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说:「这个行阴就譬如瀑流一样,水流动的很快,一个波浪接着一个波浪,前浪后浪相继前进,一个接着一个而不超越,没有歇息的时侯,这个就是行阴。
阿难! 行阴这种犹如水流动的性质,不是从虚空中而生的,也不是因为水的存在而有的,也不是水的体性的缘故而有的,也不是离开虚空或水就有的。
阿难! 如果是从虚空而生的,那所有十方无尽的虚空就会呈现无尽的水流相貌,所有世界肯定都会被水给淹没了;
如果是因为水的存在而有的,那这种流动很快的瀑流,也应该会呈现其它各种水的流动快慢相貌,而不是只有流动很快的瀑流而已;
如果是因为水的体性的缘故而有的,那么当水澄清(非瀑流状态)的时候,那个流动很快的瀑流又在哪里呢? 所以这跟水的体性是无关的;
如果是离开虚空或水就有的,可是虚空没有分所谓的内外,另外,瀑流也离不开水,离开水后是不可能会有流动性的相貌的。
所以说,行阴是虚妄的,既然虚妄不实,那就不会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行蕴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jskāra-skandha,巴利语 savkhāra-khandha。行,迁流、变化、造作之意;蕴,聚集、类别之意。佛教将一切有为法分类为五种,称为「五蕴」,行蕴即其中之第四类,乃指具有造作、迁流性质之诸法所类聚者。俱舍宗将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概分为七十五法,其中,有四十四种心所与十四种不相应法等,共计五十八法,总称为行蕴。此系于全部五蕴中,除去色、受、想、识等四蕴之外,将其余一切诸行皆统摄于行蕴。然若依准「一切有为法皆为造作迁流者」之义而言,则不独行蕴,即连其余色、受等四蕴亦皆可称为行蕴。惟俱舍宗极力反对此说,如普光之俱舍论记卷一即谓,色、受、想、识等四蕴虽亦属造作迁流者,然因涵摄行之性质较少之故,故宜各别称名,而行蕴涵摄行之性质较多之故,故得以称为行。
行蕴之解释及其涵摄之范围,除上记之外,另有异说,如经部与大乘佛教即以六思身为行蕴。所谓六思身,即与六识相应之「思」,如眼触所生之思、耳触所生之思,乃至鼻、舌、身、意等诸触所生之思。此一界说,范围极为宽广。〔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一、大毘婆沙论卷七十四、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阅「五蕴」1212) p2567
行蕴(梵samskāra-skanda,巴sankhāra-khan-dha,藏ḥdu-byed-kyi phuṅ-po)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心意行为之汇集。潜在性的形成力之汇集。亦即由因缘和合而形成的时间性的、现象性的存在群。因果性存在之汇集。
行蕴为五蕴之一。狭义是指「思」(善恶的意志),广义乃包含非受、想、识三蕴所摄之精神作用(心所法),以及以物质精神为动力的心不相应法。在俱舍宗的七十五法中,合四十四心所及十四不相应而成的五十八法,名为行蕴;在经部与大乘佛教,则以六思身(即六识相应之思)为行蕴,如《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云(大正31‧664a)︰
「云何建立行蕴﹖谓六思身。眼触所生思,耳触所生思,鼻触所生思,舌触所生思,身触所生思,意触所生思。由此思故,思作诸善、思作杂染、思作分位差别。又即此思除受及想,与余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总名行蕴。」
◎附︰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第三章(摘录)
「行」是无常迁流之意,与「有为」同义,也意指现象。
可是,「行」这个字,普通是复数,所以谓之「诸行」。「诸行」一词的概念内容,有广狭二种涵义。「诸行无常」的行,是最广义的行,其次是五蕴中的行,十二缘起中的行是最狭义的。而五蕴之行的内容也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不同。
汉译译为「行」的印度语,除了saṁs-kara,saṅkhara之外,尚有下列各种。譬如,梵行的行与身行、语行、意行的caryā、cariyā;明行足的caraṇa;《佛所行赞》的carita;行坏与正行的ācāra;其他︰cara,kṛtya,kicca,pratipat,paṭipadā,vrata,vata等等也译作「行」。现在在这里所探讨的问题,是拟就「行」(saṁskāra,saṅkhāra)概念内容的广狭,加以说明。
首先(a)最广义的「行」是一切行,也是诸行无常的「行」。如前所述,是指现象的一切,因此并不只包含五蕴之中的行蕴而已,而是包含五蕴全体。(b)其次是五蕴中的行蕴,在这里的行是指「造作」的意思,指的是「心的活动」。可是受蕴、想蕴、识蕴也全都是心的活动。所以这里的行蕴,是指除去了受、想、识三蕴的其他「心的活动」而言。包含有作意(唤起注意力的作用)、触(根境识的接触作用)、思(意志作用)、定(精神统一)、念(不忘)、慧(知的作用)等种。在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是善恶的意志作用──思(cetana)。用「思」来说明行蕴就是这个缘故。如果行只是思的话,这是行的最狭意义,并不恰当。
到部派佛教时代,行的内容非常详细,有数十种之多,这是由心所法的名称所计算出来的,这叫作心相应行(cittasamprayukta-saṁskāra)。在说一切有部等派里,在行蕴里,也设有心不相应行(cittaviprayukta-saṁskāra),这是原始佛教中所没有的想法,是指那种不属于物质也不属于精神的发动心与物的力量,共有得、非得、生、住、异、灭……等十四种。附带一提的是巴利佛教中并没有心不相应行。总而言之,说一切有部等派所说的行蕴范围,比原始佛教时代是更为广泛的。
(c)最后要说的行是十二缘起的第二支,在这里,行的意思与业(karma,kamma)的意思相近,指的是由身、语、意而来的善恶行为。这比行蕴的代表──思(善恶的意志)的内容要广泛一点,包含(由思所引起的)身语所引起的实际行动以及习惯力。
瀑流
[佛光大辞典]
又作暴流。即烦恼之异名。谓三界烦恼能使善品流失,犹如洪水之令家屋树木流失。盖瀑流,有漂激、腾注、坠溺之义,以诸烦恼亦能漂激、腾注、坠溺有情,令其于三界六道生死流转不已,故以暴流喻之。而此烦恼即指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称为四瀑流。
唯识宗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恒常持续进行,亦比喻为瀑流。唯识三十论颂(大三一‧六○中):「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中略)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舍。」〔大毘婆沙论卷四十八、俱舍论卷二十〕(参阅「四暴流」1831) p6574
瀑流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洪流,比喻能让人流转生死的烦恼。又译为「暴流」。
八识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八识。兹列表说明如下:
┌1眼识──眼根缘色尘┐
│2耳识──耳根缘声尘│
│3鼻识──鼻根缘香尘├识(了别为义)──────────────┐
│4舌识──舌根缘味尘│ │
│5身识──身根缘触尘│ │七
│6意识──意根缘法尘┘ ├转
八 │ ┌是第六意识所依之根──────────┐ │识
识─┤7第七末那识─┤常随四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意(思量│
│ └向内执取阿赖耶为我,向外认识境界为实法┘ 为义)┘
│ ┌能藏 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
│ ┌华译藏识┤所藏 受第七识所薰习───┐
│ │ └执藏 受第七识所执取 ├心(集起
└8第八识阿赖耶─┤无覆无记 │为义)──根
└种子现行时,善恶分明,业报相续 ┘ 本
识
【末那识 】
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在审察,恒常在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许多烦恼便是这末那识的执着而生起的。
FROM:【佛学常见词汇】
【第七识 】
又名末那识,为我法二执的根本。
FROM:【佛学常见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