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10 19:44 编辑
(接续上楼)——本楼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远行想。于善知识生导师想。于所说法生正道想。于所修行生远达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求度想。于善知识生船师想。于所说法生舟楫想。于所修行生到岸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农夫想。于善知识生龙王想。于所说法生时雨想。于所修行生成熟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贫穷想。于善知识生毗沙门想。于所说法生财宝想。于所修行生富饶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弟子想。于善知识生良师想。于所说法生技艺想。于所修行生解了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恐怖想。于善知识生勇健想。于所说法生兵仗想。于所修行生除怨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商人想。于善知识生导师想。于所说法生珍宝想。于所修行生得宝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儿子想。于善知识生父母想。于所说法生家业想。于所修行生绍继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王子想。于善知识生大臣想。于所说法生王教想。于所修行生智慧想。住王城想。冠王冠想。系王缯想。
善男子。汝应发如是心。作如是意。亲近承事于善知识。
何以故。一切菩萨。以如是心。近善知识。令其志愿永得清净故。
▪[末学解说]▪
再次对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说。
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生医王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法施、法读、法谈、谈义、赞叹、劝化、唱导等同义)生良药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宗教生活中,欲实现生活上之统制、调节、规定等,则须藉修行以完成之。宗教本即有信仰与修行双重之要求,以佛教而言,行者自身欲实现佛陀体验之境界,而专心精研修养,故特别重视修行方面,亦因而发展成各种详细之戒律条文、生活规范与精神之修养方法)生除病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远行想。于善知识生导师(引导大众进入佛道的人,是佛菩萨的通称)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远达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求度想。于善知识生船师(佛陀之异称。佛陀教化众生,令渡生死之海,而至涅槃彼岸;犹如船师,能运载众生渡海,由此岸至彼岸,故喻称为船师)想。于所说法生舟楫(又佛陀度化众生之教法,则喻称为船筏)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到岸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农夫想。于善知识生龙王(为龙中威德特胜者,系对其眷属而称为王。传说释尊诞生时,有难陀、跋难陀二龙王为其灌沐)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时雨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成熟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贫穷想。于善知识生毗沙门(四天王天中北方天王的名字,华译为多闻,即多闻天王)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财宝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富饶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弟子想。于善知识生良师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技艺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解了(会得道理也)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恐怖想。于善知识生勇健(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为勇健相)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兵仗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除怨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商人想。于善知识生导师(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称导师)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珍宝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得宝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儿子想。于善知识生父母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家业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绍继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王子想。于善知识生大臣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王教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想。住王城想。冠王冠想。系王缯想。
善男子。你应发起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心。作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意。亲近承事于善知识。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菩萨。以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心。亲近善知识。令其志愿(佛门很重视“发愿”。人的处境是由其行为 、语言造成的,而人的行为、语言又是由其思想决定的。愿从心起,并能产生一种主宰语言、行为的力量,故称“愿心”、“愿力”。佛教所说的发愿,是一种向上的善愿,如普度众生、志求解脱,乃至成就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事等)永得清净之故。
