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51|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焰光明,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4885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529

[布施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4-21 11:1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缘起:深入经藏共修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帖子详见: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每个实修者,都应该深入经藏和实修,对佛、佛法、佛经「以心印心」,
这样,就会依照「次第」和「众生性」而明白符合自己次第的心要,这也是「无量义经」的「无量义」。
——帖子详见: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弟子焰光明,发心学习〈优婆塞戒经〉(特点:初学在家居士都应该明白且遵守的基本知识和戒律,以及发心方法),

祈愿在诸佛菩萨和师长们慈悲护念加持下,把善知识在上述【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帖子中列出的经文都学习一遍,

祈愿透过经文的思维观照学习,并结合日常实修,能真正增上智慧。愿早日与佛心相印,长成合格的有能力护持一方的菩萨行者!


以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85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529

[布施勋章]

63#
 楼主| 发表于 7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优婆塞戒经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 3小时)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优婆塞戒经卷二〉~「名义菩萨品第八」】


2,佛陀解答~怎样是[假名菩萨]?

(接续楼上内容)


常造诸业。受生死乐。
(善知识附注:时常造作种种生死轮回业,还以此为乐)

[学习解说]:时常造作种种会导致生死轮回的业,不知出离,以此为乐。


无有信心。于三宝所。
(善知识附注:对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

[学习解说]:对于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

[学习注]:信为功德母。如果对三宝没信心,就不会学佛,更无法带领众生学佛,就会一直生死轮回,无法解脱。


生疑网心。护惜身命。
(善知识附注:对佛法产生怀疑, 对身家性命产生执着贪惜)

[学习解说]:对佛法有疑心,没有直心相信,不能不顾身家性命的全力求取。

[学习注]:有疑心,就难以“信”,因此就难以透过信而进入(深入)佛法。因此,佛经教导:



不能忍辱。语言粗穬。
(善知识附注:无法忍辱,说话恶口粗鲁低俗不雅)

[学习解说]:不能忍辱,说话粗俗强横不雅。

[学习注]:忍辱是六度之一,是菩萨行者的必修:【[诸经辑要]如何修行忍辱?(注,学习这篇帖子,非常重要,再次读后非常感动。深深感恩佛菩萨!感恩师长们!)

不能忍辱,就不是真正的菩萨,这是每个有志成为菩萨的行者所应检视的。

菩萨不会对众生言语粗犷,而是有所说,都能利益众生。当然,这是要实修的,佛陀对此也有详细教导,是我们的实修指南: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深深感恩无上佛恩师恩,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都清净自在解脱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85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529

[布施勋章]

62#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05 | 只看该作者

优婆塞戒经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2小时)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优婆塞戒经卷二〉~「名义菩萨品第八」】


1,善生请问佛:菩萨有二种~[假名菩萨]&[实义菩萨]?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假名菩萨],二者、[实义菩萨]。云何名为[假名菩萨]?

[学习解说]:善生(请问佛陀)说:「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是[假名菩萨],二者是[实义菩萨]。那么怎样是[假名菩萨]呢?


2,佛陀解答~怎样是[假名菩萨]?(即[假名菩萨]的相貌)

善男子。众生若发菩提心已。乐受外术。及其典籍。持讽诵读。即以此法。教化众生。
(善知识附注:喜欢外道法和外道经典,自己读诵修学,还教导其他众生)

[学习解说]:(佛陀回答善生所问说:)「善男子,如果众生发起菩提心之后,

喜欢外道法和外道典籍,自己读诵修学,还教导众生;

[学习注]:外道法,是错误的知见,是邪见,不单无法帮助众生解脱,还会因为受持邪见而堕入恶道, 是十恶之一:
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
曲。』
(附注:[邪见]的罪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
如果还有余福能生在人中,就会1.出生在外道邪见的家庭,无法听闻学习正法,或者2.因为知见错误,待人处世内心时常虚伪不真实,担心害怕,想法偏激)——帖子详见:为什么短命,多病,贫穷,眷属乖离,不贞,常吵架..... ~ 华严经十地品



为自身命。杀害他命。
(善知识附注:为了自身利益,或饮食维持生命,而杀害生命贩卖或自食)

[学习解说]: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或是为了谋生,而杀害生命自己食用或是贩卖出售;

