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楞严经》6-9卷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70

[禅定勋章]

41#
 楼主| 发表于 2024-2-24 14:01:17 | 只看该作者

14、国家如果有难,民众只要礼拜供养及佩戴楞严咒,一切灾厄悉皆销灭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争,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 。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礼拜恭敬,一心供养。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灾厄,悉皆销灭。

[学习解说]:

阿难,若有国土遭遇饥荒、瘟疫、战争、贼难,或一切发生恶事的地方,只要书写楞严咒,或安置城的四门,或支提(塔与支提有别,依摩诃僧祇律之说,有舍利者为塔,无舍利者为支提)、或脱阇(译曰幢)上,令国土所有众生恭敬礼拜,一心供养楞严咒,和各自佩戴楞严咒,或者安置在家中,这样一切灾难都将全部销灭


名词解释:

【脱阇】
(物名)Dhvaja,译曰幢。楞严经七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长水疏七曰:“脱阇云幢。”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支提】
梵语 caitya,巴利语 cetiya。又作支帝、枝提、支陀、支征、脂帝、制多、制底、制底耶。积集之义。又译聚相。释尊荼毗时,曾积聚香柴而成大[卄/積],此为“支提”一名之起因,其后于佛陀之灵迹等堆积[尃*瓦]土而营造之,又谓世尊无量之福德积集于此,故举凡塔庙、灵庙、庙、方坟等,皆称支提。此外,穿凿石窟之特殊构造,亦称支提。
 塔(梵 stu^pa,音译窣堵波)与支提有别,依摩诃僧祇律之说,有舍利者为塔,无舍利者为支提。后世多混用之,地持经论即主张不论有无舍利,皆称支提。又据阿育王经卷七载,佛之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涅槃处,称四支征,而世所广知者则为“四大灵塔”,亦是混用之例。另有说总称为“塔”,别称“支提”者。
 现今印度称为支提之石窟颇多,其中,七叶窟(梵 Sapta-parN!a-guha^),及史达玛(Suda^ma)、洛马斯利夕(Lomas Rishi)等窟,被视作原始支提。又如帕贾(Bha^ja)及贝达沙(Bedsa^)等窟,则被视为支提之大成。(起世经卷七、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有部目得迦卷十、法华经文句卷八下、法华义疏卷十一、玄应音义卷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p1416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70

[禅定勋章]

4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4 14:01:50 | 只看该作者

15、楞严咒所在之处,龙天欢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乐,一切灾厄不详之事永不能入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 ,杻械枷锁不着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阿难!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 ;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有此咒地,悉皆消灭。十二由旬成结界地,诸恶灾祥 ,永不能入。

[学习解说]:

阿难,各处各方只要有楞严咒的地方,就会天龙欢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乐

有楞严咒的地方,能镇压一切恶星,令民众远离灾难和横祸,不被杻械枷锁缠身,可以昼夜安眠,无有恶梦

阿难,在这个娑婆世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又有八大恶星为主作种种形出现在世间,令众生遭受种种灾难

但是楞严咒所在之处,一切灾难都将消灭,十二由旬内会成为结界地,一切灾厄不详之事永远不会进入


名词解释:

【在在处处】
(杂语)各处各方也。涅槃经九曰:“在在处处,示现有生,犹如彼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70

[禅定勋章]

4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4 14:02:18 | 只看该作者

16、楞严咒能保护末法初学者,心入正定,得大安稳,还能获得心通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隐。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 ,旧业陈债,来相恼害。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净僧。持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 ,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学习解说]:

因此,如来宣说这个楞严咒,能保护末法初学者入于正定,获得身心自在,得大安稳,更不会被一切鬼神及无始来的冤亲债主前来恼害

你和会中诸有学人以及未来世的修行人,若能依照我说的方法建立坛场、如法持戒、并且遇到真正的清净僧、然后在持咒时心无疑惑的话,那么即使以父母所生的色身也能获得心通(远离一切言说文字妄想,悟证自己的本性,叫做“心通”),如果不能得心通者,十方如来便是在打妄语


名词解释:

【心通】
远离一切言说文字妄想,悟证自己的本性,叫做“心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70

[禅定勋章]

44#
 楼主| 发表于 2024-2-24 14:10:49 | 只看该作者

17、无量百千金刚,梵王、天帝释、四天大王及鬼神等都发愿保护诵持楞严咒的人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

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
  
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
  
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学习解说]:

佛说到这里,会中有无量百千金刚一同在佛前顶礼合掌,对佛说:如佛所说,我们当以诚心保护这些修无上菩提的众生

这时,梵王、忉利天王、四大天王也同时来到佛前顶礼,对佛说:我们也会尽心尽力保护他们,令他们一生所作都能如愿

还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恶鬼之总名也。译为暴恶可畏等)王、富单那(意译作臭鬼、臭饿鬼。又称热病鬼、灾怪鬼)王、鸠槃茶(即厌魅鬼)王、毗舍遮(意译食血肉鬼、啖人精气鬼、癫狂鬼、吸血鬼)王、频那夜迦等大鬼王和鬼帅也都向佛合掌顶礼,发誓要保护这些修无上菩提的人,令他们的菩提心快速获得圆满

又有无量日月天子、雨师、风师、雷师、电伯等等,也在佛前顶礼佛足,对佛说:我们也愿意保护那些修行人,令他们无所怖畏

还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水陆空万物以及风神王和无色界天,也一同向佛顶礼,对佛说:我们也保护这些修行人,令他们能早日成就菩提道果,永不遭遇魔事


名词解释:

【罗刹】
(异类)Ra%ks!asa,又具曰罗刹娑,罗叉婆。女曰罗叉私(Ra%ks!asi)。恶鬼之总名也。译为暴恶可畏等。按罗刹本为印度古民族之名称。至雅利安人。遂成为畏恶之名词。又谓罗刹男。黑身朱发录眼。罗刹女。为绝美之妇人。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刹娑,或言阿落刹娑,是恶鬼之通名也。又云罗叉娑,此云护者,若女则名啰叉私。旧云啰刹,讹略也。”慧琳音义二十二曰:“啰刹娑,梵语食人恶鬼都名也。”法华玄赞二曰:“夜叉,此云勇健。(中略)罗刹云暴恶,亦云可畏。彼皆讹音,梵语正云药叉罗刹娑。”梵语杂名曰:“罗刹,梵名罗(引)察娑。”慧琳音义二十五曰:“罗刹此云恶鬼也,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玄应音义十八曰:“罗刹或云啰叉娑,此云护王,若女则名啰叉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毗舍遮鬼】
毗舍遮,梵名 Pis/a^ca。又作毕舍遮鬼、臂奢柘鬼。意译食血肉鬼、啖人精气鬼、癫狂鬼、吸血鬼。原为印度古代神话中之魔鬼,其腹如沧海,咽喉如针,常与阿修罗、罗刹并提,佛教中之饿鬼即源于此。此鬼啖食人之精气、血肉,乃饿鬼中之胜者。又慧苑音义卷下,以毗舍遮为东方提头赖吒(梵 Dhr!ta-ra^s!t!ra,即持国天)之眷属。(大日经卷三普通真言藏品、玄应音义卷二十一、慧琳音义卷十八)p3851  FROM:【佛光大辞典】

【鸠槃茶】
亦云槃查,亦云俱槃茶,此云瓮形。旧云冬瓜,此神阴如冬瓜,行置肩上,坐便踞之,即厌魅鬼。梵语乌苏慢,此云厌。字苑云:厌,眠内不祥也。苍颉篇云:伏合人心曰厌。论衡曰:卧厌,不寤者也。字本作厌,后人加鬼。 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富单那鬼】
富单那,梵名 Pu^tana。为鬼神之一种。又作富多那鬼、布怛那鬼。意译作臭鬼、臭饿鬼。又称热病鬼、灾怪鬼。此鬼与乾闼婆皆为持国天之眷属,守护东方。依护诸童子陀罗尼经载,富多那鬼外形如猪,能使孩童在睡眠中惊怖啼哭。又据慧琳音义卷十二、卷十八所述,富单那鬼为饿鬼中福报最胜者,其易极为臭秽,能予人畜灾害。另有名为迦吒富单那(梵 Kat!a-pu^tana)之鬼,与富单那鬼为同类。(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下、翻梵语卷七、翻译名义集卷六、孔雀经音义卷上、大佛顶陀罗尼勘注)p4929 FROM:【佛光大辞典】

【频那夜迦】
(天名)Vina%yaka,鬼神名。即欢喜天也。(参见:欢喜天及毗那夜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

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学习解说]:

这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对佛说:世尊,我们所修的功德早已经成就菩提,但是我们不取涅槃,我们愿常常跟随诵持楞严咒的人,保护他们修行正定

世尊,这些修行正定的人,如果在道场或在其他地方经行,甚至是以散乱心诵持楞严咒,我们也会常常跟随和保护此人,纵然魔王有大自在力也不能伤害他,诸小鬼神更是远离此人十由旬之外,除非此人发心修行禅定才可以靠近

世尊,这些恶魔及魔眷属如果想要侵扰此人,我就用宝杵敲破他的头就像微尘一样碎小,永远都会保护此人所作如愿


==============


[学习笔记]:

以上十七条是诵持楞严咒的种种殊胜功德,尤其最后一段讲到: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所修的功德,其实早已经成就菩提,但是他们不取涅槃,而是发愿常常跟随诵持楞严咒的人,保护他们修行正定。甚至只是以散乱心诵持楞严咒,他们同样发心常常跟随和保护此人所作如愿(成就无上菩提)

这让末学深深感动,与感恩一切护法圣众发心守护!

何为报佛恩?

楞严经~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着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破邪显正报佛恩
妙法莲华经云~

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将自己从佛法得到的好处告诉别人, 让众生都能获益,
自己精进学佛解脱轮回之苦, 也帮助众生脱离轮回之苦
这样就是报佛恩 ——
如何报佛恩 ~ 妙法莲华经

生起慈悲利他之心就是报佛恩,末学当如是学,阿弥陀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70

[禅定勋章]

45#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20:4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9 17:04 编辑

(本次学习:45楼~46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八、阿难代众生请(法)问佛,如何获得无上正修行路?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

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学习解说]:

阿难立即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对佛说:我们愚钝,喜欢多闻,对于无漏心不求出离。承蒙佛陀慈悲教诲今日得到正熏修,令我们身心欢喜和得到大利益

世尊,如果这样修行正定在还没到涅槃时,什么是干慧地?四十四心要修到什么次第能得到修行目?什么是等觉菩萨?