注解:
【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说法】:梵语 dharma-des/ana^,巴利语 dhamma-desana^。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法施、法读、法谈、谈义、赞叹、劝化、唱导等同义。佛之说法乃应众生之能力、根机等,各施以适当之教法,以达完全效果。又于一座说法中,佛以一音演说教法,听者各依其根机而理解之深浅互异。据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二载,佛以五力而有五种说法情况,即:(一)言说,指以契合真理之言说,说三世、世间与出世间、有罪无罪、有漏无漏等法。(二)随宜,指随应众生之能力、性质而说偏圆、渐顿之教法。(三)方便,即善巧方便,说布施能得大富、持戒能升天等,使众生修之,而得以脱离苦海。(四)法门,即宣说殊胜法,显示菩提之道。(五)大悲,指为救度众生,以大悲心导引之,为执著于“无”者说“有”、执著于嗔恚者说慈悲等。
宣说经论者有五种人,称为五说或五种说人。据大智度论卷二所举,五种说人为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佛、菩萨或罗汉等,隐其本相,示现种种形像而说法者)。善导之观经疏玄义分则举出佛、圣弟子、天仙、鬼神、变化等五种。在佛十大弟子中,富楼那尊者即被誉为“说法第一”。此外,据澄观之华严经疏卷一所举,佛、菩萨、声闻、众生、器界(山河、大地等)五种,宣说华严经中之教法,称为五类说或五类说法。又据一行之大日经疏卷七所举,说真言者,有如来、菩萨金刚、二乘、诸天、地居天等五种。
说法属于法施,为出家者应行之布施行为。又据五分律卷二十六载,于自恣之终夜,应行说法、经呗(配合节拍歌咏经文)等教团行事。有关说法所应注意之事项,据法华经卷四法师品所载,说法者应入如来之室(大慈悲之意)、著如来之衣(柔和忍辱之意)、坐如来之座(诸法空之意)。优婆塞戒经卷二亦举出时说、至心说、次第说、和合说、随义说等十六事。有关说法之仪式,详见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九说法仪式品。此外,经论中亦载有听法者所应注意之事;凡说者与听者须注意之事项,统称为说听方轨。
据优婆塞戒经卷二载,说法有清净、不清净二种。凡先施食而后说法,或为增长三宝、断自他烦恼、分别正邪、使听法者得最胜而说法,称为清净说法;反之,凡存有利己心、与他人竞争之心,或为报、为世报,或有疑而说法,均为不净说法。我国举行斋会时之说法,称为唱导;梁高僧传卷十三即载有善于唱导之高僧传记。
日本自平安朝后期以降,出现专门以唱导技术为家业者,其中部分逐渐俗化,与说经祭文、佛寺缘起等配合节拍而宣说,复配以三弦而歌咏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四摄品”、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四分律卷五十二、五分律卷十八、十住毗婆沙论卷七、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大智度论卷一、卷二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七、法华经玄义卷六上、法苑珠林卷二十三)((参见:唱导)4418)p5922FROM:【佛光大辞典】
【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宗教生活中,欲实现生活上之统制、调节、规定等,则须藉修行以完成之。宗教本即有信仰与修行双重之要求,以佛教而言,行者自身欲实现佛陀体验之境界,而专心精研修养,故特别重视修行方面,亦因而发展成各种详细之戒律条文、生活规范与精神之修养方法。如戒、定、慧等三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苦、集、灭、道等四谛。此外,四禅天、四念处等修行阶段亦极发达。佛教有所谓“八万法门”之称,然其主要者,即上述分类之修行德目。至大乘佛教,虽特别强调信仰方面,然亦以禅定、观法,及其他密教修法作为教义与组织之基础。实行修行功夫者,一般称为行者。声闻、缘觉、菩萨之修行至最后果位,其修行时间各有不同;声闻须三生六十劫,缘觉须四生百劫,菩萨须三祇百劫。
(一)三生六十劫,声闻至阿罗汉果,最快亦须三度生于人间,最迟则须经过六十劫(劫指刀兵等一小劫)。三生中之第一生或最初之二十劫,修顺解脱分;第二生或次之二十劫,以未至定起顺决择分;第三生或最后之二十劫,以根本定再起顺决择分之慧,入于见道,而终证无学果。但亦有认为第三生始起顺决择分之慧之说。又速者乃指利根而言,迟者指钝根而言。反之,亦可谓迟者乃是能忍耐长期之修行者,故为利根。
(二)四生百劫,缘觉至辟支佛果,最快亦须四度生于人间,最迟则须经过百劫。据俱舍论卷十二载,麟角喻独觉必修百大劫,而不说四生。
(三)三祇百劫,又作三僧劫百大劫。三祇乃三阿僧祇劫,又作三僧劫、三祇劫;百劫乃百大劫之简称。菩萨于三阿僧祇劫修波罗蜜,于最后百大劫修佛所具足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相好业,此种修行即为三祇修行。又因须经此种修行,始可成佛,故称为三祇成佛。
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谓,菩萨于初阿僧祇劫侍奉七万五千佛,于第二阿僧祇劫侍奉七万六千佛,于第三阿僧祇劫侍奉七万七千佛,积集资粮而后于九十一劫再侍奉六佛,修异熟果生于王宫,断结三十四心成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亦有三祇百劫之说;摄大乘论卷下则仅言三祇,而未说百劫。
法相宗认为,于最初阿僧祇劫为五位中之资粮、加行二位,在此于一行中修一行。于第二阿僧祇劫为通达位及修习位之一部分,即自初地至七地,在此于一行中修一切行。于第三阿僧祇劫为前修习位所剩余之部分,即自八地至十地之满心,在此于一切行中修一切行。而后于十地满心登上等觉位,在此为成佛而修方便之行,相当于百劫之行。又于三祇修行之间,专心精进,可超越中间阶位,而至最高之修行阶位,称为超劫。然亦有说初地以上无超劫者。
华严宗与天台宗认为,三祇百劫之说乃属小乘及下根之方便教法。故两宗均认为,若由圆教教法而言,众生本来即佛,故三祇之长时间不成问题。又真言宗有以一念超越三劫妄执之说,而净土教亦认为,依弥陀本愿之力即可往生成佛,故不言三祇之修行。(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新华严经卷五十八、修行道地经卷一)((参见:三贤)679、“五位”1087、“四善根位”1767)p4040FROM:【佛光大辞典】
【导师】:引导大众进入佛道的人,是佛菩萨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另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长阿含经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六末、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八正道)280)p2002FROM:【佛光大辞典】
【船师】:佛陀之异称。佛陀教化众生,令渡生死之海,而至涅槃彼岸;犹如船师,能运载众生渡海,由此岸至彼岸,故喻称为船师。又佛陀度化众生之教法,则喻称为船筏。(无量寿经、晋译华严经卷二十)p4773FROM:【佛光大辞典】
