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7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09:48: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0 13:08 编辑

云何为菩萨[正心住]?如何[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 ~ 华严经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佛子!云何为菩萨正心住

此菩萨闻十种法,心定不动。

何者为十?所谓:
闻赞佛、毁佛,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赞法、毁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赞菩萨、毁菩萨,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赞菩萨、毁菩萨所行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说众生有量、无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说众生有垢、无垢,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说众生易度、难度,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说法界有量、无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说法界有成、有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说法界若有、若无,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什么是菩萨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此菩萨闻十种法,而能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是哪十种法呢?就是:
闻赞佛(赞叹称扬佛之功德)、毁佛,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赞法、毁法,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赞菩萨、毁菩萨,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赞菩萨、毁菩萨所行法,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说众生有量(对无量之语。谓事物之有限极也)、无量(多大而不可计量也。又数目之名),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说众生有垢、无垢(为烦恼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说众生易度、难度,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说法界有量、无量,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说法界有成、有坏,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说法界若有、若无,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这些即为菩萨所闻十种法。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心定】:<一>四种定(欲、精进、心、慧)之一,四神足之一。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解脱道论卷二(大三二·四○七下):“依心修得,谓为心定。”((参见:四神足)1751)
 <二>(1944~   )台湾云林人,俗姓石。别号慧熙。民国五十七年(1968)于佛光山出家,五十八年于基隆海会寺受具足戒。中国文化大学印度研究所毕业,历任佛光山宗务委员会书记、宜兰县佛教支会理事、台湾省佛教分会理事、私立普门中学董事、高雄县佛教支会理事、佛光山宗务委员会人事处主任。现任马来西亚鹤鸣寺住持。此外,短篇之弘法文字,散见于觉世、普门杂志。p1401FROM:【佛光大辞典】

【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成实论卷一举出六种“佛法”之同义语,称为佛法六名,即:(一)善说,如实而说。(二)现报,使人于现世得果报。(三)无时,不待星宿吉凶而随时得修道。(四)能将,以正行教化众生至菩提。(五)来尝,应当自身证悟。(六)智者自知,智慧者自能信解。又佛法为佛教导众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间之法;对此,世间国王统治人民所定之国法,则称为“王法”。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关佛法与王法之关系,因时因地而异,有以王法而护持佛法、推动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毁佛法者,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祸。此外,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又佛所知之法,即一切法;以及佛所具足之种种功德(十八不共法),均称佛法。故知,广义而言,“佛法”一词,包含极广,上记之外,举凡诸法本性、一切世间之微妙善语,乃至于其他真实与正确之事理等,皆属佛法。然狭义而言,则一般所说之佛法多指佛所说之教法。(杂阿含经卷二十、法华经序品、金刚般若经、大宝积经卷四)p2635FROM:【佛光大辞典】

【赞佛】:赞叹称扬佛之功德。又作叹佛。据释氏要览卷中载,佛言,若人以四句偈,用欢喜心赞叹如来,所得之功德,胜于以衣服、卧具、医药、饮食、敷具等供养辟支佛达百岁之功德。p6974FROM:【佛光大辞典】

【有量】:(术语)对无量之语。谓事物之有限极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量】:(杂语)多大而不可计量也。又数目之名。摄大乘论释八曰:“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胜鬘经宝窟中本曰:“无量义者,犹是广大异名。”同上末曰:“依华严经是百二十数中一数之名也。非是泛尔言无量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垢】:<一>梵语 vigata-mala。垢(梵 mala),为烦恼(梵 kles/a)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六十华严经卷五十七、八十华严经卷七十六、有部律破僧事卷六)((参见:清净)4667)
 <二>梵语 nirmala。即无垢者。为“如来”之同义语。
 <三>释尊时代之印度婆罗门僧。兄弟五人,排行第二,曾与兄弟四人等入山学道,获得五神通。其最小之弟名为弗那,以耕种为业,见佛陀乞食,即施以白净饭满钵;一日,弗那至田中,见所生苗稼均变成数尺高之金禾,收割已尽,还生如初,国王闻之,亦前往割禾,然亦不得尽。此后闻言而往取者,均不能割尽。无垢等四人得知,遂欲以欢喜团供养佛陀,愿求生天。于是各持欢喜团,往诣佛所,大兄取一团置于钵中,佛告以“诸行无常”;无垢复以团置于钵中,佛谓“是生灭法”;第三亦如法置于钵中,佛告以“生灭灭已”;第四亦置团于钵,佛谓“寂灭为乐”;兄弟四人遂各参此偈,得阿那含,后皆趋佛所,出家为僧,得阿罗汉道。(杂宝藏经卷四)p509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

一切法无相、
一切法无体、
一切法不可修、
一切法无所有、
一切法无真实、
一切法空、
一切法无性、
一切法如幻、
一切法如梦、
一切法无分别。


何以故?欲令其心转复增进,得不退转无生法忍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此菩萨应劝学十法。是哪十种呢?就是:

一切法无相(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一切法无体(无实之体性也,又无实体也)、
一切法不可修、
一切法无所有(又叫做无所得,空的别名)、
一切法无真实、
一切法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
一切法无性(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
一切法如幻(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
一切法如梦(大品经所说十喻之一。世法无实体如梦也)、
一切法无分别。

为什么呢?因为想要令其心不断的再增进,获得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无生法忍(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有所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凡从佛直接闻法、从高僧闻法、从经典闻法等,均通称为闻法),即能够自己开解(了解道理也),不由他教之故。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相】:1、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2、涅槃的别名,因涅槃离一切虚妄之相。涅槃经说:“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体】:(术语)无实之体性也,又无实体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所有】:又叫做无所得,空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性】:<一>梵语 nih!svabha^vatva, nih!svabha^va, asvabha^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中论卷三、唯识三十论颂、转识论)
 <二>梵语 asad-bha^va。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因明正理门论)
 <三>梵语 a-gotra。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参见:五姓)1107)
 <四>指无性菩萨(梵 Asvabha^va)。生卒年不详。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参见:摄大乘论释)6844)p5092FROM:【佛光大辞典】

【如幻】: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大智度论卷六)((参见:十喻)470、“幻”1390)p2345FROM:【佛光大辞典】

【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梦】:(譬喻)大品经所说十喻之一。世法无实体如梦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智度论六曰:“如梦者,如梦中无实事谓之为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人亦如是。诸结使眠中实无而著,得道觉时乃知无实,亦复自笑。以是故言如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生法忍】: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于声闻之八人地乃至已办地、辟支佛地等观四谛,一切智断仅得菩萨无生法忍之部分,苦集灭道之四谛实乃分别诸法实相之一谛,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由此可知,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
 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又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第七地之菩萨,三业清净,修无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行品列举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灭忍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顺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无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无量寿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入楞伽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净土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四)((参见:三法忍)571、“五忍”1097)p5079FROM:【佛光大辞典】

【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凡从佛直接闻法、从高僧闻法、从经典闻法等,均通称为闻法。闻法乃信教入道之第一步,非易期得,诸经论多说闻法为世间难事,故称为闻法难,由闻法所得之智慧,称作闻慧;系三慧(闻、思、修)之一。有关闻法之功德利益,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三列举心生欢喜、随所思惟等三十二种,毗尼母经卷六列举生信心、因信心欢喜等九种。(无量寿经卷下、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旧华严经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参见:三慧)670、“四难”1851)p5899FROM:【佛光大辞典】

【开解】:(术语)了解道理也。无量寿经曰:“心中闭塞,意不开解。”贤愚经二曰:“闻佛说法,咸得开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主要是讲:

一、如何能获得菩萨正心住(心相与佛相同),即在十种情境下能够于佛法中心定不动,分别为:
闻赞佛、毁佛时;闻赞法、毁法时;闻赞菩萨、毁菩萨时;闻赞菩萨、毁菩萨所行法时;闻说众生有量、无量时;闻说众生有垢、无垢时;闻说众生易度、难度时;闻说法界有量、无量时;闻说法界有成、有坏时;闻说法界若有、若无时。


由此,学习思维清净光明专辑中相关内容:

1.什么是定?
[定]就是自己能随时念佛持咒或入观照而不受影响,自在安定——[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定」就是置心一处而不动,一般来说,就是所谓「止观」的「止」,就是佛经上的「奢摩他」(这是梵语名称),就是止静、寂静——「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若住众生平等智中。是名为定。
[心行平等][性相平等][毕竟平等][发行平等]。是名为定。
住于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诸法等。是名为定。
如定等者,则众生等。众生等者,则诸法等。入如是等,是名为定。
如是等定,则等于空。等于空者,则众生等。众生等者,则诸法等。入如是等,是名为定。
如空等者,则无相等。无相等者,则无愿等。无愿等者,则无作等。无作等者,则众生等。众生等者,则诸法等。入如是等,是名为定。
自心等故,他心亦等。是名为定。
——[行菩萨道]如何修学禅定? ~ 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

2.定的作用
定的修持就是让心念保持清净自在安定,不会堕入错误的情绪中——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修定,好好落实佛法定课,产生安定的力量——[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有[定力]就能克服欲望习气的问题
有定力就能理智面对问题,而不会情绪化引起更大问题,或陷入情绪而无法自拔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以[定]力来让自己随时保持正观禅定清净自在——精进实修分享与问答]妙观察智&戒定慧&慈悲心实修导引

3.如何增长定力?
[定力]的修行
一样也是透过深入经藏,依照佛经上的教导,来明白如何修[定]
这些可以运用[拜佛][念佛][持咒][诵经],配合观照的各种次第和原理来实修(这点以前发过很多帖子了)
接下来就是透过规划定课或运用各种机会,实际不断的练习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所以平常要多念佛持咒拜佛诵经,这样就会得定
所以每天最好都能实修定课,
例如,每天念[心经]和[大悲咒]各21-108遍,或[念佛][持短咒]1-3万,或拜佛108-300拜
这样修行就会越来越好,会增长定力和功德
就能解决日常任何问题
——[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定:这要精进实修+心法次第三昧观照修行,心定就不烦躁——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多拜佛念佛,多思维反观自照,慢慢定力就会变好
要有[法忍心]坚固修法的信心和恒心——[略说]如何静坐(打坐)?如何静坐才不会出问题?
行法上(就是实际的修行方法),可以透过拜佛、念佛、持咒、诵经(敲木鱼)、经行、打坐等等来达成,方式很多。——「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更多细节的原理可参考
瑜伽师地论:[奢摩他]九种心住

4.什么是禅定?
所谓的禅定,基本上是指一心不乱,指清净心没有妄念的状态——[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简单说,禅是禅,定是定,禅和定是两回事,只不过常摆在一起
虽然禅是禅,定是定,但是,因为一般人不明白,不同种类的修行人观念也不同
所以,经常把「禅」当作「禅定」,把「禅定」当作「定」

其实,禅是指观念,定是指安定
禅定就是指透过观念来达到身心安定

以禅宗来说,禅是专指佛法上的不二正观,禅就是觉,就是观念上的通达,因为通达而定,才叫作禅定
关于禅,可以详阅楞伽经上的说明和分类

定则不一定指佛法上的定,定的方式很多,也有次第程度和是否圆满究竟上的差别
简单说可能有:佛定,菩萨定,缘觉罗汉定,天人外道定,凡夫定
——禅定的超科学佛法原理
唯。舍利弗。菩萨若知一切众生烦恼乱心。是故修集诸禅定法。助成住心。
舍利弗。如是众生烦恼心乱。菩萨于中。善修聚集助成禅定。令此禅定住平等心。是名菩萨修行禅定。
——[行菩萨道]如何修学禅定? ~ 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

5.禅定的作用
透过这些净观的方法来达到禅定的状态,
这时候妄心消除,佛性的圆满功德就会逐渐显露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因为佛心显露,所以当下业障逐渐清净
所以就能让身心转为清净,原本身心的业障痛苦就会逐渐消失
所以常保持清净心就能让自己身心状态保持健康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举例来说,人类都需要睡眠和饮食,以此来维生,这是最正常的人类观念
不过,后来人类也发现,冬眠不需要饮食也可长期维生,又例如太空旅行的维生装置,也可以不透过饮食长期维生(虽然有维生的营养液)
而事实上,定就是比人类高级的生命型态的维生方式,是透过精神观照而维持身心安定的方式

按照外星科学来说,人类算是很不进步的生命型态
按照佛法来说,地球的人类是五浊恶世业障深重的众生
因为地球人类对种种物欲的执着,所以这种生命型态就是靠睡眠和吃东西来维生
如果是比较高级的生命,就是靠「定」来维持身心状态
而且禅定在外表上也不一定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或任何型态
因为这些不被愚痴的人类所理解,所以说禅定是超科学,超乎人类科学和想像
所以,像佛菩萨这样的超高级生命型态(超高级有情众生),就是随时保持在各种高级禅定上
而且因为物以类聚或科学不足和身心能力不足,地球人类通常看不到不同维度众生或外星生命型态或佛菩萨
一方面是人类能力不足,一方面是佛菩萨也不是以人类所能理解的生命型态存在着

所以,睡眠是一种习气,而不是唯一的休息方式,饮食也是如此
透过禅定,就能调整身心状态,也能破除种种苦受,甚至决定投生或往生的去处
如果我们能改变观念,消除恶习,以佛法的观念取代世俗人类的观念,这样就能逐渐提升生命型态
——禅定的超科学佛法原理

6.禅定的方式
禅定的方式深浅次第各有不同,简略来说大略有几个方式
就是
[圆觉经]所教导的三种大乘净观成佛法门
[奢摩他](这就是止静),[三摩钵提](这就是观想),[禅那](这就是觉义,不二)
这全部都是转念的法门,透过三种不同方式,达到转化或破除妄念的目的

第一种,就是置心一处(取静),(这只是最初浅的奢摩他,其实甚深的奢摩他如同禅那)
例如,持名念佛,或观鼻(不做生灭义理观照,只是置心一处,不做观想)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安静的地方(通俗一般来说就是安静的地方打坐),
比较熟悉后,地方吵不吵闹是没差别的(随处一刹那的时间都能运用,不限定要坐)

再者,就是透过观想忆想,转妄心为清净心,讲白一点就是幻想,这也是神通法
例如,观无量寿经中的观想法,或者慈心三昧的修法,或者所谓光明定,
又或者诵经随闻入观(观想置身法会现场)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闭起眼睛,又或者先观像来加强印象,熟练后张开眼睛也没问题
场地姿势也没有限制,随处都行

另外,就是思维觉观义理,破除世俗虚妄(两边对立虚妄)
这是指观照佛经上讲的种种不同次第法义,观照生灭空有对立两边,以破除妄心
例如,最初浅的就是观照呼吸数息生灭两边不着,
甚深的义理例如,甚深四谛,甚深十二缘起,不二法,第一义谛,
又或者随文入观,思维[心经][般若经]等经的法义
初学者可取佛经上的一四句偈,随时观照日常生活中心态执着的对立两边
这没有场地时间任何一切限制,基本上就是张开眼觉观,开放式的状态下保持觉性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7.如何修行禅定?
想修禅定要有善知识教导,也要先做到基础修行,更要有完整健全的知识
所以要先由佛经学习正确的方法,按部就班增上,才不会出问题
以佛法来说,不论[大乘][小乘]或[在家][出家],
是一定要先[持戒]才能修[禅定]的,因为这样才不会出问题,
(这在末学的帖子中讲过很多次了,您可以多搜索就会明白)
所以[菩萨道][六度]的顺序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初地菩萨]到[六地菩萨]的主修也分别是这六项,这参考[华严经十地品]就会知道
如果是[小乘解脱道]来说,更是注重[戒律],因为只是自度,不需要普渡众生的方便
[解脱道]注重自己解脱,所以更是要断除一切行为和心念的杂染
[菩萨道]则注重[发起大乘心普渡众生]和[不退转],所以有种种方便
[解脱道]观察[不净][无常][苦],以[出离]和[厌世]为发心
[菩萨道]则是[广大包容][光明圆满法界],特别注重[大乘发心]
相较下,[解脱道]是比较刻苦的,但是[菩萨道]发心更大更超越一切苦
所以想要修行禅定,不论大小乘必定都要先降低或断除[凡夫恶心]和[世俗心]
不然,[打坐]或[观想]的过程,就容易因为[恶劣心]或[世俗心],而引发种种幻境,甚至引来外在非人鬼神的干扰或魔扰
所以,佛经上教导的[解脱道比丘],都是持戒,舍弃一切,自己在野外安静处修禅定的
[解脱道]的重点就是要舍弃一切,[菩萨道]的重点则是发起普渡众生的心
菩萨道行者,不论[在家]或[出家],也都是要由基础修行做起,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出家人]因为舍弃家庭和世俗,所以才有条件比较快速学习[禅定]——[略说实修事前须知]戒律与禅定的基础知识和观念
经中说,业重众生不能先学「禅定净观」和「智慧法门」,应该先修「拜佛忏悔」
也就是应该先虚心接受佛法,真正信佛信因果,接受佛陀的正知见,忏悔自己世俗知见的错谬
透过拜忏,逐渐消除自己的种种贪着狂性恶性等贪嗔痴业障后,才能学习禅定和智慧法门
(这个业障,于内包含自己心中贪着世俗和对真理的叛逆的种种恶性,于外就是种种损友或错误知见以及因果报应的干扰)
修学禅定之前,除了应该先拜忏消除重罪业障,还应该先阅读「楞严经」,弄清楚修定过程的种种干扰现象
才能避免自己走向邪途或产生严重的身心疾病
如果确定修行目标,应该先皈依并好好受持五戒,多拜忏多念佛多持咒,多阅读基础佛经,多行善布施,多忍辱修行,
以「四正勤」减少贪嗔痴妄想,用正确的观念和心态消除黑暗面的心念思想和行为
这样就能逐渐减少粗重的业障,成为正道人,这样才有日后修定的资粮,才能减少恶报和干扰
然后学习更深入的正确佛法观念,破除「金刚经」讲的「四相」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寿命)相),认识「楞严经」中讲的50阴魔
这样日后修定才能减少或避免干扰,或面对干扰如如不动而破除干扰
——初学者修行应先明白「戒」「定」「慧」修行渐次,避免错误和意外的后果
禅定不是一定要透过所谓的打坐禅坐来练习
其实任何时刻随时随地都能练习禅定
哪怕是等公车的一小段时间或坐公车上闭眼的一刹那
甚至想打瞌睡,或睡觉,或洗澡,或吃饭的时候,
或骑车,或者开车,或上课,或上班,
甚至蹲厕所,或坐在马桶上,或者正在电脑前上网
全都能练习禅定觉观
问题只在于每个当下您有没有把方法给用上,
有没有随时利用时机练习
所有[妄心][贪瞋痴][无明][欲望]生起的时候都可以练习禅定,
例如,生气的时候可以察觉怒气,这时候可以练习禅定
感觉冷的时候,感觉热的时候,蚊子叮咬(痒)的时候,肚子饿的时候,男女欲望来的时候
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意见冲突的时候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昏沉的时候,浮躁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拥有神通的时候
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以上种种情况都是练习禅定觉观的好时机,而且也有各种不同对治的方法
一般人因为把上述的种种情况当作正常,因为生为人,所以自然的视为正常
所以,毫无警觉,不知道随时都应该保持禅定,又或者放纵自己,没有随时练习禅定
例如,
生气的时候,佛陀教导我们觉察没有来者与受者,
这属于义理的觉察,这样就能破除生气的妄心,
当然方法不只一种,上述三种类别的种种方法都可以
例如,念佛也行,光明定也行...

对于冷热问题可以修学[光明定],或者[观照生灭]破除冷热,也可以[置心一处修习止静]

蚊子叮咬(痒)的时候可以修学[慈心三昧],[光明定]也行

肚子饿的时候可以采用[奢摩他]的方式让烦恼[止静],
这时候烦恼业障就会止息,就不会感到饥饿

男女欲望来的时候,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
修止静或观想都行或者思维生灭虚幻

意见冲突的时候,修慈悲观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这些念佛持咒或光明定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都行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
这些可以思维观照佛经讲的六道轮回法界真相的法义

昏沉的时候,修[光明定]或者[慈心三昧],浮躁的时候,修[止静]

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这应该[观照实义]或者[慈悲观][慈心三昧]或者[光明定]都行

拥有神通的时候,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这些应该[观照实相义],以破除贪着

以上这些状态只要多练习,就会由浅入深,
觉观的能力就会逐渐变好,不容易堕入迷惑执着之中
日常生活就能逐渐随时保持在(或近于)禅定觉照的状态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二、如何能对所闻法,自己开解,不由他教。即对一切法这样去学习思维,分别为:
无相、无体、不可修、无所有、无真实、空、无性、如幻、如梦、无分别。

由此,学习思维清净光明专辑中相关内容:
法性则是指法界中一切相的原理特性,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一切法)的原理特性,
法性的法就是指一切,性则一样是指原理特性
为什么佛经中谈到法性呢?因为,佛经探讨六道轮回中或十法界中的一切事物原理,为众生解除疑惑和执着,所以为众生谈法性——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法性」
相较于「正报」「有情众生」,法界中没有「第八识」的「器世间」,称为「依报」或「无情众生」
「有情众生」都有「佛性」能成佛,相较于「有情众生」的「佛性」,「无情众生」则称「法性」
「一切法」可泛称「一切正法、非法和一切器世间的物、相」,或依照佛弟子根器而狭隘只称「一切正法」
所以,「法性」就是「一切法」的原理,就是包含一切正法非法的原理和一切器世间的特性
「法性本空」

所以,对「有情众生」来说,「佛性」才是成佛的关键,因此,「一切法」对「有情众生」来说,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虽有「法性」,「凡夫众生」因为对「器世间」(世俗)「一切法」的执着,所以,堕入轮回
但是,佛弟子若能明白「一切法」,明白「一切法性」,不堕入爱欲执着,就能因此成佛,故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凡夫众生」因为对一切世间相、世间法有所执着,所以堕入「六道轮回」
但是,修行者若能明白一切世间相、世间法、世间性,以及出世间法、性,而不执着,就是明白「法性空」,就能成佛

而修行者如何做到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又能做到「法性本空」呢?
这就像大学毕业生,可以继续修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也可以回头教导小学生、中学生或高中生
就像爬楼梯回头看,能看清楚下面各个阶梯高低不同,往上爬就不再执着下面阶梯的问题
回头教导低次第众生,这就要明白「法」和「法性」,也就是佛经常讲的:要按照次第说法
而又同时转头进修硕、博士,不执着低次第的「法」和「法性」,这就是「毕竟空」,就是「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随众生因缘而生,随因缘灭,这就是「法性空」;
不过,不是因为「法性空」就不应该明白「法性」,反之,明白「法性」才能不执着一切法,才能解脱,并运用一切法普渡众生
凡夫常误解「空义」,所谓「空」,不是让自己不知不智不觉,而是应该不执着,而想「不执着」,那就要知智觉而后能放下
就像,当我们知道六道轮回的真相,就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不会堕入世俗的执着中
这就是透过知、智、觉,而能放下世俗执着,能「空」掉世俗,所以,「空」不是不知不觉,而是「无执」

也就是说:不论轮回或成佛,都是因为法(世法和出世法)。执着世间法,就轮回,反之,学习佛法、出世间法,则解脱成佛
明白「法性」「众生性」,就不会堕入执着,就能成佛,而且还能依照「法性」「众生性」来依「次第法」普渡众生。
也因此,「法」只是因缘、依报,随缘生灭,「佛性」才是成佛的根本,所以称「法性」毕竟空,而「佛性」「常乐我净」。

补充说明(2013.9.13  13:00):
因为「法」这个字涵义很广很深,所以,再次说明,以补先前的不足

除了之前所说,「法」这个字,可以再从「佛、法、僧」三宝和「法、报、化」三身来谈论

之前谈「法」和「法性」,是从「有情、无情」「正报、依报」和「广义(含狭义)」「因缘」的方向来谈
所以,广义上,「法」可以泛指一切物质、法门、方法(含法、非法),「法性」则是指物质或法门方法的原理特性
狭义来说,法则是指一切法门、方法(正法、邪法),甚至更狭义只指「正法」,而一般佛门所说的正法就是「佛法」

另外,之前说「法性空」,这是从「因缘」上来说,是针对有情成佛的佛性真常来说
因为「法」随「因缘」和「有情」而生灭,是客尘,不是主体,所以,佛经中有所谓的「法尘」和「法亦当舍」
因此,对有情来成佛来说「法性是空」,而「有情众生」的「佛性」才是「真常」

但是,如果从「实义」来说,佛陀在「楞严经」中说「因缘」只是方便说,这就是从「佛性」和「真常」上来看
而如果又从「法」本身来看,如果是指道理原理,那么,「法性」其实也是不会消失的,就是「原理」也是不生不灭的

如果从「佛、法、僧」三宝来看,
这个「法」,最最狭义上来说就是指「佛经」,佛经是物质,有生灭性,「成佛」要靠「佛经」
但是,扩大点来说,就是指佛陀讲过的话,或甚至十方世界都有佛传法,「成佛」靠的不只是「释迦牟尼佛」当时传的佛经
所以,扩大来说,「法」是指意识型态上的法理道理和方法,而不是专指纸本上的文字,
所以,佛经上说任何人只要说的话或文字符合佛义就都是佛法,都能学习成佛,至此,「法」都还围绕着成佛打转
所以,更扩大来说,「法」是一切符合佛教法义的方法法门和原理,是知见观念,而不限于佛经和文字
所以,再扩大来说,就是之前讲的「广义法」,可以是一切,而「法性」就是一切的原理特性
所以,最后来说,「法」不再围绕成佛打转,而是应该说,明白一切法和一切法性,因为透澈原理而不执着,所以成佛
所以,方向上不太一样了,因为心量和眼界宽广了,思维的方向也不同了
所以,法其实不会消灭,因为没有生灭,不生不灭,法常住,这样才正确,就像佛常住不灭,就像众生也没有真正的生或死
所以,从狭义上来看,全都有生灭,肉身佛、或佛经(法),或众生(僧侣),从狭义上看都有生灭
但是,从广义实义上来看,全都不生不灭,就是「佛性」和「法性」都不生不灭

另外,从「法、报、化」三身的「法身」来看,
从狭义来说,除了佛身,「佛经」表示佛的「法身」,佛经纸本有生灭性,这法身就变成也有生灭性,所以是狭义
广义来说,「法理、法义」才是佛的「法身」,这就又可以回到前面「佛法僧」那段的探讨,回到「法性」问题
所以,最终来说,「法身」就是「法理、法义」,就是「法性」,这也是不生不灭的,因为特性原理本来就存在,没有生灭问题
这点如果无法明白,想想「水往低处流」,这样就能明白,也就是佛法其实不会消失,所以,「法身」不生不灭
另外,清净后的「第八识」,就是「佛性」,才是真正「法身」,「佛性」真常,不生不灭,所以,「法身」也不生不灭

所以,最终来说,从法身来看,有情的佛性和法性原理在道理上是相通的,因为佛能通达一切法性
但是,这不是说「法性」就是「佛」(如果你要从法理上来说,也是正确的),差别在于「有情」

由上面可知,其实,佛经所说深浅不一,说明的角度也不同,都是为了破除众生执着,然后逐渐明白法性
详细经文,可自行参阅:大般涅槃经、密严经、大般若经、楞严经、瑜伽师地论(或解深密经)、楞伽经、大集经、大宝积经、菩萨善戒经...等大乘经典——「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为什么要谈「法性原理」?

