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99

[禅定勋章]

61#
 楼主| 发表于 2024-7-25 10:31:58 | 只看该作者

4、末世众生不得成道,源于心有分别执着不能平等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瞋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末法众生应当尽心尽力供养善友和侍奉善知识,如果善知识主动亲近,应当断除傲慢心,如果善知识离开,应当断除嗔恨心,不论面对顺境或逆境,都要心如虚空一样不生妄念,了知自己与一切众生佛性平等,这样修行才能获得圆满觉悟

末法众生之所以不能成就佛道,都是因为无始以来心有执着自他、憎爱的分别心障碍,因此不得解脱,如果有人对待怨家能像对待亲生父母那样就能除去诸病,甚至在一切法中都应当这样不分别不执着,修习平等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99

[禅定勋章]

6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5 10:32:32 | 只看该作者

5、欲求圆觉的众生,该如何发心?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学习解说]:

末法众生想要获得圆满觉悟,应当这样发心:我要度化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获得究竟圆满的觉性,虽然度尽一切众生,但是不执着所度的众生,要能去除我相、人相,以及一切诸相,如果能这样发心者就不会堕入邪见


名词解释:

【尽虚空界】
谓广大无际涯之虚空界。于时间而言,尽未来际;于空间而言,尽虚空界。佛教以“尽虚空界”一语示无际涯之相,此语或系脱胎自“尽虚空遍法界”一语。三十七尊礼忏文(大一八·三三六上):“南谟大圆镜智金刚波罗蜜,出生尽虚空遍法界尘刹波罗蜜等一切诸佛。”((参见:尽未来际)5845)p5847 FROM:【佛光大辞典】

【圆觉】
圆满之觉性。谓如来所证之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又以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就体而言,称一心;就因而言,称如来藏;就果而言,则称圆觉。与真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等毕竟同一。圆觉经一部即演说此法。圆觉经略疏序载,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称为圆觉。其实皆为一心,背之则为凡,顺之则为圣;迷之则有生死,悟之则息轮回。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为凡夫,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为菩萨,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为如来。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为一道。(圆觉经略疏卷上(宗密))p541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99

[禅定勋章]

63#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10:30:13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63楼~65楼 共用时2.5小时以上)


6、世尊用偈语方式再次为普觉菩萨宣说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  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  应当求正觉,
  心远二乘者。  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  亲近无憍慢,
  远离无瞋恨。  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希有,  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仪,  戒根永清净,
  度一切众生,  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  常依止智慧,
  便得超邪见,  证觉般涅槃。


[学习解说]:

世尊对普觉菩萨说,末法一切众生想要寻求善知识,应当寻找具有正知见的人,心要远离声闻缘觉小乘法,还要远离作、止、任、灭这四种病,亲近善知识时要断除傲慢,消除嗔恨心,见到种种境界,要心生稀有难得想,视善知识要如同佛出世,不毁犯戒律,持戒清净,还应当发心普度一切众生,要去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要常常依止智慧,便能超越邪知邪见,证得圆满觉性成就佛道


名词解释:

【涅槃】
梵语 nirva^N!a,巴利语 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 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槃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槃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槃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槃八味。若以此配以涅槃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槃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略称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槃,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槃分为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槃)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又作应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槃,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槃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槃之城,亦称无为涅槃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槃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槃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槃会、涅槃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六)p4149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99

[禅定勋章]

64#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10:30:59 | 只看该作者

十一、世尊为圆觉菩萨开示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以及修习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观等方便

1、圆觉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唯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圆觉菩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长跪合掌对佛说:大悲世尊,为我们广说获得清净觉悟的种种方便,令末法众生获得大利益,世尊,我们现在已经获得了开悟,如果佛灭度后,那些还没有开悟的末法众生应当如何安居修行获得圆觉清净境界?在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这三种净观中以哪个为首?唯愿世尊大慈大悲为法会大众及末法众生进行法布施,说完这些话以后,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世尊赞叹圆觉菩萨能够发心请问如来修行方便,令众生获得大利益,世尊叮嘱圆觉菩萨要仔细听,马上就为他们宣说,圆觉菩萨十分欢喜,与法会其他大众默默等待听佛说法


名词解释:

【安居】
(行事)Vars!a,印度僧徒,两期三月间禁外出而致力坐禅修学,是名两安居。异名为坐夏,坐腊等。始此谓之结夏,解此谓之解夏。业疏四曰:“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其安居之因由,(参见:布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觉】
(术语)清净之觉悟也。圆觉经曰:“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又】(人名)名仁岳,自号潜夫。净觉是敕赐号也。初从四明法智学,后背师成一家,世谓之为山外派之泰斗。所著有楞严会解十卷,熏闻记五卷,楞严文句三卷,金刚般若经疏二卷,发轸钞五卷,弥陀经疏二卷,指归记二卷,十不二门文心解二卷,杂录名义十二卷,义学杂编六卷等。见佛祖统纪二十一。【又】(杂名)魏书曰:“浮屠正号曰佛施,佛施与浮图声相近,皆西方言。其来转为二音,华言译之,则谓净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觉】
<一>为佛之异称。心体无污染称为净,对境不迷称为觉。佛,梵名 Buddha,意译为觉;佛之体清净本然,故一般以净觉为佛之异称。
<二>(683~750?)唐代禅僧。俗姓韦,为唐中宗庶人之弟。虽受恩泽预将为侯,却遁而乞食,入太行山剃发受具足戒,居某禅师之旧兰若,猛虎舐足、毒蛇熏体,或山神献果、天女散花,亦未尝喜惧。曾师事北宗禅之神秀,神秀示寂后,闻东京有玄赜者,即随从亲受指导,律仪周密,深解经典。尔后于太行山灵泉谷撰楞伽师资记,复住长安大安国寺。入寂后,荼毗于少陵原赤谷兰若。王维撰有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师塔铭(收于全唐文卷三二七)。师致力于阐明北宗禅之祖统,著有注般若心经,入室弟子逾七十名。(楞伽师资记序(胡适,收于校刊唐写本楞伽师资记)、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
<三>(992~1064)北宋天台学僧。霅川(浙江吴兴县)人,俗姓姜。名仁岳。字寂静。自号潜夫,赐号“净觉”。曾师事四明知礼十余年,究其蕴奥,及至山家山外论诤渐激烈,师扶助知礼对抗山外之徒,出力甚多。后因疾,宴坐静室,恍若梦觉,悟从来所学之非,遂投遵式门下,与知礼相辩论,自成一派,世称杂传派或后山外派之泰斗。住持昭庆寺及石壁、灵芝、慧安、清修诸寺,又主永嘉之净社十年,大弘法化,后还乡住祥符寺。晚年专意净业,燃三指供养佛,严守戒范。治平元年安坐示寂,世寿七十三。著有大论节文十二卷、楞严集解十卷、楞严文句熏闻记五卷、楞严文句发轸钞二卷、弥陀经疏、弥陀经疏指归、金刚般若经疏、十谏书、杂录名义等凡五十五卷。(佛祖统纪卷二十一、释门正统卷五)p4713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99

[禅定勋章]

65#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10:31:41 | 只看该作者

2、世尊开示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花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一切众生不论佛在世或佛灭度或在末法时期,如果这些众生具有大乘根性,相信佛宣讲的秘密大圆觉心,并且想要修行的人,到在寺院与大家一同修行,如果有缘事就随分观察,如果无有他事因缘,就建立道场订立期限,长期是一百二十天,中期是一百天,短期是八十天,安心在道场修行
如果佛在世,应当生起正思维,如果佛灭度后,应当设立佛形像,观想忆念,如同如来在世一样,还要悬挂幡盖,供养鲜花,这样经过二十一日,还要顶礼十方诸佛名字,并诚心在佛前忏悔业障,如果遇到善境界就能获得身心轻安,这样经过二十一日,始终摄心念佛


名词解释:

【缘事】
信有因果报应的事实,叫做“缘事”,若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理,则叫做“缘理”。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伽蓝】
<一>梵语 sam!gha^ra^ma 之略译。全译为僧伽蓝摩。又作僧伽蓝。意译众园。又称僧园、僧院。原意指僧众所居之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后世,一所伽蓝之完成,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七堂伽蓝。七堂之名称或配置,因时代或宗派之异而有所不同。通常皆为南面建筑,就以研究学问为主之寺院而言,须具有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称佛殿,安置本尊佛。与塔共为伽蓝之中心建筑)、讲堂(讲经之堂屋)、钟楼(俗称钟撞堂,为悬挂洪钟之所在)、藏经楼(一作经堂,为藏纳一切经之堂)、僧房(又作僧坊,即僧众起居之所在。分布于讲堂东西北三方,即三面僧房)和食堂(又称斋堂)等。
 禅宗伽蓝,则须具有佛殿、法堂(又称说法堂。相当于讲堂,位于佛殿后方)、僧堂(或作禅堂、云堂、选佛场。僧众坐禅或起居之所,中央安置文殊菩萨像)、库房(又作库院,为调配食物之所)、山门(又作三门。即具有三扇门之楼门,表示空、无相、无愿等三解脱门)、西净(又作东司净房,指厕所)和浴室(又作温室,为温浴之室)等七堂,其中以僧堂、西净、浴室为禁语之所,故总称三默堂。
(十诵律卷三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参见:寺院)2414)
<二>梵语 tagara。为香木之一种。((参见:伽罗)2770)p2769 FROM:【佛光大辞典】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学习解说]:

在夏安居的初日,应当依止清净的菩萨,心离声闻,在安居日时应当在佛前这样说: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或优婆夷某某,愿跟随菩萨修寂灭行,进入清净实相,以大圆满觉悟为我的寺院,身心安居其中,证得平等性智(指体悟自、他平等之智。即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慧,依此智慧而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乃生起大慈悲心),使我与十方如来和大菩萨安居三月,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

世尊继续说,这就是菩萨示现安居,如果末法修行的众生求菩萨道,想参加长期、中期或短期夏安居的人,非彼所闻一切境界都不可取


名词解释:

【安居】
梵语 va^rs!ika 或 vars!a,巴利语 vassa。意译为雨期。为修行制度之一。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坐腊、一夏九旬、九旬禁足、结制安居、结制。印度夏季之雨期达三月之久。此三个月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称为安居。此系唯恐雨季期间外出,踩杀地面之虫类及草树之新芽,招引世讥,故聚集修行,避免外出。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卷四,解释安居之字义,即形心摄静为安,要期在住为居。
 安居之制始行于印度古代婆罗门教,后为佛教所采用。于长阿含卷二游行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等中,记载释尊与弟子安居修行之事迹。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等,则列举出释尊于四十五年间坐夏之地名。关于释尊在成道后与弟子第一次举行安居之地点,诸经典所说不一,然一般多以鹿野苑为第一次安居之所在。又据善见律毗婆沙卷三载,阿育王之子摩哂陀与诸比丘在锡兰(今斯里兰卡)支帝耶山(巴 Cetiyagiri)之迦那迦室(巴 KaN!t!aka)坐夏三个月。至今锡兰等南方佛教诸国仍依照律之规定而行安居之制。
 据十诵律卷二十四所举,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等出家五众应行安居,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则可不行安居。又出家五众中,比丘与沙弥一起安居修行,比丘尼与沙弥尼、式叉摩尼一起安居修行。于巴利律藏大品入雨安居犍度(Vassupana^yika-kkhandhaka)等中,规定比丘等若不行安居,则堕恶作(巴 dukkat!a,突吉罗)之罪。
 关于安居之场所,四分律卷三十七安居犍度举出树下、小屋、山窟、树空、船上、聚落等处,或依牧牛者、压油人、斫材人等安居。五分律卷十九安居法则禁止于无救护处、冢间、空树、皮覆屋、露地处安居。又于安居前,须先修治房舍,并将房舍、资具等物公平分配予大众。至于分配日期,据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七床褥法条所举,若安居之处所较近时,可于四月十五日分配;若安居之处所较远,或安居之人数过多,而须移至别处安居时,则可提早于四月十三日分配。又入安居时,须对所依之人(有德之比丘)表白结制安居之旨意,方可入安居,称为对首安居;若无所依之人时,则于心中自表结制安居之旨意,以入安居,称为心念安居。
 于安居期间禁止外出游行,违反此规定者得恶作之罪。然据四分律卷三十七所举,若能即日归回者,可准许外出;或有特殊事宜,获得僧伽之认可,以七日、十五日等为期限者,亦可准许外出,此种方法称为七日法、受日法。此外,若有违规外出者,即得恶作之罪,称为破安居、破夏,将失去接受安居施物分配之资格。然若因避离猛兽、毒蛇、火难、水难、王难、贼难、食料难、女人、亲族等障难,或为调解破僧等事而离开安居之场所,则不获罪。
 安居之时期,一般多以一夏九旬(即三个月)为期。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四,以四月十六日为安居之始日,七月十五日为终日,翌日为自恣日;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七则以七月十五日为自恣日;大唐西域记卷二、卷八所举之安居期为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关于安居之种类有二说:一说为前安居、后安居二种,前安居始于五月十六日,后安居始于六月十六日。一说为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三种,前安居始于四月十六日,中安居始于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五日,后安居始于五月十六日。此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本引用涅槃经之说,将结制中之一日分为五分,依次叙述佛陀早起著衣、外出乞食行化,乃至为比丘众、诸天善神说法等一日中之行止。