【龙王】:梵语 na^gara^jah!。音译那伽罗惹。为龙中威德特胜者,系对其眷属而称为王。传说释尊诞生时,有难陀、跋难陀二龙王为其灌沐。又法华经卷一序品举出难陀、跋难陀、娑伽罗、和修吉、德叉迦、阿那婆达多、摩那斯、优钵罗等八大龙王,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则举出七龙王。诸龙王能兴云布雨,令诸众生之热恼消灭。
此外,据僧护经载,海龙王变为人形而出家修行,然于睡眠中不能隐形而现龙身,故佛为此而说龙于初生、临终、交媾、嗔怒、睡眠等时,必为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新华严经卷四十三、大集经卷五十八须弥藏分)((参见:龙)6375)p6378FROM:【佛光大辞典】
【毗沙门】:四天王天中北方天王的名字,华译为多闻,即多闻天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解了】:(术语)会得道理也。深密经二曰:“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南本涅槃经十九曰:“解了实相空无所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勇健相】: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为勇健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导师】:<一>梵语 na^yaka,巴利语同。又作导首。即教化引导众生入于佛道之圣者。特指释尊,或为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卷上引十住断结经谓,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称导师;又引华首经谓,能为人说无生死之道,故称导师。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举出菩萨众中有上行、无边行、净行、安立行等四导师,谓此四菩萨为众中最上首唱导之师。上记皆以诸佛、大菩萨等名为导师。后世对于在法会中,叙述愿文、表白,而引导一座之大众者,亦称导师,为法会仪式之中心人物。大宋僧史略卷中之注文(大五四·二四四下):“导师之名而含二义,若法华经中商人白导师言,此即引路指迷也;若唱导之师,此即表白也。”(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三十五算数目揵连经、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三化城喻品、首楞严三昧经卷上、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智度论卷七、卷十、维摩经文疏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五上)((参见:唱导)4418)
<二>梵名 Sarvamitra,巴利名 Sabbamitta。音译作萨里嚩蜜怛啰、萨波蜜。又作善友、一切友。为过去七佛中第六佛迦叶如之侍者。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不善品”(大二·七九一上):“迦叶如来侍者,名曰导师。我今侍者,名曰阿难。”(长阿含卷一大本经、七佛经、七佛父母姓字经)
<三>又名难胜、堕夷陀先那。为过去七佛中第五佛拘那含佛之子。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三上):“拘那含佛有子,名曰导师。(中略)今我有子,名曰罗睺罗。”(七佛父母姓字经、佛名经卷八)p6219FROM:【佛光大辞典】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是】:<一>为六成就中之信成就。通常置于一经之首,例如“如是我闻”中之“如是”,乃表示深信此经所记载者,皆系佛陀亲口所说之教法。((参见:六成就)1266)
<二>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例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举之“十如是”,即是一例。十如是,谓诸法实相具有十种如是,即:(一)如是相,(二)如是性,(三)如是体,(四)如是力,(五)如是作,(六)如是因,(七)如是缘,(八)如是果,(九)如是报,(十)如是本末究竟等。此于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三下,有详细之解释。((参见:十如是)427)
<三>为对他人印可证明之语。亦即对他人之所说所解,加以肯定、赞成之意。例如“如是如是”一语。p2366FROM:【佛光大辞典】
【志愿】:佛门很重视“发愿”。人的处境是由其行为 、语言造成的,而人的行为、语言又是由其思想决定的。愿从心起,并能产生一种主宰语言、行为的力量,故称“愿心”、“愿力”。佛教所说的发愿,是一种向上的善愿,如普度众生、志求解脱,乃至成就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事等。“愿”有“总愿”和“别愿”。“总愿”如“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别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等。又如修习净土宗的信徒,以“信、愿、行”为三大前提,必须发愿求生“西方净土”。隋·智顗《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志求满足,故云愿也。”“志愿”是个同义复词,出于《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称赞善财童子道:“此长者子,勇猛精进,志愿无杂,深心坚固,恒不退转,具胜希望,如救头然(燃),无有厌足,乐善知识,亲近供养,处处寻求,承事请法。”也泛指志向意愿 。如晋·王羲之《与谢万书》:“老夫志愿,尽于此也。”(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
这段佛经内容中,针对自身、善知识、所说法、所修行四个方面应作何想,即应发起什么样的心念,分别进行了譬喻
由此来解说,这四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帮助众生领悟其中的奥妙与义理,具体如下:
病苦——医王——良药——除病;
远行——导师——正道——远达;
求度——船师——舟楫——到岸;
农夫——龙王——时雨——成熟;
贫穷——毗沙门——财宝——富饶;
弟子——良师——技艺——解了;
恐怖——勇健——兵仗——除怨;
商人——导师——珍宝——得宝;
儿子——父母——家业——绍继;
王子——大臣——王教——智慧想。住王城想。冠王冠想。系王缯想。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于自身之想,可以视作为一种“业果”
于善知识之想,可以视作为消除此种“业果”的善因之一
于所说法之想,可以视作为消除此种“业果”的善因之二
于所修行之想,可以视作为消除此种“业果”后而达成的目标
再进一步学习思维
针对这些“业果”,针对自身的问题,如果想要真正的解决消除
先要亲近善知识,跟随善知识,学习善知识,深信善知识,依靠善知识......
