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0 09:3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20 11:55 编辑

诸大菩萨无边智慧清净行门:[念佛门]~华严经(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诸大菩萨无边智慧清净行门?所谓:
智光普照念佛门,常见一切诸佛国土种种宫殿悉严净故;
令一切众生念佛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皆令见佛得清净故;
令安住力念佛门,令入如来十力中故;
令安住法念佛门,见无量佛,听闻法故;
照耀诸方念佛门,悉见一切诸世界中等无差别诸佛海故;
入不可见处念佛门,悉见一切微细境中诸佛自在神通事故;
住于诸劫念佛门,一切劫中常见如来诸所施为无暂舍故;
住一切时念佛门,于一切时常见如来,亲近同住不舍离故;
住一切刹念佛门,一切国土咸见佛身超过一切无与等故;
住一切世念佛门,随于自心之所欲乐普见三世诸如来故;
住一切境念佛门,普于一切诸境界中见诸如来次第现故;
住寂灭念佛门,于一念中见一切刹一切诸佛示涅槃故;
住远离念佛门,于一日中见一切佛从其所住而出去故;
住广大念佛门,心常观察一一佛身充遍一切诸法界故;
住微细念佛门,于一毛端有不可说如来出现,悉至其所而承事故;
住庄严念佛门,于一念中见一切刹皆有诸佛成等正觉现神变故;
住能事念佛门,见一切佛出现世间放智慧光转法轮故;
住自在心念佛门,知随自心所有欲乐,一切诸佛现其像故;
住自业念佛门,知随众生所积集业,现其影像令觉悟故;
住神变念佛门,见佛所坐广大莲华周遍法界而开敷故;
住虚空念佛门,观察如来所有身云庄严法界、虚空界故。

[末学解说]

什么是诸大菩萨无边智慧清净修行法门呢?就是:

智光普照念佛门,因常见一切诸佛国土种种宫殿悉严净(谓诸佛国土之庄严清)之故;

令一切众生念佛门,因随诸众生心之所乐,皆令见佛得清净之故;

令安住力念佛门,因令入如来十力(如来之十力也。详见下方注解)中之故;

令安住法念佛门,因见无量佛,听闻法之故;

照耀诸方念佛门,因悉见一切诸世界中等无差别诸佛海((譬喻)佛界之广大无边如海也)之故;

入不可见处念佛门,因悉见一切微细境中诸佛自在神通事之故;

住于诸劫念佛门,因一切劫中常见如来诸所施为无暂舍之故;

住一切时念佛门,因于一切时常见如来,亲近同住不舍离之故;

住一切刹念佛门,因一切国土咸见佛身超过一切无与等之故;

住一切世念佛门,因随于自心之所欲乐普见三世诸如来之故;

住一切境念佛门,因普于一切诸境界中见诸如来次第现之故;

住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念佛门,因于一念中见一切刹一切诸佛示涅槃之故;

住远离念佛门,因于一日中见一切佛从其所住而出去之故;

住广大念佛门,因心常观察一一佛身充遍一切诸法界之故;

住微细念佛门,因于一毛端有不可说如来出现,悉至其所而承事之故;

住庄严念佛门,因于一念中见一切刹皆有诸佛成就等正觉(译曰等正觉者,遍知者。如来十号之第三((参见:十号)),觉即知也。觉知遍于一切,是遍也。觉知契于理,是正也。谓遍正觉知一切法也)示现神变(为教化众生,佛、菩萨等以超人间之不可思议力(神通力),变现于外在之各种形状与动作。狭义言之,一般系以身来表现,即指六神通中之神足通;广义言之,则包括身、语、意)之故;

住能事念佛门,因见一切佛出现世间放智慧光转法轮之故;

住自在心念佛门,因知随自心所有欲乐,一切诸佛现其像之故;

住自业念佛门,因知随众生所积集业,现其影像令觉悟之故;

住神变(为教化众生,佛、菩萨等以超人间之不可思议力(神通力),变现于外在之各种形状与动作。狭义言之,一般系以身来表现,即指六神通中之神足通;广义言之,则包括身、语、意)念佛门,因见佛所坐广大莲华周遍法界而开敷之故;

住虚空(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念佛门,因观察如来所有身云庄严法界、虚空界之故。

注解:
【严净】:谓诸佛国土之庄严清净。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禅苑清规卷一)p6736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论二十五,俱舍论二十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海】:(譬喻)佛界之广大无边如海也。探玄记三曰:“佛海者,能化之佛非一如海,谓遍一切处而转法轮故。”梁武帝文曰:“同归佛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等正觉】:(术语)梵语三藐三菩提,译曰等正觉,又三藐三佛陀,译曰等正觉者,遍知者。如来十号之第三((参见:十号)),觉即知也。觉知遍于一切,是遍也。觉知契于理,是正也。谓遍正觉知一切法也。又三世诸佛之觉知平等,故曰等,离邪妄故曰等。大经净影疏曰:“等正觉者,余经中亦名正遍知也。正是理,于理究照,故名遍知。今言等者,是彼遍也。称理名等。正者,还是余经正也。言其觉者,是彼知也。”资持记下三之二曰:“等正觉者,谓三世道同。正印简异邪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变】:梵语 vikurvaN!a。为教化众生,佛、菩萨等以超人间之不可思议力(神通力),变现于外在之各种形状与动作。狭义言之,一般系以身来表现,即指六神通中之神足通;广义言之,则包括身、语、意。大宝积经卷八十六举出:说法(意)、教诫(语)、神通(身)等三种神变(指三示现)。相对于神足通之神变,另有震动乃至放大光明等十八种,称为十八变、十八神变。(长阿含经卷一、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法华文句卷一下)((参见:十八变)360)p4261FROM:【佛光大辞典】

【虚空】:(术语)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遍,相者随于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为虚空,以其相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为一无为法,数于三无为之一而摄于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于色处之中,即有为法也。世人以此空界之色为虚空,故世人所谓虚空者为妄法,而不免生灭。楞严经六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同九曰:“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同十曰:“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起信论曰:“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则无虚空之相。”大乘义章二曰:“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遍,相则随色,彼此别异。”此体之虚空无为,有部立为有法,大乘立为无法。(参见:虚空无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这段佛经主要讲了诸大菩萨无边智慧清净之修行法门——念佛门
通过上述的学习,末学才知道,原来念佛法门有如此多的内容(21项):

智光普照念佛门;
令一切众生念佛门;
令安住力念佛门;
令安住法念佛门;
照耀诸方念佛门;
入不可见处念佛门;
住于诸劫念佛门;
住一切时念佛门;
住一切刹念佛门;
住一切世念佛门;
住一切境念佛门;
住寂灭念佛门;
住远离念佛门;
住广大念佛门;
住微细念佛门;
住庄严念佛门;
住能事念佛门;
住自在心念佛门;
住自业念佛门;
住神变念佛门;
住虚空念佛门。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这些都是念佛法门中不同的修行方向,修行内容,修行要点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逐一进行修习
由此机缘,学习清净光明净土中关于[念佛]的相关内容

一、为什么要念佛?
「念佛」其实是快乐的事情,真懂念佛,就会知道念佛是快乐的
念佛是清净、光明、圆满、欢喜、自在、快乐的,是慈悲、平等、感恩、智慧、无碍的
因为「佛」就是如此,而且众生的「佛性」也是如此,
因此,「念佛」能启发众生的「佛性」,让自己逐渐与「佛」相同的清净、光明、圆满、自在、快乐
所以,真懂念佛,就会「常乐念佛,欢喜念佛」
——常乐念佛,欢喜念佛
就像从小立志做大事,就会朝目标前进
因为佛有大智慧大慈悲,是真正觉悟者,
每个佛菩萨都曾经发过大愿,俱足大慈悲,
所以都是我们忆念学习成佛的目标,
因此我们一心念佛,仿效佛菩萨的大慈悲精神,
就像从小阅读伟人故事,受到精神的感染,
奋起向上,相由心生,业由心转,转凡成圣
透过时时忆想佛菩萨和念佛菩萨名号,仿效佛菩萨的精神,
我们由心性上逐渐改变,心常忆念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和光明
借此逐渐由心改变我们的思想行为,真正逐渐把自己由凡夫转变佛
所以佛弟子应该随时念佛
而且透过实际念佛转凡心为佛心的过程,
得到和法界一切佛菩萨以及一切众生相应共鸣(认可与帮忙,就是所谓加持)
因此能逐渐成就佛法大事业,这种威力就是功德
所以念佛能成就大功德
——[初学解答]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相关学习:为什么要念佛、命终求生「极乐世界」?

二、念佛的不同方式
想要普渡众生,
[快速念佛]和[慢速念佛]以及其他各种念佛方式是都要会的
这是为了普渡不同众生,而且逐渐增上定力修持
所以都要学习过,都要知道其中的不同
这样才能适应不同众生,给予不同教导
[快速念佛]
举例来说,就像[拇指指甲]和[食指指甲]快速碰撞(或者如快速敲打木鱼)
每一碰撞都要一次念佛,也就是每一闪都是一次念佛
在非常快速下,达到几乎念念都是佛号,
虽然如此,其实还是有非常短暂的空隙
这是心力和定力的专注训练


[慢速念佛]
非常缓慢的念佛,虽慢但是如流水不断
不断故念念都是佛号
这是念佛不疾不徐,稳定力的展现

以上这都是以佛号为念的念佛方式
这两者只要念佛的心力和定力逐渐专心增上就会达成
这都是以念佛来训练三昧定力的基础

如果上面两种方式已经熟练
就可以增上到逐渐[一念到底][不中断]的念佛
也就是佛号整个就在脑海中,不曾分离

这样基本上就很容易以念佛的定力
达到[圆觉经]讲的[奢摩他]的境界

心力如果训练的不错

再者还有[观相念佛]或[观佛号(观字)]的念佛方式
就是直接脑海中印出[佛像]或[佛号字体],而不消失

或甚至只是[忆念诸佛法身][正观觉照]

这些其实只要发心就能逐渐达成,
重点在于多练习,以及心法的体会

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所以不一定相同
不过,想要达成这些都要靠实修
就是每天花三小时专心念佛或拜佛或持咒或诵经
这样就能逐渐在过程中增上,就能逐渐明白
——[快速念佛][慢速念佛][观相念佛][观佛号(观字)念佛][忆念诸佛法身][正观觉照]
[快速念佛]和[慢速念佛]都要会
[快速念佛]是念佛速度很快,几乎达到念念都是佛号,以这样来排除妄念
[慢速念佛]也很重要,慢速念佛要放松,要很慢,但是却不中断,这也是一种寂静的稳定力
这两种都要会,都会了以后再学最后一种,就是一念到底,念头不间断的[三昧观照念佛]
——[略说]快速念佛&慢速念佛&观照念佛
关于念佛,念佛是有次第的,如果在口舌持名上,没有往下一次第,这样就不容易进步

举个例子
把您拇指和食指的两个指甲快速碰触又离开,
尽量做到非常快速点到为止又分离的情况,这样看看您一分钟能点几下
又或者点滑鼠,非常快速的点击,看看一分钟能点几下
念佛就是要练习到这样,跟上这种快速的点击,而逐渐让自己念念分明都是佛号

慢慢的念佛当然也是一种方法
但是快速的念佛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最后要进入到拇指和食指只有一点击就粘住停止,一念佛号永不分离
——[问答]念佛观想拜佛等问题

三、念佛的速度与数量
念佛是帮助我们恢复佛性本体,藉由高数量高时间的练习,让我们对念佛更熟练更有体会
所以重点在于过程,在于这种修练的过程,这过程中您就会慢慢进步,就会慢慢深入佛心
这样佛性逐渐显露,自然业障消除,佛性功德不可思议,当然就能自在念佛
每个人的1.根器2.吃苦能力3.过去世因缘4.今生消业情况不同,所以增上的速度也会不同
念佛最快的情况就是一念到底没有中断,这是心念
比较差一点的,就是念念都是佛号,这些念念还有细微的间断,这是默念
更差一点的就是快速念佛,这是所谓的金刚持,念念佛号分明,这时候嘴巴已经跟不上,
最差的就是口念佛号,这要念到清晰分明,以量取胜
重点不该放在快慢,而是在于数量,刚刚说过了,
重点在于经过这个数量修行的过程(每天约满3小时的实修),您自然就会进步
心力念力定力就会进步,自然就会快
此处,念佛的数量在于成就心力念力定力

另外,在念佛的方法中,念佛的速度则在于排除妄念
普通的速度需要普通的定力,快速的速度则需要更深的定力,
这样才不会在求快的过程中产生散乱的情况

有这些心力念力定力,这样才容易成就观行
不然,当您练习观行的时候,随便一个声音或世俗念头就无法成观了
——[略说]念佛的速度与数量
在佛经中,经常谈到某些阶段性修行(念佛,持咒,消业,或三昧观修)
这种都会谈到次数或者天数的期限
例如,地藏经,法华经,楞严经上都有

如果您想得到佛经上所说的好处,那还是依照佛经所说
好好念佛菩萨名号,至少次数要满足佛经上所说
这样才能展现您学佛的决心,所求才容易满愿,业障才容易消除
——念佛一定要记数吗? ~ 看看[地藏经]怎么说
初学者依照自身次第,根据佛经教导,每天以多少数量为目标来念佛持咒诵经,这都是于法有据的,有佛经根据的
就像是学世俗学问或技能,也是要每天练习,而且可能规定每天达到多少定量,才能在预定时间达到学习的效果
修行上也是这道理,所以,对于初学者,会有定量的要求,以达到断除烦恼的效果
——常乐念佛,欢喜念佛

四、念佛的修行原理
其实念佛不是只能用[嘴巴]或[念头]去[持名号],
其实把[念佛]当成只是口持或念持名号,这样其实是很狭隘的念佛方法
进阶的观想或观照念佛,可以是念头的一种感觉,或想像,或忆念,或氛围,
这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不一定需要口持或念持名号,(不过学习过程中当然可以持名念佛)
就像您看到您的母亲(或您想您母亲的时候),您知道他就是您的母亲,
但是您不会口叫您母亲的名字,也不会心念您母亲的名字
您的母亲直接就在您的心里,就在您的脑袋里,根本不用去念母亲的名字
这就是真正[观想][观照]念佛的道理,是一种正观,
不过[正观]有很多形式,又例如还有[实相念佛],所以目前先不详细说明
虽然讲了上面这些,但是实际的修行还是要按部就班才能增上
千万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把基础练好才行
——[法门实修]每天早上刚睡醒时的重要实修观行&观想念佛

以一般的情况来说
一开始,先要求[字字分明],也就是每个字都要口念清晰稳定
如果心力足够,如果够专注,
就能口齿清晰且逐渐加快速度,达到一小时约一万以上

可能有人以为念佛不应该求快,其实这是不懂修行的次第和原理
如果明白各种不同次第修行方法,知道如何[增上修行](也就是所谓的[加行])
就会知道~其实加快速度并不是为了求快或求数量,而是要训练自己的心力
透过快速或慢速的念佛,都可以训练念佛的专注力和稳定力
就像我们学开车,
透过快速练习可以练习开车的技术,
透过慢速练习,也可以训练开车控速的稳定力

所以念佛一样可以透过[快速]或[慢速]念佛来考验念佛的功力
一般来说,这对于业障比较重的人,通常是无法短时间内达成的
大部分来说,这都要业障比较轻的人才能做到
因为业障比较轻,所以心力智慧和专注力或口调都会比较没有障碍

下来应该是要由[字字分明]进阶到[念念分明]
也就是把[口念]改为[心念],就是[默念]或所谓的[金刚持](嘴巴不出声的念)
这样念佛的训练就由[口念]改为专注在[心念]上
这就可以避免嘴巴跟不上速度的烦躁——[念佛精进实修]案例说明,快速念佛和慢速念佛的修行原理

修行久了就会发现次数不是问题,不用担心

到时候每个咒您也是都持过百万千万次以上

后来要增上的反而是光明定心,不是在次数上打转,

而是念念都是佛心,念念都是佛号,念念都是咒

不过初修行,次数也很重要,因为次数多才能熟悉

初修行,次数多就是为了增进修行的定力,为了熟练,消除妄念

初修行次数要多,才能排除初修时期的种种业障干扰
——每天念佛持咒(或短期专修某法门)次数问题

五、念佛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不论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施食超度回向....,一切法的根本重心在于心法
所以佛经上经常强调[至心][诚心][深心],
也常讲到[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欢喜心]....
藉由这些心法修持,逐渐转凡心为佛心,逐渐显露根本佛性而成佛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所以不论[拜佛][念佛][持咒][诵经][打坐][施食][超度][回向],或一切外在行法
[重点]都在于[收摄凡心],[契入佛心],然后[恢复佛性]
这才是我们心应该放的位置,就是[放在契入佛心的心境上]

例如~
[清净心][平常心][欢喜心][慈悲心][感恩心][光明心][平等心][舍离心][惭愧心][忏悔心]...
每个人可以依照自己的相应次第和情况,运用上述的心境来[念佛][拜佛][持咒][施食][超度][回向]
而且把这心境,把这心法的修持和自己相应的佛菩萨做紧密的结合
至心诚心的心念佛菩萨的名号,用这样的方式来念佛和拜佛
心想佛菩萨光明佛光照耀自己全身,让自己全身都清净光明,消除业障
并且自己发起无上大愿,希望自己能像佛菩萨一样光明自在解脱成佛
也以此光明遍照(回向)一切众生,让众生都脱离苦难,清净自在解脱成佛


以上这就是[光明心法]
就是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打坐绕佛和回向,种种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就是恢复清净圆满自在的
——[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打坐,施食,放生,超度,回向]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六、念佛的次第和心法次第
念佛,或任何佛法法门,都分为
1.[表法](外表的方法,可说是佛菩萨慈悲度众的各种方便法门)
2.[心法](以佛法正观的内心作用,排除妄心,恢复真心佛性的智慧法门)


所以,如果只是嘴巴持名,这就是[表法],因为心没有作用
这种情况时常出现在初学的佛弟子身上,嘴上念佛,心里胡思乱想


如果嘴巴持名的时候,或不论嘴巴持不持名,或用默念,
若加上佛法心法的正观作用,这样的修持就包含[心法]


所以,所谓的[一心]是可以用各种心导入的,例如,感恩心,欢喜心,清净心,慈悲心
我们任何众生都有这些好心,因为佛心佛性本俱足,与佛平等无二

只是每个凡夫杂染妄心有深浅的差别而已,所以慈悲清净欢喜的各种佛心状态不时常显露
所以常说,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修行的目的就是转化我们的[凡夫心]为[佛心],这样就能成佛
所以修行应该重视[心法]的导入,这样才能究竟成就

因此,念佛的次第,除了[表法]的不同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法]的不同
[表法]只是适应众生的方便法,因为不同的众生需要不同的引导
但是,更重要的重点在于[心法],[心法]才能契入显露[佛心]的修行次第
而[心法]又有种种不同,例如,感恩心欢喜心清净心,而且每一种都有深浅次第之分


不过想要[实修念佛]进入[心法次第],这要有些[基础实修]
因为众生业障太重,有种种干扰和障碍,如果没有落实基础实修,很难体会[心法]
所以先要由精进大量的[表法]来逐渐入心,才能逐渐体会[心法次第]——念佛次第和心法次第
同样念阿弥陀佛求往生,经中说一念二念乃至十念或一日二日乃至...,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
就是因为众生心念与弥陀相应的差别,也就是入心印心程度的差别,也是杂念妄想的差别,不能一心念佛,就有差别
——心念、信念&念佛持咒几次才有效?
以下末学谈谈修行在不同次第的不同情况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在精进实修时期
在念佛方面
末学都是念[南无]+[佛菩萨的名号],
佛菩萨的名号很多,
末学都有各种名号实修相应的经历

其实念佛应该要知道念佛的用意
,
(请参考下面帖子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也要知道[南无]两字的意思,就是[真心归命],这才是[皈依]
而且更要在念佛的时候,真心归命于佛
而不是嘴念心不念


但是,实际上,许多人念佛,连[南无]的意思都不了解
而且大都是嘴念心不念,没有真心归命
所以祖师才会强调[南无]两字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念[南无]+[佛号]
并且在念佛的时候,真心归命于佛


2.到了心法实修时期
这就不一定要加上[南无]两字了
因为明白心法的时候,当下念佛或随时都是真心皈依
而且这时候强调心法相印的各种修法,例如三昧觉观
所以重点在于心念和法义的相印和觉悟
所以佛经上讲甚深佛法的时候,
念佛都是破除佛号和佛相的
而是注重在正念实相,逐渐达到[不二]的次第
所以这时候不管有没有念南无两字,
其实都是真心恭敬归命于佛的


希望经过以上的说明,大家能有所了解
详细情况请深入经藏参阅佛经就能明白

所以,许多新进的佛友还没有深入经藏
误解念佛只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这是颠倒了

难道不能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七字吗?
不能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九字吗?
或[南无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十二字吗?
佛号很多,都可以念,

若偏执了,就是犯了[华严经]所讲的[受一非余]
自己还不懂,那是自己的因果,但是如果发帖,这种误导众生的因果可不小啊—[南无]+[佛菩萨的名号]和念佛字数的问题解析

七、念佛的实修细节
在出声方面
1.默念(增强忆念的能力,增进三昧力,也用在不适合出声念的场合或睡觉时或气虚时)
2.小声念(一般所谓的金刚持,对治散乱心,集中注意力)
3.大声念(运用在领众唱诵和退斥精魅鬼怪魔扰,有时可消除气虚状态)

在快慢方面
1.就像慢慢敲木鱼一样,慢慢一声一声佛号稳定的念佛(有些初学者这样才能安心静心)
2.就像木鱼敲的很快一样,要非常快速的口念佛而进入心念佛(有些初学者必须要这样的方法才能对治散乱心和妄念)
上述两种也都是佛寺共修的方法
3.只敲一下木鱼,棒子就停在木鱼上面,修行者的心,一念佛就黏在佛号上,一念不断
(这是比较深入的方法了,这是奢摩他的练习方法,一念寂灭安住佛号,一开始可以闭眼练习,这是奢摩他的最初练习状态,后来可以睁开眼,在日常生活中进入圆觉经讲的禅那状态,更详细的修行要参照佛经,以及依照不同情况个别说明讲解)

张眼闭眼

初学的时候可以闭眼比较容易专心

避免睡着可以微张眼

如果昏沉想睡觉就张开眼

破除外扰的时候先闭眼专注后张眼

练习[奢摩他]寂静禅定的时候先闭眼

练习[三摩钵提]幻化观照的时候先闭眼

练习[禅那]实相观照的时候张开眼
——[略说]念佛持咒的几个实修细节

八、念佛功德
念佛有各种不同次第,由浅入深,这些讲过很多次了
口念,心念忆念,观想观像,实相觉照,全都是念佛

功德两字也解释过很多次了
功德在于实证,没有实证就没有功德
众生念佛持咒诵经的功德回向,那些都是依靠佛菩萨的功德
如果佛弟子没有实修增上定力和智慧,那就没有自己的功德
——真念佛 ~ 佛藏经 鸠摩罗什译

念佛功徳不可思议 ~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里面消业最多的两个佛号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8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1 12:25: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21 17:03 编辑

不应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发一愿、得一记、住一忍,生究竟想 ~ [华严经]善财53参(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善男子!汝不应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发一愿、得一记、住一忍,生究竟想;

不应以限量心,行于六度,住于十地,净佛国土,事善知识。何以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你不应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发一愿、得一记、住一忍,生出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想;

不应以限量心,行于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住于十地(即指十种地位。又作十住。地,乃住处、住持、生成之意。即住其位为家,并于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详见下方注解),净佛国土,事善知识。为什么呢?

注解: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FROM:【佛光大辞典】

【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地】:即指十种地位。又作十住。地,梵语 bhu^mi,乃住处、住持、生成之意。即住其位为家,并于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诸经论所举十地名称,共有五类:
 <一>干慧等之十地:此说见于大品般若经卷六、卷十七等,以此十地共通于三乘,故称三乘共十地,或共十地、共地;天台宗称之为通教十地。大品般若经卷六述及干慧乃至佛之十地,谓菩萨依方便力修六波罗蜜,同时顺次行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经前九地至佛地。此十地为菩萨所具者;所谓佛地在此非指佛果,乃指菩萨如佛修十八不共法等。又大智度论卷七十五中,以此十地各配于三乘之阶位。智顗之法华玄义卷四下、摩诃止观卷六上释其意如下:
 (一)干慧地(梵 s/ukla-vidars/ana^-bhu^mi),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净观地。干慧意指单有观真理之智慧,而尚未为禅定水所滋润。此位相当于声闻之三贤位,以及菩萨自初发心乃至得顺忍前之觉位。(二)性地(梵 gotra-bhu^mi),又作种性地、种地。即声闻之四善根位与菩萨得顺忍之位,虽爱著诸法实相,但不起邪见,系智慧与禅定相伴之境地。(三)八人地(梵 as!t!amaka-bhu^mi),又作第八地、八地。人即忍意。相当于声闻见道十五心(已体认四谛十六心之八忍七智)之须陀洹向,与菩萨之无生法忍。(四)见地(梵 dars/ana-bhu^mi),又作具见地。相当于声闻四果中之初果须陀洹果,与菩萨阿鞞跋致(不退转)之位。(五)薄地(梵 tanu^-bhu^mi),又作柔软地、微欲地。声闻已断欲界九种烦恼(修惑)一分之位,即须陀洹果或斯陀含果。亦指菩萨已断诸烦恼,犹存薄余习之位,即阿鞞跋致以后至未成佛间之觉位。(六)离欲地(梵 vi^ta-ra^ga-bhu^mi),又作离贪地、灭淫怒痴地。声闻断尽欲界烦恼得阿那含果之位,与菩萨离欲得五神通之位。(七)已作地(梵 kr!ta^vi^-bhu^mi),又作所作办地、已办地。即声闻得尽智、无生智证得阿罗汉果,或菩萨成就佛地之位。(八)辟支佛地,即观十二因缘法而成道之缘觉。(九)菩萨地,指从前述之干慧地乃至离欲地,或指自后述之欢喜地乃至法云地(初发心至金刚三昧),即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之觉位。(十)佛地,指一切种智等诸佛之法完全具备之位。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此三乘共位之菩萨,依无漏智断尽疑惑而开悟;如灯心燃烧,不一定于初焰或后焰燃烧,同理十地之断惑亦不固定于任何一地,而系各自皆能至于佛果,故喻谓燋炷之十地。(光赞般若经卷七之十住品、放光般若经卷四治地品、卷十三甚深品、大般若经卷四一五修治品)
 <二>欢喜等之十地:此说见于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三以下、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以下、仁王般若经卷上与合部金光明经卷三等。菩萨修行之过程,须经五十二位中之第四十一至第五十之位,即十地。菩萨初登此位之际,即生无漏智,见佛性,乃至成为圣者,长养佛智。并以其护育一切众生,故此位亦称地位、十圣。地位之菩萨称为地上菩萨;登初地(初欢喜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为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据十住毗婆沙论称,“地”意为住处,故十地又译作十住。依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所举者,十地之名称如下:(一)欢喜地(梵 pramudita^-bhu^mi),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二)离垢地(梵 vimala^-bhu^mi),又作无垢地、净地。(三)发光地(梵 prabha^kari^-bhu^mi),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四)焰慧地(梵 arcis!mati^-bhu^mi),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五)难胜地(梵 sudurjaya^-bhu^mi),又作极难胜地。(六)现前地(梵 abhimukhi^-bhu^mi),又作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七)远行地(梵 du^ram!gama^-bhu^mi),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八)不动地(梵 acala^-bhu^mi)。(九)善慧地(梵 sa^dhumati^-bhu^mi),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十)法云地(梵 dharmamegha^-bhu^mi),又作法雨地。
 又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觉观品有四十二贤圣之说,其中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即相当于前述十地,顺次为:(一)鸠摩罗伽(逆流欢喜地),(二)须阿伽一波(道流离垢地),(三)须那迦(流照明地),(四)须陀洹(观明炎地),(五)斯陀含(度障难胜地),(六)阿那含(薄流现前地),(七)阿罗汉(过三有远行地),(八)阿尼罗汉(变化生不动地),(九)阿那诃(慧光妙善地),(十)阿诃罗弗(明行足法云地)等。
 此外,梵文大事(Maha^vastu)对十地亦另有异说。然十地之解释固然不一,今据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四所释:(一)欢喜地,又作净心地、圣地、无我地、证地、见地、堪忍地。即初为圣者,遂起大欢喜心之位。(二)离垢地,又作具戒地、增上戒地。即舍离起误心、破戒、烦恼垢等之觉位。(三)明地,依禅定而得智慧之光,并修闻、思、修三慧,使真理渐明之觉位。(四)炎地,舍离前三地之分别见解,以智慧火烧烦恼薪,因此而悟智慧之本体。即依其觉所起之阿含光,如珠之光炎之位。(五)难胜地,已得正智,难再超出之位。或谓已得出世间智,依自在之方便力救度难救众生之位。(六)现前地,听闻般若波罗蜜,而现前生起大智之位。(七)远行地,又作方便具足地(无相方便地)、有行有开发无相住。即修无相行,心作用远离世间之位。此位往上更无可求之菩提,往下更无被救之众生,因此沉潜于无相寂灭之理,有不能修行之虞,此谓七地沈空之难。此时十方诸佛以七种法劝励精进,再鼓起修行之勇气,以进至第八地;此谓七劝。(八)不动地,又作色自在地、决定地、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寂灭净地。不断生起无相之智慧,绝不为烦恼所动之觉位。(九)善慧地,又作心自在地、决定行地、无碍住。菩萨以无碍力说法,完成利他行,即智慧之作用自在之觉位。(十)法云地,又作究竟地、最上住。得大法身、具自在力之觉位。
 菩萨地持经卷九之十二住中,十地相当于其第三欢喜住乃至第十二最上菩萨住;于同书卷十种性第七地之说,初地相当于第三净心地,第二乃至第七地相当于第四行迹地,第八地相当于第五决定地,第九地相当于第六决定行地,第十地及佛地相当于第七毕竟地。此外,或谓初地相当于见道(通达位),二地以上相当于修道(修习位),或七地及其以前为有功用地,八地以上为无功用地。或初、二、三地为信忍,四、五、六地为顺忍,七、八、九地为无生忍,十地为寂灭忍。或谓前五地为无相修,六、七地为无相修净,八、九地为无相修果,十地为无相修果成。或初地为愿净,二地为戒净,三地为定净,四、五、六地为增上慧,七地以上为上上出生净。如称十地以前之阶位为信地,则十地总称为证地。
 又十地之各地有入、住、出三心;入而未安住时为入心,久止其位之盛时为住心,近终入次位时为出心。成唯识论卷九谓,此十地依次修习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十波罗蜜(十胜行),依之各除异生性障、邪行障、闇钝障、微细烦恼现行障、于下乘般涅槃障、粗相现行障、细相现行障、无相中作加行障、利他门中不欲行障、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等十重障;各获证遍行真如、最胜真如、胜流真如、无摄受真如、类无别真如、无染净真如、法无别真如、不增减真如、智自在所依真如、业自在等所依真如。依此转烦恼、所知二障,而得菩提、涅槃之果。其中初地至七地之菩萨,有漏心与无漏心相杂混合,故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之分;八地以上之菩萨,唯有无漏心,故为变易生死。
 天台宗谓别教、圆教皆各具十地之阶位,然自别教初地之菩萨断一品无明之观点言之,其证智与圆教之初住同等,故谓初地初住证道同圆。因此别教初地以上之菩萨皆能成为圆教之行人,但实际上并无修成者,此谓有教无人。于华严宗,华严经探玄记卷九解释十地,谓由根本言之,即属果海不可说之性质者;由觉证之内容言之,有离垢真如;由觉智而言,即有根本、后得、加行等三智;由断烦恼之观点言,系为离开二障;自修行而言,有修愿行乃至受位行;自所修之成就而言,初地修信乐行,二地修戒行,三地修定行,四地以上修慧行;自修行果位而言,有证位与阿含位;自十地寄乘而言,初、二、三地为人天乘,四、五、六、七地为三乘,八地以上为一乘,系寄其位以示行,相当于十波罗蜜;自十地寄报而言,系尽摄于阎浮提王乃至摩醯首罗天王等十王,心念三宝,引导众生。
 真言宗亦有十地之说,然于大日经中仅举出第八地与第十地,金刚顶经亦仅说初地与第十地,故真言宗乃援引华严、仁王等显教经论而一一设定十地之名目与内容。真言宗之十地可大别为深浅二义,浅略义之十地与前记所述显教十地相同,深秘十地则归结于密教之实义,即强调初地与十地并无高下之别,初地即极果,此因初地能悟极果之故。二地以上则分别显示初地之总德,并对所判别之浅略、深秘二义加以解释。又为表大日如来之果德,故以四佛四亲近之十六大菩萨配以十地。又自本有与修生两面解之,则本有无垢之十地,暗示所有众生本具之菩提心无所限量,故无高下之别;而修生显得之十地系依三密之行来断三妄执而现本有之十地者,故欲至佛果,犹须断一障。
 日本净土真宗谓,行者若得到他力之信心,即笃信弥陀救度力量之心,必定能成佛,其时内心充满欢喜,故称欢喜地。据世亲之净土论一书,菩萨为救度众生,示现种种形相,此一阶位称为教化地。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谓,此为八地以上之菩萨所有,生于净土而成佛之菩萨,得再依“还相回向”之作用复入迷界。又教化地一语,意谓教化之场所,即指迷界。(菩萨十住经、解深密经卷四、大宝积经卷一一五、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三)((参见:十地断障证真)426、“因分果分”2274、“菩萨阶位”5221)
 <三>声闻之十地:即声闻修行之阶位,分为十种,即:(一)受三归地,又作三归行地。即入佛法受行三归之位。(二)信地,又作随信行地。即外凡资粮位中之钝根者。(三)信法地,又作随法行地。即资粮位中之利根者。(四)内凡夫地,又作善凡夫地。即内凡加行四善根之位。(五)学信戒地,又作学戒地。或指见道以上之信解者。(六)八人地,又作第八人地。乃见道十五心之位,即须陀洹向。(七)须陀洹地,即初果。(八)斯陀含地,即第二果。(九)阿那含地,即第三果。(十)阿罗汉地,即第四果。(大乘同性经卷下、华严经孔目章卷三、释净土二藏义卷七)
 <四>辟支佛之十地:又作支佛十地、缘觉十地、独觉十地。即辟支佛修行之阶位,分为十种,即:(一)昔行具足地,又作众善资地、方便具足地。即于过去之四生百劫等修苦行之位。(二)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又作自觉深缘起地。即不依师教而自觉十二因缘理之位。(三)觉了四圣谛地,又作觉四圣谛地。即觉了四圣谛理之位。(四)甚深利智地,又作胜深利智地。即起深智之位。(五)八圣道地,又作八圣支道地。即修八正道之位。(六)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又作知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觉了法界等地。即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之相之位。(七)证寂灭地,又作证灭地。即证寂灭涅槃之位。(八)六通地,又作六通性地、通地。即证得漏尽等六通之位。(九)彻秘密地,又作入微妙地、彻微密地。即通彻缘起微密之理之位。(十)习气渐薄地,又作习气薄地。即断习气至渐渐微薄之位。(大乘同性经卷下、证契大乘经卷下、十住心论卷五)
 <五>佛之十地:即佛地之诸德,计有十种,即:(一)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又作最胜甚深难识毗富罗光明智作地。(二)清净身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又作无垢身威庄严不思议光明作地。(三)善明月幢宝相海藏地,又称作妙光明月幢宝帜海藏地。(四)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又作净妙金光功德神通智作地。(五)火轮威藏明德地,又作光明味场威藏照作地。(六)虚空内清净无垢焰光开相地,又作空中胜净无垢持炬开敷作地。(七)广胜法界藏明界地,又作胜广法界藏光明起地。(八)最净普觉智藏能净无垢遍无碍智通地,又作最胜妙净佛智藏光明遍照清净诸障智通地。(九)无边亿庄严回向能照明地,又作无边庄严俱胝愿毗卢遮那光作地。(十)毗卢遮那智海藏地,又作智海陪卢遮那地。大乘同性经卷下(大一六·六四九中):“此地是如来十地名号,诸佛智慧不可具说。善丈夫!佛初地者,一切微细习气除故,复一切法得自在故。第二地者,转法轮故,说深法故。第三地者,说诸声闻戒故,又复显说三乘故。第四地者,说八万四千法门故,又复降伏四种魔故。第五地者,如法降伏诸外道故,又复降伏傲慢及众数故。第六地者,教示无量众生六通中故,又复显现六种大神通故。谓现无边清净佛刹功德庄严,显现无边菩萨大众围绕,显现无边广大佛刹,显现无边佛刹自体,显现无边诸佛刹中从兜率天下托胎乃至法灭,示现无边种种神通。第七地者,为诸菩萨如实说七菩提分无所有故,复无所著故。第八地者,授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种记故。第九地者,为诸菩萨现善方便故。第十地者,为诸菩萨说一切诸法无所有故,复告令知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大涅槃故。”以上声闻十地、辟支佛十地、佛十地皆出自大乘同性经卷下,三者与菩萨十地,合称为四乘十地。(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华严经孔目章卷三、五教章通路记卷六)p41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
应种无量诸善根,
应集无量菩提具,
应修无量菩提因,
应学无量巧回向,

