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31#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12:45:41 | 只看该作者

[华严经辑要]—— 十种无疲厌心 ~ 华严经   (用时 20 分钟)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 发十种无疲厌心。何等为十?所谓:

供养一切诸佛无疲厌心;

亲近一切善知识无疲厌心;

求一切法无疲厌心;

听闻正法无疲厌心;

宣说正法无疲厌心;

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无疲厌心;

置一切众生于佛菩提无疲厌心;

于一一世界经不可说不可说劫行菩萨行无疲厌心;

游行一切世界无疲厌心;

观察思惟一切佛法无疲厌心。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疲厌无上大智。」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发十种无疲倦厌烦心。是哪十种呢?就是:

供养一切诸佛无疲倦厌烦心;

亲近一切善知识无疲倦厌烦心;

求一切法无疲倦厌烦心;

听闻正法(真正之道法也)无疲倦厌烦心;

宣说正法(真正之道法也)无疲倦厌烦心;

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无疲倦厌烦心;

安置一切众生于佛菩提(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无疲倦厌烦心;

于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世界,经过不可说不可说劫,行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无疲倦厌烦心;

游行(即遍历修行。巡行各地参禅闻法,或说法教化之谓)一切世界无疲倦厌烦心;

观察(以智慧来观想、察看)思惟(即思考推度)一切佛法无疲倦厌烦心。

这些即为十种无疲厌心。

如果诸菩萨安住其中,则能获得如来无疲厌无上大智。 」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游行】:即遍历修行。巡行各地参禅闻法,或说法教化之谓。又作飞锡、游方,禅宗称为行脚。一般游行之僧侣,称为行脚僧。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三谓,已度五夏(安居)以上之比丘,熟知有犯无犯、重罪轻罪,复能持守钵喇底木叉而宣说者,得游行人间,随处受学;若未满五夏者,纵娴三藏,不得游行受学。另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所载,长游行之人有五种艰难:(一)不诵法教,(二)忘失所诵之教,(三)不得定意,(四)已得三昧复忘失,(五)闻法不能持。(中阿含卷五师子吼经、长阿含卷一大本经、释氏要览卷下)((参见:行脚)2562)p5619 FROM:【佛光大辞典】

【观察】:以智慧来观想、察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思惟】:梵语 cintana^。即思考推度。思考真实之道理,称为正思惟,系八正道之一;反之,则称邪思惟(不正思惟),乃八邪之一。据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大一·四九下):“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嗔恚,一者怨憎,二者不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邪见,一者从他闻,二者邪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正见,一者从他闻,二者正思惟。”又大智度论卷十九载,菩萨于诸法空无所住,如是正见,观正思惟相,知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乃至思惟涅槃、思惟佛皆亦如是。而断一切思惟分别,是名正思惟。又思惟有种种分别,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举出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四种。显扬圣教论卷二列举正思惟有离欲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三种。瑜伽师地论卷十一则举出不正思惟有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间思惟三种。此外,转识论中,将思惟喻如骑者,作意喻如马之直行,而明思惟与作意之别。(杂阿含经卷二十八、六十华严经卷十一、观无量寿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六平等品)p3808 FROM:【佛光大辞典】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32#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13:1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3 13:12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善知识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20 分钟)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善知识。何等为十?所谓:

令住菩提心善知识;

令生善根善知识

令行诸波罗蜜善知识;

令解说一切法善知识;

令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

令得决定辩才善知识;

令不著一切世间善知识;

令于一切劫修行无厌倦善知识;

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

令入一切佛智所入善知识。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是哪十种呢?就是:

令住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令生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令行诸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令解说一切法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令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令得决定(意指一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略作定。有决定信、决定业、决定性等语)辩才(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令不著一切世间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令于一切劫修行无厌倦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令安住普贤行(谓依圆融法门,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是名普贤行。(一行者,即于四十二位之中,随修一行,即摄一切余行也。))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令入一切佛智(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所入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这些即为十种善知识。 」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FROM:【佛光大辞典】

【决定】:梵语 nis/caya。意指一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略作定。有决定信、决定业、决定性等语。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修行六波罗蜜可得六决定,即:布施可得财成决定、持戒可得生胜决定、忍辱可得不退决定、精进可得修习决定、禅定可得定业决定、智慧可得无功用决定。(俱舍论卷二十三、往生论注卷下)((参见:六决定)1267)p2968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FROM:【佛光大辞典】

【普贤行】:谓依圆融法门,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是名普贤行。(一行者,即于四十二位之中,随修一行,即摄一切余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佛智】:梵语 buddha-jn~a^na,巴利语 buddha-n~a^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密教则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毗娑沙论卷十五、宗镜录卷三十三)((参见:五智)1161、“四智”1769)p2725FROM:【佛光大辞典】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33#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13:5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3 13:55 编辑


[华严经辑要]——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何谓法供养?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用时 40 分钟)

==============================

-- [经文] --

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

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末学解说]

善男子!言广修供养(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者,所有尽法界(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喻)圣众会合一处,其德之深,与数之多,犹如大海)围绕。

我以普贤行(谓依圆融法门,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是名普贤行。(一行者,即于四十二位之中,随修一行,即摄一切余行也。))愿力故,起深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进行供养。

所谓华云、鬘云、天伞盖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量如须弥山王(华译为妙高山,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比高,所以称“高”。又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于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咸海之四方)。

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灯柱如须弥山(华译为妙高山,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比高,所以称“高”。又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于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咸海之四方),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恒常进行供养(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

注解:
【供养】:梵语 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见:四种供养)1803)p3065FROM:【佛光大辞典】

【法界】:梵语dharma-dha^tu,巴利语 dhamma-dha^tu。音译为达磨驮都。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据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处之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之十七界亦称为法,故广义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亦称为法界。就字义而言,界有“种族生本”之义,例如山中藏有金银等种种矿脉,一身之中具足眼等诸法,各各自类相续而生。又界或为“种类各别”之义,即诸法的自性各异之意。
 于华严宗,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举出法界有如下三义:(一)生圣法之因,(二)诸法之真实体性,(三)诸法各持分齐,可区别相状。亦即指真如或指一切诸法。同时,依普贤行愿而入之法界,计有有为法界、无为法界、亦有为亦无为法界、非有为非无为法界、无障碍法界等五门之义,故立法法界、人法界、人法俱融法界、人法俱泯法界、无障碍法界等五重之别。法界之种类固然繁多,然一切终归于一真法界,此即诸佛众生本源之清净心,亦称为一心法界、一真无碍法界。
 若自现象与本体观之,则可分为四义,称为四法界:(一)法指万法,界谓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乃构成一千差万别之现象界,称为事法界。(二)诸法之现象虽繁多,然其真实体性则常住不变,平等一如,超越语言文字,为寂然圣智之境,称为理法界。(三)所有现象界与本体界具有一体不二之关系,其一一之法,相即相入,一与多无碍,法尔圆融,称为理事无碍法界。(四)一切现象界互为作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称为事事无碍法界。此外,就法界之当相而言,一切法互为一体化(相即),其作用互和无碍(相入),故说事事无碍、重重无尽的缘起,称为法界缘起。观此种法界之构造,即称法界观。
 密教以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为法界之体性,谓此为大日如来之三摩耶身。其宫殿称为法界宫,其定位称为法界定,其印称为法界定印,其加持力称为法界加持。并说五智五佛,以大日如来表示法界体性智。此外,万法宛然悉具,称为多法界。然差别之万法由理平等之立场而言,乃归于无相全一,此即一法界,合多法界称为一多法界。若配于金刚界与胎藏界等两部而加以说明,金刚界为智差别之多法界,胎藏界为理平等之一法界。自修行言之,修行至菩提之上转门为多法界,而化他之下转门乃从菩提之极果教导众生之作用,为一法界。由于两部之大经(大日经与金刚顶经)具有上下两转,故兼含一多法界;然金刚顶经系之金刚智以多法界为表,大日经系之善无畏则反以一法界为表,然而两师俱师事龙智,乃系传承相同之一多法界,故其内证为一。
 此外,天台宗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总称为十法界。此系由各相差别的分齐之义而言。又法界亦为诸法实相十二名之一,十二名即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杂阿含经卷十六、大宝积经卷二十三被甲庄严会、大般若经卷三六○、旧华严经卷一、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大乘起信论、辩中边论卷上、菩提心论)p3367FROM:【佛光大辞典】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海会】:(喻)圣众会合一处,其德之深,与数之多,犹如大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普贤行】:谓依圆融法门,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是名普贤行。(一行者,即于四十二位之中,随修一行,即摄一切余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须弥山】:华译为妙高山,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比高,所以称“高”。又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于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咸海之四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末学解说]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又作法供。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最上。所谓如说修行(即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之意)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又叫做摄取,就是佛以慈悲心去摄取众生)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供养。

注解:
【法供养】:<一>二种供养之一。又作法供。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华严经卷四十普贤行愿品(大一○·八四五上):“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又指大乘义章所说十种供养中之至处道供养。意谓佛果是其所至之处,供养之行能至彼处,故称至处道。大乘义章卷十四(大四四·七四二中):“此至处道供养,维摩经中名法供养,地论之中名行供养。”
 <二>即供养法,指供养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供养佛所说之教理行法,或供养经卷。p3356FROM:【佛光大辞典】

【如说】: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例如,如说修行,即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之意。此外,尚有如说往生等,亦为此例。p2378FROM:【佛光大辞典】

【摄受】:又叫做摄取,就是佛以慈悲心去摄取众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前供养有无量功德,但相比法供养(又作法供。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意译为亿。乃印度数量之名)那由他(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分、迦罗分(迦罗为分数之名,故云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古印度形容极少之数量名称),也不及一。为什么呢?因为以诸如来尊重法之故。以如说(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行,出生诸佛之故。

注解:
【法供养】:<一>二种供养之一。又作法供。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华严经卷四十普贤行愿品(大一○·八四五上):“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又指大乘义章所说十种供养中之至处道供养。意谓佛果是其所至之处,供养之行能至彼处,故称至处道。大乘义章卷十四(大四四·七四二中):“此至处道供养,维摩经中名法供养,地论之中名行供养。”
 <二>即供养法,指供养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供养佛所说之教理行法,或供养经卷。p3356FROM:【佛光大辞典】

【俱胝】:<一>梵语 kot!i,巴利语同。又作拘胝、俱致、拘梨。意译为亿。乃印度数量之名。玄应音义卷五载,俱致,或称俱胝,即中土所称之“千万”,或“亿”。圆测之解深密经疏卷六(卍续三四·四四四上):“俱胝,传释有三,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可见历代所译之殊异。
 <二>唐代僧。生卒年、俗姓、乡籍等均不详。属南岳怀让之系统。常诵俱胝(准胝)观音咒,世人遂称之俱胝。尝止于浙江婺州金华,后因无以答覆实际尼之质问,遂起勇猛精进之心。未久,大梅法常之法嗣天龙禅师到庵,师乃迎礼具陈其事,天龙竖一指而示之,师当下大悟。其后凡有参学僧前来问法,师皆竖一指以答之,世称“俱胝一指”、“一指禅”。于入寂前,尝谓(大五一·二八八上):“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景德传灯录卷十一、五灯会元卷四、祖堂集卷十九、无门关第三则)((参见:俱胝一指)4034)p4033FROM:【佛光大辞典】

【那由他】:(杂语)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迦罗分】:(杂名)又云歌罗分,哥罗分。迦罗为分数之名,故云迦罗分。(参见:迦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波尼沙陀】:(术语)(参见:邬波尼杀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邬波尼杀昙分】:梵语 upanis!adam-api。又作优波尼沙陀分、忧波尼奢分。略称尼杀昙、尼萨昙。古印度形容极少之数量名称。希麟音义卷一(大五四·九三七中):“尼杀昙分,梵语,数法之极也,或云优波尼洒陁,慧苑音义引瑜伽大论译为微细分。如析一毛以为百分,又析彼一分为百千万分,又于析分中加前析之,乃至邻虚,至不可析处,名为邬波尼杀昙分也。”又翻译名义大集译为“作因则”,恐为意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瑜伽论略纂卷十一、慧苑音义卷上)p5684FROM:【佛光大辞典】

【如说】: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例如,如说修行,即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之意。此外,尚有如说往生等,亦为此例。p2378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

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如果诸菩萨行法供养(又作法供。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则能得成就供养如来。

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故。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也没有穷尽。

念念相续(指念佛行者所起之心念,能系住一处而不散乱,即后念继前念,相续不断,中间不杂余念),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倦厌烦。

注解:
【法供养】:<一>二种供养之一。又作法供。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华严经卷四十普贤行愿品(大一○·八四五上):“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又指大乘义章所说十种供养中之至处道供养。意谓佛果是其所至之处,供养之行能至彼处,故称至处道。大乘义章卷十四(大四四·七四二中):“此至处道供养,维摩经中名法供养,地论之中名行供养。”
 <二>即供养法,指供养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供养佛所说之教理行法,或供养经卷。p3356FROM:【佛光大辞典】

【供养】:梵语 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见:四种供养)1803)p3065FROM:【佛光大辞典】

【念念相续】:指念佛行者所起之心念,能系住一处而不散乱,即后念继前念,相续不断,中间不杂余念。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六中):“或低头举手,或举身称名,外仪虽异,心念常存,念念相续,寤寐莫忘。”此外,念念相续,亦指连续不断的称念佛号。(杂阿毗昙心论卷三、观念法门)p3214FROM:【佛光大辞典】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34#
 楼主| 发表于 2023-9-4 17:1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5 11:15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善知识] ~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华严)   (用时  2小时 30 分钟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三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汝因此故。

求善知识。勿于身心而生疲倦。


见善知识。勿生厌足。


请问善知识。勿惮劳苦。


亲近善知识。勿怀退转。


供养善知识。无令间断。


随顺善知识教诲。不应违逆。


于善知识所有功德。不应疑惑。


闻善知识演说出离门。应生决定。


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勿生嫌怪。


于善知识所生深信心不应变改。

[末学解说]

再有,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你因此之故。

求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不要于身心而生疲倦。

见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不要心生厌足。

请问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不要害怕劳苦。

亲近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不要心怀退转。

供养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不要令其间断。

随顺(随之顺之的意思)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教诲。不应违逆。

于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所有功德。不应有疑惑。

闻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演说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门(有种种之差别。能使人趣入涅槃,故指经中法为门)。应生决定(意指一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略作定)。

见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随顺(随之顺之的意思)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行。不要生嫌怪。

于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所生深信(以深固之心信法也)心不应变改。

注解:
【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巴 nekkhamma-pa^ramita^)。(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FROM:【佛光大辞典】

【门】:(杂语)人家之门口也。具差别与趣入之两义。于法有种种之差别。能使人趣入涅槃,故指经中法为门。净土论注下曰:“门者入出义也。”大乘义章一曰:“门别不同,故名为门,又能通人趣入名门。”四教仪一曰:“门者以能通为义,佛教所诠正四句法,通行人至真性实相之理,故名为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决定】:梵语 nis/caya。意指一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略作定。有决定信、决定业、决定性等语。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修行六波罗蜜可得六决定,即:布施可得财成决定、持戒可得生胜决定、忍辱可得不退决定、精进可得修习决定、禅定可得定业决定、智慧可得无功用决定。(俱舍论卷二十三、往生论注卷下)((参见:六决定)1267)p2968FROM:【佛光大辞典】

【随顺】:随之顺之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烦恼】: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深信】:(术语)以深固之心信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教行信证信卷曰:“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坚固深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何以故。善男子。菩萨

因善知识。闻一切菩萨行。


因善知识。成就一切菩萨功德。


因善知识。出生一切菩萨大愿。


因善知识。引发一切菩萨善根。


因善知识。积集一切。菩萨助道法。


因善知识。开发一切菩萨法光明。


因善知识。成就一切菩萨出离门。


因善知识。修学一切菩萨清净戒。


因善知识。安住一切菩萨功德法。


因善知识。清净一切菩萨自性心。


[末学解说]

为什么呢?善男子。这是因为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闻知一切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成就一切菩萨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出生一切菩萨大愿(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引发一切菩萨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积集一切菩萨助道(诸种之道品,能资助止观,故名助道。又资助果德,故名助道。又诸行互为资助,故名助道)法。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开发一切菩萨法光明(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成就一切菩萨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门(有种种之差别。能使人趣入涅槃,故指经中法为门)。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修学一切菩萨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安住一切菩萨功德法。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清净一切菩萨自性(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来具有之佛性)心。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FROM:【佛光大辞典】

【大愿】:(术语)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助道】:(术语)诸种之道品,能资助止观,故名助道。又资助果德,故名助道。又诸行互为资助,故名助道。止观八之二曰:“若遮障重,当修助道,既解惑相持,便应索援。外贪欲起以不净助,内贪欲起以背舍助,内外贪欲起以胜处助。”大乘义章十六曰:“言助法者,是其缘义,资助果德故名为助。又复诸行互共相资助,亦名为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光明】: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无漏戒者,即声闻、缘觉无漏道品所发之戒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自性】:1、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2、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来具有之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因善知识。发明一切菩萨坚固志。

因善知识。具足一切菩萨陀罗尼辩才门。


因善知识。能生一切菩萨清净藏。


因善知识。出现一切菩萨智光明。


因善知识。获得一切菩萨增上愿。


因善知识。得与一切菩萨同一愿。


因善知识。听闻一切菩萨殊胜法。


因善知识。得到一切菩萨秘密处。


因善知识。得至一切菩萨法宝洲。


因善知识。得增一切菩萨善根芽。


[末学解说]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发明一切菩萨坚固(如树之根株不能拔者云坚,从他物不变原态者云固。谓心念之不变不动也)志。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具足一切菩萨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辩才(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门(有种种之差别。能使人趣入涅槃,故指经中法为门)。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生一切菩萨清净(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藏(蕴积的意思,经典能蕴积教义,所以叫做“藏”)。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出现一切菩萨智慧光明。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获得一切菩萨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势)愿。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得与一切菩萨同一愿。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听闻一切菩萨殊胜(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法。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得到一切菩萨秘密(秘是奥秘之义,是形容法门之深奥;密是隐密,是言其法隐密难晓)处。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得至一切菩萨法宝(佛所说之妙法,珍重如世之财宝,故云法宝)洲。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得增一切菩萨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芽。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坚固】:(术语)如树之根株不能拔者云坚,从他物不变原态者云固。谓心念之不变不动也。法华经曰:“妙光教化今坚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辩才】: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FROM:【佛光大辞典】

【清净】:(术语)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藏】:蕴积的意思,经典能蕴积教义,所以叫做“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殊胜】: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如吾人常赞叹极乐净土因缘殊胜,因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凡有一念之善者皆可往生净土,莲花化生,实乃稀有之事。p4144FROM:【佛光大辞典】

【秘密】:秘是奥秘之义,是形容法门之深奥;密是隐密,是言其法隐密难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宝】:(术语)三宝之一。诸佛所说之妙法,珍重如世之财宝,故云法宝。维摩经佛国品曰:“集众法宝,如海导师。”增一阿含经一曰:“三阿僧祇集法宝。”【又】僧家所用衣钵,锡杖等也。僧法海有六祖法宝记一卷。见唐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因善知识。增广一切菩萨智慧海。

因善知识。守护一切菩萨深密藏。


因善知识。任持一切菩萨福德聚。


因善知识。清净一切菩萨受生道。


因善知识。领受一切菩萨正法云。


因善知识。游入一切菩萨出世道。


因善知识。发起一切菩萨大欢喜。


因善知识。获得一切如来菩提果。


因善知识。摄取一切菩萨妙行。


因善知识。开敷一切菩萨功德。


[末学解说]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增广一切菩萨智慧海((譬喻)如来智慧之深广,譬如海也)。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守护一切菩萨深密藏。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任持一切菩萨福德(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又,修道若著相而修,那是“福德”,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功德”)聚。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清净一切菩萨受生道。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领受一切菩萨正法(真正之道法也)云。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游入一切菩萨出世(出世间之略称。即超越世俗、出离世尘之意。又作出尘)道。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发起一切菩萨大欢喜。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获得一切如来菩提果。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摄取一切菩萨妙行(殊妙之行法也)。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开敷一切菩萨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智慧海】:(譬喻)如来智慧之深广,譬如海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福德】: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又,修道若著相而修,那是“福德”,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功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世】:<一>出世间之略称。即超越世俗、出离世尘之意。又作出尘。((参见:出世间)1554)p1553
 <二>指诸佛出现于世间成佛,以教化众生,如谓“诸佛出世之本怀”。
 <三>禅师于自身修持功成后,再度归返人间教化众生,亦称出世。或被任命住持之职、升进高阶位之僧官等,皆称为出世。禅苑清规卷七尊宿住持条(卍续一一一·四五八上):“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命为出世。”p1553FROM:【佛光大辞典】

【妙行】:(术语)殊妙之行法也。大方等陀罗尼经四曰:“不离善友,常说众生妙行。”法华玄义四曰:“妙行者一行一切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因善知识。往一切方听受妙法。

因善知识。演说一切菩萨心。


因善知识。成就一切菩萨大慈力。


因善知识。出生一切菩萨大悲力。


因善知识。摄持一切菩萨自在力。


因善知识。出生一切菩萨菩提分。


因善知识。能作一切菩萨利益事。

[末学解说]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往一切方所听受妙法(微妙的佛法)。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演说一切菩萨心。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成就一切菩萨大慈力(救度一切有情力行不舍之心)。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出生一切菩萨大悲力(拔除一切众生所有苦难的能力)。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摄持一切菩萨自在力。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出生一切菩萨菩提分(1、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又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 2、即七菩提分,又名七觉分,或七觉支)。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而能作一切菩萨利益事。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妙法】:1、微妙的佛法。
  2、古德解说妙法莲华经之妙,约有四义:
  一、巧妙,是指本经巧开方便门、巧示真实相;
  二、胜妙,是说本经能示诸法甚深的理事和自在的神力;
  三、微妙,是指本经所说一乘果法,无德不圆,无染不净;
  四、绝妙,是指本经所说一乘法相,纯圆独妙,不可思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慈力】:救度一切有情力行不舍之心。        

【大悲力】:拔除一切众生所有苦难的能力。   

【菩提分】:梵语 bodhyan%ga,巴利语 bodhipakkhiya。又作觉支、觉分。分,支分、因之义。菩提分广义之解释泛指追求智慧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即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以此三十七法皆顺趣菩提,故皆称菩提分法。狭义则仅指三十七道品中之七觉支(七菩提分),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勤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乘义章卷十六)((参见:七觉支)125、“三十七道品”506)p5199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分】:1、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又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 2、即七菩提分,又名七觉分,或七觉支。(参见:七觉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阅读以上佛经,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主要是讲述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应当如何对善知识
二是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善知识,即是善知识的作用

今日只是学习到其中的部分内容,这里先针对第一方面内容,分享自己的粗浅体会
在这部分佛经中,从求善知识、见善知识、请问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供养善知识、随顺善知识教诲、于善知识所有功德、闻善知识演说出离门、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于善知识所生深信心十个方面提出了10点要求,分别是:
1.不要于身心而生疲倦——(求善知识)
2.不要心生厌足——(见善知识)
3.不要害怕劳苦——(请问善知识)
4.不要心怀退转——(亲近善知识)
5.不要令其间断——(供养善知识)
6.不应违逆——(随顺善知识教诲)
7.不应有疑惑——(于善知识所有功德)
8.应生决定——(闻善知识演说出离门)
9.不要生嫌怪——(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
10.不应变改——(于善知识所生深信心)

由此来检视自己,以上10点有没有都做到呢?
末学很惭愧,并没有全部都做到
比如,在请问善知识方面,虽然不是害怕劳苦,但自己做得并不好
最初,有时会因为害怕受到老师批评,担心自己做的不好,而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跟随老师学习修行一段时间后,老师的慈悲令末学不再害怕担心,老师的智慧令末学深深的赞叹钦佩
末学很珍惜能够遇到恩师,也很珍惜能够得到老师的教导
老师对末学,如严师,如慈母,严管厚爱
有这样的恩师在,上述的这些要求,末学愿意且欢喜去遵守