然后才能够获得:良药、正道、舟楫,时雨,财宝,技艺,兵仗,珍宝,家业,王教
之后再通过这些方便、助力,才能够达成最终的目标:除病,远达,到岸,成熟,富饶,解了,除怨,得宝,绍继,智慧想,住王城想,冠王冠想,系王缯想
这四者之间,应循序渐进,按照次第完成
不能好高骛远,必须脚踏实地
善知识教导:
学佛要望高望远,培养远大的目标,但是更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低处着手
其实,从基础开始学起,等到您一阶一阶爬上去,到时候就算您第一次读大经深经也会懂
不然您在底层望向高处永远也看不清楚,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今生能够快速成就的人(高僧大德)都是因为过去世就已经学习了,所以很快能跳到高处
(这个道理在深经里面佛陀都有说明)
如果您不是,就应该老实由基础开始,这样才会顺利,也不会有挫折而产生退心
如果您是,那也应该快速完成这些基础课程
所以
1.有空可以尽量多[阅读思维不同佛经],越符合自己程度的越好,这样可以辅助了解下面定课专修的课程
2.如果[定课课诵佛经],应该单纯专注在一两部佛经上,等完全熟悉了,大约至少1-2年至3-5年,经过1.[课诵熟练经文],2.[思维解义归纳要点],3.[实际修行运用在生活上],4.[为人演说宣扬佛法],四个阶段都完全熟悉了才更换下一次课诵的佛经,这样才算完整的实修一部佛经
上面这样的课程,如果您累世已经有实修,又或者按部就班,而且今生够努力,那就会很快速,会缩短时程
所以,从基础的地藏经开始,把地藏经弄得一清二楚,落实在生活上,也教导众生学习
这样有完整的实修过程体会,以后才能弄懂楞严经,不然那些名相就算说了您也难能体会
因为实修才有体会,没有完整的实修就无法和那些名相起关联,自然就不懂
所以我们不是不学深经,而是要由浅入深,有次第的学习,这样成效才会好
而且基础打的好,这样学习的过程和难易才会完整弄清楚,不会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除了上面讲的学习佛经,其实对家人和工作也是如此
在家佛弟子学佛不是整天往外跑而忽略家人或忘失工作,不尽责任,或对工作眼高手低
应该从眼前着手,由家人着手,由本务着手,把份内的工作给做好
除了要落实基础修行功课,但是也做好基本为人的道理——[略说]学佛要望高望远,培养远大的目标,但是更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
=========================================================================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菩萨
因善知识。常能增长一切善根。譬如雪山生长药草。
因善知识。成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纳众流。
因善知识。成功德处。譬如大海出生众宝。
因善知识。净菩提心。譬如猛火能炼真金。
因善知识。出诸世间。如须弥山出于大海。
因善知识。不染世法。譬如莲华不着尘水。
因善知识不受诸恶。譬如大海不宿死尸。
因善知识增长白法。譬如白月渐次圆满。
因善知识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
因善知识增长大愿。譬如父母养育婴儿。
▪[末学解说]▪
再次对善男子说。菩萨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常能增长一切善根。譬如雪山生长药草。
因善知识。而能成为佛法器(凡能修行佛道者,称为法器)。譬如大海吞纳众流。
因善知识。而能成就功德处。譬如大海出生众宝。
因善知识。而能清净菩提心。譬如猛火能炼真金。
因善知识。而能出于诸世间(即世俗、凡俗之义。略称世。指被烦恼缠缚之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之一切现象。又因“世”有迁流之义,“间”为间隔之义,故与“世界”一语同义,包含有情与国土(器世间)二者)。如须弥山出于大海。
因善知识。而能不染着世法(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譬如莲华不着尘水。
因善知识。而能不受诸恶。譬如大海不宿死尸。
因善知识。而能增长白法(指清净之善法)。譬如白月渐次圆满。
因善知识。而能照明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
因善知识。而能增长大愿((术语)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譬如父母养育婴儿。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法器】:<一>凡能修行佛道者,称为法器。法华经提婆品(大九·三五下):“女身垢秽,非是法器。”山堂肆考亦载:“二祖慧可久事达磨,莫闻诲励,乃断臂求法,师知是法器,付以衣钵。”(大宝积经卷三十八、大集经卷十、释氏要览卷下)
<二>广义而言,凡寺院内有关庄严佛坛,用于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之念珠、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又称佛器、佛具、道具。狭义言之,特指置于佛前之小型佛器,尤指密教修法所用之器物。法器之种类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互异;即以同一名称之法器,亦每因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之异,而于形式上有迥然之别;一般所谓之佛教工艺美术者,概不外呼以法器为其代表。若以用途分类,则法器可大别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专用法具等六种。(一)庄严具,例如幡、天盖(伞)、斗帐、花鬘、佛龛、花瓶、香炉等可资庄严整饰佛堂道场之器物。(二)供佛器,例如香花、香炉、烛台、灯笼、佛饭器、茶汤器、水瓶(净瓶、军持)、花笼、盘、桌、几等可资日常勤行供养之器具。(三)报时器,例如梵钟、金鼓、磬、钲鼓、铜锣、铙钹、铃、木鱼、云板、鱼板等,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之敲鸣用。此类法器除制作精美,特具美术价值外,其于制作时所刻载之作者姓名、年代、铭文等,更富于史料文献之意义。(四)容置器,例如舍利容器、经箱、经箧、袈裟箱、戒体箱等,可收藏或装置有关习道之具。(五)携行器,例如念珠(又称数珠、诵珠)、钵、锡杖、如意、尘尾、拂子等僧侣日常随身所持之物。其中,念珠为礼佛念诵时记数之用者,材料有菩提子、木患子(栾华子)、水晶、琥珀等多种。其形式、颗数等,亦因各宗派而不一。钵为僧侣手持以收受施食之容器,一般有铁钵、铜钵、磁钵等数种材料。