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8 11:41 编辑
修行随笔 2023.8.8
学习到善知识的这段教导:佛法在细微处能让身心圆满,而不是执著在表相上
如果您有发觉细微的智慧,自然就能圆满的处理各种事情
再者,打坐不是一定要双盘,虽然打坐是修禅定的一种方式
不过,心法的实修者,随时都能修三昧禅定
因为三昧禅定在于心,而不是在身体的姿势上
随时能把握住心,才是真禅定
这样不论在日常生活或梦中或禅定中都能如如不动
一般凡夫的禅定只是像梦境一样而已
如果白天或睡梦中都不能如如不动,禅定中也是会有种种妄念魔扰的
所以,随时保持正观正念,这才是实修三昧的高次第修行——[问答集锦]收录网友与末学短消息问答,仅供参考(2#)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1、【佛法在细微处能让身心圆满,而不是执著在表相上
如果您有发觉细微的智慧,自然就能圆满的处理各种事情】
由此,什么是表法?
[表法]就是用戒律来告诉你不可以吃肉,不然会有因果报应
那你就要遵守戒律,用忍(六度中的忍辱)的方式来抗拒吃肉的念头
又例如以要求打坐姿势的方式来学习禅定,由外而内
什么是心法?
[心法]就是用(告诉您)正确的知见和观念以及观想方式来保持正观和清净自在
就是让心慈悲和清净安定,自然就会不想吃肉
禅定的方式也是如此,由内观而外,心清净光明,外在就会合乎表法
什么是甚深心法?
[甚深心法]就是要懂上面这些原理,知道根本实相和一切相貌以及原理和运用方便
由此明白,表法与心法虽然是修行的不同方向
但学习心法【是让身心超越世俗,而能直接实证甚深次第】
这是因为【一切因果障难都是来自于自心
实修心法就是正视挑战自己的妄心 所以心法实修的考验也是挺辛苦了 不过确实比较直接了,不用在表相上打转 这样成就会比较快速,因为不走曲路】
所以,末学的目标就是学习佛法,学习心法,希望能够【让身心超越世俗】【直接实证甚深次第】
佛法的心法其实就是~
先透过佛陀的教导,明白法界真相,生命的实相
2、【心法的实修者,随时都能修三昧禅定
因为三昧禅定在于心,而不是在身体的姿势上
随时能把握住心,才是真禅定
这样不论在日常生活或梦中或禅定中都能如如不动】
由此,学习相关法性原理:
真正的甚深密行行者,平常就能落实,而不是靠戒律
从法性原理上来说,戒律是用来约束那些刚修行或不懂的人
而真正懂的实修者,真正的实修者平常就能落实,不需要靠戒律来约束
因为他是真正在实修、真正在做和学习,所以不用戒律来强迫或约束、也不会犯戒
而那些次第、根器低落者,因为无法自动自发如实修行,所以就变成戒律来约束和持戒,
甚至有些沦为表相求法,这种根器行者堕入外相、表相,而无法提升次第,无法真正提升到禅定的次第——冷热、禅定与实修 禅是指观念,定是指安定
禅定就是指透过观念来达到身心安定
以禅宗来说,禅是专指佛法上的不二正观,禅就是觉,就是观念上的通达,因为通达而定,才叫作禅定
关于禅,可以详阅楞伽经上的说明和分类
定则不一定指佛法上的定,定的方式很多,也有次第程度和是否圆满究竟上的差别
简单说可能有:佛定,菩萨定,缘觉罗汉定,天人外道定,凡夫定——禅定的超科学佛法原理
想要修习禅定,应当按照善知识的教导去做:
想修禅定要有善知识教导,也要先做到基础修行,更要有完整健全的知识
所以要先由佛经学习正确的方法,按部就班增上,才不会出问题 以[楞伽经]来说,[禅]有四种次第(请自己搜索末学的经文帖)
简单说,[禅]包含[高等的实相义禅],或[一般的禅定]
以佛法来说,不论[大乘][小乘]或[在家][出家],
是一定要先[持戒]才能修[禅定]的,因为这样才不会出问题,
(这在末学的帖子中讲过很多次了,您可以多搜索就会明白)
所以[菩萨道][六度]的顺序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初地菩萨]到[六地菩萨]的主修也分别是这六项,这参考[华严经十地品]就会知道
如果是[小乘解脱道]来说,更是注重[戒律],因为只是自度,不需要普渡众生的方便
[解脱道]注重自己解脱,所以更是要断除一切行为和心念的杂染
[菩萨道]则注重[发起大乘心普渡众生]和[不退转],所以有种种方便
[解脱道]观察[不净][无常][苦],以[出离]和[厌世]为发心
[菩萨道]则是[广大包容][光明圆满法界],特别注重[大乘发心]
相较下,[解脱道]是比较刻苦的,但是[菩萨道]发心更大更超越一切苦
所以想要修行禅定,不论大小乘必定都要先降低或断除[凡夫恶心]和[世俗心]
不然,[打坐]或[观想]的过程,就容易因为[恶劣心]或[世俗心],而引发种种幻境,甚至引来外在非人鬼神的干扰或魔扰
所以,佛经上教导的[解脱道比丘],都是持戒,舍弃一切,自己在野外安静处修禅定的
[解脱道]的重点就是要舍弃一切,[菩萨道]的重点则是发起普渡众生的心
