生。(一)上辈,乃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之众生。(二)中辈,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绘燃灯散花烧香、愿生彼国之众生。(三)下辈,乃发菩提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愿生其国之众生。
 此三辈与观无量寿经之九品,有同异之诸释。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以观经上品三人合为上辈,中品三人合为中辈,下品三人合为下辈。吉藏之无量寿经义疏,以观经上中品人为上辈,中上、中中品人为中辈,下下品人为下辈。元晓之游心安乐道以边地胎生别为一类,非九品所摄。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则以为边地胎生乃中下、下上二品人所摄,三辈九品无所谓宽狭,皆摄尽往生。元照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下,以无量寿经之三辈皆标明发菩提心,故通为观经上三品所摄,中三品与下三品因行不同,非在三辈之列。综言之,以三辈九品为同者有昙鸾、慧远、智顗、吉藏、法位、龙兴、憬兴七师,以三辈九品为异者有义寂、智圆、元照、戒度四师。今净土宗从昙鸾之说,但以开合有别而已。(无量寿经卷下、观无量寿经义疏(慧远)、观无量寿经义疏(吉藏))p681
FROM:【佛光大辞典】

【沙门】
梵语 s/ramaN!a,巴利语 samaN!a。音译室罗末拏、舍啰摩拏、室摩那拏、沙迦懑囊。乃西域方言(龟兹语 sama^ne,于阗语 samana^)之转音。又作沙门那、沙闻那、娑门、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勤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乏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
 据长阿含卷三游行经、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载,沙门可分类为下列四种:(一)胜道沙门,又作行道殊胜,如佛或独觉;以能自觉之故。(二)示道沙门,又作说道沙门、善说道义,指说道无误者,如舍利弗等;以能常随佛转大法轮之故。(三)命道沙门,又作活道沙门、依道生活,指依道而生者,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多闻善持,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之故。(四)污道沙门,又作坏道沙门、为道作秽,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如莫喝落迦比丘;以盗他财物之故。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亦举出四种沙门,谓胜道沙门即“诸善逝”,说道沙门即“说诸正法”者,活道沙门即“修诸善法”者,坏道沙门即“行诸邪行”者。此外,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亦列举形服沙门、威仪欺诳沙门、贪求名闻沙门、实行沙门等四种沙门。
 沙门修持甚严,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列举五种毁辱:发长、爪长、衣裳垢坋、不知时宜、多有所论;大宝积经卷一一三沙门品更列沙门应远离之三十二垢及八法覆沙门行,三十二垢者:(一)欲觉。(二)嗔觉。(三)恼觉。(四)自赞。(五)毁他。(六)邪求利养。(七)因利求利。(八)损他施福。(九)覆藏罪过。(十)亲近在家人。(十一)亲近出家人。(十二)乐于众闹。(十三)未得利养作方便求。(十四)于他利养心生悕望。(十五)自于利养心不知足。(十六)于他利养中心生嫉妒。(十七)常求他过。(十八)不见己过。(十九)于解脱戒而不坚持。(廿)不知惭愧。(廿一)无恭恪意,心慢掉动,无有羞耻。(廿二)起诸结使。(廿三)逆十二因缘。(廿四)摄取边见。(廿五)不寂灭,不离欲。(廿六)乐于生死,不乐涅槃。(廿七)好乐外典。(廿八)五盖覆心,起诸烦恼。(廿九)不信业报。(卅)畏三脱门。(卅一)谤深妙法,不寂灭行。(卅二)于三宝中心不尊敬。八法覆沙门行者:(一)不敬顺师长。(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于所未闻法,闻已诽谤。(五)闻无众生、无我、无命、无人法后,心生惊畏。(六)闻一切行本来无生后,解有为法,不解无为法。(七)闻说次第法后,堕于大深处。(八)闻一切法无生、无性、无出后,而心迷没。
 又沙门有四果之别,称四沙门果,即须陀洹果(三结断)、斯陀含果(三结断,贪恚痴薄)、阿那含果(五下分结尽)、阿罗汉果(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中阿含卷八阿修罗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佛般泥洹经卷上、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十诵律卷六、玄应音义卷六、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参见:四种僧)1817、“阿那含”3623、“斯陀含”4978、“须陀洹”5360)p297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菩提】
 (术语)菩提有三等,声闻缘觉佛是也,此中佛所得之菩提,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宝积经二十八曰:“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
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向】
梵语 s/ama-eka-ayana-ma^rga。<一>乃专心之意,故有一向专念、一向专修之成语。意即一心念佛、修行。
 <二>表全然、彻底之意。佛地经论卷一(大二六·二九二下):“受用如是清净佛土,一向净妙,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p33
FROM:【佛光大辞典】

【化生】
梵语 upapa^duka,巴利语 upapa^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均唯属化生,人、傍生、鬼等三趣则有一部分为化生,如劫初之人为化生,龙、金翅鸟为傍生之化生者,鬼通胎、化二种,故五趣中以化生为最多。凡化生者,不缺诸根支分,死亦不留其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故于四生中亦最胜。据俱舍论卷九载,化生者,皆以爱染当生处而受其生。又依经中所载,生于净土者亦多为化生。(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无量寿经卷下(康僧铠译)、俱舍论卷八、往生论)((参见:四生)1680)p1323
FROM:【佛光大辞典】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慧】
 (术语)梵语若那Jn^a%na,译曰智。般若Prajn^a%,译曰慧。决断曰智,简择曰慧。又知俗谛曰智,照真谛曰慧。通为一也。大乘义章九曰:“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通则义齐。”法华经义疏二曰:“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通】
梵语 abhijn~a^,巴利语 abhin~n~a^。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
FROM:【佛光大辞典】

【自在】
梵语 i^s/vara(音译伊湿伐罗), vas/ita^,巴利语 issara。又作无碍、纵任。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做任何事均无障碍。此为诸佛及上位菩萨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称为自在人。菩萨所具之自在力,有下列不同种类:
 (一)二种自在,据华严经疏卷六所载:(1)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之圆融自在。(2)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自在现身说法,化导众生。
 (二)四种自在,据辩中边论卷上、大乘庄严经论卷五载,指第八不动地以上菩萨所具之自在力:(1)无分别自在,谓舍弃一切功用之行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分别之想而得自在。(2)刹土自在,又作净土自在。谓能自由生于各种国土而令诸国土清净。(3)智自在,谓至第九善慧地即得无碍智,于说法教化任运自在。(4)业自在,谓至第十法云地即无烦恼业缚,更无障碍。又自在王菩萨经卷上亦列有四种自在:(1)戒自在,谓由修行具足戒而诸戒具足,所愿皆成。(2)神通自在,谓具足眼通、耳通等五通而所欲无碍。(3)智自在,谓具足阴智、性智等五智而无滞自在。(4)慧自在,谓修得义无碍智、法无碍智等四无碍智,能通晓诸法,诠释经典之章句。
 (三)五种自在,据大宝积经卷六十八遍净天授记品所载:(1)寿命自在,谓菩萨虽已成就法身之慧命,了无生、死、夭、寿,然为度脱有情,遂以诸方便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而无有挂碍。(2)生自在,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而去、住无碍。(3)业自在,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之利他行业皆胜任无碍。(4)觉观自在,觉,即粗心;观,即细心。菩萨化导有情,虽有思惟,然远离散乱,随愿度脱而平等无碍。
 (四)八种自在,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所载,如来法身具足八自在,即:(1)能示现一身为多身,(2)示现一尘身而充满大千世界,(3)大身轻举远到,(4)于一土而化现无数不同之身,(5)眼、耳、鼻、舌、身之功用互通,(6)得一切法而如无法想,(7)说一偈义而经无量劫,(8)身遍诸处而犹如虚空。
 (五)十种自在,据旧华严经卷二十六“十地品”载:(1)命自在(梵 a^yur-vas/ita^),又作寿命自在、寿自在。谓菩萨于长劫中住持寿命,化益众生无穷。(2)心自在(梵 ceto-vas/ita^),谓出生阿僧祇三昧而入于深智。(3)财自在(梵 paris!ka^ra-vas/ita^),又作资具自在、众聚自在、庄严自在、物自在。谓菩萨以大庄严来庄严一切国土。(4)业自在(梵 karma-vas/ita^),谓菩萨于诸业得大自在,而随时受报。(5)生自在(梵 upapatti-vas/ita^),又作受生自在。谓菩萨自在受生于一切国土。(6)愿自在(梵 praN!idha^na-vas/ita^),谓菩萨随所愿于随时随处成就菩提。(7)信解自在(梵 adhimukti-vas/ita^),又作解脱自在、信自在、胜解自在。谓菩萨于一切世界能见诸佛充满。(8)如意自在(梵 r!ddhi-vas/ita^),又作神力自在、神变自在。谓菩萨能示现一切大神变。(9)智自在(梵 jn~a^na-vas/ita^),谓菩萨于念念中,示现觉悟如来之十力无所畏。(10)法自在(梵 dharma-vas/ita^),谓菩萨示现无量无边之法门。
 行六波罗蜜可成就十种自在,即行法施、无畏施、财施,可顺次成满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持戒行能成满业自在、生自在;精进行能成满愿自在;忍辱、安受、通达等三忍行能成满信解自在;静虑行能成满如意自在;般若行能成满智自在、法自在。
 十自在于诸经典中,其名称与顺序略异。如旧华严经卷三十九离世间品,列举众生自在、刹自在、法自在、身自在、愿自在、境界自在、智自在、通自在、神力自在、力自在等十种自在,各自在中又分十种自在,遂成百种自在。(新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三、法集经卷三、宝雨经卷四、梁译摄大乘论卷下、显扬圣教论卷八、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疏卷四十七)p2518
FROM:【佛光大辞典】


2,中辈往生无量寿佛国众生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中辈之人,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有至心发愿往生无量寿佛国的

虽然因为因缘不具足不能出家大修功德,但是也应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一心专念无量寿佛名号,多少也能修习一些善行,并且严格奉持斋戒,建立塔寺,供养佛像,供养真正修道的出家师父

悬挂缯盖点燃油灯,在佛前焚清净之香和供养香花,以这样的功德回向自己能够往生无量寿佛国

那么当这人临终之时,无量寿佛就会示现幻化之身,光明相好,就像是无量寿佛的真身一样

带领佛国大众出现在他面前,随即就会接引他随着化佛往生无量寿佛国,安住在不退转果位,他的功德智慧仅次于上辈往生者

【词解】
【无上菩提】
 (术语)菩提有三等,声闻缘觉佛是也,此中佛所得之菩提,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宝积经二十八曰:“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
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斋戒】
 (术语)清心之不净谓之斋。禁身之过非,谓之戒。大乘义章十二曰:“防禁故名为戒,洁清故名为斋。”周易韩康伯注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奉持】
1.保持﹐保住。 2.犹奉行。 3.犹主持﹐料理。
© 汉典

【斋戒】
广义言之,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狭义而言,则指八关斋戒,或特指过午不食之戒法。斋之梵语为 upos!adha,巴利语 uposatha,音译乌逋沙他、布萨陀婆,略译为布萨。原为古印度之祭法,即每隔十五日举行一次集会,令各自忏悔罪过、清净身心,于此日,祭主并行断食而住于清净戒之法。至佛陀时代,尼乾子等外道亦沿用此风,集会一处而持断食等四戒;由是,佛陀亦允于僧团中采用此一行事,此乃僧团布萨之由来。
 准此可知,“斋”之本意原为清净之谓,后渐转指不过中食(过午不食)之法;能持守此法者,称为持斋;持斋期间所食之物,或法会时所供养之食,称为斋食。此外,以食物供养僧侣亦称为斋;此类之法会则称斋会。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代,斋食乃特指午前所食之食(又称中食),午后食者即非斋法,此系就其“食时”而言;至大乘佛教时代,乃以慈悲禁杀之意,转而侧重于“食体”,故以素食为斋,如我国佛教徒多将素食习称为“吃斋”、“持斋”;然严格言之,其与戒律中“斋”之本意并无直接关系。
 中阿含卷十四大天[木*奈]林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等,举出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日为六斋日,惟不以断食等苦行为旨,而强调忏悔、清净等精神。于此六日必集僧众诵呗说戒经,使比丘安住于净戒中以长养善法;在家二众亦须于六斋日持守八戒而增长善法。又杂阿含经卷五十、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等,于六斋日外,另举出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长斋月”之说。
 盖凡有持斋,则必有戒,故斋戒二字自古并称。上文所述即为斋戒之广义含义,狭义言之,即指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中所谓“圣八支斋”者,亦即今日教内习称之八关斋戒(又称八关斋、八戒),此一戒律乃专供优婆塞、优婆夷等在家二众于一日一夜受持出家之戒。其内容于诸经所举颇有异说,然通常所谓之八戒者列举如下:(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不与取”系指未经他人允诺而自行取用他人之物,亦即偷盗之意。(三)离非梵行,梵行即清净不淫之行。(四)离虚诳语,举凡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均属之。(五)离饮诸酒,酒能乱性昏智,妨碍修行,故须远离。(六)离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不坐卧于一尺六寸以上或宽大华丽之床座,以免养尊处优,习于放逸。(七)离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即不以香花、花鬘佩戴于身,不以香油等涂抹于身,不作歌舞倡伎,亦不无故前往观听。(八)离食非时食,即上记所谓之不过中食,此系八戒中之最重要者。
 此外,菩萨善戒经亦列举: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自赞毁他、不悭惜财法、不嗔受悔、不谤乱正法等八种。大智度论卷十三则举出:不恼害、不劫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不饮酒等八者。诸经中举出多种有关持守八斋戒之功德者,例如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均谓,受持者于命终后必生于欲界六天,不堕三途八难;优婆塞戒经卷五之八戒斋品亦云,可除去五逆罪,并灭除其余一切之罪障。
 我国儒家自古亦有斋戒之说,论语谓:“斋必变食,居必迁坐。”盖古人于祭祀之前,必先变食迁坐,以自齐洁。“斋”字于古经传中与“齐”字通用,系取其“齐一意志”之义。礼记曲礼所谓:“齐戒以告鬼神。”礼记祭义谓:“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易经系辞注亦云:“洗心曰齐,防患曰戒。”准此而言,则儒家重视斋时“虔笃专注、齐一意志”之意,与佛教之斋戒强调忏悔、清净之意,可谓不谋而合。(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揵连经、起世因本经卷二、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五分律卷十八、十诵律卷二十二、摩诃僧祇律卷十七、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卷三十七)p6546
FROM:【佛光大辞典】