其实,这就像我们平常看到飞机或搭乘飞机,
但是,我们并不了解飞机的操作方式,也不明白飞机的构造和制造方法,
如果我们想要晋升为驾驶、或制造的工程师、或设计研究人员,来造福人群,
那么,我们就要学习飞机的操作方式、飞机的结构、材料特性、制造方法和飞行原理。

同样的道理,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众生刚强难化,想要在六道轮回中解脱成佛,那就要学习佛法。
学习佛法的过程,由浅入深,先学习消除自身烦恼和业障,然后逐渐深入更深更高的次第,学习自度度人的方法和原理。
也就是先从「遵守戒律、分辨善恶、断恶修善」开始,消除粗重的业障、烦恼习气和世俗欲望杂染,
业障逐渐清净后,然后要明白「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而进入「定、慧」修行(可参阅「大般涅槃经」:定慧等观)  
逐渐深入心法的「定、慧」修行后,由「定、慧」的思维观照而逐渐明白法性、众生性、一切性,
也就是逐渐明白一切原理(性就是原理),如此而能明白「不二」、「中道」的甚深佛法原理。

所以,为什么能「拈花微笑」?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能见性、能与佛以心印心,而会心一笑。
这有点类似「茶道」中「品茶」的禅理,其实,不仅是品茶,「拈花」也是这个道理,
只要能逐渐从心法的修行中明白法性原理,就不仅是茶和花,而是能见一切性,这就是「禅」,
而「禅」(这个禅并不是指禅定,可详阅「楞伽经」四种禅)就是指一切性,
所以,由「禅」就能契入「不二」「中道」的甚深佛理。
——为什么要谈「法性原理」?
心才是根本!『定慧(能正确超越六道的知见和观念)等观』才能超越轮回!(可详阅「大般涅槃经」)
所以,经上才说:「法亦当舍,何况非法」。「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戒、定、慧」的法性原理
凡事「二分法」而不明就里(VS不明究理),这样就不容易客观,也无法明白事情的真相。
所以,想明白佛法,也是要深入经藏,明白不同次第的修行和原理,才能逐渐通达和圆满。
(不明就里:这是成语,就是不知道内情
不明究理:虽不是成语,但是中文字很有学问,也不是说是错误,意思是说没有分析深究道理和原理)

反之,如果自己没有明白各种不同次第的法性原理,往往容易执持经中文字而误解或错解经义
又或往往执持一边、一方或一法,受一非余(只接受或受持一法而排斥或毁谤其他自己无法明白的法门、或认为是非法)
所以,「华严经」上讲:「于少行生足,魔所摄持;受一非余,魔所摄持」。
——以「法性原理」和「众生性」来看『苦行』的真假与可否
在粗浅的佛法教导中,会区分「法」和「非法」,教导众生明辨正邪,断恶修善以消除「恶性」
明白了是非善恶,逐渐戒除恶习而能投生善道或天道,不再堕入三恶道

但是,在甚深的佛法中则更宽广无垠和升华,超越了一般世俗所认为的正邪是非对错,超越了一切对立,升华而契入「佛性」
因此,一切都是法,佛法不再局限于一般的表相认知,而是深入每个当下和一切原理特性
所以,「法性」就是指一切原理特性,而不再局限在什么是佛法和什么非佛法,而是一切都在佛法的范畴
明白了一切原理特性,心量更宽广无碍,不再执着各种表相,因此能超越六道的各种执着而成佛
——由「我是歌手」看生活中的「法性」和「众生性」--前言
佛后来才说自己未曾说过一法,这就是要佛弟子和众生摆脱「文字相」的束缚,才能真正以「心」证道,才能增上修行次第
就像,我们要从这级阶梯往上爬,那么脚也要离开这层阶梯,不然怎么爬上去呢?就是该舍则舍!

所以,如果能站在这个原则之上,那么就容易跳脱表法、表相、文字相上的执持、执迷与诤论
如果能由「佛心」、「佛性」为准,不仅能破除迷障和执障,也能以「佛心」依「众生心」而生万法。
也就是「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所以,「佛心」和「佛性」才是根本。

那么,「佛心」和「佛性」如何显露呢?
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就是先断恶修善,然后自净其意,就是透过心法的定慧观行,转凡心为佛心,这就是佛的教导,这就是佛教。
——「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许多修行上的初学者,或心量狭隘的修行者,总是喜欢询问或寻求最简单容易的法门
其实,烦恼无尽,法门当然就无量,烦恼不同,对治的法门就不同,烦恼有深浅,法门当然也有深浅
所以,哪来一个最简单容易又能对治一切众生一切烦恼和不同深浅的究竟法门呢?
就算有这种法门,或一般人以为就是「念佛法门」,但是,其实,就算是法门的表相表法相同,
但是实修过程中,随着修行者次第深浅的不同,其中法门的心法和深浅次第也是不同的
必定会随着修行者的根器因缘和次第,而存在不同的根本心法,或甚至表法的
所以,同样是「念佛」,有「持名」,或「忆念」,或「观相」,或「观想」,或「实相」等种种不同方法和心法
又例如:不同佛菩萨虽有各自本愿和法门,但是,对于不同众生和烦恼以及一切法和法性原理都是能通达的,所以能普渡众生
因此,如果真正想成佛,那么必定要明白一切众生性和烦恼,就要明白一切法和法性,
那么就要发起「法门无量誓愿学」,不应该再有所排斥
——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7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1 11:0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2 15:20 编辑

云何为菩萨不退住? 如何[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 华严经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佛子!云何为菩萨不退住

此菩萨闻十种法,坚固不退


何者为十?所谓:
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有法、无法,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有菩萨、无菩萨,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有菩萨行、无菩萨行,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有菩萨修行出离、修行不出离,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过去有佛、过去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未来有佛、未来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现在有佛、现在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佛智有尽、佛智无尽,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什么是菩萨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
此菩萨闻十种法,而能坚固不退。

是哪十种法呢?就是:

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有法、无法,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有菩萨、无菩萨,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有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无菩萨行,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有菩萨修行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修行不出离,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过去有佛、过去无佛,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未来有佛、未来无佛,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现在有佛、现在无佛,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佛智(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有尽、佛智无尽,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三世一相(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三世非一相,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这些即为菩萨所闻十种法。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成实论卷一举出六种“佛法”之同义语,称为佛法六名,即:(一)善说,如实而说。(二)现报,使人于现世得果报。(三)无时,不待星宿吉凶而随时得修道。(四)能将,以正行教化众生至菩提。(五)来尝,应当自身证悟。(六)智者自知,智慧者自能信解。又佛法为佛教导众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间之法;对此,世间国王统治人民所定之国法,则称为“王法”。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关佛法与王法之关系,因时因地而异,有以王法而护持佛法、推动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毁佛法者,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祸。此外,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又佛所知之法,即一切法;以及佛所具足之种种功德(十八不共法),均称佛法。故知,广义而言,“佛法”一词,包含极广,上记之外,举凡诸法本性、一切世间之微妙善语,乃至于其他真实与正确之事理等,皆属佛法。然狭义而言,则一般所说之佛法多指佛所说之教法。(杂阿含经卷二十、法华经序品、金刚般若经、大宝积经卷四)p2635FROM:【佛光大辞典】

【不退转】:(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巴 nekkhamma-pa^ramita^)。(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FROM:【佛光大辞典】

【佛智】:梵语 buddha-jn~a^na,巴利语 buddha-n~a^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密教则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毗娑沙论卷十五、宗镜录卷三十三)((参见:五智)1161、“四智”1769)p2725FROM:【佛光大辞典】

【一相】:梵语 eka-laks!aN!a 。<一>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天台宗解释为“一乘无二,同一解脱”之义,故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中):“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此即开三显一之极意。然华严宗则以之与“同教一乘”分齐,唯明一相之方便,未至主伴具足无尽之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七上、华严五教章卷一)
 <二>“异相”之对称。即外道所倡之“一切法唯从一元生”。佛教为破其邪见而强调“真如自性非一相”之说。(大乘起信论)p57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种广大法。何者为十?所谓:

说一即多、
说多即一、
文随于义、
义随于文、
非有即有、
有即非有、
无相即相、
相即无相、
无性即性、
性即无性。


何以故?欲令增进,于一切法善能出离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此菩萨应劝学十种广大法。是哪十种呢?就是:

说一即多(一,表示唯一、单一、个体;十,指多数或满数、整体。一即多,乃一多相即之意。此为华严宗所立。若以一为本数,离一则无二乃至十,故此一即二乃至十。二乃至十以一为本数,使得成就,一之外别无自体,故一十相即。就此以喻,约法而言,举一尘,则一切佛土悉在其中,如一毛孔含摄四大海水。又如一月当空,千江映影,对月即为一,对影则为多,一多无碍,相即相融)、
说多即一、
文随于义、
义随于文、
非有(不是有的有,因一切之有都是缘生法,只有假相,无有实体)即有、
有即非有、
无相(无形相之意)即相(有形相之意)、
相即无相、
无性(无出离解脱之性,惟乐欲生死,不欣求出离,称为无性)即性(具有出离解脱之性,称为有性)、
性即无性。

为什么呢?因为想要令其增进,对于一切法善能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有所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凡从佛直接闻法、从高僧闻法、从经典闻法等,均通称为闻法),即能够自己开解(了解道理也),不由他教之故。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即多多即一】:(术语)(参见:一即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即十】:一,表示唯一、单一、个体;十,指多数或满数、整体。一即多,乃一多相即之意。此为华严宗所立。若以一为本数,离一则无二乃至十,故此一即二乃至十。二乃至十以一为本数,使得成就,一之外别无自体,故一十相即。就此以喻,约法而言,举一尘,则一切佛土悉在其中,如一毛孔含摄四大海水。又如一月当空,千江映影,对月即为一,对影则为多,一多无碍,相即相融。p55FROM:【佛光大辞典】

【一即十】:一与十融为一体的意思。一为本数,没有一便没有二至十,所以一而十,十而一。例如:一尘为主,一切佛土,都在其中,又一念为主,无量之时劫,亦尽在其中是。这种一即是多的意义,便是大陀罗尼缘起之法门,为华严之极谈。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有】:不是有的有,因一切之有都是缘生法,只有假相,无有实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相】:<一>梵语animitta。无形相之意。为“有相”之对称。大宝积经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另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师子吼菩萨品载,涅槃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称无相。
 此外,赖宝之真言名目载,无相有浅略、深秘二义,即:(一)诸法之体性,如幻虚假,自性为空,一相不存,无色无形,此为浅略之无相。(二)一相之中虽具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为无色无形之无相,乃系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之义,故为深秘之无相。前者表示显教遮情之意,后者为真言表德之义。另就“教”而言,可分有相教、无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无相行;就“观”而言,可分有相观、无相观;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无相土。(大品般若经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六十一,百论卷上舍罪福品)((参见:有相无相)2437)
 <二>(684~762)唐代禅僧。俗姓金,世称金和上、东海大师。原为新罗王族,于新罗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后,开元十六年(728)随入唐使航海来华。谒玄宗,住禅定寺,未久入蜀,至德纯寺,欲师事处寂,时处寂因病不得引见,然无相燃一指供养,遂得留止二年。二十四年,处寂遣人唤无相,付嘱从智诜所传之达磨衣,遂隐山中修头陀行。后应请开禅法,住成都府净众寺,化导二十年。天宝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见之,礼锡丰隆。宝应元年(762)五月,将信衣付嘱予无住,十九日坐化,世寿七十九。师于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设道场说法,先引声教念佛,次说无忆、无念、莫忘三句。后世之净众宗,即指无相之法系。其传承及教旨,见于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宋高僧传卷十九、神僧传卷七、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卷四、禅学思想史卷上(忽滑谷快天)、支那净土教理史(望月信亨)、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p5103FROM:【佛光大辞典】

【有相】:梵语 sa^ka^ra。有形相之意。为“无相”之对称。据大乘起信论、大日经卷七等所举,有相,系指差别有形之事相。又具有生灭迁流之相者,亦称有相,又称有为法。另据法华经玄义卷十上载,以“有”之理得道者,若将其分为十地等之阶级差别,以显示其功德行相者,亦称为有相。此外,如观世俗之事相差别,称为有相观;修种种善事万行,称为有相善;明示位置,设立清净形像之净土,称为有相士等等,皆系以事相之差别,而对无相之平等称为有相者。
 有相、无相二者,一般多以有相为浅义,无相为深义,然在密教中,则认为有相有浅略、深秘二义,即:(一)浅略之有相,谓凡夫所知之色心等诸法,事相显了,心前现行,极易了知。(二)深秘之有相,谓一切法的各各之相,分明而住;此即以三密瑜伽之事相,作为深秘之有相之意。(大日经疏卷一)((参见:有相无相)2437、“无相”5103)p2436FROM:【佛光大辞典】

【无性】:<一>梵语 nih!svabha^vatva, nih!svabha^va, asvabha^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中论卷三、唯识三十论颂、转识论)
 <二>梵语 asad-bha^va。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因明正理门论)
 <三>梵语 a-gotra。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参见:五姓)1107)
 <四>指无性菩萨(梵 Asvabha^va)。生卒年不详。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参见:摄大乘论释)6844)p5092FROM:【佛光大辞典】

【有性】:具有出离解脱之性,称为有性;而无出离解脱之性,惟乐欲生死,不欣求出离,称为无性。无性即指“一阐提”,关于“一阐提”能否成佛之说,各宗派有不同之见解。(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卷三十二、圆觉经)((参见:一阐提)85)p2432 FROM:【佛光大辞典】


【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凡从佛直接闻法、从高僧闻法、从经典闻法等,均通称为闻法。闻法乃信教入道之第一步,非易期得,诸经论多说闻法为世间难事,故称为闻法难,由闻法所得之智慧,称作闻慧;系三慧(闻、思、修)之一。有关闻法之功德利益,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三列举心生欢喜、随所思惟等三十二种,毗尼母经卷六列举生信心、因信心欢喜等九种。(无量寿经卷下、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旧华严经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参见:三慧)670、“四难”1851)p5899FROM:【佛光大辞典】

【开解】:(术语)了解道理也。无量寿经曰:“心中闭塞,意不开解。”贤愚经二曰:“闻佛说法,咸得开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这段佛经主要是讲:

一、如何能获得菩萨不退住,即在十种情境下能够于佛法中心不退转,分别为:
闻有佛、无佛时;闻有法、无法闻有菩萨、无菩萨闻有菩萨行、无菩萨行闻有菩萨修行出离、修行不出离闻过去有佛、过去无佛闻未来有佛、未来无佛闻现在有佛、现在无佛闻佛智有尽、佛智无尽闻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

二、如何能令增进,于一切法善能出离,对所闻法,自己开解,不由他教,分别为:
说一即多、说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于文、非有即有、有即非有、无相即相、相即无相、无性即性、性即无性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其重点在于如何才能够做到不退转
由此,学习思维清净光明专辑中相关内容:

1.为什么修行会退转、懈怠、产生退心?
如是因,如是果
如果是追求世俗利益,这样的发心往往得到利益后,就懈怠了
一个人会求福(求治病求财求子女求婚姻...),代表今生的福报本来就不够
如果丰衣足食还会念佛诵经求佛菩萨吗?
所以求福的人往往满愿后就懈怠了,又因为今生福报本来就不多
所以福报很快就享尽,苦报马上就现前,
又因为对佛法不透彻,当然就没有智慧明白人生问题
——[辨正解析]为什么学佛多年却没有改善生活,智慧也没有增长,对人生也不透彻?
经常有一些佛弟子学佛一阵子就开始退心了,又或者读经没感觉了
(末学自己身边有这些案例, 刚好看到论坛也有人发问)

其实, 这和发心发愿有关系, 在许多佛经都有说到深心和大愿心

一般人一开始学佛都是为了改善家庭和自己的经济和情感或疾病问题
等到问题改善解决了, 就会失去学佛的重心
这是因为发心不够大,多以己利为目标, 或者只读少数佛经, 所以容易停滞
——[解答]为什么学佛或读经会失去感觉?
1.首先以众生自己内在来说
这是自己累世业障太重,第八识累积的无明种子深厚
没有智慧显露清净自性,而让懈怠懒散的习气现行,黑暗郁结的思维情绪浮现


这种情况如果自己不能察觉,又或者虽然知道却又放纵习气,
这样会逐渐累积恶因缘形成恶业果报,就看恶业现前吃苦的时候能不能醒悟了
这种众生通常就是意志力薄弱的众生,可能多从恶道来,例如畜生道,所以意志力薄弱
这要特别小心,因为愚痴久了会更愚痴,所以不要让自己随便被打败
一直自怨自艾是没用的,一定要自己振作起来

通常,这要有善知识在旁要求警惕才能改善,如果能有师父严厉教导才不会浪费人生

除了上面自己的习气显现的原因

2.另外,由楞严经我们知道娑婆世界中有各种灾变,经文如下
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

遇到这些灾变,天气异常的时候,例如特别闷热,或者磁场怪异
这时候就会令人疲倦提不起精神丧失精神意志力
所以这是其中的一种外在影响


3.另外一种外在影响,就是非人干扰,关于非人干扰的经文相当多
这也会影响人的身心状态,造成懈怠懒散不愿意精进修行
——[略说]为什么念佛诵经没动力很懒散,该怎么办?
其实大多数的初学者对因果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才容易怀疑或退心——[解析]为什么初学者学佛遇到人生困难,所求没有马上满愿?

2.退转的影响
修行的过程难免遇到生活上苦难或佛法上的考验
对于一些考验和教导, 如果不能以法忍心通过考核
而反却生起厌烦心懈怠心悲苦心叛逆心或恶心
相由心生,由这些负面心态就会牵动累世恶业因缘而卷起累世因果
那就可能使自己因此而堕入苦报现前的状态——[心法解析]修行不退转的关键:安忍心

3.如何能不退转?
大菩萨以成佛和普渡众生为目的,
大菩萨发四宏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所以,不会退心,不会失去学佛的真正重心, 这就是大菩萨和一般人初发心以及发愿的不同

所以大菩萨会
随时注意自己的贪瞋痴, 因此能够随时与佛经相应, 有所体会
随时关怀众生, 依照众生根器, 给予方便救度, 所以随时对于法门有更深的体会
随时提高自己对修学佛经的广度和深度, 深入经藏, 融会贯通, 实际运用在自度度人上面
随时以成就佛道为第一目标, 所以孜孜不倦

因此, 佛弟子学佛的过程中, 要不断检视自己的发心, 不断的修正, 迈向深心和大愿心
例如可以普贤十大愿为根本愿, 这也是诸佛成佛的共愿, 请参普贤行愿品
最重要是落实——[解答]为什么学佛或读经会失去感觉?
要提起精神好好努力,做个有志气的人
把种种修行方法都落实,这样就不会被外在所干扰
尤其要逐渐修持三昧定力,这样就能安住三昧中,不会受到干扰

此外,要清楚的认识到轮回的可怕,所以自己要有坚决的决心脱离轮回才行
所以发愿应该要发大愿,就是决心成佛,不要只求世俗果报
如果能发起大愿,才能真正逐渐解脱轮回而成佛
——[略说]为什么念佛诵经没动力很懒散,该怎么办?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宁愿吃苦,宁愿受恶报,也不愿再做恶业
先有这样的决心,就算吃苦或受之前的恶报也无怨无悔,这样才正确
用这样的心态过真实的人生,然后清净心念佛诵经——[解析]为什么初学者学佛遇到人生困难,所求没有马上满愿?

您可以选择信任和安忍来度过难关
但也可能选择怀疑和放纵而堕入困境

不过,从好的方面来看,顺逆都是好因缘,都能让人成长
只是有些人要花更多时间,且经历更多苦难罢了
这关键就在于您自己什么时候能反省和忏悔

所以,为什么要定课?
因为每日定课所训练的定力,可以帮助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保持安忍
以避免引发负面观念和习气而卷起更多负面后果
这样就帮助您顺利通过考验,顺利降伏自己累世的负面习气
通过这样的考核,修行才能往下面一个阶段——[心法解析]修行不退转的关键:安忍心

如果能趁早修行且真正消业(消除粗重甚至细微的负面习气),这样年老比较不容易退转
不然,年老后退转的很多,面临死亡那刻退转的更多,因为这时候更难突破累世黑业
所以,修行应该趁早,更应该兢兢业业,不要懈怠
虽然可以依靠佛力,念佛求生净土,但是,自己如果不努力,心力不足,恶业黑业过多过大,也是难与佛相应而往生净土的
虽然念佛往生是最容易的方便法门,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点本钱,又造一堆恶业拖累,想往生也难

所以,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不付出而白吃的,想解脱还是要趁早努力才好
尤其,如果真有菩萨心,真想普渡众生,那更是要好好努力, 不要空口白话或假借佛法和修行而欺世盗名,这罪业可不小
——趁早修行,才能避免「业障现前」而退转&如何突破业障?

相关学习
如何学佛[不退转]?