今生今世能够遇到老师,是多么的幸运,有多大的福报啊
因为末学对恩师:尊重,赞叹,感恩,深信
所以,对这10点要求,末学发心要全部都做到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35#
 楼主| 发表于 2023-9-5 17:1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5 17:12 编辑

(接续上楼)——本楼用时 3 小时


--
[经文]
--

善男子。一切菩萨。

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


由善知识成就。自在受生。


由善知识显示。得宿住智。


由善知识开发。知一切劫。


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


由善知识观察。不毁犯菩萨戒。


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


由善知识养育。不退失菩萨法。


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


由善知识教诲。不入二乘地。


[末学解说]

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一切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

由善知识任持。能不堕入恶趣(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

由善知识成就(为“得”之一种。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能自在受生。

由善知识显示(显者显露,示者晓示)。能得宿住智(宿即过去,住即现在。谓过去已往之事,明了记忆,皆随念知,如见现在等无有异,是名宿住智通)。

由善知识开发。能了知一切劫。

由善知识摄受(又曰摄取。佛以慈心摄取众生也)。能不退于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

由善知识观察(以智慧来观想、察看)。能不毁犯菩萨戒(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

由善知识守护。能不随逐恶知识(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者)。

由善知识养育。能不退失菩萨法。

由善知识摄取(摄取不舍。谓阿弥陀佛摄受护念念佛之众生而不舍)。能超越凡夫地。

由善知识教诲。能不入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地。

注解:
【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恶趣】:(术语)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俱舍论世间品曰:“趣谓所往。”即地狱畜生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成就】:<一>梵语 samanva^gama,巴利语 samanna^gama。为“得”之一种。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乃说一切有部之教义,然有部之论师亦有持异说者。于俱舍论卷四载,“成就”与“获”均属于“得”之一种。未得或已失而今得,称为获;已得而至今相续不失,则称为成就。然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七则以得、获、成就等三者异声而同义。另据同论卷一六二载,得与成就之差别有“未得而得名得,已得而得名成就”、“初得而得名得,得已不断名成就”等七说。(顺正理论卷十二、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参见:得)4548)
  <二>梵语 sam!panna,巴利语同。具足、所有、支配之意,即具足七宝或戒、定、慧等,且于此自在,是谓成就。或为完成志愿之意。密教以此为悉地(梵 sidhi)之意译。(中阿含卷五成就戒经、长阿含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品、阿弥陀经、俱舍论卷四)
  <三>即印度名著 Sa^dhaN!a^。本书之副题为 Realization of Life(生命之实现)。近代印度文学家、思想家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撰。系辑录其于一九一三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多次之演讲稿而成书。本书内容包括有:个人与宇宙之关系、灵魂之意识、恶之问题、自之我问题、美之实现、无限者之实现等八篇。主要阐示:(一)西方都市文化产生“他”与“我”、人与自然之对立;而印度文化则产生人与自然融合一体之意识。现象界虽然呈现千形百状,然真理唯有一个;吾人只要体悟其一,即悟一切。(二)人生之悲剧,系由于以有限之条件,欲升达无限世界之结果,故须实践奥义书中“舍离一切乃可获得一切”之真理;佛陀所说之舍弃自我,即如油灯之舍油而照明;所谓解脱,无非是从无知与贪欲之中脱离而出。文中充满复兴印度精神之热情与理论。(A. Chakravarty, Macmillan: A Tagore Reader, 1961、タゴ─ル生诞百年祭记念论文集)p2928 FROM:【佛光大辞典】

【显示】:(术语)显者显露,示者晓示。一切众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以言教显示之。无量寿经下曰:“今佛慈悲,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宿住智通】:宿即过去,住即现在。谓过去已往之事,明了记忆,皆随念知,如见现在等无有异,是名宿住智通。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摄受】:(术语)又曰摄取。佛以慈心摄取众生也。胜鬘经曰:“愿佛常摄受。”唐华严经二十八曰:“普能摄受一切众生。”止观十曰:“夫佛有两说:一摄,二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乘】:梵语摩诃衍,译作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观察】:以智慧来观想、察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戒】: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其戒相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出家菩萨戒;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知识】:梵语 pa^pa-mitra。为“善知识”之对称。又作恶友、恶师、恶师友。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者。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对舍离恶知识而亲近善友之人,方可为其说法。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记载,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其心并无怖惧,于恶知识则生畏惧之心。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六恶友,即方便生欺(说种种欺诈)、好喜屏处(喜好隐秘之处所)、诱他家人(诱拐他家之人)、图谋他物(谋取他人之财产)、财利自向(图利自己)、好发他过(好指摘他人缺点)等;又举出亲恶友之四事,即饮酒时友、博戏时友、淫逸时友、歌舞时友。此外,日僧亲鸾在愚秃钞卷下,解释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所举二河譬喻中所说之恶友,谓恶友指杂毒虚假之人,即指妨害往生净土门旨趣之异学、异见、别解、别行等之人。(维摩诘经卷上、尸迦罗越六方礼经)p4948FROM:【佛光大辞典】

【摄取】:梵语 parigraha。<一>又作摄取不舍。谓阿弥陀佛摄受护念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据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受照护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故称摄取不舍,或称摄取照护、摄护。其光明之利益,称为摄取光益。善导之观经疏定散义举出念佛众生蒙摄取利益之三缘,此谓摄取三缘。即:(一)亲缘,谓佛与众生之意志、行为(即三业)相应。(二)近缘,谓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显现于其眼前。(三)增上缘,谓众生由念佛而消除其罪障,临终时,佛与圣众迎往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智顗)、安乐集卷下、往生礼赞偈)
 <二>选择之意。谓摄物而取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p6846FROM:【佛光大辞典】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由善知识引发。得出离世间。

由善知识覆护。能不染世法。


由善知识抚育。修一切菩萨行。心不散乱。


由善知识发起。辨一切助道具。心不退屈。


由善知识势力。不为业惑之所碎坏。


由善知识任持。不为诸魔之所恐怖。


由善知识被忍辱甲。能受一切恶言毁辱。


由善知识安慰。于世苦乐心无忧喜。


由善知识生长。能灭诸憍慢常爱乐法。


由善知识守护。能令菩萨净戒圆满。


[末学解说]

由善知识引发。能得以出离世间。

由善知识覆护。能不染着世法(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

由善知识抚育。能修习一切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心不散乱。

由善知识发起。能辨别一切助道具。心不退屈(即退步屈服之心)。

由善知识势力。能不为业惑之所碎坏。

由善知识任持。能不为诸魔之所恐怖。

由善知识被忍辱甲。能忍受一切恶言毁辱。

由善知识安慰。能对于世间苦乐,心无忧喜。

由善知识生长。能灭除诸憍慢(指自高傲物之心态),常爱乐法。

由善知识守护。能令菩萨净戒(清净之戒行也)圆满。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世法】: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胜鬘经(大一二·二一八中):“大悲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唐译华严经卷二(大一○·六中):“佛观世法如光影。”((参见:俗谛)3726)p1516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退屈】:即退步屈服之心。菩萨修行有三种退屈心之难关,即菩提广大屈、万行难修屈、转依难证屈。对治此三退屈者,称为三练磨。(成唯识论卷九)((参见:三退屈)604)p4333FROM:【佛光大辞典】

【憍慢】:梵语 adhi-ma^na,巴利语同。指自高傲物之心态。俱舍宗以憍为小烦恼地法之一,慢为不定地法之一、十随眠之一。唯识宗则以憍为随烦恼之一,慢为根本烦恼之一。二者之别,在憍以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称量自、他德类之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即对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断习气,摧憍慢山,拔生死树。”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日本净土真宗即根据无量寿经,而确认憍慢众生难信弥陀之本愿。(法华经安乐行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五)p6064FROM:【佛光大辞典】

【净戒】:(术语)清净之戒行也。法华经序品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由善知识威力。能了诸法心无所得。

由善知识安慰。能于三界心无恐怖。


由善知识教示。能知善巧出三界道。


由善知识劝修。信甚深法心无厌足。


由善知识教导。不为名利憍慢逼迫。


由善知识演说。得宿住智知过去因。


由善知识加持。于未来际而得善巧。


由善知识能生。得善巧智知三世等。


由善知识摄受。能转众生依正业报。


由善知识普守护。能内怀惭愧具足众善。


[末学解说]

由善知识威力。能了诸法(与万法同)而心无所得。

由善知识安慰。能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心没有恐怖。

由善知识教示。能知善巧(各种巧妙的度人方法),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道。

由善知识劝修。能信甚深法而心无厌足。

由善知识教导。能不为名利(指名声与利益。与“名闻利养”同义。盖名利能满足人之虚荣心及欲望,故若贪求无厌或过分执著,则易陷于名利之大海,而难以自拔,如此,心中充满私心欲望及患得患失等诸多烦恼,忧苦终日。故佛教各宗派皆强调修道者宜深戒名利,以免丧失清净菩提心,而阻断成佛之路)、憍慢(指自高傲物之心态)逼迫。

由善知识演说。能得宿住智(宿即过去,住即现在。谓过去已往之事,明了记忆,皆随念知,如见现在等无有异,是名宿住智通),知过去因。

由善知识加持。能于未来际而得善巧(各种巧妙的度人方法)。

由善知识能生。能得善巧(各种巧妙的度人方法)智慧,知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等。

由善知识摄受(又曰摄取。佛以慈心摄取众生也)。能转众生,依正业(正当的行为。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偷盗、邪淫等不良行为,叫做“正业”。八正道之一)报。

由善知识普守护。能内怀惭愧,具足众善。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诸法】:(术语)与万法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名利】:指名声与利益。与“名闻利养”同义。盖名利能满足人之虚荣心及欲望,故若贪求无厌或过分执著,则易陷于名利之大海,而难以自拔,如此,心中充满私心欲望及患得患失等诸多烦恼,忧苦终日。故佛教各宗派皆强调修道者宜深戒名利,以免丧失清净菩提心,而阻断成佛之路。(法华经序品、仁王经卷下(不空译)、大乘起信论)((参见:名闻利养)2262)p2257FROM:【佛光大辞典】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巧】:各种巧妙的度人方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业】:正当的行为。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偷盗、邪淫等不良行为,叫做“正业”。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由善知识随顺力。能和颜软语引导众生。

由善知识修行力。能离一切断常诸见。


由善知识随顺守护。能远离利衰毁誉等法。


由善知识显示。不说己能。赞他功德。


由善知识巧示。能勤修习菩提分法。


由善知识决择。能演契经甚深理趣。


由善知识劝修。能爱乐成就头陀功德。


由善知识先导。于诸空法而得善巧。


[末学解说]

由善知识随顺力。能和颜软语引导众生。

由善知识修行力。能离一切断常(一、断见 执身心断灭之见,属于无见。二、常见 执身心常住之见,属于有见)诸见(一切的邪见)。

由善知识随顺守护。能远离利衰毁誉等法。

由善知识显示。能不说己能。赞叹他人功德。

由善知识巧示。能精勤修习菩提分法(总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三十七道品之名,别为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之名。分者支分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支分,故名分。又分者因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皆顺趣菩提,故名菩提分)。

由善知识决择(决断其疑分别其理。智之作用也)。能演契经(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甚深理趣。

由善知识劝修。能爱乐成就头陀(华译为抖擞,即甩开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著的行法)功德。

由善知识先导。能于诸空法(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而得善巧(各种巧妙的度人方法)。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断常二见】:断常二见者:
  一、断见 执身心断灭之见,属于无见。
  二、常见 执身心常住之见,属于有见。
  智度论曰:‘见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断。常见者,见五众(五蕴也)常心忍乐,断见者见五众灭心忍乐。一切众生,多堕此二见中。’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诸见】:一切的邪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分】:(术语)Bodhyan%ga,总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三十七道品之名,别为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之名。分者支分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支分,故名分。又分者因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皆顺趣菩提,故名菩提分。阿弥陀经曰:“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俱舍论二十五曰:“道亦名为菩提分法。(中略)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大乘义章十六曰:“言道品者,经中亦名为菩提分,亦名觉支。”仁王经上曰:“修习无边菩提分法。”同良贲疏上一曰:“菩提分法者,菩提云觉,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义。三十七法顺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决择】:(术语)决断其疑分别其理。智之作用也。俱舍论二十三曰:“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分别四谛相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契经】: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头陀】:华译为抖擞,即甩开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著的行法。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叫做“十二头陀”。俗称行脚乞食的僧人为“头陀”,亦称行者。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空法】:(术语)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般若经说之。宝积经七十八曰:“欲除如是过,当离诸利养。远离在空闲,修习于空法。”中论二曰:“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于诸佛所说空法,明了通达。”【又】谓小乘之涅槃。法华经譬喻品曰:“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结合昨日与今日学习的内容,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佛经主要讲解了善知识的重要作用
佛陀告诉善男子,菩萨因善知识,而能够:
闻一切菩萨行;成就一切菩萨功德;出生一切菩萨大愿;引发一切菩萨善根;
积集一切,菩萨助道法;开发一切菩萨法光明;成就一切菩萨出离门;修学一切菩萨清净戒;
安住一切菩萨功德法;清净一切菩萨自性心;发明一切菩萨坚固志;具足一切菩萨陀罗尼辩才门;
能生一切菩萨清净藏;出现一切菩萨智光明;获得一切菩萨增上愿;得与一切菩萨同一愿;
听闻一切菩萨殊胜法;得到一切菩萨秘密处;得至一切菩萨法宝洲;得增一切菩萨善根芽;
增广一切菩萨智慧海;守护一切菩萨深密藏;任持一切菩萨福德聚;清净一切菩萨受生道;
领受一切菩萨正法云;游入一切菩萨出世道;发起一切菩萨大欢喜;获得一切如来菩提果;
摄取一切菩萨妙行;开敷一切菩萨功德;往一切方听受妙法;演说一切菩萨心;
成就一切菩萨大慈力;出生一切菩萨大悲力;摄持一切菩萨自在力;出生一切菩萨菩提分;能作一切菩萨利益事。

通过善知识:
任持,成就,显示,开发,
摄受,观察,守护,养育,
摄取,教诲,引发,覆护,
抚育,发起,势力,任持,
被忍辱甲,安慰,生长,守护,
威力,安慰,教示,劝修,
教导,演说,加持,能生,
摄受,普守护,随顺力,修行力,
随顺守护,显示,巧示,决择,劝修,先导

而能够:
不堕恶趣;自在受生;得宿住智;知一切劫;
不退大乘;不毁犯菩萨戒;不随逐恶知识;不退失菩萨法;
超越凡夫地;不入二乘地;得出离世间;能不染世法;
修一切菩萨行,心不散乱;辨一切助道具,心不退屈;不为业惑之所碎坏;不为诸魔之所恐怖;
能受一切恶言毁辱;于世苦乐心无忧喜;能灭诸憍慢常爱乐法;能令菩萨净戒圆满;
能了诸法心无所得;能于三界心无恐怖;能知善巧出三界道;信甚深法心无厌足;
不为名利憍慢逼迫;得宿住智知过去因;于未来际而得善巧;得善巧智知三世等;
能转众生依正业报;能内怀惭愧具足众善;能和颜软语引导众生;能离一切断常诸见;
能远离利衰毁誉等法;不说己能,赞他功德;能勤修习菩提分法;演契经甚深理趣;能爱乐成就头陀功德;于诸空法而得善巧。

从上述的佛经内容中
一方面可以看到善知识的种种善巧方便
一方面可以看到善知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上述的方便方法中,有很多词语,是末学之前没见过的
比如:任持、养育、巧示,决择,先导...等等
这些词语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善巧方便之法
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帮助众生、利益众生、救度众生的方法

而善知识的重要作用,即能够帮助菩萨行者达成的上述内容
也正是菩萨行者们要努力、要实现的目标

其中,有些内容看上去相似,但末学理解,是同一个目标或阶段的不同次第
比如:
闻一切菩萨行”与“修一切菩萨行,心不散乱
积集一切,菩萨助道法”与“辨一切助道具,心不退屈
出生一切菩萨菩提分”与“能勤修习菩提分法
修学一切菩萨清净戒”与“能令菩萨净戒圆满”等等

由此可见,修行中有各种次第
佛菩萨、善知识会随顺众生,给予相应的教导
这也是作为菩萨行者需要学习领悟的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36#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13:1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6 13:18 编辑

(接续上楼)——本楼用时 2小时 30 分钟


--
[经文]
--

善男子。由依止承事善知识故。能增长一切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菩提分法。

何以故。善男子。善知识者。


能清净诸恶法。


能退舍诸盖缠障。


能散灭无明黑暗云。


能解散一切诸见缚。


能引出生死大苦城。


能舍离决定住着处。


能裂坏一切恶魔网。


能拔除一切苦毒箭。


能出离无明深林。


能超过邪见旷野。


[末学解说]

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由依止(依赖止住。即依止有力有德者之外,而且永不舍离)承事善知识之故。能够增长一切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菩提分法(总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三十七道品之名,别为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之名。分者支分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支分,故名分。又分者因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皆顺趣菩提,故名菩提分)。

为什么呢?善男子。这是因为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者。

能清净诸恶法。

能退舍诸盖(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生起)缠缚障碍。

能散灭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黑暗云。

能解散一切诸见缚(谓见惑能缠缚著人使不得自在)。

能引出生死大苦城。

能舍离决定住着处。

能裂坏一切恶魔(障碍佛道之恶神之总称)网。

能拔除一切苦毒(苦身毒身者)箭。

能出离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深林。

能超过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旷野。

注解:
【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依止】:依赖止住。即依止有力有德者之外,而且永不舍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分】:(术语)Bodhyan%ga,总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三十七道品之名,别为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之名。分者支分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支分,故名分。又分者因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皆顺趣菩提,故名菩提分。阿弥陀经曰:“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俱舍论二十五曰:“道亦名为菩提分法。(中略)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大乘义章十六曰:“言道品者,经中亦名为菩提分,亦名觉支。”仁王经上曰:“修习无边菩提分法。”同良贲疏上一曰:“菩提分法者,菩提云觉,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义。三十七法顺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盖】: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生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明】:(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a%,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见缚】:谓见惑能缠缚著人使不得自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魔】:(异类)障碍佛道之恶神之总称。圆觉经曰:“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法苑珠林曰:“恶魔波旬,将八十亿众,欲来坏佛。”(参见: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毒】:(术语)苦身毒身者。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能越度诸有瀑流。

能拔出爱欲淤泥。


能不入诸邪恶道。


能显示菩提路。


能令安住不放逸。


能引至修行处。


能清净一切智性道。


能令增长智慧眼。


能令长养菩提心。


能令发起大悲意。


[末学解说]

能越度诸有(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瀑流(即烦恼之异名。谓三界烦恼能使善品流失,犹如洪水之令家屋树木流失。盖瀑流,有漂激、腾注、坠溺之义,以诸烦恼亦能漂激、腾注、坠溺有情,令其于三界六道生死流转不已,故以暴流喻之)。

能拔出爱欲(爱者贪爱、亲爱。欲者贪欲、乐欲。深爱妻子等之情也)淤泥。

能不入诸邪恶道。

能显示菩提(为“觉”,是指能觉华译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路。

能令安住不放逸(心所之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防范于恶事,专注于善法之精神作用。可用于对治放逸,成就一切善法,故“说一切有部”将其归纳于十大善地法之一)。

能引至修行处。

能清净一切智性道。

能令增长智慧眼。

能令长养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能令发起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意。

注解:
【诸有】: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此外,诸有为凡夫众生浮沉之生死海,故称诸有海。(法华经序品、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大乘义章卷八、教行证信卷)p6298FROM:【佛光大辞典】

【瀑流】:又作暴流。即烦恼之异名。谓三界烦恼能使善品流失,犹如洪水之令家屋树木流失。盖瀑流,有漂激、腾注、坠溺之义,以诸烦恼亦能漂激、腾注、坠溺有情,令其于三界六道生死流转不已,故以暴流喻之。而此烦恼即指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称为四瀑流。
 唯识宗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恒常持续进行,亦比喻为瀑流。唯识三十论颂(大三一·六○中):“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中略)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舍。”(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八、俱舍论卷二十)((参见:四暴流)1831)p6574FROM:【佛光大辞典】

【爱欲】:(术语)爱者贪爱、亲爱。欲者贪欲、乐欲。深爱妻子等之情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欲荣华,不可常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放逸】:梵语 aprama^da。心所之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防范于恶事,专注于善法之精神作用。可用于对治放逸,成就一切善法,故“说一切有部”将其归纳于十大善地法之一。(俱舍论卷四、品类足论卷三)((参见:放逸)3276)p974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能说一切菩萨行。

能诲示一切波罗蜜。


能安置一切菩萨地。


能令获得诸忍门。


能出生一切诸善根。


能成辨一切助道具。


能施与一切大功德。


能令普到一切如来所。


能显示一切功德法。


能劝修一切胜利益。


[末学解说]

能说一切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

能诲示一切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

能安置一切菩萨地(泛指十地,即修行过程之十个阶位。一般多指“三乘共十地”之十地,或大乘菩萨修行过程之十地。三乘共十地,亦称共地,即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个阶位)。

能令获得诸忍(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门。

能出生一切诸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

能成辨一切助道(诸种之道品,能资助止观,故名助道。又资助果德,故名助道。又诸行互为资助,故名助道)具。

能施与一切大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

能令普到一切如来所。

能显示一切功德法。

能劝修一切殊胜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分为自利与利他二种;自利他称为功德,利他则特称为利益。又于现世所获得之利益为现益(现世利益);于后世所得之利益为当益(后世利益)。一般认为治病、延寿、得金钱等利益,为现世利益)。

注解: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地】:<一>泛指十地,即修行过程之十个阶位。一般多指“三乘共十地”之十地,或大乘菩萨修行过程之十地。三乘共十地,亦称共地,即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个阶位。
 <二>特指“三乘共十地”中之第九地,亦即天台宗所称“通教十地”之第九地。此阶位乃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之阶位。(一)据大品般若经卷六发趣品载,菩萨住于第九地中,具足下列之十二法:(1)可蒙受无边世界之度化,(2)得遂如是之愿,(3)了知诸天、龙、夜叉等之语而为之说法,(4)处胎成就,(5)家成就,(6)所生成就,(7)姓成就,(8)眷属成就,(9)出生成就,(10)出家成就,(11)庄严佛树成就,(12)成满具足一切诸善功德。(二)另据法华玄义卷四下、摩诃止观卷六上等所载,则谓于此阶位之菩萨为化益众生,而生于三界,福慧深利,深观真俗二谛,进而更断除习气、色法、心法等诸烦恼,得“法眼道种智”,乃至学佛十力、四无畏等法,于此之时,残习将尽,恰如余烬。于三乘之中,唯有菩萨能进至此位,故称菩萨地。
 <三>泛指菩萨修行之十个阶位,即旧华严经卷二十三所说之欢喜地、离垢地、明地、焰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十地,为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四十一位至第五十位之修行阶段。((参见:十地)419)p5215FROM:【佛光大辞典】

【忍】:(术语)Ks!a%nti,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唯识论九曰:“忍,以无嗔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处性。”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同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三藏法数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助道】:(术语)诸种之道品,能资助止观,故名助道。又资助果德,故名助道。又诸行互为资助,故名助道。止观八之二曰:“若遮障重,当修助道,既解惑相持,便应索援。外贪欲起以不净助,内贪欲起以背舍助,内外贪欲起以胜处助。”大乘义章十六曰:“言助法者,是其缘义,资助果德故名为助。又复诸行互共相资助,亦名为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FROM:【佛光大辞典】

【利益】:梵语 upaka^ra,巴利语同。又作饶益。略称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分为自利与利他二种;自利他称为功德,利他则特称为利益。又于现世所获得之利益为现益(现世利益);于后世所得之利益为当益(后世利益)。一般认为治病、延寿、得金钱等利益,为现世利益。
 日本净土真宗主张,于世间生存之际,能得真实信心,即可达到成佛之境界,此称现益;至于死后往生净土,则称为当益。此外,菩萨地持经卷五说受持菩萨戒能得五种福利,华严经疏卷一列举闻经之十种利益,道绰之安乐集卷下则说念佛行者有始益、终益等二种利益。(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四分律卷三十八、法华经玄义卷六下、法华文句记卷六、释净土群疑论卷五)p280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能策励一切所修道。

能显示永出生死门。


能杜绝一切诸邪径。


能令趣入真实道。


能以法光普照耀。


能以法雨普润泽。


能令尊重师长离诸懒惰。


能令入白净法心无厌足。


[末学解说]

能策励一切所修道(1、修行正道。2、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

能显示永出生死门。

能杜绝一切诸邪径。

能令趣入真实(实修上所用,为“虚假不实”之对称。身口各异,言念无实,称为虚伪。若表里如一,更无虚妄,则为真实)道。

能以法光普照耀。

能以法雨(以雨来比喻佛之教法。佛法滋润众生,令由迷妄而至证悟,犹如雨之普泽草木,使其生长,而至开花结果,故以雨譬喻之)普润泽。

能令尊重师长离诸懒惰。

能令入白净法心无厌足。

注解:
【修道】:1、修行正道。2、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实】:<一>教法上之分类用语,与“方便权假”对称。天台判教以藏、通、别三教为方便之教,而以圆教为真实之教。
 <二>实修上所用,为“虚假不实”之对称。身口各异,言念无实,称为虚伪。若表里如一,更无虚妄,则为真实。p4225FROM:【佛光大辞典】

【法雨】:以雨来比喻佛之教法。佛法滋润众生,令由迷妄而至证悟,犹如雨之普泽草木,使其生长,而至开花结果,故以雨譬喻之。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二上):“无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法华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p3365FROM:【佛光大辞典】


=======================================   

佛经内容中,宣讲了
如果依止承事善知识,便能够增长一切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菩提分法
其中原因,就是因为善知识自身的种种重要作用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在这些重要作用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帮助解决负面的,比如:
恶法,诸盖,无明,见缚,生死大苦城,决定住着处,恶魔网,苦毒箭,邪见,诸有,爱欲,邪恶道,生死门,诸邪径

一类是帮助修行正面的,比如:
菩提路,不放逸,修行处,智性道,智慧眼,菩提心,大悲意,菩萨行,波罗蜜,菩萨地,诸忍门,诸善根,助道具,大功德,如来所,功德法,胜利益,所修道,真实道,法光普照耀,法雨普润泽,离诸懒惰,心无厌足

由此,也能清楚的看到
这些负面的内容,是我们要断除、退舍、远离...的
这些正面的内容,是我们要求取、实修、证得...的
而清楚、明白了这些内容,就是建立了正知见
知见的重要性,不论是善知识还是老师,都一直在谆谆教导

比如,清净光明专辑中的这篇帖子:
[倒果为因的邪见]为何行凶做恶的人都多子多福!?