说完这些话,阿难五体投地顶礼佛陀,在场大众也都一心等待佛陀的慈悲教导,大家都睁大眼睛瞻仰佛陀


名词解释:

【干慧地】
梵语 s/ukla-vidars/ana^-bhu^mi。即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盖三乘圣人,初修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等三观,虽有观慧,然未全得真谛法性理水,故称为干慧地。据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干慧地有二种,即:(一)声闻,乃独求涅槃,故勤精进、持戒,或习观佛三昧、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集诸善法,舍不善法等;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称干慧地。(二)菩萨,则为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又据摩诃止观卷六上载,将十地配合菩萨五十三位,而以其中之外凡三贤为干慧地,称为十信。((参见:十地)419)p4371 FROM:【佛光大辞典】

【熏修】
熏是熏习,修是修行,即以德熏身而修行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赞叹阿难说:善哉,善哉,你能为大众及末法一切众生修行正定,求大乘法,能从凡夫起修直到证得大涅槃,为众生悬示无上正修行路,你要仔细听,我现在就你们演说。阿难及大众合掌刳心(谓摒弃杂念),默默的等待佛陀教导


==============


[学习笔记]:

这段世尊称赞阿难的经文有个学习要点,就是善问与善答的知识点,详见下面经文~

尔时世尊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世有二人甚为希有如优昙花。

。。。。。。

复有二人。
一[善问难]。 (善于发问)
二[善能答]。 (善于答问)
善问难者汝身是也。善能答者谓[如来]也。

1、为什么善问与善答的人“甚为希有如优昙花”?
善男子。因是[善问]即得转于无上法轮。能枯十二因缘大树。能度无边生死大河。能与魔王波旬共战。能摧波旬所立胜幢。—— 佛说世上两种人非常稀有~大般涅槃经

2、因此,善问与善答者能得无量无边功德,能转无上法轮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唯有二人能得无量无边功德。不可称计不可宣说。能竭生死漂流瀑河。降魔怨敌摧魔胜幢。能转如来无上法轮。一者善问。二者善答。—— 如何得无量无边功德,降魔怨敌,转如来无上法轮 ~ 大般涅槃经

名词解释:

【刳心】
1.道教语。谓摒弃杂念。 2.挖出心脏,表示忠心。—— 在线汉语字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70

[禅定勋章]

46#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20:54: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2-26 14:34 编辑

1、世界颠倒和众生颠倒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学习解说]:

佛说:阿难,要知道妙性(佛性)圆明,离一切名相,本来没有世界和众生,只因妄念而生出万相,有了生就随之有灭,其实生和灭也都是虚妄相,如果能将这个生灭的虚妄相业也去除才叫做真,这样就称为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

阿难,你如果想获得真正的禅定和实证如来大涅槃,首先应当认识众生和世界这两个颠倒的因,如果不生这两个颠倒的因,那就是如来正定



1.1 什么是众生颠倒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学习解说]:

阿难,什么是众生颠倒?“谓众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随顺妄惑,而造妄业;由此妄业,展转相生,轮转三界,不能返妄归真,故名众生颠倒”


===============


[学习笔记]:

关于“不明自性”,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就是不明白或不认得“真我或法我”,因此不断追随“自我或假我”造作妄业、轮回流转

下面再次温习:

1、什么是自我或假我?以及“真我或法我”又是哪个呢?

自我或假我:“就是外道或一般凡夫,通常执着在「肉体的我」上,或执着在「自我」的观念上(就是观念上所认为的我)”

真我或法我:“从佛法上来说,就是指真正真实的我,究竟的我,根本的我,实相的我,觉悟的我

以佛法中的不同佛法名相来说,简单说就是:

清净后的「第八识」(空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或「佛性」、或称「自性」”


2、为什么追随自我或假我属于颠倒?

“因为「自我」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执着虚妄下而形成观念见解上的我,以及因念而投生成为肉体这个我”

“所以,「我」这个身体,从不断「六道轮回」的过程看来,「我」和「身体」以及「观念」都是虚幻变异的”

“这就像在梦中,你想吃梦中的烤肉,或正在吃,醒来,梦中的肉和我都是假的,而且梦中吃肉的想法也是因迷而生,也是虚幻

所以众生执着的这个自我,就像由各种观念织成的梦境,梦中的我就是由各种观念见解织罗而成的,所以没有真实性”


“总而言之,轮回中的我,因为不能见性,所以浑沌,所以,这种迷糊的我并不是真我”

要知道,“「佛性」才是「真我」”,“「佛性」才是成佛的根本”,“「佛性」「常乐我净」”

“ 也就是说「佛性」是:
「真常」:指真正永恒,相较于一切器世间的生灭变化,「佛性」是真常不变
「真乐」:指轮回是苦,「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喜乐
「真我」:指轮回的业障身是假我,「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真我」
「真净」:指真正清净光明圆满,「佛性」如矿中真金,虽然「第八识」遭「无明」染污,但是「佛性」不曾消失,只是被覆盖”


“所以,对「有情众生」来说,「佛性」才是成佛的关键”

“恢复「真我」「佛性」”才不会颠倒!

相关阅读:
「真我」与「假我」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名词解释:

【二种颠倒】
指众生颠倒、世界颠倒。据楞严经卷七载,二种颠倒即:(一)众生颠倒,指众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随顺妄惑而造妄业,由此妄业展转相生,轮转三界,不能返妄归真,故称众生颠倒。(二)世界颠倒,过去、现在、未来三者迁流为世,东、西、南、北四方分位为界。以世涉方,故称世界。颠倒指众生迷失真性,念念迁流,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故称世界颠倒。p240 FROM:【佛光大辞典】




1.2 什么是世界颠倒?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学习解说]:

阿难,什么是世界颠倒?“世界颠倒,过去、现在、未来三者迁流为世,东、西、南、北四方分位为界。以世涉方,故称世界。颠倒指众生迷失真性,念念迁流,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故称世界颠倒”

由于众生对分段生死(三界众生所感生死之果报各有类别、形貌、寿量等之限度与差异,故称分段生死)的执着,所以妄以为有个世界。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与东、南、西、北、四方相互和合牵涉,就变化成十二类众生

世界因妄动则而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由于这六种乱想形成业性(又曰业体。业之自体也)的缘故,所以相应就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等共十二类众生


名词解释:

【业性】
(术语)又曰业体。业之自体也。华严经二曰:“业性广大无穷尽。”(参见:业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分段生死】
二种生死之一。指三界众生之生死。为“变异生死”之对称。分段,指由于果报之异而有形貌、寿量等之区别。盖三界众生所感生死之果报各有类别、形貌、寿量等之限度与差异,故称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为生死。依唯识家之说,分段生死系以有漏之善恶业为亲因,以烦恼障为助缘所感三界之粗异熟果。以身命有长短,随因缘之力而定有齐限,故称为分段,亦即三界、五趣之生死。
 大乘义章卷八将分段生死分为二种,谓三涂之报为恶道分段,人天之报为善道分段。复于大乘人中恶道分段立三阶,即:(一)凡夫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缘。(二)十住菩萨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三)种性以上初地菩萨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善道分段亦有三阶,即:(一)凡夫二乘乃至十住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四住为缘。(二)种性解行之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三)地上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此外并详说其报尽之位次。又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列举分段生死之四魔,即分段烦恼魔、分段蕴魔、分段死魔、分段天魔等。(胜鬘经一乘章、成唯识论卷八、胜鬘宝窟卷中本、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末、摩诃止观卷七上、法华经玄义卷二上、卷六下、华严五教章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六)p1319 FROM:【佛光大辞典】

【分段生死】
指迷界凡夫所受的生死。又称分段死、有为生死。为‘变易生死’(指超越轮回之圣者、菩萨,能自由自在选择生死)的对称。即三界中的生死、六道中的生死,具见惑、思惑之凡夫的生死。轮回于六道中的凡夫,随前生所作业之因,其寿命有分限,身体的大小有一定的限度,故称分段。《胜鬘宝窟》卷中(末)云(大正37·48c)︰‘言分段生死者,谓色形区别、寿期短长也。’

《大乘义章》卷八(本)认为分段生死有两种,即三涂之报的恶道分段,以及人天之报的善道分段。该书又在恶道分段立三阶之别︰(1)凡夫所受的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缘。(2)十住菩萨所受的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3)种性以上初地菩萨所受的生死,以恶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于善道分段亦立三阶之别︰(1)凡夫二乘乃至十住菩萨所受的生死,是以善业为因,四住为缘。(2)种性解行之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3)地上菩萨所受的生死,是以善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书中并详述其报尽的位次云云。

另据《华严五教章》卷二所载,此分段生死,在小乘及大乘始教等处,所说不同。其文云(大正45·491a)︰
‘若依小乘,但有分段身至究竟位,佛亦同然,是实非化。若始教中,为回心声闻,亦说分段至究竟位,佛身亦尔,然此是化非实也。若依直进中有二说︰(一)谓寄位显十地之中功用无功用粗细二位差别相故,即说七地已还有分段,八地已上有变易。(二) 就实报,即说分段至金刚已还,以十地中烦恼障种未永断,故留至金刚故,既有惑障,何得不受分段之身。’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说分段生死有四魔,即一二八根本烦恼、随烦恼的种子及现行的习气为‘分段烦恼魔’。此魔所招之粗五蕴为‘分段蕴魔’。五蕴终尽(即已死、将死及正死)为‘分段死魔’。第六天子及彼眷属为‘分段天魔’。

[参考资料] 《摩诃止观》卷七(上);《法华经玄义》卷二(上)、卷六(下);《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末);《成唯识论演秘》卷二(末);《华严五教章》卷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十二类生】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种类型。即:
(一)卵生,从壳而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
(二)胎生,从胞胎而出生。谓此类有情因爱欲杂染之惑,起横竖乱想之业,惑业相滋故感此生之报。即人畜龙仙之类。
(三)湿生,从湿处而受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执著之惑,起翻覆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含蠢蠕动之类。
(四)化生,即从无而忽有,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如蚕蜕形为蛾,如雀化蛤等。
(五)有色,谓有形碍明显之色。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障碍之惑,起精耀乱想之业,惑业显著故感此生之报。即休咎精明之类,如星辰吉者为休,凶者为咎;萤火蚌珠,皆精明之类。
(六)无色,即无有形色。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销散之惑,起阴隐乱想之业,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如无色界之外道。
(七)有想,指从忆想所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
(八)无想,指想心昏迷、无所觉了。谓此类有情因顽钝愚痴之惑,起枯槁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黄头外道化为石。
(九)非有色,谓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此类有情因虚伪相待之惑,起因依乱想之业,惑业相染故感非有色相成色之报。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
(十)非无色,谓因声呼召而能成形。此类有情因相引妄性颠倒之惑,起呼召乱想之业,惑业相附故感非无色相无色之报。即咒诅厌生之类。
(十一)非有想,谓借他之身以成自类。此类有情因诬罔颠倒之惑,起回互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有想相成想之报。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
(十二)非无想,谓虽亲而成怨害。此类有情因怨恨颠倒之惑,起杀害妄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无想相无想之报。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七)p34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70