 安居之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过夏、夏竟、夏满、夏解、安居竟。结夏与解夏期间,称为半夏。据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衣犍度载,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解界、结界、受功德衣等四事。即于安居圆满后,大众反省安居中之行为,若有罪时则自宣己罪,相互忏悔,称为自恣;自恣之日称为自恣日、佛欢喜日。又安居结束时,应解除安居期间禁止外出于结界范围之规定,此为解界。又安居圆满后,比丘、比丘尼等增加法腊一岁。法腊又称夏腊,为出家人定长幼次序之规准。
 一般多于夏季举行安居,然亦有于冬季结制安居者,称为冬安居。我国、西域地方及日本皆有冬安居之制。据大唐西域记卷一羯霜那国载,十二月十六日为冬安居之首日,翌年之三月十五日为终日。
 我国行安居之制始于姚秦时代,其时由于十诵律、广律等之传译,皆详细解说安居之作法,我国僧人乃依之而行结夏。另如出三藏记集卷三新集律来汉地四部序录、广弘明集卷二十四等,则载有我国僧人结安居之事迹。我国之安居制度虽承袭于印度,然因风土民情之差异,故未全然沿用印度之作法,而有部分变通之处。如大宋僧史略卷下赐夏腊条所载,中唐至五代时,有未依安居之行仪而赐增夏腊之事。此外,安居在我国亦有随意随处而行之说,即认为修行随处可行,并不限于安居期间,故于年中行事中,未将三个月之安居修行视为必行之事。如百丈清规月分须知章中,记载各月之行事,然却无安居之事项。另据释氏要览卷下解夏草条载,印度比丘于自恣日时,须以茅草(即吉祥草)为僧伽之座,自亦坐于茅草上而行自恣。此种习俗传至我国则有所改变,如宋代江南地方之僧,于解夏日时以茅草赠与檀越。
 日本之安居制度行之久远,约与灌佛会、盂兰盆会等同时由我国传入。于安居期间亦举行讲经,称为夏经。平安时代安居中除讲经外,尚行写经,称为夏书。又于夏解日将夏书收纳于寺社中,称为夏书纳、夏解纳。又安居期间隐居在寺社中,称为夏笼;隐居之堂,称为夏堂;安居中所修之念佛等,称为夏念佛;结夏安居之僧、称为夏僧;安居期间,避离不净之食物,称为夏断。
 日本之安居,系采夏、冬二期并行之制,在形式上历来变化不少,但至今仍被隆重举行。其中,尤以禅宗特重安居之行事,即以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夏安居之时期,以十月十五日至翌年一月十五日为冬安居之时期。(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月灯三昧经卷五、正法念经、四分律卷五十八、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卷二、景德传灯录卷十七曹山本寂禅师章下、嘉泰普灯录卷十四雪庭元净禅师章下、禅苑清规卷二、兴禅护国论卷下)((参见:自恣)2529)p2398 FROM:【佛光大辞典】

【平等性智】
梵语 samata^-jn~a^na。又作平等智。乃四智心品之一,五智之一。指体悟自、他平等之智。即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慧,依此智慧而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乃生起大慈悲心。佛地论卷三谓平等性智乃观自、他一切皆平等,大慈大悲恒常相互契合而无间断,故建立佛地“无住涅槃”(不住于生死、涅槃之涅槃)。随诸有情之所乐,示现自、他受用之身与土等种种影像。对于初地以上之菩萨,示现他受用之身土,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心地观经卷二(大三·二九八下):“平等性智,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佗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
 此外,密教所建立之五智,其中平等性智又作灌顶智,为南方宝生佛之智。秘藏记卷上本(大八六·二中):“平等性智,清净智水,不简情、非情故,彼此同如故,常住不变故,名曰平等性智。”((参见:五智)1161、“四智心品”1771)p1916 FROM:【佛光大辞典】

【夏首】
(杂名)夏安居之初日也。圆觉经曰:“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99

[禅定勋章]

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08:0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8 12:10 编辑

