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5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讲故事] 提婆达多妙行方便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1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11 11:5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位同修师兄,上午好
末学今天要分享的佛经故事,名字叫做《提婆达多妙行方便》

看完这个故事后,末学才知道原来每一尊佛,都会有提婆达多来成就其道业
那么,当我们面对困难时,苦痛时,逆境时,能不能保持正念思惟:
这都是善知识的示现,这都是帮助自己成就道业的好机会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中佛陀是怎样做的吧:

一天,比丘们齐聚一堂,同声赞叹佛陀大慈大悲
即使提婆达多常怀恶心,毁害如来
佛陀仍不以为患,反而为其哀愍,放大悲光,远照其身

(其实,想想平日中,当众生有被他人言语伤害,情感伤害,甚至身体伤害的情形时
大多数的当下反应是,起嗔恨之心,而佛陀的做法是:“不以为患,反而为其哀愍,放大悲光,远照其身”
这就是佛心与凡心的区别啊)

佛陀告诉大众:
“提婆达多并非只有今世伤害我,过去世时也常伤害我,我以慈悲力才得以保全性命。”

(到底提婆达多在过去世对佛陀做了什么事呢?大家肯定都想知道
别着急,阿难尊者帮我们向佛陀请法了,继续来听)

当时,阿难尊者观察到在场大众心中有疑,即从座起,右膝着地,恭敬合掌请示佛陀:
“提婆达多过去世时曾毁害世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佛陀开示:
“提婆达多三番两次欲伤害如来
有次在手指甲上涂以能致人于死的毒药,准备在顶礼时抓住佛足
没想到顶礼佛足时,毒药顿时变成甘露

可是提婆达多仍不死心,又想了一计:
‘佛陀现在在耆阇崛山下,我可以从山顶将大石头推下,砸死佛陀。’
但这次只伤到佛的脚趾,提婆达多也随即身陷阿鼻地狱。”

(这每一次的加害,都是要取之性命啊!还不仅仅于此呢,咱们接着往下听)

佛陀又为大众开示:
“过去久远劫前,应现如来出现于世
佛灭度后,有一比丘独在林中坐禅,却深受虱虫之苦
于是与其商量坐禅时勿来扰乱,虱子即依教奉行

经过一段时间,有一只土蚤询问虱子:
‘为什么你的身体如此饱满肥盛?’

虱子告诉土蚤:
‘我所依附的主人常修禅定,又教我在适当的时间饮食
因为如此,所以所需充足,无有匮乏。’

土蚤闻言,即表示要与虱子一起生活
虱子说:‘只要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就行。’

但当比丘开始坐禅时,土蚤闻到血肉香,便忍不住大饱口福一番。
结果,这位比丘心生苦恼,即脱衣以火烧之。”

佛陀表示:
“那时的坐禅比丘是迦叶佛,土蚤则是提婆达多,虱子即是我
提婆达多为贪利养而伤害我,乃至今日成佛,亦因利养而出佛身血,身陷阿鼻地狱
事实上,提婆达多无数劫以来一直怀着恶心,欲毁害如来,而如来常以慈悲心力怜悯他
我亦因为提婆达多而速得成佛,所以发慈悲心感念他成就我的恩德。”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和末学一样,会从心底由衷赞叹佛陀的大慈大悲!
即使这样屡次被害,佛陀不但没有一丝怨恨,还以慈悲心力怜悯他。佛陀证得佛果,还在感念提婆达多令其成就。
这样的慈悲,这样的心念,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啊!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呢?继续听故事)

于是佛陀即遣阿难尊者前往地狱,探视提婆达多是否能忍受地狱之苦

阿难尊者来到地狱门前,向牛头阿傍说:
“请为我传唤提婆达多。”

牛头阿傍说:
“尊者是问哪一尊佛的提婆达多?过去每一尊佛皆有提婆达多。”

阿难尊者说:
“我是要找释迦牟尼佛的提婆达多。”

牛头阿傍随即唤提婆达多:
“阿难尊者在外面,希望和你见面。”

提婆达多十分感动地说:
“阿难你来了!如来是否还怜念我呢?”

阿难尊者回答:
“佛陀派我来关心你,是否能够忍受地狱之苦痛?”