[学习注]:如果为了自己要杀害众生,如何还能说自己发菩提心要救度众生呢?岂不自相矛盾。

而且,佛在佛经中明确教导:【佛涅槃前说:佛弟子不可吃肉 食者得罪(出自大般涅槃经)】,佛弟子不能杀生吃肉,

而真菩萨一定会按照佛的教导(宁舍生命也)去做到,惟假名菩萨才对此置若罔闻,满足自己的私欲,制造种种乱象,败坏佛法:




不乐修悲。乐于生死。
(善知识附注:不欢喜好学慈悲心,着迷于世俗生死欲乐)

[学习解说]:不乐于修习悲心(见学习注【1】),而沉迷于凡夫的生死欲乐;

[学习注]:

【1】关于修悲的方法,在此经的【悲品第三】中已经教导了:如何修悲心(如何生起悲心) ~ 优婆塞戒经: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2】如是因,如是果。以悲心(四无量心)修菩萨行才能成佛解脱,而行凡夫行结果就是不断的生死轮回。这都是自作自受,这是我们要随时反观自照,时时警惕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深深感恩无上佛恩师恩,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都清净自在解脱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85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529

[布施勋章]

61#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20 | 只看该作者

优婆塞戒经  (接续楼上,60楼和61楼合计用时3小时)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优婆塞戒经卷二〉~「发愿品第七」】


4,[无上大愿],为何出家菩萨易发起,在家菩萨则难?
善男子。
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不为难。
[在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佛陀继续说:)「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是在家菩萨,二者是出家菩萨。

出家菩萨发此无上大愿,不算困难;而在家菩萨若要发起,则为困难。

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业因缘所缠绕的关系。」




【优婆塞戒经卷二~发愿品第七(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深深感恩无上佛恩师恩,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都清净自在解脱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85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529

[布施勋章]

60#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15 | 只看该作者

优婆塞戒经  (接续楼上)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优婆塞戒经卷二〉~「发愿品第七」】


3,如何成就【无上法财】?
复有三事。
一者。自省己过
二者。善覆他罪
(善知识附注:善于以”隐恶扬善”来引导众生)
三者。乐修慈心

[学习解说]:(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来成就无上法财)

一是,随时反省检视自己的罪过。

二是,善于以”隐恶扬善”来引导众生。

三是,乐于修习[慈心]安乐众生。(见学习注【1】)

[学习注]:

【1】[慈心]是四无量心之一,是成佛的必修。相关内容请参阅:『[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习经帖』51楼62楼


复有三事。
一者。至心奉持禁戒
二者。 [四摄]摄取众生。
(善知识附注:用[四摄法]摄受众生)
三者。口言柔濡不麁。
(善知识附注:说话柔软不粗俗)

[学习解说]:(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来成就无上法财)

一是,[至诚心]尊奉受持佛所制定的戒律。

二是,用[四摄法]摄受众生。(见学习注【1】)

三是,说话柔软不粗俗。

[学习注]:

【1】关于[四摄法]请参阅:
家人不学佛,又障碍自己,该怎么办? ~ 菩萨四摄法
改善自己和家人亲友同事关系的法门~[四摄法]
[略说]心法实修的过程 ~ 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四摄法

【2】关于如何说话、净修口业:行菩萨道该怎么讲话?怎么净修口业? ~ 华严经



复有三事。
一者。能大法施。
二者。能大财施。
三者。以此二施劝众生行。

[学习解说]:(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来成就无上法财)

一是,布施佛法。(见学习注【1】)

二是,布施财物。

三是,以法布施和财布施来劝诱引导众生修行。

[学习注]:

【1】关于帮助[法布施]的四种方法:
梵天。菩萨有四法。 [善开法施]。何等四。
(附注:四种方法能帮助法布施)
一者[守护于法]。
二者[自益智慧][亦益他人]。
三者[行善人法]。
四者[示人垢净]。
是为四。——帖子详见:如何专心修行,善求法宝,善出毁禁之罪,善障烦恼,善入诸大众,善开法施?