(本次学习:66楼 共用时2.5小时)


3、精进勤修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净观,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讲的是,如果有众生修奢摩他(止),要先修心静,不起念头,当心静至极时便能生智慧,这就是初静,再将这种清净扩展到整个世界,当这种清净的觉(智慧)遍满整个世界时,任何众生哪怕生起一个念头都能清楚的知道,甚至百千世界众生只要起心动念都能知道

由此想到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不自观音,以观观者。— 《楞严经》】,原理就是身心清净至极后的智慧显现。

-------------------------

以下是适合初学者的初浅方便说,
(甚深的境界并非完全如此,例如奢摩他有更甚深的境界,详情请参阅解深密经)
简单说
奢摩他,就是静的法门,是自我安定的力量,就是寂灭
就是止观的止的工夫, 修止成定就是一般讲的禅定
最简单通俗的方法就是静坐, 其实不仅于静坐, 只要能心静都是
例如念佛,拜佛,持咒,诵经,只要能让我们心静,这些都算是
不过末法时期,众生心不清净,戒律不净,修学禅定大都容易着魔境,
所以建议戒律必须精严,并且先学楞严经咒,弄清楚50魔
其实只要工夫到家就能一念入寂 —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讲的是,如果有众生修三摩钵提(观),应当是先忆念观想十方如来或十方世界一切菩萨,然后可以依照种种其他观修方法渐次修习勤苦三昧,发广大愿时时与诸佛菩萨相应,透过熏习形成佛种(生佛果之种子也。菩萨之所行名佛种)

------------------

三摩钵提,就是观想忆念,就是观出形象,
只要静坐念佛拜佛持咒诵经中,有加入观想忆念佛菩萨形象和佛国净土都算在内
佛经中很多讲三昧的经典其实都是三摩钵提,观无量寿经也是,
初修就是观想忆念,成就后就是神通幻化利益众生
所以三摩钵提是幻化诸有的法门, 也就是神通法门 —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名词解释:

【佛种】
(术语)生佛果之种子也。菩萨之所行名佛种。旧华严经三十二曰:“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生,是故说一乘。”探玄记十一曰:“菩萨所行名为佛种。”维摩经佛道品曰:“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同注:“肇曰:尘劳众生即成佛道,更无异人之成佛,故是佛种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讲的是,如果有众生修禅那,应当先修数息,达到心中了了分明生住异灭各种念头,甚至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也能了了分明,由此逐渐增进,最后能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就像目睹自己所受用物

参考阅读:如何修[数息观] ~ 瑜伽师地论

--------------------

禅那,则是在分别中,了了分明,不起分别
初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数息, 高深的修行则是实相般若智观照
禅那不像奢摩他那样安住守静,也不像三摩钵提那样幻化诸有
禅那是在空有中自在,住于实相,
如果说奢摩他是单一,三摩钵提就是无量,
禅那则是不空不有,依实相法在生活中面对一切如实观照


佛陀在圆觉经说,三世诸佛没有不依照三净观顿渐修行而成就的 —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名词解释:

【数门】
(术语)数息门之略。即数息观也。圆觉经曰:“若诸众生,修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异灭分齐头数。”(参见:五停心观)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学习解说]:

以上就是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观照的最初方便法,如果众生能精进遍修三种方法,相当于如来出现在世间

如果将来的钝根众生想要求道却不得成就,这是因为往昔业力障碍,解决的方法是勤修忏悔,然后生起新希望,先断除憎恨、贪爱心、嫉妒心、谄曲之心

要有求胜上心,可以在三种净观中随缘选择一种,如果当前选择的观照没有成就,最好不要更换另外两个观法,应当专心致志修习当前的观照方法,这样便能渐渐求证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99

[禅定勋章]

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8 12:1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9 10:36 编辑

(本次学习:67楼~69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4、世尊用偈语方式再次为圆觉菩萨重说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欲行无上道,  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  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  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  奢摩他至静,
  三摩正忆持,  禅那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  若能勤修习,
  是名佛出世。  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忏,  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销灭,  佛境便现前。”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颂方式对圆觉菩萨说,一切众生想要修行无上佛道,应当先立道场结长期、中期、下期安置净居,忏悔无始以来深重罪业,这样要经过二十一日,然后正思维,不是自己实修实证的境界都不可取不可执着

奢摩他就是修止,让心趋于寂静,三摩钵提是修观,让心正忆念诸佛菩萨,禅那“是在分别中,了了分明,不起分别”,“是不空不有,依实相法在生活中面对一切如实观照”