应化无量众生界,
应知无量众生心,
应知无量众生根,
应识无量众生解,
应观无量众生行,

应调伏无量众生,
应断无量烦恼,
应净无量业习,
应灭无量邪见,
应除无量杂染心,

应发无量清净心,
应拔无量苦毒箭,
应涸无量爱欲海,
应破无量无明暗,
应摧无量我慢山,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
应种无量诸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
应集无量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具,
应修无量菩提因,
应学无量巧回向(又作回向。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

应化无量众生界,
应知无量众生心,
应知无量众生根,
应识无量众生解,
应观无量众生行,

应调伏(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无量众生,
应断无量烦恼(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
应净无量业习,
应灭无量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
应除无量杂染(杂者,杂乱之义;染者,污染之义。合杂乱和污染,即指烦恼,通于善、恶、无记等三性,为一切有漏法的总称)心,

应发无量清净心,
应拔无量苦毒(苦身毒身者)箭,
应涸无量爱欲海((譬喻)爱欲蔽心之明,其深如海也),
应破无量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暗,
应摧无量我慢(恃我而自贡高,慢他也)山,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向】:又作回向。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的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慧远的《大乘义章》卷九,分回向为三种: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的一切种德。二、众生回向,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实法性。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调伏】:(术语)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唐华严经五曰:“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探玄记四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离过顺法,故名调伏。”无量寿经下曰:“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同嘉祥疏曰:“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烦恼】:梵语 kles/a,巴利语 kilesa。音译吉隶舍。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梵 anus/aya)、缠(梵 paryavastha^na)、盖(梵 nivaraN!a)、结(梵 sam!yojana)、缚(梵 bandhana)、漏(梵 a^srava)、取(梵 upa^da^na)、系(梵 grantha)、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
 俱舍与唯识学于阐发心的作用之理论,最具组织性。通常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本惑、根本惑)、枝末烦恼(随惑、随烦恼)二种。根本烦恼又分为贪、嗔、痴(无明)、慢、疑、见(恶见)等六烦恼(随眠);其中,见又可分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合称为十烦恼(十使)。见有推察探求之性质,其作用猛利,自古称为五利使,其他称为五钝使。唯识学中,与第七识相应而起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称为四根本烦恼。枝末烦恼系伴随根本烦恼而起之从属者,在俱舍中有放逸、懈怠等十九种;唯识中除去二种,另加上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共二十种。俱舍论以妨碍觉悟之烦恼,称为烦恼障;虽能离弃烦恼障,然未能得到无余涅槃之障碍,称为解脱障。唯识论则以我执为根本者,称为烦恼障;妨碍正智之产生者,称为所知障。迷惑于佛教普遍之真理者,称为迷理惑;迷惑于具体个别事象的人类情意者,称为迷事惑。若以修行阶段之差异而区别,迷惑于佛教之真理者,称为见惑;迷惑于现象上之事物者,称为修惑。前者在见道位灭除者共有八十八使;后者在修道位灭除的贪、嗔、痴、慢等,共有八十一种,此系俱舍所说,唯识则谓一一二使与十六种。
 其他另有见烦恼、爱烦恼(有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三烦恼)之说。天台宗亦有见思(见惑、思惑)、尘沙(妨碍化导)、无明等三惑之说。此外,尚有三漏、三结、四暴流、四取、五盖、五结、六垢、七流、九结、十缠等各种分类,或称为百八烦恼,或因计算方法不同而有各种异说,例如八万四千烦恼。(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卷四十六、卷六十、俱舍论卷二十、卷二十一、佛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六)p5515 FROM:【佛光大辞典】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杂染】:杂者,杂乱之义;染者,污染之义。合杂乱和污染,即指烦恼,通于善、恶、无记等三性,为一切有漏法的总称。参考三杂染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爱欲海】:(譬喻)爱欲蔽心之明,其深如海也。八十华严经十三曰:“众生流转爱欲海。”四十华严经六曰:“破烦恼山,竭爱欲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明】:(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a%,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毒】:(术语)苦身毒身者。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我慢】:(术语)梵语Asmima%na,恃我而自贡高,慢他也。唯识论四曰:“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应断无量生死缚,
应度无量诸有流,
应竭无量受生海,
应令无量众生出五欲淤泥,
应使无量众生离三界牢狱,
应置无量众生于圣道中,

应消灭无量贪欲行,
应净治无量瞋恚行,
应摧破无量愚痴行,
应超无量魔网,
应离无量魔业,

应净治菩萨无量欲乐,
应增长菩萨无量方便,
应出生菩萨无量增上根,
应明洁菩萨无量决定解,

应趣入菩萨无量平等,
应清净菩萨无量功德,
应修治菩萨无量诸行,
应示现菩萨无量随顺世间行,

[末学解说]

应断无量生死缚(缚,拘束之义。贪、嗔、痴等生死烦恼拘束众生而不得自在,犹如罥网之系缚人,故称为生死缚),
应度无量诸有流(有,谓因果不亡;流,谓流而不返。指色界与无色界之一切诸惑,但不包含见惑及无明惑;亦即指贪、慢等思惑。由此思惑,能使人流转于色界与无色界,不能出离生死,故称有流),
应竭无量受生海,
应令无量众生出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淤泥,
应使无量众生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牢狱,
应置无量众生于圣道(圣正之道。与“俗道”相对。即无漏智所行之正道)中,

应消灭无量贪欲(引取顺情之尘境而无厌,谓之贪欲,即贪爱世间之色欲财宝等而无厌也)行,
应净治无量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行,
应摧破无量愚痴(即无智无明,闇愚迷惑,对事物不能下一适当判断)行,
应超无量魔网(指魔所造作之种种邪业。网,喻难以脱离。即众生为烦恼魔、天魔等所迷惑,难以脱离,犹如鱼、鸟陷于罗网,不能脱出),
应离无量魔业,

应净治菩萨无量欲乐(五欲之乐也),
应增长菩萨无量方便,
应出生菩萨无量增上根,
应明洁菩萨无量决定(意指一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解,

应趣入菩萨无量平等,
应清净菩萨无量功德,
应修治菩萨无量诸行(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为。又作万行。行(梵 carya^,巴 cariya^)乃动作、行为之意),
应示现菩萨无量随顺世间行,

注解:
【生死缚】:缚,拘束之义。贪、嗔、痴等生死烦恼拘束众生而不得自在,犹如罥网之系缚人,故称为生死缚。缚为“解脱”之对称。说无垢称经疏卷三末(大三八·一○四六中):“爱谓爱取,有爱正为润生之缘,此为生死缚根本。”(最胜王经卷二)p2062FROM:【佛光大辞典】

【有流】:又作有暴流。为四流之一。有,谓因果不亡;流,谓流而不返。指色界与无色界之一切诸惑,但不包含见惑及无明惑;亦即指贪、慢等思惑。由此思惑,能使人流转于色界与无色界,不能出离生死,故称有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参见:四暴流)1831)p2436FROM:【佛光大辞典】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圣道】:<一>圣正之道。与“俗道”相对。即无漏智所行之正道,与“出世道”同义。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大二·一六○中):“精勤修习者,能开发圣道。”(大方等大集经卷三、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二、卷二十三、成唯识论卷五)
 <二>指八圣道支。又作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参见:八正道)280)p5585FROM:【佛光大辞典】

【贪欲】:(术语)引取顺情之尘境而无厌,谓之贪欲,即贪爱世间之色欲财宝等而无厌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引取心无厌足为贪欲。”法华经譬喻品曰:“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愚痴】:梵语 moha 或 mu^d!ha。又作痴、无明。即无智无明,闇愚迷惑,对事物不能下一适当判断。为六种根本烦恼之一,亦为三毒(贪、嗔、痴)之一。(俱舍论卷四、顺正理论卷十一)p5455FROM:【佛光大辞典】

【魔网】:指魔所造作之种种邪业。网,喻难以脱离。即众生为烦恼魔、天魔等所迷惑,难以脱离,犹如鱼、鸟陷于罗网,不能脱出。大智度论卷八(大二五·一一八上):“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p6888FROM:【佛光大辞典】

【欲乐】:(术语)五欲之乐也。最胜王经一曰:“以诸如来断诸欲乐,不取一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决定】:梵语 nis/caya。意指一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略作定。有决定信、决定业、决定性等语。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修行六波罗蜜可得六决定,即:布施可得财成决定、持戒可得生胜决定、忍辱可得不退决定、精进可得修习决定、禅定可得定业决定、智慧可得无功用决定。(俱舍论卷二十三、往生论注卷下)((参见:六决定)1267)p2968FROM:【佛光大辞典】

【诸行】:<一>指一切有为法。所谓行(梵 sam!ska^ra,巴 san%kha^ra),即表示由因缘和合而造作者。根本佛教中,诸行与“一切”、“诸法”同义。然于部派佛教,则认为诸行仅指有为法,而“一切”、“诸法”不仅指有为法,亦包含无为法。
 依存因缘形成之有为法,并非永久不变,而为时常变化流动者(即无常),故谓诸行无常。北本涅槃经卷十四所揭之无常偈,即以“诸行无常”为句首。诸行无常系三法印之一,为佛教之根本思想。(俱舍论卷二十二、中论观行品、法华玄义卷十)
 <二>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为。又作万行。行(梵 carya^,巴 cariya^)乃动作、行为之意。在净土教,将念佛以外之善行称为诸行,亦称定散诸行、余行。而以诸行得往生极乐者,称为诸行往生。日本净土宗派中,又有主张阿弥陀佛本愿之真意即在诸行往生之说,称为诸行本愿义;仅依诸行,则无法往生之说,即称诸行不生义。(释净土群疑论卷四、安乐集卷下)p629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应生无量净信力,
应住无量精进力,
应净无量正念力,
应满无量三昧力,
应起无量净慧力,

应坚无量胜解力,
应集无量福德力,
应长无量智慧力,
应发起无量菩萨力,
应圆满无量如来力,

应分别无量法门,
应了知无量法门,
应清净无量法门,
应生无量法光明,
应作无量法照耀,

应照无量品类根,
应知无量烦恼病,
应集无量妙法药,
应疗无量众生疾,
应严办无量甘露供,
应往诣无量佛国土,
应供养无量诸如来,

[末学解说]

应生无量净信(清净之信心也)力,
应住无量精进(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力,
应净无量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力,
应满无量三昧(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力,
应起无量净慧力,

应坚无量胜解(又作信解、信乐、信、愿乐。即净心信顺教法)力,
应集无量福德(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力,
应长无量智慧力,
应发起无量菩萨力,
应圆满无量如来力,

应分别无量法门,
应了知无量法门,
应清净无量法门,
应生无量法光明,
应作无量法照耀,

应照无量品类根,
应知无量烦恼病,
应集无量妙法药,
应疗无量众生疾,
应严办无量甘露供,
应往诣无量佛国土,
应供养无量诸如来,

注解:
【净信】:(术语)清净之信心也。仁王经中曰:“一念净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精进】: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p5883 FROM:【佛光大辞典】

【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胜解】:又作信解、信乐、信、愿乐。即净心信顺教法。《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云(大正30·500b)︰‘于其八种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依诸经论所载,行者欲修习法或通达法,首先须对法具有胜解。《十地经》卷一云(大正10·538a)︰‘若有有情,善积善根,善集资粮。(中略)随顺广大增上意乐,具妙胜解,悲愍现前,为求佛智。’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福德】: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又,修道若著相而修,那是“福德”,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功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应入无量菩萨会,
应受无量诸佛教,
应忍无量众生罪,
应灭无量恶道难,
应令无量众生生善道,
应以四摄摄无量众生,

应修无量总持门,
应生无量大愿门,
应修无量大慈、大愿力,
应勤求无量法常无休息,

应起无量思惟力,
应起无量神通事,
应净无量智光明,
应往无量众生趣,
应受无量诸有生,

应现无量差别身,
应知无量言辞法,
应入无量差别心,
应知菩萨大境界,
应住菩萨大宫殿,

[末学解说]

应入无量菩萨会,
应受无量诸佛教,
应忍无量众生罪,
应灭无量恶道难,
应令无量众生生善道,
应以四摄(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详见下方注解)摄无量众生,

应修无量总持门(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
应生无量大愿门,
应修无量大慈、大愿力,
应勤求无量法常无休息,

应起无量思惟力,
应起无量神通事,
应净无量智光明,
应往无量众生趣,
应受无量诸有生,

应现无量差别身,
应知无量言辞法,
应入无量差别心,
应知菩萨大境界,
应住菩萨大宫殿,

注解:
【四摄法】:梵语 catva^ri sam!graha-vastu^ni,巴利语 cattni sam!gaha-vatthu^ni。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若依其原语直译,则称为“四种把握法”。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四集物,简称四摄、四事、四法。即(一)布施摄(梵 da^na-sam!graha),又作布施摄事、布施随摄方便、惠施、随摄方便。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二)爱语摄(梵 priya-va^dita-sam!graha),又作能摄方便爱语摄事、爱语摄方便、爱言、爱语。谓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三)利行摄(梵 artha-carya^-sam!graha),又作利行摄事、利益摄、令入方便、度方便、利人、利益。谓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梵 sama^na^rthata^-sam!graha),又作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随转方便、随顺方便、同利、同行、等利、等与。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中阿含卷三十三善生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梵网经卷上、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卷四十三、集异门足论卷九、大智度论六十六、大乘义章卷十一)p1853 FROM:【佛光大辞典】

【总持门】:<一>总持之法门。总持,为梵语 dha^raN!i^(陀罗尼)之意译,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有法、义、咒、忍等四种总持。然密教所称者,乃特指第三之咒总持。((参见:陀罗尼)3607)
 <二>即指密教。(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p6488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应观菩萨甚深妙法,
应知菩萨难知境界,
应行菩萨难行诸行,
应具菩萨尊重威德,
应践菩萨难入正位,

应知菩萨种种诸行,
应现菩萨普遍神力,
应受菩萨平等法云,
应广菩萨无边行网,
应满菩萨无边诸度,

应受菩萨无量记别,
应入菩萨无量忍门,
应治菩萨无量诸地,
应净菩萨无量法门,
应同诸菩萨,安住无边劫供养无量佛严净不可说佛国土出生不可说菩萨愿

[末学解说]

应观菩萨甚深妙法,
应知菩萨难知境界,
应行菩萨难行诸行,
应具菩萨尊重威德,
应践菩萨难入正位,

应知菩萨种种诸行,
应现菩萨普遍神力,
应受菩萨平等法云(喻佛法之涵盖一切也),
应广菩萨无边行网,
应满菩萨无边诸度,

应受菩萨无量记别(即佛预记弟子成佛的事),
应入菩萨无量忍门,
应治菩萨无量诸地,
应净菩萨无量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

应同诸菩萨,安住无边劫,供养无量佛,严净(谓诸佛国土之庄严清净)不可说佛国土,出生不可说菩萨愿。

注解:
【法云】:(杂语)喻佛法之涵盖一切也。华严经曰:“不坏法云,遍覆一切。”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记别】:又作记别,即佛预记弟子成佛的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严净】:谓诸佛国土之庄严清净。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禅苑清规卷一)p673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举要言之,

应普修一切菩萨行,
应普化一切众生界,

应普入一切劫,
应普生一切处,
应普知一切世
应普行一切法,
应普净一切刹,
应普满一切愿,
应普供一切佛,

应普同一切菩萨愿,
应普事一切善知识。

[末学解说]

善男子!总结起来说,就是

应普修一切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
应普化一切众生界,

应普入一切劫,
应普生一切处,
应普知一切世,
应普行一切法,
应普净一切刹,
应普满一切愿,
应普供一切佛,

应普同一切菩萨愿,
应普事一切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

注解: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上述佛经内容,先讲不要做什么:
不应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发一愿、得一记、住一忍,生出究竟想;不应以限量心,行于六度,住于十地,净佛国土,事善知识
接下来,再讲应当做什么:
应普修一切菩萨行,应普化一切众生界,应普入一切劫,应普生一切处,应普知一切世,应普行一切法,应普净一切刹,应普满一切愿,应普供一切佛,应普同一切菩萨愿,应普事一切善知识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来学习:

一、如何理解一门深入
所谓的[一门深入],这一门就是[佛门]
想深入[佛门],那就要遵行佛陀的教导~[深入经藏]与[法门无量誓愿学]

若非如此,大家想想,您由一本经能通达诸经吗?
您光由一本佛经就能知道各种经藏中该遵守的各种戒律吗?
您光由一本佛经就能知道该如何学习各种三昧禅定吗?
您光由一本佛经就能明白佛经中的甚深智慧和修法吗?
您光由一本佛经就能知道不同佛菩萨的名号和本愿功德吗?
您由一本[阿弥陀经]能知道[八关斋戒]的戒条和实修内容吗?
能知道[药师经]上的本愿功德吗?能知道[善财53参]吗?能知道[普贤十大愿]吗?
如果可以,那佛陀就不用讲那么多佛经

就像光读小学课本能懂大学课程吗?
其实,我们在任何学习过程都需要广泛的阅读和思维以及学习
这样才能触类旁通,让自己对[专业]或[专门]有更圆满的体会和了解
学佛更是如此,要有广大的心量和学习,才能成就佛果

谈到[一门深入],其实这是以[方法]上来说,
不过许多人弄错了意思,把[一门]变成所学的东西只能一种,其实这是天大的错误

[一门深入]一词来自[楞严经]
在[楞严经]上说这一门是指[根门],[根]就是[六根]
意思是说:可以选择由六根的任何一根来当作修行中专注破除执障的一种方法
所谓[一门深入]只是说您可以选择除执修定的一个方法
而不是要您不要学习种种经藏和佛法知识以及菩萨万行

所以初学者一开始可以选定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
就如同[圆觉经]上讲的25种观修法,初学者可以选择自己容易契入的
但是熟练后,就可以学习其他方法,逐渐落实法门无量誓愿学,落实菩萨道,法法圆通
这样日后才能随时依照众生次第而以不同方法来帮助和解救众生

举例来说
就像我们吃饭可以选择拿筷子或刀叉或用手抓
您可以选定一种方法,这就是[楞严经]上讲的[一门]
但是这不是说您只吃一种菜或只吃饭
拿筷子或刀叉,这只是学习过程的方法,就像吃饭时选择的一种进行的方法
而吃饭当然要吃各种食物,营养才会均衡,才能有好的成长和发育

学佛也是如此,[一门]的道理是指方法上而不是只能吃一种食物
这点大家要弄清楚,才不会错解经义,造成万世佛冤

又如同穿衣服一样,难道小时候的衣服能一直穿到长大?!
我们从小到大,会随着年龄增长和成长发育而换不同大小的衣服
甚至进入社会工作之后,也会随着场合而改变衣服样式
学佛也是如此,自修时期会随着修行次第增上而改变法门
就算表法相同,心法心要也必定随次第而改变
行菩萨道阶段,也会随着普渡众生的方便而换不同的方便法门
菩萨修行从初地到十地也必定要学习菩萨万行

所以千万不要狭隘的错解了[一门深入]
既然入佛门,当知法门无量,万法唯心,切勿以少为足,画地自限

总而言之
其实[一门深入]只是就方法上来说,并不是全部
如果把[一门深入]当作全部,那其实是障碍了自己,遮蔽了自己

就像爬山,您可能需要一支拐杖来当作攀爬的辅助工具,有人则可能喜欢用绳索,或有人干脆开车
这就是所谓的[一门],它只是一种达成目的过程中的方法和工具,它不是你真正要获得的东西
这些方法和工具只是用来帮助您学习成长,增上定力和智慧

就像上山的过程,您会有不同的视野,会看到很多东西,会学到很多东西,会增广您的见闻和智慧
但是,如果您只是专注在拐杖或绳索上,那您将浪费山上的一切
因为您弄错了方向和目的,弄错了应该关注的焦点

就像有许多人到了风景区,却忙着拍照,却没有好好放松心情欣赏风景
这就弄错了方向和目的,浪费了亲身体验的机会

学佛也是如此,那个[门]只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反观自照,增上智慧
而不是死敲[门],就像死敲木鱼一样

就像之前说过的,吃饭的时候您可以选择用筷子或刀叉或汤匙
但是目的是为了吃饭,要营养均衡,而不是专注在筷子或刀叉上

所以,学佛应该藉着这个[门],这个拐杖或绳索,好好的在上山过程中综观一切体会一切
透过这一门(拐杖或绳索)的帮助,逐渐[深入经藏],这样才能[智慧如海]
就像人的一生,我们在世俗上念书或工作或生活
我们不可能只读一本书或不学习其他的东西
我们从小学就要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和种种是非观念
到了中学以后或进入大学,才选择专业科系,才逐渐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理论
往后,就算我们已经进入社会工作,我们也经常必须要明白其他行业的相关知识
我们也往往因为见多识广,通晓其他领域的知识,才能整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而发挥得更好
所以,所谓的[一门深入]绝对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利用广大的资源来成就专业和专门
就像[金字塔],要建设到顶端,那要有稳固庞大的基础才行
就像一个企业的老板,一定要有弘观的国际观,才能站稳在世界潮流之中

学佛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心量小,就可能只是一门专业领域的小职员,就是佛法上的自了汉
如果我们心量大,就可能成为有社会和国际影响力的大老板,成为佛法上普渡众生的大菩萨

如果没有深入经藏,明白各种基础佛法知识和基础实修方法,又如何帮助我们通达诸经和深入实修呢?
所以佛陀才会讲的那么多佛经,因为每一本佛经都是我们自己成佛过程中的重要参
考——辨析:一门深入?!一经通,一切经通?!夹杂?
一门深入,就是佛弟子常困惑或分别执着的一个问题
有些佛弟子们开始分别,一门是哪个门,,认为自己一门深入,而无视其他法门
甚至否定其他门,,只赞扬自己的法门,,
众生愚痴,,,当知都是佛陀教法,,切勿随意论谤,,免堕恶道

如果是真正愿意荷担如来家业的佛子,,何不,念佛,与,深入经藏,都好好实行呢
——[略说]只要念佛就好?一门深入?一经通经经通?(初学佛弟子的种种分别执着)

二、如何理解无量义
有些东西,既是方便也是究竟,,就像无量义经讲的,
佛陀所有说法只有说一义,,就是要众生能入实相
但是因为众生根器不同,所以产生无量义(详见,无量义经)
不是法有问题或是法有分别,,而是众生的分别执着
——[略说]只要念佛就好?一门深入?一经通经经通?(初学佛弟子的种种分别执着)
同样的名相, 不同根器众生就会解释出不同意思
(这点请参考[无量义经])

同一个名相, 一个明白的人(例如佛菩萨)为了普渡不同众生
所以也可以在不同次第上解释出不同意思

所以佛陀说法, 有[四圣谛], 和[甚深四胜谛], 有[十二因缘]和[甚深十二因缘]
这些名相虽然相同, 但是义理不同

所以[心经]上的文字或者[缘起性空], 不同根器众生的认知和体会也会不同
是不是第一义, 必须要看修行者自己是不是真正明白其义理
而不是文字上去认定, 因为同样的文字,可以产生无量义
这就是佛在[无量义经]所讲的道理
——[略说]无量义,第一义,方便义
在禅宗公案中有个真实案例
(因为是简单说明,所以就不引用原文了)
甲君因为一段经文abcdef而开悟了
同样的
乙君也因为相同一段经文abcdef而开悟了
可是当甲乙解说他们的看法的时候,
却发现令人惊讶的差异,可是又同样符合甚深实义
这令人感受到佛法的不可思议

因为甲君这样来分段语句[abcd][ef]
乙君却是这样来分段原文字句[ab][cdef]
可是两人所解悟出的深义,都完全符合甚深佛法的义理
这就是[至心]和[无量义]的不可思议
(附注:至此请勿说谁不是至心,因为此例就是两人都符合实义
所以才说明同样文字却能产生不同思维却又符合实义)
===================================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破句读楞严经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忽然顿省。人曰。和尚道破句也。安曰是吾悟处。竟不改。时号安愣严。

参考“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

其实这种案例在甚深佛经中,实际体悟的情况中,是经常会发生的
所以佛法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不可思议,众生心不可思议
——[略说]文字的玩笑和艺术~[无量义]的简单说明

三、应发心以「无量法门」普渡「无量众生」
必须深入经藏和佛法,明白「法性」和「众生性」,
这样才能以「无量法门」普渡「无量众生」,也才能成佛
因为明白众生心、性、欲,所以,就见解和法门上来说,肯定是不会少的,
所以,怎会愈少愈好呢?可见误谬!