复有三事。
一者。常以大乘。教化众生。
二者。常修转进增上之行。
三者。于诸众生。不生轻想
(善知识附注:不轻视众生)

[学习解说]:(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来成就无上法财)

一是,恒常以大乘法,来教导法化众生。(见学习注【1】)

二是,恒常修习能转而增上实修的法门(不以少为足)

三是,不轻视众生。(见学习注【2】)

[学习注]:

【1】学习大乘法,才能解脱轮回成佛,所以佛菩萨都是以大乘法引导众生的。

然而因为众生根器低劣,因此佛说三乘法来作为方便引导,但是根本要说的就是大乘法~成佛之法(唯一佛乘,无二无三)。

《法华经》等佛经中,都是这样教导的。这是佛的大智慧大慈悲。

【2】轻视众生,就是傲慢,会受到魔扰,是实修者务必要随时反观自照的~【何等菩萨为恶魔所乱?~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很惭愧!末学就很容易犯这样的习气毛病,一定要好好改正(效法佛菩萨,虽明辨正邪但不取正邪),这样才能成就无上法财!

深深感恩佛陀慈悲教导!深深感恩师长慈悲节录!


复有三事。
一者。虽具烦恼。而能堪忍

(善知识附注:虽有烦恼,但是能忍)
二者。知烦恼过。乐而不厌
(善知识附注:知道烦恼该断除,但不因为烦恼而起烦恼,能逐渐清净不着两边)
三者。自具烦恼。能坏他结
(善知识附注:虽然自己的烦恼尚未断尽,但是已经能堪忍和逐渐不着两边,而有智慧和方便能助人断烦恼)

[学习解说]:(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来成就无上法财)

一是,虽然有烦恼,但是能忍。

二是,知道烦恼应该断除,但是不因为烦恼而起烦恼,能逐渐清净不着两边。

三是,虽然自己的烦恼尚未断尽,但是已经能堪忍和逐渐不着两边,而有智慧和方便能助人断除烦恼。

[学习注]:

末学体会,这段教导了:菩提行者透过实修,在转烦恼为菩提,以此自利利他。那么对于[烦恼即菩提],我们当有正确的理解:
”烦恼即菩提”并不是叫我们去做烦恼(七情六欲或贪嗔痴)的事情而能变成菩提

并不是教我们去行淫双修犯五戒犯十戒,

而是遇到烦恼的时候, 能认清烦恼的本质是虚妄,

(注:情绪欲望有生灭的特性,是可转变的,本质上是虚幻变异的,若能不被影响,当下就能清净自在, 这时候烦恼就变成空)

因为认清烦恼(欲望)是虚妄, 所以能放下, 而能(顿然或渐修)成就菩提, 这才叫做烦恼即菩提, 也就是先找到问题点, 认清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所以说烦恼处就是菩提处, 而不是放纵欲望, 以为纵欲能够得到菩提

这在楞严经初发心二决定义讲的很清楚, 这是从思维上去超越, 所以能放下

还做不到的人, 只好守戒律, 多念佛修定, 让身心慢慢清净
——帖子详见: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复有三事。
一者。见他得利。欢喜如己。
二者。自得安乐。不乐独受。
三者。于下乘中。不生足想。

[学习解说]:(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来成就无上法财)

一是,见到他人得到利益好处,就像自己得到一样,不生嫉妒心。

二是,自己修道获得安乐,想要和众生分享,帮助众生也都离苦得乐。

三是,对于二乘三乘之法,不生满足想,能继续向上进取大乘,成就佛道。


复有三事。
一者。闻诸[菩萨苦行]不怖
  (善知识附注:不畏苦行)二者。见有求者。终不言无(善知识附注:有求必应)
三者。终不生念。我胜一切
(善知识附注:绝不自高)

[学习解说]:(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来成就无上法财)

一是,不畏行菩萨道的苦行。(见学习注【1】)

二是,对众生能有求必应。(见学习注【2】)

三是,绝不自高,认为自己胜过一切。(见学习注【3】)

[学习注]:

【1】关于[苦行],请参阅经文帖:菩萨摩诃萨为十种事故,示行苦行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2】关于[有求必应],请参阅经文帖: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为什么菩萨[有求必应]或[有求不应]? ~ 瑜伽师地论

【3】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就会有高下之想,这是和实相相违背的,是着相,是无明的根源、生死轮回的因。所以应当破除。
善男子。夫著相者则能生痴。痴故生爱。爱故系缚。系缚故受生。受生故有死。死故无常。不着相者则不生痴。不生痴故则无有爱。无有爱故则无系缚。无系缚故则不受生。不受生故则无有死。无有死故则名为常。
以是义故涅槃名常。
——帖子详见:吃肉喝酒是空?请看看什么是无相定?定?慧?定慧等观?该怎么修? ~大般涅槃经 2楼