【塔像】
 (术语)塔与佛像。无量寿经下曰:“起立塔像,饭食沙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缯盖】
缯,指绢帛。意即以绢帛制造之大盖。又称天缯盖。系天盖之一种。盖,原为印度作为防日遮雨之器物,后世乃以圆筒形丝帛制品高悬于佛像顶上,或悬于说法者高座之上,而成为佛殿之庄严具。((参见:天盖)1366、“盖”5910)p6588
FROM:【佛光大辞典】

【烧香】
梵语 dhu^pana,巴利语同。谓于诸佛、菩萨、祖师像前燃烧各种香。又称拈香、捻香、焚香、炷香。初于印度,以气候酷热,时人皆涂香去除身上之垢臭。据大智度论卷三十载,天寒时多行烧香,涂香则通于寒时、热时。其后,以烧香用于迎请、供养佛菩萨之行事中。
 诸经中多有烧香供养之记载。据长阿含卷二游行经载,为如来起大堂舍,整治处所,并洒扫、烧香。据法华经卷四法师功德品载,受持、读诵,或解说、书写法华经者,当受种种供养,如供养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十种供养)等。据无量寿经卷下载,行者当悬缯、燃灯,及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又据宋元明三本之贤愚经卷六富那奇缘品载,富那奇与兄办足供养,持香炉共登高楼,遥向祇洹精舍烧香,祈愿归命佛及圣僧,唯愿佛明日临顾该国,开悟愚盲之众生。香烟即如其意,乘虚空往至世尊之顶,相结聚合成一烟盖。据大日经卷八载,烧香,乃遍至法界之义,如天之树王开敷时,香气随逆风、顺风而自然遍布。
 于密教中,胎藏界三部所烧之香有别。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上分别烧香品载,佛部燃烧沉水香,金刚部燃烧白檀香,莲华部燃烧郁金香。或混合三种香通用于三部,或以一种香通于三部。
 诸香中,室唎吠瑟吒迦树汁香,通用于三部,亦以之献与诸天,安悉香献与药叉,薰陆香献与诸天天女,娑折啰娑香献与地居天,娑落翅香献与女使者,乾陀啰娑香献与男使者等。又龙脑、乾陀啰娑、娑折啰娑、薰陆、安悉、娑落翅、室唎吠瑟吒迦等香,称为七胶香,为最胜上者,和合而烧之,可通用于九种(三部之息灾、增益、降伏等三种法)。
 另据蕤呬耶经卷中请供养品所载,于一般供养法中,应以白檀香混合沉水香供养佛部,以尸利稗瑟多迦(室唎吠瑟吒迦)等诸树汁香供养莲华部,而以黑沉水、安悉香供养金刚部。
 又以白檀香、沉水香、龙脑香、苏合香、薰陆香、尸利稗瑟多迦树汁香、萨阇罗沙香、安悉香、娑罗枳香、乌尸罗香、摩勒迦香、香附子香、甘松香、阏伽跢哩香、柏木香、天木香、钵地夜香等,与砂糖混合,称为普通和合,可随意取用,以供养诸尊。
 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上分别烧香品载,因所修之法不同,而于烧香之种类亦有差异,如修扇底迦法(息灾法)应焚捣丸香,修阿毗遮噜迦法(降伏法)应焚尘末香,修补瑟征迦法(增益法)应焚作丸香。据不空三藏之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载,于息灾法应焚沉水香,于增益法应焚白檀香,于降伏法应焚安悉香,于敬爱法应焚苏合香。另于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及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等亦有上记之说法。
 此外,密教又以烧香与阏伽、涂香、花鬘、灯明、饮食等合为六种供养。于禅林中,称烧香为拈香,或炷香。在法会中持香盒者,称为烧香侍者。关于烧香之作法,禅苑清规卷五堂头煎点条中有详明之记述。(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三卷本大般涅槃经卷中、观佛三昧海经卷十、大日经卷二具缘品、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卷上、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三行香咒愿法、敕修百丈清规卷四西序头首条、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受斋轨则、大宋僧史略卷中、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参见:上香)718、“拈香”3265)p6263
FROM:【佛光大辞典】

【化现】
指化现形像。即佛、菩萨为救度众生,变化成种种形像,示现于此一世间。((参见:权化)6891)p1327
FROM:【佛光大辞典】


3,下辈往生无量寿佛国者
【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学习解说】
佛接着对阿难说:下辈之人,就是十方世界的众生,有至心想要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

假使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去做各种功德,也应当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一心专念乃至十念,称念无量寿佛名号,并发愿往生无量寿佛国

如果听闻到这个净土念佛甚深法门能够心生欢喜快乐并且充满信心,不会生起疑惑

这样乃至一念称念无量寿佛名号,以至诚心发愿往生无量寿佛国

这些人在其临命终时就能梦见无量寿佛,这样也能往生到无量寿佛国,他们的功德智慧仅次于中辈往生者

【词解】
【无上菩提】
 (术语)菩提有三等,声闻缘觉佛是也,此中佛所得之菩提,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宝积经二十八曰:“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
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58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37

[忍辱勋章]

33#
 楼主| 发表于 2023-8-18 21:06:27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七、十方世界无量诸佛都称赞无量寿佛威神无际,十方世界诸菩萨众都恭敬供养无量寿佛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于彼东方恒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大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的威德神通之力是没有穷尽的

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不对无量寿佛的威德神通力不称赞的

在东方有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世界,那里的无量无数的菩萨众,全部都来到无量寿佛国土来恭敬供养礼拜无量寿佛,

以及恭敬供养此佛国净土中的诸菩萨众和声闻大众

他们在此无量寿佛国听闻受持经法,并把这些经法教化给十方一切众生;

在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的佛国世界中的无量无数的菩萨众也如东方世界的诸菩萨众那样去做的

【词解】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 汉典

【道化】
 (术语)以道法而教化他也。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宣布道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维】
梵语 catasro vidis/ah!。指东南(梵 pu^rva-daks!iN!a^)、西南(梵 daks!iN!a-pas/cima^)、西北(梵 pas/cimottara^)、东北(梵 uttara-pu^rva^)四隅。为东西南北四方之隅角。一般系以四维加四方,称为八方;若再加上、下二方,则合称十方。(中阿含卷二十一说处经、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二见佛品、无量寿经卷下、大宝积经卷七十三、大智度论卷三、卷六)p182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58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37

[忍辱勋章]

3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21:35: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9 21:4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二十八、世尊以偈诵的方式赞叹无量寿佛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国,  其数如恒沙,
  彼土诸菩萨,  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  上、下亦复然。
  彼土菩萨众,  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  各赍天妙华,
  宝香无价衣,  供养无量觉;】


【学习解说】
尔后,世尊以偈诵的方式赞叹无量寿佛:
在东方有无量无数的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世界
那些佛国世界的诸菩萨众都往无量寿佛国拜见供养无量寿佛
在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的佛国世界也如东方世界的诸佛国一样
那里无量无数的菩萨众也都去无量寿佛国恭敬供养无量寿佛
一切诸菩萨,都各自带着最美妙艳丽的天花
以及各种珍贵的宝香和无价的宝衣,恭敬供养无量寿佛

【词解】
【觐】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见。朝~。——摘自汉典

【无量觉】
 (术语)无量寿佛之略号。无量寿经下曰:“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平等觉经曰:“无量觉授其决,我前世有本愿,一切人闻说法,皆悉来生我国。”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价】
1.无法计算价值。比喻极为珍贵。
© 汉典


  【咸然奏天乐,  畅发和雅音,
  歌叹最胜尊,  供养无量觉。】


【学习解说】
十方世界的诸菩萨众奏响了美妙动听的天乐,那优美的乐声和谐雅正
来歌颂赞叹无量寿佛的无量功德,赞叹无量寿佛是最尊贵至极的,菩萨众们都恭敬供养无量寿佛

【词解】
【畅发】蓬勃生长。© 汉典

【和雅】
1.温和文雅。 2.谓乐曲的声调和谐雅正。 3.指诗词的风格和平雅正。© 汉典

【最胜尊】
指诸尊中之至极者。为对佛之尊称。佛成就一切智,断尽一切烦恼,于人、天等一切众生中为最胜,故称最胜尊。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p5045
FROM:【佛光大辞典】


 【究达神通慧,  游入深法门,
  具足功德藏,  妙智无等伦。】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已经通晓种种神通智慧,自在的畅游在甚深的佛法中
无量寿佛已经具足了所有的功德,世尊具足的不可思议的智慧,在一切法中无可譬类,亦无法超过

【词解】
【究达】
1.通晓。 2.阐明;阐发。
© 汉典

【功德藏】
积聚贮存诸善功德之宝藏。即佛之美称。佛成就所有功德,故喻为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奉持品(大八·八四二下):“满功德藏,住如来位。”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下):“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于日本净土真宗专指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之名号。又相对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之念佛称为“福智藏”,第十九愿之定散诸行称为“福德藏”,而第二十愿之念佛特别称为“功德藏”。(大乘起信论、教行信证化身土卷(亲鸾))p1569
FROM:【佛光大辞典】

【妙智】
 (术语)称佛智之不可思议也。无量寿经上曰:“妙智无等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等】
梵语 asama。音译为阿娑磨、阿娑摩。为佛之尊称。诸佛如来之智慧,于一切法中无可譬类,亦无法超过,称为无等。又指众生、声闻、菩萨等无法与诸佛齐等,故称为无等。(大智度论卷二、十地经论卷二、大日经疏卷三)p5116
FROM:【佛光大辞典】



 【慧日照世间, 消除生死云,
  恭敬绕三匝,  稽首无上尊。】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的智慧就像太阳照耀着世间众生,消除众生生死轮回中惑、业、苦三道,扫除解脱轮回中的种种障碍
恭敬的向右绕佛三周,恭敬礼拜至高无上的佛世尊

【词解】
【生死云】
以云比喻生死之暗昧。佛教以惑、业、苦等三道为生死流转之因果,此三道能遮覆本性,犹如云能覆盖虚空之日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下):“慧日照世间,消除生死云。”(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p2061
FROM:【佛光大辞典】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
FROM:【佛光大辞典】


   【见彼严净土,  微妙难思议,
  因发无量心,  愿我国亦然。】


【学习解说】
十方世界的诸菩萨中看到无量寿佛国如此的清净庄严、微妙殊胜又不可思议
也因此都发起无量心,都发愿自己将来建造的佛国净土也都能像无量寿佛国那样清净庄严、微妙殊胜


 【应时无量尊,  动容发欣笑,
  口出无数光,  遍照十方国。】


【学习解说】
这时无量寿佛听到诸菩萨众的发心后,脸上展露出慈悲的欣慰的微笑
从口中放出无量的光明,这无量光明遍照十方一切诸国

【词解】
【动容】 脸上显露出受了感动的表情© 汉典


 【回光围绕身,  三匝从顶入,
  一切天、人众,  踊跃皆欢喜。】


【学习解说】
不久,从无量寿佛口中放出的光又回到了佛身边,绕佛三周后从佛的头顶上进入
一切的人、天人们,看到这种殊胜的景象内心都非常的欢喜踊跃

【词解】
【回光】1.回旋晃动的光。——摘自汉典


 【大士观世音,  整服稽首问,
  白佛:‘何缘笑?  唯然愿说意。’】


【学习解说】
在会场中的观世音菩萨为了利益在场的众生,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恭敬的礼拜无量寿佛后问:
世尊,刚才有什么样的因缘使得世尊面露微笑呢?恳请世尊能为我们这些人说一下微笑背后的缘由


 【梵声犹雷震,  八音畅妙响:
      ‘当授菩萨记,  今说仁谛听。】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的梵音声响彻十方法界,犹如雷声震天动地
如来发出的八种清净妙音(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在十方世界的众生中不断的回响
我今天要在这里为往生到我佛国的诸菩萨众做成佛授记,希望你们都好好的谛听