真正的修行,在方法上,可以先单纯,但是在见解知见上,必须要求正确和深入,所以必须深入经藏
方法上可先单纯,这是指修定方面,因为修行如果没有戒行和定力做支持,单靠「闻慧」很容易就破功
所以,在定力修持上,可以先念佛或持咒或诵经,而且单就一佛名或一咒或一经
所以,「一佛名或一咒或一经」,这是指初学者在「定力」修持上,而不是指「知见」只摄略一两本佛经

就像,我们在世俗的任何学习,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可以先只用「母语」来学习各种知识,这样可以方便我们学习
「母语」就是学习世俗知识的基础支撑,就像刚刚讲的定力,修行上,初学者也要有基础定力,来深入修行
而各种知识,就像各种经论一样,就像我们依靠母语学习各种知识,我们依靠一种定力修行而一样可以深入学习佛法正知见
而且,逐渐深入修行后,就要学习无量法门和各种三昧观行,就像我们可能学其他语言
所以,不是指不用深入经藏,不是只有读一两本经就好,就像世俗中,我们也不可能读一两本书就懂一切

再说,真善知识或假善知识,如果自己没深入经藏,没按照佛经的教导,自己能分辨吗?
所以,修行要弄清楚方法和观念的差别,更要懂修行的原理,要深入经藏,才不会乱讲一通,误人误己
——[辨析]修行知道越少越好,只须依止善知识与一两部经典,不必广研经论!?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8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12:2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22 14:42 编辑

(接续上楼)

不应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发一愿、得一记、住一忍,生究竟想 ~ [华严经]善财53参(用时 3小时)

==============================

-- [经文] --

善男子!汝
求善知识,不应疲倦;
见善知识,勿生厌足;
请问善知识,勿惮劳苦;
亲近善知识,勿怀退转;
供养善知识,不应休息;
受善知识教,不应倒错;
学善知识行,不应疑惑;
闻善知识演说出离门,不应犹豫;
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勿生嫌怪;
于善知识所生深信尊敬心,不应变改。

[末学解说]

善男子!你

求善知识,不应疲倦;

见善知识,不要产生厌足;

请问善知识,不要害怕劳苦;

亲近善知识,不要怀有退转;

供养善知识,不应休息;

受善知识教导,不应倒错;

学善知识行,不应疑惑;

闻善知识演说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门,不应犹豫;

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不要生起嫌怪;

于善知识所生深信(以深固之心信法也)尊敬心,不应变改。

注解: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巴 nekkhamma-pa^ramita^)。(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 FROM:【佛光大辞典】

【深信】:(术语)以深固之心信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教行信证信卷曰:“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坚固深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何以故?善男子!菩萨因善知识,

听闻一切菩萨诸行,
成就一切菩萨功德,
出生一切菩萨大愿,
引发一切菩萨善根,
积集一切菩萨助道,

开发一切菩萨法光明,
显示一切菩萨出离门,
修学一切菩萨清净戒,
安住一切菩萨功德法,
清净一切菩萨广大志,
增长一切菩萨坚固心,
具足一切菩萨陀罗尼辩才门,

[末学解说]

为什么呢?善男子!菩萨因善知识,

听闻一切菩萨诸行(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为。又作万行),
成就一切菩萨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
出生一切菩萨大愿(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
引发一切菩萨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
积集一切菩萨助道(四念住、四正断等三十七种道品,能资助止观,故称助道。又能资助果德,及诸行互为资助,故称助道),

开发一切菩萨法光明(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
显示一切菩萨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门,
修学一切菩萨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无漏戒者,即声闻、缘觉无漏道品所发之戒也。)),
安住一切菩萨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法,
清净一切菩萨广大志,
增长一切菩萨坚固心,
具足一切菩萨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辩才(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门,

注解:
【诸行】:<一>指一切有为法。所谓行(梵 sam!ska^ra,巴 san%kha^ra),即表示由因缘和合而造作者。根本佛教中,诸行与“一切”、“诸法”同义。然于部派佛教,则认为诸行仅指有为法,而“一切”、“诸法”不仅指有为法,亦包含无为法。
 依存因缘形成之有为法,并非永久不变,而为时常变化流动者(即无常),故谓诸行无常。北本涅槃经卷十四所揭之无常偈,即以“诸行无常”为句首。诸行无常系三法印之一,为佛教之根本思想。(俱舍论卷二十二、中论观行品、法华玄义卷十)
 <二>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为。又作万行。行(梵 carya^,巴 cariya^)乃动作、行为之意。在净土教,将念佛以外之善行称为诸行,亦称定散诸行、余行。而以诸行得往生极乐者,称为诸行往生。日本净土宗派中,又有主张阿弥陀佛本愿之真意即在诸行往生之说,称为诸行本愿义;仅依诸行,则无法往生之说,即称诸行不生义。(释净土群疑论卷四、安乐集卷下)p6299
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FROM:【佛光大辞典】

【大愿】:(术语)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助道】:四念住、四正断等三十七种道品,能资助止观,故称助道。又能资助果德,及诸行互为资助,故称助道。天台宗十乘观法之第七,即以藏教之五停心或六度等助道对治障碍,开辟三解脱门,称为对治助开、助道对治,亦略称助道。(摩诃止观卷八下、大乘义章卷十六)p2817FROM:【佛光大辞典】

【法光明】: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巴 nekkhamma-pa^ramita^)。(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 FROM:【佛光大辞典】

【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无漏戒者,即声闻、缘觉无漏道品所发之戒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辩才】: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得一切菩萨清净藏,
生一切菩萨定光明,
得一切菩萨殊胜愿,
与一切菩萨同一愿,
闻一切菩萨殊胜法,
得一切菩萨秘密处,

至一切菩萨法宝洲,
增一切菩萨善根芽,
长一切菩萨智慧身,
护一切菩萨深密藏,
持一切菩萨福德聚,
净一切菩萨受生道,

受一切菩萨正法云,
入一切菩萨大愿路,
趣一切如来菩提果,
摄取一切菩萨妙行,
开示一切菩萨功德,
往一切方听受妙法,

赞一切菩萨广大威德,
生一切菩萨大慈悲力,
摄一切菩萨胜自在力,
生一切菩萨菩提分,
作一切菩萨利益事。

[末学解说]

得一切菩萨清净藏,
生一切菩萨定光明,
得一切菩萨殊胜(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愿,
与一切菩萨同一愿,
闻一切菩萨殊胜(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法,
得一切菩萨秘密处,

至一切菩萨法宝(指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佛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等一切教法)洲,
增一切菩萨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芽,
长一切菩萨智慧身,
护一切菩萨深密藏,
持一切菩萨福德(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聚,
净一切菩萨受生(前生转今世受生之意)道,

受一切菩萨正法(真正之道法也)云,
入一切菩萨大愿路,
趣一切如来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果,
摄取一切菩萨妙行(殊妙之行法也),
开示一切菩萨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
往一切方听受妙法(第一最胜之法不可思议,曰妙法),

赞一切菩萨广大威德(可畏为威,可敬为德。既有威又有德,叫做“威德”),
生一切菩萨大慈悲(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力,
摄一切菩萨胜自在力,
生一切菩萨菩提分(菩提分广义之解释泛指追求智慧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即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以此三十七法皆顺趣菩提,故皆称菩提分法。狭义则仅指三十七道品中之七觉支(七菩提分),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勤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
作一切菩萨利益事。

注解:
【殊胜】: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如吾人常赞叹极乐净土因缘殊胜,因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凡有一念之善者皆可往生净土,莲花化生,实乃稀有之事。p4144FROM:【佛光大辞典】

【法宝】:指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佛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等一切教法。((参见:三宝)FROM:【佛光大辞典】

【福德】:<一>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须行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等,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法华经方便品)
 <二>与善法同义。据法华经方便品载,于四众中,若比丘、比丘尼心怀增上慢,优婆塞心怀我慢,优婆夷心怀不信,如此则不能自见其过,于戒律有所缺漏。此类少有善法者,实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
 <三>指六度中之前五度,系相对于智慧而言。((参见:福智)5857)p5861FROM:【佛光大辞典】

【受生】:前生转今世受生之意。《佛学词典》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行】:(术语)殊妙之行法也。大方等陀罗尼经四曰:“不离善友,常说众生妙行。”法华玄义四曰:“妙行者一行一切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法】:(术语)梵语曰萨达磨,萨达刺摩Saddharma,第一最胜之法不可思议,曰妙法。法华玄义序曰:“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以斯妙法济群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法妙难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威德】:可畏为威,可敬为德。既有威又有德,叫做“威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慈悲】: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涅槃经说:“大慈大悲,名为佛性。”观无量寿经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分】:梵语 bodhyan%ga,巴利语 bodhipakkhiya。又作觉支、觉分。分,支分、因之义。菩提分广义之解释泛指追求智慧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即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以此三十七法皆顺趣菩提,故皆称菩提分法。狭义则仅指三十七道品中之七觉支(七菩提分),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勤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乘义章卷十六)((参见:七觉支)125、“三十七道品”506)p519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
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
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
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
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
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
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
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
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
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
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
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
由亲近善知识,不为业惑之所摧伏;
由恃怙善知识,势力坚固,不怖诸魔;
由依止善知识,增长一切菩提分法。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

由善知识任持,而不堕入恶道;

由善知识摄受(又叫做摄取,就是佛以慈悲心去摄取众生),而不退转大乘(乘,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由善知识护念,而不毁犯菩萨戒(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

由善知识守护,而不随逐恶知识;

由善知识养育,而不缺减菩萨法;

由善知识摄取,而超越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地;

由善知识教诲,而超越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地;

由善知识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如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变多为一,神力自在,令众生深心信伏,以引之趋入正法。或示现漏尽智通,随众生所宜,教诫教授。使之速令见谛,远离尘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令众生深心信伏,引导入正法等,此等皆称示导),而得出离世间;

由善知识长养(乃生长、养育之意),而能不染世法(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

由承事善知识,而修一切菩萨行(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为。又作万行);

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四念住、四正断等三十七种道品,能资助止观,故称助道。又能资助果德,及诸行互为资助,故称助道)法;

由亲近善知识,而不为业惑之所摧伏;

由恃怙善知识,而势力坚固,不害怕诸魔;

由依止善知识,而增长一切菩提分(菩提分广义之解释泛指追求智慧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即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以此三十七法皆顺趣菩提,故皆称菩提分法。狭义则仅指三十七道品中之七觉支(七菩提分),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勤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法。

注解:
【摄受】:又叫做摄取,就是佛以慈悲心去摄取众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乘】: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梵 hi^naya^na)之相反词。乘(梵 ya^na),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次各说:
 (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
 (三)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仅否定人我之实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实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脱为主要目标,故为自调自度(调指灭除烦恼;度指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认为涅槃有积极之意义,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之菩萨道。
 (四)小乘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论。至于大乘,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
 (五)大乘所以殊胜之理由,菩萨善戒经卷七与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皆曾列举七项,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六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毗佛略(梵 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发菩提心(心大),领解其教法(解大),以清净心(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
 (六)印度之大乘,有中观、瑜伽二系统以及后期之密教。(1)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之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2)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出现以说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之各类佛经,从中形成由无著、世亲为始祖之瑜伽学派。(3)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纪初在印度绝迹。而由印度本土传出之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
 (七)在我国,根据大乘诸经论所创之多数教派,如三论、涅槃、地论、净土、禅、摄论、天台、华严、法相、真言等为表示自宗之优越,而对大乘经典作种种分类与判断。例如,真言宗分显教、密教;华严宗及天台宗分权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之教)、实大乘(大乘中之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复有分有相大乘、无相大乘二种;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说法。
 (八)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均属大乘。
 (九)缅甸、泰国之佛教属古来之上座部系统;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则属大乘系统。
 (十)天台宗将小乘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教(藏教)(华严宗则称之为小乘教)。又认为小乘中有“有门”(发智论、六足论等)、“空门”(成实论)、“亦有亦空门”(昆勒论,此论未传我国)以及“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此亦未传至我国)等四门,称为小乘四门、或小乘四分。
 (十一)智顗之金光明玄义,立有理乘(一切存在之本质为真如理性)、随乘(随应对象而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证自悟、悟他之果位)等三大乘之说,依次相当于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放光般若经卷五叹衍品、金刚仙论卷二、入大乘论卷上、法华文句卷三下、大乘大义章卷下、大乘义章卷一、摩诃止观卷三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见:大乘经典)828、“小乘”925、“教相判释”4602、“昆勒门”5911)p807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戒】: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说菩萨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综合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梵网戒本受戒之作法出于梵网经律藏品,其戒相为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可受持。瑜伽戒本出于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卷四十一,以三聚净戒、四种他胜处法为基准。虽亦道俗通摄,然必先受小乘七众戒而久已成就无犯者,方能受持。古代以瑜伽戒为主,今则盛行梵网戒。天台宗之圆顿戒,即为梵网戒。据梵网经卷下所载,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一)十方诸佛愍念守护。(二)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四)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五)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
 菩萨戒乃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众戒外之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戒),菩萨之身分可在七众之中,亦可在七众之外,其尊贵处,乃由于涵盖而又超胜一切戒之故。梵网经谓,菩萨戒为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是诸佛子之根本。菩萨戒之性质,相似于八戒(八关斋戒),八戒亦为七众戒外之一种别解脱戒。但菩萨戒中,有些相似于八戒,故为“顿立戒”;有些则不同于八戒,而相似于七众戒之“渐次戒”,故菩萨戒之种类可分为二:(一)顿立而可单受之菩萨戒,(二)渐次而须先受三归五戒等之后再受的菩萨戒。
 汉译藏经中较受重视之菩萨戒本或菩萨戒经有菩萨璎珞本业经、梵网经菩萨戒本、瑜伽师地论菩萨戒本、菩萨地持经戒本、菩萨善戒经戒本、优婆塞戒经戒本等六种。若以顿渐二类分之,璎珞与梵网属于顿立,其余之瑜伽、地持、善戒、优婆塞等戒经则属于渐次戒。
 又我国菩萨戒之弘传始于鸠摩罗什(344~413),于敦煌写本中有罗什撰之受菩萨戒仪轨一卷。至于受戒之作法则以昙无谶(385~433)于姑臧(甘肃武威)授与道进等十余人菩萨戒为嚆矢。南朝梁、陈二代,受菩萨戒风气盛行。梁武帝、陈文帝均为菩萨戒弟子。梁武帝曾造立戒坛,诏请慧超授菩萨戒。复于天监十八年(519)自发弘誓,于等觉殿从慧约受菩萨戒,太子公卿道俗男女从受者四万八千人。一说武帝从智藏受菩萨戒。至隋代,文帝从昙延受菩萨戒,炀帝从智顗受菩萨戒,均称菩萨戒弟子。由此可窥知受菩萨戒风气盛行于我国之一斑。(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菩萨善戒经卷四、菩萨善戒经(一卷)、优婆塞戒经卷三、菩萨戒本、授菩萨戒仪(湛然)、大智度论卷四十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八宗纲要卷上、续高僧传卷五智藏传、卷六慧超传、慧约传、广弘明集卷二十二)((参见:三聚净戒)665、“戒”2896、“传戒”5387、“圆顿戒”5411)p5216FROM:【佛光大辞典】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世法】: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胜鬘经(大一二·二一八中):“大悲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唐译华严经卷二(大一○·六中):“佛观世法如光影。”((参见:俗谛)3726)p1516FROM:【佛光大辞典】

【长养】:梵语 aupacayika。略称为养。乃生长、养育之意。据杂阿含经卷十五载,即依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等四食,令诸根及心、心法等相续长养。瑜伽师地论卷三、俱舍论卷二等则以饭食、资助、睡眠、等持、梵行等诸胜缘,以资养身心。又能受饭食、资助、梵行等养育者,称为所长养。
 另据新华严经卷十四贤首品载,“信”为功德之生因,同时亦为诸善之养因。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以大乘之法味生长养育菩萨之五分法身。据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菩萨行品载,菩萨于初发心之伏忍位生起习种性(后天修得之种性),具足信心、念心、回向心、愿心等十信心,能长养圣胎,故称为菩萨初长养心。据梵网经卷上载,自十发趣心(地前菩萨所发之十种心)入于坚法忍中,生起慈心、悲心、定心、慧心等十心,称为十长养心。又法藏于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将十长养心配于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之十行,以十行能增修善根,故称为长养心。(旧华严经卷五十六入法界品、四分律卷四十三、集异门足论卷八、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卷一二七、杂阿毗昙心论卷一、菩萨戒义疏卷下(智顗)、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p3604FROM:【佛光大辞典】

【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如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变多为一,神力自在,令众生深心信伏,以引之趋入正法。或示现漏尽智通,随众生所宜,教诫教授。使之速令见谛,远离尘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令众生深心信伏,引导入正法等,此等皆称示导。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菩提分】:梵语 bodhyan%ga,巴利语 bodhipakkhiya。又作觉支、觉分。分,支分、因之义。菩提分广义之解释泛指追求智慧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即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以此三十七法皆顺趣菩提,故皆称菩提分法。狭义则仅指三十七道品中之七觉支(七菩提分),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勤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乘义章卷十六)((参见:七觉支)125、“三十七道品”506)p519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何以故?善男子!善知识者,

能净诸障,
能灭诸罪,
能除诸难,
能止诸恶,
能破无明长夜黑暗,
能坏诸见坚固牢狱,

能出生死城,
能舍世俗家,
能截诸魔网,
能拔众苦箭,
能离无智险难处,
能出邪见大旷野,

能度诸有流,
能离诸邪道,
能示菩提路,
能教菩萨法,
能令安住菩萨行,
能令趣向一切智,

能净智慧眼,
能长菩提心,
能生大悲,
能演妙行,

[末学解说]

为什么呢?善男子!善知识者,

能净一切障碍,
能灭一切罪业,
能除一切灾难,
能止一切邪恶,
能破无明长夜黑暗,
能坏诸见(一切的邪见)坚固牢狱,

能出离生死城,
能舍离世俗家,
能截破诸魔网,
能拔除众苦(诸苦难也)箭,
能离无智之险难处,
能出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之大旷野,

能度诸有流(有,谓因果不亡;流,谓流而不返。指色界与无色界之一切诸惑,但不包含见惑及无明惑;亦即指贪、慢等思惑。由此思惑,能使人流转于色界与无色界,不能出离生死,故称有流),
能离诸邪道(非理之行法也),
能示菩提路,
能教菩萨法,
能令安住菩萨行(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为。又作万行),
能令趣向一切智(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义。若依总义,则总名佛智,与一切种智同。若依别义,则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也),

能净智慧眼,
能长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能生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
能演妙行(殊妙之行法也),

注解:
【诸见】:一切的邪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众苦】:(术语)诸苦难也。智度论十一曰:“人身无常,众苦之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FROM:【佛光大辞典】

【有流】:又作有暴流。为四流之一。有,谓因果不亡;流,谓流而不返。指色界与无色界之一切诸惑,但不包含见惑及无明惑;亦即指贪、慢等思惑。由此思惑,能使人流转于色界与无色界,不能出离生死,故称有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参见:四暴流)1831)p2436FROM:【佛光大辞典】

【邪道】:(杂语)非理之行法也。金刚经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切智】:(术语)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义。若依总义,则总名佛智,与一切种智同。若依别义,则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总义,则法华经譬喻品曰:“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同化城喻品曰:“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仁王经下曰:“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中论疏九末曰:“知一切法,名一切智。”华严经大疏十六下曰:“智度论云:如函大盖亦大,还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是故如来名一切智。”次示别义,则为知一切平等空理之智。嘉祥之法华经义疏二曰:“般若三慧品云:知一切法一相,故名一切智,又云知种种相,故名一切种智。”同六曰:“一切智者,谓空智也。”智度论二十七曰:“论一切种智之差别,有人言无差别,或时言一切智,或时言一切种智。有人言:总相是一切,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大乘义章十曰:“举六种之差别,又以名声闻缘觉之智。”智度论二十七曰:“后品中佛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行】:(术语)殊妙之行法也。大方等陀罗尼经四曰:“不离善友,常说众生妙行。”法华玄义四曰:“妙行者一行一切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能说波罗蜜,
能摈恶知识,
能令住诸地,
能令获诸忍,

能令修习一切善根,
能令成办一切道具,
能施与一切大功德,
能令到一切种智位,

能令欢喜集功德,
能令踊跃修诸行,
能令趣入甚深义,
能令开示出离门,
能令杜绝诸恶道,
能令以法光照耀,

能令以法雨润泽,
能令消灭一切惑,
能令舍离一切见,
能令增长一切佛智慧,
能令安住一切佛法门。

[末学解说]

能说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
能摈(排除,抛弃)恶知识(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者),
能令住诸地,
能令获诸忍,

能令修习一切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
能令成办一切道具(指修行佛道所必备之资具),
能施与一切大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
能令到一切种智位,

能令欢喜集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
能令踊跃修诸行(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为。又作万行),
能令趣入甚深义,
能令开示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门,
能令杜绝诸恶道,
能令以法光照耀,

能令以法雨润泽,
能令消灭一切惑,
能令舍离一切见,
能令增长一切佛智慧,
能令安住一切佛法门。

注解: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FROM:【佛光大辞典】

【摈】:排除,抛弃(百度)

【恶知识】:梵语 pa^pa-mitra。为“善知识”之对称。又作恶友、恶师、恶师友。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者。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对舍离恶知识而亲近善友之人,方可为其说法。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记载,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其心并无怖惧,于恶知识则生畏惧之心。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六恶友,即方便生欺(说种种欺诈)、好喜屏处(喜好隐秘之处所)、诱他家人(诱拐他家之人)、图谋他物(谋取他人之财产)、财利自向(图利自己)、好发他过(好指摘他人缺点)等;又举出亲恶友之四事,即饮酒时友、博戏时友、淫逸时友、歌舞时友。此外,日僧亲鸾在愚秃钞卷下,解释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所举二河譬喻中所说之恶友,谓恶友指杂毒虚假之人,即指妨害往生净土门旨趣之异学、异见、别解、别行等之人。(维摩诘经卷上、尸迦罗越六方礼经)p4948FROM:【佛光大辞典】

【道具】:指修行佛道所必备之资具。通常有三衣六物、十八物、百一物等,亦即僧尼携于身边之物。我国自古于诸书中设有道具之篇目,其种类与数量未有定规。翻译名义集卷十八犍椎道具篇举出:犍椎、舍罗(筹)、隙弃罗(锡杖)、刺竭节(杖)、军迟(瓶)、钵里萨罗伐拏(滤水器)、钵塞莫(数珠)、钵多罗(应器)、键[金*咨](鐼子)、俱夜罗(随钵器)、浮囊等十一种。敕修百丈清规卷下大众章办道具条则举出十三种道具:三衣、坐具、偏衫、裙、直裰、钵、锡杖、主杖、拂子、数珠、净瓶、滤水囊、戒刀。于密教中,道具更为修法者必要之用具,例如金刚杵、金刚盘、金錍、镜、轮,及其他器具。至后世,一般的日常应用器具或舞台用具亦称道具,此乃讹误之用法。(中阿含卷二十七林经、禅苑清规卷一、释氏要览卷中道具条)p5632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FROM:【佛光大辞典】


===================================================
这段佛经主要讲了:
应当如何对善知识?
为什么要这样对善知识?
善知识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能有这样的作用?

不论是佛经的教导,或是自身的体会
都说明了善知识非常非常的重要
由此,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首先,要能够遇到自己的善知识
说起来简单,而实际上是很难的

以末学自己为例,在很小的时候,曾经去过北京的一座寺院
因为当时年龄太小,所以不记得寺院叫什么名字了,只记得有一座很大很大的卧佛
后来回到家中,末学夜夜做梦,梦到卧佛,夜夜都会醒,持续了很久,才渐渐不做梦了
到了十几岁时,有机缘又来到了寺院,见到了千手观音像,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感觉特别亲切
从寺院出来后,便请了一座观音石头小像,带回家中一直供养至今
但那时家中无人信佛,周围的人也没有,自己对于佛法一点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修行佛法了
就只是单纯的信,现在看来就是属于迷信、愚信的次第(迷信、愚信、智信、真实信
这种状态、次第一直到末学进入清净光明净土,跟随老师修行后才开始转变
没遇到善知识之前,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十年之久啊!
假设没遇到善知识,末学这一世又会白白浪费掉了!

深深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感恩焰光明师兄引导末学
能够来到清净光明净土,能够学习善知识的清净光明专辑,能够遇到自己的善知识——咒心老师
回想一路走来,就如华严经所讲:
【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

就如善知识所教导:
在修行上,如果没有按照佛陀的教导,经由善知识的引导而逐步增上次第
一般人在修行中,往往就堕入当下次第的执着中,而难以再有所进展和增上——以「法性原理」来看「认『真』
佛经上经常讲,
1.听闻,信受,读诵,解义,修持,为人演说
2.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思维佛法,实修佛法
类似这样的修行次第,在很多佛经上都有,例如,法华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
所以很多佛弟子修行了很久,都只是在读诵阶段,根本不知道如何迈向真正修行
——法门实修帖 41楼
所以,佛经中,不论是佛陀教导初学者应该「亲近善知识」、或发起「普贤十愿」(常随佛学)的普贤行者(菩萨行者)
不论是初学、初发心或是久修菩萨,重点都应该紧紧的跟随智者(善知识、佛陀),才能不偏离正法且快速成长
——「常随佛学」与「阿难」精神&「传承」

回说,怎样才能值遇善知识,获得其教导呢?
信心很重要,信为功德母.
有信心的人,就能和善知识站在同一方慢慢学习.
就算智慧愚钝,只要遵守教导和定课,就能慢慢增上.
没有信心(或不受教,不定课)的人,就会远离善知识而堕入世俗,
透过吃世俗的苦,逐渐发现自己的愚痴和不足,然后才忏悔和发心学习,再慢慢考验慢慢增上.

佛菩萨教导众生都是如此.
所以,末学以前告诉大家,要发起大心和大愿,和佛菩萨站在普渡众生的同一方,站在一起.
这样可以少很多弯路,也可避免走入歧途.
如果不是如此,而喜欢哀怨,让自己堕入负面情绪而变成被救度的那一方,那就要蹉跎很久.
所以,发起大心,以光明心勇于突破困难和障碍,这样修行就容易快速增上
——人生与修行上的关卡
佛经上说~佛法在恭敬心中求
佛法中也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所以求法者应该要多注意自己的用字
至少由文字中表现出自己的诚心和谦卑恭敬
这样才能得到善知识的开导
——[建议]在佛教论坛发言应有的认知,请大家参考

末法时期,如果遇到了师父,还要能够分辨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识
还是以自己为例,在没进入清净光明净土之前,末学也偶尔遇到过所谓的修行之人,比如说已经皈依之类的
那时的自己,根本就无法分辨其是否为善知识,甚至都不知道“善知识”这个词
现在回过头去看,这些所谓的修行之人,很多都为了自己获得利益,比如获得钱财等等,所以其修行的目标或者方向是偏离正道的
这样的人,便不是真正的善知识

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如何分辨真假善知识的相关内容:
真善知识或假善知识,如果自己没深入经藏,没按照佛经的教导,自己能分辨吗?
所以,修行要弄清楚方法和观念的差别,更要懂修行的原理,要深入经藏,才不会乱讲一通,误人误己—— [辨析]修行知道越少越好,只须依止善知识与一两部经典,不必广研经论!?
谁是真的好师父呢?凡夫一般人如何能判定谁是所谓的好师父?
所谓的好师父有真的实修和遵守「楞严经」的教导吗?「名师」真的是「明师」吗?
依照「楞严经」来说,末法时期若不能遵守「楞严经」来修行,往往成为邪师和邪徒而不自知
所以,还是自己先消除重罪,然后好好学习楞严经,这样才是正途
至于如何判断邪师?详情请参阅「楞严经」,下面由「楞严经」归纳一些简单的重点
一般来说,简单可由「财」「色」「名」「食」「知见和现象」来分辨
是否贪财?这可由「是否有金钱财产往来,是否聚财置产(投资股票或房地产),弘法财物流向是否公开明细」等等来分辨(请参阅「楞严经」)
是否贪色?这可由「师父和信徒是否有不当肢体接触,或私下暗处行淫或宣说男女行淫的观念」来分辨(请参阅「楞严经」)
是否贪名?这可由「是否常宣说或暗自表示自己有神通,或佛菩萨转世,或说自己已经实证某些果位」来分辨(请参阅「楞严经」),以此吸收信徒,接受供养
在饮食上是否吃斋茹素?「楞严经」说杀生吃肉和五辛都会引来天魔或鬼神假装佛菩萨说法,而堕入邪魔外道
在知见上,是否常宣说外道法,或贪着世俗表相?
例如:喜好算命风水占卜星相通灵,或喜欢收集古董或奇物珍宝,或拜石头拜地水火风等鬼神,或信奉种种民间传说和外道信仰(请参阅[沙门乱象] ~ 大般涅槃经)
在观念和法门的教导太偏向有为执著,执著表相和物质,而不遵守戒律,贪着世俗却把这些宣称为密法或方便。
是否常显现神通和幻相,如果是,那往往就是贪着神通感应而产生非人鬼神附体成魔,因此喜欢展现神通,却不自知(请参阅「楞严经」)
以上,更简单来说,可以归纳到「财」「色」和「邪见(观念知见不究竟)」三个方向,也就是有形的利益和观念错误两方面
因为名声最后就是用来获取财色。至于邪见,这要深入经藏,明白修行次第和真实义,就能看清楚是否有修行知见上的错误——初学者修行应先明白「戒」「定」「慧」修行渐次,避免错误和意外的后果
佛说依法不依人
这是要依照佛经的教法

凡夫众生都不是我们依止的对象
凡夫众生都是好坏参半,讲的道理中就算有佛法,也不究竟
而且许多附佛外道讲的更是参杂佛法的相似佛法

一般人无法分辨,所以佛教导我们要远离外道

多深入经藏才能明白正法

外道就算引用了佛法,
也多是错解或者以妄心揣测佛法,而且参杂外道法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不要接触相似佛法的外道,
以免学习不正确的知见—— [问题解答]依法不依人还是依人不依法?
修行还是要平衡的
多亲近善知识和出家人也是必要的
只是现在末法正邪难分,
谁是真正善知识或清净的出家人,这难以分辨
所以依照佛经最重要
所以佛陀说[以戒为师][以经为师]
其实学习佛法的过程由浅入深
过程中我们会接触过很多修行人或法师,或视频或书籍

每个法师或修行人都有心得,可能值得学习,但是或许也存在问题
这些对于初学者确实能帮助学习基础佛法,但是其中也有危险
因为修行人或法师不是圆满的,还没成佛,可能潜在许多不正确知见
所以还是要以佛经为主,
这不是说不能看,而是要小心明辨,一边学习,一边研判,这样才不容易出错
所以还是以佛经为主,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比较保险
不然误入歧途可就麻烦了
佛弟子应该以佛经为根本才对,因为只有佛才正确,
这样就不会因为信任世间人(不论在家或出家人)而走错路
学佛是要让自己有明辨和解脱的智慧,
而不是去完全相信某些人或某个人(不论在家或出家)
只有佛才是智慧圆满的,才值得我们完全信任——学佛是要让自己依据佛经而有明辨和解脱的智慧,而不是去完全相信某人

佛经上也有提到:
【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何谓为四。
(附注:四种恶知识恶同学)
求声闻者但欲自利。
(附注:求声闻果,自求解脱,不发大心普渡众生)
求缘觉者喜乐少事。
(附注:求缘觉果,喜欢独处,不发大心普渡众生)
读外经典路伽耶毗。文辞严饰所亲近者。
(附注:喜欢读外道经典,喜欢在文字上巧辩者)
但增世利不益法利。
(附注:喜欢追逐世间利益,障碍求法者)
迦叶。是为[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善知识]四[善等侣]。何谓为四。
诸来求者是善知识。佛道因缘故。
(附注:来求佛法者都是善知识,因为都是成就佛道的因缘)
能说法者是善知识。生智慧故。
(附注:能够演说佛法者都是善知识, 因为可以让众生开智慧)
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识。增长善法故。
(附注:因为僧宝是三宝之一,僧宝长存佛法则长存)
诸佛世尊是善知识。增长一切诸佛法故。
(附注:一切佛才是真正的大善知识,因为佛已经究竟圆满,所以能宣扬增长一切佛法)
迦叶。是为[菩萨四善知识四善等侣]。——
行菩萨道,有四种[善知识][善等侣]和四种[恶知识][恶等侣] ~ 大宝积经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8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11:2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23 13:43 编辑