锡杖之杖头为金属所制之轮状宝珠形,其间有数环相接,振之即相撞鸣,僧侣持之,既为圣智威仪之表帜,且可于荒野行脚时,振动警觉,驱遣毒蛇等物。另有长短仅二十公分之手锡,通常为法会时所持,振鸣之以和诵梵呗者。(六)密教法具,例如轮宝、羯磨金刚、金刚杵、金刚铃、金刚盘、六器(火舍、阏伽器、涂香器、华鬘器、灯明器、饭食器),及结界所用之四橛;凡上,总称为大坛具。其中,轮宝乃为转法轮之象征,有八辐轮、十二辐轮等数种。羯磨金刚又称羯磨杵,亦单称羯磨,呈三钴十字之状。金刚杵有独钴杵、三钴杵、五钴杵、九钴杵等诸种,其各钴(股)形状或呈鬼面,或为人形,钴之上方则呈握状,可供行者手持之用。金刚铃亦有独钴铃、三钴铃、五钴铃之别;若将以上三种铃安置于塔顶宝珠形之上端,则称为塔铃、宝铃。金刚盘为修法时安置金刚杵、金刚铃等物者。密教法具之用法、形状、种类等,均本自密教教义仪轨之规定,通常较显教各宗更具有浓厚之神秘性与象征性,例如以独钴表示一真如,三钴表示三密、三身或三部(即佛部、金刚部、莲华部)、五钴代表五智、五佛。此类密教法器大多为铜制镀金所成者,其铸造之精致,为古来鉴赏家所津津乐道者。p3424FROM:【佛光大辞典】
【世间】:梵语 loka。音译作路迦。即毁坏之义。又作 laukika,即世俗、凡俗之义。略称世。指被烦恼缠缚之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之一切现象。又因“世”有迁流之义,“间”为间隔之义,故与“世界”一语同义,包含有情与国土(器世间)二者。此外,于佛性论卷二中,亦列举世之三义,即:(一)对治,以可灭尽故。(二)不静住,以念念生灭不住故。(三)有倒见,以虚妄故。
关于世间之分类,有二种、三种之别。据俱舍论卷八等举出二种,即:(一)有情世间,又作众生世间、有情界。指一切有情众生。(二)器世间,又作物器世间、器世界、器界、器。指有情居住之山河大地、国土等。又据大智度论卷七十等举出三种,即:(一)众生世间,又作假名世间。假名者,乃于十界、五阴等诸法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二)五阴世间,又作五众世间、五蕴世间。指由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形成之世间。(三)国土世间,指器世间。即众生所依之境界。另据华严经孔目章卷三等举出三种,即:(一)器世间,指三千世界,此乃如来所化之境。(二)众生世间,指如来所教化之机众。(三)智正觉世间,指如来能化之智身。然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所举,五蕴世间与众生世间同义。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之分类系等于正报与依报之分类。而所谓“世间”,仅通用于迷界,“报”一语则通用于迷悟两界。
相对于含有世俗意味之“世间”而言,超越世间者,则称出世间(出世),故于菩萨阶位、智、禅定等立世间与出世间之别。例如,一般谓迷界之因果(苦集二谛)属世间,悟界之因果(灭道二谛)属出世间;入见道(初地)以前属世间,见道以后属出世间。于此,华严宗指出,修行者更须超越一般之出世间(三乘教之出世),故别立“出出世”(即出出世间)。
此外,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本举出非学世间、学者世间二种世间。大般涅槃经疏卷十八则举出五阴、五欲等六种世间。(杂阿含经卷九、旧华严经卷十夜摩天品、俱舍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胜鬘宝窟卷下本、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卷三、异部宗轮论述记、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参见:世界)1517)p1524FROM:【佛光大辞典】
【世法】: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胜鬘经(大一二·二一八中):“大悲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唐译华严经卷二(大一○·六中):“佛观世法如光影。”((参见:俗谛)3726)p1516FROM:【佛光大辞典】
【白法】:<一>指清净之善法。与“黑法(邪恶杂染之法)”相对。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一三·三六三上):“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中略)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又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三一·八四七下):“愚不信白法,邪见及憍慢,过去谤法障,执著不了义,著供养恭敬,唯见于邪法。”此系以佛所说之正法为白法,外道所说之法为黑法。故若至末世之际,佛之一切教法皆灭尽之时,则称为“白法隐滞”。又若就“业”而言,一切法可分为黑法、白法、非黑白法。据梁译摄大乘论卷十一、卷十三载,烦恼之不善法为黑法,有漏(漏,即烦恼之异称)之善法为白法,无漏之善法则为非黑白法,亦即丝毫不杂染任何黑法或白法之第一义谛。
又“二种白法”指惭与愧。谓此二者能使诸行光洁,救度众生,故称白法。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十四载:(一)惭白法,谓内自羞惭,不敢作恶。(二)愧白法,谓内自惶愧,发露罪瑕,更不敢作。故谓佛道之修行者应修持白法而舍弃黑法,即应修习善法,止息恶行。
此外,“四种白法”指欲白法、行白法、满足功德白法、证白法。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一谓,修菩萨行者,当习一切白净善法,远离四趣(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趣)之黑法。故修菩萨行者应修习:(一)欲白法,闻佛正教,心生乐欲而不暂舍。(二)行白法,勤行六度之行,唯在利益世间一切众生而不求自身果报。(三)满足功德白法,精进勇猛,遍修众行,令诸功德圆满具足。(四)证白法,净行已成,功德已圆,得证悟佛果。(北本涅槃经卷十九、品类足论卷六、俱舍论卷十六)((参见:黑法)5383)
<二>指表白之作法。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三(大四○·二五上):“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业。”p2088FROM:【佛光大辞典】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愿】:(术语)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我今略说。菩萨若能勤求随顺善知识教。