其中,善知识教导了什么是邪见?
在佛法上来说,错误的知见观念,造成众生无法解脱轮回,这就是邪见

帖子中讲到:
我们所处在的娑婆世界本来就是五浊恶世
有了福报后,往往不信因果,
往往纵容自己的欲望和脾气而造恶业,然后又堕入恶道
经过累劫恶道中的煎熬,业障逐渐消除,回生人道继续受苦
因为受苦而行善或念佛求福,来生可能因此得福
可是因为没有求智慧解脱,所以每每因为享受福报而堕落,又继续轮回

真相就是如此

可见,错误的知见观念,便是邪见,便会造成众生无法解脱轮回

还有这篇帖子:[解析]说的是事实就不会堕入三恶道吗
里面讲说了两种错误的观念,以及为什么是错误的观念

1.
有人以为不受戒就没有犯戒的问题,就不会有果报
这问题以前解释过~这是错误的观念
其实,戒律是帮助修行人不犯错,就能不受恶果报

不受戒,或还未受戒,不代表可以任意妄为,不代表没有因果

而一般人就算不受戒,每个人还是都有因果报应,不然您就不会六道轮回了
因为因果来自于起心动念和行为造作,而不是受不受戒

2.
还有另一些人,以为自己说的是事实,就没有过错
理直气壮,得理不饶人

其实这也是错误的观念,而且可能正犯很严重的错误,可能就是三恶道的恶因

在佛经中讲的很清楚,[事实]这两个字有不同次第的解释
此[真实义]品类差别复有四种。

云何[真实义]? ~ 瑜伽师地论

一者[世间极成真实]。
二者[道理极成真实]。
三者[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
四者[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简单说,佛所知道的真实,才是真实
而一般凡夫所认为的事实,那是凡夫所认为的真实

何况每个人所认定的都不同,所以这种凡夫的真实是不可靠的

而这些错误的观念,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如果您理直气壮,或得理不饶人的以为自己没错
其实往往已经犯了错误,造了三恶道的恶因
因为因果是在[起心动念]和[行为造作]中

念头如果不能心怀[慈悲][清净][平等][光明][感恩][恭敬][谦虚][关怀]
而随时都是[批判][对立][斗争][猜忌][报复][嘲笑][仇恨]
那离[三恶道]的日子就不远了

因为当您有了这些心念
您就有了这些念头的习气的果
这些心念就是三恶道的因

念头产生的行为造作,是行为造作的因,又会产生行为造作的果
例如,说话或行为激起群众这些恶念的心,又产生群众共业
因此业因变大,也变复杂,果报就越来越不可思议

善知识教导:
世俗的颠倒知见和观念,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沉沦和堕落.
因此,如果我们修行了,就应该把这些观念导正才行,可别让自己和众生又堕入错误的观念.
纵使自己无法分辨,那也应该降低世俗杂染,多深入经藏,
这样才能逐渐以佛法正见取代凡夫俗见
——世俗的颠倒知见和观念,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沉沦和堕落

所以,树立正知见,践行正知见,宣扬正知见,是末学要努力去做的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37#
 楼主| 发表于 2023-9-7 20:5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7 20:57 编辑

(接续上楼)——本楼用时 3 小时


--
[经文]
--

善男子。

善知识者。如轨范师。能以善语而诲示故。


善知识者。犹如伴侣。住阿兰若不舍离故。


善知识者。如胜神通。能现种种诸自在故。


善知识者。如金刚剑。能截烦恼及随眠故。


善知识者。如亲教师。能为忏除五犯罪故。


善知识者。如胜静虑。能灭一切随烦恼故。


善知识者。如摩尼镜。令现前证宿住智故。


善知识者。犹如桥梁。能令超度诸有流故。


善知识者。能断疑网。业异熟中善决断故。


善知识者。能善安处。令速入于不退地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

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者。如轨范(一切事理的法轨模范)师。因能以善语而诲示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伴侣。因住于阿兰若(指适合于出家人修行与居住之僻静场所)而不舍离之故。

善知识者。如胜神通。因能示现种种诸自在之故。

善知识者。如金刚剑(手柄为一金刚杵,另端镶以宝剑,剑身上窄下阔。此法器的表义为斩断无明及烦恼。能断无明及烦恼的利器只有智慧,因此金刚剑的表义亦为出世间)。因能截断烦恼及随眠(为烦恼之异名。烦恼随逐我人,令入昏昧沉重之状态;其活动状态微细难知,与对境及相应之心、心所相互影响而增强(随增),以其束缚(随缚)我人,故称为随眠)之故。

善知识者。如亲教师(即亲从受教之师)。因能为忏除(忏悔而除罪也)五犯罪之故。

善知识者。如胜静虑(静坐思惟,亦即禅定)。因能灭一切随烦恼(由烦恼心所衍生出来的心理状态)之故。

善知识者。如摩尼(即珠宝也。此宝光净,不为垢秽所染。故圆觉钞又云如意。谓意中所须财宝衣服饮食种种之物,此珠悉能出生,令人皆得如意,故名为宝)镜。因令现前证宿住智(宿即过去,住即现在。谓过去已往之事,明了记忆,皆随念知,如见现在等无有异)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桥梁。因能令超度诸有流(又作有暴流。为四流之一。有,谓因果不亡;流,谓流而不返。指色界与无色界之一切诸惑,但不包含见惑及无明惑;亦即指贪、慢等思惑。由此思惑,能使人流转于色界与无色界,不能出离生死,故称有流)之故。

善知识者。能断疑网(疑惑交络譬如网)。因业异熟(即依过去之善、恶而得果报之总称;盖谓果异于因而成熟)中善决断之故。

善知识者。能善安处。因令速入于不退地(不退之位地。不退,梵语 avinivartani^ya,音译阿鞞跋致,谓不退堕于恶趣及二乘地,且所得之证法不退失)之故。

注解:
【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轨范师】:(术语)寄归传三曰:“阿遮利耶,译为轨范师,是能教弟子法式之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轨范】:一切事理的法轨模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兰若】:梵语 araN!ya,巴利语 aran~n~a 之音译。又作阿练茹、阿练若、阿兰那、阿兰攘、阿兰拏。略称兰若、练若。译为山林、荒野。指适合于出家人修行与居住之僻静场所。又译为远离处、寂静处、最闲处、无诤处。即距离聚落一俱卢舍而适于修行之空闲处。其住处或居住者,即称阿兰若迦(梵 a^raN!yaka)。
 据慧苑音义卷上载,阿兰若有三种:(一)达磨阿兰若(梵 dharma-araN!ya),乃求菩提之道场。(二)摩登伽阿兰若(梵 ma^tan%ga-araN!ya),即坟场,或距村落一俱卢舍,即大牛之吼声不能听闻之处。(三)檀陀伽阿兰若(梵 daN!d!aka-araN!ya),即无人烟之沙碛。至后代,一般之寺院精舍亦称阿兰若,多位于远离繁嚣城市,而又便于出家、在家人出入之僻静郊野。此外,比丘为修行而常居于阿兰若,称阿兰若行,属于十二头陀行之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有部毗奈耶卷二十四、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大日经疏卷三、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十五、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3697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剑】:手柄为一金刚杵,另端镶以宝剑,剑身上窄下阔。此法器的表义为斩断无明及烦恼。能断无明及烦恼的利器只有智慧,因此金刚剑的表义亦为出世间智。
文殊师利菩萨(Manjusri)为佛智慧的化身,因此金刚剑便亦是文殊师利菩萨的标志。
在图像上,剑端喷出火焰,是为智慧火,此火能照破一切无明暗。《密宗百问》(谈锡永著)

【随眠】:梵语 anus/aya,巴利语 anusaya。为烦恼之异名。烦恼随逐我人,令入昏昧沉重之状态;其活动状态微细难知,与对境及相应之心、心所相互影响而增强(随增),以其束缚(随缚)我人,故称为随眠。此有贪、嗔、慢、无明(痴)、见(恶见)、疑等六种,称为六随眠(六根本烦恼)。其中,贪复分为欲贪与有贪,称为七随眠;见分为身、边执、邪、见取、戒禁取等五见,称为十随眠。此外,以此更加细分,则有九十八随眠。
 关于随眠之体另有异说,说一切有部认为贪等烦恼即随眠,属于心相应之法;大众部、化地部等认为现起之烦恼称为缠,另外称熏成种子之法为随眠,与心不相应;经部认为烦恼于觉醒活动之位为缠,对此,烦恼为眠伏状态之种子称为随眠,为非心相应亦非不相应。于唯识宗,不承认烦恼即随眠之说,盖随眠为烦恼之习气,即指种子而言。此烦恼之种子随逐我人,眠伏潜在于阿赖耶识。(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俱舍论卷十九、卷二十、发智论卷三、品类足论卷三、成唯识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卷八十九)p6351FROM:【佛光大辞典】

【亲教师】:梵语 upa^dhya^ya,巴利语 upajjha^ya 之意译。略作亲教。音译邬波驮耶。upa^dhya^ya 之俗语(巴 Pra^krit)音译为和尚、和上,即亲从受教之师。通常指:(一)授戒时之师,亦称戒和上。(二)在印度指一般师父而言。此外,西藏喇嘛教四种阶位中最上之第四位,称亲教师,权力仅次于达赖喇嘛、班禅喇嘛。(玄应音义卷二十三、秘藏记)((参见:和尚)3124)p6292 FROM:【佛光大辞典】

【忏除】:(术语)忏悔而除罪也。普贤观经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圆能消除。”华严经曰:“忏除罪障,随喜福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静虑】:静坐思惟,亦即禅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随烦恼】:由烦恼心所衍生出来的心理状态。随即衍生、滋生的意思。在大乘百法中说有二十种,这二十种烦恼,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烦恼”,或“随惑”。它可分为三大类;
  一、小随烦恼,即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十种;
  二、中随烦恼,即无惭及无愧二种;
  三、大随烦恼,即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参见:各烦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摩尼】:梵语摩尼,又云末尼,华言离垢,即珠宝也。此宝光净,不为垢秽所染。故圆觉钞又云如意。谓意中所须财宝衣服饮食种种之物,此珠悉能出生,令人皆得如意,故名为宝。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宿住智通】:宿即过去,住即现在。谓过去已往之事,明了记忆,皆随念知,如见现在等无有异,是名宿住智通。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有流】:又作有暴流。为四流之一。有,谓因果不亡;流,谓流而不返。指色界与无色界之一切诸惑,但不包含见惑及无明惑;亦即指贪、慢等思惑。由此思惑,能使人流转于色界与无色界,不能出离生死,故称有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参见:四暴流)1831)p2436FROM:【佛光大辞典】

【疑网】:(譬喻)疑惑交络譬如网。法华经方便品曰:“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今皆堕疑网。”智度论二十七曰:“从诸佛闻法,断诸疑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异熟】:梵语 vipa^ka。旧译为果报。音译为毗播迦。即依过去之善、恶而得果报之总称;盖谓果异于因而成熟。异熟有种种解释,据成唯识论卷二载,所谓异熟,系谓“因”变为“果”,此“果”之性质异于“因”之性质;“因”有善有恶,而“果”具非善非恶之无记性,故自“因”成熟为“果”,其性质已变异为别类。然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载,异熟一词有三义:(一)异时熟,谓“因”与“果”必隔世于异时而熟。(二)变异熟,谓“果”为“因”所变异而熟。(三)异类熟,谓“果”与“因”为异类,而由“因”所成熟。上记三义中,说一切有部主张“异类熟”,经部主张“变异熟”,唯识宗亦主张“异类熟”。
 说一切有部与唯识宗虽同取“异类熟”之义,然两宗所说旨趣不一,在说一切有部而言,“无记”由于力劣之故,犹如朽败之种子,完全缺乏因缘之义,故并不招感异熟。以此之故,“异熟因”与“异熟果”之关系,于四缘中,配属“因缘”之中。在唯识宗而言,认为等流习气之因、果均通于善、恶、无记三性;即谓异熟果中含有无记之亲因,故虽为等流之因果,然须有“业种子”之资助,才能引生无记之果报,以此无记之果报与业种子相望,始称异熟,而此业种子即称为异熟因,无记之果报则称异熟果。准此言之,异熟因对异熟果而言,即予以资助力之“增上缘”,而此业种子乃与第六识相应之善恶“思心所”之种子。
 上述“思心所”种子有两种功能:(一)能自行生起“现行”之功能。(二)能资助其他异熟无记之种子而令生之功能。就自生“现行”之意义而言,此种子乃是亲因缘,亦即等流因、等流果。就资助其他异熟无记之种子而言,此种子乃是增上缘,亦即异熟因、异熟果。又异熟因乃六因(异熟、能作、俱有、同类、相应、遍行)之一,异熟果乃五果(异熟、增上、士用、等流、离系)之一。能产生异熟果之能力者,称为“有异熟”;反之,则称“无异熟”。唯识宗又将异熟分为二;(一)第八识总报之果体,称为“真异熟”,或单称“异熟”。(二)从真异熟而产生者,称为“异熟生”。例如阿赖耶识为真异熟,眼识等六识则为异熟生。
 此外生于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等处之众生,因其不能闻法修行,故称此等众生之世界为异熟障。此乃由于众生前世之业因招感今生之果报,而转生于此等世界,故称异熟障。(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卷二十五、俱舍论卷二、卷六、俱舍论光记卷二、俱舍论宝疏卷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见:果报)3323)p5157FROM:【佛光大辞典】

【不退地】:不退之位地。不退,梵语 avinivartani^ya,音译阿鞞跋致,谓不退堕于恶趣及二乘地,且所得之证法不退失。不退有三种、四种之别,其位次虽依诸宗而异,然一般皆指菩萨初地以上之位,即三不退中之行不退,四不退中之证不退。((参见:不退)984)p985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知识者。能令深信。微细业果如自见故。

善知识者。善能劝修。毁呰一切不善法故。


善知识者。是智慧眼。一切法中不执着故。


善知识者。心如明灯。顺本觉性而觉了故。


善知识者。如说道者。为大丈夫处会说故。


善知识者。能舍恶友。不入恶人之住处故。


善知识者。舍不律仪。能令增长善律仪故。


善知识者。能教时语。随众生根而发言故。


善知识者。劝随顺修。令舍衣食摄众生故。


善知识者。为先导师。令如所说而修行故。


[末学解说]

善知识者。能令深信。因微细业果如自见之故。

善知识者。善能劝修。因能毁呰(口毁曰呰。根本律曰:“毁訾语者,谓于他人为毁辱事。”)一切不善法之故。

善知识者。是智慧眼。因能一切法中不执着(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并固执事物的妄情和妄想)之故。

善知识者。心如明灯。因能顺本觉(指本有之觉性。先天本有而不受烦恼污染等迷相所影响,其心体本性乃本来清净之觉体,称为本觉)性而觉了之故。

善知识者。如说道者。因能为大丈夫处会说之故。

善知识者。能舍恶友。因能不入恶人之住处之故。

善知识者。舍不律仪(又作恶戒、恶律仪。谓立誓行杀生等恶业。不禁身、语之恶,系颠倒之戒律,故称不律仪)。因能令增长善律仪(善之律仪。律仪,指律法仪式、戒律。善律仪,即指受戒者所得之无表色,有防非止恶之功能)之故。

善知识者。能教时语。因随众生根而发言之故。

善知识者。劝随顺修(舍离迷执而趣向真理之修行,称为顺修)。因令舍衣食摄众生之故。

善知识者。为先导师(指法会仪式时,立于行列之首,领导大众行事者。又立于法会仪式导师之前,做接待招呼工作之僧,亦称先导师)。因令如所说而修行之故。

注解:
【毁呰】:(杂语)口毁曰呰。根本律曰:“毁訾语者,谓于他人为毁辱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执着】: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并固执事物的妄情和妄想。如《大般若经》卷七一:“能如实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又如《菩提心论》:“凡夫执着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众生虚妄的“执着”是很多的,主要是“我执”和“法执”。简单地说:“我执”就是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从而产生种种“我见”。“法执”就是固执外境实有,从而产生虚妄分别的“法见”。后亦以“执着”谓固执而不知变通。如《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横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今又以“执着”指坚定不移。如:他执着地追求艺术的创新。(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本觉】:指本有之觉性。为“始觉”之对称。经过后天之修习,次第断破无始以来之迷惑,徐徐觉知、启发先天之心源,称为始觉;先天本有而不受烦恼污染等迷相所影响,其心体本性乃本来清净之觉体,称为本觉。本始二觉之思想,于显教之大乘起信论、密教之释摩诃衍论,及日本天台宗之教义中,均各有陈义而旨趣不一,兹概述于下:
 (一)大乘起信论之说:主张万有归于一心,而于一心立有“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1)就心真如门言之,心乃超越差别相的清净而绝对不二之存在,原本并无所谓本觉、始觉之名。(2)若自心生灭门言之,心被无始以来之无明所污染,而产生各种差别相,故于阿梨耶识中有本觉与始觉之别。真如遇无明之缘而生起迷妄现象,于此之际,心完全蒙昧不觉,称为不觉;然其本性之觉体毫无坏损,常具平等之相,永含大智慧的光明之德,乃一远离世俗差别心念之清净体,此即本来之悟觉,故称本觉。
 已被妄染之心,若依本觉真心之内薰习力(为本觉之内作用,称为本觉内薰),与外薰习力(即指教法之外缘)来发心修行,即能渐次唤醒觉性,厌离无明,欣求本真,逐渐断尽不觉之妄染,而与本觉合一,以成“始本不二”之大觉,此则同于诸佛境界。此种自发心修行之初,以至于大觉之阶段所得之智慧,称为始觉。上记本觉与始觉间之关系与作用,法藏于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三详加阐论,并归结之,谓依于本觉而生不觉,依于不觉而起始觉,更依始觉而断破不觉,如是即归返本觉之体性。是知始本二觉虽有相对之关系,然始觉之究竟即同于本觉,是故始本不二,绝对平等,而全然超越对立性之范围。
 若配上大乘菩萨修行之各种阶段,可将始觉分为四位次,即:(1)不觉,指十信位(外凡位)之人虽已觉知恶业之因能招感苦果,并已远离恶业,然尚未生起断惑之智,故称不觉。(2)相似觉,指声闻、缘觉二乘之人,及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等三贤位之菩萨,虽已远离我执,觉知“我空”之理,然尚未舍离法执分别之念;对于真如之理,仅得其相似仿佛之法味,故称相似觉。(3)随分觉,指初地以上至第九地之菩萨,已远离法执,了知一切诸法皆为心识所现之理;对于真如法身之理,能随修证境地之转升,而逐地增悟一分真如之理。(4)究竟觉,指第十地之菩萨,完成因行,以相应于一念之慧,觉知心之本初,并远离微细之念而彻见心性,故称究竟觉。由是而至佛果,则成就始本不二、绝对平等之大觉。
 以上四位称为始觉四位,或反流四位。盖迷界之流转不外是众生心的“生、住、异、灭”之相,依其义,由反流还灭之次第,逆次觉知此四相,故得此四位。即不觉系觉知众生心之灭相,相似觉系觉知心之异相,随分觉系觉知心之住相,乃至究竟觉系觉知心之生相。所谓反流,即逆生死之流,而向菩提觉悟之方向还灭。
 又关于本觉之相,可用随染与性净二义说明之,自其作用而言,可用随染本觉来说明;自其体德而言,则以性净本觉来说明。(1)随染本觉,乃针对烦恼之污染来阐明本觉之作用者,又分为二:一为智净相,即依始觉之智慧,断尽不觉之妄染,而还本来清净的本觉之相,称为智净相;另一为不思议业相,即既已全其始觉,断尽妄染,而现本觉之性德,乃随顺众生之根器,与之自然相应,作种种利他之事,而常行不断绝。(2)性净本觉,即本觉之体相,其性本来清净,显现无限作用。故若以镜为喻,可概分为四镜,以彰显性净本觉之四种大义。即:1.如实空镜,谓犹如空净之镜面,必不映现任何外物;性净本觉之心体既已远离任何心念,自必远离一切与心相应的境界之相,而毕竟清净无垢。2.因薰习镜,谓犹如镜面不空,如实映照境界之相;其性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心体常住,为一切法之真实性,又自具足无漏之性功德;以之为“因”而可薰习众生,故称因薰习镜。3.法出离镜,谓犹如拂拭尘垢,而令镜面明净;觉性既从烦恼障、智障之中了脱而出,则远离染净和合之相而清淳净明,故称法出离镜。4.缘薰习镜,谓犹如镜面已然拂净,即可映照万象而为人受用;本觉之智性既已淳净,即可遍照众生之心而随念示现,成为众生勤修善根、发起始觉之智的外缘薰力,故称缘薰习镜。
 上记以镜比喻性净本觉之四大义,略称为四镜。其中之前二镜旨在显示“在缠”之本觉。缠,烦恼缠缚之意。在缠,谓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隐没在烦恼缠缚之中;反之,从缠缚之中解脱出来而显现法身,称为出缠。盖本觉虽为烦恼所缠缚,然其自性始终清净无染。大乘起信论阐释“心真如门”时,特别揭出如实空与如实不空之二义,与之同义者,在缠之本觉亦具有空(离相的一面)与不空(具足诸功德的一面)二义。后二镜旨在显示“出缠”之本觉,谓本觉远离烦恼垢染而清淳明净,与随染本觉之智净相、不思议业相所表示者同义。又分为因薰与缘薰二镜者,即指还归本觉智体之内因与外缘;亦即以本觉内在之净薰为因,遂起始觉(因薰),同时本觉亦成为生起始觉之外缘薰力(缘薰)。(菩萨地持经卷一种性品、佛性论卷二“三因品”、大乘庄严经论卷六、解深密经疏卷三、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三)
 (二)释摩诃衍论卷三之说:“觉”有本觉、始觉、真如、虚空等四义,称为四无为,于此四门各分为清净与染净二种加以说明。其中之清净本觉,指本有法身具足无始以来超过恒河沙数之功德,恒常明净;染净本觉,指自性清净心受无明之薰习而流转于生死之中;清净始觉,指无漏性智远离一切无明,而不受其薰习;染净始觉,指始觉尚未究竟之时仍受无明之薰染。日本真言宗开祖空海极为重视释摩诃衍论之说,博引于其诸著述之中。由是,日本真言宗乃基于所有之存在本来为佛之立场,立“本有本觉门”之主张,并以胎藏界为本觉,金刚界为始觉,而主张金刚、胎藏两部“二而不二”之说。((参见:四无为)1776)
 (三)日本天台宗以始本二觉与法华经之本迹二门之说结合,称本门为本觉下转法门(由果入因),迹门为始觉上转法门(由因入果)。日本天台开祖最澄来唐学佛时,从道邃承习本觉法门,系以摩诃止观为中心,而研学一心三观、九识修行、从果向因、观心为本等之教理;又从行满承习始觉法门,系以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等为中心,而研习四教五时、六识修行、从因向果、教相为本等之教理。自中世以降,慧心流乃专门弘传本觉法门,檀那流则弘传始觉法门。p1979FROM:【佛光大辞典】