(接续上楼)

不应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发一愿、得一记、住一忍,生究竟想 ~ [华严经]善财53参(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善男子!善知识者,
如慈母,出生佛种故;
如慈父,广大利益故;
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
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
如善导,能示波罗蜜道故;
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
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
如勇将,殄除一切怖畏故;
如济客,令出生死暴流故;
如船师,令到智慧宝洲故。
善男子!常当如是正念思惟诸善知识。

[末学解说]

善男子!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者,

如同慈母,因能出生佛种(指成佛之种子。即佛性,为得佛果之因。因有四种:(一)众生本来具足之佛性,即缘起之理、中道之理、诸法性空之理等。(二)烦恼,维摩经卷中谓烦恼之外别无菩提,故一切错误之见解及烦恼,均是佛种。(三)菩提心,无菩提心之因,即不得佛果。(四)称名或闻名,依此因则能成佛)之故;

如同慈父,因能广大利益之故;

如同乳母,因能守护不令作恶之故;

如同教师,因能示其菩萨所学之故;

如同善导,因能示波罗蜜(以名菩萨之大行者,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道之故;

如同良医,因能治烦恼诸病之故;

如同雪山,因能增长一切智(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药之故;

如勇将,因能殄除一切怖畏(恐惧害怕之意)之故;

如同济客,因能令出生死暴流(为烦恼之别名。旧译暴河。大水暴涨之时,可漂流人畜、房屋等;烦恼亦然,可漂失吾人之善德善品,故称为暴流)故;

如同船师(佛陀之异称。佛陀教化众生,令渡生死之海,而至涅槃彼岸;犹如船师,能运载众生渡海,由此岸至彼岸,故喻称为船师),因能令到智慧宝洲(譬佛果之大妙地)之故。

善男子!常常应当这样正念(正确的念头)思惟诸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

注解:
【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种】:<一>梵语 buddha-vam!s/a,巴利语 buddha-vam!sa。佛之种族、佛之系统。印度婆罗门教徒说四姓差别,以夸示其出身与系统;然佛弟子则皆由同一佛法而生,不问其种姓、家系,悉称佛子,其动机在喝破佛弟子之自觉。广义言之,凡信佛法者,皆称佛子;就系统之义而言,亦称为佛种、释种子。(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大乘入楞伽经卷五、法华经卷二譬喻品、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如来藏品、佛性论卷二、大乘庄严经论卷七)
 <二>指成佛之种子。即佛性,为得佛果之因。因有四种:(一)众生本来具足之佛性,即缘起之理、中道之理、诸法性空之理等。(二)烦恼,维摩经卷中谓烦恼之外别无菩提,故一切错误之见解及烦恼,均是佛种。(三)菩提心,无菩提心之因,即不得佛果。(四)称名或闻名,依此因则能成佛。(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华手经卷二发心品、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四法品”、法华文句(会本)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一)p2744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术语)Pa%ramita%,又作波罗蜜多,播啰弭多。译言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曰度。以名菩萨之大行者,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法华次第下之上曰:“此六通云波罗蜜者,并是西土之言,秦翻经论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无极。菩萨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别二种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从二种生死此岸到二种涅槃彼岸,谓之到彼岸。因此六法能度通别二种事理诸法之广远,故云度无极也。若依别释,三翻各有所主。若依通释则三翻虽异,意同无别也。”大乘义章十二曰:“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岸。(中略)波罗者岸,蜜者是到。”俱舍光记十八曰:“波罗,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菩萨能到自乘所往圆满功德彼岸处故。”智度论十二曰:“问曰:云何名檀波罗蜜?答曰:檀义如上说。波罗(秦言彼岸)蜜(秦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复次此岸名悭贪,檀名河中,彼岸名佛道。”慧琳音义一曰:“播啰弭多,唐云彼岸到,今回文云到彼岸。”仁王经良贲疏上一曰:“言波罗者,梵语也。此云彼岸,对彼说此,此岸者何?于四谛中已起苦集而为此岸,未起苦集而为中流,涅槃菩提即灭道谛而为彼岸。(中略)言蜜多者,梵语也。此具二义。离义到义,于生死中离此到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切智】: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FROM:【佛光大辞典】

【怖畏】:梵语 vibhi^s!aN!a。恐惧害怕之意。依六十华严经卷三十四,未悟真理之众生有五种怖畏(恐怖):(一)不活畏,生活不安,常积资财。(二)恶名畏,恐他人讥谤而名誉受损。(三)死畏,畏惧命之将终。(四)恶道畏,又作恶趣畏。恐惧堕入地狱、饿鬼等恶趣。(五)大众威德畏,又作怯众畏。无自信而怯于出现大众之前等。若远离此五怖畏,称为五离怖畏。
 有学、无学之圣者,有小怖畏,而无大怖畏;佛则完全离怖畏。此外,虽有布施钱财之心,然担心布施后财物即将减少者,称为怖畏施,乃八施之一。((参见:五怖畏)1110)p3224 FROM:【佛光大辞典】

【暴流】:梵语 ogha,巴利语同。又作瀑流。<一>为烦恼之别名。旧译暴河。大水暴涨之时,可漂流人畜、房屋等;烦恼亦然,可漂失吾人之善德善品,故称为暴流。诸经中以暴流喻烦恼时,通常分为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等四种。(杂阿含经卷十八、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参见:四暴流)1831、“烦恼”5515)
 <二>依唯识说,阿赖耶识于轮回之际仍持续不断,犹如暴流。(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卷二)p6094FROM:【佛光大辞典】

【船师】:佛陀之异称。佛陀教化众生,令渡生死之海,而至涅槃彼岸;犹如船师,能运载众生渡海,由此岸至彼岸,故喻称为船师。又佛陀度化众生之教法,则喻称为船筏。(无量寿经、晋译华严经卷二十)p4773FROM:【佛光大辞典】

【宝洲】:(譬喻)譬佛果之大妙地。华严经三十五曰:“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又】(人名)沙门觉岸,号宝洲,元朝人,著释氏稽古史略。见续稽古史略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
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
应发如金刚心,志愿坚固不可坏故;
应发如铁围山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
应发如给侍心,所有教令皆随顺故;
应发如弟子心,所有训诲无违逆故;
应发如僮仆心,不厌一切诸作务故;
应发如养母心,受诸勤苦不告劳故;
应发如佣作心,随所受教无违逆故;
应发如除粪人心,离憍慢故;
应发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
应发如良马心,离恶性故;
应发如大车心,能运重故;
应发如调顺象心,恒伏从故;
应发如须弥山心,不倾动故;
应发如良犬心,不害主故;
应发如旃荼罗心,离憍慢故;
应发如犗牛心,无威怒故;
应发如舟船心,往来不倦故;
应发如桥梁心,济渡忘疲故;
应发如孝子心,承顺颜色故;
应发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末学解说]

再有,善男子!你承事一切善知识,

应发起如大地之心,因荷负重任没有疲倦之故;

应发起如金刚之心,因志愿坚固不可破坏之故;

应发起如铁围山(围绕咸海而区划一小世界之铁山也,由铁而成,须弥山为中心,外有七山八海,第八海即咸海,赡部等四大洲在此,围绕此咸海者,即铁围山,此为一小世界)之心,因一切诸苦不能动之故;

应发起如给侍之心,因所有教令皆随顺之故;

应发起如弟子之心,因所有训诲无违逆之故;

应发起如僮仆之心,因不厌一切诸作务之故;

应发起如养母之心,因受诸勤苦不告劳之故;

应发起如佣作之心,因随所受教无违逆之故;

应发起如除粪人之心,因离憍慢之故;

应发起如已熟稼之心,因能低下之故;

应发起如良马之心,因离恶性之故;

应发起如大车之心,因能运重之故;

应发起如调顺象之心,因恒伏从之故;

应发起如须弥山(华译为妙高山,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比高,所以称“高”。又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于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咸海之四方)之心,因不倾动之故;

应发起如良犬之心,因不害主之故;

应发起如旃荼罗(佛国记,举国人民,悉不杀生,不饮酒,不食[卄/忽]蒜,唯除旃荼罗。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按即旃陀罗)之心,因离憍慢之故;

应发起如犗牛之心,因无威怒之故;

应发起如舟船之心,因往来不倦之故;

应发起如桥梁之心,因济渡忘疲之故;

应发起如孝子之心,因承顺颜色之故;

应发起如王子之心,因遵行教命之故。

注解:
【铁围山】:(界名)围绕咸海而区划一小世界之铁山也,由铁而成,须弥山为中心,外有七山八海,第八海即咸海,赡部等四大洲在此,围绕此咸海者,即铁围山,此为一小世界。俱舍论十一曰:“于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余八周匝绕妙高山。于八山中前七名内,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复有铁轮围山,周匝如轮,围一世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须弥山】:华译为妙高山,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比高,所以称“高”。又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于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咸海之四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旃荼罗】:(杂名)佛国记,举国人民,悉不杀生,不饮酒,不食[卄/忽]蒜,唯除旃荼罗。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按即旃陀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
汝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
又应于自身生远行想,于善知识生导师想,于所说法生正道想,于所修行生远达想;
又应于自身生求度想,于善知识生船师想,于所说法生舟楫想,于所修行生到岸想;
又应于自身生苗稼想,于善知识生龙王想,于所说法生时雨想,于所修行生成熟想;
又应于自身生贫穷想,于善知识生毘沙门王想,于所说法生财宝想,于所修行生富饶想;
又应于自身生弟子想,于善知识生良工想,于所说法生技艺想,于所修行生了知想;
又应于自身生恐怖想,于善知识生勇健想,于所说法生器仗想,于所修行生破怨想;
又应于自身生商人想,于善知识生导师想,于所说法生珍宝想,于所修行生捃拾想;
又应于自身生儿子想,于善知识生父母想,于所说法生家业想,于所修行生绍继想;
又应于自身生王子想,于善知识生大臣想,于所说法生王教想,于所修行生冠王冠想、服王服想、系王缯想、坐王殿想。

善男子!汝应发如是心,作如是意近善知识。

何以故?以如是心近善知识,令其志愿永得清净。

[末学解说]

再有,善男子!

你应当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

又应当于自身生远行想,于善知识生导师想,于所说法生正道想,于所修行生远达想;

又应当于自身生求度想,于善知识生船师想,于所说法生舟楫想,于所修行生到岸想;

又应当于自身生苗稼想,于善知识生龙王想,于所说法生时雨想,于所修行生成熟想;

又应当于自身生贫穷想,于善知识生毘沙门王想,于所说法生财宝想,于所修行生富饶想;

又应当于自身生弟子想,于善知识生良工想,于所说法生技艺想,于所修行生了知想;

又应当于自身生恐怖想,于善知识生勇健想,于所说法生器仗想,于所修行生破怨想;

又应当于自身生商人想,于善知识生导师想,于所说法生珍宝想,于所修行生捃拾(收集)想;

又应当于自身生儿子想,于善知识生父母想,于所说法生家业想,于所修行生绍继(继承)想;

又应当于自身生王子想,于善知识生大臣想,于所说法生王教想,于所修行生冠王冠想、服王服想、系王缯想、坐王殿想。

善男子!你应当发起如是心,作如是意亲近善知识。

为什么呢?因为以如是心亲近善知识,能令其志愿(佛门很重视“发愿”。人的处境是由其行为 、语言造成的,而人的行为、语言又是由其思想决定的。愿从心起,并能产生一种主宰语言、行为的力量,故称“愿心”、“愿力”。佛教所说的发愿,是一种向上的善愿,如普度众生、志求解脱,乃至成就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事等)永得清净。

注解:
【捃拾】: 拾取;收集。(百度)

【绍继】:是指继承。(百度)

【志愿】:佛门很重视“发愿”。人的处境是由其行为 、语言造成的,而人的行为、语言又是由其思想决定的。愿从心起,并能产生一种主宰语言、行为的力量,故称“愿心”、“愿力”。佛教所说的发愿,是一种向上的善愿,如普度众生、志求解脱,乃至成就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事等。“愿”有“总愿”和“别愿”。“总愿”如“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别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等。又如修习净土宗的信徒,以“信、愿、行”为三大前提,必须发愿求生“西方净土”。隋·智顗《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志求满足,故云愿也。”“志愿”是个同义复词,出于《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称赞善财童子道:“此长者子,勇猛精进,志愿无杂,深心坚固,恒不退转,具胜希望,如救头然(燃),无有厌足,乐善知识,亲近供养,处处寻求,承事请法。”也泛指志向意愿 。如晋·王羲之《与谢万书》:“老夫志愿,尽于此也。”(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
善知识者长诸善根,譬如雪山长诸药草;
善知识者是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纳众流;
善知识者是功德处,譬如大海出生众宝;
善知识者净菩提心,譬如猛火能炼真金;
善知识者出过世法,如须弥山出于大海;
善知识者不染世法,譬如莲华不著于水;
善知识者不受诸恶,譬如大海不宿死尸;
善知识者增长白法,譬如白月光色圆满;
善知识者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
善知识者长菩萨身,譬如父母养育儿子。

[末学解说]

再有,善男子!

善知识者长诸善根,譬如雪山长诸药草(法华经药草喻品以佛之教法譬之雨,众生之机类譬之草木。佛教之雨,虽为一味,然随众生之种类,而滋生各自之智性,因而治惑,称为药草);

善知识者是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纳众流;

善知识者是功德处,譬如大海出生众宝;

善知识者净菩提心(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譬如猛火能炼真金;

善知识者出过世法(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如须弥山出于大海;

善知识者不染世法(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譬如莲华不著于水;

善知识者不受诸恶,譬如大海不宿死尸;

善知识者增长白法(指清净之善法),譬如白月光色圆满;

善知识者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在须弥山东南西北之四大洲,又名“四天下”);

善知识者长菩萨身(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于有情众生之中,既自觉悟,亦能觉他,有情所证菩萨身也。菩萨随彼心之所乐,即以自身现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譬如父母养育儿子。

注解:
【药草】:(譬喻)法华经药草喻品以佛之教法譬之雨,众生之机类譬之草木。佛教之雨,虽为一味,然随众生之种类,而滋生各自之智性,因而治惑,称为药草。此中虽有三草二木之差别,然木为二而少,草为三而多,故废少而取多。又三草中之中草为声缘之二乘,此品所明,正在声缘之二乘,故举药草而兼他也。经曰:“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濧,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草实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梵语 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下谓,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性,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
 菩提心依种种缘而发,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发菩提心有四种缘,以如是四种缘为增上缘,欣乐佛之大智而发心,即:(一)见闻诸佛菩萨之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二)虽未见神变,但闻说菩提及菩萨藏。(三)虽不闻法,但自见法灭之相,故护持正法。(四)不见法灭之相,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扰,而难得发心。另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发心品载有四缘:(一)思惟诸佛,(二)观身之过患,(三)慈愍众生,(四)求最胜之果。无量寿经宗要以“四弘誓愿”作菩提心,且将之分为随事发心(由具体之事项而发)与顺理发心(由普通之真理而发)二种。大乘义章卷九对发心立三种之别:(一)相发心,见生死与涅槃之相,遂厌生死,发心求涅槃。(二)息相发心,知生死之本性寂灭,与涅槃无异;离差别相,始起平等之心。(三)真发心,知菩提之本性为自心,菩提即心、心即菩提,而归于自己之本心。摩诃止观卷一上谓,藏教、通教、别教,乃至圆教之菩萨各因推量生灭、无生、无量、无作之四谛理而发心,故称推理发心。大乘起信论则说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证发心等三种发心,于信成就发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种发心。密宗主张,发心为阿字五转之一,复基于“菩提心论”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菩提心,而说四种发心:(一)信心,指对于求无上菩提毫无疑惑之心。以其为万行之基础,故又称白净信心。(二)大悲心,发白净信心后更立四弘誓愿。亦作行愿心、行愿菩提心。(三)胜义心,于诸教中选择殊胜之真实。亦作深般若心、胜义菩提心。(四)大菩提心,决定舍劣择胜之际,十方诸佛即现眼前证知,诸魔见此则退怯不前。亦作三摩地菩提心。以上四心虽一度区分,但本为一体,以至佛果间无须臾或离,此是为自行化他、世间出世间修诸尊之三密所得者,故称有相菩提心;然以本来有相即无相,如虚空离一切相,故与无相菩提心相契。
 于日本净土宗,源空著选择本愿念佛集,以为菩提心是杂行,而加以废斥。基于此理,净土宗镇西派区分为圣道门与净土门之菩提心,且谓菩提心为总安心、三心为别安心,而主张不应排斥发菩提心。另外,净土宗西山派区分为行门与观门之菩提心,主张废前者,后者即是“三心”。净土真宗则分为自力菩提心与他力菩提心,其中佛以本愿誓与众生信乐,即真实之信心为愿作佛心(愿成佛之自利之心)、度众生心(济度一切众生之利他之心),故称他力菩提心、净土大菩提心。(大品般若经卷九、旧华严经卷九、优婆塞戒经卷一、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大日经疏卷一、卷十四、摩诃止观卷一下)p5200FROM:【佛光大辞典】

【世法】: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胜鬘经(大一二·二一八中):“大悲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唐译华严经卷二(大一○·六中):“佛观世法如光影。”((参见:俗谛)3726)p1516FROM:【佛光大辞典】

【白法】:<一>指清净之善法。与“黑法(邪恶杂染之法)”相对。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一三·三六三上):“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中略)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又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三一·八四七下):“愚不信白法,邪见及憍慢,过去谤法障,执著不了义,著供养恭敬,唯见于邪法。”此系以佛所说之正法为白法,外道所说之法为黑法。故若至末世之际,佛之一切教法皆灭尽之时,则称为“白法隐滞”。又若就“业”而言,一切法可分为黑法、白法、非黑白法。据梁译摄大乘论卷十一、卷十三载,烦恼之不善法为黑法,有漏(漏,即烦恼之异称)之善法为白法,无漏之善法则为非黑白法,亦即丝毫不杂染任何黑法或白法之第一义谛。
 又“二种白法”指惭与愧。谓此二者能使诸行光洁,救度众生,故称白法。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十四载:(一)惭白法,谓内自羞惭,不敢作恶。(二)愧白法,谓内自惶愧,发露罪瑕,更不敢作。故谓佛道之修行者应修持白法而舍弃黑法,即应修习善法,止息恶行。
 此外,“四种白法”指欲白法、行白法、满足功德白法、证白法。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一谓,修菩萨行者,当习一切白净善法,远离四趣(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趣)之黑法。故修菩萨行者应修习:(一)欲白法,闻佛正教,心生乐欲而不暂舍。(二)行白法,勤行六度之行,唯在利益世间一切众生而不求自身果报。(三)满足功德白法,精进勇猛,遍修众行,令诸功德圆满具足。(四)证白法,净行已成,功德已圆,得证悟佛果。(北本涅槃经卷十九、品类足论卷六、俱舍论卷十六)((参见:黑法)5383)
 <二>指表白之作法。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三(大四○·二五上):“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业。”p2088FROM:【佛光大辞典】

【四天下】:在须弥山东南西北之四大洲,又名“四天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身】: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于有情众生之中,既自觉悟,亦能觉他,有情所证菩萨身也。菩萨随彼心之所乐,即以自身现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善男子!以要言之,菩萨摩诃萨若能随顺善知识教,
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功德,
净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深心,
长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根,
净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力,
断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障,
超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魔境,
入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法门,
满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助道,
修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妙行,
发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大愿。

[末学解说]

善男子!简要言之,菩萨摩诃萨如果能随顺善知识教导,

能获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

能清净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深心(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能增长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根,

能清净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力,

能断除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障碍,

能超越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魔境(魔障之境界),

能证入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

能圆满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助道(四念住、四正断等三十七种道品,能资助止观,故称助道。又能资助果德,及诸行互为资助,故称助道),

能修习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妙行(殊妙之行法也),

能发起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大愿(指佛、菩萨愿众生成佛之心广大深重)。

注解:
【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FROM:【佛光大辞典】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境】:(术语)魔障之境界。智度论十二曰:“堕魔境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助道】:四念住、四正断等三十七种道品,能资助止观,故称助道。又能资助果德,及诸行互为资助,故称助道。天台宗十乘观法之第七,即以藏教之五停心或六度等助道对治障碍,开辟三解脱门,称为对治助开、助道对治,亦略称助道。(摩诃止观卷八下、大乘义章卷十六)p2817FROM:【佛光大辞典】

【妙行】:(术语)殊妙之行法也。大方等陀罗尼经四曰:“不离善友,常说众生妙行。”法华玄义四曰:“妙行者一行一切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愿】:<一>指佛、菩萨愿众生成佛之心广大深重。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僧那品(大八·二○上):“菩萨为众生故,起大誓愿言:‘我自当具足六波罗蜜,亦当教他人使具足六波罗蜜。’”
 <二>指大悲愿力。即救度一切众生之大悲愿力;为阿弥陀佛之本愿力。(胜鬘经卷十二、旧华严经卷二十三)p90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我复略说

一切菩萨行、一切菩萨波罗蜜、一切菩萨地、一切菩萨忍、一切菩萨总持门、一切菩萨三昧门、一切菩萨神通智、一切菩萨回向、一切菩萨愿。

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出,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末学解说]

善男子!我再进行略说

一切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一切菩萨波罗蜜、一切菩萨地(泛指十地,即修行过程之十个阶位)、一切菩萨忍、一切菩萨总持门、一切菩萨三昧门、一切菩萨神通智、一切菩萨回向、一切菩萨愿。

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出,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善知识能发起。

注解: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地】:<一>泛指十地,即修行过程之十个阶位。一般多指“三乘共十地”之十地,或大乘菩萨修行过程之十地。三乘共十地,亦称共地,即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个阶位。
 <二>特指“三乘共十地”中之第九地,亦即天台宗所称“通教十地”之第九地。此阶位乃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之阶位。(一)据大品般若经卷六发趣品载,菩萨住于第九地中,具足下列之十二法:(1)可蒙受无边世界之度化,(2)得遂如是之愿,(3)了知诸天、龙、夜叉等之语而为之说法,(4)处胎成就,(5)家成就,(6)所生成就,(7)姓成就,(8)眷属成就,(9)出生成就,(10)出家成就,(11)庄严佛树成就,(12)成满具足一切诸善功德。(二)另据法华玄义卷四下、摩诃止观卷六上等所载,则谓于此阶位之菩萨为化益众生,而生于三界,福慧深利,深观真俗二谛,进而更断除习气、色法、心法等诸烦恼,得“法眼道种智”,乃至学佛十力、四无畏等法,于此之时,残习将尽,恰如余烬。于三乘之中,唯有菩萨能进至此位,故称菩萨地。
 <三>泛指菩萨修行之十个阶位,即旧华严经卷二十三所说之欢喜地、离垢地、明地、焰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十地,为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四十一位至第五十位之修行阶段。((参见:十地)419)p5215FROM:【佛光大辞典】

【因缘】:<一>梵语 hetu-pratyaya。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
 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之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无有自性,此即“因缘即空”之理。若以烦恼为因,以业为缘,能招感迷界之果;以智为因,以定为缘,则能招感悟界之果。
 此外,俱舍论卷六、卷七等,举出六因四缘之说,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即: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其中,六因中之能作因为四缘中之增上缘,其余五因则为四缘中之因缘。然唯识家则以六因中之同类因通于因缘与增上缘,以其余五因为增上缘。同类因,为引生等流果之原因,故又称自种因。亦即俱舍论等以异性之因引生异性之果为因缘之义;唯识家则以种现相望之因果,及种子之自类相续为因缘之义。(杂阿含经卷一、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大乘起信论、成唯识论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卷三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八)((参见:因)2269、“缘”6123)
 <二>因即缘之义。指四缘中之因缘。因系引生一切诸法之直接内在原因,与诸法有亲密之关系,故称亲因缘。凡具有因缘之状态者,称为因缘性。((参见:四缘)1832)
 <三>梵语 nida^na 之意译。又作缘起。为十二部经之第六。((参见:尼陀那)1888)p2301FROM:【佛光大辞典】


===================================================
学习上述佛经内容,梳理要点如下:

一、对善知识应这样去正念思维,善知识如慈母,如慈父,如乳母,如教师,如善导,如良医,如雪山,如勇将,如济客,如船师

二、对善知识应发起这样的心念:大地心,如金刚心,如铁围山心,如给侍心,如弟子心,如僮仆心,如养母心,如佣作心,如除粪人心,如已熟稼心,如良马心,如大车心,如调顺象心,如须弥山心,如良犬心,如旃荼罗心,如犗牛心,如舟船心,如桥梁心,如孝子心,如王子心

三、对自身,对善知识,对所说法,对所修行分别应作不同的意想,令其志愿永得清净。

四、善知识之所以这样厉害,是因为善知识:长诸善根,是佛法器,是功德处,净菩提心,出过世法,不染世法,不受诸恶,增长白法,照明法界,长菩萨身

五、随顺善知识教导能够获得这些大利益: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功德,净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深心,长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根,净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力,断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障,超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魔境,入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法门,满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助道,修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妙行,发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大愿

六、最后总结归纳:一切菩萨行、一切菩萨波罗蜜、一切菩萨地、一切菩萨忍、一切菩萨总持门、一切菩萨三昧门、一切菩萨神通智、一切菩萨回向、一切菩萨愿。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出,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认真学习之后,联想到我们的善知识,我们的咒心老师
他们都是真正的善知识,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与榜样

善知识慈悲教导:
末学十多年前的发愿就是希望能引导大家当菩萨
让大家都变成能引导众生学佛的菩萨
让大家都有能力护持一方
希望大家都能发起这个大愿
这样佛菩萨就会护持您这样的真正佛子——法门实修帖 307楼
立志当菩萨,发愿把自己当菩萨,
以这样的角度来努力,学习如何成佛和普渡众生
而不是像一般佛弟子只是担心自己的生活和往生
——[法门实修]提供初学佛者,尽快消业,快速成长的实修方法101#
~"先发大愿,先构思行菩萨道普渡众生的蓝图,先学习付出"——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老师曾经教导(大意):
善知识临走前,对我没有任何交代(你们不要以为师长将净土交付于我,并没有),是我自己发心希望带领大家与自己一同提升

我只是见贤思齐,向自己的老师学习,以师为榜样

真心发起对善知识、对老师的赞叹与感恩
由此发心,要学习佛菩萨,学习善知识,好好修行,利益众生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8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4 10:18: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25 17:15 编辑

信知他人功德 ~ 华严经(善财53参)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尔时,宝光明童女,以偈赞叹一切法音圆满盖王已,绕无量匝,合掌顶礼,曲躬恭敬,却住一面。

时,彼大王告童女言:『善哉!童女!汝能信知他人功德,是为希有

童女!一切众生,不能信知他人功德

童女!一切众生,不知报恩,无有智慧,其心浊乱,性不明了,本无志力,又退修行;如是之人,不信不知菩萨如来所有功德神通智慧

童女!汝今决定求趣菩提,能知菩萨如是功德。汝今生此阎浮提中,发勇猛心,普摄众生,功不唐捐,亦当成就如是功德。

王赞女已,以无价宝衣,手自授与宝光童女并其眷属,一一告言:『汝著此衣。』
时,诸童女双膝著地,两手承捧,置于顶上,然后而著;既著衣已,右绕于王,诸宝衣中普出一切星宿光明。
众人见之,咸作是言:『此诸女等,皆悉端正,如净夜天星宿庄严。』」

「善男子!尔时一切法音圆满盖王者,岂异人乎?今毗卢遮那如来、应、正等觉是也。光明王者,净饭王是。莲华光夫人者,摩耶夫人是。宝光童女者,即我身是。其王尔时以四摄法所摄众生,即此会中一切菩萨是,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或住初地乃至十地,具种种大愿,集种种助道,修种种妙行,备种种庄严,得种种神通,住种种解脱,于此会中处于种种妙法宫殿。」

[末学解说]

这时,宝光明童女,以偈赞叹一切法音圆满盖王后,绕无量匝,合掌顶礼,曲躬恭敬,停住在一面。

此时,一切法音圆满盖王告诉童女说道:

『善哉!童女!你能信知他人功德,这非常希有难得。

童女!一切众生,不能信知他人功德。

童女!一切众生,不知报恩,无有智慧,其心浊乱,性不明了,本无志力,又退修行;像这样的人,不能相信、不能了知菩萨如来所有功德神通智慧。

童女!你现今决定求趣菩提,能了知菩萨如是功德。你今生在此阎浮提中,发勇猛心,普摄众生,功不唐捐,也当成就如是功德。』

一切法音圆满盖王赞叹童女后,以无价宝衣,手自授与宝光童女并其眷属,一一告言:『你著此衣。』

这时,诸童女双膝著地,两手承捧,置于顶上,然后而著;既著衣已,右绕于王,诸宝衣中普出一切星宿光明。

众人见之,都作此言:『此诸女等,皆悉端正,如同净夜天星宿庄严。』」

「善男子!尔时一切法音圆满盖王者,难道是异人(与言他人,别人等同)乎?