菩萨道行者,不论[在家]或[出家],也都是要由基础修行做起,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出家人]因为舍弃家庭和世俗,所以才有条件比较快速学习[禅定]——[略说实修事前须知]戒律与禅定的基础知识和观念 所谓的禅定,基本上是指一心不乱,指清净心没有妄念的状态,
深入探讨,则有深浅不同的禅定状态和实义观照
因为众生任何时候没有不存在妄想,所以随时都能练习禅定,除去妄想
可见每一个当下都是练习禅定的好时机,只是一般人不懂原理和方法 禅定的方式深浅次第各有不同,简略来说大略有几个方式
就是[圆觉经]所教导的三种大乘净观成佛法门
[奢摩他](这就是止静),[三摩钵提](这就是观想),[禅那](这就是觉义,不二)
这全部都是转念的法门,透过三种不同方式,达到转化或破除妄念的目的
第一种,就是置心一处(取静),(这只是最初浅的奢摩他,其实甚深的奢摩他如同禅那)
例如,持名念佛,或观鼻(不做生灭义理观照,只是置心一处,不做观想)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安静的地方(通俗一般来说就是安静的地方打坐),
比较熟悉后,地方吵不吵闹是没差别的(随处一刹那的时间都能运用,不限定要坐)
再者,就是透过观想忆想,转妄心为清净心,讲白一点就是幻想,这也是神通法
例如,观无量寿经中的观想法,或者慈心三昧的修法,或者所谓光明定,
又或者诵经随闻入观(观想置身法会现场)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闭起眼睛,又或者先观像来加强印象,熟练后张开眼睛也没问题
场地姿势也没有限制,随处都行
另外,就是思维觉观义理,破除世俗虚妄(两边对立虚妄)
这是指观照佛经上讲的种种不同次第法义,观照生灭空有对立两边,以破除妄心
例如,最初浅的就是观照呼吸数息生灭两边不着,
甚深的义理例如,甚深四谛,甚深十二缘起,不二法,第一义谛,
又或者随文入观,思维[心经][般若经]等经的法义
初学者可取佛经上的一四句偈,随时观照日常生活中心态执着的对立两边
这没有场地时间任何一切限制,基本上就是张开眼觉观,开放式的状态下保持觉性
所以这些基本上都要熟悉佛经内容,才能正确且随时的练习观想或觉照实义
因此,熟读佛经,深入经藏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对于法门和义理才能融会贯通
以上透过这些净观的方法来达到禅定的状态,
这时候妄心消除,佛性的圆满功德就会逐渐显露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因为佛心显露,所以当下业障逐渐清净
所以就能让身心转为清净,原本身心的业障痛苦就会逐渐消失
所以常保持清净心就能让自己身心状态保持健康——[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3、【一般凡夫的禅定只是像梦境一样而已
如果白天或睡梦中都不能如如不动,禅定中也是会有种种妄念魔扰的
所以,随时保持正观正念,这才是实修三昧的高次第修行】
由此知道,应随时保持正观正念
真正的智者,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事情,会用心去弄明白,学取正确的知识和观念
有了正确的知见和观念,弄清楚因果的原理,才能创造真正美好的未来 真正的实修者,不在乎财富或世俗情欲,也不在乎病痛死亡
而是让自己能以正确的知见和观念,让自己随时保持清净光明的正观
因此,人生中即使遇到各种世俗变故,或人情冷暖,或意外事故,或重病和死亡
也能觉悟生死,以清净光明正观,让身心契入光明安乐中而消除痛苦,进而往生净土 当下具备正确的知见观念,并且随时保持正观,让身心清净光明,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如果修行人或佛弟子当下不能正观,而随着世俗团团转,那要如何解脱呢——随时正观清净光明,当下身心自在 学习正确的知见和观念,随时保持正观
这样就能改善自己的身心情况,甚至改变家庭和社会以及一切众生 不是任何世间相都会令人堕落,而是看您如何面对,用什么心念去面对
智者以佛心看透世相,修学者以戒律避免自己堕入相中,愚痴者则念念都堕入悲苦或迷恋的虚幻执着中——随俗而不流俗的正念解脱 想到自己学佛的清净自在美好未来,就能放下人生的种种执着
想到自己今生命终能往生极乐世界,就能放下今生的种种苦难
今生的执着,轮回转世后,一切就如过往云烟,皆是虚幻
睁开双眼,别再迷糊,认清六道真相,自然就能解脱
六道轮回如幻,自心净土(或念佛求生净土)是真
认清六道真相,别再迷糊,念佛求生净土吧——提起正念,认清真相,别再迷糊 ~ 给正面临人生苦难的人
以上
深深惭愧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持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