【不律仪】:又作恶戒、恶律仪。谓立誓行杀生等恶业。不禁身、语之恶,系颠倒之戒律,故称不律仪。能发恶之无表色。俱舍论卷十五列举得不律仪之原因有二:(一)由作,即生于不律仪之家,将行杀生等而起加行时,即发恶戒。(二)由誓,即生在余家,为生活而发一生为杀生业之誓心,此时即发得恶戒。(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俱舍论卷十四)((参见:恶律仪)4949、“无表色”5097)p979FROM:【佛光大辞典】

【善律仪】:善之律仪。又称律仪(梵 sam!vara)、善戒。为“恶律仪”之对称。律仪,指律法仪式、戒律。善律仪,即指受戒者所得之无表色,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比丘戒、比丘尼戒、六法、沙弥戒、沙弥尼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八斋戒等别解脱律仪,能遮止各种不律仪;定共戒及道共戒二者,能断欲缠之恶戒及能起恶戒之烦恼,此三者总称为善律仪。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载,善律仪仅存于欲、色二界,不存于无色界。此因三界之中,仅在欲界、色界具有各种恶戒之法,无色界则因相对于欲界之恶戒而言,具有所依远、所缘远、行相远、对治远等“四远”作用,故无恶戒之法;既无恶戒,亦无所谓“对治”之事,随之亦无善戒可言。(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七、俱舍论卷十四、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三、顺正理论卷三十六、卷三十九、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一、大乘义章卷十二)p4885FROM:【佛光大辞典】

【顺修逆修】:舍离迷执而趣向真理之修行,称为顺修;反之,趣向迷执而远离真理者,称为逆修。又逆修一语,亦指生前预先为自己死后修佛事,以祈求死后之冥福,亦称为预修。此一风尚,于宋代甚为盛行,日本迄今仍普遍流传。此外,日本有于生前取法名(逆名),或青年先死而由老人为之祈求冥福修佛事,或一般为死者祈求冥福而修佛事等,皆称为逆修。((参见:顺缘)5358)p5356FROM:【佛光大辞典】

【先导师】:指法会仪式时,立于行列之首,领导大众行事者。又立于法会仪式导师之前,做接待招呼工作之僧,亦称先导师。p219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知识者。令其深入。等持等至皆深入故。

善知识者。犹如良医。能于饮食知节量故。


善知识者。如瑜伽师。能令趣入相应行故。


善知识者。能为显示。令见菩萨胜境界故。


善知识者。能为觉悟。令于诸法觉本性故。


善知识者。能为安慰。令诸众生无忧恼故。


善知识者。犹如羂索。能摄众生入佛智故。


善知识者。如得王印。于一切法无障碍故。


善知识者。为能引发。令诸众生趣种智故。


善知识者。为法园苑。是诸菩萨爱乐处故。


[末学解说]

善知识者。令其深入。因等持(定的别名。梵语三摩地,华译为等持,即心安住于一境而平等维持之义)等至(定的别名。身心平等安祥叫做等,要以定力才能达到这种“等”的境界,所以叫做“等至”)皆深入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良医。因能于饮食知节量之故。

善知识者。如瑜伽师(观行者之总名也。瑜伽为相应之义。相应有五义。(参见:瑜伽)。其中多取第二行瑜伽之义,观行即禅定相应之人,名为瑜伽师)。因能令趣入相应行(行或造作之一。心、心所发二者互不分离,互相平等同时而起,受想而外之一切心所生法)之故。

善知识者。能为显示(谓显露晓示。一切众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即以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等教法显示,令彼众生开悟,得以度脱)。因令见菩萨胜境界之故。

善知识者。能为觉悟(会得真理也。开真智也)。因令于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觉本性(指固有之性德。即常住不变之绝对真实性)之故。

善知识者。能为安慰。因令诸众生无忧恼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羂索。因能摄众生入佛智(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之故。

善知识者。如得王印。因于一切法无障碍之故。

善知识者。为能引发。因令诸众生趣向种智(为一切种智之略称。即佛了知一切种种法之智慧)之故。

善知识者。为法园苑。因是诸菩萨爱乐(谓信爱欲乐。即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属无染污之爱)处之故。

注解:
【等持】:定的别名。梵语三摩地,华译为等持,即心安住于一境而平等维持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等至】:定的别名。身心平等安祥叫做等,要以定力才能达到这种“等”的境界,所以叫做“等至”。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瑜伽师】:(术语)观行者之总名也。瑜伽为相应之义。相应有五义。(参见:瑜伽)。其中多取第二行瑜伽之义,观行即禅定相应之人,名为瑜伽师。又此名虽通于显密二教。然多以名密教之观行者。盖总即别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此言瑜伽,法相应称,取与理相应。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瑜伽之师即依士释。师有瑜伽名瑜伽师,即有财释。”圆觉大钞七本曰:“瑜伽者,此云相应。此有五义,故不别翻。谓一与境,二与行,三与理,四与果,五与机相应也。虽有多说,今唯以禅定为相应也。师者即观行人,是师之称,如云禅师。”俱舍光记业品一曰:“瑜伽师,即观行者异名也。”梵Yoga%ca%ry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相应行】:行或造作之一。心、心所发二者互不分离,互相平等同时而起,受想而外之一切心所生法。


【显示】:(术语)显者显露,示者晓示。一切众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以言教显示之。无量寿经下曰:“今佛慈悲,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悟】:(术语)会得真理也。开真智也。南本涅槃经十六曰:“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六十华严经七曰:“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三昧必见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法】:梵语 sarva-dharma^h!。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趣经、俱舍论卷六)p6302FROM:【佛光大辞典】

【佛智】:梵语 buddha-jn~a^na,巴利语 buddha-n~a^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密教则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毗娑沙论卷十五、宗镜录卷三十三)((参见:五智)1161、“四智”1769)p2725FROM:【佛光大辞典】

【种智】:(术语)佛之一切种智也。佛智知一切种种之法,名为一切种智。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辅行一曰:“觉者大明也,晓也,直也。今亦如是,十号具足,种智圆明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乐】:谓信爱欲乐。即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属无染污之爱。俱舍论卷四谓,爱乃爱乐,其体即是信。成唯识论卷六谓,信以爱乐为相。净土论谓爱乐佛法味者,即爱乐净土之法味。p5462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知识者。如威猛将。摧伏一切诸魔军故。

善知识者。为大明咒。能除一切诸苦厄故。


善知识者。犹如大船。超过生死至彼岸故。


善知识者。如如意珠。能令所愿皆圆满故。


善知识者。能为救护。于诸恶道救众生故。


善知识者。为先导相。修佛十八不共法故。

善知识者。如庄严具。庄严一切净法身故。


善知识者。如妙璎珞。庄严发心诸佛子故。

善知识者。犹如长子。能绍佛种使不断故。


善知识者。如贤德瓶。圆满诸佛智功德故。


[末学解说]

善知识者。如威猛将。因摧伏一切诸魔军之故。

善知识者。为大明咒(指放大光明以破除众生迷暗的陀罗尼。明是咒的别名,大明就是大咒)。因能除一切诸苦厄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大船。因能超过生死至彼岸之故。

善知识者。如如意珠(一种有求必如其意的宝珠,据传乃出自龙王或摩竭鱼的脑中,或是佛的舍利所变成)。因能令所愿皆圆满之故。

善知识者。能为救护。因于诸恶道救众生之故。

善知识者。为先导相。因修佛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之故。

善知识者。如庄严具。因庄严(庄美威严)一切清净法身之故。

善知识者。如妙璎珞。因庄严(庄美威严)发心诸佛子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长子。因能绍佛种(能生佛果的种子,如菩萨发菩提心和修六度万行是)使不断之故。

善知识者。如贤德瓶。因圆满诸佛智(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功德之故。

注解:
【大明咒】:指放大光明以破除众生迷暗的陀罗尼。明是咒的别名,大明就是大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意珠】:一种有求必如其意的宝珠,据传乃出自龙王或摩竭鱼的脑中,或是佛的舍利所变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
 <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称十八不共佛法。(一)出自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1)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2)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6)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7)欲无减,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8)精进无减,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9)念无减,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10)慧无减,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减。(11)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减。(12)解脱知见无减,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二)即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此十八种乃诸佛初成道时,于尽智位所修得之法,为余之圣者所无。即唯佛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心;得大悲,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十力为: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所畏为: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三念住为: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
 (三)有余师所说佛之十八不共法。大智度论卷二十六举:一切智、功德无量、大悲、智慧中自在、定中自在、变化自在、记别无量、记别不虚、言无失、智慧无减、常施舍行、常观众生、不失念、无烦恼习、无有能如法出其失、无能见顶、足下柔软、得神通波罗蜜故,转众生心令欢喜得度。大抵此不共法皆以智慧为义。另外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之四十不共法品说佛四十不共法,卷十一说四十四不共法,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出佛一百四十不共法。(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十七)
 <二>菩萨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宝雨经卷四。即:(一)行施不随他教。(二)持戒不随他教。(三)修忍不随他教。(四)精进不随他教。(五)静虑不随他教。(六)般若不随他教。(七)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八)能解回向。(九)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十)不退大乘。(十一)善能示现于生死涅槃,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十二)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十三)具足十善身语意业。(十四)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十五)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十六)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十八)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又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出菩萨十不共之说,与宝雨经所载雷同。奋迅王问经卷下亦出菩萨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与前载相通者。(自在王菩萨经卷下、华严经疏卷五十二、大乘义章卷十六)p350FROM:【佛光大辞典】

【庄严】:1、装饰的意思。2、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种】:能生佛果的种子,如菩萨发菩提心和修六度万行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智】:梵语 buddha-jn~a^na,巴利语 buddha-n~a^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密教则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毗娑沙论卷十五、宗镜录卷三十三)((参见:五智)1161、“四智”1769)p2725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知识者。如净摩尼。能清一切垢浊心故。

善知识者。如清净戒。能令三业皆清净故。

善知识者。犹如关钥。能开一切解脱门故。

善知识者。犹如大路。行佛智行所行处故。

善知识者。是佛境界。非诸二乘境界地故。

善知识者。如正智教。非是三乘所知境故。

善知识者。如等流果。从诸种智同类生故。

善知识者。如明净眼。能示众生夷险道故。

善知识者。如陀罗尼。能持修学诸众生故。

善知识者。为能发起。发起一切智慧明故。

[末学解说]

善知识者。如净摩尼(意译作珠、宝珠。为珠玉之总称。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因能清一切垢浊心之故。

善知识者。如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无漏戒者,即声闻、缘觉无漏道品所发之戒也。))。因能令三业(身口意三处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口之所语,意之所思是。其他三业有种种)皆清净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关钥。因能开一切解脱门(得入解脱境界之门,即称解脱门;乃指脱离三界之苦而令得悟之门。此外,空、无相、无愿等三种禅定,为通往涅槃之门户,故亦称为解脱门)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大路。因行佛智(能生佛果的种子,如菩萨发菩提心和修六度万行是)行所行处之故。

善知识者。是佛境界。因非诸二乘境界地之故。

善知识者。如正智(指契于正理之智慧,为“邪智”之对称。即离凡夫外道之邪执分别及二乘人之偏执,契于中道妙理者。在因明中,则指真现量与真比量,系梵语 jn~a^na 之意译。据因明入正理论载,即如实量知诸法的自性差别之智,为离染缘以到达涅槃之智慧)教。因非是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一>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一)声闻乘(梵 s/ra^vaka-ya^na),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二)缘觉乘(梵 pratyeka-buddha-ya^na),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乃以此十二因缘为乘。(三)菩萨乘(梵 bodhisattva-ya^na),又作大乘(梵 maha^-ya^na)、佛乘、如来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此六度为乘)所知境之故。

善知识者。如等流果(五果之一。从善因生善果,从恶因生恶果,从无记因生无记果)。因从诸种智(为一切种智之略称。即佛了知一切种种法之智慧)同类生之故。

善知识者。如明净眼。因能示众生夷险道之故。

善知识者。如陀罗尼。因能持(又作总持。即能总摄一切事物,不令所忆持者忘失之念慧力)修学(修习研学佛道也)诸众生之故。

善知识者。为能发起。因发起一切智慧明(智慧明了者,谓人听闻佛经,广解其义。以是功德,开发本有智慧,照彻无碍也)之故。

注解:
【摩尼】:梵语 maN!i,巴利语同。又作末尼。意译作珠、宝珠。为珠玉之总称。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又梵语 Cinta^-maN!i,音译为真陀摩尼、振多摩尼、震多摩尼,意译如意宝、如意珠,又作如意摩尼、摩尼宝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凡意有所求,此珠皆能出之,故称如意宝珠。
 有言摩尼系由摩竭鱼脑中所取出;或言为帝释天所持物碎落而来;亦有言由佛舍利所变者。千手观音之四十手中,右手即持日精摩尼,左手则持月精摩尼。日精摩尼,又作日摩尼,为可自然发出光热照明之摩尼;月精摩尼,又作月光摩尼、明月摩尼、明月真珠、月爱珠,可除人热恼,而予清凉。
 经论中载有诸种摩尼,大毗婆沙论卷一○二载,末尼宝有光明末尼、清水末尼、方等末尼、无价末尼、如意珠等五种。旧华严经卷四十七载有青琉璃摩尼、夜光摩尼、日藏摩尼、月幢摩尼、妙藏摩尼、大灯摩尼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七举出帝释毗楞伽摩尼、诸天登祚所著摩尼、梵天光幢摩尼、梵天艳光摩尼等。(遗日摩尼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大品般若经卷十、旧华严经卷五十九、起世经卷二转轮圣王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九、慧琳音义卷二十七)p6067FROM:【佛光大辞典】

【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无漏戒者,即声闻、缘觉无漏道品所发之戒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业】:
(名数)身口意三处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口之所语,意之所思是。其他三业有种种。(参见: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脱门】:得入解脱境界之门,即称解脱门;乃指脱离三界之苦而令得悟之门。此外,空、无相、无愿等三种禅定,为通往涅槃之门户,故亦称为解脱门。俱舍论卷二十八(大二九·一四九下):“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涅槃为入门故。”大乘义章卷二(大四四·四八九上):“涅槃果德,绝缚名脱;空、无相等,与脱为门,名解脱门。”p5604FROM:【佛光大辞典】

【佛智】:梵语 buddha-jn~a^na,巴利语 buddha-n~a^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密教则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毗娑沙论卷十五、宗镜录卷三十三)((参见:五智)1161、“四智”1769)p2725FROM:【佛光大辞典】

【正智】:梵语 samyag-jn~a^na,巴利语 samma^-n~a^N!a。<一>指契于正理之智慧,为“邪智”之对称。即离凡夫外道之邪执分别及二乘人之偏执,契于中道妙理者。在因明中,则指真现量与真比量,系梵语 jn~a^na 之意译。据因明入正理论载,即如实量知诸法的自性差别之智,为离染缘以到达涅槃之智慧。(大智度论卷三、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下、往生论注卷下(昙鸾))
 <二>指无学位所成就之无漏尽智及无生智。系无学十支之一。俱舍论卷二十五(大二九·一三三下):“正脱正智其体是何?颂曰:‘学有余缚故,无正脱智支,解脱为无为,谓胜解惑灭,有为无学支,即二解脱蕴,正智如觉说,谓尽无生智。’”此正智即以尽智、无生智为体,唯无学位能成就之。就见与智之宽狭而言,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所说,于有漏及无漏之十智中,尽智与无生智属无漏智,其余之世俗智、法智、类智等八智皆摄于无漏正见。成实论卷十六见智品则谓,正见与正智一体而无差别。(中阿含卷四十七“五支物主经”、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四、顺正理论卷七十三、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五)
 <三>三乘人所修之无漏根本智及后得智。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二载,正智有二种:(一)唯出世间正智,即声闻、独觉等二乘菩萨通达真如之根本智。(二)世间出世间正智,声闻、独觉以最初之正智通达真如后,由此后所得之世间的出世间正智,亦即能分辨一切差别相之后得智。(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五、三无性论卷上、辩中边论卷中)p1999FROM:【佛光大辞典】

【三乘】:梵语 tri^N!i ya^na^ni。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一>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一)声闻乘(梵 s/ra^vaka-ya^na),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二)缘觉乘(梵 pratyeka-buddha-ya^na),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乃以此十二因缘为乘。(三)菩萨乘(梵 bodhisattva-ya^na),又作大乘(梵 maha^-ya^na)、佛乘、如来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此六度为乘。
 前二乘唯自利,无利他,故总称小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究竟一乘宝性论均以小乘所得三乘共知、中乘所得二乘共知、唯佛所得二乘不知等为由,而称三乘为小乘、中乘、大乘;寂调音所问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大智度论卷十一以于无分别一味法中说上中下而显三乘差异为由,称三乘为下乘、中乘、上乘;大乘庄严经论卷四、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则合称前二乘为下乘,而称菩萨乘为上乘。华严、天台宗以三乘为方便法门,毕竟归一佛乘,是为一乘教,即三乘之外别立一佛乘;法相宗则以一乘系对一机而施,是权假之教,三乘则属真实之教。前者称“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后者则称“三乘真实一乘方便”。(大宝积经卷九十四、解深密经卷二、显扬圣教论卷三、佛性论卷一、佛地经论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五教章卷一、法华玄赞卷一、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参见:一乘)59、“二乘”206、“四乘”1743)
 <二>菩萨随时修集之天乘、梵乘、圣乘。(一)天乘,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二)梵乘,即慈、悲、喜、舍。(三)圣乘,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大宝积经卷九十四)p593FROM:【佛光大辞典】

【等流果】:(术语)五果之一。从善因生善果,从恶因生恶果,从无记因生无记果也。例如从前念之不善心生后念之不善心或不善业也。果性似因性而流出,故云等流果。又等流为等同流类之义,因果之性同类,故云等流。旧译谓之习果。对于因,则六因中由同类因与遍行因而生者曰等流果。唯识论二曰:“等流果,果似因故。”俱舍论六曰:“等流果,似自因法,名等流果。谓似同类遍行二因。”唯识述记二末曰:“等谓相似,流谓流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能持】:<一>能护持而不忘失。戒坛传授戒法,戒和尚向受者一一说其戒相后,必问:“汝能持之否?”受戒者答以:“能持。”(梵网经)
 <二>梵语 dha^raN!i^(陀罗尼)之意译。又作总持。即能总摄一切事物,不令所忆持者忘失之念慧力。((参见:陀罗尼)3607)
 <三>(1910~1983)江苏怀安县人,俗姓郭。字守坚。别号栖西。幼习儒学。十二岁于本县百子堂从端祥法师出家。十九岁在鹤林堂受菩萨戒,戒师为显诚法师,大尊证为印光法师。受戒后住宁波观宗寺学法。后至金山、高旻寺进禅堂。此后,先后住南海普陀山、杭州灵隐寺、大理鸡足山、河西香云寺等诸刹。并朝拜佛教诸大名山及仰光大金塔。民国三十四年(1945),往缅甸北部南坎山创建千佛寺。五十三年,在泰国创建观音寺。致力弘扬佛理,教化缅、泰两地华裔及土著无数。七十二年示寂,世寿七十三,法腊六十一。师一生精勤,虽在病中,而二六时中,弥陀圣号不离心。示寂时异香满室,停棺两月余,慈容如生,异香不散。荼毗后,获五色舍利无数。p4296FROM:【佛光大辞典】

【修学】:(术语)修习研学佛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渐习学,悉当成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慧明了】:智慧明了者,谓人听闻佛经,广解其义。以是功德,开发本有智慧,照彻无碍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善知识者。为能断灭。断灭一切无明暗故。

善知识者。如最胜药。能除众生诸惑病故。

善知识者。如无尽藏。充满众生种种愿故。

善知识者。如善方便。善巧证得诸佛地故。

善知识者。犹如门户。少欲知足所行道故。

善知识者。如能作业。能令勤修清净业故。

善知识者。如说道者。远离险难诸因缘故。

善知识者。犹如止观。息灭一切渴爱法故。

善知识者。为说慧者。令入甚深无生义故。

善知识者。能为照明。令见因果不失坏故。

[末学解说]

善知识者。为能断灭。因断灭一切无明暗之故。

善知识者。如最胜药。因能除众生诸惑病之故。

善知识者。如无尽藏(意谓含藏无穷之德。又作无尽藏海、无尽法藏。即真如法性之理海广阔无边,包藏一切万象)。因充满众生种种愿之故。

善知识者。如善方便。因善巧证得诸佛地(达到成佛的地位)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门户。因少欲知足所行道之故。

善知识者。如能作业(作为身口意之三业)。因能令勤修清净业之故。

善知识者。如说道(示说正道之意)者。因远离险难诸因缘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止观(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因息灭一切渴爱(非常爱慕之意。比喻凡夫希求爱乐之迷情,如渴者之求水)法之故。

善知识者。为说慧者。因令入甚深无生(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义之故。

善知识者。能为照明。因令见因果不失坏之故。

注解:
【无尽藏】:意谓含藏无穷之德。又作无尽藏海、无尽法藏。即真如法性之理海广阔无边,包藏一切万象。((参见:无尽)5133)FROM:【佛光大辞典】

【佛地】:达到成佛的地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业】:(术语)作为身口意之三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说道】:示说正道之意。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载如来诸名号中,其一即为说道者(梵 ma^rgades/ika)。p5927FROM:【佛光大辞典】

【止观】: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渴爱】:非常爱慕之意。比喻凡夫希求爱乐之迷情,如渴者之求水。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三(大九·一五四上):“彼丈夫受其义已,即行出家,住空闲处,专守一心,断世渴爱,得五神通。”说无垢称经卷一方便善巧品(大一四·五六○下):“是身如阳焰,从诸烦恼渴爱所生。”说无垢称经疏卷三本(大三八·一○三九中):“如春阳炎,遥看似水,诸热渴恼鹿,多奔趣之,非水水想,名渴爱生。诸有为身,从诸烦恼渴爱所生,亦复如是。”上引添品妙法莲华经“渴爱”之梵语为 tr!s!N!a^(巴 taN!ha^,藏 sred-pa),有渴、欲望、贪欲、性爱等义,或译为爱,乃十二缘起之一。(华手经卷七毁坏品、卷八逆顺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方便品、注维摩诘经卷二)((参见:爱)5457)p5064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术语)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转轮生死。”最胜王经一曰:“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仁王经中曰:“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梵网经上曰:“伏空假,会法性,登无生山。”止观大意曰:“众教诸门,大各有四,乃至八万四千不同,莫不并以无生为首。今且从初于无生门遍破诸惑。”肇论新疏游刃中曰:“清凉云:若闻无生者,便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但于严土利他不生喜乐,而趣于寂故,成声闻乘也。若闻无生,便知从缘,故无生等,成缘觉乘。若闻无生,便知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即生灭而无生灭,无生灭不碍于生灭。以此灭恶生善,利自利他,成菩萨乘。”垂裕记二曰:“无生寂灭,一体异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38#
 楼主| 发表于 2023-9-8 11:5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10 10:29 编辑