现今毗卢遮那如来、应、正等觉是也。

光明王者,净饭王是。

莲华光夫人者,摩耶夫人是。

宝光童女者,即我身是。

其王尔时以四摄法所摄众生,即此会中一切菩萨是,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或住初地乃至十地,具种种大愿,集种种助道,修种种妙行,备种种庄严,得种种神通,住种种解脱,于此会中处于种种妙法宫殿。」

注解:
【异人】:(杂语)与言他人,别人等同。法华经序品曰:“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学习这段佛经内容,梳理重点如下:

1.能够信知他人功德,是非常希有难得的

2.为何不能信知他人功德呢?
这是因为:“一切众生,不知报恩,无有智慧,其心浊乱,性不明了,本无志力,又退修行
所以,像上述之人“不信不知菩萨如来所有功德神通智慧

3.如何能够信知他人功德呢?
决定求趣菩提,能知菩萨如是功德
从中又能获得什么样的功德呢?
此阎浮提中,发勇猛心,普摄众生,功不唐捐

4.佛菩萨以不同身相示现,以四摄法摄取众生,令法会中一切菩萨能够: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或住初地乃至十地,具种种大愿,集种种助道,修种种妙行,备种种庄严,得种种神通,住种种解脱,于此会中处于种种妙法宫殿

由此,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信知他人功德有如下帮助:

一、能够帮助发起感恩之心
感恩心是种美德,是种善良的心,是种能痊愈外在病痛和内心伤痛的心
感恩心让我们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略说心法]感恩心与拍马屁
[感恩心]是[大乘心],[体谅众生苦][体谅众生执迷不悟]也是[大乘心]
如果您能藉此机会生起大乘心且增上大乘心,这样就是个很好的心法实修
所以修持[菩萨道]是很奥妙的,
菩萨道的修持是靠发起大乘心,所以任何地方都能行菩萨道,
就看您自己能不能有智慧利用当下的种种缘分(不管好坏),转念而发起大乘心
如果心态正确的,您就会知道正确的方法,自己就会知道该做些什么
心态正确了,佛菩萨就会暗中加持您,增上您的修行,也会改变您的环境和家人
您就能够逐渐体会到佛菩萨的用心,和心法实修的重要
这样您会更了解[[感恩心]],更了解心法
也更感恩佛菩萨和一切众生——[心法实修-转念]菩萨行者,不论遇到逆缘或顺缘都是好缘,心念一转,就能发起[感恩心]
应该感恩家人感恩众生,就像末学也很感恩您和佛友们给末学机会能做这些解说,[感恩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心法之一 ——佛友实修心得报告&末学附注解说~心法转化共业&感恩心

二、能够帮助发起勇猛之心
己深入修行,逐渐深入菩萨道,明白法性、众生性,成为真正的法华和普贤行者
才会像「开始当父母后」的道理,才会逐渐真正明白菩萨的慈悲,也才逐渐学会真正感恩佛菩萨。
——【慈悲与感恩】在自己当父母后,才发觉...
娑婆世界其实是实修者最好的地方
所以许多经上都说在娑婆世界比其他世界修行还快速
因为在这里直接面对苦难,直接正视自己心念的贪瞋痴
这要有莫大的勇气和吃苦的能力,但是实修增上也更快速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修行就是要自己做了才会真正知道,
要自己透过[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来和佛菩萨光明相应,而降服忧虑和烦恼
然后发起同体大悲的精神,透过自己实修体验,教导众生一起学佛脱离苦难
这样实修才会懂得[惭愧]和[忏悔],才会懂得[谦卑]和[感恩]
也才会真正得到[法喜]和[清净],真正体会[光明]和[自在]
透过这样的精进实修,就能逐渐体会各种心
例如[惭愧忏悔心][感恩心][慈悲心][欢喜心][清净心][光明心][平等心]
这就是为什么要花很多时间(或达成很多数量)来[念佛][拜佛][持咒][诵经]的原因
而不是像那些不懂实修的人,只会嘴上说空,说数量不重要,说心最重要
试问,末法时期,一般人欲望沉重,整天想的都是世俗欲望和烦恼
如果没有透过长时间大数量的实修,如何能破妄显真呢?如何见真心呢?
那些就是不懂如何真正实修,不知道由浅入深,妄说空理,误导众生,遗罪甚大——[精进实修分享与问答]妙观察智&戒定慧&慈悲心实修导引
实修也是如此,只有读却没有实做,当然不会真正明白,所以读过后还要多落实,这样才是真正实修,才会真正明白,所以之前讲的[精进实修]就是这道理,如果没有每天[念佛数万][拜佛近千]每月[诵经过百]又如何能考验出佛弟子的实修定力呢,所以这些如果都做不到,其实是谈不上实修的,更无法明白心法,因为心力不够,发心和愿行实做都不够——佛友实修心得报告&末学附注解说~心法转化共业&感恩心

三、能够帮助发起慈悲之心
发起真心救度众生的决心,佛菩萨就会给我们机会,透过这些机会又增上我们的实修,所以发心很重要,心量越大,证量越大——佛友实修心得报告&末学附注解说~心法转化共业&感恩心
菩萨道的方法很多,[四无量心],[四弘愿],[六度波罗蜜],[四摄法]
这些您都要尽量逐渐去了解修持和体会,这样您就能逐渐解决一切问题

如果您感觉到这些都很困难,那就多[拜忏],多向佛菩萨[忏悔]哭诉吧
能每天不断忏悔的人,就能逐渐消业,佛菩萨也会可怜他的
这也是实修[忏悔心]的过程

再者,也因为自己体会到这些都很困难,当然对其他众生也很困难
所以就更能[体谅]众生啊!怎么还会怪罪众生呢?
(也因此末学能不断的为众生解释这些实修问题,因为末学知道这些对你们都很难
如果您能做到这些,您就会明白什么叫做慈悲,也会真心的感恩佛菩萨和众生)

因此,这样就会超越[忍辱心],就不用因为强加忍辱而感到痛苦了
所以[大乘心]和[心法]的修持可以超越[苦]和[忍辱]的——[心法实修-转念]菩萨行者,不论遇到逆缘或顺缘都是好缘,心念一转,就能发起[感恩心]

四、能够帮助发起各种正向之心
用善心感恩心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去善待自己和众生,放下一切,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
所以,真正实修者能对任何一细微处和众生心都能完全明白,因为这是心的能力
是感恩心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光明心的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佛弟子都实际体会这些甚深的心法
但是,初学者能对佛菩萨有信心和感恩心,这都还是非常好的,所以经上说信为功德母
由这些信心和感恩心,就能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不断增上
所以,这不是拍佛菩萨的屁股,这在佛法上叫累世所累积的善根,这种信心就是善根
能明白上面讲的这些道理就叫做慧根

心法的修持次第过程,非常的细微,非常深奥
任何生活小事情如果都能感恩佛菩萨,这是非常好的,这就是一心系念,
而这个心法的次第就是感恩心,同样是感恩心,也有不同深浅次第
——[略说心法]感恩心与拍马屁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8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5 17:06:5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能信][能知][能解][能入][能说]甚深境界? ~ 华严经(善财53参)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善财童子言:「圣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其已久如?」

夜神言:
「善男子!此处难信、难知、难解、难入、难说,一切世间及以二乘皆不能知。

唯除诸佛神力所护,善友所摄,集胜功德,欲乐清净,无下劣心,无杂染心,无谄曲心,
得普照耀智光明心,发普饶益诸众生心、一切烦恼及以众魔无能坏心,起必成就一切智心,不乐一切生死乐心

能求一切诸佛妙乐,能灭一切众生苦恼,能修一切佛功德海,能观一切诸法实性,能具一切清净信解,能超一切生死暴流,能入一切如来智海,能决定到无上法城,能勇猛入如来境界,能速疾趣诸佛地位,能即成就一切智力,能于十力已得究竟

如是之人,于此能持、能入、能了。何以故?此是如来智慧境界,一切菩萨尚不能知,况余众生

然我今者,以佛威力,欲令调顺可化众生意速清净,欲令修习善根众生心得自在,随汝所问,为汝宣说。

[末学解说]

善财童子(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之求道菩萨,曾南行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遇普贤菩萨而成就佛道。大乘佛教用以作为即身成佛之例证,其求法过程,则表示华严入法界之各阶段)说道:「圣者(圣者正也。发无漏智而证正理之人曰圣者)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心,其已久如?」

夜神说道:
「善男子!此处难信、难知、难解、难入、难说,一切世间及以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全都不能了知。

唯除诸佛神力所护,善友所摄,集胜功德,欲乐清净,无下劣之心,无杂染(杂者,杂乱之义;染者,污染之义。合杂乱和污染,即指烦恼,通于善、恶、无记等三性,为一切有漏法的总称)之心,无谄曲(为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之心,

得普照耀智光明之心,发普饶益诸众生之心、一切烦恼及以众魔无能坏之心,起必成就一切智之心,不乐一切生死乐之心,

能求一切诸佛妙乐(殊妙之欢乐也),能灭一切众生苦恼,能修一切佛功德海((喻)功德深广如海),能观一切诸法实性(真如之异名也),能具一切清净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能超一切生死暴流(阿赖耶识于轮回之际仍持续不断,犹如暴流),能入一切如来智海((譬喻)智慧广大,譬如海也),能决定到无上法城(正法可杜防非法,犹如城池之防患外敌,故称法城。准此,一切经法亦称法城,此乃因经法可守护正法之故。又涅槃妙果乃安身之处,故亦称法城),能勇猛入如来境界,能速疾趣诸佛地位,能即成就一切智力,能于十力已得究竟;

像这样的人,于此能持、能入、能了。为什么呢?因为此是如来智慧境界,一切菩萨尚且不能了知,更何况是众生!

然而我现今,依靠佛之威力,欲令调顺可教化众生意速清净,欲令修习善根众生心得自在,随你所问,为你宣说。」

注解:
【善财童子】:梵名 Sudhana-s/res!t!hi-da^raka。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之求道菩萨,曾南行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遇普贤菩萨而成就佛道。大乘佛教用以作为即身成佛之例证,其求法过程,则表示华严入法界之各阶段。据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其后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受念佛三昧门。继之,历访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听受种种法门,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无生法界。
 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载,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具有八意,即:善知识为轨范、为胜行之缘、破见慢、离细魔、寄成行、寄显位、显深广、显缘起。又谓其行证通于见闻(前生)、解行(此生)、证入(来生)等三生,而以善财童子之此生为解行生;即表示善财于此一生之中,具修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位之行法,此即“三生成佛”之义,乃约隔生果报而说三生。但华严宗另有“一生成佛”之说,谓“三生”为表示法门分位之语,实则一生一念中亦有三生,故主张见闻、解行、证入三生可各自其一生而成佛。准此,善财童子之成佛遂有三生成佛、一生成佛二说。此外,其参访诸善知识系表示因果渐证之先后顺序。其中,初遇文殊以后至第四十一人,表示寄位修行之相,即寄十信行及三贤、十圣之位。其后十一人表示会缘入实之相,即总会前述阶位差别之缘,而同入于实相之理,指亲证妙觉。其次遇第五十三位之弥勒菩萨,表示摄德成因之相,即摄此会缘入实之德,而为一生补处之正因。其次再遇文殊菩萨,表示智照无二之相,即初遇文殊菩萨为“信智”之表征,第五十四次之参访又再遇文殊,为“证智”之表征。至此,即表示善财遍求法门之结果已与本智相应,冥合而无二,已离能、所的分别之相,得以照体而独立。最后遇普贤菩萨,表示显因广大之相,即既已达智证无二,故言亡虑绝,触物皆道,法法全真,依正浑融,重重无尽,举一法即是圆因,一切诸法莫不如此,是即普贤广大之境界。   
 有关善财童子求道历程之偈赞与图绘极多,如北宋杨杰之大方广华严入法界品赞、忠师之五相知识颂、惟白之文殊指南图赞等皆是,亦常被用为佛教文学上之题材。又禅宗寺院常于观世音菩萨左侧,设置善财童子像,即取材自其历访名师之过程中,参谒观世音而受教化一事。(华严经疏卷五十五、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三、卷八十五、华严五教章卷二、禅林象器笺第五类灵像门)((参见:五十三参)1048、“五十五善知识”1053)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圣者】:(术语)圣者正也。发无漏智而证正理之人曰圣者。三乘之见道以上也。华严经六十二曰:“唯愿圣者,广为我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术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杂染】:杂者,杂乱之义;染者,污染之义。合杂乱和污染,即指烦恼,通于善、恶、无记等三性,为一切有漏法的总称。参考三杂染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谄曲】:梵语 van%ka, kuhana。为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又对物无所执著,称为无谄曲。金七十论卷上(大五四·一二五一上):“尼夜摩亦五:一不杀,二不盗,三实语,四梵行,五无谄曲。”(无量寿经卷上、菩萨地持经卷五、十住毗婆沙论卷八、十地经论卷二)p6167FROM:【佛光大辞典】

【妙乐】:(术语)殊妙之欢乐也。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又】(人名)天台六祖荆溪湛然,住常州之妙乐寺,讲法华,号妙乐大师,师之法华文句记称为妙乐。法照之读教记及蒙润之四教仪集注有言妙乐记者,即文句记也。唐文粹六十一李华左溪大师碑铭曰:“常州妙乐寺僧湛然,见如来性,传左溪法门。”观心略要集冠注曰:“吾山先哲皆指湛然尊者云妙乐大师。相传云:妙乐,寺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海】:(喻)功德深广如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实性】:(术语)真如之异名也。仁王经中曰:“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同良贲疏曰:“诸法实性者,诸法性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暴流】:梵语 ogha,巴利语同。又作瀑流。<一>为烦恼之别名。旧译暴河。大水暴涨之时,可漂流人畜、房屋等;烦恼亦然,可漂失吾人之善德善品,故称为暴流。诸经中以暴流喻烦恼时,通常分为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等四种。(杂阿含经卷十八、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参见:四暴流)1831、“烦恼”5515)
 <二>依唯识说,阿赖耶识于轮回之际仍持续不断,犹如暴流。(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卷二)p6094 FROM:【佛光大辞典】

【智海】:(譬喻)智慧广大,譬如海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地藏十轮经八曰:“渐次趣入深广智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城】:正法可杜防非法,犹如城池之防患外敌,故称法城。准此,一切经法亦称法城,此乃因经法可守护正法之故。又涅槃妙果乃安身之处,故亦称法城。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严护法城,开阐法门;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维摩经佛国品、无量寿经义疏(慧远))p3377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尔时,开敷一切树华夜神,欲重明其义,观察三世如来境界而说颂言:

「佛子汝所问,  甚深佛境界, 
 难思刹尘劫,  说之不可尽。 


 非是贪恚痴,  憍慢惑所覆, 
 如是众生等,  能知佛妙法。
 

 非是住悭嫉,  谄诳诸浊意, 
 烦恼业所覆,  能知佛境界。


 非著蕴界处,  及计于有身, 
 见倒想倒人,  能知佛所觉。


 佛境界寂静,  性净离分别, 
 非著诸有者,  能知此法性。


 生于诸佛家,  为佛所守护, 
 持佛法藏者,  智眼之境界。


 亲近善知识,  爱乐白净法, 
 勤求诸佛力,  闻此法欢喜。
 

 心净无分别,  犹如大虚空, 
 慧灯破诸暗,  是彼之境界。
 

 以大慈悲意,  普覆诸世间, 
 一切皆平等,  是彼之境界。
 

 欢喜心无著,  一切皆能舍, 
 平等施众生,  是彼之境界。 


 心净离诸恶,  究竟无所悔, 
 顺行诸佛教,  是彼之境界。


 了知法自性,  及以诸业种, 
 其心无动乱,  是彼之境界。 


 勇猛勤精进,  安住心不退, 
 勤修一切智,  是彼之境界。 


 其心寂静住三昧,  究竟清凉无热恼, 
 已修一切智海因,  此证悟者之解脱。
 

 善知一切真实相,  深入无边法界门, 
 普度群生靡有余,  此慧灯者之解脱。


 了达众生真实性,  不著一切诸有海, 
 如影普现心水中,  此正道者之解脱。


 从于一切三世佛,  方便愿种而出生, 
 尽诸劫刹勤修行,  此普贤者之解脱。


 普入一切法界门,  悉见十方诸刹海, 
 亦见其中劫成坏,  而心毕竟无分别。 
 法界所有微尘中,  悉见如来坐道树, 
 成就菩提化群品,  此无碍眼之解脱。


 汝于无量大劫海,  亲近供养善知识, 
 为利群生求正法,  闻已忆念无遗忘。


 毗卢遮那广大境,  无量无边不可思, 
 我承佛力为汝说,  令汝深心转清净。


[末学解说]

这时,开敷一切树华夜神,想要重明其义,观察三世如来境界而说颂言:

「佛子你所问,甚深佛境界,即使不可思议刹尘劫,也说之不可尽。 

 不是贪恚痴,憍慢惑所覆,像这样的众生等,能够了知的佛妙法。 

 不是住于悭嫉,谄诳诸浊意,被烦恼业所覆,能够了知的佛境界。

 不是著蕴界(五蕴与十八界也)处,及计于有身(有六根之身相者),知见颠倒想、颠倒人,能够了知的佛所觉。

 佛境界寂静,性净离分别,不是著诸有者,能够了知此法性。

 生于诸佛家,为佛所守护,持佛法藏者,智眼(智慧之眼,能彻见真理)之境界。

 亲近善知识,爱乐白净法,勤求诸佛力,闻此法欢喜。 

 心净无分别,犹如大虚空,慧灯破诸暗,是彼之境界。 

 以大慈悲意,普覆诸世间,一切皆平等,是彼之境界。 

 欢喜心无著,一切皆能舍,平等施众生,是彼之境界。 

 心净离诸恶,究竟无所悔,顺行诸佛教,是彼之境界。

 了知法自性,及以诸业种(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其心无动乱,是彼之境界。 

 勇猛勤精进,安住心不退,勤修一切智,是彼之境界。 

 其心寂静住三昧,究竟清凉无热恼,已修一切智海因,此证悟(以正智于真理证知悟解也)者之解脱。 

 善知一切真实相,深入无边法界门,普度群生靡有余,此慧灯(比喻智慧犹如灯明,能照破浊世之迷闇)者之解脱。

 了达众生真实性,不著一切诸有海(乃比喻三有、二十五有等生死迷界如无边之大海。亦即比喻众生沉没于生死迷界中,而不得出离;犹如船舶漂泊于大海中,不能到达彼岸),如影普现心水中,此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者之解脱。

 从于一切三世佛,方便愿种而出生,尽诸劫刹勤修行,此普贤者之解脱。

 普入一切法界门,悉见十方诸刹海,亦见其中劫成坏,而心毕竟无分别。法界所有微尘中,悉见如来坐道树,成就菩提化群品,此无碍眼之解脱。

 你于无量大劫海,亲近供养善知识,为利群生(许多的众生)求取正法,闻已忆念不再遗忘。

 毗卢遮那(原为太阳之意,象征佛智之广大无边,乃历经无量劫海之修习功德而得到之正觉)广大境,无量无边不可思,我承佛力为你演说,令你深心(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转清净。

注解:
【蕴界】:(术语)五蕴与十八界也。更加十二处谓之三科。俱舍论颂疏一曰:“三科蕴界训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身】:(术语)有六根之身相者。临济录曰:“有身非觉体,无相乃真形。”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眼】:智慧之眼,能彻见真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业种】:(杂语)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犹如世间之种子。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止观四上曰:“业种虽久,久不败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证悟】:(术语)以正智于真理证知悟解也。胜鬘宝窟中本曰:“摄受正法,证悟于理。”禅源都序上曰:“识字看经元不证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灯】:比喻智慧犹如灯明,能照破浊世之迷闇。八十华严经卷七十二(大一○·三九二中):“犹如大虚空,慧灯破诸闇。”又大集经卷二(大一三·一一上):“有诸众生行无明闇,菩萨见已,修集智慧,为令众生然慧灯故。”(无量寿经卷下、八十华严经卷二)p6057FROM:【佛光大辞典】

【有海】:乃比喻三有、二十五有等生死迷界如无边之大海。亦即比喻众生沉没于生死迷界中,而不得出离;犹如船舶漂泊于大海中,不能到达彼岸。俱舍论卷一之颂(大二九·一中):“由惑世间漂有海。”俱舍论颂疏卷一(大四一,八一八上):“由烦恼惑,令有情世间漂在三有生死海中。”此外,有流、有狱、有轮等,皆为此种譬喻用语。((参见:有流)2436、“有狱”2457、“有轮”2458)p2439FROM:【佛光大辞典】

【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另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长阿含经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六末、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八正道)280)p2002 FROM:【佛光大辞典】

【群生】:许多的众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卢遮那】:梵名 Vairocana。为佛之报身或法身。又作毗楼遮那、毗卢折那、吠嚧遮那。略称卢舍那、卢遮那、遮那。意译遍一切处、遍照、光明遍照、大日遍照、净满、广博严净。据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载(大五四·四三四下):“毗卢遮那,案梵本毗字,(中略)此云种种也。毗卢遮那,云光明遍照也;言佛于身智,以种种光明,照众生也。或曰毗,遍也;卢遮那,光照也;谓佛以身智无碍光明,遍照理事无碍法界也。”原为太阳之意,象征佛智之广大无边,乃历经无量劫海之修习功德而得到之正觉。
 有关毗卢遮那佛,诸经之记载与各宗之解释各异。旧译华严经卷二卢舍那佛品谓,毗卢遮那佛修习无量劫海之功德,乃成正觉,住莲华藏世界(佛报身之净土),放大光明,照遍十方,毛孔现出化身之云,演出无边之契经海。梵网经卷上谓,毗卢遮那佛于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法门,成等正觉,住莲花台藏世界海,其台周遍有千叶(即千世界),毗卢遮那佛化千身释迦佛住千世界。于每一叶世界复有百亿之须弥山、百亿之日月、百亿之四天下,及百亿之菩萨释迦坐百亿之菩提树下,宣说菩萨之心地法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谓,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成就常乐我净之四波罗蜜,住于常寂光土。其中,旧华严经卷二、梵网经卷上所说之毗卢遮那佛为报身佛,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所说为法身佛。法相宗立毗卢舍那、卢舍那、释迦等三尊,称毗卢舍那为自性身,卢舍那为受用身,释迦为变化身。十佛名之中,有“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之称。天台宗亦立毗卢遮那、卢舍那、释迦等三尊,然以之次第配为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华严宗立十身具足融三世间之法界身云,而谓此三尊乃同一佛身。在密教,毗卢遮那佛与大日如来同体,或为大日如来之别名,乃理法身、智法身不二之体,有除暗遍明之义。(旧华严经卷四如来名号品、华严经探玄记卷三、法华经文句卷九下、大日经疏卷一、卷十六、金刚顶经义诀卷上)((参见:大日如来)FROM:【佛光大辞典】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FROM:【佛光大辞典】

===========================================

善知识针对这段佛经的教导:
对于一般人不能净信心法和深法, 对此不用惊讶或困惑(若不能信,也不用急于推荐,当知次第)
看看下面的经文就能解除疑惑
==================
难信、难知、难解、难入、难说之法
如何[能信][能知][能解][能入][能说]


请参考下面[华严经]节录

末学学习后,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一、应先反省自身,为何会“难信、难知、难解、难入、难说”

1.自己的智慧不足

其原因
这是累世愚痴或谤法的业障所导致,
因此今生较难或无法明白佛经的意思,也看不懂经文中的名相
就是过去世不学或不信佛法,甚至毁谤佛法,或虽学习但是不用功或不深信,
所以,第八识中没有或少有理解佛法或深法的善种子,或甚至有怀疑不信和毁谤的恶业种子
因此,就看不明白或容易一读经就睡着或打瞌睡,或甚至对佛经内容产生怀疑和毁谤
——为什么有人读经或解经感到困难呢?

解决方法
众生业障有深浅,如果有心学习,可选择符合或适合自己发心和次第的经典来学习,不要一下子就挑对自己太难的佛经
对这种情况,应该先修诚心忏悔,多拜佛并忏悔自己过去世的业障,以便逐渐断除自己错误的知见和习气
逐渐发起和发露自己学习佛法的真心,这样就能逐渐消除过去的业障
——为什么有人读经或解经感到困难呢?

2.发心和实修的问题

其原因
只是为了功德而读经念经诵经,或把读经当作初学的念诵功课,这样当然比较难明白佛经经文的深义
另外,如果自己实修次第不足,那当然也无法明白更高次第的经文内容深义和状态

解决方法
读经和解经是为了明白经中所教导解脱的内容和方法,或为了为教导众生解脱成佛,
这样就容易因为发心而思维,再透过思维而契入佛法的氛围
这就容易在过程中融入佛法的法味,而逐渐达到清净光明的心境,甚至契入基础禅定的状态,就容易在安定中启发智慧
又因为发心正确,就容易与佛菩萨的发心和本愿相印,就容易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就容易明白经文的涵义
——为什么有人读经或解经感到困难呢?

3.各种干扰

其原因
如果修行退心或受到世俗杂染的诱惑和干扰,也容易因为烦恼和贪嗔痴而退失智慧,
而无法看明白佛经经文的意义和深义,或甚至因为俗染或邪见而错解佛经的意思
——为什么有人读经或解经感到困难呢?
第一种是自己第八识中的恶种子现行,所以产生懈怠和障碍
第二种是外在恶因缘干扰,让您堕落不想精进,以便让您业障苦报现前
——[解答]为什么学佛或读经会失去感觉?

解决方法
修行的过程应该守持戒律,逐渐断除世俗欲望,这样才不会因为贪执而堕入魔道——为什么有人读经或解经感到困难呢?
要小心,多亲近善知识和慈善团体
这才能靠众人的气氛和影响,正确的引导自己

多施食也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解答]为什么学佛或读经会失去感觉?

二、应按照佛经教导,努力做到“[能信][能知][能解][能入][能说]”

善知识曾经在 『一实境界』实修者二种观道:『唯心识观』,『真如实观』~《占察善恶业报经》 中举了一个例子,末学觉得是非常好的方法
就像我们和佛菩萨虽然都有佛性,但是佛菩萨已经成就,而我们则还在轮回
但是,如果水能入大海,则没有水和大海的分别,究竟一如。
同样道理,一般众生常感到苦难孤立无援,但如果能像转电视频道一样调整自己的观念,频道相通就能入法水
以正知见入佛知见,入佛智慧法海,那自然能入法界光明,如水入海,究竟一如没有差别

善知识教导了具体的方法,比如:
应该反观自照,检查自己的发心和最近的心念行为是否符合正法
闭目凝神,以真诚的心面对佛菩萨并发露忏悔,重新调整好正确的心态,发起求取正法和解脱的决心
深心祈求佛菩萨加持,这样就能渐入佳境,就不会打瞌睡或读不懂,也能逐渐摆脱近期的愚痴昏暗和泥沼

总之,如果先前有过错,或错误的知见,或毁谤的过失,那一定要先诚心并深心忏悔,
如果不认错忏悔,那代表自己仍执着己见,这样当然法水难入,当然修行就难以超越向前
——为什么有人读经或解经感到困难呢?

再有:
大菩萨就不一样,大菩萨以成佛和普渡众生为目的,
大菩萨发四宏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所以,不会退心,不会失去学佛的真正重心, 这就是大菩萨和一般人初发心以及发愿的不同

所以大菩萨会
随时注意自己的贪瞋痴, 因此能够随时与佛经相应, 有所体会
随时关怀众生, 依照众生根器, 给予方便救度, 所以随时对于法门有更深的体会
随时提高自己对修学佛经的广度和深度, 深入经藏, 融会贯通, 实际运用在自度度人上面
随时以成就佛道为第一目标, 所以孜孜不倦

因此, 佛弟子学佛的过程中, 要不断检视自己的发心, 不断的修正, 迈向深心和大愿心
例如可以普贤十大愿为根本愿, 这也是诸佛成佛的共愿, 请参普贤行愿品
最重要是落实
——[解答]为什么学佛或读经会失去感觉?

再有:
天下之间,没有任何事情是不需要努力达成的
任何看似简单或容易的事情,背后都可能有甚深的原理和辛酸
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台上三分钟的演出,可能都要台下十年光阴的不断练习。
所以,能不能明白这些甚深的道理,能不能体察民意、通达世情
这都要看我们有没有用心去体会和理解,够不够细心和将心比心

佛经上说:「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难救能救。」
以初学者来说,或许觉得上面这道理很容易懂,所以不作解释,这是可以的,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果我们逐渐深入甚深佛法、明白法性原理,就会知道: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或东西是简单的
任何一件看似简单或容易的东西或事情,其实都有很深的原理,就像「滴水穿石」或「铁杵磨成针」
所以,在学习演说佛法、讲解佛经的时候
任何看似简单容易的事情或经句,都有必要为众生做法性原理的解说,说明其中甚深原理和一切可能的现象(相貌)
因此,心法次第的修行者,应该要学习、要能说明种种细微原理以及相对应的可能现象,这样才能逐渐深入法性与众生性
——天下无易、难事,尽在一念间

再有:
修行也是如此,佛经有深浅,修行也有深浅,必须自己深入实修,才能逐渐明白深浅不同佛经
尤其,佛经是用来解脱轮回的书籍,难度当然不一般,必须累生累世学习体会,才能逐渐成就而解脱成佛
所以,不仅佛经有深浅次第差别,就算同一本佛经,懂的程度也有深浅差别
修行者必须由浅入深,自己逐渐逐一实践经中内容,才能逐渐明白其中各种道理
这样才能逐渐看懂自己原本看不懂的内容和其他佛经,就像骑车,光看不会真正懂,不会真明白

再说,佛经数量庞大,佛法无边,佛门深似海
就像脚踏车也有各种不同款式,例如一般款式,或越野用,或公路竞技用,折叠式...
此外,还有机车、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甚至其他人生活上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佛法也是如此,浩瀚如海,必须自己深入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渐明白箇中滋味和道理
听了多少,看了多少,学习理解了多少,实践了多少,体会了多少,能讲解多少,逐渐无止尽的循环增上,才能逐渐通达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努力实践,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学佛修行解脱成佛也是如此,必须自己累生累世不断努力实修,才能逐渐迈向解脱成佛之路!
所以,想懂多少,想解脱成佛,先要看自己花了多少时间、做了多少?
——为什么佛经读不懂?就算懂,也有深浅次第不同程度差别?

弟子净莲将按照佛陀的教导,善知识的教导去落实!阿弥陀佛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87#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7:0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2 17:15 编辑

佛说慢法经:有人事佛以后便富贵;有人事佛以后衰丧不利者。何故得尔?(用时 4 小时 以上)

==============================

佛说慢法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 [经文] --

佛告阿难:
「有人事佛以后便富贵;有人事佛以后衰丧不利者。」

阿难问佛:
「云何俱事佛,衰、利不同?何故得尔?」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有人事佛以后便获得了富贵;有人事佛以后却衰丧不利。」

阿难问佛陀:
「为什么同样都是事佛,却有衰、利的不同呢?这是什么原因呢?」

-- [经文] --

佛语阿难:

「有人事佛,当求明师;得了了者,从受戒法。

为除诸想,与经相应;精进奉行,不失其教。

受者不犯,如毛发者,是人不犯道禁,常为诸天、善神侍卫拥护,所向谐偶,财利百倍,众人所敬,后当得佛,何况富利!

如是人辈事佛,为真佛弟子。」

[末学解说]

佛为阿难进行解说:

「有人事佛,当求学于明师(明事理之师也);能了了分明,从而真心持受戒法(泛指佛陀所制之律法,乃众生之轨范。凡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三聚净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律法,通称戒法。盖戒系圣道之根本,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之智慧,得免没溺于生死海,故为解脱途径之一)。

为断除诸想,与佛经相应(即契合之义);精进(谓修诸善道,精勤无怠,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不失守佛陀教法。

受戒者即使如毛发般的罪业都不会违犯,这样的人更不会违犯道禁(佛道之禁戒。指大乘、小乘之诸戒律,系用以禁止诸恶者),所以常被诸天、善神(八部众中护持正法的神)侍卫拥护(扶持守护),所有一切都和合顺遂,财利百倍,众人所敬,最终当得证佛果,何况是财富利益呢!

