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41#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10:48:45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41楼~42楼用时约3小时)


利众生时莫求恩报。常乐受持十二部经。既受持已转教他人。
能坏众生恶见恶业。一切世事所不能胜。既得胜已复以转教。

善治众生身心重病。见离坏者能令和合。见怖畏者为作救护。护已为说种种之法。
令彼闻已心得调伏。见饥施身令得饱满。愿彼不生贪恶之心。当啖我时如食草木。

常乐供养师长父母善友宿德。于怨亲中其心等一。
常修六念及无我想十二因缘。无三宝处乐在寂静修集慈悲。

一切众生若见我身闻触之者远离烦恼。菩萨虽知除菩提已不求余果。为众生故求以弘利。
善男子。菩萨若能如是立愿。当知是人即是无上法财长者。是求法王未得法王。


[学习解说]:

菩萨摩诃萨利益众生时从不求回报
菩萨摩诃萨常常欢喜受持十二部经(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
而且不但自己受持,还发心转教他人受持,帮助众生破除恶见、消除恶业

菩萨摩诃萨善治众生身心业障病,见到众生意见分歧或不合的时候,能劝导他们彼此和合

菩萨摩诃萨见到心生怖畏的人能主动发心救护,救护之后还会为他们演说种种佛法,令众生听闻后心得到调伏

见到饥饿的众生,甚至可以布施身体令他们饱足,只希望众生不要对肉起贪心,希望众生吃自己身体时如同食用草木就好

菩萨摩诃萨常常喜欢供养师长、父母、善友、宿德(即指德望重、见识高之老僧或耆老),对于怨亲常以平等心对待

菩萨摩诃萨常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和念天)及无我想(观想一切法为苦,亦不自在;皆由因缘所生而无自性,故无我)十二因缘,在无有三宝(佛法僧)处也能常乐修习寂静,修集慈悲

一切众生或者见到或者听闻或者碰触菩萨身,皆得远离一切烦恼(贪欲嗔恚愚痴等诸惑,烦心恼身,谓为烦)

菩萨虽然清楚的知道除了无上菩提其他什么都不可求,但是菩萨会为众生而求,以便顺利弘法利生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这样立愿,应当知道此人就是无上法财(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的长者


名词解释:

【法王】
梵语 dharma-ra^ja。<一>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又释迦方志卷上(大五一·九五○上):“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
 <二>菩萨之尊称。据华严经卷二十七载,菩萨于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以其具足佛之十力,亦能转十善道,故称灌顶法王。又大宝积经卷九密迹力士会载,菩萨因具足四事,故有法王之称誉,四事即:(一)不舍道心。(二)劝化他人发意。(三)以诸德本劝助道心,所可闻者意广无极。(四)令一切释梵、四天王、诸声闻及缘觉地,至于无极无坏弘广无穷之业。(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
 <三>为冥界阎魔王之别名。阎魔王依法判定冥界众生之罪,故称法王。((参见:阎魔王)6340)
 <四>乃西藏所传佛教首领之封号。始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封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征聘迦尔居派喇嘛哈立麻至北京,次年封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此后又分别封萨迦派、格鲁派之上首喇嘛为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参见:大宝法王)906)
 <五>日本约于奈良朝时,一时所设之官阶名。少僧都道镜出入宫中,为天皇所宠,帝赐予“大臣禅师”之号,又于天平神护二年(766)十月,授予法王之位。此外,又称圣德太子为圣德法王或大法王皇太子。p3339 FROM:【佛光大辞典】

【法财】
为“世财”之对称。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下):“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p3382 FROM:【佛光大辞典】

【烦恼】
(术语)梵语吉隶舍Kles/a,贪欲嗔恚愚痴等诸惑,烦心恼身,谓为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同二十七曰:“烦恼名,略说则三毒,广说则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烦恼。”注维摩经二曰:“肇曰:七使九结恼乱众生,故名为烦恼。”止观八曰:“烦恼是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又与心作烦,令心得恼,即是见思利钝。”大乘义章五曰:“劳乱之义,名曰烦恼。”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梵语杂名曰:“烦恼,吉隶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想】
乃指十思想或十种观想。即:(一)无常想,观一切有为法皆新新生灭,无常变坏。(二)苦想,观一切有为法无常,常受三苦、八苦所逼迫。(三)无我想,观想一切法为苦,亦不自在;皆由因缘所生而无自性,故无我。(四)食不净想,观想诸世间之饮食皆从不净因缘所生,悉为不净物。(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观想一切世间无任何乐趣,唯有过恶。(六)死想,观想死之相。(七)不净想,观想人身内三十六物、身外九孔,恶露常流不净。(八)断想,(九)离欲想,(十)尽想,后之三想,系为得涅槃菩提,而求断烦恼、舍离生死之迷、以及灭尽烦恼与生死等之观想。
 十想与九相观(即九想,为灭除贪欲而对人之死状所作九种不净观)之同异,大智度论卷二十一举出多说。或谓九相未得禅定,仍为淫欲所遮覆,而十想能除灭淫欲等三毒。或九相为初学,十想为成就。或谓十想与九相同为离欲,俱为涅槃。或谓九相为因,十想为果;或以九相为外门,十想为内门。(大品般若经卷一、大乘义章卷十四)p47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我想】
(术语)十想之一、知一切诸法空寂而灭我想之谓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念】
<一>梵语 s!ad! anusmr!tayah!,巴利语 cha anussati-t!t!ha^na^ni。又作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即:(一)念佛,念佛之大慈大悲无量功德。(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能利益大地众生。(三)念僧,念僧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诸恶烦恼。(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能除众生之悭贪。(六)念天,念三界诸天皆因往昔修持净戒、布施、闻慧等之善根,而得此乐报。大小乘对于念天之解释不同。大乘依涅槃经之说,天有三种,即:(一)生天,谓三界之诸天。(二)净天,一切三乘之贤圣。(三)第一义天,即涅槃。又于此三种天之中,大乘之人仅念第一义天。(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卷二十五、观佛三昧海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二)
 <二>比丘所必须熟知之六种要事。即:(一)念知日月,念知受戒之月日。(二)念知食处,如全不受请食者,谓我常乞食等;如受请食者,谓我今自食无请处等。(三)念知夏腊,记忆受戒以后之腊数。(四)念知衣钵,念我三衣一钵具足,若有长物,则念我有长物,已说净。(五)念同别食,若与众同食之时,念我今与众僧同食;若别食时,念我今以某缘,与众别而独食。(六)念身康羸,若无病,则念我今无病,堪能行道;若有病,则念我今有病,应当治疗。(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三之二)p1271 FROM:【佛光大辞典】