提婆达多说:
“我虽处阿鼻地狱,却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

佛陀开示大众:
“菩萨为接引众生修大方便法,虽受生死无量大苦,却不以为患
所以不要认为提婆达多入阿鼻地狱即是恶人,实是提婆达多微密妙行大方便之示现。”

在场无量百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无量百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量百千人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道
天人散天花遍覆大众,并作天伎乐,放大光明
一切大众闻佛所说此微妙法,欢喜作礼而去

-----------------------


由佛陀的开示,结合清净光明净土中善知识的教导,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一是教导如何行菩萨道

修持[菩萨道]是很奥妙的,
菩萨道的修持是靠发起大乘心,所以任何地方都能行菩萨道,
就看您自己能不能有智慧利用当下的种种缘分(不管好坏),转念而发起大乘心
如果心态正确的,您就会知道正确的方法,自己就会知道该做些什么

菩萨道的方法很多,[四无量心],[四弘愿],[六度波罗蜜],[四摄法]
这些您都要尽量逐渐去了解修持和体会,这样您就能逐渐解决一切问题——[心法实修-转念]菩萨行者,不论遇到逆缘或顺缘都是好缘,心念一转,就能发起[感恩心]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行菩萨道不容易,随时需要战战兢兢,随时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
并且要随时注意遣词用字是否犯了十恶业
以避免我们自己的习气让许多没有智慧的众生犯了贪嗔痴
而一并连佛法和佛子都一起毁谤了


再者,还要随时接受邪见众生诸魔眷属的毁谤和干扰
这都是增上三昧禅定和智慧观照的好时机
也是一般凡人不明白菩萨道行者伟大和困难的地方
】——[略说]网路弘法行菩萨道的考验

二是教导如何生起正念,修持正见

试想,如果佛陀面对逆境,逆缘时,不是正念,正见,就不会成就佛果,所以

【众生心无量,众生各自有不同的凡夫心念,有各自的欲望和追求,所以成就世间种种万象,这就是心念的力量
心念恶,行为就会造恶,造恶就会引来世间和阴间法律的制裁,承受造恶的果报,这就是因果
心念俗,就会成就世俗的种种,因为众生的心念都是六道中的观念,所以就变成六道轮回

反之,如果能心念佛法,心净则国土净,就能成就净土,心若念善,就能成就世间善业,就能转生善道、或让世间成善】——佛经中讲的种种功德是真的吗?

同时,我们更要学习佛陀的慈悲心,感恩心,种种正向之心

【越是深入学习,越没人能高傲自满的认为自己是好人,
而是会越发谦卑和仁慈,越能慈悲和体谅众生,因为大家都曾经一样糟糕。

这样深入修行,直到成佛,才会圆满智慧,
才完全明白过去种种粗重和细微的心念以及原理和现象,
才能说真正一切圆满,真正明白慈悲和感恩。

所以,只有当自己深入修行,逐渐深入菩萨道,明白法性、众生性,成为真正的法华和普贤行者
才会像「开始当父母后」的道理,才会逐渐真正明白菩萨的慈悲,也才逐渐学会真正感恩佛菩萨。】—【慈悲与感恩】在自己当父母后,才发觉...

观念一转,您就能学会感恩,感恩佛菩萨给这机会,感恩他
[感恩心]是[大乘心],[体谅众生苦][体谅众生执迷不悟]也是[大乘心]
如果您能藉此机会生起大乘心且增上大乘心,这样就是个很好的心法实修】——[心法实修-转念]菩萨行者,不论遇到逆缘或顺缘都是好缘,心念一转,就能发起[感恩心]

修行中,要提醒自己时时提起正念、修持正见
不论顺境或者逆境,都是我们成就菩提的方便

【[顺境]考验您的[精进道心]
[逆境]考验您的[不退决心]】
——您懂修行吗?[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5

[持戒勋章]

2#
发表于 2021-9-11 17:40:03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净莲师兄分享的佛法故事

提婆达多生生世世与佛陀对立,处处设置障碍,甚至多次想方设法要加害佛陀
然而,佛陀并不以为患,反而为其哀愍,放大悲光,远照其身
这都是由于佛陀的大慈大悲、心量广大、怨亲平等的缘故
也正因为提婆达多而速得成佛,所以发慈悲心感念他成就的恩德