[禅定勋章]

47#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4:36:37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增补46楼内容+47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2、十二类众生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名词解释:

【羯逻蓝】
(物名)Kalala,又作羯罗蓝,歌罗逻,羯刺蓝,羯逻罗等。译曰凝滑,杂秽等。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自受生之初至七日间之位。胎内五位之一。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羯逻蓝,旧言歌罗逻,此云和合,又云凝滑。父母不净和合,如蜜和酪,泯然成一。于受生七日中,凝滑如酪上凝膏,渐结有肥滑也。”同二十四曰:“羯刺蓝。”慧琳音义十三曰:“羯逻罗初受胎时,父之遗泄也。”俱舍光记九曰:“翻云杂秽。”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蒱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二、胎生],胎生者,从胞胎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爱欲杂染之惑,起横、竖乱想之业,惑业相滋,故感此生之报,即人畜龙仙之类是也。(横、竖者,人身竖,而畜生横也。因行正道,得为人类,故身竖;因行邪道,感生畜类,故身横也。)”


名词解释:

【遏蒲昙】
意译作皮,是在第二个七天时,生命体像黄豆大的一点,已经长出皮但还没有肉,更没有骨头。——摘自百度

【遏蒲昙】
意思是指婴儿在娘胎里大概第二个七天的那种状况。这个词语在佛教文献中用来描述胎生众生的最初形态,即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当生命体的大小像黄豆那么大,已经长出了皮,但是还没有肉和骨头。这个阶段主要是指大部分胎生生命体的发育情况,与卵生生命体的发育过程有所不同,卵生生命体通常发育时间较短。——摘自百度




“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三、湿生],湿生者,从湿处而受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执着之惑,起翻覆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含蠢蠕动之类是也。(翻覆即飞伏也。因违义背信,翻覆任情,遂感蠢蠕飞伏之类也。)”


名词解释:

【蔽尸】
梵语 pes/i^,又作闭尸、箄尸,或蜱罗尸。意译肉段、凝结、软骨、肉团等。为胎内五位之第三位,即自母体受孕至胎儿成形的五个阶段中之第三阶段。据玄应音义卷一载,胎儿成长至第三个七日,结集成柔软之肉团,若为男胎,呈上阔下狭形;若为女胎,则呈上狭下阔形。又据瑜珈略纂卷一所载,西域印度一带亦称熟血为蔽尸,以两者相类似之故。(俱舍论卷九、集异门足论卷九)p6287 FROM:【佛光大辞典】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四、化生],化生者,无而忽有也。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是也。(转蜕飞行者,如蚕蜕形为蛾,如雀化蛤之类。)”



“由因世界留礙轮回,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五、有色],有色者,有形碍明显之色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障碍之惑,起精耀乱想之业,惑业显著,故感此生之报,即休咎精明之类是也。(休咎精明者,如星辰,吉者为休,凶者为咎;爝火蚌珠,皆精明之类,爝火即萤火也。)”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沈,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六、无色],无色者,无有形色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销散之惑,起阴隐乱想之业。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是也。(空散销沉者,色尽心亡,猒空绝想,沉冥幽隐,即无色界外道之类是也。)”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七、有想],有想者,从忆想所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是也。(罔象者,似有似无也。潜结者,潜即隐伏,结即凝滞也。)”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八、无想],无想者,想心昏迷,无所觉了也。谓此类有情,因顽钝愚痴之惑,起枯槁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是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者,如华表生精,如黄头外道化为石是也。)”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九、非有色],非有色者,谓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也。谓此类有情,因虚伪相待之惑,起因依乱想之业,惑业相染,故感非有色相成色之报,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是也。(非有色相成色者,如水母本无自类之色相,故曰非有色相,以水沫为身,以虾为目,故曰成色也。)”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十、非无色],非无色者,因声呼召而能成形也。谓此类有情,因相引妄性颠倒之惑,起呼召乱想之业,惑业相附,故感非无色相无色之报,即咒诅厌生之类是也。(非无色相无色者,如虾蟆等,从自类生,不假他成,故曰非无色相,藉声得生,故曰无色。咒诅猒生者,咒诅亦呼召耳,猒即祷也,如虾蟆以声附卵,然后生长,非声则坏;又孔雀,雌者闻雄者鸣,即有娠,生雏,此等物类,若由厌祷而生也。)”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蒱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十一、非有想],非有想者,谓借他之身以成自类也。谓此类有情,因诬罔颠倒之惑,起回互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有想相成想之报,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是也。(诬罔即诳惑也,回互犹转换也。蒲卢,蜾羸也,取青虫以为己子,乃诬罔回互之义也。非有想相成想者,如青虫,非蒲卢之类,故曰非有想相而能成己之子,故曰成想也。)”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学习解说]:

“[十二、非无想],非无想者,谓虽亲而成怨害也。谓此类有情,因怨恨颠倒之惑,起杀害妄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无想相无想之报,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是也。(非无想相无想者,父母有爱,故曰非无想相;后时成大,父母遭食,故曰无想也。土枭,食母鸟也;破镜,食父兽也,形如貙而虎眼。今云鸟者,恐译误耳。)”


===============


[学习笔记]:

藉由十二类众生的投生现象,可以知道心念在解脱与轮回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上面十二类众生形成的原因都是因为各自妄想执着,然后造作种种恶业,最后感召种种果报

因此,
六道轮回非常复杂,就算每一道之中也是如此,例如:天道有28种层次,人畜鬼也有十大类的因果轮回,详情可参阅[楞严经]

不过,不论哪一道中的生活,其实都是众生自己心念感召,而投入各种相对应的虚幻中

比较好的心念,就会投生天道中,比较坏的心念就会投生鬼畜地狱三种恶道中

所以,
佛法讲万法由心生,

所谓法不只是指正法,而是指一切法与非法,善法与恶法,也不是单指方法,而是包含一切物质和现象

所以,这个法是指心念所产生的一切观念和因而产生的物质,就是宇宙万物,就是法界一切器世间
所以,万法由心生是指一切都是由心想生,不论法与非法

就是指三恶道或三善道都是由众生的心念感召而产生,善法感召三善道,非法感召三恶道

恶的心念造成种种恶的氛围和环境,善的心念则养育种种善的氛围和环境

因此,善法感召善道的享福果报,恶法感召恶道的痛苦果报

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原理,就像水往低处流,六道轮回就是众生心念流转而投生的现象
想解脱六道轮回,那就要先放下六道中的观念和执着

只有自己舍弃执着,自己才不会被自己的念头所牵引,而和众生的共业起六道牵扯,这样就能逐渐摆脱六道引力的禁锢

而这样在佛法中能教导众生解脱六道轮回的法门,就叫作解脱法 ——
自杀的因果和真相

相关阅读: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名词解释:

【十二类生】
﹝出楞严经﹞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二、胎生],胎生者,从胞胎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爱欲杂染之惑,起横、竖乱想之业,惑业相滋,故感此生之报,即人畜龙仙之类是也。(横、竖者,人身竖,而畜生横也。因行正道,得为人类,故身竖;因行邪道,感生畜类,故身横也。)
  [三、湿生],湿生者,从湿处而受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执着之惑,起翻覆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含蠢蠕动之类是也。(翻覆即飞伏也。因违义背信,翻覆任情,遂感蠢蠕飞伏之类也。)
  [四、化生],化生者,无而忽有也。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是也。(转蜕飞行者,如蚕蜕形为蛾,如雀化蛤之类。)
  [五、有色],有色者,有形碍明显之色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障碍之惑,起精耀乱想之业,惑业显著,故感此生之报,即休咎精明之类是也。(休咎精明者,如星辰,吉者为休,凶者为咎;爝火蚌珠,皆精明之类,爝火即萤火也。)
  [六、无色],无色者,无有形色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销散之惑,起阴隐乱想之业。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是也。(空散销沉者,色尽心亡,猒空绝想,沉冥幽隐,即无色界外道之类是也。)
  [七、有想],有想者,从忆想所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是也。(罔象者,似有似无也。潜结者,潜即隐伏,结即凝滞也。)
  [八、无想],无想者,想心昏迷,无所觉了也。谓此类有情,因顽钝愚痴之惑,起枯槁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是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者,如华表生精,如黄头外道化为石是也。)
  [九、非有色],非有色者,谓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也。谓此类有情,因虚伪相待之惑,起因依乱想之业,惑业相染,故感非有色相成色之报,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是也。(非有色相成色者,如水母本无自类之色相,故曰非有色相,以水沫为身,以虾为目,故曰成色也。)
  [十、非无色],非无色者,因声呼召而能成形也。谓此类有情,因相引妄性颠倒之惑,起呼召乱想之业,惑业相附,故感非无色相无色之报,即咒诅厌生之类是也。(非无色相无色者,如虾蟆等,从自类生,不假他成,故曰非无色相,藉声得生,故曰无色。咒诅猒生者,咒诅亦呼召耳,猒即祷也,如虾蟆以声附卵,然后生长,非声则坏;又孔雀,雌者闻雄者鸣,即有娠,生雏,此等物类,若由厌祷而生也。)
  [十一、非有想],非有想者,谓借他之身以成自类也。谓此类有情,因诬罔颠倒之惑,起回互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有想相成想之报,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是也。(诬罔即诳惑也,回互犹转换也。蒲卢,蜾羸也,取青虫以为己子,乃诬罔回互之义也。非有想相成想者,如青虫,非蒲卢之类,故曰非有想相而能成己之子,故曰成想也。)
  [十二、非无想],非无想者,谓虽亲而成怨害也。谓此类有情,因怨恨颠倒之惑,起杀害妄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无想相无想之报,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是也。(非无想相无想者,父母有爱,故曰非无想相;后时成大,父母遭食,故曰无想也。土枭,食母鸟也;破镜,食父兽也,形如貙而虎眼。今云鸟者,恐译误耳。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70

