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61#
 楼主| 发表于 2023-9-7 15:07: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7 15:09 编辑

四、具足八法所得种种功德利益

善男子。菩萨具足如是八法。
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修行道时欢喜自庆不生憍慢。
能调恶人见离坏众能令和合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
不为世事而作咒誓。少恩加已思欲大报。于已怨者恒生善心。怨亲等苦先救怨者。
见有骂者反生怜愍。见他偷时默然不动。见来打者生于悲心。视诸众生犹如父母。宁丧身命终不虚言。
何以故。知果报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具足以上八法
即使听到讥毁的声音也能生起忍辱心,听到赞叹的声音也能反观自照生惭愧心

菩萨修行佛道时,常常心生欢喜,不生骄慢心
菩萨能调伏恶人远离恶友;常称扬他人所做善事,不说他人所犯过失
菩萨从不揭穿他人羞耻之事;即使听到他人的秘密事,也不会到处传话乱说

菩萨对少恩的人,总是想办法加大回报;
菩萨对于怨仇者,也能始终以善心对待;
如果怨亲双方都同时受苦,菩萨能先救怨者

菩萨见到骂人者能反生怜悯;见到打人者能心生悲心
菩萨对待一切众生犹如父母一样,宁可失去身命也从不说虚妄的话
为什么呢,因为菩萨了知恶因感召恶果的缘故


名词解释:

【咒誓】
(术语)诵神佛之名,证吾言如实不妄,曰咒誓。佛制禁比丘作此咒誓也。有部毗奈耶杂事十九曰:“是时六众有缘事时,即便引佛法僧宝而为咒誓,或引邬波驮耶阿遮利耶而为咒誓。有信敬俗人闻咒誓时作如是语:我等俗流尚不引佛及师为誓,仁等出家何故引佛及师而作咒誓?是所不应,彼默无对。苾刍白佛。佛言:俗生讥耻,时合其宜。然出家本求实语,不应盟誓。若作,越法罪。”然依四分之旧律则似开此咒誓。行事钞下四之一曰:“律云:有言誓,应言若我作是事,南无佛。若汝作是事,亦南无佛。不得杂余地狱等。”同资持记曰:“律下,次教咒誓,谓有屈抑之事发誓以雪之,意是求佛为证,故云南无佛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于诸烦恼应生怨想。于善法中生亲旧想。
若于外法生于贪心。寻能观察贪之过咎。一切烦恼亦复如是。
虽复久与恶人同处。终不于中生亲善想。虽与善人不同居止。终不于彼而生远想。
虽复供养父母师长。终不为是而作恶事。乏财之时见有求者不生恶想。
虽不亲近凶恶之人。而其内心常生怜愍。恶来加已以善报之。自受乐时不轻他人。见他受苦不生欢喜。


[学习解说]:

菩萨对于一切烦恼能生怨想,对于善法能生亲近想
菩萨如果对佛法以外的教法心生贪心,则能净心观察贪心的过失,菩萨观一切烦恼也是如此

虽然长时间与恶友在一起,但始终不会对恶人心生亲近
反之虽然不与善友在一起,却始终能心生亲近,不会远离

菩萨常常供养父母与师长,即使在财物缺少时,见到有求者也不会生恶心
菩萨虽然不与恶友亲近,但是对于恶友能常常心生怜悯
菩萨能以善报恶,菩萨从不轻视他人,菩萨见到他人受苦从不会心生欢喜


名词解释:

【外法】
指佛法以外之教法、修法,或指行于外道间之咒术。又作外术。如阿尾奢法(梵 a^ves/a),以法术请鬼神入童男或童女之身,令其预言吉凶成败;又如荼吉尼法(梵 d!a^kini^),行不正当之法术取食人心,以求成就。在日本,则指从鬼灵所受之一种妖术。修行此法之僧,称为外法僧。此风盛行于平安中期至镰仓末期。p1861 FROM:【佛光大辞典】

【怨想】
怨想者,谓有人加害于我,及害我父母兄弟者,亦生亲爱之想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业清净持四威仪。即以是法用化众生。
口业清净诵读如来十二部经。即以是法用化众生。
意业清净修四无量。亦以是法开化众生。


[学习解说]:

菩萨身业清净,常常严持行住坐卧四威仪,并且还能以此教化引导众生实修
菩萨口业清净,常常诵读如来十二部经,并且还能以此教化引导众生实修
菩萨意业清净,常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同样能以此教化引导众生实修


名词解释:

【四威仪】
(名数)一行,二住,三坐,四卧。此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谓之四威仪。菩萨善戒经五曰:“威仪苦者名身四威仪: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卧。菩萨若行若坐,昼夜常调恶业之心。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所住内外若床若地若草若叶,于此四处常念供养佛法僧宝。”释氏要览下曰:“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假身受苦令他受乐甘乐为之。
世间之事虽无利益。为众生故而亦学之。所学之事世中最胜。
虽得通达心无憍慢。以已所知勤用化人。欲令此事迳世不绝。

于亲友中不令作恶。乐以上八法教化众生。说因说果无有错谬。
爱别离时心不生恼。观无常故。受乐受时心不耽荒。观苦无常。
善男子。菩萨具足如上八法。则能施作如是等事。


[学习解说]:

菩萨甘愿自己受苦也要为令众生送去快乐
对于菩萨来说,虽然世间俗事毫无利益,但为了众生受益而学习
菩萨虽然通达法性原理,但心无骄慢,并常常将自己所学教导众生,甚至还将普利众生的大事发愿生生世世作下去

菩萨常劝亲友远离恶业,常常以这八法教化引导众生,为众生解说因果
菩萨面对爱别离时心无忧恼,因为菩萨观照无常的缘故,菩萨受乐时同样观照无常让心避免沉迷其中

善男子,菩萨具足以上八法,则能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作如上等事,广利众生


名词解释:

【施】
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修是八法。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修习八法并不困难,在家人修习八法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障碍缠缚的缘故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62#
 楼主| 发表于 2023-9-8 08:2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9 08:33 编辑

(~接续楼上,62楼~63楼用时约3小时)




二庄严品第十二

一、什么是菩萨自他庄严,以及如何成就自他庄严?