那么,身为佛弟子的我们,从中有哪些要学习的地方呢?  以下列出几点方向来分享:


一. 我们学佛修行过程中的提婆达多

故事中提到,每一尊佛都会有提婆达多来成就其道业
那么,我们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也会有我们自己的提婆达多,就看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心念和态度去面对,是否能够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来实修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因为,【天大的灾难都是修行最好的机会, 都是破除贪瞋痴和法相执着的机会
为什么生气不止, 为什么不能停止怨恨, 为什么觉得委屈难过
而错失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或许您可以写下生气怨恨委屈难过的原因和认知, 尝试思维它并找到解答】(详见 这样您能不生气吗? 看看我们有多么容易生气和苦恼)

要知道,【考验其实不是坏,魔考也是必经过程,一切考,都是自心的问题,都能帮助成长和成就
就像之前讲过的逆水行舟,会有苦,其实是因为心念有负面的思维,有冲击,就会苦
如果舍弃负面黑暗思维,心光明,自然就没有苦,这就是心法,就是光明心法】(详见 修行上的「真考验」)


二. [众生平等]和[怨亲平等]的观念

一般人对于善恶及表相上的认知是执着的,尤其曾经与自己结恶的人,内心是比较不容易放得下的

其实,在这方面,善知识有教导,众生都差不多的,只是您还不明白
您自己堕入善恶执着当中,不明白众生佛性本自光明
鸡鸭猪狗猫或蟑螂蚂蚁都是众生
也都是业障让他们变成这模样
可是实修者并不会讨厌他们,不会讨厌众生
更何况是讨厌造恶业的人


一个真正的菩萨对于善恶平等无差别
不会因为善恶而起情绪的
(所以我们佛弟子也应该要学习这样的态度)】
[略说]念头的执着和造业,以及修行转念)

实修者应该有[众生平等]和[怨亲平等]的观念
如果做不到,这就还会受到魔考
这是因为无法做到[平等不二],
心有对立,自然就会有魔考


要知道,【有多大的菩萨心量,就会有多大的财富
内心是多么的不执着,就能承受多大的财富
这就是发心的因果
所以佛经上说发大乘菩提心有无量功德】
(详见 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因此,身为实修者,应该要【发起对众生的[怨亲平等]慈悲心
(不是您现在的家人才是您家人,这种心态太狭隘,众生都是菩萨行者的家人眷属,都应该普渡)】(详见 如何[怨亲平等]的解决非人鬼神问题?)

【所以实修者应该熟悉心法,随时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
这样才能逐渐破除对自我以及一切相和众生的执着和障碍(详见 [心法实修问答]心念的魔障)


三. 若以[考验]和[助缘]的原理来说

[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其实[考验]和[助缘]这只是用来鼓励佛弟子的方便说法
佛法中有很多方便,虽然是方便法,但是指向实义
让各种因缘根器和不同修行阶段的佛弟子逐步增上修行次第
这就需要种种过程中的方便说法
也就是[楞严经]上讲的寻[指]观[月]
这个指向月亮的手指就是方便
透过[手指]的指引就能逐渐找到[真月],
就是[楞严经]上讲的[菩提][真如][佛性][空如来藏][庵摩罗识]...】

【其实,这些[考验]和[助缘]的[善][恶]和[顺][逆]境界,
其实都是来自于佛弟子心中的执着
因为执着,所以有
1.善境界的诱惑,恶境界的考验
2.有顺境的贪染,有逆境的苦受
这些其实都来自于[第八识]的习气和执着
根本问题还是在于自己的妄心

不过在教导的过程中,需要给众生信心和攀缘增上修行的方便
所以,就会给众生~[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这样的说法
宣扬佛法就是如此,会依照不同次第因缘说法,
这种情况在佛经上比比皆是,不过这不是妄语
而是佛果圆满智慧的方便波罗蜜】
(详见 [考验]和[助缘]的原理:细谈[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四. 开阔心念思维及心量,就能增上修行次第

有些人对于学佛修行的观念认知是狭碍的,比如说,【一般人可能以为修行一定要抛家弃子或出家,或完全独处念佛诵经
因为心态上狭隘了,不知道生活点滴都是修行,在于当下正念
所以,对于家人,或生活,或工作,或同事,或其他众生,就会格格不入
而总以为那些是障碍,不知道一切都是助缘