(接续上楼)——本楼用时 2 小时 45 分钟


--
[经文]
--

善知识者。如闲静地。能静其心修习道故。

善知识者。为示道者。引诣如来集会所故。


善知识者。犹如日月。能为照明甚深法故。


善知识者。如轨范师。能为分别微细智故。


善知识者。为能觉悟。令悟诸法如梦幻故。


善知识者。为胜仪范。随顺众生常护他故。


善知识者。能知世智。去来语默心无乱故。


善知识者。厌不善心。性自觉悟远愚迷故。


善知识者。承奉尊长。无我无人及懒惰故。


善知识者。销灭诸惑。观自他身不可得故。


[末学解说]

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者。如闲静地。因能静其心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道之故。

善知识者。为示道者。因能引诣如来集会所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日月。因能为照明甚深法之故。

善知识者。如轨范(一切事理的法轨模范)师。因能为分别微细智之故。

善知识者。为能觉悟(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因令了悟诸法如梦幻(梦为睡眠中之妄想,幻为以种种秘术使人目眩惑,现出种种不实之事者,共虚假不实之事也。以譬一切诸法之虚假不实)之故。

善知识者。为胜仪范。因随顺众生常护他人之故。

善知识者。能知世智(指普通世俗之智慧。为三智之一。乃通于世谛之事相者;系相对于“出世间智”而言。又称世俗智、世间智。如一切凡夫或外道妄计有、无所产生之有漏智,即为世智。此类智慧多缘于世俗之境而起,故亦必随世间俗事之变化而转)。因去来语默而心无乱之故。

善知识者。厌不善(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为不善。如三途之苦果,彼虽在现在损害身心,然更无为之招未来世之损害者,故非不善)心。因性自觉悟而远离愚迷之故。

善知识者。承奉尊长。因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无人及懒惰之故。

善知识者。销灭诸惑。因观自他身不可得之故。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修习】: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轨范】:一切事理的法轨模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悟】: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载,觉悟乃是空无生无二,离自性之相。又六十华严经卷七(大九·四三七中):“又放光明名见佛,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后生佛前。”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大四四·二五八中):“虽于粗念住相而得觉悟,犹自眠于生相梦中,觉道未圆。”由此可知,觉悟有自了悟与从他而觉醒之别,其觉悟之程度亦有深浅不同。(六十华严经卷六、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p6798FROM:【佛光大辞典】

【梦幻】:(杂语)梦为睡眠中之妄想,幻为以种种秘术使人目眩惑,现出种种不实之事者,共虚假不实之事也。以譬一切诸法之虚假不实。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智】:指普通世俗之智慧。为三智之一。乃通于世谛之事相者;系相对于“出世间智”而言。又称世俗智、世间智。如一切凡夫或外道妄计有、无所产生之有漏智,即为世智。此类智慧多缘于世俗之境而起,故亦必随世间俗事之变化而转。(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七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一○六)((参见:三智)625)p1523FROM:【佛光大辞典】

【不善】:(杂语)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为不善。如三途之苦果,彼虽在现在损害身心,然更无为之招未来世之损害者,故非不善。唯识论五曰:“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大乘义章七曰:“恶法违损,称曰不善。”胜鬘宝窟上末曰:“十恶破戒违理,名为不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知识者。具觉悟智。随顺觉知世出世故。

善知识者。离无益事。能令自他超诸有故。


善知识者。为真实智。普知一切生灭体故。


善知识者。无得无忧。观察过去自业体故。


善知识者。住头陀行。以菩萨法常洗涤故。


善知识者。得义无碍。觉悟差别真实体故。


善知识者。不求赞美。不显己德益尊敬故。


善知识者。具妙忍智。于自业果深觉悟故。


善知识者。远离在家。不以利养而亲近故。


善知识者。住远离行。舍无义语近真实故。


[末学解说]

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者。具觉悟智(即佛智。以佛智能了达诸法,故称觉悟智)。因随顺觉知世出世(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之故。

善知识者。离无益事。因能令自他超诸有(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之故。

善知识者。为真实智。因普知一切生灭(有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为已有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为法是也,有灭者必不有生。无为法是也。但自中道之正见言之,则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体之故。

善知识者。无得无忧。因观察过去自业体之故。

善知识者。住头陀(华译为抖擞,即甩开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著的行法。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叫做“十二头陀”。俗称行脚乞食的僧人为“头陀”,亦称行者)行。因以菩萨法常洗涤之故。

善知识者。得义无碍(知诸法之义,了了通达而无滞也。四无碍之一)。因觉悟(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差别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体之故。

善知识者。不求赞美。因不显己德而益尊敬之故。

善知识者。具妙忍智(慧心安于法,名为忍;于境决断,名为智)。因能于自业果深觉悟(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之故。

善知识者。远离在家(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因不以利养(以利养身也)而亲近之故。

善知识者。住远离行。因舍无义语(没有意义的言语)而近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之故。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觉悟智】:即佛智。以佛智能了达诸法,故称觉悟智。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一(大一八·三四一中):“为一切金刚界觉悟智大士。”p6798FROM:【佛光大辞典】

【世出世间】: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有】: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此外,诸有为凡夫众生浮沉之生死海,故称诸有海。(法华经序品、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大乘义章卷八、教行证信卷)p6298FROM:【佛光大辞典】

【生灭】:(术语)有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为已有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为法是也,有灭者必不有生。无为法是也。但自中道之正见言之,则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头陀】:华译为抖擞,即甩开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著的行法。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叫做“十二头陀”。俗称行脚乞食的僧人为“头陀”,亦称行者。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义无碍】:(术语)知诸法之义,了了通达而无滞也。四无碍之一。大乘义章十一曰:“知义无滞,名义无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忍智】:(术语)慧心安于法,名为忍;于境决断,名为智。小乘有部之说,忍为无间道(旧译曰无碍道)之观知,属于因;智为解脱道之观智,属于果。成实及大乘,忍智皆通。但就义而分之,则始观名忍,终成名智。俱舍论二十三曰:“忍智者,忍是无间道,约断惑得无能隔碍故。智是解脱道,已解脱惑得与离系得俱时起故。具二次第理定应然,犹如世间驱贼闭户。”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依如毗昙断见谛惑,忍为无碍,智为解脱。成实法中一切治道通名为忍,通名为智。以心安法故通名忍,决断无著故通名智。大乘法中忍智亦通,加说五忍从始至终。二谛智等通初及后,随义具分非无义异,始观名忍,终成名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FROM:【佛光大辞典】

【利养】:(术语)以利养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贪著利养。”菩萨戒经曰:“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智度论五曰:“是利养法如贼,坏功德本。譬如天雹伤害五谷,利养名闻亦复如是。坏功德苗令不增长,如佛说譬喻。如毛绳缚人断肤截骨,贪利养人断功德本,亦复如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义语】:没有意义的言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实】:(杂语)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华经宝塔品曰:“如所说者,皆是真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知识者。修行正境。常勤修习四念住故。

善知识者。善巧问答。于诸问答无不知故。


善知识者。能摧异论。善能安立摧邪见故。


善知识者。不厌贫穷。于彼能生慈愍心故。


善知识者。能为法摄。真实法中令深入故。


善知识者。能以财摄。令诸众生修善行故。


善知识者。常修知足。厌离守护诸过失故。


善知识者。赞叹净戒。于诸种种甚深戒果能体解故。


善知识者。诃责破戒。谓于种种破戒过失深觉悟故。


善知识者。能具足戒。谓无谄诳如理受持正念知故。


善知识者。能善观察。于善不善一切法中勤请问故。

善知识者。能为先导。劝诸众生于佛菩提令勤修故。


[末学解说]

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者。修行正境。因常勤修习四念住(指集中心念于一点,防止杂念妄想生起,以得真理之四种方法。乃原始经典中所说之修行法门。又作四念处、四意止、四止念、四念、身受心法。即以自相、共相,观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以次第对治净、乐、常、我等四颠倒之观法。念,含有慧观之义;住,即于身、受、心、法四境,生起不净、苦等观慧时,其念能止住于其处)之故。

善知识者。善巧问答。因于诸问答无不知之故。

善知识者。能摧异论(不同之论义,有反于正法与杂多之二义)。因善能安立摧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之故。

善知识者。不厌贫穷。因于彼能生慈愍心之故。

善知识者。能为法摄。因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法中令深入之故。

善知识者。能以财摄。因令诸众生修善行之故。

善知识者。常修知足(知足者,谓于饮食、衣药、行、住、坐、卧、睡寤、语默之类,常知止足也)。因厌离(于物生厌而舍去之意)守护诸过失之故。

善知识者。赞叹净戒(清净之戒行也)。因于诸种种甚深戒果(优婆塞戒经云。戒果有二。一天乐。二菩提乐。智者应求菩提。不求天)能体解(体者通达,解者悟解)之故。

善知识者。诃责破戒(破坏佛所制的戒律)。因谓于种种破戒过失能深觉悟(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之故。

善知识者。能具足戒(具足圆满之戒,如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是)因谓无谄诳如理(契合真理)受持(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正念知之故。

善知识者。能善观察。因于善(指其性安稳,能于现在世、未来世中,给与自他利益之白净法)、不善(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一切法中勤请问之故。

善知识者。能为先导。因劝诸众生于佛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令勤修之故。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四念住】:梵语 catva^ri smr!ty-upastha^na^ni,巴利语 catta^ro sati-pat!t!ha^na^ni。为三十七道品中之一科。指集中心念于一点,防止杂念妄想生起,以得真理之四种方法。乃原始经典中所说之修行法门。又作四念处、四意止、四止念、四念、身受心法。即以自相、共相,观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以次第对治净、乐、常、我等四颠倒之观法。念,含有慧观之义;住,即于身、受、心、法四境,生起不净、苦等观慧时,其念能止住于其处。
 据俱舍论卷二十三载,修习四念住之法,系以自相、共相,依次观照身、受、心、法四境。自相,乃四境各别之自性;如身之自性,为四大种所造之色。共相,则为诸法共通之性,即一切法皆具有非常、苦、空、非我等之性。
 四念住即:(一)身念住(梵 ka^ya-smr!ty-upastha^na,巴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 a^ta^pi^ sampaja^no satima^),又作身念处。即观身之自相为不净,同时观身之非常、苦、空、非我等共相,以对治净颠倒。(二)受念住(梵 vedana^-smr!ty-upastha^na,巴vedana^su vedana^nupassi^ viharati a^ta^pi^ sampaja^no satima^),又作受念处。即观于欣求乐受中反生苦之原由,并观苦、空等共相,以对治乐颠倒。(三)心念住(梵 citta-smr!ty-upastha^na,巴 cittecitta^nupassi^ viharati a^ta^pi^ sampaja^no satima^),又作心念处。即观能求心之生灭无常,并观其共相,以对治常颠倒。(四)法念住(梵 dharma-smr!ty-upastha^na,巴 dhammesu dhamma^nupassi^ viharati a^ta^pi^ sampaja^no satima^),又作法念处。即观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并观其共相,以对治我颠倒。
 四念住之体皆各有三种,称为三念住。即:(一)自性念住,又作性念处。以能观察身、受、心、法之闻、思、修等三慧为体。(二)相杂念住,又作共念处。以与慧同时存在之心、心所(精神作用)等为体。(三)所缘念住,又作缘念处。以慧所缘之对象,即身、受、心、法等四境为体。
 四念住之观法,可分为别相、总相二种。即:(一)别相念住,为四念住之各别观法。(二)总相念住,为总合四念住之观法。又四念住中之前三境为杂缘,第四法念住则通于杂缘与不杂缘。唯观法念住者,称为不杂缘;于身、受、心、法等,或观二境、三境之合缘,或总观四境之合缘,则称为杂缘。若修习杂缘法念住,可入四善根位。
 此外,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举出四念住依次趣入四谛之说,即由身念住趣入苦谛,由受念住趣入集谛,由心念住趣入灭谛,由法念住趣入道谛。(中阿含卷二十四念处经、长阿含卷十“三聚经”、增一阿念经卷十一、坐禅三昧经卷下、大智度论卷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卷三十、四念处(智顗)卷一、卷三、大乘义章卷十六末、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参见:三念住)562)p1708FROM:【佛光大辞典】

【异论】:(术语)不同之论义,有反于正法与杂多之二义也。杂阿含经三十四曰:“给孤独长者,于外道精舍,伏彼异论。”成实论二曰:“诸比丘等,种种异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真实】:(杂语)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华经宝塔品曰:“如所说者,皆是真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知足】:知足者,谓于饮食、衣药、行、住、坐、卧、睡寤、语默之类,常知止足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厌离】:梵语 udvega 或 sam!vega。于物生厌而舍去之意。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成唯识论卷六)p5759FROM:【佛光大辞典】

【净戒】:(术语)清净之戒行也。法华经序品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戒果】:优婆塞戒经云。戒果有二。一天乐。二菩提乐。智者应求菩提。不求天乐○正法念处经云。若持戒心。念天乐者。斯人污净戒如杂毒水。以天乐无常寿尽必退当受大苦。是故当求涅槃。FROM:【《释氏要览》(宋 道诚集)】

【体解】:(术语)体者通达,解者悟解。晋华严经六曰:“体解大道,发无上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破戒】:破坏佛所制的戒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具足戒】:具足圆满之戒,如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理】:契合真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受持】:(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梵语 kus/ala,巴利语 kusala。指其性安稳,能于现在世、未来世中,给与自他利益之白净法。与不善、无记(非善亦非不善)合称三性。其中,善为白法(清净之意),不善为黑法(污浊之意)。广义言之,“善”指与善心相应之一切思想行为,凡契合佛教教理者均属之;狭义则指法相宗心所法之一,包括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据经论之记载,善有多种,以下胪举数说。<一>二善:(一)指有漏善与无漏善。前者为白法,后者为净法。依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十、大乘玄论卷二等载,有漏善为未断烦恼之世间善,包括五戒、十善等,依此能招未来乐之果报。有漏善与法性无相之理相异,为取自他之差别相所修之有相善,故亦称相善。无漏善则为断除烦恼之出世间善,依此并不招感未来之果报。此无漏善亦为得涅槃菩提之善。(二)指止善、行善。据智顗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意,止息恶行,称为止善,属消极之善;反之,积极修行胜德,称为行善。前者如不杀生、不偷盗,后者如放生、布施等。(三)指定善、散善。据观无量寿经疏卷本、善导之观经疏玄义分等载,心志集中而止住妄念,依此定心所修之善根,称为定善;反之,以散乱之平常心,废恶所修之善根,称为散善。善导以日观等十三观为定善,而以三福、九品之行为散善。
 <二>三善:(一)指世福、戒福、行福等三福。又作世善(世俗善),戒善、行善。依善导观经疏序分义载,世福指忠信孝悌之道,戒福指戒法,行福指大乘自行化他之行。(二)指初善、中善、后善。有各种解释,大方广宝箧经卷中列举声闻之三善,以身、口、意三善行为初善,戒、定、慧等三学行为中善,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解脱法门为后善。另如法华经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分(三段)亦为三善。
 <三>四种善。据俱舍论卷十三载,四种善即:(一)胜义善,指涅槃。(二)自性善,谓本质之自体善,即指无贪、无嗔、无痴之三善根及惭、愧。(三)相应善,指与自性善相应之善心、心所。(四)等起善,指与自性善相应所引起而成为身、语二业之善,及四相、得、二无心定。与四种善相反者,则为四种不善,即胜义不善、自性不善,相应不善、等起不善。
 <四>七种善。(一)据俱舍论光记卷二载,七种善即:(1)生得善,指先天之善。(2)闻善,指由闻法所得之善。(3)思善,指由思惟所得之善。(4)修善,指由禅定所得之善。以上之善均属加行得善。(5)学善,指有学位所起之善。(6)无学善,指无学位所起之善。(7)胜义善,即指涅槃。此中,前四者乃见道(初生无漏智之位)前凡夫所起之善,即有漏善;后三者为见道以后之圣者所起之善,即无漏善。(二)法华文句(会本)卷七举出顿教之七种善,即:(1)时善,又作时节善。指顿教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之善。(2)义善,指顿教了义之理,具有意义深远之善。(3)语善,指顿教之说法,具有言语巧妙之善。(4)独一善,指顿教为纯一无杂而不共二乘之教。(5)圆满善,指顿教总含界内、界外之法,为完全圆满之教。(6)调柔善,指顿教不极端而偏颇于一方之善。(7)无缘慈善,指顿教具有清净、无缘之慈悲相。
 <五>十一善。为大乘唯识宗所立十一种善之心所。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六>十三善。据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所举,十三善即:(一)自性善,指前述信、惭、愧等十一善。(二)相属善,指与自性善相应之其他心所法。(三)随逐善,指善法之习气。(四)发起善,指身语二业之善。(五)第一义善,指真如。(六)生得善,指由思惟加行而起之善。(七)方便善,指闻正法而生如理作意之善。(八)现前供养善,指供养如来之善。(九)饶益善,指以四摄法饶益有情之善。(十)引摄善,指以施戒等福业来引摄生天之异熟,或得涅槃之因之善。(十一)对治善,指厌坏对治、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等各种对治。(十二)寂静善,指断尽一切烦恼,得涅槃寂静之无漏善。(十三)等流善,指由寂静之增上力,而发起神通等之功德法。
 此外,凡夫所修得之善根,杂有贪、嗔、痴等烦恼之毒,故称为杂毒善。又净土宗对于他力念佛以外,凡自力之善根,均称之为杂善。(杂阿含经卷二十九、法华经卷一序品,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卷一四四、成唯识论卷五、卷十、品类足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七、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杂阿毗昙心论卷三、俱舍论卷十五、顺正理论卷三十六、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菩萨戒义疏卷上、大乘义章卷七)p4873
FROM:【佛光大辞典】

【不善】:(杂语)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为不善。如三途之苦果,彼虽在现在损害身心,然更无为之招未来世之损害者,故非不善。唯识论五曰:“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大乘义章七曰:“恶法违损,称曰不善。”胜鬘宝窟上末曰:“十恶破戒违理,名为不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知识者。住不退转。舍四颠倒知倒性故。

善知识者。住真实相。普知诸法皆无相故。


善知识者。住真实解。谓知识灭名色等法皆不生故。


善知识者。得无所畏。谓觉诸佛甚深法门体相用故。


善知识者。净戒住处。谓于菩萨戒身戒相智普知故。


善知识者。深入定门。谓离欲泥住三昧故。


善知识者。心无垢浊。谓离盖缠住净心故。


善知识者。得诸总持。谓如实演说心无着故。


善知识者。知甚深门。谓能普入法本性故。

善知识者。信心住处。住诸善法根本处故。


[末学解说]

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者。住不退转。因舍四颠倒(有二种之四倒:一,凡夫之四倒。二,二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颠倒,于世门无常之法而起常见者。二,乐颠倒,于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者。三,净颠倒,于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者。四,我颠倒,于世间之无我法而起我见者。心受身法之四念处,如其次第,为破此四倒之观法也)而知倒性之故。

善知识者。住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相。因普知诸法皆无相(谓真理之绝众相也)之故。

善知识者。住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解。因谓知识(知,通智。即大乘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即指能起妄心智用,而分别可爱、不可爱等诸境界之作用)灭名色(五蕴之总名也。受想行识之四蕴为名,色蕴之一为色,受等之四蕴,皆心识之法,而无形体之可见,但以名而知之,故云名。色蕴之一,为极微所成有质碍之物体,故谓为色。色者质碍之义,十二因缘中人在母胎,渐渐生长,五蕴完具,谓之名色支)法而皆不生之故。

善知识者。得无所畏。因谓能觉诸佛甚深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体相用(说明佛教教义之用语。乃自法之本体(体)、其所显现之现象与特质(相),及其作用(用)等三面考察时所用者。即起信论中所言之体大、相大、用大等三大)之故。

善知识者。净戒(清净之戒行也)住处。因谓能于菩萨戒身(五分法身之一。又作戒众、戒蕴、戒品。指无漏之身、语二业。即于无学身中,与无漏道俱起,而以道俱戒(具有防非止恶之功能)之无表为体者,称为戒身)戒相(戒的相状差别,如比丘的戒相是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戒相是三百四十八戒是)智普知之故。

善知识者。深入定门(定慧二门之一。定者禅定,门者差别之义,对于慧门而言)。因谓能离欲泥(言淫欲之秽浊如泥也)住三昧(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之故。

善知识者。心无垢浊。因谓能离盖缠(盖与缠皆为烦恼之异名。盖,覆障之义;因烦恼可覆障善心,故称盖。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等五种烦恼,称为五盖。缠,缠缚之义;因烦恼可缠缚修善之心,故称缠。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惛沈等八随烦恼,称为八缠,再加忿、覆,则为十缠)住净心(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之心也)之故。

善知识者。得诸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因谓能如实(如,契合之义;实,真实之义。谓真实之教法,契合于真实之道理者,称为如实)演说心无着之故。

善知识者。知甚深(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门。因谓能普入法本性(本来固有之性德也)之故。

善知识者。信心(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疑心也。此有迷信正信,解心仰心,自力信他力信等之别)住处。因住诸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根本处之故。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四颠倒】:(名数)有二种之四倒:一,凡夫之四倒。二,二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颠倒,于世门无常之法而起常见者。二,乐颠倒,于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者。三,净颠倒,于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者。四,我颠倒,于世间之无我法而起我见者。心受身法之四念处,如其次第,为破此四倒之观法也。见俱舍论十九,止观二。二乘之四倒:一,无常颠倒,于涅槃之常而计无常也。二,无乐颠倒,于涅槃之乐而计无乐也。三,无我颠倒,于涅槃之我而计无我也。四,无净颠倒,于涅槃之净而计无净也。涅槃经二曰:“为诸烦恼无明所覆生颠倒心,我计无我,常计无常,净计不净,乐计为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实】:(杂语)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华经宝塔品曰:“如所说者,皆是真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相】:(术语)谓真理之绝众相也。又涅槃离男女等十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涅槃经三十曰:“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大乘义章二曰:“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释,涅槃之法离十相,故曰无相。”维摩经不二法门品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同净影疏曰:“诸法悉空,名为无相。”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曰:“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此无相有浅深二重,(参见:有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知识】:<一>知,通智。即大乘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即指能起妄心智用,而分别可爱、不可爱等诸境界之作用。(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末)
 <二>即朋友之异称。吾人平时所谓知人一语,即指知其人之心识,此处乃引申为所知之人,而非多知博识之义。故就为人而言,其人若善,则为善友、善知识;若恶,则为恶友、恶知识。说法引导我于善处者,是善友,故称善知识,又单称知识。又如劝善友,使其欣喜三宝,则称为劝知识、唱知识。(旧华严经卷五十八入法界品、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善知识品)((参见:善知识)4884)
 <三>日本佛教界转用为劝化、募缘之意。故凡捐赠予寺院之财物,称为“知识物”;书写劝化旨趣之文,称为“知识文”;以劝化为主旨而写就之经典,称为“知识经”。p3466FROM:【佛光大辞典】