【词解】
【八音】
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即:(一)极好音,又作最好声、悦耳声。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却未达极境,唯佛音声能令闻者无厌,得入妙道,为好中之最。(二)柔软音,又作濡软声、发喜声。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皆舍刚强之心。(三)和适音,又作和调声、和雅声。谓佛常居中道,妙解从容,所出音声和雅调适,能令闻者心皆融适,因声会理。(四)尊慧音,又作入心声。谓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彻,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慧解开明。(五)不女音,又作无厌声。谓佛住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六)不误音,又作分明声。谓佛智圆明,照了无碍,所出音声谛审真实,无有差谬,能令闻者各获正见。(七)深远音,又作深妙音。谓佛智幽深,行位高极,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声非大,远闻不小,皆悟甚深幽远之理。(八)不竭音,又作易了声。谓如来愿行无尽,住于无尽法藏,所出音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以上乃就佛音之德而言。
 另如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卷八,举出不男音、不女音、不强音、不软音、不清音、不浊音、不雄音、不雌音等八种,此系就佛音之体而言,同经卷七所列见苦、向苦、见习、向习、见尽、向尽、见道、向道等八音,乃就佛音之用而言。(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梵摩渝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下)p292
FROM:【佛光大辞典】


  【十方来正士,  吾悉知彼愿,
  志求严净土,  受决当作佛;】


【学习解说】
从十方一切世界往生到我佛国的诸菩萨大士,我全部都知晓你们心中所发的大愿
你们都立志要求取庄严自己的佛国净土,我就授记你们在将来必定成佛

【词解】
【正士】
菩萨之异称。即离却迷执邪见,正见法理而求正道之大士。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上):“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参见:菩萨)5209)p1985
FROM:【佛光大辞典】

【受决】
 (术语)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了一切法, 犹如梦幻响,
  满足诸妙愿,  必成如是刹。】


【学习解说】
想要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就必须觉悟了知证悟佛道的真理
要知道世间一切就犹如梦一样虚幻不实,只有潜心修行,满足自己曾经所发下的种种大愿
那么就必定能够成就自己的佛国刹土

【词解】
【觉了】
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中略)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正法华经卷九、佛所行赞卷四、无量寿经卷下、楞严经卷一)p6793
FROM:【佛光大辞典】

【梦幻】
梦,为睡眠中之妄想;幻,为幻术师之化作。二者皆为虚假不实之事。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七之说,于睡眠时,心与心所法于所缘而转,而于睡醒之后,随所记忆而能对他人转述睡时所见者,称之为梦。另据佛说大方等顶王经载,一切诸法犹如幻化,幻化本空,悉无所有,然迷惑之凡夫妄执有“我、我所”及一切万法,故沉沦于五趣之中,轮转不已。佛典中,常以“梦”与“幻”比喻一切法之非实有,如金刚经(大八·七五二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对于一切法如梦幻之说,入楞伽经卷四中有所说明(大一六·五三六上):“诸凡夫痴心执著,堕于邪见,以不能知但是自心虚妄见故。(中略)是故我说一切诸法如幻如梦,无有实体。”(修行道地经卷一、佛本行集经卷七、入楞伽经卷三、金光明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六、卷九十五、百字论)((参见:梦)5774、“梦经”5778)p5776
FROM:【佛光大辞典】

【刹】
<一>梵语 ks!etra 之略译。又作纥差呾罗、刹多罗、差多罗、刹摩。 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一般所熟知之“佛刹”即佛土之意。
<二>梵语 laks!ata^ 之略译。全称剌瑟胝。 意谓标志、记号。指旗杆或塔之心柱。一般称寺院谓寺刹、梵刹、金刹或名刹等,盖佛堂前自古有建幡竿(即刹)之风,故得此名。僧人对语时,称对方之寺为宝刹。p3731
FROM:【佛光大辞典】


 【知法如电影,  究竟菩萨道,
  具诸功德本,  受决当作佛;】


【学习解说】
了知佛经中的种种深义,了知世间一切如闪电如泡影不真实,不为假相所迷惑,用真诚心在世间践行菩萨道自利利他
具足了种种成佛功德的根本后,就一定能得到佛的授记而成佛

【词解】
【知法】
 (术语)在显教谓能知诸经之深义者曰知法,在密教谓能知秘密之事相者曰知法。涅槃经十五曰:“了知十二部经,名为知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
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
FROM:【佛光大辞典】

【受决】
 (术语)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通达诸法门,  一切空无我,
  专求净佛土,  必成如是刹。’】


【学习解说】
通晓佛经中佛教导的种种法门,远离了迷惑执着邪见,知晓一切世出世间法都是空无自性、无我我所,一切皆由因缘而生
所以一门心思念佛修行,行菩萨道累积功德,求取像无量寿佛国那样庄严的佛国净土,那么就一定能成就心中所想的国土

【词解】
【通达】
 (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无我】
 (术语)苦谛四行相中之二。五蕴之法无确实之一相异相,曰空,无我我所曰无我。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空行者,观五受阴,一相异相无故。无我者,观五受阴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又无我所曰空。无我见曰无我。俱舍论二十六曰:“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又】空与无我,异名同义。大乘义章一曰:“空与无我,眼目异名。”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佛告菩萨:  ‘令觐安养佛,
   闻法乐受行,  疾得清净处。】


【学习解说】
十方世界的诸佛告诉菩萨众:你们应该礼拜极乐世界的无量寿佛
在那里听闻佛法后很欢喜的接受并且按照教导也去行菩萨道度化众生,这样就能很快速的证得清净心

【词解】
【觐】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见。朝~。——摘自汉典

【安养】
为西方极乐世界之异名。如安养国、安养净土、安养世界等诸称,皆为其例。于此极乐净土中,可安心、养身,故称安养。正法华经卷九(大九·一二六下):“生安养国,见无量寿佛。”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大一一·八九五下):“国土严净,犹如西方安养之国。”此外,“安养”一称又为“安乐”之异译,二者同为极乐世界之异名。依此,安养国之教主,即为阿弥陀佛,称为安养教主。(无量寿经卷下、维摩诘经卷下)((参见:极乐世界)5481)p2408

FROM:【佛光大辞典】


 【至彼严净土,  便速得神通,
  必于无量尊,  受记成等觉。’】


【学习解说】
而且来到无量寿佛庄严的佛国净土,就能快速的获得神通力
那么就一定能得到无量寿佛的授记而成正等觉成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58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37

[忍辱勋章]

3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0 20:4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20 20:4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学习解说】
因为无量寿佛在因地时发下的大愿力的功德,一切众生只要听闻到无量寿佛的名号发愿要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那么都能满愿而往生到无量寿佛国,凡是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众生,所修的功德善根就会愈增愈进,累世都不会再退转

【词解】

【本愿力】
指本愿之力用。略作愿力。又作宿愿力、大愿业力。即诸佛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愿之力用,于果位而得发显成就。依天亲菩萨之往生论所说,佛之本愿力,能速疾成满如大宝海之无量而殊胜之功德。又据唐代善导大师之观无量寿经疏卷一所说,一切善恶之凡夫,无不凭借阿弥陀佛之大愿力为增上缘,而得往生净土。
 或将本愿与力分开为二,谓本愿指因位之誓愿,力指果上之神力。如昙鸾于往生论注解释“观佛本愿力”一文中所说(大四○·八四○上):“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观无量寿经、俱舍论卷九)((参见:本愿)1976)p1977
FROM:【佛光大辞典】



【自致】
1.竭尽自己的心力。 2.凭主观努力而得。 3.谓将精力用在某一方面。 4.自己表达。 5.犹自给;亲自料理﹑备办。 6.谓自丧其身。 7.自至其处。
© 汉典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兴志愿,  愿己国无异,
  普念度一切,  名显达十方。】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众也都发起大誓愿,希望自己将来的净土也能够像无量寿佛国那样清净庄严
这些菩萨众都普遍的发起救渡一切众生,帮助众生出离六道轮回,离苦得乐,他们的名号也被十方一切世界的众生所传颂

【词解】
【显达】显赫闻达。指位尊而有声望——摘自汉典



 【奉事亿如来,  飞化遍诸刹,
  恭敬欢喜去,  还到安养国。】


【学习解说】
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诸菩萨大众他们广修供养,每天都侍奉十方亿万诸佛以培植自己的福德
他们运用神通力在一刹那间就可以飞到十方一切诸佛各国
以欢喜之心恭敬供养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诸佛之后,就又飞还到了无量寿佛国

【词解】
【奉事】
 (杂语)奉命服侍也。无量寿经上曰:“释梵奉事,天人归仰。”观无量寿经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安养】
为西方极乐世界之异名。如安养国、安养净土、安养世界等诸称,皆为其例。于此极乐净土中,可安心、养身,故称安养。正法华经卷九(大九·一二六下):“生安养国,见无量寿佛。”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大一一·八九五下):“国土严净,犹如西方安养之国。”此外,“安养”一称又为“安乐”之异译,二者同为极乐世界之异名。依此,安养国之教主,即为阿弥陀佛,称为安养教主。(无量寿经卷下、维摩诘经卷下)((参见:极乐世界)5481)p2408
FROM:【佛光大辞典】


★   【若人无善本,  不得闻此经;
  清净有戒者,  乃获闻正法。】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在过去世中没有行善利益人的这种善根,那么此人是无法听闻到这部佛经的
只有那些平时能够清净持戒真心实修的人,才能听闻到这个殊胜的能够离苦得乐并且能够成佛的净土法门

【词解】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法】
<一>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参见:正像末)2002)p1992
FROM:【佛光大辞典】


★  【曾更见世尊,  则能信此事,
  谦敬闻奉行,  踊跃大欢喜。】


【学习解说】
曾经在过去世见过亲近过诸佛如来的人,就能完全的相信这个净土念佛法门
并且在听闻后会生起欢喜踊跃之心,恭敬谦卑的听闻佛的教导而且欢喜的依教奉行


★  【憍慢弊懈怠,  难以信此法;
  宿世见诸佛,  乐听如是教。】


【学习解说】
还有那些傲慢自大之人因为自身的烦恼业障,身心懈怠,很难相信这个净土念佛法门
只有那些过去世亲近过诸佛的众生,听闻到这个念佛法门就会生起净信而且按照佛的教导去依法修习

【词解】
【憍慢】
梵语 adhi-ma^na,巴利语同。指自高傲物之心态。俱舍宗以憍为小烦恼地法之一,慢为不定地法之一、十随眠之一。唯识宗则以憍为随烦恼之一,慢为根本烦恼之一。二者之别,在憍以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称量自、他德类之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即对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断习气,摧憍慢山,拔生死树。”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日本净土真宗即根据无量寿经,而确认憍慢众生难信弥陀之本愿。(法华经安乐行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五)p6064
FROM:【佛光大辞典】

【懈怠】
梵语 kausi^dya,巴利语 kusi^ta。又作怠。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三四中):“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
 据菩萨本行经卷上载,懈怠为众行之累,居家而懈怠者,则衣食匮乏,产业不举;出家而懈怠者,则不能出离生死。俱舍宗视懈怠为遍通于一切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所起心所(即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此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二宗俱以懈怠有其别体,为勤(即精进)所对治。(俱舍论卷四、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六下、释氏要览卷中)p6221
FROM:【佛光大辞典】

【宿世】
梵语 pu^rva,巴利语 pubba。宿即久、旧、古之意。宿世即前生、前世、过去世之意。宿世之生存状态,称为宿命;宿世所有之习惯,称为宿习;宿世所结之因缘,称为宿因、宿缘。宿世所造之业,称为宿业、宿行。就业之善恶,于宿世行善业,称为宿善;而于宿世专造恶业,不造善业者,称为无宿善。依宿世业因而感之果报,称为宿报。宿世心所执著不离之善恶性贺,称为宿执。宿昔之意愿、宿昔之怨意,称为宿意。(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无量寿经卷下、兴起行经卷下食马麦宿缘经、梁高僧传卷三求那跋摩传、续高僧传卷十七智顗传)p4509
FROM:【佛光大辞典】



★   【声闻或菩萨, 莫能究圣心,
  譬如从生盲,  欲行开导人。】


【学习解说】
那些小乘的声闻众、缘觉众,还有菩萨众们,他们都不能究竟了知佛的圣心
这就如生下来就双目失明的人,因为完全没有看到过这个世界,他们就想要为迷路的众生开路,这是不可能的

【词解】
【圣心】
 (术语)佛心也。无量寿经下曰:“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闻】
梵语 s/ra^vaka,巴利语 sa^vaka。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解释声闻之名义有三,即:(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卷四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三)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卷二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此三释中,前二者为小乘之声闻,第三则为菩萨,随义而称为声闻。
 声闻原指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后与缘觉、菩萨相对,而为二乘、三乘之一。即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期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槃者。声闻乘,乃专为声闻所说之教法。声闻藏,则为阐述其教说之经典。
 于诸经论中,声闻之种类有二种、三种、四种、五种之别。据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载,有:一向趣寂声闻、回向菩提声闻等二种声闻。入楞伽经卷四载,有:决定寂灭声闻、发菩提愿善根名善根声闻、化应化声闻等三种声闻。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三有:变化声闻、誓愿声闻、法性声闻等三种声闻。世亲之法华论卷下则将声闻分类为决定声闻、增上慢声闻、退菩提心声闻、应化声闻等四种。
 另据法华文句卷四上所举,将声闻类分为五,称为五种声闻,即:(一)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道熟而证得小果。(二)退菩提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然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三)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度化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现声闻之形,以劝诱小乘,令入大乘。(四)增上慢声闻,谓厌离生死,欣乐涅槃,修习小乘而以得少为满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五)大乘声闻,谓以佛道之声,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喻小乘涅槃),终归大乘实相之理。
 以上所举,皆基于大乘教义所作之分类,然诸部阿含经典及发智论、六足论等诸论之中,则不持此等说法,彼所谓之声闻,仅指上述之趣寂声闻一种而已。此外,声闻一语,于阿含等原始圣典中,兼指出家与在家弟子;然至后世,则专指佛教教团确立后之出家修行僧。(杂阿含经卷三十一、长阿含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卷八十、法华玄论卷一、卷四、卷七、大乘义章卷十七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法华文句卷一上)p6497
FROM:【佛光大辞典】