其实大乘修行,连常见的外道或非人干扰或魔扰,或苦报或逆缘,一切都是成就我们的助缘
只要心念思维一开阔,反而能增上修行次第
若是心念心量一缩小封闭,那就可能成了小乘的发心了
所以大小乘的差异就在于发心,在于心量开阔的不同,所以智慧不同
因此,菩萨以慈悲智慧胜

【因为[菩萨行者]是以[四无量心]为根本,[四摄法]和[六度万行]为法门
菩萨行者发起[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舍心](大乘舍心是指不执着和不二,不是指舍离众生),因此对众生不离不弃
然后以[四摄法]摄受众生(详见后面补充说明)
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为修行
家人就是我们可以练习落实菩萨道的最小单位
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无法劝化改善,那又怎能说是在修行呢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心念一宽,您就会有不同的视野,
您就会看见光明的方向
就会明白随处都能修行,随时都是在修行
因为大乘修行侧重心法心要的当下落实,这才是真正的摄心

因此,这只要发起正确的大乘发心就能圆满解决和众生的关系(详见 [问答]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如何在家人工作和修持间得到平衡圆满?)


。。。


综合以上所说,【面对一切众生,和人生一切遭遇,您的态度可以决定您的未来
要[清净][光明][自在][无染]或者要[害怕][恐惧][痴迷].全都由自己决定】(详见 业障现前的几种情况&消除恐惧心的两个方法&法界实相)

【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这样才能快速的转变旧业,从黑暗转为光明】(详见 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所以您是要哀怨的感叹人生和环境
还是以正面的心念,感恩[娑婆世界]和[一切众生]给您的考验
提升清净心光明心,体验不二法,光明不思议,当下即净土

该如何?这就由您智慧的自我抉择了】
(详见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


以上

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4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878

[布施勋章]

3#
发表于 2021-9-11 20:44:22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净莲师兄分享佛法故事《提婆达多妙行方便》


佛菩萨大慈大悲,随缘以不同的形象和事迹度化众生,让众生能正向效仿学习,走向解脱

佛经中讲述提婆达多刁难陷害佛陀的案例有很多,而佛陀则都以慈心悲心相对
正是这样的正向心念能超越累世的恩怨,并因此逐渐修行成佛,是用慈悲和智慧超越恩怨的最好案例

说到【恩怨是累世互动造成的
我们自己可以放下恩怨而逐渐修行成佛(就像佛陀)
至于对方,我们可以学习用方便善巧来引导,
不过对方是否愿意放下仇恨,或制造更多罪业(就像提婆达多)
那全在众生的一念之间

成佛或堕入地狱,就在一念间】
(详见:[问答]恶人来袭,如何应对?

所以,【以佛法来说,世间的一切,不论是非对错,只要有争执和怨念,僵持不下,就容易因为这种执念而日后命终堕入恶道
所以佛陀在佛经上说:诤心必定堕恶趣】(详见:执持各自是非对错的轮回VS真正不二中道智慧的解脱
因此,【让心量超越善恶,放下对立和执着,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而成佛】,而佛陀正是这样亲身示范教导我们的


我们也由此可以明白,【慈悲能生大光明,没有敌人没有畏惧】(详见:业障现前的几种情况&消除恐惧心的两个方法&法界实相

【[慈悲]和[智慧]才能真正引导自己和别人走往正确的道路

如果不能超越过去的伤痛,那会成为心中永远的地狱】

(详见:放下世俗执着,创造清净安祥的气氛,而不是制造对立和纷争


而一般众生因为累世习惯了仇恨恐惧等负面心念,想要升起、甚至持续保持慈悲祥和清净光明的心念实在并不容易,
需要从每天、每个当下来长期培养,真正这样老实认真日复一日的练习(修行者可以从每日定课着手练习,逐渐扩展到日常中),才能在遇到人生各种境界的时候,由心而发,从容应对

这边分享楞严经一小段经文提供学习,来说明心念和六道轮回的密切关系,也提醒我们更谨慎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这也是对自己和众生的未来负责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相关阅读:为什么不要杀生,也不能自杀 ~ 心念的惯性作用