即得成就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功德。
清净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深心。
增长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根。
具足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威德力。
断除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菩萨障碍。
超越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魔境。
深入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法门。
圆满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助道。
修习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妙行。
发起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大愿。
▪[末学解说]▪
善男子。我现今略说。菩萨如果能勤求随顺善知识之教导。
即得成就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功德。
清净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深心(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增长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菩萨根。
具足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亿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威德力。
断除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菩萨障碍。
超越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魔境(魔障之境地)。
深入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法门(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
圆满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助道(四念住、四正断等三十七种道品,能资助止观,故称助道。又能资助果德,及诸行互为资助,故称助道。天台宗十乘观法之第七,即以藏教之五停心或六度等助道对治障碍,开辟三解脱门,称为对治助开、助道对治,亦略称助道)。
修习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妙行(殊妙之行法也)。
发起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大愿((术语)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FROM:【佛光大辞典】
【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境】:魔障之境地。西方合论卷五(大四七·四○二下):“是故当知,心外见佛,即成魔境。何以故?以心外无一法可得故。”p6888FROM:【佛光大辞典】
【法门】:梵语 dharma-parya^ya。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大四四·二五二中):“轨生物解曰法,圣智通游曰门。”法界次第亦谓“门谓能通”,故知门之一词,实为通入之义。其次,门者,亦含差别之意;以佛所说之法义有种种差别,故称“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以种种法门,宣示佛道”。如是,法门一词既可作为佛所说教法之总称,而以“不二法门”总括其教说之绝对性;亦可以“八万四千法门”含摄其重重无尽之个别性,以应众生千差万别,重重无尽之烦恼;盖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故佛乃为之说八万四千法门。
法门既可无尽无量,故以大海比喻其深广浩瀚,不可测量,称为法门海。唐译华严经卷二(大一○·七中):“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准此,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即以“法门无量誓愿学”一语为四弘誓愿中之一愿,而缘四圣谛中之道谛,以广学无尽之法门。(增一阿含经卷十、维摩经卷八、法华经方便品、华严大疏卷二、摩诃止观卷一)p3363FROM:【佛光大辞典】
【助道】:四念住、四正断等三十七种道品,能资助止观,故称助道。又能资助果德,及诸行互为资助,故称助道。天台宗十乘观法之第七,即以藏教之五停心或六度等助道对治障碍,开辟三解脱门,称为对治助开、助道对治,亦略称助道。(摩诃止观卷八下、大乘义章卷十六)p2817FROM:【佛光大辞典】
【妙行】:(术语)殊妙之行法也。大方等陀罗尼经四曰:“不离善友,常说众生妙行。”法华玄义四曰:“妙行者一行一切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愿】:(术语)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我复略说。一切菩萨行。一切菩萨波罗蜜。一切菩萨所住地。一切菩萨安忍门。一切菩萨三昧门。一切菩萨神通智。一切菩萨总持门。一切菩萨回向智。一切菩萨四无量。一切菩萨广大愿。一切菩萨普遍成就。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识力。而得圆满。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从善知识来。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尔时善财童子。白言圣者。我今已知一切善法从善知识生。云何能于诸善知识善法之中。速得圆满。速得清净。得不退失。
时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告善财言有二种戒。具足受持。则得圆满善知识法。
何等为二。一菩萨戒。二别解脱戒。持是二戒。则能圆满善知识法。