【名色】:(术语)五蕴之总名也。受想行识之四蕴为名,色蕴之一为色,受等之四蕴,皆心识之法,而无形体之可见,但以名而知之,故云名。色蕴之一,为极微所成有质碍之物体,故谓为色。色者质碍之义,十二因缘中人在母胎,渐渐生长,五蕴完具,谓之名色支。大乘义章四曰:“言名色者,心从诠目,故号为名。身形质碍,称之为色。良以心法冥漠难彰,非诠不辨,故从诠目说以为名。”法界次第上曰:“心但有字故曰名也,有形质碍之法谓之为色。”法华玄义一曰:“心如幻炎,但有名字。”俱舍论十,有四释。其第三释曰:“随名显故。”同光记八曰:“随名显故者第三解,无色四蕴相隐难知,随名显故,标名称故。婆沙云:有说色法尘显,即说为色。非色微隐,申名显故,说之为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体相用】:说明佛教教义之用语。乃自法之本体(体)、其所显现之现象与特质(相),及其作用(用)等三面考察时所用者。即起信论中所言之体大、相大、用大等三大。((参见:三大)525)p6931FROM:【佛光大辞典】

【净戒】:(术语)清净之戒行也。法华经序品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戒身】:梵语 s/i^la-skandha。五分法身之一。又作戒众、戒蕴、戒品。指无漏之身、语二业。即于无学身中,与无漏道俱起,而以道俱戒(具有防非止恶之功能)之无表为体者,称为戒身。((参见:五分法身)1066)p2907FROM:【佛光大辞典】

【戒相】:戒的相状差别,如比丘的戒相是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戒相是三百四十八戒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定门】:(术语)定慧二门之一。定者禅定,门者差别之义,对于慧门而言。慈恩寺传序曰:“考绳墨以立定门,即贯华而开律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欲泥】:(杂语)言淫欲之秽浊如泥也。首楞严经合论曰:“淫心烦烧,名为热恼。淫事秽浊,名为欲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盖缠】:盖与缠皆为烦恼之异名。盖,覆障之义;因烦恼可覆障善心,故称盖。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等五种烦恼,称为五盖。缠,缠缚之义;因烦恼可缠缚修善之心,故称缠。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惛沈等八随烦恼,称为八缠,再加忿、覆,则为十缠。(维摩经佛国品)p5911FROM:【佛光大辞典】

【净心】:(术语)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之心也。宗镜录二十六曰:“破妄我而显真我之门。斥情心而归净心之道。”密教金刚界譬之于内明之月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总持】:(术语)梵语陀罗尼Dha%ran!i,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忌谓之持。”嘉祥法华疏二曰:“问:以何为持体?答:智度论云:或说念,或说定,或说慧。今明一正观随义异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甚深】:(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性】:(术语)本来固有之性德也。圆觉经曰:“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信心】:(术语)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疑心也。此有迷信正信,解心仰心,自力信他力信等之别。(参见: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知识者。住寂静教。谓普除灭诸渴爱故。

善知识者。住正直道。谓能普知苦无我故。

善知识者。住菩萨地。谓于十地普了知故。


善知识者。是智慧地。谓于诸法无迷惑故。


善知识者。是诸佛地。谓能出生菩萨法故。


善知识者。住真实道。一切二乘不能知故。


善知识者。得无尽辩。能说如实知见体故。


善知识者。善离忧恼。知生死苦本无我故。


善知识者。非文字境。知语言道不可得故。

善知识者。住无生法。谓知识性不可得故。

善知识者。是能寂静。谓能除灭诸烦恼故。


善知识者。能灭邪见。谓能安住正见中故。


[末学解说]

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者。住寂静(离烦恼曰寂,绝苦患云静,即涅槃之理也)教。因谓普除灭诸渴爱(非常爱慕之意。比喻凡夫希求爱乐之迷情,如渴者之求水)之故。

善知识者。住正直(谓方正质直,即指远离邪曲之心)道。因谓能普知苦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之故。

善知识者。住菩萨地(泛指十地,即修行过程之十个阶位。一般多指“三乘共十地”之十地,或大乘菩萨修行过程之十地。三乘共十地,亦称共地,即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个阶位)。因谓于十地普了知之故。

善知识者。是智慧地。因谓能于诸法无迷惑之故。

善知识者。是诸佛地(达到成佛的地位)。因谓能出生菩萨法之故。

善知识者。住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道。因一切二乘不能知之故。

善知识者。得无尽辩。因能说如实(如,契合之义;实,真实之义。谓真实之教法,契合于真实之道理者,称为如实)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体之故。

善知识者。善离忧恼。因知生死苦本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之故。

善知识者。非文字境。因知语言道不可得之故。

善知识者。住无生法(谓真如之理,涅槃之体。以彼远离生灭故也)。因谓知识性不可得之故。

善知识者。是能寂静(离烦恼曰寂,绝苦患云静,即涅槃之理也)。因谓能除灭诸烦恼之故。

善知识者。能灭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因谓能安住正见(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系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为“邪见”之对称。即远离或有或无之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见解,如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之见解皆属正见。故广泛言之,凡为佛教所认可之道理,皆属正见)中之故。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寂静】:(术语)离烦恼曰寂,绝苦患云静,即涅槃之理也。华严经一曰:“观寂静法,灭诸痴闇。”毗婆尸佛经下曰:“调御大丈夫,导引于群生,令至寂静道。”资持记下四之二曰:“寂静即涅槃理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渴爱】:非常爱慕之意。比喻凡夫希求爱乐之迷情,如渴者之求水。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三(大九·一五四上):“彼丈夫受其义已,即行出家,住空闲处,专守一心,断世渴爱,得五神通。”说无垢称经卷一方便善巧品(大一四·五六○下):“是身如阳焰,从诸烦恼渴爱所生。”说无垢称经疏卷三本(大三八·一○三九中):“如春阳炎,遥看似水,诸热渴恼鹿,多奔趣之,非水水想,名渴爱生。诸有为身,从诸烦恼渴爱所生,亦复如是。”上引添品妙法莲华经“渴爱”之梵语为 tr!s!N!a^(巴 taN!ha^,藏 sred-pa),有渴、欲望、贪欲、性爱等义,或译为爱,乃十二缘起之一。(华手经卷七毁坏品、卷八逆顺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方便品、注维摩诘经卷二)((参见:爱)5457)p5064FROM:【佛光大辞典】

【正直】:谓方正质直,即指远离邪曲之心。据净土宗昙鸾所撰往生论注卷下之解释,菩萨依正直心,怜愍一切众生。于天台宗,每以佛所说之教法为唯一成佛之法,而称之为正直。p1995FROM:【佛光大辞典】

【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地】:<一>泛指十地,即修行过程之十个阶位。一般多指“三乘共十地”之十地,或大乘菩萨修行过程之十地。三乘共十地,亦称共地,即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个阶位。
 <二>特指“三乘共十地”中之第九地,亦即天台宗所称“通教十地”之第九地。此阶位乃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之阶位。(一)据大品般若经卷六发趣品载,菩萨住于第九地中,具足下列之十二法:(1)可蒙受无边世界之度化,(2)得遂如是之愿,(3)了知诸天、龙、夜叉等之语而为之说法,(4)处胎成就,(5)家成就,(6)所生成就,(7)姓成就,(8)眷属成就,(9)出生成就,(10)出家成就,(11)庄严佛树成就,(12)成满具足一切诸善功德。(二)另据法华玄义卷四下、摩诃止观卷六上等所载,则谓于此阶位之菩萨为化益众生,而生于三界,福慧深利,深观真俗二谛,进而更断除习气、色法、心法等诸烦恼,得“法眼道种智”,乃至学佛十力、四无畏等法,于此之时,残习将尽,恰如余烬。于三乘之中,唯有菩萨能进至此位,故称菩萨地。
 <三>泛指菩萨修行之十个阶位,即旧华严经卷二十三所说之欢喜地、离垢地、明地、焰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十地,为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四十一位至第五十位之修行阶段。((参见:十地)419)p5215FROM:【佛光大辞典】

【佛地】:达到成佛的地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实】:(杂语)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华经宝塔品曰:“如所说者,皆是真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实】:<一>如,契合之义;实,真实之义。谓真实之教法,契合于真实之道理者,称为如实。例如如实修行、如实行者等。与“如法”、“如说”等同义。
 <二>为真如之异名。又作真如实相。谓诸法之理体,乃真实不变,平等无异,故称如实。此处之“如”,乃平等之义。((参见:如)2344、“真如”4197)
 <三>指如其本来面目(实际)者。p2376FROM:【佛光大辞典】

【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p3461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法】:(术语)谓真如之理,涅槃之体。以彼远离生灭故也。楞严经长水疏八上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FROM:【佛光大辞典】

【正见】:梵语 samyag-dr!s!t!i,巴利语 samma^-dit!t!hi。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系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为“邪见”之对称。即远离或有或无之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见解,如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之见解皆属正见。故广泛言之,凡为佛教所认可之道理,皆属正见。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载,正见可分为二类,即:(一)有漏正见,又作世俗正见。即与意识相应之有漏善慧,系有漏有取者,故转向善趣,招未来可喜所欲之果。(二)无漏正见,又作出世间正见。即尽无生智所不摄之意识相应善慧,如八种无漏忍、有学八智、无学正见等。(杂阿含经卷二十八、顺正理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俱舍论卷二、成实论卷十六见智品、大乘义章卷八本)p1988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

善知识者。犹如慈母。出生一切佛种性故。

善知识者。犹如严父。广大利益亲付嘱故。


善知识者。犹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法故。


善知识者。犹如教师。示诸菩萨所应学故。


善知识者。犹如善导。能示甚深波罗蜜故。


善知识者。犹如良医。能治种种烦恼病故。


善知识者。犹如雪山。增长一切种智药故。


善知识者。犹如勇将。殄除一切诸恐怖故。


善知识者。犹如船师。令度生死大瀑流故。


善知识者。犹如商主。令到一切智宝洲故。


善男子。汝今若能如是作意。正念思惟。当得亲近诸善知识。


[末学解说]

再次对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说。。

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者。犹如慈母。因出生一切佛种(能生佛果的种子,如菩萨发菩提心和修六度万行是)性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严父。因广大利益亲付嘱(原为付托、寄托之意,在佛经中,被引申为佛陀付托弘法布教的使命。又作咐嘱、嘱累)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乳母。因守护不令作恶法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教师。因示诸菩萨所应学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善导。因能示甚深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良医。因能治种种烦恼病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雪山。因增长一切种智(佛之一切种智也。佛智知一切种种之法,名为一切种智)药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勇将。因殄除一切诸恐怖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船师。因令度生死大瀑流(又作暴流。即烦恼之异名。谓三界烦恼能使善品流失,犹如洪水之令家屋树木流失。盖瀑流,有漂激、腾注、坠溺之义,以诸烦恼亦能漂激、腾注、坠溺有情,令其于三界六道生死流转不已,故以暴流喻之)之故。

善知识者。犹如商主(是船主和舵手的意思,比喻佛菩萨驾驶慈船,济度众生,脱离苦海,如同船主一样)。因令到一切智(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宝洲((譬喻)譬佛果之大妙地)之故。

善男子。你现今如果能如是作意(心所名。相应于一切之心而起者,具使心惊觉而趣所缘之境之作用)。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八正道之一)思惟。当得亲近诸善知识(为修菩萨行,当远离诸恶邪见,亲近善友知识。如经所云:若有能说、信戒、多闻、布施、智慧,令人受行,即须亲近恭敬供养,是名亲近善知识)。

注解:
【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种】:能生佛果的种子,如菩萨发菩提心和修六度万行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付嘱】:原为付托、寄托之意,在佛经中,被引申为佛陀付托弘法布教的使命。又作咐嘱、嘱累。如《法华经》卷六云(大正9·52c)︰‘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

又,禅宗常用以指嘱托袈裟等物,并转而表示师父以佛法的奥义授予弟子,故‘付嘱’乃成禅宗的传统用语。如《景德传灯录》卷一云(大正51·206a)︰‘迦叶乃告阿难言︰我今年不久留,今将正法付嘱于汝,汝善守护。’《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云(大正48·349a)︰
‘(五)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此亦有付嘱,或付法之意。[参考资料] 《付法藏因缘传》;《传光录》;《历代法宝记》;《宝林传》;《传法正宗记》;《五灯会元》;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FROM:【佛光大辞典】

【种智】:(术语)佛之一切种智也。佛智知一切种种之法,名为一切种智。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辅行一曰:“觉者大明也,晓也,直也。今亦如是,十号具足,种智圆明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瀑流】:又作暴流。即烦恼之异名。谓三界烦恼能使善品流失,犹如洪水之令家屋树木流失。盖瀑流,有漂激、腾注、坠溺之义,以诸烦恼亦能漂激、腾注、坠溺有情,令其于三界六道生死流转不已,故以暴流喻之。而此烦恼即指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称为四瀑流。
 唯识宗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恒常持续进行,亦比喻为瀑流。唯识三十论颂(大三一·六○中):“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中略)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舍。”(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八、俱舍论卷二十)((参见:四暴流)1831)p6574FROM:【佛光大辞典】

【商主】:是船主和舵手的意思,比喻佛菩萨驾驶慈船,济度众生,脱离苦海,如同船主一样。        《土观宗派源流》

【一切智】: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FROM:【佛光大辞典】

【宝洲】:(譬喻)譬佛果之大妙地。华严经三十五曰:“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又】(人名)沙门觉岸,号宝洲,元朝人,著释氏稽古史略。见续稽古史略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意】:(术语)心所名。相应于一切之心而起者,具使心惊觉而趣所缘之境之作用。俱舍论四曰:“作意,谓能令心惊觉。”成唯识论三曰:“作意,谓能惊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亲近善知识】:为修菩萨行,当远离诸恶邪见,亲近善友知识。如经所云:若有能说、信戒、多闻、布施、智慧,令人受行,即须亲近恭敬供养,是名亲近善知识。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在昨日与今日学习的这部分佛经内容中,用了有很多譬喻

有的是将善知识譬喻为一类人物,比如
轨范师,伴侣,亲教师,说道者,先导师,良医,瑜伽师,威猛将,长子,慈母,严父,乳母,教师,善导,勇将,船师,商主等等

有的是将善知识譬喻为一项事物,比如
金刚剑,摩尼镜,桥梁,明灯,羂索,大船,如意珠,庄严具,妙璎珞,贤德瓶,关钥,大路,最胜药,门户,日月,雪山等等

有时是将善知识譬喻为一种境界,比如
胜神通,胜静虑,清净戒,正智教,等流果,明净眼,陀罗尼,无尽藏,善方便,能作业,止观,闲静地等等

在《妙法莲华经》、《地藏经》等很多很多的佛经中,也通过很多譬喻来开示、教导众生
这些譬喻形象生动,能够帮助众生领悟、思维佛经法义
这不仅是佛菩萨的智慧,更是佛菩萨的慈悲
由此,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当我们为众生进行演说的时候,也应学习佛菩萨的这种善巧方便
但前提是,自己先弄明白,多读,多学,多思
发起慈悲心,发起菩提心,深入经藏,开启智慧
自己明白了,就知道如何或以譬喻,或举例子来演说相关义理
从而引导众生断恶修善,修行佛法,亲近佛菩萨,趣向菩提道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39#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15:5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9 16:02 编辑

(接续上楼)——本楼用时 2 小时 40 分钟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

汝承事一切善知识。应发如大地心。平等荷负无疲倦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金刚心。平等志愿不可坏故。


汝应于善知识起如铁围山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


汝应于善知识起给侍心。所有教令皆随顺故。


汝应于善知识起弟子心。所有训诲无违逆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童仆心。不厌一切诸作务故。


汝应于善知识起如大火心。焚烧一切诸烦恼故。


汝应于善知识生如佣作人心。随所教命无违逆故。


汝应于善知识生除粪人心。舍离一切憍慢心故。


汝应于善知识起如大水心。洗除一切烦恼垢故。


[末学解说]

再次对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说。

你承事一切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应发起如大地之心。因平等荷负无疲倦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金刚(即金刚石,其性坚利,坚故不为他物所坏,利故能损坏他物,故佛经常以之比喻坚利)之心。因平等志愿不可坏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铁围山(围绕咸海而区划一小世界之铁山也,由铁而成,须弥山为中心,外有七山八海,第八海即咸海,赡部等四大洲在此,围绕此咸海者,即铁围山,此为一小世界之心。因一切诸苦无能动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给侍之心。因所有教令皆随顺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弟子之心。因所有训诲无违逆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童仆之心。因不厌一切诸作务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大火之心。因焚烧一切诸烦恼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生起如佣作人之心。因随所教命无违逆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生起除粪人之心。因舍离一切憍慢(指自高傲物之心态。俱舍宗以憍为小烦恼地法之一,慢为不定地法之一、十随眠之一。唯识宗则以憍为随烦恼之一,慢为根本烦恼之一。二者之别,在憍以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称量自、他德类之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即对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心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大水之心。因洗除一切烦恼垢之故。

注解:
【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金刚】:即金刚石,其性坚利,坚故不为他物所坏,利故能损坏他物,故佛经常以之比喻坚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铁围山】:(界名)围绕咸海而区划一小世界之铁山也,由铁而成,须弥山为中心,外有七山八海,第八海即咸海,赡部等四大洲在此,围绕此咸海者,即铁围山,此为一小世界。俱舍论十一曰:“于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余八周匝绕妙高山。于八山中前七名内,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复有铁轮围山,周匝如轮,围一世界。”梵Cakrava%d!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憍慢】:梵语 adhi-ma^na,巴利语同。指自高傲物之心态。俱舍宗以憍为小烦恼地法之一,慢为不定地法之一、十随眠之一。唯识宗则以憍为随烦恼之一,慢为根本烦恼之一。二者之别,在憍以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称量自、他德类之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即对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断习气,摧憍慢山,拔生死树。”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日本净土真宗即根据无量寿经,而确认憍慢众生难信弥陀之本愿。(法华经安乐行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五)p606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大风心。摧坏众生我慢山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虚空心。于五欲境无障碍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巨海心。诸功德宝皆圆满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满月心。令满清凉白净法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师子心。游行住处搏噬诸魔恶禽兽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良马心。随人到处远离恶性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牛王心。利益众生无厌倦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沙门心。正命自居离邪谄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莲华心。戒慧清净不染欲泥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商主心。引导令至佛智城故。


[末学解说]

你应于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发起如大风之心。因摧坏众生我慢山(谓外道之人,多起邪见,我慢贡高,如山峻耸,虽闻正法,非惟不信,复有谤法之过,招其恶报,是故不为转法轮也)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之心。因于五欲(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是为起人之欲心者,故名欲)境无障碍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巨海之心。因诸功德宝皆圆满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满月之心。因令满清凉白净法(善为白法(清净之意))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师子(兽中之王也。经中以譬佛之勇猛)之心。因游行住处搏噬诸魔恶禽兽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良马之心。因随人到处远离恶性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牛王(又作超群、胜群。指牛中之王。牛王之形色胜于其他诸牛,譬喻佛德于一切人中为最胜)之心。因利益众生无厌倦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沙门之心。因正命(又作谛受、正命道支。八正道之一。佛弟子依从正法,清净身口意三业;远离咒术、占卜等五种邪恶之谋生方法,而如法求取衣服、饮食、汤药、床榻等生活资具,即称为正命)自居离邪谄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莲华(植物名。印度共有四种的莲华,即优钵罗华、拘物头华、波头摩华、芬陀利华,亦即青黄赤白四种颜色的莲华,通常所说的莲华,是指芬陀利白莲华。佛教所说的妙法,其理高深难懂,故佛在说妙法时,常借莲华来作比喻,诸如:淤泥不染,莲华出于淤泥,而藕性洁白,不被淤泥所染污,比如众生的佛性真心,虽埋在烦恼淤泥中,而不被烦恼淤泥所染污,正如莲华不被淤泥所染污一样)之心。因戒慧清净不染欲泥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商主(是船主和舵手的意思,比喻佛菩萨驾驶慈船,济度众生,脱离苦海,如同船主一样)之心。因引导令至佛智(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城之故。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我慢高山】:谓外道之人,多起邪见,我慢贡高,如山峻耸,虽闻正法,非惟不信,复有谤法之过,招其恶报,是故不为转法轮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是为起人之欲心者,故名欲。是为污真理者,故名尘。止观四曰:“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贪欲之心,故言五欲。”智度论十七曰:“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增争,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欲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又】一财欲,二色欲,三饮食欲,四名欲,五睡眠欲。见华严大疏钞二十七,三藏法数二十四。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梵语 kus/ala,巴利语 kusala。指其性安稳,能于现在世、未来世中,给与自他利益之白净法。与不善、无记(非善亦非不善)合称三性。其中,善为白法(清净之意),不善为黑法(污浊之意)。广义言之,“善”指与善心相应之一切思想行为,凡契合佛教教理者均属之;狭义则指法相宗心所法之一,包括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据经论之记载,善有多种,以下胪举数说。<一>二善:(一)指有漏善与无漏善。前者为白法,后者为净法。依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十、大乘玄论卷二等载,有漏善为未断烦恼之世间善,包括五戒、十善等,依此能招未来乐之果报。有漏善与法性无相之理相异,为取自他之差别相所修之有相善,故亦称相善。无漏善则为断除烦恼之出世间善,依此并不招感未来之果报。此无漏善亦为得涅槃菩提之善。(二)指止善、行善。据智顗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意,止息恶行,称为止善,属消极之善;反之,积极修行胜德,称为行善。前者如不杀生、不偷盗,后者如放生、布施等。(三)指定善、散善。据观无量寿经疏卷本、善导之观经疏玄义分等载,心志集中而止住妄念,依此定心所修之善根,称为定善;反之,以散乱之平常心,废恶所修之善根,称为散善。善导以日观等十三观为定善,而以三福、九品之行为散善。
 <二>三善:(一)指世福、戒福、行福等三福。又作世善(世俗善),戒善、行善。依善导观经疏序分义载,世福指忠信孝悌之道,戒福指戒法,行福指大乘自行化他之行。(二)指初善、中善、后善。有各种解释,大方广宝箧经卷中列举声闻之三善,以身、口、意三善行为初善,戒、定、慧等三学行为中善,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解脱法门为后善。另如法华经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分(三段)亦为三善。
 <三>四种善。据俱舍论卷十三载,四种善即:(一)胜义善,指涅槃。(二)自性善,谓本质之自体善,即指无贪、无嗔、无痴之三善根及惭、愧。(三)相应善,指与自性善相应之善心、心所。(四)等起善,指与自性善相应所引起而成为身、语二业之善,及四相、得、二无心定。与四种善相反者,则为四种不善,即胜义不善、自性不善,相应不善、等起不善。
 <四>七种善。(一)据俱舍论光记卷二载,七种善即:(1)生得善,指先天之善。(2)闻善,指由闻法所得之善。(3)思善,指由思惟所得之善。(4)修善,指由禅定所得之善。以上之善均属加行得善。(5)学善,指有学位所起之善。(6)无学善,指无学位所起之善。(7)胜义善,即指涅槃。此中,前四者乃见道(初生无漏智之位)前凡夫所起之善,即有漏善;后三者为见道以后之圣者所起之善,即无漏善。(二)法华文句(会本)卷七举出顿教之七种善,即:(1)时善,又作时节善。指顿教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之善。(2)义善,指顿教了义之理,具有意义深远之善。(3)语善,指顿教之说法,具有言语巧妙之善。(4)独一善,指顿教为纯一无杂而不共二乘之教。(5)圆满善,指顿教总含界内、界外之法,为完全圆满之教。(6)调柔善,指顿教不极端而偏颇于一方之善。(7)无缘慈善,指顿教具有清净、无缘之慈悲相。
 <五>十一善。为大乘唯识宗所立十一种善之心所。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六>十三善。据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所举,十三善即:(一)自性善,指前述信、惭、愧等十一善。(二)相属善,指与自性善相应之其他心所法。(三)随逐善,指善法之习气。(四)发起善,指身语二业之善。(五)第一义善,指真如。(六)生得善,指由思惟加行而起之善。(七)方便善,指闻正法而生如理作意之善。(八)现前供养善,指供养如来之善。(九)饶益善,指以四摄法饶益有情之善。(十)引摄善,指以施戒等福业来引摄生天之异熟,或得涅槃之因之善。(十一)对治善,指厌坏对治、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等各种对治。(十二)寂静善,指断尽一切烦恼,得涅槃寂静之无漏善。(十三)等流善,指由寂静之增上力,而发起神通等之功德法。
 此外,凡夫所修得之善根,杂有贪、嗔、痴等烦恼之毒,故称为杂毒善。又净土宗对于他力念佛以外,凡自力之善根,均称之为杂善。(杂阿含经卷二十九、法华经卷一序品,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卷一四四、成唯识论卷五、卷十、品类足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七、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杂阿毗昙心论卷三、俱舍论卷十五、顺正理论卷三十六、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菩萨戒义疏卷上、大乘义章卷七)p4873FROM:【佛光大辞典】