参考阅读: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众生若能勤修这三种净观,相当于如来出现在世间,钝根众生求道不得成就,则应勤修忏悔无始来所犯的一切罪业,先将业障全部消除后,佛境便会现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99

[禅定勋章]

6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8 12:11:09 | 只看该作者
十二、世尊为贤善首菩萨开示此经名字,有何功德

1、贤善首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此经名字?如何奉持?有何功德?如何护持?流布何地?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学习解说]:

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圈,长跪合掌请问世尊,此大乘教叫什么名字,如何奉行受持?众生修习能得什么功德?我们应当如何护持此经?应当将此经传到何处?贤善首菩萨说完这些话后,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连续祈请三次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学习解说]:

世尊夸赞贤善首菩萨能够为末法众生请问如来此经教的功德利益及名字,世尊叮嘱贤善首菩萨要仔细听,马上就为他们演说,贤善首菩萨十分欢喜,与法会其他大众默默等待听佛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99

[禅定勋章]

6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8 12:1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9 10:35 编辑

2、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此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也在演说,三世如来都守护这部经,也是十方菩萨之所归依的经典,是十二部经(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的清净眼目(譬物之主要而言)

此经名叫大方广(无外曰大,正理曰方,包富曰广。一乘实相之理,具此三义,故称大方广)圆觉(圆满之觉性。谓如来所证之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陀罗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

又叫修多罗(又意译为契经、正经、贯经。本意指由线与纽串连花簇,引申为能贯串前后法语、法意使不散失者。亦即契于理、合于机,贯穿法相摄持所化之义。就文体与内容而言,佛陀所说之教法,凡属直说之长行者,皆属于修多罗)了义(显了分明说示究竟之实义,谓之了义)

又叫秘密王三昧(圆觉经所说之行法,甚深秘奥,统摄万行,为秘中之最秘,故称秘密王。三昧乃就所修之行法而称之),又叫如来决定境界

又叫如来藏(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自性差别,你应当这样奉持

世尊继续说,此经是如来的境界,唯有如来能详尽宣说,如果诸菩萨及末法众生依此经典修行,渐渐增进便能成就佛道

此经是顿教大乘(以说法之内容而分,迅即证得佛果、成就菩提之教法,称为顿教),能令顿根众生听闻此法获得开悟,就像大海不嫌弃小流,哪怕蚊虻及阿修罗饮用此水都能获得圆满


名词解释:

【顿教】
不历阶梯渐次,直指本源,顿时开悟的教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顿教】
<一>以说法之内容而分,长时间修行而后到达悟境之教法,称为渐教;迅即证得佛果、成就菩提之教法,称为顿教。或循序渐进到证果之教法,称为渐教;一跃顿至佛果之教法,称为顿教。((参见:顿渐二教)5704)
 <二>以说法之形式而言,对根器未熟之众生,由浅入深,初说小乘,渐次说大乘之法,称为渐教;对顿悟之机,自始直说深法之教,称为顿教。
 <三>华严宗于五教之第四,立顿教之名,谓教、理、行、果等四法皆为顿教之旨。((参见:五教十宗)1146)
 <四>唐代善导大师判观经所说之教法为顿教。又天台宗以四教之第四为圆顿教,即指法华经所说之教法。((参见:五时八教)1132)
 <五>日僧源空认为大台宗、真言宗虽言顿教,然以断除烦恼始能证理,故仍属渐教;准此,主张不必断烦恼,即能由凡夫顿超迷界的无量寿经之教,方为纯粹之顿教,亦乃顿中之顿。p5703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藏】
<一>梵语 tatha^gata-garbha。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经论中常以该思想阐明人之迷、悟对立意义。胜鬘经法身章(大一二·二二一下):“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大方等如来藏经亦列举莲花内有化佛、淳蜜在岩树中、真金堕于不净处、弊物裹金像、贱女怀贵子等九喻,详加解说其义。
 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谓“藏”有三义:(一)所摄藏,一切众生悉摄于如来之智内。(二)隐覆藏,如来法身无论因位、果位,俱不改变;然众生为烦恼所覆,故不得见。(三)能摄藏,如来果德悉摄于凡夫心中。于同论卷二自体相品与胜鬘经自性清净章谓“藏”有自性、因、至得、真实、秘密等五义,即:(一)万有悉为如来之自性,由自性之义而言,称为如来藏。(二)此藏乃圣人修行正法而生之对境,由成为境界之“因”义而言,称为正法藏,或法界藏。(三)信此藏可得如来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义而言,称为法身藏。(四)此藏超越世间一切虚伪,由真实之义而言,称为出世藏,或出世间上上藏。(五)一切法若顺此藏则得清净,反之则成染浊,由秘密义而言,称为自性清净藏。以上五项称为五种藏。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则列举能藏、所藏、能生之三义;圆觉经略疏卷上,亦举出隐覆、含摄、出生等三义,称为三种如来藏。另据胜鬘经空义隐覆真实章载,如来藏可分二种:(一)如来藏超越烦恼,或与烦恼不同,亦即于如来藏中烦恼为空,称为空如来藏。(二)如来藏具足一切法,而与烦恼不离、不脱、不异,此即不空如来藏。又同经法身章载,如来藏尚可分为二义:(一)在缠,被烦恼所缠缚之状态,包含空与不空二如来藏。(二)出缠,脱离烦恼缠缚之状态。大乘起信论则谓,真如有如实空与如实不空二面;觉之体相若以四镜为喻,即:(一)如实空镜,即空如来藏。(二)因薰习镜,即不空如来藏。(三)法出离镜。(四)缘薰习镜。前二者为在缠,后二者则为出缠。
 释摩诃衍论卷二归纳以上诸说,而立十种如来藏。即:大总持如来藏、远转远缚如来藏、与行与相如来藏、真如真如如来藏、生灭真如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能摄如来藏、所摄如来藏、隐覆如来藏等十种。
 或以如来藏与阿赖耶识、阿摩罗识(九识家所立之第九识)为一,例如入楞伽经卷七(大一六·五五六中):“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又(大一六·五五六下):“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此时如来藏即阿摩罗识。
 如来藏之思想,在印度较唯识说早成立,与中观、唯识等思想不同,然后世在唯识说之外,未别立如来藏,而于唯识说中论述如来藏。我国地论宗则以如来藏为究竟,而立净识缘起说。天台宗认为如来藏即实相,而视其为不可思议之妙法。于华严宗,在三祖法藏之起信论义记卷上立有四宗教判,第四宗即名如来藏缘起宗;内容含摄楞伽、密严、起信、宝性等经论之说,就该宗五教判而言相当于第三之终教。又密教胎藏界曼荼罗所说,即根据如来藏思想而来。(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卷四、入楞伽经卷一、大乘密严经卷下、大般若经卷五七八、无上依经卷上、金刚仙论卷五、大智度论疏卷十四、法华经玄义卷五下、大乘义章卷一、卷三末、四分律疏饰宗记卷三本)((参见:譬喻)6809)
 <二>指佛所说之一切经藏。增一阿含经卷一(大二·五五○下):“其有专心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p2361 FROM:【佛光大辞典】

【自性差别】
p0598 瑜伽八十一卷十四页云:此中自性差别者:谓色自性、有十色处差别。受自性、有三受差别。想自性、有六想差别。行自性、有三行差别。识自性、有六识差别。如是等类,当知诸法自性差别。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秘密王三昧】
圆觉经五名之一。圆觉经所说之行法,甚深秘奥,统摄万行,为秘中之最秘,故称秘密王。三昧乃就所修之行法而称之。p4264 FROM:【佛光大辞典】

【修多罗】
<一>梵语 su^tra,巴利语 sutta。所指有二:(一)为一切佛法之总称。(二)特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之第一类,此时又意译为契经、正经、贯经。本意指由线与纽串连花簇,引申为能贯串前后法语、法意使不散失者。亦即契于理、合于机,贯穿法相摄持所化之义。就文体与内容而言,佛陀所说之教法,凡属直说之长行者,皆属于修多罗。((参见:十二部经)344、“经”5548)
 <二>著七条、五条袈裟时,以彩线交络组纽,结成花鬘状,垂于袈裟背后之色带。此法行于日本天台、真言、净土、真宗等。最初原使用五条袈裟,今加以简略而变化,定其威仪。使用修多罗并非自古即有,大约源于初唐时代。(释门章服仪(道宣)、考信录卷一)p4040 FROM:【佛光大辞典】