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自他庄严。
佛言。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
一者福德。二者智慧。

世尊。何因缘故得二庄严。
善男子。菩萨修集六波罗蜜。便得如是二种庄严。
施戒精进名福庄严。忍定智慧名智庄严。

复有六法二庄严因。所谓六念。
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

善男子。菩萨具足是二庄严。能自他利。为诸众生受三恶苦。而其内心不生忧悔。
若能具足是二庄严。则得微妙善巧方便。了知世法及出世法。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什么是菩萨自他庄严
佛说:善男子,菩萨具足两种法可以自他庄严
一是福德;二是智慧

善生:世尊,如何才能获得福德智慧二种庄严?
佛说:善男子,菩萨修集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便能获得福德智慧两种庄严
布施、持戒、精进称为福庄严;忍辱、禅定、智慧称为智庄严

另外还有六法也是获得两种庄严的因,那就是六念
其中念佛、念法、念僧称为智庄严,念戒、念施、念天称为福庄严

善男子,菩萨具足福德智慧两种庄严,则能自他兼利
菩萨为了众生即使受三恶道苦也不会心生后悔
菩萨如果能具足福德智慧两种庄严,则能获得善巧方便,并能了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


名词解释:

【二严】
乃指二种庄严。<一>智慧庄严与福德庄严。谓智慧、福德二种,皆能庄严法身。即:(一)智慧庄严,磨炼智慧以庄严其身。(二)福德庄严,积集福德以庄严其身。大般涅槃经(北本)卷二十七(大一二·五二三上):“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大四三·四九四中):“善资粮者,即福、智二严。”
 <二>形相庄严与第一义庄严。据金刚经纂要疏载:(一)形相庄严,谓人若分别佛土是有为形相,而说自能成就者,彼且住著色声等境,非真庄严,此称形相庄严。(二)第一义庄严,谓以无所住著清净之心,依真实智慧,通达自性之土,唯心显现,此是正智成就佛土,称为第一义庄严。p252 FROM:【佛光大辞典】

【二足】
﹝出金刚经纂要疏﹞
[一、福足],谓佛于因中,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之福,今于果上,成就应身,相好圆满,万德庄严,是为福足。
[二、慧足],谓佛于因中,由修般若妙慧,成就法身,圆极真常,满菩提果,众智庄严,是为慧足。(梵语菩提,华言道。)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福严】
(名数)福智二庄严之一,福庄严也。以施等福业庄严其身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福德庄严即智庄严。智慧庄严即福庄严。
何以故。夫智慧者。能修善法具足十善。获得财富及大自在。
得是二故。故能自利及利益他。

有智之人所学世法于学中胜。以是因缘便得财富及大自在。
菩萨具足如是二法。则能二世自他利益。


[学习解说]:

善男子,福德庄严就是智慧庄严,智慧庄严也是福德庄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智慧的人能修十善法,因为有修十善法而获得了财富和大自在
有了财富和大自在,便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大自在】
(术语)言广大之力用无论何事皆作得也。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智之人所学世法于学中胜。以是因缘便得财富及大自在。
菩萨具足如是二法。则能二世自他利益。

智者若能分别世法及出世法。
世间法者。一切世论一切世定。出世法者。知阴入界。
菩萨知是二法因缘。故能二世自他利益。

善男子。菩萨虽知世间之乐虚妄非真。而亦能造世乐因缘。
何以故。为欲利益诸众生故。


[学习解说]:

智者学习世间法远胜他人,因此得到财富和大自在
菩萨如果具足福德智慧这两种法,则能在二世中自利利他

有智慧的人如果能分别世间法和出世间法
世间法说的是一切世间技术和一切世间定力
出世间法说的是了知阴入界(五阴,十二入,十八界)
菩萨因为了知福德和智慧这两种因缘,所以能在二世中自利利他

善男子,菩萨虽然了知世间乐是虚幻不实的,但是又能制造世间快乐的因缘
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善巧方便)为了引导和利益众生进入佛法的缘故


名词解释:

【阴入界】
(术语)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也。谓之三科。(参见:三科)。楞伽经曰:“惟愿世尊。更为我说阴入界生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论】
指与世尊同时代的顺世外道之言论。又称恶论。彼外道之徒党每谓宇宙事物均属自然而生,自然而灭,非由天神,非由自性而来者。举凡孔雀鸾凤、山石草木、色形差别等,无不自然而存在。又谓人之灵魂智力乃附于身体者,身体合四大而成,我亦随之自然而起;人若命终,四大分散,神我即灭,故一切实无善恶报应可言,唯顺应目前之欢乐为人生终极之目的。以此一论调,彼辈被称为顺世外道,而备受沙门与婆罗门之诟病。((参见:顺世外道)5353)p1529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63#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08:37:06 | 只看该作者
二、菩萨成就福德与智慧庄严的正因是慈心与悲心


善男子。是二庄严有一正因。
一者慈心。二者悲心。
修是二因。虽复流转生死苦海心不生悔。

复次菩萨具足二法。而能庄严无上菩提。
一者不乐生死。二者深观解脱。
是故亦能二世利益。了知法相得大智慧。能令自他财命增长。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
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


[学习解说]:

善男子,具足福德智慧两种庄严,其中有个正因(主要的原因)
一是慈心;二是悲心
菩萨如果具足慈心和悲心这两种正因,那么虽然在生死苦海中辗转,但不会心生后悔

另外具足二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
一是不喜世间乐;二深入观察解脱的方法
如果能具足这二法,菩萨能在二世中自利利他
因为菩萨了知法性原理,所以拥有大智慧,进而令自己和他人同时增长财命

善男子,菩萨因为具足慈心和悲心
所以布施(即以一切,悉皆施与,心无悔恨,是名一切施)时,心不后悔,即使是见到恶的众生也能以忍辱心对待


名词解释:

【正因】
主要的原因叫做“正因”,若是次要的助力则叫做“缘因”。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切施】
谓菩萨身盛美妙,处轮王位,或有无量贫穷人言:大王垂慈,各随所求。或乞国土,或乞妻子,或乞手足血肉肝脑。菩萨心念:一切恩爱,会当别离,即以一切,悉皆施与,心无悔恨,是名一切施。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一切施】
p0002瑜伽三十九卷一页云:云何菩萨一切施?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若诸菩萨,但舍己身;是名唯施内所施物。若诸菩萨,为愍食吐活命众生,数数食已,吐所饮食,而施与之;是名杂施内外施物。若诸菩萨,除上所说,施余一切所应施物;是名唯施外所施物。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法相】
<一>诸法所具本质之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唯识宗之特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说明法相,故又称法相宗。(解深密经卷二“一切法相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成实论卷一众法品、卷二“四法品”)
<二>指教义上之分齐、区别、纲要。
<三>指真如、实相。与“法性”同义。((参见:法性)3358)p3373 FROM:【佛光大辞典】