[禅定勋章]

48#
 楼主| 发表于 2024-2-27 11:51:54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48楼共用时3.5小时)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

一、三种修行渐次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学习解说]:

阿难,这十二类众生中每一类众生又有十二种颠倒,就像捏目后见到的乱华。你现在想要修行正定,就要立三种渐次便能去除妄想,好比清除容器中的毒蜜,只要用水和灰香彻底洗涤,然后装入甘露就好了


名词解释:

【三渐次】
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载,佛欲说修行地位,先说三等渐次之法以为根本,即:(一)除助因,即祛除众生助恶之因,如葱、韭、薤、蒜、兴渠五种辛菜,食之易引发淫恚,为邪魅所著,令天人远离,是故修行之人必先断除此等助恶之因。(二)刳正性,一切盗、妄等恶皆由淫、杀而起,故众生以淫、杀之性为正性;若欲修菩提,当破除淫、杀之性,勿令毁犯。(三)违现业,修菩提之人既能断除五辛,不犯淫、杀,则于现前六尘之境违远而不相涉。p646 FROM:【佛光大辞典】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学习解说]:

什么是三种渐次?一是修习,除其助因;二是真修,刳其正性;三是增进,违其现业。

什么是助因?阿难,世界上这十二类众生都要依靠四食而住,四食是指段食(香味触为体,分分段段受用,以资益身分,故云段食)、触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思食(又作念食、意念食、意食、意思食、业食。即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于可意之境,生希望之念,以令诸根滋长相续。如人虽饥渴,思想饮食,可令人不死;又如望梅止渴)、识食(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皆无段食等之三食,只以识持体,故名识食),因此佛说一切众生都依食住

所以,阿难,一切众生食用好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命,食用不好的食物则会失去生命,因此想求正定的众生,应当断除世间五种辛菜,因为这五种辛菜熟吃能引发淫心,生吃能增加嗔恚心,而且食用五辛的人纵然能宣说十二部经,可是十方天仙因为臭味全都远离此人,但是饿鬼众生却很喜欢那个味道舐他嘴唇,因此吃五辛的人常常与鬼在一起,长此以往福德就会渐渐消减

这些吃五辛的人虽然修行正定,可是菩萨、天仙、十方善神都无法靠近守护他,反而大力魔王有机可趁,变成佛身为他说法,教他毁犯戒律,并且赞叹淫、怒、痴的恶行,命终后便沦落为魔的眷属,等到魔的福报享尽后,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阿难,修无上菩提心的人一定要永断五辛,这是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名词解释:

【识食】
(杂语)四食之一。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皆无段食等之三食,只以识持体,故名识食。传心法要上曰:“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著,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忘生分别,唯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思食】
梵语 manah!-sam!cetana^-a^ha^ra。四食之一,九食之一。又作念食、意念食、意食、意思食、业食。即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于可意之境,生希望之念,以令诸根滋长相续。如人虽饥渴,思想饮食,可令人不死;又如望梅止渴。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二八·九五二下):“意思者,长养当来有,故说食。”(长阿含经卷二十、集异门足论卷八、成唯识论卷四)((参见:食)3997)p3808 FROM:【佛光大辞典】

【触食】
(术语)四食之一。触对于六识顺情之境而资益心身者。如观剧而不觉饥。【又】食物之触秽不净者。如触于他人之手及触于他未洗净之器物衣巾等者,或非为受食而触于自己之手者,又有种种之触秽。西方道俗,悉决之为不净而不食也。见行事钞下一之二,寄归传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触食】
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段食】
(饮食)梵名Pin!d!a,四食之一,旧译云搏食或团食,吾人常用之食物也。香味触为体,分分段段受用,以资益身分,故云段食。俱舍论十曰:“香味触三,一切皆为段食自体,可成段别而饮啖故,谓以口鼻分分受之。”义林章五本曰:“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身命。旧云团者,可抟可握,立为团食,此义全非。团字非搏,非水饮等可抟团圆。云何名团?故应名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食】
梵语 catva^ra a^ha^ra^h! 或 a^ha^ra-catus!ka,巴利语 catta^ro a^ha^ra^。<一>指长养有情生命之段、触、思、识等四种食物。系“九食”之一部分。又作世间食。据杂阿毗昙心论卷十、成唯识论卷四、集异门足论卷八等记载:(一)段食(梵 kavad!im!ka^ra^ha^ra, kavli^-ka^ra^ha^ra,巴 kabalin%ka^ra^ha^ra),欲界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分段而饮啖,以口、鼻分分受之。段食又分粗(梵 oda^rika,巴 o^la^rika)、细(梵 su^ks!ma,巴 sukhuma)二种;前者如普通食物中之饭、面、鱼、肉等,后者如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二)触食(梵 spars/a^ka^ra^ha^ra,巴 phassa^ka^ra^ha^ra),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之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为有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例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感饥;又如孔雀、鹦鹉等生卵毕,则时时亲附、覆育、温暖之,令生乐触,卵则受此温热而得资养,故又称温食。人之衣服、洗浴等亦为触食。(三)思食(梵 manah!-sam!cetana^ka^ra^ha^ra,巴 mano san~cetana^ka^ra^ha^ra),又作意志食、意念食、业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者,此即成实论所谓以思愿活命。又依大乘义章卷八(大四四·六二○中)之解释:“过去业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断,说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众生所有寿命,皆由往思,不应言无。或当应以彼现在思想而活命者,说为思食。”如鱼、龟等出至陆地生诸卵后,以细沙覆之,复还入水,若彼诸卵思母不忘便不腐坏,若不思母即便腐坏;又如人之望梅止渴、精神食粮等。(四)识食(梵 vijn~a^na^ka^ra^ha^ra,巴 vin~n~a^N!a^ka^ra^ha^ra),有漏识由段、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支持有情身命不坏者,如无色界及地狱之众生以识为食。
 虽言诸有漏法皆能滋养诸有,然上述之段、触、思、识等四种其义殊胜,故特称为“食”。其中,段食、触食含有能资益现身之所依及能依之义。所依,即有根身,段食能摄养之;能依,即心、心所,触食能资益之。思食、识食含有能引生“后有”之义,即于此生之中,由于起动有漏之“思”业,遂使业力熏习“识”中之种子,从而引生来生不断辗转相续之生起。
 四食中,段食仅限于欲界,其余三食可通三界,惟依四生五趣之胎生、湿生、人趣、天趣、鬼趣等差别而有所不同。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三○载,欲界具有四食而以段食为主,色界具有三食而以触食为主,鬼趣具有四食而以思食为主,湿生具有四食而以触食为主。
 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载,四食,就凡与圣可区别为四种:(一)非清净依止住食,又作不净依止住食、不清净依止住食,谓四食令欲界众生相续生存。(二)净不净依止住食,谓业、触、识等三食令色界与无色界之众生相续生存。(三)清净依止住食,又作一向清净依止住食,谓四食令声闻、缘觉之身相续生存。(四)能显依止住食,又作示现住食、示现依止住食,谓四食悉为诸佛之食。
 四食之说亦见于杂阿含经卷十四、卷十五、卷十七、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卷四十九说智经、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卷二十世记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卷四十一、起世经卷七、大楼炭经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卷一五四、俱舍论卷十、成实论卷二之四谛品等,然名称多有出入,今表解其名称相异者如下表。
 此外,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末谓,佛陀于成道前曾接受牧牛女之乳糜供养,遂遭外道诽谤,佛于成道后,便为彼等说四食。此为四食说之起源。又杂阿含经卷十五、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六等载述对四食之观法:(一)观段食犹如旷野中饥饿之父母,不得已而食己子之肉。(二)观触食犹如生剥牛皮,任由诸虫啮食、草木针刺。(三)观思食犹如城邑之大火。(四)观识食犹如盗贼身受三百矛之钻刺。依此而次第观身、受、心、法等四念住,是为入道之方便法。(大集法门经卷上、起世因本经卷七、正法念处经卷十八、卷六十七、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顺正理论卷三十、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十五、俱舍论光记卷十、华严经疏卷二十八、宗镜录卷五十、法苑珠林卷九十九、大藏法数卷二十一)
 <二>指出家人应远离之四种谋生方式。又作四邪命食、四邪食、四邪、四口食、四不净食。即:(一)下口食,又作下邪,系以和合汤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方式活命者。(二)仰口食,又作仰邪,由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等作为生计者。(三)方口食,又作方邪,由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而得以活命者。(四)维口食,又作四维口食、维邪,以学习种种咒术,卜算吉凶等不净方式活命者。反之,唯以清净乞食自活者,称为正命食。(大智度论卷三、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一、大藏法数卷二十一)p1741 FROM:【佛光大辞典】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学习解说]:

什么是正性?阿难,修正定的人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远断除淫心,不饮酒,不吃肉,不生吃食物,要用火煮熟了吃

阿难,如果不断除淫欲和杀生想要出离三界是不可能的,所以应当观照淫欲犹如毒蛇、又如怨贼,因此应当严持声闻四弃戒(比丘若触犯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则不得忏悔,必被逐出僧团,永弃于佛门之外,故称四波罗夷为四弃)和八弃戒(即:非梵行、不与取、杀、上人法、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令身不犯戒,然后修行菩萨清净律仪,令心不犯戒,戒律成就之后,在世间永远不会再产生相生相杀的业了,偷盗断除后也不会有负债之累了,世间也就没有宿债需要还了

持戒清净的人修行正定,即使是父母所生的色身、不需要天眼,也能自然观见十方世界,耳闻目睹佛陀说法,亲自奉行佛陀教导,获得大神通游行十方世界,宿命清净,这是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名词解释:

【宿命】
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恒水经、无垢称经卷二、平等觉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十六)((参见:宿世)4509、“宿住随念智证通”4509)p4510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弃】
比丘若触犯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梵 catva^rah! pa^ra^jika dharma^h!)则不得忏悔,必被逐出僧团,永弃于佛门之外,故称四波罗夷为四弃。又梵语 Pa^ra^jika,亦译作弃。((参见:四波罗夷)1720、“波罗夷”3442)p1772 FROM:【佛光大辞典】

【八弃】
谓比丘尼之八波罗夷罪。又作尼八弃戒、八弃戒。即:非梵行、不与取、杀、上人法、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参见:律)3789)p298 FROM:【佛光大辞典】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学习解说]:

什么是现业?阿难,持戒清净的人如果没有贪淫,心就不会随着外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放逸和流转,心若不随外尘流转,便能回归自性,六根和六尘也不会再相互攀缘,这时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瓶里悬挂明月一样,修行者的身心喜悦并且获得大安稳,还能很快获得无生法忍(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然后渐渐修行安住圣位(三乘圣果之位也),这是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名词解释:

【无生法忍】
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于声闻之八人地乃至已办地、辟支佛地等观四谛,一切智断仅得菩萨无生法忍之部分,苦集灭道之四谛实乃分别诸法实相之一谛,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由此可知,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
 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又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第七地之菩萨,三业清净,修无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行品列举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灭忍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顺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无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无量寿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入楞伽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净土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四)((参见:三法忍)571、“五忍”1097)p5079 FROM:【佛光大辞典】

【圣位】
(术语)三乘圣果之位也。华严经二十六曰:“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见:六境)1298)p1298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界】
﹝出法界次第﹞
界即界分,谓众生心、色俱迷,故开色为十界,开心为八界;令其观此色、心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源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不为惑染所迷也。(开色为十界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于色,故开之为十也。开心为八界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意根、法尘,皆属于心,故开之为八也。)
  [一、眼界],谓能见之根,名为眼界。
  [二、耳界],谓能闻之根,名为耳界。
  [三、鼻界],谓能嗅之根,名为鼻界。
  [四、舌界],谓能尝味之根,名为舌界。
  [五、身界],谓能觉触之根,名为身界。
  [六、意界],谓能觉知之根,名为意界。
  [七、色界],谓眼所见一切色境,名为色界。
  [八、声界],谓耳所闻一切音声,名为声界。
  [九、香界],谓鼻所嗅一切香气,名为香界。
  [十、味界],谓舌所尝一切诸味,名为味界。
  [十一、触界],触即触着,谓身所觉冷暖细滑等触,名为触界。
  [十二、法界],谓意所知一切诸法,名为法界。
  [十三、眼识界],谓识依眼根而能见色,名眼识界。
  [十四、耳识界],谓识依耳根能闻诸声,名耳识界。
  [十五、鼻识界],谓识依鼻根能嗅诸香,名鼻识界。
  [十六、舌识界],谓识依舌根能尝诸味,名舌识界。
  [十七、身识界],谓识依身根能觉诸触,名身识界。
  [十八、意识界],谓识依意根而能分别一切法相,名意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八界】
一切众生,内外心境根尘,可以十八界括之。
  十八界者,谓合六根、六尘、六识以言,谓之十八界。界者各成界限也。六根为内界,六尘为外界,六识为中界。眼根色尘,内外相对,于其中间,生于眼识,则成三界。六根六尘,相对而生六识,则成十八界。
  一、六根 亦名六受,又名六入,又名六处。言六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根即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又增上之义,如草木之根,有增上力,能生干枝也。言六受者,以能受诸尘之故。六入六处之义,见十二处条下。
  二、六尘 亦名六欲,又名六入,又名六处,又名六境,又名六贼。言六尘者,谓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色谓明暗质碍等,声谓动静美恶等,香谓通塞香臭等,味谓咸淡甘辛等,触谓离合冷暖等,法谓生灭善恶等。言六欲六境者,谓皆可欲之境也。言六贼者,谓诸尘媒介诸根,劫掠一切善法功德之故。六入六处之义,见十二处条下。
  三、六识 亦名六情。言六识者,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亦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言六情者,谓对境生情故。又既属分别,皆是虚妄之情故。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十八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


[学习笔记]:

这段教导的是如何修佛正定的三种渐次方法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其实也是清净身心的修行方法

第一个要消除助因,就是断除五辛
因为“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而淫心和嗔恚心都是背离修行解脱的负面心念
另外如果不断五辛,还会感召诸饿鬼以及大力魔王的干扰和障碍,即使菩萨等护法善神想要保护此人,但因五辛的臭秽根本无法靠近。末法时期如果离开了佛力加持,想要靠自己修行成就是很困难的,所以断除五辛非常重要

第二个刳其正性,断除杀盗淫妄恶业
有了佛力加持,修行者更要自己修正身心断除恶业,这样就能不造新业,且能宿命清净,更不会边修边漏

第三个违其现业,避免根尘相对(相互攀缘)
所以想要修行持续增上,还要再进一步摄心清净,六根如果不随六尘转,就能避免心外攀缘,进而透过返闻闻自性,获得无生法忍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70

[禅定勋章]

49#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11:2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 17:10 编辑

(本次学习:49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二、菩萨57位阶的成佛修行过程

1、干慧地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学习解说]:

当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修行成就后,不再生起欲爱之心,这样六根和六境就不会相对并发生作用,这时便进入干慧地:

“即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

“谓三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名词解释:

【干慧地】
梵语 s/ukla-vidars/ana^-bhu^mi。即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盖三乘圣人,初修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等三观,虽有观慧,然未全得真谛法性理水,故称为干慧地。据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干慧地有二种,即:(一)声闻,乃独求涅槃,故勤精进、持戒,或习观佛三昧、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集诸善法,舍不善法等;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称干慧地。(二)菩萨,则为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又据摩诃止观卷六上载,将十地配合菩萨五十三位,而以其中之外凡三贤为干慧地,称为十信。((参见:十地)419)p4371 FROM:【佛光大辞典】

【干慧地】
谓三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十一位】
即华严经所说之大乘菩萨修行阶次。菩萨之修行,渐次臻于佛果之阶位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等四十一位。有关菩萨修行之阶次,诸经论所说不一,唯识家亦采取四十一位之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教化品则于上记四十一位之前,别立“十信”,而有“五十一位”之说;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所说之五十二位,历来被视为最周全,系于五十一位之后,即等觉位之后,另加“妙觉”之位。(华严五教章卷二、卷三、华严探玄记卷四、四教义卷五)((参见:五十二位)1044、“菩萨阶位”5221)p1628 FROM:【佛光大辞典】




2、十信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礙,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介绍的是“菩萨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所列之十种,即:
(一)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
(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三)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
(四)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
(五)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
(六)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
(七)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著名相。
(八)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
(九)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
(十)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



=================


[学习笔记]:

a、关于菩萨的位阶或次第:

每本经讲的位阶数字不太相同

不论是
菩萨的50或51,52或55位阶
首先当然是能信, 信后能住, 住后能行, 行后回向众生, 回向后四加行, 四加行后成登地菩萨

50位是讲十信, 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十地

楞严经讲[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从[干慧地]开始往上55位阶[十信] [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四加行] [十地] [等觉菩萨]
每本经讲的位阶数字不太相同, 有的佛经只有简单提到, 不过都是楞严经讲的加加减减, 例如少了四加行

b、
为什么讲菩萨的位阶  
因为就算我们学世间学问也要读书了解种种名词定义, 然后做实验来验证得到经验

今天我们学佛, 如果连修行的名相次第和内容都搞不清楚, 更不用说想实证了  
而且连佛经内容都不清楚, 这样就很有可能被(附佛)外道所迷惑所骗  
也很有可能盲修瞎练, 自以为成就, 大妄语, 误入魔道, 终堕地狱  
如果您读熟楞严经, 就会发现世间上这种人很多, 再也不会受骗了
我们自己看清楚佛经讲的菩萨位阶的要件, 也就不会犯了​​自以为自己有实证的错误
佛告诉我们明白这些修行次第叫做正观, 不然就是邪观 ——
修行成佛的过程~ 菩萨的次第[菩萨的50或51,52或55位阶]

惭愧末学目前只能跟着佛学词典先大概学习一遍
因为以末学现在这种初学水平,真的就是善知识说的那样:
对于义理比较深奥的佛经,不是靠一次或一阵子研读就能完全理解的
这有两个原因

1.因为这和实修体悟有关系,
有些无法完全了解的部分,必须经过实修一段时间后,慢慢才能明白

2.另外这也和佛经解说有关,有的佛经会讲的比较详细,所以可以参考其他佛经的部分内容,这样互相参照就能帮助理解
所以有一些佛经是要互相参照的

例如先把[楞严经]研读过一个礼拜,然后读[首楞严三昧经],然后读[大般涅槃经](一个星期),再读[密严经][圆觉][楞伽] [解深密经][维摩诘经][小品般若经]
这样花一两个月时间全部读过,就能有约略的了解
然后再次细读勾画重点和法义对照
这样就会有更深的体会

不过,想要进行的顺利,这要有一定的念佛持咒观照定力才行
还要发起无上菩提心,誓愿成佛,宣扬经教,宏扬佛法
这样就可以得到佛菩萨加持,不然可能障碍重重
所以,修行在阅读了解佛经的同时,也要加强实修
不然没有定力和正念观照的实际能力,或没有落实戒律,
这样很容易就会退转

心法不是靠嘴巴说说而已
除了透过阅读末学的帖子而了解末学常说明的心法,
还要以行法实修心法,
才能透过落实行法而真正体证心法 ——
修行成佛的过程~ 菩萨的次第[菩萨的50或51,52或55位阶]5#

名词解释:

【十信】
菩萨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依诸经典所举,其名称与顺序略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所列之十种,即:(一)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三)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四)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五)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六)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七)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著名相。(八)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九)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十)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
 又鸠摩罗什译之仁王经卷上菩萨教化品所列之十种为: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以之为习种性十心。梵网经卷上所列之十种为:舍心、戒心、忍心、进心、定心、慧心、愿心、护心、喜心、顶心,以之名坚信忍中之十发趣心。楞严经卷八称之为十心住,即:信心住、念心住、精进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住、愿心住。
 历来以此十信配菩萨之位次即有各种异说。四教义卷五等以之为别教五十二位中最初十位;圆教又别立六即,配以相似即,为六根清净柔顺忍之位。华严五教章卷二中,援引梁译摄大乘论之语,谓如须陀洹道前有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位,于愿乐行人,则有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四种;于始教,以十信等四位为资粮位;于终教,入初地位之前唯有三贤(十解、十行、十回向),因十信未达不退位之故。唯识家亦言十地之前仅有三十心,十信不立位。(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仁王经合疏卷中、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下、大乘义章卷十七末)((参见:菩萨阶位)5221)p454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信】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最初十位名十信,因入佛教海,修无量法门,要以信为先也。
一、信心。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名曰“信心”。
二、念心。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心不忘,名曰“念心”。
三、精进心。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心纯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
五、定心,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定光发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
九、戒心。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
十、愿心。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3、十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
“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礙,名修行住。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介绍的是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十一至第二十阶位,属于“住位”,称为十住,即:

(一)初发心住,又作波蓝耆兜波菩萨法住、发意住,谓上进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发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受习一切行、一切法门,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闻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于空性之位;并以空理智心习古佛之法,于心生出一切功德。

(二)治地住,又作阿阇浮菩萨法住、持地住,谓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其心明净,犹如琉璃内现精金;盖以初发之妙心,履治为地,故称之。

(三)修行住,又作渝阿阇菩萨法住、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障碍。

(四)生贵住,又作阇摩期菩萨法住,谓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于佛家为法王子;即行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

(五)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萨法住、修成住,谓习无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缺。

(六)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萨法住、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亦与佛同。

(七)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萨法住、不退转住,谓既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愿,身心和合,日日增长。

(八)童真住,又作鸠摩罗浮童男菩萨法住,谓自发心起,始终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灵相乃一时具足。

(九)法王子住,又作渝罗阇菩萨法住、了生住,自初发心住至第四之生贵住,称为入圣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称为长养圣胎;而此法王子住则相形具足,于焉出胎;犹如从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绍隆佛位。

(十)灌顶住,又作阿惟颜菩萨法住、补处住,谓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为之灌顶;犹如刹帝利王子之受权灌顶。已至灌顶住之菩萨即具有三别相:
(1)度众生,谓堪能修行,成就十种智,而能度众生。
(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众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萨亦不能测量其境界。
(3)广学十种智,了知一切法。”



名词解释:

【十住】
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菩萨修行之过程分为五十二阶位,其中第十一至第二十阶位,属于“住位”,称为十住,即:(一)初发心住,又作波蓝耆兜波菩萨法住、发意住,谓上进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发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受习一切行、一切法门,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闻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于空性之位;并以空理智心习古佛之法,于心生出一切功德。(二)治地住,又作阿阇浮菩萨法住、持地住,谓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其心明净,犹如琉璃内现精金;盖以初发之妙心,履治为地,故称之。(三)修行住,又作渝阿阇菩萨法住、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障碍。(四)生贵住,又作阇摩期菩萨法住,谓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于佛家为法王子;即行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五)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萨法住、修成住,谓习无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缺。(六)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萨法住、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亦与佛同。(七)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萨法住、不退转住,谓既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愿,身心和合,日日增长。(八)童真住,又作鸠摩罗浮童男菩萨法住,谓自发心起,始终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灵相乃一时具足。(九)法王子住,又作渝罗阇菩萨法住、了生住,自初发心住至第四之生贵住,称为入圣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称为长养圣胎;而此法王子住则相形具足,于焉出胎;犹如从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绍隆佛位。(十)灌顶住,又作阿惟颜菩萨法住、补处住,谓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为之灌顶;犹如刹帝利王子之受权灌顶。已至灌顶住之菩萨即具有三别相:(1)度众生,谓堪能修行,成就十种智,而能度众生。(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众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萨亦不能测量其境界。(3)广学十种智,了知一切法。(旧华严经卷八菩萨十住品、菩萨本业经十地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释义品、十住断结经卷一至卷四、大乘义章卷十四)p430 FROM:【佛光大辞典】




4、十行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
“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瞋恨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礙,名无著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介绍的是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又作十行心。即:

(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

(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

(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槃而无松懈。

(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

(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

(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

(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

(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



名词解释:

【十行】
<一>菩萨修行之五十二阶位中,指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又作十行心。即:(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槃而无松懈。(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
 修十行之目的有四:(一)厌有为。(二)求菩提、满佛德。(三)欲于现在、未来世中救度众生。(四)求实际、证法如。以是故修诸行。有关菩萨于何阶位修此十行,经论或以为三贤位之一,或六种性中之性种性,或五位中之资粮位。(旧华严经卷十一之十行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大乘义章卷十四、华严五教章卷二)
 <二>菩萨之十种修行。即:(一)信,信仰佛、法。(二)悲,拔众生苦。(三)慈,施乐与众生,对诸众生而起众生缘,知众生无实体、自性而起法缘,观五蕴之空而起无缘。(四)舍,行内外二施,令众生心安。(五)不疲倦,指行世间、出世间之行而不疲倦。(六)知经书,指知五明。(七)知世智,知晓世间实际之事、义。(八)惭愧,耻罪过而生惭愧。(九)坚固力,自守佛道而不退失,更能向上转进。(十)供养,供养诸佛及如其教说修行。(旧华严经卷二十三、菩萨地持经卷三、卷七、十地经论卷三)
 <三>十行摄善法。即:(一)慈悲行(不杀生),(二)少欲行(不偷盗),(三)净梵行(不邪淫),(四)谛语行(不妄语),(五)明慧行(不饮酒),(六)护法行(不说人过),(七)息恶推善行(不自赞毁他),(八)财法俱施行(不悭法财),(九)忍辱行(不嗔恚),(十)赞三宝行。(禅戒篇)
 <四>又指身、口、意所行之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参见:十善十恶)468)p429 FROM:【佛光大辞典】




5、十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
“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礙,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礙,名无缚解脱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介绍的是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回向,乃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即:

(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即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二)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

(三)等一切佛回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回向,不著生死,不离菩提而修之。

(四)至一切处回向,以由回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宝乃至众生之处,以作供养利益。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而作佛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即回向所修之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即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

(八)如相回向,顺真如相而将所成之善根回向。

(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即于一切法无取执缚著,得解脱心,以善法回向,行普贤之行,具一切种德。

(十)法界无量回向,即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之功德。”



名词解释:

【十回向】
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指从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回向,乃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即:(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即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二)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三)等一切佛回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回向,不著生死,不离菩提而修之。(四)至一切处回向,以由回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宝乃至众生之处,以作供养利益。(五)无尽功德藏回向,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而作佛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即回向所修之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即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八)如相回向,顺真如相而将所成之善根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即于一切法无取执缚著,得解脱心,以善法回向,行普贤之行,具一切种德。(十)法界无量回向,即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之功德。十回向摄于十三住中之解行住,五位中之资粮位,正当于地前三贤中之后十位,六种性中之道种性。(旧华严经卷十五至卷二十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圣贤名字品、法华经玄义卷五上)p455 FROM:【佛光大辞典】




6、四加行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燃其木,名为暖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礙,名为顶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四十一心(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成就后,接着要修的是四种加行:

“大乘修道的过程,在三贤和十圣(即十地)的中间,尚须经过四加行,作为晋入初地的准备。所谓四加行,即修四寻思观,可得四如实智。所谓加行,即欲入修道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的意思”

“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一、暖加行],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暖相。譬此加行位中,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虽未得无漏之智,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暖加行。(无漏者,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顶加行],顶者谓观行转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加行。(观瞩四方者,谓观四谛也。)

  [三、忍加行],忍有二义:一者印可义,谓于此位中,即能印可四谛之理,谓苦谛实是苦,乃至道谛实是道也。二者决定义,谓此善根,决定无退,故名忍加行。

  [四、世第一加行],谓此位中,观四谛理,虽未能证,而于世间最胜,故名世第一加行。”



名词解释:

【四加行】
大乘修道的过程,在三贤和十圣(即十地)的中间,尚须经过四加行,作为晋入初地的准备。所谓四加行,即修四寻思观,可得四如实智。所谓加行,即欲入修道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贤】
(名数)谓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也。仁王护国经疏曰:“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皆称贤者,此就别教而论,盖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尚有无明惑在,未入圣位,故名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加行】
﹝亦名四善根,出析玄记﹞
  此四通言加行者,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一、暖加行],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暖相。譬此加行位中,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虽未得无漏之智,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暖加行。(无漏者,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顶加行],顶者谓观行转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加行。(观瞩四方者,谓观四谛也。)
  [三、忍加行],忍有二义:一者印可义,谓于此位中,即能印可四谛之理,谓苦谛实是苦,乃至道谛实是道也。二者决定义,谓此善根,决定无退,故名忍加行。
  [四、世第一加行],谓此位中,观四谛理,虽未能证,而于世间最胜,故名世第一加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加行】
(名数)唯识五位中第二之加行位。有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种差别,故曰四加行。(参见:加行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7、十地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介绍的是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四十一至第五十之位,即十地。 菩萨初登此位之际,即生无漏智,见佛性,乃至成为圣者, 长养佛智。 并以其护育一切众生,故此位亦称地位、十圣。 地位之菩萨称为地上菩萨;登初地(初欢喜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为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 据十住毗婆沙论称,「地」意为住处,故十地又译作十住。 依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所举者,十地之名称如下:

(一)欢喜地,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
(二)离垢地,又作无垢地、净地。
(三)发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
(四)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
(五)难胜地,又作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又作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
(七)远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
(八)不动地,。
(九)善慧地,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
(十)法云地,又作法雨地。”


“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
    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故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暗,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故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怠,成就精进波罗蜜,使慧焰炽盛,故名“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故名“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故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形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与涅槃心,湛然不动,故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足十力,于一切处非处,都清清楚楚,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故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大法雨,故名“法云地”。”


十地成就后,进入等觉:
“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上修行比佛略逊一筹者,称为等觉。故位于菩萨修行阶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六种性之第五。等觉又称等正觉(意为与正觉相等之觉)、有上士(妙觉佛陀称为无上士,对此,等觉则称有上士)、一生补处(意谓次一生将成佛)、金刚心(如金刚坚固之心,能摧破烦恼)、邻极。等觉菩萨成佛之前,在凡夫位时比照真理修行,此谓“入重玄门”。”


名词解释:

【等觉】
<一>又作等正觉。佛十号之一。即指佛。为菩萨修行至极位之称。等觉,意为等正之觉;即所遍悟之真理,与诸佛所悟菩提内容相等。((参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上修行比佛略逊一筹者,称为等觉。故位于菩萨修行阶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六种性之第五。等觉又称等正觉(意为与正觉相等之觉)、有上士(妙觉佛陀称为无上士,对此,等觉则称有上士)、一生补处(意谓次一生将成佛)、金刚心(如金刚坚固之心,能摧破烦恼)、邻极。等觉菩萨成佛之前,在凡夫位时比照真理修行,此谓“入重玄门”。(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受持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四“十明品”、四教义卷六、大乘义章卷十七末)
 <三>在日本真宗,以为得他力信心者必获往生成佛,故以此信心比拟于弥勒菩萨所起之等觉金刚心,而称为横超金刚心,并谓于此世即可入于与弥勒同等之等觉位。p5175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地】
即指十种地位。 又作十住。 地,梵语bhАmi,乃住处、住持、生成之意。 即住其位为家,并于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
诸经论所举十地名称,共有五类:

 <一>干慧等之十地:此说见于大品般若经卷六、卷十七等,以此十地共通于三乘,故称三乘共十地,或共十地、 共地;天台宗称之为通教十地。 大品般若经卷六述及干慧乃至佛之十地,谓菩萨依方便力修六波罗蜜,同时顺次行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经前九地至佛地。 此十地为菩萨所具者;所谓佛地在此非指佛果,乃指菩萨如佛修十八不共法等。 又大智度论卷七十五中,以此十地各配于三乘之阶位。 智顗之法华玄义卷四下、摩诃止观卷六上释其意如下: 
(一)干慧地(梵〆ukla-vidar〆an⑧-bhАmi),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净观地。 干慧意指单有观真理之智​​慧,而尚未为禅定水所滋润。 此位相当于声闻之三贤位,以及菩萨自初发心乃至得顺忍前之觉位。
(二)性地(梵gotra-bhАmi),又作种性地、种地。 即声闻之四善根位与菩萨得顺忍之位,虽爱着诸法实相,但不起邪见,系智慧与禅定相伴之境地。
(三)八人地(梵a〇[amaka-bhАmi),又作第八地、八地。 人即忍意。 相当于声闻见道十五心(已体认四谛十六心之八忍七智)之须陀洹向,与菩萨之无生法忍。
(四)见地(梵dar〆ana-bhАmi),又作具见地。 相当于声闻四果中之初果须陀洹果,与菩萨阿鞞跋致(不退转)之位。
(五)薄地(梵tanА-bhАmi),又作柔软地、微欲地。 声闻已断欲界九种烦恼(修惑)一分之位,即须陀洹果或斯陀含果。 亦指菩萨已断诸烦恼,犹存薄余习之位,即阿鞞跋致以后至未成佛间之觉位。
(六)离欲地(梵v丶ta-r⑧ga-bhАmi),又作离贪地、灭淫怒痴地。 声闻断尽欲界烦恼得阿那含果之位,与菩萨离欲得五神通之位。
(七)已作地(梵kヾt⑧v丶-bhАmi),又作所作办地、已办地。 即声闻得尽智、无生智证得阿罗汉果,或菩萨成就佛地之位。
(八)辟支佛地,即观十二因缘法而成道之缘觉。
(九)菩萨地,指从前述之干慧地乃至离欲地,或指自后述之欢喜地乃至法云地(初发心至金刚三昧),即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之觉位。
(十)佛地,指一切种智等诸佛之法完全具备之位。 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此三乘共位之菩萨,依无漏智断尽疑惑而开悟;如灯心燃烧,不一定于初焰或后焰燃烧,同理十地之断惑亦不固定于任何一地,而系各自皆能至于佛果,故喻谓燋炷之十地。 〔光赞般若经卷七之十住品、放光般若经卷四治地品、卷十三甚深品、大般若经卷四一五修治品〕

<二>欢喜等之十地:此说见于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三以下、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以下、仁王般若经卷上与合部金光明经卷三等。
菩萨修行之过程,须经五十二位中之第四十一至第五十之位,即十地。 菩萨初登此位之际,即生无漏智,见佛性,乃至成为圣者, 长养佛智。 并以其护育一切众生,故此位亦称地位、十圣。 地位之菩萨称为地上菩萨;登初地(初欢喜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为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 据十住毗婆沙论称,「地」意为住处,故十地又译作十住。 依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所举者,十地之名称如下:
(一)欢喜地(梵pramudit⑧-bhАmi),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
(二)离垢地(梵vimal⑧-bhАmi),又作无垢地、净地。
(三)发光地(梵prabh⑧kar丶-bhАmi),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
(四)焰慧地(梵arci〇mat丶-bhАmi),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
(五)难胜地(梵sudurjay⑧-bhАmi),又作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梵abhimukh丶-bhАmi),又作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
(七)远行地(梵dАra匸gam⑧-bhАmi),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
(八)不动地(梵acal⑧-bhАmi)。
(九)善慧地(梵s⑧dhumat丶-bhАmi),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
(十)法云地(梵dharmamegh⑧-bhАmi),又作法雨地。
 又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觉观品有四十二贤圣之说,其中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即相当于前述十地,顺次为:(一)鸠摩罗伽(逆流欢喜地),(二)须阿伽一波(道流离垢地),(三)须那迦(流照明地),(四)须陀洹(观明炎地),(五)斯陀含(度障难胜地),(六)阿那含(薄流现前地),(七)阿罗汉(过三有远行地),(八)阿尼罗汉(变化生不动地),(九)阿那诃(慧光妙善地),(十)阿诃罗弗(明行足法云地)等。 此外, 梵文大事(Mah⑧vastu)对十地亦另有异说。 然十地之解释固然不一,今据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四所释:
(一)欢喜地,又作净心地、圣地、无我地、证地、见地、堪忍地。 即初为圣者,遂起大欢喜心之位。
(二)离垢地,又作具戒地、增上戒地。 即舍离起误心、破戒、烦恼垢等之觉位。
(三)明地,依禅定而得智慧之光,并修闻、思、修三慧,使真理渐明之觉位。
(四)炎地,舍离前三地之分别见解,以智慧火烧烦恼薪,因此而悟智慧之本体。 即依其觉所起之阿含光,如珠之光炎之位。
(五)难胜地,已得正智,难再超出之位。 或谓已得出世间智,依自在之方便力救度难救众生之位。
(六)现前地,听闻般若波罗蜜,而现前生起大智之位。
(七)远行地,又作方便具足地(无相方便地)、有行有开发无相住。 即修无相行,心作用远离世间之位。此位往上更无可求之菩提,往下更无被救之众生,因此沉潜于无相寂灭之理,有不能修行之虞,此谓七地沉空之难。 此时十方诸佛以七种法劝励精进,再鼓起修行之勇气,以进至第八地; 此谓七劝。
(八) 不动地,又作色自在地、决定地、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寂灭净地。 不断生起无相之智慧,绝不为烦恼所动之觉位。
(九)善慧地,又作心自在地、决定行地、无碍住。 菩萨以无碍力说法,完成利他行,即智慧之作用自在之觉位。
(十)法云地,又作究竟地、最上住。 得大法身、具自在力之觉位。
 菩萨地持经卷九之十二住中,十地相当于其第三欢喜住乃至第十二最上菩萨住;于同书卷十种性第七地之说,初地相当于第三净心地,第二乃至第七地相当于第四行迹地,第八地相当于第五决定地,第九地相当于第六决定行地,第十地及佛地相当于第七毕竟地。此外,或谓初地相当于见道(通达位),二地以上相当于修道(修习位),或七地及其以前为有功用地,八地以上为无功用地。 或初、二、三地为信忍,四、五、六地为顺忍,七、八、九地为无生忍,十地为寂灭忍。 或谓前五地为无相修,六、七地为无相修净,八、九地为无相修果,十地为无相修果成。 或初地为愿净,二地为戒净,三地为定净,四、五、六地为增上慧,七地以上为上上出生净。 如称十地以前之阶位为信地,则十地总称为证地。
 又十地之各地有入、住、出三心;入而未安住时为入心,久止其位之盛时为住心,近终入次位时为出心。成唯识论卷九谓,此十地依次修习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十波罗蜜(十胜行),依之各除异生性障、邪行障、暗钝障、微细烦恼现行障、于下乘般涅槃障、粗相现行障、细相现行障、无相中作加行障、利他门中不欲行障、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等十重障;各获证遍行真如、最胜真如、胜流真如、无摄受真如、类无别真如、无染净真如、法无别真如、不增减真如、智自在所依真如、业自在等所依真如。 依此转烦恼、所知二障,而得菩提、涅槃之果。 其中初地至七地之菩萨,有漏心与无漏心相杂混合,故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之分;八地以上之菩萨,唯有无漏心,故为变易生死。
 天台宗谓别教、圆教皆各具十地之阶位,然自别教初地之菩萨断一品无明之观点言之,其证智与圆教之初住同等,故谓初地初住证道同圆。 因此别教初地以上之菩萨皆能成为圆教之行人,但实际上并无修成者,此谓有教无人。 于华严宗,华严经探玄记卷九解释十地,谓由根本言之,即属果海不可说之性质者;由觉证之内容言之,有离垢真如;由觉智而言,即有根本、后得、加行等三智;由断烦恼之观点言,系为离开二障;自修行而言,有修愿行乃至受位行;自所修之成就而言,初地修信乐行,二地修戒行,三地修定行,四地以上修慧行;自修行果位而言,有证位与阿含位;自十地寄乘而言,初、二、三地为人天乘,四、五、六、七地为三乘,八地以上为一乘,系寄其位以示行,相当于十波罗蜜;自十地寄报而言,系尽摄于阎浮提王乃至摩醯首罗天王等十王,心念三宝,引导众生。 真言宗亦有十地之说,然于大日经中仅举出第八地与第十地,金刚顶经亦仅说初地与第十地,故真言宗乃援引华严、仁王等显教经论而一一设定十地之名目与内容。 真言宗之十地可大别为深浅二义,浅略义之十地与前记所述显教十地相同,深秘十地则归结于密教之实义,即强调初地与十地并无高下之别,初地即极果,此因初地能悟极果之故。 二地以上则分别显示初地之总德,并对所判别之浅略、深秘二义加以解释。 又为表大日如来之果德,故以四佛四亲近之十六大菩萨配以十地。 又自本有与修生两面解之,则本有无垢之十地,暗示所有众生本具之菩提心无所限量,故无高下之别;而修生显得之十地系依三密之行来断三妄执而现本有之十地者,故欲至佛果,犹须断一障。
 日本净土真宗谓,行者若得到他力之信心,即笃信弥陀救度力量之心,必定能成佛,其时内心充满欢喜,故称欢喜地。 据世亲之净土论一书,菩萨为救度众生,示现种种形相,此一阶位称为教化地。 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谓,此为八地以上之菩萨所有,生于净土而成佛之菩萨,得再依「还相回向」之作用复入迷界。 又教化地一语,意谓教化之场所,即指迷界。
〔菩萨十住经、解深密经卷四、大宝积经卷一一五、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三〕(参阅「十地断障证真」426、 「因分果分」2274、「菩萨阶位」5221)