[诸经辑要]若真佛弟子,请依教奉行,必能超越困难,成就修行而不退转

若有归依弥勒菩萨者。当知是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让您不退转的经,也是最简单的经,一切佛护念您的经~ 佛说阿弥陀经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7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09:1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2 14:56 编辑

虽能容受一切诸物,而离有无 ~ 华严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譬如虚空,虽能容受一切诸物,而离有无,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虽普入一切世间,而离世间想;

虽勤度一切众生,而离众生想;

虽深知一切法,而离诸法想;

虽乐见一切佛,而离诸佛想;

虽善入种种三昧,而知一切法自性皆如,无所染著;

虽以无边辩才演无尽法句,而心恒住离文字法;

虽乐观察无言说法,而恒示现清净音声;

虽住一切离言法际,而恒示现种种色相;

虽教化众生,而知一切法毕竟性空;

虽勤修大悲度脱众生,而知众生界无尽无散;

虽了达法界常住不变,而以三轮调伏众生恒不休息;

虽常安住如来所住,而智慧清净,心无怖畏,分别演说种种诸法,转于法轮常不休息。

[末学解说]

譬如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能容受一切诸物,而能离有无(为有与无之并称。指存在和非存在。有,即指一切存在之物,亦指其存在之方式与型态。无,系与“有”相对称。在佛教中,若认为一切存在之物皆为一时之假相,称为假有,以其随因缘而生灭,故无固定不变之常住实体(我、自性),即无我、无自性之说;反之,若谓一切为不变之常住(实有),而永久存在,则为有见、我见。如能超越此种有见、我见,即可了知无常、无我、空等之理。然此无我、无常、空等,绝不可视为一种虚无思想,而须透彻了解其真义),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也是如此,

虽普入一切世间(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而能离世间想;

虽勤度一切众生,而能离众生想(固执实有众生之妄想也);

虽深知一切法,而能离诸法想;

虽乐见一切佛,而能离诸佛想;

虽善入种种三昧(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而能知一切法自性皆如,无所染著(谓由于贪爱等烦恼,心中有所染污与执著);

虽以无边辩才演无尽法句,而能心恒住离文字法;

虽乐观察无言说法(言说者。指诸法之事相,观事相即空,故云无言说),而能恒示现清净音声;

虽住一切离言法际,而能恒示现种种色相;

虽教化众生,而能知一切法毕竟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

虽勤修大悲(悲,愍伤也。谓如来愍众生,故兴大悲心为之说法,而拔其苦也。若众生着贪爱者,为说不净;着嗔恚者,为说慈悲;乃至染着法者,说一切离染之法乐;着众苦不净而居家者,为说出离之法。如来作如是种种说者,莫不为令一切众生脱离众苦也)度脱众生,而能知众生界无尽无散;

虽了达法界常住不变,而能以三轮(佛之身口意三业也。佛以三业碾摧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调伏众生恒不休息;

虽常安住如来所住,而能智慧清净,心没有怖畏,分别演说种种诸法,转于法轮(佛之说法,能摧破众生之恶,犹如轮王之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谓之法轮。又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展转传人,如车轮然。故譬为法轮)常不休息。

注解: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无】:1、有法和无法。如小乘的七十五法及大乘的百法为有法;如龟毛兔角等绝对无者为无法。2、有是指常见,即固执身心为实有的邪见;无是指断见,即固执身心为断灭的邪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无】:梵语 bhava-abhava。为有与无之并称。指存在和非存在。有,即指一切存在之物,亦指其存在之方式与型态。无,系与“有”相对称。在佛教中,若认为一切存在之物皆为一时之假相,称为假有,以其随因缘而生灭,故无固定不变之常住实体(我、自性),即无我、无自性之说;反之,若谓一切为不变之常住(实有),而永久存在,则为有见、我见。如能超越此种有见、我见,即可了知无常、无我、空等之理。然此无我、无常、空等,绝不可视为一种虚无思想,而须透彻了解其真义。
 释尊在世时,每遇对此理有误解者,必灼然驳之。虚无思想被佛教置评为“虚无空见”,其与我见、有见同为执著,故皆须破除。释尊主张一切皆有亦皆无,此乃中道之说法,能破除有、无二边之执著,进而了悟实相之理。由此可知,佛教通常所谓之无,并非单纯指相对于“有”之“无”,而系指超越于有、无二边之空而论,为明示此点,佛教遂发展出一明确之体系,此即龙树(梵 Na^ga^rjuna, 150~250)之“中论”。其书直破有之思想,并昭然揭示空之真义,使人不致再将空视同虚无思想,而陷于空见与有见之谬途。如能破除一切无、有、虚无等执著,而自其中跃出者,即能得到真正解脱,而自在无碍。
 盖有、无二者,本为一法之二义,即诸法由因缘而生,确实存在,是为有;而以诸法由因缘所生,故无自性,是为无。若执著其中任何一义,皆易落于偏狭不正之见解中,故佛陀主张中道之说,以破除有、无二边之见解,如此方能体悟诸法之真实义。(杂阿含经卷十二)((参见:有)2426、“无”5068)p2444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间】: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众生想】:(术语)固执实有众生之妄想也。维摩经问疾品曰:“除我想及众生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FROM:【佛光大辞典】

【染著】:谓由于贪爱等烦恼,心中有所染污与执著。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八上):“深见因缘者,更不外求师;能于阴界入,离欲无染著。”又中阿含卷四十五心经(大一·七○九上):“尔时有一比丘,独安静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谁将世间去?谁为染著?谁起自在?’”新华严经卷七十八(大一○·四三三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服菩提心延龄之药,于无数劫,修菩萨行,心无疲厌,亦无染著。”(长阿含卷十释提桓因问经、不退转法轮经卷二声闻辟支佛品、大智度论卷十二)p3841FROM:【佛光大辞典】

【无言说道】:(术语)通教之观智也。言说者。指诸法之事相,观事相即空,故云无言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悲】:悲,愍伤也。谓如来愍众生,故兴大悲心为之说法,而拔其苦也。若众生着贪爱者,为说不净;着嗔恚者,为说慈悲;乃至染着法者,说一切离染之法乐;着众苦不净而居家者,为说出离之法。如来作如是种种说者,莫不为令一切众生脱离众苦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轮】:(术语)佛之身口意三业也。佛以三业碾摧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三密。【又】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众生起正信者。二、记心轮,以佛之意业分别他之心行差别者,记心者,识别他之心也。三、教诫轮,又云正教轮。以佛之口业教诫彼而使修行者。此三者,如次第为身意口之作用,先以神通导之,次以记心鉴机,次以教诫,使行正道。化导之次第应然也。杂集论一曰:“神通记说教诫变现等无量调伏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心界清净。”光明文句记一曰:“身业现化名神通轮,口业说法,名正教轮。意业鉴机,名记心轮。三皆摧碾众生惑业,故名轮。”义林章三轮章曰:“为示现身意语三如其次第三业化,故不增不减。”【又】一、神足轮,同于上之神通轮。二、说法轮,同于上之教诫轮。三、忆念轮,使众生忆念佛之教法,而去邪行正者。此忆念之名,虽就众生之机法而言之。然使之忆念,亦本于佛之意轮,故此三者如其次第,归于佛之身口意三轮。此三轮为律藏之所说,而南山以之判戒定慧之三学,以定慧之法门为神足说法二轮之所属,以戒学为忆念轮之所属。戒学者,对于内德使忆持思惟事之善恶邪正而树立正道者,故此为佛之三轮中忆念轮所发之法门也。四分律受戒犍度曰:“至象头山中以三事教化:一者神足。(中略)二者忆念教化。(中略)三者说法教化。”(此次第为身意语同于经宗所说)。戒疏行宗记一上曰:“问经宗所论,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上二句同今,后轮异者?答:彼取佛意授法无差,今约机心奉持不忘。此据律中三事教化,所出不同,未须融会。”又“据律但名三事,以能摧业惑故名为轮。”【又】三轮相之略。(参见:三轮相)。【又】风轮水轮金轮之三。(参见:轮世界)。【又】谓惑业苦之三者。依惑作业,依业感苦,更依苦起惑作业。此三者如轮转而不止,故有轮之称。【又】谓无常不净苦之三者。此三者,坚固而非易破摧,如铁轮然,故云轮。弥陀经通赞曰:“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二为破不净轮,三为破苦轮。”【又】谓三轮教。兴禅护国论序曰:“三轮八藏之文,四树五乘之旨。”(参见:三轮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轮】:<一>构成器世界之风、水、金等三种轮围。(一)风轮(梵 va^yu-maN!d!ala),又作风界。器世界成立之初,由有情之共业力,依止虚空,而生于最下。(二)水轮(梵 jala-maN!d!ala),又作水界。以有情之业增上力,起大云雨,澍于风轮之上,积水而成。(三)金轮(梵 ka^n~cana-maN!d!ala),又作金性地轮、地轮、地界。由有情之业力,搏击水轮,于其上结成金。以上三轮可谓佛教之宇宙开辟论,除构成器世界之三轮外,于金轮之上复有现实世界之形成。(长阿含经卷十八、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十七、起世经卷一、大楼炭经卷一、俱舍论卷十一、立世阿毗昙论卷一)((参见:大地四轮)778、“须弥山”5364)
 <二>以转轮圣王之轮宝比喻如来身口意三业之胜用。(一)神变轮,又作神通轮、身轮。乃显现神通,变化胜异之境,而今众生发心入信之神通轮。(二)教诫论,又作说法轮、口轮。即演说教法,令众生反邪入正而发心入信。(三)记心轮,又作忆念轮、意轮。佛说法时,先以意轮鉴知众生根器利钝,随宜演说,无有差谬。以上三轮,意义等同三示现、三种示导。(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卷三十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末)((参见:三种示导)650)
 <三>世间充满无常、不净、苦,三者如轮,回转无限,无始无终,故喻之如轮,称为无常轮、不净轮、苦轮。(阿弥陀经通赞疏序、往生要集卷一上)
 <四>全称三转法轮。系三论宗吉藏三分释尊教说为根本法轮、枝末法轮、摄末归本法轮等三者。((参见:三转法轮)694)
 <五>全称三法轮。指佛之说法有转法轮、照法轮、持法轮等三种意义。((参见:三法轮)573)
 <六>指布施时之施者、受者、施物等三者。行布施时,若住于空观,亦即心不执著于施者(能施)、受者(所施)与施物三者,则称三轮体空、三轮清净、三事皆空。此说以般若经为主。((参见:三轮相)680)
 <七>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从果向因之次第,可依顺序,将大日如来教化利济众生之次第分为三种,即自性轮身、正法轮身、教令轮身。((参见:三轮身)680)p679FROM:【佛光大辞典】

【法轮】:(术语)佛之说法,能摧破众生之恶,犹如轮王之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谓之法轮。又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展转传人,如车轮然。故譬为法轮。行宗记一上曰:“法轮者,摧业惑故。”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智度论八曰:“佛转法轮,或名法轮,或名梵轮。”同二十五曰:“佛转法轮,如转轮圣王转宝轮。(中略)转轮圣王手转宝轮,空中无碍。佛转法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其见宝轮者诸灾恶害皆灭。遇佛法轮,一切邪见疑悔灾害皆悉消灭。王以是轮治四天下,佛以法轮治一切世间天及人。”嘉祥法华疏二曰:“无生正观,体可楷模,故名为法。流演圆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又无生正观无累不摧,亦是轮义。”维摩经慧远疏曰:“名四谛以为法轮,从喻名之。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摧刚强,转下众生上升虚空。四谛如是,能摧众生恶不善法,转下众生上入圣道,故以为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这段佛经内容,末学认真学习后,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其重点就是“不二”
之前也曾经学习过相关内容,但自己实际上始终都未能真正领悟明白其要义、深义
不论修行做各种功课,还是实修实证,末学对[不二]法门,总是明白又不明白
认真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相关内容,恳请佛菩萨慈悲加持护念自己能够按照次第领悟

一、什么是「不二」?
[真正的不二]是指~
虽能分辨美丑和苦乐的表相,却不会堕入美丑和苦乐的执着,能知实相,不堕入虚幻
也就是不会堕入苦受中而觉得很痛苦,也不会陷入享乐的欲望中而沉迷于幻境

所以这样的觉者当然不会堕入酒色财气中,也不会堕入人生的苦难感受中
所以菩萨能入六道普渡众生而不觉苦

所以贪着酒色财气的人绝不可能是实证不二的人
举个简单容易明白的例子
就像狗会吃屎,人不会,所以狗是狗,人是人
同样的道理,所以佛菩萨是佛菩萨,众生是众生,因为众生贪着欲望
[不二]的道理就是~明白一切法与非法,了解众生的根器次第,也知道引导众生解脱的方法,但是心无挂碍, 也就是佛菩萨能分辨是非善恶正邪,知道众生堕落的习气,也知道引导众生断除习气的方法,又能心无挂碍
佛菩萨能以正确的善法引导众生,避免众生堕入恶习气中
而且对于所谓的坏人又能不厌恶不舍弃,一样平等度化众生
而不是
不分辨是非善恶和正邪,或不懂修行的次第和方便
所以学佛是需要具备[善择观]的,
要懂得明辨正邪,知道修行的次第方法
要知道[[断除第八识的贪瞋痴恶习种子,恢复光明圆满的佛性]]才能成佛
佛法的智慧是真正能引导众生解脱轮回,
有智慧有方便, 明辨是非正邪,却不取正邪, 这才是[不二]
——[不二]的探讨
实相义讲的[不二]

就是虽明辨善恶,且能知实义与方便
但是不执取[善][恶]两边,不着于[空][有]两边
就是明白一切只是过程,
所以懂修行的次第方法和原理,但是不执着在每个修行次第的阶梯上

举例来说
实修不二的人,
除了上述讲的自己不堕入恶念恶习,不堕入贪瞋痴
还要对于有恶念和恶习的人(也就是俗称做坏事的人)不会感到生气,这样叫做不执恶
同样的,对于外道或魔,
也不会感到任何不平或排斥或害怕
所以,如果还会因为世间的是非善恶或正邪,
而生气或执着或反感或恐惧,或路见不平而义愤填膺,
这样就是执着于过程的表相
所以,真正实修不二的人,了解一切只是过程的现象,
并不会因此而陷入情绪当中,而能正确的引导众生

因此,如果您已经开始深入心法实修
当我们在引导众生或家人学佛的过程
我们除了要能明辨是非善恶和正邪,
明白修行正确的次第方法和原理
更要让自己不堕入这些过程的分别和表相之中
这样才是[不二],
才是明白[是非][善恶][正邪],而不取[是非][善恶][正邪]
——光明心法进阶次第&不二
如何在苦难和善境界之间实修不退,这才是实修者应该实修的真正工夫
这就是不二,不苦于苦,不乐于乐,不因苦而苦,不因乐而乐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二、不二的练习方法
[不二]的练习方法就是来自于日常生活,

这就是[圆觉经]上[禅那]的修行法,就是[觉照不二],
所以[禅宗]的修行很简单,就在生活点滴中,
[六祖坛经]中的[三十六对法]就是在破除对立
——[不二]的探讨
不论[念佛][拜佛][持咒]或[诵经],或者面对世俗任何现象
只要以光明心法发起真实恢复佛性本体的心愿
祈愿诸佛法身光明引导我们自己的自性光明,而显露佛性
这样就能逐渐光明自在的面对一切世俗,而不着四相
所以平常要多练习光明心法~佛性光明观照
就能破除表相,恢复自性光明圆满,清净自在——保持不二的心,恢复正觉,虽明辨正邪,但是不取正邪

三、如何才是做到[不二]呢?

1.要能够【明辨是非,断恶修善】,但更重要的是【让心量超越善恶,放下对立和执着,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而成佛

2.如果堕入到善恶、对错、是非之分当中,就会【只要有争执和怨念,僵持不下,就容易因为这种执念而日后命终堕入恶道

3.为什么要超越善恶、对错、是非之分呢?因为:

所谓的善恶和对错或是非,还是会因为不同众生或立场不同,或不同修行次第,而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标准因此也不同
所以,各种自以为的善,可能并非真正的真善,是非对错也容易因为立场和方向不同而变样
例如:狗有狗的认知,鬼有鬼的认知,人有人的善恶认知(不同人的标准也不同),天人则有天人的标准

之所以僵持自己所认为的善恶或对错,其实只是自己以为的而已,众生会随自己的认知,因次第不同而堕入或投生到相对应的轮回中
只有不断提升高度和广度,提升至佛的观念次第,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
因此,如果无法接纳各种不同的认知而更深入思维进而提升智慧,那就不可能明白众生性,也不可能提升次第而解脱成佛

佛法上真正甚深次第的真善,那是必须超越凡俗的是非对错和认知的,如果执持任何一边而起任何执念,这必定无法脱离轮回的
任何不同次第的执持善恶,都会随不同次第的善恶,而分别堕入六道中的恶道,或飞生六道中的善道,都无法真正解脱
只有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这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执持各自是非对错的轮回VS真正不二中道智慧的解脱

4.这样才是做到[不二]

虽然对于众生性和法性以及诸法万相都能明白,但却不堕入执念之中,能清净自在,光明自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和解脱
也就是能明白一切六道众生的脾气习性和因果报应原理以及一切相的法性原理,而不堕入任何一种习性和执着之中,这才能真正自在解脱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7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11:18: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3 14:39 编辑

食肉者堕阿鼻地狱,食肉者非如来弟子,即是外道眷属也 ~ 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用时 3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佛告迦叶:

「一切众生若修善根:一者,不害众生;二者,不行放逸;三者,不饮酒;四者,不食肉;五者,常付大慈。如是之人不断善根。」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受佛教者,不听饮酒。」

佛告迦叶:「善哉,善哉,汝解我意!一切众生不饮酒者,是我真子,则非凡夫。

善男子!饮酒者,或君不识臣,或臣不识君,或父不识子,或子不识父,或兄不识弟,或弟不识兄,或姊不识妹,或妹不识姊,或夫不识妻,或妻不识夫,或师不识弟子,或弟子不识师,或不识内外眷属。善男子!现前颠倒,何况未来。

善男子!一切众生不食酒肉者,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迦叶(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之不现,故亦名饮光。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之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

「一切众生如果修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一者,不伤害众生;二者,不行放逸(不守规矩也);三者,不饮酒;四者,不食肉;五者,常付大慈(给众生乐叫做慈)。像这样的人能不断善根。」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如佛所说,接受佛陀教导者,不听饮酒。」

佛陀告诉迦叶:「善哉,善哉,你能理解我意!一切众生不饮酒者,是我真子(如来之真子,谓诸菩萨也。是于法信顺堪绍佛业者。又真实之行解由佛口而生,依正法而生,故云真子),则非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善男子!饮酒者,或君不识臣,或臣不识君,或父不识子,或子不识父,或兄不识弟,或弟不识兄,或姊不识妹,或妹不识姊,或夫不识妻,或妻不识夫,或师不识弟子,或弟子不识师,或不识内外眷属。善男子!现前就已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何况未来。

善男子!一切众生不食酒肉者,能够得以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心。」

注解:
【迦叶】: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之不现,故亦名饮光。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之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放逸】:(术语)唯识论二十随烦恼之一。不守规矩也。大乘义章二曰:“离善方便名放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慈】:(术语)(参见:大慈大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慈大悲】:伟大的慈心和悲心。给众生乐叫做慈;拔众生苦叫做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子】:(术语)如来之真子,谓诸菩萨也。是于法信顺堪绍佛业者。又真实之行解由佛口而生,依正法而生,故云真子。涅槃经一曰:“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胜鬘宝窟下曰:“真子者,于法信顺,堪绍佛业,故名真子。又行解非妄名真,从佛口生,从正法故,名如来真子。又摄论意,佛子有五义:一以信心为种子,二以般若为母,三以禅为体,四以忍为乳,五以佛为父。又如无量义经以诸佛为父,方等经以诸佛为母,生菩萨子。”大日经疏一曰:“以从如来种性生,从佛身语意生,故曰真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言:「善男子!汝好谛听、谛听!

舍婆提国有吉盘陀女,为人沽酒,钗梳落在井中,八万罗汉围绕井住,汲水饮之,即便昏醉,不识如来。尔时如来为诸罗汉演说法要,是诸罗汉既闻法已,酒便得醒,来至佛所白佛言:『世尊我今修道得四道果,何故今日不识?』

如来、佛告诸善男子:「舍婆提国有吉盘陀女,为人沽酒,钗梳落在井中,汝今饮水以便昏醉,我今为汝除却颠倒。

吾今见汝生恐惧心。吉盘陀女为人受苦,堕锯床地狱,锯此女身作其百段,吹令微尘,还复聚合,受形讫竟。身长三尺,颜色青黑,头上无毛,两耳闭塞。复无两目,亦无鼻孔,下唇蹇哆,手无十指,脚无两足。皆由沽酒,岂况饮之。

虽先饮酒,又乃发露,心生重悔,如怀惭愧,又莫更饮。譬如有人身遇重病,乃值良师斋药涂之,因药得差。忏悔之人亦复如是,心生重悔,又莫更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告诉诸大众言:「善男子!你等好好谛听(谓闻他人读诵解说一切经法,深生爱乐,而专心审听也)、谛听!