【流转】
梵语 pravr!tti。漂流、辗转之意。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生死相续不断,而辗转于三界、六道之轮回。对此,如从迷界,而进入涅槃,即称还灭。属流转者,称为流转门;属还灭者,称为还灭门。四谛中之苦谛与集谛,或十二缘起之顺观(观十二支缘起从无明乃至老死)属流转门。而四谛中之灭谛与道谛,以及十二缘起之逆观(观十二支缘起从老死至无明),则属还灭门。
 又唯识宗谓,由善恶之业而生死相续不断,称为染污清净流转;有为法之刹那生灭相续不断,称刹那辗转流转;有情之一期相续生灭转变,称生辗转流转,又作生身辗转流转。(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六,显扬圣教论卷一、卷十四)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64#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08:37:20 | 只看该作者
三、菩萨布施时应观两种田

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
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
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
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
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
菩萨若施所亲爱处为报恩故。若施怨仇为除恶故。


[学习解说]:

菩萨布施时观察两种福田:一是福田;二是贫穷田
菩萨为了增长福德因此布施贫穷人;为了增长无上智慧因此供养福田(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
菩萨为了报恩而供养福田;菩萨因为怜悯众生而布施贫穷
菩萨为了舍弃烦恼而供养福田;菩萨为了成就功德而布施贫穷
菩萨为了增长一切快乐的因缘而供养福田;菩萨为了舍弃一切苦因缘而布施贫穷
菩萨如果对亲爱(谓凡于我有亲情眷爱者)的人布施,则是报恩
菩萨如果对怨仇者布施,则是为了断除恶法的缘故


名词解释:

【亲爱者】
谓凡于我有亲情眷爱者,故宜施之。此施亦非菩萨之行。菩萨行施,怨亲平等,岂分亲与不亲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福田】
(术语)田以生长为义,于应供养者供养之,则能受诸福报,犹如农夫播种于田亩,有秋收之利。故名福田。探玄记六曰:“生我福故名福田。”无量寿经净影疏曰:“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名福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福田】
梵语puN!ya-ks!etra,巴利语 pun~n~a-kkhetta。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据正法念处经卷十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等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而父母为三界内之最胜福田。据优婆塞戒经卷三供养三宝品、像法决疑经、大智度论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八等载,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称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报答之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报恩福田);受怜悯之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怜愍福田、贫穷福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又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载,有所求而为者,称为有作福田,如父母、师长;无所求而为者,称为无作福田,如诸佛、菩萨等。以上二者称为二种福田。关于二种福田尚有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学人田(修行中之圣者),与无学人田(得究极之圣者);以及敬田与恩田,悲田与敬田等多种。另有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布施持戒品所说之大德田(相当于敬田)、贫苦田(相当于悲田)、大德贫苦田等三种田。俱舍论卷十八则说趣田(畜生等)、苦田(贫者等)、恩田(父母等)、德田(佛等)等四种田。又智顗于菩萨戒义疏卷下列举出佛田、圣人田、僧田、和尚田、阿阇梨田、父田、母田、病田等八种田(八福田)。
 依成实论卷一福田品之说,二十七贤圣断尽贪、恚等诸烦恼,其心空而不起烦恼恶业,所得禅定皆清净而永离诸烦恼,弃舍忧乐,又能断除五种心缚,成就八种功德田,并以七定护持善心,灭尽七种漏,具足戒等七净法,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复以能度彼岸、精勤求度等,称为福田。
 又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具足“十法行”者称为真实福田,即:(一)住于空、无相、无愿之解脱门而不入法位,(二)见知四谛而不证道果,(三)行八解脱而不舍菩萨行,(四)能起宿住、死生、漏尽等三种智证明而行于三界,(五)能现声闻形色威仪而不随音教从他求法,(六)现辟支佛形色威仪而以无碍辩才说法,(七)常在禅定而能现行一切诸行,(八)不离正道而现入邪道,(九)深贪染爱而离诸欲一切烦恼,(十)入于涅槃而生死不坏不舍。
 由前述可知福田说有多种,然以佛及圣弟子为福田者为其根本,据此而称阿罗汉为应供,其后即有三宝之敬田、贫穷者之悲田等名称。我国向重敬、悲二田,多行供养惠施。依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启福篇道宣之序言,今论福德乃以悲敬为始,悲则能哀矜苦趣之艰辛,欲愿拔济彼等出离;敬则知佛法难遇,能信仰弘布之。(杂阿含经卷三十五、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小品般若经卷八、新华严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二、大智度论卷四、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十三、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慧远)、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法藏)、释氏要览卷中、法苑珠林卷二十一、卷三十三、翻译名义集卷四)p585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65#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09:16: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9 09:28 编辑

(65楼~67楼用时约3小时)


四、菩萨布施时一念具足六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见来求者生一子想。是故任力多少施之。是则名为施波罗蜜。
菩萨施时离于悭心。名尸波罗蜜。
能忍一切求者之言。名忍波罗蜜。
所施之物手自授与。名精进波罗蜜。
至心系念观于解脱。名禅波罗蜜。
不择一切怨亲之相。名般若波罗蜜。

善男子。如诸众生贪心杀时。一念具足十二因缘。
菩萨施时亦复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学习解说]:

菩萨摩诃萨见到有求众生会把他们当做亲生儿子想,会尽其所能布施众生,这叫做布施波罗蜜
菩萨在布施时如果远离悭贪心,叫做持戒波罗蜜
如果能忍受一切有求众生各种反对的声音,叫做忍辱波罗蜜
如果能亲手将财物布施给有求的众生,叫做精进波罗蜜
如果能至心系念(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一心观照解脱之法,叫做禅定波罗蜜
布施时如果能做到怨亲平等,叫做般若波罗蜜