【宿德】
即指德望重、见识高之老僧或耆老。宿,即尊宿、耆宿之意;德,即有德之意。宿老,又作老宿,指耆老或深积修行之僧。(禅苑清规卷七)p4512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部经】
梵语 dva^das/a^n%ga-buddha-vacana。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梵 su^tra,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二)应颂(梵 geya,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三)记别(梵 vya^karaN!a,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四)讽颂(梵 ga^tha^,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五)自说(梵 uda^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六)因缘(梵 nida^na,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七)譬喻(梵 avada^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八)本事(梵 itivr!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九)本生(梵 ja^taka,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十)方广(梵 vaipulya,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十一)希法(梵 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论议(梵 upades/a,音译优波提舍),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印顺))p344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42#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10:49: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9 09:45 编辑

二、菩萨具足哪些条件,能成为法财长者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者心不甘乐外道典籍。二者心不贪着生死之乐。三者常乐供养佛法僧宝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三事,则能称为法财长者
一、不喜欢读外道经典和书籍
二、不贪着生死之乐
三、常乐供养佛法僧三宝



复有三事。一者为人受苦心不生悔。二者具足微妙无上智慧。三者具善法时不生憍慢。

复有三事。一者为诸众生受地狱苦如三禅乐。二者见他得利不生妒心。三者所作善业不为生死。

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受苦如已无异。二者所修善事悉为众生。三者善作方便令彼离苦。


[学习解说]:

还有三事,则能称为法财长者
一、因为利益帮助众生而受苦时,心不后悔
二、具足微妙的无上智慧
三、实证善法(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时心不骄慢

又有三事,则能称为法财长者
一、为众生受地狱苦时,如同受三禅乐(色界之第三禅天也。此天名定生喜乐地,由深妙之禅定生身心之快乐)
二、见到他人获得世间利益,心不生嫉妒
三、所作一切善业,不是为了增长生死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

又有三事,则能称为法财长者
一、见到众生受苦犹如自己一样,感同身受
二、所作一切善事,全都为众生而作,不为自己作
三、善用方便,令众生离苦得乐


名词解释:

【生死】
梵语 sam!sa^ra,或 ja^ti-maraN!a。音译作缮摩末剌諵、阇提末剌諵。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菩提)”相对称。又生死无尽,以海为喻,故称为生死海。生死乃苦恼之世界,故亦称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之彼岸,此事极为困难,故又称难渡海。以性质区别之,生死之类别如下:
 (一)成唯识论卷八所举之二种生死:(1)分段生死,以有漏之善恶业为因、烦恼障为缘,将受三界内之粗报;其果报对于寿命之长短、肉体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故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而轮回者,称为分段生死。(2)变易生死,又称不思议变易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虽不受分段生死之轮回,但以无漏之有分别业为因、所知障为缘,于界外(即三界以外)受殊胜微妙果报之身,即受意生身,再以此身来三界内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果。其所受之身,因悲愿力之故,寿命、肉体皆可自由变化改易,而无一定之限制,故称为变易身。受变易身者,称为变易生死。
 (二)四种生死:显识论谓,分段生死依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而有三种之别,以此三种再加上界外之变易生死,即成为四种生死。佛性论卷二、粱译摄大乘论释卷十等,将变易生死复分为方便、因缘、有有、无有等四种生死,又称四怨障。胜鬘宝窟卷中末亦立有四种生死之名,即:流来生死、分段生死、中间生死、变易生死。
 (三)七种生死:据显识论、摩诃止观卷七上之说,分段生死依于三界而有三种之别,以此三种再加上上记四种变易生死,总计为七种生死。另据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七之一、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之说,七种生死指:(1)分段生死。(2)流入生死,又作流来生死,谓迷于真如之理,流入生死迷界之最初一刹那。(3)反出生死,谓因发心而从生死反出之最初一刹那。(4)方便生死,谓二乘之人断尽见、思二惑,超出三界,出生于方便等土;就其断惑证果之时,“因移果易”而论为生死。(5)因缘生死,谓初地以上之菩萨以无漏业为因、无明为缘,而示现生死。(6)有后生死,又作有有生死,谓十地菩萨残余最后一品无明未断,故尚须受一次生死。(7)无后生死,又作无有生死,谓等觉菩萨断尽最后一品无明,究竟永尽,不受后有。(杂阿含经卷六、卷十三、那先比丘经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八、宗镜录卷七十三)((参见:七种生死)115、“四种生死”1799)p2059 FROM:【佛光大辞典】

【三禅】
(界名)色界之第三禅天也。此天名定生喜乐地,由深妙之禅定生身心之快乐。三界九地之中以此地为乐受之限,在同此已上之天处,唯有舍受。故此地之乐受,为三界中最第一。圣教中多引之以为比。悲华经二曰:“身心快乐,无有疲极,譬如比丘入第三禅。”涅槃经二十一曰:“有佛世界名曰不动,若有众生闻其华香身心安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禅乐】
(术语)三禅天之快乐。(参见:三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法】
梵语 kus/ala^ dharma^h!。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大二四·三八二下):“国界人民,日见增长,善法无损。”(往生要集卷中)p4883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有三事。一者观生死乐如大毒蛇。二者乐处生死为利众生。三者观无生法忍多诸功德。

复有三事。一者舍身。二者舍命。三者舍财。舍是三事悉为众生。

复有三事。一者多闻无厌。二者能忍诸恶。三者教他修忍。


[学习解说]: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观照世间生死之乐,犹如大毒蛇
二、常乐待在世间生死,目的为了利益众生
三、观察无生法忍(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有很多功德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舍弃身体
二、舍弃生命
三、舍弃钱财
以上这三件事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作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广学多闻,心无厌倦
二、不但自己能忍一切恶事
三、还能教导众生修习忍辱


名词解释:

【无生法忍】
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于声闻之八人地乃至已办地、辟支佛地等观四谛,一切智断仅得菩萨无生法忍之部分,苦集灭道之四谛实乃分别诸法实相之一谛,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由此可知,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
 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又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第七地之菩萨,三业清净,修无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行品列举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灭忍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顺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无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无量寿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入楞伽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净土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四)((参见:三法忍)571、“五忍”1097)p507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43#
 楼主| 发表于 2023-8-29 09:39:54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43楼~44楼用时约3小时)


复有三事。一者自省己过。二者善覆他罪。三者乐修慈心。
复有三事。一者至心奉持禁戒。二者四摄摄取众生。三者口言柔濡不粗。
复有三事。一者能大法施。二者能大财施。三者以此二施劝众生行。