【了义】
(术语)对于不了义而言。显了分明说示究竟之实义,谓之了义。未了未尽之说,谓之不了义。了义不了义者,方便(不了义)、真实(了义)之异名也。圆觉经曰:“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又“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同略疏一曰:“了义者,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隐之谭。”宝积经五十二曰:“若诸经中,有所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是不了义。若有宣说生死涅槃二无差别,是名了义。”大集经二十九曰:“了义经者,生死涅槃一相无二。”涅槃经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眼目】
(譬喻)譬物之主要而言。圆觉经曰:“是经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文句记十上曰:“以一乘妙行为眼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二部经】
梵语 dva^das/a^n%ga-buddha-vacana。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梵 su^tra,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二)应颂(梵 geya,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三)记别(梵 vya^karaN!a,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四)讽颂(梵 ga^tha^,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五)自说(梵 uda^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六)因缘(梵 nida^na,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七)譬喻(梵 avada^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八)本事(梵 itivr!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九)本生(梵 ja^taka,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十)方广(梵 vaipulya,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十一)希法(梵 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论议(梵 upades/a,音译优波提舍),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印顺))p344 FROM:【佛光大辞典】

【陀罗尼】
梵语 dha^raN!i^ 之音译。又作陀怜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盖菩萨以利他为主,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得此则能不忘失无量之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同时亦能自由自在的说教。有关菩萨所得之陀罗尼,诸经论所说颇多。及至后世,因陀罗尼之形式,类同诵咒,因此后人将其与咒混同,遂统称咒为陀罗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长短加以区分,长句者为陀罗尼,短句者为真言,一字二字者为种子。
 关于陀罗尼之种类,依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载,陀罗尼分为四类:(一)闻持陀罗尼,得陀罗尼者耳闻之事不忘。(二)分别知陀罗尼,能区别一切邪正、好丑之能力。(三)入音声陀罗尼,闻一切言语音声,欢喜而不嗔。(四)字入门陀罗尼,听闻阿罗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门,即可体达诸法实相;盖以悉昙四十二字门总摄一切言语之故。上述之前三者称为“三陀罗尼”。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四陀罗尼:(一)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二)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之灾厄。(四)忍陀罗尼,通达诸法离言之实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关修得此四陀罗尼之法,详载于大乘义章卷十一。
 天台宗据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之说,立有: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等三陀罗尼,而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
 咒,名为陀罗尼,故对经、律、论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记录,称作陀罗尼藏、明咒藏、秘藏等。乃五藏之一。基于此之陀罗尼,有大随求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等,以及应不同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诵相应之陀罗尼。此外,密教中,于供养祖师或祈亡者冥福之法会,诵持尊胜陀罗尼,称为陀罗尼会、陀罗尼讲会。(贤愚经卷十阿难总持品、大宝积经卷四无上陀罗尼会、卷一一五无尽菩萨会、海龙王经卷二总持门品、总释陀罗尼义赞、慧苑音义卷一)p3607 FROM:【佛光大辞典】

【圆觉】
圆满之觉性。谓如来所证之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又以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就体而言,称一心;就因而言,称如来藏;就果而言,则称圆觉。与真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等毕竟同一。圆觉经一部即演说此法。圆觉经略疏序载,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称为圆觉。其实皆为一心,背之则为凡,顺之则为圣;迷之则有生死,悟之则息轮回。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为凡夫,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为菩萨,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为如来。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为一道。(圆觉经略疏卷上(宗密))p5417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方广】
梵语 maha^-vaipulya。为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又作无比、广破、大方等。无外曰大,正理曰方,包富曰广。一乘实相之理,具此三义,故称大方广。为大小乘之通名,然多用于大乘经。大乘为方广部之至上,故称大方广。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方广地藏十轮经等皆是。诸经以正理广辩诸法,一切法之性相众多,非广言繁词不能辩彻,此广言能破除极顽坚之无智闇,而证得幽博、平等之理趣。(顺正理论卷四十四、大日经疏卷九、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本)((参见:毗佛略)3849)p75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99

[禅定勋章]

7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10:39:09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70楼~71楼+整理全篇经文目录 共用时2小时)

3、修习此圆觉经的功德利益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贤善首菩萨说,假如有人用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所得功德不如有人听闻此经经名以及明白其中一句经义

假如有人教化百千恒河沙众生获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有人向众生宣说此经哪怕半句偈子

如果有人听闻此经名字能生信心且毫无疑惑,要知道此人并非在一佛二佛面前种了福慧,他们已于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才能听到这部圆觉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11 09:34 , Processed in 0.1048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