善男子,比如众生为了贪欲而杀生时,一念中具足十二因缘
而菩萨在布施时,一念中具足的是以上六种波罗蜜,因此菩萨是功德智慧庄严

[学习笔记]:十二因缘指的是
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十二因缘起于第八识1.无明(于第八识中)
然后进入第七识(行蕴,心念瀑布流) 2.行(这里的行就是行蕴,指第七识)
然后进入第六识(就是一般讲的意识) 3.识(这里是指第六识, 生成指意识已经投胎)
4.名色(名指第六识,色指第五识, 此时有意识和肉体, 但是眼耳鼻舌尚未生成)
5.六入(六根生成) 6.触(产生六触) 7.受(因为六触产生六种觉受分别)
8.爱(对六种觉受产生贪爱) 9.取(对六种觉受产生执取) 10.有(因执着而产生现业果报)
11.生(以前面的方式不断出生) 12.老死(不断以前面的方式老死) —— [必修]十二因缘


名词解释:

【系念】
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又作系念、悬念、悬想。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二九(大六·六八六中):“住空闲处,系念思惟先所修行。”又观无量寿经谓,众生用心观想佛时,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此外,一般俗称忧虑为悬念,称恋慕为悬想,皆为转讹之用法。(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卷三十九、大宝积经卷四十七、玄应音义卷三、慧琳音义卷三、卷九)p6671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因缘】
梵语 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门、十二因生。即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即十二有支)。
 (一)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教之基本教义,即:无明(梵 avidya^)、行(梵 sam!ska^ra)、识(梵 vijn~a^na)、名色(梵 na^ma-ru^pa)、六处(梵 s!ad!-a^yatana)、触(梵 spars/a)、受(梵 vedana^)、爱(梵 tr!s!N!a^)、取(梵 upa^da^na)、有(梵 bhava)、生(梵 ja^ti)、老死(梵 jara^-maraN!a)。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阴缘。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大一·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在阿含经典中,除十二缘起说之外,另有十支、九支、八支、七支等缘起说,广义而言,彼等皆含摄于十二缘起说中。又杂阿含经卷十二谓,缘起法乃永恒不变之真理,佛观察此真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又若自有情生存之价值与意义方面观察十二缘起之意义,则指人类生存之苦恼如何成立(流转门),又如何灭除苦恼而至证悟(还灭门)。即有情之生存(有)乃由识(精神之主体)之活动开始,识之活动成为生活经验(行),复由活动之蓄积形成识之内容。然识之活动乃识透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接触认识之对象(即一切心、物(名色)),此系主观上感受之事。凡夫之识以无明(对佛教真理无自觉)为内相,以渴爱(求无厌之我欲)为外相,渴爱即识之根本相,且发展而取一切为我,成为我执(取),故由此染污识之活动所薰习之识,必应经验生、老、死等所代表之人间苦、无常苦。反之,圣者因灭无明及渴爱,故人间苦亦灭。
 (二)对十二缘起,俱舍论卷九举出如下四种解释:(1)刹那缘起,即一刹那间心中具足十二支,例如因贪心而起杀生之瞬间,在彼时刹那间心中充满愚痴、无明,故有行杀之意愿产生。(2)连缚缘起,即此十二支连续不断,形成前因后果之关系。(3)分位缘起,例如三世两重因果之解释,即十二支分乃表示有情生死流转之过程及其状态。(4)远续缘起,指十二支之连续缘起可远隔多世。有部采用分位说(三世两重因果),即无明与行是于过去世起烦恼造业时有情之分位,指身心(五蕴)而言。依此过去世之二因,心识始托生母胎之刹那,其有情之分位为识;托生之第二刹那以后,六根未备之分位为名色;胎内六根具足之分位为六处;出胎后但有接触感觉以至二、三岁为止,其分位为触;四、五岁至十四、五岁间感受性极胜,分位为受;以上从识至受,称为现在世之五果。
 其后,爱欲强烈之十六、十七岁以后为爱;贪著心胜之三十岁以后为取;如此造业之分位为有;以上三者,称为现在世之三因。由此因感生未来世之分位为生;此后至死为老死,以上二者属未来世之二果。类此,分为过现未三世,再立二重之因果,此谓三世两重因果。

因中含摄惑、业,果即是苦,故十二缘起摄于惑业苦之三道,而因果不断,无始无终。经部不赞同有部之说,主张无明绝非单指过去之无智,亦非指五蕴而言。
 (三)据成唯识论卷八所载,无明至有为因,生、老死为果,故立一重因果。然因与果必须异世,从而立二世一重因果。无明与行两支系由识至受之五支的因,故二支为能引支,五支为所引支,此七支亦总称牵引因。以爱、取、有三支为因,能生未来之生与老死两支,故三支称能生支或生起因;生、老死称所生支或所引生。
 (四)天台宗立思议生灭、思议不生不灭、不思议生灭、不思议不生不灭等四种十二因缘,以此配于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圆教称十二因缘为佛性,即表示依缘而生之现象无非是中道之理。
 观十二缘起,与四谛观同为佛教重要之观法,据传释尊因观此而开悟证果。据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依无明而行等顺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顺观;于老死等支各立苦集灭道四谛,从老死逆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逆观。由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顺观;由老死灭而生灭等逆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逆观。
 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所说,观迷生起之流转门系除无明、行外之十支,观悟现成之还灭门则系观十二支。然依巴利文律之大品,流转门为顺观,还灭门称为逆观,至今仍采此说。且天台宗指出,依三世两重、二世一重、刹那一念三种十二因缘观,各依序可破断见(包含常见)、著我见、性实见等三种见解。(中阿含经卷十涅槃经、卷二十四大因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重品”、卷四十六放牛品、法华玄义卷二、法界次第初门卷中)p337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造作不共法之因缘。名福庄严。
教化众生悉令获得三种菩提。名智庄严。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能调伏众生。名智庄严。
同于众生受诸苦恼。名福庄严。

菩萨能令一切众生离于恶见。名智庄严。
能教众生住信施戒多闻智慧。名福庄严。


[学习解说]:

另外,善男子,菩萨摩诃萨造作不共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的因缘,叫做福庄严
菩萨教化众生获得三种菩提(就三乘之所得而别,分为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叫做智庄严

还有,善男子,菩萨如果能调伏刚强众生,叫做智庄严
菩萨与众生共同受诸苦恼,叫做福庄严

菩萨能令一切众生远离恶见,叫做智庄严
菩萨能教化众生安住信心,广修布施、持戒、多闻、智慧,这叫做福庄严


名词解释:

【三菩提】
<一>就三乘之所得而别,分为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又作三乘菩提。(一)声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以此因缘,心得解脱者,称为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又作独觉菩提、辟支佛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不自受持大乘经义,亦不广为他人解说,以此因缘,心证辟支菩提。(三)无上正等菩提,又作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菩提。谓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亦复教他人发菩提心,令他人入信,若有来者及不来者,悉皆恭敬亦生随喜,如此解脱自利利他,为多人利益、安乐故,称为无上正等菩提。以上三乘譬如有三种人欲渡恒河,第一人以草为筏,倚之而渡;第二人以皮囊或皮船倚之而渡;第三人造作大船乘之入河,于此船中载渡百千人。上述系出生菩提心经所载。(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优婆塞戒经卷一“三种菩提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
<二>就佛之三身,别为应化佛菩提、报佛菩提、法佛菩提三种。(一)应化佛菩提,又作方便菩提、究竟菩提,此菩提以自在之善巧化用为道。(二)报佛菩提,又作实智菩提、清净菩提,此菩提以称理之智慧为道。(三)法佛菩提,又作真性菩提、实相菩提、无上菩提,此菩提以实相之理为道。法华经玄义卷五下以此三菩提配资成轨、观照轨、真性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则配以解脱、般若、法身。(金光明玄义卷上)((参见:三身)555、“菩提”5198)p631 FROM:【佛光大辞典】

【不共法】
梵语 a^veN!ika-buddha-dharma。又作不共佛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在大小乘诸经论中,于此不共法颇有异同之说,一般系将佛之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称为“十八不共法”。(大般若经卷四一一、自在王菩萨经卷下、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嘱累品、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大智度论卷二十六)p966 FROM:【佛光大辞典】

【教化】
<一>梵语 pari-pac。教,以善法教导他人;化,令远离恶法。为教导感化之意,即说法引导众生而令其受感化。如经上所言,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令住无上正真之道。凡此皆属转恶为善、转凡化圣之教化。与“开化”、“摄化”、“施化”、“劝化”等词同义。(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增一阿含经卷一、法华经卷四)
<二>日本佛教用语。在佛前举行法会之际,所唱诵之一种赞歌。p4596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66#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09:2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9 09:26 编辑

五、菩萨具足五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
何等为五。一者信心。二者悲心。三者勇健。四者读诵世论不生疲厌。五者学诸世业亦不厌之。


[学习解说]:

另外,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以下五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
一具足信心;二具有悲心;三勇猛心;四读诵世间典籍心不疲厌;五学习世间学问心不厌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67#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09:23: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9 09:24 编辑

六、菩萨具足福德智慧庄严的七种相貌


善男子。菩萨具足二种庄严则有七相。
何等为七。一者自知罪过。二者不说他过。三者乐瞻病人。四者乐施贫人。五者获菩提心。六者心不放逸。七者一切时中常至心修六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具足福德智慧两种庄严,则有七种相貌
一自知己过;二不揭露或不宣扬他人过失;三喜欢看望或关心病人;四乐于布施贫穷人;五能获得菩提心;六心念始终不放逸;七不论何时都能至心修习六波罗蜜



善男子。复有七相。
何等为七。一者乐化怨仇。二者化时不厌。三者要令成熟解脱。四者尽已所知世语世事。以化众生心不贪着。五者能忍一切恶事。六者终不宣说他人所不喜事。七者见破戒者及弊恶人。心不嗔恚常生怜愍。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是七相。则能自利及利益他。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具足福德智慧两种庄严,还有七种相貌
一积极主动化解怨仇;二化解怨仇时心不厌烦;三一定要令众生获得解脱;四尽知世间一切事情,以教化众生心生出离;五能忍辱一切恶事;六始终不说他人不喜欢的事情;七见到有人破戒能隐蔽恶事不到处宣扬,心不生嗔恚,反生对众生心生怜悯;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明了这七种相,则能自利利他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为二庄严。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多有诸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修福德智慧两种庄严并不困难,在家人修集会很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障碍缠缚的缘故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68#
 楼主| 发表于 2023-9-10 09:3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1 15:43 编辑

(68楼~69楼用时约3小时以上)

优婆塞戒经卷第三

摄取品第十三


一、具足福智二种庄严的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善生言。世尊。菩萨具足二庄严已。云何得畜徒众弟子。
善男子。应以四摄而摄取之。令离诸恶增诸善法。
至心教诏犹如一子。不求恩报。不为名称。不为利养。不求自乐。

善男子。菩萨若无如是等事畜弟子者。名弊恶人。假名菩萨非义菩萨。
名旃陀罗臭秽不净破坏佛法。是人不为十方诸佛之所怜念。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请问佛:世尊,菩萨具足福德智慧两种庄严以后,应当如何蓄养徒弟及信众?
佛答:应以四摄法来蓄养和摄受众生,令他们远离恶法,增长善法

应当至心教导众生,就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子一样用心
而且不要求众生的回报、也不为世间名闻利养、不为自己求受乐

善男子,菩萨如果不能以四摄法蓄养弟子,那么就叫做恶劣的人,这样的菩萨就是假名菩萨、非实义菩萨
也叫做旃陀罗(译曰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臭秽不净的人,这样的人就是破坏佛法的菩萨,得不到十方诸佛的怜悯和护念


名词解释:

【摄取】
梵语 parigraha。<一>又作摄取不舍。谓阿弥陀佛摄受护念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据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受照护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故称摄取不舍,或称摄取照护、摄护。其光明之利益,称为摄取光益。善导之观经疏定散义举出念佛众生蒙摄取利益之三缘,此谓摄取三缘。即:(一)亲缘,谓佛与众生之意志、行为(即三业)相应。(二)近缘,谓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显现于其眼前。(三)增上缘,谓众生由念佛而消除其罪障,临终时,佛与圣众迎往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智顗)、安乐集卷下、往生礼赞偈)
<二>选择之意。谓摄物而取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p6846 FROM:【佛光大辞典】