【缘觉】
梵语 pratyeka-buddha,巴利语 pacceka-buddha。音译钵剌医迦佛陀、毕勒支底迦佛、辟支迦佛、贝支迦佛、辟支佛。又作独觉、缘一觉、因缘觉。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独自悟道之修行者。即于现在身中,不禀佛教,无师独悟,性乐寂静而不事说法教化之圣者。声闻与缘觉,称为二乘;若共菩萨,则为三乘。
 独觉之种类,依大毗婆沙、俱舍、瑜伽师地诸论,有部行独觉、麟角喻独觉二种。依俱舍论卷十二载,部行独觉指声闻时已证不还果,而欲达阿罗汉果时,离佛自修自悟者;麟角喻独觉指独居修行一百大劫,而积足善根功德之觉者。关于部行独觉,有一说认为原即指须陀洹等之声闻;另一说则谓彼等先为异生,曾修声闻之顺决择分,后自证道,由是而得独胜之名,此系基于本事经中苦行外仙效仿猕猴之威仪而独证之说,即阐明部行独觉乃异生凡夫之意。此中,部行独觉之得名,系由其在声闻修行之际,多居僧团中生活;麟角喻独觉则系独自于山间、林下修行,不结伴侣,故以麟角为喻。
 另依大智度论卷十八之意,辟支佛有二类:(一)独觉辟支佛,亦有二种:(1)小辟支迦佛,本是“学人”(即指“有学”,系相对于“无学”而言),在受生七次须陀洹之后来生于人间,而于无佛之世自证成道。(2)大辟支迦佛,即于百劫中增长福慧,而得三十一相、三十相、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之圣者。盖前者即相当于部行独觉中之得果声闻,后者相当于麟角喻独觉。(二)因缘觉辟支佛,系由先世福德愿行之果报,而不必从他人闻法即能自出智慧,藉飞花落叶等之小因缘而觉悟,相当于部行独觉中之异生凡夫。
 又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明揭三种独觉之道,其第一种即相当于今所说之大辟支迦佛,第二种相当于因缘觉,第三种相当于小辟支迦佛。四教义卷三引用大智度论之文,谓犹如独觉有大小二种,因缘觉亦有大小二种,其说恐非允当。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四亦举出缘觉有三种之别:(一)缘觉之缘觉,此与“因果俱”相同。(二)声闻之缘觉,其中“因”系指声闻,“果”成缘觉。(三)菩萨之缘觉,其中“因”系指菩萨,“果”成缘觉。
 大乘义章卷十七对声闻、缘觉有四句分别:(一)是声闻而非缘觉,即声闻人。(二)是缘觉而非声闻,即麟角喻人。(三)是声闻亦是缘觉,即为部行。(四)是缘觉亦是声闻,即因缘觉。又声闻、缘觉相较,则有五同六异之说,五同即:(一)见理同,同见生空之理。(二)断障同,同断四住之烦恼。(三)修行同,同修三十七道品法。(四)得果同,同得尽智、无生智果。(五)证灭同,同证有余、无余涅槃。六异指:(一)根异,声闻为钝根,缘觉为利根。(二)所依异,声闻依师,缘觉不依师。(三)藉缘异,声闻藉教法为缘而得悟道,缘觉藉事相之现缘而悟道。(四)所观异,声闻观察四真谛法,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法。(五)向果异,声闻人中四向四果,缘觉人中一向一果。(六)通用异,声闻之人二千国土为通境界,缘觉之人三千国土为通境界。
 缘觉若与菩萨相较,则有一同十异,一同即入于圣位而永不退转,十异即:(一)因异,缘觉之宿善狭小,菩萨广大。(二)根异,缘觉为钝根,菩萨为利根。(三)心异,缘觉畏苦,菩萨不畏。(四)所解异,缘觉观十二因缘而悟解生空之理,菩萨观一切法而解二空。(五)起行异,缘觉修自利行,菩萨修自他二利行。(六)断障异,缘觉断烦恼障,菩萨能断烦恼、所知二障。(七)得果异,缘觉得小涅槃,菩萨得大涅槃。(八)起化异,缘觉仅现神通而不说法,菩萨能现神通,亦能宣说。(九)通用异,缘觉同于声闻仅一心一作,不能众心众作,而诸佛菩萨能于一时化现十方世界之一切色相、五趣之身等而施化用。(十)体义异,缘觉所有之身智功德悉皆无常、苦、无我、不净,菩萨之涅槃则常、乐、我、净。以上之比较系大乘家之说,小乘家则认为不论声闻、缘觉、菩萨等,最后均归于“灰身灭智”之状态。
 缘觉人唯有自利行,而无利他心,故不起大悲心救度众生,遂难登佛果位。此即缘觉之舍悲障。若自声闻而言,则缘觉为利根;若自菩萨而言,则缘觉为钝根。故旧华严经卷六等,相对于声闻之称为小乘,菩萨之称为大乘,遂将缘觉称为中乘;另于大品十地之中,称缘觉为“支佛地”,置之于“已辨地”之上,“菩萨地”之下。亦即通教十地中之第八地。以支佛地而言,本身便有十地之分类。(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贤愚经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卷一八○、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二、辟支佛因缘论卷一、出三藏记集卷一、瑜伽论略纂卷九、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慧苑音义卷上、玄应音义卷三、翻译名义集卷二)p6132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 bodhi-sattva,巴利语 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智)之观点视之,亦可称为菩萨;而特别指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则称为摩诃萨埵(梵 maha^-sattva,摩诃,意即大)、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以与二乘区别。
 经典中所举出菩萨之异名有:开士(菩提萨埵)、大士(摩诃萨埵)、尊人(第一萨埵)、圣士(胜萨埵)、超士(最胜萨埵)、上人(上萨埵)、无上(无上萨埵)、力士(力萨埵)、无双(无等菩萨)、无思议(不思议萨埵)、佛子、佛持、大师、大圣、大功德、大自在、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成众生、法臣、法王子、胜生子、广大萨埵、极妙萨埵、胜出一切三界萨埵、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成就觉慧(梵 dhi^mat,有慧者)、最上照明(梵 uttama-dyuti,上成就)、最胜真子(梵 jina-putra,最胜之子、降伏子)、最胜任持(梵 jina^dha^ra,最胜所依、降伏持)、普能降伏(梵 vijetr!,最胜所使、能降伏)、最胜萌芽(梵 jina^n%kura,最胜芽)、勇健(梵 vikra^nta,猛健、勇猛)、最圣(梵 parama^s/carya,上轨范师、上圣)、商主(梵 sa^rthava^ha,导师)、大称(梵 maha^-yas/as,具大名称、大名称)、怜愍(梵 kr!pa^lu,成就慈悲、有悲)、大福(梵 maha^-puN!ya,大福德)、自在(梵 i^s/vara,富自在、自在行)、法师(梵 dha^rmika,大法师、正说者)等。又以菩萨乃发大菩提心,满足世出世之胜希愿,故称菩萨众为“胜愿菩提大心众”。
 菩萨有多种分类,除依悟解之浅深而有不同之菩萨阶位外,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亦举出菩萨有十种,即:种性(梵 gotra-stha)、入(梵 avati^rN!a)、未净(梵 a-s/uddha^s/aya)、净(梵 s/uddha^s/aya)、未熟(梵 a-paripakva)、熟(梵 paripakva)、未定(梵 a-niyati-patita)、定(梵 niyati-patita)、一生(梵 eka-ja^ti-pratibaddha)、最后身(梵 carama-bhavika)。其中,未得净心,称为种性;发心修学,称为入;已入而未达净心地,称为未净;入净心地,称为净;净者未入毕竟地,称为未熟;入毕竟地,称为熟;熟者未入定地,称为未定;已入定地,则称为定;又熟有二种:(一)一生,乃次第得无上菩提。(二)最后身,乃此生得无上菩提。此外复分在家与出家、鞞跋致(退转)与阿鞞跋致(不退)、生身(未断烦恼者)与法身(断烦恼、得六神通者)、生死肉身与法性生身、大力与新发心、顿悟与渐悟、智增与悲增等。智增悲增之说系据法相宗所说,有关“八地”以前菩萨之分类,直往之菩萨(顿悟之菩萨)尽伏俱生起烦恼障之现行,立即受变易身,成为智增上菩萨;至第七地之满心伏尽后,受分段身,成为悲增上菩萨或大悲菩萨。对回心之菩萨(渐悟之菩萨)而言,从“不还”与“阿罗汉”回心者,由于断欲界之烦恼,故为智增;从“预流”与“一来”回心者,则为智增或悲增。其他,另有智悲平等之菩萨。同时,十信位之菩萨称为新发意之菩萨、住前信相之菩萨与假名之菩萨等。
 菩萨所修之行,称作菩萨行。有关菩萨之一切法则仪式,称为菩萨之法式。以达佛果为目的之教,称为菩萨乘;其经典称菩萨藏。梵网经等即述菩萨应持之菩萨戒。诸经典常举之菩萨名,有弥勒、文殊、观世音、大势至等。大乘僧侣或居士,亦有被尊为菩萨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等即被尊为菩萨;于我国,竺法护被尊为炖煌菩萨,道安为印手菩萨;日本亦有高僧由朝廷赐封菩萨号者。(放光般若经卷五、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二、大阿弥陀经卷上,旧华严经离世间品、新华严经普贤行品、菩萨地持经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渐备一切智德经、大宝积经卷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梵网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六、大智度论卷四、卷四十一、卷四十四、卷七十一、卷九十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大日经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十七、劝发菩提心集卷下、大宋僧史略卷下)((参见:三乘)593、“菩萨阶位”5221)p5209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智慧海, 深广无崖底,
  二乘非所测,  唯佛独明了。】


【学习解说】
如来的智慧就如那大海一样浩瀚深广而没有边际
这不是那些声闻乘缘觉乘的众生所能臆测到的,如来的智慧只有佛自己才知道明了

【词解】
【智慧海】
 (譬喻)如来智慧之深广,譬如海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了】清楚地懂得——摘自汉典


 【假使一切人, 具足皆得道,
  净慧如本空,  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  尽寿犹不知。】


【学习解说】
假如十方世界上的一切众生,全部都具足了断惑证理之智慧
他们清净的智慧明了一切万物的本性皆是空性,即诸法性空
这些已断惑显发智慧的得道者,他们在亿万劫中不断的思惟佛的智慧

穷尽自己的智慧力极尽的宣讲演说,一直到生命终结也还是不能完全明白佛的智慧

【词解】
【得道】
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得道】
 (术语)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为道,行三学而发此智云得道。法华经方便品曰:“修行得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空】
谓诸法本来性空;即一切万物之本性皆空。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净慧如(知)本空,亿劫思佛智。”p1962
FROM:【佛光大辞典】



★   【佛慧无边际,  如是致清净,
  寿命甚难得,  佛世亦难值。

       人有信慧难,  若闻精进求,
  闻法能不忘,  见敬得大庆,
  则我善亲友,  是故当发意。】


【学习解说】
佛的智慧就如同大海一样浩瀚深广,无边无际,佛的智慧早已经达到了清净无染的境界
众生在六道轮回中因为过去世业力的牵绊,想要获得人身已经是非常的难得了
更何况能够在今世遇到佛在这一劫中驻世,那更是难上加难
还有让众生生起信心的智慧那也是非常的困难,如果有众生听闻到净土念佛法门从而能够按照佛的教导生起勇猛之心而精进修行
听闻到佛法能够牢记在心时时忆念不记,这一定能够得到很大很大的值得庆贺的大利益了
那这人就是我的亲朋好友,所以一心修诸善功德的亲友众生,应当发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愿

【信慧】
<一>指三十七道品中“五根”之信根与慧根。信可以破邪见,慧可以断无明。佛说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寿命甚难得,佛世亦难值,人有信慧难。”
  <二>指信心之智慧。p3722  
FROM:【佛光大辞典】

【值佛难】
谓值遇佛陀出世、听闻教法甚难。诸经论谓佛之出世,数十亿岁乃有一次。即贤劫人寿二万岁时,有迦叶佛出世;人寿百岁时,有释迦牟尼佛出世;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有弥勒佛出世。如此佛佛之出世,颇为稀有。纵令佛出世时受生此界,仍有八难处不得见闻佛法。据大智度论卷九载,舍卫城九亿民众,有三亿全然不知佛法。缺因缘时,虽值佛之出世,亦不能蒙其利益。故诸经论中叙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之处颇多。阿含经中述说八难最为详细,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略说六难。其他如法华经卷一、大宝积经卷九十六、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三、无量寿经卷下、南本涅槃经卷二皆有得人身难、值佛世难、听闻佛法亦难之文。((参见:盲龟浮木)3457)p4022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满世界火,  必过要闻法,
  会当成佛道,  广济生死流。”】