舍婆提国有一位吉盘陀女,为人沽酒(1.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2.卖酒),钗梳落在井中,八万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围绕井住,汲水饮之,随即便昏醉,而不识如来。这时如来为诸罗汉演说法要(佛法的精华要义),这些诸罗汉既闻法之后,酒便得醒,来至佛所,对佛陀说:『世尊,我等现今修道已证得四道(道者涅槃之道路也。乘此可到涅槃之城,故名道。道虽异,可以四种摄尽。一加行道,谓先于三贤四善根位加力而行三学之位也。二无间道,谓加行功德成就而发正智,正断烦恼之位也。不为惑而间隔,故曰无间道。三解脱道,无间道后而生一念之正智,正证悟真理之位也。为既解脱惑之正智。故名解脱道。四胜进道,解脱道后更进而定慧增长之们也。此中菩萨乘之无学,果德究竟圆满,谓之胜进道,二乘之见修无学三道,皆具此四道)果,为何今日不识呢?』

如来、佛告诉诸善男子:「舍婆提国有一位吉盘陀女,为人沽酒,钗梳落在井中,你们如今因为饮水,所以便昏醉,我现在为你等除却颠倒。

我现今见你等生恐惧心。吉盘陀女为人受苦,堕入锯床地狱,锯此女身作其百段,吹令微尘,还复聚合,受形讫竟。身长三尺,颜色青黑,头上无毛,两耳闭塞。复无两目,亦无鼻孔,下唇蹇哆,手无十指,脚无两足。皆是因为沽酒,更何况饮之。

虽然先前饮酒,但已发露(谓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心生重悔,如怀惭愧,不要再饮。譬如有人身遇重病,然后值遇到良师,斋药涂之,因药能得以康复。忏悔之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心生重悔,今后不再作,便能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注解:
【谛听】:谓闻他人读诵解说一切经法,深生爱乐,而专心审听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沽酒】:1.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2.卖酒。(百度)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参见:阿罗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要】:佛法的精华要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道】:(名数)道者涅槃之道路也。乘此可到涅槃之城,故名道。道虽异,可以四种摄尽。一加行道,谓先于三贤四善根位加力而行三学之位也。二无间道,谓加行功德成就而发正智,正断烦恼之位也。不为惑而间隔,故曰无间道。三解脱道,无间道后而生一念之正智,正证悟真理之位也。为既解脱惑之正智。故名解脱道。四胜进道,解脱道后更进而定慧增长之们也。此中菩萨乘之无学,果德究竟圆满,谓之胜进道,二乘之见修无学三道,皆具此四道。见俱舍论二十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露】:谓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天台四教仪(大四六·七七九上):“如是五逆十恶及余一切,随意发露,更不覆藏,毕故不造新;若如是则外障渐除,内观增明。”p516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若受五戒者、若受二百五十戒者、若受威仪具足戒者、若受戒者,不听饮酒,饮酒者犯波罗提木叉罪。比丘、比丘尼若犯此者,即入地狱;若凡夫人,犯突吉罗罪,八万劫中入于地狱。」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告诉诸大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若受持五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者、若受持二百五十戒(又称具足戒。即佛制比丘所必须遵守之戒律,共有二百五十条。包含有波罗夷四条,僧残十三条,不定二条,舍堕三十条,单堕九十条,提舍尼四条,众学一百条,灭诤七)者、若受持威仪具足(谓菩萨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无有缺犯也)戒者、若受戒(领受佛戒)者,不听饮酒,饮酒者犯波罗提木叉(指七众防止身口七支等过,远离诸烦恼惑业而得解脱所受持之戒律)罪。比丘、比丘尼若犯此者,即入地狱;若凡夫人,犯突吉罗(戒律之罪名。即恶作恶语等诸轻罪)罪,八万劫中入于地狱。」

注解:
【五戒】:(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参见: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百五十戒】:又称具足戒。即佛制比丘所必须遵守之戒律,共有二百五十条。包含有波罗夷四条,僧残十三条,不定二条,舍堕三十条,单堕九十条,提舍尼四条,众学一百条,灭诤七条。惟依各部派所传之不同律藏,各部派戒条之数亦略有出入。然大体皆以二百五十条为基本之数。p194FROM:【佛光大辞典】

【威仪具足】:威仪具足者,谓菩萨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无有缺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受戒】:领受佛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波罗提木叉】:梵语 pra^timoks!a 或 pratimoks!a,巴利语 pa^timokkha 或 pa^t!imokkha。指七众防止身口七支等过,远离诸烦恼惑业而得解脱所受持之戒律。又作波罗提毗木叉、般罗底木叉、钵喇底木叉。意译为随顺解脱、处处解脱、别别解脱、别解脱、最胜、无等学。此戒以防护诸根,增长善法,乃诸善法中之最初门(梵 pramukha,巴 pamukha)者,故称波罗提木叉。若持戒则能远离惑业之系缚,得无漏清净智,系世间诸学中之最上者,故有无等学之誉,如善见律毗婆沙卷七(大二四·七一九上):“于诸光明,日光为王;于诸山中,须弥为最;一切世间学,波罗提木叉为最;(中略)佛以无等学而制。”又戒律能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之果,故亦称随顺解脱。
 此戒包括波罗夷、僧残、不定、舍堕、单堕、波罗提提舍尼、众学、灭诤法等八种。此外,戒本即收集诸戒法之条目而成,系比丘于半月布萨日忏悔所用,若犯戒者,则于此日由上座比丘诵戒条,复于僧众前发露忏悔。(大般涅槃经卷下、毗婆尸佛经卷下、梵网经卷下、五分律卷十八、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八)((参见:别解脱律仪)2806)p3444FROM:【佛光大辞典】

【突吉罗】:梵语 dus!kr!ta,巴利语 dukkat!a。戒律之罪名。即恶作恶语等诸轻罪。又作突膝吉栗多、突瑟几理多、独柯多。意译为恶作、小过、轻垢、越毗尼。为五篇之一,六聚戒之一,乃一切轻罪之总称。于比丘二百五十戒中,属二不定、百众学、七灭诤。此外,式叉迦罗尼(梵 s/iks!a^karaN!i^ya)亦为突吉罗之异称,即学、应学、应当学之意。据唐代法砺之四分律疏卷六本载,突吉罗系就防患未然而命名,式叉迦罗尼则为对治已犯戒之情形而命名;两者名称虽不同,而实为一事。此罪很轻,只须对一人(故作之时)或对自己责心忏悔(非故作之时)。善见律毗婆沙卷九分八种突吉罗:(一)方便突吉罗,(二)共相突吉罗,(三)重物突吉罗,(四)非钱突吉罗,(五)毗尼突吉罗,(六)知突吉罗,(七)白突吉罗,(八)闻突吉罗。另于大乘戒中,凡杀生戒等重禁之外的其余诸罪均属突吉罗罪,例如菩萨地持经卷五所举之四十二种突吉罗、优婆塞五戒威仪经所举之三十八种突吉罗、菩萨善戒经(一卷)所举之五十种失意罪、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所举之四十四种恶作罪、梵网经卷下所举之四十八种轻垢罪等均属之。(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五、四分律卷五十九)((参见:律)3789)p392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酒亦无命,如来何故诫酒为苦?」

佛告迦叶:「舍婆提国有鸯崛魔罗,饮酒醉乱,淫匿其母,杀戮其父。其母复与外人共通,持刀害之,是故今日诫酒为苦。」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酒也没有命,如来为什么要诫酒为苦呢?」

佛陀告诉迦叶:「舍婆提国有鸯崛魔罗,饮酒醉乱,淫匿其母,杀戮其父。其母后来又与外人共通,持刀害之,所以今日诫酒为苦。」

注解:
【鸯崛魔罗尊者《指月录》】:未出家时。外道受教。为憍尸迦欲登王位。用千人拇指为花冠。已得九百九十九。唯欠一指。遂欲杀母取指。时佛在灵山。以天眼观之。乃作沙门。在鸯崛前。鸯崛遂释母欲杀佛。佛徐行。鸯崛急行。追之不及。乃唤曰。瞿昙住住。佛告曰。我住久矣。是汝不住。鸯崛闻之。心忽开悟。遂弃刃投佛出家。FROM:【《禅宗语录辞典》 【宋·释普济 撰】V1.31】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迦叶菩萨言:

「佛子!我诫诸白衣及出家等,受我戒者,不听酌酒与人,不听到酒家,不听强劝人酒,不听其人麹酿,声闻弟子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制心,声闻制形。

善男子!不听酌酒与比丘,若与者五百世无臂;共比丘麹酿,五百世耳聋,耳听隔绝,常不闻勿声语;比丘酒家者,五百世为哑,口不能语;强劝比丘酒者,堕截膝地狱,纵广八万由旬,纵广正等,其中力士其数五百,造其刀剑,截其两膝,强劝比丘酒者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告诉迦叶菩萨说:

「佛子!我告诫诸白衣及出家等,受持我佛戒者,不听酌酒(斟酒、喝酒)与人,不听到酒家,不听强劝人酒,不听其人麹酿,声闻弟子也是如此。菩萨摩诃萨制心,声闻制形。

善男子!不听酌酒(斟酒、喝酒)与比丘,若与者五百世无臂;共比丘麹酿,五百世耳聋,耳听隔绝,常不闻勿声语;比丘酒家者,五百世为哑,口不能语;强劝比丘酒者,堕入截膝地狱,纵广八万由旬,纵广正等,其中力士其数五百,造其刀剑,截其两膝,强劝比丘酒者都是如此。」

注解:
【酌酒】:斟酒、喝酒。(百度)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者得何等罪?」

佛告迦叶:「善哉,善哉!一切众生不食肉者,是吾遗腹之子,则非凡夫。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受大乘大般涅槃。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住一劫不听食肉。」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告诉佛陀说:「世尊!食肉者会得到什么样的罪呢?」

佛陀告诉迦叶:「善哉,善哉!一切众生不食肉者,是我遗腹之子,则非凡夫。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受大乘大般涅槃(译义摩诃为大,是赞美寂静之德,般为入,是归趣之义,涅槃为灭,是灭烦恼及身心之义,那为息,是安息之义,合之为大入灭息,简称为大般涅槃,是指佛度世已毕,归于圆寂的意思)。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住一劫不听食肉。」

注解:
【大般涅槃】:梵语摩诃般涅槃那,译义摩诃为大,是赞美寂静之德,般为入,是归趣之义,涅槃为灭,是灭烦恼及身心之义,那为息,是安息之义,合之为大入灭息,简称为大般涅槃,是指佛度世已毕,归于圆寂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世尊!食肉者堕何处地狱?」

佛告迦叶:「食肉者堕阿鼻地狱,纵广正等八万出旬,四方有门,一一门外各有猛火,东西南北交通彻地,周匝铁墙、铁网弥覆。其地赤铁,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枷、铁钮、铁衔、铁䤤,持火烧之,驱食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又莫更食。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

佛告迦叶:「一切众生食肉者断大慈种,不食肉者有大功德,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末学解说]

「世尊!食肉者会堕入何处地狱呢?」

佛陀告诉迦叶:「食肉者会堕入阿鼻地狱(八大地狱之一,又名无间地狱,即是受苦无间断的地狱,也是造极重罪的人死后所堕落的地方),纵广正等八万出旬,四方有门,一一门外各有猛火,东西南北交通彻地,周匝铁墙、铁网弥覆。其地赤铁,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枷、铁钮、铁衔、铁䤤,持火烧之,驱食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如果心生重悔而怀惭愧,不再食肉。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明珠威力,令浊水即为清;如同烟云除尽,月则清明,作恶如果能忏悔,也是同样的道理。」

佛陀告诉迦叶:「一切众生食肉者会断大慈种,不食肉者能有大功德,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注解:
【阿鼻地狱】:八大地狱之一,又名无间地狱,即是受苦无间断的地狱,也是造极重罪的人死后所堕落的地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煮肉、炙肉、斩肉杀生之人分别几处?」

佛告迦叶:「煮肉者堕镬汤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其中有水,其下有火,持火烧之,溃溃乃沸,驱煮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

炙肉之人堕炙床地狱,纵广八万出旬,其上铁床,其下有火,持火烧之,驱炙肉之人卧之在上,肉干燋烂,受其大苦;

斩肉之人堕到碓地狱,其中力士其数五百,斩令万段,吹令微尘,还复受其大苦。」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煮肉、炙肉、斩肉杀生之人分别几处呢?」

佛陀告诉迦叶:「煮肉者会堕入镬汤地狱(即以锅镬煮沸汤,置罪人于其中,以惩其生前罪行之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其中有水,其下有火,持火烧之,溃溃乃沸,驱煮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

炙肉之人会堕入炙床地狱,纵广八万出旬,其上铁床,其下有火,持火烧之,驱炙肉之人卧之在上,肉干燋烂,受其大苦;

斩肉之人会堕入到碓地狱,其中力士其数五百,斩令万段,吹令微尘,还复受其大苦。」

注解:
【镬汤地狱】:即以锅镬煮沸汤,置罪人于其中,以惩其生前罪行之地狱。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载,此地狱共有十八镬,每一镬纵广皆四十由旬,有七重之铁网,其内充满沸铁。有五百罗刹,以大石炭烧其铜镬,其火焰焰相承,在地狱六十日(即此娑婆世界之十二万年)而不灭。系众生毁佛戒法、杀生祠祀、为食肉焚烧山野而伤害众生、烧煮生类等所招感之果报。犯罪之人,临命终时,身心烦闷,不能禁制大小便,身体或热如汤,或冷如冰,乃萌生得大温水沐浴之念。狱卒罗刹遂化作僮仆,手擎汤瓮至罪人所,罪人见瓮,心生喜爱,气绝命终而生此镬汤中。罪人于其内,身肉消烂,唯余骨存在;即被用铁叉取出镬外,铁狗食之,呕吐在地,寻复还活;狱卒再驱捕罪人,还令入镬中。罪人因畏镬热,乃攀剑树上,骨肉断坏,还堕镬汤中。因杀生之罪,于一日一夜中有恒河沙之生死果报。罪毕乃出,生于畜生道,猪羊鸡狗短命之处,无不经历,待受身八千万年后,才生于人道。虽生人道中,仍受多病、短命之报,经无量劫后遇善知识,始能受持五戒、行六度。(正法念处经卷七、经律异相卷五十)p6908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者非如来弟子,即是外道眷属也」。

佛告迦叶:「食肉者不觉、不知、不闻、不见当食肉,或君食臣肉,或臣食君肉,或子食父肉,或父食子肉,或弟食兄肉,或兄食弟肉,或妹食姊肉,或姊食妹肉,或妻食夫肉,或夫食妻肉。」

佛告迦叶:「食肉之人即食父母眷属肉。」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食肉者不是如来弟子,即是外道(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眷属也」。

佛陀告诉迦叶:「食肉者不觉、不知、不闻、不见当食肉,或君食臣肉,或臣食君肉,或子食父肉,或父食子肉,或弟食兄肉,或兄食弟肉,或妹食姊肉,或姊食妹肉,或妻食夫肉,或夫食妻肉。」

佛陀告诉迦叶:「食肉之人即是食父母眷属之肉。」

注解:
【外道】:(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者堕何处地狱?」

佛告迦叶:「食肉者堕粪秽地狱,纵广正等八万由旬,其中有粪乃深万丈,驱食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五百万世无有出期。

善男子!食肉者犹如群狗争骨,各各贪多,食肉之人亦复如是。

善男子!斩肉者即斩其父,割肉者即割父肉、割害其母。譬如父死必作牛羊,持刀害之即是其父。一切众生心则颠倒,食肉者即食父肉,啮骨者即啮父骨,若饮肉汁者即饮父血。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有惭愧不应食肉,虽先食肉又能发露心生重悔,亦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食肉者会堕入何处地狱呢?」

佛陀告诉迦叶:「食肉者会堕入粪秽地狱,纵广正等八万由旬,其中有粪乃深万丈,驱食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五百万世无有出期。

善男子!食肉者犹如群狗争骨,各各贪多,食肉之人也都是如此。

善男子!斩肉者即斩其父,割肉者即割父肉、割害其母。譬如父死必作牛羊,持刀害之即是其父。一切众生心则颠倒,食肉者即食父肉,啮骨者即啮父骨,若饮肉汁者即饮父血。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有惭愧不应食肉,虽先前食肉,又能发露(谓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心生重悔,也能发起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心。」

注解:
【发露】:谓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天台四教仪(大四六·七七九上):“如是五逆十恶及余一切,随意发露,更不覆藏,毕故不造新;若如是则外障渐除,内观增明。”p5166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破斋者堕何处地狱?」

佛告迦叶:「破斋者堕饿鬼地狱。其中饿鬼身长五百由旬,其咽如针,头如太山,手如龙爪,朝食三千,暮食八百,一呼三万驱。破斋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复离此地狱绕其太山,犹如绯色驱,破斋之人将背倚之,肉干燋烂受其大苦。复离此苦转形更受。善男子!若食斋讫者,或裹斋食者与父母、兄弟、君臣、师长、朋友知识,未来世中堕铁轮地狱,左腋入、右胁出,融铜灌口,若受斋食者亦复如是。」

佛言:「食鸡肉者,当堕地狱。三人共偿,倍半相迎,同入地狱。」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实如圣教、实如圣教!」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破斋(八斋戒以不过中食之斋法为主,若受持此戒而复违犯,即称破斋)者会堕入何处地狱?」

佛陀告诉迦叶:「破斋者会堕入饿鬼地狱。其中饿鬼身长五百由旬,其咽如针,头如太山,手如龙爪,朝食三千,暮食八百,一呼三万驱。破斋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复离此地狱绕其太山,犹如绯色驱,破斋之人将背倚之,肉干燋烂受其大苦。复离此苦转形更受。

善男子!若食斋讫者,或裹斋食者与父母、兄弟、君臣、师长、朋友知识,未来世中会堕入铁轮地狱,左腋入、右胁出,融铜灌口,若受斋食者也都是如此。」

佛陀说:「食鸡肉者,当堕地狱。三人共偿,倍半相迎,同入地狱。」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实如圣教、实如圣教!」

注解:
【破斋】:八斋戒以不过中食之斋法为主,若受持此戒而复违犯,即称破斋。破斋之罪,必堕于地狱,或沦为龙畜。据盂兰盆经疏记卷下载,针咽之鬼,其腹大如山,然咽如针孔,即因破斋夜食,盗窃众僧之食故。p423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食肉者得几所福?」

佛告迦叶:「假使有人象、马、牛、羊、琉璃、珍宝、璎珞、国城、妻子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百千两金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能铸金为人数百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造作幡华宝盖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造大浮图宝塔,檐檐相次如稻麻竹(竹韦)上至梵天,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善男子!不食肉者,现世菩萨则非凡夫。善男子!不食肉者常无肉想。」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食肉者能得几所福?」

佛陀告诉迦叶:「假使有人象、马、牛、羊、琉璃、珍宝、璎珞、国城、妻子持用布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仍然也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再有这样的事,假使有人百千两金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仍然也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再有这样的事,复置是事,假使有能铸金为人数百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再有这样的事,假使有人造作幡华宝盖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仍然也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再有这样的事,假使有人造大浮图(与佛图、浮屠同为佛陀的另一音译。意译为净觉。也是寺塔的别名)宝塔,檐檐相次如稻麻竹(竹韦)上至梵天,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善男子!不食肉者,现世菩萨则非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善男子!不食肉者常无肉想。」

注解:
【布施】:梵语 da^na,巴利语同。音译为檀那、柁那、檀。又称施。或为梵语 daks!iN!a^ 之译,音译为达嚫(嚫又作[貝*親])、大嚫、嚫,意译为财施、施颂、嚫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超度众生。
 施财之人,称为檀越(梵 da^napati,布施主之意,意译为施主、檀那主,简称为檀那);而所施之财物,称为嚫资、嚫财、嚫金、嚫钱、堂嚫(对僧堂之僧施物之意)、俵嚫(分与施物之意)、信施(信徒施物之意)。此外,献上钱财,称为上嚫;施物供于佛前,称为下嚫。于日本,信者所属之寺院,称为檀那寺;而道场所属之信者,称为檀家、檀中、檀徒、檀方。
 布施乃六念之一(念施),四摄法之一(布施摄),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如对佛、僧、贫穷人布施衣、食等物资,必能招感幸福之果报。又向人宣说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称为法施。使人离开种种恐怖,称为无畏施。财施与法施称为二种施;若加无畏施,则称三种施。以上三施系菩萨所必行者。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期开悟为目的,则称为清净施;反之则称不清净施。至于法施,劝人生于人天之说教,称为世间法施;而劝人成佛之教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脱门),称为出世法施。此外,关于施、施波罗蜜之区别,据优婆塞戒经卷二载,声闻、缘觉、凡夫、外道之施,及菩萨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之施,称为施;而菩萨于第三阿僧祇劫所行之施,则称为施波罗蜜。
 据菩萨善戒经卷一序品载,在家菩萨行财施与法施;出家菩萨行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等四施;而得无生忍之菩萨则具足施、大施、无上施等三施。俱舍论卷十八举出八种布施,即:随至施、怖畏施、报恩施、求报施、习先施、希天施、要名施、为庄严心等施。同书卷十八亦举出施客人、施行人、施病人、施侍病者、施园林、施常食、随时施等七种布施。旧译华严经卷十二“十无尽藏品”则有修习施、最后难施、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施、过去施、未来施、现在施、究竟施等十施。上述乃就布施行为之内容、态度、目的等之不同,而有种种分类方式。又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质为空,不存任何执著,称为三轮体空、三轮清净。(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卷九、卷二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卷五六九、菩萨地持经卷四、布施卷、大智度论卷十四、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参见:达嚫)5677)p1901FROM:【佛光大辞典】

【浮图】:与佛图、浮屠同为佛陀的另一音译。意译为净觉。也是寺塔的别名。《广弘明集》卷二云(大正52·101a)︰‘浮图,或言佛陀,声相转也。译云净觉,言灭秽成明道为圣悟也。’《祖庭事苑》卷四所载,也与佛陀同义。另外,《佛说十二游经》云(大正4·147a)︰‘为佛作精舍,作十二佛图寺、七十二讲堂、三千六百间屋、五百楼阁。’《大智度论》卷十一云(大正25·144a)︰‘阿输伽王一日作八万佛图。’卷十六云(大正25·176b)︰‘或焚烧山野及诸聚落佛图、精舍。’等所说即指寺塔。又,《分别功德论》卷三也有此种用例。[参考资料] 《法苑珠林》卷三十八;《法句譬喻经》卷二〈恶行品〉;《洛阳伽蓝记》卷五;《杂宝藏经》卷五〈长者夫妇造作浮图生天缘〉;《佛本行集经》卷二;《弥勒来时经》;《陀罗尼集经》卷二;《梵语杂名》;《翻译名义集》卷二十。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学习这段佛经内容,主要是讲佛陀关于饮酒食肉的教导
关于食肉,清净光明专辑中有很多相关的教导,也曾学习过很多遍
所以这里,想重点针对饮酒来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在当今的社会中,饮酒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世俗习惯
以末学为例吧,之前常会外出吃饭(现在已经非常非常少了)
不论是工作上的应酬,还是亲属间的聚餐,或是朋友们的聚会,没有不喝酒的
那时,包括末学自己在内也会喝酒,而且从来不认为喝酒是不对的,是不能的
后来,进入到清净光明净土中,学习佛经,学习善知识的正贴,听从老师的教导,渐渐才树立起了正知见
才知道,日常中不光食肉不可以,饮酒也是不行的
但这个知见,树立的并不坚固,为什么呢?

当时,末学通过善知识的教导知道是不能食肉的,这是因为:
简单说,以[贪][嗔][痴]三毒来说,
吃肉就是自己对肉食还有[贪恋],
另外因为[愚痴]所以不能明辨正邪,对一些说可以吃肉的邪说产生迷惑
所以吃肉的佛弟子自己已经犯了上述三毒中的两种
三毒是堕入三恶道的根源,三毒不除,终究堕入恶道

若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说
就是没有[慈][悲]众生,所以才会吃众生肉
另外也是没有真正发起[舍离心],才会吃众生肉
所以,没有了四无量心,您还算是发心的佛子吗?

若以[四弘愿]来说
那就是没有真正发起[断除烦恼]的宏愿,不然怎会还留下吃肉的障碍和烦恼呢
那也是没有真正发起[渡尽一切众生]的宏愿,才会吃众生肉,和众生结怨
也是没有真正发起[成就佛道]的大愿,才会贪恋肉食
没有了四弘愿,您还算是大乘佛子吗?

再者,以[戒][定][慧]来看
杀生吃肉就是没有守[戒],所以嘴巴上讲修行,其实是盗用佛法行苟且之事
从定来看,断除不了心中对肉食的渴望,那就是没有[定力]
从慧来看,因为破戒杀生吃肉,放纵自己而没有定力,且和众生结下累世恶缘,那就是没有[智慧]
没有了戒定慧,那算是哪门子修行呢?