【旃陀罗】
(杂名)Can!d!a%la,又作旃荼罗。译曰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杀为业者。男曰旃陀罗。女曰旃陀利。玄赞九曰:“旃陀罗,云屠者不律仪也,正言旃荼罗,此云严炽。恶业自严,行持标帜,摇铃持竹为自标故。”玄应音义三曰:“旃陀罗,或云旃荼罗,此云严炽,谓屠杀者种类之名也,一云主杀人狱卒也。案西域记云:其人若行则摇铃自标,或拄破头之竹,若不然王即与其罪也。”法显传曰:“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同二十三曰:“旃荼罗,此云执暴恶人,亦言恶杀。”阿育王经三曰:“旃陀利女,翻下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结时。当为种种说对治法令得除贪。余二亦尔。
次当教学十二部经。禅定三昧分别深义调其身心。令修六念不放逸法。
瞻养病苦不生厌心。能忍恶口诽谤骂辱。苦加身心亦当堪忍。设其有苦能为救解。除其弊恶疑网之心。
善知利根中根钝根。教钝根人令生信心。中根之人能令纯淑。利根之人令得解脱。
若能如是勤教诏者。名义菩萨。是名善人。分陀利花。人中香象。调御丈夫。名大船师。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随时教导教戒众生
在他们说话时,心生贪嗔痴时,为他们演说种种方便对治之法,令他们除去贪嗔痴
然后再教导众生学习十二部经,禅定三昧,收摄身心,教导众生修六念,避免放逸

还能够主动看望和关心生病的人,而且心不厌烦;对于恶口、诽谤、咒骂能够安忍;
痛苦逼迫身心时,也能堪忍;见到众生遇到苦难,能帮助众生离苦;去除众生怀疑恶劣的心

菩萨善知众生根器,知道众生属于利根,中根,还是钝根;
菩萨能教钝根之人生起信心;教导中根之人美善;教导利根之人获得解脱
菩萨如果能这样去教导众生,叫做实义菩萨,也叫善人(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是分陀利花,是人中香象,能调伏一切众生,又叫大船师(佛之德号。以能导众生,渡生死海故)


名词解释:

【善人】
(杂语)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也。无量寿经下曰:“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调御丈夫】
(术语)佛十号之一。梵语,富楼沙昙藐婆罗堤Purus!a-damya-sa%rathi,佛能调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修道也,佛虽亦化女人,今从尊而唯谓为丈夫。智度论二曰:“复名富楼沙昙藐婆罗提,富楼沙秦言丈夫,昙藐秦言可化,婆罗提秦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时软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中略)问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独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从男故,男为事业主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香象】
<一>梵语 gandha-hastin,或 gandha-gaja。系指由鬓角可分泌有香气液体之强硕大象而言,即指交配期之大象。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等载,此时期之象,其力特强,性甚狂暴,难以制伏,合十凡象之力仅可抵一香象之力。(杂宝藏经卷二、注维摩经卷一)         
<二>又作象炉。于秘密灌顶之道场,所用之象形香炉;以之烧香,受灌顶时,受者入坛前之际,先跨越香象,以此薰身而得清净。此外,日本净土宗之传法仪式中,亦用象形之香炉,称为触香。(乳味钞卷十六)p4015 FROM:【佛光大辞典】

【大船师】
(譬喻)佛之德号。以能导众生,渡生死海故也。涅槃经二十一曰:“汝今欲度生死大河,我能为汝作大船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分陀利】
(植物)Pun!d!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西土之莲,有青黄赤白四种。又随未敷,开,落之三时而异名(莲华部详说之),分陀利为白莲华之正开敷者,又此华最大,花瓣数百,一名百叶华,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即此白莲华,八叶之分陀利华也。又此华多出于阿耨达池,人间无有,故称为人中好华,希有华等。玄应音义三曰:“分陀利,又作芬,此云白莲华。”慧苑音义上曰:“芬陀利,此云白莲华。亦曰百叶花也。”慧琳音义三曰:“奔荼利迦,古云芬陀利,正音本拏哩迦花,唐云白莲花,其色如雪如银,光夺人目,其香亦大,多出彼池(无热),人间无有。”华严疏钞八曰:“芬陀利者即白莲华,亦是正敷荣时也。”大日经疏十五曰:“分陀利迦,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观经散善义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纯淑】        
1.美善。




善男子。宁受恶戒一日中断无量命根。终不养畜弊恶弟子不能调伏。
何以故。善男子。是恶律仪殃齐自身。畜恶弟子不能教诲。乃令无量众生作恶。能谤无量善妙之法破和合僧。令多众生作五无间。是故剧于恶律仪罪。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宁可遭受一日恶戒,中断无量众生性命,也不蓄养恶劣且不能调伏的弟子
为什么呢,善男子,因为犯恶戒只是一人受报,如果蓄养无法教诲的弟子,可能会引发无量众生作恶

不但诽谤无量善法,破坏僧团,还能教坏更多众生造作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之僧)
因此蓄养恶劣不听调伏弟子的过失,比一日中杀害无量众生性命的罪还要大


名词解释:

【五无间】
五无间业的简称,又名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之僧。谁要是犯了其中之一项,死后即堕入无间地狱,故名“五无间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69#
 楼主| 发表于 2023-9-11 10:4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1 15:42 编辑

二、出家菩萨应当教导出家及在家弟子修不放逸法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有二弟子。一者出家。二者在家。
在家菩萨有一弟子。所谓在家。

出家菩萨教出家者十二部经。随所犯罪谕令忏悔。教习八智。
何等为八。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者分别智。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是在家;二是出家
出家菩萨可以蓄养两种弟子,一是出家,二是在家
在家菩萨只能蓄养一种弟子,那就是在家弟子

出家菩萨教导出家人学习十二部经,如实忏悔所造罪业,并教导出家众八种智慧:
一是法智,二义智,三时智,四知足智,五自智,六众智,七根智,八分别智


名词解释:

【分别智】
即分别有为事相之智。在凡夫为虚妄的计度分别之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p1317 FROM:【佛光大辞典】

【法智】
<一>梵语 dharma-jn~a^na。俱舍论卷二十六所列举十智之一。谓缘欲界之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断此等欲界烦恼之无漏智,即称为法智。乃彻知佛法真理之智慧。((参见:十智)472)
<二>(960~1028)即北宋天台宗高僧四明知礼。知礼一生致力于著述讲忏,弘传法华、金光明等经,主张“妄心观”,与慈云遵式并为宋代天台宗山家派之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天台宗第十七祖。师曾于真宗天禧四年(1020),蒙赐“法智大师”之号,故后人又称师为“四明法智”。(佛祖统纪卷五十)((参见:知礼)3464)
<三>北宋曹洞宗僧。陕州(河南陕县)人,俗姓柏。于西京(河南洛阳)圣果寺出家,初学华严,后转习禅。先后参谒南阳谨、大洪善智等诸师,十年之间无所得。宣和三年(1121),宏智正觉于大洪山任首座时,师前往归投之,彻悟得法。历主常州(江苏武进)善权寺、秀州(浙江嘉兴)金粟寺。其余事迹、生卒年不详。遗有善权知禅师语要一卷(不全),收于续古尊宿语要卷二。(嘉泰普灯录卷十三、五灯会元卷十四、续传灯录卷二十四)p3392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教诏调伏出家弟子。是师弟子二人俱得无量利益。如是师徒能增三宝。
何以故。如是弟子知八智已。能勤供养师长和上耆旧有德。能受善语能勤读诵。兼为法施心不放逸调伏众生。能瞻病苦给施贫乏。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这样去教导和调伏出家弟子,那么师徒二人皆能获得无量利益,能增长三宝
为什么呢,因为具足八种智慧的缘故,所以能勤修供养师长和尚及有德行的人,能勤读诵经典,能法布施众生,令众生心不放逸,能主动看望及关心病患,能布施财物给贫穷者



