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20-6-19 11:33:20
|
只看该作者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复有业能令众生尽地狱寿者。 (指堕入地狱,受尽果报)
若有众生。造地狱业已。无惭无愧。而不厌离。心无怖畏。反生欢喜。又不忏悔。而复更造重增恶业。如提婆达多等。以是业故。尽地狱寿。
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至半而夭。不尽其寿。 (指堕入地狱,果报过半才出)
若有众生。造地狱业。积集成已。后生怖畏。惭愧厌离。忏悔弃舍。非增上心。以是业故。堕于地狱。后追悔故。地狱半夭。不尽其寿。
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暂入即出。 (指堕入地狱,不久即出)
若有众生。造地狱业。作已怖畏。起增上信。生惭愧心。厌恶弃舍。殷重忏悔。更不重造。如阿闍世王。杀父等罪。暂入地狱。即得解脱。
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若人造重罪 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 能拔根本业
摘自:[必读]贫富,长短命,多少病,美丑,智愚,六道轮回...种种因果报应
----------
[学习记录]
☛ 又有一类业(「业」是心念和行为的造作,详见:什么是【业】?什么是【业障】?如何【消除业障】?),会让众生在地狱中受尽果报,地狱寿命才终结。(善知识的解说:指堕入地狱,受尽果报)
例如有众生,造作了要堕地狱的恶业之后,内心无[惭](羞耻自己罪过之精神作用)无[愧](怖畏己过,且引以为耻之精神作),不生厌离舍弃之心,对造恶受报内心不知感到恐怖害怕,反而对此心生欢喜,
又因为不知道忏悔的缘故,而又再造恶行,更增加了恶业,就像[提婆达多](造作了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放狂象、杀莲华色比丘尼、十爪毒手等五逆之事)(详见下方的名词解释)这类人等。
因为这样造业(完全没有悔过之心,而且重复造恶)的关系,需要苦报受尽地狱的寿命才能终结
(注:这类人恶心很强盛,不知道惭愧忏悔、停止造业,所以业报没有机会转化,所以要完全受尽地狱的果报,才能从地狱道脱离出来)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有讲到具体会堕入地狱的各类恶业:造何种恶业会有何种果报? ~ 地藏王菩萨本愿经。
这些恶业中,以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最深重,所要感召的果报也最剧烈,通常是堕入刑罚罪残酷、受报时间最长的阿鼻地狱(无间地狱)中长久受苦)
☛ 又有一类业(「业」是心念和行为的造作),会让众生只需在地狱受原本寿命一半长的果报,就能夭亡而解脱出来,而不用受尽全部的寿长。(善知识的解说:指堕入地狱,果报过半才出)
例如有众生,造作了要堕入地狱的恶业之后,业报已经累积形成,之后内心感到恐怖害怕,生起惭愧厌离之心,发忏悔心想要舍弃恶业,不是一直在用增上心造业(不知悔过)(增上心,即强盛之心)
因为这样造作恶业的关系,虽然也要堕入地狱受报;但是因为造恶后心生忏悔的缘故,所以地狱寿命只要经受一半的时长,就能脱离地狱的苦报,而不用受尽原本业报感召的地狱寿命
☛ 又有一类业(「业」是心念和行为的造作),会让众生堕到地狱道受报,但只是暂时堕入,不久就能解脱出来(善知识的解说:指堕入地狱,不久即出)
例如有众生,造作了堕地狱的恶业,作完之后马上心生恐怖害怕,以增上信(持续向上增进增强的信心),生起惭愧心,对所造恶行心生厌恶,想要舍弃,还至诚恳切的忏悔,并发愿不再造作。就像阿阇世王这类人,因为弑杀父亲等(五逆)罪,虽然暂时落入地狱受报,但随即能够获得解脱
(注:阿阇世王的案例,我们可以阅读学习《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来了解。
原本杀父是很重的五逆罪、无间地狱罪业,但是阿阇世王因为至诚恳切的忏悔和自责,并且发愿不再造恶,使得这样的重罪恶业也得到了减轻和转化,
所以真心忏悔、老实改过尤其重要,对于减轻和转化业障最为有效,是消业的首要。请看善知识的解说帖:[略说]如何确保能真正消除累世业障呢?心法实修第一步[惭愧忏悔心])
此时,世尊宣说偈颂(总结上述法义,以令大众对此能更明了):
如果有人造作深重罪业,作后能以深刻恳切的心自责悔过
这样真心忏悔,之后不复再做,则能(由心地中)连根拔除导致生死轮回的恶业果报
----------
【提婆达多】