如果再从[三十七道品],或者[四正勤]或[八正道]来看
杀生吃肉都一样是不符合修行的表现
这是连基础修行都没做好了
最后由心法原理来看
1.如果您还贪恋肉食,那就是不能断欲,不能断欲就是不能断苦,不能断苦就是[定力]不足
2.如果您还执意认为可以吃肉,那就是知见不正确,对六道轮回真相不明白,那就是没有[智慧]
如果您还有善根想要脱离轮回,那就要先守[戒],然后修[定],且改正[观念]和[知见](这就是由[闻慧]来[修慧])
如果您不是如此,而执意要吃肉
那您自己和众生共同心念的力量,就会形成共业,让您无法脱离轮回
所以,由心法原理来看,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吃肉的因果,可以轻松的推翻邪见
所以,说可以吃肉的那些人,根本不懂心法原理,又或者已经着魔了,所以说可以吃肉
——[辨析]佛弟子或想修行解脱轮回的人可不可以杀生吃肉

但就像佛经中迦叶菩萨问佛陀的问题:「世尊!酒也没有命,如来为什么要诫酒为苦呢?
所以,自己并不认为饮酒是必须要禁止的,所以那时的自己,能够持素,却对戒酒并不会特别坚持
回想起来,是因自己业障深重,所以那时还会有很多的饭局、应酬要末学去参加
而在自己知见并不坚固的状态下,就无法坚定的遵守这条不能饮酒的戒律

再进一步分析知见不坚固的原因,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是因为自己没有深入领悟明白这其中的法义原理,仅仅还是停留在文字的解说上
之后,末学读到清净光明专辑中的一篇修行感应分享【持戒感应】谈生意 VS 持酒戒,对末学影响很大
末学在之后很多次类似的饭局或应酬中,总会想起这个分享,帮助末学不断的坚固知见,持守戒律
深深的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护法圣众!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由此,学习思维善知识的相关教导:
其实喝酒是习气,习气本来就是会造成轮回
所以究竟来说(从智慧层面来说)喝酒一定要断除的,
所以除了戒经说不能喝酒,楞严经也说要断除喝酒

再者,喝酒影响禅定,喝酒还会破坏大脑细胞,
所以从禅定上来说,喝酒也是绝对不好的

最后才是由戒律上来考量
也就是您说的喝酒会造成种种造恶业的问题
这直接看佛经就好啰,所以就不多说了
——[问题解析]喝酒的问题 ~ 以戒定慧来看
一般凡夫吃肉喝酒邪淫不守戒律肯定会堕入三恶道——吃肉喝酒是空?请看看什么是无相定?定?慧?定慧等观?该怎么修? ~大般涅槃经
真正有工夫的实证者,又哪里还会有吃肉喝酒的凡夫欲望呢?既然已经超越,又怎会受不了而要喝酒吃肉?
所以,如果自己都受不了诱惑与欲望,又如何抗拒冤亲债主的报复?又如何在死时能脱离六道轮回业力的牵引?
——喝酒吃肉的修行人是否真正「不着相」、「不执着」?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7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4 15:0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4 16:57 编辑

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善方便]? ~ 菩萨善戒经用时 2 小时 30分钟 以上)

==============================

-- [经文] --

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善方便]

[善方便]者有十二种。[内六种][外六种]。

[内六种]者。

1.菩萨常于一切众生起[大悲心]。

2.真实了知一切[诸行]。


3.常乐系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乐为众生转于生死。


5.真知烦恼不坏烦恼。


6.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勤修精进。


是名[内方便]


【善知识解说】

2.能明白[诸行无常],能明白[诸行是因缘所生法]

3.随时以欢喜心,念念皆愿成就无上菩提

4.欢喜入六道普渡众生,对于生死不起烦恼,

因为是[内方便],属于菩萨心念内观思维,所以应该属于此义,
一般来说,大乘佛经都是这么说的

另解,随时欢喜为众生解说佛法,转生死轮回为菩提,如果是这样解,就应该属于[外方便]


真正明白不二真实义,不断烦恼不起烦恼

[末学解说]

什么名为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善方便](即随顺机宜而施设的巧妙智用)。

[善方便]者有十二种。分为[内六种]与[外六种]。

[内六种]者。

1.菩萨常于一切众生起[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

2.真实了知一切[诸行](即表示由因缘和合而造作者。根本佛教中,诸行与“一切”、“诸法”同义)。

3.常乐系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4.乐为众生转于生死(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

5.真正了知烦恼(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不坏烦恼。

6.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勤修精进。

这是名为[内方便]。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巧方便】:又作方便善巧、善权方便、权巧方便、善方便、巧方便、权方便。或单称为善巧、善权、巧便、方便。即随顺机宜而施设的巧妙智用。
《大方便善巧方便经》卷一云(大正12·166a)︰
‘云何是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愿佛世尊广分别说。佛告智上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今当知,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以一方便普令一切众生如理修行。何以故?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乃至于彼傍生异类诸恶趣中,菩萨亦以平等一切智心施其方便。即以如是善根回向一切众生,令诸众生修行二法。何等为二?所谓一切智心、回向心。善男子!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
依世亲《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所载,‘菩萨巧方便回向’系将礼拜等五种修行方式所集的一切功德善根,用于发愿摄取一切众生往生安乐佛国。即菩萨自己以善巧智力施设种种方便,将自己的善根回向施予一切众生,期许饶益众生,此即为善巧方便。
吉藏《法华义疏》卷四(上)述说佛开三乘法以摄受众生即为方便善巧,文云(大正34·482b)︰
‘外国称伛和拘舍罗。伛和称为方便,拘舍罗名为胜智。谓方便胜智也。(中略)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用也。理实无三,以方便力是故说三,故名善巧。问︰无三说三,云何名善巧?答︰由无三说三,众生遂得实益,故名善巧。’
又,《佛地经论》认为善巧方便之体是四智中的成所作智。该论卷七云(大正26·324c)︰
‘经曰︰身语及心化,善巧方便业。论曰︰有义此显成所作智。谓智能起身语心化,称顺机宜,故名善巧,加行不绝,故名方便,此即名业。’
此外,《大宝积经》卷五十一〈菩萨藏会〉曾揭‘十种善巧’之说,此十种即︰蕴法善巧、界法善巧、处法善巧、谛法善巧、无碍解善巧、依趣善巧、资粮善巧、道法善巧、缘起善巧、一切法善巧。其他,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有十二种方便善巧之说法,卷四十七又提出十种;《成唯识论》卷九则提出回向、拔济二种。[参考资料]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大般若经》卷三二八~卷三三0、卷三三八~卷三四一、卷五八五;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七、卷三十八;《正法华经》卷一〈善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卷五十七。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诸行】:<一>指一切有为法。所谓行(梵 sam!ska^ra,巴 san%kha^ra),即表示由因缘和合而造作者。根本佛教中,诸行与“一切”、“诸法”同义。然于部派佛教,则认为诸行仅指有为法,而“一切”、“诸法”不仅指有为法,亦包含无为法。
 依存因缘形成之有为法,并非永久不变,而为时常变化流动者(即无常),故谓诸行无常。北本涅槃经卷十四所揭之无常偈,即以“诸行无常”为句首。诸行无常系三法印之一,为佛教之根本思想。(俱舍论卷二十二、中论观行品、法华玄义卷十)
 <二>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为。又作万行。行(梵 carya^,巴 cariya^)乃动作、行为之意。在净土教,将念佛以外之善行称为诸行,亦称定散诸行、余行。而以诸行得往生极乐者,称为诸行往生。日本净土宗派中,又有主张阿弥陀佛本愿之真意即在诸行往生之说,称为诸行本愿义;仅依诸行,则无法往生之说,即称诸行不生义。(释净土群疑论卷四、安乐集卷下)p6299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死】:(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烦恼】:梵语 kles/a,巴利语 kilesa。音译吉隶舍。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梵 anus/aya)、缠(梵 paryavastha^na)、盖(梵 nivaraN!a)、结(梵 sam!yojana)、缚(梵 bandhana)、漏(梵 a^srava)、取(梵 upa^da^na)、系(梵 grantha)、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
 俱舍与唯识学于阐发心的作用之理论,最具组织性。通常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本惑、根本惑)、枝末烦恼(随惑、随烦恼)二种。根本烦恼又分为贪、嗔、痴(无明)、慢、疑、见(恶见)等六烦恼(随眠);其中,见又可分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合称为十烦恼(十使)。见有推察探求之性质,其作用猛利,自古称为五利使,其他称为五钝使。唯识学中,与第七识相应而起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称为四根本烦恼。枝末烦恼系伴随根本烦恼而起之从属者,在俱舍中有放逸、懈怠等十九种;唯识中除去二种,另加上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共二十种。俱舍论以妨碍觉悟之烦恼,称为烦恼障;虽能离弃烦恼障,然未能得到无余涅槃之障碍,称为解脱障。唯识论则以我执为根本者,称为烦恼障;妨碍正智之产生者,称为所知障。迷惑于佛教普遍之真理者,称为迷理惑;迷惑于具体个别事象的人类情意者,称为迷事惑。若以修行阶段之差异而区别,迷惑于佛教之真理者,称为见惑;迷惑于现象上之事物者,称为修惑。前者在见道位灭除者共有八十八使;后者在修道位灭除的贪、嗔、痴、慢等,共有八十一种,此系俱舍所说,唯识则谓一一二使与十六种。
 其他另有见烦恼、爱烦恼(有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三烦恼)之说。天台宗亦有见思(见惑、思惑)、尘沙(妨碍化导)、无明等三惑之说。此外,尚有三漏、三结、四暴流、四取、五盖、五结、六垢、七流、九结、十缠等各种分类,或称为百八烦恼,或因计算方法不同而有各种异说,例如八万四千烦恼。(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卷四十六、卷六十、俱舍论卷二十、卷二十一、佛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六)p5515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外六种]者。

1.能令少施得无量福。

2.有功德者能令增长。


3.坏佛法者能令生信。


4.已有信者能令增长。


5.未淳熟者能令淳熟。


6.已淳熟者能令解脱。


是名[外方便]

【善知识解说】

对众生的方便

要做到这六点,必须对于佛法有甚深的了解,对于众生的根性也能明白,并且知道适应众生根性次第的修行方法.

想要明白众生根性,这要发大愿心,愿成就一切众生,愿学一切法,并俱足慈悲心与平等心,才能启发妙观察智,并且由平等性中明白众生性


[末学解说]

[外六种]者。

1.能令少施者获得无量福。

2.有功德者能令其增长功德。

3.坏佛法者能令其产生信心。

4.已有信者能令其增长信心。

5.未淳熟者能令其淳熟。

6.已淳熟者能令其解脱。

这么名为[外方便]。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云何[少施得无量福]。
若有众生于菩萨所闻说法已。以一把食施于饿狗。施物既少福田又薄。以能回向菩提道故。所得福报不可称量。

[有德增长者]。
若有众生先受八斋。菩萨复为分别解说。教令回向无上菩提。


若有众生深着邪见。一月不食昼断夜食。菩萨即为讲宣正法破其邪心。教令受持八戒斋法。菩萨为破苦不善斋。教令受持善法斋戒。

若有众生欲求解脱不知方便。菩萨为说中道实义离于二边。

若有众生欲得天身投渊赴火。菩萨为破如是现苦。为说持戒现世受乐后受天身。

若有众生为寂静故。读诵解说四毗陀典
菩萨即以十二部经。教令分别思惟其义。

复次菩萨以世所有上妙香华供养三宝。亦教众生复令供养。自向十方无量诸佛发愿供养。亦教众生向十方佛发愿供养。

复次菩萨常修念佛乃至念天。亦教众生令修六念。


复次菩萨身口善业。若多若少悉施众生。亦以是法教化众生。

复次菩萨常作是愿。一切众生所有苦事。悉集我身莫令他受。亦以此法转教众生。


复次菩萨若有过去现在世罪。悉向十方诸佛忏悔。亦以此法教众生行。

复次菩萨自能修集[四无量心]。亦教众生行[四无量]。

有功德者能令增长。坏佛法人能令生信。已生信者能令增长。未淳熟者能令淳熟。已淳熟者令得解脱。

【善知识解说】

菩萨能劝化求福者转为求真解脱菩提,真解脱者福不可量

理由同上,因为八斋戒者多求天上福田

破除外道邪法改授正法斋戒

如维摩诘经所说,菩萨欲示大道不示小径,故说大乘实义

如楞严经所说,破除拜火外道,而以生天为方便,劝修六度之持戒

如果有众生喜好寂静(禅定)而学习外道典籍,菩萨改教导众生正法~大乘十二部经

不论多少,菩萨行善所累积的所有福报都布施给众生,也这样教导众生行菩萨道

菩萨常发愿~一切众生的所有苦难都由菩萨自己承受,也这样教导众生行菩萨道

[末学解说]

什么是[少施得无量福]呢。
如果有众生于菩萨所闻说法后,以一把食施于饿狗,施物既少,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又薄。但如果能回向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道故,所得福报(福利之果报也。如六趣中人天之福报)不可称量。

[有德增长者]。
如果有众生先前受持八斋(又作八关斋戒,八支斋法等: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身不涂饰香鬘。七,不自歌舞,又不观听歌舞。八,于高广之床座不眠坐。九,不过中食。此中前八者为戒而非斋,第九者正为斋戒。即合八种之戒与一种之斋戒而名八斋戒,是成实论智度论之意也,若俱舍论之意,合第六涂饰香鬘与第七歌舞观听为一戒。以前七为七戒,第八为斋戒,合为八斋戒),菩萨再为其分别解说,教令回向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

如果有众生深着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一月不食,昼断夜食。菩萨即为讲宣正法,破其邪心。教令受持八戒斋法(又作八关斋戒,八支斋法等: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身不涂饰香鬘。七,不自歌舞,又不观听歌舞。八,于高广之床座不眠坐。九,不过中食。此中前八者为戒而非斋,第九者正为斋戒。即合八种之戒与一种之斋戒而名八斋戒,是成实论智度论之意也,若俱舍论之意,合第六涂饰香鬘与第七歌舞观听为一戒。以前七为七戒,第八为斋戒,合为八斋戒)。菩萨为破苦不善斋戒,教令受持善法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

如果有众生想要求取解脱不知方便,菩萨为其演说中道(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实义(真实之义理也),离于二边(乃指离中道之两极端,惟各书有不同之说法)。

如果有众生想要获得天身,投渊(投身于深渊而作苦行,以之为生天之因者)赴火。菩萨为破除如是现苦,为其演说持戒能现世受乐,后受天身。

如果有众生因为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之故,读诵解说四毗陀典(指婆罗门外道典籍)。菩萨即以十二部经(详见注解),教令分别思惟其义。

再有菩萨以世所有上妙香华供养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也教化众生,再令其供养三宝。自己向十方无量诸佛发愿供养,也教化众生向十方佛发愿供养。

再有菩萨常修念佛乃至念天。也教化众生令其修六念(详见注解)。

再有菩萨身口善业,不论是多是少全都布施给众生,也以此法教化众生。

再有菩萨常作此愿,一切众生所有苦事,全都集于我身,不要令他再承受,也以此法转教众生。

再有菩萨若有过去现在世罪业,全部向十方诸佛忏悔,也以此法教化众生行。

再有菩萨自能修集[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故又名“四等心”。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也教化众生行[四无量](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

有功德者能令其增长。坏佛法人能令其产生信心。已生信者能令其增长信心。未淳熟者能令其淳熟。已淳熟者令其获得解脱。

注解:
【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福报】:(术语)福利之果报也。如六趣中人天之福报。增一阿含经一曰:“虽受梵天福,犹不至究竟。”百论上曰:“福报灭时,离所乐事。”大乘义章九曰:“依智起福,依福起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p5073FROM:【佛光大辞典】

【八斋戒】:(名数)又作八关斋戒,八支斋法等: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身不涂饰香鬘。七,不自歌舞,又不观听歌舞。八,于高广之床座不眠坐。九,不过中食。此中前八者为戒而非斋,第九者正为斋戒。即合八种之戒与一种之斋戒而名八斋戒,是成实论智度论之意也,若俱舍论之意,合第六涂饰香鬘与第七歌舞观听为一戒。以前七为七戒,第八为斋戒,合为八斋戒。俱舍论十四曰:“何等名为八所应离?一杀生,二不与取,三非梵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六涂饰香鬘,舞歌观听,七眠坐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又曰:“离非时食是斋亦斋支,所余七支是斋支非斋。如正见是道亦道支,余七支是道支非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FROM:【佛光大辞典】

【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中道】: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实义】:(杂语)真实之义理也。华严经二十九曰:“分别实义得究竟。”报恩经六曰:“不可以实义。”正理论二十三曰:“能止推征令证实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边】:乃指离中道之两极端,惟各书有不同之说法。中论卷四谓二边指有、无或常、无常;顺中论卷下指常、断;玄奘所译之摄大乘论世亲释卷一指增益、损减;止观辅行卷三则指空、假二边。p251FROM:【佛光大辞典】

【投渊外道】:(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寒中投身于深渊而作苦行,以之为生天之因者。见涅槃经十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二部经】:梵语 dva^das/a^n%ga-buddha-vacana。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梵 su^tra,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二)应颂(梵 geya,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三)记别(梵 vya^karaN!a,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四)讽颂(梵 ga^tha^,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五)自说(梵 uda^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六)因缘(梵 nida^na,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七)譬喻(梵 avada^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八)本事(梵 itivr!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九)本生(梵 ja^taka,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十)方广(梵 vaipulya,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十一)希法(梵 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论议(梵 upades/a,音译优波提舍),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印顺))p34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念】:(名数)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济众生之苦,我欲与佛同也。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经,有大功德,为诸众生大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众生也。三、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良福田,我欲修僧行也。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恶,不善之法,我欲精进护持也。五、念施,念施行有大功德,能除众生悭贪之重病,我欲以善施摄取众生也。六、念天,念天为欲界之六天乃至色界无色界之诸天,彼处受自然之快乐,皆由往昔修戒施之善根,我亦欲具如是功德,生于彼天处也。问佛弟子应念三宝,何故念彼之生天?曰:是以为自己善业之果故也。问生天是凡夫之法,何故念之?曰:有人不堪入于涅槃,故念彼之生天而起行趣求也。此六念法为大小乘之通说,但念天之解释,大小乘不同。大乘依涅槃经,则天有三种:一生天,三界之诸天也。二净天,一切三乘之贤圣也。三第一义天,涅槃也。二乘之人念前二天,菩萨但念第一义天。见别译杂阿含经九,涅槃经十八,智度论二十二,大乘义章十二。【又】律中更有一种六念法,授沙弥戒比丘戒已始授之,一念知日月,念知受戒之月日也。二念智食处,如全不受请食者,言我常乞食,受请食者,言我今有请处念自去也。三念受戒时夏腊,记忆受戒以后之腊数也。四知衣钵有无等,念我三衣钵具足,若有长物则念我有长物,已说净也。五念同别处,若与众同食时,念我今与众僧同食,若别食时,念我今有某缘,与众别而独食也。六念康羸,若无病,则念我今无病,堪行道,若有病,则念我今有病,当疗治之也。见行事钞上三之二。又有一种之六念。谓数息随息等之六妙门。(参见:六妙门)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六念法】:﹝出别译杂阿含经﹞
〔一、念佛〕,谓念佛具足十号,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以清净质直之心,得亲近佛,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快乐,以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佛观,必趣涅槃,是名念佛。(十号者,一如来、二应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无上士、七调御丈夫、八天人师、九佛、十世尊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念法〕,谓法是如来所有功德,即十力、四无所畏等,我以清净质直之心,得亲近法,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快乐,得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法观,必趣涅槃,是名念法。(十力者,知是处非处智力、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断习气智力也。四无所畏者,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也。)
〔三、念僧〕,谓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应当恭敬。我以清净质直之心,得亲近僧,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快乐,得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僧观,必趣涅槃,是名念僧。(无漏法者,谓修戒定慧之法,则不漏落生死也。)
〔四、念戒〕,谓念诸禁戒,能遮诸恶烦恼。我以清净质直之心,得亲近戒,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快乐,以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戒想,必趣涅槃,是名念戒。
〔五、念施〕,谓念己所施,获得善利。一切世间为悭嫉所覆,我于今者,得离如是悭贪之垢,住舍心中,于一切物心无吝惜,持用布施,既布施已,我心应喜,以喜心故身得快乐,以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施想,必趣涅槃,是名念施。
〔六、念天〕,谓念欲界天等,悉因往昔戒施善根,得生彼处,受天快乐。我亦见有如是戒施功德,舍命之时,必生彼天,以念天故,离于恶法,心生欢喜,心欢喜故身得快乐,得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天想,必趣天道,是名念天。FROM:【明,一如《三藏法数》】


【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故又名“四等心”。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量】:(名数)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通过这段佛经内容,末学学习到菩萨摩诃萨有12种[善方便]
其中,有6种[内方便]属于菩萨心念内观思维,6种[外方便]属于对众生的方便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菩萨摩诃萨应做到自利利他,6种[内方便]是自利,6种[外方便]是利他

结合到自身来讲
一方面应按照佛菩萨、善知识、老师的教导学习佛法,认真修行
一方面应发起大愿心,俱足慈悲心与平等心,利益帮助救度众生

末学记得善知识有一篇帖子,叫做 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里面讲到了凡夫与菩萨行者对于众生不同的态度:
凡夫——都是希望先改变自己的困境,然后才考虑去想到众生
菩萨行者——"先发大愿,先构思行菩萨道普渡众生的蓝图,先学习付出"
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由此,不禁深深的赞同佛菩萨的智慧,善知识的智慧
由自利而能利他,由利他而能自利
应当怎样去做呢?善知识教导
佛陀在[法华经安乐行品]上讲的很清楚
1.初学法华经的菩萨行者应该先远离一切恶人恶缘恶事恶环境
因为自己的心还没准备好,遇到这些恶,就会迷失堕落
2.再者,应该杜绝评论一切佛法和同修的过失,若有难问,以大乘法答
因为自己尚未圆满,所以不要妄说评断佛法和同修
3.然后对于自己尚未能救度的人,应该先发起大心,希望以后自己能救度
因为自己能力还不足,所以不要纠缠结恶,应该先发大心以后救度
4.如果按照1-3这样来修持,以后德行圆满,就能回到1-3的情况,都能解救众生——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1.不要怪罪众生,菩萨行者应该反省自己的不足,
为什么自己没有方便善巧和智慧威德力能劝化众生?

2.对于众生的愚痴应该不起烦恼,保持不二才能看清楚状况

3.能真正做到慈悲引导让众生不起恶念,这才是真慈悲——真菩萨行者,不要怪罪众生
修持[菩萨道]是很奥妙的,
菩萨道的修持是靠发起大乘心,所以任何地方都能行菩萨道,
就看您自己能不能有智慧利用当下的种种缘分(不管好坏),转念而发起大乘心
如果心态正确的,您就会知道正确的方法,自己就会知道该做些什么
心态正确了,佛菩萨就会暗中加持您,增上您的修行,也会改变您的环境和家人
您就能够逐渐体会到佛菩萨的用心,和心法实修的重要
这样您会更了解[[感恩心]],更了解心法
也更感恩佛菩萨和一切众生——[心法实修-转念]菩萨行者,不论遇到逆缘或顺缘都是好缘,心念一转,就能发起[感恩心]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7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1:12: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5 12:33 编辑

云何[身心寂静]? ~ 大般涅槃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云何[寂静]寂静有二。一者[心静]。二者[身静]。
[身寂静]者终不造作[身]三种恶。(附注:不造贪嗔痴三种行为)
[心寂静]者亦不造作[意]三种恶。(附注:不造贪嗔痴三种意念)
是则名为[身心寂静]。(附注:达成以上两种叫做身心寂静)

[身寂静]者不亲近四众。不预四众所有事业。(附注:不造凡夫俗事)
[心寂静]者终不修习[贪欲][恚][痴]。(附注:心无贪嗔痴三种意念习气)
是则名为[身心寂静]。


[末学解说]

什么是[寂静](离烦恼曰寂,绝苦患云静,即涅槃之理也。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

寂静有两种。一是[心静]。二是[身静]。
[身寂静](谓舍家恩爱及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愦闹,身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身寂静)者,始终不造作[身]三种恶。
[心寂静](谓于贪嗔痴等,悉皆远离,修习禅定,无有散乱,意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心寂静)者,始终不造作[意]三种恶。
这名为[身心寂静]。

[身寂静]者,不亲近四众(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不预四众所有事业。
[心寂静]者,终不修习[贪欲](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之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恚](谓于不可意之境,无所爱乐,而自生嗔忿也)[痴](愚痴,又名无明,不明白事理的意思,为三毒之一。佛教所说的愚痴,并不是傻傻的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其之所知都是邪知邪见,与佛教所说的正知正见相反,所以叫做“痴”或“无明”)。
这名为[身心寂静]。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静】:(术语)离烦恼曰寂,绝苦患云静,即涅槃之理也。华严经一曰:“观寂静法,灭诸痴闇。”毗婆尸佛经下曰:“调御大丈夫,导引于群生,令至寂静道。”资持记下四之二曰:“寂静即涅槃理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身寂静】:谓舍家恩爱及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愦闹,身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身寂静。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心寂静】:谓于贪嗔痴等,悉皆远离,修习禅定,无有散乱,意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心寂静。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众】:梵语 catasrah! pars!adah!,巴利语 catasso parisa^。<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p1763 FROM:【佛光大辞典】

【贪欲】:梵语 lobha, ra^ga,abhidhya^。又称贪毒。略称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烦恼之一。与“渴爱”(梵 tr!s!N!a^)同义。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之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五上):“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参见:贪)4792)p4793FROM:【佛光大辞典】

【嗔恚】:谓于不可意之境,无所爱乐,而自生嗔忿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痴】:愚痴,又名无明,不明白事理的意思,为三毒之一。佛教所说的愚痴,并不是傻傻的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其之所知都是邪知邪见,与佛教所说的正知正见相反,所以叫做“痴”或“无明”。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1.或有比丘[身虽寂静][心不寂静]。2.有[心寂静][身不寂静]。3.有[身心寂静]。4.又有[身心俱不寂静]。(附注:四种情况,解说如下)

1.[身寂静][心不寂静]者。
或有(附注:例如有)比丘坐禅静处远离四众。心常积集贪欲嗔痴。是名[身寂静][心不寂静]。(附注:[或]是[例如],[像]的意思)

2.[心寂静][身不寂静]者。
或有比丘亲近四众国王大臣。断贪恚痴。是名[心寂静][身不寂静]。

3.
[身心寂静]者。谓佛菩萨。

4.
[身心不寂静]者。谓诸凡夫。

[末学解说]

1.或者有比丘[身虽寂静]而[心不寂静]。2.或者有[心寂静]而[身不寂静]。3.或者有[身心寂静]。4.又或者有[身心俱不寂静]。

1.[身寂静]而[心不寂静]者。
比如,有比丘虽坐禅静处,远离四众,但心却常积集贪欲(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之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嗔恚(谓于不可意之境,无所爱乐,而自生嗔忿也)、愚痴(愚痴,又名无明,不明白事理的意思,为三毒之一。佛教所说的愚痴,并不是傻傻的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其之所知都是邪知邪见,与佛教所说的正知正见相反,所以叫做“痴”或“无明”)。这名为[身寂静][心不寂静]。

2.[心寂静]而[身不寂静]者。
比如,有比丘虽亲近四众、国王、大臣,但却能断除贪欲(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之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嗔恚(谓于不可意之境,无所爱乐,而自生嗔忿也)、愚痴(愚痴,又名无明,不明白事理的意思,为三毒之一。佛教所说的愚痴,并不是傻傻的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其之所知都是邪知邪见,与佛教所说的正知正见相反,所以叫做“痴”或“无明”),这名为[心寂静][身不寂静]。

3.[身心寂静]者,称之为佛菩萨。

4.[身心不寂静]者,称之为诸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注解: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凡夫】:梵语 pr!thag-jana。音译作必栗托仡那,意译为异生。略称凡。指凡庸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而凡庸浅识者,均称凡夫。大日经疏卷一载,凡夫以无明之故,随业受报,不得自在,堕于诸趣之中,遂产生种种类别之众生,故应正译为异生。然菩提流支、真谛、笈多等则各译为毛道凡夫、婴儿凡夫、小儿凡夫,后二译名源于梵语 ba^la-pr!thag-jana(音译婆罗必栗托仡那),婆罗有愚之义。又对四向四果之圣者而言,其余未见道者概称为凡夫,其中,俱舍宗以四善根为内凡,三贤为外凡,三贤以下为底下凡夫;大乘则以初地以前为凡夫,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为内凡,十信为外凡。外凡以下称为凡夫。又对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等四圣而言,凡生死流转于六道者,皆称为六凡,即地狱之有情以至天界众生皆是。

-- [经文] --

何以故。


凡夫之人身心虽静。不能深观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以是义故。凡夫之人不能寂静身口意业。


[一阐提](附注:断善根者)辈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如是之人亦[不得名身心寂静]。

[末学解说]

为什么呢?