【师子】:(动物)又作狮子,梵语枲伽Sim%ha,又曰僧伽彼,兽中之王也。经中以譬佛之勇猛。无量寿经上曰:“人雄师子,神德无量。”智度论曰:“又如师子四足兽中独步无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于九十六种外道中一切降伏,故名人师子。”梵语杂名曰:“师子,枲伽。”名义集二曰:“僧伽彼,此云师子。”孔雀王咒经下曰:“僧伽夜叉,僧伽,梁言师子。”大孔雀王咒经中曰:“僧诃(师子),邬波僧诃(小师子)。”【又】马头观音,名狮子无畏观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牛王】:梵语 r!s!abha。又作超群、胜群。指牛中之王。牛王之形色胜于其他诸牛,譬喻佛德于一切人中为最胜。(胜鬘经摄受章、无量寿经卷下、法华经玄赞卷五本)p1504FROM:【佛光大辞典】

【正命】:梵语 samyag-a^ji^va。巴利语 samma^-a^ji^va。又作谛受、正命道支。八正道之一。佛弟子依从正法,清净身口意三业;远离咒术、占卜等五种邪恶之谋生方法,而如法求取衣服、饮食、汤药、床榻等生活资具,即称为正命。又比丘为延续法身慧命而行之乞食,称为正命食。p1989FROM:【佛光大辞典】

【莲华】:植物名。印度共有四种的莲华,即优钵罗华、拘物头华、波头摩华、芬陀利华,亦即青黄赤白四种颜色的莲华,通常所说的莲华,是指芬陀利白莲华。佛教所说的妙法,其理高深难懂,故佛在说妙法时,常借莲华来作比喻,诸如:
  一、淤泥不染,莲华出于淤泥,而藕性洁白,不被淤泥所染污,比如众生的佛性真心,虽埋在烦恼淤泥中,而不被烦恼淤泥所染污,正如莲华不被淤泥所染污一样;
  二、花果同时,莲华开时,绽出莲蓬,莲子已在其中,莲华是因,莲子是果,因果同时,正如众生因地发心修行时,佛性本已具足一样;
  三、表中道义,莲根藏于泥水之中,而莲华则独立于泥水之上,所谓之泥,有如六道凡夫之著「有”,水犹二乘之著「空”,菩萨不著空有,正如莲华之于泥不染,不著于空,亦即喻妙法超然于空有之表,而显其“非空非有”之中道真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商主】:是船主和舵手的意思,比喻佛菩萨驾驶慈船,济度众生,脱离苦海,如同船主一样。        《土观宗派源流》

【佛智】:梵语 buddha-jn~a^na,巴利语 buddha-n~a^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密教则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毗娑沙论卷十五、宗镜录卷三十三)((参见:五智)1161、“四智”1769)p2725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大车心。运载重担忘恩报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调顺象心。恒事伏从无卒暴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山王心。任持一切无倾动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良犬心。常于本主无瞋害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旃荼罗心。常自轻贱无人我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犗牛心。恒思顺行无威怒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近住心。随顺师长常尊重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舟船心。运度往来无疲倦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桥梁心。济度众生到彼岸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孝子心。承事供养顺颜色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王子心。遵王教令无违犯故。


[末学解说]

你应于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发起如大车之心。因运载重担忘恩报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调顺象之心。因恒事伏从无卒暴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山王(谓山之最高者。在诸山中为王也)之心。因任持一切无倾动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良犬之心。因常于本主无瞋害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旃荼罗(佛国记,举国人民,悉不杀生,不饮酒,不食葱蒜,唯除旃荼罗。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之心。因常自轻贱无人我(人身固执常一主宰之我有实体。谓之我之相,人我之见。由此执见而生种种之过失)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犗牛之心。因恒思顺行而无威怒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近住之心。因随顺师长恒常尊重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舟船之心。因运度往来而无疲倦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桥梁之心。因救度众生到达彼岸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孝子之心。因承事供养随顺颜色之故。

你应于善知识发起如王子之心。因遵王教令而无违犯之故。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山王】:(杂语)谓山之最高者。在诸山中为王也。无量寿经下曰:“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旃荼罗】:(杂名)佛国记,举国人民,悉不杀生,不饮酒,不食[卄/忽]蒜,唯除旃荼罗。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按即旃陀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人我】:(术语)人身固执常一主宰之我有实体。谓之我之相,人我之见。由此执见而生种种之过失。六祖坛经曰:“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为离欲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学习以上这部分佛经内容,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主要是解说了应当对善知识发起什么样的心及其原因
这些发心,还是引用了很多的譬喻,主要分为

人、兽等类:给侍,弟子,童仆,佣作人,除粪人,沙门,商主,山王,孝子,王子,师子,良马,牛王,调顺象,良犬,犗牛,旃荼罗

其他类:金刚,铁围山,莲华,大车,舟船,桥梁大地,大火,大水,大风,虚空,巨海,满月,近住

以不同的譬喻来帮助众生理解不同的发心
同时,每个譬喻,每种发心,都有其相应的解释,即为什么要对善知识发起这样的心
由此,关于“发心”,学习善知识,老师的相关教导

一、正确发心的重要性
[发心]如果不正就会走偏
[发心]如果不真就无法持续
——[解答]念经念咒-------究竟[数量]重要还是[发心]要紧? ?

二、不同次第有不同的发心
佛法是心法,在不同的修行次第,发心会不相同,
所以修行念佛或观照的方式和次第深浅也会不同

例如,初学者多是[惭愧心][忏悔心]
后来可能会是[感恩心][恭敬心][谦卑心]
再者有的会生起[舍离心][厌世出离心]
有的是[慈悲心]和[欢喜心],[平常心][至诚心]
然后[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寂静心][深心][无上愿心]

对于上述这些心,每个人领会的时机先后顺序不一定相同
而且领会的深浅次第也都不一定相同

而且上述这些心,每一种心都有次第上深浅的不同
例如,以[平等心]来说,[平等不二]这就是很深的佛法了

修行的过程都会逐渐经历过这些次第,逐渐体会这些心
所以到时候对于[事相]和[实义]也都会有不同深浅的体会
——[略说]发心不同,对心法的领会不同,所以修行的次第和深浅也不同
1.面对诸恶众生,能清净平等,而且有善巧方便能引导众生

2.能勉强保持清净,反观自照,藉以实修自己和学习普渡众生

3.受不了众生的恶行,只能先远离,逐渐增上自己的清净心,以避免被干扰
这种阶段的修行人就还不能破除魔扰,必须戒行清净才能避免干扰


4.如果是一般众生遇到种种世间恶行,可能一起堕落造恶或互相争执叫骂广结恶缘——[浅谈]一般人和修行人有几类, 心念和发心决定我们的走向和成就

三、发心不同,修行过程的体会也会不同
例如,一般初学者以为是用念佛来压制妄念,其实,念佛倒不一定是压制妄想
因为在不同次第的发心修持上会有所不同
所以念佛不一定是用佛号去压制

例如
有的次第是起厌恶心,那念佛可能就是用佛号去压制,
有的是起正念光明的三昧观,这原理就是[圆觉经]讲的[三摩钵提],方法就像[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讲的[慈心三昧]
再者,有的是正观实义,例如,[维摩诘经]讲的不可思议法门,又或者[无量义经]讲的无量义观
所以不同次第上的修行是不相同的
而这样不同的观照,都能在不同修行次第上,对欲望起舍离心或清净心

所以,佛陀讲不同次第的佛经,来适应不同次第的众生
对方便次第的众生来说,是无法明白甚深次第的深义的
大家可以多注意心法的修持,多思维上述列出不同次第的种种心
这样在人生的修行过程中,慢慢就逐渐能够明白——[略说]发心不同,对心法的领会不同,所以修行的次第和深浅也不同

四、如何正确的发心
正确的[发心]并不容易,这需要善知识的引导,
而且众生凡夫心沉重,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就恢复[真心]
所以[量]就是决定的因素
[量]就是[精进],就是[念念],就是不断的学习
唯有透过量才能让自己逐渐深入[真心]

[量]是[广度]也是[深度]也是[数量]
广度和深度如何达成?
就像挖掘如何才能够深?就是不断的挖
就像怎样才能走的更远?就是不断的走
以[大般涅槃经]的教导来说
1.只有[不断]的接触善知识,2.才能[不断]的听闻正确的教法,
3.然后透过[不断]的思维法义,4.最后真正[不断]的实修
所谓[不断的精进],这就是[量],透过[量],[发心]才能逐渐修正,愈趋[真心]
而且越是接近[真心],自然就会[精进]
——[解答]念经念咒-------究竟[数量]重要还是[发心]要紧? ?

五、菩萨行者应当如何发心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心。何等为十?所谓:

我当度脱一切众生心;

我当令一切众生除断烦恼心;

我当令一切众生消灭习气心;

我当断除一切疑惑心;

我当除灭一切众生苦恼心;

我当除灭一切恶道诸难心;

我当敬顺一切如来心;

我当善学一切菩萨所学心;

我当于一切世间一一毛端处现一切佛成正觉心;

我当于一切世界击无上法鼓,令诸众生随其根欲悉得悟解心。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发起能事心。」——十种[发心[深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40#
 楼主| 发表于 2023-9-10 19:4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10 19:44 编辑

(接续上楼)——本楼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远行想。于善知识生导师想。于所说法生正道想。于所修行生远达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求度想。于善知识生船师想。于所说法生舟楫想。于所修行生到岸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农夫想。于善知识生龙王想。于所说法生时雨想。于所修行生成熟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贫穷想。于善知识生毗沙门想。于所说法生财宝想。于所修行生富饶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弟子想。于善知识生良师想。于所说法生技艺想。于所修行生解了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恐怖想。于善知识生勇健想。于所说法生兵仗想。于所修行生除怨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商人想。于善知识生导师想。于所说法生珍宝想。于所修行生得宝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儿子想。于善知识生父母想。于所说法生家业想。于所修行生绍继想。又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王子想。于善知识生大臣想。于所说法生王教想。于所修行生智慧想。住王城想。冠王冠想。系王缯想。


善男子。汝应发如是心。作如是意。亲近承事于善知识。


何以故。一切菩萨。以如是心。近善知识。令其志愿永得清净故。


[末学解说]

再次对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说。

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生医王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法施、法读、法谈、谈义、赞叹、劝化、唱导等同义)生良药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宗教生活中,欲实现生活上之统制、调节、规定等,则须藉修行以完成之。宗教本即有信仰与修行双重之要求,以佛教而言,行者自身欲实现佛陀体验之境界,而专心精研修养,故特别重视修行方面,亦因而发展成各种详细之戒律条文、生活规范与精神之修养方法)生除病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远行想。于善知识生导师(引导大众进入佛道的人,是佛菩萨的通称)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远达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求度想。于善知识生船师(佛陀之异称。佛陀教化众生,令渡生死之海,而至涅槃彼岸;犹如船师,能运载众生渡海,由此岸至彼岸,故喻称为船师)想。于所说法生舟楫(又佛陀度化众生之教法,则喻称为船筏)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到岸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农夫想。于善知识生龙王(为龙中威德特胜者,系对其眷属而称为王。传说释尊诞生时,有难陀、跋难陀二龙王为其灌沐)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时雨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成熟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贫穷想。于善知识生毗沙门(四天王天中北方天王的名字,华译为多闻,即多闻天王)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财宝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富饶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弟子想。于善知识生良师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技艺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解了(会得道理也)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恐怖想。于善知识生勇健(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为勇健相)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兵仗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除怨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商人想。于善知识生导师(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称导师)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珍宝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得宝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儿子想。于善知识生父母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家业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绍继想。再有,善男子。

应于自身生王子想。于善知识生大臣想。于所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生王教想。于所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生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想。住王城想。冠王冠想。系王缯想。

善男子。你应发起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心。作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意。亲近承事于善知识。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菩萨。以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心。亲近善知识。令其志愿(佛门很重视“发愿”。人的处境是由其行为 、语言造成的,而人的行为、语言又是由其思想决定的。愿从心起,并能产生一种主宰语言、行为的力量,故称“愿心”、“愿力”。佛教所说的发愿,是一种向上的善愿,如普度众生、志求解脱,乃至成就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事等)永得清净之故。

注解:
【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说法】:梵语 dharma-des/ana^,巴利语 dhamma-desana^。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法施、法读、法谈、谈义、赞叹、劝化、唱导等同义。佛之说法乃应众生之能力、根机等,各施以适当之教法,以达完全效果。又于一座说法中,佛以一音演说教法,听者各依其根机而理解之深浅互异。据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二载,佛以五力而有五种说法情况,即:(一)言说,指以契合真理之言说,说三世、世间与出世间、有罪无罪、有漏无漏等法。(二)随宜,指随应众生之能力、性质而说偏圆、渐顿之教法。(三)方便,即善巧方便,说布施能得大富、持戒能升天等,使众生修之,而得以脱离苦海。(四)法门,即宣说殊胜法,显示菩提之道。(五)大悲,指为救度众生,以大悲心导引之,为执著于“无”者说“有”、执著于嗔恚者说慈悲等。
 宣说经论者有五种人,称为五说或五种说人。据大智度论卷二所举,五种说人为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佛、菩萨或罗汉等,隐其本相,示现种种形像而说法者)。善导之观经疏玄义分则举出佛、圣弟子、天仙、鬼神、变化等五种。在佛十大弟子中,富楼那尊者即被誉为“说法第一”。此外,据澄观之华严经疏卷一所举,佛、菩萨、声闻、众生、器界(山河、大地等)五种,宣说华严经中之教法,称为五类说或五类说法。又据一行之大日经疏卷七所举,说真言者,有如来、菩萨金刚、二乘、诸天、地居天等五种。
 说法属于法施,为出家者应行之布施行为。又据五分律卷二十六载,于自恣之终夜,应行说法、经呗(配合节拍歌咏经文)等教团行事。有关说法所应注意之事项,据法华经卷四法师品所载,说法者应入如来之室(大慈悲之意)、著如来之衣(柔和忍辱之意)、坐如来之座(诸法空之意)。优婆塞戒经卷二亦举出时说、至心说、次第说、和合说、随义说等十六事。有关说法之仪式,详见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九说法仪式品。此外,经论中亦载有听法者所应注意之事;凡说者与听者须注意之事项,统称为说听方轨。
 据优婆塞戒经卷二载,说法有清净、不清净二种。凡先施食而后说法,或为增长三宝、断自他烦恼、分别正邪、使听法者得最胜而说法,称为清净说法;反之,凡存有利己心、与他人竞争之心,或为报、为世报,或有疑而说法,均为不净说法。我国举行斋会时之说法,称为唱导;梁高僧传卷十三即载有善于唱导之高僧传记。
 日本自平安朝后期以降,出现专门以唱导技术为家业者,其中部分逐渐俗化,与说经祭文、佛寺缘起等配合节拍而宣说,复配以三弦而歌咏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四摄品”、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四分律卷五十二、五分律卷十八、十住毗婆沙论卷七、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大智度论卷一、卷二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七、法华经玄义卷六上、法苑珠林卷二十三)((参见:唱导)4418)p5922FROM:【佛光大辞典】

【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宗教生活中,欲实现生活上之统制、调节、规定等,则须藉修行以完成之。宗教本即有信仰与修行双重之要求,以佛教而言,行者自身欲实现佛陀体验之境界,而专心精研修养,故特别重视修行方面,亦因而发展成各种详细之戒律条文、生活规范与精神之修养方法。如戒、定、慧等三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苦、集、灭、道等四谛。此外,四禅天、四念处等修行阶段亦极发达。佛教有所谓“八万法门”之称,然其主要者,即上述分类之修行德目。至大乘佛教,虽特别强调信仰方面,然亦以禅定、观法,及其他密教修法作为教义与组织之基础。实行修行功夫者,一般称为行者。声闻、缘觉、菩萨之修行至最后果位,其修行时间各有不同;声闻须三生六十劫,缘觉须四生百劫,菩萨须三祇百劫。
 (一)三生六十劫,声闻至阿罗汉果,最快亦须三度生于人间,最迟则须经过六十劫(劫指刀兵等一小劫)。三生中之第一生或最初之二十劫,修顺解脱分;第二生或次之二十劫,以未至定起顺决择分;第三生或最后之二十劫,以根本定再起顺决择分之慧,入于见道,而终证无学果。但亦有认为第三生始起顺决择分之慧之说。又速者乃指利根而言,迟者指钝根而言。反之,亦可谓迟者乃是能忍耐长期之修行者,故为利根。
 (二)四生百劫,缘觉至辟支佛果,最快亦须四度生于人间,最迟则须经过百劫。据俱舍论卷十二载,麟角喻独觉必修百大劫,而不说四生。
 (三)三祇百劫,又作三僧劫百大劫。三祇乃三阿僧祇劫,又作三僧劫、三祇劫;百劫乃百大劫之简称。菩萨于三阿僧祇劫修波罗蜜,于最后百大劫修佛所具足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相好业,此种修行即为三祇修行。又因须经此种修行,始可成佛,故称为三祇成佛。
 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谓,菩萨于初阿僧祇劫侍奉七万五千佛,于第二阿僧祇劫侍奉七万六千佛,于第三阿僧祇劫侍奉七万七千佛,积集资粮而后于九十一劫再侍奉六佛,修异熟果生于王宫,断结三十四心成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亦有三祇百劫之说;摄大乘论卷下则仅言三祇,而未说百劫。
 法相宗认为,于最初阿僧祇劫为五位中之资粮、加行二位,在此于一行中修一行。于第二阿僧祇劫为通达位及修习位之一部分,即自初地至七地,在此于一行中修一切行。于第三阿僧祇劫为前修习位所剩余之部分,即自八地至十地之满心,在此于一切行中修一切行。而后于十地满心登上等觉位,在此为成佛而修方便之行,相当于百劫之行。又于三祇修行之间,专心精进,可超越中间阶位,而至最高之修行阶位,称为超劫。然亦有说初地以上无超劫者。
 华严宗与天台宗认为,三祇百劫之说乃属小乘及下根之方便教法。故两宗均认为,若由圆教教法而言,众生本来即佛,故三祇之长时间不成问题。又真言宗有以一念超越三劫妄执之说,而净土教亦认为,依弥陀本愿之力即可往生成佛,故不言三祇之修行。(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新华严经卷五十八、修行道地经卷一)((参见:三贤)679、“五位”1087、“四善根位”1767)p4040FROM:【佛光大辞典】

【导师】:引导大众进入佛道的人,是佛菩萨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另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长阿含经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六末、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八正道)280)p2002FROM:【佛光大辞典】

【船师】:佛陀之异称。佛陀教化众生,令渡生死之海,而至涅槃彼岸;犹如船师,能运载众生渡海,由此岸至彼岸,故喻称为船师。又佛陀度化众生之教法,则喻称为船筏。(无量寿经、晋译华严经卷二十)p4773FROM:【佛光大辞典】

【龙王】:梵语 na^gara^jah!。音译那伽罗惹。为龙中威德特胜者,系对其眷属而称为王。传说释尊诞生时,有难陀、跋难陀二龙王为其灌沐。又法华经卷一序品举出难陀、跋难陀、娑伽罗、和修吉、德叉迦、阿那婆达多、摩那斯、优钵罗等八大龙王,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则举出七龙王。诸龙王能兴云布雨,令诸众生之热恼消灭。
 此外,据僧护经载,海龙王变为人形而出家修行,然于睡眠中不能隐形而现龙身,故佛为此而说龙于初生、临终、交媾、嗔怒、睡眠等时,必为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新华严经卷四十三、大集经卷五十八须弥藏分)((参见:龙)6375)p6378FROM:【佛光大辞典】

【毗沙门】:四天王天中北方天王的名字,华译为多闻,即多闻天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解了】:(术语)会得道理也。深密经二曰:“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南本涅槃经十九曰:“解了实相空无所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勇健相】: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为勇健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导师】:<一>梵语 na^yaka,巴利语同。又作导首。即教化引导众生入于佛道之圣者。特指释尊,或为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卷上引十住断结经谓,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称导师;又引华首经谓,能为人说无生死之道,故称导师。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举出菩萨众中有上行、无边行、净行、安立行等四导师,谓此四菩萨为众中最上首唱导之师。上记皆以诸佛、大菩萨等名为导师。后世对于在法会中,叙述愿文、表白,而引导一座之大众者,亦称导师,为法会仪式之中心人物。大宋僧史略卷中之注文(大五四·二四四下):“导师之名而含二义,若法华经中商人白导师言,此即引路指迷也;若唱导之师,此即表白也。”(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三十五算数目揵连经、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三化城喻品、首楞严三昧经卷上、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智度论卷七、卷十、维摩经文疏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五上)((参见:唱导)4418)
 <二>梵名 Sarvamitra,巴利名 Sabbamitta。音译作萨里嚩蜜怛啰、萨波蜜。又作善友、一切友。为过去七佛中第六佛迦叶如之侍者。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不善品”(大二·七九一上):“迦叶如来侍者,名曰导师。我今侍者,名曰阿难。”(长阿含卷一大本经、七佛经、七佛父母姓字经)
 <三>又名难胜、堕夷陀先那。为过去七佛中第五佛拘那含佛之子。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三上):“拘那含佛有子,名曰导师。(中略)今我有子,名曰罗睺罗。”(七佛父母姓字经、佛名经卷八)p6219FROM:【佛光大辞典】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是】:<一>为六成就中之信成就。通常置于一经之首,例如“如是我闻”中之“如是”,乃表示深信此经所记载者,皆系佛陀亲口所说之教法。((参见:六成就)1266)
 <二>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例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举之“十如是”,即是一例。十如是,谓诸法实相具有十种如是,即:(一)如是相,(二)如是性,(三)如是体,(四)如是力,(五)如是作,(六)如是因,(七)如是缘,(八)如是果,(九)如是报,(十)如是本末究竟等。此于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三下,有详细之解释。((参见:十如是)427)
 <三>为对他人印可证明之语。亦即对他人之所说所解,加以肯定、赞成之意。例如“如是如是”一语。p2366FROM:【佛光大辞典】

【志愿】:佛门很重视“发愿”。人的处境是由其行为 、语言造成的,而人的行为、语言又是由其思想决定的。愿从心起,并能产生一种主宰语言、行为的力量,故称“愿心”、“愿力”。佛教所说的发愿,是一种向上的善愿,如普度众生、志求解脱,乃至成就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事等。“愿”有“总愿”和“别愿”。“总愿”如“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别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等。又如修习净土宗的信徒,以“信、愿、行”为三大前提,必须发愿求生“西方净土”。隋·智顗《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志求满足,故云愿也。”“志愿”是个同义复词,出于《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称赞善财童子道:“此长者子,勇猛精进,志愿无杂,深心坚固,恒不退转,具胜希望,如救头然(燃),无有厌足,乐善知识,亲近供养,处处寻求,承事请法。”也泛指志向意愿 。如晋·王羲之《与谢万书》:“老夫志愿,尽于此也。”(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

这段佛经内容中,针对自身、善知识、所说法、所修行四个方面应作何想,即应发起什么样的心念,分别进行了譬喻
由此来解说,这四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帮助众生领悟其中的奥妙与义理,具体如下:

病苦——医王——良药——除病;
远行——导师——正道——远达;
求度——船师——舟楫——到岸;
农夫——龙王——时雨——成熟;
贫穷——毗沙门——财宝——富饶;
弟子——良师——技艺——解了;
恐怖——勇健——兵仗——除怨;
商人——导师——珍宝——得宝;
儿子——父母——家业——绍继;
王子——大臣——王教——智慧想。住王城想。冠王冠想。系王缯想。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于自身之想,可以视作为一种“业果”
于善知识之想,可以视作为消除此种“业果”的善因之一
于所说法之想,可以视作为消除此种“业果”的善因之二
于所修行之想,可以视作为消除此种“业果”后而达成的目标

再进一步学习思维
针对这些“业果”,针对自身的问题,如果想要真正的解决消除
先要亲近善知识,跟随善知识,学习善知识,深信善知识,依靠善知识......
然后才能够获得:良药、正道、舟楫,时雨,财宝,技艺,兵仗,珍宝,家业,王教
之后再通过这些方便、助力,才能够达成最终的目标:除病,远达,到岸,成熟,富饶,解了,除怨,得宝,绍继,智慧想,住王城想,冠王冠想,系王缯想
这四者之间,应循序渐进,按照次第完成
不能好高骛远,必须脚踏实地
善知识教导:
学佛要望高望远,培养远大的目标,但是更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低处着手

其实,从基础开始学起,等到您一阶一阶爬上去,到时候就算您第一次读大经深经也会懂
不然您在底层望向高处永远也看不清楚,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今生能够快速成就的人(高僧大德)都是因为过去世就已经学习了,所以很快能跳到高处
(这个道理在深经里面佛陀都有说明)
如果您不是,就应该老实由基础开始,这样才会顺利,也不会有挫折而产生退心
如果您是,那也应该快速完成这些基础课程

所以
1.有空可以尽量多[阅读思维不同佛经],越符合自己程度的越好,这样可以辅助了解下面定课专修的课程

2.如果[定课课诵佛经],应该单纯专注在一两部佛经上,等完全熟悉了,大约至少1-2年至3-5年,经过1.[课诵熟练经文],2.[思维解义归纳要点],3.[实际修行运用在生活上],4.[为人演说宣扬佛法],四个阶段都完全熟悉了才更换下一次课诵的佛经,这样才算完整的实修一部佛经

上面这样的课程,如果您累世已经有实修,又或者按部就班,而且今生够努力,那就会很快速,会缩短时程

所以,从基础的地藏经开始,把地藏经弄得一清二楚,落实在生活上,也教导众生学习
这样有完整的实修过程体会,以后才能弄懂楞严经,不然那些名相就算说了您也难能体会
因为实修才有体会,没有完整的实修就无法和那些名相起关联,自然就不懂


所以我们不是不学深经,而是要由浅入深,有次第的学习,这样成效才会好
而且基础打的好,这样学习的过程和难易才会完整弄清楚,不会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除了上面讲的学习佛经,其实对家人和工作也是如此
在家佛弟子学佛不是整天往外跑而忽略家人或忘失工作,不尽责任,或对工作眼高手低
应该从眼前着手,由家人着手,由本务着手,把份内的工作给做好
除了要落实基础修行功课,但是也做好基本为人的道理——[略说]学佛要望高望远,培养远大的目标,但是更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

=========================================================================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菩萨

因善知识。常能增长一切善根。譬如雪山生长药草。


因善知识。成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纳众流。


因善知识。成功德处。譬如大海出生众宝。


因善知识。净菩提心。譬如猛火能炼真金。


因善知识。出诸世间。如须弥山出于大海。


因善知识。不染世法。譬如莲华不着尘水。


因善知识不受诸恶。譬如大海不宿死尸。


因善知识增长白法。譬如白月渐次圆满。


因善知识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


因善知识增长大愿。譬如父母养育婴儿。


[末学解说]

再次对善男子说。菩萨

因善知识(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常能增长一切善根。譬如雪山生长药草。

因善知识。而能成为佛法器(凡能修行佛道者,称为法器)。譬如大海吞纳众流。

因善知识。而能成就功德处。譬如大海出生众宝。

因善知识。而能清净菩提心。譬如猛火能炼真金。

因善知识。而能出于诸世间(即世俗、凡俗之义。略称世。指被烦恼缠缚之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之一切现象。又因“世”有迁流之义,“间”为间隔之义,故与“世界”一语同义,包含有情与国土(器世间)二者)。如须弥山出于大海。

因善知识。而能不染着世法(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譬如莲华不着尘水。

因善知识。而能不受诸恶。譬如大海不宿死尸。

因善知识。而能增长白法(指清净之善法)。譬如白月渐次圆满。

因善知识。而能照明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

因善知识。而能增长大愿((术语)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譬如父母养育婴儿。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法器】:<一>凡能修行佛道者,称为法器。法华经提婆品(大九·三五下):“女身垢秽,非是法器。”山堂肆考亦载:“二祖慧可久事达磨,莫闻诲励,乃断臂求法,师知是法器,付以衣钵。”(大宝积经卷三十八、大集经卷十、释氏要览卷下)
 <二>广义而言,凡寺院内有关庄严佛坛,用于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之念珠、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又称佛器、佛具、道具。狭义言之,特指置于佛前之小型佛器,尤指密教修法所用之器物。法器之种类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互异;即以同一名称之法器,亦每因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之异,而于形式上有迥然之别;一般所谓之佛教工艺美术者,概不外呼以法器为其代表。若以用途分类,则法器可大别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专用法具等六种。(一)庄严具,例如幡、天盖(伞)、斗帐、花鬘、佛龛、花瓶、香炉等可资庄严整饰佛堂道场之器物。(二)供佛器,例如香花、香炉、烛台、灯笼、佛饭器、茶汤器、水瓶(净瓶、军持)、花笼、盘、桌、几等可资日常勤行供养之器具。(三)报时器,例如梵钟、金鼓、磬、钲鼓、铜锣、铙钹、铃、木鱼、云板、鱼板等,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之敲鸣用。此类法器除制作精美,特具美术价值外,其于制作时所刻载之作者姓名、年代、铭文等,更富于史料文献之意义。(四)容置器,例如舍利容器、经箱、经箧、袈裟箱、戒体箱等,可收藏或装置有关习道之具。(五)携行器,例如念珠(又称数珠、诵珠)、钵、锡杖、如意、尘尾、拂子等僧侣日常随身所持之物。其中,念珠为礼佛念诵时记数之用者,材料有菩提子、木患子(栾华子)、水晶、琥珀等多种。其形式、颗数等,亦因各宗派而不一。钵为僧侣手持以收受施食之容器,一般有铁钵、铜钵、磁钵等数种材料。锡杖之杖头为金属所制之轮状宝珠形,其间有数环相接,振之即相撞鸣,僧侣持之,既为圣智威仪之表帜,且可于荒野行脚时,振动警觉,驱遣毒蛇等物。另有长短仅二十公分之手锡,通常为法会时所持,振鸣之以和诵梵呗者。(六)密教法具,例如轮宝、羯磨金刚、金刚杵、金刚铃、金刚盘、六器(火舍、阏伽器、涂香器、华鬘器、灯明器、饭食器),及结界所用之四橛;凡上,总称为大坛具。其中,轮宝乃为转法轮之象征,有八辐轮、十二辐轮等数种。羯磨金刚又称羯磨杵,亦单称羯磨,呈三钴十字之状。金刚杵有独钴杵、三钴杵、五钴杵、九钴杵等诸种,其各钴(股)形状或呈鬼面,或为人形,钴之上方则呈握状,可供行者手持之用。金刚铃亦有独钴铃、三钴铃、五钴铃之别;若将以上三种铃安置于塔顶宝珠形之上端,则称为塔铃、宝铃。金刚盘为修法时安置金刚杵、金刚铃等物者。密教法具之用法、形状、种类等,均本自密教教义仪轨之规定,通常较显教各宗更具有浓厚之神秘性与象征性,例如以独钴表示一真如,三钴表示三密、三身或三部(即佛部、金刚部、莲华部)、五钴代表五智、五佛。此类密教法器大多为铜制镀金所成者,其铸造之精致,为古来鉴赏家所津津乐道者。p3424FROM:【佛光大辞典】

【世间】:梵语 loka。音译作路迦。即毁坏之义。又作 laukika,即世俗、凡俗之义。略称世。指被烦恼缠缚之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之一切现象。又因“世”有迁流之义,“间”为间隔之义,故与“世界”一语同义,包含有情与国土(器世间)二者。此外,于佛性论卷二中,亦列举世之三义,即:(一)对治,以可灭尽故。(二)不静住,以念念生灭不住故。(三)有倒见,以虚妄故。
 关于世间之分类,有二种、三种之别。据俱舍论卷八等举出二种,即:(一)有情世间,又作众生世间、有情界。指一切有情众生。(二)器世间,又作物器世间、器世界、器界、器。指有情居住之山河大地、国土等。又据大智度论卷七十等举出三种,即:(一)众生世间,又作假名世间。假名者,乃于十界、五阴等诸法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二)五阴世间,又作五众世间、五蕴世间。指由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形成之世间。(三)国土世间,指器世间。即众生所依之境界。另据华严经孔目章卷三等举出三种,即:(一)器世间,指三千世界,此乃如来所化之境。(二)众生世间,指如来所教化之机众。(三)智正觉世间,指如来能化之智身。然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所举,五蕴世间与众生世间同义。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之分类系等于正报与依报之分类。而所谓“世间”,仅通用于迷界,“报”一语则通用于迷悟两界。
 相对于含有世俗意味之“世间”而言,超越世间者,则称出世间(出世),故于菩萨阶位、智、禅定等立世间与出世间之别。例如,一般谓迷界之因果(苦集二谛)属世间,悟界之因果(灭道二谛)属出世间;入见道(初地)以前属世间,见道以后属出世间。于此,华严宗指出,修行者更须超越一般之出世间(三乘教之出世),故别立“出出世”(即出出世间)。
 此外,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本举出非学世间、学者世间二种世间。大般涅槃经疏卷十八则举出五阴、五欲等六种世间。(杂阿含经卷九、旧华严经卷十夜摩天品、俱舍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胜鬘宝窟卷下本、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卷三、异部宗轮论述记、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参见:世界)1517)p1524FROM:【佛光大辞典】

【世法】: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胜鬘经(大一二·二一八中):“大悲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唐译华严经卷二(大一○·六中):“佛观世法如光影。”((参见:俗谛)3726)p1516FROM:【佛光大辞典】

【白法】:<一>指清净之善法。与“黑法(邪恶杂染之法)”相对。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一三·三六三上):“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中略)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又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三一·八四七下):“愚不信白法,邪见及憍慢,过去谤法障,执著不了义,著供养恭敬,唯见于邪法。”此系以佛所说之正法为白法,外道所说之法为黑法。故若至末世之际,佛之一切教法皆灭尽之时,则称为“白法隐滞”。又若就“业”而言,一切法可分为黑法、白法、非黑白法。据梁译摄大乘论卷十一、卷十三载,烦恼之不善法为黑法,有漏(漏,即烦恼之异称)之善法为白法,无漏之善法则为非黑白法,亦即丝毫不杂染任何黑法或白法之第一义谛。
 又“二种白法”指惭与愧。谓此二者能使诸行光洁,救度众生,故称白法。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十四载:(一)惭白法,谓内自羞惭,不敢作恶。(二)愧白法,谓内自惶愧,发露罪瑕,更不敢作。故谓佛道之修行者应修持白法而舍弃黑法,即应修习善法,止息恶行。
 此外,“四种白法”指欲白法、行白法、满足功德白法、证白法。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一谓,修菩萨行者,当习一切白净善法,远离四趣(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趣)之黑法。故修菩萨行者应修习:(一)欲白法,闻佛正教,心生乐欲而不暂舍。(二)行白法,勤行六度之行,唯在利益世间一切众生而不求自身果报。(三)满足功德白法,精进勇猛,遍修众行,令诸功德圆满具足。(四)证白法,净行已成,功德已圆,得证悟佛果。(北本涅槃经卷十九、品类足论卷六、俱舍论卷十六)((参见:黑法)5383)
 <二>指表白之作法。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三(大四○·二五上):“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业。”p2088FROM:【佛光大辞典】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愿】:(术语)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我今略说。菩萨若能勤求随顺善知识教。

即得成就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功德。


清净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深心。


增长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根。


具足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威德力。


断除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菩萨障碍。


超越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魔境。


深入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法门。


圆满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助道。


修习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妙行。


发起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大愿。


[末学解说]

善男子。我现今略说。菩萨如果能勤求随顺善知识之教导。

即得成就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功德。

清净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深心(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增长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菩萨根。

具足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亿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威德力。

断除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菩萨障碍。

超越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魔境(魔障之境地)。

深入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法门(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

圆满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助道(四念住、四正断等三十七种道品,能资助止观,故称助道。又能资助果德,及诸行互为资助,故称助道。天台宗十乘观法之第七,即以藏教之五停心或六度等助道对治障碍,开辟三解脱门,称为对治助开、助道对治,亦略称助道)。

修习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妙行(殊妙之行法也)。

发起十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百千亿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大愿((术语)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不可说不可说】: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FROM:【佛光大辞典】

【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境】:魔障之境地。西方合论卷五(大四七·四○二下):“是故当知,心外见佛,即成魔境。何以故?以心外无一法可得故。”p6888FROM:【佛光大辞典】

【法门】:梵语 dharma-parya^ya。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大四四·二五二中):“轨生物解曰法,圣智通游曰门。”法界次第亦谓“门谓能通”,故知门之一词,实为通入之义。其次,门者,亦含差别之意;以佛所说之法义有种种差别,故称“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以种种法门,宣示佛道”。如是,法门一词既可作为佛所说教法之总称,而以“不二法门”总括其教说之绝对性;亦可以“八万四千法门”含摄其重重无尽之个别性,以应众生千差万别,重重无尽之烦恼;盖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故佛乃为之说八万四千法门。
 法门既可无尽无量,故以大海比喻其深广浩瀚,不可测量,称为法门海。唐译华严经卷二(大一○·七中):“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准此,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即以“法门无量誓愿学”一语为四弘誓愿中之一愿,而缘四圣谛中之道谛,以广学无尽之法门。(增一阿含经卷十、维摩经卷八、法华经方便品、华严大疏卷二、摩诃止观卷一)p3363FROM:【佛光大辞典】

【助道】:四念住、四正断等三十七种道品,能资助止观,故称助道。又能资助果德,及诸行互为资助,故称助道。天台宗十乘观法之第七,即以藏教之五停心或六度等助道对治障碍,开辟三解脱门,称为对治助开、助道对治,亦略称助道。(摩诃止观卷八下、大乘义章卷十六)p2817FROM:【佛光大辞典】

【妙行】:(术语)殊妙之行法也。大方等陀罗尼经四曰:“不离善友,常说众生妙行。”法华玄义四曰:“妙行者一行一切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愿】:(术语)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我复略说。一切菩萨行。一切菩萨波罗蜜。一切菩萨所住地。一切菩萨安忍门。一切菩萨三昧门。一切菩萨神通智。一切菩萨总持门。一切菩萨回向智。一切菩萨四无量。一切菩萨广大愿。一切菩萨普遍成就。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识力。而得圆满。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从善知识来。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尔时善财童子。白言圣者。我今已知一切善法从善知识生。云何能于诸善知识善法之中。速得圆满。速得清净。得不退失。

时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告善财言有二种戒。具足受持。则得圆满善知识法。
何等为二。一菩萨戒。二别解脱戒。持是二戒。则能圆满善知识法。
如佛所说。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调伏。令他调伏。无有是处。
若诸菩萨。具足圆满头陀功德。如是二戒。悉得清净。不失善法。


[末学解说]

善男子。我再略说。一切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一切菩萨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一切菩萨所住地。一切菩萨安忍(指安心忍耐。乃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心能安住不动,堪忍身心内外之荣辱恼害,以成就道业)门。一切菩萨三昧门(指进入佛所具无量三昧之门户。佛之三昧,无量无数,菩萨无法尽得,或闻是心而萌生退意,故佛说三昧门,入一门即统摄无量三昧,如牵衣一角,举衣皆得)。一切菩萨神通(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智。一切菩萨总持门(总持之法门。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有法、义、咒、忍等四种总持)。一切菩萨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智。一切菩萨四无量(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一切菩萨广大愿。一切菩萨普遍成就。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识之力。而能获得圆满。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从善知识来。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尔时善财童子。对圣者说到。我现今已知一切善法(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从善知识生。如何能够于诸善知识善法之中,快速证得圆满,快速证得清净,且证得后能不退失呢?

这时德生童子(乃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善知识之第五十一位。与有德童女同住于妙意华门城,二人已证得菩萨解脱,以净智观诸世间皆幻住,系由因缘所生之故,乃至一切菩萨众会变化调伏诸所施为皆幻住,系由愿与智所摄成之故)有德童女(为波罗奈城有德婆罗门之女。此女因见佛之相好,而生起净信心,向佛请益深法,佛遂宣说诸法实相、空无自性之理,因此而有“有德女所问经”一卷流传于世)。告诉善财(佛弟子名。华严经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员善知识,末后到弥勒阁,按善财于东洋紫竹林参观世音。乃第二十八参,为五十三员善知识之一。而度善财者,弥勒与文殊也)言有二种戒。具足受持(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则能证得圆满善知识法。

是哪两种呢?一是,菩萨戒(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其戒相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出家菩萨戒;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二是,别解脱戒(又名别解脱律仪,别解脱是戒法的别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恶业,别别解脱,故名“别解脱”。因合于律仪,故又名“别解脱律仪”)。受持此二戒。则能圆满善知识法。

如佛所说。自己不持戒,令他人持戒。自己未调伏(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令他人调伏,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诸菩萨,具足圆满头陀(华译为抖擞,即甩开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著的行法)功德,如是二戒。悉得清净。不失善法(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

注解:
【善知识】:(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
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FROM:【佛光大辞典】

【安忍】:指安心忍耐。乃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心能安住不动,堪忍身心内外之荣辱恼害,以成就道业。(摩诃止观卷七之四、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七)((参见:十波罗蜜)449、“忍”2889)p2397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门】:指进入佛所具无量三昧之门户。佛之三昧,无量无数,菩萨无法尽得,或闻是心而萌生退意,故佛说三昧门,入一门即统摄无量三昧,如牵衣一角,举衣皆得。(大智度论卷二十八)p582FROM:【佛光大辞典】

【神通】:梵语 abhijn~a^,巴利语 abhin~n~a^。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FROM:【佛光大辞典】

【总持门】:<一>总持之法门。总持,为梵语 dha^raN!i^(陀罗尼)之意译,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有法、义、咒、忍等四种总持。然密教所称者,乃特指第三之咒总持。((参见:陀罗尼)3607)
 <二>即指密教。(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p6488FROM:【佛光大辞典】

【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量】:(名数)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法】:梵语 kus/ala^ dharma^h!。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大二四·三八二下):“国界人民,日见增长,善法无损。”(往生要集卷中)p4883FROM:【佛光大辞典】

【德生童子】:德生,梵名 S/ri^-sambhava。乃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善知识之第五十一位。与有德童女同住于妙意华门城,二人已证得菩萨解脱,以净智观诸世间皆幻住,系由因缘所生之故,乃至一切菩萨众会变化调伏诸所施为皆幻住,系由愿与智所摄成之故。(六十华严经卷五十七、华严经行愿品疏卷三、华严经疏卷五十五)((参见:五十三参)1048)p6008FROM:【佛光大辞典】

【有德女】:为波罗奈城有德婆罗门之女。此女因见佛之相好,而生起净信心,向佛请益深法,佛遂宣说诸法实相、空无自性之理,因此而有“有德女所问经”一卷流传于世。p2457FROM:【佛光大辞典】

【善财】:(人名)佛弟子名。华严经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员善知识,末后到弥勒阁,按善财于东洋紫竹林参观世音。乃第二十八参,为五十三员善知识之一。而度善财者,弥勒与文殊也。(参见:通俗编。参照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受持】:梵语 udgrahaN!a。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可分三方面:(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即须誓愿持守,不得有违。(二)受持经典,乃十种法行、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即受学经典之际,发净信解,以恭敬心阅读,并须时时讽诵、忆念。又信受佛之教法,称受持佛语;信受某部经典,如信受法华经,称受持法华。于日本日莲宗,谓行者于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之经题、受持法华经之际,立即可由凡夫身转为佛身,称为受持妙法成佛,略称受持成佛。(三)受持三衣,据释氏要览卷上载,僧众得受三衣后,须依法于适当之时、地穿著,如入聚落、听法等,得著大衣;于净处、习诵等,得著七条衣;于任何处所,得著五条衣。(妙法莲华经普贤劝发品、陀罗尼品、胜鬘宝窟卷上本、得度略作法、从容录第三则)p3106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戒】: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其戒相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出家菩萨戒;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别解脱戒】:又名别解脱律仪,别解脱是戒法的别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恶业,别别解脱,故名“别解脱”。因合于律仪,故又名“别解脱律仪”。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调伏】:(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如法调伏诸众生力。”(二)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上):“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在密教中,有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五大明王,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梵 abhica^raka),系五种或四种修法之一。(新华严经卷五、维摩经疏(净影)、华严经探玄记卷四)p6165FROM:【佛光大辞典】

【头陀】:华译为抖擞,即甩开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著的行法。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叫做“十二头陀”。俗称行脚乞食的僧人为“头陀”,亦称行者。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在以上这部分佛经中解说了以下要点:
1.菩萨能够因善知识获得无量利益
2.应当“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从善知识来。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3.要具足受持两种戒:一是菩萨戒;二是别解脱戒。则能于诸善知识善法之中,快速证得圆满,快速证得清净,且证得后能不退失
4.如果自己不持戒,想令他人持戒。自己未调伏,想令他人调伏,这是不可能的
针对最后一点,善知识也有相关教导,认真学习:

佛经上也常讲~自己都做不到,还想教导别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在很多经上都说过)

众生常搞错一件事情,那就是~
例如:一般人看连续剧或电影,往往把自己当作剧中人,幻想自己是主角或和主角恋爱
这就是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因为剧情而欢喜忧伤气愤
这道理在佛弟子中也非常常见,
很多人或佛弟子,自己学佛后,或皈依后,或读一两本经后,
也像看电视或电影那样,就以为自己是圣人了,可以开始教导别人了,
别人如果不听他的话,就开始气愤的教训别人,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和别人差不多
这样别人怎会听自己的话呢?
这点大家真的要弄清楚,或许自己听过一些佛法和道理,但是不代表自己可以教训别人
而且佛法讲的[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四摄法]自己真的懂吗?真的做到了吗?
如果真的做到,就知道该如何引导众生,不会因此而生气
老实说,很多人连自己都搞不定,连家人都劝化不了,对于外人却想当别人的老师
这让我们好好想一想,不觉得自己很可笑吗?自己有多少斤两?多少分寸呢?

佛经和佛法是让我们来教导我们自己,要求自己要做到
而不是拿佛法和佛经来教训别人的,如果能这样想清楚,又怎会生气呢?
自己信佛的人都做不到,怎能要求不信佛的人要相信佛法呢?何况是相信自己?
我们自己真的比对方强吗?其实是半斤八两
如果能这样好好想清楚,就会明白自己的卑微和不足,
就会发现我们自己其实和对方一样贡高我慢,一样不懂佛法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佛陀在[法华经安乐行品]上讲的很清楚
1.初学法华经的菩萨行者应该先远离一切恶人恶缘恶事恶环境
因为自己的心还没准备好,遇到这些恶,就会迷失堕落
2.再者,应该杜绝评论一切佛法和同修的过失,若有难问,以大乘法答
因为自己尚未圆满,所以不要妄说评断佛法和同修
3.然后对于自己尚未能救度的人,应该先发起大心,希望以后自己能救度
因为自己能力还不足,所以不要纠缠结恶,应该先发大心以后救度
4.如果按照1-3这样来修持,以后德行圆满,就能回到1-3的情况,都能解救众生
——[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4 00:04 , Processed in 0.1449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