【学习解说】
假设十方一切世界都充斥着熊熊燃烧的大火,想要从火海中冲出去,必定要听闻正信佛法
这样才能在将来成就无上佛道,广泛的救济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众生出离苦海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58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37

[忍辱勋章]

36#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21:2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21 21:40 编辑

(接续楼上 36楼—37楼用时共约4小时)

二十九、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都能获得一生补处果位,其中以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最为大众所尊重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全部都能获得究竟一生补处菩萨的果位
除非有菩萨为了救度众生发下大愿,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潜心修行,修行成就后再乘愿再来,到世间弘扬宣讲佛法
普遍的救度一切众生都出离六道之苦,以此功德来庄严自己将来的佛国净土

阿难!在无量寿佛国中所有的声闻乘众生身上的光明能照八尺远,而从菩萨身上发出的光明能照一百由旬之远
在无量寿佛国,有二位菩萨是最为大众所尊敬,他们的威德神通光明力可以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词解】
【一生补处】
梵语 eka-ja^ti-pratibaddha。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略称补处。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一般皆称弥勒为一生补处之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此词又作一生所系,指仅此一生被系缚于迷界,来生即可成佛,故有此称。另据无量寿经记卷上之说,一生补处之菩萨又分为四位次:(一)住于正定位之菩萨。(二)接近于佛地之菩萨。(三)住于兜率天之菩萨。(四)由兜率天至人间下生而成佛。(菩萨本业经十地品、大日经具缘真言品、弥勒上生经宗要)p30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寻 】
古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寻访或寻觅一次。
© 汉典

【由旬】
梵语 yojana 之音译,巴利语同。意译合、和合、应、限量、一程、驿等。又作逾阇那、 逾缮那、瑜膳那、俞旬、由延。为印度计算里程之单位。盖梵语 yojana 乃“附轭”之义,由语根 yuj 而来的名词;即指公牛挂轭行走一日之旅程。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军之路程。
 有关由旬之计数有各种不同说法:(一)就由旬换算拘卢舍而言:印度之国俗系采取四拘卢舍为一由旬。于佛典中,亦有以四拘卢舍为一由旬者,如方广大庄严经卷四现艺品、摩登迦经卷下明时分别品等为其例;然佛典大多以八拘卢舍为一由旬,如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俱舍论卷十二等所载皆是。(二)若配合我国之里数亦有异说: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旧传之一由旬可换算为四十里,印度之国俗为三十里,佛教为十六里;慧苑音义卷下载为十六或十七余里。另据义净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夹注载,印度之国俗为三十二里,佛教为十二里。
 此外,近代学者富烈特(J. Flect)与弗斯特(Major Vost)二人,分别基于印度之一肘(梵 hasta)为半码或少于半码来换算为英哩,故若依富烈特之说,并换算为公里,则旧传之一由旬为十九点五公里,印度之国俗为十四点六公里,佛教为七点三公里;若依弗斯特之说,则旧传为二十二点八公里,印度国俗为十七公里,佛教为八点五公里。(摩诃僧祇律卷九、翻梵语卷十、注维摩诘经卷六、玄应音义卷二、卷三、慧琳音义卷一、卷二十七、J. Flect: Yojana andli (J.R.A.S. 1906))p2075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

 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是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阿僧祇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学习解说】
阿难问释迦牟尼佛:这二位菩萨的名号叫什么呀?
佛告诉阿难:这二位菩萨一位叫做观世音菩萨,一位叫做大势至菩萨
这二位菩萨在这个国土中修习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利益众生,等到命终就转生到无量寿佛国

阿难!凡是有众生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全部都具足三十二相貌(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见下面解释
他们的智慧都圆满成就,能够深入种种甚深佛法,能够充分表达真实的甚深法义
他们对于神通的运用都能够自在无碍,并且他们的六根都聪明锐利

比较之下根器稍微迟钝一点的众生,他们能够成就二忍,即音响忍(就树林的声音而悟非有而有的真理)和柔顺忍(心柔智顺,对实相的道理很信顺
而根机锐利的众生,就能成就无量无生法忍(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
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一直到成佛前都不会再堕入到三恶道中,他们神通自在无碍,都能知晓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命运
除非有的菩萨因为自己的愿心发誓要投身到他方世界的五浊恶世中去度化众生,示现同那里的众生一样
就像投生到我们的这个娑婆世界一样

【词解】
【菩萨行】
 (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十二相】
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畅】
充分表达。
© 汉典

【明利】
 (术语)聪明锐利也。无量寿经下曰:“神通无碍,诸根明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钝根】
梵语 mr!dvindriya。指根机迟钝者。又作下根。系“利根”之对称。于佛道修证上,根机之利、钝,影响其进趣之迟速与证果之胜劣。据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四载,此一类行人,从来性多迟钝故,自不披阅教文,但信他人言说而得悟道,随信起行,称为随信行。(法华经卷三、往生要集卷上)p5297
FROM:【佛光大辞典】

【二忍】
菩萨所修之二种忍。<一>生忍与法忍。(一)生忍,又作众生忍。忍,即忍耐之意。谓菩萨于一切众生不嗔不恼,如慈母爱子;又若众生虽以种种恶害加之,菩萨皆能忍耐不起嗔恚;或受众生种种恭敬供养,心亦不起贡高染著,称为生忍。(二)法忍,又作无生法忍。忍,即安忍之意。无生法,本指不生不灭之法,今仅就不生而言,故称无生。菩萨于无生之法,忍可忍乐,不动不退,称为法忍。(大智度论卷六)
 <二>安受苦忍与观察法忍。(一)谓安受疾病、水火、刀杖等诸苦而不动心,称为安受苦忍。(二)谓观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称为观察法忍。(菩萨地持经卷五)
 <三>世间忍与出世间忍。(一)谓初心菩萨缘众生之有取有相,依诸果报、福业等,所发起有漏、有相之安忍。以彼等遭遇世间种种苦乐违顺之事,而能安忍,故称世间忍。(二)乃大菩萨由于利他平等之大悲,所发起无漏无相之安忍。由此相契于无为寂灭之理,心无染著,任运无作而无诸行,安忍一切苦乐违顺之境,而不见诸法生灭之相,故称出世间忍。(大乘地藏十轮经卷九)((参见:忍)2889)p19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忍】
  1、无量寿经说往生极乐的人,听到七宝树林的声音,便得三种之忍,即一、音响忍,就树林的声音而悟非有而有的真理;二、柔顺忍,心柔智顺,对实相的道理很信顺;三、无生法忍,安住于无生的法理,而不动心。
  2、指唯识论所说的三忍,即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利根】
<一>梵语 tiks!a-indriya。利,速疾之义;根,为根机、根性、根器,有能生之义。指受教修道之素质,速疾而生妙解,称为利根。利根之人能敏锐理解佛法,并进而达到解脱。据大毗婆沙论载,利根者不信他言,但自披阅教典而得悟道,随法起行,称为随法行。(法华经方便品、大乘起信论)((参见:根)4131)
<二>利,锐利之义;根,指信、精进、念、定、慧五根,或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俱舍论卷二十三)p2809
FROM:【佛光大辞典】

【阿僧祇】
梵语 asam!khya 之音译。为印度数目之一,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只。意译不可算计,或无量数、无央数。据称一阿僧祇有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于印度六十种数目单位中,阿僧只为第五十二数。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载,有三种阿僧企耶,即:(一)劫阿僧企耶,以大劫为一,积至洛叉俱胝,辗转乃至过婆揭罗数。(二)生阿僧企耶,指一一劫经无数生。(三)妙行阿僧企耶,于一一劫修无数妙行。由此三种阿僧企耶证无上觉。(新华严经卷四十五阿僧祇品、俱舍论卷十二分别世间品、大智度论卷四)((参见:五十二数)1046)p3666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法忍】
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于声闻之八人地乃至已办地、辟支佛地等观四谛,一切智断仅得菩萨无生法忍之部分,苦集灭道之四谛实乃分别诸法实相之一谛,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由此可知,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
 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又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第七地之菩萨,三业清净,修无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行品列举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灭忍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顺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无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无量寿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入楞伽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净土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四)((参见:三法忍)571、“五忍”1097)p5079
FROM:【佛光大辞典】

【宿命】
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恒水经、无垢称经卷二、平等觉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十六)((参见:宿世)4509、“宿住随念智证通”4509)p4510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58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37

[忍辱勋章]

37#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21:3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21 21:38 编辑

三十、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以微妙动听的乐声歌颂赞叹诸佛的功德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缯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转以奉散诸佛、菩萨、声闻大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晃耀,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其诸菩萨佥然欣悦,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国的菩萨凭借无量寿佛的威德神通力,在一顿饭的功夫就能到达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十方世界的无量诸佛
随着菩萨们自己心中所想的供养,那美妙的花、珍贵的香、动听的伎乐、庄严的缯盖、幢幡
以及无量无数供养佛的用具自然幻化出来,根据菩萨们的意念出现在他们面前,那珍贵殊妙奇特的供具,不是世间所有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就把这些殊胜奇特的供具供养十方世界的诸佛、菩萨、声闻大众们

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们供养给诸佛的美妙的鲜花在虚空中幻化成华盖,散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在空中闪耀,熠熠生辉
鲜花散发的香气普遍熏染着整个虚空,华盖覆盖虚空四周四百里,这样慢慢的成倍扩大,一直覆盖三千大千世界
随着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逐渐消失,诸菩萨众们脸上都呈现出欢欣愉悦的神情

在虚空中共同奏响美妙的天乐,以此微妙动听的乐声歌颂赞叹佛的种种功德
接着众菩萨们都 停下来听闻佛陀演讲甚深佛法并信受奉行,心里生起无量 欢喜
这些大菩萨们供养佛以后,在自己尚未饮食之前 ,忽然就飞升到虚空中又回到了无量寿佛国去饮食

【词解】
【光色】
光彩色泽。
© 汉典

【晃耀】
1.闪耀;辉映。
© 汉典

【佥然 】
1.和谐貌。 2.犹皆;都。
© 汉典

【轻举】
1.谓飞升,登仙。 2.隐遁;避世。 3.轻率行动。 4.轻率举荐。 5.轻轻飘动。 6.谓飞扬。
© 汉典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即时四方自然风起,普吹宝树出五音声,雨无量妙华随风周遍,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当斯之时,熙然快乐不可胜言。”】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在为所有的声闻乘众生以及菩萨大众宣说佛法时,大众都会在七宝讲堂中集会
无量寿佛为大家广泛的宣说种种甚深佛法,阐明种种微妙不可思议的法义
听闻到这些甚深微妙佛法的与会大众心中都万分欢喜,心中的疑惑都得到开解而证悟

此时七宝讲堂四周徐徐的吹来自然的清凉之风,清风吹在七宝树上,发出动听的五种音声
天空中飘下无量无数美妙的花随着徐徐的清风向四周飘散,像这样的供养连续不断从不停止

一切诸天的天人们都带来了天上百千种花香以及上万种音乐舞蹈来供养无量寿佛以及诸菩萨众、声闻乘众生
虚空中不断的飘散着香花,演奏着种种悦耳动听的音乐,前前后后来来往往的众生都会自然的互相避开而不会杂乱

此时此刻,与会的所有的菩萨众、声闻乘众们都感受到无比的光明快乐,这种快乐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词解】
【演畅】阐明,阐发。© 汉典

【赍】
怀抱着,带着:~恨。~持(拿着)。~志而没(mò)(志未遂而死去)。
把东西送给别人:~发(资助)。~赏。~盗粮(把粮食送给盗贼,喻帮助敌人做坏事)。
——摘自汉典

【伎乐】
1.音乐舞蹈。 2.指歌舞女艺人。
© 汉典

【熙】
光明。
兴起,兴盛。
和乐:~怡。~笑。
古同“禧”,福,吉祥。
〔~~攘攘〕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
古同“嬉”,嬉戏。

——摘自汉典

【不可胜言】】指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出自 《史记·大宛列传》。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58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37

[忍辱勋章]

38#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21:3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22 21:3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以上)

三十一、往生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们在世间的种种菩萨行

1,菩萨恒常为那些可以演说的众生宣说佛法
【佛告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十方世界诸菩萨众,他们对那些可以演说的众生恒常宣扬佛法
他们都是按照佛的智慧教导而让众生听闻到佛法,在演说的过程中不会有违背佛的教导,所以也不会有任何过失

【词解】

【讲说】讲述解说。© 汉典

【随顺】
 (术语)信他之教,从他之意也。文句二曰:“供养诸佛者,只是随顺佛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2,菩萨对世间万物无所贪染
【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着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在所在的国土中对于所有(用)的万物,都不起这是我的心思,对于这些万物没有起贪染执着的心思
对于众生之间的来来往往都不会被任何的情愫所牵绊,身心都是随着自己的意愿没有拘束
与人相处中不会有亲疏厚薄,没有别人也没有我的区分,更没有互相争胜,也没有与人争辩是非之心