[学习解说]: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反思检讨自己存在的过失
二、覆藏他人过失
三、乐修慈心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以至诚心奉持各种戒律
二、以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摄受众生
三、口说柔软语,不说粗恶的话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能大法施(即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
二、能大财施(“法施”之对称。不犯他人财物,且以己财,如衣服、饮食、田宅、珍宝等物质施与他人)
三、劝导众生大法施和大财施


名词解释:

【财施】
三施之一。“法施”之对称。不犯他人财物,且以己财,如衣服、饮食、田宅、珍宝等物质施与他人。((参见:三施)580、“布施”1901)p4321 FROM:【佛光大辞典】

【法施】
三施之一,即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施】
(术语)三施之一。说法使人闻之也。又云法供养。法施为对下之语,法供养为对上之语。无量寿经上曰:“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维摩经菩萨品曰:“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智度论十一曰:“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演说,是为法施。”又向神诵经唱法文等,谓为奉法施。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粗言】
即粗恶之言语,或指粗浅之教说。又作粗言、粗语、粗语、粗语。历来之判教有大小乘二教之说,而以小乘之教法称为粗言。又于判教之中,有劝(劝善)、诫(诫恶)二门之别,其诫门之教法,亦称粗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梵行品(大一二·四八五上):“粗语及软语,皆归第一义,是故我今者,归依于世尊。”(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梵行品)((参见:投子一切佛声)2950)p4766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摄法】
梵语 catva^ri sam!graha-vastu^ni,巴利语 cattni sam!gaha-vatthu^ni。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若依其原语直译,则称为“四种把握法”。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四集物,简称四摄、四事、四法。即(一)布施摄(梵 da^na-sam!graha),又作布施摄事、布施随摄方便、惠施、随摄方便。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二)爱语摄(梵 priya-va^dita-sam!graha),又作能摄方便爱语摄事、爱语摄方便、爱言、爱语。谓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三)利行摄(梵 artha-carya^-sam!graha),又作利行摄事、利益摄、令入方便、度方便、利人、利益。谓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梵 sama^na^rthata^-sam!graha),又作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随转方便、随顺方便、同利、同行、等利、等与。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中阿含卷三十三善生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梵网经卷上、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卷四十三、集异门足论卷九、大智度论六十六、大乘义章卷十一)p1853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有三事。一者常以大乘教化众生。二者常修转进增上之行。三者于诸众生不生轻想。
复有三事。一者虽具烦恼而能堪忍。二者知烦恼过乐而不厌。三者自具烦恼能坏他结。
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得利欢喜如己。二者自得安乐不乐独受。三者于下乘中不生足想。
复有三事。一者闻诸菩萨苦行不怖。二者见有求者终不言无。三者终不生念我胜一切。
善男子。菩萨若能观因观果。能观因果能观果因。如是菩萨能断因果能得因果。菩萨若能断得因果。是名法果。诸法之王法之自在。


[学习解说]: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常以大乘法(菩萨所修的道法)教化众生
二、常修转进增上(即增胜上进之意)的行法
三、不轻视任何一个众生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虽然会生烦恼,但能堪忍烦恼
二、知道烦恼的过失,但却不会心生厌恶(等负面心念)
三、在自身烦恼还未清除的情况下,却能帮助他人破除烦恼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见到他人获得利益而心生欢喜,如同自己受益一样
二、自己获得法益而感到安乐时,从不独自享受
三、对于小乘法不生知足想

又有三事,可以称为法财长者
一、听闻诸菩萨修苦行时,不生怖畏心
二、见到有求于自己的人,从来不说自己没有可布施的“法”
三、从不起这样的念想:自己的修行胜过一切人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在因上和果上观察,能由因推果,由果推因的话
这样的菩萨则能断除因果,不受因果所牵制,菩萨如果能断除因果则称作法果,这样的菩萨是诸法之王,于法自在


名词解释:

【下乘】
(术语)谓小乘也。譬之马之驽者,故云。世亲摄论一曰:“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又】谓下所乘之物也。西域记九曰:“频毗娑罗王,为闻法故,兴发人徒,从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余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曰下乘,即王至此,徒行以进;一曰退凡,即简凡人,不使同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结】
<一>梵语 bandhana 或 sam!yojana。又作结使。即使烦恼。结,为系缚之义;盖烦恼系缚众生于迷境,令不出离生死之苦,故有此异称。诸经论所说结之类别有多种,略举如下:
 (一)二结。据中阿含经卷三十三载,结有悭、嫉二种。
 (二)三结。(1)增一阿含经卷十七举出身邪结(又作身见结)、戒盗结(又作戒禁取见结)、疑结等三结。五见与疑等六烦恼,亦包含于此三结之中。(2)阿毗昙甘露味论、俱舍论卷二十一等谓,爱、恚、无明三者称为三结。若断灭此三结,则可得预流果,能断一切见惑。(3)光赞般若经卷二则举出贪身、狐疑、毁戒等三者为三结。
 (三)四结。(1)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举出欲结、嗔结、痴结、利养结等四种。(2)又作四身结、四缚。即成实论卷十、鞞婆沙论卷二、大乘义章卷五本等所列举之贪嫉身结、嗔恚身结、戒取身结、贪著是实取身结(又作见取身结)。
 (四)五结。(1)中阿含经卷五十六、阿毗达磨发智论卷三、集异门足论卷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一等所说之五结。分为五下分结与五上分结两种。五下分结,系将众生结缚于欲界之五种烦恼,即:有身见结、戒禁取见结、疑结、欲贪结、嗔恚结等五结。五上分结,系将众生结缚于色界、无色界之五种烦恼,即:色贪结、无色贪结、掉举结、慢结、无明结等五结。(2)总摄上记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之五结为贪结、嗔结、慢结、嫉结、悭结等五项。
 (五)九结。杂阿含经卷十八、阿毗达磨发智论卷三、辩中边论卷上等列举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等九种烦恼为九结。此系六种根本烦恼(将“见”分身、边、邪三见,称为见结;见取见与戒禁取见合并为取结)加上嫉结、悭结,而成九结。大毗婆沙论卷五十说九结之体(自性)共有一百种。(杂阿含经卷三十二、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卷四十九、成实论卷十杂烦恼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参见:九结)148、“四结”1779)
 <二>梵语 nigamana。因明用语。为古因明所立五支作法中之第五支。即全部论式之结论,亦即宗支(命题)经过论据之肯定后再次加以复述。印度自古即普遍流行因明之法,其时系以宗、因、喻、合、结等五部分组成一论式,至六世纪之陈那锐意改革古因明之缺点后,后人称为新因明。陈那以为结支为多余者,遂将之删除;盖其作用,归摄于宗支即可,而因明组织之严密,至此更趋完备。((参见:五支作法)1069) p5179 FROM:【佛光大辞典】