梵名 Devadatta,巴利名同。又作提婆达兜、揥婆达多、地婆达多。或作调达。略称提婆、达多。意译作天热、天授、天与。为佛世时犯五逆罪,破坏僧团,与佛陀敌对之恶比丘。为释尊叔父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弟(另有为甘露饭王、白饭王或善觉长者之子等异说)。幼时与释尊、难陀共习诸艺,其技优异,常与释尊竞争。佛陀成道后,随佛陀出家,于十二年间善心修行,精勤不懈。后因未能得圣果而退转其心,渐生恶念,欲学神通而得利养,佛陀不许,遂至十力迦叶处习得神通力,受摩揭陀国阿阇世太子之供养。由是,提婆愈加憍慢,欲代佛陀领导僧团,亦未得佛陀允许。此后提婆率五百徒众脱离僧团,自称大师,制定五法,以此为速得涅槃之道,遂破僧伽之和合。其所立之五法,诸书记载不一,据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十载,五法为不食乳酪、不食鱼肉、不食盐、受用衣时不截其缕绩(即用长布)、住村舍而不住阿兰若处。又据十诵律卷四、卷三十六载,五法为尽形寿受著衲衣、尽形寿受乞食之法、尽形寿受一食之法、尽形寿受露地坐法、尽形寿受断肉法。其他有关法义解释等,提婆亦倡其异说。
提婆于摩揭陀国王舍城拥有独立教团,受阿阇世之礼遇,势力渐大,佛陀曾屡次告诫比丘众,勿贪提婆之利养。后提婆教唆阿阇世弑父,并谋藉新王之威势,为教法之王,阿阇世遂幽禁其父频婆沙罗王,而自登王位。提婆亦欲迫害佛陀,以五百人投石器击杀佛陀而未果。又于耆阇崛山投下大石,虽为金毗罗神接阻,然碎片伤佛足而出血。又趁佛陀入王舍城时,放狂象加害之,然象遇佛陀即归服,事亦不成。其时,舍利弗及目犍连劝谕提婆之徒众复归佛陀之僧团,阿阇世王亦受佛陀之教化,忏悔归依。提婆仍不舍恶念,扑打莲华色比丘尼至死,又于十指爪中置毒,欲由礼佛足而伤佛陀,但佛足坚固如岩,提婆反自破手指,乃于其地命终。古来以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放狂象、杀莲华色比丘尼、十爪毒手等五事为提婆之五逆,又特称破僧、伤佛、杀比丘尼三事为三逆。
经典中多载提婆所为,谓提婆于命终之后堕地狱中。据大唐西域记卷六室罗伐悉底国条载,玄奘曾于祇园精舍废址之东,得见提婆生身堕于地狱之大坑。又据大唐西域记卷十羯罗拏苏伐剌那国条、高僧法显传所载,法显、玄奘游学印度之时,印度尚有遵行提婆达多之遗训者。另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载,提婆堕地狱后,佛陀谓其将历经一劫地狱之苦,并为授辟支佛记别。后世对提婆与释尊之关系,产生许多本生谈,如萨昙分陀利经及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等,即记载提婆过去世为善知识,曾为释尊宣说大乘经典,释尊遂因而得以成佛;经中又载,提婆将于当来无量劫后成佛,号曰天王如来。(杂阿含经卷十六、卷十八、卷三十八、卷四十八、中阿含卷二十七阿奴波经、增一阿含经卷五、卷九、卷十一、卷十二、卷二十三、卷三十八、卷四十八、卷四十九、起世因本经卷十、十二游经、修行本起经卷上、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出曜经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二十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佛本行集经卷十三、菩萨本行经卷上、撰集百缘经卷四、贤愚经卷六、卷九、卷十三、大庄严论经卷十三、毗尼母经卷四、萨婆多部律摄卷四、有部毗奈耶卷十四、卷十五、摩诃僧祇律卷七、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三、法华经文句卷八之四)p4960
FROM:【佛光大辞典】
【寿】
梵语 a^yus。与命(梵 ji^vita)、命根同义,故又称寿命。即指由先前所作之行为(即业力)而生于此世直至死亡之持续期间,具有执持我人身体之暖(即体温)与识(即心识)之作用。俱舍宗与唯识宗以命根为不相应行法之一。如此,则寿执持暖、识,暖、识复还执持寿,两者具有相依之关系,然临死时,寿、暖、识三者终必由肉体离去。
有关“寿”与“命”之异同,诸论所说不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共举出十四种说法,俱舍论卷三仅取其主要之三说,即:(一)寿与命无别,出自品类足论卷十五、发智论卷十四。(二)以先世之业果为寿,而以现在之业果为命,乃婆沙论之第十四说,即妙音尊者所说。(三)以一期久住为寿,而以刹那暂住为命,乃婆沙论之第六说。三说之中,俱舍论取第一说之立场,唯识家亦依此说,天台家取第三说,即出于唯识论述记卷二本、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四等。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七之三(大四六·三七四上):“一期为寿,连持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故出入息,名为寿命。”另据俱舍论光记卷五之说,命者,活之义,所以彰显念念相续之义;寿者,期间之义,所以揭示一期住之义。
关于寿命之体,印度胜论学派将之摄于十句义中“德句义”之“行”,所谓“行”,即势用之义,盖物之相续连持乃依“行力”,譬如箭离弦而未堕地之间有一恒行不息之势用。正量部主张寿命具有实体,经多时而住,故有情生存,其实体之初起为“生”,实体之终尽为“灭”,生灭之间为“住异”。又说一切有部主张寿具有别法,即为命根,有实体,能执持暖、识。经部亦认为寿有别法,然看法略异,乃以同分(诸有情之身形业用乐欲等辗转相似之因)被前业所引而住时之势分称为寿;譬如谷种等,由种子之力而出芽,乃至熟时不腐烂之相续势分。成实论与唯识论之说大致与经部相同,尤以唯识论之意,谓寿为亲生第八识之名言种子被前世之业所引而持身之差别功能。盖大小乘皆谓寿体即为命根,然命根之解释各异。