【词解】
【无我】
梵语 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无我系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于三法印中,即有“无我印”。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一)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五要素)假和合而成,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二)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假成立者),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据阿含经典之说,一切万法之存在皆赖于各种条件之相互依存,此依存关系一旦有所变化,即产生幻灭、无常之现象;由于无常,故为苦;由于苦而不得自在,故为无我。
 (二)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即一方面认为“人无我”,另一方面又主张构成存在之要素各有其自性,故不说“法无我”。
 (三)据成实论之说,五蕴中并无实在之自我,准此而观人无我者,称为人空观;又五蕴之法尽是无常,并无实在之自性,准此而观法无我者,称为法空观。
 (四)一般言之,大乘佛教主张二无我,即我法二空(人法二空),然唯识宗依“三性说”而立“三无我”之说。即:(1)“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理无者,非为实在之我相,故称无相无我。(2)“依他起”之似我似法乃如幻假有者,异于被执之我相,故称异相无我。(3)“圆成实”之自相乃由无我(识之实性)所显之真如,故称自相无我。(杂阿含经卷一至卷三、卷十、大品般若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卷十、俱舍论卷二十九、卷三十、成实论卷三、卷十二、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辩中边论卷中、唯识二十论)((参见:人法二空)256、“我空法有”2941)p508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染】
<一>染,染污、不净之意,指烦恼、执著之妄念,及所执之事物等。超越一切之烦恼、执著,而保持清净之心性,即称无染。
<二>(800~888)新罗禅僧。俗姓金。入唐,于终南山至相寺学华严,后从学于五台山佛光寺马祖门下之如满,又参学于山西麻谷山宝彻门下,宝彻传其心印。文圣王七年(845) 归返新罗,大振禅风。受宪安王、景文王等之钦重,住于圣住寺,为王师。后移尚州(庆尚北道)深妙寺。宪康王并诏赐“广宗禅师”之号。真圣女王元年示寂,世寿八十九,法腊六十五。门人多达二千之众。(朝鲜金石总览上、海东金石苑卷二、祖堂集卷十七)p5101
FROM:【佛光大辞典】

【染着】
1.亦作"染着"。 2.佛教语。谓爱欲之心浸染处物,执着不离。 3.谓滞泥。
© 汉典

【随意】 随着自己的意愿——摘自汉典

【自在】自由;无拘束——摘自汉典

【适莫 】
指用情的亲疏厚薄。
© 汉典

【竞】
 ◎ 比赛,互相争胜:~争。~赛。~技。~选。——摘自汉典

【讼】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事。~案。~词。
争辨是非:争~。聚~纷纭。——摘自汉典



3,菩萨以柔软之心调伏众生,无有种种恶趣之心

【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柔软调伏无忿恨心、离盖清净无厌怠心、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众,对所有的众生都一视同仁,都生起大慈大悲、饶益众生之心,对于刚强难化众生总是用柔和之心耐心的去调伏,从来都不会对众生生起怨愤恼恨之心
这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众,因为已经远离了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五盖,也就是远离了种种烦恼,身心清净,没有一丝的厌烦懈怠之心、永远保持着对一切众生的平等之心、胜心、深入甚深佛法的深心、安住在如如不动的三昧禅定心中、融入在爱法乐法喜法中,灭除一切烦恼远离堕入恶道之因

【词解】
【大慈悲】
 (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饶益】
<一>予人法益之意。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
<二>富裕、丰足之意。为娑婆世界东南方之世界名称。华严经卷十二如来名号品(大一○·五九下):“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东南方,次有世界,名为饶益。如来与彼,或名现光明。”p6884
FROM:【佛光大辞典】

【柔软】软和;不坚硬——摘自汉典

【忿恨】怨愤恼恨:忿恨不平。——摘自汉典

【盖】
<一>梵语 a^varaN!a,覆障之义。指烦恼,因烦恼覆障善心,故称为盖。有五种,即: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合称五盖。((参见:五盖)1194)
<二>梵语 chattra,巴利语 chatta。乃遮日防雨之伞。又称伞盖、笠盖、宝盖、圆盖、花盖。用树皮、叶、竹、绢等所造之幡,名为幡盖。
印度位处热带,彼国人日间在屋外时,多以盖遮日。盖,依形状可分二种,一般多见柄附于内部中央者,亦有柄附于外面上部之悬盖,称天盖。后世作圆筒形丝帛制品,高悬于佛座或高座之上,而成为佛殿之庄严具。(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释氏要览卷中、无缘慈悲集卷上)p5910   
FROM:【佛光大辞典】

【等心】
 意谓平等心。即对一切众生怨亲所持平等之心。
© 汉典

【恶趣】
梵语 durgati,巴利语 duggati。又作恶道。为“善趣”之对称。趣,为往到之义。即由恶业所感,而应趣往之处所。据俱舍论卷八载,五趣之体为无覆无记,又五趣摄于有情数;即谓由善恶业所招感之异熟无记之果体,名之为趣,故说一切有部主张“趣”不通于善、染及器世界。
 一般以地狱、饿鬼、畜生三趣称为三恶趣,又称三途、三恶道,为纯粹恶业趣往之处;其中,依嗔恚趣往地狱,依贪欲趣往饿鬼,依愚痴趣往畜生。相对于三恶趣,阿修罗、人、天等三趣称为三善趣,为行善业者所趣往之处。三恶趣若加阿修罗,即为四恶趣。三恶趣加人、天即为五恶趣,又称五恶道、五趣;其中阿修罗包括在饿鬼、畜生、天上三处,或为地狱所摄。五恶趣再加阿修罗即称六道,又称六趣。人类亦可谓于六道中轮回生灭。此六道若以现实人生取譬,嗔恚即为地狱,贪欲即为饿鬼,愚痴即为畜生,斗争即为阿修罗,喜悦则分别为人间、天上。古印度人一生最大之愿望,乃不欲再度受生至人间,故视人道与天道均为恶趣。但此恶趣义摄入佛教之后,恶趣专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天、人为二善道。此外,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一愿为无三恶趣愿,第二愿为不更恶趣愿,此二愿皆为大悲拔苦之愿。(无量寿经卷下、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俱舍论光记卷八、俱舍论宝疏卷八、玄应音义卷四、慧琳音义卷四十八、选择本愿念佛集卷上)p4950
FROM:【佛光大辞典】

【恶道】
1.不正之道。 2.亦称"恶趣"。佛教语。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
© 汉典



4,菩萨究竟一切菩萨所行,获得甚深禅定,通达三明三慧
【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诸通明慧,志七觉修心佛法,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学习解说】
极尽圆满一切菩萨所要经历过的修习六度的种种菩萨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智慧,获得甚深的三昧禅定

通达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为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与三慧(指闻慧、思慧、修慧,为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乃断除烦恼、证得涅槃之过程

立志要用七种法来帮助菩提智慧显露(这七觉支就是(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


修习甚深佛法,这些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他们的凡夫肉眼都是清澈明亮无不分散

而他们具足的天眼能够通达观察到的地方是无量无限,法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

慧眼能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佛眼能够见到一切法非空非有不可思议的真理。

【词解】
【功德】
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
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明慧】
<一>即三明与三慧。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为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三慧指闻慧、思慧、修慧,为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乃断除烦恼、证得涅槃之过程。般泥洹经卷上(大一·一七九下):“天下人民,闻佛经道,志意开解,深入思惟,皆得明慧。”(无量寿经卷下)((参见:三明)569、“三慧”670)
<二>(1664~1735)清代临济宗僧。浙江嘉兴人。擅长诗书,为形山超宝禅师之法嗣。栖隐于秀水,结茅独居。雍正元年(1723)奉旨召入,蒙赐紫衣,特加封号“悟修禅师”,发公帑建寺,帝为之亲题“觉海寺”三字,命师居之;不久,又敕迁杭州圣因寺,弘扬佛法,德化群迷,盛极一时。师在京时,曾与王公大臣说法,事载于御选语录当今法会中。雍正十三年二月示寂,世寿七十二。(增订佛祖道影卷二(虚云))  
<三>(1173~1232)即日本华严宗中兴祖师明惠。名高辨。((参见:明惠)3284)p3285
FROM:【佛光大辞典】

【七觉支】
梵语 saptabodhyan%ga^ni。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六末)p125
FROM:【佛光大辞典】


【清彻】
清静明朗。
清而透明。
清脆;清晰。多形容音响。
© 汉典

【靡】
浪费,奢侈:~荡。~费。侈~。
分散:~散(消灭)。
——摘自汉典

【通达】
  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天眼】
 (术语)五眼之一。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眼根前知粗细远近一切之诸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种,在人中依禅定于肉眼上彼修得净眼者,谓为修得之天眼,生于色界诸天自得此净眼者,谓为生得或报得之天眼。智度论五曰:“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二者从修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观无量寿经曰:“未得天眼,不能远观。”无量寿经下曰:“天眼通达,无量无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眼】
菩萨之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为五眼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慧眼】
梵语 prajn~a^-caks!us。指智慧之眼。为二乘所证之眼。为三眼之一,五眼之一。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二五·三○五下):“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维摩经卷中、六十华严经卷一、无量寿经卷下、思益经卷三、大乘义章卷二十)((参见:三眼)616、“五眼”1151)p6044
FROM:【佛光大辞典】

【佛眼】
梵语 buddha-caks!us。指诸佛照破诸法实相,而慈心观众生之眼。系五眼之一。谓诸佛具有肉、天、慧、法四眼之用,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佛眼具足,觉了法性。”法华文句卷四下(大三四·六○上):“佛眼圆通,举胜兼劣;又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九中):“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乘义章卷二十末、无量寿经钞卷六)p2721
FROM:【佛光大辞典】

【佛眼】
五眼之一,即佛陀之眼,能够见到一切法非空非有不可思议的真理。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5,菩萨们以四无碍智除灭众生烦恼之过患
【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善知习灭,音声方便。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以通达自在的四无碍智之辩才演说佛法度化众生
遍观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世间一切,虚幻无实,空无所有
立志求取甚深佛法,具足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
帮助众生除灭心中种种的烦恼之过患

了知一切法都是从如来的法性中衍生出来的,一切法都是不二平等,是正智所契万有之本体
善知修习善法而灭除恶法之意,以音声方便教导众生

【词解】
【无碍智】
 (术语)谓佛智之通达自在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涅槃经八曰:“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大集经一曰:“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胜鬘宝窟上末曰:“无碍智者,于世谛法知之自在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等观】
 (术语)一切平等观念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等观三界,空无所有。”涅槃经一曰:“等观众生,如视一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如如】
 (术语)楞伽经所说五法之一。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诸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体也。智度论一曰:“人等世界故有,第一义故无。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故无,第一义故有。”大乘义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就一如中体备法界恒沙佛法,随法辨如,如义非一,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虚妄,故复经中亦名真如。”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如如历法非一,故曰如如。”无量寿经下曰:“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同净愿疏曰:“空同故曰如,解知一切万法皆如,名解如如。”佛性论二曰:“如者有二义:一如如智,二如如境。并不倒故名如如。”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理体】
 (术语)万有之本体,谓理性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习灭】
修习善法而灭除恶法之意。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善知习灭音声方便。”如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之菩萨,能善巧知解如来之正法,修持善法,摧灭恶法,去除烦恼垢障,得大智慧,具足无碍辩才,并乐求无上菩提之道。(无量寿经义疏卷下)p4772
FROM:【佛光大辞典】



6,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喜欢融入在正法的论议中,修诸善业,求取佛道
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修诸善本,志崇佛道。

【学习解说】
不喜欢说世间的语言,其乐融融在正法的论议中,修习种种善行的根本,增上自己的福德,以此善业福报都回向增上自己求取佛道的功德上

【词解】
【正论】
 (术语)正者对邪而言。正法之论议也。无量寿经下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58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37

[忍辱勋章]

39#
 楼主| 发表于 2023-8-23 21:02: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3 21:3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究竟一乘至于彼岸。】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了知一切法全都是寂灭的(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
他们的生身(肉身)以及贪嗔痴种种烦恼这二者都断除尽了
所以听闻到甚深佛法后内心不会生起怀疑和恐惧,而且常常能发起勇猛精进修行之心,以此功德成就来普度众生
菩萨们的大悲普度众生之心,对众生具有深远微妙的影响,他们是众生得以出离苦难的依靠
这些菩萨们始终践行圆满着唯一佛乘的教导直至到达涅槃的彼岸

【词解】

【寂灭】
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生身】
二身之一。即托于父母所生而具足三十二相之佛身。与“法身”相对。又作生身佛、父母生身、肉身、随世间身。又以神通之力一时化现之肉身,亦称生身;大乘佛教谓方便应化之化身为生身佛,例如生身之弥陀、生身之观音、生身之普贤、生身之弥勒等。一般生身亦可泛指凡夫及菩萨之肉身。(中阿含卷五十八法乐比丘尼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佛地经论卷七、大智度论卷九、卷二十九)((参见:二身)199)p2063
FROM:【佛光大辞典】

【靡】
浪费,奢侈:~荡。~费。侈~。
分散:~散(消灭)。

——摘自汉典

【覆载】
1.覆盖与承载。谓覆育包容。《礼记.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2.指天地。 3.比喻帝王的恩德。
© 汉典