善男子。出家菩萨若有在家弟子。亦当先教不放逸法。不放逸者即是法行。
供养父母诸师和上耆旧有德施于安乐。至心受戒不妄毁犯。受寄不抵。见恚能忍。恶口恶语及无义语终不为之。
怜愍众生于诸国王长者大臣。恒生恭敬怖畏之心。能自调伏妻子眷属。分别怨亲不轻众生。除去憍慢不亲恶友。节食除贪少欲知足。斗诤之处身不往中。乃至戏笑不说恶语。是则名为不放逸法。


[学习解说]:

善男子,出家菩萨如果有在家弟子,也应当教导他们不放逸法,不放逸法就是成就善法的行法
不放逸法:供养父母、师长、和尚、有德行的人;至心受持戒律不毁犯;能修忍辱不生嗔恚心;不恶口,不说与解脱无意义的话;怜悯众生;常生恭敬怖畏的心;能调伏妻子眷属;能够怨亲平等,不轻视众生;不生骄慢心;不亲近恶友;少欲知足;不参与斗争;不说恶语,不戏笑;这些都叫做不放逸法


名词解释:

【法行】
p0755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言法行者:谓闻所成善法摄故。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行法】
指修行之方法。在密教中与“修法”、“密法”同义。又密教之“四度加行”即为受传法灌顶前,方便所修之行法,包括十八道之行法、胎藏界之行法、金刚界之行法、护摩之行法等四种。((参见:四度加行)1730、“修法”4044)p2554 FROM:【佛光大辞典】

【戏笑】
1.玩笑;嬉笑。 2.讥笑。




出家菩萨若畜在家弟子。先当教造不放逸法。
受苦乐时常当共俱。设在穷乏有所须者。六物之外有不应惜。
病时当为求觅所须。瞻病之时不应生厌。若自无物应四出求。
求不能得贷三宝物。差已依俗十倍偿之。如波斯匿王国之正法。若不能偿。
复当教言。汝今多负三宝之物不能得偿。应当勤修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
若能至心发菩提心。若教千人于佛法中生清净信。若坏一人殷重邪见。
出家菩萨能教在家如是等事。是师弟子二人俱得无量利益。


[学习解说]:

出家菩萨蓄养在家弟子,应当先教导他们不放逸法
不论受苦享乐都能坦然面对;即使生活贫乏,但除了六物之外(佛制定比丘所必须蓄存的六种器物,即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安陀会(五条之下衣)、铁多罗(铁钵)、尼师坛(坐具)、漉水囊(保护水中虫命之具)),其他物品都能布施众生
看望和关心病患时心不厌烦;如果自己没有可布施的物品应当四处寻找;
求不到时可以借佛法僧三宝的财物,然后以十倍偿还

还应当教导在家弟子,若是无法偿还三宝财物,应当勤奋修行获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
如果能至心发菩提心,教导千人对佛法生清净的信心,或者帮助一个人破除深重的邪见,那么师徒二人皆能获得无量利益


名词解释:

【六物】
佛制定比丘所必须蓄存的六种器物,即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安陀会(五条之下衣)、铁多罗(铁钵)、尼师坛(坐具)、漉水囊(保护水中虫命之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55

[禅定勋章]

70#
 楼主| 发表于 2023-9-11 15:4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11 15:44 编辑

(~接续楼上,70楼用时约3小时)


三、在家菩萨应当教导在家弟子同样修不放逸法


善男子。在家菩萨若畜在家弟子。亦当先教不放逸法。
不放逸者。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有德。复当供给兄弟妻子亲友眷属。欲行之人及远至者。所有僮仆作使之人。先给饮食。然后自用。

又复教令信向三宝。苦乐共俱终不偏独。随时赏赐不令饥寒。终不打骂鞭挞苦楚。
应当软言敦谕教诏。设有病者应当瞻疗。随所乏少当为求索。世间之事悉以教之。
婚姻求对无求卑下。教以如来五部经典。见离坏者能为和合。既和合已令增善心。
一切出家内外诸道。随意供养终不选择。
何以故。先以施摄后当调故。以六和敬而教诏之。

若求财物商贾农作奉事王者。常当至心如法而作。
既得财已如法守护乐为福德。见他作时心生欢喜。是则名为不放逸法。
在家菩萨若能教诲在家菩萨如是事者。是师弟子二人俱得无量利益。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善男子,在家菩萨如果蓄养在家弟子也应当教导他们修不放逸法
不放逸法是:供养父母、师长、和尚及有德行的人
还应当供给兄弟、妻子、亲友、眷属、准备出行的人以及远道而归的人
还应当供给仆人佣人等人的生活所需,应当先供给他们饮食,然后再自己享用

另外,还要教导在家弟子对佛法僧三宝生起信心
要随时赏赐或奖励众生,不让众生感到饥饿和寒冷;始终不打骂众生,不让他们感到痛苦

菩萨应当以柔软语教导在家弟子
如果有生病的人,菩萨应当去看望和帮助他们积极治疗
菩萨如果自己财物乏少,但却能为众生去寻求财物

菩萨还应当教导在家众生一切世间的事情,比如婚姻,应当寻找对的人,不找卑下的人
菩萨还应当教导在家众生学习五部经典,见到意见分歧的人能令他们和合,而且还能令他们增长善心

随意供养一切出家人,始终不会有分别心
为什么呢,因为先布施众生所需,这样更容易调伏
还应当教导众生实修六和敬(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