而真正要解脱六道轮回,【必须超越凡俗的是非对错和认知的,如果执持任何一边而起任何执念,这必定无法脱离轮回的
任何不同次第的执持善恶,都会随不同次第的善恶,而分别堕入六道中的恶道,或飞生六道中的善道,都无法真正解脱
只有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这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

(详见:执持各自是非对错的轮回VS真正不二中道智慧的解脱



回说,这篇故事中还有一段情节让末学也很有启发
文中,释迦佛的前身是跳蚤,但是能听从自己所依附的坐禅比丘(即迦叶佛的前身)的教导,有节制的饮食,不但当世身体肥盛,还种下成佛的善因
可见,即便是旁生道的众生,如果能有因缘亲近善知识,对善知识有信心,随顺善知识教导,
就能在善知识清净光明的言行中逐渐受到感化,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从而改变业报,提升次第,开启光明前程

所以,能值遇善知识对修行解脱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我们切切要珍惜,时刻提醒自己以谦卑恭敬之心,柔和善顺的跟随学习,如此能获得大利益:

【善男子。我今略说。菩萨若能勤求随顺善知识教。
即得成就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功德。
清净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深心。
增长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根。
具足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威德力。
断除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菩萨障碍。
超越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魔境。
深入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法门。
圆满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助道。
修习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妙行。
发起十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大愿。】

(详见:【善知识】 ~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华严)


感念佛菩萨善知识的恩德,我们也应当发愿承继圣者慈悲度众的愿心,
让自己快速稳定的成长起来,让自己真正散发修行人的特质! 让周遭的人都能感受到我们的清净光明!共同提升! 共勉之
(相关学习:让您真正散发修行人的特质!让周遭的人都能感受到您的清净光明!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1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000

[忍辱勋章]

4#
发表于 2021-9-11 21:22: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1-9-12 09:42 编辑

感恩净莲师兄分享的佛法故事《提婆达多妙行方便》



善知识曾经教导:慈悲是最强法术,智慧是无上神通】(相关阅读:您烦恼姻缘问题吗? 请您更应该要正视生死轮回的问题

慈悲心也即佛心,它是菩萨行者摄受、救渡众生,也是成就自己行菩萨道的重要的行法之一

正如故事中世尊对于屡次要加害他的提婆达多的态度——
【佛陀仍不以为患,反而为其哀愍,放大悲光,远照其身】

这是何等的悲心啊!

以悲心对待任何众生,最终自己也得以成就,这就是正向心念的力量

所以作为实修者在生活修行中,要随时观照自己的心念
对于众生是怀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精神
还是放纵自己的恶心恶念,在不知不觉中随世俗习气起舞

要知道这两种不同的心念,就成就两种截然不同的果

【如果您逐渐放纵自己的恶念邪念
逐渐给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找理由,找合理化
而偏离佛陀教导的正知正见
偏离五戒十善,偏离清净光明平等,
偏离生命和法界的实相观
这样就会逐渐增长自己的贪嗔痴习气和邪见
让自己离解脱的道路越来越远】
            ——真实修,请随时正视心念


相反,具足正心正念,时时学习显露菩萨行者的无上大悲
就能真正与佛相印,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而成就无上菩提

而这一过程也就是实修者实修实证的过程
所以在实际的修行过程中,就需要有种种的修行方法,以增上我们的大悲愿心

这里善知识就教导了实修慈悲喜舍的观照方法: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
                              ——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佛经上也有教导众生:菩萨行者如何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谓诸菩萨略有三种修四无量。
一者有情缘无量。二者法缘无量。三者无缘无量。