【堪忍】
梵语 ks!ama。堪耐忍受身心之压迫痛苦之意。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大一二·七七九下):“不惜身命,堪忍众难。”即表此意。又梵语 saha^(音译娑婆),意译为堪忍;堪忍世界即指娑婆世界。此因娑婆世界之众生,忍受贪、嗔、痴三毒及诸苦恼,且诸菩萨为教化众生而忍受劳倦,故称堪忍世界。(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悲华经卷五、法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法华文句卷二下、法华经玄赞卷二、翻译名义集卷七)p4925 FROM:【佛光大辞典】

【增上】
梵语 aupacayika, adhipati。即增胜上进之意,亦即加强力量以助长进展作用,令事物更形强大。据大毗婆沙论卷一载,若依增上心论道,是为素怛缆(经);若依增上戒论道,是为毗奈耶(律);若依增上慧论道,是为阿毗达磨(论)。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一载,增上慧者,谓趋证智慧。上记之说皆系就其势用之增胜进展而言。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显扬圣教论卷一等,列举三种增上:(一)自增上,指自己之增上力,如不起恶业,故不堕恶趣。(二)世增上,指世间之增上力,如善业引致世间之赞叹,恶业引致世间之讥毁。(三)法增上,指正法之增上力,如为护持正法而不起恶业,且不令诸世间轻毁正法。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五,列举七种增上。同书卷十六次第解释之:(一)取增上,谓眼、耳等根对于能取境界,有增上之力。(二)生增上,谓男、女根对于生胎受孕,有增上之力。(三)住增上,谓命根对于色身等长住,有增上之力。(四)受用杂染增上,谓苦根、乐根、舍根等五受根对于得身不悦、心悦、身心非悦非不悦等所受用,有增上之力。又为贪嗔痴等所随眠之故,即谓乐为贪之所随眠,苦为嗔之所随眠,不苦不乐为痴之所随眠。(五)清净增上,谓信、精进、念等五根及未知欲知、知、知已等三根对于世间、出世间之清净法,有增上之力。(六)田增上,谓共业对于山、河等器世间之生起,有增上之力。(七)执受增上,谓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对于色、香等诸所造色,有增上之力。上记即说明二十二根各对其所对于之法皆具有增上力。
 此外,一切法各对自身以外其余诸法之生、住等不与障碍,或给与助力者,称为增上缘。能作因所得之果,称为增上果。又爱乐谛理之圣欲,称为增上忍法。三不善根之增盛,称为增上不善根。“见”之势用猛利,称为见增上;慧之增上,称为慧增上。其他尚有智增上、悲增上、信增上、念增上、见增上道、修增上道等。(大毗婆沙论卷十八、卷五十四、卷六十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三、俱舍论卷二十、显扬圣教论卷十四)p5963 FROM:【佛光大辞典】

【大乘法】
菩萨所修的道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不为难。在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立愿并不难,在家菩萨立愿会比较困难
为什么会感到困难呢,因为在家菩萨多被恶业缠绕障碍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44#
 楼主| 发表于 2023-8-29 09:40:59 | 只看该作者
名义菩萨品第八

(参考阅读:[[真假菩萨]] 什么叫[假名菩萨]?[实义菩萨]? ~优婆塞戒经)


一、什么叫假名菩萨?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假名菩萨]。二者[实义菩萨]。
云何名为[假名菩萨]。

[学习解说]:

善生问世尊,如佛所说菩萨有两种
一种叫假名菩萨,一种叫实义菩萨,请问世尊什么是假名菩萨?



善男子。众生若发菩提心已。
乐受外术。及其典籍。持讽诵读。即以此法。教化众生。

(附注:喜欢外道法和外道经典,自己读诵修学,还教导其他众生)
为自身命。杀害他命。
(附注:为了自身利益,或饮食维持生命,而杀害生命贩卖或自食)
不乐修悲。乐于生死。
(附注:不欢喜好学慈悲心,着迷于世俗生死欲乐)
常造诸业。受生死乐。
(附注:时常造作种种生死轮回业,还以此为乐)
无有信心。于三宝所。
(附注:对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
生疑网心。护惜身命。
(附注:对佛法产生怀疑, 对身家性命产生执着贪惜)
不能忍辱。语言粗穬。
(附注:无法忍辱,说话恶口粗鲁低俗不雅)
悔恨放逸。于己身所。
(附注:身心放逸没有节度,恶性循环,心常懊悔怨恨,无法清净)
生自轻想。我不能得无上菩提。
(附注:因为身心放逸,久之失去雄猛力,产生自卑,所以认为自己无法得到无上菩提)
于烦恼中。生恐怖想。
(附注:1.因而陷入种种烦恼中,恶性循环下,思维不见光明,所以经常感到恐怖
或, 2.对于烦恼感到恐怖,没有菩萨断除烦恼的雄猛力
)
亦不勤修坏结方便。
(附注: 不精进修行断除烦恼结的方法和方便)
常生悭贪嫉妒瞋心。
亲近恶友。懈怠乱心。
乐处无明。不信六度。不乐修福。不观生死。
(附注:不观察生死无常)
常乐受持他人恶语。
是名假名菩萨。


[学习解说]:

善男子,已发菩提心的菩萨
如果“喜欢外道法和外道经典,自己读诵修学,还教导其他众生”,就是假名菩萨

包括下面这些都是假名菩萨:
“为了自身利益,或饮食维持生命,而杀害生命贩卖或自食”
不欢喜好学慈悲心,着迷于世俗生死欲乐”
“时常造作种种生死轮回业,还以此为乐”
“对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
“对佛法产生怀疑, 对身家性命产生执着贪惜”
“无法忍辱,说话恶口粗鲁低俗不雅”
“身心放逸没有节度,恶性循环,心常懊悔怨恨,无法清净”
“因为身心放逸,久之失去雄猛力,产生自卑,所以认为自己无法得到无上菩提”
“1.因而陷入种种烦恼中,恶性循环下,思维不见光明,所以经常感到恐怖
或, 2.对于烦恼感到恐怖,没有菩萨断除烦恼的雄猛力”
“不精进修行断除烦恼结的方法和方便”

常常心生悭贪、嫉妒、嗔恨心
常常亲近恶友,修行懈怠且散漫
不信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不修福德,“不观察生死无常”
常常听信恶人的话
以上这些都是假名菩萨


名词解释:

【六度】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复有众生发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闻无量劫。苦行修道。然后乃得。闻已生悔。
虽修行道。心不真实。
无有惭愧。不生怜愍。
乐奉外道。杀羊祀天。
虽有微信。心不坚固。
为五欲乐。造种种恶。
猗色命财。生大憍慢。
所作颠倒。不能利益。
为生死乐。而行布施。
为生天乐。受持禁戒。
虽修禅定。为命增长。

是名假名菩萨。

[学习解说]:

善男子,又有众生已发菩提心,为求无上智慧者
1 但是当听闻成就佛道要经过无量劫修苦行时却心生后悔
2 虽然修行佛道,却不是用真心修行
3 无有惭愧心,对众生也没有怜悯心
4 信奉外道,杀羊祭祀
5 信心微弱,心不坚固
6 为了获得五欲快乐,而造作种种恶业,这些都是假名菩萨


名词解释:

【行道】
<一>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右绕之外,亦有左绕之说,然一般皆以右绕为常法。我国与日本,遇到各宗重要法会时,均有行道之举。除绕行佛殿内、堂内等,更一面散花、诵经或唱梵呗。善导于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列举出有关“散华行道”之详细作法。又行道之时,回绕廊道,称为缘仪;绕旋庭院,称为庭仪。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载,绕塔行道之时,应持守下列事项:(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踩踏虫类,(三)不得顾视左右,(四)不得于塔前地上吐唾,(五)不得与塔中住人言谈。(大智度论卷六十七、释门归敬仪卷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参见:右绕)1616)
 <二>指“经行”而言。即于坐禅之间,起身走动以舒缓身心之步行。((参见:经行)5551)
 <三>梵语 i^rya^patha。直译为“威仪路”。或指托钵行路之方式。此外亦泛指行、住、坐、卧等,比丘日常所应注意之四威仪。((参见:四威仪)1728)
 <四>修行佛道之意。p256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45#
 楼主| 发表于 2023-8-30 10:14:13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45楼~46楼用时约3小时20分钟)


二、什么叫实义菩萨

实义菩萨者。
能听深义。乐近善友。乐供养师父母善友。
乐听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思义。

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
其心坚固。怜愍一切。
口言柔濡。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
于自身所。不生轻想。
舒手惠施。无有禁固。
常乐修磨。利智慧刀。
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
善知方便调伏众生。
于大众所不生恐怖。
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
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令彼烦恼不得自在。
心不放逸常修忍辱。为涅槃果持戒精进。
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彼安隐欢娱受乐。
为他受苦心不生悔。见退菩提心生怜愍。

能救一切种种苦恼。能观生死所有过罪。
能具无上六波罗蜜。所作世事胜诸众生。
信心坚固修集慈悲。亦不悕求慈悲果报。
于怨亲中其心无二。施时平等舍身亦尔。知无常相不惜身命。

以四摄法摄取众生。知世谛故随众生语。
为诸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须弥山。
虽见众生多作诸恶。有少善者心终不忘
于三宝所不生疑心乐为供养。若少财时先给贫穷后施福田。先为贫苦后为富者。
乐赞人善为开涅槃。所有伎艺欲令人学。见学胜己生欢喜心。
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
是名
实义菩萨

[学习解说]:

实义菩萨是指

能净心听闻佛法深义;亲近善友;喜欢供养师父、父母、善友

喜欢听闻如来十二部经;并且能认真受持、读诵、书写、思惟、解义

为了上求佛道,甚至不惜舍弃身命、妻子和财物

道心坚固,怜悯一切众生

口中常说柔软语,而且先与众生开口说话,所说都是实语,不说恶语及两舌语(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又作离间语、两舌语。为十恶业之一)

不应当轻视自己或认为自己不能成佛
菩萨常常“广大施,无染施”,不受固有条件所限制

常修智慧,并且令智慧不断增上

虽然有学习外道典籍,但是为了破除邪见,是以正知正见照破邪见

菩萨有很多善巧方便,能调伏各种不同根器或次第的众生

身处大众中时,不会心生恐怖心

常教导众生“菩提易得”,令修行者不生恐怖(或退缩)

菩萨常精进修行,不会被烦恼束缚而不得自在

修行心不放逸,常修忍辱,为证无上菩提而精进持戒

愿为众生付出所有,为了令众生获得安稳和快乐

虽然为众生受苦,但却从来不后悔,见到退失菩提心的众生而心生怜悯

能救一切受苦众生,能观照世间生死所有过患

菩萨圆满具足无上(谓无有过于此者)六度波罗蜜(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智慧波罗蜜)

信心坚固,常修慈悲心,但不是为获得众生的回报而修慈悲心

菩萨怨亲平等,心不分别,能平等布施身体于一切众生,因为菩萨深知无常的真相,所以从不恋惜色身寿命

能以四摄法摄受众生,因为知道世谛(世间之事实,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世谛)的缘故,所以能随顺众生次第而使他们受益

菩萨为众生受苦的时候,心如须弥山一样如如不动

虽然见到众生造作很多恶业,但是心中始终记得众生所做的善事,哪怕是很少的善事

菩萨对于佛法僧三宝从来不会产生怀疑,而且常常欢喜供养三宝,如果自己财物短缺时,会先布施给贫穷的人,然后再布施给富足的人

菩萨常常赞他人行善的功德,而且还能进一步引导众生逐渐迈向涅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之路。菩萨从不保留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欢喜为众生倾囊相授,如果见到众生胜过自己时会心生欢喜

菩萨从不为自己所求,只为利益众生,只为众生求,菩萨身口意业所做的一切善事都是为了众生,从来不为自己

能做到以上这些,就是实义菩萨


名词解释:

【无常相】
菩萨修慈忍时,思惟一切众生,及诸万物,皆悉无常;谁是骂者,谁是受者,言语性空,刹那不住,由是观故,破于常相,成就忍心,是为无常相。(梵语刹那,华言一念。)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世谛】
(术语)对真谛之称。世者世间,世俗。谛者事实,又道理。世间之事实,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世谛。又曰俗谛,世俗谛,覆俗谛等。涅槃经曰:“如出世人所知者,第一义谛。世间人所知,名为世谛。”仁王经上曰:“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
梵语 nirva^N!a,巴利语 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 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槃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槃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槃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槃八味。若以此配以涅槃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槃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略称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槃,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槃分为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槃)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又作应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槃,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槃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槃之城,亦称无为涅槃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槃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槃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槃会、涅槃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六)p4149 FROM:【佛光大辞典】