如果有人想要求财物,应当至心如法而作
这是说再得到财物之后应当如法守护,欢喜布施
菩萨见到他人布施时,也能心生欢喜,这些就是不放逸法

在家菩萨如果能教导在家众生这些不放逸法,那么师徒二人皆能获得无量利益


名词解释:

【六和敬】
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举出:(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即:(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此外,据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记载,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称和敬。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无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意慈和敬。(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经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二)p1269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部】
五种部别之意。<一>指见道之四谛观行与修道。圣者于见道各别观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各断其部下之见惑而见谛理,其后进入修道,更断尽修惑,证阿罗汉果。但异生凡夫不能如圣者入于见道,得见谛理,故亦不能分别五部之差别,唯修有漏之六行观,于修道现前时,总五部之惑为九品,以有漏智合断下八地之见修五部,称为五部合断,又称五部杂断。此为小乘一切有部之说。(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俱舍论卷十九、俱舍论光记卷一、卷十九)
 <二>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中之诸尊分为五部。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法门,转在迷之九识,成五种之果智,五部即表金刚界五佛内证之五智。五佛为五部之教主,其眷属诸尊总称五部诸尊,五部诸尊之集会,称为五部海会。五部即:(一)佛部,又作如来部。表理智具足、觉道圆满,但此理智在凡位未显,入果位则理智显现。大日如来为部主,为白色,现寂静相,师子座,种子[fan(vam!)](vam!,鍐),三摩耶形为塔,印处为身,数珠为菩提子,以右手拇指、食指持念珠。(二)金刚部,表智,即众生自心之理所,又有本有之智,在生死之泥中经无数劫,不朽不坏,能破烦恼,如金刚之久没泥中仍不朽不坏。阿閦佛为部主,青色,现嗔怒相,象座,种子[fan(hu^m!)](hu^m!,吽),三摩耶形为五钴,印处为心,数珠为金刚子,以右手拇指、中指持念珠。(三)宝部,表福,即佛之万德圆满中,福德无边。宝生佛为部主,金色,现欢喜相,马座,种子[fan(tra^h!)](tra^h!,多罗),三摩耶形为宝珠,印处为额,数珠为诸宝,以右手拇指、无名指持念珠。(四)莲华部,表理,即众生心中本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在六道生死之泥中不染不垢,犹如莲花之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阿弥陀佛为部主,红色,现清凉相,孔雀座,种子[fan(hri^h!)](hri^h!,奚哩),三摩耶形为莲花,印处为口,数珠为莲花子,以拇指、无名指、小指持念珠。(五)羯磨部,表化他业用之德,即佛为众生而垂悲愍,成办一切之事业。以不空成就佛为部主,杂色,现种种相,迦楼罗(金翅鸟)座,种子[fan(ah!)](ah!,恶),三摩耶形为羯磨,印处为顶,数珠为杂宝,用以上四种方法皆可持念。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一、卷三、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一、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补陀落海会轨、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秘藏记)
 <三>五部律之简称。即昙无德、萨婆多、弥沙塞、迦叶遗、摩诃僧祇等五部所传持之五种小乘律。((参见:五部律)1157)p1154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在家菩萨若得自在为大国主。拥护民庶犹如一子。
教离诸恶修行善法。见作恶者挝打骂辱终不断命。
财物六分税取其一。见嗔恶者教修忍辱及不放逸。经言柔软。
又能分别善恶之人。见有罪者忍而不问。随有财物常行慧施。


[学习解说]:

善男子,在家菩萨如果获得大自在当了一国之主,应当拥护民众犹如独生子
应当教导人民远离恶法,修行善法;见到作恶的人可以打骂惩罚,但不可以令他们丢掉生命

六分财物只要收取一分交税即可
如果见到嗔恚的人,应当教导他们修习忍辱及不放逸法,要以柔软语教导
菩萨要能分别善恶之人,并且见到犯罪的人能忍下来不追问
菩萨随时得到财物都会常常布施出去给需要的人



任力读诵五部经典。善能守护身命财物。
能化众生不令作恶。见贫穷者生大怜愍。
自于国土常修知足。恶人谗谤终不信受。
不以非法求觅财物。如法护国远七种恶。
一者不乐樗蒲围棋六博。二者不乐射猎。三者不乐饮酒。四者不乐欲心。五者不乐恶口。六者不乐两舌。七者不乐非法取财。


[学习解说]:

菩萨应当尽力读诵五部经典,能好好守护身命和财物
能教化众生不作恶事,见到贫穷者能心生大怜悯

菩萨自己在国土中常常感到知足
遭遇恶人诽谤,始终不会相信恶人所说
不以非法寻求财物,能如法保护国土,远离七种恶事:
一是不乐接触围棋、六博等世间游戏;二不乐打猎;三不乐饮酒;四不乐欲心;五不乐恶口;六不乐两舌;七不乐非法取得财物



常乐供养出家之人。能令国人常于王所。生父母想信因信果。
见有胜己不生嫉妒。见己胜他不生憍慢。知恩报恩小恩大报。

能伏诸根净于三业。赞叹善人呵责恶人。先意发言言则柔软。
自无力势如法属他。取他国时不举四兵。众生恐怖能为救解。
常以四摄而摄取之。善能分别种种法相。不受法者软言调之。


[学习解说]:

菩萨常常以欢喜心供养出家人,国土人民常对一国之主看作父母一样,并且相信因果
菩萨见到胜过自己的人不会生嫉妒心,如果自己胜过他人也不会生骄慢心
菩萨常常知恩报恩,得到小恩之后,能以更大的恩德回报对方

菩萨能降伏六根,清净身口意三业
常常赞叹行善的人,呵责作恶的人
常常先开口说话,而且所说都是柔软语

当众生遇到恐怖时,能及时解救众生
菩萨常常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摄受众生
菩萨能善分别种种法相(末学注:即了知众生次第或知众生心众生性),对于不接受的人能以柔软语慢慢调伏


名词解释:

【法相】
<一>诸法所具本质之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唯识宗之特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说明法相,故又称法相宗。(解深密经卷二“一切法相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成实论卷一众法品、卷二“四法品”)
<二>指教义上之分齐、区别、纲要。
<三>指真如、实相。与“法性”同义。((参见:法性)3358)p337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畜二弟子是不为难。在家菩萨畜一弟子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蓄养在家和出家弟子并不困难,但是在家菩萨蓄养在家弟子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弟子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22:32 , Processed in 0.0899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