因为凡夫之人身心虽静,但却不能深观无常(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无乐、无我(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无净。

因为这样的缘故,凡夫之人不能寂静身口意三业(指身、语、意三者的造作,谓之三业:一、身业:身业出之于身体的一切动作,此有二种,一者身表业,二者无表业。二、语业:语业出之于口上的造作。三、意业:意业出于第六识的思维,这是思心所的作用)。

[一阐提](此语原意为“正有欲求之人”,故译为断善根、信不具足、极欲、大贪、无种性、烧种,即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者)辈犯[四重禁](指比丘极严重之四种禁制。全称四重禁戒。略作四重。又作四重罪、四波罗夷罪。即:(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指与人或畜牲行淫事之不净行。(四)妄语,即伪言体证上人法。上述为戒律所禁之四种根本重罪)作[五逆罪](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像这样的人亦[不得名身心寂静]。

注解:【无常】:梵语 anitya,或 anityata^,巴利语 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即:(一)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二)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坏灭,如人寿命尽时则死灭。另据辩中边论卷中所举,就遍、依、圆三性而有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之别。即:(一)遍计所执性,其体全无,称无性无常、无物无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缘生之诸法有生灭起尽,称生灭无常、起尽无常。(三)圆成实性,其位乃由垢转变成净,故称垢尽无常、有垢无垢无常。上述之说,不仅以缘生有为之诸法为无常,且认为圆成实性之法亦含有转变无常之义。又据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成无常品,举出无性无常、失坏无常、转异无常、别离无常、得无常、当有无常等六种;另举出刹那门、相续门、病门、老门、死门、心门、器门、受用门等八种无常。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明示十二种无常之相,即: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另入楞伽经卷七无常品中载有外道之八种无常。
 此外,观世相之无常,称无常观、非常观;说明无常旨趣之偈颂,称无常偈;安置病僧之堂院,称无常院、无常堂、延寿堂。(杂阿含经卷一、卷十、卷四十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法句经卷上、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八)((参见:常无常)4530)p5109FROM:【佛光大辞典】

【无我】:梵语 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无我系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于三法印中,即有“无我印”。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一)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五要素)假和合而成,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二)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假成立者),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据阿含经典之说,一切万法之存在皆赖于各种条件之相互依存,此依存关系一旦有所变化,即产生幻灭、无常之现象;由于无常,故为苦;由于苦而不得自在,故为无我。
 (二)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即一方面认为“人无我”,另一方面又主张构成存在之要素各有其自性,故不说“法无我”。
 (三)据成实论之说,五蕴中并无实在之自我,准此而观人无我者,称为人空观;又五蕴之法尽是无常,并无实在之自性,准此而观法无我者,称为法空观。
 (四)一般言之,大乘佛教主张二无我,即我法二空(人法二空),然唯识宗依“三性说”而立“三无我”之说。即:(1)“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理无者,非为实在之我相,故称无相无我。(2)“依他起”之似我似法乃如幻假有者,异于被执之我相,故称异相无我。(3)“圆成实”之自相乃由无我(识之实性)所显之真如,故称自相无我。(杂阿含经卷一至卷三、卷十、大品般若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卷十、俱舍论卷二十九、卷三十、成实论卷三、卷十二、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辩中边论卷中、唯识二十论)((参见:人法二空)256、“我空法有”2941)p508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我】:(术语)梵语Ana%tman,又云非我。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于人身执有此,谓之人我,于法执有此,谓之法我,于自己执有此,谓之自我,于他执有此,谓之他我。然人身者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总为因缘生,亦无常一之我体,既无人我,无法我,则无自我他我,不待言矣。如此毕竟无有我,是究竟之真理也。金刚经曰:“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十地经论一曰:“无我智有二种,我空法空。”大乘义章二曰:“法无性实,故曰无我。”同三曰:“苦非我体,故名为无我。”俱舍光记二十六曰:“违我见故非我。”又曰:“非自在故非我。”又曰:“即蕴自体非我故非我,如言即舍非人。”止观七曰:“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何处有人及以众生?众生业力机关,假为空聚。从众缘生,无有宰主,如宿空亭。”原人论曰:“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之,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嗔痴等三毒。三毒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口意三业】:指身、语、意三者的造作,谓之三业:一、身业:身业出之于身体的一切动作,此有二种,一者身表业,二者无表业。二、语业:语业出之于口上的造作。三、意业:意业出于第六识的思维,这是思心所的作用。如 《成唯识论》 谓思心所是:“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故意业又名思业。思之自性,只是造作,故能以其造作的力用,与心识相应,驱使心识起善、恶无记等造作。以上说的心识,指的是第六意识,及包括其相应心所。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一阐提】:
梵语 icchantika 或 ecchantika 之音译。又作一阐底迦、一颠迦、一阐提柯、阐提。另有阿颠底迦、阿阐提或阿阐底迦等词,当为一阐提同类语之讹音。此语原意为“正有欲求之人”,故译为断善根、信不具足、极欲、大贪、无种性、烧种,即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者。入楞伽经卷二分阐提为二,即:(一)断善阐提,即本来即缺解脱因者(断善根)。(二)大悲阐提,又作菩萨阐提,即菩萨本著救度一切众生之悲愿,而故意不入涅槃者。又大庄严论经卷一中,亦有二说,即:(一)有性阐提,借助佛力,终可成佛者。(二)无性阐提,无论至何时,皆不得成佛者。此外,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则立有断善阐提、大悲阐提和无性阐提三者之说。其中,断善阐提乃属有性阐提一类。一阐提发心至难,有若天生之盲人难以治愈,故喻为生盲阐提。昔时,道生主张“阐提成佛”之说,遭受守旧僧徒之抨击,直至昙无谶译出大般涅槃经后,此类说法乃渐被接受。然法相宗仍主张有不能成佛之众生存在;天台、华严及其他大乘诸宗,则主张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故一阐提能否成佛,犹为教界争论之问题。(北本涅槃经卷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华严经疏卷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85FROM:【佛光大辞典】

【四重禁】:指比丘极严重之四种禁制。全称四重禁戒。略作四重。又作四重罪、四波罗夷罪。即:(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指与人或畜牲行淫事之不净行。(四)妄语,即伪言体证上人法。上述为戒律所禁之四种根本重罪。
 密教中,真言行者所持之戒律为:(一)不舍正法,(二)不舍菩提心,(三)不悭胜法,(四)不害众生利益等四种。亦称四重戒。((参见:四波罗夷)1720、“波罗夷”3442)p1740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逆罪】: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这段佛经主要解说了:

一、什么是【寂静】,即什么是【身心寂静】
就是:既不造贪嗔痴三种行为,也不造贪嗔痴三种意念
具体表现为:不造凡夫俗事,心无贪嗔痴三种意念习气

二、【寂静】的四种情况
1.[身虽寂静]而[心不寂静]。2.或者有[心寂静]而[身不寂静]。3.或者有[身心寂静]。4.又或者有[身心俱不寂静]

三、为什么[身心不寂静]者称之为诸凡夫
因为凡夫之人身心虽静,但却不能深观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因为这样的缘故,凡夫之人不能寂静身口意三业。

四、什么样的人[不得名身心寂静]
[一阐提]辈犯[四重禁]作[五逆罪]者,[不得名身心寂静]

通过学习,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想要达到【身心寂静】,就要在破除贪嗔痴上下功夫
以世俗观念来说,
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却起不正当的贪念,这就是[贪]
[嗔]当然就是生气,而[痴]就是痴心妄想,就是执着或愚笨
如果以解脱轮回的佛法来说,对于六根所贪着的六尘杂染,这全都是[贪]
例如,眼所见,耳所听,鼻所闻,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想,若堕入其欲望中,就是[贪]
而或又因此而生气,那就是[嗔],
如果因此而堕入其中引起错误的行为和知见,那就是[痴]——[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而想要断破除贪嗔痴,就要从修行戒定慧入手
由此,学习清净光明专辑种的相关内容
[戒][定][慧]刚好就是用来破除[贪][嗔][痴]

佛法是心法,什么是心法?
心法就是涉及观念和知见的方法或法门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是有智慧,就不无明和愚痴了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不会生气了,就不会有贪欲了
众生都需要靠[戒][定][慧]的修持来帮助自己解脱六道轮回的束缚

慧的修持就是正确观念和知见的培养,并且让正确的知见和观念深深刻入脑海,取代错误知见和观念
定的修持就是让心念保持清净自在安定,不会堕入错误的情绪中
戒的修持就是规范自己,避免让自己接触或堕入容易引发错误情绪和观念的环境
——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学佛要学习的是[戒][定][慧]
[戒]就是例如不能生气,不能和众生结恶缘
不然会有因果报应,会很麻烦
所以一定要守戒,
可是有时候很难把持,那该怎么办
那就是要修定


[定]就是自己能随时念佛持咒或入观照而不受影响,自在安定
所以平常要多念佛持咒拜佛诵经,这样就会得定
所以每天最好都能实修定课,
例如,每天念[心经]和[大悲咒]各21-108遍,或[念佛][持短咒]1-3万,或拜佛108-300拜
这样修行就会越来越好,会增长定力和功德
就能解决日常任何问题
不过有时候定力还没养成,那该怎么办呢?
就是要修慧


[慧]就是因为有智慧,所以对于世间的各种事情,
都能知道原因和原理,能明白因果,能明白事情原委
因为知道因缘果,不被事相迷惑,
所以就不会产生误会,也不会乱生气,
就不会怪罪众生,而能体谅众生,
甚至知道解决的方法,而能开导众生
这就是智慧的殊胜

但是如何增长智慧呢?

最简单的智慧获得方式就是听闻,所以叫做闻慧
也就是学习佛陀和圣人的知见和智慧,这样自然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要多听经闻法,
例如知道六道轮回真相,就不容易因为一些事情和众生争执
或者知道众生愚痴,就能体谅众生,发心开导众生
明白这些道理,这样就能解除心中的疑惑和误会
没有疑惑和误会,自然就容易生起对众生苦难的同情心和慈悲心
就能有平等平静的心而产生智慧去解决困难
——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1戒:戒律+[老实做功课]都算,戒就是规范,老实做功课就会因戒得定
2定:这要精进实修+心法次第三昧观照修行,心定就不烦躁
3慧:解义佛经,在观念上转变增上,这样就会释怀,心境就会平稳
——[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初学者应该遵守[戒律],来减少世俗杂染,以降低习气的干扰和障碍
日后逐渐学习[定][慧]的内容,由[定][慧]回头来明白[戒律]的原理

1.有[定力]就能克服欲望习气的问题
有定力就能理智面对问题,而不会情绪化引起更大问题,或陷入情绪而无法自拔

2.有[智慧]就能明白因果和种种原理,就自然不会犯错
就像明白大海或暗流的危险,就不会因为玩水而溺毙
或明白火和电的原理和危险,就能减少人为错误而引发伤亡

如何增上[定][慧]呢?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再者,虽然有了正确的观念,但是累世习气和欲望可能还是无法顺利降伏
如果没有定力,往往就会陷入欲望和观念上的幻想,甚至引发外界干扰
这时候就需要修定,才不会因为没有定力而陷入狂慧的着魔状态

至于[定力]的修行
一样也是透过深入经藏,依照佛经上的教导,来明白如何修[定]
这些可以运用[拜佛][念佛][持咒][诵经],配合观照的各种次第和原理来实修(这点以前发过很多帖子了)
接下来就是透过规划定课或运用各种机会,实际不断的练习

关于定慧的观照,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随时思维观照实义,契入氛围当中,这样可强化第八识的正见,也可增上定力
或由清净光明定境中,也能引发正思维,而发[慧]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以[戒]力来约束自己不要犯贪瞋痴,以[四正勤]断除恶念,增广善念
以[定]力来让自己随时保持正观禅定清净自在
以[慧]力来让自己随时思维正法觉照实相破除世俗虚妄
这些都是要平常就要
1.遵守戒律,以增上戒力
2.定课实修,来增上定力
3.阅读思维佛经法义,来破除执着和迷惑,以增上智慧
例如佛经上时常提到
1.世俗虚妄,我们何必和众生一般见识,人生短短几十年,
应该护念自己的心念才对,这样才能解脱轮回
2.如果我们和众生执着争执结恶缘,这样不仅自己无法突破凡夫心
更无法普渡众生,如何行菩萨道成佛呢?又如何解救亲人和众生呢?
我们如果能经常思维这些道理,就能帮助我们避免陷入凡夫的思维和执着
所以,
别人不做的事情,由自己来做,这就是[承担力],
这样可以避免争执和结恶缘,这就是[包容力]
由自己的刻苦耐劳,最后可以引发众生善心而和自己同事,这就是[摄受力]
自己又可以借此机会实修学习佛法,在平凡中见真实,这就是[实践力]
这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其实都是学习菩萨道的方法
[真修行],就能藉由生活上平凡的事情,来圆满成就菩萨道
所以[真修行]事事见真章,而不是事事起争执——[精进实修分享与问答]妙观察智&戒定慧&慈悲心实修导引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7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14:06: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6 14:07 编辑

云何精进?正念?正定?正慧?解脱? ~ 大般涅槃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云何[精进]

若有比丘欲令[身][口][意]业清净。远离一切诸不善业。修习一切诸善业者。是名
[精进]

是勤进者系念六处。所谓[佛][法][僧][戒][施][天]。是名
[正念]

具正念者所得三昧。是名
[正定]

具正定者观见诸法犹如虚空。是名
[正慧]

具正慧者远离一切烦恼诸结。是名
[解脱]

[末学解说]

什么是[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

如果有比丘想要令[身][口][意]业清净。远离一切诸不善业。修习一切诸善业(指善之作业。为“恶业”、“不善业”之对称。即能招感善果之身、口、意业。据瑜伽师地论卷九十载,善业之建立,系依如理作意,如实了知所缘之境,并明其结果。反之,恶业即依邪执著之心,于所缘之境不能如实了知所致。一般有五戒、十善等不同种类)者。这名为[精进]。

此勤进者系念(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六处(六根的别名。处是出生之义,谓六根缘六尘而生六识)。所谓[佛][法][僧][戒][施][天]。这名为[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

具足正念者所证得三昧(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这名为[正定](正确的禅定。身心清净,入无漏定,叫做“正定”)。

具足正定者观见诸法犹如虚空。这名为[正慧](真正之慧心也)。

具足正慧者远离一切烦恼诸结。这名为[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

注解:
【精进】: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p588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业】:指善之作业。为“恶业”、“不善业”之对称。即能招感善果之身、口、意业。据瑜伽师地论卷九十载,善业之建立,系依如理作意,如实了知所缘之境,并明其结果。反之,恶业即依邪执著之心,于所缘之境不能如实了知所致。一般有五戒、十善等不同种类。(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九、俱舍论卷十五、卷十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俱舍论光记卷十五)((参见:十善十恶)468、“善”4873)p4894FROM:【佛光大辞典】

【系念】: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又作系念、悬念、悬想。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二九(大六·六八六中):“住空闲处,系念思惟先所修行。”又观无量寿经谓,众生用心观想佛时,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此外,一般俗称忧虑为悬念,称恋慕为悬想,皆为转讹之用法。(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卷三十九、大宝积经卷四十七、玄应音义卷三、慧琳音义卷三、卷九)p6671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处】:六根的别名。处是出生之义,谓六根缘六尘而生六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定】:正确的禅定。身心清净,入无漏定,叫做“正定”。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慧】:(术语)真正之慧心也。智度论四曰:“正慧入母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从这段佛经内容,学习到
可由精进——正念——正定——正慧——解脱
就好像是一级一级的迈上台阶,直至到顶端
由此,学习思维清净光明专辑中相关内容

一、修行应按照次第实修增上
修行应该按步就班,不要好高骛远,只要修行不懈怠,就能逐渐进展到更深的次第——初学者修行应先明白「戒」「定」「慧」修行渐次,避免错误和意外的后果
许多人往往认为自己或自己的小孩是最聪明的,而且不能输在起跑点,要学就学最好的

虽然世俗的学问技能或法门可能有深浅,或正确或错谬,或究竟不究竟,或圆满不圆满
但是,一般人能不能一开始就遇到正确的理论或老师,或参加高等的教育或博士考试,学习博士所学的书籍?

其实,这要看个人累世因缘而定,今生当下有没有同等次第的智慧和因缘资粮
而且要通过世俗考试或师父的鉴定和考验,才能确定有没有资格学习高深的技能学问或修行法门

一般来说,普通一般人,还是要按照一般的国家教育制度和考试循序渐进,这点大家都能理解无庸置疑
不过,在修行上,许多人可能就不这么理性,而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简单说明几点)

1.大家都以为自己够聪明,想要直接学习瞬间超越的最高法门
其实,修行的道理虽有深浅,而且依据众生的因缘根器而有不同法门,但是真实的真相,并没有瞬间能成就的最高法门
虽然义理有深浅,能当下明白就叫作「顿」,不能当下明白而要慢慢修行后才能明白叫「渐」
不过,不论是明白道理上的「顿」「渐」,或根器资质上的「利」「钝」
修行者各自心中的污秽和杂染,都要自己逐渐清除,才能逐渐成就,所以没有瞬间成就的最高法门
这也就是「楞严经」中所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也就是说:理可顿悟,但是事须渐除
换句话说:能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根除习气而恢复自性,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修行没有最高最好的法门,只有依照众生根器和因缘而最合适个别众生的法门
而那些号称有瞬间最高法门的,大都是以修行名义骗取信徒财色的假行者或已经偏差而堕入魔道的修行者,不可不慎

2.不懂修行的正邪和方向,而胡乱吞枣,分不清楚什么是「世俗法」「外道法」以及「民间信仰」和「佛法」
例如:拜神(分不清楚神鬼天人罗汉菩萨佛),通灵,占卜,风水,算命(不论看面相手相或生辰八字或紫微斗数或姓名学)
因为上面这些外相执著和错误的修行知见(称为邪见),就很容易引来外道鬼神的附着和干扰
所以,许多人可能糊里糊涂的跑了几年,耗尽钱财和精神,却跑出一身病来

3.不明白修行的次第和方法,无法在过程中超越而增上次第,修行多年或一辈子,总是又回到表法执著上,没有任何进展
例如:修行了一辈子,到老了,反而放不下脸上的化妆和头发上的染色和装扮,更放不下身体的病痛和世俗的烦恼
也因为次第无法增上,所以粗俗的业障无法消除,而会一再累积而现前

4.把修行道理用来检视别人,而不是用来修行自己,喜欢与人争辩或教训他人,以显示自己知道理有修行
却不知道:「小品般若经云:诤论即是魔事」,「月灯三昧经云:诤心毕定堕恶趣」

5.看了书或听闻一些教法而知道了一些佛法知见,就以为自己是在修行,或以为自己已经有修行,
却不知道「听闻」和「实修」是两回事,而且「实证」更是另外一回事

透过上面的说明,我们知道,修行有一定的次第方法和原理,要逐渐检视自己的情况,按照次第实修增上,才容易进步
——修行的次第原理:「见山是山...」,「...练用还圆」
学佛修行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随修行次第而提升心境和方法,所以修行方法是可以且应该改变的
就算在表法上不变,至少在心法上应该要有所提升,不然,则会在表法上形成执着,堕入法执,甚至偏离佛教而走上外道
若是如此,按照佛经中的说法,除了自己可能因为执着,相由心生而产生不好的因果报应,佛菩萨也会在修行者过程中适时运用方式提醒

所以,如果修行者执着表法而不知上进,不知道「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这样就会因为自己的法执,也就是知见上没有增上次第,而在智慧上没有增上,进而和外相产生执着,而引起相对应的因果
这在修行上就不会增上,也无法解脱,所以,不论是抄写佛经或任何修行方法,都应该藉由方法而让自己提升,而不是堕入方法之中——「抄经的实修次第和原理

二、修行过程的次第阶段
一般的修行,初学的时候大都要有个外表(外相表相)的依据,这就称为「表法」
例如:朝拜身外的佛像,读诵佛经,或嘴里唸唸有词的称唸佛号和佛咒
而且都会说这些修行有无量功德,以此来摄受众生学佛修行
这个阶段就是所谓的「见山是山」的阶段,就是把山当山,把佛像当佛

而后,就会教导修行者要以「心」念佛,不要执著表相,来得到内心真正的安定
这就是「见山不是山」的阶段,佛像不再是佛,而只是表相,心中的佛才是真佛
所以,不论在何处都能念佛和拜佛,因为佛在心中

再接下来,虽然世人都执著表相,但是表相更容易在世俗中显示存在感
虽然表相的存在不代表真正的真实,但是,表相可以是真实的表相体现
所以,为了世俗众生,需要有「佛像」和「佛经」以及「极乐世界」,来摄受众生和显示佛法的存在
这就到了「见山又是山」的境界

此外,自古以来,也流传着下面这句「凡夫修行成佛变化过程的纲领口诀」:
「练精化气;练气化形;练形化神;练神还虚;练虚还实;练实还真;练真还用;练用还圆。」

这句话,虽然在某些阶段像是「道家」的口诀,而且前面几句常见于修道人的典籍
不过,以佛法来看,前面阶段虽不究竟,但是,这也显示初学阶段的生理和心念现象
(至于究竟不究竟,这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看,由初学者来看,就是不究竟,由佛菩萨来看,就是方便运用或单纯的原理特性)
而且整句来看,更深入的看,是符合佛教某些说法和教化的
例如:所谓「心」「意」「识」(第八识和第七识以及前六识)的修行观念,或十度波罗蜜的「方便」「力」「愿」「智」度

再者,同样的一句话,如果能用佛法的甚深教义去省思,那就能看到佛法的道理,就能见性(看到真实的原理特性)
如果用凡夫思维或外道邪见的观念去看,就算是佛经,那也会被曲解,所以才有谤经或错解的情况