如佛所说。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调伏。令他调伏。无有是处。
若诸菩萨。具足圆满头陀功德。如是二戒。悉得清净。不失善法。
▪[末学解说]▪
善男子。我再略说。一切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一切菩萨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一切菩萨所住地。一切菩萨安忍(指安心忍耐。乃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心能安住不动,堪忍身心内外之荣辱恼害,以成就道业)门。一切菩萨三昧门(指进入佛所具无量三昧之门户。佛之三昧,无量无数,菩萨无法尽得,或闻是心而萌生退意,故佛说三昧门,入一门即统摄无量三昧,如牵衣一角,举衣皆得)。一切菩萨神通(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智。一切菩萨总持门(总持之法门。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有法、义、咒、忍等四种总持)。一切菩萨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智。一切菩萨四无量(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一切菩萨广大愿。一切菩萨普遍成就。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识之力。而能获得圆满。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从善知识来。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尔时善财童子。对圣者说到。我现今已知一切善法(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从善知识生。如何能够于诸善知识善法之中,快速证得圆满,快速证得清净,且证得后能不退失呢?
这时德生童子(乃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善知识之第五十一位。与有德童女同住于妙意华门城,二人已证得菩萨解脱,以净智观诸世间皆幻住,系由因缘所生之故,乃至一切菩萨众会变化调伏诸所施为皆幻住,系由愿与智所摄成之故)有德童女(为波罗奈城有德婆罗门之女。此女因见佛之相好,而生起净信心,向佛请益深法,佛遂宣说诸法实相、空无自性之理,因此而有“有德女所问经”一卷流传于世)。告诉善财(佛弟子名。华严经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员善知识,末后到弥勒阁,按善财于东洋紫竹林参观世音。乃第二十八参,为五十三员善知识之一。而度善财者,弥勒与文殊也)言有二种戒。具足受持(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则能证得圆满善知识法。
是哪两种呢?一是,菩萨戒(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其戒相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出家菩萨戒;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二是,别解脱戒(又名别解脱律仪,别解脱是戒法的别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恶业,别别解脱,故名“别解脱”。因合于律仪,故又名“别解脱律仪”)。受持此二戒。则能圆满善知识法。
如佛所说。自己不持戒,令他人持戒。自己未调伏(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令他人调伏,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诸菩萨,具足圆满头陀(华译为抖擞,即甩开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著的行法)功德,如是二戒。悉得清净。不失善法(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FROM:【佛光大辞典】
【安忍】:指安心忍耐。乃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心能安住不动,堪忍身心内外之荣辱恼害,以成就道业。(摩诃止观卷七之四、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七)((参见:十波罗蜜)449、“忍”2889)p2397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门】:指进入佛所具无量三昧之门户。佛之三昧,无量无数,菩萨无法尽得,或闻是心而萌生退意,故佛说三昧门,入一门即统摄无量三昧,如牵衣一角,举衣皆得。(大智度论卷二十八)p582FROM:【佛光大辞典】
【神通】:梵语 abhijn~a^,巴利语 abhin~n~a^。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FROM:【佛光大辞典】
【总持门】:<一>总持之法门。总持,为梵语 dha^raN!i^(陀罗尼)之意译,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有法、义、咒、忍等四种总持。然密教所称者,乃特指第三之咒总持。((参见:陀罗尼)3607)
<二>即指密教。(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p6488FROM:【佛光大辞典】
【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量】:(名数)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法】:梵语 kus/ala^ dharma^h!。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大二四·三八二下):“国界人民,日见增长,善法无损。”(往生要集卷中)p4883FROM:【佛光大辞典】
【德生童子】:德生,梵名 S/ri^-sambhava。乃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善知识之第五十一位。与有德童女同住于妙意华门城,二人已证得菩萨解脱,以净智观诸世间皆幻住,系由因缘所生之故,乃至一切菩萨众会变化调伏诸所施为皆幻住,系由愿与智所摄成之故。(六十华严经卷五十七、华严经行愿品疏卷三、华严经疏卷五十五)((参见:五十三参)1048)p6008FROM:【佛光大辞典】