善男子。
菩萨若能[观因][观果]。能[观因果]能[观果因]。如是菩萨能[断因果]能[得因果]

(附注:菩萨行者如果平常能好好观察诸事之因,也好好观察诸事之果
能真正做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这样的菩萨行者就能判断明辨凡事的因果,能真正得到(意思指明白)因果的道理
其实这样才算是佛经上常讲的[真信因果],[深信因果])

菩萨若能断得因果。是名[法果]。 [诸法之王]。 [法之自在]。

[学习解说]:善男子!菩萨如果能观察因、观察果;能观察因果、观察果因。这样的菩萨能逐渐判断因果,能逐渐获得(明白)因果的原理。

菩萨如果能判断明白因果(明白因果的原理),就命名为[法果]。是诸法之王,对于一切法都能自在了知。

[学习注]:

【1】相关学习:【「深信因果」的法性原理】。

【2】上面讲的,如何做能得无上法财,体现的正是因果关系——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

作为菩萨行者,不单自己要按照佛的教导去做到,避免造恶因结恶果,也要好好观察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这样有了智慧,就会自在;有了智慧,也才能知众生心众生心,而能恰当引导众生,自利利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深深感恩无上佛恩师恩,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都清净自在解脱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85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529

[布施勋章]

59#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优婆塞戒经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3小时)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优婆塞戒经卷二〉~「发愿品第七」】


3,如何成就【无上法财】?
「善男子!菩萨若能如是立愿,

当知是人即是无上法财长者,是求法王未得法王。

[学习解说]:(佛陀继续说:)「善男子!菩萨如果能这样建立无上志愿(详见57楼)

应当知道,此人就是无上(见学习注【1】)法财(见学习注【2】)长者,是求取成就法王(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的行者,只是还尚未获得法王之果。


[学习注]:

【1】这里所谓“无上”,是针对佛道来说的,没有再比成佛更至高无上的了。

【2】法财,为“世财”之对称。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详见词解①


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具足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者。心不甘乐外道典籍

二者。心不贪着生死之乐。(善知识附注:无法解脱生死轮回的快乐,意思指凡夫之乐)
三者。常乐供养佛法僧宝。

[学习解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备满足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心不甘愿爱乐受持外道的经典书籍。(见学习注【1】)

二是,心不贪着无法解脱生死轮回的快乐(也就是不贪着凡夫之乐)。(见学习注【2】)

三是,恒常乐于供养佛法僧三宝。

[学习注]:

【1】关于如何不受持外道经书,请参阅:【如何断除外道经书的引诱 ~ 妙法莲华经)】

【2】凡夫因为不明白【法界真相】,因此所贪着的~都是财色名食睡这些世俗之乐,而这些其实正是轮回的根源。

【3】常乐亲近佛法僧三宝,能学习佛法的智慧,这才是解脱之因。


复有三事。
一者。为人受苦。心不生悔
二者。具足微妙无上智慧。
三者。具善法时。不生憍慢

[学习解说]:(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为人受苦,不生后悔之心。(见学习注【1】)

二是,具备满足微妙无上的智慧。(见学习注【2】)

三是,修行具足善法的时候,内心不因此而生憍慢。(见学习注【3】)

[学习注]:

【1】为人受苦,心不后悔。[清净光明专辑]中有实际的案例讲解教导:
为了众生就要能[欢喜做,甘愿受]
这样就能吃些小苦而能消除重大业障
所以如果有业障现前,记得[欢喜做,甘愿受],不要抱怨或怨天尤人
帮助人的时候如果反而自己受苦了,这是佛菩萨和冤亲债主的考验
考验您是否真心,所以记得[欢喜做,甘愿受]
这样反而能消除自己更大的业障

讲个例子,
有位师姐受到不识字的朋友的拜托
希望师姐能帮他诵经回向给他的冤亲债主
师姐答应了,不过过程中感受到身体不舒服,生病了
其实这都会这样的,这是让初学者发心为人的时候,考验一下为众生吃苦的真心和能力
所以,既然发起了善心帮助人,就不要后悔,就要[欢喜做,甘愿受]
这样才能真正发起普渡众生的心,自己才能学会当真正的菩萨
这也是佛菩萨对我们的考验,也是冤亲债主衡量是否放下仇恨的测试

所以,吃苦要当吃补,不要计较利害得失

通常只要自己欢喜承受,很快就会好,有些只要1-3天,有些要7-8天
末学十多年前曾经为了口蹄疫被杀的猪只消业,
发愿当下自己也得手口足病,7-8天就好了,好了后就会发现消除了重业
有些小事1-3天就会好了,这样为了众生消业,因为自己发大心的关系
反而会消除自己更大的业障,这样消业会很快,自己的业障很快就容易消除大半
所以为人就是为己
所以,回向当然是大回向好,吃苦的时候要[欢喜做,甘愿受]
这样业障就容易净除

光明心回向的方法

[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帖子详见:[问题解答]该如何回向?