【舒手惠施自性】
p1189瑜伽四十七卷一页云:若诸菩萨、广大施性,无染施性;是名舒手惠施自性。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两舌】
梵语 pais/unya,巴利语 pisuN!a^-va^ca^。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又作离间语、两舌语。为十恶业之一。四分律卷十一,以两舌语为“波逸提”之第三;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下,将两舌戒配于梵网四十八轻戒中之第十九戒。然成实论卷八之五戒品中则不以两舌为五戒之一,谓两舌属微细过,守护不易;且两舌系由妄语分出,若说妄语,则已含摄于内,故不以两舌为戒。两舌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亦得弊恶眷属与不和眷属之果报。(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十诵律卷九、瑜伽师地论卷八、俱舍论卷十六)((参见:十善十恶)468)p3070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部经】
梵语 dva^das/a^n%ga-buddha-vacana。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梵 su^tra,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二)应颂(梵 geya,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三)记别(梵 vya^karaN!a,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四)讽颂(梵 ga^tha^,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五)自说(梵 uda^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六)因缘(梵 nida^na,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七)譬喻(梵 avada^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八)本事(梵 itivr!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九)本生(梵 ja^taka,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十)方广(梵 vaipulya,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十一)希法(梵 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论议(梵 upades/a,音译优波提舍),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印顺))p344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为实义菩萨。是不为难。
在家菩萨。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成为实义菩萨并不难,在家菩萨想要成为实义菩萨非常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敷障碍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46#
 楼主| 发表于 2023-8-30 10:1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30 14:45 编辑

义菩萨心坚固品第九

一、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实义菩萨?


善生言。世尊。义菩萨者。云何自知是义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苦行时先自诫心。善男子。我念往昔行菩萨道时。先从外道受苦行法。至心奉行心无退转。无量世中以灰涂身。唯食胡麻小豆粳米粟米[序-予+禾]等日各一粒。荆棘恶刺[木*豕]木地石以为卧具。牛屎牛尿以为病药。盛夏之月五热炙身。孟冬之节冻冰儭体。或受草食根食茎食叶食果食土食风食。作如是等诸苦行时。自身他身俱无利益。虽尔犹故心无退转。出胜一切外道苦行。

[学习解说]:

善生对佛说:世尊,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实义菩萨呢

佛回答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在修苦行时都要先告诫自己的心
善男子,我在往昔行菩萨道时先从外道开始修的苦行,因为始终至心修行,所以没有退转
那时用香灰涂在身上,每日只吃一粒胡麻、小豆、粳米、粟米,晚上睡在荆棘恶刺的木头上或石头上,生病就用牛屎牛尿当做药来吃
盛夏时五热炙身(即曝晒于烈日下,而于身体四方燃火之苦行。行此苦行之外道,即称五热炙身外道),冬天的时候冰冻身体
或者接受吃草、吃根、茎、叶、果等
其实修这些苦行,不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没有一点利益可言
即便如此,因为我求正法解脱的心始终没有退转,所以虽然受了不少苦行,但胜过一切外道所修的苦行


名词解释:

【冻冰】
1.凝结成冰。 2.犹寒冰。

【五热】
古代印度外道苦行之一。即曝晒于烈日下,而于身体四方燃火之苦行。行此苦行之外道,即称五热炙身外道。(维摩经义疏卷中一)p1196FROM:【佛光大辞典】

【胡麻】
原产于印度,今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其种子扁平,颗粒甚小,有白色、黑色、茶色三种,从其色别,遂有白胡麻、黑胡麻、金胡麻之称。其种子可制油,供作食油或发油。于密教修法中,白胡麻乃息灾护摩法之加持物。此外,于诸经论中,每以胡麻譬喻诸佛之微细、遍满、无数之义。(略出经卷一)p3938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47#
 楼主| 发表于 2023-8-31 09:52: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31 15:59 编辑

(~接续楼上,47楼~48楼用时约3小时10分钟)


善男子。我于往昔为四事故舍弃身命。
一者为破众生诸烦恼故。二者为令众生受安乐故。三者为自除坏贪着身故。四者为报父母生养恩故。
菩萨若能不惜身命。即自定知是义菩萨。


[学习解说]:

世尊对善生说:善男子,我在往昔为了四事宁可舍弃身命
一、为帮助众生破除一切无明烦恼
二、为令众生获得安乐
三、为了破除自己对色身的贪着
四、为报父母养育之恩
菩萨如果能因为这四事舍弃生命,那么就知道自己一定是实义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48#
 楼主| 发表于 2023-8-31 16:00:07 | 只看该作者
二、菩萨如何令道心坚固不退

善男子。我于往昔为正法故。剜身为灯三千六百。我于尔时具足烦恼身实觉痛。
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尔时即得具足三事。
一者毕竟无有退转。二者得为实义菩萨。三者名为不可思议。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又我往昔为正法故。于一劫中周身左右受千疮苦。尔时具足一切烦恼身实觉苦。
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又我往昔为一鸽故弃舍是身。尔时具足一切烦恼身实觉苦。
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善男子,我从前为了求得正法,曾经挖肉点燃三千六百盏灯,那时候的我觉得非常痛苦,身心被烦恼缠缚
但是为了令众生得到救度,我告诉自己决定不生退转之心,当时立即具足三件事
一始终没有退转;二实证实义菩萨;三获得不可思议的境界(又作不思议、难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因此称为不可思议菩萨

还有,往昔我为了获得正法,在一劫当中全身遭受千疮的痛苦,那时的我实在觉得非常痛苦,身心被烦恼缠缚
但是为了令众生得到救度,我告诉自己坚决不生退转之心,因此称为不可思议菩萨

还有,往昔我为了一只鸽子而舍弃自己的身命,那时我也觉得非常痛苦,身心也有被烦恼缠缚
但是为了众生得到救度,我依然告诉自己决定不生退转之心,因此称为不可思议菩萨


名词解释:

【不可思议】
<一>梵语 a-cintya。又作不思议、难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俗谓事理深妙神奇,无法以思索或讨论而得者,皆以“不可思议”形容之,盖系援引自佛教经典。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谓,世界、众生、龙、佛土境界为四不可思议者。大宝积经卷八十六等亦举出:业、龙、禅、佛等四种境界为不可思议者。大智度论卷三十则举出:众生多少(众生无增无减)、业果报(一切差别由业力而生)、坐禅人力(由禅定之力而现神通)、诸龙力(龙之一滴水,则可降大雨)、诸佛力(佛陀圆满成就十力)等五种不可思议。
 另据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佛不可思议法品之载,诸佛有刹土、净愿、种姓、出世、法身、音声、智慧、神力自在、无碍住、解脱等十种不可思议。同经卷三十七离世间品,亦载菩萨之十种不可思议。此系说明诸佛、菩萨之解脱、智慧、神力等,乃言语思虑所不能及者。复次,华严经与维摩经称为不思议解脱经,阿弥陀佛称为不可思议光如来,菩萨称为不思议慧菩萨、难思议菩萨等,皆为其例。((参见:四不思议)1662)
 <二>唐代僧。为新罗国零妙寺(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为善无畏之弟子。唐开元(713~741)末年撰大日经供养次第法疏二卷,世称不思议疏。其余事迹不详。p962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
何以故。一切凡夫无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烦恼而为怨敌。
菩萨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烦恼而为道伴。恶友及业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善男子,一切恶业因缘及烦恼都是庄严和成就菩萨道的伙伴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切凡夫没有智慧正念的心,所以才把烦恼视为怨敌
然而菩萨具足正念和智慧,因此能将烦恼视为修道的伙伴,包括修行路上遇到的恶友和恶业也是一样,都是增上缘