【一乘】
即指佛乘。乘,载运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佛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因众生根机不等,于是先说三乘之法而调熟之。法华经载,于一乘道分别说三,后至法华时,会三乘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二譬喻品)p59
FROM:【佛光大辞典】



7,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们具足无量无边的种种功德,累劫都说不完
【决断疑网,慧由心出,于佛教法该罗无外。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净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们已经果断的断除了使人困惑、不能解脱的种种疑惑之网的约束
菩萨们的智慧自然就由清净心中显露出来,对于佛的一切教法,都已经包含在其中
菩萨们的智慧就如大海那样深广浩瀚,他们的甚深禅定就如山王那样傲然不动
菩萨智慧所散发出来的光明已经超过了太阳月亮之光,佛所显示的教法都已经具足圆满

【词解】

【疑网】
1.佛教语。四恶之一。 2.谓众多疑念﹐致人困惑不能解脱﹐犹遭罗网。
© 汉典

【该罗 】
包罗﹔总括。
© 汉典

【无外】
1.谓古代帝王以天下为一家。 2.犹无穷,无所不包。 3.没有外物。 4.指远方。 5.犹言没有两样。
© 汉典

【清白】
即清白之法、清白业。指佛所显示之教法。又为无漏善法之总称。皆取其远离烦恼垢染之意,而称为清白。法华经序品列为七善之一。(如幻三昧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p4662
FROM:【佛光大辞典】



【“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阂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犹如重云,震大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如梵天王,于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如优昙钵华,希有难遇故;如金翅鸟,威伏外道故;如众游禽,无所藏积故;犹如牛王,无能胜故;犹如象王,善调伏故;如师子王,无所畏故。】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他们在世间行菩萨道所积聚的功德清净无染,是一等中的第一,犹如晶莹剔透的雪山,洁白无瑕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对待众生都是慈悲平等,一视同仁,犹如大地无论是干净的还是丑陋的,都一样包容没有分别心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为众生洗除掉心中种种烦恼,犹如纯净的水,能洗去世间的灰尘污垢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帮助众生烧灭一切烦恼习气,犹如猛烈的大火遇到干柴,干柴一瞬间就无影无踪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大风,在十方世界行菩萨道就如疾风吹过无有障碍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虚空虚怀若谷,对一切有无所执着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莲花(味香色美,生于污泥之中,而开洁净之花),虽然身处染污的世间,但是却出污泥而不染,身心一如清净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一辆大马车运载着众生出离生死轮回,走向解脱的彼岸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重重乌云覆盖下,雷声隆隆,震醒世间沉睡着的人们,让人们从无明的业力中警醒过来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大雨,以甘露法(如来之教法。即法味清净,长养众生之身心,譬如甘露之德。)滋润众生干涸的心灵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金刚山(又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周绕世界之铁围山也)一样坚固,众魔外道都不能撼动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大梵天王向众生演说一切善法在大众中位居第一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尼居类树,枝叶繁茂,能为一切众生遮阴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优昙钵华稀有难得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金翅鸟,威力巨大,能够降伏一切外道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空中飞翔的飞鸟,无有隐藏,一飞而过,也就是不着相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牛中之王(牛王之形色胜于其他诸牛,譬喻佛德于一切人中为最胜),无人能超过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象中之王,善于摄受调伏一切众生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狮中之王,狮子王一声咆哮,百兽皆摄伏,菩萨也是一样,一切无所畏惧,让众生都能心悦诚服

【词解】
【一等一 】
第一等中的第一名。形容超群出众。
© 汉典


1.脏;不干净。2.丑陋;丑恶。
——摘自汉典

【尘劳】
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
FROM:【佛光大辞典】

【垢染】
以染身之垢比喻心之烦恼。佛说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p3766
FROM:【佛光大辞典】

【火王】
 (譬喻)譬火之猛曰王。无量寿经下曰:“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摘汉典


【虚空】
梵语 a^ka^s/a。音译阿迦舍。<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亦为“无为法”之一,即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所说三无为之一,大众部、化地部所说九无为之一,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卷二所举六无为之一,大乘五蕴论所举四无为之一,瑜伽师地论卷三、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等所举八无为之一。经论中多以之作为譬喻用,其义有五:(一)横遍之义,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二德王品、净土论(世亲),皆以虚空譬喻广大无边际。(二)恒常之义,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七迦叶品,以虚空譬喻无变易之常性。(三)无碍之义,据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七迦叶品载,世间之中,无障碍处,名为虚空。(四)无分别之义,即无亲疏、远近、爱憎之差别,北本涅槃经卷十六梵行品载,譬如虚空,无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无有众生寿命;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父母乃至寿命,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亦复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虚空。(五)容受之义,北本涅槃经卷十六梵行品载,譬如虚空,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又宗镜录卷六举无障碍、周遍、平等、广大、无相、清净、不动、有空、空空、无得等十义以解说、比喻真如之理。此外,印度外道中,口力论师以虚空为万物之真因,由虚空生风,乃至生万物,其后还没虚空,称为涅槃。(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卷六、外道小乘涅槃论、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一、顺正理论卷一、大乘义章卷二、俱舍论宝疏卷一)((参见:虚空无为)5263)
 <二>空界之别称。六界之一。指一切诸法存在之场所、空间。然于说一切有部中,虚空与空界则有所分别,以虚空非色,空界是色;虚空无见,空界有见;虚空无漏,空界有漏;虚空无为,空界有为。吾人所见之空为空界,非为虚空。但诸经中多将此两者互用,不作分别。又说一切有部主张空界之色以明暗为体,即为实有,其他诸部则持否定之说。(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法蕴足论卷十、顺正理论卷二、大乘义章卷二、瑜伽论记卷十四下)p5262
FROM:【佛光大辞典】

【莲华】
又作莲花。为生于沼泽之宿根草本植物。莲,学名 Nelumbo nucifera。通常于夏季开花,味香色美,生于污泥之中,而开洁净之花。印度古来即珍视此花。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梵 Maha^bha^rata)所述,天地开辟之始,毗湿笯(梵 Vis!N!u)之脐中生出莲华,华中有梵天,结跏趺坐,创造万物;又毗湿笯及其配偶神皆以莲华为表征,或以莲华为多闻天(梵 Kubera)之七宝之一。佛教亦珍视之,如佛及菩萨大多以莲华为座。据入大乘论卷下载,十地之菩萨系生于摩醯首罗天王宫,坐于宝莲华王座而成佛。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菩萨等,皆坐于宝莲华上;众生临终时,彼佛等持莲台来迎九品往生之人。又后世佛、菩萨等像,大多安置于莲华台上;莲华亦常作为供养佛、菩萨之具。
 在印度,称莲华者,可大别为二种。(一)钵头摩华,梵语 padma,巴利语同。学名 Nymphaea alba。即莲华。又作钵昙摩华、钵特摩华、般头摩华、钵弩摩华、波昙华、波慕华。译为赤莲华、赤莲、红莲华、赤黄莲华、黄莲华。有赤、白二色,是否实有黄色则不详。通常钵头摩华即指赤莲华而言;八寒地狱之中,有钵头摩地狱、摩诃钵头摩地狱,即译为红莲地狱、大红莲地狱。此乃因地狱之众生,由于寒冷,故身体冻成红色,皮破而呈血赤之色。
 (二)优钵罗华,梵语 utpala,巴利语 uppala。即睡莲。学名 Nymphaea tetragona。又作优钵华、乌怛钵罗华、优钵罗华。译为青莲华、黛华、红莲华。有青色、赤色、白色等。其中以青色者为最著名,即尼罗乌钵罗华(梵 ni^lotpala),又作泥卢钵罗华,译为青莲华。在经典中,形容佛眼之微妙,即以其叶为喻;口气之香洁则以其花为喻。青莲华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之右一手所持物,此手即称青莲华手。又八寒地狱之第六为优钵罗地狱,八大龙王之一为优钵罗龙王。前者因冰混同水色而呈青色,或因寒气而使皮肤冻成青色,故称优钵罗地狱。后者因龙王所住之处即优钵罗华所生长之池,故以之为名。
 此外,拘勿头华,梵语 kumuda。又作拘牟头华、俱物头华、句文罗华。译为白莲华、地喜花,即白或红之睡莲,亦有黄、青二色,此恐系指赤、白优钵罗华而言。又须干提华,梵语 saugandhika,又作搔揵提迦华,好香华之意。华之色有黑色与赤色,传说此华恐为白色之拘勿头华,然其形色不相似。另有分陀利华,梵语 puN!d!ari^ka,学名 Nelumbo nucifera。又作分陀利迦华、分荼利迦华、奔荼利华、本拏哩迦华;译为白莲华,又称百叶华、妙好华。亦为白色睡莲之一种。不被烦恼污染之清净无垢佛,其法性即喻为分陀利华。悲华经及妙法莲华经即以此华为经题。又千叶莲华,乃有千枚花瓣之莲华,系供养佛陀所用,即为佛所坐之华台。又大日经疏卷十五列举五种西方之莲华,即钵头摩华、优钵罗华、泥卢钵罗华、拘勿头华、芬荼利迦华。
 又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记载,莲花有香、净、柔软、可爱等四德,而以之比喻法界真如之常、乐、我、净四德。于华严经、梵网经等有莲华藏世界之说。于密教有以八叶莲华为胎藏界曼荼罗之中台,又以比喻人之心脏(梵 hr!d,音译汗栗驮,意为肉团心),并表示众生本有之心莲。(中阿含经卷二十三、华手经卷一、大日经卷五、大智度论卷九、法华经玄义卷七下、大日经疏卷五、宗镜录卷二十八、佛教美术研究、曼荼罗之研究、L.A. Waddell: The Buddhism of Tibet)((参见:譬喻)6809)p6146
FROM:【佛光大辞典】

【大乘】
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梵 hi^naya^na)之相反词。乘(梵 ya^na),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次各说:
 (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
 (三)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仅否定人我之实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实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脱为主要目标,故为自调自度(调指灭除烦恼;度指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认为涅槃有积极之意义,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之菩萨道。
 (四)小乘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论。至于大乘,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
 (五)大乘所以殊胜之理由,菩萨善戒经卷七与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皆曾列举七项,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六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毗佛略(梵 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发菩提心(心大),领解其教法(解大),以清净心(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
 (六)印度之大乘,有中观、瑜伽二系统以及后期之密教。(1)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之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2)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出现以说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之各类佛经,从中形成由无著、世亲为始祖之瑜伽学派。(3)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纪初在印度绝迹。而由印度本土传出之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
 (七)在我国,根据大乘诸经论所创之多数教派,如三论、涅槃、地论、净土、禅、摄论、天台、华严、法相、真言等为表示自宗之优越,而对大乘经典作种种分类与判断。例如,真言宗分显教、密教;华严宗及天台宗分权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之教)、实大乘(大乘中之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复有分有相大乘、无相大乘二种;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说法。
 (八)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均属大乘。
 (九)缅甸、泰国之佛教属古来之上座部系统;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则属大乘系统。
 (十)天台宗将小乘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教(藏教)(华严宗则称之为小乘教)。又认为小乘中有“有门”(发智论、六足论等)、“空门”(成实论)、“亦有亦空门”(昆勒论,此论未传我国)以及“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此亦未传至我国)等四门,称为小乘四门、或小乘四分。
 (十一)智顗之金光明玄义,立有理乘(一切存在之本质为真如理性)、随乘(随应对象而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证自悟、悟他之果位)等三大乘之说,依次相当于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放光般若经卷五叹衍品、金刚仙论卷二、入大乘论卷上、法华文句卷三下、大乘大义章卷下、大乘义章卷一、摩诃止观卷三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见:大乘经典)828、“小乘”925、“教相判释”4602、“昆勒门”5911)p807
FROM:【佛光大辞典】

【群萌】
1.众民;百姓。萌,通"氓"。
© 汉典

【甘露法】
如来之教法。即法味清净,长养众生之身心,譬如甘露之德。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二○上):“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十地经论卷二(大二六·一三○中):“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佛地论卷四、注维摩诘经卷七)p2054
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山】
 (杂名)又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周绕世界之铁围山也。起世经二曰:“诸余大山及须弥山王之外,别有一山,名斫迦罗(前代旧译云铁围山)。高六百八十万由旬,纵广亦六百八十万由旬。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破坏。”无量寿经上曰:“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同下曰:“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又】指须弥山言:注维摩经一:“肇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探玄记十九曰:“住金刚山顶者,即是此光明山也。”(光明山为须弥山之别名)。【又】(地名)长阿含经十八曰:“南州有金刚山,中有修罗宫,所治有六千由旬。”八十华严经四十五菩萨住处品曰:“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中略)海中有处,名金刚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法起,与其眷属诸菩萨众千二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此清凉山,即我国之五台山,金刚山,即日本河内之金刚山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首】
梵语 pramukha,巴利语 pamukha。<一>即大众之中位居最上者。于佛世时即有此称,上首一词散见于各汉译经典中。后于禅林里,间以“首座”代称上首,而其推重之意不变。(大品般若经卷四金刚品、观无量寿经、法华论卷上)
 <二>指诸法门中最上之法。例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二,将“厌离一切法三昧、超过一切法三昧”等十五种三昧称为一切三昧中之上首,复将“观诸法性陀罗尼门、发菩提心陀罗尼门”等五十三陀罗尼门称为一切陀罗尼门之上首。(法华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五、大日经疏卷十二)
 <三>指佛弟子优波离。梵名 Upa^li,意译化生,或译上首,以其持律第一,为众纪纲,故称上首。如来入灭后,其与五百圣人于毕钵罗窟内,结集毗奈耶藏。(付法藏因缘经卷一)p717
FROM:【佛光大辞典】