如同这类人事佛,是真正的佛弟子。」

注解:
【明师】:(杂语)明事理之师也。唐华严经十一曰:“导世明师难一遇。”寄归传四曰:“粤我龆龀,携就明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戒法】:泛指佛陀所制之律法,乃众生之轨范。凡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三聚净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律法,通称戒法。盖戒系圣道之根本,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之智慧,得免没溺于生死海,故为解脱途径之一。南山律宗立此为戒四别中之一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一)((参见:戒四别)2905)p2908FROM:【佛光大辞典】

【相应】:(术语)即契合之义。净土论注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秘钞七曰:“相应字,泛指契合义。”然梵语有二:一欲吃多Yukta,谓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应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只,谓契合于理也。如瑜伽论瑜伽宗之名及三密相应,境智相应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为梵语根Yuj之变化)。起信论曰:“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华严论曰:“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精进】:精进者,谓修诸善道,精勤无怠,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经文末尾均有“欢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样。往生论注卷下(大四○·八四四上):“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p3135FROM:【佛光大辞典】

【道禁】:佛道之禁戒。指大乘、小乘之诸戒律,系用以禁止诸恶者。即戒波罗蜜。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下):“广植德本,布恩施慧,勿犯道禁。”p5653FROM:【佛光大辞典】

【善神】:八部众中护持正法的神。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拥护】:(术语)扶持守护也。金光明经一曰:“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毗奈耶杂事四曰:“拥护佛法使长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复有人事佛,不值明师,亦无经像,又复不礼敬。不知不解,强教人受法戒,无有至信。

受戒之后,故复犯众戒。心意蒙冥、犹豫,不肯读经、行道、作福,乍信、乍不信。

复不能念斋日、烧香、燃灯作礼。故复瞋恚、嚾呼、骂詈,出入咒咀,口初不合,心怀憎嫉,使人杀生。

眼见经像,无有礼敬之心。若其有经,趣挂着壁,或掷床席之上,或着故衣被弊筐器中,或以妻子、小儿不净手弄之;烟熏屋漏,不复瞻视(注:这是指灰尘或厨房烟燻、屋漏雨水等原因毁损经书,也没有正眼瞧一下,不管经书毁损);亦不烧香、燃灯向之作礼,与外经书无异(外经书:外道经书)。

善神离之,恶鬼得其便,随逐不置,因衰病之。

适得疾病,恐怖犹豫,自念言:『我初事佛,云何故复疾病也?』

不能自信,呼使至医师。医师卜问、解除、镇厌无益,遂便祷赛邪神,众过遂增。

妖魅恶鬼,屯守其门,遂便丧衰、死亡,不离门户。财产衰耗,家室病疾,更相注续,不离床席。

命终罪辜,堕埿犁中,当被考治谪罚,无有岁数。

是人但坐,不能专一,志意犹豫,无所专据,不信佛法,故得其罪殃,衰耗如是。」

[末学解说]

「还有人事佛,不能值遇明师(明事理之师也),也没有经像,又不礼敬(即礼拜恭敬之意)。不能了知不能解悟,强教人受持法戒,没有志诚的信心。

受戒(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戒为无上菩提之本,而佛教之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之尊严)之后,所以会再犯众戒。心意蒙蔽黑暗、犹豫(七种心识之一。对于自境存有二心之染污识),不肯读经(即读诵经典)、行道(修行佛道之意)、作福,一会信、一会不信。

也不能念斋日(在家佛教徒于特定之日持八斋戒,谨慎身心,反省行为,并行善事之精进日)、烧香、燃灯作礼(作敬礼也)。所以又会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嚾呼(喧闹)、骂詈(斥骂),出入咒咀(为杀人念诵咒咀神之咒也),口初不合,心怀憎嫉,使人杀生(十恶业之一。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之生命也)。

眼睛看见经像,没有礼敬之心。如果其有经书,随意挂在墙壁,或掷于床席之上,或放入旧衣被、破筐器中,或以妻子、小儿不净(污秽也)手玩弄之;烟熏屋漏,不复瞻视(注:这是指灰尘或厨房烟燻、屋漏雨水等原因毁损经书,也没有正眼瞧一下,不管经书毁损);也不烧香、燃灯向之作礼,与外经书没有不同(外经书:外道经书)。

所以,善神远离之,恶鬼(夜叉,罗刹之类,恼害人者)获得方便,跟随追逐不停止,因此减损而生病。

当得了疾病,害怕担忧,自己念言(即心念口言,亦即将心中所思之意念发为口说):『我开始事佛,为什么还会得疾病呢?』

自己没有信心,而寻求医师的帮助。医师进行卜问、解除、镇厌都没有效果,于是便去祷赛(祈神谢神)邪神,因而众多罪过随之增加。

妖魅恶鬼,驻守其门,所以便会丧衰、死亡,不离门户。财产衰败耗减,家人眷属病疾,交相更迭连续不断,不离床席。

命终之后因其罪辜(罪咎,即罪责,罪过),堕入埿犁(意为地狱)中,要被考治(拷问)谪罚(惩罚),没有岁数。

这类人仅仅只是做(表面功课),不能专一,志意犹豫,无所专据,不信佛法,所以才会得其罪殃(祸殃;罪过),而有这样的衰耗。」

注解:
【礼敬】:又作敬礼。即礼拜恭敬之意。依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印度致敬之仪分为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亦载(大二四·二七三上):“凡是口云:‘我今敬礼’,但是口业申敬;若时曲躬,口云:‘畔睇’,此虽是礼,而未具足。(中略)有二种敬礼,云何为二?一者五轮著地,二者两手捉腨,而皆口云:‘我今敬礼。’”又于普贤十种行愿中以“礼敬诸佛”为第一大愿。(四十华严经卷十三、大宝积经卷四十三、方便心论)((参见:和南)3125、“敬礼”5465、“礼”6582)p6585FROM:【佛光大辞典】

【受戒】: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戒为无上菩提之本,而佛教之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之尊严。
 戒有大、小乘之别,大乘戒以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为始,及菩萨璎珞本业经、瑜伽师地论等所列之三聚净戒;小乘则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相。于印度有五部之分,传入中国、日本后,即有大小乘之异论,乃至各宗亦常有不同之作法。FROM:【佛光大辞典】

【犹豫】:七种心识之一。对于自境存有二心之染污识。如心中想念︰声是常耶,抑无常耶?有烛之山中,为有火耶,为无火耶?亦为六种根本烦恼之一。《佛学名相》

【读经】:即读诵经典。系为解义或祈愿、回向而诵读经典。读经包舍多种类别,若为赞叹佛德而读,称为诵经、讽经;若为通解经义而读,称为看经;为祈愿而读大部经,称为转读。禅宗特区别其不同,谓讽经、转读,必行于佛前;看经可随意行于寮房。又诵大般若经时,逐卷诵六百卷全文,称为真读,即读经;唯读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而转翻经卷,称为转读。此外,于心中默读经典,称为心读;以身实践经典,称为身读。盖读经、转经、讽经、看经、念经等名称,虽有区别意义使用之情况,但一般皆不作区别使用。又依法华文句卷八上载,“读”指循看经文,“诵”指离经背诵不忘。
 诸经论多有教劝读诵受持,广说其功德。如法华经卷七陀罗尼品载,若能于本经受持读诵解义,如教说修行,功德甚大。如观无量寿经载,求生极乐所修三福之一,即“深信因果读诵大乘”、“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此外,法华经法师品亦举出五种供养本经之方法: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后世遂依准此说,称为五种法师行。又智顗之法华经玄义卷五载,读诵大乘经典为观行五品之第二品。据善导之观经序分义载,读诵大乘经典,能开智慧,进而能厌苦、欣乐涅槃;观经散善义谓,读诵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净土三经,为往生净土五种正行之一。据选择本愿念佛集谓,受持读诵净土三经以外之大小乘显密诸经典,称为“读诵杂行”。
 盖读经在印度原以解义为主,逮佛经传译至中国,为祈愿或回向之风气盛行。依梵网经卷下谓,当为亡者于四十九日内,读诵讲说大乘之经律、斋会求福。中国历来亦有读诵大乘经律以祈福消灾之事,例如东晋以降,于旱魃之际,多读诵海龙王经而祈雨;唐武后则天曾敕诸州置大云寺,于各寺读诵大云经,以宣布“神皇受命”之事;唐代宗曾敕请不空三藏讲诵仁王经,为崇护国家而祈愿。
 于日本,有吴音、汉音、训读等三种读经之语调,其中,以吴音为音读较普遍。由读经音声之缓急粗细,可分为真读、行读、草读等。日本各宗有特定读诵之经卷,如天台宗、日莲宗,以法华经及开结二经为主;净土宗、真宗以净土三经为主;真言宗以理趣经为主。但诸宗亦有所共同依用之经,如心经、遗教经、阿弥陀经、观音经等。此外,亦间有讽诵论文之宗派,如法相宗读诵成唯识论即其例。(无量寿经卷下、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问法事品、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元亨释书卷二十)p6904FROM:【佛光大辞典】

【行道】:<一>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右绕之外,亦有左绕之说,然一般皆以右绕为常法。我国与日本,遇到各宗重要法会时,均有行道之举。除绕行佛殿内、堂内等,更一面散花、诵经或唱梵呗。善导于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列举出有关“散华行道”之详细作法。又行道之时,回绕廊道,称为缘仪;绕旋庭院,称为庭仪。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载,绕塔行道之时,应持守下列事项:(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踩踏虫类,(三)不得顾视左右,(四)不得于塔前地上吐唾,(五)不得与塔中住人言谈。(大智度论卷六十七、释门归敬仪卷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参见:右绕)1616)
 <二>指“经行”而言。即于坐禅之间,起身走动以舒缓身心之步行。((参见:经行)5551)
 <三>梵语 i^rya^patha。直译为“威仪路”。或指托钵行路之方式。此外亦泛指行、住、坐、卧等,比丘日常所应注意之四威仪。((参见:四威仪)1728)
 <四>修行佛道之意。p2563FROM:【佛光大辞典】

【斋日】:<一>在家佛教徒于特定之日持八斋戒,谨慎身心,反省行为,并行善事之精进日。阴历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精进日,即称六斋日。于此六日,出家比丘亦集合一处行布萨。据杂阿含经卷四十载,于此六日,四天王及其大臣出巡世间,观察人间善恶。亦有以每月之一日、八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为斋日,称四斋日。而阴历正月、五月、九月等三个月长期持斋戒,称为三长斋。三长斋日(指三长斋月之每日)加上六斋日,则为九斋日。又六斋日加上每月一日、十八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则为十斋日。
 <二>设斋追善供养之日。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大五四·二○九上):“施主预前礼拜请僧,斋日来白时至,僧徒器座量准时宜。”p6545FROM:【佛光大辞典】

【作礼】:(术语)作敬礼也。佛说阿弥陀经曰:“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嚾呼】:喧闹。(百度)

【骂詈】:斥骂。(百度)

【咒咀】:(术语)为杀人念诵咒咀神之咒也。咒咀神为起尸鬼即毗陀罗是。古昔有倒悬乌刍沙摩明王画像而供物等皆转倒而作咒咀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杀生】:(术语)十恶业之一。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之生命也。智度论十三曰:“若实是众生,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有作色,是名杀生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净】: (术语)污秽也,鄙陋也,丑恶也,过罪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鬼神】:(异类)夜叉,罗刹之类,恼害人者。药师本愿经曰:“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大集月藏经五曰:“诸恶鬼神得敬信品。”又为狱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衰】:衰者,减也。谓凡有减损于我者,皆名为衰。要览云:失可意事曰衰。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念言】:即心念口言,亦即将心中所思之意念发为口说。法华经信解品(大九·一一八上);“覆自念言:我若久住,或见逼迫。”又念中之言,指心念中所作之言词。p3214FROM:【佛光大辞典】

【祷赛】:祈神报赛。报赛,古时农事完毕后举行谢神的祭祀。泛指谢神。(百度)

【罪辜】: 罪咎,即罪责,罪过。(百度)

【埿犁】:意为地狱。在此界中,一切皆无,为十界中最恶劣的境界。(百度)

【考治】:意思是拷问。(百度)

【谪罚】:惩罚﹐处罚。(百度)

【罪殃】:祸殃;罪过。(百度)

-- [经文] --

「世间人不知佛法者,谓呼事佛令得殃衰,不知其人行自不正,违犯佛经戒。心专行恶,众态具足,身自招之,无有与者。」

阿难闻之,便头面着地,为佛作礼,欢喜奉行。

[末学解说]

「世间之人,不知佛法者,认为是因为事佛而令其获得殃衰,却不知,是因为其人自己的行为不正,违犯佛经戒律。心念专于行恶,众态都具足后,其身自然就招来来殃衰,根本与其他无关。」

阿难听闻后,便以头面着地,向佛陀作礼,欢喜(接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

注解:
【欢喜】:(术语)梵语波牟提陀Pramudita%,接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欢喜踊跃。”【又】(人名)尊者名。释迦之弟子阿难陀A^nanda,译曰欢喜,庆喜。寄归传一曰:“薜舍初辞,魔王惑欢喜之志,熙连后唱,无灭显亡疑之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经文末尾均有“欢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样。往生论注卷下(大四○·八四四上):“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p3135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其中的要点如下:
1.因向明师求学,深入经藏,所以能树立正知正念正信
2.因有了正知正念正信,所以能智慧如海而了了分明
3.因能了了分明,所以能真正持守戒法,与佛经相应,精进奉行,不失守佛陀教法
4.因能真正持守戒法,所以能被诸天、善神侍卫拥护,所有一切都和合顺遂,财利百倍,众人所敬,最终当得证佛果

反之
1.因不能值遇明师,也没有深入经藏,又不礼敬诸佛,所以不能了知,也不能解悟
2.因不能了了分明,只是强教人受持法戒,没有志诚的信心,所以不能真正持守戒法
3.因不能真正持守戒法,所以受戒之后又会再犯众戒,造作诸罪
4.因犯众戒,造作诸罪,所以善神远离,恶鬼得方便,如影随形
5.因自己的行为不正,违犯佛经戒律,心念专于行恶,所以得其罪殃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来学习:

一、始终要以恭敬心修学佛法

1.[诸经辑要]修学佛法,不论[念佛][持咒][诵经][拜佛]一定要[至心][恭敬],切勿怀疑

2.恭敬经典
    * 佛经是法宝,为众生离苦的指南,应尊重恭敬,若有破损,应速修补,不可烧毁或丢弃。经典所在之处皆有龙天护佑,若任其损坏废置,罪过无量。
    * 佛经要放在其他书籍的上面。举凡经、律、论其放置层次,由上而下依次为:原文经典、经典注解、一般佛学书籍、圣贤的言论、教化性书籍、一般书籍。
    * 经书上不可涂写,不得一边谈说杂话、吃东西,一边看经书。
    * 经书应恭敬放于清净高处,不可随意扔放床上、座椅上、矮桌几上,及不净处。
    * 如手捧或装于口袋携持时,不得低于腰部,不可挟腋下。
    * 不可在看经的桌面上,摆置杂物,或躺着看经书,更不可以污手触经。
    * 不得口吹经上灰尘,应以专用净布拭去。
    * 书房和睡房若是同一间(限单身净房),睡觉时应用干净的布将经书盖好,且要安置在头的那一边。
    * 不可在经典所在的地方,有种种污秽行为。
    * 中断不看时,应夹放纸条做记号。不可折页、折角,或经书面朝下,做「人」字形搁置。
    * 看经应专心,若有杂念,应先阖上经典,净念后,再阅读。
    * 若无暇阅读,应转送他人,广为流通。
    * 不可在洗手间内看经。
    * 勿以口水沾指翻经页。

二、要做「真佛子」,要真心,真信,真修
佛陀在佛经中都有教导佛弟子对「疾病」的态度与面对的修行方法
但是,当佛弟子遇到病痛的时候,多数的佛弟子可能都是急于找世俗医生和吃药,而不是真正用佛法去面对和实修,
这不仅浪费了实修的机会,也考验出佛弟子是否「真信佛」和「真学佛」以及「真实修」
如果不能落实佛法的教导和实修,那怎能说自己是在学佛呢?又如何说自己是佛教徒呢?那可不是妄语吗?可不就是破五戒了吗?
关于这点,佛陀早在许多佛经(例如:「大般涅槃经」,「楞严经」)中都有斥责,并称这些人不是「真佛子」,
所以,「皈依仪式」和「真佛子」可是两回事,这要认识清楚!
(佛经中也有说明哪些非真正皈依或破皈依,关于「真皈依」和「真佛子」或「非佛子」,请参考「大般涅槃经」)

透过上述的说明,大家只要反观自照,扪心自问,就能发现自己是不是「真学佛」,还是为了世俗福报而「迷信学佛」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自己的真实修行状态,再用上述关于疾病的举例,来说明下面各种不同次第的情况:
例如:「佛弟子」面对「疾病」,是急于求助「世俗医生」和「药物」,只有「吃药」才安心
还是除了「吃药」之外,为了痊癒而念佛持咒的「表相修法」,「口念心不念」,念念还是病苦和担心害怕
或是,虽然「用心念佛」「求佛」,但是观念上仍害怕疾病,对疾病不能用佛经教导的「正观」来看待,不知道「相由心生」的道理
又或,虽然听过或知道种种经文中的「文字」道理,但是「心念」上没有实修,不懂或没有落实「心法」上的「正观」实修
(关于「正观」,可参考「维摩诘经」或「持世经」)
又或者,能「正观」看待疾病,不在乎生死,以佛经中教导的「心要」来念佛和持咒,以便逐渐契入真正的佛道
(关于持「大悲咒」的「心要」,可参考「大悲心陀罗尼经」,有人可能念了一辈子的大悲咒也不知道大悲咒的心法心要,仍是表相修法)

生老病死,人人都会经历,真正遇到,就能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在学佛了,
而结果当然由平常的修行就能看出来了,因为,这就是因果
不过,实际情况下往往令人感叹,许多人遇到考验却糊涂了,仍不肯认错和忏悔,就像醉汉闹事却仍说自己没醉
这就是平常修行没有「正知见」和「正观」,所以往往遇到考验的时候仍然无法提起「正念」,而只会不断的犯糊涂和耍赖,
这就是自己的因果,如是因,如是果,自己要为自己负责,自己要承受自己没有真信智信和真实实修的后果,迷信的后果
所以,真想脱离生死轮回,真想成佛,还是要当下随时落实才行,真正的佛法智慧,才会有真正的佛智结果

最后,让我们反省看看,我们学佛到底学了什么?
想解脱成佛,是真正学了佛的解脱智慧,还是只学了一些表相着迷?
(迷就会轮回,着迷于不同表相或观念,就会以此因而轮回,详细的「六道轮回」状况请参考「楞严经」
很多佛经中也都有描述种种末法乱象,和没有实修或别有居心的相似佛法,
佛子当深入经藏,明白佛法根本和佛智的原义就能辨别,以免受骗,误入歧途)
如是因,如是果,由因见果,不可不慎
——学佛者的迷信与智信
多念佛就能成佛,多念经就会知道经上的知见道理而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多持咒,就能成就定观,多拜佛就会显露真心,多观清净光明心,就会契入真心
所以,上面经上说: 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相貌就是表相,依此修行就能见真,就能逐渐显露真心——真心还是妄心
[菩萨畏因]
菩萨行者做任何事情都会保持正念,避免恶念邪念的恶因造成以后的恶果
对于任何果报都能诚心接受,不起对立和恶念或执着分别,不再纠结自缚
这样放下自然不造新业,心念放下自然就得到解脱

这才是真正的信佛者,真正深信因果

[众生畏果]
反观一般众生(凡夫)
对于任何事情的现象(果报)都无法释怀,
分别执着或斤斤计较,或恐惧害怕,或贪婪执着,这正是不明白因果
这类佛弟子虽然嘴上说信佛,但是对于佛讲的因果并尚未真信或深信
所以对于果报无法真正发露忏悔心,一直执着或争执于[是非对错],
一口气割舍不下,时而生气抱怨,时而感叹哀怨,
物以类聚,而不知道收摄心念,断除妄念,滚雪球般的徒增罪业


佛经上教导了很多方法,
诸如:五戒,十善,四谛,十二缘起观,八正道,37道品,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四摄法,菩萨万行
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放生,施食....

如果没有实做实修,而还在哀怨或抱怨的,
这些佛法对您就是理论,您对佛法和因果就是还没有真正相信和深信


如果实做实修,佛法就是能解脱的法界真理,这些就能帮助众生自己解脱轮回
只有真正实修体会,才会真正深信不疑,不哀不怨
——[略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您确定您真正[信佛][信因果]吗?)
许多佛弟子都自以为是佛弟子了,可是并没有老实修行,所以说并未真信
要是真正信佛怎会不依照佛说而还杀生邪淫....呢,怎会遇到困难不老实念佛呢
佛法有很多法门都能治病,怎会对佛的信心比不上医生呢,佛不是大医王吗

多数人都是如此,大都真正危急性命,连医生都没办法的时候才会求佛
只要又恢复健康,就又求世间欲望,把佛菩萨抛在一边了,这怎叫做信佛呢

回说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如果真信因果,对人生一切自然都能用因果来解,没有怀疑和疑惑,对人生就不会有抱怨和疑惑

不过看看佛弟子的所作所为,扪心自问真的信因果吗?更不用说深信因果了
许多人觉得为什么念佛持咒或学佛没用,其实就是不真诚,不是真信
对所谓真信和真诚没有深刻的体会

所以说,真修,真正老实做,才能对佛生起真正如实的信心
真信和真修行就是建立在如实两字上
所以说,不老实不是真信,不是真修行
——为什么说[真修才能真信]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88#
 楼主| 发表于 2024-2-3 14:2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3 14:27 编辑

佛说吉祥经(原文后附解说) (用时 3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

时已夜深,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

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

“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

【善知识解说】

阿难尊者说:我当时是这样听说的:『当时,佛住在「舍卫城」的「祇陀园」「给孤独精舍」

当时已经夜深,有一天神,身上无比光明,照亮整个园区,来到佛的住处)

恭敬礼拜佛后,站在佛的一旁,以诗句向佛说:

诸多天神和人,都渴望得到利益,想尽办法追求幸福,请求佛陀开示,怎样才能真正最吉祥如意?


[末学解说]

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一时(指佛于某地说法之时),佛陀住在舍卫(地名,为古印度憍萨罗国的都城)中的祗陀园((地名)祇陀太子之树林)给孤独精舍(舍卫城须达长者(梵 Sudatta)夙怜孤独,好行布施,人誉为给孤独长者。彼皈依佛陀后,欲觅一地为佛陀建筑精舍,见祇陀太子之花园颇为清净闲旷,乃欲购之,然为太子所拒。太子为令长者却步,遂以黄金铺满花园为出售之条件,须达长者乃以象驮黄金铺地,太子为其诚心所感,遂将园中所有林木奉施佛陀,故以二人名字命名为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已是夜深,有一位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陀的住所。

恭敬礼拜佛陀后,站立于一旁,以偈颂对佛陀说:

“众天神与人,渴望获得利益(略称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分为自利与利他二种;自利他称为功德,利他则特称为利益。又于现世所获得之利益为现益(现世利益);于后世所得之利益为当益(后世利益)。一般认为治病、延寿、得金钱等利益,为现世利益),思虑求取幸福,特向您请示,如何才能最吉祥(吉事之兆瑞)呢?”

注解:
【如是我闻】:梵语 evam! maya^s/rutam!,巴利语 evam! me sutam!。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梵 A^nanda)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之释尊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释尊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大智度论卷一、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华文句卷一上、注维摩诘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六成就)1266)p2366FROM:【佛光大辞典】

【如是我闻】: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为佛经五种证信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时】:1、指佛于某地说法之时。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2、指佛说法之时,亦即师资道合,机教相叩之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舍卫】:地名,为古印度憍萨罗国的都城,华译为好名闻,因其国中政教善良,风俗敦厚,且充满许多有德有智的学者,嘉誉风闻各国,故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祇陀园】:(地名)(参见:祇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祇树】:(地名)祇陀太子之树林,略名祇树。是太子供养佛者。祇陀林,祇洹林,祇洹饭那,只哆槃那皆同。新称誓多林。慧琳音义十曰:“祇树,梵语也,或云祇陀,或云祇洹,或云祇园,皆一名也。正梵音云誓多Jeta,此译为胜,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太子亦名胜,给孤长者,就胜太子,抑买园地,为佛建立精舍。太子自留其树,供养佛僧,故略云祇树也。”玄应音义三曰:“誓多,此译云胜氏,即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之子也。槃那此云林,正言饭那,以树代之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给孤独园】:梵名 Jetavana^na^thapiN!d!adasya^ra^ma,巴利名 Jetavana^na^thapiN!d!ika^ra^ma。位于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之南,相当于今尼泊尔南境,近于拉波提河(Rapti)南岸之塞赫特马赫特(Sahet-mahet),为佛陀说法遗迹中最著名者。全称祇树给孤独园。又称祇洹阿难邠坻阿蓝、祇园阿难邠低阿蓝、逝多林给孤独园、只氏之树给孤独聚。略称祇洹精舍、祇园精舍(梵 Jetavana)、祇陀婆那、逝多饭那、耆陀精舍、祇陀园、祇陀林、只桓寺、祇树、祇园。又译作松林、胜林。祇树,即祇陀太子(梵 Jeta)所有之树林(梵 Jeta-vana)之略称;给孤独园,意谓给孤独长者(梵 Ana^thapiN!d!ada,即须达)所献之僧园。
 关于给孤独园之创建由来,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五分律卷二十五所载,舍卫城须达长者(梵 Sudatta)夙怜孤独,好行布施,人誉为给孤独长者。彼皈依佛陀后,欲觅一地为佛陀建筑精舍,见祇陀太子之花园颇为清净闲旷,乃欲购之,然为太子所拒。太子为令长者却步,遂以黄金铺满花园为出售之条件,须达长者乃以象驮黄金铺地,太子为其诚心所感,遂将园中所有林木奉施佛陀,故以二人名字命名为祇树给孤独园。又太子乃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之子,因太子诞生之日,王大破敌军,故以“胜”为太子之名;以树林为太子胜所有,故称祇园为胜林、胜子林、胜子树。精舍竣工后,佛陀曾于此度过许多雨季,大多数之经典亦说于此。与王舍城之竹林精舍并称为佛教最早之两大精舍。
 精舍之建筑,中央为佛殿,周围筑有八十小屋,有禅房六十三所,厨、厕、浴舍、病室、洗脚处等无不具备,颇为壮观,惜精舍之原构,早已不存。今所见之精舍遗迹,系后期所建,其规模远不及给孤独长者之所建。(杂阿含经卷二十三、中阿含经卷四十三、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九、法句譬喻经卷一、中本起经卷下、贤愚经卷十、四分律卷五十、十诵律卷三十四、大智度论卷三、释氏要览卷下、大唐西域记卷六室罗伐悉底国条、玄应音义卷九)((参见:祇树给孤独园)3920)p5194 FROM:【佛光大辞典】

【利益】:梵语 upaka^ra,巴利语同。又作饶益。略称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分为自利与利他二种;自利他称为功德,利他则特称为利益。又于现世所获得之利益为现益(现世利益);于后世所得之利益为当益(后世利益)。一般认为治病、延寿、得金钱等利益,为现世利益。
 日本净土真宗主张,于世间生存之际,能得真实信心,即可达到成佛之境界,此称现益;至于死后往生净土,则称为当益。此外,菩萨地持经卷五说受持菩萨戒能得五种福利,华严经疏卷一列举闻经之十种利益,道绰之安乐集卷下则说念佛行者有始益、终益等二种利益。(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四分律卷三十八、法华经玄义卷六下、法华文句记卷六、释净土群疑论卷五)p2809 FROM:【佛光大辞典】

【吉祥】:(杂语)吉事之兆瑞。大日经疏八曰:“梵云落吃涩弭Laks!mi^,翻为吉祥相,或名具相。亦是嘉庆义,吉庆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世尊如是答言:

远离众愚迷,亲近诸智者,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如发行布施,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柔和,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制净生活,领悟於圣谛,实证涅磐法,是为最吉祥!

虽触诸世间,齐心不动摇,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善知识解说】

远离众愚迷,亲近诸智者,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佛陀说:
远离那些无明愚痴迷惑妄想和这样的人,亲近那些真正具有解脱成佛智慧的智者,尊敬真正行善利益众生的有德者,这样最能带来吉祥

「愚迷」就是无明愚痴、迷惑妄想烦恼,「智者」则是指具有解脱轮回和成佛智慧的人,「有德者」则是指真实行善利益众生的仁者
所以,第一条,就是选择对的人,才能引导自己走向真正的吉祥和幸福

「无明愚痴」就是众生无法看清楚宇宙法界的真相而从无始劫来不断堕入轮回,这样无始愚痴状态就叫原始无明或无始无明,就是本来的愚痴
「迷惑妄想烦恼」就是因为无始无明、原始的愚痴,不明白真相,以虚妄为实,面对外相外境而产生种种执着烦恼、迷惑妄想,不断恶性循环

而这些愚迷,具体现形来说,就是指「贪、瞋、痴」三毒,以及犯「五戒」、造作「十恶业」(违反十善业),这些都是愚迷的具体名相
「五戒」:就是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妄语可细分为: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饮酒容易因此犯了前四戒,所以,修行者应该戒酒,就像,全球每年酒驾肇事多不胜数,全都是因为喝酒误事
此外,喝酒容易遭受鬼神迷惑、干扰或附体,更会破坏禅定,遭受魔扰,因此,修行者应该戒酒
而且,根据「楞严经」的教导,就算修行,「杀、盗、淫、妄」全都会引起魔障、邪障、鬼神障,因而堕入魔道邪道鬼道,最后堕入地狱)
「十恶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瞋恚、邪见(愚痴)。前七就是五戒之前四,后三就是三毒
「邪见」(愚痴):指一切违反佛法正法的知见观念,因为无法解脱轮回,障碍成佛,所以就称为「邪见」

以上,也就是,会让众生堕入世俗贪欲烦恼、情欲纠结、妄想争执、对立与仇恨的,因此而轮回无法解脱成佛的一切,这些都是愚迷
例如:追逐世俗名利、情爱、财物,而陷入妄想、执着,堕入累世轮回,障碍修行解脱成佛,就都叫「愚迷」

「法界的真相」就是:
「生命没有真正的死亡,而是因为无明妄想,不断的六道轮回,不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只有成佛,才能真正解脱轮回」
而「十恶业」会造成众生不断的恶性对立与冲突,就会制造轮回的恶性循环,因此,唯有不造作十恶业,才能逐渐改善,远离痴迷
此外,就是要亲近真正有解脱轮回智慧的智者,和真正行善利益众生解决冲突的仁者,这样才能真正迈向解脱轮回的真正幸福
)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为最吉祥!
佛陀说:
第二点,要选择适当的住所,所居住的环境,必须是过去有德行教化的地方,让自己置身于正道环境之中,这样才会真正吉祥和幸福

(这就像「孟母三迁」,选择适当的住所,最后选择在私塾旁,孟子因此学习读圣贤书和写字)
至于「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也有这样的说法:过去要有修福,今生要立定志向,依照正道而行。所谓「无量心,无量义」


如果再更深入来说,佛经上常说,修行者应该选择「阿兰若处」,就是真正的清净处,远离吵杂不清净、远离恶行恶友
就算所谓的「大士隐于市,小士隐于林」,「入世」于「市」也应该「隐」,应该安静、清净、随缘教化,不应喧哗吵闹和冲突
「大士隐于市,小士隐于林」:指大菩萨入世隐于城市之中,随缘教化众生,小菩萨隐于山林古寺中传道,传授清净修行与教法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多听闻佛法明辨世间是非善恶,精通工艺技术以谋生,严格守持各种戒律,
言谈应该正语和善语来引导和教化人心,使人心情和悦、勿起冲突对立,这样最为吉祥


以佛法来说,佛经上的「多闻」都是指多听闻佛法或正法,目的就是明辨是非善恶,学习善法、远离不善,以及学习解脱成佛的知见和法门
「工艺精」,这以菩萨道来说,菩萨都能精通世俗各种「工艺」,一来是可以当作善巧方便,随缘利益和教化众生,二来是可以独立谋生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爱护妻儿,工作职业要对众生无害,这样最为吉祥,
因为一切都有因果,如果从业危害众生,必定遭受因果报应,遭来不幸
这句也就是在说「八正道」中的正业(行善业而不造恶业)和正命(正当的职业或方法来活命)

(基本上,以上就是佛经中「八正道」的大致内容,八正道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远离众愚迷,亲近诸智者,尊敬有德者」,这就是远离愚痴错误的知见,学习「正见」,学习正确的知见观念,
然后选择正确的环境,置身正道以「正思维」和「正念」,不让自己处在错误的环境中而堕入错误的思想观念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正精进」和「正语」
然后「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正业」、「正命」)

(以下则大致就是以「菩萨道」的「六度波罗蜜」为准则,「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如发行布施,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这句应该是「如法行布施」,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来正确布施,帮助亲友眷属,行为正当如法,没有瑕疵错误,这样最为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很明显,这就是教导持五戒、行十善(美德,就是传统善业善行)、断十恶,就是学习「六度」中的「持戒波罗蜜」
佛经上常说,不同次第的菩萨会示现人间,教导不同的善法、或称白法,以指导人类具备基础善业、白业,有善因,才有善果,
也就是,具备善根后才容易学佛,所以,学习善法是学佛成佛前的基础前行,也因此,佛经中常教导要学行各种白法,就是要多行善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这是当下各方面行持,各种实修,这就是「真精进」,就是学习「精进波罗蜜」
就是当下保持各种佛心,佛经中经常教导要以这些心来修持,例如:恭敬心、谦卑心、知足心、平常心、感恩心、清净心、光明心
当下以这些心来学习各种教法,这就是「正精进」,也是「八正道」之一


忍耐与柔和,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这就是学习「忍辱波罗蜜」,而且处事应该柔和(这是「法华经」中讲的「柔和善顺」),
因为和合(「和合众」就是指僧团),才得以见沙门(出家人),并且适当时机请益佛法
佛经中强调,僧俗不应该杂处或过份亲近,应该以佛法和求法为上,不应该参杂世俗情感或凡夫心,
所以,只能「适时」请益,避免产生弊端,弊端就是:僧侣为了贪求供养,而过份亲近、僧俗杂处,毁坏道心与清净心,徒增杂染
相关主题可以参阅佛经,这类佛经内容相当多


自制净生活,领悟於圣谛,实证涅磐法,是为最吉祥!
这就是自律精进清净的生活,而逐渐开悟,领悟「般若智慧」,
「自制」代表「自律」与「精进」,自律就是依戒持戒,「净」生活的「净」代表「清净」,就是「戒律」清净与清净「禅定」
「圣谛」就是真谛、真理,如果依照「小乘」解,「圣谛」就是「四圣谛」,如果依照「大乘」解,「圣谛」就是「第一谛」、「胜义谛」
「实证涅磐法」,就是实证成道法,若依照小乘义,就是小乘涅槃,若依照大乘义,就是大般涅槃


虽触诸世间,齐心不动摇,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这就是心定,虽入世接触世间、世俗,但是一心不动摇,宁静无烦恼,这就是代表学习「禅定波罗蜜」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这就是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依此修行,就能突破种种难关或关卡,就能解脱六道轮回而成佛,这才是真正圆满福报,这样最吉祥


[末学解说]

世尊这样回答:

能够远离种种愚迷,亲近诸智者(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尊敬有德者(道德品行高尚﹐能身体力行的人),这样最吉祥!