 <三>声闻之十地:即声闻修行之阶位,分为十种,即:(一)受三归地,又作三归行地。 即入佛法受行三归之位。 (二)信地,又作随信行地。 即外凡资粮位中之钝根者。 (三)信法地,又作随法行地。 即资粮位中之利根者。 (四)内凡夫地,又作善凡夫地。 即内凡加行四善根之位。 (五)学信戒地,又作学戒地。 或指见道以上之信解者。 (六)八人地,又作第八人地。 乃见道十五心之位,即须陀洹向。 (七)须陀洹地,即初果。 (八)斯陀含地,即第二果。 (九)阿那含地,即第三果。 (十)阿罗汉地,即第四果。
〔大乘同性经卷下、华严经孔目章卷三、释净土二藏义卷七〕

 <四>辟支佛之十地:又作支佛十地、缘觉十地、独觉十地。 即辟支佛修行之阶位,分为十种,即:(一)昔行具足地,又作众善资地、方便具足地。 即于过去之四生百劫等修苦行之位。 (二)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又作自觉深缘起地。 即不依师教而自觉十二因缘理之位。 (三)觉了四圣谛地,又作觉四圣谛地。 即觉了四圣谛理之位。 (四)甚深利智地,又作胜深利智地。 即起深智之位。 (五)八圣道地,又作八圣支道地。即修八正道之位。 (六)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又作知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觉了法界等地。 即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之相之位。 (七)证寂灭地,又作证灭地。 即证寂灭涅槃之位。 (八)六通地,又作六通性地、通地。 即证得漏尽等六通之位。 (九)彻秘密地,又作入微妙地、彻微密地。 即通彻缘起微密之理之位。 (十)习气渐薄地,又作习气薄地。 即断习气至渐渐微薄之位。
〔大乘同性经卷下、证契大乘经卷下、十住心论卷五〕

 <五>佛之十地:即佛地之诸德,计有十种,即:
(一)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又作最胜甚深难识毗富罗光明智作地。
(二)清净身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又作无垢身威庄严不思议光明作地。
(三)善明月幢宝相海藏地,又称作妙光明月幢宝帜海藏地。
(四)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又作净妙金光功德神通智作地。
(五)火轮威藏明德地,又作光明味场威藏照作地。
(六)虚空内清净无垢焰光开相地,又作空中胜净无垢持炬开敷作地。
(七)广胜法界藏明界地,又作胜广法界藏光明起地。
(八)最净普觉智藏能净无垢遍无碍智通地,又作最胜妙净佛智藏光明遍照清净诸障智通地。
(九)无边亿庄严回向能照明地,又作无边庄严俱胝愿毗卢遮那光作地。
(十)毗卢遮那智海藏地,又作智海陪卢遮那地。
大乘同性经卷下(大一六‧六四九中):「此地是如来十地名号,诸佛智慧不可具说。善丈夫!佛初地者,一切微细习气除故,复一切法得自在故。第二地者,转法轮故,说深法故。第三地者,说诸声闻戒故,又复显说三乘故。第四地者,说八万四千法门故,又复降伏四种魔故。第五地者,如法降伏诸外道故,又复降伏傲慢及众数故。第六地者,教示无量众生六通中故,又复显现六种大神通故。谓现无边清净佛刹功德庄严,显现无边菩萨大众围绕,显现无边广大佛刹,显现无边佛刹自体,显现无边诸佛刹中从兜率天下托胎乃至法灭,示现无边种种神通。第七地者,为诸菩萨如实说七菩提分无所有故,复无所著故。 第八地者,授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种记故。第九地者,为诸菩萨现善方便故。第十地者,为诸菩萨说一切诸法无所有故,复告令知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大涅槃故。」

以上声闻十地、辟支佛十地、佛十地皆出自大乘同性经卷下,三者与菩萨十地,合称为四乘十地。
〔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华严经孔目章卷三、五教章通路记卷六)p419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地】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经论所举的十地,名称诸说不一,此处所举者,为唯识宗修行五位中的欢喜之地。菩萨修唯识行,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进入十地。此位菩萨所修之行,总摄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有如大地能生长草木,为一切行所依持,故称曰地。此十地是:
一、欢喜地:始入见道,证二空理,生大欢喜,曰欢喜地。
二、离垢地:成就净戒,远离一切诸犯戒垢,曰离垢地。
三、发光地:在此位成就胜定,发无边妙慧佛光,曰发光地。
四、焰慧地:智光增胜,生无生法忍,曰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在此地根本智与后得智由互相违逆,终至互相融摄,曰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观诸法缘起,引最胜般若现前,曰现前地。
七、远行地:由深观法相,一切境相不能动摇,住于无相,曰远行地。
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不为一切境界所动,曰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成就微妙四无碍智,能遍十方说法,曰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得总缘一切法智,如云荫作大法雨,曰法云地。参阅十地别释。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十地】
 1、指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个十位名十地,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
    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故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暗,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故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怠,成就精进波罗蜜,使慧焰炽盛,故名“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故名“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故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形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与涅槃心,湛然不动,故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足十力,于一切处非处,都清清楚楚,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故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大法雨,故名“法云地”。
  2、指佛乘十地,即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清净自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大轮威藏明德地、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广胜法界藏明界地,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毗卢舍那智海藏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学习解说]:

上述干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成佛) 共57位阶

世尊对阿难说,从干慧心到等觉再到妙觉全部修行圆满后,就成就了无上佛道

能这样观修的人就是正观,不是这样观修的人就是邪观


名词解释:

【十喻】
教示诸法皆空与人身无常之十种譬喻。
(一)以十种譬喻解释诸法为空之理:
(1)幻喻(梵 ma^ya^-upama),如魔术师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相,明知其伪,而声色可见,其虽为空,但与六情相对而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
(2)焰喻(梵 mari^ci-upama),日光之下,风动尘土,如见旷野中之野马,又如见男相女相等,此系执著于行尘之烦恼,由于烦恼缠缚,众生乃流转于生死旷野之中。
(3)水中月喻(梵 udaka-candra-upama),月在虚空,影现于水;实相之月,犹如法性,实在于虚空之中,凡夫局囿于我、我所之相而以妄为实,如见水中月影而执著为实有。
(4)虚空喻(梵 a^ka^s/a-upama),如虚空一词,但有其名而无实体;又如远视青天,如有实色,而飞上极高远处则无所见,诸法亦如是。
(5)响喻(梵 pratis/rutka^-upama),如深山幽谷及绝涧中,随语声或击物声而相应和者,谓之响,是声乃声触而诳耳根之故,非为实有,是诸法皆空唯诳相而已。
(6)犍闼婆城喻(梵 gandharva-nagara-upama),谓犍闼婆神所示现之城楼,日初出时,得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而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无智之人见我及诸法,淫嗔心起,四方狂走,求乐自满,颠倒懊恼,若以智慧了知无我无实法者,则颠倒愿息。
(7)梦喻(梵 svapna-upama),梦中本无实事,妄执为实,觉还自笑,一切诸法亦复如是。
(8)影喻(梵 pratibha^sa-upama),光映而影现,可见而不可捉,诸法亦如是。
(9)镜中像喻(梵 pratibimba-upama),镜中之像非镜所作,非面作,非执镜者作,非自然作,亦非无因缘作,是诸法皆空,不生不灭,诳惑凡夫人眼而已。
(10)化喻(梵 nirmita-upama),如诸神通之人因神力之故,能变化诸物,天龙鬼神辈得生报力故,能变化诸物,然彼等虽能变化男女等相,而无生老病死苦乐之实,诸法亦如是,无有生灭,如化而成,亦无实有,故说诸法皆空。

(二)比喻人身空、无常之十种事象:
(1)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2)是身如泡,不得久立。
(3)是身如炎,从渴爱生。
(4)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
(5)是身如幻,从颠倒起。
(6)是身如梦,为虚妄见。
(7)是身如影,从业缘现。
(8)是身如响,属诸因缘。
(9)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
(10)是身如电,念念不住。
此外,诸经论尚有各种譬喻之说,说法不一。(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维摩经卷上方便品、大智度论卷六)((参见:大乘十喻)810、“譬喻”6809)p470 FROM:【佛光大辞典】

【妙觉】
为大乘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一,四十二位之一。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故亦为佛果之别称。又称妙觉地。为究极理想境地之表现;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妙觉位。于此位能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槃之理。
 天台四教仪一书说明别、圆二教妙觉位之差异,谓别教之妙觉位坐于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转无量四谛之法轮;圆教之妙觉位则以虚空为座,成就清净法身,居于常寂光土。(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四教义卷五、卷六、法华玄义卷四下、卷五上、大乘四论玄义卷二)p2857 FROM:【佛光大辞典】

【妙觉】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德不可思议,称为“妙觉”,为佛果的无上正觉,证得此正觉的人,被称为“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金刚心菩萨】
大乘五十二个阶位中,第五十一位菩萨,叫做“等觉”,意思是此觉已经与佛差不多相等了,此时若回顾第十法云地,已经可以叫做佛,若瞻望佛地,则还差一点,所以只叫做“金刚心菩萨”,或“无垢地菩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学习笔记]:

跟着词典学习了菩萨57位阶的种种次第
不禁深深赞叹已经修行成就了的诸佛菩萨及善知识
同时反思检讨并忏悔自己的不精进和以少为足的愚痴表现

正如
佛经所说:「罪业不重,不生娑婆」。
这是说,业障深重的众生,因为因果的关系,所以同样聚集在一处受苦,一方面也是因为念力的关系,物以类聚。
所以,一般来说,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业障深重的。

我们已经是业障深重了,如果修行再
不持续努力,很容易就会被世俗的欲望和习气所淹没

所以千万不能以少为足,那么什么是以少为足呢,
通常,佛经中常说的是指:
把粗浅(粗糙浅薄)或初浅(初学浅薄)或微末少量的修行当作足够或圆满,不知道或不愿增上进步。
就是安于现况而驻足不前,就是自觉「现在还不错」而失去往前的动力。
或不知修行的次第(层次)、纲领,而以少为多、以少为足,自以为满足。
或将低次第的修行当作是高次第的修行,或是将部份的修行当成是全面圆满的修行。

末学惭愧,尤其身为佛弟子我们更要清楚明白
以学佛来说,成佛才是最终目标 —— 以少为足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70

[禅定勋章]

5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1:53:04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增补49楼内容,从[四加行]及以后~50楼共用时3小时)


三、文殊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经名叫什么?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学习解说]:

这时,文殊菩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对佛说:这部经叫什么名字?我们应当如何信奉受持?

佛告文殊菩萨:这部经叫《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又叫《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又叫《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又叫《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又叫《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11 08:22 , Processed in 0.0940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