[学习笔记]:

“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
由此想到:烦恼即菩提,其实二者在道理上是相通的
佛经上说烦恼即菩提,这是因为烦恼是因,菩提是果
看清楚烦恼的所在,才能转烦恼为菩提,这也是楞严经讲的初修行第二决定义

因为有了烦恼痛苦,所以寻求方法断除烦恼痛苦,然后成就菩提
菩提是什么呢?就是已经不被七情六欲烦恼所苦的状态,这种境界就是达到菩提
(解脱道菩提和无上菩提此非本文讨论重点) —— [止观初探]正视心识作用,由观照心念探讨"楞严经: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烦恼即菩提”并不是叫我们去做烦恼(七情六欲或贪嗔痴)的事情而能变成菩提

并不是教我们去行淫双修犯五戒犯十戒,

而是遇到烦恼的时候, 能认清烦恼的本质是虚妄,

(注:情绪欲望有生灭的特性,是可转变的,本质上是虚幻变异的,若能不被影响,当下就能清净自在, 这时候烦恼就变成空)

因为认清烦恼(欲望)是虚妄, 所以能放下, 而能(顿然或渐修)成就菩提, 这才叫做烦恼即菩提, 也就是先找到问题点, 认清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所以说烦恼处就是菩提处, 而不是放纵欲望, 以为纵欲能够得到菩提

这在楞严经初发心二决定义讲的很清楚, 这是从思维上去超越, 所以能放下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名词解释:

【烦恼】
梵语 kles/a,巴利语 kilesa。音译吉隶舍。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梵 anus/aya)、缠(梵 paryavastha^na)、盖(梵 nivaraN!a)、结(梵 sam!yojana)、缚(梵 bandhana)、漏(梵 a^srava)、取(梵 upa^da^na)、系(梵 grantha)、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
 俱舍与唯识学于阐发心的作用之理论,最具组织性。通常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本惑、根本惑)、枝末烦恼(随惑、随烦恼)二种。根本烦恼又分为贪、嗔、痴(无明)、慢、疑、见(恶见)等六烦恼(随眠);其中,见又可分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合称为十烦恼(十使)。见有推察探求之性质,其作用猛利,自古称为五利使,其他称为五钝使。唯识学中,与第七识相应而起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称为四根本烦恼。枝末烦恼系伴随根本烦恼而起之从属者,在俱舍中有放逸、懈怠等十九种;唯识中除去二种,另加上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共二十种。俱舍论以妨碍觉悟之烦恼,称为烦恼障;虽能离弃烦恼障,然未能得到无余涅槃之障碍,称为解脱障。唯识论则以我执为根本者,称为烦恼障;妨碍正智之产生者,称为所知障。迷惑于佛教普遍之真理者,称为迷理惑;迷惑于具体个别事象的人类情意者,称为迷事惑。若以修行阶段之差异而区别,迷惑于佛教之真理者,称为见惑;迷惑于现象上之事物者,称为修惑。前者在见道位灭除者共有八十八使;后者在修道位灭除的贪、嗔、痴、慢等,共有八十一种,此系俱舍所说,唯识则谓一一二使与十六种。
 其他另有见烦恼、爱烦恼(有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三烦恼)之说。天台宗亦有见思(见惑、思惑)、尘沙(妨碍化导)、无明等三惑之说。此外,尚有三漏、三结、四暴流、四取、五盖、五结、六垢、七流、九结、十缠等各种分类,或称为百八烦恼,或因计算方法不同而有各种异说,例如八万四千烦恼。(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卷四十六、卷六十、俱舍论卷二十、卷二十一、佛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六)p5515 FROM:【佛光大辞典】

【烦恼业苦】
(术语)又曰惑业苦。依贪嗔无明之烦恼而造善恶之业,依善恶之业而感三界之苦乐,又依此苦果之身而造起烦恼之业。如是三法轮转而游覆,故谓之三轮。亦曰三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舍离烦恼终不得受恶有之身。
是故菩萨虽现恶业。实非身口意恶所作。是誓愿力。
以是愿力受恶兽身。为欲调伏彼畜生故。菩萨现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语法语实语不粗恶语不无义语。心常怜愍修集慈悲无有放逸。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善男子。我于往昔受熊身时虽具烦恼。烦恼于我无自在力。
何以故。具正念故。我于尔时怜愍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法行。

受瞿陀身劫宾耆罗身兔身蛇身龙身象身金翅鸟身鸽身鹿身。猕猴羖羊鸡雉孔雀鹦鹉虾蟆。
我受如是鸟兽身时。虽具烦恼。烦恼于我无自在力。
何以故。具正念故怜愍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法行。


[学习解说]:

善男子,断除烦恼以后,就不会再受生恶报之身
所以菩萨虽然示现恶报身,但并非因为身口意恶业所致,而是因为发大誓愿力的缘故
因为愿力,所以深入众生界,才示现恶兽之身,为了以同类身调伏众生
菩萨对众生常常心生怜悯,修集慈悲心,而且修行从不放逸,因此称为不可思议菩萨

善男子,我曾经受生熊身的时候,虽然也有烦恼,但烦恼于我没有自在力
这是因为我始终具足正念,因为怜悯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正法的缘故

受生各种鸟兽身的时候,虽然也有烦恼,但烦恼于我没有自在力
这是因为具足正念的缘故,所以怜悯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正法


名词解释:

【法行】
p0755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言法行者:谓闻所成善法摄故。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善男子。于饥馑世我立大愿。
以愿力故受大鱼身。为诸众生离于饥渴。食我身者修道念道无恶罪过。

疾疫世时复立大愿。
以愿力故身为药树。诸有病者见闻触我。及食皮肤血肉骨髓。病悉除愈。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受如是苦心不退转。是名义菩萨。