能够居住在适宜处,往昔有德行(指善良的品性和正直的行为),置身於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这样最吉祥!

能够多闻(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精通工艺,严格持守诸禁戒(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言谈愉悦人心,这样最吉祥!
关于「工艺精」,这在种种佛经中的菩萨法中有教导,菩萨是以「菩萨道」成佛并普渡众生为根本修持,
而「工艺精」则只是一种方便:
一方面显示菩萨无所不能,更胜于外道
一方面以「工艺技术」改善众生生活为方便,让众生对菩萨有信心,以此来引导众生学佛和信佛
一方面就是菩萨示现于世的正业正命自活职业,就是以八正道来正命正业,这样才算如法

能够奉养父母双亲,爱护妻眷孩子,从事的职业要无害,这样最吉祥!

能够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行布施,帮助众亲眷,行为没有瑕疵,这样最吉祥!

能够禁止邪行(语、邪业、邪命或身邪行、口邪形、意邪形等合称“三邪形”。前三者为八邪支之部分,系属于色业(即身业、语业)而别立者。后三者为违背正道之三业之行,包括杀、盗、邪淫、鞭杖、系缚、自淫妻、诳他、贪、恚、邪见等),克制自己不饮酒,美德坚定不移,这样最吉祥!

能够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知教法(谓一切无漏善法,教化众生,能破无明烦恼业障也。(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这样最吉祥!

能够忍耐与柔和,得以见到众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适当时机论信仰(谓对佛、法、僧三宝之崇信钦仰。佛道修行之初,须立坚固之信心,令不动摇,进而探求智慧,达开悟之境),这样最吉祥!

能够自我制约,清净生活,领悟於圣谛(即指圣者所知一切寂静之境界,系佛教之根本大义,故又称第一义、真谛;乃属出离世间法中之究竟深义),真实证知涅磐(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之法,这样最吉祥!

能够虽接触诸世间,但其心不动摇,宁静无烦恼,这样最吉祥!

能够依照这些而行持(谓如来往昔勤修一切殊胜妙行,无量无边,恒不猒足,是名行持)者,什么障碍困难都能战胜,一切处(遍处、不论何处之谓。以通于十方无有障碍,故称一切处)得福报,这样最吉祥!

注解:
【智者】:<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见: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赐“智者”德号。(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参见:智顗)5038)p5025FROM:【佛光大辞典】

【有德者】:道德品行高尚﹐能身体力行的人(百度)

【德行】:1、指善良的品性和正直的行为。2、指具足功德的行法,如三学、六度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另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长阿含经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六末、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八正道)280)p2002 FROM:【佛光大辞典】

【禁戒】:梵语 sam!vara,巴利语同。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音译作三婆逻、三跋罗。又作律仪。三藏中律藏专明禁戒者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一护法品谓,持守禁戒者即为佛弟子,毁坏禁戒者即为魔弟子。又梵语 vrata(音译作没栗多),亦译作禁戒,即非长时期所持之戒,而系因应于短期内发愿修法所制之禁戒。大日经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一下):“没栗多,是有时愿之戒。谓行者持诵时,或心一月乃至年岁等,此事了时,此禁亦罢。”((参见:戒)2896)p5539 FROM:【佛光大辞典】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p2330 FROM:【佛光大辞典】

【邪行】:<一>全称欲邪行。又作邪淫。为十恶之一。于非境、非道、非处、非时行淫,概称为邪行。((参见:十善十恶)468)
 <二>邪语、邪业、邪命或身邪行、口邪形、意邪形等合称“三邪形”。前三者为八邪支之部分,系属于色业(即身业、语业)而别立者。后三者为违背正道之三业之行,包括杀、盗、邪淫、鞭杖、系缚、自淫妻、诳他、贪、恚、邪见等。((参见:三邪行)558)
 <三>印度九十六种外道之行法,亦总称为邪行。((参见:九十六种外道)126)p3032FROM:【佛光大辞典】

【教法】:谓一切无漏善法,教化众生,能破无明烦恼业障也。(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相当于信仰一词之梵语有 s/raddha^, prasa^da, adhimukti, bhakti 等,译作信心、正信、净信、信解。谓对佛、法、僧三宝之崇信钦仰。佛道修行之初,须立坚固之信心,令不动摇,进而探求智慧,达开悟之境。p3716  FROM:【佛光大辞典】

【圣谛】:所谓谛,乃真实不虚之理;圣谛即指圣者所知一切寂静之境界,系佛教之根本大义,故又称第一义、真谛;乃属出离世间法中之究竟深义。据碧岩录第一则所载,梁武帝曾以“圣谛”一语向达磨祖师请益宗要。((参见:第一义谛)4760)p5588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行持】:谓如来往昔勤修一切殊胜妙行,无量无边,恒不猒足,是名行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一切处】:梵语 kr!tsna-a^yatana。有二义:(一)遍处、不论何处之谓。以通于十方无有障碍,故称一切处。(二)禅定之名。又作遍处。以总合万有所观之境周遍一切处,计有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十种,称十一切处、十遍处。(中阿含卷六十例经、法界次第卷下)p14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其中的要点如下:
1.应选择对的人——才能引导自己走向真正的吉祥和幸福

2.应选择「阿兰若处」——就是真正的清净处,远离吵杂不清净、远离恶行恶友

3.应多听闻佛法或正法——目的就是明辨是非善恶,学习善法、远离不善,以及学习解脱成佛的知见和法门

4.应选择正业(行善业而不造恶业)和正命(正当的职业或方法来活命)

5.应依照佛陀的教法来正确布施

6.应学习善法——是学佛成佛前的基础前行,也因此,佛经中常教导要学行各种白法,就是要多行善

7.应当下保持各种佛心——佛经中经常教导要以这些心来修持,例如:恭敬心、谦卑心、知足心、平常心、感恩心、清净心、光明心

8.应以佛法和求法为上——不应该参杂世俗情感或凡夫心

9.应「适时」请益,避免产生弊端——弊端就是:僧侣为了贪求供养,而过份亲近、僧俗杂处,毁坏道心与清净心,徒增杂染

10.应自律精进清净的生活,而逐渐开悟

11.应虽入世接触世间、世俗,但是一心不动摇

12.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认真学习善知识相关教导:
如「无量义经」上所说,无量众生,无量众生心,随众生心量智慧差别,因此无量义
同样道理,上面经文的「多闻工艺精」就可能出现各种解释

如果深入经藏和实修,对于佛经,就能「依法」、「如法」「善解」
为什么阅读佛经、学习佛经或宣导佛经?
就是为了深入明白并且契入佛陀的智慧,实证佛智而解脱成佛,也宣导佛智让众生都能解脱轮回而成佛
而这过程,就是从「愚痴凡夫」逐渐变成「实修智者」、「实修菩萨」,最后「成佛」

也因此,一开始对于佛经的认识和了解都是比较肤浅的、没有深入的、或「不如法」的、无法「善解」的
这是因为,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凡夫心、没有实修、没有真正解脱的智慧
所以,对于佛经做出的解释就比较世俗、比较凡夫的状态,没能真正契入佛法、正法的范畴
而这状况,会随逐渐深入经藏和实修后慢慢改善,对于佛经中的名相、名词,慢慢能真正掌握意思
也因为经过生活中的实修,慢慢能真正体会佛义,逐渐就能「依法」「如法」和「善解」
「依法」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教法有各种不同次第的差别)
「如法」就是合法,合乎于佛法和正法
「善解」就是依照众生根器次第因缘,依法如法正确解说佛法


就像上述的「多闻工艺精」
这以一般人的翻译来说,往往就会翻译成:「多听闻世间各种知识,然后精通工艺技术」
这就是一般人的理解,就是没深入佛法时的解法
如果是真正深入经藏的实修者,对于这句经文,就会以「佛义」、「佛智」、「佛法」来翻译和解说
也就是,对于每个字,都要精准的解说佛法,每个字都要能令众生契入善法、正法、解脱法、佛法、甚深法

例如上述的「多闻」,这以佛法来说,绝对不是听闻世俗的知识,
因为,听闻世俗知识并无法解脱轮回,反而会更因此而堕入世俗知识障,起各种烦恼
而且,世俗生灭总是空,执着于世俗知识,顶多只能利用几年,对于解脱生死来说,反而是浪费时间
所以,如果「依法」「如法」「善解」经文,以正常的法师讲经来说,「多闻」就是多听闻正法、佛法
因为,多听闻善法、正法、佛法,这样才能有利于解脱轮回和成佛,这样才是依法如法善解

同样的道理,「工艺精」也是如此
从「楞严经」的教导可知,如果纠结于世俗技术,而不落实佛法实修,那么,终究会堕入魔障和魔道
因为,精通这些工艺无利于解脱轮回,沉醉其中更会因此陷入魔障,所以,劝众生精通并不如法

关于「工艺精」,这在种种佛经中的菩萨法中有教导,菩萨是以「菩萨道」成佛并普渡众生为根本修持,
而「工艺精」则只是一种方便:
一方面显示菩萨无所不能,更胜于外道
一方面以「工艺技术」改善众生生活为方便,让众生对菩萨有信心,以此来引导众生学佛和信佛
一方面就是菩萨示现于世的正业正命自活职业,就是以八正道来正命正业,这样才算如法
以下略为说明「八正道」,又称「八圣道」,就是八种离邪转正、转凡愚成圣智、转凡苦为净乐的道路和方法

1.正(知)见:就是正确的知见和观念见解。什么才是正确知见呢?什么不是正知见呢?
依照不同修行阶段的不同修行次第(层次)来说,就是能从恶(道)转善(道),由凡入圣,最后能真正解脱六道轮回的才称为「正知见」
所以,如果是外道修行和外道观念,不能究竟解脱,那就不是正知见,更不用说一般凡夫俗见和世俗见解了
当然,违反世俗人间法律的也都算是错误知见和行为,因为人属于三善道之一,违犯人间法律基本就是堕入三恶道的果报
又例如:不认为十恶业是恶的观念,或喜好十种恶业,这些也是错误的知见,都不是正知见
例如认为杀生吃肉无关紧要,这就不是正知见,或认为没有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这也不是正知见,
或认为没有佛菩萨,或认为不需要修行,或认为学佛是迷信,这些观念也都不是正知见

2.正思惟:就是正确正向的思考和方向。什么才是正思维呢?什么不是正思维呢?
一切会令众生堕入恶道或无法解脱六道轮回的思维都不是正思维,相反,就是正思维
例如:怀疑正知见,这就不是正确的思维,或者以较低次第的修行观念怀疑甚深次第佛法,这也不是正思维
又或者自己的思考堕入世俗尘染之中,无法解脱,这就不是正思维
又如之前所说,偷盗抢劫杀人或性犯罪等违反世俗法律的计划和想法也都不是正思维
又例如,违反五戒和十善的也都不是正思维
「五戒」就是:戒杀,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就是五戒除戒酒外的前四戒加上其他六项: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不邪见)
「十善(业)」的相反就是「十恶(业)」


3.正语:就是正确的言语、正确的说话。什么才是正语呢?什么不是正语呢?
十恶业中的其中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四种就属于不是正语
「妄语」:就是说谎欺骗造假或言过其实(夸大不实,或没有实证却说自己有实证)或不实毁谤
「两舌」:就是颠倒是非和挑拨离间,制造纷争,引起事端
「恶口」:就是叫骂或粗口或中伤,或所谓的「国骂」或恶毒的话
「绮语」:就是风花雪月或男女挑逗或情色笑话,或不着边际的空论,或对生死解脱无意义的话
总之,能够按照次第转恶为善、转愚为智、转凡成圣,而能解脱六道轮回成佛的言语,就是正语。

例如:适应不同众生,演说各种不同次第的佛法,让众生能随各自次第而增上,逐渐解脱轮回而成佛,这就是正语
相反,一切愚痴颠倒、使彼此堕入轮回、使众生沉沦的话,就不是正语
又例如:教唆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喝酒,使人犯十恶业,这就是恶语而非正语
或宣传错误的世俗知见和外道观念或邪见,使人迷惑或使修行人偏离正法,这样的话都是恶语而非正语

4.正业:就是正确的行为(业就是业力的业,就是指行为)。哪些才是正确的行为呢?哪些又不是正确的行为呢?
基本上,违反五戒和十善的都不是正确行为,相反则是正业
如前三者(正知见,正思维,正语)所说,延伸出来的正确行为就是正业,相反则不是正业

5.正命:正确活命的方式或职业(命是指活命的方式和方向,就是职业)。哪些才是佛法中的正当职业呢?正确的活命方式呢?
从佛教的观念来说,基本上,就是符合五戒和十善业的活命方式,才算是正确正当的职业
如果职业会涉及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愚痴(邪见),那就是邪命,就不是正确职业

另外,例如:公器私用或挪用公款,或文件帐单造假,这些都属于偷盗妄语愚痴邪见的范畴,当然都是邪命,都是不正当的职业
又例如:本身专业可能不犯及十恶业,就像会计,(如果是屠夫,宰杀业,那专业本身就是邪命,就不是正命,不是正确职业)
但是如果公司经常造假帐,又或者公司本身就是杀生行业,虽然自己的专业是会计,那还是属邪命共业,都非正命,应该另择正命公司

(本篇内容仅提供给一般人和初学修行人参考,所以不细说下面三种)

6.正精进:正确能增上修行次第的加行方式或方法
如果不能逐渐增上次第,而堕入表相和法执,无法逐渐实证不二而成佛,那也不能称为正精进,而且恐有着魔之虑
所以,许多表面上似乎很精进修行,但是可能已经或偏或邪,问题就在于知见观念没有提升,所以在错误的方式上执着,这就不称为正精进
因此,随着修行次第提升正确的知见观念和心念,才能确保正确的精进

7.正念:就是正忆念,正确的念头
随着修行次第的不同,忆念的方法和次第也是不同的,症结仍在于知见观念的提升,也就是智慧上的问题
应该随着深入修行,深入佛法的甚深法和甚深智慧,学习甚深知见,心法上正确了,这样的念头才算正确

8.正定:正确的禅定方式和方法
许多外道不能真正解脱六道轮回的修炼禅定方式,就称为邪定,就不是正定——认识「八正道」和「正确的职业」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89#
 楼主| 发表于 2024-2-4 12:2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4 15:41 编辑

什么叫做上品上生[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 观无量寿佛经 (用时 2 小时 以上)

==============================
观无量寿佛经~

-- [经文] --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

『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

可知甚深佛法即是心法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以及韦提希(摩羯陀国频婆沙罗王之后,阿阇世之母也):

『上品上生(九品净土之第一)者,如果有众生发愿生于彼国者,应发起三种心,就能够得到往生(谓命终时生于他方世界。通常又以“往生”为“死”之代用词。往生一词,就广义而言,通指受生三界六道及诸佛净土,然至弥陀净土之说盛行后,主要指受生极乐世界。一般分为极乐往生、十方往生、兜率天往生等;而愿意往生,即称愿生)。

是哪三种心呢?一是至诚心(真实愿往生之心也),二是深心(三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于深因种德难拔云深心),三是回向发愿心(观经所说三心之一。愿以所修之善根功德回向极乐净土而生于彼土之心也);具足这三种心者,必能往生于彼国。 』

由此可知,甚深佛法即是心法

注解:
【韦提希】
(人名)Vaidehi,又云毗提希,吠提希。新称吠题呬弗多罗。译曰思惟,思胜,胜妙身。摩羯陀国频婆沙罗王之后,阿阇世之母也。法华文句二曰:“韦提希,此云思惟。”同记曰:“亦云思胜。”法华义疏二曰:“韦提希,翻为思惟,亦云四维。”法华玄赞二曰:“梵云吠题呬弗多罗,古云思惟子。今云:吠,是胜义。题呬云身,即东毗提诃之名。彼毗提诃男声中呼,此吠题呬女声呼。此是山名,亦是彼山中神名。从彼乞得,因以为名。韦提希,讹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品上生】
(术语)九品净土之第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往生】
谓命终时生于他方世界。通常又以“往生”为“死”之代用词。往生一词,就广义而言,通指受生三界六道及诸佛净土,然至弥陀净土之说盛行后,主要指受生极乐世界。一般分为极乐往生、十方往生、兜率天往生等;而愿意往生,即称愿生。
 (一)极乐往生,乃基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之说。谓离开娑婆世界,往西方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化生于彼土莲花中。净土宗之目的在往生极乐净土,净土,即指离开迷界后,所往生无生灭变化之世界。据往生论注卷下载,受生极乐与受生三界之“相”不同,故谓往生即无生之生。又往生之法有多种,如;(1)念佛往生,以念佛名号而往生。(2)诸行往生,又称万行往生。修习念佛以外之诸善行而得往生。(3)助念往生,以念佛及修诸善行而得往生。(4)闻名往生,闻佛名号而生信,得以往生。唐代善导之净土法门即以念佛往生为主,且以“指方立相”为旨,谓命终后确实往生西方净土又善导之弟子怀感,于所著之释净土群疑论卷二谓,依第一义谛言,往生系无生之意;依世谛言,即舍此往彼之意。惟天台宗、禅宗等,以唯心弥陀、己心净土之说,批驳舍此往彼说。
 (二)十方往生,系根据十方随愿往生经之说法。谓往生于阿弥陀佛净土以外之其他净土。
 (三)兜率天往生,又作兜率往生,系基于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之说法。谓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内院,至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将降生于娑婆世界,救度众生。修此法门者往生兜率天,将来与弥勒菩萨同来娑婆世界。法相宗之行者多修此法门。
 (四)其他之往生信仰,如:信奉药师如来者,得往生净琉璃世界;信奉观音菩萨者,得生补陀落迦;信奉释迦牟尼佛者,得生灵鹫山、无胜庄严国;信奉华严经者,往生华藏界等。然此类信仰极少见,故未形成思潮。
 上记之极乐往生、兜率往生等二种思想,为印度、中国、日本等地往生思想之两大主流。极乐往生之思想,于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为自力成道之方法。于净土宗,则依教主弥陀之救度为成佛之道,而称他力信仰。兜率往生之思想为法相宗所喜好,视之为修道之方便法门。十方往生之思想,见于唐代道绰之安乐集、智顗之净土十疑论等书,惟愿生之事迹甚少。此外,善导之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有:难思议往生乐、双林树下往生乐、难思往生乐等说。(法华经卷六药草喻品)p3199
FROM:【佛光大辞典】

【至诚心】
(术语)观经所说之一。真实愿往生之心也。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至诚心】
至,专也;诚,实也。谓此土众生,欲生彼国,当发专至诚实之心,正念真如,求愿往生,故名至诚心。
FROM:【明,一如《三藏法数》】

【深心】
(术语)三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于深因种德难拔云深心。观无量寿经曰:「二者深心。」净影疏曰:「求心殷重,故曰深心。」天台疏曰:「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心即是净土。」注曰:「肇曰:树心众德深固,故难拔,深心也。」同菩萨品曰:「深心即是道场,增长功德故。」【又】谓凡夫迷之深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着,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中略)方便力故而为说法。」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深心】
谓求无上佛果,必须心契深理;欲契深理,必须厚种善根。涅槃经云:深根难拔,故名深心。
FROM:【明,一如《三藏法数》】

【深心】
深心者,谓于正法,心生深信,而复乐修一切善行,即是菩提之心也。
FROM:【明,一如《三藏法数》】

【深心】
1.求法之心很深重。2.志求高深佛果的心。3.深信佛的本愿,毫不怀疑。
FROM:【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回向发愿心】
(术语)观经所说三心之一。愿以所修之善根功德回向极乐净土而生于彼土之心也。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六祖坛经:

-- [经文] --

「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末学解说]

自古以来,佛佛(诸佛)只传授本体(诸法之根本自体也,对于应身而谓真身为本体),师师秘密付嘱本心(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法则以心传心,皆是让众生自己领悟自己解义。

注解:
【佛佛】
诸佛之意。有关之用语极多,例如佛佛祖祖,即指过现未之十方诸佛及历来诸祖;佛佛大道,指诸佛诸祖之德业行履;佛佛要机,指诸佛诸祖成佛的枢要之机;佛佛授手,指佛亲自授手,表示向其他诸佛嘱累之意。
 宏智禅师广录卷八(大四八·九八上):“佛佛要机,祖祖机要,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祖庭事苑卷七(卍续一一三·九八下):“佛将入灭,命罗汉十万比丘授手,又将左手伸向阿难、罗云,又将阿难、罗云手授与它方化佛,表嘱累故。”p2627
FROM:【佛光大辞典】

【本体】
(术语)诸法之根本自体也,对于应身而谓真身为本体。大日经七曰:“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梵网古迹上本曰:“化归本体,言还至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心】
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六祖坛经(大四八·三四九上):“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卍续一一○·四二一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1950
FROM:【佛光大辞典】

==============================

维摩诘所说经~

-- [经文] --

深心是菩萨净土,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

[末学解说]

深心(三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于深因种德难拔云深心)是菩萨净土(指以菩提修成之清净处所,为佛所居之所), 深心是道场(指修行佛道之区域;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称道场),能够增益功德

菩萨随其直心(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则能发行(发心修行);随其发行(发心修行)则能够获得深心;

==================================
善知识教导
什么叫做发行
发行就是发心修行或者趣向
[发]有[发起][发心]之意,
而且根据什么而发起,这是个重点——如何发行[大乘菩提]? ~ 思益梵天所问经

注解:
【深心】
(术语)三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于深因种德难拔云深心。观无量寿经曰:「二者深心。」净影疏曰:「求心殷重,故曰深心。」天台疏曰:「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心即是净土。」注曰:「肇曰:树心众德深固,故难拔,深心也。」同菩萨品曰:「深心即是道场,增长功德故。」【又】谓凡夫迷之深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着,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中略)方便力故而为说法。」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深心】
谓求无上佛果,必须心契深理;欲契深理,必须厚种善根。涅槃经云:深根难拔,故名深心。
FROM:【明,一如《三藏法数》】

【深心】
深心者,谓于正法,心生深信,而复乐修一切善行,即是菩提之心也。
FROM:【明,一如《三藏法数》】

【深心】
1.求法之心很深重。2.志求高深佛果的心。3.深信佛的本愿,毫不怀疑。
FROM:【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净土】
指以菩提修成之清净处所,为佛所居之所。全称清净土、清净国土、清净佛刹。又作净刹、净界、净国、净方、净域、净世界、净妙土、妙土、佛刹、佛国。对此而言,众生居住之所,有烦恼污秽,故称秽土、秽国。净土,系专于大乘经中所宣说,以灰身灭智无余涅槃为理想之小乘教无此说。即大乘佛教认为涅槃有积极之作用,而得涅槃之诸佛,各在其净土教化众生,故凡有佛所住之处即为净土。阿閦佛国经卷上、放光般若经卷十九、无量寿经卷上等,均以净土乃诸佛于因位行菩萨道,起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之誓愿,为无量永劫积功累德以建立之庄严清净世界。维摩经卷上佛国品谓心净土净,娑婆即常寂光净土,若众生心不净,此土即秽恶不净;佛所见清净,即成无量功德庄严。法华经之灵山净土、华严经之莲华藏世界、大乘密严经之密严净土等,即以心净土净说为本。又无量寿经载,娑婆世界以外另有净土,亦有于未来当其成佛时所成就之净土;二者均是菩萨依本愿,经修行而成佛时所完成之国土,为众生愿生之处。
 至于他方之净土,则有阿弥陀佛之西方极乐世界、阿閦佛之东方妙喜世界、药师佛之东方净琉璃世界等。以上诸佛之净土距娑婆世界,各有一定之方位,故称为十方净土。
 极乐世界(梵 Sukha^vati^),又作妙乐、安乐、安养、乐邦,为净土宗所特别重视之西方净土。此净土乃指由菩萨所修之因行而感果报之报土;或指佛为救度众生而假现之应化土;或指位于西方,经过十万亿土,于彼方实有之净土;或更指于众生心中所现之净土等,有种种不同之说法。又极乐有边地、疑城、胎宫、懈慢界(为至极乐途中之国土,为弥陀净土之化土)等,乃是怀疑佛智者所往生之处。
 净土宗认为净土系于西方实在之报土,生于此净土者能受诸乐,往生要集卷上举有十乐:(一)圣众来迎乐,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菩萨来迎,引导至净土。(二)莲华初开乐,托生莲华,往生净土,故于莲华初开之际,可见净土之庄严。(三)身相神通乐,可得三十二相之身与天眼等五种神通。(四)五妙境界乐,可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胜妙。(五)快乐无退乐,受乐无穷。(六)引接结缘乐,从前结缘之恩人亲至净土迎接。(七)圣众俱会乐,众多菩萨俱会于一处之乐。(八)见佛闻法乐,得见佛、闻法。(九)随心供佛乐,随心供养十方诸佛。(十)增进佛道乐,修行精进,终得佛果。
 净土方位、庄严情形、住民种别,依诸经所述,各有差异,系由因位发愿之不同而产生。若就史学立场,由阿閦、弥陀净土之描述不同,可以看出一种发展变迁之轨迹,如阿閦之佛刹有女人、人民皆著由树所取五色衣服、有通往忉利天之三道宝阶,可视为较早之思想。弥陀净土则无女人、皆化生、受自然虚无之体、无极之身。及至摄大乘论卷下,以净土为出过三界之妙处。有关诸佛净土之异同、优劣比较等,于诸经中均有记载。
 关于净土之种类,于无著时代,产生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说,佛之变化身示现八相居秽土,受用身住于十八圆净之莲华藏世界,即随佛之报化有净秽之别;唯识论卷十有四身四土之说;大乘义章卷十九分别净土为事净土、相净土、真净土三种;维摩经略疏卷一则立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四种;华严经探玄记卷三,依三乘一乘之别而说不同之净土。((参见:佛土)2609、“极乐世界”5481)p4679
FROM:【佛光大辞典】

【道场】
<一>梵名 Bodhi-maN!d!a。又作菩提道场、菩提场。指中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上佛陀成道之处。(旧华严经卷一世间净眼品、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
 <二>指修行佛道之区域;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称道场。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大九·五二上):“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维摩义记卷二末)
 <三>指成就菩提动机之发心、修行等。如维摩经卷上菩萨品所说,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布施是道场,三明是道场,于一念间知一切法是道场。(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华严经疏卷四)
 <四>在密教,修瑜伽妙行时,须先行结界,次则建立本尊道场,以修道场观。其目的在观他方世界佛之身土,作为表示本尊之建立,或即观自心本来具有的本尊身土,迎他方世界本尊,使其与自心融为一体。((参见:道场观)5649)
 <五>一般所谓之道场,系指修习佛法之场所,故道场可作为寺院之别名。隋炀帝即尝下诏,明令天下之寺改称道场。此外,宫中行佛事之场所,称内道场,或称内寺。临济宗专指供云水僧修行之场所为道场。日本天台宗之安然,称受戒之场所为道场。(佛祖统纪卷三十九、续高僧传卷十一吉藏传、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
 <六>指某些法会,如慈悲道场、水陆道场等。
 <七>北魏僧。籍贯不详。又作道长。初从慧光出家。北魏永平元年(508),菩提流支来华,译出十地经论等,师投其门下,后因故触怒流支,遂遁入嵩山,十年之间精研大智度论,穷尽其旨。不久出洛阳,专讲智论。复于邺都大集寺大张讲筵,缁素云集,时人尊为“学者之宗”。师平素奉置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所画之阿弥陀五十菩萨像,后且以之转写于世。生卒年不详,仅知北齐后主隆化元年(576)时,师尚健在。另据安乐集卷下所载六大德相承之说,依次有道场、昙鸾之记载,准之,昙鸾或为师之门人。(大智度论疏卷二十四、续高僧传卷二十四明瞻传、广弘明集卷二)p5647
FROM:【佛光大辞典】

【直心】
(术语)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注维摩一「肇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什曰:直心,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始于诚实。」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直心】
直心者,谓心常质直,离诸谄曲,能行正法,即是菩提之心也。
FROM:【明,一如《三藏法数》】

【直心】
正直而无谄曲的心。
FROM:【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通过学习上述内容,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有以下几个重点:

一、发起并具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便能够往生上品上生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学习:
1.
净业三福是往生的助因,信愿行至少至心一念念佛是往生的主因——净业三福是往生的助因,信愿行至心念佛是往生的主因

2.
[深心]并不难了解,
真的就如字面上的[深],很容易了解,不过意义也很深远
如果以[究竟]来说,这个[深心]当然就是指[不二],
所以能不退,所以能相应一切法,因为知义知法知方便
如果以[次第]来说,就可说是菩萨次第的境界
如果以[方便]来说,就是告诉众生,您的信心要非常深,您的发心要非常深,您念佛的心要非常深
深心其实满容易了解的
[念佛]能否真正深心不受到外界干扰
[信佛]能否真心深信不因世论而疑惑
[法义]能否深入甚深佛法不堕入二乘
这些都可以看出是否深心

所以[观无量寿经]提到,[深心]是[上品上生]的条件
[占察经]~[[[[三者“深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的意根功德就是与法相应的情况
所以,[药王菩萨本事品]提到往生极乐世界随即见佛,其实就是上品上生的情况——[问答]关于“深心”的理解
[上品上生]的[深心],那可不是一般的啊
[深心]有很深的涵义,其中一点就是[三昧定力]
这如果不是活着的时候精进念佛哪能体会和增上定力的呢
另外例如,[深信力],这也是要由实修逐渐体会的
——[普贤心法~上品上生极乐世界]学佛的人有什么能力(或资格)可以代众生受苦果?