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载,命又可分为三种:(一)报命,谓不舍暖、识,众同分不退之间,以不相应行为性,受前业果报之寿命,故称报命。(二)戒命,谓不破戒,故不失比丘法。盖比丘以戒行为生命,故以净戒为体,故戒命又称净命;反之,不依于戒,住于邪见而生活者,称为邪命。(三)慧命,谓依于不放逸,故不退正法而以正慧为生命。(俱舍论卷五、品类足论卷一、成唯识论卷一、摩诃止观卷四下、玄应音义卷二)((参见:寿暖识)5774)p5770
FROM:【佛光大辞典】
【惭】
(术语)大善地法之一。又十一善心所之一。心所名。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之精神作用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愧】
愧即愧人,谓心常知愧,不为暴恶,悔昔过非,则能对治无愧,息诸恶业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厌离】
梵语 udvega 或 sam!vega。于物生厌而舍去之意。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成唯识论卷六)p5759
FROM:【佛光大辞典】
【怖畏】
梵语 vibhi^s!aN!a。恐惧害怕之意。依六十华严经卷三十四,未悟真理之众生有五种怖畏(恐怖):(一)不活畏,生活不安,常积资财。(二)恶名畏,恐他人讥谤而名誉受损。(三)死畏,畏惧命之将终。(四)恶道畏,又作恶趣畏。恐惧堕入地狱、饿鬼等恶趣。(五)大众威德畏,又作怯众畏。无自信而怯于出现大众之前等。若远离此五怖畏,称为五离怖畏。
有学、无学之圣者,有小怖畏,而无大怖畏;佛则完全离怖畏。此外,虽有布施钱财之心,然担心布施后财物即将减少者,称为怖畏施,乃八施之一。((参见:五怖畏)1110)p3224
FROM:【佛光大辞典】
【积集】积聚汇集。(摘自:汉典)
【增上心】
(术语)强盛之心。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又】定心也。定心之势力强盛,故名。中阿含经二十五曰:“增上心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夭】:1草木茂盛美丽。2 未成年的人死去:~折。(摘自:汉典)
【增上】
梵语 aupacayika, adhipati。即增胜上进之意,亦即加强力量以助长进展作用,令事物更形强大。据大毗婆沙论卷一载,若依增上心论道,是为素怛缆(经);若依增上戒论道,是为毗奈耶(律);若依增上慧论道,是为阿毗达磨(论)。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一载,增上慧者,谓趋证智慧。上记之说皆系就其势用之增胜进展而言。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显扬圣教论卷一等,列举三种增上:(一)自增上,指自己之增上力,如不起恶业,故不堕恶趣。(二)世增上,指世间之增上力,如善业引致世间之赞叹,恶业引致世间之讥毁。(三)法增上,指正法之增上力,如为护持正法而不起恶业,且不令诸世间轻毁正法。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五,列举七种增上。同书卷十六次第解释之:(一)取增上,谓眼、耳等根对于能取境界,有增上之力。(二)生增上,谓男、女根对于生胎受孕,有增上之力。(三)住增上,谓命根对于色身等长住,有增上之力。(四)受用杂染增上,谓苦根、乐根、舍根等五受根对于得身不悦、心悦、身心非悦非不悦等所受用,有增上之力。又为贪嗔痴等所随眠之故,即谓乐为贪之所随眠,苦为嗔之所随眠,不苦不乐为痴之所随眠。(五)清净增上,谓信、精进、念等五根及未知欲知、知、知已等三根对于世间、出世间之清净法,有增上之力。(六)田增上,谓共业对于山、河等器世间之生起,有增上之力。(七)执受增上,谓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对于色、香等诸所造色,有增上之力。上记即说明二十二根各对其所对于之法皆具有增上力。
此外,一切法各对自身以外其余诸法之生、住等不与障碍,或给与助力者,称为增上缘。能作因所得之果,称为增上果。又爱乐谛理之圣欲,称为增上忍法。三不善根之增盛,称为增上不善根。“见”之势用猛利,称为见增上;慧之增上,称为慧增上。其他尚有智增上、悲增上、信增上、念增上、见增上道、修增上道等。(大毗婆沙论卷十八、卷五十四、卷六十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三、俱舍论卷二十、显扬圣教论卷十四)p5963
FROM:【佛光大辞典】
【殷重】1.繁重。 2.恳切深厚。(摘自:汉典)
|
|