[学习解说]:

善男子,曾经在遭遇饥荒的时候,我立下大愿
发愿受生一条大鱼,为所有饥饿的众生填饱肚子,愿吃我身肉的众生能够修行佛道

在遭遇瘟疫疾病的时候,我又立下大愿
发愿受生一颗草药树,令所有患病的众生或者见我、闻我、碰触我,以及食用我的皮、血、肉、骨髓,都能药到病除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为众生受这些种种苦时,从不会心生退转,这就是实义菩萨



菩萨修行六波罗蜜时。终不悕求六波罗蜜果。但以利益众生为事。
菩萨深知生死过患。所以乐处为利众生受安乐故。
菩萨了知解脱安乐生死过患而能处之。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菩萨所行不求恩报。受恩之处常思反报。
善男子。一切众生常求自利。菩萨所行恒求利他。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菩萨摩诃萨具足烦恼。于怨亲所平等利益。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菩萨修行六波罗蜜时,从来不为自己求得六波罗蜜果报,而是为了利益众生
菩萨深知世间生死过患(过咎与灾患),所以心甘情愿留在这里利益众生,令众生获得安乐
菩萨深知解脱的安乐与生死的过患,所以能安然处世,因此称为不可思议菩萨

菩萨所做的一切从不求众生回报,即使受到众生感恩的回报,常常也是反报于众生
善男子,众生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自己求利益,然而菩萨却始终都为他人求利益,这才是不可思议菩萨

菩萨摩诃萨虽然也有烦恼,但是能以平等心同时利益怨、亲双方,因此称为不可思议菩萨


名词解释:

【具缚】
梵语 sakala-bandhana。谓具足烦恼,指具足见修二惑者。缚,即烦恼之异名,烦恼(心之惑)能系缚有情,使其堕于生死轮回之苦境,故称缚。盖无论有漏、无漏,若其见惑或修惑之一分未断者,皆总称具缚。又就修行阶位而言,乃指自“见道”以前之三贤、四善根等,乃至一切未断惑之凡夫。一般则以具缚为凡夫之异名,故凡夫亦称具缚凡夫、具缚凡众。然严格论之,凡夫之中有不具缚者,圣者之中有具缚者,亦即若以有漏道断灭修惑者,虽为凡夫,实无有具缚;而见道初刹那之圣者,若未能先断灭修惑,虽为圣者,犹称之为具缚。(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俱舍论卷四、卷二十三、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四、摩诃止观卷五上)p3080 FROM:【佛光大辞典】

【过患】
(杂语)过咎与灾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若诸外道化众生时。或以恶语鞭打骂辱摈之令出。然后调伏。
菩萨不尔化众生时。无粗恶语嗔语绮语。唯有濡语真实之语众生闻已如青莲遇月赤莲遇日。

善男子。菩萨施时财物虽少。见多乞求不生厌心。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菩萨教化盲聋喑哑愚痴边地恶众生时。心无疲厌。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善男子,外道教化众生常常用恶语、鞭打、辱骂的方式调伏众生
菩萨则不同,菩萨从来不用恶语等方式调伏众生,菩萨从来都是用柔软语真实语令众生开启智慧

善男子,菩萨布施时,虽然财物很少,但是也不会对众多乞讨者心生厌烦,这就是不可思议菩萨

善男子,菩萨即使教化盲、聋、喑哑、愚痴和生在边地恶心众生,也从不会对他们心生疲厌,这就是不可思议菩萨



善男子。菩萨有四不可思议。
一者所爱重物能以施人。二者具诸烦恼能忍恶事。三者离坏之众能令和合。四者临终见恶说法转之。是名菩萨四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四不可思议事
一、即使是自己最心爱的贵重物品也能布施给众生
二、虽然有很多烦恼,但是能修忍辱,忍一切恶事
三、主动远离那些破坏团结的众生,并且能令众生和合
四、临终见到恶事时能善说法而扭转,这就是不可思议菩萨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49#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08:37:09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48楼~49楼用时3小时以上)


复有三事不可思议。
一者呵责一切烦恼。二者处烦恼中而不舍之。三者虽具烦恼及烦恼业而不放逸。是名菩萨三不可思议。

复有三事不可思议。
一者始欲施时心生欢乐。二者施时为他不求果报。三者施已心乐不生悔恨。是名菩萨三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菩萨还有三种不可思议事
一、菩萨能呵责一切烦恼,令烦恼没有自在力
二、虽然身处烦恼中,但是能将烦恼作为逆增上缘
三、虽然有烦恼在身,但修行从来不放逸,这就是不可思议菩萨

还有三事不可思议
一、布施时,心生欢喜
二、布施时,不求果报,只为利益众生
三、布施后,始终生起欢喜之心,从来不会后悔,这就是菩萨三种不可思议事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作是行时自观其心。我是名菩萨也。义菩萨乎。
众生若能作如是事。当知是人即义菩萨也。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菩萨道时,应当观察自心是实义菩萨还是假名菩萨?
能这样观察自心者,此人就是实义菩萨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作如是事。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为如是事。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行以上这些菩萨行并不会感到困难,在家菩萨会比较困难
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50#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08:37:55 | 只看该作者
自利利他品第十

一、为什么菩提道比二乘菩提殊胜


善生言。世尊。云何菩提。云何菩提道。
佛言。善男子。若离菩提无菩提道。离菩提道则无菩提。
菩提之道即是菩提。菩提即是菩提之道。出胜一切声闻缘觉所得道果。是名菩提菩提之道。


[学习解说]:

善生问佛说:世尊,什么是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什么是菩提道
佛回答说:善男子,离开菩提无有菩提道,离开菩提道无有菩提
菩萨道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菩提道,胜过一切声闻缘觉所得的道果,因此叫菩提、菩提道


名词解释:

【道果】
(术语)道为菩提,果为涅槃,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故曰果。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次修行,皆得道果。”四十二章经曰:“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生言。世尊。声闻缘觉所得道果。即是菩提。即是菩提道。云何言胜。
善男子。声闻缘觉道不广大非一切觉。是故菩提菩提之道得名为胜。

犹如一切世间经书。十二部经为最第一。
何以故。所说不谬无颠倒故。二乘之道比菩提道。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声闻缘觉也有获得道果也有菩提和菩提道,为什么要说胜过他们呢
佛回答说:善男子,声闻缘觉所得的道果并不广大、不是觉知一切,所以菩提道胜过二乘菩提

比如世间所有经书当中,十二部经位列第一
为什么呢,因为十二部经所讲的内容真实无误不颠倒,二乘菩提道与菩提道相比,也是这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22:34 , Processed in 0.0866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