相关学习:【行菩萨道为求法故,受无量苦乃至摄取大恶人,该如何发愿回向 ~ 华严经

【2】最无上的智慧是佛智。透过发起【四弘誓愿】,修行菩萨道,学习无量法门,知众生心众生性,才能最终圆满佛智。

【3】憍慢、傲慢,是魔障,会障碍修行,行者当要随时警惕,戒慎恐惧。
相关学习:【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傲慢自大,互相嗤笑,互相轻蔑,菩萨当知,是为魔事 ~ 小品般若经



复有三事。
一者。为诸众生。受地狱苦。如[三禅]乐。
(善知识附注:[三禅]乐为最胜轻安之乐)
二者。见他得利。不生妒心。
三者。所作善业。不为生死。
(善知识附注:不是为了世间有漏福报的生死之乐)

[学习注]:(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为了饶益众生,虽然遭受地狱之苦,内心却犹如享受着[三禅]之乐。(见学习注【1】)

二是,见他人获得利益。不生嫉妒之心。(见学习注【2】)

三是,有所善行(是为了出世间成佛、利益众生等),不是为了世间有漏福报的生死之乐。

[学习注]:

【1】三禅天,即色界的第三禅天,因此天的天人禅定深妙,人人身心快乐。又因此天的快乐乃是三界九地中所最凸出者,故此天又名为“定生喜乐地”。详见词解②

【2】有贪心、以及我相人相众生相的愚痴无明之心,就会有嫉妒心。相关学习:【如何不被恶人,外道,女色所扰? 怎样消除嫉妒,我慢,贪瞋痴三毒? ~ 妙法莲华经


复有三事。
一者。见他受苦。如已无异
二者。所修善事。悉为众生
三者。善作方便。令彼离苦

[学习注]:(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观见他人受苦,就犹如自己在受苦无异。

二是,修行的一切善事,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三是,善于利用方便法,让众生脱离生死之苦。(见学习注【2】)

[学习注]:

【1】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和如实利益众生的愿心,才能相应出利益众生的方便法,帮助众生脱离苦难。这也是体现的[相由心生]道理。

【2】

如何懂众生心呢?这要先发心,先慈悲的学习明白众生心,真心体谅,慈悲众生苦
[慈悲众生苦]远远超越[对众生的气愤],这样才能逐渐做到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182楼
更多关于[方便]的相关内容,可参阅:[《药师经》习经帖]13楼—69楼


复有三事。
一者。观[生死乐]。如大毒蛇。
二者。乐处生死。为利众生。
(善知识附注:为了普渡众生,不畏轮回生死)
三者。观[无生法忍]。多诸功德。

(善知识附注:关于[三忍]或[三法忍]有诸多解释,这边提供其中一解
所谓[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生忍]对象是[众生],就是对一切众生能忍,所以叫[生忍],此尚执着[众生相]
[法忍]对象是[法],就是对一切法能信受奉持,所以叫[法忍],此尚执着[法相]
[无生法忍]则是不着[忍][不忍]两边的最高境界,金刚经云”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学习注]:(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正念观照世间的生死之乐,犹如大毒蛇,吞噬众生的法身慧命。

二是,为了普渡众生,不畏轮回生死。

三是,常观照[无生法忍]的无量功德利益(欲精进获取)

[学习注]:菩萨摩诃萨虽然知道生死的过患,但因为利益众生的大愿心,而不畏生死轮回,

但也不会迷失在生死中,因为其心恒常系念在[无生法忍]上,因此能虽处生死而超越生死,根本在于心的超越。


复有三事。
一者。舍身。
二者。舍命。
三者。舍财。
舍是三事。悉为众生。

[学习注]:(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舍身体,二是舍生命,三是舍财物。而这三事都是为了成就利益众生。