若诸菩萨于其三聚一切有情安立。以为无苦无乐有苦有乐。于其最初欲求乐者。发起与乐增上意乐。普缘十方安住无倒有情胜解。修慈俱心。当知是名有情缘慈。

若诸菩萨住唯法想增上意乐。正观唯法假说有情。修慈俱心。当知即此名法缘慈。

若诸菩萨复于诸法远离分别。修慈俱心。当知即此名无缘慈。

如有情缘法缘无缘三慈差别。悲喜舍三当知亦尔。

若诸菩萨于有苦者。发起除苦增上意乐。普缘十方修悲俱心。是名为悲。

若诸菩萨于有乐者。发起随喜增上意乐。普缘十方修喜俱心。是名为喜。

若诸菩萨即于如是无苦无乐有苦有乐三种有情。随其次第发起远离痴瞋贪惑增上意乐。普缘十方修舍俱心。是名为舍。

此中菩萨慈等无量有情缘者。当知其相与外道共。
若法缘者。当知其相与诸声闻及独觉共。不共外道。
若无缘者。当知其相不共一切声闻独觉及诸外道。

又诸菩萨三种无量应知安乐意乐所摄。谓慈悲喜。
一种无量应知利益意乐所摄。是谓为舍。
如是菩萨一切无量。名为哀愍。以诸菩萨成就此故。名哀愍者。】




当我们从内心真正的生起哀愍众生,救渡众生之时,那也是自己真正走上修行解脱和成就的时候


所以修行就是透过心念思想观念,在精神上和行为上的调整,这也是身心进化的方法(尤其在提升精神次第)——什么是实修?什么是智慧?

所以,善知识一再强调修行必定要从【心法】上入手,因为

【[心法]就是用(告诉您)正确的知见和观念以及观想方式来保持正观和清净自在,就是让心慈悲和清净安定】——什么是[表法]?[心法]?[甚深心法]?[显]?[密]?

只有我们平时多多努力练习并具足与佛菩萨一样的清净、慈悲、平等、光明之佛心,我们才能真正的走在不退转的菩提路上,真正的修行解脱而成就佛道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91

[禅定勋章]

5#
发表于 2021-9-11 22:58: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9-12 18:42 编辑

感恩净莲师兄分享《提婆达多妙行方便》的故事

末学从这则故事学到,修行中遇到任何逆缘都应当生起正念思惟看待
就像文中提婆达多,虽然多次甚至累世常常恶心加害世尊
但世尊并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反而以慈悲怜悯之心对待提婆达多
甚至还感恩自己因为提婆达多而速得成佛,所以发慈悲心感念他成就自己的恩德

世尊如此宽广的胸襟,是值得末学学习、反思和检讨的
众生之所以轮回流转,正是因为心念不清净不光明才不得解脱
然而学佛修行就是要转凡心为佛心,就是要与法界光明相应,以此破除无明执着

所以表面看是逆缘,其实不然
因为善恶都是考验(检验),顺逆都是助缘(增上缘)
(详见:您懂修行吗?[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尤其身为实修者【在修行上,如果真心实修,就会随时有考验(佛菩萨和护法都会验证)与障碍(累世的怨结也会来阻碍),以便增上实修次第和消除业障
如果修行者不能运用所学的佛法来应对和化解,那就可能堕入世俗相中而继续沉沦,难以超越当下的修行次第】
(详见:怕死更该趁年轻)

所以修行路上的逆境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个真不好说,端看我们是以怎样的心念去面对

如果想在修行上真正有所突破
应当学习以大乘观法(比如慈悲喜舍)扩展心量才能不断超越和增上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

(详见: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这个观照转念法可以引导自己转凡性入佛性光明,道理就像烦恼即菩提
【佛经上说烦恼即菩提,这是因为烦恼是因,菩提是果
看清楚烦恼的所在,才能转烦恼为菩提,这也是楞严经讲的初修行第二决定义】

【因为有了烦恼痛苦,所以寻求方法断除烦恼痛苦,然后成就菩提
菩提是什么呢?就是已经不被七情六欲烦恼所苦的状态,这种境界就是达到菩提】

(详见:[止观初探]正视心识作用,由观照心念探讨"楞严经: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所以,如果您正面临一些苦难,请不要过度烦恼和哀怨,或怪罪和迁怒他人
请您重新调整您面对事情和人生的心态和方向,静心思维检讨,虚心接受他人的逻辑和建议
因为,我们可能一直用错误的观念和态度在面对或处理生活上的各种事情
而现在,这可能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抉择,是一个反省和选择正确人生的好机会】


【请您正视并反省苦难的本源,随时用正面宽广的心态迎接未来
而且时常自我反省就容易习惯反观自照,就容易解脱负面思维和情绪
这样我们就会有和佛菩萨一样能看清法界真相的智慧
就能解脱过去长期负面心态所造成的痛苦人生,跳出累世轮回的深渊】

(详见:正视并反省苦难的本源,随时用正面宽广的心态迎接未来)


深深忏悔实修还很浅,各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愿好好努力持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10:28 , Processed in 0.0805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