所以,如果能明白质能互变的道理,和佛法的观行或甚深「心」「意」「识」原理
上述所说的「气」「形」「神」「虚」「实」「真」「用」「圆」则都在佛菩萨的变化中,都可用在普渡众生上,
又或者都是实修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种种变化原理,例如:
「练精化气;练气化形;练形化神;练神还虚」,这些是前六识的作用,对佛菩萨来说,则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的圆满和运用
「练精化气」,关于「气」,这是无庸置疑的,只要有练气功的人,都能知道气的存在
(末学自己年轻的时候已体会过,后来体会佛法精神意念观行的神妙更凌驾气功之上,就不再对气功有兴趣)
「气」可以用加持上,让初学佛弟子恢复健康。「形」可用在形象的神通变化上来教化众生,又或者修行上的「三摩钵提」观行上
「神」则是由形象改为意念的观行修持。「神」转「虚」是指意念转空,破除意念的虚妄,这就是「空」法
「虚」转「实」就是破空,回到见山又是山,不过这个实还不是实际运用,只是由空转实。「实」转「真」可说是回到「真心」
「真」转「用」就是由真心变化转为大量实际运用的菩萨「方便度波罗蜜」「力度波罗蜜」「愿度波罗蜜」来普渡众生
「用」还「圆」就是菩萨普渡众生而圆满。——修行的次第原理:「见山是山...」,「...练用还圆」

三、修行的差别与要领
不论是透过「眼,耳,鼻,舌,身,意」,藉由「色,声,香,味,触,法」的任何一种观修方式
任何六根感官觉受,都能转为修行的方式,根本差别和要领就在于是否能转为清净光明
如果不能,那就是堕落凡夫觉受,如果可以,那就是藉由觉受而转为清净的一种过程方便,就是一种实修法门
正向感恩光明的祈愿,就能转化身心正报和外在依报
就算当下的正报应该坏灭,也能因为正向光明的心,而转生善道或天道或甚至净土
症结就在于我们的心念能契入何种次第的善境界,或符合佛菩萨净土接引的条件,而与佛菩萨的愿力相应

减少错误或邪恶的想法和观念,这样就能减少负面思维和行为对身心的消耗和侵蚀

随时记录自己的反思忏语和警语,以及因为佛菩萨慈悲护念我们,而突然智慧灵光涌现的法语,
甚至,由生活的挫败或不顺心,来警告我们身心失当,应该做正确的调整
发愿让这些经验和智慧的文字能成为利益众生的法粮,这样就会愈做愈好
——「「吃」的次第和学问
「守持戒律」就能避免接触外界染污而堕入欲望和执着的深坑
这是第一道防线,透过戒律,如果能有效的阻绝世俗杂染,那将能顺利进入到心念的修行

「修学禅定」就能运用自力的心念能力保持安定而从习气中逐渐解脱
透过心念的修行,逐渐能控制自己的心念,不再随世俗七情六欲而流转

「觉照智慧」就能由正确的知见和观念逐渐破除错误的认知和邪见而不再堕入恶道
世俗知见令人沉沦于执着而轮回,错误的修行观念(外道知见或邪见)则令人误入歧途,不仅白费工夫,而且无法解脱成佛
只有正确的修行观念才是修行解脱的关键,才能指引走向正确解脱成佛的目标
——「生命方程式:因果」&「实修的次第和原理」&「为什么修行?」
问题其实不在于那些表相,而是在于自己没有真心和决心
如果有真心和决心,与弥陀心愿相印,难道还有佛力不能解决的问题?
药师经不是讲得很清楚吗?恶道众生一念佛就能转生善道

其实,只要是实修者,平常实修过程中,定慧就能超越身体的痛苦,更何况往生过程中还有佛力加持
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众生真心和福慧不足,所以才会有种种妄念和障碍

自己透过实修而领悟而智慧增上,这种智慧的成长会比[闻慧](听慧)来得可靠
如果每件事情都事先讲清楚了或先打了预防针,其实次第就降低了,就是退而求其次
真心者,自己就会勇往直前,就能破除一切障碍和考验,这样进步才会快
反之,凡事疑惑懈怠担心害怕,那当然无法进步

真正做到能见佛,才会真的懂,这是因为,嘴巴说不出真修行
凡事还是要自己实际亲为,亲身体验,这样才能逐渐明白
——一切相都可以考验出众生的根器和次第
真正懂佛法的人是在正报上契入佛法,而不是在依报或表法上团团转(相较下、相对来说,这是迷信)
也就是,你要直接在你的心去契入,而不是背了多少佛经或佛咒就是有修行(当然,这不是说背经或持咒是错的)
当然,心无法契入的人,如果不多接触佛经佛像佛寺,那更没机会明白(所以,这也是次第问题)
——「次第说法」的重要性与原理内涵
不同次第的学习,都有不同次第的考核,想增上学习次第,那就要通过每个阶段的考核
如果自以为满足,不能努力求上进,那当然无法增上次第,更可能懈怠而沉沦于生死轮回

在佛法上,进阶的甚深次第,只有当佛子精进不懈到佛菩萨认可的时候,才会示现教导
如果佛弟子不努力,发心和心力都不足,那当然是不会有因缘受到佛菩萨的进阶教导的
只有当佛弟子精进不懈,心量和作为愈贴近佛菩萨的本愿,那才可能与佛菩萨相应,才可能逐渐印心而学到心印

所以,为什么自己学佛多少年了还是不懂?
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常迷恋或纠结于世俗),没达到佛菩萨印心弟子的基本要求
所以,对于佛法,对于法性,对于原理,对于各种相,就无法明白

如果能发心且真实修当菩萨引领众生,这过程中,其实不仅引领了众生,也帮助自己避免堕落且更能往上提升
所以,虽一般常说辛苦某某佛弟子护持佛教或佛法,但是,其实是佛法护持了佛弟子,避免佛子们堕落,更使佛子们修行能增上
如果不是如此,在娑婆恶世中,一般人很容易就沉沦了,就算修行,也是浮浮沉沉,难有进展

因此,发心和实际努力普渡众生的过程,其实也是增上了自己
所以,佛弟子应该努力引领众生学佛,也以此增上自己,自利利他
——真心求法与进阶教导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7 09:5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7 18:22 编辑

己所不欲勿劝他人~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用时 2 小时 30分钟)

==============================

-- [经文] --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常当守护。

何等一法。


所谓
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常应守护

何以故。

若菩萨摩诃萨守护此法。即是守护诸佛如来一切戒藏。

[末学解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常当守护。

是哪一法(意谓一事、一物,乃对万法而言)呢。

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去劝导去他人做。像这样的一法(意谓一事、一物,乃对万法而言),菩萨摩诃萨常应守护。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菩萨摩诃萨守护此法,即是守护诸佛如来一切戒藏(指藏于戒法中,本来具有之佛心、佛性)。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法】:<一>意谓一事、一物,乃对万法而言。此“法”表存在、事物之意,并非“法则”之义。
 <二>指唯一无二之绝对法。即人人本具之真如法性。六十华严卷五(大九·四二九中):“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p51FROM:【佛光大辞典】

【戒藏】:<一>谓一戒之中包含收藏一切真理。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四上):“谛听我正诵,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木叉,大众心谛信。”
 <二>指说戒律之一切经典类。
 <三>指藏于戒法中,本来具有之佛心、佛性。p291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如诸菩萨。

自爱命者则不应杀。

自爱财者则不应盗。


自爱妻者不应侵他。


自爱实语不应诳彼。


自爱和合不应间他。


自爱正直不应邪绮。


自爱柔软不应恶骂。


自爱止足终不于他而生贪欲。


自爱仁恕终不于他而生嗔恚。


自爱正见终不教他令生邪见。


[末学解说]

像这样的诸菩萨。

自爱命者则不应杀生。

自爱财者则不应盗窃。

自爱妻者则不应侵害他人。

自爱实语(真实的言语)则不应诳骗他人。

自爱和合则不应离间他人。

自爱正直则不应邪绮他人。

自爱柔软则不应恶骂他人。

自爱止足则始终不对于其他而生贪欲。

自爱仁恕则始终不对于他人而生嗔恚。

自爱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离诸邪知邪见的如实知见)则始终不教导他人令生邪见。

注解:
【实语】:真实的言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离诸邪知邪见的如实知见,为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如是菩萨发意说言。我今敬顺如来正教。应当勤心守护此法。是名菩萨摩诃萨守护一法。

善男子。我见如是诸菩萨等。欲求无上大菩提者。悉为乐故而求菩提。无有为苦求之者也。

善男子。是故我说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是等法。菩萨摩诃萨应当守护。


[末学解说]

善男子。像这样的菩萨,发意(同于发心)说言。我现今敬顺如来正教。应当勤心守护此法。这名为菩萨摩诃萨守护一法(意谓一事、一物,乃对万法而言)。

善男子。我见到像这样的诸菩萨等。想要求取无上大菩提者。都是为乐之故而求菩提。没有为苦而求之者。

善男子。所以我说,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是等法。菩萨摩诃萨应当守护。

注解:
【发意】:(术语)同于发心。无量寿经上曰:“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末学的体会是:
就好像你是一位老师,要给学生授课
那么授课的前提是,老师必须自己要会
如果老师要给学生讲到一,那么自己至少要会到十
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
就像善知识,咒心老师,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示范,比如:
在佛法和善事上,我喜欢当第一个,就是没人要做或没人做的时候,我首先发起来帮助众生
例如:乡里中没有佛法,我首先发起共修读经佛堂和佛教图书馆
也到过各城镇寻求法宝,到处流通结缘各种佛教法宝(例如楞严咒、金光明砂、佛卡、佛像)和书籍
看到众生共业(因口蹄疫而屠宰猪只),我当下就发起承担、转化众生共业的心
从一开始学佛,就发起大愿,以引领众生学习成为实修菩萨为己任
当一般子女都离开父母求学或自组家庭、创造自己的人生,我从小就陪伴、帮助父母承担和转化父母的累世业障
多年前,网路上还不见宣扬楞严咒和50阴魔境,我也当下就开始宣导,并在网路上建立实修净土
并且依照次第,由简单的经教,逐渐为众生分析解说甚深佛法和法性原理
——真心实做,就会得道多助,必定成事

由此,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如果想要引导众生信佛、学佛
首先自己要深信佛法,要领悟佛法的深义,要掌握度众生的方便法门

一、如何能做到深信?
实际上来说,深信必定是要深入了解明白深义,不然就会因为种种世论而产生疑惑
所以实修深入一切法,才能深信,不然必定有疑惑,有疑惑就不是真知真信
这由[第八识]来看就清楚了
佛性平等不二,但是[第八识]的清净程度有差别
深浅问题就在于杂染习气的净除,这决定佛性显露的智慧
——[问答]关于“深心”的理解

二、如何能领悟佛法深义?
慈悲是最强法术,智慧是无上神通
发心即显,深心即密
要入佛法之门,必须发心

什么是深心?如何修习深心?
维摩诘所说经~
深心是菩萨净土,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
[深心]并不难了解,
真的就如字面上的[深],很容易了解,不过意义也很深远
如果以[究竟]来说,这个[深心]当然就是指[不二],
所以能不退,所以能相应一切法,因为知义知法知方便
如果以[次第]来说,就可说是菩萨次第的境界
如果以[方便]来说,
就是告诉众生,您的信心要非常深,您的发心要非常深,您念佛的心要非常深
深心其实满容易了解的
[念佛]能否真正深心不受到外界干扰
[信佛]能否真心深信不因世论而疑惑
[法义]能否深入甚深佛法不堕入二乘
这些都可以看出是否深心

所以[观无量寿经]提到,[深心]是[上品上生]的条件
[占察经]~[[[[三者“深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的意根功德就是与法相应的情况
所以,[药王菩萨本事品]提到往生极乐世界随即见佛,其实就是上品上生的情况
观无量寿佛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
——什么叫做上品上生[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 观无量寿佛经
「深心」则是「上品上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之一
「深心」的义理甚深,甚深义理不是光用说的,还要配合实修实证
——「深信因果」的法性原理

三、如何能掌握救度众生的方便法门

1.要发起大心
想入世普渡众生,必须真心发起「四无量心」和「四弘誓愿」以及成就「大乘菩提」的决心
并且至少要熟悉并熟练许多大乘经论中所教导的法义和其中所教导的观照法门,这样才能在入世学习中,不因世俗尘染的干扰和障碍而退转——大乘菩萨道心法次第的实修者该如何看电视和世间一切?
只有真正累世已经真正发起大乘菩萨心的菩萨行者,才会累世不断的深入经藏和为众生演说
也因为深入经藏,而看到佛陀早就为佛子的解说和认证,也因此,菩萨行者就能得到认证而印心而行
而才能逐渐真正明白佛法,才能逐渐见性,才能逐渐了知佛性,才能逐渐成佛
——《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真正发心,  就能真正有动力,  也能真正得到佛菩萨的护持
真正发心,就能不退转的走在菩提路上, 接受不同阶段的考验和菩萨行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真正发起大心才能真正解脱轮回真正成佛
所以发起大心帮助众生的同时,其实就是自我超越,对自己的利益最大
这就是学佛成佛的原理,也是为什么要发大心,要回向的原因
重点就在于心的转化,从凡夫心变成佛心
所以说佛法是心法,修行如果能认清这心要,修行才容易快速增上
—— [解答疑惑]超度到底有没有用?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发心发愿就是最大的功德(这也是佛经上说的)和能量
这就能让修行人不断增上,提升慈悲和智慧,逐渐恢复佛性
——[进阶心法]能发起大心,就能与佛菩萨的悲愿智慧相应结合,就能不断突破
由于发愿成佛和解救众生,所以和佛菩萨的悲愿一致
因此就更能得到佛菩萨的教导,真正增上菩提

所以佛弟子发起自己愿意精进成佛和普渡众生,这才叫做[菩萨愿]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所以努力工作,想让小孩能顺利成长,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行菩萨道也正是如此,
发愿的菩萨就像父母一样,视众生如子,希望一切众生都能顺利学佛成佛
所以自动自发,心愿和愿行力都力量非凡
这是因为心愿大,力量就大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工作就特别有力量和拼劲——[略说]佛教发愿和民间信仰发愿的不同

2.要反省自己
1.不要怪罪众生,菩萨行者应该反省自己的不足,
为什么自己没有方便善巧和智慧威德力能劝化众生?

2.对于众生的愚痴应该不起烦恼,保持不二才能看清楚状况

3.能真正做到慈悲引导让众生不起恶念,这才是真慈悲——真菩萨行者,不要怪罪众生
行菩萨道不容易,随时需要战战兢兢,随时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
并且要随时注意遣词用字是否犯了十恶业
以避免我们自己的习气让许多没有智慧的众生犯了贪嗔痴
而一并连佛法和佛子都一起毁谤了


再者,还要随时接受邪见众生诸魔眷属的毁谤和干扰
这都是增上三昧禅定和智慧观照的好时机
也是一般凡人不明白菩萨道行者伟大和困难的地方


论说别人容易,自己行道困难
真行道者真智慧,好争论者多愚痴


众生根器参差不齐,以成佛来看,众生都只是小孩,
所以有时候就放宽心,就当童言无忌吧
不过,有些童言童语更显露出真心,所以值得借镜
——[略说]网路弘法行菩萨道的考验

3.要学习度众生各种方便法门
[四摄法]是属于菩萨道的普渡众生法门,特别适合在家佛弟子
在家佛弟子入世学佛,除了修行自己,也要与人为善,和家人亲友和乐相处
从中体会佛法的益处,让彼此都能有美好人生,以此为基础逐渐体会佛法深义,落实菩萨道而超越轮回
所以建议在家佛弟子都能了解[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四摄法]就是四种摄受众生的法门,就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例如:对于家人或亲友可以不定时送一些小礼物,或随时微笑,适时关怀或鼓励或赞美,或布施劳力做家事,或和颜悦色适时的宣导正知见,
以上这些都是布施的范畴,以此维持彼此良好互动,增进感情和互信,这样就容易引导亲友信受佛法
所以,对家人不要吝啬布施小礼物,不要吝啬微笑和赞美,要布施劳力多做家事,要教导亲友吃素和因果
因此,不是布施外人才叫做布施,布施家人也是修行重要的一环,这点要弄清楚,才不会内外失衡,才不会令家人讨厌

[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嫌恶嘲讽挑拨恶口只会让自己成为令人讨厌的人,更不用说修行和普渡众生
因此,和亲友或众生说话,切忌嘲讽挑拨和恶言相向,这也是基本的十戒范畴.如果犯戒就不可能有定慧可言.
再者,嘴巴都管不好,怎能说自己是修行人呢?嘴巴管不好,都是自己的心念出了问题,应该先检讨自己,好好忏悔.
心美就能看到美好处,心好就能看到众生的好处,所以,不要吝啬赞美和鼓励以及关怀的言语
赞美鼓励以及关怀更容易使亲友和众生能接受自己

[利行摄]是以利益众生为重,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不在乎自己得失的利人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帮助人,只要是正业正行,都应该支持,并且平常应该多宣扬正确知见和正业以及正行
亲友或众生如果有任何一点一滴的善念或善行,都应该全力支持和帮忙,千万不可轻视或嘲笑或不在乎
例如:如果家人想放生或去佛寺或乐捐,那应该放下自己的私事或定课,陪家人行善
又或者,平常多宣扬正知见,帮助亲友和众生建立正行和善行的基础观念,促发众生能行善,这也是利行

[同事摄]就是与众生同事,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例如:多参与各种文化慈善或爱心活动,加入各种社会服务的义工或志工,关怀病人老人孤儿和弱势或伤残
如果能如此,这样的佛弟子必定是融入社会,受人爱戴和喜欢的人,
如此广结善缘的良好互动,定能得到互惠的回报,定能获得好的工作和伴侣,
也更能得道多助,更有实力能帮助众生,以及落实普渡众生的菩萨行
一般人找不到好工作和伴侣,这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就是不懂[只要正向的付出,就会有正向的回报],就是不懂因果
如果自己是个光明乐观进取,有爱心有善心,帮助众生又工作认真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所以,只要努力正向的融入社会和人群,就能自利和利他,就能落实菩萨道.
对于家人或亲友或工作伙伴也是如此,学佛后不可就少了和家人说话或相处或少做家事
应该透过相处或共同做家事,或关怀健康上工作上学业上的情况,来增进引导家人学佛的机会

希望透过上述的说明,大家能更正面和深入的认识佛教和佛法,也更明白自己的人生和修行问题所在
因此,对于人生,不要抱怨,不用不平衡,凡事都有因果,想要有美好的果实和人生,就要自己努力耕耘
在家佛弟子如果能先好好学习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相信必定能得到家人亲友和工作伙伴的支持和认同,真正成就佛化家庭,成为人间菩萨
——改善自己和家人亲友同事关系的法门~[四摄法]
【佛陀在[法华经安乐行品]上讲的很清楚
1.初学法华经的菩萨行者应该先远离一切恶人恶缘恶事恶环境
因为自己的心还没准备好,遇到这些恶,就会迷失堕落
2.再者,应该杜绝评论一切佛法和同修的过失,若有难问,以大乘法答
因为自己尚未圆满,所以不要妄说评断佛法和同修
3.然后对于自己尚未能救度的人,应该先发起大心,希望以后自己能救度
因为自己能力还不足,所以不要纠缠结恶,应该先发大心以后救度
4.如果按照1-3这样来修持,以后德行圆满,就能回到1-3的情况,都能解救众生——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当众生有求于自己(我们),就该帮助众生且相信自己能帮助他,这才是菩萨发心(优婆塞戒经,其他经也有)
静(净)心融入光明中,与法界光明交融,就能藉由法界光明启发我们本有的佛性光明与智慧
承继佛菩萨悲愿、与佛心相印,你就无所不能,你就有智慧能回答和解决一切问题
你也会从过程中得到启发和增上,就能不断进步、也逐渐能回答和解决众生的一切问题
在修行过程中,我们就会逐渐停止一切忧虑和负面习气,就会习惯光明的心念和行为,就会当下清净光明、欢喜自在——提升生命的次第、超越凡间的苦难与病痛!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7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8 10:22: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9 14:42 编辑

释迦牟尼佛晚弥勒菩萨四十二劫发心,却超越九劫成佛的原因 ~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贤者阿难即白佛言。

弥勒菩萨得不起忍久远乃尔何以不速逮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耶。

[末学解说]

贤者阿难随即对佛陀说。

弥勒菩萨已经获得不起忍(又云无生法忍。不起者即无生也,断见惑而生空理,所谓得无生法忍也。空理者无生无起,故云无生法,又云无起法。忍者忍可决定此无生无起之空理也)很久远了,为何不速逮无上正真道最正觉(指最上至极之佛果。以其智慧与真理相契,故称正觉。又菩萨虽有随分之正觉,然位未至极,故不能称最;唯佛具有全分能觉之妙智,故称最正觉)呢。

注解:
【不起法忍】:(术语)又云无生法忍。不起者即无生也,断见惑而生空理,所谓得无生法忍也。空理者无生无起,故云无生法,又云无起法。忍者忍可决定此无生无起之空理也。维摩经佛国品曰:“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同注云:“肇曰:忍即无生慧也。以能堪受实相,故以忍为名。得此忍则无取无得,心相永灭,故曰无所得不起法忍也。”幻士仁贤经曰:“离八十垢得不起法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最正觉】:梵语 abhisambuddha。指最上至极之佛果。以其智慧与真理相契,故称正觉。又菩萨虽有随分之正觉,然位未至极,故不能称最;唯佛具有全分能觉之妙智,故称最正觉。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大九·四一中):“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得成最正觉,转无上法轮。”(无量寿经卷上、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华严经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p5042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语阿难。菩萨以四事不取正觉。

何等为四。一者净国土。二者护国土。三者净一切。四者护一切。是为四事。

弥勒菩萨。求佛时。以是四事故不取佛。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菩萨因为四事而不取正觉(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

是哪四事呢?一是为了净国土。二是为了护国土。三是为了净一切。四是为了护一切。这些即是四事。

弥勒菩萨。求佛时。因为这四事所以不取佛果。

注解:
【正觉】: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言阿难。

我本求佛时。亦欲净国土亦欲净一切。亦欲护国土。亦欲护一切

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我原本求佛时。也是想要净国土。也想要净一切。也想要护国土。也想要护一切。

弥勒菩萨。发意(同于发心)先于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才发起道意(即无上道心、无上道意,亦即菩提心),于此贤劫(过去的大劫叫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星宿劫,贤劫即现在的大劫,因在此贤劫中,有一千尊佛出世,故称为“贤劫”,又名“善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证得无上正真之道,成就最正觉。

注解:
【发意】:(术语)同于发心。无量寿经上曰:“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意】:犹言道心,求无上道之心。即无上道心、无上道意,亦即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显现道意无量功德。”((参见:菩提心)5200)p5652FROM:【佛光大辞典】

【贤劫】:过去的大劫叫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星宿劫,贤劫即现在的大劫,因在此贤劫中,有一千尊佛出世,故称为“贤劫”,又名“善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贤者阿难。我以十事致最正觉。何等为十。

一者所有无所爱惜。二者妻妇。三者儿子。四者头目。五者手足。六者国土。七者珍宝财物。八者髓脑。九者血肉。十者不惜身命。

阿难。我以此十事疾得佛道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贤者阿难。我以十事致最正觉(指最上至极之佛果。以其智慧与真理相契,故称正觉。又菩萨虽有随分之正觉,然位未至极,故不能称最;唯佛具有全分能觉之妙智,故称最正觉)。是哪十事呢。

一是所有无所爱惜。二是妻妇。三是儿子。四是。五是手足。六是国土。七是珍宝财物。八是髓脑。九是血肉。十是不惜身命。

阿难。我以此十事疾速证得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

注解:
【最正觉】:梵语 abhisambuddha。指最上至极之佛果。以其智慧与真理相契,故称正觉。又菩萨虽有随分之正觉,然位未至极,故不能称最;唯佛具有全分能觉之妙智,故称最正觉。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大九·四一中):“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得成最正觉,转无上法轮。”(无量寿经卷上、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华严经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p5042FROM:【佛光大辞典】