复有三事。
一者。多闻无厌。
二者。能忍诸恶。
三者。教他修忍。

[学习注]:(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多闻没有疲惫厌倦。(见学习注【1】)

二是能忍一切恶劣的外在环境以及众生的恶习气。

三是,也能教导众生修行忍辱。(即自己能修忍,还能同样引导众生。)

[学习注]:

【1】多闻是得智慧最方便的办法,如[清净光明专辑]中教导的: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帖子详见:[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词解]:

①【法财】
为“世财”之对称。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下):“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p3382
FROM:【佛光大辞典】

②【三禅】
色界的第三禅天,因此天的天人禅定深妙,人人身心快乐。又因此天的快乐乃是三界九地中所最凸出者,故此天又名为“定生喜乐地”。悲华经说:“身心快乐,无有疲极,譬如比丘入第三禅。”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深深感恩无上佛恩师恩,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都清净自在解脱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85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529

[布施勋章]

58#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优婆塞戒经  (接续楼上,53楼-58楼合计用时约3小时以上)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优婆塞戒经卷二〉~「发愿品第七」】


2,怎样才能称为【智者】?

(3)智者菩萨,为众生故,唯求弘法利生
菩萨虽知除菩提已不求余果,为众生故,求以弘利。


[学习解说]:(佛陀继续说)「菩萨虽然知道除了菩提之外不求其他的果报(因为这已经是成佛的无上果位了),但是为了众生的缘故,还是以追求弘法利生为目的(即真正的智者一切所求都是为了饶益众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深深感恩无上佛恩师恩,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都清净自在解脱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85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529

[布施勋章]

57#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优婆塞戒经  (接续楼上)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优婆塞戒经卷二〉~「发愿品第七」】


2,怎样才能称为【智者】?

(2)智者的具体相貌

A,智者菩萨发菩提心后,一切三业善果,都愿与众生共有之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已,身、口、意等所作善业,愿为众生;将来得果,一切共之。

[学习解说]:(佛陀继续说:)「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之后,身、口、意所作的善业,都是发愿为了成就众生;愿意把将来所得的善果,与一切众生共享。

[学习注]:真正的菩萨行者就是这么无私,由此想到[菩萨善戒经]里的一段相似教导,讲到菩萨
所有三业常为众生,终不自为。

也就是《妙法莲华经》所说的
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B,智者菩萨发这样的「无上大愿」
菩萨摩诃萨常亲近佛、声闻、缘觉、善知识等,供养恭敬,咨问深法,受持不失。作是愿言:

①我今亲近诸佛、声闻、缘觉、善友,宁无量世受大苦恼,不于菩提生退转心!

②众生若以恶心打骂毁辱我身,愿我因是更增慈心,不生恶念!

③愿我后生,在在处处不受女身、无根、二根、奴婢之身!

④复愿令我身有自在力为他给使,不令他人有自在力而驱使我!

⑤愿令我身诸根具足,远离恶友,不生恶国边裔之处,常生豪姓,色力殊特,财宝自在!

⑥得好念心、自在之心,心得勇健!

⑦凡有所说,闻者乐受,离诸障碍!

⑧无有放逸,离身、口、意一切恶业,常为众生作大利益!

⑨为利众生,不贪身命,不为身命而造恶业!

⑩ 利众生时,莫求恩报!

⑪ 常乐受持十二部经,既受持已,转教他人!

⑫ 能坏众生恶见、恶业,一切世事所不能胜;既得胜已,复以转教!

⑬ 善治众生身、心重病,见离坏者能令和合,见怖畏者为作救护,护已为说种种之法,令彼闻已心得调伏!

⑭ 见饥施身,令得饱满,愿彼不生贪恶之心;当啖我时,如食草木!

⑮常乐供养师长、父母、善友、宿德,于怨亲中其心等一!

⑯常修六念及无我想,十二因缘!

⑰ 无三宝处,乐在寂静,修集慈悲!

⑱一切众生若见我身,闻触之者,远离烦恼!