【梵天王】
指色界初禅天之大梵天。梵天王名尸弃,又称娑婆世界主、世主天。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先来请佛转法轮。又常侍佛之右边,手持白拂。(杂阿含经卷四十四、法华经序品)((参见:大梵天)850)p4628
FROM:【佛光大辞典】

【优昙华】
 (植物)即优昙。亦名优昙钵华。按此花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余。叶有二种:一平滑,一粗糙。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花托大如拳,或如拇指,十余聚生。可食而味劣,世称三千年开化一度。值佛出世始开。南史曰:“优昙华乃佛瑞应,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出世。”故今称不出世之物曰昙花一现,本此。(参见:优昙)。又草蜻蛉之卵子也,其卵附著柳弃上,有线形长柄托之,多数簇聚,如树之有花。日本称为优昙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金翅鸟】
梵语 suparN!a,或 suparN!in。音译苏钵剌尼。意译羽毛美丽者。又译食吐悲苦声。系印度神话之鸟,被视同迦楼罗鸟(梵 garud!a,檗噜拏)。又作妙翅鸟、项瘿鸟。为印度教毗湿奴神所跨乘。于佛教中,为八部众之一,翅翮金色,两翼广三三六万里,住于须弥山下层。据长阿含经卷十九载,此鸟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种,常取卵胎湿化之诸龙为食。(大楼炭经卷三、卷四、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卷七、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法华文句卷二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二、俱舍论光记卷八、慧苑音义卷上)((参见:迦楼罗鸟)3974)p3582  
FROM:【佛光大辞典】

【游禽 】飞鸟。© 汉典

【牛王】
梵语 r!s!abha。又作超群、胜群。指牛中之王。牛王之形色胜于其他诸牛,譬喻佛德于一切人中为最胜。(胜鬘经摄受章、无量寿经卷下、法华经玄赞卷五本)p1504
FROM:【佛光大辞典】

【师子王】
又作狮子王、师子兽王。如来之说法能灭一切戏论,于一切外道邪见无所畏惧,如狮子王咆吼,百兽皆慑伏,故以狮子王喻之。(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无量寿经卷下)((参见:师子吼)4091)p4091
FROM:【佛光大辞典】

【象王】
譬喻佛之举止如象中之王。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载,佛有八十种好,进止如象王,行步如鹅王,容仪如狮子王。又以之譬喻菩萨,无量寿经卷下记载,菩萨犹如象王,以其善调伏之故。p527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58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37

[忍辱勋章]

40#
 楼主| 发表于 2023-8-31 21:46: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31 21:5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

 【“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摧灭嫉心,不望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

【学习解说】
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他们慈悲众生的悲心愿力就如虚空一样宽广,没有边际;他们已经催灭了自己凡夫内心的嫉妒之心,不会与众生去计较得失,他们只乐于专心求取佛法,在这个道路上从来都不会感到满足;还常常为众生演说佛法,意志坚定从来都不会感到疲惫

【词解】
【厌足】
满足。
© 汉典



【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

【学习解说】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为众生击起法鼓(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法音,传播得很远
建起法幢((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
用他们的智慧给众生带去一切的法慧、佛慧,除掉众生内心的愚痴黑暗,他们时时修习奉持六和敬(见下面名词详解),常常给与众生法布施,在修行中志向坚定,勇猛精进,从来都不会生起退却的心

他们是指引世界众生出离苦难的一盏盏明灯,他们是世间众生最大的福田,能给众生带来福报、功德,他们是一切众生在修行路上的导师,他们平等的对待每一位众生,不会有憎恨喜爱之区别

【词解】
【法鼓】
<一>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大集经卷五十六、无量寿经卷上)
<二>禅宗寺院使用的大鼓之一。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之鼓,称为法鼓;西北角之鼓,称为茶鼓。法鼓乃于法会之前告知大众之用,或用于住持之上堂、小参、普说、入室之际。(禅林象器笺呗器门)p3417
FROM:【佛光大辞典】

【法鼓】
(喻)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法音,传播得很远。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幢】
其义有二:(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二)为说法道场之标帜。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禅宗又转其意,将演法开畅,称为建法幢。今各寺之安居结制,亦称建法幢。(无量寿经卷上、首楞严经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岩录第二十一则)p3421
FROM:【佛光大辞典】

【慧日】
1.佛教语。指普照一切的法慧﹑佛慧。 2.指佛释迦牟尼。
© 汉典

【曜】
照耀;明亮:“日出有~”。
日、月、星均称“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如“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
——摘自汉典


【六和敬】
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举出:(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即:(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此外,据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记载,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称和敬。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无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意慈和敬。(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经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二)p1269
FROM:【佛光大辞典】

【福田】
梵语puN!ya-ks!etra,巴利语 pun~n~a-kkhetta。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据正法念处经卷十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等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而父母为三界内之最胜福田。据优婆塞戒经卷三供养三宝品、像法决疑经、大智度论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八等载,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称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报答之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报恩福田);受怜悯之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怜愍福田、贫穷福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又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载,有所求而为者,称为有作福田,如父母、师长;无所求而为者,称为无作福田,如诸佛、菩萨等。以上二者称为二种福田。关于二种福田尚有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学人田(修行中之圣者),与无学人田(得究极之圣者);以及敬田与恩田,悲田与敬田等多种。另有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布施持戒品所说之大德田(相当于敬田)、贫苦田(相当于悲田)、大德贫苦田等三种田。俱舍论卷十八则说趣田(畜生等)、苦田(贫者等)、恩田(父母等)、德田(佛等)等四种田。又智顗于菩萨戒义疏卷下列举出佛田、圣人田、僧田、和尚田、阿阇梨田、父田、母田、病田等八种田(八福田)。
 依成实论卷一福田品之说,二十七贤圣断尽贪、恚等诸烦恼,其心空而不起烦恼恶业,所得禅定皆清净而永离诸烦恼,弃舍忧乐,又能断除五种心缚,成就八种功德田,并以七定护持善心,灭尽七种漏,具足戒等七净法,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复以能度彼岸、精勤求度等,称为福田。
 又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具足“十法行”者称为真实福田,即:(一)住于空、无相、无愿之解脱门而不入法位,(二)见知四谛而不证道果,(三)行八解脱而不舍菩萨行,(四)能起宿住、死生、漏尽等三种智证明而行于三界,(五)能现声闻形色威仪而不随音教从他求法,(六)现辟支佛形色威仪而以无碍辩才说法,(七)常在禅定而能现行一切诸行,(八)不离正道而现入邪道,(九)深贪染爱而离诸欲一切烦恼,(十)入于涅槃而生死不坏不舍。
 由前述可知福田说有多种,然以佛及圣弟子为福田者为其根本,据此而称阿罗汉为应供,其后即有三宝之敬田、贫穷者之悲田等名称。我国向重敬、悲二田,多行供养惠施。依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启福篇道宣之序言,今论福德乃以悲敬为始,悲则能哀矜苦趣之艰辛,欲愿拔济彼等出离;敬则知佛法难遇,能信仰弘布之。(杂阿含经卷三十五、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小品般若经卷八、新华严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二、大智度论卷四、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十三、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慧远)、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法藏)、释氏要览卷中、法苑珠林卷二十一、卷三十三、翻译名义集卷四)p5852
FROM:【佛光大辞典】



【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胜莫不尊敬,灭三垢障游诸神通。】

【学习解说】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唯独喜欢趣向涅槃的正直大道,感受到正法的无比快乐,没有其他世俗的喜乐和忧戚,他们帮助众生拔除掉内心欲望的利刺,使众生都能从世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菩萨们种种殊胜的功德智慧,令世间一切众生都生起无比的尊敬和爱戴,他们已经灭除掉了贪嗔痴三毒,身心清净,具足种种无上神通,游弋在世间普度众生

【词解】
【正道】
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另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长阿含经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六末、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八正道)280)p2002
FROM:【佛光大辞典】

【欣戚】
1.亦作"欣戚"。 2.喜乐和忧戚。
© 汉典

【三垢】
垢,梵语 mala。三种垢秽之意。指能垢秽众生心行之贪(梵 ra^ga)、嗔(梵 dves!a)、痴(梵 moha)三毒。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大三七·一○三下):“消除三垢,济度厄难,小乘法教,化断三毒,名除三垢。”即以三毒为三垢之说。华严经疏演义钞卷十六之上解释毗舍浮佛无三垢之语,以现行、种子、习气三者,称为三垢。天台家则以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为三垢。(大乘义章卷五本、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p579
FROM:【佛光大辞典】



【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

【学习解说】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已经具足了菩萨十三力:因力(宿世之善根力)、缘力(指助缘之力量。相对于“因力”而言。佛家以为夙世有修习正法之善因,今生复听闻正法而助其善因之发动,此力量称为缘力。)、意力(求正觉之意思。)、愿力(指本愿之力用。又作本愿力、大愿业力、宿愿力。谓菩萨在“因位”所发本愿之力用至果位而显其功。)、方便之力( 谓世间之人,于现世中,亲近善友知识,闻其善巧方便说法,遂发菩提之心)、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善力(修善之力用。由善所得之力。)、定力(止息散乱之心,归于静寂之禅定力)、慧力(言智慧有能除烦恼之力用也)、多闻之力(多闻信正法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即成就正念、正观六通(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智证通)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之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即如法调伏刚强众生之力

菩萨们的身体和神色都具足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非常的庄严,种种的功德以及无碍辩才也都具足,这些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

而且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常常恭敬供养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他们常被十方一位世界诸佛所共同赞叹

【词解】
【十三力】
西方净土之菩萨,具足十三力,而能自利利他。即:(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三)意力,如理作意之力。(四)愿力,求菩提之力。(五)方便力,依法巧修之力。(六)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七)善力,正修之善根力。(八)定力,修止成就之力。(九)慧力,修观成就之力。(十)多闻力,多闻信正法之力。(十一)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十二)正念、正观诸通明力,即成就正念、正观六通三明之力。(十三)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即如法调伏刚强众生之力。(无量寿经卷下)p362
FROM:【佛光大辞典】

【因力】
乃万物生成时直接之力。为“缘力”之对称。俱舍论卷二(大二九·七下):“又诸根生非由有用,若有因力,无用亦生。”同论卷十七(大二九·八九中):“若由因力,彼断善根,将死时续;若由缘力,彼断善根,将生时续。”(无量寿经卷下)p2270
FROM:【佛光大辞典】

【缘力】
指助缘之力量。相对于“因力”而言。佛家以为夙世有修习正法之善因,今生复听闻正法而助其善因之发动,此力量称为缘力。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因力、缘力、意力、愿力,(中略)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p6123
FROM:【佛光大辞典】

【意力】
 (术语)求正觉之意思。无量寿经下曰:“意力愿力。”同净影疏曰:“求佛之心,名为意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意力】
  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诸众生,未得度者,悉愿度脱,是名意力。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愿力】
指本愿之力用。又作本愿力、大愿业力、宿愿力。谓菩萨在“因位”所发本愿之力用至果位而显其功。在净土宗专指阿弥陀佛之愿力,如观无量寿经、往生论、往生论注卷下、观经疏卷一等所说。日本净土真宗有愿力回向之说,此系指众生往生净土之因,或获得往生之果报,皆仰仗佛陀之愿力。因此种力量为凡夫所无法思议者,故称愿力不可思议。又因其作用乃是自然而然者,故称为愿力自然。而由此种愿力所成就之净土,则称“愿力成就净土”。相对于众生之自力及释尊之佛力,日本净土宗西山派特别称弥陀之力为愿力。此外,如来本愿所与之信心,称为愿力信心。((参见:本愿力)1977)p6727
FROM:【佛光大辞典】

【方便力】
  谓世间之人,于现世中,亲近善友知识,闻其善巧方便说法,遂发菩提之心,是名方便力。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力】
 (术语)修善之力用。由善所得之力。无量寿经下曰:“常力,善力。”净影疏曰:“依法正修,名为善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力】
梵语 sama^dhi-bala,巴利语同。止息散乱之心,归于静寂之禅定力,称为定力。即不论遭遇任何境地,均能如如不动之禅定力。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五力”之一。又定力为远离欲恶不善之法,一般而言即四种静虑。(禅苑清规卷八)((参见:五力)1043)p3175
FROM:【佛光大辞典】

【慧力】
 (术语)五力之一。言智慧有能除烦恼之力用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色】
1.佛教语。指身体和神色。
© 汉典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

【学习解说】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已经究竟圆满了身为菩萨的种种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他们修习佛法中的空性、无相、无愿三昧、修习不生不灭种种三昧法门,他们已经远远超过了声闻缘觉的境地


【词解】

【三昧】
<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学习解说】
阿难!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已经成就了种种无量功德,我上面对你讲的这些功德只是其中的一点点,如果要详细的讲解给你们听,那么就是讲上一百劫、一千劫、一万劫,那也是讲不完的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11 08:29 , Processed in 0.1106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