【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梵语菩提,新译为觉,旧译为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语阿难。复有十事疾得佛道。何等为十。

一者以法立于诫德。二者常行忍辱。三者常行精进。四者常一其心。五者常行智慧度于无极。六者不舍一切。七者已得忍心等于一切。八者不习空。九者得空法忍。十者得无想之法。

阿难。我以此十事。自致得佛道。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还有十事疾速证得佛道。是哪十事呢。

一是以法立于诫德。二是常行忍辱(忍受各种侮辱而不起嗔恚恼恨)。三是常行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四是常一其心。五是常行智慧度于无极。六是不舍一切众生。七是已得忍心平等于一切。八是不修习空。九是证得空法(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法忍(谓对于诸经所说微妙幽深之法义能不惊怖,且能勤学读诵,而安住于教法之真理中)。十是证得无想(指全无想念之状态。或指入灭尽定,证得无想果者)之法。

阿难。我以此十事。自致得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

注解:
【忍辱】:忍受各种侮辱而不起嗔恚恼恨,为六波罗蜜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精进】: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p5883FROM:【佛光大辞典】

【空法】: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忍】:<一>二忍之一,三忍之一,六忍之一,十忍之一。谓对于诸经所说微妙幽深之法义能不惊怖,且能勤学读诵,而安住于教法之真理中。忍,忍耐、忍许、忍可、安忍,即指堪忍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大乘义章卷十一(大四四·六八五中):“于法实相安住名忍。”法忍通常有苦法忍、道法忍之别。苦法忍系指于“见道位”之时,信忍欲界苦谛之理;道法忍则系信忍道谛之理。又大乘菩萨于初地之见道位中信忍无生之理,称无生法忍。
 此外,尚有种种法忍:(一)为生法二忍之一。此法忍有二:(1)于非心法之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能堪忍而不恼怨。(2)于心法之嗔恚、忧愁等诸烦恼,能安忍而不厌弃。(二)为三忍之一。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五一中):“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谛察法忍又称无生忍、不起忍等,意即谛观真理而安住于无生之理中。(三)为六忍之一。六忍为信忍、法忍、修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忍。法忍即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了知一切法空无所有之理,而能假立一切法,以化导诸众生,于假法中忍可信证,故称法忍。((参见:二忍)196、“十忍”438、“三法忍”571、“六忍”1265、“忍”2889)
 <二>南北朝梁代僧。江陵人。于天皇寺出家,受具足戒后,以诵法华、维摩为常课。后至覆舟山岩居自静,所栖息之岩窟,仅能容膝。三十余年,木食麻衣,一袭破衲而已。后示寂于窟中,世寿六十七。(续高僧传卷十二)
 <三>(1842~1905)清末僧。河北蔚州人。((参见:法忍本心)3351)p3351FROM:【佛光大辞典】

【无想】:梵语 asam!jn~a^。指全无想念之状态。或指入灭尽定,证得无想果者。或为无想天之略称。((参见:无想天)5123、“无想果”5124)p5123FROM:【佛光大辞典】

【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梵语菩提,新译为觉,旧译为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语贤者阿难。我本求佛道时勤苦无数。乃得无上正真之道。其事非一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贤者阿难。我本求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时,勤苦(勤而苦也)无数。才证得无上正真之道。其事非一。

注解:
【勤苦】:(杂语)勤而苦也。无量寿经下曰:“爱念相随,勤苦若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针对这段佛经,善知识教导:

【以上列出经文,让大家更明白原因,经文中说的很清楚了
我本求佛道时勤苦无数。乃得无上正真之道。其事非一
其实这件事情在许多佛经中多少都有提到一些,(例如大悲莲华经...)
重点就在于精进苦行,能一般人所不能】

由此,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通过佛经,善知识教导【重点就在于精进苦行,能一般人所不能
没有量的积累,根本无法达到质的转变
就好像没有播种那颗种子,没有阳光和水的助力,又如何能够获得果实呢

反观自己一路走来,在佛菩萨的慈悲护念下,在善知识、老师的慈悲教导下
从最初拜佛108个都累的直不起腰,到能够闭关拜佛6小时,并坚持一个月
从看不懂佛经、不能领悟其义理,到渐渐能够以自己的次第学习、思维
从没有任何正知见,甚至有邪见,到树立起正知见,并依照落实于日常,等等

这些并不是一蹴而就,动动嘴,拍拍头,就能够立即完成的,就如同佛陀讲的【其事非一
都是需要不断的练习,不断的修正,不断的提升才能达成的

比如针对习经,善知识这样教导
由浅入深,有次第的学习,这样成效才会好
而且基础打的好,这样学习的过程和难易才会完整弄清楚,不会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经过1.[课诵熟练经文],2.[思维解义归纳要点],3.[实际修行运用在生活上],4.[为人演说宣扬佛法],四个阶段都完全熟悉了才更换下一次课诵的佛经,这样才算完整的实修一部佛经
从基础的地藏经开始,把地藏经弄得一清二楚,落实在生活上,也教导众生学习
这样有完整的实修过程体会,以后才能弄懂楞严经,不然那些名相就算说了您也难能体会
因为实修才有体会,没有完整的实修就无法和那些名相起关联,自然就不懂
——学佛要望高望远,培养远大的目标,但是更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

再比如,针对一些名相的理解,善知识教导:
必须真正有修行体会,逐渐在不同次第上有体会,才能更真确的明白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相信很多皈依三宝的佛弟子一开始并不明白皈依
虽然去皈依了,不过只是一起去皈依,并不明白皈依的真义
就像常提到的发心,或者慈悲心,虽然都会依照发愿词回向词念诵
但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名相,其实要修行多年才会逐渐明白,真正成佛才能完全圆满
很多佛弟子都是在多年的修行过程后,
才逐渐体会到自己慈悲心不够,发心不真确,才发现自己以前并未老实信佛
所以才会说真修才会明白真心,才会真信
——为什么说[真修才能真信]

所以【学佛要望高望远,培养远大的目标,但是更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低处着手】【真信和真修行就是建立在如实两字上】

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的相关内容:
修行没有难易,就只有是否每天随时(每个当下)都落实的差别—— 一百次佛七
我们累生累世已经累积了很多世俗的观念、欲望、仇恨、嫉妒、担忧、和恐惧
如果,我们不每天念佛、拜佛、诵经、读经、思维佛法,让身心维持清净稳定
那些累世的负面习气种子很容易就会浮现,占据我们的心灵,让身心堕落,身心交互恶性循环
每天阅读佛经,思维佛法,沐浴在超越凡俗的佛法知见中,这样就能逐渐摆脱世俗杂想与妄想,就能脱离凡俗的干扰与障碍——简单的身心健康法则
什么是行法,,就是去做,,去做就是行法,,不做就没有行——行法
修行、行菩萨道,就是要从众生的世界中亲自承受、学习,然后才能开导众生
也因此,从众生苦难中亲自体会,来谈谈这问题,这是菩萨行者的课题
——堕落或提升是可以选择和学习的
五浊恶世杂染深重,想要在其中生活,就要随时补充佛法良药
要平常养成多读帖子的习惯,这样就能解除疑惑,才不会被世俗烦恼所淹没
千万不要平常不读帖,学佛也不用功,然后就想有福报,遇到困难就开始怀疑佛法
要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不论善报恶报,都是自己慢慢累积而成的

不论生活享乐或困苦,佛弟子都要脱离这些杂染
虽然人生的痛苦令人难过,但是人生的享乐和欲望,更令人难以脱离轮回
[实修]就是要断除[享乐]和[痛苦]两边杂染
——提供给正因生活困难而烦恼难过的人参考
如果只看真善和利益众生而不执着在自己身上,法界的善和光明就会和这个人相应,就会众志成城
而原本一般人认为困难的事情,就会变简单了,这就是法性原理
——好事、正确的事,做就对了
成佛则是要靠自己修行,靠自己消除贪嗔痴,佛菩萨只能引导和教导,没办法代替众生修行和成佛
自己的贪嗔痴和妄念,就是要靠自己学习消除
只有靠自己转念和认清法界实相,逐渐消除贪嗔痴,这样才能成佛
这才是科学,这才是真正的原理,真正的原理在佛经中都有说明
想成佛,就是要靠自己实修,清除第八识中的妄念种子,这样才能成佛
能不能成佛,靠的是众生自己要转念,要转邪为正,要消除妄念和习气,要纠正错误的认知和观念
而不是靠佛菩萨的神通就能成佛的,如果可以,那大家都不用修行,都让佛菩萨超度成佛就好了,还要那么麻烦吗?
所以,真实上就是不可能靠神通成佛,
想成佛必须靠智慧解脱,就是自己在知见观念和实力上提升,恢复到佛性的状态
这过程就必须靠自己实修来消除妄念和习气,如此让佛性显露,就能逐渐成菩萨,最后成佛——超度和成佛是两回事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8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10:3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9 14:30 编辑

敷演大乘经典之处。若有众生闻说大乘。心不乐闻。调弄诽谤。当知则是邪魔眷属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尔时夫人白佛言。何者邪魔眷属。

佛告夫人。

敷演大乘经典之处。若有众生闻说大乘。心不乐闻。调弄诽谤。当知则是邪魔眷属。
(附注:在演讲大乘经典的地方,如果有众生听到大乘佛法,心生不乐,不想听大乘法,调弄毀谤佛法和修行人,该知道这些人就是魔眷属)

诽谤大乘经典心故。死堕阿鼻受苦无量。复生饿鬼食火屎尿。

无量劫中受苦毕已。后生人中。盲聋瘖痖。病癞不具。
(附注:不具就是身体不健全)

此等众生命终之后。经无量生。方得值遇如来亲承供养。于诸佛所还复得闻大乘经典。纯一无杂。

[末学解说]

这时,夫人询问佛陀说,何者是邪魔(指妨碍菩提道之邪法恶魔)眷属呢。

佛陀告诉夫人。

在敷演大乘经典(指大乘佛教徒所信奉之经典)之处。如果有众生闻说大乘(乘,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心中不乐闻。调弄诽谤。应当知道这些众生便是邪魔眷属。

因诽谤大乘经典心之缘故。死后堕入阿鼻(即无间地狱)受苦无量。又再生为饿鬼食火屎尿。

于无量劫中受苦完毕后,再投生人道中,盲、聋、瘖、痖,病癞身体不健全。

这些众生命终之后。经过无量生。方能获得值遇如来亲承供养。于诸佛所再得闻大乘经典(指大乘佛教徒所信奉之经典)。纯一而没有杂染。

注解:
【邪魔】:指妨碍菩提道之邪法恶魔。如魔罗(恶鬼神之总称)化作佛形,恼乱行者正定;或世间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以扰行人正见者,故经典中常称其为“邪魔外道”。如盂兰盆经(大一六·七七九中):“天神、地神、邪魔外道。”又教内行者起诸妄见、妄语以迷惑众生者,亦称为邪魔。另如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大一九·一五四中):“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世人由此转其义,谓凡有“妨害”之事物,皆是邪魔。(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大乘起信论、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法事赞卷下)p3035FROM:【佛光大辞典】

【大乘经典】:大乘经,梵语 maha^ya^na-su^tra。指大乘佛教徒所信奉之经典。又作大乘修多罗、菩萨契经、方等经、大方等经。即大智度论所谓“声闻藏、菩萨藏”中之“菩萨藏”。大体而言,小乘经典即指阿含经或南传之尼柯耶(巴 nika^ya),为部派佛教及今之南传佛教徒所信奉。此类经典以外,尚有数量甚多之经典则为大乘经典。以大正大藏经为例,其中所收之经(律、论除外),阿含部及本缘部内之一部分为小乘经典,其余之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宝积部、涅槃部、大集部、经集部、密教部等所含之经书,皆为大乘经典。大乘经所说之主要内容,为成佛之途径、菩萨道之内涵,及六波罗蜜、佛性等教义,凡此皆非小乘佛教之义理所侧重者。而北传中日韩等国之佛教徒,虽不排斥阿含经,然所信大体以大乘经典为主。
 关于大乘经典之经卷部帙,兹列举如下:据历代三宝纪卷十五所举,宋世众经别录立大乘录、小乘录、大小乘不判录等之别,其中,大乘录总计四三八部九一四卷;李廓之魏世众经目录则立大小乘之经、律、论等之别,其中,大乘经目录二一四部;宝唱之梁世众经目录立有大乘经、小乘经、异译经等之别,大乘经二六二部六七四卷;隋代法经之众经目录将大小乘之经、律、论各分为一译、异译、失译、别生、疑惑、伪妄等六种,其中,大乘修多罗总计七八四部一七一八卷。同书卷十三大乘录入藏目,将大乘经典分为有译、失译二种,合计四六九部一二八七卷。此外,开元释教录卷十九入藏录,则举出大乘经典有五一五部二一七三卷。
 盖大乘经典出现于世之年代虽不详,然就东汉桓帝、灵帝时,竺佛朔、支娄迦谶等人传译道行经、般舟三昧经、首楞严经等,及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中援引六波罗蜜经、法华经、十地经、网明菩萨经、禅经、菩萨本起经等而论,则恐系从佛陀入灭后五百年顷,渐次出现于世,而至龙树时代,已成重要之经典行世。此等大乘经典,虽经古来诸多论师主张并非佛陀所直接宣说者,然皆不外根据佛陀所说之教理而来,并进一步发挥佛法之微言大义,阐明其一一之实义,复深入印证考察而加以整理记述,故大乘经典可谓集佛陀教法之大成者。(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大宝积经卷九十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大乘庄严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三、大乘义章卷一、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九)((参见:小乘经典)937、“修多罗藏”4040、“经”5548)p828 FROM:【佛光大辞典】

【大乘】: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梵 hi^naya^na)之相反词。乘(梵 ya^na),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次各说:
 (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
 (三)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仅否定人我之实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实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脱为主要目标,故为自调自度(调指灭除烦恼;度指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认为涅槃有积极之意义,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之菩萨道。
 (四)小乘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论。至于大乘,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
 (五)大乘所以殊胜之理由,菩萨善戒经卷七与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皆曾列举七项,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六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毗佛略(梵 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发菩提心(心大),领解其教法(解大),以清净心(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
 (六)印度之大乘,有中观、瑜伽二系统以及后期之密教。(1)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之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2)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出现以说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之各类佛经,从中形成由无著、世亲为始祖之瑜伽学派。(3)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纪初在印度绝迹。而由印度本土传出之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
 (七)在我国,根据大乘诸经论所创之多数教派,如三论、涅槃、地论、净土、禅、摄论、天台、华严、法相、真言等为表示自宗之优越,而对大乘经典作种种分类与判断。例如,真言宗分显教、密教;华严宗及天台宗分权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之教)、实大乘(大乘中之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复有分有相大乘、无相大乘二种;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说法。
 (八)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均属大乘。
 (九)缅甸、泰国之佛教属古来之上座部系统;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则属大乘系统。
 (十)天台宗将小乘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教(藏教)(华严宗则称之为小乘教)。又认为小乘中有“有门”(发智论、六足论等)、“空门”(成实论)、“亦有亦空门”(昆勒论,此论未传我国)以及“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此亦未传至我国)等四门,称为小乘四门、或小乘四分。
 (十一)智顗之金光明玄义,立有理乘(一切存在之本质为真如理性)、随乘(随应对象而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证自悟、悟他之果位)等三大乘之说,依次相当于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放光般若经卷五叹衍品、金刚仙论卷二、入大乘论卷上、法华文句卷三下、大乘大义章卷下、大乘义章卷一、摩诃止观卷三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见:大乘经典)828、“小乘”925、“教相判释”4602、“昆勒门”5911)p807FROM:【佛光大辞典】

【阿鼻】:华译为无间,即无间地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这段佛经,反观自己身边的一些众生
很多人对于正知见,比如吃素、戒酒等等,都充满了怀疑与对立
更不要说对大乘经典、对佛法,生信并修行且实证了
然而娑婆世界的众生如此难调难伏,罪业深重
如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诸佛菩萨
依然不离不弃,慈悲救渡,包括邪魔眷属等一切众生,都一视同仁,平等待之
由此,末学发起深深的感恩之心!

同时,末学有如下体会:

一、要发心学习佛法,早日脱离轮回苦海
以法界来说,十方诸佛都在宣扬佛法,引导众生解脱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有佛法,[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东方琉璃世界]也有佛法
我们这五浊恶世[娑婆世界]同样有[释迦牟尼佛]宣扬佛法
[六道轮回]中,每一道都有佛菩萨宣扬佛法
——[网路上请谨慎发言]以邪见错解因果,错误关联,怀疑佛法,这因果可不小

满脑贪瞋痴,就会堕入恶道中
善恶参半,就可能投胎入人间
杀生或罪大恶极就容易堕入地狱
淫念炽盛就容易堕入畜生道
贪心吝啬就容易堕入饿鬼道
慈心善良就容易往生善道,如天上或人间富家
学习正法修行就容易生天或往生净土甚至解脱轮回
——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众生刚强难化,想要在六道轮回中解脱成佛,那就要学习佛法。
学习佛法的过程,由浅入深,先学习消除自身烦恼和业障,然后逐渐深入更深更高的次第,学习自度度人的方法和原理
——为什么要谈「法性原理」?

发心即显,深心即密
要入佛法之门,必须发心

以修行佛法而进行的思维,那就是「正思维」,就能进而引起「正念」,甚至进入「正观」
所以,基本上,常「正思维」就能引起「正念」和「正观」,心念就能保持在「正念」上,就是随时「正观」,就是「正定」
——看似退步是向前

人间难免有种种苦难,而众生往往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

其实,众生的一切烦恼与问题,用「心经」中的一段话就可以完全解决了
那就是:「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对于世俗的困难、苦处或烦恼,只要心无挂碍,就能免除、消除一切恐怖,就能远离世俗颠倒的梦幻与妄想,
这样就能逐渐迈向真实解脱的大涅槃(究竟涅槃可作两种解释,1.究竟就是逐渐而终究,2.「究竟涅槃」就是指「大般涅槃」)

简单说,就是心(心量、心念、观念)超越了世俗,自然就能超越世俗的烦恼与业障,当然逐渐就能脱离六道业力的束缚

然而,怎样才能心无挂碍呢?
那要依靠「般若波罗蜜多」。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
这在「大般涅槃经」或「般若经」(泛指大、中、小品般若经)中有解释
(「心经」就是般若部经典的精华,是从般若经中节录而出)

「般若波罗蜜多」有几种面相的意义,就是「首楞严三昧」,就是「般若实相智慧」,就是「佛性」
「首楞严三昧」指功用、功能、状态,「般若实相智慧」则是指通达一切事相与原理的真实智慧,「佛性」则是指清净光明的本体

透过学习「首楞严三昧」,我们可以学习契入这些功用与状态
透过学习「般若实相智慧」,我们可以逐渐实证通达一切的智慧
透过认识「佛性」,我们可以学习逐渐契入清净光明的本体

当我们逐渐学习佛经中的正知见(佛陀的解脱智慧,对世俗的正确看法和观念),我们就可以逐渐提升智慧
藉由观念的改变和提升,并逐渐学习操作的方式与观行而契入光明的状态,而逐渐恢复清净光明的本体-「佛性」
这样,我们就能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与恐怖,就能究竟解脱而契入涅槃

所以说,透过上述三种修行,我们可以逐渐心无挂碍,逐渐远离世俗的颠倒梦想,逐渐究竟涅槃
——「般若波罗蜜多」

修行佛法应该先注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以及听闻佛法,读诵佛经,思维解义,断恶修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上面讲的这些都能逐渐做好,自然就能逐渐清净达到[自净其意]
—— [问答]打坐

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也说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
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思维佛法,实修佛法——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佛经为什么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读诵?

二、要学习佛菩萨,慈悲平等救渡众生

1.树立信心
发愿当菩萨而能真正行菩萨道的其中一个要件
就是相信自己能真的成就,要对自己有信心
这是很多佛经上都这样讲的
其实佛性本圆满,没有信心其实就是凡夫的妄念
本来就光明自在,又何来黑暗的负面思维呢
所以[没信心]本身这也是恶种子妄念,
这是无明,不懂佛性原本光明自在
——[略说]精进修行过程的消业现象

2.下定决心
是不是菩萨根器、能不能当菩萨根器、能不能普渡众生,这其实都看自己的发心和善知识的引导,
如果心境能不断正向、向上提升,就能不断超越,相反,就可能一退再退。
想提升,当然就像爬楼梯,都是费力或辛苦的,而费力和辛苦就是来自累世负面习气业障,
而能不能超越业障和痛苦,这就考验实修者的决心和毅力,也显示用心与心力、光明与智慧

如果常接触的是负面思维、懈怠懒散,又落实没有正向提升的定课,
那么,当然就会被负面心念和沉重的身体业障所侵蚀和障碍。
所以,忏悔和亲近善知识是初学非常重要的,常忏悔才能改过向上,亲近善知识才能避免退转

而如果这些都做不到,所看所想都不远大,而只剩下少许善根(不具备大乘根器或退失大乘发心),
那佛菩萨只好用比较低次第的方法和善法,来引导增上修行者的基础信心和发心
——「实修」与「压力」

3.自利利他
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真正发起菩萨心和菩萨行,而形成累世的惯性(例如:慈悲和智慧,以及普渡众生的方法),
这就是菩萨性,就是菩萨的本性内涵,这必须靠累世修行来累积达成,这样才能逐渐契入佛性而成佛
——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
——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例如:对于家人或亲友可以不定时送一些小礼物,或随时微笑,适时关怀或鼓励或赞美,或布施劳力做家事,或和颜悦色适时的宣导正知见,
以上这些都是布施的范畴,以此维持彼此良好互动,增进感情和互信,这样就容易引导亲友信受佛法
所以,对家人不要吝啬布施小礼物,不要吝啬微笑和赞美,要布施劳力多做家事,要教导亲友吃素和因果
因此,不是布施外人才叫做布施,布施家人也是修行重要的一环,这点要弄清楚,才不会内外失衡,才不会令家人讨厌


[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嫌恶嘲讽挑拨恶口只会让自己成为令人讨厌的人,更不用说修行和普渡众生
因此,和亲友或众生说话,切忌嘲讽挑拨和恶言相向,这也是基本的十戒范畴.如果犯戒就不可能有定慧可言.
再者,嘴巴都管不好,怎能说自己是修行人呢?嘴巴管不好,都是自己的心念出了问题,应该先检讨自己,好好忏悔.
心美就能看到美好处,心好就能看到众生的好处,所以,不要吝啬赞美和鼓励以及关怀的言语
赞美鼓励以及关怀更容易使亲友和众生能接受自己


[利行摄]是以利益众生为重,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不在乎自己得失的利人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帮助人,只要是正业正行,都应该支持,并且平常应该多宣扬正确知见和正业以及正行
亲友或众生如果有任何一点一滴的善念或善行,都应该全力支持和帮忙,千万不可轻视或嘲笑或不在乎
例如:如果家人想放生或去佛寺或乐捐,那应该放下自己的私事或定课,陪家人行善
又或者,平常多宣扬正知见,帮助亲友和众生建立正行和善行的基础观念,促发众生能行善,这也是利行

[同事摄]就是与众生同事,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例如:多参与各种文化慈善或爱心活动,加入各种社会服务的义工或志工,关怀病人老人孤儿和弱势或伤残
如果能如此,这样的佛弟子必定是融入社会,受人爱戴和喜欢的人,
如此广结善缘的良好互动,定能得到互惠的回报,定能获得好的工作和伴侣,
也更能得道多助,更有实力能帮助众生,以及落实普渡众生的菩萨行
一般人找不到好工作和伴侣,这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就是不懂[只要正向的付出,就会有正向的回报],就是不懂因果
如果自己是个光明乐观进取,有爱心有善心,帮助众生又工作认真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所以,只要努力正向的融入社会和人群,就能自利和利他,就能落实菩萨道.
对于家人或亲友或工作伙伴也是如此,学佛后不可就少了和家人说话或相处或少做家事
应该透过相处或共同做家事,或关怀健康上工作上学业上的情况,来增进引导家人学佛的机会——改善自己和家人亲友同事关系的法门~[四摄法]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11 13:37 , Processed in 0.1370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