【有德女】:为波罗奈城有德婆罗门之女。此女因见佛之相好,而生起净信心,向佛请益深法,佛遂宣说诸法实相、空无自性之理,因此而有“有德女所问经”一卷流传于世。p2457FROM:【佛光大辞典】
【善财】:(人名)佛弟子名。华严经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员善知识,末后到弥勒阁,按善财于东洋紫竹林参观世音。乃第二十八参,为五十三员善知识之一。而度善财者,弥勒与文殊也。(参见:通俗编。参照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受持】:梵语 udgrahaN!a。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可分三方面:(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即须誓愿持守,不得有违。(二)受持经典,乃十种法行、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即受学经典之际,发净信解,以恭敬心阅读,并须时时讽诵、忆念。又信受佛之教法,称受持佛语;信受某部经典,如信受法华经,称受持法华。于日本日莲宗,谓行者于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之经题、受持法华经之际,立即可由凡夫身转为佛身,称为受持妙法成佛,略称受持成佛。(三)受持三衣,据释氏要览卷上载,僧众得受三衣后,须依法于适当之时、地穿著,如入聚落、听法等,得著大衣;于净处、习诵等,得著七条衣;于任何处所,得著五条衣。(妙法莲华经普贤劝发品、陀罗尼品、胜鬘宝窟卷上本、得度略作法、从容录第三则)p3106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戒】: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其戒相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出家菩萨戒;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别解脱戒】:又名别解脱律仪,别解脱是戒法的别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恶业,别别解脱,故名“别解脱”。因合于律仪,故又名“别解脱律仪”。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调伏】:(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如法调伏诸众生力。”(二)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上):“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在密教中,有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五大明王,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梵 abhica^raka),系五种或四种修法之一。(新华严经卷五、维摩经疏(净影)、华严经探玄记卷四)p6165FROM:【佛光大辞典】
【头陀】:华译为抖擞,即甩开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著的行法。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叫做“十二头陀”。俗称行脚乞食的僧人为“头陀”,亦称行者。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在以上这部分佛经中解说了以下要点:
1.菩萨能够因善知识获得无量利益
2.应当“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从善知识来。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3.要具足受持两种戒:一是菩萨戒;二是别解脱戒。则能于诸善知识善法之中,快速证得圆满,快速证得清净,且证得后能不退失
4.如果自己不持戒,想令他人持戒。自己未调伏,想令他人调伏,这是不可能的
针对最后一点,善知识也有相关教导,认真学习:
佛经上也常讲~自己都做不到,还想教导别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在很多经上都说过)
众生常搞错一件事情,那就是~
例如:一般人看连续剧或电影,往往把自己当作剧中人,幻想自己是主角或和主角恋爱
这就是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因为剧情而欢喜忧伤气愤
这道理在佛弟子中也非常常见,
很多人或佛弟子,自己学佛后,或皈依后,或读一两本经后,
也像看电视或电影那样,就以为自己是圣人了,可以开始教导别人了,
别人如果不听他的话,就开始气愤的教训别人,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和别人差不多
这样别人怎会听自己的话呢?
这点大家真的要弄清楚,或许自己听过一些佛法和道理,但是不代表自己可以教训别人
而且佛法讲的[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四摄法]自己真的懂吗?真的做到了吗?
如果真的做到,就知道该如何引导众生,不会因此而生气
老实说,很多人连自己都搞不定,连家人都劝化不了,对于外人却想当别人的老师
这让我们好好想一想,不觉得自己很可笑吗?自己有多少斤两?多少分寸呢?
佛经和佛法是让我们来教导我们自己,要求自己要做到
而不是拿佛法和佛经来教训别人的,如果能这样想清楚,又怎会生气呢?
自己信佛的人都做不到,怎能要求不信佛的人要相信佛法呢?何况是相信自己?
我们自己真的比对方强吗?其实是半斤八两
如果能这样好好想清楚,就会明白自己的卑微和不足,
就会发现我们自己其实和对方一样贡高我慢,一样不懂佛法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佛陀在[法华经安乐行品]上讲的很清楚
1.初学法华经的菩萨行者应该先远离一切恶人恶缘恶事恶环境
因为自己的心还没准备好,遇到这些恶,就会迷失堕落
2.再者,应该杜绝评论一切佛法和同修的过失,若有难问,以大乘法答
因为自己尚未圆满,所以不要妄说评断佛法和同修
3.然后对于自己尚未能救度的人,应该先发起大心,希望以后自己能救度
因为自己能力还不足,所以不要纠缠结恶,应该先发大心以后救度
4.如果按照1-3这样来修持,以后德行圆满,就能回到1-3的情况,都能解救众生——[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