[学习解说]:「菩萨摩诃萨恒常亲近佛、声闻、缘觉、善知识等,供养恭敬,请教深法,并且能受持忆念不忘失(这既是自修,也是为众生做示范)。并且发起如下的无上誓愿:

『①我今亲近诸佛、声闻、缘觉、善友,宁愿在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也不于菩提生退转心(因为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常近贤圣、不退菩提心」愿)

②众生如果以恶心打骂毁谤侮辱我身,愿我因此更增加慈悲心,而不生恶心恶念!慈悲不生恶心愿)

③愿我今后投生,在在处处都再不受女身、无根(无男女根者)、二根(兼有男女根者)、奴婢(不自在、卑贱)之身的果报!不受女身无根二根奴婢之身愿)

④愿令我身有自在之力,能够布施给他人使用,而不令他人有自在力来强迫驱使我做事(造业)有自在力、不受驱使愿)

⑤愿令我身诸根具备满足,能远离恶友,不生在恶国边地(没有佛法的地方),恒常生在豪贵的家族中,色身气力殊胜特别,财宝丰溢取用自在!身力财具足、生豪贵处愿)

⑥愿能得好心、自在之心,内心果敢勇健。内心自在安好勇健愿)

⑦愿凡有所说,听闻者都乐意接受,远离各种障碍!所说为人信受愿)

⑧愿没有懈怠放逸,远离身、口、意一切的恶心恶行,恒常为众生作大利益!恒不放逸造恶、恒常利益众生愿)

⑨愿为了利益众生,不贪惜身家性命,也终不为了这个肉身和一期的性命而造作恶业!为利众生,不惜身命愿)

⑩ 愿利益众生之时,不是为了寻求众生的恩报!利众不求恩报愿)

⑪ 愿恒常乐于受持(佛法的)十二部经,不单自己信受修持,也转而教导他人这样受持。自修教他深入经藏愿)

⑫ 愿能消除众生的恶知见、恶行业,而不被一切世间之事所超胜;并且得到了超胜的方法(法门)之后,还能辗转教导其他行者!(「愿消众生一切恶&辗转教化」愿)

⑬ 愿善于治疗众生身体和心理的重病,见到分离交恶的众生能令和睦相处,见到心有恐怖畏惧者能做救护,对于拥护信受自己者能为说种种之法,令其听后内心(烦恼习气)得到调伏!善治众生身心重病愿)

⑭ 愿见到饥饿者布施身体,令得到饱满,而且愿彼众生不生贪欲秽恶之心;当其吃我之时,就如同食用草木一般!舍身施饿众生愿)

⑮愿恒常乐于恭敬供养师长、父母、善友、宿德(年老有德者),并且对于怨亲众生,其心平等恒一!恭敬供养、怨亲平等愿)

⑯愿恒常修习[六念]及[无我]之想,以及修习[十二因缘]!(「修六念、无我、十二因缘

[学习注]:关于[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如何修学[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关于[十二因缘],请参阅:[必修]十二因缘


⑰ 愿即使在没有佛法三宝的地方,也能安乐的处于寂静中,修习累积慈悲善根,增上道业!无三宝处、不忘修道愿)

⑱愿一切众生如果见到我身,或是闻(即嗅或听)到或是接触到我,都能内心寂静远离烦恼!与我有缘者、皆得离烦恼愿)

[学习注]:这些智者的无上愿,真的无比殊胜,让人感动。小童子当好好实修,见贤思齐!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深深感恩无上佛恩师恩,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都清净自在解脱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85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529

[布施勋章]

56#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优婆塞戒经  (接续楼上)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优婆塞戒经卷二〉~「发愿品第七」】


2,怎样才能称为【智者】?
「世尊!云何名智者?」

[学习解说]:善生继续问佛陀说:「世尊!怎样才叫智者呢?」


(1)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
「善男子!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

[学习解说]:(佛陀回答善生)「善男子!如果能善于发无上大愿,就命名为智者。」

[学习注]:佛陀是最圆满的智者,就是透过发无上大愿而成就的,是一切菩萨行者的榜样。如[清净光明专辑]教导的
发起大愿才会有无量法门
众生肤浅都是因为没有大愿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78楼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深深感恩无上佛恩师恩,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都清净自在解脱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85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529

[布施勋章]

55#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优婆塞戒经  (接续楼上)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优婆塞戒经卷二〉~「发愿品第七」】


1,谁能作[菩萨三十二相]业?
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业谁能作耶?”佛言:“善男子!智者能作。”

[学习解说]:善生(请问佛陀)说「世尊!这(菩萨)三十二相业谁能作呢?」,佛陀回答说:「善男子!智者能作。」(注:下面经文会讲到[何谓智者]?)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深深感恩无上佛恩师恩,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都清净自在解脱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5-19 23:49 , Processed in 0.0897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