3.
发大愿可以超越妄心而恢复清净佛性本心
所以普贤十愿是诸佛共愿,就是成佛必发之愿,必行之愿
故称为普贤愿行,普贤十大愿
所以普贤十大愿可以消除一切重罪业障,上品上生极乐世界

普贤十大愿是上层心法,菩萨的成佛心法
所以[楞严经]上说[普贤心法],初心不能入

[略说]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这就是说初学者对心法次第还不明白,还无法体会

是经过上述的解说,如果佛弟子能发起大心
就能迅速超越我执和业障,迅速超越身心的痛苦,迅速成就
这就是修普贤十愿能上品上生极乐世界的道理
也是心法次第实修的高明之处——[普贤心法~上品上生极乐世界]学佛的人有什么能力(或资格)可以代众生受苦果?

4.
[为什么要回向?]
回向两字的意思是指转向,将心念思维和行为作为转向一个目标
大乘佛法讲的回向,是指回向佛道,回向成佛,回向一切众生都成佛,回向佛国清净
意思就是将一切善心行为和作为转向最伟大的目标,不要自私的执着于自己执着于小我
因为将思维转向弘远的大目标,所以就不会执着在自己身上,就不会因为执着自我而痛苦
心量开阔就会自由自在,心量开阔就能广结善缘得到众多的帮助
也才能和佛菩萨的大慈悲愿力相应,而得到佛菩萨的真实加持
所以目标要远大,回向让自己和众生都成佛,这样才能超越一切
这就是大乘佛法回向的意义——[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回向的真实义就是心法,
对于初学者,回向是一种透过发大心而引发恢复佛性的心法修持方法
对于菩萨或实修者,回向也是以佛性光明超度引导众生向善的方法
透过广大发心回向,让心清净,不执着于小我
以宽阔无私的胸襟,逐渐就能放下执着,逐渐清净第八识,而恢复佛性成佛
而且以佛性光明圆满回而救度众生转化众生,普渡众生成佛
这才是回向的根本用意和圆满的实义

所以回向是一种发心增广作用
透过实际的观修,逐渐清除第八识妄念,而让佛性启发功德能力
所以佛经中的观想回向都是先发起大心,与佛相印,然后观想法界光明
最后才做更细部的观想回向以及个别超度
这种发心和观修方式,只要参考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慈心三昧)就能明白
为什么如此? 因为先发大心,才能启发佛性功——[略说]功德和回向的实相和原理

5.
以[九品往生]来说
[上品生]以大乘方便摄受能学习心法(发心和深法为主)的众生,所以往生后的走向是菩萨果位
[中品生]以大乘方便摄受能学习表法(戒律为主)的众生,所以往生后的走向是小乘果位
[下品生]以大乘方便摄受能信的业重(为恶但忏悔生信)众生,往生后大都在花苞中
详情请参阅[观无量寿佛经]
——什么是[表法]?[心法]?[甚深心法]?[显]?[密]?

二、佛法即是心法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学习:
1.
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这些观念在很多佛经上佛陀都一再讲述

所以,[学佛成佛],最主要就在于[心的解脱]
因为肉体的果报身,也是由心而生,由[第八识]的无明妄念结合众缘所生
学佛就是为了消除第八识的无明习气,逐渐恢复清净的第八识,
就是[楞严经]上讲的[菴摩罗识],也就是俗称的第九——[普贤心法~上品上生极乐世界]学佛的人有什么能力(或资格)可以代众生受苦果?

什么是佛门心法?
佛法的心法其实就是~
先透过佛陀的教导,明白法界真相,生命的实相
明白[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然后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作用的正确修行引导,
由正确的心念观行,逐渐清净第八识,而恢复佛性成佛

这种解脱轮回方法就是佛法的心法——[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3.【诸经辑要】佛法就是心法

4.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所以修行的实修重点在于
忏悔心,清净心,光明心,慈悲心,欢喜心的如实印证,如此实证佛性本体
——[超度众生]和[功德回向]的内涵和原理

三、应自己发心,自己实做,自己真修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学习:
1.
[九品往生]的每一品往生都是有条件的.
这在[观无量寿经]上讲的很清楚,也讲了[净业三福]
那些条件,就是要众生自己发心自己做,这些就是[自力]

由这[自力]引发[阿弥陀佛本愿的愿力],就是[他力]
因为[自力的条件]满足了[阿弥陀佛本愿的条件],所以[自他相应]
就算[无量寿经]讲的[弥陀48愿]中,最简单的[一念至十念],
这还都是要众生自己做,这就是[自力]
由这些[自力],就会得到[弥陀的本愿力],就是[他力]


所以[自力][他力]的争执,其实只是众生对于[心法]的不明了
[学佛][成佛]都是要[发心]的,这[发心]就是[自力],[发心]就是[心法]——[分析解说]关于往生极乐世界,[自力][他力]的争执

四.应以直心修行,则能够获得深心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学习:
1.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直心之相]。何谓为四。
所犯众罪终不覆藏。向他发露心无盖缠。

(附注:一般人有过失,总是说更大的谎,或找各种理由,甚至强不认错
佛弟子应该不隐藏自己的罪过,向他人发露自己的罪过,不覆藏于心,业由心转)
若失国界身命财利。如是急事终不妄语。亦不余言一切恶事。
(附注:不因为身家性命财物受到威胁而妄语造恶,也不说一切恶事
如是因,如是果,前生恶业,所以今生受苦,可是凡夫今生受苦的时候,
却又为了身命财利去造恶业,所以恶性循环不已,
又或者富者不知道因果,今生造恶业,所以事业家庭由赢转衰,折损福报)
[骂詈][毁谤][挝打][系缚]种种伤害。受是苦时但自咎责。自依业报不瞋恨他。安住信力。
(附注:这点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众生遇到上述种种苦报的时候,
不会检讨自己的因果业报,深自忏悔,反而心生瞋恨,怨天尤人,责怪他人)
若闻甚深难信佛法。自心清净能悉受持。
(附注:众生业障和执着深浅不同,所以对于佛法能接受的次第程度也不同
佛弟子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佛法,应该先摄心清净,心若能清净,就逐渐能受持深法)
迦叶。是为[菩萨有四直心之相]。——[佛经心法]:什么是[曲心]?什么是[直心]?~大宝积经

2.
菩萨摩诃萨[常赞人善][不讼彼缺]名[质直心]。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质直心]也。
菩萨摩诃萨[常不犯恶][设有过失][即时忏悔]。于师同学终不覆藏。惭愧自责不敢复作。于轻罪中生极重想。
[若人诘问][答言实犯]。
复问是罪为好不好。答言不好。
复问是罪为善不善。答言不善。
复问是罪是善果耶不善果耶。答言是罪实非善果。
又问是罪谁之所造。将非诸佛法僧所作。答言非佛法僧我所作也。乃是烦恼之所构集。
[以直心故][信有佛性]。 [信佛性故][则不得名一阐提也]。
[以直心故][名佛弟子]。——佛弟子有过失该如何? 云何[菩萨质直心]? ~ 大般涅槃经

3.
真正的行善和利益众生,心思就是在善上、在众生上,而且真正去做,这样才是真行善,真利益众生
所以,当一件事情对众生有益,就去做,这就是佛法上的直质心,是真善心
而当你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你就是堕入凡夫心,就会引起内外法界的凡夫困扰,障碍就会横生(也不会得到支持)
相反,如果只看真善和利益众生而不执着在自己身上,法界的善和光明就会和这个人相应,就会众志成城
而原本一般人认为困难的事情,就会变简单了,这就是法性原理
——好事、正确的事,做就对了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2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232

[精进勋章]

90#
 楼主| 发表于 2024-2-5 17:4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5 17:54 编辑

毕竟成就十二法者,乃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用时 3 小时 以上)

==============================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 [经文] --

尔时世尊。欲说此法告诸大众。诸善男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毕竟成就十二法者。乃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何等十二。


一者自性信大乘法。为离小乘狭劣心故。发菩提心。


二者自性成就大悲。为欲具足诸白法故。发菩提心。


三者直心本行坚固。为厌生死向彼岸故。发菩提心。


四者善集一切功德。为欲修满诸愿行故。发菩提心。


五者能善供养诸佛。为欲善起诸白法故。发菩提心。

六者身口意业清净。为离一切诸恶行故。发菩提心。


七者远离诸恶知识。为欲亲近善知识故。发菩提心。


八者闻法如说修行。为不虚妄诳众生故。发菩提心。


九者为欲利益一切畜诸资生不贪不悭故。发菩提心。


十者以得诸佛加护。为离一切诸魔加故。发菩提心。


十一者。于诸众生常起大悲。能舍内外一切诸物。为离悭嫉故。发菩提心。


十二者。具法行力为能成就诸功德故。发菩提心。

善男子。是名十二妙法。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此十二法者。乃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要演说此法告诉诸大众。诸善男子(佛称呼修持五戒和十善的男子为善男子)。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毕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成就(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十二种法者,便能够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心。

是哪十二法呢。

一是自性(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相信大乘法(菩萨所修的道法)。为断离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狭劣心的缘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二是自性(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成就(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为具足诸白法(指清净之善法)的缘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三是直心(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本行(指成佛以前尚在菩萨位(因位)时之行迹。乃成佛之因之根本行法)坚固。为厌离生死趣向彼岸的缘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四是善集一切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为修习满足诸愿行(誓愿与修行也)的缘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五是能善供养(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诸佛。为善起诸白法(指清净之善法)的缘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六是身口意业(指身、语、意三者的造作,谓之三业:一、身业:身业出之于身体的一切动作,此有二种,一者身表业,二者无表业。二、语业:语业出之于口上的造作。三、意业:意业出于第六识的思维,这是思心所的作用)清净(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为断离一切诸恶行(即不良之行为。又为烦恼之异名。佛教对于一切不善之身、语、意业等,依次称为身、语、意恶行。于一切恶行之中,以破僧罪为最重)的缘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七是远离诸恶知识(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者)。为亲近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的缘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八是闻法听闻佛的教法)如说修行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为不虚妄(虚假不实的意思)欺诳众生的缘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九是为利益一切畜诸资生(衣食住之具,以资助人之生命者)不贪不悭(心无鄙吝,悉舍所有也)的缘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十是获得诸佛加持护念。为断离一切诸魔相加的缘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十一是。对诸众生常起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能舍内外一切诸物。为断离悭嫉的缘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十二是。具足法行力(注:法行力就是诸法实行力实践力,非空口白说),为成就诸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的缘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善男子。这就是十二种妙法(微妙的佛法)。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此十二种法。便能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心。

注解:
【善男子】:佛称呼修持五戒和十善的男子为善男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毕竟】:梵语 atyanta。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远离烦恼污染之绝对清净真理(如涅槃、实相、空性等),称为毕竟净;佛为众生究竟之所归依处,故称毕竟依;绝对空称为毕竟空;佛所证为究极之悟境,非他所能类比,称为毕竟觉(意同无上觉);究竟法界理性之智慧,称为毕竟智;宇宙万有实为空无,故终无常住,称为毕竟无常住。(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卷四十、注维摩经卷十、往生论注卷下)p4736FROM:【佛光大辞典】

【成就】:<一>梵语 samanva^gama,巴利语 samanna^gama。为“得”之一种。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乃说一切有部之教义,然有部之论师亦有持异说者。于俱舍论卷四载,“成就”与“获”均属于“得”之一种。未得或已失而今得,称为获;已得而至今相续不失,则称为成就。然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七则以得、获、成就等三者异声而同义。另据同论卷一六二载,得与成就之差别有“未得而得名得,已得而得名成就”、“初得而得名得,得已不断名成就”等七说。(顺正理论卷十二、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参见:得)4548)
  <二>梵语 sam!panna,巴利语同。具足、所有、支配之意,即具足七宝或戒、定、慧等,且于此自在,是谓成就。或为完成志愿之意。密教以此为悉地(梵 sidhi)之意译。(中阿含卷五成就戒经、长阿含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品、阿弥陀经、俱舍论卷四)
  <三>即印度名著 Sa^dhaN!a^。本书之副题为 Realization of Life(生命之实现)。近代印度文学家、思想家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撰。系辑录其于一九一三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多次之演讲稿而成书。本书内容包括有:个人与宇宙之关系、灵魂之意识、恶之问题、自之我问题、美之实现、无限者之实现等八篇。主要阐示:(一)西方都市文化产生“他”与“我”、人与自然之对立;而印度文化则产生人与自然融合一体之意识。现象界虽然呈现千形百状,然真理唯有一个;吾人只要体悟其一,即悟一切。(二)人生之悲剧,系由于以有限之条件,欲升达无限世界之结果,故须实践奥义书中“舍离一切乃可获得一切”之真理;佛陀所说之舍弃自我,即如油灯之舍油而照明;所谓解脱,无非是从无知与贪欲之中脱离而出。文中充满复兴印度精神之热情与理论。(A. Chakravarty, Macmillan: A Tagore Reader, 1961、タゴ─ル生诞百年祭记念论文集)p2928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法入】:头陀行者的十二种行法,即住阿兰若处、常乞食、次第乞食、受一食法、节量食、中后不饮果浆蜜糖、著粪扫衣、但三衣、冢间住、树下止、露地坐、但坐不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性】:1、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2、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来具有之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乘法】:菩萨所修的道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参见:声闻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白法】:<一>指清净之善法。与“黑法(邪恶杂染之法)”相对。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一三·三六三上):“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中略)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又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三一·八四七下):“愚不信白法,邪见及憍慢,过去谤法障,执著不了义,著供养恭敬,唯见于邪法。”此系以佛所说之正法为白法,外道所说之法为黑法。故若至末世之际,佛之一切教法皆灭尽之时,则称为“白法隐滞”。又若就“业”而言,一切法可分为黑法、白法、非黑白法。据梁译摄大乘论卷十一、卷十三载,烦恼之不善法为黑法,有漏(漏,即烦恼之异称)之善法为白法,无漏之善法则为非黑白法,亦即丝毫不杂染任何黑法或白法之第一义谛。
 又“二种白法”指惭与愧。谓此二者能使诸行光洁,救度众生,故称白法。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十四载:(一)惭白法,谓内自羞惭,不敢作恶。(二)愧白法,谓内自惶愧,发露罪瑕,更不敢作。故谓佛道之修行者应修持白法而舍弃黑法,即应修习善法,止息恶行。
 此外,“四种白法”指欲白法、行白法、满足功德白法、证白法。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一谓,修菩萨行者,当习一切白净善法,远离四趣(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趣)之黑法。故修菩萨行者应修习:(一)欲白法,闻佛正教,心生乐欲而不暂舍。(二)行白法,勤行六度之行,唯在利益世间一切众生而不求自身果报。(三)满足功德白法,精进勇猛,遍修众行,令诸功德圆满具足。(四)证白法,净行已成,功德已圆,得证悟佛果。(北本涅槃经卷十九、品类足论卷六、俱舍论卷十六)((参见:黑法)5383)
 <二>指表白之作法。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三(大四○·二五上):“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业。”p2088 FROM:【佛光大辞典】

【直心】: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诸经论广用此语,各处用例所诠指之旨趣虽有出入,然皆本其“正直无虚假”之意,而随各处经文大旨广申弘义。如维摩经中所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菩萨净土”,即指其不虚假;另如大乘起信论,以直心为十信成就菩萨所发三种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之一,即视之为正念真如妙法之心,而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含意相同;六十华严卷二十三以之为清净纯一、专心企求佛道之“菩提心”;六祖坛经以之为自性显露之心;日本净土真宗则视之为“他力之信心”,即对弥陀本愿救度力的真实信赖、毫无犹豫疑滞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华严经疏卷十八、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参见:三心)532)p3458 FROM:【佛光大辞典】

【本行】:指成佛以前尚在菩萨位(因位)时之行迹。乃成佛之因之根本行法。慧远所撰之维摩义记卷一本谓,菩萨所修,能为佛因,故名本行。大宝积经卷三十(大一一·一六六中):“各随本行为其称。”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上):“大智本行,皆悉成就。”题名与本行二字有关之典籍有佛本行经、佛本行集经、菩萨本行经、佛本行赞经、佛本行略经、佛本行赞传、佛本行集经要义等,尤以前二者最为重要。p1957 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 FROM:【佛光大辞典】

【愿行】:(术语)誓愿与修行也。此二者相待而成事,缺一不可也。大智度论七曰:“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赞阿弥陀佛偈曰:“一切菩萨增愿行。”玄义五上曰:“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供养】:梵语 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见:四种供养)1803)p3065 FROM:【佛光大辞典】

【身口意三业】:指身、语、意三者的造作,谓之三业:一、身业:身业出之于身体的一切动作,此有二种,一者身表业,二者无表业。二、语业:语业出之于口上的造作。三、意业:意业出于第六识的思维,这是思心所的作用。如 《成唯识论》 谓思心所是:“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故意业又名思业。思之自性,只是造作,故能以其造作的力用,与心识相应,驱使心识起善、恶无记等造作。以上说的心识,指的是第六意识,及包括其相应心所。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清净】:(术语)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行】:即不良之行为。又为烦恼之异名。佛教对于一切不善之身、语、意业等,依次称为身、语、意恶行。于一切恶行之中,以破僧罪为最重。(俱舍论卷十六、十地论义记卷四本)((参见:恶)4944)p4947 FROM:【佛光大辞典】

【恶知识】:梵语 pa^pa-mitra。为“善知识”之对称。又作恶友、恶师、恶师友。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者。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对舍离恶知识而亲近善友之人,方可为其说法。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记载,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其心并无怖惧,于恶知识则生畏惧之心。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六恶友,即方便生欺(说种种欺诈)、好喜屏处(喜好隐秘之处所)、诱他家人(诱拐他家之人)、图谋他物(谋取他人之财产)、财利自向(图利自己)、好发他过(好指摘他人缺点)等;又举出亲恶友之四事,即饮酒时友、博戏时友、淫逸时友、歌舞时友。此外,日僧亲鸾在愚秃钞卷下,解释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所举二河譬喻中所说之恶友,谓恶友指杂毒虚假之人,即指妨害往生净土门旨趣之异学、异见、别解、别行等之人。(维摩诘经卷上、尸迦罗越六方礼经)p494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闻法】:听闻佛的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如说】: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例如,如说修行,即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之意。此外,尚有如说往生等,亦为此例。p2378FROM:【佛光大辞典】

【虚妄】:虚假不实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资生】:(杂语)衣食住之具,以资助人之生命者。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十九曰:“正命者,一切资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悭贪戒】:(术语)梵网经十戒之一。心无鄙吝,悉舍所有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法】:
  1、微妙的佛法。
  2、古德解说妙法莲华经之妙,约有四义:
  一、巧妙,是指本经巧开方便门、巧示真实相;
  二、胜妙,是说本经能示诸法甚深的理事和自在的神力;
  三、微妙,是指本经所说一乘果法,无德不圆,无染不净;
  四、绝妙,是指本经所说一乘法相,纯圆独妙,不可思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复有十二种胜法。菩萨成就。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何等十二。

一者安隐心。为与一切众生乐故。发菩提心。

二者愍念心。他恶来加能忍将护不生异相故。发菩提心。

三者大悲心。为荷众生大重担故。发菩提心。

四者大慈心。为拔一切恶道苦故。发菩提心。

五者清净心。能于余乘不生愿乐故。发菩提心。

六者无染心。为离一切烦恼浊故。发菩提心。

七者光明心。为求无上自性清净光明照故。发菩提心。

八者幻心。能知诸法究竟无物故。发菩提心。

九者无物心。能知一切无所有故。发菩提心。

十者坚固心。于诸法中不可动故。发菩提心。

十一者不退心。能证诸法究竟尽故。发菩提心。

十二者度诸众生不生厌心。如说修行故。发菩提心。

[末学解说]

善男子。还有十二种殊胜法。菩萨成就(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名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心。

是哪十二种呢。

一是安隐心(谓菩萨为诸众生造诸惑业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恶道,即为种种开示,除不善法,置之善处,令彼之心各获安隐也)。为给与一切众生安乐之缘故。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二是愍念心。为他恶来加能忍辱,护念众生,不生差异分别相之缘故。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三是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为承担起救度众生大重担之缘故。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四是大慈心(慈名爱念,即与乐之心也。谓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是名大慈心)。为拔除一切恶道(顺著恶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是)苦之缘故。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五是清净心(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为能于其他余乘(自宗之教称为宗乘,他宗之教称为余乘。乘,谓从此迷岸渡至彼悟岸之载乘物具,即教法)不生志愿喜乐之缘故。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六是无染心(于业异熟深见过患增上缘力,誓远离故;名无染心)。为断离一切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是名烦恼浊)之缘故。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七是光明心。为求无上自性清净光明遍照之缘故。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八是幻心(心识由缘而生,毕竟无实如幻也)。为能了知诸法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无物之缘故。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九是无物心。为能了知一切无所有(无所得,空之异名也)之缘故。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十是坚固(谓三千大千世界,依此风轮而得坚固,以譬如来大智风轮,守护一切众生善根,令不断坏也)心。为能于诸法(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中不可动之缘故。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十一是不退心。为能证得诸法(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尽之缘故。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十二是为救度诸众生不生厌心。如说修行(即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之意)之缘故。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注解:
【安隐心】:谓菩萨为诸众生造诸惑业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恶道,即为种种开示,除不善法,置之善处,令彼之心各获安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大慈心】:慈名爱念,即与乐之心也。谓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是名大慈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恶道】:顺著恶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清净心】: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又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下):“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即指无执著之心。(中阿含经卷四十一、胜鬘宝窟卷上本)p4668FROM:【佛光大辞典】

【余乘】:自宗之教称为宗乘,他宗之教称为余乘。乘,谓从此迷岸渡至彼悟岸之载乘物具,即教法。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即以法华圆教为真实乘,其他别教为带方便之教,为有余未了之说,故称余乘。此外,亦有指大乘以外之教为余乘者。(俱舍论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释、法华文句卷四上)p6369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染心】:瑜伽八十九卷十五页云:于业异熟深见过患增上缘力,誓远离故;名无染心。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是名烦恼浊。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幻心】:(术语)心识由缘而生,毕竟无实如幻也。圆觉经曰:“幻心灭故,幻尘亦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FROM:【佛光大辞典】

【无所有】:(术语)又言无所得,空之异名也。楞严经上曰:“安然得无所有。”佛藏经一曰:“忆念分别无所有法,或说断常,或说有作,或说无作。”仁王经中曰:“是故阴入界无我,无所有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坚固】:谓三千大千世界,依此风轮而得坚固,以譬如来大智风轮,守护一切众生善根,令不断坏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诸法】: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说】: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例如,如说修行,即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之意。此外,尚有如说往生等,亦为此例。p2378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内容,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其中的重点是——发心

能否发心?何发心?怎样发心?发起什么样的心?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学习:

一、了知真相,发心学习修行佛法
佛菩萨和圣者因为明白法界和生命的真相
所以用的是正确的心法,例如:慈悲心清净心光明心平等心无染心…
因此能解脱虚妄和轮回,而且能在法界中自由自在的变化
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就是~
并非有个创造宇宙和一切生命的全能的神,
生命也不是真正有死亡的终点
而是由一切众生的心念作用(第八识)造成自己不断的生死轮回
如果能不执着于虚妄表相,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现象
所以佛法说不生不灭,这才是真实相

[佛法]不是一个虚幻的东西,也不是现在或几千年前才存在
[佛法]就是教导我们明白上面所讲的心识的原理和真相
[佛法]就是介绍法界真相和众生生命的真相,以及轮回的现象和解脱的方法

[因果轮回]和[法界]一切都只是众生心识作用下的现象
[佛]就是明白这些真相而且解脱这些束缚的觉者
[佛教]就是在宇宙中,不同的佛菩萨一直对众生宣扬这些真相的教导——[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二、不同次第阶段,不同发心
1.当众生不明白因果的时候,佛法讲人生无常
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会有什么苦难降临
所以,要学会看开世事,不要偏执, 应该把握人生,珍惜时间,善待亲友
应该积极乐观行善,广结善缘,善待周遭的人,这样才能营造美好的人生
不过,这种不明白因果的人生是无助的,对于未来没有着落
所以,佛菩萨逐渐会对这类人讲因果轮回,让众生明白因果轮回的道理

2.当众生学佛后,相信因果的时候,佛法讲六道轮回(+人生无常)
过去因造成现在果,现在因造成未来果
累劫因果复杂,又因为尚未成就宿命通,所以无法知道前世因缘
因此更应积极行善,转化并且创造自己的未来
这种相信因果的人生是有目标的,虽然没有神通能知过去未来,
但是因为相信因果,所以人生是有目标的,不会那么彷徨
所以,佛菩萨会对这类人讲戒律和十善业,让众生断恶修善
透过行善断恶,让众生自己学习创造自己的人生,决定自己的未来
例如,以种种善业的功德福报,求生天上或净土

3.当众生真正发起大心,愿意行菩萨道成就佛果的时候
佛法讲法界不生不灭真相,生命究竟来说没有生死,不生不灭
仅是众生因为执着的关系,所以迷于生死烦恼与痛苦
这阶段,[新学菩萨]要加强用佛法正知见,取代凡夫对人生和生命的错误知见,
随时思维正知见,保持正观正念,以破除凡夫对人生的种种执着和妄念
所以,[新学菩萨]逐渐对人生的看法就会与一般凡夫不同,而能逐渐生死自在
而[久修菩萨]早已累世修学这些道理,所以能够自在的面对生死,没有疑惑
并且发起大愿心,继承如来家业,回入六道,帮助众生破除迷惑,解脱轮回之苦——[略说]学习面对人生(生命)的真相(实相)
佛法是心法,在不同的修行次第,发心会不相同,
所以修行念佛或观照的方式和次第深浅也会不同

例如,初学者多是[惭愧心][忏悔心]
后来可能会是[感恩心][恭敬心][谦卑心]
再者有的会生起[舍离心][厌世出离心]
有的是[慈悲心]和[欢喜心],[平常心][至诚心]
然后[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寂静心][深心][无上愿心]

对于上述这些心,每个人领会的时机先后顺序不一定相同
而且领会的深浅次第也都不一定相同
——[略说]发心不同,对心法的领会不同,所以修行的次第和深浅也不同
1.面对诸恶众生,能清净平等,而且有善巧方便能引导众生

2.能勉强保持清净,反观自照,藉以实修自己和学习普渡众生

3.受不了众生的恶行,只能先远离,逐渐增上自己的清净心,以避免被干扰
这种阶段的修行人就还不能破除魔扰,必须戒行清净才能避免干扰


4.如果是一般众生遇到种种世间恶行,可能一起堕落造恶或互相争执叫骂广结恶缘


以上简单说明
总之,心念和发心决定我们的走向和成就——[浅谈]一般人和修行人有几类, 心念和发心决定我们的走向和成就

三、应正确发心
[发心]如果不正就会走偏
[发心]如果不真就无法持续
——[解答]念经念咒-------究竟[数量]重要还是[发心]要紧? ?
佛弟子也应该弄清楚学佛的方向和意义
发心不真,果遭曲折
行菩萨道也正是如此,
发愿的菩萨就像父母一样,视众生如子,希望一切众生都能顺利学佛成佛
所以自动自发,心愿和愿行力都力量非凡
这是因为心愿大,力量就大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工作就特别有力量和拼劲
——[略说]佛教发愿和民间信仰发愿的不同
学习佛法,对于事情要学会正确发心
任何遭遇都可以透过光明的想法而改变原有的业报
这就叫做[转念],要把[凡夫习惯的负面思考]转成[正向光明的思维]
这样业报就会转变,人生就会改善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全看念头好坏驱使行为造作而成就不同的业报
所以我们对于任何事情应该存好心存好念
用善心善念就可以转变以前愚痴的业报——[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四、引导发心的方法
学佛修行的过程,我们必须透过一些方法来引导

例如,[布施],放生,施食来培养慈悲心,同理心,舍离心,欢喜心,感恩心
透过[戒律]和学习[忍辱],来断除上述讲的批斗挑拨种种负面的心念和行为
透过[精进]实修~念佛,持咒,拜佛,和[三昧(禅定)]观修,
来熟悉心识作用的运作和控制,增长专心和[定力],破除负面心念
透过读诵佛经,学习法义,明白法界真相,增长[智慧],破除执着,
次第增上清净慈悲平等光明心,而逐渐恢复佛性成佛

这就是[大乘佛教][菩萨道][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过程

也是逐渐发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且深入[四无量心]的过程
透过上述六度的修行,逐渐生起[四无量心],深入[四无量心](佛门心法)
并且发起大愿心~
[四弘誓愿]1.众生无边誓愿度,2.烦恼无尽誓愿断,3.法门无量誓愿学,4.佛道无上誓愿成

然后以[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六度]为基础,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他,同事)来引导众生

逐渐让自己和众生都恢复佛性,这就是实修[首楞严三昧]的过程
——[略说]心法实修的过程 ~ 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四摄法
刚刚讲到实修要领,这边稍微简单说一下,
就是用四正勤,让感恩心欢喜心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光明心…..不断增上
就像末学精华帖中有一帖子中佛陀告诉我们对于深法要勉强相信,就是这样
佛法修持没有别的诀窍,就是强信,就是生起好心,不断增上,这样妄心就会消除
——[略说心法]感恩心与拍马屁
信为功德母,忏悔是第一门,惭愧忏悔心是心法的第一步
众生要消业障,就要真发心修行,没有真心,又如何消除真业呢
因此真正的实修必定要懂心法,由心下手才是真修——[略说]如何确保能真正消除累世业障呢?心法实修第一步[惭愧忏悔心]

真正有志解脱的菩萨行者当如何发心?

真正如实发起无上菩提心, 这是末学觉得最重要的
真正发心,  就能真正有动力,  也能真正得到佛菩萨的护持
真正发心,就能不退转的走在菩提路上, 接受不同阶段的考验和菩萨行——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4 00:09 , Processed in 0.1575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